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农业的概念合集12篇

时间:2024-03-06 14:43:00

精准农业的概念

精准农业的概念篇1

中图分类号:N04;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3)04-0035-05

收稿日期:2013-01-06

作者简介:李军(1968—),男,上海奉贤人,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林经济管理。通信方式:。

从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状况来看,与不同阶段农业发展模式相关的术语概念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农业知识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术语的丰富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概念应用的混乱失序。而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整理、分析此类术语,对于提升农业科学的认识水平和应用程度都具有基础性的意义。正因为如此,随着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形成和深化,规范其术语表达,实现术语的规范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业发展模式及其相关术语

农业发展模式是指农业发展的基本类型及其实现方式。从农业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农业发展模式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以“刀耕火种”为基础的原始农业阶段;依靠畜力铁器的传统农业阶段;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农业阶段[1]。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当代中国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模式的嬗变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诸多新概念、新术语,为农业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和表达方式。如何准确、清晰地把握农业发展模式的内涵与特点,如何认识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概念体系变得愈发丰富和复杂,如何规范科学术语因而也就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话题。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如“石油农业”“精细农业”“有机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质量农业”“都市农业”“设施农业”“立体农业”等诸多农业发展模式新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在组织探讨可持续农业等发展模式时,又先后提出了“都市农业与城郊农业”“绿色农业与绿色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低碳农业与循环农业”等多种农业发展模式[2]。

正是由于农业科学范畴内的农业发展模式新概念、新名称大量涌现,出现了相当数量的新术语,所以研究者有必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定义、指称这些新的概念,促进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这既可以反映科学工作者的科学素养和治学态度,同时又有利于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促进现代农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语言学意义和科学意义。

二术语规范化的必要性

术语规范化不仅是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专业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和中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如果术语不统一、不规范,就会影响各种信息的记录、交流和传播,从而也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业标准化是指将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成熟的农业经验转化为普遍的农业生产、经营标准,提升现代农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以取得更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3],进一步凸显了农业标准化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实现农业标准化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农业科技术语的规范化,尤其是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术语体系的规范化是关系到现代农业能否真正实现标准化的重大问题。

1农业信息的标准化是农业标准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信息标准化必然需要首先实现术语概念在一定范围内的统一

具体而言,在描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过程中,为农业科技术语做出最基础、最通用、最有规律的规范定义与内涵阐释,不仅有助于相关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共享和开发利用,而且能够有效避免农业科技信息的模糊化或重复利用,在农业生产、经营上提高决策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例如,在“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等概念的使用上,由于此类术语在概念内涵方面具有相当程度的交叉性,因而在术语的应用上常常造成语义混淆、概念外延不清晰的缺失。然而,由于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差异,将其混为一谈必然会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导致信息的不对称,从而影响决策行为的准确性。因此,提升农业科技术语的规范化水平,是农业信息交换的必然要求,也是农业信息标准化的必然步骤。

2农业术语的标准化对于现代农业理论的建构和更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中国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农业理论及其指导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内在动力,也是农业标准化的实现途径之一。纵观中国农业的历史与现状,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自传统农业典籍起,农业理论不仅起到了概括、总结农业实践的作用,而且是传播和延续农业知识的基础性因素。因此,农业理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农业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单位就是农业科技术语。换句话说,完善、成熟的术语体系是现代农业理论得以建构的充要条件。对这些术语进行规范化的界定,实质上是对相关理论概念的梳理、辨析,增强了现代农业理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有助于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减少因概念不统一而造成的诸多障碍。

三术语使用的现实问题

术语规范化的工作不仅与农业标准化的实践密切相关,也与术语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正是由于在当前的农业发展中出现了混用、错用相关术语、概念的现象,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中的相关术语建立统一标准才成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需环节。

农业科技术语是农业学科语言基本的和不可缺少的核心单位,是涉及“三农”问题信息沟通所必需的媒介,所以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在农业科学领域内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然而,问题在于:一方面,在特定的知识领域中,概念是用定义进行描述的,与之相关的术语被赋予约定的指称,因而农业发展模式的相关术语必然要具有单一化、专业化、系统化与准确化的特点;另一方面,各种不同的农业发展模式在概念、原则、特征等方面既有共性,又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差异,这就导致与其相关的术语概念存在着口语化、含糊化、内涵不确定等诸多缺陷,也使这些术语在概念、内涵、层次关系、基本特征等方面出现了认识不到位、界定不清楚、重复使用等现象,从而造成术语的实际运用与概念内涵不相匹配。

1术语用词的不规范

在术语的使用上,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术语用词的不规范。按照术语规范化的基本原则,术语应当反映所指示概念的特征,词语本身能够确切地表达其意义[4]。然而,在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术语体系中,部分术语的内涵与名称不能完全对应,从而造成语义的混淆和概念的不明确。例如,“绿色农业”的概念就存在着指向不清的问题。从词形来看,“绿色”是对这种农业发展模式的限定,突出其注重环境保护、自然无公害的特点。在实际使用中,“绿色农业”往往是指广义上的“大农业”,即包括“白色农业”“蓝色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概念在内。诚然,“绿色农业”指称的是该模式的绿色性,即农业生产过程及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其命名的内在理路。然而,“绿色”一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甚至误导了人们对于这一概念的接受和解读,使人们将“绿色农业”和“白色农业”“蓝色农业”等概念作为同一层级的术语加以认识,随之造成了该术语内涵的狭窄化和片面化。

2术语概念的一义多词

在术语的使用上,另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是术语概念的一义多词。从术语规范化的角度来看,科学、标准的术语应当具有单义性的特点,即一个术语仅指称一个概念,而一个概念也同样仅用一个术语来表达,实现术语和概念内涵的一一对应。然而,在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术语体系中,一义多词的现象比较普遍,如“质量农业”又被称为“精致农业”,“白色农业”又被称为“微生物农业”,“设施农业”又被称为“环境控制农业”或“工厂化农业”,“观光农业”则常被“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概念替代。由此造成的问题在于,一个概念以不止一个术语加以表达,从而产生同义词,极易引起使用上的误解和混乱,对于农业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农业科学的传播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

3术语表达缺乏准确性

在术语的使用上,我们还应当注意到,一部分术语是对外来术语单词的直译,而在直译的过程中其名称过于宽泛,使术语表达缺乏准确性。

例如,“精细农业”的概念就比较容易引起误解。“精细农业”主要是指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精细化。然而,“精细”一词并未突出这个概念的基本前提,即现代化信息高新技术、作物栽培管理辅助决策支持技术、农业工程装备技术等现代化高新科技。不仅如此,“精细农业”这一术语指代比较模糊,未能凸显出这一农业发展模式的现代性。换言之,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精耕细作”的传统,从词义上看也可以被称作“精细农业”。因此,“精细农业”这一术语存在着概念含糊、不准确的缺失,混淆了“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差异性。与之相类似,“质量农业”的术语概念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尽管这个术语指的是一种质量优先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但“质量”一词不仅仅适用于“现代农业”,而且同样也适用于“传统农业”对农业生产以及农副产品质量的关注和重视。所以,这个术语也未能明确概念内涵的阶段性,造成了意义指向的不明确。

总之,从农业实践的角度来看,术语的不规范必然导致农业发展模式间选择的不确定性、随意性,使之缺乏因地制宜的针对性,导致农业发展模式实际运用的多变性、反复性,使之缺乏科学规划的长效性,使人们过度地追求农业发展模式的时尚性和概念的炒作性,致使其脱离实际,带来了发展的被动性。

四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规范化的方法

《GB/T 16—1997 术语规范编写规定》明确指出:“制定术语规范的目的之一就是协调概念、概念体系和不同语种中的术语”,术语规范化工作“应为每个标准建立相应的概念体系”,“概念的定义应能在某种语境中替代该概念对应的术语”,“概念的定义应以汉语或国家规定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表达”,“不同语种所表述的定义应在内容上等同,并尽可能使用类似结构”,“应指出国际标准的概念体系与国家标准的概念体系以及不同民族语言的概念体系之间的差异。如果一个标准对于某个语种有所限制或规定,应指出这样的限定”。以此作为术语规范化工作的准则,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术语体系建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对术语进行规范化。

1充分利用与术语规范有关的各类原始资料,对术语的概念内涵形成清晰、全面的认识

这也就是说,对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及其相关术语的研究,必须立足于尽可能全面地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从原始资料中梳理某一种发展模式的历史演进以及术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切实理解和把握这一术语提出的历史语境及其概念内涵的变化与特点。尤其是对于术语规范化的工作而言,相对应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发达国家在定义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方面的先进经验,都值得我们充分地借鉴,而与之有关的各类出版物如专业词典、叙词表等工具书也对于术语规范化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例如,在讨论“可持续农业”的概念时,首先要对与这个名词有关的资料进行梳理,即Agriculture Sustainability in Changing World Order一书提出“农业可持续性”的思想,《丹波宣言》重申了“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模式,此后“可持续农业”的观念与实践不断得到完善,并最终形成了当前我们所认识的“可持续农业”概念。从这种方法出发,我们能够动态地、历史地发掘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的具体内涵,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农业科技术语的精确性。

2运用语言学知识对术语的概念定义、内涵与外延进行语法分析,规范术语用词,统一术语界定

语言学知识是术语规范化的重要支撑,术语的命名和释义必然要在词汇、语法、语义等相关知识结构中完成。因此,以语言学知识为基础对术语的概念定义、内涵及外延做出分析,是实现术语规范化的必要步骤,而规范化的术语也必然要遵循汉语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规范。当前,科技术语的使用不可避免存在着盲目借鉴西方术语的缺失,不少名词来自外来词的音译,术语用词、词语搭配和概念表述都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通用性原则,从而造成语言的陌生化,为术语应用增添了阻碍。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相关术语应当按照汉语语法或国家规定的少数民族语言语法来加以规范,如“精细农业”“高效生态农业”等从外来词中转译而来的名词都要坚持“约定俗成”的准则,将precision agriculture、efficient ecoagriculture等词译为符合汉语规范、且被大多数人接受的“精细”“高效生态”等。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的词语构造是有规律可循的,从内部结构形式来看,是合成词中常见的偏正式。如“石油农业”“精细农业”“有机农业”“白色农业”“高效生态农业”等术语,前一词素显然与后一词素“农业”属于同一义类。因此,这种构词法也就成为规范术语命名的一个重要前提。不仅如此,术语的概念内涵同样要根据语言学知识加以界定。例如,“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有机农业”等概念都应放在语境论的前提下加以探讨,强调这些术语的语义离不开具体的语境,使其虽然在术语用词上与传统农业有所关联,但在概念内涵上又与后者形成了较大的差异,从而有效地推动了术语概念的准确性和单义性。正因为这样,语言学对于术语规范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术语系统必然要以语言学方法为抓手建构起来。

