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旅游策划合集12篇

时间:2024-03-30 17:38:52

网络旅游策划

网络旅游策划篇1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6)12-0076-09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6.12.014

引言

Mitchell曾提出,“社会网络是连结一系列人、事物或事件的特定类型的关系”,这一系列人、事物或事件称为“能动者”(agent)或“节点”(node),能动者之间的各种关系称为“联结”(tie),这种“联结”往往会对规划决策产生重大影响[1]。旅游规划决策是一项涉及众多相关群体的规划决策,它本质上是各利益相关者通过利益协商与权力博弈后形成解决旅游发展问题共识的动态过程。在该过程中,以各利益相关者群体为节点,以因交换信息、解决矛盾、协调目标和共享资源等而建立的各种正式或非正式关系为联结,共同交织成了一个多重、复杂的社会网络――旅游规划决策网络。该网络具有怎样的关系结构以及联系的紧密程度等,密切关系着规划决策的方向。本文研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以潮州古城为例,剖析其在旅游规划过程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结构,探究这种社会结构对旅游规划决策过程的影响情况。

社会网络分析法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社会学研究,它着重从关系结构、社会网络等来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现已发展成为一项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并被应用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研究中。然而,在旅游研究中,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应用却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有西方将此方法应用于旅游资源管理研究,随后的相关研究领域有所拓宽,但主要集中在旅游目的地结构、旅游政策网络、旅游企业成长和知识管理 等[2]。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旅游决策由集权式的官僚方式向多元利益相关者共同合作与决策的方向转变,各利益相关群体围绕旅游决策 形成的关系网络也逐渐引起西方学者的研究兴 趣[3-4]。Pforr分析了澳大利亚北部地区旅游规划的交流网络,认为利益相关者由于在旅游政策网络中所处位置不同,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力会有所差异,其中,政府机构和地方旅游协会是规划的核心行动者,可以左右决策的最终结果[5]。Scott等对比传统旅游决策和网络化旅游决策方法,得出后者比前者更民主、更透明以及更具参与性的结论[6]。但网络化旅游决策是把双刃剑,基于共同目标的共识有助于信息共享,但参与者拒绝接受他人观点时会削弱网络效力[7]。此外,部分参与者仅代表自身的利 益[8],但他们的利益未必与当地旅游发展方向相一致,这就可能导致旅游决策的偏差。最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往往需要正式政策的跟进才能顺利开展,即网络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政府参与[9]。总体上,国外相关研究倾向于用网络分析对决策结果进行回顾性描述和解释,对于在旅游决策中具有特殊地位的政府如何进行授权,网络决策合法化、网络的发展变化等问题的研究还有待探索。

随着社会网络分析法逐渐成为国外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学者也开始运用该方法对我国的一些旅游现象展开分析,主要集中在旅游线路[10-11]或旅游流网络结构[12-14]、旅游空间结构[15-16]、旅游空间经济关系[17-19]、旅游网站[20]等领域,这些研究着重于对宏观的、显性的地理空间结构展开研究,而对于旅游发展中涉及的人及其社会关系的研究却极少。当前,伴随旅游快速发展而爆发出来的各种问题,很多是由于没有处理好利益相关者而引发的。王素洁[21]已开始关注目的地利益相关者和旅游规划决策,但总体上,现阶段学者们尚未从社会网络视角给予旅游规划决策足够的关注。旅游发展涉及许多不同利益相关者,随着人们权力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增强,以往的集权式旅游决策也将向多元利益者合作的方向发展变化。旅游规划决策中,不同利益相关者会左右决策的制定与落实,同时这些利益相关者并非孤立的,他们会就旅游发展进行相关的合作或博弈。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已在我国实践尝试,但对这些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复杂社会网络的研究却相对滞后。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以潮州古城旅游规划决策为案例研究,期望探索决策网络在规划决策中的影响,并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方法

1.1.1 社会网络分析法

社会网络分析法是一种跨学科的,对社会关系进行分析的一套规范和方法,主要目的是探查和分析行动者之间的社会纽带模式[22]。它以数学中的社群图法和矩阵代数方法,分析社会网络中的点和关系,其中,点代表行动者,关系即是行动者之间的联系。本文关注的是旅游规划决策中的利益相关者网络,其中,各利益相关者是点,他们之间就旅游规划决策所建立的正式工作联系为研究的重点关系。

根据网络类型,社会网络分析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个体网、局域网和整体网。个体网是由一个核心个体和与之直接相连的其他个体构成的网络,旨在研究个体网诸多结构性质,以及个体与其他个体之间的关系。局域网由个体网加上与个体网络成员有关联的其他点构成,局域网的边界和相关研究由研究的具体问题来确定。整体网是由一个群体内部所有成员及其间的关系构成的网络,旨在分析整个网络的关系结构[1]。本文尝试揭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结构,从而对旅游规划决策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解释,因此本研究采用整体网的研究范式,对旅游规划决策的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展开分析。

1.1.2 指标选择

整体网的社会网络分析将行动者集合为一个整体,对这个整体的构成、关系模式展开研究。在本研究中,选取网络中心性、网络结构洞、网络密度作为测量指标。

网络中心性(entrality),指的是某个个体或者组织在社会网络中相对于其他行为者而言,所处的地位,或者说其通过网络结构所获得的权力,常被用来考察行动者取得或控制资源可能性的结构属性。本研究选用的具体测量指标是点的中间中心度(betweenness centrality),测量的是个体对资源控制的程度。

网络结构洞(structural holes),是由社会学家 Burt用来表示非冗余的联系,他认为“非冗余的联系人被结构洞所连接,一个结构洞是两个行动者之间的非冗余联系”,也就是说,结构洞能够为其占据者提供获取“信息利益”和“控制利益”的机会,从而获得竞争优势[23]。结构洞的主要考虑指标有:(1)有效规模(effective size),即一个行动者的个体网规模减去网络冗余度;(2)效率(efficiency),即一个行动者的有效规模与实际规模之比;(3)限制性(constraint),即一个人在自己的网络中拥有运用结构洞的能力;(4)等级度(hierarchy),即限制性在多大程度上集中在一个行动者身上。

网络密度(network density),包括整体网密度和整体网中的“个体网密度”。整体网密度等于网络中“实际存在的关系总数”除以“理论上可能存在的最多关系总数”。实际的关系数量越接近于网络中的所有可能关系的总量,网络的整体密度就越大,网络中所有成员的关系越紧密,该网络对其中行动者的态度、行为等产生的影响越大。整体网密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D=2Lg(g-1)] (1)

式(1)中,D为密度,L表示网络中线的数目,g 为网络中节点的数量。

整体网中的“个体网密度”计算方式与整体网密度类似,是某一个行动者的“实际存在的关系总数”除以“理论上可能存在的最多关系总数”。

1.1.3 案例地选择

潮州古城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一直是粤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独特的潮州文化、潮州建筑、民间工艺和民俗构成了潮州古城独特的旅游吸引力。21世纪以来,潮州古城通过修复广济桥、牌坊街,大力发展旅游业,已形成一定的旅游规模,是粤东旅游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潮州古城集聚了潮州最优秀的旅游资源,其旅游发展一直被当作城市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来考虑。然而,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潮州古城在全国的知名度仍然不高,旅游发展的层次和带来的收入十分有限。调研发现,潮州古城虽然有十分优秀的旅游资源,但由于旅游规划决策中存在复杂的社会关系,许多良好的规划都不能得到落实。旅游发展需要政府、社会、市场的有效协调,但在潮州,不仅政府、社会和市场三者之间存在博弈和矛盾,即使政府内部、古城范围内不同街道之间也存在互相抢夺资源的情况,这归根结底是没有充分考虑和协调好各方利益群体,这也是很多社区类型旅游地遇到的问题和困境,潮州古城是该类型代表。

1.1.4 数据收集

(1)总体目标

根据对潮州古城的实地调查发现,潮州古城旅游规划决策中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当地社区、政府机构、旅游企业、旅游者、压力集团1、自然或人文旅游资源,共6类。由于自然或人文旅游资源不具备主观能动性,因此可排除在外。另外,虽然旅游者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但在我国的现实中,几乎没有旅游者参与旅游规划决策的情况,且旅游者的出现要滞后于旅游规划,所以在规划决策阶段无法获得旅游者的真实意见,所以本研究也将其排除在外。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旅游者不能参与决策,但旅游企业出于招徕旅游者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旅游者的利益代言人。因此,本研究关注的利益相关者可以分为当地社区、旅游企业、政府机构和压力集团四大类。

社会网络分析法着重对社会关系展开分析,无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展开调研。本研究借鉴其他学者在进行社会网络分析时主要采用的抽样方法――参与法2和滚雪球法。首先,本研究通过查阅《潮州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潮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潮州市各级政府有关工作报告,运用参与法确定潮州古城旅游发展规划决策的部分核心行动者。其次,运用滚雪球法邀请核心行动者推荐与他们日常工作关系密切或他们认为对旅游规划决策非常重要且有影响力的其他利益相关者。随后访谈被推荐者,并请他们进一步推荐,不断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没有新的被推荐者。最后确定的利益相关者群体构成了潮州古城旅游规划决策网络。最终的调查结果显示,潮州古城旅游规划决策网络的目标总体包括了4个大类20个子类的利益相关者(表1)。

(2)样本选择

理想的整体网资料收集是进行总体调查,但潮州古城旅游规划决策网络中部分利益相关群体的总体规模过大,难以进行总体调查,且个体间同质化非常明显,亦无须分别进行调查,因而采取从总体中抽取代表性的个案样本的方式,如小商户、社区居民等;对于规模较小的,且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的群体,则采用总体调查。本研究选取样本的原则是,当一类利益相关者总体规模小于30时,采取总体调查;当规模大于30时,采用便利抽样。实际调查中,旅游产品经营商户、餐馆或餐饮店、非旅游类经营商户和潮州古城居民采用随机抽样调查,其他相关利益群体采用总体调查(表1)。

(3)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展开调查,主要用于收集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的关系数据,及其自身的属性数据,包括三类结构性问题:第一类问题调查潮州古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结构,构建利益相关者网络结构图,得出有关网络指标,通过询问被访问者“在过去一年里,您或您所在的单位在潮州古城旅游开发中,与哪些组织有合作行为或共同成员?”得出关系结构。第二类问题询问被访问者认可的潮州古城旅游规划决策利益相关者。第三类问题调查规划决策网络中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力1。

