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传播技术合集12篇

时间:2023-10-16 09:50:10

数字化传播技术

数字化传播技术篇1

中图分类号:J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125-01、一、数字化技术对音乐传播产生的影响

在数字化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下,以互联网、计算机为代表的数字化新技术使得音乐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发生了变化。

(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音乐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

在数字媒体环境中,音乐的传播途径呈现数字化的新形式,这种传播方式使得大众能够便捷、廉价地接触到音乐,同时网络这个平台使得一般大众参与到传播中,因此,大众也成为音乐的演唱者,甚至成为音乐明星。大众还可以通过一些排行榜快速地获取时下正在为受众所接受的音乐,而且大众通过网络交流形成对音乐的“口碑营销”,使得音乐广泛传播。所以,数字化技术环境下的音乐传播为音乐的广泛传播搭建了新型的传播平台。

(二)数字化技术促使音乐文化传向更深更广

在数字化技术营造的环境下,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于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作为大众文化的音乐在新媒体技术条件下,在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上亦有所革新,因此,音乐的文化吸引力在广度和深度上得以加强。从音乐自身的表现内容上讲,一般都是以生活内容为主要的创作题材,对个体心理情感世界的观照为主,强调自我,易于沟通交流,引起共鸣。另外,音乐的演唱一般说来都是音区适当,接近人声自然音域,旋律易记易唱,构简单精致,聆听歌曲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极富自我,对每一份音乐作品,大众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阐释,从而获得一种创造性的满足感。但是,这些只是构成音乐具有很强参与性的因素。作为一种亚文化,最初产生就有自己文化背景,同时它的出现也反映了一部分人的生存状态、价值理念、人生追求、性格爱好。

(三)新媒体技术条件处于消费社会之中,消费社会制造了对音乐的消费冲动

音乐作为大众文化,难逃消费社会之影响。商家们为了让更多的社会群体都能接受他们推出的歌曲,就必须通过制作、录制唱片、广告宣传、演唱会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实现他们的商业目的,这需要一种工业化的生产方式,需要通过多种社会行业的协作“生产”过程才能完成,这就是工业化时代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虽然新媒体环境下制造了非常多的网络歌星,但是,这个范围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多数的音乐还是通过商业化手段推广的。

二、数字环境下音乐传播问题的弊端

数字化技术所营造的环境给音乐带来以上的传播动力,促使流行音乐有了更为深入地发展,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工具,也给大众带来参与文化的空间,虽然仅仅是大众文化,可这种变革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音乐在数字化技术环境下传播的问题依然是存在。

首先,音乐的内容单一,甚至趋同。虽然数字化技术为音乐的传播创造了新的平台,比如网络歌曲、手机彩玲彩信等多种形式的传播方式;而且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为普通大众提供了更多的平台,亦成就了很多音乐歌星。但是当代传播媒介越来越趋向形象传播,由现代传播媒介操纵控制或影响的精神文化活动也因此日益形象化:文学变成了电影中的一连串画面,音乐变成了风景画面或某种环境氛围的背景乃至成为歌星形象的陪衬,关于世界的知识变成了赏心悦目的景观,对生存意义、价值的思索与追求变成了显现个人形象的生活方式。

数字化传播技术篇2

中图分类号:TN949.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7-0000-00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的数字化进程在不断推进。对于广播电视行业来说,如何将数字技术完美地应用到广播电视中去至关重要。

1数字技术概述

1.1数字技术的特征

(1)数字技术多采用二进制,只要是元件所具有的两个稳定的状态,都可以用来表示二进制,所以他的基本单元电路是比较简单的,这就使得对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精度要求不是很严格,允许元件参数有较大的分散性。这一特点易于实现数字电路集成化。(2)数字技术的抗干扰能力强、精度较高。由于素质技术传递加工和处理的是二值信息,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他的抗干扰能力极强,可以用来增加二进制数的数位的精度[1]。(3)数字技术的数字信号易于长期存贮,可将大量可贵的信息资源保存起来。(4)数字技术的保密性好,在数字技术中可以通过加密处理,保证可贵信息资源的隐秘性。(5)数字技术的通用性强,在数字技术中可用标准化逻辑部件构造多种数码系统。

1.2数字技术的具体内容

1.2.1传输过程数字化

传统信息传输受传输距离影响,深受噪声影响。而数字信息是不受传输距离影响的,它是可以重复再生的,通过检错,可以正确消除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噪声干扰造成的错误信息,提高信息的抗噪声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输速度。

1.2.2信息存储过程数字化

传统信息存储中信息失真现象严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失真情况会越来越严重。数字技术实现了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变,借助数据压缩技术加大了数据记录的密度,借助数字纠错技术提高了信息存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2.3数字处理自动化

数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数字压缩技术。在数字化信息传输和存储的过程中,数据压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信息数据之间都存在着关联性,容易出现信息冗杂问题,这就需要对数据信息进行压缩,数字压缩技术是数字技术的核心技术。

2数字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

2.1数字技术背景下广播电视的传播呈现出新特征

数字技术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的产物,数字技术背景下广播电视的传播呈现出新的特征:

2.1.1传播媒介朝着“媒介融合”的方向发展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传播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其发展的新方向为“媒介融合”。广播电视纷纷开辟了与受众沟通交流的新型平台――数字化平台,改变了传统的只依赖于一个沟通平台的局面。在数字技术的大力推动下,广播电视与手机、互联网等不断整合,使得他们在崭新的大平台中实现了融合,使信息传播途径得到最大程度的延伸,扩大了传播范围,提高了传播速度。

2.1.2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特征

传统的媒体,从信息采录到传递给受众中间需要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具有延时性特点,数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信息的同步传播、同步接收,具有即时性特点[2]。这种即时性信息传播消除了不同媒介之间的鸿沟,将影、音、图、文等不同类别信息融为一体,瞬间完成加工,即时传递给受众。

2.2数字技术背景下广播电视的制作呈现出新特点

传统广播电视的技术手段限制了广播电视频道数量的变化和范围的扩大,数字技术的出现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变革。数字技术背景下广播电视的传播出现了新的特征:

2.2.1广播电视的视觉效果趋向于立体化

广播电视得以持续发展的技术基础是媒体技术的发展。目前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是媒体技术中的3D技术[3]。3D数字技术将广播电视新闻带给人们的视觉效果转向立体化效果。电视研发工作也在大力应用3D数字技术,进入立体电视生产阶段。3D数字技术对人们的视觉冲击越来越大,传统的2D电视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立体化视觉效果的需求。

