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概括合集12篇

时间:2023-10-16 10:17:16

新农村建设概括

新农村建设概括篇1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当时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依靠自力更生,通过合作化的方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发展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保障基本需求。这个阶段新农村建设思想集中体现在《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该纲要由同志亲自主持起草,1956年1月以草案形式颁布。1957年10月,正式颁布。该纲要制定了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展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各方面建设的规划,向全国农民和全国人民指出了改变我国农村面貌的伟大目标,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合作化的进程,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述。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法的由来与演变。

改革开放期初,我党顺应时代要求在更高的层次上提出“文明村(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1984年1月1日颁发了《中共中央关十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1984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该文件在两处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984年1月中央办公厅转发了《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座谈会纪要》,使用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一词。1991年11月中共十二届八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十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文件在第一部分两处提出建设新农村:一处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一处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998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二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十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成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些文件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这个阶段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思想。

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十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主要是考虑:一方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各方面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这样才能较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党在新世纪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我们以往的“三农”发展目标和农村改革目标,在战略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根本出发点都是为了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但是,与以往的提法相比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在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下提出的。首先。改变了过去单纯发展经济的观点;其次,改变了过去单纯地、片面地强调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观念;第二,更加重视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如何让广大农民参与进来,如何让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得到实惠、得到好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认为,“新农村的‘新’,就‘新’在农村的发展,既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能够体现和谐社会的要求。”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解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符合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

第一,生产发展一一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生产发展首先指的是农业的现代化,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要达到生产发展的目的,就要激活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一一劳动力。

第二,生活宽裕一一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生活宽裕是指农民的收入逐步提高,衣食住行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上升,生活条件更加富裕。

第二,乡风文明一一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

第四,村容整洁一一改善农民生存状态。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第五,管理民主一一健全村民自治制度。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实行村民自冶制度。从全国来看,各地具体情况差别比较大,但基本制度已经确立起来。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实现乡村管理民主的关键所在。

1.3 农村职业教育概述。

1.3.1 职业教育概述。

长期以来,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和国际职教界对职业教育的概念和内涵一直争论不休,各持己见。一些国家称“职业技术教育”:另一些国家叫“职业教育”教科文组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使用“技术与职业教育(TVE)”概念;国际劳工组织则使用“职业教育与培训”概念;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又开始使用“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的概念。1999年4月26至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韩国汉城召开了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对这大会上提出了“技术与职业教育”,解释为包括“职业培训”的概念。在大会的正式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概念。

1.3.2 农村职业教育的界定。

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界定,首先对农村进行界定。权威工具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没有对农村的直接解释,认为和乡村是异名同义词,它是这样定义乡村的:“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基本内容的一类聚落的总称,也称农村。”其实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这个定义己经不能准确概括反映当今变化后的中国农村现实了。许多农民从事的经济活动并非以农业为基本内容,但他们在户籍上还是农业人口。许多人把农村和农民不恰当地等于起来,认为住在农村的就是农民,其实农民是个职业概念、户籍概念,农村是个地域概念。这里,我们采用宽泛意义上的农村,就是指县及县以下的广大地区。

按照上述概念,农村职业教育承担着县及县以下的广大地区的人群的职业技术教育任务,包括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但主要是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四个任务:一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三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四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而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应当承担三重任务:一是直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二是积极开展各类培训,为农村培养实用人才,为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培训,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服务。三是为高一级职业院校输送新生,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2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现状。

新农村建设概括篇2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它有效解决了“三农”问题的切入点。而土地整治对新农村建设过程起着重大作用,合理有效的土地整治有效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1 土地整治概念及其内容

我国在土地整治方面的工作已经开展了10余年。在这期间,社会各界对土地整治的概念并没有明确而统一的认识,这对社会健康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有关研究学者确定了一个完整的概念,土地整治是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和未利用的土地进行治理,对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恢复利用,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活动。从这看,土地整治不再局限于农用地,也不再局限于农村土地,具有更好的“全域”性,它包括农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土地复垦、未利用地开发这5种类型[1]。农村土地整治包括对田、水、路、林、村的整治,土地整治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比如水土流失地、盐碱地、风沙地、沼泽地、被污染的土地的治理,改造中低产田,荒地的开发,工矿(包括砖瓦窑)废弃地的复垦,闲散地的开发,围海造田,滩涂的开发,基本农田的建设(排灌渠道,水利设施的配套和改造,机耕、林网条田的建设,平田整地,插花地的调整等),改造旧村屯,建设小康村,村庄兼并集中,乡村企业从分散转向集中,土地结构调整,小流域治理,改造旧城镇,调整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包括工业仓储外迁、平房改造),由水田林路村企的综合治理等等[2]。

2 新农村建设及农村土地整治的意义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建设用地的扩张,引来了建设用地和耕地的矛盾日益尖锐,在土地利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要利用土地整治缓解这一矛盾。农村土地整治的意义包括: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为增加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全面实现新农村建设平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要促进经济的发展,也要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综合起来才能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3]。

3 土地整治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的作用

由于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基础设施条件差,住宅用地分散,容积率低,无人集中管理,公共管理秩序乱,居民生活环境差的现象,农村土地整治变得尤为重要。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可新增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可增加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规模集中经营,确保农民增收,保持农村特色[4]。

土地整治在建设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起着以下几点作用: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实现生产发展,土地整治为有效的解决途径。对农田质量条件差的土地,土地整治可提高土地质量,加强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土地产权集中管理,有利于土地的合理管理,生产效益的提高。土地整治为增加农民收入,挖掘农村生产潜力提供很好的途径。适度的集中土地,可以将分散的土地集约利用,缓解用工数量,使农民进城务工,有利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不仅为城市企业多一份劳动力,还为农民自身带来了多一份的收益。搞好挖潜。充分挖掘农村非农用地的潜力,对住宅建设用地进行集体管理,缓解“空心村”现象,改善农村公共环境,提高农村环境质量[5]。

土地整治符合我国新时期新型城镇化下的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的需求,不仅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而且使农民个人收入不断增加,保证了社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4 现有土地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4.1 部分乡镇对土地整治问题理解不深刻

农村土地整治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土地整治本身就是从个人利益出发,按照“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原则,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经营水平,使农民增产增收,实现农村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对此,我国应加强城镇及地方对土地整治的认识,进一步贯彻实施土地整治方案。

4.2 土地整体的规划不完善

土地政管理的不严谨。在规划设计中所标注的内容和实际施工图纸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招投标的文件审核力度上存在严重的不足,原因在于没有做好基础的工作和各项工作深入程度不到位[3]。土地整治项目本身是一个较新的项目,其有关的规划还存在比较大的问题,需结合实际,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完善土地整治的规划与实施。

参考文献

[1] 贾文涛.统一概念为土地整治保驾护航[J].中国土地,2012(8):46-47.

