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研究课题合集12篇

时间:2023-12-27 10:28:32

天文学研究课题

天文学研究课题篇1

(一)选题背景

1、党中央对于传统文化传承和教育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强调“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党和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证明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和教育,有着迫切的意义。

2、《课标》关于小学美术教学的要求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学会欣赏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的美术作品,学会尊重与理解世界美术文化的多样性。”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同时,《课标》中指出,美术课程应该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件,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美术课堂应该更多关注传统文化的渗透,更多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且促进小学生对于文化的认知。而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除了传统的各种节日文化、剪纸文化等,还有流传在各地的民间艺术文化,这些,都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应该更多关注各地的民间文化,特别是已经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珍贵文化,将其融入到小学美术的教学中,以拓展小学生的文化认知,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民间文化。

3、小学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成为了当下最重要的教育目标,从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到各个学科中,形成了学科的核心素养,小学美术的教学中,也要求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以及文化理解五大核心素养。并且结合课标,呼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着力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文化理解素养属于一个广泛复杂的教育范畴,各个国家、地区、民族之间的文化底蕴不同,文化精髓也会发生各种转变,衍生出的美术作品都会散发出地域性的文化特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课本中包含了很多美术鉴赏方面的教学内容,这些都是引导学生提高美术文化理解的主要内容。但是很多美术教学内容贯穿古今,包含世界各地的美术文化,小学生在美术理解和认知方面的经验不足,如果强势采用灌输的方式让他们学习,实际的文化理解素养提升效果并不理想。民间美术植根于民间,至今为止,很多传统民族美术文化依然活跃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也为很多小学生所熟悉。

基于以上背景,本课题结合代表着天台地区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内涵的天台抬阁艺术,提出天台抬阁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实践研究。

(二)选题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将天台抬阁艺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结合起来,课题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际上的双重意义。

首先,从理论上看,本课题的研究,将目光聚焦于的天台抬阁艺术,着力于民间艺术与小学美术课堂的融合,对于民间美术进课堂、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小学美术拓展课程等方面的理论,都能够起到充实和丰富的作用,为构建这方面的理论大厦提供动力。同时,本课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些观点和看法,也可以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借鉴,为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学术参考的价值。

其次,从实际上看,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际意义:

第一,促进民间艺术在小学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早在2006年,天台抬阁艺术就已经进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抬阁艺术在街头巷尾都已经很少出现,很多学生甚至都没有见过这种传统艺术形式。将其作为民间艺术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够让这项民间艺术走进小学生的视野,让这项艺术从小学教育中的到发展和传承,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助力。

第二,促进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抬阁艺术中,不仅包含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还结合了音乐、美术、绘画、手工、戏曲等多种文化形式,将其应用到小学美术课堂中,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这项艺术的文化理解,同时,还能够借助多元化的艺术表现,促进学生的审美判断,并且通过让学生亲身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由此可以看出,天台抬阁艺术与小学美术课堂的融合,对于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产生实质的帮助。

第三,能够为小学美术拓展课程的构建,为美术教师课堂内容的创新,提供实际的帮助。将天台抬阁艺术应用到小学美术课堂,不仅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应用到课外拓展和实践中,这对小学美术拓展课程的构建能够形成帮助。此外,课题形成的民间艺术的教学形式和手段,也可以为美术教师课堂教学的改进,提供借鉴和帮助。

由此可以看出,本课题的研究,有着理论和实际上的双重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以及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民间艺术与小学美术教学融合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成熟,各个地方都对于自身本土的民间文化有了较多的关注,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课堂的融合研究已经比较丰富。王胜选在《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功能探究》就提出了,民间美术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文化功能以及审美功能,都能够应用到小学美术教育当中,提升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刘欣奕的《民间工艺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探究》也指出民间工艺与小学美术课堂融合,这个融合也可以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综合效果.这也是对民间艺术的创新和传承,使我们的传统艺术不会在历史的长河里被埋没。周扬的《地方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中,以河南安阳地区的美术资源为例,提出了将安阳美术资源应用到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对策,提出依靠安阳地区的美术资源,构建小学美术的地方特色课程,促进美术资源与美术课堂的融合。此外张莹莹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美术课程资源系统的研究。齐苗苗提出陕北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李莱针对云梦皮影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进行了研究等等。这些,都可以看出民间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已经有了十分丰富的理论基础。这些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相当可靠的理论借鉴。

但是,虽然民间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已经有了充分的研究,但是,关于天台抬阁艺术与小学美术课堂融合的研究,目前还没有任何相关资料。这就给本课题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是,也为课题研究留下了空间,让本课题的研究,填补抬阁艺术与小学美术融合研究的空白。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概念界定及创新点

(一)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通过天台抬阁艺术应用到小学美术课堂进行研究,旨在实现以下的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的研究,能够对天台抬阁艺术形成全面的认识,知道抬阁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发展源流,明确抬阁艺术的教育价值。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认识到当前民间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应用现状,明确民间艺术应用到小学美术课堂的具体方向。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针对天台抬阁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提出具体的实践对策和拓展策略,形成系统的天台抬阁艺术应用形式。

(二)概念界定

抬阁:抬阁,又称擡阁,是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绘画、戏曲、彩扎、纸塑、杂技等艺术为一身的特色传统民俗舞蹈。

天台抬阁:天台抬阁,因四个人扛抬着一个阁子式的台柜而得名。底座是坚固的方形木架,四角各竖一根竹杆,饰以彩条,顶上覆以蓬盖,披红挂绿,悬灯结彩。台上有一至数名长相漂亮的6至8岁儿童,扮成各种戏剧人物或神话人物。它是天台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

天台抬阁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基于天台抬阁艺术中的美术元素,与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结合起来,将天台抬阁艺术中的美术表现、审美、教育、文化认知等功能应用到小学美术教学当中,进而促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丰富,促进小学生文化理解能力的提升。

(三)创新点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将天台抬阁艺术与小学美术课堂结合起来,为民间美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观点和看法,并且结合地方教学实际展开研究,有着很好的创新意义和实践价值。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针对课题的研究目标,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

1、天台抬阁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应用的理论研究

主要针对天台抬阁艺术的特点、溯源、艺术表现形式等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天台抬阁艺术的美术教育功能进行分析,进而分析天台抬阁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应用价值。通过这些研究,为课题的实践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天台抬阁艺术在当地小学美术课堂应用的现状研究

针对当地小学美术教师以及学生展开问卷和访谈调查,针对学生对于天台抬阁艺术的认知、教师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明确当前小学美术课堂中天台抬阁艺术的应用现状,以及学生的认知现状,为接下来的实践研究奠定现实基础。

3、天台抬阁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实践研究

从理论基础和实际调查基础出发,提出天台抬阁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实践研究,这部分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展开:

(1)天台抬阁艺术在“造型·表现”中的应用研究

抬阁艺术走进美术课堂,首先,就要让学生对于天台抬阁艺术有着清晰的认知。因此,这部分的,将会引入天台抬阁艺术的主要造型、设计、色彩等表现,让学生针对天台抬阁艺术中的主要艺术表现有着一定的认知,从而为进一步的探索提供基础。

(2)天台抬阁艺术在“设计·应用”中的应用研究

在认识了天台抬阁艺术后,学生对于抬阁艺术的造型、结构、色彩等有了基础的认知以后,就可以接触天台抬阁艺术的具体制作过程。这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参与设计和制作天台抬阁艺术。可以首先以天台抬阁艺术原有的故事背景入手,设计制作出抬阁艺术的造型和表现。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创编,设计更多的抬阁艺术表现,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3)天台抬阁艺术在“欣赏·述评”中的应用研究

民间艺术的融入,除了让学生参与其中,更要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因此,就需要在这部分的研究中,引入对于天台抬阁艺术的欣赏。包括对于审美的欣赏、色彩造型的欣赏、文化的理解等。通过欣赏与书评,提高学生对于天台抬阁艺术的审美判断。

(4)天台抬阁艺术在“综合·探索”中的应用研究

天台抬阁艺术,除了欣赏、设计和制作。还需要学生参与到其中,要有着更加深入的拓展和探索。因此,就需要通过综合探索,帮助学生理解天台抬阁艺术。比如通过让学生参与天台抬阁艺术的表演、走进艺术家聆听教诲、自编自演抬阁艺术大赛等。形成抬阁艺术在校园的进一步延伸。

通过这四个方面的研究,将天台抬阁艺术的应用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抬阁艺术与小学美术课堂的深度融合。

