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合集12篇

时间:2023-12-28 17:03:20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篇1

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引发的各种心理疾患,心理障碍有待心理学专业人士的解决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社会压力、生活压力日益增大,由此引发的各种心理疾患,心理障碍有待心理学专业人士的解决,而由此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也相当严峻。

马加爵、杨佳、邱兴华、熊振林,他们身上多少都存在心理障碍。依据相关心理学理论,个人遭遇造成心理问题,因得不到及时疏导、救治而出现严重心理变态后,就会产生破坏性心理。

由于全球经济衰退,股市暴跌引起的各种心理恐慌,有跳楼自杀的,有上街游行的。2008年频繁发生的,如贵州瓮安事件、甘肃陇南事件等,固然有、滥用警力的原因,但如果有正确的心理疏导,就可起到避免矛盾激化的作用。

据报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另有研究数据显示,我国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

不仅成人群体,儿童一样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北京一千八百多名家长近三年的跟踪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三分之二的家庭教育不当,造成孩子存在各种心理问题。

我国高校学生的心理障碍发生率已由1989年的占总生病率的20.23%上升为1998年的27.03%;天津市对5万名大学生所作的调查中,有心理障碍的占16%以上。北京大学近十年来因心理疾病休、退学人数占总休学、退学人数的1/3左右。杭州市科委从7所不同类型的学校抽取2961名大学生进行为期3年的跟踪研究,发现有心理障碍的占25.39%。

2010年我国首次开展的大规模自杀调查结果公布,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在15至34岁人群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更是第一原因。中国也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总的自杀率为23/10万,而国际平均自杀率仅为10/10万,中国自杀率是国际平均数的2.3倍。

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生命指标评价各类疾病的总负担,精神疾患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各类精神问题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即占全部疾病和外伤所致残疾及劳动力丧失的1/5,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率将升至1/4。

据有关专家分析,我国当前精神疾病防治体系薄弱,专业机构及人员严重匮乏。

二、心理学就业前景乐观,城市社会需求供不应求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学习、工作、生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人会出现烦躁不安、失眠、头晕等症状,这些现象不都是由生理上的疾病造成的,而是心理因素作怪。而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现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于心理学的存在和作用,已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认可,目前,心理学家和心理咨询人员供不应求。

心理学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人类情感世界的每个角落,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就是要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在实践中更充分地发挥人的因素,提高劳动、学习效率,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像汶川、玉树地震时的心理干预,让灾民能够迅速从灾后心理阴影中走出;富士康跳楼事件,促使企业开始注重对员工的心理培训;大中小学建立并逐渐完善的心理辅导室,希望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训练良好的心理素质。

根据近年国家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规模以上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来看,心理学专业的就业率基本保持在75%以上,而211院校的就业率则在85%。麦可2007年中德心理治疗大会上公布了一组来自我国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我国患有各类精神疾病的总人口已超过1600万,患有不同程度精神或心理障碍需要专业人员干预的人数则更多,估计达到1.9亿人,也就是说,每10人中至少有1人存在心理问题,需要心理辅导。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有3.4亿人,约3000万人深受心理障碍困扰。而处于高压状态的白领等人群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也日益增大。而我国经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非常匮乏,每百万人只有2.4个心理咨询工作者,而在美国是550个。如果依据联合国颁布的标准:每1000人配备1名心理咨询专业人员,那么,仅以5亿的城镇人口基数来计算,中国的心理咨询师尚有47.6万的缺口。目前全国各类大学纷纷招收心理测量与咨询方向的研究生。在《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心理学排在第七位。

通过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有所改善。但是,毕竟我国能够进行心理消费的人群还没有达到普及的地步。在国外,心理学行业具有完备的体系并且能够细化各种门类。而在我国,心理学专业的实际应用正处于起步阶段。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篇2

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景区工作重心逐渐从扩大景区规模转变到了景区的日常管理工作。在景区日常开放的过程中,游客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管理内容。游客是景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质量,能够提高游客旅游体验,对塑造景区形象具有一定的作用。与此同时,旅游局在评价景区旅游服务质量的过程中,游客管理是水平是一项重要的标志。由此可见,对游客进行良好的管理将直接关乎景区的后续发展。随着党中央和谐社会的提出,其不仅为我国的发展知名方向,同时也为我国社会主义中德各种事业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当然,旅游业也不例外。

一、景区游客管理引入和谐的必要性

在和谐社会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和谐”已经成为一个热点名词。现如今,和谐已经在各行各业中体现一定的作用。在景区游客管理中,将和谐引入其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属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也就是在全国范围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但是和谐社会的构建并不是某一方的责任,需要全体社会人员共同努力来实现。旅游业之所以发展得较为迅速,主要依赖于其行业的特殊性。旅游业涉及游客的各个方面。因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过,营造和谐旅游业具有其必要性。

(二)属于构建和谐景区的需要。要想旅游业发展体现和谐性,就应当保持旅游业的各个组成要见和谐。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是游客旅游的核心地点。因而,在景区内引入和谐理念,构建和谐景区,能够进一步消除景区内的不安全因素,进而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

(三)处理景区不和谐因素的需要。在社会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景区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大量游客的进入给旅游景区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超容量的接待游客致使景区内出现多种不和谐现象。针对景区内的不和谐现象,游客管理中心就应当将和谐理念引入其中,处理其中的各种不和谐现象,促进旅游景区的和谐发展。

二、景区游客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景区游客管理的现状中就了解到,景区游客管理当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景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笔者认为景区游客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这么几点。首先,缺乏专业系统的游客管理体系。旅游景区在管理游客的过程中主要从景区管理的角度出发。游客管理之战景区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游客管理仍处于初级管理阶段。缺乏专业的管理体系,使得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受到一定影响。其次,景区游客管理模式以及运行机制尚未建立。在游客管理的过程中,游客管理内容、责任人、实施程序、方式等方面,景区游客管理中心并没有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在对游客管理的过程中仅是将其作为景区日常管理的辅内容进行管理,也就是说游客管理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在人们消费观念与消费意识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游客不仅仅将单纯性的旅游作为旅游经历,其在旅游的股从横中更注重游览的过程与体验性。对于游客的这方面要求,需要景区的游客管理中心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但是,从目前景区游客管理的现状来看,现象不令人乐观。

三、和谐视角下加强景区游客管理的措施

从前文的分析中就了解到,景区游客管理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景区的形象,同时还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针对此种情况,在和谐视角下景区应当加强游客管理,提升游客旅游体验。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景区管理中心对游客进行管理,首先就应当明白,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有助于景区各项工作的开展。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就能够牢牢把握景区发展的战略性要求,促使景区达到相应的要务。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中,能够改善景区经济发展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生活。也就是景区在管理游客的过程中能够以发展的手段解决游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当然,以人为本不仅仅是以游客为本,景区在其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还应当以景区原著居民为本,促使景区的各项资源获得有效利用。

(二)实施系统的性管理。所谓系统性的管理其实就是将景区的游客游客作为景区管理的一个部分。在对游客实施管理时,结合其他的管理内容,并与之保持相协调的步骤。这样有助于景区各项管理的系统组成,促使景区的管理更区域专业性与实际性。系统性的管理有助于景区各项管理工作的实施,促使景区管理更专业性。

(三)加强景区游客平等管理。现如今在社会快速进步的过程中,阶级特征反而逐渐凸显出来。这种情况在景区旅游中也有所体现。景区在其管理的过程中应当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对待游客不应分等级,所有的游客应当实行平等的管理原则。

四、结语

在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景区借助此发展机遇,应当促使景区的管理在和谐视角下进行管理。游客管理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和谐性的管理将有助于景区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海珠.民族旅游多元利益主体非和谐因素探讨――以广西龙胜平安村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2(6):4-7.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篇3

一、引言

企业战略投资泛指直接影响企业竞争地位、经营成败及中长期战略目标实现的重大投资活动。企业制定战略投资,目的是建立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中获胜。典型意义的企业战略投资项目包括:新产品开发、新的生产技术或生产线的引进、新领域的进入、兼并收购、资产重组、生产与营销能力的扩大等等。这类投资通常资金需求量较大,回报周期较长,风险投资特征非常明显。一方面,战略投资的回报充满诱惑,另一方面,战略投资的风险让人却步。投还是不投?就成了企业家们所面临的难题。即使能让企业获得跨越式发展、长足发展的战略投资机会摆在眼前,如果没有足够强的动机,企业家往往也不会采取行动。由此可见,具有强烈的战略投资动机是实施战略投资的首要条件。

那么,是什么使得一部分企业家大胆迈出步伐,采取战略投资方式来谋求企业的发展呢?一种犬儒主义的观点可能会认为,企业家都是贪得无厌的,只要有钱赚,他们就会不择手段。在企业家的定义中,另一种观点认为,企业家的本质特征就是敢冒风险。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全面。本文认为,驱使某些企业家大胆冒险进行战略投资的力量源泉之一在于,将企业做大做强使得他们更有社会地位,更有面子。这是一种社会性动机而不是经济性动机,它的养成与激发都来自于其所依存在的社会关系网之中,也就是企业家的社会圈子。上述观点的逻辑表达如图1所示。

二、战略投资动机的社会性质

动机是对人的需要的激发。迄今为止最系统的动机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并由低到高排列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前两种属于低层次需要,后三种属于高层次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低层次需要的满足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已经不成问题,于是对需要和动机的理论研究越来越集中在人的高层次需要与高层次动机上。显然企业家战略投资动机不会是受低层次需要的激发,应该是出于高层次需要的触动。

在窦大海、罗瑾琏(2011)对创业动机的研究中,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创业动机被归纳为受两类需要的激励:经济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创业者经济方面的需要主要是出于生理和安全的需要,诸如衣食住行与生老病死及就业保障等;其社会方面的需要主要指归属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地位、认可、赞赏、尊重、独立、自立、成就、潜能、价值等。窦大海、罗瑾琏还指出,社会性需要是在较低层次经济性需要满足之后衍生出来的较高层次需要。由前者激发的动机称为基本生存型动机,后者为发展改善型动机。能够进行战略投资的企业家们不同于初次创业者,他们之所以考虑进行战略投资,其本身意味着是在依托目前的事业(业务)或者不同程度地离开现有事业(业务)的战略行动,完全远离当前的业务进行战略投资,就表示采取非相关多元化的战略,如果与现有业务不同但又有较紧密的技术、市场协同的业务,则属于相关多元化。无论是基于现有业务还是远离现有业务的战略投资,都已经属于再创业的范畴,也说明战略投资者个人不再是出于经济层面需要的满足,也就不是受基本生存型动机的驱使,而一定是为了满足社会性需要的策动与发展改善动机的驱使。

