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合集12篇

时间:2023-09-06 09:32:39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1

一、产业集群已成为国内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

理论上讲,产业集群是指相关产业在一定区域或特定地点上的集中现象,是聚集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实际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相关产业的联动,含前向和后向关联,纵向和横向关联,这是产业集群的核心内容;二是地理上的集中,这种集中往往通过自然优势聚集力,规模经济聚集力和人文聚集力来实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不是靠单打独斗去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是组成特色产业集群,以集群的力量与大公司、大企业论短长。比如,因为有了硅谷和128公路这样的高科技信息产业集群,美国才能引领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因为有了医用手术器械产业集群,巴基斯坦才能占领世界医疗手术器械市场的20%。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在我国,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省份,依靠产业集群这种产业组织形式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功。浙江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靠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据统计,至20__年底,该省已形成年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519个,总产值5993亿元。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已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珠三角404个建制镇中,有四分之一的镇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这些集群企业的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一般在20%-30%,高者占50%以上。江苏省提出,将用五年时间,在全省着力培育100个产业集群。为此,江苏省政府将对现有产业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20个产业集群给予重点培育,力争到20__年,这20个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超过3000亿元。

产业集群这种组织形式,最主要的特点是将大企业的内部分工外部化,将某一特定产品的制造过程分解为众多零部件的生产环节,并分别由专业化程度高的中小企业进行生产和组装,形成完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集群整体对外相当于一个具有市场垄断能力的大企业,而集群内企业则是平等互助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外部的垄断性与内部的有效竞争并存,使产业集群产生了1+1>2的竞争优势。其竞争优势体现在:

(一)有利于节约成本。由于企业相对集中,可充分利用水、电、路、通讯服务、“三废”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使平摊到单个企业的环境成本大大节约;大量同一产业的企业共聚一处,且长期的合作使企业之间关系密切,有关市场、技术等信息在群内传播更加迅速,大大节省了企业搜索信息的时间和费用;同一产业的大量聚集往往造成原材料和设备供应商的聚集,原材料的大批量购买使单位支出更低,并使原料和设备备件的库存降至最低;集群也往往造成大批专业人才和熟练工人的聚集,大大降低了企业在招聘技术、管理人才和熟练工人时的搜寻费用;产业集群的企业在长期的竞争与合作中形成了一套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节约了签订合同和监督合同执行的成本。

(二)有利于推进技术创新。在同一区域内存在大量的竞争对手,充分的竞争压力形成强大的创新动力,使集群内每个企业都必须加快技术创新步伐;集群内大量的同类企业集中在一起,面对面的交流容易激发创新的灵感,有利于形成创新的网络组织和服务体系。由于一个企业只负责某一个零部件甚至是一道工序的生产,企业可以通过有限的投资,迅速实现技术创新的目标,从而提高创新效率。同时,企业聚集一地,业务联系紧,信息交流快,某一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研发了新产品、引进了先进设备、提高了管理技巧,在集群内很容易扩散,从而提高整个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有利于开拓市场。市场经济是品牌经济,品牌又分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企业的聚集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扩大在采购商和消费者中的品牌效应;大量生产同类型产品的企业同聚一地和群内企业产品的差异性及产品功能的多样性,使整个集群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和配套性,有利于形成专业市场吸引客户,特别对那些采购小批量、多品种的客户吸引力更强。同时,群内企业的模仿效应,使一个企业取得的市场开拓经验,群内所有企业受益。

(四)有利于规模扩张。集群所产生的大量的、集中的市场需求,降低了设立新企业的投资风险,在集群中更容易发现产品或服务的缺口,既可不断吸引新的投资和其他生产要素进入,也使企业裂变的频率高,产业链的延长更加迅速。

二、西峡县产业现状及发展产业集群的战略意义

(一)产业现状

1、形成了明晰的特色产业。近年来,西峡县根据宏观经济走势和县域经济阶段性变化,充分发挥资源、交通、区位三大比较优势,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了明晰的特色产业。一是农业“菌果药”三大主导产业稳步推进;二是四大工业基地初具规模,竞争优势日渐凸现;三是以“山、水、龙、园”为主题的特色旅游如火如荼。20__年,全县GDP完成了23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9.6亿元、15.4亿元和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661万元,增长22.2%;综合经济实力由1997年的全省79位前移到42位。

2、产业集群还没有真正形成。一是经济总量偏小。近年来,经过历届县领导及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虽然成绩斐然,纵向比成绩不小,但横向比差距仍很大。20__年GDP在13个县市区中占11位,比相邻的内乡、淅川分别低7亿元和5.7亿元。20__年,西峡人均GDP为7477元,仅比全市平均值6818元高659元,比全国年均值8700元低1223元, 与人均3000美元的小康目标相差1.7万元。从GDP的增速看,这几年西峡县平均增速为11.5%左右,而沿海发达地区GDP增速都在15—25%之间;从地方财政收入看,西峡县20__年人均202元,但巩义是660元。二是经济结构不优。三次产业呈“二、一、三”结构,与发达社会“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相差很远。20__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7亿元、15.4亿元和9.6亿元,分别增长8.3%、15.1%和

10.1%,统计显示,一产比重偏大,三产比重过小,二产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开放程度不够。对外开放步伐不快,招商引资项目和利用外资产业几乎为空白,外资依存度低于全国、全省和全市水平,尤其是改革开放至今仍无国家投资或外地投资的生产性项目落户西峡。经济总量不高,产业结构不优,外资依存度偏低等诸多因素,致使各企业之间的相互关联度不高,核心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区域竞争优势不明显。因此,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

(二)应坚持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

纵观国内外经济发展,一股产业集群热正在逐渐升温蔓延。立足西峡县情,必须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来培育和发展具有西峡县特色的产业集群,才能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发展产业集群是竞争的需要。创新的动力来自于竞争的压力。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西峡县现有的产业能否经得住市场的考验,能否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关键取决于能否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扎木成排,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共同抵御市场风浪。比如西峡县的汽车配件产业,曾一度出现相互压级压价争夺市场的恶性竞争,近期看伤害的是企业,长远看,最终伤害的是整个产业。因此,一个产业要想永保青春,唯有走联合竞争之路,在竞争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2、发展产业集群是推动西峡县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推动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产业集群内同类企业的激烈竞争,使每个企业都面临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差异化的压力,使相当一批企业由彼此竞争的关系转向上下游配套或分工更细的合作伙伴关系。飞龙铸造和西泵特铸的协作关系就是很好的明证。二是推动新的中小企业的诞生。比如,围绕宛药、西排、西泵、西保、龙成等核心企业派生出一大批配套服务型的中小企业。

3、发展产业集群是促进西峡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需要。当前,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是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产业集群提供了中小企业诞生的便利性,其持续进行的知识、管理、技术创新导致农民接受职业培训的机会大大增加,农民更容易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而政府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和创业环境的建设本身就能推进城镇化进程。

三、西峡县发展产业集群的构想

争创产业的新优势是西峡县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从西峡的实际情况看,要切实将现有的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应高度关注意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关联性及其梯次结构连接。笔者认为,发展以宛西电厂为主的能源产业集群、以汽车铸件为主的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宛药为主的中药制药业产业集群、以龙成炼轧钢厂为主的炼钢产业集群和以双龙香菇市场为主的农产品专业市场产业集群是切实可行之策。我们可以向这个方向来谋划西峡产业的发展。

(一)立足传统优势产业及资源优势精心培育“五大产业集群”

1、能源产业集群。西峡县位于华东电网和西北电网末梢,但境内水资源丰富,大小河流526条,理论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3.4万千瓦,可开发潜能巨大。县内现有小水电79座,总装机122台,装机容量1.98亿千瓦/时,创造的入网价值是1600多万元。如果把淇河、鹳河开发统筹考虑,可开发达6000—7000万元产值,宛西电厂4×60KW项目初步可行性报告已通过省计委审批报国家计委立项,它的建成,将形成以宛西电厂为核心的能源产业集群,实现“西峡成为鄂、豫、陕毗邻地区的能源基地”的战略目标。

2、钢铁产业集群。西峡县现有炼钢保护材料企业24家,产值15亿元左右,矿产资源开发企业318家,总产值7.16亿元,如果围绕龙成钢厂这个核心企业,加大采矿、运输、加工的关联度,可新增产值8—10亿元,形成钢铁产业集群。

3、汽车配件制造业产业集群。立足汽车配件铸造产品的开发,西峡县现有生产厂家24家,产品50个种类1050个品种,产值5亿元,如果抓住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机遇,把目光放在大众、东风、一汽等汽车工业集团的固定供应基地建设上,提高科技含量,扩大品种规模,在以西排、飞龙铸造为核心的基础上,扩大类似西泵、天马制泵等一大批以提供零部件或半成品为主的中小企业,共同分享市场、技术、劳动力以及各种信息,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那么我们的汽车配件制造业产业集群就能够达到8—10亿元的产值。

4、中药制药产业集群。以宛药为核心的中药制药产业,如果在培育20万亩GAP山茱萸基地的基础上,企业控制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和品牌包装,把诸如中药银片等粗加工环节转嫁给药农,可使从事简单的药材种植的20万药农转变为与宛药同呼吸共命运的产业工人,这样不仅拉长了产业链条,而且还可使核心企业有更多的精力和资金加快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和新市场的开拓,最终形成年销售收入20亿元的中药制药产业集群。

