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合集12篇

时间:2023-08-27 15:11:15

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

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篇1

幼儿园教育中品德教育的渗透,对引导幼儿建立品德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幼儿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父母溺爱,普遍存在个性强、抗压能力差、心理素质差等问题,对儿童的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幼儿园教育中必须要渗透品德教育,完善儿童的品德修养,为儿童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一、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中缺乏品德教育的渗透

幼儿园教育大多是通过教学活动展开,这也是渗透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经过调查发现,很多幼师忽略了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往往只在教学中注重技能的锻炼,忽视的品德方面的塑造。例如在音乐教育中,教师仅仅关注对儿童音乐旋律、唱法的教学,忽略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长此以往,幼师忽略了很多品德教育的渗透,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品德教育的质量。

(二)游戏中缺乏品德教育的渗透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一类活动方式,同时也是品德教育渗透的最佳途径。但是从调查来看,并没有达到良好的成果。大多数游戏都是由教师进行组织、指挥的,设置了游戏的目的、游戏的过程,但是却忽略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儿童仅仅是按照老师的命令进行活动,即使在游戏过程中儿童出现了分歧、疑问,往往也迫于教师的压力作罢。教师和儿童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同时也忽略了对儿童品德素质的培养。

(三)日常生活中品德教育的渗透

幼儿园儿童大多年级较小,对外界有较强的好奇心,耐性较差,因此品德教育不能通过课堂讲学的方式,而应当从日常生活入手,从各个细节渗透品德教育,才能取得加好的成果。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很多教师与家长都忽略了日常生活中的品德教育,将重点放在知识与技能学习上,忽略了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以及品德培养。

二、幼儿园教育中品德教育的途径

(一)教学中品德教育的途径

教学活动是幼儿园儿童最基础的活动,也是渗透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幼师必须要明确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渗透。首先,要注重物质熏陶在构建教育环境中的作用。例如在幼儿园的大门、走廊等区域布置一些儿童喜爱的贴图,使儿童在幼儿园时有快乐的心态;在草坪前放置“请爱护我”的指示牌,提示儿童要爱护环境等等。这些物质化的环境构建符合儿童的认知,通过生动的形式潜移默化的塑造儿童的品德。另一方面,要在幼儿园中建立轻松、和谐的氛围。例如每天早上入院时让儿童用礼貌用语相互问候;儿童遇到困难时鼓励相互帮助;组织儿童为花草浇水等等。在实际行动中渗透品德教育,使儿童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二)游戏中品德教育的渗透

爱玩闹是儿童的天性,在游戏中渗透品德加油有更好的效果。幼儿园在开展游戏时,不能一味的任由儿童玩闹,而是要将价值观与行为准则的教学渗透进去,奠定儿童的品德基础。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会和其他儿童有大量的沟通,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了解解决问题的途径。幼师在游戏过程中,要根据品德教育的具体内容设置游戏活动的目标及过程,在游戏中适时加以引导,避免儿童偏离教育主题。例如在《小马过河》的游戏中,让不同的儿童扮演小马的不同,如小羊、小牛、小兔子等等,通过角色扮演,树立儿童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的品德;在《剪羊毛》的游戏中,树立儿童对劳动的正确认识,培养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并尊重劳动人民的工作成果。

(三)日常生活中品德教育的渗透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远远多余在幼儿园中的时间,因此,不仅要在幼儿园中进行品德教育的渗透,还要将品德教育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幼师要灵活运用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培养儿童建立良好的品德。例如,督促儿童日常生活中礼貌用语的使用,在和其他儿童交流时,多使用“谢谢”、“请”等礼貌用语;儿童自由活动时,教导儿童要谦让,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玩具,邀请他人参与到团体活动中;吃饭前要洗手,不挑食,不剩饭,吃饭过程中尽量不要大声喧哗;其他儿童在休息睡觉时,不能大声大闹,避免打扰到其他儿童的休息。这种日常生活的品德教育,能够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良好的品德习惯,并养成一种生活态度,为儿童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四)教学案例

离园活动时,儿童都开始自由玩耍。此时有儿童A没有玩具,看见儿童B正在玩球,就向儿童B提出借球玩,儿童B同意了。但是没一会儿,儿童A开始自顾自的玩,不管儿童B怎样哭闹就是不还给他球。幼师发现后,并没有用命令的口气让儿童A将球还给儿童B,而是向儿童A问道:“你为什么要抢他的球呢?”儿童A回答:“因为我没有球玩,这个球我找他借的,一会儿就还他。”幼师又说:“你这种做法不是借,你看他都哭了,你这叫抢。借的话你必须要先经过他的同意才可以。你为什么不和他一起玩呢?”儿童A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和儿童B一起开始玩球,儿童B也破涕为笑。幼师在发现问题后,没有一味的指责儿童A,而是通过这种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儿童A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通过一起玩球的提议,让儿童A认识到了分享的快乐与重要性,对儿童的品德塑造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结束语

总的来说,幼儿园加油中的品德教育要从教学、游戏中渗透,发挥品德教育的积极作用,树立儿童的正确价值观、认识观。此外,优势和家长还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渗透品德教育,使儿童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为儿童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莫秋仁.浅谈幼儿园教育中品德教育的渗透[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5,(10):117-117,118.

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篇2

三、教师满腔热情的爱心、理解和信任是对弱智儿童少年进行品德教育的前提。弱智儿童少年是社会的不幸儿,在社会和家庭中他们受到的常常是冷落和歧视,很少能享受到温暖和爱,这就使他们的缺陷程度加重,如胆孝任性、蛮横无理,动不动就表现出一种防卫姿态,丧失自信心,自卑心理突出。这些病态的心理,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教师的满腔热情的爱心,再加上特殊的理解和信任,可使他们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并能逐步建立起向上的信心,使不良行为习惯得以淡化,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强化。例如:有的学生由于记忆功能失调,偶然错拿了别人的铅笔、小刀;有的因语言障碍,说话词不达意,被误认为是骂人,等等;这些看起来好像是不道德行为,其实是弱智儿童少年的某种器官功能缺陷所造成的,教师必须从弱智儿至少年的生理、心理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出正确的处理,使他们时刻感受到老师的爱,集体的温暖。这样才有利于他们良好品德的培养。

四、寓德育与各科教学之中。教学本身具有教育意义,任何学校的教学工作在完成智育任务的同时都要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弱智儿童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应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传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之中,善于引导学生由知识学习向行为修养方面转化,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数学课中学生口头编求和的应用题时说:今天早上我给8盆花浇了水,李强给9盆花浇了水,我们俩一共浇了多少盆?教师不仅表扬了他题编得对,而且还表扬他们关心集体爱劳动的好品德。又如让学生默写后,先让他们自己检查一下默错了几个字,同时教育学生要作诚实的孩子。

