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合集12篇

时间:2024-03-01 16:12:33

简述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简述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篇1

一、引言

 

交际语言教学(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以下简称CLT)引起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革命。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CLT模式,对国内英语基础教学方法与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事实上,CLT自提出起就引发了多种讨论,持有不同观点的各派并不能达成共识。但实际上CLT是由多种不同的教学途径共同组成的整体。由于地域的不同方法自然不尽相同。现阶段国内英语教学在界定CLT时并不能理清教学目标与过程的区别。本文首先简述我国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发展现状,进而主要讨论两种不同教学途径的适应对象和环境,并提出一种与中国小学教学环境和教学目标相适应的交际语言教学途径。

 

二、现状

 

英语教学对提高民族素质和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现阶段国内小学英语有些课程的开设具有随意性与盲目性,对英语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母语尚未掌握扎实的小学生来说很容易将英语与汉语拼音相混淆,进而产生排斥情绪,不利于以后的英语学习。另外就是国内英语基础教学重点将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作为教学目标,往往采用强制性教学,而忽略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较少关注,这也使对于学生兴趣要求较高的交际语言教学处于被动,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CLT的两种途径

 

1.“英本主义”途径。语言的学习目的是交流,CLT理念的倡导者提出了语言学习的基本原则,但对于教学内容与目标却各执己见。当前占主导地位的是“同化主义语言教学”理念,主要针对在英语国家的留学生和移民。该理念的倡导者认为CLT有利于学生完成“真实世界”如打印信件、填写表格、分拣邮件、预定旅店等实际生活的交流任务。而其将目标定位在英语国家,学生所处环境有利于自身英语的学习。但对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因为各自英语课程标准主要针对词汇、语法、句式、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并不能显现“英本主义”的优越性。在我国如果以“英本主义”作为英语基础教育的目标三种问题:其一,文化和政治上的正确性;其二,与现实社会的适用性;其三,英语教学与基础教育目标的匹配性。首先是正确性。“英本主义”途径所倡导的“真实世界任务”所传递的均为西方社会与政治信息,而并不能被多元化的亚洲世界完全理解与接受。非英语国家的学生对自己国家的认同度和自身的价值理念都会遭到破坏,很容易适得其反;其次是适用性。国际学者对“英本主义”途径的适用性持有怀疑态度。其所应用的教材内容主要以英语国家文化作为基础,与学生生活相脱节,不能被语言学习者所理解。并且,非英语国家不能提供与英语为本族语人交流沟通的机会,学生不能真正发展自身语言能力。基础教育的目标不但有语言的运用,还要有利于素质培养的目的。因此问题的重点是该途径不能体现国内的教学目标。

 

2.学科取向途径。在CLT运动之初,W i d d o w s o n认为“交际语言运用”主要是应用英语来学习知识,语言只是作为实现其他目的的工具。也就是说“交际”与“语言运用”是学习和使用不同只是交流,语言知识学科知识学习的途径。他认为,只有将与读者相关,能和其产生共鸣的学习材料才能使其具有“真实性”,才能更好地应用于英语教学。这是一种“学科取向途径” (Subject-oriented Approach,以下简称S O A)。它是一种将科学、地理、艺术等与英语教学间接地建立起联系,使得英语和母语一样具有交际功能。国内英语基础教育的目标是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努力提升学生的个性和学习意识、动机与创造性,以及自身的交际能力,让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认知与内心情感都能健康发展才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科学取向途径虽然不能完全应用于中国的基础教育发展,但可以予以借鉴,根据国内教学环境制定出自身基础教育的CLT途径。

 

四、中国交际语言教学途径

 

综上所述,关于CLT的主张多样,途径各异,但并不影响其在英语教学中重要的地位。它将外语教学引向思考教学内容的方向,英语教学逐步考虑到学生语言学习的方法问题。以中国的教育目标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建设国内CLT概念。培养适用于我国英语教学环境的CLT途径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将本地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促进学生自身的认知、思维与学习方法,培养相对独立的人生观、世界观;

 

2.结合本国国情,将英语教学内容同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逐步引导学生培养其英语学习的意识和兴趣,避免与学生无关内容的介入;

 

3.构建适合本国基础教育英语学科能力模型,避免照搬西方为留学生准备的交际能力培养模型。

 

简述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篇2

基金项目:本文系杭州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科研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研究”(编号ky201318)的成果。

作者简介:张爱仙,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岗位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决定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如何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是当前我院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努力方向。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专业建设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我院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探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专业建设相结合的初步尝试。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结合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文化,思考和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职业素养教育如何融合的问题。

一、职业素养的基本内涵

职业是由于人类社会分工而产生的具有特定专业和专门职责、并以所得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劳动。职业素养简言之,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职业素养高低是衡量职业人是否成熟的重要指标,是从业者职业生涯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职业素养问题关系到高职大学生能否顺利进入职场、未来事业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界定职业素养的内涵十分重要,但在学界,对职业素养的内涵有不同理解。例如:解厚荣(2010)认为职业素养是一个人在职场环境中表现出来的职业知识、职业行为、职业形象、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尊严等方面的综合品质。叶菊珍(2010)认为职业素养概括起来就是职业过程中的综合素质或品质。包括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郭春燕(2012)认为职业素养是职业人在从事某种职业时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职业态度。分析上述对职业素养内涵的解读,本文认为,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要求,是从业者在从事某种职业时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平台

培育大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教育的必修课。研究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问题,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有着相互融通的内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通过教学,逐步提高学生走向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文化、身心、法律、职业等方面的综合素质,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纪律,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可持续发展。职业素养教育是指遵循职业发展规律和职业素质养成规律,对高职大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职业素养教育是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它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推进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平台。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途径和方法

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进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载体。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深化教学改革中,要贯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文化育人”的办学思路和“融”文化理念,探索和实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实现我院“学生体面就业”目标。

1、调整和丰富教学内容,突出职业素养教育。

根据青年汽车学院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调整和充实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在适应性教学中,强调职业活动中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专业能力的重要性,指导学生设计大学生活规划,使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在思想情操教育中,通过理想和爱国主义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职业理想,将坚定的职业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结合起来,做一个坚定的爱国者。在人生价值教育中,要求学生做好人生规划的设计,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积极的职业态度,在职业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在道德修养教育中,突出职业道德教育,指导学生学习和感悟青年汽车集团“治厂方针、干部作风、工作作风、质量方针、技术领先、质量第一、用户第一”的文化内涵,提炼出汽车职业人必备的管理、责任、创新、技术、质量、服务六个职业意识,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敬业意识、诚信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进取意识、规范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并结合专业的特点,提出了汽检、汽制、汽营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在法律修养教育中,通过法律精神、法治理念、宪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和民法等内容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学生养成遵守法律法规并用法律法规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意识和习惯。

2、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培育职业意识和能力。

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重要途径。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演讲、播放影视资料、小组讨论、问题探究式、情境模拟式、案例分析、社会实践等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从中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例如:通过案例分析,请学生谈谈把汽车专业作为自己职业理想的理由以及如何努力实现职业理想的设想;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寻找身边的感动、发现身边之美的教学活动,然后在课堂上演示PPt,与班里其他同学分享;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爱国歌曲演唱的课堂教学活动;播放爱国主义影视资料,分组开展课堂讨论,然后每个组推荐1名同学在大班进行交流发言;开展校园文明与大学生公德状况调查ppt课件制作比赛,在课堂演示后评比发奖;在感知青年汽车集团企业文化的基础上,以图片、视频等形式,简要介绍我们汽车学院优秀毕业生和获得省以上技能大赛奖项的学生事迹,向学生提示和解释我们汽车学院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而实施的专业文化建设项目计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开展“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并把学生基础文明表现列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考核中。

高职教育是为学生今后职业活动能力可持续发展奠定职业技术基础和职业素养的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途径和方法,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进行思考、探索和实践,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丽《职业素养教育——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叶菊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实施的途径与方法》[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3]解厚荣《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简述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篇3

关于心理教育的内涵,即什么是心理教育这个问题,目前理论界看法不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心理教育这一概念就有许多不同的提法;其次,对心理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不清;再次,对心理教育与其他各育关系的认识也比较混乱。

目前我国对心理教育这一活动的提法还有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卫生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这些提法反映了对心理教育这一活动主要目的和方式的不同认识。如心理素质教育比较强调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潜能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比较强调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健康人格的塑造;心理卫生教育比较强调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心理辅导侧重教育干预和适应性问题的指导;心理咨询则侧重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和心理障碍的排除。

笔者认为,心理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生理学、行为科学和精神医学等学科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方法与措施,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其心理潜能,增进其心理健康,进而促进其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活动。心理教育包括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简称心育。心理卫生教育只是心理教育的内容之一,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是心理教育辅的工作模式。

有人认为心理教育与德、智、体、美、劳各育(以下简称“五育”)是并列的关系(即“五育”加心育共同构成全面发展的教育),也有人认为“五育”已经包含了心育,这两种看法都是值得商榷的。笔者认为,心理教育与“五育”具有一般和特殊的关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关系,还具有相互重叠和相互交叉的关系。心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五育”的基础和中介。它有自己相对独立的任务、内容、方法,不宜归属于其他某一育,但心理教育可以渗透到“五育”之中。各育也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任务、内容、方法,可根据各自的特点完成部分心育任务,但是不能完全代替心育。

二 心理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1.心理教育的目标

心理教育的目标是心理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为心育活动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心育工作的蓝图和依据,对心育过程具有指导、调节和控制作用,从而使心育工作者在心育内容的确定、心育模式和策略的选择、心育实施途径的拓展、心育方法的有效使用、心育效果的检测与评估等方面更有自觉性和目的性。

心理教育的目标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体系。(1)按目的分为:终极性目标(开发潜能)、一般性目标(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基础性目标(防治心理疾病);(2)按功能可分为发展性目标(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预防性目标(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补救性目标(学生心理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转介);(3)按操作顺序可分为:总体目标(培养“四有”新人,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中间目标(认知、情感、意志、个性、心理健康等)、直接目标(各学段、各年级的要求和重点)。

