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步骤合集12篇

时间:2023-08-30 09:15:21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步骤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步骤篇1

一、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及其必要性

信息化步骤的公司财务管理我们通常将其称为财务的信息化,它所指的是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具备会计电算化的专业人才利用计算机及财务软件对公司财务数据所进行的一些加工整理和综合分析等工作,并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信息支持的工作过程。财务信息化管理实现会计资料、报表的核算外还有以财务管理手段所生成的相关财务分析指标等财务信息的处理工作,它是对公司财务活动的一个全面、整体的处理过程。

信息化步骤下的公司财务管理实现的主体要有具备专业技术的会计人员,而起管理活动的主要工具则是计算机硬件及其软件资源,而该种管理活动的实现还需要有互联网的支持,其最为核心的则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保障。当上述几个方面相互协调,统一配合时,也便完成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

科技和经济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一种必然需求。在信息化步骤下的财务管理能够通过财务信息系统直接生成所需的各种财务报表,并且能够实现财务数据的更改和筛选等工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此外,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便于相关财务信息的查询和统计,也有利于企业管理里中各个环节的协调统一,实现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效益。

二、信息化步骤的财务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使得两者得以有益结合,极大的提高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但是,我们在看到企业财务管理进步的同时也看到了当前信息化步骤下企业的财务管理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就我国企业的财务信息化管理而言,面临着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一个是认识上的不足一个是能力上的不足。从认识的层面上讲,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或者说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步骤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而这直接导致的是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不足,有些企业没有建立信息化财务管理体系,有些则仅建立了雏形,无法真正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从人才自身的角度而言,最大的问题是其能力无法满足当前信息化步骤的要求。企业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企业中真正具备信息化体系建设的人才数量较少,有些专业人才对于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财务信息化实现的速度。

2.信息化步骤下的企业管理存在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信息化的发展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完善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但是在我国现有的技术水平下,该种管理理想效果的实现还有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硬件设施的不健全,使其无法满足信息化管理的需求,而财务软件开发和应用的水平以及软件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从信息资源本身而言,当前背景下,企业各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度相对较低,在财务管理中要先将各种数据予以集中再进行相关的整理和加工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管理的效率。加之财务软件开发技术的限制,使其使用中存在能够普遍适用及其使用的安全性问题,这些不仅仅关系到财务管理的效率还会影响其安全性。

三、信息化背景下公司财务管理实现的路径

为实现信息化步骤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我们便要在当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的效率。

1.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应对财务管理信息化有正确的认识。财务信息化的实现,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意识做指导,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建立或者完善相关的财务信息化硬件和软件设备,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和工作去完成。当管理者具备财务信息化的意识时,便会注重相关系统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也便为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注重人才的培养。人才是技术运用的直接人员,是管理实现的重要力量,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实现的过程中,专业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积极引进具备专业技术的财务管理人员,同时,完善企业内部员工培训机制,提高现有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此外,企业还应该及时更新相关专业设备,为人才作用的发挥提供硬件的支持。

3.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安全体系建设。安全性是企业财务管理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信息化步骤下,信息的使用者被扩大,安全性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点。企业的角度出发,可以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从组织机构的设置到具体工作人员的管理等建立相对完善的监督机制,以保证信息的安全。

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步骤篇2

2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施步骤

2.1系统策划系统策划的实施步骤,包括企业战略规划、企业信息化规划、信息化管理系统过程识别、建立系统总体结构和编制系统文件6个步骤。第1步:企业战略规划。确定企业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明确企业是做什么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如何将企业的要目标、方针、策略和行动信号构成一个协调的体结构和总体行动方案第2步:企业信息化规划。通过对企业信息化应用现状的优势、弱点、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其自身的发展阶段以及信息化水平所处的层次。开展企业信息化瓶颈分析,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现状,找到阻碍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点,增加决策的准确性,决策者根据企业信息化现状和瓶颈分析来确定适合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规划。第3步:信息化管理系统过程识别。其内容包括确定信息化管理系统适用范围、确定方针、目标设定与分解、所需资源分析等。根据信息化管理系统内容确定系统适用范围,以指导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确定系统方针,以它作为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推进原则;设定系统目标,以明确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然后根据总的目标,明确各个阶段每个部门的目标,以保证企业总的信息化目标的实现。第4步:建立系统总体结构。参照ISO9000质量管理系统的方法,对识别出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过程进行分层归类,建立3层结构,分别为系统层、过程层和活动层。第5步:编制系统文件。根据建立的系统总体结构,系统文件也分为3层,其内容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相关记录的编制。系统文件的建立有利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有利于规范员工的行为,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水平,并为员工学习和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教材。第6步:系统文件的评审。由企业系统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系统文件进行评审,然后正式。

2.2系统运行在系统文件完成评审和后,系统运行的步骤,包括宣传、培训、组织调整和资源配置,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4个步骤。宣传、培训和培训主要针对的是部门领导和从事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骨干人员。其主要内容包括与企业信息化相关的各种理念、技术和方法。组织调整和资源配置是根据企业战略规划中制定的企业业务模型以及信息系统规划中对组织、资源配置的需求,对组织进行相应的调整,对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以解决企业旧体制对信息化工作的阻碍。

2.3系统评价该阶段主要是对系统运行过程的监控,主要内容包括内部审核、过程测量和监控、信息化效益评价、应急准备和反应。通过对运行过程的评审和对数据的收集分析,使企业决策层清楚地知道信息化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和需要改善之处。

2.4系统改进根据系统评价的输出成果,制定一系列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对系统运行过程提出过程改进意见,促使企业信息化水平螺旋上升,业务流程越来越优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步骤篇3

中图分类号:TP3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6-2846-02

The Implementation Program of an Information Security System for an Enterprise

GUO Yong, CHEN Rong-sheng, ZHAN Gui-bao, ZENG Zhong-cheng, LU Teng-zu, LI Zhuang-xiang

(Fujian Xindo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uzhou 350003,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coming more, the issue of business information secur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life, an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ecurity system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gram. From the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and technical aspec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 In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rocess, based on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at the same time or step-by-step building-related.

Key words: information security; system construction; program

1 引言

信息安全的体系建设就是让企业建立安全的组织架构,同时建立一套管理规范来规范成员的行为,并建立起安全的平台为企业提供安全支撑同时为企业创造效益。本文根据一些企业现在实际情况,针对其信息安全现状提出总体的实施步骤。企业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参照这些步骤考虑实施。

下文将根据组织建设、管理建设和技术建设三个方面展开阐述。同时,在对技术建设阐述时,将从基础设施建设和系统建设两个方面分开阐述。

2 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总体步骤

具体的实施步骤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组织建设、团队建设、管理规范、基础环境、资产定级和评估、支撑系统和服务运维。以上组成部分都可归结为组织建设、管理建设和技术建设三个方面。

图1 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步骤

实施步骤中有的步骤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如图2所示。但有相对的优先级,优先级高的环节相应的应该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有些环节鉴于完成的周期较长,建议可以同步进行,避免信息安全实施周期过长,影响企业的目标达成。

3 组织建设

信息安全体系建设要做好,组织建设是关键。组织建设是所有其它建设的前提。而组织建设的第一步就是做好组织调整。组织调整就是把信息安全运营管理分为两个部门,一个是生产部门,一个是管理部门。

3.1 信息安全管理部门

信息安全管理部门有权对其它部门进行安全考核,同时信息安全生产部门是由信息安全的管理部门直接管理指挥的。信息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决定其管理部门对企业信息安全有着全局的管控能力,负责信息安全全局任务下达和监督,安全战略目标的建议以及政府、公安、司法等安全外联。

3.2 信息安全生产部门

信息安全生产的部门,其信息安全生产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对内是企业信息安全的支撑、对外提供企业信息安全服务和公众信息安全服务,接受安全管理部门的领导的管理和考核,和其他生产部门属平级关系。

4 管理建设

4.1 管理制度颁布

对于管理制度,必须对管理规范和流程进行规范定义,在管理制定颁布之前应该作以下的事情:由安全管理部门牵头召开各个部门参与的管理制定内容研究讨论会,收集各方建议;根据各个建议对管理制度进行修订;修订后管理制度,再次召集各个部门讨论并基本通过;安全管理部门颁布管理制度并确定管理制度的实施的开始时间;在制度实施开始时间之前,进行制度宣灌,组织各个部门参加学习,并进行相关学习的考试;管理制度开始实施。

4.2 管理制度落实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是由信息安全管理部门的管控部执行的,管控部包括考核、质检、审计三个小组共同组成,考核各个部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如何对各个部门的信息安全情况进行考核呢?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做法,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SOC(信息安全运维中心)建设阶段。SOC建设阶段由于安全生产组织和安全支撑系统还不够健全,对安全的支撑十分有限,因此这个阶段的质检、审计、考核多以手工为主,信息安全审计和信息安全质检以部门抽样检查为主,无法做到全面的普查。信息安全质检组定期进行各个部门的信息安全检查,主要工作是定期的信息安全巡检工作。信息安全审计组对各个部门的工作日志进行定期的审计工作,特别是出现信息安全事件后的审计工作。信息安全生产部门配合管理部门进行信息安全质检工作和审计工作,同时信息安全生产部门承担着SOC支撑系统建设的需求分析、项目监督、系统验收等工作。

