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合集12篇

时间:2023-09-11 09:18:59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篇1

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建筑行业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行业,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而且,也为人们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是,建筑行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现象,这就要求加强对建筑经济的控制,通过分析当前的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推进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涵义与建筑行业概况

满足社会生产、发展及环境完好基础上,对各种资源进行有节制的利用,同时坚持新能源开发策略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就是所谓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筑行业的基本工作包括勘察建筑地址、研究设计建筑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维修、竣工建筑物的装修与安装,其本身及生产经营行为既与其它行业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又存在紧密关联。建筑主体施工、安装及建筑材料安装等是其经营活动的主体内容,建造娱乐场所、公共场所、基础设施、高楼大厦、桥梁、铁路、公路、住房,其它相似工程的勘探与设计等均涵盖其中。建筑经济的持续发展,能提高国内城市化进程的速度,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同时,能有效提升各类建筑投资的水平与力度,加大资源利用量。因此,必须要保障建筑经济具有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能力,以便其可以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相对有利地位。

二、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第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逐步涌起,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加剧,各国各地区的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及发展规模空前,建筑业发展同样日臻成熟。不过,从实践来看,三大产业发展均程度不同的忽略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性,资源利用总量、不可再生能源开采量不断提高,不可再生资源已濒临枯竭。而由资源利用导致的环境、空气、土壤、水体等方面的污染日益加剧。全面发展绿色经济、可持续经济不但是时代课题,也是现实所需,势在必行。建筑行业有必要也有义务坚持创新型建筑发展之路,着力打造环保、绿色、低碳的建筑产品,推动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友好发展,以便从根本上实现社会共同、可持续发展。第二,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各行各业有必要从自身做起,主动发展可持续经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尽早形成,加快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更高。由于建筑业在社会百业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与社会各方面几乎均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建筑经济必须要首当其冲,坚持走可持续化发展之路,以此奠定我国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推动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

第一,既有建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转变现有的建筑施工及建筑工程安装方式。建筑领域必须要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标准与资源、环境发展概况,完成施工、安装方法的制定与实施,形成资源与成本节约,从本质上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呈集约化发展态势,逐步转变进入和谐经济、可持续经济、绿色经济发展轨道。从根本上实现建筑经济的健康、环保、节能及低碳目标,让建筑标准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相吻合,推动建筑经济发展更具可持续性。第二,坚持持续不断的发展创新。着力进行建筑模式、技术创新,研发环保、节能、高效建筑材料。建筑行业有必要全面普及新型环保、节能建材应用,致力于新型建筑技术研发,建筑实践中主动采用沼气、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资源,将环境污染程度减轻,提升公众生活质量,形成资源节约、资源利用率提升这一良好发展业态,推动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真正落到实处。第三,建立健全对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的合理的制度体系及监督制约机制,由此确保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筑过程不可以基于经济利益最大化而采用不合理、不科学的偷工减料手段,必须坚决杜绝对公众生活质量及环境有害的设备与建材利用,这就要求,建筑行业必须全面遵守建筑设计与施工标准。同时,政府有必要强化行业监管,使建筑的每个环节、每项措施均与建筑标准相吻合,从本质上促进建筑行业发展更具可持续性。四、结论伴随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对各行各业的环保要求也逐渐提高,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更是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保证建筑行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必须加强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消耗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推动建筑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淑芬.关于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究[J].企业导报,2011,(21):112-113.

[2]尹书.浅谈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04):244.

[3]王璇.对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前景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4,(04):250.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篇2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经济的极速发展,是得益于煤炭、石油等能源的大量使用。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当代,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所依赖的资源过度消耗却引发了全球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从而阻碍了人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全球环境问题越发严重的今天,国际社会开始对现有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为了缓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人类需要寻找一种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因而,人类社会经济在获得发展的同时,如何使其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小、对资源的消耗降到最少,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课题。在这种背景之下,低碳经济这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便成为世界各国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一、低碳经济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是见于英国2003年《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的政策白皮书中。该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内涵是:以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低程度的环境污染,来实现更多的经济产出。此后,气候集团在其所的报告――《赢余:低碳经济的成长》中也界定了“低碳经济”的内涵,认为低碳经济具有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是一种明显优于其他经济形态的经济发展模式。自英国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后,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国内外学者纷纷围绕低碳经济展开研究。学者们对低碳经济的内涵、其实现的可能性、以及低碳经济的市场价值等方面都给予了自己的理解和探析。尽管他们研究的角度不同,所提出的概念也有所差异,但都是为了表达同样的内涵: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由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过渡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因此,普遍认为,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变,能够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低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尽可能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从而最大限度地缓解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所带来的压力,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达国家日益重视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施与发展必将促进人类社会的重大进步,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出一条新路,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为了缓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欧盟、日美等发达国家在近十年非常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纷纷制定本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和计划并进行实践,积累了许多经验。

在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中,英国走在了前头,其他发达国家紧跟随后。英国早在2003年的政府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就将实现低碳经济作为英国能源战略的首要目标。2007年,英国推出全球第一部《气候变化法案》,2008年开始实施,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气候变化法的国家;2009年4月,英国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立法约束“碳预算”的国家。2009年7月15日,英国政府又正式了《英国低碳转换计划》,英国能源、商业和交通等部门还在当天分别公布了一系列配套方案,包括《英国可再生能源战略》、《英国低碳工业战略》和《低碳交通战略》等。在英国的积极主导下,欧盟于2008年公布有关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一揽子目标方案,提出了五个立法建议,包括《欧盟碳交易机制修改指令》,《碳捕集与封存(CCS)指令》,《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指令》和《关于为实观欧盟2020年减排目标,各成员国减排任务分解的决议》等,为每个成员国制定排放交易机制未涉及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最高上限的措施,以此实现欧盟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减少20%的目标。在美国,近些年来也十分重视节能减碳的相关法案制定与实施,如2005年通过的《能源政策法》,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总体而言,美国政府在努力寻求一个综合、平衡和对环境友好的长期能源安全战略中,把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可能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在日本,日本政府资助的研究小组在2008年了《面向低碳社会的十二大行动》。2009年日本政府公布了改革政策草案――《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其中心内容是通过实行减少温室气体等排放措施,强化日本的低碳经济。

综上所述,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表明,要想在将来的经济竞争中取得优势,其关键就是要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即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所在是发展低碳经济,由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三、低碳经济是浙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一)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能源瓶颈

浙江是我国经济发达的省份,2010年浙江省实现生产总值(GDP)27100亿元,人均GDP 52058.80元(按当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换算,为7690.20美元),是全国第四大经济强省。与其经济的强劲发展和产业结构特点相对应,浙江对能源的需求非常之大。2009年,全省能源消费量为15566.89万吨标准煤,人均消费量为3.30吨标准煤,远大于同年度全国人均消费量(全国人均消费量为2.15吨标准煤)。然而浙江又是典型的一次能源“穷”省,“无油、缺煤、少电”是其能源特征。浙江本省区域内几乎没有石油和天然气,只有少数煤炭资源,且品位低下,经过50余年的开采,浙江本省地域内可供开采的煤炭资源已近枯竭。多年来,浙江省能源消费仍然以煤炭为主,其占全省能源消费初始结构的60%以上;其次是石油,而天然气与电力在全省能源消费初始结构中的比例很低,不到10%。浙江省的煤炭自给率已从1996年的2.7%,下降到2005年的0.5%,即使包括核电和一部分水电,浙江的能源自给率也不足10%,且呈逐年下降趋势。2009年,浙江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1238.39万吨标准煤(等价值),全省净调入和进口能源14328.5万吨标准煤,全省一次能源自产率为7.96%(当量值)。

