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的现代工艺合集12篇

时间:2023-12-09 17:29:14

陶瓷的现代工艺

陶瓷的现代工艺篇1

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物质条件也随之丰富,人们不再满足于单调的文化产品,而更多的是追求艺术,追求个性,追求文化品位。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现代陶瓷产品应运而生,成为了适应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陶瓷工艺中,体现文化价值是我们追求的理念。

1陶瓷在现代环境艺术中应用优点

1.1陶瓷的产品特性

陶瓷产品具有防雨、耐高温,使用周期长,可存放时间长且不变质等特点。陶瓷产品易生产,通常选用黏土和矿石材料,生产资料丰富,经济成本低。产品的原料提取对自然环境危害小,是一种低碳生态,符合国家检测标准的新型环保材料,资源可再生利用,产品稳定性高。

1.2陶瓷的文化属性

陶瓷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工艺,具有其内在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内涵。现代环境越来越重视环境同视文化建设相结合的理念,陶瓷文化成为首选元素。同时,陶瓷产品本身具有语言特征,在生产设计中要注意发掘其内在文化价值。

2传统陶瓷工艺与现代环境艺术结合分析

2.1釉料釉色

陶瓷从最原始的无釉素陶瓷形态,到彩釉和彩瓷,釉样和釉配方一直在完善和改进。釉色的多样性是中国陶瓷种类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探究过程和结果包含了人类文明的结晶。陶瓷生产环节中,尽管釉料配方存在缺失,有些釉料找不到或资源枯竭,但经过现代陶瓷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这些难点都已被攻克。釉料种类繁多,在技术上都可以复制,只有极少数因配方丢失或釉料丢失而无法复制。近年来,陶瓷创造了新的釉色品种。如陶瓷表面上釉的方法,增强了陶瓷的实用性。釉色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一直是产品开发的技术关键。现有产品仍以釉色为主,发扬传统陶瓷釉品种,不断创新发展新陶瓷产品是未来发展的趋势[1]。

2.2造型与装饰

陶瓷造型与装饰的传统文化符号在新产品的开发上具有借鉴价值,环境陶瓷造型与装饰应该回归到本土文化中来。陶器的缸、罐,瓷器的瓶、盆、碗、盘、壶,传统纹样中的缠枝纹、龙凤纹、瑞兽纹、婴戏图等,都是人们思维定式里陶瓷产品固有的文化符号。如何让这样的元素加入到现代陶瓷的生产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关键问题。而经过对陶瓷工艺的造型、色釉、风格等不断组合协调,融入本土文化元素,可提高陶瓷产品的整体设计感[2]。

2.3工艺技术

我国陶瓷文化源远流长,生产技术发展不断在现代陶瓷设计中走向成熟。如在选材、配料、坯料制作、上釉、装饰、烧窑等环节技术,这是中国传统工艺中最繁琐、最具技术性、对工人经验要求最高的工艺,现代陶瓷生产延续了前人的经验手法。现代先进的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比以前更好的技术、更先进的设备,生产效率成倍数增加,而不可忽视的是传统技术在现代陶瓷生产中仍然起着关键作用。生产工艺在现代环境艺术中,多数以陶瓷材料类型的产品为主。陶砖和瓷砖,墙壁或地板,有各种各样的元素的陶瓷。从某种程度上说,陶瓷代表了工艺技术水平。从捏塑到粘土条成型、坯料成型,再到各种模具的后续成型,再到陶瓷制品的模具制造。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现代技术已经实现了陶瓷制造全过程的自动化。

2.4文化特性

陶瓷产品的审美标准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我国传统美学哲学体现在“诗经”中。例如,运用对称美,我国历代陶瓷大多是以对称的形式制作的,尤其是板坯成型的工具形,对称代表着稳定、平衡。陶瓷文化的审美趣味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它是由陶瓷制造业的祖先在过去的一千年里形成的。陶瓷文化美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标准的具体体现,陶瓷文化以陶瓷产品作为载体呈现出来,工艺的改进要服务于陶瓷文化。

3艺术性与个性化陶瓷制品的研发

传统陶瓷工艺的发展和应用主要是文化产品、艺术产品和个性化产品,艺术性和个性为陶瓷产品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创新力和活力。它也更好的满足了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艺术性、个性化需求。艺术文化要以陶瓷工艺为主要媒介,陶瓷工艺的艺术价值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开发设计陶瓷艺术品的过程中,注重个性需要,才能研发出创新的作品。想要表达产品的艺术性和个性,必须加强在题材,造型、产品装饰等方面做出新创意和突破。

3.1艺术性陶砖与瓷砖系列

现代环境艺术中,具有个性化的艺术性陶瓷砖和瓷砖的使用量最多。陶砖比较倾向于传统,而瓷砖则更具有现代感。艺术陶瓷砖和陶瓷砖应用广泛,根据不同的需求可用于电视墙等住宅空间,门廊和墙壁等,现代餐饮空间设计通常喜欢浓厚的文化色彩,艺术陶瓷砖和陶瓷砖则更好地满足了这一点。如建筑陶瓷产品根据环境空间的布局,空间结构,可以满足现代人不同的审美需求,比如它能通过瓷砖的颜色搭配,材料的风格样式调整设计出不同的方案,适应不同角度和视觉感官的需要。它可用于景观设计、现代园林、广场、公园环境艺术当中。

3.2工艺品陈设品系列

陶瓷作为工艺品和陈设品出现,于是有实用功能的意义。人们专注生产为生活服务时,也促进了文化的创新,而产品展示是文化最直观的表现形式。早在原始社会,古人就在彩陶上作画,并在实用的基础上绘制各种图案,使陶器更加好看。东汉时期开始不断走向成熟,2000年以来,陶瓷成为中国普通人家具的主体。用艺术形式去装饰陶瓷的表现手法,是机器生产达不到的,特别是具有新颖造型和时尚装饰的现代陶瓷受到追求现代性和时尚性的人们的青睐。

3.3日用陶瓷系列

日用陶瓷作为大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给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性。与此同时,日用陶瓷的艺术性,个性化、精神性也得到了很好的普及。体现在它是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服务的。如果一个好的设计,不能做到个性化,跟随市场大流,没有自身特点,就会影响产品的价值。因此,这种日用陶瓷产品的设计和制造都是个性化的,日用陶瓷艺术性和个性的体现主要在于不断创新、研发新产品。持续引进浓郁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艺术气息、新颖的造型、时尚的现代作品,这种不断提升的艺术性和个性才是陶瓷发展真正的价值。

4结语

中国陶瓷发展历史源远流长,陶瓷工艺的生产过程总结出来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应用。陶瓷行业市场的变化,也应该引发我们的思考。陶瓷工艺要注重艺术的传承,注重发扬本民族陶瓷文化,不断以此为动力,创造属于自己特色现代陶瓷产品,并将其应用到现代环境艺术中,提升文化品位,是新历史阶段的一项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陶瓷的现代工艺篇2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与改革开放不断发展,我国逐渐进入到市场经济时代,行规界限被突破,加之人才匮乏等,使得传统陶瓷工艺的传承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虽然,我国积极颁发了相关政策,以期保护更多传统陶瓷工艺,使其能够得到良好的传承。但是市场无序竞争,很多经营者不愿意投入更多资金,使得优秀的传统陶瓷工艺趋于边缘化。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要积极对传统陶瓷工艺进行研究,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对传统陶瓷工艺的传承。

