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的发展前景范文

时间:2023-08-30 09:15: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智能交通的发展前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智能交通的发展前景

篇1

中图分类号U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3-0071-02

1交通信息化与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信息化指的就是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产业化的过程,信息化水平的高低能够直接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对信息技术以及信息资源进行利用的整体水平的高低。信息化的过程,就是我们运用信息方面的科学技术手段,按照系统的规划组织,将各个方面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并且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过程,在目前形势下,信息化对推动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有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而交通信息化的含义就是运用各种现代化的高新技术手段,将各类交通信息从采集、处理到提供服务嫁衣系统化,共享其资源,为最佳营运与管理交通、发展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简称ITS)以及新产业。交通信息化对于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智能交通系统是交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就是将交通运输中的用户、车辆以及道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结合起来的一个整体,是在信息化技术支持的前提下一种比较先进和高效的交通运输管理模式,之所以是智能的,是因为它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方式来说,能够更有效、更经济地促进人与货物的流动。

2发展信息化智能交通系统的意义和必要性

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交通问题或困扰,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在促进世界经济和贸易的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交通更加拥挤的局面,而交通拥挤一方面会加重环境的污染,一方面则造成了时间和资源上的浪费。在我国,由于交通拥挤,城市中车辆的行驶速度过慢,这就导致车辆排放的尾气增加,使大气环境遭受更严重的污染,而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在建设和管理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不及机动车增长的速度。而交通问题在发达国家中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率先开始了对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在新形势的推动下,我国政府对交通信息化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重点支持,并且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交通信息化近年来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实施信息化智能交通系统对交通运输进行管理,有利于我国交通运输业从传统的只依靠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张为唯一手段的粗放型产业,逐渐完成向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前提的、核心目标为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集约型产业的进步和转变。并且对于我国环境质量的改善以及贯彻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起着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我国信息化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3.1智能交通系统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我国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在北京市首次利用计算机对交通信号的控制开始了对信息化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工作,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和技术条件的提高,我国对于交通信息化技术的研究步伐逐渐开始加快,国家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城市,如上海、北京、沈阳等,引进了国外比较先进的交通信息化技术成果,与此同时,我国也逐渐开始大力开张自主研究开发工作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比如由国家计委和科技委员会组织研发的实时自适应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等。到了90年代以后,一直到现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交通信息化和智能交通系统才开始逐渐变得比较成熟,目前正在实施的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光缆电视监控技术、GPS车辆定位系统、交通广播系统、不停车收费系统等都逐渐趋于完善,但从大的方面来看,我国的交通信息化仍处于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地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用用前景。

3.2智能交通系统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我国未来的信息化智能交通系统在应用上的前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公路运输综合管理。在原有的技术前提下,把运输工具、人或货物、道路以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部门紧密联系起来的同时,使道路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的运行智能化。智能交通系统在将采集到的各种交通信息进行系统化的综合集中处理之后,将处理的结果传送给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各个部门以及用户,有利于驾驶者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以及路线出行,大大节省了时间;有利于交管部门对交通中出现的问题实现自动化控制和处理;有利于运输部门对运输车辆进行实时的调度等;

2)实现汽车智能化。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汽车智能化技术逐渐由发达国家传入我国,智能化的汽车主要包括了自动导航、驾驶、控制以及监测系统,汽车能够根据安装在车内的计算机采集到的各种交通信息完成行车、加速、减速等功能。

3.3发展智能交通系统需注意的问题

1)合理规划,协调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是一项较为复杂的信息化系统,由于我国发展水平的限制,该系统在我国仍处于不平衡、不完善的状态。我们在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的同时,必须考虑我国的基础国情,考虑到我国非机动车辆以及行人在交通中所占的重大比例,进行合理、统一的规划,协调行人、道路和车辆的发展关系;

2)充分投资,创造条件。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我国在交通信息化技术的开发上投入了十分巨大的物力和财力。我们要对这些资金进行合理、充分的利用,应该从简易入手,逐步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取得经验和效果之后,进而再大范围推广使用。另外,还应该进一步完善智能交通系统的运行标准和使用规范,发展交通信息服务,改进城市交通管理,为进一步发展信息化智能交通系统提供技术条件和环境。

4结论

当今高新科学技术的代表就是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它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产业发展起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大力实施和发展信息化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产业,是新形势下交通运输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应继续紧跟交通信息化发展的潮流,在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措施和策略,大力发展适合国情的信息化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产业。

参考文献

[1]张孜,林晓丽.基于ITIL理念的交通信息设施运维管理系统设计与实践[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1,11(4).

[2]郭亮.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及其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D],2010.

