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创设的意义合集12篇

时间:2023-12-01 09:56:24

环境创设的意义

环境创设的意义篇1

幼儿园环境创设意义在于下面几点:环境创设可开发幼儿智力、环境创设可激发幼儿探索兴趣、环境创设可培养幼儿小主人的精神、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让幼儿感受到快乐。

扩展资料

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和主题的开展、教学活动的进行密切相关。在创设主题环境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主题经验、认知经验,使得环境的创设更显多元化、立体化和动态化。注重孩子的参与性——鼓励孩子们自己收集、交流和分享各种信息;注重环境创设的真实性——主题环境的创设不仅仅局限于“墙面”,同时,还可以与个别化、小组游戏区进行互动等等。主题环境的创设为孩子们提供了自主发展的空间。

遵循“从幼儿角度出发,为幼儿服务”的教育理念,包括“生活环境”、“自然角环境”、“个别化环境”和“主题环境”四大方面为主要环创内容,在设计布置中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巧妙利废、合理布置,最大化地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

(来源:文章屋网 )

环境创设的意义篇2

空间艺术环境的创设,在造型、色彩上应注意艺术性和趣味性,强调积极的审美意义,尊重和理解幼儿的审美需求。班级环境创设的趣味性是一种视知觉的心理反应,是一种让人看了之后觉得有意思,愉悦,充满想象力的感觉。趣味性的体现不但要结合主题内容,还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趣味的主题更容易吸引他们,从而能激发孩子参与布置的愿望。

关键词

班级环境 幼儿园 幼儿教育 主题墙

在幼儿园,班级是幼儿每天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所以在幼儿园这个大环境里,幼儿美术更多的体现在班级环境创设中。创设幼儿熟悉、喜爱和积极投入的班级环境,让幼儿感觉到自己是环境的主人,主动参与到环境的布置中去,从中得到自豪感,并能从参与过程中获得知识,促进幼儿认识和操作技能的发展。下面就实践活动浅述一下幼儿美术在班级环境创设中运用的意义:

一、教育渗透性

幼儿园的主题墙作为班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幼儿学习内容、了解幼儿知识能力和技能的窗口,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

主题墙的内容来源于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就应该开始分析和策划主题墙的创设,结合主题活动内容,找好合适的切入点,针对活动内容和发展的线索进行价值判断,在引导幼儿进行主题墙饰创设时,心中要有目标和方向。例如:主题活动《我的一家》,在进行主题墙创设之前,教师和幼儿一起商讨了用绘画、手工、泥工等多种形式来体现主题。有些幼儿用绘画的方式来记录或表现自己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或发生的一些事情,有些幼儿实际动手操作自己制作礼物送给自己的家人,还有的幼儿用橡皮泥或面团塑造家人的形象等等,并将班级的环境创设设计成一个温暖的家。主题活动《我是大班小朋友》,孩子们通过绘画自画像,感受自己升入大班后的自豪感。接着,结合国庆节日,孩子们通过绘画、剪贴的方式,布置喜气洋洋的国庆节,感受祖国妈妈生日的热闹之意。秋季,带孩子欣赏落叶的景色、树叶的改变,孩子们通过撕纸、粘贴的形式,创设《秋天的树》,感受秋季之美。临近冬季,与孩子们一起寻找冬天的信息,孩子们通过绘画、涂色的形式,制作了各种冬天取暖的服装,创设浓浓的冬季氛围,让人一看主题墙饰就知道现在是冬季了。这样通过幼儿的美术创造在班级中充分体现教育主题活动内容,既对幼儿的美术创作技能有了一定的锻炼和提高,又对幼儿学习的主题活动内容有了很好的渗透。

二、艺术趣味性

空间艺术环境的创设,在造型、色彩上应注意艺术性和趣味性,强调积极的审美意义,尊重和理解幼儿的审美需求。班级环境创设的趣味性是一种视知觉的心理反应,是一种让人看了之后觉得有意思,愉悦,充满想象力的感觉。趣味性的体现不但要结合主题内容,还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趣味的主题更容易吸引他们,从而能激发孩子参与布置的愿望。如在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安全标志》中,想让该主题内容在主题墙中继续延伸,我在墙饰上设计了一个情景化的背景作为引子,以笨拙可爱的小熊形象出现,告诉幼儿小熊在过马路时,由于是第一次来到城里,对于交通安全知识一概不知,因而发生了一连串搞笑且危险的事情,从而激发幼儿想帮助小熊的愿望,并要求幼儿将帮助小熊的办法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接下来的几天,孩子们都饶有兴趣的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了很多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有绘画出来的图片、有从其他地方剪贴下来拼凑成的小画报,还有幼儿自己制作的安全标志牌等等。我将孩子们提供的这些资料经过加工后贴到了小熊的周围,随即一个情景化、趣味化的墙饰出来了,激起了孩子们欣赏的愿望,也让幼儿无意识的参与了班级环境的布置,在自己动手动脑的美术创作过程中对安全标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体验了帮助小熊的快乐,从而激发帮助他人的愿望,真是一举多得。

三、互动参与性

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教育者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让幼儿在过程中积极互动。瑞吉欧认为:“环境生成课程,课程主题来源于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作用。”可见,环境是“活”的课程,只有发挥出环境与幼儿的互动作用,才能真正体现环境的教育功能,使幼儿成为环境的设计者和制作者。同时,幼儿在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使环境布置与幼儿产生互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如:在班级的一面墙上设置一盒精美的“心情日历”,幼儿每天可以自主地将自己一天中有趣、开心、难过或烦恼的事情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将图画贴在自己的日历上。这种环境创设除了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外,还能够培养幼儿关心周围环境,关心周围的人和事,促进幼儿爱的情感。另外可以促进幼儿绘画水平的提高、色彩的运用,以及了解色彩与心情之间的联系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这种形式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的机会,使幼儿的需要获得满足,能力获得发展,获得一种开放性的艺术教育效果。

四、个性独创性

环境创设的意义篇3

Abstract: This article tells about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effect of learning English, mentioning how the junior and senior students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in Chinese as a native language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are given in the creation of four methods of English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learn English well and they played a product.

Key words: environment language 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00-01

在我国,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最大特点是缺乏自然的目的语语言环境,而语言环境又对语言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缺乏自然的外语语言环境的情况下,优化外语课堂,创建良好的课堂外语环境则对改善我国外语学习的面貌,提高教学效果有重大意义。

很多时候,学生向我反映无论花多少时间背单词学语法都无法把英语成绩提高上去,最后他(她)们对英语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我认为这些学生都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忽略了学习知识是建立在培养兴趣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兴趣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必须创建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也就是to create English learning environment。

中学生如何在汉语作为本土语的环境中学好一门外语呢?

一、课堂上教师尽量用英语上课,如果学生听不懂,就尽量使用简单的英语课堂用语。

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话题(topic)让学生讨论,所设计的话题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或活动有关,活动要尽量真实,要体现开放性。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并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应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活动,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创新能力都得到发展。设计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还应考虑活动的实践性、交际性、探究性和拓展性等多种因素。教师要遵循高中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及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依据所教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和指导学生之间谈论活动,做到适时适度,切实可行和富有成效。

二、学校可以开设第二课堂作为英语角,让学生拥有一个可以交流英语的空间,在这样一个大家开口说英语的环境里学生也会抛开害羞大胆参与这一活动。

在英语角中,应努力倡导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交谈过程中能建构知识、提高语言能力,在口语交流过程中调控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三、校内英语环境的熏陶。

学校的各种标志牌、班牌、版报、名人名言、各个处室、实验室等公共场所都要设置英语标识,也就是说凡是有汉语的地方都可以英汉并用,让学校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和每个物品都“说”英语,这种语言环境的创设会激发每个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增强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理解汉语的同时慢慢的学会英语,并且是与日常校园生活息息相关的英语标志或英语表达用语,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通过看、听、说来掌握更多的词汇量,这样学习英语对学生来说不再是负担而是乐趣。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实践活动。

