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分析合集12篇

时间:2023-09-04 09:26:22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篇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的崛起将对中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拟对如何发展县域经济作一初步探讨。

一、制定科学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总抓手,没有科学的发展规划作为指导,容易造成发展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制定科学可行的县域经济规划对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一)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当前,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转变传统发展观念,在产业设计、产业布局、产业发展前景上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规划本地区产业结构、产业分工,使地区产业布局更趋科学合理,以更好地把握规律,抢占先机。制定发展规划要着力做好定位——宏观的和微观的区位分析与选择、定性——发展内容和主题的分析与选择、定量——发展规模的分析与选择三个方面的工作。(二)要切合地区实际。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间在资源、区位、发展速度等方面差异较大,因此,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要以科学、理性的眼光和思维充分考虑地区实际,在发展进度、发展规模、产业项目上务求实事求是,不搞形而上学和假大空。要根据区域内资源禀赋特征,建立合理的产业体系。(三)要坚定不移的实施。有了规划就要坚定不移的执行,如果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规划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在落实规划过程中,要力戒随意性和短期行为,不因一时一事的影响随意改变发展规划而追求短期效应。当然,规划是依据当时的情况而制定的,随着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其局限性也会显现出来,这就需要在实施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务求切合实际,紧跟时展步伐。

二、高质量、高信誉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的集中表现,也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等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因此,县域经济发展应切实做好名牌战略工作,树立名牌意识,强化名牌观念,积极探索实施名牌战略的新路子。(一)强化创名牌意识。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宣传名牌,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推介名牌、保护名牌、争创名牌的宣传网站,在扩大宣传的同时,引导现有知名、著名和驰名商标及产品,参加各种博览会、展销会活动,引导企业运用现代营销,强化广告和形象策划,塑造企业形象,打好名牌战略,叫响地方品牌。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篇2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3-0081-02

1 地理区位

来凤县处湖北省西南边陲,地处鄂湘渝三省(市)要冲,南邻湖南省龙山县,西接重庆市酉阳县,东北与本省宣恩、咸丰县相连,有湖北 “西大门” 之称。地跨东径 109°00′ -109°27′,北纬 29°06′ -29°40′,总面积 1339 平方公里。境内多山,主要山脉为武陵山余脉,分南北两支成钳型走向横贯全县。主要河流为酉水河,自北向南流经大部分县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群山绵延,东南部多盆地平坝,全县最高海拔 1621 米,最低海拔 339 米,平均海拔 680 米,县城海拔 458 米。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有大陆性特征,年平均降雨量 1400 毫米,日照 1400 小时,平均温度 15.8℃,无霜期 256 天,气压 16.2 毫巴,相对湿度 81 %。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期特点。

来凤境内尚无铁路,公路有209国道穿过,省道来智线,全县所有乡镇均已通县级公路,各主要境内公路已相互沟通成网,但公路等级低,路面窄,路况有待改善。境内河流酉水河水浅河窄,无现代般只的通过能力,加之流域小水电众多,水坝横隔,航运价值几近于零。县城附近有一抗战时期美军修建的小型军用机场,已差不多废弃。无沿海沿边优势。距地区级城市恩施、吉首、黔江各约一百多公里,距省会城市武汉700多公里。

来凤土地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大,平地少,耕地面积更少,人均耕地不足一亩。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条件下曾经发育了物种丰富的森林资源,但因大炼钢铁和分产到户后的村民大量采伐,现在处于退耕还林期。来凤山地多为石灰岩山,石灰岩可作建筑材料,也是水泥的重要原料,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其下乡镇旧司、绿水有小型煤矿,产烟煤。高洞、革勒两乡镇有矿藏重晶石。来凤县境内河流多,因处山地,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据估计,水能蕴藏量 80832 千瓦,可开发 7.95 万千瓦。

2 基础设施

来凤县区域内外交通均以公路为主,县乡公路全部实现黑色化,已打通县内经济循环路和出口路 3 条共计 40 公里;建成通村油路(水泥路) 259.8 公里, 82 个村实现通村公路黑色化(硬化)。公路运输灵活,但运价较贵,运量小。铁路正积级申请黔(黔江)――张(张家界)铁路(过来凤县境内)的工程立项。通讯网络相对发展很好,县城电信、移动、联通三家公司经营,室内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普及率已很高,在乡镇也已实现电信 “村村通”工程。来凤县内河流多,落差大,很多具有水能开发价值的河段得到了开发,保证了区域内电力供应,并能在丰水期实现向区域外卖电,水电能可持续利用,而且清洁干净。在县内主要河流酉水河水能蕴藏丰富的河段,在建成塘口、纳吉滩两座重要水电站后,现区域内居民生活供电已能完全保证,羸余电量还能支持部分高耗能工程上马。乡镇也完成农村“户户通电工程”。来凤县城傍酉水河而建,虽河水不深,水面不宽,但因来凤县城市人口较少,尚无高耗水工程,供水十分充足,酉水河沿线工业较少,人口亦不多,河水少污染,干净清澈。来凤县城位于一山间小盆地――来凤盆地内,地形较为开阔平坦。城市周边亦地形平坦,无高大山地障碍,发展余地大。来凤县城市建城历史久,部分街道虽历经久远,却历史风貌不在,倒留下一条条狭窄的通道。后建道路基本上建于90年代初,道路规划者考虑了城市的发展,路面设计较宽,现基本能适应城市交通的需要,但也能眼见到可能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这点不能怪罪于城市规划者,没有人有能力设计出能一劳永逸的城市来,城市规划本身就是一项持续不断更新的工程。

3 人口、教育、科技

来凤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县,居住着土家、苗、瑶、汉等 17 个民族。全县总人口 30 余万人,其中土家、苗、侗等少数民族人口占 61.2 %。老、少、边与穷往往联系在一起。总的来看,来凤县还属贫穷落后地区,这与来凤县人口较少,人口素质较低有较大关系。人口少,区内资源得不到充分集约开发,工商业也因市场小难以壮大,很难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龙头企业,起不到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再加上教育不发达,人口素质提升很慢。来凤县虽然已经在国家大力扶持下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中等教育也有一所普通高中,一所职业高中,但无大专院校,不能培养高级人才,大学以上层次教育需送到区外培养,人才培养出来却因县内就业容量小、发展空间窄而不愿在家乡工作创业,进一步造成人才匮乏、科技力量薄弱的局面。现状还进一步影响未来,没有人才的支撑,势必造成来凤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发展不能留住人才,人才进一步外流,于是形成恶性循环。区内人才留不住,区外人才引不来,这种状况将会长期影响来凤县区域经济发展。

4 农业现状

2006 年末,来凤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35640 万元,其中第一产业 55900 万元,占41%。农业是来凤县主要产业,以产业分类,来凤县尚属农业县。来凤县为山区县,水田少,粮食产量自给不足,水稻种植非来凤县优势农业项目。山区有优势农业资源,其山上多松、杉、樟、竹,金丝桐油以 “全国质量第一”而声名远播,桔、桃、李、梅、核桃、板栗等干鲜果驰誉边区,云贵型烟叶醇厚芳香, “凤头生姜”、大头菜、凤椒、大白菜、松花皮蛋、竹器等畅销省内外。水牛、麻鸭、黑猪为湖北省优良品种。来凤县也长期重视农业发展,依靠国家政策实行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粮食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 2004 年至 2006 年三年累计达到 7036 万元。并建成优质畜牧、道地药材、特色蔬菜、林果、烟叶、茶叶六个特色基地面积达到 17.5 万亩,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特色农产品经营加工的龙头企业发展到 28 家,其中 13 家被认定为州级重点龙头企业;围绕产业化经营,农业标准化和质量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 3 万余亩, 7 家企业的 19 个品种获得质量体系建设相关的质量认证、产品冠标和准入证书。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认真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全部取消农业税;依法圆满完成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如期完成,乡镇事业单位“以钱养事”新机制基本确立。围绕农业做文章,以农促工,用农业带动工业,加大优势农产品种植与开发,扩大农产品深加工,并积极加大对来凤优势农产品的对外宣传,扩大市场是来凤经济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

5 工业基础

2006 年末,来凤县实现地区工业生产总值 29930 万元,占GDP22%,与上年相比,增长达到 21.0%。来凤工业曾经很辉煌,来凤烟厂多年利税过亿,为来凤经济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本世纪初国家对卷烟工业组织进行结构调整,来凤烟厂停产合并。来凤工业必须进行卷烟替代产业建设。作为来凤工业龙头的来凤烟厂停产,而来凤工业多年因过分重视烟厂发展,轻视了其它工业发展,使得来凤工业一时青黄不接,从而形成在烟厂停产初几年,工业占GDP比重小的局面。来凤烟厂停产,虽给来凤工业产值增加造成巨大影响,但也给来凤其它工业的发展带来机遇。2004 年至 2006 年三年就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0 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经达到 15 家;新建工业项目 21 个,建成 17 个,在建 4 个;实施技改项目 35 个。为解决工业发展资金瓶颈问题,县财政安排工业发展资金 1200 万元;同时组建投资担保公司,累计为 29 家企业担保贷款 4115 万元。扎实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已有 8 家企业申请入园,其中 5 家企业正在进行施工设计, 3 家企业已开工建设。预计 2006 年末,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分别实现 53500 万元、 23230 万元,比 2003 年(剔除烟厂)分别增加 31908 万元、 9846 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1550 万元,比 2003 年增加 8076 万元。至2006年,已初步形成能源、药化、特色农产品加工、建材四个支柱产业。工业建设依托来凤优势资源,较为合理,并具有可持续性。但也相对具有附加值不高、科技含量低的特点,为今后产业升级留下较大空间。工业类型基本属于资源密集型,符合来凤作为山区小县劳动力不丰富、科技力量薄弱、交通落后的区位特点。

6 第三产业发展

6.1 财税金融

来凤县区内有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信合及邮政储蓄可为工商业发展筹措资金。来凤县政府也具有非常强的经济管理功能,如工程立项、寻求区内外资金支持等。来凤县在外创业人员中的成功人士常有回家投资创业的愿望,此外,来凤纯朴的民风、优美的环境也能吸引区外资金来此兴办实业。来凤非特区,少有创业优惠政策,但从长远看,国家将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取消特殊待遇,这点使在来凤创业并不处于劣势。近年来中国流动性过剩,加之来凤企业发展尚不够大,又居民储蓄欲望强烈,资金缺口表现不充分。但如果考虑到来凤县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及科教文化事业,资金依然是不足的。另外,来凤财税任务较重,2006 年末,来凤全县财政收入完成 16368 万元,相对于2006 年末,来凤县仅实现地区工业生产总值 29930 万元来说,比重明显较大。

