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时代概述合集12篇

时间:2024-03-01 14:47:17

新经济时代概述

新经济时代概述篇1

一、信息经济的内涵

“信息经济”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和波拉特对于知识生产的有关研究。马克卢普1962年在《美国知识的生产和分配》中建立了一套关于信息产业的核算体系,奠定了研究“信息经济”概念的基础。1977年,波拉特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按照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分类的四次产业划分方法,获得广泛认可。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保尔・霍肯在《未来的经济》中明确提出信息经济概念,并描述信息经济是一种以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贯穿于整个社会活动的新型经济形式,其根本特征是经济运行过程中信息成分大于物质成分占主导地位,以及信息要素对经济的贡献。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范围内拉开了讨论“信息经济”概念及理论体系的序幕。目前,比较成熟的研究观点认为信息经济可以从微观和宏观角度理解。从宏观经济角度看,主要研究信息作为生产要素在经济系统中的运作规律。这种观点同知识经济相通,属于同一个范畴;而从微观经济角度看,信息经济所涉及到的重点研究内容是分析信息产业和信息产品的特征、以及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力度。这种观点强调信息经济是信息产业部门经济。由于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的微观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因而相当多的专家学者更倾向认为信息经济一定程度上主要是指信息产业经济。

二、网络经济的内涵

“网络经济”概念的提出同上个世纪90年代全球范围内因特网的兴起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网络经济又被称为因特网经济,是指基于因特网进行资源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为主的新形式的经济活动。在网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及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伴随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大量新兴行业不断涌现,资源配置得以进一步优化,构成网络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带来虚拟网络交易模式,传统交易活动演变成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的网络交易活动,构成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数字经济相比,网络经济这一术语的区别在于它突出了因特网,并将基于国际互联网进行的电子商务看视作网络经济的核心内容。

三、知识经济的内涵

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技进步,全球知识生产、流通速度不断提高,分配范围不断扩大,社会经济面貌焕然一新。在此背景之下,相当多的学者也开始关注知识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联系,知识经济的概念逐渐形成。例如,美国丹尼尔・贝尔和日本屋太一等学者分别从“后工业社会”、“知识价值社会”的角度论述了知识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这些论述虽然还没有提出知识经济的基本概念,但却已经涉及到了知识经济的基本内容。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年度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认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看,知识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土地、劳动力、资本等,因而“知识经济”是一种知识为基础要素和增长驱动器的经济模式。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和应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知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明显,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引擎。正如美国学者美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所言:信息科技强化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换言之,知识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是知识的创造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比重大幅度地增加了。

四、比较及总结

通过上述各概念分析,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和数字经济之间的确存在差异。知识经济强调知识作为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信息经济强调信息技术相关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网络经济强调因特网进行资源分配、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主的经济活动;数字经济则突出表现在整个经济领域的数字化。但正是存在差异,才产生必然联系性。虽然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早已提出,但是“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并受到重视却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知识经济的产生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并最终孕育了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诞生。同时,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广泛应用更加促进人类知识的积累,并加速人类向数字时代的过渡。知识经济、信息(产业)经济、网络(因特网)经济这些概念在同一个时代提出并不是相互矛盾或重复,而是从不同方面描述当前正处于变化中的世界。“知识经济――信息(产业)经济、网络(因特网)经济――数字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基础内容――催化中介――结果形式”。知识的不断积累是当今世界变化的基础;信息产业、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是当代社会发生根本变化的催化剂;数字经济是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表现形式。因而这几个概念相辅相成,一脉相传。

图1 数字经济等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参考文献

[1]乌家培,肖静华.信息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吴季松.知识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3]乌家培.信息社会与网络经济[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2.

[4]纪玉山.网络经济学引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新经济时代概述篇2

《山西改革发展30年・概述卷》,全面记述了山西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历程,揭示了山西改革开放30年发展的历史轨迹,展示了山西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全卷分为四篇,改革开放篇主要记述了山西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历程和成就。经济建设篇主要记述了山西发展战略的形成、实施和演进的过程,山西农村经济、工业经济、商业贸易、个体私营与民营经济、财政金融、交通运输、信息产业、旅游经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改革发展的历程和成就。社会发展篇主要记述了山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和政治生活方面改革发展的历程和成就。大事日志篇从纵向扼要地记述了山西发展的历程和成就。全卷共110万字。

《山西改革发展30年・综合卷》,共分专述、口述历史、重点工程、重要企业、附录五部分。“专述”,分别由省直48个部、委、厅、局、办、行业撰稿,对各自领域30年来的制度变革和发展历程、成就经验作了叙述。“口述历史”,有曾任正省级领导职务的李立功、卢功勋、孙文盛、郭裕怀、郑社奎、刘泽民六位老同志对山西改革开放以来亲历亲见的历史进行的回顾与总结思考。“重点工程”,对改革开放以来兴建的省级以上重点工程进行了全面的介绍,集中反映了重点工程建设方面的重大成就。“重要企业”,对全省工业各个重要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扩建新建的大型企业进行了介绍。“附录”,内容包括中共山西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机构主要领导人名录,改革开放30年山西行政区划沿革,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表以及荣获国家奖励名录。全卷共120万字。

《山西改革发展30年・图文卷》,共分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人民生活和党的建设八个部分,选编了2600余幅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反映改革开放30年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巨变。

《山西改革发展30年》丛书的全省11个市的市卷,大体上分为概述、专述、口述历史、领导文存(或改革文存)、重大事件、重点工程、重要企业、县(市、区)综述、小康村镇、时代先锋、附录等部分。11卷共计921万字。

这套丛书,除图文卷外共计1100余万字,可以说是一部反映山西改革开放历史的“鸿篇巨制”。这套丛书,既有全省改革发展的概述,又有部门、领域改革发展的专述,还有各市县区改革发展的概述和综述,并以文献资料、口述历史、大事记述、统计资料和典型介绍等具体充实,互补印证,可以说是一部全面系统反映山西改革开放历史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部具体生动记录三晋发展腾飞轨迹的无韵史诗。

这套丛书,构架宏大,容量深厚,以丰富详实的史料,全面系统地记述了山西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奋进历程和鼓舞人心的辉煌成就,概括总结了山西改革开放艰辛探索的宝贵经验,这对于以史为鉴,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夺取山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成就,创造山西人民美好新生活,有着重要的启迪、教育和激励意义。

记录历史就是用事实来说话。改革开放30年间,1978年至200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由88亿元增加到5733.4亿元,年均增长10.1%;财政总收入由19.6亿元增加到1200.5亿元,增长60.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01.4元增加到1156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01.6元增加到3665.7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山西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兴晋富民大业展现出美好前景。30年巨变发展树起了历史里程碑,改革开放的丰功伟绩载入了史册。

回顾历史加深了对省情特点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这套丛书的《概述卷》,重点记述了山西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战略。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实施“三基四重”战略,确立和实施“三个基本”目标,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在探索山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重要的思想成果、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省第九次党代表大会提出了走出能源基地和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的路子、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欠发达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子、内陆省份对外开放的路子,实现煤炭大省向新型能源和煤化工大省的跨越、老工业基地向新型工业基地和精品原材料基地的跨越、自然人文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的跨越,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构建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新山西。这一发展思路是科学发展观在山西的具体运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省委把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作为重要载体和战略重点,反映了山西走科学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通览山西改革发展30年历史,我们更加感到,山西走科学发展之路的途径越来越宽广,思路越来越清晰,建设新基地新山西的明天更加美好。

这套丛书紧紧把握和体现了山西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这条主线。在经济发展方面,重点记述了依托资源优势,把山西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改造提升煤炭、焦炭、冶金、电力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煤化工、新型材料、旅游文化、高新技术、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针对山西省情特点,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实施“蓝天碧水”工程、造林绿化工程,使节约、集约、绿色成为全省发展的主旋律;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特色城镇化;加大水利、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社会发展方面,丛书也作了较充分的反映,体现了把共建共享和谐社会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山西发展进步的历史脚步、时代强音。

新经济时代概述篇3

企业家是现代社会中的强势力量,在他们身上闪耀着灿烂的光环。研究企业家对于我们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要真正理解企业家这一历史存在就要从它产生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而最早使用企业家概念的是经济学家,因此从经济学家的具体语境中分析企业家概念的含义和演化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这一社会角色。使用过企业家这一概念的经济学者很多,不过对企业家进行详细论述的则屈指可数。这也为本文能够采用历史方法和哲学分析方法提供了可能。因此,本文将采用哲学的分析方法从源流上对这一概念的演化特点进行系统的分析。

从企业家概念产生的历史源流来看,在使用这个概念的众多学者中,虽然存在着地域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等多种具体情况,不过这个概念在经济学理论中表现出一个连续的倾向,那就是角色的纯化。在概念产生之初,企业家包含许多角色,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企业家概念被赋予了多种不同内涵。不过非常明显的一点是企业家这一概念的指定内容越来越清晰,它所包含的角色也逐渐减少,直至发展到后来只代表一种或两种。对这个特点的明确也将有助于人们更为清晰地理解现代企业家的职责,下面本文将从几个阶段对这一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一、角色纯化之初

在英文语境中,“entrepreneur”一词的含义是:person who organizes and manages a commercial un—dertaking,即从事组织和管理商业性事业或企业的人。而《新帕尔革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将该词语解释作“某项事业的实施者”。从上述词典中的解释来看,企业家这个词语的指称范围相当宽泛,几乎大多数人都可以称得上是企业家,而且企业家产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甚至在远古时期就有了企业家的端倪。相对于具有稀缺性的企业家来说,这种意义上的企业家似乎又不好为人接受。所以我们要了解企业家这一概念的真正含义,就需要把它放入具体的语境中去分析。

从既有的资料中来看,坎蒂隆是最早使用企业家这个概念的学者。他把许多角色都归于企业家这一概念之下。在他看来,企业家既可以是零售商也可是店主;既可以是租地农场主也可以是制造商;既可以是面包师也可以是屠户。“通过所有这些归纳,以及在一个有关一国全部居民的讨论中所能做出的其他许多归纳,可以得出这样一条原理,即除君主和土地所有者以外,一国中的所有居民都不是独立的;他们可以被分成两个阶级:业主和受雇者。”而且“一国中的所有交换与流通都是以这些业主为中介而进行的”(此文中的业主就是企业家,译者翻译为业主)。坎蒂隆用一个全新的概念来概括多种社会角色时可能是为了论述的简化,也可能是为了逻辑的严谨。他对这些角色的概括有自己的逻辑,而且这些社会角色本身也存在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经济生活中他们的收入都处在不确定性中。根据这个概念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工资的不确定,甚至连乞丐和强盗也属于企业家之列。虽然这时的企业家是许多角色的集合,但是坎蒂隆在一开始使用时就可以说已经具有角色纯化的倾向了.因为以“不确定性”为标准对一些角色进行归纳就是对其他角色的排除。不过他对企业家这一角色的指定的范围太宽泛,以致给人一种企业家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指定内容的印象。