一、我国陶瓷工艺发展历程

陶器的出现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到了商州时代,已经产生了专门从事陶器生产的工种,具有职业化特点。战国时期,陶器上出现各种纹饰、花鸟等,使得陶器更具观赏性,且具备一定色泽。到了西汉时期,上釉陶器工艺日渐广泛,多种色釉也开始出现,有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即“唐三彩”[1]。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并经过焙烧后,形成多种颜色,为后续陶瓷工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瓷器是在陶器技术发展基础上而来的,商代的白陶以高岭土为原材料,烧制时,温度能够达到上千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瓷器品质。

商周时期,青釉器出现,细腻坚硬、胎色以灰白为主,烧结温度高达1100℃以上,具有较强的吸水性,但青釉器与瓷器存在一定差别。宋代时期,我国瓷器发展进入全新的阶段,在胎质、釉料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发展,且烧瓷技术达到完全成熟程度,在工艺技术基础之上,具备明确的分工,且出现了很多名窑,如景德镇窑、龙泉窑等,其中很多磁窑都是专门为皇家制作瓷器。

二、传统陶瓷工艺分析

(一)青花瓷工艺

青花瓷以其自身清丽雅致闻名,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整体上来看,青花瓷色泽相对单一,但并不单调,通过绘瓷艺人的勾勒,能够形成层次分明、粗细有致的纹饰,给人们留下美好的视觉印象[2]。青花瓷制作工艺主要通过起稿、勾线等六个步骤而成,如图1。对于青花瓷而言,要数景德镇最为出名,在元代,景德镇烧制的青花瓷已经非常精美,尤其是永乐、宣德等官窑烧制的青花瓷,青色浓艳、造型多元。发展到清代时期,康熙等几代皇帝对于瓷器非常感兴趣,并对青花瓷的质地、画面等提出相关的改进意见,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加强对景德镇瓷工工作环境的改善,鼓励瓷工积极创新,使得青花瓷的制作水准达到了一定水平。在当时社会背景下,青花瓷色泽艳丽、清新,与蓝宝石相媲美。

(二)青花玲珑瓷工艺

玲珑瓷作为陶瓷之一,具有玲珑剔透、晶莹等特点。随着传统陶瓷工艺快速发展,加上人们审美的变化,使得玲珑眼的形状也开始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米粒状发展到月牙状、圆珠状等多元化形状[3]。从釉色角度来看,玲珑眼陶瓷已经由最初的碧绿色变为红色、黄色及绿色等相互交替的五彩颜色,赋予了玲珑瓷更强的艺术表现力。青花玲珑瓷在世界陶瓷艺术领域占据重要位置,其开始于明代,建立在青花瓷陶瓷工艺基础之上,融合了镂雕工艺,使得陶瓷工艺发展更进一步。

(三)粉彩瓷工艺

粉彩瓷创烧于清代康熙年间,融合了珐琅彩制作工艺,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釉上彩。由于此类陶瓷色调淡雅、且具有独特的粉润之美,被称为粉彩。粉彩的主要原料与施彩方式都是舶来品,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在烧好的素瓷之上,以玻璃白作为底色,运用国画技法在陶器上绘制,最后通过炉火烘烧制作完成[4]。由于此类陶瓷制作工艺独特,是将玻璃白与五彩彩料有机相容,使得各类彩色发生了反应,如将原来明显的颜色变为不透明的浅色调,实现对颜色的柔和化处理,使其能够给人们一种粉润的视觉感受。

(四)颜色釉瓷工艺

颜色釉瓷素有“人造宝石”之称,光彩照人,但是“千窑难得一宝”。现代工艺中,人们主要利用现代技术进行配料和控温,以此来提高色釉质量。不仅如此,通过创新不同的烧成方式,陆续创造了上百种色釉,如羽毛花釉、凤凰衣釉等高温色釉。异彩纷呈的颜色釉的价值并不在于自身,更多的是其多元化色彩代表的艺术价值,使其能够流传至今。受到不同时期,社会背景、文化发展等因素的影响,陶瓷工艺的发展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具有时代性特点,能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背景。

三、传统陶瓷工艺的传承

传统陶瓷工艺流传千年,已经纳入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极其珍贵。但是传统依赖手工方式的制作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陶瓷工艺发展需求,且价格不菲,使其发展难度较大,仅有少部分人关注陶瓷,影响陶瓷工艺推广。对此,重视对传统陶瓷工艺的革新和传承至关重要[5]。如日本漆器传承中,利用X光技术对传统漆器原料、配方等进行分析,使得漆器生长朝着标准化、精密化方向发展,形成流水线,以此来降低生产成本,使其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变为大众性艺术品。我国对于传统陶瓷工艺的传承可以学习和借鉴这一方式,将传统陶瓷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以此来降低生产难度和成本,使得陶瓷工艺能够与人们生活相融合,实现对陶瓷艺术品的承载。

结论:根据上文所述,面对快速发展的工业时代与全球化趋势,我们面临的是多元世界文化。传统陶瓷工艺是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非常珍贵。因此我们要认清当前的形势,既要抓住机遇,也要积极迎接挑战,加强对传统陶瓷工艺的研究力度,适当增加技艺、造型及材料等方面的投入,融合现代设计理念,赋予陶瓷现代化理念,且能够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使其能够更好地走进家庭生活,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还能够推动陶瓷工艺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邓举青.浅析宜兴传统陶瓷工艺的传承与创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02):146-147.

[2]何科丁.新经济形势下景德镇传统手工艺陶瓷的复兴[J].中国陶瓷,2015,(11):88-91.

[3]王婷.中国陶瓷工艺的溯本求源之作――评《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陶瓷(续)》[J].中国出版,2015,(24):64.

陶瓷的现代工艺篇3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38-01

一、传统精神与现代意识相互消长,开拓了中国陶瓷艺术新的繁荣发展的局面

在挖掘传统陶瓷工艺和艺术精神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这表现在一些绝迹的陶瓷工艺技术失而复得,仿古陶瓷艺术品也达到很高水平。当代陶瓷艺术作者对于传统的继承,不仅仅停留在工艺技巧的层面,而重新深入理解传统精神,更注重在陶瓷艺术创作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领会和自然融人,并且继续对陶瓷艺术创作产生重要推动。当代陶瓷艺术品在传统陶瓷艺术的基础上变化发展,又在发展中开始彻底打破传统工艺品的范畴,而把陶瓷艺术品看作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

二、现代艺术观念和审美意识的融入,陶瓷艺术品的发展局面有了重大改观

现代意识和美学精神在陶瓷制作中的体现,对陶瓷的实用功能和艺术功能进行了大胆的“分化”,当代陶瓷艺术品在传统陶瓷艺术的基础上变化发展,又在发展中开始彻底打破传统工艺品的范畴,而把陶瓷艺术品看作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陶瓷作为实用品,一般来说需要大众化、生活化,带有世俗性,但对于纯粹的陶瓷艺术作品来说,则往往反其道而行之,要有独创性、特殊性、个人性。使得当代的陶瓷艺术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可以说,陶瓷艺术由传统的工艺品向纯粹的艺术品的过渡有了实质的新进展。

三、陶瓷艺术家个人艺术追求特点,使陶瓷艺术品创作出现“个人化”倾向

专业陶瓷艺术作者不再把陶瓷视为一般器物或工艺品,而视为艺术;陶瓷艺术的生产也不是简单的“制作”,而视为“创作”,他们利用现代陶瓷原料作为创作材料,竭力去体现自己的艺术观念。当他们明确地以“艺术”定位自己的陶瓷作品时,这就为陶艺的发展打开了新的极大的发展空间。现代陶瓷艺术由原先的器物或者工艺品变为纯粹的陶瓷艺术时,也就为其个人化打开了巨大的空间,抛开实用功能的约束,作者就有了广阔的自由想象的天地。

