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03-16 10:51:00

价值观论文

价值观论文篇1

我们知道人事档案鉴定与其价值息息相关,人事档案鉴定就是鉴别和判定人事档案的价值。然而,这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往往容易导致人们对人事档案价值研究囿于人事档案鉴定这一具体实践工作,并以此来同构人事档案价值。从某种程度而言,这种思维方式虽具体化了人事档案的价值,却忽视了人事档案属性决定其价值这一基本观点,无法从人事档案的本质属性出发来抓住人事档案价值的本质。

再者,在人事档案学和档案工作术语中,人们通常讲到人事档案的具体用处时多用“作用”一词,从总体意义上讲人事档案的意义时多用“价值”一词,且人们习惯于将人事档案价值等同于人事档案作用。比如王法雄认为:“人事档案是历史地、全面地了解一个人的必要手段,是人事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是确定和澄清个人有关问题及正常政治审查的凭证,是研究和撰写各类历史传记的珍贵资料”。([2] 王法雄. 人事档案管理概论[M]. 第1版.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第22页)

我们知道,价值是作用的抽象概括,将人事档案价值贸然的等同于人事档案作用显然是存在问题的。可见,当前的学术界对人事档案价值缺乏系统深入研究,没有明确人事档案价值的真正含义。

覃兆刿教授在其《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一书中提出了“双元价值观”。笔者认为双元价值观站在哲学价值论、认识论与管理哲学的高度,结合档案本质属性来分析人事档案价值,抓住了档案价值的本质。而且这种从档案工具价值与信息价值的视角去认识档案价值构成的方式,将我们传统对档案价值的理解扩大到对整个档案社会实践过程的理解。

结合人事档案价值问题,要想对现代人事档案的价值问题作更全面、更准确的理解,要想推进人事档案管理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型,创建人事档案的高效管理机制,要想以原始的人事档案信息为基础资源,通过创新改革以及各项技术支持,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最大化实现人事档案的价值,笔者认为,可以借助覃教授的“档案双元价值观”作为理论基点,以人事档案的价值构成因素为突破口,从时空的二维角度分析人事档案双元价值的矛盾运动,来建构人事档案的新型价值观,并以此价值观来指导人事档案价值的实现。

一、“双元价值观”与人事档案价值概说

(一)档案价值与人事档案价值定义

1.档案价值概念举要

要讨论人事档案的价值,须得对档案价值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那么什么是档案价值呢?这是档案界长期以来不断探讨研究的问题,在档案学的著作和论文中有各种说法。关于档案价值,大致有以下四种认识角度:

(1)哲学的角度

从哲学的角度认识,认为档案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范畴,即档案客体对人们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这是最高理论层次的概括。

(2)政治经济学的角度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认识,认为档案价值就是凝结在档案之中的人类劳动,它反映了档案价值的创造者和利用者之间的一种社会的交互关系。有的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出发,以生产力要素论证了档案价值;有的从“档案是人类知识和信息的储备形式”,推出知识与信息蕴含档案价值的结论;有的以经济效益观点论述档案价值;在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大发展时,有人从政治经济学的价值定义研究了档案价值以及科技档案商品化问题,并在档案界引发了档案是否能成为商品的争鸣。

(3)档案管理学的角度

档案管理学中所讲的档案价值是对档案作用的理性概括。陈兆祦、和宝荣主编的《档案管理学》中指出:“档案的作用有时也称档案的价值,一般说来,档案的作用和价值主要表现在行政管理的查考凭据,生产建设的参考依据,政治斗争的必要工具,科学研究的可靠资料,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权益的法律书证等几个方面”。([3] 陈兆祦,和宝荣. 档案管理学[M]. 第2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5页)此外各种档案管理学教材都明确档案的基本价值包括凭证价值和情报价值。吴宝康主编的《档案学概论》一书中说:“在档案学和档案工作实践中,通常所说的档案价值,指的是档案的利用价值”,“在档案学和档案工作术语中,档案的价值和作用,基本上是等同概念,都是说明档案有什么用处。通常讲到档案的具体用处时多用‘作用’一词,从总体上讲档案的意义时多用‘价值’一词”。([4] 吴宝 康. 档案学概论[M]. 第1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1月,第50页)

(4)行业标准的角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20__年修订版)指明,档案价值是“档案对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有用性”。

我们具体对以上各类档案价值学说进行分析:从哲学角度认为档案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范畴,是站在了一个较高的理论层次对档案价值进行了抽象的概括。但是正如“关系”是一个抽象的范畴,它具有多维性和动态性。我国学者对主客体关系说的研究并未深入,在档案价值主客体之间到底是何关系这一问题存在较大分歧,且在分析主客体属性时没有很好的结合档案的本质属性,无法突出档案价值区别于其他价值的本质特性;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认识的档案价值理论在不同程度上混淆了“价值”与“功能”、“效用”与“价值”、“档案价值”与“档案使用价值”等相关概念。另一方面,他们把档案完全看作商品,对此定义笔者不敢苟同;从管理学和行业标准的角度对档案进行价值分析时,基本将“档案作用”等同于“档案价值”,这种角度的价值定义,将档案的作用简单的归约为档案价值,也就是将个性等同于共性,并未深入研究档案价值的真正含义。

2.人事档案价值概念举要

人事档案价值定义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档案价值学说发展而来。由此,人事档案价值概念研究也主要产生了从不同角度出发而衍生出来的不同概念。

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人事档案价值研究的学者,通常结合哲学界对价值的定义,将人事档案价值定义为“人事档案的价值,是指人事档案客体对于主体的各种有用程度,即人事档案这一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属性,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它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范畴”([5] 邓绍兴. 人事档案教程[M]. 第1版.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__年4月,第295页)一般来说,一个定义要符合本质性、周延性、具体性、动态性等要求。我们说人事档案价值作为一种个性价值必然满足哲学意义上抽象普遍的价值定义,这充分满足了人事档案价值定义的周延性,但是在本质性和具体性方面,这种人事档案价值的定义没有结合人事档案的本质属性,还是缺乏一定的指向性。

从人事档案管理学和行业法的角度,人们习惯于将人事档案价值等同于人事档案作用,比如史玉峤等人认为“人事档案是知人用人的重要依据,是澄清个人有关问题的最佳信证,人才开发的重要信息源”。([6] 史玉峤. 现代档案管理学[M]. 第1版. 青岛:青岛出版社,20__年,第224-225页)

王法雄编著的《人事档案管理概论》一书,对人事档案价值表述为“‘审查凭证’、‘史料供证’、‘研究资料’”。([7] 王法雄. 人事档案管理概论[M]. 第1版.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9,第22-27页)这种列举式的归纳有其可取之处,但在逻辑概念上显得有些交错。还有不少学者是从干部档案法角度去认识地。宁建平等人认为“干部档案是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选拔、培养和使用干部等方面起重要作用。”([8] 曹青轩,宁建平. 干部档案管理的思考[J]. 山西档案,1989年第6期)我们知道,价值是作用的抽象概括,将人事档案价值贸然的全等于人事档案作用显然是存在问题的。可见,当前的学术界对人事档案价值缺乏系统摄入研究,没有明确人事档案价值的真正含义。

(二)双元价值观概述

1.双元价值观的提出和发展

20__年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覃兆刿教授从档案功能与档案信息内容两个角度对档案的价值构成进行了深度划分,并于20__年出版了《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一书中提出了“档案双元价值观”。他认为档案双元价值主要包括:“一是它作为一种行为方式,人类的初衷在于借助它的结构形式所赋予的功能,称为‘工具价值’;一是作为记录或者文献归属的实体(或结构对象实体),其内容负载的价值,称之为‘信息价值’。前者是一种普遍意义的价值,后者是一种个性价值;前者由档案的自然属性赋予,后者由档案的社会属性赋予。在我看来一切对档案价值的分析都可以包括其中。”([9] 覃兆刿.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 [M].第1版.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__年6月,第8页)

其实覃教授在《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一书中已经运用档案双元价值观的观点对档案从业者的职业角色定位、档案法制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信用档案、家庭档案与民营企业档案建设等当时档案界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评述。在阐述档案信息价值目标的实现要以档案信息中的“有效”为标志这一问题上,覃教授也关注到人事档案价值实现问题。他指出“人事档案应成为人事部门和被记录对象个人共同拥有的信息,个人和管理部门成为一种共建、互认的新模式中的契约关系,个人对记录自己信息的档案拥有知情权、纠错权、利用权、隐私权、个人应有的权利在人事档案的管理中应得到充分尊重”。([10] 覃兆刿.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 [M].第1版.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__年6月,第202页)

2.档案双元价值解说的方法论意义

“档案双元价值观”的提出是覃教授对档案价值认知的综合性阐释,是从哲学价值论、认识论与管理哲学的视角对档案工具价值与信息价值的探索与认定,其中蕴含了较大的后续研究的空间。

第一、档案双元价值观站在哲学价值论、认识论与管理哲学的视角,结合档案本身的本质属性为档案价值下定义,抓住了档案价值的本质。为档案价值下定义,应该注意像列宁所说的那样:“定义可能有很多,因为对象有许多方面”。([11] 列宁. 列宁全集[M]. 第1`版.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59年5月,第38卷,第254页)

我们必须明确是从档案学的角度为档案价值下定义,不能照搬其他学科的有关原理,否则,档案价值的定义将会五花八门,而抓不住档案价值的本质。

第二, 覃教授在《椭圆现象-关于档案价值实现的一个发现》一文中提到:“我们就是将档案价值分成档案价值本体和档案价值实现两个层面来进行解析的。一方面,我们承认档案价值在本体意义上的自在性或客观性以及量的守衡;另一方面,我们又认同“主体价值说”和“关系价值说”在档案价值实现上的意义,因为它看到了主体的贡献力和主客体双方之间的逻辑关系,关注一种满足和实现的作用过程。可见,无论作为资源的记录实体,还是作为记录形成、选择、组织与保存的“档案劳动”,以及作为保存记录的档案作用过程,都是档案价值考察必须观照的范围”([12] 覃兆刿等. 椭圆现象:关于档案价值现实的一个发现[J]. 档案学研究,20__年第5期)。由此可见,档案双元价值观广泛的参照了主、客体及关系价值说,将档案价值理解为档案方式、档案资源性状、档案劳动以及档案作用社会效应之和。

第三,双元价值论强调档案的双元属性,也就是说仅有工具价值或仅有信息价值的档案都是不符合档案工作实际的,档案是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的结合体。因此,双元价值论以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合力为立论基础,来判断档案总体价值。这是充分结合档案的工具价值属性和信息价值优点所产生的结果,它比上文概述的档案价值理论更加社会化、全面化,而且能够比较全面地显示档案双元价值的运动轨迹。这也是本文选择档案双元价值观作为研究视角的重要原因。

(三)“双元价值观”视阈的人事档案价值概念

1.重释人事档案价值概念的理由

人事档案由于自身的属性,可以满足主体的多种需要,在价值形态上呈现出多维性的特点。要想对人事档案的价值进行全面认识,我们有必要对人事档案的价值形态从不同的角 度加以区分。引入覃兆刿先生提出的“档案双元价值观”,来认识和理解人事档案及其管理具有较强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首先,档案的双元价值观点可以说是人事档案价值的一种新的理论基点,把它引入到人事档案的管理研究中,无疑丰富了人事档案的研究理论;其次,运用档案的双元价值观点,并结合决定人事档案价值的因素及时代特征,能让我们更准确、有效地把握人事档案价值的构成;再次,顺应社会发展,在准确、有效地把握人事档案价值的构成的基础上确立人事档案的双元价值观,有利于我们从一个崭新的、更贴近实际管理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和理解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可以有效总结传统人事档案管理中对价值的局限认识所在,为现代人事档案属性价值的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最后,把人事档案问题纳入双元价值观的视野,使我们对人事档案现象的解释,特别是对传统与现代化问题的认识拓展出一条新的思路。

2.“双元价值观”与人事档案价值概念及其理解

人事档案的双重本质属性(即一方面作为人事管理的控制方式,另一方面作为人事控制中的凭证信息实体)决定了人事档案的双元价值。也就是说光有工具价值的人事档案是不存在的,光有信息价值的人事档案也是不存在的,人事档案价值是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的双元结合体。如果我们能从人事档案作为方式的社会属性和作为实态的自然属性出发,就能对其作为控制工具和内在记录信息两方面的价值属性加以考察。

(1)人事档案的主体需要(行为方式)——工具价值

人事档案工具价值是由人事档案的社会属性赋予的一种普遍意义的价值。

从主体需要而言,人事档案是人类为了克服大脑记忆局限并作为人事的控制依据和契约关系的载体而诞生的,是人类对于人事管理和控制所选择的理想模型。我们称之为人事档案工具价值。人事档案管理人的主要依据,它既存储了组织的人力资源信息,又是管理的核心“人”的历史和现状的一个真实反映,它真实地记述了档案人的个人经历、德才表现及发展过程,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人的重要依据,这对于更为精准的启用相关人员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为领导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不难看出,人事档案的出现首先是因为人们需要这样一种方式来对人事管理和人事信息进行外脑存储和凭证性维护,从而更好的对“人”进行优化管理,比如人事档案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求职者总体的、初步认识的工具之一;是考察和了解人才的重要工具和落实待遇、澄清问题的重要凭证等。因此,人事档案产生的初衷是作为实现人事管理和人事信息控制的工具,而且其保管、整理和利用也体现着鲜明的工具目的。

