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的途径合集12篇

时间:2024-02-24 08:14:22

传承文化的途径

传承文化的途径篇1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由历史沿袭来的思想道德、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法律制度、古迹文物、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复合体。它的主要价值,在于其保证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可选择性。每一代人都需要向传统文化搜求发展的蓝本与灵感,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创造和发展。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对于构建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对它的保护与传承事关民族的未来、国运的兴衰。

二、电视媒体保护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

电视媒体作为当今影响力最大的大众传媒之一,集声音、画面、文字于一体,对现实环境信息的纪录具有最大量和最逼真的效果。同时,形象直观的传播特点,使电视媒体受众较少受文化程度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其传播规模与效益也居当今媒体之首。如何利用电视传播的这些优势和特点,来完成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应该是电视人不断思考的重要课题。

1.丰富节目的类型和内容

观众对反映传统文化内涵的节目需求是呈现多样化的。以传统节日文化的电视传播为例,目前的文艺晚会或新闻资讯类节目已不能满足观众对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需求,应运而生的“清明诗会”、“清明祭祖大典”、“端午龙舟大赛”、“中秋诗会”等电视节目颇具中华文化内涵和艺术色彩,同时兼顾传统节日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在海内外都吸引了大批观众。而央视文艺频道在春节期间推出著名文化学者于丹的古典诗词系列讲座——《丹韵词音》,更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美、文学美与电视媒介的形象直观性巧妙地融合,对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做了创新性的改变和尝试。从传播效果来看,这些节目将尊重观众与完成媒体责任有机结合,将传统文化的深层意蕴与电视媒体的通俗表达完美融合,很好地完成了对中华传统节日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现代化解读。

2.转换表达方式,营造媒介景观

电视媒体在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应一味追求收视率,而是要准确理解自身价值,精心策划好各类节目。充盈着民族化的思想意识和情感诉求的表达方式,才是观众习惯和乐于接受的。近些年,中华经典诵读会的逐渐兴起,就是电视媒介转变表达方式、努力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一种有益尝试。而央视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评选活动是电视媒体通过营造媒介景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升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清明祭祖大典”、“端午龙舟大赛”、陕西“华山论剑”等等电视直播活动所营造出的媒介景观,将文化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视性融为一体,使观众在酣畅淋漓地品味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引起持续地注意和思考,在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无疑是积极的。

3.制定传播策略,提升传播效果

传承文化的途径篇2

G127

中华福寿文化的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民族教化方面具有潜移默化、民族规范和民族凝聚等作用,是我国文化宝库里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人民物质和精神日益丰富的今天,福寿文化成为社会普遍需要的文化之一。广西地理资源丰富,山川秀美,是多民族长期居住融合的地区之一,是国内分布最多的福寿资源区域。研究福寿文化的传承,探讨福寿文化的创新传播之路,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福寿文化的内涵

福寿,简言之即“幸福长寿”。福,指幸福、福气。凡富贵寿考、康健安宁、吉庆如意、全备圆满皆谓之福。①《尚书・洪范》载道:“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②孔颖达疏云:“‘一曰寿,’年得长也。”寿,指年寿、寿限,进而引申为指长寿,活得岁数大。福文化的思想内涵是“阴阳合一”,寿文化最基本的思想内涵是“天人合一”,福寿两全成为人们的理想,俗语里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春联里的“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都是这种理想的体现。

福寿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随社会历史变迁而丰富发展。总体来说,福寿文化就是以追求幸福安康长寿为目标、以传承和谐美满生活为主旋律的文化复合体。福寿文化的主体承载者是长久生活于某一福寿区域中的居民,他们自发地形成了以福寿为美的审美理念,养成了天人合一、福寿安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氛围。

福寿文化的内涵经过数千年发展而日益丰富,经过长久居民数代人不断积累而形成,具有地域性。上升到哲学高度,福寿文化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实践成果,是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是生命寄生于天地之间的良性状态。

二、广西的福寿文化

作为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省份之一,广西地处祖国西南部,南面临海,北面靠山,与内陆链接以桂柳走廊为主,地理位置特殊,形成了丰富的原生态福寿民族文化资源,是中国福寿文化的重镇。广西的福寿文化呈现出一系列特征。

(一)广西福寿文化源远流长。远自宋代,桂北永福县就出现了摩崖石刻“百寿图”,被视为稀世之宝,数百年来盛传不衰,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和审美价值。而镌于该县中心凤山顶上的石壁“福”字石刻,传说乃据宋代武状元李琪之掌书“福”字,由高僧雕刻而成,距今800多年。巴马在秦代就已归属中华版图,隶属桂林郡,因地处偏远,山水丰富,居民安乐,无为而治,长久以来以寿见长,是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中百岁老人分布率最高的地区。

(二)广西福寿文化资源分布较广。在中国老年学学会评选认定的41个“中国长寿之乡”中,广占10席,分别是巴马瑶族自治县、昭平县、岑溪市、东兴市、蒙山县、容县、永福县、扶绥县、上林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广西以占四分之一强的“长寿之乡”,居全国之首,广西也因此成为中国长寿之乡最多的省区。广西的福寿资源呈现片状分布的特点,不均匀地分布于桂南、桂北、桂西北、桂东南等区域。广西的福寿资源差异性突出,一地的福寿文化与另一地的福寿文化具有很大的不同,各具特色。例如,永福位于桂柳地区文化核心区域,形成了以福寿文化见长、以福寿安康长乐为主题的福寿资源;容县是侨民之乡,形成了以侨民侨居为主题的福寿资源;巴马是瑶族长期居住的地区,形成了自然山水养生长寿的福寿资源。

(三)广西福寿文化与独特的山水、地理、人文紧密相连。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受海洋季风影响,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广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海拔落差较大,地理自然资源丰富。广西常年雨量丰富,汛期时间长达9个月,形成了丰富的水资源,是下游西江、珠江的主要给水地区。充沛的水资源长年累月不断冲刷于山川间,形成了丰富奇特的喀斯特地貌。这些福寿文化的片区就处于这些喀斯特地貌中。长期以来,因交通不便,广西区域内的片状福寿群体独立自由自主发展,不受外界干扰,不受其他临近福寿群体影响,形成了各自的语言系统和日常生活体系,是一个个独立的“桃花源”。例如,永福以福寿文化的阐述见长,巴马以自然山水养生见长等等。

三、引导传播广西福寿文化的意义

在现阶段,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广西福寿文化,去旧变新,赋予其科学内涵,成为摆在民族文化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引导传播广西福寿文化,有利于推动边疆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根据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观点,事物发展总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总是曲折向前发展的过程。广西福寿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悠久性等属性,是凝结各民族团结统一的重要精神纽带。发掘、弘扬广西优秀的福寿文化遗产,有利于繁荣当今文化事业,建设西部和谐民族文化,为民族地区提高文化发展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提供借鉴。根据新时代新要求,按照中央提出的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部署,引导传播福寿文化应该被地方列为当务之急。只有一个个民族地区、民族区域的文化发展起来,才能为区域整体的文化增添动力,才能丰富一个国家的综合文化实力,为国家的整体文化软实力增添活力。

(二)引导传播广西福寿文化,有利于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同世界的融合进一步加强,一些洋节日如情人节、圣诞节等,以其仪式简单、过程浪漫等优点,正越来越向传统的民族文化提出挑战,以致于当下的年轻人对于西洋节如数家珍,对于自身的文化传统无知淡漠。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激荡下,有越来越多的传统福寿文化不能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若不积极去旧变新,许多优秀的福寿文化将面临被历史湮没的危险。这其中的原因复杂,既有文化主体自身发展的原因,也与主管部门缺乏引导和先进管理相关。广西福寿文化是广西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积极动员,发掘整理,去粗取精,去旧变新,发展、弘扬传统的福寿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激发正能量,推动社会健康发展。

四、广西福寿文化的传播和创新途径

笔者以为,广西福寿文化要去旧变新,宏观上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即福寿文化本身、福寿文化的宣传者、福寿文化的经营者,通过不同途径采取多种方法实现变新,具体表现如下。

(一)广西福寿文化本身:扬弃与传承

福寿文化本身是一个变动的虚拟体。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福寿文化呈现不同的特征和不同的历史内涵。福寿文化的内容不断丰富、不断发展。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福寿文化都与当时的社会物质条件、精神条件和价值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当代的福寿文化本身正呈现出新的活力和生机。作为主体,福寿文化承载了丰富的福寿历史文化,深刻影响着福寿群体和福寿群体的周边人群,形成一种无形的强有力的软实力。

由于中华民族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制度的钳制之下,视野狭窄,活动范围小,从而形成了许多诸如五四时期批判的旧道德、旧伦理、旧观念等“文化包袱”,具有愚昧性和保守性,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绊脚石。一些地区的祝寿礼仪文化,不仅花样繁多,而且巧立名目,铺张奢靡,造成财力、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不适合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而“多子多福”、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世俗旧观念,致使超生频现,导致男女比例失调,不利于社会发展。

广西福寿文化本身,要从内容上剔除那些烦琐的、有危害的、具有迷信色彩的部分,保证广西福寿文化的纯洁性、丰富性和健康性。我们要挖掘丰富的广西福寿文化资源,让福寿文化在一种和谐氛围中实现健康发展,使人人都能享受到福寿文化带给大家的滋润和哺育,让广西福寿文化更富有积极意义。

(二)广西福寿文化的宣传:倡导新形式、新内容

熟悉电视节目的观众一定不会不知道,历史巨制《大长今》、《甄传》几乎征服了所有的电视观众。二者为何如此成功?观赏过的人们都知道,它们的一个重要成功因素,在于表现了许多优秀的中韩民俗文化,例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等,犹如摆在观众眼前的一道丰富大餐,色、香、味、形俱佳,把历史真实地再现在观众眼前,赢得高收视率确是合乎情理。

《大长今》、《甄传》的事例启示我们,作为广西福寿文化的宣传者,要力求用新形式、新面孔来宣传和弘扬本地域的优秀民族文化,而不是止步不前,墨守陈规,应该吸取精华。把优秀的广西福寿文化通过有意义的手段或方式以现代的形式表现出来,剔除消极的、迷信的、落后的部分,通过补充新内容加以合理改造而以新面孔出现,不断地把广西福寿文化推向前进。