二是SOC运维阶段。SOC运维阶段,由于各个信息安全支撑系统已经较为完备,而且人员组织逐渐成熟,对信息安全的管控能力将实现一个质的飞越,信息安全质检组可随时对考核部门进行信息安全巡检,巡检可采用面向全网的信息安全自动巡检,全面系统的分析全网的安全状况,信息安全审计可分手工和自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审计,根据不同的业务应用、访问控制等进行审计分析,快速高效的进行审计。信息安全管控从抽样管理到全面管理,从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从事后响应到事前预防。

5 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建设

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主要是实现对现有生产网资源的集中和优化,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并同时进行局部的信息安全加固和改进,使得在信息安全支持系统尚未建成时,使现有生产网系统的信息安全性和可用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其内容主要包括结构调整、优化整合和安全集成。结构调整主要是对信息安全体系存在重大影响的网络基础架构的调整;优化整合是对信息安全可用性和保密性的关键因素进行改进,如操作通道的加密;安全集成是根据企业信息安全需要综合分析后,得出在现有生产网上所要建设和购置的信息安全系统及产品。

此外,在经过资产的等级划分之后,并进行的相关信息资产的优化整合后,全网中大量的信息安全问题和隐患将被排除,但是还会有许多的薄弱点,这些薄弱点是在优化整合后还没有解决的或疏忽的问题,找出这些薄弱点就需要一次系统的信息安全评估过程,把目前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信息安全评估的是根据信息资产的本身的所处的网络环境和信息资产价值有直接的关系,信息安全评估的目的不是要求企业把所有的问题一概而论的解决掉,而是告诉企业有这些一些问题值得关注,至于解决的问题的要投入的人力物力是根据信息资产的本身的价值而定。

6 系统建设

信息安全系统建设也即最后的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的最后步骤,是具体实施的过程。在面上主要表现为依照信息安全体系建设规划方案进行采购与部署。这里的采购对象包括:产品采购类、服务产品类和研发产品类。

6.1 产品采购类

在建设信息安全支撑和信息安全服务系统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安全产品的采购,如防火墙、黑洞、入侵检测、安全检测工具产品、成熟的安全集成产品等等采购,因此我们将这部分不需要太多定制开发可直接购买或集成的产品定义为产品采购类。其采用的原则是:

1)安全产品的本身应该具备的功能要求;2)安全产品本身应该具备的性能要求;3)安全产品本身应该具备的安全要求;4)安全产品应该具体的管理要求;5)安全产品的可扩展性要求。

6.2 服务产品类

图2 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并行建设步骤

服务产品类,主要是针对对外安全服务的产品类,对外服务的产品类包括集成产品和服务内容。服务产品定义主要是根据市场运营所推出相应服务而定义。服务产品的实施原则如下:

1)产品市场潜力;2)产品的产出比战略研究;3)产品相关的信息安全等级评估;4)产品相关的信息安全策略;5)产品相关的响应团队;6)产品宣传渠道和策略分析;7)产品相关的增值服务;8)产品创造价值的统计分析。

6.3 研发产品类

信息安全支撑系统和信息安全服务系统建设中,一定有一些系统需要进行定制开发,这些定制开发的产品我们定义为研发类产品。研发类产品建设原则如下:

1)产品能够满足现有生产的功能要求;2)产品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扩展性;3)产品具有一定先进性,能满足3-5年企业IT发展要求;4)产品要预留信息安全管理接口,能对系统日志进行采集和审计。

7 结束语

文章针对在企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信息安全成为关乎企业生命的重要因素,提出了一种针对企业的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基于具体情况分步骤或者同时进行相关建设。此方案对于指导企业的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学广,刘艺. 信息安全学[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 韩祖德. 计算机信息安全基础教程[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3] 陆广能. 浅析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问题[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5, (10):30-32.

[4] 李娟. 浅谈如何构建档案信息安全防护体系[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 (4):20-25.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步骤篇4

企业的环境管理实践表明,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会计(EMA)体系需要管理者遵循一系列步骤。整个系统将基于环境管理体系的原则,包括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等多个步骤,如图1所示:

其中,一些环境成本的改变相对较容易,而尽管另一些环境成本确实有潜力加以改进,但却难以评价和改变。基于此,需要从总体上将环境管理会计的实施划分为两个阶段。如果初始的步骤特别困难,管理人员一开始就难以着手,而如果开始的步骤相对较容易,不需要特别复杂的知识,在初期取得的成功就能够激发管理者更深入地实施环境会计;然后再将较复杂的改进留待第二阶段进行。

企业实施EMA第一阶段获得的信息多数来源于发票,并且为改进环境信息,将主要创建新的EMA账户。笔者设计在第一阶段创建EMA账户,然后记录某一时段的信息,对企业而言几乎没有额外成本。而如果以后迫于实施案例研究的需要,再重新组织之前的信息将会非常耗时。因此,尽可能早地创建EMA账户。一旦收集好信息,公司将清楚地识别需要改进的方面,及所带来经济效益上的节约和减少的环境影响。当第一次结束第一阶段的时候,某些步骤的优化和改进并不特别复杂,也易于加以执行。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对所提供的包装物重复使用的信息,几乎不需要进行什么优化工作。需注意的是,第一阶段应当是随时间推移不断进行的工作循环。在企业实施EMA的第二阶段,期望进行环境成本的优化。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运输成本。其他在第二阶段应当研究的环境成本还包括进行投资评价和环境负债的计算,以及产品的定价。由于操作更为复杂,也就需要更广泛地加以研究,并运用特定的应用型知识加以改进。这类应用型的知识可能在企业中挖掘,更可能的是通过咨询公司获取。第二阶段将深入研究第一阶段所发现最具潜力的领域,这些领域对公司而言尤其是在减少环境影响方面可能带来最大的节约。

二、实施环境管理会计的具体步骤

企业执行环境管理会计体系的上述两个阶段由多个步骤构成,具体包括:

(一)获得高层管理者的支持 在执行环境会计时,组织和管理者的委任对于成功至关重要(Mein-chin,2002)。环境会计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如果管理者失去兴趣将难以继续下去,因此这种委任需要清晰、持续地传达给参与实施的工作人员。

(二)界定实施范围 实施中将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确立企业创建环境会计体系的目标。这里应该关注两方面的问题,即所研究的是企业组织的哪一部分;应包括哪些环境成本。其实施的要点在于在第一阶段并不收集具体的信息,以后回顾环境事项时再纳入新的环境成本,扩展和实施环境管理会计。在实施环境管理会计时,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确定应研究企业的哪一部分,即应当研究企业某一特定的步骤还是整个公司。许多实施案例研究的范围是从某一个步骤开始的。这可能是因为如果企业生产存在着多个步骤,只选择其中的一个步骤实施,更容易凸现环境会计的经济效益。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规模较大的公司将拥有更多的资源逐步实施环境管理会计。对中小企业而言则不存在这样的情况,笔者建议整个公司整体采用环境管理会计。具体理由是公司规模小,易于进行环境事项的回顾;规模较小的公司在最初的研究阶段并不容易明确哪些领域能够产生最大的潜在节约;小企业需要相对较少的环境成本知识,从整个公司开始实施比某一程序更为容易;中小企业可利用的资源有限,员工无法分配更多的时间到实施项目上,因此将更多地从发票上收集信息;鉴于公司的规模,难以对不同的行为进行数据区分,也就难以分离到单独的步骤,如水、电、燃油是整个公司共有一张发票,进行区分只是理论上的做法,具体操作将非常复杂。当以整个公司为起点,就能够避免一种“横向补助”,因为如果只研究企业某个特定的步骤,某些成本被分配到这个步骤的比例可能偏低或者偏高。作为整体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会计,一旦初次创建了新账户,潜在的节约就会显现出来,进而产生推动力传递到下一阶段。需强调的是,企业整体或者局部两种启动方式各有自身的优势,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之后,两种方法将达到相同的效果。因此。最初确定范围时应该更加关注如何更加容易地启动系统,使初始阶段取得较好的效果。第一阶段在会计系统中所包括的环境成本。由于尚未形成环境会计框架,对于环境会计体系至少应在新的环境管理会计账户中记录哪些成本尚无定论。但为了设定研究的范围,在开始创建新的环境管理会计账户时确定应包括哪些环境成本至关重要。如在有的实施案例研究中,建议采用以下手段决定是否创建新账户:一是应包括强制的环境成本;二是符合能够从发票或者简短的访谈中获取信息,发生的环境成本在数量上超过总成本一定的比重的双重标准。

(三)回顾公司的会计体系和生产过程 总体而言,环境事项回溯的内容应包括企业会计系统的结构和主要的生产行为,创建材料流动平衡流程图和投入产出表。该步骤的目标在于查明企业的环境成本,并运用第一步骤的信息确定需要创建哪些新的环境管理会计的账户。

