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合集12篇

时间:2023-12-21 11:25:29

论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论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篇1

高校运动项目中,篮球是一项非常流行的运动,它是一项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对抗强、攻防速度要求较快的运动。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提高篮球比赛的成绩、更加愉快地享受篮球运动,就必须掌握科学的篮球运动体能训练方法。但是,在当前的大学生篮球训练中,往往只注重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对体能的训练,这种方法是不合时宜的。

一、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体能训练的目的是增强运动员的身体状态,加强运动员身体各项器官的协调程度,稳步地提高运动员身体的各项机能,最终目标是使运动员可以轻松应对高强度的篮球运动。一个好的身体素质是运动员体育生涯的基本保障。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可以方便运动员很好地执行各种战术,可以轻松地应对各种突发问题,也就是说良好的体能是篮球运动的基础。

合理地进行体能训练,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状况,还能锻炼运动员的意志力。现如今的体育竞赛,在身体对抗的同时,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也是一种考验。所以,通过对运动员体能的训练,也可以不断地培养运动员努力克服困难的精神,使运动员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对自己身体的极限进行挑战,可以为自己树立信心,进而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可以为比赛的胜利打下基础。

除此之外,体能训练还可以强健运动员的体魄,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减少了疾病的发生,进而保证了运动员能够按时参加各种训练。科学的体能训练可以使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始终保持在一个最佳状态,随时可以应对高水平、高强度的篮球比赛,并且减少了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运动损伤。同时拥有一个好的身体,能够使运动员的职业寿命得到延长。

二、篮球体能训练存在的几点问题以及应对的办法

1.目前,我国的大学生篮球训练,大多数只注重对篮球比赛战术的训练,而忽视了对篮球训练中的体能练习。一般的院校,在篮球训练时仅仅有一到二节课为体能训练,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开设体能训练。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我们必须将运动员体能的训练重视起来。要使运动员体能的训练和运动员篮球技术水平同步提高。

2.进行体能训练的学校,对于体能的训练项目也表现得过于单一。有的学校的体能训练不够科学化,只注重运动量。最终使得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受到损伤。过量的、不科学的体能训练也是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无法承受的。

所以,建议学校的体能训练能够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最好是将不同的训练组合起来进行使用。这可以帮助运动员的身体各个器官形成一种完美的均衡,身体素质得到增强。

3.体能的训练也不能一味重视训练的强度。失去了科学性的体能训练,不仅不会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还会对运动员产生伤害,篮球训练的理论思想需要根据不同的运动员量身订制,并要随着运动的不断发展而不断调整。并且我国现有的体能训练理论和世界水平的训练理论还有较大的差距。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与世界先进的理论指导多交流,尽快确立我们自己的体能训练理论体系,并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稳步提升我国运动员的身体机能。

论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篇2

一.体育运动训练学理论的视阈观---复杂性思维

体育运动训练是以“人”为核心的一种运动,人的发展是十分复杂的过程,同时由于体育运动训练具有多层次性、多因素和多边形,因此整个训练过程呈现十分复杂的情景,这是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特性。在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过程中,训练过程和人属于一个整体,其具有很强的自组织能力,训练系统的各种内部和外部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也是十分复杂的,也就是说体育运动训练属于复杂性系统。“复杂性系统必须要借助复杂性方式来处理”,若对于这种复杂性系统再采用传统的封闭、静态的简单思维来处理显然是不适合的,需要从一个全新的观察、审视和思辨的角度形成新的训练范式。在一定程度上,体育运动训练的变革首先是通过思维方式的变革体现出来,而复杂性思维主要特征是通过分析运动训练的非线性、整体性、开放性为基本特征分析运动训练的变化,这为研究、思考运动训练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非线性思维的运动训练:运动训练是复杂的系统,包含多种不可控因素,这些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通过非线性思维能够使体育运动训练建立新的技术平台,以便将更多的经典案例引入到训练理论研究中来。

整体性思维的运动训练:就体育运动训练而言,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若仅仅重视局部问题,必然会影响整体的发展,导致系统整体功能下滑。整体思维关注的是体育运动的整体最优,提升整体效果。

开放性思维的运动训练:这种思维强调训练系统和环境的有机联系,个体只有和环境密切联系在一起,才能让训练对象在较大的自由想象空间形成高度有序的创新结构。

二.体育运动训练学的方法观---还原论和整体论的结合思维

任何一门科学的建立都必须在一定的思想指导基础上进行,应当遵循体育运行训练科学的认识论和实践论。截至目前,体育运动训练学要深入发展,必须在固有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训练研究方法的思考。由于体育运动训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仅依靠传统的还原论难以客观、合理的进行处理,必须将还原论和整体论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探究。

还原论和整体论融合起来的研究之所以能够得到理论学者的重视,关键在于它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突破,即是对传统方法的挑战,也是对传统方法的补充。还原论和整体论融合研究思维是将整个运动训练视为一个系统,然后将其放入到更大的系统中,从而给出体育运动训练在变化系统中的理解和认识。应将体育运动训练放到复杂的社会系统中进行综合探究,分析外界因素变化情况下运动训练的规律、特点和方法。从还原论和整体论的有机融合来看,运动训练不仅仅是简单的叠加和单向链条,而是存在复杂的因果关系。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要有效解决某个问题,不仅要进行具体的研究,也要考虑各种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将多学科协同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形成多元整合的思维格局,做到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科学推理和哲学思辨的有机结合。总之,在对体育运动训练进行研究时一定要倡导还原论和整体论的有机结合。

三.体育运动训练的认识观----理论结合实践的整合思维

“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指导实践”,然而就体育运动训练而言,目前仍是经验成分比较多,训练指导的专项理论并不完善,“训练观念”相对落后,理论队伍的素质亟待提高。纵观体育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形成了一般训练理论、向群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三个层次的理论体系。不同的理论体系具有个性又有共性,即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然而,目前的理论体系并不完善,尤其是专项训练理论,多是依靠经验来完成,因此,在运动训练研究中要重视专项理论的研究,强调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这种研究思维模式的转变,是对运动训练非线性科学发展、系统论突破的新动向回应。

总之,体育运动训练学属于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要提高体育运动训练的效果,必须要以全新的思维模式去建设和发展学科体系,重视体育教育训练发展的条件、机制和动力,有效结合各门学科的通力协作,发展体育运动训练新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

参考文献

论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 帆板运动 功能训练

帆板运动是集竞技性、娱乐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体育项目,在奥运会比赛中也占据重要位置,拥有两块金牌。本研究第一次将帆板功能训练作为研究对象,在继承优秀的训练理念和方法的前提下,引入目前世界比较热门,比较先进的“功能训练”理论及新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帆板运动员的成绩.虽然功能训练早就有相关的应用和研究,但是目前在国内还没有相关正式的定义理论。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关于功能训练的研究

KegerreiS在1983年在训练中加入了一些特定的动作模式和技能,并且介绍了功能训练对于帆板运动员心理恢复的重要性。他同样也介绍了功能训练在康复中非常重要的科学原理,尤其是恢复时间的缩短和本体感受的恢复。此时,功能训练放在了绝对的优先高度。

(二)国内关于功能训练的研究

目前,国内对于功能训练的研究较少,2006年我国训练学专家刘爱杰首次将功能训练引入到中国竞技体育的体能训练实践中,并开始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2007年刘爱杰,李少丹,在《中国体育教练员》发表的《竞技体育的核心训练》一文中首将“功能性训练”一词应用于竞技体育的训练中,文中详细介绍了功能训练的概念、功能训练的内容手段和方法。他们提出功能训练是一种为提高专项运动能力,通过加强核心力量并能使神经肌肉系统更加有效率的训练方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大连市航海运动学校帆板运动员。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l)各类体育学术期刊、报刊、杂志等所刊登的有关功能训练的各类了讲究论文、文章、著作。

(2)与帆板运动相关的报纸、联系内容、编排等的专业论文、报告、著作。

(3)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优秀帆板运动员的专业论文、报告、文章、著作等。

2.专家访谈法

针对功能训练和帆板运动等理论和实践问题,有针对性的对我国功能训练和帆板运动领域的专家、教授和优秀教练员以及运动员进行访谈,建立适合帆板运动功能训练内容、方法、手段的基本框架。

3.训练过程跟踪监测统计法

在帆板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时,跟随教练艇下海观看运动员的训练、比赛和教练员的指导,获取了直观的感性材料,通过对实际情况的观察和把握,尤其是海上比赛期间,教练员之间随时对运动员比赛现场做出评价和调控指导,为本论文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事实基础。

三、结果与分析

(一)关于功能训练概念的界定

综上研究所述,并通过对国内外体能训练专家和学者的访谈,本研究认为:功能训练是一种针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状态,为提高专项运动能力,通过针对性的动作训练,使人体神经肌肉系统更加有效率,使运动员能力在项目中的功能更加优化的一种体能训练方法。

(二)重视脊柱力量的训练

核心力量训练作为功能训练重要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已无可厚非,核心训练能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保持身体运动姿态和正确的动力链传递顺序。近几年,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核心训练的理论及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包括核心力量的概念、发展以及具体的方法手段。

(三)强化动力链的训练

动力链原则是分析体育活动或者其他动作模式最重要的一部分。动力链则介绍了人体如何被看成是一系列相关的链结或部分。动力链是在中枢和运动神经支配下的按某专项特定动作顺序的多关节、多肌肉参与的联合运动过程中的动力传递。身体某一部分活动会影响到相链接的近端和末端的部分,“动力链”原则为人体动作模式以及整个身体的体能训练和康复训练的练习提供了一个整体构架。在进行帆板运动训练时,应加强对队员身体及肌肉各方面的练习,达到身体各方面协调发展.

四、结论

功能训练是现代体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帆板运动员预防伤病,提高运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教练在安排陆地上进行体能课时要根据训练计划的周期性和连续性在体能训练课中融入功能训练,使运动员的训练更加合理化。功能训练可以强化帆板运动员核心稳定力,融合肩骸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训练,以提高运动员动作姿态的准确性,促进动力链传递的有效性,使帆板运动员海上专项操作更加稳定。

参考文献:

[1]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论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篇4

中图分类号:G80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5-0679-03

1观点背景

1.1周期训练理论周期训练理论,是原苏联学者马特维耶夫在对原苏联的游泳、举重和田径的径赛等项目参加1952年第15届赫尔辛基奥运会的训练,以及其后至20世纪60年代初备战世界大赛的训练计划进行总结与分析的基础上,将这些训练的经验理论化,于60年代中期所提出的。

周期训练理论是马特维耶夫根据人体竞技状态具有周期、阶段性形成的规律,即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需经过“获得”、“保持”和“消失”阶段,相应地把运动训练过程的一个大周期分为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等3个时期,并同时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提出了各个时期的训练目标、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即不同训练时期“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的不同安排”和“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不同比例”,即在训练的不同时期训练手段(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和负荷(量与强度)强调的重点是不同的。

由于在20世纪的50~60年代竞技体育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训练理论的体系,对运动训练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十分薄弱,所以马特维耶夫的“周期" 训练理论在问世之后很快就传播到东欧和亚洲的许多国家,并于70年代进入部分西欧国家,成为竞技训练,尤其是体能类项目主要是在它的指导下进行设计、安排和实施训练的。中国因受前苏联训练理论的影响,周期训练理论已广泛被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所接受, 在训练理论和实践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并成为对运动训练最具影响的训练理论之一。[1]

1.2“板块”训练理论前苏联训练学者维尔霍山斯基(Verchoschanskij)对马特维耶夫的训练周期理论进行了长期和深入的研究,认为它已不适于指导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他在大量、长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周期训练”理论,即被称为“板块”(Block)的训练模式。维尔霍山斯基(Verchoschanskij)没有从“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和“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角度概括训练的过程,而是分别对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从具体的素质和能力方面对训练安排进行了解释,同时,他又根据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特点提出了“集中负荷效应”的训练方法,即将一些对专项成绩具有关键影响和运动员相对薄弱的素质以“板块”(Block)的形式集中插入训练当中,在总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该素质的训练负荷,通过对它的集中训练和优先的发展,实现专项成绩的突破。[1,3]

“板块” 训练集中在3~4周内有选择性地确定较少的素质和能力加以训练。使高水平运动员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接受单一的,或者两个比较大的训练刺激,并且便于在每个训练板块中通过身体素质、比赛结果和生理、生化医学指标测试检查训练效果。 3~4个这样的板块构成了训练准备期,同时在年训练周期中,完成不同的训练负荷和目标的转换。在“板块"训练理论中,准备期同样安排比赛,在比赛期也安排主要的基础训练(如最大力量)。因为在高水平运动训练中,通常训练的刺激已达不到对运动员的强度要求和兴奋点,这必须通过比赛来实现。[3,4]

2观点冲突

2.1高水平运动员对现代赛制的适应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竞技体育商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不仅导致大部分项目的比赛数量大幅度增加,而且比赛的形式、规模也发生变化,以及各赛次与运动员的利益、资格和排名等都发生了关系,例如,从2004年8月8日雅典奥运会决赛开始,至2005年8月13日赫尔辛基世界田径锦标赛,刘翔共参加了14次国内外的大型比赛。

由于马特维耶夫的周期训练理论,强调准备期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且以突出负荷量来发展运动员的一般训练,以便为准备期后期的专项训练奠定基础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马特维耶夫的训练周期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目前高水平运动员的赛制变化。运动员处在高水平训练阶段,依据生物适应的原理,他们对训练方法和负荷的“专项性”要求也在提高,只有那些接受刺激的组织和系统才可能产生相应的应激反应,只有刺激的强度超过现有的专项适应水平才能够打破原已形成的“平衡”,在高层次上建立新的“平衡”。显然,如果在高水平训练阶段仍然遵循马特维耶夫的周期训练理论,在占训练时间最长的准备期以低强度和一般的训练内容为主,则不可能使机体受到适宜的刺激,也不会获得良好的机能储备,另外,这种长期脱离专项的训练手段和负荷不仅不会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成绩,而且会使机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朝非专项的方向发展,导致专项能力的下降,因此,准备期运动员难以参加比赛和获得持续的参赛能力。目前,我国部分体能类项目优秀运动员的成绩长期徘徊不前,只能达到一般世界水平,而无法进入世界高水平的状况,与我们受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的影响,在高水平训练阶段缺乏正确的训练指导思想不无关系。[1]