五、弱智儿童学校也必须坚持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常规制度是一 套系统的行为规则,它确定着对儿童行为活动规范的方式和标准。弱智儿童由于易遗忘,丢三落四,时间观念差,个人卫生差,坚持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更为重要。例如每周一升国旗,在国旗下奖励卫生好、学习好、不迟到、爱劳动、讲文明的优秀班集体和优秀个人。这一活动的经常化和制度化,对学生优良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学生养成了每周日自觉洗头、洗澡、剪指甲、换衣服的习惯,每个星期一都能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按时到校上课。

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篇3

(一)定位偏差,课程缺失

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包括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拓展课等四大模块。除了必须开设的思政、计算机等通识课程外,为保证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的课程设置中,专业课程和艺体技能课程比重很大,学生也愿意花大量时间学习这些学科。学校一般不开设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这样的课程。另外,当前的社会评价和人们的关注点均在教师的教育技能和教学水平上,幼师院校无暇顾及与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的专业理念和师德课程,致使专业理念与师德课程不受重视,缺乏较深入的开发和研讨。这反映出幼师教育对这类课程定位的偏差。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行不一

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的理性熏陶,忽视教育实践对师德教育的独特价值,可以说是师德教育缺失的突出表现。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和师德教育都是在幼师院校的课堂中完成,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和笔试来进行,教师也会列举一些师德模范的例子来提高教学的生动性,然而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十分严重。学生往往能掌握一些相关的师德规范,但是在幼儿园实践中却没有真正付诸实践,知行不一。主要表现在学生在幼儿园中的实践主要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而对专业理念与师德方面的实践重视不够。例如学生在幼儿园中的实践存在重教轻保的倾向,许多学生缺少幼儿保育的意识,认为保育是保育员做的事情。处理幼儿的“违规行为”时态度粗暴、方式简单,甚至会出现变相体罚幼儿的行为。由于在见习或实习过程中没有将对专业理念与师德的认识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并不能完全体会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内涵,导致职业道德的实践效果不佳。

(三)师德榜样示范不够

专业教师和幼儿园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并不充分,其作为“榜样”的示范性影响未能有效发挥出来。由于高校扩招使学生人数增多,教师的教学任务加重,有的学生反映“老师上课来,下课走”,师生关系有一定程度的疏离。而有些教师的不良行为也在学生的心里留下阴影,从而影响学生的职业观和道德观。幼儿园指导教师对实习生更多的是“功利性指导”,以学生是否制作了大量教具和玩具、是否具备教育教学能力等为考查标准,在专业理念与师德方面的示范不够。(四)灌输教育,途径单一许多幼师院校将专业理念与师德教育只作为品德教育的一个部分,经常是合班或者是大班集中授课,其主要教学方法为灌输教育,缺乏其他的教学渠道和途径,没有针对性,学生学习的效果不理想,使学生缺乏职业规范。单方的灌输教育,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利于学生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形成与发展,最终导致他们在进入教师岗位后,对自身的道德责任处于“无知”或者“不自觉”的状态,对工作中的各种关系和矛盾缺乏深入的理解,在处理教师专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时暴露出缺乏教师专业道德素养的问题。

二、加强幼儿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职前培养的途径

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较长时期的培养,可以通过理论学习、实践反思、合作研究、榜样模仿等途径生成。幼师院校要采取各种策略开展学生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教育。

(一)加强专业理念与师德教育,让专业理念与师德在理论引领下生成

1.充实师德教育的相关课程

为使学生找准未来所要从事职业的定位,更好地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职业转换,树立起正确的职业道德观,需要加强教育理论和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学习。为此,学前教育专业要专门开设教师职业道德、幼儿教育政策法规、幼儿教师职业规划等师德教育的相关课程,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景,认识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教师职业应该具备什么样的道德,了解职业道德的内涵、原则和基本内容等。一方面,要客观地将学前教育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声望和薪酬转变情况告诉学生,以此激发学生投身学前教育事业的热情;另一方面,要将学前教育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凸显出来,让学生理解自身专业的独特性和必要性,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专业认知。通过对学生的职业引导和相关政策宣传,改变学生对幼儿教师原有的认识和发展预期,从单纯关注经济收入过渡到自我职业发展,不仅仅把幼儿教师职业当作一种谋生手段,而是当作一种事业来经营,使其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有正确期望,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自信心。

2.加强专业课程中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渗透

专业课程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幼儿教育的基本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必须重新梳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儿童观、保教观的教育,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专业理念与师德教育。《专业标准》中对儿童观、保教观的要求分别是“关爱幼儿、尊重幼儿、注重生活对幼儿成长的价值”以及“坚持保教结合、遵循幼儿的学习特点、重视环境和游戏与实现家园共育”。各门专业课程要着重达成上述要求,如通过“学前卫生学”使学生明了儿童生理发展特点及其保健,通过“儿童发展心理学”让学生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知道儿童的需要,通过“学前教育学”使学生明确如何才能使儿童有一个幸福的现在和未来。通过五大领域教学法、幼儿园游戏等专业技能课程,教会学生如何以儿童能够理解的方式去教化儿童,始终贯穿儿童中心理念,以“备幼儿”作为教学活动设计的基础和起点,使学生将对儿童的认识从“概念化、模式化儿童”转变为“具体化、个性化儿童”。专业教师应结合各科知识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强调幼儿保育的意义和价值,应把充分“关注幼儿主体,以幼儿为本”的保育观念渗透到这些课程每一章内容的教学中,每章节知识点的学习最终都要以怎样促进幼儿的健康为最终目的,使学生在思想上接纳并重视起来。

(二)保证反思性教学实践的质量,让专业理念与师德在实践体悟中生成

幼师院校要强化教育实践环节,保证反思性教学实践的时间和质量,引导学生在教育实践中体悟、生成专业理念和师德。教育实践活动要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所有时间:第一阶段,学生入学之初开展入门教育,重点是职业感受活动,带领学生到幼儿园第一线参观以获得直观经验,渗透职业道德教育;配合“学前卫生学”“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教育类基础学科的学习,组织学生到幼儿园与儿童交朋友,了解儿童的特点,当老师的助手,全面了解幼儿园教师生活的各个方面,帮助学生尽早熟悉学前教育职业环境,体验职业情感,领略职业精神。第二阶段,在五大领域教学法、游戏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备课、制订教案、试教、说课、见习、调查等活动,到幼儿园进行听课观摩、评课,并尝试自己独立带班一次,组织一次教学活动或游戏活动,感受如何组织和开展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真实体验教师角色,增强实践情感和实践观念。在见习和实习中,把保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如指导学生怎样照料幼儿进餐、组织幼儿入睡、护理生病的幼儿等。第三阶段,集中实习。集中实习安排在实践基地园,时间一般是5周,实习生、学校专业教师和幼儿园指导教师组成“实践共同体”。“实践共同体”中的教师通过实习工作中的活动进程为学生提供反思和自省的内容示范,提供一些具体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如对教育实践中的一些价值性问题进行反思:“我认为的学前教育是什么样子?”“我采取这种行动的原因是什么?”“作为一名教师,我的根本职责是什么?”“我是否有权力这么做?”等,这些价值性问题常常关系到幼儿教师对学前教育的整体看法,涉及的是教师对学前教育的基本态度,这些都属于幼儿教师基本的专业理念与师德范畴。第四阶段,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可由学生自主联系有就业意向的幼儿园。通过实习激发学生的“四心”: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学会自己调节情绪和心态,做到保教合一、为人师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体会教师专业理念及师德的内涵。学校和幼儿园要根据《专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对学生的专业理念和师德进行检查、考核与评价,督促这些未来的教师在反思性教学实践中注重自身师德的养成和专业理念的生成。