如前所述,战略投资具有明显的风险投资特征,也就是说,投资大,风险也大。一个企业家在进行战略投资时并非出于基本生存型动机的驱使,因为能进行战略投资的其经济需要肯定已经得到解决。如果没有更强烈的发展动机,企业家可能会采取较保守的经营方式,不求做大,但求守业。因此,具备强烈的高层次动机一定同时具有较强的风险挑战意识。谢晓非、王晓田(2002)从成就动机与机会―威胁的认知关系的研究发现支持这一观点。成就动机是人类一种基本的社会性动机,对其的研究与探讨已经演变成为现代动机心理学的主流。所谓成就动机指的是想要很好地克服困难的工作,在竞争的条件下获得优良成绩的那种动机。谢、王二人采用问卷法对成就动机、风险情景中的冒险倾向以及对风险情景中的机会―威胁认知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相对争取成功动机而言,回避失败动机对预测个体的机会―威胁认知更加敏感;高成就动机具有强烈争取成功的倾向,具有这种动机的人在面对一件事情所隐藏的机会―威胁认知时,会看到更加积极的方面,即机会方面,相反,低成就动机的人则会侧重对威胁的认知。他们的研究还发现,具有强烈的成就动机的人表现为趋向目标、积极进取和高工作绩效。

三、战略投资动机的形成

长期以来,成就动机的研究都侧重于它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所取的激励促进作用,虽然一些研究也涉及成就动机与风险偏向、成绩、企业家、社会适应等之间的联系,也有心理学家将成就动机与工作的满意度进行相关研究,但是也有部分研究聚焦于动机形成机制的研究。

Cassidy、Tony系统地研究了个体的家庭背景、成就动机、乐观主义的精神、个体自我报告的生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基于家庭对个体动机具有重大影响为前提,他们发现家庭的经济社会背景对个体的成就动机(和乐观主义)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卢愿清、杨韶刚,2004)。

1940年,德国社会学家韦伯(Max Weber)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西欧国家中的新教教义导致了一代新人的产生,它鼓励人们努力工作,崇尚成功。而这种对待工作和成功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韦伯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文化(宗教)对人的动机有重大的塑造作用。心理学家麦克米兰德对韦伯的观点进行了心理学化的解释(王本法,1996)。麦氏认为,新教的观点会鼓励父母在其子女很早的年龄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与独立性,而父母的这种态度自然会导致高成就需要动机的产生。从整个社会来说,这样的家庭教育就导致新教社会拥有更多的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高成就需要人群的增多,导致了“企业家”职业的放大,进而也促进了经济增长。麦氏对韦伯理论的心理学化释放出非常重要的信息:企业家是具有高成就需要与动机的人群,而高成就需要与动机是可以培养的,家庭是形成高成就需要的摇篮。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新教父母的观念并非天生的。从韦伯与麦氏的研究发现中,我们不难认识到,新教家庭父母之所以从小就注重促使高成就动机养成原料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则来自于家庭之外更广阔的社会文化环境,及新教教义在西欧的崛起、扩散、认同并深入人心。

社会学习论主张个人的行为产生于个人因素与情景的相互作用,而不是产生于其中任何一个单独因素。社会学习论用情景(Context)替代泛泛而谈的环境(Situation )(Society)可不是无意之作。环境可以是自然环境,也可以是人文社会环境,但情景则不包括自然环境;社会学习论也不用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一词,因为情景的时空范围没有那么大,它是一个人所能感受与认知的一种社会环境。这与本文所称的关系网络已经十分接近了。换而言之,一个人的关系网络可以视为它所处的一种情景。如果说情景是一种更加具体的时空状态,那么关系网络是这种情景的载体,也是不断衍生情景出现的平台。关系网络是一个从更大的人文社会环境向特定时空情景施加影响的中介与桥梁。如果说情景是一种微环境,社会是一种宏环境,那么关系网络就是一种中环境。将社会学习理论与动机形成研究结合起来,我们不难推断,高成就动机也是学习的结果。作为企业家来说,其战略投资动机也一定是企业家个人与其情景工作影响的结果。

四、企业关系网络中的价值取向

上节论述了战略投资动机作为高成就动机,其形成与社会或者说与企业家的关系网络密不可分。本文还主张,就企业家或战略投资者来说,无论其马斯洛意义上的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抑或其他学者所提出的高成就动机的激发,都离不开战略投资行动。换而言之,企业家的高成就动机将以强烈的战略投资动机的面貌出现。之所以如此,企业家的关系网络中的价值取向是我们寻找答案的钥匙。

我国是特别讲究关系的社会,社会关系网络,俗称圈子,也因此特别发达。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是由其所在圈子来定义的。例如,如果你是大学教授,你的地位来自学术圈的认同,如果得到了诺贝尔奖,那么他或她就达到了学术社会(全球学术圈子)的顶峰。在当今社会,一个人处于两个以上的圈子或社会关系网是很常见的。不同的圈子对社会地位有不同的定义,原因就在于其评价体系或者哲学意义上的价值观的不一样。以地缘商人圈子为例,传统的晋商强调亲缘在其商业网络的构建、发展与维系方面。今天的浙商则显示出急于求成的心理以至于投机风胜于投资型网络。粤商则依然坚守稳健务实的经营风格。

战略投资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如果一个企业家的圈子把做大做强作为衡量企业家成就的主导价值时,战略投资就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反之,如果一个社会把财富的多寡当作唯一或主要的成就标志,身处其中的企业家的投机的倾向就会越强。

战略投资往往意味着要很长的投资回报周期。因此,除了做大做强之外,如果影响一个企业家的关系网络将基业长青作为衡量一个企业或者企业家成就的主要标准时,它也会倾向于战略投资,而不是注重短期利益的财务投资,更不会是投机。

五、结论

对于风险投资特征非常明显的战略投资来说,企业家一定是处于将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或基业长青的动机才会进行。企业家的这种高成就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受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对成就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如果企业家所处的关系网络对将企业做大做强、打造百年老店作为企业家成就的主流评判标准,那么深处其中的企业家倾向于采取战略投资以谋求企业的发展,而不是因循守旧、见好就收、采取守业的态度。

由此可见,一个社会如果成就动机处于较高水平,有利于战略投资型企业家的诞生与成长,战略投资行为就会更多,市场的投机风气也将受到抑制。因此,我们社会应该注重个人高成就动机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窦大海、罗瑾琏:创业动机的结构分析与理论模型构建[J].管理世界,2011(3).

[2] 谢晓非、王晓田:成就动机与机会―威胁认知[J].心理学报,2002,24(2).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篇4

各位员工、各位同志:

今天召开景区半年工作会议,很及时,也很有必要,其主要目的是总结半年来的工作,查找不足,梳理思路,明确方向;动员公司全体员工进一步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坚定信心,在目前取得的成绩和达到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奋勇前进!刚才总经理周晓东同志对上半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讲得很全面也很好。余总的报告讲的很细致,也很全面。我不再做任何阐述,但我要讲一讲营销的意义。营销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卖东西,我们景区也在做营销工作,但我们卖的不光是景区的山、水、漂流、空中漫步,更重的是我们卖的是一种服务、一种信念、一种责任。希望大家对这几点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杨总监讲的财务报告很详细,意义很大。财务部门提供的数据是领导作出决策的根据,是加强管理,堵塞漏洞的依据,是鉴定各部门开支是否合理的一种评判。所以,财务给出的数据要具有真实性,不能误导管理者作出错误的决策,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下面我就公司的发展历程,景区的发展成果现状以及经济发展的大势谈几点看法和大家共同分享:

一、几年来我们景区的发展历程与"十三五"期间的发展设想。

1、景区的建设历程。很多人见证了我们景区的建设历程,我们把西河自然山水的魅力慢慢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对优美的自然景色进行开发,不仅把美丽的景色展现给世人,还吸引了世人,让大家认识、认知了我们的景区,景区的人气得到了提升,这让我们获得了开发的信心。

2、景区的运营历程。自试运营至今,短短的三年时间里,由于营销的探索和专业人才的引进,使我们景区的人气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社会和经济效益得到了飞跃式发展。

3、景区发展时间不长,成长很快,尤其是名气和人气的提升,使我们在座的每位员工都因为在西河景区上班而感到自豪,这给我们注入了强大信心。

二、目前景区发展成果及信心提振。

1、景区的发展规模与形象:大门迎客区、茶谷探幽区、文化观赏区、激情体验区、亲水栈道区、空中漫步区、峡谷穿越区、登高揽胜区(有待开发)。作为西河景区的一员我们都应该知道这些基础知识。

2、景区的品味与文化提炼。我们景区既有南方秀丽的韵味,又有北方山水的雄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江南的北国,北国的江南"兼具了南北方的特质,这就是我们景区特色品味。景区的文化包括: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地质文化、宗教文化、江淮民俗文化。

3、团队建设。我们的景区从无到有,我们的市场从无到有,我们的团队也是从无到有。我们的团队很年轻,但是很有朝气,我们有信心把团队变得成熟,组建成一支年轻有作为的管理团队。

4、市场开发。我们的市场几乎覆盖了淮海战役区域和大别山区,通过不断探索,拓展并占领了一定的市场空间。

三、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式和机遇分析。

1、发展方向的调整。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③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⑤创新供给侧改革,⑥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2、新型产业异军突起,国家政府的支持力度很大,生产要素的配置,全员生产劳动率的提升等。

3、政府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杀金融政策扶持对象的转变。

4、"两个一百年"大政方针的实施,即建党100年,到2020年全面脱贫,达到小康社会,建国100年,到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达到富强。

四、坚定信心,继续前进!

以上我回顾了我们年轻景区的成长历程和取得的可贵成果,尤其是分析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战略机遇期的到来。我深深的感觉到机遇到来,大势来袭,无论是产业方向、思想理念或是商业模式,我们都和当前的经济社会形势高度合拍。因此,我们全体员工必须也应该信心百倍,豪情满怀,坚定不移,继续前进!

