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合集12篇

时间:2024-02-26 14:50:27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篇1

我国各类荒漠化土地最近发展的趋势如下:

(1)水蚀引起的荒漠化,即狭义的水土流失。由于降水减少,几率明显减少,全国水土流失面积有减少的趋势。水利部第二次全国性普查(1998―2000年)结果比第一次全国普查(1983―1989年)减少14万平方公里。但新疆及相邻的甘肃河西地区西部近年夏季暴雨较多,水土流失加重,约增加4万平方公里。

广西、贵州等西南地区的石灰岩地区严重水土流失引起的“石漠化”应引起特别的注意。

(2)风蚀引起的荒漠化,即狭义的沙漠化,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继续强烈发展。这次水利部普查获得的面积数比林业局1995年的数字又多了6万平方公里(实际上由两个单位作的普查,虽然方法雷同,但所采取的指标体系不同,不能比较)。

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区的沙漠化发展趋势也有较大的差异。①草场退化引起的草原荒漠化严重发展;②由于重点在农牧交错地带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措施,这一地区由于滥垦引起的耕地风蚀荒漠化开始逆转,并且有光明的前途;③西部水资源利用不当,河流下游地区生态失衡引起的荒漠化仍在严重发展,有两个区域采取了措施,出现逆转的前景。一是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因为从博斯腾湖向下游放水,挽救了地区生态条件继续恶化的势头。二是额济纳河(黑河),上游采取强制性节水,向下游放水的政策,已经看到了下游生态恢复的前景。

(3)土壤盐渍化荒漠化。俗语说“盐随水来,盐从水去”。从全局讲,由于干旱化的发展,普遍采用节水灌溉措施,地下水位下降,土地盐渍化面积减少,程度减轻。但也有局部恶化的地方,如新疆焉耆盆地地下水位随博斯腾湖水位上涨而升高,整个盆地盐渍化发展。

西部现有耕地5014.17万公顷,约占西部总土地面积的7.3%,占全国耕地的32.25%。西部生产了占全国26.28%的粮食、22.84%的油料、28.58%的棉花、15.67%的麻类、59.53%的烟叶和18.20%的蔬菜、瓜类。退化耕地占西部耕地面积的40%,其中中度以上退化的耕地占52%。

西部耕地的特点是多灾害、生产潜力大。消除自然灾害和土地退化不利因素,发挥西部土地的巨大潜力,21世纪我国食品安全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西部农业的发展。

我国5大牧区均分布在西部,天然草地的总面积为33144万公顷,占西部土地总面积的48.2%,占全国天然草地总面积的84.37%。由于草原开垦,可利用草场面积尤其是优质牧场的面积不断缩小,超载过牧严重。目前90%以上的草地处于不同程度地退化之中,其中,中度退化的草地面积达到1.3亿公顷,并以每年1.9%的速度扩大。

西部林业用地14324.83万公顷,约占20.8%。由于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及改变统计标准后部分郁闭度0.2―0.3的疏林地统计为有林地,西部地区森林覆盖率由1973―1976年间第一次清查的6.8%提高到1994―1998年间第五次清查的9.8%。但森林的质量仍在下降,表现为天然林遭受破坏,成熟林面积和蓄积量大幅度减少,生态功能削弱。

其他类型土地所占比例较小,如水域、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分别占3%和1%;园地和交通用地更小于1%。难以利用土地12864万公顷,占18.7%。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及长城沿线土地的旱作垦殖使农牧交错区成为沙漠化强烈发展地区;草原牲畜超载过牧使草场退化,进而沦为沙漠化土地;西北地区沙漠化土地集中在河流下游绿洲与沙漠过渡带,主要原因是内陆河水资源调配不当,上游盲目扩大绿洲,截用水资源,使下游断水,下游超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环境全面旱化引起的。

沙漠化在内蒙古草原、西北、青藏高原严重发展,并导致近年西北和华北强沙尘暴天气频繁发生。

上述农、林、牧业用土地的退化,不但阻碍了农业经济本身的发展,并使生态环境出现灾难性变化。

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因素较多,经济基础薄弱,加之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沙漠化和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发展,使西部经济更加落后。西部地区是以牧业和农业经济为主的区域,牧业绝大部分还是游牧放养,农业现代化水平低,有些地方还保留刀耕火种的落后经营方式。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我国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7671.13亿元,而西部为15354.02亿元,仅占17.51%,尚不及广东(8464.31亿元)和江苏(7697.82亿元)两省的总和。农民人均收入1587.6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3.4%,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据《西部大开发建设绿色家园考察报告》(2000年)载,广西石灰岩地区的古兰屯林区无一分水田,停止森林采伐后,只有靠人均0.77亩石头田种包谷维生,年人均有粮140公斤,收入300元左右,可算我国贫困之最。

发展滞缓拉大了东西部经济的差距。据有关资料,1999年西部12省区市国民经济增长为15354.02亿元,增长率为4.64%,低于全国增幅3个百分点,所占份额下降。长此发展下去,东西部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经济欠发达必然导致文化落后,全国15034万文盲,有5269.9万人分布在西部,比例为35%,高于人口比例6.5个百分点;而全国3474.8万大专以上文化水平者,却只有703万人在西部生活和工作,比例为20%,低于人口比例8.5个百分点。落后的农业方式和手工生产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多生育可以多占有生产资料;加之社会福利底数差,人们“养儿防老”,自然地做出多生育的选择。西部有7个省区无论人口的出生率还是自然增长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岁以上人口的文盲达到53.5%,大专以上水平者只有2000人,而出生率为23.2‰,自然增长率为15.8‰,都是全国之冠,经济最贫困的贵州两项指标均排第二。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篇2

荒漠是地球上一类特殊的生态地理区域,它既是地球生态灾害的源头,又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潜在空间,它既充满危机,又饱含了希望,充分展示了荒漠独特和脆弱多变的特征。荒漠地区蕴藏着天然特有品种和品质的经济植物、动物和药材,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一个独特的子系统。由荒漠地区各类生物和环境构成的陆地荒漠生态系统,在保障着全球41.3%陆地面积和20亿人口生存的同时,还为人类保存了许多特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为人类提供了独有的丰富奇异的自然景观。荒漠生态系统,既是全球生态系统的脆弱带,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生态类型。

全球防治荒漠化的进程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原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荒漠化不仅是一个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人类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制约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问题。

荒漠生态系统是由耐干旱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干旱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是荒漠区生态系统类型中的主体,它以其极端干旱少雨的显著特征,成为最耐旱的,以超旱生的小乔木、灌木和半灌木占优势的生物群落与其周围环境所组成的综合体。它是在亚热带干旱区及温带干旱区极端干旱缺水的生境条件下形成的。其主要生物群落特征是组成种类少,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地表盖度低,生产力水平低。荒漠生态系统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作用下,其结构具有一些与其他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所没有的特征,该生态系统结构所包括的气候、土壤、植物及动物等组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体现了干旱荒漠化区独特的生态过程。

关于荒漠化的成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要严格定量化地确定出每一个影响因素在荒漠化中的贡献份额是相当困难的。困难的原因在于进行这种分析时存在着许多模糊性。例如,人类活动既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约束,反过来又对环境的变化产生影响,特别是当人类对作为荒漠化形成基本条件的气候变化原因尚不能做到定量区分的情况下,很难确切地确定出在全球气候变化中人类与自然的贡献率各是多少。

自然因素对荒漠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情况是由于地质时期或者远古时期以来所形成的严酷的有利于荒漠化发生的自然条件,如干旱、多风就是荒漠化形成的基础与前提;另一种情况是,现代气候变异或突发的灾害性天气条件直接造成了土地荒漠化,比如大风造成沙漠的扩张,沙尘暴造成耕地或草场的沙化等。

荒漠化发生的历史和社会背景是全球性的。荒漠化是发生在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是干旱生态系统在外界众多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干扰下的混沌过程。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扩展,造成了许多毁灭性后果,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1968~1973年间非洲萨赫勒大旱灾对该区域人民的灾难性影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1974年5月1日联合国大会第3202号决议中,建议国际社会采取具体和迅速的措施阻止荒漠化蔓延和协助推动受影响地区的经济发展;1974年7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为启动防治荒漠化的国际行动,决定采取措施应对荒漠化蔓延状况;联合国于1977年8月29日至9月9日在内罗毕召集了规模较大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问题会议”,第一次提出了“荒漠化”概念,并产生了一项有效的、综合的和协调一致的解决荒漠化蔓延问题的方案(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的报告,1992)。中国首次派团参加了这次大会。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把“荒漠化”问题作为21世纪全球环境3个重要议题之一列入议程。1994年6月17日通过了《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文本,1994年10月14日至15日在巴黎举行各国政府签字仪式。1995年底联合国召开了第一次缔约国大会。我国政府于1996年12月经全国人大通过正式批准公约,成为《公约》缔约国。

1994年我国率先制定了《中国执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国家行动方案》,确定了中国防治荒漠化的战略目标和优先行动方案,对其他国家影响很大。在国内,中国政府首先积极完善防治荒漠化的各级组织,强化防治荒漠化的保障机构:1994年成立了中国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中国执行委员会,负责协调、管理和指导全国荒漠化防治工作;同时,成立了中国防治荒漠化协调高级顾问组作为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的决策咨询组织;初步建立了全国性的荒漠化监测体系;第一次进行了全国性的荒漠化普查工作,基本摸清了我国荒漠化的情况。截止目前,我国共进行了五次全国性的荒漠化普查。

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截至201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2%;沙化土地面积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93%;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30.0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12%。实际有效治理的沙化土地面积20.37万平方公里,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11.8%。

监测结果表明,当前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较2009年有明显好转,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成效明显的良好态势。荒漠化和沙化面积持续减少,沙化逆转速度加快。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由262.37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61.16万平方公里,净减少12120平方公里,年均减少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由173.11万平方公里减少到172.12万平方公里,净减少9902平方公里,年均减少1980平方公里。