亚当·斯密属于企图把这个角色纯化之人。当时斯密并没有清晰地把企业家这个社会角色同其他的社会角色严格区分开来,而且企业家在他的文章中出现的次数很少并与许多其他角色混用。“第一种是国内商人和企业家像上面所说,有时因要仿效外国某种制造业,而勇往直前地,把资本投下来经营的。”“身兼企业家的地主,希望从改善耕作增加其收入,这种增加的收入,便是他们的利润。”但斯密已经注意到了企业家这一角色职能的特殊性,比如他曾经用“身兼企业家的地主”等来表述。这表明他已经意识到了企业家的独特之处,不过企业家在斯密的经济学中的地位还远不如其他经济主体。斯密的企业家观点影响很大,以致英国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把最早使用企业家这个概念的荣誉送给了他。

二、角色纯化之中

随着历史的发展,企业家这一角色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关键,他的角色定位也越来越明确。在这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经济学者就是萨伊和马歇尔。萨伊对企业家做了明确的定义:“一般情况是:一个人研究规律和自然趋势,这个人就是哲学家或科学家;另一个人把前者的知识应用于创造有用的产品,这个人就是农场主,或是工厂主或是商人;又一个人在前两人的指挥下提供执行的力量,这个人就是工人。”据此,萨伊对企业家作了这样的定义:“企业家是应用既得的知识去创造供人类消费的产品的人。”使企业家这个角色与其他社会角色之间的界限变得较为分明,这使得角色纯化的力度更为明显。这在企业家概念的发展史上可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过还不能说是角色纯化的完成时期,因为侧重点不同,萨伊的企业家概念还属于多种角色的集合体,因为这时的企业家既可以是农场主也可以是工厂主,还可以是厂商或商人。萨伊的思路和坎蒂隆还存在某些相似之处,不过这时萨伊眼中的企业家所包含之角色较之坎蒂隆来说已经少很多了。

从角色纯化这个角度上来看,马歇尔的企业家概念也处于这个阶段之中。马歇尔在正文中对企业家这个概念的运用不免会给人以困惑。在《经济学原理》的附录中,马歇尔给了一个近乎定义的论述,这也可以说是马歇尔对企业家的最明确的解释了:“这一名词来自亚当·斯密,而惯用于欧洲大陆,用它来指那些把企业的风险和管理看作自己在组织工业工作中应尽本分的人,似乎最适当不过了。”附录中的表述,基本上可以说是对以上论述的总结。这个结论基本上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首先是环境设定,这有两个方面的规定,一是商业交往,二是在企业中(按照马歇尔的说法是在工业中)。企业家只有在企业中才能被称为企业家。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就是把企业家这个概念的指定范围限制在市场经济领域。其次是职能设定,企业家的职能在这个论述中也很明确,就是承担风险和负责企业的管理。最后是资格设定,前两个设定是企业家的必要条件,但只具备了前两个条件还不是企业家,企业家应有一定的资格。也就是说,企业家应该是在活动中,能尽本分的人,而这个本分却又是有许多素质要求的。

马歇尔在使用概念之时,也意识到了企业家概念的特殊性,他将企业家定位为“角色”,且不是单一的纯角色,是多种角色的集合体。所以不同阶层的人、不同职业的人,都有可能是企业家。企业家这个概念还有一种独特之处,即它是一种历史的集结,不同历史时段的职能可能在同一历史阶段存在,一个人也有可能从一无所有变成成功的企业家。很难把某个人限定于一种角色,因为有可能他是一个商人,或者一个雇员,甚至一个小业主等。

马歇尔明确地提到了企业家的具体指定内容,并且以否定的形式对企业家所代表的角色进行了提纯。这时企业家的主要角色就是担当风险和管理企业,即企业家所扮演的角色是企业中风险的承担者和管理者。只要是行使这种职能或扮演这种角色的人就可以称为“企业家”。企业家不是劳动的直接雇主,也就是说,企业家和劳动的雇主所担当的是不同的职能,但是作为劳动的雇主的人不一定就不是企业家,因为作为一个实体的人可以担当多种角色,企业家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由此看来,马歇尔意义上的企业家和其他许多同时使用的概念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以实体“人”为同一基础的。

三、角色纯化之末

角色纯化之末也即角色纯化的完成,这个成就应归属于经济学家熊彼特。他继续对企业家所包含的角色进行纯化,直至只剩一种角色——实现新组合。熊彼特对企业家的要求极为严格:“不管是哪一种类型,每一个人只有当他实际上‘实现新组合’时才是一个企业家;一旦当他建立起他的企业以后,也就是当他安定下来经营这个企业,就像其他的经营他们的企业一样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这种资格。这自然是一条规则,因此,任何一个人在他的几十年的活动生涯中很少能总是一个企业家,就像一个工商业者很少能从来没有一个时刻是一个企业家一样,不管其程度是多么微小。”熊彼特对企业家概念界定的这样明确,内涵又是如此的狭窄,只有当人实际上真正实现新组合时才是一个企业家,而在一个人一生中,创新又是极为难得的。企业家由此就获得了不同于常人的特殊性。但是从事工商事业的人由于巨大的竞争压力,会不遗余力地去发现新的利润生长点,去实现新的组合。在这种意义上,企业家就成了利润的“狡诈”的工具。

熊彼特从概念层面对企业家进行了明确规定,并且从归纳层面对创新种类进行了枚举,这样便把企业家这一概念收拾得极其干净。企业家就是一种从事创新职能的单一角色,从这个角度上讲,企业家的角色纯化过程已经完成。人的职能化变为职能的人格化,企业家也就成了创新的执行者,成了创新的代名词。熊彼特对企业家的规定影响了许多人,把企业家定位为创新者也对我们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现在创新已成为世界的共识,只有快速和高频率的创新尤其是原发性的创新才能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

新经济时代概述篇4

二、命题原则

1.导向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基础会考对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有利于养成和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基础性原则。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考查初步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学科基本能力;试题难易适当,符合学业基础会考的实际要求。

3.科学性原则。试题设计必须与考试大纲要求相一致,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试卷结构合理,内容科学、严谨;试题文字简洁、规范,相应的答案准确、简明。

4.时代性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学科知识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心理特点,体现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

三、考试目标要求

历史学科学业基础会考要求测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以上测试目标不可分割、相互交融和相互渗透,力求三者兼顾,综合体现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一)知识与能力

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线索。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

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人物和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

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包括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历史学习中养成历史使命感、爱国主义情感、人文主义精神、公民意识、科学精神和世界意识。

历史学科学业基础会考能力测试分为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考试大纲中“列举、知道、了解、简述”等测试目标,属于识记层次要求;“概述、理解、说明、认识”等测试目标,属于理解层次要求;“分析、探讨”等测试目标,属于应用层次要求。

四、考试内容

(一)考试范围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Ⅰ)、(Ⅱ)、(Ⅲ)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

必修(Ⅰ)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2)知道秦的统一和皇帝制度的创立,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含义,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影响。

(3)了解汉代察举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基本内容与作用。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列举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概述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等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了解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意义;列举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概述五四运动的原因、经过,认识其历史作用;知道中共“一大” “二大”内容,认识中共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4)知道国民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红军长征、解放战争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知道开国大典的基本史实;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知道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

(3)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了解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与发展,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了解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知道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的基本史实,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及意义。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中国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的多边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知道雅典梭伦改革、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2)了解《十二铜表法》的主要内容及地位,认识罗马法在世界法制的地位。

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分析1787年美国宪法的作用。

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

(2)知道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

(3)了解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了解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与华约的主要史实,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了解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必修(Ⅱ)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了解铁农具的应用、牛耕的发展,知道都江堰水利工程,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汉、唐丝织,商、春秋、汉冶金,唐、宋、明、清时期陶瓷等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列举唐、宋、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我国古代市场与城市发展的史实。

(4)了解“重农抑商” “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认识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概述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共八大的正确探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等史实,总结其经验教训。

(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服饰、饮食、居室建筑等物质生活和婚姻等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社会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火车、汽车、电报、电话等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它们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了解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3)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工厂制度的出现、瓦特改良蒸汽机和蒸汽时代到来的史实;了解石油能源的使用、电能应用的重大发明和电气时代到来的史实;认识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了解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影响。

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了解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2)列举“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主要表现,认识其经验教训。

(3)了解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及其影响。

(2)知道欧共体到欧洲联盟的发展过程,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必修(Ⅲ)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知道罢黜百家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知道朱熹的理学以及地位。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概述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 概述汉字和绘画的起源,知道东晋、唐、宋时期的书法家,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3)知道诗经、楚辞和汉赋的文学成就,概述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的文学成就,知道明清四大长篇小说。

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 概述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了解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知道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的贡献。

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了解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认识它们分别在推动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2)了解毛泽东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内容,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3)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4)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5.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简要说明科技进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了解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线索及其主要成就,认识“科教兴国”战略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

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了解普罗塔戈拉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2)知道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薄伽丘、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简述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3)列举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7.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1)概述牛顿的主要成就,认识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简述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3)列举瓦特和爱迪生的主要发明,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4)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8.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知道《唐璜》、《人间喜剧》、《战争与和平》,认识其影响。

(2)知道凡·高和毕加索及他们的代表作。

(3)知道贝多芬及其主要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和多样性。

五、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六、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60℅,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其中,历史(Ⅰ)12题,历史(Ⅱ)7题,历史(Ⅲ)11题。非选择题40℅,共5小题。其中,历史(Ⅰ)2题、历史(Ⅱ)2题、历史(Ⅲ)1题。(模块占分比例不变,各题型题量可相应调整变化)

2.内容比例:历史(Ⅰ)约40℅,历史(Ⅱ)约30℅,历史(Ⅲ)约30℅。

3.试题难度: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

容易题,难度值0.80以上,约占80℅。

新经济时代概述篇5

[作者简介]毕志民,河北工程大学,助教,江南大学法政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苏无锡214122;崔晨秋,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河北唐山063020

[中图分类号]F27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5―0060―03

企业家是现代社会中的强势力量,在他们身上闪耀着灿烂的光环。研究企业家对于我们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要真正理解企业家这一历史存在就要从它产生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而最早使用企业家概念的是经济学家,因此从经济学家的具体语境中分析企业家概念的含义和演化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这一社会角色。使用过企业家这一概念的经济学者很多,不过对企业家进行详细论述的则屈指可数。这也为本文能够采用历史方法和哲学分析方法提供了可能。因此,本文将采用哲学的分析方法从源流上对这一概念的演化特点进行系统的分析。

