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研究合集12篇

时间:2024-03-06 14:43:01

新型工业化研究

新型工业化研究篇1

中图分类号:F40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5-0061-04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型工业化的概念,并创造性地指出:中国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十六大”报告中亦明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技术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只有通过推动基础研究和新兴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才能以技术创新带动信息化,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因此,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所在,是新型工业化的动力之源。

我们力求通过对技术创新与新型工业化关系的研究,进一步认识技术创新对于新型工业化的推动作用,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具体的路径选择。

1.理论综述

1.1 关于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理论最早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其理论体系日趋成熟,为今天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1.1 关于技术创新的概念,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部将其定义为:“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或工艺的设想的产生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 ①;弗里曼认为,技术创新指在第一次引进某项新的产品、工艺的过程中,所包含的技术、设计、生产、财政、管理和市场活动的诸多步骤②;国内的傅家骥教授认为:“技术创新是技术变为商品并在市场上销售得以实现其价值,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和行为③”;贾蔚文等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④;而OECD在1992年的《技术创新统计手册》中指出,“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产品和工艺的显著的技术变化。如果在市场上实现了创新(产品创新),或者在生产工艺中应用了创新(工艺创新),那么就说创新完成了,因此创新包括了科学、技术、组织、金融和商业的一系列活动”⑤。

1.1.2 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熊彼特在20世纪上半叶第一个对技术创新进行了研究,也被公认为“技术推动”论的代表。熊彼特把创新作为社会前进的动力,把创新定义为“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⑥。按照熊彼特的理论,技术创新包括五个方面含义:一是产品创新;二是工艺创新;三是市场创新;四是资源开发利用创新;五是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总之,技术创新就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而进行的创新活动。

1987年诺贝尔奖得主索洛(Robert Solow)通过他的“索洛”经济模型指出: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没有技术进步的经济,其增长从长期来说将趋向于零⑦。这种观点开启了一个直到现在仍在影响我们的思潮,它把技术进步看作影响经济增长的最关键的因素。

阿德巴克(Utterback)提出了后来用他和他的合作者(Abernathy)命名的模型:A-U模型。它区分了产品和工艺创新,并指出这两类创新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变化⑧。其后,福斯特(Forster)研究了S曲线,提出产品的表现与投资在产品上的努力的关系呈现一种S曲线:即它有一个酝酿的阶段,有一个起飞的阶段,但最后则趋向于稳定,一项改进对投入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趋向于无穷⑨。

我国学者也开展了大量的技术创新研究,包括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和企业创新调查,发表了大量著述。这些工作,对推动我国的技术创新起了积极作用。

1.2 关于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问题

现代化是当代每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目标。后起的发展中国家要遵循一般规律,走先行现代化国家所经过的基本路线,但又必须结合本国的国情与新环境,走具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现代化是从工业化起步的,现代化的共同规律无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都必须遵守。人们通常称20世纪90年代以前发达国家所走的工业化道路为传统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则是从20世纪90年代起出现的新概念。

如果说传统的工业化理论大多侧重于工业以及工业内部的结构变化,并将工业化实际等同于工业的发展和单纯的剩余劳动力非农化转移,更多强调的是传统的资源要素及其资本,以生产发展的外延式扩张,那么新型工业化理论强调的则是技术创新的影响和生产与服务的科技含量增加,是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及其对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提升,是社会生产力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网络化变革,是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因此新型工业化不仅与科技发展相伴而随,连成一体,而且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对科技创新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我国,自“十六大”报告提出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国内学术界就我国新型工业化问题进行了不少研究和探讨,主要针对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比如产业结构升级和增加就业的双重压力和矛盾,经济对外贸的高度依赖与贸易条件恶化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所有这些问题使得传统的工业化模式面临难以为继的困境,而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吕政等人通过对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经验教训的总结,认为我国在短短二三十年时间内就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目标,建成了一个初具规模、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也使我们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探索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⑩。黄泰岩等认为:新型工业化是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是基于我国新经济发展阶段、现有资源约束条件、现有就业压力和在经济全球化下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B11。

从实践与理论研究看,新型工业化的实质是转变经济发展的模式,改变在上个世纪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中曾极大地提高生活水平的以矿物燃料为基础、一次性物品充斥的经济的西方工业模式。新型工业化意味着依靠最新科学技术跨越,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主要还应是技术创新。

2.技术创新与工业化

人类的工业化文明与技术进步密不可分。在13~16世纪末世界科技中心从以中国为首的东方转移到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欧洲之后,第一次技术革命使欧洲率先建立起了机器制造业,并逐步发展成工业体系,实现了工业化。而在近代世界工业化的过程中,世界制造中心伴随着科技中心的转移而发生了两次半转移:第一次转移1851年~1900年出现在德国。1830年前后德国出现了科学革命的高潮,德国利用煤化学的科学成就,迅速发展了合成化学技术和工业,到1895年德国的各个产业全面超过了英国成为世界科技与制造中心;第二次转移1879年~1930年出现在美国。第二次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使美国率先建立和完善了钢铁、化工和电力三大产业,实现了石油化工对煤化工的取代,并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成为世界新的科技和制造中心。第三次转移出现在战后的日本。日本提出“技术立国”,通过技术引进和二次创新,创造了经济奇迹,一跃成为新的世界制造中心,但新科技革命并没有在日本获得最大的发展,因而日本虽然成为新的世界制造中心,但没有成为新的科技中心,也没有能够像前两次制造中心转移那样取代美国的世界科技和制造中心地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次制造中心的转移只能是半次转移。相对而言,美国之所以在世界进入新科技革命的时代,仍能够以超级强国立于世界,不仅因为它是全球制造中心,而且是科技创新的中心,正是这两者合而为一,才使美国不仅成为并且能够保持着超级大国的地位。

2.1 在工业化过程中,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

2.1.1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在科技发展异常迅速的今天,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越来越大。技术进步的贡献已明显超过资本和劳动力的贡献。根据《人民日报》1995年5月26日《科技――第一生产力》中引用的数字,当今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在 20世纪初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 %~20%;20世纪中叶上升到50%左右;80年代上升到60%~80%。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已经明显超过劳动力的贡献率。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1996年报告估计,“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了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80%左右”。据世界银行测算,东盟国家技术创新在其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约占40%。由此明显看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之源。

2.1.2 技术创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特别是工业领域的劳动生产率。据经济学家约翰・肯德罗克在1980年所作的数量分析,在1929年到1978年的50年中,美国生产率的增长有40%是由于技术创新获得的,有12%是由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获得的,即共有52%是由于技术进步获得的。技术创新发展与劳动者技术素质提高共同推动了生产率的提高。

2.1.3 技术创新使产品成本下降,使消费品升级换代,改变了需求结构。计算机技术和材料技术的突破使得电子计算机的成本飞速下降,以平均每5~7年运算速度提高10倍、体积减小10倍、价格下降10倍左右的步伐向前发展,性价比则以百倍的速度迅速提高。中国人的家庭耐用消费品所走过的变化历程也说明了这个问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典型的耐用消费品是所谓“老三件”,即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 80年代随着技术引进升级到“新三件”,这就是电视机、电冰箱和洗衣机。目前,电脑、摄像机乃至汽车等正大量进入家庭。

2.1.4 技术创新促使劳动力发生转移。技术创新使得“蓝领”减少,“白领”增多。更多地依靠技术创新,已经导致整个经济中的制造业生产与制造业的就业相脱离的趋势。工人“干”得少了,“想”得多了。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正在转向知识密集型企业。半导体微型芯片的制造成本大约70%是来自“知识”投入,而劳动力成本在芯片产品成本中只占12%。

2.1.5 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首要因素。每一次重大的技术创新都对产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形成一批新的产业群,使社会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技术创新促使新的产业和产业部门形成,一方面原有产业和产业部门分解或分离出来,形成新的产业和产业部门;另一方面,科技革命又促进全新的生产部门形成。由于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技术创新还促使原有产业和产业部门得到改造。最明显的例子是采用电子和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机械工业实现机电一体化。

2.2 技术创新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

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经验表明,技术创新与工业化的不同阶段有着密切关联。根据发展经济学有关理论,工业化过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人均GDP一般小于400美元,为经济增长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R&D投入强度一般比较低(R&D/GDP的比值一般都低于0.8%~1%),且增长缓慢。第二阶段的人均GDP在400~2100美元左右,为高速增长的经济起飞阶段,对科技的需求最为迫切;第二阶段科技投入强度的增长也因此最快,一般会超过经济增长速度,R&D/GDP的比值上升最多,这一阶段多持续10年左右。第三阶段的人均GDP一般大于2100美元,为相对稳定增长的发达经济阶段;第三阶段的科技投入强度已达到较高水平,科技投入增长势头出现减缓或波动。在发达国家 R&D/GDP的比值多数将继续增长到3%左右甚至更高B12。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启动,比欧洲晚了近200年。新中国成立后50多年来,中国的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仍然是制约我国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摆脱科技创新不足对工业化的制约,把技术创新放在关键和突出的位置上来。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用科学技术不断促进工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规模,决定着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可以认为,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源泉的道路,是一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新型工业化对科技创新提出的具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包括: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强技术创新与技术集成;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速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努力提高全社会科学素养;实施科技强军,提高国防实力,等等。

2.3 技术创新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源泉

如果说传统工业化更注重把科学技术作为已经形成的动力和手段,以达到加快经济增长的目的,新型工业化则需要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2.3.1 新科技革命将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不断增长的动力源泉。当代科学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技术的指数增长;二是科学技术活动的规模正在不断增大;三是世界范围内的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四是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人类知识的积累和更新大大加快;五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加快。对于21世纪的技术变革和技术创新来说,有人认为今后10年所取得的技术创新将有可能超过20世纪的100年。这种新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科技创新正在成为新型工业化取之不尽的动力源泉。

2.3.2 发展以科技创新为特征的战略产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现实略动力源泉。在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方面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的作用正变得越来越广泛和深刻;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科学技术作用的要求也正发生着性质变化,即要求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从单纯的技术支撑作用到技术支撑与技术引领的双重作用。科学技术不仅要发挥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同时还必须走在经济社会的前面,来引导经济发展方向,开辟新的市场空间,形成新兴产业。

3.技术创新与我国新型工业化

3.1 技术创新为新型工业化之路提供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

在我国,“二元经济”特征极为明显,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很不发达。我国现有产业结构基本上处于美国工业化中期水平,农村很多地方仍然处于农业经济时代。这一经济结构与新型工业化目标显然相距甚远,因此我们要通过科技创新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迅速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状况。一是加强在农业中的科技创新,带动农村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技术创新是传统农业改造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农业技术进步和生产链条的延长,赋予农业十分明显的工业化经营特征,并为农业向非农产业的发展不断提品贡献、要素贡献和市场贡献。二是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拓展产业空间,包括新兴产业的诞生和传统产业的改造。比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IT产业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各类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将极大地提高传统部门的技术化、知识化和信息化水平。我国工业化的特点决定了只有综合利用各种现代新型技术,开创混合型产业变革模式,才能加快工业化的整体推进速度,并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重点突破,赶超世界水平。这也决定了我国在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的同时,更要不断进行自主创新,占领科技革命的制高点,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产业空间和利润回报,才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经济大循环。

3.2 技术创新为新型工业化之路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技术先导

一是把发展高技术产业摆在优先位置,抓住信息产业、生物技术和现代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重点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骨干,加快高技术产品的进口替代和出口,使高技术产业迅速成长为我国主导型的支柱产业,成为工业化的火车头。

二是加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进程,用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技术振兴制造业,提高我国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大幅度提高研究开发投入和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的占有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老工业企业的改组改造,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三是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支柱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实行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信息和知识替代传统的物质消耗,又能够利用网络赶超时空的特性,加强生产与消费的直接联系。这样,在技术、时间、资金、劳动力等资源上,通过信息化去推动工业化,以实现赶超和达到跨越式发展的目的。

3.3 技术创新为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提供了智力支持

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智力基础。从我国的实际状况看,人力资源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劳动力总量规模为8.71亿人,约占世界人口总量的22.8%。而且依据人口仿真模型预测,未来20年里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将持续上升,到2013年劳动人口将达到峰值10亿人左右。但是整体文化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从公众基本科学素养来看,据调查,2001年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只有1.4%,美国这一指标早在1990年就已达到6.9%。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偏低,高素质人才相对缺乏,科技创新潜力不足,极大地制约了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步伐。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培育公众科学素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使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能在不久的将来转化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人力资源优势,为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工业化发展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否则新型工业化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本。

注 释:

①陆新明.专利战略的定义研究[J].知识产权,1996,(5).

