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合集12篇

时间:2023-12-09 17:29:14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篇1

一、开放教育三十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成绩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中央电大的老牌传统专业从中央电大建校之初就开始设置。至今已经走过30多年历程。30年来从广播电视阶段到网络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经过了完整的远程教育历程。30年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致力于不同形式下的远程教育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经典案例,其中有不少深刻的教训是最为宝贵的。进入21世纪,电大的远程教育进入基于网络的教育阶段。从1999年起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就有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模式设计和招生办学。从2000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招生开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经历了初期、中期、后 期 三 个 发 展 阶 段:初 期 阶 段 (2000 秋 -2009春)是基于固有资源的学习阶段,它属于模仿普通高校+远程教学形式模式阶段,基本是以课堂面授思维模式下的课堂搬家与在线资源保存(含下载)学习模式;中期阶段(2009秋-2014秋)是基于动态资源更新的学习阶段,它属于初级网络远程学习模式尝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央电大此时更新了办学思维,将基于网络的教学在专业教学设计上加以体现,基本标志是将以往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计划模式变更为教学规则组合模式,即:专业教学课程设计模块化,基本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拓展课、通识课、实训课、实践课,本科还有补修课程。专业规定学分,在学分的规定范围内,模块课程自由组合。这种设计其实已经在顶层将专业和课程设计纳入网络在线教育能够实现的学分管理框架内,即为学分银行使用奠定基础。这种模式是以网络在线教育思维下的专业设计模式,但是课程的运行还基本停留在在线资源型学习模式阶段;后期阶段(2015秋-2017春)是基于 Moodle平台的国开学习网的学习阶段,它属于初级网络远程学习模式实施阶段,国家开放大学此时进一步转换了办学理念,将运行于 Moodle平台的(为学生建立网上动态网站工具)网络的教学在专业教学设计和课程教学设计上加以体现。基本标志是将以往的教学设计先行的模式变更为教学设计与教学进程同步运行的模式,即:专业负责教师和课程责任教师在基于 Moodle平台的国开学习网上随时更新资源、随时实施交互、随时进行教学、随时实施教学监控、随时进行教学行为统计和管理、随时进行教学测试和教学评价、随时生成课程教学资源。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网络的普及和升级已经呈现出一个自媒体+移动的崭新面貌,慕课(公开课)和移动碎片化资源倒逼远程专业和课程建设必须尽快跟上技术的步伐。Moodle平台的产生,使这一切成为现实。2015秋,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全面投入运行,在新的平台功能的框架内进行专业重新设计,课程资源结构设计已经水到渠成。在新的平台模式下,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有了新的意义。汉语言文学专业依托国开学习网可以自由地复制、使用或者修改课程内容,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调整界面栏目,增删教学内容。界面课程学习内容和行为列表都显示每个在线者的教与学的行为,包括每一个细微的访客使用细节,登陆者可以对课程所有信息进行分类和搜索,按各自的需要登陆课程,和接收信息,并设计教与学的内容。我们可以将这样的学习平台理解成一个自媒体的学习平台,是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空间。在国际方面,关于远程在线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不少,但是研究在世界各地的实际情况各不尽相同,各国高等教育的专业建设的模式与我国的教育体制大不相同,况且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本土专业,韩国、日本有汉语和汉文学专业,但是学习和研究角度与我国大不相同,也没有多少可供借鉴的研究成果。

二、基于学习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广播电视大学系统自1982年开办以来,一直坚持服从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专业建设模式,没有真正设计出具有远程和成人教育特色的专业建设结构。一直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者都从全国重点高校遴选专家、教授担任教材主编和课程主讲,电大教师只负责课程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曾经委托北京的一流普通高等院校,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重点高等院校助理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课程的主编主讲,编写出一大批被认为是当时最优秀的课程教材,在当时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基本是对普通高校的模拟,没有真正体现出成人教育的特色,除了使用广播和电视播课外,基本没有实质意义的远程特性,形式上还是课堂搬家。尽管电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开放大学的前身中央电大最早开设的文科专业,但是在专业建设方面并没有领先进行专业建设的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从80年代初招收成人专科,先用广播语音授课,1987年后开始转向电视授课,21世纪开始以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实施教学。2001秋季,按开放教育试点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北大中文系以及北大继续教育学院共同承担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经过中央电大与北大中文系的努力一直坚持到2003年春季结束。到了2005年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又与武汉大学文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进行了联合办学,继续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尽管经过了20年的办学经历,但是在专业建设的创新方面没有大的成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主要包括专业结构、专业教学、专业管理、专业目标设计等几个方面。由于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教学组织是学管理,协作分级教学,所以国家开放大学(前身为中央电大)、省级分部(省级电大)、地方学院(地市分校)、教学中心(县级教学点)四级办学机构的教学职能分工明确,在统一的框架内各司其职。就专业建设而言,国家开放大学(前身为中央电大)负责专业结构的顶层设计和专业指导性规则模块的设计,以及课程框架和课程选择范围的制定,并负责统设课程的资源建设和教学实施;省级分部(省级电大)负责专业结构的落实和专业实施性规则模块的确认,以及在课程框架内对课程选择进行确定,并负责非统设课程的资源建设和教学实施;地方学院(地市分校)负责专业结构的实施和专业实施性规则模块的落实,以及在课程框架内指导教学点进行课程选择,并负责自设课程的资源建设和教学实施;教学中心(县级教学点)负责学习者在专业结构内的学习和完成专业实施性规则模块的学分,以及在课程框架内指导学员进行课程选择,并负责辅导学员课程的学习和学业的完成。作为省级电大的专业改革,由于受限于国家开放大学办学结构的限制,其改革的主动权是有限的。省级电大只能够在专业结构以及课程框架内对课程进行选择,其改革的主要空间是非统设课程的资源建设和教学实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建设在专业结构方面的重点是针对不同的培养方向进行特色鲜明的课程选择;专业教学方面重点在于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移动网络技术进行非统设课程的特色资源建设和教学实施,开设特色栏目,进行特色教学活动;专业管理方面重点在于建设灵活机动的专业管理和教学团队,制订可操作的团队建设方案、团队实施方案、团队活动制度、团队活动空间、团队建设考核机制;专业目标设计方面重点在于专业教学效果调查、教学效果反馈、教学业绩考核和教学规律反思。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课题研究充分利用山西电大国开、省、市、县教学系统建设机动、灵活、高效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教学团队作用,利用 Moodle平台的在线课程设计及承载功能,建立真正的基于课程为单元的专业模块化结构管理模式;借助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开发出体现汉语言文学特色的多种媒体资源+移动 APP输送的自媒体终端资源课程;在 Moodle平台支撑的国开学习网上,开展和实施真正意义上的,以动态资源更新与随时活动积累相结合的网络课程教学;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特色为目标,建立教师自主开发多媒体组合课程,真正在互联网上体现出语言与文学两个不同模块系列的课程特色,建立起特色课程基础上的特色专业;通过使用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平台功能开发网络课程,锻炼教师网上教学能力,提升教师队伍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强化教师网络专业课程建设素质,使汉语言文学专业在 Moodle平台框架内重新进行了专业特色教学设计,为开放教育在专业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三、基于学习网的汉语言文学课程特色建设

