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的文化性合集12篇

时间:2023-11-20 09:48:59

旅游的文化性

旅游的文化性篇1

北京的文化旅游资源特色 (一)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遗产是先人们智慧的结晶,是历史发展轨迹的见证,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北京有着其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是北京旅游资源中最具有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特色文化旅游最具有特色的莫过于皇家文化。北京的皇家文化内涵丰富,艺术情趣和艺术水平都很高,且其周围的环境有着很高的美学价值。皇家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是北京旅游中最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 (二)丰富的民俗文化北京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饮食、服饰、居住、信仰禁忌、娱乐游戏等。此外,胡同是北京民俗文化旅游的一个特色。北京的民俗文化旅游另一个特色就是节庆文化,而庙会是北京最独特的的节庆文化活动,具有很强的参与性。有庙会活动时,各种传统的小吃和表演形成热闹的氛围,让游客感受到了一种和谐吉祥的民俗传统。 (三)奥运遗产旅游成为北京文化旅游的新热点伴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北京旅游业跨上一步更高的台阶。国家旅游局把北京作为旅游中心,策划出了很多条有关奥运的精品旅游线。北京旅游市场的规模比较大,再加上奥运会的举办,各项体育文化旅游在这里开始盛行。奥运遗产的出现不仅发展了体育文化,更展示了艺术,丰富了北京的现代文化。对于拉伸北京文化结构、优化北京文化结构、补充北京文化脉系有着重要意义,构成了新北京文化。 总之,北京不仅有世界著名的长城、故宫、天坛等历史文化遗产,还有散发着现代气息的鸟巢、水立方等奥运文化遗产。在北京,可以感受真实自然的百姓生活,也可以体会各种时尚高雅的生活。另外,还有机会品尝中国各地的风味美食,领略全球各地的音乐、舞蹈等。这些元素都深深吸引着女性旅游者选择北京作为旅游目的地。 三、北京文化旅游对女性旅游者的吸引力 (一)历史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的女性开始注重追求文化知识,注重积极地完善自己的精神追求。另外,旅游的本身就是审美过程,在审美的过程中,游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阅历,愉悦了身心,发展了个性,同时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此外,在旅游中体会到山川自然,文物古迹的内在美,陶冶女性的高尚情操。北京有很多独特的文化遗产吸引着女性游客去观光,例如皇家文化中的故宫、圆明园、颐和园等。女性游客通过电视等渠道对皇家文化有了初步了解,并对皇家文化有一定的向往。另外,北京有很多的综合性或专业性博物馆,对女性游客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二)特色小吃特色小吃往往受到女性旅游者的青睐。北京的一些特色小吃非常有名,如水煮鱼、炸蝎子、鱼丸汤、宫廷奶酪等。著名的小吃街区有王府井、护国寺等。王府井附近有众多小吃街,最有名的是东华门夜市,这里聚集着各地的小吃。护国寺的小吃街有三百年的历史了,因为其小吃的口味很地道,吸引了很多游客。北京有各种各样的小吃,若女性游客想吃清真小吃的话,通常会去牛街清真超市上的小吃城,这里聚集了各种特色的清真小吃。总之,北京的特色小吃让女性游客留连忘返。有的女性游客在走的时候,也会带一些有特色的小吃。 (三)民俗文化资源无论是饮食居住方面,还是服饰、娱乐等方面,北京有很多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有时女性游客可以参与当地的民俗文化活动中,感受其和谐的氛围。在庙会上热闹的表演氛围中,让女性游客感受到北京独特的民俗传统文化。在游玩的过程中,女性游客往往喜欢购物,大多数的女性游客都会买些北京的土特产品或独特的旅游纪念品带回去。 四、女性旅游市场的开发对策 (一)增加文化体验加强女性旅游者的参与性,使其融入文化氛围中。文化体验是现代女性追求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北京作为六朝古都和我国现代的首都,其历史文化悠久且深远,文化资源丰富,其历史文化价值也很高。北京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怎样把古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代文化价值融会贯通起来是关键。现代女性欣赏的就是北京那种独特的风格,要让北京充分地展示其独特的气质和风骨,增加其对游客的吸引力。 (二)调动思维潜能旅游业要先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然后再利用文化创意促进旅游实现产品升级。为此,旅游业可以把旅游与文化创意结合起来,在旅游中加入文化体验。例如让女性游客体验奥运会里的运动项目;或者让女性游客亲身体会皇宫里的氛围和生活;再如组织一场有创意的大型文化民俗活动等来吸引更多的女性游客。同时,也让女性游客亲身体会到了北京文化的意义。另外,考虑到女性的生理结构不同于男性,女性在旅游中容易疲劳,应设计出让女性游客舒适的休息环境。 (三)增加创意性思维旅游业要得到迅速的发展,没有创意性思维是很难实现的。创意性思维是现代知识经济的本质特点。旅游业在要尊重市场和尊重经济目标可行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创造性的开发新的旅游路线,同时结合女性视角,增加吸引女性旅游者的元素,创造与传统旅游产品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如住宿、出行条件满足女性旅游者对安全的特别需要。女性对安全方面更为敏感,可推出更加周到的旅游保险。 (四)推出特色产品要创造性地利用现有的资源,设计出有特色的产品,从而增加北京的文化旅游对女性的吸引力。旅游业可以从利用文化资源的角度,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文化素材,设计出专业性、针对性很强的产品,产品的本身蕴含着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要深入的了解该地域的文化特点,设计出有意义的纪念品。另外,还要考虑到女性的购物心理和情感因素,设计出适合女性的产品。女性是天生的购物者,在旅游的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中,对女性吸引力比较大的莫过于购物,购物是女性旅游中的一项喜好。对女性来说,购物有着无穷的乐趣。 #p#分页标题#e# 五、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不仅仅满足于自然观光旅游,同时开始追求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旅游在旅游业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北京的文化底蕴很深厚,作为六朝古都和全国的文化中心,北京应该体现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北京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而拥有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北京正是以这种独特的气质和风骨对现代女性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北京旅游业要得到突破性的发展,必须对现有的旅游资源增加创意性思维,进行深度开发。随着女性在旅游者的比例越来越大,现代女性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旅游市场逐渐成为旅游市场开发的新目标。应根据女性旅游者的喜好和消费心理,设计出适合女性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大力开发女性旅游市场。

旅游的文化性篇2

旅游,顾名思义,包括旅行与游览两种行为。通常认为,旅游是个人或团体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到他乡异国去从事观光的活动,以此为获得物质上的满足或精神上的放松。可见,旅游是人们有目的、有价值的活动。在现代社会中,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说,有观光型旅游、度假型旅游、生态旅游、特种旅游(包括滑雪、登山、探险、狩猎等)、专项旅游(美食、修学、医疗保健等)。

自旅游活动产生以来,它就与文化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历史上许多有名的人物,其文化上的巨大成就,或多或少与旅游活动有关系。孔子周游列国,传播儒家思想、治国理念,成为万世师表;司马迁走遍大江南北,逢人便问,写成《史记》名著;诗人李白写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等千古名句,没有亲身的体验,怎会有如此优美的诗句。地理学家徐霞客,到处出游,细心观察,撰成《水经注》一书。近代的康有为、谭嗣同,本来熟读经书,茫然于外部世界。但当康有为从广东到北京、从北京到上海,又到香港游历,看到西人治国有术,则激起变法之决心;谭嗣同游览各地,体察民情苦难。在上海,他看到化石标本,认为天地都在变,社会也应当随时而变。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明旅游在开阔视野、增长见闻的作用。固然,今天的我们,有电脑、互联网,信息来源与古人相比,其条件不可同日而语,但代替不了人们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涉足于自身文化相同或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受到有形或无形的文化熏陶,并在这些活动中得到身心的享受。人们看山,山各有不同;人们看水,水各有其状;带给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体验,赋予了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旅游是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旅游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然。据专家调查,英、美、日、德、法、澳等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与外地人交往,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重要动力之一。在各国去欧洲的旅游者中,有65%的人是进行文化旅游。可以断言,旅游是是一种文化行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21世纪将是一个文化旅游的世纪。