我国的防治荒漠化工作

土地沙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是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现有沙化土地面积为172.12万平方公里。土地沙化导致土地生产力衰退、生态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空间,加剧了贫困和生态灾难,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采取了更加有力的措施,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自2004年出现缩减以来,连续10年保持“双缩减”。土地沙化整体得到初步遏制,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在国际社会产生巨大影响,成为世界防沙治沙的典范。

2002年1月1日实施的《防沙治沙法》,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的专门法律。该法确立了地方行政领导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制度、规划制度、定期监测制度、以草定畜制度、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封禁保护制度、封禁保护区内修建铁路、公路等建设活动审批制度、单位治理责任制度、营利性治沙申请制度等,对防沙治沙的组织领导、责任主体、土地沙化预防、沙化土地治理以及保障措施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2005年2月23日国务院第81次常务会批准了我国第一个《全国防沙治沙规划》,防沙治沙实现规划治理。依据我国不同沙化类型区的地形地貌、自然气候特点、沙化土地现状、存在突出问题、治理方向相似性以及地域上相对集中连片等因素,规划按照对全国防沙治沙的整体布局、防治目标和任务等进行了谋划,做出了具体安排。规划提出,全国防沙治沙分三个层次:一是国家级重点工程,包括封禁保护区建设、京津风沙源、三北四期、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草原沙化防治等工程;二是区域性项目,如黄河故道项目等;三是试点示范区。试点示范区分省级示范区、地市级示范区和县级示范区三类。

2007年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防沙治沙大会,会上,国家林业局按照国务院的授权与12个省区及新疆兵团签订了“十一五”防沙治沙目标责任书。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在我国防沙治沙史上第一次真正实现了中央政府对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进行问责,切实提高了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防沙治沙的责任意识。

2010年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沙产业的意见》,明确了促进和扶持沙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措施。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在投资、税收、金融等方面完善了防沙治沙优惠政策,促进了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沙区聚集。通过政策引导,活化机制,沙产业发展迅速,广大农牧民群众在防沙治沙中受了益、得了利,参与生态建设积极性高涨,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投资防沙治沙的新格局。

2013年3月21日颁布的《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的目标任务是,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加大防沙治沙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全面保护林草植被,积极预防土地沙化,综合治理沙化土地。规划分为两个阶段实施,2011~2015年为第一阶段,2016~2020年为第二阶段,10年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2000万公顷,其中第一阶段1000万公顷,第二阶段1000万公顷。到2020年,使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进一步改善。

这是我国进一步提出的防沙治沙的明确目标与任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防沙治沙的决心和信心,但我们必须明白防沙治沙工作就是摸清荒漠的脾气,对症下药,让它按照自然的生态法则衍变发展。只有这样沙漠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变得越来越温顺,我们的家园也才会越来越安宁。

在我国,荒漠化地区往往是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当地的经济,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一般都相对较低。要想更好地推进防治荒漠化工作,必须首先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只有大家富起来,才能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防治荒漠化中去。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篇3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都属于环境恶化问题,人们要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因为社会发展必须要有环境或资源作为保障。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相对应,水土保持就是对抗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是由于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半干旱地区及干旱地区土地逐步退化的现象。无论是水土流失还是土地荒漠化,均是土地的危害,它们均会导致土地发生退化。如果水土流失严重,一定会给生物多样性带来严重影响,乃至物种灭绝,因此,人们一定要重视水土保持和土地荒漠化的防治工作。

1.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的影响及原因

尽管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现象不同,但危害作用基本相同,土地荒漠化的危害要比水土流失的危害严重很多。土地荒漠化与水土流失会给农业带来较大损失。土地荒漠化的地区,种子播种以后极易被风刮走,幼苗也能容易被沙尘覆盖,对其正常的光合作用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植物会不能够正常的生长。荒漠化会导致草场逐步退化,影响牧民的正常收入。因为水土流失会使农田里的很多农作物也随水流失,降低土壤物理性质,致使土壤中的农作物减产,甚至会导致人们食物出现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会危害人们健康,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土地荒漠化与水土流失都给当地生态环境、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危害,阻碍地区经济发展。

导致水土发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2个方面,即: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指气候、地貌、植被及土壤等,我国不仅有许多山,也有分布着大量黄土,黄土地区和山地丘陵地形连绵起伏,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时很容易被侵蚀。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是季风性气候,夏季降水量很多且十分集中,我国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与地貌地形极易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出现。人为因素是人们破坏与移动地表土壤,一些生产建设活动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变化异常、过度放牧、有充足沙源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与开荒等。

2.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的思路或措施

2.1节水灌溉

在我国人口十分密集的地区,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都很大,退耕还林政策难以实施,所以,必须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面临着很严重的缺水问题,节水灌溉既能促进作物生长,也能充分运用水分,节约更多的水,有效防止水资源浪费。具体实施节水灌溉时要按照各类农作物需求特征,合理布置它们的种植区域,促进土地资源作用的充分发挥。另外,要注意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灌溉方法有所不同,要依据农作物生长特性进行调整。

2.2利用科学技术治理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工作涉及很多部门、学科及行业,必须运用科学技术,根据以往治理方法和效果,不断总结治理经验。根据目前我国土地荒漠化治理情况,我国整体治理水平还较低,仅有小部分地区运用科技来治理,并获得了良好效果,因此,要做好检测后记录工作,并在此前提下,构建便于开发资源的各种模式,根据科学技术总结切实可行的技术。尽量运用科技去开发新技术,把科技融进各项工作中。

2.3控制人口增速,运用科学方法种田

一些土地荒漠化区域,经过较长时间发展后,如果人口增速过快,就会加剧荒漠化情况,因此,一定要掌握人口增速,降低生态环境由于人口增速受到的破坏。治理和开发土地荒漠化时,必须改变过去开采伐木的方法,有效运用水资源,切实实行等高耕种,尽可能地减少土地耕种面积,运用科学方法耕地种田,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值,合理耕种。在一些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丰富地区,要注意充分运用这些可再生资源,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能源优势,使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2.4不断提高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平

一切生产都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做支撑,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关系很多行业及学科,必须运用科学技术,制定良好的质量方案,并不断总结以往的治理经验、治理效果。目前,我国的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平还较低,仅有小部分地区能够充分运用科学技术进行治理,并取得较好效果,并做到仔细记录检测结果及治理经验。实际治理过程中,要不断尝试开发利用资源的各种新模式,并根据科学技术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运用科技武装新型技术,把科技真正融入治理工作中,并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培养基层人员工作能力,广泛吸取国外成功经验。尽快构建全国的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监测网络,方便有关部门及时了解荒漠化与水土流失扩展信息,为制定科学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5退耕还林、防风固沙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篇4

青海省是我国受到土地荒漠化影响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受到自然、历史人为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青海省土地荒漠化问题日渐加剧,严重限制了青海省生态平衡,甚至威胁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有序性。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根据我国实施的几次土地荒漠化普查工作获得的相关资料,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和共和盆地等为荒漠化的主要集中地,并且荒漠化一般集中于青海高寒地区,在没有得到充分保护的情况下逐年扩大,增速较高,已经严重影响了青海省整体生态平衡发展。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当前荒漠化问题形成的原因和危害,进而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推动高寒区荒漠化治理工作有序开展。

1 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产生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不良结果,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指相对异常的气候条件,特别是青海高寒地区严重的干旱条件,极易造成植被退化和风蚀加快等现象,最终引起荒漠化的产生。而对于人为因素来说,则具体指人们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在森林中乱砍滥伐,连续性地开垦和耕种草地等,导致相关植物根系漏出地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一步增强风蚀和雨蚀的不良影响,促使荒漠化发展速度逐渐抬升。从全世界层面进行分析,过度地放牧和开垦农田,极易导致半干旱地区发生土地荒漠化问题,特别是一部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水源缺乏,农业用水管理不善,还会导致土地盐碱化问题的出现,也影响土地荒漠化的形成产生。因此,在青海省高寒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已经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十分有必要加强重视土地荒漠化的危害,进而结合荒漠化产生原因采取一定的措施预防和治理荒漠化的继续扩展,维护青海地区的生态平衡。

2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

土地荒漠化作为一种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的生态问题,其预防和治理工作一直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长期的破坏和管理不当,当前土地荒漠化仍然影响着青海高寒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其危害性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侵吞农田,不利于庄稼的健康成长。一般情况下,春季的青海高寒区是大风的季节,但是同时也是农民组织春灌播种,以及育苗的重要生长时期,大风吹蚀农田的表层土壤,甚至会造成农作物种子裸漏在外,轻者会造成农业减产,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土地零产出,对当地农业发展以及农民生活产生极大危害。例如有历史记录以来,1962年春季的一场大风就直接造成风蚀地表5~8cm的严重危害,当年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农民实施了3次播种,极大增加了农民工作量。

其次,草上出现沙化趋势,可利用面积在不断缩小。青海省是我国4大主要牧区之一,而土地荒漠化问题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造成草场退化,产草量逐渐下降,放牧的草场面积急剧缩减,对当地牧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再次,威胁水库发展,出现填淤湖泊的不良现象。青海省高寒区的水库建设较为困难,并且一般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集中于流沙分布地区,风沙活动强烈,水库中每年都会淤积大量的泥沙,不仅会填淤库容,还会严重损坏水库中的相关电力设置和机械设备产生,对当地水利建设产生不良影响。

最后,淹没公路和房屋。沙尘淹没公路和房屋是土地荒漠化严重地区较为常见的现象,甚至一部分地区受到沙尘淹没的影响,不能及时播种、春灌和放牧工作,极其不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因此青海省相关部门必须加强重视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进一步维护当地的生态平衡。