而维尔霍山斯基(Verchoschanskij)的“板块”(Block)训练理论,则是依据生物适应理论,将运动训练过程理解为一个适应循环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专项基础训练阶段(blockA),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发展运动员专项比赛所需的运动潜能;第二阶段为专项训练阶段(blockB),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运动员能够充分利用其己经提高的运动潜能,并通过逐渐增加强度的比赛性练习将其表现出来。在这一阶段运动员可参加一定数量的比赛;第三阶段为主要比赛阶段(blockC)。这一阶段是一个适应循环的结束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运动员己提高了的运动潜能在重大比赛中,最大限度的表现出来。“板块”(Block)训练理论由于在准备期着重解决运动员的1-2个专项能力,同时在训练的各个时期中完成不同的专项训练负荷和训练任务的转换,准备期中可以安排运动员参加比赛。这与周期训练理论有着差异(表1)。

2.2提高运动员专项能力生物适应的可行性马特维耶夫的周期训练理论在准备期强调大的负荷量的一般训练,规定了运动员多种能力的平行发展,由于每一种素质和能力适应性提高的生物学机制具有异时性的特征(即每种素质和能力在负荷-疲劳-恢复-适应提高的过程的时间是不同的),若每种素质和能力没有足够的时间给予适应性提高和保持,某种素质和能力就会丢失或下降,尤其是对专项能力具有支撑作用的能力,显然,这种状况对提高运动员的参赛能力是不利的。这不仅对教练员训练安排提出极其苛刻的要求,而且由于各种能力交互影响的复杂性,目前生物学的研究还难作到对不同项目、不同运动员素质和能力每个训练单元、训练周和训练阶段作出适应性提高的准确时间。因此,周期训练的模式只能是粗线条的训练,这对于当今高水平运动员细化专项能力的提高是不精确的。

维尔霍山斯基(Verchoschanskij)的“板块”(Block)训练理论,强调的是依据个别核心能力的突出发展,其训练时间是按照对专项能力起到核心作用的素质和能力所需要适应性来安排的,通过每一次训练课重点的刺激和连续课刺激的深度,以实现超越原有适应性水平、借以达到更高水平适应的训练目的。同时在重点提高的素质和能力的练习中穿插一些可起到调节、辅助作用的其它能力的练习(表2)。从生物适应原理看,单一的素质和能力其适应性提高的时间,相对于周期训练准备期强调的各素质和能力的平行发展更较容易把握和控制(表3),同时这些专项的核心能力对机体所造成的疲劳,仅为局部的、对整体疲劳的影响较小,因此,不易造成过渡训练。

2.3理论模型适用的针对性马特维耶夫的周期理论提出的依据主要来自对部分体能类项目教练员训练计划,只是从教育学和方法论的角度对竞技训练过程进行解释和归纳,而较少考虑机体在训练过程中产生的生理、生化反应,尤其是没有深入分析研究不同运动器官和系统对训练产生的不同应激反应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因此,很难对该理论适用的范围、条件、监测和指导程序等给出详尽的解释和说明。[1]但是,毋庸置疑,马特维耶夫的周期训练模式对运动训练这一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复杂过程作了高度的概括,使人们透过年训练周期的划分以及不同训练阶段训练手段和负荷的不同安排,能够比较容易地捕捉到运动训练的脉络和规律,是训练理论的一大进步。但是,随着竞技体育极值化,高水平运动员间的能力差异通常仅为“百分之一秒”,对这细微专项能力的挖掘,必须要精确的筹划、设计与监控,因此周期训练理论这种模糊性很难指导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

“板块”(Block)训练理论的立意在于使周期训练理论在高水平元动员训练中所规定多种素质平行的发展的重点不突出、甚至有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3]通过一个个的“板块”结构的有机组合,集中地发展了专项能力,解决了在一个“板块”结构中、“板块”与“板块”间不同负荷性质和负荷大小不同的素质和能力有机地恢复与衔接问题。由于“板块”训练模式始终强调的是专项训练,因此,“板块”(Block)训练理论对于长时间的保持高水平运动员连续比赛的能力就成为部分项目重要的理论支撑。

3训练理论变迁的哲学思考

3.1训练理论变迁的自然逻辑训练理论的研究和创新活动都具有它的内在的行为逻辑。从训练理论的发展的历程看,其实这个过程存在着一定程度相互联系的阶段,前后相继不同的阶段表现出的是代表人们认识进步的特征。而在不同的阶段内则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不同历史阶段训练理论研究成果,一般来说,表现出的是否定性的发展,并且是建立在训练实践危机的基础上,可以说,训练实践危机是训练理论发展的动力和契机。

而在训练实践更多的时间内,训练理论特别是取得了统治地位的主流的训练理论学说,是作为训练实践内在的稳定因素并发挥着它的独特的作用,训练理论似乎总是把训练实践塞进一个已经制造成功且相当坚实的框架里,它的存在的方式和目的不是去发现和研究新的训练现象,而是在于澄清既定的训练理论范式所提供的那些现象,并给予更多的阐述和说明。

但是,训练实践确实在不断地突破它的旧有的发展模式,经常地出现一些始料未及的新现象和新的训练理论。因为在既定的训练理论指导下的训练实践,肯定地会产生一些原有训练理论之外新的东西,为了消化这些新的东西,就需要产生另外新的训练理论。当这些新的训练理论逐渐成为训练实践内在的组成部分以后,训练实践就与以前不同了。由于新的训练理论具有丰富的训练实践和强烈的思辨基础,从而为训练理论的变迁提供了方向。

3.2训练理论变迁的必然性训练理论是对训练实践中的某个基本问题及其有关问题,在积累了相当多的训练事实的基础上,系统地进行分析和综合,提出的基本概念,并据此进行的推论。这里所说的基本概念,虽然是根据已知的科学训练事实和科学训练规律提出的,但是一般只能根据训练学家掌握的部分科学训练事实和已知了解的有限的科学训练规律,而要用它去涵盖更多的事实,并能演绎出新的科学事实即预言,实际上必须含有推测的成分,或具有假说的性质。如,周期训练理论对运动员竞技状态的控制,尚难做到精确、任意的把握,充其量只能概率性地掌握。而“板块”训练理论除了适用于可测量类项目外,是否适用于所有的运动项目也需要实践的验证。原因有三个方面。

3.2.1任何训练理论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训练理论是对运动训练实践的一种合理的正确抽象,与实际训练的复杂性相比,具有简化、优化和理想化的特点。由于训练理论本身受其内在因素的制约(历史条件、认识工具、相应理论发展、研究者认识水平),因而决定了训练理论的作用是有限的,它不可能穷尽对训练实践的认识,再好的训练理论也只是一种阶段性的认识成果。我们这里强调训练理论的局限性,并不是要降低或冲淡训练理论的作用。相反,训练科学工作者只有正视这种局限性,有意识地去克服这种局限性,才能既充分又恰当地发挥训练理论的种种功能。

3.2.2任何训练理论不具有唯一性“横看成岭侧成峰",对于同一个问题,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考察时,可以产生不相同的认识。因此,对于训练理论的认识也不具有唯一性。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同一研究对象,常有多个模型并存;其二,对同一问题认识的深化过程,也是多种模型逐个更替的过程。例如,“板块”训练理论严格意义上讲,它并未超出“周期”的概念,它是“周期”向着纵向和微观结构的深度发展。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也许还会对“周期”有新的认识。

3.2.3许多训练理论还难以做到实践的检验对训练过程各种现象的研究,而构建的训练理论,几乎都是属于半定性半定量的模型。正是因为在训练过程中,有的因素、指标不能定量,或者不能精确定量,通过定性的估计、判断,以弥补定量的局限和不足。依据严密的逻辑推理的定性方法所建立的训练理论,在训练过程中,由于将其转化为可操作的“变量"的难度较大,只能是思想的实验,这种思想的实验不像实际实验看得见摸得着,进而在训练结果与训练理论之间就难以进行双重的检验,于是,就产生了人们常说的“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现象。

一种新的训练理论的建立,往往同时伴随着的是训练实践的危机。所有的危机都开始于旧有的训练理论支点变得模糊,于是理清原有的训练理论价值就成为必要,而每一次的理论变迁都是人们对训练实践认知的升华和迈出超越性的一步。在训练理论演进过程中,存在着多次理论变迁的内在逻辑,它的存在使得训练实践能够在稳定和变革发展之间获得某种平衡,从而维持训练实践的延续。

参考文献:

[1] 陈小平.对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的审视[J].中国体育科技,2003(4).

论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篇5

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始建于1983年。20年来,伴随着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研究性专著。曹景伟等(2001)把这些独具特色并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研究进展称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中国流”,主要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运动员选材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竞技能力的结构及其评价、博弈理论与制胜规律以及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与服务等内容。本文则拟从6个方面进行阐述。

1 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

人们在描述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做“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做“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

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的论文。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

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把“项群训练理论”列为重要的一章,这表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学界的认可,达成共识。这一章里的第一节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总论,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竞技运动项目的划分、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和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三方面的内容;第二节则分别论述了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所聚合的8个不同项群各自的竞技特点和训练方法。

项群训练理论问世十几年来,受到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中主要的理论进展包括:依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以及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1.1 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 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的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近年来,田麦久吸取了谢亚龙、竺义功、徐本力等对项群的划分提出的不同看法中的合理思考,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依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把射击、射箭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把各种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表1)。

这样一种划分,应该说,对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不同项群所包含项目的竞技特点,会有更好地帮助,会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解除若干不必要的束缚,更有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项目的竞技规律,从而确定对应的训练理论和方法。

1.2 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 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标准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由于有着无穷个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着无穷个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这里仅以几篇论文为例,如“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男单选手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运行模式”,用“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这一名称,概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3个手持球拍进行比赛的项目。又如“陆上同场对抗性项目集体球类项目”的名称,就排除了水上、冰上的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只包括足、篮、手、曲4个项目了。总之,我们在实践的研究过程当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的需要,按照多种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表1 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的调整

原有项群名称

调整后的项群名称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

技心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

技战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

技战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

1.3 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 面对3个层次的训练学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训练学命题,如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等等,都既可以在一般训练学层次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某一个项群和范畴内进行研究,还可以就一个专项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适应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赛的参赛需要。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不同的,显然,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也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而经典的马特维耶夫的周期学说的主体内容,是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训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少顾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战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和表现的特点。田麦久(2000)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专题研究了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他首先分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的指标,然后建立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评价体系,确立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表2)。

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看是否在比赛中能够表现出最佳的体能状态;体操、跳水这些项目主要是看成套动作的熟练稳定和流畅的连接;射击、射箭项目,主要是看运动员技术感觉的细腻度与心理状态的自控性;而各种对抗性项目,则主要是看技术是否合理、熟练,战术准备是否充分,战术运用是否多变而实效。不同的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表现的主要特征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训练大周期的结构就不应该是同样的,而应该各有其特点。这一研究为非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训练大周期的安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人们在项群层次上开展更多内容的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示例。

表2 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

项群

大周期中阶段训练安排的要点

体能主导类各项群

1.专项化程度的变化;2.负荷强度与复

合量的变化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1.由单个动作到成套动作的完成过程;

2.有序地提高成套动作的成功率

技心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

1.基本功训练,空射到实射的转换;2.

提高并力求完善定向的心理自控能力

技战能主导类个人对抗性项群

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实战性

对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阵容选

技战能主导类集体对抗性项群

配,组合训练及成队训练;3.实战性对

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4 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项群训练理论被提出20年来,已经得到了体育界普遍的共识。而且,项群这一概念正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健身、体育产业、体育管理等众多的领域。

2 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作用的强化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行为又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展开和进行的,这是人们的一项共识。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当中,又常常会被具体的微观事物所包围,而忘掉了为实现终极目的而做的努力。训练活动当中也是这样,如某教练员,训练课的初始目标是想让运动员很好地掌握一项技术,或改进一个动作细节。但运动员做得不好,教练员生气了,罚他再作50遍。运动员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本来应该是在神经系统、肌肉反应各个方面都处于良性反应的状态下、在很好的协调状态下才能够做好。这时,运动员已经疲劳了,动作也没做好,你还要罚他再做,什么时候能做好呢?运动员在疲劳的状态下即使勉强完成了动作,其动作质量也很难保证。教练员的这一要求是与其在这一堂训练课的初始目的不一致的。

所以,在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特别强调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专门列出一章谈“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而且,排在全书第三章这样显要的位置。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的所有内容、各种训练负荷、各式各样的训练安排,都是为了训练目标的实现。把训练目标问题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会有利于人们强化训练目标的导向意识。

强调训练目标的导向和控制作用是竞技需要原则的体现。竞技需要原则本质上就是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训练是为了比赛,要从比赛的实战出发,紧紧围绕着目标的实现去组织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这样一个本来是很明确的基本认识,过去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此前各个版本的运动训练学教材,都没有把训练目标的重要价值给予更为充分的确认和强调。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的这一变化,则把训练目标的导向与控制作用鲜明地突显了出来。

3 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相对均衡的调节

训练理论的时空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时间、空间里运动。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时间特征则包括训练的过程、训练的周期和训练的安排。

张英波(1998)“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的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附图

图1 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时空协同的结构模式(引自 张英波 1998)

多年以来,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例如,在1990年版的教材里面,反映运动员运动训练空间特征的章节很多,而反应时间特征的章节很少。但在运动训练的具体活动当中,许多教练员都是按时间特征来考虑问题的。今天练什么,明天练什么,这个月练什么,下个月练什么,这是教练员组织训练活动重要的思维路线。因此,在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里面,把原来的“运动训练过程的结构组织与控制”这一章,分成了“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周课训练计划与实施”一共3章,加大了关于反映运动训练活动时间特征的内容和份量,使得运动训练时空特征的均衡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4 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工作环节。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这五种子能力所构成的,刘大庆、田麦久的研究,使得我们对这五种子能力的组合方式,亦即其结构特点有了更为全面的科学认识。

根本勇(日,1985)把经济学界的“木桶模型”引入了运动训练领域。一个盛水的木桶由若干木片所围成,用桶中所盛的水平面的高度表示运动员的总体竞技水平,各个木片的长度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即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发展状况。由于各种子能力发展的程度不同,所以各个木片的长度也不相同。在这个模型中,木桶里能够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那些长木片所代表的优势子能力,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片所代表的劣势子能力,因为,长木片本来有可能围存的水会从这块最短的木片所造成的缺口流出去。因此,我们就要找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中最差的子能力,及时地予以相应的发展,藉以促进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的提高。“木桶模型”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平衡的追求,要求我们注意发展不同竞技能力之间的均衡性特征,通常称之为“补短”。