[2] 白冰.试论土地整治的内容、方法和原则[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7):19-20.

[3] 黄诗程.我国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青春岁月,

新农村建设概括篇3

一、“社区”概念的理解与四川农村社区建设相关概念的界定

据美国社会学家Hillary在1955年的研究和统计,“社区”的定义有94种(Hillary 1955);到了1981年,美国的华人学者杨庆发现,有关“社区”的定义已经增加到140多种。[1]“社区”的主要含义从一种“社会类型”转向“地域社会”,在今天则更多指“社会组织”或“社会网络”。而随着社会现代化带来社会利益的分化和自主意识的增强,社区概念也开始超越地域限制而具有更多维的内涵。社区常被用于指任何具有共同需要、利益、信念、价值和相对聚合、持续关系的人群;或指一种心理状态,被认为存在于实现共同目标的人类集体之中。[2]最早提出“社区”一词的社会学家腾尼斯(Ferdinand Toennies)认为,“社区”是指那些有着相同价值取向、人口同质性较强的社会共同体,是由传统的血缘、地缘和文化等自然因素造成的,其外延主要限于传统的乡村社区。我国大部分社会学者则采取地域主义观点给社区下定义,认为社区是由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们组成的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区域生活共同体。[3]

根据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国情和四川灾后重建情况,界定四川农村社区建设的概念及内容,对震后四川农村社区建设提出合理、科学、清晰的思路和有效的措施建议有重要意义。四川农村社区是指居住在四川村落地域的农民及非农民社会生活共同体及他们以一定社会关系为基础,共同生活在居住的地域空间内,依照各种制度和习俗生活和生产劳作,

并由此而产生的相关互动之总称。四川农村社区建设是指在四川农村地域范围内,各村党组织或村委会组织根据当地新农村建设情况(或灾后重建情况)、风俗习惯、地域文化特征,通过民主和自我管理的方式,整合可及资源,推动该区域房屋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美化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社会保障和公共产品体系恢复、社区群众心理抚慰工作、恢复并提高农村精神文明水平和其他重建工作的过程。

二、社区建设包括几大主要内容

民政部规定,社区的任务应包括协助社区所属行政区及分支机构工作;宣传宪法、法律和政府政策;维护居民合法权益;供社会福利服务;调解居民纠纷;协助维持社会治安;向政府转达居民意见;发展社区服务等方面。我国城镇和农村在经济发展程度、居民生活水平、文化结构和层次上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笔者认为现价段四川农村社区建设情况重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划分社区范围,构建社区组织。将人口规模、区域范围等因素作为根据来划分社区管辖区。四川农村受灾地区主要集中在绵阳、成都、德阳、广元、雅安、阿坝州等地,这些地区地形各异、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风俗习惯和地区文化也不同,加之受灾程度不同,各地农村情况并非整齐划一。已有的社区组织不存在或遭到地震破坏,组织机构受损,无法正常履行社区功能。要建设农村社区,要将组织机构建立起来,工作人员组织起来,以保证社区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和社区功能的正常发挥。

抓好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既要发动群众充当建设军主力军,又要做好生产生活设施建设中的协助、监督、后勤工作。公共交通、村民生产生活用电、用水以及广播、电视、电话、通信系统、社区公共活动设施等基础设施都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因此社区抓好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农民正常生产的保障。

做好社区生活环境建设。生活环境包括村容村貌、房屋坐落规划、村落公共环境、自然环境等。社区应发挥其主导性,带动居民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协助开展完善农村居民生活保障体系工作。健全完善农村居民生活保障体系工作包括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加强乡村卫生院站建设,建立普及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等。例如震后农民失亲、失房、失财现象出现,部分孤寡老人、孤儿、单亲儿童的日常生活难以得到保障。养老院、福利院的建设需要社区积极参与,“弱势”群体也需要得到社区关怀。因此协助健全完善农村居民生活保障体系工作成为社区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发展社区教育。通过办讲座、放映视频、引进专家现场指导等形式将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在社区传播以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有利于社区“能人”对其他人发挥教育功能;它是具有广泛参与性性质的活动,通过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实施,进而调动社区人口在社区发展中的参与积极性;社区教育是对社区组织能力的检验,同时亦是对社区组织能力的有效开发;成功的社区教育有利子对人口技能和智能的开发,会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4]。

三、社区建设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市、县级党委政府要在国务院相关部门的指挥下,扎实开展领导工作

首先,把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当作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不可马虎,更不能敷衍。应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区分城郊结合部农村社区、集镇中心村社区、传统农村社区等不同类型,按照地域相近、方便生产、利于重建、规模适度、群众自愿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界定农村社区范围。可“一村一社区”,也可“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单位建社区”;可借鉴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有效做法,建立领导、部门定点联系帮扶农村社区建设制度。其次,领导部门要大胆创新,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这是下级部门执行任务,顺利完成社区重建任务的保障。政策扶持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和前提条件,有好的政策支持,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就有了良好的开端。第三,设立专项资金。资金问题得不到解决,社区重建工作开展遇到的难度可想而知。缺乏资金对于处于灾后的社区发展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当然成效也会受到巨大影响。因此,重建的资金问题亟待解决。农村社区正常运作开支、工作人员工资、社区负责的环境治理开支、社区教育开支、各种社区活动支出、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等都需要政府部门专项拨款或者通过其他渠道集资,政府部门应该想方设法为灾区筹到资金,也可以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资助灾区社区建设。