问卷调查从2015年3月开始至7月结束,历时5个月,主要通过直接拜访被访问者,发放纸质问卷并进行现场回收的方式收集,同时通过面对面访谈、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调查。在对有关组织进行调查时,本研究在该组织的核心领导层或居于领导职位的成员展开,并提醒他们填写问卷时要基于组织视角而非个人视角。

2 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63份,回收问卷225份,回收率为85.6%,剔除填写不完整或答案前后矛盾的无效问卷30份,有效问卷195份,有效率为86.7%。目前,分析整体网络关系数据最常用的软件有UCINET,本研究运用UCINET6.0对潮州古城旅游规划决策中的利益相关者网络结构进行分析。

2.1 关系矩阵及关系结构

社会网络研究要求将属性数据转化为关系数据,基于收集的数据本研究构建规模为“20×20”的“行动者-行动者”关系矩阵,该矩阵为“0”“1”二值矩阵。需要强调的是,在样本中,酒店或客栈、旅游产品经营商户、餐馆或餐饮点、旅游景区、旅行社、居委会、街道办、非旅游类经营商户、潮州古城居民这9类利益相关者中只要有一位受访者表示与其他利益相关者有联系,在关系矩阵中就可以表示为两类利益相关者有联系,但本研究并非针对某一具体个人的特殊选择,而是在大样本调查中,寻找整体的共性和规律性,因此,对这9类利益相关者进行了二值化处理,通过对这9类利益相关者关系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取标准化后数值的中位数作为临界值,对大于或等于临界值的数值取“1”,小于临界值的数值取“0”,据此得到本研究网络分析的关系数据(表2)。

运用UCINET6.0画出潮州古城利益相关者网络拓扑图,通过拓扑图直观体现各子类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为使4大类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在图中直观体现,本研究用同一类型符号对同一大类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标示(图1)。

2.2 网络中心性

潮州古城旅游规划决策中,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模式特点:整个利益相关者网络的标准化中间中心势是0.181,这说明这个网络向某一点集中的趋势较小,不存在一个绝对强势群体在主导旅游规划决策;相关专家或旅游研究机构的点中间中心度最高,这说明具备专业知识的专家团队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十分重大,拥有资源的旅游发展公司、管委会、房管局、文物旅游局的中间中心度也较高,对旅游规划决策有重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街道办虽然不掌握旅游资源,却是古城居民、居委会与核心利益相关者的重要“中介”,对社区参与旅游有着重大影响,因而其中间中心度也比较高;旅游类和非旅游类商户、酒店或客栈、餐馆或餐饮点、古城居民、居委会处于外层,中间中心度小,这些利益群体大多个体规模小,相互之间也没有形成紧密联系,因而没能形成有影响力的组织,对决策的影响小;最后,处于中间层的是旅游景区、旅行社、规划局、区旅游局,以及工艺美术协会,其中,景区和旅行社掌握一定旅游资源,规划局、区旅游局拥有一定的政治权力,工艺美术协会拥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这些利益群体中间中心度居中,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古城的旅游规划决策产生影响(表3)。

2.3 网络结构洞

潮州古城旅游规划决策中,利益相关者网络总体上有着较好的沟通和联系,四大类群体间没有出现明显的结构洞,但在当地社区这一大类利益相关者的子类之间却存在结构洞,尤其古城居民和非旅游类商户这两类利益相关者几乎不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产生联系。此外,他们在所有利益相关者中,受到的总限制性达到1,等级度也达到1,这说明他们虽然是潮州古城最大规模的东道主,在旅游规划决策中却被边缘化(表3)。另外,当地社区作为古城旅游发展中最基础的利益群体却与最核心的古城管理委员会之间发生关系断裂(图1)。这些结构洞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潮州古城旅游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当地社区的旅游参与度较低,另一方面是管委会及其属下旅游发展公司刚成立不久,还未充分整合古城旅游资源。必须注意的是,一个具有众多原住民的社区发展旅游,当地社区这一大类利益者是不容忽视的,只有充分提高他们在利益相关者网络中的地位,使他们能够参与信息传播和沟通,并与他们共享资源与利益,才能有效引导居民参与旅游发展,促进非旅游类商户进行商业转型,从而减少旅游发展的摩擦力,不仅提高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使旅游规划更加容易落地。

2.4 网络密度

潮州古城旅游规划决策利益相关者的整体网密度为0.3632,这说明总体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行为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在跨大类的利益相关者之间,旅游资源共享、信息沟通和联系的程度较低。从利益相关者网络中的网络密度可以看出,处于核心地位的利益相关者,如潮州古城管委会及其属下的旅游发展公司网络密度不高,这虽然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这两者成立时间短,还未对潮州古城的旅游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也说明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的关系仍是比较疏远的,增加了决策执行的难度,阻碍潮州古城旅游发展。不过,酒店或客栈、旅游产品经营商户、餐馆或餐饮点、文物旅游局、区旅游局、民间工艺美术协会这些重要的旅游业类的密度相对比较高,可见经过多年的旅游发展,在民间已经形成了相对较好的合作网络(表3)。

3 结论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极高的产业,旅游发展过程中涉及众多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在对潮州古城旅游规划决策中的利益相关者网络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一个良好的决策网络应具备两个特征:第一,旅游规划决策中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应就旅游发展决策问题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和联系网,通过正式和非正式交流,使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都存在适当的中介,从而保持网络整体的联通性。第二,网络中的利益相关者群体之间保持较高的紧密度,从而增强网络成员的凝聚力。为此就需要完善旅游规划决策的利益相关者网络,使网络更加完备和联通。

首先,对边缘利益相关者进行赋权,提高其中心度。尤其是居委会和当地居民,作为旅游地东道主群体,在旅游规划决策中却被边缘化,这不仅会破坏旅游政策的公平性,而且往往会引起旅游发展中游客与居民的矛盾。居委会是基层管理机构,沟通了居民与其他利益相关者,提高其中心度,不仅能听到来自基层的声音,也会使规划决策更容易获得理解。当地居民则可以通过政治上、经济上的赋权,提高他们在旅游规划决策中的地位,政治上,给予居民更多的旅游发展话语权和投票权,经济上,与他们分享旅游发展的利益,将他们的个人权利和利益与旅游发展紧密相连。

其次,还要加强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的联系,通过增加“桥”的数量,减少利益相关者网络的结构洞,强化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增加网络密度。在旅游规划决策阶段,不同群体之间更加紧密和频繁的沟通,能有效地降低误解,并使规划更符合各方的利益,这会使规划落地阶段更容易实施。因此,通过强化不同相关利益者之间的联系,使网络逐渐靠近理想网络结构,从而使旅游决策能体现最大多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社区旅游发展不同于一般旅游景区发展,大量的原住民,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由于地缘和血缘而形成的复杂社会关系,使得规划决策不能仅由少量的人员来决定,而是要充分考虑不同利益相关群体的权利、利益和意见。本文基于社会网络视角对潮州古城旅游规划决策中的利益相关者网络展开研究,不仅可以为潮州古城完善规划决策、促进旅游顺利发展提供指导,也可以为其他社区旅游发展的利益相关者研究提供参考。更为重要的是,本文的研究方法为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新的系统性思路。虽然本文仅对潮州古城进行案例研究,但任何一个社区的旅游发展,都必然涉及许多利益相关者,这些相关者并非孤立的,他们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因此在旅游规划决策中,应当将其考虑在内。

最后,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利益相关者的合作选择会受到其自身属性,如性别、年龄、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等的影响,也会受到当地旅游资源特征、经济发展状况、社会观念的影响。受限于研究方法,本文没有对影响因素展开深入研究,而是着重于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考虑上述影响因素对利益相关者合作行为的影响,亦可以针对特定的利益相关者子类展开相应的研究,这些都是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致谢:潮州古城旅游规划专家组成员张补宏老师、周锐波老师、林旭青规划师和陈健健规划师等为本研究提供帮助,潮州古城领导小组也为本研究提供了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Mitchell J C. The concept and use of social networks[A]//Mitchell J C. Social Networks in Urban Situations[C]. Manchester: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Press, 1969:2-3.

[2] Wang Sujie, Hu Ruijuan, Cheng Weihong. A literature review on overseas tourism research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network[J]. Tourism Tribune,2009, 24(7): 90-95.[王素洁,胡瑞娟,程卫红. 国外社会网络范式下的旅游研究述评[J]. 旅游学刊,2009,24(7): 90-95.]

[3] Bramwell B, Lane B. Tourism Collaboration and Partnerships: Policies, Practice and Sustainability[M]. Clevedon: Charmel View Publications, 2000: 1-20.

[4] Hall C M. Tourism Planning: Policies, Processes and Relationships[M]. Harlow: Prentice Hall, 2007:3-25.

[5] Pforr C. The makers and the shakers of tourism policy in the northern territory of Australia: A policy network analysis of actors and their relational constellations[J].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 2002, 9(2): 134-151.

[6] Scott N, Cooper C, Baggio R. Destination networks: Four Australian case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8, 35(1):169 -188.

[7] Dredge D. Policy networks and the local organization of tourism[J]. Tourism Management, 2006, 27(2):269-280.

[8] Dredge D. Networks, conflict and collaborative communities[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6, 14(6):562-581.

[9] Lawrence M. Unraveling the Complexities of Tourism Destination Systems: Policy Networks and Issue Cycles 1998―2005[D]. Australia: Southern Cross University, 2005.

[10] Liu Bing, Zeng Guojun, Peng Qing. A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 on travel itinerary research: A case study in Xinjiang[J]. Tourism Tribune,2013, 28(11): 101-109.[刘冰,曾国军,彭青. 社会网络视角下旅游线路研究――以新疆为例[J]. 旅游学刊,2013, 28(11): 101-109.]

[11] Liu Hongying, Wei Liliu, Zhang Juan. The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structure of area tourist flows based on the tourism routine[J]. Human Geography, 2012, 27(4): 131-136.[刘宏盈,韦丽柳,张娟. 基于旅游线路的区域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研究[J]. 人文地理, 2012, 27(4): 131-136.]