既然,文化旅游是现代社会旅游主体,或者说旅游就是一种文化旅游,那么,形成文化旅游的物质条件,即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应当成为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对某个城市或地区的旅游业来说,能否快速发展、繁荣兴旺,主要取决于其旅游资源是否丰富,是否具有价值。总的来说,凡是能吸引旅游者的以山水名胜、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资源和以历史古迹、文化遗址、革命纪念地、名人遗迹为主的人文资源,均是旅游资源。除了自然风光外,人文景观、民俗风情资源、传统饮食资源,以及都市和田园风光资源,都以文化为主体。也就是说,都以一定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如古战场遗址、古城墙、古庙寺塔等。以山西平遥为例,虽然只是一个4.2万人口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但却是全国保护最完整的古县城。1997年底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后,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大力发展旅游业,“黄金周”期间,曾有每日游客突破五万人次的记录。

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文化属性,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产生美感、快感和愉悦感。人们把自己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融入其中,把人的躯体和意念融入自然之中,使人也具有自然本性。许多人文资源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寄托与意念的产物。如苏轼写的《赤壁怀古》,所称“三国周郎赤壁”。他当然没有见到“周郎”,但想象到周瑜当年的英姿,感叹自己的命运。这就是旅游的文化,它使人受益匪浅。人们通过观光活动,可以得到新的知识,许多书本上不曾记载的知识,烙在游人的脑海里。

旅游的文化性篇3

二、艺术性对海洋旅游文化内涵建设的必要性

艺术性再现了海洋旅游文化特色。滨海地区旅游业方兴未艾,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为海洋艺术作品走向市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海洋旅游设计的精华集中体现在独具特色的设施和相关产品的造型及色彩上,我们从中能体味到海洋元素所包含的美的形式、海洋的历史印记和文化意蕴。在造型上,海洋特色和元素个性鲜明,色彩在整体搭配中起到了映衬与对比的作用,装饰性极强。艺术性提高了海洋旅游文化特色的附加值。将海洋旅游设施与旅游纪念品相结合,探寻海洋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轨迹,是社会发展所需。滨海旅游饰品开发设计可以从海洋艺术中提取其“形”的元素,并运用错位、切割、分裂、变异及破坏等手法,将这种源于海洋艺术原型又对原型不断解构的衍生形态融入形象设计之中。这样既能保留海洋文化艺术特色之神韵,又能呈现浓郁的时代特征。博采众长,提炼艺术特色,设计出高水平、高科技的海洋旅游产品,创造高附加值,推动青岛滨海地区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艺术性强化了海洋旅游文化特色的内涵。设计者的思想情感与自身特质,使得海洋旅游设施和产品拥有了独特的精神内涵,并成为艺术精神、艺术价值和艺术个性的载体。在这个经济全球化、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加强保护和传承海洋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才能进一步彰显自身鲜明特色。旅游产品如何生动体现中国海洋文化的意蕴和特质,是其开发设计的重点。

三、基于艺术性对青岛海洋旅游文化内涵建设的策略

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和乘数效应。青岛海洋旅游文化内涵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针对其内涵建设,提出如下发展策略:第一,海洋旅游设施的艺术性。海洋旅游设施的艺术性是指在青岛海洋旅游基础设施的设计中,无论是在造型还是在色彩上,都要契合海洋元素,并具有良好的艺术性。既确保旅游设施的功能性,又能带给人们精神上的享受。第二,海洋旅游产品的艺术性。海洋旅游产品的艺术性是指青岛海洋旅游纪念品必须成为艺术品,必须彰显艺术性。运用一定的形式结构、表现技巧和艺术手法来塑造具有创造性的完美形象,进而准确、显明地诠释青岛海洋旅游的深刻内涵。对于标志性产品、标志性建筑,应该重点开发,例如“栈桥”、“五月的风”等。开发代表蓝色青岛、海洋旅游的标志性建筑,进而丰富海洋旅游的文化内涵。第三,海洋旅游宣传的艺术性。海洋旅游宣传的艺术性是指在青岛海洋旅游宣传的过程中,在其原有的海洋旅游设施和产品设计的基础上,在排版、设计、印刷、宣传的过程中进一步美化设计,让人们在了解海洋旅游设施功能和产品纪念性的基础上,能更好地体会到海洋旅游的内在品质。第四,海洋旅游服务的艺术性。海洋旅游服务的艺术性是指在海洋旅游设施、产品和宣传艺术性的基础之上,在海洋旅游服务中彰显艺术性,贴近生活,更具人性化。既能让人们体验到海洋旅游的舒适性和娱乐性,还能让人们体会到海洋旅游的艺术性,使旅游者获得审美情趣和心灵洗礼。第五,青岛海洋旅游保护的艺术性。在青岛海洋旅游业开发、拓展过程中,要始终重视保护海洋环境,并不断丰富海洋旅游的艺术内涵。建立健全旅游环境影响评估体系,由政府统筹规划,严防盲目、低层次开发和重复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青岛市海岸带规划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对破坏青岛沿海旅游环境的行为,要严肃追责;广泛利用宣传教育手段,增强广大游客和居民的海洋旅游环保意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青岛海洋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旅游的文化性篇4

一.文化真实性与文化商品化概念的提出

文化真实性也称文化原真性,原真性一词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在希腊语和拉丁语中具有“权威的”和“原初的”涵义。在英文辞书的释义中,有原初的、真实的、可信的三种含义。在文化遗产领域中,原真性一词最早用于博物馆,指一些精通文物的专家鉴定博物馆所收藏的艺术品是否真品,或者是否是它们所宣称的那件物品,判断该物品与其要价是否相符。19世纪60年代,原真性也逐渐被引入民族文化遗产旅游研究之中,最初其含义与用于博物馆的原真性含义基本一致。在分析民族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如艺术品、节日、仪式、饮食、服装、房屋等时,它们经常被描绘成原真或非原真,其标准是依据当地的传统或风俗去判断,在这个意义上,“原真性意味着传统文化和原生形态,真实感,真正的,或者唯一的。”20世纪中叶,美国社会学家马坎耐在研究旅游与社会学的时候,把“真实”问题作为研究的内容之一,并从此引起了人类学界、社会学界的重视。虽然有人批评说,对“真实”的过分追求使旅游经历太简单化了,但这个问题在社会学研究中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值得研究。

文化商品化是相对于文化真实性提出来的,在民族文化遗产旅游语境中,商品化是个带贬意的词汇,指原初不是用于出售的民族传统文化产品被用于商品交换,既包括有形产品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活动、事件、表演,甚至是人及其生活方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文化商品化才引发有关文化真实性的讨论。很多人认为商业化生成了大量的虚假节日、伪事件及大量生产的手工艺品和艺术品(所谓的机场艺术品)。发明、取代、重构、复制、再生产、仿真、置换等都被接受,对当地的民族文化遗产造成了极大破坏。对旅游文化的商品化作出较多关注的美国人类学家格林伍德(Green Wood),就文化是否可以出售、出售这些文化是否正当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看法,从而也使得旅游文化的商品化问题开始在旅游研究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提出,旅游是一种“文化商品化”的过程,但是把文化当作商品来进行包装、定价、像商品一样出售,这里的消极意义是很大的,因为这实际上“剥夺了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剥夺了构成文化的方方面面,是对文化“真实性”的亵渎,是违背其文化主权的。他认为:商品化的最终结果是导致文化失去真实性,民族文化遭到腐蚀和破坏(Greenwood,1977)。更让人担心的是,民俗文化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由于存在不被正确理解而导致不正当舞台化进而庸俗化的可能。如一些地方,一些迷信、落后的文化传统或习俗被刻意渲染,一些本应该在特定时间和地点、按照传统规定的内容和方式举行的活动却根据旅游者的需求随时随地开展,甚至宗教礼仪也失去了本该有的严肃性和神秘性,而变成了一种世俗物品。如西班牙Fuenterrabia地区的Alarde仪式,原本是巴斯克人抗敌入侵获胜后“集体高贵”精神的展示,却因当地旅游的需要,变成了一天举行两次的大众仪式,仪式的真实内涵逐渐丧失。格林伍德对此表示极度的愤慨,他说:“文化商品化只需几分钟,而几百年的历史却毁于一旦”。

