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指导合集12篇

时间:2023-12-05 09:45:07

孩子的教育指导

孩子的教育指导篇1

一、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思想、学习情况

大部分学生,回家从不说自己在校情况,即使个别学生说了,也是轻描淡写说,家长又没有做一些正面引导。当孩子把学校的情况给家长说完,家长应该怎样肯定孩子的一些说法?

作为家长,首先要肯定孩子的优点,即使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有优点,家长要针对孩子的优点进行表扬,这样孩子就不会对家长有反感,反而觉得家长还是肯定自己的优点,并以此会发扬自己的优点;然后再对自己的孩子实事求是指出他的缺点是什么,并帮助他们寻找克服缺点的方式方法,使他们走上正规。谈话方式因人而异,对学习不努力的孩子要告诫他们:现在不努力,将来找工作就难,那么就无法生存;对学习比较好的孩子说:你还要努力,要鼓励孩子再勤奋学习,要先超出自我,再争取超出别人。

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以身作则,是生活中家长必须有的品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为家长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日常事件对孩子进行正面或反面教育,学校教育只是孩子教育的一部分,所谓“风往哪吹,雪往哪飘”,孩子都会在不经意间学会家长的某些言行,甚至思维习惯,这就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当你看到自己的孩子有某些不尽人意的缺点时先应该反省一下自己身上是否有类似的缺点,要想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如果家长有不良习惯要坚决改,如打牌赌博、语言不文明等,我时常和家长沟通,告诉家长:为了孩子要对自己一些不好的习惯加以改正,否则孩子就会在他们的潜移默化中学到了一些不良行为,而且一旦形成了这些不良行为之后就无法改变。

三、孩子看电视问题

学生一回家,放下书包,打开电视,然后盯着电视看得昏天黑地,结果眼睛看坏了,当天作业也忘记做了,家长很恼火,无奈之下家长常常求助于老师。我是这样告诉家长的:首先家长和孩子要达成共识,电视是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应该支持学生看,但必须约法三章,一是限时,看电视要有时间限制,一般限度为半个小时,最长不超过一个小时,家长可以从保护孩子眼睛上讲清看电视时间长的坏处;二是限制看的频道,家长要指导孩子选择对孩子学习有帮助的频道和节目,如新闻类、百科知识类、体育音乐、真情纪实类……并作相应的收视笔记;三是不可以两件事情同时进行,比如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家长和孩子达成协议后,家长要定时抽查,孩子不能遵守时,要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四、对孩子不进行比较

针对孩子的成长家长总是要过问孩子在学校的考试成绩,所以当每次考试成绩出来以后,家长一定要跟他以前的成绩比较是否前进或是后退了,当每次看见孩子的成绩上升的时候一定要给予表扬并鼓励孩子要好上加好,对于成绩下降的孩子不要以打骂来解决,作为家长这个时候要安慰一下孩子,问一下孩子究竟是什么原因考的不好,是因为这一段时间学习的内容难没有学会,还是因为孩子自己本身的马虎而导致于孩子成绩下降,然后针对孩子的实际问题,看一下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把这一阶段孩子的学习给补上,家长这个时候不能跟别的孩子进行比较,更不能拿自己的孩子的缺点比别人的优点,尤其不能当众批评孩子的缺点,这样只能丧失孩子的自信心,有些孩子有逆反期时会让孩子走向教育目的的反面。

五、让孩子学会感恩,同时要学会关心帮助别人

家长要让孩子知道,从小学会爱别人,所以家长要教会孩子感恩,家长也要教会孩子关心别人。

1.首先家长要巧用节日,让孩子把握感恩时机

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最好时机。可以事先跟孩子说:“儿童节是你们的节日,爸爸妈妈都给了你们买礼物。马上就要到母亲节或是父亲节了,你是不是也应该送妈妈和爸爸礼物,让妈妈爸爸高兴一下呢?”接着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动手做一份“专属母亲节或是父亲节的礼物”。当收到礼物时,要记得对孩子的努力表示感谢:“谢谢你,你这么爱妈妈和爸爸,真让妈妈和爸爸感到高兴!”这能让孩子从被感谢中感到快乐,从而更愿意去帮助别人。

孩子的教育指导篇2

农村学前儿童,是指其户口所在地和居住地为农村,年龄处在0-6岁的学龄前阶段的婴幼儿。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指农村学前儿童的家庭其他成员对学前儿童实施的教育影响,农村学前儿童的家庭成员构成将影响对孩子的教育。

一、农村学前儿童家庭结构分析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农村学前儿童的家庭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主要有主干家庭、核心家庭、隔代家庭、单亲家庭、再组家庭这几种家庭结构模式。主干家庭是指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和儿童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是指由夫妻双方与一个或两个学前儿童所组成的家庭,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夫妻双方或一方在当地就业,共同养育和教育孩子。隔代家庭一般是指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跟孙辈居住在一起,由祖辈代替孩子父母履行监护责任,这种家庭一般是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将孩子带在身边,有的仅在过年过节时回家团聚,甚至有的几年都无法回家看望和教育孩子。单亲家庭是指父母离异或者父亲、母亲一方过世所形成的家庭模式。再组家庭是两个残缺家庭重新组合构成的,孩子与父母之间有可能无血缘关系。

二、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在教育理念上: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较深,对现代教育理念了解不足。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但是传统的教育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比如有的父母认为“黄金棍下出好人”、“不打不成材”,认为孩子年龄小,给他讲道理是讲不通的,只有通过打带来的疼痛感让孩子记住规则。另外,由于农村的年轻父母外出打工,现在隔代教育现象严重,爷爷奶奶缺乏对现代教育的认识,只管对孩子的生活加以照顾,更不懂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不知道如何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帮助。

(二)在教育目标上:重成才教育,轻成人教育。

我国学前教育目标明确提出要对儿童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但在具体实施中,由于家长的成长经历、受教育水平、教育观念等的不同,很多家长更加关注的是孩子知识拥有量的多少,对于孩子的品德教育不重视,导致孩子不遵守社会规则,不懂礼貌,肆意妄为。

(三)在教育内容上:重智力开发,但缺乏对智力的科学认识,同时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文化学科知识的传递,轻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智力概念,目前还未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界定。在我国,一般认为,智力是一种偏重于认识方面的能力,它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与思维力五种基本心理因素构成。在广大农村,很多家长简单地以为记忆力好就是智力水平高,所以从小就培养孩子背诵儿歌、诗词等,但是对于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的培养却相对缺乏。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说,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及道德品质,狭义说来是指与智力因素活动关系密切并共同影响智力活动效率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其实,一个人对学习的兴趣,面对困难的意志程度及其性格往往会影响孩子智力水平的高低。比如一个性格急躁、没有耐心的人,那么他的注意力的持续时间就不会长,这将对他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一个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的人,他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就会受到影响。

在教育内容上,农村的家长往往特别重视学科知识的传递,从小就让孩子学习拼音、识字,计算。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现象,幼儿园放学回家的孩子第一件事就是拿出作业本写字,做计算题。而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却做得不到位,我们从媒体报道可知,农村学前儿童在家误食农药、溺水、被电击、烫伤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还有被的案件。另外,有的农村家长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在隔代家庭教育中,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一味地溺爱孩子,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不尊重老人等。在单亲家庭中,孩子缺乏父爱或母爱,让孩子的家庭生活不完整,往往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自卑、胆小、怯懦。

(四)在教育方法上:重言传,轻身教。

在生活中,家长对学前儿童的教育主要是通过给孩子讲解,比如注意清洁卫生,遵守交通规则等。家长会经常给孩子说:饭前便后要洗手,要天天刷牙等。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这样的现象:家长把孩子带进卫生间洗手,自己却不洗手就上了餐桌。在家里,爸爸妈妈给孩子说: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要看红绿灯。而事实是这样的: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路上,看到没车的时候,即使是红灯,某些家长也会牵着孩子冲过马路。试想:这样的教育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五)在教育要求上:家庭成员的要求不一致。