(四)重新设计账户流程,记录信息 一旦确定了环境成本,就能够如步骤三所述,以货币单位和实物单位创建环境管理会计的账户。作为环境管理会计的关键,考虑和包括实物单位的账户尤为重要。如未来废物的价格将要上涨,但如果只提供货币单位数据,就不能将历史数据与价格的变化相互比较;但如果以实物单位记录,就可以在各年间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衡量企业的业绩。通常去改变初始的记录方式并不方便,至少在首次实施时是这样的。保持记录方法相对的持续性有助于提高会计系统的接纳程度。

(五)发现潜在的节约领域 识别最具节约潜能的领域的方法主要包括从环境账户获取信息,发现最大的支出以及能够取得潜在节约的领域。一旦安排好开支,可能会出现三种不同的结果。其一,环境成本只占总支出很小的比重,在第一次实施环境会计时不选择进行优化。其二,一些环境成本对应高的支出,相对易于理解,改变时不会引起业务上的太大变动,因而也不需要外界帮助。这一类典型的例子是提供给客户包装物的重新使用。第三种情况是程序比较复杂,难于理解、研究和实施,需要专业知识或者深入研究,因而需要在第二阶段进行。

图1显现出步骤一和步骤五间存在的循环关系。其目的在于对账户流程进行持续的回顾,并且利用信息系统加以改进。第一阶

段是环境管理会计的起点,只是从发票创建账户。但环境管理会计不仅局限于此,企业还要持续地改善账户的流程。

(六)运用环境技术深入研究识别节约的领域 步骤五是第二阶段的起点,因为这意味着环境管理会计的深入,应用更复杂的环境概念和技术。这种转变将给公司带来生态效率,或者将企业转变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组织。这一步通常需要探明环境成本的特定知识,因此很多时候需要对外进行咨询。

(七)重新设计程序,实施转变 步骤六是环境会计的实际目标,即对于资源优化的利用,同时为组织节省费用。从理论上讲,不实施环境管理会计也可以执行步骤六,但这与环境管理会计下进行的优化有所差别。首先,需要环境管理会计提供研究其实施的相关信息。如果单独完成,信息的收集过程会耗费时间,并且产生额外的费用。其次,实施环境管理会计将证明所选择的程序能够实现最佳的节约。若单独进行,只能够提供经验数据,并非最佳选择。步骤六的更高阶段还包括投资评价、环境负债的计量,以及进行产品定价。

(八)经过一段时间对程序进行维护 企业第一次实施环境管理会计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步骤,将在某些领域取得减小环境影响以及减少环境成本的效果。公司会发现在最初实现这些潜在的优化会较容易。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节约会越来越难以发现,带来的边际收入也会递减。而企业追求的是一个无限优化的过程,所以实施的过程必将经历多年时间,能够持续地加以改进是其中的关键。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步骤篇5

引言

企业信息化规划,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在理解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业务规划的基础上,诊断、分析、评估企业管理和IT现状,优化企业业务流程,结合所属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对最新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提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远景、目标和战略,制定企业信息化的系统架构、确定信息系统各部分的逻辑关系,以及具体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选型和实施策略,对信息化目标和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全面系统地指导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协调发展地进行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时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有效充分地利用企业的资源,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基本要求

一方面,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必须依据煤矿企业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结合企业实际状况,围绕企业的生产、人才、采购、成本、质量、营销、财务等业务建设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指导各单位运用信息技术,加快企业以信息化建设带动工业化的进程,合理、优化地安排企业信息化有关的项目。另一方面,煤炭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企业现有业务的计算机化,还要运用先进信息技术优化煤炭企业流程,进行信息化整体规划。煤炭企业信息化覆盖企业所有经营活动的信息处理,它不可孤立地建立业务信息系统,全面实现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和操作,实现信息采集、处理、适用过程的集成化。

二、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具体实施步骤

首先,准确定位煤炭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及主要部门业务的发展目标。分析行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方向;了解同类行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状况;把握煤炭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现状和信息资源状况。根据煤炭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确定企业信息化的目标、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及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其次,以层次化的结构设计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由许多功能模块组成,每一功能模块又可分成更细的层次。信息技术标准是对信息化总体架构的技术支持。通过选择或制定标准,使煤炭企业信息化具有兼容性和扩展性。最后,对信息化总体架构中的各功能模块及相应的各项煤炭企业信息化任务进行评估计划,把它分解成为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项目。明确各个项目的功能、预算、时间等。按具体项目重要程度和煤炭企业财务情况做出安排

三、保障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得以顺利实施的有效措施

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涉及的技术难度较大,内容较多,规划的实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保证规划按时、保质、保量进行,煤炭企业应采取以下保障措施:

1、组织保证。建立煤炭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信息化建设机构可分为领导决策层、企业信息化组织协调及技术支持层和实施执行层。1)煤炭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他们为领导决策层,从全局上权衡、协调、审定、决策以及组织企业信息化实施;保障实施煤炭企业信息化系统所需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为煤炭企业实施企业信息化营造良好环境。2)煤炭企业信息化办公室。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牵涉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必须设置一个组织协调煤炭企业信息化办公室来负责日常的工作。3)专家组。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工程技术以及先进的企业管理技术。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专家组要有本企业专家,同时,还必须邀请社会专家、IT专家与经营管理专家以得到智力支持,共同组成专家组。5)煤炭企业信息化实施组织。实施执行组织要按照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和进程,具体分为多个项目小组。项目组是实施执行小组的执行单元,由项目负责人直接领导,选择若干专家和业务人员组成。项目组是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直接参与者,项目负责人是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人物,要选拔德才兼备、威望高、信息工程技术过硬、又有经营管理经验的技术干部担任。

2、制度保证

1)煤炭企业管理措施保障。采取强制措施清除影响煤炭企业信息化实施的各种障碍,为煤炭企业信息化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2)建立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主要制定和规范煤炭企业业信息化的评审制度、实施模式等保障制度。3)建立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在煤炭企业中稳定一批懂企业管理又通IT 的中坚技术力量,特别是选择几个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精英,他们在信息化规划中能发挥重大作用。煤炭企业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各种层次和类型的系统培训,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逐步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信息化规划建设队伍。

3、技术保证措施

一方面,针对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及我国煤矿企业普遍存在的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的状态,吸取各个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教训。如:一些应用系统分别找不同的合作伙伴分散开发,缺乏统一的控制和协调机制,因此出现了许多问题。所以,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要选择几个长期的IT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联盟。另一方面,针对煤炭企业信息化各个应用系统,由项目实施小组与会同相关部门编制面向不同使用者的培训计划,并负责培训,如:面向全体使用人员的使用培训、维护培训和面向领导和管理干部技术业务培训等。

四、结语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是长期的工作,信息化规划是这一工作的指向标,通过信息化规划可以确定企业未来信息化建设的中长期目标和步骤,通过分阶段实施来降低信息化工作的风险。只有做好全面、细致的信息化规划工作,准确把握企业的信息化需求,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使企业在战略层面上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步骤篇6

[中图分类号] F71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5- 0076- 02

1 引 言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电子商务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电子商务、电子市场、电子贸易等领域的创业神话与成功典范从西方发达国家向中国迅速传播,受到中国企业界、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在随之而来的大量风险投资的推动、政府部门的号召和众多媒体的鼓动下,互联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急速发展,政府上网、企业上网高潮此起彼伏,同时与信息产业相关的经济部门销售收入猛增,似乎中国电子商务的高潮就在眼前。

然而从2011年开始,随着电子商务的真实盈利能力被曝光以及网络股、中国概念股被“打回原形”,电子商务热潮急速降温,清醒之余人们不禁开始质疑:中国电子商务是不是泡沫化?传统企业现在要不要发展电子商务?又该如何发展电子商务?