(2)人事档案的客体属性——信息价值

人事档案信息价值是一种由人事档案自然属性赋予的一种个性价值。

从客体能力而言,人事档案作为记录归属的实体(或者结构对象实体),记载了经组织查审或认可的反应人员经历和德才表现等原始信息的价值称之为“人事档案信息价值”。首先,从社会信息化发展角度而言,人事档案的完善及人事信息资源的发开与人力资源管理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再者,从人事档案本身特征来看,人事档案具有认可性、真实性、权威性等特征,无疑能够为单位和组织开发人才、使用新人才,进行人才预测及制定人才计划提供重要且真实的信息来源,当然对个人调动、晋升也是相当重要的信息依据。

(3)人事档案的社会实践活动——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双元的结合方式

所有社会实践活动本身,都蕴含着人类自身已确定的想要达到的某种目的。同样地,人们之所以从事人事档案实践活动,是因为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越来越能够清醒的意识到人们缺少一种能够真实、完整的记录人事管理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的东西,而这种记录对于人类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管理又是那样的重要。于是这种渴望真实、完整地记录整个人事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原始目的,操纵着人们进行人事档案实践活动,也决定着人事档案实践活动的方向,并最终成为人们从事人事档案实践活动的动力因素。也就是说,人类的人事档案管理活动由一种事实性的操作而转化为一种价值性和事实性相统一、主体性价值和客体性价值相统一的实践性活动了——即在人类进行人事档案实践活动的方式下,人事档案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实现双元结合。

二、双元价值矛盾运动及其在人事档案管理活动中的体现

(一)从“双元价值观”看人事档案价值的形态

人事档案强效的管理控制功能决定了人事档案必然具有参与国家管理及社会实践的工具价值;同时,作为一种文献信息的归宿,人事档案价值和人事档案事业的最终目标又体现为信息的含量和社会人力资源共享的理念。通过上文关于人事档案价值在“双元价值观”下的含义分析,我们可以将人事档案的价值形态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人事档案工具价值表现形态

档案工具价值源于档案作为行为方式,人类的初衷在于它的结构形式所赋予的功能。工具价值揭示了档案价值源泉及价值形成机制。人事档案的出现首先是因为人们需要这样一种方式来对人事管理和人事信息进行外脑存储和凭证性维护,从而更好的对“人”进行优化管理。人事档案的工具价值主要形态表现为凭证价值、管理手段和记忆工具。

(1)凭证价值

①人事档案是澄清问题的可靠凭证

人事档案形成于不同的时期,是个人社会经历及其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它记载着有关个人年龄、学历、参加工作时间、任职时间、及政治历史等方面的情况,这些内容对人才的调配和使用及个人的政治、经济方面的待遇有直接关系。因此,人事档案可以为落实人事政策、冤假错案、评定职称学衔、调整工资级别、改变福利待遇、确定或更改参加工作时间和入党入团时间以及解决个人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提供可靠的线索或佐证,具有无可辩驳的凭证作用。

②维护个人权益和福利的法律信证

在当今的社会活动中,有很多手续离开了档案就寸步难行。如公有企事业单位接纳人才,必须有本人档案和调动审批表需经主管部门审批,由组织人事部门开具录用和调动通知才能办理正式手续。随着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个人档案所记录的工龄、工资、待遇、职务、受保时间等都成为社会保险和福利最主要的根据,没有档案,社会保障与本人福利将受影响。

(2)管理工具

①人事档案是推行和贯彻公务员制度的重要手段

按照公务员制度的有关规定,用人 机关可面向社会直接招聘公务员,但对所招公务员的人事档案,有着严格要求。公务员录用后,其职业生涯的每个环节都在人事档案中有着准确和详尽的记载,无论今后在机关单位留用还是离开,这些材料都是可靠的依据,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推行干部交流轮岗,健全干部激励机制,加强干部宏观管理,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等方面,都离不开人事档案。

②人事档案是组织与干部之间联系的纽带

人事档案既强化了干部对组织人事部门的归属感和信任感,又增强了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干部档案部门对档案的科学管理和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又能增强人们的档案意识,调动广大干部关心和支持人事档案工作,还能对干部形成一种无形约束,时刻提醒注意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诚信状况和肩负的责任,使其忠于职守,廉洁奉公,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人事档案工作健康顺利地发展。

(3)记忆工具

档案是以“记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功能为基础形成的,是人类记忆的工具,充分利用它,就可以克服人的记忆局限,扩展和延伸人的生理记忆器官的功能,提高办事效率。查阅人事档案是做好人事档案工作的条件之一,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若能用现代化技术对人事档案中的信息进行存储和检索,查找时一索既得,十分方便。它能使人事工作者从强行记忆的繁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把智慧集中到人本、人力资源管理上来,搞更多更高的创造性脑力劳动。

2.人事档案信息价值表现形态

档案信息价值源于档案作为记录或文献归属的实体,在于其内容负载的意义。信息价值揭示了档案价值的存在与实现方式。人事档案作为记录归属的实体(或者结构对象实体),存储着人员的个人经历、发展潜力、绩效情况等各方面的原始数据和信息的价值称之为“人事档案信息价值”,其主要形态表现为情报价值、参考价值。

(1)情报价值

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工作不可缺少的依据,为开发人才、使用人才、进行人才预测及制定人才计划提供准确的信息。作为人才信息缩影的人事档案,在开发和使用人才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这些信息有助于组织考察和了解人才,做到“因材施教” 和“量才录用”,便于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合理使用人才,有助于从各种信息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研究中探索出人员队伍的总体变化及规律,进而为领导决策人事工作以及作出准确的人才预测,制定长远的人才培养计划等方面提供丰富的信息和依据。

(2)参考价值

人事档案是进行科学研究、特别是编写人物传记和专业史的宝贵资料。人事档案范围广泛、数量巨大、内容丰富、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人事档案中的材料与当事人生活的历史时代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带有很强的时代痕迹。它的独特的记载方式为研究党和国家人事工作、研究党史、军史、国家机关史、地方史、思想史、专业史和撰写名人传记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由于人事档案中不少材料是当事人的自述,这些材料具有情节具体、事实真切、时间准确、内容翔实等特点,是印证历史的可靠资料。

(二)从“双元价值观”看人事档案价值的特性

人事档案价值的性质是对人事档案价值形成与实现过程中所产生现象的理论总结,反过来也是探索人事档案价值有效实现的依据,也可以作为人事档案价值鉴定的重要参考因素。人事档案价值性质的研究应从人事档案价值的概念及其形成与实现出发,从“双元价值观”的视野来看,人事档案价值具有以下性质:

1.工具价值与人事档案价值的主体性

人事档案工具价值是由人事档案的社会属性赋予的一种普遍意义的价值,人事档案产生的初衷是类为了克服大脑记忆局限并作为实现人事管理和人事信息控制的工具。也就是说人事档案的产生前提是人们为了对人事活动和信息进行合目的控制,人事档案价值具有主体性。

主体对档案价值有巨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主体需要是档案产生的前提。先有档案产生的意欲,然后才有档案的实体。人事档案的出现,尤其被作为一种人事管理维护控制的工具,无疑进一步推进了社会文明,同时也体现出了强效的工具价值。所以对档案的考察不能仅仅局限于实体的物质特征,更要将它视为一种人类主体进行合目控制的行为方式。

其二,档案价值将通过满足主体需要表现出来,档案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所产生出来的效应是衡量档案价值的依据。覃教授在《椭圆现象:关于档案价值现实的一个发现》一文中指出:“关于档案实现的概念,我们认同‘档案客体主体化’的看法,‘档案价值实现是档案潜在价值向显性价值的转换’”。([13] 覃兆刿等. 椭圆现象:关于档案价值现实的一个发现[J]. 档案学研究,20__年第5期)也就是说,档案价值实现是档案价值的外化或外在表现,是通过利用行为所达到的对档案价值本身的反映。同样地,人事档案价值实现也是通过主体需要及利用表现出来的,其价值衡量依据就是档案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所产生出来的效应。

其三,人事档案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主体活动,主体的知识结构、自身能力在很大程度影响了人事档案价值的实现以及实现的效果。如档案工作人员及其利用者对人事档案价值的认识程度和利用能力高,则人事档案价值实现程度高,反之亦然。

2.信息价值与人事档案价值的客体性

人事档案信息价值来源于人事档案的自然属性所赋予的作为记录或者要求归属的实体,必然会体现人事档案价值的客观性。

第一,人事档案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人事档案价值是相对于人事档案价值评价主体而言的,人事档案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否则就不可能有任何人事档案价值评价的活动的可能。人事档案价值是在人事档案价值评价主体之外自在存在的,不以人事档案价值评价主体为转移的。

第二,主体及需要也具有客观性。主体需要背后潜藏着客观性,需要是主观意志的一种表现,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是人主观臆想或任意编造的结果,它是受环境因素和需要者内在素质的相互作用形成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需要也是客观存在的。主体的需要,从根本上与主体的社会存在相联系,它是由社会实践活动决定的,受社会存在的规定与制约,因此它有着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的客观性和必然性。”([14] 张斌. 档案价值认识的系统结构[J]. 档案学通讯,20__年第2期)因而需要是动态发展的,其产生、发展与消亡都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此外,主体利用人事档案,实现人事档案价值的能力也是客观的,是不以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

3.双元价值的结合方式与人事档案价值的社会性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基础和根源就是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主体与客体之间价值关系得以形成和实现的现实基础。因此,人事档案双元价值的真正结合,就是在于人事档案与时代条件、人事制度发展有机结合。所以我们说,人事档案双元价值的结合方式体现了人事档案价值的社会性。

什么是社会性?什么是价值的社会性?这是在解释档案价值的社会性前所必须回答的。王玉梁在《价值哲学新探》一书中指出“所谓社会性,就是事物受社会的影响和制约的性质。所谓价值的社会性,就是价值受社会影响制约,打下社会烙印的性质”。具体说就是价值受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和制约的性质。([15] 王玉梁. 价值哲学新探[M]. 第1版. 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95页)

笔者认为,人事档案价值的社会性是指:人事档案价值是一种社会性的现象,受到社会人事制度、人事管理方式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的深刻影响和制约。一般而 言,社会越发展就越需要人事档案,人才的作用越突出,人事档案的作用就越大。档案双元价值关系总是作为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具体的关系范畴而存在的,它任何时候都不游离于现实的社会关系和条件之外。人事档案价值及其实现方式,随着整个人事制度的历史发展而变化着,也反过来表现着人事制度发展的水平。

(三)人事档案双元价值矛盾运动规律推动档案价值的实现

1.人事档案双元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1)对立关系

在《矛盾论》中说:“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16] . 选集[M]. 第2版. 北京:人民出版社,第一卷,第295页)“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17] . 选集[M]. 第2版. 北京:人民出版社,第一卷,第293页)我们称之为矛盾的普遍性。因此,人事档案价值也是有矛盾的,也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人事档案价值的实现也与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是在矛盾的斗争中成长和发展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把人事档案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看作一对基本矛盾,从一定的角度看,他们之间是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对立的。比方说我们过于强调人事档案信息价值,对人事档案信息过分开放,可能会因在安全性上错失,引发凭证力降低而削弱工具价值。因为过于强调开放和流通,而对档案实体失去控制,从而影响工具价值引起档案方式失效;反之,如果过于强调人事档案实体安全,又会在保管上表现为维护实体而缺乏人事档案的提供利用,引起信息价值无法实现。

(2)统一关系

与此同时,又必须指出,矛盾着的双方又是相互依赖、相互连接、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是统一的,这就是说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覃著说“光有工具价值的档案是不存在的,光有信息价值的档案也是不存在的,档案是工具价值与信息价值的双元价值结合体,这是档案与图书、文件、文物的根本区别所在。”( [18] 覃兆刿.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 [M].第1版.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__年6月,第8-9页)如果人类没有档案产生的意欲,没有将档案作为管理控制工具的需要(工具价值),即不会有档案实体及其负载的信息的存在;反过来说,如果没有档案实体及其负载的信息内容(信息价值),也就无法借助档案的结构形式来实现人类对于诚信的控制。

同样地,人事档案具有双重属性,也就是说光有工具价值的人事档案是不存在的,光有信息价值的人事档案也是不存在的,人事档案是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的双元结合体,即人事档案的控制功能所赋予的工具价值和其对象实体自在的信息价值是人事档案价值的集中体现。如果我们能从人事档案作为方式的社会属性和作为实态的自然属性出发,就能对其作为控制工具和内在记录信息两方面的价值属性加以考察。人事档案强效的管理控制功能决定了人事档案必然具有参与国家管理及社会实践的工具价值;作为一种文献信息的归宿,人事档案价值和人事档案事业的最终目标又体现为信息的含量和社会人力资源共享的理念。只有从这两方面入手,并结合我国人事管理实践活动,我们才能科学地评估人事档案的管理传统、设计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目标并充分实现人事档案双元价值。

2.人事档案双元价值矛盾运动

(1)M点从A2至B2的人事档案价值实现特征——从单方面重视工具价值到双元价值并重

覃教授在《椭圆现象:关于档案价值现实的一个发现》一文中阐述了关于档案价值本体与档案价值实现关系的“椭圆现象”。在此,笔者不对该发现进行详细说明,具体还请参照该文。

