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相关理论合集12篇

时间:2023-10-10 09:49:16

企业信息化相关理论

企业信息化相关理论篇1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2

引言

这是一个信息化时代,我们的世界都处于信息的变化中,我们的企业也在不断的变革之中,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和实用,中小型企业也发生着重要变化,尤其是会计信息化发生着重要的改变,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越来越将会计信息化的地位重视起来,不断的推动中小企业会计发展。

一、中小企业的定义

我们将中小型企业也称作是中小企业,因为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规模以及人数都是和大企业的资金投入以及规模投入都是不一样的。简单的来说,中小企业在人数,雇佣人数以及经营商都是有小业主直接管辖的,组织结构的层级是比较小的,因此这样的企业很少能够受到外界的影响。有着自己的独特发展轨迹。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早在二零零三年的时候就已经通过名为《中小型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文件,很好的规定了我们国家中小企业的规定和界定。那么什么是中小企业呢?应该说一个企业如果他的工作人员的人数多余三百人小于两千人的话,就可以定义它为中型企业,这样的企业一般来说产品一年的销售量可以达到肆亿元人民币之下叁仟万元人民之上。在这两个标准之下的其余企业就是所谓的小型企业。通过这个标杆的确定,我们国家自从二零零三年起已经将中小型企业的界定表示的非常明晰,为我们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研究指明了方向,方便与我们的研究。

那么中小企业的特性有哪些呢?第一点就是具有灵活性,因为中小企业在规模以及资金投入上都没有大型企业的规模大,所以在这定政策的时候可以轻松的执行,而且从企业的基层到高层的传达时间就比较短,可以迅速的产生实际效用。

二、企业信息化的涵义

一般来说,企业的信息化指的是企业在现有的信息条件下,把企业的每一项业务流程以及部门管理等等环节都打上数字化的烙印,充分的印证了数字化以及信息化的到来。这来来说,企业的信息化主要是指的生产以及事物处理,资金的供给和指出,客户的沟通,交换以及达成协议等诸多个环节都一定要有数字化的融入。在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之中加大各个环节的网络监管和加工,使得每一个环节都有新的信息资源不断的产生,这些网络信息资源是很好的素材,可以为我们的企业的高层以及决策人提供一些清晰简单的图标以及数据分析。这样企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决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计划的开展就会变的更加的简洁,清晰,明朗,系统。可以为企业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道路,也可以把握信息化时代的脉搏,将各种综合要素集合在一起。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这样可以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达到不败之地,更加的可以应对外来的危机,根据信息化的智能与便捷提供方便与制胜的可能性。这样可以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发挥企业的最大潜在价值。

三、会计信息化的意义

一般来说,会计信息化是这些时日来,会计领域的流行词汇。因为它不同于会计电算化,可以说是会计电算化的升级版本。这样看来,会计信息化是一种新型的事物,是这个社会信息化时代到来的产物,是企业信息化的必然选择。

具体来说,会计信息化是现代科技发达的情况下产生的,是信息技术与会计技术很好的结合以及升华。是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产生的。可以为会计管理者甚至企业的管理人,以及决策者提供最佳的会计信息的供给以及获取时下最新鲜信息的主要途径。

从作用上来讲,会计信息化是有利于会计行业的规范与管理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的管理者提供更优质的信息和程序的使用。通过深入的专家访谈以及调查研究,我们了解到,会计信息化的产生是由于企业在信息化道路上的一道环节。在实现企业腾飞,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和重点。这对于整个企业今后的发展和整体实施战略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历史变革上说,我们都知道,当今世界上已经经历了两次大的信息化时代的变革。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我们的电子计算机已经深入到千家万户,已经在社会企业发展犯人过程中起到了艰巨性的作用,并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之前的成就的会计电算化到现在的会计信息化,这两个重大的转折都是由于时代的发展,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所产生的。之前的会计电算化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为取消了之前陈旧的会计工作的方式方法,将电脑带入了会计领域,改变了之前的手工记账、算账、报账的过程,这也可以说是会计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要举措了,这次变革是将会计工作带到了一个新兴的领域,工作效率以及方式方法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使得会计工作越来越规范化,科学化,正规化。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前进贡献了力量。

但是,会计电算化毕竟只是时代的一个过程,我们在计算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进入到了会计信息化时代。该时代带给我们会计工作前所未有的变革。这样我们就要深入的里了解一下会计信息化的主要作用。会计信息计化出了之前描述的作用,我们还可以找到他的实际性功效,和电子计算机的有机结合给我们的会计记账和实际工作带来了方便,并对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会计实务工作、会计教育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发展。进而应对了现代管理者和决策者账务动态会计信息全局的目的。

所以,我们还应该感受得到,会计信息计划的最根本原因是因此,会计信息化本质上是一个现代会计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逐渐发展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必将给我们的会计专业的学习者以及正在工作的人们带来了全面的认识,和新的挑战。这意味着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必将呈现出来。我们对于会计工作的目标以及对象范围都会有新的界定以及定义。不仅如此,我们的会计信息管理者能会得到增加,一些较为复杂和困难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值得进一步加强。并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改革的需要

我们的社会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社会发展也是越来越快,我们的会计工作的运行环境也要发生改变,会计信息技术的使用人对于会计信息的更新换代也有着不一样的要求。在会计界对于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这个时候会计信息化的产生无疑给我们会计工作带来了福音。

这样看来,我们的现代会计理论与现代的告诉信息技术的结合就是必然之势,会计信息化是时代的精华与产物,更加是会计不断发展的必然之路。

2.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会计工作,企业的进步也要和跨级工作息息相关。在各个企业都在大张旗鼓的开展信息化变革的时候,我们的会计不再是停留在原始的电算化阶段,而是根据信息化企业的新需要转向了会计信息化阶段。一般来说,企业的信息化就是指的是企业在经营和生产的过程中李永乐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信息资源进行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这样就可以达到对企业的生产和学测水平的双向提高,可以使得企业在信息的获取上有着极强的竞争力。给企业的前进增添了有力的砝码。

但是,我们也要知道,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同时,是将企业的各个业务的平稳发展和运行作为基础工作的。所以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的整合、控制、共享和有效利用,这样可以不间断的将企业的效益得到一个完整的提高,这样的话,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就是说,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同时还是要各个部门的强有力的配合,这样整体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力。但是这个效力是建立在部分的基础之上的。这样我们的管理者才能要求企业的各个业务部门强化自己的作战能力,使得自己变化到信息化中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立足于会计工作部门,我们的会计工作者也要积极的实行信息化的改革,将整体的部分做到最佳,这样才可以使得企业的生产、研发、采购、销售及管理等各个部门的平衡性达到最佳,才可以使得会计进入正轨化,才可以使得我们的会计信息化在整个会计行业占有一席之地,才可以使得公司管理的信息化到路不断的拓展以及开发。更确切的说,要是没有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的产生就不会推动跨级信息化的发展,但是如果在一个企业的整体中没有很好的,很完善的实现会计信息化那么就不可能也不能够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

四、ERP 概念及相关理论

1. ERP的定义及其内涵

说道会计的信息化就不得不说一下,ERP 概念及相关理论。因为只有深入的懂得和理解了ERP,才能真正的理解我们的会计信息化内涵。ERP一般指的是企业内部资源的计划体系,他具有科学性以及完整性。这个系统的产生来自于美国,是美国GartnerGrouP公司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创造性的建设和提议,没想到在今后的十几年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壮大。ERP的提出是一个壮举,他主要指的是是将将企业计划、管理、销售、财务、采购集于一体,使得企业的明显客户以及潜在客户的需要、诉求和整个企业的活动目标相结合到一起。这样的话可以给企业的资源提供一个位置奋斗的目标。可以完成一个动态的资源供应链过程。

可以说,了解ERP的学者们认为,ERP主要是强调了企业的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有机的共同体,是一个致力于企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管理的生产部门。这个系统可以创造性的现实了事前以及始终计划的完成,可以将所有经营步骤得到有效的控制。我们更加的可以认定,ERP是一个调和机器,他极大程度上的使得各个部门以及经营机构可以在部门的不断发展和经营过程中达到完整的融合和搭配,这样我们的经营工作就会节约资源,就会使得流程更加的趋于合理化发展方向。也为更好地实现部门的优化重建做好前期奠定工作,这也可以说是每一个现代化企业走向信息化道路的不断自我印证和自我改良的最重要的抓手和着力点。

2. ERP的三大核心思想

可以说,ERP的产生是和这个时代的信息化节奏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信息技术不断变化的今天,我们的ERP也逐渐的发展成为四个清晰的历史脉络,也就是说,ERP 的发展在时间的卷轴上已经经历了4个有效时代。但是,我们现在使用的ERP属于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后产生的。整个系统的最主要核心九十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全面动态的有效管理与控制。但是站在具体的角度上说,我们的ERP的主要思想就体现在一下几个大方面。

第一,ERP的构建核心指的是对整个的资源供给系统的全面管理思想。可以说,我们现代企业的发展再不是一个部门可以影响整个全局的时代了。这是一个发展的时代,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这更加是一个吮吸万变的时代。每一个部门都要隶属在每一个整体之下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整体也要做好协调工作才能发挥最大的实际效用。另外,每一个企业更加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信息化这三个字已经改变了竞争格局,企业更多的是联合以及共赢。所以站在ERP的角度上每一个企业和其他另外企业的竞争可以看做是一个供应链和另一个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问题,那么,我们的企业要是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就要时刻的记住要采用最完美以及最优化的资源整合与配置方案,另外,我们还要做到的就是在ERP的基础上做好协调好利用好其他资源,如与供应商、客户、以及销售网络等等的关系,只有按照这个做法,我们的企业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样才可以对整个企业的每一个部分得到有效的管理以及控制。

第二,我们的ERP的核心精神体现出的第二大特点就是要做到生产的精益求精,细致要求,这就是说在整个体系中体现出来的每个产业链。在这个基础上要建立起与其他相关企业的共同生产机制,这样,可以形成一共共享机制。接下来ERP体系所代表的是一种具有敏捷性的制造。因为当市场上出现新的合作机会而企业的基本合作伙伴又不能满足时,可以迅速形成“虚拟工厂”,这样在集体力量的合作下,应用信息化的神奇力量我们的企业就可以在最节省时间的情况下找到产品以及资源的最好配备和选择,这样可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可以实现我们企业的灵活化运转,还可以使得企业取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在合作供应中做到有效经营。

最后一点,ERP系统体现出了巨大的科学性,使得我们企业可以很好的做好事前准备以及时候的有效控制。可以给企业带来全面的管理和控制思想。因为在ERP体系中,我们企业可以讲很多生产以及物流,销售以及财务的有效计划科学的整合到一个系统之中,这样就可以事项有效的管理,体现出了整体和部分的有效一致性。可以有利于我们的企业在管理进行中的方便化和有效性。最最重要的是,ERP在企业内部还有这重要的相关事务的会计核算同步记录,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上的保证资金以及物流的相协调,还可以清楚的让管理者知道资金的有效来源,这样对于企业的了解可以更加的深入,可以更方便对自己的企业进行有效的,科学的,完整的管理以及控制。做到了良好的企业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化相关理论篇2

自Solow(1987)发表著名的IT“生产率悖论”(Productivity Paradox)观点之后,对于企业信息化与绩效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并从财务视角、经济学视角、行为科学视角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特别是Hitt(2002)研究发现:多数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后将经历一个短暂的绩效低谷;但伴随着低谷期的消退,实施信息化的企业普遍将获得更高的市场回报,尤其在资本市场上体现的最为明显。目前,我国企业正在加速推进信息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管理效益。随着信息化投资的大量增加,企业日益关注信息化对于绩效的影响,也就是信息化投资是否会带来企业绩效的相应提高。本文基于财务视角,借鉴Hitt(2002)的研究成果,通过对2003―2008年284家实施信息化的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净利润率的比较分析,发现信息化显著提升了企业绩效。

一、企业信息化的内容体系

信息化思想起源于Damal hell(1959)提出的“后工业社会”概念,其中的“化”是变革和发展,是一个过程性的转变。信息化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达到在社会各个领域产生变革发展的一个过程,是企业通过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应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而服务于企业的战略发展、经营活动及企业全方位变革和发展的过程。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其内容体系随着其不断的发展而逐渐完善。从企业价值链和业务流程的角度来划分,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协同商务。1.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

gement,SCM)是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供应商、企业、客户之间的所有交易与合作流程的应用系统。SCM所涉及的并非企业之间一对一的关系,而是整个系统中所有的供应商、企业、客户之间的关系。2.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运用信息技术将企业内外的所有信息集成整合为一个数据库,并将企业内部各个单位与该数据库连接起来,以便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决策和合作。ERP集成与企业整个运行过程有关的采购、存储、生产、营销、融资等各种相关功能在内的所有信息,从而使得企业的运行过程能够更加有效地协调起来。3.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

nagement,CRM)是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客户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地为顾客提供信息的服务。SCM的目的在于不断改进自己的服务来建立忠诚且双赢的客户关系。4.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PLM)是一种应用于在单一地点的企业内部、分散在多个地点的企业内部,以及在产品研发领域具有协作关系的企业之间的,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的创建、管理、分发和应用的一系列解决方案。PLM通过培育期的研发成本最小化和成长期至结束期的企业利润最大化来达到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的目标。5.协同商务(Collabortive Commerce,CC)是将具有共同利益的合作伙伴整合起来,通过整个经营周期中的信息共享,实现和满足客户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CC通过对各个合作伙伴的竞争优势的整合,共同创造和获取最大的企业利润以及提供获利能力。

