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配音的基础知识合集12篇

时间:2023-10-30 10:19:55

关于配音的基础知识

关于配音的基础知识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C-0168-02

一、问题的提出

钢琴基础课程在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既是基础课程,又是核心课程,教学实施偏重于学生的技能习得,体现实践性、应用性。同时它更是在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中与乐理、和声、曲式等课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基础环节与中间环节。因此,钢琴基础课程在科学、有效构建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相对于本科音乐艺术院校而言,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定位体现出很大的不同。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作为整个课程的基础与核心,在充分体现实用性的同时,更要与地方就业市场很好地结合起来,以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进行快速、有效的对接,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因此,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并不以培养专门从事专业钢琴教育、钢琴演奏、钢琴伴奏的人才作为目标,而以培养出能够掌握钢琴基本弹奏要领,能充分发挥钢琴功能特性并运用于各种相关实践的专科层次人才为目标。在教学中则要求,在保留传统钢琴课程中演奏、伴奏的知识结构的前提下,降低演奏、伴奏的难度要求,使其作为基本知识储备,着重于以之为基础核心的即兴编配、创作的能力培养,突出人才培养的技能型、应用型特征。然而,传统钢琴基础课程教学却未能体现这样的要求,而是沿用培养专门从事钢琴演奏、伴奏人才的教学模式,不适宜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求,亟须改革。笔者拟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广西幼专)音乐教育专业为例,探讨高职高专钢琴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

二、钢琴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

钢琴课程教学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发展,在培养专门从事钢琴演奏、伴奏人才方面已经形成一套科学、合理、可靠的系统,其对于钢琴演奏技术、风格的体现也已十分成熟。因此,不论是对本科层次还是对专科层次的学生而言,传统钢琴课程教学模式及内容在训练学生较好、较快地掌握基本弹奏要领上具有相当有益的借鉴意义。

作为专科层次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在实践与发展过程中,如何在紧密结合就业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的基础环境下,优化课程设置,整合教学资源,真正体现出学以致用,是广西幼专音乐教育专业面临的新课题。钢琴基础课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更应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广西幼专作为广西专科层次人才培养的龙头,率先创立艺术系,并成功申报音乐教育专业,一直以来,秉承“以幼教专业为龙头,以艺术专业为特色”的办学方针,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实践与研究。自音乐教育专业申报成功以来,广西幼专艺术系充分重视钢琴课程的教学实施、反馈,分析成熟的音乐艺术院校钢琴课程教学的发展状态及特点,借鉴本科层次(师范类)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实施的相关经验,逐渐建立起能够适应专科层次音乐人才培养的钢琴课程教学模式。

三、钢琴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作为钢琴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最重要一环的创新知识体系应立足于传统钢琴课程教学,从中汲取并分化出有益于相关课程优化配置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进而形成科学、有效的知识系统。广西幼专音乐教育专业旨在培养符合地方发展要求的基础音乐教育教师(面向小学音乐教育、幼儿音乐教育),即主要培养面向小学基础教育、幼儿基础教育的专科人才,其音乐课程的配置特点突出,侧重于与学龄前后(6-13岁)儿童音乐能力发展培养相关的课程体系建设,因此,以钢琴基础课程为先导的各课程的相互融合是关键。

(一)合理设定教学目标

传统钢琴基础课程教学中,在中小型乐曲演奏的技能习得上,目标是使学生初步构建以钢琴为中心的旋律线条、节奏组合、表现织体等音乐知识体系的基础,但传统钢琴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不能够有效适应并体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层次与目标的最终要求――其倾向于使学生将技能习得中内化的音乐知识用于更好地演奏或伴奏不同时期风格与流派的钢琴与声乐作品――“为表现乐曲本身而练习”。从根本上说,并没有有效利用传统钢琴课程中技能习得的丰富内容,加以强调并提炼,从而准确作用于以钢琴为先导的相关课程,这也是导致传统教学知识体系相互割裂与片面的根源。

因此,在课程标准的制订中要细化教学目标,并切实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在教学评价中得以准确评估。广西幼专钢琴基础课程开设于大一、大二两个学年,共四个学期,由浅入深,主要培养学生掌握钢琴基本弹奏要领,使学生能够较熟练地演奏中小型中外钢琴及声乐作品,并表现出特定的情感倾向及音乐风格。这是学生掌握钢琴键盘特性、功能特性、音响特性的基础。从课程配置的层次性来说,广西幼专充分利用钢琴基础课程开设的四个学期,注重真正实现每个学期不同导向的n程教学目标并加以检验。其意义在于:能够将细化的学期教学目标在以钢琴基础课程为导引的各课程的渗透与融合中体现出来,发挥传统钢琴教学模式在知识技能进阶中的支点作用,为下一学期相关课程的衔接与融合做好铺垫,这既是对现有知识学习的巩固,又是对知识衍生与发展的有效准备。

(二)改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

如上所述,在高职高专三年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广西幼专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课程贯穿于大三实习实训之前的整个课程体系中,在其不断深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以其为核心与基础逐渐引入与幼专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相关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声乐课程、奥尔夫教学法课程、儿童歌曲即兴创作与编配课程等。依据每个学期课程设置的特点,钢琴基础课程在教法与学法上具有针对性。

首先是教学形式上的应变。长期以来,结合学生实际基础,广西幼专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基础课程教学主要采取传统的“小组课”的形式。“小组课”通常4人一组,每组每周一个课时,其内容主要体现为“知识技能导入、技能回课、技能新课、布置作业”四个教学环节的循环,授课具有针对性,是有效的训练学生进阶演奏技法与掌握特定音乐风格的教学形式。但这种形式对于广西幼专其他优势课程,尤其是音乐教学法、儿童音乐创编等在钢琴基础课程中的综合与渗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广西幼专音乐教育专业改进了“小组课”的授课形式,规划创建新的钢琴实训室,将4人一组的“小组课”改设为“8人小组课”,在优化四个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引入“合作学习、角色参与、情境创设”的教学环节:在不改变钢琴课程总学时的前提下,“8人小组课”为每周两个课时,连堂授课。这样,每个学生每周参与课程学习的时间由一个课时增加到两个课时,其中第一节课主要是四个基础的教学环节,第二节课是以钢琴为导的综合课程知识实践教学环节,并采取“合作学习”等新模式。需要强调的是,四个基础教学环节中的回课周期为两周,即每周四人回课,其他四人进行观摩,轮流进行,以此有效保证以往有效的教学实践经验,充分利用教学时间。

考虑到课程设置的特点与课程实施的效率问题,广西幼专钢琴基础课程教学主要采取“分解知识点”式教学方法。比如,对于一首基础钢琴乐曲,依据知识结构的基本特点,将乐曲分为单独的节奏片段、旋律片段、声响片段等,强调特定技巧与情感表现下的“元素性”。以节奏为例,在指导学生练习时,依据学生实际,截取基本节奏片段、较复杂的节奏片段,要求以符合儿童心理特点、感知能力的语言、动作等方法,将节奏练习单独强调,并体现出一定的形象。如此,既掌握了乐曲节奏上的重难点,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地认识并掌握节奏的本质。而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与节奏、节拍、旋律等特点相符合的音乐形象的准确把握是难点,这种能力的培养过程本身即是对钢琴音乐技巧、音乐表现的回归。同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钢琴作为基础乐器的特性,使学生在具备一定的乐曲基本元素分解与组合能力后,进一步将乐曲所涵盖的知识技能内化吸收,从而在充分认识与把握声响、旋律线条、节奏控制的基础上进行即兴编配与创作,综合运用各课程知识点,体现出学生以演奏为基础、创编为核心的实际运用钢琴的能力。

(三)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广西幼专钢琴基础课程的教学评价以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为依据,着重于对钢琴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相比传统只考查“基本音阶、琶音+乐曲+练习曲”内容的评价方式,更强调具有规范而生动的音乐表现能力与能够体现综合音乐素养的弹唱、即兴编配能力的考试内容,如“情景模拟”“形象塑造”“钢琴素描”,传统考查方式与“以赛代考”“小组合作”等相结合,形式多样而统一。

四、结语

高职高专教育的职业化倾向是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中被普遍认同的整体趋势,其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输出为宗旨,呈现职业化模式培养的特点。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应与本科层次相区别,应充分结合社会需求,从对生源特点的全面分析入手,在实践中发展,以体现重点、突出特色。钢琴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实践改革应在有效借鉴传统钢琴课程实践的基础上,融入自身特色课程资源,优化整合配置,在课程目标、教学形式与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加以改革,体现亮点,逐渐建成并完善其教学体系,最终形成能与就业市场无缝对接的核心竞争力。

关于配音的基础知识篇2

2.课程设置现状。师范类院校在音乐课程的开设中具有课程细分化、学科专业化、培养形式多样化等特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培养目标虽然与师范类音乐学院或音乐系不同,但在课程设置中有诸多相同,例如钢琴、器乐作品鉴定、即兴伴奏等课程,学科专业性很强,虽然是根据幼儿园音乐教育所需的音乐能力(如音乐技能、音乐基础知识等)进行设置,但对于毕业后教学来说,实用性体现不够,不能充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特色。课程的设置忽视了音乐课程内容的相通性、实用性,只注重音乐知识本身的系统性、专业性。

3.课程内容现状。首先,在声乐课中,过多注重发声位置、气息控制和咬字吐字等专业性很强的问题,虽然最终目标是让声音通过腔体共鸣更加美妙丰富,但要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幼儿演唱需要用最自然的声音表达心中的感受和美,如何引导幼儿用心聆听、感受和实践音乐以及幼儿嗓音运用和保护等问题更加重要。目前,对幼儿唱歌中教学问题的解决和嗓音保护方面的知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其次,是器乐课程,钢琴和即兴伴奏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性已经被逐渐认识,但对即兴伴奏能力的调查结果是很不乐观的。钢琴学习是循序渐进的,从最基本的节奏、弹奏技巧到练习速度来安排课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是科学的,但与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不相符。即兴伴奏要求手、眼、嘴的密切配合,而弹唱脱节一直是学生到幼儿园进行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高职学前教育的音乐课程设置中,参照音乐院校中技能技巧的课程设置,强调对学生理论、技能、实践的严格培训。而学生所学的知识没有为毕业后音乐教学工作做好充足准备,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严重脱节。此外,音乐学科之间相通的知识不能根据专业特点编排,忽视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细分化。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有乐理与视唱、声乐、钢琴、舞蹈、集体电子琴演奏等课程,这些课程专业特点体现不够明显,同一知识点在不同的音乐课程中重复讲解,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2.课程内容过于专业化,授课内容简单化。现行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内容,多以本课程重点知识讲授为中心,围绕重点知识进行教学内容设计、讲授。乐理与视唱、钢琴、声乐、舞蹈、即兴伴奏、音乐欣赏等课程分科开设,就重点知识系统性讲解来说效果显著,但就学生自身的专业基础程度来看,学生的学习难度偏大,效率不高,这对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持续保持且日益增温形成很大的挑战。同时在授课过程中,也存在着音乐院校课程内容简单化的现象:在课程目标上降低教学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减少重点难点,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技能特点不明显。教师在授课中注重单一的技能技巧,忽视音乐素质和音乐教学能力的培养。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设置构想

音乐课程的设置应在高职学前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原有理论的基础之上,树立正确且符合现有状况的教育观:如依据学生音乐能力的个体差异,以及课时少、学生多、教学任务繁重的特点,对相关的音乐课程进行合理整合。

