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的优势合集12篇

时间:2024-02-01 15:35:21

自主学习的优势

自主学习的优势篇1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育的目的已不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各类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可是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旧采用以讲解为主的“传授式”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过分夸大教师“教”的成分,忽视了学生“学”的成分;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授式”的教学方式往往是为教什么、如何教而设计,考虑教材多,考虑学生少,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他主”的,不是“自主”的。因此,在呼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新课程改革中,“传授式”的教学方式遭到了广泛的置疑甚至否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是势在必行。“自主学习”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自我发展。因此,自主学习具有充分的教学优势。

一、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的发展是被动的,发展目标,发展目的,发展方向,学生心中没有底。学生只是栓着绳索的羊,教师牵到哪,学生就跟到哪。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无法拧成一股劲,削弱了教育力量。“自主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学、探索、发现来获得科学知识的新型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目标,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是心中有数的。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在自觉状态下主动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自主学习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主动掌握整个学习过程,自发、自觉地投身学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比学生在教师的强迫下学多少知识都更可贵。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保障进一步的自主学习,二者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使学生受益无穷。在学习过程中,明确目标,开阔思路,丰富想象;需要学生根据学习情况不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力和应变力;需要学生不断克服困难,不怕挫折,具有敢于怀疑,敢于成功的精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良好的学习品质。自主学习,还可以使学生走出传统,走出书本,求真务实,勇于进取,乐于改革,欢迎新事物、接受新观念,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尊重别人的劳动、贡献,注重效率。

三、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充分的自信心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一个自信的人,总是会精神饱满地去迎接挑战、战胜困难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曾明确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在老师的期待和激励中获得信心和力量,会情不自禁地投入学习之中。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创造的自信心。自由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正确地引导,适当地点拨,使学生能自发、自主地探究知识,体验独立获取知识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在整个自主学习地过程中,教师重视每一个学生的观点和问题,课堂上洋溢着宽松和谐、探索进取的气氛。教师及时对好的方面予以肯定和表扬,对出错者予以耐心指导和鼓励。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得到了充分重视,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自信心增强了,学习的兴趣也就更大了。

四、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志力

创造过程是一种探索过程,成功与失败共存于整个过程中。那种自觉的、顽强的、勤奋的、实事求是的、百折不挠的、敢想敢干的精神,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现代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生主动探究乐趣无穷;学习书本和老师的思考,目的是产生自己的思考,个性张扬使自己得到发展,自身价值得到肯定,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会迸发出创造力。化学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化学领域中诸如科学家献身科学的感人事迹,激励学生增强创造意志。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计应长期坚持的化学实验,如水质监测,其监测的时间可以是半年、一年,甚至几年,其监测的项目有很多:如PH测定、硬度、富营养化、跨学科如物种数量和种类及变化等等。教师应不断检查坚持者的实验情况、实验成果,给予必要的鼓励与帮助。可以帮助学生组建化学兴趣小组,鼓励他们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增强自己的创造意志力,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自主学习的优势篇2

我国高校开展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有将近20年的历史,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等诸多优点。多媒体以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网络技术相结合所产生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1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和学习模式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促使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自主学习理念在外语界引发了一场教育变革。holec认为:“学习者自主就是学生自我负责管理语言学习的能力,具体的讲,就是能够自己决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习得过程及自我评估学习效果”。他指出,自主学习必须具备2个前提条件:一是学习者必须能够负责管理起自己的学习,二是学习者必须有一个学习机构,在这样的学习机构里,学生能够灵活支配自己的学习。随着有关研究的深入开展,教育界日益清楚地意识到,语言教学的实质是努力创造适合于语言学习的条件和环境,为学生利用语言进行交际提供便利,而不是机械地向学生传授语言本身的规律。自主学习已成为教育界一个受人关注的研究主体,它充分体现了当今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学会学习。自主学习不但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还是一种学习能力,不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是他们“终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是自主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支撑。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此基础上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一些自主学习模式,它们着重强调学习者的建构活动,主要模式有: 锚式情境性教学、基于问题式学习、交互式教学和协作学习。

2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优势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学习中。网络技术在自主学习方面凸显了它的特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生动的语言学习环境,为英语教与学的自主性、交互性和协作性的实现构建了有机的平台。

2.1 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式学习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 ,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全是教师事先安排和控制的,学生的实际需求很少被考虑,因此教师的授课内容与学生希望学到的知识之间有可能存在很大的差距。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可以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以及学习进度,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完成学习任务,即建构主义理论所强调的“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即知识和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的过程”。在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后,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自主英语学习。这样,不仅课堂时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而且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真正学到想学的东西。

2.2 实现了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无法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只能根据大部分学生的要求和水平安排授课,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学有余力的学生吃不饱,而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不上。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只规定了基本的学习任务,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随时向教师求助,教师则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

2.3 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自主学习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使师生之间的交流由于不再受时空限制而变得畅通无阻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给学生辅导答疑、布置作业、对学生进行测试,并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通过网上课堂进行自主学习,有问题可以随时向教师请教,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提交试卷、作业等。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带动下,大学英语教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3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的策略

3.1 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确定学习任务

明确学习目的、确定学习任务是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优质高效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教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鼓励学生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2)指导学生确定自主学习的任务,树立成功学习者的榜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承担学习责任,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从而实现学习者自主。教师在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方面给予学生耐心的帮助和正确的指导,对防止学生偏离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至关重要。

3.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其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从一开始就向学生说明教师及学生所应承担的角色;鼓励学生的独立精神与合作精神;鼓励学生采用内省法及追溯法等方法记录自己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自己找材料,设计课堂活动,并对所用的教材进行评价;强调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开展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入手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比如讲座、布置学习任务、鼓励合作学习、检查学习效果。

3.3 重视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教师指导和自主评价

自主评价是学生个体对自身水平及学习行为的一种评价,是保证学习效果和对学习负责的一个重要手段。自主评价有助于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认识, 对学习任务的完成,对学习过程的控制, 有助于学生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 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主意识, 提高学习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评价主要是学生学习完某一章节内容或是某一单元内容之后及时地进行网上测试,把自己的测试成绩记录在网络学生评价数据库中。学生可能会在自主评价中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2种方式解决:网络协作学习和教师辅导答疑。因此,教师要定期上网查看学生评价数据库中的成绩,跟踪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教师专栏或虚拟社区等方式同学生进行实时或非实时交流,对学生在自主评价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辅导答疑,从而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作为真实学习材料的来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理想教学环境,网络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尽管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广大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外语教学就会真正朝着个性化、自主式学习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自主学习的优势篇3

一、企业自主学习的内涵

征:一是强调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自我调节策略的运用;二是强调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定向的反馈循环过程,认为自主学习者能够监控自己的学习方法或策略的效果,并根据这些反馈反复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三是强调自主学习者知道何时、如何使用某种特定的学习策略,或者作出合适的反应。齐莫曼进一步提出了一个研究自主学习的框架,如下表所示:

齐莫曼认为,要判断学生的学习是否是自主的,主要的标准是上表中的第三列,即任务条件。如果学生在该列的6个方面均能由自己作出选择或控制,则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反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程度就很低。当然,在实际情境中,完全自主的学习和完全不自主的学习都很少,多数学习介于二者之间。因此,对自主学习的研究重点是弄清学生在学习的哪些方面是自主的,哪些方面是不自主的。

以上对自主学习的观点是针对学校环境中学生的学习,那么,在企业环境中,自主学习具有什么样的本质与特点呢?莫罗德和古里米诺(Mourad & Guglielmino)认为,企业中的自主学习是以个人能力为基础的一种自我学习和发展,这种能力能够察觉