活动是教学的载体,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使用“寓教于乐”的手段达到教学目的。英语教学也不例外。为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常常在校内举办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学生英语朗诵比赛、中学生英语手抄报大赛、中学生英语文化艺术节等等,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加入到活动的团队中,从而让学生不自觉地投身到老师所设置的英语活动环境中,让他们实现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蜕变,从被动学英语到主动学英语的跨越。这就是英语实践活动的魅力所在,也是提高学生学英语积极性、主动性的强有效的方法之一。

五、英文名字的使用。

老师在上第一节英语课时就让每个学生在英语词典里找个适合自己的英文名或给自己起英文名字,在日常生活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称英文名字。这看似很简单的环节,却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实际、积极的英语氛围。真正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实际的英语环境,真正提高了学生使用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浓郁的英语氛围。

六、礼仪英语的使用。

学校要注重英语日常用语和学生礼仪教育相结合。每当师生在校园、校道碰面时,相互问候一声“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Nice to meet you”、“Welcome to our school”给了我们每一个人莫大的欣慰和鼓励,给整个校园营造了和谐的英语文化氛围。

七、每月一首英语歌。

英文歌曲是英美文化的体现,老师可在日常教学中用心搜集同学们既喜欢又容易唱的英文经典歌曲,每月教学生唱一首歌,这样学生不但喜欢英语还激发他们自觉学习英语和英语歌曲的动力而且学生还喜欢这个会唱英语歌曲的老师,从而喜欢上这个老师执教的英语课。

八、每周安排一档英语校园广播节目。

由学生主持的校园英语小广播,其内容显浅、趣味、生动,适合学生的口味和理解能力,其目的主要是为学生创设听英语的时空环境,为了提高学生的外语听力水平,增强外语综合学习能力。

英语语言环境的创设可以给师生带来一系列转变,学生得到了大量的英语实践机会,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大大增强。教师也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同时,良好的语言环境也能使英语课堂得到延伸,使英语成为师生生活的一部分。总而言之,创建自然的目的语语言环境对语言的学习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环境创设的意义篇4

幼儿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的生活就是游戏”。幼儿游戏一方面是幼儿以直接获得为主要目的的,这种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愉悦;另一方面具有主体参与互动的特点,是幼儿能动地驾驭活动对象的主体性活动,儿在游戏中没有外在制约,能够身心放松,积极活动,充分展现自我,实现个人愿望,他们通过操纵材料、物品等控制所处环境,体会到自己的力量和自信,从创造和成功中获得愉快的体验。

一、幼儿游戏的价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这表明,首先,幼儿出于自身的兴趣自愿自发的主体活动,幼儿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其次,游戏没有任何外在的奖惩压力,幼儿满足于玩的快乐体会,这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此外,幼儿游戏能够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使其在活动中实现有机体的生物本能与外界环境刺激的相互作用,是对幼儿成长发展和学习有价值的一种活动。

1.幼儿身体生长发育在游戏中得以发展。在攀、爬、跑、跳等活动中,幼儿的大肌肉动作、运动技能以及协调平衡能力得到了锻炼与发展;在操作物品材料,如拼插玩具、使用剪刀等过程中,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得到了促进。

2.幼儿的智力在游戏中得以发展。幼儿通过操作物品来认识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间联系与区别,能够感知、比较积木的高矮、长短、粗细、大小等,对数量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幼儿在角色游戏、表演游戏、规则游戏等过程中,促使其语言能力得到发展与提高,能够将知识经验和生活经历以独特的方式重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得到了发展。

3.幼儿的个性和社会性在游戏中得以形成与发展。在玩过家家的游戏中,幼儿会变被动为主动,在游戏中经历了“自己玩和同伴平行玩和同伴联合玩和同伴间相互组织、协调、分工、合作的玩”,在这一过程中,从以自我为中心过度到能够考虑他人,逐渐成为一个社会的人,为其步入社会、从事正规的学习生活奠定了基础。

二、幼儿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游戏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我国幼儿园开展游戏的状况来看,不能全面促进幼儿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游戏种类和活动形式少,主要以拼插式的结构游戏较多。如室内玩具柜上的玩具大多是搭建、拼插的木质或塑化材料,远未达到多样化。

2.游戏中,教师往往占据支配地位,幼儿自发的、富有生气的活动受到限制,其主动性和自主性甚至社会性发展也会受到限制甚至阻碍。

3.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方式程式化,习惯于以一定的模式指导或导演游戏。如在玩超市游戏时,哪个幼儿要当收银员,哪些孩子要当顾客去买东西……游戏主题、角色、情节几乎均有教师编导排练,忽视了幼儿主动性的发挥。

4.游戏中,教师不能细致观察和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指导随意性大。我们知道,如果教师没有充分了解幼儿的游戏水平与特点,就谈不上对幼儿行为有针对性的指导,这不仅影响游戏的效果,也影响幼儿在游戏中应实现的发展水平。

5.游戏条件与环境创设不利。相当多的园所玩具材料相对较少,如有些幼儿园有一定数量和种类的玩具,但常常处于封闭状态;有些幼儿园游戏条件的创设仅限于提供多种材料、保证足够的时间玩,教师指导不足导致游戏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物质条件的实际效用;有些幼儿园教师不能因地制宜创设游戏活动条件,缺乏对游戏环境中多方面的因素加以合理组织。

三、如何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以上情况普遍存在的原因主要在于教育者对游戏的认识、看法上存在偏差。要改变以上局面或状态,关键在于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游戏观,理解幼儿游戏的实质及其特点,创造适宜的游戏环境,并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指导游戏,真正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1.幼儿教师要理解游戏的实质,在正确游戏观的指导下,通过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条件,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幼儿的行为,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首先,教师要充分信任儿童,相信他们具有主动发展和自我教育的天赋,给予儿童自主选择、自由活动的权力,变支配和主导为参与和配合,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精神环境。其次,幼儿不仅要自主选择材料,还要自主操作,教师精心准备和设计游戏环境时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游戏环境的创设中来。

2.教师要从幼儿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各类游戏的教育功能,根据各类游戏活动的教育功能与特点设置不同的游戏场地,以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在活动性较高的“医院游戏”中,需要准备听诊器、针筒……等道具,在“过家家游戏”中需要准备桌椅、床柜等,这就需要便于取水、宽敞的场地,以利于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大夫等不同的角色,丰富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培养他们角色扮演的能力,提高他们学习和实践社会交往技能。“搭积木”、“益智棋”等游戏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建构技能,增进空间知觉和数形意识。在“称重”、“测量”等科学探索游戏中,幼儿要仔细观察、操作、逐个记录,教师应选择光线较好、最好和活动性较大的游戏场地保持一定距离,让幼儿能静下心来专注活动,培养其良好的做事习惯和学习能力。

3.教师在为幼儿设置游戏场地时,要从其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体现层次性和渐进发展性。小、中、大班活动环境要各不相同。如小班幼儿刚刚脱离家庭进入一个全新又陌生的环境中难免会焦虑,在“自选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带熟悉的、喜爱的玩具和同伴学习分享和给予,也可设置多个“过家家”游戏场地,使幼儿感到熟悉和亲切,缩短幼儿的不适感;在“建构游戏”中,铺上塑胶垫或地毯既方便幼儿操作,又使其感到轻松舒适,激发良好的情绪。中班幼儿认知能力有所提高,在“益智游戏”中可提供较复杂的材料,如拼图等,满足他们思考、探索、创造的需要。大班设置小科学、小实验、棋类等智力活动以及强度较大的活动类型满足其身心需要。

4.教师可以考虑将游戏环境创设作为教育过程、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引导幼儿参与创设。如在分享阅读“小熊生病了”拓展活动中,教师可请幼儿搬椅子围坐到床边,开辟出一个游戏场地。可以从医院游戏的现有材料中拿来体温计、药物给小熊测温,可以用一次性面盒给小熊喂饭等等。

5.教师不仅要注重游戏场地的设置,还要关注游戏材料,发挥场地和材料在游戏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幼儿在游戏殿堂得到满足。如利用现有玩具材料和室内墙边、四角设置场地,也可利用门前设置特定游戏场地。在合理创设游戏环境的基础上,教师要尽可能探究和发掘每种玩具或游戏材料的教育功能,这样才能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投放、变换和调整,科学的指导幼儿使用操作。此外,教师要分析游戏材料的特点,探索其玩法,以游戏类型为单位汇总分析现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幼儿教师来讲,必须树立正确的游戏观,从幼儿实际身心发展水平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利用幼儿园创设的游戏场地和提供的游戏材料,合理安排游戏内容及时间,通过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Z].国家教育委员会