一般认为,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目标应以发展性目标为主,防治性目标为辅,并体现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这里,我认为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1)心理教育的目标必须符合教育的总目标,与其它各育的目标相协调,并体现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体发展的需要;(2)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目标多停留-在防治性目标的层次,满足于心理问题及行为的矫治,这是值得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问题,需要加以正确引导;(3)在强调非智能素质的培养、个性发展目标的同时,不可忽视智能素质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4)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年龄跨度从6周岁到18周岁,这一阶段个体经历了儿童期、少年期、青年初期,学生心理发展的变化很大,随着年级的上升,各年级有不同的心理发展任务和心理问题。对处于不同身心发展阶段的学生,应根据其不同的心理特点制定心理教育的分层目标。

2.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

根据上述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目标和中小学教育的特点,笔者认为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1)创新教育;(2)智能教育;(3)情感教育;(4)意志教育;(5)个性教育;(6)青春期教育;(7)心理卫生教育;(8)学习指导;(9)交往指导;(10)升学就业指导。其具体内容,限于篇幅,不作赘述。

三 实施心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为了落实上述心理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采用各种方法实施心理教育。笔者在实践中了解到,有些中小学感到心理教育难搞,无从入手或热衷于搞心理咨询,对心理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不甚了解,从而导致心理教育主要目标和内容的无法落实。其实,我国近10年来理论界与一些中小学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大大拓宽了心理教育的途径、丰富了心理教育的方法。

1.心理教育的实施途径

据有关资料介绍,结合笔者的实践进行归纳总结,实施心理教育的主要途径有:

(1)开设心理教育课 开设心理教育课是心理教育的一条重要的途径。虽然目前学术界对心理教育是否要课程化还有争议,但是许多中小学已经开设了定期或不定期的心理教育课,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组织心理教育活动 心理教育重在实践,中小学可通过课内训练和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各种智能素质和非智能素质,如可组织心理训练、兴趣活动、创造比赛、社会实践活动等,力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提高心理教育活动的效果。另外,还可试行和推广适合中小学生的心理保健活动(如心理保健操等),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3)教育教学全程渗透 心理教育不是一种附加的教育,应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德、智、体、美、劳各育中都应有机地渗透心理教育。学科课程除了担负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的教学任务外,还必须担负起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育人任务。科任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要不

断挖掘教材中培养心理素质的对应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结合教学进行相应的心理训练和学习指导。

(4)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 心理辅导与咨询是心理教育辅助途径之一。中小学可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对共性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和教育干预,对个别问题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对极少数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及时转介到心理治疗部门或有关医院进行诊治。必须注意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一般教师难于胜任,中小学开展心理咨询应做好问题识别与及时转介工作。

(5)学生自我教育 学生是心理发展的主体,一切心理教育活动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实践证明,学生自我教育是心理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自我发展的目标,自定计划,自我阅读、自我训练、自我调适、自我测评等进行自我心理教育。

(6)教师心理教育 教师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巨大的,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心理教育,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7)家庭心理教育 家长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也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中小学可通过家长学校实施家庭心理教育,提高心理教育的效果。

(8)学校环境熏陶 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心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中小学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要加强校风、班风、学风的建设,发挥隐性课程在心理教育中的作用。

(9)社会环境建设 创设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对心理教育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中小学应加强同社区、校外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发挥少年宫、文化宫、新闻机构、出版部门、医疗卫生部门、街道、居委会、公安部门在心理教育中的作用。

2.心理教育的方法

心理教育的方法可分为工作方法、教育方法和研究方法。心理教育的工作方法主要有:调查法、测验法、评价法等,心理教育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讨论心理教育的教育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理教育方法。心理教育方法种类繁多、体系庞杂、难以穷尽,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心理训练法 如观察力训练、记忆力训练、思维力训练、想像力训练、注意力训练、敏感性训练、元认知训练、自信心训练、归因训练、放松训练等。

(2)价值澄清法 国外盛行的“价值澄清法”,就是通过活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各种价值观,学生之间也可达到相互沟通和学习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特别是可以了解那些与自己有极大差异的人的想法和观念,从而增强学生独立思维能力、批判能力和决策能力的方法。

(3)角色扮演法 通过角色扮演、心理换位等,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从而实现角色获得,提高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如厦门一附小在教师节期间开展了师生角色互换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外,还可通过有针对性的角色扮演,强化学生某方面的心理品质。

(4)优势强化法 美国学者罗伯特・查荣克于本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了“优势反应强化说”。他认为个体从事的活动很熟练,那么有他人在场,会产生一种社会助长作用,使之活动的动机增强,并且活动更加出色,这就是优势反应进行强化的结果。研究表明,这种心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把这种现象运用于心理教育中,就称之为优势反应强化法。各种游戏、表演、竞赛都属于此类。

简述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篇4

关键词:计算机学科;人文素质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计算机学科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计算机学科属于技术性学科,因为学业压力较大,使得大部分学生无暇顾及学科以外技能的培养。还有一个原因也至关重要,在当今社会,人们常常会受到各种利益的诱惑,大学生也不例外,在学习过程中常会表现出急功近利的趋向,比如认为重点学习专业知识可以使自己将来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可以作为谋生的手段,而其他所谓人文素质教育虽然可以锦上添花,但并不能“养家糊口”。在这种功利主义思潮的冲击下,专业课学习与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杠杆失衡就在所难免了。

同时,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解,也有失偏颇。比如有学生误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多了解点文史哲的基本知识,多看些小说,多读点古典诗文。这种观点将人文素质教育等同于文科知识的学习,事实上人文素质教育涵盖了上述内容,但并不限于上述形式。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文史哲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育,艺术修养的教育,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的教育。

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包括现在有些高校推行的通识教育,也是希望学生能够在无论是知识层面,亦或精神视野上都有所拓展。在此,根据计算机学科的相关特点,试谈几点:

(1) 对于教育工作者

学生在校时间的一半甚至更多需要在课堂或课下与任课教师接触,俗话说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甚至不经意流露出的言行都会影响学生,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这就对教育工作者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正所谓“予人一碗水,先备一桶水”。只有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融会贯通,引经据典,蕴含丰富的人文知识。除了在课堂上教书育人,课堂之余,教师的言谈举止、思想倾向、精神追求也会在无形中对学生产生影响。近代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也正含此意。

因此对学生倡导人文素质教育,对教育工作者本身来说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古人有云“欲正人,先正己”。

(2) 对于校园文化建设

对于计算机学科的学生来说,和电脑打交道的时间会比较长。无论是专业学习中的硬件测试,或者软件编程,都需要电脑,电脑成为很多学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类活动就成为丰富学生生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学校针对计算机学科的院但如果让电脑变成学生业余生活的主宰,比如成天打游戏、上网看电影,于情于理似乎都有点说不过去了。当校园文化生活不是那么丰富和有吸引力的时候,这种情况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事实。因此,如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系,开展了“无电脑日”、“无游戏日”,倡导在这一天做一些有益于他人和集体的事情。形式虽然简单,却有其重要的人格教育意义。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极其广泛,再如举办大师级的人文社科类学术讲座和论坛,成立以鉴赏经典、陶冶情操为宗旨的读书会,组织学生社团开展摄影、绘画、演讲、书法、音乐鉴赏等形式的活动,对于营造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形成积极健康的育人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正如有学者说“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养料和水分,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搭建了平台,校园文化的建设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3) 对于社会实践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不仅仅局限于在校园之内,可以让学生走出学校,深入到社会中,比如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为居民小区提供电脑维修及故障查修服务,为社区医院提供网络信息化服务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4) 对于学生本身的要求

以上谈到了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比较重要的三个方面:其一是学生接触的人-教师;其二是学生生活的环境-校园文化,其三是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途径-社会实践。除此之外,对学生本身来说,学校也可以提出一些硬性要求,比如现在部分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在学生培养方案的确定中,要求部分学分必须通过修读人文社科类的课程来完成,否则将影响毕业。此外,学校还可以提出一些软性要求,比如向学生推荐经典的人文类书目,希望在业余生活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读等等。这些都是高校计算机学科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当然,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单单限于上述内容,还可以有很多实现的途径和方法。关键是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同专业教育一样重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3结束语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技术、信息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越来越大,特别是以计算机科学等为代表的信息化革命,渗透到了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各个领域。因此,高校计算机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将直接关系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能否重视和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厚实他们的人文底蕴,对于改变“以科技教育基本取代人文教育,以现代化教育基本取代传统文化教育,以单一专业教育基本取代人格整体教育”的部分教育现状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葛贤培. 浅议大学人文素质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2007,(9).

[2] 宋芙辉. 理工科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7,(9).

[3] 郭春燕,李振良. 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人文精神”的误读和与矫治[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7,(10).

[4] 景志明. 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及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重要性的再认识[J]. 西昌学院学报,2007,(3).

简述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篇5

一、引言

教育中的“叙事”研究兴起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西方教师职业研究的发展成果。“叙事学”作为一种文学文本的研究方法,已经扩展到了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教育叙事学”就是其诸多交叉学科中的一个。在现代语境下,“叙事”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得到了极大丰富,以这种现代意义为核心构建的叙事理论已经逐渐取得了基础学科的地位。作为言语行为本身,“叙事”具有语言学的一般属性,表现为一种行为过程,如叙述、陈述、描写、评论等;作为言语行为的结果,“叙事”表现为以各种形式承载的话语成品,如诗歌、小说、戏剧、新闻、影视等。显然,英语教学所涉及的各类科目的教材、各种文体的语篇(包括口头语篇、书面语篇和电子语篇等)等都是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的具体对象,教师运用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包括教师话语)等都是“教育叙事”的具体途径。而广大英语教师如果要做好上述的“教育叙事”,则其专业素养(教师专业化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叙事”是有效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教育中的“叙事”介绍

(一)“教育叙事”的概念

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会经常遇到一些问题并记录这些问题的处理策略,通过教学反思,以叙事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教育叙事”。或者说,“教育叙事”就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对教学中发生的事件进行描述、分析、论证和反思的方法。重要的是,这里的“讲故事”要发掘出隐含在故事之中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原理;要通过讲故事和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让自己(或听故事的人)得到一定的感悟和启发,从而对自己(或他人)今后的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一般来说,教师只需通过对故事细节的描述,客观地讲述教学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果,完整地表达自己从所叙述的教学事件中感悟到的真实感受和思绪,并从中提炼出对今后教学有指导、启发和借鉴意义的教与学的方法、规则或原理。简言之,“教育叙事”正是来源于看似平凡的教学事件,并通过对事件的描述、反思、分析和归纳,发掘蕴含其中的教育和教学的道理。