篇2

现在的物流管理有着明显的信息化发展,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物联网技术与物联网与卫星定位技术、GSM/GPRS/CDMA移动通讯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使物流管理的每一个流程都被准确无误的感知和掌握,GIS与GPS与感知信息的结合,构成了物流信息一张强大的网。

1.2智能医疗

自动识别技术为医疗领域提供了方便,最典型的代表是RFID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及药品物流系统的融合,是医疗信息化的必然趋势,智能医疗能够帮助医生实现对病人全方位的监控,达到会诊记录,病情记录等关键信息的共享,还有对病人医疗器械和病人病情发展的追踪,这种智能医疗必然会得到更大的推广。

1.3智能交通

物联网在智能交通上的应用也非常普遍,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乘坐公交车时IC卡的使用,物联网技术与公交系统的融合,统筹运用GIS和GPS等手段,达到调度,发配,收费等管理于一体,同时还有智能化的停车,系统调配红绿灯,及时查看路况信息等交通控制调配等手段,都体现了物物相连的物联网对于交通的帮助,还有公路、桥梁、交通的智能检测,都体现了智能交通的作用。

1.4智能农业

智能工业。智能农业与智能工业最主要的体现上是在对于数字的实时监控上,从生产、加工、运输、分销、零售上,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从生产监控系统,信息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信息服务系统,到信息跟踪,事故追溯系统,质量评估系统,统计分析系统,信息门户系统等,使农业和工作都达到智能化的水平,方便生产。

1.5智能安保

智能安保体现在传感节点的利用上,利用传感节点的覆盖全面性,来防治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威胁安全的入侵,这种智能安保已经应用到世博会当中。2.6智能家庭物联网对于智能家庭,数字家庭的建设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智能家庭不是简单地将家中的电子产品结合到一个遥控装置当中去,这样做只是一个简单的电子设备相连,物联网所要达到的智能家庭,数字家庭的目的,是通过物联网建立外部联系,让服务与设备之间产生联系,达到互动效果,一个最理想的例子就是在工作的过程中,在办公室里就可以指挥家用电器的工作,在下班回来的途中各个家用电器已经各司其职,回家时就享受自动化的成果与便利。

2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

物联网是推动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有人把它比作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革命,这样的比喻一点也不为过,1990年的施乐公司可乐售饭机可以被看作是物联网技术的最早实践,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Auto-ID中心在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的支持下提出了PC(ElectronicProductCode)的概念.比尔盖茨1995年在书中提及了物联网的概念,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阐明了物联网的含义,但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这种含义也产生了变化,再随后的时间段内,各国开始提高了对物联网的认识,并把物联网当作一项国家战略来发展,目前的物联网当中有三项关键的技术,分别是传感器技术、RFID标签、嵌入式系统技术;所涉及的四大关键领域分别是:RFID;传感网;M2M;两化融合,随着各国对于物联网技术的重视,一些关于物联网发展的战略也相继被提出,如日本的u-Japan计划,韩国确立了u-Korea计划,欧盟执委会发表了欧洲物联网行动计划,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智慧地球被提出并引起强烈反响。2009年8月,总理的感知中国讲话和建立的感知中国研究中心将中国的物联网信息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

篇3

当前的车载自组网对交通运出的探测和分析存在不确定之处,其可靠性与实时性都有待提高。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对于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物联网是各种信息传感设备系统的统称,通过传感器、条码设备、全球定位设备等接入网,进而形成一个更大系统的智能网络。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流探测系统(ITFDS),能够通过互联网与无线网络,将交通数据进行信息计算和信息交换。下面对该系统做出分析,并阐述该系统模型的构造以及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最后指明该技术未来的改进方向。

1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流量探测系统

该系统是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流探测中的实际应用,其实质综合利用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处理和智能控制技术等,改善并发展现有的交通技术,不断提高交通系统的管理水平。而综合交通运输也是现在的发展趋势之一,特别是在公路的交通流管理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但是,流通费用较高依然是当前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迫切需要采用更完善的技术和系统改善现有的交通信息流探测系统和管理系统。构建基于物联网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能有效提高路网的流通性、提升车流运行效率。这对于当前的国民经济建设意义重大,同时有助于减少为期排放和油耗,促进环境改善。

物联网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和商业价值。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流量探测系统是物联网与交通流探测的结合,是当前交通发展的迫切需要。智能交通能够充分发挥物联网本身的特点,采用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流量探测系统进行智能交通管理,能把交通、气象等信息资料提前传达给车辆,帮助智能化的乘凉避开拥堵的鲁钝和恶劣的天气。同时,帮助智能车辆选择最快的路线,达到减少油耗、尾气排放的目的。

2 系统构建与网络模型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流探测系统是由物联网的控制机、车载传感器节点与汇聚点组成的。其中,车载传感器节点存储着道路地图信息,每间隔一定的时间,传感器节点会把车速向四周广播至其他节点。各个车辆节点广播数据的汇集,组成道路各个路段的交通流。汇聚点设置在交叉路口,将车载节点的交通流数据信息发送到汇聚点,汇聚点对信息进行融合以后,获得各个路段的交通流量。而采用互联网能够将各个汇聚点的数据传输到互联网中心控制机,在此,各个路段的交通流数据汇聚起来,并通过汇聚点将此交通流情况进行广播,为车辆提供道路选择的相关信息。

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流探测系统中的道路换成网格,对道路交通流进行探测。网格拓扑具有较强的动态性,能够对车辆的状态进行探测与预测,采用车载节点获取信息的方式便于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在汇聚点和互联网控制中心,数据得到融合与分发,为车辆选择道路提供信息。

3 数据信息的获取和计算

首先要探测并计算道路车辆的速度,通过节点的交通流量、道路交通流量速度、道路的最高限度等数据信息,探测并计算道路车速。其次要探测并计算车辆密度,若一个车辆收集到的节点广播数量较多,则说明该车辆周围的车辆多,交通拥堵的可能性较高。最后,利用车辆经过网格时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对道路网格内的流量数据进行计算,结合车辆的速度、车辆的密度等信息,对网格内的交通拥堵程度进行计算。道路网格的长度是一致的,某一网格内数据的收集次数多则表示车辆通过该路段话费的时间长,拥堵的可能性较大。