(三)发挥师德榜样的示范作用,让专业理念与师德在体察习得中生成

学生时期所遇到的重要人物和关键事件都会在入职前对教师专业认同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幼师院校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言传身教,有助于学生在模仿、体察习得中生成专业理念与师德。一方面,要发挥幼师院校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教师,除了需要具备一般大学教师必备的素质外,还需拥有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特色,如热爱幼教事业、拥有爱心与耐心、开朗乐观、富有表现力等,这会对学生立志从教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从教师的言行中能看到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和价值,也能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发挥学前教育名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学前教育名师有三种:一是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如陶行知、陈鹤琴等,他们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幼教人;二是全国知名的幼教专家,如上海的应彩云,是许多学生和新手教师的崇拜对象;三是学生身边接触到的幼儿园教师,她们真实可感。事实证明,幼教名师通过行动引领学生,可以激发他们对幼教职业和事业的热爱,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及专业能力。

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篇4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品德教育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人们常常把道德、品德从人的生活中剥离出来,把它们作为一种孤立现象来对待,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德育课程的学科化倾向,即以德目、道德规范为体系的德育课程,反映在教材上是知识化的倾向,反映在教学上是“德育智育化”的倾向。其实,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不存在脱离生活的道德。品德的发展也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实现,脱离了生活去培养品德,肯定是无效的。因此,品德教育要回归儿童的生活,要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要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样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德育才会有针对性,才是有效的。

一、小学品德教学的现状分析

当前,由于我国教育受到应试观念的影响,普遍存在“重智育、轻道德”现象,尚未与时展相一致,没能树立对学生的终身教育观念。小学品德教学,与学生实际情况相脱节,过于注重说教式、填鸭式教育,造成学生知行不统一,难以发挥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合理作用,甚至对学生的是非观造成混淆。具体分析,当前小学品德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小学品德教学与家庭教育出现分歧。由于学校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仅能作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更多的教育内容需要在家庭中得以延伸,但是以现状来看,二者已经出现不协调状况。例如,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我们告诉学生如果和同学之间出现矛盾,应文明解决,做到以理服人,而个别家长却告诉子女,要以牙还牙。

(二)小学品德教学与实际行动不统一。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小学生品德性和社会性的形成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如,教育目标与实际行为的矛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矛盾等,这些矛盾说到底是学生品德性、社会性的养成教育与生活实际脱节、背离的矛盾,它体现在课堂教学远离现实生活、严重“外灌”、目标抽象化与工具化。现实中最典型的状态是:学生每天在生活世界之中,却没有体验到生活的丰富性和生活的乐趣。如果学生的学习和受教育背离了生活逻辑,他们就难免现出疲倦、厌倦以至“逆反”的状态。这就需要我们就品德教学的生活化问题进行研究。

二、小学品德教学回归儿童生活的途径分析

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篇5

(1)限制儿童的看电视和上网的时间,幼儿的自控能力差,对于看电视和上网没有时间概念,因此,在家里面父母要控制孩子的看电视的时间,在学校里面教师要控制幼儿的上网时间,防止幼儿沉迷于网络和电视,除此之外,在学校里面,对于幼儿上网,教师要陪同幼儿一同上网,对幼儿浏览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及时的作出指导,在家里面父母也要陪同孩子一起看电视和上网,对于一些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节目和网络信息可以适当的多看一些,不利于幼儿发展的节目要少看和不看,做到科学合理的利用信息资源。

(2)提高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教育和幼儿身心的发展,因此,对于信息媒介出现的不良的知识,家长和老师要及时的对幼儿进行引导,告诉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在学校里面,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提高孩子审美能力和辨别能力的活动和课堂,使孩子养成高雅的性情,把信息媒介中出现的丑恶的一面也要告诉幼儿,家长要积极地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活动中,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

(3)确保幼儿浏览网页的安全。学校和家长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对孩子的浏览页面进行筛选,例如,对一些不适合儿童浏览的网页进行禁止,通过安装一些网页过滤软件,屏蔽一些黄色网站,或者为孩子浏览页面进行定时等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孩子接触不良信息的几率。

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篇6

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突出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加实践活动,尤其是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的校外教育机构,应充分发挥自身的阵地优势,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在德育实践中进行积极的探索。

一、遵循原则 渗透课标

1.坚持主线的原则

对少年儿童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是校外教育机构一项长期的根本任务,是德育教育的核心。因此,我们在开展德育过程中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增强少年儿童的爱国情感,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确立远大志向,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2.以人为本的原则

“德育要以人为本,回归学生生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转向。因此,我们校外教育机构要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思品课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要求,把品德教育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品德养成教育成为小学生的自觉要求,更好地巩固和发展学校德育成果。

3.知行统一的原则

当前德育工作普遍存在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原因之一在于德育的知行统一原则未能得到充分的贯彻和体现。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更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将提高道德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让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二、丰富实践 体验教育

1.活动育人

(1)真情奉献活动

以“红领巾手拉手”为载体,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学会生存,自主自强;学会服务,乐于助人;学会创造,追求真知;了解国情,认知社会,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2)夏(冬)令营活动

暑(寒)假是校外教育机构对少年儿童进行德育的黄金时间,夏(冬)令营也是德育的有效途径。如:开展“国防、环保”“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夏令营,增强学生国防、环保的意识及爱国热情,逐渐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和行为。

2.文化育人

(1)校外教育艺术活动,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新时空,构筑了发展平台

如:由厦门、漳州、泉州三地青少年宫共同承办的第四届“闽南风·海峡情”系列活动,抓住艺术蕴藏着宝贵而丰富的思想教育这个珍贵资源,首次向海峡彼岸——金门延伸,以艺术为媒,根植于闽南文化,利用两岸共同认知的语言——闽南语进行艺术创