但是,也有学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文化的商品化。以色列著名的旅游人类学家科恩(Erikcohen,1989)认为:商品化使真实性丧失的说法是荒谬的。一种新的商品化了的民族文化,可以随时被接受为“真实”(即使经过了商品化),同时这种商品还会得益于悠久的民族文化所赋予的深厚内涵,成为更具吸引力的商品。由于有了商品销售带来的资金支撑,商品生产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从而使生产出来的商品更趋完善,更具民族特色,这反过来有效地保护了民族文化。许多旅游人类学家把这一过程看作是一种文化重创、文化复活和传统文化加强的过程,有的人甚至把这种过程称为“文化复兴”。如云南丽江地区的洞经音乐在濒临消亡之际而又因旅游的商品化行为最终推动其被抢救和复兴的过程便是成功的例证。现在到丽江旅游的游客都把听洞经音乐当作重要的活动之一,洞经音乐从此成为丽江文化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文化真实性和文化商品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辨证的角度来看,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商品化和真实性并非完全对立,二者可以和谐统一。正确理解二者的关系有助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首先,要辨证认识文化商品化的意义。文化旅游资源的商品化不一定会给文化真实性带来破坏,反之有利于地方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许多曾经消亡或即将濒临消亡的传统文化在文化商品化过程中得以发扬光大,通过商品化,还可以使东道地的人民增强民族自尊,特别是当这些商品化了的东西代表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髓而受到了游客的喜爱。另一方面,旅游所造就的文化商品化获得的收益不仅改变了少数贫困落后地区经济条件,还帮助当地人改变了落后的传统观念。当今在旅游业的开发中,形形色色的文化被搬上了舞台。但我们注意到,这些文化的基本形式并没有变。最关键的是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民族情怀和所产生的民族凝聚力没有变。反而通过舞台化的形式,许多文化产品得到了创新和发展,出现了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格局。

其次,要正确理解文化真实性的发展。如果按照文化变迁的理论来看,任何一种文化都处于一种恒常的变迁当中,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另外,文化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而且这种变化可以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成一种世界性的文化而被大众旅客所接受。真实的民族传统文化也并不是凝固不变的,它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迁,因此民俗旅游中对文化的真实性的追求并不等于对文化原始性的猎奇。追求真实是大多数游客的愿望,但并不是人人都知道什么是“真实”的。有些原来不是真实的东西随着时间的变化也会变为真实的。如果以一些民族的发展停滞不前为代价来维持这种所谓的文化真实性或传统,那么,这种真实性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第三,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一定要把握好开发的“度”。 虽然商品化和舞台真实是可以互 相转化的,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一点,那就是这两极的转化必须以一定的经济为基础。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真实性,只要不超出某种可信程度和范围,适当对当地民俗加以商品化和舞台化包装(而非臆造)应是可以接受的。关键一点的就是这种商品化和舞台化必须是在民族性真实的基础上的商品化,而非“杜撰”出来的真实与传统或“伪”传统,而且只要旅游者觉得“真实”而又不伤害民族情感和民族意愿,无论是“舞台化”的文化表演还是真实的民俗生活场景,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旅游者喜欢这种“再造”,喜欢他所认为的“真实”和喜欢他所看到的“舞台”。当然并非所有的民俗文化都可以开发和利用,特别是对于一些有深厚宗教内涵的文化,其仪式、礼仪的开发是应当谨慎的。只要我们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不把旅游的经济效益放在过高的位置,而又同时兼顾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真实性,文化商品化非但不是传统文化的掘墓人,而且还是其真实性保护的有效方式。

商品化和真实性无须对立,因为这两者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商品化了的东西未必就不是真实的,真实的东西未必就不能商品化。这样的例子在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中数不胜数,例如西双版纳的泼水节、丽江的东巴文化等等。

三. 结论

保持民族文化的真实与完整是必要的,但民族文化自身也需要发展与延续,不能因为保护的需要而原地不动,止步不前。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如果过分强调保护,对传统文化可能出现的“丧失”或者转变表现出恐惧和悲伤,并试图隔绝这种威胁,“保存”传统文化模式,那就违背了文化的发展规律。只有与人类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才是最真实的,落后的东西终将属于历史,可以采取其他方式保留,但不能籍此剥夺当地人选择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群享有同等生活水平的权利。因此,文化商品化和真实性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两个方面,事实上,民族文化丧失真实性的问题,并不是商品化本身造成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

为破解“真实性”困境,旅游业应采取类似舞台艺术的“舞台真实”。“舞台真实”这一说法,是源于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理论。戈夫曼把人生比做一个大舞台,并提出了“前台(the front stage)”与“后台(the back stage)”的观点。“前台”即指演员演出及宾主或与顾客服务人员接触交往的地方,“后台”指演员准备节目的地方,这是一个封闭性的空间。在他看来,在社会这个舞台上有三种人,一种是演员,一种是当地的观众,一种是外来人。一般来说,观众和外来者是不能进入“后台”的,否则就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甚至使这个社会遭到破坏,因为“后台”的东西是“玄乎”和“神秘”的,是不能向外人随便展示的,这对维护一个社会来说是重要的。这一观点被马坎耐引用到了旅游业研究中。他提出了“舞台真实”,即在旅游业的开发中,文化旅游产品被当作“真实”而被搬上了舞台,向游客展示,也就是前面所谈到的“文化商品化”。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后台”,即东道地人民的传统文化免遭破坏。在旅游景观中,为了保证前台表演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就必须保证后台的封闭性和神秘感。现代旅游中的大多数经历都属于“旅游场合中的舞台真实”经历。这样既满足了游客的需要又能保护本地珍贵的传统文化,实为一条传统文化保护的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瓦伦•L•史密斯.张晓萍译.东道主与游客.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 .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2.

张晓萍.旅游开发中的文化价值——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看文化商品化.民族艺术研究,2006.10.

旅游的文化性篇5

【关键词】

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多维度;探究

如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们繁重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人们急切需要寻找一个有效的途径使自己放松压力,愉悦身心,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户外旅游。如今仅仅是优美的自然风景已经满足不了旅游的需求,他们更倾向于风景中蕴含深厚的人文涵养的景区,于是民俗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喜爱。可随着国内外游客的增多,旅游业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民俗旅游的本真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因此,对民俗旅游的本真性进行多维度的研究,加深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对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做好本真性的保护是十分有必要的。

1.民俗旅游与民俗旅游本真性的具体含义

1.1 民俗旅游概念的解析

目前对民俗旅游的定义主要是出于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两个方面。从旅游产品角度上讲,民俗旅游指的是通过景点实物和为了使游客“入乡随俗”而开展的项目活动中所展示的带有民俗文化气息的旅游产品。从旅游活动角度上讲,民俗旅游指的是人们为了参观、欣赏、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而进行的旅行,是旅行途中一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总和。

1.2 民俗旅游本真性含义的解析

某一个地区将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利用于旅游业的发展之中,通过旅游来宣传民俗文化的做法其实就是民俗旅游本真性的体现。对民俗旅游本真性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其还原性和真实性以及在以后的旅游发展中民俗文化的传承性与发展方向。在对民俗旅游的本真性进行研究时,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判断依据,因此也就有着不同的认知结果,例如当地的居民、游客和专家学者们对民俗旅游本真性的认知就是不一样的,当地的居民关注最多的是当地的经济发展对自己生活上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因此主要是从当地的经济变动和自己的生活习性入手来体会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游客关注最多的是景点的风景、人文内涵以及自己在旅游途中的感受,因此主要是从自己的生活习性来对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有一个认识。而专家学者关注更多的是当地民俗旅游文化的“本体真实”的保存,他们考察最多的是当地民俗文化的动态发展过程,因此他们对民俗旅游的本真性的认识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2.对民俗旅游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