5、基于专业市场的产业集群。市场是这类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这类产业集群的特点是: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彼此间联系松散,技术含量较低,管理水平不高,产品以中低档为主,附加值和劳动生产率都很低。被誉为“世界纽扣之都”的浙江温州永嘉桥头纽扣产业集群就属这类产业集群。我们西峡有全国最大的双龙香菇市场,有猕猴桃专业市场,现有以香菇、猕猴桃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5家,保鲜储藏冷库100多座,香菇分检粗加工作坊1000多家,农民购销员8000余人,年创效益在15亿元以上。如果各企业之间进一步加强协作,统一品牌,一个以专业市场为核心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完全可以形成。

(二)围绕培育发展产业集群政府及企业应努力的方向

美国经济学家波特曾指出:“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集中表现在这个国家以集聚形态出现的产业上,一个地区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产业集群优势”。在激烈的县域经济竞争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1、坚持科学发展观,确立发展产业集群的战略思想。要把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作为县域工业发展的主要形式,根据国家的产业发展规划,按照西峡县资源禀赋特点、产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形成规律,制定和全县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性目录,明确支持重点,引导招商引资方向。应坚持市场导向,结合小城镇建设,选择最具有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或产品,重点培育1--2个特色主导产业。要以园区建设为重点,高标准规划和建设富有西峡特色、功能定位独特的民营生态工业园区,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向园区集中,以提高产业的集中度。

2、要大力培育和激发民众强烈的创业激情。这是产业集群发展内在的无 可替代的动力源泉。政府要大力培育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社会心理和创业理念,倡导坚韧不拔、吃苦耐劳、追求财富的奋斗精神,要加快实施西峡县企业家创业家园工程,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创业致富光荣”、“当老板光荣”的社会氛围,坚定民众的创业信心,激发民众的创业激情。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2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扩大县域经济发展的自,增强县域经济的活力和实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战略已经逐步向县域经济侧重,在金融危机导致的出口乏力,进而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趋于减弱的形势下,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对于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川是我国的西部大省之一,其县域经济发展在面临产业转移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金融深化不足、县域金融支持能力不强的弱势,县域经济发展对县域金融支持需求的上升和供给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资金不足、外流严重的情况越来越制约县域经济的发展。如何在新形势下利用好产业转移带来的金融发展机遇,促进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的互动发展,对于提升地区软实力,加快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一轮产业转移及其为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

(一)新一轮产业转移的特点及趋势

产业转移是一种产业层面的企业或企业集群进行的跨地区或跨国家迁移行为,本质上是以优化资源配置为目的而使生产能力在空间上转移。无论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还是在一国经济发展中,产业转移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对承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范围内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国际经验表明,能否顺应产业转移的趋势,承接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关系到后发地区经济能否实现“起飞”,产业转移也是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产业转移同样可以从国内产业的发展来考察。当前,相关产业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迁移,构成了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并呈现出显著加快的趋势。

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和趋势。一是规模大。从产业转出地看,仅2010年东部地区需要转出的总产值近2万亿,从承接地来看,2006年初以来,四川省无论从承接的东部地区项目数量还是总产值都迅速增加,且未来几年的增长速度将会继续加快。二是产业类型多元。此次向四川等中西部省份转移的产业中,既有外向型产业,也有内需型产业。三是产业转移由大型企业主导。此次产业转移以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为核心,呈现出组团式转移,更有某些产业呈现出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趋势。四是政策环境逐步优化。随着产业转移的加快,四川等省市积极出台优惠政策,促进本地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提升。五是县域经济在此次产业转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四川为例,此次产业转移承接地区以县域经济为主。

(二)新一轮产业转移为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

新一轮的产业转移给四川经济发展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以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广阔的市场为依托,四川近年来在承接初级产品加工、配套和市场主导产业、劳动力密集型等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四川省内的县域资源丰富,不管是特色农产品,还是天然气、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的分布都相对集中,且存量丰富,这对于其发展初级产品加工业是优势因素,也吸引大批东部产业的转移。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则有利于广阔的县域经济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消费增长,未来的市场消费潜力巨大。据测算,四川地区预计未来几年的消费增长率将达到年均9%,市场前景十分乐观。

这些优势要素资源的存在,通过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可以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尤其对于四川地区而言,广大的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和潜力将可能由此起飞,不仅促进自身产业的升级,也可以积蓄力量,促进县域经济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产业转移还将为西部广大的农村地区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提高西部地区农民收入都有重要意义。

产业转移背景下四川县域经济发展及其对县域金融发展的影响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金融发展的互动机制

区域经济学认为,县域经济是一种县域范围内特殊的区域经济形态,它连接了城市和乡村人口,沟通了城镇和乡镇经济。县域经济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县域金融也是一种区域金融范畴,但区别于城市金融而存在,指的是县域范围内金融。它具体涵盖了县域金融机构及其业务、金融市场等的范畴。从其发展现状来看,县域金融具有业务种类少、经营机构单一、市场不发达等特点。

作为两个系统,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的协调发展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开放条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首先会决定县域金融的发育程度,而县域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则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县域金融的及时有效支持,可以打破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县域经济的发展则会促进县域金融业务的延伸和多元化拓展。从这个意义上,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可以呈现出一种良性的耦合态势,即彼此协调发展,在互动中相互提高。反之,则会出现偏差。从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历史的关系,四川县域经济不发达,客观上无法与县域金融形成良性互动态势,且二者的运行机制存在偏离。因此,解决四川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之间的不相符问题,促进二者良性互动发展,是促进四川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新一轮产业转移对县域金融发展的影响

对于四川而言,新一轮产业转移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实际上也在为促进县域金融发展提供条件。首先,产业转移背景下的产业园等的建设将产生大量的信贷资金需求。一方面,四川广大的县域地区在承接转移企业过程中,必然面临着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另一方面,随着相关企业在四川县域地区的投资加快,其对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的需求也会加大。其次,产业转移为优化四川省县域金融业务提供了机遇。产业转移背景下,大批优质企业和客户到来,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可以优化县域金融机构的业务。除了县域金融机构的优质客户会批量增加,本地化的产业组织结构也将会发生变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更加良好,分工协作体系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开展产业链金融,有利于金融机构提高效率,改善风险控制和管理。另外,随着县域范围内优质企业的落户,贸易融资等特色金融服务需求增长,个人金融服务的需求上升,也有利于县域金融机构的业务拓展和完善。再次,产业转移还将带动四川省县域经济体系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这对于县域金融机构而言,其面临的金融服务市场空间将是巨大的。

四川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状况

区域金融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金融的发展中存在着“供给导向”和“需求导向”两种不同模式。前者是指金融发展的供给先于需求产生,认为金融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具有自主性,金融发展实际上会对早期经济发展产生支配作用。后者则主张金融发展是经济发展导致需求产生的结果,金融发展只是起到一个推动作用。以四川为例,其县域经济近年来获得了高速增长,进而产生了对金融服务的大量需求,金融发展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当前的金融供给由政府主导,进而也支持了经济的发展。

从现实来看,受金融危机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影响,近年来四川县域经济的信贷增量明显不足,这与当前的经济呈现较高增速的状况不适应。另外,从贷款结构看,贷款的期限结构呈现中、长期化趋势。在贷款的投向结构上,明显存在过度支持大企业和大项目,而对县域工业经济和广大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不够。同时,当前县域金融发展中的涉农贷款比重非常低,县域经济的农村金融服务趋于弱化,这对县域经济发展而言并非是有利的。因此,从四川县域金融发展来看,当前处于地方经济发展进而促进地方金融发展的单方面支持阶段,县域金融尚未对经济发展产生较强的支持作用,二者的互动性明显不足。

当前,四川的县域金融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不足。首先,银行存款增速高于贷款增速,存贷差逐年扩大,但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又没有增加。企业的融资困境束缚了本地经济的发展。其次,当前银行贷款集中投放趋势明显,风险逐步累积,而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情况又无法改善。再次,以利差收入为主要的盈利方式,使得县域金融机构对县外地区的投放冲动不断增加,而投放到县域内的广大中小企业的贷款占比很低。这些都表现出当前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不足。

就具体原因来看,四川县域金融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不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县域内有效资金需求的不足,使得存贷差款向外部流失的状况明显。二是信用体系不健全,社会信用存在缺失,银行的惜贷状况严重。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银行设置高额抵押物使得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贷款瓶颈。同时,金融中介机构有待发展。三是微观经济主体及市场发育不足,企业信息披露程度低,信用意识比较淡薄。另外,自身资本积累有限,无力进行抵押,也就无法获取贷款。因此,从整体来看,当前四川县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金融支持明显不足。

产业转移背景下四川县域金融发展战略

从整体而言,四川的县域金融发展滞后,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有限,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金融尚未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从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出发,四川省的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两个运行机制需要人为调控,以实现良性的互动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为适应产业转移背景下四川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县域金融创新是必然选择。县域金融创新的主要思路是进行县域金融体制和业务的创新。主要思路如下:

首先,要强化县域金融的地位,创新县域金融体系。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依赖于县域经济的发展。产业转移的新形势下,四川省内的县域政府要主动成为金融体系的外部服务者,积极创新县域体系,扩大有效的金融需求。一方面,要根据县域发展水平,适时制定地方经济政策,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培育和扶持县域主导产业,提高经济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加快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加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技术推广,加大对涉农贷款支持力度。

其次,完善信贷机制,促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的建立。在信贷投入方面,形成提高县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正向激励,适时建立贷款补偿机制。要大力推进四川县域金融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促进良好信用环境的建立,发展中介机构,促进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尽快完善县域信用担保体系和制度,并积极规范金融市场秩序,加大金融知识宣传力度。