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工作是持续革新的,企业的工作环境也变动不居,这就要求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完成工作的技术与知识,而且要能够应对复杂多变的问题,具备很强的识别问题、独立自主作出正确决策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再者,不同行业工作者的教育需求是千变万化的,培训应针对不同企业的实际需要,但没有任何一个单独的行业或专业协会能够做到这一点。传统的培训完全由培训者设计培训项目或课程,控制培训的过程及评价,这种培训模式已不能满足今天的工作需要。彭兰德(Penland)指出,今天企业的培训与教育具有3个显著特征:首先,工人必须积极响应,因为培训者很难准确确定复杂多变的工作与教育需要,只有员工自己才清楚需要什么样的帮助;第二,由于员工需要对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做出快速、灵活的处理,他们不可能完全依靠培训或管理人员的指导来应对面临的问题;第三,对于复杂的、需要智力高度参与的工作,员工必须致力于积极主动地理解工作任务,自主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6]。基于这些特征,自主学习便成为企业教育无可替代的选择。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员工自己平衡工作与学习的时间,在面对急需解决的问题时主要依靠自己寻求答案,这将大大提高员工工作的灵活性与自主性,锻炼他们对未知事件快速反应的能力,促进他们分析问题、果断决策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还能够使员工逐渐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博德(Boud)指出,员工的自主程度越高,那么他适应环境的能力、面对新问题提出创造性的、独特见解的能力也就越强[7]。因此,企业领导者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必须将员工个人工作能力的成长与专业知识的发展考虑在内,应充分重视员工自主学习的价值。

自主学习的优势篇4

基于优势的教学是一种强调个人的能力和优势的积极心理学视角,认为每一个学习者都有着自己的优势,教师、家长和其他人可以此来激励学生,教育活动基于学生的优势开展.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要求教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学生的学习优势因人而异,可以表现在影响学习的各项要素,主要表现为以下构成形态:(1)内在优势:学习者心理要素优势、学习者生理要素优势、学习者经历要素优势;(2)外在优势:国家要素优势、社会要素优势、学校要素优势、家庭要素优势.

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要素上具有优势.同时,优势也不是主动发挥作用的,需要在学生的主动作用下才会发挥作用,而且很多时候需要教师引导和演示.有些学习要素既可能成为学习优势,也可能成为学习劣势.如综合型学习风格在获取基本物理原理、规律时具有优势,但在针对解决具体物理题目时则具有劣势.因此,基于优势的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作用.教师首先必须深入分析学生的优势,并且和学生一起分析,使学生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而且形成强大的学习自信和内在动力.2 基于优势的高中物理学习方案设计分析

物理学习方案是在具有明确的学习策略意识的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建构起来的、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条件的、学习效果显著而且学习效率较高的学习活动计划,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学习资源等内容,由课前学习活动与资源、课中学习活动与资源和课后学习活动与资源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物理学习方案是教师引导学生建构的、引导学生自己学习的方案.显然,方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而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物理学习方案要求以学生的学习优势为基础进行设计,这是方案设计的核心理念.基于学生的学习优势的物理学习方案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2.1 发现优势

教师要使用多种方式,全面调查分析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优势,比如使用认知风格、学习风格分析工具分析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风格,使用能力水平测试分析学生的起始水平,使用动机分析工具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调查访谈调查学生的学习目标等.对于物理课堂教学,教师需要综合分析班级学生的共有或主要的优势,基于这些共有或主要的优势进行教学设计.学习优势的分析不需要在每一课时进行,只需要根据其内容在不同时间进行.高中生只需要在高一入学时进行一次即可,因为高中生的认知风格可能三年期间都不会发生显著变化.而学生的学习起始水平,则可以通过每学期的终结性评价进行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目标则可每学年进行一次调查.这些调查分析都是常规要素的分析,但有时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可能需要教师对某些具体的优势进行调查.

笔者在进行《万有引力定律》一节教学前,已经对全班学生进行了综合调查.调查发现,全班学生学习动机统一、明确 (都渴望掌握本节内容,打好扎实的力学基础,且都希望形成灵活运用本节规律进行解题的能力);全班学生有很强的物理学习兴趣(非常感兴趣者、比较感兴趣者占 90.6%, 感兴趣者占9.4%,不感兴趣者为0.全班学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分析性学习风格,具有显著和较为显著的分析性学习风格的学生占87%, 其他学生也具有一定的分析性学习风格.笔者在设计本节内容学习方案时,又根据教学需要对建模能力(教学目标)、理解与应用困难(教学内容)两项内容进行了专门调查.发现全班学生建立模型能力较好,约75%学生对天体运动模型的理解能力较好,学生有一定的形成物理模型的意识和意愿,普遍认为本节“相关题目繁杂”是主要困难,学生有着解决这一问题的急切意愿.2.2 基于优势设计学习目标

在发现学生的学习优势后,教师应该基于班级的共有或者主要优势设计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应该基于课程目标、教材目标、教学目标设计,但更应该基于学生设计,而基于学生设计学习目标就必须基于学生的学习优势进行设计.

《万有引力定律》(人教版)一节的教学目标为: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思路和过程,知道地球上的重物下落与天体运动的统一性;

(2)知道万有引力是一种存在于所有物体之间的吸引力,知道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范围;

(3)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简单的引力计算问题,知道万有引力公式中r的物理意义,了解引力常量G的测定在科学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4)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意义,体会在科学规律发现过程中猜想与求证的重要性.

这些目标按照什么顺序达成,或者某一课时达成哪一个目标,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已有基础的起始水平来确定,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动机等.前面的调查发现,学生套公式进行应用的能力比较强,亟待形成解题意识.再分析学习内容,这一节内容是典型的先建立模型再应用,培养学生理解原理的基础上学会建立(归纳)为具体运动模型的应用.从课程目标与学习内容的优势、学生兴趣与学习目标的优势等,可以综合确定:《万有引力定律》的学习目标中学会建立(归纳)为具体运动模型 应该成为本课时的技能学习目标.另外,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相关题目繁杂”是当前面临的主要学习和生活困难,学生有着解决这一问题的急切意愿,而本课时学习内容中的“归纳为几种运动模型”就是针对性地解决这一困难;同时,全班学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分析性学习风格,具有显著和较为显著的分析性学习风格的学生占86%,这也使本课时可以确定这样的运用目标:分析相关题目太多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笔者为《万有引力定律》针对班级学生学习设计了以下学习目标:

A.基准学习目标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思路和过程,知道地球上的重物下落与天体运动的统一性;

(2)知道万有引力是一种存在于所有物体之间的吸引力,知道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范围;

(3)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简单的引力计算问题,知道万有引力公式中r的物理意义,了解引力常量G的测定在科学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B.选择学习目标(请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以下目标中选择至少2 项作为自己本课时的学习目标):

(1)感受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关系,从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

(2)理解物理题目中的运动模型,并归纳整理本节内容所具有典型代表的天体运动模型;

(3)进一步理解牛顿建立万有引力定律的逻辑思维形成过程,体会在科学规律发现过程中猜想与求证的重要性;

(4)进一步形成对科学、科学家等的兴趣;

(5)进一步形成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的兴趣;

(6)进一步强化有效选择和使用学习资源的能力.

如前所述, 这些目标即充分考虑了本班学生的学习优势.2.3 基于优势设计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建构相关知识与形成能力的过程,学生如何高效地建构相关知识与能力,而且形成内化,这需要基于学生的优势.笔者前述案例的班级学生在学习上的共有或主要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大多数学生具有比较典型的分析型风格,学生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基础较好.基于此,我们应该设计自下而上的学习,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在不同的学习板块进行处理,不宜混在一起用一个大的任务整合起来进行教学.