四、陶瓷艺术创作回归自然,使陶瓷艺术品创作更多展示人性

新时期,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生存环境的改变、生活方式的变化,回归自然、崇尚情趣成为一些都市人的精神追求,在这种社会心理的诸多体现方式中,就有人们对陶艺的兴趣,普通人参与“陶吧”中的陶瓷制作成为一种新时尚,如北京、上海等都市兴起陶瓷屋或日“陶吧”。专业作者的这种感受如今也让普通人有所体验,他们把陶瓷工作作为与旅游、欣赏大自然风光一样的享受,视为一种同体育锻炼一样的活动,一种同游戏一样的愉悦,一种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这个意义上,陶瓷艺术又向其本来的特性回归,陶瓷艺术更体现人性。这种意识的发展无疑会为中国陶瓷艺术的新发展开拓新的前景。

五、社会科技发展、新材料的出现引起陶瓷艺术的变化

现代陶瓷,在新材料的运用上呈现复杂的状态。一方面,是对传统原料的利用,并且对工艺更加精益求精,另一方面逐步出现一种打破常规的、走向新的“结合”的特点,陶瓷原料与其他材料如金属、塑料等高科技新材料“联姻”,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陶土、色釉为原料的单一局面,这使得陶瓷造型有了更大的可塑性,陶瓷器形因而更加千姿百态。

陶瓷的现代工艺篇4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4-0063-01

陶瓷绘画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拥有属于自己的艺术特点和艺术语言。陶瓷绘画既可以像普通绘画一样表达情感和意识,又可以表现出自身载体在材料、工艺上的独特性。陶瓷绘画从制作工艺上可以分为釉上和釉下两大类,从制作材料上可以分为粉彩、古彩、新彩、青花和釉下五彩等。

一、陶瓷绘画与陶瓷装饰的历史渊源

从陶瓷绘画和陶瓷工艺的发展历程上来说,陶瓷绘画比陶瓷装饰出现的晚。陶瓷绘画的出现是基于陶瓷装饰工艺的成熟,所以陶瓷绘画比陶瓷装饰的艺术形式高。陶瓷绘画出现在晚清时期,程门代表的皖南新安派是当时较有名气的创作流派,在陶瓷绘画上大多数采用浅绛彩陶瓷绘画,是陶瓷绘画发展的开端。在珠山八友的努力下,巩固了陶瓷绘画的发展。陶瓷绘画的发展导致陶瓷装饰在一段时间内有衰败的迹象,后来程门等人在陶瓷表面加入了艺术的手法和情趣,使其具有奇特的艺术表达效果。这就是陶瓷绘画的雏形。后来珠山八友又把陶瓷工艺融入到陶瓷绘画中,使陶瓷绘画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陶瓷绘画和陶瓷装饰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工艺水平也在不断的进步,现如今,陶瓷绘画艺术和过去相比较,在技术上已经显得十分成熟。人们不断的探索和发现新的工艺,新的材料,促进陶瓷绘画艺术的发展,但是,这也给陶瓷绘画艺术带来了负面影响,有些人为了弥补自己艺术水平上的缺点,过分的追求制作技术,认为工艺就是艺术,用一些新鲜的制作技术吸引人们的好奇心,走形式主义,还有一些人在利益的驱使下,模仿别人的作品,却不得其精髓,最终害了自己。现在的陶瓷绘画者不仅仅局限于专业人士,很多有绘画天赋和绘画兴趣的人都参与进来了。陶瓷的绘画风格、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关于对陶瓷绘画艺术性的定义也在不断更改。中国的陶瓷艺术有着千年的历史,中西文化的结合,是目前中国陶瓷绘画艺术面临的新的挑战。陶瓷装饰是审美、技术和艺术的整体表现。不仅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陶瓷发明后,人们对陶瓷的外形有了一定的要求,这就产生了陶瓷装饰技术。陶瓷装饰使陶瓷更具有欣赏性,陶瓷从诞生开始就有巨大的生命力,经历了数千的变化,在工艺上已经越来越趋近于完美。主要的变化体现在造型装饰、绘画和文字的装饰上。不管是陶器还是瓷器,都是制作者用心制作出来的,代表制作者的内心情感,表达了制作者的主观意识。

三、陶瓷绘画和陶瓷装饰的工艺

1、陶瓷绘画的工艺

(1)新石器时代彩陶绘画艺术

新石器时期的陶器上大多数选用人、鸟、虫、兽、天气、风景作为主题。

陶器的发明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起初陶器的表面没有任何装饰,随着物质的丰富,人们越来越懂得追求完美,所以陶器彩绘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最初的陶器彩绘内容主要体现了那时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有一些表达虽然很粗糙,但是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寄托。从一些出土的陶器上可以看出,那时人们的生活比较淳朴。

(2)唐代长沙窑釉下彩的工艺概况

长沙窑位于湖南省长沙北郊一带,长沙窑是在岳州窑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来到四川,为了躲避战乱,黄河流域周围的人口大量南迁,使陶瓷技术发展到湖南。低温唐三彩和青釉绿彩对长沙窑釉下彩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长沙窑釉下彩的瓷胎中含铁量较高,针对这一特点,长沙窑釉下彩使用龙窑烧制,龙窑的不仅温度上升快,冷却也十分迅速,对于长沙窑釉下彩来说,这种烧制方式可以保持成品色泽纯正,用彩陶的装饰手法,对陶瓷进行装饰后烧制。长沙窑釉下彩主要使用的颜色是褐、绿、蓝、白等,而绘画主要的工具是毛笔。科技的进步推动陶瓷业的发展,工艺的成熟使长沙窑釉下彩展现出属于自己的风彩。

(3)宋代磁州窑釉下彩工艺概况

由于宋代磁州窑釉下彩的制作原料是本地的高岭土,土中有大量的杂质,当时的工艺水平有限,导致瓷胎上经常会有孔隙出现。磁州窑釉下彩主要是用黑、白、褐三种颜色装饰的。在彩绘的时候使用彩陶和长沙窑的制作工艺,把白色的化妆土笼盖在胚体上,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提高成品的亮度,但是在烧制过程中会导致釉层的外表出现裂缝,目前看到的很多磁州窑作品都有一定程度的脱釉现象。

磁州窑一般使用匣钵装烧的方式对陶瓷进行烧制。这种烧制方式可以增加烧制的数量和成品率。烧制的温度一般在1150-1250℃左右,由于当时技术上的局限性,磁州窑釉下彩都会在烧制过程中出现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损坏,这也是陶瓷绘画发展史中的一大遗憾。

(4)元青花工艺概况

和之前的陶瓷绘画工艺相比较,元代的白瓷烧造技术更加成熟,釉子的配方也显得比较完善,由于青花工艺的材料在颜色上显得比较苍翠,所以元代的青花就带有一点水墨的味道。使青花和白釉成为中国瓷器的一种民族特色。虽然唐代也有青花陶瓷,但是从工艺上来说,元代的青花陶瓷显得更成熟。

2、陶瓷装饰的工艺

随着科技的发展,陶瓷的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都变得多种多样,除了釉上、釉下彩绘外,还出现了釉绘的新工艺。釉绘使用的材料是介于釉上彩和釉下彩之间的一种新材料。釉属于高温快烧的新工艺,具有釉上彩和釉下彩的优点,属于高科技产物。景德镇的青花艺术属于釉下彩,随着科技的发展,釉料在青白釉的基础上增加了亚光釉,无光釉等材料。使陶瓷绘画在艺术表达效果上耳目一新。而釉上彩的艺术表达效果更是多姿多彩。过去的彩绘技术在科技的推动下也重新绽放光彩。陶瓷的装饰艺术越来越多样化,这种变化促进了陶瓷业的发展。

总结:陶瓷绘画和陶瓷装饰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在创作的起点、表达手法、表达形式上都是不同的。陶瓷绘画注重作者的情感表达,用色彩和布局等表达方式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出来,陶瓷装饰是通过图案、线条突出陶瓷的美。不带有作者的主观情感。虽然两种艺术形式在表达和创作的方式上有不同之处,但是这两种方式都促进了陶瓷艺术的发展和延续。

参考文献:

[1]刘育发.陶瓷绘画与陶瓷装饰的关系探讨[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2):129.