3 青海省高寒区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对于土地荒漠化的预防和治理工作,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护原生态植被,并且在保护基础上积极建设人工植被,借助植被的防风固沙能力避免风沙严重侵蚀土地,相应地指导当地生态平衡的维护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一定要制定一系列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适当地减轻土地生产压力,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合理制定生产经营方针,细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布局,进而加强建设当地的生态系统,以建立良好生态牧区的方式,增强土地荒漠化治理实效,促使青海省高寒区生态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

3.1 应该封沙育苗

为了在荒漠化地区加强植被恢复建设,并且保护人工植被不会再遭受风沙的严重侵蚀,应该在大面积的风沙区适当地采取封沙育草措施,为恢复自然植被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上,以植物的遮挡降低风沙,进一步削弱气流运输的动力效果,降低风沙危害。一般情况下,在实施2个月以上的定沙工作后,显著提升了青海省高寒区的植被覆盖率,也适当地加强了生态建设水平,为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的良性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 采用工程和生物固沙方式

采用工程和生物固沙的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借助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设置相应的机械沙障,降低风沙的危害性;而生物固沙则指应该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地条件,适当地选择栽种相应的植物,进而借助植物的力量,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对于土地荒漠化地区较为常见的流动沙丘,应该先在其迎风坡设置沙障,削弱其风力运动作用。并且采用植物的方式治理流动沙丘,不仅能够改变流动沙丘自身的和移动状态,还能够起到相应的改良土壤作用,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3.3 造林固沙

具体来说,造林固沙工作就是在土地荒漠化地区人工种植乔灌草等抗旱植物,进一步拓展荒漠上植被的覆盖范围,为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根本的保障。而对于相对平缓的土地来说,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引导农民直接进行造林工作,尽量选择易生长、生命周期较长的植物,保证其能够在贫瘠的荒漠化土地上生长。

3.4 加强农村地区农田防护网建设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篇5

国家有关土地荒漠化防治的法律散见于农业、国土资源、森林、草原和水土保持领域等法律法规,有代表性的法律规范性文件大约有20部。在农业领域有四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在防沙治沙领域有三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国家林业局制定的《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管理办法》等;在森林领域有六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封山育林管理暂行规定》等;在草原领域有四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草原防虫灭鼠实施规定》等;在国土资源领域有五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复垦规定》等;在水土保持领域有五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条例》等。

一、现行立法存在缺陷和不足

(1)土地荒漠化防治法律体系尚不完善,存在一些重要的立法空白。如湿地是保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中国签署了《湿地公约》,但在湿地保护方面,国家和自治区还没有专项的法律法规。

(2)土地荒漠化防治法律配套滞后,管理权限界定不清晰,缺乏协调管理机制,影响了法律的贯彻执行。改革开改以来,我国共制定了约20部涉及土地荒漠化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法出多门,权限混乱,法律冲突加剧。

(3)地方性法规制定滞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全国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但至今未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的实施细则。

(4)现行土地荒漠化防治法律制度过于抽象和原则性。我国现行土地荒漠化防治法律由于受特定历史时期的影响,而未形成统一、系统的法律规范,在各个不同的法律规范中才有所涉及。一些法律规定过于原则性、模糊性,相当多的法律条文欠具体化和可操作性,而使有关土地荒漠化防治法律主体的地位、权利义务等内容不具有确定性和针对性,在实践中难以把握。

二、完善新疆荒漠化防治法律制度的几点建议

(1)制定防治荒漠化的法律或法规。目前,破坏生态,造成人为荒漠化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形成了边治理边破坏的被动局面。解决这些问题除加强扶贫和农、林、牧、副等基础设施建设外,依法管理是一个重要方面。但现有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从保护荒漠化地区现有植被和工程建设成果的长远需要出发,应尽快出台《荒漠化防治法》。考虑到《荒漠化防治法》的出台需要一个过程,为了及早制止人为破坏生态行为,建议自治区可根据本地区实际先制定出有关政策或法规。

(2)规范和完善农业生产领域、水土保持领域、防沙治沙领域和湿地保护领域等相关法规,改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荒漠化地区粗放、落后的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是沙漠化的主要根源,为了防治荒漠化,消除贫困,必须改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

(3)加强职能机构的协调机制,合理分配行政权力,建立科学管理体制。目前我国的某些行政机构存在着职能权限不清、职权交叉重叠、相互协调机制缺失等问题,在荒漠化防治工作中尤为突出。

从我国现行环境资源管理机构的设置及有关法律规范的现状出发,目前我国荒漠化防治监督管理体制的完善可作如下设想:①各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分工。②环保部门的统一协调。③人大专门委员会的监督。④监督管理体制的法律化。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篇6

目前,我国环境由于遭到破坏,导致我国生态资源出现紧缺的现象,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伴随我国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范围不断扩大,3S技术的正确运用能够有效防治水土流失以及荒漠化的问题,这也是解决我国生态问题的主要途径。3S技术主要是指遥感技术、地理环境系统以及定位系统,地理环境技术可以成为分析区域空间数据的重要工具,定位系统能够对环境监测进行准确、及时的定位,遥感技术能够为环境监测与调节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将3S技术合理的应用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的防治当中,可以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实现水土流失以及荒漠化的实时管理。

1 3S技术的概述

3S技术具体包括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以及地理信息技术,伴随3S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入,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以及地理信息技术之间进行不断融合,从而实现3S技术的整体效果。遥感技术具有综合性的技术特点,能够有效搜集地表层的具体信息,此外,遥感技术还能够处理摄影、传送、扫描等工作信息,有效对环境信息进行准确预测,我国现阶段在资源调查以及环境监测工作中通常采用遥感技术[1]。地理信息技术是一种计算机的应用软件,能够有效管理相关地理信息,并且对地理信息进行详细的分类等,还能够对其进行重新分析和组合。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通过卫星实行全方位的定位,我国现阶段的野外监测以及土地考察等全部使用全球定位系统。

2 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概述

水土流失实际上指的是人类对土地环境的无节制利用,尤其是对我国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从而导致土壤的地表覆盖物受到人为破坏,土壤遭到破坏的同时致使土质养分流失,最终将会出现岩石的现象,水土流失具体可分为重力侵蚀、水力侵蚀以及风力侵蚀三种现象。水土流失是在自然情况下发生的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并且能够与土壤环境处于一个平衡状态,但是由于我国人类生产的活动逐渐增多,对地表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的同时,加快了水土流失的速度,致使我国环境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荒漠化的治理主要是针对于我国防风固沙的工作,荒漠化主要是指我国干旱地区出现半干旱、干旱的土地资源退化等现象,这类现象的主要成因在于当地环境出现变异,人类不节制的开采活动所导致,荒漠化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2]。此外,非荒漠化的环境逐渐向荒漠化的环境转变是其另外一种表现形式,伴随我国荒漠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我国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荒漠化直接对当地的土壤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致使当地土壤生产力大幅度下降,甚至对当地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3 3S技术在水土保持和荒漠化的具体防治运用

3.1 遥感技术的防治运用

我国在未应用遥感技术前,实地调查是开展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手段,在具体应用遥感技术后,有关部门通过科学的监测手段来开展防治工作,从本质来看,遥感技术的监测功能与实地调查是相等的。遥感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采用遥感影像的复合技术,对具体监测时的准确度大幅提高。对于不同类型的土地来说,其所具有的地理环境以及植物也大不相同,复合技术可以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形成完整的光谱变化图,经过专业人员的比对和分析,可以有效保证其准确度[3]。与此同时,通过遥感技术的监测手段,最终可以形成科学的防治图像,以用来指导防治工作的具体展开。

3.2 地理信息系统的防治运用

地理信息系统发源于20世纪,属于一种新型的监测技术,在此系统中,拥有一个完善而又具体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为该监测系统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数据支持,利用其独特的监测系统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时,可以为地理环境研究提供科学的技术保障。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应用中,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具备采集、存储以及分析功能;其二,在具体分析数据时,采用独特的地理模型,可以对实时动态进行分析,可以为地理研究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其三,在进行地理信息分析时,将由先进的科学设备进行数据分析,使人工无法完成的工作得以实现。在水土保持以及荒漠化的防治工作中,通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获得准确的数据信息,与此同时,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的完善在防治过程中存在的漏洞,保证了防治工作的顺利展开。

3.3 全球定位系统防治运用

RTK技术也是全球定位系统的一种,可以有效反映出土地利用的具体情况,并得出相关的土地现状图。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全球定位系统将具体的施工工作完成,保证了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展开。水土流失具体分为两种情况:自然流失和人为流失。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能够有效对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实时监测[4]。此外,还可以对水土保持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监管。通过全球定位系统的实际应用,可以有效保证水土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实现了水土保持和荒漠化的防治工作。

4 结语

水土保持以及荒漠化的防治是我国需要重视的一项长期工作,我国当前的治理效果并不明显,但是依然需要继续治理下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改善我国的空气环境和质量。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在具体的防治工作中,必须依托于专业的工作人员和先进的科学设备,其中3S技术的实时监测为水土保持和荒漠化的治理工作打开了全新的局面,通过3S技术的具体应用,建立了科学的监测系统网络,为水土保持和荒漠化的防治工作带来了科学的技术保证。

参考文献:

[1] 申贵旭.3S技术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主要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6).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篇7

关于荒漠化的治理这一考点,由于当今世界荒漠化日趋严重,已经成为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

一、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主要包括干旱(基本原因)、地表物质松散(物质基础)和大风扬沙(动力因素)。其中气候因素特别是年降雨量的变化往往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荒漠风沙活动和荒漠化的进程,持续干旱则会促进荒漠化的进程和发展,但是这些都不是荒漠化进程的决定性因素。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则得从荒漠化与人类的关系来分析。荒漠化的发生、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既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和活跃因