②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③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④陈晓田.技术创新十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⑤OECD.技术创新统计手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

⑥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 (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⑦索洛.经济增长理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4.

⑧W. J. Abemathy and J. M. Utterback, Pattern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MIT Technology Review 80.7 (June/July, 1975), P.2 - 9.

⑨R N Forster. Innovation: the attacker's advantage, New York: Summit Books, 1986, p.223-237.

⑩吕政.论中国工业的比较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3,(4).

B11黄泰岩,李德标.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道路选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1).

B12郭克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J].中国社会科学,2000,(3).

参考文献:

[1]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89.

[2]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3]王岳平等.新型工业化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4,(82).

[4]吕立志.论科技创新在新型工业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软科学,2003,(12).

[5]陈佳贵等.中国工业现代化问题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林兆木.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J].宏观经济研究,2002,(12).

新型工业化研究篇2

 

关键词:信息化  新型工业化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未来相当长时期指导各项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但在许多地方的实践中看,在对什么是新型工业化、怎样才能走上新型工业化路子等问题的认识和把握上还有差距。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下,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研究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围绕如何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问题提出建议。

一、对新型工业化的理解和认识

党的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的完整表述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真正理解和把握新型工业化的路子,首先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信息化、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等概念及其内涵。

所谓“化”是指由一种特定的力量引起的持续的、内在的改变,在形态上表现为一种趋势,一种进程。在“化”的过程中,这种力量与被作用的事物不是简单的叠加或混合,而是通过渗透达到融合,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使事物发生某种质变。信息化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以信息作为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的一种持续的社会改造和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和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引起社会结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而工业化是相对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形态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机器大生产和城市化为主要特征,不断增加工业经济比重,普及工业产品的应用,改变生产方式,改变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过程。它是就整个社会形态而言的,不仅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且包括社会、文化、观念、心理等等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是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标志。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是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信息化既不能超越工业化,更不能代替工业化,但是信息化可以带动工业化,加速工业化进程,并使其运行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上,信息化和工业化正在处于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站在战略高度提出来的,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情况的一种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信息化模式;是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是适应时代变化, 利用后发优势,加速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决策。

所谓新型工业化是就工业化的实现方式而言,是对工业化的质的描述和要求,它区别于传统工业化的特点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党的十六大明确表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既不是工业经济比重的简单增加或工业内部结构的简单调整,也不是单纯的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而是像党的十七大强调的那样:“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贯穿于新型工业化的始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一切方略都必须围绕“信息化”这个核心手段展开。离开信息化,无论怎样的高技术化,怎样的经济结构,都不可能成为新型工业化,只有用信息化武装起来的工业化才是新型工业化。及时而有力地抓住信息化所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为此,各级政府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我省面临经济和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必须强化各方面对新型工业化的认识和理解,统筹考虑经济与社会、国际与国内的各种因素,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双重任务统一起来,落实到各项方略和实际工作中去。

新型工业化研究篇3

 

关键词:信息化  新型工业化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未来相当长时期指导各项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但在许多地方的实践中看,在对什么是新型工业化、怎样才能走上新型工业化路子等问题的认识和把握上还有差距。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下,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研究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围绕如何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问题提出建议。

一、对新型工业化的理解和认识

党的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的完整表述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真正理解和把握新型工业化的路子,首先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信息化、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等概念及其内涵。

所谓“化”是指由一种特定的力量引起的持续的、内在的改变,在形态上表现为一种趋势,一种进程。在“化”的过程中,这种力量与被作用的事物不是简单的叠加或混合,而是通过渗透达到融合,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使事物发生某种质变。信息化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以信息作为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的一种持续的社会改造和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和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引起社会结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而工业化是相对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形态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机器大生产和城市化为主要特征,不断增加工业经济比重,普及工业产品的应用,改变生产方式,改变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过程。它是就整个社会形态而言的,不仅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且包括社会、文化、观念、心理等等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是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标志。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是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信息化既不能超越工业化,更不能代替工业化,但是信息化可以带动工业化,加速工业化进程,并使其运行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上,信息化和工业化正在处于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站在战略高度提出来的,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情况的一种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信息化模式;是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是适应时代变化, 利用后发优势,加速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决策。

所谓新型工业化是就工业化的实现方式而言,是对工业化的质的描述和要求,它区别于传统工业化的特点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党的十六大明确表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既不是工业经济比重的简单增加或工业内部结构的简单调整,也不是单纯的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而是像党的十七大强调的那样:“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贯穿于新型工业化的始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一切方略都必须围绕“信息化”这个核心手段展开。离开信息化,无论怎样的高技术化,怎样的经济结构,都不可能成为新型工业化,只有用信息化武装起来的工业化才是新型工业化。及时而有力地抓住信息化所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为此,各级政府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我省面临经济和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必须强化各方面对新型工业化的认识和理解,统筹考虑经济与社会、国际与国内的各种因素,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双重任务统一起来,落实到各项方略和实际工作中去。

二、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

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过程表现出极为强大的普适性、扩散性、渗透性、融合性和创新性。这些特性决定了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无处不在,信息化能够持续地、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并不断深化对工业化的影响,形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的新型工业化。因此,信息已经同能源、材料一样成为基本的生产要素,并且成为现代经济竞争、市场竞争的核心和关键要素。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现途径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明工业化的方向。新型工业化必须在信息化的框架内进行,以信息化为方向

[1] [2] [3] 

文章屋在线编辑整理本文。

,不能脱离信息化的思路。二是促进工业产业的增长。信息技术的引入,带动技术创新,一方面通过增加制造能力、丰富产品、适应个性化需要,扩大工业生产;另一方面直接带动整个信息设备制造业的市场需求。三是促进结构调整。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改造原有的工业格局和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和销售,使整个工业领域资源配置有效、结构合理。四是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通过信息化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企业运转效率,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能力,提升整个产业的活力。五是节约交易成本。通过电子商务,打破地域限制、缩短交易时间,减少交易成本。六是扩大市场需求。通过信息技术的采用,可以创造需求、创造市场,带动工业化的更大发展。

三、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着力点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信息化的带动作用主要应体现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技术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低、管理落后、市场效率低、竞争力差等突出问题上,并以此作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着力点。

、以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突破口,加速制造业信息化

产业升级是个渐进的有序流动过程,传统产业正在从发达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向正在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转移,我国这种产业的转入国。把握新的历史机遇,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走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的新路,是建设新型工业化的需要。只要大力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加以优化改造,就能够大大节约传统工业升级换代的时间和成本,后来居上,发展出先进的工业生产力。

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对传统制造业最具有革命性作用是导致了制造系统智能化。现代智能化的企业并不全是高科技的软件企业,大量的智能企业是依靠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消减成本、节约能源、减少浪费,生产传统产品如奶制品、家具、金属制品,甚至水泥等的企业。

要采用各种措施,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一是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装备水平。在生产、制造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对原有装备进行技术升级,以适应工业生产智能化、柔性化、高速、高效的要求。二是用信息技术改造工业流程,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生产能力。三是用信息技术提高传统产品的电子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优化价值链,延长传统产品生命周期。

、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手段,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

信息技术作为管理的工具加入到了管理领域,导致了管理由科学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实现了管理学的又一次革命,使一些过去无法实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得以实现。现代的信息管理革命的内容主要可归纳为几方面:一是管理结构的扁平化。信息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实现了信息传递、处理的电子化,导致了管理结构由金字塔结构向扁平结构转变。二是管理方式柔性化。大量规范化、日常管理被模块化的电子信息系统替代,能够很容易地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调整,以适应形势和管理的需要。三是管理过程民主化。信息化打破了信息的少数人垄断,使管理的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成为可能。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尚处在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时期,进入到信息管理层次的企业还不是很多,这说明在我省用信息技术改进管理还有很大的空间。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扩大市场渠道,提高交易效率

现代电子商务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商务活动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所创造新的商务模式。一是极大地降低了传统交易活动中的产品搜寻和价格谈判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二是信息网络与传统交通网络相结合形成的现代物流系统,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化和整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交易活动中的物流成本和最大限度地节约了物流的时间。中小企业与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的通道难以建立,交易成本巨大,大大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市场空间。电子商务是解决这类企业市场通道的最佳选择,也是成功之路。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人的信息化

我国信息化的硬件投入十分迅速,但是在信息化进行大量投入的同时,信息化对传统工业化提升作用不明显,根本的原因就是人的信息化不到位。

新型工业化研究篇4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未来相当长时期指导各项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但在许多地方的实践中看,在对什么是新型工业化、怎样才能走上新型工业化路子等问题的认识和把握上还有差距。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下,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研究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围绕如何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问题提出建议。

一、对新型工业化的理解和认识

党的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的完整表述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真正理解和把握新型工业化的路子,首先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信息化、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等概念及其内涵。

所谓“化”是指由一种特定的力量引起的持续的、内在的改变,在形态上表现为一种趋势,一种进程。在“化”的过程当中,这种力量与被作用的事物不是简单的叠加或混合,而是通过渗透达到融合,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使事物发生某种质变。信息化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以信息作为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的一种持续的社会改造和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信息和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引起社会结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而工业化是相对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形态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机器大生产和城市化为主要特征,不断增加工业经济比重,普及工业产品的应用,改变生产方式,改变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过程。它是就整个社会形态而言的,不仅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且包括社会、文化、观念、心理等等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是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标志。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是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信息化既不能超越工业化,更不能代替工业化,但是信息化可以带动工业化,加速工业化进程,并使其运行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上,信息化和工业化正在处于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站在战略高度提出来的,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情况的一种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信息化模式;是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是适应时代变化, 利用后发优势,加速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决策。

所谓新型工业化是就工业化的实现方式而言,是对工业化的质的描述和要求,它区别于传统工业化的特点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党的十六大明确表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既不是工业经济比重的简单增加或工业内部结构的简单调整,也不是单纯的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而是像党的十七大强调的那样:“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贯穿于新型工业化的始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一切方略都必须围绕“信息化”这个核心手段展开。离开信息化,无论怎样的高技术化,怎样的经济结构,都不可能成为新型工业化,只有用信息化武装起来的工业化才是新型工业化。及时而有力地抓住信息化所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为此,各级政府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我省面临经济和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必须强化各方面对新型工业化的认识和理解,统筹考虑经济与社会、国际与国内的各种因素,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双重任务统一起来,落实到各项方略和实际工作中去。

二、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

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过程表现出极为强大的普适性、扩散性、渗透性、融合性和创新性。这些特性决定了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无处不在,信息化能够持续地、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并不断深化对工业化的影响,形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的新型工业化。因此,信息已经同能源、材料一样成为基本的生产要素,并且成为现代经济竞争、市场竞争的核心和关键要素。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现途径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明工业化的方向。新型工业化必须在信息化的框架内进行,以信息化为方向,不能脱离信息化的思路。二是促进工业产业的增长。信息技术的引入,带动技术创新,一方面通过增加制造能力、丰富产品、适应个性化需要,扩大工业生产;另一方面直接带动整个信息设备制造业的市场需求。三是促进结构调整。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改造原有的工业格局和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和销售,使整个工业领域资源配置有效、结构合理。四是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通过信息化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企业运转效率,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能力,提升整个产业的活力。五是节约交易成本。通过电子商务,打破地域限制、缩短交易时间,减少交易成本。六是扩大市场需求。通过信息技术的采用,可以创造需求、创造市场,带动工业化的更大发展。