二、信息化对企业绩效影响的观点综述

我国企业面临着不断加剧的全球化竞争和商业挑战,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改善企业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理念,正逐渐得到我国企业的认同。根据CCID的统计,近几年来我国企业信息化投资额逐年快速增长,从2000年的5.70亿元开始,到2005年底投资规模迅速扩大了5-6倍,并在2006―2008年信息化投资以20.7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中国管理软件市场研究年度总报告,2009)。“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2008年度参评企业销售收入总额11.60万亿,同比增长30.20%,相当于当年GDP的38.60%(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2008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2009)。尽管我国企业信息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信息化投资回报方面,国内外学者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与探讨,始终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是信息化“生产率悖论”。从企业信息化的战略高度分析,信息化投资回报与战略实施是企业最为关注的,但信息化的高风险性和高失败率,导致“生产率悖论”,即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率增长与信息化投资可能并不呈正比关系。Solow(1987)最早明确提出信息化“生产率悖论”观点。基于制造业的研究结论主要有:Loveman(1988)认为信息化投资对产出没有作用;Weill(1990)认为交易类型信息化提高了生产率,战略类型信息化没有提高生产率;Siegel and Griliche(1991)认为行业信息化投资额与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弱正相关关系。基于服务业的研究结论主要有:Harris and Katz(1989)认为信息化与各种收益率之间存在弱的正相关关系;Strassmann(1990)认为不同的信息化投资率与产出之间没有相关性;Parsons and Gottlieb(1990)认为信息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非常低的,甚至是负面的;Roach(1991)认为对企业信息化的大量投资伴随着产出下降。20世纪90年代前后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化投资与生产率之间缺乏显著正相关关系,至多只是存在弱正相关关系,甚至有时表现为负相关性。Loveman(1994)收集了1978―1984年60家制造企业的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采用物料支出、非IT服务购买支出、总劳务支出、非IT资本、IT资本等参数,最后得出没有明显迹象表明信息化投资能够提高生产率。Stewart(1996)通过1985―1995年的数据分析,指出1985―1995年对信息技术的投资收益率接近1%。李治堂(2005)通过1998―2003年27家实施信息化的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认为:上市公司信息化投资存在“生产率悖论”问题,信息化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明显;饶艳超(2005)通过1992―2004年实施ERP系统的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认为:ERP系统的实施并未带来企业成本费用的降低,相反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费用。

另一种观点是信息化“增值论”。Malone(1991)的研究表明企业信息化极大降低了企业信息加工处理成本和企业协作成本;Clemons(1992)、Bakos(1993)认为企业从信息化获得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降低协作成本;Namchul Shin(1997)的研究表明信息化可以显著地降低企业的协作成本,提高企业产出;Bharadwaj(2000)采集了在《信息周刊》中于1991年至1994年至少两次排在信息化领导地位的56家信息化企业的样本数据,以考察利润和成本的多个变量为参数,运用相关分析得出高层次的信息化投资成本与企业的业绩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Brynjolfsson and Hitt(1993)利用国际数据集团(IDG)的企业调查数据得出结论:信息化改进生产率;BrynjolfssonandHitt(1996)采用1987―1991年期间367家大型数据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资数据进行分析,显示出信息化投资对企业产出有巨大的统计上显著的贡献;Brynjolfsson、Hitt and Yang(2002)考察了1987―1997年11年间的1 216家企业,发现1美元的信息化投资与企业超过10美元的市场价值增加相关联,而1美元其他有形资产投资仅仅与大于1美元的市场价值增加相关联,研究成果表明,信息化投资可以获得比其他投资高得多的超额收益。

三、信息化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数据分析

依据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在2003―2008年间连续6年的“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的统计数据,本文选取了298家实施信息化的上市公司,其中剔出14家,包括农业(3)、金融(5)、综合(3)、房地产(3),选取5个行业284家上市公司作为数据分析样本,涉及的行业分别为工业(254)、公用事业(9)、建筑业(2)、商业(11)、综合(8)。本文基于财务评价视角分析企业信息化绩效,参考Hitt(2002)的研究成果,采用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净利润率四个常用财务指标作为主要的绩效衡量指标。通过国泰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数据库,提取了2003―2008年全部上市公司、2003―2008年284家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净利润率。2003―2008年全部上市公司家数分别为:1 378、1 465、1 460、

1 543、1 657、1 711;2003―2008年统计样本公司有效家数分别为:260、277、284、284、280、280。

基于信息化水平越高,企业绩效提升越高的假设,为进一步分析信息化水平对绩效的影响,从284家信息化统计样本公司中选取了连续6年进入500强的上市公司26家(均为制造业),确定数据分析样本18家进行绩效分析。18家连续排名公司当年在“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中的平均排名为:244(2003)、237(2004)、231(2005)、203(2006)、221(2007)、217(2008),总体平均排名226。

(一)每股收益的比较分析

全部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0.1847,统计样本公司平均每股收益0.2735,超出全部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48.05%;连续排名公司平均每股收益0.4065,超出统计样本公司平均每股收益48.67%。2003―2008年全部上市公司、统计样本公司、连续排名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如表1所示。

(二)净资产收益率的比较分析

全部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9948,统计样本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9966,超出全部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0.28%;连续排名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1393,超出统计样本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3.06%。2003―2008年全部上市公司、统计样本公司、连续排名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如表2所示。

(三)资产报酬率的比较分析

全部上市公司平均资产报酬率0.0236,统计样本公司平均资产报酬率0.0402,超出全部上市公司平均资产报酬率70.72%;连续排名公司平均资产报酬率0.0446,超出统计样本公司平均资产报酬率108.95%。2003―2008年全部上市公司、统计样本公司、连续排名公司的平均资产报酬率如表3所示。

(四)净利润率的比较分析

全部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率0.0433,统计样本公司平均净利润率0.0461,超出全部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率6.47%。连续排名公司平均净利润率0.0563,超出统计样本公司平均净利润率23.09%。2003―2008年全部上市公司、统计样本公司、连续排名公司的平均净利润率如表4所示。

四、结论

通过2003―2008年全部上市公司与284家统计样本公司的财务指标分析,发现投资信息化的上市公司绩效明显高于市场同期平均绩效,其中平均每股收益超出48.05%、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超出150.28%、平均资产报酬率超出70.72%、平均净利润率超出6.47%。通过2003―2008年18家连续排名公司与284家统计样本公司的财务指标分析,发现信息化水平高的上市公司财务绩效显著高于投资信息化一般的上市公司绩效,其中平均每股收益超出48.67%、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超出83.06%、平均资产报酬率超出108.95%、平均净利润率超出23.09%。通过2003―2008年全部上市公司、统计样本公司、连续排名公司的财务指标分析发现:企业信息化对提升企业绩效明显,分析结果与Bharadwaj(2000)、Brynjolfsson and Hitt(2002)的研究结论一致。

【参考文献】

[1] 梁,周垂日.企业中的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J].中国工业经济,2004(3):37-41.

[2] 李治堂.信息技术投资“生产率悖论”研究及其最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9):2-7.

[3] 李治堂.上市公司信息化与公司绩效关系分析[J].商业时代,2005(24):78-80.

企业信息化相关理论篇3

一、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1.理论认知方面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部分企业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充足,只是简单地认为普及会计信息化只是让会计工作人员从繁重复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并没有认识到实行会计信息化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企业的长远化发展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一些企业领导认为只要推崇会计电算化即可,忽略会计信息化对企业管理起到的积极作用。缺少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视自然会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会计信息化理论知识滞后包括会计信息化要随着会计主体企业的延伸发展拓宽空间界限,会计信息化的完善发展使会计合算有了机会和时间,原始的会计合算的方式和用时就无法满足现在的会计信息化的要求。

2.技术操作方面

企业要想有好的经营活动,就要完善生产、销售、监管相关的资源和信息。单要实现资金、物流、信息的和谐统一只依靠财务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企业的其他部门的大力配合,特别适将部门信息录入管理软件中,实现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相对应的情况,只有各部门相辅相成才会使会计人员对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有所了解。但实际上大部分企业并未实现企业信息一体化,会计信息的遗漏缺失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化的推广。会计技术保障信息的完整有效是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重问题,虚假的会计信息屡见不鲜,导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缺乏信任,在技术方面如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可能被黑客等不法分子篡改拦截,无法保障会计信息的安全性,阻碍了会计信息化的良好发展。

3.专业人才方面

会计信息化的实现需要相关的专业人才推动发展,然而专业化人才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企业在聘用会计人员时对会计职员的职业素养要求并不严苛,大部分会计人员只会会计的基本只是和操作,负责简单地会计处理,但会计信息跨级传递是建立在网络会计之上,因此,不仅要求会计相关人员有专业的基础认知和业务操作,还要懂得将会计信息与网络科技相结合,精通计算机的操作维护,能够完成会计信息化的任务,并能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会计信息化的实践操作落后于理论研究

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实施操作落后于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研究,调查研究表明,我国会计信息化最现实进入理论研究阶段,并且理论领域的发展明显比会计信息化实际操作更长远。这些因素就导致我国会计信息化相关研究人员只理解剖析会计相关的理念。对于这些理解分析,我们会对会计核算等基础会计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对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认识分析及实际操控并没有实质上的作用。所以从相关研究调查来看,我国会计人员普遍对会计信息化的理解完整且超前花,但并没有很好地对信息化进行实际操作,没有彻底发挥会计信息化的优点。

2.忽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

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没有意识到会计信息化是十分重要的,是组成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部分。现在大部分企业的管理者都会简单地认为实现会计电算化就是在实现会计信息化,甚至认为将会计进行简单地计算机操作就是会计信息化,而其作用就是加快工作效率,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企业领导认为只要懂得计算机操作,将财务数据简单的录入电脑中即可,并没有意识到会计信息化将不会计电算化带入一个新的时代,没有意识到会计信息化对提高经济有着重要作用。传统的会计知识理论会严重制约会计信息与计算机网络。

3.会计信息化技术标准不统一

目前而言,我国己经公布部分会计信息化技术的标准规则,先后出台的重要文件促进了部分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更多的使用网络计算机,进一步实现会计信息化,及时对企业会计工作起到进行监督规范,并且推进了会计信息化软件功能的完善。尽管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关会计核算软件数据对接国家标准,但与相比会计信息化的标准要求,仍然有很大的的差距,造成无法实现会计信息化技术标准的统一。

4.缺乏会计信息化方面的专业型人才

企业具备丰富的人才才会竞争力,这于会计行业来说也是如此。尤其是企业在走向了会计信息化后,高素质精英是业务经营和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很多会计技术人员并不了解电子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他们未接受相关的训练,对于跨界的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处于消极态度,很多潜在的精英未被发掘利用。另外,即使一些会计人员精通现代信息科技,但对会计知识处于匮乏状态,简单来说就是无法将会计的相关专业知识与计算机网络进行有机结合。实践调查中发现,企业中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会计老员工,因为年龄较长,已经习惯运用传统的会计处理方式,不愿意接受新的的技术知识,这就导致对会计信息化要求人才的进一步欠缺。

三、针对我国会计信息化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

1.将理论研究落实于实践操作中

加快会计信息的建设,我国相关管理部门应针对于会计信息化的实际推广来制定合适的的研究理论,使得理论知识更加的深刻,同时有效落实于实践当中。详细来说,我国应加快建设相关理论,长时间就会形成较完整的,可供信息参考的会计信息化的理论管理体系。主要还是靠相关部门大力投资重视经营的子昂管配备,逐步制定出一部适应我国国情的会计信息化理论管理体系。至于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推广,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内部的相关结构的治理和控制上。我们可以在对其他国家队会计计算机知识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取其精华,总结出适合于我国会计信息化实际实践的理论,立足于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历程,以及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会计信息化理论,有效合理的运用分析,来加快我国会计信息化的迅速发展。

2.提高管理者对会计信息化建设作用的意识

想要企业管理者重视会计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教育,通过教育来转变其观念,充分意识到会计信息化对当今企业发展的必要性,企业要想符合现代知识的要求,跟上经济时代的步伐,必须要迎合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加强企业会计信息化就是适应经济市场的要求,能使企业经济做出更加科学化的决策,促进会计信息化体系更加规范化、合理化。

3.逐步完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

不断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化的标准体系,首先要根据我国复杂的国情作出判断,逐步制定合理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对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要制定统一规范和标准。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是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基础,是普及会计信息共享和资源交换的基本保证。在会计信息化标准建立过程中,不仅要体现我国标准的一致,同时也要体现相关会计行业标准的特点,不仅要制定新的标准,更要做好其与现有标准的融合对接。标准要具有准确性和公开性,特别是注意会计信息的安全性,确保会计信息不会外泄。

4.大力培养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

因为人才精英是竞争力的核心,会计信息化管理是如此的,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会计和信息人才的有机结合才会使会计信息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相关的教育机构应逐步的培养出更具备会计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熟知计算机的操作技术。加强高等学校的相关教学改革,设置更有针对性的会计课程,可以根据会计人员的不同层次开设不同的培训课程。企业要做的是对内部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根据本企业会计人员的实际使用计算机的熟练程度,制定针对性的信息化的培训模式,培养出理论和计算机技术都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化不仅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完成现代会计工作的基础,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应高度重视会计信息化的研究发展,从实际会计工作出发,将信息化的理念和会计工作更好地融合。。会计信息化的道路上还有许多不足,会计信息化的理论认知和安全保护尚未完善,会计信息没能全面共享,会计信息化软件功能不完整,仍存在着对会计信息化的误解,这些都会阻碍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所以要针问题进行思考,做到信息彻底共享,会计信息得到安全保障,并加大对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实现会计信息化全面普及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良军.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5:91-92.