最后,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缩小城乡差距,以促进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当前,四川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县域金融的持续而有效的支持,通过健全县域金融组织,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才能有效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二者的互动。同时,农村金融服务和金融体系的创新,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而缩小城乡差距,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的发展中,通过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能够加快县域金融发展,进而促进其与县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刘艳丽.县域金融发展与政府支持研究[J].问题探讨,2010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3

文化服务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良好的服务是推动一切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县域文化服务业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出版发行、文化艺术、休闲娱乐、广告印刷等,同时积极推进新闻影视、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文化和广告创意、演艺娱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壮大,满足公众文化需求,提升文化市场竞争力,加快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

二、培育和壮大重点文化企业按照产业发展规律,着力推进文化企业数量的增加,培育

一批有市场、有前景、有特色的文化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和工作指导力度,做强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具有品牌优势的重点文化企业;推动有实力的文化企业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尽快壮大文化企业规模,促进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县域文化产业得到全面发展。以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为例,重点扶持的文化企业为:辽宁东明工艺品有限公司、晓宣赏石文化会馆、本溪鑫艺工艺品有限公司、辽宁玟璟松花石有限公司、龙江工艺品有限公司和万帮马大姐工艺品有限公司。

三、快速推进县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地域文化一条街的建设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强县域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规划建设,快速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和地域文化一条街的发展,推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提档升级。具体的做法是:(一)坚持标准、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促进各汇总资源的有效配置,形成市场辐射大、生产成本低、产业链条紧的文化产业集群。(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要在财政、税收、金融、工商、土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拉动作用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三)建议在桓仁先后建立5个文化创意产业园:版画、木雕文化创意产业园,青花石、奇石、辽砚文化创意产业园,辽宁参茸大健康文化创意产业园,高句丽和建州满乡文化创意产业园,米兰酒业冰酒之乡文化创意产业园。(四)建议在桓仁先后建立4条地域文化一条街:江北古韵文化一条街(已于2013年建成并使用)、辽东特色美食一条街、八卦城东南和江北旅游购物一条街、八卦城文化娱乐一条街。

四、鼓励对外文化产品贸易,增加外汇收入

要积极拓宽文化市场发展的新领域,不断寻找和扩大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商机。鼓励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大量出口,支持文化企业拓展国内市场,走向海外市场,不断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提高区域人均收入水平;引导文化企业开阔经营视野,提高经营水平,扩大销售渠道,增加经济效益,支持县域文化企业参加国内外文化产业博览交易、展示、推介活动,促进辽宁县域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五、加快发展一批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推动县域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旅游本身就是文化产业,文化也是旅游的灵魂、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与旅游的深度结合产生了文化旅游产业,产生了文化旅游项目以及文化旅游产业园。辽宁县域的领导要结合本地实际,确定一批特色文化旅游项目,让旅游与文化深度结合,整合县域历史遗产、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旅游资源,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承载的文化产业项目,重点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园的建设。例如重点推进本溪水洞、温泉寺旅游度假村的建设、铁刹山道教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五女山世界文化遗产园区的完善和建设、县域抗联遗址与烈士纪念馆的建设以及辽砚、剪纸、玛瑙、岫玉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完善与建设等,并全面对外开放,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和游览,推动县域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六、解放文化产业的生产力,继续推进县域文化

产业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最核心、最重要的动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县域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辽宁县域文化产业的解放主要是解放文化产业的生产力和文化人的生产力,让文化企业能够自主的、自由的进入文化市场;让文化人参与文化竞争,发挥自己的作用,创造自己的品牌,实现自身大发展。正是通过解放文化企业和文化人,才能引来更多的文化项目,吸引更多的文化资金、文化人才、文化资产,解决县域文化企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使文化产业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用自己的存量资产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的增量资产,从而推动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4

一、风机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

广水市是随州所辖的县级市,位于湖北省北部偏东,以平靖关、武胜关与河南连界,自古为南北交通要冲,素有“鄂北门户”之称,国土面积2647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1.4%。全市共辖3个街道办事处10个镇4个乡,共17个乡镇办事处,中华山、大贵寺、花山3个国营林场及三潭风景区和广水经济开发区。广水风机产业制造起步于1958年,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积累,特别是近几年的分化、裂变、竞争,产业开始聚集,已初步形成以十里工业基地风机产业园区为主导,以广水经济开发区、杨寨冶金工业园、马坪铸造工业园为重点的产业集聚区。

2012年1月19日,广水市风机产业顺利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风机分会组织专家组的验收,获“中国风机名城”称号。整个产业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1.整体规模不断壮大。截止2012年6月,广水市风机产业相关联企业达到85家,总资产达到31.1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湖北省风机厂、双剑风机、中意风机、天桥风机、微特风机等风机制造企业为龙头,以华鑫特钢、金汇实业、西门电机、加华铸造、登峰铸造等配套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链条。2011年,产业集群规模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0.6亿元,同比净增18.8亿元,增长36.3%,占该市规模工业销售总额的31.7%;上缴税金1.2亿元,同比增长28.8%;从业人员9113人,同比净增2476人。

2.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以产学研合作为平台,促进风机骨干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近年来,所有风机骨干企业均成立了研发中心,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2家企业被授予博士后产业基地;8家公司获批为高新技术企业,其中风机制造企业4家,1家企业获批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企业申请国家专利62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获省级重大科技成果奖15个,省中小企业创新奖2个,技术发明奖1个,科技进步奖7个;2010年风机产业集群被省科技厅评为湖北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

3.对外影响稳步扩大。2011年,,该市风机产业集群在全国风机制造行业综合实力排名第6位。在2010年中国通用机械实力评价活动中,评出了中国品牌风机供应商50强,其中省风、双剑、中意综合实力分列全行业第23、24、38位,广水是全国风机行业中唯一拥有3家50强企业的县级市。省风、双剑被列为湖北省通用设备制造业“排头兵”企业。省风、双剑、中意为全国风机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其中省风为理事单位。双剑被列入湖北省重点辅导扶持类上市企业,省风被列入湖北省储备培育类上市企业。

4.市场竞争实力增强。集群企业中,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著名商标2个,省名牌产品3个。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参加机电产品博览会和展销会,广泛宣传、推介广水风机产品。全市1000多种型号的风机产品畅销全国30个省市区,山西、山东、四川等地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部分风机产品在全国市场占绝对优势,造气风机、化铁炉风机分别占全国市场的80%、90%以上。

二、风机产业集群发展的潜在问题

1.产业弱小问题。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和公共服务机构组成的群体。因其公共资源共享、配套比较完善,市场份额较大、比较优势明显,故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和交易成本,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对比一些已经定型成熟的产业集群,广水市风机产业集群弱小问题无可厚非。一是产业规模还不够大。据业内人士介绍,全国风机产品市场规模在500亿元以上,我市风机产品市场份额仅为4%左右;单就通风机、鼓风机而言,市场占有率也只有10%。

2.产业链条衔接不紧。风机产业链条延伸拉长不够,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企业网络尚未形成,上游产品生产能力不足,风机企业每年外购铸铁、铸钢、铸铝等金属铸件,钢板、碳圆钢、槽钢、角钢、不锈钢等型材,轴承、电机、电控柜、增速器、稀油站、液力耦合器等配件共达10余亿元;下游产业链条基本断档,风机企业每年销售风机达20多亿元,配套企业每年销售规模达10亿多元,因产业集中度低,没有形成统一的物流市场,都是各自采购和销售,降低了价格谈判的话语权,增加了采购成本,减少了销售收入。

3.产业园区尚未成型。由于历史原因,集群企业散落于工业基地、开发区、杨寨、马坪等全市9个乡镇办,难以充分发挥资源共享效应,对后续跟进企业项目的吸引力不大。

4.资金融通问题。风机企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要使风机产业有所作为,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投入大量资金作支撑。而广水市风机集群企业普遍感觉融资难,寻求担保难,财政支持带动机制缺位等诸多障碍。2012年底我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151.4亿元,贷款余额只有39.9亿元,存贷比仅为26.4%,与安徽宁国市的耐磨铸件产业集群进行比较,其金融部门的存贷比达到120%。存贷比之间的巨大差距,客观上反映了广水市金融生态失衡、经济发展失血较为严重。

其潜在原因是企业自身经营管理问题。相当一部分企业仍停留在“夫妻店”、“父子兵”的经营方式上,连基本的财务管理制度都不够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更是奢谈,如此状况自然难以达到银行金融机构的信贷准入门槛。广水市近200家规模工业企业能得到银行授信和实际信贷投放的企业仅为10%左右,便是这一问题的突出反映。

其次银行金融机构也缺少创新。在服务地方经济乃至主动帮助企业规范经营管理、培植优质客户、实现双赢发展方面探索尝试不够,加上“零风险”意识的束缚,致使多年来银行金融机构对工业企业的放贷一直裹足不前,难以有大的突破。大多银行金融机构几乎都盯住10来家优质企业,授信相互重叠,营销争夺异常激烈,而绝大多数企业却求贷无门,难以正常运营,更别谈成长壮大。

第三政府引导不够。一是激励引导措施成效不大。近几年,市政府为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制订了奖励政策,且每年拿出数十万元的资金兑现奖励,但收效甚微。如何使文件发挥应有作用,尚需加强针对性研究。二是信贷中介评估费用过高。对此,市政府虽专门作出了按收费下限20%标准执行的硬性要求,但在实际执行中并未得到落实,致使企业信贷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三是中介担保不力。全市中介担保机构数量少、实力弱,发挥作用不大。2012年正式营业的泰成担保公司是该市唯一的担保公司,目前仅为企业担保6400万元,政府900万元的出资额至今没有到位。四是支持企业上市力度不够。上市公司通过融资和再融资,带来资金的乘数效应,可以减少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一个地方上市企业的多少,与政府的支持力度大小成正比,宁国市177家规模企业中,上市公司达5家。