6.2 商业贸易

来凤历来是三省(市)边区交通要冲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史称 “川湖肘腋,滇黔咽喉”,享有“小南京”美誉。商业自古发达,来凤人素喜经商。区内现有一小商品城,有金凤商贸街,有三家中型超市,并建成一条步行街。县城内商业网点已密集成网。县内宾馆酒店林立,虽不上档次,但也干净整洁。至2006 年末,第三产业 49810 万元,年均增长 达到10.9 %。

6.3 旅游业

比照许春晓先生观点,来凤县属旅游资源非优区,资源非优区就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旅游资源较为缺乏,品位较低,知名度不高,对游客吸引力小的区域。”区内主要旅游资源有土家摆手堂,仙佛寺,卯洞,酉水河漂流,土家特色风俗及饮食等,但都品位不高,知名度低。主要供满足县内居民双休日外出愿望。另外,来凤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距旅游市场地――经济发达地区远,旅游经济距离过大,进这一步限制了来凤县旅游业的发展。但来凤地处张家界、凤凰、恩施三大黄金旅游地的中间地带,特别是随着恩施旅游业的逐步兴起,来凤旅游业有望得到提升。此外,随着国民收水平的提高,人们外出旅游半径会不断扩张,来凤在旅游业发展上将会有所作为。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篇3

关键词:

县域金融;县域经济;实证分析

县域经济是以县域为中心、以产业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为重点、以县域行政范围为基础、以实现生产要素充分流动和产业高度聚合为途径的,既相对独立又高度开放的一种经济形态,是联系城市与乡村的纽带,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据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叶兴庆《以创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数据,中国有2070个县域经济单位,县域国土面积910万平方公里,占95%;国内生产总值6.1万亿,占59%。全国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县域经济体吸纳了65%,其中乡镇企业和县域中小企业吸纳了80%[2]。可见,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镇化、工业化的重要支撑,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的状况对整体国民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3]。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县域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但县域经济的发展一直受到资金短缺、县域金融支持不足的制约,尤其在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在商业化改革并逐步退出县域的过程中,其服务县域经济的职能明显弱化,信用社在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的同时,地方性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其它商业银行也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尤其是近十年来,在中央政府“三农”政策的指导下,新型县域金融机构不断诞生。新型金融机构也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本课题选择鞍山县域地区(海城、台安、岫岩三县区)金融发展水平指标(金融机构贷款与金融机构存款)与县域经济发展指标(GDP指标),通过实证分析,揭示县域金融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通过剖析县域金融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为县域金融更好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也为政府部门和金融管理部门制定县域金融发展政策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变量选择与实证检验

(一)变量选择依据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县域产出、劳动力投入数量和资本投入规模3个指标是定量化分析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假设产出为Y,劳动力投入数量为L,资本投入规模为K,因劳动力具有相对富足性,而金融资源具有稀缺性,假设资本为主要的决定因素,因而本课题研究选取产出Y和资本投入规模K两个指标。本课题以中国人民银行鞍山中心支行提供的鞍山市海城、台安、岫岩三县区1990-2013年县域年度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在变量选择时,用县域内的生产总值代表产出,表示县域地区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状况。用县域金融机构的贷款总量代表资本投入规模,表示县域的金融发展水平。由于县域内的存款总额也是代表县域金融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同样以县域内的存款总量代表县域资本投入规模,与县域内金融机构的贷款总量共同表示县域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

(二)实证检验首先,对县域内的生产总值原始数据序列和县域金融机构的贷款总量、县域内的存款总量进行对数平滑处理。对数处理后的县域内的生产总值用符号GDP表示,县域金融机构的贷款总量用符号LOAN表示,县域内的存款总量用SAV表示。其次,对变量GDP、LOAN和SAV的数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运用计量经济学Eview6.2统计软件,对GDP、SAV、LOAN序列进行了分析。对各统计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的结果是,各统计变量的t统计值均大于t统计量的临界值,表明原序列存在单位根,是不平稳的。对原序列一阶差分进行单位根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从GDP序列一阶差分看,因为-2.889400<-3.004861,所以在95%的置信水平上GDP的一阶差分序列拒绝原假设,即GDP一阶差分序列不存在单位根。从LOAN序列一阶差分看,由于-3.332221<-3.632896,所以在95%的置信水平上拒绝原有假设,LOAN的一阶差分序列不存在单位根。从SAV序列看,其一阶差分序列存在单位根,SAV的二阶差分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的序列。上述分析可知,GDP与SAV不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即经济增长与存款序列之间不可能存在协整关系。GDP与LOAN的一阶差分序列均不存在单位根,且同阶平稳,存在协整关系。本文基于DHSY模型构建GDP和LOAN之间的基本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模型可以看出,县域内的前期GDP对当期GDP增长的影响较强,影响系数达到0.846769,表明前期GDP对当期GDP的传导值达到0.846769倍,说明当期GDP的增长对后期GDP的增长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金融机构的前期贷款对GDP的影响是正的,且贡献系数接近18%;而当期贷款对当期GDP的影响为负,表明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推动作用存在一定的时滞性,此结论与经济现象相吻合。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GDP与LOAN之间是否存在伪相关关系。经检验,得到GDP序列和LOAN序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如表3所示蒽从表3看出,贷款不是GDP成因的概率为0.0320,表明在95%的置信水平下,县域金融机构贷款是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原因,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支持作用;而GDP不是贷款成因的概率为0.1196,表明GDP增长不是贷款增长的主要原因,但GDP的增长对贷款量增长的影响作用明显,表明GDP的增长也会带动LOAN的增长,此结论同样符合实际经济现象。国有商业银行不断撤出县域地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县域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农信社、地方性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本课题利用中国人民银行鞍山中心支行提供的完整的鞍山县域金融机构1990~2013年的贷款额与县域GDP数据,构建GDP与县域金融机构贷款变量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本模型的相关系数(R)=0.996751022864792,表明变量间的相关性很高。决定系数(DC)=0.993512601582009,表明模型的精度极高。通过上述模型分析可见,x4(建行)的系数a4为负数,表明建行对县域经济发展贡献为负,呈现历年减少趋势。除建行以外,其它各商业银行与农信社的系数均为正值,表明它们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为正向的。其中X1(工行)、X2(农行)、X3(中行)的系数都很小,表明这些银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较小;X2(农行)的系数最小,表明农业银行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没有发挥与其战略定位相一致的作用。X5(农发行)的系数为0.1,表明与其它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比其它国有商业银行更大的作用。在鞍山地区,农信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最大,贡献率到达53%,成为县域金融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其次是其它商业银行包括鞍山银行、邮储银行和村镇银行,它们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30%以上。

二、基本结论

(一)县域金融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互相促进模型分析看出,县域GDP与县域金融机构贷款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县域金融发展对县域经济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支持作用。同时,GDP的增长对贷款量增长的影响作用明显,这说明县域金融供给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GDP的增长对贷款量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表明县域金融的发展不仅能够有力地支持县域经济的增长,反过来,县域经济的增长又能带动县域金融机构对县域地区增加资金投放,二者互相促进,良性发展。

(二)大型国有银行服务县域经济的职能弱化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与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甚至出现负贡献的现象,这表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职能明显弱化。这一分析结论与鞍山县域金融服务县域经济的实际相吻合。中国人民银行鞍山中心支行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自1994~2013年,鞍山县级和县级以下国有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大规模撤并调整,有效性贷款机构大幅度缩减,县域金融机构对县域地区的存贷比由1994年的97.8%下降至2013年的34.1%;1994年以前的统计数据显示,五大国有银行的存贷比高于1,表明对县域的贷款投放高于存款的吸收。具体统计数据见表4。五大国有银行吸收的县域地区存款一直呈上升趋势,而对县域地区的贷款却呈现出下降趋势,自2008年开始出现了大幅度地下降。

(三)农信社与其他商业银行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鞍山县域地区,农信社、城市商业银行(鞍山银行)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共同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模型数据分析表明,在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农信社、鞍山银行与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80%以上。其中,农信社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就高达50%以上,成为促进鞍山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表5显示,鞍山的农信社与其他商业银行(鞍山银行、村镇银行)在服务县域经济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存贷比基本在50%以上,对县域的贷款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同时也可以看出,随县域存款量的不断增加,存贷比也随之增加,表明农信社、鞍山银行、村镇银行等县域金融机构始终以服务县域经济为核心,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三、促进县域金融发展的对策

实证分析表明,大力发展县域金融是解决县域金融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矛盾的关键。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不断退出农村地区,县域金融服务渠道萎缩不畅、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县域金融服务县域经济的功能弱化、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等问题突出。为此,对促进县域金融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县域金融制度创新,促进金融服务渠道体系的创新与完善金融需求的多样化要求金融资源能够在管理层实现共享[4]。通过金融制度创新,鼓励县域金融机构中的银行、保险、担保机构与县域民间金融进行战略合作,创新服务渠道形式,探索构建综合性县域金融服务渠道体系模式,形成县域银行类正式金融服务渠道、民间非正式金融服务渠道、保险与担保体系统一和谐的多渠道体系兼容的县域金融服务渠道体系,实现渠道体系资源与结构的优化,有效发挥县域金融在县域经济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县域金融制度创新,促进县域各类金融服务渠道的融合,创新渠道形式,优化渠道结构,完善服务功能。

(二)构筑完善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5],为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强县域资金流动,必须进一步完善县域金融机构服务体系,构建由国有商业银行、地方或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组织与民间金融组织和谐共存、层次分明、功能补充、结构完善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6]。通过政策引导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服务县域经济,大力发展县域新型中小金融机构,发挥民间金融在服务县域经济中的重要补充性作用。积极促进县域保险、担保、小额贷款公司等服务县域经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

(三)加快县域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县域金融机构要适应县域金融需求的发展,深入研究县域金融市场特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差异化、多元化的县域金融需求。积极推行各种创新性的信贷模式,设计适合与满足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政府与金融监管部门要鼓励金融机构进行战略合作、错位竞争、差别服务,避免金融产品与服务同质化的恶性竞争。积极开拓服务县域的中间业务或理财业务品种,满足县域居民更高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

(四)创新担保方式,建立有效的担保体系构筑和完善多层次、多形式的信用担保体系,为畅通县域金融服务渠道提供有效保障。县域金融机构要扩大有效担保品范围,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探索发展基于订单与保单的金融工具。完善多层次、多形式的信用担保体系。积极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通过探索“银行+信用村+农户”“银行+合作社+社员”“银行+公司+农户”或“银行+担保公司+农户”“银行+特色项目+农户”等模式,实现商业银行在支农服务方面多品种“集团作战”方式,化解市场风险[7]。探索发展由银行和保险公司参与的多种形式的信用共同体,加快担保方式创新,建立与完善有效的县域担保体系,增强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保障功能。

(五)继续加大政策支持与扶持力度在中央政府“三农”政策指导下,中国人民银行要在差别性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等制度支持县域中小金融机构、新型金融机构服务县域经济的同时,还要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向县域地区延伸,发挥大型商业银行服务县域经济的主渠道作用,满足县域中小企业来自各类金融机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需求,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小利,刘传富.发展中的县域经济呼唤多元化县域金融服务体系[J].农村经济,2006(12):73-74.