企业信息化相关理论篇4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国外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 (1)股东中心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矛盾。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从利益相关者影响到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过程,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小组给出的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人们开始认识到,企业存在的目的并非仅为股东服务,在企业的周围还存在许多关系到企业生存的利益群体。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是对美、英等国奉行股东中心理论的公司治理实践的质疑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股东中心理论认为股东拥有企业,企业的运行的目的就是为股东的利润最大化服务。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奉行股东中心理论的英美等国经济出现大幅下滑,而奉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德、日等国经济则迅速崛起。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股东中心理论所代表的短期目标与利益相关者理论所代表的长期目标产生了严重的利益对立,并且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产生了严重的损害。因此,如何在股东中心理论仍然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研究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就成为当时西方经济学家的一项重要课题。(2)敌意收购行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矛盾。20世纪80年代,利益相关者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他提出了一个普遍的利益相关者概念,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视为利益相关者,同时还将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受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也看作利益相关者,其理论所描述的利益相关者范围不再局限于对企业生存有影响的利益群体,正式将社区、政府、环境保护主义者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大为扩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利益相关者理论取得了长足进步的原因是由于敌意收购行为的喧嚣日上。当时美英等国兴起一股公司之间敌意收购行为,敌意收购者高价收购被收购公司的股票,然后重组公司高层管理人员,通过收缩规模,裁减员工来降低成本,以保证股价上扬来维护股东的利益。所以敌意收购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企业经理、一般员工、供应商、社区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此同时德国和日本的公司却通过和金融部门、雇员、董事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所取得的成效,使利益相关者理论进一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3)股东有限风险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矛盾。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布莱尔使利益相关者定义有了进一步变化:“利益相关者是所有那些向企业贡献了专用性资产,以及作为既成结果已经处于风险投资状况的人或集团”。利益相关者是企业专用性资产的投入者,只有他们对其专用性资产拥有完整的产权,才能相互签约组成企业。专用性资产的多少以及资产所承担风险的大小正是利益相关者团体参与企业控制的依据。他指出,公司应该为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服务,而不应该仅仅是股东的利益服务,股东只是拥有有限的责任,一部分剩余风险已经转移给了债权人和其他人。而且股东所承担的这种风险可以普遍通过投资的多样化来化解。布莱尔认为因为利益相关者专用性资产的存在,利益相关者也就可以根据其资产的多少和它们所承担的风险来获得企业对其利益的保护,可以说资产越多,承担的风险越大,他们所得到的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就应该越大,那么他们拥有的企业所有权就应该越大。这样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分享公司利益也就有了依据,这也为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提供了可参考的衡量方法。

(二)我国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 我国对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杨瑞龙将利益相关者归纳为三类:第一类凡是能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周边的社会成员等,全部纳入此范围;第二类凡是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该定义排除了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及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等;第三类即只有在企业中有投资和债权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这一定义直接与主流经济学中的“资产专用性”概念相吻合,也就是只有在企业中投入了专用性资产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在我国经济日益发展、各经济体相互关系日趋复杂的今天,尽管对利益相关者还没有统一、权威的定义,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正逐渐深入人心。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的资产不仅仅来自于股东,也来自于企业的雇员、供应商、债权人等,他们以自身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或非人力资本合作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环境所带来的风险,彼此之间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这样的特质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目标不能仅局限于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应同时考虑其他相关者的利益,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由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取代股东利益最大化,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社会价值最大化的有机统一,这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以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主要表现在公司治理、企业财务管理、企业绩效评估、企业伦理管理、企业价值链经营战略五个方面,自然也适用于分析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渠道、方法和规范化建设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二、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环境会计信息的界定不明确 由于环境会计信息仍然没有统一的定义,环境会计信息究竟是什么,哪些信息属于环境会计信息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虽然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但是究竟哪些信息是环境会计信息,企业之间也没有达成共识,对环境会计信息没有进行单独的披露或说明。环境会计信息界定不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利益相关者的使用的便利程度。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企业环境活动的财务影响信息;二是关于企业活动环境影响的环境业绩信息。环境财务信息披露主要集中在环境成本和环境负债上,环境业绩信息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中,由于保护环境和治理环境污染而取得的环境保护效率和效果的信息。它涉及到企业环境活动的各个方面,既包括货币信息,也包括非货币信息。

(二)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不全面 很多企业只是披露一部分与环境有关的经营活动的信息,没有全面披露。所披露的一部分环境信息,通常只是易于计量和获取数据的内容,对其他的环境活动并没有进行会计意义上的计量、确认及披露,所披露的环境信息中,定性信息较多而定量信息偏少。利益相关者无法据此对企业的经营行为作出正确全面的评价和判断。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目的来看,企业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一般倾向于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这主要出于对企业的环保形象的考虑,而其最终目的仍是为了

企业的经济利益,如企业倾向于披露由于其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而受到国家给与的环保资金补助、专项拨款等信息,而对于自己所排放的污染物情况、缴纳排污费甚至是被处罚的情况等不利信息,企业则很少披露。

(三)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缺乏规范性 由于目前环境会计还没有一个共同遵守的环境会计准则和统一的会计计量程序,使得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也很难做到统一规范。因此企业间各自采取了不同的披露形式,环境会计信息零乱地分布于企业的年度报告之中,没有固定的披露位置。董事会报告、会计报表、报表附注等,究竟哪一种才是环境会计信息的标准披露形式,仍然没有统一的定论,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的条文加以说明。理论界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提出两种形式,即补充报告和独立报告,虽然如此,补充报告和独立报告尚处于研究和讨论阶段,还没有广泛应用于实践,而且,补充报告和独立报告都没有统一的标准,仍然不够成熟。缺乏统一的披露形式,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显得杂乱无章,致使利益相关者无法有效地实施信息的比对,也影响到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有效利用。

(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力脆弱 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虽逐步加强但目前仍较薄弱,对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信息反馈渠道。利益相关者在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过程中仍是被动的接受,无法全面地得到自己所关心和所需要了解的全部信息。另外,我国企业的融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仍带有行政色彩,在资金的投放上,很多时候仍受制于行政命令,从而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不够重视。而资本市场的不健全,使得投资者和债权人更多的只能了解企业盈利状况和偿债能力等方面的财务信息,对企业是否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和如何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影响力还不够。

三、利益相关者需求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分析

(一)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需求 由于我国发展观念的转变和环保意识的加强,环境立法和环境保护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企业所涉及的环境运营成本越来越大,环境损害赔偿额也逐年增加。这使得企业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更加关心与企业环境支出相关的一切信息,包括环境污染的预防成本、治理成本及未来成本。同时投资者还关心环境保护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企业用于环境保护的支出是否合理必要,是否取得了相应的环境收益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和投资取向。债权人关心利息能否按期支付,债务能否如期偿还。在环境会计信息方面债权人关心企业环境支出对企业收益及现金流量的影响,因为利息支付与本金偿还都受企业收益变动及现金流量变动的影响。在环境保护措施不断加强的大环境下,企业现金流量不但要受到过去、现在的环境污染的影响,也强烈地受到未来环境支出的影响。因此如果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的负担过重,导致收益大量减少,就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偿债信誉,从而引发债权人对企业的信任危机。在实行职工持股或集资的企业里,企业员工就是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员工的信息需求就同时具有投资者、债权人的双重性。企业员工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他们将直接受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和得益于环境保护活动。因此,他们需要知道企业采取了哪些环保措施及其治理结果。员工了解企业的环境信息,有助于他们评估自身得到的利益,有助于改进他们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改进环境管理和提高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二)社会公众的需求 社会公众主要包括企业所在地居民和消费者等。企业所在地居民是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的最直接受害者。随着企业环境污染导致当地居民利益受损的事件不断的发生,当地居民成了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极为关注的群体。他们直接承受企业环境行为造成的后果,因此希望了解企业环境问题的各种信息。比如企业的经营活动主要造成哪些方面的环境污染,这些环境污染的具体指标是多少,对人体健康造成哪些危害?企业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这些污染,取得了哪些成效?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还希望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平台,与企业构建和谐共融的关系。消费者是企业产品最终的承受者,他们需要通过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了解到企业是否具备先进的环保理念,在产品的安全与环保方面都做了哪些投入,是否达到了国家标准,未来是否有更高标准的规划等。

(三)政府与环保团体的需求 由于长期以来公权力在环保方面的主体虚化,许多企业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损失并没有内部化,这部分损失都由社会最担了。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政府作为维护环境的主体和环境资源的委托人,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对企业运用委托资源的情况进行调控,以实现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增长。在环境保护活动中,环保团体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群体,环保团体关心环境会计信息源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对生态问题具有重要的指标性意义,如环境保护成本的支出,不同污染防范措施所产生的财务影响等。

(四)企业管理当局的需求 对于企业的管理当局而言,所有的环境会计信息都应掌握,最重要的核心信息是环境成本和环境业绩以及对企业经济收益的影响。企业管理当局需要利用环境会计信息以帮助实现其所承担的财务和环境责任,帮助实施环境管理和经济管理。企业管理当局为更加清楚地向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环境会计信息,向投资者反映其受托责任,向社会展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必须反映包含环境因素在内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企业管理当局不仅面临着经济效益的压力,而且还有环境业绩的压力。为了维护企业的社会形象,企业管理当局要主动承担环境保护责任,不断的向外界披露有关环境政策、污染物排放、采取的治理措施等信息,披露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支出、投资和公益捐赠。

四、基于利益相关者需求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策略

(一)基于企业角度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策略 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角度看,由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自愿披露应该是社会成本最低和最有效的方式。但是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可能不愿披露太多,甚至根本不想对外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这是企业缺乏远见的行为。企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只把眼光放在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给企业带来的负担上,而是应该看到完善的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效益。企业提供环境会计信息,使得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得以建立,同时促进了其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在披露的方式上,可先采用文字说明、补充资料或附注形式,然后逐步过渡到以经济数据表达为主的正规报表方式。在披露的内容上,可先报告现有的易反映内容,如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是否达到,环保投资与支出金额,环保改进措施带来的直接收益和对由于污染造成的损失等,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可以作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全部内容,如环境资产、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的相关数据。在核算形式上,可先不作正规的专门计量,只是从现有的会计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中获取部分资料,形成环境报告,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建立完善的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体系。

(二)基于政府角度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要改进我国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状况,要制订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准则,要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使环境会计有法可依,使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统一的标准。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披露规则都是由政府制定,在环境会计问题上当然也不能例外。为了保证环境会计真正能够在实践中得以实行,那么政府监管机构就必须考虑制定环境会计及其信息披露准则体系。鉴于环境问题财务影响的复杂性和内容的多样性,应制定专门解决环境问题财务影响的具体准则。当前政府最适合直接操作的环节在于制定合适的环境政策。环境政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环境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改变环境问题的成本效益关系,促使所有环境主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主要包括环境激励政策、环境管制政策、保险政策、信息公开政策。并且我国已经推行了排污收费制、补贴、管制政策、清洁生产战略等政策,试行了排污权交易机制、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尚需研究和创新其他的环境政策,如环境税、押金退款制度、污染责任保险、环境信息公开等,以便实现各种环境政策优势互补,达到综合效果最优。环境政策会对企业的经济业务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从而促使企业将环境问题纳入宏观战略层次考虑,将环境成本管理融人企业成本管理的一部分,促进环境会计的发展,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环境成本效益关系,并对环境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建设产生深刻的影响。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上,政府主管部门应明确对环境问题的界定,尤其是对企业关于环境管理责任的认定。政府要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划定明确的范围,确定具体的方向,构建完整的体系,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变这些指标。在保留现行向政府环保部门报送环境信息资料的基础上,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应作为企业财务报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年度财务报告一并呈报。同时,我国应尽快建立一个统一的企业环境报告数据库,通过网络公布企业环境会计信息,使企业环境会计信息能获得更为广泛的监督,更有利于企业在环境保护上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

(三)基于社会角度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途径 随着社会对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关注度日益提高,社会公众对环境会计信息质量和披露信息的真实性日益关注。正像传统会计报告需要以独立的外部审计来保证信息的可靠性一样,环境会计信息也需要独立的外部审计作为其可靠性的重要保障。而确保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仅依靠企业单方面的自我约束是不够的,还需要除企业和信息利用者之外的第三方客观的证明,才能显示其公正性。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国家审计机关进行的专项环境审计,可强化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有助于环境会计的创建和不断完善。会计师事务所或国家审计机关应根据国家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会计法规、制度和准则,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公允性及真实性进行审查与鉴评,以取信于社会公众,并促使企业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对于各种违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行为,应坚决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以保证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殷晓红、陈世辉:《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略探》,《财会通讯》2009年第1期。

[2]陈璇、淳伟德:《基于利益相关者需求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探讨》,《理论与改革》2008年第2期。

企业信息化相关理论篇5

一、引言

利益相关者会计是由我国会计学者王竹泉教授率先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会计理论的研究中提出的。张智霞(2010)在《利益相关者会计的理论基础》中首次对利益相关者会计的概念做出界定:是指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指导下,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专门的技术和方法,将价值链管理与业务流程管理有机结合,对企业价值增值运动(创造过程与分享结果)及各类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进行反映与控制,并报告给利益相关者据以做出决策,维护权益、提高效益的价值管理信息系统。

知识经济对传统的、工业经济环境下形成的财务会计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会计环境的变化促使会计“反应性”发展。近年来,随着公司治理理念的日趋成熟和对公司治理的关注,公司治理和财务会计信息之间的共生性逐渐得到重视。会计作为“当今公司治理结构的语言”(Joel Seligman 1993)必须与公司治理发展相适应,利益相关者会计因此应运而生。利益相关者会计的产生体现了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共同治理的社会实践的客观需求。

目前我国会计学界对利益相关者会计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中对利益相关者会计建立的必要性的系统研究尚无人问津,这与企业界日益开展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实践极不适应。那么,在利益相关者治理的背景下,利益相关者会计的理论渊源是什么?其建立的必要性是什么?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便澄清认识,促进利益相关者会计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二、利益相关者会计的理论渊源

――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利益相关者会计的理论渊源,深刻认识利益相关者理论是正确把握利益相关者会计的前提。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英等国奉行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成为公司治理研究中热点之一。它的发展是一个从利益相关者影响到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过程,这其中经历了三个阶段 :1963年,斯坦福大学研究小组给出的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人们开始认识到,企业存在的目的并非仅为股东服务,在企业的周围还存在许多关系到企业生存的利益群体。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后给利益相关者下的定义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这个定义提出了一个普遍的利益相关者概念,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视为利益相关者,同时还将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受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也看作利益相关者,正式将社区、政府、环境保护主义者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大大扩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布莱尔对利益相关者定义进一步变化为:是所有那些向企业贡献了专用性资产,以及作为既成结果已经处于风险投资状况的人或集团。利益相关者是企业专用性资产的投入者,只有他们对其专用性资产拥有完整的产权,才能相互签约组成企业。企业契约签订的各方成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政府部门以及与企业结成战略联盟的供应商和客户等。专用性资产的多少以及资产所承担风险的大小正是利益相关者团体参与企业控制的依据。可以说资产越多,承担的风险越大,他们所得到的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就应该越大,那么,它们拥有的企业所有权就应该越大,这也为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提供了可参考的衡量方法。

西方国家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大大深化了人们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认识,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实际运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利益相关者会计建立的必要性

(一)适应利益相关者治理下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提出新需求的需要

21世纪公司治理的演进方向――由股东单边治理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将成为公司治理的发展方向。杨瑞龙,周业安(1997)认为,一个有效率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在利益相关者治理背景下,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发生重大变化。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会计作为一个人造系统,总是在一定的会计主体中的治理结构下运行的,必然要受到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会计与公司治理结构两者之间是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在传统的股东单边治理模式下,股东和债权人作为会计信息的主要需求主体,而在知识经济时代遵循股东至上逻辑的传统的公司治理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可以说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它反映了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物质资本重要性日益下降,人力资本价值不断提高的历史发展趋势,这也是与此现实相应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生命力所在。在利益相关者理论背景下,公司治理中不仅包括股东、管理者,还应该包括员工、债权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因此,与此相适应,财务报告也应同时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