3D立体化广播电视媒体最终将得到普及,3D技术会覆盖电视屏幕以及电脑屏幕,。对于广播电视来说,“如何充分利用3D数字技术制造立体化视觉效果来吸引观众、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这样有利于增强现场感和真实感,能使广播电视获得更多的受众。

2.2.2广播电视的制作方法趋向于数字化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内容的采录越来越趋向于数字化。数字化采录设备代替了传统采录设备,工作人员多使用数字摄像机,数字摄像机中白平衡的设定、跟拍以及对焦等都已经实现了智能化,避免了传统的复杂性操作,并且能保证内容采录的即时性,便于更好、更快地采录高清图像资料。数字技术还打破了传统线性编辑的不可调整性,工作人员可采用计算机对采录内容进行合成处理,提高了广播电视制作流程的灵活性,从而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另外,数字技术还实现了广播电视制作过程中信息传输的数字化。传统的信息传输依靠于交通工具,将现场采录信息传递到电视台,而数字技术是通过卫星通讯、数字网络以及高速光纤等传输的,传输速度大大提高。

2.2.3广播电视的内容趋向于深度化

数字技术使得广播电视实现了即时性特效,因此,仅凭时效性来争夺受众的方法已经过时。要使自己的广播电视节目立于不败之地,节目制作组就要在内容深化上努力,以纵向优势赢得更多受众。

3结语

综上所述,经历过数字化变革的广播电视正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受众的面前,数字技术的发展给广播电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广播电视行业应紧紧抓住这个发展机遇,不断提升自我,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海光.浅谈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10):216-216.

[2]虎正峰.浅谈数字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2,9(9):21,25.

数字化传播技术篇3

中图分类号:G2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104-01

一、网络数字化的广播电视技术简介

1、网络数字化和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过程

我国电视广播技术的发展过程有三个阶段:初期阶段,电视广播技术主要采用时间轴取样的方法,通过信号模拟完成电视节目图像的传输过程。在初期阶段之后,为了改善视听效果,使用幅度调制的方式,并且将之分成奇偶两场,但电视信号常常受到外界干扰,效果并不理想。到了现在,由于科技的发展,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数字体制信号成为主要的传播方式,数字信号的优势包括抗干扰性和保真性较好,能够即时改善图像质量和二维滤波,在传输过程中,伴音信号和图像信号能够重复使用等等。

2、网络数字化时代,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现状

广播电视系统由数字信号广播(DBA)系统、多媒体数字广播(DMB)系统、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系统、数字视频广播(DVB)系统、数字电视和流动数字广播(DMB-TH)系统为基本构成,通过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的数字化得以实现。

在网络数字化时代,我国电视广播技术发展的现状主要体现在网络化角度和数字化角度两个方面。网络化角度是指广播电视走向网络化,通过网络载体传播广播电视技术,能够推动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程度,建立起一体化的网络系统,实现信息的反馈和共享。数字化角度是指借助数字电视推广广播电视,2002年时,普通数字电视和高清数字电视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使数字化电视遍布千家万户,因此,数字化已经成为广播电视技术的核心所在。

二、网络数字化时代,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优势和前景

1、应用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优势

互联网已经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带来了更加先进的生活模式,同样为广播电视技术带来了新的优势。广播电视将网络作为主要的信息传播载体,能够有效提升广播电视的传播质量和传播速度,增加人们获取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信息交流和共享。在信息传播内容方面,在广播电视传播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有效抵抗了外界的干扰,提升应用效率,保证传播内容的稳定性和传播效果。[1]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网络数字化应用为广播电视带来了许多优势。通过网络资源共享和交流模式,使远程编辑工作得以实现,优化编辑流程,缩减节目制作和编辑需要消耗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数字化传播的信号稳定,音频效果优良,视频画面清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声色画面的要求。通过互联网技术搭建网络平台,使观众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观看节目,能够维系受众对广播电视的满意度,增加依赖性和黏性,为广播电视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A。通过在数据库中快速选出需要的信息,对信息进行整合与加工,带来让人们喜闻乐见的有价值信息,及时传播最新资讯,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化的优势与作用。

2、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前景

整体来讲,广播电视技术以网络化和数字化作为发展方向,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首先,广播电视技术虽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是需要不断进行摸索,通过对技术的优化和扩展市场需求,可以加快广播电视的发展进程,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推动广播电视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其次,广播电视技术带来了观看途径的多样化,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观看节目,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节目喜好的节目,信息传播从单向推送逐步发展成为双向互动。现在多终端的信号传输模式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收看节目,只要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数据传输方式,无论通过手机、电脑、平板,还是处在公交车、电梯电视、户外大屏幕的环境中,都能不受制约地收看广播电视节目。

最后,我国还需要加强对广播电视技术的研究,加快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速度,促进广播电视系统和计算机系统的融合,培养技术型人才和研究人员,使广播电视技术借助科技的力量迅猛发展。

三、网络数字化时代,广播电视技术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1、网络数字化时代广播电视技术发展面临的问题

(1)发展模式与数字化要求不完全相符。

在我国,广播电视产业收到计划经济影响,具有一定垄断形式,它的发展模式是落后的、独占资源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滞后性比较强,不符合数字化发展的需求的背景需求。在新的时代,资源分配的主要依据应当是通过创意特征而非计划分配,这种老旧的发展模式和分配方式,会阻碍到广播电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缺少资金和政策扶持。

广播电视虽然是信息传播的主要舞台,是思想的喉舌,从开始至今始终以公众服务的形式存在。但广播电视技术要想得到进一步改革,从技术研发到设备更新都必然需要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在2006年颁布的文件中,将广电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和资金作为发展的重点,这是一项良好的进步。虽然在目前的情况下,鲜少得到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广播电视行业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取得相应的资金和资源,努力争取政策和体制方面的支持,积极培养人才,抓住时展的进程,及时更新各种观念。

2、对网络数字化时代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建议

(1)健全网络服务机制,加强网络环境建设

网络服务是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重要载体,想要发展广播电视技术,就要保障网络服务的质量,优化网络技术和网络环境,尽量减少网络衔接不当的问题,利用光纤网络提高信息传输速率,实现广播电视网络和IP技术的有效结合。[2]