可见,浙江省经济发展所需能源的外部依赖性非常突出。随着全球及国内能源供应紧张局面的加剧及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浙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能源瓶颈制约。

(二)浙江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面临严峻考验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比较早的省份,浙江经济立足本省“民营经济”的特点,致力于优先制造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开创了一条被誉为“浙江模式”的特色发展道路。浙江成为我国的制造业大省,其制造业在浙江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据浙江省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浙江省生产总值按产业结构划分,其比例分别为5.1%、51.9%、43%,第二产业份额超过了一半。就业人口在三大产业中所占比例依次为18.5%、47.9%、33.6%。

但是,随着改革的继续深化,浙江经济发展模式遇到了严峻的考验。由其经济模式内部先天性不足以及制度性瓶颈二带来的问题接踵而来。这在浙江制造业的发展中尤为明显。这是由于浙江制造业在过去的几十年发展中,呈现非常明显的粗放型增长的特征,其经济增长成本十分高昂,环境污染和治理成本不堪重负。在浙江制造业中,纺织业、皮革业、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产值较大。随着经济的发展,浙江总能耗逐年攀升。受此影响,近三年以来,浙江经济发展速度显著减缓。2007年以前,浙江省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远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速。但从2008开始,浙江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由此可见,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浙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了。

(三)浙江经济将受“低碳壁垒”的潜在威胁

浙江是我国的外贸大省。2009年,浙江省出口总额达到1877.3488亿美元,位于全国各省市的前列。浙江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商品主要出口到欧盟、美国以及日本市场。此三大出口市场占了浙江2009年出口总额的51.1%。其出口商品主要集中于机电产品、纺织服装、汽车零件、塑料制品等。2009年此四大类商品的出口额高达999.7127亿美元,占全省当年出口总额的53%。这四大类商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多是高耗能、高二氧化碳强度而低附加值的产品。随着欧美日国家越来越重视低碳经济,将环境与贸易挂钩的趋势越发明显。在此环境下,浙江对外贸易将会面临严重的挑战。例如,按美国《限量及交易法案》和《清洁能源安全法案》,美国政府经授权可以对来自碳减排不合格国家的产品征收“碳关税”。这将是一种新的贸易壁垒,即“低碳壁垒”。如果浙江未能尽快完成产业结构优化,实现低碳经济转型,浙江出口的高碳密集型产品必将遭遇发达国家的“低碳壁垒”。届时浙江的对外贸易无疑将会受到是严重打击,进而将会严重影响到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浙江经济要持续发展,必须走低消耗、高产出的发展模式,而经济转型为低碳经济就是其发展的根本途径。

四、浙江具有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能

(一)我国低碳经济的战略性布置是浙江发展低碳经济的大环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的情况下,我国也开始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尝试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主席在2007年9月APEC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提到四个“碳”: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2009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强调要立足国情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长期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这些都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领域的里程碑事件,表明我国正在积极为发展低碳经济进行战略性部署。

在国家鼓励发展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浙江作为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必要、有能力、也有责任尽快采取行动,把经济发展转轨到“低碳经济”这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上来,率先创建低碳大省,给全国其他地区发挥示范作用,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积累实践经验。

(二)浙江具有实现低碳技术替代的潜在优势

根据低碳经济的理论,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是低碳技术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来构建低碳经济的产业链条。这产业链条主要包括低碳技术研发、低碳金融产品的提供、低碳产品的制造、以及碳捕捉和固化等环节。其中,低碳技术研发、低碳金融产品在该产业链条中是上游环节,是低碳产业利润主要领域。因此,从长期发展来看,浙江发展低碳经济的终极目标是成为站在低碳产业链中上游领域的竞争者。就中期发展而言,浙江省应该凭借其经济和科研优势,成为国内在该领域的领跑者。也就是说,虽然浙江受其经济现状的限制,其低碳技术的研发还无法与国外发达地区相竞争。但在国内,浙江仍具有实现低碳技术替代的潜在优势。即目前浙江虽然还不具备完全自主研发低碳技术,但是浙江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替代成为我国低碳技术供给者。

参考文献:

[1] UK Energy White Paper: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 2003

[2]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3): 79-87

[3]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14-19

[4]胡淙洋.低碳经济与中国发展【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1) :11-18

[5]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01):84-87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篇3

可持续发展是人们面对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对传统发展观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发展观所造成的不可持续的传统文明的认识和反思而得出的全新发展观,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全新发展观。其基本内涵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即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得到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积极响应并将其作为行动纲领和战略选择,广东省也将其作为发展战略之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持续发展:宏观战略理念

可持续发展不是简单地理解为只是环境问题,而是应覆盖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即包括以效率为特征的经济发展、以可持续利用为特征的资源、环境和以公平为特征的社会发展的统一体。发展不仅追求经济效率,还要追求生态和谐与社会公平,其中经济发展是基础,资源、环境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标。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宏观战略理念,必须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不论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或同一个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都存在可持续发展问题,其发展都必须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作指导。一个地区在发展经济、推进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各项发展指标、发展模式、途径和措施、重大项目的选址和布局、各项相关政策的制定等等都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进行论证、评估和后效分析预测,都必须注意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相协调。实现区域现代化是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但现代化必须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我国现代化的各项指标要求应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基本原则:发展和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发展和协调发展、节约和控制发展、公平和以人为本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应用可持续发展理念,我们在全力抓发展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协调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发展,这是与传统发展观的根本区别。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篇4

关键词:农业经济 农业科技 可持续发展

引言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 有着世界上最广泛的农民大众, 拥有全球最广阔的农村,“三农”问题日益成为中央及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三农”问题能否得到较好的解决, 取决于很多因素, 其中, 农业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选择什么样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无疑是解决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重要的经济、技术和制度基础。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方向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方向,应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农副产品产量,在满足社会供给的同时,建立一个结构良好、功能齐全、效益巨大、环境优美、科技先进、资源可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系统。

1提高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

1.1综合利用资源,极大地提高初级生产能力

初级生产从本质上讲就是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迄今为止,这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能源和物质基础。有了初级生产才有可持续的多级、多层次生产。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资源、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有计划地开发荒原、荒滩、荒水,提高林木植被覆盖率,增加资金和物质投入,增强农业抗逆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业比较效益,最大限度地增加农产品的供给水平。

1.2保护生态环境,使经济效益与生产效益高度统一

农业持续发展的目的是既要合理利用、配置资源,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比较效益,又要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保持生态平衡。农业持续发展要求有长远目光,保护与改善、治理相结合。人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其实“吃山”的前提应是“护山、养山”。“吃海”的前提是“护海、养海”。要立足长远,不能“竭泽而渔”,要保护、培植资源。做好资源的增量文章,防止“越砍越穷、越穷越砍”,或资源受破坏、枯竭后再采取补救的被动作法,以免造成恶性循环。

1.3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持续农业

农业持续发展手段是形成技术密集型农业。邓小平同志曾说“农业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要推广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大力引进新技术武装农业,使农业持续发展成为单项科技成果组装配套的基地。随着农村知识密集程度的提高,逐步把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农业转化为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持续农业,实现农业—技术—资源—社会良性循环的复合生态系统。