环境创设的意义篇5

1.引言

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建设发展阶段,国务院提出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建设目标和方向。中国大学的建设将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此带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新发展。[1]按照国家对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建设目标和方向,大学校园空间环境建设应思考如何适应和提供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针对这样的培养目标,需要在继承优秀传统育人方式和方法的基础上,探索更加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环境的建设。当前,中国高等学校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人才培养环境的要求包括营造让创新人才充分发展的制度环境、教育环境、学术环境和营造支持创新、激励创新的社会环境,还包括提供创新人才交流和成长的物质与精神环境,为创新人才营造能够激发创造力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大学校园环境要形成新的开放教育系统,更加重视综合考虑空间上的整体布局,突出校园育人的环境场所建设。在建筑与景观、景观与环境的融合方面要有更高的要求,强调实用功能与行为活动的价值与意义,体现完整的教育体系和具有场所精神的校园育人环境,这将成为现代校园建设发展的趋势。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是伴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而发展,具有场所感的校园环境建设是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营造浓郁的育人环境与校园文化氛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2.强调以学生为核心的校园环境设计与建设

大学的意义在于育人,一切围绕学生培养,打造育人为目的场所环境应该是大学校园建设的根本。突出以学生为核心的校园环境建设,营造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学习、科研和生活的场所环境是新时期校园环境建设的方向。从世界高水平大学环境建设发展的趋势来看,普遍倡导以学生为核心进行校园育人环境的建设。美国高等教育率先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提出一个“中心”、三个“结合”的教育理念,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育人相结合,科学与人文育人相结合,教学与研究育人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收到显著成效,为世界各国的高等学校改革发展起到示范性的作用。尤其在大学文化传承、大学精神弘扬和大学场所环境与场所精神营造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中国现代大学的发展起步晚,由于大学建设理念滞后、管理水平平庸、建设经费不足等原因,导致多数大学的校园空间环境建设缺乏校园的特色与大学精神的体现;缺乏以学生为核心的校园环境建设理念的确立与建设指导;许多大学缺少校园的个性与内涵,普遍缺乏校园交流与互动空间;空间环境缺少主题的表达,更缺乏高品质的视觉环境塑造;校园环境极少体现场所精神,大多偏重外在的形式追求,缺少对大学精神和文化底蕴的有效呈现,致使学生缺乏对校园环境和大学文化的认同感;多数学校过度关注校园的形式美化,忽视对校园学生主体的关注。总之,中国大学对环境服务学生、环境塑造学生和环境培育学生的意识普遍需要提升。新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以新的建设目标和方向为指针,倡导大学全方位、系统化的建设理念,更加强调环境育人的意义与作用。在校园空间环境建设方面,逐步认识到营造全方位开放性育人环境是高校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突出以学生为核心的大学校园场所营造理念,就是强调为学生的成才创造物质与精神融合统一的空间环境。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完善品德的修养,满足精神的愉悦。充分考虑并尊重使用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创造既能满足师生学习要求,又能激发交流创造的空间和场所。强调环境育人,重视空间场所的创造及优化,构建多层次的交往场所,创造适合交流、融合的空间环境。[2]营造与大学人才培养理念相适应,突出校园特色,传承学校历史文脉、弘扬大学精神、凝聚师生情感,创造积极向上、具有吸引力,以及认同感和自豪感的校园场所环境将成为新时代大学建设追求的方向和目标。

3.创造以育人为目的全方位场所空间

大学是一个多功能调和的综合体,校园环境是大学育人的有机组成部分,树立环境育人的理念,关注环境对学生的熏陶、启迪、影响、制约、塑造等教育作用的意义与价值,开展全方位的大学育人环境建设工作。我国大学在发挥环境育人作用,注重环境建设方面相比世界一流大学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认识和观念上,以及校园环境建设的方向和目标等方面。一个时期以来,受到“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浮夸倾向的影响,我国大规模的大学扩建工程中,真正把校园环境建设与营造学术研究氛围,与人才创造力的激发、与营建温馨融合的交流环境等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在一起的建设项目并不是很多。中国大学校园环境建设迫切需要加强和开展环境育人的系统化和专业化研究,提高观念与认识,建立目标,找准方法,真正将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环境建设落实在实处。校园的环境建设系统,主要由空间载体、文化精神和场所体验三部分组成。校园环境中学生是核心主体,围绕学生展开的环境建设将极大促进人才的培养,具有场所感的环境可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发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斯蒂文•霍尔认为,人是场所的核心,场所是为人服务的,场所空间只有人的参与,才能激发其隐含的场所性,没有人对场所的体验,场所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要倡导针对学生主体,以育人为目标,建设学生能够和乐于参与其中的场所环境,充分发挥大学校园场所环境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场所是由建筑与景观构筑的具有明确特性的空间环境,在这里人与环境产生联系,由此成为对人有意义的“场所”。场所不以建设物质的形体空间为目的,在于营建蕴涵着精神意义的场所环境。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凯文•林奇的“环境意象理论”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他认为人们是通过环境的意象来与环境进行交流的,环境的设计就是努力营造出环境意象。[3]场所能够给学生以思想、激励和启迪,大学校园环境建设反对纯物质和单纯观赏性的建设,强调环境场所能够提供给学生直觉体验和对场所非物质性意识的作用。校园环境要将以往只关注物质空间建设,转化为建设体现精神意义的空间环境,融入人文情感。场所是体验的载体和媒介,由物质和精神构筑的整体,场所形式背后的内容和含义就是大学的历史、传统、文化等与学校密切相关的主题文化和大学精神。营造全方位互动交流的大学校园育人环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营造学生对知识追求的场所,体现不同学科专业知识主题与环境营造的结合;(2)营造学生对思想需求的场所,体现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和创新思维主题与环境营造的结合;(3)营造学生对冥想需求的场所,体现在运用艺术表现手法融合主题文化创造意境空间与校园环境营造的结合;(4)营造学生对社交需求的场所,体现在校园的内外空间中,因地制宜营造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交流的空间场所。总之,具有场所感的环境,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实实在在的环境存在,育人主题内容赋予校园场所以意义。

4.营造具有场所精神的校园空间环境

场所营造是为人提供一种可认同的、具有归属感的环境。场所是存在空间的具体化,场所精神是场所具有的属性和内涵,它的形成是利用构筑物给场所的特质,并使这些特质和人产生亲密的关系。[4]营造“场所感”的空间环境就是运用环境设计的形式方法赋予空间环境具有文化内涵和意义。场所除了具有物质上的空间属性,更重要的是其中的场所精神。场所精神在表述上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但它可以通过具象和非具象的形式方法表达出一种空间氛围。建设具有大学场所精神的校园空间环境,就是将大学历史文化物化在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校园场所精神的弘扬是对大学精神的延续、学校记忆的延续。具有场所精神的校园环境强化对场所的体验与感知的重视,学生在场所传达的信息中产生思维活动,从场所承载的文化中感受到超越物质和功能意义的大学精神。校园文化不仅只是通过文字的记载和保留,还可以通过具有场所感的空间环境进行展现和延续,使得空间与场所对人产生意义和影响。大学精神的整体特征是依靠校园中一个个微观的场所构成和体现,这些场所要能够有效地将大学的历史传承与时代文化有机结合并诠释表达,师生通过在微观的空间场所环境体验中实现对大学精神的完整感受。营造具有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环境体系包括,(1)具有场所感的校园整体环境;(2)具有场所感的虚拟空间环境;(3)具有场所感的室内空间环境;(4)具有场所感的室外空间环境。校园场所建设要注重场所秩序的强化,空间氛围的渲染,景观设施系统化,标志构筑物引入,文化符号的运用,生态景观的打造等诸多方面,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将大学精神融合在环境建设中,形成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校园场所环境。