教育要求的不一致,是影响孩子成长的主要因素。在现实中,容易出现祖辈与父辈要求的不一致,也会出现父母要求的不一致。尤其是在主干家庭中,祖辈对孩子宠溺有余,约束不足,一方面父母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另一方面爷爷奶奶对孩子宠爱有加,导致孩子在父母面前一个样,爸爸妈妈面前一个样,让孩子缺乏是非判断能力。由于成长经历、对教育的认识、环境因素的影响等也会导致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不一致,中国一直有“严父慈母”,也有“虎妈猫爸”,一个松,一个紧,这也容易导致孩子无所适从。在再婚家庭中,由于缺乏血缘关系的一方为了维护家庭的和谐,往往也会出现和稀泥的现象,导致对孩子的教育不严格。

(六)在家庭教育的外界支持上: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在家庭教育上,很多家长的教育经验要么来自于自己的父母,要么来自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同事、朋友的交流,而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在隔代家庭教育中,祖辈的交友范围相对较为狭窄,对于现代教育缺乏充分认识,同时更没有得到外界的相关指导。我国《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明确指出,把家庭教育指导按照0-18岁分成5个阶段,其中的0-3,4-6岁的指导就属于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对这2个阶段的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该《大纲》还提出指导中的“多向互动”原则,家庭教育指导者应建立指导者与家长、儿童,家长与家长,家庭之间,家校之间的互动,努力创造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的环境与条件。虽然有规定,但是对于农村的现实来看,工作并未落到实处,没有专门的家庭教育指导人员开展相应教育。

三、解决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更新家长教育理念,提高对教育的科学认识。

家长的教育理念将直接影响家庭教育水平。现在的学前儿童的父母都是“80后”甚至是“90后”,他们说很容易接受新思想与新观念,现在主要缺乏的是学习、了解新的教育理念的渠道。因此,各地方教育机构、社区可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借助网络平台等手段,让家长实时了解我国教育的发展现状,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而达到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对教育的科学认识。

(二)扩充家庭教育内容,智力教育与非智力因素培养齐头并进,同时兼顾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

智力因素对于一个人的学习及发展有很大影响,同时非智力因素会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且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因此,家长在注重孩子的智力因素的发展时也应该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且培养应从小抓起。智力因素的培养表现为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及思维等。家长可以通过跟孩子讲故事、玩益智游戏、看动画片等实现。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主要表现为从小就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其积极、健康的情感,磨炼孩子的意志,塑造良好的性格。家长可通过扩大孩子的交往,带领孩子参加一些募捐、看望老人院的老人的活动,培养其爱心与同情心;也可大胆放手让孩子进行各种尝试,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在平时的各种活动中多激励、表扬,激发其学习动机;同时给予孩子一些有难度的任务,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不是立刻帮助解决,而是让其自己解决,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

对于农村学前儿童家长而言,安全教育是一个重大突出的问题。由于家长看管不力或者是缺乏相关教育,导致孩子被电击、误食农药、溺水、被拐卖、被猥亵、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各位家长首先应该有安全意识,同时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时刻警惕,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惨剧的发生。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广播、家庭教育讲座、家长会议等形式指导家长进行安全教育。同时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吃喝拉撒,培养孩子的学习主动性、自信心,使孩子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三)纠正家长的不良教育方法,家庭成员之间步调一致。

对于学前儿童而言,其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主要通过给孩子一个具体的情景的方式进行教育,可以通过陪孩子看动画片、带领孩子进入现场等方式,通过家长的身教让孩子进行模仿。比如家长教孩子乘坐电梯注意安全、过马路注意安全,教孩子注意防水、讲卫生等,都可以通过家长的优秀示范行为开展。不能只通过给孩子讲道理的方式进行,因为对于0-6岁的儿童来说,有些道理他们是不能明白的。另外,家庭成员应该召开家庭会议,讨论对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达到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做到步调一致,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四)地方政府借助教育机构的力量,落实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水平不高,一方面是由于家长自身的问题,缺乏必备的教育能力,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对家庭教育的支持不力。由于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成长经历等不同,导致家长的教育水平存在差异。当家长遇到教育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应该如何解决。因此,各地方政府应该借助各教育机构的力量,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相关家长培训讲座,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家长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

总之,对于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不仅是学前儿童家长的事,而且应该是各地方政府、教育机构共同关注的事情,只有三方协调,共同关注,才能使农村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连英.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偏差及修正策略[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8).

孩子的教育指导篇3

刚刚9岁的儿子竟然学会说谎了,骗了自己!想想这些年花了那么多心血,一心想把孩子教育好,却出现了这样的结果。看着不懂事的儿子,李颖抑制不住地掉下眼泪来。

河北保定市的李颖结婚生子后,就一直赋闲在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宝贝儿子身上。自从孩子出生,李颖就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孩子的多种能力,希望他将来在学业水平上能高人一筹。在孩子三四岁时,听说画画能开发智力,就给孩子报了美术班。孩子上了小学后,奥数班、英语班、作文班个个不落,课余时间填得满满的。别说孩子了,就连李颖都感觉有些疲惫。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哪个家长不“望子成龙”呢?转眼孩子上了小学三年级,最让李颖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儿子不仅不爱上课外班,就连班主任也三番五次给她打电话反映,儿子在课堂上调皮捣蛋,不爱听讲,学习成绩大幅下滑。更让李颖气愤地是,儿子在一次考试中英语只得了30分,竟然偷偷把分数改成了80分,企图在她面前蒙混过关!

不仅成绩没有提高,孩子还学会了说谎。七八年投入到孩子身上的心血,竟然会是这样的结果。真是恨铁不成钢,李颖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下就茫然了,孩子爸爸也一筹莫展,家庭气氛一下陷入了阴霾。

一个偶然机会,李颖听朋友介绍,北京中青同心教育咨询公司的家庭教育专家团队与北京师范大学联手,成立了中国家长俱乐部,并受北师大委托专门开展家庭教育顾问指导班授课督导。课程针对学前儿童和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培养健康心理、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家长对孩子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习效率、调整孩子的注意力以及粗心、如何科学的发现并发挥孩子的特长,培养健康人格与良好的社群关系等。

并配合研究出一套学习因素分析的工具,并以此为工具对学生进行测评和分析,全面了解学生学习能力、性格特征、个体优势、社群关系等各方面的情况,然后“对症下药”,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改变孩子的缺点和不足,挖掘孩子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

对教育孩子感到无助的李颖,马上对孩子进行了专家分析,通过分析报告李颖对儿子的学习与成长情况一目了然,后根据报告给予的调整方法对孩子一步步实施。儿子的改变让她非常满意,学习态度良好,学幅提升,连老师都感到惊讶。孩子学习轻松了,做父母的也不紧张了,通过这件事情,让她了解到: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孩子的家长。

从事家庭教育指导

深受家长欢迎

这么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为什么不在保定市推广呢?李颖突然就产生要加盟同心园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想法。2008年5月,李颖来到总部洽谈加盟事宜。

这个项目运作起来并不复杂。学生《学习因素分析测评量表》由总部提供,加盟公司只需在当地给学生进行测评,然后将完成的量表交给总部;总部的专家进行分析并完成测评报告再发还给加盟公司;加盟公司的家庭教育顾问负责给学生和家长解读报告,并制定教育计划,同时进行跟踪指导。

为了帮助加盟公司迅速进入市场,总部会给加盟公司培训家庭教育顾问和家庭教育课程讲师,培训结束考试合格者将获得权威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颁发家庭教育证书,更主要的是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轻松成长,知道学业成功。