1.课程整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强调综合性、实践性,并且要与新的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同步发展。首先,必修课程要突出综合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并结合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对分配过细的必修音乐课程教学进行系统、科学的整合,时刻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要求相一致。第一,声乐课程。声乐课程包含发声技巧与理论基础、歌曲演唱技巧、童声合唱训练等内容,在课程共性分析的基础上,尝试进行相关的资源整合,课程可分为两个重点:一是根据幼儿成长过程中对语言、生活、节奏、兴趣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具体需求,建立优秀幼儿音乐歌曲库,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增加对音乐风格的了解和不同歌曲题材的大量积累,以适应今后幼儿教育中各个教学环节中对音乐的不同要求。二是声乐教学法。示范演唱和歌曲的情景表演相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指导幼儿有目标地参与活动并演唱,在幼儿园唱歌教学中还应注意幼儿的发声方法、嗓音保护等。第二,器乐课程。器乐课程包括钢琴、即兴伴奏、幼儿歌曲编配与弹唱、乐理与视唱、幼儿打击乐等内容,也可以进行相关整合。自弹自唱在学前教育的音乐课程中应用最多。需要具备以下能力:根据学生不同嗓音条件,进行移调伴奏的能力;视奏能力,即快速地读谱并演唱儿歌;为歌曲配置伴奏的能力;自弹自唱的能力。这些能力决定着自弹自唱的效果和水平。当然弹奏钢琴正确的坐姿、手型、放松与手指的独立性以及乐曲演奏的基本技术要领等是自弹自唱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准备。第三,关于乐理中的内容,可以在弹唱课或者鉴赏课中进行实践教学,专业性很强的内容可以删去。其次,选修课程应该突出实用性。为了适应市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优势、才能,为学生提供具有实用性的选修课,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在必修的基础上,设置电子琴、手风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幼儿园音乐活动设计、0~3岁早教课程等选修课程。其中部分课程针对有专业基础的同学和对本门课程兴趣相对浓厚的学生,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之上,继续向更高的层次学习。

关于配音的基础知识篇3

【关键词】初中音乐 乐理教学

引言

乐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枯燥,如果教师用呆板的说教式教学方法进行讲解,就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易被学生接受掌握。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采取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使乐理知识教学充满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学生对乐理知识的领悟和掌握。

一、乐理的内涵

乐理就是关于音乐的理论,是学习音乐的入门课程,也是学习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它介绍了有关音乐的性质、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与音之间结合的基本规律等问题。乐理教学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是和声、配器、曲式和复调等课程的先修课程,也是作曲、指挥等音乐学科的共同基础课。乐理学得好不好将直接影响其他音乐理论课的学习,也将影响专业课的学习进度与质量。我所在的中学里,学生对于基本音乐理论知识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觉得乐理知识枯燥难懂、理论性强,他们往往把精力过于集中到一些实用技能上,重艺轻文,影响整体素质的提高。这种只重视专业而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二、学习乐理知识的重要性

音乐素养是一种综合素质,一个学习音乐的学生,只有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才能成为真正的音乐者。学习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听辩各种节奏及标准乐音,有助于更好的欣赏、分析、理解和表现音乐内涵,是指导演唱、演奏的灵魂。乐理的一些基本概念,虽然简单却能提高学生音乐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加强综合素质,获得较深层的感悟能力。

很多人都看过CCTV青年声乐电视大奖赛,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参赛选手在声乐比赛中表现优秀,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称赞。但也有不少选手在综合素质评比这一环节中,却表现得令观众和评委大失所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底蕴和扎实的理论基础的重要性,高素质的音乐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思考能力,继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还有CCTV民族器乐大赛里的即兴乐曲配画环节,要求选手要在一分钟时间里,根据屏幕上的影像画面进行即兴演奏,为画面配乐。这些都能说明,目前人们对音乐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个音乐者,如果不注意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就会为社会所淘汰。乐理非常重要的,它就像基石,是构建上层建筑的基础,大楼要想盖得高,根基必须稳固,它关系着音乐者发展潜力或者说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只有从本质上对音乐了解学习,才能到达更好的层次。

乐理知识也可以促进学生对专业科目的学习,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感悟、理解和创造能力。相反,如果乐理知识学习不好也会对专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产生演奏能力与音乐素养能力严重脱节的现象。以器乐专业学生为例,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会出现学生识谱速度慢,识谱错误率高的问题,对音乐内涵不能领会,致使练琴效率变低,学琴周期拉长,压力增大,兴趣消失。

三、开展乐理教学的策略

(一)结合实际

经过几年的教学,在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基础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发现,传统乐理课重概念轻实用,大多数学习者在其脱离实际应用的理论中学习,这一问题不仅不能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更直接地影响到其日后全面音乐基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所需能力的培养。理论学习必须缩短与实际作品之间的距离。而如果在音乐教学中以大量的同学们喜欢感兴趣并乐意主观接受的流行音乐作品为实例,详细讲述其实用型乐理的技术化应用,使学生一目了然,在实际作品中轻松地找到所学的理论答案,且牢记不忘。

教学中采用来源于日常实际流行音乐中的乐器演奏或人声演唱供学生聆听。尤其是贴近学生们熟悉喜欢的声乐作品,而不仅仅是单调的钢琴曲。他们将在直接感受和领略音乐美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并掌握那些音乐最基本的技术元素,而不会把基础乐理知识学习的过程停留在全是钢琴和一些听不懂音乐轰隆隆的混响,以及音符像糖葫芦堆积成串的繁难计算中。

(二)激发兴趣

根据初中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大部分学生对听流行音乐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再结合活泼、生动的教学手段,用通俗易懂的流行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环节,使教学内容在他们的兴趣盎然中潜移默化地进入脑海。使得在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美的同时,也不断深化对构成音乐美的基本元素的认识,最终提升他们深层次的音乐鉴赏能力与美感趣味,并真正构建起适合并配合学校音乐教育的模式。

(三)活学活用

音乐本身就是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初中段学生有很多特殊的敏感期,可能还存在创造的敏感期。这些青少年知识水平可能不如成年人,可感受力、想象力恰是一生中最旺盛的,决定了他们有着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以致用与活学活用中,让每个音符都成为学生们自己心灵真实倾诉的声音。学生一起实践,以及相互呼应,对比和陪衬过程中,进行快乐的协作,从而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使学习不断得到提高。

学习音乐基础乐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希望音乐学习者在掌握这些音乐最基本的技术元素,及其基本组合运用产生的音响效果后,能培养起他们的“音乐感觉”。就像懂得了识文断字后,不仅能在阅读中欣赏和感受到诗词美文的妙处,甚至能用动人的文字,将内心的思想情感的体验或冲动表述出来一样。具有“音乐感觉”的人也是如此,他(她)不仅能将看到的乐谱或听到的音乐,通过想象与自己的思想情感体验相联系,从而加深对这个音乐作品的理解,并作为一种新的诠释和再创造,转化应用于自己的演奏或演唱中。

结语

总之,乐理这门课程的学习,要靠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相信只要引导正确,让学生充分认识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令人担忧的现状将会得以改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会得到很大的提高,音乐人才会更加符合社会需要,创造出更多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关于配音的基础知识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260-03

即兴伴奏是钢琴的主要内容之一,钢琴是高职学前教育技能必修课。钢琴即兴伴奏是在事先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伴奏者根据歌曲或乐曲,迅速应用熟练的钢琴基本功、技巧、音乐理论知识和声学常识,对歌曲或乐曲风格特点瞬间分析,为演唱或表演快速有效配器编配的伴奏。钢琴即兴伴奏并非“随意”弹奏,它遵循一定的理论规律,在眼看着旋律的同时,大脑快速作出“旋律+和声+音型织体”反应,随即手指就要弹奏出,是理论和基本弹奏技能乐感紧密结合的产物。[1]

即兴伴奏是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是教学应用的基本技能技巧,是融钢琴弹奏、理论为一体的综合知识快速、连续、不间断的反应,是高职学前教育艺术技能之一。现就高职学前教育的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现状,幼儿园艺术活动即兴伴奏存在的弊端,列举目前问题症状和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1.幼儿园艺术活动的即兴伴奏水平普遍低。笔者走访三十多所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发现即兴伴奏水平普遍低。表现较多的问题:右手单手弹奏主旋律,左手“闲”而无事;节奏音符全弹对的属优秀者,大多表现为左手的伴奏伸开手“打八度”,与主旋音不相符,又不是和弦构成,纯属“冒对”瞎弹拍打节拍;手型十分僵硬机械;个别教师虽能弹伴奏,不管“八度”,和弦音型组织不得当。使得伴奏效果较差,把一首天真活泼的幼儿歌曲风格歪曲,失去美妙而活泼欢快的基本情绪,听着非常别扭;极个别优秀者,弹奏得体,风格多样,较为完美地展示歌曲的风格特点。总体看,即兴伴奏普遍不好。

2.高职学前教育学生音乐零基础,未曾接受音乐专业能力测试报考入学。高职学前教育学生分两类:一是参加高考,限定分数线,自愿报考的“高职学生”;二是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自愿报考的“五年制学生”。两种类型的学生均未参加音乐艺术能力测试,只要文化课成绩过线,艺术先天条件的优劣、基础的有无都被忽略,全部接纳,故音乐“零”起步。对技能的先天悟性、条件要求挑剔苛刻的“钢琴、视唱练耳、声乐学科”学起来太艰辛,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涉及“动作类”的肢体语言和对“音高类”空间概念就特别费劲。故音乐艺术教育处于“扫盲”阶段。艺术感觉差,且对音高感知和基础认知能力亏欠很多。

3.基础和程度决定了即兴伴奏的水准。正谱入门弹奏时间太短,弹奏曲目太少,基本功太差,基础知识缺口太大,没有完成多少“原始积累”,无法逾越知识“低谷”,下阶段的即兴伴奏进入太难。高职学生从进校接触钢琴专业训练,三年的学制,其第一、二学年,进行基本功入门、概念的认识培养,弹奏的练习曲、乐曲数量太少且质量差。五年制的前三年,其一是放松、力度、触键方法、固定规范手形,其规范性、高标准很难实现;其二是识谱,认知很慢,作业会课查阅80人的教材上,58人均在五线谱上标识了“do re mi”或简谱,且不能规范移谱,提醒式标识在符头处;其三是节奏概念模糊,乐曲情感,表现力无法谈及。2~3年的弹琴识谱能力无法大幅度提高。因练习节次偏少,仅仅局限于作业的完成,不能熟练掌握提高,手指灵活性尚处在初级训练阶段中。

4.理论基础底子薄弱,教材不适应。基础识谱知识不灵活,很生疏。所开设的理论“乐理”课,普遍没有学懂弄通,一知半解,一学年的乐理课,最基本的识谱知识在钢琴弹琴应用上就茫然了,对调号、临时记号及节奏、音区等知识反应迟钝。理论知识类学习浮于表面,不够深入。应用音程、和弦只是初级理解层面,不能举一反三地“练笔”,理论与实践不能对接。理论知识的欠缺和弹奏基本功是即兴伴奏的最大障碍。调号、调式、调性就成了学生的“模糊概念”知识区域;对民族调式及调式和弦,转调、离调等一概无知,限于学生的掌握能力\课时节次限制\实际的教学条件及学生的知识程度,对这部分内容放弃不教不学;对于和声的基础及和弦连接基本常识课――和声学,幼师学生不开设键盘和声,对日后的即兴伴奏造成缺失,成了即兴伴奏中的一块重要的“空白点”。

目前学前教育钢琴教学尚未有全国统编的“学前教育钢琴教程”教材。现行选用的不大适用,或难度较高,选择的上海音乐出版社的《钢琴》,原属于中专“音乐班”教材;或临时拉用普通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所用的《钢琴即兴伴奏》教材,也选用了辛笛编配的《幼儿教师钢琴即兴伴奏》。选定的教材知识程度偏高,用音乐教育专业班的专业水平教学,学生无法接受掌握。最大的障碍是识谱,两升两降以上的音符辨识,音乐理论和弦知识,和弦连接,若钢琴谱超出C调,普遍难于理解,大大降低了练琴效率,主调式歌(乐)曲还 能应付,复调式的节奏对应都很难正确弹奏。采用辛笛《钢琴即兴伴奏》音名标记法,理论知识的匮乏对即兴伴奏形成滞碍。变成其他非C调或小调系统,和弦音名不能判断确定;对和弦的基本连接形式比较茫然;歌曲不同风格体裁判断不准,音型织体的选择该用哪种,自身“机械”的弹奏能力,伴奏织体比较单一,不能灵活处理各种不同风格、体裁歌曲,只有呆板的单一织体模式。