5.结语

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校园场所环境建设是系统化大学文化建设工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倡导突出以学生为核心的校园环境建设理念,营建以育人为目的开放性场所环境,发挥环境对学生的熏陶、引导、影响、制约、限制、塑造等教育的作用。大学的建设发展脱离不了对校园环境的建设,要关注对学生精神文化素质的提升,满足学生对文化体验和精神感受等方面的需求。高品质的校园场所环境建设将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环境育人的独特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2]何镜堂.当代大学校园规划理论与设计实践[J].城市建筑,2005(9):7

环境创设的意义篇6

高等教育是学历教育中的最高层次,是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如何加强高校不同学历层次人才的创新能力教育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蓬勃发展,在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自美国学者乔依斯(B·Joyce)和韦尔(M·wei1)1972年出版《教学模式》一书以来,有关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研究方兴未艾。为了适应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管理体制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但在中国高等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在大量使用,如教学方式单一,以教师课堂教授为主,学生习惯于应试模式学习等。这种教学模式设计的结果是学生往往会在各种应试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缺乏使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扼杀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创新能力为代价,难以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因此,当今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挑战仍然是教学实践的发展和执行。构建创新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获取技能及创新意识以有效实现和运用他们的知识,批判性地思考、分析、综合与推论[2]。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学生应该采取更深入的方法去学习,把创新学习作为核心议题,进行增强学习的课堂设计,在高等教育中设计新的学习环境可能会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教育成果和创新学习效果[3]。这一教育的变化集中在学习,而不是知识传授和课程讲授。它旨在创造一代的学习者,通过有意义的创新方法而形成一种保留、综合和利用复杂知识的能力[4]。建构主义是一种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提倡学生对知识积极主动实行意义建构,并在实践中对知识的意义进行补充和完善。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积极的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教学模式设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合理选择。

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和经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内涵、理论基础、特征和构建方式,建构我国高等院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模式格局。

一、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建构主义理论最早是由瑞士哲学家、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学习理论,在90年代逐步完善并传入我国。建构主义是一种学习理论,强调学生通过他们个体或社会的经验完成自己对生活的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的知识重建[5],在知识收集过程中,把学习者看做一个负责任的主动的个体。人们了解情况的方法,或者,人们如何创造意义,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关注点。然而,很难给建构主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定义[6]。但建构主义的诸多观点都基于一种关于学习的基本假设:知识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结果[7]。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

客观主义学习观(objectivist conceptions of learning)认为,教学的作用是通过教师或技术将知识正确无误地转递给学生,学生最终应从所转递的知识中获得相同的理解。教师是知识标准的掌握者,因而教师应该处于中心地位。教学设计应包括分析、表达、内容和任务的先后顺序,以便能够使得知识更可靠的获得传播或传递。而建构主义学习观(constructivism conceptions of learning)则不同,它认为知识不是客观的东西,是基于学习者个人在世界上获得的已有经验而独自或在社会互动中建构的结果,是主体的经验、解释和假设。因为知识不能被传输或传递,因此,教学设计主要由能够促进知识构建的经验构成[8]。

虽然以上概念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科里影响很大,它的定义和内涵却各不相同[9]。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一是强调个体的认知过程,如认知建构主义关注个人的知识建构,或知识的社会共同建设,社会建构主义则强调知识建造的协同过程[10]。这有别于原来的对知识的认识,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固有的和独立的。

关于建构主义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建构主义的认知发展学派(developmental theorists of constructivism,如瑞士的皮亚杰)强调了知识的普遍结构,认为知识是在发展中逐渐组织而成的;个人建构主义(personal constructivism,如美国学者凯利)认为,个体通过理解重复发生的事件独自建构知识,知识是个体的、适应性的;社会建构论者(social-constructivists,如前苏联维果茨基)强调主体认识客体的社会性。其中心论点是“只有当个人建构的、独有的主观意义和理论跟社会和物理世界‘相适应’,才有可能得到发展”,认为某些领域的知识是我们社会实践和社会制度的产物,或是相关的社会群体互动和协商的结果;激进建构主义(radical onstructivism,如冯·格拉塞斯菲尔德)强调个体的主动建构知识,知识的功能是适应自己的经验世界,帮助自己的经验世界,而不只是对某一客观存在的现实的发现[11];批判建构主义(Critical constructivism,如Taylor)强调知识作为社会共同体的建构的性质,倡导多元文化方法论语话语分析的方法[12]。

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Constructivism Learning Environemnt,CLE)

学习环境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重要基本概念。学习环境是指学习发生的社会环境,一般包括学生、老师、教室和教学材料[13]。由于学生经历不同的学习环境,他们在校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因此关于课堂学习环境的感受和体验对他们的学习过程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14]。然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是很难描述的,判断教材的性质和质量,以及学习环境问题还是经常不清楚[15]。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一般包含几个特别的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原则是强调个体在他们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动作用。学习者激活他们现有的知识解释一些新信息,并且尝试将新信息融合到已经存在的知识结构中[16]。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第二个特征是对社会文化环境学习的贡献[17]。在特定的教室环境下,教室和学生是知识的掌控者,知识的意义通过学习者、小组或整个班级的讨论、协调而变得共享,这个过程允许学生发表或交流观点,并从多个角度阐述意义[18]。简要地讲,一个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可以被定义为,学习者可以在一起工作学习,互相支持,使用许多不同种类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在指导的背景下实现目标和解决问题的一个活动场所。在一个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教室希望通过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和有意义的活动来鼓励和支持学生学习,使得学习者自己能够确定目标和获取信息资源和工具[19]。

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设计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当前最有影响的建构主义代表人物之一D.H.Jonassen博士特别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并提出了一种用于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简称CLE)的最新模型。该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模型强调,理想的学习环境包括目标、学生、情境、协作、会话、信息资源、意义建构等部分。在教学实践中,秉承构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指导思想,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促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用探索法和发现法建构知识。根据目前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和我们的教学经验和经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设计应包括如下六个方面。

1.确定主题和教学目标。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中,应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在具体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向学生展示单元学习目标,并针对目标提出问题(包括案例、项目等),这是整个CLE设计的中心。学习者的目标是尝试去回答问题,阐明和解决某一个事件,或执行完成项目;它包含一个学习者可达到的一个学习目标。与客观主义完全不同,建构学习环境首先是使用问题驱动学习,而不是像原来那样充当概念原理的例子。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把解决问题看成是学习的一个应用。任何问题的理解都需要经历之或对它构建了对该案例的脑图示。学习者缺少的是经验,而这又是解决问题所不可或缺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在为学习者提供相关经验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描述相关案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习者理解这个问题中隐含的论题。问题、案例、项目均代表了连续性的复杂问题,均采用主动、建构、真性学习。

2.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协作学习设计。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一是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所学的知识,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二是设计能引起争论的初始知识问题,所有协作学习者的经历均聚焦于一个问题的解决,必将推动整个知识的建构过程;三是把学生有目的地分成小组,使学习者群体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协商,共同建构问题的意义。

3.情境创设设计。

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以“问题情境”设计学习任务,可采用录像、多媒体教学课件、实验演示、校园网络、图像采集拼接、实物投影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20]。在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时还要考虑社会文化背景、客观环境、物质条件等方面对于当前学习所能提供的支持。情境创设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科内容有严谨结构的情况(如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创造有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应包含许多不同情境的应用实例和有关的信息资料,以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另一种是学科内容不具有严谨结构的情况(如语文、外语、历史等文科内容),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应能仿真实际情境,从而激发学习者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21]。

4.自主学习环境设计。

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解决问题、任务或案例,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对于缺少预备知识的学习者,还要提供认知工具以补足学习者完成这些任务的能力。认知工具帮助学习者搜集解决问题所必需的重要信息,如信息搜集工具。查找信息的过程将会分散学习者解决问题的主要精力,故在学习环境中嵌入搜索工具,诸如复杂搜索引擎和智能,将有助于学习。常用的自主学习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和“随机进入教学法”等[21]。如在抛锚式教学中,可根据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去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抛锚”)。然后围绕该问题展开进一步学习: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计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

5.信息资源设计。

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建构主义学习环境需要及时给学习者提供可选择的丰富信息。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信息库应与该学习环境实现连接,对于万维网这一巨大的资源库,建构学习环境应滤出有用的相关信息。教学信息资源的收集和选择,既要紧扣学习主题,又要考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更要体现它的适应性和先进性。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信息资源的收集和选择,一是精读分析和精选各专业教材,编写并制备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案和多媒体课件。二是选择专业系统教学软件。三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校园网、因特网、远程教学网及各专业网络,获得大量的学科信息资源。四是在实践中收集和积累教学信息资源。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包括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两方面。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作出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确定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的能力;获取有关信息和资料的能力;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教师可通过仔细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言行,基本操作方法,观察能力,仪器设备的使用能力,对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在进行问题的集体讨论、小组实验及计算机网络等交互式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群体中的交流方法、思维过程、表述能力、协作精神、动手能力等,根据学生在协作学习过程中作出的贡献作出准确评价。

参考文献:

[1]薛景梅,葛永红.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构建[J].职业时空,2007,16:61-62.