从企业家概念产生的历史源流来看,在使用这个概念的众多学者中,虽然存在着地域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等多种具体情况,不过这个概念在经济学理论中表现出一个连续的倾向,那就是角色的纯化。在概念产生之初,企业家包含许多角色,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企业家概念被赋予了多种不同内涵。不过非常明显的一点是企业家这一概念的指定内容越来越清晰,它所包含的角色也逐渐减少,直至发展到后来只代表一种或两种。对这个特点的明确也将有助于人们更为清晰地理解现代企业家的职责,下面本文将从几个阶段对这一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一、角色纯化之初

在英文语境中,“Entrepreneur”一词的含义是:Person who organizes and manages a commercial un―dertaking,即从事组织和管理商业性事业或企业的人。而《新帕尔革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将该词语解释作“某项事业的实施者”。从上述词典中的解释来看,企业家这个词语的指称范围相当宽泛,几乎大多数人都可以称得上是企业家,而且企业家产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甚至在远古时期就有了企业家的端倪。相对于具有稀缺性的企业家来说,这种意义上的企业家似乎又不好为人接受。所以我们要了解企业家这一概念的真正含义,就需要把它放入具体的语境中去分析。

从既有的资料中来看,坎蒂隆是最早使用企业家这个概念的学者。他把许多角色都归于企业家这一概念之下。在他看来,企业家既可以是零售商也可是店主;既可以是租地农场主也可以是制造商;既可以是面包师也可以是屠户。“通过所有这些归纳,以及在一个有关一国全部居民的讨论中所能做出的其他许多归纳,可以得出这样一条原理,即除君主和土地所有者以外,一国中的所有居民都不是独立的;他们可以被分成两个阶级:业主和受雇者。”而且“一国中的所有交换与流通都是以这些业主为中介而进行的”(此文中的业主就是企业家,译者翻译为业主)。坎蒂隆用一个全新的概念来概括多种社会角色时可能是为了论述的简化,也可能是为了逻辑的严谨。他对这些角色的概括有自己的逻辑,而且这些社会角色本身也存在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经济生活中他们的收入都处在不确定性中。根据这个概念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工资的不确定,甚至连乞丐和强盗也属于企业家之列。虽然这时的企业家是许多角色的集合,但是坎蒂隆在一开始使用时就可以说已经具有角色纯化的倾向了.因为以“不确定性”为标准对一些角色进行归纳就是对其他角色的排除。不过他对企业家这一角色的指定的范围太宽泛,以致给人一种企业家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指定内容的印象。

亚当・斯密属于企图把这个角色纯化之人。当时斯密并没有清晰地把企业家这个社会角色同其他的社会角色严格区分开来,而且企业家在他的文章中出现的次数很少并与许多其他角色混用。“第一种是国内商人和企业家像上面所说,有时因要仿效外国某种制造业,而勇往直前地,把资本投下来经营的。”“身兼企业家的地主,希望从改善耕作增加其收入,这种增加的收入,便是他们的利润。”但斯密已经注意到了企业家这一角色职能的特殊性,比如他曾经用“身兼企业家的地主”等来表述。这表明他已经意识到了企业家的独特之处,不过企业家在斯密的经济学中的地位还远不如其他经济主体。斯密的企业家观点影响很大,以致英国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把最早使用企业家这个概念的荣誉送给了他。

二、角色纯化之中

随着历史的发展,企业家这一角色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关键,他的角色定位也越来越明确。在这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经济学者就是萨伊和马歇尔。萨伊对企业家做了明确的定义:“一般情况是:一个人研究规律和自然趋势,这个人就是哲学家或科学家;另一个人把前者的知识应用于创造有用的产品,这个人就是农场主,或是工厂主或是商人;又一个人在前两人的指挥下提供执行的力量,这个人就是工人。”据此,萨伊对企业家作了这样的定义:“企业家是应用既得的知识去创造供人类消费的产品的人。”使企业家这个角色与其他社会角色之间的界限变得较为分明,这使得角色纯化的力度更为明显。这在企业家概念的发展史上可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过还不能说是角色纯化的完成时期,因为侧重点不同,萨伊的企业家概念还属于多种角色的集合体,因为这时的企业家既可以是农场主也可以是工厂主,还可以是厂商或商人。萨伊的思路和坎蒂隆还存在某些相似之处,不过这时萨伊眼中的企业家所包含之角色较之坎蒂隆来说已经少很多了。

从角色纯化这个角度上来看,马歇尔的企业家概念也处于这个阶段之中。马歇尔在正文中对企业家这个概念的运用不免会给人以困惑。在《经济学原理》的附录中,马歇尔给了一个近乎定义的论述,这也可以说是马歇尔对企业家的最明确的解释了:“这一名词来自亚当・斯密,而惯用于欧洲大陆,用它来指那些把企业的风险和管理看作自己在组织工业工作中应尽本分的人,似乎最适当不过了。”附录中的表述,基本上可以说是对以上论述的总结。这个结论基本上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首先是环境设定,这有两个方面的规定,一是商业交往,二是在企业中(按照马歇尔的说法是在工业中)。企业家只有在企业中才能被称为企业家。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就是把企业家这个概念的指定范围限制在市场经济领域。其次是职能设定,企业家的职能在这个论述中也很明确,就是承担风险和负责企业的管理。最后是资格设定,前两个设

定是企业家的必要条件,但只具备了前两个条件还不是企业家,企业家应有一定的资格。也就是说,企业家应该是在活动中,能尽本分的人,而这个本分却又是有许多素质要求的。

马歇尔在使用概念之时,也意识到了企业家概念的特殊性,他将企业家定位为“角色”,且不是单一的纯角色,是多种角色的集合体。所以不同阶层的人、不同职业的人,都有可能是企业家。企业家这个概念还有一种独特之处,即它是一种历史的集结,不同历史时段的职能可能在同一历史阶段存在,一个人也有可能从一无所有变成成功的企业家。很难把某个人限定于一种角色,因为有可能他是一个商人,或者一个雇员,甚至一个小业主等。

马歇尔明确地提到了企业家的具体指定内容,并且以否定的形式对企业家所代表的角色进行了提纯。这时企业家的主要角色就是担当风险和管理企业,即企业家所扮演的角色是企业中风险的承担者和管理者。只要是行使这种职能或扮演这种角色的人就可以称为“企业家”。企业家不是劳动的直接雇主,也就是说,企业家和劳动的雇主所担当的是不同的职能,但是作为劳动的雇主的人不一定就不是企业家,因为作为一个实体的人可以担当多种角色,企业家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由此看来,马歇尔意义上的企业家和其他许多同时使用的概念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以实体“人”为同一基础的。

三、角色纯化之末

角色纯化之末也即角色纯化的完成,这个成就应归属于经济学家熊彼特。他继续对企业家所包含的角色进行纯化,直至只剩一种角色――实现新组合。熊彼特对企业家的要求极为严格:“不管是哪一种类型,每一个人只有当他实际上‘实现新组合’时才是一个企业家;一旦当他建立起他的企业以后,也就是当他安定下来经营这个企业,就像其他的经营他们的企业一样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这种资格。这自然是一条规则,因此,任何一个人在他的几十年的活动生涯中很少能总是一个企业家,就像一个工商业者很少能从来没有一个时刻是一个企业家一样,不管其程度是多么微小。”熊彼特对企业家概念界定的这样明确,内涵又是如此的狭窄,只有当人实际上真正实现新组合时才是一个企业家,而在一个人一生中,创新又是极为难得的。企业家由此就获得了不同于常人的特殊性。但是从事工商事业的人由于巨大的竞争压力,会不遗余力地去发现新的利润生长点,去实现新的组合。在这种意义上,企业家就成了利润的“狡诈”的工具。

熊彼特从概念层面对企业家进行了明确规定,并且从归纳层面对创新种类进行了枚举,这样便把企业家这一概念收拾得极其干净。企业家就是一种从事创新职能的单一角色,从这个角度上讲,企业家的角色纯化过程已经完成。人的职能化变为职能的人格化,企业家也就成了创新的执行者,成了创新的代名词。熊彼特对企业家的规定影响了许多人,把企业家定位为创新者也对我们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现在创新已成为世界的共识,只有快速和高频率的创新尤其是原发性的创新才能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

新经济时代概述篇6

第二,答题内容过于笼统、准确性差。如2004年论述题中涉及产业结构转换中劳动力转换速度慢于产值转换速度的问题,有的考生由于并没有真正理解结构转换的内涵,只是笼统地说劳动力转换速度与产值转换速度不相适应,但究竟这两者间谁快谁慢,有的考生在答题中并没有交代清楚,而是泛泛而谈。或者将劳动力转换与产值转换的关系误解为劳动力比重与产值比重的关系。论述题中的对策部分则要求考生结合十六大精神从新型工业化道路及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入手展开论述,但有的考生将产业结构调整误解为产权结构调整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而没有从宏观层面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信息化水平、发展新兴产业的对策措施。

第三,对考题涉及的内容掌握不完全,答题缺乏完整性。如2004年简答题中,许多考生没有在答题中明确指出国有资产存在的两种主要形式,即实物形式和产权形式,但这是本题重要的得分点。2004年论述题,有的考生只回答了前两部分的内容(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和主要问题),而没有进一步回答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而有的考生没有回答“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论述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后就直接给出了对策建议。这显然是对本题重要部分的遗漏,在形式上也缺乏必要的中间过渡。

第四,对回答问题缺乏分析的深度,理论概括的力度不够。市场经济理论部分考试的主要目的是考察考生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综合分析能力,如通货膨胀、就业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及其对策等。这类问题往往现实性强,要求考生密切联系当前的经济热点和政府决策的难点进行分析,其内容要求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要求考生应具备和掌握一定的现代经济学理论。由于考生的现代经济学基础比较薄弱,在答题中往往对所答问题吃不透,只能死记硬背。

我们认为,要想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部分的考试成绩,除了加强平时的理论学习和知识积累外,还须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是要掌握必要的现代经济学基本知识。现代经济学有别于传统经济学的重要区别在于,现代经济学有其一定的假定前提和自己的一套语言体系,如使用一些图表、数学公式和模型,用以说明某个经济学理论。由于许多考生缺乏基本的现代经济学知识,回答问题往往就事论事,或者只是简单地罗列一些现象,而不能使用规范化的经济学语言把问题论述清楚。如2004年的论述题要求考生用产业结构理论分析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和对策,首先应充分了解西方的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许多考生只是将日常的所见所闻,或实际工作中接触到的具体现象和事例加以罗列,看起来言之有物,有理有据,但由于没有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实际上并没有达到要求。