3对术语进行分类研究和比较研究,编纂术语手册,构建概念体系

在实现术语规范化的过程中,不同术语在词形、词义等方面的交叉、含混无疑为标准化工作制造了相当程度的障碍。正因为这样,对术语进行分类研究和比较研究才显得尤为重要。科技术语具有系统性和开放性,由此导致的是不同术语的概念内涵往往相互联系,而新的术语又源源不断地出现。在这样的情形下,术语规范化工作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将术语进行分类,按照术语的概念内涵及其主要特征来加以区分,从而形成相应的术语类型集合。因此,术语规范化的工作必然需要对术语作出比较研究,从内涵、外延等不同方面加以辨析。在此基础上,术语规范化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编纂术语手册,按照术语的类型特点罗列其定义、概念内涵、基本特征等内容,从而构建起关于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概念体系,清晰明确地呈现出相关术语和整个术语系统。

综上所述,对中国现有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的规范化是一个影响农业活动的关键问题,对其进行规范是提升现代农业信息化、标准化程度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术语学科学发展和术语规范化趋势的必然结果。正因为如此,术语规范化问题实质上是探讨和梳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完善术语的使用和农业知识体系的实践性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与意义。

参 考 文 献

[1]靳明绿色农业产业成长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40

精准农业的概念篇2

中图分类号:TP311.52;S5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5-3336-04

Ontology-Based Construction and Realization of Soybean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SU Xian-xin,XU Wen-juan,ZHAO Hong-liang

(College of Agronomy,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161, China)

Abstract: A soybean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agricultural ontology and the core ideas and implementation ideas were designed. Through the 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ntology knowledge content to achieve soybean realize precise storage, and through the reasoning functions of ontology tools to improve the soybean ontology construction’s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which would achieve the storage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content of the system databas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Finally a good domain ontology library could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field.

Key words: soybean; agricultural ontology; information servic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农业本体论可以描述农业领域内相关知识结构,从而为农业知识表达做好铺垫。农业本体也是农业领域内知识的概念、属性、过程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形式化、具体化的描述。这种描述可成信息系统中可移植、可重用、可共享的组件或数据代码, 让硬件能够理解,并可以通过本体关系进行推理,为用户及上端软件系统使用提供了统一的术语及概念,使知识准确性提高,有利于获取、提高获取速度并增加知识可靠性[1]。

针对我国大豆产业现在所面临的诸如外国粮商控制、转基因大豆侵害、集约性、农民分辨知识能力差等问题,构建一个能提供准确信息获取、专业知识问答等功能的信息系统,从而推动我国大豆产业发展。

1 大豆信息服务系统的理论基础

构建大豆信息服务系统需要以下三大领域知识作为基础:本体论相关知识和本体构建方法;农业信息理论、农业推广理论、大豆专业知识;数据库知识、开发工具的使用。

本体理论的应用主要以农业本体理论为支持,通过对大豆知识的细化然后得出大豆相关本体及层次分类,利用本体开发工具进行构建[2]。如protégé2000。在设计和构建本体的同时要熟悉大量的大豆相关知识,了解该作物的习性、分类、生理特点、病理、种植分布等。并且还要结合农业推广等相关理论争取既能进行细化的本体构造,同时也能在服务系统进行大豆知识普及和推广。图1为基于本体的大豆信息服务系统构建思路。

2 大豆信息服务系统的本体构建

2.1 本体概念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学者根据对本体概念的理解,将本体的定义归纳为6点[3]。①本体是对某领域的概念化的描述;②一个本体的声明转换到另一个声明可能会不可逆;③概念是现实对象在某些或某属性空间上的投影;④任何本体不可能包含对象全部属性,只会限制到所研究的领域范围内;⑤投影的规则可能非常复杂,会涉及多次投影和其他转换;⑥对同一领域的概念化有某些共同点,但是概念化可能会有差异存在。

2.2 大豆本体的构建方法

大豆信息系统主要围绕大豆信息进行相关的信息服务,关于大豆本体的构建方法可以遵循以下思想。

精准农业的概念篇3

“农村留守儿童”概念,多见之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人口学四大学科领域。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保护是法学研究的重心。

较为典型的“农村留守儿童”概念是叶敬忠教授在2005年提出的。他认为:“留守儿童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未满18周岁的儿童。”[1](P18)立足法学视角,对这一概念做如下分析。

1、“留守”是指生活在“农村地区”

“农村地区”是相对于城镇的一个地域范围,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聚居区,“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地区”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的父母离开这一区域,暂时脱离了农业生产,却将未成年子女“留守”在该地区。

2、“留守”是指父母与未成年子女在生活空间上的分离,这种分离使得监护职责的履行产生异动

父母不得不把自己所应共同担负的监护职责交由一方、或委托给近亲属履行。

3、导致父母与未成年子女在生活空间上发生分离的原因是父母“长期在外打工”

但这只是一个表象,“留守”与“被留守”,都非当事人自身能力所能左右的。“留守”是弱者生存状态的一种写照。

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能够与上列概念形成矫正与互补。段成荣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尚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2]这一概念将“户籍所在地”与“农村地区”联结起来,关注到了“户籍”问题,但“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范围的限定欠缺必要论证。

在大多数学者看来,“留守儿童”就是指“农村留守儿童”,在概念揭示中无需赘述“农村”。阮积嵩在其题为《对农村留守儿童权利保障的法律思辨》一文中认为:“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3]作者恰恰忽略了“农村留守儿童”中“农村”这一核心构成要素。

学术界在留守儿童概念认定上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由于缺乏科学严格的论证,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大都流于宽泛,理念宣扬大于理性思辨,概念炒作多于真理索求。这与“国内关于留守儿童的专题研究,实际上尚处于探索性的阶段”这一现状有关。[4]研究对象不确定,支撑研究的数据由何而来?制度设计的基础是什么?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中存在的问题,林培淼、袁爱玲的研究认为,应当从地域维度、在校/园维度、年龄维度、家庭结构维度、留守时间维度、父母外出维度、主要监护人维度等七个维度来构建“留守儿童”的概念。如果照顾到了这七个维度,就能“为准确把握全国留守儿童的总体状况,为决策部门制定相应对策提供参考。”[5]基于这样一个落脚点,该研究在概念外延的周全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本文将立足法学视角,以法社会学的方法为基础,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予以解析与重构。

二、“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法学解析

“概念是所有同一基因的客体的表征。概念来源于事实,也是对事实的抽象”。[6]“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建构首先要从对作为这一概念来源的事实进行分析入手。作为“农村留守儿童”概念来源的事实就存在于这一概念本身,把构成这个概念的词汇拆分开来,逐一分析,事实就会明了。

1、什么是“农村”

农村,与城市相对,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聚居的特定区域。农村较之于城市,有以下特征:

(1)农村首先是一个区域概念。“在我国,农村的概念并不像有人所讲的,是个经济概念,农业才是经济概念,农村更主要的是地域概念或区域概念。”[7]当然,农村概念也具有文化、经济意义。“乡村研究”是基层社会研究的一个重点,包含着经济、文化、政治、法律等多重意义。

(2)农村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区域。在中国,由于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从事农业生产的门槛较低。农村常常与贫穷落后联系在一起。

(3)农村是从事农业生产人口聚居的区域。我们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称为农民。在中国,认定农民身份的标志并不是“从事农业生产”,而是户籍,户籍将农民与农业生产、农村牢牢地捆绑在一起。

(4)农村地域广阔。无论是农村的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适于居住、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怀古”。城里人经常慨叹农村的好处不外乎两项:一是自然环境好,污染少,空气好,属于物质层面;二是保留着一些传统的东西,属于文化层面。

(5)农村相对落后。造成农村落后的原因除了农业生产本身的特点外,制度因素是主要的。农村与城市的二元社会构造引发的城乡对立是长期制度安排不合理形成的。长期制度安排的不合理使得农村的落后不仅是全方位的,并且与城市的差距日益扩大。乡村精英们的远去,使得农村日益空洞化,愈发丧失了进步的推动力。

2、什么是“留守”

留守是指共同生活的夫妇、父母子女,因为一方远赴城市从事非农劳动,而与居住生活在户籍所在地的另一方在生活空间上发生的一种长期分离状态。这种长期的分离状态对于亲密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带给各方的利益构成不利影响。[8]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概念,就是把处于分离状态两端中在户籍所在地居住生活的相对弱势一方在概念中予以彰显的结果。

立足“留守儿童”视角,“留守”一词可做如下分析:

(1)留守是共同生活的一种长期分离状态。父母应当与未成年的子女共同生活,以妥当履行监护职责。但由于种种缘由,这种共同生活的状态发生了时空上的分离。时空分离不仅包括分离状态在时间跨度上的长期持续性,还包括分离状态在空间上的远距离、高成本。空间上的远距离、高成本加剧了分离状态在时间上的长期持续性。

(2)留守是指未成年人的留守。留守是共同生活的一种长期分离状态,未成年人的父母与未成年人处在“留守”状态的两端,离开任何一端,“留守”都无法构成。“留守”,缘于将学术关注和制度设计的重心集中在相对弱势一端。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现象,只关注“留守”状态的一端,只解决相对弱势一端的权益救济,忽视另一端,甚至把造成“留守”的原因归结到“父母长期外出打工”这一现象上,把父母置于与留守子女对立的一面,流露出对这些“不负责任”的父母的抱怨。这样的学术基点存在着极大地局限性。