如图2.1所示,M点从A2运动到B2,一方面,随着MF1变短和MF2变长,两者逐渐趋向相等;另一方面,M的纵坐标逐渐变大,即人事档案价值实现量变大。

我们从时间和空间的二维角度来分析人事档案价值实现是否也呈现“椭圆现象”:从时间这一维度来看,即纵观人事档案事业史,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分析出人事档案价值双方同样也呈现了以上特征;相应地,我们从空间角度即从人事档案管理实践角度分析,人事档案经历了文书部门、档案室、档案馆三个阶段,分析这三个阶段的人事档案价值及其实现,我们发现人事档案价值在空间动态上依然呈现这一“椭圆特征”。

(图2.1 人事档案价值具体实现,此处略)

①纵向——从人事档案事业史与信息化发展趋势角度分析

在古代社会,由于人事档案属于皇室的私有物,其价值主要是作为方式的工具价值——人事制度的保障力和对人的控制作用,故基本上处于封禁状态,在人们眼中实为神秘之物。正是在这种价值取向支配下,古代档案工作体现了浓重的以控制为理念的神秘色彩。

汉代是我国人事档案正式形成和发展时期。汉代任用官吏十分重视政治审查,而审查又以档案材料为依据,人事档案的政治作用十分突出;魏晋南北朝是我国谱牒档案发展的鼎盛时期。谱牒档案在人事档案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在阶级社会,谱牒档案总是与一定的政治紧密联系,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手段。《唐会要·甲库》(卷82)载:“铨选之司,国家重务,根本所系,在于薄书。”其中的“薄书”就是当时的人事档案——甲历。甲历既然是封建王朝最重要的政治活动——人事工作的产物,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的制约。随着封建政治的日趋腐朽,铨选工作的弊端丛生,作为铨选工作组成部分的甲库工作,也随波逐流了;明代人事档案有严密的保管制度。建于皇宫内的古今通集库,保存着大量人事档案材料,且吏部、兵部架阁库及督抚、州、县衙保存的人事档案材料,均要做到“入呈册府,订封甚密”;([19]《神庙留中奏疏汇要·吏部疏》)在解放之初,我国处于不稳定之中,非常需要清出隐藏在革命队伍和人民群众中的反革命分子,形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时期,这时的人事档案工作紧紧围绕阶级斗争,服务阶级斗争,并且实现严格的保密管理,可以说是绝密管理,任何个人不得随意查阅个人档案。

以上人事档案发展的历史史实均体现了人事档案工作机制十分强调人事档案的社会参与控制功能,即人事档案作为一种政治控制和人事管理的工具价值,而对人事档案的信息价值关注甚微。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人事档案信息价值的发现及其与工具价值的并重过程。

唐朝时期,铨选和封爵活动开始后,甲历档案在选任官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三库要清检、核验每个选人的新旧甲历,逐份逐字检勘无误,选曹才对每个选人做出授官、改转、迁授和封爵的决定。所以,统治者十分重视甲历档案的提供利用,将其看成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因此,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尽可能做好提供利用工作,如“常日检寻,诸司取证,稍有差谬,所示非轻”([20] 邓绍兴. 人事档案教程[M]. 第1版.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__年4月,第29页);

宋朝时期人事档案材料的装具,由汉唐的封闭型装具——金匮,改变为开放型装具——架阁,方便了查找和提供利用;明代人事档案工作在人事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且十分重视发挥人事档案的信息价值(依据、参考价值等)。如:其铨选的核心内容是勘察文状,考核官吏以档案为稽凭,人事档案是用人的依据;清朝对人事档案的利用,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府对官吏的铨选和考核工作,年年月月都在进行,因“稽查引据全以旧档为凭”,以致“历年随带翻阅,间有擦损”,([21]《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九十八)特规定了修复与缮写制度,保证档案更长时期的使用。供机关日常工作查阅,是利用的主要方面。另一方面,清代以人事档案为依据,通过出版《缙绅录》的方式,适当公布官员的情况。如光绪年间李钟豫在给坊刻缙绅全书所写的序言中提到“国家设官分职,吏部刊列缙绅,按季进呈”。([22]《松竹斋、荣宝斋》光绪十九年合刻本)

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也被纳入发展日程。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可以使人事档案工作跳出传统的管理模式,使档案室从收集保存档案的管理部门转变成一个主要业务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档 案信息开发利用的服务部门,从而能够提供优质、系统的档案信息综合服务,实现人事档案的信息价值。

历史是进步的,人事档案发展也是随着历史在不断的完善和进步。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人事档案在作为人事管理和人员控制的工具同时,其信息价值也逐渐凸显,体现了人事档案价值从一元价值观发展到双元价值观的过程。

②空间横向——从人事档案管理实践角度分析

人事档案与文书档案在形成时属于同宗同源。在文书部门阶段,人们利用相关人事文件是为了满足在人事管理活动中人们之间可以进行相互了解、记载个人社会活动和发展过程等的种种需求。可以说从人事文件诞生起便被人类作为一种人事管理工具来使用。此时文件的功能属性主要地体现为它对现时人事活动进行有效管理的工具性。到了档案室阶段,人事文件的这种对现时人事实践活动进行管理的工具性就极大地弱化直至完全丧失,但是它所记录的信息仍然可以为人事管理和实践活动提供重要的参考。因为人事档案是一个人在不同阶段成长过程中个人经历的真实记载,同样地,它也反映了所属组织和社会团体的社会职能和发展。无论是人事管理活动还是各种业务活动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以部分地继承前人的成果、经验为条件的。因而这些人事信息对于该集团或机关的人事工作人员考查以往、改变用人政策或作为后续人事工作的依据都起着不可替代的参考作用。所以人事档案在档案室阶段的功能属性主要地表现为它的参考性。当人事档案运动至它的第三个阶段档案馆阶段时,根据前面我们的阐述,因为档案所记录的信息反映了个人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囊括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是对人类历史过程的最为真实、客观、完整的记录,因而可以满足社会公众对多种社会信息的需求,如利用人事档案研究专业史等。再者,人事档案在档案馆阶段的开放程度也会加大,因而此时档案的信息价值得到了提升。可见人事档案的功能属性发生了从工具性——参考性——信息性的变化。

我们说档案价值是由档案的属性决定的,档案功能属性的变化势必引起档案价值的变化。人事档案在三个不同阶段所呈现出的不同功能属性也体现了人事档案在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价值形态:由文书部门阶段的管理工具价值——档案室阶段的情报价值——档案馆阶段的信息价值的变化过程,是人事档案价值由它的工具价值逐步向信息价值偏移过程。(图2.2 人事档案价值演变规律,此处略)

三、“双元价值观”与人事档案价值实现障碍分析

所谓障碍,是指把需要与所需对象隔离、妨碍需要满足的东西。按其出现的不同环节,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以下三种:一是主体性阻碍。即某种超出现存对象、现存条件的理想性需要虽然在主体观念中已经形成,但现实还未形成适合这种需要的对象;或者对象已存在,却未产生主体需求。二是客体;即需要与所需对象虽然直接联系着,但这种对象却不适合甚至否定需要。三是中介,即需要与所需对象虽然同时并存,但因缺乏把二者联系起来的中介性条件而使需要的满足受到障碍。([23] 张书琛. 西方价值哲学思想简史[M]. 第1版.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8月,第231页)

通过以上分析,结合人事档案双元价值观,笔者发现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存在以下几大方面的问题:

(一)主体淡化人事档案工具价值

1.人事档案意识淡薄

从管理者角度看: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领导将创造经济效益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对人事档案却不重视,档案意识薄弱,他们未能充分认识到人事档案潜在的人才信息价值。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看堆守摊”式等待利用者上门的被动服务状态也很普遍,文化素质与业务水平更待提高,队伍稳定性不强,而且有很多领导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仍坚守传统的“管人”与“管档”思维,不能适时把观念调整到“用人”与“用档”的新思路上来。随着人事档案对人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弱化,人们的档案意识也在逐渐淡化,很多人把人事档案看作可有可无的身外之物,任其遗失、沉睡。人们的轻视档案意识对人事档案和人事工作的发展构成了极大威胁,这些观念已无法与社会现实相适应,函待更新。

从当事人个人角度看:人事档案与社会管理职能的分离已经越来越明显,传统的“单位人”将越来越多地转变为“社会人”伴随着人事档案功能的弱化,“弃档”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有关媒体报道,目前在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存档的有12万人,但有20%即2.4万人放弃了档案;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的数据也表明,其所代管的5万余档案中,有1.5万份被遗弃;成都市人才服务中心也有五分之一的档案成为没有人要的“死档”;四川省有关部门统计,全省人才“死档”己超过20万份;而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甘肃省的一个人才市场,就有8000份人事档案遭到了主人的遗弃,竟占到该市场所存档案的40%。据新华网20__年1月23日报道: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的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60万“弃档族”,而且至今,“弃档”现象仍在大量增加。这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如图(图3.1 弃档演变规律,此处略)

(二)客体弱化人事档案信息价值

1.人事档案造假严重

据济南档案信息网公布从网上点击人事档案造假,有9400条信息,点假人事档案,有2800条信息,点击文凭打假,有45200条信息,点击人事档案打假,有976条信息。下面举一些例子来证实一下人事档案造假问题绝非危言耸听。海南工商系统人事档案造假案、河北石家庄团市委副书记王亚丽档案造假案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档案造假案例(具体参见附录A:王亚丽造假骗官案件),可见人事档案造假多么严重。

2.人事档案材料内容质量不高

人事档案是人的“说明书”,应能全面、详细地反映一个人各方面的情况,做到“阅卷如见人”或“档若其人”。而现实中的情况是,许多人的人事档案内容陈旧单一,信息量不足,缺乏个性,利用价值不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容未被记载,一些人事部门不注意及时补充新材料,所保管的档案多为“过去式”;在对人进行评价时,形式雷同,格调一致,空洞的语言比较多;在评价缺点时,则用“进取心不强”、“表现一般”等词语一笔带过,详细、具体的评价则很少,缺乏定量与定性的综合性评价语句。另外,人事档案所填内容混乱,前后不一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3.人事档案信息化程度低,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仍然是滞后的、被动的。历来人事档案工作就被认为是保密性很强的工作,人事档案作为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的机密,这给人事档案披上了神秘的面纱;还有就是现单位人事档案利用工作大多是被动服务,只是等待领导及有关人员来查阅,缺乏主动精神,而且利用材料主要是党团材料,落实材料和工资调资方面的,真正用于人才选拔,培养开发及预算等方面的较少,没有发挥人事档案应有的作用;另外,人事档案检索工具单一,查找方式落后,案卷质量不高,严重限制了其信息服务和交流作用的发挥。相对于历史档案、文书档案的宣传活动较少,使人事档案信息价值实现的广度和深度受到极大的制约。

(三)中介制约人事档案双元价值无法结合实现

1.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导致分散多头管理

从本质上而言,现行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运作模式仍是继续沿用党政机关管理干部人事档案的传统模式,只是依据建档对象(即管理对象)的分类以及建档对象的群体特征差异,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略显差异。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集中统一和分级负责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但存在明显而严重的分散性。

2.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的尴尬

中共中 央组织部、人事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指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为县以上(含县)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人事档案代管机构有隶属于政府部门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也有与政府无隶属关系的猎头公司、人才市场;有以履行政府职能,为社会提供服务为宗旨的事业性机构,也有如企业般市场化运作的商业性机构,其性质不一,管理混乱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理顺。

3.人事档案法制建设不健全

现有的人事档案法规,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或中期制定的,没有根据现实需要进行及时修改,严重滞后。如《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等;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事档案工作在法规方面实际执行的是一个条例《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一个办法《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一个考评标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评标准》。无论是党政机关、企业、事业的所有人员都是按同一办法、标准进行管理和要求,只注意共性,忽视了个性,未能体现出分类管理的格局;学生档案、工人档案的法规建设力度不够,目前学生档案几乎无章可循。同样地,工人档案虽有《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但它也只是《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简本,未能体现出自身的特点。

四、“双元价值观”与人事档案价值实现

覃教授在《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兼论过渡时期的档案思想》一书中总结到“档案双元价值的综合发挥是档案事业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工具价值与信息价值如何完美结合,是现代档案工作体制创新的关键。因此,档案事业现代化应以体现‘档案社会责任感’(工具价值的实现)和‘档案公众服务意识’(信息价值的实现)为观念要件”。([24] 覃兆刿.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 [M].第1版.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__年6月,第11页)

同样地,要使人事档案价值实现最大化,也就只有从上文分析的两条途径——一是紧密结合人事档案双元价值,加大人事档案价值实现的深度与广度;一是人事档案双元价值并重,遵循档案价值规律。

(一)模型分析

参照《椭圆现象:关于档案价值实现的一个发现》一文中建立的档案价值实现的“椭圆模型”,我们总结出增大档案价值实现程度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缩小c即工具价值与信息价值之间的距离,使其紧密结合;二是在一定现实条件下,让MF1与MF2趋向相等,即双元价值并重。