二、分析问题,实施教学改革探索

(一)钢琴即兴伴奏首调化

1.修订完善高职的《钢琴教学大纲》,倡导首调化。依据市场需求情况,反对不切实际地提高标准,虚设“培养规格”,造成与幼儿园用人有一定的差距。以偏离实际的“高职学前教育《教学大纲》”指导教学,不切实际。从几所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来看,全国的高职院校都类似,即便是本科的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现状同样不容乐观。依照生源现状就要将教学标准、规格、培养目标、教学要求予以调整,教材内容适度删减增设。

2.社会上实用性很强的歌曲,记谱均采用了简谱。国内群众性的艺术活动,以简谱为主。用简谱,其实就是应用了首调。[2]五线谱在一升一降内,均采用首调演唱奏,有强烈的调性感,顺畅,听觉上很舒服。对于两升两降以上的调,培养快速移谱,简谱化,降低难度。练习常用调:C G F D bB bE和A调的递进关系,由常用四个调向七个调递增。初学者一曲多调练习,即对某一个简单的幼儿歌曲,在不同的调中练习,在键盘上简谱首调化。

(二)音型、织体伴奏简单化

1.音型常用的有三种:柱式、半分解、全分解。伴奏音型的形态千变万化,归纳为三点,也是最为实用的。左手熟练完成两种弹奏形式,跳音和连音,依次熟悉常用调的伴奏音型。⑴柱式和弦音型:和弦音同时发音,由于音响坚实饱满,铿锵有力,适宜表现庄严的音乐形象,常用于进行曲题材的乐曲。⑵全分解式音型:和弦以单音的形式先后发音,形成上下起伏的线条。由于这种音型流动性强,具有抒情流畅的特点,适合表现歌唱性的音乐形象,常用于抒情歌曲的体裁,用弹奏连音连贯性方式,则为抒情性很强的伴奏模式。当弹奏方式为跳音时,可表现儿童天真活泼的情感。⑶半分解式音型:介于柱式音型与全分解式音型之间,和弦以单音与音程形式交替进行。[3]由于音响较清淡,线条平稳,具有安静的特点,适用于表现平和宁静的音乐意境;伴奏非连音、弹奏跳音时,音乐表现力趋于欢快的歌舞体裁,常用以简单的节拍(二四拍、四四拍、三四拍)作为基本练习;提高性的“升级”伴奏,左手远距离带低音(对键盘基础较好学生提出的要求),丰富了伴奏的音型,远距离带低音给人以厚重感觉,显得稳重有力,符合成人音乐欣赏的伴奏织体的提高:听觉感。但对幼儿园的孩子失去天真活泼的一面,不是孩子喜欢的伴奏音型。

2.伴奏织体简单化。

旋律层――由右手承担(也称高位旋律层)

和声层――一般由左手承担

旋律层可在规定的音域区内,有时与左手“争”位置,或依据乐曲特点,提高一个或两个八度弹奏旋律层;也可为了歌曲的需要右手八度弹奏,加大旋律的厚度和歌曲的气氛的渲染。

伴奏织体的提高:和声层与右手交换。

音型伴奏――右手弹奏。

主旋律――左手承担。

右手的音型多采用跳音,表现轻跳的感觉,有一定的动感,跳跃活泼。音域尽可能不高出f2,过高的音型,给人尖锐刺激和不适感;突显左手的主旋律层次感。总之,要求织体伴奏简单化,以儿童歌曲为主体,右手伴奏多采用跳音弹奏,赋予它较强的儿童歌曲伴奏特点。

(三)歌(乐)曲的伴奏和弦标识级数化

把功能标记、音名和弦标记,统一用罗马数字标记基数,方便实用,简单明了。

1.和弦知识是钢琴即兴伴奏的基础,无论歌(乐)曲难与易,都离不开和声对音乐结构的支持,所以和弦在钢琴伴奏中具有骨架支撑作用和重要地位。[4]和弦知识程度的深浅、水平的高低,对即兴伴奏的效果与表现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高职学前教育学生课程多,时间分配严重不足,故课程的设置未安排和声学,对和弦功能及连接(T―S―D―T)等知识是一盲点,更对五线上采用吉它和弦标识、音名标记和弦C Fm Am G7等概念根本不清;[5]乐理音程,和弦知识理解换算,因基础素质欠缺,钢琴基本功差,弹奏的正谱练习曲和乐曲甚少,使得在即兴伴奏时心缓手拙,再加上和弦知识,叠加左右手分工,右弹旋律,左弹伴奏和弦,四方面知识与技能汇总一起,要快速反应并弹奏,显得束手犯难。针对以上症状,对和弦和声理解练习采用:(1)和弦用级数标记法贯穿始终。在熟悉各调音阶的基础上,用大调系列的和声语汇,Ⅰ―Ⅴ―Ⅰ;Ⅰ―Ⅳ―Ⅰ;Ⅰ―Ⅳ―Ⅴ―Ⅰ;Ⅰ―Ⅳ―Ⅴ―Ⅴ7―Ⅰ;对正格、副格、完全进行模式概念不提及,掌握这种格式的序列进行模式练习。其次用于小调系列音阶中进行练习。(2)正三和弦+属七和弦+音型织体的基本音阶练习。当熟悉三种常用调C G F时,把正三和弦Ⅰ Ⅳ Ⅴ作为基本连接音阶练习曲,用三种常用的伴奏音型织体练习,熟练快速弹奏各个调,Ⅰ Ⅳ Ⅴ级和弦,不强调为什么,当做练习的“基本公式”套用;提高型,左手做远距离带低音方式进行,使歌曲伴奏大气而厚重。(3)掌握和弦编配的内涵。a大调正三和弦包含了曲调中所有的音,用这三个和弦就可以给所有的大调歌曲配伴奏,同时又能很好地突出调性,所以要首先学会正三和弦的连接:Ⅰ级主和弦、Ⅳ级下属和弦、Ⅴ级属和弦。[6]

熟练掌握编配,方可运用自如。纵向关系:选择的和弦应包含应对的(指和弦对位的一个或几个音)旋律音(或大多数旋律音),强拍或强位,数量多的音,确定为强势音对应的和弦而配置。通常简单地以一个小节为单位选择和弦。和旋选择上,重纵向关系,忽略横向关系(受知识面制约)。b由于小调的正三和弦都是小三和弦,其色彩比较柔和,它们最能体现小调的特征。所以为小调旋律配和弦时要多用小调的正三和弦。小调的和弦选择类似于大调。[7]

(4)简单儿童歌曲范例编配。编配基本原则,予以作业提示:和弦、音程及织体,举范例《送别》配和弦,作业用简单的儿童《上学歌》、《粉刷匠》等,提示和弦第一乐句和织体倾向选择,结束处注意多引导;进行简单的伴奏多练、一曲多调练习,最终能自弹自唱。提高型:远距离带低音,长音的加花处理;不带旋律的伴奏的音型,以范例解剖。完成作业练习,达到自弹自唱水准。(5)编写适用于高职学前教育的“钢琴即兴伴奏”教材,使知识内容适用和系统化。为了普遍性、整体性地提高即兴伴奏水平,编撰适应现状的《钢琴即兴伴奏》教程教材,供现在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使用,也可作为幼儿园在职教师“即兴伴奏”教材,并提出几点要求:首调化,音型织体简单化,理论知识系统化,深入浅出,和弦和声连接采用音级标记法,以此原则编写,以适用及实用为目的,改变现有教材根本不适应目前实际的现状。

三、探索结论

学会钢琴即兴伴奏,是每个学生毕业后进入幼儿园必备的基本能力。“首调化”采用首调唱名法识谱和首调弹奏方式,使简谱歌唱的旋律音符和钢琴弹奏的旋律音符一致,是掌握即兴伴奏迅速而快捷的方法。科学的训练模式是巩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要大胆尝试,不怕出错,敢于反复试探,追求较佳的方式方法,和谐悦耳的旋律让人心灵得到愉悦和共鸣,努力聆听和弦和声连接骨架,伴奏要符合歌曲情感和要求,熟悉各种常用的和声语汇与不同的和声色彩。努力培养提升学前教育学生的音乐专业素质,提高钢琴即兴伴奏基本能力,具备幼儿园音乐教学艺术活动基本技能。

参考文献

[1][4]杜亦林.高职幼师钢琴即兴伴奏技能训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

[2]冯德钢.歌曲钢琴即兴伴奏[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8.

[3]刘聪,寒冬.钢琴即兴伴奏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7.8.

关于配音的基础知识篇5

钢琴演奏者对歌曲进行即兴的编配伴奏以及弹奏效果,就是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体现。在进行钢琴即兴伴奏的时候,对于演奏者有着非常高的要求,需要演奏者能够同时对歌曲的和声、风格、织体以及调性等多个层面,进行准确的判断并进行实时的即兴弹奏。即兴的属性,是这种伴奏的最大特色,能够集中展现出演奏者的综合钢琴能力。对于学前教育学生来说,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是必须要掌握的教学基本能力。与其他的一些同类本科院校想比较,学前教育专业对于钢琴即兴伴奏,有难和易的两个层面要求。比较浅显容易的层面,主要就是指学前教育学生,只需要让学生掌握幼儿声乐作品的伴奏和编配。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幼儿歌曲的和声比较单一、篇幅较小、弹奏的难度也相对较低一些,所以非常容易掌握。而比较繁杂困难的层面,则是基础性的差异表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基础能力,几近于没有。而且学员的音乐修养也参差不齐,在进行集体课和公共辅修课的教育培养课程指导下,很多本科院校的专业理论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并不存在。因此对于学前教育学生来说,想要通过三年时间的专业训练和学习,从一个零基础的人变成一个拥有着一定钢琴弹奏能力的人,一个可以掌握幼儿歌曲钢琴编配伴奏能力,并且可以一边演唱一边弹奏的学前教育教师,存在着一定的艰难性。但是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训练技巧和学习方法,其实就能够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掌握钢琴即兴伴奏方法。

一、关于理论学习和钢琴技巧提升

在阐述学前教育学生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训练之前,其实更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需要从两个层面入手,一个层面就是加强理论上的学习,另一个方面就是钢琴基本技巧的提升。

(一)基础理论的学习

由于学前教育的专业性局限,学前教育学生所接触的音乐教学课程,没有办法像专业音乐院校一样的完整,有系统性的音乐课程理论学习。基本上除了有一些比较固定的乐理课之外,关于和声课程、作品分析等课程都并没有存在,所以导致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有限,常常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难题。面对这样的情况,建议加大教学过程中的理论知识学习,适当的调整教学的进度,加深理论知识的更早介入,比如即兴伴奏的理论教学更提前一些,自然为后期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或许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情况,但是通过将诸多理论知识融合的教学办法,或许可以更好地弥补理论知识上的缺失。