2.1 专家和决策者对于民俗旅游本真性的研究历程

专家学者对于民俗旅游本真性的关注点在于民俗旅游文化“本体真实”的保存,他们的认知研究是通过对文本史料的查阅以及的自身的实地考察等方式来进行的,他们对本真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静态到动态、由局部到全面的过程。早些年,专家与学者对民俗旅游的本真性研究是有局限性的,他们对民俗旅游本真性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文化的根上,对文化的描述也只是一种向后看的、静止的文化观念。而且对于民俗旅游本真性的保护也只是在民俗环境中的较封闭的保护,只是对有形民俗实体的保护。专家学者这些认知研究的局限,使得过去我们对民俗旅游本真性的认识都是在假设的基础上进行的,将鲜活的民俗文化与它的发展环境都放置在了封闭的、静止的环境之中。但是随着近几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将爱好倾向于蕴含深厚的民族人文内涵的景点,因此有越来越多的旅游业与旅游方面的专家学者都将视线投到了民俗旅游之上,对民俗旅游本真性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开始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民俗文化的本真性。在历史的角度上,民俗文化的真实性带有鲜明的历史印记,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真实性的认识也会发生变化,因此真实性只是一个相对的标准。如今人们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已经不单单局限在对实物的保护,而是扩展到了对文化环境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上。如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从之前的对有形文化的保护扩展到了对无形文化的保护上,而且对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标准也进行了扩展和引申,由此可见对民俗旅游文化真实性的研究不能只靠单一的标准,要因时、因地而已。

2.2 当地居民对当地传统文化本真性的认知

当地居民受当地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最大的,是民俗文化的直接承载者,他们对民俗文化的认识直接影响着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地居民对当地民俗文化本真性的认知主要是指他们对当地的文化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当地发展民俗旅游业是什么样的态度,以及他们的实际参与程度。对于当地居民来说,本真性是指他们平时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民俗文化包含着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其中属于精神文化的价值观、民族性格、宗教情绪等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比较牢固的,只会在潜移默化中被改变,或者根本不会改变。物质文化中的带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也是处于一种渐变的状态。而行为文化层面的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却是无法保留的,一直是在变化着的。当民俗文化与当地人的自然生活状态下个矛盾时,通过牺牲当地人的意义去保护民俗文化,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但是对于一些民族文化深厚经济却发展落后的地区,当地居民最关注的是如何利用的民俗文化资源能更多的促进经济发展,所以那些为了保护文化而限制旅游业发展的做法同样是不可取的。因此,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必须以当地的经济发展为前提,只有保障了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他们才会对民俗旅游的发展采取积极的态度。

参考文献:

[1]林移刚.论民俗旅游的本真性与商品化的调和[J].商场现代化.2007(20)

旅游的文化性篇6

中国佛教文化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特色文化产业其对当今推进社会主义道德的倡导以及和谐社会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佛教文化在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古代传统中儒、道两家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尤其在“三教合流”之后,更是与儒、道两家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柱,佛教文化精髓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中流淌,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对比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发展历史,佛教所倡导的和谐教义与劝人向善,对国家和社会起到了一定的维护稳定的积极作用,也对和谐社会风气的形成做出了其应有的贡献。同时,佛教文化有助于人们群众提升道德水平,而道德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要深入挖掘出佛教道德中与社会主义道德中的相融合的积极内容,鼓励人们群众能够主动、自觉地去追求良好的道德风尚,树立起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与我党和政府在第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所提倡的“文化大发展”的精神不谋而合。

2.佛教特色文化旅游的环境特性

佛教寺院、园林的选址、风景建筑、空间意境等造园技艺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符合了人们内心的精神追求,使得中国人对自然的态度打上佛教的烙印。传统的哲学、美学从形而下的视觉感知的层面越出,达到了追求意境、提升灵魂的形而上的高度。将自然的感悟与人的精神相融合,真正的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寺院跟宗教比较,蕴含了更多的形而上的寓意。可以说,寺院绝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式,还是以风水思想为基础的生命、自然等意识形态的象征。佛教文化旅游者既是憧憬着这一精神特性,在涉足、接触、观赏、体验佛教文化旅游地及其环境氛围的过程中,使得自己精神需求得以满足,在通过对佛教寺院景观的参观体验过程中得到启发,认识自我、把握自我,超脱自我,以超度的人生价值观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和痛苦,并且领悟出人世间道理。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信众和旅游者来到佛教文化旅游景区,促进了佛教文化旅游为主体的特色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

3.佛教特色文化旅游的经济特性

随着社会文明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特色文化产业的佛教文化旅游的经济收入正成为景区经营者以及当地政府不可小视的重要经济收入。在经济杠杆的作用下,各个拥有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地区都逐渐认识到佛教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性,并不遗余力的进行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同时,要使得该景区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就要增加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旅游吸引力:一方面是要建立饮食组合、住宿组合、交通组合、游览组合、购物组合、娱乐组合以及其他组合在内的旅游组合;另一方面是要掌控好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的服务、形象以及旅游地居民态度等贯穿始终佛教文化旅游过程的质量因素。建立这两个方面的优势,将使得佛教文化旅游景区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信众和旅游者,为当地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使得政府和居民重视佛教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增加对其的投资建设,从而使得佛教文化旅游事业进入到投入—产出—投入的循环发展的良性轨道。

4.佛教特色文化旅游的政府作用特性

旅游的文化性篇7

一、吉首市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一)建设民族文化旅游景点

开发了部级风景名胜区德夯和省级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乾州古城:

1.德夯以“百年路桥奇观,千年苗寨风情,万年峡谷风光“的旅游品牌蜚声海内外。吉斗苗寨民族风情、矮寨盘山公路奇观;刚刚建成的吉茶高速特大悬索桥(世界第一),成为近期旅游的最大亮点。2012年在这里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鼓文化节,首届中国德夯国际山地户外旅游节,成功挂牌“中国户外运动基地“;成功打造民族风情歌舞晚会《德夯玛汝》,原生态傩文化表演节目《太阳树》。成功举办“2012湘西矮寨大桥国际低空跳伞节暨阿迪力矮寨高空走钢丝活动“和“中国女子职业围棋精英赛“等节会活动。使民族文化融入旅游业市场,实现了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跨界联合,使旅游业由单一的模式向多元的模式迈进。

2.乾州古城是湘西民族文化的窗口。古城距今约有一千七百五十二年的历史,城内自然景观、人工建筑和人文环境高度和谐统一,极具天人合一的建筑奥妙,2005年,古城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以“一城、一园、一坊“突显湘西文化特色:“城“即乾州古城。十里古街,十里边墙。从军事防御性建筑到祠堂会馆、楼阁古塔、古城巷道、河道码头及明、清时期的特色建筑群随处可见。古城内北城门、胡家塘古民居群、罗荣光故居、文庙、抗日文化纪念馆、杨岳斌故居、观音阁、节孝牌楼、万溶江画舫观光、三王阁风雨桥都是极具民族特色、历史内涵的旅游景点。世居此地的土家、苗、汉及其它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古城光辉灿烂的文明史。阳戏、辰河高腔、傩戏、汉戏、苗剧是古城里的主要戏种。四月八、赛龙舟、六月六、玩龙灯、耍武术、赶秋对歌、赶庙会、巫术绝技等民俗节庆活动,充分体现了古城人民的古朴民风;“园“即“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湘西州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3200多项,已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2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50项;部级传承人18位,省级44位。2004年4月湘西州被纳入第二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试点单位。2010年5月被国家文化部批准设立“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园内百工坊里,您可以看到工艺大师现场织锦,绘制苗画,雕刻傩面具、砚台、石、手工制作粘贴画等,可以亲身感受湘西民族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坊“即“湘西坊“。它是湖南省民族旅游商品示范点,汇集湘西的特色商品、地方饮食、休闲文化为一体。

(二)增添文化含量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吉首市的旅游产业通过与当地的文化资源相融合,成为该市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民族文化经济效应凸显。吉首市自然遗产为民族文化发展注入了活力,吉首市民族文化发展更为自然遗产“画龙点睛“。近年来,吉首市用特有的民族文化软实力,提升了旅游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丰富广大游客在吉首市文化生活的同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了吉首市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吉首市这两大人文景区使民族文化融入旅游市场,尝试了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跨界联合,使旅游业由单一的模式向多元的模式迈进。