要用新的方式来发扬广西福寿文化,离不开现代媒体的传播,特别是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工具。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通过其自身特有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引导广西福寿文化的前进,不仅能满足受众精神需求,满足他们的娱乐需要,而且能够拉近受众和媒体的距离,提高节目的观赏性和收听收视点击率,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可喜的是,一些电视节目、网络媒体已经认识到了广西福寿文化的重要性。如广西电视台2012年以来制作、播放的《广西历史文化大讲堂》,是一档大型的有关本土历史文化的系列电视节目。该节目揉入丰富的电视元素,讲述故事化、呈现影像化、嘉宾学者化,富于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得到社会各界的称赞,先后获得多项国家奖项。其次,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用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加强广西福寿文化的宣传推介。在网络媒体方面,最知名的是广西永福县打造的“中华福寿网”,通过“福寿文化、福寿节、福寿物产、福寿丛书”等栏目传播福寿文化,深受大众欢迎。

福寿文化是民众最容易接受并广受关注的文化形态,电视传播既能传承传统文明,又能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既能取悦民众,又能引导民众,有着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现代媒体再现福寿文化,在题材上有着取之不尽的资源。福寿文化能与现代媒体联姻,使民俗的传承摆脱了地域时空的限制。福寿文化的宣传者要着力打造福寿文化品牌,发扬优秀丰富的广西福寿文化,就要充分利用当前的各种媒体。以鲜活的艺术形式、饱满的艺术内涵征服受众,既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又传播了福寿文化,更重要的是保证了广西福寿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可见,福寿文化工作者只有不断地创新、发掘新的内容,才能持续地推动广西福寿文化的发展,保证广西福寿文化的活力。

(三)广西福寿文化的经营:创办福寿文化产业

中华福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累,文化含量和精神含量异常丰富。怎么开发好这个资源是眼下的重要课题,而福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则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模式。

福寿文化旅游开发就是以一个地区的福寿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开发。广西福寿文化具有西部地域性、多样性、多层次性的特点,涵盖非常广泛,以民间文化和风俗为主体,包括了生活习俗、娱乐竞技习俗、岁时节令习俗、礼仪制度习俗、民间艺术等,其内容极其庞杂丰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无形的甚至在心理上感觉不值一提的现成资源,非常具有市场潜力,只要开发得当,就能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西北师范大学民俗学教师王贵生认为:“民俗文化走向市场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创办福寿文化产业,同旅游业紧密结合,实现协调发展,已经是中华福寿文化敞开胸怀拥抱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广西,2006年至今连办7届的桂林永福养生旅游福寿节,2008年至今举办4届的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文化旅游节,以节庆方式诠释福寿文化的精髓,都是很好的实践典范。这些以传统福寿文化为基础的节庆活动,承担了保护当地特色文化和发展经济的双重功能,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作用非常明显,实现文化与地方经济良性循环。如永福县通过举办养生福寿节,既弘扬了福寿文化,又提高了永福的知名度,永福走出国门,世界了解永福,养生福寿节成为促进永福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盛会,提升了县域经济竞争力。而巴马作为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通过文化品牌“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文化旅游节”,向世界推出了巴马国际长寿养生之都的美好形象,其中的长寿研究成为巴马长寿养生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和催化剂,展现了软实力、硬支撑的作用。

实践证明,通过主动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福寿文化旅游业是一项具有可行性的成功举措。据《河池日报》2012年11月15日报道,巴马通过节庆活动的宣传、推介、洽谈,实现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带动作用。2012年1至10月,巴马接待国内外游客191万人次,比2011年同期增长25%;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50%。福寿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举措既保护和发展了广西民族福寿文化,又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开放发展。

在开发广西福寿文化旅游资源时,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遵循规律办事。作为福寿文化旅游开发者,切忌盲目上马,乱摊项目,过度开发。首先要建立有效的福寿文化旅游开发机制,按照市场化开发的思路,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完善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保证硬件条件。其次要整合资源,推出品牌,形成优势。此外还要注重福寿文化的保护,不能因为游客的到来而发生变质,造成当地福寿文化的贬值。

注释:

①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②李民,王健.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马庚存.民俗文化传承与城市精神培育[J].南京社会科学,2004,(7).

[2]钟声宏.广西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

[3]姜继为,吕桂兰.试论民俗文化与市场经济的相互融合[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4]萧放.中国民俗文化特征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传承文化的途径篇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三五”科学规划家庭教育专项课题《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农村中学生家庭教育的个案研究》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BY[2019]G283号。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3-0005-02

当今时代是一个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关注也不能缺位。时代的发展使得人们的行为方式与思想认识都发生了一定变化,为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伦理道德的传承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面对这种情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对伦理道德的推陈出新、批判继承应该采取符合时展实际的办法,以便于能够达到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实践中求传承效果。

一、时展产生的新元素以及引起的新变化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今时展最为显著的特征是网络技术的出现及其发展,而网络技术与现实生活中的其他技术不同,更新速度非常快,自身面貌变化速度较快,对社会发展产生诸多影响。人们的社交方式在迅速发展的网络技术的刺激下变得多样而快捷,网络社交新元素的增加对人们的社交生活产生了不同影响。一方面,外向开朗的人在这种环境中更加“如鱼得水”,不仅与熟人之间的交往变多,与陌生人的交往也随之变多,社交网络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内向的人也借助网络社交这一“面纱”开展数量更多的虚拟社交活动,毫无疑问,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社交范围以及社交行为数量不断增加。

网络的迅速发展促使各种新产业随之出现,移动支付、网络购物以及与之相伴的快递行业、外卖产业、共享经济以及虚拟货币等等都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再是以前触不可及的“天方夜谭”,新兴产业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减少了生活中的不少麻烦。同时,这些行业的收入与平均收入相比都较高,但行业准入门槛并不高,导致高收入与低知识水平共同存在的现象,而这些行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生活隐私得到了更多的暴露,消费者与从业者之间产生矛盾时如何保证道德底线成为了重要问题。

网络技术与人们生活的捆绑程度逐渐上升。现在生活的人们,任何事情都离不开智能手机,离开了智能手机就寸步难行,可以说,智能手机的功能与使用场景就是当今社会的缩影。人们的社交生活、日常购物、娱乐活动等都与智能手机紧密相连,各种数据成为了不同行业分析客户面貌的重要基础,通过手机并分析用户数据能够得到不同个体对某一产品的具体偏好程度,投放的广告更加具有针对性,吸引个体产生消费行为的几率大大增加,这无疑是各个行业增加经济收益的良好机会。然而在未经个体用户同意前提下,利用广告等形式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分析,得到用户的喜好隐私数据的“擦边球”行为,不仅有触犯法律的可能性,更多的是道德约束感不强的表现。

二、时展新变化引起的人们思想认识的变化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当今社会产生了各种不同变化,不论是社交方式的拓展与延伸,还是新兴产业的出现,亦或是智能手机与人们生活捆绑程度上升,这些变化改变的不仅是人们的行为,也促使人们的思想认识在上述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人们的社交范围与社交行为数量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不断拓展,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逐渐产生了对“交往”这一社会行为的不正确认知。由于熟人与熟人之间、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的关系都能够很迅速展开,并且处于网络技术自带的相对隔绝状态,很多人出现了社交关系随意化的思想认识,不认真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维护,当出现社交矛盾时,非常容易走向迅速激化状态,产生社交关系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现象。同时,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使得人们发表意见的限制大大减少,部分人依仗网络评论的这一特点,随意组织语言,对他人进行攻击,甚至发展为网络暴力。上述现象都体现出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特点而逐渐延伸出来的人们的思想认识的变化,可以说具有上述行为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也会表现出相同特点,只是在真实环境中会比网络上有所收敛,真实状况也并无实质性差别,但不能否认的是网络这一技术起到了助推作用。

新型产业的发展使得经济产业风口的变化频率变快,产生了诸多经济向好产业,在经济利益的引诱下,大批大批的人开始追逐经济利益,跟随网络技术与其他行业结合的脚步而发展,期待自己能够成为引导下一个经济潮流的人,“金钱至上”思想逐渐改变着人们对待正常工作与经济投机的态度。而其中突出的为共享经济和直播经济两种经济产业,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入共享经济中,从共享单车走向共享汽车的发展,但成功者数量仍旧不多,与之相比,直播经济更加残酷,许多青少年受到直播经济光鲜亮丽表象的吸引,放弃学业投入直播行业,成功者更是寥寥无几。在经济形式快速变化的时代,更加需要具备正确对待金钱与长远个人发展之间关系的思想认识。

三、新时代传承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有效途径

时代在发展,技术提升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我们不能阻止时展过程中各种新元素的出现和它们进入到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更不可能改变不同元素对人们思想认识的渗透过程。但是,我们应当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做出改变,在适应新时代网络技术迅猛發展和其引起的诸多变化的基础上,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对人们的思想认识加以有益干涉,提高人们对不同新事物的正确看法,用平常心看待技术与经济的发展,保持自身积极的思想状态,能够将网络技术为自己所用,成为网络技术的利用者,而不是盲从者,从而在迅速变化的社会中仍旧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从中华传统优秀思想当中汲取营养,运用悠久的中国古典哲学社会思想解决技术发展中对人们思想认识产生的种种不利状况,将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精华挖掘出来,成为加强人们精神世界建设的有力支柱。在实际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挖掘传统文化和传统伦理道德的优势,与当前阶段的实际生活进行融合,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积极传承,成为指导人们思想健康发展的推动力。