(二)提高钢琴弹奏技巧

对于没有太多钢琴演奏基础的学前教育学生来说,如果想要尽快的提高钢琴弹奏的技巧,那么就一定需要循序渐进的安排学习进度,科学的设立训练科目。在进行提高钢琴弹奏技巧体系建立的过程中,一定要考量到诸多方面的问题,要保证教学内容的覆盖面更全面。综合趣味性、针对性和技术性等因素,并注意难度、技巧、风格和类型的搭配。在这样的一个以提高钢琴弹奏技巧的,课程建立之后,会存在着以下诸多的优势:可以循序渐进的提高能力,保证进度的合理性。可以按照全音符、二分音符……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的顺序进行教学,由简入繁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接受相关知识;内容和技术更加全面,设计更多的作曲家、流派、技术类型、风格和朝代内容,可以避免“盲人摸象”现象的发生;专业性更加凸显,课程全部围绕学前教育专业,那么在选择歌曲的时候,也能够更加有针对性,通过学生的自学到渐渐的与实践结合,可以更好的奠定坚实工作基础;综合前三点优势,配合更好的教材选择与伴奏型音乐典型加入,可以让整个教学课程体系更加有实用性。综上所述,这样的方法,能够更好的提高学前教育学生的钢琴弹奏能力。甚至可以在更短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钢琴弹奏技巧。

二、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训练和实践

(一)钢琴即兴伴奏能力训练

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训练方法诸多,首先可以通过借鉴多个正谱伴奏的方式进行。所谓正谱伴奏,其实就是作曲家所精心构思创作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以及精湛的表现手法,其作品中的某些旋律和伴奏有着相同重要性的地位。比如舒曼、舒伯特和沃尔夫等歌曲大师的经典伴奏作品,都是可以值得借鉴的正谱伴奏。更多的对这些作品进行分析、了解,深入的研究这些经典作品,往往可以从中收获更多的经验,在伴奏的时候增强弹奏熟练性,并找出一些音乐属性上的联系和规律。在进行即兴伴奏的时候,便可以在演奏者的内心形成诸多丰富的配套内容,增强即兴发挥的能力。

其次要多选择一些多元化的音乐文化教学曲目,注重作品的艺术性、代表性和典型性、通过作品的时代性特色,来提升学生的兴趣,提升艺术审美能力。更要善于总结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有助于熟练相关能力,并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最后还需要精讲理论,多动手参与实践。相对来说,伴奏主要以和声为基础,如果缺乏这种组织形式,就很难突破伴奏技巧上的训练核心。所以要更多的注重实践性和配套性,基础训练要和编配结合,作曲知识要与即兴弹奏相结合,鼓励更多的参与实践。

(二)即兴伴奏实践

实践的具体办法,就是要加强教学实践,同时还要反复的进行实践。即兴伴奏在反复的实践当中,可以强化学生的意识,增加熟练性,并开拓思维和眼界;而通过教学实践的进行,可以增强实践和理论的粘合性,增加更多的即兴伴奏经验,进而提升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宗奎.对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钢琴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大舞台,2011,(03).

[2]吴宗奎.谈即兴伴奏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教学中的渗透[J],大众文艺,2011,(10).

关于配音的基础知识篇6

一、大专学前教育钢琴教学与传统钢琴教育模式的区别

钢琴的弹奏和即兴的伴奏能力对于大专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是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通过钢琴教学,如何使多数零基础的大专学生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技能、技巧和方法,同时加强对其听、记、视、奏、创新等音乐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对于从事大专学前钢琴教育的教师都应当进行思考和研究的。下列问题是大专钢琴教学与传统的钢琴教育模式有所区别:

1、大专学生与儿童相比较在心智和思想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技能和基础知识教育的时间分配上,由于基础学业繁重,所以导致练琴时间不足。

2、初学时往往抱有极大的热情,急于求成,对钢琴学习的认识偏颇,忽略基本功的训练,结果事倍功半,往往半途而废。

3、流行文化的主体是青年消费者,极其容易收到社会流行风尚的影响,对音乐和钢琴学习的认识不够,导致基本功的训练不扎实,以致很难再进一步的学习更深入的器乐知识,并且在即兴伴奏技能方面也相当的薄弱。

二、大专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其解决思路

1、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大专的教育教学特点,为学生制定合理、高效地钢琴弹奏基本知识教学模式。

鉴于钢琴是一种技艺性、技能性较高的乐器,掌握较好的钢琴技能的基础除了能具备较好的、较系统的弹奏方法,富于灵活的触键方式,较熟练的音阶、琶音、和弦、八度技术,还需掌握微妙的钢琴踏板使用方式等。即兴演奏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掌握钢琴键盘的基础知识,其最根本的一个前提就是熟练掌握二十四个大小调音阶和主要和弦连接的能力。在学习拜厄到车尔尼599的过程中,已频繁连续出现钢琴伴奏的织体和常用的正三和弦。学生若能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善听、弹和分析的能力,随着教学进度和难度的加大,脚踏实地按照教学规定完成教师下达的练习任务,在调式中实现即兴伴奏不是难事。若以主和弦、下属和弦和属和弦三个骨干和弦为基础,用以调换出的较常见的柱式和弦、分解和弦及半分解和弦等一系列基本的音型可结合练习曲中的音型运用,并且比较熟练的利用各个调式去完成,这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已经足够了。

在这个基础上多加进行弹奏练习,其钢琴弹奏与钢琴即兴伴奏的水平会有极大的提高,更意想不到的伴奏织体也会随之出现。

另外,在钢琴弹奏和即兴伴奏之间的关系认识方面,应重在其内在的统一性,如在对若干首幼儿歌曲进行即兴伴奏练习和移调练习的前提下,车尔尼599NO22弹奏后的分析调试并对伴奏织体进行大量的分析。

2、教师的引导作用应受到重视

(1)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要善于把握成年学生的优势,突出其“脑”的优势,引导学生认识到脑对手的指导作用。专科院校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成熟度远远超过儿童,其思维和行为相对来说较有规律,善于总结规律性的知识,此可以应用在钢琴弹奏的理论归纳总结上,教师教授过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重复弹奏法”的基本原理,连奏和断奏的基本规律,手指动作的几个环节音阶琶音的指法要领等。另外,还应多发挥专科学生在教学相长方面的积极作用。

(2)教师应积极的引导学生扬长避短。教师在教授钢琴知识的过程中应细心观察每一位学生的优点所在,如:很多学生在听、记、视、奏等方面各有不同的兴趣所在,那么,教师应为学生积极创造为其发展的学习空间,为其优势发展创造所需条件,通过教师的启发使学生能够充分施展才华。

(3)重视培养学生的伴奏能力。幼教工作是专科钢琴教育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工作,所以对即兴伴奏的能力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主要以“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的原则,大力培养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在教授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可依据书本上的曲谱进行即兴的伴奏练习,还要培养其能熟练地为歌曲编配伴奏。

(4)明确即兴伴奏和其他伴奏形式的概念

即兴伴奏的特点最突出的体现在“即兴”二字上,要求伴奏者在短时间内把握歌曲的中心思想、具体内容、风格特点和音乐形象并挑选与之匹配的和声、伴奏型和织体,在编配的过程中配以弹奏并与演唱者紧密配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意识到传授此类知识的同时,也应说明其实现必须具备的条件,如:对键盘的位置应熟悉掌握,反应灵活,伴奏方法的选取也应与体裁和题材的不同而随之改变。

三、选用合适钢琴教学教材

鉴于大专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其钢琴授课既不能过于专业化,也不能只重视歌曲的伴奏而忽略了钢琴的基本功的训练,从这个角度来看,应将两者兼顾,所以,钢琴教材的选择颇为重要。其特征不但实用,还需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

如:为满足实用的要求我们可以选择车尔尼599、拜厄、、高等师范院校钢琴基础教程等,根据一定的乐理基础知识来分析相关曲目,例如:车尔尼599的调试、拜厄、风格、体裁和左手伴奏音型、和弦连接、旋律,并集合曲目分析其主旋律、音乐形象、调试等启发学生进行即兴伴奏,在教授过程中还需重视配弹能力的培养。

总的来说,提高和完善大专学前教育的钢琴教学,除需依赖教师在引导学生在本质上戒骄戒躁的学习状态,在思想上正确认识钢琴学习,鼓励学生长期坚持、刻苦练习、勇于创新方能识得要领,取得真经。另外,理论与实践不可分离,教师在讲授理论的同时不忘激发学生对钢琴领域实践的求知欲。将技能与技艺完美结合,在熟知理论及熟练基本功的基础之上锻炼其对音乐的更高境界的追求,从根本上提高学生钢琴作品弹奏的能力和即兴伴奏能力,使学生的音乐素质能够适应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为新世纪音乐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关于配音的基础知识篇7

一、钢琴技能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工作需求。

1.重视基础知识的规范教学

高师要培养的不是专业的钢琴演奏家而是普通的中学音乐教师,将来是要从事基础教育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规范教学,重视基础技能的理论教育。如:规范的读谱,正确的指法、准确的奏法,科学地练琴等,以及学会正确的分句、理解乐曲的结构和正确使用踏板,正确地的力度和速度概念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基础范围的内容。在重视这些基础技能训练的同时,一定要重视与基础训练相关的理论知识的传授。越是基础的知识越要讲究规范,而要做到规范就一定不要让钢琴教学只停留在直观的技术指导上,还要附以严谨地理论解释。只有将基本技能以理论作为依托,才能够使学生得到更规范更系统地教育,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学生们今后从事教育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注重演奏能力的培养。

在以往的教学中,重视演奏能力方面做得还不够。以致有的学生一个学期即使只弹一两首曲子还是不能够完全胜任,问题并不是出在演奏技巧上,而是演奏能力。视谱能力差,对键盘不够熟悉,对乐曲理解不全面,等等都是能力差的表现。“在国外,培养钢琴人才还有一些辅的专业课。如:Key-board Studies,训练视奏、移调、即兴、键盘和生等能力,有钢琴文献课和钢琴技法史课,让学生了解整个钢琴演奏艺术的发展史,并对钢琴文献有全面的认识和丰富的修养。”[3]如果条件不够开设这么全面的课程,也可以用其他的形式或课程弥补一些的。

二、钢琴能力教学要符合社会需求的师范性特点。

1.要开设并重视钢琴教学法课程的学习

“《钢琴教学法》的任务是研究隶属于国民音乐教育的钢琴教学中,钢琴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内容、过程、方法等问题,以及专业音乐教育中钢琴教学的共性问题。使学生在学习怎样弹琴、怎样练琴的同时学会怎样教琴,掌握和具备与钢琴教学有关的知识、能力和方法。”[4]

在高师的教法课中引入“钢琴教学法”的内容,或单独开设钢琴教法课程,将在多个层面上起到积极作用。首先对于那些没有钢琴基础的学生来说,“钢琴教学法”将引导他们准确地把握钢琴学习中最基本、最具共性的知识内容,并用以指导自己的钢琴初级阶段的学习。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使学习更具成效。另外,对一些进校时已具备了较强的钢琴弹奏能力的学生来说,“钢琴教学法”一方面将帮助他们更加全面而深入地掌握钢琴学习的相关要素,使他们的演奏水平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另一方面,“钢琴教学法”也会在他们今后可能从事的钢琴教学工作中起到长期的理论指导作用。最终为使我们能培养出既有演奏实践,又有教学理论的新型钢琴教师而意义深远。

2.提高学生的即兴伴奏的能力

即兴伴奏能力也是钢琴艺术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钢琴伴奏能力,尤其是声乐伴奏能力,可以说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最为实际的教学目标之一。

(1)基础要扎实。首先必须重视、熟悉各种调性调式的音阶,琶音及和弦连接的练习,这对学生进行简谱即兴伴奏和转调弹奏极为重要。也是学习即兴伴奏的基础。鼓励学生多弹正谱伴奏,这也是学好即兴伴奏的前提积累。对程度较高的同学老师还可以挑一些乐曲让学生进行移调练习,尽可能的让学生快速熟悉键盘。