2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

2.2加强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

①减少和消除化肥、农药、农膜和剩余残留物造成的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污染。②有效地治理集约式家畜养殖的粪便和农畜产品加工厂废弃物对农业环境的危害。③预防和治理农业生产能源消耗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方面, 应在控制农业污染废弃物排放总量和单位产出所产生的污染排放量的基础上, 通过产出效率的提高, 合理利用环境容量资源, 实现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充分协调, 达到双赢的发展目标。

2.3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战略选择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选择应该遵循二重标准, 即适宜性标准和可持续标准。适宜性标准指的是选择适宜的技术。应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生态、社会、技术、投资等具体情况, 选择相应的技术类型; 应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为主导, 选择有效的传统农业技术、有效的工业式农业技术和有益的替代农业技术, 实现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的适宜结合; 应跨越单一的农业技术科学, 实现多学科领域适宜技术的组合和创新。可持续性标准指的是农业技术选择要符合持续性、发展性、公平性和共同性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应选择低污染或无污染并有助于生态良性循环的“清洁”农业技术, 较少或不会造成水土流失、沙漠化和盐碱化的低副作用农业技术及其他生态良性化农业技术; 应选择可以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产效率的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者收益的技术、提高农业市场系统运营效率的技术、提高农业消费系统产品利用效率的技术和提高农业管理系统的管理协调效率的技术。

2.4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战略选择

2.4.1 农业法律、法规和农业经营管理体制层面的战略

①建立完善、配套的农业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②建立完善的农业资源科学管理制度, 包括农业自然资源环境的定期普查、动态监测和信息化管理制度, 农业资源产权制度, 农业自然环境资源核算和资产管理制度等。③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市场流通体制、消费管理体制等。

2.4.2 农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层面的战略

①制定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目标的农业综合发展规划和农业资源与环境利用、农业生产、农业市场、农产品消费等领域的发展规划,使之成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②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目标的农业发展政策体系, 包括: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政策、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政策、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价格政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财政政策等。

3总结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我国21世纪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的依托。实践证明,要在我国现有的农业资源条件下,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生产高效、保护环境、产品安全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关键在于正确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篇5

前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目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已经渗透到我国的各个领域之中,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在的发展农业产业的过程中,必须在保障农业经济发展和谐稳定的基础上,通过经验的总结以及生产技术的改进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模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我国的农业发展仍旧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首先阐述了生态农业的特征,之后提出了几点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

1生态农业园的特点

1.1生态农业具有一定的开发性,亦有其局限性

想要保障生态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首先就要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改进,从而更好的为现代化的农业发展奠定基础。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则较为落后,因此,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对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进行借鉴,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指导。同时还要对我国的资源进行最大化的开发和使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资源开发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我国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2提升经济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模式

在农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农业资源开发使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就是通过自然资源的合理使用,结合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从而获得经济收益。生态农业正是将这种模式进行发扬,加强对植物生长规律的利用,结合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断提升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农作物获得更好的生长和发育,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农业生产技术的合理使用至关重要。因此,想要实现生态农业的稳定发展,必须对农业产业生产使用的设备以及工具进行适当的改造,使其能够更好的使用于农业生产活动,并对产业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使生态农业获得更加健康的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

1.3生态农业经济系统的有机性

生态农业发展强调了多种资源以及生产技术的有机融合,通过有效的协调实现各方面因素的高效配合,实现农业经济系统的高效运行。在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农业资源与生产技术的有效结合,以此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在此基础上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从而推动生态农业的良好发展。此外,生态农业的发展还要求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有效的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并使农业生产的质量得到保障。

2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的重要阶段,因此,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够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得到贯彻落实,还能够推动我国特色农业产业的建设,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农业是相对于我国传统农业产业而言的一种新型农业产业模式,是在借鉴国外成功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构建的一套包含先进科学技术以及发展理论的农业产业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还能够极大的提升其开发使用的效率,大大减少农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生态农业有效的杜绝了资源的不合理使用以及肆意浪费的现象,使得农业资源实现了可再生化,加强了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力度,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生态农业在农业生产效率方面也实现了巨大的提升,保障了农业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生态农业的普及能够提升农业生产劳动的有效性,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生态农业还极大的促进了生态资源的循环使用,实现了生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升了其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是提升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重要途径。

3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

3.1生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对于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态农业更加注重生态资源的保护,这正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与此同时,生态农业还极大的提升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阶段,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使得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的弊端渐渐凸现出来,面对农业产业发展停滞的情况,生态农业的出现为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首先,针对农业生产活动效率低下的问题,生态农业实现了先进技术的的引进和使用,通过国外发展经验的有效参考结合我国的国情构建了一套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农业经济体系,极大的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针对农业生产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生态农业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效的落实了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生态农业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此外,针对现阶段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生态农业极大的提升了农业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可以有效的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态农业的适应性更强,可以满足市场对农业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同时,生态农业可以与当地的特色产业实现有效的融合,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农业实现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推动了农业生产,销售的一体化发展。这样就可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

3.2生态农业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目标

生态农业强调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视对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使用,致力于构建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产业发展的经济体系。生态农业的在生产技术的运用方面,实现了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与先进技术的有效融合,以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为依据,构建了一套生态合理以及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业发展模式,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目标。

3.3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以及规划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篇6

低碳经济是从气候变化这个方面提出来的,我国在1994年了《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白皮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首先提出了节能减排,然后是循环经济,最后才是最近热起来的低碳经济。

为什么是低碳经济呢?这涉及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工业化生产方式是以矿产资源为基本原材料,经过规模化的生产加工方式,生产出工业化的产品。利用工业化产品的时候也有一个副产品,就是它对环境造成污染,引起气候变化,从而导致温室效应的。

现在,煤炭、石油、天然气这样一些能源在总的工业化结构里占到87%。工业化生产把地球地层中几亿年所囤积的碳加工生产转化成大气中的碳,对气候形成很大的影响,这种方式获取资源是不可持续的,在反思中我们才意识到要走可持续的低碳经济道路。

1998年,当时联合国的资源署在中国搞了一次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领导者培训班。这个培训班从政策的选择、能力建设、公众意识、行动四个方面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进行了深入阐述,很好地吻合了今天我们提到低碳经济概念。

政策的选择,要求我们必须走低碳和可持续发展道路;能力建设,要求我们在人才的储备和技术准备上做足功夫;公众意识,体现普通民众的参与非常重要;行动,企业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一旦中国企业家自觉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他们的工业发展行为中,能够结合绿色的技术或者投资方向,我相信中国一定能走向低碳经济的方向。

我们现在的形势是非常紧迫,有几个数据可以说明。2007年我国排放二氧化碳达到54.3亿吨,居全球第二;2007年,我国每建一平方米的房屋要释放出0.8吨二氧化碳,每生产一度电要释放一公斤的二氧化碳,每燃烧一升汽油要释放出2.2公斤二氧化碳。从数据上就反映出我们国家的消费处于高碳消费的阶段,非常紧迫。

工业化以后,我们把整个产业方式、生活方式变化了。为什么要提倡低碳经济?按照美国的灾害模拟,如果现在地球平均气温再上升两度的话,会出现南北极的冰川崩塌,海平面上升7米,纽约、东京、曼谷,包括世界上很多大城市都不会再存在了。温度再上升6度的话,人类就不会再存在了,只能生活在水里了。