4、天台抬阁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拓展研究

在课堂应用研究之外,针对天台抬阁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拓展展开研究。例如打造天台抬阁艺术校本化课程,基于天台抬阁艺术的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形成天台抬阁艺术的进一步深化和应用。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步骤及预期成果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知网、万方、百度学术等文献数据平台,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梳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找到当前学术界对本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与不足,形成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支撑,为本次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导。

2、问卷调查法:主要是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的形式,深入了解天台抬阁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应用现状。

3、总结归纳法:主要是通过对调查所获得的信息、数据和情况进行总结归纳,找到当前天台抬阁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应用的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总结归纳,提出具体的实践策略

4、案例分析法:以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教学为例,展开相应的研究。

(二)实施步骤及预期成果

研究

阶段

研究

时间

阶段目标

预期成果

准备

阶段

2020年10月

——

2020年11月

1.成立课题组,讨论课题研究的方向,全面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确定课题题目;

2. 进一步梳理相关的文献资料,针对天台抬阁艺术的内涵、价值等基础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

完成课题申报

2020年12月

——

2021年7月

实施阶段是完成本课题研究的实质性段,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对研究对象进行跟踪调查、研究,本实施阶段按三个阶段进行,各阶段的教育目标与要求逐步加深。

第一阶段:

(1)针对周边小学教师和学生家长进行调查和访谈,对天台抬阁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应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通过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2)根据调查报告,提出天台抬阁艺术在美术课堂应用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具体的对策。为本课题的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针对课题实施的情况进行中期的总结和报告,反省存在的问题,并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综合、分析、整理,并针对性地制订了第二阶段的研究方案。

研究论文

教学案例

第三阶段:通过阶段性总结发现问题,调整研究方案,积累资料,做好阶段成果总结与分析。

论文

研究报告

总结

阶段

2021年8月

——

2021年10月

1.对实施操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

2.对实践前后进行检测,做好统计分析。

结题报告

六、研究条件分析

1. 课题负责人由天台县坦头中心小学陈慧雅担任,本人长期关注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以教育传承地域文化,积极推动地域文化发展。参与过市规课题和若干县课题的研究并都已结题。

2.参加课题组的成员都是学校的一线干部教师,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

3.学校研学基础雄厚,研学人才集聚。学校领导重视教育科研工作,营造良好的科研工作氛围,在人力、物力、财力研究经费上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曾润. 让传统民间美术进入学生的审美视野[J]. 中国教育学刊, 2018, 308(12):109.

[2]索峰. 肘阁,抬阁的民间美术意蕴探微[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9(5):40-42.

[3]刘欣奕. 民间工艺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探究[J]. 新课程(中), 2019(8).

[4]王洪强. 浅议传承民间技艺,构建小学美术特色课堂[J]. 中国校外教育, 2019(17):15-15.

[5]荣婷婷. 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艺术, 2019(11).

天文学研究课题篇2

学校教育的本质就是传承和创造文化,以文化来熏陶人、教化人、成就人。因此,在从事基础设施建设时,同步考虑文化环境的创构,既能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又能形成自身独特的人文文化。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的英文缩写。STS教育的基本精神强调的是理科各科教学应与本学科的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与当前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紧密结合。我校课程基地的核心理念为:超越学科中心,强化跨学科学习;促进以“主题性学习”“项目研究”“国际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的形成,提升教师跨学科研究、主题研究的能力,推动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课程资源的社会化建设。课程基地目标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我们以“牛顿的苹果、乔布斯的苹果、天一中学金苹果”为课程基地标志,体现对“探索真理、科技创新、梦想与责任”的追求;以“人文人性人道以人为本,考究探究研究惟真是求”为课程基地箴言,体现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诉求;以社团为课程基地种子的“社团墙”,体现把学生培养成未来各行各业有创造能力的栋梁的期待;以影响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科学发现、重大科技创新的“时代轴”,体现对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的敬仰;以介绍创新实验室所代表的学习领域的学科特色文化,体现学科知识的无限魅力;以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照片,体现对学生快乐成长的激励。

二、课程内容项目化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兰祖利(Renzulli J S)提出了“全校范围丰富教学模式”,“丰富模式”包含三类丰富教学活动,它是对日常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机补充和加强,以期达到培养有高度创造力的人才的目的。根据兰祖利研究成果,我校系统规划了三类丰富教学活动。第一类是一般探索活动,让学生接触到普通课堂中所没有的各种不同想法、事件、场所环境等。第二类是集体培训活动,着力培养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学习技能和研究能力,以及健康人格和沟通能力。第三类是个人或小组对现实问题的探索,它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

在开展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努力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对传统静态学科资源的动态开发。围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地理等学科的重点知识,开发研究项目。二是突出对传统独立学科的科学重组。根据课程标准,对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其中穿插了6个必修项目、5个选修项目及N个自主项目。三是突出挑战性任务的真实体验。注重挑战性的真实问题研究,学生需要像专业人士一样思考解决问题。

三、基础平台专业化

以建设创新实验室为载体,为学生搭建项目研究专业性平台。我校已建成的创新实验室有“康明斯・天一工程实验室”、“南京大学・天一中学计算思维创新实验室”、“东南大学・天一中学电子创新实验室”、“中国药科大学药用植物园・天一中学教学基地”、“天文巡星实验室”、“物理数字化探究实验室”、“化学探究实验室”、“实用生物实验室”。在建的有“杜江峰・天一中学普物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天一中学工程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一中学飞机设计创新实验室”、“南京理工大学・天一中学机器人创新实验室”等。创新实验室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机会在科研院所知名教授、专家的指导下,独立或合作开展科研项目的真实研究和实践创新。同时,开发人机互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E平台,包括技术课程自主学习、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校本选修课管理、研究性学习管理、天一科学院科技社团管理模块等五个E学习子系统。

四、课程资源社会化

整合学校课程资源,优化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贯通选修课、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广泛联系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初步形成了物理探究教学、化学趣味实验、生物实用生活实验、技术整合课程、地理天文5类主题性学习内容。加强“三高对接”,我校与北大、清华、中科大、南大、东大等国内一流高校和高科技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聘请高校和社会专家指导,共建创新实验室,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学生利用节假日走进高校实验室。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形成了“远望号”基地、702所、康明斯发电机公司、卡特彼勒技术研发中心、松下电器等社会考察实践基地。共建中学资源联盟,我校加入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共享联盟、中科协科教合作创新后备人才实验学校联盟、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校联盟。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已与美国丹菲德高中、英国贝德福得中学等近20所外国友好学校开展了多项项目研究,如与英国斯伯丁文法学校合作的“低成本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研制”项目,与英国瑞德克里芙中学合作的“月坑研究”项目。

天文学研究课题篇3

苏州会议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

上午好!

我们,是来自南通师范第三附属小学的几位一线的老师。这次,我们前来参加会议的,是两个作文课题组的四位代表。他们分别是:赵敏主任、柳红老师、高林老师和我,王东明老师。

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我们聆听了各位专家、领导和老师的专题讲座、即兴讲话发言,和精彩的作文指导课堂。我们的收获是非常丰厚的!我们与会的四位课题组成员,要表达的是这样的心声:那就是:非常感谢省课题部的专家,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让我们参与到“国家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母语教育研究子课题阶段性成果展示暨习作教学专题研讨会”中来。

目前,我们通师三附小共有省课题部下属的两个子课题,分别是:2009年上半年申报获批的《小学习作教学“平等互动”实践研究》,和2010年上半年申报获批的《小学习作教学“评价方法”实践研究》。我们在省课题部徐晓华主任、王萍老师、周彦老师的具体指导、关心下,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在参与我市区级优秀备课组的评比中,我们因为有省级的作文课题而榜上有名;在校级的“作文指导”示范课上,因为我们的老师有课题的指引,而与学生进行了别样的互动;因为这两个课题,我们的研究员老师,还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教学法——语文平视教学法。特别值得自豪的是,我们两个课题组的老师,由于在日常作文教学活动中,注重与学生、学生家长一贯地、持久地和有序地“平等互动”“积极评价”,且注意至始至终做好细致的、有层次的实践和研究工作,因而在今年8月份省级第二届课题评比中,我们学校部分课题组成员,分别获得了该次评比的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和一个三等奖的殊荣!……凡此种种,我们都清醒地认识到:是省级课题的各位专家和老师,在指引着我们,在陪伴着我们,在呵护着我们课题组的所有成员,在课题研究既平坦又曲折的的道路上前行。

这次,我们两个作文课题组,共给大家提供了5篇文稿。篇数可能多了一些,但我们的用心、我们的出发点、我们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

第一,朱家珑所长昨天在讲话中说,学生作文是生活化的表现;袁浩教授在昨天的专题讲座中说,“新课标”要求学生“乐于动笔”“易于表达”。那么,我想:我们的课题组成员,首先就是将这个精神,这个最新的理念,深入自己的骨髓:不仅在思想上有这个认识,更要在自身行动中、教学研究中有所体现。因而,我们课题组老师就提供了这样五份“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文稿,期待着在座各位的批评、指正!