基于学习网的汉语言文学课程特色建设主要是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特性进行的课程教学改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从内容方面分类包括语言类课程、文学类课程、文化类课程、通识类课程、综合实践类课程。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性也由课程类型决定,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本土类课程的汉学性,语言类课程的理论性,文学类课程的艺术性,文化类课程的史学性、通识类课程的社会性。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特性,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课题研究的关于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围绕教与学的改革,由此体现出教学改革的特色。在网络远程教学环境下进行的教与学的表现形式为:教学主体方(教师)的网上资源建设、教学交互设计、教学活动落实、教学评价实施、有效教学反思设计;教学客体方(学员)的学习资源获取、在线停留方式、教学活动参与率、教学效果反馈、学习成绩总结。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也经历了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初期属于模仿普通高校+远程教学形式模式阶段;中期属于初级网络远程学习模式尝试阶段;后期属于初级网络远程学习模式尝试阶段,国家开放大学更新了办学思维,将真正的“在线学习”在课程教学设计上体现了出来。这是真正网络在线教育思维下的课程设计模式,但是我们受过去初中期教学模式的影响,特别是受中初期设计的“电大在线1.5、2.0”平台功能的限制,还不能够实现真正的“在线学习”,也没有真正建立起适应“在线教育”课程教学的运行体系,本专业的课程教学还基本停留在在线资源型学习模式阶段。当前开放教育课程教学借助能够充分满足“在线教学”的 Moodle平台功能和它支撑下的国开学习网,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在线学习”,为此进行富有特色的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模式设计的条件已经成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过去一直采用教务规则先导的课程管理和教学模式,课程设置首先满足教务管理要求,课程教学也是管理规则重于教学内容。课程和专业建设的学科特色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表现在资源建设方面,专业特色极不明显。为此尽快设计一套充分体现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学科特色的管理和教学模式也是势在必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设计、课程资源建设、课程教学活动、课程团队活动需要充分体现出本专业特有的语言+文学特色,即语言方向的逻辑性、理论性;文学方向的形象性、艺术性。尤其是汉语言文学社团组织活动的感染力和文化艺术影响作用。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就是设计课开发出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艺术感染力的网络课程资源:例如运行在平台之上的《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2》;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的课程教学过程:例如在每个课程界面开设的“特色栏目”;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的教学团队活动:例如每学期定期举行的2-3次“汉语言文学专业团队”和“汉语言文学课程团队”的专项活动。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课题研究率先探索网络“在线教育”在经历了初期、中期摸索阶段发展之后,受后期阶段慕课+移动学习新模式的影响下的专业教学规律。它是在受 Moodle平台启发下,专业教学思维的体现,这在新型网络教学环境下,具有非常有价值的理论探索意义。它将真正的“在线学习”在专业教学设计上体现了出来,为学分银行落实奠定了基础。这是真正网络在线教育思维下的专业建设设计模式。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过去一直是面授和初级远程教学模式,在既体现专业特色,又体现远程“在线学习”特点方面还没有成功的案例。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为教育研究在专业建设理论方面提供“在线课程”支持下的专业建设成果。在实际应用方面,作为一个高等教育传统性专业,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2000秋季开办)从全国电大2000年开放教育办学项目启动以来,一直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办学体系的支柱性专业。汉语言专业课程结构和招生规模一直很稳定,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全省也是专业教师队伍最齐全,教师素质最高的专业之一。在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方面,本专业一直走在前列,培养出许多优秀的教师,产生许多优质课程资源。在网络教育发展到今天的自媒体+移动学习时代,本专业率先进行新媒介下的特色专业建设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开放教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研究意义深远

国家开放大学成立以来,新的办学思维将真正的“在线学习”在专业教学设计上体现了出来,为了适应国开即将教学计划变更为教学规则,将专业课程模块化、组合化,实现真正的网络在线教育思维下的专业模式设计,避免过去教学模式中存在问题的影响,特别是改变 “电大在线1.5、2.0”平台功能形成的专业思维定式,使专业教学实现真正的“在线学习”,在专业管理和专业教学方面建立起适应“在线教育”专业教师团队和课程教学的运行体系,建设一大批满足“在线学习”的网络学习资源,充分满足学员在 Moodle平台功能支撑下国开学习网上的学习需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在线学习”,具有非常具体的实际应用价值。本课题研究在聘请专家(含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专家、远程教育技术应用专家)集体研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对山西电大2009秋以来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含设点招生、师资、教学效果)实际状况的调查、分析、研究,并根据广大师生的教学和学习需求,结合Moodle平台支撑的国开学习网上的教学功能,确定了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明确目标。在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明确目标的指导下,研究了升级版的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对象需求类型、特色资源建设、特色教学设计、特色教学过程、特色课程建设、专业管理、课程管理、特色实践教学、特色教学团队、教学效果评价(含课程效果、实践教学效果、毕业生追踪调查效果)、特色专业活动社团(含专业学术组织、专业特色组织、专业学生组织)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设计确定研究试点聚焦基层教学点,通过实际教学落实验证研究效果,并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反馈修正,通过课题组和专家研讨、会诊,最终形成研究结论。本项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座谈讨论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实践验证法、专家指导法、实际验证法。聘请了专家(含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专家、远程教育技术应用专家)集体研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特色的具体内容。对山西电大2009秋以来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含设点招生、师资、教学效果)实际状况的调查、分析、研究,包括对广大师生的教学和学习需求的调查。通过实际教学落实验证研究效果,并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正,得到预期结果。经过多年的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研究一直徘徊在专业管理和课程资源建设的层面,未能够达到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特色与新媒体教育技术融合研究的水平。本项研究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特色”研究,将专业建设的课题研究回归到强调专业学科特点上来,使开放教育的专业建设由教学研究提升为学科与教学相融合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出全省广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的才干,也才能够使广大学员得到高水平的专业学习收获。这是本课题的最终目的和最实际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肖俊洪.网络时代的中国远程教育:问题与出路[J].开放教育研究,2002(3):8-12.

[2]徐海波.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4(7).

[3]钟志贤,黄林凯,范艳敏,宋灵青.远程教育的现状、挑战与发展———访远程教育专家 MichaelG.Moore[J].中国电化教育,2014(8).

[4]杨开城.学生模型与学习活动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2(12).

[5]杨婷婷.基于活动理论的移动学习活动设计[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15).

[6]杨志坚.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改革与创新[J].中国远程教育,2013(4).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篇2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加大了改革开放的力度,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一切向前看”的口号在民间实际变成了“一切向钱看”。“人们开始以金钱的标准来观察和衡量一切事物的价值。精神领域的东西带给人们的收益和实惠,往往不如物质领域的东西来得直接和实在。”在市场经济转型和大众文化发展的双重冲击下,文学及文学类学科日益边缘化,严肃的研究不受重视。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近几年遭遇尴尬处境,招生难、就业难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遍面对的难题。究其原因,一是专业定位不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轨;二是课程结构不合理,理论课程大于实践课程;三是教学方式滞后,课堂沉闷,不利于学生锻炼思维能力。

    一方面是专业的不景气,另外一方面,大学生成为网络文学创作的主体。2012年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发布《2012中国文学发展状况》报告称,2012年的网络文学呈现出与传统文学日益融合的趋势。调查发现,现在几个大型专业文学网站的签约写手中,在校大学生要占到50%以上。在网络文学的带动下,网络新媒体文学研究成为文学研究的新分类,文学市场进一步壮大,大学生写手队伍的成长为汉语言文学未来的发展开拓出新的道路。

    然而,现有的教育体制中,却没有一套完整的写作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机制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武昌理工学院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独立承担“创新民办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创建高水平民办大学”的任务,于2010年创办了我国高校首例本科阶段的“文学创作特色班”,迄今为止,经过二年半的培养,该特色班的学生获得了不菲的成绩,目前该班学生已出版二部专着,发表作品的人次比例达80%以上,在各种部级、省级文学大赛中获奖人次比例达70%以上。基于此事实,文章以该校特色班为例,探讨该校文学创作特色班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武昌理工学院“文学创作特色班”培养模式详解

    针对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萎缩的问题所在,武昌理工学院“文学创作特色班”的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目标模式创新、培养机制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创新、评价机制创新。

    (一)“优招优培淘汰制”的招生模式

    文学创作特色班实行“优招优培”淘汰选拔制。面向全国招收“文学创作”方向的学生,入学后在全校范围内再次进行征集选拔。一年后实行淘汰制,不适应特色班培养模式的学生转回原专业或其他专业方向就读。这种招生模式不拘一格,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生源质量,并且将具有写作天赋和写作能力的人才筛选出来,集中资源,提供平台去培养那些热爱写作并且有能力去写作的学生,保证每一位学生的成才。

    (二)一对一’导师制和“工作室模式”的培养模式

    文学创作特色班在教学上实行“一对一导师制”。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易导致课堂沉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在一对一导师制下,学生阅读和思考的问题能及时得到导师的指点,并有机会对自己的论点和导师公开进行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深入探讨。对于文学创作特色班,一对一导师制确保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在写作上教师全程跟进,有利于学生在文学写作上的深入发展。

    “工作室教学模式”借鉴了艺术创作的形式,以工作室的形式,将几个或十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创作团队,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辅助教学和承接创作课题为教学手段,由教师带领学生承接和完成创作项目,将产、学、研融为一体,最终使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得到提高。工作室模式最初来源于职业教育,一般是艺术专业团队集体创作的模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文学创作特色班”将工作室模式引入写作领域,通过承接出版社选题、自拟选题、签约文学网站连载作品等途径,为学生创造大量写作机会,一来将志趣相投的学生聚集到一起,有利于学生相互促进、相互学习;二来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写作氛围,激励学生投身于创作。“工作室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其实践教学重于理论教学,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教学规律。不仅如此,工作室模式还让学生了解、适应现今文学市场的运作模式,将文学创作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密切联系起来。

    (三)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大胆创新

    针对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方式滞后的现状,武昌理工学院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采取了“兴趣引导法”、“选题牵引法”、“环境同化法”、“体验式教学法”、“同题比稿法”等新型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

    “兴趣引导法”:通过短期的写作实践,使学生丰富体验,全面了解各种文学形式,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导师再结合学生的不同创作兴趣和写作基础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实现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择发展方向。

    “选题牵引法”:在班级内建立几人到十几人组成的多个小型工作室,承接文化公司选题和自拟选题,通过选题牵引,实现学生创作过程中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再到理论的螺旋上升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环境同化法”:大胆创新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穿插名家讲坛、创作竞赛、选题讨论、作品研讨会、同题比稿法等多种形式,营造创作氛围,形成名家典范激励、学生竞赛促进、志趣相投者相互勉励的环境同化作用;