2 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目前,许多中国企业已逐渐认识到发展电子商务所带来的种种利益,但近20年经验表明,通往这种美好前景的道路布满荆棘。

(1) 企业对电子商务仍然存在错误认识。认为只要建立网站,实现网上交易就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企业不在少数。

(2) 贸易全球化和全球经济危机使中国企业面临更为残酷的市场竞争,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进行信息化建设更加困难。加之IT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步伐加快,如何长远规划以求得最佳投资回报是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3) 受政策、体制、区域经济差别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企业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以及信息化需求存在明显的差别。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建设必须摆脱单一模式化发展思维。以往树立典型,“搬书照抄”的做法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产生更大的风险。

因此,中国企业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合身”的电子商务建设之路。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中国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有可能存在两种比较合理、可行的模式:内推式(Inside-Pushed Development Model, IPM)发展模式和外拉式(Outside-Pulled Development Model, OPM) 发展模式。依据这两种模式,企业可以实现有计划、分步骤的电子商务建设。

2.1 内推式发展模式——IPM模式

该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先进行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外部信息化建设并与企业内部信息化成果进行整合。基本步骤如图1所示。

2.2 外拉式发展模式——OPM模式

与IPM模式相反,OPM模式强调从满足顾客需求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出发,由外及内拉动电子商务建设,其步骤如图2所示。

3 两种模式的比较与适用性分析

IPM模式与OPM模式是两种显著不同的发展模式。IPM强调企业内部信息化的重要性,要求发展电子商务要从内向外进行,走循序渐进、逐步增强的发展道路,这种发展模式较为稳健、可靠。但循序渐进的稳健性将会导致过长的发展周期,在市场瞬息万变的今天,企业有可能会为此而错过市场机会、失去竞争优势。而且IPM需要由后向前的改造与整合才能保证原有建设成果对新系统的有效性,所以系统整合时所付出的努力也是相当巨大的。

与IPM相反,OPM强调市场竞争的重要性,要求发展电子商务先从企业经营管理的外部环节(营销、采购、物流等)入手,优先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并以此带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OPM不失为一种实用性较强的发展模式。从其发展步骤上可以看出,该模式前一阶段对后一阶段的拉动效应极强,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快速响应的能力,如果企业准备不足、执行不力则难以适应该模式,强行实施极易导致“内外脱节”的后果。企业只能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扼腕兴叹”,甚至会“忙中出错”。

两者明显的特征使两种发展模式具有了很强的针对性,企业应根据各自面临的市场因素(供应商、顾客、竞争者等)、经营管理水平、资金实力、信息化水平、行业特点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一般来说,对于内部管理机制复杂、竞争优势和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内部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如大中型制造企业,IPM比较适合;而对于内部管理机制较为简单、竞争优势和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外部业务(营销、采购等)的企业,如中小型企业、流通企业等,OPM则较为合适。

主要参考文献

[1] 许正军. 企业信息化趋向“全程电子商务”[J]. 上海信息化, 2009(10).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步骤篇7

一、审计信息化的概念界定

国内学者金光华认为,由于在线审计以及网络财务等的出现,传统审计受到严重挑战,审计工作中互联网的应用提上日程,将其称之为审计信息化。本文认为审计信息化是指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为了实现信息的远程共享和审核,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借助计算机对财务信息进行计算和分析。

二、烟草企业审计信息化的必要性分析

近年来,在国家经济整体部署下烟草行业一直保持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烟草行业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提出: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使命观,并且把严格规范看做是行业发展的生命线。为了烟草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内财务、审计人员不断提升信息化专业技能,创新工作手段,同时加强对各类业务的审计监督,有效地实现审计向信息化的转型升级,以满足行业严格自律的要求。

近十年来,在行业“两个十多个”的品牌战略发展目标的指引下,全国范围内的烟草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联合重组,企业集团的规模快速扩大,集团本部的管理范围出现跨国跨省现象。在烟草企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审计工作已难以实现对各烟草企业的有效、高速的监督,审计信息化集审计与网络于一体,可以有助于烟草行业审计工作及时有效开展,有助于审计工作低成本的跨地域开展。

三、烟草行业审计信息化的实施步骤

烟草行业审计信息系统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工作部署,在整体建设思路上统筹规划、综合考虑,在操作实施上分步进行,按照审计类型和业务需要,具体分为3个步骤建设完整的行业审计信息系统。

(一)搭建行业统一的审计信息系统基础平台,推广经济责任审计子系统

依照行业信息化建设标准和技术要求,搭建用友审计信息系统基础平台,各单位均使用统一的审计信息化系统,各审计类型子系统都需要在此平台上统一建设,以实现资源统一、成果交互、上下联动。由于烟草行业内各单位的财务信息化水平及系统均有差异,行业用了几年的时间对不同的单位采用了不同的与财务信息系统对接的方式,最终已经完成了此步骤在全行业的推广。

(二)研发应用工程审计、物资采购审计、同级审计等子系统

在审计信息系统基础平台上拓展审计业务类型覆盖面,重点研发工程审计、物资采购审计、广告宣传审计等审计模块,拓展在线审计覆盖面,强化审计信息化对于多种审计项目的监督与服务作用。目前,烟草行业就工程审计子系统在云南中烟等几家单位开展试点工作。

(三)研发应用数据分析、风险预警子系统

在拓展审计业务类型的基础上,逐步整合行业各种经营数据,搭建数据分析模型进行主题数据分析,建立包含财务、预算、资产、资金、营销、人力等方面的分析模型,为开展业务审计和管理审计提供数据与技术支撑。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建设一套联网预警的模型指标,预警能够提醒审计人员关注重点,能够实现事前预警、事中监督、事后控制,提升企业风险防控水平。

四、审计信息化在烟草企业的应用

审计信息化在烟草企业应用结构为:4+1模式,即四个业务模块,分别为:审计管理模块、在线审计模块、联网预警模块、现场作业模块,1 个审计信息化基础信息平台,其中四个业务模块建立在审计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对审计业务进行整合。

(一)审计管理模块

信息化的审计把审计工作的流程标准化,此结构方式下,只需要在网上登录相应的系统即可对审计工作进行异地处理,不在受空间限制。审计信息系统将审计工作分为项目、资料、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管理以及领导、综合查询、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此系统的建立规范和优化了审计工作流程,有利于资料的查询,分析,实现了异地审计业务的及时开展。

(二)联网预警模块

审计信息系统的应用中心是联网预警模块。审计管理模块将安排好的工作计划传递给联网预警模块,该模块对接受的计划进行整体部署,同时,联网预警将分类后的预警信息或者所分析的审计线索传递给现场审计或者线上审计模块。该模块的核心功能是:一是接受远程数据,根据预先设定的数据模型和预警线数值,进行数据分析;二是如果发现数据异常,系统自动发出预警,提示系统使用者进行关注;三是有助于实现实时审计、事中审计的同步进行,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和服务功能。

(三)在线审计模块

在线审计模块的核心功能是:通过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处理;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对采集以及转换后的数据重新定义和设置,并传输给审计信息系统,以实现远程审计工作的处理;在财务系统中取数,并且对与审计工作所匹配的数据进行区分。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进而保障审计工作的准确、高效的进行。

(四)审计现场作业模块

现场审计主要是针对的外勤现场审计工作,如:审计数据的采集、分析、转换,审计查账等。该模块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为重大审计事项、审计线索收集资料,并对其真伪性进行现场认证;为了克服信息化技术的限制,提高审计结果的准确性,高效的将现场审计的结果反馈到计算机系统,通过两者的结合,核实远程审计工作的质量。

五、审计信息化在烟草企业的应用评价

经过几年的推广应用,烟草行业审计信息化系统,已经搭建起统一的平台,并与各单位的企业管理及办公系统对接良好。审计信息化系统外观界面简洁、层次性清晰;审计流程设计符合逻辑、项目实施操作简便;系统提供审计方案、案例库、方案库等审计资源共享渠道,分析、查询、考核功能完备。烟草企业的审计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规范审计工作的流程,在审计项目的过程管理上取得一定的成效;实现了审计、会计、业务系统中数据的有效结合,实现了远程审计。但是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行业内审计人员、项目、成果等信息化资源的上下贯通,横向流动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审计信息化系统与ERP系统,工程管理系统等其他系统的兼容性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是行业内不同单位信息化水平相差较大,导致审计信息化系统的利用程度参差不齐。

六、烟草企业审计信息化的优化措施

随着企业运营系统的逐步信息化,烟草企业审计信息化成为必然的趋势。为了促进烟草企业审计信息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提出以下措施。

(一)为了拓展审计领域,在数据集市的基础上建立二期审计信息系统

数据集市即为审计系统而服务的小型数据仓库,他是企业级数据仓库中的一个子仓库。数据集为审计工作建立了独立的小型数据库,审计人员可以在数据集中根据审计工作所需提取各种数据。烟草企业的二期审计信息系统在数据集市的支持下,实现了审计、业务系统的结合。主要分为调取数据,建立小型数据库;根据审计目标对数据进行归纳、提炼以及分析两个步骤。步骤一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财务、营销、资产、预算等管理系统调取数据,根据审计所需数据建立数据集市。步骤二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数据查询、分类等方式以及结构、对比分析为审计复核提供支持。

(二)为了提高系统的免疫功能,在监控预警的基础上实现实时审计

实时审计即在业务发生的同时或者发生后的较短的时间内,审计人员立即进行审计。实时审计应用,应该更加注重审计的监控、预警以及综合分析。对于烟草企业实时审计有以下几点作用:(1)对高标准化的烟草企业进行实时审计有利于及时发现漏洞与危险;(2)根据不同的审计目标设计相对应的预警模型,在自动报警系统,有利于发现并且进一步判断是否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审计。烟草企业的实时审计对重点项目以及其重点环节进行实时的跟踪以及监督,有利于实际业务进行实时整改,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实现业务规范运作 。