[2]陈文胜,王文强,陆福兴.县域是中国改革与发展的主战场[N].光明日报,2014-08-02(5).

[3]王姣,宁媛媛.辽宁省县域金融服务功能强化研究[J].农业经济,2013(8):29-30.

[4]张向民.县域金融服务创新中存在的困难及建议[J].西部金融,2010(12):34-35.

[5]郭艳玲.县域金融需求与供给趋势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2(1):41-44.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篇4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跳跃式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性的提高。但是回望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经济的发展更多地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并由此带来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负面效应。传统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经济发展,经济体制和发展方式必须做出转变和改革,为此我国在2005年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发展蓝图,广西也于2012年正式出台了《广西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都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做了细致的阐释和分析。

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区域发展的基层地域单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桥梁作用,是实现县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有效的机制保障。广西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都处于比较低等的状态,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广西各县经济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工业和采掘业为主,属于典型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具有低可持续性。而县域循环经济是以县为基本单元的循环经济系统,其发展目标是为实现县域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效益的和谐统一。发展县域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广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循环经济理念和实践还存在较大差距,对于县域循环经济的讨论更是缺乏。为了可持续地监测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态势,有效提高广西区内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决策水平,本文在阐述循环经济的内涵及运行机制原理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有关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构建广西县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相关数据和指标,以北部湾经济生态区所辖的县域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方法等多元统计方法,对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进行细致地剖析,全面探讨广西县域之间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差异,找出存在差异性的关键问题所在,为广西县域循环经济更加良好地运行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二、县域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

(一)县域循环经济内涵

我国在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首次对循环经济的定义做了准确的定义:循环经济主要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为此围绕循环经济的概念学术界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代表性成果有:曲格平(2004)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主要特征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发展模式;冯之俊(2003)认为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在物资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将经济发展系统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最终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其倡导一种经济与环境相结合的和谐发展模式;王如松(2003)则认为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和系统工程方法运行的具有高效的资源代谢过程,是一种讲究总体的完整性、结构的合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的复合生态经济。

综上有关国内专家对国内循环经济内涵的阐释,我们对循环经济的内涵可以定义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收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具有可持续性的经济运行模式,也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最终目标是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系统、协调的统一。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单元,因此结合循环经济的本质内涵,对县域循环经济的内涵我们可以总结为:县域循环经济主要是指在县域层面对物质、能量进行梯次和闭路循环利用,在环境方面表现为低排放或零排放。最终实现县域的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系统的统一。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运行机制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所以县域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可以概括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二)县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

县域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经济、社会、生态的高度和谐的统一,经济的发展是县域循环经济体系运行的基础和前提;社会的和谐要靠经济的发展来维持;而经济的发展又要靠良好的生态环境来维系,生态环境的保护又需要社会来保持良好的发展前景;三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构成了循环经济体系运行的主要内容。

因此本文主要从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等三个方面进行广西县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在具体指标的选择上,以《生态广西建设规划纲要》指导,重点选择《广西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广西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同时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根据县域循环经济指标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层次性、合理性、可持续性等原则构建广西县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目标层: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总体系;系统层: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生态子系统;指标层:选取分别代表经济、社会、生态子系统的19个具体指标。

表1 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

目标层 系统层 指标层 单位 代码

地区GDP 亿元 X1

经济子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X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X3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 % X4

广西县域 系统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 X5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亿元 X6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X7

社会子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 X8

人口自然增长率 % X9

循环经济 每万人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人 X10

系统 每万人中高等学校在校人数 人 X11

城镇登记失业率 % X12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万元/吨 X13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 % X14

生态子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 % X15

发展评价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X16

系统 工业废气排放量 亿立方米 X17

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 吨/公顷 X18

森林覆盖率 % X19

三、广西北部湾经济生态区所辖县域循环经济差异性综合评价

(一)指标的筛选

鉴于本文所研究的指标体系中一些指标数据获取的可行性,从而无法选取体系中的所有指标,只能根据尚能获取的数据进行指标的筛选。根据科学性、可行性、可比性、系统性原则,共选取8个指标分别为:地区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每万人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每万人中高等学校在校人数、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并以北部湾经济生态区所辖的县域数据为例对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广西统计年鉴-2012》。

(二)方法的选择

系统聚类法,其基本思想是:开始将n个样品各自作为一类,并规定样品之间的距离和类与类之间的距离,然后将距离最近的两类合并成一个新类,计算新类与其它类的距离;重复进行两个最近类的合并,每次减少一类,直至所有的样品合并为一类。本文采用的是系统聚类法中的组间联接法。主成分分析法也称主分量分析,旨在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希望用较少的变量去解释原来资料中的大部分变量,将我们选取的8个指标转化为互相独立的因子。从而计算得到综合得分,对北部湾经济区的16个县域进行得分排名

(三)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SPSS18.0软件,采用系统聚类法的组间联接法聚类方法对北部湾经济生态区所辖县域进行聚类分析,其聚类分析冰柱图输出结果如图1:

图1 北部湾生态区所辖县域聚类分析冰柱图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北部湾经济生态区所辖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可以归为4类,其中良庆区、武鸣县、宾阳、横县、合浦县、钦北区、灵山县、浦北县为一类;邕宁区、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上思县为第二类;钦南区为第三类;防城港区、东兴市为第四类。第一类所辖的县域主要以南宁周边的县域为主,其经济发展的中心主要以工业带动,工业是经济增长的核心点,可以看出其经济的发展主要依托南宁为核心,充分展现了南宁经济的辐射力和带动作用较大,第二类所辖县域主要以山区为主,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其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差不多,主要以生态旅游来带动;防城港区和东兴市作为一类,其独特的边境地域优势,经济发展主要靠外贸和旅游来带动。

为了进一步探讨北部湾经济生态区所辖县域循环经济的差异性,进而更好地为广西县域循环经济的差异性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对北部湾所辖的16个县域进行主成分分析。其输出结果如表3:

表3 相关性检验

KMO and Bartlett's Test

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 .541

Bartlett's Approx. Chi-Square 93.642

Test of df 28

Sphericity Sig. .000

Bartlett球度检验统计量为93.642。检验的P值接近0。表明8个变量之间有较强的相关关系。而KMO统计量为0.541,大于0.5.适合作因子分析。

表4 累积贡献率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Component Initial Eigenvalues Extraction Sums of Squared Loadings

Cumulative % Total % of Variance Cumulative %

1 33.371 2.670 33.371 33.371

2 59.607 2.099 26.236 59.607

3 79.972 1.629 20.364 79.972

4 92.420 .996 12.448 92.420

通常是使得累计贡献率达到85%以上为宜,这样既能使损失信息不太多,又达到减少变量的目的,故此取4个公因子,如表4。

表5 Varimax法得到的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Rotated Component Matrixa

Component

1 2 3 4

地区GDP(亿元) .768 .393 .213 -.109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037 .944 .202 -.11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089 .930 -.196 .020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 -.072 .214 .934 .047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124 .503 -.777 .156

每万人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人) .960 -.041 -.078 -.032

每万人中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人) .989 -.049 -.046 .082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万元/吨) -.008 -.054 -.029 .995

载荷系数越大,表明这个因子越能良好的解释这个指标,例如:第1个因子与地区GDP、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这3个变量的载荷系数较大,主要解释了这3个变量。其他3个因子,以此类推。

X1=0.768F1+0.393F2+0.213F3-0.109F4

X2=0.037F1+0.944F2+0.202F3-0.112F4

……………………………………………

X8=-0.008F1-0.054F2-0.029F3+0.995F4

其中X1,X2,…X8分别表示标准化后的地区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等8个指标,详见表5。

根据数据计算得到综合得分以及排名如表6:

表6 北部湾所辖县域综合得分

县域 得分 排名

武鸣县 0.75 1

横 县 0.72 2

宾阳县 0.58 3

合浦县 0.40 4

灵山县 0.38 5

良庆区 0.23 6

防城区 0.17 7

东兴市 0.12 8

浦北县 0.03 9

钦北区 -0.27 10

钦南区 -0.39 11

马山县 -0.44 12

邕宁区 -0.50 13

隆安县 -0.55 14

上思县 -0.57 15

上林县 -0.66 16

从表6得分排名我们可以发现,武鸣县、横县、宾阳县等排名比较靠前,综合得分比较高,循环经济体系运行的较为良好,这几个县市的发展主要特点是工业较为发达,这也体现了工业是带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结合以上县域的地域优势,依托当地资源大力发展新型产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相关产业,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文化资源的保护,因此县域循环经济体系取得了良好、稳健的发展。反观排名比较靠后的上思县和上林县,其综合得分为负值,与武鸣县得分差距很大,处于比较贫困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因此要大力发展经济,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型产业,加强招商引资的力度。

四、发展广西县域循环经济的建议

通过以上北部湾经济生态区所辖县域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性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各县市差异性较大,经济结构、社会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针对广西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加大广西县域招商引资力度,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目前,广西面临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等多重大好机遇,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的大好时机,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以提升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增加就业为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高新技术和新兴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环保产业,并将充分融合到一、二产业中,提高非资源依赖型产业的比重,形成多元化的新型支柱产业。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宣传,充分结合各县市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2)加大科技投入,充分挖掘科技对县域循环经济的支撑作用。上至广西区政府,下至各县市,要充分重视科技的重要性,加大科技人才的培养,以此为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问题,尤其是重大技术问题进行科技攻关,以便在技术上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推进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健全相关法律制度。认真贯彻和推行循环经济建设规划,促进生态工业等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着手循环经济发展促进政策和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主要注重激励循环利用技术的采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马世忠.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与支撑体系研究[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史宝娟.城市循环经济系统构建及评价方法[C].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3]冯之浚,孙佑海.循环经济在实践―中国循环经济高端论坛(2005)[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王如松.循环经济建设的产业生态学方法[J].产业与环境,2003,(7).