(二)寻求社会援助

关于资金,虽然政府部门应该负担社区建设费用,但由于灾后重建:任务重,政府部门负担也重,资金不一定能及时到位。此刻社会各界的援助将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犹如雪中送炭,能帮助缓解当下的资金问题。提倡企业、各类协会、各类非政府组织、个体户、普通工薪阶层人民等都参与到援助行列中来,给农村社区建设力所能及的帮助。除了资金,灾区农村社区也需要各种智力攒助。各地城镇和农村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书报刊贫料、娱乐设施、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心理咨询与辅导、科学知识讲座等都将对四川农村社区给予巨大的智力支持和帮助。

(三)社区发展关键在于发挥灾区社区居民自我创造力

按的话说就是要自力更生。哲学上也说到,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在条件,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显然,在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最根本、最有力的力量还是农村居民自身。首先,社区应该具备集合社区成员共同抵御灾害、实施自我救助的能力,有了自救能力才能确保社区的持续存在和发展[5]。这种能力需要发挥社区带头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全体居民积极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组织开展各种学习和娱乐活动,丰富灾区农民业余生活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文化水平。这对他们恢复生产有辅意义;筹划安排心理工作者深入群众做咨询、开导工作,通过疏导他们帮助打开他们心结,重新过上正常、自信的生活。另外,社区作为组织,也应不断学习城镇或其他农村社区的先进建设方法,提高自身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为人民服务的绩效。

四、社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当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不少地区已掀起农村社区建设的高潮,在热潮的冲击下,搞好四川,尤其是灾区农村社区建设更需要清醒头脑,理清思路,避免进入一些误区,否则不仅会走弯路,还将浪费社会资源。

1.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利民工程,而不是面子工程或政治工程,应以服务农村居民为前提,不能为了“社区”的建成大施动土,拆来搬去;不能为了建整洁舒适的“环境”,肆意向政府、向愿意投资的企业要资金;不可为了丰富社区文化,大肆兴建各种的“场、所、馆”等。

2.农村社区建设不仅仅是“政府行为”,更应是在村民委员会的领导下,在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在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下,根据社会条件的变化对农村社区结构重新调整和各种管理体制敝探索和创新过程,包括社区区位、人口户籍、产业结构、组织制度、管理职能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和建设等。

3.建设重点不只是恢复和重建各种硬件措施,更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社区的全面建设,尤其是“软件”――制度和能力的建设。

4.农村社区建设是农村自身的发展建设过程,也是国家“城市反哺农村”,“缩小贫富差距”等公共政策的落实过程,因此应该广泛接受社会各界人士和团体的参与和帮助。

5.既不能固步自封,搞自我圈地运动,也不能整体照搬其他的建设方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团结社区居民,大胆创新,走自己的社区发展之路。[6]

参考文献

[1]于小杏.社区建设――异化的社区概念[J].南方论刊,2007,(10).

[2]高鉴国.社区的理论概念与研究视角[J].字习与实践,2006,(10).

[3]姜振华.社区概念发展的历程[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21).

新农村建设概括篇4

引言

为了完成党在新阶段的一系列奋斗目标,十六大提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现代化,但由于各地区发展的差异性,可以允许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快,来带动贫困地区的现代化发展。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要说现代化,农村的现代化无论如何也是重点,这是其一。其二,中国的农村地域广大,发展极不平衡,情况错综复杂,牵涉到农业现代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等一系列问题,是个综合工程。要搞现代化,农村的现代化无论如何也是难点。

1 农村现代化的概念及特点

现代化这个概念早就出现了,在中国大约出现在上世纪30年代,但现代化研究却是在五六十年代迅速兴起的一门科学。 现代化的意思就是向现代变迁或成为现代的过程,它的基本内容包括技术的现代化、经济的现代化、政治的现代化、社会与文化的现代化等等。

“农村现代化”,这个概念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是一个全面的、全方位的进步过程。过去,农村现代化是农民生活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管理科学化的有机统一的过程。而现在这个概念的内涵更为丰富,是“四化”和“四个文明”所谓有机结合体,这个“四化”是上面的“三化”加上乡村风尚文明化,而“四个文明”即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如果把农村现代化更明确的标志的话,其实该包括了农民自身的发展和城乡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2 农村现代化的规划方法

近年来,由于农村改革政策的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我国的农村建设方面,尤其是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些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但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又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现代化的建设必须以农村现代化为基准,而当前广大的农村地区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农村布局较松散,基础设施配套不全,没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规划,从此看来,农村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付出长期而艰辛的努力。由于缺乏规划的理念,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然付出一定的代价,但就是这些失败的经验让我们认清了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不能一味的强调建设而忽略了最基本的规划,只有用规划来指导建设,不断的探索,才能拥有更合理的方法来建设农村,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创造一个和谐舒适美观的农村环境。

2.1 农村现代化规划的基本要求。 进行农村现代化规划,不应讲农村现代化单独割裂出来,而是对国内外国情的清楚认识,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农业发展、农民的经济生活,从而确定的方案。

第一,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求,要与农业非农化、农民非农化、小城镇建设、人口分布和自然地理特点相适应,要与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相和谐。

第二,要科学制定现代农村规划。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制定城乡统筹、相互衔接、全覆盖的农村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

第三,要满足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以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的“纯农民”为主要参保对象的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第四,要造就新型农民,积极发展农村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体系,推进乡镇成人教育标准化建设,完善以乡镇成人学校为基础的农业职业培训网络,提高新一代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让农民接受不同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

2.2 农村现代化规划的方法。 影响国内现代化农村规划的因素较多,其中很多是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在进行传统的现代化农村规划时主要是以定性规划方法为主。但这虽然保证了农村建设的通达性,但也造成了农村现代化规划精度下降。所以现在一般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农村现代化规划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专家经验法:首先由一些充分了解国内外国情者组成专家组,基于国家的基本政策,初步制定方案,然后对拟定的初步方案进行深入调研,通过一些实际的调查和研究,充分征求乡(镇)、基层领导和农民的意愿,再根据实地勘察和公众参与收集到的资料和意见,对初步方案进行修改,最终形成一个方案。