——坚定信心,继续前进。信心是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基础和法宝。有优秀的员工,工作到位,让我对景区的每个人很有信心;有优秀的管理人员,建立了优秀的团队,我对我们的团队很有信心;景区的所有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畏严寒酷暑,服务都很到位,我对我们的"西河人"很有信心。我相信我们景区能够走向胜利,比如"火烧新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山阻石拦,西河毕竟东流去,雪浴风霜杜鹃依旧向阳开……

——坚定信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加强学习,学无止境。

1、学习的方式渠道:通过书本、电脑、微信、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走出去考察,请进来讲座等等方式方法。俗话说:留心处处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2、学习的态度:坚持自觉,养成习惯的常态。

3、学习的内容:基础知识(文化知识)、专业知识。

4、想学习,会学习,爱学习;形成想成才,能成才,人尽其才的环境和氛围。利用景区淡季闲暇时间上夜校,提高文化水平。

——坚定信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全面加强创新管理。

1、人的管理,要求我们的管理人员对自己的队员要了如指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充分用好每一位队员。

2、物的管理,要求我们的员工要有未雨绸缪的观念,提前做好接待游客的准备,保证游客到来之时所有活动能顺利开展,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3、事的管理,要求我们的员工在举办大型活动及面临突发事件时,要沉作冷静、临危不惧的去面对并解决问题。

4、思想意识的管理。要求我们的员工树立景区的正能量,不能有歪风邪气,这就要求对于一些民俗风俗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篇5

2013年6月21-22日,南开大学创业管理研究中心成功主办召开了“全球化背景下的创业研究:理论和实证进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哈佛大学、莱斯大学、科罗拉多大学、德克萨斯基督教大学、密苏里大学、加拿大布鲁克大学、英国阿斯顿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外95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200余位专家学者汇集南开,畅谈中国创业创新议题,探讨创业管理领域的国际前沿学术动态,并围绕转型背景下的中国创业创新、创业者素质、创业环境、创业企业国际化战略与海外市场、创业教育等议题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和交流。研讨会充分体现了国际研究前沿与中国实际问题相结合的特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 会议召开背景

我国的创业研究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创业研究在短短十余年来吸引了大批优秀中国学者的关注,尤其是涌现了众多青年学者,深入探索符合中国情境的创业理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也在“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中均将创业研究列入优先发展领域。

目前,创业研究在中国管理学界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生命力的学科增长点和战略制高点,并且迅速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热点。但是,对于中国的创业研究,有其复杂的特征,如中国转型经济的特殊情境,中国传统文化对创业行为的影响,中国特殊发展阶段的资源禀赋,这些特殊性要求在发展创业理论的同时,也需要完善和构建中国独特的创业理论体系,并对全球创业研究的发展做出理论贡献。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南开大学创业管理研究中心应广大同行呼吁,于2013年6月21-22日在南开大学商学院成功举办“全球化背景下的创业研究:理论和实证进展” 国际学术会议。会议邀请了创业领域的海内外知名学者及专业杂志主编开展高峰论坛,为全球化、国际化背景下的学术合作与平台共享指明了方向。

2 专家学者观点与主要关注

2.1 社会转型与企业创新

当下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中国社会转型有以下四种主要趋势:一是从计划社会向市场社会转变,二是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三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四是从贫困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变。IT和信息技术是驱动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已经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子商务、社交网站、社会化媒体、社会企业等新兴产业的繁荣,不仅意味着企业经营方式和逻辑正在发生着根本性变化,也为我们应对社会转型、创造商业机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2 社会创业与“三重底线”

在一般商业创业和社会创业比较方面,Christopher Marquis认为,社会创业不能空喊口号,可从“三重底线(社会、环境和经济)”来挖掘生意,落到实处。社会创业和一般商业创业最大的不同在于,社会创业以社会使命为核心,同时也向社会提供服务或者产品。而商业创业以提供新产品、服务为核心,以创造商业价值。一般来讲,社会创业创始人有很强的社会使命感和承诺。在美国,很多二三十岁的青年对于社会环境问题很关注。在中国,这样的情况还不是很多,大家的确非常关心环境、食品安全等问题,但中国的青年人还没有将这种关心付诸行动,较少地围绕自己关心的问题去做一些事情,包括创业。

2.3 中国创业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互联网和IT技术平台为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契机,为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提供了重要途径。著名创业研究学者、南开大学客座教授Garry Bruton教授针对中国创业问题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跟踪与研究。他认为现阶段中国创业企业以OEM为核心的竞争力正面临着全球产业链分工调整的挑战,要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创业企业的研发实力和产品竞争力,关键环节不在于战略和品牌管理等外在要素,而是改变企业家的思维方式,拓宽国际化视野,在决策思维上注重长期竞争力培育。

2.4 创业升级和环境建设

全球创业观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和创业动态跟踪调查(Panel Study of Entrepreneurial Dynamics)策划人和发起人英国阿斯顿大学Paul Reynolds教授长期跟踪了全球十余个国家的创业活动指数以及创业环境状况。他认为,繁荣创业的关键在于营造有利的环境来有效扩张有创业意愿并切实开展行动的新生创业者群体,创业升级的关键在于采取有效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来提升有可能成为新生创业者的人群素质,持续观测国家或地区内新生创业活动指数和环境状况是提升教育和政策系统有效性的重要前提。美国德克萨斯基督教大学Keith Hmieleski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Maw-Der Foo教授详细阐述了目前发现的可教授和培养的创业者素质要素。南开大学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张玉利教授强调,创业技能的培养不仅要进一步往前推移到潜在的创业者人群,更重要是需要与企业战略更新、结构转型等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培养新时期以创造和创新为核心的管理专业人才。

2.5 创业融资平台建设

我国目前风险资本、天使资本等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在总体上因为体制差异,呈现出了与发达国家不同的特色,现实中的创业者难以通过正规的融资渠道获取创业资金。香港中文大学区玉辉教授认为,以个人社会关系为核心的非正式融资成为当今中国创业者获取资金的主要途径。在中国以关系为核心的社会结构体系下,难以简单复制西方国家的融资平台建设,引入契约、公司化运作等手段将非正式融资途径正式化,可能是创业融资平台建设的重要环节。Christopher Marquis认为,在美国,企业获得贷款相对容易,在中国,银行体系则倾向于国企和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很难获得初始资本,那么微型贷款就很重要。中国的小贷公司和微型金融可以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2.6 关于以创业促进就业

在今年“最难就业季”背景下,为鼓励与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兴业,国家工商总局出台了相应扶持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张玉利认为,人群中天生就有创业天分和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去创业这两种人比例很小,80%以上的人在一定环境下去创业,或在一定环境下不去创业。张玉利将当年和当下的创业做了对比说,当初创业拼的是胆量,靠的是地区间的差异,而现在创业靠的是知识和头脑;以前创业就是要有技术、产品推向市场,而现在商业模式创新非技术人员也可以。张玉利认为,从外部环境看现在是一个创业的时机。一是因为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接近700万人,就业压力大;二是因为中国目前正在经历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表现是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强国转变。他认为不要再习惯于按照精英教育思路就业,希望大学生能够把握机会,投身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潮中。

2.7 关于高校创业教育

2012年8月,教育部印发实施了 《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首次明确了我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原则、内容、方法和组织,并就创业教育培养什么技能达成共识。张玉利认为,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对创业的理解,狭义理解就是创办一个企业,广义的理解是运用创业的精神去开展你的工作。张玉利认为,不能一说创业就把创业和就业、给别人打工对立起来,要推崇这样一种理念,即不论在哪里工作,都要用创业精神和技能开展工作。实际上,具有了创新精神,就等于栽种了创业的种子。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主要的就是提高创业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2.8 关于微型创业和大学生就业

微型创业模式比较完整的提出最早出现于2011年1月发起的一项“中国互联网微型创业计划”,该计划首次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关于微型创业的运营模式,并推出了所有项目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和营销手段相结合以实现成效最大化的“微型创业”原则。微型创业被认为是改变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状况的一个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同时对低收入者和有创业想法的工薪阶层的创业思路也具有指导意义。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十二・五”规划虽然把GDP增幅降至7%,但并不一定会影响就业。解决就业问题,可以靠鼓励“微型创业”。中山大学李新春教授在谈到关于中国本土创业研究的前沿话题时,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个体户创业的历史。他认为微型创业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现象。第一,中国有很多的我们称之为草根创业,他们的资源、技术、管理知识都非常贫乏,在这种情况下,怎么突破,怎么来形成创业;第二,微型创业不仅仅是自我就业,中国后来一批比较大的企业,很多是来自于个体户的微型创业。中国申办企业的手续多,时间长,成本高,影响整个创业环境,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私营企业,尤其是个体户这种微型创业,为什么反而欣欣向荣?因此,鼓励创办微型企业不仅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之策,它对国家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 小结

当下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社会转型期是一个创业的时机,在提供了大量面向商业领域的创业机会同时,也在社会领域提供了不少创新创业的机遇。在经济转型期加强创业教育、深化创业研究、提倡创新创业并由此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现阶段中国创业企业正面临着全球产业链分工调整的挑战,要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创业企业的研发实力和产品竞争力,关键是改变企业家的思维方式,拓宽国际化视野,同时海外企业在当地要多承担社会责任。在重视一般商业创业的同时,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期和矛盾突发期,更应注重社会创业。社会创业不能空喊口号,应关注社会、环境和经济的“三重底线”,青年人要将对社会的种种关心付诸包括创业在内的担负社会责任和义务的实际行动。繁荣创业的关键在于营造有利的环境,解决创业企业面临的生存问题。政府要努力让创业企业在申办时简化程序,缩短时间,降低难度,更容易地获得创业的初始资本。创业升级的关键在于采取有效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来提升有可能成为新生创业者的人群素质。高校要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尤其是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大力倡导以创业促进就业,鼓励创办微型企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之策。

参考文献:

[1]刘显升.构建创业实践体系,提高创业实践质量[J].价值工程,2012(15).