作为加盟商,有多种赢利渠道:一是测评报告收入,中青同心公司对测评量表全国统一价格,给加盟商一定利润;二是培训收入,北师大家庭教育顾问班开展,有一定利润;三是学生能力训练班有一定收入;四是对于那些没有时间参与培训的家长,可以把孩子送来,让家庭指导师教育进行直接指导。

在了解清楚一切加盟事宜后,李颖租了2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成立了春雨育人潜能科技有限公司。她在报纸上打出广告: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孩子成绩、如何了解自己和孩子、如何培养练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并在学校门口给家长或学生派发传单。第二天,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听她的公开课,大部分家长都当场给孩子填表测试,同时,还报名参加家庭教育培训班,参加家庭教育培训的家长,还可以成为中国家长俱乐部的会员,可在网上直接和教育专家交流,咨询家庭教育的相关问题,并与全国各地的家长交流心得。

现在李颖的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每周都有人来学习北师大的家庭教育课,并吸引了不少搞教育的同行,当记者问李颖担不担心同行学习给自己的市场造成竞争,她很自信并很大度的说:“首先。大家来学习,就是捧我的场,而且他们不学,我怎么挣他们的钱呢?再有,每个城市孩子都有几十万,我自己也做不过来呀,你看,我这预约排队一到周六周日都排到晚上,同行在我这通过北师大的课程学习,拿到北师大的证书,能够更好的开展工作。又能挣钱又能服务我何乐而不为呢?”

李颖加盟了一个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凭借上佳的服务和有针对性培训,赢得了家长的信赖,也赢得了财富。

教育问题困扰家长

家庭教育指导前景广阔

李颖成功了。李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她看到并深深感悟到:任何一个孩子的发展都深深地打上了家庭教育的烙印,孩子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的成败。

孩子的教育指导篇4

其次,班主任要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职责,最为重要的是在为家长排忧解难,指点迷津的同时,利用多种形式,积极鼓励家长以各种方式学习家庭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积极性,让家长学会“学习“,学会教育孩子,是家庭教育指导的最佳境界,是家庭教育指导孜孜以求的目的。从家庭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有的家长虽然很关心孩子的成长,很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但因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简单粗暴,违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效果很差。为此,我常召开家长会,除汇报孩子们的表现外,还结全孩子的特点,指导家长们如何有效地对孩子进行教育。这学期,班主的一位同学,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对孩子期望又很高,每次回来总是问考第几名,有获奖没有。殊不知,这位同学独自在家,缺少父母的呵护,变得对学习不感兴趣。因此作为老师我多次在电话里告知父母亲子教育的重要性,并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回家多陪孩子。最后这个孩子慢慢地又变得爱学习了,成绩大步提高,还在六一儿童节上表演了节目。

孩子的教育指导篇5

被恩格斯誉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意大利诗人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添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古今中外的事例表明,一个人具备优良品质越多,其聪明才智往往发挥得越好。否则,纵有聪颖的天资,也会被不良品性和习惯所淹没。家庭对学生实施德智并重的教育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家长重视对孩子道德行为和文明习惯的教育,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根本保证。重视对民众进行道德教育,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悠久的传统。“欲齐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自身。”这是我国古代经典《大学》中的思想,其中“齐家”实际上包含着家庭教育的内容,作者把家庭教育作为“治国之本”,可想而知,我国古代对家庭教育已经相当重视了。其次,我们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教育孩子不仅要学会知识,更注重教会孩子如何做人,从小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和文明习惯。第三,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具有良好地的行为品德方面有着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第四,国外许多发达国家也很重视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孩子做文明公民。在1992年国际教育大会的第78号建议书《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中,提到"发展伦理和公民价值观"的意义:"教育系统在伦理、公民和道德教育中应发挥一种基本的作用并与家庭所起作用相互补充。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给家庭带来了新的刺激,社会信息量大增,而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能力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家长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给孩子请家教,增加课外作业,目的是让孩子考上重点高中。为此家庭教育给我们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校是一所城郊结合型普通初级中学。生源除了南桥镇古华小区的孩子外,还有相当部分是来自农村。而且我们深知一个学校要办好,要办出特色,没有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这样的学校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因此自1985年我们古华中学开办以来,历任校长都十分重视家教指导工作。1986年9月成立了第一届家长委员会,1989年创办了家长学校,1999年我校成为第一批上海市九五家教实验基地之一。在 市 、县教育局、镇教委有关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关心和支持下,我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日趋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走出了一条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心理辅导教育相结合的探索家教规律的新路子。

我校现有学生一千四百多名,其中家长学历大专以上的占全校2800多位家长的8%,家长的文化层次决定了大多数家庭的业余生活是以休闲为主,既使有些家长关心子女的学习,也只局限于在校的学习成绩。因此,我们学校认真分析了本校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结合上海市九五家教实验基地工作,对家长进行指导,切实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质量。

(一)指导内容

1、家长应该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2、怎样正确处理“智和德”两者之间的关系

3、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4、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对重智轻德的态度

5、如何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

6、如何在家庭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7、如何调节家庭中的亲子之间的人际关系

8、家长如何加强自身修养,优化家教环境

9、怎样纠正品德不良孩子的行为

……

(二)指导方法

针对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的倾向,根据家长的心态,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提高家庭教育实效性。

1、成立家委会,开展家庭教育互助组活动,使家庭教育更有说服力。如有系统地传授家教知识;开展家长互助组活动,请家长对家教中出现的问题共同交流,组织研讨科学教子方法;组织有行为偏差学生及其家长观看有关录像并开展讨论,提高认识。

2、开设家庭心理健康咨询热线,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目前大部分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而孩子心理问题的解决又需要家长的帮助,因此,大部分家长希望接受家庭心理教育指导,我校是上海市心理辅导实验校,我们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不仅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而且根据我校学生家长特点,也为家长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心里在想些什么,平时想干什么,从而选择一条科学的、有效的家庭教育的方法。

3、专家授课。

我校依托社会、社区大教育,充分发挥家委会、社区理事会作用,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拓宽家教指导渠道。聘请社区企事业单位的先进人物、知名人士、家长代表担任校外辅导员并定期举行研讨会、恳谈会,不断提高家教指导工作质量。请司法部门为家长上法制课。

4、开展了亲子互爱活动。为加强家长和孩子之间沟通开展亲子通信活动,让家长去发现孩子成长的烦恼和情感的需求,了解孩子的精神压力和学习负担;让孩子了解父母工作的艰辛和对家庭的责任。从而加强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使他们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以小手牵大手”形式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工作。

我们充分发挥和组织县读书俱乐部成员(学生)学习,利用主题班会、团队课及活动课,分年级分班级召开学生会议,积极宣传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的意义。我们建立以年级组为主体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管理体制,召开全体班主任会议,宣传学习型家庭创建工作重要性,在思想上统一认识,学会指导家长方法。不仅加强和完善了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管理,并提高了家长学校的教育效果。

6、开展好家长评选活动。

7、分类指导,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效性。

家庭教育指导是一项长期而有艰巨的工作,家长的观念不可能在一次、二次指导活动后就可以改变的。因此,在集体指导活动之后,根据不同家长和存在的不同问题,通过“家访”、“家校联系册”、“谈心”和“家庭心理咨询”等方式,使家庭教育指导者与家长之间更多地沟通与理解,以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三)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成效

几年来,我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受到了全社会的欢迎和支持,特别是在家教实验基地成立和学习型家庭的创建,形成了学校主动指导、家长积极配合的和谐的社会氛围,有效地优化了育人环境,发掘了社区教育优势,大大丰富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同时学校的良好的校风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促进了良好社会风尚的树立,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学校应有的作用。