刘大庆的研究中发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呈现着非衡结构,从哲学意义上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但其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它高度发展的某种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从而就使得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例如,邓亚萍凶狠快速的技术风格对其较低的身高条件的补偿;朱建华出色的助跑起跳结合技术对其最大力量不足的补偿等等。

与“木桶模型”相对应,我们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设计了新的模型,称之为“积木模型”。这个新的模型如同一个积木堆,由9个小积木块构成。绿、红、黄3种颜色各有3块。我们把这个积木堆的体积比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绿、红、黄3种颜色的小积木块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如果从积木堆中去掉2块黄色的小积木,再用一块绿色的小积木和1块红色的小积木“补偿”到积木堆中,积木堆的体积,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仍然保持不变。以此直观地展示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提示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运动员优势能力的竞技价值,通常称之为“扬长”。

“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用不同的图象展示竞技能力结构中各子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两个模型各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员,或同一个运动员不同的训练阶段。所以说,“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和表述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状态,我们把它们叫做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图2)。

附图

图2 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5 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科学定义的给出

在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的选定及其科学定义的给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建设,但多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界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这一工作,许多概念的定义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陷。田麦久等16名运动训练学者(1999)对运动训练学的常用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选出190个词条作为基本概念,并分别编写了释文。

我们注意到,此前的同事们在解释这些概念时出现最多的逻辑错误有两个。一是将概念归于不恰当的类属,二是提出了不应有的理想期望。前者如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后者如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

一切人类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一种活动过程,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也不应说是错误,但不准确,类属过大。而如果将其归结为一种“体育活动”,则明确得多,准确得多。

“比赛战术”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特定的倾向性。有正确的比赛战术,也有错误的比赛战术;有实战效果很好的比赛战术,也有实战效果不好的比赛战术;有成功的比赛战术,也有不成功的比赛战术,或者失败的比赛战术。而如果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做不到“充分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所采取的计谋和行动不够“合理有效”,那就不是“运动战术”了,这显然有悖于运动训练的实践和运动竞赛的现实。这一证伪的结果告诉我们,原有的定义违背了对此类概念应“中性定义”的原则。我们把它改成“为战胜对手或为取得预期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与行动”,定义本身不被附加任何倾向,就具备了普遍的适用性。

《词解》的作者对大约1/3的词条作了如同上述的修订,同时为过去未见定义的近半数的词条给出了全新的定义。从而完成了对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体系的一次重要的基本定义的规范化工作。

6 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在逐渐地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图3)。

在运动选材学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的专著。国家体委科教司于1983年出版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论文汇编》;赵斌(1989)、谢燕群(1990)、刘献武(1991)、曾凡辉等(1992)、钟添发等(1995)陆续出版了有关运动员选材的若干专著。我国有组织的运动员选材工作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许多项目运动员选材工作科学监控工作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运动竞赛学方面,有刘建和(1990)的《运动竞赛学》和肖华富(1990)的《运动竞赛方法学》朱章玲等(1995)的《运动竞赛学》和王蒲(2001)的《运动竞赛方法研究》等。竞技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关的理论专著中,比较有力度的有周爱光(1999)的《竞技运动异化论》,宋继新(1999)的《竞技教育学》、吴寿章(2001)的《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等。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正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重要的积累。

附图

图3 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

本文所列举的上述6个方面只是近年来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我们应该而且可以期待,中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必将会伴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也会向世界运动训练学界贡献出更多新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 李益群,谢亚龙.体育博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 吴寿章.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 王蒲.运动竞赛方法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 梁慈民.论竞技体育的前沿技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 徐本力等.运动训练学(体育函授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8] 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9] 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论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篇6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071-01

一、运动训练学理论

人们在描述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做“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做“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把“项群训练理论”列为重要的一章,这表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学界的认可,达成共识。

二、教学训练指导思想

1.连续性和阶段性基本原理:超量恢复原理。提高竞技能力,是每一次课、每一个阶段的教学训练效果的积累。教学训练过程的每一次课、每一个阶段,都是整个教学训练过程的一个部分,要为整个教学训练过程服务,为达到整体目标而安排和考虑每一节课的教学训练。教学训练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延续性和不间断性的特征。

延续和不间断的教学训练过程,是由每一个教学训练阶段组成的,教学训练目标也是由各个阶段的教学训练效果的积累而实现的。因此,各个教学训练阶段又是独立存在的,有各自的教学训练目的和任务。只有完成了阶段的教学训练任务,才能达到最终的教学训练目标。教学训练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2.适应性(针对性)基本原理:生物适应现象。竞技能力的获得,是通过外部施加于学员身体的适度的运动负荷,使学员机体产生功能性的适应性变化,机体的运动能力得到提高。这是学员机体对教学训练负荷的生物适应现象。

在适度的范围内,负荷量越大,对机体的刺激越明显,适应性变化也越显著。因此,在教学训练中,保持一定的负荷量是十分必要的。在技战术教学训练中使学员产生适度的疲劳,有助于学员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已有的竞技能力。超出适度范围,将产生过度疲劳,这是我们要注意避免的。

3.整体性基本原理:系统论原理。对教学训练目标要有整体把握;教学训练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训练方法的安排要围绕教学训练的目标整体来实现,包括比赛。每一次课、每一个教学训练环节,都是教学训练整体的一部分。只对某一堂课、某一个练习进行评价和分析是不客观的。

4.可控性基本原理:控制论原理。为了保证教学运动训练过程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在教学训练实践中实施有效控制显得越来越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教学训练进行有效控制的方法、手段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精确。例如对强度的监控,对活动方式和活动距离的监控,对身体恢复状况的评价等等。认识到教学训练过程的可控性,应开发和利用科学的控制手段,为教学训练服务。

三、教学训练的基本要求

各个运动项目的各种动作,都有着符合人体运动力学基本原理的标准技术及规范的技术要求;但对每名学生来说,又必须依据个体的生理学特点,选择和掌握具有个人特征的运动技术,才能更为有效地参与运动训练。

1.处理好基本技术与高难度技术的关系。实践证明,凡能够攀登上世界体育高峰的运动员,一般都具备扎实的基本技术。因此,无论哪个运动项目,都必须长期地、系统地、坚持不懈地狠抓基本技术的训练。即使是在教学训练中,基本技术训练也应占相当的比重。

2.处理好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在很多项目中,有特长技术和全面技术之分。在训练中,这两种技术应当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特长技术还是决定技术风格是否鲜明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狠抓特长技术训练教学的同时,还应当力求全面地掌握专项运动中的各项技术。这是因为:其一,专项运动技术动作群中的各种技术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起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这种作用,我们称之为运动技术的“转移”。受这类“转移”的影响,有时,一个似乎不太重要的辅技术的掌握,亦往往可能影响特长技术水平的提高。其二,在运动竞赛中,技术是否全面,是保证特长技术能否发挥的重要条件。

3.处理好规范化与个体差异的关系。技术规范又称技术规格,在训练学中,特指依据科学原理而确立的、人们在进行技术训练时所必须遵从的模式化要求。技术训练必须符合技术规范提供的标准,必须沿着技术规范指出的方向进行。因而在训练中,必须强调技术的规范化。这在体操、武术套路等项目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技术训练的初级阶段训练中强调技术的规范化也是非常必要的。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重视技术的个体差异,使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4.处理好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关系。任何一项运动技术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技术训练时,应当认识和利用技术活动内部存在的固有联系,即应当沿着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分到合、由主到次的顺序进行联系。无论是训练内容的安排和训练方法手段的选择,都要服从“学习、提高、巩固,再学习、再提高、再巩固”的一般性程序。按照这种方式进行技术训练,有利于学生打牢基础,稳步前进。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应在充分认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开拓思路,大胆创新,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训练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强.对项群理论中体能主导类项目分类的质疑与思考[J].科技信息,2012(06)

[2]任远金.试论现代运动训练周期理论[J].铜陵学院学报,2006(05)

[3]袁海军.高校乒乓实践课教学“量化”理念的运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9)

[4]蔡翔飞.优秀散打运动员特长技术训练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5(05

论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篇7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2-0092-05

近年来,对传统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的质疑日益增多,随之也引进了一些国外的训练理念,诸如核心稳定性及核心力量训练、体能“三维平衡”理论。这实际上预示着我国训练理论进入了变革期,新的认识成果即将诞生。作为认识成果,理论虽然历经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但是在一定时期内受人类认识水平的制约,不可能达到所谓“真理”的境界。当认识水平提高后,原有理论可能会成为认识突破的绊脚石,需要对其否定,以及否定之否定方能实现理论认识发展。不可否认,质疑与争辩有利于深化对训练的认识,但决不可全盘否定传统理论,更不能脱离实践盲目批判。值得注意的是,引进与移植的理论需要本土化才能产生效应。当然,“理论更新了,问题依旧”,这种理论与实践之间被视为“老生常谈”的脱节问题也不能被“悬置”。因此,面对当前我国训练理论的实际境遇,应该从认识论的角度重新审视运动训练理论未来的发展与转型,基于实践建立运动训练认识论。

1 运动训练认识演化的逻辑关系

训练实践、训练认识和训练理论是运动训练认识论的核心概念,回顾、梳理与厘清三者的历史逻辑关系,有助于探索和解析训练认识论的范畴体系。

1.1 运动训练实践是训练认识发展的逻辑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探源实践必须对实践本身进行考察,并做出必要的诠释。在西方古典哲学中,亚里士多德把“实践(energeia)”看作是不同的人实现合乎自己德性状况的具体活动。在亚里士多德之后,许多哲学家仍然沿用了亚氏“energeia”这一概念,但将“实践”看成了与理论、德性、善等相分离的外在的物质生产活动。直到康德“批判哲学”的问世,具有伦理道德意蕴的“实践”重新进入哲人的视野。在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中,实用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所蕴含的人文意义;科学哲学侧重于工具性、技术性的实践活动,把“实践”看作科学存在和发展的终极依据;哲学解释学视“实践”为一个整体,包括理解和解释实践、交往实践和语言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看成是人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概而言之,西方古典哲学中实践的实质是使自己不断成为人的活动,现代西方哲学则将实践理解为人的存在方式,泛指人的各种活动。

体育是人类改造自身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经历了从play、game到sport的形态演变,包括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3种形式。作为竞技体育的主要构件,运动训练是在体育和竞技体育这两个层次之下的低层次实践活动。实践论哲学认为,任何实践系统都是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中介3个要素构成。在运动训练的发展过程中,实践的客体是运动员,是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亘古未变,但实践主体却经历了从个体到群体的历史演变。在运动训练产生之初,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受限,实践主体是单一的教练员,凭借所掌握和拥有的知识与经验,对实践对象进行改造。随着运动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释放,运动训练开始走向“双主体”之路。在运动成绩接近人类极限的今天,要想在世界大赛中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单纯靠“苦练”已没有任何可能,只有靠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等共同组成“主体群”的创造性实践,来争取比赛的优胜。联结训练实践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各种要素总称为实践中介,包括各种有形的工具和借助于有形载体表现出来的各种无形的信息。在工具和信息的帮助下,运动训练实践主体对实践对象进行起始状态的诊断,设置合理的训练目标,制定科学的运动训练计划并组织实施,通过对阶段性的实践评价、反馈,及时调整训练方案,以期达到预期目标。在整个实践过程中,主体对运动训练的认识随实践活动的变化而深化,实践水平每提高一点,主体对运动训练的认识就更进一步。由此可见,实践过程本身也就是主体认识发展的过程,训练认识的起点是训练实践,是理所当然的逻辑基础。

1.2 《运动训练学》是训练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理论成果

理论来源于实践,是对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在训练实践过程中,人们对训练的各个方面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并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和印象,即就是对运动训练现象的描述阶段。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训练实践中的感性认识会深华,逐步看到训练现象背后和外部所有事物的全部联系,诸如成绩与训练负荷、训练内容、训练方法、恢复等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会从这些事物内部的联系中概括出训练的本质,逐步形成训练学的一些概念;概念产生以后,继续使用推理判断等方法,就可以形成某一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这种概念外推使得认识经过感觉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训练规律性和内部联系的理论认识,经过科学的验证和整理后便形成训练理论。

这种基于训练实践的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发展过程,构成了探寻运动训练理论的应然选择。当零散的理论认识达到一定程度后,训练认识会从量的累积产生质的飞跃,学科理论体系初见端倪。1930年,德国学者Krummel首次将组织学、生理学、医学、体质理论、训练理论、一般和专门的练习综合在一起,完成了《运动员手册》,成为“专项训练学”的基石;1964年,民主德国Harre及其同事完成《训练学》函授教材,把运动训练认识推高到一个新的阶段;1969年,Harre正式出版了《训练学》一书,标志着运动训练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诞生。此时,学科的理论基础、研究范畴、问题领域、学术流派和知识体系基本成型,研究的重心也由具体问题转向学科中心。

学科的出现是认识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与零散的训练经验总结或具体问题研究不同的是,运动训练学必须完成理论体系的建构,并对理论的合理性进行论证。虽然Harre从竞技体育人手,以运动训练的目的、训练状态的发展、训练的原则、训练过程中的运动教学、训练过程的规划和组织、比赛的准备、运动员的卫生与营养为内容搭建了运动训练学的基本框架,但是不难发现该结构在理论体系方面并不完善,基础理论比较薄弱,缺乏对运动训练的生物学解释。我国训练学学者陈小平则把20世纪60年代的训练学归结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竞技体育学科”。按照库恩的范式理论,任何学科的发展都要经历前科学阶段――常规科学阶段――科学革命阶段――新的常规科学阶段。严格意义上讲,运动训练学仍处于前科学阶段。不管怎样,以学科为中心认识训练,实质上已经涉及到了运动训练认识论的问题。