第二,这次会议,我们就是想通过抛出我们课题研究的这几块“砖”,引来各位专家、老师的“玉”。在学习中提升自我;在观摩中,真正感受作文教学研究的快乐!

下面,我就将我们提交的五篇论文,作一个简要的介绍。若有不当之处,敬请给予批评指正!

省级作文课题《小学习作教学“平等互动”实践研究》论文:胡美娟主任的《品味生活·平等互动·快乐作文》,孙海燕主任的《“平等互动”:给“潜能生”一把“会写”的钥匙》,王东明老师的《以平视的目光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美》。

省级作文课题:《小学习作教学“评价方法”实践研究》论文:胡美娟主任的:《多元结合的“作文评价”》,和王东明老师的《合力开辟“作文评价”崭新天地》。

(具体内容略。)

回去以后,我们一方面要将这次活动的盛况,向我们学校两个省级课题组负责人凌旭东校长和朱晓芳主任汇报,向课题组的所有老师传达。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昨天学习了苏州金阊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作文生活化教育策略”的课题研究很受启发,也想依据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来做一个《小学习作教学“生活教育”实践的专题研究》。因为我们课题组老师研究陶行知先生也有一定的基础。当然,这只是我们参加会议的四位老师的一个共识,至于具体如何操作、如何实施,我们回去后,再作进一步思考。

天文学研究课题篇4

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提出要大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性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培养研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基于研究性学习的本质,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基础英语课程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了赖以“生长”、“发展”的土壤。基础英语课程涉及社会、科学、历史、文化、教育、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且蕴藏着丰富的有价值的研究的问题,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和大量的研究课题。笔者旨在探讨如何将研究性学习应用到基础英语课程中。

一、研究性学习方法的特征和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应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1]。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通过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培养研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的内容包括如何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如何运用有关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研究过程中与人交流和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研究成果等等”。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让学生充分活动、充分参与的学习方式。活动能激发学生发展潜在能力,提供学生展现自己才智的机会和舞台,刺激学生产生新的需要,提高学生的思想与才智,评价学生的发展水平与阶段。研究性学习的首要特点就是自主性:自主选题、自主研究、自由创造。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锻炼解决问题和交往的能力、与他人共事的能力、管理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在基础英语课程中的实施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准备阶段包括:动员、选题和分组;实施阶段包括:拟定方案、成员分工、信息收集、实施实验、分析综合讨论、撰写论文报告等;评价阶段:结题、交流、展示、汇报、考核和鉴定等。

1.准备阶段

主要使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特征和方式,明确基础英语课程的授课方式为研究性学习方式,认识到研究性学习和基础英语课程的密切联系。在老师的帮助下,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知识基础,选择基础英语课程中的任意一个单元作为自己的研究性学习的载体。选择相同课题的学生,以自愿和适量为原则结成课题组,一般以4―6个学生为一组,每组由学生推选组长负责各项工作计划的安排和实施。

2.实施阶段

以基础英语课程的一个单元作为一个研究课题,负责该课题的小组自行决定研究的内容,研究的内容和单元内容相关是此次学习的唯一要求,在有条件完成的前提之下,研究什么、怎么研究由学生决定。教师不再是学生面前的权威,而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不再用命令的方式布置学习任务、填鸭的方式讲授内容,教师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课题的可行性、内容、方式提出想法,做为课题组的一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小组成员通过调查研究,汇总观点、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讨论,形成研究报告。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探索讨论―调查研究―探索讨论―研究报告―问题反馈―反思巩固”等环节,有助于学生培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小组成员的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学生的团队意识也能得到培养。

3.评价阶段

组成评价小组,成员由课题小组成员、其他学生、任课教师、其他教师组成。课题小组展示研究成果,成果可以是文字、实物、幻灯片、短剧等多种形式。评价注重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的评价,重在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肯定,淡化研究性学习结果的评价。

三、案例分析

以基础英语3第三单元《一周中的三个星期天威力》为例。课文由爱伦・坡的小说节选改编而成,“一周出现三个星期天”是凯特嫁给罗伯特的条件。课文讲述了凯特的两个海员朋友如何帮助罗伯特解决一周出现三个星期天的难题。这是一个有趣又令人费解的内容。课题小组成员提出了各自的疑惑、兴趣、思考方向,包括一周中能否真正出现三个星期日,为什么;各地时间差异;中国每个城市的时间是否一致;夏至时间和冬至时间;我们现在的时间和美国纽约的时间;星期天的由来;我如何度过星期天;假设我是罗伯特,我怎么才能娶到凯特;课文中凯特的两个海员朋友如何帮助罗伯特解决一周出现三个星期天的难题。从问题中看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自学开始,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问题超越了课文内容本身,加深了学习的内容。课题小组成员对这些题目都感兴趣,决定完成这些课题。课题组成员通过网络、图书馆,收集资料。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分享各自的成果,对研究成果进行讨论、评价,形成小组共同的认识,写出小组报告。向全班展示小组报告,全班同学对内容进行讨论、评价。

四、结语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享受他人的成果、聚集资料和信息的过程,从而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也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适度的自我评价。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能更好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应用课本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程海东.研究性学习模式初探[J].教学与管理,2001,(9).

[2]余清臣.研究性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天文学研究课题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279-02

天然药物化学是高等院校在中药学专业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同时也是中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工作时必备的基础知识。现阶段,从天然药物中发现的结构新颖、生物活性显著和不良反应小的先导化合物已经成为新药开发的重要资源库,国内医药企业对中药新药研发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质资源。因此,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学习对于中药学专业学生在就业竞争力上应该能够提供非常开阔的学术视野、扎实的基础知识储备和极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尤其是沈阳药科大学的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在国内药学类高等院校中开设较早,并且成为部级精品课程已有近十年的时间,同时作为我国第一个天然药物化学专业博士的培养单位,在教学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教材和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建设方面都处于国内的领先地位。然而,近年来中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并不是很乐观,很多的毕业生反映所学专业知识面相对狭窄、自主设计实验能力欠缺、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

通过对以上问题分析不难发现,一方面,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在内容设计上仍然固守几十年前的大纲和思路,而没有引入近十年国内外该领域最新、最热点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拓展学科领域外延,设计交叉立体的教学内容,扩充学生知识面并引起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我们将此归结为应该让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大多反映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之外,不能较快地寻找到适合自己知识水平的学习方法,不能很好地理清思路和重点内容,并对课程学习产生懈怠,这说明教师在授课中不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将此归结为让学生“怎么学”的问题。

针对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中“学什么”的问题,国内一些教学工作者也提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建议[1,2],但缺乏在本科生教学工作中的教学实践。针对如何提高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国内药学工作者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3],并且在《无机化学》等基础课程中开展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导向的教学实践[4],但缺乏在天然药物化学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中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因此,我们提出在本科生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尝试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着力解决目前课程教学内容与该领域研究进展脱节、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度不高的问题。

一、精选专业研究热点,提高学生浓厚学习兴趣

在色谱学和波谱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不断促进下,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等天然药物化学传统研究内容已经逐渐变成一种成熟的研究手段,而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已经转向和中医药学、生物学、海洋科学等学科高度交叉之后产生的一些新的范畴,如中药复方代谢组学研究等。如果能够在本科阶段就引导学生对这些新的研究方向有一定的了解,一方面可以借此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中药学专业的学生对未来选择就业方向或读研方向进行提前准备。

根据国内外天然药物化学近年来主要的研究热点方向,结合课题组目前的主要研究内容,我们选择了十个专题向学生进行了介绍,包括其和中医药学交叉后产生的:(1)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2)天然药物化学在中药炮制研究中的作用;(3)天然药物化学在中药质量控制研究中的作用;(4)天然药物化学在中药GAP研究中的作用;(5)中药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其和生物学交叉后产生的研究;(6)代谢组学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7)代谢组学在毒理学中的应用;(8)代谢组学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其和海洋科学交叉后产生的研究;(9)海洋药物研究的机遇与挑战;(10)天然药物化学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这些专题的介绍使得学生在书本知识外,对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许多同学开始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并在课下查阅资料。

由于课堂教学时数有限,而由教师逐个深入讲解又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因此我们将课堂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入了专题的讲解。

二、合理安排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潜能

小组讨论式教学在国内外专业课程教学中一直得到广泛的认可。该方法不仅可以将教师和每一个学生都置于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而且打破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固有角色,让学生尝试扮演课堂组织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学生在思想交锋之下碰撞出的火花,也是学术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