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是在利益相关者之间恰当地安排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形成契约,并且使契约得到执行。企业契约的内容决定了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而信息使用者通过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评价衡量所获得的利益和自身的地位,又使其发起重新签订企业契约的行为。在企业契约的签订―执行―再签订的过程中,会计为了满足这一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信息要求而需要进行变革,由此也促进了财务报告的发展。

会计信息的披露受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影响,而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与公司治理紧密相联。公司治理通过对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安排,实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制衡;会计通过信息揭示的方式,反映各利益相关者权益维护情况。因而,会计作为公司治理的商业语言,必须与公司治理发展相适应;同时,会计对公司治理也有反馈作用,促使公司治理向更优的方向发展。现代企业中公司治理正向着利益相关者治理的方向演进,财务报告模式必须适应公司治理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相应的变革。

那么,当前的财务报告是否能满足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下的对会计信息的新需求呢?当我们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审视现行的财务报告,会发现由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构成的报告体系是由工业经济时代会计报告演变而来,体现的是对股东利益导向的关注,忽视了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新情况,不能适合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要求,因此应与时俱进、对现行的会计模式进行创新,构建适合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要求的利益相关者会计,通过财务报告揭示企业的各类利益相关者分别作为权益主体所享有的权益信息;揭示企业为利益相关者创造的价值增值及各类利益相关者之间增值分享结果的信息,以适应利益相关者治理下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新需求,促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为企业实现价值增值最大化和收益分配关系最优化的利益相关者治理目标服务。

(二)适应实施业务流程管理对会计信息新需求的需要

企业管理理念与实践的变化趋势――由职能管理到流程管理,对会计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适应技术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管理的重心从职能部门的权威控制――职能管理转向了业务流程的持续改善――流程管理,以增强自身的弹性和敏捷性,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流程管理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今天在欧美先进国家这一思想和方法已经走向成熟和完善,并逐渐取代传统的职能管理,在企业中得到普遍的应用,流程管理在国外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成功企业越来越关注自身的业务流程,开始认识到流程和知识是利用其资源取得更高的绩效和价值的关键,流程管理已成为大势所趋。

企业实施业务流程管理对会计信息的提供提出了新需求。在业务流程管理众多的信息需求中,最为核心的便是流程及作业的增值信息,如建立企业过程远景阶段的一个任务就是确定增值活动。可见划分流程、作业的增值与非增值性是流程管理的基础。但目前这种划分主要依靠管理者的主观判断,缺乏必要的信息支持。通过基于业务流程管理信息需求的特点分析,有必要建立一种融合业务流程管理与企业价值增值的新型会计模式――利益相关者会计,通过提供基于业务流程管理的价值增值报告,全面揭示企业价值增值的形成过程,将流程与作业的增值信息作为核心信息提供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是企业的管理者),为业务流程管理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适应企业实施流程管理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新需求。

(三)充分调动增值创造者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促进了会计新领域研究的发展和新理论的产生。

知识经济的兴起,人力资本和其他专用性资本的重要性日益提高。“资本雇佣劳动”的观点正向“劳动雇佣资本”的观点转化。在现代企业中,经理分享制、员工持股制已在许多企业中推行。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随着物质资本价值重要性的下降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地位的提高,企业契约各方的实力发生了明显变化,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地位开始削弱,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地位日益增强,股东利益至上的逻辑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已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价值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尤其是在一些知识型的高科技行业,人力资本已成为最有价值的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更好地处理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所在。

而现行的财务会计核算中只注重反映物化资产,把决定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人力资源排除于会计体系之外,这样的会计信息披露必定是不完整的,可能误导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人力资本作为价值增值的重要手段未被纳入会计核算,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力资本所有者的产权结构不能明晰,人力资本所有者不能分享企业价值增值,致使增值创造者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挫伤,从而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发展关系,不利于企业可持续的发展。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由于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地位的提高,必然要求会计目标进行变革,由向企业的股东、债权人提供会计信息为主,转变为以计量企业主体资源、各利益相关者权益的变动情况、反映企业价值增值的形成过程和分享结果为主的企业主体性会计目标模式。因此,有必要建立利益相关者会计,将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人力资本作为重要的资本纳入到利益相关者会计视野,确认人力资本所有者所享有的权益。使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企业价值增值,从而调动企业增值创造者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企业价值增值增大―各方获利大―激励力大―价值增值更大的良性循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四)充分发挥利益相关者会计的职能作用,参与建设我国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促进构建和谐世界。建立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共同努力。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会计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具有密切的联系,并相互作用与影响。就企业内部来说,会计系统是企业管理系统的核心子系统,而企业是社会、经济、政治系统之下的下属系统, 其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于一个安全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会计是企业与社会作用与反作用之下的要求,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稳定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企业在追求盈利的同时,必须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自觉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因此,有必要建立利益相关者会计,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通过财务报告及时披露给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现有的和潜在的利益相关者;把企业为各类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管理者、员工、政府等)创造的价值增值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按照契约合理分享,实现经济利益上的和谐。利益相关者会计通过提供及时、公允的会计信息,发挥其在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提高决策的经济效率、协调各方利益方面的职能;同时,它通过提供相应的信息,发挥其在满足管理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维护企业各类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方面的职能。因此可以说,利益相关者的建立将对于参与建设和谐社会,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五)促进企业作为一个契约集合有效运行的需要

由科斯开创的企业理论被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 Coase R, 1937),现代企业理论把企业视为“一系列契约的集合”,它包括签约、履约、计量和评价、再签约这一系列过程。在这一系列过程中,计量和评价工作是由会计来完成的。企业是由个体构成的,企业契约要求每个参与主体都向企业贡献资源――资本、技能和信息等,同时允许每个主体从企业中获得约定的报酬。为了对所得报酬进行评价,主体就要知道不同契约形式得到的报酬差异和与不同企业缔约可预测得到报酬的差别。于是不同的契约形式下的契约内容,即对签约人利益的界定,决定了签约人信息需求的不同(夏恩・桑德, 2000) 。笔者认为: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取决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即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契约中的利益,即契约的内容。企业的产权主体订立的企业契约总是与会计信息交织在一起。表现为:从企业契约过程看,无论是契约形成中的权利初始配置决策,还是契约履行中的权利配置变动决策,或是契约解除时的权利撤消决策,每一环节都与企业会计信息相关,或者说会计信息是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依据。可见,在企业契约的权利配置及其动态调整的整个过程中都离不开会计信息。

由前文所述,利益相关者会计基于利益相关者治理背景下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通过为利益相关者提供通用和个性化的财务报告,满足利益相关者共性的和个性的信息需求,为利益相关者会计信息使用者――现有的和潜在的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缔约、履约、变更及解约等有关契约动态调整的整个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在减少利益相关者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作为一个契约集合有效运行的关键环节;同时,利益相关者会计还作为一种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手段在监督企业契约条款的实施、保障契约的有效运行、在界定和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六)推进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有机融合的需要

在利益相关者治理的背景下,公司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利益相关者收益分配关系的最优化;而企业管理是一个价值的创造过程,企业管理的目标实现是企业价值增值最大化。笔者认为: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在战略层面上是密不可分的,二者实质上是一个有机体。这一有机体的有效运行离不开会计信息(系统)的支持。因此可以这样认为: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是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系统赖以运行的重要保证。由于追求企业价值增值最大化和企业收益分享关系的最优化是所有企业的共同追求,因此,一个能够同时提供企业价值增值的来源、形成过程和分配去向信息的财务报告系统就能够同时满足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的信息需求,亦即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的信息需求可以在企业价值增值创造和分享上得到统一。

那么,现行的财务报告及其改革能否同时揭示企业价值增值创造和分享的完整信息,从而有助于同时满足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的信息需求呢?通过文献检索可知:目前国内外关于财务报告改革的研究,主要是从公司治理或企业管理的狭窄视角来探讨财务报告的改革,因此,现有的财务报告模式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内生性缺陷,表现为:1.目前的财务报告模式不能揭示企业价值增值的形成过程的信息。2.目前的财务报告模式不能揭示企业的各类利益相关者分别作为权益主体分享企业价值增值的结果的信息,因此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分别依赖于企业对外和对内财务报告的状况。由此造成企业的会计信息生产和监控成本的增加,而且分别编制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报告不利于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不利于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的有机融合。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现行的财务报告及其改革并不能全面揭示企业价值增值创造和分享的信息。因此,有必要建立新型的同时满足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的信息需求的利益相关者会计,通过提供增值(增值形成与分享)报告来全面揭示企业价值增值的形成过程和分享状况,克服传统的增值报告只反映增值形成的结果而不能反映增值形成过程的缺陷,使增值报告能够揭示企业总体价值增值与业务流程管理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推进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 王竹泉.利益相关者会计的提出与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性[J].现代会计与审计,2006 (1):1-8.

[2] 张智霞.利益相关者会计的理论基础[J].财会通讯(综合)2010(6下):15-17.

[3] 杨瑞龙,周业安. 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含义[J] 经济研究,1997(1).

[4] 张人千,魏法杰,夏国平,闪四清. 企业流程再造中的作业成本分析[J].工业工程,2000(3):15-19.

[5] Coase,R.The nature of the firm[J]. Economica,1937(4):386-405.

企业信息化相关理论篇6

[分类号]G350.7

1 竞争情报系统概述

竞争情报的概念影响竞争情报系统(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ystem,CIS)的目标和建设内容。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Society 0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Profes―sionals,SCIP)在使用“竞争者情报”(Competitor Intelli―genee)术语几年后,决定改称为“竞争情报”。如今SCIP认为竞争情报是在理解竞争环境的基础上,为了决策而进行必要的、合乎伦理的业务方法。此概念更加倾向于CI的决策支持特性,但前提是理解竞争环境。CIS的功能在于理解竞争环境,辅助决策。CI的业务和工作模式,包括C1人员的工作流程以及企业CI涉及到的企业相关人员的工作模式和流程都对CIS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无论是在CIS的组织机构表现、管理手段还是技术引进上。

对于CIS概念,相关文献主要有以下几种侧重点:①突出竞争情报流程系统化,如约翰・E・普赖斯科特认为竞争情报系统是“一个持续演化中的正规化和非正规化的操作流程相结合的企业管理子系统”;②突出计算机信息系统为核心,如刘玉照认为竞争情报系统是“计算机应用系统”,陈峰和沈固朝分别认为竞争情报系统是“信息系统”;③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包昌火认为竞争情报系统是“竞争战略决策支持系统”,曾忠禄认为竞争情报系统是“为用户的需要创造情报产品的体系”,谢新洲等认为竞争情报系统是“企业领导集团在经营战略和竞争决策过程中的‘中央情报局’”。在这里有必要提到对竞争情报软件的概念和看法,将竞争情报系统的功能软件化并集成到一个软件体系中,产生了竞争情报软件,它是通过软件来实现竞争情报系统的功能。但是竞争情报软件不是一个完整的竞争情报系统。

在定义CIS时,对于究竟是处理信息,还是情报,或是智力,没有严格说明;对信息与情报的关系也没有严格说明。与CIS类同的概念有:竞争信息系统、竞争支持系统、竞争战略决策支持系统。和CIS相近的概念有竞争情报软件、竞争情报体系、竞争情报技术与工具。CIS应该基于“系统”的观点,可以从管理、技术等不同角度来定义,这些都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至于CIS处理的是数据、信息,还是知识、情报、智力,本文认为它们应该是分阶段和共同存在的;而ClS是否要处理其它情报,如科研情报、管理情报、市场营销情报或其它情报种类,这在理论和实践中是不能也无需严加区分的,更无需根据CIS的字面意义来强行圈定其处理内容和类型。

CIS的研究需要考虑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有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信息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企业内部则是向专业化和建立核心能力方向发展以及企业管理模式的持续变化。CIS在取得进展的同时也面临着问题,在理论上也受到竞争战略、情报理论和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影响。CIS的研究背景如图1所示:

2 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

当今的企业所处的环境主要表现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知识经济的崛起。

经济全球化:各国经济都在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世界经济趋向某种程度的一体化。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显著提高,未来企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在全球环境下的运作能力。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价值,给企业带来了很多机会,也带来了威胁。竞争的对手不再只限于国内同一产业的厂商,而是全球的厂商。经营企业已需要一种全球性的眼光和考虑。员工间通过全球性的E-mail网络,彼此联系无碍。全球化造成了许多新的商机,但也使得协调工作更为复杂。

信息/知识经济的崛起:在基于知识、基于信息的服务型经济中,知识和信息成为财富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在知识和信息经济中,许多新产品/服务都是以知识和信息作为基础,它们的生产需要大量知识和大量学习。也出现了完全基于知识和信息的组织,专门从事信息的生产、处理和。即使是传统产品的生产,其生产过程中的知识运用也在不断加强。在基于知识和信息的经济中,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起着很大的作用,成为关键的战略资源。一方面组织必须借助于信息系统,更好地利用组织内的信息和知识,帮助管理人员最大化地发挥知识资源的价值;另一方面,生产效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系统,信息技术的管理决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变得越来越至关重要。

3 竞争情报系统的实践背景

经济全球化使得企业的竞争对手不再局限于国内同一产业的企业,而是全球同一产业的企业。企业在竞争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合作以应付更大的竞争局面,合作竞争模式之一就是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另外,企业利用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经过分析后用于决策,竞争情报的运用成为企业日常活动的一部分。于是供应链管理相关信息系统和CIS应运而生。企业必须借助于信息系统才能更好利用组织内的信息和知识,帮助管理人员最大化地发挥知识资源的价值。关于CI及CIS的使用现状和进展情况,以下是一些看法和论断:

竞争情报以及竞争情报系统得到广泛运用。如,John E.Prescott认为“竞争情报已广泛应用于全球商界”还有,“竞争情报在好多企业已开展得非常好。据统计,全球500强企业中,95%以上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竞争情报系统”。国际市场上,CIS产业相对成熟,中国市场方兴未艾,预计国内企业CIS的市场规模不小于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市场容量。

但是,在许多组织里,竞争情报是一个相对小的部门,得到比较少的资金,在不同程度上由其他部门来支持开展工作。竞争对手分析和SWOT(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威胁)是经常使用的分析工具和方法,电子邮件是常用的竞争情报的方式。竞争情报工作中比较重要的问题是访问、集成和共享信息、更好的教育以及提高管理层的竞争情报意识。大多数竞争情报部门支持多种类型的业务活动,使用不同种类的竞争情报工具和技术。

在我国,更多的企业开始实施竞争情报工作,但竞争情报工作需要引起企业高层决策者高度重视,尤其是我国的中小型企业竞争情报还存在着某些问题,如企业缺乏竞争情报专业人才,有的企业没有专门的竞争情报经费,竞争情报工作体系需要健全。

在CIS的建设中有这样的困惑:是否严格按照竞争情报的定义和基于竞争情报的活动来设计和运行CIS?与竞争情报相关,但概念有所不同的科研情报、管理情报、市场营销情报或其它种类的情报,是否要在CIS中收集?有没有因为要建立ClS,而还要建立管理情报系统、市场营销情报系统或科研情报系统?杰里・P・米勒在分析竞争情报的前景时,认为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不是让“竞争情报为何变得如此受欢迎”的根本原因,真正动力是竞争情报“为决策者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它提供了某种决策者一直需要却一直缺少的东西:洞察力”。那么CIS,或者说竞争情报软件能否帮助竞争情报人员为企业发现、提供“洞察力”呢?