1.3 运动训练认识论缘自对训练理论的反思和追溯

运动训练学诞生之后,开始了学科发展和建设之路。20世纪70年代,国际训练学界涌现出了一批造诣颇深的学者和颇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使得训练学的科学体系得到了逐步的完善和丰富,其中Matveev、Platonov、Martin、Bompa等人成就斐然,功不可没。训练学学科的发展,并没有消除训练实践中的所有困惑,相反训练理论日渐表现出了自身的局限性。于是,一些学者开始反思理论的形成过程和演绎方式,从而“否定”(否定是认识发展的一个过程,并非结果)原有的训练认识成果。首先质疑的是超量恢复理论,该理论被认为是运动训练的基石,其次挑战的是传统周期学说。相对于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对训练学的质疑、反思与重构多了一个批判的前提。正是批判过程,把原有训练学中潜在的认识论问题凸现了出来,自觉地开始了运动训练认识论的创立。如果说学科的出现是认识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那么运动训练认识论则缘自对传统训练理论的否定,以及否定之否定。

1927年,Embden和Habs发现运动训练可以导致骨骼肌的糖原、肌氨酸和磷酸肌酸储备增加,随后Bergst?rm和Hultman通过单腿骑功率车实验证实极限运动后肌糖原会出现显著的超量恢复现象。1972年Jakowlew根据人体负荷后肌糖原储备出现下降、恢复和超量恢复的特性,将运动训练对人体机能能力产生影响作用的机制归结为超量恢复。1977年,Jakowlew首次完整地提出了超量恢复学说。不难发现,肌糖原的超量恢复是该理论形成的重要依据,也是思维在训练负荷与机能增长之间穿行的联结点。这种认识运动训练的过程是符合论的哲学认识论,把达到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真理作为根本目的。实际上,符合论是一种经验论,单靠预先的假设和经验的归纳,可以带来新的认识成果,却很难保证所得知识的普遍有效性,毕竟归纳的材料总是有限的。虽然看到了肌糖元的超量恢复,可问题在于,运动训练引起人体运动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自然,超量恢复理论必然会遭到质疑。运动生理学家蒂-玛瑞斯(dMarees)在其专著《运动生理学》中写道“所谓的‘超量恢复’至今仍然在许多方面缺乏科学的证据”。霍尔曼(Hollmann)和海廷格尔(Hettinger)认为不能将肌糖原这一单一指标的超量恢复现象延伸扩展到解释整个机体对运动训练的适应;齐默尔曼(Zimmer-mann)也强调了运动训练的适应是一个长期的、带有强烈个体性的过程,而不像超量恢复学说那样的简单。与此类似,Matveev立足于田径、游泳、自行车等运动项目建立的训练周期理论,同样被Tschiene、Verchoshanskii等人抨击。Verchoshanskii指出,一个训练系统的建立依据不是经验基础,而是更多地借助于生物学知识。

对符合论的运动训练认识论的批判,虽不能完全“否定”原有理论,但却道出了认识成果的不足,彰显出理性的力量。在一次次否定、以及否定之否定过后,运动训练认识上升到新的层次。作为原有认识成果的补充和发展,“疲劳-适应”理论、板块结构理论应然而生。当前,围绕如何认识运动训练的问题,研究者一方面注重训练实践中所获得的感觉经验,另一方面强调理性的演绎与推理,试图通过经验与理性的综合探寻实际问题,运动训练认识论似乎踏上了康德之哲学认识论的征途。唯一的不同在于,研究者持可知论的辩证观,坚信运动训练是可以被认识的,并不像康德那样认为人永远不能认识“物自体”本身。

2 运动训练认识论的对象、内容与方法

考察运动训练认识演化的历史逻辑,运动训练认识论的3个基本概念清晰可见,但对于构建运动训练认识论而言,尚需认清运动训练认识论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2.1 运动训练认识论的对象

认识论,顾名思义,它是关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运动训练认识论,是认识论在运动训练领域的具体化,遵循上位学科的规定,研究具体的运动训练认识及其发展规律,当然应以运动训练认识本身为研究对象。这样,首当其冲需要解构训练认识,还原大脑对运动训练的反映。

邓运龙认为,训练认识是主体能动地反映训练对象的活动及其结果。作为活动,训练认识是指人脑反映运动训练的过程;作为结果,训练认识是指人脑反映运动训练获得的成果,即知识及其物化的产物。不论作为活动还是结果,运动训练认识直接指向客体而且与主体有关。运动训练认识的主体是人,包括教练员、运动员、科研和管理人员等,客体为运动训练存在。主体和客体是构成认识的两极,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简单的、直接的二项式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有许多中介或中间环节_句。也就是说,在“谁来认识”和“认识什么”之间还存在着认识方法、工具和程序等中介问题。教练员可以直接从实践经验归纳总结,运动员也可以通过自我感觉直接判断训练,科研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类比、数学方法间接认识运动训练。由此可见,运动训练认识本身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相互关联的结构。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结构决定着认识的功能,不同的结构产生不同的功能,任何结构之功能都表现出整体性。

运动训练认识不但具有整体性特征,还具有动态性特征。运动训练认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认识主体最初仅对运动训练经验进行总结,逐渐发展到形成理论及对理论进行反思,训练认识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近几年,我国的赛艇、跨栏等项目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原因很多,其中就有训练认识提高的因素。假如运动训练认识一直在低层次徘徊,那么训练实践很难有所成就。中国足球水平上不去的原因之一就是训练理念落后,训练认识没有提高,训练实践低水平重复。正如袁伟民所说:“我们的很多项目上不去,不是因为实践不够,而是对实践经验总结不深刻,对对象分析不到位,大量的感性认识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对项目规律的认识总是若明若暗,似是而非,始终无法触及问题的实质,实现不了最后的跨越”。

2.2 运动训练认识论的研究内容

运动训练认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运动训练认识活动的过程及其规律、训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训练理论在训练实践中的实现。

2.2.1 运动训练认识活动的过程及其规律

在认识论的发展史上,不论是经验论者还是唯理论者,一般只关注高级水平的认识和认识的结果,很少顾及认识的过程,这一缺陷后来被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识论所弥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识的发生、发展取决于认识的外源因素和认识的内源因素的双重作用,认识的获得必须用一个将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和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紧密地连结起来的理论来说明。他认为,各门科学都应有自己的认识论,但一切认识都是一种继续不断的建构。所谓建构,是指主体在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建立自己的思维结构,然后再运用主体结构逼近客体结构,每一次建构都把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运动训练被同化到超越运动训练本身之上的逻辑数学框架中,人们开始尝试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去解释,若获得成功便能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原有图式无法同化运动训练,认识主体便会做出顺化,调节原有图式或重新建立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平衡。审视运动训练基石理论的认识过程,不难发现超量恢复理论的提出就是同化的产物,应激学说和疲劳适应理论是认识主体顺化的产物。超量恢复理论将运动训练放置于原有的图式中,先验地认为成绩的提高与某种物质运动前后的变化相关,结果找到了肌糖原超量恢复的证据,成功地解释了运动训练问题。遗憾的是,人体的能力是有极限的,并不像超量恢复理论那样太简单,质疑声音出现后人们开始重建训练理论,于是顺化之后便产生了应激学说和疲劳适应理论。在主客体的不断交互中,人类逐渐构建出运动训练的知识结构,对运动训练的认识也实现了从感性到理性的曲折发展过程,最终螺旋式地接近运动训练客观事实本身。

2.2.2 运动训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运动训练认识是人类利用一定的工具和手段对运动训练的反映。反映是在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发生的,在相互作用过程之外,不可能有反映发生。因此,训练认识的主体对运动训练本身进行能动地认识,在头脑中形成关于运动训练的观念映像,最终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最初反映的是运动训练的部分信息,这类信息具有外显性特征,诸如比赛名次、竞技水平、最好成绩、多次比赛平均成绩等运动成绩指标,运动负荷、身体素质、运动技术等指标。当大量的信息反反复复出现时,认识主体会将获得的信息材料、痕迹或印记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以观念的形式复制或再现出来。这时反映出的信息是基于经验基础之上通过理性判断和思考之后得出的,具有内部相关的特征,宏观层面可反映的信息有:运动训练能产生什么效果、竞技能力的发展变化与竞技表现、运动成绩与训练负荷的施加关系、体能与技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微观层面可反映的信息集中在一次技术训练会对人体神经肌肉系统产生什么影响、一组不同力量训练对运动员肌纤维的作用、耐力训练与人体运氧和利用氧能力的关系等。在思考之后,这些内部杂乱的信息在主体大脑里逐渐清晰,形成初步判断或者形成假说。假说经过实验验证,一旦没有被证伪,则可上升为认识的理论成果,进而演绎出新的结论或用于解释训练实践。

理论是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理论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一旦运动训练理论形成以后,便开始了自我发展之路。当训练理论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时,便会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开始适调、创新和重建之路,最终由人来完成理论的演变过程。

2.2.3 运动训练理论在训练实践中的实现

从研究训练认识活动的过程和规律到训练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运动训练认识论尚未到达其逻辑终点,必须进一步研究理论知识在运动训练实践中的实现。在运动训练领域,人的认识过程不可能完全建构出运动训练的真实本质,只有实践是唯一具有立法权的训练行为准则。这一方面使人对认识成果的真伪产生疑问,不管是被证伪还是被证实,运动训练理论都得面向实践,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另一方面,训练理论的归宿是实践,只有“化理论为方法”,理论才能产生应有的价值。同志在《实践论》中深刻地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知识在实践中的实现视为研究的内容之一,无疑极大地拓宽了认识论的视野。

运动训练认识不仅具有对现实的反映能力,能够在观念中越来越普遍地复制或再现运动训练本身,而且具有创造性的超前反映能力,能够借助于推理,预测或预见运动训练的未知结构、属性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在认识论中,该过程就是使观念的东西物化或对象化为物质的东西,也就是理论知识转化为观念并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检验其真伪的过程。

2.3 运动训练认识论的研究方法

近代认识论在探讨主体如何认识存在问题上,不同流派基于自己的观点展开研究。以培根为代表的经验论认为感觉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在方法上尽显归纳风范;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唯理论者认为感觉并非可靠知识的来源,唯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在方法上重视演绎推理。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峙,促进了人们对认识论的反思,消解对峙必须审查对立的基础,也就是人的理智能力。康德认为理论能力只能形成关于“现象”的知识,而形不成关于“物自体”的知识,近代认识论开始转向不可知论时期。总之,近代认识论都以主客体的对立为基础,以理性思辨为主要方法。

采用新方法,消除主客对立,就成了现代西方哲学认识论的使命。科学主义以实证方法来代替思辨方法,人本主义则突出人的地位,强调用人的非理性因素之作用来消解主客对立。不管是科学主义的孔德、马赫、维特根斯坦、波普尔、库恩,还是人本主义的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萨特,在具体操作方法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创新,但其方法学本质仍然以逻辑思辨为主。马克思主义立足实践,把科学实践观作为认识论的逻辑起点,以实践思维方式建构理论体系。在方法论上,马克思主义不是靠主观想象或纯粹的思辨,而是采用符合认识本身发展的唯物辩证法,克服了传统唯物主义在认识论问题上的机械性和直观性缺陷;在具体方式上,强调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

运动训练认识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坚持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和检验人类认识成果的唯一方式,并将实践思维方式作为诠释运动训练认识论的钥匙。毫无疑问,运动训练认识论在研究方法上认同实践辩证法,遵循客观世界运动的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综合应用发生学方法、历史方法、要素结构方法、活动功能方法、动力进化等各种方法,依靠人类的实践理性思维能力研究运动训练认识论问题。

3 基于实践的运动训练认识论

3.1 运动训练认识论以实践为本体论解释前提

认识论按其性质来说,是一门反思的科学。黑格尔认为:“反思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推之亦然,运动训练认识论是对运动训练认识的反思,任务是沿着人类认识自己构成的道路,揭示和阐明运动训练认识发生发展的规律,力求使运动训练认识成为自觉的认识。

在认识深化过程中,存在着两种事实:运动训练本身是一种客观事实,即“事实1”;对运动训练做出的经验陈述或判断是一种科学事实,即“事实2”。毋庸置疑,运动训练的本质属性并不依赖于人的主观认识而存在,至于是否被真正认识,那要看认识的发展水平。人们以运动训练客体本身为基础进行认识活动,收集、积累和概括训练现象,归纳和演绎假说,逻辑分析和证伪理论,但不能保证对运动训练所做的描述和判断都是正确的,差错是难免的,甚至可能会遗漏重要信息。换句话说,科学事实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两者具有同一性,由于反映过程的复杂性,往往导致两者并不能直接一致。不管一致与否,“事实1”是对运动训练进行本体论考察,而“事实2”属于认识论范畴。在整个认识过程中,“事实2”以“事实1”为前提和基础,由此可见,运动训练认识论是以本体论为前提的。

从本体论的视角看,运动训练是一种存在,是运动训练认识的源泉;训练认识是一种思维活动过程,建立在主客体相互作用基础之上。存在与思维,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因此,作为哲学的重要构成,认识论以实践为本体论的解释前提,把运动训练认识看成是实现人的本质的方式,强调实践对运动训练认识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这种建立在实践本体论框架之中解释运动训练认识论的基点,意味着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之间的矛盾将成为运动训练认识论的基本问题。

3.2 运动训练认识论以实践思维方式为根本特征

当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质是实践认识论,它以实践思维方式代替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思考认识问题及其规律。在实践思维方式看来,从事运动训练认识的主体受实践的规定和制约,因而主体的认识活动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作为现实的客体,运动训练本身是也一种受实践性规定和制约的存在;发生在主客体相互作用基础的运动训练认识活动,必然受实践规律的制约。简言之,实践性是运动训练认识的本质属性。

运动训练认识论以主体的实践作为理解、诠释训练认识规律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以主体实践内在本性作为理解运动训练认识问题的规则、途径和方法,以主体实践规定的认识自身生成发展的实践逻辑为思维逻辑,以实践思维方式反思运动训练认识的本质。实践思维方式是一种思维的框子,是当前运动训练认识的基本理论架构,为科学地探索认识问题提供了一条思路。常言道,比赛是训练的导师。这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做出的判断,是有价值的训练认识。“练为战”,意味着运动训练必须围绕实际需要进行,比赛需要什么,就练什么。球类项目的竞赛特征之一是高强度的对抗性,任何没有对抗的训练都不具有实践意义,也就没有训练学价值。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与发展中,主体按照认识的实践存在逻辑进行思维,能动性地揭示运动训练认识的实践本质和规律,并达到与实践对立面统一的应然。