三、支持风机产业集群发展的策略

1.充分认识到产业集群承载信贷投放的优势,增强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信心。商业银行要充分认识到,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作为信贷主体具备很多比较优势。一是成本优势。由于集群内企业具有地理的接近性和行业的趋同性等特点,商业银行较容易掌握企业的信息和发展动态,特别是企业类型和发展模式的相似性又减少了大量重复的信息收集成本。二是信用优势。产业集群内企业由于地域依附性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程度较高,与集群外企业相比具有独特的信用优势,集群内的各企业往往离不开集群这个产业环境和赖以生存的社会网络,从而减少了机会主义倾向,增强了企业守信度。三是风险可预测和信息对称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相对比较明确,一批生产经营及配套服务的上下游企业,主要围绕某一产品系列发展,产业风险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同时,由于地理接近,集群内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比较对称。

2.紧密结合企业集聚和分工协作特征,探索建立适应产业集群信贷需求的融资模式,疏通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信贷机制。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存在密切的生产协作和融资借贷关系,在资金运营领域也自发形成了丰富的合作资源,这些都为创新产业集群信贷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一是利用企业分工协作关系,大力发展产业链融资模式,推动集群内部核心企业和为其配套的上下游中小企业同步发展。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转变思路,切实改变银行和企业点对点的服务模式,站在整个产业链全局的高度,设计产品和服务方案,要对产业集群内核心企业形成的产业链进行动态跟踪和监测,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将行业发展特点和企业自身特点相结合,进行综合测评和融资方案的设计,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真正做到激活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从而带动一批为优势企业配套的微小企业同步发展。

二是利用企业集聚优势,发挥集群企业的“捆绑效应”,增强信贷可获性。可由行业协会或集群内核心企业出面组建担保公司或其它形式的联保网络,将集群内企业结合起来作为商业银行的信贷对象,规避银企规模不对称问题,增强产业集群的谈判地位,也增强信贷资金的安全性。

三是及时改革现行信贷运行管理机制,提高信贷运行效率。针对现行的信贷授信和审批程序,进行合理的精简和改革,努力确保集群企业及时获得合理的信贷需求支持;改革现行统一的客户信用评级制度,实行有差别的信用评级制度,合理确定集群内部企业信贷准入标准;积极满足集群内部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信贷资金的需求,探索发展商标权质押、专利质押贷款,支持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培育力度。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5

当今社会,生态化浪潮席卷全球。在工业领域,提倡实施清洁生产、建设生态工业等;在农业领域,提倡发展有机农业、推广生态农业等;在消费领域,提倡推行生态产品、享用绿色食品等;在文化制度方面,提倡建设生态文化、制定生态制度等;在行政区域方面,提倡建设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生态镇,甚至生态村;此外,还有生态旅游、生态思维、生态办公、生态文明、生态社会等,琳琅满目,不胜枚举。其中,在工业领域,建设生态工业园成为传统工业生态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最佳经济发展模式。传统工业园把经济总量的增长放在首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境污染和能源资源的集约利用,走的是一条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生态工业园追求的是经济、环境、社会综合效益共同发展的目标,它将工业生产力要素进行重新组合,运用环境无害化技术实现园区内各种副产物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物质的梯级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进而促使园区内环境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成为工业生产力发展的制高点。当前,国内外大中城市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生态工业园。但在县域发展生态工业园,由于受到各种客观与主观因素的制约,导致园区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也反映了有关领导者在思维方面的不足和缺陷。笔者基于领导者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视角探讨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问题,期望借助思维科学理论为解决园区建设问题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带来崭新的收获。

一、县域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工业生态化发展进程的推进,县域工业园正朝着生态工业园方向变革。建设县域生态工业园是扩大县域工业规模、提升工业水平、发展块状经济、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大部分县域生态工业园正处于发展初期,在建设过程中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障碍。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

1.基础设施问题。与城市级生态工业园相比,县域生态工业园往往土地规模偏小、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如在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物流等方面由于政府财力不足或相关单位支持力度不够而导致基础设施不能适应生态工业园发展。

2.产业结构问题。目前,大多数县域(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县份)生态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单一,产业之间结构分散,关联度差,共生关系不明显,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链不长,以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为主导,缺乏大中型企业、国有企业、龙头企业,而且企业单一、资源利用单一,无“园区”的概念,难以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生产方式多以单线性开放式物质流动过程为主,这与生态工业的发展要求差距甚远。

3.招商融资问题。县域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核心工作是招商引资,但目前多数园区还未建立起一套系统化、制度化的长效招商引资机制,招商力度不大、措施不力,全方位的招商引资氛围尚未形成。例如在招商过程中往往只关注招商的数量和引进的资金量,忽视产业链接,补链项目引进困难,影响园区可持续发展。此外,园区企业由于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品牌信用等因素制约,常常导致融资困难,大型企业、国外企业进入县域发展生态工业的情况也相当少见,这极大地减缓了县域生态工业园发展的速度。

4.人才技术问题。县域生态工业园区缺乏真正能够满足发展生态工业的相关技术,如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与再循环技术、重复利用与替代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等在县域生态工业园中几乎没有,整个技术支撑体系显得缺失和薄弱,其深度和广度远不能满足发展生态工业的要求。另外,由于相关领域的专家人才匮乏而形成的技术瓶颈,也使得县域生态工业园建设举步维艰。

5.政策体制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县级政府由于财力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在金融、税收、人才、知识产权、土地使用等生产管理要素方面供给不足,相关政府部门缺乏行政调控能力,与园区建设有关的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协调机制等尚未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和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严重制约了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发展进程。

上述突出问题的产生,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反映了主观认识上的不足。例如许多领导者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体制与机制的完善;重视招商引资而忽视后续服务的提供;重视人才的引进而忽视人才的培养;重视园区之间的竞争而又忽视了园区之间的合作等,这些都是片面思维的结果;又如不少领导者由于受到传统思维和思维定势的困扰,在制定园区规章制度时因循守旧,缺乏人性化,在对待关键人物和特殊事务时一味的强调按章办事,缺乏灵活性,在对待国内外建设生态工业园的实践经验时,不加思索、生搬硬套、全盘吸收,结果陷入“外来经验,水土不服”的困境等,这些都是缺乏创新思维的表现。笔者认为:要想在发展县域生态工业园的过程中克服主观认识上的缺陷,最为关键的地方,就是要充分发挥领导者们自身的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领导者的系统思维在县域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从思维角度思考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问题,笔者认为领导者的系统思维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则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所谓系统思维,就是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的一种思维方法。系统思维以系统论为基本思维模式,对事物作全面思考和系统研究,具有整体性、结构性、立体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等显著特点。在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发展过程中,领导者作为推动园区建设的关键力量,其系统思维的运用程度将给园区建设带来深远的影响。

首先,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涉及到工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耦合,需要协调工业的生态、经济和技术关系,只有从系统角度去思考、充分运用领导者的系统思维,才能促进工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人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合理运转和系统的稳定、有序、协调发展。

其次,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涉及到工业能源、资源的多层次物质循环、综合利用以及环境污染的防治,既要考虑经济效益的提高,又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只有充分发挥领导者的系统思维能力,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人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研究,才有可能实现园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再次,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从管理层面来分析,涉及到人、财、物的管理,具体包括人才培养、技术引进、设施购置、招商引资、制度建设、投资融资、利润分配、风险管理、产品销售以及政策扶持等多方面的业务内容,并非单一组件的建设,必须运用领导者的系统思维方式,将这些具体的业务进行系统化、整体化梳理,统筹兼顾、多管齐下、优化组合,才能保证各方的经济利益得以顺利实现,特别是园区企业更加关心自身的投资收益,关注整个园区的硬件、软件以及园区内外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等所有关键性的生产要素,如果某个环节出现重大的或者致命的问题,就有可能导致企业的部分甚至全部的投入资产成为沉没成本。因此,在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过程中运用领导者的系统思维具有极大地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三、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在县域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创新思维是与常规思维相对应的一种思维,它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它意味着一个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站在与他人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与他人不同而且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案。钱学森把创新思维理解为“人类智力的核心,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运用”。同时,创新思维也是人类社会取得繁荣进步的强有力的智力武器。笔者认为:民族的振兴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则在于领导。因为领导者的工作过程也是不断作出决策的过程,任何决策的制定都离不开创新思维的运用,所以领导者是否具有创新思维,是衡量领导者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

与常规思维相比,创新思维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在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过程中,由于自身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存在各种问题和不良现象,更加需要灵活运用有关领导者的创新思维,以实现园区的顺利建设。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在县域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可以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来诠释。在物质层面,领导者可以通过运用自身的创新思维,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能源集约利用、废物污染物排放、产品生产与环境保护、物质流与资金流、生态技术与循环技术等诸多方面实现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或保护。例如在园区内外环境的保护方面创造性地引入“生态补偿”的概念,可以实现污染的有效防治;又如采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县财政年度预算、重大项目资金倾斜园区捆绑使用等新措施,可以更好的促进园区发展等。在制度层面,通过发挥领导者创新思维的作用,可以在园区管理体制、规章制度、运行机制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新路子、新措施、新办法。例如建立园区绿色核算制度、创新招商引资制度、创建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机制等。在精神层面,运用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可以建立起崭新的园区生态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等支撑体系。如营造生态文化舆论氛围、创新园区服务意识和理念、培育园区民众生态世界观、创建生态制度文化等。总而言之,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在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过程中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四、结语

当前,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中央政府的战略决策和当地政府的首要任务,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县域经济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园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工业化的基本思路。由于生态工业园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目标,因而发展县域“园区经济”应以生态工业园为标杆。为促进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健康良性发展,杜绝急功近利、粗放发展的落后思想和行为,作为领导者应灵活运用自身的系统思维与创新思维去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新事物,以实现园区经济的科学发展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运.思维科学的应用和思维训练[J].淮南师专学报.2000(3)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6

2011.10.13

[9] 戴国强.融资方式与融资政策比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10] 张金友,周建富.香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立足区位优势支持小微企业发展[EB/OL].,2012.4.23

[11] 张志元.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路径微探[J].商业研究,2011(402)

[12] Claude Austrian Ginza Reis Vega.what the effects of the old and the new enterprise expansion Little firm evidence.2006

[13] 李丽霞,徐海俊,孟菲.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4] 尹永健.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J].交通财会,2009(267)

[15] 佟光霁.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7

4 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

参考文献:

[1] 张耀光,刘桓,张岩,王圣云. 中国海岛县的经济增长与综合实力研究[J]. 资源科学,2008(1):18-24.