1.人事档案双元价值结合

若短轴变长(见图4.1),则会增加椭圆覆盖区域的面积,这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工具价值与信息价值的紧密结合),人事档案价值实现的深度与广度加大了。或许,当我们对人事档案作为一种行为方式与其作为记录和文献所归属的实体所承载的人事档案资源的相互促进有了透彻的认识,档案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为什么要结合才能有益于档案价值实现就好理解多了。此时焦点F1、F2 向原点o移动,社会利用人事档案的能力提高导致人事档案价值实现的范围拓展和程度加深,继而引起“椭圆现象”的增大效应,表现为人事档案资源增量、人事档案利用需求增强、人事档案价值实现机会增多和利用工作效益提高,人事档案工作的地位和在人事管理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提升。人事档案双元价值高度紧密结合,呈现为椭圆向圆运动的态势。此事,人事档案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图4.1 人事档案价值实现程度的变大,此处略)

2.人事档案双元价值并重

在具体的利用环境中,“双元价值”集合的呈现量是不同的,其呈现的规律符合“椭圆现象”。在图4.2中,MF1(M呈动态表现为M1到M2的运动过程)表示档案工具价值取向的反映量大小,MF2表示档案信息价值取向的反映量大小,档案价值量等于MF1与MF2之总和。如图,当M点处于M1位置时,在该次档案利用时,其工具价值的实现大于信息价值的实现(M1F1>M1F2),就档案价值的本次利用总体实现程度来看,并没有达到最大(其所在“点”高度未及短轴端点)。很显然,当M2F1=M2F2 时(见图4.2),档案在某次利用时价值实现程度达到最大化。这表明本次档案利用是同时注重了工具价值与信息价值的实现。(图4.2 人事档案价值具体实现,此处略)

人事档案价值在具体利用环境中的实现依然符合以上现象。具体说来,在人事档案利用时,如果只是注重人事档案作为管理和控制工具的工具价值,而忽视人事档案所承载的信息所具备的价值,只藏不用,就档案价值利用时实现的总体价值来看,并没有达到最大;同样地,一味的重视人事档案信息价值的开放利用,而忽视了人事档案作为一种方式的工具价值,可能导致人事档案实体在安全性等方面出现问题,仍然无法最大化的实现人事档案价值。

可见,在人事档案价值实现过程中,我们必须强调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双元并重,如果走向任何一端都只能是走向“封闭”或“失控”的不正常局面,因为都是违背档案价值规律的。

(二)实践指导

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人事档案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双方构成了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矛盾是人事档案价值实现的基本矛盾。档案价值的实现是指档案价值关系双方通过矛盾运动从而达到同一,是档案的潜在价值向实现价值转化的过程。具体同一实现的基本模式如图4.3所示

(图4.3 人事档案价值实现的基本模式,此处略)

1.人事档案作为管理工具的强化

“干部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档案工作的组成部分。它是为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选贤举能,知人善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25] 中央组织部、国家档案局颁发修订的《干部档案工作条例》,1991年)这里对人事档案的工具价值有了一个详细的描述和肯定,即人事档案工作是适应人事工作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在人事部门领导下,围绕组织、人事工作的中心任务而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它是贯彻组织、人事工作路线的工具,是做好组织、人事工作的必要条件。因此,发挥人事档案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作用,实现人事档案的工具价值是有必要的。

(1)提高社会公众的人事档案意识

要培养和提高人们的人事档案意识,必须通过借助外力来实现。借助外力就是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广造舆论,大力宣传什么是人事档案,人事档案收集归档的范围,人事档案的作用,人事档案与个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人事档案等内容。使人们认识到,人事档案与个人密切相关,是维护个人权益,落实有关待遇,澄清问题事实的可靠凭证,也是组织上选人用人的可靠依据,从而激发人们关心人事档案,主动向组织人事部门移交人事档案归档材料的积极性,提高人们的人事档案意识。这是人事档案工具价值形成与实现的基础。

(2)档案工作人员的档案工作水平

要提高人事档案工具价值的实现,要求人事档案工作者提高档案工作水平,深入开发人事档案信息,积极主动地提供利用,变“死”档案为“活”信息,把人事档案工作做细、做活。充分利用所管理的人事档案,对人才队伍的状况、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等做出分析,对人才队伍做出预测,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从而引起领导的重视和关注。这是人事档案工具价值的实现方式也是提高人事档案工具价值的 重要影响因素。

2. 人事档案作为人事信息的服务

计划经济时代,源于官僚制的人事档案,作为一种有效的制度技术和管理工具与单位制度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对“单位人”科层控制和非人格化管理,所以更多关注人事档案的工具价值的“控制力”实现。但信息时代,身处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人事档案管理在理念和制度设计上已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其信息价值的社会服务功能亟待彰显。

(1)内容信息改革

①归档个性内容

在人事档案中增加反映人员个性内容的文档记录材料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在我国,已经有多个省市开始行动。如上海人才服务中心顺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我国率先成立了人才业绩档案部“旨在系统收集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对国内外企事业单位高级人才的业绩、技术等情况进行综合动态管理”。([26] 庞国明. 人事档案呼唤改革[J]. 中国人才,20__年第6期)对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充实档案材料,重点是及时将他们的工作情况、工作业绩以及在重大活动或重点工作中的表现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群众认可情况、考核考察材料收入档案;对一般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要重点收集他们的学术和技术推广成果材料、企业经营者利税材料等;对社会流动人员,则要着重收集那些能据此判断一个人素质优劣的材料,比如个人业绩、信用记录、素质能力、职业生涯、个性特点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材料;对在校学生,要突出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只看学习成绩难免会比较片面。

②收集补充新内容

“人事档案从建立起,就需要不断的补充完善,每个人的档案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及时补充真实详尽的各种材料。”([27] 白红霞. 对人事档案管理的人事[J]. 陕西档案,20__年第2期,第27页)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去形成的“人事档案观”也应与时俱进,人事档案的内涵应得到相应的扩大和丰富。其中不仅应包含个人履历之类的记述性材料,还应当包含许多其他关于当事人的材料,比如能真实反映人才的能力、特长的内容,关于个人信用的记录,涉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内容等。

(2)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

人事档案信息化是就是在组织人事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人事档案管理活动中应用现代化技术,紧密结合实际,对人事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管理和提供利用,为人才强国,人才强企做好组织人事工作的基础保障。

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主动提供服务

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变过去“重藏轻用”、“坐店等客”的被动服务局面。人事档案与其它档案比较起来,其保密性更强,有些人事档案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不能公开利用的,但这并不等于说人事档案工作只能被动等待查阅,必须转变这种思想观念,正确对待人事档案的保密性,该保密的严加保密,可以提供利用的,应主动积极做好开发利用工作。

②建立人事档案信息和全文数据库

建立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是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人事档案工作提供利用实现优质服务、主动服务的基础和前提。信息库的内容要准确、全面、详实,并且随时维护和更新。不仅包括人员基本情况信息集,而且要包括人员的学习、工作经历集、职务任免集、职称评聘集、工资变化集、奖惩集、科研成果、发明专利集、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集。通过数据库,可以进行人员信息的查询、检索、统计、分析,生成各种名册和表格,大大提高人事档案利用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挖掘人事档案的内在潜力。

③建立人事档案信息服务网络

在全文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个人图像、声音等资料,全方位扩充人事档案信息内容。加强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三网”建设,建成内容齐全、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的人事信息服务网络。建立人事档案信息服务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

可借鉴美国的人事档案信息管理制度,将我国的人事档案信息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是自由查阅的人事档案信息;第二级是申请查阅的人事档案信息;第三级是严格保密的人事档案信息。

3.人事档案双元价值的实现

(1)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对于不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的规章制度,必须进行改革,改掉旧的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及时建立新的更为科学合理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完善管理办法,加强规章制度的落实,不断修改人事档案管理措施,打破旧的陈规观念,积极地做好新时期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2)设立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机构

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机构的设立是建立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推动各个单位人事改革,推动聘用制,而且十分适合目前流动人员大幅度增加的现状。保管人事档案的社会化机构可采用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市场化现代企业的运作方式,树立自己的“品牌意识、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营销意识”,靠先进的管理手段,极高的行业信誉,细致周到的服务,丰富准确的信息资源,根据社会及市场的需要,在职能允许的范围内开展业务。这种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机构的设置可以是某个行政区划内一个或几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也可以是跨区域的集团,规模与数量完全由市场决定,在优胜劣汰中接受市场选择,但它们仍然要接受组织、人事、劳动、档案部门的监督与管理。

(3)完善人事档案法制建设

人事档案法体系是组织人事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档案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建立健全人事档案法规体系是依法治档之本,是开展人事档案工作的依据,是搞好人事档案工作的根本保证,应花大力气做好这项工作。单位档案工作要真正做到依法治档,必须强化档案法治的宣传力度,必须从领导做起,增强单位整体的档案意识,使依法治档变为单位自觉的行动,重视单位的档案工作。同时进一步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档案法》、《干部档案整理条例》、《干部人事档案的材料分类、排序、编目》等制度的要求办事,依法处理人事档案事务,以促进人事档案工作在法治的轨道上正常运作。

结语

对于社会组织而言,人事价值的实现既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又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它贯穿于人事档案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始终,是检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根本标准;对于个人而言,人事档案作为人的身份符号成为组织管理工具的一部分,同时又作为社会人的记录,成为个人实现的一种精神寄托和生命遗产。因此,基于双元价值观视阈的人事档案价值及其实现,不论是对社会组织还是当事人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可操作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关注人事档案作为行为方式的工具价值的实现,又要争取在人事档案为社会组织提供制度控制的前提下开发其信息价值,实现当事人的知情权和利用权。最后,在注重人事档案双元价值结合并重的基础上,为人事档案价值创造良好的实现条件,让人事档案工作发挥应有的社会价值。

受限于个人水平、时间、精力等因素,本论文存在一些疏漏和不足,理论上尚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人事档案价值实现平台的构建,人事档案管理业务流程的重组和优化内容管理等都是很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因此,笔者还需在今后继续深入思考和学习,望各位老师和广大人事档案工作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覃兆刿.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兼论过渡时期的档案思想[M].第一版.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__年6月.

[2] 邓绍兴. 人事档案教程[M]. 第1版.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__年4月.

[3] 王英玮. 信息时代的人事档案管理——理论·实践·方法·技术[M]. 第一版. 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__年5月

[4] 朱玉媛. 当代人事档案管理[M]. 第一版.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__年10月

[5] 王法雄. 人事档案管理概论[M]. 第一版.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

[6] 吴宝康. 档案学概论[M]. 第一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1月

[7] 陈兆祦,和宝荣. 档案管理学[M]. 第二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8] 史玉峤. 现代档案管理学[M]. 第一版. 青岛:青岛出版社,20__年

[9] 吴宝康. 档案学理论与历史初探[M]. 第一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10月

[10] 黄坤坊. 欧美档案学[M]. 第一版. 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年5月

[11] 吴宝康. 论档案学与档案事业[M]. 第一版.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88年4月

[12] 王玉梁. 价值哲学新探[M]. 第一版. 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13] 覃兆刿等. 椭圆现象:关于档案价值现实的一个发现[J]. 档案学研究,20__年第5期

[14] 聂云霞. 档案价值新论:档案双元价值观的逻辑内涵与实践体认[J]. 档案与建设月刊,20__年第6期

[15] 任越. 双元价值论对我国档案事业的指导作用[J]. 湖北档案,20__年第2期

[16] 任越. 双重价值论与双元价值论——两个时代档案基础理论的对话[J]. 山西档案,20__年第2期

[17] 任越. 从观念到理论——档案双元价值论的演变轨迹研究[J]. 档案学研究,20__年第一期第30-34页

[18] 张斌. 档案价值认识的系统结构[J]. 档案学通讯,20__年第2期

[19] 宋明远. 要加强干部档案工作的宏观管理[J]. 档案工作,1993年第12期

[20] 庞国明. 人事档案呼唤改革[J]. 中国人才,20__年第6期

[21] 白红霞. 对人事档案管理的人事[J]. 陕西档案,20__年第2期

[22] 邵金莲. 论新时期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深化[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__年第6期

[23] 方彤. 国外人事档案管理的经验及其启示[J]. 科学教育家,20__年第9期

[24] 戈立华. 试述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与对策[J]. 科技创新导报,20__年第7期

[25] 昌韬. 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改进策略的思考[J]. 桂林师范高等专业学校学报,20__年3月第24卷第一期

[26] 冯惠玲. 论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J]. 档案学通讯,20__年第3期

[27] 姜建明. 新形势下的人事档案工作改革[J]. 兰台纵横,20__年第4期

[28] 邓绍兴. 人事档案的历史沿革[J]. 中国人才,20__年第6期

[29] 刘琴. 人事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档案学通讯,20__年第3期

[30] 陈勇,韦克. “中国黑档”对人事档案工作的影响极其思考[J]. 档案学通讯,20__年第4期

[31] 陈慧兰. 浅谈人事档案的实用价值[J]. 世纪桥,20__年第23期

[32] 张喆. 美国政府人事管理制度放松规则对我国的启示[J]. 经济论坛,20__年4第4期

[33] 王凤芝. 国外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浅述[J]. 黑龙江档案,20__年第2期

[34] 周放. 美国联邦政府人事管理制度[J].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__年第1期

[35] 林苑纯. 中美人事档案管理之比较及启示[J]. 外国档案,20__年第2期

[36] 高合顺. 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对比研究[J]. 东岳论丛,20__年第5期

[37] 邹敏. 简述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历史演变[J]. 黑龙江档案,20__年第2期

[38] 李海军,王瑾,吴先年. 美国档案管理体制及信息化工程建设[J]. 兰台世界,20__年9月

[39] 顾彩霞. 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症结及解决途径[J]. 黑龙江档案,20__年2月