(二)“教育叙事”的特点

1.叙事者所叙述的内容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是对客观事件的真实描述,真实记录事情是“教育叙事”的首要特征。

2.教育叙事”注重叙事者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叙事者不仅是讲故事的人,而且在故事中扮演某个角色,叙事者可以讲述自己的教学故事,也可以讲述他人的教学故事;“教育叙事”注重叙事者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教学实践中的真实事件,又因叙事者在讲述中会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因而容易引发他人的共鸣。

3.“教育叙事”不仅关注叙述者本人,而且关注与所叙述的教育事件相关的具体的人和物,并常采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对事件相关者的行为做出分析和解释,加深了教育叙事的深度。

4.“情节性”是叙事者生动地讲述故事的重要特征,有利于从情节中分析深层次原因。

5.“教育叙事”常以归纳的方式而非演绎的方式得出结论。

(三)“教育叙事”的方式

“教育叙事”的主体——教师,既是教育教学事件的叙述者,又是事件的记述者。教师的“教育叙事”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细心观察,勤于思考。教师应悉心观察教学中的具体事件,认真反思教学并在反思中得到提高和发展。2.以故事为主线,以讲述为主导。教师应选择好主题并紧紧围绕故事的主题展开叙事,要从自己所获得的众多教学事件中梳理出清晰的线索,从而使故事的主题能够体现一定的教育或教学理念,并能使故事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3.“教育叙事”不宜使用太多、太深奥的理论阐释或旁征博引,而是注重对事件进行反思,从中发掘出有利于强化教学效果的有益因素,或是发现不利于教学的不良现象,供今后教学运用或借鉴。4.叙述与分析兼顾。叙事的目的是反思教学并改进教学,从中归纳出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道理。5.“教育叙事”讲的是真实故事,既可以还原历史情境,又可以密切联系现实语境。

三、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素质主要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的水平”三个方面,其发展水平决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概括地说,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包括:1.教师的专业知识,即英语语言基本能力,其中包括英语语言知识和运用英语的能力;2.教师的专业技能,即讲授英语语言知识和传授英语运用能力的技能。3.教师的专业情意,即对英语教学专业的价值和意义的深刻理解,以及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追求尽善尽美的教学效果的思想境界。

当前我国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类取向:1.理智取向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这里的“理智”意指教师应具备的知识,而就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而言,这种知识具体包括学科知识(即英语知识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和教育知识(即帮助学生获得学科知识的知识和技能)。该发展观主要是让教师从专家与学者那里学习英语学科知识和英语教育知识。2.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该发展取向关注的是实践和反思,关注实践的观点强调教学实践所包含的丰富内涵,教师可以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出专业发展的设想,最终在教学实践中提高专业水平。这种观点为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提供了指南。而关注反思则主张和促使教师以不同的方式对教学进行反思,在反思中寻求改进和完善教学的途径与策略,最终在反思中提高专业水平。当前,许多英语教师已经意识到反思性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对教学的指导意义,反思性教学的理念已经成为指导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3.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该发展观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放入一个更广阔的文化、社群、合作和背景之中。虽然每个教师的教学具有其个性化的特点,但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向他人学习和与他人合作,在更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学文化”或“教师文化”。同时,教师在合作的教学文化中能进一步促进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的形成、改进和完善,所以说该发展观是教师合作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

以上都是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三者相互包含,相互融合。虽然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具体途径比较多样,但是,“教育叙事”却是其中反思性特征比较强的一种。

四、“叙事”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英语教师通过“教育叙事”研究可以增长教育智慧,改变教育生活状态,提升教育生活境界,提高教育效能,实现优质教育。“教育叙事”研究对于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有重要作用。

(一)“教育叙事”研究是完善个人教学行为的重要途径

“教育叙事”研究是对教师个人的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反思。教师通过教育叙事,能够认识到自己教学的真实情况,不仅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更能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行为。教育叙事不是为叙事而叙事,而是要带着问题并借助理论进行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行为(积极的行为和消极的行为)进行分析、反思和价值判断,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可见,“教育叙事”研究方式同样符合各级英语教师的教学研究实际。

(二)“教育叙事”研究有助于教师形成个人的教育理念

一般来说,教师个人的教育理念是基于教师个人独特的教育经历形成的。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和总结,形成关于教学的一系列观点或看法,这些观点或看法属于教师个人的实践性知识,也是教师个人的教育理念。有的教师在形成个人教育理念的过程中,曾把专家的一些理论观点吸纳进来,建构自己的教育理念,使其更加理性。

(三)“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

“教育叙事”研究对于教师专业能力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教师通过研究改进了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了实际教学能力,从而提高了专业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用专业的眼光观察和审视工作中发生的各种教育现象,发现其中不平常的问题,透过现象看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也能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当前,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教育研究的方式正在广大中小学校得到迅速推广。其实,高校英语教师可以运用这种方式投身于教学研究,通过“教育叙事”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同样,教师通过“教育叙事”能够开展交流活动,展示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五、结语

“叙事”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而言,它关注的是来自教师的声音,是教师进行反思性实践的主要途径,而且,越来越多的学者希望叙事研究能够提供一条倾听教师声音并从教师内部理解其文化的途径。事实上,那种能够表达教师个人思想观念、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及对其收到的效果进行反思的叙事研究成为能够为教师所掌握的有效方法。本文只是有关教育中“叙事”的简要论述,教育中的“叙事取向”研究是值得广大英语教师进一步深入思考和研究的一个课题。

参考文献:

[1]丁钢.教育叙事的理论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1).

[2]刘万海.近二十年来国内外教育叙事研究回溯[J].中国教育学刊,2005(3).

简述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篇6

    一、课堂教学中实施价值教育的途径

    根据我国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与基本形式,以及笔者长期的课堂观察与研究,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价值教育的途径可分为两大类: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课堂教学中价值教育的途径可用图1表示。

    

    图1 课堂教学中价值教育的途径分类

    对于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教育而言,所谓直接的价值教育途径,也称显性途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课程标准中新增加了一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一目标就是价值目标,通过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教学内容的传授达成这一目标的过程,就是直接实施价值教育的过程。在直接途径中,教师的教学活动有明确、预设的价值目标与价值指向,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达成相应的价值目标。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学科新增设的价值目标使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教育由不具体变成具体,由不明确变为明确。

    直接途径的存在是由教学预设的本质所决定的,“‘教学’一词的运用暗示了教育者希望运用一种更加系统化、可分类的和可测量的互动和干预手段来实施课程”②。通过教学内容实施价值教育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价值教育途径。教学内容是教学目的达成的主要媒介,几乎所有的课堂教学活动都是以教学内容的传授为直接任务,所以,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中最具有实质性的要素。通过直接途径实施价值教育的前提是教师要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价值因素,形成价值目标。

    教学内容蕴含的价值目标并非全是显性的,也可能是内蕴的。教学内容按照蕴含价值目标的程度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含有显性价值目标的教学内容,即教材通过文字材料直接体现出价值目标,比如高中语文《包身工》一课,该内容直接体现出的是反抗压迫,维护与热爱正义的价值观。二是内隐价值目标的教学内容,这类内容主要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似乎不含价值因素,但在反映客观现实、揭示客观规律的过程中同样蕴含着价值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教学内容背后的价值因素,把教学内容中内隐的价值因素挖掘出来,形成价值目标。比如,进行生物学《遗传病》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描述病人患病时生理上的痛苦以及他们心灵上遭受到的折磨,从而引发学生的同情心,并培养学生的爱心。还有一类教学内容,本身并未隐含价值目标,对这一类内容的教授,如果教师具有价值教育的意识与能力,可以通过师生交往、教学组织形式等方式,在行动中达成价值目标。

    间接的价值教育途径是指课堂教学中价值目标达成的隐性教学活动,国外也称其为价值教育“隐性课程”,是指教师以间接的方式让学习者体验价值的内涵,促使学生生成价值观念、达成价值目标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教学氛围中的价值教育。这种价值教育指的是教师通过创设各种包含某种价值因素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形成某种价值观念。教学氛围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信息渗透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地进行,学生对其的接受方式是一种非认知心理作用。氛围最终影响的是学生“文化心理”的某些层面,包括价值观念、信仰信念、道德情操、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与态度风格等。

    其二,教育性交往行为中的价值教育。教育性交往行为指的是教师在具有“教育学意向”的师生交往活动中,通过交往行为对学生进行的价值信念影响活动。所谓教育学意向,指的是向善、为儿童好的动机,是为了加强儿童“生存和成长”的各种偶发可能性。

    其三,教学冲突中的价值教育。这种价值教育指的是教师借助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冲突,依靠自身的教学机智与价值理性,临时进行的价值观念教育、教学活动,它具有情境性,对教师的教学机智与价值理性水平要求较高。

    课堂教学中以间接途径实施价值教育影响学生的教育方式不同于学科知识传授中的价值教育,它的价值目标是随机的,不是预设的;它发生在细节中,可以称为“灵魂在细节”;它的影响方式是间接的、内隐的。间接途径的价值教育达成价值目标的策略比较微观,部分要求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要求,如通过教学氛围达成价值目标,积极教学氛围的要求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氛围营造的要求没有明显区别,唯一不同的是要求教师具有价值教育的意识,在教学氛围营造中融入价值因素。其他间接途径还有教学冲突的化解、教育性交往行为等,通过这些途径实施价值教育同样要求教师要具有较强的价值教育意识与丰富的教学机智。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言,间接途径是无意学习的结果,它对学生的影响是内蕴的、潜移默化的。无意学习是人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并由其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③价值教育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的具体区别如表1所示。

    

    对于学生学习方式而言,上述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类似于课堂上的直接学习与间接学习。对于这两类学习方式,台湾学者赵一笔是这样解释的:“一种知能由‘主学习’得来,是直接学习的结果;如由副学习或附学习而得来是间接学习的结果。又如一种学术知能,经由教师讲授而得,是直接学习;如由研究某一问题或作品而偶然得之是间接经验。俗语所谓‘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前者是直接教育,后者是 间接教育。品行之教育应重间接教育。”④这一解释提醒我们,直接学习是主学习,由教师的讲授而得,是有教学预设的;间接学习是副学习,是偶然得之的,品行教育应重视间接学习这种方式。笔者对价值教育的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的理解类似于上述赵先生对直接学习与间接学习的解释,并且笔者非常赞同他所强调的,品行教育中,间接途径有时比直接途径还要重要,或者说,不能偏废某一途径,两者同等重要。