4 竞争情报系统研究的理论维度及其影响

从业务的角度讲,CIS处理的是情报,这就涉及到与情报相关的术语,即数据、信息、知识、甚至智能等,还有相关研究领域:竞争情报和情报学。目前我国竞争情报的研究和推动大多数来自情报学界和咨询机构。这个研究的角度简称情报维。从系统的角度看,CIS有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功能,输入的是信息,输出的是情报,这个研究的角度简称系统维。从企业竞争战略的角度看,它支持组织战略管理问题的解决,以帮助企业应付周围环境中的各种挑战,为企业的决策服务,简称竞争维。因此,CIS研究的理论维度主要是竞争战略、情报理论、信息系统三个方面。

4.1 竞争战略

竞争分为自然竞争和战略竞争,自然竞争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战略竞争以自然竞争为基础,是主动的、有意识的、全面规划的行为。所以,竞争环境是动态的,战略也是动态的,企业所发动的竞争行为会引起其他参与竞争的企业一系列回应行为。传统企业出于对制造资源的占有要求和对生产过程直接控制的需要,常采用的策略是扩大自身规模,或参股到供应商企业,与为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的企业是一种所有关系,但这会导致一些问题,如增加企业的投资负担、增加丧失市场时机的风险、迫使企业从事不擅长的业务活动、在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临众多竞争对手、增大企业的行业风险等。因此,现代企业应该具有开放、沟通、信任、合作的意识,产生了合作竞争模式,合作竞争的模式主要有战略联盟和供应链管理。

合作并没有掩没竞争,企业之间为争夺资源或客户仍存在竞争,只不过与单纯的对抗性竞争相比是一种更高层次和更有效率的竞争,是消费者能够得到更多满足的竞争,而不仅仅是价格上的好处。这种形式的竞争更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21世纪的竞争不仅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整个供应链的综合能力产生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优势。

4.2 情报理论

情报学研究情报运动的4个基本环节――情报的产生、情报的组织、情报的传递以及情报的吸收与利用的特点和规律。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演进,情报学的社会重要性日益增加,其作用和研究成果被认为是信息化社会的强大支柱之一。情报学可使人们有效地传播已积累的知识;不断地使人们及时吸收并应用新知识;通过情报的贮存与检索,唤起人们对知识的记忆;通过对情报知识的有效利用,强有力地推动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信息产业在经济中的突出位置将促使对情报经济问题研究的深化,竞争情报从情报学界的产生和发展与在企业界的崛起,正是验证了情报学界早期对情报学发展的期望。竞争情报成果丰富,无论是竞争情报的循环过程(规划与定向、信息收集、信息加工、情报分析、情报传播,或其它流程模式),还是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基本框架(三大网络、三个系统、一个中心、六大功能)等理论,无疑是CIS的情报维度中的重要内容。由于有关CIS的文献的情报理论较多,这里不再赘述。

4.3 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对企业的影响,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技术上的改变(20世纪50年代)、企业管理控制的改变(20世纪60-70年代)、企业核心行为的改变(20世纪80-90年代)、企业范围的改变,包括供应商和客户的变化(从21世纪初到现在)。而且这种趋势仍在发展变化。企业中的信息系统有很多,比如:电子数据处理、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专家系统、战略信息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使用者自建系统、信息资源管理、全球化、企业再造、跨组织系统、互联网、电子商务、信息外包、虚拟企业、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知识管理等。网络化是随着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要求实现信息有机集成的结果,也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发展的结果。近年来,管理信息系统依托互联网正从企业内部向外部发展,随之出现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虚拟企业、网上交易、谈判支持系统等许多新的概念。信息系统和组织之间的关系呈现新的情况:

・组织的经营战略、规划和运作程序与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库和通讯技术之间的依赖关系不断增强,任何一方的改变通常都需要另一方做出相应的变化。

・信息系统项目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导致信息系统与组织之间关系的变化。现在创建和管理信息系统已经超越单个企业部分,因为许多公司正在迈向数字化公司,所以信息系统扩展到了买主、卖主,甚至是竞争对手。肯尼思・C・劳东(Kenneth・c・laudon)提出了集成企业功能和业务流程的“企业应用系统(Enterprise Applicatlons)”,即跨越公司的不同职能、不同层次以及不同业务单位,对活动、决策和知识进行协调的系统,包括企业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以及知识管理系统,企业应用系统自动处理能跨越多业务范围和组织层次,并能够扩展到企业外边。

企业信息化相关理论篇7

信息是进行监督和监管的重要基础,信息披露是会计学的重要研究主题之一。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是企业将其环境表现与外界进行沟通的方式,最初是作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一部分出现的。20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环境危机的出现,使得环境会计与信息披露备受关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问题逐渐从社会责任研究中独立出来。在我国,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环境信息披露研究文献逐步增多,但以规范研究方法为主,2006年以后实证研究方法逐渐成为这一领域的主流研究方法。在国内,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并走向深入,主要涉及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影响因素、动机、效果等主题。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学者通常就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某一方面进行实证检验,较少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缺乏统一的环境信息披露理论框架。在国外,环境信息披露研究包括基于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基于社会学和政治学的理论框架两大类。本文从社会学和政治学视角,提出基于利益相关者和合法性理论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理论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评述,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建议。

一、基于利益相关者与合法性的环境信息披露框架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企业社会责任与环境信息披露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Freeman(1984)指出,利益相关者是指能够影响企业战略目标实现或者能够被企业实施战略目标过程所影响的个人或团体。一般认为,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政府、管理人员、员工、顾客、供应商、社区、媒体、环保团体等。合法性是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合法性是指一个组织的价值体系与其所处的社会制度之间的一致性。Scott(1995)认为,组织的生存不仅取决于市场环境,而且取决于由规制、规范和文化认知共同构成的制度环境。规制、规范和文化认知是合法性的三个来源,合法性可再分为规制合法性、规范合法性和认知合法性三类。与合法性相关的另一概念是合法化。Lindblom(1994)认为,合法性(legitimacy)是一种状态,而合法化(legitimation)则是实现这一状态的过程,也称作合法性管理。一般认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是公司合法性管理的一种手段。

近年来,西方学者从社会学和政治学角度研究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行为,认为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合法性理论并无矛盾而是可以融合的。企业合法性面临的制度环境,其实就是各类利益相关者。合法性就是指企业行为应当符合各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和要求,从而获得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认可(冯巨章,2006)。因此,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合法性理论相融合的角度,可以构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理论分析框架,如图所示。

二、基于利益相关者与合法性的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是利益相关者施加压力的结果,如果没有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外部利益相关者施加的压力,企业是不会自愿披露环境信息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压力角度的研究主要包括:政府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媒体舆论、债权人银行贷款、顾客品牌认知等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内部利益相关者压力角度的研究,主要涉及控制股东性质、管理层持股等公司治理因素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

(一)外部利益相关者影响

毕茜等(2012)研究了2006-2010年重污染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变化,发现2008年之后,随着政府环境法规制度的颁布实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显著提高。王建明(2008)以各行业近十年颁布的环境法规数量作为公司外部制度压力的变量,实证检验了环境信息披露、行业差异与外部制度压力之间的关系后发现,环境信息披露受到行业差异和外部环境监管制度压力的显著影响,重污染和非重污染行业之间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而且该差异与行业间外部制度压力差异的相关性明显。王霞等(2013)从公共压力、企业声誉和内部治理的视角,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选取国有股比例、银行贷款比例、是否重污染企业及行业披露水平作为公共压力的变量,选取品牌、是否“四大”审计作为企业社会声誉的变量,选取是否为民营企业作为内部治理变量,结果发现:来自政府和债权人的压力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具有显著影响,品牌声誉维护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具有激励作用,两权分离度、产权私有性质等内部治理因素,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具有影响,但影响力低于公共压力和社会声誉的监督与激励。陈小林等(2010)发现,政府压力、银行债权人压力和社会公众压力能显著促进企业披露高质量环境信息。肖华、张国清(2008)研究发现,重大环境事故“松花江事件”发生后,肇事者“吉林化工”所属化工行业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显著增加,说明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可以看作是一种公司为生存而正当性辩护的自利行为,是公司对所面临的公共压力作出的反应。

(二)内部利益相关者影响

陈小林等(2010)研究表明,独立董事比例越高,董事会会议频率越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就越高;对于重污染行业来说,国有股比例、外资股比例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有显著影响。黄和周春娜(2012)实证检验了股权结构、管理层行为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控股股东国有性质及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管理层持股能有效地引导管理层积极披露环境信息。刘莉莉(2012)分别以管理层持股比例和职工监事人数作为管理层和员工两类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变量,结果发现,两者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影响均不显著。

三、基于利益相关者与合法性的环境信息披露动机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合法性理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动机包括:经济合法性动机、社会合法性动机和政治合法性动机。现有文献对经济合法性动机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与公司财务绩效、资本成本关系的角度展开的;对社会合法性动机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政府、媒体、公众等利益相关者从公共压力、舆论监督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关系的角度展开;政治合法性动机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

(一)经济合法性动机

汤亚莉等(2006)的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公司财务绩效与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之间显著相关,不过,作者是从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而非公司披露动机角度进行的研究。沈洪涛等(2010)研究了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发现环境信息披露能显著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国家再融资环保核查政策及其执行力度能显著影响环境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从而证明了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经济合法性动机。

(二)社会合法性动机

沈洪涛和冯杰(2012)分析了舆论监督和政府监管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作用,研究发现,媒体有关企业环境表现的报道能显著促进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且地方政府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监管力度能显著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并增强舆论监督的作用,从而认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具有非经济性合法性动机。沈洪涛和苏亮德(2012)研究了合法性压力和不确定性条件下企业信息披露中的模仿行为,发现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存在同形性和模仿行为,企业的模仿对象是行业平均水平而不是领先者。

(三)政治合法性动机

王晓燕(2013)研究了民营企业主履行社会责任的政治合法性动机,认为政治合法性是一种最高层次的合法性,是民营企业主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质动机。民营企业主通过参政议政,为民营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政策空间。

企业信息化相关理论篇8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B

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各领域信息化建设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关键举措。结合我国的国情,我国企业在信息化进程中起步虽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是发展速度却很快。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困扰西方家多年的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问题开始在国内显现。例如,许多国内企业虽然引进了信息化平台,但是成功应用的却不多;许多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经营模式,但是对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作用却十分有限。究其原因,就在于技术的改变势必要求企业的组织形式随之发生相应地变化以适应新的工作流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要与人力资本相适应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生产绩效。这其中,信息化驱动下的企业规模边界如何发生相应的变动就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对该问题研究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主要有两种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能力理论,它们各自对此作出了独立的解释。交易费用理论秉持的是效率至上观,以成本节约为原则从交易方面来考察企业的边界问题;而能力理论遵循的是效益优先观,以追求收益最大化为目标从生产方面来分析企业的边界问题。新近的研究则指出,这两种理论对企业边界的研究实际上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既需要成本最小(交易费用理论的观点)、也需要收入最大(能力理论的观点),而企业边界的合理变动正是服务于这一终极目标的。这就有必要将两种理论相融合以对企业的边界有更为系统和完整的认识。为此,本文将遵循该建议采取两种理论相结合的视角回顾与评价当前国内外关于信息化驱动下的企业规模边界变动问题的研究成果,以期对此做出系统而深入的解释。

一、信息化驱动下企业规模边界变动的机制

关于企业的规模边界如何确定,既有的研究主要从交易费用理论和能力理论两个视角给出相互补充的解释。曾楚宏和王斌对此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交易费用理论将企业和市场看做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交易治理结构,前者产生组织成本,后者产生交易成本;一项活动到底是在企业内部完成(自制)还是从外部市场中购买(外购)取决于两者成本的比较――当利用市场交易的边际成本与利用企业组织的边际成本相等时企业的最优(规模)边界就得到了确定。而交易成本水平受资产专用性、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这三个因素所决定:当交易所需的关系性投资的专用性程度越高,交易双方的信息越不对称,机会主义行为越盛行,则交易成本就越高(威廉姆森,1985)。能力理论认为,市场并不是抽象的制度形式,而是由许多有着异质性生产能力和成本的企业所构成的集合体。一方面,企业在边界内从事着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化活动;另一方面,企业又跨越边界与外部其他企业建立联系以获取自己所需的但被其他企业所拥有的能力来完成整个价值增值活动。因此,企业的(规模)边界由其在内部创造所需能力而产生的成本与从其他企业购买该能力所产生的成本相比较所确定。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之后原有的交易成本水平和能力体系是否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其规模边界发生相应的变动?Afuah、郑军等研究对此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林毅夫等(2003)指出:“信息化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与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各部门扩散的基础之上,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经济、社会结构的过程”。信息技术作为当今最为先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技术,包括一系列广泛的把个人和信息系统相连通的通信媒体和设备。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能够产生信息效率效应和信息协同效应(Dewett&Jones,2001),从而为企业节约了处理信息的时间和成本,同时也让信息被更多的人所共享和利用。Afuah的研究表明,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企业交易所需的资产专用性程度,减轻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并减少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郑军也明确提出,信息技术的两种效应会引起企业知识组成与知识结构的变迁,二者共同导致技术分离接口的位移,使生产过程中技术分离实体被重新划分,进而造成整个能力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Tushman和Anderson更是言辞确凿地强调,面对激进的(信息)技术变革,企业现有能力不仅可能已经过时,而且还可能成为阻止其寻求更有效的治理结构的障碍。

从上可知,既有研究基本上遵循“信息技术(信息化核心)――交易成本和能力――企业规模边界变动”这样一条分析思路来探讨信息化驱动下企业规模边界变动的作用机制,从而能够将两种理论观点(交易费用理论和能力理论)进行很好地融合。由此而生的一个新问题是:企业运用大量的信息技术之后其规模边界到底朝哪个方向发生变动?扩大,缩小,抑或不变?