课堂讨论具体实施方案包括:①对于参与此次教学改革的四个班级的学生我们进行了5~6人的分组,然后由学生选择专题内容并进行组内任务分解,包括前期文献资料搜集、组内文献讨论、幻灯片制作和讲解等;②教师对课程学时安排进行调整,将部分章节内容进行压缩后调整出3次课,共6学时供学生进行专题汇报和讨论;③组织教改组成员对学生专题报告情况和每位组员的现场表现进行考评,最终以20%的比例计入期末最终成绩;④对学生查阅的文献资料和制作的幻灯片进行整理归纳并存档。由于在前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经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并且教师营造了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因此课堂讨论收到了比较理想的结果:①学生参与度高――在每组汇报人讲解完毕后,其他组员都会针对幻灯片中的某一个问题进行详细解释或者阐述自己的独到观点;②问题讨论比较深入――通过汇报发现部分学生能够比较系统而又多方面地对一个问题进行讲解,说明其对文献的解读能力得到了提高;③学生创新思维得到锻炼――在集体讨论中,一些聆听讲解的同学会提出针对性很强的问题,而这些往往就是该研究目前的瓶颈,有些学生还会提出自己有创新性的解决办法。

课堂讨论在学生中产生了浓厚的学习气氛,也充分激发了每位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这也为下一步教师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模式作了很好的铺垫,而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是通过师生互动平台的建设来发挥的。

三、搭建师生互动平台,建立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在传统的本科教学中,师生的交流仅限于课堂教学活动中。而在课下,教师忙于科研任务而疏于主动和学生进行课程内容或教学方法的沟通,而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知识难点或学习方法上的困惑也没有向教师及时请教的渠道,这极大地阻碍了学生课下进行自主学习。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教师在本科生自主学习模式建立中应起到如下作用:①在课堂教学中,应向学生说明该课程的作用,使学生遇到知识难点时,知道阅读哪方面的资料;②在一章节讲解结束后,应该用简略的图示将重要的知识点串联整理,使学生对其内容有全面、深刻的理解;③应该将有联系的各章节内容穿插整理形成练习题,及时发送给学生并且能够对学生解答的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展开有针对性的讲解。而这些作用的发挥,都需要依赖课下教师和学生互动的网络平台。如授课之初即建立了师生公共邮箱,通过这一平台,教师在结束一章节内容的讲解后,即将自己总结的学习要点和学习方法,以及思考练习题及时上传,学生可以通过邮箱向教师传送思考题解答情况或提出自己在本章节学习中的难点,教师针对这些反馈及时回复邮件进行解答或针对有共性的问题在课堂上统一讲解。

在2~3章的讲解之后,该邮箱已经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利用率不断攀高,而授课教师也从学生的反馈中受益,课程的讲解越来越有的放矢。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课下和教师的沟通,已经逐步找到了天然药物化学学习的窍门,建立了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在课堂听课时能够跟上教师的思路,课下自主学习针对性更强。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教学实践,我们基本形成了在中药学专业学生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对该领域各研究方向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模式的方法,基本解决了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这两个问题。该项实践活动在学期中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而在学期末也收获了可喜的教学成果。中药学和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四个班级学生的天然药物化学课程考试及格率达到了95.8%,而优秀率(≥90分)则达到了16.7%,而在之前,天然药物化学一直是中药学各专业学生及格率较低的一门课程。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天然药物化学这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我们初步构建了本科生自主学习模式,而这为中药学和药学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可贵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刚,裴月湖,吕阿丽.特色化天然药物化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药学教育,2011,27(5):8-10.

天文学研究课题篇6

高中地理课程基地作为STS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了以“创新实验室”为载体,以项目学习为依托,以研究活动为平台的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本文即是在此建设实践基础上的一些思考与总结。

1.教学情境的空洞。

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地域性的显著特点,应较多地采用探究式的方法来组织学习。传统教学中,普通教室多存在模型、实物及现场环境等形象化要素缺失的共性,学生只能就课本中的抽象事物、原理进行简单和机械的学习。

2.社会生活的脱节。

即便在新课标得到广泛认同的今天,高度抽象知识的学习仍占据着高中地理课程学习的主体地位。真实情境的缺失、原始问题的离场,将学生进一步束缚在课本世界之中,粗暴地割裂了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生产、生活的沟通和联系。这不仅导致学生无法从生活中有效汲取信息和教育资源,而且会造成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低下,导致其社会智能发育的不良。

3.科学精神的缺失。

作为六大基础自然科学之一,地理学包括气候学、水文学、海洋学、冰川学、地貌学、土壤学等十余个分支学科,是现代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受文理分科的影响,地理在高中普遍被视为文科,相关的科学原理、方法和技术,科学思维与精神等的教育活动存在严重不足。

地理课程基地建设的总目标是“满足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这与学校STS综合创新课程基地提出的培养具有“卓越思维、宏观视野、积极人格、济世情怀”等人格品质的拔尖创新人才的价值使命是一致的。

1.地理课程基地建设的具体诉求之一是营造可视化的教学情境,大量运用模型、实物、图像、视频或软件等资源,借助图形化手段来表达和传递信息,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课程学习中的重难点可以通过模型建构的方式,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其图文转换能力,加深其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实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转变及统一是十分有效的。

2.地理课程基地建设的具体诉

求之二是建设社会化的课程体系,通过引入真实问题、原始问题的学习研究,让学生体验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在体验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从而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的课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真正互通互联。互通互联不仅仅意味着整个社会都成了教育信息和资源,而且预示着学生也将对社会承担相当程度的责任,在促进地球环境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方面担负一定的义务。

3.地理课程基地建设的具体诉

求之三是树立规范化的研究方法,将地理课程核心知识项目化,将学生学习的过程转变为项目研究的过程,进而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收集资料、提出假设、界定问题、研究实践、设计成果……依托项目化的平台,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学习,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尽早发现和认识自己的优势智能,激励学生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内进行较为深入的个性化学习与研究,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合理、规范、专业化的科学研究思维与

方法。

为实现以上三大诉求,STS地理课程基地以项目学习为依托,进行了多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1.搭建项目学习平台。

在文化与制度建设层面,学校通过各类会议、材料、主题征文的形式,面向全校推出了“三类丰富课程”教学模式理论。项目学习作为其中的第三类丰富课程,也是最高层次的课型,首先在课程基地得到了广泛的实践与应用。为了指导和规范项目学习课型的开展,《项目学习评价表》《学生活动记录表》《学生校本课过程性评价单》等一批学习评价文件先后编制并投入使用;为肯定和推动项目学习课型的开展,“青企奖学金”“恒丰奖教基金”等面向学生、教师的专项奖励基金相继设立并有序运作。

在学习环境创设层面,基于“营造可视化的教学情境”的诉求,学校改建、拓建和新建了一批创新实验室,与地理相关的就有天文实验室、矿石实验室、中草药基地、生态农场等;天一科学院E学习平台、市中小学天文联合会网站等在线资源库的开通,进一步拓展了项目学习的领域,丰富了情境的可视化手段;测光仪、SID监测仪、月球仪、矿石标本、中草药植物等设施设备的配置,为项目学习的开展提供了装备支撑;紫金山天文台、阳山火山地质公园、中国药科大学等专业台站、科普基地、高校与学校的联合,则为项目研究提供了技术指导。

2.设立名师工作中心。

为实现“树立规范化的研究方法”的诉求,学校通过教师自荐、教研组推荐、部门推荐等多种形式,在各创新实验室设立了名师工作室,促成了教师特长、专业发展,学生兴趣、个性发展,学校特色、优质发展三者间的紧密结合,形成了师生学习共同体关系。

如笔者领衔的天文巡星工作室,联合地理、物理、艺术等学科的多位教师,共同出谋划策,提供分类指导,确保了学生在跨学科项目课题(如无锡城市夜空光度监测网络建设、月球陨石坑研究等)的学习与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技术原理、操作规范等方面的科学性、准确性。

名师工作室的设立,不仅是基于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且还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工作室以名师支撑基地,以基地培养教师,带动了一批教师向一专多能的具备跨学科教学、项目教学能力的复合型、多元型教师转变,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载体。

3.建构核心知识模型。

“社会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强调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紧密结合,注重体验与探究,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增强。

要科学开展“社会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其关键在于核心知识的梳理及模型的建构。

核心知识的梳理,既要考虑国家课程(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册、选修5册)中的重难点知识,也要结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如“中学生学天文”“矿石鉴赏”)的特性需求,甚至是与高校相关课程(如北京大学先修课程“地球科学概论”)的衔接。梳理的第二步是建立层级式的知识树,将核心知识及其相互间的因果、从属或并列等各种关系直观、明了地呈现出来。第三步是购置或设计、研发教学模型,通过物态或非物态的模型建构,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立体化地予以表达。最后一步将是真实问题、原始问题的提出与导入,项目学习主阶段的开始。