(三)促进了就业与脱贫增收

吉首地区最大的特点是“老、少、边、山、穷“,由于自然、历史、经济、社会等因素,这里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再加上落后的生产技术,耕作粗放,相当一部分农民还处于自耕自给状态,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其次,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使得大部分地区吸引当地居民就业的机会很少,而旅游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关联带动性强,在相同的输入情况下,能产生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民族文化旅游的原生态属性所要求技术相对不高,可让更多教育程度低但有歌舞、民间工艺特长的人口参与到该行业中,而每个旅游从业人员的产生,又会带动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增加。在2011年(或2012年),全市约有3.75万人直接从事旅游业或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其中有1.53万左右的移民在城市从事旅游业或与旅游相关的一、二产业,旅游业已经成为辐射引领相关产业发展,转移富余劳动力,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由于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与带动吉首市2012年摘掉了贫困县市的帽子。

二、吉首市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规划不合理,管理不科学

1.缺乏总体可持续发展规划。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思路的集中体现,也是规范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建设,指导景点布局和项目设计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湘西州一些文化旅游景点和产品雷同现象严重,缺乏特色,且档次低,吸引力不强,导致资源和投资的浪费,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前瞻性的科学规划和精心策划。

2.管理体制不健全。由于没有明确政府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主管部门,导致出现市民委无权管、文化局不愿管、旅游局不会管、民族文化旅游不太规范等现象。一些低俗、庸俗和伪文化等旅游内容败坏了民族文化旅游的形象。

3.民族文化旅游管理人才缺乏,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是竞争取胜的关键。吉首市目前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有限的主要原因,还是体现在缺乏健全的行业培训机构,缺乏民族文化旅游职业经理人,缺乏民族文化旅游商品的策划、包装和创意等各个方面人才。景区的文化内涵不高,旅游产品目前基本上处于单纯的生态观光,对民族文化资源潜力认识不够,开发不够,缺少文化内涵和个性特色,没有表达出在民族文化方面的竞争优势。旅游从业者大部分都是高中、中职文化程度,缺少旅游专业知识的训练。

(二)旅游产业与民族文化产业相融合还需大力加强

1.缺乏对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体验。文化旅游的本质在于文化,旅游只是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存在。旅游者渴求认识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容,希望通过学习、体验等实现参与,实现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2]。吉首市目前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尚未认识到参与的重要意义,产品的开发局限于单纯的资源陈列的静态之中,同时也缺乏对土家族、苗族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充实。

2.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形式过于单调,民族文化产品较单一。吉首市民族文化旅游的形式,为旅客所知道仅仅是《德夯玛汝》、《太阳树》等几个演艺节目和几个民族文化景点,不能给予游客更多的选择。如果吉首市民族文化旅游仅仅拘泥于这几种形式,将会严重阻碍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

3.主流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以民族文化为主的旅游活动最大的吸引力莫过于民族间文化介质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性。在全国性旅游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各地的客源市场不断拓展,不同程度地导致当地民族文化的异化和遗失,这些传统民族文特征的逐渐减弱或者消失,会使当地的旅游业失去自己独有的特色,差异性的减弱将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吸引力。

4.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所需要的社会文化背景欠佳。发展文化旅游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文化旅游资源所在地文化的传承性,国民文化教育程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吉首市经济发展水平低,旅游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低,基础比较薄弱,而且发展旅游的营销网络相对落后,服务人才欠缺,管理水平都还不能适应旅游业的大规模发展。上述各种不利条件给吉首市文化旅游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

三、促进吉首市民族文化旅游的措施建议

(一)统一规划,有序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1.提高自然和人文景观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加强保护和管理

始终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始终遵循保护文物就是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思想;始终遵循保护文物就是发展旅游的理念,全方位地加强人文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将管理部门保护的单向行动逐渐转化为人民大众与政府部门双向互动的行为;同时,还要加强法制建设,使景区和文化遗产保护落到实处。

2.制定民族文化旅游科学和可持续发展规划

一是修编完善《吉首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吉首市武陵山区旅游集散中心规划》、《矮寨奇观景区旅游发展规划》和《乾州古城旅游策划》等重点旅游规划。

二是加大项目支撑。加快建设矮寨奇观和乾州古城景区。建好观光电梯及其配套设施,启动矮寨大桥缆车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乾州古城景区,完成乾城人家、喜桥、文化大宅院等项目建设。

(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竞争力

1.整合州内优秀民族文化,不断发扬光大打造武陵山区文化硅谷。乾州东区规划完善“城、园、坊“一体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乾州南区结合州文化馆、州图书馆、州群众艺术馆及拟迁建的州博物馆等建设文化城;吉首市老城区结合黄永玉捐建的“肥、爱、花、醉“四桥,重点规划建设“峒河黄永玉文化艺术公园“;德夯风景名胜区主要是打造与旅游互动的民族文化展演。

2.建设吉首“文化新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繁荣。文化是城市形象的深度体现,也是民族文化旅游的核心要素、支撑和灵魂。要建设覆盖城乡的文化网络体系和多元化的文化活动体系,创新社会办文化产业机制,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创作出一批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精品力作。

3.打造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为一体的旅游项目

一是打造德夯大峡谷实景剧场。剧场以开合式结构设计,形成集山水实景、舞台艺术和3D电影动漫技术为支撑的大剧场。拍商业电影《德夯大桥》,把世界第一悬索大桥、大峡谷、民族历史文化和当代故事结合起来,形成能够穿越时空隧道的商业大片。

二是创办乾州古城的《湘西・风雅颂》大型演艺。将发生在大湘西这块热土上的各民族开天辟地的伟业,绚烂多彩的创造,可歌可泣的故事,通过音乐、舞蹈、杂技、魔幻以及现代化声光电等数码技术,超空间、跨历史、多手段、全角度的推向旅客。

(三)大力拓展民族文化旅游市场

1.延伸民族文化产业链。一是加快建设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商品研发中心,研发、生产精品名牌,抢占武陵山区旅游商品研发高地;二是制定民族文化旅游商品研发扶持政策;三是大力发展土家、苗寨山寨文化旅游活动。

2.创建民族文化旅游新品牌。一是争创国家示范品牌。争创部级武陵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旅游扶贫示范区和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力争矮寨奇观景区和乾州古城景区成功创建4A并启动创建5A工作。二是打响旅游产品品牌。推出六大旅游品牌产品,即“矮寨大桥・世界第一“、“游湘西・奔乾城“、“神秘湘西・谷韵吉首“、“湘西坊・吉文化“、“谷韵吉首・户外天堂“和文化旅游演艺产品。

3.加强民族文化旅游市场促销活动。一是充分利用四省市边区旅游资源,策划多条旅游线路和系列旅游套餐,通过与周边景区线路对接有效提升“谷韵吉首“旅游品牌影响力。二是开设吉首旅游宣传营销窗口,构建吉首旅游营销网络。三是组织有重大影响的节庆活动。

(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准入门槛,增强“软件“实力

吉首市民族文化旅游软服务建设,重点是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旅游管理部门要强化岗位培训,推行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健全准入制度。同时积极发挥协会对民族文化旅游市场的媒介、监督和服务作用。同时也要加强对民族民间工艺技能的传承教育和培训。还要加强对目前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庸俗、低俗、媚俗、迷信、失真等不良现象加以引导和整治,尽量做到文化不俗,俗中有雅,保障吉首市民族文化旅游健康、持续、有序发展。

旅游的文化性篇8

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严重衰退,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却逆势上扬,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反映出这两个产业具有不同于传统产业的特殊性。在当前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环境下,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怎样才能在保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良好发展势头的前提下,进一步搞好二者的结合,其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二者的关系,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在二者的有机结合上做文章。

1.文化产业的概念、性质及其分类

A.文化产业的界定

“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二十世纪初,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Industry,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对其有不同的理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可以看出,这一定义只包括可以由工业化生产并符合四个特征(即系列化、标准化、生产过程分工精细化和消费的大众化)的产品(如书籍报刊等印刷品和电子出版物有声制品、视听制品等)及其相关服务,而不包括舞台演出和造型艺术的生产与服务。