陶瓷的现代工艺篇5

据了解,出席此次会议的专家有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周国桢,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菊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熊钢如,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景德镇市美协副主席张景辉以及全国几大窑口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会议主要讨论的内容包括:中国现、当代艺术陶瓷收藏精品制作评选标准、中国当代艺术陶瓷精品收藏现状与评选办法、当代艺术陶瓷收藏精品创作方向, 当代艺术陶瓷新材料、新工艺及奢侈品的探索,当代艺术陶瓷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国际艺术陶瓷精品与我国艺术陶瓷精品收藏市场分析,并确定“中国收藏家协会陶瓷收藏委员会现、当代艺术陶瓷收藏精品评审委员会委员。

会议上,大家就如何推进我国当代艺术陶瓷发展,弘扬祖国传统陶瓷文化,提升我国艺术陶瓷总体水平,探索当代艺术陶瓷创新,研讨当代艺术陶瓷精品收藏价值,讨论制定现、当代艺术陶瓷收藏精品标准,如何发挥我国老一代艺术陶瓷大师的作用,选拔和推出具有综合实力的新一代陶瓷艺术家和艺术大师,如何与国外杰出陶瓷艺术家及艺术陶瓷收藏精品交流,如何打造当代最具收藏价值的中国艺术陶瓷精品品牌等内容开展了研讨。

陶瓷的现代工艺篇6

由于现当代艺术瓷集观赏性、艺术性、文化性、收藏性、投资性、实用性于一体,其艺术语言的当代性和新颖性,以及在家居之中具有很好的可视性、与环境的协调性,市场前景广阔、面对的文化市场形势之好毋庸置疑。

据专家介绍:景德镇近几年现代陶艺名作的价格变化很大,将其作为长期投资的价值可见一斑:如著名陶艺家、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周国桢的动物瓷塑作品从2001年初的每件2000元左右,提高到了目前的2万元,精品更达20万元以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景德镇陶瓷学院名誉院长秦锡麟的作品也由2001年的2至3万元一件,上升到了2011年的30万元一件,精品更达50万元以上;就连一些默默无闻的陶瓷学院讲师的作品,10年里价位也翻了几倍。

“2011年当代名瓷的市场表现,可以说是2010年的一个延续。过去几年价格的涨幅,实在是过快了!当代名瓷,最近五年的涨幅,至少也有三倍!最近十年的涨幅少说也有十倍!当代陶瓷收藏家张海国如是说。

艺术陶瓷:今胜于古

当代艺术陶瓷的品位可以和玉器、书画等艺术品类相媲美。业内收藏人士认为,比起高古瓷器,当代艺术陶瓷有很多精品,工艺水平在传统基础上也有很多突破和创新,无论是在器型还是在用色和题材上,有些精品甚至更胜过古代官窑瓷器,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曾经在北京故宫待了两年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戴荣华,就曾公开表示过,现代的艺术陶瓷精品已经远远超越了古代官窑,极具收藏价值。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教授宁钢更从陶瓷工艺和创作上进行了深入浅出地分析:“传统的中国陶瓷艺术,分工极细,在景德镇许多陶瓷艺人一生只一二种工序,而瓦斯窑、电动拉坯机等新的陶瓷器械及技术的出现,使陶瓷艺术家从泥料到成型到烧制的一人操作成为可能,一件艺术品整体地由陶艺家自己通盘考虑完成,每一个部分和每一道工序都是陶艺家自我思想的体现,因此更加贴切准确地表达了陶艺家的创作灵感,这一点今胜于古。”

艺术陶瓷:仍处价值“洼地”

近年来在香港、北京、广东等地的多次当代陶瓷精品展的成功举办,以及嘉德、苏富比拍卖行开拍现当代陶瓷,为现当代瓷成为新的收藏热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了解,2005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的粉彩《三顾茅庐》瓷板画拍出了150万元的高价;2 008年在嘉德春拍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菊生的作品《豆蔻年华》拍出123.2万元高价,2009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创作的粉彩瓷板画《黄山四千仞》拍出782万元高价;2010年紫砂陶艺大师顾景舟创作的石瓢壶,在嘉德春拍上更以1232万元成交,刷新了中国当代艺术陶瓷单件成交价记录!当代艺术陶瓷成为世界“金融危机”后,投资、收藏的避风港。

那么,当代艺术陶瓷价位是否太高?是否还有升值空间呢?专家们普遍认为,虽然一些大师的作品拍出了百万元的高价,但当代景德镇艺术瓷目前价格多在几万元,一些中青年的作品甚至才几千元,个别大师的个别作品也就几十万元,相比较于古瓷、国画和油画等艺术品类来说,目前,当代艺术陶瓷仍是价值大洼地,仍具有较大的成长升值空间。

艺术陶瓷:2012年继续“涨”

如果硬要把艺术陶瓷名人名家分个三六九等的话,那么无疑像王锡良、张松茂、李菊生、周国帧、吕品昌等部级大师、资深美术教授当之无愧列为第一军团。由于市场运作“N”年,这些处于艺术陶瓷金字塔顶层的领军人物,个人品牌影响力大、艺术风格独特、在学术界或陶艺界有较高地位,市场认可度高,虽然价格相对高一些,但象往年一样,2011年第一军团的作品依然供不应求。

“这几年艺术陶瓷价格的涨幅,实在是太快了!”张海国坦言,现代瓷器的增值潜力与古陶瓷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以一位现代陶瓷大师制作的一块瓷盘为例告诉笔者:“2008年我购入的时候花了10000元,现在50000元我都不卖。懂行一些的人搞收藏,一年的回报率最少是20%!”

陶瓷的现代工艺篇7

现代设计融会贯通,陶瓷艺术也渐渐渗透其中,我们来讨论一下江西陶瓷艺术在现代产品设计的装饰艺术和生活陶瓷中的应用。

江西陶瓷艺术的装饰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产品装饰,可以从工艺与纹样多方面出发,为产品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陶瓷艺术中,人们追求具有欣赏价值的陶瓷而创造了丰富多样的陶瓷装饰工艺与装饰纹样。

1.江西陶瓷艺术的装饰工艺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精巧的装饰工艺为产品增添了视觉印象分,这也是陶瓷艺术吸引众多眼球的原因之一。江西陶瓷的装饰工艺方法繁多。贴花装饰――是陶瓷装饰工艺在现代产品设计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装饰方法。贴花装饰有多种表现方式,有黏贴法和水移画装饰等,在现代产品设计中,主要用作器物的表面装饰,现在的一些中低档家具多用此种装饰方法。相对于上面说的基于平面的装饰方法,古时的陶瓷工艺者又创造了立体式的装饰工艺――镂孔装饰,亦称“透雕”。如市场上盛行一款青花瓷灯,就有用到镂孔的装饰工艺,把表现的花纹通过镂孔展现给用户,打开台灯后,镂空的花纹空隙因疏密程度若隐若现,让用户有了新的视觉体验。