二是要抓住问题的核心,善于归纳和总结。2004年简答题的关键是要准确掌握国有资产的概念,其要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出资,二是在法律上得到确认。有的考生简单地认为国有资产就是公有资产或全民资产,这是不准确的。关于经营性国有资产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区别,关键要明确前者是资本性的国有资产,要求其价值的保值和增值,后者是非资本性的国有资产,不要求价值增值。有的考生在答题中由于没有紧扣关键性的要点,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少,但得分却不高。2004年论述题的第一部分,要求考生结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归纳总结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基本特点,包括产值结构、劳动力结构在三大产业间的转变,以及产业内部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替代。但有的考生没有归纳总结出这些特点,或者偏向其他不相关的内容。

三是要注意考试答题中的一些技巧。首先答题要规范化。即对所回答的问题分出层次和段落,既有利于自己保持清晰的思路,也便于判卷时阅读试卷。其次注意审题,不要随意发挥,一下笔就离题万里。再次注意文字简练,详略得当。有的考生在某一要点上作过多论述而影响了对其他内容的回答,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最后注意前后内容应在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上保持一致,不能前后矛盾。

财政理论部分

财政理论是高级审计师资格考试《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科目考试内容之一,所占分值大约为30分左右。分为简答题和论述题两个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财政理论和当前财政经济政策的认识、理解、运用等综合能力,难度适中,内容具有一定灵活性和实践性,并不要求死记硬背。但从近年的考试情况来看成绩却并不理想。为了帮助大家提高应试成绩,顺利通过财政理论测试,借此谈点个人体会,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如何答财政理论的简答题简答题部分为“5选4”的题目,有一定的选择性,5道题中一般会有1道财政理论简答题,分值约为10分。

简答题要求简明扼要地回答,答出其纲目要点即可,无须加以引申发挥。目前阅卷采用先进的网上阅卷系统,按点给分,如果一个要点引申很多,只能是事倍功半。下面结合2004年试题的答题情况进行分析:

(一)要认真审题。考生拿到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审明题意,然后认真简明作答,以免张冠李戴或是不着边际、答非所问。如2004年简答第二题“部门预算的概念及其编制内容”。本题考核的内容要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部门预算的概念,二是部门预算编制的内容。有的人审题不清,张冠李戴,那自然就得不了多少分;有的人以偏概全,也会丢分。

(二)答题要简明扼要,以提高解题效率。如果所有相关内容全都写上去,唯恐遗漏,不择要点,不是劳而无功,就是影响其它题目的答题时间。答题时应准确理解题意,避免答非所问。还是2004年的简答题,部门预算的标答是“部门预算是由政府各组成机构和部门编制的其在预算年度内收入和支出的预算”(4分),这只是一个参考答案,在判分掌握上,只要答题包含了“以部门为单位编制的年度预算”的内容,就给了满分,关键字可以体现在“部门”“年度”“预算”上。

(三)注意条理层次清楚。高级审计师理论考试根据专家确认的标准答案按点给分。有些考生无视这一要求,进行论文式的长篇大论,一气呵成,没能标出解答要点,给评阅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很可能因此失分。所以建议考生务必在答题时单独一行列出解答要点以示醒目。这里尤其要强调的一点是,字体无论好坏,一定要清晰易于辨认。

(四)平时学习的要领。要想得心应手地把握好上述的内容要点又能简明扼要地回答,就必须要注意打好基本功,基本功不扎实的考生是很难做到上面的要求的。要达到概念准确,就需要考生平时结合业务实践不断深入对理论的学习和认识,深入掌握概念的内涵,掌握概念提出的背景、内容以及实践中的改革进度和改革的意义作用等等。

总之,回答简答题一定要注意概念的准确,层次清楚,要点的完整、清楚、简明扼要。

二、如何回答论述题

(一)要点明确,论证简明、清楚。论述题顾名思义,需要论述,这样与简答题不同,论述题不仅要阐明观点,还需要简明扼要地论述。这里,论述的话不要太多,但必须论证清楚。一般而言,论述题的要点和论述各有得分点,如果只有要点而缺乏论述,就会缺乏论述的分数。

(二)要认真审题,答题要注意全面。不要拘泥于一点,展开详细论述,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论述,导致以偏概全,影响到得分。论述的基本要求应是,首先要答出各个要点,这是得分的基础,然后再对要点用一两句话或是几句话简单、扼要地加以说明论证即可。

论述题拿到题目不要盲目做答,一方面要认真审题,一方面要看清、看全答题的要求或提示。2004年财政理论论述题,即

论述第二题我国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主要思路。

[答题要求]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此题:1、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概念2、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作用3、我国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主要思路根据答题要求,本题要分三个层次来回答。但是论述题与简答题不一样,不仅要求要答出要点,还需要对要点进行必要的论述或阐述。对于只答出要点的,大致只给及格分,比如20分的题,只给12分,加上必要的论述,就得到基本的16-19分了。这里必须要审清题目要求,回答全面。

(三)回答问题一定要准确。有的考生脑子里的内容不少,但就是内容层次有些紊乱,在答题中发生张冠李戴的情况,比如本题中“作用思路”内容颠倒,虽然内容正确,但反映出考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含义及意义,所以,基本上不得分。因此考生备考时一定要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内容的层次,不见得一定要死记硬背,但要能够对号入座,要真正理解财政理论的内容及其中的逻辑关系。

(四)答题时的关键词要明确,切忌张冠李戴。要注意审题,不要张冠李戴,也不要随意发挥。比如对于本题中的“主要思路”,要求突出我国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思路就可以,但必须围绕国库集中支付,比如“集中支付、统一会计科目及核算、加快资金的收缴与划拨、及相关立法”等,这些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直接要求或相关的方面和内容,即其基本的内涵。有的人答“完善分税制”等内容,这些是改革的内容,而且也是正确的,但却不是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最为直接相关的内容,这样回答的人表明其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本质内涵不够清楚,所以只能得到比较低的分。而有的人回答"要统一财力、发展经济、支持重点项目"等,内容没有错,但是与国库集中支付没有最直接的关系,没有体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本质和核心,同样也只能得一个比较低的分。

新经济时代概述篇7

经济社会(the economic society),这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对此概念的不仅是一个语义学的,而且是确定经济-社会史研究单位和时段的前提。经济社会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不是经济与社会两个概念的合并。从语意内容上看,经济社会是随着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展开而形成的一种客观存在的历史现象。由于本文所指的经济社会概念在国内学术界很少有人明确界定,故此予以咬文嚼字式地说明,以免引起歧见。为了具体阐明本文的经济社会概念,笔者认为,有必要把握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概念,并依据经典马克思主义者的有关论述,进行界定。

(一)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概念

国外学术界较早提出“经济社会”(the economic society)概念者,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L.海尔布伦纳(Robert L. Heilbroner)。他在1962年出版的《经济社会的形成》一书中提出了“经济社会”的概念。但是他的“经济社会”是指欧洲中世纪以来的经济生活及其组织形式,主要是社会组织生产和分配的方式。[3] 在此基础上,他把经济社会的演进划分为中世纪的经济社会、近代早期以来的市场社会(the market society)、市场机制 (the market mechanism) 衰落后的人类自我管理的社会三个历史阶段。显然,他对经济社会的界定仍然是以广义的社会概念为基础的,并不是本文界定的概念。

日本新经济史学界借鉴了海尔布伦纳的经济社会概念,并作了修正。他们认为,“某个社会、即在其中居住的人们从事基本经济性活动的社会应当正确地称之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是经济社会的“集中表现”;经济社会是近代以来才存在的历史现象。[4] 这一修正的概念与海尔布伦纳的经济社会概念没有本质区别,只是他们认为经济社会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并不始于中世纪而始于近代。

此外,以布罗代尔和沃勒斯坦等人为代表的世界体系论者所提出的“经济世界”、“世界经济体”、“世界体系”等概念则更为广泛。布罗代尔认为,“经济世界是它集合下的各具特色的经济空间和非经济空间的总和,它占有辽阔的地域(原则上它是一个具有严密内在结构的区域,出现在某个和地球的特定部位),通常超越历史的其他门类的界限”,甚至自远古的腓尼基时代就有了“经济世界的雏形”。[5] 然而沃勒斯坦则认为,他的“世界体系”把主权国家“看成是这单一社会系统之内诸多结构的一种有组织的结构”,这一世界体系是近代以来随着欧洲的世界扩张而形成的。[6]

显然,以上学者所界定的经济社会、经济世界以及世界体系概念都是把经济与社会合并而来的概念。事实上,这种界定方式和分析问题的在不同程度上都继承了19世纪经济史学在德国创建以来所形成的传统。19世纪作为“历史学的世纪”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得到了充分体现,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是在经济学领域运用历史分析的先驱。他认为,“作为我的学说体系中一个主要的特征是国家。国家的性质是处于个人与整个人类之间的中介体,我的理论体系的整个结构就是以这一点为基础的”,但他并不认为自己的学说是重商主义的回归,而是“以历史与事物的本质为依据的”,并吸取了重商主义体系中的“有价值的部分”。[7] 这就把经济学研究领域大大扩展了。此后德国经济学领域兴起了分别以威廉.罗雪尔为代表的旧历史学派和以古斯塔夫.施穆勒为代表的新历史学派。他们普遍地超越了古典经济学派的纯经济理论研究,把经济学研究领域扩展到国家社会生活乃至于伦理道德、心理因素等诸多方面,为经济史研究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德国经济史学发展和向其他国家传播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法国社会学思想的,在德国出现了伟.桑巴特、马克斯.韦伯等在历史学派基础上运用社会学方法研究经济社会历史现象的巨匠。伟.桑巴特甚至把他的现代资本主义史研究称为“经济社会学”,主张“在人类社会生存的大联系中编制经济生活”。[8] 这种大经济史观传播到法国对新史学的重要旗帜“年鉴学派”的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英国则影响较小,因为英国经济学家更愿意关注经验性的经济现象和统计数字。

这样,欧洲的经济史研究基本上形成了德国和英国两种范式,分别并对美国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大体上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国的经济史研究主要继承了欧洲大陆德国和法国的大经济史观,形成了旧制度学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经济史学派的兴起则又从英国继承了经济史研究的传统,并强调计量统计的重要性;在新经济史的竞争推动下,旧制度学派发展为新制度学派,并在社会学思想影响下出现了一批“社会经济史学家”。[9]

综上所述,国外主要是欧美经济史学界对经济社会的界定主要是一种大经济史观的反映,“经济社会”并非一个特定的研究对象,而是在运用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等方法研究人类经济活动领域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概念。