[40] 陈国云.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风险管理[J]. 档案管理,20__年第1期

[41] 贺未英. 中美人事档案利用之比较研究[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__年5月,第26卷第三期

[42] 沙莎. “主客体关系价值说”视野下的档案价值论[D].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__年4月

[43] 赵梓彤. 论档案价值在不同实践阶段的演变[D]. 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20__年4月

[44] 唐晶. 当前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发展方向的探索[D].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__年10月

[45] 杨恩红. 人事档案工作发展思路探析[D].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__年4月

[46] 沈卫. 论社会转型时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D]. 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__年6月

[47] Mordechai mironi. The confidentiality of personnel records[J]. A legal and ethical view,May, 1974 Labor Law Journal

[48] E.C.Robbins. Development of personnel records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otice of Use Restrictions,May 20__

[49] Pablo Acosta. Promotions, state dependence and intrafirm job mobility :evidence from personnel records [D].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April, 27th, 20__

价值观论文篇2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蕴汲取传统文化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价值理念,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来源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奠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升华和超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阐释并概括了其中所包含的新的思想元素。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诉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富强,即富足而强盛。国家富强昌盛、人民幸福安康,历来是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管子•形势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强调物质利益,认为人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原则即是物质利益原则,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物质利益而存在。富强就是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物质利益原则的体现。人们的生活和需求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物质利益,而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是物质诉求和精神诉求的统一,人们不仅需要富足的物质生活,还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当代社会尤其如此。这就赋予富强以新的含义:富强在当代社会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充裕,更是包括精神财富的富足以及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双重发展。民主,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倡导“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等价值观念。与古代民本思想站在君主立场上限制和约束君主行为的思想不同,当代民主思想是在坚持和强调人民当家做主基础上维护和发扬人民群众的民利,确保人民民主国家的性质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制度,融入了时代内容和社会主义本质。文明,即是社会开化、进步的状态,是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的特征。中国古代关于“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的传统思想,阐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当代文化与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延伸,我们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建设更高层次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和谐,是对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描绘,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和为贵”、“和而不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内敛为主的传统“和”理念经过马克思主义的改造演进为当代中国既强调和谐相处又主张积极进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为基础,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提供了共同利益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底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思想内涵十分深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人类历史进程创造的最重要成果,也是全人类最大的价值共识,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思想内容和最为深刻的价值观诉求。自由,在中国古代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从一开始就把个人的自由与他人的自由、自然的自由有机地统一起来。庄子主张人没有绝对的自由,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即是实现自由的途径。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由此才能实现“天人合一”。到了近代,西方自由思想传入中国并被先进的知识分子与中国传统的自由观相融合,把自由与民主联系起来,倡导资产阶级自由价值观。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传统自由观的伟大变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自由,就是要让人民能够享有充分的人权和自由。平等和公正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平等体现了民众的愿望与诉求,而公正则表现出统治者的职责和义务。中国传统文化对“平等”、“公正”都很重视。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孟子也谈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把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法治,即依法治国。传统文化虽然特别强调德治,但其中也蕴含法治的思想。孟子认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荀子更重视法治,他主张通过“法治”来补充“礼治”是很重要并且必要的。总之,在社会层面上,德治与法治应该相互补充,才能在固本培元的基础上有制度地保障。与传统文化更多强调德治、礼治不同,现代社会更注重法治。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的基本要求,通过法治来治国理政、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平等和公正。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诉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上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诉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塑造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具体而清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战国策•西周策》说:“周君岂能无爱国哉”;《汉纪》也有“欲使亲民如子,爱国如家”的记载。孟子亦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这便形成了中国人的“国”、“家”一体观念,是爱国主义产生的深厚文化渊源。敬业,是中国古代从业的道德标准,根源于中华民族的勤劳精神。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勤劳是兴国立世之本,是兴家立业之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勤有功”、“天道酬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等价值理念。敬业就要勤于学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劝学解》)。这些思想体现了古人的敬业精神。对于现代人而言,敬业就是一种对待职业、工作的奉献意识和使命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诚信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关于诚信的思想俯拾即是。《礼记•乐记》中就有“著诚去伪,礼之经也”;儒家学说则把“仁义礼智信”作为“立人”五德;孔子说:“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这些诚信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发扬光大。诚信是做人的标准,把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对中国古代诚信之道的传承,同时也是对现实社会中诚信缺失的强烈呼唤。友善,就是人与人之间亲近和睦。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孟子的“与人为善,善莫大焉”等,都是对“善”的最精辟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诚信、友善,继承了传统的思想,更超越了传统意识,赋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实现了传统价值理念的超越和升华。

三、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的思想来源。这就决定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指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从而可以看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的价值认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1.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深厚的内涵。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深入研究。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拥有灿烂的文明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价值追求和精神财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内涵丰富,意义远大。能否做到正确传承传统文化决定于我们能否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待西方文化,我们要包容借鉴,用西方文化的精华来改进和更新中国传统文化;对待现代文化,我们要自信包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让现代文化的精华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契合,从而建立一个真正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升华与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文化的延续和历史的演进中实现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淀和孕育着中华民族思想和文化的优秀特性,我们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坚持传承与创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应该对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和合理成分加以借鉴,只有这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会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源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追求的凝聚,理应让这些思想精髓在当今时展进步的生动实践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得到充实和更新,得到更大的发展。核心是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核心与灵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才能使自身的作用更好地发挥,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符合中国国情。当然,绝对不能生搬硬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不能形式主义地结合马克思主义,而是要在传承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中有效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价值观论文篇3

1.1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出现的问题

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大学生传统的政治价值观受到了冲击。再加上流行文化的影响,使大学生政治价值观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具体表现在:1)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呈多元化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念涌入中国。而流行文化的发展为其广泛传播提供了载体。青年政治价值观就是青年人对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问题、政治立场、政治现象等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观点和看法。盛行的流行文化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政治价值取向,也对传统的主流政治价值观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方面,流行文化所带来的某些政治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大学生的某些需要,这些政治价值观使大学生的政治观念和政治信仰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社会生活的高低层次性、纷繁复杂性及政治思想本身的相对独立性决定着大学生政治价值观会出现多类型共存的现象,表现出政治价值观多样性的特点。再加上我们正处在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的年代,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的交融、交流、交锋日益频繁,也使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点。2)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淡漠,法治观薄弱依法治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是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保障。法治观是公民政治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之一,良好的法治观有利于政治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在流行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法治观念愈来愈被忽视。流行文化的娱乐性特征,使某些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抱着娱乐的心态,他们没有树立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治观念,为依法治国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在流行文化的冲击下,很多大学生对公民责任意识和法治观念缺乏必要的认识,进而忽视法治观教育。3)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发展呈现不稳定性和反复性成年人的政治价值观经过长期的演变和深化,已经具有了稳定性。他们具有明确的政治观念和客观的政治态度,不会因为偶发的政治事件和急剧的社会变革导致政治上的反复。而大学生由于知识面的狭窄、社会实践活动的缺乏、理论思维的不成熟,尤其是流行文化的冲击,使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发展呈现不稳定性。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的发展也是遵循这一规律,在政治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暂时的倒退和停滞是不可避免的,必然是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实现。但是,流行文化的冲击,使大学生的这种反复性和不确定性的概率大大增加,他们的徘徊期明显拉长。

1.2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流行文化的普及,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呈现出许多新的问题。如多元化的政治价值观选择、公民责任意识和法治观的忽视、政治价值观确立的反复性和不稳定性等。究其原因,主要有:1)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与日俱增。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政治环境中各个因素的性质,形式及变化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政治生活,进而影响他们的政治态度、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大学生正处于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政治理论学习的关键时期,他们思维的独立批判意识增强,迫切渴望能够独立地选择政治观点。而社会宽松的环境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多种渠道,流行文化就在其列。他们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零碎的乃至片面的政治见解。由此形成的政治价值观肯定是错误的和片面的。2)个体因素的影响社会政治现象的主体是政治的人即政治人,离开政治人的政治行为,一切政治现象都无从谈起[3]。个体政治价值观的树立主要受自信心、政治责任感等因素的影响。大学阶段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政治的朦胧感情使他们既想参与政治又没有自信参与进去。自信心与政治的介入程度密切相关。自信心强的人他们的政治效能感就强。但是,大学生普遍表现出政治自信心缺失,他们不愿或没有自信参与和关注政治。再者,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普遍不强。流行文化的影响使他们更愿意以娱乐化的心态面对生活,他们不愿参与政治、不关心政治,进而影响政治价值观的树立。

2流行文化影响下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的路径选择

流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在带来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对政治价值观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在面对这些挑战时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引导和培育大学生的个人价值观选择意识,使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教育能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行。

2.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方面,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障。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应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让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用其指导自己的价值追求和目标选择。事物的发展都是相互的。一方面,流行文化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会推动流行文化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有效地发挥两者的“正能量”,进一步影响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确立。

2.2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为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提供思想保障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政治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是大学生进行理论学习的主渠道。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先导作用,将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及时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必须适时地调整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法和内容,使其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当然,在积极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和方法时,我们还应该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艺术性,就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不能看作简单的说教,还应该在说教的同时,注意语言的艺术和方法的艺术,将两者相结合,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优化发展。应在上课的同时,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使大学生能将相关教学内容融入实践活动中。只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发挥出来,才能使大学生在面对流行文化的冲击时能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

2.3推动校园网络文化育人功能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选择提供必要条件

校园网络是流行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先进性,使能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流行文化占据校园网络的各个方面,达到全方位、多途径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需要大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如建成校园红色网络,举办网上政治理论竞赛等等。针对大学生中出现的一些思想问题,可以举办网络问答、网络干预等有效方式,使学生们能第一时间获得帮助。要严厉抵制流行文化的消极影响,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使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实现“网上网下”相结合,进而推动政治价值观的建立。

价值观论文篇4

二、“乡贤文化”在推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过去,为了组织或集体的利益牺牲个体的利益,是很正常的价值取向。改革开放之后,更多元的文化、更快的经济变化,冲击了原本已经形成的“集体至上”价值取向和传统道德观念。虽然正是因为这种冲击,使农村文化实现了从落后愚昧向开放多元的转变,但市场经济也带来了更多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

(一)缺乏正确思想的引导

在农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在农村社会形成并巩固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理想。然而,不少农民群众甚至是部分党员同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不甚了解,而封建迷信思想却在农村地区越来越有市场。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项指标进入换档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农村稳定。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首先,基层领导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必须要将物质文明建设至完美,才能够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其次,基层党组织虽然的确尝试在农村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但由于方式落后、教材陈旧,所以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具体实践上看,效果都不如人意,甚至导致封建迷信在农村社会伦理道德出现真空的背景下“重新上位”;再次,部分基层领导的行为不检激化了干群矛盾,加上对农村宗族势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基层领导在农村社会的权威甚至不如某些“地方豪强”;最后,缺乏健全的组织机制,从某种角度上看,这一问题的存在是封建迷信死灰复燃的诱因。

(二)不良风气在农村死灰复燃

农村产业化的发展,使农村生产效率得到不断增强;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致使农村耕地被占用,可用耕地减少;农村群众的知识水平不高,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工作要求。上述原因都使农村群众的闲暇时间增多,而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文化娱乐就是看电视,使得农村群众娱乐活动匮乏。因为农村发展经费不多,村内的图书馆设施得不到及时的修缮,藏书量少且陈旧,满足不了广大村民精神世界的需求。近年来,农村得到发展,治安有所好转,但黑恶势力以及等恶劣风气又开始在农村地区抬头。在农闲尤其是春节期间,毫不夸张地说,部分农村地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现象,不仅有麻将、扑克、牌九等较为老派的方式,还有利用香港彩券开奖结果、跑马竞赛结果、足球比赛结果等进行的现象。根据不完全统计,在广西14~40岁的农民中,有过经历的占38%,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每年10次甚至更多;同时,活动往往与农村的黑恶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对农村治安造成了严重影响,更有部分基层农村领导与黑恶势力狼狈为奸,大敛不义之财,纵容其组织等违法行为甚至为其遮掩。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金钱至上心理盛行

在市场经济对农村地区的道德伦理体系造成巨大冲击的背景下,不少农民的价值观都逐渐世俗化,一些人疯狂地追求财富,这显然与中国农民传统的价值观念背道而驰。具体来说,不少农民认为金钱是万能的,一些人对金钱的喜爱已经达到了崇拜的地步。虽然大部分农民仍然能够坚持通过双手创造财富,但其中也有急功近利者不顾道德伦理甚至是法律法规,通过非正常手段敛财。同时,相比从前一听到基建经费短缺,人人踊跃捐款、义务劳动的盛况,今天有更多的农民拒绝无偿提供劳动或捐款。即便是改革开放走过三十余年、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我国社会中仍然会出现不少因配套政策缺位导致的问题。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使得我国社会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第一,民众陷入逐利怪圈。在市场意识席卷农村社会后,农民也不再受礼教以及“集体意识”“牺牲精神”的束缚,开始通过商业活动赚取利益,这本来也无可厚非,但因为缺乏指导,所以不少农民也陷入了“逐利不顾道德”的怪圈当中,传统的村落凝聚力不再,淳朴的民风难寻。[1]第二,非法牟利思想侵蚀。由于不少人已经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实现了发家致富,这对部分仍然挣扎在温饱线的农民来说是一大刺激,这部分人也开始试图通过非正常手段快速获得财富。第三,享乐主义盛行。生活条件的改善也开始让农村青少年开始更多地接触来自城市的物质文化,导致农村青少年开始出现享乐主义,加上农村地区的留守青少年本身就得不到正常的家庭教育,使得新一代的农村居民在三观意识上存在诸多问题。