根据高中地理课程中的核心知识提出的真实问题开展的项目学习,改进了核心知识的赋存情境、表达方式与传导方式,结合教师对规范化研究方法的指导,可以探索并形成校本化的项目学习课程体系模型架构,如项目引入方式、研究方法、操作程序、评价体系等;可以引导学生不仅获得科学知识与技能、掌握研究精神与能力,而且养成关注社会、关爱社会的人格品质。

以“创新实验室”为载体,结合项目学习教学理念,在对核心知识进行模型建构的基础上,地理课程基地构建了“3+1”的课程体系,“3”指“三类丰富课程”,包括科普型、基础型和研究型三种;“1”指北京大学先修课程“地球科学概论”。

1.科普型课程。

科普型课程指利用基地资源,以体验为基本形式的,以培养学生学科兴趣为主要目的而开设的项目体验课程。

比如,结合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中有关“天体与星空”“太阳系与地月系”等章节的核心知识,地理课程基地设计了野外观星“天一观星营”项目、“科普实验与科技制作”项目,指导学生开展星空观测(辨识星座与亮星、观测日面与月面、观测大行星与深空天体等),模型制作(活动星图、简易日晷、简易望远镜等),实验设计(彗星彗尾实验、陨石冲击实验等);结合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选修二中有关“海岸”“海洋水体”等章节的核心知识,基地设计了“天文巡星夏令营”项目,利用暑期带领学生赴浙江舟山等地开展活动,除观星外,还指导学生观察钱塘江口地貌,舟山群岛基岩海岸、砂质海岸,舟山朱家尖岛潮汐涨落规律等地理现象,基地还向上海交大“走向深蓝”海洋夏令营推荐了优秀学生。

2.基础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指结合学科核心知识,在普通教室或创新实验室开设的,以夯实学生学科基础素养为主要目的的项目学习课程。

比如,在“宇宙中的地球”(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一节中,基地设计了“移民外太空”为主题的项目课程。课程通过真实问题――“火星一号”移民火星计划作为导入,探讨了“火星在哪里”“火星上为何没有生命存在而地球上为何有生命存在”“应去哪里寻找外星生命”等问题,不仅解决了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核心知识(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分析地球的宇宙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等),而且以项目为载体,营造了可视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引入真实问题的探讨,架设了连通课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桥梁。

3.研究型课程。

研究型课程作为最高层次的项目研究课程,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思维及能力为主要目的,仅面向少数对地理及其交叉学科的项目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开设。

比如,中英天文合作“月球陨石坑研究”项目是在人教版高中地理有关“太阳系小天体”“太阳系的演化”“月球概况”等核心知识的学习基础上,面向部分学生开设的。在此项目研究中,学生使用美国宇航局近月飞行器拍摄的月面图像,分析了月球陨石坑的类型(简单型撞击构造、复杂型撞击构造、多环盆地)、分布(正反面、不同纬度)、形态特征(深度、直径、结构特征)等,合作撰写的《Practical Measuring the depth of simple craters》等两篇论文顺利发表。比如,“无锡城市夜空光度测量”项目组在人教版高中地理有关“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一节教学的基础上,使用Sky Quality Meter-L对无锡市区光污染的地区分布、地平高度及方位分异、时间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实地测量与数据分析,据此撰写的论文《无锡城市夜空光度测量研究》不仅顺利发表,而且还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国际天文学会普及办公室向学校发来函件,邀请项目组师生加入国际夜空光度监测网络Globe at Night-Sky Brightness Monitoring Network项目。

4.大学先修课程。

天文学研究课题篇7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2―0048―0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1]综合实践活动承载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追求。信息技术既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内容,更是课程开发的重要工具。它的自身优势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提供了传统教育手段无法比拟的有利条件。信息技术的运用丰富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而网络平台的搭建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提供了交流、展示、评价的新渠道。

“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各种具体活动的核心,如何引导学生生成、确立研究主题,在课程实施中至关重要。综合实践活动是以主题为线索,组织探究和实践活动的,在相当程度上,活动的主题规定了活动的内容,选择什么主题,直接决定了活动的实施者(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兴趣和投入程度,也直接影响了活动的实施效果。因此,活动主题的设计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的关键。

一 主题设计的指导思想

综观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国家一级课程管理大多只有基本要求,没有指定具体的活动内容。尽管如此,不同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内容上大都表现为课题研究、社会实践学习和生活学习。课题研究领域包括自然现象或问题的研究、社会问题研究;社会实践学习包括社会服务活动、社会考察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生活学习包括生活技能的训练活动、生活技能与创造活动。这些规定为地方和学校设计活动领域提供了不少启示。

目前,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主题设计和实践存在一些倾向:一是有的借活动课程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从时间到内容都服从于应试学科拓展、延伸与练习的需要;二是主题内容的安排形式单一,没有进行学期、学年的统筹计划,随意性大;三是教育观念和方法没有更新,设计的主题是由教师包办代替,学生没有自,体现不出活动课动手、动脑等特征,或学生只是被动地活动;四是单项活动多,综合性、实践性特点不够突出;五是主题内容不符合地区、学校实际情况。

针对上述情况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设计活动主题时应该依据的指导思想包括:①必须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遵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②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的最新信息,紧跟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③使学生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习策略等方面得到发展。[2]

二 主题设计原则

1 教育性、趣味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地位与作用要求设计的活动课程要面向21世纪的需要,既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国革命斗争传统教育以及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现代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不断发展等信息作为活动课程的重要内容,又要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兴趣爱好、生活实际,寓教于乐,力求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如《龙的传人》单元,包括“龙出华夏”“群龙聚会”“龙的骄子”“龙腾神州”四个主题系列内容。通过本单元很有趣味性的活动,在学生全员参与,提高其实践能力的同时,体会龙的精神,感受龙的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学生不是因为课程存在而存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不是先决定教师能够做些什么,先决定学生应该学些什么,而是研究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等。主题设计要重视那些来自学生的课题。

2 综合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的综合性应体现在:①主题目标综合。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目标不仅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关注情感、意志、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不仅关注科学精神而且关注人文精神,不仅关注群性而且关注个性。②主题内容的综合。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内容超越了学校界限、学科界限、自我界限,实现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自然、社会、自我的有机整合。

3 自主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与参与,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活动过程的主动性与自主性。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设计中,必须明确学生是主体,鼓励学生的自主选择,将学生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帮助学生完善其自主选择意识和能力方面,而不是代替学生选择。因此,在确立活动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上,要克服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活动时,能给予学生较多的选择活动和自己设计、组织、主持开展活动的机会,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在活动中能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增长才干。

4 开放性原则

在内容上,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尽管新课程标准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但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学生而言,其具体的活动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活动的具体主题是开放的,它因中小学生所处的社区背景、自然资源,以及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和问题的不同而不同。只要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联,只要是学生自主地提出或自主选择的活动主题,都可以作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5 可行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经费作基础,活动是否可行,也是选题时要考虑的一个问题。要做到可行,一要从主观条件出发,适合自身知识结构、研究能力、理解程度;二要考虑客观条件,因地置宜,要根据社会、学校、家庭的条件,选择可行的课题,有些课题研究周期比较长,可以将它划分成子课题,分阶段、分学期研究等等。三要避免主题知识化倾向,主题内容要与当地社会环境相结合,体现当地特色。四要明确活动目标和活动方式,从具体内容出发,选择活动方式。如:调查、测量、观察和访问等。

6 生成性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过程取向的,它强调学习者与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因此,除预先规划与设计活动主题外,需要高度重视主题在活动中的“可变性”,关注活动过程中主题的“生成性”,依据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的发展表现和需求,及时调整、增加、改变主题。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三 主题领域设计思路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而特别指定的几个领域。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而其他领域则是“研究性学习”探究的重要内容。

在主题领域设计时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考虑从课程开发的三个维度(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发展)出发全面切入主题,将综合实践活动的各领域有效融合,同时关切课程主题设计“三线索”:社会、自然、自我,建构一张主题网。防止生拉硬扯,“为综合而综合”的现象发生。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领域域的确定可按照指定领域、非指定领域、三线索中任何一项为思考核心,同时综合其他领域的内容。

下面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文化、人与科技五个方面尝试说明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领域设计的思路。各地中小学可引导学生结合当地或社区背景和自身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并确定活动的主题或课题。