² 92-94年我校的家长学校被评为县先进集体,95年我校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

² 99年被评为县心理健康教育一等奖。

² 98年度我校爱心工程古华基地被评为市先进集体。

² 98年10月我校的家长学校接受兄弟区县中途检查,受到专家们的好评。

² 2002年我校再度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

1、通过对家庭教育中德智并重的教育,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开始扭转“重智轻德”倾向,提高了家庭教育的能力。

2、通过指导和学习型家庭的创建,使家长由被动的无奈学习理念向主动学习理念转变。使全体家庭成员的自身素质得到提高,生活领域得到拓展,促进了家庭美满幸福。他们由消极地被动地参加家长会,到积极参与家教指导活动,并把自己的体会和经验与其他家长一起交流和学习;由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的好坏向教会孩子学习、发展孩子健康心理和健全孩子人格方向转变,并积极支持子女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等。

3、由于我校有效地开展了家教指导活动,使家长开始读懂孩子这本书。我们针对青少年现状及反映出来的生理、心理发育不同步等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加以剖析、讲解,而且采取了分年龄、分层次的指导方法,并且我们根据家长学校教材,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编写了一套适应我校学生和家长实际情况的家教指导教材,提高家长认识,深受家长欢迎。家长们说:“在家长学校里,我学会了许多教育孩子的好方法,也使我认识到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的责任,我要好好感谢家长学校。”他们还说:“家教活动开展得非常好,对我们家长和子女都有很大帮助。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配合学校和老师一起抓好对子女的教育工作。”有一位家长在家长互助组上谈到:家教指导活动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作为一个家长,既要负担起抚养子女的责任,让他们身体健康成长,还要担负起教育的责任,与学校一起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只有努力当一个合格的家长,才能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子女。

在参加学校开展的多样化的家教指导活动中,家长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行为得到了更新和转变,认识得到了提高。历年来我校每年都有一名学生家长获市、县级好家长称号。

(四)、问题与思考

孩子的教育指导篇6

英国早期著名教育家洛克曾经尖锐地指出:“家庭教育与学校和社会教疗必须保持一致,这是尽心竭力为祖国服务的每一个家庭都不可不尽的义务。谁若不具备这种思想,他便与家里饲养牲口没什么区别了。”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对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带来不同的效果,家庭教育重提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人格的培养,凸挂了家庭教育中立德树人的重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思想观念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为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救育实现辩证统一,由此而开发家长学校课程。

一、家长学校课程认识到位

家长学校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纽带,是指导和服务家庭教育的主课堂和主阵地。但是,目前仍有错误的观念存在:家庭教育是家长自己的事,是社会的事,与学校教育没有多大关系。可是孩子的成长受到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的共同作用,失去任何一方,都将影响孩子的成长。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重视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实践下来,学校举办家长学校具有指导家庭教育无可比拟的优势。学校还有社会上其他机构所不具备的组织和管理优势,不少家长常常是其他人请不动,学校、老师一请就会自觉到校参加学习;此外,学校指导家庭教育还有较强的针对性,容易受到家长欢迎。基于以上几点,学校、教师都应把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家长学校课程开发讲究层次性

分年段开课。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孩子在每个学段和年龄段呈现不同特点,“孩子在父母的眼中永远是孩子”,如果父母以不变的方法来教育变化着的孩子,那就是没有掌握孩子的特点,盲目教育,必将招致失败。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家长应该接受针对性指导。家长学校的课程体现年段特点,如一、二年级,三、四年级和五、六年级的培训分开进行,这样针对性更强、实效性更佳。

因材施教。随着社会发展,区域性人员流动频繁,思想领域出现多元文化,因而一般学校生源都比较复杂,有优秀生,也有学习和行为困难生;有单亲孩子、有外来工孩子;还有一下子因地方开发而突然富裕起来的农民孩子,也成为一个特殊群体……所有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都需要分类别加以指导,学校应巧妙开设不同内容的课程引导家长参加各自所需的培训,以获得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三、家长学校课程的内容讲究多样性

(一)必修课

1.明确教育思想

有规范办学要求等教育法规内容学习,以增加教育的透明度,提高家长政策、法律水平;有相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实用理论知识的学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成功的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1)要教育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培养孩子艰苦奋斗的精神。

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怎样爱法?怎样才是真正的爱?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对孩子的任何娇惯、溺爱、不但害了孩子,也不利于国家和民族。

(3)要自觉地担当起教育子女的责任。

有人说,孩子的好坏是天生的。或者说,孩子还小,长大了自然会好的。”这不负责任的态度,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是孩子最好的教师,所以担当起教育子女的责任。

2.指导教育方法

其次家长学校课程要指导教育方法。家庭教育,必须走出单纯说教的误区,尤其要重视身教和境教我们是不反对说教的。教育孩子,“说”是一种重要方式。但是要想让孩子接受说教,必须做到:

(1)说得有理,要有针对性。道理正确,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孩子实际。

(2)说得有力,要讲究度。话语不能干巴巴、枯燥乏味,要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生动、形象,有实际例证。批评孩子不要过火。有的家长一批评孩子来就越说越生气。

(3)说得精要,不嗦。重要的内容可以重复,但不能嗦。

(4)说得适时。孩子的心理状态不同,接受批评的态度也不同。一般来说,孩子心情不佳时,不利于认识自己的问题,大人的批评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不能盲目地有机会就说,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孩子最烦家长天天说,不分场合见面就说。

(5)说得有新意。最忌讳车轱辘话来回说,老一套谁也不爱听。说,应该有新的内容,新的信息,让孩子有新鲜感。

这几条要做到是不那么容易的,需要家长经过一番努力才行。如果一时做不到,家长应该适可而止,少说些,能不说就不说。据我调查,许多家长少说也做不到,他总是相信自己多说的力量。此外,讲一句结论性的话,天天进行说教的家长,绝不是高明的家长,也不会是高水平的家长。

家庭教育的一重要重点是“渗透性”,孩子是家庭的一员,与家长接触时间最多,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种“渗透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身教,二是境教。

3.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

首先是要了解孩子。了解是沟通的前提,平时要善于观察了解孩子的所做所想,看看他近一段时期内有什么变化(包括说话做事,有没有比较心烦的表现,情绪上有没有波动)。家长要善于倾听孩子的话,了解他们的感受和情绪、苦恼与要求。

其次是家长要与孩子交朋友,在人格上要平等,给孩子一个平等的发言权。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您不是父亲,不是母亲,您就是孩子的朋友。

再次,尊重和理解是沟通的关键。进入高中的孩子有着强烈的成人感、独立性和自尊心,渴望别人理解自己,希望得到尊重。当家长理解并尊重他们时,就能打开他们的心扉。有的家长当着别人的面数落孩子,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再是善于捕捉交谈契机

(二)菜单课

主要开展分类别培训。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家庭类别特点商议确定若干课题,列出菜单,如:对优秀生家长的“耐挫教育”,对行为困难生家长的“习惯养成教育”,对学困生家长的“学习方法指导教育”,对单亲学生家长的“自信自强教育”,对外来子弟学生家长的“沟通能力教育”。其它还有“文明礼貌教育”、“生命教育”、“说话的艺术”、“个性发展教育”等等,让家长挑选,指定相关人员备课、上课,课后请家长座谈,提高培训学习的有效性。

四、家长学校课程的开发讲究灵活性

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包括讲座和课堂教学两种形式,这类学习要求规范:有主题、有时间、有地点、有名册、有记载。分散学习主要是自学及班主任的个别指导:“自学”要求家长多读书,读好书,特别是家庭教育丛书,家长的好学还给孩子树立好榜样,营造书香家庭的氛围;有的学校推行的“导师制”活动中任课教师与家长的个别指导,增强了针对性。