    二、教学中价值目标达成机制与策略

    价值目标达成策略依赖于价值目标达成机制的分析,只有明晰了达成机制,我们才能依据机制寻找到有效的达成策略。价值原则如何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观并指引个体的行为呢?关于其中的机制,可以理解如下。

    (一)价值目标达成的结果是价值观的形成

    如果不考虑价值的内涵与范围的大小,也不考虑我国对价值观教育约定俗成的理解,从最终的教育结果来看,价值教育可以称为价值观教育。因为,价值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丰富他们积极的价值情感,培植他们应对价值多元时代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最终形成他们正确而坚定的价值信念。“我们也可以说,价值教育既是价值观教育的具体化,也是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基础。”⑤从上述认识来看,价值教育的过程目的在于达成价值目标,直接目的在于价值观念的形成。

    关于价值观的养成,其机制在价值哲学中已形成共识,那就是情感或情绪是主体道德意识或价值意识的重要因素,情感赋予价值关系以个人的生命力及鲜明的个性。没有情感投入的价值观是干瘪的价值原则,不能指引个体的行为。所以,在价值观的养成中,如果没有相应的情感投入,形成的也只能是一些漠然或中立的事实观念,对个体不会存在任何实质性的意义。因此,价值观的养成应以价值情感的培养为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价值认知需要内心意志的融合,如果背离了情感、体验这一层,那么,即便个体外在行为是道德的,行为人也只能是所谓的“伪君子”。做出一种符合价值或道德的行为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在行为的同时还应具有一个道德化或价值化的情感意识,只有内心与行为的统一融合才是真正的符合道德或符合价值。

    总之,某种价值观的养成就是相应价值情感的生成过程,并由不稳定的价值情感直至形成稳定的价值情感的过程。

    (二)价值情感如何生成:体验

    在明确了价值教育在于价值观的养成与相应价值情感的培养后,紧随其后的问题是,情感又是如何生成的呢?情感生成的途径也许可以通过明确情感的本质而获得。情感究竟是什么呢?情感在《辞海》中是这样被定义的:情感与人的社会性需要(道德感、美感、荣誉感等)有关,是人类特有的高级而复杂的体验。从字典对情感的内涵解释来看,情感就是一种高级的心理体验,要激发爱的情感,就要生成爱的体验;要激发尊重的情感,就要生成尊重的体验。关于这一点,朱小蔓在《情感教育论纲》中曾指出:人的情感不可能通过服从命令而产生,它必须经过亲自经历,自己产生感受直至深刻的体验。诺尔曼·丹森在《情感论》中也指出:情感目标不能靠记忆、反复背诵,而是要通过心灵的感受和体验而获得。皮亚杰的认知发生理论也认为,价值目标的加工方式与认知信息加工方式不同。价值目标的达成依赖于感受状态的发展,依赖于情感体验在意识中出现的性质,如果没有感受,体验的产生就不存在情感发展的机制,就不会有任何情感经验作为印记存在于记忆系统中。

    综上所述,价值目标的达成需要生成体验,如果去除年级、学科、内容的差异,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达成过程而言,化繁就简,价值目标的达成实际上就是价值体验生成的过程。其基本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从价值目标到价值观的形成

    方法总是针对问题而确定的,问题或对象的特殊性是方法选择的重要依据。没有万能的方法,同样没有万能的策略。价值教学的策略是针对价值目标提出的,它的选择必须考虑价值目标的特殊性。从上图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价值目标生成个体的价值观,从心理机制分析,是通过体验生成的。所以体验教学是达成价值目标的有效策略。价值教学策略选择的重要依据是教学目标的特殊性也即价值目标的特殊性。价值目标区别于知识目标的最大不同在于价值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伴随着价值情感的生成,这关涉到学生内在心灵层面的发展,没有相应价值情感的生成,就不会有价值目标的达成;没有学生心灵的成长,就不会有价值教育的成功教学。所以,如何让师生特别是学生产生价值情感体验是选择价值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生成体验是价值目标达成的最佳策略

    价值体验生成的策略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生动具体的教学场景,以引起学生相应情感体验的生成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体验教学强调教学过程是一个亲历体验、感受的过程,亦即意味着教学不是一个师生围绕书本,把知识对象化、目的化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联系自己经验的过程,是在教师的牵引下,学生依托自己的情感、直觉、想象等去直接地感受、体味、领悟,再认识、再反思、再创造的生命体验过程。根据当前我国课堂教学的基本实践,通过直接途径生成价值体验、达成价值目标,有三种比较典型的策略,具体如图3所示。

    

    图3 直接途径达成价值目标的策略

    其一,师生语言言说构建想象性体验。这是一线教师最常用的教学策略,具体而言,就是教师通过语言构建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生成相应的价值体验,达成价值目标,这一策略表面上看比较简单,实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比如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表达技巧及教师的专业知识广度、深度要求较高。如果教师的语言没有感染力与吸引力,知识面又狭窄的话,可能无法引导学生生成相应的价值情感体验。

    其二,多媒体构建虚拟真实性体验。这是当下一线教师最喜欢运用的教学策略,也是最为便捷、易操作的情境营造方式。它是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音频、视频再现有关教学内容的真实情境,使学生生成相应的价值体验,达成价值目标。

    其三,学生参与教学的真实性体验。参与性教学方式类似于杜威的“做中学”,也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重要教学理念,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教学等,通过让学生参与 有关教学活动,生成真实性体验,以利于价值目标的达成。

    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贯穿、融于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与细节之中,发生于有形与无形之中。在教学中,教师的行为、言语以及师生互动的方式、互动的内容无不在不知不觉间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无不在进行着价值教育。“我们太常低估一些事物的影响力,诸如一个触摸、一抹微笑、一句好话、一次倾听、一个诚实的赞美或最细微的关怀等,这一切都有改变生活的无穷潜力。”⑥

    三、关于价值教育途径与策略的说明

    不过,应当说明的是,无论是直接途径还是间接途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它们都并没有什么新鲜之处,而是时时刻刻在中小学的课堂中发挥着作用,此外,它们还继承了教学中德育的途径与策略。

    (一)教学中价值教育途径与策略对德育的继承

    价值教学对学科德育途径、德育教学策略的继承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价值教育的主题与德育的主题有很大的重叠部分。有学者把价值分为三个方面:(1)人道价值,包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以及人的尊严、自由、权利等,它是主体自身的内在价值。(2)规范价值,包括社会的民主、平等、正义等,它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结构性价值。(3)效用价值,包括人的效用价值与物的效用价值,它是客体对于主体的功能性价值。⑦从上述三个分类来看,道德教育的内容包含于人道价值与规范价值之中,与价值教育的主题是相互交叉的。

    其二,从价值教育影响学生的机制来看,价值教育与德育几乎没有什么差别,皆是一种信念或价值观教育。正因如此,石中英教授指出:“中小学价值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德育的途径与方法很类似,因此,开展中小学价值教育无需开辟什么新的途径,发明什么新的方法。”⑧从研究的角度来看,本文提供这些方法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组织并使这些方法概念化、系统化,有目的、高效地运用,并知其所以然。

    (二)价值教育的途径、策略与知识教育融为一体

    价值教育的途径与策略是与知识教学融为一体的,或者说教学中实施价值教育必须依托教学内容的传授而进行,实施“无痕”的价值教育。所谓“无痕”,就是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教育必须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特别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线的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中实施价值教育不必也不可能凭空增加一个活动单独实施,否则习惯于常规教学活动的教师会无法接受,目的性过强的价值教育反而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阻碍,价值教育更无法开展。为此,它必须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随着教学内容的传授“自然”进行。其次,就基础教育阶段而言,班级教学活动程序或主要的教学行为,无论年级与地域,基本上是一致的,不可能创设一个新的途径单独实施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教育活动,而只能在已有的教学活动中,有目的地挖掘或设置价值教育因素,渗透价值教育思想,实施价值教育活动。

    总之,这里所提供的价值教育途径、策略均来自一线教师的智慧与教学设计,这些教学设计大家并不陌生,但问题是:由于不经意,太日常化,以致于忙碌的教师们常常忘记或小看他们一直拥有的财富。策略的选择对于研究者来说,需要的其实就是:认真地凝视,仔细地发掘。这里之所以重提这些策略,目的就是让价值教育从自发到自觉,从偶然到普遍。本研究的意义或许在于:能帮助已使用过上述价值教育途径、策略的教师,使其教学活动概念化、系统化,更加目的化;对于没有运用过上述途径实施价值教育的教师,上述途径可给其未来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与启发。这里引用“价值澄清理论”流派代表人物拉思斯在介绍他的理论时所表达的观点来表达本研究的思考,他指出:“我们应该坦率地指出,本书的方法(价值澄清方法)对所有教师来说并非全是前所未有的。许多敏感的教师早就沿着这些方面开展工作——即使他们冠之以别的名称——已有多年。本书也许只能帮助他们组织并使那些实践概念化,使他们得以更加系统并且敏锐地利用它们。”⑨

    注释:

    ①石中英.价值教育的时代使命[J].中国民族教育,2009, (1).

    ②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0.

    ③张立昌,郝文武.教学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3.

    ④赵一笔.当代教育哲学大纲[M].台北:正中书局,1998: 155-156.

    ⑤⑧石中英.关于当前我国中小学价值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J].人民教育,2010, (8).

    ⑥转引自赵振洲.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策略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20.