陶瓷的装饰工艺从人们的生活角度出发考量,根据生活的水准或是精神追求衍生了多样的装饰工艺,这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开创了积极的设计方式。

2.江西陶瓷艺术的装饰方法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陶瓷装饰纹样,可分为几何纹样、植物纹样和动物纹样等。如今,几何纹样渐渐地退出了装饰的主体地位,常作为辅助纹样出现,比如回纹,有横竖短线折绕形成的回环状花纹图案,这样的图案常用作贴边瓷砖,还有表链的装饰图案等。植物纹样与动物纹样,都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中国元素,在陶瓷装饰中占据着主体地位。植物纹样的应用极广,丹麦陶瓷艺术家就创作了一套平边唐草手绘瓷盘,根据植物的卷曲形状变形,制造出连绵的波卷样式,创造出有规则的唐草图案。而动物纹样,由于古时人们信奉神灵,喜爱用神兽为祈祷,做消灾解难之用,于是开创出了多种吉祥如意的龙凤图腾,麒麟祥瑞等,根据神兽的代表意义,现代的设计师们常将其作为家具的装饰纹样运用其中。

江西陶瓷艺术在生活陶瓷中的应用

生活陶瓷产品的多样化、情感化设计发展逐渐变得非常重要,此时,设计和美学就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江西陶瓷艺术在生活陶瓷的应用,大致表现在厨房陶瓷产品和卫浴陶瓷产品上。

1.江西陶瓷艺术在厨房陶瓷产品中的应用

陶瓷因其色白质坚、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无异味,而被广泛应用于厨房之中。厨房用陶瓷产品可分为餐具、杯具以及20世纪末日本公司研发的陶瓷刀具几类。

在餐具设计中,除基本的尺寸造型外,最吸引消费者的就是它的花纹设计。在这点上,江西陶瓷有着先天优势,青花、釉里红、粉彩、釉下五彩等釉彩装饰,勾勒出卷草花鸟等纹样,或清新脱俗,或雍容华贵。而在杯具设计中,江西陶瓷艺术仍能给予设计灵感,右图中,孔雀的尾羽就运用了贴花的陶瓷工艺,从平面转为立体,栩栩如生。陶瓷刀具更多的是运用了陶瓷本身的特点,研发者通过现代科技配比得到硬度比钢多50%的现代陶瓷,然后根据人机工程等原理,设计出锐利而不易磨损的陶瓷刀具。

2.江西陶瓷艺术在卫浴陶瓷产品中的应用

在卫浴产品中,陶瓷因其易于清洗、洁白干净,被应用在洁具中。卫浴产品的陶瓷相比于厨房陶瓷,结构致密、强度更大。

现代卫浴更注重极简设计,独特的造型、简单的色彩搭配,凸显出简洁、清爽、利落的视觉享受。设计者往往选择在产品表面点缀一些花纹,使其看起来更优雅高贵。台上盆洁白的表面勾勒一些线条简单优美的卷草纹饰。纹饰线条卷曲多变,叶脉翻滚灵动,给人生机勃勃的感受。但仍有一些洁具,与简约风格不同,曲线优美、腰线纤细,采取极致华丽、雍容大气的纹样设计,适用于高端酒店的装修。这两种产品将天时地气、材美工巧的陶瓷艺术扬长避短,融入卫浴产品设计之中。事实上,设计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环境,可以采取不同的纹饰工艺,或稍加点缀,赋予亮点;或充分结合,放大优点,形成了不同风格的产品。

结语

陶瓷艺术文化悠久,内涵丰富。现代产品设计中的陶瓷元素,包含了人们对文化的传承,还有对陶瓷艺术发扬光大的热切期盼。同样,盲目添加陶瓷元素标榜美学,或是完全否定陶瓷追捧结构,也不是陶瓷艺术与产品设计融合的未来。在陶瓷艺术上,设计师们应秉持着客观与向上的态度,在陶瓷艺术中寻求美的元素,或是古时陶瓷艺术家们创造的思维与方法,让陶瓷艺术真正的贯穿在现代产品设计乃至现代设计中。

陶瓷的现代工艺篇8

(1)当代陶瓷艺术是传统陶瓷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当代陶瓷艺术创作早已突破传统陶瓷艺术的界限,在艺术创新的基础上,以实用为设计目的,用来反映现今时代与社会现实。正是由于当今现实文化的发展,使得一些文化艺术的观念慢慢渗透,这些都与陶瓷艺术创作的发展息息相关。当代陶瓷艺术突破传统陶瓷框架的束缚,将之前较为单一的陶瓷艺术手段和艺术模式进行了相应的改变,超越传统,融合了这个时代所特有的创新手法。例如,创新的工艺技法、意象派图画、抽象派视觉语言,并且重视不同的配色和选料,这些手段的契合促进了一种潜意识形态的陶瓷艺术潮流的诞生。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同时,当代陶瓷艺术创作不仅大胆吸收外来文化。例如,一些现代西方文化对其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再加上东方文化的底蕴不断滋养,使得当代陶瓷艺术家有了不断试验、不断完善、不断改进,从而完成一件特别的艺术品的底气。这种通过不断努力来达成特别艺术效果的过程也体现出了当代陶瓷艺术家的全新创作理念和审美情绪。

(2)当代陶瓷艺术与传统陶瓷艺术的差异

当代陶瓷艺术的创作是一个完整艺术形态的创造性审美活动,其创作观念的差异与表达方式的区别是当代陶瓷艺术与传统陶瓷艺术最大的差异。正因为在艺术界,无论何种艺术品的诞生都需要其体现整个时代的精神。因此,当代陶瓷艺术通过体现当代这个时代现实的开放性思维和综合交叉的多向思维方式,从而赋予了自身更加强烈的个性追求与现实迫切需要。从这一点上来说,当代陶瓷艺术相较于传统陶瓷艺术对于艺术表现力方面显得更为重视,尤其是注重当代艺术的现实表现力、对现实心灵的揭示能力以及当今现实社会精神的感染力和思维创造力。

1.2科技与当代陶瓷艺术创作

在陶瓷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工艺是十分重要的。既然陶瓷艺术是取之自然造福人类的艺术,而在陶瓷艺术成品成型的过程中需要人类的手工实践活动进行磨合,这种手段称为“工艺”。只有技术水平有保障的、运用高新科学技术的、能够运用理性判断得到大家认可的工艺,才是真正能够符合当代审美、合乎目的性、具有实用价值的合理有效的科技工艺。从工艺方面来说,当代陶瓷艺术使用大自然所给予人类的泥和火进行锻造和揉捻。原本形态各异的、柔软的泥土,在艺术家的巧手惠心之下进行精心的雕琢之后,放入炉火之中进行烧制,才能够变成满含陶瓷艺术家心血的艺术品。这种艺术品不仅富有情感,而且能够给人们带来视觉的冲击和愉悦的享受。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学理论和数字技术在陶瓷的制造过程中被大量的使用。这种高科技手法的使用加速了当代陶瓷艺术创作的发展,也开拓了当代陶瓷艺术的新视野。