函授学习与网上学习相结合。函授学习主要指学校印发告家长书、学习资料和征询意见书等。每逢节假日,学校印发《告家长书》,指导家长如何指导孩子过好节假日。网上学习主要指三个方面,一是指充分发挥学校网站、市局德育在线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家长上网了解学校信息,查阅相关资料,学习更多家教知识;二是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学校对班主任进行辅导,借助家校短信这个平台指导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及时了解孩子在家或在校的表现,以便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加强指导。这个平台更方便、快捷、有效,深受家长欢迎。三是指导家长不断提高使用电脑的能力,从而有效指导、监督孩子的文明上网、绿色上网,防止孩子迷恋网络。

开放日活动与信息反馈相结合。“让社会了解学校,让家长了解孩子”,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学校开放日活动。 “看”校风、校貌,看校园生活环境,看孩子在校的表现;“听”老师讲课,听老师对孩子的评议和对家长的要求、建议;“议”是指家长参观后对学校工作进行评论、提建议,填写信息反馈表。学校根据家长的反馈,进一步改进学校教育工作,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提高家长育子能力不仅是家庭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更是实现教育神圣使命的要求。开发合理的家长学校课程,可以充分l挥指导作用,家庭教育就可以由简单命令式向民主平等式转变;由片面注重书本知识向注重教孩子怎样正确做人、科学做事转变;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从而形成家校合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孩子的教育指导篇7

为人父母,要律人,更需律己,要明白身教胜于言传。“不要认为只有你同孩子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而要懂得,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人父母,是本能,更是学问。老鹰将小鹰踹下悬崖,陪它飞翔,大狮子带领小狮子奔跑觅食,逐渐成长。求生的教育似乎是一种天性,但成才的教育却离不开父母科学、理性的指引。正如这部规划中所提倡的,只有坚持科学引导、规范管理、依法推进,深化家庭教育科学研究,才能了解家庭教育的奥秘,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才能做好为人父母的这门大学问。

《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主要内容

为深入贯彻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我国家庭教育创新发展,近日,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文化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协、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印发了《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城乡发展,满足家长和儿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部署了准确把握家庭教育核心内容、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网络、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化水平、大力拓展家庭教育新媒体服务平台、促进家庭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深化家庭教育科学研究、加快家庭教育法制化建设7个方面18项重点任务。同时,围绕健全实施机制、落实部门职责任务、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工作示范引导等方面提出了4项保障措施,明确了未来五年家庭教育发展方向、工作目标和落实举措。

《规划》提出准确把握家庭教育核心内容,注重突出家庭道德教育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融入到课题研究、指导服务、亲子活动等家庭教育各个环节。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开展“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等各具特色的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

《规划》提出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网络,依托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儿童之家、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活动阵地,普遍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城市社区达到90%,农村社区(村)达到80%。着力推动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城乡社区服务站工作的重要内容,确保每年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和2次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在城市90%的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中建立家长学校,农村达到80%。确保中小学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家庭教育指导和1次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幼儿园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家庭教育指导和2次亲子实践活动,中等职业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规划》还要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每年至少开展2次公益性的家庭教育讲座或家庭教育亲子活动。

《规划》提出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化水平,加大推进政府购买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的力度,积极搭建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在50%的城市社区和有条件的农村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

《规划》提出大力拓展家庭教育新媒体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快网络家长学校建设,大力拓展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服务平台,借势借力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平台,到2020年,基本搭建覆盖城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家庭教育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规划》提出促进家庭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依托远程教育、移动互联网指导服务平台等,为资源匮乏的地区提供优质的家庭教育资源。加强儿童早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在80%的妇幼保健机构建立孕妇学校和儿童早期发展基地,50%的婚姻登记处建立新婚夫妇学校或提供婚姻家庭辅导、婚育健康及育儿知识宣传服务。强化特殊困境儿童群体家庭教育支持服务,城乡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要注重建立家庭指导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或台账,及时掌握儿童家庭监护情况、成长发展状况等,为他们提供常态化的、专业化的家庭支持服务以及所需的转介服务。

《规划》提出深化家庭教育科学研究,确立“十三五”家庭教育重点研究课题,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促进家庭教育学科体系建设,推动高校在相关专业开设家庭教育课程,有条件的高校设置家庭教育相关专业。

《规划》提出加快家庭教育法制化建设,推进家庭教育立法进程,全国层面,由全国妇联、教育部协同有关部门全面启动家庭教育法的研究工作,形成立法草案,推动出台家庭教育地方性法规。

孩子成长中存在“影子爸爸”:父亲角色缺失

一个男士吹嘘:“我老婆能洗衣服,做家务,做饭,带娃,逛街,自己赚钱!”朋友回答:“像你老婆那样的,在我们那里叫寡妇。”这个最近在网上流行的段子,虽然很刻薄,却形象地描述了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的真实情况。

如今,很多家庭的育儿工作由妈妈承担了大部分,爸爸很少参与,就像影子一样。这样的爸爸被形象地称为“影子爸爸”。“影子爸爸”不仅导致了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还深刻地影响到了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的稳定。

“一个女性朋友不再联系你,一是她死了,二是她当妈了,三是她孩子上学了。”自从有了孩子,35岁的外企女白领王女士对这个戏谑的说法有了越来越深刻的领悟。

孩子小的时候,她每天晚上多次醒来给孩子喂奶把尿,先生在一旁呼呼大睡。现在孩子3岁多了,王女士感觉基本还是自己一人带娃――几乎没有自由时间,逛街、美容,闺蜜聚会,通通取消,除了上班,几乎所有时间都围着孩子转。而先生,还时不时地和朋友小聚一下,每周六上午的踢足球,更是雷打不动。像王女士先生这样没有存在感的爸爸,正成为很多家庭中一种典型的存在。调查显示,94%的受访者感觉自己身边有“影子爸爸”,其中45.1%的受访者表示,这样的“影子爸爸”很多。只有6%的受访者明确表示自己身边没有“影子爸爸”。

为何“影子爸爸”如此多?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影响和部分父亲心存依赖思想,责任感薄弱,被认为是造成“影子爸爸”盛行的最主要原因。此外,还有52.9%的受访者认为是受男人天生不会带孩子观念的影响,23.7%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当下的母亲太强大,父亲才会乐得清闲。

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看来,“影子爸爸”的流行背后有很多原因。一是传统上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影响,二是现代女性全面崛起,从收入到学历,完全不亚于男性,甚至比男性还要强大,再加上怀胎十月与孩子建立的亲密关系,使得母亲在孩子的养育上会显现出天然的优势。

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游戏,很多东西都要不断地学习,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因此不少爸爸本能地选择了回避、撤退、转移,放弃了责任。同样,很多父亲缺乏远见,他们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教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意识,以为自己只要负责挣钱养家就可以了,妻子一个人带孩子完全没有问题。他们没有意识到,父教的缺失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

父爱的缺失,孩子会最敏锐地感受到。如何才能让缺失的父教重新回归家庭?除了从家庭内部着手,全社会营造氛围,大力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家庭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是做好家庭教育立法的基础。立法是对社会问题的回应,家庭教育的立法也必须回应家庭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

家庭教育贵在让家长学会自我改变

“教要教人求真,学要学做真人”。而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显然不可能只依赖学校教育,担负言传身教责任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经各种调查早已被教育工作者确认,缺乏家庭教育已产生了严重的子女性格障碍、家庭暴力和人格扭曲等问题。

“教孩子之前先教大人”甚至一度也成了共识。在中国一些城市,有关家长学校、家庭教育的实验也如火如茶,家庭教育的全面普及上升为国家意志。

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文化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协、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城乡发展、满足家长和儿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规划》提出加快家庭教育法制化建设,推进家庭教育立法进程,试图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样放置在法律框架之下,成为强制性的教育模式。明确了相当精确的目标,着力规范了各阶段家庭教育指导和亲子活动的次数等,更对城市社区、农村社区的家庭教育到达率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一要求就目前看来实际非常之高,而且具体实施起来恐怕会遭遇非常多的难题。