简述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篇7

一、阳光体育的内涵

为了真正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开展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活动,简称阳光体育运动。这项运动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了体育锻炼热潮。

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运动、劳动和日常活动中,在中枢神经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功能的综合表现,如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机体能力。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培养一线的劳动者,因此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1.内容的确定

确立阳光体育运动以及以阳光体育运动为载体的相关体育竞赛的内容,是顺利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根本保障。在内容上,要根据教学条件以及学生的特点、爱好,有针对性地选择。通过对阳光体育运动多年开展经验,以及相关院校特色项目的对比与研究发现,比较简单易行且锻炼效果最好的应属中长跑项目,此外踢毽子、呼啦圈、跳绳、皮筋、健身操、足球、羽毛球、太极拳、乒乓球等体育活动也深受学生喜爱。

2.开展的途径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短、课业重的特点,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让学生达到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就必须利用好课余时间。教师可利用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讲授锻炼的方式、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并在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过程中加以指导。开展的主要途径以早操时间让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为主,也可根据各院系的具体情况,普及一套大众广播操,利用好大课间的空余时间;还可以开展以阳光体育运动为载体的相关体育竞赛,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开展的方法

体育部、学生处、各系部要通力配合,制定好具体的锻炼项目、竞赛项目及实施方案,要做到每一个项目都有具体的实施方案,确定每天锻炼的内容和要达到的目的。准备工作做好后,各部门应选派人员深入到具体的体育项目中去,早操时间可定为每天早6:00-7:00,这样既能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又不会影响学生上课及休息。为了确保其实施,在必要的情况下可采取一些硬性要求,但只针对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大课间各系部可自行组织进行,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以上好每一节课。以阳光体育运动为载体的相关体育竞赛可在学年初制定好计划,学生可根据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建立体育锻炼的激励性模式,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或在体育竞赛中成绩优异者给予相应奖励,或各系部推荐阳光体育青年。

三、将阳光体育与学生身体素质挂钩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是国家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受传统思想、习惯、意识及自身认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体育参与意识较为薄弱。因此将学生体质调研与体育课程及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是很有必要的。

高职院校每周仅一节体育课,课上只能学习相关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技能,完全达不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的。这就必须加强课外体育锻炼,结合阳光体育运动,对学生每学期的体质状况进行监测,并结合检测结果为学生制定相应的运动计划,这样可使学生的身体素质逐步提高,学生还能根据自己身体素质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

四、结论与建议

第一,目前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不容乐观,要促进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的风气,采取多种方式切实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第二,阳光体育应以学生为主体,彰显学生个性、体现自主选择,提高大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

第三,以阳光体育为载体,探索出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并将此活动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

参考文献:

简述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篇8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6-0026-04

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教师学习一直被视为提高教师质量的重要手段,国内外学者对教师的职前培训和职后专业发展都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自我研究是西方教育领域在20世纪开始流行起来的教师学习和研究的途径,并开始在教学和教师教育领域迅速发展。自我研究具有内省与对话并存、追求教学原则而非方法、思考与行动并进等特点。自我研究有叙事、传记、教学日志、教师博客、行动研究、案例研究、教学反思等方式。

一、自我研究简述

自我研究源起于对传统技术理性主义教学的批判,摒弃其不分教学情境、对优秀教学行为和教学模式简单复制的弊端,希望教师以具体的、特定的教育教学情境为实践的起点,再以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去行动。自我研究以发展教师为要旨,希望通过教师不断的批判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发现其中的问题,寻找恰当的解决策略,既可解决教育教学的困惑,优化教学设计,也可为教师积累经验,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自我研究贯穿于整个教学事件的全过程,是对一切影响教学进程的因素的研究和分析。在教学前,表现为对教学设计的分析,包括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教学手段的使用等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对教学语言、教学行为、课堂氛围、学生反应等一切与课堂情境相关因素的分析;在教学后,表现为对教学效果以及整个教学过程的分析。

自我研究带有“质化研究”的色彩,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认为只有量化研究的研究结果才是科学有效的,认为数据和表格更能科学客观地反映出教育现实,但是在教育领域,教育现象是十分复杂的,影响教育的因素很多,尤其在这些因素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是有意识的能动的人,他们的观念、态度、情感、知识、文化等对教育都会产生影响,而冷冰冰的数据是无法把这些因素体现出来的,所以人们开始尝试运用质化的研究方法来研究那些复杂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自我研究正是运用课例、叙事、自传、日志、博客等方式对教师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动因进行研究。例如,从教师的教学日志对隐藏在教学日志背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的研究,从课堂录像中教师对课堂问题的处理分析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的研究,这些都是对教育教学现象的质化研究。

自我研究是在行动中的思考,也是在思考中的行动,思考的结果为行动提供活动依据,行动的过程和结果促进教师产生思考,两者相得益彰,彼此促进。

二、自我研究与传统教师发展范式的比较

教师自我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新范式中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策略。它与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范式在目的、假设和推进策略上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传统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目的是提高教师的表现,直接目的是教师知识和技能的增长。自我研究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除了知识和技能的增长外,还强调通过有效和适当的方式使教师创造和运用知识。

在对学习和行为改变的假设方面,传统教师专业发展范式认为通过知识的掌握就能改变教师的行为。但不少研究均显示,这种范式并不能引起显著的和持续的教师行为的改变。教师自我研究着重的是通过识别、评价和改变隐藏于行为背后的,而又能引起教师行为改变的信念和假设来促进专业发展的。在教师自我研究中,学习是建立在学习者先前经验基础上的,在学习者的积极投入中通过经验建构的,特别是在合作的、与学习者相关的环境中效果更佳。

三、自我研究的特征

(一)内省与交流并存。“内省”是中小学教师进行自我修炼和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它强调研究者以自己为实践和研究的起点,通过与学生、教材、家长、课程文化、课堂环境、社会、同事以及理论文献等一切与教学相关的事物之间的对话来实现对自我意识的唤醒。自我研究重视内省,但并不像字面上所显现的那样,只是拘泥于自我的活动。单纯的内省反思活动,通常较难顺利、高效地进行,无法使自己及时发现问题。而在跟他人交流对话时,人与人的思维发生碰撞,能激起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思考。反思活动不仅是个体行为,它需要博采众长。教师将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过程呈现给其他成员,在充分交流,相互诘问的基础上,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二)现实性和实用性。教师进行自我研究的课题中,最多出现的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困境、矛盾、挑战、压力等,如:我目前的教学行为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我该怎样才能改善教学行为?为什么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会存在理念和行为的脱节呢?我该如何摆脱困境,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呢?……诸如此类。通过对自我成长经历的描述,把技术和理性的东西隐藏起来,解释自己的教学状态,追寻教育工作的足迹,这是一种追寻“意义”的研究,而不是一种对于特殊问题追寻特定答案的研究。

(三)自我研究侧重于“问题”研究。许多有经验的教育研究者不约而同地提出,那些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比获得的成绩往往更能吸引研究者的关注。“问题”通常包括两个方面:(1)消极方面,是指教师和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困惑、压力和挑战等;(2)积极方面,包括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教学灵感、兴趣等。教师通过对“问题”的研究,使自己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更好地驾驭教育教学规律,提高工作效能。

四、中小学教师开展自我研究的常用方法与途径

(一)教学叙事。教育叙事是教师用叙述或讲故事的方式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事件进行描述、分析、论证和反思,发掘隐藏其中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解释、发现或揭示隐含在复杂多变的教育现象中的本质和规律。

教育叙事研究的出现,实现了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即开始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景化的教育意义,个体的经验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叙事”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叙述、描写,而非理论概括。研究者要清楚地把故事呈现出来,主要靠描述、叙述的方式,而不是通过论证、分析、归纳、推理的形式。夹叙夹议,是叙事最主要的方式。其中以叙为主,以议为辅,是叙中带议,而不是议中带叙。以叙述为主,而不是以议论为主,这是叙事研究的文本区分于其他科研论文的重要表现。

叙事研究的特点:(1)叙述的对象是真实的教学事件;(2)叙述必须有突出的主题;(3)叙述必须具有“情节性”;(4)叙述中包含着反思性内容。

(二)传记法。传记研究即教师的生活史研究,主要通过叙述的方式,分析教师在过去生活中的各种因素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等的影响及其意义。教师以“传记”的方式叙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即教师以自己的生命经历为背景去观察和思考世界,这就促使教师进入沉静思考的层面,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站在不同的角度反思和挖掘自我,于是就可能激发出许多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想法,它是现实的“我”与历史的“我”之间的对话。

(三)教学日志。是指教师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根据教学过程反馈的信息,用精炼的文字将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它可以是对当天教学状况的技术层面的评价,也可以是批判性的反思。经常撰写教学日志,能及时检验出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以便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技能结构,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用于应对日后类似的困难。

教学日志记载的内容常有:(1)听到、看到的与教学有关的趣事;(2)进展顺利或不顺利的教学活动或者事件;(3)成功的经验和方法,灵感的再现;(4)始料不及和发人深省的问题。(5)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6)体验到的情绪、情感,或对某起教育教学事件的感受;(7)自己处理得较好的事情或对其他教师、学生或学校有启发意义的事情等。

(四)网络博客。博客一词源于“网络日志(weblog)”的简称,它充分利用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的特点,在川流不息的网络航行中,精选并链接全球互联网中最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与资源,进行互动交流、深度沟通及简易的信息等。博客的核心在于其终生学习、主动研究探索的思想。目前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困惑以及一切与教育相关的问题发表在博客中,与同行或学生或专家交流,博客已成为教师们进行教学管理、交流的工具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较新颖的平台。

(五)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教师(或教师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围绕着学校的实际问题,通过边行动、边研究的途径,合理地运用教育理论,研究和解决不断变化着的教育问题,改进并提高教学实效。行动研究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实践问题为首要目标。同时强调教学行为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强调行动过程与研究相结合。

行动研究的一般程序有:(1)确立课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确立课题;(2)查阅文献。现状分析、文献综述。(3)制定方案。目的、假设、对象(范围)、方法(步骤)、资料(信息)、物质保障(经费、环境、设备、设施、人员等)、时间、参加人员及能力分析、人员分工等。(4)实施行动。①假设的设立及验证。借鉴应用实验假说。教育研究的假设有别于自然科学实验假设的设立,不能通过科学观察和实践直接进行观测。②研究措施与资料(信息)的收集、处理、综合、观察、问卷、调查、实验。③及时反馈、多方反思、不断校正。(5)总结反思。对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解释、做出推论,并对研究进行反思评价,为新一轮的深入研究做准备。(6)评价效果。

在行动研究中,教师集“研究者”与“行动者”两种角色于一体,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即行动者。通过“研究”和“行动”的双重活动,将行动中的研究成果直接运用于自己的实践,进而提高自己改变实践的行动能力。行动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改进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六)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最初运用于医学领域中,研究病人的案例。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案例研究法在教育教学领域也得到广泛运用,对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案例研究通常以单一的、典型的对象(教学案例)为具体的研究内容,通过对其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深入或具体的考察,了解对象发展变化的线索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与实施一些积极的教育措施以促进它的发展,然后把这些条件、措施与结果之间联系产生的认识与结论,推广到对一般的人和事的发展变化的认识上去。案例研究对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整个过程就像解剖麻雀一样,让人们逐渐看清事物的全貌,因此这种方法也被形象地称为“解剖麻雀”法。