七、结束语

大数据环境下,审计信息化的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烟草行业的审计信息化获得快速发展,本文重点分析了烟草企业审计信息化的实际应用情况,对其应用情况做出了比较客观的评价,对烟草企业审计信息化的进一步优化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能为烟草企业审计信息化的进一步完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颖.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应用x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2]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报告[J].中国内部审计,2013(05):45-47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步骤篇8

必须针对中小型制鞋企业融资较困难、资金周转慢、人员能力素质较低的特点严格控制企业投入成本,筛选成本较低、通用性,易于推广的数字化技术,以满足应用需求和提高效率为标准。在企业资金允许下尽可能选用通用的设计开发软件如Corledraw、Photoshop、Illustrator、Rhino等数字化软件,确定较低的数字化的硬件配置,如电脑、打印机、切割机等。

2、科学的产品开发策略

要针对中小鞋企内设计开发室的工作流程对各个阶段展开分析,看哪些环节需要数字化技术协作。要改变传统的作业方式,在科学的设计思想指导下,运用价值工程、结合信息采集、电脑绘图、虚拟仿真等数字化技术,研究面向鞋靴产品开发的设计方法。

3、标准化与资源共享策略

产品与信息都要标准化,在鞋靴产品开发中要利用相似性原理,建立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的设计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和已有款式资料,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一个完整的产品必须有完备的鞋楦、材质、设计图、样板、工艺技术流程、样品等资料。CAD应用中要有统一的信息描述与格式标准化,以便于设计人员交流。遵循共享策略,基于计算机技术及企业局域网,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密切协作,加速产品开发过程中信息的传递,避免大量重复工作,尽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4、作业优化与适度二次开发策略

在通用软件基础上必须结合企业开发流程进行作业优化,形成相对固定的高效的流程与方法。对通用软件做不到的要适度选择一些低成本的制鞋专业软件。另外通用软件还可以运用批处理、宏插件等简易二次开发技术进行拓展,精简优化,延伸通用软件平台的功能,改造成专业性的软件,以更好的适应制鞋行业需求。

中小型制鞋企业数字化产品开发平台的构建

中小制鞋企业自身的发展参差不齐,跨度很大,要构建一个数字化开发的平台适合所有中小型制鞋企业是不可能的。这里笔者提出一些应用平台的构建方案,不同规模、层次的中小制鞋企业要切实根据自身的实际来加以选择应用,不可盲从。

1、鞋靴流行资讯采集平台

对流行的捕捉和市场动向的把握,是制鞋企业能否生存的关键,而这些都得依赖于信息的收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集图、文、声、象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之与制鞋行业相结合,用于采集市场信息,将使鞋靴产品开发产生深刻的变革。设备:2d设备扫描仪、数码相机;软件:photoshop等;目的:建立资讯库,为数字化开发法的进一步应用作铺垫。我们采集的流行资讯主要包括鞋楦、鞋跟鞋底、材质、款式和装饰件,具体采集信息详情见如下:(1)鞋楦、鞋底与鞋跟库(分开独立建库)获取方式1:拍照照片、ps处理,侧视图、3/4视图,jpg格式;获取方式2:楦厂或底厂提供3d文档、转换格式为mod、igs格式。(2)材质库获取方式:拍照照片、扫描图片ps处理;要求:jpg格式,大小1280*1280像素,有图案的尽可能四方连续。另外所有文档名称要合理编号以便识别。

2、款式设计与配色平台

鞋靴款式设计与配色是鞋靴开发的主要内容,中小制造业普遍存在产品创新设计能力不足的问题,灵活运用数字化技术以提高中小制造业产品创新设计能力意义不言而喻。设备:电脑、打印机;软件:Coreldraw或illus-trator、pontone色卡电子版;内容:绘制矢量款式图鞋面鞋底饰件完整、侧视或3/4视图、实色填充必要时加图案纹理;步骤:导入jpg鞋楦鞋底作参考———绘款式线条———拆分色块———填充标准pontone色———加纹理色———加装饰件、缝线———加简单明暗关系。

3、数字化仿真平台

做效果图达到仿真效果可以更方便迅速的与客户进行沟通,由于可以跳过样品制作环节,这样就提高了开发效率,同时也可以省掉制作样品的人力与物力成本,缩短开发周期。仿真一般都是指3D的,但结合中小制鞋企业实际,我们这里分成2D仿真与3D仿真两块,由于难度复杂程度不同企业要根据自己实际灵活筛选。(1)2D成品效果图设备:电脑、打印机;软件:photoshop;内容:绘制鞋靴成品完整的效果图、结构比例准确、材质真实,明暗处理得当,比较有立体感;侧视或3/4视图,必要时添加局部视图;步骤:导入ai或cdr制作的款式线稿———拆分部件色块———填充导入真实材质———处理部件上下层镶接关系———添加针车线迹———加装饰件———处理明暗立体关系。(2)3D成品仿真设备:电脑、打印机;软件:Mindcad演示版软件或带制鞋插件的rhino(犀牛)、photoshop;内容:基于3D鞋楦,直接进行3D鞋款仿真,后期可以调入photoshop添加装饰,作进一步处理;步骤:打开软件支持的3D鞋楦并做展平面———在鞋楦上绘款式线条———拆分部件设置厚度上下层关系———填充材质———选择合适角度进行3D渲染生成图片———添加线迹———导入到photoshop里面———添加鞋底装饰件做后期处理等。

4、样板采集与鞋样开板级放平台

鞋靴样板是产品开发中的重要资料,手工制作样板准确性和规范性都得不到很好的保障,用数字化软件辅助,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制板效率,而且文档便于保存,将来再开发类似款式时,不需要重新开始,在原有基础上作简单修改即可完成样板制作。级放方面更是手工没法比拟,可以提高几十倍的效率。(1)样板采集与级放设备:扫描仪或数字化仪、打印机或切割机;软件:Ruizhou或ai、cdr;内容:把手工制作的样板扫描识别或直接用数字化仪输入电脑;步骤:扫描样板———瑞洲或ai、cdr导入扫描样板———用钢笔工具分段描绘(也可以直接把位图是量化)———设置级放规则(在ai、cdr里面需要重复复制并长宽分别改变比例即可)———级放、打印或切割。(2)样板采集与级放设备:扫描仪或数字化仪、打印机或切割机;软件:Ruizhou或ai、cdr;内容:把鞋靴展平面或模板扫描变为是量化图形,在电脑里直接绘制款式线、拆板、取跷、级放;步骤:扫描展平面———瑞洲或ai、cdr导入扫描展平面———用钢笔工具分段描绘———在展平面上绘制款式结构线条———拆板———个别部件取跷——设置级放规则———级放、打印或切割。

5、排刀算料平台

排刀算料可以节约材料,减少浪费,相比手工要更准确,效率更高,也是中小制鞋企业数字化应用的重要内容。设备:电脑、打印机;软件:瑞洲级放算料软件recost;内容:利用电脑计算生产一批鞋子的用料,并给出报表和每个部件的排刀示意图;步骤:导入开板级放平台所生成的样板(dxf格式)———设置鞋子生产的数量和浮动量———设置部件的下料方向和排板要求、刀间距———生成排刀图和用量表———打印用量表和排刀图。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步骤篇9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路桥施工企业通过建立办公自动化平台与信息门户实现全员协作与沟通, 通过工程施工管理、项目组合管理、经营管理与企业资源计划实现企业综合管理与产业链整合, 通过电子商务实现供应链整合, 通过知识管理与商业智能技术实现科学决策与绩效考核, 使企业形成一个围绕工程项目施工的全方位、完整周期、整合型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的项目施工管理决策能力, 提高企业对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的控制能力, 以及对设计、招投标、合同、变更、支付、资金、技术、风险的管理能力。

1 路桥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需要改进的方面

施工企业信息化走到今天, 纵观信息化的历史不难看出,在企业的信息化过程中充斥着众多的对于信息化认识方面的盲点, 要解决好这些盲点, 必须对信息化的盲点有客观的认识和深入分析。

1.1 企业在运作信息化过程中, 几乎没有多少企业认识到制定信息化战略的目的与意义, 没有考虑企业未来的方向、企业未来的目标、企业各个施工项目的差异, 企业人员的素质与人员种类构成、同样也不会想到企业信息化应当如何搞, 往往头脑一热, 再经过软件企业的强力推销和市场推动, 一不经意就上了一个系统, 至于这个系统到底能够为企业作些什么却没有细想, 这样就造成了信息系统与企业未来目标的不统一、系统之间数据传递的不一致, 形成众多信息的独立体, 使信息系统无法实现一个真正全面共享、全面连通的有机体。而制定信息化战略的真正目的是避免信息系统的盲目上马, 而是通过对于路桥施工企业现状、未来的发展研究、人员素质等等一系列因素, 对症下药, 在解决企业非常紧迫的信息化局部系统的同时,着眼于企业目标制定整体信息网络、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机器、技术路线、软件商的选择、实施与咨询队伍的选择、信息化实现步骤等等一系列完整的规划, 使企业在未来的信息化运作过程中不至于走弯路。