    体验式教学法:文学采风、笔会、选题创作等实践教学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创作实践中,充分锻炼、培???学生扎实的写作能力。

    同题比稿法:相同的命题让不同的学生进行创作,以比稿会的形式进行验收、评论,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求新意识和市场意识。

    (四)以创作成果为评价的评价机制

    武昌理工学院在全校推行“开发内化教学”,评价机制上推出了“素质学分制”的改革,学生毕业以创作为考核指标。

    “素质学分制”转变传统的评价机制,将评价重点放到学生的素质测评,主要评价学生获得了多少实际性知识,获得多少思维方法及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中的能力,在创造性等方面取得了多少收获。重点考核学生的创新性能力和实践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篇3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时代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远离社会,它就没有生命力。传统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的讲解传授成为教学和考试考查主题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相当严重。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本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普遍困难。经济社会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中,运用美好的、得体的、雄辩的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语言能够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等。由此,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观念、语言观念发生了变化。文学的认知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在弱化,而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在增强,社会要求通过文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认识社会历史或某个集团阶级利益,而是培养熏陶人的人品人格、提升人才的审美品位。在专业教学中,语言的符号学性质得到确认,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它更是思想性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越来越普及,社会对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母语交流的水准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社会对写作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改变中文教育观念,只有通过能力教育,才能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立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全方位的培养,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来思考,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改造,设计新型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完成由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和转变,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的必然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冲击, 80、90年代以来改革在不断进行。文学观念和语言观念的变化,导致了课程内容的巨大变化。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也在调整,普遍增设了新闻类、影视艺术类课程,加大了实践性课程的比重,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指导,删减了部分过时了的课程,在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素质上进行过大量的实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武汉大学於可训主持的“拓展教学空间,构造多维平台,综合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中国现当代文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但本专业基本内涵在“五四”时代初步确立, 50、60年代借鉴苏联模式,形成了到目前为止公认的课程体系。由于时代的局限,其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知识型的。能力培养只是知识传授的衍生物,能力本身不是它的目的。目前所用教材、考试方式、授课方式等,仍然将人才培养模式中主体内容限定在知识点的传授上,传统的死记硬背、掉书袋、照本宣科的书呆子式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这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时代需要,明显不适宜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专业人才。改革势在必行,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积淀相当深厚,它是一股强大的因循守旧的保守势力。大型的历史悠久的重点大学中文系,大多意识到了本专业改革必然趋势,但由于历史的传统因袭负担重,作整体性的专业调整相当艰难,尾大不掉,而一般的地方性院校又没有实力(师资力量、教学经验、学术储备不足)从事这方面的专业调整和改造。根据我校中文系的实际,从整体上改造汉语言文学专业,对本专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和改造,选择从目前社会对本专业人才所急需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入手,全面提升本专业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形成自身鲜明的特色,是既切合实际又顺应时势的。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思路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专业的教育教学规律,本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思路可以确定为:

(一)调整课程体系 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时代要求和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设计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手段,配置相关教学资源。调整后,本专业课程体系将以文学类课程为主,语言类、写作类课程具体落实本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具体操作方式是: 1·在文学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根据新的时代要求,改变文学观念,以提升人文素质、塑造完美的人为目标,调整改造原有文学课程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以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人品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艺术感悟、艺术欣赏和审美判断能力,使学生对文学的把握从侧重理解抽象的、概念化的社会历史转变为侧重理解生动形象的人。在课程设置上,根据课程性质将过去的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合并为现当代文学,相应开设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选修课;将过去的古代文学分阶段授课的方式改为块状式讲解的课程,以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文体形式发展为线索讲解,以考察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为主,并辅之以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系列选修课的开设;外国文学以作家作品讲解为主;文学理论课、美学课以专题形式开设。2·在语言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根据zhc的精神和要求,重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协调发展。将过去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合并为一门汉语课程,语言学课程以应用语言学内容为主。3·在写作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由于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迫切需要“笔杆子”,而能说会写也是毕业生就业最好的标签。写作课将以培养学生实践写作能力为主,根据学生个性需求,提供相应的文学写作、公文写作、新闻写作的课程,外聘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开设专题讲座,负责学生课外写作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本质上改变原有写作课侧重于理论的性质,使写作课的实践本质落到实处。4·其他专业课本着实用原则适当开设,围绕三种能力增设哲学、历史、宗教、音乐、美术、影视等相关专题选修课。

(二)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根据三种能力培养的设计,运用新的史识、史观,观照、筛选、解读文本,调整确立新的课程内容。调整后,文学、语言、写作等不同课程类型的教学内容,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在文学史课程中,精选真正的文学经典作为教学内容,删除那些用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遴选出来的作家作品和相关内容。在汉语课程中,着眼于实际生活中思想交流的需要,根据zhc的要求,强化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对学生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确立三种能力的心理学基础和各自在人才整体素质发展中的地位。审美能力体现人才的基本素质,是教学重点,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人才基本素质的具体体现。以文学审美能力培养为中心,根据人才个性发展需求,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人才各自不同的能力。

(三)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艺术感悟能力、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写作敏感力和口头表达、临机应变的能力等。根据时展、社会需要和人才个体差异确定本专业人才三种能力的结构形态和培养这三种能力的方式方法、具体措施,是形成本专业办学特色的关键。需要平衡处理的关系有:

1·三种能力之间的综合协调发展。以培养完美的人的文学审美能力为核心,让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建立在扎实的人文素养的基础上。

2·三种能力各自的层次划分。如写作能力层次中,观察能力是首要的,其次是语言运用能力层次,再其次是形象思维的能力,最高层次是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三种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贯彻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意识,强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4·教学方式相应改变为研讨式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中充分展现自身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外辅导将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不仅系内教师需要加大课外辅导的力度,外聘的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也将成为课外辅导的生力军。创办写作实验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创办写作事务所,沟通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这种特色建设思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与时俱进:人才能力的培养与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了与时俱进、因势变通、开拓进取的精神。

2·综合性、系统性:本教改是系统的综合改革。对人才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本专业所有课程教学之中,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3·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心的转移,从重知识型的教学转变为重能力型的教学。

4·实: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目标具体化为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以此可以确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子课题和建立切实有效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测评体系。

三、课程、学科和专业特色建设协调发展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篇4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时代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远离社会,它就没有生命力。传统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的讲解传授成为教学和考试考查主题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相当严重。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本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普遍困难。经济社会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中,运用美好的、得体的、雄辩的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语言能够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等。由此,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观念、语言观念发生了变化。文学的认知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在弱化,而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在增强,社会要求通过文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认识社会历史或某个集团阶级利益,而是培养熏陶人的人品人格、提升人才的审美品位。在专业教学中,语言的符号学性质得到确认,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它更是思想性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越来越普及,社会对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母语交流的水准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社会对写作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改变中文教育观念,只有通过能力教育,才能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立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全方位的培养,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来思考,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改造,设计新型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完成由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和转变,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的必然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冲击, 80、90年代以来改革在不断进行。文学观念和语言观念的变化,导致了课程内容的巨大变化。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也在调整,普遍增设了新闻类、影视艺术类课程,加大了实践性课程的比重,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指导,删减了部分过时了的课程,在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素质上进行过大量的实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武汉大学於可训主持的“拓展教学空间,构造多维平台,综合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中国现当代文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但本专业基本内涵在“五四”时代初步确立, 50、60年代借鉴苏联模式,形成了到目前为止公认的课程体系。由于时代的局限,其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知识型的。能力培养只是知识传授的衍生物,能力本身不是它的目的。目前所用教材、考试方式、授课方式等,仍然将人才培养模式中主体内容限定在知识点的传授上,传统的死记硬背、掉书袋、照本宣科的书呆子式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这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时代需要,明显不适宜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专业人才。改革势在必行,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积淀相当深厚,它是一股强大的因循守旧的保守势力。大型的历史悠久的重点大学中文系,大多意识到了本专业改革必然趋势,但由于历史的传统因袭负担重,作整体性的专业调整相当艰难,尾大不掉,而一般的地方性院校又没有实力(师资力量、教学经验、学术储备不足)从事这方面的专业调整和改造。根据我校中文系的实际,从整体上改造汉语言文学专业,对本专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和改造,选择从目前社会对本专业人才所急需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入手,全面提升本专业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形成自身鲜明的特色,是既切合实际又顺应时势的。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思路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专业的教育教学规律,本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思路可以确定为:

(一)调整课程体系 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时代要求和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设计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手段,配置相关教学资源。调整后,本专业课程体系将以文学类课程为主,语言类、写作类课程具体落实本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具体操作方式是: 1·在文学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根据新的时代要求,改变文学观念,以提升人文素质、塑造完美的人为目标,调整改造原有文学课程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以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人品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艺术感悟、艺术欣赏和审美判断能力,使学生对文学的把握从侧重理解抽象的、概念化的社会历史转变为侧重理解生动形象的人。在课程设置上,根据课程性质将过去的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合并为现当代文学,相应开设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选修课;将过去的古代文学分阶段授课的方式改为块状式讲解的课程,以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文体形式发展为线索讲解,以考察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为主,并辅之以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系列选修课的开设;外国文学以作家作品讲解为主;文学理论课、美学课以专题形式开设。2·在语言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根据ZHC的精神和要求,重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协调发展。将过去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合并为一门汉语课程,语言学课程以应用语言学内容为主。3·在写作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由于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迫切需要“笔杆子”,而能说会写也是毕业生就业最好的标签。写作课将以培养学生实践写作能力为主,根据学生个性需求,提供相应的文学写作、公文写作、新闻写作的课程,外聘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开设专题讲座,负责学生课外写作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本质上改变原有写作课侧重于理论的性质,使写作课的实践本质落到实处。4·其他专业课本着实用原则适当开设,围绕三种能力增设哲学、历史、宗教、音乐、美术、影视等相关专题选修课。

(二)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根据三种能力培养的设计,运用新的史识、史观,观照、筛选、解读文本,调整确立新的课程内容。调整后,文学、语言、写作等不同课程类型的教学内容,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在文学史课程中,精选真正的文学经典作为教学内容,删除那些用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遴选出来的作家作品和相关内容。在汉语课程中,着眼于实际生活中思想交流的需要,根据ZHC的要求,强化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对学生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确立三种能力的心理学基础和各自在人才整体素质发展中的地位。审美能力体现人才的基本素质,是教学重点,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人才基本素质的具体体现。以文学审美能力培养为中心,根据人才个性发展需求,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人才各自不同的能力。

(三)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艺术感悟能力、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写作敏感力和口头表达、临机应变的能力等。根据时代发展、社会需要和人才个体差异确定本专业人才三种能力的结构形态和培养这三种能力的方式方法、具体措施,是形成本专业办学特色的关键。需要平衡处理的关系有:

1·三种能力之间的综合协调发展。以培养完美的人的文学审美能力为核心,让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建立在扎实的人文素养的基础上。

2·三种能力各自的层次划分。如写作能力层次中,观察能力是首要的,其次是语言运用能力层次,再其次是形象思维的能力,最高层次是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三种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贯彻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意识,强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4·教学方式相应改变为研讨式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中充分展现自身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外辅导将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不仅系内教师需要加大课外辅导的力度,外聘的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也将成为课外辅导的生力军。创办写作实验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创办写作事务所,沟通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这种特色建设思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与时俱进:人才能力的培养与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了与时俱进、因势变通、开拓进取的精神。

2·综合性、系统性:本教改是系统的综合改革。对人才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本专业所有课程教学之中,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3·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心的转移,从重知识型的教学转变为重能力型的教学。

4·实: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目标具体化为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以此可以确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子课题和建立切实有效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测评体系。

三、课程、学科和专业特色建设协调发展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篇5

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实施,主要以课程教育为载体,有效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开发教育的实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具有一系列积极作用,一方面有助于丰富学生知识储备量,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学生相关业务能力的发展。但是开发教育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需与时俱进,加强实践教学课程建设,让学生掌握新知识与新技能,不断增强个人综合素养与能力。因此,作为一个大学生,笔者将结合自身学习经验展开一系列分析,简要介绍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深入分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实践良策,希望给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特点概述

1.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模式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我国北京大学建校初期,汉语言文学专业就设置了。截至今日,汉语言文学专业虽历经百年发展,但是其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尚未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正因如此,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存在严重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模式化问题。2.实践性不足。长期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实践中,侧重学生文学素养的发展,重视学生文学分析能力的培养,严重缺乏实践性教育,致使学生在系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之后,虽发展了文学素养与文学分析能力,但是文学知识应用能力及现实问题解决能力明显有待增强。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实践中,最大短板为实践性不足,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被忽视。3.深厚文化底蕴。数千年的发展历史,让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当中涉及知识、思想、道德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的讲解,呈现出文化中自然和谐等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深厚文化底蕴的支持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必然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二、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教学实践探索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篇6

一、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概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更是高等院校专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近现代大学中又称中文系或国文系,近年有些高校称中国语言文学系。

在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众多高校中,民族院校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地位。民族院校是我国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我国目前共有本科民族院校13所,其中国家民委直属6所即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各省、区属7所即云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此外还有一些处于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主的综合性高校如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西藏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较早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如西南民族大学1956年设专科,1957年设本科。wWw.133229.COm

相对于各类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而言,民族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既有相似的问题,更面临着各自特殊的难题。首先,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诸多方面本来就无法和综合性大学相比;其次,在我们民族院校内部强调突出民族特色因而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不够,无论是经费还是科研项目等方面都不可能向其倾斜;第三,民族院校内其他专业的同志没有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应用性地位和作用,一味强调各自专业的应用性、实用性,忽略了汉语言文学对其他那些应用性、实用性专业的支撑作用。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民族院校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民族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来讲,汉语文是他们必备的工具。民族院校的学生无论在学校选学什么专业,都离不开汉语文这根拐杖。如果汉语文的基础比较差,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将必然会面临许多困难,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和研究。

其次,汉语文可以提高民族院校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当今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假如学生只是精通某种民族语文而缺乏汉语文的表达和书写能力,学生毕业时就会感受到比别人更大更多的就业压力。

第三,汉语文对于中华大家庭各民族共同交流和经济建设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华大家庭中有55个少数民族,党和政府一贯主张“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宪法也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语文是民族地区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所必需的。但是汉语是我国最广泛的交际工具,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更是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语言之一。因此,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就离不开汉语言文字学的学习。有少数民族学者早就指出:“少数民族懂得汉语文的人越多,运用汉语文的能力越强,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就发展越快。”

(二)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首先,汉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语言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形成和变化的,在形成、发展、变化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都会对汉语产生影响,换句话说汉字不单单属于汉民族,而且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

其次,汉字文献也不仅仅是汉族文化的载体。浩如烟海的汉字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综合知识的总结,也记载着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甚至许多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经验、文学艺术也主要靠汉字文献而得以流传至今,换言之汉字文献成为中华多民族交流的见证,也为保存各少数民族文化做出过积极贡献。

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树立在中华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观念,树立“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意识,从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三)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稳定与发展少数民族人才学好汉语言文学,可以更好地对外交流,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从而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省、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做出更大贡献。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和愿景。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已经开始在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上作思考、探索和改革。

第一,文学院近些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并从学理上进行探讨,在实践中进行改革。比如徐希平早在2003年就发表了《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2007年又发表了《加强实践、突出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等论文,从理论上对此进行了思索和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各学科的老师都在积极探索、踏实改革、认真实践,学院在2007年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办学50周年之际,特地将全院师生对于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相关论文结集出版。

第二,加强教学改革与研究。文学院从2006年期每年定期举行“文学院教学活动月暨教学艺术研讨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全院师生共同参与,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

第三,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学院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校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美学概论、外国文学史。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第四,在学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前提下,认真调查研究,切实修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和学生修读指南,突出汉语言文学在民族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其中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坚持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拓宽对民族文化、民族文学以及民族交融有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其次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对各民族学生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再者增加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介绍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即重视过去被忽略的各少数民族代表性文学作品和许多保留在汉字文献中的少数民族作品;最后注重基础课与应用型课程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各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第五,切实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增大各门课程的信息量,有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有课程都已实现多媒体教学。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但我们和兄弟院校还有差距,我们也还有许多困惑,所以我们殷切期望通过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实现如下愿景:

其一,加强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进一步突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适应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对多民族人才的需求。

其二,希望由此搭建一个平台,将研讨会办成一个可持续的、松散的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联谊、交流和沟通的论坛。我们希望由今天开始,以后大家轮流、不定期地举办此研讨会,增进友谊,互相学习,使我们办出各自特色。

其三,推动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建设。过去因为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我们不得不选用“权威”教材,可是这些教材却不适合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的文化和知识水平,我们希望组织力量编写立足于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实际情况的、适合多民族学生多元文化背景的教材。

其四,推动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召开研讨会,有幸请到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文学院、中文系的各位领导、专家,希望能不吝赐教,毫不保留地将您们好的办学理念和思路,成功的改革实践经验传授给我们,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化我们的教学改革,推动我们的专业建设,从而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使文学院办得更有特色。

参考文献:

[1]张绵英,阿旺措成。略论藏族地区的‘双语’教学[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民族语言文学研究专辑)。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篇7

一、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概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更是高等院校专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近现代大学中又称中文系或国文系,近年有些高校称中国语言文学系。