案例研究中,精选教学案例是关键。一般教学案例由三个部分组成,即①案例背景:简介案例发生的背景及研究的方法与主题等;②案例描述:教学案例必须蕴涵一个或几个教学事件,对它的叙述必须相应地显示出一定的情节性和可读性,描述时应像讲故事一样具体生动地描述出来;③案例分析:教学案例的关键,主要是运用教育理论对案例作多角度的分析,一般采用“夹叙夹议”或先案例再议论的方式。

案例研究的特点:①案例研究以“案例”为基本单位;②案例研究是“案”与“理”的有机结合。

(七)教学反思。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所进行的反馈性思考活动,是把他们的活动从感性的变成理性的,把无意识的变成有意识的思维加工过程。

简述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篇9

关键词: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方法方法的选择是关系到教育管理实效性的关键环节。我国是多民族、宗教、文化多元的特点,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中,学校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能力和行为,特别是培养学生包容多民族、宗教、文化的国家共同体观念,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明确的现代公民意识。

当今社会,大学生活动范围空前扩大,教育环境也日益呈现多元化、开放性特征。面对复杂新环境,教育管理需要以全新的姿态来面对,在教育方法的选择上勇于开拓、大胆创新。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具体任务的要求,根据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内容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实施不同且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实行单向灌输与双向交流相结合的方法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指出:“灌输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我国长期以来比较重视“灌输”教育方法,既然是教育,必然少不了课堂讲授,这种大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最方便的方法,可以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使教育内容和社会要求更加系统、完整、全面地传输给受教育者,而这种方式将学生放在被动教育的地位,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发挥,不利于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忽视了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的学生的排斥甚至反感,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特别是随着大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动性的增强,单向灌输的方式日益暴露出了它的弱点。有的学生认为,若不是学校公共课程影响毕业,他们是绝对不会去学的,学了也无用。

我们必须清楚,大学生素质的养成是一个复杂的辩证发展过程,其受一定客体因素的影响。但我们也必须尊重学生,构建起一种积极、悦纳、安全、温暖的氛围,使学生能感到他们在被尊重、被关爱、被理解,从而在情感、思想和观点等方面就更易于沟通和接近,实现教育主体和客体地位的平等。同时,还要从育人的角度出发,想学生之所想,谋学生之所急,解学生之所难,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亲和力,从而激发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积极性。①

因此,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针对各族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实际,既要注重系统的理论灌输,又要注重双向交流,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

二、实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尽管存在着形式各样且灵活多变的民族院校教育的途径,但大体上都可以归属于显性途径和隐性途径两类。所谓显性途径,就是事先即被受教育者有所察觉和意识到,且已经对其有心理定势的教育途径(以下简称显性教育途径),如高校开设的思政类课程、形式政策报告会之类就属于显性教育途径。所谓隐性途径,就是被受教育者事先没有察觉和意识到的,且不具备心理定势的教育途径(以下简称隐性教育途径),如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当然,对于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这两类教育途径其实都是显性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可以调控的。

1、显性教育途径的特点及其功能

显性教育途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具有公开性。显性教育途径多是采取一些公开的、直接的和独立的方式来达成教育管理的目的,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这样的方式所体现的效果都是显著的。受教育者已经事先了解了这些采取这些方式是根据社会的性质和实际需要来设置,其目的就是将自己培育成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人才,因此对此类方式都已经预先产生了心理定势;第二,具有强制性。显性教育途径是学校依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规定而设置的正式教学计划,此类课程一般都是有学分、而且计入成绩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受教育者系统接受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法律法规以及政治立场等。其强制性就体现在不以受教育者的意志为转移,是必须要学习的课程;第三,具有稳定性。显性教育途径因为是一些正式纳入教学计划,有固定教材和教学大纲,而且安排了相应学时的课程,因此轻易不会变更这类途径,所以体现出稳定性的特点。

显性教育途径的功能主要就在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系统性传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有效宣传,对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进行分析并指明现阶段我党的主要任务,将基本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法律法规制度传授给受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进而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目前看来,这也是高校在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采取的的主要方式。由于过往的许多研究都涉及到此类显性教育途径,因此笔者在此不对其过多表述。

2、隐性教育途径的特点及其功能

隐性教育途径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的目的和内容,采用一些受教育者更易于接受的方式,营造各种良好的环境或者氛围在受教育者周围,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由此我们也可以从隐性教育途径的定义中看出其所具有的的特点:第一,具有潜隐性。隐性教育途径多是依附于其他某种公开的教育途径或者形式,不公开的,独立的。教育者总是通过某种相关的活动或者环境来间接传达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让受教育者直接感知到。亦即我们常常提及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客服心理定势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且更容易被受教育者接受;第二是具有愉悦性。一般来说,隐性教育所依附或采用的都是些更容易被受教育者接受的形式,多为轻松愉悦的,且这类途径本身也是以愉悦性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过这样的隐性教育途径,潜移默化的发挥着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作用,而且这样的方式能有效的将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消除;第三是具有灵活性。隐性教育途径因为采用的方式与显性教育途径有所不同,所以在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选择上更加灵活自由,教育者也不用到现场,只需要将活动方案设计好并交由相关责任人,事后查验结果即可。这样的好处就在于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不会感到约束,更能主动发挥自身能动性,实现自我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但是这样做也可能会因为目标不明确,无法达到效果。

隐性教育途径的功能:一方面,隐性教育途径多采用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实现,因为就为教育者指导和检验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隐性教育途径是让受教育者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活动所具有的趣味性、知识性能够广泛地吸引他们参与到活动中去。此外,隐性教育途径与各类文体活动的广泛结合,寓教于乐,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的同时还能极大的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同时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和知识积累也多有助益。

在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社会影响作用日趋强化和多元化的时代,单一的显性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教育的实际需要,公民教育应善于把两种方法有机结合,将教育融于课内外、校内外的活动之中以及有形和无形的氛围之内,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实行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教育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参与的过程。情与理是公民教育的两个基本要素,只有将情感和理性教育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对学生进行教育,要结合情感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能力的开发,这样就容易带着感情与学生一起进行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民族院校大学生本身就带有深厚的民族感情,有些从贫困地区走出的学生,他们内心充满了对国家的敬仰和谢意。只要我们在教育,从关怀是人的基本需要出发,以情感教育为指导思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中有理,礼中蕴情,情理交融贯通,定会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只有在情感的激发和诱导下,才能真正达到“晓之以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的高素质具有现代精神的大学生合格公民。

四、构建四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促进教育管理的深入发展

文化和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却使近代以来一直没有真正解决好的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问题显得格外突出。②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大环境对实施大学生教育管理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影响,信息社会的各种传播媒体以快速、新颖、刺激为特点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接受商品社会的各种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社会、家庭、大众传媒引导的无序性、失范性,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高校公民教育的效果。教育管理的实施是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大众传媒等在内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把四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构建“四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

家庭教育环境是基础。由于大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必须完善家庭和学校互动教育模式,家庭和学校通力合作,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心智成长。

学校教育环境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形成的重要场所。高校应发挥教育主体作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地培养各族学生“七观”,为来自每个地区、每个民族的学生提供一个和谐向上、公平竞争的平台,通过各种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主动意识。要对各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加以积极解决和处理,对学生间产生的矛盾冲突应予以妥善解决。只有这样,各族学生才有归宿感、幸福感和责任感,才能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才能发自内心地对自己、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对民族、对历史、对国家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③

社会教育环境是教育管理的拓展。大众传媒环境是重要补充,要通过网络等媒介,形成强大的正面舆论宣传教育氛围,使国家认同深入人心,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心理和价归属感的问题,去影响其政治倾向、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④我们必须搭建立体的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网络,形成合力,不断优化我国教育实施的整体环境,以促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不断取得实效。

注解:

①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变[EB/OL].[2011-08-09]./product.free

简述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篇10

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非常琐碎,主要是将服务,教育、管理一体化,非常需要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团队。高校德育工作的骨干主要是高校的辅导员,但是,专职辅导员数量明显不足,使得高校德育工作受到影响。再者,研究生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不仅有学业上的压力,还有情感、生活、就业等方面压力,这更加大了研究生德育工作在高校开展的难度。

1.2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急切需求

首先是研究生德育工作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很久以来,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一直放在本科生上,很多人认为研究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很强,不需要在德育方面投入太多的精力,从而导致我国部分院校研究生德育工作重视不够。其次是德育的个性化以及生活化需求越来越明显。对于我国国情来说,研究生属于一个非常特殊的知识群体,在寻找解决他们思想意识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方面都存在着理论空白和必要的实践。因此,必须得对研究生进行分类引导,尊重他们的个性,因材施教。还有就是如何在德育工作上做出创新性的工作以及培养方式的改革需求相当迫切。

2在校研究生兼任学生辅导员的好处

2.1补充辅导员的工作队伍

合理配置专职辅导员可以分担导师在研究生教育管理方面的精力,导师可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研究生理论学习,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开展研究工作,同时可以将先进的理论实践于研究生的工作当中。导师的合理分配以及分工,更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从而可以促进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以及专家化的发展。

2.2学生的思想动态更容易被了解

高校兼职辅导员都是在读研究生的优秀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以及组织管理能力,而且对工作的投入也非常的积极。兼职辅导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跟学生的年龄差距较小,这就使它们能更加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实际需要,使得他们能很好的与学生产生心理共鸣,沟通起来更加顺畅,能最及时的了解到学生们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在实际工作中,兼职辅导员身兼两种身份,即管理人员和学生,这就有利于他们既能从学校管理的大原则出发,也能站在学生的视角上去审视某一项规章制度的漏洞与不足,从而查漏补缺。如此,高校管理提倡的“以人为本”的观念也可以更好地落实。

2.3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在读研究生兼任学生辅导员就已经具备了开展德育工作的首要条件,那就是了解和信任。想要很好地开展德育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先得到学生的信任,以及了解学生。在读研究生在这之前都已经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他们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学生们的困惑。在读研究生兼任学生辅导员也能够清楚地知道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只要找到有效的方法,就可以有效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我国的德育工作的现状