[12] Peng Hongsong, Lu Lin, Lu Xinfu, et al. Spatial network structure and optimization of cross-border tourism area based on tourist flow: A case study in Lugu Lake[J]. Progress in Geography,2014, 33(3):422-431.[彭红松,陆林,路幸福,等. 基于旅游客流的跨界旅游区空间网络结构优化――以泸沽湖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2014, 33(3):422-431.]

[13] Wu Jinfeng. Distribution of inbound foreigner tourist flows and its property and structure characters in China[J].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4, 28(7): 177-182.[吴晋峰. 入境外国旅游流网络分布、性质和结构特征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 28(7): 177-182.]

[14] Zhang Yanyan, Li Junyi, Yang Min. The tourism flow network structure of Xi’an based on tourism digital footprint[J]. Human Geography,2014, 29(4): 111-118.[张妍妍,李君轶,杨敏. 基于旅游数字足迹的西安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J]. 人文地理,2014, 29(4): 111-118.]

[15] Wang Degen. The impact of Wuhan-Guangzhou HSR on regional tourism spatial pattern in Hubei Province[J]. Geographical Research,2013, 32(8): 1555-1564.[汪德根. 武广高速铁路对湖北省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影响[J]. 地理研究,2013, 32(8): 1555-1564.]

[16] Liu Chun. Study on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ourism economy in middle area of China based o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J]. World Regional Studies,2015, 24(2): 167-176.[刘春. 基于社会网络方法的中部地区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 世界地理研究,2015, 24(2): 167-176.]

[17] Fang Yelin, Huang Zhengfang, Tu Wei. Spatial differences of tourism economy in Yangtze River Delt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network[J]. Tropical Geography, 2013, 33(2):212-218.[方叶林,黄震方,涂玮. 社会网络视角下长三角城市旅游经济空间差异[J]. 热带地理, 2013, 33(2): 212-218.]

[18] Yang Xiaozhong, Liu Guoming, Feng Lixin, et al. Spatial economic contact of cross-border tourism region based on network analysis: A case study of Hukou Waterfall Scenic Spot[J]. Geographical Research,2011, 30(7):1319-1330.[杨效忠,刘国明,冯立新,等. 基于网络分析法的跨界旅游区空间经济联系――以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为例[J]. 地理研究,2011, 30(7): 1319-1330.]

[19] Zhang Kai, Yang Xiaozhong, Zhang Wenjing. Tourism economic affiliation degree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impacts factors of cross-border tourism region: A case study of Taihu Lake area [J]. Human Grography,2013, 28(6):126-132.[张凯,杨效忠,张文静. 跨界旅游区旅游经济联系度及其网络特征――以环太湖地区为例[J]. 人文地理,2013, 28(6):126-132.]

[20] Lian Tonghui, Yu Caihua, Zong Qianjin. A study on net-work structure of China’s tourism website: Based on a social network analysis[J]. Tourism Science,2012, 26(6): 80-88.[廉同辉,余菜花,宗乾进. 我国旅游网站的网络结构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J]. 旅游科学,2012, 26(6): 80-88.]

网络旅游策划篇2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7-0040-0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升级使得国内旅游行业热度持续升温。而人们的旅游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观光游逐渐向休闲游转变,从之前的走马观花式到深度拓展式旅游。据有关调查研究55.1%的人选择离开城市进行“生态休闲游”。因此生态旅游业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广西巴马,作为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有着得天独厚的养生生态资源及条件,但是从旅游收入、知名度和对经济的贡献率等评比指标来看,与广西其他旅游城市相比却是较低的。原因何在?首先来了解一下巴马生态旅游市场发展状况。

1 巴马生态旅游市场分析

1.1 巴马生态旅游市场现状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县共辖12个乡镇,总面积为1971平方千米。据统计,2010年巴马全县共接待游客146万人次,实现社会旅游总收入9亿元,其中,2009年到巴马县休闲养生的“候鸟”人达12.8万人次。“候鸟”人休闲养生游成为该县一大亮点,上半年农家旅馆共接待游客6.9万人次,同比增长73%。目前,巴马县已经创建3家国家3A级景区、2家国家4A级景区。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2010年增加民族体育馆、风情建筑群等建筑,以及集休闲养生、文化娱乐、旅游商贸于一体的母鸡山公园广场等项目建设也正陆续启动。

这些数据让我们相信巴马生态旅游市场前景非常美好,但是我们也看到巴马与区内出名的旅游城市如桂林、北海还有很大差距。以桂林兴安县旅游市场为例,2010年仅上半年就接待国内外游客160.31万人次,旅游营业收入完成6.3亿元,远远超过巴马县。比较而言,巴马旅游市场的知名度不够高,潜在市场吸引力还不够强。

1.2 巴马生态旅游市场分析

1.2.1 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巴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质奇特,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蕴藏着丰富的溶岩溶洞,年平均气温20.4℃,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均小有温差,人居环境和气候条件十分宜人。因森林覆盖率高、河流冲刷及海拔高等原因,使得这里的空气十分清新宜人,且空气中所含负氧离子高于一般城市十几倍以上,素有“天然氧吧”美誉。

巴马物产资源丰富,有珍珠黄玉米、油茶、火麻、油鱼、黑山羊、麻鸡、银鱼、香猪等名优特产,其中,巴马香猪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矿产资源方面,巴马有钛、硅、锰、锑、铁、金、辉绿岩、滑石、大理石、方解石、石灰石等数十种之多;巴马的天然矿泉水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并且纯净无污染,可以直接饮用。

巴马有许多喀斯特溶洞群及天坑群,号称“天下第一洞”的百魔洞,“水上芦笛岩”的百鸟岩,自然岩溶景观之长寿水晶宫,还有水清色碧的盘阳河风光和湖光山色的赐福库区千岛湖风光等,共同造就了国家4A级景区盘阳河长寿村风景观光度假区。

巴马人文资源丰富,巴马是瑶族自治县,居民以瑶、壮族为主,各地多见典型的壮瑶度假村建筑,民族节日和风俗颇具特色。此外,巴马瑶族自治县还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红七军二十一师师部旧址、兵工厂旧址、韦拔群纪念碑和烈士公园等红色革命旅游资源,常年吸引各地群众参观纪念。

1.2.2 生态旅游市场发展的限制

政府虽然非常重视开发旅游资源,但未能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各方面整合资源,诸如景区景点分散,没有核心经典线路,且包装不到位;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的建设还不够到位,宾馆、旅行社等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卫生、价格都缺乏统一管理。因此,总的来看,巴马旅游市场尚未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消费链。另外,巴马生态旅游市场有待准确定位,宣传推广的力度和深度不够。互联网上关于巴马养生游的资料信息较少,专业的旅游网站更是寥寥无几。

2 巴马生态旅游市场定位――长寿养生游

巴马地区的气候宜人、物质天然纯净、污染极少,且巴马是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中百岁老人分布率最高的地区(据最近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巴马县平均每10万人中就有百岁寿星30.98人,居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之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巴马长寿村百岁长寿率为34.9/10万)。所以巴马拥有世界级的长寿养生旅游资源,包括风景资源系列、物产资源系列、人文资源系列,是区别于全国其他任何旅游区的一项独特资源。

因此,巴马旅游市场应抓住“长寿养生”这一主题,主打长寿文化品牌,创新巴马长寿养生旅游模式,打造精品养生生态旅游路线,向国内外展示巴马特有的长寿人文魅力,并传播科学养生理念,从而与广西、国内各地方,甚至世界上其他生态旅游城市形成有效区别,提升巴马生态旅游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从2010年开始巴马长寿之乡休闲养生游已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六大精品旅游线路之一。

3 巴马生态旅游市场网络营销策划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人们在出行前对要去旅游的城市,往往会通过网络这个工具对整个城市进行了解,如旅游资源、线路、住宿、风味小吃、人文等。但是,对互联网用户调查发现,知道巴马是长寿之乡的人数比率仅占27.27%。可见巴马的养生旅游市场还有待通过网络手段来大力宣传。网络平台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信息交流与交易,针对巴马生态旅游市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角度实施网络营销策略。

3.1 建设精品网站,传播巴马城市品牌

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的总体风格和特征,是由城市的历史、经济、文化和生态等多重要素融合而成,外部表现在城市的标志、知名度上。塑造城市品牌首先要准确定位,优化各种资源形成该城市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由此在大众心里面留下鲜明的记忆和判断。广西巴马早在1991年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自然医学会第13次会议上,就被命名为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2003年11月,国际自然医学会再次授予巴马“世界长寿之乡”证书。日本著名学者森下敬一博士称“巴马是人间遗落的一块净土”。拿着金字招牌,当地政府、企业应当共同抓住机会,通过建设政府公共网站、企业服务型窗口网站等一系列精品网站来对外宣传巴马的独特性,将巴马打造成一个全国、全世界 “寿文化”的代表,与其他任何城市文明相区别。

3.2 通过各类网站广告,传递巴马最新旅游市场信息

21世纪,网上电子广告的覆盖面广、费用开销小、信息量大,是传统广告所不可比拟的,而且人们也已经习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所以,旅游市场的广告投放应充分利用这一新兴平台。除了通过自建网站传播市场信息外,还可以利用门户网站、专业网站(如企业网站、媒体网站、个人网站、其他非营利机构网站等)等来传递最新旅游市场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广告应考虑广告受众特征、覆盖面、经费以及广告文案的形式等,也就是说,网络广告推广要选择合适的站点,否则可能是花钱打水漂。政府网站、旅游企业网站已经慢慢成为很多地区旅游市场信息的主要平台。经百度搜索后我们发现,目前有关巴马旅游市场的专业网站只有8个,数量少且缺乏特色,网站所载有的市场信息时效性较差,广告效益不强。因此,有必要重新设计巴马旅游市场的电子广告,并选择恰当的站点来传递巴马最新旅游市场信息。

3.3 采用博客营销,倡导巴马养生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

所谓博客营销,即利用博客这种网络应用形式而开展的网络营销。现在网民阅读博客是一个新的趋势,博文已经对网民的工作与生活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而且大部分博客作者对网络的依赖度较高,网民已经开始尝试从博客中找到工作、 生活、购物、旅游等方面的经验参考信息。另外,博客营销的好处之一就是费用低廉、互动性强。通过博客,可与其他的网站交换友情链接,即分别在自己的网站上放置对方网站的LOGO或网站名称,并设置对方网站的超级链接,使得用户可以从合作网站中发现自己的网站,达到互相推广的目的。

采用博客营销方式,主要应着眼于巴马长寿之乡的介绍、巴马的新闻和奇闻逸事、环境地理、历史民俗和风土人情、巴马特产和养生杂谈等,核心在于倡导巴马养生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博客特点在于原创和定期更新,所以信息时效性强,而且博客平台可以图文并茂,让浏览者可以分享到更加生动精彩的文章,了解巴马的真实风情,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4 开设网络商店,营销巴马特色物产

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网络购物市场整体交易规模1700亿元,同比增长提速,达到100.9%。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潮流中,网络销售有着利润高,回投快等优势,在各地旅游市场中,物产销售一直是市场营销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城市经济利润的主要贡献点。纵观淘宝、京东商城等是国内大型第三方购物平台,商品、服务品种繁多,交易、支付也日渐规范。所以,在网络平台上推广养生旅游的同时,企业或个人通过开设淘宝网店,销售巴马特色物产,如巴马香猪、火麻油、玉米锅巴、玉米糊等。以淘宝网为例,每天保守估计3000万的IP浏览量,在淘宝网上开发旅游路线订单销售和巴马当地的特产销售很有前景。

总的来看,通过对网络平台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以展示巴马的特色文化,为消费者宣扬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鼓励人们到广西巴马长寿之乡旅游,还可以直接推动广西巴马城市品牌的形成和传播,提升巴马旅游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最终实现巴马地区生态旅游市场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绍恩.长寿之乡在崛起――巴马瑶族自治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回眸[N].河池日报,2011-1-13.