(3)留守使得未成年人的法律权益受损。从法律的角度来观察,留守这一长期分离的生活状态使得未成年子女无法及时得到父母的照顾,从而使其受法律保护的权益受损。从对留守儿童实证研究的成果来看,留守儿童在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角度所折射出的广义上的法律权益受损现象带有极大地普遍性。

(4)引发留守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是多重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只是引发留守现象的一个表象,最根本原因是城乡发展的严重失衡。潘璐、叶敬忠在其研究成果中援引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及南南合作局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对斯里兰卡、菲律宾、摩尔多瓦、墨西哥等国家的留守儿童规模进行了统计,这些数据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这一现象。[9]

3、什么是“儿童”

由于立法目的不同,不同立法在使用同一概念时所关注的基点是不同的。通过对《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以及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对比,为确保规范的统一,“留守儿童”中的“儿童”应当是指18周岁以下的公民。

但在政府主导的留守儿童管护实践中,在确定谁应成为留守儿童管护制度关爱的对象时,法律规范仅起到一个参考的作用。政府主导下的管护制度及其运行首先考量的是行政权力的可行与便利。这样一来,各地会根据各自情况制定一些标准,来划定留守儿童的范围。并且,同一地区所划定的留守儿童范围也会根据财力的增减和工作重心的调整而随时调整。

经过调研发现,划定“儿童”范围一般会考虑下列因素:

(1)以是否在校读书为标准,将“儿童”分为在校儿童与非在校儿童。非在校儿童,即使属于“留守”,一般也无法纳入留守儿童关爱管护制度范围。

(2)以是否正在接受义务教育为标准,将“儿童”区分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包括学龄前和高中阶段的儿童,一般都不在留守儿童关爱管护制度范围内。

(3)以是否寄宿为标准,将在校生分为寄宿生与非寄宿生。非寄宿生儿童一般不在留守儿童关爱管护制度范围内。

地方政府一般会选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中的留守儿童作为关爱管护制度的对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增加基础教育投资、改善办学条件、完善课外辅导、建立师生联络,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家长队伍等措施,使留守儿童关爱管护工作有抓手、见效快。

三、“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法学重构

对“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重构,除了对决定概念内涵各要素的事实予以高度抽象概括外,还必须考虑这一概念重构在学术上的必要性。学术必要性是说价值。社会科学研究不可妄谈创新,人文情怀的养成、深厚的学术积淀需要漫长的持续不断地积累。应当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使命恢复到启迪智慧这一本源上来,学者们所秉持的批判态度能够给社会提供冷静反思的机会,使人们的行为更加理性。学者们的研究使从事实务的人懂得反思,瞻前顾后,不断调整工作方案,最终趋向合理。地方政府在运用公共财政实施留守儿童管护工作时,人为地将一部分留守儿童排除在外,“可行性”是堂而皇之地辩解理由。“可行性”忽略了法律的效力,“留守儿童家长”就是不具有民法效力的管理措施。[10]

留守儿童现象的出现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有关。城市化与工业化为大批适龄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城市就业提供了机会。然而,在经过艰难奋斗后,这些来自农村的农民劳动者们发现,阻碍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的诸多制度并未有丝毫改变,他们及其子女根本无法获得与城市人口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同等权利。将未成年子女留守在户籍所在地农村上学、生活是一个无奈地决定。留守给未成年人造成的教育、生活方面的某些不利影响能够通过政府的救助减少或者消除,但只有父母才能给予他的东西是永远无法弥补的。留守儿童最大的缺失是父母对他们的爱与关怀,是精神层面的。父母如果不去城市打工,与他们共同生活在农村,物质虽然贫乏,但精神是恬静安逸的。作为传统乡村的一分子,作为父母的农民将秉持传统道义,履行着乡村秩序带给自己的对村落、宗族、家庭的义务,心安理得地分享着乡村生活的怡然自得与自给自足。这种稳定与秩序是家庭教育的外在环境,能够给未成年人带来安全感,使得他们健康成长。这一环境伴随着农民父母的进城被彻底打破,新的教育环境迟迟无法构建,留守就是这个历史转折期的伴生现象。

在城市边缘生存着的农民劳动者,由于其农民的身份,无法获得他们期望的城市生活,城市带给他们只有歧视与伤害。这种苦闷的情绪影响到了他们与孩子的交往。父母缺乏自信的笑脸,缺乏对生活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以及这些积极的东西对留守着的未成年子女的感染。在这样的条件下,除了金钱,他们还能给孩子什么?城市的不容与村落的终结,是新生代农民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

我们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其具有农村户籍的父母一方或者双方远赴城市从事非农生产,而将其留守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由父或母单亲抚养,或者交由其他近亲属抚养,甚或交由远亲抚养的未成年人。

农村留守儿童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父母的农民身份。农民身份不是由职业所决定,农民即使离开了农村,从事非农生产,只要户籍没变,他仍然是农民。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其父母的农村户籍,以及户籍制度所带来的制度歧视。

精准农业的概念篇4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3-3180-02

Research of User Interests Model Based on Agricultural Ontology

YANG Shu-lin, TIAN Wei-dong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Hefei 230039, China)

Abstract:Agricultural ontology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to build user interests model for effectively solving traditional user interests model fault . This model can understand the user in semantic level, and have satisfactory of recall ratio and the precision, its better to reflect farmer personal requirement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ontology; user interests model; web log mining

用户兴趣模型是实现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关键。基于农业本体的用户兴趣模型有两种构建方案。一是直接用独立的本体表示用户兴趣模型。缺点是每次向信息源检索之前均要从本体库中检索兴趣概念关系。二是用户兴趣模型仅用本体的概念来表示,用户兴趣模型中并不存储兴趣概念之间的关系。

农业本体作为农业领域概念化模型,能够明确农业领域涉及的概念、概念的含义、概念间的关系,为简单的术语赋予明确的背景因素[1]。借助农业本体概念间的关系来扩充关键词组,在检索信息时,把关键词(本体概念)之间的关系考虑进来了,能有效提升系统的个性化服务水平,增加信息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

本文采用第二种方案构建用户兴趣模型。主要包括:用户兴趣模型的构建和表示、用户兴趣关键词的扩展、用户兴趣兴趣度的度量以及用户兴趣模型的修正等。

1 用户兴趣模型的构建和表示

构建用户兴趣模型的首要要素就是用户识别。在网络环境中对用户的识别有两种类型:一是基于匿名用户识别,常采用的办法主要是依据IP来区分,或依据IP与操作系统组合来区分或是服务器的Cookie技术,但是均不能百分百准确识别用户;二是基于非匿名用户识别。用户需在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注册成为普通用户。本文的用户识别主要针对注册用户,通过系统信息订制模块收集用户感兴趣信息关键词,表面上与传统的关键词信息订制方式相类似。

构建用户兴趣模型的第二个要素是兴趣关键词列表的构建。在用户注册时系统会提示选择信息订制内容,为保证订制内容(关键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供选择的订制内容是参照农业本体中概念来设置的,还可以保证基于农业本体扩展时,尽可能少的出现重复的兴趣关键词。从提高兴趣度方面考虑,当出现两个或多个概念上下位关系时,一律选择下位概念,并写入用户兴趣模型中。如同时订制了“蔬菜”和“西红柿”,系统会合并两个相近的兴趣关键词,只保留“西红柿”。

构建用户兴趣模型的第三个要素是兴趣关键词列表的表示。它不仅与兴趣关键词列表存储表示有关,还与关键词兴趣度大小计算有关。本系统对用户兴趣关键词列表描述为集合:U={(C,I,T,F)|C:关键词,I:为关键词兴趣度,T:为订制信息类型,F:为是否本体扩展,取值0或1, 0表示没有扩展,1表示有扩展},初始时,关键词兴趣度缺省值为1。

2 用户兴趣模型关键词的扩展

用户兴趣模型初步建成后,需要对用户兴趣模型中没有扩展过的兴趣关键词借助农业本体技术进行扩展,形成了兴趣关键词(概念)组,增强了对用户兴趣的语义理解。具体的扩展过程如下:从用户兴趣模型中,读取没有扩展的兴趣关键词(概念)。假设没有扩展的兴趣关键词集合为keyWordSet={key1,key2,….keyn},其中n表示没有扩展的兴趣关键词数量,keyi( 1

当读取没有扩展的兴趣关键词西红柿时,基于以上本体对西红柿概念进行扩展,分别读取西红柿概念的同义概念番茄和下位概念新红宝、粉贵人、加州518、黄金粉王。扩展后的新概念按照集合U中元素的格式被存储到用户兴趣模型中,与原来的兴趣关键词集合构成完整的用户兴趣模型。

3 用户兴趣模型关键词兴趣度度量

用户关键词兴趣度是衡量协会级用户对关键词感兴趣程度大小的一个量化指标,也是动态修改用户兴趣模型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影响兴趣度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因素有三个文献[2]:兴趣关键词的检索频率,兴趣关键词浏览时间和检索兴趣关键词的时间跨度,考虑到农户的特殊性,仅考虑前两个,即兴趣关键词的检索频率,兴趣关键词浏览时间。不考虑检索兴趣关键词的时间跨度原因主要有:一是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季度性,在每年只有一季农作物生产的地区的农户可能关注某个订制信息(概念)的时间间隔有半年多久,但这不影响对该概念的兴趣,二是农户或农业组织并没有专职人员负责信息的审核、推送工作,由于其它农事影响系统的使用时,检索兴趣关键词的时间跨度必然加大,但并不影响对该概念的兴趣。

定义Frequency(C),用来表示用户对某个概念C的访问频率。它是通过用户检索过程中与概念C相关的浏览次数S(C)与浏览的总次数S的比值来计算的,具体公式如下:Frequency(C)=S(C)/S

定义Itime(C),用来表示用户对某个概念浏览的平均停留时间。这个定义取决于两个因素:用户停留的时间、页面长度。可用概念C所涉及的文档的停留时间Time(C)和概念C所涉及的文档的大小Size(C)的比值来表示:Itime(C)=Time(C)/Size(C)