[2]Tynj l,P.Perspectives into learning at the workplace[J].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2008,3(2):130-154.

[3]Lea,S.J.,Stephenson,D.& Troy,J.Higher ducation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student-centred learning: Beyond‘educational bulimia’?[J].Studies in .igher Education,2003,28:321-334.

[4]Lambert,N.M.& B.J.McCombs.Introduction:Learner-Centered Schools and Classrooms as a Direction for School Reform[M].In Lambert,N.M. and McCombs,B.L.(Eds.),How Students Learn: Reforming Schools Through Learner-Centered Education. 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ological.Association,1998,1-22.

[5]Toh,K.A.,B.T.Ho,C.M.K.Chew & J.P.Riley.2003.Teaching,Teacher Knowledge and Constructivism[J].Educational Research for Policy and Practice 2003,2:195-204.

[6]Loyens,S.M.M.,R.M.J.P.Rikers & H.G.Schmidt. Students’Conceptions of Distinct Constructivist Assumptions[J].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tion,2007,13:179-199.

[7]Birenbaum,M.New insights into learning and teaching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assessment[M].In M. Segers,F.Dochy & E.Cascallar (Eds.),Optimising new modes of assessment:In search for qualities and standards.Dordrecht,the Netherland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3,13-36.

[8]Jonassen,D.Designing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M].In C.M Reigeluth(Ed.),Instructional theories and models,2nd Ed.Mahwah,NJ:Lawrence,1998.

[9]Phillips,D.C.(Ed.).Constructivism in education.Opinions and second opinions on controversial issues[M].Chicago:The University Press of Chicago.2000.

[10]Windschitl,M.Framing constructivism in practice as the negotiation of dilemmas:An analysis of the conceptual,pedagogical,cultural,and political challenges facing teacher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2,72:131-175.

[11]von Glasersfeld,E.1991.Knowing without Metaphysics: Aspects of the Radical Constructivist Position[M].In Steier,F.(ed.),Research and Reflexivity.London:Sage.1991,12-29.

[12]Taylor,P.Constructivism:Value Added[M].In Fraser,B.and K.Tobin (Eds.),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cience Education,Dordrecht:Kluwer Academic.1998.

[13]Johnson,B.,& R.McClure.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a Shortened,Revised Version of the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 Survey (CLES)[J].Learning Environments Research,2004,7:65–80.

[14]Fraser,B.J.Classroom Learning Environments[M],In S.K.Abell and N.G.Lederman (Eds.),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cience Education.Mahwah,NJ:Lawrence Erlbaum.2007,103-124.

[15]Tenenbaum,G.,Naidu,S.,Jegede,O.,& Austin,J.Constructivist pedagogy in conventional on campus and distance learning practice: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J].Learning and Instruction,2001,11:87-111.

[16]Loyens,S.M.M.,& Gijbels,D.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 Introducing a multi-directional approach[J].Instructional Science,2008,36:351-357.

[17]Loyens,S.M.M.,Rikers,R.M.J.P.& Schmidt,H.G.Students’ conceptions of distinct constructivist assumptions[J].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tion,2007,12,179–199.

[18]Hand,B.,D.F.Treagust & K.Vance.Student Perceptions of the Social Constructivist Classroom[J].Science Education,1997,81:561-575.

环境创设的意义篇7

【摘要】本文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探讨了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中情境创设的问题,提出了适应学生的认识结构、真实性、选择性、吸引力和整体性的五个原则,强调了情境创设对教学设计和启发学生创新学习的意义。

关键词 课件;教学;教学设计;媒体技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正在国外兴起,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和能力的。

在建构主义看来,学习者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含义。如果原有知识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和重组。通过同化和顺应,达成了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提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并强调要创设情境使学习者进入情境,认为创设情境是学习者实现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而多媒体技术正是创设情境尤其是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使用,大量的多媒体进入了课堂,成为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多媒体集成的优势,信息容量大,表现形式灵活,又有非线性和交互性的特点,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环境和认知方式,也产生了一种新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系统论的观点告诉我们,同一种物质进入不同的结构体,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多媒体技术所提供的学习环境能够帮助与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并不等于它的作用能自然发挥出来。如果一种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相结合,运用新的教学设计,它的真正作用也就无法实现。我们知道,课件设计的目的在于对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的形象化演示,或是对某些特殊内容的模拟和虚构,它们依然是教师授课的辅助工具,而没有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从教师传授知识的辅助工具到学生完成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这不是一种教育方法与学习方法的更新,而是教育理论与学习的根本转变。因此,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不应只是多媒体的集合,界面的设置和交互式要素的体现,更不应该是教材内容的搬家,而应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应把创设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也就是说,我们应该让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的直接体现。

本文试着探讨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多媒体课件设计中“情境创设”的几个问题与同行们商榷。

1 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

情境创设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指的是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要提供与学习主题基本内容相关的与现实生活相似的或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具有为理解主题所需要的经验,帮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发现、探索与解决问题,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情境创设与协作、会话、意义建构一起构成了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它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首要内容。因此,它的成功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到其它教学设计环节的有效展开,而且还在于引起学生对学习主题的强烈关注程度,进而产生由于认知上的不满足和欠缺去进行主动探索。

那么,这种情境创设的出发点是什么呢?它应该基于以下两点,一是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二是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分析。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按照一定顺序的阶段发展成为一种结构。比如,插在水中的筷子在孩子看来它是弯的,而在成人看来筷子应是直的,弯曲是光的折射结果。儿童和成人这种对事物的不同认识,是由于他们有着不同的认知结构。因此,要进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该对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仔细的分析,这种分析不应该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多方面的,它包括学生的知觉、记忆、语言、思维、问题解决等过程,还应该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经验、情绪、情感等因素,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去寻找学习主题与学生认知结构的有效结合,用最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外部刺激去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完成对新意义的建构。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所指出,教学活动应是“一种旨在影响学习者心理教学过程的外部刺激”,“教学活动必须与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相吻合”。

2 情境创设要尽可能真实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情境创设中,强调创设真实情境,要利用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去进行生动的社会文化与自然情境的创设。这是因为真实不仅拥有认知上的价值,更在于真实的情境最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能调动他们全部的感受力和过去生活得来的经验去探讨与发现问题,而只有真实情境中所提出的问题也才最具有挑战性与针对性,对问题的解决也才更能显出它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对情境创设的真实性的程度也就决定了学生对学习主题认知和意义建构的程度。因此,我们在进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时,对每一种媒体的效果、情境展开的过程、细节的运用以及问题情境出现都应力求真切与真实,即使是对一些特殊抽象内容,也应尽可能地接近真实。

对真实情境的创设,计算机技术具有其它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每种媒体的作用和媒体之间的结合都会有着巨大表现的潜力,在进行多媒体课件设计时要善于发挥各种媒体的长处,譬如对声音的运用,再巧妙的人工模拟也不能代替真实声音的效果,尽可能实录;而视频图像所传达的那种真实、完整、丰富的信息,也不是一种动画效果所能实现的。因此,在进行情境创设时要尽可能运用那些真实的媒体,减少对这些媒体的技术处理与修饰。纵观相当多的多媒体课件,我们会发现有许多制作者有“技术至上”的观点,喜欢把课件设计得繁复叠套,眼花缭乱,以致使课件成为技术的炫耀。其实,真理从来都是朴素的,对真理的认知也应该是在真实生活的情境中去进行。著名小提琴家阿卡多对音乐曾这样说过,技术是最基本的东西,但是我们应该忘记它,只有音乐对我们是最重要的。那么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媒体技术,无论它怎么先进,也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而已。