车辆在经过交叉路口时,节点的交通信息会发送到汇聚点,在汇聚点,车辆会把收到的数据进行融合,并对网格内的拥堵程度进行计算。为提高道路流量数据的有效性,需要每一个汇聚点收集前一路口到该点所在路口之间的道路交通流数据信息。

在完成数据的收集与融合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发。在收集数据以后,各个汇聚点计算出交通流量数据,并将信息发送到互联网中心控制机。由控制机对信息进行汇总和融合,随后分发给车载节点,为车辆选择道路提供帮助。

4 基于物联网智能交通流探测技术的改进

在实际的交通当中,交通流量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着的。表现较为明显的是城市交通的早高峰与晚高峰。在交通高峰到来时,车辆明显增加,而在结束阶段,车辆会显著减少。在本次研究的基于物联网智能交通流探测技术中,车辆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才能够行使到下一路口,而车辆将信息发送至汇聚点并从汇聚点获得新的信息需要约60s的时间。但在这段事件内,道路的车辆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需要对该技术做出进一步的研究,以期缩小车辆所获取信息的精确度。另外,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六探测技术系统需要较大的信息承载量和数据的收集传输能力,在车辆较多、车速较快等情况下,依然能有效收集信息,并对数据进行融合,将所得到的信息分发给车辆。

5 结束语

文章重点介绍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流量探测技术,对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流量探测技术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分工等进行分析,表明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流量探测技术系统是一个由车载节点、汇聚点和互联网计算机控制中心三者共同组成的一个系统。汇聚点和物联网控制中心将数据信息进行融合以后分发给车载节点,方便车辆选择道路。

参考文献

[1]张敖木翰,张平,曹剑东.物联网环境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影响范围预测技术[J].物联网技术,2015,05:41-43+47.

篇4

2基于GIS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

2.1数据库管理系统交通管理工作需要大量信息的支持,交通管理部门通常采用多个交通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的管理,数据信息也根据不同的种类由各个交通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的专门处理。GIS的数据关联系统的技术关键在于以数据模型的形式建立数据交换的框架,将不同类型的数据信息在一个数据管理系统中进行统一的集中管理,交通管理的各个部门都可以在数据管理系统中访问和提取出本部门所需要的信息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2.2数据协同交通数据设计范围广,数据量大,通常需要多个机构进行数据的采集和维护,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数据类型也不一致,这就对数据的管理分析带来了难度。数据的位置不同、类型及属性的不同再加上测量的误差直接影响了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GIS技术在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加以应用,要保证其信息的准确性,使其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就需要数据协同技术的支持。从地图的数据模型、数据质量和数据交换三个主要方面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2.3实时GIS交通信息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那么采集地理数据也当然是持续的动态过程。近年来交通运输管理也有了实时数据管理的技术应用,如已有的交通拥堵信息管理系统,就是在车辆上装有GPS定位系统,通过GPS系统将车辆的位置等基本信息传输到交通管理中心,交通管理中心再将信息分析后得出的预测结果信息输送给车辆。因此,要能够更快的进行实时的进行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处理,就需要从数据访问、空间数据融合等方面加以提高。2.4分布式计算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使得计算机、数据和用户实现了数据的可连结性,数据间的交流更加及时,分布更为广泛。从现有的网络分布来看,网络技术使计算机之间形成了一种具有可移动性特点的分布式的信息实体。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基础上,GIS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尤其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使得交通管理实现了本地和远程的数据连接和数据共享,使得系统的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篇5

      在国家信息化 发展 战略和产业化方向的目标下,gps技术在智能 交通 系统中得到广泛的 应用 与发展。在我国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的43种用户服务中就有二十几种需要知道车辆的实时位置,从而实现监控、调度、导航等功能。gps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与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智能导航终端、 电子 地图密切相关。 

无线移动通信技术: 目前 ,为了取得广泛的覆盖范围和降低系统投入成本,gps系统普遍采用成熟的公共移动通信网作为通信通道。当前gps可用的较先进的通信网为gprs网和cdma1x。基于gprs网的传输速度 理论 可以达到100kbps以上,而2003年正式开通的cdma1x 网络 ,由于采用了反向相干解调、前向快速功率控制等技术,理论带宽可达300kb/s,目前实际应用带宽在100kb/s左右(双向对称传输),传输速率高于gprs,可提供更多的中高速率业务。神州数码、安华北斗、奥星等公司最近推出了基于cdma1x无线通信方式的智能交通系统,支持实时gps车辆定位、监控、行车信息采集(如车辆id、车辆速度、定位点经纬度、方向等)。日后,随着2.5g的cdma1x/gprs向3g网络过渡,频谱效率越来越高,支持的速率也将越来越高,增加到3g初期的几百kbps,再到3g增强型的几mbps,然后到3g进一步增强型的几十mbps乃至上百mbps,再到超3g(b3g)的上百mbps~1gbps,gps将可以实现更多视频新业务。 