三、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着力点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信息化的带动作用主要应体现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技术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低、管理落后、市场效率低、竞争力差等突出问题上,并以此作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着力点。

1、以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突破口,加速制造业信息化

产业升级是个渐进的有序流动过程,传统产业正在从发达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向正在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转移,我国这种产业的转入国。把握新的历史机遇,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走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的新路,是建设新型工业化的需要。只要大力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加以优化改造,就能够大大节约传统工业升级换代的时间和成本,后来居上,发展出先进的工业生产力。

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对传统制造业最具有革命性作用是导致了制造系统智能化。现代智能化的企业并不全是高科技的软件企业,大量的智能企业是依靠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消减成本、节约能源、减少浪费,生产传统产品如奶制品、家具、金属制品,甚至水泥等的企业。

要采用各种措施,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一是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装备水平。在生产、制造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对原有装备进行技术升级,以适应工业生产智能化、柔性化、高速、高效的要求。二是用信息技术改造工业流程,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生产能力。三是用信息技术提高传统产品的电子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优化价值链,延长传统产品生命周期。

2、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手段,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

信息技术作为管理的工具加入到了管理领域,导致了管理由科学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实现了管理学的又一次革命,使一些过去无法实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得以实现。现代的信息管理革命的内容主要可归纳为几方面:一是管理结构的扁平化。信息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实现了信息传递、处理的电子化,导致了管理结构由金字塔结构向扁平结构转变。二是管理方式柔性化。大量规范化、日常管理被模块化的电子信息系统替代,能够很容易地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调整,以适应形势和管理的需要。三是管理过程民主化。信息化打破了信息的少数人垄断,使管理的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成为可能。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尚处在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时期,进入到信息管理层次的企业还不是很多,这说明在我省用信息技术改进管理还有很大的空间。

3、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扩大市场渠道,提高交易效率

现代电子商务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商务活动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所创造新的商务模式。一是极大地降低了传统交易活动中的产品搜寻和价格谈判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二是信息网络与传统交通网络相结合形成的现代物流系统,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化和整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交易活动中的物流成本和最大限度地节约了物流的时间。中小企业与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的通道难以建立,交易成本巨大,大大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市场空间。电子商务是解决这类企业市场通道的最佳选择,也是成功之路。

4、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人的信息化

我国信息化的硬件投入十分迅速,但是在信息化进行大量投入的同时,信息化对传统工业化提升作用不明显,根本的原因就是人的信息化不到位。

因此要尽快促进人的信息化。一是采用组织手段,提高各级领导对信息化战略地位的认识,加深他们对信息化作用、如何发挥信息化效能的理解和把握,提高他们的信息化决策能力。二是提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知识水平,增强他们把信息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相结合的能力。三是提高全社会对信息手段、工具、设备的利用能力,提高全社会对信息化管理的适应性和自觉性。

参考文献:

十六大报告2002-11-8

新型工业化研究篇5

一、 引言

当前,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的不同步、不协调。首先,虽然我国是一个世界工业大国,但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深度不够,导致我国工业深陷全球产业链中低端的困境之中。其次,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不足,出现了工业化超前而新型城镇化相对滞后的局面。再次,农业现代化远远落后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导致农业基础薄弱,城乡收入差距甚大,反过来限制和阻碍了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最后,作为最先进生产力的信息化没能充分融入其他“三化”之中,从而发挥其强大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当然其他“三化”也未能很好的促进信息化的发展。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以及“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党的18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简称“新四化”)同步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系统而又科学的指导。毫无疑问,同步推进“新四化”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引擎,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然而,“新四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四化”之间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环环相扣、相互促进的。其复杂性也决定了“四化”同步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盲目行动。要想通过“新四化”推进深度改革,从而有条不紊地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首先必须理清四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准确地把握四者之间的耦合规律。因此,对“四化”之间耦合关系的研究有着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界定

1. 新型工业化。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这一概念的描述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和传统的工业化不同,新型工业化重点强调了信息化的带动作用,更加注重人力和科技对工业化的贡献,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和环境的保护,协调好其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信息化又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

2. 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人口规模与地域规模不断扩大的一种自然、社会历史过程。与传统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注重城镇质量、内涵的提升,强调城乡统筹、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其核心是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平等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 信息化。《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可见,信息化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此过程突出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以及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通过人机互动合作潜能的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来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重大变革。

4. 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农民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以及农业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农业优质、高效、绿色生产体系的完善,以及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的协调发展。

5. “新四化”。“新四化”是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与以往的“四化”不同,“新四化”更加注重发展的路径,更加凸显“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新型城镇化的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造福百姓、富裕农民为宗旨,新型工业化突出智能工业、节能环保,农业现代化追求高效农业、强调食品安全,信息化则强调与其他“三化”的融合和渗透。“新四化”的“新”集中体现在“四化”融合集成、相辅相成。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着重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转变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推动工业化反哺农业,新型城镇化带动农村,信息化装备农业现代化,实现“四化”协调同步发展。

三、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耦合关系及其模型

1.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依次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三个阶段,显然信息化的产生要晚于工业化,工业化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催生出了信息化。信息化无疑是工业化高度发达的结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工业化之间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在工业社会的发展中,农业总体上要落后于工业,而农业又是工业化发展的基础,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农业现代化,并兼顾各方,以实现同步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

(1)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

一方面,信息化引领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带动工业化发展。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源于信息化形成的网络外部性,即信息化的外溢效应,这种外溢效应提高了传统工业的生产效率,或者对新兴工业内部的组织与生产带来新的生产率的变化。信息化给工业化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提供了先进的手段。通过信息技术向工业领域的渗透和应用,促使生产装备的智能化以及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提高生产要素的综合利用效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新转变,从而有效加快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

另一方面,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推动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动态过程。工业化的高度发展为信息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新型工业化对信息技术的巨大需求是信息化发展的动力。因此,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平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促进产业升级和实现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条件”,二者深度融合的切入点是“智能工业”,在现代化建设中应积极参与新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创新,把先进的信息技术全方位嵌入工业生产领域,形成柔性、智能、服务型的特色生产方式,这种“智能工业”的实现必将提升我国工业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层次。

(2)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一方面,工业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工业化进程中第二、第三产业的不断扩张产生了大量的就业需求,必然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种合理有序的转移是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前提。同时,工业化产生的科技成果装备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加科技创新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从而实现对农业的反哺。此外,工业化过程中积累的社会财富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工业化发展促进了农业专业化分工,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带动高附加值作物和特色作物的开发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从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另一方面,农业的现代化的发展又给工业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随着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从农业部门解放出来,并转向非农业部门,这为工业化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同时,农业现代化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基本的原料供应。工业化发展的任何阶段,都不开农业的原材料支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生产效率的提高,将会有更加丰富的原材料流入工业生产过程,充实了工业化发展的物质基础。

(3)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一方面,信息化是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手段,信息化的实现以及信息化支撑作用的发挥都需要一定的载体,即与之相适应的场所和空间。农业现代化则可以为它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足够的空间。因此农业现代化无疑是信息化赖以生存的载体,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将推动信息化进程。

另一方面,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带动和加速作用,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引擎。随着信息化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逐步渗透,将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宏观决策水平,为农业发展带来新思路、新技术以及和新的管理方式、经营模式。以农业现代化为载体,将信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融入农业现代化之中,产生了“高效农业”,从而提高农业现代化的品质,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2.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新型城镇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其宗旨在于解决“人”的问题,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则更偏重于经济范畴,因此,这里将新型城镇化单列出来,介绍其与另外三者之间的耦合关系。

(1)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

一方面,新型工业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以及充分的产业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以工业的进驻为前提,工业生产经营带来的经济利益是城镇焦聚效应的基本动力。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认为:在工业化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人力与资本等生产要素大量向城市聚集,使得工业化和城镇化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现象。新型工业化导致城镇经济结构调整、非农产业扩张,加快推动城镇产业的集聚和优化,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重要的空间载体,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充分的生产要素支持。城镇集聚效应的发挥、辐射能力的增强以及公共服务功能的完善吸引着人、财、物和信息等要素汇集于此,使其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空间载体。同时,人力和信息等要素的组合可以产生原始创新,有力地支持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城镇需求规模的扩大和层次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推动工业化进程。基于二者之间的上述关系,在实践中应着重推动城镇发展和工业发达之间的良性互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如图2。

(2)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一方面,新型城镇化是信息化赖以生存的场所,是信息化发展的空间载体。城镇化集聚效应带来的优秀人才能够推动信息技术创新,提高信息化水平。而且随着城镇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备,信息化所需的硬件条件也可得到满足。信息技术的先进成果最先在各种要素聚集的城镇中尝试和应用,这种市场需求是信息化发展的源动力,当代城镇生活、管理等方面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大量高层次、专业化的信息需求是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的根源,总之,新型城镇化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平台和巨大的空间,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础。

另一方面,信息化能够带动新型城镇化,加速城镇化发展进程。信息化过程中涌现的一大批高级人才以及先进的信息技术给城镇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够很好的为新型城镇化服务。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相互融合将优化城镇结构,提高城镇化水平。以网络组合为基础,将信息技术嵌入并应用于城镇生产生活、社会管理等各个领域,这种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融合的模式就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不仅扩大了信息化应用空间范围,而且可以有效提升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之间的关系如图3。

(3)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镇产业的发展以及城镇化集聚效应带来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产生了巨大的就业需求,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和平等交换,改变生产要素单向流动的发展模式,促进乡镇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从而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撑。而剩余劳动力的转出提高了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这都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进而推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民的素质也会逐步得到提升,高素质的劳动者将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角,这也客观的带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另外,大量人口进城增加了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更新,从而有效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还是保证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与途径。新型城镇化包括人的城镇化和土地的城镇化两个方面,这就客观的产生了对人力资源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需求,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扩大了城镇劳动力的来源,满足了城镇经济发展中对劳动力的需求。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使农业用地更加集中,土地资源相对富裕,为城镇地域规模的不断扩大提供了便利。此外,农民收入的提高增加刺激了消费需求,同时,规模化农业的发展对农机、农药、化肥等产品的需求也大幅增加,这都为城镇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会。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有效解决农业短板的途径之一,二者之间的关系如图4。

3.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耦合关系模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相互依托、相互耦合。“新四化”中,新型工业化是主导,信息化是手段,新型城镇化是重点,农业现代化是基础。新型工业化推动新型城镇化、装备并带动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促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提供坚实的基础,并促进二者的发展;信息化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支撑,通过技术外溢带动三者的发展。同时,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信息化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势必促进信息化的发展。四者之间的耦合关系模型如图5。

四、 结语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紧密联系、相互耦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现代化建设体系。在实践中要充分认识并遵循“新四化”之间内在的耦合规律,以系统学思想为指导,科学规划、严格论证,尤其要注意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以及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四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和集成效应,开创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强培.江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探讨.现代管理科学,2004,(2):51.

2. 姜爱林.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研究.财贸研究,2004,(3):2-3.

3. 徐大伟,段姗姗,刘春燕.“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与互动关系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2,(2):9-10.