(一)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融合,传统文化焕发新光彩

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征就是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网络技术也在飞速更新状态中。传统文化乍一听与科学技术毫无联系,是毫不相关的两种事物,其实不然,在实际生活当中,任何科学技术都和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一方面,科学技术可以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供有力技术支持,体现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宣传、发展等诸多方面,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更多可能性实现传统文化的广泛发展,增强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力度。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减少科技主导思想有害状况的出现。因此,现代科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能够为优秀传统文化带去多方面的实际帮助,使得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例如,3D打印技术能够帮助重现古代精美艺术品,提供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物载体,促使优秀文化传播范围的扩展。3D技术还能够提高传统艺术成品的精细度,增加艺术品的精细价值,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展示。同时网络技术的加入则为打破历史文物展示的时地限制提供重要帮助,可以做到随时随地重现历史文物,破除了只能到博物馆观看历史文物的限制,为世界人们认识我国优秀文化提供更多可能性,传统文化传承的几率大大增加。在校园建设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结合的意识,能够在各个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用理性的角度对待传统文化的意识,有效培养学生们的自发探索当代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结合的新途径,为今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有生力量。

(二)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范围

当今社会娱乐业迅速发展,新型媒体方式不断涌现,传统文化与其结合能够得到最大方式的传播。影视行业发展迅速,一大批自媒体平台和自媒体账号蓬勃发展,拥有众多粉丝,影响力和号召力甚至超过了传统媒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视利用网络自媒体这一重要宣传途径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宣传,能够有效扩大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走出以往传统文化宣传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被动状态,在主动出击中不断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发挥对人们思想认识的积极引导作用。

例如,在宣传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一是可以利用微博这一社交工具提升话题热度,二是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广泛宣传,三是可以利用多种短视频手机终端进行宣传。以上三种方式都是基于手机端进行的宣传,有利于将传统文化的宣传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而在后期,辅以大数据分析的方式还能够对众多的后台数据进行个性化分析,对人民群众喜欢以及接受程度较差的宣传方式以及内容进行准确定位,进而找到接地气同时受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对宣传工作起到针对性的反馈,可以有效改变人民群众对部分传统文化“高高在上”的认知,增加传统文化与人们生活的结合,有效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人们思想认识的积极转变作用。新媒体宣传途径在这一环节中具有更广泛的宣传效果,不断扩大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范围,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

(三)结合时展特点,批判继承传统伦理道德

传承文化的途径篇4

2015年11月以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发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迄今已出土精美文物1万余件(套),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本次发掘微已初步构建出一个完整的西汉海昏侯国大遗址,它是由紫金城城址、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和平民墓地等为核心的海昏侯国一系列重要遗存共同构成。勿容质疑,本次发掘可谓是我国考古历史上的辉煌一笔。随着海昏侯墓发掘进入尾声,对海昏侯墓的研究必将上升到海昏文化的层面,将围绕海昏侯文化、海昏侯国文化和海昏侯墓文化展开更加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对于海昏侯墓,国家文物局要求以世界遗产的标准推进发掘和保护,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院已批准建设,海昏侯国遗址网上博物馆已上线。然而,互联网信息时代,海昏文化的传承不应该仅仅停留于历史学术研究和固态博物馆建设中,而应将保护与传承结合起来,利用新媒体传播途径,让海昏侯文化真正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使海昏文化得以可持续性活态传承。

一、新媒体对海昏文化传承的作用和意义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来定义的,是基于数字传播技术的新兴媒体,它包括互联网媒体、移动网络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等,具体表现为网站、微博、微信、移动APP、H5互动网页等。它具有快速、准确、交互性和体验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大大的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网络信息时代,人们的学习、阅读、生活习惯随着互联网革命而发生改变,这种基于互联网的体验式、交互式、分享型新媒体传播方式广受喜爱。新时代传播方式改变了,文化的传承方式也应该随之转变。在国内,故宫博物院是最早一批运用新媒体技术来传承传统文化的官方机构之一,自2012年以来先后建立起故宫的官方网站、微博、微信与移动应用APP等新媒体传承途径,其中《胤G美人图》上线两周之后,下载量就超越了20万次。苏州博物馆、宁波博物馆、中国金融博物馆、北京天文馆等都在建设新媒体传承途径,力图把静态的博物馆建设成“指尖上的博物馆”“衣兜中的博物馆”“二维码中的博物馆”。可见新媒体传播途径是博物馆文化传承的发展方向也是海昏文化传承途径研究的必经之路。它能以更快捷、更丰富的手段让海昏文化建设的最新信息第一时间传播到公众眼中,也能以更生动、更真实的手法让海昏文化重新展现在观众面前。目前,海昏侯墓发掘进入晚期,海昏文化的传承才刚刚开始,申报世界遗产的目标既定,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号角已经吹响,新媒体必将在海昏文化传承的道路上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海昏文化体验式传承途径

交互式、体验式是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基本属性之一。体验式的新媒体传播途径通过先进的新媒体技术实现交互式操作,全面调动观众的听觉、力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官系统,让观众身临其境的体验海昏文化。

1、VR虚拟现实技术在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建设中的运用

VR是Virtual Reality的缩写,中文意思是虚拟现实,它是新媒体内容的展现形式,它能把二维媒体内容变成三维,可以让观众变成参与者,身临其境。这是一种强调体验式的传播形式,是新媒体发展的未来趋势。海昏侯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海昏侯国遗址公园的建设,2016年6月7日,南昌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正式挂牌,遗址公园、博物馆等区域内建设项目拉开帷幕。新媒体时代,如何建设遗址公园?是以传统方式还是吸收新媒体技术基于生态、发展的视角来建设,这是摆在建设者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本文基于新媒体视角,倡导将VR虚拟现实技术引入海昏侯国遗址公园的建设中,与海昏侯国遗址内容结合的海昏文化传承途径。由于海昏候墓考古发掘期间采用数字技术保存资料完整,建议从紫禁城城址、海昏侯墓园遗址和海昏侯墓礼制性高台建筑VR虚拟现实数字三维复原,建立海昏侯文化的体验式VR虚拟场景传承途径,供观者身临其境的参观学习。

2、AR增强现实技术在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展示中的运用

AR增强现实技术是在现实图像上叠加虚拟信息,虚拟信息可隐藏和显示,观者可以根据主观意愿选择性的浏览,这种方式扩展了展品的展览维度。在互动体验的新媒体时代,这项技术使信息更加丰富、画面更加绚丽的交互体验式传播途径成为可能。近日,苹果宣布未来的iPhone可能会采用透明显示屏,将AR技术引入移动设备,这透露出iPhone的未来发展方向也预示着AR增强技术将进入日常化的发展趋势。海昏侯墓博物馆建设中,大量的珍贵文物需要展出,每件文物背后蕴藏着大量的信息(历史背景、材质、功能、纹样等),这些信息无法在传统静态的展览方式中展示,传统的展示方式也无法满足观者的需求。因此,在当前阶段,AR技术在海昏文化传承中的运用,可分为透明显示屏在海昏侯博物馆文物展示中的运用和海昏文化AR增强现实移动端APP应用开发。透明显示屏是较前沿的新媒体传播媒介,通过它能将文物背后蕴藏的丰富信息一一展出,观者只需点击文物前的透明显示屏上的按键就可以查看相关资料。海昏文化AR增强现实移动端APP应用,可采用3D建模或360度环绕摄影的方式,将文物无死角的展现出来。观者只需要下载APP应用,用移动设备扫描文物就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文物信息,可以用手指旋转图像360度观看文物。可见AR增强现实技术极大的弥补了博物馆静态文物展示的不足,丰富了文物展示的信息。

三、互联网思维下海昏文化的分享式传承途径研究

近年来,在国家主导下“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产生了许多以用户为中心的优秀企业,如:滴滴出行和垂直整合的乐视生态等。对海昏文化传承途径的研究,必须具有前瞻性,借互联网思维做可持续性生态化研究,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基于互联网新媒体双向传播的特点(用户具有分享传播能力,互联网通过大数据云计算能根据不同用户特性更加精准的传播信息)研究海昏文化的分享式传承途径十分必要,借助网络新媒体的力量使海昏文化的传承变得更加精准、有效。

1、网站/移动应用产品开发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站和移动应用产品开发成为新媒体的首选传播方式。网站/移动应用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丰富的形式将信息全方位展现给观者,并突破时空概念,随时随地传播信息。2016年5月30日,随着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网上博物馆上线,海昏文化网络数字化传承已拉开帷幕。对于海昏文化网站/移动应用建设的重点是web3.0时代的交互性和分享性模块设计,注重体验式交互功能开发。以用户为中心开发海昏文化网站、移动应用的核心内容、交互框架、界面设计、控件设计和动效设计等。

2、H5网络新媒体传播途径

H5是HTML5简化而来的词语,是集文字、图片、音乐、视频、链接等多种形式为一身的信息展示页面。它通过微信广泛传播是目前最流行的网络新媒体。它具有灵活性高、开发成本低、制作周期短等特性,非常适合通过手机的展示、分享。寻找海昏文化与H5的契合点是传承途径研究的关键点,可以通过海昏文化知识问答、最喜爱的海昏候墓文物评选等H5活动页面,让群众参与进来,分享出去,利用H5的特性,达到最广泛的传播效应。

3、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分享平台建设

新浪董事长兼CEO曹国伟在“思客讲堂”上谈到“这是一个互联网革命逐渐替代工业革命的时代。工业时代是以商家为中心,在互联网时代是以用户为中心,每一个个体拥有了发表的能力和传播的能力,拥有了媒体的能力,这就到了一个真正的新媒体时代。”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里,个人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平台信息、分享信息、传播信息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如:网红经济现象。以互联网思维,思考海昏文化新媒体传承途径,建立属于海昏文化独特的互联网分享式传播途径十分必要,如:海昏文化微信服务号、微博建设。

“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网络,已广泛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几乎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融为一体。”于此同时,传播媒介也发生重大变革。作为具有世界文化遗产级别的南昌海昏候文化的传承途径研究,要以发展的眼光,以用户为中心,借互联网思维来探析海昏文化的体验式、分享式新媒体传承途径。围绕海昏文化内容设计,打造海昏文化品牌,推动江西文化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子今.海昏侯墓发掘的意义[N] .光明日报,2015-12-16

[2]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都博物馆编.五色炫耀: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2.