(2)掌握多门知识并加以综合。即兴伴奏是一门综合课,在钢琴即兴伴奏中有效地运用和声、视唱练耳、作品分析、复调等理论知识,可提高钢琴即兴编配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较丰富的作曲理论知识、扎实的键盘和声基础再加上较好的钢琴演奏水平,才能很好的完成即兴伴奏的编配。其中作品分析是非常重要且不可忽视的。他能够帮我们更好的把握歌曲的结构和风格,且多分析正谱伴奏本身就是一种典范式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对乐曲的讲解中加入对作品结构及织体的分析,提早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印象,以便学以致用。

(3)提高学生选配和声织体能力和即兴伴奏能力。可以把即兴伴奏的内容有机地安排在整个钢琴教学环节。让学生从优秀的钢琴作品中学习伴奏织体提高即兴伴奏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演奏曲目的织体形式,每接触到一种音型就配合一些简单的歌曲让学生亲自尝试,将以往的即兴伴奏课总集中在一学期进行的教学方法变成阶段性的集体授课个别辅导,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实际伴奏水平的提高。

3.强调自弹自唱能力的培养

自弹自唱是中学音乐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而且将有助于中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自弹自唱能力的重视还将推动钢琴教学注意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相互配合,从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应该成为高师钢琴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学生的弹唱训练,其实质就是钢琴教学与声乐教学的结合,如能配合得当,即提高钢琴弹奏水平,钢琴伴奏水平,又可以提高声乐的演唱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直接有效地方法。高师钢琴教育应该把自弹自唱纳入正常的教学内容,定期进行观摩考核,一定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高师钢琴教育是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钢琴教育工作者的,那么高师钢琴教育就要以保持自身特点为基础,并以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需求为发展目标,坚持科学的教学理念来寻求自身发展的道路。

注解:

[1]摘自《钢琴艺术》,周广仁,莫蕴慧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第三期 第40页

[2]摘自《钢琴教学与演奏艺术》 童道锦,孙明珠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第3页

[3]摘自《钢琴教学与演奏艺术》 童道锦.孙明珠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第6页

[4]摘自《钢琴教学法》.司徒璧春,陈朗秋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 第1页

关于配音的基础知识篇8

电脑音乐创作课的教学,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提升了同学们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巩固和发展了学生基本的音乐素养。因此,电脑音乐创作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的推广和普及必将对我们的中学乃至所有阶段的音乐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问题。笔者在高中音乐课的教学实践中,对利用电脑音乐创作系统进行创作教学这一课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中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创新素质

这是高中学生的一节音乐课: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逐步完成一首小乐曲的“创作”:输入主旋律、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从教师设定的若干伴奏音型和“鼓底”(节奏型)中选择相应的,调整各轨的音色、音量并不断回放、修改。教师则利用电子课堂系统进行监控,随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由于可以利用音乐软件将自己的音乐主张转变为乐曲,体会创作成功后的成就感,同学们学习得愉快而主动,课堂氛围轻松和谐。

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使这些高中生对音乐课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可以发展成为一种教学模式并被推广吗?它是否预示了今后音乐课发展的一个方向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这些问题做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进行“音乐创作教学"的可行性

1.倡导创新教育,是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然结果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应试教育侧重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素质教育则侧重激发学生个性特长和对知识的组合创新,将书本知识运用实践验证或进行延伸创造,立足于开发特长、释放学生的潜能。教学不再将知识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目的,而是把知识的学习作为认识事物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的手段;学生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而是强调创造性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音乐创作为音乐课教学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创造性教学的空间。在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作曲、编曲练习中意识问题、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达到独立认识和创造性学习的目的。这种教学的效果是以往任何一堂传统音乐课都无法达成的。

2.“音乐创作教学"着眼于未来,符合“三个面向”的要求。

启发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并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创造的精神,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过程都离不开想象力、创造力。有关研究表明,人在二十岁以前,智力的提高几乎是直线式的。如果人的大脑在新型的教育活动的刺激下,完全有可能把创造性的才能发展到更高的程度。音乐创作教学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和发展。在创作活动中,通过学生创作音乐,增加学生创作的欲望和勇气,打破创作神秘的思想。

3.“音乐创作教学"可以扩充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与思考力。

通过有意识的对客观现实的观察了解,运用所学过的各种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段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获得了了更丰富的生活经验。从而加强了学生对生活与音乐创作之间联系的思考。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创作、表演他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和情感,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感染自己,鼓励自己。

4.“音乐创作教学"可以促进其它教学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音乐课中,乐理知识的教学非常重要,但其内容较难掌握,而且缺乏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其它如视唱练耳、听音记谱等训练学生音乐能力的练习,在原来的音乐课中也有安排,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效果甚微。除了一些音乐天赋较好的同学以外,其他大多数同学的音乐能力还是不能很到很大提高。在创作课中,上述所有的内容都成为了操作软件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功”之后,才有操作电脑进行编曲的可能。在编辑乐谱的过程中获得、锻炼和巩固有关的音乐知识,同时通过作品的完成来检验学习的效果,形成了一个学习——创作——再学习——再创作的良性循环。

二.高中电脑音乐创作课的实践

1.明确“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广度

①“音乐创作教学"深广度的界定

创作教学的广度,指广义音乐创作教学活动,凡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教学活动,都包括在内——象即兴编唱一首歌,敲击一个节奏,选择适当的伴奏乐器都在此列。另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修改、补充、更正他们不熟悉的歌曲节奏、旋律、歌词、表情处理等,也都属于音乐创作教学的范围。

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度,主要指使学生初步掌握音乐表现手段和曲式结构等作曲常识。如旋律的进行,节奏的变化和主题的发展手法,以及曲式起、承、转、合的结构等等。

应当指出,从目前的音乐教学实际水平出发,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会作曲,都具有记谱的能力。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我们应逐步培养学生创作与记谱的能力。

②创作教学的教学计划

为了更好地了解创作课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价值和前景,笔者向学校申请,将校内的一个30人的小班作为实验班,进行音乐创作教学的实践。在通过摸底掌握了班里每位同学的音乐素质之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定了教学计划(实践时间为一学期),将一首歌曲的制作简化到旋律、节奏、和声、歌词及音色音量的设定几个部分,争取通过将近15个课时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电脑音乐制作系统的操作,完成简单的歌曲创作和编配。具体计划如下:

周次教学内容

第1周乐理知识查漏补缺,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2、3周学习音乐软件操作

第4周通过选择的方式完成一首乐曲的编配

第5—7周独立完成一首乐曲的编配

第8、9周进行创作歌曲演唱比赛

第10周机动

③教学内容范围的选择

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设定了不同的要求。

a.乐曲的输入

根据自己的水平,同学们可以自己创作一段乐曲或选择输入一段自己喜欢的旋律。考虑到有的旋律在节奏、曲风上存在着众多的难点,教师建议学生选择节奏规整、稍舒缓的旋律。在音乐软件上有三种乐谱输入方式:会演奏键盘乐器的同学可以利用电脑键盘的“键盘”功能录入乐谱;一般的同学可以使用单步录音,选择好音符的时值,用电脑键盘将音符一个个弹奏录入;也可以选择使用鼠标点击输入的方式,这种方式速度较慢,但是操作最为简便和直观。

b.节奏的选择和编配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风格的节奏,学生可以根据乐曲的特点选择不同风格的节奏型作为“鼓底”。这是一种简便的操作方式,只要根据作品的需要加以修改,即可轻松地完成节奏的编配。也可以自己制作“鼓底”。如制作一个基本的disco节奏,用三个轨道分别输入大鼓()、小军鼓()和落地踩叉()的节奏型,合在一起演奏即可。

c.和声的编配

学生可以从教师为作品编配的和声中选择,也可以自己进行和声的编配。如果进行独立制作,学生必须掌握的有关和声的基础知识,一、四、五级的编配以及伴奏织体的设计。在此基础上,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和声编配能力和听觉检验,设法为作品进行和声编配。

d.歌词填写

填写歌词看似简单,实际上牵涉到连音线、圆滑线、倒字等等一系列问题。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这个环节中没有过多的要求,只是要求每位同学创作的歌词能够符合一般的审美观点。

2.指导学生做好“音乐创作"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具有独立的视唱能力和记谱能力,以及感受、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等。这是他们进行音乐创作的基础。在两个课时的短暂教学时间里,乐理知识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五线谱的记谱与和声的编配。五线谱知识的复习、巩固可以结合音乐软件的操作学习进行。现在笔者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是市场上最为流行的Cakewalk编曲软件和Encore专业打谱软件。为了使学生具有正确规范的概念,乐谱的输入、修改均在Encore软件上进行。专业打谱软件所具有的规范化功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比如现在要求输入一小节4/4拍的旋律:如果输入时值总和超过4拍,电脑就会发出“叮”的一声提示输入错误,并拒绝输入超出时值的音符;如果输入的时值不足4拍,在乐谱上就会出现音符排列错误或演奏出错(如演奏突然停止)等情况。和声编配的学习只要求了解基本的一、四、五级及其排列规则。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只要大致的和声结构正确便予以认可。我们必须认识到:培养能力不能靠一蹴而就,而是要在较长的时间内,通过平时的教学工作,一点一滴地去积累,靠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才能奏效。

3.对教师的要求

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具有全面、专业的音乐知识,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要能够较好地完成电脑音乐创作课的教学,教师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了解更多的知识。

①广泛涉猎各种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音乐

从音乐院校音乐专业或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音乐教师,一般都在古典音乐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涉猎,对于现代通俗音乐却是知之甚少。而这部分的音乐正好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他们的创作中必然会有深刻的通俗音乐的痕迹体现。假如教师在教学中心中无数,必然无法指导学生的学习。只有广泛地涉猎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尤其是学生最为熟悉的通俗音乐部分,才能真正地体现教师在电脑音乐创作课中的主导作用。

②学会熟练地操作、使用电脑音乐软件

现在市场上的电脑音乐制作软件主要包括三类:编曲类的如Cakewalk、Soundforge,它们的功能是编辑、创作MIDI乐曲;打谱类的如Encore、Finaly98,它们是目前市场上最为专业的打谱软件,其乐谱编辑功能完全可以和乐谱排版系统相媲美,且对于专业人士而言,操作十分简便;自动配器类的如Bandinabox,只要输入旋律、和声,选择作品风格,软件就会自动生成伴奏乐曲,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不失为很好的一种快速编曲工具。教师如果全面地掌握了不同软件的不同功能,就能更好地为教学设计创造情境,促使学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认识(操作过程中)的困难或困惑,从而激发他们去进行创造性的探索。这也是创造性教学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

三.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硬件问题

由于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对设备的要求较高(一套设备的最低配置也要将近一万人民币),一般的学校无法完成这样的硬件配置。如要让电脑音乐创作教学成为现实,音乐教育必须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更多重视。

2.软件问题

软件问题牵涉到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完成电脑音乐创作课对音乐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教师对音乐软件的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创作课的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决定了学生创作的风格与审美观。就一般的普通中学而言,学生的音乐基础与目前期望的要求也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针对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一是在最初教学的过程中适当放宽对学生的要求,今后再根据学生的进步逐渐提高。

四.结语

关于配音的基础知识篇9

计算机在中学教育中的运用为“电脑音乐创作教学”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音乐作曲软件的开发利用则成为“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得以开展的保证,同时为学生今后在音乐方面的发展开拓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电脑音乐创作课的教学,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提升了同学们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巩固和发展了学生基本的音乐素养。因此,电脑音乐创作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的推广和普及必将对我们的中学乃至所有阶段的音乐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问题。笔者在高中音乐课的教学实践中,对利用电脑音乐创作系统进行创作教学这一课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中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创新素质

这是高中学生的一节音乐课: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逐步完成一首小乐曲的“创作”:输入主旋律、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从教师设定的若干伴奏音型和“鼓底”(节奏型)中选择相应的,调整各轨的音色、音量并不断回放、修改。教师则利用电子课堂系统进行监控,随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由于可以利用音乐软件将自己的音乐主张转变为乐曲,体会创作成功后的成就感,同学们学习得愉快而主动,课堂氛围轻松和谐。