[5]李清.康增禄.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8,(4).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篇5

县域经济主要指建制县域及县级市域的经济,它是国民经济中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和支撑点,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县域土地辽阔,约为18.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6.3%;县域人口数达1918.2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70.4%;县域GDP为5346.5亿元,占全省GDP的56.5%。可见,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吉林省整体经济的振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只有延吉市能够进入全国百强县。2012年,党的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四化’统筹发展的道路,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因此,本文基于“四化”统筹的视角,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吉林省县域“四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1、指标体系的选取

根据可行性和可得性原则,本文选取下列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工业化指标:包括工业化率、人均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人均GDP;城镇化指标:包括城镇化率、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贡献率;农业现代化指标:包括机耕面积比重、第一产业增加值贡献率、财政支出用于农林水事务、人均农业增加值;信息化指标:包括人均信息消费额、人均电信产业、人均邮政业务。

2、“四化”发展现状

本文根据《吉林省统计年鉴2012》选取相关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吉林省40个县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结果如下。

(1)工业化发展现状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为前郭县、珲春市、乾安市等矿产资源和石油资源丰富的县市,而洮南、柳河、辉南县等地区的工业基础薄弱,工业资源欠缺,工业化程度低。

(2)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延吉市、图们市、临江市等地区的城镇化排在了前列,这些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较好,镇赉县和通榆县被评为部级贫困县,柳河县和扶余县地处山区,城镇基础设施较差,城镇化水平低。

(3)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分析。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排名表(见表3)中我们看到:榆树、德惠、九台、农安这些农业大县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高,而延吉市和图们市虽然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但是由于其农业投入不够,农业发展水平落后。

(4)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从表4中可以看出,延吉市、珲春市和图们市的主成分得分较高,这些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比较快,而梨树县和通榆县等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低。

二、“四化“综合发展水平聚类分析

为了了解各地区“四化”统筹发展水平的现状,本文利用SPSS软件,根据以上40个县的“四化”主成分得分进行系统聚类,结果如下。

第一类地区:包括前郭县、乾安县、桦甸市、磬石市,此类地区的工业化和农业化发展水平较城镇化发展水平要高一些,信息化发展水平一般。

第二类地区:包括延吉市、珲春市、集安市、图们市、临江市、长白县、通化县、抚松县、靖宇县,此类地区的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水平发展较高,但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较落后。

第三类地区:包括通榆县、和龙市、洮南市、龙井市、安图县,这些地区的城镇化发展较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较落后。

第四类地区:包括榆树市、德惠市等剩下的22个县,此类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好,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较落后。

三、促进县域经济“四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通过对吉林省县域地区“四化”发展水平的综合分析,我们看到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根据“四化”发展的不同状况,下面对以上四类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一类地区,如前郭县和磬石市的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但却没有带动城镇化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其工业化的发展布局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所以要将分散的小型工业区集聚起来,增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进行厂房联建和标准厂房建立,以此来带动城镇化的发展,将信息化与工业化充分融合,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此外,地域相邻的县与县之间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差异小,交通便利,所以要充分利用这种相邻优势,加强交流和地区间的合作,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第二类地区,此类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落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协调发展不能积极地带动和促进农业化发展。所以,要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水平,加强市场的紧密对接,供其所需。同时,政府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政策和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加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对农业化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工业化的动力作用。

第三类地区,此类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较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落后。如通榆县地处吉林省西部干旱区的县市,自然环境不利,所以要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盐碱地的治理和植被的恢复,改善灌溉条件,发展节水型的特色农业,以此来提高农业化的发展水平。此外,要充分利用地区的工业资源,来提高自身工业的发展水平。向农业和工业引进先进的科学设备和技术,发挥城镇化和信息化对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四类地区,对于此类地区,首先要继续推动农业化向较高的水平发展,因为这是本地区具有的较大的优势,而且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此外,这些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水平虽然较低,但是工业基础比较好,所以要充分利用资源,制定有效的发展政策。要加强对人才的吸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信息化的发展,以此来提高生产率,这样也会提高工业化发展水平,从而带动城镇化的发展。

(注:本文是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县域经济“三化”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编号12YJC790139);吉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三化”统筹推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编号:2013158)的中期成果;吉林省社科基金,吉林省“四化”同步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编号2013B221)。)

【参考文献】

[1] 蒋北岗: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以云南省为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 龚署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篇6

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祖国南疆,由于地理、自然、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处在较低水平。广西历来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资金、政策、税收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取得较快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国家经济开发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持续推进,广西县域经济发展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目前,广西将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建设的重点,县域作为扶贫的主战场,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广西提升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具有城市经济和乡村经济的双重属性。广西共有县域单位109个,本文所确定的县域经济具体包括53个县、12个民族自治县、6个县级市,以及撤地设市、撤县(市)设城区而设立的3个城区,共计88个单位。2015年,广西县域面积22.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总面积的84%;县域人口4427万,约占全区总人口的80%。广西境内的江河、湖泊、森林、动植物等资源都分布在县域,资源优势突出。地方政府先后制定发展措施和优惠政策,县域经济各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都在两位数以上,在全区的特殊地位愈发明显。首先,县域经济发展明显加快,投资规模迅速扩张。2015年,县域单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14.06亿元,是2005年的6.02倍,年均增速达19.6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1.28亿元,是2005年的5.02倍,年均增速17.51%。其中,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亿的县域单位仅1个,到2015年竟达62个之多,占总县域单位的70.45%。发展速度之快,举世瞩目。“项目立县”掀起广西投资热潮。2015年,县域单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617.05亿元,是2005年的12倍;县域平均投资134.10亿元,是2005年的10倍,年均增长率均在25%以上。其次,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2015年,县域单位财政收入1046.45亿元,是2005年的5.7倍;县域单位人均财政收入9.6亿元,是2005年的4.8倍,财政收入质量明显提升,年均增长率在15%以上。2015年,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15.29元,是2005年的3.39倍;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9118.33元,是2005年的3.6倍,年均增长率均达到了13%。

二、广西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广西县域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在总体规模上,还是在结构质量上,都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其仍面临竞争力较弱、区域发展不平衡、转型任务重和缺乏增长后劲等诸多难题。

1、竞争力较弱

从全国层面来看,广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处于中等水平,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竞争力较弱。根据《2016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公布的第十六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广西并没有进入百强县的县域单位。江苏、浙江和山东是百强县的集中地,分别占百强县域单位的26席、20席和20席。就连西部地区的新疆、内蒙古、贵州和四川都分别占有3席、2席、2席和1席。广西县域经济的规模总量偏小,影响了其竞争力。

2、区域发展不均衡

受经济发展基础、区位、资源、交通等因素的制约,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不平衡现象突出。运用arcMAP10.3,结合广西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将县域经济实力划分为5个等级。(如图2所示)经济实力强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泛北部湾区域和西江经济带上,经济实力弱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桂西北地区(百色市和河池市)。2015年,全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县域单位桂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5.38亿元;经济实力最弱的河池市凤山县,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3亿元,二者相差15倍。这与县域的地理区位条件、开发开放水平息息相关。

3、转型任务重

近年来,广西正以积极姿态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但从总体上看,县域产业深加工层次低,产业链条短,资源型初级产品比重大,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为立县之本。县域农产品大都以原材料出售,缺少加工,因而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相对落后的面貌。宜州市为全国最大的桑蚕养殖县,但其产业链条仅停留在“种桑+养蚕+缫丝”上,虽然产量高,但收益低。与此同时,诸多县域单位过度依赖传统的资源型产业,缺乏创新,进入“资源陷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难以跟上时展的步伐。百色传统的铝工业占县域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河池有色金属业占县域工作总产值的45%以上。在新时期,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是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难题。

4、缺乏增长后劲

广西经济实力中等及以下的县域仍有半数以上,这些县域所在地区,少数民族较多,文化发展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缺乏经济长足发展的后劲。首先,县域经济内生动力弱,财政收入少。诸多县域都是部级和自治区的贫困县,财政支出主要靠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债务负担重,难以支持发展和保障民生。其次,县域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由于地理环境、资金短缺等因素的影响,广西多数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体系建设不完善。例如,桂北的资源县,直到2017年才修通建成高速公路,极大制约了资金流、人流、货物流和信息流,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最后,很多县域单位缺少特色支柱产业。传统的工农业在广西县域经济中仍占据主导地位,虽然诸多县域在不断探索发展特色支柱产业的路径,但成效并不显著。缺乏大中型的龙头企业,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少,市场竞争力弱。

三、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选择

县域经济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必然选择,没有县域经济发展,就不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县域是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增强县域经济的内生动力既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根本保障,也是全面提升广西经济实力、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关键。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广西应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思路,立足县情,坚持绿色发展,推进产业融合,打造特色县域经济,深度挖掘县域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1、坚持五大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持续过程,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广西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转变陈旧的“唯GDP论”的发展模式,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紧抓县域经济“三区八带”新格局③,做好经济和人口在空间上的集中、集聚,将人民生产和生活、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就业和增加收入进行有机结合。同时,立足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县域生态、自然、旅游等资源禀赋,顺势而为,主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改革创新机制,形成“县域突破”。

2、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发展特色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最优路径选择。广西拥有丰富的旅游、森林、河流、民俗民风等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必由之路。广西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打造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不强调“小而全”,也不单纯追求三产比例,要注重特色和竞争力。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充分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与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双重作用,为特色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农业是县域经济基本性、代表性产业,广西县域经济特色产业的发展要充分依托“三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发展特色农业。

3、统筹县域发展,加强交流与合作

统筹县域发展,加强交流与合作是广西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策”。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经济要素、社会要素和全国层次要素。经济要素包括资源、资金、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社会因素包括社会、文化、政治和生态等;全国层次要素是县域外的因素,如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扶贫力度、财政转移、“省管县”等。县域是统筹这三类要素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操作平台。首先,编制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全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应从顶层设计上加强规划,形成各县域相互关联、互为依托、优势互补的“一盘棋”经济体系。其次,优势互补发展异地经济。依托产品创新,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协调各县域产业发展,避免产业结构雷同或趋近,广泛开展县域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整合区域资源,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形成“集聚经济”,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4、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县域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前提,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县域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和引进各类高素质人才。县域经济城乡一体化不仅是人的集聚,更是人才的集聚,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集聚。高素质人才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形成“集聚经济”的催化剂。首先,将人才引进和培养作为中心工作。加强与各高校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合作,引进一批高端人才。解决人才引进相关的住房、交通、配偶就业等问题,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其次,围绕县域特色产业,开展相关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广大职工科技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结合县域实际情况,开展“一村一品”项目,并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定期进行辅导和培训,培养一大批技术水平高、经营理念新、带动能力强的“领军人物”。最后,完善县域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域对人才的吸引力和集聚能力,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注释①其中,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的单位为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单位为元。②根据arcMAP10.3的自动分类,经济实力弱县域地区生产总值196289~838661万元;经济实力较弱县域地区生产总值838661~1798103万元;经济实力中等县域地区生产总值1798103~3960031万元;经济实力较强县域地区生产总值3960031~8099752万元;经济实力强县域地区生产总值8099752~17278354万元。③“三区八带”:a.县域经济三大发展区域:北部湾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区域、西江经济带县域经济发展区域、左右江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发展区域;b.县域经济发展特色产业带:环首府都市生态农业产业带、钦北防沿海临港经济产业带、沿边口岸贸易和特色旅游产业带、右江河谷生态铝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带、桂西国际长寿养生产业带、南来柳贵(南宁、来宾、柳州、贵港)先进制造业产业带、桂东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带、桂东北生态经济和旅游产业带。

参考文献

[1]张红、付秀彬:刍议产业关联视角下的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策略[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8,(8):74-77.