3 情境创设要有选择性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的存在是客观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都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是由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建构和解释的。由于每个人的经验是多种多样且有较大有差异的,因而人们对客观的解释和建构也是多样化的。从建构主义的理论出发,多媒体课件应当围绕学习主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方面提供多变与多样化的情境创设,在不同的情境甚至是相反的情境中,由学生自己去选择情境进入,按照自己的方式完成意义的建构。

我们知道,矛盾一方的存在是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的,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要让学生理解当前所学习的新知识,作为教师不应该把学生的视野局限在某种即定的理解上,而应该将学习主题置于一个更宽广的背景下,在更大的空间里提供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为发现问题、探索知识和表达观点提供有力的工具,以此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应该说长期以来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方面,我们的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过多标准化考试和标准答案往往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而在西方国家的一些知名大学里,很多教科书中思考题根本没有标准答案。

建构主义的情境创设实际上给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首先要有对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形成多种理解和认知能力,尊重学生认知能力的不同与差异性,以情境创设的多样性去实现学生的选择性,以多变的交互性去激活学生的主动性。因此,这种情境创设可以有不同的概念情境、问题情境、过程情境、规律情境,同样也可以有多种学习的起点和多条学习的路径能够让学生随机进入,灵活跳转,满足学生实现个别化学习与不同认知的需要。

4 情境创设要有吸引力

爱因斯坦认为成功的教育在于激发学生“对于对象诚挚的兴趣和追求真理与理解的愿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与研究的直接动力。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新的认知工具,它不应当是呆板的、单调的,仅仅以科学性和教育学为目的,而应该新颖、生动、有趣、富有美感和吸引力,去满足学生对未知领域探索的好奇心。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对世界的感知认识总是首先注意哪些最新的信息,因为它们具有刺激性和吸引性,同样,学生对多媒体的兴趣也在于它能否提供新的信息。多媒体课件的情境创设要善于创新,富有变化,既要让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又要有新的信息的刺激,在学生想不到的地方出现新的情境,提出新的问题,对情境的内容,媒体的运用、组合的方式都应该富有新意,让学生感到进入一种情境就能获得一种新的体验,得到一种新的发现。多媒体课件对媒体的运用还应该富有变化,善于运用不同媒体的特点去表现不同的效果,因为变化的信息更能引起对学习对象的注意。

5 情境创设要有整体性

情境创设是和协作、会话、意义建构一起成为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它是系统中的一部分。无论是社会情境、动机情境、认知情境,还是概念情境、问题情境、过程情境、规律情境等,它们的设计不能与其它环节脱离,而应该是系统中有机的组成部分,构成其它教学环节的基础。因此,多媒体课件的情境创设要考虑到与其它三个环节的衔接,应该有利于其它要素的展开,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多媒体课件在结构上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它的非线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对课件的设计时要有整体的意识,既要考虑到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的协调,不同界面和模块的统一,还要保证在非线性结构中总体的协调与完整。

本文探讨了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多媒体课件设计情境创设的几个问题。笔者认为情境创设应该是在新的教学模式指导下的设计,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认知、感受、想象、创造的能力。那么。作为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者也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多方面的创造力,包括对艺术的审美力,才有可能创造出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有关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情境创设本文中只是提出了几个主要问题。随着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日益创新发展,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各专业的不同特点,去进行更为多样化的创造。

环境创设的意义篇8

二、体验生态系统的子环境——情境体验

不同的环境下有许多不同的情境,某一个环境下在不同的时间也会产生不同的情境。心理学中将其定义为“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具体环境。情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有特定的作用”。人在具体环境中接受刺激而得到了体验,本文称之为情境体验(ContextExperience)。其不同于环境体验之处在于:环境体验是综合的,非具体性的体验总和;而情境体验却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的具体环境。从这一角度不难看出,情境体验包含在环境体验中。环境体验总体趋于平淡,而在平淡整体下,情境体验可以视为某些有特定作用、特定刺激的子集。这种特殊性,能够激发人的某种情感,从而让人在记忆中留下“此情此境”。情境就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设计中的情境因素就在于从客观的外在“境”这一端引到主观的内在“情”那一端。情境体验为设计者在思考设计时,提供了故事性的回忆。而这种有故事画面的回忆,是创意灵感展现的关键舞台。目前,许多设计方法便是围绕讲述故事的理念提出,如美国贝尔维学院教授BruceWolcott在2005年出版的《StorytellingandDesign》中,提出并强调了当前设计趋势下叙述故事对于设计的启发性和重要性。好的设计,往往是受到了某一情境体验的启发,或者是某些情境体验的交叉启发,从而通过设计又营造出相类似的情境体验的产品。美国设计公司IDEO的许多设计,便是设计师亲自去问题产生的具体环境中,搜集不同情境,进而获得了设计创意。IDEO在2010年为Steelcase公司设计的Node座椅,其任务是寻找并设计有助于改善教室体验的方案。团队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使用的带写字板的椅子没有放书包的空间,于是经常将书包放在地上。在这样的情况下,书包不仅占据地面空间,椅子移动也受其影响。于是,IDEO团队设计了底部带夹层的滚轮式写字板椅。这项名为Node座椅的最终产品赢得了广泛赞誉。德国红点奖(RedDotAward)作为设计界的“奥斯卡奖”,一直以关注细节为人所推崇。获得2010年红点概念奖的“Ring-Shaver”剃须刀,其示意图能够让人直观地联想起男人用剃须刀刮胡须时,喜欢用手去摸脸和自我欣赏这样一种情境,设计创意于是被心领神会。可以推测,设计师也是有过相同的情境体验,受到启发最后设计了这样的作品。

三、体验生态系统生命因子——灵感

人类每天的脑部活动非常频繁,会突然产生大量的想法和念头,有一些则成为了创造性的想法或者念头,通常称之为灵感(Inspiration)。在体验生态系统中,灵感为生命因子组成部分。灵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瞬时性。灵感的偶然性与瞬时性将其自身塑造成一个具有不确定性的变量因子,虽然重要却不能轻易获取。在设计领域,许多设计师也将其作品归因于灵感的闪现。法国设计师PhilippeStarck为意大利设计品牌Alessi设计的JuicySalif榨汁机,便是从电影《火星人入侵地球》中外星飞船的造型获得灵感。其极富想象力的造型,与橙汁顺流而下的功能自然结合,用户能够直观感受产品设计语意,也为设计师的造型灵感所折服。灵感虽然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变量因子,但也不是纯属偶然得来。其首先源于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事物,进而被我们感知认识,加以贮存。在一定环境、时间,适合人需要的情况下,被提取或映射出来,与人的思维契合。因此,灵感同样需要付出努力,需要积累。作为设计师,尤其要培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将自己的思维触角不断扩展延伸,让其变得丰富而敏感,为不确定的灵感储备确定性的资料,营造灵感产生的良好环境。

四、三位一体构筑体验生态系统

在生态学中,生物和环境之间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整体,称为生态系统(Ecosystem)。对于设计创意而言,环境体验和情境体验是体验生态系统的环境,灵感则作为生态系统的生命因子,与环境一起,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共同构筑体验生态系统,为设计创意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环境体验作为生态系统的基础,为设计师提供了最广泛基本的认知和体验。情境体验作为生态系统的子环境,其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的具体环境。情境体验能够为设计师提供更多的有刺激性的故事回忆,进而让设计思路有了“上下文”。灵感作为生态系统生命因子,让系统充满活力,不断迭代更新。在环境体验中,灵感的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当某一瞬间,灵感与某一情境体验结合,便成为了创意。换言之,只有当创造性的念头找到了符合它的情境,才能成为创意,否则,灵感只是一个稍纵即逝的意念而已,没有实际意义。在前面提到的“Ring—Shaver”剃须刀的设计为例,这个创意的成功,不仅仅是“戴在手指上的剃须刀”这一灵感的成功,而是,当这样一个剃须刀在“在剃须中抚摸欣赏自己的脸颊”这样的情境下,才变得有意义。设计师的生活环境,一定是对生活品质、对自我关怀有着深入的体验。因此,环境——情境——灵感三位一体,就自然、有机地统一起来。