事实上,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美国没有文化产业的提法,他们一般只说版权产业,主要是从文化产品具有知识产权的角度进行界定的。日本政府则认为,凡是与文化相关联的产业都属于文化产业。除传统的演出、展览、新闻出版外,还包括休闲娱乐、广播影视、体育、旅游等,他们称之为内容产业,更强调内容的精神属性。

2003年9月,我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2004年,国家统计局在与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文化及相关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它与具有国家意识形态性的文化事业相区别。

尽管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的定义,但文化产品的精神性、娱乐性等基本特征不变,因此,文化产业是指生产文化产品或提供文化服务以满足社会精神文化需要的行业门类的总称。

B.文化产业的范围

基于上述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我国文化产业的范围包括:

第一,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实物形态文化产品和娱乐产品的活动,如书籍、报纸的出版、制作、发行等。

第二,为社会公众提供可参与和选择的文化服务和娱乐服务,如广播电视服务、电影服务、文艺表演服务等。

第三,提供文化管理和研究等服务,如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图书馆服务、文化社会团体活动等。

第四,提供文化、娱乐产品所必须的设备、材料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印刷设备、文具等生产经营活动。

第五,提供文化、娱乐服务所必须的设备、用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设备等生产经营活动。

第六,与文化、娱乐相关的其他活动,如工艺美术、设计等活动。

C.文化产业的具体分类

文化产业的官方分类标准是国家统计局的《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分类》,据此文化产业分为两大部分九大类:

第一部分是“文化服务”,共分为七大类: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

第二部分是“相关文化服务”,共分为二大类: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2009年9月,文化部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确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为10个,文化旅游业是其中之一。《意见》就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促进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以旅游扩大文化的传播和消费。打造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品牌,扶持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建立《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扶持名录》和《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鼓励对演艺与旅游资源整合,在知名旅游景区打造高品质、有特色的演艺精品。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对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进行科学开发利用,合理开发传统手工技艺类和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工艺品,提升品位,拓宽市场。”

文化产业是知识密集、信息密集、技术密集的领域,各种先进的高科技正与文化艺术资源整合成高新文化产业形态,数字化、网络化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势。文化产业已成为一个生机无限的经济增长点,蕴含着巨大的利润空间,是21世纪最有前景的朝阳产业。

2.旅游产业的界定、构成要素及其延伸

A.旅游产业的界定

准确地说: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又称无烟工业、无形贸易。

B.旅游产业的构成要素

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革命遗址、建设成就、民族习俗等,是经营旅游业的吸引能力;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旅游游乐设施等;旅游服务,是包括各种劳务和管理行为的集合,是经营旅游业的接待能力。

C.旅游产业的战略地位

2009年11月3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国务院的这一定位和要求,把旅游业发展上升到一个国家战略高度。

至此,旅游业历经了从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到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继而到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变化。这表明,我国政府已经把旅游业放在了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

旅游的文化性篇9

关键词:传统;赶集文化;旅游产业;旅游文化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2

在国家经济稳步发展的今天,国民市场经济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人们对于物质与精神生活环境的需求量加大,从而造就了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发展中的旅游产业不仅仅是提供休闲娱乐的环境享受,它也成为了让大众了解地方文化、地方特色、人文风俗的重要窗口。多数地区通过挖掘当地文化传统,开发旅游项目的方式,对地方文化起到宣传、展现、传承、保护的作用。也可以说用宣传与展现来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才是继承与保护地方文化的有力措施,它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所以大力开展文化旅游活动是现今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宣传地方文化特色的有效途径。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种精神向往、成为了解另一种文化的途径。旅游热点地区多是名胜风景、文化名城、历史古镇、城市公园、农家乐、乡间采摘基地等。人们可以三、五结伴,通过组团、自驾等方式外出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当前旅游产业发展规模还在不断壮大。具相关数据显示,至2012年国家A级景区共有六千多家,但大多数属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点和享受型度假旅游点。这些大型旅游点的观光期比较受限于时间,大多数人们会选择时间充裕的节假日出游。由于游客在同时段集中到各大景区旅游,会导致大部分景区呈现出爆满、“观人”的场面,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休闲、放松的作用。所以部分游客放弃节假日“涌入人群”的计划转而奔向相对人群稀少、空气清新的乡镇旅游。而乡镇游时间的安排自主性很强,在精神上以休闲聚会,避开城市的喧哗,回归田园的宁静来达到放松心情的目的。在生活上,享受绿色健康的食品,呼吸纯净的空气,选购带有地方特色的产品成为旅途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当然在享受惬意的休闲时光中能了解当地的人文风俗,历史文化也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

国外的乡镇旅游以迷人的花香、悠久的建筑、传奇的名人、极富感染力的民间故事、传统的节日氛围来吸引游客的眼球,使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吉尔洛伊小镇每年7月举办的大蒜节和佛罗里达州的海明威节(纪念名人海明威);意大利威尼斯的救世主节(纪念当地因瘟疫死去的人并祈求祝福);西班牙的潘普洛纳市举办的奔牛节(体现西班牙人的热情奔放的性格)等。在众多国外乡镇旅游中不乏看出他们对于人文与历史的传承,通过举办节日缅怀做出贡献的人,通过激情展现地区的特色,通过传统继承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以旅游的形式展现给世界,让世界的目光凝聚于他们,了解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体现了民族文化精神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价值。

而在国内现阶段的乡镇旅游中,较为热门的是古镇观光游、名人故居游、乡间采摘瓜果游、农家娱乐游、赏花游等。古镇观光游、名人故居游是以人文风俗为主题的休闲旅游方式。而乡间采摘瓜果游、农家娱乐游、赏花游则是以休闲、有趣、放松的形式开展。乡镇旅游较国家其它风景名胜景区更多的是应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习俗、环境等。通过饮食、历史古迹、特产、行为方式、服装等来突出当地民俗文化。但在提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浪潮中,对于传承下来的当地民俗日渐稀少,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也呈现出堪忧的局面。而有的乡镇传统文化基本消失。在旅游产业链中本土文化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不仅需要展现当地的物质文化,还要对当地的精神文化发展做出切实的贡献。所以在现代人更加注重健康的今天,在繁忙紧张的生活工作中,人们定会利用短暂的假期选择到乡镇旅游,去呼吸新鲜空气,享受淳朴的田园生活和绿色的健康食品。可见乡镇旅游项目的合理开发,是比较有意义的,它也集中体现了人们的三种需求:

1.生活需求

向往回归自然的心情,品尝农家淳朴的饮食。虽然游客避开城市的嘈杂、喧嚣但也向往一份热情与热闹,虽然在城市里能够品尝到比农家更加美味的佳肴,但也想闻闻清新蔬果的味道。这份感受需要来到乡镇才能正真得以体会。

2.经济需求

在乡镇旅游中多数人会提及特产、特色的问题,游客购买当地特色物品是他们对当地文化的认可,游客避开随处可见的“金银珠宝”而购买一份带有地方特色的物品,那份独特,那份唯一也为旅途增色不少。随着游客的购买需求,那些传统的、独特的、具有历史的手工制品、传统工艺得到延续和发展。

3.文化需求

每个乡镇都具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在旅游中了解当地乡镇的历史故事,名人事迹,人文风俗,生活习惯,发展规划等,不仅是宣传当地文化也是对游客心灵的洗礼。做好民俗知识的宣传,为发展民俗文化作出铺垫。通过了解当地文化是让游客认识当地、了解当地、从而喜欢当地。

所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更需要一个能够全面地、系统地展示活动空间,让传统的本土文化活跃起来,观的就是民俗民风,地方文化、品的就是绿色食品,地方特色。拓展旅游项目不仅对地区经济发展、地区文化宣传起到了支撑作用,还推动了旅游产业链的发展。

所以将赶集文化与旅游项目结合,是一个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如今的赶集文化不但具有独立的历史文化背景也能突出地域地区市场的特色。但赶集文化项目的开发也必须遵循旅游项目开发的原则,通过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切实的找出它与旅游项目的共同性,在遵循旅游产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赶集文化才能真正融入旅游产业,才能发挥其在产业中的独特价值,更好的继承与发扬民间文化的特色。而旅游项目的开发具有:可持续发展原则、市场原则、特色原则和规范原则。