[2]徐双俊,董红燕.创业心理品质的界定与培养模式构建[J].价值工程,2010(34)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篇6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理论基础上的应用学科。是通过对土地以及人类活动空间的理性分析,以协调人与自然界关系为目的,集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于一身的综合性的科学和艺术。

现代景观设计是大工业、城市化以及社会化背景下的产物,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来的。它区别于传统造园的根本之处在于,它所要处理的不只是单纯审美意义上的风景问题,而更为重要的是解决土地、人类、城市和自然界之间和谐相处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

随着当今社会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进一步工业化,解决现实中的环境问题急切需要大量的景观从业人员,而传统的景观设计师培养体制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对当前景观设计教育体系进行合理的调整,吸收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同时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以开放的思想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的景观设计师已成为当代景观设计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一、当代景观设计的发展与传统艺术学院式教育体系的冲突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景观设计对时代的发展变化一直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随着各门类的相关学科不断完善,高科技的设计手段应用于其中,生态的、科学的发展观成为设计的主导思想,当代的景观设计体系因而获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时至今日,景观设计已成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是评价一个时代社会文明的标尺。

中国是传统的文明古国,不断地推进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发展是每个国人心中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大量引进和吸收了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当然,全新的景观生态理念也就随之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并且其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泛。

中国自古就是世界园林文明的发源地,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式传统的“园林”观念根深蒂固。传统艺术学院式的景观设计教学体系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传承和模仿旧有的园林样式是学生学习景观设计的主要手段,审美至上的教育目的禁锢着一代又一代设计师的思想。随着中国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代表先进思想的生态景观设计与传统园林设计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激烈。

当我们面对几十年来户外环境建设严重“欠账”,并且景观设计又处于起步阶段的社会现状时,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尽快实施具有科学发展观同时又有中国特色的院校景观专业教育体制,促进中国院校风景园林学科的专业性转变,加快培养出一定数量的具有专业操守和创新设计能力的景观设计师,从而达到与国际先进领域接轨、快速提高整体设计能力的目的。

二、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设计的现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尽管当前中国的教育已得到长足的进步,但是在代表先进科学领域的大专院校,还存在着一些落后的传统教学体系。在艺术教育中更是如此,“墨守成规”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艺术教育体系中的顽疾。

景观设计师是通过可视的设计形态来表达创造性的理念,并通过对场地、生态的科学利用来平衡人类生活和自然界、城市之间的矛盾。学生思维就如同一张白纸,对他们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将直接关系到景观设计教学的成败。

设计思维的发展、突破、创新有一个过程。创造性思维的零界点往往是一个设计师最痛苦、最彷徨,也是最容易被异化和扼杀的阶段。在教学中,学生们常常会有一个从陌生时的好奇到认知时的激动,以及到深入时的困惑和最终突破的过程。学生们经常感到自己所想的内容很多,但似乎又无从下手,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自己的知识底蕴不足,同时也缺乏主动性学习。虽然了解了一些系统的理论知识,但是没有将这些理论知识在自己的大脑里进行反思和变化,从而不能创新。另外一点是封闭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创造力的禁锢,也会使我们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就好像修建在沙地上的房子一样,没有根基。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传统景观设计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的教育结构体系,传承模仿式的教学手段禁锢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阻碍了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所以建立一个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目的的全新的景观教育新模式就势在必行了。

三、对当前国外的景观设计学科教育的了解

在寻找适合我们自己的景观设计教育模式的同时,了解和借鉴当前国外景观设计教育的新模式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社会的发展需要景观设计,而景观设计的发展有赖于教育。现代景观设计教育是建立在对传统艺术学院派的教学模式的批判基础之上的,它的核心是“形式随从功能。”在景观学教育中首先倡导了现代主义这一理念,对于持这一观点的实践者来说,它不单只是风格,而且更是一种信仰,也就是对理想形态的追求。

1900年,小奥姆斯特德与舒克利夫在哈佛大学开设了景观设计课程,正式确立了其现代学科的地位。景观设计课程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现代学科教育一直都面临着各种变革和挑战,同时也得到了不断的进步和完善。

在哈佛,景观设计课程被作为一个非常广泛的学科领域来对待,其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运用各种相关知识进行决策的能力。鼓励学生从先哲的作品中、从艺术和设计理论中、民用工程和场地分析中汲取营养。景观设计的专业课程是学习和探索的核心,在授课时针对关键问题的分析,强调对视觉、理论、历史、专业实践活动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探索。并且加强各相关学科的学生们相互接触,鼓励不同学科的学生通过综合型设计课程,增进了解和相互学习。

哈佛景观设计的课程体系中有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1.设计课:以培养设计技能,广泛接触与景观规划设计相关领域的技术和知识;2.讲授课和研讨会:主要是讲授和探讨景观设计的历史,理论和方法论;3.独立研究:开展某一方面的专门性研究并完成其研究论文。

在哈佛的景观设计教育体系中,有一些明显的特点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首先,其景观设计专业人才在培养上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在使学生把握核心设计课程及专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特点和个性,增强他们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利用学科优势,增强学生与其他学科的学生或是教授们的接触,在学习知识上交叉融合,并且鼓励本国学生与世界各地的学生交流合作,使各种文化和思维模式在不断的交谈或合作中为每位参与的学生带来创作的灵感。

当然,美国是现代景观设计的发源地,哈佛的景观设计学科已建成有100年的历史,他们在景观设计教育上的成熟和系统化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在获得一些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尽可能地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有自己特色的景观设计教学体系,这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四、“沉淀吸纳与实践创新”是景观设计学科教育的新思路

中国的教育已历经数千年,其发展也较为成熟,中国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知识的能力。虽然,在中国高等院校中景观设计学科的开展和确立只有短短1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整个社会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之下,如何更好、更快地培养出合格的景观设计工作者,已经成为各大专院校艺术学科教育工作者要面临的首要问题了。因此,在多年的景观设计专业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教学体会,给景观设计的学科教育提供一个新思路。

1.“沉淀吸纳”是培养学生景观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系统的重要手段

景观设计领域经历了多次潮流的变革,从美术学院派到现代主义、生态运动以及后现代主义。如今的大学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对一切新生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之心。现在的景观设计学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它将环境设计、场地规划、城镇规划、景观生态设计等诸多学科都包含于一身,这就要求在景观设计教学中对社会科学知识、生态科学知识以及艺术美学的讲述缺一不可。

在授课过程中,专业教师应该围绕设计课,讲授自然学科、工程学科及美学等方面知识,并帮助学生理解部分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的相关理论,鼓励学生在课后大量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并做好读书笔记。进行理论讲授的同时,应该经常从具体的案例入手,进行典型性的研究和分析,并解决其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设计课中的研究阶段不应该一味地只结合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同时还要引用大量的建筑和美学方面的相关资料,这样讲述的理论才能紧密结合实例,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吸收。美国著名设计教育家帕勒克就提到,“一般学科教育都是纵深发展,唯有工业与环境设计教育很像是交叉发展的。”所以学生在摄取专业知识的层面上,不能拘泥于某一层面或某一方向的设计书籍,而要尽可能做到“博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学习的“量变”。

现代景观设计领域的广阔性要求从业者具有“整体、综合、全面”的知识背景。学生在阅读了大量书籍之后,并不意味着就已经掌握了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所以批判性思考过程是一个必须经过的阶段。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总结,以达到整合理论知识的目的,使他们所学到的理论都能够在案例分析中得到验证,去除一些错误的理解,将得到验证的理论知识“捆绑”在一起,通过沉淀和吸纳的过程,使之能真正为我所用,从而达到学习的“质变”。

回顾景观设计的发展,可以从奥姆士特德建立景观设计学科开始,现代景观设计就在一条广阔、综合的道路之上行进着,在对科学、生态的探索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对审美的追求。因此在鼓励学生对传统园林的狭隘的唯美思想进行批判和反思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他们对景观形态审美的认知能力。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景观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复杂而矛盾关系中的创作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更广阔的专业视野上看待问题,所以对综合性知识的“沉淀和吸纳”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2.“实践创新”是学生主动理解和解决问题的体验过程

景观设计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实用性。专业实践对景观设计师的培养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许多著名的景观设计师都是在实践活动中迅速成长起来的。

在景观设计教学中的实践就是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建立的。一般采取给定典型的假定条件,并结合实际场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感知、想象、思考、动手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景观设计上的问题来说,针对实地进行系统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并通过对实际场地的调查、测量,了解场地的自然条件、气象资料、人工设施、视觉质量以及环境因子,让学生在感知上有一个具象的概念,并可以直接在纸上进行图式思考。例如,学生在通过对某基地现状条件进行实地测量、调查和分析之后,了解到基地的地理形态、林木分布、水流以及空间的基本情况,并结合任务书中的假定条件,进行图式思考,组织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对场地的功能关系的分析及评价,对功能关系及评价图表进行反复论证后,得出一个较为满意的方案构思。在这样一个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参与了实际设计中的动手活动,同时也验证了理论学习成果和自己的设计创造能力。

在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经常启发他们的自主创新思维,引导他们对一些经验性的理论进行反思和评判。从而创造出一些具有个性特色的设计元素,这样,当学生真正拥有了自己的设计语言之后,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景观设计师。

理论知识的“沉淀和吸纳”对于景观设计师来说,就如同武士有了一颗勇敢的心,那么实践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就成为了他手中的长剑。当二者同时拥有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勇士。

结语

中国的城市化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人地关系将面临空前的紧张状态。设计出人类与土地、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成为当前的一大热点和难点。景观设计学作为一门以人和自然和谐共生为宗旨的综合性学科,在中国将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中国景观设计学科教育的滞后和中国景观设计人才的稀缺,这是不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战略的。党的十七大的召开,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这势必进一步加快各大院校建立和完善有自己特色的综合性景观设计教育体系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美)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2](美)克莱尔·库柏·马库斯,卡罗林·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3]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4]吴家骅.景观形态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篇7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理论基础上的应用学科。是通过对土地以及人类活动空间的理性分析,以协调人与自然界关系为目的,集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于一身的综合性的科学和艺术。

现代景观设计是大工业、城市化以及社会化背景下的产物,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来的。它区别于传统造园的根本之处在于,它所要处理的不只是单纯审美意义上的风景问题,而更为重要的是解决土地、人类、城市和自然界之间和谐相处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

随着当今社会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进一步工业化,解决现实中的环境问题急切需要大量的景观从业人员,而传统的景观设计师培养体制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对当前景观设计教育体系进行合理的调整,吸收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同时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以开放的思想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的景观设计师已成为当代景观设计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WWW.133229.COM

一、当代景观设计的发展与传统艺术学院式教育体系的冲突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景观设计对时代的发展变化一直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随着各门类的相关学科不断完善,高科技的设计手段应用于其中,生态的、科学的发展观成为设计的主导思想,当代的景观设计体系因而获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时至今日,景观设计已成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是评价一个时代社会文明的标尺。

中国是传统的文明古国,不断地推进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发展是每个国人心中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大量引进和吸收了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当然,全新的景观生态理念也就随之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并且其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泛。

中国自古就是世界园林文明的发源地,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式传统的“园林”观念根深蒂固。传统艺术学院式的景观设计教学体系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传承和模仿旧有的园林样式是学生学习景观设计的主要手段,审美至上的教育目的禁锢着一代又一代设计师的思想。随着中国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代表先进思想的生态景观设计与传统园林设计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激烈。

当我们面对几十年来户外环境建设严重“欠账”,并且景观设计又处于起步阶段的社会现状时,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尽快实施具有科学发展观同时又有中国特色的院校景观专业教育体制,促进中国院校风景园林学科的专业性转变,加快培养出一定数量的具有专业操守和创新设计能力的景观设计师,从而达到与国际先进领域接轨、快速提高整体设计能力的目的。

二、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设计的现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尽管当前中国的教育已得到长足的进步,但是在代表先进科学领域的大专院校,还存在着一些落后的传统教学体系。在艺术教育中更是如此,“墨守成规”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艺术教育体系中的顽疾。

景观设计师是通过可视的设计形态来表达创造性的理念,并通过对场地、生态的科学利用来平衡人类生活和自然界、城市之间的矛盾。学生思维就如同一张白纸,对他们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将直接关系到景观设计教学的成败。