新型工业化研究篇6

中图分类号:F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

一、新型工业化内涵和特点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新型工业化”的命题:“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入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深刻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新型工业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其特征贵在“新”字,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工业化。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在工业化物质和技术的基础上产生,也为工业化的延续开辟了新的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既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最重要特征,又是新型工业化的实现方式。

2.新型工业化是建立在科技进步基础之上,科技含量高的工业化。当今社会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含量必将贯穿于整个新型工业化的全过程。为此,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加快科技事业的发展,在工业领域及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广泛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以推动并加速工业化进程。

3.新型工业化是以经济效益好、增长质量高为标志的工业化。摆脱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低质量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新型工业化则是要求采用集约化的增长方式,注重经济效益和增长质量,走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益、高质量的发展道路。

4.新型工业化是实现经济、入口、环境、资源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在新型工业化过程别强调降低资源消耗,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新型工业化是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伴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从而导致严重的失业问题。

二、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

(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魏礼群认为,信息化是一个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科学技术等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现代化的过程。吕政指出,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主要的任务包括:首要是发展以微电子技术为先导的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是发展电子信息增值服务业;再就是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和电子政务,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和政府的工作效率;另外,用信息技术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改造,提高社会再生产的效率。

(二)不断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

国家经贸委综合司课题组杨正位、张新竹指出,调整工业结构的原则为:市场导向的原则、企业为主体的原则、发展与淘汰并重的原则、加快技术进步的原则、各行业协调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主要的对策:一是以市场为导向,着力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二是采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三是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四是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五是以公有制为主体,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六是出台并落实相关政策措施。

(三)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

魏礼群、洪银兴认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以人为本”,需要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在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上,有人提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不能忽视发展传统产业,关键是必须切实做好二者结合的文章。

(四)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实现国际化和工业化互动

入世后,中国已完全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提供了机会,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我国所具有的优势和发达国家所具有的优势整合起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这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鼓励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充分利用国外资本、管理和技术;另一方面,要鼓励国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在竞争中壮大我国工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佳贵,等.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年中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张丽.实现现代化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理论学习,2003.

[3]吕政,郭克莎,张其仔.论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经验与教训.中国工业经济,2003.

[4]魏礼群.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N].经济日报.2002.

新型工业化研究篇7

一、前言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中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近年来广西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工业经济总量不大,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链不长,产业优势不够突出;工业企业数量偏少,大企业不多,中小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知名品牌不多。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工业化率、工业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31%、1.39和6.5%,远低于全国41.8%、3.35和14%的平均水平,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指标体系,有利于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新型工业化进程做出科学的判断,找出制约其工业化进程的关键因素,进而可以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明白其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及在发展的过程中所拥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二、工业化发展阶段评价标准

人类对于工业化和现代化得认识是一个不断充实和完善的过程,对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大致可以归为两类:单一指标和多指标。

(一)单一指标

单一指标评价标准主要是通过人均GNP、GDP的三次产业结构、就业的三次产业结构、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的比重、工业内部结构变化和城市化水平指标等进行的。

钱纳里根据人均GNP的增长情况,将经济发展划分为6个时期、3个阶段,其中第2阶段是工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又划分为3个时期。

库兹涅茨以第一产业在全部从业人员中的分布作为指标取值,将工业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政策》研究项目中,根据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的比重,将工业化发展进程分为四个阶段,非工业国、正在工业化国家、半工业化国家和工业国。

霍夫曼根据消费资料工业的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产值之间的比值,提出了著名的“霍夫曼比例”,将工业分为四个阶段。

世界银行在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里采用了城市化水平来反映工业化阶段。城市化水平小于20%被认为是工业化初期,50%-70%是工业化中期,大于70%是后工业化社会。

(二)多指标

美国学者英克尔斯提出了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农业劳动力比例、成人识字率在校大学生占20岁-24岁人口比例、每名医生服务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预期寿命、城市人口比例等10个指标的现代化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中国学者针对新经济和新型工业化提出了一些本质相同但又有所区别的评价体系和标准。

史清琪等在《中国产业发展报告》中提出了以人均GDP、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外贸结构、技术贡献率等6个指标衡量新型工业化进程。

李世英提出了以能偶反映结构变动,反映科技含量,反映经济效益,反映可持续性,反映人力资源以及反映信息化等的七个方面评价新兴工业化进程。

万红先从经济结构指标、科技与信息化指标、人力资源利用与劳动生产率、资源与环境状况四个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

陈冬在《新型工业化理论与实证分析》提出新兴工业化评价指标的量化标准有10项,分别是:人均GDP、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农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技术进步贡献率、高技术出口品占制成品比重、国家信息化水平、城市人口比重、恩格尔系数、环保投入和人类发展指数。如表1所示。

本文采用陈冬的研究成果,并采用综合指数法从总体上观察评价新型工业化得整体进程。其计算公式为:

综合指数小于50,可以认为新型工业化尚处于初级阶段;达到51-89,中级阶段;90以上,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

三、广西新型工业化水平的测算

根据以上描述,选取2005年广西数据,可测出广西2005年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各个方面的指数及综合指数如表2所示。

根据广西2005年的各项数据(见表2)计算得到,广西的新型工业化综合指数为52.1,全国为70.4。

四、广西新型工业化水平分析

广西的新型工业化综合指数为52.1,略高于50,可以认为广西的新型工业化尚处于中级阶段的初级阶段;全国平均值为70.4,处于中级阶段。从数值上明显看出,广西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5年广西各项指标不仅低于标准值,而且同全国平均水平也有不小差距。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GDP仅为1080美元,低于全国1702美元;结构不合理,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1.1%,明显过高,农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比重高达84.2%,高数据说明了就业结构的失调;技术进步贡献率为15.8%,高技术出口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2.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标准值之间也相去甚远;信息化水平为48.63,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为52.80,有一定差距;城市人口比例明显偏低,城市化进程缓慢,恩格尔系数偏高,不利于内部矛盾的缓解;环保投入和全国持平,与标准值有差距;人类发展达到中等人类发展水平。

五、政策建议

由于现实、历史等多种原因造成了目前广西经济远落后于其他沿海省市的被动局面,广西在十一规划里提出,要全面实施工业兴桂战略。加速推进工业化,强化工业主导地位。但笔者认为,这里提到的工业化,已不仅仅包括传统的工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大力发展新型工业。

首先,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目前第一产业无论产值,还是就业人数都相对较高,因此广西在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基础的上,要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优势特色农林牧渔产品,推进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健全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应用体系,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提高农业服务保障能力。

其次,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加快技术进步。面对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广西应力争在高技术产业中占一席之地。在传统产业领域也要正确估计产业的发展与变革趋势,发展独具特色的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经济增长以粗放型增长为主,企业经济效益不高。当前,我们必须抓住科技进步这个重要环节,把经济增长转到应用新的先进技术上来,做到内涵扩大再生产,以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再次,加快城市化建设。城市化建设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城市化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反过来城市化由于具有聚集经济效益又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辅相成。就全国而言,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这种不协调的比例结构已开始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增长。尽管广西的城市化率略高于全国水平,但同标准值仍有一定差距。加快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梁妍妍.基于比较优势下的广西产业结构调整[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

2、李世英.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9(9).

3、聂华林.中国西部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新型工业化研究篇8

(一)工业化

1.工业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对于狭义的工业化,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的定义,该辞典认为工业化是一个过程,是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及其就业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广义的工业化定义,有代表性的是张培刚提出的定义,他将工业化定义为“一系列基本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不仅包括工业部门的发展,也包括“工业化了的农业”的发展,这与一般只强调工业自身现代化的工业化定义明显不同。

工业化一般有以下特点。

第一,技术革命和机器大生产促进了生产方式的转换。机器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越来越广泛使用,取代手工生产方式,不仅工业,而且农业、服务业等逐步采用先进的机械化、电动化、信息化的机器设备从事生产。传统工业化的标志是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

第二,不断追求高效率和高效益。追求高效率和高效益是工业化的灵魂,是工业化的精神动力,无论是技术的革新还是市场的开拓、企业规模的扩大,无不是在这一动力的推动下实现的。

第三,专业化分工日益深化,促进结构不断升级。在工业化阶段,同类产品的生产不断集中,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和拓展,新的产业相继涌现;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动,产业结构沿着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第三产业的方向依次升级。生产集约化程度沿着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等几个阶段依次演进;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也往往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而产生变迁。

第四,普遍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等重要的硬约束。发展的条件不同,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约束的途径和方式不同,必然产生了工业化道路选择的模式差异,带来了不同的发展影响和增长绩效。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基本上是粗放型或资源消耗型的,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建立在资源高投入的基础之上,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2.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征

工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工业化的实质是经济结构的转化过程,是农业份额的下降和非农业份额上升的过程。工业化的进程表现为主导产业不断更替、产业不断创新的过程,产业转换能力是一国经济发展能力的主要决定性因素。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历史阶段,工业化的起点不同,道路不同,技术革命的内涵不同,工业化的速度也不同。如英国基本实现工业化经过了一百多年时间,日本用了70年,韩国用了30年。我国推进工业化经过了五十多年,至今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艰巨的历史任务。

工业化是一个综合的战略。工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不仅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社会、政治、法律、文化、观念及习俗也会相应发生变革,从而实现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推动经济社会现代化向前发展。

工业化是一个必然的阶段。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这是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化是承上启下的经济形态,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必然阶段。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由落后状态转变为发达状态、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3.工业化的模式和工业化水平的衡量标准

张培刚先生依据发动者是政府还是个人将工业化分为三类:一类是个人或私人发动;一类是政府发动;一类是政府和私人共同发动。大致上讲,可以将英国、法国、美国的工业化归为私人发动型,前苏联归为政府发动型,日本和德国归为政府和私人共同发动型。一般来说,私人发动的工业化往往属于“渐进型”,政府发动的工业化则属于“激进型或革命型”。渐进型工业化往往始于消费品工业如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激进型工业化则往往始于资本品工业如重工业。

参考大多数学者普遍采用的指标体系和衡量标准,反映工业化阶段演进的核心指标有以下几个。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化初期人均GDP一般为280~560美元,中期为560~1120美元,后期为2100—3300美元。

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增加值的比重。国际上的划分标准认为这一指标低于20为非工业国,20~40为正在工业化的国家,40~60为半工业化国家,60以上为工业国。

就业结构。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工业化初期为80以上,中期为50~`80,后期为25以下。

城市化水平。一般认为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应在60以上。

(二)新型工业化

1.新型工业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新型工业化,就是要充分运用最新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加速科技进步的工业化,是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工业化,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工业化,是能够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时代特点,既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又面向世界,既从现实出发又面向未来发展的工业化道路。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发展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强烈的时代特征的工业化道路,是工业化模式的重大创新和对工业化理论的重大贡献。新型工业化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融入全球的工业化。我国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自力更生的较为封闭的工业化道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以后,我国经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的对外开放局面形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中国经济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同时,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势头迅猛发展,世界经济以全球为版图配置资源,表现出了极强的经济活力,世界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中心分工,我们处于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二是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引入信息化生产方式的工业化。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是与工业社会相对应的,信息化生产方式是与知识经济社会相对应的。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是标准化,是一种以分工分业、规模经济、批量生产、实体关联等为特征的大批量、单一产品、高效率的“刚性”生产方式。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是非标准化,是一种以产业融合、网络经济、柔性生产、虚拟关联等为特征的小批量、多品种、高效率的“柔性”生产方式。与工业经济遵循“收益递减”原理不同,知识经济表现为“收益递增”,生产和消费规模的扩张不一定非要由高物耗来支撑,完全可以由知识投入的“收益递增”、信息传输与转换的改善所导致的经济效率提高而建立在低成本基础之上。因此,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引入信息化,本质上是引入一种新型的生产方式。这种新型的生产方式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精髓所在,也是“新型工业化”中“新型”二字的本质含义。

三是以新技术革命为动力,由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传统工业化的推动力量,是传统的蒸汽机技术和电气技术。二战后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由电子化、自动化带动的。新型工业化的推动力量,主要是电子信息技术革命。20世纪90年代以来涌现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革命,推动国际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再一次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中国现在刚步人工业化中期阶段,继续推进我们的工业化进程,必须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路子。