另外,《京都协议》2012年将到期,2012年应该是一个分水岭,全世界,包括中国,在这个时点必然有一个选择。

中国政府领导现在已经开始正视到碳排放量的问题,每次与欧美国家元首会见,都把这个问题当作最大的问题来谈,包括前段时间与美国新总统奥巴马的会谈,三次谈及这个问题。前段开了国务院会议。专门提出要发展绿色经济,扩大内需,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生产、交通体系,这是国家要大力发展的信号。

无论是从全球气候极限点、还是全球发展格局、各国高层的认识和判断、还是从中国经济未来走向来分析,低碳经济都是必然要面对的。

现在中国为什么碳排放这么严重?就是制造业独大,这不光是为中国人提品,而且是在为全世界提品,在这个时候,也就变成了污染在中国,消费在国外,碳就集中在中国排放了,这个模式的转变就变得很迫切。如果非要这样,碳的排放就是背负的负担,而环境又没有足够大的空间来消化。经济发展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必须转变,如果是以内需为主,就以内需的结构来考虑,碳排放量肯定会下来。

低碳经济为什么现在能够提出来,而且我们能够接受?说明低碳经济现在已经有一些基础,一是清洁能源、风能、太阳能、潮汐能这些方面我们已经有一些基础,核能的技术现在也应该是安全的模式,已经成熟,这些新的能源结构正在替代原来以火电为主的模式。

一是我们要进行自主的低碳技术开发。

二是作为低碳技术,是有益于全人类的,是带有公益性的。为了人类的利益,应该要求与发达国家建立一种技术的分享机制,既保护技术发明人的利益和知识产权,同时也让这些技术迅速得到普及,如果人类社会在这方面有一个共识,把低碳的技术大量普及,整个低碳经济的推进就会加速。

三是规则。低碳如果仅仅是一种观念,是少部分精英的行为或习惯作用是有限的。规则要考虑经济行为外部性,你在做你的经济行为时所产生的对其他人的损害,这要通过一定的规则计算出来。如果有一个机制,比如一个附加税的形式,在社会全面推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贡献给专门的基金,用于低碳技术的开发、引进、推广和碳吸收补偿,中国社会就在内部形成了一个准碳税,就可以加速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加速技术的提升和改进。

四是文化。布莱尔的中国低碳之行。布莱尔从英国前首相位置退下来后就致力于低碳经济的游说,而且影响到了很多人,包括中国的一些企业,这成了他的使命。如果低碳形成一种文化,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交往方式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并对人类的未来产生长久的影响。文化是一个长期的事情。法国是消费文化,也就是浪费文化,你让它一下子转过来不行,不像日本,一开始就是短缺,是一个危机型的社会。中国是一个安逸性的社会,包括政府发展经济模式,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这是长期形成的。

我们现在是世界工厂,耗费我们的资源,也部分地利用世界的资源,生产的东西拿到国外销售,但环境污染受损害最大还是我们生产国。资源分可耗竭性资源和非耗竭性资源,可耗竭性资源又分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从理论说,应尽量多利用可再生资源和恒定性的资源,尽量减少或避免利用枯竭性的资源。

实现这一原则的核心在于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利益机制,有了这样一个机制,各国经济发展才可能有一个自我约束。

美国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目前是独领,在大量进行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一定要引领世界的新的经济浪潮。在交通领域,美国现在在做氢动力技术的研发,日本确定了电动力汽车的世界标准,中国也要做这个准备,否则将来一步落后,步步落后,成本就将会越来越高。

我们现在提的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提法已经很多了,但我们需要抓住一个关键点,这就是机制。

现在低碳经济在中国对多数人来讲仍然是一个扫盲的过程。低碳经济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代表人类发展的方向,考虑到了环境,资源,是唯一可行的持续发展模式。

从未来发展看,对环境问题已经形成了一些比较特定的机制。基本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节能减排的一些指标化的要求。二是对污染物排放的碳排放交易机制,这个机制目前正在完善过程中。交易机制最大的好处是通过合理的付费和购买排放指标,用经济的方式解决环境问题,产业发展本应承担一定的成本,这个机制一旦形成,对目前中国还在发展中的产业来讲都会找到一个合理的生存点。三是政府补贴。利用财政的力量、公众资金的力量来引导发展方向。

要让低碳经济在我们国内真正的生根发芽,需要结合我们的实际,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协调起来。这就需要考虑建立低碳实验区,在此基础上把低碳真正地深入到中国实际中。

现在欧盟已经有限额的贸易体系了,我们现在才开始考虑筹建体系。英国是中介机构在世界上领先,德国已经把全部的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彻底准备好了.日本则是建一个二氧化碳排放量文易的制度。从这些角度看.无忙从哪方面讲我们都相当落后了。我们现在无论准备好还是没有准备好,这场仗必须打,我们要更多地了解游戏规则,抓住机会,更多地参与。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篇7

1农业中低碳经济发展的阻碍

1.1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源

根据查阅相关资料以及对相关部门和基层实际走访,发现了关于二氧化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产生原因。可以将其归纳到农业发展的投入、加工、售卖、清理这四个过程。首先在投入方面,其中包含了各类化学农药试剂、人工肥料的生产和施放及各类辅助农用薄膜。加工方面,主要是来自农机的二氧化碳排放。而在售卖过程中则会消耗大量包装用品,比如各式的保鲜膜、塑料袋等塑料制品,这些包装物的生产无疑会造成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最后农业废弃物的清理上,大多数农业生产过程中诸如秸秆等农业废弃物都是被直接焚烧,这一过程也是环境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之一。

1.2各类碳及氮的化合物的生成

除了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主要造成结果外,还有各类碳及氮的化合物也是罪归祸首之一。甲烷对于温室效应的作用结果为二氧化碳的28倍,以及各类氮的化合物也是二氧化碳作用结果的数倍甚至是数百倍。这些结果大部分是由于人类对土地应用方式的变化所造成的,因为相对于传统农业的耕种方式不同,现代农业已经进行了集约化改造,化肥被大量施用,诸如尿素等。将会直接导致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各类温室气体的生成。根据相关专业数据表明,施加尿素的田地与未施加尿素的田地的结果是,两种田CO2平均排放量分别是262mg•m-2•h-1和177mg•m-2•h-1。而各类氮的氧化物的生成也是因为,各类化肥农药中的有机或者是无机硝酸盐被土壤里的微生物转化后形成了各类亚硝酸盐,但是在这一过程里,或伴随生成一氧化二氮以及各类氮的氧化物,大部分都会对温室效应产生重要的影响。仅在过去的十年中数据统计显示,农业中一氧化二氮的排放占据了中国整体一氧化二氮排放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2实现农业低碳经济发展的策略

2.1灌溉技术改良

目前在中国,农业集约化不发达的地区,采取的灌溉技术依然是传统的地面灌溉方式,这种灌溉方式虽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是依然属于较为落后的灌溉方式。根据发展调查,这类灌溉方式依然是今后相当长时间里的我国主要灌溉方式。但这类灌溉方式对水的利用率很低,耗水量极大。不再符合低碳经济的相关先进理念。应当从田地改造以及灌溉方式的改良这两个方面对灌溉技术进行优化处理。土地改造方面,农户应当被鼓励去对其田地进行平整化处理。根据实际实验表明,平整化土地的单位面积用水量仅为普通土地的百分之八十左右。而在浇灌技术上,应当鼓励农户采用喷灌和滴灌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方法。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也纠正了农户对于水浇灌的越多越好的错误思想。做到积极响应低碳经济发展的理念。