1.2 信息化的采用, 必将引发施工企业业务流程的改造, 管理流程的改造, 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去改变的, 你不想去改造它, 让一个计算机系统去全面适应传统的、手工的操作方式,这样不会给企业的管理带来太大的变革,充其量只是减少了作过程的错误、减少了报表统计的工作量, 让信息流动加速, 而其它的一切如果全无改变的话, 信息流动的加速并不会产生实际的使用效果去加速企业整体的运作, 这是因为它无法对于手工管理的松散与不系统带来质的飞跃, 这种信息化只是一种手工的替代品, 无法称之为数字化下的信息系统。所以我们必须关注业务流程的调整、组织的调整, 使信息系统与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达到完整统一, 因为大部分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初期, 不能够也没有必要实现流程变革、组织变革, 因为这种变革只会使企业走向混乱、走向崩溃, 因为这种变革不应当以信息化过程为引发的起点。

1.3 信息化过程是漫长的, 不可能、也没有任何方法一蹴而就, 只能按照预先选择好的操作步骤和方法逐步去实现, 如果不甘心一步一个脚印, 那么信息化的下场将是非常凄惨的, 同时在操作每个步骤时, 必须非常关注每个步骤的需求范围, 不能够、也绝不可能把我们所设定的范畴随意放大, 如果放大将带来巨大开发困难和实施困难, 超越范畴实际的问题是现有软件无法使用, 必须经过客户化过程才可以使用, 这无形中增加了系统上线的时间、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不稳定性, 为实施的成功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 这种困难会影响企业内部使用人员的信心, 也有可能会造成信息化过程中的失败, 同时也影响了企业信息化战略所确定的各个阶段的目标。

1.4 企业的不同, 决定了不同企业间人员素质的不同, 软件商、企业信息化人员以及企业领导层决不能过高地认为, 信息化只是一纸行政指令就可以摆平企业内部的部门、以及相关人员, 如果忽视了这一点, 会给信息化在实施过程中带来相当大的阻力。为了摆脱这种困难, 必须强化教育, 这种强化不是说教, 而是一种非常现实的、激昂的、危机性的教育, 让全体相关人员都意识到信息化实际上是企业走向长远的必然选择,同时还是每个员工就职能力的一次提高, 通过教育要摆脱他们心中的阴影, 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职工和部门领导的抵抗。

1.5 路桥施工企业的信息化人员都很年轻, 年轻的几乎让你感到他们没有太多的工作方法与工作思路, 没有太多的人懂得信息化人员必须与工程施工实际相互结合, 这样造成了技术与业务的脱节; 与此同时又有许多项目部地处偏远, 并不太了解外面的技术已经日新月异, 还抱着原有的一些技术观念在看待事务; 而在企业工作中感觉最多的是, 企业信息化人员还有许多埋头于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JAVA 技术、SAP技术、网页编程技术, 这是让人最感到可怕的, 所以企业的信息化人员要想真正做好企业的信息化必须要下到子公司、下到项目部、下到采购部门、下到财务部门去虚心请教, 了解业务流程、了解管理结构、了解一些与管理相关的知识, 还要锻炼自己在工作中的管理能力, 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站到自己企业信息化的潮头, 才能够为企业信息化出谋划策。

所以, 要解决上述信息化过程中的盲点, 应该通过必要规划、宣传、教育、演讲、文化传播、知识传播、工作方法传播, 让企业的领导层、管理层, 企业的主管以及企业普通员工真正了解如何避免信息化中的盲点、不再重蹈前人在信息化过程中所经历的失败与痛苦,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企业走向成功。与此同时为企业制定详尽的信息化战略, 让企业不再盲目, 不再害怕面对众多的软件公司、不在犯选择软件伙伴的错误、不再让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无计划、无规则、无方向, 让全体员工能够感觉到企业信息化带来的益处, 这种益处不单纯体现在为企业、同时体现在为每个员工自身发展所带来的益处。

2 路桥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2.1 信息化应该是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同步的过程, 尤其要重视软件建设。当只有良好的硬件配置, 而没有开发或购置相应的软件对主要业务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管理, 是达不到信息化建设的预期目的的, 硬件资源也会因得不到充分利用而形成无形的资源浪费。路桥施工企业的信息化, 是从解决企业的焦点问题开始, 有总体规划, 采用先试点、后推广的方法, 有计划、有步骤、按次序、按重点地进行的过程。任何信息化不可能一次到位, 信息化建设应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 分步骤实施, 这就可避免盲目建设, 形成各分系统相对独立, 彼此数据不兼容的现象, 同时也可避免系统的重复建设, 使系统的综合性增强,降低建设费用, 提高利用效率。

2.2 路桥施工企业的信息化, 应是坚持传统流程与信息化流程相结合的信息化, 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下, 路桥施工企业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成型的流程和管理方法, 应用信息技术对原有的管理方式进行简单模拟, 并不能发挥信息化管理应有的作用, 不能从根本上挖掘企业潜力,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也就失去了信息化的意义。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是在传统流程的基础上, 按照现代化信息处理的特点, 与信息化流程相结合, 对其进行重新设计, 以求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绩效标准上取得重大改善。因此, 路桥施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 应特别注重管理模式创新和自身业务流程的改造, 通过信息化达到业务管理的优化、运营效率的提升。

2.3 信息化同时也应重视人的信息化, 由于职工对信息化的意识和态度, 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信息化的效果, 路桥施工企业自身条件有其相对的复杂性, 在信息化建设前, 根据本企业职工知识水平和素质状况, 对职工进行信息化知识培训, 使其充分了解信息化是必要的。

3 结束语

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想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其根本在于管理创新。这就要求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必须要不断的进行调整,创新管理。因此,在信息时代,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创新永远是公司发展的主题。没有管理创新,企业就难于发展。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步骤篇10

港口传统的滚装汽车船舶卸船理货流程中,主要依靠人工清点数量,对汽车的车架号进行手工抄录,并贴上一个号码标签来表示已理货,时常出现错卸或漏清点等情况。装船理货主要依靠人工抄写记录位置,滚装汽车船舶的装船积载图均需由手工制作(见图1),很容易出现混装错装等情况,直接导致积载错误;其理货方式未能实现滚装船汽车理货信息联网和数据共享,不能完成汽车物流信息的实时采集和追踪;由于均为手工理货作业,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就长,严重影响滚装船和商品汽车物流运转效率,大大增加了物流成本。

本研究是要通过研发一种滚装船装卸汽车理货信息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滚装船装卸汽车智能图形化理货,自动生成滚装船总积载图和分舱积载图;实现航运公司、汽车生产商、港口、海关、商检、船代、货代、汽车客户端等汽车物流供应链实体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换等功能。滚装船装卸汽车理货信息监测系统实现方式

1、滚装船装卸汽车理货信息监测系统主要设备

主要硬件设备包括:企业网关、数据服务器、图片储存服务器、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PDA手持理货终端、滚装船理货终端计算机、理货监测中心终端计算机等。

2、滚装船装卸汽车理货信息监测系统主要通信方式

PDA手持理货终端均通过无线网经企业网关连接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与图片储存服务器通信;滚装船理货终端计算机通过无线网经企业网关连接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与图片储存服务器通信;理货监测中心终端计算机通过以太网连接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与图片储存服务器通信。

3、滚装船装卸汽车理货信息监测系统实现方式

滚装船装卸汽车理货信息监测系统(见图2),其特征在于:

企业网关,接入以太网、无线网、海关和港口专用局域网、因特网,提供企业网站服务器、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和API接口服务器访问网络服务。

企业网站服务器,接入以太网并通过企业网关接入因特网,处理、货主、船公司等企业客户实时查询当前理货业务信息。

API接口服务器,接入以太网并通过企业网关接入海关和港口专用局域网,处理海关、港口等系统的业务信息。

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接入以太网,处理各终端请求的业务逻辑,与数据服务器通信,在数据服务器的数据库中读取和储存相应的数据,并与图片储存服务器通信,在图片储存服务器的存储器中读取和储存相应的残损图片数据。

图片储存服务器,接入以太网,存储车辆残损照片。

数据服务器,接入以太网,通过数据库的方式存储车辆信息、车辆残损信息、车辆位置信息、船舶规范、船舶航次信息、公司信息、单证信息等。

每一部PDA手持理货终端均通过无线网络接入企业网关,用于采集商品车一维或二维码信息,将采集到的商品车信息与自身内部数据库的车辆信息进行核对校验、理清数量、分清残损、分清提单号、装船图形化等,并将该理货信息通过企业网关发送到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将PDA手持理货终端发送的理货数据进行处理后更新到数据服务器的相对应的数据库中。

滚装船理货终端计算机,通过无线网络接入企业网关连接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理货组长带滚装船理货终端计算机到船上的理货专用办公室进行理货作业事务处理。在理货作业的过程中,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始终与滚装船理货终端计算机保持联机,当任何一方数据发生变化时都会进行数据相互同步,保证本系统对滚装船理货实时监测、残损信息处理、装船车辆图形化实时监测、待时记录处理、溢短处理、单证处理、舱单管理等。