四是统筹协调的工业化。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求我们走低资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工业化道路,不能再走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的工业化老路;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工业化道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不能再走过于看重经济总量及其增长速度,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的老路;走城市乡村一体化发展的工业化道路,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逐步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机制,不能再走城乡分割、依靠农业进行工业化积累的老路;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工业化道路,不能再走区域发展差距扩大,广大人民群众难分享工业化成果的老路;走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工业化道路,促进三大产业结构及其就业结构合理化,使工业包括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成为农业现代化和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而不是走孤立片面地发展工业的老路。

五是环境污染少、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实现工业化,不能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不能危害子孙后代和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劳民伤财,延缓了整个现代化的进程。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占有的资源比较少,在工业化进程中,必须始终注意节约资源,与环境友好,给后人留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六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新发展观,摒弃了以经济增长本身为目的、见“物”不见“人”的片面发展观,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人民共享工业化成果的工业化。人力资源丰富是我国的突出优势。由于我国教育和科技比较落后,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素质偏低,而且绝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根据这一重要国情,在工业化过程中,必须实行资金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共同发展,妥善处理工业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矛盾,充分发挥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

2.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征

(1)开放性。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充分抓住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参与世界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以实现工业化的快速、高效推进。

(2)跨越性。在工业化中引入信息化,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及精髓。这不仅大大丰富了工业化的内容,而且势必改变传统经济的商业模式,推动业务流程重组、生产要素重组,进而推动传统经济的转型,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工业化的性质。这也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抓住后起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的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

(3)整体性。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必须把工业发展和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协调统一起来,把速度同质量、效益、结构等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把工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和消费需求能力的提高协调统一起来,把技术进步、提高效率同实现充分就业协调统一起来,把当前发展和未来可持续发展衔接统一起来。

(4)特色性。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充分考虑到我国人口数量大、人均资源不足、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突出的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我国21世纪将要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区别于传统工业化道路,具有鲜明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是反映时代特征、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三)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优劣势分析

1.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有利条件

(1)经济全球化势头迅猛,国际间的要素配置和产业重组步伐加快。国际间资本流量增加。世界范围内大跨度的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正在进行。跨国公司甚至一些中小企业,为寻求更大利润空间,加速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其中制造业是转移的重点行业,这有利于我们有选择地承接一些先进适用技术。

(2)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迅速崛起,为我国企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带来了良好机遇。

(3)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新型工业化起步的良好条件。十多万亿的国内生产总值,使我国具备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坚实物质基础。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为新型工业化的起步提供了技术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为新型工业化的推进提供了良好的体制保障。

(4)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市场空间巨大。处在工业化中期,进入重要的工业和服务业快速增长时期,如此众多的人口形成的市场规模和带来的增长空间是极其巨大的,并且由于人口基数庞大且发展不平衡,结构转换所带来的增长空间很大,可使我国经济保持比其他国家更长的快速增长时期。

(5)我国具有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维持和制造业优势上升并存的竞争优势。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以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的加工组装制造业为重点的发展阶段,正在逐步形成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的制造业优势。同时,地域广大,地价难以过快攀升;廉价劳动力源源不断,近于“无限供给”状态;大批具有较高素质而与国际水平相比较收入相当低的熟练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没有形成一些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价格显著上升的局面,这有利于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制造业生产能力转移到中国。

(6)发达国家在市场经济成熟及现代化、工业化之后才发展知识经济,但在中国,现代化、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及信息化等同时进行,形成了多元转变的统一体,有望缩短追赶先进技术的时间。

2.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制约因素

(1)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和冲击。知识经济国际化的特点,将对我们的国家管理体系、政策和传统经济产生冲击,导致就业机会减少、国民收入分配差异扩大等的负面因素,这些都远远超过知识经济对发达国家的影响。那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产品将出现严重的过剩,部分产业失去了生存空间。我们的社会组织方式还不适应新经济时代出现的企业组织“扁平化”、整个社会网络化的需要。在知识经济的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有收益递增效应,知识越多发展才越 快,这样后发优势就难以取得,给我国赶超发达国家增加了难度。

(2)人口与就业的压力巨大。人口与就业压力巨大就是我们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突出难题。缓解这一压力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3)资源利用粗放,生态环境恶化。我国资源相对短缺、同时利用粗放、工业化耗水严重、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到20、总回收率为30,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30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资源消耗速度是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多,单位产值能耗量是国外先进水平的2~4倍。生态恶化现象严重,生态改善的任务艰巨。

(4)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工业化的过程,就是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提高城市化水平的过程。但由于受到我国比较突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一方面,我国“三农”问题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向非农产业转移困难,农村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都十分落后;另一方面,我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同时城乡关系不协调,因此,城乡分割的体制还有待进一步改革。

(5)工业制造业的素质不高。突出表现是:劳动生产率低,生产经营规模小;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配套能力差,对国外技术装备依赖性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程度也不够。

(6)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总体较低。目前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较低。根据一项研究,从收入、技术、产品、人才、体制几方面看,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些问题综合体现为国际竞争力弱。

(7)新型工业化过程中资本等要素的短缺问题。农业产业化、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知识经济的实现,对资本这一生产要素的需求远远超过传统的工业化。

二、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抓住知识经济兴起和经济全球化的机遇,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依托、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信息化、城市化、国际化、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实现互动;努力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提升中国制造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建立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型经济框架体系,实现传统经济与知识经济有机融合;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际发展,为工业化的推进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奠定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坚实基础。

(二)战略目标

按照“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要求,新型工业化的主要战略目标如下。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

(2)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增值额的比重提高到64左右。达到工业化国家该项指标60以上的要求。

(3)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提高到50以上。

(4)城镇化水平达到55左右。

(5)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在全社会劳动力中的比重降到35以下。

(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研发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以上。

(7)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资源占用与消耗下降,广泛推行清洁生产、文明生产方式,发展绿色产业、环保产业,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8)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9)知识经济的框架体系初步建立。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1.与现代化的总体战略相适应原则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借鉴工业化国家发展知识经济的成功经验和教训,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必将到来的大趋势,用能够引领、促进工业化的知识经济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体制来锻造新型工业化体系,由新型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奠定知识经济社会到来的坚实基础,走出一条由工业经济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的跨越之路。

2.发挥比较优势原则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和其他方面的优势,处理好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把技术进步、提高效率同实现充分就业协调统一起来。

3.技术进步推动原则

就是将新的科技革命成果充分应用于工业化进程,核心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注重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进步的主体,妥善处理好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性的关系。创新是技术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源泉,要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聪明才智,形成创新的氛围和环境,在技术、产业、制度、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

4.可持续发展原则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在完成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使当前发展和未来可持续发展衔接和统一起来,走文明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也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

5.以人为本原则

把工业化的推进与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重视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使更多的人能够分享工业化的成果和利益。

6.统筹协调原则

把工业发展和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协调统一起来,使工业化同时成为农业现代化和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努力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人民群众共享经济成果。

三、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重点

(一)走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充分认识发展知识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知识经济具有全球经济一体化特点,任何国家都有可能率先有所作为,这是我们必须抓住的机遇。同时,知识经济是一种向下兼容的经济,它能够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经济的资源基础,知识对资源的替代作用将使传统经济的运行效率得到迅速提高。

尽管我们还未实现工业化,还不可能完全超越工业化的阶段而一下子进入知识经济社会。我们今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不是要马上全面展开一场知识经济革命。但是,知识经济毕竟已在全球范围内兴起,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先行进入,这给我们这些后发国家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使我们有可能发挥后发优势,跨越一些次要的或不必要甚至是错误的环节而尽快走向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不是传统经济的简单延展,知识革命创造了在世界范围内重新洗牌的机会,谁先抓住预示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兴的经济增长源泉,谁就抢占了国际分工体系的制高点。中国完全可以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同时发展知识经济。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已经历了三次高经济增长期,都是以技术革命为先导,中国因为种种原因,丧失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我们再也不能错过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了。

2.着力构筑推进工业化、现代化所依托的知识经济体系框架

(1)加快战略性、前瞻性、源头性的基础知识研究和创新步伐。对一些战略性产业要从以跟踪为主转向以原始创新为主,重视知识的源头性、基础性创造,如信息、生物工程、航天、能源、新材料等,选择若干重要领域进行战略性的、长期的、持续不断的投入和研究,形成世界领先的研究实力和研究成果。

(2)加快与知识经济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化体系建设,为知识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我国虽然也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但尚不健全和完善,特别是关于新技术、新知识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还需加强,执法力度还需加大,以创造良好的保护知识价值的制 度环境。在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特别是信息产业领域,要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按国际惯例来设计和规划,并以条例或法规的形式公布于众。此外,要积极参与适合知识经济特点的国际规则的制定与实施,现在知识经济刚刚兴起,发展空间巨大,有待制定的新的国际规则众多,我们应积极参与,以争取较为有利的条件或者规定,避免发展陷入被动。

(3)加强规划引导。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计划,以保证发展知识经济能够循序渐进和有计划地进行。我国有必要根据知识经济发展需要,找准突破点,以点带面,制定更为系统的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计划,以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知识创新能力以及产业的知识含量和国际竞争力。

(4)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在知识经济体系下,科学技术不再被排斥在经济系统之外,而是在系统之内的关键生产要素,人力资源被看成是最重要的资源。开发人力资源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教育。教育不再被看成是一种消费性投资,而是生产性投资。适应发展知识经济的需要,一是提高全社会对教育的投资比重,加大政府财政用于教育的开支比例,逐步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国对教育的投入比例;二是重视发展高等教育,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倡读“源头书”,促使大学成为知识经济的动力源泉;三是加强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型和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四是实行终身教育,形成广泛学习型的竞争社会。

(5)建立国家创新系统。一要对国家高层次的知识研究和创新机构资源进行系统整合,促进国家级创新体系建立;二要集中力量支持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重点企业的发展,特别是要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为核心,联合一批高校和科研机构,形成技术创新系统,创建一批知识产业基地,迅速提升我国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三要努力办好几所高水平的大学,使之成为国家级的知识创新基地,成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储备知识、技术和人才;四要加强知识传播和应用系统的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技术市场、风险投资市场,为知识和技术的创新、扩散和应用提供条件和场所;五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努力创造和维护有利于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应用的正常的市场秩序。

(二)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

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对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离开工业化就谈不上信息化,工业化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和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工业化程度越高,专业化分工越发达,信息化的物质技术基础会越先进,信息化的需求空间就越广泛,必将促进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发达的信息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的工业基础之上。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完全重复西方国家的道路、等待工业化完成以后再提出和实施信息化,而是要形成互动。

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引擎”与动力,对工业化具有带动作用。以微电子、软件、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迄今为止发展最快、渗透性最强、应用最广泛的先进技术,同时具备较高的技术位势和向下兼容的特性,对传统技术和产业升级具有不可替代的强大带动作用,而不仅仅是推动、促进作用。信息化对于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对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不能简单理解,它更是一种经济性、社会性、体制性的全面带动,这是由现代信息技术所依托的知识经济形态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因此可以说,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最主要特征。

信息化与工业化形成良性互动的关键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如今的信息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化,对工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尽管引入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但管理思想、组织形态、企业文化、市场形态都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也将无法适应信息全球化、标准统一化、业务融合化的需要,形成“IT黑洞”和“信息孤岛”,甚至会陷入不搞信息化等于“等死”、搞信息化等于“找死”的信息化怪圈中不能自拔。

2.信息化对发达国家经济的提升和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相继推出了“先进技术计划”“技术再投资计划”“先进制造技术计划”等重大计划。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由汽车业带头引进日本的精益生产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20世纪90年代初,结合“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对传统产业进行了全面改造,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技术水平,并对制造过程和管理进行重组和优化。同时还建立了全国制造技术推广中心网络,促进地区技术联盟的建立和制造工程教育培训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呈现了经济持续增长、就业人数增加、失业率下降、物价增幅保持在较低水平、通货膨胀压力得以消除、出口贸易增长势头强劲、联邦财政赤字逐年减少的少见的兴旺局面。1991—1994年间,美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一共增长了近12个百分点,超过了日本和西欧国家的增幅,在微电子和小汽车等领域重新夺回了世界第一的位置。与此同时,科技发明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1990年美国公司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新产品的平均时间需要35.5个月,至1995年只需23个月。