智能导航终端:在发达国家,车载导航已经非常成熟。日本的车载导航发展是全球领先的,目前超过80%的 新车装有车载导航,附带覆盖全国的电子地图。特有的准3g无线通信网络使驾车人可以在车上实现宽带上网,日本已经实现了几乎全部城市的道路信息实时。由于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日本几乎所有的汽车生产厂家都参加了这一高 科技 角逐,如宏达、尼桑、本田、 马自达、三菱以及松下、先锋、阿尔派、健伍等公司都已开发出自己的车载导航产品。世界其它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荷兰也不甘落后。在美国,高档车上原厂配备导航设备,中档车型的用户可以选装或者购车后自行安装,附带的电子地图可以覆盖整个北美地区和欧盟地区。在欧洲,由飞利浦、西门子开发的车载导航系统1995年已在雷诺、菲亚特等大众化民用车辆上使用。 

在国内,安华北斗、奥星等公司最近推出了支持cdma1x通信功能的gps导航设备,与国外导航设备功能大致相当,能够实现导航功能、电子地图、转向语音提示功能、定位功能、测速功能、显示航迹。值得期待的是,传统厂商新科最新研发的新科gps卫星导航器有六大特点:拥有欧美及全

篇6

    2、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具体应用

    2.1在车辆不停车稽查系统中的应用

    从技术设备以及工作原理方面来看,该稽查系统是由三个部分来组成:第一,车载的标签;第二,高速远距离超高频阅读器;第三,后台的计算机控制中心。当车辆进入被监测的范围之后,超高频的阅读器在行驶车辆的电子标签当中就可以把车牌号读出来,比如把该车牌号定为A1,同时摄像机会对车牌图像进行实拍,之后传到交通管理中心,再由车牌照的自动识别系统对车牌号A2进行识别。接下来系统把A1和A2做比对,如果根本没有和A2相同的A1存在,一定就是假套牌车以及其它一些违法的车辆,随后系统就会自动发出报警声音,相关管理人员就可以对该车辆进行缉拿;如果A2和A1相同,还要看一看A1是否在交管部门的黑名单当中,这样还可以识别出该车辆的一些违规记录。该系统可以非常有效的提高交通管理部门对一些违规车辆的稽查效率。从长远来看,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对违法车辆的查处进行服务,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扩展到其它领域,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2.2物联网技术在车辆中的应用

    像专用的微波短程通讯技术,能够为车辆的物联网管理提供更加高速的采集方法以及全环境下动态监管的方法。在车辆内安装射频电子装置,能够让被标识车辆的静态身份信息和动态的运行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

    2.3通过物联网技术对警员进行定位

篇7

一、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的英文翻译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非常中国化的英语翻译,故此,所谓的物联网就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物与物之间的网络。比较容易理解的物联网的定义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将互联网的用户端拓展到物体与物体之间,实现物体之间的信息传递。

二、物联网的核心技术

1. 传感器技术。能够让计算机直接识别的机语言,故此,要通过传感器将所接收到的信息转换成机语言才能被计算机读取。故此,传感器技术是实现物联网的基础技术。2. 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也属于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好识别和读写数据。RFID技术的主要优点就是可以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下进行数据的读写,而且RFID技术的读写速度非常快,读写速度一般都可以低于100毫秒。3. 嵌入式系统技术。嵌入式技术是一门非常复杂的技术,因为它将许多技术结合在一起。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非常广泛而且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时间也比较长,嵌入式系统的智能产品有很多,例如现在已经基本被我们淘汰的MP3,还有卫星系统。

三、物联网的实际应用

1、智能电网。你可曾试过在炎热的夏天,在家享受这空调的清凉的时候忽然一下“啪”,断电了。在智能电网出现了以后,如果出现了断电问题,发电中心就能通过智能电网及时了解情况,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供电。智能电网就是在物联网的基础上,对用户端进行全天的监控,实现用户端与发电中心的信息传输,实现双向通信,从而及时地解决用户端出现的问题。2、智能交通。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汽车越来越多,因此,必须要建立智能交通来解决传统的交通所带来的问题。建立在智能交通,不仅可以确保车辆的正常行驶,减少堵车的情况,还能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的人身安全。因为建立智能交通,减少了堵车的情况,因而也减少因堵车而产生的二氧化碳,保护我们的家园。3、智能家居。通过建立智能家居可以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家居生活,智能家居通过网络为用户提高各种信息,从而使用户可以更好及时地掌握自己的家庭情况,更好地享受家居生活。智能家居集娱乐安全与一体,首先,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控制自己家中的门窗和照明;其次,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数字电视的观看,与他人的视频电话等等各种各样的娱乐节目,提高家居生活的娱乐程度。4、智能物流。所谓的智能物流,就是基于物联网的技术,通过网络来实现物流过程中车辆物品定位、收集和处理相关的物流信息。智能物流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突出四个特征,分别是智能化、一体化和层次化、柔性化和社会化。

四、我国物联网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1、我国物联网的现状。(1)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成熟。由于物联网的发展只是处于开始的状态,因此,针对物联网制定的法律法规不多,而且物联网设计非常多的行业与领域,导致物联网的内容复杂,很难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故此,物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2)物联网的技术不够成熟。因为物联网应用到的技术非常多,故此,很难将这些技术的发展步伐都统一起来。而且我国的技术水平不高,核心技术不多,从而导致针对建立物联网的技术的整体水平不高。(3)信息安全问题。现在的物联网主要是使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来识别信息,但是由于无线射频识别的技术比较先进,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识别信息,标签还可以无条件地回应阅读器的指令,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信息外露的问题。因此,解决物联网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是当前我国物联网发展的首要条件。2、解决措施。(1)完善物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完善物联网的法律法规,就要清楚地认识物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以及涉及的行业的情况,这样才能根据物联网的发展情况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物联网的发展提高法律保护。(2)提高物联网的相关技术水平。提高物联网技术水平有两个途径,一个是自己国家投资加强技术的提高或是开发新技术,二是向国外引进先进的物联网技术。(3)提高信息技术水平。要确保信息的安全,不能只是一味地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应该结合我国物联网的实际情况,确保技术符合我国的物联网现状。