设计思维的发展、突破、创新有一个过程。创造性思维的零界点往往是一个设计师最痛苦、最彷徨,也是最容易被异化和扼杀的阶段。在教学中,学生们常常会有一个从陌生时的好奇到认知时的激动,以及到深入时的困惑和最终突破的过程。学生们经常感到自己所想的内容很多,但似乎又无从下手,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自己的知识底蕴不足,同时也缺乏主动性学习。虽然了解了一些系统的理论知识,但是没有将这些理论知识在自己的大脑里进行反思和变化,从而不能创新。另外一点是封闭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创造力的禁锢,也会使我们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就好像修建在沙地上的房子一样,没有根基。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传统景观设计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的教育结构体系,传承模仿式的教学手段禁锢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阻碍了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所以建立一个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目的的全新的景观教育新模式就势在必行了。

三、对当前国外的景观设计学科教育的了解

在寻找适合我们自己的景观设计教育模式的同时,了解和借鉴当前国外景观设计教育的新模式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社会的发展需要景观设计,而景观设计的发展有赖于教育。现代景观设计教育是建立在对传统艺术学院派的教学模式的批判基础之上的,它的核心是“形式随从功能。”在景观学教育中首先倡导了现代主义这一理念,对于持这一观点的实践者来说,它不单只是风格,而且更是一种信仰,也就是对理想形态的追求。

1900年,小奥姆斯特德与舒克利夫在哈佛大学开设了景观设计课程,正式确立了其现代学科的地位。景观设计课程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现代学科教育一直都面临着各种变革和挑战,同时也得到了不断的进步和完善。

在哈佛,景观设计课程被作为一个非常广泛的学科领域来对待,其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运用各种相关知识进行决策的能力。鼓励学生从先哲的作品中、从艺术和设计理论中、民用工程和场地分析中汲取营养。景观设计的专业课程是学习和探索的核心,在授课时针对关键问题的分析,强调对视觉、理论、历史、专业实践活动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探索。并且加强各相关学科的学生们相互接触,鼓励不同学科的学生通过综合型设计课程,增进了解和相互学习。

哈佛景观设计的课程体系中有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1.设计课:以培养设计技能,广泛接触与景观规划设计相关领域的技术和知识;2.讲授课和研讨会:主要是讲授和探讨景观设计的历史,理论和方法论;3.独立研究:开展某一方面的专门性研究并完成其研究论文。

在哈佛的景观设计教育体系中,有一些明显的特点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首先,其景观设计专业人才在培养上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在使学生把握核心设计课程及专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特点和个性,增强他们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利用学科优势,增强学生与其他学科的学生或是教授们的接触,在学习知识上交叉融合,并且鼓励本国学生与世界各地的学生交流合作,使各种文化和思维模式在不断的交谈或合作中为每位参与的学生带来创作的灵感。

当然,美国是现代景观设计的发源地,哈佛的景观设计学科已建成有100年的历史,他们在景观设计教育上的成熟和系统化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在获得一些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尽可能地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有自己特色的景观设计教学体系,这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四、“沉淀吸纳与实践创新”是景观设计学科教育的新思路

中国的教育已历经数千年,其发展也较为成熟,中国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知识的能力。虽然,在中国高等院校中景观设计学科的开展和确立只有短短1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整个社会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之下,如何更好、更快地培养出合格的景观设计工作者,已经成为各大专院校艺术学科教育工作者要面临的首要问题了。因此,在多年的景观设计专业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教学体会,给景观设计的学科教育提供一个新思路。

1.“沉淀吸纳”是培养学生景观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系统的重要手段

景观设计领域经历了多次潮流的变革,从美术学院派到现代主义、生态运动以及后现代主义。如今的大学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对一切新生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之心。现在的景观设计学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它将环境设计、场地规划、城镇规划、景观生态设计等诸多学科都包含于一身,这就要求在景观设计教学中对社会科学知识、生态科学知识以及艺术美学的讲述缺一不可。

在授课过程中,专业教师应该围绕设计课,讲授自然学科、工程学科及美学等方面知识,并帮助学生理解部分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的相关理论,鼓励学生在课后大量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并做好读书笔记。进行理论讲授的同时,应该经常从具体的案例入手,进行典型性的研究和分析,并解决其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设计课中的研究阶段不应该一味地只结合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同时还要引用大量的建筑和美学方面的相关资料,这样讲述的理论才能紧密结合实例,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吸收。美国著名设计教育家帕勒克就提到,“一般学科教育都是纵深发展,唯有工业与环境设计教育很像是交叉发展的。”所以学生在摄取专业知识的层面上,不能拘泥于某一层面或某一方向的设计书籍,而要尽可能做到“博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学习的“量变”。

现代景观设计领域的广阔性要求从业者具有“整体、综合、全面”的知识背景。学生在阅读了大量书籍之后,并不意味着就已经掌握了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所以批判性思考过程是一个必须经过的阶段。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总结,以达到整合理论知识的目的,使他们所学到的理论都能够在案例分析中得到验证,去除一些错误的理解,将得到验证的理论知识“捆绑”在一起,通过沉淀和吸纳的过程,使之能真正为我所用,从而达到学习的“质变”。

回顾景观设计的发展,可以从奥姆士特德建立景观设计学科开始,现代景观设计就在一条广阔、综合的道路之上行进着,在对科学、生态的探索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对审美的追求。因此在鼓励学生对传统园林的狭隘的唯美思想进行批判和反思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他们对景观形态审美的认知能力。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景观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复杂而矛盾关系中的创作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更广阔的专业视野上看待问题,所以对综合性知识的“沉淀和吸纳”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2.“实践创新”是学生主动理解和解决问题的体验过程

景观设计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实用性。专业实践对景观设计师的培养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许多著名的景观设计师都是在实践活动中迅速成长起来的。

在景观设计教学中的实践就是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建立的。一般采取给定典型的假定条件,并结合实际场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感知、想象、思考、动手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景观设计上的问题来说,针对实地进行系统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并通过对实际场地的调查、测量,了解场地的自然条件、气象资料、人工设施、视觉质量以及环境因子,让学生在感知上有一个具象的概念,并可以直接在纸上进行图式思考。例如,学生在通过对某基地现状条件进行实地测量、调查和分析之后,了解到基地的地理形态、林木分布、水流以及空间的基本情况,并结合任务书中的假定条件,进行图式思考,组织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对场地的功能关系的分析及评价,对功能关系及评价图表进行反复论证后,得出一个较为满意的方案构思。在这样一个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参与了实际设计中的动手活动,同时也验证了理论学习成果和自己的设计创造能力。

在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经常启发他们的自主创新思维,引导他们对一些经验性的理论进行反思和评判。从而创造出一些具有个性特色的设计元素,这样,当学生真正拥有了自己的设计语言之后,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景观设计师。

理论知识的“沉淀和吸纳”对于景观设计师来说,就如同武士有了一颗勇敢的心,那么实践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就成为了他手中的长剑。当二者同时拥有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勇士。

结语

中国的城市化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人地关系将面临空前的紧张状态。设计出人类与土地、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成为当前的一大热点和难点。景观设计学作为一门以人和自然和谐共生为宗旨的综合性学科,在中国将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中国景观设计学科教育的滞后和中国景观设计人才的稀缺,这是不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战略的。党的十七大的召开,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这势必进一步加快各大院校建立和完善有自己特色的综合性景观设计教育体系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美)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2](美)克莱尔·库柏·马库斯,卡罗林·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3]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4]吴家骅.景观形态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篇8

一、新时期素质研究背景

党的十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是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的动员令,为进一步做好教育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主义社会要由全新的人构成,因此,人的素质是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程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指标;国内外关于素质内容的研究主要有“二分法”即基本素质(研究生的素质平台,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等方面)和特色素质(研究生的核心素质,包括研究素质、社会实践能力、身心素质),“五分法”即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素质、社会实践能力、身心素质。其采用的方法大多是文献分析法定性的研究方法。研究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对其素质研究,要站在背景的角度探讨。

二、教育背景下研究生的基本素质

在教育背景下,研究生的教育是一种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作为高层次的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主力军,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创新型国家的进程。笔者认为研究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和学术科研创造中应具有的基本素质有写作素质、科研素质、创新素质、专业素质。

1.写作素质

研究生学习中,无论是论文、资料、报告等形式文字资料,都应离不开写作素质。拥有一个好的写作思维和写作方法,能更好地去进行文字语言编辑和科学研究表达。所以研究生应根据自身情况补缺和积累文学基础知识,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文字训练,增强文字功底。

2.科研素质

学术研究的前期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发现问题,不模仿抄袭,避开前人研究点,进行科学知识创新运用来解决问题;中期的调查、研究、检索要科学客观,资料的运用要进行严格的标注;后期的成果汇报上与人员参与评定上,不弄虚作假,不伪造工作和参与人员等问题。科研素质中除了学术道德外,进行科学的研究成为关键,所研究的方向要有科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各类型的调查研究数据以及资料进行分析,建立观点。

3.创新素质

创新的素质落实到具体也就是研究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在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和机制中,学术前沿少,文理交叉学科不够,使得思维局限。研究生进行学术创新需要花时间在该学科的学习、交叉文理学科、社会知识学习等相融合,具有开阔的视野,在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氛围中提高接触新事物和改变新事物的能力。

4.专业素质

研究生的学校是一种专业性的学习过程。除了理论知识以外,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专业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研究生的学习要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上下苦功夫。例如某些工科类研究生的研究是要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创新结合运用开发产品,具有特殊的该专业技术技能才能使其毕业后适应就业需求。

三、社会背景下读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自身综合素质

自身综合素质包括工作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对该行业进行知识积累,兴趣培养和再创造同时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去面对工作学习、工作环境和生存压力。十召开前就“是否延长退休年限”展开了社会各界热烈讨论,说明国家的老龄化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工作者拥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去适应终生学习和终生工作。

2.社会能力素质

爱因斯坦曾说过“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社会能力素质要求要有一个社会责任感素质,也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品质,包含了社会价值观、道德观、诚信观、服务观、奉献观、批评观等作为一种无形的推动力存在。社会能力素质还要求发现、处理和解决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

四、时代背景下读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人文素质

研究中要关注人文,对社会中环境变化和人的生存危机等问题在研究中要给予重视。例如,对人文环境进行可持续发展研究与该专业的关系研究,也就是在人类经验中,对人文发展有帮助的事项尽心延续。人文素质要求当下研究生树立生态观,关注环境,关注变化,具有人文关怀精神。