1.赶集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不仅是当地旅游项目实际开展的持久性,也包括对于环境、资源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从持续性发展来看,部分地区赶集文化仍然保持着传统的风貌。就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例:目前在西南地区除使用十二支作为集期,还存在着其它几种不同的场期制。如农历制、公历制、星期制、日日为制,以及不固定集制。①云南省红河哈呢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城关镇,每逢龙、鼠、猴日有集市;牛角寨镇,则是逢狗、虎、马日有集;敦厚镇,逢龙、猴、鼠日有集。②四川省茂县土门乡建设村街上一市场,每逢三、六、九赶集一次;四川成都龙泉驿大面镇的赶集时间是初一、初三、初五、初七、初九;同样在四川而宜宾长宁县的赶集时间则是初二、初四、初六、初八、初十,长宁县的龙头镇、官兴镇、双河镇等则是每月农历只有三天时间赶集。在昆明市区及郊区,就有大渔镇、龙泉镇,分别是星期四、日或每星期三、六为集市。采用公历的则有玉溪地区通海县的九街镇,其每月逢2、5、9日有集;华宁县的华溪镇、青龙镇都是每月逢3、6、9日有集,该县的盘溪镇则是逢公历的双日有集市。③至于日日为市的集市,往往是在一些人口基数较大、物产丰盛、交通便利、经济富庶和民众购买力较强的地区。至于没有固定集日的例子,则如思茅地区孟连县的县城集市,这里是傣族和拉祜族的聚集地,平时几乎没有固定的集场,通常时不时地有一些小手工业者和商贩们彼此以食盐或日用品来交换粮食和山货之类。④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十二支生肖谱系场期制和农历场期制逐渐向公历和星期场期制演变。而且集期也日益变得稠密。也显示出我国的集贸市场日益繁荣的局面。

2.赶集文化的市场原则

在旅游产业的市场原则中应注重它带动的产业链关系及它产生的经济效益。而赶集模式下的经济效益分为两方面,第一是参与者的经济效益,即商家与顾客的经济效益。商家基本为乡镇中的个体经营者与产生剩余劳动价值者,在集市当天将自己的手工艺品、蔬菜、瓜果等带入市场进行交易,他们将这些特色的、剩余的生活品转变为经济收入,以提高生活水平。这些商品一般价值不高但带有浓郁的当地气息。顾客在参与赶集时,也并非冲着“名贵”与“高端”而去,他们只是享受那久违的乡镇生活,选购那些环保食品、当地特产以及生活的必需品。由于集中交易,能产生大量的地区经济效益。市场带动效益,周期性的赶集活动带动相邻乡镇的个体经营者与农户参与,极大的激励商户的积极性,大量的人群聚集,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强了对当地特色商品宣传的途径。市场的发展需要整个产业链维系健康的、循环的发展关系。在整个产业链关系中,商品带动发展,特色弘扬文化,品质推动进步,游客促进宣传。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赶集文化更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3.赶集文化的特色原则

特色是开发旅游产业的核心原则,它也是旅游产业赖以生存的重要原则。特色文化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而赶集文化是一种特别的,能体现地区民风民俗的特色文化。也是经过历史的演变所沉淀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从赶集买卖特色来说,赶集的地点以较近的县镇为中心,在县镇开阔的土地上进行买卖。赶集以物品买卖为主。在集市上物品玲琅满目,主要商品为农业产品与农副产品,其次是手工艺、服装、儿童用品、小吃、独家特产等。在集市上人来人往,不同的商家在集市上尽情展现自己商品的特色,有的商家甚至利用服装、表演、吆喝声来突出本商品的特点,来招揽客户,充满当地的文化气息。部分地区则根据地域特色、节日风俗、故事典故、祖辈传承等方式积淀文化的特色商品在市场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景线。特色商品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商品自身涵盖的经济与文化特色,另一种为商品包装上蕴含的当地的人文历史文化展示。

4.赶集文化的规范原则

在赶集市场考察中发现,乡镇上的赶集现场热闹但是杂乱,对于管理而言更是欠缺,这样的环境虽然与旅游开发原则相违背,但也不是说这样的环境就会一成不变。笔者通过研究民间商品的特色,从商品包装、货摊、牌幌、卫生管制、区域划分中可以对赶集市场从视觉到形式上进行提升。在提升过程中应注重赶集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则,这样才能顺应赶集文化的客观规律,才不破坏原有的文化特色。旅游是推广地区文化特色面向大众的窗口,而地区文化特色推动旅游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方式。

赶集文化是我国传承至今的文化传统。它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国家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大型商场、超市及大型农副市场在乡镇占据一席之地的同时,有的古老的乡镇依旧延续着文化传统,并没有赶上时展的列车而被埋没。它保持着传统的风味,带动着乡镇经济与文化交流。它是民间文化的体现,这难能可贵的文化遗产才是我们应该全力保护的。在地区文化中,民族的传统习俗确保了当地文化的延续与再现。挖掘与展现区域文化是发展当地旅游经济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万红.中华西南民族市场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113.

[2]牛鸿斌,王文成.云南集镇.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9:161-162.

[3]牛鸿斌,王文成.云南集镇.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9:135-136.

旅游的文化性篇10

一、旅游资源文化属性建设的意义

(一)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建设是发展韩城旅游事业的必然之路。

当前,旅游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回顾自开发旅游以来韩城的发展进程,可分为三个竞争阶段:

第一阶段是项目竞争。上世纪70年代中期,各个行业都开始快速发展。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也借势而发,在那时要是能开辟一个景点,就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只要是有一个像样的景点,就有着绝对的优势。

第二个阶段是广告竞争。当人们渐渐认识到旅游是一个利润丰厚的新兴产业时,于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要是有一点自然或是人文资源的地方都建设为旅游景点。几年之后,很多地方都有了初具规模的景点,为了游客,各个景点都不惜工本的打广告,进而发展成了广告的竞争。

第三阶段是文化竞争。这么多年的发展,旅游业也渐渐成熟,游客的素质也不断的提高,于是一个新的阶段开始了,即文化竞争。景点是否蕴含着独特文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景点文化属性建设是防止韩城景点趋同化的必然之路。

景点的长久发展与生命力关键是区别于其他景点的文化属性。一个没有文化特征,没有个性特征的景点很难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走的长远。韩城目前的各个景点几乎是一样的,没有鲜明的特色,党家村与古城都打的是明清建筑的旗号,司马迁祠墓、大禹庙是纯粹的祭拜,其他的都是打着元代建筑的名号,这种几乎是一样的思维弱化了司马故里的文化氛围,让游客多出了些许疑问,难道一个以历史文化著称的名城竟然只剩下这些?事实上韩城这么多景点,各个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差异,各有各的特点。

多年的总结可以明白,韩城旅游这几年的快速发展,是韩城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丰富的文化差异造就的。假如去除了韩城特有的文化,就很难依靠古建筑和文物形态给人以永久印象。景点的发展和长久不衰,就必须要在文化建设上下大力气。

(三)文化属性的建设是保存和延续历史的必然之路。

西禹高速路在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魏长城横穿而过的时候,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也引发了很多争论,从景点的文化属性来看我们明白了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一次不经意的破坏,从此再也不会拥有。也许是魏长城无法挡住秦军的铁骑,又怎么能挡得住横穿而过的高速路?如今只剩下断了的长城和横穿而去的路。历史在这里也断了层,因此建设的本质是营造有利于景点的生存发展环境,是保存和延续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举措,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二、现阶段韩城怎样走景点文化属性建设道路

(一)树立景点文化的意识。韩城在旅游经济的发展中已经走到了其他地区前面,理解了旅游经济发展的好处,在景点建设上加大了投资力度,却不知道景点的经济价值的最主要部分早已经不在于设施建设,而在于景点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没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景点的文化特色,不重视特色文化开发利用,面临的将是一条不归路。所以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景点文化属性的建设,把文化属性的建设放到景点建设的前面。