第二种是直接补充法:就是在现有的农村现代化建设上进行补充,以目前的政策为导向,结合当前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使运作耗能最小。现有的农村现代化建设包括农村非农化建设,农村非农化建设过程既是一个农村经济社会发生裂变和重组的过程,也是一个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其表现形式有三种,即农村人口的非农化、农村产业的非农化和农村区域的非农化。直接补充法可以给予这些方面的缺点来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法,或者是创新。

第三种是最优树扩张法:我国行政结构划分的树状结构和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导致了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布局形式多呈树状,确定最优树是该规划方法的重点,由于规划的侧重点不同,确定最优树的标准也不同,在确定了最优树的基础上,以预测的未来规划方案为目标,加边展开,并结合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各部分的比重,使整个树状扩展充分。

3 实施农村现代化规划应掌握和注意的要点

为了加快农村现代化的建设和规划工作,我们要时刻注意一下几点:

第一,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人多地少就业难”是我国的基本乡情。只有加快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农村富余劳动力才能转移出来,农业规模生产才能形成,农业产业化才能发到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而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农业工业化。

第二,农村现代化以农业市场化为先导。农业市场化是农业生产社会化和分工分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也是自给自足农业向市场化农业转变的过程。农业的现代化只能建筑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农民收入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农民的非农就业,农业市场化催生的大量农产品市场和各种中介组织,为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农民的非农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给城乡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通过城乡布局规划、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等手段,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增强城市对农村饿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距。

参考文献

新农村建设概括篇5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时期,是**农业现代化推进力度最大的时期,是**农村变化最快的时期,是**农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既注重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等,更注重构建长效机制,建立起城乡一体制度框架,加快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现代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正在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城乡平等”的发展新格局。

**统筹城乡发展、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建立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机制,加强农业深度开发,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始终把农业放在重要位置,注重把发展现代农业与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加强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和新型农民培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

二是建立城乡统筹就业机制,把鼓励农民创业作为富民的根本途径,推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市实施的“人人有技能、个个有工作、家家有物业”的“三有工程”,就是一个成功的实践。

三是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实现农村“三大保障”全覆盖,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市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三大保障体系,对各种农村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也逐步加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一个可喜的变化是正在推进农村与城市社会保障的逐步接轨。吴中区将失地失业农民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改为农村基本医疗保险,推动城乡一体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常熟市逐步将农村各类企业及其职工、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个体工商户及雇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正在加快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轨运行步伐。这些探索在全国都处在领先地位。

四是建立城乡改革协同推进机制,推进农村制度创新,赋予“苏南模式”新的内涵。**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农村“三大合作”形成气候,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注重培育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积极探索政策性保险金融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了“三农”,农村金融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

五是建立县域经济、小城镇和新农村协调发展机制,实现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双轮驱动”。**市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注重发展壮大县级城市,积极培育中心镇。实践证明,县级统筹已成为**城乡统筹的主要形式和主体力量。在全市地方财政收入总额中,镇级财政占有半壁江山,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统筹功能也日益增大。

六是建立城乡规划统筹机制。纵观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他们是一代人造房几代人住,而我们往往是一代人造几次房。这既有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又有建设理念的问题,还有规划与建设相脱节的问题。**市委、市政府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把城市各项专业规划向农村延伸,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的城乡空间网络结构,使全市呈现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新农村为基础的城乡新格局。:

新农村建设概括篇6

农业的概念,相关学者都进行了定义,我们这里具体是以“新华”字典里的定义为例,农业就是指栽培农作物以及饲养牲畜的事业。当前,社会进步非常的快,农业的含义也在发生着变化,就目前的农业是指整个农业体系,它包括了生产前、生产中以及生产后的农业服务体系。

1.2农村

农村是指“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当前,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农业生产被重视,而且农民的生活也开始被视为一个重点,各类乡镇企业逐步成长。随着很多投资者在农村投资,农村开始成为工业、农业以及服务业同时存在的区域。同时很多农村农民开始外出务工,造成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的流失。所以有必要对农村概念进行重新定义。农村是相对于城市来说的,我们将非城市的区域称作农村,将农村定义为农业活动发生的主要区域。

1.3农业和农村的关系

从上述的概念来说,农村是一个区域,而农业是在这个区域内所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包括农业生产、文化教育、卫生等其他行业,这些都是农村建设中所需要关注的领域。当前国内的农村问题主要是表现为农村经济文化以及素质都比较落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努力加强农业的建设。

2.农业信息化以及农村信息化

2.1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当代计算机信息普及的前提下,运用计算机欣慰为主要生产工具进行农业生产。农业信息化是说农业的全过程信息化。农业信息化主要可以分为生产前的信息化、生产中的信息化和生产后的信息化。

2.2农村的信息化

农村的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农村信息化是利用现代计算机以及通讯信息计算建立农村综合的信息化体系。促进农村信息资源、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农村管理信息化、农村社会服务信息化、农村文化信息化、农村经济信息化。

3.农业信息化以及农村信息化的关系

3.1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相互影响并相互促进

3.1.1农村信息化建设前期主要服务于农业信息化目前我国的农村普遍存在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的情况,农村地区首先需要提高经济水平。但是目前农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经济收入不高,使得农村经济很落后。农村信息化建设前期,各建设内容都应该集中在推动农业的发展中。例如农村经济信息化可以通过建立农村电子商品平台,给农产品的销售提高多渠道的发展。3.1.2农村信息化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农业的信息化需要国家的政策、资金的支持,同时还需要农民自发的推动。这首先就需要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让农民能够切实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好处,主动去投入到信息化建设中去。农村的信息化还需要建设村村通等,这些都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物质保障。同时农村信息化培养的有文化、有知识技术的人才也将为农业信息化提供可靠的劳动力。农村信息化还可以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总的来说农村信息化给农业信息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人才基础以及经济基础,能够有效的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3.1.3农业信息化决定着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农村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只有实现了农民的增收,才能使得农村地区的其他工作展开。当前,我国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是需要通过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来促进农业的发展。但是农业的发展又制约着农村的发展,如果没有农业的发展,就不能解决农村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更不用说其他的建设了。可见,农业信息化决定着农村信息化的发展。