工业发达国家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既注重技术的超前性,更重视来自产业界的实际需求。在关键技术的选择上注重系统集成技术与单元技术并重,通过系统技术、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引入使传统工业实现从决策、管理、控制、工艺设计到加工、生产装备水平的全面升级。在发展先进制造和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政府通过若干计划的实施起到了关键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并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的管理机制。在机制上促进制造型企业的自相似、自组织和自优化,在方法上促进制造的分布化、模块化和信息化,在战略上强调面向用户、面向员工和面向过程。

发展中国家在信息化浪潮面前面临着两种命运:一种是把握住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可能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步人先进行列;另一种命运则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信息方面的“知沟”(knowledgegap)将不断加深,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新的国际分工中将完全失去主动权,从而带来新的边缘化。因此世界各国纷纷重视本国的信息化进程,出台一系列计划,采取措施急起直追。如韩国和芬兰就是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这些国家在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侧重于结合自身特点,把握发展中的某一契机,形成局部的优势,从而带动工业化整体的发展。

3.探索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结合的新途 径

(1)加速发展信息产业。重点突破软件、集成电路和信息安全等核心技术,加快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网络与通信、计算机与软件、数字化电子及信息安全等重点产品,使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从而为制造业信息化提供强大后盾。针对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和软件的智力汇聚型特点,要以发展软件产业为核心,以软件产业的突破带动硬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2)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高速、宽带、大容量的传输网络,高度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开发各个层次、各个系统、种类的信息资源,推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推动政府、企业和家庭上网,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当前尤其要强调服务于我国企业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议重视网络环境下企业信息系统软硬件产品的开发建设和企业信息化咨询服务体系的建设。

(3)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结构调整。要以促进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工业控制的智能化和制造装备的数字化为目标,继续研究开发制造业信息化和先进制造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特别是现代设计工程技术和网络协同制造技术、现代企业先进生产模式与管理技术、基于开放的工业控制系统和系统集成、优化软件、顺应网络化趋势的快速响应制造技术及基于数字化的现代装备等。

(4)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制定有关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不同行业的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选准信息化建设重点,加大信息化投入。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引导企业从实际出发,从解决突出问题人手,进行统筹规划;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三改一加强”和强化基础管理等各项具体工作的紧密结合。规范企业信息化咨询与服务市场。

(5)营造有利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工业现代化的综合环境。要完善投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从财政、税收、投融资等方面,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工业现代化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加强信息产业监管及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6)以信息化的新路径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根本转变。在整体布局规划的基础上,以融合信息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为起点,加快农村现代化;以辅助农业发展的信息网络和信息服务为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因特网、广播电视网为依托,采取各种积极手段,向农民进行各种方式的教育和培训,加快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转变长期农业社会形成的落后观念,为农民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形态变化创造必要的条件。

(7)提升服务业的发展质量。国内外经验证明,在服务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整体上,我国服务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需要在发展中探索真正符合国情、科学有效的方法和路径,全面提高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既为当前服务业发展提供动力,也为将来的跨越式发展打下基础。

(8)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教育。尽最大可能,尽早利用各种新的信息手段,补充传统教育的不足,对全体人民进行教育和培训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一个根本性任务。需要在教育的内容、方法、体制、观念等方面全面创新,培养适应信息时代的管理者和劳动者。

(9)利用信息技术加快社会发展。在利用信息技术加快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社会发展步伐。

(10)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积极调整体制和机制,形成信息时代经济发展和公共管理的新环境。

(三)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一是二元经济结构和人均资源禀赋低下,决定了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重视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基本国情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征。第一,经济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第二,我国资源总量不足,保障程度不高。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现有化石能源储量中,煤炭、石油、天然气三者折合成标准油当量占世界石化能源总储量的比重不足11;主要固体矿产储量占世界的比重分别为铁矿石不足9,锰矿石约18,铜不足5,铝土矿不足2,就连储量比较丰富的煤炭,静态保证程度也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50,表明资源保证程度的矿产储备也大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第三,人均资源贫乏,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第四,资源开采利用效率低。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单位G能耗量(每千美元的标准煤吨数)的国际比较看,中国分别是瑞士、意大利、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美国的14.4倍、11.3倍、10.6倍、8.8倍、8.3倍、7.2倍、4.6倍。因此,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二是资源粗放型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将使工业化难以为继。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实现工业化的任务还很艰巨。按1980—20__年我国的电力、石油、煤炭、钢材消费以及货运周转总量的消费弹性系数预测,我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GDP在20__年的基础上再翻两番,需要消费电64700亿千瓦时、石油6.10亿吨、钢材3.97亿吨、煤炭24.9亿吨,各种运输工具周转总量将达到178600亿吨公里。依靠如此大的资源需求量和消耗量来支持GDP翻两番对于资源相对贫乏的我国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是传统工业高增长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庞大的人口规模,迫使我们不得不注重可持续发展。我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也和其他国家一样,生态环境遭到了传统工业所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的破坏,同时,生态系统恶化的趋势如水土流失、扬沙及沙尘暴、近海海域赤潮等现象的出现和肆虐,更是严重地制约着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到2020年我国人口预计将达到14亿多,随着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越来越大,如不改变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2l世纪前20年力争GDP翻两番,资源和环境都将难以承受。

为此,我们必须努力克服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弱点和弊端,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发展的可持续性应当作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2)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很大。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正在向集约型方向转变。据有关专家分析,1991—20__年,低能耗工业部门(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量小于1.5吨)比高能耗部门(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高于3.5吨)增长速度更快,环境污染不严重的工业部门的增长速度要快于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部门。由此看来,我国只要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020年GDP翻两番的潜力是很大的。

2.走可持续性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1)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资源节约和环保效益型工业体系。一是加快工业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积极开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风力资源和洁煤技术,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天然气、煤层气、风能、太阳能、地热采暖等资源的利用。大力推行煤炭气化、液化技术和洗选加工利用技术以及沼气工程、风力发电、地热发电、太阳光电等基本成熟技术的运用,促进产品市场逐步形成并向更大规模发展。鼓励和支持农村地区加快发展规模化沼气能源。通过市场 化促进能源产业发展。积极利用国内各种资金渠道,加大对可再生能源行业的投入,推动能源产业建设。通过一系列重大能源技术改造项目的开展和实施,提高了能源技术水平和资源利用水平。

二是更多利用国外资源,加强国内重要资源集约开采,建立战略性资源储备体系。要建立国外战略性矿产资源、矿业市场和矿业公司信息库,跟踪、研究世界主要期货市场战略性矿产最新行情,鼓励有条件的国内公司到国外勘察和开发我国紧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通过兼并、收购、租赁等多种方式建立战略性矿产品的开采和供应基地;进口国外废料进行资源再生加工利用。提高重要资源和矿山开发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科技工作,增加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和安全供应体系的科技含量。以改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为目标,提高矿产的采矿率、选矿率、冶炼回收率,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程度。加强勘探开发,增加地质勘察投入,积极进行矿山开发复垦工作,严禁乱采乱挖,整顿、规范矿山开采秩序,保护矿山环境。逐步建立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和安全供应体系。培养国民的资源危机感,尽快着手制定矿产资源储备战略,加强国家对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利用的政策性指导。大幅度增加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和勘查经费的投入,加强和加快国内矿产资源的勘察和潜力评价。对特别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实行计划性或限制性开采。

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改造传统工业。第一,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由单线末端治污向生产全过程治污转变,交叉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单位产出的废物排放量。第二,建立完善生态工艺,通过综合利用资源和生产工艺横向耦合,以及实行物料多级利用的方法,对产品从设计、制造、销售实施全过程控制。第三,围绕生产技术和装备现代化,组织科研和生产攻关,推进成熟科技成果的应用。鼓励改善煤炭燃烧工艺、探索和建造新的燃烧工艺和节能技术。鼓励企业回收有价值“废弃物”重新加以利用,对不能利用或不能完全利用的废弃物,尽可能地采用必要的回收性净化工艺进行净化或无害化处理。第四,环保部门要开展对重点企业“三废”以及大气、水、土、噪声、植物的制度化监测工作,为企业清洁生产提供基础材料。第五,促进对环境无害化产品的需求和以环境无害化方式使用产品,减轻环境危害,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大部分污染,减轻污染源,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

四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高度重视科技开发创新,大力开展包括生态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基础研究。研究开发一批对新型工业化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系列。支持现有的国家、省重点工程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开展高新技术原创研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不断推进技术升级,运用对传统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工艺改造。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时,推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组织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引进国内外适用的高新技术,消化、吸收、创新,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将良种优质化,绿色和有机食品的产业化,循环工业技术、清洁生产工艺、环保设备技术等作为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化的重点方向。

五是发展壮大环保产业。支持现有环保骨干企业推进重大国产环保装备和制造的开发和研制,形成成套系列的污水处理设备研发中心和制造中心。发展以生产生物肥料、有机肥料、生态型多元复合肥料、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生态型农药、环保型除草剂、可降解农用薄膜、无污染安全型养殖动物疫病用药及杀菌剂、无污染饲料添加剂等环保型农用生产资料制造业,加快相关技术和绿色生资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建立以高新环保技术产品为龙头,环保产业研制和开发生产基地为载体,环保产业规模化为目标的绿色环保支柱产业体系。通过上市、重组、兼并、联合、技改等形式,尽快形成若干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企业,提高我国环保产业的知名度和环保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努力探索循环工业之路。建设循环型企业。以冶金、煤炭、电力、食品加工、化工、建材、造纸、白酒行业的大企业为重点,科学协调、连接企业内不同生产部门的生产经营布局和工艺流程,促进生产工艺横向耦合,实现资源多次加工增值,促使产业链延伸与根治污染“双赢”。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创建一批废水“零排放企业”。通过能源、水等资源的梯级利用,物料和废物循环利用的方法,对产品从设计、制造、销售实施全方位控制,形成工业生态链网。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一方面,鼓励新建一批融生态产业链设计、资源循环利用为一体的生态工业园区,以有利于物质多级利用和能量流动、合理转换生态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布局。合理规划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结构,使其紧紧围绕某一项主导产品或某一种工业原料的综合利用加工,将生产原料的企业和生产初级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企业按一定的流程组合在一定区域内,并在各个流程环节上布局综合利用废物料的其他企业及相应环境保护配套设施;另一方面,选择有条件的现有开发区进行试点,认真分析园区内各企业能源、水和原料现状以及物流、能流的链接关系,科学规划园区内企业布局,通过引进关键链接项目,整合、协调园区内企业能源、水、原料的配备关系,提高园区内资源综合利用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增强综合竞争力。

培育区域循环型社会。建立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废弃物和城市中水回用系统,提高社会再生资源利用率。在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基础上,实现城市无害化处理和其他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通过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支持城市生产环保型农用生产资料,变城市之“废”为农村之“宝”,改变单纯治理污水的传统方法,使处理后的污水再利用于城市景观、农业灌溉和工业冷却方面。探索污水处理以“用”养“治”之道;农村开发有机食品、绿色安全食品,培育城市产业与农业之间物质、能量良性循环的生态产业链。在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基础上,实现无害化处理与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3)合理布局和集聚产业,促使工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协调运行。注重产业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适当聚集,以便充分利用道路、公共交通、供变电设备及线路、燃气站、供排水系统、环保设施等城市市政工程和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在充分考虑环境和基础设施负荷的基础上统筹规划产业集聚程度。