3.3 运动训练认识论以实现人的价值为自己理论的终极目标

如果说在符合观的认识论中,把达到与运动训练相符的客观解释作为目标的话,那么在实践观的认识论中,实现人的价值将是自己理论的最终目标。在传统的认识论那里,需要解释为什么运动训练能使机体产生适应,怎样训练才能获得最大的效益,以及什么样的训练负荷才适宜于竞技能力的提高,把追求与运动训练相符合的真理作为认识的首要目标。也正是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质上,认识论不仅要揭示人与运动训练之间的实践关系,而且人的认识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方式,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改造,需要从实践观出发重新考究运动训练认识论。基于实践,认识是实现人的本质的方式,运动训练则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并且通过这种对象化的活动来体现和确证人之生命的存在价值。

论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篇8

对于世间万物的考察,我们总是会问有什么、是什么和为什么,这是一种思辨的方式、探察的途径和认识的基础,任何理念、学问和知识都需要经过这种理性的审视过程,才能最终成为普遍知识得以留存。当我们考察“运动训练学”时,也同样会问到运动训练是什么?它该如何认识?它有什么价值?训练真的存在吗?训练何以可能?……这实际已经让我们置身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范畴中,去理解“运动训练”这个主体词汇的中心意义、实践领域和外在现象。运动训练是实践性、操作性和技艺性的学科,它以“人”为中心进行着实践改造活动,从而使自然的人、社会的人和行为的人整合为经验的人,通过跑多快、跳多高、力多大、游多远等等现象,反映出人参与运动训练的存在价值。运动训练是一种生成的力量,它实际是一种生产,生产体能、成和荣誉,生产着人作为主体存在的尊严和自由。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运动训练与人自然本性之间的密切联系,对人自身能力的某种改造活动,成为运动训练得以长久存在的始因。人的生命自然、肉体自然和能力自然,成为运动训练的活动对象和改造结果,其中必定透射出一种“自然哲学”的总体观念,并成为运动训练实践的哲学基础。

1.自然哲学

自然哲学中反映出自然的理念,揭示着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其使命就是解释各种自然现象的科学意义。“自然哲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形而上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主要内容包括自然存在论、自然演化论、自然人化论和自然价值论等四个方面”。自然哲学是本原自然、人工自然和自然人的本质、规律、性质和关系的哲学,围绕着自然科学中的有机联系、动态演化、系统结构、生命发展和自组织规律等理论命题进行思辨、探索、质疑和研究。

自然哲学是运动训练的理论基础。运动训练遵循着自然人的生命发展规律,以整体视角切入到对人竞技能力的改造活动之中,其中力学、生理学、系统学、人学、行为学、组织学、营养学等等,构成了运动训练庞大的学科体系。而在此理论建构过程中,如何建立起运动训练对自然人的辨证哲学观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运动训练是对人自然本性的加工过程,所以,自然与人合并为一个被改造的客体,而主体依旧是人本身。在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运动训练完成了对人竞技能力的改造,这不仅使人自然能力提升,同时使人在社会中获得新的生成。在运动训练的实践范畴中,人与自然建立起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人的动物本性、社会属性和主体追求,化解为马克思所提出的“人化自然”观。人生命能力的自我显现形式,在运动训练中获得了认可和尊重,对运动纪录的追求、保持和超越,成为人自然存在的永恒确认。

2.自然哲学的认识:训练缘起

人作为主体存在的认识尺度,对于事物的起因总是会问为什么,这是探索世界的动因,也是人实践改造能力的价值体现。人因何需要运动训练,训练能带来什么,训练有什么价值,这些都牵涉到训练的起因问题,毕竟运动训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人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产物。卢梭谈到:“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在自然面前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现代人和野蛮人进行徒手搏斗没有任何胜算的可能,野蛮人将身体能力运用自如,而现代人得了运动缺乏症,在强大的思想背后却是可怕的身体危机。为此,人在社会进程中寻找到唯一拯救的途径:体育,将身体训练作为对抗生命虚弱的唯一救命稻草。

在历史中,希腊区域的克里特、迈锡尼和斯巴达人进行着为军事准备的身体训练,而后这种习俗进入到宗教、节庆和文化领域,并成为希腊人祭祀天神的赛会制度,从而身体训练荣登社会文化的高雅殿堂。为参加泛希腊竞技赛会,职业的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出现了,身体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冠军、证明勇气和展现实力。在这几千年的时光流转中,过去的人们与现今的人们都痴迷于对运动明星的崇拜,这其实就是对远古运动经验的回忆。

在此,当我们排除训练、竞赛和荣誉等单一因素,将运动训练设置在生命存在的高度,发现这种身体训练是在为生命抗争所做的必要努力。生命存在的形式是运动的过程,而人却逐渐走向反自然的道路,运动缺乏症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运动训练正是一种补救的措施,即使只局限于少部分人的身体训练,也起到了模范榜样的效应。因此,运动训练对于人的生命存在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人是自然物,它是自然发展的最高产物,也具备自然物的基本性质”。因此,我们不能忘记人的自然属性和身体的动物本性,身体运动需要时刻牢记,身体训练是寻找野性的唯一途径。于是,运动训练寻找到自然与本性、历史与现实、社会与文化、传统与习俗、种类与个体需求之问的联系,自立于社会文化的存在空间,成为心灵向往、回归本真、获取自由的自然存在。

自然存在物总是有其道理,它存在就不会不存在。爱因斯坦认为:“相信世界在本质上是有秩序的和可认识的,”并鼓励在科学研究中运用因果关系来考察事物的各种现象。运动训练在本质上是一种身体训练,是对人身体运动能力的训练,它的目的在于体能强化、技能展示,从而获得竞赛成绩、荣誉和尊重。运动训练在人类实践交互活动中产生,是随赛会、竞赛和节庆活动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产物,与杂技训练、舞蹈训练一样,是身体能力的一种本体感知,但又与两者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舞蹈在于舞动,杂技在于奇动,游戏在于悦动”,而训练本质于身体运动,是对身体能动的实践改造过程,目的在于体能的增长、体质的增强,并以竞赛夺标的形式表现出来。为此,运动训练在知识的领域中,已经获得独立存在的空间,对它的探索成为实践科学的必然选择。

在学科知识分化、细化的现代社会,需要对运动训练理论进行更为细致的认识和研究,用以满足训练实践的不同需求,由此,训练学探索的帷幕才得以真正开启。在本体论中,运动训练各个理论环节的概念、范畴和关系需要得到确立,定义需要得到梳理,是与非的问题需要进行争辩。在目的论中,我们不知道自己能跑多快、跳多高、投多远,人给自身设定的生理极限成为未解之谜。在价值论中,人类面临种群机能退化的情况下,需要用身体运动来延缓这一进程,获得必要的野性回归。在认识论中,我们需要建立运动训练的知识体系,寻找训练原理、规律、方法和途径,用以回答为什么训练的问题。在方法论中,训练实践中的内容、负荷、途径需要明确,训练的器械、数量、程度、步骤、时间和范围需要设计。这些都涉及到运动训练的理论问题,也是训练实践中的知识环节。从早期的《运动员的基本训练》《田径》《运动员手册》,到《训练学》《运动训练分期问题》《运动训练原理》,再到《运动训练学》《项群理论》以及《竞技体育学》的出现,都体现出一种科学探索的趋向,从中都透射出一种自然哲学的思想和人体自然观。

3.自然哲学的基础:训练理论

对运动训练问题的终极探索,人们不可能回避其中哲学问题的辨识,它不仅关涉经验的考察、事实的整理和现象的关系,还包括逻辑范畴确定性的理论问题。运动训练不是机械的刚体运动,而是对象性的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能力的集中反馈,需要完成身体内在吸引和排斥能力的统一。人运动的本质,就是在抗拒阻力的过程中产生的,内在矛盾转化为外在表现,外在对抗映现出内在积累,运动体现出物质矛盾对立的关系。训练就是将身体运动的过程系统化、规律化和科学化,使个体经验总结为普遍知识。在自然科学的哲学体系中,康德将一切自然科学原理放置在思维的逻辑原理中,认为“在四类范畴中,量、质、关系和模态之下,必定可以产生出某种一般物质的普遍概念,甚至所有的规定性”,在经验的确定性中,物质体现出绝对的完满性。在对运动训练的认识中,这种从经验知识中产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自然现象的理论标准,为运动训练哲学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参考。

3.1量的说明

量,是反映事物本质的重要理论范畴,使事物可以通过大小、多少、长短等外在形式进行表象。它是外在于事物的一种存在性质,可以用数字形式进行表达。量是一种可变化的规定性,事物不会因其变化而受到本质的影响,但对事物进行认识,量却给出了具体的参照性,连续与分离、时问和空间、吸引和排斥、增加和减少,都是量所构成的理论环节。在训练实践中,“量”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教练员的训和运动员的练,从“三从一大”的训练实施,到体能、技能、战术和心理训练,量是一个连续施加影响的过程,它反映出训练尺度的实际效能。过量导致运动损伤,少量导致训练不足,积极必要的适量和足量才是正确选择。运用训练手段对机体施加影响的过程,人体会产生运动适应性,即在适宜训练负荷下,疲劳与恢复之间产生良性循环,机体运动水平、质量和能力逐步提高,量的改变促使训练发生质变。在运动训练中,时间、空间、次数、重量、距离和强度等量的因素,最终都反映到运动负荷之中,通过量的变化催使竞技能力获得提高。量在时间上连续,在空间上延展,使训练操作的实践手段均会落在量的变化中,量的本性在数字中映显,“量被证明是对质的一种返回”,在量的基础上质被独立出来。

3.2质的解释

质,是与事物具有同一性的规定,是一种纯粹的存在。质用来反映事物的直观面貌,用以解释生成的原因和存在的基础,质是事物普遍性的根据。质和事物的本性相联系,是内在性的反映,是自身的知R属性和形式成因,存在于实体内部的深层结构之中。运动是世间万物存在的本性。运动训练以身体运动为基础,同时又以身体训练为内容,在此,质的部分是运动还是训练?这关涉到本学科的基础内涵建设。运动是存在的理由,在身体运动中一切经验性的现象,都转化为学科知识的实践依据,身体运动成为运动训练的内容和表象。训练是存在的根据,身体训练使无规则的运动变成有规律的实践体系,知识最终得到验证和总结,身体训练成为运动训练的主题和理由。身体运动,只要是人活着就在发生,身体内在运动时刻进行着,生理生化、医学保健、营养恢复都以此为对象。身体训练,偶尔局部地进行着,它需要有特定的时空环境,以“完整的人”为训练对象进行,训练的开展需要有外部条件。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和训练哪个更为基础和本原?回答是:训练,它是本质和原因。以运动训练作为复合对象来考察,训练体现出质的本真含义。由于训练的存在,身体运动成为研究的对象,训练的制度化、规律化和科学化,使运动训练的价值凸现,训练深入到经验的本质内核之中。

3.3度的考证

度,就是恰到好处,即:尺度,来源于生产关系之中。“度,首先出现在人类的生产一生活中,即实践一实用”,代表着生活经验和技艺创造。人依靠经验存活,“度”与人类生存有关,是对理智的运用。“度”是调整、变化和实践的因素,讲求分寸、火候和程度,在人类实践经验中是认识的一个重要范畴。理性的适宜成为“度”的延伸,“度”就是合理性的体现。在运动训练中,“度”展现出正确性、准确性和适应性,是训练的重要准则,这让训练目标、竞赛成绩成为“度”的结果。赛跑中的起跑、跳高中的过杆、射箭中的靶心、投掷中的角度、游泳中的入水、球赛中的得分和艺体中的柔美,都反映在“度”的实践运用之中,“度”让训练竞赛的感受、经验和认识,成为实践判断的标准。在竞赛规则的约束下,所有运动都是有序进行的,这就需要掌握“度”的原则,并成为实践理性的基础。运动训练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训练方法的选用、训练过程的调控、训练负荷的强度、训练周期的安排、训练恢复的节奏、竞赛战术的制定等内容,都与“度”产生着直接的联系,“度”调整、理顺和巧用着训练中的各种关系。“度”是对训练活动的实践把握,在自由的、动态的和行动的结构中,“度”的理念使训练保持着一种正确性和方向性,让训练走向科学发展的轨道。在人的实践经验中,“度”是运动训练认识的重要维度。

3.4力的表达

力,是自然物质最基本的存在形式,是运动得以产生的始因。“力”在相互关系中得以呈现,而“力”本身却体现出一种无限,成为哲学内在性的依据。“力”是对潜在性的一种发挥,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我们经常在各种场合谈到:吸引力、排斥力、重力;电力、水力、磁力;记忆力、想象力、意志力;能力、动力、气力等等。力在认识中表达着多样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思维形式。而什么是原初的力,或者力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却感觉到自身认识的局限性。牛顿谈到“理性的力学,旨在研究某种力所产生的运动,以及某种运动所需要的力”。运动现象中的自然力、推动力和生命力,成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运动训练实际就是“力”的反映,在力与力的相互作用中,将运动员潜在的竞技能力给挖掘出来。运动是事物普遍的规律,训练是主体能动的结果,“力”诱导出生命力的无限形式,人体极限能力在“力”中得到证实。“‘力’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力是人存在形式的反映”。在“力”中,生命形式得到超越,运动训练所追求的最佳成绩、极限能力和运动纪录,就是对“力”的回返,是积极主动的生命力的自我呈现。在运动训练中,对人生命能力的走、跑、跳、投、游、握、攀爬、支撑和悬垂的强化训练,既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未知的探觅,生命需要“力”的永恒运转,才能获得主体存在的实在感。在“力”的存在形式中,运动训练获得内在性和外在性的统一。

4.自然哲学的辩证:训练观念

辨证的自然观,是对自然的理性审视。物质、运动、时空、系统和规律之间,都潜藏着辨证的逻辑关系,技术经验、实践行为和自然本性中,都存在着辨证的思维图景,自然辨证法提升了我们认识世界的理论水平。运动训练是人感性的实践改造活动,在人工自然的基础上建立起与本原自然的联系,人的身体成为焦点。身体运动和身体训练是运动训练中的实践常态,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对立范畴,在本质与现象、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有序与混沌、对称与无序中,表达着物质内部固有的矛盾变化形态。这些思维范畴的表现,在运动训练中同样也存在感性的唯物空间。“感性的现象不是客观的现象,而仍是主观的现象”。运动训练以感性的实践为基础,在运动的因素和训练的前提中,反映出唯物实践论的理论要求,使存在、变化和运动扬弃为知识的洞见和认识的尺度。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告诉我们三个基本规律: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和否定之否定,揭示出物质运动变化的自然规律、过程原则和唯物观点,可以为运动训练理论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运动训练中反映出物质、力和运动的转化形式,辨证分析、系统考察和逐步推演,可以得到运动训练哲学中真的知识。