素,同时也是荒漠化的直接受害者。

二、荒漠化的防治

关于这一点,首先,必须了解荒漠化防治的核心和内容,即人与自然的协调,包括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荒漠化;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现象;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其次,掌握荒漠化的整治模式和措施:即要有明确的整治目标,采取因地制宜的整治措施,要有健全完善的治理系统。整治措施可以因地制宜,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和措施。再次,在荒漠化治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要关注地方群众的利益和要求,鼓励地方参与治理和开发,加强地方参与规划和决策。

三、使学生掌握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状况

可以从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去考虑,此处不再详述。

阅读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4%。

材料二:我国政府坚决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行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很多地方以此为契机,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替代产业。

(1)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篇8

自2000年以来,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三个监测期呈现“双缩减”,荒漠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由20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为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为国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但是,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受荒漠化、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布有沙漠、四大沙地。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4多;沙化土地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近1/5。

“在防治中,要坚持没有保护就没有发展,保护就是最大的l展、最好的发展的理念。全面落实荒漠生态保护红线,加大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力度,把所有的荒漠天然植被都保护起来。”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说,同时要坚持科学治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立足旱区实际,大力发展节水型林业,以水定林,适地适树适草,科学防治。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篇9

中国西部分为西北和西南两大区域:西北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区,西南则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重庆、西藏等省市区。学术界一致认为,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情况很严重,但对西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尚未达成共识。事实上,土地荒漠化的问题在西北和西南地区都是存在的,只是表现的特征不同而已。

据国家林业局《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结果,1999年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到267.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7.9%。其中风蚀荒漠化面积187.3万平方千米,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70%;水蚀荒漠化面积26.5万平方千米,占9.9%;土壤盐渍化面积17.3万平方千米,占6.5%;冻融荒漠化面积36.3万平方千米,占13.6%[2]。这些荒漠化的土地主要分布在18个省(区)的471个县(旗)。这些县(旗)大部分位于西部地区。

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农田和草场的沙化。我国西北地区有十几处面积较大的沙漠,它们是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达格沙漠,青海的柴达木沙漠风蚀地,内蒙的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和沙漠、雅玛利克沙漠、浑善达克沙地,内蒙、甘肃的腾格里沙漠,内蒙、宁夏、陕西的毛乌素沙地等等。这些沙漠分布于东经75°至东经122°,北纬37°至北纬47°的高原、盆地和平原之间,总面积达70多万平方千米[3](P3)。除沙漠之外,西部地区还有将近60万平方千米的戈壁。如此广袤的沙漠、戈壁是中国西部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是西部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表现。

在茫茫沙漠和漫漫戈壁的周边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情况随处可见,不少地方的耕地和草场已经完全沙化。内蒙古沙漠化土地最多,达80 560平方千米;其次是新疆,沙化总面积为30471平方千米;陕北地区沙化21686平方千米;甘肃沙化面积10736平方千米;宁夏沙化面积10215平方千米;青海沙化面积亦达到4400多平方千米。在上述沙化土地中, 正在沙漠化的土地约67000平方千米,强烈沙漠化的土地约60000平方千米,严重沙漠化的土地约35000平方千米。陕北地区和内蒙鄂尔多斯地区,内蒙科尔沁、西拉木伦河上游、锡林郭勒及察哈尔草原,宁夏中东部地区、贺兰山西麓山前平原,甘肃弱水流域、阿拉善中部及河西走廊绿洲边缘地带,沙漠不断向外扩展[4],使大片农田、草场呈现出荒漠景观。据统计,陕西土地荒漠化率为15.96%,甘肃为50.62%,宁夏为75.98%,青海为33.06%,新疆为86.07%,内蒙古为59.27%[5](P153)。情况相当严重。

西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则主要表现为农田的石漠化。石漠化地区土层浅薄,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在漫长的岁月中,西南诸省区形成一些面积较大的岩溶地貌和石漠景观。如云南全省岩溶面积达11.1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滇东、滇东南和滇东北地区,占全省总面积的29%。贵州省石漠化土地在黔南、黔西南、黔东南、六盘水、安顺、毕节、铜仁、遵义等地均有分布,总面积达13.888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7.9%。在石漠化地区,岩石裸露率在70%以上者占石漠化面积的38.9%。有不少旱地还潜伏着石漠化的危机[6]。广西石漠化的情况更为严重, 岩溶山区的石漠化面积已占总面积的37.8%[7](P336)。

除沙漠化和石漠化外,水土流失等原因引起的土地退化也相当普遍。20世纪末,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万平方千米, 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3。据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小组的《199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和陆大道等的《1999年中国区域发展报告》,1999年西北各省区的水土流失面积为56.22万平方千米,西南各省区水土流失面积为45.99万平方千米,这还没有包括西藏的水土流失面积,如果加上西藏,数字就更大了。在西部各省区中,宁夏的水土流失率达69.94%,陕西66.87%,四川43.65%,贵州43.55%,高出全国平均值的1至3倍。由于水土流失,地力不断下降,不少原本适宜农牧的地方也出现了荒漠化的倾向。

二、西部土地荒漠化的历史过程

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看,中国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并非一朝一夕之故。无论是西北地区的沙漠化现象,还是西南地区的石漠化现象,都是在“史前”时期和历史时期逐渐形成的。换言之,西部地区的土地荒漠化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据地质资料、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位于西部地区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和浑善达克沙地在地质历史时期就已经存在。陕北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之间的毛乌素沙地则是在第四纪以来逐渐形成的[8]。尽管这些沙漠形成的时间有先有后,但都经历了由小到大的变化。

翻开丰富的历史典籍,我们在先秦、秦汉时期的文献中已可看到“流沙”的记载。不过,那时的“流沙”只有三处:一处是指敦煌以西的沙漠,即今新疆境内白龙堆沙漠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处是居延海一带的流沙,即今内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还有一处是指阴山以北的沙漠,史书上称之为“大漠”或“大幕”。敦煌以西的沙漠位于丝绸之路沿线,当年张骞凿空、班超通西域、赵充国在西域屯田皆经过其地,故文献中对这一沙漠记载较多。《高僧传》载法显赴印度时,“发自长安,西渡流沙”。所谓“西渡流沙”就是向西穿过白龙堆的沙漠。居延是汉代重要的屯田区域,故居延以东以北的流沙多见于汉代史籍。《汉书》卷二八《地理志》载,弱水“余波入至流沙”。《后汉书》卷一一三解释说,居延又称“居延海”,是古代的流沙之地。至于阴山之北的流沙,则往往与匈奴相连。《说文解字》说:“漠,北方流沙也。”《后汉书》卷二三载:“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晋书》卷九七载:“匈奴地南接燕赵,北暨沙漠”。当时对于陕北黄土高原上的毛乌素沙地并没有明确记载,说明那时毛乌素沙地明沙很少,尚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献中对沙漠的记载明显增多。这一时期文献中记载的沙漠,仍然主要是前面提到的流沙。如《博物志》卷八载:“自敦煌涉流沙往外国,沙石千余里。”《周书》卷五载:“鄯善,古楼兰国也……地多沙卤,少水草。北即白龙堆路……西北有流沙数百里。”这些记载所说的流沙显然是指塔里木盆地中的沙漠。《晋书》卷二载:“前者明公西征灵州,北临沙漠,榆中以西,望风震服。”《魏书》卷九九载:“鲜卑秃发乌孤八世祖匹孤自塞北迁于河西。其地东至麦田、牵屯,西至湿罗,南至浇河,北接大漠。”这里所说的沙漠或大漠则是指甘肃以北内蒙古地区的沙漠。此外,这一时期的文献中还提到青海柴达木盆地的沙地。《洛阳伽蓝记》卷五载:“发赤岭西行二十三日,渡流沙,至土谷浑国。路中甚寒,多饶风雪,飞沙走砾,举目皆满,唯土谷浑城左右暖于余处。”这说明人类活动范围扩大,认识的沙漠较前增多。由于战争和动乱的等因素影响,有些地方已出现荒漠化的倾向。最典型的事例就是西汉时在河西走廊和“西域”开垦的一些“屯田”被迫放弃,沦为荒漠化的土地。时至今日,在武威、张掖、敦煌等地的沙漠和戈壁上,仍然可以依稀地看出汉代城堡、烽燧和农田的遗迹。但此时的土地荒漠化是有限的。许多后来沙化非常严重的地方在当时生态环境仍然是较好的。如当时黄土高原北端的白于山南麓有茂密的森林,白于山北麓的芦河流域和红柳河流域则是灌木草原,间有乔木散生其间。公元五世纪初,匈奴首领赫连勃勃曾说:“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见若斯之美!”[9](卷五五五引崔鸿《十六国春秋》) 并在此地修建了著名的“统万城”,作为大夏的国都。说明此地生态环境很好,根本不存在荒漠化的问题[10]。

隋唐五代时期,文献中对西部地区的主要沙漠均有记载。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强,西部荒漠化地区有所扩大。例如,唐代前期,统万城周围地区仍是有名的“卧马草地”。其后由于毛乌素南缘地区过度开垦和放牧,天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毛乌素流沙不断南移。到唐代晚期,统万城一带已受到风沙的侵袭。河西走廊地区自汉代设郡以来,人口不断增加,土地开发的规模日益扩大。经过长期的经营,到唐代显得相当富庶。但由于人们对绿洲水土资源过度利用,以及采取过度樵采等不良土地利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绿洲的生态环境,从而导致了沙漠化的扩大。唐代以后,石羊河下游、黑河下游、马营河及摆浪河下游等地的汉唐绿洲都经历了沙漠化的过程[11](P79—144)。由于昆仑山北麓河水的退缩,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移,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大片绿洲变成荒漠,楼兰、精绝等西域古国被掩埋在沙漠之中,成为沙漠深处的废墟[12](P19—27),丝绸之路南道也随之衰落。