综上所述,虽然物联网的应用可以带来很多好处,但是物联网的发展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挑战,所以,加强物联网在我国的应用还是任重而道远的。

参 考 文 献

篇8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IoT,InternetofThings)的概念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Ashton1999年提出,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共享,用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具体地说,就是把传感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以及各类重大设施和装备等各种物体中,然后与现有的互联网结合,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物联网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的特点,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前景,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是下一个具有万亿元级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涉及制造业、物流业、服务业、电信业和广播电视业等多个行业,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赛迪顾问研究显示,中国物联网产业在公众业务领域以及平安家居、电力安全、公共安全、健康监测、智能交通、重要区域防入侵、环保等诸多行业的市场规模均超过百亿甚至千亿元。物联网技术包括范围很广,目前主要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相互融合和促进的综合体,而且以传感网为主,因此物联网有时候又称为传感网。随着对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物联网的概念和内涵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会在环境、电力、物流、交通等领域和行业出现众多物联网应用的典型案例。智能交通系统,是指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等应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从而形成的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这个系统中的传感、信息和网络等技术都包涵在物联网技术中,是物联网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当前物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势头,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必能使各种交通基础设施发挥最大效能。

基于物联网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技术架构

篇9

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按照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设置更加合理的专业培养方向;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关内容;明晰三维度动态能力集中相关能力需求;把握本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确定本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对本专业进行重新定位、同时剖析目前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本轮调研主要目的在于及时掌握南京及江苏省信息网络技术产业规划及发展状况,及时了解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推动企业发展的信息。

在掌握企业岗位调整、岗位能力需求变化、用人变化等信息基础上,考察同类院校在本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的变化,为2017级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和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论证。

(2)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的主要范围在江苏省,兼顾长三角地区。调研的主要对象是不同规模和类型的行业企业,相关领域的行业专家、同类院校。

调研产业中企业岗位设置和用人需求主要是为了解人才需求种类和规模,明确专业培养定位。内容主要包括当前企业岗位名称、岗位工作内容、岗位用人需求等。

调研岗位工作过程中能力需求主要是为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内容主要包括岗位工作任务的产生、执行、结束全过程,及完成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2 调研方法与内容

(1)调研方法

本轮调研根据不同调研对象及环境,采用不同调研方法,包括:

1)对企业访谈,联系企业的技术部门、人力资源等相关部门,进行面对面调;

2)对合作企业、兄弟院校、毕业生主要采用问卷、现场、资料等调研方法;

3)对网络媒体主要采用资讯报告、信息检索汇总等方法进行调研;

(2)调研内容

围绕调研目标,确立区域产业规划、产业技术和经济发展、用人需求、岗位需求、岗位工作过程所需能力等方面的调研内容。

调研区域产业规划主要是为清楚了解江苏省及南京市对物联网产业的定位及规划项目,及借此带动的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内容包括江苏省及南京市对物联网产业的规划、已设立及将设立的建设项目及投入规模等。

调研本区域物联网产业技术发展和?济发展,主要是为了解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及发展前景,并借此对未来人才需求作出预测。内容包括产业技术应用情况、产业经济比重及增长情况等。

调研产业中企业岗位设置和用人需求主要是为了解人才需求种类和规模,明确专业培养定位。内容主要包括当前企业岗位名称、岗位工作内容、岗位用人需求等。

调研岗位工作过程中能力需求主要是为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内容主要包括岗位工作任务的产生、执行、结束全过程,及完成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3 调研分析

(1)行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趋势

在调研中,了解到物联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多个产业群的特点。物联网的产业链从传感器、芯片、软件、终端,整机、网络到业务应用,主要涉及芯片与技术提供商、应用与软件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网络提供商、系统集成商、运营及服务商、用户七个环节,包括了RFID芯片设计、二维码码制、电子标签、读写器模块、读写设备、读写器天线、智能卡、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专业性的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数据的传输承载网络服务、终端接入控制、终端管理、行业应用管理、业务运营管理、平台管理等技术。物联网的应用领域覆盖到工业、农业、交通、医疗、环境、娱乐、公共事业、安全等各个领域,在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方面应用最为广泛。

(2)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1)人才需求分析

目前物联网概念下的企业数量非常多,社会需求量也大,但是人才供给量很少,远不成比例。且未来几年,物联网技术会在社会各领域中广泛普及,因此这个专业的就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十二五”期间物联网产业重点领域包括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工业、智能农业、环境监控与灾害预警、智能家居、公共安全、社会公共事业、金融与服务业、智慧城市、国防与军事等。物联网各主要领域均需要大量人才,据工信部统计,以下领域未来5 年对物联网人才的需求量预估为:智能交通:20 万;智能物流:20 万;智能电网:100 万;智能医疗:100 万;智能工业:50 万;智能农业:1000 万。

2)岗位需求分析

从产业需求来看,物联网人才总体上分可以分为研究型人才、工程应用型人才以及技能型人才三个类型:

研究型人才主要为研究生层次或研究型高校所培养的毕业生,是各类“研究型企业”或“高新企业”的研发部、研究院所亟需的人才。

工程应用型人才主要为各类本科学校或信息类高职学院毕业生,以从事物联网系统设计、产品开发、物联网项目实施等为主,包括RFID系统设计与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网络安装调试、物联网硬件开发、传感技术开发、市场营销、售前售后技术支持等工作。以系统设计、产品开发、工程项目策划与实施为主的这类企业,在我国数量庞大,其需要的工程应用人才除了需要具备必要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工程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加强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物联网技能型人才往往需要较强的综合能力,对各类高职院校培养物联网高技能型人才提出较高要求,不但需要掌握物联网基础知识、业务知识,更要结合区域的物联网产业情况,培养其技术应用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管理能力。

3)企业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要求

调研结果可以看出,本次被调研的企业对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基础素质(如动手能力、应用分析能力以及理解交流能力)较为看重,特别是对就职者理解交流能力和应用分析能力的以及动手能力方面,因此,在做好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重点打造他们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迁移能力以及实操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4 关于专业的思考与建设

篇10

就当前的社会发展来看,传统的交通基础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复杂的交通现状,交通堵塞、交通事故频发都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智能运输的出现不仅促进了交通运输合理有效的发展,而且还有效的缓解了因为交通引发的环境问题。智能运输在未来特别是在交通监控系统中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智能运输的概述

交通运输系统结合了电子信息技术,逐渐为智能运输所取代。因为它的重要性,当前各个国家都对它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探讨。虽然在理解上各有差异,说法不一,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智能运输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是构成智能运输系统的两个核心技术。此外,智能运输还具有管理和监控一体化的特点。在这个基础上,交通运输建立起了一种高效,精确,实时监控的综合运输体系。在交通运输过程中,交通指挥管理人员不仅可以对路面状况进行随时的监控,还可以实施有效的管理,缓解交通路面的压力。其实智能运输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作用还包括: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减少交通拥挤现象;缓解因为交通引发的环境污染;减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安全性;提高网络运行能力;增加运输产生的经济效率。

与传统的交通运输系统相比,智能运输不仅是对传统的交通运输系统的一种完善,更是对交通运输网络的一种变革。智能运输不仅需要投入更多的设备,还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来实现对交通运输的监控管理。它综合了先进的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的各个环节上,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智能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为国家城市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就我国而言,智能交通系统的运用有了很好的发展,特别是智能交通监控系统的运用,为我国交通运输效率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是通过对信息的综合处理,来实现交通的信息化。

二、数字通信技术在交通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道路监控系统是指公安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对现场情况最直观的反映,是实施准确调度的基本保障。交通指挥中心对一些重要道路运输情况数据的获取,主要是通过光纤通信技术。通信技术可以对视频图像进行信息的分析和整合。在这种严格的控制下,交通指挥管理人员就可以清楚的把握道路的运输状况,及时监控记录道路运输中出现的交通事故、违章违规等现象,并可以根据运输状况及时改善交通管理策略,为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数字光纤通信技术的优势

光纤通信技术占据了现代通信技术的主要市场,这不仅是对其它通信技术的一种挑战,更证明了光纤通信技术在发展中的优势。智能运输系统的建设要想得到长久的发展,就更加离不开光纤通信技术的大力支持。智能运输与传统的交通运输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一般设置了信号灯的控制、视频监管、视频检测,电子警察等系统,解决了传统模拟视频光端机在传输过程中传输信号低,难控制的特性。传统模拟视频光端机在接收信号的时候,还需要借助其他计算机网络进行连接。在这一过程中监控系统与数据网是分离的,这不仅对通信技术有一定的要求,还增加了操作的难度。数字光纤通信技术不仅信号强易于控制,而且操作简便。因此,在道路监控系统中,数字光纤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二)光纤通信在高速公路上的运用

在高速公路工程中,通信技术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它可以代替人工,来运营管理高速公路并进行收费,还可以定期的监控高速公路路面通行状况,来获取日常需要的语音、视频、图片等信息,为高速公路的运营提供准确、高效的数据。通信技术是根据行业特点的不同来进行设置的,高速公路通信网是符合高速公路特点的专用通信网。第一,每种数据可以单独组网,分别形成数据网、电话网和视频网;第二,各个系统相互独立,各自进行管理;第三,是宽带传输平台,给信息分配的固定宽带,通过外接大量的接口辅助设备来完成多媒体传输。

(三)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要想对道路交通进行全方位的控制, 就必须采用全感式的交通信号控制机。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性,不同路口的通信状况也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采取不同的感应控制。在系统的网络环境下,可以实现交通信号和网络的协调控制。在交通过程中,交叉路口的信息量是最聚集的。在这个聚集区,我们可以观察每天车辆的流量,车辆的种类,交通事故,违章状况等,通过采用先进的视屏收集技术来获取交通信息,实现全方位的交通监控。摄像机主要采集监控图像,是视屏信息的输入源,NC主要是对视屏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和整合,把模拟的数字图像处理成数字信息。

(四)中央监控系统及功用

交通运输特别是高速公路的运输,越来越成为的焦点。为了解决道路交通堵塞问题和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建立一个智能交通指挥控制系统是非常迫切的。中央监控系统,就可以对运输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和控制。中央监控系统是整个交通监控系统的核心,它可以对各个交叉路口接收到的信息进行保存,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并将处理过的信息自动进行转存。中央控制系统还可以将处理后的信息反馈给现场的运输系统,对道路运输进行动态的监控,对用户系统进行特别设置,分组管理,可以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查询服务。