[2] 刘锴,殷继青. 中国海岛县(区)产业结构评价及综合实力测度[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10):1165-1168+1173.

[3] Ni X, Wu Y, Wu J, et al. Scenario analysi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ongming Island: water resources sustainability [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2, 439: 129-135.

[4] Gu K, Wall G. Rapid urbanization in a transitional economy in China: the case of Hainan Island [J]. Singapore Journal of Tropical Geography, 2007, 28(2): 158-170.

[5] 张耀光,陶文东.中国海岛县产业结构演进特点研究[J]. 经济地理, 2003(1):47-50.

[6] 耀光,刘锴,江海旭. 海岛旅游资源评估与竞争力空间结构分析――以中国12个海岛(县)为例[J]. 海洋经济,2012(5):34-42.

[7] 张耀光. 中国海岛县经济测度与综合实力演变[J]. 海洋经济, 2012(1):34-41.

[8] 张耀光,张岩,刘桓. 海岛(县)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研究――以浙江省玉环县、洞头县为例[J]. 地理科学,2011(7):810-816.

[9] 张耀光.中国海岛县产业结构新演进与发展模式[J]. 海洋经济,2011(5):1-7.

[10] J・A・熊彼特: 经济发展理论[M] .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34 -56.

[11] Can H, Hongbing D. The model of developing low-carbon tourism in the context of leisure economy [J]. Energy Procedia, 2011(5): 1974-1978.

[12]张艳玲,李悦铮,曹威威. 基于低碳视角的中国海岛旅游发展初探[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6):48-50.

[13]安同江,车慧颖. 低碳旅游理念及海岛低碳旅游发展模式探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106-111.

[14]黄莹,廖翠萍,赵黛青. 东澳岛低碳旅游发展途径及政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4(1):239-242.

[15]张耀光,刘锴,郭建科,马慧强. 中国海岛港口现状特征与类型划分[J]. 地理研究,2013(6):1095-1102.

[16]叶云飞.试论海岛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以舟山群岛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为例[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4):14-18.

[17]姜福龙.长岛蓝色经济发展问题探讨[J].经济师, 2010(10):215-216.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8

县域经济是以县域为中心,以产业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为重点,以县域行政范围为基础,以优化配置资源为目标,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一直以来,县域经济在扩大我国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统筹城乡建设、有效化解“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巩固基层政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统计,截至2006年末,我国列入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2072个行政单位县域国土面积占全国的92%;人口总数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3%;县域经济gdp约占全国gdp的60%,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都占全国的1/3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约占全国的1/4。

近年来,中央重新审视“重城轻乡”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态势,突破性地提出了“县域”概念,并将“县域经济”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都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宏观经济政策呈现出向县域侧重的明确的方向性变化,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了县域经济大发展时代。

2003年中央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为辽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特别是为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全省县域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但是,与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目前国内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相比,辽宁差距明显。如何解决目前制约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本省乃至东北地区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值得深入思考。

1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辽宁目前有44个涉农县区,包括27个县和17个县级市,土地总面积为12.8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的86.7%;总人口2315.3万人,约占全省的55%。在中央振兴东北战略的推动下,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态势良好。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全面提升、结构改善、活力增强、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

(1)县域经济总体实力增强,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

2006年辽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为3300.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1.8%,占全省的35.6%,有7个县(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了1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874元,增长了22.1%;实现工业增加值1453.03亿元,同比增长3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8.8亿元,增长了30.1%,占全省的13.3%,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在2007年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排名中,东北地区占5个,全部出自辽宁,最高排名34位,分别是海城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大石桥市。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和服务业持续提升。

2006年辽宁县域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67.1亿元,增长10.7%,占全省的78.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80亿元,增长26.3%,占全省的31.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53亿元,增长24.6%,占全省的29.7%。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5.6:43.2:31.2调整为23.2:44.9:31.9。一产业下降2.4个百分点,二产业上升1.7个百分点,三产业上升0.7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006年辽宁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1004.3亿元,占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0.2%,比重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比上年增长57.2%,比全省增幅35.7%高22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率为30.7%,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

电力、交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投资均有大幅增长,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历时6年总投资129亿元的全省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改善了农村电网的落后状况,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使全省691万户农民受益;二是全省省辖市全部通高速公路、1170个乡镇全部通油路,形成了“一网五射两环”的公路交通总格局;三是在辽西北全面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458万农民饮水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4)对外开放步伐加快,重点项目不断涌入。

招商引资步伐加快。随着县域基础设施和招商环境的改善,2006年辽宁县域实际利用外资12.2亿美元,占全省的20.3%;农业实际利用外资、农产品出口创汇同比增长20%以上。各县(市)普遍开工建设了一批重点工业项目。江苏雨润集团300万头生猪深加工项目落户开原,北票工业园引进浙江赐富、纵横两大集团,投资10亿元年产60万吨海绵铁项目进展顺利,盘锦大洼船舶工业园已签订项目总投资72亿元,42个重点项目中将有15个项目年内达产。

在省财政资金支持的25个县(市)工业项目集聚地中,规模以上企业数已由2005年的325个增至2006年的577个,增加252个,增幅77.5%。其中1亿元以上的企业已由2005年的42个增至2006年的100个,增加58个。

(5)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2006年,辽宁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090元,比上年增加400元,增长10.8%。从44个县来看,11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占25%,比上年增加4个,其中,长海县仍旧是全国最高,达15012元;4000-5000元的有20个,占45.5%,比上年增加5个;3000-4000元的有11个,占25%,比上年减少5个;2000-3000元的有2个,占4.5%,比上年减少4个。

2 从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引出的思考

(1)目前制约辽宁乃至全国大部分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虽然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放眼国内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县域经济发展的先进地区,差距依然明显。

据2007年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如下特征: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有90个,东北地区有5个,中部地区有11个,西部地区有4个。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81.4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68.1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3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59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9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05%、15.86%、22.57%、16.43%、8.99%。

——新时期县域经济特色各异,竞争日益激烈:浙江省县域经济人均水平高,百强县比例大,为全国各省市区之最;江苏省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山东省县域经济单位多,差异性大,百强县增数多;广东省县域经济已经逐渐成为中心城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

通过与上述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地区的综合比较,现阶段制约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低,竞争力不强。除少量县(市)外,总体处于国内县域经济发展一般水平,与全国百强县(市)平均水平差距明显。

二是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依然滞后,产业现代化水平低。产业集群特色不鲜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规模化经营,没有发挥出自身优势,对整个产业的支持和推动力度不够。

三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强者恒强、弱者常弱,各自为战,未形成类似江苏江阴、山东即墨等为代表的强县组团,体现出明显的集聚放大效应。

四是乡镇企业管理落后,没有树立起有市场号召力的特色品牌。

五是环境保护和资源优化配置意识不强,软硬环境建设亟待总体提升。

不难看出,以上问题正是一直以来制约和困扰中国大部分县域地区经济发展的通症,只是当前阶段更加突出、更加紧迫而已。

(2)关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初步设想。

必须看到,在现代化都市大行其道的今天,发展县域经济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县域经济发展的成败,关系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我国的全面开放、发展和稳定,所以必须从六个方面入手:

①要坚定思想、统一认识,将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总体发展联系起来,树立“县域立,城市兴”的思想,加速推进城市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双轮拉动、同步增长”。

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依据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准确把握自身定位,将工作重点放到培养县域主导产业、培育特色经济品牌、扶持县域龙头企业上来。

③建立和完善国家县域经济发展指标评价考核体系。依靠该体系,促进县域经济在领导机制、改革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创新发展。

④加速环境建设步伐,提高环境建设水平。在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设施的同时,加速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提升政府行政审批服务的水平和加快办事效率,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良的配套设施环境和优质的公共、行政服务。

⑤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支持和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地县域产业发展方向的乡镇中小企业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积极引导其立足本地、开拓市场、扩大规模、加速集聚。

⑥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才资源管理,为县域经济发展集聚各类有用人才。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大力引进和培养适合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形成优势产业集聚人才、重点项目吸引人才的发展态势。

(3)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未来。

纵观我国几十年来的县域经济发展,经验与教训共生,机遇与挑战同在。虽然其中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定困难,还要走一段漫长的崎岖之路,但从发展的角度,尤其是通过观察国内县域经济先进地区的发展轨迹来看,这些问题与困难的出现实属正常、无可避免,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必然面对的。只有正视这些问题与困难,逐步解决和克服了它们,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发展,才能迎来中国县域经济“万紫千红、满园秀色”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东北地区振兴规划[s].2007.