(2)整合信息资源,构建多层次业务体系

广播电视业务需要与网络进行结合,在与新媒体的竞争当中,可以把广播电视业务分为普通传播类节目的基本业务、对广播电视进行扩展的扩展业务,和主营多层次数据业务的增值业务。重视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管理,沟通广播电视行业与其他行业,努力开辟出新的发展途径,推动广电行业的市场化和商业化进程。

(3)推广数字机顶盒,创新技术标准

如今,数字电视系统已经应用在了在大部分地区。数字机顶盒作为广播电视技术最主要的传输媒介,是敦促数字电视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展示途径。

要推动广播电视技术发展,除了重视技术条件,还应当认识到技术标准的重要性,通过合作创新,合理规划行业内的核心技术标准,提高技术能力,始终跟随时代的步伐,使网络数字化时代的广播电视技术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数字化传播技术篇4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56-0095-01

目前,广播电视传媒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数字电视的诞生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感官以及视听需要。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出现,为推动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

传统电视信息和图片的传输通过模拟信号来完成,这种方法容易受外界信号干扰,无法保证播放质量。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广泛的应用,电视信号传输借助该技术将传统的信号传输转变成数字信号,有效地避免了外界因素的干扰,从而保证了信号传输质量,同时,网络数字化技术在传递数字信息的过程中还能产生其他方面的特效,如立体式声音,画面清晰等,因此,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运用网络数字化技术传播广播电视信息,可以提高广播电视的收视率,为广播电视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2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优势

在广播电视编程中应用网络数字化技术,可以简化远程编辑流程,使编辑工作变得更为容易,在具体操作中,相关操作人员可以将事先需要的编辑信息从网上下载下来,然后通过编辑体系对其进行再加工,完成之后传输到编辑处,如此,远程编辑就完成了。但受一些技术使用范围的限制,远程编辑技术还不够完善,为了更好地完成此项工作,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对广播电视技术进行深入地研究,以突破远程编辑技术的应用缺陷,从而提升网络数字技术的应用效果。

2.2 实现了资源共享

在广播电视进入到网络数字化时代的同时,广播电视信息也实现了资源共享,为提升传播效率创造了条件。广播电视与网络共通,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简化了制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信息资源达到高度共享的装态下,方便了相关信息活动的进行。同时,在制作过程中,很多活动还可以按照自身所属的部分进行空间划分,从而提高节目制作的质量。

3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特点及优势

3.1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特点

3.1.1 趋向数字化发展

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广播电视技术由传统技术模式向现代技术模式转变,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出现打破了常规数字传导程序,为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创造了条件。网络数字化技术在信息传输以及输出质量上都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这主要是因为数字化技术对于外界的信号干扰不会做出敏感反应,能够有效抵御外界干扰,因此,能够保证电视节目观看质量,为更好地服务广大观众创造了条件。

3.1.2 趋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无论是手机通讯还是导航系统,都因网络技术的出现而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在广播电视技术中借助网络技术优势,可以实现广播电视传播的快速性和稳定性。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可以提高广播电视的收视范围,同时实现资源的多元化共享,为促进信息交流,丰富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撑。

3.2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优势

3.2.1 实现了资源的高效获取和应用

在广播电视信息传输中运用网络数字技术可以获取最新的网络信息,通过数据传导将消息通过电视播报传导出去,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同时也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从而保证了信息的最大利用效率。

3.2.2 优化配置资源

数字化传播技术篇5

广播电视在使用数字化技术前,在信息传递和接收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而使广播电视的播放效果较差。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广播电视领域中,能够在提高信息传播速度的同时,提高信息的传播质量,为观众提供高质量的广播电视画面。因此,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数字广播电视信号技术概述

以前,广播电视在播放节目时,使用的是模拟信号,这种信号在传播时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且信号强度较差,导致一些偏远的地方和山区很难接受到这些信号,即使勉强收到信号,呈现出来的声音和电视画面已经变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传统的广播电视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化技术应运而生,并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广播电视信号的传播速度和质量,使用户能够收听到更高质量的广播电视,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2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取代了模拟信号传输方式,转化成了网络数字化信息的传递,这种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将电视的视频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二是将广播电视的音频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

2.1电视视频信号的数字化技术

在对电视视频信号进行转化时,将其转化成为一连串的数字信号,且这些数字信号之间有离散性的特点。与模拟信号相比,数字信号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使广播电视的视频信号不受外界干扰,使信号得到快速的传播和转化。视频信号的数字化就是通过对视频信号进行量化和编码,然后对其进行传输。根据相关的定律可知,在进行信号取样时,为了确保所取样的信号能够得到完美的复原,需要保证信号传播的频率是宽带信号的2倍。不过对于PAL制电视信号,在进行数字化处理时,需要确保所选取的采样频率为彩色副载波的4倍,且为了减少广播电视的噪音,使视频的原图像更加清晰,最好将其进行连锁。电视视频信号采样完成后,需要将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时间轴上的脉冲信号,并对这些脉冲信号进行离散化处理,然后利用数字表示其幅度值,最后对幅度值进行量化处理,其主要目的就是取零舍整的方式对幅度值进行分级。视频信号在得到量化之后,可以将其转化成数字编码脉冲,从而有利于其更好地进行传播。对采样的视频信号进行量化后,在进行表示的时候往往使用n个比特的二进制方式,这样能够确保视频信号的量化值能够与二进制的数字字节进行完美的对应,之后再经过相应的排列和组合之后就能够得到相应的数字信息流。在D/A转换中,对于数字信息流,利用低通滤波器能够可以通过反向流程对采样的信号进行恢复。经过A/D转换得到的脉冲串频率是取样的频率和量化的比特数乘数,一般将其看作传输数字信号的数码率。对于所传播的视频信号,如果数码率较高,那么在进行传输时就需要由高频传输渠道进行传输,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信号的传输错误和丢失。

2.2电视音频信号的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除了需要对广播电视的视频信号进行传输外,还需要对广播电视的音频信号进行传播,这样才能保证广播电视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对于数字化音频信号的传播,主要通过A/D和D/A变换的准确性来判定传播质量的。在对电视音频信号进行采样时,由于宽带和信号比与动态范围的图像信号不同,因此采样时所使用的频率与量化和图像信号不同。对于音频信号取样的质量,决定着广播电视播放时的声音质量,如果取样存在问题,那么进行播放的时候就会存在着噪音和杂音。因此,相关人员在进行音频信号取样的时候,往往会选择高于模拟信号两倍的音频信号,这样才能保证电视音频信号的取样具有更高的质量。

3结语

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广播电视中,能够提高广播电视的播放效果,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加大对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力度,不断完善和提高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水平,最终促进我国广播电视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官宝.略论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J].科技风,2011(16).