显然,用户兴趣度与概念的访问频率成正比,访问的比重d大,说明用户对该概念越感兴趣。同时也与概念的平均停留时间成正比,停留时间越长,说明用户对这个概念越感兴趣。

在一次检索中,概念C的访问频率是它所涉及的文档的访问频率之和,记作Frequency(C)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Doci是用户访问过的包含概念C的文档,Frequency(C)表示该用户对概念C的访问频率,N (Doci)为该用户访问文档Doci的次数;N为该用户访问资源的总次数。n为用户访问过的包含概念C的文档数量。

同样,一次检索中,用户对概念的平均停留时间,是用户浏览的所有包含概念C的文档的总时间与这些文档的大小的总和的比值,记为Itime(C),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其中,Time(Doci)表示用户浏览文档Doci的停留时间,Size(Doci)表示文档Doci的大小,n为用户访问过的包含概念C的文档数量。对由于外来干扰影响用户在某一页面停留时间过长,并不能反映用户对这一文档的关注程度,可用本次计算时的平均停留时间来代替。

定义用户对概念兴趣度为计算为InterestRate(C),可表示为:InterestRate(C)= Frequency (C)(1-a)+a* Itime(C) /Total (ITime) ,其中a∈[0,1],为调结因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动态改变概念C的访问频率和停留时间对兴趣度的贡献,Total(ITime)为本次计算所有兴趣关键字的停留时间总和。

4 用户兴趣词列表的维护

兴趣关键词数量经过农业本体概念扩展后会显著增加,用户检索的速度也会变慢,不利于用户模型的个性化和更新,需要对用户兴趣列表维护。本文采用过Web日志挖掘功能隐性改变用户兴趣模型,设定固定某个时段内,根据一定的规则修改或置换兴趣模型中的关键词的兴趣度。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Web日志数据的过滤,去除不需要的信息的干扰。选取用户的ID、用户请求访问的页面及访问时间,其他属性可以去掉。

步骤2、提取用户名、请求访问的页面URL及访问时间存入数据库,实现数据存储的结构化,便于相关数据统计计算。

步骤3、遍历某个时间段内数据记录,载入访问的页面URL所对应的具体文档,通过规则表达式除去与分析无关的其它信息。

步骤4、对得到的语料进行中文分词,将文本转换一个词的集合A,并只保留所有兴趣关键词列表存在的兴趣关键词。

步骤5、保留下来的兴趣关键词则意味着该文档包含有兴趣关键词,用户对包含该概念的文档的访问次数就是用户对该概念的访问次数,包含该概念的文档访问时间和停留时间也就是关注该概念的访问时间和停留时间。

步骤6、上述过程得到的数据,根据兴趣度计算方法,修改用户兴趣模型中的各个兴趣关键词的兴趣度,从而得到用户兴趣模型的动态更新。

将用户反馈结果来修正用户兴趣模型的兴趣度,使用户的兴趣点再次聚焦。特别是具体到某一个农业协会,譬如蔬菜协会来说,他们可能真正关注是白菜和芹菜的农业生产,但经过农业本体扩展后,其用户兴趣模型中还可能出现他们并不关心的其它的青椒、黄瓜等蔬菜。经过修正用户兴趣模型的兴趣度后,可以去掉青椒、黄瓜等协会并不关心的关键词,向协会推荐他们需要的农产品信息。

5 总结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农业本体的用户兴趣模型理论构建方法,详细介绍了用户兴趣模型的构建和表示、用户兴趣关键词的扩展、用户兴趣模型关键词兴趣度的度量以及用户兴趣模型的修正等。基于该模型构建的安徽农村信息精准推送平台和山东禹城农村信息精准推送平台在实践中检验说明,该兴趣模型能在语义层次上理解用户的兴趣,从而在检索时能获取较满意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提高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钱平,郑业鲁.农业本体论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 胡宜敏.农业搜索个性化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

[3] 石军,王儒敬,王志红.基于Web 数据挖掘的一种个性化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7):137.

精准农业的概念篇5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也是关键期。对“农村城市化”有什么样的理解,必将会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到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的性质、方向、量化、道路抉择等)。所以,辨清我国“农村城市化”概念将直接关系到甚至是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成败、成效的关键。当然,我们完全可以在实践中摸索探讨,但是,没有(先进)理论指导的实践将会是苍白的。国外一些国家在农村城市化建设中所走的弯路就是一个明证。因此,要明“择”必先清“辨”。对我国“农村城市化”概念内涵理解的灵活化,将可以使我们对我国农村城市化的探索、实践的灵活化,而且会更符合实际、更为有效。

一、我国农村城市化之“辨”

对“农村城市化”一词,早在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著名经济学家刘振邦曾提出了激烈的批评意见。刘振邦是一位长期研究世界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经济学家。他说,农村城市化是一个非常危险而又极不科学的提法。彻头彻尾、彻里彻外谓之“化”,如果农村彻头彻尾、彻里彻外变成城市了,农村也就消失了,生态也就不平衡了。因此,这样的提法会把农村的发展引向歧途,是和人类的发展背道而驰的。他说:“农村城市化这个提法最初出自于50年代的西方,二战结束后,当时西方城乡生活水平差距很大,为了消灭这种差别,一些国家盲目提出了农村城市化这样的口号,并把它当成一种模式,企图以此来把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到和城市同等的程度。在此影响下,许多西方国家比如日本大量发展中小城市,结果农业用地越来越少,生态出现了严重不平衡,日本政府认为这是他们经济发展史上所走的一段最大的弯路。法国在农村城市化的引导下,耕地每年减少1%以上,农村荒芜。这种现象迅速引起了西方国家的重视,到了70年代,就彻底否定了农村城市化的提法。现在,在西方任何一份报刊杂志和经济学理论中,都不再提农村城市化,而取而代之的是城乡一体化,实际上就是产销一体化,也就是说,城里需要什么食品,农村就生产什么,加工什么。比如,城里需要奶制品,农民就养奶牛,而养奶牛产前、产中、产后可分出若干行业,产业多起来了,农民自然就从粮食生产上转移出去了,而不一定非得造个城才能让农民转移出去。”[1]

刘振邦这一提点可谓振聋发聩,犹如及时雨般浇向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城市化建设热潮。的确,农村城市化的提法是很危险,如果对农村城市化没能真正理解而盲目进行的话。但是,错误或危险并不在于农村城市化及其提法本身,相反,农村城市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的存在和发展,是基于人类的需求和文明程度基础上的,因此,随着人类需求的重点转换和多样化以及文明程度的提高,农村和农民的转型或(相对于现代农村或农民上的)终结,也是可想而知的。

首先,农村城市化,根本上就是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本质上就是农村、农民的文明化问题。一部分学者提出,应该将农村城市化改为农村城镇化。他们认为这既充分重视了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经验,又切实地从我国国情出发。以往我国形成的城市体系,大城市多,中小城市少,城乡脱节,缺少小城镇中介,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力受限制。在农村城镇化体系中,既有少量农村流动人口通过社会流动进入大中城市,又以建设中小城市和县镇、乡镇为重点,使城乡更好地结合起来,起到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2]其实,文明化是一个极富弹性的概念,既有历史文明的积淀,又有现代文明的演进。按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农村城市化的实质在于城乡对立转为城乡融合,逐步缩小以至最后消灭城乡差别使城乡居民共同享受人类创造的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事实上,还应包括政治文明。因此,从这个大角度上看,农村城市化就决非如城镇化等,城镇化只是农村城市化的一个内容、层次、过程、方法或模式。适合本国国情的农村城市化是一个远大目标,是一个发展方向,是一个科学诉求,是一个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极为丰富、深刻而复杂的体系(或工程)。其中,农村城镇化或城乡一体化等都只是农村城市化体系中的一部分,是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环,是农村城市化的各种形式或内容中的一种或一个层次,不能以偏概全。否则,农村城市化建设迟早会陷入深刻的迷茫之中,到时又须经历一番痛苦的思维方式革命或实践方法的洗礼,方能重新站起来,如此,农村城市化的成本未免就太大了。

农村城市化有内涵上的深广性,有层次上的逐升性,有过程(时间)上的递进性,有形式上的多样性等。这是农村城市化之作为文明化的本质所决定了的,是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和必然趋势。因而,农村城市化建设围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这三大文明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所必然展开的是农村、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和精神(思想观念等)上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漫长过程。初级阶段上的农村城市化或许可以是通过政府推动下的暴风骤雨式或一夜暴富式的,显得迅速而卓有成效,但是,关键在于中高级阶段的“化”即对初级阶段成果的巩固和发展(暂且不论这初级阶段中某些过激行为的合理性问题)。如今所谓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县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农业产业化、产业集群化、工业化等等,主要是把农村城市化建设的焦点放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上(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做政治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做精神推动力。重点突出先后性,过程显示互动性,这未尝不失为一种科学而合理的选择。然而,我们在实际中的做法却常常偏离于我们之前的这种科学而合理的认识。思维的直线性,一刀切,是我们的惯性,所谓政治文明的保障作用或者是精神文明的推动力作用,常常被逼至角落,看着外面一片喧嚣杂乱而偷偷哭泣。农民的思想观念甚至是政府自身的发展观念、理念或思想观念常常被忽视,农民的意愿不名一文。农民只是棋子,哪是主体?!