2.信息素质

信息化进程,要求研究生要会进行信息化平台上获取、储存、传递、交流信息的能力。在虚拟世界以外的真实世界也应在社会活动交流中获取信息。在多维的空间下,运用感官器官(视觉、听觉、动觉)去获取信息。信息的获取使得研究生在研究环境中能获取前沿研究,寻找适合当下发展的研究点。

3.国际化视野素质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研究生们提出了“研究生国际化视野素质的一般解析”提出研究生要拥有国际化的技能、国际化的思维、国际化的胸怀和国际化的交流能力。面对全球化的背景,要具有国际化视野素质应提高外语能力,国际文化背景了解的能力,站在宏观微观结合的角度去进行研究。

五、探讨“多项双向机制”研究生素质培养环境

研究生具有的全方位的基本素质,是一种完美设想,如果人人都具有,社会也会进行一种自然和谐发展状态。在现今环境下,我们不能做完美,但每个人在系统中通过自我和他人去发现缺乏的素质去追求基本素质的不断完善过程。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多项双向机制”环境的建立。“双向机制”是指两种个体环境的相互作用,“多项双向机制”是指建立多个“双向机制”,每个“双向机制”又在大的环境中形成可持续发展系统。

例如,在研究中要构建一个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包括专业素质、思想品德、科研创新和社会实践的百分比评分。就会出现三种双向机制作用:导师对学生评价、学院对学生评价、学生对学生评价使评价全面些。如果是研究一项素质提高的计划,会变为导师与学生,学院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院与学院,导师与导师,学院与学校进行双向讨论得出结果的六种双向机制,在六种作用中得出这一素质提升计划。在研究生素质研究中去寻找“双向”,作为一种研究手段,具体事例研究在环境中可能出现的作用去进行分析,考虑子因素去形成大系统,希望对如何培养研究生基本素质研究的学者们提供一种研究系统环境视角。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

[2]刘景华.论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A].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6).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篇9

中图分类号:G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a)-0231-02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体育类专业毕业生也相应大量增加,而体育毕业生因其专业性强,就业面相对较窄,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同时随着我国体育事业体制改革的深入,体育行业结构调整,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省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减小,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增大。但是不可否认,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一方面来自于现实的残酷竞争,一方面也来源于体育学生自身的不量就业观念,有研究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具有择业心理功利化、择业动机理想化、择业行为程序化等众多问题,不良的择业心理导致体育专业大学生出现择业失误、择业困难等现象。体育毕业生要想在残酷的就业竞争中取胜,既要进行合理的就业定位,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本文试图从体育毕业生择业心理进行调查,对其进行归因分析,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体育专业毕业生择业心理的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广东省三个高校体育专业院系中进行调查,随机抽取了体育类专业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四个年级各100名被试,共抽取了400名体育专业大学生,统一发放问卷,集中收回,收回有效问卷399份,有效回收率为99.75%。 1.2 研究工具

使用自编的《大学生择业心理调查问卷》,共15个题目,包括专业认同及就业前景认识、择业标准、理想工作态度以及择业问题应对方式等四个方面内容。

1.3 数据分析

数据统一录入spss17.0 for windows进行分析与统计。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对体育专业及就业前景认知

在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选择上,有19.4%的大学生觉得很满意,有25.8%的大学生觉得满意,有39.8%的大学生觉得一般,有15%的大学生觉得不满意。体育类专业的大学生对专业认可的程度不高,有一半多的大学生觉得该专业一般甚至不满意。

对行业前景的认识上,有29.4%的同学认为体育行业前景将会很好,46.2%的同学认为前景一般,10.7%的同学认为前景不好,还有13.7%同学对此表示没有了解。这也说明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于体育事业前景还缺乏比较科学和理性的认识,对所学专业的未来信心还不足。

对就业形势的态度,有22.4%的同学认为未来的就业形势乐观且充满信心,有39.4%的大学生认为未来的就业形势一般,有12.4%的同学认为未来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对自己也缺乏信心,甚至对以后能否就业感到绝望。也有25.8%的同学表示不清楚未来的就业形势如何。分析表明,大部分同学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及体育专业发展前景不乐观,表现出了消极、不自信的心态。

2.2 择业选择标准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在职业选择的标准上,体育专业学生选择分别是发挥个人特长(34.6%),其次是经济收入(29.6%),然后依次为轻松自由(15.3%)、社会地位(12.0%)、地理环境(4.6%)、仅有3.9%的大学生选择对社会做贡献;影响自己择业的重要人或事物方面,有44.8认为自己做决定,有26.8%的大学生选择父母,有14.3%的大学生选择老师,有14.1%的大学生选择朋友,表明体育大学生就业标准认识上较有主见,但是功利思想严重。

2.3 对理想工作单位的选择态度

在对工作薪酬的期望选择上,有11.5%的大学生选择1000元~2000元,有66.2%的大学生选择2000元-4000元,有17.6%的大学生选择4000元~6000元,有4.7%的大学生选择6000元以上,这个标准比其他研究相对要稍高一些,因为广东省的工资水平相对较高,但是总体来看,体育大学生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比较合理。

而在择业地区的选择上,有62.2%的大学生选择珠三角地区,有27.4%的大学生选择家乡,只有10.4%的大学生选择到内地或者边远地区。在“工作单位的选择”上,有18.9的同学选择考公务员,36.1%的同学的第一选择是国有企业,25.4%的同学的第二选择是私人企业,10.2%选择自主创业,还有9.4%的同学的第三选择是考研。可以看出,选择公务员或者国企的同学占绝大部分。

2.4 择业途径选择与择业问题应对方式

调查显示,在择业途径的选择上,有34.6%的同学选择自己联系工作单位;41.2%的同学选择通过人才市场;也有25.2%的同学选择学校推荐。可以看出,大部分体育院校学生对学校推荐的方式不热衷,主要是通过自己或者人才市场来获得就业信息。

对择业成功的影响因素上,有74.0%的被调查同学认为社会实践或者专业实习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为将来的就业积累经验。16.5%的同学对于社会实践持一般的态度,还有9.5%的同学对社会实践持无所谓的态度,认为有没有社会实践经历都一样。可见,大部分体育大学生对待社会实践与实习的态度还是比较认可的,普遍认为到社会实践或者专业实习对于其丰富阅历、提高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问题“如何提高就业力”上,有54.2%的同学的选择是加倍努力学习,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才能提高竞争力,51.1%的同学的选择了是努力做兼职或者实习获取社会工作经验;25.1%的同学选择了人际关系及其他。

3 讨论与分析

3.1 体育学生应客观冷静地认识自我,找好职业定位

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尤其是在地域选择、单位选择,毕业生的择业标准显示出功利化的趋向,倾向于选择珠三角发达地区以及公务员、国企等稳定单位,对此有必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体育大学毕业生正确的评价自我,客观分析自己的实力,全面恰当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理想、价值观、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知识,甚至身高、外貌等,在求职过程中,不亢不卑,应当使自己的心理定位与就业目标相一致,作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从长远目标着手,积极谋划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当获得理想的职业时机还不成熟时,应学会调整自己的目标,先就业,再择业,在工作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增长阅历,为今后的职业生涯作更充分的准备。

3.2 体育专业独立性强,学校应加强对体育

专业的就业指导

体育专业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就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专业自身的特点,它包括体育院系的专业设置对社会需求的适应,社会本身对体育专业需求的萎缩等的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紧张,体育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学生在就业上缺乏一定的弹性,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形势进行的自发调整。

这种就业困难的形势,决定了体育专业学生的择业观念需要改变,要有很强的择业意识,为此,要在头脑中真正具备了自主择业的意识,才能承受来自多方面的心理压力。所以,体育院系要认真组织贯彻落实体育专业学生的择业问题,认真做好相关的择业指导和教育工作。应该认识到大学生职业意识、职业观的形成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教育、培养和积累。合理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是全程化的,应该从新生入学起,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分段实施。从感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出发,引导大学生用“全面发展”的视角形成健全的自我价值定位,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主动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帮助结合自身特点,调整就业方向,帮助学生了解求职面试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分析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政策,使体育毕业生自身的能力能够在求职中得以充分发挥,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取得主动。

3.3 做好择业挫败教育,提高心理调适力

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学生遭受挫折在所难免。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遭受的挫折更为普遍,所以体育专业学生要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要学会自我欣赏和自我接纳,对自己的本来面貌抱认可、肯定的态度,敢于竞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避免由于择业动机冲突引发的心理失衡对每一位毕业生都至关重要。近年来,高校体育学生的求职心理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表现为择业心态的失衡及心理冲突引发的心理危机日益严重。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和心理辅导部门应该联合起来,从增强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择业心态,认识到择业目标的最终实现是一个长期过程,现实社会条件下,大学生的择业是一个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调节自我情绪,调适择业受挫后的心理,以良好的心态调整自己的择业目标,是成功择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财瑜,张文仙.关于体育专业学生择业现状的调查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5:23~25

[2]徐国斌.江西省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择业意向的调查研究[J].科技广场,2008,9:56~57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篇10

20世纪以来,景观专门研究在地理学中的地位持续上升,景观话语与区位、环境、区域话语并列为地理学的核心话语。①景观地理学者不仅重视景观在地表的客观分布、组成结构和系统层级这些颇具地理学科传统特色的内容,同时也注意到景观作为人们认知对象的主观性、精神性、历史累积性的文化一面。他们意识到,人们对同一景观对象的认识,会因其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和社会经验等方面的差异而存在区别,而不同社会群体在景观认知上所形成的各自解释体系,正是丰富多彩的区域社会文化的曲折映射,现实世界也因此有了更加多样的涵义。20世纪中期以后,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以景观感知为对象的研究方法,具有更强的文化分析倾向,而且许多非地理学出身的学者也广泛参与进来,影响较大的如美国城市规划学者凯文•林奇在20世纪60年代创建的城市意象空间方法。凯文•林奇的方法与地理学的结合点在于他采用了意象地图调查手段。林奇以道路、区域、边界、节点、标志物为五个基本要素,要求受访者用点、线、面形式描绘出他所指定的城市景观的意象地图,然后从中分析不同社会属性的居民对周围城市景观的心理印象和文化评价。林奇创建的绘制意象地图的方式,减少了人们用语言表述心态感知时的主观性和可能的心理顾虑,具有更强的资料客观性,因而受到文化地理学者的借鉴和模仿,并产生了大量城市景观地理方面的学术成果。但是,林奇作为具有地理学素养的城市规划学家,并不习惯以历史变迁的视角来观察研究对象,故而该方法也暴露出了明显的缺陷,即由意象地图切入而分析受访人对环境的心理感知时,林奇只注重受访人现有的社会属性和文化素质,例如学历、职业、年龄、居住区域等要素对其心态的影响,而没有注意景观演变的历史过程对受访人文化认识的叠加性渗透,也忽略了人们对历史知识把握的程度本身就存在差异。举例来说,一个只有十年演变史的景观对象,与一个已有100年演变史的景观对象,在同一感知主体的心理认知层面绝对会留下文化意象的差异;而一个在城市里生活五年的人,与在同一座城市里已经生活了50年的人,对城市景观的认识也绝对不会是相同的。所以,有些对于景观文化研究来说非常重要的问题,例如:这种景观意象是如何形成的?这种景观的过去和现在分别意味着什么?林奇就很难准确地做出解释。