3.引导和促进工业企业在制度、技术和管理的创新与变革

(1)建立质量型低成本的工业考核制度。制定新型工业化的产业政策与规划,严格限制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产业发展。积极扶助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发展,强化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环境管理力度,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开展绿色贸易壁垒与国际贸易保护、消费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消费与可持续贸易、可持续贸易与清洁生产、IS014000认证和生态标志认证、绿色生产和清洁生产技术与工艺等知识教育,同时根据行业和企业实际,量化若干质量与成本指标,制定具体考核标准和制度。

(2)确立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研发技术领域。加快开发能够推动结构升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包括生物工程技术和生物医药技术的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材料、能源材料、先进陶瓷材料、金属材料和现在原材料生态型替代品生产技术的新材料技术,清洁生产工艺设备、智能化生产技术的工业生产技术,农 业高新技术、优质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农作物自控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农业现代化技术,林地保护技术、湿地保护技术、水源地保护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污染源治理技术、受破坏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生态保护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智能交通管理技术、生态城市建设信息系统的城市管理技术等等。

(3)将拓宽管理理念、推广企业经营管理与绿色管理相结合。下大力气把企业绿色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任务和指标之一加以推广,量化若干企业绿色生产与管理目标。试点推行企业绿色管理目标责任制,建立完善企业绿色管理考核制度,使之与企业总体经营管理目标有机融合,与企业管理者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通过在企业内部成立绿色企业管理委员会、加大绿色管理的学习培训、设立分级绿色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专职职能部门等多种组织设计与再设计措施,建立健全一批企业绿色管理组织。

(4)制定有利于促进绿色需求形成的投资、消费政策。一是通过财政政策实施,在设备选用、运行、维护、报废等方面对从事绿色生产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贷款担保与贴息的优惠。二是通过产业倾斜政策,支持其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鼓励引导企业构建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体系。三是加大绿色消费的教育力度。倡导舒适而非豪华型生活环境,鼓励有利于身心的健康消费,倡导利用网络服务,鼓励进行教育科研、文艺探讨、体育欣赏等知识型消费。引导企业转变销售策略和市场竞争观念,以质量效益型取代削价竞争型,提高经济效益,减轻环境污染。四是扩大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洁净技术成果的应用范围,引导公众增加对深加工农产品的需求量,减少对初级农产品的消耗总量。五是更新消费观念,吃穿用要提倡质优、效好、量少,减少生活废弃物。

(四)走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就业压力巨大、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明显决定了我们必须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扩大就业。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清除限制农业劳动力转移和流动的一切障碍。要剥离户口管理的身份甄别功能,使所有公民能够在平等的环境下参与劳动竞争。要从法律上保障居民拥有自由迁徙和自由转换职业的权利,废除所有有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政策和法规。对进城的农民给予“国民待遇”,保障他们的平等就业机会和他们子女的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从而降低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的货币成本和心理成本。建立惠及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向城市迁移的后顾之忧。创新住房制度。允许农民自带退宅还耕指标进入城镇,在城镇住宅区建设住房,其建设用地不占用年度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同时,农民进城应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失业、养老保险等政策。政府要明确进城农民以承包地和自留地的使用权置换进入城镇后社会保障费用的长期有效性和合法性。

二是把增加就业作为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目标切实抓好。多数普通行业和一般产业领域,在不降低效率和技术要求的前提下,优先考虑就业,尽可能多地满足社会对就业的需求。各级政府应把净增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政策和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建立起政府促进就业增长的目标责任体系。

三是鼓励创造就业机会。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政府采取经济刺激措施,解决失业问题。对结构性失业程度特别严重的地区,规定为就业受援区。对在就业受援区内投资的企业给予补贴,对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予以奖励。对创造就业超过一定规模的企业主,可制定获准全部或部分免征其公司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四是在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和虚拟经济的同时,继续大力发展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实体经济。将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扩大劳动就业有机结合起来,正确把握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正确把握好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正确把握好发展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五是鼓励更具弹性的灵活就业。要帮助城乡广大劳动者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就业观念,支持和鼓励劳动者采取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如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阶段性就业等各种灵活就业。要尊重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从根本上消除职业歧视。

六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五)走开放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建立全球化框架中取胜的经济体系

目前,全球化正在由生产全球化向科技全球化、产权市场全球化的层面深化,大量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为此,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着力引进国外智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进“走出去”战略实施,把我国所具有的市场优势、低成本制造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与发达国家所具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充分结合起来,建立全球化框架中取胜的经济体系。

2.培育中国的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中国经济20年的持续增长孕育了跨国公司成长的基因,为提高综合国力,必须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成长为跨国公司。要把培育和发展中国的跨国公司作为推进中国新型工业化的一项重大战略,创造各种条件促进跨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更大规模地参与世界经济竞争与合作,谋求中国跨国公司的新发展。

3.建成世界性的制造业生产基地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占全球份额每年递增0.26个百分点,钢、煤、彩电、洗衣机、冰箱、空调、微波炉、摩托车、水泥等产品均占世界市场份额第一。面向全球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初具规模。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结合的角度看,在当今全球化的国际分工体系中,中国完全有条件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自我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独立品牌和销售渠道的全球化的制造业基地。为此,我们要把握国际制造业重心东移特别是向我国转移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制造业基础较好的优势,朝着建成世界制造业基地的方向努力。一要抓好品牌建设,开发和形成一批在世界上有影响的独立品牌。二要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培育自己的研发体系,掌握和发展核心技术。同时,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多种形式的研发机构。三要在一些战略性的高新技术领域,向上游延伸产业链,掌握源发性技术,开发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四要在一些重要的地区建成若干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公司集中的国际管理控制中心。五要推进产业集群化、区域制造业一体化。六要大力发展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建立高效畅通的现代流通网络。

(六)走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一是将以人为本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指导思想,明确社会全面进步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目标,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福利作为发展经济的目的和优先目标。发展是硬道理,保持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是最硬的道理。二是加强对社会发展领域的规划和政策引导,建立健全社会发展的法律法规,及时妥善处理社会问题,更加重视社会领域的持续发展。三是建立重大建设项目和经济政策的社会影响评估机制,把社会发展前置于经济发展。四是加大政府对社会发展领域的投入,提供更多、更好的社会公共服务产品。五是加强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使社会组织的发展进入良性轨道。

2.促进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解决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的一条途径是采取调整农业结构、形成规模经营等措施提高农村生产力,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另一条途径是促进农村剩余的劳动力有序地向城镇转移,把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来抓,坚持特大城市、大中城市、小城市和中心镇协调发展,特别是要注重发展小城镇尤其是中心镇,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避免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造成城市超负荷运作、 城市病严重的局面发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及城镇化道路,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3.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新型工业化研究篇9

一、安徽省新型工业化道路进程评价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当时的国际环境,我国在较长时间内选择了一条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在当前情况下正确认识安徽省的工业化进程对安徽如何营造大工业格局,实践工业立省使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从就业结构分析安徽所处的工业化大致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从就业结构看,安徽工业化大致处于配第・克拉克定理的第二阶段。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的观点,依据若干国家一定时期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转移的统计资料,得出以下结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这就是配第―克拉克定理。 该定理通过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由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的转移反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表明就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安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构成,从1978年的81. 7: 10.3: 8转变为2005年的48.6. : 21.3 : 30.1,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了33.1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上升了11和22.1个百分点。从城乡结构看,安徽人口聚集呈现工业化早期特征。

(二) 从产业结构分析,安徽正处于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加速推进时期

从产业结构看,安徽正处于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加速推进时期。我国和安徽省的产业结构变动状况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2002年全国三次产业结构为14. 5:51.8:33.7,第一产业比重已降至20%以下,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安徽省的产业结构自1978年以来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了由“一、二、三”到“二、三、一”的大跨越,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初步核算,2005年安徽省生产总值(GDP)537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9.6亿元,增长1%;第二产业增加值2234.2亿元,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2182亿元,增长9.9%。从2001年安徽三次产业结构看。从每一产业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看,第二产业占43%,是我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第一、三产业比重占57%。从劳动生产率来看,第一产业最低,第二产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第一产业的6.3倍。在三次产业当中,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仅为0.396。处于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加速推进时期。

(三) 从城乡结构分析看,安徽的人口聚集程度呈现出工业化早期特征

1996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测算的中低收入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为53%,甚至低收入国家也在32%。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安徽的城镇化水平都明显偏低。2001年,我省城镇人口占比为29.3%,而全国城镇人口占比为37.7%,充分显示出我省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全国一般水平,我省城市化水平仅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进而可以判断为,现阶段我省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向工业化发展加速增长阶段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的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2. 6%上升到2005年的35 % ,年均提高0. 82个百分点。安徽城镇人口比重比中部平均水平低于1-2个百分点,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过去5年城镇化率提升速度看,安徽相对较慢,5年中安徽城镇化率累计上升4.2个百分点,上升速度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中部平均水平0.6个和1.4个百分点。

二、结论

从国外和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看,城市化最主要的效果是“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正因为安徽省是农业人口大省,流动人口中绝大多数是农村人口,因此应该用非均衡发展战略来实施促进城镇化的发展。政府应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政策倾斜,推进发展快的地区更快更好的发展,加速人流、物流的流动与重新分布,加快全省城镇化进程,同时在大中城市附近(如合肥、芜湖、马鞍山和铜陵和蚌埠圈)形成城镇群。工业发展不足,工业化水平较低,是安徽省发展的突出矛盾。必须牢固确立工业强省意识,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强化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带动力。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群式发展,构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俞 葵,徐建平.安徽省“十一五”新型工业化道路探讨[J]安徽科技,2006(1)

2.赵国鸿. 十一五”产业发展导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 专栏:聚焦“十一五”规划.2006(1)

3.余华银.安徽新型工业化进程评价[J] 经济纵横.2005(12)

4.刘梅康. 对我国发展新型工业化的认识[J]经济人学报,2006(2)

5.祖 明. 对新型工业化若干问题的探讨[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5(3)

新型工业化研究篇10

一、安徽省新型工业化道路进程评价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当时的国际环境,我国在较长时间内选择了一条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在当前情况下正确认识安徽省的工业化进程对安徽如何营造大工业格局,实践工业立省使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从就业结构分析安徽所处的工业化大致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从就业结构看,安徽工业化大致处于配第·克拉克定理的第二阶段。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的观点,依据若干国家一定时期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转移的统计资料,得出以下结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这就是配第—克拉克定理。 该定理通过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由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的转移反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表明就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安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构成,从1978年的81. 7: 10.3: 8转变为2005年的48.6. : 21.3 : 30.1,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了33.1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上升了11和22.1个百分点。从城乡结构看,安徽人口聚集呈现工业化早期特征。

(二) 从产业结构分析,安徽正处于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加速推进时期

从产业结构看,安徽正处于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加速推进时期。我国和安徽省的产业结构变动状况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2002年全国三次产业结构为14. 5:51.8:33.7,第一产业比重已降至20%以下,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安徽省的产业结构自1978年以来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了由“一、二、三”到“二、三、一”的大跨越,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初步核算,2005年安徽省生产总值(GDP)537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9.6亿元,增长1%;第二产业增加值2234.2亿元,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2182亿元,增长9.9%。从2001年安徽三次产业结构看。从每一产业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看,第二产业占43%,是我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第一、三产业比重占57%。从劳动生产率来看,第一产业最低,第二产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第一产业的6.3倍。在三次产业当中,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仅为0.396。处于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加速推进时期。

转贴于

(三) 从城乡结构分析看,安徽的人口聚集程度呈现出工业化早期特征

1996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测算的中低收入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为53%,甚至低收入国家也在32%。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安徽的城镇化水平都明显偏低。2001年,我省城镇人口占比为29.3%,而全国城镇人口占比为37.7%,充分显示出我省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全国一般水平,我省城市化水平仅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进而可以判断为,现阶段我省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向工业化发展加速增长阶段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的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2. 6%上升到2005年的35 % ,年均提高0. 82个百分点。安徽城镇人口比重比中部平均水平低于1-2个百分点,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过去5年城镇化率提升速度看,安徽相对较慢,5年中安徽城镇化率累计上升4.2个百分点,上升速度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中部平均水平0.6个和1.4个百分点。