其次,作为农村城市化的主体——农民的文明化是农村城市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点和关键点。秦润新曾给农村城市化下过这样一个很好的定义:农村城市化是指在农村地区生产力结构、生产经营方式和农业人口的收入水平及结构、生产方式、思想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与城市文明逐渐接近,趋向同一的自然历史过程;是城乡差别缩小的自然历史过程;是城乡融合并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自然历史过程。[3]定义全面而深刻,突出了农民的文明化发展。现实中,农民存在着与现代城市和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愚昧的文化心态。科学而准确地了解农民,是我国农村城市化步入良性运转的重要条件。否则,极易造成规划的失败。社会学家罗吉斯在谈到美国的农村人口往城市迁移时说:“这些农民进入城市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他们根本无法应付他们面临的新环境。他们不识字——他们本来的生活不需要识字。”但“城市就是一本书”,如果新进城的农民不掌握城市所需的职业技能,很难被雇用,生活就难以得到保障。由此可见,只是农民进了城,不一定就实现了城市化了。城市化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多因素、多层次、多变量的综合概念。其中包括职业构成和居住环境的变化,也包括生活方式、职业技能、行为规范、文化心态、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化。在城市化的整个过程中,人自身的城市化是更为重要也是更为困难的。[2]另外,农民的乡土情结非常重,要注意尊重农民自身的意愿,不要强迫农民放弃土地、转业或进城等。观念的转变以及丢掉由于无知而对城市(对未来)的畏惧、就业技能和素质的提高等等,都需要时间,搞农村试点的科学性根据便在于此。变革性突进与改良性渐进要进行有机结合,强调农民这个农村城市化永恒的主体,必须通过科学规划,逐步引导,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强调自愿性,不想走的可以留下继续进行农业生产。各省市、地区在积极推进农村城市化的探索实践中,要谨防无视现实、无视农民意愿和现实状况,一味求快、求政绩的攀比行为,否则极易使农村城市化建设陷入困境,甚至引发各种不必要的社会矛盾,不利于我国农村城市化的顺利进行。

再次,农村城市化未必是发展越迅速越完善就越好,也未必非得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才算是真正的城市化。好比如,一个人之称为人,并不需要所谓什么统一的标准,符合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即可。譬如,某君行为怪异,与众不同,便被戏称为“外星人”,其实,事常出人意料,或许该君也在思忖那些人才是真正的“外星人”呢!非要给农村城市化设立一个所谓“最基本的标准”的话,必曰文明化,就如有理性之人之为人的最基本的条件、标准一样。城市文明则是人类文明的最主要载体和凝聚体。各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具体国情、“地情”,未必每个农村都必须被建设成为与城市一样模式的才可称为“城市化”,这明显也不可能。人类对农业的必然需求等因素,导致农村、农民的必然存在,但是未来这种“农村”、“农民”的存在也可以如有工业必有工厂和工人一样的存在概念,而未必真得如现在所谓的农村。“农民”也可以转变为农业工作者,他们跟城市居民一样,是一个不象现在这样的处处受歧视和限制的群体,他们也是人类文明平等的承载者和传承者。

农村城市化——主要包括形式上的城市化(农村变成城市、城市扩建、人口集中等)和内容上的城市化(城市各种文明资源,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资源,也即软资源和硬资源的充分享受与“化”,由原来愚昧、落后的农民升华为理想状态意义上的比较文明的城市居民。)这里面内容非常丰富,有表现在政治身份上的城市居民化,通过各种制度安排,以与城市居民一样能够享受城市各种政治资源(当前最突出的是户口改革);有经济上实现了非农化或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等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上的转换,以为农村、农民政治上的城市化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生活方式上也实现了城市化——一种较浅层的城市之文明化;素质上(包括思维方式、思维品质、思想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等)的城市化——真正的内涵上的城市之文明化。

二、我国农村城市化之“择”

通过辨清农村城市化概念内涵,并从中得出发展目标和方向后,我们对我国的农村城市化建设的道路、模式、方法上便更有了针对性。追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即文明化,是农村城市化的必然本质和必然要求,但“化”的水平、程度的不断提高定然需要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任重道远。每一个历史阶段,三个文明化之作为农村城市化建设中的重心或每个文明化自身的重心定然不同,需要逐次推进。甚至每个文明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或相互作用都会各有差异。当前我国农村城市化虽然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但是毕竟还是处在初级阶段。因此,必然要围绕着文明化的目标,着重于先发展农村经济,以经济的发展、物质的充裕保证农村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起步和发展;而农民和政府的精神文明化和政治文明化则主要起辅助作用。各地区对农村城市化建设(的方法、模式、道路和目标等)因地制宜的创新,应该得到支持和鼓励,但不可盲目攀比冒进。不仅农村城市化的模式、方法和道路可以多样化,而且农村城市化的形式甚至是内容上也必然多样化。

当前,农村经济产业化、工业化是主要动力,政策制度改革是关键,而人的思想观念、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等是辅助条件。政策制度在当前农村城市化中起决定作用,这些政策主要是指改革开放政策及由此产生的其他相关政策,诸如土地政策、户籍政策、产业政策、及区划、社会保险政策等等。[4]不经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即使经济上完全实现了非农化、生活方式上也完全实现了城市化的地区,仍然在制度上属于农村社区,在公共政策上也实行农村政策,市政设施、城市面貌及各项社会事业与城市其它区域相比,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使得经济和社会的变迁成果不能转换为城市化的成果,延缓了城市化的进程。[5]就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来讲,直到现在,已有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陕西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口性质划分,统一了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统称为居民户口,实现了公民身份法律意义上的平等。北京、上海两市也已下发了本市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实施意见,放宽了条件限制。公安部表示,为推动改革政策的顺利实施,上述地区的公安机关主动配合民政、劳动保障、计划生育、教育等部门调整相关配套的经济社会政策。中国还将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为基本落户条件,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促进人才交流和人口的合理有序转移;完善暂住户口登记,放宽夫妻投靠、老年人投靠子女及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落户的条件限制,放宽对投资、兴办实业和购房人员的落户政策,放宽各类人才落户政策,探索建立居住证制度。

另外,由于我国农村及其人口过于众多,农民不离土不离乡的生活方式将长久地存在,要使中国农村、农民的城市化、文明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农村土地、矿藏、特色风景和人力资源等多样化资源进行整合发展的“就地多元化”是合理而必然的选择。这需要作为外力的城市对农村的耦合和推动以及农村内部推动相结合,农村城市化与农村社会保障、教育改革等并行,共同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共同提高农村、农民城市化或文明化水平。

[参考文献]:

[1]著名经济学家刘振邦说——“农村城市化”是一个危险的提法[N].新华日报,1995-12-7.

[2]辛秋水.“农村城市化理论研讨会”综述[J].江淮论坛,1994(5).

精准农业的概念篇6

建国以来,农业税一直是国家财力的重要基石,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农产品价格采取压低政策。这意味着农村和农民不仅通过农业税的方式明补城市和工业,农产品的实际价值也因远远低于市场价值而对城市进行了多年暗补。这种政策倾斜,导致城乡差别持续加大。有人比喻:城市和农村一同拉车上坡,城市让农村帮推一把,可当农村将车推上坡后,却发现城市已拉车绝尘而去。这种局面已经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农民的购买力如果持续低迷,城市的生产力将无用武之地。而要让农村赶上城市的“车”,除了城市和工业回过头来“拉”农村和农业一把,也需要农村和农业自己加快步伐。

中国的农村如此之大,农民如此之多,基础如此之弱,只等城市和工业“拖”未必能拖得动。在财富积累、资源存量并不丰裕的情况下,期望靠“予”的方式让农村尽快发展,只能是杯水车薪。为农民免除了农业税,虽然国家为此每年少收几百亿,但对于9亿农民而言,每人得到的实惠只不过相当于一袋面粉――所以,免除农业税的意义不在于农民拿到多少实惠,更多的是体现了一种态度。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多和资源的相对减少,传统的低效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捉襟见肘。如果听任农村继续以原始的劳作方式、很低的生产效率发展,势必会使农村离现代生活越来越远。要改变中国农村和农民的状况,由“新”入手,让农民得“新知”、有“新解”、出“新招”,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思维习惯、文化观念等,走出传统农业的束缚,实属历史的阶段性要求。

新名词、新提法刷新“三农”概念

仔细研读“一号文件”,可以领会诸多“新”意。文件别强调了一些新提法和新名词,如新型农民、村庄规划、循环农业、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乡用……这些名词,从根本上刷新了此前的“三农”概念,刷新了农村发展思路。

对“新型农民”的强调,使“农民”概念被刷新。该文件专门给“新型农民”概念作了界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还专门为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提出了措施:“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建设“新农村”首先强调“新型农民”,这是“以人为本”的最好体现,是科学发展观的最好体现。没有人的发展,没有农民面貌的根本变化,没有农民生活的根本改善,所谓“新农村建设”就只是空洞的口号。

精准农业的概念篇7

分类号 G254.24

本体理论注重在知识组织结构的层面上描述具有语义关系的概念意义,其形成的本体技术(ontology)已经被应用于数字图书馆及相关领域,信息检索的规范化、智能化以及Web语义的分析和确定均可以通过Ontology来实施。叙词语言作为一种具有语义关系的语言系统,其词汇表达的某一领域的属性概念和On-tology有着相同的表现功能,通过叙词语言来建构本体理论中面向学科领域的概念化描述机制以及知识组织多元化体系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近几年来,国际科研机构和各国技术力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利用RDFS(RDF Sche-ma)将Agrovoc叙词表转换为农业本体;美国Syracuse大学的J.Qin和S.Paling建立了把GEM(教育资料网关)中的受控词表转换为ontology的原理和原则框架。以叙词语言为基础建立的ontoloyg是有效可行的ontology enginneering的开发思路,叙词表所具有的概念集合和语义关联为本体技术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叙词表必须通过技术规范和方法指导逐渐向on-tology迁移,以达到ontoloyg中要求精确的类与类、类与实体之间的逻辑关系。

1 叙词语言建构本体理论的原则和方法分析

叙词语言的概念语义关系主要用“用”、“代”、“分”、“属”、“参”等表示,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这些语义关系的逻辑划分界限并不十分严谨,如表示等级关系就包括多种:地壳运动和地壳平行运动(包含关系)、写字楼和写字间(整体和部分关系)、机械理论和电机原理(类和实例关系),这样,在逻辑关系的区别上存在着明显的混淆。本体技术的应用要求语义关系建立在严格的逻辑之上,对于叙词语言的本体转换需要根据叙词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①统一规则关系,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转换Agrovoc叙词表时,将BT/NT关系统一为类与实例关系;②概念分解,如Per-ishable Product可以表示为带有Perishable属性的Prod-uct,Mother可以表示为带有Female属性的Parent。为了促进网络本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叙词语言更完备地转换为本体,国际信息与文献标准化委员会重新修订了叙词结构与使用技术标准(ISO5946),其中明确规定了转换方法:①用XML Schema构建叙词标记语言,建立叙词语言描述本体的基本框架;②用RDF Schema表示叙词内容,可以将叙词表中某一个概念范畴作为本体的某一领域的域值直接引入;③用DAML+OIL、OWL表示叙词关系,将本体理论描述引进深入。其中,OWL作为语义万维网的核心技术,意在提供一种语言,用于描述Web文档和应用中固有的类和类之间的关系。它通过定义类和类的属性来形式化一个领域,声明和定义对象与对象的属性以及在OWL形式化语义允许程度上对类和对象进行推理。