因此,笔者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学习过程:第一步,询问学生各自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全班确定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学生讨论后确定把“相关题目繁杂”作为全班共同解决的问题.第二步,通过学案上例题的分析解决,使学生能较好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在具体题目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体验规律使用的办法,发现自己优势,并提示学生记住自己运用规律中的优势.第三步,让学生将解决的题目进行分类,归纳为几种典型模型,再由学生进行讨论发表意见,最终提炼出本节规律应用的几种典型模型.第四步,师生探讨哪些建议有助于 解决 “相关题目繁杂”的问题,以及他们认同哪些建议、不认同哪些建议,最终形成有效对策.2.4 基于优势设计学习活动

优势不同的学生,物理学习方案应该为他们提供与其优势匹配的学习活动.对于场依存型的学生,他们可以通过情境建构和内化知识,比如通过例题的分析解决,从而学会物理规律的运用;而对于场独立型的学生,则可以直接通过学生应用规律解决题目来掌握有关知识的运用.对于意向型风格的学生,可以通过题目讲解归纳规律在几种类型模型下的应用,使学生形成知识.在笔者前述案例中,学生有着显著的学习风格、学习兴趣,学习活动也就围绕这些优势展开.基于学生的分析型风格的优势,笔者为学生设计了不同的分析型活动,对本节“相关题目繁杂”的解决方法是采取从学案上一些具体题目的分析解决入手,逐步积累,归纳进行梳理分类.2.5 基于优势设计学习内容

自主学习的优势篇5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便出现了外语学习热。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来临,这股热潮更加进行得如火如荼。与其他国家相比,国人外语学习的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外语学习者有日渐低龄化的趋势,很多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学英语了。相应地,国内大多数外语学习研究者的目光也更多地关注着中小学生的外语学习,而对成人外语学习的共性特征研究则很少有人提及。儿童学习英语的利弊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并有诸多学术论文和专著发表,在此不做讨论。本文从二语习得效率的角度出发,探讨成人学习外语的优势与劣势,以期能够引起更多外语研究者、学习者的关注和讨论。

二、关键期假设理论

“学习外语越早越好”,亦即成人学外语为时已晚、效果不好,此类观点的理论支撑都是源自关键期假设(criticalperiodhypothesis,亦作临界期假说),其理论依据始自1959年。神经生理学家Penfield和Roberts从大脑可塑性的角度,确定了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段。关键期理论认为,外语学习过程中,有一个年龄段的外语学习是容易并且完整的,也就是说可以达到母语使用者的水平,过了这个阶段外语学习就变得困难了,不完整了,意味着无法达到母语使用者的水平了。这个阶段一般定义为青春期之前,语音学习的关键期则更早,更有如语言学家Long的说法,认为六岁前是关键期。

语言专家们通过大量对移民的语言学习的研究来证明这一假设的正确性。那些在青春期到来之前的移民往往外语能力接近母语使用者,而成年之后的移民则很难达到这个高度。另外,一个移民的外语水平高低与他在这个国家居住的时间长短并不成正比,而是与他移民时的年龄正相关。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他12岁才移民到美国,所以讲起英语来带着浓重的德语口音,而比他小两岁的弟弟的英语却一点也没有德语口音。

三、成人外语学习的劣势

如果关键期假设成立,则成人学习外语就已经在年龄上存在着先天性的劣势。另外,成年人学习外语的劣势还表现在心理层面,成人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焦虑、畏难、急功近利等心理障碍。在掌握了母语以后才开始学外语的成年人,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已达到较高的程度,已建立了一种能够表达自己的语言安全感,但在运用外语时,这种安全感受到了破坏,使他们产生一种压抑和不安,进而产生负焦虑。同时,成年人羞于开口,怕犯错误,注重面子(face-saving)。儿童因为不容易受到同伴的压力,自我认识方面没有形成模式化思想,所以更容易接受外部信息。而成人即使在短期的外语学习中也会受到自我认识方面的威胁而影响外语学习。另一方面,成人的情感屏障(affectivefilter)比较高,过于计较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所以成人不愿意练习使用所学的语言。

成人外语学习还受到了文化取向的影响。外语界的一个共识是:母语与目标语两种文化之间的距离越远,目标语就越难学。有学者比较了三个民族团体习得属于西方文化的外语的情况:母语和外语同属西方文化的“近距离团体”的学习者成绩最好;来自中东和非洲的常接触西方文化的“中距离团体学习者成绩次之;而来自亚洲的“远距离团体”学习者的成绩最差。而关于民族同一性与外语习得的关系,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强调的是态度对语言水平的影响。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差异比较大,很多成人外语学习者在文化取向上就对英语等西方语言带有抵触情绪。成人外语学习者的态度还受来自家庭内外的影响:如果其家人、朋友对某外族文化感兴趣,或者如果其亲属在目的语国家,他就会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此外,如果学习者周围有成功地学会某一外国语的范例,或者学习者自身没有过分受挫折的学习外语的经历,他也会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换句话说,成人外语学习不仅是另一种语言的学习,也是对另一种文化体系的适应。很多移民在国外几十年都没有真正学会外语,是因为他们对除了唐人街以外的事情都不感兴趣。

此外,还有记忆力的问题,普遍认为成年人记忆力没有儿童好。儿童记忆生词或者句子似乎比成年人快速、省力。从储存角度看,记忆可划分为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成年人的短时记忆能力差,而长时记忆能力较强。

上述成人学习外语的劣势在一定程度上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些方面往往被研究者和学习者夸大,使得很多成年人在外语面前望而却步。事实上,即便是被广为引用的关键期假设理论,目前学界也仍然存在着相持不下的支持和反对的两种意见。那么,成年人学外语,是不是真的就无法达到母语使用者的水平了?答案是否定的。接下来本文将通过引用专家的观点和例证,来着重探讨成年人学习外语的优势。

四、成人外语学习的优势

Krashen指出,成年人同样可以学好外语,而且如果学习和使用外语的时间一定,成年人比儿童进步得更快,正如大龄儿童比低龄儿童的学习效果更好一样。Ellis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儿童和成人在外语学习上各有优势。Stern曾对外语学习的年龄问题作过总结。他认为,不存在关键的年龄或阶段,但各个年龄的学习者却各有优势和不足。幼儿更容易直觉地在交际情景中对语言习得做出反应,而年纪较长的学生则更容易利用认知和课堂学习的学习方法。换言之,一种语言可以从任何年龄开始学习。

一般认为,语义、语用知识的习得与人的认知水平发展密切相关。认知水平的发展是一种缓慢上升的趋势,在18到20岁的时候发展到顶峰。这也就说明了成人理解力要比儿童有优势。

同时,对外语界知名专家学习外语起始年龄的调查也表明,成人虽然学习外语时间晚,但是同样效果会很好。比如胡孟浩、付克和王季愚都是22岁开始学德语的,胡孟浩学习六七个月就能用俄语交谈,王季愚1930年开始在北平大学法商学院俄文班学习,1936年就出版了译作,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系列之一—《在人间》。

Ellis曾使用这样的案例来质疑关键期假说:有一位来自英国的女士,直到21岁才开始学习阿拉伯语,但是她在开罗居住了26年之后,各种测试都表明她已经达到了母语使用者的水平。

这些成功的学习经历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成人学习语言的优势是客观存在的,主要表现为前文所说的认知能力的优势,以及较强的逻辑思维优势,此外,还表现为有意识的使用学习策略、较强的自我监控能力以及自制力。