环境创设的意义篇9

事实上,作为构成人类精神寄托和文化审美的环境陶艺,是城市文化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户外大型陶艺及其景观陶艺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对城市生态自然环境的适应与爱护,尽量避免对生态和土地的任意占用、改变和破坏。只有人们能从城市长远的、健康的生态理念出发,在陶艺的形态及其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上进行变革的思考,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多的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交融和共生的陶艺形态。

近些年,国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方针,就是提倡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城市是为人而设立的,人为了美好生活而聚集在城市,但长期的以物质生产为核心的城市生活忽视了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如今,以人为本的问题已提到了当代城市文化发展的中心地位,这是当代城市文化的最广大受众为主体的城市建设的自觉。在这个时代主题的要求下,增强自然意识对当下环境陶艺创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自然观对环境陶艺创作的启示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自然观来源于老庄的道家思想。老子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章二十五》),并不是说“道”之上还有“自然”,而是说“道”之法是“自然”,就在于“自然”。这样,“自然”就作为道的根本法则,根本性质确定下来了。庄子对天道的种种追问,如“天其运乎?地其处乎?”“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都在于揭示“道法自然”的宗旨。以境界为美,以体验为审美,以自然为美的极致,这是道家的美学体系,其实也就是中国古代的美学体系。显然,道家不仅是奠定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哲学基础,而且也确定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体系。道家美学的自然观的最基本含义是反对雕琢造作,提倡化工成物。这层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古代一切有见识、有贡献的理论家和艺术家无不以“自然”为美。传统美学思想构筑了中国古典园林和环境的审美理念,它体现出来的亲近自然,以自然中的山石花木抚藉心灵的审美思想是值得传承的。现在,城市建设越来越强调生态性,城市规划留有大片绿化用地、景观用地、自然生态区等,这既给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创造了更大的舞台,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环境陶艺艺术应该从传统美学思想中得到启示,因地制宜,顺物自然,使艺术作品更好地融入到环境和空间中。

中国古代造园法则中有“相地”“因借”的概念,造园必先相地,只有“相地合宜”才能“构园得体”,这种观点对环境陶艺创作是有启发意义的。环境陶艺要与环境充分地结合,只有在对环境有了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够提出环境陶艺的规划和设想。“因借”是指造园要因地制宜,依所在的地理、地形、地貌、地势而设计园林。“相地”和“因借”的法则都体现了顺应自然,融入自然的审美理念。这一审美法则对于当下环境陶艺创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当前的环境陶艺创作与环境的分离是有些严重的,如某些城市街头景观陶艺就是一件较失败的环境陶艺。首先,在设计时没有从“相地”角度去考虑,它周边都是建筑物,是一个比较拥挤的空间,在这里进行景观设计时应该考虑使景观小而简洁一些,艺术语言也尽可能单纯些。然而这件景观陶艺却占据了很大的空间,使这一环境显得更加拥挤。再者,由陶艺墙组成的景观陶艺是几位作者合作创作的,每位作者都极力表现自己的艺术个性,而使整件作品显得非常零乱。可以想象,在一个交通拥挤的街头放置这样一组景观陶艺会给市民带来怎样的视觉感受。相反,在该城市另一大道上的一些景观陶艺就显得很得体,在连绵的山林和宽大的马路当中放置了几件具有典型景德镇文化特色的景观陶艺,这既使整个环境显得格外幽雅,又提升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品位。

传统造园的思想体现了不为物累、任其意遣,散淡、自如、疏放,以意觅景、凭心游园、意有所得、悠然忘归的审美境界,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古人曾经创造了一个美轮美奂的有诗意的理想家园。

结语

20世纪以来,工业文明的发展日益加深了人类对于自身孤独处境的感受,迷惘的现代人从心理萌发出关心自己的生存处境,寻找真正的自我、返璞归真的愿望。如何寻到失落的家园。传统美学思想的自然观为我们找寻理想家园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现代环境陶艺作为时代、社会、文化和艺术的综合体,赋予城市环境空间的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质量。加强环境陶艺的自然意识,为大众构建一个美好的城市生态空间,使人的精神与自然和谐,引导人去追求一种美的人生境界,获得一种诗意的都市栖居,才能真正实现公共环境陶艺对人的终级关怀。

参考文献:

环境创设的意义篇10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室内环境的功能不仅仅是人们居住的生存空间,更是承载人们情感寄托的心理空间,人们可以在自己栖居的空间里远离喧嚣及烦恼,得到全身心的放松与自由,只有具备意境美的室内环境才能满足这一需求。而室内环境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在工作、生活方面的物质需求及精神需求,因而是一种理想的建筑内部空间环境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伸与深化,是基于科学技术、着眼于功能与美学的协调为目的的环境艺术,所以环境意境的创造是室内环境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

1. 室内环境设计意境的重要性

任何一个室内设计流派、风格及形式,都是以满足功能及审美这两大要素为前提与目标。功能性是具体存在的、硬性的,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来进行宏观调控,因而功能实现较为简单。但是,审美则是精神文化的、软性的,只有通过优化设计、突破技术的束缚才能实现。具意境美的室内环境能够使人身心愉悦,得以慰藉与放松;缺乏意境美的室内环境则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由此可见,意境美是现代室内环境设计的灵魂,对于室内环境设计有着重要意义。

2. 室内环境意境的设计原则

2.1健康生态原则

健康生态是室内设计必须履行的职责,因为不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设计都会危害人的情绪。在室内环境意境设计中,健康是指不存在引起人们感官不适的因素,例如造型过分夸张离奇、颜色阴暗沉闷、材质坚硬粗糙等物体,这些都会引起人们的不安并产生不良情绪。生态是指着永恒的生命力,在室内设计中是指人与室内环境的和谐性,例如空间的尺度、照明、采光、通风透气等,都必须要符合人们身心健康的需要,空间的环境氛围要能够使人们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等等。

2.2传情达意原则

意境是通过现实的物体来表达出的一种心理情态,它既依赖物体的综合表现,又超越物的表面现象,意境是一种“心象”。人们通过物体能够直接产生心象,例如当人们看到过去的影像时,脑海里会自然浮现往日的生活情景。心象的产生要往往要借助象征、隐喻及暗指等方法。例如可以通过清新素雅、艳而脱俗的梅花来象征“铁骨撑天地,微香映国魂”的英雄气概及高贵品质;可以通过竹子来隐喻虚心坚韧的人格品质。物的特性决定了构筑意境的物质要素必须要具备表达功能,例如要想创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意境,就必须要使用质朴的造型、自然粗糙的材质及淡雅宜人的色彩,只有通过这些个性的要素,才能营造出醇厚的山村田园气息。

2.3脱位、超位的立意原则

在社会活动中,人们在设计自己的居住环境时,往往会先参考与自己定位相同人群的设计形式,这样往往造成千室一面的局面。千室一面虽然能够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存条件,能够满足人的生存需求,但是从满足人的心理需求而进行的意境设计来看,这种格局扼杀了人的个性,所以在进行室内环境设计时,必须要针对人的心理需要及精神需求,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大胆地立意构思,创造一些不同于社会定式的形式,从而实现设计的多样性。在许多优秀的设计案例中,都可以看到超位脱位构思法。例如流水别墅室内设计(如图一所示),设计师在同一空间中利用家具来分割功能空间,并将家具与建筑作为整体来进行设计。在选材上就地取材,用天然的岩石打磨成地面,天然凸起的岩石成为起居室壁炉前的天然景观;墙上的玻璃能够使室内环境与室外景观融合起来,整个室内环境自然清新、高雅别致,充满自然和谐的意境美。