应该说,即使在一线城市,家庭教育的普及都还有很多课题需要面对。首先,成年人的行为模式相对孩子更为固执,更难调整。即使在家庭教育执行较良好的深圳等地,很多家长凭借一年四次的课堂依旧难以改变什么。家长即使听课时吸收了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教育子女这一关。

其次,现有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缺乏标准,家长的反馈流于书面,缺乏具体实践和个性指导。有关家长的教育仍需深入,并琢磨出沟通方法。

而这还是在条件优越的大都会,九部门关于家庭教育的规划还要深入广大农村。很多农村地区连相对不错的学校教育都缺乏保障,更不要说针对家长开展教育工作。部分地区的家长基本在外打工,要完成家庭教育的工作任务可谓十分困难。

在中国最缺失家长教育的家庭有两大类,一是家长疲于奔命、无暇照顾孩子的贫困家庭;二是望子成龙,对孩子的成功有内心焦虑的家庭,可是他们对家庭教育的信任度最低。

所以我们不单要重视家庭教育的硬件设施和实施计划在城乡的覆盖率,更要重视教育本身的实际作用。针对家长教育效果不彰的现实,理应改革家长教育指导方法,增加实践性和家长在家庭中的责任感,让家长建立科学的家庭规则和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家庭教育首先是父母的自我教育。教育好家长,才能教育好孩子。接下来,我们要沿着家庭教育五年规划,落实落细,让孩子在未来遇到“更好的自己”。

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九部门共同印发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城乡发展、满足家长和儿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其中,要求城市与农村普遍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这一规划的出台,将引领家庭教育的新方向。

俗话说,成人在家庭,成才在学校。自古以来,我们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纵观历史,古有“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被视为垂训子孙及家庭教育典范的《颜氏家训》,近代有“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的《傅雷家书》,当代则有五花八门、品类繁多的关于家庭教育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总结。可以说,家庭的一点一滴教育、培养、规范以及耳濡目染的熏陶,便是对孩子成人的塑造过程。家庭教育搞得好,孩子就行端人正,社会就风清气正,国家就魂强根正。

孩子的教育指导篇8

 

一、亲子活动的目标和特点

亲子教育,是根据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由孩子及其父母或其他看护者共同参与的一项具有指导性、互动性的活动。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带领孩子及其家长开展有针对性的亲子活动,对家长进行现场指导,普及科学的早期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孩子积极主动地发展。亲子教育具有现场示范性、指导性与实践性,能使家长在活动中接受科学育儿知识和技能基本培训,是当前家长学习科学育儿的重要途径。活动形式可以是集体的,也可以是分散的。亲子教育核心目标是指导家长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以科学的方法实施早期教育,进而促进婴幼儿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发展和提高,为后续的教育以及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亲子教育的主要特点为:以教师、幼儿、家长的互动为基础,以游戏为基本内容,体现多主体参与、多向互动、家园一致、课程具有开放性。在亲子活动中,教师以其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影响家长,家长也以所获得的有针对性的育儿经验影响教师。

二、亲子教育应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

(一)教育的适宜性和适度性

亲子教育的课程和活动必须遵循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亲子活动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对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和发展的可能性的深刻了解上。活动目标的确立必须以婴幼儿“最近发展区”为基础,婴幼儿在教师和成人的指导、帮助下完成活动任务,表现出更高的智力发展水平,获得“原则上为新的东西”,真正建立起教学与幼儿发展之间的桥梁。同时兼顾孩子群体的水平和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

(二)寓教于乐

亲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婴幼儿好奇、好动、好游戏、好户外的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内容和形式,以充满“情趣”、能够吸引孩子的游戏活动为基础,附以小故事、小歌舞;注重动静交替,集体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同一个活动以变化的形式和内容进行适当重复,满足孩子喜欢新鲜的心理特点,在游戏和活动中达到促进孩子发展的目的。免费论文参考网。

(三)教育的指导性和示范性

家长和看护者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亲子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教会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教师在活动中要特别关注成人的学习和状态,通过指导他们与孩子共同游戏,传播科学育儿的观念和方法,体验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提高他们的育儿水平和能力。活动中既要对家长进行现场指导,又要对家长提出育儿方向,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

(四)教育的互动性

多元主体性决定了亲子活动的多向互动性,其中不仅有师幼间、亲子间、教师与家长间的积极交流、互动,同时还有幼儿间的同伴互动。亲子教育要充分挖掘集体活动的价值,通过孩子、家长和老师的多向互动,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合作意识,同步提高幼儿的情商和智商,为孩子以后的生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家长将自己丰富的育儿经验和成功经验相互分享,并将其中好的做法引入到亲子教育过程中。

(五)循序渐进

亲子教育活动中,由于孩子能力处于尚待发展的状态,活动中不能独立完成的部分比较多,需要由教师引导学习。免费论文参考网。随着幼儿相应能力的发展和加强,教师就会与幼儿分担责任,最后,当幼儿已经获得相应的能力,能够独立解决活动任务时,教师就会撤走支持,让幼儿承担起全部责任。此时,也就标志着幼儿跨过了“最近发展区”,达到了新的发展起点,同时也就有了新的“最近发展区”,而新的“最近发展区”自然意味着新的师幼互动的开始。通过一次次这样的师幼互动,幼儿就会从中获得更为高级心智功能的发展。

(六)教育的开放性

亲子教育活动提供了幼儿、教师、家长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环境和氛围,课程内容广阔,活动形式开放。亲子活动中,组织者不仅在有限的时间里,对家长进行必要的讲解示范,同时还将活动的指导性向家庭延伸,如每次活动后对家长提出回家应继续完成的任务,使亲子活动向家庭延伸,鼓励家长举一反三,创造更多更好的经验和方法。亲子活动的内容之所以广阔,是它根据家长的需要、阶段教学的需要以及幼儿成长中典型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亲子活动的方式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根据季节安排在室内或户外,使活动的趣味性更强,形式更加多样,如生动有趣的亲子调查活动、亲子探究活动、亲子制作活动、亲子展示活动、亲子郊游活动等。

(七)全面教育性

亲子活动的目的最终要落实到幼儿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上,因此,其目标应是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所以,亲子活动从内容到方式等各方面都应为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服务。

(八)共同参与性

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研究发现,父亲和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其心理的影响是不同的,父亲对于孩子形成勇敢、自信、果断的个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母亲对于孩子形成稳定、温顺、合作的个性起到更为明显的推动作用。免费论文参考网。父亲以男性自身特有的优势弥补了母亲教育上的不足。在英国、法国、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社会和家庭都非常重视亲子教育,强调父亲应该在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过程中付出更多的爱。但是,在我国亲子教育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和孩子一起参加活动的几乎全是母亲,很少有父亲参加,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现状。父亲作为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示范者和教育者之一,应该以积极的、负责任的态度,为孩子创设一个最优的成长环境。所以,我们要积极倡导和鼓励父亲与母亲共同参与亲子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普及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推广科学的教育方法,让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亲子教育活动更是一种教会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的教育活动,还需要家长以正确的心态参与其中,而不是把孩子全权委托给亲子园的教师。家长应热情参与活动,以亲情鼓励孩子勇敢、自信地与教师合作、与同伴交往。活动中家长应积极协助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孩子,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但要避免包办代替,应当把学习、锻炼、完成任务的机会留给孩子,要正视和尊重孩子间的个体差异,不要在孩子面前做横向比较。