如果成人能够针对自己的外语程度和自身的学习特点来主动采取合适的学习策略,就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比如有的成人喜欢采用正式操练(formalpractice)策略来练习生词,而另一些成人则会积极采用功能操练(functionalpractice)策略,主动找母语使用者练习口语,以提高自己的交际技能。而且成人还会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或者同时采取几种学习策略。这种有意识的利用认知以及课堂学习的能力是儿童不具备的,儿童学习语言是很被动的,因此成人具有主动性、目的性这方面的优势。

成人的优势还表现为逻辑思维能力成熟。成年人大脑神经联系已完全建立起来,思维方式已经完善,语言意识强。心理和认知能力的成熟使得成人具有较强的分析、归纳的能力,因而能非常容易地处理复杂的、深层的语言形式和内容,所以成人外语学习者的集中点和强项多是语法规则、句子结构等表达形式。而且成人学生大多有生活经验,阅历较为丰富,对社会的认识、对问题的看法较为深刻全面,日常生活知识也较为丰富,有的还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因此在掌握外语阅读、写作等知识方面占有绝对优势。1928年,美国心理学家Thorndike做了一个试验,他将8岁到35岁的人分组进行世界语的教学实验,用同样的方法,同一本教材来进行教学,结果年龄最小的一组比成年人多用了一倍的时间,却少学了一半的内容。1932年,Cheudleur曾经使用同一法语教材和教法,对一组12岁至18岁的中学生和一组20岁以上的成年人(最大的60岁)进行教学实验,结果前一组只有25%的人达到了后一组64%的人所达到的水平。以上实例表明,成人正是利用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充分调动了自己的判断力、理解力,从而取得了比儿童更好的学习效果。

成人学习外语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自我监控能力强,他们能对自己的语言错误进行分析并尝试解决外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于自己欠缺的方面会有意识地加大投入。另外一方面,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和主动性有利于外语习得。由于成人学习者普遍已经建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对于外语习得的学习目的有着明确的认识和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自制力一般比较强,因此态度往往端正认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成人学习者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比如告诫自己不断坚持等。成人学生还会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主动总结学习经验和检验知识结构。这些心理特点是儿童学习者所不具备的。

五、结语

上文分析了成人在外语学习中较为共性的优势和劣势,通过分析成人在外语学习中的优势和劣势我们看到,外语学习实际上并不存在着所谓“最佳开始年龄”的说法。清楚地认识自身外语学习的优势和劣势,有利于成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增强信心,扬长避短,有的放矢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况且与儿童相比,成人在外语学习方面的优势是主要的。只要在心理层面上解决过度焦虑以及怕出丑等问题,充分利用自己的认知知识、成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我监控能力,有意识地使用积极的学习策略,成人的外语学习,无论从何时开始,都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Ellis,R.TheStud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UniversityPress,1994.

[2]何安坤.TheAdvantageofAdultLearnersinaSecondLanguageLearning[J].黔西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1).

[3]刘乃美.成人外语学习的特点及教学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3,(9):81-82.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自主学习的优势篇6

改变孩子的这种“被自主”的状态,就要让他们通过体验、实践等方式,真正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自主学习应该是基于学生实际情况的自主学习。我们要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适合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生活实际情况。其次,需要老师的指导。“施教之法,贵在启导。”很多学生不知该从哪些方面又是如何去自主学习。

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指导他们,比如学习新课前,老师可以用预习卡或者是导学案来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或者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学习目标,这样可以找到每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事可做。虽然方式不同,选择不同,但都学有所获。最后,我们必须认识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漫长的阶段。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正如我们在教学道路上一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学生而言,也是如此。

感受二:小组合作如何合理分组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虽然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实际的语言交流能力、及与他人的合作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1)学生的合作不主动。在开展小组活动时,有时会出现“冷清”的场面,许多学生只顾自己,没有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使合作流于形式。(2)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 但很明显的, 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参与的机会相对要多, 而另有一些学生却习惯于当听众,被动地接受别人的观点。很少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也就是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自主学习的优势篇7

重视理论思维、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是我们党的独特优势之一。2012年在全国创先争优表彰大会上从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等五方面全方面阐述了党具有的独特而全面的优势。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要求,特别提出提“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指明一个马克思想主义政党只有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凝聚全党全国人民为崇高理想和目标而奋斗。

高校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策源地和不断发展的重要基地,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基地与思想舆论阵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重任,肩负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伟大历史使命。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在高校坚持和发挥党的理论优势,是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是抵御西方势力“西化”、“分化”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坚定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必然要求。

一、在高校坚持与发挥党的理论优势,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教育内容

(一)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思想。从我们党建立以来,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和伟大旗帜,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引领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作为高校师生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坚持运用马列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指导个人成长。

(二)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应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引导广大师生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而提高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

(三)深入学习“中国梦”的重要论述。中国梦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导明了方向。共同的梦想,极大凝聚了十三亿中国人心。当前深入学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深入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实现路径等,是各所高校的首要任务。

(四)深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凝聚全社会力量的有力思想武器。要引导学校师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别是十新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内涵外延和实践要求,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带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五)进一步加强党史学习教育。高校师生一定要把深入学习中国近现代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党史、社会主义建设史、改革开放史作为重点内容,深刻理解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进一步坚定高校师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和信心。

二、在高校坚持和发挥党的理论优势,要不断创新载体提升理论学习的针对性的实效性

(一)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要突出示范性。高校要严格坚持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要把理论学习与解决矛盾和问题相结合、与提高科学发展能力相结合,做到真学、真信、真用。要把学习效果体现在开拓工作思路,出台工作举措,促进各项工作与学校事业的发展上。

(二)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要突出针对性。要本着干啥学啥,缺啥补啥的原则,采取集中培训和自主选学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培训活动。要有计划地安排党员干部分批到省委党校参加学习培训,及时补足理论学习方面的短板,不断提升素质和能力。

(三)教职工的理论学习要突出多样性和常态化。学校要及时制定全校教职工理论学习计划,理论学习要采取专题培训与专家辅导,个人自学与集中研讨、走出去与请进来、观看影片等多种方式进行。要在学校范围内形成“处处讲学习,时刻抓学习”的良好氛围。

(四)大学生的理论学习要重点抓好阵地建设,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要把党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大学生自学马克思理论组织、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三、在高校坚持和发挥党的理论优势,要建立和完善理论武装的长效机制

(一)建立健全常态长效的学习制度。从学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二级理论中心组学习,基层党支部理论学习和党员个人自学四个方面入手,建立理论学习制度,有步骤、分层次地组织全校党员进行理论学习。

(二)探索建立常态长效的学习教育考核制度。把党员学习教育纳入党建工作责任范围,建立和落实学习考核和激励机制。把师生党员理论学习情况记入个人学习档案,作为评价党员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促使师生真正做到经常学、自觉学、深入学。

(三)建立常态长效的理论研究激励制度。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高校师生,需要建立一支包括学校领导、思想课教师、党务部门负责人、学生辅导员在内的理论研究骨干队伍,把党建工作作为课题进行专门研究。同时出台激励措施,激发理论研究人员开展党建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的积极性,产出一批较高水平的理论成果,以党建理论研究成果促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自主学习的优势篇8

引言

英语作为国际交流重要的语言媒介,落实英语教学实效性向来是我国教育十分重视的问题。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改变,莘莘学子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较之以往有所削弱。这就致使我国部分高中生英语基础较差,难以跟进教学进度,最终造成严重的偏科现象。面对这样的教学窘境,为了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教师不能纵容英语基础较差学生一味妄自菲薄,同时也不能对其极尽责难之能事,而是应该立足尊重和鼓励的教育基本要求,并摆正学生主体性积极实施优势扩大化教学。