网络旅游策划篇3

一、承德旅游行业和旅游管理部门对网络营销重视不够

(一)承德整个旅游行业对于网络营销的重视程度需要提高

承德旅游景区的网络营销能力参差不齐,有的景区开展全方位的网络营销活动,如避暑山庄和皇家寺院旅游景区,还有的景区基本没有任何网络营销行为,如承德蟠龙湖景区;承德酒店业只重视当前的客房直接交易量和业务量的提升,网络营销开展主要选择与旅游营销中介入旅行社或在线旅游(OTA)合作来销售酒店产品,不重视品牌推广等网络营销其他职能,如少部分酒店有自己网站,大部分没有网站,也不开展百度推广。承德旅行社尽管最早涉及网络营销,但脱不开东施效颦之嫌,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行之有效的网络营销策略。

(二)承德旅游管理部门网络营销意识不高

承德市政府和旅游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和文件中较少涉及市场营销的内容,更勿论旅游业的网络营销,承德市一直坚持将旅游作为由官方主导的战略产业,但从整个旅游行业的规划中可以看出,对于旅游业指导和管理只重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提升。这其中就包括网络营销能力,特别是网络信息服务能力。

二、承德旅游业网络营销规划不足

承德旅游景区的网络营销基本没有明确的目的,更加谈不上清晰的营销目标。失去目的和目标的指引,其后的工作都将是盲目的。首先,承德旅游景区网络营销策略选择有限且盲目。承德旅游景区在选择网络营销策略时最多涉及四个方面,即网站建设、在线旅游商OTA的合作、百度百科推广和创建微信平台进行微信营销,且开展水平不一。仅有避暑山庄和雾灵山景区全部涉及。其次,承德旅游景区网络营销策略执行不到位。

承德酒店业网络营销目的单一追求销售,不管是线上销售或是线上预定线下销售。所以其网络营销主要是与在线商的合作及微店或微信平台的促销,这样单一的促销策略,将使自身失去网络营销主动性。按照网络消费者模式AISAS-Ⅱ的原理,旅游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和分享行为从品牌感知开始,由于酒店业没有系统的网络营销计划,很难形成网络品牌影响力,这样就不能为旅游消费者提供完善的在线服务和优质的消费体验。游客对于酒店的满意度下降,同时也会影响整个承德旅游业的品牌美誉度。

尽管承德的旅行社很早就涉入网络营销,同时绝大部分旅行社都在做网络营销,且这些旅行社都想把网络营销做好,但到目前为止,承德旅行社网络营销的整体水平、平均水平和个体水平都不高。笔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约80%以上的旅行社的经理都不能准确描述自己旅行社的网络营销目的,也不会制定网络营销的目标。

三、承德旅游业网络营销环境分析不深入,不广泛

承德市目前积极响应国家和省里的关于发展旅游业相关政策和要求,把旅游业列为承德的支柱产业并不断加大投入。但当前承德市旅游缺少相关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承德旅游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技术人员欠缺,承德旅行社90%的网站全是通过外部购置或邀请外来人员开发和维护。再者,承德旅游业网络硬件环境不高,承德旅游业网络营销的网络服务环境有待提高,根据调查,在避暑山庄等游客较多景区没有可供游客上网的区域或无线网络。再者,承德在微观环境的分析中,缺少对竞争和消费者行为分析。从承德市旅游管理部门的相关文件中看出,很少有涉及其他同类型旅游地区的分析和介绍,对旅游消费者调查研究分析则更少。

四、承德旅游业缺少网络品牌意识,未形成统一的网络品牌影响力

(一)承德旅游业网络品牌建设意识不足

承德旅游业品牌欠缺网络推广意识,不重视网络品牌的宣传,未将线下品牌和线上品牌有效结合,形成联动机制。承德旅游业在线下开展电视、报纸、电台等媒体宣传,如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承德的旅游宣传广告,通过高速路等旅游交通线路来宣传景点、酒店或旅行社的业务,但这种宣传力度没有体现在网络媒体上,其在网上宣传的策略偏少,效果有限,有的旅游景区甚至没有网上宣传和推广。其次,承德旅游各分行业各自为战,既没有很好的达到宣传自我的目的,也没有为承德旅游业的品牌宣传作贡献。

(二)承德旅游业网络品牌定位不准确

旅游业市场定位是在消费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推出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过程。承德有丰富的特色各异的旅游资源,随着这些资源的开发,现在硬件齐备,服务齐全。但通过调查发现,来承德旅游的80%左右的游客会选择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其余景点主要是承德本地和附近游客,这说明在网络营销过程中,这些景点未做到精准的定位和宣传,没有将自己的旅游特色和游客的需求结合。

(三)承德旅游业网络品牌管理欠缺

通过前文的分析,承德旅游业网络营销品牌管理水平较低,同时缺乏推广力度。旅游业品牌的管理就是对品牌形象的建立、维持和维护。网络品牌形象的管理,就是做好旅游产品形象的网络推广,要做好网络客户服务及客户关系的管理。例如,通过调查,与游客接触最多的旅行社,在其网站设置留言板、在线QQ、24小时热线、常见问题解答等游客在线服务项目,但能正常工作的很少,这种情况将降低游客对旅行社乃至整个承德旅游业的品牌认可度。

网络旅游策划篇4

(二)湖南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乡村旅游是指利用乡村风貌、乡村生产生活场景、乡村自然及人文社会环境等农、林、牧、渔业资源,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拥有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土地资源为特色来开发旅游项目,为旅游者提供具有乡村情趣、农村文化和农家特色的餐饮住宿、休闲度假、娱乐观光以及农事体验等服务项目的旅游业态。其具有如下三个基本特征:首先,旅游活动需发生在乡村地域;其次,旅游内容应当以乡村独有的人文自然景观和乡村生产生活为主;最后,应当属于休闲度假游。而湖南省由于受区位条件、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其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第一,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部,土地总面积211829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21%,其东以幕阜、武功诸山系与江西交界,西以云贵高原东缘连贵州,西北以武陵山脉毗邻重庆,南枕南岭与广东、广西相邻,北以滨湖平原与湖北接壤,地处我国中心地区,不仅方便接待东南沿海及港澳台地区旅游者休闲度假,而且也是内地游客到沿海和境外旅游的重要通道之一。独特的区位条件为湖南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提供了广阔的乡村性休闲场地和潜在的休闲旅游市场。第二,湖南省境内气候属于带有大陆性特征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形主要以低山丘陵为主,省内山川秀美、土地肥沃、降水充足、光照充沛,不仅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自然条件,使湖南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而且也使森林、溶洞、气候等资源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开发潜力。优越的自然环境在为湖南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提供丰富景观资源的同时,也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第三,湖南省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浓重,不仅有屈原、蔡伦、朱熹等一大批历史名人以及炎帝陵、舜帝陵、马王堆西汉古墓、凤凰古城以及岳麓书院等文物景观,而且也是、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历史写下光辉革命篇章的革命地。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极大的增强了湖南发展乡村旅游的影响力和感染性。总之,湖南省独特的优势条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基于乡村特殊条件下旅游模式的需求,这不仅有效地改变了乡村剩余劳动力“春种秋收、夏锄冬储”的生活方式,为他们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而且能够为传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增加当地经济收入,让“乡村野趣”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金钥匙。

2湖南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策划与设计的具体方略

(一)构建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策划资讯平台在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策划过程中,构建资讯平台是做好网络广告策划工作的首要步骤,它将为网络广告后期的创意、表现、制作,甚至网站的选择、信息的等战略奠定基础。一般而言,在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策划过程中,资讯平台的构建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应当根据湖南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建立明确的网络广告目标资讯,从而使相应的受众人群能够来访问站点,并对旅游目的地及相关产品进行了解,进而做出是否进行消费行为的决策。其次,应当针对各个旅游场地的不同特色,透析旅游者的年龄层次、知识水平、经济状况等情况,建立准确的网络广告对象资讯,从而针对广告对象的特征来选择相应的旅游网络广告表现形式、内容、具体站点等,达到提升网络广告效果的目的。再次,必要的资金支持是构建旅游网络广告策划资讯平台的基础,没有相应的资金支持任何广告策划创意都将是空中楼阁,这就要求在网络广告策划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广告成本与广告预算问题,看广告制作和投放费用是否超出广告主的接受范围,从而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广告投放网站。最后,旅游网络广告作为一项高技术含量的工作,技术问题也是影响和制约网络广告制作和设计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包括制作与设计技术、网络传输技术以及终端接受技术等诸多方面,这就要求在网络广告策划过程中,应当注重吸纳既懂旅游广告又有信息技术的综合性人才,从而提高旅游网络广告的技术含量,为乡村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确定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的宣传策略网络广告更新速度快、信息容载量大等特点,在提升网络广告宣传效果的同时,也使网络广告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因此,这就要求乡村旅游网络广告工作者在网络广告策划过程中,应当从广告媒体选择、广告时段安排、广告形式确定以及广告创意四个方面来确定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的宣传策略。首先,网络广告媒体选择就是根据受众者的个性特征、广告目标所要达到的效果以及资金支持力度等情况,综合考虑并确定信息的站点,一般旅游网络广告经常通过全国性站点、地方性站点或建立专有网站等方式来广告信息。其次,广告时段的安排对网络广告是否能实现实时传播有重大影响,对于乡村旅游广告而言,应当根据旅游目的地旅游时段进行相应的广告宣传,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持续式、间断式或实时式等广告形式。再次,由于当前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的受众人群主要以青年人居多,在确定网络广告形式时,应当选择尽可能多的宣传形式,如:条幅广告、游戏式广告、电子邮件广告、弹出式广告、交流式广告、旗帜式广告等,从而达到吸引受众者、增加浏览量的目的。最后,广告创意是旅游网络广告中最能体现广告水平的部分,它通过广告内容、广告形式、广告诉求、广告表现等方面的创意或技术上的创意,如:在旅游网络广告中采用感人故事搭配美丽风景的创意旅游广告,来打动受众者,从而使受众者消除情感上的顾虑,进而产生消费念头。