现在,我国对于研究生德育的研究是比较深入的,但是对于我国高校研究生德育实施的方法以及途径的研究是比较肤浅的。只能在报刊杂志上看到一些简单的论述,并看不到德育方面的专著。不过,在有些文章中可以看到一些关于德育方面的观点,例如:《探索新时期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对研究生德育实施途径和方法的探索与思考》《和谐社会视域下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这几本书中提到过关于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途径和内容,它们这些书中提到了一些科研集体建设这一研究生德育的新途径,我们可以借鉴其在研究生道德培养方面的经验。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校研究生“三助”德育工作的研究是有很多的方面的,也有很多不同的角度,但是,高校在读研究生德育工作上的方法是极少的,应该进一步的探索。

4对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研究以及研究生德育的特殊性

4.1德育工作的研究

首先,对德育工作的定义、对象以及它的特点做出全面的了解,为了更好的对我国的在校研究生“三助”德育工作的开展做出准备。其次,简述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并进一步的解决和找到更好的途径。最后,探究我国在校研究生“三助”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并为现如今的在校研究生提供一些好的建议,从而促使在校研究生实施方法的多样化。

4.2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从广义和狭义上来说的,广义上的道德教育主要由思想、品德、政治、心理上的教育组成。广义上的道德教育就是对个体或群体进行一定意识形态教育的活动;狭义上的道德教育就是某种价值观的塑造。

4.3在校研究生的德育教育

我国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对于道德教育是非常有计划的,并且帮助研究生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质,这就是研究生德育。培养人是研究生德育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依据研究生的品德形成的。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课堂教育的活动将社会思想转化为研究生的个人的素质。

5研究生德育的途径

关于研究生的德育途径基本上是可以将“方法”与“途径”联系在一起的。研究生德育的途径主要指的是实施德育的方法以及落实德育内容的各种渠道的总的称呼。

5.1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

无论是文科研究生还是理工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以及研究,研究生在系统的学习上解决了思想方面的难题,并且还树立了信心。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是高校研究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的途径。

5.2研究生导师教育的重要性

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这是一直以来长久不变的真理。教书和育人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许多的书中都有提到,教师不仅仅要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而且也要将思想品德教育与知识结合起来。像这种导师教书育人的文章在其他的地方一般是看不见的,只有在一些报纸杂志上可能能够看到,大多数高等院校对学生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大多数的导师也都获得了教书育人的经验。

简述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篇11

论文摘要:文章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学中长期存在缺失人文关怀的一些具体方面,提出相关改进建议。作者认为体育课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技术传习的层面上,而应在这个基础上提炼出体育自身的精神价值并融会贯通于包括指导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反馈等诸多方面,令体育教学体现其独立性。

1 体育教学泛人文化浅析

“所谓体育的人文精神,其核心就是要主动表现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切。”[1]而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体现我们可以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下称《纲要》)品鉴其中意味,《纲要》明确指出体育课程性质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2]在《纲要》看来体育教学已经超越了简单的身体教育层面,所谓的“身心和谐、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揭示的是体育教学应作为关怀人类生存状态的一种教学,其人文特征可谓彰显无遗。体育教学的泛人文化实际上是要求体育教学必须将技术传习与人文体育观有机结合,将体育教学的全部内容、形式导向对人类自身生命的终极关怀,人文精神应充分渗透进包括:“指导思想、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反馈在内的众多方面。

2 人文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缺失

2.1 从基层教育工作的知行矛盾看《纲要》的困境

《纲要》是当前高校体育课程开展、实施的主要指导性政策,《纲要》在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方方面面做出基本要求的同时也指明了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通读《纲要》的人会发现其不仅是一个约束性政策法规,更表达出制定者们对体育课程人文化发展的期望。然而长期以来在基层体育教育工作中我们并没有对体育课程中的人文关怀给予足够的重视,有的只是简单的技术传习。这种现象只能让体育教学变得机械,让参与其中的人变得麻木,因此也就不难想象学习者对于体育及体育课程会产生怎样的误解。从根本上说这将导致他们缺失长久进行体育实践的内驱力。造成这种情况的表层原因是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理解的偏差,深层原因则在于体育教师自身缺乏文化素养提升的意愿。因此,纵有《纲要》的苦口婆心,许多体育教师也未必愿意深刻领会其中用意,更不要说什么体育课程创新和新一代创新人材的培养。最终《纲要》仍将摆脱不了束之高阁的命运。

2.2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泛人文短板

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学双方共同付出努力。然而,当前实际教学工作中仍存在诸多急需改进、纠正之处。首先,一线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的基本问题缺乏思考、理解不深。何为体育,何为体育教育,现实中少有体育老师去认真探寻并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形不成独立见解,上课就只能机械地传授运动技能,把学生当成训练机器。学生在没有理解体育究竟所为何事的情况下被动地参与其中,更多地只是感受到体育教学所带来的身体上的痛苦体验,而无法获得愉悦,如此教学必然令学生缺乏学习内驱力,打压教学效果。

其次,体育教师缺乏科学的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学习体育理论知识虽不能完全等同于人文体育,但须知学生人文体育素养的提升需要以诸多体育理论知识为基础进行构建。当前基层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方面缺乏讲述,一线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为了完成技术传习的任务往往容易忽视体育知识、理论的阐述。直到两年大学体育结束依然不懂如何制定锻炼计划的同学大有人在;另一方面讲了但没讲透,体育理论知识传授的途径过于单一。许多体育老师仅仅依靠每学期4个学时的体育理论课草草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并且传授过程机械,缺乏多种媒介物的有效利用。

2.3 学生对体育认知的物质化误区

多数大学生在经过几个学期的体育教学后普遍有如下感受:①、人参与体育运动是为了锻炼身体、促进健康;②、体育能锻炼身体、促进健康,但不知道具体的科学机理;③、上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④、体育课就是一门“玩”的课,一门让自己放松身心的课程;⑤、上体育课最害怕耐力跑,最喜欢自由活动。

从文化的层面而言,这些认识更多地表现了体育文化在物质层面的特征,而未表现出人文体育所追求的对人自身价值的关切。其实,对于体育的认识早有许多学者做过深刻的研究。宋卫在其《论健康教育与运动技能教学的关系》的文章中认为:体育起源于原始人对生存、安全、娱乐三方面的需要,并以满足人类较低层次的心理需求:即生存、安全、爱为目的;[3]徐飞鹏认为:“中国传统体育的精神实质就在于追求‘阴阳平衡,内外调适’,它与西方竞技体育的根本区别不在于表现形式而正在于此。”[4]由此可见体育绝非简单起到促进健康的作用,更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体育对爱、超越、和谐均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是取之不尽的精神宝库。

3 分析及建议

3.1 领会《纲要》精神,提升人文素养

体育教学的泛人文实践在操作层面上是具体的。首先体育教师应认真学习《纲要》,明确《纲要》的指导地位,领会《纲要》的精神,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贯彻体育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理念。其次,作为体育教师自身提升人文素养的需要,体育教师应认真学习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并及时总结反思自身的教学经历提炼出具有积极意义的精神内涵。身为体育教师应该保持一份清醒,保留一份坚持,让人们相信我们的体育教育能够担当起培养国家栋梁的重任。概括地说,正人先正己,体育教师要想让体育教育健康发展,提高自身素养是第一步。

3.2 融入人文体育,强化体育教学独立性

融入人文体育不是新概念,却长期倍受冷落。一直以来学校体育教学过分偏重于技术教学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这产生了许多被人们广为诟病的问题。例如:一个大学生在其求学路上至少经历了十四年的学校体育教育,然而学生们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却始终难以改变;耐力跑是一个对心肺机能极有帮助的运动,但学生们无论如何也难言喜欢。尽管我们说体育课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体育课的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最终随着问题的不断积累人们不禁会怀疑体育课作为课程独立存在的理由。笔者认为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体育课重技术而轻人文的教育方式,因此人文精神在体育教学中的融合以及合理、系统地讲述体育理论是彰显体育教学独立性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体育课过度技术化缺陷的重要突破口。以学习打篮球为例,学生们可以通过看NBA比赛学习之,亦可通过体育课堂学习之。体育课的特点在于它是即时互动的形式,师生分分秒秒都在互动,反馈及时、生动并融入了教师的体育理念。电视转播是单向的,半强制性的,是写实的,电视转播缺乏提炼,不能即时问答,与课堂教学相较而言其在概括性和理念的提升方面要明显逊色。可见在人文精神的融合上,课堂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实现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缺少课堂教学是断不可行的,体育教学的独立性只有通过技术传习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的形式方能凸现。

笔者有长期实践之经历,认为:在学习技术前,体育教师应先与新生进行一次关于体育意义的广泛探讨。体育教师需阐明学习体育的意义,体育课教学的意义,因为只有当学生真正理解体育所为何事时才能产生持久学习体育的内驱力。也许有人觉得“何为体育”连学术界都未必能给出清晰的结论,一个普通的体育教师又如何敢“科学阐释”。笔者认为,教学在保持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是可以有多样性的,每一位体育教师甚至学生其实都可以对体育有不同的看法,不妨大胆地与学生讨论之,不必纠结于所谓的“真义体育”。体育教师阐明观点时只需把握大方向正确,同时将讨论引入有利学习的方向上即可,至于以后学生自己能产生何种体会那就看他们各自的领悟了。对体育教师而言关键是“体育教师的独立见解,这是实现体育课独立性的核心,是需要体育教师认真思考的!” 转贴于

3.3 反馈——彰显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积极的反馈不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体育知识、技术,更是体现体育教学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最直接的反馈包括观察学生的学习反映和师生之间的日常交流。现实中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在讲述完动作原理、训练方法之后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练、练、练,把学生当成机器,不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解决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学生在学习中一旦遇到困难且屡屡不能突破、改进,就会在“挫折”中消磨了对学习的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及时巡视学生训练过程,发现、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此外教师与学生在训练间隙的交流也较为匮乏,也许不少教师认为自己在课堂中经常和学生互动,比如:一起打球、休息时一起聊天等。殊不知交流绝不仅是和学生打球、闲聊如此简单的事,以笔者的教学经历而言这种表浅的交流或许能够让学生放松其紧绷的精神、了解教师的秉性,但是对学生正确体育观的形成并无太大帮助,更何况这种方法所能照顾到的也仅仅是部分技术掌握较好的同学,而技术水平低下者绝无法融入这个圈子,这对于这些体育课上的“弱势群体”有失公平,因而不能充分体现体育教学的人文关怀。