3. 室内环境设计意境创造的方法

室内环境设计意境创造最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象征。作为室内环境设计意境创造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象征是抽象观念情绪的具体暗示。在室内意境的创造中,设计师要能够充分发挥联想在环境中的特殊功能,通过渲染环境、处理造型来表现某些象征涵义,触发人的联想,借助情感的推动来将居住者的审美感知与理解联结起来,以达到意境创造的目的。第二,比兴。比兴主要是通过空间环境形象来寄托某种情感,例如设计师可以将新鲜空气、阳光、山水等自然要素引入室内,从而达到在室内环境中妙造自然的目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古典琉璃亭、假山等景物,都比喻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寄托着思乡的情感。第三,提示。第三,艺术陈设。艺术陈设主要指在室内悬挂壁画、铺设地毯、布置雕塑、美术品及书画等。优秀的艺术陈设能够揭示空间存在的意义,营造出空间中蕴藏的意境美。因而,有的设计师将艺术品比喻为环境境设计中的眼睛。艺术陈设所占据的面积或空间不是很大,但往往会形成室内环境的视觉中心,从而在室内意境创造过程中达到画龙点睛的目的。例如人民大会堂北大厅的主楼梯,当楼梯徐缓上升时,人们的视线会逐渐被引向二楼墙面上的国画《江山如此多娇》,而这幅国画则自然而然地成为该大厅的视觉中心,从而有利于引导该空间的气氛的渲染及意境的创造。再如,远东建设企业的总部位于台湾远雄国际中心22-24层,每层楼面都设立了一座抽象的主题雕塑,例如第22层的雕塑主题为日新又新,第23层的雕塑主题为辉跃,第24层雕塑的主题为绿慧厚生,这不但能够体现出该企业在大地上创造价值,还暗示环境的易变性,提醒人们应该珍惜现有资源,这三件以上陈设都有利于增强企业的信心与凝聚力,创造了有意义的内部空间环境。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造室内环境设计意境是一个极具复杂性的过程,需要设计师不断创新与突破。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室内环境都必须要表现出某种意境,例如学校、厂房、仓储等建筑物具有较强的使用功能,精神功能较弱,室内环境只需美观或与用途相应就足够了。但是这并没有削弱意境创造的意义,从而室内环境艺术的整体来说,意境创造对于提高室内环境的精神功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简略地描述了关键几点,其理论的复杂性与创造手法的多样性并不是能够尽述的,笔者希望能够借助此文,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汪稼民.论室内设计中环境艺术的创新[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7(9):79-80

环境创设的意义篇11

学习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幼儿教学活动中通过创造性布置教学环境,让幼儿在一个宽松舒适的环境中有所收获,促进幼儿健康发展,这是幼儿教师首先要探究的课题。本文从环境的创设入手,提出环境对幼儿智力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通过环境创设开发幼儿智力

在幼儿环境的布置上,教师往往通过墙面、活动区、休息室等区域设计创造性主题活动,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教育意义的材料,启发幼儿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通过创造性设计环境,不仅将幼儿必备的常识以及学习内容呈现出来,让课程资源得到延伸,同时将幼儿置于环境活动中,萌发他们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开发幼儿的智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例如,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的“大自然的语言”这一主题中,可以根据主题内容在幼儿活动区域布置天气记录表,反映天气的标示图,让幼儿从中认知各种不同类型天气的表示方法。以此为基础,幼儿萌发出:为什么会有雨和雪?风是怎么样形成的?寒冷的清晨,地面上的霜是如何形成的等问题。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发他们的智力,萌发问题意识。

二、通过环境创设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有人说幼儿头脑里还是一张白纸,他们需要丰富的知识来填

补,通过创设环境,激发幼儿对问题探索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动手、动脑,让幼儿从小就形成“我要探究”的欲望。比如,在科学探索区配置多种多样的、适合幼儿发展的材料和工具,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让幼儿运用这些材料和工具,自主探索,伙伴交流,激起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在活动氛围中积极探究,科学探索。如,在让幼儿感受方向时,可以通过放置指南针、条形磁铁等,让幼儿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在训练幼儿对不同颜色的感受能力时,可以在美工区通过提供丰富的图形色彩,让幼儿自主绘画,并通过彩粉将作品形成色彩斑斓的图案。

环境创设的意义篇12

1一望而知的认知形式

在环境艺术的设计中,人们的认知性赋予了符号语言生命力。在看到一件设计作品时我们的感官会接收到作品的颜色、形态等符号信息,如果一件艺术设计作品的表现形式让人无法理解,那这项设计也就毫无意义。例如中式建筑中常常用龙凤纹装饰、园林景观设计中形象的造型石等。这些设计以人们所熟知的事物为基础,简单易懂,一目了然。

2众所周知的普遍形式

现代设计是为人们生活服务的,设计师设计的作品应该能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播,并被大众所普遍接受。设计的符号语言只有被普通大众所认识,具有普遍性,才被接受。一个设计作品只有被大多数人理解并且接受,才能算得上是成功的作品。某市以海洋为主题的建筑,设计师将门面设计如船舷一般,楼梯扶手上以救生圈为装饰物,房间内部的装饰如同舰船内部一样,窗户的性状似舷窗,色彩采用蓝色和白色,巧妙地将人们所熟悉的海洋形象应用到设计中,很容易让人产生视觉联想,容易被人接受。

3形态各异的约束形式

任何一种语言和意境都需要特定的文化背景,只有在一定范围内才能被理解和接受。符号也是一样的。只有具备一定相关的文化背景、特定的价值取向的人才能接收到该符号所表达的信息。例如我国江南园林中门、窗等的设计造型,如若不能了解当时设计师营造环境的寓意,可能就会把它看作简单的建筑构件,不能看出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特殊意义。

4独树一帜的特别形式符号设计

注重求同存异“,求同”指的是具有一般的、容易被人接受的表现形式。但在实际创作中“求异”往往是创新的关键,不断创作出多姿多彩、风格各异,充分展现个性理念的建筑作品。现在很多设计师将中国古老的艺术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中,例如陶艺作品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种建筑设计中,既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创新。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符号的应用

环境艺术设计在连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人们希望通过设计来改造世界、改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在现今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创新是极其重要的部分。设计师们借助建筑空间意识化、艺术化的思想,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审度了艺术在其中的地位及作用。因此,基于此种情况分析,开展环境艺术设计中对于符号学的应用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继承与创新是环境艺术设计中最值得关注的。然而,因为视觉选择的影响,往往造成环境选择的作用被忽视。所以,设计者们为了使之吸引眼球、发人深省,并达到加强环境语言信息传递的作用,经常采用的一些方法主要就是将常见的符号进行变形、分裂等处理,再或者就是改变代码编制的顺序。一旦符号被采纳作为建筑环境艺术的一门语言,合理、准确的使用符号就成为决定艺术作品成败的关键因素。设计者向人们传递设计思想的主要途径是借助于不同的设计形式,而人们领会设计者作品表达的意义主要是通过对各种设计语言的理解,进而进一步去理解作品。符号作为信息传递及表达的一种载体,其表现形式复杂多变,不同的符号则会表现出不同的视觉及感觉效果。新世纪与以往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其代表主要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因而,人们的思维形态也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具体表现在人们更加注重个性的表现与张扬。正因为如此,环境艺术的设计也必须跟随时代的步伐,这就要求必须要进行发展和创新。这无疑也给设计工作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想不被时代所抛弃,就应该从多角度同时进行创新,一方面,不断吸收、借鉴、发掘符号的潜能;另一方面,可以融入环保、科技、人文等主题到建筑设计中,更多地表达出设计者对美的追求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符号学的意义

符号学作为设计文化中的一种工具,对其的选用与创造等发面都充分展现了一个设计师的艺术素养与功底。环境艺术设计的意义主要是基于空间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空间的象征、审美全都附着在空间的作用和表现形式中。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整体,而符号化方法是表现设计思想、营造艺术氛围的一种途径。因此,符号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符号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在进行建筑环境设计时,能充分表达环境的特性,达到使空间更丰富多彩的目的。第二,由于空间的重复性,可以综合使用各种设计符号来满足空间的用途与性质,进而达到增强环境主题的目的。第三,利用空间的重构特性,并使用符号结构或者其组成的重构方法,冲破其原有的建筑空间束缚,力求创造变化多样且别具一格的空间新秩序,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营造出优美的空间环境。第四,针对传统的建筑符号进行科学的整形改造,不断地融入以高技术元素为象征的艺术内涵,创造联想的新意境。第五,使用比较抽象的象征手法,不断探索创新,从而使设计出的环境艺术风格变化多端,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形态,体现出不同环境场所具有的特殊性。任何的视觉符号都会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只有将其在一定的情感中加以体现,并有机结合着一个特定的主题,这样就会唤起人们思维联想,进而产生移情,达到情感的共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