总之,林奇的分析模式虽然充分考虑了景观的地理性,也考虑了景观认知的主观性,却忽略了其客观存在的历史性。专注于景观感知的研究者,不仅需要弄清景观演变的历史过程,更需要弄清人对于景观演变历史的特殊认知,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现代地理学在景观研究方面存在着历史表述欠缺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地理学中与历史学最为靠近的分支———历史地理学,在将景观的历史性与地理性的结合方面又进展如何呢?我们可以欧美历史地理学界景观学派的代表人物克利福德•达比(CliffordDar-by,1909—1992)和卡•索尔(CarlO.Sauer,1889—1975)的工作为例进行回顾。克利福德•达比1928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地理系,1931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之后长期担任剑桥大学、利物浦大学地理学教授、系主任。其代表作《清册地理》(DomesdayGeogra-phy)①至今仍在国际历史地理学界具有深远的学术影响。达比运用水平横剖面法,对中世纪英格兰一些特定历史横断面上的地理景观进行了系统、细致的复原,并进一步分析了各个横断面上人地关系的特性。达比的著作具有地理景观史的意义,即从物质形态层面上再现了英国地理景观的形成过程,这非常符合地理学“解释地表”的原始精髓。然而,在今天的历史学者看来,该方法的缺陷也恰恰在于,地理景观史并不能替代“景观的历史学分析”,前者仅是表层的历史,而后者才是深层的历史研究。虽然达比一贯主张要建立“地理背后的历史”,但在其实证研究中却很难做到地理学与历史学的有机融合,而真正的历史学分析方法处于缺席状态。达比对历史景观的复原,仍然习惯性地沿用了地理学平面分布的空间理念,所不同的只是景观平面的数量有所增加,而最应该体现历史地理学特色的工作,即对历史景观的动态变化过程、内在结构、驱动机制、社会文化映射机制等进行历史学意义上的重构与发生学分析,却显得比较贫乏。卡•索尔于1915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地理系的博士学位,曾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地理系主任长达30余年,他所创建的伯克利文化生态学派,因重视区域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的逻辑关系而蜚声国际历史地理学界。虽然索尔的学术思想为传统历史地理学注入了自然景观、文化景观的生物学演替等新鲜内容,①但伯克利文化生态学派的景观理念仍然具有强烈的地理学性质。例如:索尔十分强调自然环境的基础作用,并认为自然特征在文化景观的塑造中持续地发挥作用,一部区域史实际就是自然景观不断地被改造为文化景观的历史过程;他关注文化景观的形态学变化和生物学更替,而不太关注其所折射出的复杂的人类历史进程;他虽然把人类活动视为自然景观向文化景观转化的中介,但却没有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真正融合进入文化景观的分析过程。因此,索尔的景观思想与达比的景观思想相类似,都存在历史学分析理念的缺失。

二、景观历史地图及其在景观历史表述中的基础作用

基于对景观历史表述方式的探索,本文特别提出“景观历史地图”的概念:它是指以某一特定区域内往日纷繁复杂的景观变化为专门表达对象的历史地图;在今天的学术研究条件下,它又应当是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的更便于景观研究者深度利用的地图。设计合理、数据完善的景观历史地图,应当起到弥补以往学术界对景观历史表述欠缺、促进景观史综合研究的平台作用。通常意义上的历史地图,不仅用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一个地区的历史,而且用历史学的观点观察一个地区的地理,可谓跨越历史学与地理学之间鸿沟的最佳学术语言,但随着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学术的繁荣发展,其局限性也显著地暴露出来。我们本着探索景观历史研究方法的目的,对传统的历史地图从内容到形式提出以下修正,同时也作为景观历史地图的表达要领。

(一)景观历史地图在内容上必须突破以政治要素为核心的传统局限,并以表达小尺度区域的人文景观为重点

现有的历史地图多以图集的形式出现,一般分为区域性历史地图集与专题性历史地图集。区域性历史地图集以复原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单元的疆域、政区、重要地名、军事据点、水系、海陆变迁为核心,承袭了沿革地理学一贯重视区域框架结构和政治要素的传统。其所表达的区域尺度可以从一个大洲到一个国家再到一个省区、一个城市,但所表现的人文内容大部分是历史上各个政权的疆域边界、内部政区设置、民族与城镇分布等政治军事要素,而远远没有以结构学方式对待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异常丰富的具象与非具象人文景观,所以传统的区域性历史地图实质上就是配附地图的政治史或者某种程度上的军事史。在欧洲,此类地图的经典之作是《罗马帝国衰落后的近代欧洲历史地图集》、②《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等。①中国目前最重要的历史地图成果是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其以表现中国历史上清末以前各朝代疆域的盈缩和政区层级、隶属关系变化、政权更迭为主要内容。1980年以后,以我国不同省区、城市为单位的次一级区域性历史地图集也相继编绘出版,代表性的有《北京历史地图集》(侯仁之主编,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1997年版)、《西安历史地图集》(史念海主编,西安地图出版社1996年版)、《上海历史地图集》(周振鹤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广东历史地图集》(司徒尚纪主编,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5年版)、《山西省历史地图集》(刘和平、谢鸿喜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等等。另一类历史地图类型是以历史上某一专门景观的分布或者某一特殊历史事件发生过程的景观表现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历史地图,前者如《中国历史地震图集》(国家地震局与复旦大学编绘,中国地图出版社1986年版、1990年版)、《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编绘,地图出版社1981年版),后者如《太平天国历史地图集》(郭毅生编绘,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版)、《中国抗日战争史地图集》(武月星编绘,中国地图出版社1995年版)等。这类历史地图对某一领域的专题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但表达的人文要素较为单一。为深入研究某一区域景观史提供资料平台的景观历史地图,必须在上述两类传统历史地图的内容框架上产生新的突破。真正从时间序列上复原某一区域景观的变化过程,需要的是密度大、类别全、时间空间精度高的历史景观资料,要能够通过各种景观资料的收集、处理和地理坐标定位,连续、动态地展现一个区域内不同历史时期的景观变化走向,并提供进一步研究景观背后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规律的可能性。

(二)景观历史地图应针对现实需要,注重表现城市化时代的景观变化过程

就像任何精神文化产品一样,地图具有时代性和思想性,不同时代的社会环境、文化思潮和学术风气,对地图所体现的内容和编绘风格都有一定程度的渗透。学术脱离不了时代的影响,时代背景既是孕育学术的温床,同时也规范了学术发展的走向。今天是城市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城市景观不仅成为地球上最引人瞩目、变化速度最快、内容最为复杂、自然生态与文化效应最强的景观组成部分,而且也引发了一系列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例如,快速发展的城市化使大量传统文化遗产日趋流失,使人类生存环境剧烈变动,使人群文化性格发生变异,使传统社会结构产生震荡,这些问题的发生机理与后续效应,无不与城市景观演变的各个层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城市化这一现实问题应当受到景观史研究者的密切关注。突破传统城市史研究的局限,从研制城市景观历史地图起步,进而书写一直处于缺失状态的城市景观史,是历史学随时代而进步的表现。在景观史研究中完全可以根据城市景观资料比较丰富的优势,加大城市化阶段景观变化研究的分量。

(三)景观历史地图的形式应在发扬史学传统的基础上走向数字化

在今天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将传统历史学的资料收集、考证手段同数字化手段相结合,使景观历史地图与传统历史地图相比具备以下优势:1.所涵盖的历史景观资料尽可能全面,做到科学分类;2.所涉及的所有景观数据,具有经过严格历史学考订的时间属性、空间属性和历史变迁信息储存,既满足地理坐标定位的需要,又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本的资料依据;3.便于使用者查询和提取不同时间断面上的景观分布数据;4.便于使用者利用现有数据,加工制作成适合进一步研究需要的其他形式的景观地图;5.所有景观数据整体能够动态地反映不同时间断面之间的景观变迁趋势和内在结构差异,弥补传统景观地理学手段不能充分揭示景观历史变化的缺陷。欲达到上述要求,须将对象城市、对象区域内漫长历史过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建筑、聚落、产业、人口、社会阶层等人文要素发生、发展、演变、消亡的时间节点和空间位置,全面、系统地加以提取,制成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并按其时间、空间属性分层定位在城市(区域)地图上,同其社会属性建立链接,从而创建起能够全面反映区域发展历史进程的数字化信息平台。在今天的国际文化学界,数字化理念对于研究者来说并不陌生,但与传统历史学科的结合尚属充满挑战性的新领域,主要问题在于历史资料的连续性较差,对史料精确度进行辨别与考证的工作量很大。但只要建立起高水准的研究团队,坚持历史学考证传统并科学地拓展史料来源,具备现代技术理念,就可望在上述方面取得突破。数字化的景观数据库和景观历史地图,融入了历史学时间变化与地理学空间变化的基本理念,兼顾景观的地理属性与历史属性,并具有信息承载量大、便于查询、数据连续性强等优点,它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开展景观史研究的基础平台,也是体现新的景观历史学研究与旧的景观地理学研究之差异的重要标志。

三、例证:“上海城市人文历史地图”的制作与运用

本部分立足于上海史研究现状,以“上海城市人文历史地图”的制作与运用为中心,对前述景观历史研究的理念和路径进行例证分析。

(一)前期基础与存在问题

目前,上海城市史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也同国内其他城市一样,缺乏一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城市景观史,更未上升到对景观研究方法论的探讨。以往上海城市史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三个。其一,研究理念和方法过于单一地局限在历史学、社会学范畴内,对于任何城市历史现象都天然具备的地理空间属性却没有清晰的认识。其二,不同领域内的成果之间缺少联系,缺乏统一理念的整合。其三,多数成果以列举历史现象、剖析重要事件、追究制度思想等抽象描述为中心,忽略了历史进程可以连续、动态、直观地进行展现的一面。这些成果大多采取举证式或者个案式的研究方法,以点代面,难以全景式地展现历史现象的空间结构、空间联系和空间差异,所揭示出的规律究竟适用于多大的空间范围也并不清楚。举例来说,如果要进一步研究上海开埠初期城市化起步的一段历史,就不可回避地必须了解:那时的乡村区域如何在土地、人口、产业、生活环境诸方面向城市区域一步步地转换?城市马路与地产业怎样一步步向乡村的肌体内渗透?长期延续下来的水乡农业聚落如何解体,城市居住区如何扩大?原住居民与外来人口的生活是怎样一种交融状况?所有上述问题,共同指向了将地理学空间理念和景观历史变迁研究方法引入上海城市史研究的必要性。以景观为媒介,以景观的演变过程重建城市历史的发展进程,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2006年笔者曾经从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提出城区史的研究思路,倡导以城市空间内部组成———小尺度的城区为单位,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城区史研究,以期对城市史进行更为精细多元的重构。①在关于城区史的方法论问题上,笔者将地理学方法置于重要的地位。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本研究团队对城隍庙、静安寺、徐家汇、提篮桥等16个历史城区的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演变过程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内容涉及各城区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人口、居民日常生活、社区公共空间、居住空间、活动空间、意象空间等各个领域,并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城市历史的内部结构形成了新的认识。②这些前期工作为进一步引入数字化技术制作高精度的上海城市景观历史地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的上海城市景观史研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二)“上海城市人文历史地图”的内容与编制原理