OWL提供三种表达能力渐强的子语言,分别是OWLLite、OWL DL、OWL Full。OWL Lite支持的是那些需要一个分类体系和简单约束功能的用户。例如当OWL Lite支持集约束时,它只允许集的值为0或1。OWL DL支持的是想获得最大表达能力、具有完全计算能力及确定性的用户。OWL DL包括所有OWL语言的约束,如:类型区分(一个类不能同时是一个对象或者属性,一个属性不能同时是一个对象或者类)。OWL DL设计目的是支持现有的描述逻辑和为推理系统提供预期的计算属性。OWL Full支持的是想获得最大的表达能力但不确定是否需要计算性的用户。在OWL Full中,一个类能同时作为对象的集合,它本身也可以作为一个对象。OWL Full允许一个本体增加一个前控词表的意义。

以上三种子语言,哪一种更适合应用本体的使用?具体来看,选择OWL Lite还是OWL DL,要根据用户对OWL所提供的需求程度来判断,OWL Lite的推理器具有令人满意的计算属性,而OWL DL推理器在遇到其他具有确定性的子语言时,将按最坏情况处理,服从复杂性更高的子语言;选择OWLDL还是OWL Full,主要根据用户对建模工具的需求程度来判断,两者相比,OWL Full对推理的支持比预期的相对较弱。

2 叙词语言建构本体的模型理论分析

2,1建模步骤

本体建模理论主要以方法来表示,本体的建模方法有很多,其中Mariano Fernandez&GOMEZ-PEREZ等的METHONTOLOGY方法最为著名。METHONTOLO-GY是一种本体建模的结构性方法,其步骤为:

2,1,1制定说明单的使用内容说明单的制定要详细、完备、一致,内容包括本体建模的目的、场景、用户确定、实现本体的结构化程度、范围及本体要表达的术语集、特性和力度。

2,1,2获取信息的来源和方法信息来源途径很多,可以是各行业专家的思想、文献、数字、新闻等。获得信息的方法有逻辑思维法、访谈法、本文知识的分析与总结、知识检索工具的使用。

2,1,3概念化过程将领域知识组织成概念模型,用说明单中识别的领域词汇表来描述问题和制定解决方案。生成的概念模型允许最终用户确定一个本体是否有用,并且对于某个给定的应用不需要查看源代码就可判断是否可用;比较多个本体的范围、完整性、可重用性和共享性。

2,1,4实现过程

用任何一种形式化的语言编码实现本体。需要一种开发环境的软件支持,包括:词法与语法分析器、翻译器、编辑器、浏览器、搜索器、评价器、自动维护工具。

2,1,5评价过程

对本体构建的每一个环节中本体本身、软件环境、文档状况进行评判,包括正确性、稳定性和有效性。

2,1,6文档构成形成本体构建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文档存贮。

2,2建立词间关系自动转换系统

由于叙词表所表达的词间关系过于宽泛,必须对其进行预处理和精炼。通过预处理和精炼,可以将叙词转换为本体中的概念,将词间关系精炼为明确的概念间关系。

2,2,1要确定词间关系转换规则

例如,在Agrovoc叙词表中,sheep RT mutton被定义为sheep(usedTo-Make>mutton,则可以规定If class x is sheep#1 andclass Y is mutton#1,and X RT Y then X

Y。这样,叙词关系sheep RT mutton自动转换为概念关系sheepmutton。

2,2,2改正有问题的词间关系并转换为正确的概念关系主要算法是:

2,2,3检查词间关系转换的结果,对不合理的词间关系进行修改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检查:

・概念检查:查询概念,返回概念间的关系,检查是否正确,如检索“sheep”。

・概念间关系查询:如。

・规则查询,如Ⅱx and Y are marked as“T*”inthe concept type field,and X BT Y,then XY。

2,3本体的OWL输出表示

我们可以把METHONTOLOGY方法看成是对叙词表的精炼过程,通过建模实现了叙词表词汇上的丰富和语义关系上的逻辑表达。在此方法下,通过软件工具Prot6g62000,利用OWL语言来整体建模,模型文档片段如下所示:

对于建模的评价应该是查看建模文档的合理程度及运行稳定状态,从中体现出本体概念、属性及语义关系的明确性和准确性,将结果返回到建模步骤2.1.4中,进行修改,经反复修改后最终确定该领域的本体模型框架和内容。在建构本体的过程中,利用叙词表进行本体建构具有客观的优势,叙词表本身被称为轻量级本体,其所包含的概念层次清晰、逻辑性强,对各个学科专业词汇收录得比较完备,在叙词表的基础上构建本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对于一些专业叙词表,其构建本体的效果更好。

3 农业科学叙词表向农业本体转换实例分析

3,1农业科学叙词表的OWL描述

对于W3C推荐的本体描述语言OWL有着更为强大的表达能力,是在Web上和共享本体语义标记语言,OWL有三种子语言:OWL Lite、OWL DL和OWLFull。农业科学叙词表转换为本体将以OWL语言格式进行保存。我们通过农业科学叙词表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向本体转换的情况,下面为“剑桥学派”的部分叙词及词间关系:

以上为较为简单的OWL表达的叙词表中叙词间的语义关系,若要更为精确地表达,还要建立更多属性来描述细分后的语义关系,这里就不再说明了。

3,2农业科学叙词表转换本体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农业科学叙词表本身是一个叙词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的语言体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研制出电子版的农业科学叙词表,我们就以Visual Stu-dio,net 2005应用软件为平台,构建本体批量转换系统。其系统转换功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通过系统界面层CAT_To_OWL的显示,转换系统的操作主界面如图1所示:

精准农业的概念篇8

中图分类号 S1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1-0212-01

Discussion on Agro-meteorological Service Development in ″Internet+″ Age

LI Lan-lan

(Shandong Province Meteorological Service Center,Ji′nan Shandong 250031)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the integration of the agro-meteorological service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ro-meteorological service.Based on introduc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gro-meteorological service in Shandong Province,how to improve quality of agro-meteorological service in the environment of ″internet+″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internet+″;agro-meteorology;service products

农业气象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气象保障服务,让农民根据天气、气候条件来安排农业生产活动,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农业生产方式正由过去的“人力+畜力+精耕细作+分散经营”转变为现阶段的“人力资本+机械化+现代科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1],农业气象服务也需与时俱进,“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为农业气象服务打开了新思路,“互联网+农业气象服务”将成为气象为农服务的新形式。

1 山|省农业气象服务现状

1.1 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山东省是农业生产大省,粮、棉、油、果、蔬等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山东省农业气象观测站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为大田作物、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等作物进行针对性研究和特色服务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1.2 气象为农服务产品多元化

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针对山东农业生产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将农业气象观测、卫星遥感监测、气候监测、灾害监测等信息有机融合,服务产品除了常规的农用天气预报服务外,围绕小麦、玉米、棉花等主要大田作物开展了全程气象保障服务,并开展了设施农业和果品系列特色农业气象服务[2-3],使气象为农服务产品呈多元化发展。

1.3 服务方式多样化

目前,农业气象服务产品主要是通过网站、电话、传真、大喇叭、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手机APP等多种方式提供给决策用户和农民用户,为其提供专业的农业气象服务。

1.4 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不足之处

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的农业气象服务与现代农业对气象服务的新需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农业气象服务的精细化程度不够,针对性与时效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服务产品结构不均衡,目前的服务产品更倾向于决策服务,随着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的发展,服务产品结构需要尽快调整,开发出符合现代农业结构的服务产品;三是服务方式相对落后,农户只能被动接受现有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而不能主动选择自身所需的服务产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APP成为人们主动获取信息的新渠道,专业的农业气象APP系统亟待开发。

2 “互联网+”与农业气象相关概念

2.1 “互联网+”的发展

国内“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11月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4]。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7月1日,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确定“互联网+”背景下包括现代农业等11个重点发展领域,“互联网+”的概念被广泛认知。

2.2 “互联网+”农业气象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机制,推动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给农业气象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互联网+”农业气象成为农业气象服务发展的新思路。“互联网+”农业气象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直接拼凑组合,而是需要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气象服务各环节智能化程度,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使农业气象服务更加完善。

3 “互联网+”对农业气象服务的积极影响

3.1 转变传统农业气象服务方式的滞后性

现有的农业气象服务方式使信息的传递不够及时、有效,农业气象服务产品传递到农民手中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且农民接收服务产品往往处于被动接收状态。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农业气象服务”将成为新的服务方式,“互联网+”环境下农业气象服务直接到农民手中,农民获取农业气象服务的方式从被动接收变成主动获取。利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系统传递精准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气象为农服务效率。“互联网+”能有效打通农业气象服务产品传递的“最后一公里”,使各种农业气象服务(下转第215页)

(上接第212页)

产品全方位地渗透到农村一线,切实指导农业生产生活,并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提高农业科学化、现代化的程度。

3.2 提高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精细化程度

随着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的发展,针对现代农业气象个性化、多样化和专业化的需求,新的面向设施农业、各类特色农业的精细化专业气象服务产品有待开发。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产品需要更加精细化的产品,用以提升精准农业气象服务的标准。借助“互联网+”技术,将更精细化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快速地传递到农业用户手中,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

3.3 提升农业气象观测设施的物联网技术

所谓物联网就是万物互联,是“互联网+”技术的一种应用。提升农业气象观测设施的物联网技术,在大田农业、设施农业等农业生产中安装具有物联网性质的农业气象观测设施,结合智能化终端系统,可以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用户可以对不同区域的农产品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情况及时调整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类型,同时也有助于设计更多更切合实际应用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

3.4 _发专业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智能终端

目前,综合性的气象服务智能终端很多,但专业的农业气象服务智能终端较少。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农业用户量身打造专业化的农业气象服务智能终端系统,提供用户定制、用户交流等特色服务,有利于提高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受关注程度,扩大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受众面,提升农业气象服务的整体水平。

4 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农业气象服务”成为农业气象服务的新形式。在互联网与农业气象融合的情况下,将“服务”做得更加细致、深入是关键。目前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并不能满足现有需要,“供给”与“需求”有一定错位,不少服务产品流于形式。借助“互联网+”技术,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深度挖掘有用信息,开发出符合需求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使农业气象服务产品能够从源头上更加满足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利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系统传递精准农业气象服务产品。

5 参考文献

[1] 张红宇.把握新常态下农业发展的趋势性变化[N].人民日报,2015-03-16(7).