三、应用前景分析

(一)数字信息化的普及

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普及,各种信息化产品的诞生,信息产品成了很多人追求的重点。数字信息化,这不仅是当代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一种标志,也象征着一种高效率的生活方式。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必定是以高效为基础。交通运输要想适应当下高效的生活方式,就必须不断接受新的技术,采用智能运输,来对交通运输进行管理和控制。交通运输的关键是对道路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在这一过程中,智能监控将会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智能交通运输的迫切需求

交通问题逐渐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交通堵塞,交通事故频发,还有由于交通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都开始让人民意识到交通需要一种高效的管理方式。另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会用到生活中,造福人民,这也就产生了目前比较重要的智能运输。它不仅科学的减少了交通堵塞问题,还可以随时监控交通事故发生的现场,追责交通违纪现象。

(三)产品多样化

由于社会民众的不断参与和对市场的需求,智能运输会结合时代的需要,对产品进行改进和创新,使产品不断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不断改善交通运输的效率。比如在道路监控系统中高速球摄像机和夜视摄像机的应用,此外实时交通系统、实时交通信息系统,智能汽车等都是对交通运输的一种优化。

(四)健全的组织机构

智能运输技术,是多种行业结合的产物。这就要求必须有一个总的领导机构来协调处理各种相关事务。研究人员可以在技术方面进行相互的交流借鉴,全方位的考虑问题,充分利用社会上的有效资源。交通监控行业看似简单,在管理上要比想象中复杂的多,这就要求我们要结合现有的先进的科技资源,来进行高效的运营。

参考文献:

[1]黄卫,陈里的.智能运输系统(ITS)概述[M].北京:人们交通出版社,1991.1~20.

[2]任明,朱伟,朱寿建,视频智能交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3,19(3):79~81.

[3]万加富,张文雯,张古松. 网络监控系统与应用 [M]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

篇11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信息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顾名思义,物联网是可以实现物物相连的新型网络,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将“物”加入到信息系统,将RFDI、无线传感技术等应用于“物”的感知、监控、管理的技术系统。物联网利用各种感知技术及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技术(RFID)、红外感应技术、激光扫描器、全球定位系统等对现实世界中的物品进行智能感知和识别,将采集的信息通过互联网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换和通信,从而将“物”加入到网络互联中,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拓展到人与物及物与物之间,即物联网将其用户端拓展和延伸到了任何物和物之间。物联网的基本特征有物联化、智能化、互联化、自动化、网络化、感知化。

1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物联网技术早在1995年就被比尔盖茨提出。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给出了他们的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就是将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的网络。2005年ITU在其名为“物的互联网”的年终报告中以新的通信维度来定义物联网,并预见物联网关键技术如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嵌入式技术等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基于对物联网关键的研究,即通过传感器感知“物”的状态,我国中科院认为物联网是感知网。目前,韩国、日本均提出了本国物联网发展战略,美国更是将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有力武器,我国也高度重视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应用。现在物联网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图书馆、产品溯源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可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1)感知层。

感知层主要完成大规模、分布式的信息感知与信息采集。通过各种类型的传感器感知设备,提取设备的属性、状态及行为态势等有用信息,从而感知、识别目标。并将信息提供给网络层的其他设备以实现交流互通及资源共享。RFID标签和读写器、全球定位系统、各种传感器和M2M终端、摄像头等是感知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2)网络层。

网络层是由互联网与各种通信网络(电信网、广电网、移动通信网及其他专业网络)等基础网络设施组成的融合网络。主要负责接入、传送和管控来自感知层的信息,完成物联网应用层与感知层之间的数据传输、信息通信。

(3)应用层。

应用层主要是行业专业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为行业的智能化应用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由支持物联网技术运行的各行各业的应用系统组成,为用户实现使用物联网的应用接口,为各种终端及用户设备提供应用服务。

3物联网核心技术

3.1RFID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一种可工作于各种环境、无须人工干预的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对象的各种数据。RFID可实现多个标签的同时识别,并能对高速运动的物体进行识别。RFID由标签、阅读器和天线3个部分组成。其技术标准有ISO/IEC10536,IS0/IEC 14443,IS0/IEC15693和ISO/IEC18000。应用最多的是ISO/IEC 14443和ISO/IEC15693。RFID具有识别穿透能力强、无线无源、安全防伪等特点,RFID技术与通讯、互联网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体的自动识别、定位、监控、追踪,因而成为物联网实现的关键技术之一。

3.2无线传感网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是高效、高稳定性的自组织的无线网络信息系统,具有分布式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处理技术。无线传感器网内部署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物联网正是通过遍布在监控区域内的无数传感器及由它们通过自组织方式形成的无线传感网络,监测光、声音、温度、压力、运动等数据以感知物体的。传感器各节点相互协作,实现对监控区域内任意时间及地点的信息进行感知、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并通过网关连接到公用Internet网络,将信息给监测者。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传输技术主要有WLAN技术、UWB技术、Zigbee技术、RFID等。