4.1质量互变的规律

在黑格尔的逻辑范畴中,质是纯粹存在的起因,是物质能够称其为某物的内在规定性。而量则是外在于物质的性质,不作为同一性来规定事物的本身。量是可变之物,质是永恒存在。可是,量通过增加、减少的关系却让事物发生着质的改变,这使得“量成为了扬弃了的质”,质与量之间进行着转化。质与量两者相互否定,又彼此关联肯定,成为辨证运动的结果。由此,恩格斯补充道“没有物质或运动的增加或减少,即没有有关物质的量的变化,是不可能改变这个物体的质的”。量的增减会使得物质发生质的变化,这在运动的形式中最能直接反映出来。在运动训练中,最突出体现质量互变的规律,训练总是通过量的变化,使运动产生质的改变,竞技能力由此获得了提升的空间。在这一规律中,训练通过负荷、强度、频率的变化,进行量的因素调节,而最终却是为了改变质的结果。

训练的目的在于质的提升,即运动成绩的提高,并通过竞技能力的具体改变体现出来。由此,竞技能力中非衡结构补偿、木桶、合金、积木、胶泥等理论模式应运而生,寄希望在量变的不同形式中寻找质变的因素,为训练成绩的提升打开理论空间。在质量互变规律中,为运动训练提供以下理论参考:第一,训练质基点于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训练量取决于运动负荷、次数、强度、时问等因素。第二,训练质变是相对的,可变也可不。而训练量变是绝对的,时刻发生着改变。第三,训练质变是由训练量变引起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结果。第四,训练量变是由训练质变推动的,质变是量变的起因,量变是质变的适应。第五,训练质量互变,质变是由量变增减产生的,当新的质形成后又需要与新的量结合,并开始新的变化过程,即竞技能力螺旋提升,在动态变化中追求最佳成绩。运动训练是以人为对象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人体机能的生物适应性,以自然生命观为前提,考虑训练质与量的互变因素,辨证统筹规划训练安排,从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4.2对立统一的规律

矛盾的斗争性是世界存在的普遍形式。早期赫拉克利特就提出了“斗争是万物之父”和“一切皆流”的辨证观。世间万物的存在、变异、对立和生成都有其特定的规律,事物的统一与多元之间是持续运动变化的,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一种永恒的存在形式。列宁认为“多样性不仅不会破坏在主要的、根本的、本质的问题上的统一,反而会保证它的统一”。多元与统一不是对立存在的范畴,而呈现出一种相互融合、互补的状态,多元性离不开统一性的束缚,统一性离不开多元性的衍射,它们相互制约、依存,保证事物合乎规律地生成和发展。在运动训练理论中,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在实践运用中就牵涉到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两者对于训练是综合运用,而不能有失偏颇相互曲解。一般训练从整体、总体和统一的方面认识训练规律,而专项训练从部分、个体和多元的视角对待训练原则,使得训练理论既有共性的普遍规律,又有个性的发挥空间,保证了训练理论发展的活力。

在此理论基础之上,人们依据训练内容确立了体能训练、力量训练、耐力训练、速度训练、心理训练等;依据时间设计出周期训练、区间训练、版块训练、单元训练等;依据训练环境创立了高原训练、亚高原训练、平原训练、高温高湿训练等。此外还有训练方法的差异、训练目标的区分、训练过程的监督、训练负荷的调控、训练能量的供给,都需要考虑训练对立与统一之问内外在变化的关系。多种训练理论的互补渗透,不仅丰富了运动训练的理论基础,同时发展了实践环节,使得部分与整体之间相互依存。如同,有氧与无氧训练是耐力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一、二元”之问对立的僵死关系,两者都是促进竞技能力提高的训练形态。在竞技能力中,体能与技能之间也不存在矛盾的对立,更不是形式与内容上的哲学联系,而是与心理、战术、智能并列的基本部分,是实现潜能的因素。训练的统一性要求我们,理性看待系统内的部分,而不能将人体割裂成肢体进行认识,生命的总体性关怀才是训练认识论的基础。在辨证的对立统一观中,机械论不适用于对运动训练规律的把握,矛盾互补的生成变化才是解决方案。

4.3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否定是对肯定说不或无,但是否定之后的生成,却又变成了肯定,于是黑格尔理解为“否定之否定”,这就变成了辨证扬弃的肯定,成为了确定的“有”。“有”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态度,“有”才能显现、察觉和认识,运动训练是一种“有”的形式。而训练该如何“有”呢?自然物质、思维观念、和人工建造中,都没有运动训练得以认识的基础,只能在“人为”的途径中,才能确定训练的由来。运动训练是人实践行为的产物,是对身体进行改造的结果,这一改造的过程充满了竞技能力提升的空问。对肯定的内容进行否定,从而形成新事物的观念,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辨证态度。在否定旧有运动成绩中,创建新的运动目标,获取新的训练成绩,是训练所追求的最佳状态。

训练过程中总是融入这一辨证思想,时刻产生的运动变化,就是对过去运动能力的否定和扬弃,当符合训练规律时,竞技能力进入正循环,成绩提高;当不符合训练规律时,竞技能力可能不增长或负增长,成绩倒退。于是,训练计划必须紧跟训练实际,在动态调整变化中,适应运动成绩增长的规律,以实现竞技既定目标,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生成和运动必然存在着界限。没有一种运动是没有界限的,一切运动都有个目的或终点”。这就是运动变化的起因,当目的达成后新的目的随即产生,于是,训练又进入到一个新的循环轨道之中,否定奠定了肯定的生成基础。在运动训练中,人体不是机械的永动机,运动变化能力的此消彼长时刻发生,这就需要对各训练环节、部分和细节进行深刻的认识,将时刻变化的因素汇集到竞技能力的提升之中,将运动潜能发挥到极致。运动潜能是未开发、未转变和未实现的能力,训练就是为了调遣能力,将其转化为现实的运动成绩。在正、反、合的变化轨迹中,必须重视变化、变易和变动的基础,对训练中变化因素的掌控和调节,是达成新训练目标的条件。因此,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不仅是在论述肯定,而且是动态变化中的肯定,将事物运动的固有属性作为认识的基本原则。运动训练本质于动态变化,训练成绩的提高,也是在否定旧成绩的基础中螺旋上升的结果,因此,建立训练逻辑的辨证观显得尤为重要。

5.系统科学的价值:训练思路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是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谈到“没有运动,物质是不可想象的”。运动、变化和联系使运动训练成为一个过程的实体,复杂、矛盾和对立将训练整合为一个有机的系统,训练行为涌生为组织化的集合体。训练行为中充满了科学规范和因果联系,并非盲目的、机械的和线性的实践操作,而是灵活、多样、变化和开放的组织系统,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知识体系。“系统乃是事物的质的内在依据和外在表现的统一”。训练系统的层次、Y构、功能、要素和范畴,是相互依赖、联系和作用的因素,使训练显现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实践状态。训练的质的表现,来源于系统内在整体性的反应,训练“系统是非孤立性的”,是各种训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训练目的的行为反馈。

系统是事物的内在组织形式,一切事物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运动训练也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是一门完整的实践操作学科,从理论到实践、概念到范畴、本质到现象中,都具有内在的独立性和外在的开放性,集中体现出人实践改造活动的价值和意义。系统哲学具有唯物主义倾向,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运动训练坚持实践唯物论的观点,辨证、批判地看待训练中的实际问题,建立起自身的理论体系、科学方法和训练原则。在对训练问题的普遍认识中,整体和部分、原因和结果、同一和差异、偶然和必然、支配和服从、有序与无序、合作与竞争、封闭与开放等,都离不开系统理论中的辨证逻辑,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训练实践的系统观得以建立普遍原则,训练目的行为成为人生命行为的一部分。

系统是一个整体模型,但却不是物质形态,不能直接观察到,但却能在理论模型中建构出来。贝塔朗菲在考察系统原理后,建立了一般系统论的自然模型,用以提供一种新的认识世界的方法。运动训练在其系统中,就存在一般训练理论、专项训练理论和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构架,用以解释系统内部的各种理论问题。在运动训练系统内部的实践层面,训练本质(是什么东西)、训练认识(为什么去练)、训练方法(用什么手段)、训练价值(有什么用处)、训练原则(有什么规律)、训练负荷(练多少量)、训练安排(怎么去练)等等,则是将训练操作系统的功能进行梳理,建立理论与实践之问的内容对接。在运动训练系统中,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来揭示训练系统中的层次结构。一,训练形式因。是训练的内在本质,揭示训练得以生成的起因,可以用人生命存在的意义进行解释。二,训练质量因。是训练的外在结果,呈现训练过程的外部联系,可以用人生命行为的状态进行描述。三,训练动力因。是训练的存在原则,推动训练发展完善的力量,是训练运动变化的永恒基础。四,训练目的因。是训练的价值依存,指引训练路径选择的方向,是训练追求卓越的目标体现。运动训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地处在运动变化的轨迹中,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持续交换,保证了训练系统的持续运转。运动训练系统是存在、发展和变化的整体,揭示着训练过程的演化规律,在辨证对立的关联中,体现出整体存在的统一价值。

论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篇9

大学足球作为我国足球的一个分支,产生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是一个相对新生的事物。它为我国足球事业储备优秀的队员,不断探索新的训练模式作出重要的贡献,对整个足坛来说,它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然而,伴随着我国足球事业“不给力”的情况,大学足球的发展受到不小的阻力。面对这种情况,不断创新足球训练理论,为足球的训练方法寻求新的出路已成为足球界有识之士的共识。大学足球作为这一理论的实践地,组合训练的模式日益受到关注。

一、大学足球组合训练的理论研究

所谓组合训练,就是指为了增强训练效果的全面性和训练方法的整体性,通过多种练习手段的有机结合,把各个动作组合起来连续训练的训练方式,这是对传统训练方式的突破和拓宽。有关大学足球组合训练的理论包括训练理念、训练理论、训练方法、训练手段等。

1.训练理念

理念是对事物的具体的、准确的定义,它是一种哲学信仰、思想观念、理想追求、精神向往,是人们在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和理性思考完成的。它广泛存在于工作、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包括生活理念、教育理念、经营理念等,每一个理念对它所存在的行业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足球组合训练理念具有实践性、固定性的特点,具体来讲就是指它是在足球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形成的,有准确性和固定性。根据前人的研究,可以发现组合训练理念包括训练队员的足球意识至关重要、训练过程必须体现真实性、训练技巧要和实际比赛相衔接、多种训练方法同时使用四个方面。

2.训练方法

方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达到某种目的,它是一个相对宽泛的词语,在不同的领域对其有不同的解释,即使在同一个领域也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运动训练方法是为了优化训练效果、提高比赛技能而采用的手段,它是在对训练理念和理论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之后提出来的,否则方法的提出必然脱离现实,没有可行性。

组合训练是从具体情况出发,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情况、心理状态等因素制定科学的训练方式,在因材施教理论的指导下,合理安排不同强度的训练内容。

3.训练手段

在训练过程中为了提高某种能力而采取的某种训练任务就是运动训练手段。通过恰当的训练手段,运动员可以提高自己的技能,更好地在比赛中发挥作用。根据目的的不同,可以将训练手段分为体能训练手段、心理训练手段;根据效果的不同,可以分为基础训练手段和提高训练手段;根据动作的连续性,可以分为单一训练和多项训练。组合训练就是多项训练中的一种,和单一训练相比具有更大的效能优势。

二、大学足球训练理论的实践

理论对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味地研究理论却不付诸实践,无异于纸上谈兵,再强大的理论也相当于一纸空书;不遵循理论而进行的实践,必然会偏离正确的运营轨道,造成实践效果不理想。因此,要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学足球训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组合训练理论在大学足球体能训练中的实施

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运动员来说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它是运动员在赛场上拼搏的强大支撑力量。一场足球比赛就超过60分钟,在这一个小时内运动员要不停地跑、传、接、射,经常会看到比赛进行到下半场运动员就开始支撑不住,因此耐力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组合训练的理论原则,采用持续训练法训练耐力,间歇训练法训练应变力,重复训练法强化训练效果。具体来说就是五段加速跑、两人三项跑动传球、旗杆障碍跑、掷实心球、跑动中传接球等多种训练手法齐头并进,在多种方法的共同作用下,实现运动员体质的增强。

2.组合训练理论在大学足球技术训练指导中的实施

组合训练理论在技术训练指导中有三个原则:情境再现,提供真实的比赛环境。对运动员进行各项技能的单项训练只适用于初学者,就运动员而言显然是不够的,这就要求教练在训练项目的制定上就要不断创新,尽可能地模拟真实的比赛环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就要求在制订训练计划时应该遵循从单一到多项,从简单到复杂,由模拟到实战,由一人到多人的原则,不可大搞“冒进主义”。在组合训练中具体的做法是,针对队员的不同情况,进行传球、射门、对抗的训练,每个练习都要分组进行,提高队员的比赛技巧。

3.组合训练理论在大学足球战术训练指导中的实施

所谓战术就是在比赛中战胜对手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在足球比赛中的战术训练的制定原则首先是要确定一个最基本、最主要的战术,以不变应万变,在此基础上进行战术的提升和改进。其次是战术的制定要在对赛事有一个清晰、全面的了解的基础上,切忌纸上谈兵。最后,加强队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深入研究心理战术。在训练过程中队员之间可以互换角色,充分了解对方的想法,进而确定自己的作战方案。组合训练理论在大学足球战术的训练指导中拥有很高的地位,在它的指导下战术训练能够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前进。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大学足球同样是将来中国足坛发展壮大的重要推动力量,组合训练理论为大学足球提供了新的训练模式,日后必将在整个足坛大放异彩。