新农村建设概括篇7

一、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解决“三农” 问题尤为重要。党在xx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在xx届三中全会对此进行全面阐述: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优化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要走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之路。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世界在信息化,农业也在信息化。因此,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党的xx大明确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并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农业信息化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关于农业信息化虽然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农业信息化的量化指标尚未确定,对于农业信息化的涵义的认识还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时期。但普遍认为,农业信息化是指信息科学在农业上得到广泛应用,通过信息网络把农业生产、管理、农资及农产品市场等领域、环节紧密地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XX)将农业信息化定义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相关产业的总称。

虽然目前还不能就农业信息化的概念达成共识,但是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发现,农业信息化的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信息和知识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业成为整个农业结构的基础产业;(2)农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3)农业信息化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五个领域:农民生活消费信息化,农业基础设施信息化,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

近年来,随着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关农业信息化的新术语相继出现,为农业信息化增添了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字农业、信息农业、精准农业、电脑农业、数字鸿沟等概念。

三、浛洸农业信息化开展现状调查及分析

新农村建设概括篇8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7-0046-04

引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新的发展实践,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笔者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和实际调查研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概括总结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特征,阐述了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指出了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旨在为中国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征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征可概括为“五新”、“三发展,一培育”。“五新”是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新房舍是指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新设施是指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新环境是指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时代特征;新农民是指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2],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新风尚是指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发展”分别是:一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前提。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发展村镇。就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发展公益。就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一培育”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解决三农问题是个国际性的难题。解决中国三农问题要两条腿走路:一是要继续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二是要推动农村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城镇化进程总体上发展很慢。改革开放后,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从17.9%提升到43%,但此水平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有减少农村人口才能繁荣农村;只有减少农民数量才能富裕农民。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推进城镇化。我们国家大部分人口在农村,即使国家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0%以上,还有6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民仍然是庞大的群体。解决好农民问题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任务。推进新农村的建设也有利于推进城镇化的发展,且城镇化要与生活水平相适应。解决三农问题时,要汲取国际上正反两方面的教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意味着反城市化、反工业化,而是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可持续发展。

当前中国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两大难题:一是城乡发展不平衡。长期以来,中国城乡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市发展较快,农村发展滞后。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持续增长,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但城乡之间发展差距也在扩大。中国城市和乡村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差距扩大,突出反映在粮食生产滑坡和经济发展滞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扩大,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就业保证上的差距也在扩大。突出表现为农民增收困难,农民贫困问题凸显,农村富余劳动力难以安排。农民突出表现为六难:即看病难、吃药难、受教育难、上学难、社会保障难、文化享受难。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农村与城市的也存在着显著差距。二是农村本身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区域差别(如中西部农村和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的差别尤为明显)、农村居民贫富差距相当突出,且农村本身社会事业差距也比较大。 这些问题根源在于二元结构的矛盾。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在很多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都是存在的。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解决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其根本出路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实现农村现代化、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概括篇9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建设的重点,全国各地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与成就,川渝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也不例外。在成都有著名的城乡一体化新农村——“龙华社区”,有成功的校园经济型新农村——“东洪社区”,它们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那么什么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发展和意义又是怎样的呢,在此将理论界的研究做出如下综述。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定义及内涵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其目标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虽然短短20字但其内涵广泛,概括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 “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基本内涵就是农村公共政策体系构建的目标体系,包括: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民主的管理体制、和睦的邻里关系和崭新的精神面貌。WwW.lw881.com而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新”在以下方面:一是新面貌;二是新农民;三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新制度。其中新形象,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柯炳生理解为:“有因地制宜地而建设的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要求;有完善的基础设施,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在环境卫生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同时还要有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农民;群众要有移风易俗,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和丰富的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过程及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在80年代的“五个一号文件”里也有涉及,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更是明确地提出。虽然多次提到这一概念,但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背景,在此将理论界对不同阶段提出的意义综述如下。

(一)在上世纪50年代在《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要求发展农业要逐步迈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当时为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高农民以及全体人民生活水平提出的一个斗争纲领。当时提出的新农村只是强调土地集体制。

前农业部部长陈耀邦认为,在50年代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是通过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使土地由个人所有变成集体所有的,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整个生产的发展,进而改变农民的生活。我国的《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当时被认为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纲领性文件。

(二)“社会主义农业”一词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非常盛行,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五个一号文件”的重点是解决农村体制上的阻碍、推动农村生产力大发展,进而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创造物质和思想动力。改革开放后80年代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立在巩固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80年代到90年代提的只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某一方面,并不是很完整。

(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十一五”计划里,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所以我们现在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实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根据新形势、新阶段提出的,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提出的课题。

三、成渝地区的政策优惠及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7年6月7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宣布重庆和成都为首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立“成渝新特区”。 成渝的改革将赋予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平等的地位,给予他们同市民一样的社会保障。区别于深圳经济特区的吸引、聚集资本政策,成渝新特区是要把农民的身份解放出来。因为如今面对的是城乡关系严重失衡的格局,难以完全用市场化的方法来解决城乡问题,必须通过体制与政策改革来解决这一矛盾,以引导城乡资源有效流动与合理配置。

成为新特区后,成都和重庆等地可能得到相关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在5.12地震之后,中央财政在一定时期内会对新特区给予专项补助,从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土地流转试验、推进特区市场改革。如:建立市域城镇体系,实现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推进金融市场改革;支持基础设施类企业自主发展;建立开放、规范、竞争、有序的商品市场等。

结论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以来,全国各地的新农村建设都是引人注目的,特别是有相关政策扶持的新农村示范点,随着中央的着力部署,其它地区新农村的发展也会跟上脚步。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相关政策是相辅相承、紧密联系的。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没有相关政策的扶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难以实现;没有新农村这样的环境,所制定的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等政策也难以得到肯定和实施。政策是新农村建设的坚实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政策执行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概括篇10

(一)定义及特征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客源市场,满足旅游者的观光、休闲、度假、娱乐、购物、学习等多种需求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 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是乡村性