(三)优化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的设计表达乡村旅游网络广告要达到其宣传效果,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促使消费者形成偏爱,最终做出购买行为,就要不断优化其设计表达。一般而言,消费者一旦对旅游目的地及相关产品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和了解后,心理上容易产生倾向性,从而形成购买意念,并最终转化为购买行为。而网络旅游广告的设计表达对消费者的心理情感有重大的影响,据相关研究表明,大多数旅游者在面对乡村旅游网络广告之初,往往是抱有好奇、怀疑等负面情感倾向,这不仅是因为当前网络广告信息鱼龙混杂,具有太多虚假信息,而且也因为乡村旅游网络广告是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容易使消费者产生较强的设防心理。因此,这就要求相关乡村旅游网络广告工作者,应当优化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的设计表达,在广告制作过程中应当真实再现旅游目的地及相关旅游产品的信息,如:地址、联系电话、周边环境、旅游价格等,使消费者产生心理上的信赖感。此外,应当充分把握消费者从认知到实际行动间心理的变化情况,全面分析消费者的各种心理需求,从而针对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确定相应的旅游广告的主题,并充分利用网络广告便捷的信息链接功能,提供一些图文并茂的旅游资料及其他顾客的真实反馈信息,增加广告的真实性和实用性,从而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坚定其购买意愿。

网络旅游策划篇5

本人查阅了网上资料,有记者称第一个发布“完整版的‘九寨沟小萝莉’”的帖子的人叫吕先生(估计是此次旅游网络营销策划人)。次发帖人自称姓吕,就读于福州某大学。去年10月,他和朋友一起去九寨沟玩的时候看到了小萝莉,给小萝莉拍了点照片并且发布到了网上。而网络推手进行一轮炒作推广,而不明真相的网友们也加入了这次旅游网络推广中来,开始了一场席卷整个互联网的推广。

从百度指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九寨沟小萝莉”事件发生的全部过程,从11日,吕先生的帖子发布完毕后,网站推手和网友们进行了宣传推广接力,通过发帖转载等等手段,在18日终于如愿取得网友对“九寨沟小萝莉”的关注,使“九寨沟小萝莉”变成网上人见人爱的网友红人。而此时的事件策划者们也如愿取得了他们所达到的效果和收益。

这是10月九寨沟的网络搜索曲线图,我们清楚地看到原本11日之后,九寨沟的搜索应该呈下降趋势,但在“九寨沟小萝莉”的网络红人效应带动下,九寨沟的网络搜索又成升势,并在10月18日左右促成搜索高峰,扭转颓势。

网络旅游策划篇6

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产业,对信息依赖度极高。游客、企业和管理部门等通过信息交互,从而实现旅游产品的购买或销售。游客的旅游决策和计划依赖于信息,一般旅游决策过程包括识别需要、搜寻信息、旅游决策、旅游消费、购后感觉5个步骤(甘朝友,1995)。信息搜索是有目的的知识记忆行为或从环境中对信息的捕捉(Engel,1986)。旅游信息搜索分为内部搜索和外部搜索,内部信息搜索既游客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而要获取更多信息则需要借助外部信息搜索(Kim,Lehto,etal.,2007)。网络信息搜索是在内部信息不能满足的情况下,通过网络进行在线信息搜索的过程,越来越多的游客利用互联网搜寻信息。信息搜索行为的研究是了解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前提,也是制订营销计划的重要依据。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2),截止2011年12月,我国网民总数达到5.1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38.3%。其中,学生网民在整体网民中所占比例为30.2%。同时,我国旅行预订用户达到4207万人,年增长16.5%,在网民中的渗透率为8.2%,尽管如此,旅行预订的使用率仍明显低于网络购物(37.8%)、团购(12.6%)等商务交易。大学生作为年轻群体,对于新鲜事物接受度高,能够充分地借助现代科技进行信息搜索和旅游购买,是未来旅游消费的主体。分析和探寻我国大学生在线旅游信息搜索行为对于旅游目的地和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文献回顾

上世纪80年代,旅游信息搜索逐渐成为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中最广泛的论题之一(Fodness,Blackwell,etal.,1997;Chen,Gursoy,2000;Gursoy,2003;Gursoy,McCleary2004)。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网络成为重要的信息源,因此,在线视角下的信息搜索行为逐渐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关注。与传统信息源相比,在线信息源不仅节省用户时间、费用和精力,还能提供更可靠准确的旅游信息(O’Connor,1999)。Fodness等(1997)认为旅游信息搜索行为是旅游行为系统中重要的组成环节,信息搜索内容能够反映游客的在线信息需求。Xiang(2010)对美国游客研究发现,住宿和交通信息是外出旅游搜索的主要内容,其次才是旅游吸引物。Gursoy和McCleary(2004)通过对前人研究总结,建立起包含心理因素、经济状况和信息处理方式的综合理论模型。Pan和Fesenmaier(2006)的研究也发现有超过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将酒店作为第一搜索任务,然后才会转移到交通或者其他活动和旅游吸引物,并将游客的在线行为分为“搜索(在搜索栏输入术语)”、“导航(点击链接)”和“组织(打印或在纸上记录)”,同时分析了在线搜索的微观进程,建立了在线旅游搜索的模型。Lehto等(2006)结合卷入程度,认知过程模式和知识特征等三个方面,提出并验证了在线旅游信息搜索行为模型。李君轶等(2010)通过实证调查对国内游客的旅游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特征与偏好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游客对旅游网站内容的关注程度。魏军等(2008)对国外旅游信息搜索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郑鹏(2009)等对大学生网络旅游信息态度的形成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岑成德(2007)利用调查问卷研究了大学生的网络搜索行为的特点;白晓娟(2001)围绕旅游信息搜索策略与搜索的可能性、游客个性特征以及搜索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建构了旅游信息搜索行为模型。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旅游信息搜索是一个重要课题,它是构成旅游购买决策的重要环节。学者们对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搜索行为进行了有益探索。在研究方法上,以问卷调查为主,个别学者应用了实验观察法和访谈法,但在样本的选择上缺乏代表性,有些实验法的样本量偏少。研究内容上以实证研究为主,对基础理论研究涉及较少。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网络信息需求偏好、搜索行为模型构建、搜索行为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探讨,而国内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基于过程视角对国内游客在线搜索行为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3研究方法和数据采集

3.1研究方法游客的信息搜索行为受到旅游方式、时间、人数、年龄以及动机等因素的影响(Wang,2000)。研究显示大学生出游目的一般为观光和休闲,他们喜欢结伴,由于背景相似,因此大学生在制定旅游计划时会具有一定的共性,而且在计划制定过程中会更多地涉及交通、景区等旅游细节信息(郑鹏,2009)。基于大学生旅游信息搜索背景以及旅游决策和信息搜索等相关理论,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一致性,研究在预设情景框架下进行实验和数据采集。情景假设:旅游经费2000元,时间7天,目的地为北京市。在实验前进行实验说明,并要求所有被测试者填写包括年级、专业、学校、网龄等相关信息的实验表格。然后在测试人员的指导下安装屏幕录像软件。在测试过程中由被测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信息搜索,搜寻时间、搜寻地点不限,以便获取更为真实的网络搜索视频数据。整个搜索过程通过屏幕录像软件予以保存,并且与实验表格统一编号。

3.2数据采集和整理用户—网络交互的多维模型是由用户,界面和网络空间三者组成(Spink,2004)。参考其实验和研究方法,利用屏幕录像软件(屏幕录像专家V7.5和轻松录屏)对被测试者上网搜索旅游信息和制定旅游计划的全过程进行录制。通过屏幕录像软件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惯常环境下人机互动的全部过程从而对其网络搜索行为有更准确和更真实的把握。实验共获取样本67份,其中有效样本64份,有效率为95.5%。在获得录像数据之后,对有效信息即实验主体的信息搜索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利用数据挖掘和词频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实验数据统计显示,被测试者中男生占46.3%,女生占53.7%;低年级(一、二年级)学生占56.2%,高年级(三、四年级)学生43.8%;人文社科类学生占43.28%,理工科类学生占56.72%。上网经验方面,网龄在5年以下的为17.91%,网龄最短为两年,仅有一人,剩下多集中于4~5年之间;5~10年网龄的人数较多,占总体的65.67%;网龄为10年以上的占16.42%,可见被测试群体具有比较丰富的网络经验。旅游偏好方面,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自助游或相似形式,选择团队游等其他旅游方式所占比例较少。有65.67%的被测试者没有去过北京,有19.4%的被测试者去过一次北京,有14.93%的被测试者去过北京两次或以上。被测试者所属区域分布相对比较集中,32.11%的学生来自中部地区,东北及东部地区学生占17.91%,西部地区学生占49.98%。城市学生占47.76%,农村学生占52.24%。