传承文化的途径篇5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2B-0058-02

茶文化一直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有着源远流长的民族性、历史性和地域性,涉及文化艺术、历史考古、医学保健、餐饮旅游等多个领域的学科。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不断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渴望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作为一种高品位、时尚、健康的文化现象和生活艺术,受到广大民众的青睐。新兴的茶行业受到了社会的追捧,职业学校作为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机构,也把培养茶文化当作专业,开设了专门的茶文化课程。通过茶文化专业教育,让学生掌握一门在社会生存的技能,也让学生获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本文中笔者在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论述在中职茶文化课程中传承茶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传承茶文化的理念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远在春秋的《诗经》中,就有描写人们摘茶与采茶的情境。在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茶一直与廉俭精神是密切结合的。在中国哲学中,茶与儒释道家的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在中国茶文化精神中,也蕴含着丰富的个人修养内涵,如近代茶学大师庄晚芳指出在中华茶文化中的“廉、美、和、敬”,与现代社会道德标准中的“敬爱为人、廉俭育德、和诚处世”是相一致的。茶文化也是东方古典审美理念的体现,如茶艺呈现的是中国文化的典雅内敛精神,茶艺插花是写意抒情精神的体现,在茶艺中挂画是清幽意境的象征,茶品茶器是与水浑然天成的象征,茶艺中音乐是自然天籁的象征,这一切都体现了中国古典美的审美理念。

鉴于茶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中职教师在茶文化课程中应该向学生传承茶文化的精神理念。纵观现在学生的道德素质,大多数是崇尚个性且有着拜金主义思想。这种负面的思想价值观,必然带来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以及产生自卑、焦虑、孤独等负面情绪,更容易出现自我封闭、伤害他人或者伤害自己的过激行为。因此,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中华茶文化的积极思想内涵,把茶德思想与日常思想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茶德文化中的清幽、自然、和诚、敬爱等理念来解决思想困惑,从而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唐朝时候的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提出,茶的妙用就在于可以修身养性。中国现在著名的茶文化专家陈香白教授也主张,茶文化的茶道,就是通过整个茶事过程,逐渐引导个人完成道德修养,以实现中国古代圣人理想的和谐之道。这一种对饮茶方面的道德要求,也就是茶德。所以,茶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是解渴方面的需要,但更上一层次的需要就是怡情与养心。教师在讲授茶业文化知识点的时候,应把茶文化蕴含的茶德作为学生修身养性与励志的一种重要手段。

中华民族的茶文化知识内容丰富,底蕴扎实,还涉及一些著名的历史典故、历史人物、茶书著作等,这些都为学生丰富历史人文知识、奠定丰富的知识底蕴做好准备。因此,传授茶文化的精神理念上,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首先,可以在课堂中开设关于茶文化的主题会,引导学生加深对茶文化精神内涵的理解与认识。如可以根据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特征,在班上举办有关茶文化的茶会,将茶文化与学生熟悉的节气互相结合;教师也可以在中国传统节日,如重阳、中秋等节日举办茶会,将节日文化和茶文化相结合。其次,在班级茶会上,教师可以讲授茶文化的精神,传授有关沏茶、品茶、奉茶等一系列茶艺行为,把中国茶文化中的精神发扬光大。如举办一些传统美德与茶文化相结合的茶会,把茶文化中蕴含的美德传承并发扬光大。以“孝文化”和“敬老茶会”为例子,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有关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体验古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博爱且朴素的道德情怀,让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真正传承下去。

二、传授茶文化的工艺

中华民族的茶文化,有着精湛的工艺技术。如茶艺是把“茶”与日常生活中饮茶的冲、泡、艺这些步骤相结合。通过饮茶的技巧,引导人们生活的艺术化,引导人们与自然展开主动的沟通,在品味茶的过程中去感悟人生,不断实现自我的完善。所以,茶文化中茶艺的“艺”,传达的信息就是人们在处理事情中遵循的一种灵性和美感。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向学生讲授茶文化中的茶艺,引导学生领会其中的灵性与美感,进而感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

如教师在讲授乌龙茶的工艺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乌龙茶的饮泡流程,从“恭请上座”直到“品啜甘露”等每一个工艺流程。通过优美、自然、流畅,款款有序又彬彬有礼的动作,让学生学习与掌握泡乌龙茶的完整的工艺操作流程。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泡茶的技能,又学会了良好的仪表与仪容规范,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語习惯,提高了个人道德修养。

茶艺也是一种集体活动的表演形式,是培养中职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良好方式。茶艺表演的互相和谐,来源于彼此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因此,教师可以让班上学生集体表演茶艺,在合作过程中让学生感觉到心灵的默契,自觉融合在集体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茶艺也是一种比较高雅的艺术审美活动,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生活艺术。茶艺与凭借耳朵欣赏的音乐以及凭借眼睛欣赏的绘画、书法和工艺品的不同之处在于,茶艺是一种全方位的审美活动。茶艺活动中的茶具、茶品、茶席、服饰、茶席、道具等,都是直接作用在人的审美器官上。教师可以在课上向学生展示茶艺之美,在茶艺中动人的解说、悠扬的音乐、优美的环境、醉人的茶香,都令人产生愉悦的直观感受。通过茶艺的美,能让学生萌发对美好的信念、理想和生活的执着追求。这样,在传承茶艺美的艺术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的核心发展以及茶艺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的发扬光大。

由于茶艺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单纯依靠课堂讲授方式缺乏趣味性,很难让学生了解茶艺的精髓,更难以提高学生学习茶艺的积极性。因此,中职教师在开展茶艺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推动茶艺教学的多样化,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内化茶艺文化的内涵,潜移默化接受茶艺工艺的影响。茶艺教学的多样化,中职教师可以采用茶艺表演、茶文化知识竞赛、茶文化知识讲座的方式宣传和普及茶文化,也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讲授茶工艺。如可以设计茶工艺的视频文化,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激发学生的茶艺文化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自觉传承茶艺文化的积极性。

三、传统茶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中华传统茶文化是在农业社会中产生的。传统的茶文化为了在現代工业社会中获得有效的传承,必须与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密切结合。中职教师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传统茶文化在现代工业社会的价值,应该将传统茶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

首先,中华传统茶文化,有着渊源深厚的底蕴。茶文化内容,主要有茶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茶的原产地、茶的分类、茶的生产工艺、茶的成分、茶具备的保健功能、茶的鉴评、茶的储存、茶德选择、科学泡茶艺术、中国不同少数民族具有的饮茶习俗、茶道、茶艺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这些内容,让学生知道茶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同时,教师可以结合茶文化精髓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将来走入社会就业做好准备。如可以向学生拓展茶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茶画、茶联、茶诗,既能丰富学生以茶为主题的人文知识,也能拓展视野;教师也可让学生欣赏茶舞、品味香茗,激发学生对茶艺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创造美与欣赏美的水平和能力。

其次,教师还可以把中华传统茶文化与养生保健相结合,让学生了解茶文化的现代价值,有利于茶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茶与现代人流行的可口可乐饮料进行比较,总结出茶叶中蕴含的营养成分丰富,如矿物质、茶氨酸、咖啡因等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具有比较高的药用价值。而且,茶能够提高人抗拒疾病的免疫力,具有提神益思和解渴生津的功效。广大中职学生正处在人生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如果选择茶代替可乐、雪碧等饮料,对身体发育与健康是非常有益处的。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述现代医学发现茶具有的药用价值与保健功能,激发学生对茶文化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在生活中自觉传承茶文化,从而达到继承与发扬传统茶文化的目的。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茶文化学习,了解茶的保健功能,如茶叶是目前含有多酚类物质最多的食物,能减少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在茶叶中蕴含的咖啡因,能消除疲劳和提神益思;茶叶中的叶黄素、胡萝卜素、维生素类等,可以缓解疲劳和明目,等等。通过茶叶生活保健知识的教育,让学生了解传统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价值,理解传统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从而自觉弘扬中华民族的茶文化。

职业学校通常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办学。因此,教师在开展茶文化课程上,应该积极探讨工学结合的形式。如教师可以与涉茶企业展开有条件的实训与实践教学,把社会上茶叶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知道国家是如何开展茶文化建设的、传统茶业在现代工业社会是怎样继承与发展的,让学生学习中华茶文化的传承策略,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

总之,在中职茶文化课程中有效开展茶文化教育,传承茶文化的精髓,能让学生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达到拓展知识面、提高道德修养、净化心灵的目的,非常值得广大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传承文化的途径篇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资源丰富,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悠久的历史。民族民间体育项目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表现出来的诸如趣味性、简便性、娱乐性和健身性等特点符合学生的自身需求,也符合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如果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能够进入高中体育教学课程的课程中,就能够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所以研究其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在体育教学中应用面临的窘境

通过对我县19所中学进行调查:将民族民间体育列入校本课程的学校为0所,教学计划中有的9所,列入运动会的4所,偶尔开展的4所,从未开展的6所;再通过对全县480名中学生进行了解与喜爱度调查,有427人有所了解,占88.95%,希望在教学中开展的339人,占70.63%,无所谓和不喜欢的141人,占29.38%。通过以上数据显示,模块教学中开设民族民间体育模块具有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然而,诸多学校教学在这一领域还是一块处女地。

民族性与世界性、时代性相结合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特点。遍览世界各地学校教育中的体育教学,都是把自身民族民间的优秀体育项目作为中学阶段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加以继承和弘扬。当前我国体育教学的形式与内容大部分是吸收国外的,颇具有鲜明的世界性特点。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意识到,我国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较小。

我国民间体育资源丰富,其不仅有利有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简单易学。但经调查发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人数和项目在递减。[1]虽然,教师对民间体育项目进入校园表示很支持,并肯定民族民间体育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民间体育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但是师资、场地设备及民间体育资源还需进一步的整理与开发。

且目前能熟练掌握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教师很少,也没有专门关于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体育教材可以应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多不被重视,几乎不会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出现在学生的体育课程中,纵然有部分涉及,也不过是作为课堂教学中的辅助教学内容出现。

二、高中体育教学引入民间体育项目的方法与途径

民间体育项目进入体育课程时要善于进行创新利用,在进入体育课程之前,教师应加强民族民间体育的学习研究,同时根据高中生的特点对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进行改造和创新,使学生容易接受并喜爱。经过创新改造后的民间体育项目必须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知识需求、情感态度、生活经验、可接受性、价值观和实用性及培养目标等各方面的情况。