乡村性是乡村旅游产品区别于其他旅游产品的根本特征,乡村文化、乡村环境所蕴含的乡村气息是乡村旅游产品的核心吸引力。

2. 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在城市,且具有区域性特征

乡村旅游对城镇居民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且这种吸引力一般产生于乡村所处的周边城市。

3. 乡村旅游资源的丰富性

从乡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以及农村环境都可以被挖掘、被开发形成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产品。

4. 乡村旅游具有较高的重游率

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放松的一种重要方式,旅游者一年中需要多次造访乡村旅游点,寻找不一样的休闲体验。

(二)发展现状及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乡村旅游获得了快速发展。据2007年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新农村建设”讲话中提到“全国已建成的两万多个旅游景区(点),一半以上分布在农村地区”。2004年和2005年,由国家旅游局倡导,共创建评定了359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10年和2011年,由国家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共同组织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共评定推出70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200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乡村旅游也面临一些问题。总体来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旅游产业规模小、发展特色不足、体验性活动少、文化品位不高、教育功能缺失、服务质量较低、品牌定位趋同、乡村城市化等问题。

(三)发展趋势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趋势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特色化

越来越多的乡村旅游点开始追求基于地域特征的特色化开发经营,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多地注意融入乡土文化,甚至是创意文化的元素。

2. 规范化

从国家到地方,都在积极推进乡村旅游的规范化经营管理。从2004年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创建到2010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的创建,以及各地星级农家乐的评定等等,都体现出国家和地方对乡村旅游规范化发展的重视。

3. 规模化

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开始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开发当中,改变和影响着原本分散、弱小的乡村旅游企业和组织的发展。

4. 品牌化

旅游品牌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受到重视,从开发创意到产品设计,再到市场营销的过程中都始终保持着对旅游品牌的关注。

二、乡村旅游开发提升策略

(一)理念优化

乡村旅游开发的理念至关重要,很多景区(点)开发理念落后,旅游产品、服务等不符合游客需求或难以满足游客需求,导致景区游客稀少,旅游发展达不到理想的状态。乡村旅游开发的理念包括很多方面,这里重点就以下三方面进行探讨。

1. 充分了解城市游客进行乡村旅游的动机

旅游动机是一个人外出旅游的主观条件,包括旅游者身体、文化、社会交往、地位和声望等方面的动机。一般认为城市游客进行乡村旅游具有五个方面的动机,即追求新的生活方式、释放工作压力、渴望获得宁静、愉悦心灵和挑战自我。这里再概括提出四个追求,即“求新”、“求异”、“求特”、“求健康”。城市游客进行乡村旅游追求的是一种新的旅游体验方式;追求一种区别于城市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化体验;追求能够引起其强烈兴趣的特殊人和事件;追求获得身体和心灵的一种健康状态。明确了解城市游客的旅游动机,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旅游产品,提供相应的服务,从而保证乡村旅游开发的成功。

2. 要转换思维,从城市游客的角度想问题

准确把握城市游客对乡村旅游体验的价值诉求,提供满足城市游客旅游期望的产品和服务。一般来讲,城市游客希望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获得舒适、方便和卫生的旅游体验,这包括舒适的用餐环境、住宿条件、方便的交通条件、旅游信息获取和干净现代的卫生设施。另外,城市游客对于旅游参与活动体验的期望还可将其概括为“不劳而获”、“有惊无险”和“一波三折”三个方面。“不劳而获”,在这里不是贬义词,而是指一般游客都希望体验具有趣味性的、不需要耗费太多精力就可以有所收获的乡村参与性活动,比如水果采摘、蔬菜种植等。在这类活动中要根据城市游客的体力情况设置参与方式,不宜设置劳动强度高、耗费体力大的活动。“有惊无险”是指游客期望旅游活动过程中能有意外的发现和惊喜,且这种情况是处于安全可控的范围内。“一波三折”是指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要有丰富的参与体验,在项目设计中要将简单的过程复杂化,设计跌宕起伏的情节。

3. 概念第一,要做有概念的景区

概念不仅仅是一个创意,更是一个主题,是一个景区发展的灵魂。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注意对景区(点)进行概念包装,以好的概念设计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打造有概念、有内涵的景区。例如,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水岸山吧度假村,以北京年轻白领为目标对象,依托雁栖镇的山水林木,设计自然性和时尚性于一体的山吧,山上木屋称为氧吧;餐厅叫餐吧;嬉水的水池叫水吧;游乐的秋千叫荡吧,用时尚的理念包装纯朴的天然景观获得了成功。

(二)产品优化

现阶段,很多乡村旅游景区面临旅游产品老化、粗糙,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旅游市场竞争中逐渐趋于劣势。这就需要对旅游产品进行优化设计。

1. 发掘旅游过程中不被人重视的小元素

一般认为,旅游产品是旅游经营者提供给旅游者购买的完整的旅游经历,它包含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很多乡村旅游开发者也根据这六大要素进行乡村旅游产品的打造,其实这其中还有一些元素可以被开发,而且能开发成很好的产品。比如“教育”或者说“学习”,学习教育同样是乡村旅游开发中应当重视的一个方面。人渴望获得知识、对于未知世界总是充满好奇。广大乡村地区有很多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大自然课堂远比学校课本上学到的东西要多和真实。因此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游客,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群体、学生市场,开发相应的课外实习基地、大自然趣味室等户外参与性学习型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在教育学习型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台湾很多农业园区做得比较好,并且成立了台湾生态教育农园协会。

另外,对于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景区,应该对旅游参与流程中七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学”的重要性进行再认识、再构造。例如,对于一个主要经营乡村餐饮的景区,要把“吃”的元素做足,做出特色,做成吸引游客的核心元素。

2. 创新产品设计,对旅游产品进行不断地深化和提升

乡村旅游产品的类型一般有观光游览型、休闲娱乐型、参与体验型和复合型等。当前,多数旅游产品停留在自然田园观光、农家餐饮等方面,体验性、参与性活动项目少。对旅游产品进行深化和提升需要不断融入新思路,逐步提升和完善旅游产品参与内容。