1 人与社会

人与社会关系领域的问题涉及社会或社区的历史变迁、社区文化(如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的考察与探讨)、社会的经济问题、社会政治等。社会研究领域是围绕社会现实生活来展开的,这些活动领域与具有社会责任感、有见识的公民的形成直接相关。

结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所遇到的社会问题和学生生活的实际,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来选择性地提出探究主题:社区或故乡的变迁与发展考察研究、社区或地方产业状况与发展研究、社区或地方人口状况的调查研究、民族历史与发展问题研究、农村或城市交通问题研究、汽车问题研究、老龄人口与养老问题研究、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问题研究、选举与政治生活问题、社会生活中的法律现象与问题研究等。

2 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关系领域的问题是学生生活的社区直接相关的自然现象或问题。自然探究领域十分广泛,主要涉及与人的存在环境相关的自然事物或现象的问题的研究,该活动领域的核心是人的现实生活的自然环境。如水资源研究、植被研究、能源研究、环境生命科学研究。

结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所遇到的自然问题和学生生活的实际,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来选择性地提出探究主题:水资源及其状况研究、土壤资源及其状况研究、空气状况的调查研究、植被与绿化问题研究、垃圾污染、光污染、噪声污染与处理问题研究、动物及其保护问题研究、资源或能源问题研究、水土流失与水灾问题研究等。

3 人与自我

人与自我关系领域的问题是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中亲身感受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从自我生活中提出研究活动主题或课题,使中小学生提高对自我的认识,反思自我,发展自我。人与自我关系领域的问题探究,可围绕下列问题来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中小学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中校学生的饮食与营养问题研究、校园环境与学校周边环境研究、中小学生成长环境与安全问题研究、中小学生的服饰与审美问题研究、音乐与中小学生追星现象研究、中小学生心目中的家长、中小学生的理想调查研究、中小学生的休闲生活调查研究、中小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等。

4 人与文化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还可以围绕学生各门学术性课程的学习,开展有关文化现象或文化问题的人文科学领域问题的探究。关于文化问题的研究,一定要超越某一门具体学科课程领域知识的局限,尽可能把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通过实践来探究,不能仅仅局限在从书本到书本,从资料到资料的研究。应从探究性、实践性、生成性出发,从体现地方特色出发,综合考虑乡土地理、历史、民俗、人物的影响,不仅仅让学生了解文史资料记载,更多地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当地文化的博大精深、萌生敬仰爱乡之情。

5 人与科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通过一些主题的选择和设计,纳入学生所期待的科技讯息,引导学生了解如何运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可引导学生运用一些科技常识解决生活中遭遇的问题,促使学生把科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素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主题生成的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生成大体上可以分为如下几种方法:

1 选题推荐法

学校或教师在参考学校的办学目标、师资水平、资源状况、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可以拟定一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推荐清单,分类罗列相关的主题以体现学校的意志和特色。由指导教师向学生推荐,学生从中选取感兴趣的问题或主题展开活动。

2 问卷调查法

指导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交往等情况,调查学生希望开展的主题和形式,统一和分析调查的数据,将结果提交到班级民主会上,师生共同讨论确定本班的活动主题。

3 行动反思法

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常的一些现象、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自己的某些行为、阶段的“流行文化”谈感受,作反思,把握学生的关注取向,引导学生确定活动主题。

4 成果衍生法

向学生提供一些同校学生的经验文章或案例,学生在通过文本阅读了解别人经验与方法的时候,常常会对结果或应用的方法充满疑问,表示出在这个成果上继续探究的愿望。这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确定选题。这是一种学习借鉴法。

5 条件商榷法

在确定选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学校(或社区)现有的条件有利于开展哪些主题活动。条件成熟和允许的,就确定为相应的主题;受到限制的,等待机会成熟再开展。

6 新闻讨论法

让学生把社会见闻、一些热点问题与新闻时事、或是自己亲历的一些事情介绍出来,引起大家的争鸣和碰撞,从中撷取大家关注的问题作为行动的主题,引发学生对社会生活热点问题和现象的关注,实现主题生成有取之不尽的来源。

五 活动主题的层次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主题筛选过程,一个主题范围逐渐缩小的过程。一般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分层次的。上文所谈到的主题实际上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大主题。在大主题被确定后,还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将主题范围缩小,逐步确定学生真正具体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有时可以将主题明确地划分为一级主题、二级主题、三级主题,等等,主题的层次越高,包括的范围越大,内容越丰富。但有时主题又没有明显的等级。缩小主题的工作一般在主题活动的前期进行,有时持续到中期,有时甚至持续到后期。

例如“飞天梦圆”这一主题可以分解为“中国航天大事记”、“世界航天大事记”、“人类航天史之最”、“航天器的种类与比较”、“航天科普知识问答”、“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我国未来航天研究的动向”、“创建人类航天图片库”、“中小学生设计的太空实验项目”、“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全程记录”、“航天员的太空生活与食品”、“为人类航天事业献身的人”、“航天英雄是怎样‘炼’成的”等等[3]。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探究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缩小主题范围,确定最适合的学习、研究内容的过程。通过调查研究、查找资料、分析讨论等主题探究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越来越明白自己喜欢和适合学习什么小主题或内容。从理想状态来看,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也最适合于自己的内容。这实际上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课程开发的过程,是一个课程个性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人民教育,

天文学研究课题篇8

一、确定有效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恰当叙写,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有助于教师思考计划和实现课程目标,也有助于评价教学效果。教师应在更新观念、熟知教科书、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制定教学目标,要体现目标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保证课堂教学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1)目标展示。体现知识的联结,引导学生回忆旧知,引发新思考。(2)导学达标。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3)达标检测。既包括知识上的,也包括能力上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切实把握好教学过程中“教什么、学什么、评价什么、完成什么”的问题,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铺设有效探索路径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创新精神,必须要从诱发探究入手,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激励他们寻疑、质疑、解疑。

在教学中,新知识的引入、一节课的开始时,教师应努力为学生铺设探索路径,创设有效的激发探究动机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深入探究教科书,热情鼓励学生寻找教科书中的关键点(课文中重点、难点、精美点、矛盾点等语言的片段、段落),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深入的点拨和挖掘,把学生引进对全篇课文的搜寻、探究、咀嚼、品评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步步探究,破除悬念,最终解决最不易解决的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如,鲁迅的小说《祝福》,作者的意图在于更进一步地说明封建制度的毒害已不仅限于严刑酷法、杀人放火等,而是诸如夫权、族权、神权以及一切并不成文的风俗习惯会牢牢地拴住人们的思想。这样深刻的主题,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教师创设情境,以“问题”为突破口,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最终圆满地解决了对《祝福》主题的理解问题,提高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一般情况下,课堂氛围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对抗的三种类型。最有益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课堂氛围是积极的课堂氛围。新课程背景下积极的课堂氛围的特征是: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教学高效、有序、充满活力。每个学生都乐于学习,呈现热烈活跃、和谐平等的景象。

(1)使用合理的教学语言,多用描述性语言,少用评价性语言。(2)师生之间平等相处,教师不以权威自居,倾听学生的意见和看法,鼓励学生质疑。(3)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要热情,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4)教师对待每个学生的态度一致,使学生感到平等和有归属感。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强化师爱作用,提出“三带”进课堂,即把微笑、激励、竞争带进课堂。在教学中,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个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个学生,把和蔼的微笑洒向全体学生,以成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实现教学相长。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建构团结互助、理解合作的学习氛围,以集体激励策略进一步缩小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实践中,主要采用交流讨论式、鉴赏评述式、演讲辩论式等方式。

四、确定有效教学内容

确定有效教学内容必须注重整合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使之互为基础、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注重学科内部及学科间的整体联系,从整体上设计教学内容,形成清晰、融会贯通的网络。

在教学中,围绕确定有效教学内容策略进行实践,我提出了三个“注重”:一是注重抓住课堂时机,适时提出问题。二是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因人设计问题。三是注重课前精心设计,强化重点问题。问题要有坡度,要紧扣教学重点、紧扣文本和大纲要求。发散型和假设型的问题要有思考的方向和最终的目标。

五、综合应用多元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有许多种,每种模式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适用性,教学要有模式,但不能模式化。教师要了解多种教学模式,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模式库;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学生的水平和教师自身条件选择、组合教学模式;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开发学生智力;能开发用于自己的学生和所教学科的独特的教学模式。总之要做到:与教学条件相适应,与教师自身特点相配合,与学生特征相吻合,与教学内容相统一,与教学目的相适应,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在高中选修教材中实施了“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主要包括:(1)直观引导。创设情境,使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2)分组研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选题、拟题,搜集资料,开展研讨、交流,撰写小论文、展示课件,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主体意识的形成。(3)自我评价。包括学生个体评价、小组评价、师生评价等,促进发展。