在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众多高校中,民族院校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地位。民族院校是我国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我国目前共有本科民族院校13所,其中国家民委直属6所即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各省、区属7所即云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此外还有一些处于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主的综合性高校如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较早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如西南民族大学1956年设专科,1957年设本科。

相对于各类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而言,民族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既有相似的问题,更面临着各自特殊的难题。首先,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诸多方面本来就无法和综合性大学相比;其次,在我们民族院校内部强调突出民族特色因而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不够,无论是经费还是科研项目等方面都不可能向其倾斜;第三,民族院校内其他专业的同志没有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应用性地位和作用,一味强调各自专业的应用性、实用性,忽略了汉语言文学对其他那些应用性、实用性专业的支撑作用。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民族院校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民族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来讲,汉语文是他们必备的工具。民族院校的学生无论在学校选学什么专业,都离不开汉语文这根拐杖。如果汉语文的基础比较差,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将必然会面临许多困难,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和研究。

其次,汉语文可以提高民族院校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当今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假如学生只是精通某种民族语文而缺乏汉语文的表达和书写能力,学生毕业时就会感受到比别人更大更多的就业压力。

第三,汉语文对于中华大家庭各民族共同交流和经济建设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华大家庭中有55个少数民族,党和政府一贯主张“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宪法也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语文是民族地区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所必需的。但是汉语是我国最广泛的交际工具,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更是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语言之一。因此,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就离不开汉语言文字学的学习。有少数民族学者早就指出:“少数民族懂得汉语文的人越多,运用汉语文的能力越强,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就发展越快。”

(二)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首先,汉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语言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形成和变化的,在形成、发展、变化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都会对汉语产生影响,换句话说汉字不单单属于汉民族,而且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

其次,汉字文献也不仅仅是汉族文化的载体。浩如烟海的汉字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综合知识的总结,也记载着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甚至许多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经验、文学艺术也主要靠汉字文献而得以流传至今,换言之汉字文献成为中华多民族交流的见证,也为保存各少数民族文化做出过积极贡献。

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树立在中华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观念,树立“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意识,从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三)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稳定与发展少数民族人才学好汉语言文学,可以更好地对外交流,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从而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省、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做出更大贡献。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和愿景。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已经开始在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上作思考、探索和改革。

第一,文学院近些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并从学理上进行探讨,在实践中进行改革。比如徐希平早在2003年就发表了《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2007年又发表了《加强实践、突出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等论文,从理论上对此进行了思索和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各学科的老师都在积极探索、踏实改革、认真实践,学院在2007年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办学50周年之际,特地将全院师生对于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相关论文结集出版。

第二,加强教学改革与研究。文学院从2006年期每年定期举行“文学院教学活动月暨教学艺术研讨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全院师生共同参与,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

第三,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学院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校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美学概论、外国文学史。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第四,在学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前提下,认真调查研究,切实修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和学生修读指南,突出汉语言文学在民族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其中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坚持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拓宽对民族文化、民族文学以及民族交融有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其次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对各民族学生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再者增加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介绍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即重视过去被忽略的各少数民族代表性文学作品和许多保留在汉字文献中的少数民族作品;最后注重基础课与应用型课程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各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第五,切实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增大各门课程的信息量,有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有课程都已实现多媒体教学。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但我们和兄弟院校还有差距,我们也还有许多困惑,所以我们殷切期望通过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实现如下愿景:

其一,加强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进一步突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适应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对多民族人才的需求。

其二,希望由此搭建一个平台,将研讨会办成一个可持续的、松散的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联谊、交流和沟通的论坛。我们希望由今天开始,以后大家轮流、不定期地举办此研讨会,增进友谊,互相学习,使我们办出各自特色。新晨

其三,推动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建设。过去因为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我们不得不选用“权威”教材,可是这些教材却不适合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的文化和知识水平,我们希望组织力量编写立足于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实际情况的、适合多民族学生多元文化背景的教材。

其四,推动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召开研讨会,有幸请到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文学院、中文系的各位领导、专家,希望能不吝赐教,毫不保留地将您们好的办学理念和思路,成功的改革实践经验传授给我们,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化我们的教学改革,推动我们的专业建设,从而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使文学院办得更有特色。

参考文献:

[1]张绵英,阿旺措成。略论藏族地区的‘双语’教学[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民族语言文学研究专辑)。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篇8

一、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概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更是高等院校专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近现代大学中又称中文系或国文系,近年有些高校称中国语言文学系。

在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众多高校中,民族院校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地位。民族院校是我国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我国目前共有本科民族院校13 所,其中国家民委直属6 所即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各省、区属7 所即云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此外还有一些处于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主的综合性高校如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西藏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较早的是在20 世纪50 年代,如西南民族大学1956 年设专科,1957 年设本科。

相对于各类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而言,民族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既有相似的问题,更面临着各自特殊的难题。首先,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诸多方面本来就无法和综合性大学相比;其次,在我们民族院校内部强调突出民族特色因而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不够,无论是经费还是科研项目等方面都不可能向其倾斜;第三,民族院校内其他专业的同志没有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应用性地位和作用,一味强调各自专业的应用性、实用性,忽略了汉语言文学对其他那些应用性、实用性专业的支撑作用。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民族院校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民族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来讲,汉语文是他们必备的工具。民族院校的学生无论在学校选学什么专业,都离不开汉语文这根拐杖。如果汉语文的基础比较差,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将必然会面临许多困难,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和研究。

其次,汉语文可以提高民族院校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当今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假如学生只是精通某种民族语文而缺乏汉语文的表达和书写能力,学生毕业时就会感受到比别人更大更多的就业压力。

第三,汉语文对于中华大家庭各民族共同交流和经济建设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华大家庭中有55 个少数民族,党和政府一贯主张“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宪法也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语文是民族地区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所必需的。但是汉语是我国最广泛的交际工具,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更是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语言之一。因此,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就离不开汉语言文字学的学习。有少数民族学者早就指出:“少数民族懂得汉语文的人越多,运用汉语文的能力越强,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就发展越快。”

(二)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首先,汉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语言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形成和变化的,在形成、发展、变化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都会对汉语产生影响,换句话说汉字不单单属于汉民族,而且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

其次,汉字文献也不仅仅是汉族文化的载体。浩如烟海的汉字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综合知识的总结,也记载着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甚至许多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经验、文学艺术也主要靠汉字文献而得以流传至今,换言之汉字文献成为中华多民族交流的见证,也为保存各少数民族文化做出过积极贡献。

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树立在中华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观念,树立“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意识,从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三)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稳定与发展少数民族人才学好汉语言文学,可以更好地对外交流,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从而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省、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做出更大贡献。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和愿景。[ hi138\Com]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已经开始在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上作思考、探

索和改革。

第一,文学院近些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并从学理上进行探讨,在实践中进行改革。比如徐希平早在2003 年就发表了《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2007 年又发表了《加强实践、突出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等论文,从理论上对此进行了思索和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各学科的老师都在积极探索、踏实改革、认真实践,学院在2007 年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办学50 周年之际,特地将全院师生对于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相关论文结集出版。

第二,加强教学改革与研究。文学院从2006 年期每年定期举行“文学院教学活动月暨教学艺术研讨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全院师生共同参与,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

第三,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学院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校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美学概论、外国文学史。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 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第四,在学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前提下,认真调查研究,切实修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和学生修读指南,突出汉语言文学在民族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其中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坚持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拓宽对民族文化、民族文学以及民族交融有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其次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对各民族学生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再者增加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介绍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即重视过去被忽略的各少数民族代表性文学作品和许多保留在汉字文献中的少数民族作品;最后注重基础课与应用型课程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各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第五,切实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增大各门课程的信息量,有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有课程都已实现多媒体教学。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但我们和兄弟院校还有差距,我们也还有许多困惑,所以我们殷切期望通过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实现如下愿景:

其一,加强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进一步突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适应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对多民族人才的需求。

其二,希望由此搭建一个平台,将研讨会办成一个可持续的、松散的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联谊、交流和沟通的论坛。我们希望由今天开始,以后大家轮流、不定期地举办此研讨会,增进友谊,互相学习,使我们办出各自特色。

其三,推动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建设。过去因为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我们不得不选用“权威”教材,可是这些教材却不适合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的文化和知识水平,我们希望组织力量编写立足于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实际情况的、适合多民族学生多元文化背景的教材。

其四,推动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召开研讨会,有幸请到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文学院、中文系的各位领导、专家,希望能不吝赐教,毫不保留地将您们好的办学理念和思路,成功的改革实践经验传授给我们,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化我们的教学改革,推动我们的专业建设,从而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使文学院办得更有特色。

参考文献

[1]张绵英,阿旺措成。略论藏族地区的‘双语’教学[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民族语言文学研究专辑)。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篇9

一、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概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更是高等院校专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近现代大学中又称中文系或国文系,近年有些高校称中国语言文学系。