一、刍议优势扩大化教育

从本质上讲,优势扩大化教育是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教育,并实现积极共同、互相激励的教育方式。在优势扩大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保持欣赏的态度。积极肯定教学实质,并积极鼓励学生、赏识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教师与学生处于高度契合的状态,如此就能够实现沟通与互励并驾齐驱的教学最佳状态。总而言之优势扩大化教育能够有效建立起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与此同时也能够使教育工作者一直保持对工作的热忱,使学生建立信心。因此在高中教学中实施优势扩大化教育是契合学生心理需求,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下文将重点阐释在高中英语中实施优势扩大化教育的策略。

二、以优势扩大化教育,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阐释了,优势扩大教育具有赏识教育的共性,即通过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以及对学生的赏识从而契合其学习心理需求的教育手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不仅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懂得如何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情感变化,从而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由此可见适当的实施优势扩大化教学对于高中英语教学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我们还知道在日常教学中,教学氛围是教学活动的催化剂,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活性,从而促使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到教学中去。那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优势扩大化教学,教师通过一定的赞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增强师生间的沟通,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以此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认识到一点就是,在日常教学中学生虽然是教学的主体,为了提高其学习兴趣赏识教育具有必要性,但是教师也应该注意的是赏识学生必须拿捏分寸,不能过度夸奖学生。如果学生受到超出事实的赞赏往往就会变得骄傲自矜这样就与优势扩大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了。

三、以优势扩大化教育提升学生自信心

许多学生在高中阶段都会遇到英语学习吃力,学习成绩忽上忽下抑或一直下滑的学习瓶颈,究其根本主要就是学生普遍缺乏对英语知识学习的自信心。因为英语毕竟是一门外语,在我国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加之许多学生对其缺乏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在情理之中,但又是可以及时矫治的。而树立自信心便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所在,只有学生拥有了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起码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会因为挫折而自暴自弃,也不会因为取得一定成绩时而变得骄傲,因为自信心能够让学生清楚的认识自己并不断超越自己。由此可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就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让学生充分相信自己具备良好的英语学习能力。而有时扩大化教育本身就是以学生特性为基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赏识教育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励机制,即教师帮助学生培养起自信心,学生让教师更加喜爱教学工作。总而言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积极实施,优势扩大化教育能够利用正面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起积极的学习心态,从而重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渐入佳境。

四、以优势扩大化教育,增强互动的效果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多数普通高中生都表示英语学习过程是十分枯燥乏味的,所学知识除了书面上练习外,在课内外几乎没有机会进行英语实践。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没有很好的机会进行英语口语交际练习,这样首先就降低了英语的实效性,加之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英语知识的趣味性,综合学生学习英语知识乏力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缺乏一定的实践活动。因此为了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从而重拾学习信心,就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而优势扩大化教学能够有效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从而提升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实践几率这样就能够极大的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优势扩大化教学能够有效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较为深入的交流增强课堂互动效果,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以此树立起良好的学习自信心。这样就能够尽可能的开发出学生的学习潜能,并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总而言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优势扩大化教育对教学活动大有助益。

自主学习的优势篇9

关键词 :高职;项目教学;智能小组;学习中心;多元智能

基金项目: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14年度立项课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隐性知识有效习得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4-R-30744)

作者简介:朱焰,男,扬州职业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7-0063-04

教育既要促进学生实现充分的自我发展,又要促使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即教育要实现学生“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协调、统一发展。[1]传统的标准化智力测试并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个性特征与智力特长,多元智能理论揭开了智力研究的新纪元——关注个体优势智能和多元智能的协同发展。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输送高级劳动者,学生接受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适应社会生存的专业职业技能。依据多元智能理论,高职教育管理实践就要根据学生智力发展的多元特征,帮助他们确立专业发展方向,促使学生多元智能和优势智能协同发展成为社会优秀的劳动者。

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摆脱传统一元智力理论的束缚,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个体至少存在八种智能,它们共同组成个体的“智力光谱”,这八种智能包括: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2]八种智能分别对应着八种不同的行为,加德纳认为“智力是个体毕生用以学习、解决问题和进行创造的工具”[3],每一种智能实质就是认识世界的一种途径、理解世界的一方视角、改造世界的一种工具、建构世界的一类编码。八种智能的发展与表现并不均衡,有强有弱、有先有后。智力通常是多种类型智能有机组合后形成的综合体,个体通常会下意识地选用自己的优势智能与世界展开交互,并最终形成他们独特的认知方式与创造产品的能力。

“人的智力是由多种相互独立的多种智能共同组合、相互补充而形成的一个综合体”[4],学生的智力是各种类型智能的有机组合体,占据较大比例的智能成为了学生的优势智能,智能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学生在不同时间段表现出不同的智能优势。可见,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每个学生都是“聪明的”、“优秀的”,只是“聪明的时机”和“聪明的地方”不同。那么,教育就要根据每位学生智力发展的特征,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智力的多元发展,同时,要及时发现并重点培养学生的优势智能,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

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内涵

高职教育以为社会输送专业劳动者为己任,通常需要培养学生的多项技能来胜任工作岗位要求。以培养高职教育层次软件开发的程序员为例,需具备的技能包括:软件开发技能以实现程序的编写、语言表达技能用于表述自己的编程思想、沟通技能用于与软件开发团队成员开展交流、自我反省技能用于反思编程过程等,依据多元智能理论,这些技能分别对应着数理逻辑智力、语言言语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知自省智力等。

高职教育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以应对知识社会的激烈竞争。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学生具备的核心竞争力指依据学生的优势智能培养出的专业技能特长,使其具有绝对的优势来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可见优势智能将直接决定员工的工作绩效,并最终影响员工的工作成就。以软件开发岗位为例,软件开发技能是该工作岗位的核心技能,所以要着重培养软件专业学生运用数理逻辑智力编写程序代码的能力。

不同专业的高职学生以各自的多元智能为基础,发展着不同的专业技能,表现出不同的职业行为,多元智能是能保证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的基本智能,优势智能是决定个体取得卓越工作成就的核心智能,关注高职学生多元智能和优势智能的协同发展实质上就是关注一般工作技能和专业核心技能的共同培养问题。所谓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即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开展高职项目教学来促进高职学生多元智能和优势智能的协同发展,帮助他们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三、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具体措施

传统的高职教学仍以培养学生的可以测量的传统智力为主,加德纳认为,项目学习可以摆脱过去语言言语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所强调的以测验为本的学习倾向,去发现和开发每个学生的智力强项。所以可通过开展符合高职教育特征的项目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同时达到培养学生多元专业技能的目的。

“项目学习既是一种课程理念,又是一种多用途的教学方法,它可以融合许多教育理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基于社会协商的个人知识建构[6],强调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环境间、学生与社会文化间的交流互动对个体知识建构的重大影响。多元智能理论关注学生多元智能和优势智能的协同发展。开展高职项目教学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项目,在高职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多元建构、智力的多元培养。“多元智力理论视野下的项目学习一般包括学习中心、活动中心等”。[5]学习中心也就是依据学生智能特征组建的学习小组,活动中心也就是保证项目学习正常开展的包含了多元化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的教学场所。可见,开展高职项目教学关键做好四方面的工作:组建高职智能学习小组、创造高职多元化学习活动中心、选定高职教学项目、实施多元化的高职教学评价。