[2]陈锡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重大问题[n].南方日报,2006-05-18.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9

工业化既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发展好县域工业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县域工业化重要作用

县域工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欠发达县域经济的一大特征是农业大县、工业小县,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格局,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县域工业发展落后,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要改变这样的格局,就必须大力发展县域工业,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形成合理的三次产业结构。

县域工业化不能仅靠城市大工业来支撑,还必须发展小城镇工业。长期以来实行城乡分离的二元政策,导致县域工业发展严重滞后,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低下。随着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中城市出现了扩散效应,产业转移为县域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有助于拉动县域工业的发展,打破城乡在生产领域各自孤军奋战的封闭式发展模式。

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反哺农业,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现代化的基本思路。长期以来工业与农业各自孤立发展的二元模式,导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组织形式基本停留在小农经济的状态。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县域工业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过度平台,因为县域工业产品大多需要农业提供原材料,产品大多为农业与农村所需要消费品与生产必须品。同时,县域工业担当起反哺农业,缓解谷贱伤农矛盾的重任。

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世界城市化的历史经验说明,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县域的城镇化自然离不开县域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对发展中大国而言,县域工业化无疑是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不能仅靠大中城市来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还得依靠县域第二、第三产业来吸收。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途径。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导致了城乡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严重影响了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而要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发展县域工业与第三产业是必经之路。同时,县域工业的发展,也为增加农民收入,弱化城乡差距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县域工业化发展趋势

市场化。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能有效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政府仅发挥规范与引导的功能。尤其是在多数工业产品处于供过于求的情况下,由市场来选择县域工业的发展方向、规模与结构,才能使之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与壮大。

特色化。各县域的资源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县域工业要形成县域特色与区域特色,才具备市场生存的能力。所以,县域工业的发展,要从县域比较优势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走出一条具有本县特色的县域工业化发展道路。

集聚化。县域工业的发展应尽量集中布局,才有利于节约建设资金、节约耕地、降低交易费用,也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因此,在制定县域工业发展战略时,要从空间结构优化的角度考虑工业的布局,相对集中、功能互补,才能实现协调发展的目的。

规模化。尽管县域工业的规模相对较小,但也要从投入产出角度来考虑,规模太小,必然导致企业生产成本难以降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弊端。因此,在集聚化的基础上,还要考虑规模化问题,通过规模的扩大,产生规模效益。

县域工业化发展重点

县域工业化水平低是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要使农民富裕,就必须减少农民,而减少农民的基本路径就是走农业工业化之路。仅仅依靠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只能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因此,县域工业化发展战略要立足于县域实际,着眼长远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选准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努力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促进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积极推进农业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不仅是提升县域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县域工业化的基本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企业,从根本上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加快县域民营工业发展,活跃县域经济市场主体。县域民营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主体。中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县域民营经济、民营工业发展的差距。因此,若想加快县域工业发展,县域民营工业是重要的发展主体。对于欠发达县而言,民营工业起步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竞争力弱,需要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县域政府要为县域民营工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宽松的氛围,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县域外的资金加入到县域工业的发展中来。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10

千帆竞发 百舸争流

云南省发改委主任、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喜良表示,2012年是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之年,在这一年里,云南省委、省政府立足于全局谋划、加强顶层设计,提出战略举措、制定配套政策、推进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环境,打出了一套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组合拳。

2012年,云南省委、省政府首先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决定》和《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评价体系及考核办法(试行)》;之后召开全省县域经济推进大会,提出了“产业兴县、强基兴县、科教兴县、引商兴县、扩镇兴县、富民兴县、放权兴县、开放兴县”八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回首2012年县域经济的发展,云南省县域经济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蓬勃态势。高端部署、高位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后发快进、比学赶超,县域经济发展实力明显提升;统筹规划、创新制度,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王喜良认为,县域经济实力的增强,是全省稳增长的基础,突破万亿大关的支撑,实现云南省县域经济跨越的亮点。王喜良还给记者介绍了2012年云南省县域经济取得的成就:

一是全省县域经济取得新进展。2012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0309.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达7828.5亿元。其中129个县(市、区)中,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亿元的有57个;超过100亿元的有27个;超过200亿元的有11个;超过300亿元的有6个。这57个县(市、区)生产总值合计8336.7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的80%以上。投资规模超过50亿元的县(市、区)有41个,其中超过100亿元的有16个。县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为我省GDP步入万亿元大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发展质量效益实现新提高。各县(市、区)大力推进产业建设,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知名品牌点活一片、企业集团带动一方”的良好局面。昆明市、曲靖市、红河州等形成了大、中、小企业科学分工、有效协作的产业集群。云南省57个重点和特色工业园区蓬勃发展,打造出了一批大企业、培育出了一批好品牌。多数县(市、区)三大产业结构呈现出较大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占比上升,呈现出转型升级的态势。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2012年,云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的县(市、区)达到34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0000元的县(市、区)达到35个。

三是县域经济内培外引有新突破。2012年,云南省县域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突破4400亿元,在全省生产总值的占比达到44%,民营经济的份额逐年提高,成为推动全省县域经济全面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县域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全省县域经济引资总量达2700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21.9亿美元,引进省外到位资金2560亿元,外来投资在全省县域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达33%。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进一步增强。

驱动强劲 锐意进取

王喜良表示,云南县域经济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云南省委、省政府将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县”的主题,把产业发展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改革开放激发驱动力,通过考核评价激发动力,通过扩权强县创造活力。

随着党的十精神的贯彻落实,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桥头堡建设两大战略的深入实施,我省资源红利、生态红利、人口红利、政策红利、改革红利的叠加,县域经济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云南省委、省政府将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县”这一主题,把产业发展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城镇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把园区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把改革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红利,争先进位打好县域经济攻坚战,竞进提质打造云南县域经济升级版。一是强化赶超。鼓励发展靠前的县(市)瞄准全国百强县的目标,鼓足干劲、率先跨越;发展居中的县(市)瞄准西部百强县的目标,自加压力、迅速崛起;发展靠后的县(市)瞄准全省先进目标,负重前行、后发快进。二是夯实基础。统筹加快县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外引内培、富民强县等各项工作。三是突出重点。继续把“一城三区”建设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抓手和突破口,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打造县域经济平台。四是改革创新。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锐意进取,积极研究制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五是完善考核。研究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办法,加大督查考核力度。

争先进位 比学赶超

王喜良在通报会上也指出,云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各县(市、区)发展基数差距很大、极度不平衡的状况。针对这样的客观实际,《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评价体系及考核办法(试行)》规定,全省129个县(市、区)考核评价指标为10项,包括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6项综合评分指标,以及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社会稳定、党风廉政4项“一票否决”的前置指标。

王喜良告诉记者,此次综合考评,是对县域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风建设的综合考评,并非仅仅针对经济增长指标,绝不是以GDP论英雄的考评。因此本次考核的两个亮点为争先进位和一票否决,争先进位主要看谁跑得快跑得好,考核标准与县域历史基础、起点无关,主要考评发展过程,关键看各县(市、区)年度发展的速度、质量和综合成果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异,参考功效系数法计算综合得分。这样做一方面加大了对后进县区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实力较强县区的比拼压力。

根据《中国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2年度县域科学发展先进县和进位县的决定》,获奖县(市、区)名单如下:

2012年度云南省县域科学发展先进县:五华区、官渡区、西山区、古城区、盘龙区、腾冲县、晋宁县、石林县、麒麟区、镇康县。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11

县域经济是指在一个县级的行政区划内,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农民为主体,按照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和调控的要求,根据县域条件和优势,实现一、二、三次产业全面发展,由多种所有制形式、多部门结构、多层隶属关系和多级生产力水平构成的地域的综合经济体系。由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上要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与要求,对下要依据县域的条件与优势,二者结合才能形成县域经济的特色发展,因而不同区域的县域经济由于所处的区位、所属的自然人文条件不同而使县域经济在发展水平、发展阶段上呈现多样性,造成区域内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从而影响区域的整体竞争力。所谓分类指导是指根据各个县域不同的区位、资源环境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的思路,对县域经济进行科学定位,在此基础上实行有差别的扶持政策和有差别的干部考核政策。

我省县域经济从总体上分为三大层面。第一层面即30个强县(市、区),第二层面是指发展程度处于中间水平的80个县(市、区),第三层面即30个弱县。从经济实力看30个县最强。2009年,30个强县(市、区)的GDP占全省县域GDP的49%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57.0%左右,中间县次之,30个弱县较弱。从增长速度看,第一层面最快,第二层面次之,第三层面则较为缓慢。2010年,我省人均生产总值最高县(迁安市)是最低县(威县)的16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最高县(三河市)是最低县(安次区)的26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最高县(辛集市)是最低县(唐县)的8倍;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最高县(三河市)是最低县(大名县)的44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县(迁安市)是最低县(涞源县)的5.5倍。从目前的现实来看,第一层面30个强县(市、区)与其他两个层面差距在拉大。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不同层面的县域经济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的,特别是处于第二层面和第三层面的县域经济,其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发挥特色优势,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抓好强县富民项目,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积极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集中力量打造引领县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区;另一方面,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发展,特别是发展与农业生产相衔接的加工业,发展面向农村和农民的生产业,发展带动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富民与强县的良性互动。只要省委、省政府实施分类指导、分类要求的措施,加大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第二、三层面的县域经济就会出现新的发展,就会缩小与第一层面的发展水平差距,从而以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形成河北区域发展的新格局。