例如,当前各地涌现出的市民农场乡村旅游产品,走市民认种菜地、农民代种蔬菜的模式,旅游参与内容包括游客亲自到菜地进行种植、采摘等劳动体验和农家餐饮两大方面。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设置全球眼视频监控系统,为城市游客提供网上参与活动,可实时关注蔬菜的生长情况,吸引游客对项目的持续关注,增加重游率。再进一步设计可以构建一个交换平台,实现不同游客之间的物物交换,进一步增加游客的参与兴趣等。

3. 锦上添花,创意助力旅游产品变革

有一些乡村旅游景区(点)在经历自然环境打造、乡土文化挖掘之后,开始关注创意文化元素,从创意策划到特色景观建设,再到创意旅游纪念品设计,乡村旅游开发的全过程都在或多或少地融入创意设计的元素。

例如,台湾南投县溪头妖怪村的旅游开发中就充分发挥了创意文化的作用。原来仅仅依靠卖土特产品的景区商业点依靠创意化的设计和包装,用妖怪的主题包装策划整个商业街,形成了一个台湾中部旅游目的地热点。其发展经验可以概括为一个主题创意盘活了一个商业街,带动了一个旅游景区,成长为一个旅游热点。

(三)营销优化

旅游营销是乡村旅游发展当中的重要一环。很多景区在开发之时面临客源不足的问题。有效扩大客源市场规模,需要对旅游营销进行优化和提升。

1. 形象制胜,打造旅游形象,形成旅游品牌

形象识别是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一个重要因素,具有良好旅游形象的景区可以获得游客的更多关注,对游客产生更强的吸引力。例如,浙江省衢州市七里乡在农家乐开发营销中就通过策划、选聘旅游形象大使活动,成功进行了一次旅游公关营销活动,在衢州市农家乐旅游市场上树立了鲜明的形象。

2. 因地制宜,优化营销渠道,抓住重点媒介

乡村旅游营销过程中,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营销方式和渠道。在乡村旅游营销过程中应充分重视电视广告、网络和口碑营销等的作用。一般来讲,乡村旅游营销也具有区域性的特征,乡村旅游企业或联合组织要重点在本地区和邻近地区城市电视媒体(包括旅游频道)上刊登旅游广告,这样较为经济和有效。旅游网络营销选择要根据企业规模大小确定,较小的乡村旅游点可依靠村集体或者乡镇集体组织在本地旅游官方网站或者全国乡村旅游网站进行捆绑营销;有实力的大型乡村旅游景区可进行本企业旅游官方网站的建设。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要重视游客的口碑效应,多争取回头客。

新农村建设概括篇1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解决“三农” 问题尤为重要。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此进行全面阐述: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优化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要走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之路。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世界在信息化,农业也在信息化。因此,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并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学术界关于农业信息化虽然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农业信息化的量化指标尚未确定,对于农业信息化的涵义的认识还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时期。但普遍认为,农业信息化是指信息科学在农业上得到广泛应用,通过信息网络把农业生产、管理、农资及农产品市场等领域、环节紧密地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XX)将农业信息化定义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相关产业的总称。

虽然目前还不能就农业信息化的概念达成共识,但是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发现,农业信息化的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信息和知识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业成为整个农业结构的基础产业;(2)农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3)农业信息化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五个领域:农民生活消费信息化,农业基础设施信息化,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

近年来,随着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关农业信息化的新术语相继出现,为农业信息化增添了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字农业、信息农业、精准农业、电脑农业、数字鸿沟等概念。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农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紧贴“三农”实际,加强信息体系建设,强化信息为农服务,必须坚持边建设、边应用、边服务,扎实有序地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xx市xx镇是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经济繁荣的千年古镇,具有1520年的县级建制史。该镇农业、工业发展并驾齐驱,农业以水稻、蚕桑、甘蔗、蔬菜、水果为主,工业以水电、制衣、甘蔗化工、秸项目、等为主。xx已初步形成了蚕桑、丰产林、笋竹、甘蔗等农业产业基地。自古至今都是xx市西、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地,历史地位十分突出,素有“未有xx,先有xx”之说。

对于这样一个千年古镇,我们此次调研就是要对xx市xx镇的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展开调研,具体调研当地网络铺设情况,电脑普及情况,“信息大篷车”、“信息直通车”开展情况,村民信息化意识,村民利用网络信息等情况,并做出我们的反馈和建议,以我们的实际行动服务农业信息化。

(1)调研对象:广东省信息产业厅、xx市科技局、xx镇政府农药店,

菜市场,电脑城,xx一中周边农村的养殖户、种植户(蚕桑基地,沙糖桔园等)以及散户。

新农村建设概括篇12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new rural communities, comprehensive definition of its meaning and practice around the comb on the basis of progress, through the Qinghai three different geographical study focuses on the planning, obtained several different models of development, Qinghai to guide futur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communities.Keywords: comparative case; new rural communities; planning and design; development model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2006 年 10 月,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农村社区”的概念,并要求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008 年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必须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保持农村社区和谐稳定。” 2010 年中央 1 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创建活动,加强服务设施建设,培育发展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社会组织。” 在这种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正日益成为各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

二、内涵界定

关于什么是“新型农村社区”,目前尚无统一的概念。国内一些学者对其涵义做了初步探讨。陈学军等(2008)认为新型农村社区是指以中心村为主体,一般由2至4个行政村组成的,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较为齐全的公共设施的农村组合体,它是城镇建设的延伸点,是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落脚点,是农村城镇化的切入点和示范点。毕于建(2011)认为:新型农村社区指在农村合村并点的地域中以行政村或中心村为一定范围,以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为主体的同质人口组成,以村委会为农村社区居委会自治组织,便于镇街指导,便于以村委会为主体进行社区建设与管理,具有明显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杨世松(2011)则指出新型农村社区是指打破原有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村或行政村经过统一规划,按照统一要求,在一定期限内搬迁合并,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形成新的居住模式、公共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

本文所指的新型农村社区,是按照城乡规划统一建设、居住方式与产业发展相协调、设施配置以城市社区配置为标准,具备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新型农牧民聚集区。