在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众多高校中,民族院校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地位。民族院校是我国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我国目前共有本科民族院校13所,其中国家民委直属6所即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各省、区属7所即云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此外还有一些处于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主的综合性高校如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较早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如西南民族大学1956年设专科,1957年设本科。

相对于各类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而言,民族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既有相似的问题,更面临着各自特殊的难题。首先,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诸多方面本来就无法和综合性大学相比;其次,在我们民族院校内部强调突出民族特色因而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不够,无论是经费还是科研项目等方面都不可能向其倾斜;第三,民族院校内其他专业的同志没有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应用性地位和作用,一味强调各自专业的应用性、实用性,忽略了汉语言文学对其他那些应用性、实用性专业的支撑作用。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民族院校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民族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来讲,汉语文是他们必备的工具。民族院校的学生无论在学校选学什么专业,都离不开汉语文这根拐杖。如果汉语文的基础比较差,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将必然会面临许多困难,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和研究。

其次,汉语文可以提高民族院校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当今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假如学生只是精通某种民族语文而缺乏汉语文的表达和书写能力,学生毕业时就会感受到比别人更大更多的就业压力。

第三,汉语文对于中华大家庭各民族共同交流和经济建设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华大家庭中有55个少数民族,党和政府一贯主张“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宪法也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语文是民族地区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所必需的。但是汉语是我国最广泛的交际工具,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更是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语言之一。因此,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就离不开汉语言文字学的学习。有少数民族学者早就指出:“少数民族懂得汉语文的人越多,运用汉语文的能力越强,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就发展越快。”

(二)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首先,汉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语言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形成和变化的,在形成、发展、变化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都会对汉语产生影响,换句话说汉字不单单属于汉民族,而且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

其次,汉字文献也不仅仅是汉族文化的载体。浩如烟海的汉字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综合知识的总结,也记载着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甚至许多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经验、文学艺术也主要靠汉字文献而得以流传至今,换言之汉字文献成为中华多民族交流的见证,也为保存各少数民族文化做出过积极贡献。

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树立在中华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观念,树立“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意识,从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三)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稳定与发展少数民族人才学好汉语言文学,可以更好地对外交流,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从而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省、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做出更大贡献。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和愿景。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已经开始在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上作思考、探索和改革。

第一,文学院近些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并从学理上进行探讨,在实践中进行改革。比如徐希平早在2003年就发表了《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2007年又发表了《加强实践、突出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等论文,从理论上对此进行了思索和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各学科的老师都在积极探索、踏实改革、认真实践,学院在2007年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办学50周年之际,特地将全院师生对于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相关论文结集出版。

第二,加强教学改革与研究。文学院从2006年期每年定期举行“文学院教学活动月暨教学艺术研讨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全院师生共同参与,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

第三,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学院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校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美学概论、外国文学史。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第四,在学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前提下,认真调查研究,切实修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和学生修读指南,突出汉语言文学在民族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其中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坚持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拓宽对民族文化、民族文学以及民族交融有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其次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对各民族学生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再者增加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介绍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即重视过去被忽略的各少数民族代表性文学作品和许多保留在汉字文献中的少数民族作品;最后注重基础课与应用型课程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各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第五,切实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增大各门课程的信息量,有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有课程都已实现多媒体教学。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但我们和兄弟院校还有差距,我们也还有许多困惑,所以我们殷切期望通过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实现如下愿景:

其一,加强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进一步突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适应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对多民族人才的需求。

其二,希望由此搭建一个平台,将研讨会办成一个可持续的、松散的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联谊、交流和沟通的论坛。我们希望由今天开始,以后大家轮流、不定期地举办此研讨会,增进友谊,互相学习,使我们办出各自特色。

其三,推动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建设。过去因为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我们不得不选用“权威”教材,可是这些教材却不适合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的文化和知识水平,我们希望组织力量编写立足于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实际情况的、适合多民族学生多元文化背景的教材。

其四,推动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召开研讨会,有幸请到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文学院、中文系的各位领导、专家,希望能不吝赐教,毫不保留地将您们好的办学理念和思路,成功的改革实践经验传授给我们,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化我们的教学改革,推动我们的专业建设,从而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使文学院办得更有特色。

参考文献:

[1]张绵英,阿旺措成。略论藏族地区的‘双语’教学[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民族语言文学研究专辑)。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篇10

一、国内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设置情况

全国接收留学生来华学习、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高等院校有560余所(据2008年教育部统计),但绝大部分属于长短期进修或汉语预备教育的非学历教育形式。具备针对留学生而设的汉语言专业学历教育资格的院校比例不足20%(2006年统计40余所)。整体教育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及专业素质还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高层次汉语人才的大量需求。

我国于1975年在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为来华留学生试行开办了汉语言专业本科学历教育,教育部1978年正式批准设立该专业,对来华留学生实施正规的汉语本科学历教育,提升并提高了汉语教学的层次与质量。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一些综合性大学相继设立了该专业。其院校主要集中在京、津、沪、穗地区,如北语、北京师大、人大、南开、复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东北地区目前设有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高校集中在综合性大学或师范类院校。黑大、吉大、东北师大、辽大、辽师大、大外等高校均设有汉语言专业。留学生本科学历教育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整体办学层次,同时也培养出一批从事文教、外交、翻译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汉语人才。

教育部及国家汉办也高度重视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本科教育。分别于1996、1997年专门召开全国性的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研讨会。1998年国家汉办组织专家研制并论证大纲草案,1999年9月大纲通过了专家鉴定。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的稳定、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及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世界范围内的汉语教学呈现大发展的趋势。国际社会对汉语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复合型汉语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留学生的学习目的与需求也呈多元化趋势,突破了以往单纯的汉语进修,满足在华工作、生活过语言关或学习文史、中医等传统科目的需求,向商务、文秘、旅游、金融、工商、税务等社会经济领域逐步拓展,就业目的明显增强,因此出于工作需要、或增加就业机会和竞争力的学习者人数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针对来华留学生的汉语言专业学历教育,也在最近几年逐步迈向成熟,来华留学生本科教育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二、财经院校留学生学历教育的优势与特征

(一)商务汉语教学、测试的兴起

随着我国加入WTO,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升,财经院校留学生教育事业开始崛起。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相继于2000年、2003年、2005年开设了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经贸方向或商务方向),同时也大力拓展其他专业领域的留学生学历教育,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的学历教育。生源不断、数量可观,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适应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国际人才市场的新需求和来华留学生特点的新变化,学习者既要有必要的语言能力基础又要掌握通用性强的泛经济化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全面提升适应职业化需求的综合运用汉语的能力,满足日后工作的需要。这些都表明对外汉语教学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向高层次、职业化、应用型领域拓展。

2002年10月,国家汉办立项开发HSK(商务),并向全国公开招标。2003年3月,北京大学中标并于同年9月开始HSK(商务)研发工作。经过2004年的阶段性论证和持续2年的海内外大样本预测,于2005年5月通过专家论证。2006年,HSK(商务)正式更名为商务汉语考试(Business Chinese Test)简称BCT,并出版了《商务汉语考试大纲》。

商务汉语考试(BCT)是为测试第一语言非汉语者从事商务活动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部级标准化考试。考查应试者在与商务有关的广泛的职业场合、日常生活、社会交往中应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求职者寻找工作提供商务汉语水平与能力的证明,是一项职业化汉语水平考试。该考试已于2006年10月在新加坡正式推出。2007年4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包括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等20所高校正式推出。2007年4月22日,商务汉语考试在韩国首次推出。

(二)财经院校的学科优势与留学生学历教育特征

我国财经院校在办学模式、学科结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方向上有诸多相似之处,有共同的学科背景和学科优势。财经类院校的留学生教育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也逐步凸显出某些共性特征。主要表现为:

1.留学生规模扩大与对外汉语特别是商务汉语教学崛起于世纪之交;2.发展留学生本科学历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为“十一五”规划的主要战略目标,并有共同的学科优势;3.本科生比例居全国前列,逾40%;4.汉语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商务或经贸为主攻方向;5.商务汉语教学包含三种形式:汉语言专业的商务方向或经贸方向的部分汉语课程、经济专业中的汉语课程(专业汉语)、汉语进修班的商务汉语课程;6.复合型的师资结构与学历结构:文学+语言、文学+教育、文学+经济、文学+教育+经济等。财经院校的学历教育模式具有突出的共性特征。

东北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包括法学、文学、理学五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经济、管理学科作为财经院校的强势学科,发展较为成熟,办学资历、师资力量、教学质量与学术研究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理论基础、专业知识与教学实践都确保了知识传授的准确性、严谨性和专业性。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有20年的办学历史,现有汉语言专业、汉语预备教育、汉语长期进修、特色短期项目、商务汉语专门项目等多种教学形式。其中商务汉语的教学、研究与测试及多元化的学历教育模式是我们倾力打造的特色品牌。我们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逐步形成了科学、完备的来华留学教育体系与管理体系。最近几年,我们经过反复实践与不断调整,逐步明确了留学生学历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办学模式:在语言+专业的模式下,努力培养熟练运用汉语、了解中国国情,知晓中国当代经济、法律法规,熟悉商务环境与技能的高层次、复合型通用汉语人才。