(一)依据学生的智能特征组建高职智能学习小组

根据不同的智能培养目标可组建两类智能学习小组:以培养多元智能为目的的多元智能学习小组和以促进优势智能进一步发展的优势智能学习小组。

将不同优势智能的学生组合在一起组建多元智能学习小组,这类学习团队的显著特点就是成员间优势智能的互补,团队的多元优势智能可促进成员多元智能的发展。团队智能的互补能够产生多元化的学习内容:成员用各自的优势智能创造了学习成果,一方面,能促进自己优势智能的发展;另一方面,创造的学习成果可成为队友的多元化学习内容,团队成员分享多元化学习成果的过程就是帮助成员发展多元智能的过程,有助于团队成员多角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全方位地建构知识、多元化地发展智能。以完成动态网站开发的任务为例,组建的学习团队成员智能特征如下:完成网站程序开发的学生要拥有较强的数理逻辑智能优势、完成网页页面色彩图案设计的学生要拥有较强的视觉空间智能优势,完成网站文字内容整合的学生要拥有较强的语言文字智能优势等,在网站的开发过程中,团队成员贡献自己学习成果的同时,也分享着其他成员的学习成果,实质是团队成员间优势智能的相互影响与促进,并最终实现团队成员智能的多元发展。

将相同优势智能的学生组合在一起组建优势智能学习小组,这类团队的成员有相同的优势智能,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世界、探求问题解决的最佳策略,可促进成员优势智能的进一步发展。在学习中,因团员间有相同的优势智能,故而可以借鉴他人优秀的思维过程来促进自己相应智能的发展,同时参考他人的优势智能学习成果可以促进自己对同样学习问题的深入理解。总之,组建优势智能学习小组追求的是最优化的问题解决策略、最佳化的学习成果展示、最大化的优势智能发展。以完成动态网站开发任务为例,完成动态网站程序编写任务需要选取多名具有较强编程技能的学生组建数理逻辑优势智能学习小组,以完成网站不同模块的开发,在编程过程中,成员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借鉴队友们的编程心得和技巧,可以实现编程类隐性知识的分享,同时,可以在团队内推广一套最优化的网站开发策略,成员在实践编程策略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编程技能的进一步提高,促进自己数理逻辑智能的进一步发展。

(二)创建高职多元化学习活动中心

“对教师而言,不仅辨认心理/身体系统的智力很重要,而且认识到创设积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很重要”[3],可见教学环境对多元智能发展的重要性。创建多元化活动中心的关键是为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材料和创建多元化的教学场所。

所谓多元化的学习材料即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料,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智能特征选择喜欢的学习材料:有同学喜欢文字资料、有同学喜欢动画视频资料等,为满足学生不同的认知需求,就要尽可能准备多元化的学习材料,让每个学生都有所选择。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料在知识呈现与表述方面相互补充、相互支持,是对同一知识内容、不同角度的阐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资料切入新知识的学习,在积累一定的知识经验后选择其他形式的学习资料作为知识再学习的补充,从而使自己的知识面更加宽泛,促进自己多元智能的发展。在高职教学实践中,可充分利用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元化的数字学习材料来满足高职学生多元化学习需要。以编程知识学习为例,可以向学生提供编程知识讲解的文字资料、提供项目程序源代码分析的文字材料、提供编程知识讲解的视频材料、提供实际编程工作岗位的情景视频资料等,这些学习资料分别对应着学生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的培养需求,合理运用多元化的学习资料就能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协同发展。

所谓多元化的教学场所即包含多元认知工具的教学场地。智能的发展依赖特定的教学场所,需创设多元化的教学场所来满足多元智能发展的需要,在高职教育中就是要组建多元化的专业实训室。以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为例需要创设的教学场所包括:为发展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创设软件编程实训室来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技能;为发展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需创设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来培养学生的网络组建技能;为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需创设计算机销售模拟公司实训室来培养学生计算机销售技能;为发展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和自知自省智能需创设计算机维护维修实训室来培养学生排除维修维修计算机障碍的技能;为发展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需创设多媒体实训室来培养学生绘图、数字音乐处理、动画制作等多媒体开发技能……在多元化的教学场所中,还需要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工具以辅助多元化的学习,基于现代计算机系统开发的各类虚拟实训软件、教学测试软件和各类通用办公软件都是信息时代最常用的多元化学习工具。在高职教学实践中,要根据高职专业的特点创建不同类型的教学场所、提供相应的认知工具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需要。

(三)选定高职教学项目

“项目学习指的是一套能使教师指导学生对真实世界主题进行深入研究的课程活动,具体表现为构想验证、完善、制造出某种东西”。[5]项目教学围绕项目的实施开展教学活动,在项目产品的制作过程中,促使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培养。项目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可以运用于不同层次的教学,其成功运用的关键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项目主题,运用于高职教学中的项目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综合性:(1)需要综合运用多元智能来制造项目成果;(2)根据项目完成的需要组建智能小组;(3)要求教师为项目学习的开展准备多元化的学习资料,指导学生从不同智能角度创造相应的智能产品。依据不同的项目主题可以开展三类高职项目教学:(1)项目即大学课外活动。举办一些具有创造性的大学课外活动,组建多元智能小组并指导成员利用不同的优势智能参与大学创造性活动,实现多元智能的发展。比如:举办“介绍我的宿舍”活动,可以组建智能小组分别从语言文字、音乐舞蹈、空间图像、图形图标等多个方面去创造介绍宿舍的智能产品,参与活动。(2)项目即社会热点话题。围绕某社会热点话题召开主题班会,指导多元智能小组的成员分别从不同的智能视角准备主题班会的内容,实现多元智能的发展,提高学生分析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比如,举办“环境污染与绿色环保”的主题班会,就可以指导多元智能小组的同学分别准备语言文字、数字图表、图形图像等智能形式的材料来反映“污染与环保”的主题。(3)项目即专业开发任务。以大学生创新实训项目为抓手,指导多元智能小组成员利用各自的智能优势来完成实训创新项目的某一个部分,达到培养多元智能的目的。比如:以开发某动态网站的创新实训项目为例,最终的实训产品是一个网站,其中包括了多个子任务创造的子产品——以网页布局与美化为任务的静态网页开发、以程序开发为任务的网站代码模块开发等,此时,就可以分配不同优势智能的学生去完成相应的子任务,以实现多元智能培养的目的。

(四)实施多元化的高职教学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倡导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评价依据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等。

导向功能是教学评价的基本功能之一[7],在高职教学管理中,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开展多元化学习来发展多元智能。高职多元化教学评价表现在:(1)允许多元化的高职学习结果作为评价依据。加德纳认为,智能是创造产品的一种工具,那么可通过评价学生创造的多元智能产品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在高职项目教学中允许学生创造自己的优势智能产品并以此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比如:在“开发动态网站”项目学习中,可分别以网页的布局与设计成果、网站程序代码成果、网站文字内容成果等多种学习结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而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以一种形式的学习成果来评价学习效果。总之,允许学生将自己最佳的学习结果呈现出来作为自己学习效果的评价依据。(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变传统高职教学实践中将教师作为学习评价的唯一主体,将教师、学生以及其他的教学管理人员作为学习评价的主体,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作为学习的指导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评价,学生可以从自己优势智能角度可以对同学的弱势智能给予评价和指导,同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也可以从反思的角度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做出客观的评价。(3)采取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手段,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可以用标准化考试取得的多元化结果来评价学生的多元学习情况,但不能仅仅采取这种方式,还要通过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开展更加客观公正的评价,将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归类、汇总编制成学生的成长档案袋,依据档案袋中的阶段性学习成果,对学生智能的发展情况做出评价。所有这些多元化的评价措施,都是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全面、客观、多元的评价,以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理念是“为了多元智能而教与学”和“利用多元智能而教与学”[8],在高职教育管理实践中,要深刻领会其内涵并与高职教育管理实际结合,开展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教育管理改革,为促进高职学生多元智能的协调发展做好工作。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3.