三、亲子教育中要提高教师开展创作性绘画活动的素质

孩子的教育指导篇9

对各个年龄段孩子的成长发展,《意见》给出了明确的建议指导:学龄前儿童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培养孩子健康体魄、良好生活习惯和品德行为,让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小学生家长要督促孩子坚持体育锻炼,增长自我保护知识和基本自救技能,鼓励参与劳动,养成良好生活自理习惯和学习习惯,引导孩子学会感恩父母、诚实为人、诚实做事。中学生家长要对孩子开展性别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孩子的积极学习态度,与学校配合减轻孩子过重学业负担,指导孩子学会自主选择。切实消除学校减负、家长增负,不问兴趣、盲目报班,不做“虎妈”“狼爸”。

孩子的教育指导篇10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4-016-03

儿童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孩子成长的必要环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良好人格的形成发展需要学校教师的教育、家长的引导和在社会中的实践。学校与家庭是儿童接受教育的两大主要场所,需要教师与家长双方的协调配合,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力量,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笔者的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是典型的“三结合”地带,学生群体与家长群体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2004年学校开展了《家长教育心理与行为方式研究》的课题研究,对各类型家长的教育心理进行了一些调查与研究,分析了他们的教育行为与心理状态的联系,以指导家长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研究发现,家长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

为了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及其二者的联系,根据实际情况,2005年9月学校提出了“亲子心理课堂”这一设想,把家长请入学生的心理课堂,也把学生请入家长的心理课堂,通过亲子互动等多种形式把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课堂结合起来。亲子心理教育的独特与创新之处,就是把家长教育、家庭教育指导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为一体,在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又完善了家庭教育的指导体系,更满足了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的需求。

一、“亲子心理课堂”实施情况

(一)实验对象

由于处于初步的研究阶段,暂时选择四~六年级进行研究。

(二)课堂主题的选择

亲子心理课堂,是要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指导结合起来。课堂内容的设计上既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同时又要进行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因此,亲子心理课堂的教学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选择:一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本中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设计;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班级实际与家庭教育特点来确定。

1.围绕《心理健康教育》课本内容确定

每个年级每个学期都有一册《心理健康教育》课本,每册有十节课的内容,这些内容具有系统性与连续性。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中的某个教育序列或某一课内容设计成亲子心理课堂的模式来上。例如,五年级上册有一个教育序列是“教会孩子与父母沟通”,我们据此设计了《爸爸妈妈,让我们彼此理解》这个亲子心理课堂主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营造坦诚、和谐、开放的活动氛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误解,掌握正确的沟通方法,能够向父母释放自己的心情,善于表达感情。同时也指导家长注意和孩子的沟通方法,理解孩子的感受,多听听孩子的心声,以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

2.结合家长与学生实际确定主题

结合实际确定亲子心理课堂的主题,就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与家长的教育能力特点,或是根据学生或家长存在的普遍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家长教育能力的主题。例如,四年级的一个主题《该不该让孩子做家务》,既结合了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也反映了这个年级许多家长不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现象。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也引导家长明白劳动能力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同时指导家长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再比如,根据高年级学生青春初期的心理表现,以及有些家长不懂得孩子的青春期心理引导,我们在高年级开展了《女生对妈妈说》和《男生对爸爸说》这两个青春初期亲子心理课堂主题,让家长和孩子了解青春初期各种心理和行为的表现及特点,指导孩子进行健康的异往,也指导家长正确帮助孩子解决青春初期的各种困惑。

3.课堂主题的灵活运用

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具有个体差异性。因此,在确定亲子心理课堂的教学主题上,我们也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灵活运用,根据自己班的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主题。例如,《该不该让孩子做家务》这个主题是为四年级而设计的,假如五年级某个班也存在相似的班级特点,那么也可以把这一主题内容放到五年级去上。因此,我们在实施中设计了15个亲子心理课堂教学主题,供四~六年级的班级选择使用。具体主题见下表。

(三)课堂关键在于亲子互动引导

在心理课堂中,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说出心里话,才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加以引导。而在亲子心理课堂中,由于家长与学生在一起,学生或家长有可能会有所顾忌而不能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因此,如何打消学生与家长的顾虑,在课堂上表达真情实感以增进亲子间的互动,是提高亲子心理课堂效果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与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外,还要具备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

例如,在高年级《孝顺》这一课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讲讲自己在孝顺父母方面做得怎样,也请家长评价一下孩子在这方面的表现。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与家长都不太愿意发言。教师这时适当指出积极的交流有助于加深亲子间的了解,改善彼此的关系。随后家长与学生逐渐活跃起来,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课堂效果非常好,部分学生与家长在课堂上就流下了眼泪,甚至是抱头痛哭。这良好的效果少不了教师的巧妙引导。

(四)亲子心理课堂的延伸

在开展亲子心理课堂模式的尝试中,学生和家长在教师的引导下面对面交流,的确对改善亲子关系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课堂中,教师除了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外,还把家庭教育指导渗透其中,让家长知道应该怎样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引导。但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有些时候并不适合让家长与学生直接沟通,特别是就孩子的某些问题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时,不应该让孩子参与。但这种指导又是必须的。考虑到这些,我们为亲子心理课堂延伸了小组指导与专题指导两种形式。

1.小组指导

小组指导是在亲子心理课堂结束后,就少部分家长在儿童心理发展或家庭教育方面的某些问题进行指导,解决家长的困惑。例如,在四年级《该不该让孩子做家务》这节课后,有几个家长提出了一些问题,于是教师在家长自愿参与的原则下,邀请了部分家长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小组指导。这些家长中,多数都是平时不让孩子做家务,只是不断地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先让家长讲讲自己的想法,然后引导家长了解儿童时期对人的生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从心理学的角度让家长了解动手能力与动脑能力协调发展的关系,引导家长要多让孩子参与必要的家务劳动。

2.专题指导

专题指导主要是根据学生或家长中的某个普遍问题或现象,以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家庭教育指导为内容的专题讲座。一般以年级为单位,围绕该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或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问题,指导家长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专题指导一般是在相应的亲子心理课堂之后,一般模式是“家长代表发言――教师(专家)作报告――解答家长提问――实践体验”。

例如,四年级有一节课是《孩子,你为什么无动于衷》,内容是探讨现在比较多的一种现象:孩子与父母的感情冷淡,妈妈病倒在床上没有做饭,孩子却埋怨。我们把整个年级的家长集中起来,旁听其中一个班的亲子心理课。课堂结束后,针对家长与孩子感情疏离这一专题,对家长进行专门指导。指导过程中先请一位家长讲述自己与分开八年的女儿的亲情故事,再由教师作报告,谈谈一些学生与父母感情冷漠的原因,让家长知道加强与孩子的接触,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对维系亲子感情是多么的重要。家长们听得很认真,不少还在做笔记。在解答家长的提问阶段,一个又一个问题充分说明家长对亲情问题非常重视。最后,我们提出要求,让家长根据这次学习,回家注意加强与孩子沟通,改善亲子关系,促进亲子感情健康发展,并写体会交回学校。根据后来的了解,那些经常忙于工作而缺少与孩子沟通的家长,大都开始注意想方设法与孩子一起玩,尽量抽时间听孩子说话,了解孩子的内心,从而改善了亲子关系,促进了亲子感情的正常发展。

(五)加强课后效果的跟踪巩固

亲子心理课堂,对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家长的学习与家庭教育指导仅靠一节课是不能完成的。心理课堂之后,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否得到改善,家长是否按照教师的指导来做,效果如何,这在课堂上是不可能知道的。因此,我们除了做好课堂上的指导,还加强课后的效果跟踪,巩固教育效果。