师生之间的交流应是有意识的行为,既体育教师要将有利于培养正确体育观的内容融入反馈互动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例如:“对于体质弱的学生,你可以从关心他的身体开始为其解释如何通过锻炼促进身体健康,告诉他循序渐进的锻炼方法,最后告诉他体育课不是要把你培养成运动员,如果体育课能让你健康一点那也是功德无量之事……”等等。让其逐步建立信心,找到新的定位,进而产生正确的体育观。

除了课堂上的直接交流外,也别忽视理论作业的交流、反馈作用。和直接交流相比,理论作业具有覆盖面广,内容深刻等优势。需要指出的是在布置理论作业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学生必须写出自身感受而非网络中随处可见的“范稿”,更不要太多政策、定义之类的阐述。所以体育教师在布置理论作业时要注意出题的方向,尽量将作业引向利于培养正确体育观和表露学生真实心声的方向,让理论作业展现人文关怀的魅力。

4 小结

完善、提升体育教学的突破口在于体育教学的泛人文化运用。同时,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体育教师自身人文素养不高、体育教学缺乏独立性的问题笔者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提炼出完善、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方法。

4.1 认真学习《纲要》,深刻领会《纲要》的精神实质,努力学习科研成果,不断自我总结,提升体育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4.2 体育课虽以技术传习为主,但应更多融入人文精神以及合理、系统地讲述体育理论,展现体育教学的独立性。

4.3 反馈是促进体育教学、提高学生体育认识的重要方式,体育教学应注意反馈的多样性及差异性,熟练运用各种反馈方式彰显体育教学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胡小明.体育的人文精神. http://mlty.net.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

[3]宋卫.论健康教育与运动技能教学的关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增刊,2002.

简述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篇12

在我国教育方针表述中的“德、智、体”与“德育、智育、体育”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并不等同。建 国初期的有关规定到同志对教育方针的界定,在语言表述上并不严谨,犯了偷换概念的毛病,把属于学 校全面发展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德育、智育、体育等同于了个体身心发展素质的德、智、体。这一问题,在19 86年重新确立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以后,应该说已经得到了解决。近十多年来,无论是中央领导同志的有 关讲话,还是政府制定的有关法律文件,都是从培养个体素质的角度提“德智体全面发展”或“德智体等方面 全面发展”或“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而再没有出现过“培养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人才”之类 的表述。(当然,提“德智体全面发展”一时不用“等”,一时又用“等”,一时又用“等诸方面”,也表明 在这一问题上认识不一致,表述不规范。重视美育的人用“等”,不重视美育的人不用“等”,谈美育时用“ 等”,不谈美育时不用“等”,“等”字几乎就成了美的代名词。)

现在教育方针关于“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表述是与《宪法》关于教育的规定 一致的,《宪法》的规定是“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也进一步 证明教育方针中的“德、智、体”是“品德、智力、体质”意义上的“德、智、体”,而不是“德育、智育、 体育”的简称。那么,究竟可不可以把教育方针中所表述的“德、智、体”理解为是“德育、智育、体育”呢 ?应该说不可以。下面将要谈到这个问题。

二、关于学校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型人 才,以及与学校开设的各学科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1.学校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关系。上面已经谈 到,二者是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不可等同。除此之外,二者又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它们之间是手段与目 标的关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受教育者实施德育 、德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型人才的手段和途径 ,而且这种教育必须是整体的和全方位的,即只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中的任何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 ,甚至三个方面,都不可能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德育、智育、体育、 美育四方面教育与德、智、体、美四方面素质之间并不是绝对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相对对应的关系,这也 就是我们不能把教育方针中的德、智、体、美理解为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简称的根本原因之一,即我 们不能理解为德育只培养德的素质,智育只培养智的素质,而美育只培养美的素质。而应该这样去理解,德育 主要是培养德的素质,但同时也兼顾培养着智、体、美等素质,依此类推,美育,不仅主要培养美的素质,它 还兼顾培养着德、智、体这三方面的素质(在这方面学者们已有诸多论证)。这样的话,就算教育方针中没有 “美”字,就算人们不怎么关注美的素质,美育也有其存在的价值。依照这一理解,我们就应该强调一点:培 养学生美的素质也并不是美育独自负责的事情,德育、智育、体育同样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这一点,往往被 我们忽视了,却又恰恰本应由我们美育工作者自己大胆地提出来的。

2.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学校各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实施涉及到包括

教 学工作在内的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与各个环节,但是它们最主要、最有效的实施途径还是教学,而课程是学校 教学工作的出发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托,因此,也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在教学方面的主要媒介和具体实 施。可见,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任务,德、智、体、美诸育则是课程设置的 主要依据。具体说,为了实施德育,学校教育设置了德育方面的课程,如思想品德课;为了实施美育,便设置 了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因此,各学科课程与德、智、体、美诸育是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的。但这种对应关 系同样不是绝对的,因为,所有课程都承担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任务,如属于美育课程的音乐与美术 等艺术课,不仅承担着美育的任务,也同样力所能及地肩负着德育、智育、体育方面的一些任务,这也是我们 经常强调的,同样的道理,除艺术课程之外的学校其他课程也应该力所能及地承担部分美育的任务,对于这一 点,恐怕不仅是其他课程想都没想过,而且美育工作者自己也很少想到过。这就是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一种不 平等地位,正是这种不平等地位的存在,才导致了人们把美育等同于了艺术教育,甚至等同于了艺术教育中的 音乐、美术课程,也才导致人们片面地认为艺术课程不仅是为美育服务的,理所应当也是为其他几育服务的, 而反过来艺术课程之外的其他各科课程则堂而皇之是无须为美育服务的,如此,美育的唯一所属就是音乐和美 术课了,这便是目前美育的最大悲哀所在。美育在学校教育中地位窘迫,美育工作者自身要承担部分责任,以 往我们强调美育和艺术教育对其他几育的奉献太多而索取太少,以至于美育和艺术教育主体地位容易丧失,容 易被人瞧不起。

弄清楚了上述两种关系,理解学校所设课程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关系就简单了,二者同样也 是手段与目标的关系,所有不同课程的设置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型人才。音乐 、美术等艺术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美的素质,同时兼顾培养德、智、体的素质,而其他非艺术课程主要培养德、 智、体的素质,但也应兼顾培养美的素质。即只有各门课程既分工又协作,课程设置的目标——培养全面发展 型人才才能实现。

综上所述:其一,美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与其他方面教育平等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 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素质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二,培养学生美的素质的任务虽然主要依靠的是美育 ,但美育不应也不可能负担起全部的责任,德育、智育、体育等同样必须担负起一定的责任,同理,培养学生 美的素质的任务不仅仅是包括音乐、美术课程在内的艺术教育的责任,同样也是学校所有其他课程的责任;其 三,美育不仅仅体现在教学工作之中,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都应承担起美育的任务。总之,我们要 树立的这种美育观是一种大的美育观或较为宽泛的美育观,美育工作者更要树立这种美育观,其他的所有教育 工作者更要树立这种美育观,因为只有这样,美育才有可能真正被人们重视。

三、关于美育的界定与具体实施问题

1.关于美育的界定问题

界定美育首先要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吸取各方面的精华,给美育做一个相对科学和完善的界定。其次还要 敢于跳出美育的自我圈子,站在全面发展教育的高度来审视美育。对此,界定美育的性质,既要突出美育的特 殊性,又要考虑教育的普遍性;界定美育的任务和目的,既要突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又要关注培养学生的整 体素质;界定美育的内容与途径,既要强调艺术教育,又要重视其他方面的教育,既要突出教学工作,又要关 照学校的其他方面工作,总之,我们给美育所做的界定,应该在强调美育自身特点、确保美育主体地位不动摇 的前提下,要特别明确地给人们传达一个这样的信息,即美育是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学科共 同的事情,美育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关于美育的具体实施问题

第一,依靠艺术教育主渠道,确保艺术教育的美育属性。

虽然艺术教育不是美育的全部,但艺术教育始终是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美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维系于 艺术教育。

说艺术教育不是美育的全部,主要原因还是上面我们所强调的美育涉及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是学校教 育齐抓共管的事情。而在许多人看来,美育不等同于艺术教育的主要理由是美不仅有艺术美,还有现实美、科 学美等,因而从内容上讲,艺术教育没有包揽美的全部内容。不能说这种观点完全没有道理,但至少可以说其 理由缺乏说服力。因为一方面,就美的内容而言,艺术美除了艺术形式本身的美之外,艺术内容之美实际上就 是现实美的高度提炼和集中,因而不能说通过艺术教育,学生领略不到现实美,恰恰相反,人们尤其是学生对 现实美的领略往往大多是通过欣赏艺术来实现的。另一方面,持这种观点的人所关注的是美,而不是美育,较 少考虑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学生欣赏现实美、科学美较多地还是在校园里、课堂上、书本中,对于学 生来说,除了通过艺术教育欣赏到现实美、科学美之外,还可通过其他学科乃至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来欣赏现 实美和科学美。

不过,这些方方面面也是有主次之分的,对于美育来说,艺术教育是专职,其他方面是兼职。如果美育专 职者艺术教育自己都搞不好,那么在美育还并不太受重视的今天,把美育的希望寄托在美育的兼职者身上是不 现实的。因此可以说,艺术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美育的成败,艺术教育搞不好,美育必然不会有成效。这就 要求艺术教育一定要安心自己的本职工作,首先完成好美育交给它的任务。如果艺术教育只顾帮其他方面(如 德育、智育)的忙而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么,艺术教育就不再姓“美”,不再是美育了,美育也就徒有虚 名。因此,搞好美育的关键问题是确保艺术教育的美育属性。

第二,建立完整而开放的学校美育体系

要根据学校美育工作的总体目标,遵循青少年学生审美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科学地整 体规划各教育阶段美育的基本任务、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

要根据学校美育工作的特点,建立美育工作管理体制,把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 理、后勤服务等各个环节上,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都主动承担起美育的任务, 自觉地把美育渗透到各自的工作中,发挥各自的审美育人作用。包括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促进各类学科课程 同美育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净化校园文化环境, 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创建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