二、信息化驱动下企业规模边界变动的方向

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目前的研究并没有一致的答案。一种观点认为,相对于市场交易成本而言,企业开展信息化活动更有利于节约内部协调成本,从而促使纵向一体化程度提高,规模边界进一步扩大。相反的观点则认为信息技术应用对市场交易成本的节约幅度更大一些,从而促使企业将更多的活动交由市场去完成,导致规模边界缩小。还有一种整合性的观点指出,信息技术应用不仅直接对企业协调成本和交易成本都产生节约效果,同时还会通过影响企业的能力结构和水平进而间接影响两种成本的节约效果,至于最终谁的节约幅度更多一些,以及由此导致的企业规模边界的变动方向,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总体而言,在信息化驱动下,如果交易成本的节约幅度大于协调成本的节约幅度,那么企业的经济活动将更多地透过市场进行,从而规模缩小;反之,企业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下面,我们对以上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更为细致的阐述。

(二)企I的组织特征

1.企业类型。按照生产要素的不同,企业可以划分为资本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两种类型。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开展信息化建设普遍使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之后,会对其规模边界产生差异化的影响。国内学者曾楚宏和林丹明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对比了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知识密集型企业在组织结构、信息处理、技术特征、生产成本和协调成本等方面的差异,发现资本密集型企业的组织特征更利于其应用信息技术之后大幅节约内部生产成本,从而其规模边界发生扩大;而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组织特征则更利于其应用信息技术之后大幅节约市场协调成本,从而其规模边界发生缩小。Parmigiani和Mitchell也持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当企业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技能时,通常会采用联合资源的方法,即自己生产和外包并存的形式。研究显示,一些公司经常是为了知道如何运作而采取亲自生产的方式,但当他们拥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时,就可以采取部分外包的方式。

2.组织结构。Brynjolfsson和Hitt和汪淼军等在分别考察美国和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绩效时不约而同地提及,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适合的组织结构与信息技术相匹配,以使其作用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同样地,企业的组织结构特征不同,也会影响信息技术对规模边界的作用。林丹明和曾楚宏基于Afuah的研究构建了一个信息技术在组织结构的调节下影响企业纵向边界变动的分析框架。其分析指出,企业的专业分工程度、组织分层程度、正规化程度和分权程度越高,信息技术节约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效果越明显。因此,企业的组织结构能够强化在信息化作用下规模边界的变动趋势。

(三)外部环境特征

外部环境也是对企业信息化行为和规模边界变动两者之间关系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只不过,它是通过影响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进而导致其规模边界发生相应的变动的。Lee和Groveer对此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信息技术应用在动荡的外部环境与企业规模缩小之间起中介作用。也就是说,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越剧烈,它就越有可能开展信息化建设以应对外部环境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并通过“外购”而不是“自制”来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提高效率。Pinsonneault和Kraemer也强调,当企业面对强烈的外部环境压力时,高层管理人员往往采用裁员等激进的改革策略以减少运营成本和增加效率,并专注于改变组织结构和工作系统。这种裁员策略会通过信息技术深入组织的层级和职能部门而加强,最终使企业的规模朝缩小的趋势变动。

四、简短的评论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外关于信息化驱动下企业规模边界变动的研究重点已从结果导向(关注规模边界变动的方向)转为过程导向(关注这其中的作用机制),理论基础也由单一的交易费用理论或能力理论转为两种理论相融合的视角,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仍有一些重要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亟待加强。一是交易费用和组织能力在决定企业规模边界变动中的作用问题。现有的研究基本上都认同两者共同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两者各自独立发挥的还是有主有次、相互影响?目前并没有一致的答案。二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同阶段规模边界的变动问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耗时耗力的阶段性过程。现有的研究将其划分为信息化初级阶段、信息化内部集成阶段和信息化网络化阶段,每一阶段企业主要采用的信息技术、要达成的目标和解决的关键问题各不相同,由此必然会导致规模边界的变动方向存在差异。而只有完整地刻画出企业规模边界在信息化不同阶段的变动轨迹才能对这一研究主题做出最全面的揭示。三是该研究主题的情境化问题。林丹明等的研究发现,中西方企业在大量引进信息技术和设备之后其规模边界朝完全不同的方向变动,他们给出的解释是由于文化、制度、环境等情境因素差异极大。为此,后续研究要重视情境变量的调节作用,基于我国文化制度背景下考察企业信息化行为与规模边界变动之间的关系,总结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作用机制和运行规律,以更好地指导企业实践。

[参 考 文 献]

[1]Afuah A. Redefining Firm Boundaries in the face of The Internet: Are Firms Really Shrinking?[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3, 28(1): 34-53

[2]BaLakrishnan, S., Wernerfelt, B. Technical Chang, Competition, and Vertical Intergration[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6,7(4): 347-359

[3]Brynjolfsson, E. and Hitt, 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Design: Evidence from Micro Data[R]. MIT Working Paper, 1998

[4]Brynjolfsson, E., T. W.Malone, V. Gurbaxani and A. Kambil. Do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ad to Smaller Firms? [J] Management Science, 1994, 40(12):1628-1642

[5]Fulk J. and G. DeSanctis.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and Changing Organizational Forms[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5, 6(4)

[6]Gurbaxani, V. and S. Whang.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Systems on Organizations and Markets.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J], 1991, 34(1): 59-73

[7]Hitt, L. 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Firm Boundaries: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J], 1999, 10(2): 134-149.

[8]Hoetker G. How Much You Know versus How Well I Know You: Selecting a Supplier for a Technically Innovative Componen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5, 26 (1): 75-96

[9]Huber, G. P. The Nature and Design of Post-industrial Organizations [J]. Management Science, 1984, 30(8)

[10]Lee C. C. and V. Grover. Exploring Media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and Structural Attributes: The Penetration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1999, 16(3)

[11]Parmigiani A and Mitchell W. Complementarity, Capabilities, and The Boundaries of The Firm: The Impact of Within-firm and Interfirm Expertise on Concurrent Sourcing of Complementary Component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9, 30(10): 1065-1091

[12]Pinsonneault, A., & Kraemer, K. L. 2002. Exploring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Organizational Downsizing: a Tale of Two American Cities [J]. Organization Science, 13(2): 191-208

[13]Sankaranarayanan, R., & Sundararajan, A. Electronic Markets, Search Costs, and Firm Boundaries[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10, 21(1): 154-169

[14]Tushman, M. and Anderson, P. 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and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86(31)

[15]Williamson, O. E. The Institution of Capitalism[M]. New York: Free Press, 1985

[16]Wolter C and Veloso F M. The Effects of Innovation on Vertical Structure: Perspectives on Transaction Costs and Competenc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8, 33(3): 586-605

[17]林丹明,~会,解维敏,曾楚宏.信息技术应用对企业纵向边界的影响――实证研究与讨论[J].中国工业经济,2006(1)

[18]林丹明,曾楚宏.信息技术对企业纵向边界的影响:模型及应用[J].经济科学,2003(5)

[19]汪淼军,张维迎,周黎安.信息技术、组织变革与生产绩效[J].经济研究,2006(1)

[20]杨蕙馨,李峰,吴炜峰.互联网条件下企业边界及其战略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8(11)

[21]曾楚宏,朱仁宏.基于战略视角的企业边界研究前沿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5)

[22]曾楚宏,王斌.能力、交易费用与企业边界的变动[J].社会科学,2011(10)

[23]曾楚宏,林丹明.信息技术应用与企业边界的变动[J].中国工业经济,2004(10)

企业信息化相关理论篇9

我国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必然使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变化的方向与特征则取决于现代公司会计制度的特征和未来趋势。网络系统是一个便利的信息交流系统,它将在拉近信息提供者与用户之间时空距离的同时,极大地增加信息容量,丰富信息的内涵与形式,形成密切而多样化的信息交流和使用关系。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我国的现代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亦提供了高效率的传播方式。然而,无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如何迅猛,我们都必须立足实践,立足已有的科学理论。社会责任会计是在传统的会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会计分支学科。社会责任会计主要研究如何有效维护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并为政府、企业管理当局、社会公众等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信息。社会责任会计的目的是通过确认和记录企业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损害,向政府及公民提供企业对社会的不良影响。现如今,在提倡“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和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高度重视,研究现代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显得日益迫切而必要。

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当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发展相对滞后,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仍处于探索阶段。尽管如此,我国政府、企业等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方面的问题日益关注。如2006年,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深圳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导意见》。我国许多著名企业亦相继披露了社会责任报告,如作为首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最具社会责任企业”评比中名列前茅,并荣获“2006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贡献奖”和“2006年中国网友喜爱的十大名牌”公益品牌奖的国家电网公司,了《2005社会责任报告》,并为汶川大地震捐款8600万,捐款捐物总价值达2.1亿元,很好地履行了其承担的社会职责。

在世界实践领域,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首先开展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践。1977年,法国政府正式颁布法律,要求雇员超过750人的组织必须编报年度社会资产负债表,用货币金额揭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1980年,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出版了《公司报告》,鼓励企业编制增值报告、就业报告、公司前景表、公司目标表等一系列社会报告,以满足除股东以外的关心企业的社会各界的信息需要。1982年,国际会计与报告准则专家小组提出了《联合国跨国公司行为准则草案》,该草案就有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披露提出了广泛建议,要求跨国公司提供财务和非财务方面的诸多信息。

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分析

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亦是我国现代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理论前身。但社会企业会计自身又存在着独立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传统观点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传统会计与其它学科的有机结合,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和广阔的理论基础,其理论涉及到社会学、哲学、伦理道德学、经济学、会计学、系统论等多门学科。

1、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来研究社会的功能、结构及其发展规律的社会学科。社会学认为,企业是一种经济个体,同时亦是一种社会关系的集合体。然而,在传统会计理论下,企业则仅仅被认为是一个经济个体。社会学理论认为,必须把社会看作一个整体,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和角度才能认识到社会各种组成部分之间的深层关系。社会学研究各种不同的社会现象与问题,其中许多研究内容关系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如劳动人口和就业问题、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

2、哲学理论

哲学理论是人类智慧中关于人的思维与世界相互联系的原始理论,是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中最基本的理论,它为社会责任会计理论提供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原始方法论。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的哲学核心实质上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共同和谐发展,应在遵循自然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推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共同可持续发展。然而,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工业革命产生的环境问题日益加剧,这促使人类不得不重新定义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当前,在产业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类仅仅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而未考虑到世界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的整体,这样的观念意识造成了非常多的环境问题,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以上观点是当今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依据。

3、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构建信息披露制度的理论基础。20世纪初期产生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并在弗里曼等学者推进发展下,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了对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举足轻重的基础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不应该仅仅由股东或其他单独个体主导,更应当符合政府、社会、供应商、客户、员工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因为企业本质上是一种受市场环境与社会影响的组织。根据相关利益者理论,企业在努力谋求自身进步的同时,也要与社会各方利益相协调。

三、我国现代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议

1、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角度

我国现代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仅注重现有投资者的传统会计目标是其缺陷之一。市场化的发展将使企业的股东结构日趋多元化,这就要求企业不仅仅要考虑现有股东获得信息渠道的便利,更要注意将企业介绍给潜在的投资者,吸引潜在股东的眼球,增强其发展潜力,以扩大企业的资本规模。随着我国信息网络产业的发展,潜在股东从企业获得信息成为相对容易的事,因此潜在投资者必将成为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利用会计相关分析软件可以全面地分析企业内外部的经营发展状况,并向会计信息使用者充分地披露企业有关盈利预测、未来发展前景、现金流量的信息,回答用户、潜在信息使用者等利害关系人最关心的问题。

2、从会计信息呈报的内容角度

我国现代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从着重呈报最终经营成果信息扩展到呈报企业的背景信息和前瞻性信息为主、从着重财务信息扩展到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并重。但是,当前的会计业务流程是无法满足以上需求的,这也是当前成本会计模式受到非议的主要原因。同时,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可以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经营思想,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非财务信息将给用户提供许多不同的信息,从而弥补财务信息的不足。因此,必须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掌握计算机技术,并对目前的会计业务以及流程进行重组,最终达到当前的会计目标要求。

3、从保障网络会计信息披露安全角度

我国现代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社会责任要求在利用会计信息的同时,保障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的安全。当前,信息的传播渠道广泛,网上信息披露也有许多好处,但会计信息数据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网络会计信息披露在给企业带来财富和商机的同时,也有可能把企业带进安全的陷阱。在网络会计信息环境下,资金的安全、信息的安全也将成为企业财务的重要问题。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权威调查显示,美国每年因为网络信息安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的安全威胁来自企业内部心怀不满的员工,其次是黑客,最后是竞争对手。由于网络会计信息交流公开化程度较大,信息使用者和操作人员干预系统的机会增加,再加上网络信息系统使用的是共用通讯线路,系统所面临的安全隐患必然增加。因此,不论是有意的攻击还是无意的失误操作,都将给网络会计系统带来巨大损失,增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会计信息也因此产生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4、从社会责任会计实施角度

我国现代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社会责任要求采取逐步推广的方式进行。社会责任会计能否有效实施受到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方法和计量手段、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社会公众对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社会责任会计披露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容易计量和实施的社会责任,应强制企业披露;对因其它原因不便统一规定或难于计量的社会责任,可采取自愿披露或建议披露的方式,比如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以稀缺原料进行工业生产的行业、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化工行业以及与人身健康密切相关的医疗和食品行业等试行社会责任会计。综上所述,应当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推广社会责任会计。在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形式上,可先采取文字叙述的简单方式,待相关条件成熟时再实施社会责任会计独立报告形式。同时,政府可以先要求大企业披露其社会责任信息,然后逐步向中小企业推广。

【参考文献】

[1] 唐建: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6.

[2] 宋献中、龚明晓:公司会计年报中社会责任信息的价值研究[J].管理世界,2006(12).

[3] 袁蕴、牟涛: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综述[J].财会月刊,2007(9).

[4] 刘勇: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西北大学,2007.

[5] 田昆儒、康剑青、宋东亮:中国社会责任会计问题研究综述[J].会计之友,2007(12).