精准农业的概念篇9

[分类号]G356.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哲学领域的“Ontology”被人工智能领域所借鉴,本体的建模方法也初步确立。近年来,国外对本体建模作了大量研究并将其运用于知识领域,国内对本体的概念、理论及开发某领域本体的研究也随之而兴起。

本文的核心内容是古代农艺本体的构建。拟在前人构建领域本体方法论的基础上,结合图书情报领域编制分类表和叙词表的经验,吸取分面叙词表的编制思想,尝试使用斯坦福大学开发的本体编辑工具Protege2000,探讨行之有效的领域本体的构建方法。在古代农艺本体的构建中,采用计算机辅助的形式半自动构建本体。

1 领域本体概述

1.1 领域本体概念

本体是关于一些主题的清晰规范的说明。它是一个规范的、已经得到公认的描述,包含词表(或名称表、术语表)。词表中的术语与某一领域相关,词表中的逻辑声明用来描述术语的含义和术语间关系,即它们是怎样和其他术语相关联的。本体提供了用来表达和交流某些主题知识的词表和把握词表中术语间联系的关系集。

不同应用领域对本体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涉及特定学科领域的本体被称为领域本体。本文所构建的古代农艺本体,便是一种领域本体。

1.2 本体构建原则

由于领域本体研究的特殊环境,没有办法给出一套规范性的指南,只能给出构建原则,而这些原则都是研究人员在各自系统开发经验之上提出的。其中,较有影响的是Gruber在1995年提出的五条规则。事实上,对于构建一个真正的本体来说,并没有一种唯一的途径或方法。最佳的方法依赖于本体构建者所采用的应用软件以及可以预见的扩展功能。同时,本体的开发和完善是一个反复叠加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1.3 本体构建方法

目前构建领域本体的方法中,较为著名的有骨架法、TOVE法、Methontology、KACTUS、七步法。这些方法中,斯坦福大学医院开发的七步法较为成熟,而且主要用于领域本体的构建。

这种方法很符合人类的思维认知,逻辑性强,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以及可拓展性,本文古代农艺本体的构建实验即借鉴这种方法。

1.4 本体开发工具

目前本体的构建工具多达几十种,它们各有所长,亦各有缺陷。现在比较成熟、常用、知名度较高的本体构建工具主要有Ontolingua Server、Prot6g62000、On-toEdit、WebODE等。笔者选择了Prot6g62000作为古代农艺本体的构建工具。

2 古农艺本体的构建

2.1 古农艺本体构建目标

通过古代农艺本体的构建,利用本体思想和OWL语言组织和描述农艺领域的知识,建立具有逻辑检测和可扩展性的本体库,将词表中孤立的词汇通过本体的各种关系相联系,使传统的缺乏知识联系、简单的语法层次的字、词检索,上升为提供基于知识层面的语义检索,为用户去除冗余信息,快速得到检索需求。

构建古代农艺本体,可以加强对古代农艺知识的整理,使其成为农艺数字化知识库,便于更深入地挖掘古代农艺的丰富内涵。古代农艺本体用术语或概念对知识进行表达,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纵向类属分类和本体的联想进行组织、关联、推理,再利用这些知识进行推理,以满足用户的检索需求。构建古代农艺本体系统,可以实现对古代农艺资源的有序组织和有效利用。

2.2 古农艺本体构建步骤

根据本体的构建原则,将七步法的思想应用于古代农艺本体的构建,具体的构建过程如图1所示:

2.2.1 确定古代农艺本体范畴 农艺即农作物生产的技术与原理,内容主要包括大田作物的栽培、育种、土壤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农机具应用、农田灌溉和排水、农产品的初步加工和贮藏以及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等。以经验和手工劳动为基础,以精耕细作为主要特点的中国传统农艺,在世界上居于先进地位,因此对古代农艺的研究具有较高的价值。

古代农艺领域本体的开发,主要是利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专业分类表系列之《农业专业分类表》、《农业科学叙词表》、农业领域专业词典以及农史研究论文为语料,进行构建本体的尝试。希望通过该本体的开发找到古代农艺信息的组织手段,在其基础之上寻找构建本体的一种方法。

构建一个完整或完善的领域本体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极其浩大的工程,需要对其不断地完善和修订。因此,本体构建工作应明确目标,限定范围,降低难度,从而使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根据上述目的,本文所构建的古代农艺本体首先缩小范围,给出最基础的一个实验本体。

2.2.2 考查复用现有农艺本体的可能 国内对本体的研究还处于实验阶段,还没有成型的实用的领域本体,而且对于古代农艺这个领域,目前还没有发现与之相似、可以重用的本体。因此,在本构建方案中没有考虑复用现有本体,不过这是将来必须要考虑的。因为,本体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共享和重用,考察复用现有本体的可能,是保证本体的这一特性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

2.2.3 列出古农艺本体的重要术语、概念 要进行领域本体的构建,首先要确定该领域的关键概念,确定上位概念、较为显著的概念和常用概念,以建立核心概念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本研究主要从试验性角度出发分析概念,主要参考了《农业专业分类表》、《农业科学叙词表》及农业领域词典,进行语义分析和确立核心概念。

经过语义分析,得到如下7个作为该本体类的一级核心概念:

・农作物:禾谷类作物、经济作物、豆类作物、薯类作物等;

・农具:整地工具、中耕工具、播种工具、收获工具等;

・肥料:粪肥、饼肥、渣肥、骨肥等;

・耕作制度:自然模仿农作制、休闲耕作制、撂荒制等;

・耕作技术:畎亩法、垄平作兼行、发展轮耕制等;

・选种育种:一穗传、穗选法、无性繁殖等;

・农书:月令体农书、专业性农书、综合性农书等。

分析得到作为属性的核心概念:

・朝代:夏朝、西周、三国、唐代等;

・土地利用方式:丘陵山地的利用、河湖滩地的利用、滩涂的利用等;

・施肥:追肥、基肥、分期施肥等;

・材质:石质、木质、青铜质、铁质等。

2.2.4 定义古农艺本体类及类的等级体系 一般而

言,建立一个类的等级体系结构有两种方法:①自顶向下法,由一个领域中最大的概念开始,而后再将这些概念细化;②自底向上法,由这个等级体系中的细枝末节即最小概念开始,然后将这些细枝末节的类加以组织、概括,也就是泛化的过程。由于本文是参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和《农业科学叙词表》的思想来定义类体系结构,由大概念开始向下细化,因此采用自顶向下法来构建,即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和《农业科学叙词表》中的学科体系结构嵌入到这个本体中,充当本体的主干结构,对其中不足的部分进行添加和修改。

如前文所述,本体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一步一步来,首先要圈定一个小的范围。因此,通过修改,最终将古代农艺本体定义为7个大类,分别是农作物、农具、耕作制度、耕作技术、肥料、农书及作物育种,也就是第三步中所列举的7个一级核心概念。本文在本体构建过程中,曾考虑将土壤作为一类,但由于古代对土壤的分类没有作比较深入地研究,而且对古代土壤的研究记录不是很详细,因而将土壤转化为土地利用方式,作为属性而存在。

确定类之后,还需要确定类之间的关系。将等级关系转化至本体中变成父类与子类的关系,并且在Protege2000中以等级树的形式显示。

在类的等级关系确定过程中发现,有些类的下位类可以有多种标准,如农具的下位类可以按照农具的功能来划分,也可根据农具的制作材料来划定,经过多次讨论及思考,以功能来划分农具的下位类,而将农具的制作材料作为属性材质,使其更具合理性。

2.2.5 定义古农艺本体类的属性 类只是描述了一个框架,还不能够确切地描述一个领域,因此还需要继续定义类的内部结构。在上述步骤中,已经确定了一些重要术语,下一步是确定类的属性。笔者给耕作制度类定义了属性,有耕作技术、土地利用方式、时代及出处。农具的属性有材质、对象、时代、地域。子类除了有自己的属性外,还要继承父类的全部属性。

2.2.6 定义类的分面 一个属性可以由多个分面组成,分面用来描述取值的类型、容许的取值以及取值的个数和有关属性取值的其他特征。类之间的关系属性设置为Object属性,概念本身的属性则设置为Da-tetype属性。

2.2.7 创建实例 在完成了上述定义后,需要将这些类实例化。实例化的过程要先确定一个类,然后创建这个类的实例,本实验中共添加实例254个。在Protege2000中,通过Individuals标签的3个面板达到添加实例的目的,内容包括实例名称及附加在该类上的属性。当大量的实例被赋予相应的属性及属性值时,就形成了相关领域的知识库。

该本体中的实例获取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得以进行:

・农业领域的专业分类表、《农业科学叙词表》、《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等专业词表和工具书;

・农业领域的大量书籍,如《中国农具发展史》、《中国农业史》、《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略》、《中国古代农耕史略》等;

・农业领域的学术论文中的词汇。

比如,现在创建一个灌溉工具类的一个实例桔槔,枯槔具有灌溉工具的属性。再给禾谷类作物的稻创建一个实例白糯,那么在桔槔和白糯之间的关系仍然有灌溉和被灌溉的关系。

2.2.8 古农艺本体可视化显示 本实验在本体的可视化显示上,应用了Prot6g62000的TGVizTab插件,显示所构建的古农艺本体。该插件使用TouchGraph技术,支持中文显示。应用TGVizTab插件时,先要选择一个类,再进行可视化图的创建。图2是一个以农作物为中心的一级(在“Radius”选项中进行选择从O到10,显示不同的级数)显示结果界面,显示与农作物直接相关的概念,在概念右上角方框内的数字表示其下位类的书目,前面命名object属性时使用了中文,鼠标放置属性在显示位置时属性名显示为小方框而不是汉字。