国内学者至今还没有明确界定经济社会这一概念。但是,20世纪以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吴承明、李根蟠等先生为代表的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傅衣凌、杨国桢等先生为代表的厦门大学历史系和以侯建新先生为代表的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分别形成了经济史或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心,出现了一大批相关的高质量研究论著,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

最近吴承明先生对国内社会经济史研究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他指出,经济史学“在我国,大体上说有三大学派。一派偏重从历史本身来研究经济发展,包括历史学原有的和典章制度研究。一派偏重从经济理论上来解释经济的发展。有的并重视计量分析。一派兼重社会变迁,可称为社会经济史学派”,他还就经济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问题提出要重视社会包括政府和文化等“非经济因素”。[10]

这些认识是十分可贵的,对指导今后我国经济史或社会经济史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但是,也应当看到,由于我国经济史或社会经济史研究兴起较晚(从20世纪20、30年代起),中经“文革”的曲折,至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兴起,其中可以看出国外经济史学影响的痕迹,对经济社会的认识以及展开经济-社会史的研究仍有待深化。

(二)经典马克思主义者的有关论述

本文的经济社会概念将在国内外学者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依据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市民社会的论述进行界定。最近几年,国内学术界主要是社会学界兴起了市民社会的研究热点,其中关于市民社会的界定偏重社会学方法,笔者认为它不足以准确概括对应的历史现象,而以经济社会概括是比较恰当的。因此,准确理解经典马克思主义者有关市民社会的论述,是本文界定经济社会概念的理论依据。

市民社会的概念是黑格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马克思主义者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同时,曾经使用过这个概念,但是,其内涵已经从根本上被颠倒过来,还原了其应有的历史地位。那么,什么是经典马克思主义者的“市民社会”呢?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制定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他们指出:“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这个社会是以简单的家庭和复杂的家庭,即所谓部落制度作为自己的前提和基础的”,“从这里已经可以看出,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11] 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市民社会的内涵进行了明确概括:

“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它包括该阶段的整个商业生活和生活,因此它超出了国家和民族的范围,尽管另一方面它对外仍必须作为民族起作用,对内仍必须组成为国家。‘市民社会’这一用语是在18世纪产生的,当时财产关系已经摆脱了古典古代的和中世纪的共同体。真正的市民社会只是随同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但是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12]

因此,经典马克思主义者的市民社会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首先它是指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制度,“即决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物质关系的总和”;其次它是指随着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的物质关系”。[13] 这种物质关系的总和主要是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但又不仅仅是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这就是说,市民社会正如资产阶级一样,它有一个发展过程。在此以前的市民社会犹如“第三等级”一样,并不是独立的市民社会。因此真正完成形态的市民社会是随着资产阶级的形成而发展起来的历史现象。这正如说自有人类文字记载以来一切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史,但是阶级的真正完成形态是社会划分为现代无产阶级和现代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社会,在此以前的阶级是通过政治的等级形式表现出来。

经典马克思主义者曾经把市民社会的特征及其发展阶段作出了这样的概括:早期资产者即第三等级通过政治革命上升为阶级是市民社会形成和独立的开始。在此以前的“旧的市民社会直接地具有政治性质,就是说,市民生活的要素,如财产、家庭、劳动方式,已经以领主权、等级和同业公会的形式升为国家生活的要素。”[14] “在这里,国家的物质内容是由国家的形式规定的。在这里,一切私人领域都有政治性质,或者都是政治领域;换句话说,政治也是私人领域的特性。在中世纪,政治制度就是私有财产的制度,但这只是因为私有财产的制度就是政治制度。”[15] 笔者据此把旧的市民社会称为“政治社会”。

通过资产阶级政治革命而形成的独立的市民社会就是“消灭了市民社会的政治性质”的真正完成形态的市民社会。政治革命“它把市民社会分成两个简单组成部分:一方面是个人,另一方面是构成这些个人生活内容和市民地位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政治革命使国家“不再同市民生活混在一起,把它构成共同体、人民的普遍义务,成为一种不受市民社会上述特殊因素影响而独立存在于观念中的东西”;这样,“国家的唯心主义的完成的同时也是市民社会的唯物主义的完成”,市民社会的利己主义精神从政治中获得解放,使瓦解了的封建社会只剩下“利己主义的人”作为政治国家的基础和前提,政治国家对“利己主义的人的自由和承认这种自由,无非是承认构成这种人的生活内容的精神要素和物质要素的不可阻挡的运动”。[16] 这就是近代早期西方人权概念的主要内容。因此,笔者认为经典马克思主义者的市民社会实质上就是指一种由“利己主义的人”组成的经济社会。

市民社会的独立形成,使国家的物质内容与政治国家这一外在形式分离,同时也使人自身分化为“公人和私人”、“政治人”与“非政治的人”、“人”与“法人”。[17] 这种人自身的分离是走向人作为类获得解放的最后阶段。当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形式、政治人与非政治人不再分离,政治国家形式还原给市民社会和人自己的时候,“人类解放才能完成”。[18] 在这种条件下随着政治国家的消亡,市民社会必将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三)本文的经济社会概念的界定

通过以上两方面的考察,我们发现:国外学术界虽然提出了“经济社会”的概念,但它只是大经济史观的产物,实际上成为以经济为中心观察人类社会历史的工具,从而把经济学泛化。国内学术界的经济史或社会经济史研究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从总体上看,这种“经济学的帝国主义”至今在国内外学术界仍有较大的影响。经典马克思主义者虽然使用过黑格尔等人的“市民社会”概念,但是已经对其内涵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并把它界定为封建社会解体后由“利己主义的人”组成的市民社会,实质上是一种经济社会。然而,它只限于资产阶级的经济社会,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论及社会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的经济社会,因为当时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革命在巴黎公社的短暂实践还没有直接面临这一问题。

本文正是在以上两方面考察的基础上,依据经典马克思主义者的市民社会观和现实实践的发展,进行经济社会概念的界定。所谓经济社会是指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由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运动而产生的、相对独立于上层建筑的社会;与经济社会相对应的上层建筑部分则是政治社会。因此,经济社会不仅包括生产关系,而且包括生活方式即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二者共同构成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经济社会是确立了个人主体权利的社会、是具有健全的私法体系的法制社会、是按照经济运转的市场社会、是个人普遍自觉的道德社会、是上层建筑的物质内容和现实基础的社会、是相对独立于上层建筑而又逐步展开的开放社会。

经济社会是历史的、发展的。它形成于封建社会瓦解之际,存在于近现代以至于将来,并随着政治社会的消亡而消亡,最终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封建社会及其以前的历史是经济社会前史即政治社会史。经济社会与政治社会的分立,构成封建社会解体以来历史主线之一。二、-史

在明确了本文的经济社会概念的界定之后,经济-社会史的研究只是一个实践的了。经济-社会史研究是针对经济社会这一特定的现象而展开研究的学术领域。在上,经济-社会史研究的任务在于探讨经济社会兴衰的历史;在实践上,经济-社会史研究针对一定的经济社会及其发生、的过程而展开,主要包括:个人主体及主体权利发生、发展史,私法体系发生、发展史,市场机制发生、发展史,经济社会的道德伦理史,经济与关系史,经济社会与政治社会关系史,不同经济社会之间的交往史,经济社会整体史等等。经济-社会史研究不仅要还原、描述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经济社会,而且要解释、说明其存在状态及其变迁的理由。

经济-社会史研究的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是:在时间上,始于15世纪末以来欧亚大陆西端的封建社会迅速瓦解、经济社会初露端倪,直到当代。在空间上,包括封建社会瓦解、走向或已完成化的国家和地区,在现实性上它至今仍然以民族国家为主要存在领域。

经济-社会史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经济-社会史研究的理论基础;唯物辩证法是经济-社会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主要运用历史学方法,并吸收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作为方法。因此,经济-社会史研究是历史学的重要学术领域之一。它的理论方法具有其他学科理论方法不可取代的地位。

因此,经济社会不是经济与社会二者简单联合起来的模糊概念,经济-社会史也不是经济史与社会史交叉而来的学术领域,因为国外的社会史研究仍然处于初建阶段,[19] 国内外关于其研究对象和领域仍存在分歧。经济-社会史也不是国内外学术界盛行的社会经济史,这是因为社会经济史仍然是经济史,只是一种大经济史观支配下的经济史。经济-社会史也不同于世界体系论者所展开的经济世界或世界体系的研究,因为他们的经济世界或世界体系只不过是在地域上扩大了的大经济史观支配下的经济史或世界经济史。

事实上,在我国已经有一批知名学者逐渐从大经济史观下的社会经济史接近了经济-社会史。北方主要以侯建新等先生为代表,结合社会转型理论和转型社会的研究,把“社会经济史”研究逐步集中于现代化研究的时段和单位之内,其实质上已经属于经济-社会史研究的范围。南方则以杨国桢等先生为代表在傅衣凌先生的社会经济史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建立海洋人文社会和展开海洋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构想,并日益集中于明清以来的“社会经济史”研究,尤其注重探讨明清以来由古代向近代社会转型问题。此外,在我国许多科研院所和大学里也逐步展开了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经济史”研究。其中许多研究领域和方向已经逐步接近了经济-社会史。

三、余论

本文不揣浅陋,冒昧地提出经济社会概念,并初步勾勒经济-社会史研究的轮廓,决不是文字游戏或自我标新立异,而是试图在理论前进的前提下,为开拓历史学研究领域尽一份绵薄之力。正如于沛先生曾经郑重指出的:“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科学”,“20世纪中国史学研究的实践证明,理论是基础,任何一次史学实践的重大发展,都是以史学理论的进步为前导”,“不少历史学家认为,在21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前景,首先在于史学理论研究有无建树”。[20] 这一论断是富有远见的。历史学研究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方法体系,但这并不排斥在历史研究中广泛吸纳其他学科包括科学诸学科的理论方法,只是这种吸纳是为我所用,是作为历史学研究的方法被吸收、借鉴的。然而,近年来,历史学领域的“经济学帝国主义”或“社会学帝国主义”势力日益增强,以至于有人认为历史学只是其他学科研究的“原料产地”。这一方面反映了一些人对历史学知之甚少,另一方面也说明历史学自身的理论建设日益迫切。

就经济社会和经济-社会史研究而言,它将有助于排除其他学科“帝国主义”对历史学的误解和“掠夺”,还历史学以科学面目;将有助于学术界深入认识历史学的社会转型理论和转型社会研究,从而推动世界现代化理论和进程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不断深化;将有助于学术界以发展的观点看待21世纪学科综合与细化的辩证发展趋势。同时,经济-社会史研究的展开必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注释

[1] 龙秀清:《转型时期社会和文化国际研讨会综述》,《世界》2000年第6期,第112页。

[2]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济南出版社2001年版,齐世荣先生的“总序”。

[3] Robert L. Heilbroner, Making of Economic Society, Prentice-Hall, INC. 1962, p.29.