宋元明清时期,荒漠化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宋辽夏金对峙阶段,由于战争和动乱,北方地区人口逃亡情况严重,不少地方农田荒芜,水利失修,沦为荒漠。在辽、金和西夏统治的北方地区,荒漠化的情况特别突出。《辽史》卷三二载:“辽国尽有大漠”,《宋朝事实》卷二载:“自京、镇等处土田丰好,兵马强盛,地利物产颇有厚利,其他自中下州固已寂寥荒漠。”《西夏书事》卷三三云:“夏南境地仅存五六千里,居民皆散处沙漠、山谷间。”显然,宋元之际是北方荒漠化扩大的重要阶段。明清之际,由于人口大量增加,西部地区再次掀起开垦土地的热潮,许多地方的天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荒漠化不断扩大。在西域地区,绿洲面积急剧缩减,许多汉唐时期的遗迹都被掩埋在黄沙之下。在鄂尔多斯高原南部,毛乌素沙地不断向东南地区推进。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情况与日俱增。在西南四川、贵州等地,石漠化区域也在扩大,以毛乌素沙地南缘为例。毛乌素沙地南缘在明代出现大规模屯垦。清初长城沿线放垦,所留草地仅十之二三。结果出现“古沙翻新”或“就地起沙”的情况。形成“地拥黄沙草不生”的荒凉景观。民国时期,鄂尔多斯与黄土高原之间的天然植被继续遭到破坏,荒漠化随之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了目前的状况。

三、导致西部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中国西部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西部土地荒漠化会呈现出加速的态势?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土地荒漠化过程中起了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反复思考。土地荒漠化既是自然现象,又是社会现象,可以说是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的结果。因此,我们在研究西部土地荒漠化原因的时候,必须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入手。

从自然方面来看,中国西部存在着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的条件。中国西部是我国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的所在地,在高原与高原和高原与盆地的结合部,地形地貌十分复杂,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全新世以来,我国气候曾发生过周期性的变化。据竺可桢先生研究,历史时期中国气候大致可分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13](P475—498)。温暖期气候温热,水草增加;寒冷期气候干凉,风力强劲。在由暖到寒或由寒到暖的过渡阶段,气候振荡,灾害频繁,往往对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尽管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无论是干旱的西北地区,还是多水的西南地区,都曾因风力侵蚀和水力侵蚀而发生过土壤退化的事。

西北地区深处内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燥,沙漠较多。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大部分地方及新疆北部的一些地方年降水量在100毫米至700毫米之间,而内蒙古西部和新疆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均在100毫米以下,有些地方年降水量甚至不足20毫米。由于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加之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所以一年中湿度差别较大,容易出现水灾、旱灾和风灾。历史时期西北地区此类灾害屡见不鲜。如汉文帝后元三年(前141)秋季大雨,昼夜不绝,连续三十五日,蓝田山水暴涨,漂没九百余家。又如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关中连年大旱,百姓流亡殆尽,出现“人相食”的悲剧。再如1983年4月27日, 沙暴吹袭陕北,顿时天地昏黑,伸手不见五指。在野外耕牧的农民来不及躲避,或迷路失足,或为狂风卷起,或被沙尘窒息,死伤者多达数十人。水灾的直接后果是造成水土流失,而水土流失就意味着地力下降,开始向荒漠化的方向发展。旱灾的后果是造成土壤水和地下水大量蒸发。而土壤水、地下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在降水量极少的西北干旱地区,土壤的含水量主要靠地下水毛管供给。当地下水位下降,毛管上升水不能达到地表或植物根系层时,植被开始衰退,覆盖度降底,受到沙化的潜在威胁。如果地下水位进一步下降,土壤发育成干旱土时,植物便会干枯死亡。而当土壤上层长期处于干燥状态,植被衰败以后,就容易受到风蚀破坏,从而出现沙漠化。地下水位越深,荒漠化的可能性越大,植被越少,荒漠化等级越高。风灾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更为明显。风是沙漠扩展的原动力,地表一旦失去植被保护就会受到风蚀。在风蚀的作用下,地表的枯枝落叶层、粗腐殖质层、腐殖质层、泥炭层、盐聚层逐渐被风吹掉,形成光板地。当风沙流作用于裸露的地表时,会产生线状风蚀擦痕,擦痕加深,形成略微凸起的土墩与风蚀线状凹地。随着风蚀作用的不断发展,光板地演变成风蚀劣地,被吹蚀的物质形成风沙流。当风沙流速度降低或遇到障碍时,所挟沙尘下落堆积,受不同风向的影响而形成各种类型的沙丘,从而使该地变成沙漠景观。

西南地区的大部分地方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较高,降雨较多,水资源相当丰富。这一地区虽然没有什么沙漠,但存在着大量的喀斯特地貌。此类地貌石多土薄,植被很少,极易受到水力侵蚀。在水力侵蚀的情况下,水土大量流失,形成石漠化景观。古代西南地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问题似乎并不严重,但近代以来由于人口骤增,情况发生很大变化。20世纪50年代,贵州省的水土流失面积占该省国土总面积的14.2%,60年代增至18.9%,80年代增至28.4%,90年代增至43.5%[7](P284)。四川等省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现象也较严重。正因为如此,长江之水日见浑浊,被人称为“第二条黄河”。

从社会方面来看,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大大加速了西部土地荒漠化的进程。我国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岁月中,西部开发的活动基本上没有停止,但由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有时出现高潮,有时停滞不前,有时甚至出现倒退的局面。大体说来,西部开发的历程可以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14]。有些王朝在进行西部开发时,不考虑西部各地经济社会的差异。或只注重军事控制,不注意经济效益;或只注重开荒种田,不注重多种经营。对于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地方,进行过度开发,甚至竭泽而渔;对其他地方则视而不见或很少过问。有的为了扩大马羊的生存空间,不惜驱逐农户,破坏庄稼,把农田变为牧场;有的为了扩大耕地面积,不惜砍伐森林,开垦草场,把宜林宜牧地区变为农业区。而滥垦滥牧、毁坏森林和粗放的耕作方式则直接影响着西部土地荒漠化的进程,对西部土地荒漠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历史时期在西部的许多地区都曾发生过滥垦滥牧的事。滥垦主要发生在西部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农牧交错地带,其结果往往与土地荒漠化相联系。如在塔里木河上游的阿拉尔地区,1959年至1996年,耕地面积从22870.6公顷发展到37691.7公顷,增加14821.1公顷。同期下游阿拉干地区沙漠化土地则由137120公顷发展到149420公顷,增加12307公顷。而塔里木河下游的铁干里克农耕区1970年后因缺水灌溉被迫弃耕的16600公顷土地已经沙化[15]。滥牧主要发生于草原区,其结果也与草场退化联系在一起。如内蒙古的锡盟草原在20世纪80年代放牧超载15.4%。由于放牧过度,导致大量草场严重退化,迫使175户牧民迁往他乡[16](P93)。这样的事例在史籍中俯拾即是,不胜枚举。

由于滥垦滥牧、毁坏森林、草原的事件时有发生,其后果是森林和草原不断缩减,有些地方甚至成为濯濯童山。这种情况在黄土高原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黄土高原地区曾经存在过大片的森林和草原。在原始社会末期,黄土高原东南部、秦岭山脉、中条山、吕梁山、豫西诸山及渭河、涑汾河、伊洛河诸平原都属于森林地带,黄土高原西北部地区则属于草原地带或森林草原地带[17](P434)。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强,黄土高原的平原河谷地带逐渐被开垦成农田,平原河谷地带的森林随之缩减。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农业区的扩大,平原地区规模较大的森林逐渐消失,除关中地区的上林苑中尚有较多林木外,其他平原上已经很少有森林的记载。平原地区的森林消失以后,陇山以西、秦岭、晋西北诸山及阴山山脉的森林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唐宋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森林和草原继续缩小。到了宋代,秦岭、陇山、黄龙山、岚州、石州、汾州等地的林木被大量破坏。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森林和草场进一步缩小。由于大量屯田,过度开垦,加之滥砍滥伐,平原地带自不必言,丘陵和山区的森林也迅速减少。如渭河上游的森林在这一时期大量消失,只有渭源、陇西、天水诸县的五竹山、首阳山、马鹿山、辛家山等地尚有少量森林残存下来。陕北地区的森林,主要分布在黄陵、洛川、富县、延安、延长、宜川等县的某些山区。清代中期以后,对森林的破坏犹为严重。据说在周至至洋县的300里间,砍伐林木的人经常不下数万。如此乱伐,自然对森林的存在构成巨大的威胁。此外,清代对河套等地的大规模开垦,不仅使草原面积越来越小,而且也使畜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耕区的植被大量减少。据民国《横山县志》讲,“草地仅十之二三”。森林和草场的毁灭,使土壤失去了应有的屏障,不仅难以含养水分,而且在风力、水力侵蚀的作用下日益退化,甚至就地起沙。这两个原因互为表里,恶性循环,使土地荒漠化情况愈演愈烈,不少地方因此变成了沙漠。

此外,对水资源使用不当也曾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发展。如塔里木河两岸在汉、唐时期曾有不少规模较大的城镇,天然植被良好,农业发达,但过度开垦用水,使河流萎缩,水系变迁,从而导致大片土地荒漠化,昔日繁荣的城镇也相继沦为废墟。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楼兰、且末、精绝等地在汉代都是发达的农业区,后来均被沙漠吞没。近代以来,由于山前地带新绿洲大量引水,使河流中下游水量日益减少,直接导致古代绿洲的消亡。目前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林面积由686万亩减至150万亩,下游地区60年代开垦的45万亩良田仅存18万亩。著名的罗布泊已经干涸,荒漠化的发展呈现出加速的趋势[15]。1950年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三个屯垦区,使耕地面积大量增加。为了浇地,修大小水库70座,容水26.9亿立方米。“由于渠库结合,把大量地表水引入灌区,强烈地改变了地表水的时空分配。上游灌区过量引水,再加上水库渗漏影响,使地下水位上升,次生盐渍化发展,盐渍化耕地面积占总可耕地面积的35%~45%。源流输往干流水量减少,使干流中下游地下水位下降,中游区平均下降1~2米,下游平均下降4~6米。地下水位下降,植被衰败,土壤风蚀加剧,沙漠化不断扩大,平均每年以0.25%的速度递增。生态环境恶化,局部地区(如铁干里以下)完全崩溃。”