三、财经院校汉语言专业的办学特色

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商务方向)是为适应对外汉语教学快速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它适应我国外交、经贸、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形势,满足国际社会对高层次汉语应用型人才的广泛需求。为了适应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国际人才市场的新需求和来华留学生特点的新变化,我们遵循国家汉办制订的《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在保持其专业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发挥财经院校学科优势,调整专业方向、培养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了职业化的培养目标、语言+专业的培养模式、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及复合型的汉语教师的办学特色。

(一)专业定位与专业培养方向

汉语言专业(代码050102),是1978年教育部为来华留学生单独设立的本科学历教育,其上位学科是中国语言文学;教学对象是母语为非汉语的外国人;专业内容是以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语言知识及汉语听、说、读、写、译言语技能为学科基础,逐步搭建科学通往专业学习的语言平台。专业培养阶段,财经院校的特色定位在于除继续完成《大纲》中规定的各类汉语课培养要求,还以校内相关专业为依托,补充实用的商务、文化、通识课内容,突出汉语言(基础汉语)+商务(专业汉语)+文化(通用汉语)的职业化人才培养方案。

我校的汉语言专业培养方向为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需求、符合国际社会人才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的经济汉语或通用型汉语人才。毕业生可从事国际贸易、文化交流、华语教学、文秘、旅游、翻译或相关领域的工作。

(二)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包括课程结构、课程系列与课程设置,它与专业培养方向相支撑,是实现专业培养方案的有效路径。它既要承载厚基础、宽口径、通用性与实用性的实际内涵,又要体现出专业培养的方向性与阶段性。《大纲》对汉语言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强求一律,各校可自行设课,但必须有利于实现培养目标,有利于达到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我校作为财经院校,有自身的学科结构、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因此我们在《大纲》的基础上,课程体系、结构、课程等设计原则上尽量体现基础性、专业性、应用性、时代性、持续性和对学生的适用性。重点突出特色、实用和可对接。整个课程体系注重基础汉语、专业汉语同经贸专业知识、技能的契合与应用。核心课程除汉语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课与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语言知识课外,还重点开设了商务汉语系列课程。专业培养阶段,在强化汉语的同时,设置通用性强、有应用价值的专业基础课与技能课。选修课包括语言类、文化类、经济类、技能类、电脑类、文体类等几十门课程。

(三)培养路径与课程对接

我们将不同课程系列形成课程板块,合理分配比例,通过对某一课程或课程组的目标、内容、评价的研究,实现课程整合,取得课程的整体效益。课程体系从表层结构上看包括必修课(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和选修课(专业方向选修和公共选修);而能够体现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并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更多的还是体现在课程体系的深层结构上,即:

基底层:各项语言技能发展的根基,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课

核心层:商务汉语各层次的听说读写课程

拓展层:卫星课或次核心课,是核心课程纵向与横向的定量延展和深化

辅助层:①系列选修课:不同的对象知识、技能补差②专题讲座:商务专家、企业人士及相关行业专家的专题讲座

实践层:语言实践、社会实践、实验教学课程的设计、商务活动模拟实验教学、企业实习(实习基地)

而从课程系列的角度划分,则包括:

通识系列:设置通用性强、有应用价值的具有通识性的专业基础课与技能课(包括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相关课程)通用技能。

汉语系列:汉语初、中、高级综合课及听、说、读、写、译技能课

商务系列:(核心课程)商务汉语综合课、商务交际汉语、商务文书与写作、经济阅读、商务礼仪、商务谈判、商务文化、翻译

文化系列:中国文化专题、中国民俗、跨文化交际

选修系列:语言文化类、经济管理类、电脑网络类、文体类、专题讲座等

(四)学分分配与实践教学环节

本专业总学分为182学分,课程类学分150学分,实践教学学分22学分,课外教学学分为10学分。本专业学制内课程总学分15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必修课为20学分;学科基础必修课为80学分;专业必修课:国际商务方向30学分,文化方向28学分。选修课至少应修28学分,其中,专业选修课20学分,跨方向选修课8学分。

实践教学安排:根据《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要求,安排实践教学。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跨省市语言实践、文化考察(6学分)、社会调查(1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计算机上机操作(2学分)、毕业实习(2学分)、毕业论文(8学分)、其他实践教学环节(2学分),共22学分。

四、商务人才多元化学历教育培养模式创新

为不断提升办学层次、拓展办学空间,我们主张以质量、优势和特色塑立品牌,打造精品,进而稳步扩大规模,而非不切实际地盲目追逐数字规模与眼前利益。我们在纵向提升留学生教育整体层次的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建设资源,结合财经院校专业优势,横向探索多元化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留学生入学时的专业志向和汉语水平,实行针对性强、科学合理可操作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业生涯设计。立足本学科,整合、优化原有教学形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研究和拓展适合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需要的特色办学模式。

双学位培养模式:汉语言+国际贸易,学制四年。HSK6级(中等C级)以上者可申请入学,经考核编入汉语言专业3年级。在学习汉语本科专业的同时,可辅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修满两个专业规定的学分,可同时授予文学学士学位和经济学学士学位。

本硕连读培养模式:学制4~5年。HSK中等C级以上者,2年攻读汉语言本科专业,2~3年攻读经济学、管理学硕士学位。

专升本培养模式:学制两年。针对国外正规大学本科在校2年级生,HSK6级入学,经济专业学生三年级起点;中文专业学生,二年级起点。

“2+2”培养模式:与韩国、俄罗斯、越南等国家的大学开展“2+2”“2+3”学历生教育,即国外大学在校生在国外学习两年,而后在我校完成后两年的专业课程,同时强化汉语。合作双方互认学分,符合两校毕业条件,发放两校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

新世纪、新时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在汉语国际推广的大背景下,财经类高校的来华留学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将会在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本文为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国际汉语教育战略背景下的商务汉语教育发展实证研究”相关成果,项目编号:L10DYY010。)

参考文献:

[1]国家对外汉语领导小组办公室编.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Z].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Z],2000.

[3]李杨.对外汉语本科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篇11

[作者简介]郭志斌(1972- ),男,河北衡水人,衡水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河北 衡水 053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7-0119-02

“中国热”带来“汉语热”的持续升温,国际汉语师资严重不足,以培养对外汉语师资为主要目标的对外汉语专业在我国高校迅速发展。近年来,很多地方院校相继开设对外汉语专业,但因地处内陆、发展相对滞后、对外交流不够频繁,对外汉语教学不具优势。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下,地方院校对外汉语专业应扬长避短,加强特色教学。衡水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满足市场需求、强技能、有特长的应用型人才”,提出“特色教育”的办学思想,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培养模式,为地方本科院校对外汉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积累了经验。

一、明确培养目标

根据衡水学院办学实际和社会需求,对外汉语教学提高班的培养目标明确定位在培养合格对外汉语师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就是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语言教学理论、文化思想和课堂教学技能培养模式,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元化的手段以及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外文学、中外文化有较全面了解,能熟练运用对外汉语教学的知识、理论、方法和技能从事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较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

为了有效地实施上述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了“厚基础,强技能”的教学理念。以满足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师需求为宗旨,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精细化培养,将凸显专业特色的语言要素教学实践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学别重视三个方面:一是理论结合实践,引入权威国际汉语教师培训教材,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思考、提高;二是提高专业素养,必须了解和掌握相应专业知识,学生选修1~2 门感兴趣的文学文化课程;三是积极参与沿海地区专业见习、境外课堂教学实习等,通过真实的课堂实践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二、优化课程设置

理论学习与实际教学能力提高更好地结合,是提高班教学的核心理念。提高班课程分为核心课程、辅助课程、拓展课程。在这一培养模式中,核心课程包括语音教学、文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教学等课程,旨在培训和提高业务技能;辅助课程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技能概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等,旨在巩固教学基本技能;拓展课程包含文化思想、对外汉语课程教学指导、语言文化等课程,旨在提高专业水平,拓宽知识面。同时还要立足国际、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优化现行课程体系,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优化课程教学内涵,以计算机辅助环境为支撑,学习运用多模态的教学手段,开展中国语言文化专题教学。

提高班是精英教育,每年面向对外汉语专业二、三年级选拔优秀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围绕提高班选材,对外汉语专业本科4年的课程设置做了优化设置。一、二年级为基础阶段,以语言和通识课程教学为主,形成了语言学概论、文学、写作、中国文化、英语听力、英语口语、翻译入门等特色课程。三、四年级为特色技能阶段,分语言教学、跨文化商务两个专业学习方向,系统学习语言教学、对外商务交流等应用型课程。除了方向特色课程外,还结合专业特色,开设国外汉学研究和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等课程,使学生了解世界汉语教学现状、汉语教学规律、课堂教学技巧,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三、多元化课堂训练