作、艺术表现,将两岸同根同源的民族教育渗透在艺术交流之中,共叙海峡亲情。

(2)“科技文化百花园”系列活动

以“雏鹰争章”为载体,通过讲座与实践的形式开展“新闻写作、摄影、航模、棋艺、生物、生活技艺、少先队基础知识”等系列活动,让少年儿童争当文字小记者、摄影小记者、科技小能手、小棋手、生活小能手、好队干等,努力培育良好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他们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促使自身品德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创建基地 拓宽领域

建立德育基地是整合教育资源、创新德育模式的新渠道。少年军(警)校、素质拓展营、劳动实践基地、亲子营、天文科技馆等实践基地,皆可为校外教育机构实施德育拓宽领域。

如:“漳州少先队队长学校”是漳州市青少年宫与漳州团市

委、漳州市教育局联合组织的由少先队辅导员骨干组成的以服务学校、服务少先队、培训少先队队干为目的的教育基地。我们通过定期开展这一活动,对少先队队干部的工作进行有机指导,调动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培养队干部的工作能力,提高队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使他们在少先队活动中不只是“看”,更多的是“干”,发挥带头人作用,从而带动学校全体少先队员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以德砺行、催人奋发是德育工作的使命。作为校外教育机构应一如既往地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切实为新一代少年儿童的和谐、健康成长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篇7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以下方法: ( 1) 将体操运动纳入学前教育的范畴之中,从生命教育德育教育美育教育体操活动新人的形成这一基本逻辑关系出发。对体操活动的基本性质应该是以运动的传承为平台,使新一代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新人这一观点进行论证; ( 2) 基于学前儿童的身心特点,构建学前教育儿童体操运动内容。

3 学前教育设置体操运动内容的重要性

3. 1 幼儿体操对学前儿童体质增强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提出: 要锻炼幼儿的身体,促进其正常发育,提高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体质,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同时培养他们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体操动作具有丰富的娱乐元素,儿童天性好动,体操运动非常适合少年儿童参加锻炼,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青少年独享的体育运动。

3. 2 体操运动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十分重要

体操运动和许许多多运动项目一样,不但具有锻炼的功能,更具有教育的功能,这种教育作用的体现,无需过多的言语说教,一切都在动态中实现自我体念、自我感悟、自我要求、自我改变。同时体操运动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神经支配肌肉项目,对神经的刺激非常强烈,要求非常高,因此,对大脑的锻炼非常有益,有利于让参与锻炼的儿童变得更加聪明。另外,幼儿体操特别注重对儿童思想、感情和品德的培养和教育,通过集体操练习和表演,能培养学前儿童的毅力和信心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通过单个动作的多次重复练习,还可以培养吃苦的精神。

研究表明: 体操运动对幼儿感觉机能和身体素质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范连友、李梅等通过实验证明: 基本体操对幼儿的心率、肺活量等方面增强显著。王佳丽等( 2010) 以134 名幼儿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 年的幼儿体操实验研究,研究表明: 幼儿体操训练有利于提高儿童闭眼平衡能力,提高儿童的下肢力量、动作反应速度和柔韧性。同时可以改善和提高空间感知觉能力。褚跃德、韩旭等研究发现基本体操训练对幼儿的动作反应速度,平衡能力以及知觉、思维、注意等多项心理品质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3. 3 体操运动促进学前儿童的美育教育

体操运动是身体之操练。体操运动是一项魅力无穷的运动,它是人类在生存发展中,由生产劳动发展而来的一种动态的时空艺术,其艺术性是通过运动员的肢体表演来实现,因而可以这样说:体操是一种肢体语言。体操运动项目多,内容丰富,是人体各部分肢体均等参与并协调配合的运动,因而她是一种最为全面的、均衡的、优质的基础体育运动。

体操运动的练习,对学前儿童的美育教育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基本体操动作丰富多彩,优美新颖,而且多数动作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不仅在体型、体态方面能培养良好的气质,还能培养学前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4 学前儿童体操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幼儿期是人生的第一阶段。它不仅是个体社会行为、情绪情感、性格和认知等各方面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中发展变化最大、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体操运动对学前儿童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显性价值及隐性价值两个维度。对儿童个体的显性价值方面包括发展认知、培养道德、陶冶情操、保育身体等范畴。儿童个体通过各种体操动作及体操活动,创设丰富的物质和人际环境,促进儿童想象能力、感知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等认知能力的发展。对儿童个体的隐性价值方面表现在儿童个体的社会化、主体化、个性化。儿童的社会化是指个体在实践中通过学习获得符合特定社会要求的知识、技能、习惯、价值观、态度、理想和行为模式,成为具有独特人格的社会成员,并履行其社会职责的过程。可见,儿童个体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绝非天然,学前教育在其转变过程中承担最重要的使命。儿童的主体化是指儿童在基本实现社会转变的同时,完成由学习与生活的被动客体到能动主体的转变。这一方面体现在催生儿童学习与生活主体的形成。能动、自主、独特与创造作为儿童学习与生活主体的基本构成是儿童个体的主体化得以确立的主要依据。另一方面体现在发展儿童学习与生活主体的个性结构。儿童的主体化不仅凭借其学习与生活主体性的形成,而且还依赖于作为主体化内在心理机制的主体个性结构的建立。儿童的个性化指儿童在个性发展期形成较稳定而层次丰富的心理结构过程。一般说来,儿童在3 - 6 岁经历个性发展的关键期,个性对其各种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持久的影响。儿童个体的个性化,有物质环境的熏陶,也有潜在精神环境的影响; 有日常生活活动的养成,也有教育教学活动的渗透; 有游戏活动的促进,还有家庭的引导。

综上所述,体操锻炼是培养儿童的一条可选择的路径。学前儿童参加体操锻炼可以实现自我教育,培养儿童独立的能力,减少各种不良诱惑的影响,减轻家长管理教育孩子的负担。

4 学前教育设置体操运动活动的构建

4. 1 确定学前儿童体操运动活动内容的依据

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是确定学前儿童体操运动内容的根本依据。只有充分认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才能切实制定好学前儿童体操运动的内容。

健康是学前儿童幸福快乐的源泉。17 世纪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认为: 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凡是身体和心智不健全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奢望了; 身体和心智如果有一方面不健全,那么即使得到了种种别的东西也是枉然。人的幸福或苦难大部分是自己造成的。心智不明的人做事情找不到正确的途径,身衰体弱的人即使有了正确的途径也是无法取得进展。

因此学前儿童体操运动内容的选择第一要注意儿童的健康。具体就是科学认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使儿童多参与游戏,多在活动中锻炼身体,使稚嫩的心灵获得快乐的教育理念,即快乐体操。具体就是要求儿童体操教学内容要娱乐,方法手段要多样,教学过程要欢愉,教学结果要满意。

4. 2 学前教育体操运动体系的基本内容构成

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和身心特点,以及健康教育目的来选择适当的内容。在学前儿童中,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