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使这些高中生对音乐课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可以发展成为一种教学模式并被推广吗?它是否预示了今后音乐课发展的一个方向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这些问题做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进行“音乐创作教学"的可行性

1.倡导创新教育,是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然结果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应试教育侧重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素质教育则侧重激发学生个性特长和对知识的组合创新,将书本知识运用实践验证或进行延伸创造,立足于开发特长、释放学生的潜能。教学不再将知识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目的,而是把知识的学习作为认识事物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的手段;学生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而是强调创造性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音乐创作为音乐课教学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创造性教学的空间。在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作曲、编曲练习中意识问题、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达到独立认识和创造性学习的目的。这种教学的效果是以往任何一堂传统音乐课都无法达成的。

2.“音乐创作教学"着眼于未来,符合“三个面向”的要求。

启发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并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创造的精神,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过程都离不开想象力、创造力。有关研究表明,人在二十岁以前,智力的提高几乎是直线式的。如果人的大脑在新型的教育活动的刺激下,完全有可能把创造性的才能发展到更高的程度。音乐创作教学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和发展。在创作活动中,通过学生创作音乐,增加学生创作的欲望和勇气,打破创作神秘的思想。

3.“音乐创作教学"可以扩充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与思考力。

通过有意识的对客观现实的观察了解,运用所学过的各种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段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获得了了更丰富的生活经验。从而加强了学生对生活与音乐创作之间联系的思考。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创作、表演他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和情感,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感染自己,鼓励自己。

4.“音乐创作教学"可以促进其它教学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音乐课中,乐理知识的教学非常重要,但其内容较难掌握,而且缺乏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其它如视唱练耳、听音记谱等训练学生音乐能力的练习,在原来的音乐课中也有安排,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效果甚微。除了一些音乐天赋较好的同学以外,其他大多数同学的音乐能力还是不能很到很大提高。在创作课中,上述所有的内容都成为了操作软件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功”之后,才有操作电脑进行编曲的可能。在编辑乐谱的过程中获得、锻炼和巩固有关的音乐知识,同时通过作品的完成来检验学习的效果,形成了一个学习——创作——再学习——再创作的良性循环。

二.高中电脑音乐创作课的实践

1.明确“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广度

①“音乐创作教学"深广度的界定

创作教学的广度,指广义音乐创作教学活动,凡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教学活动,都包括在内——象即兴编唱一首歌,敲击一个节奏,选择适当的伴奏乐器都在此列。另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修改、补充、更正他们不熟悉的歌曲节奏、旋律、歌词、表情处理等,也都属于音乐创作教学的范围。

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度,主要指使学生初步掌握音乐表现手段和曲式结构等作曲常识。如旋律的进行,节奏的变化和主题的发展手法,以及曲式起、承、转、合的结构等等。

应当指出,从目前的音乐教学实际水平出发,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会作曲,都具有记谱的能力。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我们应逐步培养学生创作与记谱的能力。

②创作教学的教学计划

为了更好地了解创作课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价值和前景,笔者向学校申请,将校内的一个30人的小班作为实验班,进行音乐创作教学的实践。在通过摸底掌握了班里每位同学的音乐素质之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定了教学计划(实践时间为一学期),将一首歌曲的制作简化到旋律、节奏、和声、歌词及音色音量的设定几个部分,争取通过将近15个课时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电脑音乐制作系统的操作,完成简单的歌曲创作和编配。具体计划如下:

周次教学内容

第1周乐理知识查漏补缺,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2、3周学习音乐软件操作

第4周通过选择的方式完成一首乐曲的编配

第5—7周独立完成一首乐曲的编配

第8、9周进行创作歌曲演唱比赛

第10周机动

③教学内容范围的选择

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设定了不同的要求。

a.乐曲的输入

根据自己的水平,同学们可以自己创作一段乐曲或选择输入一段自己喜欢的旋律。考虑到有的旋律在节奏、曲风上存在着众多的难点,教师建议学生选择节奏规整、稍舒缓的旋律。在音乐软件上有三种乐谱输入方式:会演奏键盘乐器的同学可以利用电脑键盘的“键盘”功能录入乐谱;一般的同学可以使用单步录音,选择好音符的时值,用电脑键盘将音符一个个弹奏录入;也可以选择使用鼠标点击输入的方式,这种方式速度较慢,但是操作最为简便和直观。

b.节奏的选择和编配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风格的节奏,学生可以根据乐曲的特点选择不同风格的节奏型作为“鼓底”。这是一种简便的操作方式,只要根据作品的需要加以修改,即可轻松地完成节奏的编配。也可以自己制作“鼓底”。如制作一个基本的disco节奏,用三个轨道分别输入大鼓(××)、小军鼓(×)和落地踩叉(××××)的节奏型,合在一起演奏即可。

c.和声的编配

学生可以从教师为作品编配的和声中选择,也可以自己进行和声的编配。如果进行独立制作,学生必须掌握的有关和声的基础知识,一、四、五级的编配以及伴奏织体的设计。在此基础上,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和声编配能力和听觉检验,设法为作品进行和声编配。

d.歌词填写

填写歌词看似简单,实际上牵涉到连音线、圆滑线、倒字等等一系列问题。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这个环节中没有过多的要求,只是要求每位同学创作的歌词能够符合一般的审美观点。

2.指导学生做好“音乐创作"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具有独立的视唱能力和记谱能力,以及感受、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等。这是他们进行音乐创作的基础。在两个课时的短暂教学时间里,乐理知识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五线谱的记谱与和声的编配。五线谱知识的复习、巩固可以结合音乐软件的操作学习进行。现在笔者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是市场上最为流行的Cakewalk编曲软件和Encore专业打谱软件。为了使学生具有正确规范的概念,乐谱的输入、修改均在Encore软件上进行。专业打谱软件所具有的规范化功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比如现在要求输入一小节4/4拍的旋律:如果输入时值总和超过4拍,电脑就会发出“叮”的一声提示输入错误,并拒绝输入超出时值的音符;如果输入的时值不足4拍,在乐谱上就会出现音符排列错误或演奏出错(如演奏突然停止)等情况。和声编配的学习只要求了解基本的一、四、五级及其排列规则。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只要大致的和声结构正确便予以认可。我们必须认识到:培养能力不能靠一蹴而就,而是要在较长的时间内,通过平时的教学工作,一点一滴地去积累,靠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才能奏效。

3.对教师的要求

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具有全面、专业的音乐知识,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要能够较好地完成电脑音乐创作课的教学,教师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了解更多的知识。

①广泛涉猎各种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音乐

从音乐院校音乐专业或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音乐教师,一般都在古典音乐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涉猎,对于现代通俗音乐却是知之甚少。而这部分的音乐正好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他们的创作中必然会有深刻的通俗音乐的痕迹体现。假如教师在教学中心中无数,必然无法指导学生的学习。只有广泛地涉猎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尤其是学生最为熟悉的通俗音乐部分,才能真正地体现教师在电脑音乐创作课中的主导作用。

②学会熟练地操作、使用电脑音乐软件

现在市场上的电脑音乐制作软件主要包括三类:编曲类的如Cakewalk、Soundforge,它们的功能是编辑、创作MIDI乐曲;打谱类的如Encore、Finaly98,它们是目前市场上最为专业的打谱软件,其乐谱编辑功能完全可以和乐谱排版系统相媲美,且对于专业人士而言,操作十分简便;自动配器类的如Bandinabox,只要输入旋律、和声,选择作品风格,软件就会自动生成伴奏乐曲,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不失为很好的一种快速编曲工具。教师如果全面地掌握了不同软件的不同功能,就能更好地为教学设计创造情境,促使学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认识(操作过程中)的困难或困惑,从而激发他们去进行创造性的探索。这也是创造性教学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

三.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硬件问题

由于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对设备的要求较高(一套设备的最低配置也要将近一万人民币),一般的学校无法完成这样的硬件配置。如要让电脑音乐创作教学成为现实,音乐教育必须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更多重视。

2.软件问题

软件问题牵涉到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完成电脑音乐创作课对音乐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教师对音乐软件的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创作课的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决定了学生创作的风格与审美观。就一般的普通中学而言,学生的音乐基础与目前期望的要求也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针对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一是在最初教学的过程中适当放宽对学生的要求,今后再根据学生的进步逐渐提高。

四.结语

关于配音的基础知识篇10

计算机在中学教育中的运用为“电脑音乐创作教学”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音乐作曲软件的开发利用则成为“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得以开展的保证,同时为学生今后在音乐方面的发展开拓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电脑音乐创作课的教学,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提升了同学们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巩固和发展了学生基本的音乐素养。因此,电脑音乐创作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的推广和普及必将对我们的中学乃至所有阶段的音乐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问题。笔者在高中音乐课的教学实践中,对利用电脑音乐创作系统进行创作教学这一课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中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创新素质

这是高中学生的一节音乐课: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逐步完成一首小乐曲的“创作”:输入主旋律、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从教师设定的若干伴奏音型和“鼓底”(节奏型)中选择相应的,调整各轨的音色、音量并不断回放、修改。教师则利用电子课堂系统进行监控,随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由于可以利用音乐软件将自己的音乐主张转变为乐曲,体会创作成功后的成就感,同学们学习得愉快而主动,课堂氛围轻松和谐。

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使这些高中生对音乐课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可以发展成为一种教学模式并被推广吗?它是否预示了今后音乐课发展的一个方向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这些问题做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进行“音乐创作教学"的可行性

1.倡导创新教育,是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然结果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应试教育侧重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素质教育则侧重激发学生个性特长和对知识的组合创新,将书本知识运用实践验证或进行延伸创造,立足于开发特长、释放学生的潜能。教学不再将知识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目的,而是把知识的学习作为认识事物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的手段;学生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而是强调创造性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音乐创作为音乐课教学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创造性教学的空间。在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作曲、编曲练习中意识问题、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达到独立认识和创造性学习的目的。这种教学的效果是以往任何一堂传统音乐课都无法达成的。

2.“音乐创作教学"着眼于未来,符合“三个面向”的要求。

启发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并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创造的精神,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过程都离不开想象力、创造力。有关研究表明,人在二十岁以前,智力的提高几乎是直线式的。如果人的大脑在新型的教育活动的刺激下,完全有可能把创造性的才能发展到更高的程度。音乐创作教学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和发展。在创作活动中,通过学生创作音乐,增加学生创作的欲望和勇气,打破创作神秘的思想。

3.“音乐创作教学"可以扩充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与思考力。

通过有意识的对客观现实的观察了解,运用所学过的各种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段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获得了了更丰富的生活经验。从而加强了学生对生活与音乐创作之间联系的思考。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创作、表演他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和情感,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感染自己,鼓励自己。

4.“音乐创作教学"可以促进其它教学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音乐课中,乐理知识的教学非常重要,但其内容较难掌握,而且缺乏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其它如视唱练耳、听音记谱等训练学生音乐能力的练习,在原来的音乐课中也有安排,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效果甚微。除了一些音乐天赋较好的同学以外,其他大多数同学的音乐能力还是不能很到很大提高。在创作课中,上述所有的内容都成为了操作软件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功”之后,才有操作电脑进行编曲的可能。在编辑乐谱的过程中获得、锻炼和巩固有关的音乐知识,同时通过作品的完成来检验学习的效果,形成了一个学习——创作——再学习——再创作的良性循环。

二.高中电脑音乐创作课的实践

1.明确“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广度

①“音乐创作教学"深广度的界定

创作教学的广度,指广义音乐创作教学活动,凡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教学活动,都包括在内——象即兴编唱一首歌,敲击一个节奏,选择适当的伴奏乐器都在此列。另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修改、补充、更正他们不熟悉的歌曲节奏、旋律、歌词、表情处理等,也都属于音乐创作教学的范围。