二、对我省县域经济分类指导的原则和要求

一是对30个强县(市、区),除继续通过增加扩权县(市)数量,扩展优惠政策内容等方法,促进发达县域继续强化优势保持率先发展外,最迫切的是需要转变强县的发展方式。对30个强县(市、区)中工业比较发达的县域,如迁安市、武安市、宽城满族自治县、迁西县、涉县、霸州市、沙河市等,应要求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强调节能减排;加大基础产业和科教文卫投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对30个强县(市、区)中坚持依托中心城市,主动对接融入,发展经济园区配套,走大城市辐射带动发展路子的,如开平区、丰润区、丰南区、正定县、邯郸县等,应强调从基础设施、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科技人才等方面,与大城市进行全方位对接,考核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应是权重大的内容。对30个强县(市、区)中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实施市场化战略,以发达的商贸物流业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如辛集市、香河县、鹿泉市、滦南县等,应在发展以商贸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加大市场改造提升力度等方面重点考核。对30个强县(市、区)中通过承接来自国有大中型企业或发达地区的产业,带动产业升级的发展的,如唐海县、涉县、黄骅市、文安县、磁县等,应把通过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县域内民营经济发展的程度作为重点考核内容。

二是对处在中间水平的县域应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以鲜明特色形成发展优势促进大的发展。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形成特色突出、高效优良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同时坚持“工业兴县”的发展思路,要立足自身的区位、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加快主导产业优化升级和产业整合,着力解决结构单一、布局分散、优势不优等问题。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特色产业、知名产品、龙头企业,实现以品牌强产业、以特色促发展。省委、省政府可根据第二层面县域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出台促进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资金、用电、用地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增强中间县域的经济发展活力。

三是对30个弱县域加大扶贫开发和对口帮扶力度,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交通、电力、农田水利及城镇设施建设,增强落后地区自身发展能力,特别是对环首都9个扶贫攻坚示范区和黑龙港流域连片开发区域,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林业,注重对名、特、优农副产品的生产与加工,尽快把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优势和发展动力,以便为赶超发达地区提供支持。

三、对县域经济进行分类指导应注重的问题

科学定位是基础。科学定位是分类指导的基础,我省把现有县域经济划分为三大层面,工作思路是“抓两头,带中间”,但真正使分类指导的工作思路落到实处,还需要在现有划分的基础上再进行细化,把同一大类中的县域再根据发展情况和发展要求的不同划成几小类,从而做到对不同县域的工作要求明确,考核重点突出,确实起到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分类指导,激发县域经济的内在活力推动”、“实现县域经济腾飞”,也给各县(市、区)提供了重新定位的机会。

差别政策是举措。打造河北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必须通过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30弱县域经济的发展来实现。当前,缺钱、缺地、缺人才等“硬伤”的存在,是欠发达县域突破发展必须要迈过的“门槛”,但这些“门槛”的迈过需要政策给力。在今年省两会上,邢台代表就黑龙港流域县域经济的突破提出需要政策的差别支持:包括实行省重点项目评审差别化政策,在评审重点项目时对经济相对落后的黑龙港地区适当降低标准;扶持企业孵化基地建设,促进黑龙港地区高等技术产业发展;在科技创新方面,适度放宽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研究出台和土地脱钩的可行性优惠政策,促进这一区域中小企业科技进步;加大补贴、补助力度,支持邢台黑龙港流域的基础建设和农业发展。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12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3-0062-05

一、县域经济概述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县域经济是在县级行政区的基础上形成的自身产业完备、各项社会服务功能齐全的区域经济。由于县域所辖范围较广,包括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因此,县域经济发展建设是我国城乡建设的基础,是完善新农村建设的途径,也是我国走向小康之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县域经济是城镇经济和乡村经济的连结点,是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经济形式。根据我国的行政区化分,县作为最小的行政区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加快自身城镇化发展,又要统筹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的发展。县域所辖地区农民居多,县域地区政府首先必须将上级政府传达的政策方针落实,其次根据自身经济发展和当地情况制定符合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致力于缩小城乡差距,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环境,认真研究壮大中国县域保障机制,以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实力的保障机制为具体例子,再上升到对全国县域经济保障机制的思考,积极制定并实施针对性强、操作性优的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1.研究的理论意义

首先,从国内外现有的理论研究来看,一般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重点都是针对国家重点及多国合作的大型经济区域的发展,而对于县域经济这类相对比较小型的、经济整体影响相对较小的特殊行政性经济区域的研究则并不系统,特别是针对经济落后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专题研究更是缺少理论性的支撑。

其次,本文研究涉及到了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与理论,对这些相关理论的应用也是经济学研究的一种创新性的工作,有助于寻找推动落后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科学理论,进而补充完善经济理论中的相关内容。

此外,本文研究将运用系统整合思想及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理论,首先探讨县域经济背景下的一些概念及理论以及国内外发达及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其次探讨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寻求壮大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实力的保障机制,力求为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学发展提供创新性的研究思路和有效途径。

2.研究的现实价值

首先,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实力有利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和城乡“二元结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云南省城乡二元结构和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市居民收入与农民收入的差距持续拉大。云南省县域工业化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要提高工业化水平,不仅要壮大农业化基础,实现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故而,采用何种方式提高农业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成为云南省面临的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方略,能够为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依托和牢固支撑。

其次,随着云南与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的日益加深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顺利建成以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稳步推进,特别是“桥头堡”战略的提出将云南推到了中国面向东南亚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客观上为云南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何在对外开放的大格局下,充分利用沿江沿边各县的区位优势及资源优势进行县域经济结构的调整,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来壮大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实力,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此外,壮大县域经济是省情所决定的。云南是边疆农业、林业省份,工业基础薄弱,经营粗放,高新技术产业不发达,由此决定了全省的经济发展战略,即把县城经济发展作为全省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参考云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路径分析 沈西林-《工业技术经济》-2003-06-25略有调整

二、县域经济保障机制案例:

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县域经济

(一)美国区域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体,南部和北部地区的差异由来已久,在发展体系、人均收入、财政收入方面都相差较大。南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各项经济体系的建设也不健全,相对来说比较落后。这种南北发展的不平衡对美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也对各区民众的生活水平造成了极大的不同,民众纷纷走上街头抗议这种严重不公平的待遇。为了维持美国社会发展的稳定性,从1930年以来,美国历任总统及政府都在着力解决这种南北差异现象,利用各种财政手段扶持落后区域的发展。20世纪末期,美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逐步走向均衡,形成了区域间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总体来说,美国在这次历时半个世纪的区域经济改革中积累了以下经验:一是制定适用于各个州的法律法规体系与财政税收制度;二是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美国政府充分利用各州的区位、经济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分工,并由此带动地区的就业水平,防止滞涨的发生;三是美国依托科研单位、大学在各州都建立了高新技术产区,发展不同的高新技术产业。

(二)韩国新村运动的启示

上世纪70年代以前,韩国农村发展还比较落后,70%以上的韩国民众生活相对贫困,当时的政府也没有充足的财政收入进行各项经济建设。1970年4月,时任韩国总统的朴正熙针对当时韩国国情,提出了“建设新村运动”的思想。在新村运动的最初阶段,是由政府主导向全国上万个行政村无偿提供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材料,并辅助各农村的建设。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农民在此次新村运动中提高了生活质量,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运动的主导便由政府转向民间。在农业方面,为了调动农民对农业产业的积极性,政府采取农业补贴政策。在政府税收方面,政府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持鼓励态度,农村建厂既能带来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又有利于农民就业增加收入。在教育产业方面,韩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教育,一方面,各农村都建立了教育培训机构,为农民普及科学的农业管理知识。另一方面,韩国政府在高等教育学校中开展面向高校学生的农业培训工作,并在专业分科上更加细化,加强各农业领域的高等教育,并优先培养农业创业型人才,使农业产业接收到源源不断的人才输入,也为新村运动增添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

我国农村人口比例较高,改善农村生活水平势在必行,因此在县域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上可以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

(三)日本县域经济的特点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得益于日本政府对本国财税、金融等产业的改革,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和人才培养机制的双重促进下,日本的县域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1.产业产品创新方面

近畿地区是日本的商业中心,也是日本第二大工业基地,辖京都府、大阪府、滋贺县、奈良县、三重县、和歌山县、兵库县等2府5县,是日本的文化、旅游、经济中心,拥有丰富的资源。由于工业商业的带动,近畿地区开始向高新技术产业方向靠拢,高新技术产品层出不穷。

2.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根据不同地区区位差异,发展各地区的优势产业,如:九州地区不论气候条件还是水土质量,非常适合酿酒产业的发展,并依托区位优势逐渐发展为地方优势特色产业;日本东北部山林覆盖面积广泛,适合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这些特色产业带动了日本县域经济的发展。

3.农业生产信息化、技术化

随着日本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创新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也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运用而逐渐优化。例如:日本北海道地区,由于地处高纬度,环境严寒,对各类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是严峻的考验。而机器人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寒冷地区大面积种植农作物的困难。另外,日本还应用了卫星技术对当地气候变化进行实时的监测,完善农业产品的管理质量。