2.2耕作技术优化

相对于现代农业,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对于环境的改善则不太友好。由于过度的耕作,导致耕作土地里的碳元素被释放。既然造成了各类碳的化合物过量排放。在未来的农业耕作方式中,可以采用免耕方式进行。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保有土地里的碳元素,加强土地对碳元素的固定。免耕方式的最大好处也在于免去了农机的过度使用,这也意味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免去了因为农机使用化石燃料对大气层造成的伤害。其二也在于免耕的方式在保有土地碳元素的同时,也增强了土地的肥力,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杜绝了化学肥料的过量使用。这对于农户来说实际的收益就是农机雇佣费用及化肥购买费用的缩减,这也意味着农户的收入资金将会得到增加,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

2.3施肥及施药

虽然相对于新式的化肥传统的粪肥可能会起效慢,但是就目前的形式来看,粪肥的合理施用也会获得极大的成效。关键在于低碳经济的推行上,粪肥的施用比化肥更加契合低碳主体。通过有机肥料的释放,可以减缓田地里有机物的消耗速率,改善土地的水分管理结构。相对于化肥,粪肥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会比前者大大降低。另外通过粪肥的沼气收集池,可以获取大量的甲烷气体,可以利用这些气体作为农户的日常燃料,而非之间将其排放至大气。最后,配合氮肥硝化还原抑制剂等,可以减少一氧化二氮的排放量。改善土地结构。

2.4秸秆的新式处理方法

虽然秸秆是一种廉价的农业生产“废弃物”。但是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概念中,它则是一种廉价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它的含硫量不足百分之零点五。但是热值却能达到标准煤的百分之五十。应当学习国外的先进做法,增加秸秆还田率,使用秸秆来做饲料、发电、以及碳化。这样能够避免因为秸秆的直接焚烧而带来的空气污染以及土地肥力的下降。切实的将碳经济与农业发展相结合,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张丽光.灭茬旋耕深松全层施肥玉米精播机功能评测与综合农艺效应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篇8

尽管经济学领域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探讨已经进行了几个世纪,但是一直持续到“可持续经济学”出现,才广泛应用在环境、资源和生态经济学当中。随着气候变化、资源紧缺等全球化的环境问题恶化,当代我国经济学和世界经济学的发展与前景研究中,可持续经济学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一、可持续经济学的相关内容概述

(一)可持续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一般而言,可持续经济学是以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构建的一个基础理论,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自然与人的关系公证,同时旨在解决未来不确定因素。具体来说,可持续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包含了三种关系,既同代人之间的关系、代际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其中,代际间的关系和同代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一种现代人人发展而又不损害后展的能力,是一种关系的公正。与此同时,上述二者的关系公正充分反映了人类中心学说中有关公正的观点。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关系公正。因此,可持续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就是一种自然与自身的保护理论体系。

因此,根据可持续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可持续经济学的定义应当为构建在道德上的,不浪费使用稀缺资源、自然环境而发展经济的一种学说。是一个具有可操作性、清晰的、有特点的学科。但是关于可持续经济学中是否“浪费”对于各种关系的公正是否有影响还有待考证和阐述。

(二) 可持续经济学的研究目标和主题

可持续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构建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基础,因此,可持续经济学研究的目标和主题也应当是有关自然与人的。简而言之,可持续经济学研究主题应该是公平和效率的结合,是区别于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是结合了二者的研究目标和主体的。因此,关于可持续经济学研究目标和主题可以概述为如下两个方面:

1.认为可持续经济学是一种认知上的兴趣理解。

2.认为可持续经济学是一种行为上的兴趣管理。

兴趣理解方面的目标保持了可持续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科学的特征,而兴趣管理方面的目标则强调了可持续经济学中人与自然管理的方面。因此,可持续经济学是一门“相关科学”,其研究目标和研究主题是综合了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而形成的。

(三)可持续经济学的特征

根据笔者上文所述的内容来看,可持续经济学的特征是区别于普通经济学领域学科,又是经济学领域中各学科综合形成的。因此,可持续经济学与经济学领域中的一般科学是具有区别的。

首先,关于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可持续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也是其首当其冲的一个特征。这一特征也强调了可持续经济学的视角是自然与人之间的系统。因此,可持续经济学在具备科学性的同时也就具有了广阔的开放性。

其次,可持续经济学中“持续”是重点,也就是说它的第二个特征便是其必须要对未来的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研究。

再次,可持续经济学是将道德和效率两种观念结合在一起的,实质上代表的是一种正确、合理、科学使用自然资源,并不构成浪费的方法。

最后,认知和管理的双重性是可持续经济学的最后一个特征。管理和认知二者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可持续经济学是一门跨科学的学科,也是一门提供知识指导的学科。

二、 可持续经济学的发展意义

近年来,经济的增长对于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已经广泛引起了经济学业界的关注。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经济的经济增长对于环境和生态的影响是中性的,亦或者是有益的。这主要是因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带动了相关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解决了当下发展中的一些环境问题。但是,笔者认为,一些贫穷国家的经济发展必定会造成环境的恶化,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对于环境保护的成本也将不断加大。尤其是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当大,对于自然资源的索取相当厉害。因此,在经济增长之后,环境和生态环境恶化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经济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可持续经济学的出现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经济学领域以及广大人民对于自然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消费不可超出生态承载力的认知,也阐明了自然生态圈中资源和能源的有限性。另一方面,可持续经济学中有关人口增长和能源消耗、温室效应等的阐述也让很多国家将经济发展的原则构建在“可持续”原则上。因此,可持续经济学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我国“循环经济”的经济发展模式奠定基础,实现我国来自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可持续的一种平衡。

三、可持续经济学发展的前景和展望

(一)可持续经济学发展前景中的挑战和机遇

可持续经济学从出现到发展经历的历程是相当坎坷的,但是其的发展前景也是良好的,是有助于我国和世界经济良好、科学发展的。但是,可持续经济学发展前景中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

首先,任意性的客户便是其中一项重要挑战。在经济学往后的发展过程中,一旦人们在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出现任意性将不会采取理性手段,进而使得可持续经济学的前景不明朗起来。

其次,关于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以及资源经济学三者与可持续经济学的关系划分必须要清楚。

最后,可持续经济学是的总体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系统。因此,个人参与到可持续经济学的研究当中去将为可持续经济学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让可持续经济学的前景更好。

(二)可持续经济学的展望

总的来说,可持续经济学囊括了经济学领域以及非经济学领域各种学科的内容,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可持续经济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带动各个行业和领域的经济发展,并未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平衡提供保护。未来几十年内,可持续经济学将会出现一种迅猛的发展态势。(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陈艳莹.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实现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2]张世秋.使发展更可持续[J].中国投资,2009(02).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篇9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后迅速风靡全球。到底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又给社会和经济法带来了怎样的改变?我们将在下面的篇幅中做出详述。

1.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在1987年联合国的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后代人对满足他们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1)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模式不再简单地以经济发展或者经济总量的提升为根本目的,而是考虑到整个人类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根本出发点考虑问题,这也是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影响的最根本条件。

(2)跨时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不仅仅要照顾当代人的利益,更应将眼光放在未来,放在后代对资源的需求利用上。这是一种典型的跨时展思维。它强调当代与后代的相互衔接,而不是彼此割裂。

(3)整体发展与综合发展。从地域上来讲,可持续发展较之以往更加强调全球化的整体发展战略,讲究合理利用全球资源。综合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即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这又是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影响的佐证。