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度,主要指使学生初步掌握音乐表现手段和曲式结构等作曲常识。如旋律的进行,节奏的变化和主题的发展手法,以及曲式起、承、转、合的结构等等。

应当指出,从目前的音乐教学实际水平出发,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会作曲,都具有记谱的能力。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我们应逐步培养学生创作与记谱的能力。

②创作教学的教学计划

为了更好地了解创作课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价值和前景,笔者向学校申请,将校内的一个30人的小班作为实验班,进行音乐创作教学的实践。在通过摸底掌握了班里每位同学的音乐素质之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定了教学计划(实践时间为一学期),将一首歌曲的制作简化到旋律、节奏、和声、歌词及音色音量的设定几个部分,争取通过将近15个课时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电脑音乐制作系统的操作,完成简单的歌曲创作和编配。具体计划如下:

周次教学内容

第1周乐理知识查漏补缺,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2、3周学习音乐软件操作

第4周通过选择的方式完成一首乐曲的编配

第5—7周独立完成一首乐曲的编配

第8、9周进行创作歌曲演唱比赛

第10周机动

③教学内容范围的选择

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设定了不同的要求。

a.乐曲的输入

根据自己的水平,同学们可以自己创作一段乐曲或选择输入一段自己喜欢的旋律。考虑到有的旋律在节奏、曲风上存在着众多的难点,教师建议学生选择节奏规整、稍舒缓的旋律。在音乐软件上有三种乐谱输入方式:会演奏键盘乐器的同学可以利用电脑键盘的“键盘”功能录入乐谱;一般的同学可以使用单步录音,选择好音符的时值,用电脑键盘将音符一个个弹奏录入;也可以选择使用鼠标点击输入的方式,这种方式速度较慢,但是操作最为简便和直观。

b.节奏的选择和编配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风格的节奏,学生可以根据乐曲的特点选择不同风格的节奏型作为“鼓底”。这是一种简便的操作方式,只要根据作品的需要加以修改,即可轻松地完成节奏的编配。也可以自己制作“鼓底”。如制作一个基本的disco节奏,用三个轨道分别输入大鼓(××)、小军鼓(×)和落地踩叉(××××)的节奏型,合在一起演奏即可。

c.和声的编配

学生可以从教师为作品编配的和声中选择,也可以自己进行和声的编配。如果进行独立制作,学生必须掌握的有关和声的基础知识,一、四、五级的编配以及伴奏织体的设计。在此基础上,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和声编配能力和听觉检验,设法为作品进行和声编配。

d.歌词填写

填写歌词看似简单,实际上牵涉到连音线、圆滑线、倒字等等一系列问题。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这个环节中没有过多的要求,只是要求每位同学创作的歌词能够符合一般的审美观点。

2.指导学生做好“音乐创作"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具有独立的视唱能力和记谱能力,以及感受、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等。这是他们进行音乐创作的基础。在两个课时的短暂教学时间里,乐理知识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五线谱的记谱与和声的编配。五线谱知识的复习、巩固可以结合音乐软件的操作学习进行。现在笔者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是市场上最为流行的Cakewalk编曲软件和Encore专业打谱软件。为了使学生具有正确规范的概念,乐谱的输入、修改均在Encore软件上进行。专业打谱软件所具有的规范化功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比如现在要求输入一小节4/4拍的旋律:如果输入时值总和超过4拍,电脑就会发出“叮”的一声提示输入错误,并拒绝输入超出时值的音符;如果输入的时值不足4拍,在乐谱上就会出现音符排列错误或演奏出错(如演奏突然停止)等情况。和声编配的学习只要求了解基本的一、四、五级及其排列规则。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只要大致的和声结构正确便予以认可。我们必须认识到:培养能力不能靠一蹴而就,而是要在较长的时间内,通过平时的教学工作,一点一滴地去积累,靠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才能奏效。

3.对教师的要求

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具有全面、专业的音乐知识,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要能够较好地完成电脑音乐创作课的教学,教师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了解更多的知识。

①广泛涉猎各种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音乐

从音乐院校音乐专业或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音乐教师,一般都在古典音乐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涉猎,对于现代通俗音乐却是知之甚少。而这部分的音乐正好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他们的创作中必然会有深刻的通俗音乐的痕迹体现。假如教师在教学中心中无数,必然无法指导学生的学习。只有广泛地涉猎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尤其是学生最为熟悉的通俗音乐部分,才能真正地体现教师在电脑音乐创作课中的主导作用。

②学会熟练地操作、使用电脑音乐软件

现在市场上的电脑音乐制作软件主要包括三类:编曲类的如Cakewalk、Soundforge,它们的功能是编辑、创作MIDI乐曲;打谱类的如Encore、Finaly98,它们是目前市场上最为专业的打谱软件,其乐谱编辑功能完全可以和乐谱排版系统相媲美,且对于专业人士而言,操作十分简便;自动配器类的如Bandinabox,只要输入旋律、和声,选择作品风格,软件就会自动生成伴奏乐曲,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不失为很好的一种快速编曲工具。教师如果全面地掌握了不同软件的不同功能,就能更好地为教学设计创造情境,促使学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认识(操作过程中)的困难或困惑,从而激发他们去进行创造性的探索。这也是创造性教学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

三.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硬件问题

由于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对设备的要求较高(一套设备的最低配置也要将近一万人民币),一般的学校无法完成这样的硬件配置。如要让电脑音乐创作教学成为现实,音乐教育必须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更多重视。

2.软件问题

软件问题牵涉到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完成电脑音乐创作课对音乐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教师对音乐软件的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创作课的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决定了学生创作的风格与审美观。就一般的普通中学而言,学生的音乐基础与目前期望的要求也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针对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一是在最初教学的过程中适当放宽对学生的要求,今后再根据学生的进步逐渐提高。

四.结语

关于配音的基础知识篇11

电脑音乐创作课的教学,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提升了同学们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巩固和发展了学生基本的音乐素养。因此,电脑音乐创作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的推广和普及必将对我们的中学乃至所有阶段的音乐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问题。笔者在高中音乐课的教学实践中,对利用电脑音乐创作系统进行创作教学这一课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中 电脑 音乐创作教学 创新素质

这是高中学生的一节音乐课: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逐步完成一首小乐曲的“创作”:输入主旋律、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从教师设定的若干伴奏音型和“鼓底”(节奏型)中选择相应的,调整各轨的音色、音量并不断回放、修改。教师则利用电子课堂系统进行监控,随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由于可以利用音乐软件将自己的音乐主张转变为乐曲,体会创作成功后的成就感,同学们学习得愉快而主动,课堂氛围轻松和谐。

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使这些高中生对音乐课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可以发展成为一种教学模式并被推广吗?它是否预示了今后音乐课发展的一个方向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这些问题做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进行“音乐创作教学"的可行性

1.倡导创新教育,是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然结果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应试教育侧重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素质教育则侧重激发学生个性特长和对知识的组合创新,将书本知识运用实践验证或进行延伸创造,立足于开发特长、释放学生的潜能。教学不再将知识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目的,而是把知识的学习作为认识事物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的手段;学生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而是强调创造性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音乐创作为音乐课教学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创造性教学的空间。在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作曲、编曲练习中意识问题、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达到独立认识和创造性学习的目的。这种教学的效果是以往任何一堂传统音乐课都无法达成的。

2.“音乐创作教学"着眼于未来,符合“三个面向”的要求。

启发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并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创造的精神,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过程都离不开想象力、创造力。有关研究表明,人在二十岁以前,智力的提高几乎是直线式的。如果人的大脑在新型的教育活动的刺激下,完全有可能把创造性的才能发展到更高的程度。音乐创作教学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和发展。在创作活动中,通过学生创作音乐,增加学生创作的欲望和勇气,打破创作神秘的思想。

3. “音乐创作教学"可以扩充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与思考力。

通过有意识的对客观现实的观察了解,运用所学过的各种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段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获得了了更丰富的生活经验。从而加强了学生对生活与音乐创作之间联系的思考。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创作、表演他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和情感,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感染自己,鼓励自己。

4. “音乐创作教学"可以促进其它教学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音乐课中,乐理知识的教学非常重要,但其内容较难掌握,而且缺乏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其它如视唱练耳、听音记谱等训练学生音乐能力的练习,在原来的音乐课中也有安排,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效果甚微。除了一些音乐天赋较好的同学以外,其他大多数同学的音乐能力还是不能很到很大提高。在创作课中,上述所有的内容都成为了操作软件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功”之后,才有操作电脑进行编曲的可能。在编辑乐谱的过程中获得、锻炼和巩固有关的音乐知识,同时通过作品的完成来检验学习的效果,形成了一个学习——创作——再学习——再创作的良性循环。

二.高中电脑音乐创作课的实践

1.明确“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广度

①“音乐创作教学"深广度的界定

创作教学的广度,指广义音乐创作教学活动,凡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教学活动,都包括在内——象即兴编唱一首歌,敲击一个节奏,选择适当的伴奏乐器都在此列。另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修改、补充、更正他们不熟悉的歌曲节奏、旋律、歌词、表情处理等,也都属于音乐创作教学的范围。

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度,主要指使学生初步掌握音乐表现手段和曲式结构等作曲常识。如旋律的进行,节奏的变化和主题的发展手法,以及曲式起、承、转、合的结构等等。

应当指出,从目前的音乐教学实际水平出发,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会作曲,都具有记谱的能力。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我们应逐步培养学生创作与记谱的能力。

②创作教学的教学计划

为了更好地了解创作课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价值和前景,笔者向学校申请,将校内的一个30人的小班作为实验班,进行音乐创作教学的实践。在通过摸底掌握了班里每位同学的音乐素质之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定了教学计划(实践时间为一学期),将一首歌曲的制作简化到旋律、节奏、和声、歌词及音色音量的设定几个部分,争取通过将近15个课时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电脑音乐制作系统的操作,完成简单的歌曲创作和编配。具体计划如下: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第1 周 乐理知识查漏补缺,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2、3周 学习音乐软件操作

第4周 通过选择的方式完成一首乐曲的编配

第5—7周 独立完成一首乐曲的编配

第8、9周 进行创作歌曲演唱比赛

第10周 机动

③教学内容范围的选择

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设定了不同的要求。

a.乐曲的输入

根据自己的水平,同学们可以自己创作一段乐曲或选择输入一段自己喜欢的旋律。考虑到有的旋律在节奏、曲风上存在着众多的难点,教师建议学生选择节奏规整、稍舒缓的旋律。在音乐软件上有三种乐谱输入方式:会演奏键盘乐器的同学可以利用电脑键盘的“键盘”功能录入乐谱;一般的同学可以使用单步录音,选择好音符的时值,用电脑键盘将音符一个个弹奏录入;也可以选择使用鼠标点击输入的方式,这种方式速度较慢,但是操作最为简便和直观。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b.节奏的选择和编配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风格的节奏,学生可以根据乐曲的特点选择不同风格的节奏型作为“鼓底”。 这是一种简便的操作方式,只要根据作品的需要加以修改,即可轻松地完成节奏的编配。也可以自己制作“鼓底”。如制作一个基本的disco节奏,用三个轨道分别输入大鼓(××)、小军鼓(×)和落地踩叉(××××)的节奏型,合在一起演奏即可。

c.和声的编配

学生可以从教师为作品编配的和声中选择,也可以自己进行和声的编配。如果进行独立制作,学生必须掌握的有关和声的基础知识,一、四、五级的编配以及伴奏织体的设计。在此基础上,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和声编配能力和听觉检验,设法为作品进行和声编配。

d.歌词填写

填写歌词看似简单,实际上牵涉到连音线、圆滑线、倒字等等一系列问题。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这个环节中没有过多的要求,只是要求每位同学创作的歌词能够符合一般的审美观点。