滚装船理货监测中心终端计算机,接入以太网连接到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实时将要处理的数据发送到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根据滚装船理货监测中心终端计算机请求的数据处理后转发到数据服务器或图片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

企业客户终端计算机通过因特网访问企业网关,企业网关将请求数据转发到企业网站服务器,企业网站服务器将请求信息分解处理后转发到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进行处理并读写数据库服务器和图片服务器并将处理后的结果返回给企业网站服务器,企业网站服务器再将Web Service返回的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后通过企业网关以HTML文件返回给企业客户终端计算机。

海关、港口业务系统通过专用网络接入企业网关访问API服务器,API服务器根据海关、港口业务系统的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转发到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进行处理并读写数据服务器和图片储存服务器的数据,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处理完毕后将数据返回给API接口服务器,API接口服务器将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返回的数据以海关、港口业务系统约定的格式返回请求报文。

滚装船装卸汽车理货信息监测方法

滚装船装卸汽车理货信息监测方法研究构建了一系列的数学模型,并根据模型设计了解决滚装船理货难题的算法;在此基础上,借助C#编程实现了算法软件化,构建了智能图形化理货信息系统,实现计算机自动生成的总积载图和分舱积载图;对于滚装车辆理货作业,采用手持终端对条形码或二维码数据进行采集,理清残损,分清票号,通过系统终端进行数据校验,实现了商品汽车物流滚装船全球卫星定位、车损照片自动检索等多项实用功能。为便于表达,下将实施滚装船装卸汽车理货信息监测方法分为A、B、C、D步骤进行表述:

1、理货监测中心终端计算机录入理货信息

理货监测中心终端计算机经以太网将录入的理货信息按约定的步骤,按照以太网IEEE802.3通信协议在以太网中传输,自动路由后传送到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将接收到的理货信息处理后存储到数据服务器。值班主任录入的理货信息包括船舶信息、航次信息、船舶舱层结构规范、提单信息和车辆信息。A步骤包含如下:

A1、理货监测中心终端计算机将录入的船舶信息通过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处理后存储到数据服务器。

A2、理货监测中心终端计算机向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查询船舶舱层结构规范所属的船舶信息是否存在,若存在则理货监测中心终端计算机将绘制的船舶舱层结构规范通过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处理后存储到数据服务器,否则返回步骤A1。

A3、理货监测中心终端计算机向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查询航次信息所属的船舶信息是否存在,若存在则理货监测中心终端计算机将录入的航次信息通过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处理后存储到数据服务器,否则返回步骤A1。

A4、理货监测中心终端计算机向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查询提单信息所属的航次信息是否存在,若存在则理货监测中心终端计算机将录入的提单信息通过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处理后存储到数据服务器,否则返回步骤A3。

A5、理货监测中心终端计算机向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查询车辆信息所属的提单信息是否存在,若存在则理货监测中心终端计算机将录入的车辆信息通过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处理后存储到数据服务器,否则返回步骤A4。

2、PDA手持理货终端及滚装船理货终端计算机下载数据

将步骤A存储到数据服务器数据库的理货信息分别下载到滚装船理货终端计算机和PDA手持理货终端的数据库,B步骤包含如下:

B1、PDA手持理货终端经无线网络连接企业网关向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请求步骤A存储到数据服务器数据库的理货信息,并将该请求的理货信息下载到PDA手持理货终端内部的数据库中,若连接企业网关或数据下载失败,PDA手持理货终端发出警报提示给理货员。

B2、滚装船理货终端计算机经无线网络连接企业网关向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请求步骤A存储到数据服务器数据库的理货信息,并将该请求的理货信息下载到滚装船理货终端计算机的数据库中。若连接企业网关或数据下载失败,滚装船理货终端计算机发出警报提示给理货组长。

综上所述,步骤B将步骤A存储到数据服务器数据库的理货信息分别下载到滚装船理货终端计算机和PDA手持理货终端的数据库,这样可使下面步骤C和步骤D中的数据同步信息量由37个元数据减少到15个元数据,使数据同步信息量成几何级锐减,提高网络利用率和理货综合监测质量。

3、PDA手持理货终端上传下载卸船理货数据

PDA手持理货终端对商品车的一维或二维码信息扫描采集并与步骤B1下载到PDA手持理货终端数据库的理货信息进行比对,其C步骤包含如下:

3.1 PDA手持理货终端卸船理货作业

C1、在卸船理货作业中,PDA手持理货终端对商品车车架号的一维或二维码信息扫描采集并与步骤B1下载到PDA手持理货终端数据库的理货信息中的车架号字段进行比对。若车架号比对成功,则更新该车架号在PDA手持理货终端数据库理货信息表中对应车辆理货信息的理货标识字段为已理货、溢短标识字段为否、理货时间字段为当前时间、PDA标识字段为该PDA手持理货终端唯一识别号ID,并更改同步标识字段为未上传,若车架号比对不成功,则PDA手持理货终端发出警报声并提示理货员核实此商品车是否走私车辆;若该车架号的商品车存在残损情况,理货员点击PDA手持理货终端触摸屏启动残损处理模块并输入车辆的残损内容,确定后更新该车架号在PDA手持理货终端数据库理货信息表中对应车辆理货信息的残损标识字段为残损、残损内容字段为理货员输入的残损内容,若该车架号的商品车完好无损,则更新残损标识字段为否。

3.2手持理货终端上传卸船及装船理货数据

C2、在理货作业过程中,PDA手持理货终端以无线网络连接企业网关与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保持联机状态,PDA手持理货终端每隔30秒就将自身数据库理货信息表中同步标识字段为未上传的理货数据发送到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请求上传,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将该PDA手持理货终端请求上传的理货数据以汽车唯一标识字段为主索引更新到数据服务器数据库中,汽车唯一标识与车架号存在一对一的关系;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每成功更新一条理货信息到数据服务器都会将成功更新的信息反馈到该条成功更新的理货信息中PDA标识字段的PDA手持理货终端,PDA手持理货终端接收到成功更新的反馈信息后,即更新自身数据库该条成功上传的理货信息的同步标识字段为已上传;若PDA手持理货终端连接网关失败或上传理货数据失败,自动等候30秒后重复本步骤。

3.3PDA手持理货终端理货作业中下载卸船及装船理货数据

C3、步骤C2完成后,PDA手持理货终端以PDA标识向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请求其他PDA手持理货终端上传到数据服务器的理货数据,并下载更新到该PDA手持理货终端的数据库中;保证任意PDA手持理货终端的理货数据发生变化时都能实时进行数据相互同步,保证数据的实时性。

4、滚装船理货终端计算机下载卸船理货数据

滚装船理货终端计算机下载PDA手持理货终端的理货数据处理理货业务,D步骤包括如下:

4.1滚装船理货终端计算机下载及上传理货数据流程

D1、在理货作业过程中,滚装船理货终端计算机以无线网络连接企业网关与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保持联机状态,滚装船理货终端计算机每隔120秒向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请求步骤C2中PDA手持理货终端上传到数据服务器且滚装船理货终端计算机从未下载的理货数据,并下载更新到滚装船理货终端计算机,以汽车唯一标识字段为主索引更新到自身数据库中;若滚装船理货终端计算机连接企业网关失败或下载步骤C2中的理货数据失败,滚装船理货终端计算机会在120秒后重复此步骤。

4.2滚装船理货终端计算机上传残损照片

D2、滚装船理货终端计算机根据数码相机拍下的残损照片和使用残损标识字段为残损的条件在步骤D1下载的理货数据中筛选残损商品车车架号。商品车车架号和汽车唯一标识存在一对一的关系,滚装船理货终端计算机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企业网关向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上传数码相机的残损照片和对应的汽车唯一标识的值。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进行照片压缩处理后保存到图片储存服务器,并将汽车唯一标识的值和上传的残损照片保存到图片储存服务器地址的值保存到数据服务器,以便企业客户、港口和海关用户查询调用。

4.3滚装船理货终端计算机上传单证信息

D3、滚装船理货终端计算机根据步骤D1下载的数据生成业务凭证、残损证明、日报表、溢短证明等单证信息。

D4、滚装船理货终端计算机每隔360秒向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上传步骤D3生成的业务凭证、残损证明、日报表、溢短证明等单证信息,并保存到数据服务器。

5、计算机自动生成的总积载图和分舱积载图

Service业务服务器将该积载图所属的船名、航次和总积载图和分舱积载图保存的路径值插入到数据服务器的积载图信息库,以便企业客户、港口和海关用户查询调用。理货监测中心终端计算机每隔120秒向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请求步骤C2中PDA手持理货终端上传的理货数据;理货监测中心终端计算机根据向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请求的理货数据中的舱层字段、舱层名称字段、船舱字段、朝向字段、X坐标点字段、Y坐标点字段、船舱左右、船舱前后和横竖排列号字段的值自动动态生成理货滚装船总积载图和分舱积载图(见图3、图4),并将生成的理货滚装船总积载图和分舱积载图通过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保存到图片存储服务器;理货滚装船总积载图和分舱积载图保存完毕后,Web Service业务服务器将该积载图所属的船名、航次和总积载图和分舱积载图保存的路径值插入到数据服务器的积载图信息库,以便企业客户、港口和海关用户查询调用。