[2]陈建红:广西发展县域经济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70):90-92.

[3]高启杰:城乡一体化与县域经济发展[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0(11):3-6.

[4]李宏岳: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限于经济发展启示[J].世界农业,2011(1):76-79.

[5]曹群、刘宇:城乡一体化进程下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以黑龙江省为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14(6):59-67.

[6]蔡轶、夏春萍:县域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效率比较研究———基于湖北省80个县域统计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6(1):15-25.

[7]李火娇、严志强:广西县域经济实力评价[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113-119.

[8]梁杰才、莫小峰、韦学敏:广西县域经济概况[J].广西经济,2008(7):19-38.

[9]吕风勇、邹琳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6)[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6年.

[10]庞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广西县域经济综合评价体系与实证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3):1-6.

[11]李红、丁嵩、刘光柱:边缘省区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演化分析———以广西为例[J].经济地理,2012(7):30-36.

[12]韦春竹、韦韡:老少边穷地区县域经济效率的空间特征分析———以广西河池10个县市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70-175.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篇7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118-0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对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决定。近一时期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贯彻《决定》精神,从辽宁实际出发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坚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工业化为主导、城镇化为支撑,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带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后劲增强的目标,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一、辽宁与经济发达省份县域经济的比较

辽宁县域经济所覆盖的范围共包括44个县及县级市。2008年,县域行政区域土地面积130 873平方公里,占全省的88.43%,占全国县域总面积的12%;县域总人口2 372.2万,占全省的55.87%,占全国县域总人口1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1.76亿元,占全省的15.6%,占全国县域的6%;地区生产总值5 368.97亿元,占全省的39.9%,占全国县域的7.9%; 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 064亿元、 2 599亿元、

1 606亿元,其比例为1∶2.44∶1∶51;人均GDP为22 632.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 410元。

本文采用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的评价结果对辽宁与解决发达省份县域经济进行比较,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的具体分布情况是:河北省5个,山西省2个,内蒙古自治区2个,辽宁省5个,吉林省1个,黑龙江省1个,上海市1个,江苏省27个,浙江省26个,福建省8个,江西省2个,山东省26个,河南省8个,湖南省4个,广东省2个,四川省1个,陕西省2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个。其平均发展水平为:人口82.95万,地区生产总值367.26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8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9 08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7 9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 8 470元。

可以看出,2009年,辽宁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在综合竞争力的排序中排在第7位,位于江苏、浙江、山东、福建、河南与河北之后。尽管辽宁县域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发展速度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其总体水平与其他省份发达县域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辽宁各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比较

1.县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造

根据可行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建立指标体系如下:X1:人均生产总值(元),X2: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元),X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X4: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元),X5: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比重(%),X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X7:教育投入比重(%),X8:技术人员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二产业增加值/该县生产总值,教育投入比重=教育支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技术人员比重=(专业技术人员数+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数)/该县总人口。

其中,人均生产总值反映了该县整体的经济状况;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反映了该县政府的收入情况;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反映的是农民的收入情况;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反映的是全县居民的财富状况;第二产业比重反映了该县的工业化程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了该县整体的消费水平;教育投入比重反映了该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技术人员比重反映了该县科技人员的储备水平。可见,根据以上指标可以全面反映某一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2.辽宁各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本文主要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综合评价辽宁各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再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辽宁各县进行分类。

首先将反映各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八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同时检验所选取的八个指标是否可以用来做因子分析。根据SPSS软件输出的初始结果,采用这八个指标时所得KMO的值为0.743,但从相关系数矩阵来看教育投入比重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很低,而另外的七个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均相对较高。所以,为了能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这里将教育投入比重剔除掉,剔除后所得的KMO为0.747,且相关系数矩阵也很好,说明这七个指标更适合做因子分析。

通过软件输出得到各县县域经济因子分析总方差分解表,提取两个因子时方差累积贡献率为79.034%,小于85%;而提取第三个因子时方差累积贡献率为88.674%,但第三个因子的特征值为0.675,小于1。比较二者之后,本文将以提取前两个因子为这次因子分析的公共因子,可以认为这两个公共因子包含了原始六个指标79.034%的信息量,足以用来评价各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两个公共因子都具有了明显的实际含义可以看出,第一个公共因子在人均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人均生产总值,以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上有较大载荷,而这四个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各县居民收入方面的情况,故将其命名为收入因子,用F1表示;第二个公共因子在第二产业比重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上具有较大载荷,这两个指标反映了各县工业水平与消费情况,因而将其命名为工业水平与消费因子,用F2表示;这两个因子正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辽宁各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为了将各县县域经济与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分类,须计算各县的收入因子以及工业水平与消费因子的得分,最后计算综合得分。本文使用Regression法计算公共因子得分,软件给出了各指标Regression法的因子得分系数。将公共因子表示成上述六个变量的线性组合,然后代入这六个变量的标准化数值,可以计算两个公共因子的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F1=0.186X1+0.224X2+0.276X3+0.240X4-0.087X5-

0.005X6+0.260X8

F2=0.188X1+0.090X2-0.145X3-0.028X4+0.496X5+

0.427X6-0.320X8

下面综合评价各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各公共因子的贡献率为权数求加权值得到综合得分值F,计算式如下:

F=0.71692F1+0.28308F2

以综合因子得分F进行聚类,可以避免多因子得分聚类的片面性。并且综合因子得分包含了原始六个经济指标的79.034%的信息,可以从总体上反映辽宁各县县域经济与新农村建设发展状况。因此,下面根据综合因子得分运用k-means系统聚类法进行聚类,将全省44个县划分为三类。

根据k-means系统聚类法类别划分,也就是根据各县综合因子得分F的大小来区别的,下面给出三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具体划分方法:类别一,综合得分F在1.191~2.700之间的属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县;类别二,综合得分F在-0.134~0.889之间的属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县;类别三,综合得分F在-1.037~-0.232之间的属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县;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县有5个,占11.4%,依次为长海县、瓦房店市、海城市、普兰店市、大石桥市。其中长海县比较特殊,因为这个县居民较少,且以渔业为其支柱行业,使得它的人均收入方面水平较高。其他四个县在人均收入、工业水平与消费等方面均显示出较高水平。瓦房店市、海城市、普兰店市、庄河市、大石桥市为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东北十强县。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县为18个,占40.9%;发展水平“落后”县为21个,占47.7%。上述三组县的综合得分差距很大。其中,发展水平“较高”县与“一般”县平均相差1.393,发展水平“较高”县与“落后”县平均相差2.195,说明辽宁其他县的县域经济与新农村建设情况远远低于长海县、瓦房店市、海城市、普兰店市、大石桥市。

相对说来,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一般”县与“落后”县的比重较大,占44个县的88.64 %。所以,提高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就在提高这39个县的发展水平,尤其是其中21个“落后”县的发展水平。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篇8

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已推动了我国社会产业的整体发展,对社会经济以及技术的进步作用非常巨大。近些年“互联网+”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所谓“互联网+”实际上就是推动移动互联网以及云计算等与现代的社会发展结合起来[1]。而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国情下具备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单元,其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在当今互联网+技术的浪潮下,要想实现县域经济发展走向良性发展阶段,就必须在“互联网+”的支持下从传统的作坊式走向“互联网+”时代,并推出完全符合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农业服务、生产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最终有效实现“互联网+”和现代农业有效结合。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县域经济影响因素

技术发展的本质上就是推动经济的发展。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要想把握好“互联网+”的积极发展原则,就要充分认准互联网经济的各种特点,充分迎合互联网发展趋势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整体动态,把经济发展和互联网有效的结合起来,从技术的角度充分分析互联网经济的特点。这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互联网+”背景下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在当前经济技术不断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互联网的开放性也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对经济领域的影响。就以互联网金融为对象而言,能够明显地发现,其经济发展往往不会受到来自时间以及空间等多个方面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说具备全面的开放性,也正是在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下,其经济的发展才具备一定的互交性与平等性,在当前互联网经济的体系中,所涵盖的信息和内容能够涉及多个行业。其次,知识经济的特点。因为互联网技术在时刻发展和革新,导致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的职能产品以及电子产品,甚至绝大多数的传统行业也正在逐渐踏入知识经济发展的行列中,常规的劳动力和老化的机械设备资源均在不断地淘汰,而越来越多新型技术产业在不断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这也印证了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特点。最后,信息化特点。

对于市场经济而言,信息的匮乏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制约经济的发展,而自然经济也正是因为在缺少信息交流的情况下,其生产力往往也就较为匮乏。不过应该指出的是,在资本主义的积极发展中,因为信息流通不畅,致使市场很难正常有效的扩大经营,在某种程度上说就会制约生产力的发展[2]。我国现阶段县域经济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是,农业经济效率相对而言非常低,农产品的生产链条相对较短,另外农产品深加工以及附加值也更低。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分析能够发现,不断强化政府部分相关的服务意识,就是充分掌握“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在经济发展中应该充分把握好实体与虚拟发展手段,把“互联网+”当成经济发展的一种实现方式、一项技术以及一个方法,在某种程度上说还能够有效推动我国政府管理方面的改革,不断强化互联网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全产业链的有效改造。要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发展信息农业以及生态农业,使得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充分符合互联网+的积极发展主线。

二、“互联网+”战略下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一)通过政策性的文件引导经济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近些年国家以及地方政府也在不断的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改革,突出发展现代农业,以达到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3]。近两年国家关于强农惠农的政策就达到了60多项,涵盖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以及改善生产条件、改善生态条件以及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等[4]。这些政策的落实与出台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引导以及支持的效果。把握好国家政策,对于提升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有非常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够直接或者间接的改善县域地区生产生活水平,最终达到提升农民收入的目的。在“互联网+”的经济发展浪潮中,作为农业企业首先应该推动自身在管理以及经营方面的认识,摒弃传统发展理念,绝对不能把商业发展思维持续的停留至传统商业环境中[5]。就政府立场来说,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互联网+”方略推动我国县域农村商贸流动产业的积极有效发展,不断推广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同时把网络技术和网络精神充分融入至产业升级和转型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互联网+”发展特点不断完善商贸流动的发展体系,通过出台有关政策性的文件,不断引导我国农村县域经济的发展,提升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不断加强我国农村县域经济的发展创新力。另外发展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必须以地方政府为发展基础,充分利用“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要以国家甚至全球的眼光看待问题,打破传统经济发展的束缚,结合不同县域的不同实际情况,从物流、旅游以及农产品等多个角度发展。