4大学生网络信息搜索基本特征

大学生的网络信息搜索基本特征能够反映其基本的一些情况,其中每次信息搜索的时长、所使用的主页、搜索引擎以及关键词搜索习惯等都会对信息的获取产生影响。探寻大学生信息搜索行为的基本规律,总结其基本的网络信息搜索习惯,对于其信息搜索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4.1信息搜索的时间特征一项旅游计划的制订通常需要多次、反复的信息搜索来完成,因此信息搜索的时间也会相应较长。本次实验则是基于大学生在制定旅游计划时的首次信息搜索。信息搜索以获取目的地的基本信息为主要目标,因此搜索时间较短。样本搜索信息所用的平均时长约为28分钟;搜索信息并初步制定出游计划的时长介于28分钟到57分钟之间,均值约为37分钟。被测试者的搜索时长分布较为适中,78.13%不超过40分钟。有21个样本进行了信息搜索但并未制定旅游计划,其搜索时长均在20分钟以内;在剩余制定了出游计划的43个样本中,其信息搜索时长在40分钟以下共有29个,14个人搜索并制订计划的时间小于30分钟。可见大学生的网络旅游信息搜索和出游计划的制订具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如果仅仅是对旅游目的地的概略了解,不制定详细的出游计划,所用搜索时间就比较短。如果需要制定较为详细的出游计划,就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旅游信息搜索。

4.2大学生的主页观念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所使用的网络主页,一般有3种形式:第一种即以百度和谷歌为代表的搜索引擎网站,使用该类型主页的样本数约有42.19%;第二种是导航站点,如“Hao123”等,这种主页是一个集合较多网址的网站,这种网站一般也嵌入搜索引擎对话框,使用这种网站的学生较多,占总体的51.56%;第三种则是其他,有些使用的是学校的主页,有些则是空白主页,这类主页的使用人数很少,不到7%。通过主页的使用可以发现,大学生们更偏好通过搜索引擎和导航方式直接获取相关信息。进一步观察发现,以搜索引擎为主页的学生会直接通过主页进行搜索,而使用导航页的学生一般也是利用导航页默认的搜索引擎,直接点击网址链接的人数很少。而大多数使用空白页面的同学选择直接输入目标网站的网址进行信息搜索。

4.3搜索引擎使用常见的搜索引擎包括全文索引搜索引擎,目录索引搜索引擎以及垂直搜索引擎等。全文索引搜索引擎通过提取互联网全网网站文字信息,检索与客户要求匹配的信息并提供给客户,常见的有百度、谷歌(Google)等。目录索引搜索引擎则表现为目录分类的网站链接列表,不提供关键词搜索,用户按照分类目录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常见的有hao123、hao360等;垂直搜索引擎是专注于特定领域和需求的搜索引擎,例如,去哪儿网(qunar)就是该类的代表。所调查的64个样本全部使用了搜索引擎,其中有35个样本只使用了一种搜索引擎,约占总体的54.69%,有29个样本使用了2种或2种以上的搜索引擎,使用1种搜索引擎的略占优势。使用两种以上引擎的测试者都是在认为第一种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难以满足需要的情况下而使用其他的搜索引擎。从不同类型的搜索引擎的使用来看,有62个样本使用了全文搜索引擎,其中有54个样本使用了百度(Baidu),占整体的84.38%;5个样本选择了谷歌(Google)作为搜索引擎;只有3个样本使用了搜狗(Sogou)或搜搜(Soso)作为搜索引擎,而且均为导航站默认的搜索引擎。在所有录频数据中,有18个样本使用了垂直搜索引擎,如艺龙(www.elong.com)、携程(www.ctrip.com)和酷讯(www.kuxun.cn)等,占整体的28.13%。虽然将导航网站作为主页的比例很高,但是直接使用目录搜索引擎的仅有4位被测试者,所占比例很小。从被测试者的旅游经历和网龄来看,搜索引擎使用的数量和受调查者的旅游经历、网龄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网龄越长,使用引擎的数量越多,旅游经历越丰富使用引擎数量越多。

4.4关键词习惯在全体样本中,平均输入关键词次数为6.72,在同时提交旅游计划的录像中,输入关键词次数均值为8.09;关键词输入10次以下的百分比为84.38%,说明大多数被测试者在搜索旅游信息时,不会输入过多关键词。首先就关键词结构对被调查者输入关键词的习惯进行了统计。依照关键词的语法结构和整体结构将关键词分为词、短语、单词组合和长句。词即普通具有单一意义的词,短语指若干个词的组合但还不能构成长句,单词组合指若干个通过空格连接词的组合,长句指能表达完整意思的较长的关键词。通过对关键词结构的统计可以一定程度观察到大学生对于在线旅游信息搜索的熟练程度。统计显示,大多数被测试者在搜索旅游信息时使用了短语进行搜索,短语的出现频次达到了306次,其中以长尾关键词的形式出现的频次较高,出现了152次;使用长句的出现频次只有23次。对下拉联想词利用的统计发现,利用频次有45次。根据国外研究结果(Pan,2006),使用短语进行旅游信息搜索说明其具有比较熟练的搜索技能。另外,实验数据显示大学生在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旅游信息搜索并制订计划时,会更多地在关键词中加入限定条件来寻找特定信息。前文分析表明,旅游经历和关键词键入数量正相关,网龄和关键词搜寻频率呈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对旅游目的地的熟悉程度越高,大学生使用关键词就越多、目的性越强;网龄能够反映网络的熟悉程度,这也说明网络使用的熟悉程度会影响关键词搜索的频次,网龄越久的大学生关键词搜索的频次越高。

5大学生旅游网络信息搜索模式

5.1信息关注在旅游信息关注方面,主要通过统计和分析被测试者在信息检索时所输入的关键词和下拉联想词的利用来反映。利用词频分析,对被测试者的435次关键词输入进行信息提取,总共获得544个关键词信息。通过词频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初步统计后,根据语义信息对这些关键词进行归并和整理,得到如下结果(见表1)。数据显示,被测试者对旅游景区信息关注度最高,总频次达到164次,占到30.15%;交通信息为92次,占到16.91%;对综合信息的搜索达到78次,占到14.33%;对住宿信息的搜索达到了59次,占到10.85%。信息的关注依次为“游”、“行”、“住”、“吃”、“购”,而对于娱乐要素并未涉及。在制定旅游计划时,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大学生十分注重消费价格如景区门票价格、出行价格和住宿价格等,关键词输入共达178次。对“吃”、“购”、“娱”等相关信息的搜索较少,表明大学生旅游消费的价格弹性大。

5.2信息遴选实验视频显示被测试者对于网站的遴选受其知名度和网站性质的影响,一般对旅游景区、目的地旅游官网及知名旅游网站的信息比较信任,对于一些非知名网站所提供的旅游信息缺乏兴趣。这可以通过网站选择以及在网站的停留时间反映。此外,信息粘贴与否是反映信息遴选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用户对信息的重视程度。搜索引擎搜索结果遴选。在百度搜索结果中,每一页搜索结果除推广链接外还显示10个普通链接,把这10个链接中的前4个认定为上部,第5~7个为中部,第8~10个为下部;翻页项即被测试者在获得搜索结果后是否翻页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表2数据显示,点击推广链接的频次为86次,占总体的15.33%,说明被测试者在点击页面的过程中更愿意选择普通链接;通过对链接位置的统计发现,点击搜索结果上部链接的频次达到428次,占总体的76.29%;中下部链接的点击频次之和仅为43次,占总体的7.67%。可见,由于位置的关系,上部链接具有明显优势。此外,有4位被测试者进行了一次翻页动作,大多数被测试者在浏览搜索第一页后选择输入新关键词,说明大学生在搜索旅游信息时耐心不足。将实验数据中发生过二跳行为(当网站页面展开后,用户在页面上产生的首次点击行为)的网站和重复出现过的网站进行筛选和统计记录,抽取出现频次大于8的77个高关注度的网站(网页),依据其性质和内容将其分为10类,然后进行汇总和统计,结果见表3。根据统计数据,“问答类”网站的出现频率比较高,达到25.62%,而且主要集中在搜搜问问、百度知道和爱问知识人等3个问答网站。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如车次确认或天气查询等,很多被测试者没有进行下一步动作而是直接做出决策,转入制订计划。旅游搜索门户站点出现频次虽然最高,但集中程度低,例如,去哪儿(qunar)出现频次最高,但仅为27次,占整个旅游搜索门户站点出现频次的18.37%。“文档搜索”网站出现频次最少,但是文档类站点收录的文档可以下载后进行阅读,且收录信息比较综合全面。地图类网站和图片网站可帮助用户收集到更为直观的景区信息,但两者出现频次所占比例分别为7.84%和2.87%,出现频次不高的原因可能与情境仅为假设有关,现实中,目的地地图、景区图片的信息关注度是比较高的。社区网站出现频次不高,与百度采用竞价排行策略而导致的搜索结果排序有关,但选择社区网站的被测试者普遍把社区网站中景区的相关信息作为制订计划的主要依据。传统门户网站、政府网站、政府公众信息网站等非盈利性网站出现的频次比较少,这与他们在搜索引擎中的排位靠后有关。前几年比较常见的酒店搜索网站近几年纷纷进行了站点改革,向垂直搜索门户发展,因而出现频次也相对较少。在统计中还发现,近几年团购网站的兴起和微博平台的使用对旅游网站和线下旅游供应商的网络营销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将排行前4位的旅游搜索门户网站输入站长管理软件,发现这4个网站的搜索引擎依赖程度都比较高,最高的欣欣旅游网甚至达到了42.1%,说明在市场培育阶段,旅游网站应把其营销重点放在搜索引擎营销上。

网络旅游策划篇7

从网络营销角度来看,“溶洞”不是网友旅游的热门关键词。如何在众多的景区中脱颖而出呢?在九乡的创意中,从人文入手,取材当地一个独特活动“神秘的沙拉格—彝族少女成人礼探秘活动”,虽然只是一个少数民族的成人礼活动,但由于有了“彝族、少女、成人礼”等网络关键词,利用网友的猎奇心理,吸引了大量网友目光,既做到了吸引眼球、普及知识,又不流于炒作和恶俗。

吸引眼球仅是第一步,随后九乡连续推出“九九之乡,青春恋歌”360度看九乡活动、“神奇九乡”九乡摄影作品展活动、“永恒的青春记忆”、“那些年我们一起看过的电影活动”、“唤醒之旅”九乡旅游线路网络促销活动等,通过一系列活动加深网友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印象,从吸引眼球逐步推进到深度营销的高度。