同时,根据学校的环境条件、地域特点、学生情况等进行有选择的应用。将民间体育项目作为中学体育教学内容,要注意融入现代体育观念,合理地吸收与消化其他地区输送来的营养成分,使它符合时代性并具备中华民族特色,从而使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获得更为强大的活力。[2]中西兼容的教学模式,既能传承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宝贵精神,也能取其精华吸收外国的文明成果,有利于培养新型的体育人才。

三、高中体育教学引入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意义

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要获得自身的发展,我们要意识到体育教学是传承与弘扬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因此高中体育教学引入民间体育项目就变得尤为重要。我国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中蕴含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因素,是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好的载体。通过民间体育项目在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的深入开展,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掌握一种简单易学的健身技能,养成爱好体育锻炼的习惯。

四、结语

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蕴藏着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民族情感的深化及民族向心力的凝聚,表现出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内涵。传统体育文化能够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全民健身活动以及全面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民间体育项目进入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不仅是时代的召唤,同样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我们有义务在充分继承与有条件创新的基础上,努力保持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用独具特色的文化吸引住世人的眼球,重建传统体育文化体系,使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在不断创新中获得真正的发展,并通过体育教学为载体传承下去。

传承文化的途径篇7

一、民俗学领域关于民俗文化传承途径的分析

(一)建立民俗文化村

民俗文化村源于主题公园,强调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运转模式,为美国迪斯尼乐园的全球化翻版。[1]民俗文化村是集中保存、保护、传承、展示、发展或经营特定地域或群体民俗我恩华的村落。民俗文化村可分为两种类型:异地集锦型和实地展示型。前者为博览、旅游等目的,通过浓缩、模仿、移植等方式,异地向人民集中活态展示民俗文化的模型博物馆,如北京的中华民族园、深圳的中华民俗文化村、昆明的云南民族村等;后者是指在原居地选择有典型代表性的村寨。集中保存、传承、展现和发展其民俗文化的村落,如贵州黔东南的郎德寨、南花,湖南的德夯苗族民俗村等。[2]

以档案学的视角观之,档案不是单一的,民族档案不仅仅指某一份单一的文献、石刻等,而是还包括与此文献、石刻相关的一切事物、活动等民族文化事象,一份具体的民族档案文献和与该份文献相关的所有民族档案事象共同构成了民族档案这一整体,民俗文化村就是将各地区典型的民俗习惯、仪式风俗、节日庆典等集中于一个主题景区内表现出来,其就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其不仅保存了民族档案的本体,还保留了与之紧密相关的民族档案事象,民俗文化村使保存分散的、不完整的民俗文化实现了体系化、集成化管理,有效地整合了民俗文化或民俗档案。

(二)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馆

所谓民俗博物馆,就是依托丰富多样的民俗文物、收藏品等,为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将民间传承下来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有形和无形的陈列手段,以达到实现地域民俗风味的效果,从而也兼具对民俗文物的研究保护,最大限度的成为一个民俗文化展示、研究和传播的产所。[3]民俗博物馆不同于历史类、自然类或其它类博物馆,它是以收藏、演讲、展示民俗文物为主要职能,并以此作为对公众进行民俗知识教育的产所。

从档案学的视角来看,民俗博物馆保存了有形的民族档案实物和无形的民俗文物,档案是历史的记忆者,在民俗博物馆中所保存的文物可以看出民族档案的发展历程,并且民族档案实物与民族档案文献相结合就构成了完整的民族档案,因此,民俗博物馆中的民俗文物是纸质型民族档案文献的重要补充,对于完善民族档案体系和实现民族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与价值。

(三)进行参与式保护

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人的自觉、自愿、积极地参与,然而在我国的保护实践中,由于主位观点与客位观点的歧义异、对参与的肤浅化理解、政府角色的定位失误等原因,导致对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保护性破坏”。[4]因此,在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就需要基于对主位观点的尊重和了解,充分汲取草根智慧与地方性知识,激发文化承载者的文化自觉,使其真正参与民俗文化的挖掘、保护、开发、监测和评估,实现参与式的保护。对正在消失的民族文字、风俗习惯等民俗文化进行参与式保护,通过与民俗文化的原始产生地的民俗文化传承人或是当地居民交流,能够记录民俗文化的起源、社会发展历程等具体的信息,能对民俗文化的传承起到积极的作用,是一种对民俗文化进行有效保护的方式。在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因思维定势的缘故,人们较为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者所创的作品,而容易忽视民俗文化作者所持有的那套技术或技艺。关注民间工艺的现状,以现代田野作业的理念调查民间工艺,以种种现代手段保存技艺、建立档案,无疑是很重要的,但更应注意对于民间工艺传承人的人文关怀,创造条件让他们走入现代社会的前台,更直接地参与到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运作的过程之中。[5]因此,在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馆的同时,还应进行参与式保护工作,参与到民俗文化的原始产生地,加强与民俗文化传承人之间的互动。

从档案学的视角观之,参与式保护从源头保护了民俗文化的原始形成地,保证了民俗文化的纯真性,明晰了民俗文化的传承途径、模式和形式等等,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档案学视野下民俗文化传承途径探讨

民俗文化的传承从各个不同学科领域视之,都有不同的有效地途径,从档案学学科视角解读民俗文化的传承,就可以实现民俗文化档案化。民俗文化档案化是指依据档案学原理,通过文字、录音、摄影、录像及数字化等记录手段将民俗文化转化成档案予以保存,并以之为依托加以再现、复原和创造的过程。[6]即把有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等具备一定的档案属性的民俗文化当作档案来对待,运用档案学的学科理论、知识对其进行有效地保护与传承,最终的目的是拯救濒临灭绝的民俗文化。使民俗文化以档案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以档案管理的操作要求来进行后续的管理,把民俗文化纳入到档案管理的范围之中,以档案管理的系统要求来对它进行保管、保护和提供利用,以达到民俗文化永续相传下去的目的。民俗文化档案化管理使民俗文化在开始形成时就处于受控状态,并及时纠偏、纠错,使民俗文化在形成、收集、整理、归档等环节中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实现民俗文化档案化的具体实施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泛搜集民俗文物和民俗文化事象

民俗文物和民俗文化事象搜集的类型可以是文字型、石刻碑文型的古籍文献,也可以是宗教典籍文献、民族节日仪式以及举行宗教仪式活动时使用的物品等等。对于民族古籍文献而言,具体来说,国家可以成立专门的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组,由民族地区的档案管理部门和文化管理、文物管理部门一起,做好民俗文化的普查、登记工作,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民俗文化的数量、种类、价值、保管状况进行登记;对于民族节日和宗教仪式活动等而言,就可以采用录音、录像的方式真实地记录整个仪式活动过程。对于价值难以判断的,可以组织专家,成立专门的民俗文化鉴定小组进行鉴定,以便对有价值的民俗文化重点保护。另外,针对以往普查不全的情况,可以在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除了派工作人员走访登记外,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专门网站,鼓励群众自己通过网络来进行登记,进行“鉴宝”。普查的结果,要形成民俗文化管理状况分布图、形态样式表、有价值的民俗文化登记表,使人们对所寻找的民俗文化资源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和掌握。

(二)对民俗文化进行界定并归档保存

从档案学的视角解读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就必须从档案学的学科视角出发对广泛搜集而来的不同载体类型的民俗文化进行界定,看其是否具备档案属性,如原始记录性等,具体来说,要看其内容信息的原始性、真实性,也就是了解某份文献是否是当时当地直接形成的,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有些文献是事后形成的,但是这些文献与有关社会活动是紧密联系的,是相关社会活动的一部分,类似这样的文献也应视为档案,就需要进行归档保存。待界定工作完成后,就把古籍文献和录音、录像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地归档,考虑到民俗文化分布分散、残缺不全和有些民俗文化还正在产生等原因,可以采用区别于“官方归档”的“自然归档”方法进行归档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继续补充,实现民俗文化的体系完整、种类齐全。

(三)民俗档案的提供利用

从档案学的视角来分析,对民俗文化的收集、归档保存,即实现“民俗文化档案化”是基础工作,对“民俗档案”最好的传承方式是开展对其的利用。“民俗档案”的提供利用方式主要是开展“民俗档案”的宣传、展览活动,如保存“民俗档案”的档案馆可以借助各类节日(劳动节、国庆节、端午节等)和地方上各个民族的节日(火把节、泼水节等)做好“民俗档案”的宣传工作,还可利用“民俗档案”进行旅游方面的开发,在给地方带来收益的同时,还可起到宣传“民俗档案”的作用。通过展览,让对民俗文化陌生的人们了解丰富多彩的不同于官方文化的民俗文化,让了解民俗文化的人们深刻认识到民俗文化中蕴含的无穷魅力和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等等,增强民间、社会和官方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和传承意识。

参考文献:

[1]潘峰.民俗文化村的文化表演―以生态人类学的视角分析[J].西北民族研究.2011(2):94.

[2]麻三山.民俗文化村开发设计探索[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11.

[3]王炯.浅议民俗博物馆在中国的发展特点[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1):226.

[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大众参与―以住客位视角为中心的探讨[J].文化艺术研究.2009(2):7.