数字化传播技术篇6

广播电视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其具有新闻传播、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同时又具有传播方式快、覆盖范围广等多方面的特点。现如今,广播电视已成为最具影响力和最具竞争力的大众传播媒体,其以丰富的信息资源、完善的传输网络备受观众喜爱,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广播电视传播方式的特点

(1)形象化:广播电视的主要传播信息的方式是声音和图像相结合,具有内容丰富、形象逼真的特点。人们喜闻乐见,而且它不受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具有普遍性。(2)及时性:广播电视传播信息非常及时,几乎是在信息播出的同时,观众就可看到信息,而且还可以利用现场把某一地点、某一时间发生的事情及时有效的传播至世界各地,广播电视的这一特点打破了传统的文字、纸张传播的方式,时效性非常强。(3)广泛性:广播电视传播的范围很广,从广播电台播出的信息,可以及时有效的传播到每户观众,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符合的内容,具有可选择性。

二、广播电视的数字化技术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电子集成技术、通讯技术逐渐渗入广播电视领域,广播电视迎来一次革命性的变革。这种变革主要表现在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其中,数字化是网络化的基础条件,网络化是数字化的拓展延伸。数字技术和模拟信号相比还具有还原性、易复制性和抗干扰的优势,数字广播电视设备和模拟设备相比可获得更高的技术性能,逐渐还能开发出许多模拟技术不可能实现的新功能,极大的丰富电视节目的时效性和可视性。在技术的方面来说,广播数字技术有以下优点:(1)数字信号在传播过程中通过再生技术和纠错编码技术可使噪声不会逐步积累,基本不会产生新的噪音,保持信噪比基本不变,接受端图像质量和发送端基本保持一致,适用环节比较多且长距离的传输。(2)数字信号在输出时比较稳定,能避免在模拟系统中非线性失真对图像的影响,消除微分增益和微分相位失真等引起的图像变形。(3)更加容易实现信号的存储,在各种数字处理方面,使屏幕艺术效果更加明显,数字电视信号的复制性比较强,在制作方面可以提高节目的画像质量。(4)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电视设备的自动控制和操作。(5)采用时分多路数字技术,可以实现信道多工复用。(6)利用数字压缩技术使传输信道宽带比模拟电视明显减少,一般为模拟电视的四分之一左右,甚至可能会更小。 对于广播电视来说,数字化革命主要针对的环节为节目制作时、播出和发射等,这几个环节都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及特点。

三、广播电视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1)广电媒体全部走数字化:数字化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广电媒体的数字化已渐渐融入到节目的拍摄、存储、传输等等的过程,采用数字化技术方法包括基于磁带的数字化和基于硬盘的数字化,而基于硬盘的数字化是广电媒体最终的走向趋势。(2)数字媒体的网络化:网络化的优势是可以达到素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目的还可以发挥团队管理和分工协调的效果,提交节目的整体水平。(3)网络媒体的交互化:简单来说就是媒体互换,在未来是一个比较大市场,比如交互电视和流媒体广播等,这不仅可以带来全新的节目制作方式还是一种全新的节目传播方式,网络媒体在以后必将推动新时代的发展。(4)交互媒体的智能化:所谓的智能媒体就是观众只需要设计出自己想看的节目单,系统将会自动给您提供符合您要求的节目,这也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市场。(5)智能媒体的多元化:智能媒体的多元化是一个潜在的市场,平面媒体和广电媒体的融合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另外智能媒体的多元化还体现在接受途径多元化如地面传播、卫星传播等多种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广播电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说广播电视行业需要更多的应用新技术,采用新的技术既能提高节目的播出质量也能减少节目制作的成本,而现在我们面临的数字化时代,已改变了以前传统的知识结构以及工作模式,既提高了节目的质量也节省了成本,因此要在数字化时代做出贡献就只有不断的学习计算机、网络等各方面知识。

数字化传播技术篇7

(1)数字技术多采用二进制,只要是元件所具有的两个稳定的状态,都可以用来表示二进制,所以他的基本单元电路是比较简单的,这就使得对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精度要求不是很严格,允许元件参数有较大的分散性。这一特点易于实现数字电路集成化。(2)数字技术的抗干扰能力强、精度较高。由于素质技术传递加工和处理的是二值信息,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他的抗干扰能力极强,可以用来增加二进制数的数位的精度[1]。(3)数字技术的数字信号易于长期存贮,可将大量可贵的信息资源保存起来。(4)数字技术的保密性好,在数字技术中可以通过加密处理,保证可贵信息资源的隐秘性。(5)数字技术的通用性强,在数字技术中可用标准化逻辑部件构造多种数码系统。

1.2数字技术的具体内容

1.2.1传输过程数字化传统信息传输受传输距离影响,深受噪声影响。而数字信息是不受传输距离影响的,它是可以重复再生的,通过检错,可以正确消除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噪声干扰造成的错误信息,提高信息的抗噪声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输速度。1.2.2信息存储过程数字化传统信息存储中信息失真现象严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失真情况会越来越严重。数字技术实现了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变,借助数据压缩技术加大了数据记录的密度,借助数字纠错技术提高了信息存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1.2.3数字处理自动化数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数字压缩技术。在数字化信息传输和存储的过程中,数据压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信息数据之间都存在着关联性,容易出现信息冗杂问题,这就需要对数据信息进行压缩,数字压缩技术是数字技术的核心技术。

2数字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

2.1数字技术背景下广播电视的传播呈现出新特征

数字技术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的产物,数字技术背景下广播电视的传播呈现出新的特征:2.1.1传播媒介朝着“媒介融合”的方向发展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传播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其发展的新方向为“媒介融合”。广播电视纷纷开辟了与受众沟通交流的新型平台——数字化平台,改变了传统的只依赖于一个沟通平台的局面。在数字技术的大力推动下,广播电视与手机、互联网等不断整合,使得他们在崭新的大平台中实现了融合,使信息传播途径得到最大程度的延伸,扩大了传播范围,提高了传播速度。2.1.2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特征传统的媒体,从信息采录到传递给受众中间需要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具有延时性特点,数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信息的同步传播、同步接收,具有即时性特点[2]。这种即时性信息传播消除了不同媒介之间的鸿沟,将影、音、图、文等不同类别信息融为一体,瞬间完成加工,即时传递给受众。