结合对外汉语专业特点,建立以实践技能课、基地实践、留学生课堂实习和海外实习等实践环节为基本链条的能力训练平台,实现从课内外走向校内外,扩大到海外的多元课堂联动的完整体系。

实践技能课主要是模拟课堂训练。为保证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教学能力,语言类课程实施能力目标型教学,制定语音、词汇、语法的教学能力要求,并以此设计模拟课堂训练。在组织模拟课堂之前应使学生明确课型的特征,通过听课掌握教学技巧,准备试讲材料时应注意交际性和科学性原则。提高班教师凭借多年的对外汉语教学经验,结合学生实际,向学生提供教学模板,将模拟课堂模块化。模拟课堂实施分为说课、试讲、评价三部分,说课环节要求试讲者简介试讲内容,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学生的汉语水平以及性格特征和文化背景,并说明教学方法;试讲时充分考虑学习者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学习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并能控制课堂气氛,恰当使用媒介语和体态语,以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使教学效果最佳;评价环节采取提问、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主要评价试讲者对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把握,学习者特征与教材结合程度,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和趣味性,控制课堂气氛的能力和媒介语使用是否适度等。

提高班的课堂训练是多元且连续的。模拟课堂实践在大一、大二阶段进行,在大三、大四阶段进行基地实践。建立校内教学实践基地,我校对外汉语专业在外语系,学生与外教在课上和课下有很多语言和文化交流,为学生提供对外汉语教学实习的机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与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的留学生培训单位建立基地,联合培养汉语教师,学院负责学生的理论课程,实习由教学单位负责。基地实践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五学期可先听课观摩2~3个月,帮助教师改作业、管理学生等,使学生感受真实的汉语教学。真正学习备课、写教案、上课,在第七学期完成。

进一步加强与权威对外汉语教学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建立校企、友好单位合作的长效机制,定期、不定期安排学生实习实训,参加暑期实践,在校外基地创造机会实现学生顶岗实习,让学生以“职业”的身份进入留学生培训机构及其友好海外院校,实现学生在职业心理、专业技能和学科知识上与市场的零距离转化与对接。

四、完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根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的要求进行完善。根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由五个模块组成: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文化与交际、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师综合素质。语言的基本知识与能力包括汉语与外语两个标准,汉外语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对比贯穿汉外词汇、语法、发音、句型、文学和文化的教学,对比教学法能使外国学习者对汉语的学习更为有效。双语对比能力要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和编写特定对象教材的能力对于汉语教学更需强化。在现代教育课程学习中,学生学习运用多模态的教学手段使汉语教学形象化、立体化,使汉语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国外教学对象类型多样,需要教师自主编写操作性、针对性强的教材,教材编写课程的开设尤为重要,课程目的是训练学生根据学生特点,临时编写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课文的能力。跨文化交际技巧是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能力,不仅要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特色和交际技巧,以减少文化冲突和交际失败,更要增强对汉语文化的了解和跨文化意识,引导学生了解汉语中蕴涵的中国文化和思维模式,学会把跨文化意识引入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汉语教学的难度视学生水平和年龄不同而不同,开设对外汉语教学法课可以借鉴各国语言教学法,汉语教学最好能与当地的教学法交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和自身特长,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要与对外汉语教学市场的需求紧密结合。对外汉语专业建设要有国际视野,可以借鉴国内外权威汉语教师培训项目。这些培训项目提供真实教学资源,以此作为教材,使学生在训练中感觉对外汉语教学国内外发展的特点和现状。课程讲授由培训机构专业人士或本校有教学经验教师担任,可以是课堂讲授,也可以专题讲座,还可以借鉴培训结构的课程设置,再与对外汉语专业相关课程有机结合,不断适应不同国家学习者学习汉语的要求,促进学生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高,提高应用型对外汉语人才培养质量。

五、无缝对接的教学实习实训

充分利用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稳固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同时,发挥合作单位广泛的国际汉语培训背景,充分利用合作单位汉语教学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充分利用学校、实习基地、合作单位教学机构,做到3个“无缝对接”。重点是把对外汉语教师职业标准导入教学内容,对外汉语教学职业技能评估纳入实训计划。

实训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能力应用对接。在教学计划中,安排70%左右的课时作为能力培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循序渐进、覆盖面较广、针对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训项目,给学生以充分的动手能力培养。开设教师资格证与指导课程,帮助学生考取国际汉语教师证书,为真正走向对外汉语教师岗位奠定基础。注重学历文凭证书和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书教育相结合,用已获得国家认证和国际认可的证书来检验学生的教学技能训练的成效,并通过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书培训推动学历证书教育的改革,达成二者有机结合、良性互动。

素质培养与社会需求一线人才要求对接。选择权威国际汉语教师培训项目和知名留学生培训单位作为对外汉语教学实习实训基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训单位举办的各类教学实践活动。利用对外汉语教学现场,在职业岗位上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学生在工作现场接触到真实的对外汉语课堂,熟悉教学技巧,充实教学经验,使教育、训练、应用三者有机结合。这样,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工作,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六、应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在对外汉语教学提高班人才培养中,必须把“研”做实,才能实现“学”和“产”无缝对接。积极实施“立足市场需求,以教学立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发展战略,确立以对外汉语教学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科研攻关目标。

让企业介入高校应用对外汉语研究,主要包括权威国际汉语教师培训项目和知名留学生培训单位。校企共建应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机构,全力推进对外汉语学科建设、科研成果转化与产学研合作发展。企业和高校共同负责研究选题和研发人员调配,校企间多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培养对外汉语教师,为企业提供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

七、结语

在应用型对外汉语人才培养中,应始终坚定“特色教育”的教学理念,密切与权威证书项目和培训机构合作,充分利用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教师资格证项目、培训机构教学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不同教学资源以及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坚持教学模式创新,让广大师生浸入真实对外汉语教学环境,直接获取实际教学经验、提升教学实践能力,走出一条科学的、可行的应用型对外汉语人才培养创新之路。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篇12

2.当前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

2.1专业定位不准确

随着我国社会深化发展,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的需求也应该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日趋多元化,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高师院校的培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与时俱进性,然而实际情况确实,目前我国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培养的汉语言文学人才类型过于单一,很难满足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

2.2程设置存在不足

目前我国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以及文学等,主要以语言和文学知识为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其他知识的涉猎,由于专业课程主要围绕语言和文学,培养的毕业人才要么继续升入更高层次去研究语言文学,要么进入校园从事语文教学工作,造成千军万马的毕业生拥挤到学校,供过于求产生激烈的就业竞争。

2.3专业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累积,社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学硬件与软件设施不断提高,尤其是多媒体网络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但是高师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多高师院校为教师提供了多媒体教具,但是多数教师尤其是老教师对于新型教学方式具有抵触情绪,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一个人满堂课讲授,学生一味单纯的接受,师生之间没有交流,课程单调乏味,教学效果极其有限。

3.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发展方向

3.1结合专业特点,寻找新的人才培养方向

随着我国提出全面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提升全民族文化素养,汉语言文学以其独特的价值地位被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高师院校作为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除了肩负起传递文化知识的重任外,还肩负起了提升全民族人文素养。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发展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汉语言文学作为国学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培养人才的目标应该仅仅局限于教师这一职业,应立足于社会建设的整个过程,针对不同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更多更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人才。

3.2市场需求与专业属相结合的人才导向

高校课程发展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高校人才规格应该由社会发展需求所决定,社会需求什么样的汉语言文学人才,高校就要培养相应的人才,同时还要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的特点,不断的调成专业课程内容,删除陈旧不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课程,增设更具特色的课程内容,这样才能真正的将社会需求和专业属性有机结合,培养学以致用的语言文学人才,即培养了负荷和谐社会建设的人才,又增加了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推动专业建设不断发展。

3.3人才培养要具有前瞻性

我国社会持续深化发展,不同领域不同部分之间的交叉融合愈发频繁,并且这种交叉融合呈现出扩大化和深化趋势,这种趋势不仅要求人才要具备高深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更加全面知识的复合。传统单一性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高师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紧密联系社会发展,认清社会发展方向,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类型,这就要求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要具有前瞻性,人才的培养要坐在社会发展的前面,这样才能形成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

4.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

4.1科学的设置专业课程

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同时还要充分的尊重学生对自身发展的需求。例如:对于希望能够进入中小学进行语文教学工作的学生,除了安排专业课程以外,可以相应的安排中小学语文教学教法和相应中小学语文知识学习;对于希望能够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可以在专业课程以外安排相关的课程辅导;而对于有意向从事编辑、文秘工作的同学,可以安排公司职场必须的课程,满足其今后顺利走向职场的需求,科学的设置专业课程,合理规划学生的未来,形成具有高师院校特色的汉语言文学课程。

4.2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