传承文化的途径篇8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3-0197-02

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对文化的关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直言文明将取代意识形态而成为各国进行对抗和协调的新模式,这一模式强调了文化在塑造全球政治中的作用。文化的政治功能是无形且巨大的,我国也一再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文化软实力。

一、历史长河积淀出的优秀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价值体系,早在先秦就有诸子百家竞相争弈,那些文化思想对古代中国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个人修养发挥过巨大作用,在当今社会仍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

儒家文化中的仁礼、恕道、德治等义理暗合现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仁与礼是孔子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爱人为仁,他强调各个等级之间的仁爱,现在要强调的便是各阶层、团体间的和谐仁爱。儒家文化侧重于实用的伦理学说,而道家思想建构了东方的理想国。“道”是老子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其整个理论体系都是由“道”引发出来的,道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以德化民。法家代表管仲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以及加强法制教育、公正无私、信赏必罚、执法严格谨慎等。这些措施曾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在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我们除了从社会实践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外,还必须重视传统法治文化资源的现代性转化。

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对传统文化的基本诉求

文化具有历史特性同时也具有时代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紧紧围绕时代主题,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支撑,努力维护文化的一脉相承性,使文化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1.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服务文化强国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弘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当前,我们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这样既可以唤起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又可以让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更加翔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价值,即便在西方各种思潮不断涌入的背景下,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念还是受传统文化的支配,中国的集体主义、内敛的国民性格区别于西方的极端自由和个性张扬。中华文明更适合我们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中熠熠发光的理念正是需要重视和重拾来为文化强国建设服务的重要因素。

2.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与我国历史文化相契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许多观念都可以在传统文化中追溯到其理论渊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治制度相互作用,起着共同维护政治稳定促进政治发展的作用。渗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会在调动社会各个阶层对政治生活的关心,扩大政治参与,促进政治社会化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学习和了解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才会更加坚定不移地去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完善公民文化

公民文化是现代和传统相混合的一种政治文化,狭义上则指公民的一种精神和美德。公民文化的完善是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必要条件。每位公民都有义务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辨别多元思潮中的主流文化,以正确的思想指导社会实践,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公民提升修养、社会有序运行、政治和谐发展的各种范式。我国历史积淀下来的传统美德,有利于公民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有利于文化强国的建设。

4.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我国文化影响力

改革新时期,各国、各地区的开放程度逐步扩大,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也更加深入,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已经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儒家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推崇,这是西方国家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良好契机,也是我国扩大文化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国际社会上,还有一些国家对中国了解不够深入,或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误读、曲解,因此每位公民都应努力学好中国文化,用中华美德支撑国民人格,让更多外籍友人、留学生切实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优秀因素。传播中华文明也是海外学子义不容辞的责任,无论身处何方我们都需要坚守文化自信。

三、当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儿女用智慧创造和传承下来的,当前我国党和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时需要寻根溯源,同时也要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现代因素,利用有效的途径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在新时期讲好中国故事。

1.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群众路线又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可以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剔除传统文化中不合理因素,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发展,进而带动全民学习优秀的民族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维护文明的多样性。

涵盖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人民群众诉求的最大公约数,在进行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中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可以让群众更深入地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受当时生产力水平、政治制度、人类认识局限性的影响,需要我们扬弃地继承,使之与现代文化相融相通。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也要注重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的功能定位,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国家要适度地把文化建设提高到制度层面,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理性空间。逐步建设和巩固基本政治制度以及与具体政治制度相对应的政治文明,全面而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逐步确立国人的文化自信。

3.规范文化市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引导多元文化的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经济实现飞速发展,各类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迅速崛起,但是文化市场为我们提供的消费产品良莠不齐,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多样性,在融合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因素为文化产业蓄力时,我们要不失时机地促成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

政治领域各种思潮激荡会渗透到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在网络媒体和影视文学作品中尤为突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对文化强国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识到自己所负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文艺作品的创作要有深度和厚度,要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引导人们怀有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杜绝黄、赌、毒等失德行为。

文化产业和文艺作品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也需要选择适当的途径,用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引领多元文化的发展,把先进文化和传统美德有机结合,把真善美传递给消费者和广大群众。文艺工作者深入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创作活动,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文化观,努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此外,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还需要激活市场竞争机制,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开拓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扩大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4.提高公民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社会各有机体的相互配合,公民是民族文化的最初创造者和永恒传承者,在构建文化强国的新时期,公民应该自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儒学思想中包含了一系列重视个人道德养成的价值体系,如,仁、义、诚、信、孝、和、忠、廉等。公民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结合中华美德,重视个人道德修养。

在全社会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营造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社会氛围,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有利于激发公民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言必行,行必果”的人际交往观,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可以时时提醒国家公职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国家建设放在工作首位。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太多可挖掘的用于规范公民行为、提升公民修养的优秀思想,在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能忘记传统文化给予我们精神上的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升华,公民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要结合时代因素大胆地批判继承。

参考文献:

[1].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4.

[2].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4.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3-12-30.

[4]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6.

[5]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3-112.

传承文化的途径篇9

基于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数字媒体已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互融性、分众性和交互性等诸多特性。数字媒体环境下紫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一方面仍要依靠传统途径,如活动开展、项目建设、书籍出版、影视拍摄、学校协会展馆建设、拍卖等;另一方面,更要借助底置教逄峁┰靥逵爰际跏侄危如数字特效设计,网站、微博、微信等数字化平台,将传统途径与现代数字化传播技术紧密结合,使得多种手段互为作用、互为促进、互为融合。

1 开展活动是紫砂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必要途径

在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展馆、学校、协会通过开展活动进行线上线下文化交流、动态把握、信息传播,进而达到文化传承、发扬与传播的目的。

1.1 博物馆系列活动

作为紫砂文化交流基地,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暨中国紫砂博物馆)是我国影响和规模较大的,集展示、研究、传播、保护和陶艺交流于一体的专业陶瓷博物馆,近年来举办了诸多高质量的活动。2016年9月,“紫砂+金融”交通银行紫砂金融卡首发启动仪式在中国紫砂博物馆主楼广场隆重举行,印有紫砂作品的紫砂金融卡现已全面发售,该活动结合宜兴特色紫砂文化优势与市场经济资本发展模式,开启了紫砂金融的互利之门,极大地推进了紫砂行业的跨界合作与大众传播。同年10月,由芬兰南卡瑞利亚省议会会长高普拉先生率领的芬兰代表团到中国紫砂博物馆交流考察,此次活动让代表团成员充分感受到了陶都紫砂陶文化风采,为紫砂文化的国际化传播锦上添花。11月,中国紫砂博物馆赴南京艺术学院参加“大匠之风――中外名家现代手工艺邀请展”,展览为“第九届中国现代手工艺学院展”系列活动之一,紫砂博物馆精心挑选16件优秀外国陶艺家捐赠作品参展,宣传弘扬优秀紫砂陶文化,繁荣创新制陶工艺,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参与紫砂文化学术交流,推进紫砂文化的发展与传播。12月,第七届海峡两岸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系列活动如期在中国紫砂博物馆开展,台湾、博山、宜兴三地的文化工作者、紫砂陶艺术家及广大的专家学者与陶文化爱好者参加了活动,该活动促进了台宜两地茶陶文化交流,同时彰显出海峡两岸传统文化的交融与共鸣,起到很好的文化沟通作用。另外,还协办了如“璀璨江南・联合国代表团2016年中国文化行”“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与此同时,中国紫砂博物馆官网与微信公众号、宜兴电视台、新浪网等众多媒体全程报道相关新闻,使公众打破时间、空间限制自由收看相关内容,并能通过留言、转发的形式形成互动,极大地扩大了传播范围与传播主体。

1.2 院校活动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紫砂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基地,前身系创建于1958年的陶都工业大学。学院因陶而生,因陶而兴,拥有80多年的办学历史。学院在理事会框架下建立“地方政府主导型”运行载体“二个中心”:“宜兴陶瓷艺术研究中心”和“宜兴创意设计人才培训中心”,学院依托陶艺研究中心开展对宜兴“五朵金花”(紫砂、钧陶、彩陶、青瓷、精陶)的系统研究,包括工艺的传承、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产品研发和紫砂陶文化的推广。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传承文化、传授知识的人才培养基地,为紫砂界不断提供新鲜血液,为紫砂文化交流与发展不懈努力,承办了多届“江苏省陶艺创新设计高级研修班”、技能大赛、各类讲座与展览。2015年,国际陶艺文化交流展在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拉开帷幕,来自国内外的400多件陶艺展品吸引了大量参观者。学院动漫专业教师团队和央视数字频道合作成立了宜兴紫砂动画工作室,制作了动画片《紫砂壶传说》,并在央视世界地理频道播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努力构建“陶文化+”的素质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借助“陶文化e站”、数字“陶”媒体等,将陶艺作品展、陶文化讲堂活动等图、文、语音信息推送至微信平台,师生在线互动交流,推动陶文化传播方式的升级,实现陶文化与移动互联网的渗透和融合。

1.3 行业活动

宜兴紫砂工艺厂、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宜兴陶瓷行业协会通过举办各类行业活动、比赛,为传承技艺、传播文化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比如,全手工技艺大赛“曼生杯”宜兴陶刻大赛、“荆溪杯”紫砂手工大赛、“景舟杯”紫砂手工大赛、各类研修班等。

1.4 紫砂拍卖活动

艺术品拍卖一直以来都是大众认识藏品、了解藏品的途径之一,在如今网络发达的环境下,高价拍卖品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2015年11月,一代宗师顾景舟先生的花器巨制“松鼠葡萄”10头套组咖啡茶具,在北京正东秋拍《敬礼》特别专场上以8000万元落槌,加上佣金,成交价格高达9200万元,刷新了2014年中国嘉德春拍的“9头咏梅茶具”所创下的2875万元的顾景舟名壶拍卖最高记录。此次拍卖引发各大媒体、各界人士的热切关注,无形中促进了紫砂文化知识的普及与传播。与此同时,发达的网络媒体也催生出网络艺术品拍卖,通过网站在线拍卖艺术品、线上线下结合拍卖艺术品的方式得到空前发展,并有逐渐渗透线下艺术品拍卖之势。

2 项目建设是紫砂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途径

近些年,宜兴市为了更好的保护紫砂文化遗存,传承紫砂技艺,传播紫砂文化,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进行规划建设、网络宣传,以提升紫砂文化保护意识,促进紫砂文化传承发展。

2.1 “口述文化”

“口述文化”是中国紫砂博物馆负责执行的一个项目,该项目利用录音与数字存储手段,对古稀紫砂艺人进行采访,保留第一手文化资料,为紫砂文化传承与传播提供宝贵材料。

2.2 “江苏老字号”评选

2015年5月至6月,江苏省商务厅网站对首批84家“江苏老字号”进行公示。其中,江苏省宜兴彩陶工艺厂、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等两家宜兴市企业入选。