[4] (日)速水融 宫本又郎编:《日本经济史》卷1,《经济社会的成立》,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5-16页。

[5] 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3卷,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4-5页。

[6]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第1卷,北京:高等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7]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7-8页。

[8] 伟.桑巴特:《现代资本主义》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重印版,“第二版序言”,第14页。

[9] Thomas C. Cochran, Economic History, Old and New,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ume74, No. 5, pp.1561-1572.

[10] 吴承明:《经济史的和》,《中国经济史》1999年第1期,第115-117页。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88页。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0-131页。

[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4页注释5。

[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1页。

[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84页。

[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0页。

[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0页、第442-443页。

新经济时代概述篇8

中图分类号:F06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1

引言

民族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其研究方法还处于不断创新、完善之中,我们在进行民族经济学理论研究之前应该对其研究方法有系统的认知,并将这些研究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之中,从而使自己的研究更加具有理论价值。学习民族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运用其做研究,这就要求我们在系统掌握民族经济学研究方法之后,要将其融会贯通于自己的理论研究之中。

一、科学理论思维方法

任何一门科学都具有自己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的深度、广度以及效率,同时也体现着本学科理论研究的特质和侧重点。事实上,一门学科的研究过程是否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民族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研究方法还处于不断创新、完善之中。但是,无论采取何种具体的研究方法都要以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作指导。因此要将科学的理论思其贯通于民族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创新等学科研究的全部过程中,以此来指导民族经济学这一学科的不断发展。

在对一门新兴学科进行研究方法探讨时,在结合本学科的具体特点的同时,还应该将研究方法加以分类。民族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结构层次可以分为三个不同层次, 即理论思维方法、基本方法和具体研究方法。传统的民族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突出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观察与分析, 由此而形成了传统民族学的研究特色。然而,传统民族学的研究方法与唯物辩证法是基本排斥的。只有将唯物辩证法这一科学理论思维作为民族经济学方法论的指导,才能使民族经济学研究方法更加趋于科学、完善。这是民族经济学对传统民族学研究方法的补充和发展。

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是由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严谨的思维方法。要想在理论思维中全面的把握事物及其事物的各个方面, 就必须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要全面把握事物运动发展的整个历程, 就必须遵循由简单到复杂以及从低级到高级的研究方法。将这两种方法辩证统一于理论研究中, 才能达到科学理论思维的层次,从而也才能对民族经济学其他具体的研究方法具有指导意义。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是民族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的指导方法,始终将这一研究方法贯穿到我们的理论研究、方法创新等全部研究过程中,才能保证民族经济学方法论的科学性,进而促进民族经济学这门学科不断地创新、发展。

二、田野调查方法

民族经济学是真正立足于中国的现实,紧密联系民族地区的田野调查的具体探讨。田野调查方法是在科学理论思维指导下的民族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任何理论均来自于实践,田野调查方法作为民族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就是要深入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进而通过实地的田野调查来进行理论研究。进行田野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民族地区的实地情况和掌握第一手资料。田野调查方法对于民族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田野调查方法有助于我们深入地了解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过进行田野调查不仅能够增加我们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能为我们的理论研究提供详尽的资料。

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对民族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启示

民族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也可以运用经济学的方法论来指导民族经济学的发展,借鉴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来探讨民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使民族经济学的方法论不断得以丰富和创新,从而使民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更加系统化。

首先,明确主体。在做研究时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明确主体,明确主体就是明确研究者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的阶级都会根据其主体的需要通过其思想代表将本阶级的阶级利益和意识概括为政治经济学理论从而来表达本阶级的利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理论是以工人阶级为主体来概括其阶级利益和意识,从而揭示资本主义的经济矛盾的。民族经济学也要明确以各民族有自主意识的劳动者为主体。其次,重视矛盾。矛盾是主体之间的联系,在研究矛盾时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是辩证思维的关键,同时,在做研究时要体现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再次,概念运动。概念运动是《资本论》研究方法的核心,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写作中,以概念运动为核心,通过概念的规定、展开、改造和完善、转化等概念的运动来构造《资本论》的论述体系。民族经济学的研究也要注意概念的运动。概念体系的建立是民族经济学的形成的标志。概念是不断运动的,伴随着概念运动,概念体系也会随之不断进行演化。民族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学科不可能只是某一个学说的概念体系,而应该有若干个概念体系相互支撑和补充。研究就是要创新,就要在对既有和新的现象材料进行实证的基础上不断抽象,进而规定新概念, 改造和完善旧概念,充实已有的概念体系,甚至创建新的体系。最后,构造体系。《资本论》的体系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非常严谨的,马克思将概念按照从抽象到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来构造《资本论》的论述体系。在其论述体系中聚合了概念运动各个环节的研究成果,从而使《资本论》的逻辑思维更加严谨。对于民族经济学的研究而言,在进行理论研究时也要通过民族经济概念的运动来构造民族经济学的论述体系,使自己的研究有一个逻辑严谨、论述清晰的体系。

四、结语

我们在进行理论研究时,要在科学理论思维方法的指导下,加深对基本方法的理解,综合运用并借鉴民族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不断丰富、创新民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并将这些研究方法应用于具体的理论研究中,从而为民族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新经济时代概述篇9

[DOI]10.13939/ki.zgsc.2015.12.089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作了严格的区分,并对各自的性质、特点及相互关系作了系统的阐述。然而,在目前我国的教科书、专著、译著中对两者的区分没有统一的说法,正确理解社会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有助于克服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和空想论、僵化和自由化倾向,对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可超越性和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不可逾越性等有重大意义。

1研究历史

马克思最早使用“社会形态”一词,是在1851年12月中旬至1852年3月25日的德文原著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新的社会形态一形成,远古的巨人连同复活的罗马古董――所有这些布鲁士斯们、格拉古们、普卜利科拉们、护民官们、元老们以及恺撒本人就都消失不见了。” 到了1859年1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就公开地使用了“社会形态”这一正式的术语。马克思在这篇“序言”中,经典地阐明了“社会形态”概念所内含的马克思的社会形态学说即作为社会、历史理论的内容和认识社会、历史现象的方法。

1867的《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序言中的“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与《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编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七章剩余价值率”中的“使各种经济的社会形态例如奴隶社会和雇佣劳动的社会区别开来的,只是从直接生产者身上,劳动者身上,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形式”,这两处“经济的社会形态”的“社会形态”之义是人类历史经济结构发展阶段的含义。

后来来自苏联斯大林的僵化马列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教条理论化体系的所谓社会形态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即将政治形态、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包括在内的偷换马克思原经济基础范畴的经济结构的规范的社会形态概念的传统旧译的“社会经济形态”概念之舛,与马克思原著德文原意不符,是不正确观念的讹释。直到今天对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的研究仍然是一个热点问题。

2相关研究现状

对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的研究一直是专家学者们的研究的焦点,正确地区分两者的概念,把握其关系,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到目前为止已有很多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总体而言研究成果可以分为四类。

2.1等同论

等同论将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两个概念等同化,认为两个概念可以合并使用,没有加以区分。这种观点在哲学教科书、专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许多作者将社会经济形态与社会形态混用,有的著作中直接明确指出两者是同一概念。例如,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简要读本》第225页中写道:“因此,马克思也将社会形态叫做社会经济形态。”否定了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

2.2取代论

取代论只用其中一个概念取代另一个概念,具体表现为只阐述其中一个概念,而对另一个概念则不涉及。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等,都只讲到社会形态,而没有提到社会经济形态。相反,求实出版社出版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哲学理论》一书中,只阐述社会经济形态而不提社会形态。

2.3替换论

替换论认为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可以用另外的词来替代,两者没有十分明显的区别。例如,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用“人类社会”一词来替换了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的概念。

2.4区分论

区分论将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加以区分,指出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这类观点目前得到大多数学者的支持,戴安良、朱琳(2002)认为社会形态和社会经济形态有本质不同,社会形态是人类历史发展一定阶段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形态的总称,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社会经济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包括社会的经济结构、要素和功能,它仅指社会的物质领域。王雪峰(2000)认为应当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区分社会经济形态,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能快速促进社会生产时代的进步,落后于社会生产时代的社会经济形态,由于阻碍着社会生产时代的发展最终必然被打破。杨木(2002)提出“社会形态”的概念,仅仅是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而不是包括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的整个社会。杨木(2005)通过对大量资料的分析,认为苏式“五种社会形态”的社会形态论,悖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论述,他提出社会形态是生产关系总和起来所构成的社会关系,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特征的社会。经济的社会形态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抽象概括的生产方式内含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的经济范畴概念。经济社会形态与社会形态是完全不相同的概念。丰子义(2004)认为在同一时期内,世界范围内往往有几种社会形态同时并存。而要区分历史时代,必须看同一时期内何种社会形态走在世界历史前面,居于世界历史的主导地位,代表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而全球化的出现对当代社会形态的演进的影响是重大的。龚杰(1983)写道社会经济形态概念确切的含义仅仅指社会的经济基础,不包括上层建筑。而社会形态就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与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所构成的总体。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指社会的基础部分,后者则包括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部分。以上对区分论的相关文献的描述可概括为下表内容。

3简要评述

由以上文献可见,到目前为止,人们对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的研究十分投入,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主要是因为人们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还不是十分了解,难以形成统一观点,所以会出现对社会形态和社会经济形态研究的四种理论。其次,大部分现有研究太过拘泥于马克思主义,大量文献总在马克思所写的文章中找论据,应该跳出这个框架,使得提出的观点既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又有一定的时代性。

参考文献:

[1]王雪峰.论划分社会生产时代和社会经济形态的理论及其意义[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0(3).

[2]戴安良,朱琳.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形态的区分及其意义[J].探索,2002(3):71-74.

[3]杨木.“社会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辩证[J].甘肃理论学刊,2002(3):27-31.

[4]丰子义.从全球化看社会形态的演进[J].河北学刊,2004(1):30-49.

新经济时代概述篇10

课堂教学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思考回答,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方法。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认为,“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由此可见,“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也通过问答来组织教学并完成教学任务。但实际上很多师生的问答是虚的。比如,教师对学生“对不对啊”“好不好啊”之类的提问;问题过浅、无需思考的提问;题意笼统、题目过大的提问等等。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进行课堂提问?如何与学生进行交流呢?本文通过几则师生问答的实例,结合教师当堂应激的点评,谈谈一孔之见,请大家斧正。

一、案例1过程及反思

问题1:1912年,中国建立了一个新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194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根据所学知识,概述两个共和国的诞生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各有何重大的推动作用?