图3是以农作物为中心的二级关系显示结果界面,可以看出,一级显示的是与中心词有直接关系的概念,二级以一级显示的概念为中心来辐射显示,不仅得到与农作物直接的相关概念,还可以得知与农书有关的信息。

3 结语

精准农业的概念篇10

根据海积信息10月30日的公告,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北斗高精度精准农业应用系统”研发成功,并通过了内部评审,确定该产品可以小批量生产,并将于2015年12月1日起投放市场。

一直以来,大众对北斗导航的概念多数停留在军用或特种行业,而蕴含巨大潜力的民用市场,往往容易被忽视。作为肩负部级战略新兴产业重任的民营企业,海积信息的“北斗高精度精准农业应用系统”无疑向民用市场迈出重要一步。

“与传统的民用相比,当下的大众化要求更高的技术含量和更多的技术积累。比如,以前车载导航定位精度以10m为单位,而现在要求在亚米级甚至厘米级。海积正是从这个领域起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所以才有能力迅速切入到大众市场,和传统行业相比有明显的优势。”海积信息董事长吉青对《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下文称21CBR)记者表示。

根据21CBR记者了解,“北斗高精度精准农业应用系统”是集卫星接收、定位、控制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该系统采用北斗高精度技术,实现“播行端直,接行准确”,平均每亩地块多起3-4垄,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避免农作中“重漏”问题,提高农作效率、减少农作的成本投入;可广泛应用于翻地、起垄、播种、喷洒农药、收获等各个环节。

公司在公告中称,新产品的推出,预计将会为公司客户数量带来一定增长,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和业务发展也会有一定的提升。

精准农业的概念篇11

引言

最近,国务院批准颁布实施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明确了未来五年土地整治的指导原则和目标任务,到2015年,新建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经整治后耕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为完成土地整理目标,可将土地整治与精细农业发展相结合,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创造新的契机。

1.精细农业概述

1.1精细农业概念

精细农业就是一种现代化农业理念。所谓精细农业,是指基于变异的一种田间管理手段。农田里田间土壤、作物的特性都不是均一的,是随着时间、空间变化的。而在传统的、目前仍在采用的农田管理中,都认为是均一的,采用统一的施肥时间、施肥量。

1.2精细农业特点

精细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

(1)精细农业能科学合理施用化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源污染。精细农业采用因土、因作物、因时全面平衡施肥,彻底扭转传统农业中因经验施肥而造成的三多三少(化肥多.有机肥少;N肥多,P、K肥少;三要素肥多,微量元素少),N、P、K肥比例失调的状况,因此有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2)减少和节约水资源。目前传统农业因大水漫灌和沟渠渗漏对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40%左右,精细农业可由作物动态监控技术定时定量供给水分,可通过滴灌微灌等一系列新型灌溉技术,使水的消耗量减少到最低程度,并能获取尽可能高的产量。

(3)精细农业采用精耕细作技术,可大大节本增效,省工省时,优质高产。

(4) 精细农业采用现代化先进的高新技术,对农作物的生产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和控制,并根据其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1.3精细农业发展条件

(1)农田大小。通过全面的经济分析,计算出适于区域精细农业发展的最小农田面积。

(2)农机化程度。精细农业必须以农业机械化为手段。如联合收割机、播种机、施肥机、喷药机、喷灌机等。另外,还需要GIS、GPS(DGPS);信息采集、分析设备;随农业机械配备的定位系统、控制设备、监测设备等。

(3) 农田差异。农田差异包括土壤墒情、土壤肥力、病虫草害分布等差异。

2.我国精细农业现状

目前,我国仅在国营垦区农场和高校试验场建立精细农业试验工程。因为我国大部分农田规模较小,机械化水平比较落后,无法推行广域的精细农业,严重阻碍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

3.土地整治促进精细农业发展

3.1土地整治是基础

土地整治系指改变土地利用的不利生态环境条件的综合措施。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工程技术的等手段,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土地整治将大力推进农用地整治。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实施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切实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科学合理开发宜农未利用地。加强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建设,改造提高116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新建5000处万亩连片的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这为精细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精细农业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契机。

3.2精细农业大发展

抓住土地整治的契机大力发展精细农业,促进现代化农业大发展。

(1)了解差异,指导农业生产

在我国广大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情况下,个体农民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实施农业作业。虽然建立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但就整个示范区来说,其空间的差异性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内,建立以GIS为开发平台的田间地理信息系统,其目的是让农民了解田间的差异分布,为农民提供合理的管理支持。该系统可以生成以地块为单位、以相对坐标定位的作物产量(以户为单位)、作物长势、土壤肥力、作物病虫草害的分布图。

(2)发展精细农业了解区域差异,科学指导区域农业生产

在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内,建立以GIS等为开发平台的田间地理信息系统,让农民及时了解田间差异分布等信息,帮助农民进行科学管理。该系统可以生成以地块为单位、以相对坐标定位的作物产量(以户为单位)、作物长势、土壤肥力、作物病虫草害等的分布图。

(3)发展精细农业,建立基于DGPS和GIS技术管理、辅助决策系统

在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内,建立DGPS基准站:采集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内的土壤墒情、土壤肥力、病虫草害分布等作物生长空间数据;收集有关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内的地籍、土壤类型、耕作史、产量史、轮作史以及品种、肥料、农药、灌井分布等信息。在GIS软件开发平台中利用DGPS基准站采集的作物信息,建立生长模拟模型和空间决策分析模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作业处方,以便进行农田资源合理利用和作物生产管理。

(4)建立精细农业示范工程

在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立精细农业示范工程:利用带DGPS和产量测量的谷物联合收割机在田间定位和自动采集对应小区的平均产量数据,并利用计算机处理,生成作物产量分布图;定位采集土壤肥力、墒情、病虫草害分布、作物长势,并利用计算机处理,生成作物生长的空间差异分布图;利用GIS的空间决策分析和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建立作物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并在决策者的参与下生成作物管理处方图;实施按处方图控制农业机械进行田间作业,如带DGPS和处方图读入设备,可调节播量和播深的谷物精密播种机、可调节施肥量的定位施肥机和喷药机、可控制喷水量的定位喷灌机等。通过精细农业示范工程,不但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而且还能够因地制宜地推动应用规模和范围,逐步在较大面积和范围内实现农业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生产。

4.结论

土地整治是一项惠民工程,是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性保障。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4亿亩,整治的基本农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为精细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精细农业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契机。精细农业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也许将来名字会有所改变,但是用信息技术来支撑农业、武装农业,实现现代化农业这个方向不会变。

参考文献

[1].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Precision Agriculture in the 21st Century, Geospatia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Crop Management, National Academic Press, Washington, D.C. 1997.

[2].汪懋华,“精细农作” 一 知识经济时代的农田精耕细作技术,"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论文集上册, 周光召主编,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1998.9。

精准农业的概念篇12

各品牌的鸡蛋都大打“健康牌”和“概念牌”,鱼目混珠现象严重。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些“新概念”鸡蛋大多都是商家为了追求利润而“自封”的。

柴鸡蛋、草鸡蛋、山鸡蛋、初产蛋、保洁蛋、生态蛋、绿色蛋、乌鸡蛋等五花八门的鸡蛋纷纷被摆上柜台,这些鸡蛋不是“系出名门”就是产自“名山大川”。许多鸡蛋的外包装盒上还标有绿色、无公害、无抗生素、无药残、高蛋白质、高卵磷脂、低胆固醇、含铁锌硒微量元素等字样。不同鸡蛋,价格更是相差悬殊,普通鸡蛋的售价一般都在0.4元~0.5元一枚,“新概念”鸡蛋的售价则高达1.5元~3.5元一枚。而包装精美打上“草鸡蛋”“柴鸡蛋”的盒装鸡蛋身价更是随之倍增,每箱价格55元~120元不等,比普通鸡蛋贵很多。

专家认为,鸡蛋的分类应从生产环节上来区分,以此标准只有普通鸡蛋、柴鸡蛋、乌鸡蛋、虫子鸡蛋等几种,普通鸡蛋是集中饲养的鸡所产的蛋,以吃饲料为主;土鸡蛋、草鸡蛋都是指同一种鸡所产的蛋,采取农家散养的方式;市场上其余的“新概念”鸡蛋大多都是商家为了获取更多利润而制造的卖点,名号都是“自封”的。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新概念”鸡蛋质量的检测标准。

“概念蛋”与普通蛋营养差别不大

那么,“新概念”鸡蛋的营养含量就一定高吗?目前还没有研究证明市场上销售的“新概念”鸡蛋的营养价值比普通鲜鸡蛋高。据分析,市场上的一些高价特殊鸡蛋可能在饲料中加入了个别微量元素,比如高锌鸡蛋、高铁鸡蛋、高硒鸡蛋等,但这并不能表明这些鸡蛋就具备特殊功效。

绿色鸡蛋,是指遵照食品相关标准,使用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原料和设备生产出来的鸡蛋;有机鸡蛋则是指鸡在生长过程中,不能使用化肥和任何化学合成的东西,而且要求生产环境没有任何污染,据说有的有机鸡蛋养殖场还要给鸡听音乐。而价格之所以会如此悬殊,则是因为鸡蛋的生产链条不同所决定的,也就是说鸡蛋价格的差别是由附加值决定的,那些附加值高的鸡蛋价格自然要高。但现在随着饲养标准的统一,集中饲养、吃配方饲料的鸡所产的普通鸡蛋营养价值不比土鸡蛋、山鸡蛋低,而且由于养鸡场里的鸡所吃的饲料都是经过科学配比的,营养素含量全面均衡,“新概念”鸡蛋的营养价值并不一定比普通鸡蛋高,只是土鸡蛋的口感更好一些。很多市民不给孩子和孕妇吃普通鸡蛋,主要是怕普通鸡蛋里面含有激素。如果从营养物质的含量上来说,有的可能氨基酸含量高一点,有的可能脂肪酸含量偏高,但这些“新概念”鸡蛋与普通鸡蛋相比,营养价值上其实差别不大,普通鸡蛋就能满足人体需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