3.3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是利用远程服务器或非本地的服务器的分布式计算机为网络用户提供计算、存储、软硬件等服务,具有大规模的并行计算能力和弹性增长的存储资源。云计算将海量数据的计算程序通过网络自动拆分成无数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同时完成,因而能够在数秒之内发挥与超级计算机同样的强大效能,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物联网中的传感设备时刻在采集海量数据,这些数据的存储和计算、处理,需要云计算能够实现海量数据处理需求的计算模型来支撑。为使用户有效使用数据,云计算通过灵活、协同、安全的资源共享将信息孤岛构造成一个大规模的、异构的资源池,从而为海量数据的高效利用提供支撑。

4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4.1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是指为提高居住的舒适性、安全性和便利性,将物联网技术中的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于家庭的各种设备及家电的控制与管理,实现家居功能全智能自动化。目前已实现的功能包括自动灯光控制系统、安防控制系统、环境监控系统、自动家电控制系统等。

4.2智能图书馆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RFID(射频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新加坡、印度、等10多个国家的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为图书管理及用户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图书管理方面,实现了图书溯源,保证图书质量。在新书上架及图书典藏时,更易于对图书进行感知和定位。为用户提供智能身份识别、智能图书定位、智能图书导读等个性化服务。近年来更是与高校学科建设相结合,为高校的科研提供学科服务。

4.3食品溯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健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建立食品可追溯系统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物联网技术特别是RFID技术的发展使其成为可能。利用RFID标签采集食品从养殖场到屠宰场最后到销售环节的数据,通过网络上传至中央服务器,以供消费者查询验证,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信息透明,从而保证食品安全,增强消费者的信心。

4.4智能交通

篇12

首先将对高清监控发展背景作简要介绍。近几年,视频监控需求与应用在世界各地不断增长,根据一项市场调查显示,未来三到五年的时间,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安防视频监控的售额将持续增长。近些年,视频监控的市场变现较为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安防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模拟市场转换到数字市场,更加智能化,集成化。

1 高清智能视频实现方式

高清视频智能监控系统通常采用的是模块设计方式,视频监控的核心主要通过智能视频分析模块实现对运动目标的自动化检测,识别,跟踪与报警的方式。可在监控系统前端以及中心部位置放该模块。产品形态主要包括――嵌入式DSP板卡,即在视频服务器以及数字录像机摄像机系列设备中可置入该板卡,另一种形态即是纯软件方式。

通过接受上位机发送报告警规则设置对固定的摄像头所摄取的图像的内容作进行快速分析,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实现目标检测及识别。对比预先设置的报警规则或者用户设定条件给出预警,报警处理结果,若发现威胁,报警的同时,对目标作自动跟踪。

智能视频监控的主要目的是从一组包含图像序列中检测,识别,跟踪人体,同时对其进行理解描述。在高速公路管理系统中,智能视频主要包括四大模块――视频图片数据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数据传输,后台软件处理,详情见图1。

2 高清智能视频具体应用

随着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不断推广,其取代了人工判断判读,在高度公路系统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车牌号的识别系统,事件检测系统,视频交通检测系统。具体表现如下。

2.1 车牌号的识别系统

作为你智能交通基本结构之一,目前车牌识别系统在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以及高速公路车辆查询跟踪系统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车牌号识别系统对车牌进行提取识别,进而实现车牌的自动识别。高速公路上智能视频在车牌识别系统的应用,使得高速公路能够对车辆进行统一管理与控制。该系统应用详情如图2。

2.2 对高速公路上交通状态的检测

当前我国各高速公路车流量都较多,很多高速公路出现堵车现象,此时,视频交通状态检测系统为疏通交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通过对各路段交通监控采集到的图片作视频分析,进而检测区域之内的车辆数及速度,系统自动识别出路段交通状态――畅通,拥挤,堵塞。在遇到交通拥挤,堵塞两种状态时,系统可通过对其分析进行报警,提醒交通管理人员及时进行疏导,并提供相关数据,实现交通的智能化管理。该系统详情可参考图3。

2.3 对交通路段中的事件的检测分析系统

高速公路主要路段需进行时时监控,通过智能监控,可对录像进行自动分析,进而对交通事故作监测分析。

2.4 当前智能监控系统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虽然高速公路高清监控智能系统被广泛应用,但其在应用过程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

(1)外界因素,比如周围天气,自然光线等的对其影响,比如,其在雾霾天气,雨雪天气时,检测距离将大大缩短,采集效果也相应变弱。

(2)视频监控相机本身的分辨率与帧率时间的矛盾,分辨率增大可提高图片质量,数据量增多,进而导致帧率下降,图片流畅性收到影响。此外,视频分析技术的准确性也要提高。

(3)发展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清智能监控备受青睐,尤其是在自然灾害,医疗事故,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中,高清视频智能监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清监控视频智能监控的作用是传统模拟监控所不能比拟的,近几年市场发展,智能高清设备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由于平安城市建筑项目的开展,智能高清产品不仅在金融,道路交通等行业被广泛应用,在其它领域也别广泛应用。高清智能监控科清晰分析监控画面的人或物,对异常现象报警。近些年,我国的安防市场对高清智能监控的需求日益增多,高清智能视频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

3 结语

伴随着视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管理也日趋明显,智能视频在高速公路行业被广泛应用,具有广大的发展空间。近几年我国交通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汽车数量的增多,进而高速公路智能化管理逐步进入工作日程。作为智能化管理主要核心技术,视频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源源.视频监控系统中一些关键技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2]刘治红,骆云志.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及其在安防领域的应用[J].兵工自动化,2009年04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