(二)改变发展观念,加快转型发展

首先,在国家倡导绿色发展与技术发展的今天,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应该充分结合国家倡导,通过互联网发展思维,不断转型传统的发展模式,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以及云技术,整合现有发展资源,提升整体发展水平,这也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体现。首先可以根据互联网的使用特点以及趋势深入有效的研究企业农产品销售以及流通状况,通过应用互联网发展思维,不断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其次,充分结合市场需求,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实际情况不断强化企业对产品包装分级。最后,不断完善相关支付以及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从传统农产品销售与生产分开的模式转变为生产、销售以及服务为一体的经验与销售发展理念。作为企业一定要充分借助互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相关信息技术,最终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借助互联网发展新理念提升企业的生产技术以及生产效率,不断创新销售以及服务模式[6]。

(三)以“互联网+”为出发点,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农业的现代化建设

本质上说就是要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发展能力,同时要充分结合县域经济的情况,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也只有真正意义上的加大力度发展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才能从本质上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以及农民的整体收入[7]。首先,应该稳定我国农村地区的承包关系,县域单位要根据自身情况完善有关的规章制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支持与鼓励承包土地不断转向至专业大户以及农民合作社流转,从多角度发展湿度规模的农业经济。其次,尽可能提升农户集约经营发展水平;另外,加大力度发展多形式的符合县域经济特点的农民合作产业。通过政策方面的有效引导发展机体经济组织,实现多层次以及多区域的发展模式,提升农业规模化发展程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增强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信息时代中带来的信息数据所蕴涵的价值是无法准确预测的,其包括的有用信息是无法有效估算的。大数据技术能够全面反映县域经济相关的管理,通过收集市场中的各种数据,帮助县域企业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

结语

信息技术是21世纪发展的主旋律,已深入社会各个行业,但其出现有利也有弊。本文通过研究现阶段我国“互联网+”战略发现,“互联网+”战略符合现阶段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也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思维以及发展机遇。在以后发展过程中,还要求政府能够科学合理地认知“互联网+”真正的含义,结合县域经济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开展经济发展活动,不断释放地方经济发展的活力,以信息经济发展为垫脚石,引导传统产业不断进行有效的转型和升级。这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段京肃,李惠民,王锡苓,等.经济不发达地区互联网发展的三种状态———对黄羊川镇、金塔县、镇巴县的研究[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9-33.

[2]谢奉军,田思佳.“互联网+”大潮下山区县域农特产品电商发展对策研究———以江西省修水县为例[J].中国农业信息,2016,(5):3-5.

[3]周宇宏.“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经济的转型和蜕变———基于河北省6个典型“淘宝村”的实地考察[J].理论观察,2016,(11):112-113.

[4]湖北省荆门市农村电商经济发展研究课题组.“互联网+”时代多措并举推动产业发展———以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及东宝区农村电商经济发展为例[J].中国合作经济,2016,(10):49-52.

[5]姜宇,杨仁财.互联网+模式下“一县一品”工程发展的现状与未来———以陕西省平利县富硒绞股蓝产业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15,(8):36-37.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篇9

县域金融服务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县域金融业快速发展,带来了县域经济强劲增势,为GDP和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相对县域经济的资金需求,金融支持弱化与县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趋突出,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为此,笔者对石家庄市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试图从金融的角度探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调查分析

石家庄市辖18个农村县(市)区,县域人口和GDP,总量分别占到全市的77.9%和64%以上,近几年来,县域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大多数县(市)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与全国百强县(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整体发展水平低,实力比较薄弱。GDP总量超过100亿元的县(市)有3个,过60亿元的县(市)只有7个。2005年全国百强县(市)中只有鹿泉市人列(居第90位),GDP总量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比百强县(市)平均水平低52.7亿元和5.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比百强县(市)平均水平低1013元。县域GDP平均增长速度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平原与西部山区之间的发展不均衡,并呈现出扩大的趋势。10个平原县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市的37.7%和63.8%,但GDP,总量占到全市县域的67.4%,超出8个山区县1倍多;地方财政收入平原县高于山区县4.8亿元。人均GDP和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也高于山区县。县域经济在呈地理性分布的同时,先进县与落后县之间的差距有逐步扩大的趋势;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优化升级缓慢。产业结构趋同,其中第二产业比重低于全国百强县(市)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低于唐山市8.05个百分点,传统农业比重仍然偏大,工业底子相对薄弱,二、三产业增长缓慢,特别是工业主导产业不突出,缺乏真正能够立县富民的支柱产业。

从调查情况看,当前县域经济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民营经济、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等对资金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其原因除了受县域经济环境的制约外,主要是银行信贷投入严重不足,对县域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逐年弱化。

1.县域金融机构贷款总量和比重逐年下降。以石家庄市某银行为例,2001~2005年,县域贷款余额减少13亿元,年均减少2.9亿元;县域贷款占全市贷款的比重下降了7.1个百分点,年均下降1.2个百分点。2005年末存款总额89亿元,比2001年末增加了21亿元,而贷款总额12亿元,比2001年末减少了11亿元,存贷比为16%。

2.县域金融服务功能弱化。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大量收缩,国有商行撤并后,没有新的相匹配的金融机构及时跟进,而保留下来的商业银行机构由于贷款权限相对上收,信贷功能逐步萎缩,致使县域信贷服务出现局部断层或真空,削弱了县域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

3.县域资金外流严重。银行机构、邮政储蓄吸收了大部分的县域内的闲置资金,却没有用于当地的经济建设,而是以各种形式上存、上划,大量的县域资金流向城市,而通过贷款形式回流到县域的资金较少,多存少贷、只存不贷,致使本来就贫血的县域经济又遭遇新的“抽血”。

4.县域金融体系和服务功能不健全。从目前看,县域金融组织体系中,商业银行的信贷功能已经萎缩,农业发展银行只经营粮棉油收购企业的专项收购贷款业务,农产品加工、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综合开发等县域经济建设中的许多重点项目很难得到信贷支持,单一的业务范围使其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受到很大限制。农村信用社由于资金来源有限,实力薄弱,难以满足县域多元化、分散性的金融服务需求。加之县域融资担保机构不健全,许多县域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淡薄,逃废债务的现象仍相当普遍,导致金融部门不良资产难以化解,客观上也制约了县域金融服务的投入。

5.县域金融创新不足,金融产品单一,与县域经济发展不适应。目前,县域国有、集体所有制企业基本退出,出现了个体、民营、混合所有制等形式并存的局面,而且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同时也对县域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不同层次的要求,但金融部门创新能力不足,固守传统的业务领域,不能适应县域经济发展多元化、多层次的需要。

二、对策分析

1.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调控引导作用和“窗口”指导职能,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积极会同政府有关部门为银企牵线搭桥,促进项目与资金的衔接。同时充分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引导县域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实现经济金融共同发展。

2.商业银行要要按照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的功能和作用,改革和完善信贷管理体制,适度下放信贷决策权限,县级支行每年新增存款要按规定的比例用于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加强对农行、农村信用社、农发行的扶持。从目前的情况看,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县域内所占的市场份额达到了70%~80%,可以聚集大部分的县域内的闲置资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矛盾,对这几家金融机构进行必要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支持,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投入问题。

3.针对保险、邮政储蓄资金的逆流现象,邮政储蓄资金按一定比例划归人民银行通过再贷款形式返还县域使用。此外,要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多种需求,合理设置金融服务网点,完善服务功能,创新金融工具,增加金融产品,积极开拓适应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特点的信贷品种,扩大信贷投放领域,最大限度地满足县域经济的资金需求。

4.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增强其支持“三农”的力度。改善县域金融服务要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主力军作用,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因地制宜改革农村信用社组织和管理形式,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采取有效的财政政策和资金政策逐步消化其历史包袱,提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水平。要坚持服务“三农”的办社宗旨,不断拓宽金融服务的范围和层次,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信贷资金支持。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篇10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型经济体,大力发展县域生态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湖南省委省政府也将“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建设‘四化两型’,促进‘三量齐升’,努力实现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作为今年工作的总要求。就长株潭地区而言,县域生态经济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发展和壮大县域生态经济,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是实现长株潭区域经济腾飞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推进建设“两型社会”的关键举措。

一、长株潭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现状

经湖南省政府申请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于

2007年12月14日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该区以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为核心,区内共有七县一区、四个县级市。长株潭经济发展情况见下表:

表1 长株潭经济概况

数据来源:2013年各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长株潭地区GDP总量达10539亿元,已经突破万亿大关。相比2010年的6716亿元增长了近57%(不考虑通胀),经济总量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

表2 长株潭各县域经济概况

数据来源:2013年各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从长株潭各县市经济发展状况来看,经济发展最好的长沙县和浏阳市已经接近突破1000亿元,其中长沙县的人均GDP已经达到119170元。与此同时,GDP最小的炎陵县却只有不到50亿。

表3 长株潭各县域面积、人口及GDP占比

数据来源:2013年各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长株潭区域总面积28096k,其中县域面积25997k,占比92%;县域人口923万,占区内总人口的65.93%;县域GDP4738亿元,占总GDP的44.96%。县域土地面积较大,有较大的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空间,人口相对较多,能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可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持。因此,发展县域生态经济是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从区域发展来看,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有所加快。2013年长株潭各县域经济GDP占比近45%,较2010年县域经济GDP(2911亿元)占总GDP(6716亿元)43.34%的比重增加了1.62个百分点。其中,株洲县域实现GDP 995亿元,占株洲市GDP的51%;长沙县域实现GDP 3163亿元,占长沙市GDP的44.22%,湘潭县域实现GDP 579亿元,占湘潭市GDP的40%。长株潭县域GDP占比达45%,由此可见,县域生态经济的发展为长株潭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次产业的增长和产业结构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间的联系、比例关系各不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有所差别。

表4 长株潭各县域三次产业结构

数据来源:2013各县市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随着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也逐步完善。2013年,长株潭地区实现GDP1053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564亿元,第二产业5963亿元,第三产业4012亿元,三次产业的比例为5.35:56.68:38.07。长株潭县域实现GDP473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501亿元,第二产业3139亿元,第三产业1096亿元,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0.6:66.26:23.14。均呈现出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良好局面。县域经济中发展最好的长沙县本年GDP为976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1%,其三次产业结构也由上年的6.7:72.4:20.9调整为6.7:71.3:22。浏阳市本年的GDP为924亿元,同比增长1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7:72.4:20.9调整为6.7:71.3:22。