(1)数学理论在当代陶瓷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一些陶瓷艺术品创作者通过运用数学理念对陶瓷艺术进行了完美的诠释。例如,日本京瓷公司所开发出来的高科技陶瓷刀,完美地运用了陶瓷的耐腐蚀度高、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使得这种产品的性能远超一般的金属刀片。而在艺术作品方面,将陶瓷这种原料做成三角锥或者圆锥等几何拼接的图案进行镂空的加工和雕琢,让这种材料的材质得以完美地展现。或者只是将陶瓷做成立方体,之后再进行加减法的切割工艺,显得十分整洁和干练。或者是加工成圆形和弧形之后再进行相应的组合,使之曲线分明,简单明快,充满欣喜的律动感。再或者使用更加高科技的工艺让陶瓷的表面产生扭曲的质感,采用数学曲线的理论,充满趣味性的将陶瓷延展成为一个曲面,让陶瓷那种脆生生的质感与数学曲线的柔美进行完美的结合,并且在烧制的过程中注意高科技的时间控制,让陶瓷工艺品的性能更加良好和完善。

(2)数字技术在陶瓷图案制作中的应用

除去其他的光环,陶瓷艺术还可以称为是绘画和雕塑相加的艺术。在这种艺术形式之中,绘画是指陶瓷的图案制作方面。既然是二者相加的艺术,那么图案所能够展现出的陶瓷艺术魅力自然也不必多言。在传统意义上来说,陶瓷艺术品的诞生可以分为两半。第一半人为因素的控制,另一半是指陶瓷工艺品在进窑烧制过程中是无法预测的,因为烧制高温的缘故而脱离了人类的束缚范围,导致烧制结果无法控制。为了减少在烧制过程中的损失,以及工艺品图案经过高温之后变色的不可抑制性,数字技术就应运而生,被应用于陶瓷的图案之作过程中。传统釉料需要高温窑变形成最终的颜色。因此,难以直接地进行图案设计,尤其是当代一些科技图案或者一些抽象的图案印到瓷器上就有很大的难度。可以通过借助现代数字技术的方法,利用数字技术辅助设计陶瓷图案。最常用的方法是热转印技术,即在计算机里设计图案,这种图案是由一些十分精密的数学图案构成的,其细腻程度远非人工绘画所能达到的。然后再使用喷墨打印机进行处理,最终采取热传因技术印制到陶瓷工艺品表面。这样有利于保持图案的色泽和光鲜度。

陶瓷的现代工艺篇9

江西陶瓷艺术在生活陶瓷中的应用

生活陶瓷产品的多样化、情感化设计发展逐渐变得非常重要,此时,设计和美学就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江西陶瓷艺术在生活陶瓷的应用,大致表现在厨房陶瓷产品和卫浴陶瓷产品上。1.江西陶瓷艺术在厨房陶瓷产品中的应用陶瓷因其色白质坚、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无异味,而被广泛应用于厨房之中。厨房用陶瓷产品可分为餐具、杯具以及20世纪末日本公司研发的陶瓷刀具几类。在餐具设计中,除基本的尺寸造型外,最吸引消费者的就是它的花纹设计。在这点上,江西陶瓷有着先天优势,青花、釉里红、粉彩、釉下五彩等釉彩装饰,勾勒出卷草花鸟等纹样,或清新脱俗,或雍容华贵。而在杯具设计中,江西陶瓷艺术仍能给予设计灵感,右图中,孔雀的尾羽就运用了贴花的陶瓷工艺,从平面转为立体,栩栩如生。陶瓷刀具更多的是运用了陶瓷本身的特点,研发者通过现代科技配比得到硬度比钢多50%的现代陶瓷,然后根据人机工程等原理,设计出锐利而不易磨损的陶瓷刀具。2.江西陶瓷艺术在卫浴陶瓷产品中的应用在卫浴产品中,陶瓷因其易于清洗、洁白干净,被应用在洁具中。卫浴产品的陶瓷相比于厨房陶瓷,结构致密、强度更大。现代卫浴更注重极简设计,独特的造型、简单的色彩搭配,凸显出简洁、清爽、利落的视觉享受。设计者往往选择在产品表面点缀一些花纹,使其看起来更优雅高贵。台上盆洁白的表面勾勒一些线条简单优美的卷草纹饰。纹饰线条卷曲多变,叶脉翻滚灵动,给人生机勃勃的感受。但仍有一些洁具,与简约风格不同,曲线优美、腰线纤细,采取极致华丽、雍容大气的纹样设计,适用于高端酒店的装修。这两种产品将天时地气、材美工巧的陶瓷艺术扬长避短,融入卫浴产品设计之中。事实上,设计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环境,可以采取不同的纹饰工艺,或稍加点缀,赋予亮点;或充分结合,放大优点,形成了不同风格的产品。

陶瓷的现代工艺篇10

一、新时代陶瓷艺术发展中文化自信现状分析

1.1创作方法的西方化

在当代陶瓷艺术的创作过程中,传统创作方法被摒弃,反而是西方创作方法大受青睐,创作方法的西方化发展趋势极为明显。这是因为在西方文化艺术以及历史条件的影响下,当前陶瓷艺术人才培养沿用的是西方美术训练体系,陶瓷人才所接触的主要是西方陶瓷创作方法。在这种情况下,青年陶瓷艺术创作者自然会习惯性地使用西方化的创作方法,并对传统创作方式有所轻视。

1.2轻传统陶瓷艺术、重西方陶艺的倾向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陶瓷艺术出现了显著的衰退,西方陶瓷艺术成为世界陶瓷艺术新的引领者,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现代陶艺成为了世界陶瓷艺术的主流,导致一部分人丧失了对中国陶瓷艺术的自信心。再加上我国沿用西方美术训练体系,一代又一代陶艺创作者均接受了西方陶瓷艺术的熏陶,反而对传统陶瓷艺术了解不足,并形成了西方陶艺引领世界潮流的错误认知,对代表民族文化的优秀陶瓷艺术缺乏信心。实际上在当前的陶艺界,轻传统陶瓷艺术、重西方陶瓷艺术的倾向较为严重,是文化不自信的体现。

二、以文化自信为指引的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的内在含义

2.1报告中“文化自信”理论的内涵解读

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标志着深化文化自信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建设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与目标。实际上,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同时也是对其文化生命力持有鉴定信心的表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文化自信已经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及制度自信一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是民族传承、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而基于文化自信的陶瓷艺术创作与发展,则是实现中华民族陶瓷艺术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2.2科学认知是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中文化自信的先决条件

文化自信并非是一句盲目的口号,而是基于科学认知而形成的具有实践意义的战略方针。在新时代陶瓷艺术创作中,文化自信的渗透、融合与体现并非是传统文化的无意义堆砌,而是以科学认知和理解为基础的正确应用。实际上很长一段以来,传统陶瓷艺术难以和西方陶瓷艺术争锋,当代陶艺创作方法西方化倾向明显的原因,都是因为传统陶瓷艺术没有得到科学认知,而西方陶瓷艺术则已经从理论与实践层次得到显著发展。此消彼长下,传统陶瓷文化自然难以与西方陶瓷艺术抗衡。因而在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中,只有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认知,才能将其应用在陶瓷艺术中。

2.3价值认同是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中文化自信的内在动因

文化自信是对文化价值的肯定与践行,反之价值认同是促进文化自信的核心目的。对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而言,文化自信的体现需要以科学认知为前提,同时也需要建立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如果在陶瓷艺术创作中,创作者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需求不大,自然也不会对传统文化加以重视,那么也不特意强调传统陶瓷创作方法的应用。换言之,只有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念与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才会对当前西方陶艺占主导的现状不满,探索传统陶艺的价值认同路径。2.4行动自觉是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中文化自信的现实力量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中文化自信不但要得以充分体现,还需要得以充分实现。但是,文化自信本身是理论性较强内容,缺乏标准化的规定与指标,相应的实现标准也不够明确。在缺乏明确标准的情况下,陶瓷艺术创作中文化自信的实现需要艺术创作者提高自身文化认知水平,通过自觉行动进行创作,深化文化自信在陶瓷艺术中的有效体现。