吸引网民关注后,还要让网民贡献智慧,形成口碑传播效应。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网络的互动性特别强,比如BBS、评论、评选、投票等方式,而且网民层次不同,往往在民间隐藏着很多无名高手。如何让网民心甘情愿地贡献智慧,形成口碑传播,这些都需要好的创意策划。比如凤凰古城的网络营销策划方案就重视这一点,组织了“交换青春”旅游信物网络交换活动,发动网友的积极性,让网友通过上传与凤凰相关的照片、电影截图、视频、PS图片等,参与活动。作品将以360度滚动图片墙的形式,以上传时间为轴线进行滚动展示,展示凤凰24小时不间断的风采。活动结束后,每一个时间段上传图片的网友,都将获得对应时间段的抽奖机会。

太姥山景区在营销策划时,也注重网友参与,整体活动设置为“评、说、猜、竞”4个主要环节,分别从大众选“美”,名人说“美景”,参与者猜“奇景”到网友来太姥参加“竞赛”4个阶段的活动,在持续加强太姥山旅游景区对福建及周边成熟客源城市品牌影响力的同时,进一步影响以上海和广州为主的长、珠三角的客源地市场对太姥山旅游品牌的认知。

网络旅游策划篇8

 

一、旅游市场营销含义

市场营销是指一个企业为适应和满足消费者需求,从产品开发、定价、宣传推广到将产品从生产者送达消费者,再将消费者的意见反馈回企业的整体企业活动。企业的经营导向经历了生产观念导向、产品观念导向、推销观念导向、营销观念导向、社会营销观念导向五个阶段渐次递进的演变过程。

旅游市场营销是通过分析、计划、执行、反馈和控制这样一个过程来以旅游消费需求为导向,协调各种旅游经济活动,从而实现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使游客满意,使企业获利的经济和社会目标。旅游市场营销研究的出发点是旅游市场需要,研究的目的是获取效益。可见,旅游市场营销是获得效益的重要环节, 对发展旅游事业起到重大作用。

二、旅游市场营销发展现状

我国作为世界旅游资源第一国,拥有着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并且2020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目的地国。在这种供需双向互动下,促进了我国旅游业市场的消费需求量不断增加,国民出境旅游又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带薪假期的延长使人们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以及人均收入的增长使人们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这些都为我国国民创造更多出游的条件和机会。同时,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逐步发展,人们外出旅游次数的增加,人们在旅游方面的消费变得理性化、个性化、多样化。然而,在此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下,我国的旅游市场营销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营销中盲目进行削价竞争,营销策略科技含量不高,不注重售后服务、不能形成良好客户关系,以及法制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我国的旅游业要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必须灵活运用目的地整合营销(IMC)理念,改变营销的思考重心,由4PS(产品、价格、促销、渠道)转向4CS(顾客、成本、方便、沟通),建立一种由外向内的营销策划模式,做好市场营销。尤其在奥运的到来为我国旅游业和旅游市场营销到来了更大的机遇,至此良机时,我国旅游市场营销将更加科学、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

三、未来旅游市场营销发展趋势

(一)加快发展旅游网络营销

1.大力发展网络营销。随着网络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营销策略的多样化,旅游业也积极改变陈旧观念,挤身于网络营销的大潮之中。旅游业网络营销是利用电子网络这一载体的营销活动,是利用互联网,对旅游市场进行更有效的细分和目标定位,对分销、渠道、产品的定价、服务、产品理念进行更为有效的规划和实施,创造满足旅游者与旅游产品销售者之间的交易。

旅游业发展网络营销具有产品和网络两大优势:一是旅游产品是一种特殊的服务产品,具有生产消费同步、远距离异地消费、消费者无法对产品预先感知等特性,成为最宜于网上查询、浏览、购买的产品类型之一;二是网络拥有丰富信息源和传递速递快、覆盖面广、自主性强、反应及时、营运方式更合理等优势,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品生产、营销、销售成本,节约顾客精力、时间、资金成本。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大力发展网络营销是旅游市场营销模式的必然趋势之一,尤其是在我国申奥成功后,奥运带来的巨大市场为旅游网络营销带来一个难得的机遇。

2.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需要紧密结合。从发展趋势来看,网络营销的实施是必然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网络营销仍处于较低阶段,存在着信息源真实性和更新速度、网络安全等诸多问题,致使旅游网络营销还不能完全发挥其优势,成为制约我国旅游市场营销发展的瓶颈。在此转变时期,只有把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紧密结合,扬长避短,才能更好、更快、更有效率地满足顾客需要,更好地发展旅游市场营销,从而促进旅游市场的繁荣兴旺。

(二)加强绿色营销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世界各国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经济发展应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们都开始追求更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消费和绿色营销。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为经营指导思想,以绿色文化为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的营销观念、营销方式和营销策略。它要求企业在经营中贯彻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旅游业“它是个资源型产业,有赖于自然的馈赠和社会遗产”,但在现实发展中,旅游业是“无烟产业”已受到质疑,“旅游者带走的只有照片,留下的只有脚印”,随着旅游业的推进,世界有太多精美如画但很敏感的环境受到破坏,而且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些有损环境资源现象,直接影响到旅游业本身的发展。因此我国旅游业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加强绿色营销。首先,树立以资源价值观为中心的绿色营销观念。其次,确定绿色营销目标。再次,树立绿色营销组合

战略。旅游业在确立绿色营销观念和目标的基础上,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价格、包装、分销、促销和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上始终贯彻绿色原则,并科学地予以组合运用。最后,开展绿色认证。从1993年起,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ISO14000),极大地推动旅游业绿色营销的发展。比如我国浙江省、山东省开展的创建“绿色饭店”活动以及武夷山景区实施的ISO14000认证,为旅游业的绿色营销注入了新的内容。

加强开展绿色旅游营销,是使旅游业真正成为与环境友好、和谐的产业,是符合旅游者回归大自然、爱护旅游生态环境的潮流,是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条极富生命力的营销策略。

网络旅游策划篇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消费理念逐渐趋向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旅游企业原有的竞争环境,打破了固有的平衡。旅游企业必然要在新的形势下重新审视自身的竞争能力与发展方向,判断出本企业创造出竞争新优势的可能性。电子商务作为旅游企业创造面向旅客需求的新型营销渠道,它是一种服务的过程,也是旅游服务在旅游活动中的延伸,具有维系顾客与营销的功能,也成了旅游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一、电子商务的主要含义

电子商务主要是指一直在电子信息网络中实现消费者网上购物、在商户中进行网上交易与在线电子支付等各项活动的新型商业运营模式。有学者认为,电子商务应当从20余年之前的EDI,即电子数据交换,采用电子方式开展数据、表格等各类信息的交换时算起,主要包括了所有利用企业内部网或者专用网、外联网及其他各类广域网、局域网以解决交易间题、切实降低经营成本、不断增加商业价值,并积极创造新商机的所有类型的商务活动。当前,人们所普遍认可的电子商务活动主要有:电子目录、电子广告、电子交易系统、电子合同、电子商品编码、电子订票、电子订房、电子报关、船运货舱预定、货物自动跟踪、产品网络销售、网络谈判及电子结算等等。根据电子商务服务的领域,通常可以把电子商务分成B2C的电子商务,也就是商家对个人的电子商务;B2B的电子商务,也就是商家对商家的电子商务;C2C的电子商务,也就是个人对个人的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作为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已成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特征。

二、 旅游企业电子商务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定位

在目前Web2.0的环境下,网络旅游消费者往往会通过搜索引擎来发现最具价值的旅游服务网站,并通过标签、RSS等快速地浏览最新旅游服务资讯。此外,网络旅游消费者并不仅仅局限于在网上搜集商家信息、产品信息与服务信息,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会通过博客、播客和社区等各类网络平台去了解其他旅游者的计划或者体验,以便于从中发现更为可靠的信息。

三、当前我国旅游企业电子商务营销面临的困境

当前,我国旅游业已形成了政府旅游网站、专业旅游网站、搜索引擎与企业自建网站等多样化的旅游网络信息结构。这些网络主要执行的是信息宣传、企业介绍、电子商务等职能,其中旅游电子商务涉及到了B2B、B2C等业务,并以B2C业务为主导。而专业旅游网站则是旅游电子商务的主体,比如携程网和e龙网等。一部分企业还自建了网站,而旅游网站实行的是网上预订和网下交易的运营方式。即使携程网已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开始挂牌交易,但是,我国旅游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在总体上仍然处于滞后状态,网络营销十分落后,主要可表现为以下四点:

1.旅游产品线的范围较为狭窄,且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目的地旅游电子商务均局限于酒店与机票预订,产品线十分单一,大部分旅游企业采用的都是选择性渠道策略,用以提升旅游产品的网络分销率,这就使得不同的旅游网络商之间和与旅游企业的自建网站之间形成极为激烈的竞争关系。

2.网络营销沟通形式过于单一,对旅游者缺乏吸引力

众多的旅游网站都以本企业信息与特色产品介绍为最主要的沟通手段,即使有网络广告,采取的也是粗放式投放,并且针对的是全体网民,因而传播效果极差,还很难加以评估。这些旅游网络信息基本上都被旅游企业所垄断、所控制,并经过精心的编辑。对于旅游者来说,网络传媒只是旅游企业一种新的自控媒体罢了,完全缺乏可信性。

3.旅游信息不对称,旅游者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牢牢地控制着相关网络旅游信息的,旅游者由于精力上与财力上的限制,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各类信息。信息的不对称性显然加大了旅游企业的不诚信现象的出现频率,导致旅游者处于十分弱势的地位。在依赖于旅游者主动寻找产品的网络世界里,企业的知名度就是最好的通行证。

4.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功能偏弱

旅游企业的电子商务对象集中于具有时尚意识的新一代散客旅游者,他们追求的是“新、奇、特”的个性化新型旅游产品,但是,大量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只是把企业线下的经营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到了线上,并没有进行任何的创新,难以真正实现一对一的个性化定制服务。

四、现代旅游企业电子商务营销发展策略

1. 宽深策略

要实施宽深策略这一营销策略的前提是,这一旅游企业网站的资源一定要十分充足。一般来说,实施这一种战略的旅游网站所针对的目标市场都十分大。当前,我国国内实施这一营销策略的网站主要有携程、华夏和同程等旅游网站,这些网站的突出特点是:上网者进入网站的渠道非常广阔,网站的内容极为丰富,服务项目齐全完善,而且还拥有网站自己的大型数据库与网上预订系统。这种大型网站不但能够提供大量的实用性旅游资讯、景点介绍等旅游信息。但是,目前实施宽深营销战略的旅游网站基本上均存在对网上出现的消费者细分度还不够精细的缺陷,在许多市场的划分还不够到位。