二、长株潭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县域生态经济总量仍相对较小。长株潭地区虽然经济总量已经突破10000亿元大关,但其县域经济总量仅有4738亿元,经济总量仍相对较小。在2010年全国百强县排名中长株潭还有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和望城县入围,排名依次为:25、65、73、92。而在第十三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中,湖南省只剩下三个县市入围。长株潭县域经济排名第一位的长沙县名列全国百强县第13位,浏阳市排名第47位,宁乡县排名第56位,其余均未能入围百强县。同时,2013年排名全国百强县(市)第一名的江阴市实现生产总值2706亿元,几乎与长沙县、浏阳市和宁乡县三个百强县的生产总值相当,占长株潭县域经济总合的57%。从上述数据反映出长株潭县域生态经济发展速度仍然较慢,经济总量较小,与其他发展较好的县域经济相比差距较大。

(二)地区内县域生态经济发展不平衡。综合2013年经济发展数据来看,区内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存在严重不平衡。湘潭市下辖三县市经济总量只有579亿元,仅占株洲市下辖5县市GDP总和的58%。同时整个株洲市下辖5县市GDP总合又仅与一个长沙县相当。另一方面,各县域生态经济单体之间的差距也是不可同日而语,其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相差巨大。GDP总量最大的长沙县接近1000亿元,而最小的炎陵县只有不到50亿元,相差近20倍。各县市的GDP增速差距也在逐步拉大,2013年GDP增速最大的是浏阳市,达14.5%;而增速最小是的攸县和茶陵县,只有10.2%,相差了4.3个百分点。区域内发展不平衡对长株潭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存在不利影响。

(三)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产业结构有待调整。长株潭县域城乡产业结构不够合理。2010年长株潭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12.87: 62.15: 24.98, 2013年长株潭县域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6:66.26:23.14,仍是典型的“二、三、一” 结构类型。县域城乡产业结构调整表现缓慢,三次产业内部问题较多,存在第一产业不优,第二产业不强,第三产业不大的现状。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资源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比重过大,这与生态经济发展是相违背的。第一产业普遍存在基础薄弱、现代农业发展速度缓慢的现状。第二产业方面,生产专业化程度低,县域内部与县域之间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工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过度依赖资源。第三产业方面,在资本的逐利性和县域财政有限供给下,服务业发展缓慢,难以满足城乡需求。

三、长株潭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生态县域经济,实现绿色发展。要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充分利用长株潭地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两型社会”建设核心区的有利契机,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突出特色,走生态之路。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必须强化资源环境管理,建立生态经济园开发区;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方能使县域生态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大生态技术投入,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创新应用生态技术助推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加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开展“产学研”结合,增强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加大对新能源企业的投入与扶持,加快生态技术成果转化,鼓励企业进行生态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走节约型的经济发展路子。

(二)利用优势特色产业,辐射带动发展。长株潭区域各市县处于城郊结合部,发展市县的区域性城市对于发挥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城乡分工协作式的产业集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把打造以中心城市为发展极的核心、以县域中心城镇、小城镇、集镇为“卫星”的城市体系作为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思路。充分发挥辐射带动县域生态经济的作用,延伸城市产业链,构造城乡分工协作式的产业集群,形成中心城市与县域生态经济联动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完善城市体系,通过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用战略眼光发展周边县域小城镇。

(三)发挥区域协同优势,平衡县域生态经济发展。通过资源整合把相关资源按照分工协作的方式,集聚在一起,实现产业集群,发挥集聚效应,提高规模经济效益。长株潭区域县域生态经济要走分工协作式的产业集群之路,首先对县域内同类型企业或相关企业进行研究规划,实现分工协作式的产业集群;其次对同类型企业或相关企业进行统一规划协调,实现跨县域的分工协作。显然要实现跨县域间的分工协作非常困难,但是非常必要。必须要突破行政区划,才能形成长株潭地区跨县域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应,实现生态发展。

参考文献: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篇11

(一)总体态势

县域经济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已占据较高的份额,一些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亮点。珠三角地区县域经济与中心城区经济进行整合发展,县域经济已成为中心城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百强县集中的长三角地区也日益产生合作发展、整体提高的需求。

从2006年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结果看,全国县域内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24%,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48.10%,县域经济总量(gdp)占全国的56.31%,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的1/4,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都占全国的1/3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67.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4500元左右的县(市)数量比较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100个县域是最低100个县域的16.1倍。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共有85个,另外,东北地区5个,中部地区6个,西部地区4个。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等省县域经济比较发达,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强县迅速崛起,逐步改变了县域经济百强县的格局。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单元,在新的发展时期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基于县域经济要素禀赋的特色经济;(2)发展县域经济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3)中心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县域经济发展产生了内生积累和外在推动力;(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不断加强,为县域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5)县成为统筹区域城乡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性操作平台;(6)工业化、城镇化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方向;(7)县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消除体制和机制障碍的新动力,为行政体制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积累了经验;(8)县域经济发展道路多元化,不断催生出新的发展模式。

(二)发展模式

由于存在资源禀赋、制度结构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以及鲜明的区位特点,县域经济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如“苏南模式”、“珠江模式”、“温州模式”、“义乌模式”等。从更为普遍的意义来看,新时期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归纳为四种类型:

l以服务中心城市为主的城郊服务型。在城市经济的带动下,根据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以服务中心城市为主要功能的县域经济发展类型。由于受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加之长期的城乡交往,造就了该类区域劳动力总体素质高、技术力量强、资金积累快、融资条件好、城镇密集且呈放射状分布、水陆交通条件便利等特点。这类县域经济发展很快,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受城市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对中心城市经济有明显的依附性。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经济圈中心城市周边的各县域,已形成了我国典型的以服务中心城市为主的高层次城郊型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

2.以农业产业化为主的专业化基地型。利用县域内较好的农业自然资源,发展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传统农业产业,并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延伸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出现,逐步形成了以原有的产业为基础,以若干适应市场需要的骨干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以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外联市场、内联企业为特征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专业化基地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这些县域经济的发展实际上走上了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道路。如广东佛山、南海、中山等市,河南巩义、偃师、济源等都属于这种模式。

3.以招商引资为主的外向商贸型。利用县域内便利的经济发展优势及地处沿海、沿江、沿边、沿重要交通干线的对外交通运输条件,发展以流通组织系统为主导的商贸产业。沿海县域多充分利用境外力量,通过建立三资企业和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当地工业的发展;农业方面则利用本地优势农业资源,通过发展名、优、珍、奇、特等农副产品,促进出口创汇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内陆的县域利用邻近重要交通干线、省际交界地区或边境口岸的优越条件,通过商贸产业的发展带动生产、加工、物流、餐饮等多种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4.以资源开发为主的资源型。利用县域内的资源禀赋,通过发展农业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农业、矿业产品的输出带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这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对本县域自然资源和区域外市场的依赖性很大,一旦自然资源枯竭或域外市场萎缩,县域经济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我国中西部一些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缺少发展的机会,许多县域都把对某种优势资源的开发作为启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当县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受资源的约束,县域经济要想继续获得发展,就必须创建新的发展模式。二、典型区域的实证调查与分析

为了深入研究,针对建设经济强县的有关问题笔者进行了广泛调查。调查方法采取“两结合、一跟踪”的工作方式,即实地调查与文献调查相结合,同时进行网络动态跟踪;调查对象选择了东部沿海的晋江、乐清、德州,华北的邢台、平山、丰宁,中部的宜都、嵩山、浏阳,西部的蓬安、宜州、神木等多个典型县域,包括广东、山东、湖北、湖南、河北、河南、陕西、四川、广西等省份,调查地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各地在发展县域经济中探索出不少新的发展模式。

1.宜都模式:以工业化及工业园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宜都作为县级市,过去在“城市抓工业,县级抓农业”的传统思想束缚下,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上。但就农业抓农业,不仅“三农”问题解决不好,反而由于财源萎缩,对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压力。面对严峻的现实,宜都确立了“锻造工业脊梁、统筹城乡经济”的发展战略,打破过去本地资源、本地市场、本地配套、本地消费的“小而全”和“五小工业”格局,面对开放、竞争的市场,通过引进联合使本地资源与国内外资源对接,在优化配置与组合中,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通过招商引资,借助外力锻造工业脊梁,用现代工业理念统筹城乡经济,宜都县域经济步人了工业化发展的“快车道”。宜都以工业化及工业园区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功,这一模式也成为其他许多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如安岳、邢台、德州、晋江等。

2.丰宁模式:以优势特色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河北省丰宁离北京仅170公里,立足于这一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丰宁瞄准了北京大市场,建市场,抓协会,带基地,壮龙头,大力发展奶牛、蔬菜、特色经济林的龙头经济和优种羊、肉鸡、精品杂粮、西洋参、生猪等五个特色产业,并利用坝上地区气温较低的气候特点打时间差,着力发展时差蔬菜,补充七月份北京蔬菜供应市场的淡季需求。在旅游业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实施燕山大峡谷自然景观和漂流、滦河原生态旅游、坝上草原汽车影院、草上飞娱乐场等4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旅游项目,开通北京、怀柔、汤河温泉、坝上草原旅游环线,着力开发北京地区的游客市场。这些举措弥补了丰宁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使得丰宁即使在抗击“非典”之年,全年各项经济指标也完成得很好。

3.广东模式:以体制改革促进县域经济发展。2004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并通过报告,其主题是按照确保既得利益、促进收入增长、实行奖勤罚懒的原则,建立了“确定基数,超增分成,挂钩奖罚,鼓励先进”的财政激励机制,一定4年不变。重点对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实施倾斜政策,对执行省市共享收入增幅超全省或这些地区平均水平的,省分成部分给予返还奖励;珠三角各市执行上划到省“四税”超全省平均增长率的部分,年终决算后给予20%的返还奖励。新机制将市县财政收入增长与享受省财政转移支付挂钩,既给予市县一定的压力,又保证其有充足的动力,有利于建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壮大财源的内在机制,形成市县财政经济良性循环,也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广东通过改革财政转移支付机制的做法在福建、湖北等省引起强烈反响,也开始了对实施这一模式的探索。

4.浏阳模式:以民营经济发展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浏阳的民营经济起步晚,基础较差。为了帮助民企突破发展环境差、融资难和人才缺乏的三大瓶颈,浏阳市专门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启用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人才工程三项措施,使民营经济步人发展的快车道,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浏阳市先出台的《35条政策》规定,凡是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符合环保要求的都允许民营资本经营;凡是允许外资经营的都向民营开放;凡是国有、集体资产退出的领域都支持民营资本进人。2004年又出台了《12条规定》,鼓励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通过开展银企座谈会、成立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等形式帮助企业融资和为民营企业担保贷款;出台人才兴企政策,鼓励机关干部走出机关创业。目前,浏阳市民营经济占gdp的比例达到60%,产值已经占到工业总产值的95%以上,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

三、经验总结与措施建议

立足上述理论梳理及实证分析,结合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和发展方向,笔者总结出以下经验并提出相应措施建议。