[6] 迟德强:海外企业社会责任披露制度及借鉴[N].证券市场导报,2007-08-23.

[7] 阳秋林、黄珍文、曹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责任会计势在必行——关于我国现行企业实行社会责任会计情况的调查报告[J].南华大学学报,2002(4).

企业信息化相关理论篇10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会计信息应满足或达到的基本质量要求,也就是会计信息为满足规定或者需要而应当具备的基本特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能够帮助财务人员辨清有用的质量信息。根据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规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包括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重要性、及时性等很多特征,其中,:相关性与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这两个特征都对会计信息的有用,对于可靠性与相关性的正确理解可以帮助财务人员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理论学习,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措施,供同行参考。

一、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存在的问题

1、会计目标理论和财务报告的相关性。相对于财务报表的内部使用者而言,管理人员的信息需求与传统财务报表的差距逐渐扩大,许多管理者正在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现在很多公司也维持两套不相容的财务帐薄:一套包括传统的分类帐与控制在内的正式会计系统;一套是由管理者建立起来的完全独立的信息网络。在决定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业务交易与企业决策的时候,管理人员将后者中的信息作为基础信息考虑。对于财务报表的使用者而言,传统的会计报表太简洁,只有通过企业对外披露财务报表和附注,,信息使用的人员很难系统分析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情况。

2、会计信息数据反应简单化。已有的企业报告反映的主要是企业财务信息,其揭示的范围仅仅局限于财务会计确认与计量的交易和事项,而忽略了财务信息的重要性。由于企业环境和自身也在变化,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作出预测,靠过去的财务数据是不够的。而一些非财务信息比财务数据更能揭示了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国际贸易之间的财务信息加大,这些非财务信息有利于提高交易的可能性。结合现有的企业提供报告主要体现企业本身的性能,而忽略其他许多方面的信息,如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企业对环境的影响等。这是由工业经济时代特征的决定,但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企业评价标准不会局限于企业的经济效益。信息使用者使用现有的会计报告,很难综合、全面的评价企业。

3、会计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的缺陷。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要素将主要由资本和劳动力转化为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识、人才将会成为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一生产因素转化的必将带来会计环境的变化,也必然会对会计提出新的目标、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目前, 会计面临的客观环境主要具有金融市场多样化、信息市场化、人力资本化、计算机网络化、经营形式多样化的特征。面对变化的客观环境,我国会计自身的功能和结构怎么变化,如何适应这种变化的客观环境,是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中国传统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以物质和货币为目标,它反映的资产内容狭窄、产权观念陈旧、特别是经济对人力资源价值认识不足。应建立人力资本为中心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创新体系,以丰富传统财务会计的内容。

4、会计理论体系本身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会计理论是人们通过会计实践总结概括出来的,用于指导会计实践活动的系统的知识体系。财务会计理论来自实践,并且高于会计实践,并反过来可以规范和指导会计实践的一系列规范性的概念框架。市场经济要求有和他们相适应的会计核算处理系统,也需要有和它适应会计理论体系。确保会计理论前后一致性的前提是选择正确的逻辑起点。然而,流行的“会计本质起点论”、“会计对象起点论”、“会计假设起点论”、“会计环境起点论”、“会计目标起点论”等都不能构建科学的理论体系。这还没有建立科学的会计理论体系的情况下,研究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的因素和改善措施就会缺乏根源性,这样会计理论体系本身就会对会计信息产生影响。

5、会计报表的编制有很多的主观性。根据会计报表的定义、会计报表是企业、单位会计部门进行日常核算的基础上编制的,全面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根据定义,在准备财务报表前,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确保会计报表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准确、及时、完整的日常会计核算工作是准备工作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会计报表的编制应主要依据企业日常会计核算。但由于会计报表结果的性能,在会计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强烈的主观性。如资产负债表的数量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合计一致,如果日常核算完全准确, 那么自动核算系统会出现一致的结果;而日常核算只要有一笔金额和科目的错误,它就可以使报表两边的不平衡,那时财务人员会通过手动调节保持资产负债表的左右两边的平衡。特别是现金流量表,复杂的计算方法让财务人员伤透脑筋,,最终只有通过根据计算结果向前推算的方法来确定各项业务活动的现金收入和支出。

二、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措施

1、完善财会法律法规体系。当今时期内,我国的有关会计法律法规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不够完善,我们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可以通过立法制定行对应的法律法规,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例如修订后的《会计法》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为了更好地发挥会计法的强大作用,一定要有配套的法规加以配合。应该相应修订刑法、公司法和证券法.特别是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发现作假要采取果断的惩罚措施。优化会计职业道德环境,制定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规则及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为会计监督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加大对财务人员的财务造假的惩罚力度。造成会计信息可靠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财务造价师导致的,所以应当加大有关部门的执法力度,对于各种贪污、腐败的财务造假现象,应当严惩不贷。

3、健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督机制,确保会计信息再次进度机制作用的发挥。通过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能够减少蓄意造假的概率,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要明确会计主体的地位,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企业信息化相关理论篇11

一、引言

长期以来,“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思想和“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受此观念影响,会计目标主要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代表性观点。然而,现实中的企业实践与这一理论并不符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不仅仅依赖股东的权力。特别是崇尚利益相关者管理思想的德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得不让人们重新反思企业究竟是谁的企业,企业究竟应该为谁服务等问题。事实上,正是由于忽视了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股东至上”的企业观正面临着理论困境,在管理实践中也面临着众多悖论。因此,在新经济条件下,只有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治理,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才能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公司目标也应定位于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财富和价值,并在中间分配剩余价值。会计目标的发展强烈受到会计环境变化的影响。会计目标是会计系统运行的方向,是构建会计理论的起点。然而,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出现和利益相关者治理思想的日益普及,建立在传统企业理论基础上的会计目标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以现有会计目标为起点而构建的会计理论体系越来越难以概括会计实务、解释会计现象。因此,亟需建立一种符合利益相关者利益需求的新会计目标体系以指导会计实务,本文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契约理论,从利益相关者权益保护角度出发,提出建立新的会计目标体系。

二、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契约性质

(一)企业契约的理论发展——由古典契约理论到社会综合契约理论 关于契约的系统分析是由美国法学家麦克尼尔完成的。麦克尼尔按照契约的条件将契约分为古典契约、新古典契约和关系契约。结合前人研究经济契约、法律契约与政治契约之成果,雷光勇(2004)将契约理论的演进划分为古典契约理论、新古典契约理论与现代契约理论。“股东至上”的传统企业理论和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都强调企业的契约特征,只是“股东至上”的传统企业理论中的企业契约属于新古典契约,而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所理解的企业契约是利益相关者关系契约。现代企业契约理论始于科斯的《企业的性质》(1937)的发表,在其中指出“企业的本质特征是对市场的替代”,这种替代是由于利用权威关系间接定价,节约了交易费用。在此基础上,经济学家又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契约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研究,阿尔钦和德姆塞茨(1972)指出企业契约中所存在的团队生产与监督问题,并提出企业与市场的区别在于信息流的差异;詹森和麦克林(1976)则从关系的角度详细分析了企业中所存在的利益冲突和监督控制问题,并将企业的性质定义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张五常(1983)认为企业不过是以要素市场的交易契约代替了产品市场的交易契约;格鲁斯曼与哈特(1986)将企业契约理论进一步完善,将企业的性质定义为企业是一组不完全契约。尽管他们从不同视角来定义企业,但是他们都公认企业的本质是一组契约。应该说,借助契约来解读企业,是科斯企业理论的重大贡献。也正是在此意义上,现代企业理论又被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然而,传统的企业理论关注的仅仅是经理人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并认为企业是由股东所拥有的,更强调企业与股东的契约、企业与经理人的契约。一个企业能否存在,股东的投入和经理人的经营管理固然重要,但是,它们只是企业存在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企业之所以能够存在,它不仅与股东和经理人有关,而且与债权人、员工、供应商、顾客、政府和社会公众紧密相关。反过来,企业的生存与否以及发展如何,也与他们的利益相关。唐纳森(Donaldson)和邓菲(Dun fee)(1994)提出的综合社会契约理论对企业形成的原因及其存在的合法性问题有了更好地注解。他们认为企业是通过与所在社会建立社会契约而得以合法存在的[3]。在现实社会中,企业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与社会建立了契约关系:企业雇用有技能和经验的人作为员工,意味着与他们签订了员工契约,应为他们的劳动支付酬劳并保证他们的安全;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企业与顾客订立了契约,顾客为产品或服务给付报酬,企业应提供与顾客期望相一致的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企业与供应商订立契约,意味着他们之间存在着供货与付款关系,这些互惠契约建立起了企业与社会相互间的承诺和信任关系。在综合性社会契约理论中,企业与社会成员订立的契约实际上就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订立的契约。企业对于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都是由社会契约关系所规定的。而这种社会契约既包括显性契约,也包含隐性契约,企业必须按照契约来处理企业与股东、债权人、员工、顾客和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二)企业契约理论的新高度——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契约理论 从上述企业契约理论的发展描述中,可以发现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综合社会契约理论为利益相关者理论提供了伦理基础。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与“股东至上”主流理论相对立的一种企业理论,与“股东至上”理论的核心思想不同,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企业不仅要为股东利益服务,同时还要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负责。如果企业对除了股东利益之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理利益要求不作慎重考虑且尽量满足的话,那么这种企业的长久生存和持续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企业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企业利益相关者通过契约将相应的资源投入到企业中来。从这个角度分析,企业是利益相关者参与的一系列契约的联合体,其中利益相关者包括所有企业赖以生存和利益受企业影响的主体,本文称之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契约理论。利益相关者契约理论包含了比一般契约理论更广义的契约范围,意味着承认参与企业各利益相关者主体具有对企业的平等、独立的权益主张。而视企业为契约组合也已暗含假定,缔结企业契约的所有当事人都是独立平等的产权主体,有权利从未来的交易中获取自己的产权权益和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以保护自己的权益,片面地将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赋予一方是不符合市场公平原则的。新古典企业理论和现代契约理论都是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公司治理的目标,然而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发展,公司治理的目标已不再局限于股东利益最大化,更为广泛的相关者的利益逐渐被纳入到公司治理的目标中。利益相关者契约理论认为股东只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之一,不应把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限定为企业与股东的关系,而应考虑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因此,企业经营目标应该是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多重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综上所述,利益相关者契约理论认为,企业不能仅仅对股东负责,而应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企业不能仅仅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应承担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在内的多项社会责任。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29个州相继修改《公司法》,从法律上明确了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并应予以保护。中国证监会2002年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81条规定:“上市公司应尊重银行及其他债权人、职工、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因此,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法律法规制定部门、上市公司越来越认识到保护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随着他们理念的转变,通过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会计信息来帮助企业利益相关者保护其合理权益,将带给企业的是较低的交易成本和较高的企业价值。

三、企业契约、会计信息与会计目标

(一)会计信息是企业契约关系存在的基础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契约规定了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企业获得了利益相关者投入的资源,也就有义务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关于企业的一切真实的信息。由于企业的契约参与者都希望凭借自己的投入获得相应的报酬,他们都有动机和能力对会计信息施加影响,从而得到有利于自己的企业价值分配方案。会计信息是由会计系统生成的,是契约各方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只有企业契约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得到满足时,企业契约关系才能维持平衡,企业才能可持续发展。契约中各利益相关者是根据会计信息来进行决策的,契约中的某一方觉得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满足时,可能就会退出与企业的契约,而另一些主体可能会觉得有利可图而进入契约。企业的契约关系具体体现为企业与利益相关各方之间的契约关系,如企业与经理人员、债权人、员工、顾客、供应商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契约关系。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各方之间所存在的一系列契约关系中,联结的基础是作为会计信息载体的财务会计报告。也就是说,会计信息是各种契约关系存在的基础,也是评价契约履行情况的依据。如企业的股东会依据企业的会计信息决定是否继续持有股票;一个潜在的投资者会根据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决定是否购买该企业的股票而成为其股东;一个潜在的债权人会根据企业提供的信息决定是否给企业提供贷款。

(二)会计目标是为各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 各个契约当事人在订约时,通过拟订各项条款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大量研究也表明这些契约条款绝大多数都与会计信息特别有关(Coase,1990)。然而交易的日益复杂性使得契约的利益相关者各方产生了对促成契约公平签订的会计信息的需求。可是,现代西方会计研究似乎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会计信息的契约观点,而更重视会计信息的估值视角。资本市场中契约的核心是市场参与者(尤其是投资者)对于资产价值的评估,估值就成为所有资本市场中契约的核心内容之一。Penman(2006)也提出股东是因为以下两方面的原因需要会计信息:估价和受托责任。因此,现实中的会计提供信息时更多地关注股东或投资者的需求和利益,而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则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没有强调员工、政府的利益,而这也正是会计目标要发展的方面。综上所述,会计除了向股东提供会计信息外,还要向债权人、员工、顾客和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各种不同的信息。会计信息是企业契约能够达成的基础。关于会计在企业契约中的作用,夏恩·桑德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计量各个主体对企业资源集合的投入,二是确定并支付每个主体的约定利益,三是把其他主体履行约定义务和获取约定利益的情形告知相应的主体,四是帮助维持一个缔约地位和由占有者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流动的市场,以使一个主体的辞职或届满不会危及企业的存续,五是向所有参与者提供证实的信息的共同知识,以便进行协商和拟订契约。夏恩·桑德的归纳为我们理解契约视角下的会计属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要正确认识会计目标,必须结合利益相关者契约理论,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到企业会计目标的本质。

四、现代企业契约理论下会计目标的局限性

(一)受托责任观的缺陷 受托责任产生于委托关系,委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既存在于股东与经营者、股东与债权人之间,也存在于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还存在于企业内部的各个层级之间。而会计目标之受托责任观更多强调的是狭义的委托关系,即作为委托人的出资人与作为管理者的人之间在契约中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传统会计目标对于受托责任的研究强调“对股东的责任”,忽视了“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员工、顾客、供应商、政府等)的责任”,忽视了与之相对应的“利益”和嵌入于受托责任契约中的社会关系网络。随着利益相关者治理观点的逐渐发展,受托责任的内涵也应逐步扩展到广泛的“社会责任”。因此,现行的会计目标应将对股东负责的狭义的受托责任观转变为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的广义的受托责任观。将与利益相关者相对应的利益纳入受托责任研究范围是实现企业所有权合理配置的必然要求,也有利于实现各产权主体权责利的对应统一。