学生非常喜欢这种学习方式,有的学生感叹“在语文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展示课中,我还来不及仔细回味这其中洋溢着的快乐和充实,它却已在和谐的学习气氛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有的学生说:“今天,我上了一堂生动活泼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课。我们小组6人分工合作,有的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有的撰写总结文章,还有的进行课件展示等。这样的学习使我打开了眼界,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也提高了演讲能力。”

专家评介:

目前,天津市基础教育领域的焦点是提升课程领导力,聚焦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有效性。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广大教师由最初的观望逐步达到顺应、认同,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新课程理念与教师传统教学方式的矛盾,各学科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下的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

杜朝凤老师作为天津市语文特级教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校本研究和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探索,逐步成长为一名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她担任天津四中教研主任,组织开展了教育部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提高中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工作,以有效教学研究为抓手,化解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和质量,使课堂教学呈现出“高效优质”的喜人局面。(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天津市教委“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和学员指导教师康万栋)

杜朝凤:勇于改革,不断创新

本刊记者 张 嵘 杜朝凤

您认为中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特点是什么?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一是语文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学生的发展是衡量教学成效的最终标准。二是有效的语文教学是有效落实“三维目标”的教学。三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教学效益。四是语文有效教学应是学生实质参与、主动建构、积极探究、多向互动、积极体验、自我反思。总之,语文有效教学应是自主的、互动的、开放的和最优化。

“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的培训使您对哪些问题的思考获得提高?

一是志存高远,以德立身。必须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研究,以最大的热忱和一丝不苟的态度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作自己人生的最大追求。二是潜心学习,提高素养。应不断学习、钻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总结提高,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成熟的经验和理论,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三是勇于改革,不断创新。针对教育教学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在实践与研究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通过不断地探索、研究和创新,有效破解难题,逐步形成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经验,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作为学校的科研主任,请您谈谈对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乐趣,使每天上课不致成为一种枯燥单调的义务和程序,那你就要引导每一个教师都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科研联结着教师教育生活的幸福与生命的精彩。

天文学研究课题篇9

1.社团普及型课程。

所谓社团普及型课程,是指面向全校天文与地理学爱好者组织的活动,包括每周2次的社团课,以及不定期开展的科普活动――如获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野外观星“天一观星营”项目,获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的“宇宙意识”少儿天文科普项目,获评全国优秀星空分享者的“给城市一个仰望的理由”国际路边天文夜活动等。

在参考国内大学的天文教材、英美等国的中学天文、地理学科教材的基础上,我们结合本校学生地理(天文)学习的需要,编写了校本教材《斗转星移》,获江苏省校本课程优秀成果评选三等奖。为配合普及型课程教学,我们指导学生自编社刊与社报,如天文与地理学科普杂志《坐井记》(每年2期)、简报《锡城天文快讯》(每年10期)、英文简报《International View》(每年10期)。

2.社团研究型课程。

所谓社团研究型课程,是指面向对某一方向研究有浓厚兴趣的社员而组织的项目研究活动,包括每周一次的观测夜,以及各项目研究活动。此类课程的难度较大,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项目研究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此类课程按选题背景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来自于他方的邀请,如中英天文合作“月球陨石坑研究”项目、“陨石坑模拟实验与形制研究”项目、多国天文合作“月地测距”项目等;第二类借鉴于他方并自我创新,如“太阳活动与气候变化研究”项目、“苏南地区野外观测点选址研究”项目等;第三类为社团原创,如“城市夜空光度测量”项目、“太湖蓝藻暴发机制研究”项目等。

按研究方向可分为四类:天文科学类,如太阳活动与空间灾害、恒星光谱分析等;地理科学类,如土地利用、气候变化等;环保类,如城市光污染、水环境等;科技类,如科普实验、科技制作等。

3.综合实践类课程的建设保障。

学校为综合实践类课程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支持,主要包括设备购置、校际交流、名人课堂等方面。学校每年邀请专家来校讲座,学校还多次邀请国外联谊校天文兴趣小组来校访问,并两次将社团成员送出国门,开展项目研究和交流活动。截至2012年底,学校已经采购了冷却CCD、便携式望远镜、测光仪、野营帐篷、矿石等多种教学用具,并成立了一个天文与地理创新实验室。

二、学科类课程的完善

学校一方面开设综合实践类课程,另一方面继续完善学科类课程的建设。

从教学目标来看,我们变传统的“学科知识传递”为重视“地理技能与地理思维的养成”。如在课堂中大量运用图表、数据和案例等来组织教学,既锻炼了学生的地理技能,又养成了学生的地理思维。如在地理必修二《工业地域的形成》一节中,我们选取了无锡市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鞍山钢铁工业区两个案例来组织教学,将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和工业城市等知识点串联起来,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

天文学研究课题篇10

    1.能够获取不同形式的史料文字、文物、图片、音像、民俗、口传等

    2.能从多渠道获得史料图书馆、博物馆、历史遗址、当事人、互联网等

    3.能按时空坐标整理史料

    4.能按史料特性整理史料数据表格、图像归类、文义逻辑等

    二、研究史料目标

    1.识记史料、鉴别史料的能力

    2.诠释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

    3.获取史料信息、评价史料的能力

    4.应用史料、得出结论的能力

    三、掌握史学理论目标(最主要者)

    1.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的能力

    2.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的能力

    3.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的能力

    4.运用个别与一般关系的能力

    四、表述研究成果目标

    1.口语表达能力

    2.文字表达能力

    3.模拟表达能力

    4.电子动画表达能力

    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其过程和情感方面还有目标要求。因为这些目标要求是各科研究性学习所共有的,所以,在此没有列出。

    为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我们采用了“三课”结合搞“研究”的方略。

    “三课”是指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三种类型;课程类、课题类和课堂类。

    课程类,是指将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采用集会讲座的形式,介绍史学研究的一般方式方法,介绍某些着名史学家研究问题的具体过程、成果及对时展的重大意义和重大影响;让学生自找科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们的传记性的书籍和文章进行阅读,从中编辑出他们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小故事,并对此进行交流和评点。开设这一课程,让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导引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之门。这个课程,每学期安排l~2次讲座,每次讲座1~2个课时。让学生编辑小故事的时间,与其他学科研究性学习课程对学生的实践性要求一样,都放在每周一节的研究性学习课中,具体科目由学生自己决定。

    课题类,是指以历史学科领域内的某些特定问题作为专题,在开放的现实情境中,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类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内容,可以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来源于教材内部;二是既来源于教材内部,又来源于相应的教材外部;三是除了来源于历史学科领域,还来源于非历史学科领域。因为历史学科本身的综合性强,在研究某些历史课题时,往往要涉及其他学科,如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作为课题研究,就必然要涉及地理环境、人口分布等问题。所以在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类的学习方式中,必然要遇到第三种跨学科类型的课题。课题,由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根据学生的情况,结合地方资源拟定;学生也可以自己拟定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组成若干个课题小组,利用每周一节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和节假日时间,不受课堂空间限制,搜集、整理、研究史料,在规定的时间内以一定的方式交流成果。课题类研究性学习,每学期每小组至少做一个课题,交流一次成果。通过课题类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自主地开辟了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通过知识的综合性应用,深化了学科知识,也学习了他科知识,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有利于达到前文所述的研究性学习目标。

    课堂类,是指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是研究性的学习方式。目前班级授课制仍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课堂是学生常规学习的主要空间,只有将研究性学习变成了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研究性学习才算真正落到了实处。课堂类研究性学习有两个的特征,一是教师是用研究性学习的思想设计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根据教材的内容整理出相应的历史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二是在这一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因为开放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探讨历史问题时,往往会产生出相关的“奇谈怪论”、“神思仙想”。这些问题未在教师课前设计的问题研究之列,对此,教师要因势利导地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全班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课堂类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只能将教材作为一个平台,作为一个支撑,师生互动,共同追求着新知与未知(图一)。这与过去接受性学习不同,掌握教材知识就是目的。所以,教师是中心,教材是半径,学生只是这个半径范围内的一个点,再好的学生也不能跳出教材半径所画出的圈圈(图二)。所以,课堂类研究性学习,对传统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对传统的教材观,都提出了挑战。全面实现课堂类研究性学习难度很大,但只要决心长期尝试、坚持课堂类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必然会从根本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达到上述的研究性学习目标。

    如上所述,“三课”结合搞“研究”,实际上是把研究性学习划分为三类六种具体方式:一是课程类中的一种方式:编辑研究者研究的小故事;二是课题类中的三种方式:教材内的课题式研究、教材内外的课题式研究、多学科交叉综合的课题式研究;三是课堂类中的两种方式:研究教师所设计的问题、研究学生提出的问题。