( 1) 生存技能体操

生命的健康存在是保证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前提。个体要求的生存并获得良好的社会化的发展,首先必须具备健康的身体。学前儿童身体的各个器官及组织还未发育完全,从而各个生理系统的功能还不成熟,生命健康存在的物质基础还远未形成,可塑性极大,

学前儿童体操教学自觉自为地促进儿童身体发展。蒙台梭利将体操及一般肌肉训练作为有助于生理运动( 如呼吸、走路、说话等) 的正常发展及保护儿童发育的一系列训练方式。如果孩子体现出发育迟缓或其他异常时,就鼓励他们做有助于完成最基本的生活动作( 如穿衣、脱衣、扣衣服、拿物品等) 的有关活动。因此,学前儿童体操教学通过合乎生活的教育环境的创设,科学合理的生活制度的制订来保障儿童身体的健康,力求最准确地把握学前期生长发育的规律,并实施前瞻性的教育。例如,根据学前儿童动作的正侧发展律进行适合学前儿童不同肌肉群发育的训练。动作是人类最重要的基本能力,也是个体进行实践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对于人类个体的发展而言,动作具有保障生存和促进发展的双重价值。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动作图式是婴儿认知结构的基础,个体心理既不起源于先天遗传,也不起源于后天环境,而是源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他从动作构建的角度对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明确了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个体心理的丰富来源和必备工作。体操的基本动作是人体最基本活动能力的体现。幼儿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自然成长和教育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在日常学习和锻炼中,不断地纠正幼儿的错误动作,使其逐渐形成正确的姿态和动作技能,在学习动作的同时也发展了身体素质。两者相结合,就可以提高幼儿的基本活动能力。

( 2) 形体塑造体操

身体美是健康的自然美的具体体现。美都是以具体的生动的形象来诱发人们的爱憎好恶的情感的,没有具体的形象就不会使人感到美。学前儿童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原本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知识等多种复杂的因素不停的干扰学前儿童生长,使得现实中学前儿童的身体不仅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且还出现了多种身体组织或器官在形态与功能方面的畸形例如视力低下,身高不达标、体重或轻或重等,学前儿童的美也未自由地表现。学前儿童形体塑造体操正是一种将帮助儿童感受身体的美与促进儿童身体的美为首要任务的教育。它将根据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抑其过而救其所不及,从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学前儿童体操在为儿童创造美的身体。在幼儿发育期中,通过幼儿基本体操的学习和锻炼,特别是保持体型和身体姿势动作的持久练习,不仅可以使他们举止大方,柔中有刚,刚健有力,而且可以使他们坐有坐相、站有站姿,能给人以形态健美,仪表端正,气质高雅的印象。

学前儿童体操有针对地引导儿童领会及体验人类生命运动的特有方式,加强儿童大胆的审美想象力,敏锐的审美感受力,丰富的审美情感以及透彻的审美理解力,从而为儿童创造美的外在、美的心理。

体格生长偏离是学前儿童生理的异常发育,主要包括低体重、消廋、肥胖和身材矮小。通过形体塑造体操能矫正身体发展上的畸形,如X形或O形腿,鸡胸,脊柱侧弯,肥胖等,这些体态都可以通过体操锻炼得到矫正和改善。

( 3) 心智开发体操

心智开发体操,又可以认为是游戏操。是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基本能力创编的具有游戏性的体操。通过练习在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锻炼幼儿身体的基础上,同时对培养幼儿的表现力、节奏感、增强纪律性及培养团队精神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及意义。

4. 3 学前教育体操运动内容体系构建

构建学前教育体操运动内容体系旨在探索学前教育儿童体操科学化,其主要内容:

一是学前教育阶段体操运动教育的目标体系。学前教育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根据学前教育指南的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体操运动基本技能主要为: 滚翻、转体、舞蹈、体操游戏等基本方面,综合能力主要为基本活动能力、个性心理能力、基本的思维思考能力等,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儿童能达到指南的要求。

二是体操运动内容的运作体系。学前教育阶段设置体操运动主要是在幼儿园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进行。学前儿童处于教育的启蒙期,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体操教学方法及帮助与保护手法是否得当至关重要。幼儿园体操教师除了具备一般教师所具备的素质外,还应具备体操教学训练的特殊技能。

三是学前教育体操运动内容的评价体系。为了引导学前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体操运动练习,需要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规定考核项目、考核方法及评定办法。通过考核、技能展示、竞赛活动等多种途径对学前儿童的体操能力进行评价,还可以使幼儿园教师全面、准确地把握练习情况,为因材施教创造条件。

4. 4 构建学前教育体操体系的主要途径

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篇8

图书馆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培养和增进少儿的网络知识和文明上网意识,积极为少年儿童创造良好的信息网络环境,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引导少年儿童自觉抵御网上的不良信息,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图书馆的工作者应认真研究网络环境下少年儿童网络道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少儿道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为少年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更加健康的空间。

1.网络对少年儿童德育产生的负面影响

1.1网络休闲引发少年儿童道德行为失范

网络给少年儿童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天地。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会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毒害少年儿童的心灵。少年儿童属于道德意识薄弱的群体,他们在网络休闲的时空里基本上处于“道德随意”状态,极易引发道德行为失范。例如,在“网络聊天室”,有的少年儿童是“无聊聊天”或“庸俗聊天”;有的少年儿童迷恋一些低级趣味的不健康的游戏。毋庸置疑,少年儿童在缺乏道德约束的网络休闲时空里的道德失范行为,必然导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网络道德矛盾的产生。

1.2信息垃圾毒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

网络不仅是一个信息的海洋,也是一个信息垃圾场,大量的、色情、暴力、凶杀、恐怖等等的不健康内容充斥其中。据统计,有60%的少年儿童无意中接触过网上黄色信息,而接触过网上黄色信息的少年儿童,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与动机。除此之外,有的还浏览色情网页,寄发不健康电子邮件,近年来,少年儿童因受网络信息垃圾的毒害而身心受损甚至导致违法犯罪的事件屡见报端,这给家长及儿童工作者敲响了警钟,由此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应引起全社会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1.3网络渗透冲击传统使价值文化

网络具有全球性、开放性的特征,使全世界没有国界、没有地域的区别。有的发达国家利用自身先进技术和先进传媒优势加紧对我国少年儿童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争夺和腐蚀我们的下一代,必须引起我们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政府密切关注和高度警惕。

2.图书馆加强对少年儿童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作为社会教育专门机构的图书馆,我们要利用自身的环境设备、人才优势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少年儿童的网络道德教育,用我们的工作去解放那些迷恋不健康网吧的少年儿童,占领网吧阵地。

2.1尽快制定和完善网上法规

网络立法,能够使用网络的发展从无序到有序,近年来,我国相继推出了有关信息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但以青少年为对象的网络法规或相应的管理保护措施、应对之策还是一个空白。为使网络宣传意识形态工作有法可依,就应该抓紧研究和制定未成年人利用信息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据文明、健康、有益三大原则,进一步对网上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净化网上环境规范管理,坚决取缔严重危害少儿身心健康的非法网吧,加大投入,多建设为少年儿童服务的健康网络阵地。