三、各地实践及启示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大多数农民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要求改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的愿望迫切,在新一轮农民建房热潮到来之际,河南、山东、湖北、江苏、宁夏等地加强规划引导,把支持农村建房、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扩大农村消费需求、逐步实现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综合分析各地实践经验,得出五种典型建设模式:一是村庄合并型。主要是按照规划建设的要求,几个村整合为一个村,通过政府扶持、金融支持和搬迁农户建筑材料补助、享受就业、低保、养老保险等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到新村建房。二是旧村完善型。主要是原有村庄规模较大、规划合理、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村庄,在原有村庄的基础上,对规划、建筑、环境、设施进行完善提高而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三是城中村改造型。主要是依托城市及县城城中村改造项目,按照规划启动新村建设。四是产业带动型。主要是产业聚集区内村庄,依托聚集区产业促进人口和生产要素聚集,整合村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五是整体搬迁型。主要是对山区、滩区、地质灾害多发区等生活环境恶劣,不适宜居住的散居户,选择条件较好的地方统一搬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2012年5月,青海省党政代表团赴河南省学习考察,参观考察了新乡市七里营镇刘庄、古固寨富康及祥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参观后各位领导对河南省实施的新型农村社区产生了浓厚兴趣。同年7月,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精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海东行署和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主要负责人赴河南、宁夏两省区考察学习。两次考察之后,青海省在总结各地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建设工作。

四、案例比较

综合考虑青海省各个地区的地域文化、村庄景观风貌和民居建筑形式等因素,全省分为东部地区、环青海湖地区、柴达木地区和青南地区。本文所涉及的规划案例包括:西宁市湟中县多巴凤凰新型农村社区(海东地区)、海西州乌兰县茶卡镇茶卡新型农村社区(柴达木地区)、黄南州同仁县加吾乡加吾新型农村社区(青南地区)。

1、西宁市湟中县多巴凤凰新型农村社区

(1)现状概况

该社区地处规划多巴新城绕城高速西南侧,北靠109国道、东临民湟公路,距离湟中县城仅32公里,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现状人口5860人。

(2)规划概况

规划安置用地东西长约950米,南北宽约600米,共26.31公顷。规划期末(2025年)人口达到6400人。

社区功能定位:全面承接多巴新城发展的综合服务组团,以发展乡村旅游与特色加工业为主的城郊型新型农村社区。

社区规划结构:规划形成“一心一轴五片区”的结构模式。一心:即中心绿地休闲广场。一轴:即社区东西向空间发展轴线。五片区:东部多层居住片区、西部多层居住片区、北部多层居住片区、中部公共服务片区、南部低层居住片区。

(3)社区特色

从建筑风貌上来说,该社区集中体现了河湟民居特色;从区位优势来说,该社区是多巴新城的西部门户;从产业发展潜力来说,该社区地处多巴创意文化区和甘河滩工业西区的交合之处;从发展模式来说,该社区属于集村庄合并型、产业带动型和整体搬迁型于一体复合型的新型农村社区。

2、海西州乌兰县茶卡镇茶卡新型农村社区

(1)现状概况

茶卡新型农村社区由现状茶卡村、巴音村村域和两个村庄安置区组成。规划安置区位于茶卡镇区北侧,南邻茶卡盐湖旅游景区,北接高速公路服务区,区位优势明显。 社区现状人口750人。

(2)规划概况

茶卡社区规划用地27.63公顷,规划期末人口1550人。

社区功能定位:以商贸物流业和高效生态农业为主的农贸型新型农村社区。

社区规划结构:规划形成“一心、两轴、一带、四区”的规划结构。一心:即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主要布置中心广场、居委会、卫生室、党员活动室、幼儿园等公建设施。两轴:指社区中间东西向的发展主要轴线和南北向的发展次要轴线。一带:指位于社区东部沿幸福路西侧分布的商贸物流服务带。四区:指被社区主要道路划分成的四个居住片区。

(3)社区特色

该社区在建筑风貌上体现的是蒙古族民族特色;地处镇区有利于与城镇共享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紧邻高速公路服务区和盐湖旅游景区,有利于社区产业发展;社区发展建设模式为整体搬迁型。

3、黄南州同仁县加吾乡加吾新型农村社区

(1)现状概况

加吾乡位于同仁县城东南部,东连瓜什则乡,南连曲库乎乡,西与县城相邻,北靠保安镇。本次社区规划范围包括加吾乡江日村、俄毛村、吉仓村、协知村,四个行政村范围,位于加吾乡中北部,范围内以县道X606为主要对外交通与县城联系,距县政府驻地隆务镇仅9公里,联系相对便利。 2011年底总人口3669人,749户。

(2)规划概况

本次项目用地位于同仁县县城最南端,在东西两山之间。用地北邻隆务古城,向北距隆务寺1公里、距市中心约2公里,向南出同仁县城。

本次规划建设用地10.6公顷,规划住宅为多层单元楼形式,共计1037户,按每户3人估算,社区可容纳人口3111人。

社区规划结构:规划社区形成“一心、两轴、两片区”的规划结构。一心:即社区中心,包括社区卫生所、超市、商业、金融邮电等服务功能。两轴:沿德合隆形成的社区综合发展主轴和社区东西向的景观轴线。两片区:即由德合隆路划分开的东西两片区,西片区以居住为主,东片区以商贸综合产业为主。

(3)社区特色

本社区建筑风貌体现的是藏族民居风格;地处同仁县城规划用地范围内,有利于享受城市的产业辐射和设施共享;有利于带动县城南部组团的发展,打造同仁最具特色的现代化新区。

五、结论

通过以上三个规划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异地搬迁集中安置是适合青海省广大农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一种有效模式。通过异地选址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有利于改善农(牧)民生活环境,拓宽农(牧)民就业渠道,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这种建设模式可以成为未来青海省农村社区发展建设的一种主导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学军,陆高峰. 农村新社区规划的探索与实践——以绍兴县兰亭镇桃阮社区规划为例[J]. 小城镇建设,2008,(12):4- 8.

[2] 毕于建、贺可栋、吕庆建.城乡统筹视野下合村并点的新型农村社区组织建设研究[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