[2][美]Linda Campbell,等.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发现每个孩子的天赋[M].王成全,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3.

[3][美]Linda Campbell,等.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第三版)[M].霍力岩,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2,7.

[4]朱焰,等.聋生课堂主题式教学探讨[J].中国特殊教育,2005:19.

[5]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项目学习[J].全球教育展望,2002(9):23,24,21.

[6]钟志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6(5):13.

自主学习的优势篇10

根据相关统计,我国的就业问题总量之大、矛盾之复杂是任何国家都未曾遇到过的。就业形势如此严峻,是每一位中职生就业时必须面对的现实。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中职学生靠什么去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呢?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扎实的理论知识,这些都是中职学生不可或缺的就业优势。但仅凭这些优势还远远不够,因为这些优势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同样拥有。笔者认为,优良品质是中职生顺利就业的保障,因为用人单位不仅需要技术、知识过硬的人才,更需要能吃苦耐劳、勤奋善良、懂文明讲礼貌、有责任心和好习惯的人才。而现在的学生大多娇生惯养,这些优良的习惯与品质正是他们缺乏的。那么,中职班主任在日常班级工作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这些优良的职业习惯呢?

一、旗帜鲜明亮观点

新生入班后,班主任要旗帜鲜明地向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只有培养自己具有优良的职业习惯,才能在将来的就业中保持优势。班主任在班会上阐述这一观点时,还应结合相应的时代背景和意义,并在班会上举出相应的实例以增强说服力,逐步地让学生接受这个观点。班主任还要将“诚实守信、吃苦耐劳、文明礼貌、有责任心”这些培养目标做成宣传语张贴在教室的显要位置,并在培养目标标语之下展示相应的历史故事,让学生每天在这种氛围中耳濡目染,形成学生优良职业习惯的培养氛围。

二、常照“习惯”这面镜

习惯是长时间养成的生活方式。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是相当重要的。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常的德育工作中,把诚实守礼、吃苦耐劳、文明礼貌、有责任心、勤奋善良这些品质,持续不断地传输给学生,并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照好“习惯”这面镜子。如笔者学校新生进校后,最突出的一个不良习惯就是早上贪睡误早操,尤其是到了隆冬时节,误操的现象更为严重。针对这一情况,在工作中笔者做到“心到、形到”,和学生一起出操,让学生以笔者为“镜”,培养自己晨练的好习惯。

三、持久培养好习惯

美国著名教育专家曼恩曾说:“习惯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习惯的突出特点就是经久养成、不易改变。故教师在学生优良习惯的培养上,必须要注意持久性。

笔者担任班主任时,和学生一起布置教室。在教室垃圾篓放置处张贴“垃圾的归宿”的提示,在放置劳动工具处张贴“勤动手,垃圾都带走”的提示,以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每天都有学生卫生监督员负责纠正师生影响卫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这样师生共同进步,一起养成爱卫生讲文明的好习惯。

四、身体力行带好头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班主任是班级最直接的组织者、领导者。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时,应避免用大道理来教育他们,而是要用自己的亲身事例去教育他们,给他们树立一个好榜样。比如,笔者在担任幼师班班主任时,常常和学生一起制定、执行班级规范,班级风气明显好转。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心别人、乐于助人、处处敢为人先,在这样的班主任的影响下,学生一般会更容易养成勤奋、善良、有责任心等好习惯。

五、典型事例引领好习惯

自主学习的优势篇11

关键词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优势视角

作者简介:刘海容,女,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理论及实务。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5-0062-03

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出发点,以培养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其目标是为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培养合格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基于此,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应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导向,融培养于管理中,以管理促进培养,从而帮助中职生顺利实现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为此,笔者提出了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向优势视角转型的构想。

一、优势视角的理论内涵

优势视角(Strength Perspective)是社会工作学领域的一个基本范畴、基本原理,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开发并利用人的潜能,协助案主从挫折和不幸的困扰中挣脱出来,最终实现其理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1]优势视角理论于1989年发源于美国堪萨斯大学社会福利学院,是社会工作实务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实践模式。优势视角是对传统社会工作实践的激烈转向,突破了“聚焦于问题”的实践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工作理论范式。

优势视角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潜能与优势资源的视角,其基本理论命题如下:(1)优势视角相信人可以改变,每个人都有尊严和价值,都应该得到尊重;(2)优势视角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力量与资源,并具有在困难环境中生存下来的抗逆力。即便是处在困境中倍受压迫和折磨的个体,也具有他们自己从来都不曾知道的、与生俱来的潜在优势;(3)优势视角认为,在社会工作助人实践过程中关注的焦点应该是案主个人及其所在的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而非问题和症状,改变的重要资源来自于案主自身的优势,个人的经验是一种优势资源。[2]

优势视角聚焦于个人的优势和潜能,强调要把注意力聚焦于个人如何生活、如何看待他们的世界以及从他们的经验里找出意义。[3]优势视角应用于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活动中,对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素养,使学生成为合格的职业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优势视角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可行性

(一)提升中职学生尊严感

中职学生往往被标签化为“问题学生”、“差生”,内心充满了自卑,自我效能感较低。优势视角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展示自身的优势,以自己的努力获得他人的认可,提升自身的尊严。例如,中职学生的文化学习底子较薄,学习文化知识较为困难,通过优势视角的引导,让其发现自身动手能力、活动能力、领导能力等方面的内在优势,以自身优势弥补自身不足,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二)彰显学生的差异性优势

尊重差异是优势视角特别强调的理念,中职学生年龄大都在14~18岁之间,个性彰显。优势视角不是关注学生个性的偏差,而是挖掘个性背后的优势,并通过适当的干预措施或提供合适的平台将优势展现出来,使学生重新审视自己所拥有的才能、优势和资源。

(三)培养学生的专业自信

中职学生自我认知不足,自我效能感较低,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学不好,因此,对学习不上心,对专业技能不感兴趣。优势视角的出发点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只是这些优势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个体之所以不自信,是因为没有正确地认知自己。在班级管理中通过优势视角的干预,可以促使学生重新认知自己,发掘自身的优势,以更具有持久意义的精神与信念面对专业学习,让自己尽快转化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

三、优势视角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优势视角是以优势为本的价值理念,相信每个人都有优势、财富、资源、智慧和知识,班级管理者就是要帮助学生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的潜能与优势,找到成就感,转移他们对问题的过度注意力。那么,该如何探索和发现学生的资源和优势呢?