2.2加强对少年儿童的网络道德教育

在少年儿童网络道德教育中,图书馆员要向少儿进行以“网络规范和网络责任”为核心内容的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少年儿童道德文明素养,使之自觉养成良好的网上行为习惯。教育少年儿童在网络使用中做到:未经许可不得动用别人的计算机,不可复制别人的文件,更不能随意改变或删除他人的文件;不容许利用计算机从事侵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活动,更不能故意输入计算机病毒以其它有关数据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

2.3规范少年儿童网上行为

为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关于“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文明”的精神,增强少年儿童检索、评价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等多家单位联合向社会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求广大少年儿童要善于利用上网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图书馆工作者要结合《公约》,引导少年儿童的网上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或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络人。

2.4开展多种形式的上网指导

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篇9

从选题来看,石鼓路小学的“精心”主要体现在:一是基于对当前未成年人道德现状的积极审视,形成的立意是:“从现实生活出发,站在立美的高度,关注学生的道德成长方式的现代转型”;二是基于对传统德育模式创新的追求,“注重传统道德资源的活化”,“从关注认知发展到更加关注美感与德性品格的培育和发展”;三是对儿童道德发展有效途径的寻求,“立美修德站在生命哲学的高度,努力地把德育引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和审美世界”,让儿童在“立美”生活的大课堂里获得道德生长。选题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针对性,同时从中明晰了“修德”与“立美”之间的本质联系,寻找到德育新的生长点,这一生长点具有突破与创新意义。不仅如此,通过“立美”来“修德”更符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更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因而揭示了教育的规律,对研究和实施有效德育更具普遍意义。

从设计来看,石鼓路小学的“精细”主要体现在:紧紧围绕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而设定研究目标、设计并安排好研究内容。一些学校在设定研究目标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研究目标过大,缺少适度的设定,很难达成;过多,缺少聚焦,研究中难以把控;不准,没有把握住研究的根本目的和要达到的要求,难以实现课题研究应有的目标。“立美修德”课题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目标中三个关键词语,形成了三个核心范畴:研究立美与修德之间的内在关系;探究小学立美修德的操作框架与实践路径;促进学生在德育文化理念下的道德成长。这三个关键词语,揭示了最终目的——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设立了三个具体目标——理论上探求立美与修德之间的关系,实践上探求操作框架与路径,文化上探求德育文化新理念,层次清楚,层层推进。这样的目标准确、鲜明、集中、适度。研究内容是为达成研究目标服务的,是对研究目标的支撑。一些学校在设计安排研究内容时,容易产生的问题是:与研究目标不匹配,缺少支撑性;不周全,随意,缺失结构性;内在逻辑不清晰,缺少一致性;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这些问题“立美修德”课题研究也较好地解决了:立美修德的现状研究——立美修德的本质研究——立美修德中儿童道德成长的基本特征研究——立美修德的关系研究——立美修德指导纲要的研制——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这是“内容链条”,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前四个内容属于基础性研究,指导纲要研制属于整体建构研究,实施策略是实践性研究,校本课程开发是具有重点和特色的研究。当然,其中,关系研究与实施策略的研究,其位次还可作调整。

就操作来看,石鼓路小学的“精当”主要体现在:一是操作策略的确立——加强学习、校本实施、调整修正。值得注意的是石鼓路小学随着研究的深入,及时、适当调整研究的方向,从开始的美育研究拓展到整个素质教育研究。这样的拓展是必要的,也是正确的。但拓展不能随意,必须有根有据、合情合理,石鼓路小学正是这样。二是操作维度的确立。值得肯定和赞赏的是他们把握了横向、纵向和实践、评价四个维度,而且各有侧重:横向维度重在全方位打开,纵向维度重在全过程浸润,实践维度重在全员参与,评价维度重在审美化评价。当然,这四个维度,尤其是实践维度与横向、纵向维度,以及评价维度是不是在同一维度上,有没有交叉,值得推敲。三是操作平台的确立。比如立美修德的七个板块:美言美德、美境美德、美行美德、美画美德、美文美德、美课美德、美师美德等。七个板块就是立美修德的平台,跨学科、超时空,全方位、立体式,可操作、可观察、可评价。操作性还体现在全过程的推进,从一月到十二月,月月有内容,月月有重点。实施既是具体的,又是创新的,因而凸显了亮点和特色。这样,在研究内容合理安排的基础上,操作为研究目标的达成提供了保证。

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篇10

一、叙事的概念与内涵

叙事,即我们通常说的讲故事,是一种建立在某种语境下进行的有组织事件表述,而事件的类型决定了叙事的类型。在学前教育中,叙事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儿童的发展意义非凡:一方面,通过叙事可以让儿童在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等多方面形成认知,对社会产生初步的认识;另一方面学前儿童的叙事能力能够展现其目前在思维、情感、知识、认知等丰富的信息,是了解儿童反正状况的重要窗口。在心理学中,叙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认知活动,叙事的过程要应用记忆中的知识,选择合适的表达词句,通过一定的顺序组织叙述的内容,还要兼顾到参与者的注意力与感受。在学前教育中开展的叙事一般而言都是道德叙事,即通过儿童参与叙事(听故事和讲故事)获得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是对善与恶、对与错、丑与美、对与错的判断,是主体对社会道德现象从认知到把握的全过程,儿童的道德认知还处于建立的阶段,需要教育者进行引导。布鲁纳认为,人类存在两种本质上不同的思维模式,即例证性思维和叙事性思维,儿童的思维更符合叙事性思维的特征,儿童经常把他们探索的外部世界看作是有生命、有联系和有故事的世界。[1]儿童在理解故事的过程中,叙事者会将自己的经验、知识和目标通过故事传递给儿童,影响儿童的认知和精神,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学前教育中,叙事的最终教育目的在于对儿童的道德教育而非只是教育,所以在学前教育中叙事通常展现为道德叙事,即教育者借助对道德故事(如寓言故事、英雄事迹等)的叙述,让受教育者即学前儿童通过故事理解抽象的道德观念,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儿童道德认知的成长和发展。

二、叙事对学前儿童的道德认知影响

虽然道德叙事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扮演着儿童道德教育的重要角色,但是其内容却是在不断地丰富过程中。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学界对于叙事在儿童道德认知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愈发认识深刻。但是,即便是这样,我们也要看到叙事对学前儿童的道德认知影响是利弊双向的。