2.2数字技术背景下广播电视的制作呈现出新特点

传统广播电视的技术手段限制了广播电视频道数量的变化和范围的扩大,数字技术的出现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变革。数字技术背景下广播电视的传播出现了新的特征:2.2.1广播电视的视觉效果趋向于立体化广播电视得以持续发展的技术基础是媒体技术的发展。目前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是媒体技术中的3D技术[3]。3D数字技术将广播电视新闻带给人们的视觉效果转向立体化效果。电视研发工作也在大力应用3D数字技术,进入立体电视生产阶段。3D数字技术对人们的视觉冲击越来越大,传统的2D电视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立体化视觉效果的需求。3D立体化广播电视媒体最终将得到普及,3D技术会覆盖电视屏幕以及电脑屏幕,。对于广播电视来说“,如何充分利用3D数字技术制造立体化视觉效果来吸引观众、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这样有利于增强现场感和真实感,能使广播电视获得更多的受众。2.2.2广播电视的制作方法趋向于数字化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内容的采录越来越趋向于数字化。数字化采录设备代替了传统采录设备,工作人员多使用数字摄像机,数字摄像机中白平衡的设定、跟拍以及对焦等都已经实现了智能化,避免了传统的复杂性操作,并且能保证内容采录的即时性,便于更好、更快地采录高清图像资料。数字技术还打破了传统线性编辑的不可调整性,工作人员可采用计算机对采录内容进行合成处理,提高了广播电视制作流程的灵活性,从而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另外,数字技术还实现了广播电视制作过程中信息传输的数字化。传统的信息传输依靠于交通工具,将现场采录信息传递到电视台,而数字技术是通过卫星通讯、数字网络以及高速光纤等传输的,传输速度大大提高。2.2.3广播电视的内容趋向于深度化数字技术使得广播电视实现了即时性特效,因此,仅凭时效性来争夺受众的方法已经过时。要使自己的广播电视节目立于不败之地,节目制作组就要在内容深化上努力,以纵向优势赢得更多受众。

数字化传播技术篇8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6-0025-02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闻传播也一直在进步变化,从早期的纸质版、广播到电视媒体。近些年来,数字媒体技术在不断发展,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使得新闻传播在日渐趋向数字化发展,数字媒体用它独有的特点为新闻传播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面R着很大的挑战。数字媒体主要是通过互联网传播,近些年,微博、微信等客户端的崛起,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方式。数字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新闻传播具有重大的影响。

1 数字媒体技术改变了新闻信息产品的生产以及消费情况

在数字媒体技术的影响下,新闻的生产主体有了改变。传统的新闻传播都是由专业的编辑、主持人、播音员等职业传播者完成的,他们具有很强的专业素养、职业意识,还具有严格的组织分工,最后生产出的新闻信息产品有专门的销售人员来销售,受众进行消费完成购买,传统的新闻信息产品生产与消费是分别进行的。而在互联网广泛应用的今天,网络用户不仅是新闻信息的接收者,还是新闻信息的提供者以及传播者,这些用户大多是草根,很多都是普通的大众,数字媒体中的新闻信息生产、传播及消费是一体的。而生产的新闻信息内容是很多消费者及生产者提供的。很多的数字媒体用户通过互联网实现了生产、传播以及消费,这三者是可以集于一身的,也是可以互相转换的。用户就是内容的生产者。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原来的大众传播组织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它信息的生产形态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从新闻的采访、编辑、传播等方面都有了很多变化。很多的新闻不再需要进行采访,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就可以达到信息采集的目的。

2 数字媒体技术模糊了传统新闻传播类型的界限

传统的新闻传播被称为“大众传播”,传播类型被分成了5个类别: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以及大众传播。在传统传播中,这5种类型的分类是非常明确的,这些类型也是很容易区分的。但是在数字媒体技术的影响下,传统的新闻传播5种类型的界限被打破了。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中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是很容易区分的,但是在数字媒体中这两种传播的界限非常模糊。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它成为了普遍的大众传播媒介,人际传播中应用了很多的互联网产品,也越来越大众化,使得人际传播变得大众化。数字媒体为了取得好的传播效果,传播者使用的一般是市场营销方法,把网络上的受众细分,进行点对点的传播,使得大众传播变得人际化,模糊了两者的界限。

在现实生活中,微博、微信就是非常典型的代表。微博是每个人独立的平台,它的功能是很强大的,在这个平台上,每个用户都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用户可以自己掌握、灵活使用,它还具有开放性以及公共性,可以参与舆论,甚至引领舆论。在微博的数字媒体中,是集传播的网络性、大众性、人际性于一身的。

3 数字媒体技术让受众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表达”

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中,传播的主体与受众划分得很清楚,受众只是被动接收新闻信息,这种传播具有单向性。传统的媒体在普通受众前是具有很强大的话语权的,受众接收了信息却很难对媒体的信息进行一些反馈,反馈的途径只是写信、电话,或者是拒听、拒看等。但是数字媒体技术改善了这种情况,受众变成了用户,从原来的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表达。普通用户也可以参与舆论,可以与传统媒介掌控的舆论一争高低,甚至可以对政治力量发出质疑、提出反驳,使得新闻信息传播的环境变得多样、复杂。普通用户的信息传播不是专业的,很多没有很严谨的逻辑,这些不连贯、片面的信息是数字媒体的常态,网络暴力、地域攻击等网络一端的不良情况也很多。在数字媒体技术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受众成为了用户,这意味着现在的新闻传播已经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舆论导向,需要改变旧观念,从用户的角度思考,全面满足数字媒体用户的不同需求。

4 数字媒体技术改变了新闻传播的自律性与约束性

传统的新闻传播有着百年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非常完善的新闻评议机制以及工作人员的约束机制,其中客观、真实、自由等原则是每个新闻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

在数字媒体时代,生产新闻信息的主体变得大众化,人人都可以生产新闻信息,人人可以传播新闻信息,这种局面导致传统传播所信奉的专业素养遭遇了很大的挑战。网络上的信息传播是可以匿名的,这种情况使得普通大众具有3个特点:1)传播者的身份是模糊不清的;2)传播信息内容的不真实性;3)传播的自律性不足。

传统新闻传播活动是专业的,是有责任的进行传播的,但是数字媒体中的草根传播则是有很多不负责任的传播活动。数字媒体的匿名传播使得社会约束力变弱了。美国学者卡尔森曾说:在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下,人有可能会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控能力。这深刻地表现在了数字媒体的新闻传播中。