四、治理西部荒漠化土地的策略

土地荒漠化严重地制约着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治理荒漠化的土地已经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当务之急。如何治理西部荒漠化的土地?海内外曾有不少学者献计献策。在这里,笔者想从历史地理的角度谈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笔者认为,要治理好西部荒漠化的土地,首先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西部土地荒漠化的危害,认识治理西部荒漠化土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土地荒漠化的历程来看,西部土地荒漠化呈现出不断加快的趋势:时间离现在越近,土地荒漠化的频率就越快,强度也就越大。如陕北榆林所属定边、靖边、横山诸县在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生态环境较好,隋唐以后受到毛乌素沙漠的威胁,逐渐出现荒漠化的倾向。宋元明清时期,荒漠化情况加剧。到20世纪前期,流沙向南推移50千米以上,吞没农田牧场210万亩,390万亩草地沙化,6个乡镇的421个村落受到风沙的侵袭或压埋,就连著名的榆林城也受到风沙的严重威胁,以致有“榆林三迁”的说法。建国后各地建设步伐加快,土地荒漠化的情况有增无减。如毛乌素沙地近40年面积增加了47%,林地面积减少了76.4%,草地减少了17%。浑善达克沙地的扩展更为惊人,9年间流沙增加了98.3%,草地面积减少了28.6%[19]。近年荒漠的扩展速度还在加快,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新疆塔里木河下游、青海柴达木盆地东南部等地区,土地沙漠化扩展速率年均达4%以上。目前中国西部荒漠化土地数量之大、分布之广、 危害之大已经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每天的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人民币。 严峻的事实触目惊心,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情况确实是令人担忧的。如果不痛下决心治理荒漠化的土地,西部经济社会将难以持续发展,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篇10

青海省是我国受到土地荒漠化影响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受到自然、历史人为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青海省土地荒漠化问题日渐加剧,严重限制了青海省生态平衡,甚至威胁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有序性。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根据我国实施的几次土地荒漠化普查工作获得的相关资料,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和共和盆地等为荒漠化的主要集中地,并且荒漠化一般集中于青海高寒地区,在没有得到充分保护的情况下逐年扩大,增速较高,已经严重影响了青海省整体生态平衡发展。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当前荒漠化问题形成的原因和危害,进而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推动高寒区荒漠化治理工作有序开展。

1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产生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不良结果,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指相对异常的气候条件,特别是青海高寒地区严重的干旱条件,极易造成植被退化和风蚀加快等现象,最终引起荒漠化的产生。而对于人为因素来说,则具体指人们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在森林中乱砍滥伐,连续性地开垦和耕种草地等,导致相关植物根系漏出地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一步增强风蚀和雨蚀的不良影响,促使荒漠化发展速度逐渐抬升[1]。从全世界层面进行分析,过度地放牧和开垦农田,极易导致半干旱地区发生土地荒漠化问题,特别是一部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水源缺乏,农业用水管理不善,还会导致土地盐碱化问题的出现,也影响土地荒漠化的形成产生。因此,在青海省高寒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已经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十分有必要加强重视土地荒漠化的危害,进而结合荒漠化产生原因采取一定的措施预防和治理荒漠化的继续扩展,维护青海地区的生态平衡。

2土地荒漠化的危害

土地荒漠化作为一种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的生态问题,其预防和治理工作一直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长期的破坏和管理不当,当前土地荒漠化仍然影响着青海高寒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其危害性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侵吞农田,不利于庄稼的健康成长。一般情况下,春季的青海高寒区是大风的季节,但是同时也是农民组织春灌播种,以及育苗的重要生长时期,大风吹蚀农田的表层土壤,甚至会造成农作物种子裸漏在外,轻者会造成农业减产,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土地零产出,对当地农业发展以及农民生活产生极大危害。例如有历史记录以来,1962年春季的一场大风就直接造成风蚀地表5~8cm的严重危害,当年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农民实施了3次播种,极大增加了农民工作量[2]。其次,草上出现沙化趋势,可利用面积在不断缩小。青海省是我国4大主要牧区之一,而土地荒漠化问题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造成草场退化,产草量逐渐下降,放牧的草场面积急剧缩减,对当地牧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再次,威胁水库发展,出现填淤湖泊的不良现象。青海省高寒区的水库建设较为困难,并且一般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集中于流沙分布地区,风沙活动强烈,水库中每年都会淤积大量的泥沙,不仅会填淤库容,还会严重损坏水库中的相关电力设置和机械设备产生,对当地水利建设产生不良影响。最后,淹没公路和房屋。沙尘淹没公路和房屋是土地荒漠化严重地区较为常见的现象,甚至一部分地区受到沙尘淹没的影响,不能及时播种、春灌和放牧工作,极其不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3]。因此青海省相关部门必须加强重视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进一步维护当地的生态平衡。

3青海省高寒区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对于土地荒漠化的预防和治理工作,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护原生态植被,并且在保护基础上积极建设人工植被,借助植被的防风固沙能力避免风沙严重侵蚀土地,相应地指导当地生态平衡的维护工作[4]。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一定要制定一系列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适当地减轻土地生产压力,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合理制定生产经营方针,细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布局,进而加强建设当地的生态系统,以建立良好生态牧区的方式,增强土地荒漠化治理实效,促使青海省高寒区生态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

3.1应该封沙育苗

为了在荒漠化地区加强植被恢复建设,并且保护人工植被不会再遭受风沙的严重侵蚀,应该在大面积的风沙区适当地采取封沙育草措施,为恢复自然植被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上,以植物的遮挡降低风沙,进一步削弱气流运输的动力效果,降低风沙危害。一般情况下,在实施2个月以上的定沙工作后,显著提升了青海省高寒区的植被覆盖率,也适当地加强了生态建设水平,为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的良性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采用工程和生物固沙方式

采用工程和生物固沙的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借助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设置相应的机械沙障,降低风沙的危害性;而生物固沙则指应该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地条件,适当地选择栽种相应的植物,进而借助植物的力量,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对于土地荒漠化地区较为常见的流动沙丘,应该先在其迎风坡设置沙障,削弱其风力运动作用[5]。并且采用植物的方式治理流动沙丘,不仅能够改变流动沙丘自身的和移动状态,还能够起到相应的改良土壤作用,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3.3造林固沙

具体来说,造林固沙工作就是在土地荒漠化地区人工种植乔灌草等抗旱植物,进一步拓展荒漠上植被的覆盖范围,为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根本的保障。而对于相对平缓的土地来说,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引导农民直接进行造林工作,尽量选择易生长、生命周期较长的植物,保证其能够在贫瘠的荒漠化土地上生长。

3.4加强农村地区农田防护网建设

这是青海省高寒区治理土地荒漠化问题,保护农田的最后一道重要保障。所以在农田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农田防护林建设工作的重视,在保护农田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当地农田小气候现状,为农作物的健康成长创造较为适宜的生长环境,为青海省高寒区农田水利工作的良性开展创造条件,为当地农业的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青海省高寒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影响青海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因此要改变当前现状,就必须具体分析当地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再结合分析结果制定优良的防御和治理对策,进一步提升青海省生态建设水平,在为人们创造良好生活条件的基础上,为青海省高寒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吴春芳.青海省土地荒漠化现状、变化及治理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2014(4)

2马顺虎.关于荒漠化土地生态治理试验示范项目实施的思考[J].青海农林科技,2015(1)

3吕爱锋,周磊,朱文彬等.青海省土地荒漠化遥感动态监测[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4(5)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篇11

今年6月17日是第十九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主题为“干旱和水资源短缺”,中国的主题是“不要让我们的未来干枯”,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造成的干旱和水资源短缺与生命关系的清醒认识,推动防治荒漠化的自觉行动,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和鼓励公众参与。

土地荒漠化被喻为“地球癌症”。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近3600万平方公里。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仍呈扩展态势。土地荒漠化引发了沙区群众流离失所、人们生活日益贫困、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

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荒漠化是指气候异常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它不仅吞噬着古老的人类文明,而且对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今,荒漠化已经成为人类在环境领域面临的三大挑战之一。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荒漠化的进逼使可以供人类惬意生活的环境逐渐缩小,必须引起了人类社会的极大关注。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防治荒漠化被列为国际社会优先采取行动的领域,大会成立了《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谈判委员会。1994年12月19日,联合国第四大会通过决议,宣布从1995年起,每年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7.33%,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困扰。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就在西北和华北地区建设防风固沙林带。1978年开始实施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1991年启动了全国防沙治沙工程,20世纪末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林业重点工程。近年来,仅中央政府每年用于荒漠化防治的资金就达数十亿美元。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荒漠化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年均净减少1717平方公里。与2004年相比,轻度荒漠化土地增加3.47万平方公里,中度荒漠化土地减少1.69万平方公里,重度荒漠化土地减少0.68万平方公里,极重度荒漠化土地减少2.34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植被平均盖度由2004年的17.03%提高到2009年的17.63%,植物种类逐步增加,重点治理区生态状况有效改善,沙尘天气次数明显减少。随着沙区生态承载力的提高,农牧业生产条件开始好转,经济林果、中药材、灌草饲料等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牧民增收和沙区产业结构调整。