(4)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宗旨。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只要各种发展形势相互协调,既相互促进又有一定的制约,不会因为某一方面的突出发展而过度影响其余方面的发展,这样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5)反周期发展。可持续发展会尽量避免短时间内的大幅震荡。可持续发展应当尽量延长发展周期,保持周期发展过程中的增长和下跌稳定。稳步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2.可持续发展影响经济法理论创新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的固有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经济法的固有概念强调对当代的经济发展进行协调和正当利益保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经济法也强调公平正义,但这种公平正义是一国一地的公平正义,是短期内的公平正义,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相违背。具体而言,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理论创新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从注重结果公平到注重生态公平。经济法以法律的手段强制的完成对市场的干预,实现一定范围内的市场公平。经济法更多注重的是实质公平,是机会的公平,分配的公平,外在形式的公平。而可持续发展为这种公平增加了一个时空的概念。经济法的公平应当建立全球公平和对后代公平的理念。

(2)从注重社会效益到考虑生态效益。传统的经济法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市场运作,保证经济发展。这种传统的经济考量多以社会效益为根本标尺,对于生态效益的考量并不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对要求经济法在衡量效益和利益的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到生态效益和长效发展机制。

(3)从注重经济秩序到考虑生态秩序。经济秩序是传统经济法建立的根本目的。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对保障国家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秩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不得不重新定义经济法的约束范围。经济法也应重新定义生态秩序对经济秩序的影响。

3.经济法的法律关系重塑

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理论创新有了重大的影响。在这种影响已经成为历史潮流不可阻挡的时候,经济法中的法律关系也必将被重塑。本节中,我们将详细阐述在可持续发展影响下,经济法主体的变迁,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以及新的经济法责任。

(1)主体的变迁。传统的经济法主体广义上讲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宏观调控;一是市场规制主体。这是一种基于特定地域的、当代的、受经济法约束的主体。而可持续发展影响下的经济法的主体最重要的是加入了后代人的理念。后代人概念的提出是区别于当代人。这从根本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对于经济法的时间广度上的影响。经济法约束的不再只是当代人的行为,更要保障后代人的利益。

(2)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当代人享有利用现有资源的权利,但同样要保证现有资源能够被后世利用的义务。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消耗,阳光、空气、水等自然资源都不再是“公共产品”,而变成了稀缺资源。当代人特别要理清这种对公共资源对后世的共有权。当代人对公共资源过分消耗或破坏的行为或许不会危害当世,但必将受到惩罚,因为会危害到后代人的权利。

(3)新的经济法责任。可持续发展影响下的经济法责任必须要在原有经济法责任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对于经济法责任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一是经济上的赔偿,对产生的损失进行补偿;二是经济上的惩罚,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进行相应的经济惩罚;三是行为或者资格的限制,对严重危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行为进行取消资格的严厉惩罚。经济法应当立足于以上三点实施新的责任和惩罚制度。

总结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经济法发展模式,主要作用于当前的经济环境中,隶属于经济发展的范畴。因此,可持续发展必将在方方面面对经济发展产生要求。经济法的理论创新也必须要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可持续发展不但对经济法的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改变了经济法的责任主体。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理论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何超明.论可持续发展与我国经济法发展的关系[D].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与前瞻,法律出版社,2001.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篇10

关键词:

经济法;可持续发展;作用探讨

一、前言

此次研究主要针对我国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从经济法、可持续发展以及两者的关系探讨经济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二、经济法及可持续发展概述

1、经济法及其重要作用

一般意义上,所谓的经济法就是调整现代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现阶段,它主要调整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以各类组织为基本主体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一定范围的经营协调关系。经济法最早出现于资本主义社会,在我国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对其定义一直存在着争议,争议的核心在于经济法是否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虽然争议不断,但是较为广泛的认知是:经济法是国家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自立法以来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可以归结为以下内容:仅限于市场经济的角度,经济法可以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状况构建新的市场经济,同时对经济活动、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及交易自由度进行约束,营造公正公平的竞争氛围,促进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

2、可持续发展背景及特征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它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思想的形成则源于对自然环境破坏的思考,在后续发展中不断完善,延伸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要地位于1994年在我国首次得到肯定,提出时根据我国基本国情从人口、环境和发展三方面确立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时至今日,可持续发展内容趋于成熟,包含了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方面,它的特征也围绕着三个方面展开定义为: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

三、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背景相似性

经济发展初期时没有经济法对其进行约束与规范的,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逐步凸显,市场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悬殊过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大量浪费等一系列问题让人们对经济发展中的副作用产生了思考,相关学者提出,需要一个高于市场经济的强有力措施来对当下的经济活动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规范和约束,在政府的引导下,按照市场经济发展与发展方向制度的经济法由此诞生。同样的,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也是基于人们对现今高速发展给地球、生态、社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深思,在发展的过程中谋取解决生态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的长久战略,这就是可持续发展。所以说,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的起因存在着相似性,即人类对于现今不良状态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规划

2、价值取向相似性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一样,注重的都是整体的效益,谋求的是公平、公正、和谐、可持续的状态,维护的一个有序发展的长期的秩序。坚决反对因个人或短浅的利益而做出给集体带来不良影响的不利行为。从价值取向上看,两者的理念有一定的相似性。

3、涉及范围一致性

可持续发展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多个层面,从微观上个人的节约用水到宏观上整个地球生态的资源合理分配,都离不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支持。与之类似,经济法的涉及范围也是从微观到宏观,宏观调控法是国家制定的对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法则,而如果因为个人或小部分利益对社会或他人造成危害也将依照法律得到制裁。二者都是对大的世界有一个整体的把控,同时也不会忽略小的集体或个人的和谐发展。因此说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的涉及范围具有一致性。

四、经济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宏观调控法之于可持续发展

探讨经济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我们务必要对经济法的本质和体系结构有一个认知。经济法的本质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对经济进行合理的干预与调控。在这个过程中,贯穿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经济法的体系是由多层次的、门类齐全的经济法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通常认为经济法的体系应采取如下的结构:企业组织管理法、市场管理法、宏观调控法、社会保障法。此次这是宏观调控法、市场管理法与社会保障法三个部分对经济法在可持续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进行论述。宏观调控法有保障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作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通过“有形的手”在经济发展不平衡时对社会资源与经济利益进行宏观调控,让社会经济能够和谐、稳定的发展,这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供了有力的环境保障与有利的经济保障。宏观调控法弥补了发展中存在的弊端。在很多情况下,市场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不确定性,而更多的不确定因素来自于人们的利己心理与对环境的弱视心,这些弊端很容易给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带来不良的影响。政府部门则可以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宏观调控法通过法律手段对人们的行为加以约束,达到弥补弊端的目的。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包括:首先是差异性调控管理,及对有利于生态平衡、促进科技进步的企业作为扶持对象,实施鼓励政策,将诸多类似企业召集起来,进行统一的帮扶管理,引导它们能够正确发展、蓬勃发展。而对于不利于生态平衡或难以给社会带来积极作用的企业,则通过税法、银行法等进行宏观调控管理,最大的例子就是我国烟酒行业的税收相较于其他行业而言高出许多。其次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新增了很多税费,如为了督促企业进行污染整治,开设“环保税”、“费种税”等;另外还有法律法规的协调治理,将环保法、计划生育法、国家计划法、宏观调控法等结合起来,从多方面、多融合共同管理国家可持续发展事务,大大加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2、市场管理法之于可持续发展