2.3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2015年,无锡市文广新局公布了第四批无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有91人榜上有名,其中,宜兴市丁蜀镇的22位陶艺家入选传统技艺门类。

2.4 蜀山古南街修缮

蜀山古南街是明清时期宜兴陶瓷的主要集散商埠,随着岁月流转、历史变迁,这条老街出现了建筑结构老化、市政设施差等问题。2016年12月,宜兴丁蜀镇正式启动蜀山古南街新一轮保护修缮工程,根据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制定的设计方案,对该街区三个地块的部分房屋、道路进行集中修缮改造,预计整个工程到2017年上半年完成。

3 作品创作是紫砂文化传承与传播的补充途径

紫砂影视作品与文学著作是人们获得紫砂文化信息、紫砂文化体验、紫砂文化审美的艺术形式。数字媒体环境下,这些作品的传播渠道也得到了很大扩展,从传统的广播、电视、纸媒扩展至电脑、手机,更全面、多样地传播了紫砂文化。

3.1 影视作品拍摄

“世界只有一把紫砂壶,她的名字叫宜兴。”江苏宜兴素有“陶都”美誉,有着7000多年制陶史。为进一步传承传播紫砂文化,近年来,宜兴市在紫砂文化的发展与弘扬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从2004年拍摄制作的八集电视艺术片《中国紫砂》,到2005年登陆央视的大型古装电视连续剧《紫玉金砂》,再到2009年拍摄的《中国紫砂》续集《紫泥春华》,时隔多年,如今又陆续开拍了《壶开生面》《顾景舟》。2017年1月底,CCTV第一时间播放了题为《紫砂美名天下扬,一壶独醉丁蜀镇》的专题片。这些著作和电视片客观地展示了紫砂艺术的起源、传承与发展,真实再现了紫砂发展史上的风貌、文化走向,生动记录了紫砂壶制作的工艺流程,细致入微地评述了名人及其佳作的艺术价值,充分利用网络、数字媒体广泛传播、生动展现其特性,让读者和观众更直观地了解紫砂文化、弘扬紫砂文化。

3.2 著作出版发行

紫砂文化源远流长,先后出版了《紫砂春秋》《紫砂研究》《宜兴紫砂陶》《宜兴紫砂吴艺风采》等诸多书籍,另有专业期刊《江苏陶瓷》。更有人物传记《花非花――紫砂艺人蒋蓉传》,紫砂泰斗顾景舟百年诞辰之际发行的书籍《紫音希声》《布衣壶宗――顾景舟传》。后者通过网上投票、现场评选等环节角逐,最终荣膺2015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并代表中国参加2016年度的“世界最美的书”评选。

4 互联网应用是紫砂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新兴途径

2015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2088亿人民币,增幅为35.9%,占各类媒体花费的41.3%。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能否顺利打入网络市场是各行业遇到的新问题,紫砂行业也不例外。只有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形式多样、传播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超越时间、空间限制等优势,才能更好地传承、传播紫砂文化。

4.1 电子商务平台

电子商务平台虽以营利为主要目的,但却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助推器。紫砂电子商务平台在商业运营过程中势必将紫砂产品、紫砂文化推向更多领域,大众对产品的认可与购买为紫砂行业的良性循环提供条件,为紫砂文化的传承提供经济基础,为紫砂文化的传播提供载体。近年来,针对电商发展这一短板,宜兴市相关部门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15年,丁蜀镇有了国内首家紫砂电商主题园区,中国邮政、中信银行、商派网络、中智汇、微炫客、百团投资等与位于丁蜀镇的恒隆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签订合作协议,成为第三方战略合作伙伴;恒隆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已初步与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百度等国内部分电商龙头企业确定合作意向。该园区依托丁蜀镇成熟的产业基础和独有的文化底蕴,以紫砂电商为主要服务对象,在“互联网+”的大潮中为紫砂传统行业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新的竞争力,推动紫砂文化传承、发展、传播。

4.2 网络社区

网络社区作为网上交流空间,包括BBS/论坛、贴吧、公告栏、群组讨论、在线聊天、交友、个人空间、无线增值服务等。网络社区往往因为一个主题而聚集众多访问者,所以成为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的新兴途径。作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社区的创新实践之一,紫泥公社下属的壶乐汇创客空间与新浪网合作,利用新浪网紫砂频道、新浪微博等途径,丰富壶乐汇创客空间的信息平台,通过开展紫砂文化体验之旅、网络视频“紫砂会客厅”等方式来推广紫砂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紫砂文化。

4.3 自媒体

相对网络社区来说,自媒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是人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网络社区等发声来传播信息。当某个自媒体粉丝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其传播力度与广度是十分惊人的。如今,网络上出现了一些“紫砂大咖”,他们的粉丝量往往成千上万,其发表的言论、作品往往受到广泛关注,势必成为紫砂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5 结语

数字媒体环境下,紫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需要多种途径、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相互融合,利用数字媒体受众广、传播快、内容丰富、操作性强、成本低、互动性好等优势,充分挖掘紫砂文化,从紫砂文化保护、紫砂文化研究、紫砂技艺传承、紫砂文化旅游等多方面入手,全方位、多角度发展紫砂产业,激发大众特别是青年群体对紫砂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爱,更好地保护、传承、传播紫砂文化。

互联网环境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销售劣质产品、“紫砂大咖”不懂紫砂,传播假消息、负面消息等,这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史俊棠.紫砂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 易传媒. 2015中国数字媒体展望[J].中国广告,2015(3).

传承文化的途径篇10

1.红色文化传承的内涵

红色文化是中国大地上培育出来的独特的革命文化,是一种由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领导创建的先进的政治文化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引领各族人民投身革命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它蕴含在诸如井冈山精神、光荣传统、红色建筑、革命旧址、革命歌曲、革命诗词、革命文学等等资源之中。这种“文化”不仅有重大的文化价值、政治价值、教育价值,同样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

2.市场经济下红色文化的发展问题

2.1当前红色文化传播手段太过行政化

从目前全国各地红色文化传播形式来看,绝大多数采取行政手段,自发性的群众组织相对较少。发展红色文化,要避免依靠行政方式强迫群众接受,仅仅为了迎合各种活动需要而进行红色宣传,不仅难以使群众对红色文化产生共鸣,甚至会使群众对红色文化产生反感,对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宣传红色文化的行为产生教条主义、训导主义的想法。弘扬红色文化决不能简单说教,这样便丧失了红色文化传播的现实意义。

2.2红色文化内涵逐渐远离群众生活

当红色文化内容经历了长达30年的经济改革历程后,已遭到世俗主义、市侩主义的价值范式冲击,并且被暗中抽空了具体内涵,成为脆弱的、镂空的储物盒。一方面,主旋律的红色的文化生产体系,传统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与价值取向,不断向民众承诺一个公平、繁荣和稳定的现实图景,向群众塑造一个美轮美奂的现实人生;另一方面,社会政治体系围绕保护自由经济的目的转型并确立,造就了公民对政府管理方式、社会控制能力与生活保障体系的失望,从而出现红色文化向人们承诺的美好现实成为空壳允诺的现象。红色文化只有贴近群众生活,进一步增强感染力,才能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2.3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欠科学规划

近年来,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多有星星燎原之势,各地发展红色旅游的积极性非常高。随着一处处高品质的纪念馆、博物馆相继建成,红色旅游也被列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与高涨的发展热情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由于一味追求大规模、高标准,欠缺对当地产业发展的科学规划,有些项目因缺少资金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这一现象在许多革命老区不同程度存在,不少几年前就已经批复的项目皆因“配套难”要么停留在图纸上,要么成为烂尾工程。红色旅游区多为革命老区,经济基础本来就薄弱,一旦遭遇财政危机,不仅延长红色旅游产生经济效益的周期,甚至给老区人民背上新的债务包袱。

2.4高校对红色文化教育的宣传与重视力度有待提高,宣传不到位

红色文化不可能自觉走进高校,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红色文化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高校开展了有关红色教育的宣传活动,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待提高。这一切说明高校对红色文化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或宣传不到位,红色文化建设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有待加强。

2.5改革成为当今社会的强势话语,红色文化的宏大主题在很大程度上被世俗的功利需求所消解

3.市场经济下红色文化传承的新途径

3.1搞好红色文化的基地建设

一是做好红色文化基地的基础设施的维护和保护工作,提高红色文化的底蕴,开发和拓展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发挥其教育作用。

二是建设红色旅游基地,发展红色旅游,开展各种红色文化主题活动,营造红色文化氛围。使人们在旅游过程中自觉接受红色文化,提升境界和道德情操。

三是发展红色文化基地必须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社会效益为重,增强红色文化基地的服务性和公益性,提倡免票参观,要以重要节日、纪念日为契机,举办专题展和巡回展,以此扩大社会影响。

3.2结合时代特征,搞好红色产品的开发

红色文化产品与其它文化产品的区别在于,它的价值不在于一般的经济性、知识性、观赏性,关键在于革命性、先进性、导向性、激励性。作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集中体现,红色文化产品的发展既有利于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又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致富百姓,造福一方。在当今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生活方式世俗化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与时俱进地加以创新,抓好红色产品开发这个系统工程,发挥红色文化的激励和引领作用。

3.3创新文化活动方式

增强红色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必须跟随时展创新文化活动的形式。充分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组织红色旅游,进行实地参观学习。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恰当方式对其进行教育,让其轻轻松松的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传承文化的途径篇11

1、民俗文化构成了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底蕴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落脚点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有坚持农民的创作主体地位,才能避免民俗文化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乡土作为创作的空间,孕育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从传统社会的农耕文明中来,又与现代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俗文化代表着特定地区的历史文化,受自然生态、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集中体现了当地人的性格气质和审美内涵。它深深扎根于当地人的命脉和日常生活中,涵盖了序化及伦理的规矩,囊括物质和非物质的层面,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