1.打开认知之窗

儿童个人成长发展的过程不仅仅是生理的成长,更是思维、意识、认知的成长,个人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逐渐开始接触到社会,开始认识外部世界。在现代社会,幼儿园承担着学前儿童从家庭培育到社会教育的阶段过渡,老师在儿童道德认知成长中作用凸显。学前教育是儿童系统认知世界的起点,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叙事尤其是道德叙事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学前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为儿童打开一扇通向社会的认知之窗,而这扇窗就是儿童在学前教育中形成的道德认知。对于儿童而言,接受道德教育远比知识教育更重要,在获取丰富的经验知识之前,儿童首先应当具备对知识经验的判断能力。只有在具备了一定的辨别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儿童才能够真正开启认识世界的窗口,否则儿童缺乏基本的道德认知,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知识获取途径如同浪潮,知识的内容稂莠不齐,儿童很容易被错误的认知所误导。在学前儿童这个年龄阶段,模仿性较强,一旦形成主观印象,恐怕很难改变。

2.引起儿童的道德模仿

在这一阶段重视道德叙事的作用是很有必要的。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2~7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其较强的依赖性、向师性和模仿性,特别是受父母、教师的言行举止影响较大。[2]在儿童认知的过程中,喜欢模仿是在这一阶段的特点,当然儿童也会出现道德模仿的行为。比如在2007年央视“洗脚”这则公益广告,一经播出便获得了众多网友的热烈讨论,很多儿童也学着模仿广告的小主人公,给自己的长辈洗脚,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模仿行为。2~7岁的儿童很容易接受叙事的认知形式,对于叙事中的人物形象也具有强烈的模仿性,寓言、神话、通话、典故等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都会成为儿童的模仿对象。所以,在学前教育中采取道德叙事的教育方式符合学前教育的阶段特点,也符合学前教育的价值目标。幼儿园具备系统培育儿童道德认知的条件,有专业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可以适当的方式开展道德叙事教育,可以引起儿童的正确道德模仿,帮助儿童建立积极、正面的道德认知,而不是任由儿童在自主接受的知识经验中形成消极的、负面的道德认知。

3.教育者主观经验的代入

在对学前儿童进行叙事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不可避免的会将自己的主观经验甚至是主观情绪代入到教学当中。如笔者前文所述,这一阶段和的依赖性、向师性和模仿性很强,很容易接受教育者的主观经验,进而影响他们自己的道德认知。教育者在进行叙事时,对于故事首先已经有了一个道德判断,其进行的叙事其实是建立在自己道德认知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是积极正面的道德认知,则不会对儿童成长造成影响,如果是消极负面的道德认知,更有甚者是消极偏激的负面情绪夹杂在叙事当中,对孩子的日后成长室友严重危害的。学前教育是儿童接受教育的起点,如果在起点没有建立正确的道德认知,那么主观认识一旦形成,在日后的教育过程中恐怕很难转变。对于儿童而言可能会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在叙事教育中,教育者将自己的主观经验代入是必然的,但是应当尽量将主观经验对于儿童的影响降到最低。

三、学前叙事教育途径探析

1.道德叙事理应得到足够重视

在学前教育中应该重视道德叙事的作用,而目前叙事只是帮助儿童掌握知识的辅助工具。道德叙事的道德教育方式相比于传统的知识灌输和规则教导,采用了体验和练习的方式,让儿童在听故事和尝试讲故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儿童叙述性思维的特点,借助故事的道德价值让儿童参与到故事的情景当中,唤起儿童的道德感知,而解释和说教的教育方式,不符合学前儿童的阶段特点,教学效率低,发挥作用小,还可能因为无法理解教学内容而让儿童对于学习知难而退,影响到后续的教育学习。

2.道德叙事应以正确方式进行

在幼儿园开展的学前教育中,以正确的方式开展道德叙事是实现学前教育价值目标的正确方法。第一,要建立道德叙事的教学体系,让道德叙事成为学前教育中德育教育的独立内容,教学故事的选取、课堂的教学形式、儿童的参与方式都应当融入到教学体系之中;第二,教育者应该自觉提升自身素质,充分认识到叙事教学在学前教育的优势,不将主观经验引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道德叙事当中;第三,教师要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接近儿童道德经验的叙事素材,展示儿童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社会性、道德性事件及问题,激发其道德情感,建构其道德学习。

四、结语

道德教育不但要培育儿童形成积极正面的生活层面道德,也要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社会道德,从小就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观念,让儿童以正确的道德观念为基础,将来成为一个大写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

[1]杨宁.叙事性思维和儿童道德教育[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79-83.

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篇11

图书馆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培养和增进少儿的网络知识和文明上网意识,积极为少年儿童创造良好的信息网络环境,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引导少年儿童自觉抵御网上的不良信息,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图书馆的工作者应认真研究网络环境下少年儿童网络道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少儿道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为少年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更加健康的空间。

一、网络对少年儿童德育产生的负面影响

1.网络休闲引发少年儿童道德行为失范。

网络给少年儿童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天地。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会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毒害少年儿童的心灵。少年儿童属于道德意识薄弱的群体,他们在网络休闲的时空里基本上处于“道德随意”状态,极易引发道德行为失范。例如,在“网络聊天室”,有的少年儿童是“无聊聊天”或“庸俗聊天”;有的少年儿童迷恋一些低级趣味的不健康的游戏。毋庸置疑,少年儿童在缺乏道德约束的网络休闲时空里的道德失范行为,必然导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网络道德矛盾的产生。

2.信息垃圾毒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

网络不仅是一个信息的海洋,也是一个信息垃圾场,大量的、色情、暴力、凶杀、恐怖等等的不健康内容充斥其中。据统计,有60%的少年儿童无意中接触过网上黄色信息,而接触过网上黄色信息的少年儿童,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与动机。除此之外,有的还浏览色情网页,寄发不健康电子邮件,近年来,少年儿童因受网络信息垃圾的毒害而身心受损甚至导致违法犯罪的事件屡见报端,这给家长及儿童工作者敲响了警钟,由此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应引起全社会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3.网络渗透冲击传统使价值文化。

网络具有全球性、开放性的特征,使全世界没有国界、没有地域的区别。有的发达国家利用自身先进技术和先进传媒优势加紧对我国少年儿童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争夺和腐蚀我们的下一代,必须引起我们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政府密切关注和高度警惕。

二、图书馆加强对少年儿童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尽快制定和完善网上法规。

网络立法,能够使用网络的发展从无序到有序,近年来,我国相继推出了有关信息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但以青少年为对象的网络法规或相应的管理保护措施、应对之策还是一个空白。为使网络宣传意识形态工作有法可依,就应该抓紧研究和制定未成年人利用信息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据文明、健康、有益三大原则,进一步对网上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净化网上环境规范管理,坚决取缔严重危害少儿身心健康的非法网吧,加大投入,多建设为少年儿童服务的健康网络阵地。