4.实施“产官学”政策,促进经济腾飞

日本政府在新农村建设期间,由政府、学者专家和企业家进行合作,实行产官学结合的体制。例如,日本的各大支柱产业家电、汽车等都是产官学体制结合的成功经验。在创新的经济体制中,“产官学”代表了日本经济产业中最重要的三个部分,他们之间相互合作促使日本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四)德国农业产业体系及金融体系的建立

在西欧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日耳曼民族虽然作为西欧历史的创造者,但始终没有建立起统一的民族国家,整个民族被分为多个邦国,实行各自的统治。公元10世纪以后,日耳曼民族开始以宗教和领地为基础划分县,这是县在德国的起源。20世纪70年代初,联邦德国崛起,并依据现代化国家行政管理的需要,重新对县级行政区域进行划分,并确立了县的行政职能。德国实行二级、三级行政并存的行政体制,在德国的16个州中,范围较小的州实行二级行政体制,即州县;范围较大的州实行州、行政区、县三级体制。县又根据发展状况划分为城市县、乡村县两种。

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农业产业的保护是发展中国家在一味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情况下最容易忽视的。德国在县域经济发展初期,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业产业的法律法规,包括对农业可耕种地的保护、农业产品价格的保护、农民收入的保护等。通过法律的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方式更好的向现代产业化经营方向靠拢。另外,联邦政府为保障农业发展还成立了专门的管理培训机构、农业产业投资机构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县域经济建设的核心,德国政府在县域经济建设中,为改善民众生活条件,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并投入了大量资金。19世纪中后期,德国的金融体系建设已趋于完善,不仅包括普通商业银行,还包括政策性银行和专门针对某个产业服务的专业银行。在德国的农业产业建设过程中,专业服务性银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三、对云南县域经济保障机制的思考

(一)云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现状

云南是多民族山区省份,地处边疆地区,且交通不便,贫困成为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问题。由省内形势分析,我省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创新能力不强,统筹城乡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任重道远。云南省县域机构较多,国际边境县、省际边境线、民族自治县占县域总数的将近一半。县域国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五,人口占到全省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云南山区较多,可耕地面积稀缺,政府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县域优势产业,盘活县域经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将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切实增强县域经济实力[1]。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既是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结合部,也是工业与农业的交汇点,还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平台和切入点,在宏观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为云南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特别是2004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和《云南省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及考核办法》等4个配套文件,确定了47个县在2005~2007年三年时间开展县域经济发展试点工作。随着一系列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实施,初步达到了试点先行、示范带动、促进发展、积累经验的工作目标,云南省的县域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二)云南县域经济保障机制概述

云南省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实力保障机制要由政治保障机制、经济保障机制、教育保障机制、民生保障机制构成,以强化县级政府服务职能,扩权强县,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实力,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效率。政策保障机制要重点规范政策决策、行政体制、组织人事制度、健全执行监督机制,增强县级政府政策执行效率,着力加强土地供应保障和投资环境保障建设。经济保障机制包括财政保障机制、金融保障机制、产业保障机制等:财政保障机制要重点完善财政体制,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加大财政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形成县级财政稳定增长机制,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策。金融保障机制要着力健全金融体系,改善金融服务,改进信贷管理,引导民间资本向创业和研发领域流动,切实解决县域经济发展融资难问题。产业保障机制要重点处理好县域经济增长与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中心城镇开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着力培育县域经济增长点。教育保障机制要发挥政府和用人单位的协同作用,优化工作环境,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强化人才资源开发利用,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逐步实现“以用为本”人才价值。民生保障机制要发挥社会保障机制、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和谐云南保障机制的作用。[2](P83~84)

(三)云南省县域经济保障机制的创新性建议

1.考核机制方面的创新建议

笔者对于县域经济考核机制尚的建议是:考核方法总共分为两种,思路上遵循“先与自身比、再与同类比“比较后寻找贡献因子,寻找排名成因,在“与自己比“的思路下,因为主要是寻找政府在五大方面哪方面做得较好,因此是一个寻找政府核心绩效突破点的过程,用于政府内部的自我分析,因此仅采用“打分法”,不采用“赋权法”。而“与同类比”的过程是要看出同类政府的绩效进步与排名,因此用“打分法”与“赋权法”相结合。

“打分法”因为指标的选取上都是采用“某指标与基期变动率”的指标体系,指标越大得分越高,正数较负数好,分指标进行排名打分,从好到差,从前到后,排名在总名次前20%的打5分,排名在总名次位于20%~40%的打4分,排名在总名次位于40%~60%的打3分,排名在总名次位于60%~80%的打2分,排名在总名次位于80%~100%的打1分,对每类下的指标的得分进行分类下的加权平均操作,得出各县各类指标的评价得分。

“赋权法”根据各类绩效指标的权重(各类指标的权重采取征求全省各县域意见的方法获得――主观专家赋权法),进行加权平均操作,得出加权平均得分,进行排名。对于权重的赋予,采取征求各县意见的方法,对于经济绩效、政治绩效、民生绩效、生态绩效、人才绩效五方面的贡献因子进行赋权,以类别为单位赋权。是基于云南省分类型的全体各县域基础上的全省县域各指标征求意见赋权的方法,如一类县有35个,去掉前四方面的贡献因子中每一方面因素赋权最高的前10%和后10%,即排除该四方面绩效权重赋权最高的4个县在该贡献因子上的赋权意见以及在该方面赋权最低的4个县的意见,对其他剩余的27个县在该贡献因子上的赋权取平均值,即为该绩效的赋权,人才绩效的赋权为得出前四个绩效赋权之后,用1减去上述四个赋权之和。

2.保障机制上的创新建议

按照保障机制类型划分,笔者将县域经济保障机制划分为三个方面并建议如下。

第一,政策保障机制。在发达程度较高的一类县下应利用政策优势,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不仅自身出台符合实情、具有明确指导意义的政策,而且要对周围县起到带动作用,经常举行政策听证会与交流会,公开政府先进保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共同进步;在发达程度较低的二三类县下,应采取以州为单位政策倾斜,先富带后富个个击破的发展模式。以州为单位,结合考核机制的县域经济排名结果与专家论证投票打分为依据,寻找州为单位的潜力突出县域,进行政策倾斜与大力扶持,让部分二三类县域先富起来,之后进行政策的调整与向其他贫困县域的倾斜,个个击破,用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在一定的时间内实现县域经济的共同富裕。

第二,人才保障机制。发达程度较高的一类县应采取高低端人才相结合战略。主要应采取高端与低端相结合的人才战略,以富有吸引力的高端人才工资水平与职业晋升激励机制来留住本省高端人才,吸引国外人才,同时,采用相对与二三类县域较高的合理工资水平,提供工作机会吸引本省为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县域经济的基础性建设与小型商业发展做贡献。民办教育为契机的教育理念。推动民办教育,做好高等教育,一类县义务教育已基本普及,但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与稀缺性现状,应尽量推进高中与职业中专的教育,大力鼓励民办高等职业中学的发展,提高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受教育人数。积极向上的县域文化。形成竞争向上的县域文化,形成产业、人才、效率、质量、发展、公平竞争向上的县域文化,带动一类县的发展。二三类县的政策保障机制具体建议如下:中端人才与留守妇女老人为主的人才战略。主要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吸引中端人才到二三类县基层工作,为中端人才制定较为合理的工资水平与晋升渠道,发挥县域留守妇女老人为主的劳动力优势,发展农业手工业与轻工业制造基地作用,发挥二三类县轻工业的廉价劳动资源产地优势。弘扬热爱家乡回报家乡的县域文化。二三类县域应遵循人才本土化的选拔理念,弘扬热爱家乡,回报家乡的县域文化,鼓励二三类人才回本土工作,并为其提供一系列优惠。

第三,财政金融保障机制。一类县的财政、金融保障机制具体建议如下。

专项资金为契机的全方位财政保障机制。提供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一类县的全方位发展。形成扶持本县域现有核心产业与朝阳产业的专项扶持资金,提供试点县域专项资金,高端人才补贴与杰出贡献奖专项资金,加大对龙头企业的财政支持与小型商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加大福利事业与社保事业以及民生工程投入。贷款与金融创新相结合的活跃金融保障机制。降低融资门槛,搞活县域金融,形成合理的贷款业务评估机制,合理评价贷款人的偿债能力与风险,与融资担保公司相配合,适当降低信贷门槛。发展多种金融创新,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与一级、二级市场,为把云南建设为面向东南亚的金融中心而奋斗。四位一体的财政金融用款效率公开评价保障机制。合理评价财政金融款项用途与效率。实行政务公开,信息上网,采用群众民主投票、专设机构评价、发款人与用款人自评的方式相结合,合理评价财政金融用款的合理性与效果。二三类县下的县域财政、金融保障机制创新性建议。二三类县域财政金融基础薄弱,体系漏洞较多,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支持力度不足。二三类县的财政、金融保障机制具体建议如下:州内财政扶持重点的县域支持。以州为单位,实现财政倾斜,在县域排名和专家论证打分的前提下优先对州内某潜力县进行财政金融贷款拨款的大力支持,使其在较短时间内富裕起来,实现财政金融核心优势的优化配置。农民入股式与债券式相结合的支援合作筹款模式。发挥小型金融业的作用,采取农民合作式的农民入股债权支援筹款方式,即针对建设项目建立统一筹资机构,向农民说明用款意图,统一向农民筹款,在项目亏损时农民仅可收回本金,在项目获利时农民可获得超额利润并分得红利,投资农民可优先获得参与项目的工作机会。

[参考文献]

[1]杨洪亮.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