学生声音很轻地回答(教师走近学生才能听清):资产阶级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颁布《临时约法》,是近代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中华人民共和国了三座大山,为后来的民主政治提供了保障。

教师点评:很好,这位同学基本理解了题意,较完整地回答了这个题。回答这个题目首先要抓住“政治民主化”这个概念,相对专制而言的,体现了由更多人民做主的政治趋势的内容都要回答进去;并且答题的要求是“概述”而不是“概括”,在列举史实之后,要有简短的叙述。答案里面最好要包括具体的史实和表现,如《临时约法》和建国后的三大民主制度,都是近代化或现代化在政治的具体进步。

教学反思:教师的解题思路可以解释得更详细一些,如概述和概括的区别?概述是概括之后还要叙述,列出史实还要有所表述。这方面在上述教师的点评中基本上还只是蜻蜓点水一句带过,没有具体列出,学生还是不会有深刻的印象,最好教师加上板书解释,更能有助于让学生吸收;同时提问到的学生是班级最好的学生,表述的声音又太轻了,教师点评没有把握其它学生的情况,针对性可以说大打折扣。所以说,课堂教学师生交流不是教师和回答的学生两个人之间的事,更要注意的是教师与全班学生的交流。教师如何把与一个人的交流转化为与所有学生的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是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

二、案例2过程及反思

问题2:2011年10月10日,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人民日报》刊发评论员文章,请你为这篇文章拟定一个标题。

学生回答:辛亥革命和民族复兴。

教师点评:很好,与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非常符合。

同时,教师打出幻灯片:

人民日报社论: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

新华社评论员文章:完成统一大业,实现民族复兴(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

除此之外,还可以拟定“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主流思潮的传播”等标题。

教学反思:教师的点评和分析不够到位。学生之所以能够直接回答出与人民日报社社论相近的答案,是因为在前面看过一张幻灯的展示,内容是:“3月3日下午15:00,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开幕会。贾庆林说,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要求,以振兴中华、民族复兴为主要内容,举行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大会。引导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深刻认识人民政协和多党合作制度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不断巩固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所以学生直接回答似乎非常准确,这一点也不奇怪,只是具体情境下的一种应激反应。历史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发生相类似的情况,但是这不意味着学生真正理解了这个问题。点评的关键是教师缺少了一个继续的环节,没有进一步追问并让学生再回答:结合辛亥革命课本所学知识的某一个方面,可以拟定更具体的而不是这样高度概括的标题。所以说,在课堂的问答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必须把问题解释清楚,注意学生反馈的细节,重视引导,不是为了完成而完成,而是为了学生真正掌握这种分析归纳问题的技巧。

三、案例3过程及反思

问题3:材料 西方的研究一般都同意,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经济增长非常巨大,但60年代则不那么大。一位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估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人民币738亿元增长到了1959年的人民币1234亿元,增长了70%。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角度概括推动中国20世纪50年代经济发展的合理性因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建国到1952年的和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1956年发表《论十大关系》。

教师点评:这位同学的思路基本上还是对的,但是在基础的历史知识上可能有些记忆模糊了。解答问题首先必须从看懂问题开始,本题的“主谓宾”是“概括因素”,“定状补”是从20世纪50年代经济尤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角度入手。审清楚题意后,马上抓住知识点在历史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一课,只要回忆新中国在50年代经济方面做过哪些事,采取了哪些措施,把事件组织回答出来就可以。另外,1956年还有个重大的事件:中共。它与经济是直接有关的,分析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要求国家集中精力发展经济。这一点是必须要回答的内容。

教师反思:这位学生反馈的答案基本代表了大部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具有代表性;教师的点评也及时准确,能够抓住学生的问题,有思路、有学法指导的分析讲解,具体到落实教材全部所学的20世纪50年代经济的措施的基础知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深奥的逻辑条理化。尽管有些应试的考虑在里面,但是必要的条件反射和思路还是需要固定下来。

新经济时代概述篇11

在金融危机袭卷全球,“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热潮在全国上下奔涌之时,由于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政策文件对“自主创新”缺少本源意义上的完整表述,导致对这一概念的诠注与解读至今仍然处在“盲人摸象”、“各取所需”的状态。为了形成对此问题讨论的共同平台与基础,避免学术争论与政策研究中出现“鸡同鸭讲、各唱各调”的混乱现象,更好的推动“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的贯彻与实施,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自主创新”这一概念的背景、内涵及外延进行重新讨论和界定。

一、“自主创新”的相关概念:创新、技术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

正确的理解“自主创新”,首先需要明确与之相关的三个概念,即“创新(Innovation)”、“技术创新(technology Innovation)”和“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简称NIS)”。

“创新”一词源于古拉丁语“Innovore”(即“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或改变”)。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chumpeter,1883~1950)在其著名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赋予了“创新”以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学内涵:即“创新”是指生产函数或者供给函数的变化,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的组合”,是企业家最重要的职能和经济发展与变革的内在驱动力。熊彼特还曾反复强调:“创新”可以基于“发明”或“试验”,但只要“发明”或“试验”“还没有得到实际上的应用,那么在经济上就是不起作用的。”创新“根本不一定必然是任何一种的发明,”如果将创新等同于发明和实验,不仅“是不适当的,并且还可能引起莫大的误解”。

熊彼特之后的“创新”研究,形成了两条相对独立的研究路线:一个是以曼斯菲尔德(EdwinMansfield)、卡米恩(Modon.I.Kanmlen)、施瓦茨(Nancy.L.Schwartz)、门斯(G.Mensch)和斯通曼(P.Stoneman)等为代表的,以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为主体研究内容的“技术创新经济学”,另一个是以戴维斯(Lance.EDavis)、诺思(Douglass.C.North)和拉坦(V.W.Ruttan)等为代表的以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主体研究内容的“制度创新经济学”。2004年,在《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创新:一个概念性框架》一文中,世界银行知识与发展部研究员奥博特(Jean.EricAubert)综合了上述二派学者的观点,明确的指出:“创新”这一概念不仅包括“技术创新”,即新技术产品或服务在经济领域的扩散;相应地,“创新”还包括“非技术形态的创新”,如“组织创新”。奥博特还对“技术创新”的全球化背景给予了特殊的重视和关注。他认为,“技术创新”在全球化的视角下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形式:一是“技术采用”,即创新的方式是针对全球或地方的技术改进及采用;二是“技术改进”,即创新的方式是在对现有技术进行调整的基础上参与竞争;三是“技术创造”,即创新的方式是在全球的意义上进行技术的设计和生产。

“国家创新体系”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产生的一个新概念。1985年,丹麦学者郎德沃尔(Bent-AkeLundvall)在《产品创新:用户――生产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书中,融合了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熊彼特的创新思想,首次提出了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随后,费里曼(C.Freeman,1987,1988)、艾德奎斯特(C.Edquist,1988)、郎德沃尔(1992)、麦凯尔维(M,McKelvy,1991)、纳尔逊(RlNelson.1993)、帕特尔和帕维特(Patel&Pavitt,1994)、波特(M.Porter,1995)等人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与学者们的研究相呼应,1994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成员国内启动和开展了长达数十年的“国家创新体系项目”的研究,出版了大量的工作论文和国别以及综合性分析报告,使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进一步从理论研究走向政策实践。此后,世界银行(WB)、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欧盟(UN)等国际组织在也都相继采用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

尽管由于“国家创新体系”本身的复杂性及国别特征(Nation-spe-cific Factors),因而其至今尚未有明确和统一的定义,但我们仍然可以将其内涵大体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国家创新体系是由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通过建设性地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复杂机构网络。其主要目标是启发、引进、发行与扩散新技术,创新是这个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2)国家创新体系的效率,取决于技术的生产者、传播者、使用者和政府机构之间的功能定位是否恰当,各主体之间的联系是否广泛与密切。因此,国家创新体系是一种有关科学技术植入经济增长过程之中的制度安排,其目标是形成科学技术知识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循环流转和应用的良性机制。

(3)任何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都是政府产业政策、科技政策,教育与培训,资源禀赋,制度框架,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等“国家专有因素(Nation-specific Factors)”的内生结果,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因而具有独特性和路径依赖性。这些特点及路径依赖将直接影响、制约着国家创新资源整合的方式、产生着国家创新资源整合中的特殊问题。国家不同,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与特点也各不相同,因而不存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最优模式。任何国家的经验,对其它国家只有借鉴意义,而无法直接照搬。

(4)国家创新体系在传统上仅由国内参与者构成,但是,随着全球化,特别是研发活动的全球化,开辟了一个可以进行资源流动和学习的新渠道,国家创新体系的界限、构成以及主要参与者的互动作用发生了变化。在一个更大、更复杂的跨国家关系中分析创新过程,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保持国家竞争力和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

上述由“创新”到“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演进,标志着人们对“创新”的行为、过程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认识已经发生了质

的变化。“创新”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从新思想的产生到科研机构的开发、中试,再由生产部门生产、营销部门营销的线性过程;它是企业内的研究开发部门、生产部门和营销部门,以及企业与企业外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及其它企业互相作用的结果。不仅如此,政府、市场、金融、法律、文化等因素也都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变量。因而,对创新效率的考察,必须从系统整合的角度出发,寻求创新资源的最优配置及创新制度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二、“自主创新”的特殊涵义:重构“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

基于上述概念和认识,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新讨论和界定“自主创新”的基本内涵和战略意义。

首先,“自主创新”中的“创新”二字表明,“自主创新”不仅仅是从发明创造到商业应用的经济过程,而且还是多种机构和组织相互作用的社会过程。是一个既包含“技术创新”也包括“非技术创新”在内的经济学概念。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但又强调非技术因素对创新活动的影响,“超越技术”(beyondtechnoIogy)是“自主创新”的重要特征。

其次,“自主创新”中的“自主”二字表明,技术不仅是经济的,也是政治的,一个国家只有技术独立,才有经济独立,才有政治独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且正在加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决不能依靠“他人”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础。要赶上世界先进的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调整“知识分配力”,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能力,建立振兴经济必备的技术基础,走独立自主,不依赖于“他人”的技术进步道路。

再次,在“新技术实际上把国际化的世界放在你的桌子上,不管你的桌子在哪里”的今天,中国不仅需要有意识的摆脱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创新网络体系”的制约,保持中国在“全球创新网络体系”中“独立自主”的地位,而且更需要主动的谋求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以最有效的方式与跨国公司的“全球创新网络”以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创新体系相连接,并在与跨国公司的全球创新网络以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创新体系的重叠和互动中,使中国这一“迟到的工业化国家”迅速的接近世界范围内“海量的知识和技术”,并利用其“后发优势”缩短与先发国家间的技术差距。