相对于中国其他城市而言,上海城市景观的历史演变进程及其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发展轨迹,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第一阶段自1291年建县之始至1842,历时552年,是滨江临海的一个普通县城。该时期的上海社会文化具有鲜明的江南区域特色,并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印记。第二阶段自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中英江宁条约》、上海被规定为五处对外开放通商口岸之一开始,此后历经107年至1949年,上海的角色由近代中国的一个商贸中心,逐渐发展成为全国乃至远东最大的国际大城市。其中从开埠后数年起至20世纪40年代初叶,城市的主体部分又为租界,其社会经济文化进程深受近代西方文明的影响。该时期的上海海纳百川、中西结合,城市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水平均处于中国乃至国际的前沿地位。第三个阶段自1949年起至今60年,上海是现代中国的一个独立自主的新型国际通商城市,尤其是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后再次实现城市化飞跃,跻身于著名国际大都市之列,各方面发展突飞猛进,社会文化进一步体现出多元而先进的优势。上海城市人文历史地图所要表现的内容,就是将如此多元而独特的区域发展进程,转化为连续而动态的景观历史地图形式,以GIS技术为支撑加以全面、科学、系统的直观展现。上海城市人文历史地图的基础部分是上海城市历史景观数据库的设计与构建。数据库以ACCESS软件支持,以每条景观记录的时间、空间属性为关键字段。所有景观记录均以规范的地名形式命名,凡是在现有资料条件下可考的历史地名信息,均全部加以提取并按照标准格式输入数据库。更为重要的是,对不同来源的资料加以严格的考证和相互参证,以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性。资料考证和推理过程在数据库中建立专门字段加以储存,以备研究者查询和进一步使用。

(三)基于历史发生学原理和系统化原则的个案分析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篇11

被称为“美国景观设计之父”的奥姆斯特德早就敏锐地认识到这一点,感受到了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居民渴望亲近自然的需求。他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成为景观设计发展中的里程碑式建筑。这座位于市中心的城市公园覆盖了大面积的绿地,对改善城市环境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也被称作纽约的“绿肺”。

在韩国,20世纪60年代,首尔市填埋了清溪川的河道,在被覆盖的清溪川上架起了一座日通行量可达16.8万辆车次的高架桥,直通城市中心。但在2003年,首尔市政府决定重建清溪川。重建耗资3.6亿美元,拆除高架桥,恢复通水,绿化河岸。经过重建,长达5.8公里的清溪川成了一条在城市里蜿蜒穿行的美丽河流,并于2005年10月对公众开放,3个月内就接待了1000万名游客。如今的清溪川正逐渐成为野生生物的乐园,而慕名前来的参观者也越来越多。

同样,在国内,一段时期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快发展、高层决策对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宜居城市、园林优先”的理念,正被更多的城市建设当局、社会公众所认同。追求清新宜人的居住与工作环境早已成社会潮流,甚至不少地方都将城市居住环境当作生产力加以大力发展。

在此背景下,社会上风景园林热持续升温。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城市风景园林绿化建设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市场规模也谈得上是与日俱增。有统计显示,全国有地市级园林管理局近700个,园林规划和设计公司1200家以上,物业服务公司、花卉市场、苗圃花圃等更是不计其数。这些都无不直接导致了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扩大。

即将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上海应该是目前中国风景园林建设成就最高、产业做得最好、市场化程度也最高的地区。据一项调查称,目前上海园林设计总体从业人员应该不下五六百人,但能称为设计师的也就10多位。另据了解,园林行业一线从业人员近600万人,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不足20万人。专业人才明显不足直接导致了一些高校纷纷开设此专业。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设风景园林专业的高校只有5所,目前已有150所以上,加上专科层次的院校,更是多不胜数。

不过,风景园林热让我们感到欣喜的同时,也需要我们进行一些冷静的思考。

众所周知,现代意义上的园林(landscapearchitecture)学科从19世纪50年展至今,已经有了更广泛的意义和要求,是艺术和科学的综合体,涉及了建筑、植物、生态、艺术、旅游、环保、地质、地貌、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需要设计者掌握和具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

可以说,风景园林是一项非常严肃的专业工作,一个不专业、不符合规范、不合理的设计方案,就足以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如果仅仅看见市场升温而“怦然心动”,恐怕有失冷静与理性。

“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不像建筑设计那样立竿见影,它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至少要给植物生长的时间。一个好的景观设计师也像他所设计的景观作品一样,需要成长的时间,必须坚决摒弃一哄而起。”有景观设计师如此感慨。

现实的情形是,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对风景园林的理解可能有些急功近利、过于简单、甚至就是被市场的热情轻易“感染”了。所以,不少地方都不顾自身自然地理条件,斥巨资一味追求所谓高水平、高层次风景园林效果,也出现了将深山里的大树挖来栽在城里、照搬别处的做法引种彩叶植物、大规模铺设人工草坪以提高人均绿地面积等社会现象。其实,这些做法很不科学、不节约,需要冷静反思。

说白了,一段时期以来,风景园林行业内“跟风”现象严重。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篇1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25-02

一、引言

随着单独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高职院校招生竞争日益激烈,压力不断增大,如何有效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保证学院人才出口畅通,从而缓解招生压力成为了值得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本文从分析高职旅游专业就业岗位能力需求入手,针对用人企业集中就业的岗位群,选择典型项目任务,通过项目任务的完成使学生掌握基本岗位技能,从而提高学生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增大就业竞争力。

二、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旅游专业岗位能力分析

为了进一步掌握目前旅游企业就业岗位的需求状况,本次研究针对沈阳市内旅行社和相关景区进行了问卷调查工作,调查共持续15天时间,带领学生分组到市内五区各类规模旅行社进行走访、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124份,收回115份,其中有效问卷104份,调查有效率达到90.4%。调查期处于沈阳地区进入旅游旺季的4月末到5月初,也是企业用人需求较高的时期,具有一定程度的广泛性和可信性。在沈阳故宫、张氏帅府及部分旅行社调查了包括近5年内对高职层次专业人才需求、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企业认为该专业的学生最应具备的能力、企业认为该专业学生需学习的课程、企业对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工作情况评价、企业建议等方面的内容。

经过调查问卷数据统计,目前旅游企业能够提供的岗位最多的是门店接待、导游、同业销售岗位,其次是分线操作、景区讲解和呼叫中心岗位,营销管理、资料管理等行政性岗位需求较低。说明目前旅行社对高职层次人员的能力需求主要集中在产品销售和接待能力、导游能力和景区讲解能力的方向,对旅游线路设计的能力、文件管理规范编写能力、专业软件应用能力、旅游营销组织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需求。

根据调研结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对企业需求岗位群进行分析拆解,将核心课程《旅行社业务》分为旅行社三大岗位群,分别是导游、计调和销售。其中导游业务又进行四大岗位分工,主要针对四大岗位进行能力培养,即景点导游、地陪导游、全陪导游、出境领队。计调业务进行三大岗位分工,主要针对三大岗位进行能力培养,即地接社计调、组团社计调和出境游计调。外联业务进行两大岗位分工,主要针对两大岗位进行能力培养,即同业销售和门店销售。

三、项目教学在高职旅游专业核心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基于就业岗位的需求,学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进行了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核心课程《旅行社业务》、《景区服务与管理》等课程根据实际企业岗位工作过程,分别选取符合高职学生层次的典型性工作任务,重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构建项目教学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典型项目任务的选取

项目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实践过程,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工作任务过程中,通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作品的逐步完成使学生在努力实施项目任务时,同时提高职业能力和学习能力,获得相关知识。项目教学是过程性教学也是全员参与性教学。因此,项目教学改革过程中,项目任务的选取十分关键。在《旅行社业务》课程中,针对三大岗位群,将旅行社导游、计调、外联的工作过程分别精炼出27个、28个和19个典型工作任务。《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中,针对景区讲解、景区接待、景区商业服务、景区管理、景区销售5大岗位群,设置9大学习情境20个典型工作任务。

2.实践教学过程的控制

项目教学改革过程课堂教学过程的控制能够决定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应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学生在实际“做”中找到自身问题,并通过技能训练加以改善。项目任务的难度应随着学习的深入而逐渐加大。以《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在景区的五个就业岗位群中,目前我院学生主要就业的岗位是景区讲解员,所以我们在这个部分设置了三个典型工作任务,分别训练学生的导游讲解技能、心理服务技能和审美引导技能。在任务布置后,首先我们在导游模拟实训室里模拟了工作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感觉是真的在工作状态中,其他学生也客观的评价他人的工作成果,找到每个人身上的不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善于学习,乐于学习。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培养学生岗位需求的各项技能和基本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自我提升意识,让学生的知识、心理、技能、道德品质得到同步发展。

3.课程能力考核制度改革

由于项目教学都是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和能力,因此,课程考核也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结果性考核为辅,其中过程性考核成绩占80%,结果性考核占20%。考核评价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点评的作用,学生是平时考核的主体。通过每次课程的自评与互评,让学生不光看到自身不足也看到别人的长处,能够全面正确的认识自己,对自己和他人能有客观的评价能力。

四、结语

基于就业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中的实践应用大大提高了学院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细节性培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景区和导游业务课程的技能训练,学生景点讲解能力和技巧得到了提升,郭双、李师等多名学生在辽宁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比赛中获得了导游服务比赛的一等奖。大赛的成功举办更加促进了课堂相关教学的进步,也积累了技能指导的经验。研究过程中主要以沈阳的景区和旅行社企业为调研对象,开发校企合作也主要与这些企业为合作对象,短期来看,研究成果辐射面较小,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扩大旅游企业的合作范围。

参考文献:

[1]安乐.高职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教导刊,2012(12):42-4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