三、“乡贤文化”在推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对策

“乡贤文化”不但能够在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成为重要助力,而且也是在农村地区教育、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因此,农村党组织更应大力培养、弘扬“乡贤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农民群众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理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让“新乡贤”在乡村有地位受追捧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弘扬优秀的伦理文化,借鉴传统的道德教育,对于切实改进和加强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培育工作有着重大作用。[2]首先,要营造“见贤思齐”的风气。无论是在职场中、家庭中、社交中,都应该对“乡贤文化”给予充分褒奖与尊重,使得农民群众可以憧憬成为乡贤,营造“见贤思齐”的风气。其次,要宣扬古之贤明。具体来说,即各地基层组织应收集整理当地乡贤的有关文献,并选取其中那些合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事迹,对其进行表彰宣扬,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建立“乡贤堂”,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再次,要对“新乡贤”进行表彰。诚然,不少“新乡贤”长年外出务工,但他们同样可以通过同乡会等载体来发扬“乡贤文化”,教育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各级组织应该对表现突出的“新乡贤”进行表彰,让他们有更强的动力发扬“乡贤文化”。

(二)凝聚乡贤力量,推动乡村发展

要培养文明乡村风貌,表彰在生产生活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乡贤及普通农民,让表现优秀的农民上台宣讲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以及实践过程中的心得。倡议有能力的乡村能人捐资助学,修缮公共设施,帮扶困难家庭,培养向善的文明乡村风貌。事实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精神、民族情感以及道德风尚等领域的扩展,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践行过程中得到发展的体现。[3]要改革农村治理结构,乡贤作为农村社会最具话语权的群体,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治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利用乡贤解决农村社会的各类问题与矛盾,并争取在条件成熟时建立起农村基层乡贤治理系统,配合农村基层党组织做好相关治理工作,在治理过程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大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不少拥有商业头脑的农民并不会将背井离乡、入城务工视为此生唯一的谋生方式,而是自己创业的开始,他们在入城务工后不但累积下了可观的物质财富,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社会阅历和知识储备。加上入城务工期间,这类农民也建立起了更广泛的社会联系,不断提高其社会影响力。这一切条件的存在,满足了农民回乡创业的物质基础与精神基础,从而让这些农民在创业过程中留下了更多的优秀本地人才,为家乡创造了更多的财富,身体力行地实现了“中国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具体的体现。

价值观论文篇5

2集体主义认同差距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对比中西方发展的历史,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鉴别中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产生中西方文化礼仪的重要基础。西方人认为:每个人有着自己的独特身份和个性,而千万个个性和身份独特的人才能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西方看来,只有尊重每个人的利益,发挥每个个体的优势,才能够有社会的发展,特别经常用“天助自助者”来阐述个人主义,这成为西方专有的文化符号,也成为西方文化礼仪的重要出发点。特别是在基督教的传统中,对个人更是突出和强调,在不断传承和发展中尊重个人隐私成为西方文化礼仪中一个公允的价值观念和基础,而这一点也经过不断地发展成为世界上礼仪的共识。应该看到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不等同于自私和利己,而是在尊重个人的利益与价值的同时,实现集体和社会的发展。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认同上的不同出现了西方人特有的对家庭、友谊的不同理解,出现了对个人尊重的西方文化礼仪。在中国的文化和传承中集体主义一直是广为推崇和赞扬的美好事物,无论是孔子的仁爱思想还是墨子的兼爱思想都对集体主义有着共同的肯定与鼓励,在中国传统意识中,有集体作为基础才能够有个人的利益,“大河没水小河干”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中国传统思想里更加强调集体的奋斗,个人的成功属于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鼓励那些为了集体而做出个人利益牺牲的人。在这样的认知条件下中国文化礼仪更加重视集体主义,往往会出现对集体主义的膜拜,中国文化礼仪在表现形式上就变得更加含蓄和谦虚,带有强烈的“东方智慧”的风味。

3家庭观念不同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西方家庭结构较为简单,基本为“父母———孩子”的二元结构,多数老人在经济独立或者有自理能力时采用分开居住的方式,老人更愿意从精神和荣誉上给年轻人以指引,而很少从金钱、体力上给年轻人以帮助。而青年人认为自己代表着希望,如果跟老年人长期住在一起将会在荣誉、自尊、能力方面受到损害,因此也不会轻易组成老少几代、亲戚朋友的大家庭,这是西方社会的文化特色,同时也产生了西方文化礼仪的特点,对于西方家庭,成员被视为平等的主体,每个人有平等的发言权,因此,可以看见西方的孩子直呼祖父母的名字,而这一点在中国无疑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才是家庭幸福和家族兴旺的标志,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中国家庭的结构属于“老人———子女———孩子”三元结构,家庭成员在一起居住和生活,在家庭中年轻人对老人的尊敬和服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家庭尊重老人的经历、付出和指挥,老人在家里有特殊的荣誉和特权,特别是在经济活动中,中国家庭有彼此支持和相互依赖的特点,这使得中国家庭更加重视自身的修为,避免因自身的不足和缺失,给整个家庭的其他成员带来损贬,这就使中国家庭成为成员共同认可的单位,因此,中国家庭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荣誉感。反映在中国文化礼仪上,中国更加注重“尊老爱幼”,遵循在礼仪上突出秩序,在秩序上强化尊重。

4对民族主义认同差距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民族主义是对民族的认可,中国历经了5000年的风雨,中国的国家形式也是由汉族独自建立的。我们说的社会礼仪标准也是在汉族文化的基础上独自建立的。汉族在历史上通常和他们的祖先生活,在工作期间和社会的连络用语言表达。只是表达一个微小的行动就能表明一些意义敏感的意思。当你说一半批评或仅仅说一些事物的时候,人们能了解什么。你想要说。如此当他们表达他们自己感觉的时候,人们不需要说出他们所有的意图。在西方人中的时候,举例来说例如美国是一个有超过二百年历史的移民国家。然而,美国人一定清楚地表达他们想要的和需要的。只有这样听话者才能很好得了解。因此他们的语言一定说出他们必须说的。

价值观论文篇6

二、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嬗变的社会因素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的社会性也意味着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是通过社会化过程得以实现的。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变迁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条件,为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提供方向性的指引。

1.社会变迁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纵观我国建国后的历史进程,从建国初学生的热情高涨到期间学生的盲目冲动,从改革开放初期学生的心理到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张扬,其价值追求由封闭化、情绪化转变为多元化、务实化,这些都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迁,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产生认同并对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价值观呈现积极向上的整体态势。与此同时,伴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断推进,关注与保障民生成为国家政策的新导向,受此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也呈现出务实性,关注个人成长和专业化领域,习惯应用和借助工具、外界关系实现自我价值目标。另一方面经济社会转型引发我国社会结构形态、利益分配格局等重大变化,经济成分多元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导向多元化、榜样模范多元化,必然带来价值选择的多元化,这也是导致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因素。市场机制、竞争机制以及新的利益分配模式,在增强大学生竞争意识、自立自强精神的同时,其负面因素诸如分配不公、诚信缺失等也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地位,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更加趋于世俗化、功利化,“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一部分大学生中具有泛化的倾向”。〔3〕

2.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交流及其融合为当代大学生审视社会、思索人生提供了多维价值视角。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文化产品及其文化传播优势宣扬其自身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及其它不良文化思潮,妄图不断渗透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大学生尚未具备较强的价值判断能力,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干扰,导致他们出现政治意识淡化、理想信念转移、社会责任感弱化、价值观混乱、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等问题。而手机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大学生又时刻处于网络文化的侵润与熏陶之中,他们不断接受、思考、内化、践行着其间传播的文化信息。网络文化传播具有全球化、开放性及难以监管等特点,海量信息流中掺杂着诸多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和非主流文化,严重冲击和消解社会主流文化,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负面作用,形成其价值选择的矛盾性与行为方式的盲目性,甚至造成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流价值观产生逆反心理。当代大学生对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践行既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又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文化变迁产生积极作用。

3.学校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导向

随着高校扩招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严峻形势,高校将教育教学重点落在专业领域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导致“工具理性”大行其道。各高校不同程度存在着重专业、轻人文、重技能、轻素质的倾向,这直接导致部分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够重视,或者说其重视度只停留在认识上,缺乏实质性投入。而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学条件、师资培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与当前形势存在明显差距,甚至存在被边缘化的倾向。只有在师生双主体互动过程中,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才能得以不断提升。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停留在落实教学任务和开展校园活动的层面,缺少师生交流,缺乏学生主体参与性,无法触及心灵并真正解决其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困惑,最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与此同时,大学生活中脱离了父母和教师严格的管理,朋辈群体共同学习生活,其相互间的影响日趋扩大,由于年龄相仿,情趣相投,加之大学生群体价值观的开放性、包容性,个体不同的价值观很容易相互交流、传播、渗透和熏陶。作为校园文化,既有对主流文化宣扬的一面又有其偏离的一面。由于大学校园文化传播存在的自发性和反叛性,各种思想、观念交织在一起,使大学生价值观处于凌乱冲突的状态,甚至导致道德感弱化。在这种校园亚文化中,一些大学生错误的价值观念得到宽容甚至认同,极易滋生自我膨胀,走向人格缺陷。

4.家庭环境是大学生价值观的长效影响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人社会化的最初起点,家庭成员之间耳濡目染,相互影响,彼此教化。早在大学生步入大学校门之前,其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价值观念、生活习惯、家庭氛围等都会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产生深刻影响,构成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基础性要素。家庭经常谈论的社会性话题,自然流露出的价值取向往往会植入大学生的价值体系之中,当其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相契合时,就会得以进一步认同和践行;反之,则会产生疑惑和思考,需要通过价值判断重新选择,这也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必要的抉择。此外,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方面他们成长于“421”的家庭环境中,从小受到过多的保护和宠爱,很容易过分关注自我,不知不觉中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他们所在家庭显现出小型化的特点,家庭成员少,家庭关系简单,家庭成员沟通顺畅,家庭氛围较民主,这些有利于当代大学生认同并践行民主平等的价值观。

三、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嬗变的心理因素

青年大学生年龄相对集中在18-23岁,生理机能显著发展,心理发展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也是大学生最为迫切地关注人生价值、人生追求等问题的敏感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人生问题进入青年意识必须具备三个心理前提,即思维发展的水平,自我意识发展的水平,社会性需要的发展水平。”〔4〕由此可见,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大学生自我选择的结果,受到其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

1.思维发展水平为大学生价值观提供基础性条件

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人的价值判断能力这一必要前提,人只有在具备了较强的价值判断能力基础上,才能保证其价值观的科学性和稳定性”。〔5〕从这种意义上看,价值判断能力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的逻辑起点,而大学生思维发展水平为其提供基础性条件。大学生思维能力在此阶段得到充分发展,抽象性及理论性已达到很高水平,其思维形态从以形式逻辑思维为主向以辩证逻辑为主过渡,逐渐表现出一种相对的、实用的并具有背景性的思维形态。在此过程中,以现实为导向的实用性成分逐渐增多。经过多年的学习,大学生的思维日趋理性化,抽象思维、独立思考能力等得到高度发展,能够辩证地关注和思考个人发展、人际关系、社会热点等问题,不再轻易顺从家长、教师的教育权威,且有可能与之形成反抗情绪。但是由于社会阅历有限、生活经验不足,加之逻辑思维并不严密,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因而还不能完全准确深刻地理解个人及社会问题,其价值判断能力并不成熟,容易出现价值认知的偏差,价值取向的混乱。在多元价值选择的过程中,大学生群体很容易受到非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对不正确的价值观缺乏免疫力,从而导致其思维方式的改变,形成价值评判和选择的恶性循环。

2.自我意识水平为大学生价值观提供主观条件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克拉斯沃尔认为:“一个大学生关于某类事物的价值认识、价值体验乃至价值情感,一旦被实践所证实,被他人或社会所认可,就会在他的头脑中得以强化。久而久之,经过多次反复和加工抽象,就会成为一种固定的看法与态度,形成一种新的价值观。”〔6〕可见,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过程中,主体具有自主接受或选择价值观念的能动性,在认知、体验、践行某种价值观念时体现出主观能动和客观受动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此过程中,大学生自我意识发挥重要作用,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的主观条件。自我意识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方面构成。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部分,主要表现为:大学生更加关注自身内在素质和心理品质,更加关注自己未来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等,对自我评价以肯定性为主。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感部分,主要表现为:大学生自我体验较为强烈,情绪反应大,自我体验敏感性大,极易流露自己的感触和遐想,抒发自己的灵感和生活体验。这一特点将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情感因素。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意志部分,主要表现为: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与自我监督能力不断提高,多数大学生能够自觉制定学习目标和发展目标,但意志水平相对不太稳定,因此也表现出追求进步和自我消沉的矛盾冲突。大学生自我意识经历了由分化到冲突再到统一的发展过程。(1)自我意识的分化。在此阶段,大学生群体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细节有了新的意识,通过自我分析、自我反省思考“应该怎样做”、“自己做的怎样”等内容,努力平衡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关系,并为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合理地调节自身言行奠定基础。(2)自我意识的冲突。自我意识的分化一定程度上造成自我冲突加剧,表现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独立意识与依附心理的冲突、交往需求与自我封闭的冲突、自信心与自卑感的冲突、上进心与消沉感的冲突等。(3)自我意识的统一。由自我意识分化带来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必然过程,矛盾冲突一定程度上会带给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种种困扰,但也会促使他们设法解决矛盾逐渐趋向“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统一。在此“统一”的过程中,由于个人的差异,一些大学生努力改变自我以此逐渐接近理想;一些大学生修正自我设计中某些不现实的部分,并不断改善现实自我,使两者相互趋近;还有一些大学生放弃理想而迁就现实自我。这一过程需要价值观教育引导,克服自我的片面性、幼稚性和幻想色彩,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价值观论文篇7