2.加强对少年儿童的网络道德教育。

在少年儿童网络道德教育中,图书馆员要向少儿进行以“网络规范和网络责任”为核心内容的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少年儿童道德文明素养,使之自觉养成良好的网上行为习惯。教育少年儿童在网络使用中做到:未经许可不得动用别人的计算机,不可复制别人的文件,更不能随意改变或删除他人的文件;不容许利用计算机从事侵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活动,更不能故意输入计算机病毒以其它有关数据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

3.规范少年儿童网上行为。

为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关于“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文明”的精神,增强少年儿童检索、评价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等多家单位联合向社会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求广大少年儿童要善于利用上网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图书馆工作者要结合《公约》,引导少年儿童的网上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或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络人。

4.开展多种形式的上网指导。

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篇12

品德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它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1]那么,品德教学如何回归儿童的生活呢?本文提出以下策略,仅供参考。

一、建基儿童生活问题确定教育主题

品德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首先要了解和研究儿童的生活上,从儿童现实生活中发现和遴选普遍存在的一些具有教育价值的问题、现象等,从而生成品德教学主题。观察学生的校园生活,我们发现学生当中有许多浪费用水的现象:有的学生在清洗绘画盒时,让水哗哗地流;有的学生用拖把拖地时,水龙头一直开着;有的学生洗一次手要花很长时间;有的学生在食堂就餐前后洗手时常常忘关水龙头……从这些习以为常的举动中,我们断定:学生的节水意识不强。后来通过家长会、电话家访等途径作进一步了解,发现学生在家中也存在类似的浪费用水的现象。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适时开展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教育势在必行。并且《品德与社会课程》也对学生提出了“珍惜地球上有限资源”的教育要求。于是我结合《从一滴水说起》教材内容,将“节约用水”这一主题带进了课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乃至世界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状况,敲响节约用水的警钟,引导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观念,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浪费用水行为,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活节水措施,培养学生的节约用水习惯。这样,教学就有效地避免了简单地从教材到课堂,而是建立在对学生实际生活的了解的前提上,从儿童的现实生活中捕获有教育价值的现象生成教学主题,再有机结合相关的教材内容进行,进而有效地引领儿童向品德课程倡导的目标方向发展。

二、建基儿童当下认知拟定教学目标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世界、事物、问题的看法和感受是不同的。品德教学要回归儿童的生活,必然会涉及回归的是某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的生活,势必要从特定的年龄阶段的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现实状况等出发,来确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的道德成长。如教学《竞争和合作》一课,我们从特定的年龄阶段来观照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稚气未脱,虽然有过一些竞争和合作的经历,知道达成目标有一定的竞争。但他们对于竞争的理解还没掺杂功利思想的成分,参与竞争更主要的原因是满足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当然也有些学生由于性格等因素,不愿或不敢参与竞争。从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的角度来观照学生,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的个人意识比较突出,合作意识和能力普遍缺乏,并且对“学会合作更有竞争力”缺乏道德认知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从《品德社会课程标准》来看,也没有对竞争教育提出明确要求,而是强调了合作教育。因此,我认为虽然生活离不开竞争,但是对于三年级小学生过早、过度引入竞争是不合时宜的,重要的是开展合作教育。基于此,我对教材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作了调整。对于竞争,我主要强调“知道生活中充满竞争,积极参与竞争能促进自己各方面的发展”,正面说明“竞争要遵守规则”,把教学重点放在探讨如何合作,通过活动让学生感悟合作的必要性,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使教学更加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更加切合学生实际。

三、建基儿童生活需求遴选教学内容

“儿童是自己生活的主体,他们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和生活需求”。[2]因此,品德教学要回归儿童的生活,必然要求教学内容反映儿童的现实生活,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如我教学《我愿和你交朋友》一课,从一年级新生的角度观照他们的生活需求,除怀着好奇、渴望和不安的心情外,他们将面临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如熟悉新环境,认识新老师和新同学,并和老师、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体验学校生活的愉悦,等等。因而在教学中,我通过自我介绍、学生向老师提问、击鼓传花作自我介绍、师生一起玩游戏结交新朋友等形式,帮助学生结交伙伴,认识新朋友,消除内心的焦虑,体验学校新生活的快乐。这样在正确理解教材示例意图及承载的价值和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使用教材,切实解决儿童面临的实际问题,从而满足儿童的现实生活需要。

四、建基儿童生活经验开展教学活动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3]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是教学的重要资源。进入课堂学习的儿童已经累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品德教学要回归生活,必然要从了解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悟开始,重视和发挥儿童已有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并以此开展教学活动。如教学《欢迎来我家》一课,“客人来了怎样招待”是学生在生活中常遇的事,他们或者见过父母招待客人,或者自己也招待过客人。因而在教学中,我就从学生生活经验切入和展开,让学生联系原有的生活经验,充分交流和分享“客人来了应该怎样招待”这一话题和经验;在初步明晰了待客的一般礼节的基础上,再安排学生模拟生活情境进行演练,使学生在贴近真实生活的活动中进行学习,进一步深化体验,又促进学生把道德认知用于指导自己生活实践。“品德课程倡导通过儿童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学习,其过程是学习者生活经验持续不断发展、改造和推进的过程”。[4]这正如杜威所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求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因而在教学中,我们一要努力调动和利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二要通过儿童自身的观察、调查等活动,扩大经验,深化体验;三可模拟生活情景如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模拟生活情境中学习;四要拓展教学时空,开展生活实践,在真实的生活过程中学习。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

五、旨归提升儿童生活品质及其能力

“品德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从其终极目标上说,是指导儿童的现实生活,解决儿童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抑或是教学能改进儿童的生活,引导儿童过有道德的、美好的生活”。[5]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表述,就是学生要将课程学习所得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改进、提高和发展自己生活,即“源于生活、富含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6]如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我先让学生充分讨论家人对自己的关怀,再问学生:“在享受关爱的同时,你为家人做了些什么?”课堂一时悄然无声。于是,我又问:“你觉得你可以为家人做些什么呢?”这时,学生又活跃起来,纷纷献言献策。之后,我与学生商定:开展一次“我为父母分忧”活动,自愿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课后,学生各自行动起来。一段时间后,很多家长向我反映,孩子懂事了许多。这样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课后实践,将学生的课堂习得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有机关联,并实现道德认知向道德实践的转换,不仅有效地指导了他们的生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和发展了他们的生活能力和品质。这其实也是品德教学回归生活,促进知行统一,培养实践品质的重要途径。

总之,“课程和教材是由儿童生活世界转化而来的,而课程和教材又要再转化为儿童的生活世界,即从儿童的生活中来,再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7]为此,品德教学要立足儿童的生活,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融合儿童的生活进行教学活动,通过生活学习生活,最终回归到儿童的生活中去,以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引领儿童过有道德、有创意的生活”。[8]

参考文献:

[1][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4][7]邬冬星.教学如何回归儿童生活.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N].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5]鲁洁.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教育研究和试验,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