最后,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条件下强调“自主创新”,也是国家通过政策手段弥补市场失灵,国家创新系统效率低下,激励科技发展,引导科技发展方向,使科学技术从经济过程的“外生变量”转变为经济过程的“内生变量”,促进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战略安排。

与上述内涵和意义形成较大反差的是,目前国内对“自主创新”影响力最大、流行最广的定义,是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一界定为“自主创新”。这一界定,虽然正确的指出了“技术创新”是“自主创新”的核心内容,且“自主创新”不是“关门创新”,也不是“自己创新”。但是,由于该定义不仅抽掉了“自主创新”中的“自主”二字,将具有特指含义的“自主创新”泛化为一般的“技术创新”,与世界银行知识与发展部研究员奥博特在《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创新:一个概念性框架》一文中提出的“技术创新”的概念完全雷同;而且还将“非技术创新”排除在“自主创新”之外,使“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在“自主创新”中的有机联系和互动作用被人为的分解和割裂。其结果,不仅有可能会使“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在理论上产生诸多的歧义与纷争,而且还有可能会在政策实践中误导国民:或以为“自主创新”只是科技教育部门的事情,或者将“自主创新”仅作为企业、部门和地方政府“技术创新”的政治口号,甚至于还有可能将“自主创新”当成新一轮的“超英赶美”“”运动。事实上,目前国内轰轰烈烈开展的“自主创新”运动,已经或正在出现上述问题和征兆。正因为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对“自主创新”的定义进行限制,将其从泛指变为特指,以强调“自主创新”的中国含义和国家意志。即“自主创新”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有意识的调整“知识分配力”、重构国家创新体系的技术路径(技术发展的主动权和主导权)的国家战略;同时也是将国家创新体系能力的提高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安全和政治独立的重要保障的长远筹划和谋略。

新经济时代概述篇12

一、概述

1.概念。“从逻辑学上讲,概念(concept)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1]。

2.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是以历史理论为指导,是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最本质的认识,包括对发生各种历史问题原因的解释,对同一类历史问题本质特征的概括等。是基本史实的拓展和深化,它反映着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2]。

3.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现状。从考试角度看,每年高考试题中涉及的历史概念均是学生面对的最大挑战;从学生角度看,单纯记忆的多,真正理解内化的少,迁移应用能力弱;从教师角度看,精讲精练,重复训练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一是现行教材为专题体例,有些概念被人为地分散在不同的章节,对形成完整概念造成困扰;二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多属于机械学习,被动重复,同时由于学习时间与进度的推进,众多历史概念由于学习时间间隔偏长,大多超过“遗忘曲线”的高效记忆区而被煮成“夹生饭”,甚至产生为数不少的相异构想,严重影响历史学习认知。三是课堂教学更多地采用单向传输的方式将历史概念灌输给学生,与学生原有认知难以形成有效链接,缺失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的相关策略。

面对割裂破碎的教材,用传统单向传输与背书记忆的方式教学,难以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导致知识记忆与迁移应用的脱离,造成教学效率低下。让学生保持更长时间的记忆和形成正确的理解是高中历史课堂概念教学的核心目标。

二、理论基础

1.有意义学习。奥苏贝尔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当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相互作用时,就会导致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从而形成有意义的学习[3]。

2.双重编码。佩维奥提出的记忆双重编码假说认为,长时记忆包括两种明显不同的编码系统:一种是言语性质的,它负责表征和储存识记项目的抽象的语义信息;另一种则是表象性质的,它表征和储存事物的外表信息。

基于对以上认知理论的学习与思考,笔者认为上世纪英国教育学者东尼・博赞提出的以放射性思维为基础的思维导图对历史概念的教学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人大脑的思维模式也许因此而被看做是一个庞大的、分枝联想机器――一台超级生物电脑,成根的思维线条从一个几乎无限的数据节点数放射开来。这个结构反映了构成大脑物理结构的神经元网络”[4]。这种无限放射特性有利于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结;它还强调运用色彩、图形、符号、代码等视觉形象工具进行思维联想与记忆编码,对保持长时记忆效果很好。

三、应用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与认识,笔者引入思维导图工具(注: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笔者将思维导图的形式从放射性发散泛化为运用图形、色彩、符号、文字等认知元素搭建符合历史学科内在逻辑的可视化工具)运用于高中历史概念教学,在课堂实践中总结以下五个方面典型案例说明其应用策略。

1.时序建模策略。时间是解开历史问题的第一把钥匙,没有准确的时间定位,就无法正确地理解历史的逻辑关系,这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要求。例如:“生物进化论”的教学,教材只有关于生物进化的学科演进介绍,使学生陷入生物视角而无法关注社会历史角度,这显然与历史学科教学的目标相悖。适时引入时序导图(图1)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优策略。

图1

“生物进化论”概念学习之前,学生知识结构中已有“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光荣革命”、“欧洲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相关历史概念,而从时序上进行排列,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认识近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深刻原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兴起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政治变革与制度创新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保障;科学家们的个人天赋和不懈努力,等等。这样不仅厘清了生物进化论诞生的社会背景,而且建立了一种经济、政治、思想、技术等方面的模型,使学生有迹可循,有法可学,同时其内在的联系赋予孤立的知识更加丰富的意义,便于学生长时记忆。

2.放射关联策略。主要运用于概念或单个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突出其内涵与外沿,同时通过对概念或知识点本身各要素的放射与关联进行信息加工与拓展。如西汉太学这一知识点,可以借助图2理清教材文本未能讲述清楚的几个关系:一是汉武帝完成大一统事业与太学的关系:官方办教育培养从政人才,扩大统治基础满足汉武帝时期完成大一统及巩固大一统的政治愿望;二是官方办教育推动儒学发展传播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相适应;三是在选官方式上首次采用了考试选拔,为以后隋唐科举制的开创提供了借鉴;四是社会层面向学风气影响文化教育的蓬勃发展;五是太学生的选拔冲击了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为中下层入仕创造了机会,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增强了政治治理的活力。

图2

3.对比辨别策略。比较是高中历史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主要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似、相关的历史事物或概念的比较辨别,从而加深学生对概念或知识点的准确理解。奥苏贝尔认知心理学认为,从教学的角度看,影响有意义学习的因素之一是学习的新知识与原认知结构之间区别程度如何,即要防止新旧知识混淆,使新知识能作为独立的实体保持下来。“比较的目的为了深入事物的内部,了解所比较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差异,通过强烈对比使两个比较中的事物其本质更为明晰,同时也由此进一步展示事物内部的复杂联系”[5]。如国家结构这一概念在高中历史中主要涉及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邦联制与联邦制等。下面以前者为例结合图3和图4加以说明。

图3

图4

首先,从人事权力、财政税收、权利与义务、层级关系、结构特征等方面对“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进行建模。其次,比对两种制度的核心差异:分封制下天子与诸侯之间是权利与义务关系,周天子名义上是天下共主,但并不能随意控制诸侯国,封国具有相当的独立性,是一种平行结构,维系他们之间关系的是权利义务加上血缘纽带。中央集权的特征是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地方没有独立性,是一种垂直结构,维系上下关系的是制度与权力,人事任免掌握在中央;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这样的对比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古代中国国家结构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的过程并保持较长时间的记忆。

4.整理归类策略。有些历史概念涉及多个维度,分散在不同的章节中,学生往往有前后不一致之感,引发迁移运用中的混乱错误。如“经济结构”在必修二的专题一、二、三、五、七中均有涉及,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经常“抓狂”。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讲的是产业结构:农业、手工业、商业,这是学生最熟悉易懂的角度。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涉及中苏两国工业化进程中为了快速推进工业化而采用“高积累、低消费”的分配结构和这一过程中为了追赶西方先进国家而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的产业结构问题。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至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阐述的是经济形式变动,其表述路径为:自然经济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下逐渐瓦解、在外商企业利润刺激和洋务运动诱导下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30年代形成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形成压制;新中国成立的初期形成多种经济所有制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和三大改造完成后的形成单一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专题三第二、三两节中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突破单一公有制到“十五大”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是从所有制结构角度进行表述的。专题五第三节“蒸汽的力量”中“英国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为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的发展准备了条件”[6],同时涉及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以上所列种种,若是没有一个较为直观的梳理,则对于学生在答题中的实际状况是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下图5运用思维导图形式对经济结构这一概念进行归纳梳理,使之形成一个多维度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冲突。

图5

5.解构与重构策略。有些历史概念本身较为复杂,教材编写的内容信息量大,学生的认知无法跨越,这时往往需要对该概念进行解构(要素分解)与重构(逻辑重建),达到理顺概念或概念之间的内在关系、实现学生深度理解的教学效果。如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一课,涉及“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两个大概念。

图6

上图6将美国经济大危机概念分解成“金融危机”、“实体危机”、“社会危机”三个部分,其实这场经济大危机最致命的是实体经济的下行,供给过剩、需求严重不足,但美国金融界却不断推高泡沫、超前消费、投机股市,最后终于引发泡沫破裂、银行倒闭、工农业衰退、社会动荡、资本主义制度遭遇挑战等一系列连锁反应。罗斯福新政的“新”就在于在当时自由主义盛行的社会环境下运用政府干预的手段调整供需关系,使之重新走向平衡。抓住这一核心,就能理解“危机与新政”的逻辑关系。图中标示“新政府部门”、“国会立法”、“干预”揭示了新政的鲜明特点:一是成立诸多的新政府部门如联邦储备银行、联邦救济署等,通过行政权对社会经济进行全面干预;二是通过国会立法推进新政如《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等,表明其在危急之中仍坚决维护三权分立为特点的美国民主政治制度。归纳起来就是:在维护资本主义私有产权和民主制度的前提下全面干预社会经济。这样建立起来的概念关联因其内在逻辑关系的紧密,更易于学生理解、记忆与拓展。

著名历史教学法专家赵恒烈先生曾把学生掌握历史概念的常见错误归纳为四类问题:“以今度古”、“相互混淆”、“区别不开概念中的主要特征和非主要特征”、“表达时用语不够确切”[7]等。思维导图运用于高中历史概念教学,有助于在教学中让学生具有较高的记忆保持和辨析度,同时常用关键词作图也有助于学生抓住概念中的主要特征和掌握准确的表达用词。

参考文献:

[1]邵志芳.认知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229

[2]夏辉辉.历史概念教学的策略和方法[R].专题讲座.

[3]刘丽娟.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及对当今教学的启示[J].南方论刊,2009(5).

[4]东尼・博赞.思维导图[M].中信出版社,2009:4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