    我们知道人事档案鉴定与其价值息息相关,人事档案鉴定就是鉴别和判定人事档案的价值。然而,这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往往容易导致人们对人事档案价值研究囿于人事档案鉴定这一具体实践工作,并以此来同构人事档案价值。从某种程度而言,这种思维方式虽具体化了人事档案的价值,却忽视了人事档案属性决定其价值这一基本观点,无法从人事档案的本质属性出发来抓住人事档案价值的本质。

    再者,在人事档案学和档案工作术语中,人们通常讲到人事档案的具体用处时多用“作用”一词,从总体意义上讲人事档案的意义时多用“价值”一词,且人们习惯于将人事档案价值等同于人事档案作用。比如王法雄认为:“人事档案是历史地、全面地了解一个人的必要手段,是人事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是确定和澄清个人有关问题及正常政治审查的凭证,是研究和撰写各类历史传记的珍贵资料”。([2] 王法雄. 人事档案管理概论[M]. 第1版.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第22页)

    我们知道,价值是作用的抽象概括,将人事档案价值贸然的等同于人事档案作用显然是存在问题的。可见,当前的学术界对人事档案价值缺乏系统深入研究,没有明确人事档案价值的真正含义。

    覃兆刿教授在其《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一书中提出了“双元价值观”。笔者认为双元价值观站在哲学价值论、认识论与管理哲学的高度,结合档案本质属性来分析人事档案价值,抓住了档案价值的本质。而且这种从档案工具价值与信息价值的视角去认识档案价值构成的方式,将我们传统对档案价值的理解扩大到对整个档案社会实践过程的理解。

    结合人事档案价值问题,要想对现代人事档案的价值问题作更全面、更准确的理解,要想推进人事档案管理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型,创建人事档案的高效管理机制,要想以原始的人事档案信息为基础资源,通过创新改革以及各项技术支持,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最大化实现人事档案的价值,笔者认为,可以借助覃教授的“档案双元价值观”作为理论基点,以人事档案的价值构成因素为突破口,从时空的二维角度分析人事档案双元价值的矛盾运动,来建构人事档案的新型价值观,并以此价值观来指导人事档案价值的实现。

    一、“双元价值观”与人事档案价值概说

    (一)档案价值与人事档案价值定义

    1.档案价值概念举要

    要讨论人事档案的价值,须得对档案价值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那么什么是档案价值呢?这是档案界长期以来不断探讨研究的问题,在档案学的着作和论文中有各种说法。关于档案价值,大致有以下四种认识角度:

    (1)哲学的角度

    从哲学的角度认识,认为档案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范畴,即档案客体对人们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这是最高理论层次的概括。

    (2)政治经济学的角度

价值观论文篇8

1.在价值取向上自我意识强化

研究生是一个知识和智力相对密集的青年群体。他们具有乐于思考并且善于独立思考、观察敏锐、认识问题的角度独特、吸收新鲜事物快、人生观、价值观趋于基本稳定、自主、自立等群体特征。这些特征,在研究生价值观上表现为自我意识强化,注重自我设计、自我奋斗,更加追求内在价值的自我实现,追求自我的完善。调查表明,对于“攻渎研究生的目的”,61.6%的研究生认为读研是“为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价值”;193%的研究生具有伟大的抱负——“为振兴祖国”;7.1%的研究生则希望能“有更好的学习lT作环境”,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4.7%的研究生读研是为了“改善生活”。从以上的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在“适合个人利益之需要”与“应国家利益之需要”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差距(73.4%与19.3%),说明研究生的人生价值取向趋于向自我为主体的方向发展。

2在价值判断标准上更加务实和偏重物质利益

当代研究生在价值判断标准上正逐渐由过去的抽象理想主义转变为明显增强的现实性和务实观。现在的研究生普遍采取现实主义的人生态度。据1994年《研究生价值观研究》课题组所做的“武汉地区高校研究生价值观问卷调查”,54.1%的研究生倾向于“不管最终追求的是什么,只要全力解决每一阶段最迫切的具体问题就行了”,充分说明了研究生价值观实用性倾向增强。当问及“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您是否准备接着报:考博士研究生”时,回答“准备”的仅占10.2%,回答“没想好”的占21.1%,“不准备”的占67.6%,说明大部分在校研究生暂时放弃了对更高学历的追求。其中部分研究生还是很想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只是迫于目前自己的生存状况而不得不放弃继续求学的机会,这说明他们在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不得不迁就于现实。

3.在价值观念上表现出复杂化与矛盾性

当代研究生求知欲强,对于各种社会思潮和前沿学科接触和了解较多,出于学术和科研的角度多给予兼收并蓄,加之思想观念上的开放性、自主性,使得他们往往采取多重选择的态度,这易于造成其价值观念的复杂化和矛盾性。表现为:

(1)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由于在价值的自我实现为核心的人生价值取向上受到现实生活的严重冲击,使得研究生在个人与社会价值的选择中陷入矛盾冲突之中。由于现实生活的冲击,大学教师及科技工作人员的相对清贫,又使得更多的研究生愿意到更加适合个人发展的、条件相对优越的地方去工作,而不是到更需要人才的地方去做贡献。

(2)N想与现实的矛盾。现实生活的压力,使研究生在理想与现实、学业与赚钱之间,产生了人生价值选择的矛盾。由于目前研究生生活待遇普遍偏低,在当前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条件下,普通奖学金已难以保障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于是在赚钱与学业关系的处理上,选择“上学期间既要争取赚钱,又不能影响学业”的研究生高达45.1%,这反映了当代研究生在人生价值选择中的矛盾心态。

(3)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的矛盾。例如在婚恋观上处于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中,在婚恋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复杂化的态势。据调查,在“您赞同现代婚姻应以感情为重的说法吗”的问题答案中,选择“基本赞成”的高达93.9%,仅有6.1%的人表示“不太赞成”和“反对”。在“择偶条件,您最看重的因素”中,“人品”和“性格”两项分别以84.5%和57.6%居第一、二位,远远高出其它选项。这说明当代研究生的婚恋选择还是以传统的道德婚姻观为主,注重婚姻的感情基础,在择偶条件中更看重的是对方的内在品性。然而在性观念上,研究生们对婚前的态度十分宽容。经调查发现,研究生认为恋人问婚前属正常行为,无可指责的比例为18.9%,而属可以理解的比例高达55.2%,二者相加为74.1%,加上部分“说不清楚”的比例,足见有80%以上的研究生对婚前持赞同或宽容态度,而明确表示属于道德堕落的研究生仅占6.0%。

二、新时期研究生价值观成因的探讨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研究生价值观念嬗变的趋势和特征更加凸显。知识经济的来临、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经济体制的转换、社会结构的转型和文化氛围的变换是当今研究生价值观发生嬗变的根本原因。

1.经济变革是基础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排斥市场经济,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为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市场经济对研究生的影响,可以说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有利于研究生增强主体意识,促进他们树立务实、竞争、进取、平等、注重功利实用等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有可能使研究生只顾眼前行为和利益,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过多地考虑自己的需求和自身价值的实现,淡化对理想的追求和献身精神。

2.社会转型是条件

经济体制的变革必然引起社会结构的转型。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结构是高度集权的“行政一体化”体系,改革开放引起了利益格局的调整,利益差别的扩大,利益主体的分化,必然导致研究生重视物质利益及价值观多样化。改革开放也引发了社会阶层结构、社会需求结构发生变动,使得不同阶层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有升有降。特别是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特殊阶层在社会上地位、作用、价值的凸现,促使研究生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生存状况,重视物质性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更高价值目标的追求,其价值取向趋向实利。

3.多元文化碰撞是诱因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大变动,当前研究生所处的文化氛围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在社会转型期,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对当前研究生价值观的变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促使研究生崇尚自我价值,但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念也使部分研究生忽视了集体主义、无私奉献等传统美德,价值观念向极端个人主义倾斜。另一方面,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主要来源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及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价值观念。

三、加强和改进研究生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对策

当代研究生是一个极为敏感的社会群体,他们从观念到行为迅速地适应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变革,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为本位,推崇功利,注重短期效应的价值观念体系,正逐渐由模糊而日渐清晰。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当代我国研究生的价值观教育。

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和改进研究生价值观的教育工作

对研究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就是要使研究生更多地懂得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更多地掌握当代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更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同党和国家的前途联系在一起。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有现代意识,认真贯彻实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他们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主要创造者和实践者,成为先进文化的缔造者。另一方面,在讲传统、讲历史的同时应更多地研究2l世纪青年人的思想活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注意不同地区研究生的政治背景和成长条件,把现代思想和传统观念相结合,思考研究生价值观教育T作的内容和方式.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寓价值观教育于科研特别是人文科学的学术活动之中

校园文化是研究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尤其是校园学术文化建设对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以活动为载体,以学术为中介,使价值观念主旋律浸润其中,潜移默化地发挥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增强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有效性。事实表明对于文科研究生而言,可以通过充满求真、务实和理性的校园科技活动培养科学精神和思维方式,提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等等。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全方位的文化环境,对于研究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是非常有效的。

总之,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研究生,社会发展需要他们的巨大智慧,而这巨大智慧的发挥有赖于其正确价值观的指导,同时,他们的价值观念又影响着社会主导性价值取向。因而,我们必须重视研究生价值观变化的趋向,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和改进研究生价值观教育丁作。

参考文献:

[1]“中国研究生价值取向嬗变研究”课题组.二十城市研究生生活价值观调查.青年研究,1997,(5).

[2]裴劲松等.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问题及对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7—8).

价值观论文篇9

二、好集体,每名学生都受益

班级在建立的初期,总是存在教师不在,纪律就不是太好的问题。我于是特别注意年组里其他班级的情况。当我发现一些班级纪律特别好或有的班级纪律不太好时,就会让几名学生去看一下,对比一下,哪种学习环境更好。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好环境,每名同学都受益”。考试后,当我们班的成绩比平行班好些时,我也会抓住这一契机,来说明“好集体,每名同学都受益”。其实,这条价值观,所有人都是认可的。为了强化这一认识,我们班特意举办了一次《好集体,每名同学都受益》的征文比赛,使它更深入到每名学生的心里。曾经有一段时间里,我们班黑板的最上沿,写着的就是:最好的学习氛围,最好的学习状态,好集体,每名学生都受益。渐渐地,学生集体意识越来越强,做事时更能想着集体,想着别人。因为他们认可:好集体,每名学生都受益。

三、让别人因你的存在而幸福

我们班是住宿班,大多学生都是第一次住宿。现在学生个性一般都比较强,宿舍管理难度比较大。为了使学生能自我管理,不断地适应宿舍环境,我们班的住宿生每周都要填一个表格。表格的名头是:好环境;好心情;安心休息;快乐生活;愉快学习。表格中包括以下内容(1)个人舍务很好完成,自己物品摆放整齐;(2)中午12:20后不再闲聊,按时休息;(3)晚自习回舍后,做事轻点、慢点,10:30后不再闲聊,按时睡觉;(4)大气,同学间不斤斤计较,宿舍里能考虑别人的感受;(5)在宿舍认真完成自己的值日工作;(6)到规定的休息时间后,无串舍现象,也不会将其他舍的人领回自己舍;(7)服从宿舍管理人员管理,有教养;(8)同舍学生不因的你存在而感到不舒服。虽然每条看上去都是那么简单,都是最基本的一些事情,但是这些内容确实影响着同舍学生的关系,也一直是宿舍管理教师头疼的地方。这个表格以宿舍为单位,要求每名学生把自己一周的情况填写到一张表上,然后在班级里公示。由于这个机制,学生每周都会反思自己在宿舍的生活情况。学生更明确知道在宿舍里哪些事情是应该做到的,哪些事情是应该注意避免的。渐渐地,在宿舍里,他们能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了,能为他人着想了,同舍学生的矛盾越来越少,宿舍里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宿舍环境也更干净了。在这样的宿舍环境里生活,学生家长放心,宿舍的管理教师也很省心。

价值观论文篇10

的党史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和总结党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基本观点、原则和方法的总称。的党史观,包括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理论问题和重要历史人物等的论述和评价,以及他在进行论述、评价时所坚持的原则和采用的方法,不仅有助于中共党史研究的深入,而且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也是影响深远的。党史观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化了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有助于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论基础。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多深刻变化,如何根据时代条件的变化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从我们党的历史看,处理好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否则,我们党就会落伍,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指出,对待马克思主义,“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二是一定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提出的两个“坚定不移”、两个“不能含糊”,成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针。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广泛研究前人的思想资料,批判地吸取前人的思想成果而又超越前人的思想体系。它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坚持,否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始终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指出:“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吃教条主义的亏已经不少了。王明以‘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自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差一点断送了中国革命。搞‘两个凡是’,使我们党在‘’结束后又徘徊了两年,没有及时从‘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些教训都很深刻。”教条主义误党误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坚决反对教条主义,以保证党的事业顺利前进。