(一)解构学生问题,重构问题意义

优势视角强调把注意力聚焦于案主如何生活以及从他们的经验里找寻意义。这一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视角强调的是社会世界的主观性,即该视角认为,社会是被人建构的,是按照人的主观意识的理解或解释而建构起来的一种“意义世界”,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意义世界”当中。由于每个人对这个“意义世界”的理解或解释是不同的,所以其所拥有的意义体系也不同。当个人现在的“理解”和“解释”与自己过去的理解不一致,或者是与他人的理解不一致时,则会造成意义体系的混乱,即所谓的“问题”就出现了。因此,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努力去理解案主的“意义世界”,帮助案主在原有的意义体系基础上重构新的意义体系。[4]

中职生身上往往存在不爱学习、上课喜欢说话、喜欢玩手机、不讲卫生等一系列问题,从优势视角出发,作为班级管理者,就是要解构这些问题,努力去理解这些问题背后的意义,帮助他们重新建构问题的意义。例如,学生上课喜欢说话,有可能是因为他们以前一直习惯了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想说话就说话,没有任何约束,所以到了课堂上,这种爱说话的原有“意义体系”便会显现出来。班级管理者理解了课堂爱说话的这种问题意义,就可以通过引导、对话等方式帮助学生将其课堂爱说话的意义体系重构为与“意义世界”一致的意义体系。

(二)聚焦学生优势,以正向经验引导学生

优势视角聚焦于案主的优势而非病理或问题。如果过分强调病理或问题,往往会使案主变得更加沮丧和无助。不少中职生往往存在不爱学习、喜欢撒谎、喜欢推卸责任等问题,班级管理者如果过分关注于问题本身,一味强调这些问题的负面影响,学生改变的效果并不大。采用优势视角,挖掘学生的优势,通过其优势引导其不断成长,往往能够将问题化于优势之中。[5]例如,针对中职生课堂喜欢睡觉的问题,班级管理者的关注点不应该是课堂喜欢睡觉这个问题本身,因为课堂喜欢睡觉只是一种外在行为表现,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没有发现自己的目标以及自身的优势所在,自己不知道该学些什么。班级管理者可以通过个案辅导的方式,用心去挖掘学生的优势,通过优势使学生体会到愉悦感,让学生愿意自我改变,从而为学生有效建构新的学习生活状态。

(三)以“人在情境中”理解学生,接纳学生

优势视角认为,认识人既要认识他的内在世界,又要认识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完成的,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以及他人的自我定义都会影响着自我认知。因此,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将案主呈现出来的“问题”放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重新定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由此可见,一个学生身上的“问题”并非源于个体本身,而是源于他周边的不良因素,是通过社会互动进行体验和内化的结果。不少中职生被认为是问题学生,不守纪律,难管,不爱学习等,这些之所以是问题,是因为父母、老师、周围的人都认为这是问题,他们的表现、行为不同于常人,所以被贴上了“坏”、“差”的标签。对中职生的这些问题,优势视角要做的就是将这些问题放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充分了解其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服务和心理辅导。

(四)善用“与案主合作”原则,以关爱促学生成长

优势视角秉承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之间是合作伙伴关系,每个成员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受到尊重和信任。这种“互为主体性”的理念运用于中职班级管理中,要求班级管理者要摒弃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态度、家长式的态度去审视学生,以一种平等的、为学生服务的姿态与学生对话合作,认真倾听学生的诉说,与学生进行真情实感的交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尊重、信任、接纳每位学生,相信学生是可以改变的,让学生在被相信、尊重中实现自我参与和自我决定。

(五)正确运用“抗逆力”原则,凸显学生差异性优势

抗逆力是优势视角的理论内核,是发源于人们在抗争逆境之中而获得的特征和能力,包括幽默感、洞察力、独立性、创造性、道德和首创精神等,在人们遇到困难并努力战胜困难时,这些能力或多或少都会得到发展,每一项能力都会随时间的推移逐步成熟和复杂化。[6-7]美国哈佛大学瓦伦特(George Vaillant,1993)教授认为,抗逆力是个人的自我纠正取向,是弯曲而不折断或弯曲时可以反弹的能力。[8]班级管理者面对“问题”学生,所要做的就是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抗逆力。一方面,要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创造、提供良好的环境,帮助学生提高抗逆能力;另一方面,要使用表现抗逆力的语言,鼓励学生讲述生活中每天的抗争和成功的故事,引导学生看到自己潜藏的强大的抗逆力,并将其释放出来,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因此,面对学生的问题,不应该只纠缠于问题本身,而应该透过问题挖掘学生背后的抗逆力。中职生往往会通过夸张、张扬的个性表现,如染发、上课喜欢说话、不服从老师安排等“偏差行为”做出抵抗,坚持自己内心最真实的自我,捍卫自身的权力与地位。例如,有些学生上课总喜欢说话,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引起老师对其的注意。中职生的很多偏差行为是不合适的,但是具有功能,某种程度上使其自身在不利环境下减少刺激、避免痛苦、维护自尊、证明意义。

总之,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优势视角介入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通过聚焦中职生的优势,将学生问题放在具体社会情境中,重构问题意义,尽可能激活学生内在的抗逆力,挖掘其身上的闪光点,重建其自我认知,从而帮助他们摆脱“偏差行为”,让其以自信满满的精神面貌投入到专业技能的学生中,顺利完成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庞飞.社会工作两种视角的比较分析[J].社会工作理论探索,2009(9):15-17.

[2]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石峰枫.优势视角下大学新生学校适应问题的社工介入——基于对中国T大学的调查[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4][丹]扎哈维.胡塞尔现象学[M].李忠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5]沈之菲.优势视角——促进个体抗逆力的提升[J].思想理论教育,2010(24):55-59.

[6]魏晓波.优势视角:考量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新视角[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自主学习的优势篇12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7-0100-02

优势教育是一种强调先天优势,并以优势带动其它方面的发展,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优势教育是引导孩子学会自觉地挖掘潜能,发展强项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操作模式;是建立在受教育者先天优势的科学理解基础之上的人性化教育过程。然而,优势教育理论依据有多种说法,我认为以下几种比较容易理解,便于操作实践。

一、在脑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教育方式

美国著名脑科学家斯佩里的研究证明:人脑两半球存在功能上的高度分化,右脑比较沉默,长于辨认形体;左脑比较积极,长于言语功能。这一研究证明了右脑事实上在许多方面比左脑优越,如在具体思维上,对空间的认识能力以及对复杂文字的理解能力等方面都优于左脑,尤其是在音乐理解和情绪表达时更是如此。

斯佩里博士的研究表明左脑为数学型,担任着语言、计算、逻辑思维方面的任务;而右脑则是负责欣赏音乐、绘画,从整体上接受事实、承担真感、预测的责任,也就是掌管着人们感情方面的事情。

最近几年,随着脑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全脑革命”“全脑开发”“全脑教育”也随之兴起。有学者提出了“全面开发人脑”的三层含义:第一是指以人脑为核心的整个身心功能的全面发展,因为脑与整个身心密不可分;第二是指脑各个部分的全面开发;第三是指人脑三个层次水平的全面开发,三个层次是指:现有水平(显能)、潜能水平(潜能)和自我调控水平(“反思”功能)。

随着脑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对大脑的思维功能区已形成共识。大脑可分为知识智慧区(左前),经验智慧区(左后),创造智慧区(右前),感觉智慧区(右后)四个主脑区;机械记忆区(左颞)及情境记忆区(右颞)两个辅助区。四个主脑区都有优势,即全脑优势,但超常儿童是很少的,凤毛麟角,约大部分的人都具有1—3个主脑优势区。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世界上也不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大脑。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优势区,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定型,形成特有的优势通道。因此,教育不但要从幼儿抓起,更不应忽视孩子大脑各不相同的事实,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努力发展孩子的优势,加以引导和教育。

二、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观的宗旨,把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强调学生完整素质结构的形成,即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学校让学生从小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创造,把学生培养成为不仅能适应当今社会,而且能创造未来的人。现代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主体性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只有真正坚持了以人为本,才能体现现代教育的主体性。优势教育正是让人受到最好的教育,人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

三、多元智力理论——挖掘每个孩子的优势所在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教师了解学生及其才能,设计课程和评价的方法,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体验到获得技能的乐趣。优势教育正是利用多元智力理论从而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其创造性才能。

加德纳认为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力是多种多样的,这项智力被区分为:语言文字智力,数学逻辑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旋律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和自我认识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共八种。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一经提出,就对教育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传统智力理论强调数理——逻辑智力和语言能力,而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多元化的。每个人在不同领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同步的,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智力结构将各种智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事工作。学校教育的宗旨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这就给我们的优势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四、元认知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