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中国荒漠化防治工作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一是坚持尊重自然。认真落实禁止滥开垦、禁止滥放牧、禁止滥樵采的措施,实行封禁保护制度,充分发挥荒漠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二是坚持工程治理。在适宜治理的区域,先后启动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生态工程,加快恢复沙区林草植被。三是坚持社会参与。按照“谁治理、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严格保护治理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投入者得其利、治理者受其益。四是坚持科学防治。坚持分类指导、因害设防,乔灌草相结合,总结推广了100多项实用技术。五是坚持政府扶持。国家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一些地方建立了防沙治沙财政补助政策。六是坚持典型带动。国家树立了一大批防沙治沙典型,对石光银、王有德、牛玉琴、殷玉珍等治沙先进人物进行了表彰奖励,以榜样的力量推动防沙治沙工作。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迪亚洛说,中国是世界上履行公约成效最显著的国家之一,中国在防治荒漠化的政策、立法、监测和工程治理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堪称世界典范。

大工程产生大效果

“老蒋,敬你一杯,感谢你们老两口对6000亩梭梭林的保护,一有时间我就再来看你们,一起喝两杯。”新疆自治区吉木萨尔县政协副主席马学智对负责沙漠深处梭梭林看护的护林员蒋根成说。蒋根成和老伴成存兰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里看守梭梭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了。老两口住在三岔口林业管护站里,周围是茫茫荒漠和一片片的梭梭。

“沙漠里有狼,也有狐狸等,我们太阳落山就把门关紧,不再出去,否则碰上狼群就麻烦了。在白天老蒋出去巡视,我就给他带上一些鞭炮,遇到狼群可以用鞭炮驱散它们。”成存兰讲述着自己一天的生活。

正是因为有了蒋根成夫妇这样的人,中国的防沙治沙事业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30年前,三北防护林工程启动,共和国新一轮治沙战役全面打响,在人们惊叹、怀疑的目光中,中国人防沙治沙的雄心和决心展示在世人面前。在共和国北部40%的版图内掀起了一场防沙治沙的人民战争。

三北工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植树造林工程和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载体与平台,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已经走过35年,生动地反映了我国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奋斗历程。30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北工程建设。工程建设初期,国务院专门成立了三北防护林建设领导小组,批准组建了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并将工程列为国家重点项目,由国家拨专款实施。所有这些,为三北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营造了良好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北工程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成功典范。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500多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2.4%,森林蓄积量由1977年的7.2亿立方米增加到14.4亿立方米,在祖国北方构筑了一道坚实的绿色生态屏障,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明显减轻。工程区27.8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1500平方公里,长期扩展的趋势得到扭转;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6万平方公里,黄土高原重点治理区治理程度达到70%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强度开始“双下降”,入黄泥沙量年均减少4亿吨左右;营造农防林253万公顷,工程区农田林网化程度达68%以上,2248万公顷农田得到有效庇护,每年粮食因此增产100亿公斤。同时,工程区建成了一批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饲料林基地,木材等林产品生产能力明显提升,种植业、养殖业、流通业和生态旅游业等蓬勃发展,一些地区农民涉林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0%以上。三北工程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被誉为“改造大自然的伟大壮举”。

为了遏制频繁侵袭京畿重地的风沙,2000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先期试点展开。通过对现有植被的保护、封沙育林、飞播造林、人工造林、退耕还林、草地治理等生物措施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措施,尽快恢复北京周围地区的林草植被,解决首都的风沙危害问题。

经过12年的持续治理,目前工程区已初步形成“人畜下山,让草灌长起来;封山禁牧,让山川绿起来;舍饲圈养,让农民富起来;产业发展,让经济强起来”的发展格局。

据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1999?2009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涉及的5省沙化土地总面积减少116.3万公顷,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2.56%。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工程区林草植被迅速增加,生态效益不断显现,森林碳汇明显增加。

1999年,为改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状况,中国开始试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002年开始,在全国25个省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水土流失严重,沙化、盐碱化、石漠化严重,生态地位重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坡耕地、沙化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继续耕种,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植被的重点工程。

在工程实施中,国家实行资金和粮食补助制度,在一定期限内向退耕还林者提供适当的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费和现金补助(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每年补助原粮分别为150公斤和100公斤,生活补助费20元)。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2894.4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926.4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698万公顷,封山育林270万公顷。使占国土面积82%的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了3个多百分点。

中国“十二五规划”要求在重点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区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重点治理25度以上坡耕地。据测算,退耕还林工程中国总投入将有4300多亿元。退耕还林对陡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实施退耕和还林,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工程带动了大投入,大投入产生了大效果。我国防沙治沙工作由于有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的全力投入,取得了重大成绩。根据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监测结果,与2004年相比,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2454平方公里,年均减少2491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呈整体得到初步遏制,荒漠化、沙化土地持续净减少,局部地区仍在扩展的局面。

一是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净减少。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由扩展转变为持续净减少。荒漠化历次监测结果显示,2000年以前,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呈扩展趋势,年均增加10425平方公里;2000?2004年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实现净减少,年均净减少7585平方公里;2005?2009年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继续保持净减少,5年间净减少12454平方公里,年均净减少2491平方公里。

二是荒漠化和沙化程度持续减轻。与2004年相比,中度荒漠化土地减少1.69万平方公里,重度减少6800平方公里,极重度减少2.34万平方公里;中度沙化土地面积减少9906平方公里,重度减少1.04万平方公里,极重度减少1.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中,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减少7084平方公里,固定沙地在沙化土地中的比重由2004年的15.7%上升到2009年16.06%。

三是植被状况进一步改善。沙化土地植被平均盖度由2004年的17.03%提高为2009年的17.63%,5年间提高了0.60%,植被盖度50%以上的沙化土地面积增加1.03万平方公里,盖度小于10%的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36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和沙化重点保护治理区植物种类明显增加,植被群落稳定性增强。在京津风沙源工程范围的典型草原区,未治理区域多样性指数仅为1.80,治理区域达到2.13。

四是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重点治理的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呼伦贝尔沙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等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以京津工程区为例,与2001年相比,土壤风蚀总量减少5.2亿吨,减幅达44%;土壤水蚀总量减少2.87亿吨,减幅达82%;地表释尘量减少1352万吨,减幅达43.3%。有效减缓了沙尘天气对京津地区的影响。

科学防治 沙中淘金

党的十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作为党的重大行动纲领写入,这在世界政党发展史和执政史上还是第一次。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和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阵地,必须切实担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重任,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十报告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荒漠地区蕴藏着天然特有品种和品质的经济植物、动物和药材,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一个独特的子系统,由荒漠地区各类生物和环境构成的陆地荒漠生态系统,在保障着全球41.3%陆地面积和20亿人口生存的同时,还为人类保存了许多特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为人类提供了独有的丰富奇异的自然景观。荒漠生态系统,既是全球生态系统的脆弱带,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生态类型。

我们所说的防治荒漠化是指人类对荒漠生态系统的边缘进行干预,使之不再扩展,并通过以沙为原料的产业化造福人类。

今年3月21日颁布的《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的目标任务是,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加大防沙治沙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全面保护林草植被,积极预防土地沙化,综合治理沙化土地。规划分为两个阶段实施,2011?2015年为第一阶段,2016?2020年为第二阶段,10年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2000万公顷,其中第一阶段1000万公顷,第二阶段1000万公顷。到2020年,使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进一步改善。

这是我国进一步提出的防沙治沙的明确目标与任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防沙治沙的决心和信心,但我们必须明白防沙治沙工作就是摸清荒漠的脾气,对症下药,让它按照自然的生态法则衍变发展。只有这样沙漠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变得越来越温顺,我们的家园也才会越来越安宁。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暖季不下雨,冬雪渺无踪”。这是内蒙古乌海曾经的真实写照。乌海市位于乌兰布和、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交汇处,干旱少雨,风蚀严重,生态脆弱。天然林资源少,地表植被稀疏,类型简单,1976年,植被平均盖度仅为25%,森林覆盖率不到0.3%。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乌海市人民年复一年,与风沙灾害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经过近30年的努力,昔日的沙海变成了绿洲,星罗棋布的葡萄园、纵横交错的通道林、大片大片的梭梭林、柠条林向人们展示着一个充满希望、充满遐想的绿色之洲。

长期以来,乌海市重复着“年年栽树不见树”这样一条恶性循环的道路。年降水量不足160毫米,年蒸发量却高达3500毫米,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发展自己的生态林业一直困扰着乌海人,树种的选择、灌溉的方式、后期的管护等,不断摸索中,最终依靠科技植树,为乌海造林开启了一扇大门。

今天的乌海,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由于科学治沙,昔日的沙海已经被星罗棋布的葡萄园、纵横交错的通道林和大片的梭梭、柠条林所代替,成为人们眼中的“绿色之海”、“希望之海”。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纪检组长李树平说,内蒙古始终把科学治沙放在首位,充分遵循自然规律,研究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和技术,为提高防治成效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内蒙古的自然气候特征,加大了以抗旱造林为主的林业适用技术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培养和造就了一支防沙治沙专业队伍。

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所属的奈曼旗、库伦旗和科左后旗这三个防沙治沙重点地区,记者切身感受到了沙漠化为人民生活带来的灾难。一片片连绵不绝的沙丘,光秃秃的泛着白光,风在远处走过,一层层的沙子便拖着长长的尾巴跳起舞蹈。过去提起沙漠,记者的意识中还只是想到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显得那么遥远,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记者怎么也不敢相信距离北京仅仅300多公里的地方就有这么大面积的流动沙丘和沉寂的荒漠。

通辽市林业局林敬春告诉记者,“沙子堆平房,毛驴上了房”是通辽很多乡镇苏木农民经历过的沙漠化灾害,所以这里的民众对防沙治沙的热情都非常高,因为他们知道治理沙漠是为了自己出门不吃沙,庄稼能多打。

通辽市在治理策略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平缓的沙地推行“乔木网、灌木带、优质牧草中间盖”模式;在起伏较大的固定沙地推行生物经济圈、近自然林模式;流动、半流动沙地则推行植物再生沙障模式;在浅山丘陵地区实行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生态经济沟模式。