结论

滚装船装卸汽车理货信息监测方法研究,构建了15项数学模型,借助C#编程实现了算法软件化,编写10余万条计算机语言,构建了智能图形化理货信息系统;对于滚装船舶滚装车辆理货作业,采用手持终端对条形码或二维码数据进行采集,理清残损,分清票号,并通过系统终端进行数据校验。实现滚装船商品车的信息采集和追踪,实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滚装船装卸理货作业管理、船舶信息管理、舱单信息管理、理货信息管理、残损信息管理、残损照片管理、单证打印管理、船公司、公司、港口信息管理,实现了港口、海关、商检、船代、货代、汽车运输客户端等汽车物流供应链实体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换等功能;实现了商品汽车物流滚装船全球卫星定位与车损照片自动检索等多项实用功能。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滚装船汽车装卸智能图形化理货,自动生成滚装船总积载图和分舱积载图;解决了滚装船舶理货图形化这一世界性难题。

滚装船装卸汽车理货信息监测方法的研究成功,实现了滚装汽车理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先进型的转型升级,提高理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实现装卸汽车理货数据“零误差”,实现了滚装船舶理货完毕零时间可签证。

参考文献:

[1]谢树鸿,李东,张若梦.等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发明名称:一种滚装船装卸汽车理货信息监测方法[P](专利号:zl2013 1 0325947.5)授权公告日:2014-5-7.[XIE S H, LI D, ZHANG R M and etc. (2014) patent authorized by 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named: a Method of Supervision of Vehicle Tallying Information Handled on Ro-Ro vessel [P] (patent number: zl2013 1 0325947.5). Notice of Authorization on May 7, 2014.]

[2]潘运平,王胜男,王晓川.基于WebService的整车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3,35(5): 710-714.[PAN Y P, WANG S N, WANG X C. Research of Information System of Complete Vehicle Logistic Management Based on WebService [J].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3,35 (5): 710-714.]

[3]靳志宏,杨丹,邱波,杜嘉立.多层滚装船配载优化建模与算法设计[J].系统工程学报,2013,28(2):218-226.[JIN Z H, YANG D, QIU B, DU J L. Stowage Optimization Modeling and Calculation Design of Multilayer Ro-ro Vessel [J]. Journal of Systematic Engineering, 2013, (2): 218-226.]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步骤篇11

赛门铁克公司信息安全部门高级副总裁Art Gilliland告诉记者,随着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企业的安全环境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企业需要有创新的思路来进行安全管理。

Gilliland认为,市场中的攻击者正变得越来越“专业”,而一次典型的攻击可以分为五个步骤,即:第一,是再连接,即了解目标;第二,是侵入,即获得进入目标的途径;第三,是发现,即找到进入资产的路径图;第四,是获取,即获得资产的控制权;第五,是反馈,即盗取或毁坏资产。在这五个步骤中,处在每一个步骤的攻击者都会把各自的“成果”出售给下一个步骤的攻击者,并以此获利。一个完整的黑金产业链由此形成。

面对新的威胁,企业依赖传统“堵截”手段已经不够。为此,赛门铁克公司提出的目标是,帮助企业将威胁扼杀于摇篮中。Gilliland告诉记者,这将通过建立一个“安全政策框架”来实现。这个框架针对以上每一个攻击步骤都有相对应的措施,并将重点放在最敏感信息部分,由此为企业提供系统的安全能力。

在“安全政策框架”下,针对再连接环节,企业将致力于加强安全意识,开展反间谍情报活动;针对侵入环节,将根据风险策略,持续实施控制;针对发现环节,将积极监测基础设施、信息和用户;针对获取环节,将控制异常的内部流动及对敏感信息的访问;在反馈环节,将采取应急计划,消除损害,恢复信息。

全新DLP方案加强在线安全防护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步骤篇12

为了克服来自内部的实施阻力,聘请外来的IT管理咨询专家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其实,绝大多数 ERP项目实施都离不开实施顾问。ERP软件实施中有一句行话: “三分软件,七分实施。”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需要财务顾问、法律顾问,同样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信息化顾问去沟通、协调甲乙双方关系,帮助企业进行可行性研究、整体规划、选型招标、实施监理和验收评估,保护企业信息化投资,提高项目成功率。

那么企业在接受咨询服务时应从哪些方面来做工作,才能将管理咨询的效果更有效地运用到企业实践中并促进企业提高效益?CIO应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才能更有利于咨询项目取得成效?

步骤一:

做好事前的调查

在聘请IT顾问之前,CIO必须首先明确企业信息化的实际需求,做好企业内部调研,清楚自己开展咨询项目的目标,包括对于咨询项目结果的预期,管理顾问能提供哪些服务?能为企业创造哪些回报? 基于此初步判断需要什么样的ERP顾问。

其次,是否有足够的资金预算开展这个项目?领导支持度如何?没有资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再者,如何评价咨询项目的结果和明确项目结束的标志?是以接受咨询报告为标志,还是需要通过专家委员会评估实施结果?明确目标之后,应该将这些思想落实到具体咨询工作计划上,包括制定目标和项目实施的时间表,开始着手实施。

步骤二:

评估候选咨询公司

要做企业的咨询顾问并不容易,他(们)必须是一位多面手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首席顾问必须有比较长期的实践经验,能够驾驭各种复杂的局面。

选用咨询公司和顾问的几个主要条件如下:

1. 必须既熟悉企业所在的行业特点、业务和一般运行规则,又熟悉信息技术的运用;

2. 从事业务的顾问必须亲自参与过企业所在行业的信息系统,并具有相当的该行业信息化的实施经验;

3. 有较强的工程理念和工程实践经验,深刻掌握ERP的理论知识、ERP系统的咨询实施技术和组织经验;

4. 熟悉市场上有关行业系统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情况,了解服务于企业所在行业信息化的ERP企业的技术势力和服务质量情况;

5. 咨询顾问公司的典型客户、成功案例必须具有行业优势;

6. 具有较好的专家队伍,在咨询业保持中立性,声誉良好;

7. 咨询价格有性价比优势,不能高于IT软硬件总投入的10%。

步骤三:

考察顾问方案报告

ERP顾问实施报告方案反映一个咨询公司的脸面和态度,从中能看出咨询管理公司是否重视这个项目。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顾问公司的实施方案报告。

1. 概论部分。如何描绘宏观外部环境和微观内部环境,如何介绍行业趋势,是否提供竞争对手的信息化建设动向,最重要的是如何根据企业的优劣势确定企业的信息化战略以及如何使其符合企业发展战略。通过这些内容可以考察其对企业整体的了解,对企业信息化期望值与目标。

2. 需求分析部分。要求咨询顾问能系统全面地介绍企业的机构设置、业务流程、规章制度、关键成功因素(KSF)。还要分析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对企业信息化概述需求。

3. 结论部分。能科学系统地分析包括企业信息化总体框架、相关软件市场分析、企业资源分析及建议、实施可行性分析、建议投资方向、预期目标效果。

另外,考察咨询管理公司的工作方法也较重要: 包括有无咨询动员会(借助高层力量,引起重视)以及效果如何; 有无访谈式调研以及效果如何; 选项型调查表设计如何等。

咨询管理公司应提交的文档主要包括: 初步调研提纲、企业调查问卷、需求分析报告、项目建议书、初步报价书、长期合作建议等。

步骤四:

现场测试服务能力

现场咨询服务演示及解决能力是选聘管理顾问的重要步骤,也是管理顾问实力的体现。企业主要从三个方面考察咨询顾问的实力与服务水平:

1. ERP规划现场演讲。可先由三四家入围的咨询公司做25分钟规划分析报告,后由企业聘请的专家进行现场提问,入围的咨询公司回答,现场打分。

2. 入围的咨询公司做ERP选型报告。其中选型是IT建设的核心。可先由入围的咨询公司做25分钟的ERP选型分析报告,后由企业聘请的专家进行现场提问,入围的咨询公司回答,现场打分。

3. 现场ERP问题诊断。进行现场能力测试时,可在现场联接网络,接入系统,先由企业聘请的专家就常见的ERP建设问题提出相关案例,后由入围的咨询公司现场进行演示,提出不同解决方案,以测试顾问的水平,现场评分。

比如企业每天需要固定生产多少产品,希望系统能自己判断出来,有什么办法解决?(答案: 系统可在BOM中设定最低制造量,在排程时系统会自动计算); 由于生产配方的保密性,企业不希望把整个配方用料名称列印出来,有什么办法解决?(答案:通过自定义报表只显示产品料号,而把品名规格隐藏); 企业希望能打开电脑就能知道订购未出的部分及采购未进部分。(答案: 通过设定提醒精灵,每天将这些信息定时传送给相关人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