三、以文化自信为指引的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3.1使陶瓷艺术工作者正确认识传统陶瓷艺术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陶瓷艺术工作者都存在轻传统陶艺,重西方陶艺的认知偏差,而且其创作方法西方化较为严重,是文化不自信的明显表现。在新时期背景下,结合提出的文化自信理论对陶瓷艺术创作进行科学指引,能够促使陶瓷艺术工作者正确认识传统陶瓷艺术。在文化自信的践行过程中,陶瓷艺术工作者能够对传统陶瓷艺术有更加科学的认知,从而准确把握传统陶艺与西方陶艺的差异所在,而非盲目地认为传统陶艺在各个方面比不过西方陶艺。需要注意的是,文化自信并非是文化自大,基于文化自信的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并不会对西方陶瓷艺术进行毫无缘由的贬低,也不会盲目地对传统陶瓷艺术进行褒扬。如此一来,陶瓷艺术工作者能够准确把握传统陶瓷艺术的优缺点,并在实际创作中扬长避短,促进传统陶艺的创新进步和传承发展。

3.2使陶瓷艺术工作者增强中国陶瓷艺术复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以文化自信为指引的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需要以价值认同作为内在动因,即以复兴并推广传统艺术与文化作为使命与任务,促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屹立生辉。在这一背景下,陶瓷艺术工作者不但能够对传统陶瓷艺术有着更为科学的认知,还会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强化自身复兴传统陶瓷艺术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进而积极实现创作方法的传统化过渡与发展,改变自身轻视传统陶艺的错误观念,依靠实际行动促进中国陶瓷艺术的伟大复兴。

3.3使陶瓷艺术符合报告精神及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逐渐深入,社会主义发展重心逐渐由物质建设向精神文明建设转移,相应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也越来越受重视。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背景下,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进步与传承发展,是提高文化发展水平的关键所在,传统音乐、书画、陶瓷等艺术成为广受关注的重要文化。不过,传统文化在当代背景下已经很难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需求,必须得到适当调整与优化。而以文化自信为指引的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传统陶瓷艺术的深度融合,是基于当代文化需求而形成的全新陶瓷艺术发展形式,与报告精神及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一致,是推动传统陶瓷艺术在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发展的关键。

四、以文化自信为指引的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发展策略

4.1培养具有文化自信的陶瓷艺术人才

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离不开高素质的优秀陶瓷艺术人才,尤其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自信。不过当前青年陶瓷艺术工作者普遍存在创作方法西方化,轻传统陶艺而重西方陶艺的问题,呈现出明显的文化不自信现象,难以充分胜任基于文化自信的陶瓷艺术创作工作。针对这一问题,应当加强对陶瓷艺术人才的培养,重点增强其文化自信,促使其在创作中加强对传统陶艺的有效应用。对此,应当加强对陶瓷艺术工作者的培训,引导其对传统陶艺及西方陶艺进行科学认知与合理对比,准确理解和把握二者的差异,并能根据实际创作需求科学应用传统陶艺创作方法,强化陶瓷艺术创作中文化自信的体现。

4.2构建以传统陶瓷艺术为核心的创作方法

在新时期背景下,以文化自信为指引的陶瓷艺术创作不但要凸显传统文化,还要确保传统陶瓷艺术与当代陶瓷艺术的有机融合。实际上,传统陶艺创作方法已经不再完全适用于当代陶艺创作,要想直接对其加以应用明显不太现实,否则反而会影响陶瓷质量以及艺术表现,无法真正实现文化自信。对此,陶瓷艺术工作者应当积极行动起来,探索并构建以传统陶瓷艺术为核心的创作方法,实现传统陶艺与当代陶艺的有机结合。

4.3构建是否具有“文化自信”为标准的评价体系

文化自信本身理论性偏强,在实践中难以进行准确评价,因而构建是否具有“文化自信”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十分有必要,这是实现以文化自信为指引的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的重要基础。毫无疑问,陶艺创作中的文化自信离不开传统陶瓷艺术,但并非是将传统陶瓷艺术相关元素进行堆砌就能体现文化自信。组织大量专家对陶瓷作品的文化自信体现标准进行合理确定,是判断文化自信是否得以体现的关键所在,政府及行业人员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构建这一评价体系。

4.4对陶瓷艺术创作是否实施“文化自信”理论指引加强管理与监督

陶瓷的现代工艺篇11

前言:

陶瓷是我国古代中的重要装饰器物,被各大文豪画家赋予了灵动的特性,又经过精湛的陶瓷工艺塑造出形态万千的婀娜姿态,因此陶瓷的美学地位不容忽视。作为一门专业学科,陶瓷美学对陶瓷的艺术审美研究极为广泛,其中以美学为出发点,感受陶瓷 “神性”塑造成为众多学者的关注热点。“上天之在,无声无臭,其体则谓之易,其理则谓之道,其用则谓之神”,陶瓷神性是由人性和无形共同作用下反映出来的。

一、我国对 “神性”认识的探讨

我国对神性的认定于某种意义来说是同哲学相通的,古时老子创立道家学说,由道家思想牵连万物,正可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尽管这些思想并没有直接概括神性,却间接表明神性是奇妙无穷,玄妙无比的,是同万物联系的[1]。及至儒家学派发展,孟子将 “神”直接纳入道德修养最高层面,认定神同世间一切美好,是道德至高的境界,并且认为仁者圣德都具有神性,因此天下之人都对圣人极其推崇。神性是无处可寻,却又能时刻展现出来的,这种至高的境界逐渐发展,从最初的哲学立意渗透到其他领域,及至陶瓷工艺的出现,深深镌刻在陶瓷文化中。由于承载了众多 “神性”定义,陶瓷文化的 “神性”起步点高,融合诗画、酒乐等多项方面的艺术特色,在神性光辉闪耀的同时,寓神于美,激起了人们对陶瓷“神性”的美学分析。

二、从陶瓷文化内涵中探寻 “神性”及美学表现

(一)陶瓷发展起源中的神性诞生与美学体现

陶瓷最初是两种物体,即“陶”与“瓷”,尽管名称不同,但是二者源自同流,是原始瓷的后续传承。“陶”的历史十分悠在久,在演变过程中逐渐由人类赋予了 “陶”的灵魂,并逐渐引申成为“神性”。以原始彩陶为例,约公元前4515年到公元前2460年,仰韶文化大放异彩,出现了彩陶的炮制,能够将陶器从朴素的陶胚制成色彩鲜明的彩陶。仰韶人类能够根据个人意志和陶制品材料进行色彩设计,当时最明显的色彩是大红色,这主要是因为制陶过程中会添加铁元素和锰元素过多的材料,形成通体红色,鲜明光洁的陶器表面[2]。关于陶器图案,则非常丰富,在已经出图的仰韶陶器中可以观察到的图案有几何图案、花卉图案、动物图案,从陶器历史来看,其文化历史悠久,在设计陶器中会将人性与物性巧妙的印刻在陶器上,这正突出了原始彩陶的 “神性”,既有美学特征又散发天人合一的思想。