在运行机制上,通辽市实施了“谁造谁有,合造共有,允许继承和转让”的政策,在科尔沁沙地的治理上推行承包、租赁、拍卖、公司化治理开发等多种治理方式,鼓励社会各界承包沙地和荒山,兴办私营林场,逐步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及各种非公有制组织共同投资造林的治理开发机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通辽穿沙公路被誉为老百姓的幸福路。穿沙公路顾名思义就是穿越沙漠的公路。在沙漠中修建一条公路的难度有多大,一条穿过沙漠的公路能为居住在沙漠中的人民带来怎样的生活改变?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在库伦旗一条2001年完工的公路上得到了验证。在库伦旗林业局副局长曲成刚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1999年动工,2001年竣工的茫三线穿沙公路上。这里已经没有了流动沙丘的单一色调,进入我们眼帘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色。乔木林、灌木丛、沙草已经覆盖了起伏的沙丘,一些柠条鹅黄的小花让人的心情愉悦。在一个高大的沙丘上远眺,茫三线穿沙公路像一个绿色的扁担,挑起了两边向沙漠延伸的绿色植物。微风吹过,已见不到沙尘扬起,看到的是草木轻松的摇摆,沙丘安详的睡卧。曲成刚对记者说,茫三线穿沙公路综合防沙治沙面积可达42万亩。这条路可以说是一条防沙治沙路,也可以说是一条农牧民的致富路。这条路修通以后,身处沙漠腹地的茫汉村就是猪肉的价格都比修通前平均一斤多卖5毛钱。

通过卫星遥感图,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在北纬42°02′?42°36′、东经116°51′?117°39′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河北省最北部,有一处集中连片的绿色与周边灰黄色相连的地区,这就是塞罕坝。这里过去曾经水草丰美、树木苍翠。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原始森林荡然无存,美丽的高岭变成了白沙弥天、林木稀疏的茫茫塞外荒原,有风吹过都是飞沙走石,对面不见人。

1962年,原林业部在这片荒原上建立了直属塞罕坝机械林场,开始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经过50年的艰苦奋斗,几代塞罕坝林场干部职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如今,塞罕坝林场森林覆盖率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1.4%提高到现在的79.4%,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每年可采木材10多万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不仅当地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年降水量由417毫米增加到530毫米,而且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为京津地区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塞罕坝人依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牺牲了两代人的青春和汗水,将荒漠变为绿洲,把风沙锁在塞外,在高原上筑起了一座绿色丰碑。这全是塞罕坝人尊重自然规律,依靠科学技术的结果。

塞罕坝机械林场下属的三道河口林场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三道河口都是沙地,造林难度相当大。在生产过程中,他们创新造林方式,在沙地实行沙棘带状密植和黄柳分根压条造林;适宜地块实行十行造一行一穴双株,雨季带坨补植的备补苗方式;抗旱保墒能力低的地块实行大规格容器桶造林。

在一个造林作业区,记者看到一棵棵樟子松树苗艰难地生长在沙地中,由于缺水,针叶末梢有的已经干枯。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科王副科长告诉记者:“沙地造林的难度之大,人们难以想象。塞罕坝的林子多数都是在这样的立地条件上建起来的,塞罕坝人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沙地渗水性能好,就一次次挑水多浇;小苗不好成活,就换大苗。因此,塞罕坝林场不仅是艰苦奋斗的精神,而且为生态造林,付出的成本也相当高。”

科学防沙治沙是提高治沙效率的重要手段,我国各级政府都加大科技投入,以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也对防治荒漠化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

全国政协人口与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央项目指导委员会主任江泽慧认为,在中国西部土地退化防治过程中,应突出土地退化防治政策与机制创新。建立多目标管理、多部门参与、全方位互动的统筹协调机制,“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农民受益”的公私伙伴关系合作模式,“公司+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的市场运作机制,基于生态、经济、社会效率的土地退化防治成本效益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扶贫开发等政策保障支持。这些新机制,将为政府决策、企业和社会广泛融入,以及农牧民参与式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龙永枢认为,当前防治荒漠化和沙尘暴需要重视五大问题: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防治荒漠化和沙尘暴要加强多学科合作研究;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结合;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实施防治结合的战略;要因地制宜做好规划;要加大制度创新与治理投入力度。

他认为,荒漠化扩展,沙尘暴肆虐,最根本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出了问题。防是治本之道,主要指防止人类活动的负面环境效应,因此必须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合理利用地方资源,建立适宜的产业结构;治是应急之路,主要指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对已经荒漠化了的土地进行生态重建和恢复。只有防治结合,才能标本兼治。

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认为,荒漠化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一要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的作用。二要因地制宜,实施荒漠生态系统建设。三要运用物质利益驱动原则,激发全社会荒漠化防治的原动力。

在谈到发挥科技引领作用,着力提高荒漠化防治成效时,刘拓说,要大力鼓励有关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开展荒漠化防治科技创新研究,针对关键疑难技术问题开展多部门、多学科联合攻关,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加强现有科研成果的集成、组装和加工,加快防沙治沙实用技术研发,促进防沙治沙科研成果转化、升级。建立防沙治沙实用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鼓励科研人员深入防沙治沙一线,解决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

以沙致富 生态与民生双赢

2012年6月17号,联合国UNCCD官员在实地考察了亿利资源治理的库布其沙漠之后,在世界荒漠化日上提出了一个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世界土地荒漠化零增长。UNCCD负责人说,提出这个目标的灵感来自于中国库布其沙漠亿利资源治沙模式的成果。亿利资源集团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二十多年创造了5000多平方公里绿洲,而且发展了沙漠新能源、新材料、天然药业等沙漠绿色经济,惠及了十几万人的生活和生产,特别是在沙漠中改良了一定规模的可利用耕地,发展了沙漠现代农业,实现了沙漠耕地的正增长。

众所周知,荒漠化的一个主因就是人类不当的行为所致,那么如何将生态治理和相关产业有机结合,进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无疑已经成为这个时代防沙治沙寻求的战略方向。20多年前,中国科技泰斗钱学森就曾满怀期待预言:西部中国16亿亩的沙漠戈壁将会为共和国生长出几十亿财富。

在我国,沙区往往是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当地的经济,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一般都相对较低。要想更好地推进防沙治沙工作,必须首先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只有大家富起来,才能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防沙治沙中去。

目前,为了实现防沙治沙的可持续发展,在防沙治沙实践中,国家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严格保护和有效治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沙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沙区特色产业。特别是注重扶持发展资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沙产业开发项目,带动沙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作为中国第一家以“沙产业反哺治沙”而闻名国内外的亿利资源沙产业集团,是由亿利资源集团下属的沙产业事业部改组而成。作为一个集荒漠化防治、生态建设、黄河保护、沙产业发展、新能源开发、国际会议以及沙区百姓致富“七位一体”的产业链,其形成可以说整合了亿利资源全部沙产业相关公司,成功的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并依托亿利资源沙产业的平台,实现了品牌的集聚效应。在开辟出一条特色沙产业之路的同时,亿利资源也真正找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其品牌价值也由此节节攀升。

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告诉记者,亿利资源率先实现了变废为宝,变沙害为沙利。他们在库布其沙漠探索出产业化治沙的新思路,并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由贫瘠荒漠向绿色产业的转变,开发了沙漠旅游、沙漠中草药种植加工、沙漠新能源等多种沙漠生态产业。可以说在防治荒漠化进程中,亿利资源走到了世界

前列。

在北京中关村有这样一家公司,它们以沙为原料,通过技术创新,加工成各种各样对人类有益的砂产品,系统集成 “以砂精铸、以砂增油、以砂兴水、以砂治沙、以砂建筑、以砂兴农”为代表的解决方案,在精密铸造、石油开采、生态建筑、现代农业等领域在同行业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已形成一个具有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砂产业。它就是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05年,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秦升益有效解决了传统的通过孔隙透水易被灰尘堵塞的技术难题,首创出“生泰砂透水砖”及配套技术产品,参加了“2005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总书记在展位前仔细了解了产品情况并且看完了透水演示后,刚走出几步后又回过头来问:“这种砖透水了,粘结层的透水问题也解决了,但怎样才能让砖里渗出的水很快渗透到土壤里?”

总书记提出这样专业的技术问题,让秦升益敬佩不已,他马上解释说:“水的表面张力被破坏后有一种惯性,遇到地面仍有很强的穿透能力,所以能渗到地下,补充地下水。”展览会后,中央各大媒体报道了秦升益的透水砖。很快,仁创接到了来自各地的30亿

大单。

而秦升益并不满足,他的目标是环保的沙制家具、看不到钢筋水泥的沙造楼房。现在,在密云生产基地,一幢二层小楼拔地而起,从门窗,到天花板、地基,所有的所有,全是以沙为原料,它是秦升益梦想的雏形。

“钱学森先生曾提出‘沙产业’理念,我们如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将‘沙产业’发展到‘砂产业’,开创出了一个以用砂为标志的工业型战略性新兴产业。”仁创集团董事长秦升益语气中透着掩饰不住的激情。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地处毛乌素沙地中心,防沙固沙全靠满地的沙柳、旱柳、柠条等土生的树种。由于过去没有加工手段,农牧民只能守着绿地受穷。近几年,乌审旗狠抓林沙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刨花板、沙柳切片、饲料加工、生物质发电等生态产业。当地百姓说:“荒沙我治理以后,柳高竿盖房子也是钱,再一个沙柳平茬以后卖给刨花板厂也是钱。原来当柴烧的土灌木现在很抢手,过去没人要的荒沙地现在也值钱了。”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篇12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的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生态学、森林及草场培育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规划、设计、施工及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的就业方向主要到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规划、设计、施工及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的介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生态学、森林及草场培育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监测、防治及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的主要课程生态学、森林环境学、植物学、保护生物学、测量与遥感、土壤学与地质基础、土壤侵蚀原理、沙漠化原理、水力学、水文学及水资源、环境地理学、环境监测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