例如,在《孝顺》这节课后,教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每天至少做一件自己认为最能体现对长辈孝顺的事情。作业是布置了,但学生有没有做到?家长对孩子所做的事情感受如何呢?为做好这个跟踪,教师设计了反馈表,要求学生把每天所做的事情、自己的感想、家长的评价等内容记录下来,两个星期后交回。这样,教师就能准确了解学生的实施情况,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再作相应的个别指导了。

“亲子心理课堂”系列活动的开展,对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指导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因为我们正是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根据家长的教育实际和需要来开展这些活动的。学生家长虽然在子女教育上存在一些问题,但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念得以改变,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再通过一些活动让家长掌握教育方法,就能使学生得以健康成长。

二、具体作用与存在的问题

(一)巩固成效

一是家长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通过亲子心理课堂系列校本课程的实施,学生家长在教育观念上有了明显的更新,对孩子教育问题越来越关注,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的家长大幅度减少。家长与教师的沟通有了进一步的加强,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咨询家庭教育的家长也越来越多。

二是家长家庭教育能力得到提高。根据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看,家长对儿童心理方面的知识逐渐丰富,家庭教育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以前存在粗暴教育的现象有一定程度的减少。许多家长都能按照教师教的方法,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采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

三是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亲子心理课堂的开设,最大的特点是学生与家长的面对面交流沟通,所以,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明显改善。以往的心理咨询中,许多个案问题都是亲子间的矛盾,而这些问题大都是亲子间缺少沟通而造成的误会而已。现在这方面的问题减少了很多,说明有效的亲子沟通加强了亲子间的相互理解,减少了许多误会。以前,我们所作的调查显示,每天能保持和孩子说话达半个小时的家长只有30%左右。而根据最近的调查显示已达到50%以上。

四是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得到了正确的引导。通过亲子心理课堂,学生的一些行为在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下得到及时有效的引导。例如,有个别学习优秀的学生本来没有经受过什么大的挫折,挫折承受力比较差,小小的挫折都会有明显的过分情绪或失常行为表现,这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通过《挫折,你经受得起吗》这一课堂,教师加强了对学生的挫折教育,而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也进行类似的情境挫折教育,有效地让这些学生认识成功中的挫折因素,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

(二)把脉实施中的问题

孩子的教育指导篇11

1.家长要明确教育孩子的态度。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启发者,是教育的实施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他们看在眼里,想在心里。父母的言行、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

2.教育孩子的教育态度上,不要过于苛刻。有的家长要是孩子稍有不慎就对孩子进行打骂等行为,也有些家长过分百依百顺,要知道过分的溺爱,只能使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想要教育好孩子,就得避免这两种情况的发生。3.家长也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一切好办了,只关心孩子学了多少知识,对孩子的行为表现不闻不问,却忘了孩子的行为表现直接影响着以后的生活习惯。因此,家长的正确教育对孩子起着重大的作用,且被忽视着。

二、家长对教育孩子的投入

现今社会家长教育孩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投入很大的时间在孩子身上,时刻约束着他们,让他们喘不过气来;另一种是根本不管孩子,投入的时间极少,让他们缺乏安全感。然而,结果说明过分的投入和莫不关心都不是教育孩子的最好途径,懂得适当的投入方可有实效性。

1.投入要有目的。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着急。整个过程要有节奏成才的时间。

2.投入要充实,不能盲目。家长对孩子的投入是责任义务,一心一意为孩子花费时间和精力。这些问题都是家长要考虑的,成功的教育告诉我们投入精力要有把握,提高质量,同时也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父母的知识多少,孩子就从中吸取多少。提高自身的价值让孩子学到更渊博的知识。

三、家庭教育指导的因素

家庭教育指导注重科学化,坚持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宗旨。家庭教育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符合每个年龄段孩子的需求,关心孩子的合法权益,促进孩子自然发展、全面发展。重视发挥父母在指导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提高自身修养,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1.0~3岁年龄段的家庭教育指导。这个年龄段是神经系统结构发展的重要时期。语言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原则是逐步建立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相依关系阶段。

2.4~6岁年龄段的家庭教育指导。这个年龄段是幼儿身心快速发展时期。具体表现在:身高、体重、肢体方面。这期间幼儿开始表现出一定的兴趣、爱好、脾气等个性化的方面。幼儿期间的家庭教育指导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积极为幼儿创造与同伴交流的机会,丰富幼儿知识。自信心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一个缺乏自信的人,便缺乏各种能力上的主动积极性,而主动积极性刺激人的各种感官与综合能力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孩子的教育指导篇1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家校联系的重要性。良好的家校沟通,对学生的教育意义重大。因此,学校要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目前最重要的是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端正家长的教育思想,提高家长素质,帮助家长走出几个教育误区。

一、重智育轻学生的全面发展

家长的教育观点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子女的期望,进而影响到家庭教育内容好方法的选择、家长教育子女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等等。家长的教育思想和社会的需要息息相关。由于社会对知识的尊重,加之我国几千年来“惟有读书高”的传统思想的影响,滋长了家长“智育第一”的错误认识,导致了家庭教育中“惟智化”倾向的出现。今天的中学生是明天国家建设的主人,是跨世纪的一代。家长不能把子女当作自己的私人财产和隶属物,而要站在人民、国家大局的立场上来考虑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除了要求年轻一代熟练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有才无德”的人难以在今后的社会中立足。反过来,一个人思想素质的提高,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健康体魄的练就,又会极大地促进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好掌握。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那就很难成就一番事业。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成才的过程中,要培养他们成“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重学校教育轻家庭教育

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综合工程。但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家长有“教养分工”思想,把孩子的教育责任完全推给学校、推给老师,不知或不愿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认为把孩子送入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孰不知学校教育并不能代替家庭教育,成功的学校教育必须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长期的、常任的、全方位的教育者。孩子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心理品质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大多受家庭生活的潜移默化。如果家庭教育跟不上,即便是最好的学校教育,其作用也会被抵消或削弱。

三、重向学生投资轻家长素质提高

家长素质一方面指家长本人所应具备的素质(如文化水平、品德修养、健康状况等),另一方面指家长培养、教育子女所应具备的素质(营养、保健、家庭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知识)。目前我国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有相当的比例,家长关于教育学、心理学、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就更贫乏了。家长的素质既然如此,教育观念就难免会出现问题。因此,不少父母的高望与自身的低素质之间的矛盾,造成他们教育子女时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一提及教育投入,他们舍得花钱为子女买钢琴,购电脑,请家教,进辅导班。在孩子出生甚至未出生时就为其制定了奋斗目标,并照此目标对孩子进行教育,根本不考虑是否适合孩子或孩子是否感兴趣,因而常违背孩子的愿望,强迫其学习,陷入“定向教育”的误区。当孩子达不到要求时,便产生“恨铁不成钢”的失落感,从而走向教育的另一个极端。或粗暴地对待孩子,或放任不管。与其这样,不如从孩子的教育投入(包括财力、人力、物力)中分出一部分来,购买一些和家教有关的书刊,用于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提高家长的素质,一方面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家长勤于学习的行为本身也会对孩子产生无穷的榜样力量。

四、重生活照顾轻养成教育

目前许多家长往往重视智能教育,认为只要孩子聪明伶俐,又肯好好学习,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为达到此目的,他们忽视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以及文明礼仪等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了让孩子能学习好,不少家长可以大包大揽一切家务,把孩子培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这样做,实际上剥夺了孩子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获得信息、加工信息、锻炼思维的好机会,把孩子培养成了“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致使孩子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能也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和提高。家庭教育应把德育放在首位,重视孩子的品德修养和文明礼仪的教育。重视孩子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培养。重视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和独立意识的培养。解放他们的头脑和手脚,养成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自觉实践、独立思考、主动获取知识信息的行为习惯,促进孩子学习方法的改进和学习成绩的提高,使其终身受益。

五、重批评指责轻鼓励引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