旅游的文化性篇11

馆藏文物浩如烟海据不完全统计,本市现有馆藏文物约5万余件,涉及石器、青铜器、陶瓷器、玉器、金银器、绘画、书法、经卷等多个门类,可谓种类齐全、数量众多、价值连城,是展示本市2500年历史文化最重要的实物资料。其中,晋阳大尖足布、群铜器、大乐贵富蟠璃镜、变描金七孔瓶、彰州窑开蟠螭壶、青花福禄寿花觚、天泉舞柏图、山水四条屏、王庭筠行草七言轴等珍贵文物,都是同时代中的精品,具有重要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总之,这些丰富的文化遗存,闪耀着璀璨的人文灵光,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太原城市文化的根脉和灵魂,是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品牌最核心的资源。

2制约太原市充分发挥文物资源优势的因素

2.1管理体制滞后目前,太原市的文物资源基本上都由政府的职能部门管理,属事业单位性质。现行的管理体制对这些文物资源的主管部门缺少发挥文物资源优势的激励机制和目标考核。近年来,政府各部门对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资金投入逐年加大,但是与太原市文物资源大市的地位和当今文物旅游景区的发展趋势相比,仍然严重不足。此外,很多文物旅游景区还存在着多头管理、交差管理的问题,一个景区往往由文物、林业、当地政府等多个部门同时参与管理,其职能相互交差重叠,经常出现相互制约、相互扯皮的现象。这些都是导致本市文物景区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2.2文物资源内涵挖掘不足太原市有丰富的文物资源,其种类之齐全、数量之巨大、价值之连城,在全国名列前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但是本市目前在文物资源的拓展延伸、文物景区的整合提升以及特色品牌的确立和打造等方面存在的一定的差距,难以形成主题明确、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规模宏大的品牌效应。

2.3对外宣传的力度不够目前,本市在文物资源的对外宣传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反映在投入经费少、形式简单、渠道单一等方面。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投入和整合宣传的力度不够,各个景区各自为政,单打独斗,难以形成全面、系统、鲜明的对外宣传战略体系。因此,许多极具特色和价值的文物资源知名度很低,在全国、全省甚至全市的影响都很小,很难树立起具有太原特色的文物资源品牌形象。

3如何发挥文物资源在太原市建设旅游文化品牌中的作用

3.1建立合理完善的景区管理运行机制,确保文物景区又好又快发展文物景区的发展涉及资源保护、研究展示、开发建设、管理服务、对外宣传、永续利用等多个方面,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和经济性,需要政府和市场的有机结合,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保证景区良性、快速、持续的发展。(1)政府的主导职能。政府负责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主要包括:道路、通讯、供电、供水、排污等方面的建设;负责制定文物景区的整体规划和详细的文物保护及旅游开发规划;负责文物资源价值评估工作;负责景区资源的保护、研究、陈列、宣传等工作;负责全市文物景区整体营销的组织和协调工作;负责对景区的开发、利用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从而确保文物资源的安全和景区的持续发展。(2)市场运作的范围。景区内具有经济性质的工作,需在“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下,由政府委托给企业管理经营,按市场规则运行。包括:景区开发资金的投入;景区门票的管理;住宿、餐饮、交通、购物、娱乐等服务项目的管理经营;景区环境卫生的清洁;对外宣传促销等方面。(3)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政府要在做好公共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营销等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利用市场规律,引导和支持企业参与文物景区的开发利用和经营服务工作,政府发挥主导和监督的作用。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主要从事微观操作,提高文物景区的经营服务水平,增强景区的市场竞争力。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文物景区又好又快地发展。

旅游的文化性篇12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一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关注的热点。传统的保护理念已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非遗保护。寻求科学有效的保护路径成为政府部门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有人提出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旅游加以开发利用。

一.靖西县概况

靖西县位于广西西南边陲,南与越南接壤,是大西南通往东南亚各国的重要陆路通道之一。县境内山清水秀,四季如春,素有“山水小桂林,气候小昆明”之美誉。该县总人口60多万人中壮族人口占99.4%,是中国壮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是南壮文化的腹地。南路壮剧、壮族南派山歌“诗”、古老宗教史诗说唱艺术“末伦”以及壮族歌墟均流行于此。靖西壮族妇女勤劳智慧、心灵手巧,佳丽厚重的壮锦、制作精巧的绣球、朴素的蓝靛土布扎染和绚丽的绣花鞋成了这里有名的壮族民间工艺品。这一切形成了韵味浓郁的壮乡文化腹地。

二.壮锦概述

作为全国四大名锦之一的“壮锦”,是壮族传统工艺美术精品,以原色麻线或棉线为经,以染色麻线或棉线为纬,用本地木制土织机手工精编而成。它工艺风格独特,种类齐全,图案丰富。据调查统计,壮锦有三大种类,20多个品种,50多种花纹图案。壮锦是壮族人民最精彩的文化创造之一,其历史非常悠久。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壮锦艺术与其他民族民间艺术一样,传承面临危机。对壮锦技艺进行保护与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保护性旅游开发无疑是当前保护和传承壮锦技艺的一条重要出路。

三.靖西壮族织锦技艺进行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一)靖西壮族织锦技艺面临的现状:历经千年发展的靖西壮族织锦技艺,也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与其他传统工艺门类一样出现了传承危机。笔者在深入了解壮族织锦技艺的传承发展情况后,发现目前壮族织锦技艺的传承面临着不少难题:1.生存环境受到时代冲击。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纺织工业的迅猛发展,各种优质纺织品层出不穷,致使壮锦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逐渐缩小,需求量日益锐减。2.技艺传承后继乏人。一方面,历史上壮锦大多为终身不嫁和吃斋妇女所织,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终身不嫁或吃斋妇女少了,织锦者日益减少。另一方面,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日渐丰富,青少年一代对织锦的兴趣越发淡漠,织锦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致使织锦产业发展举步维艰,濒危状况难以改变。3.营销市场被动。整个壮锦市场基本上处于被动状态,即坐在家里等消费者,没有主动冲向市场,缺乏活跃的产业经纪人。(二)靖西壮族织锦技艺的旅游价值分析:壮锦在壮族地区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一幅壮锦,绝不是单纯的纺织工艺品,它是壮族民间文化的缩影,具有丰富的价值。笔者认为,对靖西壮锦技艺进行旅游开发是实现这些价值的一项重要手段,壮族织锦技艺自身特有的这些价值正使其具有了旅游价值,这也是靖西壮族织锦技艺能够进行旅游开发的必要条件。(1)审美价值。作为传统艺术珍品,它精美高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是不错的旅游纪念品。从旅游需求角度看,壮族织锦技艺独特的审美价值不仅可以满足旅游者愉悦身心的旅游体验,也可以满足旅游者购买旅游纪念品、收藏品的旅游心理。(2)文化价值。壮锦技艺作为壮族优秀文化遗产,渗透着壮族的文化乐观精神。对壮锦保护开发,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认同感。在遗产旅游中,文化价值是核心,也是游客观赏和体验异域文化的重要载体。靖西壮族织锦技艺独特的文化价值正能符合旅游者求知求新、体验异域文化的旅游追求。(3)经济价值。随着靖西壮锦文化品牌的打响,很多生意自动找上门,壮锦企业效益越来越好。更多人慕名来到靖西,促进了地方消费和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壮锦旅游产品的开发,这一切都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靖西壮族织锦技艺的旅游经济价值显而易见。

(三)旅游开发对壮族织锦技艺保护起到的积极作用

1.旅游带来大量的观赏者和参与者,使传统的壮族织锦技艺有了经常得以展示的机会。这种展示给传承者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精神鼓励,进而会为壮族织锦技艺的传承活动提供强大的动力。通过旅游展演,吸引更多人了解进而喜爱壮锦技艺,这也是拓宽传承空间的一种体现。

2.旅游开发可以为壮族织锦技艺的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靖西壮族织锦技艺作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保护主要依靠国家专项拨款,而国家拨款有限,难以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而将靖西壮族织锦技艺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不仅利于织锦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还能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进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可谓一举多得。而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将参观门票等旅游收入利用到壮族织锦技艺保护当中,从而使得保护工作有更充足的资金支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