2.指导学生做好“音乐创作"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具有独立的视唱能力和记谱能力,以及感受、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等。这是他们进行音乐创作的基础。在两个课时的短暂教学时间里,乐理知识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五线谱的记谱与和声的编配。五线谱知识的复习、巩固可以结合音乐软件的操作学习进行。现在笔者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是市场上最为流行的Cakewalk 编曲软件和Encore 专业打谱软件。为了使学生具有正确规范的概念,乐谱的输入、修改均在Encore软件上进行。专业打谱软件所具有的规范化功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比如现在要求输入一小节4/4拍的旋律:如果输入时值总和超过4拍,电脑就会发出“叮”的一声提示输入错误,并拒绝输入超出时值的音符;如果输入的时值不足4拍,在乐谱上就会出现音符排列错误或演奏出错(如演奏突然停止)等情况。和声编配的学习只要求了解基本的一、四、五级及其排列规则。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只要大致的和声结构正确便予以认可。我们必须认识到:培养能力不能靠一蹴而就,而是要在较长的时间内,通过平时的教学工作,一点一滴地去积累,靠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才能奏效。

3.对教师的要求

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具有全面、专业的音乐知识,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要能够较好地完成电脑音乐创作课的教学,教师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了解更多的知识。

①广泛涉猎各种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音乐

从音乐院校音乐专业或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音乐教师,一般都在古典音乐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涉猎,对于现代通俗音乐却是知之甚少。而这部分的音乐正好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他们的创作中必然会有深刻的通俗音乐的痕迹体现。假如教师在教学中心中无数,必然无法指导学生的学习。只有广泛地涉猎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尤其是学生最为熟悉的通俗音乐部分,才能真正地体现教师在电脑音乐创作课中的主导作用。

②学会熟练地操作、使用电脑音乐软件

现在市场上的电脑音乐制作软件主要包括三类:编曲类的如Cakewalk、Sound forge,它们的功能是编辑、创作MIDI乐曲;打谱类的如Encore、Finaly98,它们是目前市场上最为专业的打谱软件,其乐谱编辑功能完全可以和乐谱排版系统相媲美,且对于专业人士而言,操作十分简便;自动配器类的如Band in a box,只要输入旋律、和声,选择作品风格,软件就会自动生成伴奏乐曲,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不失为很好的一种快速编曲工具。教师如果全面地掌握了不同软件的不同功能,就能更好地为教学设计创造情境,促使学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认识(操作过程中)的困难或困惑,从而激发他们去进行创造性的探索。这也是创造性教学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

三.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硬件问题

由于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对设备的要求较高(一套设备的最低配置也要将近一万人民币),一般的学校无法完成这样的硬件配置。如要让电脑音乐创作教学成为现实,音乐教育必须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更多重视。

2.软件问题

软件问题牵涉到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完成电脑音乐创作课对音乐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教师对音乐软件的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创作课的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决定了学生创作的风格与审美观。就一般的普通中学而言,学生的音乐基础与目前期望的要求也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针对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一是在最初教学的过程中适当放宽对学生的要求,今后再根据学生的进步逐渐提高。

四.结语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证明,学生是完全有兴趣、有能力参与和进行电脑音乐创作的。而且出乎意料的是,由于部分音乐天赋较好、计算机运用能力较强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使得本来预计要10周左右时间完成的教学计划在短短的6周时间就得以完成,而且许多同学都自行购买了软件,决定要在课后继续进行电脑音乐创作的尝试。

根据国家教委的规定:小学、初中音乐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有关的音乐基础知识;高中音乐课的主要任务是欣赏各种不同风格的古典、民族音乐。如果要将电脑音乐创作作为一个环节切入,必须选择适当的时间、同时占有适当的时间比例。同时还应该注意的是处理好这一类创作课与传统课之间的关系。传统的教学固然存在着一些弊端,但它在教学中的很多作用是其它教学模式所不能替代的。为了开展创作课教学,也必须在传统课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一些有关的知识的铺垫。创作课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作曲家;学会作曲也并非教学的最终目的。开展此类创作教学旨在提升同学们对音乐的兴趣以及巩固、发展学生基本的音乐素质。更进一步的要求,是在此类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关于配音的基础知识篇12

作曲技术理论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知识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要有理论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会音乐技能的实际应用。比如在音乐课上为歌曲即兴伴奏或者进行即兴创作歌曲等。而传统高师音乐课堂因为仅仅重视学生们的音乐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学生们音乐技巧的实际应用,所以导致他们安排的音乐课时非常之少。因此为了有效地改变这种情况,本文结合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以及艺术教学的实践内容对高师音乐教育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此来确保高师音乐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一、作曲技术理论课与艺术教学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简单来说,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与艺术教学实践进行结合也就是在学习作曲理论的基础之上还要保证音乐技能的实际应用。此外,经过多年的调查分析,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之中最大的一个教学问题就是学生们的音乐技巧的实际应用能力非常差且完全不能满足作曲技术的理论。造成上述音乐理论与实践完全脱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重理论而轻实践应用的,所以无法很好地把作曲理论与教学实践进行结合起来。其次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内容比起其他的音乐理论更为复杂难懂,所以学生们根本没有掌握其理论知识,而实践能力也就无从谈起。最后还因为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繁多,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时间非常少,所以学生们在学习理论和实践应用时往往顾此失彼。从上述分析的情况来看,造成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对于作曲技术理论教学的实际应用能力较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这些原因都需要引起高师音乐教师们的重点关注,以便高师音乐教师们在今后的作曲技术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音乐教学,然后着重培养学生们作曲技术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当学生们把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以及艺术教学实践能力进行完美的结合之后,学生们就可在逐渐提高自身作曲技术水平的同时而不断提高自己音乐技巧的实际应用能力,以此来满足当前我国对于音乐教育的需求。当然这个具体的学习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所有的学生们循序渐进的努力,然后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才能获得成功。

二、作曲技术理论课与艺术教学实践训练的主要内容

作曲技术理论课与艺术教学实践的训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为歌曲配置和声以及即兴钢琴版伴奏等技术的专业训练。然后就是对一些较为小型的音乐艺术作品进行分析以及对一些乐队的作品进行二次编配等。四部合唱歌曲的改编练习。最后就是对于一些钢琴的小曲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1.为歌曲编配钢琴伴奏的训练根据多年的调查分析得出为歌曲编配钢琴伴奏训练之中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首先是对于和弦的选择有些简单和随意,当学生们在进行歌曲选配和弦的时候,他们大多使用V正三和弦而基本不用副三和弦和属七和弦以及重属和弦和副属和弦等。因为缺少合适的和声语言,不仅会造成和声效果的单一性,更会严重影响整首歌曲的表现价值。除此之外,和声练习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和弦的选择不合理,当选择不合适的和弦时将会影响歌曲的完整性以及丰富性。其次就是歌曲编配钢琴伴奏训练之中的民族调式以及和声理论非常之少,同时在和声内容的教学过程之中,学生们在进行编配钢琴伴奏没有使用传统的西洋大小调功能和声而是普遍使用五声性调式风格进行编配,这就导致旋律与和声的风格有所不同。最后就是在同学们为歌曲进行伴奏的过程之中,很多学生们会对选择什么样的伴奏织体而感到迷茫,这就导致他们选择的伴奏曲会跟原来的歌曲风格相差较大。出现上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学生们对歌曲伴奏织体的积累量较为困乏且接触很少,这就导致学生们在选择伴奏织体时难以抉择。

2.改编四部合唱歌曲的训练想要顺利改编四部合唱的前提就是要完全掌握四部和声以及二声部合唱的写作练习,因此一定要着重加强对于这两方面内容的专业化练习。此外在选择一些民歌等其他类型音乐的时候,务必要循序渐进,先训练四部合唱的主调写作,最后就行四部合唱的复调写作。

3.分析中小型音乐作品的训练高师院校音乐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曲式与作品分析的课程讲解时,因为教师们讲解的过于繁多,而课下为学生们留下的作业以及课外练习非常少,长此以往,这就使得学生们缺乏了自我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和方法。所以想要有效的提高高师学生们的曲式与作品分析能力,教师们就一定要加强学生们对于曲谱的分析。

4.为小型乐队编配的训练高师院校对于小型乐队编配课程的讲解与过去传统音乐学院作曲系配器的教学过程有着较大的差异。因为音乐教育专业在掌握乐器法、配器法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还应掌握最基本的完全织体等小型乐队编配技术,然后再进行对于其他织体类型的了解掌握。除此之外乐队的编制以及编配形式都要向着多样化的趋势发展,而编配形式也不要仅局限于对钢琴曲的改编,要着重加强对于一些流行等歌曲的改编。

5.写作钢琴小曲的训练对于目前高师音乐教学中对于学生们钢琴小曲的专业化练习而言,实际上它们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钢琴作曲的创造,而是仅仅在钢琴旋律或者和声的前提之下进行的钢琴小曲的创作。写作钢琴小曲训练的真正目的就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们对于音乐的创作能力以及作曲能力的实际应用。所以音乐教师们在具体的训练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安排一些时间为学生们进行耐心的辅导和讲解难题。

三、艺术教学实践应贯穿于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

1.加强为歌曲配置和声的能力在高师音乐教师们在对学生们进行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以及和声学这两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们一定要根据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对和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然后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适合学生们练习的歌曲。除此之外,学生们想要有效地掌握和声方面的知识,就一定要对弦乐知识进行全方面的了解才能进行往后的练习。学生们经过这些系统化的和声训练之后,让学生们逐渐的学会从歌曲的整体出发并把控歌曲的和声布局,除此之外学生们通过训练还掌握了一定的编配歌曲的伴奏,为今后对一些音乐进行即兴伴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加强编配与写作歌曲钢琴伴奏的能力在高师音乐教师们在对学生们进行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以及和声学这两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除了要进行必要的和声教学以外,还需要对钢琴伴奏的和声转变为钢琴伴奏织体来进行写作的练习。高师音乐教师们当对学生们进行全面的钢琴伴奏和声的讲解之后,可以让学生们完整的了解并掌握多种多样的织体类型。此外,教师们可以逐渐引导学生们根据和弦并结合相应的歌曲配置和声以及钢琴伴奏织体的写作练习来引导学生们进行钢琴伴奏的写作训练,然后有针对性的根据实际情况来让学生们选择不同的结构来进行写作练习。以便来不断提升学生们写作歌曲钢琴伴奏的能力以及对于和弦的运用能力。

3.增加改编四部合唱歌曲的教学内容而高师音乐教师们在对学生们进行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以及歌曲分析与写作两个科目的教学过程之中,一定要适当的添加一些关于四部合唱歌曲的改编教学。想要更好地进行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以及歌曲分析与写作的教学,音乐教师们就一定要在学生们较为全方面对四部合唱以及二部合唱的歌曲写作进行了解并掌握的基础之上,进而教导他们自我改变简单的四部合唱歌曲,以此来让他们熟悉并掌握四部合唱的主调写作方法。

4.加强分析中小型音乐作品的能力高师音乐教师们在对学生们进行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以及曲式与作品分析的教学过程之中,虽然大部分的学生们都可以完整性的学习一些较为基础的音乐作品的曲子类型以及结构,但是因为每一个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都有所不同,除了只有非常少数的学生们才能进行独立准确的分析小型音乐作品之外,其他大多数的同学们哪怕到学期结束都无法真正的掌握独立准确分析小型音乐作品的能力。造成上述原因的主要因素就是因为大多数学生们的音乐基础水平较差。所以音乐教师们要根据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而且要花大量时间为高师的学生们全面讲述一些音乐方面的基础性知识和技巧,以此来夯实他们的音乐基础。然后只要学生们可以坚持性的努力训练,他们的小型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一定会与日俱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