市场管理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保障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为目的,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弥补市场缺陷的重要法律制度。与宏观调控法的地位相当,在可持续发展中亦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市场管理法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作为市场管理机制,有专门的审核部门对进入市场的主体进行审核,审核内容由相关部门统一确定标准,比如所属行业是否为重点污染监管行业,如果是其标准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等,只有审核通过才能进入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市场的紊乱,也从根本上对生态环境做出了保护,在经济与生态两个方面都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其次是完善的监管制度,市场管理法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市场监管,其内容包括企业排放物的监管、经济账目的监管、工作人员的监管、生产产品的监管等,这避免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做出有害于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不良行为,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企业,相关部门有权利依法对其进行惩处;再其次是进出口贸易管理。进出口贸易在一方面是对全球资源的分配,从宏观角度分析,合理的进出口贸易管理能够拉动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社会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市场管理法对可持续发展起到的作用,而在市场管理方面,它同时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主旨之一的公平发展。市场管理法确保了规则的公平性。无规矩不成方圆,但规矩不同意亦成不了方圆。市场管理法确保了市场活动的统一性与公平性,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各个企业的利益,营造了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让所有企业都能够公平、公正的进行竞争,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避免了恶性竞争的可能,让社会经济能有序的可持续发展。市场管理法确保了结果的公平性,这主要体现在我国的税法中,收入更高的人交出更多的钱为社会谋求福利,以便于社会整体的进步与可持续发展。

3、社会保障法之于可持续发展

社会保障,是指政府为了稳定社会和谐、缩减贫富差距、促进经济发展而建立的保障制度,凡是达到规定标准的公民,只要审核通过都能享有社会保障所带来的福利和帮助。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的衡量标准之一就是其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贫富差距无法避免,生老病死无法逃脱,国家通过制定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在经济低迷时,足以鼓励民众重拾信心,促进经济的发展;在经济高涨时,遏制经济的过热发展。保证了弱视群体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唤起弱势群体的积极性,创造新的经济价值,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五、经济法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存在的阻碍

尽管经济法对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客观的积极作用,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部分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公平的发展,此公平的意义一指对于当代人的公平即满足当下活着的人发展需求,二指代际人的公平,当下活着的人不能因为自身利益需求而损害未来人类的利益,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主旨。然而,经济法虽然包含了一部分的可持续发展性,但是更多的是保障当代人的利益不受损,对于未来人的经济利益并没有做出相应的保护,比起可持续发展囊括范围稍有不足。因此,虽然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以来,经济法做出了许多的革新,但是为了丰富经济法的内涵,尤其是作为核心内容的公平内涵,经济法必须深化改革,保障更多人的经济权益。

六、结束语

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中,经济是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反思意识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将作为未来全人类发展的主旋律。因此,经济法之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支持、保障的作用,而相反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法的革新起到了引导的作用。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已密不可分,只有将二者相互融合,以可持续发展的目光调整、创新经济法,同时将经济法运用到可持续发展当中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自鑫.论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原则[J].法制博览,2016,27(02):223-224.

[2]缪锌.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经济法的调整与改革方向探讨[J].制度建设,2015,23(01):92-93.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篇11

可持续发展的提法始于本世纪70年代。这一概念从提出发展到今天,其涵义已远远超出了原有的内容。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强调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协调发展,永续不断。可持续发展要求把发展的负面效应和代价降低到最低程度,使地球的资源和环境免遭或少遭破坏,既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子孙安居乐业,继续发展,从而实现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统一。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观、哲学观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长期性、协调性、反波动性等特征。(注:王全兴,樊启荣。可持续发展立法初探[j]。法商研究,199 8(3)。)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经济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首先,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强调经济、人口、社会、科技、环境、资源的协调一致,共同发展。从空间上看,可持续发展是各地区、全国乃至全球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是全社会范围内,各阶层、各集团、各单位都增进利益的共同发展。“整体本位论”作为经济法的哲学基础,以社会整体为其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整体的共同利益为最高利益,个体利益为次,客观地反映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要求,其目的也在于实现社会整体控制与协调发展。

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法的调控、规制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在总体上对国民经济运行协调和控制,以及在具体方面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限制和引导的统一过程。

民法以个人权利为本位,而个人权利本位以自然权利理论为其哲学基础,它有利于保证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以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个个体得到充分发展,在民法看来,个人利益是社会利益的基础,并组成社会利益。只有充分保证个人利益的最大实现,才可以促成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注:陈云生。权利本位价值模式的历史命运[j]。政法论坛,199 7(3)。)

同民法着眼保护利益最大化的个体利益本位思想相反,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着重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导向,协调个人利益的矛盾与冲突,实现利益均衡,促进社会共同价值目标。在经济法看来,社会利益是个体利益的整合,不是个体利益的简单相加,社会利益决定个体利益,只有站在共同利益之上,才能协调各层次利益关系,而个体利益至上,必然破坏利益均衡与和谐。所以,经济法所坚持的利益原则是整体利益至上原则,利益均衡原则,保护并限制个人利益原则,保护社会弱者利益原则。(注:何文龙。经济法理念简论[j]。法商研究,1998(3)。)

其次,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人口、社会、环境的发展,不仅要全面协调发展,而且要稳定、永续发展。经济法与民法促进个体(私人)经济安全不同,经济法应着眼于国民经济全社会整体安全。这种整体安全首先是指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协调状态。协调是关于发展过程和系统总体状态的规则,是指一系统存在多重因素关系和多种相互作用条件下,把不同质的因素和不同类型的相互作用统一起来,满足指定功能的过程,表现了系统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客观规定性同人与社会发展目标的主观规定的统一。(注:王宏波。论社会发展的协调范畴及其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1994(1)。)国民经济发展协调状态是一种理想状态。一方面,在总体上,它表现为社会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一种适应与满足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具体上它表现为经济系统中的多种因素和多种力量的多重促进、多元互补的合理配合关系。

可持续发展的无波动性还要求通过经济立法抑制经济系统中不协调因素与力量,防止经济疲软、过热和动荡以及通货膨胀、经济危机等消极状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对促进消极意义上的经济安全具有更大的重要性。(注:积极意义上的经济安全是指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协调状态。)

再次,经济法还致力于促进整体效益。(注:欧阳明程。整体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主导价值取向[j]。法商研究,1997(1)。)效益作为一种法律价值,导入法学领域始于60—70年代法律经济学的兴起。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器,民法和经济法都必然把促进效益作为其重要的价值目标,但其具体精神并不相同。民法的私人经济生活本位和个体利益决定了它追求的效益首先是个别的、微观的,然后以此去最终促进社会整体效益,所以,它难以解决个别效益与整体效益,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只有经济法能摆好这些矛盾之间的关系。(1)经济法以促进社会整体效益为目标。发展经济效益以提高和不损害社会整体效益为导向,把经济效益纳入社会整体效益中评价。(2)协调个别、微观的经济效益以取得国民经济整体效益最优。把微观经济效益纳入宏观经济效益中评价。(3 )经济活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把宏观、微观经济行为纳入经济效益中评价。(4)提高经济效益,须以促进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环境、人口、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可见,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经济法的哲学观、价值目标是一致的。

二、可持续发展与宏观调控法

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口、经济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全部可持续发展诸要素中,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要实现人口、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注:陈银娥,杨艳琳。可持续发展需要宏观调控[j]。 华中师范大学