2、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所在和应有之意

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体现着广大群众精神生活的富足,每逢佳节,那生机勃勃的文艺演出,举手投足间展现出的悠悠古韵,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热情。例如扭秧歌、踩高跷、舞狮子、赛船耍灯、唱莲花落等民俗表演,寄寓着人们对喜乐生活的向往,凝结着民众的审美和艺术积累。繁荣发展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将有力地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有利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乡村主流文化阵地,浇筑起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此外,“生态文明”亦在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得以发扬,民间传统文化倡导自然、人、社会的和谐相处,是我国农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和谐的理念参照。

二、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状

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中的文化挖掘、继承发展和保护工作,需要耗费庞大的人力、物力。一些独特的民间传统习俗正在逐渐地消亡或异化,民俗文化资源的流失也令人十分担忧。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显得后劲不足。

1、社会认知观念偏差

表现在对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知不足,把传统文化的抢救和保护看作是临时性任务,缺乏长期工作的各项准备。或者以所能产生的地方经济效益为出发点,指导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开发工作,忽视文化自身的传承和革新。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应以改善群众认知观念为突破口。

2、价值评判标准失衡

在现代文化和物质文明的影响下,商业文化呈现出强势的垄断地位,导致保护和创新民间传统文化的资源配置十分有限。各地政府往往以经济效益作为民俗文化的价值评判和取舍标准,带着膨胀的功利性目的,无节制地开发有限的文化资源,导致民间传统文化的自我调试和更正空间不断缩小。

3、传统文化后继乏人

民间传统文化历来仅在某一区域及人群中传播,特别是一些民间传统技艺,基本相传于少数的艺人巧匠之中。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农村青年一代多选择外出务工,受都市文明吸引,对难度高、学时长、收入不稳定的传统技艺兴趣低,这一现状,致使根雕、剪纸、刺绣等传统工艺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

1、确立农民主体地位,发挥主体性作用

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源于农村,反映着农民生活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在群众之间继承和传扬,因此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确立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独立性。首先,要引导农民了解自己的文化,热爱自己的文化,自觉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觉担负起民俗文化传承和革新的使命。其次,促?M农民思想解放,培育开放性意识。如克服狭隘的小农思想,开展多样化、开放的社会交往,自觉融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大潮中来。最后,培育农民创新性意识,发挥农民的创造力,塑造创新品格,提升农民的文化自信。

2、创新文化传承和保护机制,形成文化自觉

推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模式,采取多种手段建立有效的文化保护机制。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为做好文化遗产抢救工作,设立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好传统建筑、历史街区,以及民间风俗习惯、传统手工艺和生活方式等,确保文化生态环境的完整和谐;第二,健全文化保护的工作和领导机制,落实国家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法规,做好各地区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展览宣传及公益性活动;第三,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多领域、多学科的交流氛围,形成农民与专家共同努力的文化自觉。充分吸纳专家的研究成果,协同完成宣传、展示、普及等相关工作。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来自于行政部门的强力监管,是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应充分调动地方政府职能,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制定保护工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确保工作在计划下稳步推进。此外,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事,监督保护条例的执行,提高省、市、县、乡四级政府的法制化水准,才能做到对民俗文化的依法保护、合理开发。最后,科学评估文化资源,采取分级保护。将民间优秀文化收编于保护名录之中,鼓励社会力量协同政府参与保护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做好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整理、研究和开发利用。

4、注入经济活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传承文化的途径篇12

论文关键词:吴文化;传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一、吴文化与地方高职院校文化

文化,《现代汉语辞典》是这样解释的: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关于吴文化的概念,学者们有不同的表述,莫衷一是。有人从历史的角度界定,认为它是指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吴国特色文化;有人从地域的角度界定,认为它是指孕育在长江下游杭、嘉、湖、苏平原上的一种文化。笔者认为,对吴文化概念的界定,不应只从历史的角度来界定,因为在历史上,吴国的版图曾发生过巨大的变化,也不能单从地域的角度来界定,因为从地域角度,又出现了“宁镇”和“苏锡”两种说法。在此,笔者比较认同吴恩培教授对吴文化的界定:“它泛指吴地区域人群自泰伯勾吴以来,在这一区域创造出的与自然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物质的、精神的成果总和。”二千多年以来,以苏州为中心的一带普通百姓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生活方式,苏州的评弹、昆曲、建筑、缂丝、刺绣等等都有着自成一帜的特色,因此,本文中关于吴文化涵盖的地域范围主要是以苏州为中心,同时兼顾辐射苏南一带。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职院校,其主要定位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文化对“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具有辐射和融合作用”,具体表现在“地方文化对校园文化具有浸润作用,地方文化与校园文化互动、地域文化催生并凝炼校园文化”。可见,地方文化与地方高校校园文化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目前,苏南地区不少高职院校都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和地方文化,加强地方特色学科建设,开展吴文化的科学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传承吴文化的同时也应看到,文化的传承不应仅是学生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的开展,还应当全方位的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参与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与校园文化产生互动并凝练、提升校园文化。

二、构建吴文化传承与高职院校文化交融的途径与方法

1.把吴地文化物质元素融入到校园环境,做到环境育人

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高职院校的环境要体现培育人才的目的,就要赋予其灵魂和功能。良好的富有特色的、和谐而优美的校园环境,会使学生在求知、求美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熏陶,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把吴地文化融入到校园环境,具体来说:一是有意识地将吴地文化元素融入到校园环境布置当中。我们可以将吴地历史故事、吴地优秀人物、吴地风物等展示在学生活动的各个场所,让学生时时刻刻都沉浸在吴文化的氛围当中,利用校园小景布置、宣传橱窗、楼道走廊等将吴地文化展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二是创造性地发挥吴地文化作用,赋予其时代特色。吴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它同样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环境的变化、时代的变化、人需求的变化,赋予静态的校园以生命力,从吴文化当中挖掘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校园精神和教育理念。

2.把吴文化精髓融入到校园规章制度中,做到管理育人

吴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思想、观念、行为、习俗等等无不受其影响,“崇文”、“尚德”、“开拓”、“创新”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在吴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在“至德名邦”的光照下,在“泰伯精神”的感召下,吴地人民不断传承“尚德”文化,形成了特有的崇文重学、至善务实的朴实民风。这些隐性的德育资源,应当与校园的规章制度相结合,使之制度化、健全化,为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服务。

一是将学校的办学理念、规章制度等和吴文化结合起来。学校在制订制度时要将吴地文化中的“崇文”、“尚德”、“开拓”、“创新”、“致远”等精神融合进自己的办学理念、发展战略、治学方略当中,结合自身特色,凝炼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精神,规范师生的理想信念、奋斗方向、做人准则,把精神要求和具体规定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是提高师生员工的执行力,提升师生的制度意识。学校要加强对校园规章制度、校风校纪的教育,主动营造制度育人的环境和氛围,使师生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校风校纪、校训、办学定位等产生认同感,使制度能深入到每位师生的心中,并内化成自己的行为习惯,转化为全体师生的自觉意识。

3.把吴文化的德育资源融入到人才培养当中,做到教学育人

吴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资源独特,弥足珍贵;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吴文化内涵丰富,是一座宝库。吴地不仅在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有杰出的成就,而且蕴含着崇高的民族气节、爱国精神和传统美德;不仅孕育着无数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而且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工艺珍品和世代相传的雅风美俗,这些都是宝贵的德育课程教育资源。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要积极利用吴文化的德育资源,把地方文化的宝贵资源融入到人才培养当中。

一是要注重德育课程开发建设,把德育放在育人的首位,在开发吴文化道德课程中,应以吴文化特质为主线,以吴文化史料为依托,利用地域特有的教育资源,在把握吴文化特质的基础上,撷取吴文化所蕴含的思想品德、人格精神、高尚情操等优秀教育资源进行课程开发,建立吴文化教育体系,培养学生文明、包容、开放、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是注重德育资源与现代课程的结合,在建设校本课程的同时,要把吴文化的德育精髓与校本课程开发、实训操作、生产应用、实践创新等方面结合,突出职业特色,以规范性要求为基础,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依托,做到以德育人、以德化人,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是认真开展赋予校园精神的各种文化活动,将育人工作延伸到课堂以外,培育学生向往学习和生活的美好情感,实现以美唤情。由此,将吴文化资源导入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就会把浓郁的地方特色带入学校,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形成学校文化特色,铸就学校品牌。

三、突显高职特色,把吴文化传承内化为苏南地区高职院校文化自觉的选择

1.突出高职特色,努力实现吴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

高职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部分,也是最贴近社会、经济和市场变化的教育,它的宗旨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学生要以应用性人才为主,所以它与普通的高等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它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普通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不尽相同。根植于吴地文化的高职院校,其校园文化建设应与吴地文化相结合,为吴地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服务。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地方的文化资源,主动服务地方需求,为地方文化的发展和保护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如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成立了桃花坞年画研究所、桃花坞年画研究会,为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学术研究、课题开发、理论研讨提供了稳定的研究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产品,使之走向市场;又如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成立了太湖船菜研究中心,为太湖船菜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着努力;再如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市吴文化研究会共建了“苏州市吴文化传承与实践中心”,通过开设专门的吴文化课程,开展吴文化专题宣传和组织学生参与吴文化实践活动、展演等方式,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这些颇具特色的做法,不仅使吴文化融入到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当中,而且还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相结合,参与到育人的过程当中,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促进高职院校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

2.突出专业特色,努力实现吴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高职院校作为地方高校,一方面它要为区域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通常由行业办校转变而来,行业特色由来已久,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将吴文化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相融合,打造出独具一格的校园文化品牌。

首先,加强与区域相关企业、行业的联系和互动,经常邀请一些行业、企业专家,技能人手进校园,养成关注行业企业发展的习惯,实现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的互动和对话,从而融合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其次,开展专业教育,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对自我有着比较高的期待,缺乏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所以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后不会主动的去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而是对用人单位和岗位有着比较高的期待,导致学生在岗位上通常需要很长的适应期,因此,学校应当利用各种形式,如专业座谈会、专业技能比赛、行业参观等等开展专业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在实践中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为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最后,加强企业文化与地方文化的沟通和交流。在平时的学生管理上,可以参照企业的管理模式,按照企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与此同时,引入地方文化的人文关怀因素,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条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