在数字媒体中存在着很多的欺诈现象、等。在新闻信息传播中也有很多无视知识产权的行为,导致新闻传播中新闻采访写作等原创活动受到了很多的打击。针对于这一情况,我国最高法院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条款,是对一些违公众道德以及职业道德行为的制约。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现在的数字媒体环境距离良好还有一段距离。如何建立好数字媒体的自律机制是现在管理者与数字媒体参与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5 结论

数字媒体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是巨大的,使新闻传播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大大方便了新闻信息的传播。数字媒体技术的普遍性与互动性是传统新闻传播中缺失的,它改变了人们对新闻传播的认知,为新闻传播带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在现代信息化的时代,如何好好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来发展新闻传播是管理者需要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数字化传播技术篇9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1-0044-02

从上个世纪开始,信息技术的诞生给社会逐渐迈向信息化道路提供了基础支撑。随后计算机迅猛发展的同时,数字技术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革。无论是给社会、给国家、给人们的生活均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将其应用于出版媒体之中,使得出版传播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例如:光盘、移动电话、消费性数码产品、家电等均可以作为传媒的介质。相信随着数字技术在出版传播中广泛的应用,使得出版传播领域出现了更为复杂的局面。

1 数字与传媒介质融合分析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不仅造成了信息、通信、媒介等相关企业之间出现了融合,而且媒介与媒介之间的企业也在不断的融合,越来越多的新媒介产生,形成了当前出版传播的新局面[1]。数字技术造成新媒介的融合,使得在文字、视频、图片以及音频的传播中均以二进制的方式进行编码才能够传播。因此通过二进制编码技术可以使得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不失真,另数字系统还可以有效的传播媒体信息。

其实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媒介之间出现相互融合的现象,这不表明媒介的传播形式越来越少,而是新数字环境下新媒介产生的速度更加快,出版传播的媒介更加多。例如,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数字摄录机、数字照相机、个人数字助理、数字录音笔、电子书、MD播放器、扫描仪、3G手机、PS2以及数字投影和XBOX游戏机等,这些均可成为传播的媒介[2]。

2 编辑出版工作中数字技术的运用

自从出版行业中运用了数字技术,使得传统的纸质图书在编辑、组稿、发行美编等环节中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下面对整个过程中的数字技术应用进行详细研究。

在编辑过程中,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运用,加上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图书编辑手段和编辑过程都实现了数字化,对于书籍的选题规划环节,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对相关题目的选择、信息收集、信息整理等,从而构建出整体选题的构建和设想。当编辑人员对图书的选题进行决策和策划时,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可以了解到自己所选题目的最新出版图书的信息以及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或学术动态,也可以了解到读者热点或社会需求,这不仅大量的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最重要的是图书将会更有深度和宽度,更具有阅读意义。

2.2组稿

对于组稿过程,编辑可以利用网络传输与电子文档来对稿件进行处理,对于审稿环节,编辑人员可以利用高效的文字校对软件或在线审稿来对文字进行处理,再者可以将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字的稿件压缩到一张光盘或一张芯片上,以实现编稿、审稿数字化,利用高效的文字校对软件对文字进行处理不仅可以减少校对人员的工作量,还能提高校对的速度和质量,在线审稿指的是专业的校对网站对外提高的校对服务,但这种模式在国外比较流行,目前国内还尚未普及,不过以后朝着这方面进行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2.3美编

对于美编环节,该环节已慢慢普及数字技术来对图书的板式和封面进行设计,各种板式、图片、素材等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直接将效果呈现在设计上,美编人员的设计、创意和思想都可以在电脑上呈现和修改,不仅可以减少美编人员的工作环节和工作量,还丰富了美编人员的设计、素材以及灵感,并提高了美编效率和设计精美度。数字技术在编辑出版中进行运用使得排版、校对、美编等工作内容更加精简,在效率和质量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 数字环境下传播出版的变迁趋势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它正逐渐的改变着人们的出版传播方式。造成了目前出版社在出版内容的传递、编辑、排版以及销售上均应用了数字技术。出版社的各个环节实现数字化,可以极大限度的简化出版流程,从而缩短出版社的出版时间。数字技术在出版传播中的应用,逐渐以动态的视频传播代替了静态的文字传播,加之近年来不同的传播媒介兴起[3]。数字技术在各个文化传媒的介质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造成了出版传播的载体多样化,为数字环境下的出版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媒介。

出版传播的历史变迁与数字技术分离不开,由于数字技术仍然在快速的发展之中,那么新媒介会逐渐出现,而且媒介之间的融合必将继续。虽然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的方式,但是被应用于市场产业生产中却仍然不足。所以在数字环境下,出版传播在产业化的进程中有瓶颈,而如何突破市场产业的瓶颈,将数字技术应用推广,将成为今后一个长远的研究目标。

4结论

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使得出版传播上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纸板的文字传播逐渐变为了数字化出版形态的传播。本文根据数字技术的发展造成媒介融合、编辑出版、传播趋势等变迁进行研究,深刻的分析了数字技术对于出版传播变迁的影响。主要提供给更多的对数字环境下出版传播的变迁认识错误的人们提供借鉴,从而实现对数字环境下出版传播的变迁正确认识目标[4]。

参考文献

[1]何坚石.数字出版环境下的信息资源采集研究现状与展望[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3:19-22.

数字化传播技术篇10

中图分类号:TN9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06-0000-00

1引言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也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各种先进的信

息处理技术以及多媒体通信技术在广播电视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极大的加快了电视传播技术的发展进程,从根本上对推动了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向更高的层次迈进。数字发射覆盖技术在广播电视行业的成功应用,大大增加了我国广播电视信号的覆盖范围,该项技术已成为广播电视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选择。广播电视数字发射覆盖技术是一项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技术,与以往的传播方式不同,它使用无线方式进行信号传输,在增加信号接收端收视节目数量的同时,还有新增了许多增值业务,起到了满足部分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作用。广播电视数字发射覆盖技术的应用有效的提升了广播电视行业的资源利用效率,解决了我国偏远地区传播信号较差的问题,为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与方法。本文简要分析了广播电视数字发射覆盖技术的特点,为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意见。