实践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深化、发展。对此指出:“我们一定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要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离开了活生生的现实,还用几十年前甚至一百多年前的老观点来套现实社会的发展,是绝对行不通的。”所以,他主张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这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唯一正确态度。

我们党有八十余年的奋斗历史,在这八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将之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只要我们党继续站在时代前列,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我们党就能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造出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想、新成果。

二、深化了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注重历史知识的学习,善于总结经验,更为重要的是,他能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例如,他在谈到历史上的一些国家兴衰时,说道:“奥斯曼帝国曾经十分强大,但西欧国家经过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快速发展起来,形成了强大的经济技术上的优势。奥斯曼帝国最后不堪一击、分崩离析,与它在经济技术上的落后有密切关系。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是领先的。但是,当欧洲经济技术迅速发展时,中国却由于封建主义制度和思想的长期束缚而落伍了。近代以来,中国受到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和蹂躏。历史反复说明,违背历史规律和人民要求,不紧跟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进步发展的潮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论曾经多么强大,最终也是要落伍的,而落后就会挨打。”所以,他多次督促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学好历史知识以便更好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他说:“希望大家多学点历史知识,目的就是为了认识历史发展和社会兴亡的规律,更加自觉、更加紧迫地做好我们自己的工作。”从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党深化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仅需要总结历史,也要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不断创新。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进行建设和改革,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更富时代性认识的体现。例如: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与动力上,提出人类社会发展就是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是社会化生产不断发展的历史;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历史过程;在人类发展方向上,坚信人类必将走向共产主义等等。这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成果、新贡献,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更加丰富的科学内涵。

总结历史,开拓创新,目的就是更好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暂时失败的惨痛教训。正是基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党加深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使社会主义中国继续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健康发展。三、提高了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进一步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担负着带领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重任,这就要求我们党要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强调指出:“我们党是执政的党,党的领导要通过执政来体现。我们必须强化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党史观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始终把学习作为提高广大领导干部理论知识水平、增强治国本领的有效途径。他说:“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迫切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提高理论水平和知识水平,增强领导能力。各级领导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将会层出不穷,这就更需要正确运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同时,还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学习法律知识。只有不断更新和丰富知识,才能不断开阔视野。不仅从书本上学习,更要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党在思想理论上的不断提升,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思想保证。所以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成为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典范,做合格称职的领导干部。

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的不断提高,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强调指出:“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一个重大的问题是不断巩固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了这种联系,我们的改革和建设就有了胜利之本,就有了吸取智慧和力量的最深厚源泉,就有了正确决策、减少和防止失误的可靠保证。”我们的改革和建设事业,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顺利推进;党的领导地位,只有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才能巩固和加强。如果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党就会一事无成、毫无建树。所以,一再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实行领导和执政的根本基础。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诚诚恳恳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坚持克服党内存在的严重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现象,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把广大群众紧紧吸引在党的周围。

价值观论文篇11

人的观念现代化是指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是破除陈旧观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并形成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观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陈旧的、落后的观念不断被淘汰,新的、先进的观念不断出现,最后形成一种比较适应现代社会的稳定的观念系统,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引领整个社会人的观念的发展与更新,促进现代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现代化。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与之相适应的、引领当时人观念形成与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对于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我国也不例外。纵观我国社会发展,不同历史时期都蕴含着这一时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并对这一时期人的观念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从西周时期“礼乐文明”到秦国法家“耕战”思想,再到汉武帝时期以儒学为主的官方意识形态,这些观念在整个社会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尤其是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逐步成为当时和之后历代王朝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统治观念,也包括当代社会的人,依然深受这一观念的影响。审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当前的主流意识形态,为人的观念现代化提供了具有政治权威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在深刻汲取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品性与传统、积极借鉴世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的基础上,立足当代现实,顺应时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反映民族特色与时代潮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占主导地位的引领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核心价值观,推动了我国传统价值体系向现代价值体系的转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不同层面为人的观念现代化提出了具体的价值目标,提供了有益的价值导向,在当代中国推进人的观念现代化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的观念现代化中具有很强的统领和引导作用,是当前中国具有政治权威的价值观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的观念现代化提供了最崇高的精神追求

人的观念现代化的过程体现为现代人形成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主动迎合当前主流意识形态,重新塑造与时代相符的价值观念的过程。观念的现代化作为现代精神文化的表征,既是现代人格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社会现代化的精神源动力。观念现代化在人的现代化中处于灵魂和统帅地位,发挥着指导作用,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都受到观念现代化的制约、支配和引导。观念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导,是人的现代化的灵魂。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核心价值观的不同,观念的现代化所倡导的精神追求也会有所不同。近代,文艺复兴确立了人至高无上的地位,宗教改革唤起了人的自信和尊严,启蒙运动用理性引导人从愚昧中觉醒,促进了社会现代化的步伐。在科学技术一日千里、新事物层出不穷、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里,发奋进取、勇于创新、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人生价值观成为了这个时代现代化观念的“宠儿”。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在当代中国引导着不同阶层发展的价值取向,有助于社会成员认同感和社会凝聚力的提升,有利于调动一切人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为实现社会现代化提供无限的动力支撑。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正确导向,壮大了主流思想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的观念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最崇高的精神追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的观念现代化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

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观念现代化目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深入推进,客观上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和调整原有的观念现代化发展目标,构建起“一元主导、层次鲜明、包容多样”的适应新形势的观念现代化的新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性的基础上,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为当代中国人的观念现代化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从社会主义国家层面提出的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战略布局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发展目标就是经济上越来越富强,政治上越来越民主,文化上越来越文明,社会和生态上越来越和谐。因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就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和追求。新的现代化的国家发展目标为人的观念现代化拓展了新的提升空间。“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属性,是从社会主义社会层面提出的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的价值追求。党的十以来,广大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越来越强,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维护公平正义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当代中国,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就是要进一步全面推进思想解放、促进人的观念现代化,为激励人们发愤图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的要求,是从社会主义公民层面提出的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如何在当前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的背景下,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全体公民的价值观、道德观教育,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提升人的观念现代化水平,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党的十正是在继承和发展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需要,从公民层面提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的观念现代化提出了最基本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公民道德和价值理念的新发展。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的观念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如何实现人的观念现代化,现代化观念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学界的观点不完全一致。但不可否认的是,现时代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内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和拓展,有学者列举了很多具体的内容,如开放的心理、乐于接受新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勇于改革创新的心理;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心理;自由和守法相统一的心理;普遍的信任感等等。在概括一些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我觉得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经济观念的现代化。主要是指挣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对人们思想观念的束缚,树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包括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合作观念和效益观念。其次是政治观念的现代化。主要是指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相适应的观念,包括民主法治观念、政治参与观念、人权观念和自由观念。三是精神文化观念现代化。主要指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更大程度地实现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切实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教育观念、人才观念等。四是社会和生态观念现代化。主要指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树立起的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相处的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对以上一系列现代化的思想观念的排列组合的基础之上,提炼出的能够用于引领各类社会思潮、凝聚各种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其主要内容虽然仅仅24个字,但其内涵却十分丰富,涵盖了人的观念现代化所有方面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是推进人的观念现代化的题中之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我国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和目标,而且是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推进人的现代化的道德准则。因此,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人的观念现代化水平,推动人的现代化,已经成为实现我国社会持续发展,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更是凝聚社会民众力量,攻坚克难,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社会发展的关键。同时,人的观念现代化也有利于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人的观念现代化对于社会发展的价值就在于人的现代化的观念能成为推进社会发展的无形的力量,这是由思想意识对社会实践的反作用决定的。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在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正如经典作家所指出的“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人的观念现代化作为转变人的思想观念、提高人的思想素质的一种实践活动,就是在理性引导下实现其特定目的与价值追求。这种理性的、有目的的追求,在我国现阶段就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培育与践行。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唯物辩证法与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同传统观念实现最彻底决裂原理、人的自觉能动性原理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科学依据,从分析人的观念现代化这一基本范畴入手,关注“现实的个人”在思想观念方面的发展变化,总结出潜藏在现代思想观念发展趋势背后、具有本源性意义的人的思想观念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规律,用于加快推进人的观念现代化,促进社会发展。

价值观论文篇12

党的十报告并没有就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内涵做进一步的阐释说明,至今仍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单就概念而言,24字核心价值观似乎更多地体现为古今中外文明的融汇。然而,价值观的建设绝非只是概念的拼凑,其内在的逻辑、整体的关系和生发的基础才是至关重要的。本立而道生,源清而流洁,这些核心价值观念源自何处?主体是什么?与我们固有的传统优秀文化关系如何?特别是如何准确定位核心价值观的传统立足点?对这些疑问,自党的十以来多有论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⑦。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014年5月4日,他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专门指出:“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⑧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人民价值取向的总要求,在每个时代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任何一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都应当承上启下,处于一个历史的链条之中,也和所交流的外界格局无法分离。的讲话,对此进行了精要的论述,包含四个缺一不可的内容: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对传统的继承、对世界文明的吸收、体现了当代的发展需求。

就这四个方面内涵之间的逻辑关系而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在当代的需求是一个基本的框架,规定了继承、吸收有关观念的根本走向;而在继承和吸收这两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无疑是主体部分和立足点,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则属于客体的内容。如果我们将西方文明的“有益成果”作为主体或者说毫无基础地引进,那么必将与我们的文化基因相冲突。值得指出的是,同志在今年“5.4”讲话中反复强调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和国家之文化自主性和根基性问题。他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以上论断,使我们更加准确地定位核心价值观的传统立足点。从24字的内涵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传统性和时代性的结合,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一方面,24字价值观与古代文献的论述均有一脉相承的地方,体现了“传承”。在核心价值观基本框架的设置上,正如同志指出的,类似于儒学经典《大学》关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的要求,做了层次性的划分。单从字面来讲,24字我们几乎都可以从古代文献中查找到相应的论述。例如,“民主”,在《尚书》中最早出现:“天惟时求民主”,是作民之主的意义。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此思想的延伸。“公正”,唐房玄龄《公平正直对》:“理国要道,实在公平正直。”明汪天锡《官箴集要》:“夫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富强”,《管子·形势解》:“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法治”,《慎子佚文》:“治国无其法必乱,守法而不变则衰。”《韩非子》:“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自由”,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庄子的“逍遥游”均为自由之表现。“和谐”,《周易》有“保合大和”的说法,老子强调“合异以为同”,孔子主张“致中和”等等。诸如此类,的确体现了传统文化中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泉”的地位和作用。他们不在儒家的学说里,就可能在墨家或者道家的学说里。另一方面,24字价值观体现了时代性,也就是“升华”。在价值观遴选的时候,更多的乃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针对当前社会所需要而提出的。在价值观的内涵上,也可以说兼容了古今中外的相关论述,形成了我们自己的价值规定性。换句话说,我们要注意到名同义变、古为今用的问题。例如,关于民主,古人认为民为贵,西方认为民主就是把权力“置于普遍意志的最高指导之下”(卢梭)。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则认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体,国家、制度只是人民存在的一个环节⑨。因此,我们今天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民主”,应当是融合各方面,与上述论述相连的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学者在研究中着重论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相通之处。其实这是设置了一个将两者“割裂”的前提,而忽视了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的关系以及传统优秀文化作为“源泉”、“立足点”的地位。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本质上就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如何调整与转化的问题。”⑩这是我们对核心价值观的传统立足点的准确定位。

二、明确确立文化遗产对核心价值观的涵养地位

文化遗产作为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或者说基本资源之一,既是我们解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视角,又是我们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国家实施核心价值观涵养顶层设计的时候,当务之急要明确确立文化遗产作为“重要源泉”的地位和作用,在制度层面上设计好文化遗产参与核心价值观涵养的规划,这无疑是非常必要的。具体我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要用文化遗产来丰富和阐释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是情感的价值和观念的价值,这些情感或者观念十分丰富,构成了我们优良的文化传统。它们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既有源脉式的联系,又有发散式的关联。或作为源头,或作为佐证,或作为有益补充,或作为思想的延伸等等,不一而足,但都有利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此明确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瑏瑡确立文化遗产在核心价值观涵养过程中的“重要源泉”地位,就要把从文化传统立足点来阐释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基础性的、首要的工作开展好,将其倡导的每一种价值理念分析透彻、论证清楚、阐释全面,使传统观念与核心价值观真正衔接起来。

要把文化遗产作为传播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素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转化为个体道德,只有进入个体的思想、志识、情感、意志和实际行为过程之中,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传播”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要想产生入耳、入脑、入心的实际效果,素材的运用至为重要。传统文化中的相关内涵、故事、人物,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素材,对此,目前已经在一些重要平台,例如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等载体上发挥了有效的作用。还需指出的是,从道德教化生活化要求出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当地群众对社会、人生等物质生产世界与精神生活世界的真实反映和价值追求,往往蕴含着道德意蕴和美好理想,与核心价值观相同相通,也极有利于对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总的来说,发挥文化遗产在价值观传播中的作用,借助“核心观念,传统表达”的模式,有利于达到更好的教化效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