学报,1998( 4)。)。而经济法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它通过计划法、投资法、价格法、信贷法、税法等保障实现国民经济的总体目标,这种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通过宏观调控法,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各种比例关系。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和再生产各环节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而这些比例关系又受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如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协调关系受到经济增长、人口增长的影响,企业的再生产受到资源配置方式的制约,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又会破坏生态环境,造成资源的浪费,而资源短缺又会制约经济发展,收入分配不公会扩大社会的贫富差距,从而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通过宏观调控法如:资源法、环境法、计划生育法等,运用政府的“有形之手”才能保持这种比例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第二,通过宏观调控法弥补经济发展中市场机制的缺陷。尽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作用,在调节经济运行、管理经济活动中起着其他调节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进行自发调节,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必然出现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并会导致资源浪费,带来环境恶化,同时也会产生地区发展不平衡,造成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等。如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应通过法律手段,而不是市场手段来实施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如征收资源税和环境污染税,由此,企业将资源税和环境污染税也作为成本的构成而计入生产成本。在我国现阶段还未形成环境成本的概念,只对一些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征收环境保护费。但是,事实上,一些在生产过程中未造成直接污染的企业,对环境也可能间接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摩托车在其生产过程中也许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不大,可是其在消费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却非常严重。因而,从宏观经济过程观察,经济增长中环境成本是很大的,付出的代价是很高昂的。日本学者枇杷木在《论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经济理论结构》一文中提出“增值价值环境税”的理论主张不仅对每个生产阶段的增值价值要征收环境税,而且要“对商品的服务和生产不加以区别的对其‘增值价值’进行课税”,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另外,我国目前的自来水收费,既不是资源费,也不是污水处理费,而是制造自来水的费用。如果按照综合成本理论,应当加收资源税或污水处理税,那自来水的价格就要高得多。因此,要克服市场在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完善资源法、环境法和税法,通过开征资源税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开征环境税、防治污染税,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通过宏观调控法,协调好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协调的基础之上的,宏观调控法就是要协调各种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从而为社会经济总体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经济利益关系有:社会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的关系,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之间的关系,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各地区之间的关系,等等。通过产业调整法、预算法、投资法、税法、银行法等法律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中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才能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如果宏观调控不到位或不能有效地协调好各种经济利益关系,那么,宏观经济就很难获得持续、稳定和协调的发展,从而也就不可能有社会总体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宏观调控法有助于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宏观调控目标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适度增长、充分就业、资源优化配置、国际收支平衡以及社会收入公平分配,实现财政、信贷、外汇与物资的综合平衡。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是稳定与增长,经济保持相对稳定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如果经济稳定受到严重破坏,要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作为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法律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实现宏观调控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必须有宏观调控来引导。也就是说宏观调控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由于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宏观调控法能保证经济发展,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因而,宏观调控法的目的就是要保障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币值稳定、资源优化配置、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等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从宏观调控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看,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更离不开宏观调控法律保障。建国以来,之所以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有发展而不能持续”的情况,是因为缺乏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更缺乏完善的宏观调控法。可持续发展思想理论成果的出现,必将进一步丰富宏观调控法的理论和体系,进而促进经济法的发展。同时,完善的宏观调控法也保障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可持续发展与市场规制法

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法体系的两大基本亚体系,一是反映国家干预市场的市场规制法律体系,二是反映政府参与经济活动,从全局出发,调控社会总产品和总需求平衡关系,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经济调控法律体系。二者在整个经济法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注:王继军,李建人。经济法是市场规制法与宏观调控法的有机结合[j]。法律科学,1999(1)。)

有学者认为,市场规制法的调整原则是效率优先。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原则是公平至上。(注:莫俊。论现代经济法的价值取向[j]。山东法学,1998(4)。)笔者认为公平原则不仅体现在宏观调控法体系,而且也体现在市场规制法体系。公平和效率作为经济法的两大价值目标在经济法里应得到完美的统一。一般认为,公平既包括机会公平,也包括结果公平。机会公平,意味着制度规则公正。经济运行机制公正合理,是实现效率,进而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逻辑前提。经济法对机会公平的维护突出地体现在市场规制法方面,如反垄断法。反垄断法打破垄断,禁止少数大企业凭借其经济优势限制、支配他人的经营活动,使中小企业的地位和利益得到恢复,获得在市场上进行竞争的机会,从而在垄断者与弱小企业间实现了机会公平。基于社会福利和人道主义的观念,经济法还将追求结果公平引入自己的价值取向中。经济法要求国家对不平等的收入和财产实行直接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结果公平,强调的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和对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予以一定的补偿或救济。这主要体现在税法和社会保障法中。如税法规定累进所得税、累进财产税、遗产税、利息税等,收入越高的人纳税的比率越高,收入低于法定纳税水平的,则不纳税。从而通过对高收入者的一种直接“剥夺”,实现结果的公平。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篇12

林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同时对于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有重要作用,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对于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是林业经济的重要研究课题。同时,林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能够促进林业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的同时还不会损害后代的利益,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理念。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需要采取措施及时

解决。

1 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林业经济发展的观念不符合时代要求,忽视生态效益 目前,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观念陈旧落后,依然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林业经济采取的管理措施全部以增加利润为前提。对于当前社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没有深入贯彻落实,忽视林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没有考虑到林业自身的承受能力和可持续发展需求,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完全割裂,没有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1]。

1.2 森林资源呈下降趋势,林业经济结构缺乏多样性 林业经济以森林资源作为发展基础,需要充足的森林资源作为支撑。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对森林的砍伐较为严重,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不到位,影响了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导致森林资源呈下降趋势,并且质量和数量都得不到保障,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并且在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于林业经济缺乏管理,经济结构单一,初级产品所占经济发展比重较大,技术含量较低,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林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缺乏可持续发展的

能力。

1.3 林业经济的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生产技术起着关键作用,在林业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目前,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技术落后的现状,与先进的林业生产技术存在很大差距,并且我国在林业方面的研究较为滞后,科研成果缺失,导致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技含量不高。与此同时,林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管理制度的制约,缺乏科学指导,使林业经济的市场运作混乱,管理制度陈旧,不符合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1 提高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意识 在林业经济的发展中,要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林业人员进行宣传教育,从整体上转变林业发展的观念意识,将可持续理念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林业工作当中。同时,改变单纯重视林业经济效益的落后观念,转变经营目标设定,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有机结合,在发展林业经济的同时重视林业生态效益的实现,使二者和谐发展[2]。

2.2 加强推进林业经营管理机制的改革,实现林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推进林业经营管理机制的改革首先要转变林业的单一经济结构模式,实现林业经济的多种经营,充分利用林业资源进行多种产品经营,加强林业市场的竞争优势,将林业经营与森林保护相结合,发展家庭经营模式。其次要依托国家的政策支持,加强资金投入,依靠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行产成品的发展,形成产成品规模。第三要将林业企业的经济利益与员工的经济利益进行有机结合,调动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推行现代企业的发展观念,使林业经济做到长久的可持续

发展[3]。

2.3 加强林业的管理,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对林业的管理,要根据林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管理制度,推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提高林业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林业经营的知识储备,加强技能培训,使其能够更好地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林业经济的顺利发展。同时要加强对林业经济的科学技术管理,研制出优良的林业品种,能够在恶劣的环境造林,能够防治林业的病虫害,保障林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并且要加强林业企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合作管理,扩大林业发展市场,形成产业链,建立科研示范基地,开展科研承包和技术咨询服务等,丰富林业发展渠道,促进林业经济的可

持续。

结束语

我国林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一直是生态环保的研究重点。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中,要转变思维方式,用科学发展观念对林业经济进行指导,使林业经济的发展更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