2广播电视数字发射覆盖技术的特点

广播电视数字发射覆盖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成功地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运用到广播电视领域,加快了数字电视技术在我国的普及速度,大大促进了行业的发展与进步。数字电视技术具有传送容量大、图像清晰、使用范围广泛等优势,而且通过连接计算机,起到了满足了用户个性化需求的目的。但是我国数字电视技术的起步相对较晚,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闪断、乱码、影音不同步是无法避免的,这会对电视信号传输效果造成干扰。但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以及应用过程中的不断积累,可顺利解决以上问题,对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推进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快速发展。

数字发射覆盖技术能够在广播电视行业被广泛应用,主要归功于其自身的技术优势。通信设备与信息技术设备软硬件的结合构成了数字发射覆盖技术的主体。设备与技术的可靠性为其在广播电视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利保障,为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提供了可能性。数字发射覆盖技术通过其自身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成功解决了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瓶颈问题,使该行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技术的可靠性、有效性等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现阶段,在国家标准以及行业规范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的广播电视系统可与数字设备实现无缝连接,大大提高了系统与功能的延展性,保证了数字发射覆盖技术的发展空间。

安全问题是广播电视行业在电视信号传播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数字发射覆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可通过设置科学的系统访问权限、高效率的备份恢复机制来保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效的避免了系统用户及管理人员的误操作或有意破坏带来的危害,保障了系统运行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目前我国数字电视用户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用户需求也逐渐增多。数字发射覆盖技术本身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延展性,这保证了广播电视系统的前瞻性,通过调整系统构架来提升系统的服务质量,达到满足用户需求的目的。数字电视的建设与普及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建设滞后等众多问题,但通过数字发射覆盖技术的实用性和延展性可以提供给用户多元化的服务,有效的降低了系统服务的成本、减少停播、信号中断等问题,保证了数字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挖掘更多的潜在用户群体,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蓬勃发展。

3 广播电视数字发射覆盖技术

3.1 ATSC技术

ATSC数字发射覆盖技术由三个层级构成。第一层为定像层,该层的主要作用是确定图像的形式。第二层为图像压缩层,图像压缩时通常采用MPEG模式作为压缩标准。最后一层为调制层,用来调制前两层传输的图像数据,最后完成数据的发射覆盖。

3.2 DVB技术

DVB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卫星、终端数字电视以及地面控制系统等进行信号的交换传输。DVB技术不仅能够处理视频、音频等文件信号,还能够对字幕、图标、图像等信息进行处理。但有部分DVB业务由于传送条件受限的原因,必须通过支付相应的费用才能够使用。这给DVB技术的应用带来负面影响。

3.3 ISDB技术

ISDB技术最早起源于日本,该项技术的核心在于将计算机技术与无线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广播电视行业,增大了广播电视系统信号传输覆盖范围,与此同时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服务。ISDB技术在3G、4G 业务方面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3.4 DMB-T技术

DMB-T技术的成功应用,保障了我国广播电视系统数字信号传导与接收的稳定性与准确性。FJL技术作为DMB-T技术的核心,为我国数字电视的传输网络转变为多载波技术提供了可能性,为了达到保证信号传输的质量的目的,该技术采用OFDM技术对信号的传输阶段进行间隔性保护,这大大提升了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整体的资源利用率,与此同时还可以提供20dB 以上的同步保护增益。该项技术保证了终端用户可接收到的高质量的信号,提升了用户满意度,对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数字广播电视数字发射覆盖技术发展速度较快,在实现了固定终端与移动终端共同接收的同时,大幅提升了电视信号的覆盖范围。数字发射覆盖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将广播电视的公益性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广播电视数字发射覆盖技术的成功应用,提高了我国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与接收效率,大幅度拓展数字电视的覆盖范围与收视效果,提升了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安全性、稳定性与可靠性。这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高速、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数字化传播技术篇11

无线数字电视技术实际上就是当前网络数字化背景之下新兴起的广播电视技术,其与传统的有线电视技术相比,具有效益优、易于维护等优点。此外无线数字电视也同卫星数字电视以及有线数字电视共同写作实现了全面的网络覆盖,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的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及其广阔的发展空间。

1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系统介绍与分析

1.1 网络技术与电视

一般而言,网络在电视技术方面的应用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帮助电视节目在进行制作的过程中,实现技术方面的创新。包括电视节目本身的剪辑、包装,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网络素材的融入。

(2)计算机网络也成为传统电视的载体,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播出以及之后的宣传和包装,都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其在电视台的运用以及电视节目的播出制作管理方面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作用。

传统媒介确实可以为广大百姓带来最为直接的信息获取,但在网络数字化出现之后,广播电视的职责已经逐渐转变为媒体宣传,而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帮助其推动与加快更新传播速度,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体现出信息的时效性以及当前信息发展的快速性。传统的广播电视传播实际上是单向的,人们是被动接受其所带来的信息。而网络信息技术之下,人们可以更加随心所欲的获取自己想要得到的新闻资讯,且伴随着网络传播规模的不断扩大,广播电视技术本身的发展也会随之得到提升与完善。

1.2 系统介绍

1.2.1 DAB系统

所谓DAB系统,主要是指数字音频广播中主要包含的制式格式。其常见的制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欧洲的尤卡里-147DAB、美国的IBOC DAB以及日本的单套节目DAB。不同的系统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且其各自的音质、发射载体等均有差别。

1.2.2 DMB系统

在网络信息背景之下,DMB系统是在数字音频广播平台之上建立与形成的,所以很多时候,其具有音频、视频以及数据等的多业务广播。在这一系统当中可以对音频以及业务进行编码,这样便于音频处理与传递。

1.2.3 CMMB系统

这一系统是我国国家广电总局提出的,且最终被定夺为行业标准的系统要求。其采用了微型以及地面增补的网络结合体制,并且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中实现了多向传播,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弊端。此外这一系统还可以与多种类型的终端设备相连,支持多业务以及不同范围的业务,具有极强的抗干扰性,是当前我国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重要选择。

1.2.4 DVB系统

所谓DVB是指数字电视中,在电视信号处理、发射、传输以及信息接受过程中,所使用的电视系统设备,且根据不同的电视系统选择,其传播的媒介以及编号系统都会有所差异。

1.2.5 DMB-TH系统

这一系统代表的是国家强制执行的标准,并且这一标准针对新的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而言。其可以有效地将电视信号在时间领域以及频道领域进行信息的传输整合,且通过扩频技术,实现信号的同步,最终满足其跟踪的性能。

2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应用前景与具体应用对策

2.1 应用前景

近些年来,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移动数字电视以及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主要应用与体现在对各种形式和内容的电视节目播出。而其收入来源也主要是节目中所赚取的广告费用。故而在某种意义上来看,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具有极强的发展潜力,也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所以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应该不断进步与拓展,努力在电视传媒也挖掘更多的商机与潜力,进而推动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