论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篇10

一、前言

中长跑项目包括中距离跑和长距离跑两个组成部分。中距离跑包括男子、女子800米跑和1500米跑;长距离跑包括男子5000米跑和10000米跑,女子3000米跑、5000米跑和10000米跑。对于高校体育中长跑项目的教学和训练来说,中长跑项目的开展遇到诸多的瓶颈,致使中长跑项目的训练及教学水平相对不高,各项成绩也较差。在诸多制约因素当中,训练及教学的主体――学生及中长跑项目的特点是制约高校中长跑项目开展和提高的主要因素。由于中长跑项目对身体各个方面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大部分学生的身体满足不了中长跑项目的要求,学生对中长跑项目不感兴趣,加之中长跑项目的训练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都比较大,训练比较枯燥、单调、乏味。大部分参加训练的学生不能坚持到最后,参加训练的大学生不能转变成为高校中长跑运动员。

体育教学模式是近些年来体育领域的新名词,它是从教学模式中演化出来的概念。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的指导下,设计和组织体育教学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类体育教学活动的范例,它以简化的形式稳定地表现出来。它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和教学经验的系统概括,是在一定的体育教学思想或体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的与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程序、体育教学方法相联系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策略体系。对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比较多,对不同项目的教学模式的异同也有诸多的阐述。

二、现阶段高校中长跑项目训练及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科学的训练保证

现阶段高校中长跑训练及教学基本处于“教――学”的模式,单纯的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缺少其他相关部门和机构的衔接和配合,缺少相关科研部门的科学指导和科学意见。科学的训练和训练周期的制定、训练状态的确定、运动恢复的调整等都应该通过严密的、科学的监测和跟踪检测来完成。造成高校中长跑项目的训练缺乏科学性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资金投入满足不了训练的需求、教师的业务能力限制、缺乏相关的监测设备等都可能是导致高校中长跑训练缺乏科学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2.忽视技术的重要性

对于中长跑项目来讲,技术、速度及耐力是影响中长跑项目成绩的重要因素。由于受我国传统中长跑训练观念的影响,训练偏向于速度和耐力素质的提高,忽视了中长跑技术的训练。因此,赛场上出现许多跑步姿势各异的运动员。中长跑技术的重要性在于正确的跑步技术可以使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及能量储备的作用发挥最大化,用最小的能量消耗完成同样的移动距离。当下高水平的中长跑训练越来越重视中长跑技术的更新和变革,使技术更加的符合人体的运动规律,力求把技术的作用发挥最大化。高校中长跑训练应更加重视技术的训练而不是一味的强调速度、耐力素质的训练,忽视技术的重要性。中长跑技术观念落后、缺乏与高水平领域的交流等是造成忽视技术的原因。

3.缺乏运动后恢复和健康训练的指导

科学的训练是提高比赛成绩的重要保证,运动恢复和健康训练则是训练的必要保障。在大强度和大周期的训练模式下,必须要注重运动恢复和健康训练,他可以有效地保证以后训练的正常进行,提高后续训练的训练效果,使有机体处于最佳的状态,保护身体,减少运动损伤。高校中长跑教学及训练相比专业中长跑训练来讲属于半专业训练层次,高校教练和运动员普遍不重视运动恢复和健康训练方面,常常忽视准备活动、训练着装及放松活动。高校中长跑训练对运动恢复和健康训练重视不够也是导致运动成绩提高慢、运动员易出现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4.不重视训练后的营养补充

中长跑训练会过多的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水、蛋白质及糖等物质的消耗量是非常大的,长时间、大强度的耐力训练必须科学、合理、适时、适量补充各种营养物质。在高校领域,中长跑训练后运动员的营养补充恰恰是薄弱环节。教练很少或者没有进行科学的营养补充计划,运动员也不具备训练后的营养补充的意识和行为。多数是从平常的饮食中得到补充,大部分饮食以外的营养补充没有科学的根据。没有通过科学的监测来进行营养补充,各种营养物质不能足量的、及时的得到补给。

三、构建高校中长跑项目训练及教学模式的依据

1.构建中长跑项目的训练及教学模式必须具有科学性

包括运动员选材、身体机能的评定、生化指标的检测、中长跑训练、运动恢复及健康训练在内的中长跑训练全过程都要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中长跑训练及教学的全过程都应该有科学性作保证,根据科学的训练计划,在整个训练周期中,从始至终都要严格以科学的依据来实施训练,逐步完善技术。根据每次的训练内容有针对性的组织运动员进行训练前的准备活动、根据科学的监测和比赛时间来调整每个运动员的训练周期、训练强度、训练量;根据每个运动员的身体状况来进行训练后的营养补充。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根据科学的监测来确定运动员的生理机能情况、训练和恢复情况、饮食营养状况,这对于训练效果和成绩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2.结合高校中长跑运动员的实际和中长跑项目的特点构建训练及教学模式

高校中长跑运动员的选材来源主要是通过普通学生选拔和体育特长招生来完成。因此,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不能用一种教学和训练模式来对所有运动员来实施中长跑训练和教学。这样会使一部分运动员“吃不消”,一部分运动员“吃不饱”,能力稍差的运动员会出现“厌训心理”;训练强度和训练难度太小,水平高的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就不会太高。适宜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会提高训练和教学的效果,增强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中长跑项目的训练相对比较单调、枯燥、缺乏趣味性,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相对较大,这对于培养运动员的兴趣和提高训练积极性有一定的难度。这也对中长跑项目的训练和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择适合中长跑项目和运动员的训练和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教练和运动员的训练态度和训练激情,从而弥补中长跑项目本身特点带来的缺陷。因此,中长跑项目的训练及教学模式的选择一定要考虑中长跑运动员的实际和中长跑项目的项目特点,通过好的训练和教学模式来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态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训练状态,提高训练成绩。

3.根据中长跑项目规律构建训练及教学模式

任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具有其事物存在的规律性。中长跑项目也是如此,中长跑项目的训练和教学因其项目的规律性而具有特定的规律。只有按照客观规律来办事,才能实现其预期的目标。中长跑项目的训练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运动员的体质,增进身体的健康水平,提高运动成绩。因此,应该按照中长跑项目的规律来选择、设计和实施中长跑项目的训练和教学模式。中长跑训练及教学模式的制定必须以中长跑项目的规律为制定标准,根据训练前、训练中及训练后的规律来有计划的安排和调整训练及教学模式,根据中长跑项目的身体活动规律、身体机能变化规律和能量供应变化规律来设计训练及教学模式。

四、高校中长跑项目训练及教学模式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训练及教学模式

传统的中长跑训练只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运动员中长跑项目理论能力的提高。高校中长跑项目的训练及教学也具有同样的特点。这对于高校中长跑项目训练水平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中长跑项目的训练理论水平的提高对于训练实践有指导性和前瞻性的作用,高校中长跑训练更应该强调运动员训练理论的重要性。采用中长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训练和教学模式,用中长跑训练实践层次的逐步深入带动训练理论水平的提高,以中长跑训练理论水平的提高促进训练实践能力的提升,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促进训练水平的整体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大学生的体育知识水平。

2.比赛训练及教学模式

高校中长跑训练及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中长跑项目的训练和比赛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提高比赛成绩,为学校取得好的成绩。无论选择什么类型的训练及教学模式来组织中长跑项目的训练和教学,最终都要通过学生的体质水平和比赛成绩来体现。比赛成绩的优劣很重要,能否在比赛中发挥出百分之百的训练水平甚至是超水平发挥,这又涉及到比赛心理状态训练的问题。比赛的训练及教学模式在这一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多运用比赛训练及教学模式来组织中长跑项目的训练及教学,不但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还可以培养运动员比赛时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取得有意优异的比赛成绩。比赛训练及教学模式的优点很多,但在应用时也要注意使用的时机和地点,要根据训练周期及运动员的身体状态有选择的应用。

3.综合训练及教学模式

综合训练法的设计理念主要是根据任何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有其侧重点,各有其优势和劣势,充分运用各种方法的优势。综合训练及教学模式就是利用中长跑的各种教学模式如长短距离结合训练模式、渐进训练模式、多次训练模式等训练及教学模式的长处汇集起来,形成比较完善的、适用范围更广的中长跑训练及教学模式。综合训练及教学模式很好的解决了各种教学模式不能共存的问题。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根据训练内容有选择的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教学模式结合运用,使训练及教学模式与训练内容形成最佳的组合,提高训练效果。

4.情感体验训练及教学模式

情感体验训练及教学模式主要从满足运动员的情感体验入手,为运动员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中长跑教学氛围,减少运动员心理上的枯燥、乏味的训练感觉。增强运动员中长跑学习兴趣,提高训练乐趣,以促进心理动力的内化。使运动员愿意进行中长跑训练及教训,运动员的情感体验中更多的是快乐、满足和成就感,减少运动员痛苦、单调、乏味的情感体验。在具体情感体验训练及教学模式实施中,利用一些趣味性的、非常规的方法进行训练,这些非传统的训练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变运动员训练的情感体验,以一种轻松、和谐、愉快的心态来完成中长跑训练及教学。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20(4).

论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篇11

中图分类号:G80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5)01-0095-05

Focusing more on practice than on theory hinders innovation on

coach sports training in China

――Dialectical think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ach training curriculum

CAI Duan-wei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henomenon of focusing more on practice than on theory, which commonly occurs in coach training in China, by analyzing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e followings: focusing more on practice than on theory hinders innovation on coach sports training in China; coach training curriculum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practice curriculum of theories; bidirectional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vivification of coaches should be promoted via a multilevel training system.

Key words: sports training;curriculum theory and practice;coach;China

教练员的培训工作是各国竞技体育能力提升与创新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教练员执教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保证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体育总局依据不同项目或内容,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教练员培训。如教练员岗位培训、教练员专题培训、教练员训练创新培训等等。特别是在奥运争光计划指导下,国家加强了对教练员训练创新培训力度,期望通过系列培训,推动训练理念和模式的创新发展。纵观我国目前教练员训练创新课程培训内容,主要以理念与技术培训为核心。理念培训侧重于教练员职业定位、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思考与行动模式的改变;技术培训则强调教练员技术训练能力的提升和训练绩效的提高。作者在长期参与项目培训或服务工作中,通过与教练员的深入接触与沟通,发现我国高水平教练员培训工作中出现的如下现象值得关注与思考:第一,“重术轻道”现象。很多教练员重视课程专家所提供“如何做”的模式或范本,对背后蕴含的深层机理及其规律兴趣不高。告诉我“如何”做,但不要告诉我太多的“为什么”,是目前很多教练员在接受训练创新培训中普遍存在的心态。第二,“经验主义”现象。很多教练员重视教训和经验自我隐形知识的积累,对经验形知识的规则化、显性化和传承化重视不够,对隐形知识的理论归纳更是缺乏,由此导致优秀教练模式传承的有限性和不可持续性。第三,“唯结果论”现象。不少教练员认为,管他黑猫白猫,能出成绩就是好猫。

针对教练员课程培训中所出现的问题,本研究进行了如下探讨。首先,探讨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其次,对我国教练员训练中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及其诱因进行分析;再次,从理论一体化角度,提出提升我国教练员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的相关建议;最后,借鉴国外教练员培训体系的经验,为提高我国教练员培训水平提供参考。

1 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现实生活中,每当人们谈起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性时,就有人认为,理论太抽象、空洞,少谈理论,多行实践,最终也能达到预期目标;也有人认为,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为,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同时又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理论产生于实践,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践,能够使我们更好掌握知识应用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互相促进,这是课程理论一直关注的焦点。

课程理论是依据其研究对象和内容,建立相关概念和假设,通过科学的论证,构建本课程系统化理论阐述。这种阐述可以能有效说明研究现象的本质,并提出实践工作中相关原则。理论代表着对实践工作中的事实理解,其实在理论没有产生以前,实践的工作过程中本身就有很多预期的假设,这些假设本身就蕴含着理论的存在[1]。尽管这样,也不能认为,课程理论就是对实践工作中实际发生事件综合阐述,理论并不能为实践工作的人提供完整行动模板或标准,它的作用在于使人们理解实践工作中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人们具有导向性的开展实践工作[2]。在教练员训练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特定环境下出现的特定问题,如果教练员试图寻找到理论的具体方法来解决具体问题,往往会对理论的价值产生怀疑,以这种态度看待理论必将产生理论无用论观点。实质上,这种观点是对理论和实践工作辩证关系的误解。课程理论与实践工作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4种形式:(1)课程理论和实践工作分属于不同领域范畴,课程理论研究成果只有通过实践工作才能得到具体运用;(2)通过实践工作验证的理论研究成果才能形成正确的理论;(3)通过对实践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界定与解决,才能产生相关知识或理论;(4)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之间彼此联系,并在各自领域中看到自身出现的问题[3]。也就是说,实践工作本身就包含理论,理论会随着实践工作的发展变化不断的自我调整。

在务实界,认为5种原因不利于实践人员探讨理论:(1)事实导向。多数教练员重视个别实施,却不留意事实之间的相互关系。(2)崇尚权威。对某些获得优异成绩运动队教练员或某方面的训练专家盲目崇拜,仅仅因为他参与了某些成功案例,他说的所有观点都是不允许被人改变的。(3)定义不明。教练员在交流学习过程中,对描述的事件所使用的词汇缺乏统一,以至于在理论的探讨中,经常以同样的词汇得出不同的含义,造成了教练员之间难于进行有效的交流。(4)个人意见与判断。教练员以个人的意见或概念批评其他人或其它概念,难以进行理性辩论。(5)罔顾事实。有些教练员在决定采取某些行为时,主要是观察其它教练员的做法,而不是以相关理论知识作为指导,考量本身的实际情况[5]。在培训实践中,这些理论和实践所存在的诱因不仅影响培训工作的作用,也对被培训者的行为选择产生实际的影响。

4 教练员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是对一般事物概括与抽象,具有普遍性的特征。然而在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如果不关注实践的特性问题,理论往往会成为空谈。教练员的培训课程发展,不能完全依靠理论的抽象和理想化的实施状态,必须依靠实践工作中的具体事例得到证实。这些具体事例是多样的、复杂的、呈现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如果理论和训练实践不能紧密结合,一方面教练员无法深入的理解理论的价值,更无法灵活的应用。教练员培训课程理论实施中,应该把课程理论带入到真实的实践工作中,注重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具体到培训课程。首先,确认培训课程的典型理论与教练员实践工作中真实现象之间的差异;然后,依据典型理论实际运用的过程的特殊性调整理论表述;再次,考量理论中没有涉及到的真实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是对受培训教师的要求,也是对教练员自身的要求。具体实践都有其特殊性,并且是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实践工作中的每一个具体事物,不可能都能得到理论的系统解释。教练员作为运动训练工作者,不仅要明白相关理论原理或原则,还要视自身的环境的具体情况对理论的运用做适当的调整,不能简单的认为理论可以直接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同时也要理解,作为课程培训的不同专家,因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兴趣及相关经验的不同,其讲解的理论体系实证材料的选择也会有不同的倾向性。换句话说,就是任何单一的培训课程都必须视为一种特殊的理论体系,不能以偏概全。