二、结论

从国外和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看,城市化最主要的效果是“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正因为安徽省是农业人口大省,流动人口中绝大多数是农村人口,因此应该用非均衡发展战略来实施促进城镇化的发展。政府应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政策倾斜,推进发展快的地区更快更好的发展,加速人流、物流的流动与重新分布,加快全省城镇化进程,同时在大中城市附近(如合肥、芜湖、马鞍山和铜陵和蚌埠圈)形成城镇群。工业发展不足,工业化水平较低,是安徽省发展的突出矛盾。必须牢固确立工业强省意识,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强化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带动力。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群式发展,构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俞 葵,徐建平.安徽省“十一五”新型工业化道路探讨[J]安徽科技,2006(1)

2.赵国鸿. 十一五”产业发展导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 专栏:聚焦“十一五”规划.2006(1)

3.余华银.安徽新型工业化进程评价[J] 经济纵横.2005(12)

4.刘梅康. 对我国发展新型工业化的认识[J]经济人学报,2006(2)

5.祖 明. 对新型工业化若干问题的探讨[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5(3)

新型工业化研究篇11

中图分类号:TP36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3-0304-01

党的十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地区生产总值结构来看,莘县的工业化水平比较低,不仅与发达地市存在较大的差距,也落后于周边地区。探索莘县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莘县工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莘县县委、县政府团结依靠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工业立县,大力发展工业。坚持以“黑白新”(黑:石油化工、白:盐化工、新:新兴产业)为产业突破口,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扩大总量,提升质量,增强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实施了“2352”工程,即突破盐油两个主导产业,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三个新兴产业,培育畜禽肉类加工、轴承及配件加工、木材加工、特钢铸造和大豆蛋白五个特色产业集群,扶持发展20家骨干企业。2014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777亿元、利税76.5亿元,分别增长18.3%和13.1%,分别是2011年的2倍和2.1倍。实缴税金过500万元的企业8家,其中莘县供电公司、嘉华保健品、航发特钢3家企业实缴税金超过1000万元。大力培植畜禽肉类加工、轴承及配件加工、木材加工、特钢铸造和大豆蛋白五大产业集群,去年五大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3亿元、利税16.9亿元,分别增长17.2%和15.9%。去年,全县私营企业户数达到4468户,比上年增长78%;民营经济税收完成11.35亿元,增长24.6%。突出园区建设,规划建设了盐油化工产业园和鲁西经济开发区。在产业发展上,盐油化工产业园重点发展盐化工和石油化工,同时发展特钢铸造和新材料等产业;鲁西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新能源、重工机械、生物科技、物流等产业。近年来,累计投资10多亿元,完善了两个园区的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目前,盐油千亿化工产业园入园项目达到130个,鲁西经济开发区入园项目达到210个。

二、 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一)工业经济总量偏小。纵向看,全县工业经济扩张的势头强劲,“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了翻番的目标。但横向看,总量明显偏小,与兄弟县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具有支撑和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很少。

(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一方面,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另一方面,高耗能、资源型工业比重过大,高新技术产业少,受国家环保政策影响,企业准入门槛不断提高,发展的环境压力增大,且各行业企业分布点多面广不集中,没有规模优势,无法形成优势互补,行业难以做大做强,带动和辐射能力不强。

(三)工业资金投入不足。突出地表现在大集团、大企业、大项目不多,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银行对企业进行诚信评级,信贷员放款终身追究制推行,地市一级银行没有贷款审批权等,企业所用生产资金成本加大。许多企业技术改造、新上工业项目由于资金不足而难以付诸实施。招商引资项目配套资金落实难问题,直接影响到工业的加快发展。

(四)产业集群效应不高。产业园区之间关联性小,技术、资金、人才要素难以得到优化整合和高效配置,导致产业链短,附加值不高,且企业销售产品多以原材料、初加工产品、中间产品为主,把大量利润空间让给了域外最终产品生产商。

(五)核心竞争能力不强。企业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自主研发和品牌建设滞后,产品技术含量低,产业外向度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这些都严重制约着莘县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之受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影响,一些高耗能型、资源型企业的技改投入将会更多,利润空间将会变得更小。因此,莘县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三、 加快推进莘县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一)培植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实施“骨干企业壮大、中小企业成长、特色产业培植”计划,紧紧抓住重化工、纺织印染、大豆蛋白、玻璃制品、特钢铸造、塑料编制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一批,引进新上一批,力争每个产业有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打造莘县工业经济的中坚。继续抓好棉纺织、轴承加工、木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积极引导和组织中小企业实行分工协作,参与产业配套,走产业延伸、合作互赢、集群发展的路子,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进一步加大工业投入。继续坚持招商引资、银企合作、聚集民资、向上争取等行之有效的形式,进一步加大工业投资力度。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加强管理,确保有效投资。着力抓好一批投资过亿元的项目,突出抓好盐化工项目,力求尽快实施。高度重视项目的筛选论证,建立项目库。坚决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严格按规定办理新上项目的立项、环评等手续。搞好节能、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新型工业化研究篇12

当代世界能源需求随飞速发展的经济不断增加。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现实及煤化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利用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引进新型煤化工产业成为煤化工技术发展的当务之急。对于煤化工技术引起的环境问题,煤的洁净化已经成为主导技术。该技术采用煤炭洗选、气化为源头,技术核心为实现煤炭的洁净、高效燃烧,在煤加工的各个环节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率。

传统煤化工技术主要是以煤作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使煤炭转成气体、液体、固体燃料和化学产品的过程。现在煤化工技术主要产品依旧是合成甲醇、氨及焦炭,随着新型产业技术的发展,煤化工产品品质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因为国家对煤化工产品日益增加的需求量,新型煤化工技术的发展应用成为了研究热点。

1 传统煤化工技术的出路

1.1 传统煤化工技术

1.1.1煤的焦化

该过程是使煤在隔绝空气下进行强热达到使其分解目的的过程,也叫干馏。主要产品有煤焦油(苯、甲苯等)、焦炭、焦炉气(氢气、甲烷、乙烯、一氧化碳等)、精氨水等。这些产品在化工、医药、染料、农药和炭素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还有一些,例如吡啶喹啉类化合物和许多稠环化合物等是石油化学工业替代不了的。

1.1.2煤的气化

在高温条件下,利用气化剂(空气或氧气、水蒸气或氢气)的化学作用使煤或煤焦中的可燃部分转化为气体燃料的热化学过程。该反应属于非均相反应。另外,热分解后的气态产物(CO2、H2O及烃类等)可以和高温碳发生均相反应。根据气化方法、条件还有煤的性质的不同,气化后产生气态产物的组成也有所不同。按照反应炉内反应进行过程中气体的特点,我们将煤层从下往上依次分为灰层、氢化带、还原带、干馏带和干燥带,在干燥带和干馏带部分,高温炉气使煤加热后释放出水分并迅速挥发。在还原带和氧化带中,剩余的焦炭发生氧化反应。将产品经过净化、加工后,得到各种化学品,投放市场。

1.1.3煤的液化

煤液化,顾名思义是把煤中含的有机质转化为流态产品,有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技术,该做法目的是获得液态的碳氢化合物并且将其用于替代石油及石油制品。

1.2 传统煤化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传统煤化工产能严重过剩,对其进行结构调整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国内传统煤化工技术低下,综合经济效益日渐下降。虽然仅有个别企业和石油化工联系密切,产品多样新颖,发展生存较好,但仍然存在产能过剩,竞争加剧的难题。十几年来,曾一度是亮点的焦炉煤气加工行业,现如今也因市场疲劳,导致难以继续发展的困境。煤液化产品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是由于工艺流程、工程技术密集度高、操作难度大,还没有大范围应用,是我国新型煤化工技术考虑发展的方向。

近几年来,很多以甲醇、合成氨、聚氯乙烯等为主要产品的传统煤化工产业建设迅速发展,可以看到大部分传统煤化工依旧是只靠上项目求发展,并没有创新。但是也存在一些传统煤化工企业在技术集成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努力,提高了合成氨装置的能力,大幅减少综合能耗,整个工艺流程的自动化水平和操作安全度明显提高,而且还 实现了废水综合利用。

2 新型煤化工技术

2.1 技术特点

2.1.1产品以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产品为主

在以前,可以通过发展煤化工,为用户提供终端产品以及其它诸如焦炭、化肥、煤焦化、煤气化、合成氨、煤制活性炭等的工业原料与燃料等等。目前,新型煤化工可生产出煤化工独具优势的芳香烃类产品,主要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如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乙烯原料、聚丙烯原料、替代燃料(甲醇、二甲醚)、电力、热力等为主要产品,以及煤化工独具优势的特有产品,如芳香烃类产品。为满足未来几十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这些产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这些产品以进口替代品为主。

2.1.2技术系统将采用高新技术及优化集成工艺

新型煤化工按照煤种以及煤质特点的不同可利用不同的煤转化高新技术,同时在能源梯级运用、产品构成模式上进行不同工艺的集成结合,形成完整的体系。对于经济效益,如煤气化-合成油、煤直接液化以及其它化工产品、煤气化-化工合成-电力多联产体系等。

2.1.3煤炭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

通过煤炭的洁净、合理与高效利用相互结合可发展新型煤化工生产,实现不同质量煤炭的合理使用,保证煤炭资源能够有效、合理的利用。高硫煤作直接液化或煤气化原料利用;高活性低变质煤的化工转化利用;多煤种的全面使用都可通过煤炭的洁净、合理以及高效利用而获得。煤气化、燃烧等产生废渣的利用;煤焦化剩余煤气、合成尾气的利用等都属于新型煤化工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

2.2 煤化工产品

2.1.1可替代石油化工的其它产品

乙烯、丙稀是生产聚乙烯、聚丙烯和其它聚合产品的主要化工原料。近年来,我国聚乙烯、聚丙烯产量的增长速度远跟不上其需求速度,且缺口有越来越大的趋势。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合成工业对于乙烯、丙烯等原料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大。通过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以煤为原料制取乙烯、丙烯的原料或直接获得产品,还可以得到能替代石油化工的其它产品,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这项产业不但能减轻石油加工在发动机燃料油和化工品两类产品原料不足的矛盾,同时也缓解了国内石油供需矛盾、减少了我国对上述原料进口的依赖程度。

2.2 代用液体燃料(甲醇、二甲醚等代用燃料或化工品)

甲醇不仅作为汽车燃料,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二甲醚可以代替柴油用于发动机,也可替代天然气作为民用燃料。目前,由于建设规模、技术、生产成本等原因,我国甲醇需求巨大,每年需进口百万吨以上,而生产能力和需求量也都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一步法二甲醚合成技术目前正处在开发阶段,如果作为广大村镇的民用燃料,具有非常巨大的市场潜力。

2.3 电力、热力

电力是我国能源建设的重点,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预计未来20年年均发电装机容量的增长率要保持在6%以上。新型煤化工联产系统可以将化工合成等产生的可燃尾气、余热等用于联产电力,但是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为缓解大型煤化工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的压力,可自行配套生产电力、热力的副工厂。近年来出现一种新型煤化工与IGCC发电等新技术集成的联产系统,这种系统是未来可能成为煤炭洁净发电的主要途径。

3 结语

发展新型煤化工技术,学习世界先进经验与技术,构建多元化产业链,加强企业本身的发展能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可以大规模保障能源安全,补充我国石油资源不足。因此,在传统煤化工稳定发展的同时,还要加大力度发展可替代石油的洁净能源及化工品的新型技术,建成规模庞大、多种工艺集成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基地。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