(二)陶瓷文化繁荣下的神性探索与美学分析

陶瓷的神性并不是陶瓷工艺品自带的,而是由人性与物性的完美契合引发的,这是人类活动中产生和逐步发展起来的艺术特性,在文化长河中,陶瓷神性既接受美学艺术的熏陶和感化,又促进了中国陶瓷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因为人类制陶工艺的不断进步,推动了陶瓷文化的向前发展,从白陶和原始陶器的l展来看,白陶的出现对我国陶瓷文化繁荣与兴起具有巨大意义,因为掌握了白陶制造工艺,才能促进人们烧制更多精美器物,使白陶器物充满灵魂,在使用功能基础上增加了美学欣赏功能,展现更多“神性”。而原始瓷器是陶瓷“神性”出现的具体代表,原始瓷器真正的利用瓷土进行高温釉变,改变了陶器厚重、坚硬的体态,增加了更多柔和、细腻的纹路,进一步提高瓷器的审美水平。

原始瓷器的诞生将陶瓷文化推进,此时陶器与瓷器二者仍然分流发展,并没有合成,因此在历史上诞生了照耀艺术历史的“秦砖汉瓦”,震惊中外的秦始皇兵马俑、美轮美奂的“唐三彩”以及后来的紫砂壶陶器珍品。这些珍贵的陶瓷艺术品都是历史文化精髓的承载者,其色泽诱人、其图案精致,展现出每个阶段时代的独特文化内涵,为后代世人提供美学鉴赏珍品,是历史文化、哲学文化与美学文化的综合体,凸显了陶瓷“神性”的理念。

三、从陶瓷工艺内涵中探寻“神性”及美学表现”

陶瓷工艺是从粗糙的陶制品制造一步一步上升到陶瓷工艺制造的,每个时期的陶瓷工艺都富有其特色,在融入人性和物性方面充满了时代背景特征,因此在制造陶瓷的工艺环节中会受朝代文化风貌的影响,使陶瓷“神性”充满时代感和艺术审美特点。

宋代是陶瓷艺术迸发的时代,因为在这个阶段出现了无数令人心潮澎湃的名瓷,因而宋代被冠以“瓷的时代”。宋代五大名窑(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以及景德镇青白瓷、龙泉窑青瓷、建窑“兔毫”都享誉中外[3]。从景德镇青白瓷制造工艺来看,要着重于瓷器的瓷身烧制,需要胎质轻薄而洁白,在烧制过程中必须精准把控火力,越加细腻越好,制成的瓷器才能承载宋代文风、政治思潮,体现出秀雅、蕴藉的特点。而定窑制成的陶瓷工艺品,在制造工艺上多用金、银、铜等精致装饰,刻画的花纹也多以繁复、精美为主,烧制的陶瓷器型多体薄而口大,远远观望,其精美异常,华贵无比。尽管定窑的陶瓷烧制工艺水平极高,但是因为其烧制工艺过于追求富丽堂皇,使得陶瓷人工雕琢痕迹明显,在当时崇尚淡泊无为的时代环境中,这种人性的融入受到上层阶级的否定。事实上,这就是在制造陶瓷过程中过于重视人性而忽略陶瓷物性,使两者的契合度减小,更因与时代环境要求相违背,造成的不被上层阶级欣赏艺术美的后果。及至清朝,陶瓷制造工艺日臻完美,在造型、胎质、釉面、以及绘制方面的工艺水平都极为精致,无论是仿古还是创新都能够突出特色,推动陶瓷工艺水平的提高,以及 “神性”美学的光辉闪耀。

结论:

陶瓷美学是陶瓷艺术史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从美学角度出发,感受陶瓷美学与时代背景、思想潮流、历史文化的联系,以此来探索陶瓷“神性”的内涵。

参考文献:

陶瓷的现代工艺篇12

传统陶瓷艺术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它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研究传统陶瓷艺术不能局限于我国,还要吸收和研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成果。我们要学会“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将先人的艺术精髓转化为当代的形式,使陶瓷艺术的传统获得新生和发展。

一、从事传统陶艺的创作离不开研究传统陶瓷艺术

对传统陶艺的认识有许多争议。笔者认为,传统陶艺指的是现代人创造出的具有传统艺术风格的陶瓷,它与传统陶瓷艺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传统陶瓷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所创造出的具有艺术价值的所有陶瓷作品的总称。

现当代仍有许多艺术家从事着传统陶艺的创作,在他们的创作历程中能够明显的感受到传统陶瓷艺术的影响。英国传统陶艺巨擎伯纳德.里奇的艺术成就与他对东方传统陶瓷艺术的研究密不可分。1878年出生于香港的伯纳德.里奇在日本接触到了传统陶瓷艺术的创作方式和装饰技艺,并尝试用乐烧烧制作品。后来,他在中国生活了3年 ,更加深了对东方陶瓷的热爱,并尤其推崇中国宋代的陶瓷。他想以宋代陶瓷为典范,建立起适用于现代工作室陶瓷发展的新标准。因为在他看来,宋瓷中体现出的简朴性和自发性,以及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非常完美的,值得后人学习的。他在《一位陶工的挑战》中,专门选用了宋代陶瓷为例,做出了十分细致的图解分析与注释。伯纳德.里奇曾在上世纪60年代对美国同行说过一段话,“谢天谢地我出身于一个有着古老文化的地域,我才意识到,我曾获得过多少无意识的支撑,这种支撑的元气,仍源源不断地从深植于久远土壤中的根系里输向今日,赋予现代艺术家和工艺师以理智、造型意识、图案和色彩。”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伯纳德.里奇对于传统陶瓷艺术研究的重视和认可。

二、从事现代陶艺的创作离不开研究传统陶瓷艺术

现代陶艺是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而逐渐确立起来的。笔者认为,现代陶艺是艺术家运用陶瓷材料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的一种艺术形式。搞现代陶艺不能完全割裂现代与传统的关系,搞现代陶艺也需要从传统陶瓷艺术中汲取养分,日本陶艺家八木一夫的成功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八木一夫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是1954年创作的作品《萨姆萨先生的散步》。萨姆萨是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中的主人公,一夜之间由人变成了昆虫。八木一夫的这件作品如同萨姆萨一样,原本以传统陶瓷艺术成形技法――拉坯制作出的环状器皿被大胆地加上了触角并站立起来,从而具有了雕塑般的造型,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在作品的制作工艺上他借鉴了日本传统陶瓷的施釉及烧成技法,为作品上了灰釉,又通过龙窑烧成,最终达了古雅、朴实的艺术效果。《萨姆萨先生的散步》不仅是日本现代陶艺的杰作,也是世界现代陶艺发展史上的一座艺术丰碑,它的出现将陶艺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表现领域,犹如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对美术史的影响。由此可见,即使是现代陶艺的创作,也离不开传统的滋养。

三、从事日用陶瓷的设计离不开研究传统陶瓷艺术

日用陶瓷设计是与普通大众接触最为广泛的一种陶瓷表现形式,它的设计强调以功能效用为基础,把艺术性的、心理性的、生理的、经济性的因素综合起来,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精神需要。

日用陶瓷的设计虽然与工业化大生产联系紧密,但是在产品的造型和装饰上仍可从传统陶瓷艺术中汲取灵感。例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1995年为日本 Nikko日光瓷器设计的一套咖啡杯碟,其造型式样是古典的西餐具样式,但纹样装饰来自于东方传统,他将清代陶瓷器皿上出现的仕女形象进行重新设计,散点式地放置在餐具的装饰面上,并配以别出心裁的钴蓝色釉搭配金色釉描边,使得整套杯碟既富有西式餐具的华丽感又别具东方传统美学韵味。

综上所述,研究传统陶瓷艺术并不是翻故纸堆,而是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将传统陶瓷艺术中的精髓为现代所用,去设计和创造适应现代人审美的陶瓷艺术作品,让传统获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