教练员在培训过程中接受多种培训课程理论,不同理论的学习材料承载着不同的理念和方法,并依据其研究成果,对教练员的执教行为提出自身的主张。面对不同课程理论的研究成果及其行动建议,教练员必须要问自己:不同课程专家希望我们做些什么?为什么会这样。通过对相关课程理论的整理和思考,自己梳理出一些概念和理由来引导自己成为培训课程中的主导者,并在随后的实践工作中使用和验证这些理论,把这些理论知识真正的转化成个人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3]。教练员在平时的实践工作中,如果能够重视具体实践知识,并经常反思,整理既有的相关经验和概念,就可以使原本处于隐形的知识显性化,并通过实践工作的不断检验和论证,进而形成密切结合实际的训练实践经验。这些通过实践经验升华的实务理论,使实践经验和理论进行有效相结合,同时检验、批判或修正原有的学术理论。

当教练员从事理论探讨,并在实际情境中熟悉某些技巧,就能将因情境变化而调整自己的行为。教练员会随时自问:我在做什么?为什么?教练员训练创新依据于对运动队或运动员问题的全面思考与理解。教练员必须考虑,不同的过程将会产生何种不同结果,不同策略将导致何种改变,及其所依据的是何种理由等等。教练员在面对培训课程理论时,不是立即学习他人所传授的方法,而是先问课程理论的目的与内涵是什么,希望我们要做哪些改变,这些改变的实质意义是什么。在接受不同理论信息时,应该先问:他的假设是什么?原理何在?是否有意义?还有其它可能吗?在开始采用某些措施时,更应该经常思考:为什么做这些事?它有何意义?有什么问题?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可能的解决途径为何?这些问题的追问,将带领教练员结合实践追溯相关的培训课程理论,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将会对理论在实践中进行有效的检验和修正,并提高自身运动训练的创新效益。

5 国外教练员培训体系的启示

从国际教练员培训来看,在田径方面,国际田联教练员培训系统偏重于“教育型”培训,其形式灵活多样,培训内容较为全面,针对性较强。培训考核内容全面,包括理论、实践和执教能力考核,对教练员进行综合评价等。例如,国际田联专门建立了“主教练”和“教练员发展主管”课程。内容强调了高级教练员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巧;美国教练员培训被列入教练员职业生涯中的必备课程,采用菜单式的培训模式,教练员根据自己执教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参加培训;加拿大教练员资格证书制度所规定的课程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教练员学院提供训练条件,指导教练通过学员的工作手册观察和评估学员的训练指导情况,以及教练员能力培养、训练哲学和新技术等。选修课包括环境因素与运动能力、高级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教练经营、加拿大体育系统等。并且,教练员协会为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加大能力培养的力度,根据其指导的对象,确定其应达到的培养效果。制度最大的优点是从以往强调知识的学习转变为侧重于能力教育与培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能力评估等多种形式完成培训计划。另外,加拿大各个项目的培训网站均开设了教练员培训网页,实现了培训资源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教练员培训数据库非常完备,培训的情况都可以在数据库中检索和查询。教练员可以多渠道获得相关知识、信息,学习形式、时间也更加灵活。

纵观国外的教练员培训内容,注重教练员执教能力可持续发展,围绕教练员执教理论、实践及其评估,既具有全面性和层次性,又具有针对性的展开。教练员通过培训能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并通过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使教练员执教效应可以持续发展。

教练员重实践轻理论的问题,不仅阻碍着我国教练员课程理论培训效果,更无助于改变长期以来我国教练员“师徒传承”的执教模式。这种“师徒传承”执教模式导致教练员的简单技术临摹、行动缺乏理论指引和隐形经验知识无法传承等现实问题,长此下去造成我国运动训练难于形成持续的创新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建议:第一,重新审视我国培训课程的内涵、功能与体系设计,构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完善理论的科学培训课程体系;第二,促进理论研究者与优秀教练员的深度结合,把理论研究成果通俗化、可视化、行动化和系统化,把成功教练员的隐性经验理论化、显性化和模式化,促进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第三,把理论和实践创新纳入教练员培训课程评价范畴,建立教练员培训课程创新评价体系,规避教练员培训课程的同质化;第四,借鉴国外教练员成功培养体系,针对不同的运动员培养目标,建立多层次培训体系、效果评价体系、双向反馈体系和电子化辅助工具,促进我国教练员培训向更高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 Barrow R. Giving teaching back to teachersC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theory[M]. New Jersey:Barnes & Noble,1984:6-8.

[2] Beauchamp G. A. Curriculum theory[M]. Illinois:The Kagg Press,1975:21-23.

[3] Connelly F M,Clandinin D J. Teachers as curriculum planners―Narratives of experience[M].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88:34-38.

[4] Grundy S. Curriculum:product or praxis[M]. London:Falmer,1987:17.

论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篇12

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始建于1983年。20年来,伴随着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研究性专著。曹景伟等(2001)把这些独具特色并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研究进展称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中国流”,主要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运动员选材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竞技能力的结构及其评价、博弈理论与制胜规律以及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与服务等内容。本文则拟从6个方面进行阐述。

1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

人们在描述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做“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做“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

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的论文。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

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把“项群训练理论”列为重要的一章,这表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学界的认可,达成共识。这一章里的第一节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总论,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竞技运动项目的划分、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和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三方面的内容;第二节则分别论述了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所聚合的8个不同项群各自的竞技特点和训练方法。

项群训练理论问世十几年来,受到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中主要的理论进展包括:依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以及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1.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的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近年来,田麦久吸取了谢亚龙、竺义功、徐本力等对项群的划分提出的不同看法中的合理思考,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依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把射击、射箭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把各种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表1)。

这样一种划分,应该说,对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不同项群所包含项目的竞技特点,会有更好地帮助,会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解除若干不必要的束缚,更有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项目的竞技规律,从而确定对应的训练理论和方法。

1.2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标准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由于有着无穷个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着无穷个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这里仅以几篇论文为例,如“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男单选手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运行模式”,用“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这一名称,概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3个手持球拍进行比赛的项目。又如“陆上同场对抗性项目集体球类项目”的名称,就排除了水上、冰上的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只包括足、篮、手、曲4个项目了。总之,我们在实践的研究过程当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的需要,按照多种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1.3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面对3个层次的训练学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训练学命题,如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等等,都既可以在一般训练学层次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某一个项群和范畴内进行研究,还可以就一个专项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适应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赛的参赛需要。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不同的,显然,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也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而经典的马特维耶夫的周期学说的主体内容,是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训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少顾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战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和表现的特点。田麦久(2000)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专题研究了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他首先分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的指标,然后建立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评价体系,确立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表2)。

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看是否在比赛中能够表现出最佳的体能状态;体操、跳水这些项目主要是看成套动作的熟练稳定和流畅的连接;射击、射箭项目,主要是看运动员技术感觉的细腻度与心理状态的自控性;而各种对抗性项目,则主要是看技术是否合理、熟练,战术准备是否充分,战术运用是否多变而实效。不同的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表现的主要特征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训练大周期的结构就不应该是同样的,而应该各有其特点。这一研究为非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训练大周期的安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人们在项群层次上开展更多内容的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示例。

1.4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项群训练理论被提出20年来,已经得到了体育界普遍的共识。而且,项群这一概念正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健身、体育产业、体育管理等众多的领域。

2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作用的强化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行为又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展开和进行的,这是人们的一项共识。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当中,又常常会被具体的微观事物所包围,而忘掉了为实现终极目的而做的努力。训练活动当中也是这样,如某教练员,训练课的初始目标是想让运动员很好地掌握一项技术,或改进一个动作细节。但运动员做得不好,教练员生气了,罚他再作50遍。运动员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本来应该是在神经系统、肌肉反应各个方面都处于良性反应的状态下、在很好的协调状态下才能够做好。这时,运动员已经疲劳了,动作也没做好,你还要罚他再做,什么时候能做好呢?运动员在疲劳的状态下即使勉强完成了动作,其动作质量也很难保证。教练员的这一要求是与其在这一堂训练课的初始目的不一致的。

所以,在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特别强调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专门列出一章谈“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而且,排在全书第三章这样显要的位置。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的所有内容、各种训练负荷、各式各样的训练安排,都是为了训练目标的实现。把训练目标问题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会有利于人们强化训练目标的导向意识。

强调训练目标的导向和控制作用是竞技需要原则的体现。竞技需要原则本质上就是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训练是为了比赛,要从比赛的实战出发,紧紧围绕着目标的实现去组织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这样一个本来是很明确的基本认识,过去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此前各个版本的运动训练学教材,都没有把训练目标的重要价值给予更为充分的确认和强调。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的这一变化,则把训练目标的导向与控制作用鲜明地突显了出来。

3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相对均衡的调节

训练理论的时空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时间、空间里运动。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时间特征则包括训练的过程、训练的周期和训练的安排。

张英波(1998)“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的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多年以来,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例如,在1990年版的教材里面,反映运动员运动训练空间特征的章节很多,而反应时间特征的章节很少。但在运动训练的具体活动当中,许多教练员都是按时间特征来考虑问题的。今天练什么,明天练什么,这个月练什么,下个月练什么,这是教练员组织训练活动重要的思维路线。因此,在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里面,把原来的“运动训练过程的结构组织与控制”这一章,分成了“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周课训练计划与实施”一共3章,加大了关于反映运动训练活动时间特征的内容和份量,使得运动训练时空特征的均衡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4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工作环节。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这五种子能力所构成的,刘大庆、田麦久的研究,使得我们对这五种子能力的组合方式,亦即其结构特点有了更为全面的科学认识。

根本勇(日,1985)把经济学界的“木桶模型”引入了运动训练领域。一个盛水的木桶由若干木片所围成,用桶中所盛的水平面的高度表示运动员的总体竞技水平,各个木片的长度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即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发展状况。由于各种子能力发展的程度不同,所以各个木片的长度也不相同。在这个模型中,木桶里能够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那些长木片所代表的优势子能力,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片所代表的劣势子能力,因为,长木片本来有可能围存的水会从这块最短的木片所造成的缺口流出去。因此,我们就要找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中最差的子能力,及时地予以相应的发展,藉以促进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的提高。“木桶模型”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平衡的追求,要求我们注意发展不同竞技能力之间的均衡性特征,通常称之为“补短”。

刘大庆的研究中发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呈现着非衡结构,从哲学意义上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但其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它高度发展的某种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从而就使得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例如,邓亚萍凶狠快速的技术风格对其较低的身高条件的补偿;朱建华出色的助跑起跳结合技术对其最大力量不足的补偿等等。

与“木桶模型”相对应,我们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设计了新的模型,称之为“积木模型”。这个新的模型如同一个积木堆,由9个小积木块构成。绿、红、黄3种颜色各有3块。我们把这个积木堆的体积比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绿、红、黄3种颜色的小积木块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如果从积木堆中去掉2块黄色的小积木,再用一块绿色的小积木和1块红色的小积木“补偿”到积木堆中,积木堆的体积,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仍然保持不变。以此直观地展示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提示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运动员优势能力的竞技价值,通常称之为“扬长”。

“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用不同的图象展示竞技能力结构中各子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两个模型各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员,或同一个运动员不同的训练阶段。所以说,“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和表述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状态,我们把它们叫做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5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科学定义的给出

在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的选定及其科学定义的给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建设,但多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界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这一工作,许多概念的定义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陷。田麦久等16名运动训练学者(1999)对运动训练学的常用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选出190个词条作为基本概念,并分别编写了释文。

我们注意到,此前的同事们在解释这些概念时出现最多的逻辑错误有两个。一是将概念归于不恰当的类属,二是提出了不应有的理想期望。前者如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后者如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

一切人类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一种活动过程,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也不应说是错误,但不准确,类属过大。而如果将其归结为一种“体育活动”,则明确得多,准确得多。

“比赛战术”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特定的倾向性。有正确的比赛战术,也有错误的比赛战术;有实战效果很好的比赛战术,也有实战效果不好的比赛战术;有成功的比赛战术,也有不成功的比赛战术,或者失败的比赛战术。而如果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做不到“充分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所采取的计谋和行动不够“合理有效”,那就不是“运动战术”了,这显然有悖于运动训练的实践和运动竞赛的现实。这一证伪的结果告诉我们,原有的定义违背了对此类概念应“中性定义”的原则。我们把它改成“为战胜对手或为取得预期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与行动”,定义本身不被附加任何倾向,就具备了普遍的适用性。

《词解》的作者对大约1/3的词条作了如同上述的修订,同时为过去未见定义的近半数的词条给出了全新的定义。从而完成了对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体系的一次重要的基本定义的规范化工作。

6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在逐渐地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图3)。

在运动选材学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的专著。国家体委科教司于1983年出版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论文汇编》;赵斌(1989)、谢燕群(1990)、刘献武(1991)、曾凡辉等(1992)、钟添发等(1995)陆续出版了有关运动员选材的若干专著。我国有组织的运动员选材工作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许多项目运动员选材工作科学监控工作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运动竞赛学方面,有刘建和(1990)的《运动竞赛学》和肖华富(1990)的《运动竞赛方法学》朱章玲等(1995)的《运动竞赛学》和王蒲(2001)的《运动竞赛方法研究》等。竞技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关的理论专著中,比较有力度的有周爱光(1999)的《竞技运动异化论》,宋继新(1999)的《竞技教育学》、吴寿章(2001)的《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等。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正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重要的积累。

本文所列举的上述6个方面只是近年来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我们应该而且可以期待,中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必将会伴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也会向世界运动训练学界贡献出更多新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李益群,谢亚龙.体育博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吴寿章.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王蒲.运动竞赛方法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梁慈民.论竞技体育的前沿技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徐本力等.运动训练学(体育函授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8]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9]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