1.以产业拉动为核心,抢占县域经济发展高地。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产业聚集,是锻造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实现县域经济质和量全面提升的重要手段。其具体经验主要有:(1)以规划为龙头,抓好产业合理布局。以现有重点产业群为基础,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形成以技术为先导,以名牌产品为基础,以骨干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新格局。(2)以改革为动力,制定产业集群发展政策。强化区域内的经济联系与协作,协调区域内招商引资的产业导向与项目运作,协调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利益关系,整合区域内有利于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体系。(3)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速产业集群的空间聚集。积极引导大企业、大项目进园兴业,利用开发区的政策优势,整合园区资源,走专业园区的发展道路。

2.以项目开发为重点,丰富县域经济发展载体。加强项目工程建设是实施投入和带动的最佳切人点,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通过项目工程建设,使调整的思路具体化、步骤有序化、使用集约化。其基本经验主要有:(1)建立县、部门与乡镇、企业三级抓项目的管理网络;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项目投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广泛的业务信息联系。(2)强化项目开发责任制,把项目开发责任分解到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采用多种招商方式,强化专业招商、小分队招商,积极开展委托招商、招商,努力拓展新的招商渠道。(3)引导民营资本上项目。民营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要坚持外资、内资并举,坚持两条腿走路,千方百计激活民间投资。

3.以城镇化建设为方向,提升发展的质量与水平。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坚持以城镇化为载体,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转移农村劳动力,聚集生产要素,支撑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其基本经验主要有:(1)以转移农村劳力为突破口,通过劳务输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向城镇有序转移农村人口、增强城镇综合服务功能等措施加快城镇建设,破解“三农”难题。(2)突出产业支撑,培育支柱产业,形成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良性互动,形成县城和小城镇的聚集规模效应,强化扩散效应,在开发形式上拓展空间载体,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4.以工业化为主线,夯实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化是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实施工业化战略,是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其基本经验主要有:(1)确立工业经济的核心地位,通过二产的壮大,优化一产,繁荣三产。(2)走出工业经济发展的误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集聚产业,突出特色,加强企业协作分工,发挥工业园区集聚产业、示范带动和扩张辐射的功能,发展和壮大县域工业经济。(3)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依靠工业化推进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从整体上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一是依靠现有优势,培育壮大支柱产业;二是积极发展园区工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三是要以产业化为龙头,加快推进农业工业化。

5.以环境建设为保障,构筑县域经济发展平台。随着区域竞争的日趋激烈,环境已经成为县域形象的品牌,成为决定县域发展空间的最直接因素。抓环境就是抓生产力,抓经济中心,抓要素集聚,就是创造竞争的新优势。其基本经验主要有:(1)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更新观念,着眼长远,出台相关的办法和措施,尽可能在各方面为外来企业提供优惠政策。(2)以优质的服务吸引人。抓住县乡机构改革的契机,加速转变政府职能,在服务上突出抓好“规范、透明、到位、精简”四个环节。(3)以诚实的信用吸引人。深入开展诚信美德教育,增强全民信用意识。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篇12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昔日曾经以工业大省闻名的辽宁省现已步入全国农业大省行列。辽宁省共有14个省辖市,100个县(市、区),其中县(市)44个、主要涉农区30个、城区26个。全省总人口437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2%。农村人口1956万人,城镇化率达60%以上。全省陆地面积14.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5%。耕地面积6128万亩,人均耕地1.4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5448万亩。在县域和农村面积占比较大的情况下,大力推进和壮大县域经济,对妥善解决 “三农”问题,协调城乡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过“十一五”特别是“三年倍增”计划以来的积极努力,辽宁省县域经济异军突起,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中坚力量,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在2010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上,被国家县域经济权威机构总结为“辽宁现象”。2010年,全省44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483亿元,是2005年2963亿元的2.9倍;占全省比重由2005年的37%提高到46.4%,5年提高9.4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492亿元,是2005年83亿元的5.9倍;占全省比重由2005年的12.3%提高到24.6%,5年提高12.3个百分点,在2010年全省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量中,有50%的贡献来自县域经济。辽宁省县域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全国的排名大幅前移。

但是,在正确看待成绩的同时还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县域经济作为辽宁省的“短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全省经济的跨越发展。在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中,辽宁省并未跻身前三甲,作为分别位居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江苏省、山东省和浙江省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还有很多值得辽宁省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二、县域经济的深刻内涵

党的“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2006年,辽宁省省委、省政府也按照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结合辽宁省的实际情况,前所未有地提出了以县域经济为重要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正确认识县域经济的内涵,对于切实发展辽宁省县域经济至关重要。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府为重要推动,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完备功能的区域经济。

(一)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但是,区域经济学的很多理论、方法在运用时尚需结合我国县域经济的具体情况,有关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律还需要我们努力探索。

(二)县域经济具有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区域界线明确。

(三)县域经济以一个县级政府作为市场的重要推动力量,具备一个县级财政部门,因此,县域经济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同志指出“农村的发展,县委、政府是关键。”。

(四)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

(五)县域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的“诸侯经济”,具有开放性。县域经济虽然是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但它又不同于县级行政区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县域经济还要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

(六)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以及一、二、三产业各部门。但是,县域经济又不同于国民经济,县域经济不能“小而全”,要 “宜农则农”、“宜工则工” 、“宜商则商” “宜游则(旅)游”,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七)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和方向。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

三、辽宁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概况

十年前,辽宁省的很多县(市)是全国出名的贫困县,例如锦州的义县,朝阳的朝阳县、喀左县,鞍山的岫岩县等。财政收入低,产业基础薄弱,县域经济发展滞后,一直是制约辽宁省经济社会全面振兴的一块短板。

为了变“短板”为经济腾飞的“引擎”,十年间辽宁省先后出台了很多政策,并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2006年,辽宁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省财政每年为全省44个县(市)提供2000万元工业园区建设专项资金;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二)2008年,辽宁省实施县域经济发展第一个“三年倍增计划”,并于2010年全面超额完成。借助第一个三年倍增计划的东风,2011年又启动了第二个“三年倍增计划”,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三化”同步推进发展战略的带动下,辽宁省县域经济异军突起,驶入了加快发展的快车道,形成了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整体格局中最为抢眼的“辽宁现象”。

(三)2011年法库陶瓷、庄河农产品加工等15个县域产业集群销售收入总额超百亿。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和县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指标都有着质的提高和量的飞跃(见图1和图2)。

图1 辽宁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图2 辽宁省县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

过去十年,辽宁省的县域经济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县域经济总量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37%提高到2011年的48.2%,接近半壁江山,曾经是全省经济发展短板的县域经济如今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支撑力量。

四、发展辽宁省县域经济的政策取向

(一)重视农民增收

发展县域经济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藏富于民”“让利于民”。辽宁省“十二五”规划将GDP增长预期目标调整为7%~7.5%,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预期目标从5%提升至7%以上,并且加了一个注释,明确提出收入增长按照不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确定,在实施中要努力实现和经济发展同步。此举深刻体现了藏富于民的思想。发展县域经济的愿望及强大的动力来自于人民,只有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才能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辽宁省要继续坚持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方针,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投资等多方面制定相应的特殊政策来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二)大力发展准特色产业

如前所述,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辽宁省的各县市区要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与市场需求相统一,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延长产业链条。而且要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同时,继续狠抓环境建设,下决心保护好自然环境,为生态辽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三)扶持壮大龙头企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发展辽宁省的县域经济,必须在资源的转换和深度开发上做文章,把着眼点放在农业产业化上,把重点放在培植龙头企业上,壮大和发展一批与农牧业相关的产业,上一批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项目,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经济,以工促农,全面发展。

(四)加快小城镇建设

发展县域经济,不断创新机制,健全镇级财政管理体制,加大对重点小城镇的财政投入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将小城镇逐步发展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新的增长极。辽宁省还应该将支持绿色生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五)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可有效提升乡镇企业的规模和效益,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给予乡镇企业资金和政策倾斜,形成乡镇主导产业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步趋向于建立乡镇企业集聚区,最终形成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相辅相成、良性互动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体系。

五、推动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思考

(一)抢抓机遇,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沈阳经济区获批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第十二届全运会落户辽宁等多重战略机遇的叠加以及由此形成的综合政策优势,对于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都是千载难逢的良机。辽宁省应抢抓机遇,继续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投入,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加快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发展步伐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传统农业仅包括初始的种植等生产体系,属典型的“种植农业”,它的主要任务是确保粮食安全。而后续的加工体系却从农业产业中剥离,逐步被边缘化。仅仅依靠传统农业,无法提升农业经济运行质量。所以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在于连接和延长农业产业链。

辽宁省各县市应把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统领,从推进绿色农业着手,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和高效特色农业,不断延伸产业链,逐步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围绕农业资源的加工转化,逐渐形成一个覆盖全省的庞大应用集群。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昔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辽宁省,更要注重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促进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良性循环,统筹城乡发展,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工业化支撑城镇化,以城镇化提升工业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考虑环境的的承载力,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理念,改造传统产业,逐步形成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和高效能的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和新型工业化之路。

(三)加大县域经济的财政保障力度

一是建立预算执行通报制度,以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督促市县财政部门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加强年初待分配资金的细化和指标下达工作,将省级预算安排的对下转移支付提前通知市县,要求市县将其全额编入年初预算,增强市县财政预算的完整性。

二是加强基层财政资金监管,以确保各项资金落实到位。要求县级财政完善县乡财政体制,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促进县乡财政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县乡财政监督工作机制,强化县乡财政监督职能。加强对县乡财政管理,提高县乡财政各项涉农补贴资金监管水平,加强对困难县的指导和监督。

三是进一步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完善地方政府及其融资平台公司债务的统计报告制度,加强市县债务管理,逐步建立债务规模和结构监测体系,努力防范财政风险。进一步完善和调整中央对省市县、省对市县财政体制,保护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在现行政府体制架构下财政体制设计和调整是否合理是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

(四)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辽宁省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基础日益雄厚。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辽宁省新农村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具体可以通过发展生产,为新农村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促进乡风文明;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改善农民的生存状态;通过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做到管理民主。

(五)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特色经济就是以特色产品为核心,以特色产业为依据,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就是提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的产品和服务。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盲目模仿、照搬、缺乏特色等问题。应参照江浙地区的发展经验,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比如浙江的萧山,因纺织印染、机械汽配、服装羽绒、建材钢构、电子电器、精细化工等产业的发展优势,使其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第七位。近年来,辽宁省依托地区产业特色加大产业集群培育力度,一系列特色产业集群迅速逆势崛起。目前,沈阳法库陶瓷、锦州光伏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已经成为地方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助力。

因此,在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辽宁省必须充分发挥各区市县的比较优势,开发特色经济,继续坚持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的特色之路。有特色就有吸引力,有特色就有竞争力,这样才能保证辽宁省县域经济在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赵冰梅.论发展辽宁县域经济的比较优势[J].社会科学辑刊,2004(6).

[2]李震坚.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10月18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