(二)决策有用观的批判 第一,决策有用观注重为股东和债权人提供有关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方面的信息,而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重视不够。目前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和IASB与FASB联合概念框架中关于财务报告目标的描述也更多地强调资本的提供者(现在和潜在的主体投资人、贷款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本文认为,虽然股东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对股东或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也是目前公司治理的核心所在,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并非只有股东,不能以会计信息对股东的有用性来取代会计信息对其他信息使用者的有用性。第二,决策有用仍然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流于形式,导致会计信息提供者提供的信息可能对任一信息使用者都没有太大用途,也不利于信息使用者的监督。而契约则是一个更具体的概念,契约的签订、执行和解除都需要会计信息,有利于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和各契约利害关系人对信息提供者的监督,此时会计信息的外部性最小,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第三,决策有用观的前提是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实践证明,无论是西方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还是对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市场经济国家,资本市场都不是完全有效的。信息的质量是决定市场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如果信息不完美,例如,会计信息如果不完美,那么市场的有效性就受到限制。即使会计信息得到改善,有助于个别决策者更好地做出个人的资源配置决策,也未必会改善社会整体的经济福利。Lehman(1995)曾指出,决策有用观使会计抛弃了它的道德责任,将责任推给了外部的市场机制,而面对现有的社会和环境问题,以市场为基础的决策有用观存在根本性的问题。综上所述,会计目标是随着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而变迁的,“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都只是片面地以委托方即股东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作为会计目标,而忽视了其他利益相关者(如供应商、顾客、经营者、员工、债权人、政府等)的信息需要。这两种观点均不能完整地说明企业的会计目标。要想正确地认识会计目标,我们亟需对会计目标进行重构。

五、利益相关者契约理论下会计目标的重新定位:权益保护观

(一)利益相关者契约理论下会计目标的确立标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企业理论的发展表明,企业的经济性质正在从生产性向契约性转变,企业的增长方式也正在从单一的利润增长到可持续发展转变,企业的治理结构也正在从股东单边治理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转变,这些变化启示我们,企业不但要重视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只有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才是企业经济活动理想的目标和价值追求。新古典企业理论将企业视为一个生产函数,是一个把稀缺性资源以有效率的方式转化为满足人类需求的产品装置,企业经营的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不得不对各种社会问题给出回应,越来越多的管理学和企业伦理学研究表明,生产也许并不是企业的唯一社会职责,企业也是一个“社会存在”,同时也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因此,企业的目标应该具有“双重性”的含义,即二元目标:企业首先是一个生产性组织,首要目标是生产效率或利润的最大化;其次,企业也是一个社会性组织,也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保证社会责任最大化,企业应该在利润最大化和社会责任最大化两个“极点”间寻得某种平衡,从而实现总体社会福利水平的最大化,也就是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会计目标与企业目标是紧密相关的,企业理论的发展导致企业目标的演变也必然影响到会计目标的变化,而委托理论和现代契约理论下的会计目标,无论是受托责任观抑或是决策有用观都更多地强调股东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忽视了其他利益相关者会计信息的需要;更多地强调股东的利益,而忽视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更多地强调经营的效率,而忽视了社会公平。利益相关者契约理论下的会计目标定位体现为不仅要关注股东的利益,也要满足对企业投入特定资源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需求。会计应该越来越反映企业利益相关者权益实现及其保障情况的信息,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会计目标的定位应该注重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以便更加有效地解释和指导会计实务。

(二)利益相关者契约理论下的会计目标定位:权益保护观 企业是利益相关者参与的一系列契约的联合体,而财务会计是为构成企业一系列契约的签订、达成和存续提供信息,为签约各方提供决策依据,因此,会计系统就应该提供为各利益相关者需要的信息,维护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我们将之称为会计目标的“权益保护观”。这里的权益是指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相关利益”,是指在一个企业或一项活动中的利益关系或份额,是一种对应得物或应得权利的要求权。这种相关利益实际上是一种广义的权益,既可以是以投入资本为基础,也可以是以法律或道德为基础;既可以是对财务利益的要求权,也可以是对非财务利益(如安全性、工作条件、环境保护等)的要求权;既可以是法定的权益,也可以是道义上的权益;既可以是显性的权益,也可以是潜在的权益。“权益保护观”是企业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强调会计信息在监控和履行组成企业的各个利益相关者主体之间的契约中的作用,把促进契约的履行作为财务报告的目标,注重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和保障情况的反映和监督。传统的会计目标确定,以委托理论和股东单边治理为基础,遵循“股东至上”的逻辑,以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为标杆。会计目标之“权益保护观”则是以利益相关者契约理论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为基础,追求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企业应当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群体的日常优先权,合理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优先权。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利益相关者契约理论所追求的既不是由股东单边决定企业目标选择的权利、利益的分配,也不是一味地追求由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决定企业目标选择并平等地参与权利、利益的分配。其宗旨在于促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使企业制度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 “权益保护观”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利益相关者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所有利益相关者实现自身权益主张的载体,而不仅仅是股东达成自己目标的工具。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拥有产权是缔结契约的前提,因此企业利益相关者必然是企业产权拥有者。由于作为企业契约基础的产权是有条件的权利,因此每个契约当事人都只能且必须在有效范围内主张产权,产权主张必须考虑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必须以不能损害他人的权益为前提。作为众多利益相关者之一,股东的权益主张同样必须以不妨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主张为前提。企业的目标是实现缔结企业契约的所有产权主体的产权主张,而非仅仅为了实现股东的权益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第二,权益保护观强调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其权益实现和保障情况的个性化信息,为企业契约的签订和执行情况提供会计信息,直接体现了产权主体的权益。与“决策有用观”单纯注重经济效率相比,“权益保护观”重视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的统一,认为公允性是财务会计信息首要的质量特征。威廉·比弗(William H. Beaver)认为,财务报告有许多潜在的经济后果,如个体间财富的分配、累计风险水平与个体间的风险分布、企业间的资源配置等。这些后果可能对不同的利益关系人形成不同的影响,从而产生利益冲突。财务呈报制度之间的选择,可以在本质上看成涉及利益关系人之间平衡的一个社会选择问题。贝克奥伊(Belkaoui)也指出,“会计目标的形成是以解决信息市场中现时存在的利益冲突为基础的。……财务报表是企业、用户以及会计职业界这三个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利益相关者契约理论下,财务报表应该是管理层和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权益保护观”就是要平衡保护各个契约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从而促进契约的有效履行。由此可见,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和权益保护观在理论上存在着差异,本文对以上三种观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具体如表(1)所示。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基础,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权益保护观”能有效保护各利益相关者产权主体的权益,有利于企业交易成本的降低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融合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观点,更具有综合性。其实,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就其本质而言,也属于利益相关者权益保护观。随着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和公司治理的内涵、外延不断扩大,会计不再仅仅向股东这一唯一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是向企业各个平等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以维护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但“权益保护观”下的后续问题如会计主体的确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告的内容,会计准则的制定权,会计政策的选择权等将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江若玫、靳云汇:《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应用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雷光勇:《会计契约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3]白云霞、吴联生:《企业契约的利益相关者模型》,《财经论丛》2005年第5期。

[4]刘浩、孙铮:《公允价值的目标论与契约研究导向》,《会计研究》2008年第1期。

[5]王竹泉:《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性与会计信息质量——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当代会计评论》2008年第2期。

[6]夏恩·桑德著,方红星等译:《会计与控制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沈洪涛:《公司社会责任与环境会计的目标与理论基础》,《会计研究》2010年第3期。

[8]黄晓波:《广义资本会计理论研究》,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年版。

[9]艾哈迈德·里亚希-贝克奥伊著,钱逢胜等译:《会计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王竹泉:《利益相关者会计》,《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11]张力:《企业性质、资源配置与会计目标》,《财政研究》2010年第1期。

[12]陈宏辉、贾生华:《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演进与发展:基于综合性社会契约的理解》,《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12期。

企业信息化相关理论篇12

摘 要:在21 世纪,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被广泛应用,引发了全球范围的信息革命。信息技术为会计信息的处理技术带来了根本性变革,同时也为会计职能的进一步拓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会计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与企业外部其他系统充分共享和交换信息,作为与会计高度融合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发展为计信息化已成必然之势。会计人员能否主动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是其能否立足21 世纪会计领地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分析会计信息化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研究会计信息化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的对策,希望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 :信息技术;会计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094-02

收稿日期:2015-02-10

作者简介:丁洪迪(1992-),男,黑龙江佳木斯人,本科。研究方向:管理学。

一、会计信息化的含义及特征

(一)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信息社会对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是企业会计顺应信息化浪潮所做出的必要举措。它是网络环境下企业领导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解决会计电算化存在的“孤岛”现象,提高会计管理决策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

(二)会计信息化的特征

1. 集成性

会计信息化运用软件集成采购、销售、生产、库存与财务,避免了数据的重复输入,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互动性

会计信息化中互动的表现是多方面、全方位的。一是企业内部组织、员工间的互动。内部的交流合作可以激励员工,让员工主动参与会计管理活动,缩短与员工间的距离,以期达到更好地发挥合作精神,创造集体智慧,提高工作效率;二是企业与其他外部单位及个人的互动。企业与投资者、债权人、金融机构等,同样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相互了解、互相监督,并建立稳定的伙伴关系,互相配合、支持,形成互利协作的关系,进而实现各自的目标;三是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互动。政府在制定会计制度、监督企业的财务等方面都会影响企业。同时,政府的工作离不开企业的发展现状,企业同样也影响着政府的判断与决策。

3. 实时性

利用企业的信息网络,可以使会计信息接受全社会的监督,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政府和企业需要外部会计信息,以便可以在线查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并提供分析和预测系统,让企业内部和外部分析和预测企业的财务现状。也可以建立一个完善的功能预测和决策的强有力的支持系统,让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合理的预测,帮助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定。

4. 共享性

会计信息化使同一信息的电子数据形式能够被各个需求方无障碍地解读和利用。会计信息的共享有两层含义:分享他人的信息和将我们的信息与他人分享。

5. 重构性

会计信息化按照不同的信息模型构造不同的信息输出报告,以满足会计信息需求者的需要,利用会计信息预测企业的未来,并帮助信息使用人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会计信息化管理在企业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管理的方法比较落后

会计电算化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和使用,发展成一个良好的办公工具是其必然的趋势,也是未来会计机构的运作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使得会计电算化统一安排,企业部门资本流动、账户细节都可以和其他企业进行比较。

(二)缺乏创新性

会计电算化虽然使用方便,但成本相对昂贵,但我们要测量其优点和缺点,抓住会计电算化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会计电算化的优点远大于缺点。现在企业为了省钱和节约,在对自身财务方面只是随便寻找一种管理模式,这显然是不可取的。企业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速度很快。如果企业盲目地应用其他企业原有的模式,将极大地阻碍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也给自己的企业发展带来诸多问题。但会计电算化创新并不意味着盲目地改变其原有的模式,首先要知道会计方法与传统电算法的区别是什么。传统的会计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使月底和年底工作变得更加复杂。但是,当出现错误的时候,传统的方法可以很容易地找到错误所在;会计电算化虽然人的工作量大大减少,但计算机水平要求比较高,当你收到他们的错误提示时,寻找错误原因就比较困难。因此,企业必须对会计电算化有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创新,有科学清晰地认识,使其适合于企业的发展。

(三)会计信息化相关人才的匮乏

会计信息是现代会计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需要拥有信息技术和会计专业知识的人才才能够掌握。一个会计专业硕士不能掌握现代网络和计算机技术,而不是会计软件在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会计知识的现代信息技术人员能力较弱。从我国人才调查报告分析来看,在中国人才还是非常的匮乏的,会计人才的供应能力较弱,以及专业信息技术以及会计相结合的高端人才极其短缺。从而手工记账人员较多,但真正的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专业,不能满足会计信息的需求,促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是加强相关人才的培训。因此,会计信息化人才的缺乏是制约中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问题。

(四)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较为落后

我国会计信息理论发展远远落后于国外的相关研究。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只有在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会计信息以及会计报告系统的不断深入,审计所关注的问题,企业内部控制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人员关心是做会计信息系统的相关的细节,如何在日常应用处理几乎是空白的。因此,需要继续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是非常关键的,正常情况下下,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的理论分析都是比较片面的。新的会计信息系统应该包括: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以及标准体系,会计信息风险控制制度,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产业人才工程管理系统等方面。

三、提升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对策

1. 引进现代管理理念

充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进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不符合生产方式的要求、企业发展模式的组织结构、全面而深刻的变化,信息化建设应结合企业基础管理信息化建设、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引进和使用先进的管理软件,注意从实际出发,消化和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让先进的管理软件来适应落后的管理方式。会计信息化的实施,是科学管理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统一标准化的管理体系,企业所有活动不能正常运行;另一方面,管理系统的实施需要规范环境。一种新企业管理制度不规范等整个操作过程,将导致整个实施过程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

2. 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对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本质是信息在内部控制五要素的改造,目的是通过部门设置、人员分工、职责、权限和其他形式的发展,内部控制信息技术、业务结构、组织结构和风险,整合结构,基于信息结构的内部控制的建立,组织和管理控制信息化环境的完善。一是创造一个合适的会计信息的工作环境氛围,使得信息能够得到有效的沟通,以适应监督和内部控制信息发展的需要,根据业务流程特点,信息化程度,人员素质,风险的类型大小,企业内部控制结构,组织结构需要利用信息技术相应调整。

3. 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

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主要问题是人才缺乏,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缺乏,这极大限制了会计信息发展和促进国家发展,企业由于这方面的原因,已经形成瓶颈。虽然中国已经采取许多措施来加强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人才需要,但仍有差距。因此,一方面,各级政府需要不断的加强调查研究,实时指导企业会计信息化人才通过政策,加强资金投入,加强培训力度,另一方面,企业应该通过各种渠道来提高员工的会计素质,提高其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工作技能,通过加强相关的教育培训信息,可以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问题,掌握现代会计知识以及管理方面的能力,同时,对继续教育工作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进行分析,实现人才培养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合格人才,才能保证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正常进行,企业信息化才可以有效的提高。

4. 完善会计信息化理论

企业会计信息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会计信息化理论。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变化,为了适应时展需要,必须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理论的研究,完善并健全会计信息化理论体系,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适应时代变化对会计信息化要求。

参考文献:

[1] 钱玲等. 会计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应用[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6):22-23.

[2] 张玉红, 相子国.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模式分析[J]. 浙江财税与会计,2012,(10):20-2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