    上述“三课”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虽然有层次差异,但不等于说,研究性学习仅仅只要课堂类就行了。就目前而论,这是不行的。因为现在还有相当部分历史老师不知道如何引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学校行政也还无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让这些教师进行课堂类的研究性教学,实际上是一句空话,学生也会因此无法感受研究性学习是怎么一回事。所以,不作为课堂教学要求的“课程类”、“课题类”的研究性学习,这些老师在学校行政的要求之下,也许能做一些研究性学习的尝试,学生也因此会多少感知一些研究性学习的要求与做法。再次,应试教育的影响还相当大,现行的考试题中还难于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在考试升学方面还无法对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在目前考什么学什么的情况下,课堂类的研究性学习一下子也无法推开。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我们宜昌市自2001年秋季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时候,提出了“三课”结合搞“研究”的方略。由“课程类”激起学生兴趣(同时也能激起部分老师的兴趣),引领学生入门;再由“课题类”加强学生的兴趣,形成一定的能力(同时也能促使部分老师研究能力的提高);最后渗透于常规的课堂教学之中,变为“课堂类”。两年来的实践表明,实施“三课”结合搞“研究”的方略不错,得到了全省同行及有关专家、主管部门的肯定和推广(2002秋,宜昌市召开全市研究性学习现场会,省教科所、教研室和教育厅的部分专家、领导参加了观摩;2003年秋,湖北省教育厅将在我市主持召开全省范围的研究性学习的现场会)。(后附我市几篇“课堂类”研究性学习案例供大家参考)

    (一)教师准备的问题

    1.“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的近代化”

    设计背景

    200l年是太平天国运动150周年,央视热播大型历史剧《太平天国》,在国内引发了对太平天国运动再认识的大讨论,特别是关于“太平天国是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还是对此没有积极作用”问题的大讨论。我以此为题,用辩论会的方式组织了以下教学:

    片断回放

    1.观点陈述

    正方:中国的近代化不同于欧美国家,要在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后,才能进行。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其任务是推翻封建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因此,它的出现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天文学研究课题篇11

好奇心强、爱动手、喜欢玩都是小学生的天性,能够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他们就感兴趣。因此,综合大课主题的选择要符合孩子的天性,顺应孩子的天性。

从我校文化的“生本”原则出发,研究主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以及学生的发展角度考虑。如“游戏”的主题,学生通过研究,知道了游戏的历史、种类、规则,以及很多的游戏技巧,更领会到简单的游戏富含丰富的文化知识、活动技巧,从而对生活中的各类事物的认识得以扩充和提升。

和学生一起进行综合大课的研究,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学生身边一些值得研究的主题。在综合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执教能力,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 释放天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喜爱表现,愿意展示,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成果是小学生的天性。综合大课主题研究的过程和呈现都是释放学生天性的良好时机。

综合大课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学生的研究内容、展示方式的选择,都是依照学生的喜好和个性,尊重其自我意愿。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的外在表现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在综合大课主题的研究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 顺应天性,提升学生的能力

在综合大课初期,学生进行了一些动手操作类的活动,如废旧电池回收、我的理想社区、毛巾创意造型。以我的理想社区为例,学生通过实地的调查研究和分析,从设施、环境、交通、教育等各个方面明确了一个社区应该具备的条件,以及从宜居角度应该完善的设施,最后还利用手边的材料制成了理想社区的模型。在这个主题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调查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均得到提高。

环境保护是当前的热点。“废旧电池回收”主题活动不仅让学生动手制作了废旧电池回收箱,而且让学生关注并参与解决身边的环保问题,真正落实了环保教育。

“毛巾创意造型”主题,是学生通过折、叠、捏、缝等手法,把毛巾变成兔子、袋鼠、鳄鱼等动物形象,赋予其新的内涵,提升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天文学研究课题篇12

指导学校选题时,着眼长远,关注所选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因为,一个没有生命力的课题所带来的效应必然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负担本来就重,他们有限的精力应该投入并释放在有生命力的研究项目中。这就是我们指导课题选题的宗旨之一。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的选题有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的,如黄兴小学的《小学父母效能训练操作模式的研究》、新开铺小学的《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研究》;有关注学生能力发展的,如青园小学的《小学生社团建设的实践研究》、仰天湖小学的《小学生“六个一”素质培养研究》、文庙坪小学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也有关注教学资源开发的,如信息学科的《主题情境式实践活动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天心一中的《高中地理校外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黄土岭小学的《小学法制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还有关注问题解决的,如南大桥小学的《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教学对策的研究》……诸如此类的选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不是只有短期效应的“近视课题”。

二、立足基础,关注课题的生长力

这里所谓立足基础就是指立足于学校已有的探索实践。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任务重,缺乏广泛深入地检索、阅读的时间和精力,理论认识水平相对较低,也不够系统,如果匆忙立项一个研究项目,往往经过两三年的探索,他们对“研究什么”和“怎么研究”仍然把握不准方向和行动准则。管理实践中,我发现:如果让学校从已有的实践入手,以实践经验做基础,从实践中提升理性认识,进而将已有的实践这个“点”逐步扩展做成一个“面”,研究课题的认识和思路就在实践中逐步生成了,有的甚至逐步发展为学校的特色。如赤岭路小学的《儿童诗欣赏与创作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天心一中的《创造教育特色高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碧湘街小学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推进小学科技教育的实施》、桂花坪小学的《小学剪纸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铜铺街小学的《环境教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研究》、沙湖桥小学的《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基地建设与应用研究》、井岗小学的《小学生吟诵古典诗词的实践研究》等等,经过多年持续的追踪研究,不仅学校自己对这些项目可研究的领域了然于心,而且也在逐渐积淀中彰显出学校的教育特色。这正是基于实践基础发展出来的生长力。

三、强化过程,关注课题的催生力

过程缺失是很多立项课题存在的问题。因为没有深入的实践做基础,结题总结往往就变成“纸上谈兵”,所谓的理论建构也似“空中楼阁”。为尽量减少这样的“浪费”,我们强化了过程管理,强调在实践中增长技能、积累经验、催生智慧。其中课题负责人的研究能力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能否良性发展的核心因素,为此,我们增加了课题负责人培训的频率和力度,目的是规范管理和操作,让每个课题负责人少走弯路,尽快“上路”。实践中,我们创造性地运用了三种有效的培训方式。

1.现场案例式培训。即以学校已经立项的课题为案例,根据学校课题研究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特征和参培教师的需要确定研究主题,组织全区中小学课题负责人进行现场实践培训。因为案例的鲜活和现场的多元视野,培训的内容、形式和效应也精彩纷呈:南大桥小学虽然基础薄弱,但教师的研究热情和群体参与率都高,于是我们就地取材,让全体课题负责人走进现场,感受他们的研究氛围,同时也参与他们的思考。赤岭路学校虽然条件简陋,但研究实践扎实,理性思考既有高度也有深度,过程性成果灵动鲜活,这样的现场带给课题负责人更宽广的认识视野。文庙坪小学既有扎实的研究行动,又有对具体实践的理性思考,特别是行政带头、教师全员参与、配合默契的团队精神带给大家又一种新气象。井岗小学的研究项目重点体现了一种文化传承的精神,其自创的“段位考级”评价方式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其研究让全校全体学生参与并受益充分体现了课题持续追踪所产生的实践效应。红卫小学高位引领思想,低位扎根实践,让阅读成为师生的“日常营养”。

2.网络素材式培训。为方便工作,我们建立了一个可容纳200人的“天心课题群”,该群的核心成员是辖区中小学、幼儿园的课题负责人,同时也以开放和接纳的状态欢迎热心教育科研的人士进入。自群建立以来,主要发挥了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传达信息,起到上传下达、联系左右的作用;二是分享经验,无论谁发现的新经验、新认识、新信息都可以在这个群里即时分享;三是开展培训,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实践中的共性问题,另一方面是延伸解决现场培训未能充分交流的问题。所取的素材既可以是研究过程中产生的,也可以是其他途径获取的可供借鉴的优质资源。交流方式既可以是“群员”定时间定内容的集中研讨,也可以是“群共享”的文本资源分享,还可以是个性化问题的“私聊”。其实践效应是省时、省力,参与面广,可多元对话,也可回味思考。

3.预约个体式培训。也就是根据研究单位的具体需要进行预约式的个体培训。有预约到办公室的咨询培训,也有预约到校的面对面的指导。这种培训问题明确,项目具体,针对性强,对研究思路的深化与扩展和研究人才的成长具有明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