2.2 应用对策

2.2.1 解决好网络问题

若想将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进行应用,首先就需要解决好网络基础问题。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确实有着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在目前网络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之下,必须要做好改善宽带网络IP的工作。对网络的建设速度要不断加快,而对联网以及相关项目工作的开展也必须相应开展与进行。我国广播电视网络专用的光纤网作为我国互联网的核心,其运用成本也应该实现相应的降低,但其传播速率以及传输效率都应该实现提升。所以这就要求相关工作开展必须要以解决网络基础问题为出发点,实现IP技术与有线电视网的结合,这样将会使得有线电视网得到最大程度利用,且为其谋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2.2 解决好信息源问题

在现代信息行业发展过程当中,电视行业若想取得进步,就必须要与网络实现有效的资源互补。因为传统媒体已经受到了新媒体这类网络媒体的冲击,所以实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携手共同发展势在必行。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可以促使电视行业将业务分为基本业务、拓展业务以及增值业务。常见的广播电视节目属于基本业务范畴,而其余的业务既包括广播电视新闻中拓展出的部分,也包括网络媒体环境之下电视行业所实现的多向传播。只有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并且各自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才能实现彼此之间的有效促进,进而使得人们充分享受网络数字化背景之下,广播电视技术的革新所带来的影响与帮助。

3 结束语

网络数字化背景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技术必须要实现最大程度的更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需要各自意识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共同促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为我国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数字化传播技术篇12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社会成员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我国广播电视台业发展迅速,而相对应的,我国是数字音频技术的社会需求也日趋旺盛,对于音频技术这样一个实践性较强的技术类别而言,应用者需要在深入实践的条件下,对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以此获得广播电视行业的长远发展。

1广播电视行业的数字化

随着世界范围内网络文化的普及,数字音频技术与广播电视之间已形成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交融并包的良性发展关系。一方面,数字音频技术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外在强劲动力。网络数字媒体的介入提供了最新、最为人们需要的数字化信息,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范围,极大地丰富了节目设计风格,使得节目设计面向更为广阔的受众群体,并使得节目设计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增强其对网络数字化时代的适应性[1];网络数字化媒体提高了广播电视发展效率,数字音频技术行业已作为社会的重要经济形态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数字化音频技术的发展对于变革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模式、加速行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数字化音频媒体正在悄然改变着广播电视发展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现代数字音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网络媒体在广播电视中的运用。由于广播电视的需要,数字音频技术必须以以信息为发散中心,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系统应用于节目设计、加工、播出、反馈等实际操作过程中,以此加强数字音频技术服务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节目播出环节的丰富、质量的提高、风格的多变衍生了网络媒体的众多特色功能,使得数字音频的应用范围以及发展深度不断加深。

2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

2.1节目质量

传播力作为广播电视工作最为基础性的要求,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传播力的加强需要在拓展数字音频技术功能的基础之上对节目质量以及音频处理工作的规划作出详细的统筹安排。广播电视节目不同于电台节目,对于图像质量以及声音质量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前期的素材采集过程中,要注意把握素材采集的质量,素材采集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节目的质量。节目素材往往来自于对已有音频的处理,因此,要在素材采集过程中使用传声器、调音台以及相关设备。一方面,传声器要进行科学选择,针对不同的节目播出类型选择不同种类、不同型号的传声器是素材采集的关键。同时,传声器的工作过程主要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在这个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对模拟数字的转变,此时,要使用高频率的采集技术。此外,影响节目质量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数字化设备的匹配,数字化设备的匹配要和网络通信的发展相适应,考虑到节目的多样性以及可接受性。

2.2制作手段

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具有简明性、生动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十分讲究信息的传递效果,注重对视觉语言的把握使用以及编辑操作,光盘作为记录的媒体,相比其他语言更具说服力和艺术性,是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领域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不仅仅是电视工作人员的任务,同时也涉及众多领域,例如信息学领域、心理学领域、语言学领域、新闻学领域。电视节目的制作将传递信息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充分利用数字音频技术,在完成传递信息的基本目标时,更加注重突出其技术价值和审美特性,同时也是时代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现实反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视广播行业得到了快速、健康的发展,节目孩制作不仅仅类型多样且风格各异,满足了社会民众对于信息和审美的需要。因此,目前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要注重优化节目设计、制作,以此实现传递信息和吸引观众兴趣的双重目的。传统的编辑由于记录媒体的限制,对于素材的寻找和定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导致节目制作的质量并不理想,实际上增加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成本。因此,利用数字音频技术对素材节目进行调整,不会对原始素材造成损毁,如果某个环节出现错误,只需要针对某个环节进行处理即可[1]。图片和文字的结合对于音频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也是十分有益的,一方面,图片给观众带来直观的视觉体验;另一方面,文字使得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节目的详细内容,使观众的视觉体验更加充实。目前,图片和文字的组合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数字化音频设计方法,该种方式对于全面传递节目信息以及提升节目制作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3技术更新

数据化时代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新兴产业的蓬勃,刺激了新的生产要素的产生,产业信息传递链大大延长,人们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审美角度渐趋多元化。因此,我国广播电视行业也正面临新的发展态势,充分发挥数字音频技术对广播电视的重要影响、加强技术创新已成为网络人士、文化行业、广播电视工作人员等多位社会主体共同努力的方向。数字化音频技术的发展对于变革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模式、加速行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数字化音频媒体正在悄然改变着广播电视发展的方方面面。数字化音频技术的出现与应用则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提供了新的发展视角,极大地开发了节目设计的内在设计潜力,有利于形成多元化的节目设计思维模式[2]。网络媒体技术与商业领域发展的结合产生了极强的市场效应,大大促进了我国产业化水平的提高,网络媒体通过使用数据库系统建立人机合一的网上服务模式,优化广播电视设计基础设施,形成了设计、生产、播出、运营等环节相统一的节目运行系统,不仅大大增加了电视广播行业的盈利额,提高了其发展能力,同时也是对广播电视行业产业秩序的一次重组,扩大了数字音频技术的影响范围。

3结语

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运用大大提升了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效率,对于节目制作、播出以及运营质量进行了技术优化和技术革新。而我国数字音频技术与外国相比仍旧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如何进一步促进数字音频技术的发展也是广播电视行业所要考虑的重点。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