2. 宽浅策略

实施宽浅策略这一营销策略的网站主要是旅游类门户网站,比如同程网等。这一类网站主要提供的是旅游类的服务资讯,其本身并不具备在网站上进行直接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功能,这一类旅游网站的最主要作用还是为下游的部分旅游平台提供可供进入的渠道,从而提供网络社区服务,而这一营销策略的主要收入还是来自于下游旅游网站所支付的广告费用。

3. 窄深策略

实施窄深策略这一类策略的网站一般自己并不直接做提升企业知名度的广告,也不会花费太多的费用用于进入渠道的宽度之上,也就是上网访问者进入这类网站平台的渠道并不是很多,这类网站主要还是通过和一些大型知名门户网站的旅游类栏目结成联盟等方式以寻求客源,也就是说这类网站自身并没有设立品牌,他缺乏独立生存的条件,只能是为大型的门户网站旅游类栏目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支持。

4. 窄浅策略

窄浅策略是早期旅游网站所采取的一种网络营销策略,实施这一种策略的网站不仅难以承担起旅游门户网站的职能,而且又不能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网络中的旅游服务,纯粹之是一种早期旅游企业为了上网而采取的一种尝试性营销策略,这一种策略是多种网络营销策略中最没有实际效用的形式,目前已基本被其他及种营销策略所完全取代。

5. 精准策略

一是旅游比价搜索引擎为中小旅游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旅游者从网络中获取的旅游信息主要还是通过搜索引擎获得的,根据美国市场调查机构Jupiter Research最近所的调查报告显示,美国在线旅游市场中最大的受益者是GOOGLE和YAHOO这两大搜索引擎,而并非是美国最大的在线旅游服务预订网站Expedia。搜索引擎将依据上网旅游者所输入的关键词,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世界里进行检索,并将最为符合要求的信息展现给客户,这样一来,不仅为客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而且还使信息的传递更为精准。

二是网络社群提供天然的分众市场与旅游者信息。Web 2.0网站的最大特色就是客户的积极参与与集体智慧。Web 2.0网站中的信息完全由网民所贡献,网民是旅游信息的发源地与传播者。网民在博客、论坛与社区发表个人言论,并讨论与评价旅游产品及服务,同时利用相关群体的影响力来引导其他旅游者作出选择。Web 2.0网站可充分利用分类、Tags等技术,依据旅游者的不同喜好划分出不同的社群,这些社群其实就是一个个天然形成的分众市场。旅游企业可以将和本企业产品定位相同的社群作为目标市场,实施精准营销。进行一对一的定制服务。从而快速调整本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定位。

三是运用窄告方式以实现旅游产品广告的精确匹配。传统意义上的旅游网络广告投放往往是广而告之,这样一来的后果是大部分的营销费用被浪费,而且绝大部分属于强行要求客户参与体验的干扰式广告,导致网络消费者不胜其烦,而所谓窄告就是窄而告之,也就是通过运用高端的互联网应用技术和业界所独有的窄告系统,让广告客户提供的广告内容和网络媒体中采用的文章内容、浏览者偏好、利用习性及访问历史等信息进行自动匹配,并最终到和其相匹配的文章周边。因而广告的精准投放就提高了被点击到的概率,而且窄告是按照点击进行收费的,就能使旅游企业更好地体验到广告的效果。

四是实施网络主动营销,提高旅游网站的客户转化率。旅游者应主动搜集旅游信息,访问多个同类旅游网站。传统旅游企业的电子商务网站由于技术的限制,无法确切知道旅游者是何人及其旅游偏好,更不可能与上网者进行实时互动沟通,导致大量的客户资源在不知不觉之中流失。为提高客户的转化率,旅游企业好可运用Web 2.0 技术对用户电脑中的cookie文件开展跟踪分析,从而了解到上网者的个性化行为。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搭建电子商务平台的目的就是要让尽可能多的潜在客户了解并访问这一平台,并通过平台获得相关产品与服务信息,从而为最终形成消费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在吸引客户的时候,旅游企业应当根据公司自身的资源状况,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电子商务营销策略,使企业不断得到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彭环宇:有效实施网络营销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 湖南大学,2001

[2]赵西萍:旅游市场营销[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3]谢彦君 李福学:饭店营销学[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杜文才: 旅游电子商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网络旅游策划篇1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消费理念逐渐趋向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旅游企业原有的竞争环境,打破了固有的平衡。旅游企业必然要在新的形势下重新审视自身的竞争能力与发展方向,判断出本企业创造出竞争新优势的可能性。电子商务作为旅游企业创造面向旅客需求的新型营销渠道,它是一种服务的过程,也是旅游服务在旅游活动中的延伸,具有维系顾客与营销的功能,也成了旅游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一、 电子商务的主要含义

电子商务主要是指一直在电子信息网络中实现消费者网上购物、在商户中进行网上交易与在线电子支付等各项活动的新型商业运营模式。有学者认为,电子商务应当从20余年之前的EDI,即电子数据交换,采用电子方式开展数据、表格等各类信息的交换时算起,主要包括了所有利用企业内部网或者专用网、外联网及其他各类广域网、局域网以解决交易间题、切实降低经营成本、不断增加商业价值,并积极创造新商机的所有类型的商务活动。当前,人们所普遍认可的电子商务活动主要有:电子目录、电子广告、电子交易系统、电子合同、电子商品编码、电子订票、电子订房、电子报关、船运货舱预定、货物自动跟踪、产品网络销售、网络谈判及电子结算等等。根据电子商务服务的领域,通常可以把电子商务分成B2C的电子商务,也就是商家对个人的电子商务;B2B的电子商务,也就是商家对商家的电子商务;C2C的电子商务,也就是个人对个人的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作为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已成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特征。

二、  旅游企业电子商务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定位

在目前Web2.0的环境下,网络旅游消费者往往会通过搜索引擎来发现最具价值的旅游服务网站,并通过标签、RSS等快速地浏览最新旅游服务资讯。此外,网络旅游消费者并不仅仅局限于在网上搜集商家信息、产品信息与服务信息,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会通过博客、播客和社区等各类网络平台去了解其他旅游者的计划或者体验,以便于从中发现更为可靠的信息。

三、当前我国旅游企业电子商务营销面临的困境

当前,我国旅游业已形成了政府旅游网站、专业旅游网站、搜索引擎与企业自建网站等多样化的旅游网络信息结构。这些网络主要执行的是信息宣传、企业介绍、电子商务等职能,其中旅游电子商务涉及到了B2B、B2C等业务,并以B2C业务为主导。而专业旅游网站则是旅游电子商务的主体,比如携程网和e龙网等。一部分企业还自建了网站,而旅游网站实行的是网上预订和网下交易的运营方式。即使携程网已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开始挂牌交易,但是,我国旅游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在总体上仍然处于滞后状态,网络营销十分落后,主要可表现为以下四点:

1.旅游产品线的范围较为狭窄,且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目的地旅游电子商务均局限于酒店与机票预订,产品线十分单一,大部分旅游企业采用的都是选择性渠道策略,用以提升旅游产品的网络分销率,这就使得不同的旅游网络代理商之间和与旅游企业的自建网站之间形成极为激烈的竞争关系。

2.网络营销沟通形式过于单一,对旅游者缺乏吸引力

众多的旅游网站都以本企业信息与特色产品介绍为最主要的沟通手段,即使有网络广告,采取的也是粗放式投放,并且针对的是全体网民,因而传播效果极差,还很难加以评估。这些旅游网络信息基本上都被旅游企业所垄断、所控制,并经过精心的编辑。对于旅游者来说,网络传媒只是旅游企业一种新的自控媒体罢了,完全缺乏可信性。

3.旅游信息不对称,旅游者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牢牢地控制着相关网络旅游信息的发布,旅游者由于精力上与财力上的限制,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各类信息。信息的不对称性显然加大了旅游企业的不诚信现象的出现频率,导致旅游者处于十分弱势的地位。在依赖于旅游者主动寻找产品的网络世界里,企业的知名度就是最好的通行证。

4.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功能偏弱

旅游企业的电子商务对象集中于具有时尚意识的新一代散客旅游者,他们追求的是“新、奇、特”的个性化新型旅游产品,但是,大量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只是把企业线下的经营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到了线上,并没有进行任何的创新,难以真正实现一对一的个性化定制服务。

四、 现代旅游企业电子商务营销发展策略

1.  宽深策略

要实施宽深策略这一营销策略的前提是,这一旅游企业网站的资源一定要十分充足。一般来说,实施这一种战略的旅游网站所针对的目标市场都十分大。当前,我国国内实施这一营销策略的网站主要有携程、华夏和同程等旅游网站,这些网站的突出特点是:上网者进入网站的渠道非常广阔,网站的内容极为丰富,服务项目齐全完善,而且还拥有网站自己的大型数据库与网上预订系统。这种大型网站不但能够提供大量的实用性旅游资讯、景点介绍等旅游信息。但是,目前实施宽深营销战略的旅游网站基本上均存在对网上出现的消费者细分度还不够精细的缺陷,在许多市场的划分还不够到位。

2. 宽浅策略

实施宽浅策略这一营销策略的网站主要是旅游类门户网站,比如同程网等。这一类网站主要提供的是旅游类的服务资讯,其本身并不具备在网站上进行直接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功能,这一类旅游网站的最主要作用还是为下游的部分旅游平台提供可供进入的渠道,从而提供网络社区服务,而这一营销策略的主要收入还是来自于下游旅游网站所支付的广告费用。

3. 窄深策略

实施窄深策略这一类策略的网站一般自己并不直接做提升企业知名度的广告,也不会花费太多的费用用于进入渠道的宽度之上,也就是上网访问者进入这类网站平台的渠道并不是很多,这类网站主要还是通过和一些大型知名门户网站的旅游 类栏目结成联盟等方式以寻求客源,也就是说这类网站自身并没有设立品牌,他缺乏独立生存的条件,只能是为大型的门户网站旅游类栏目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支持。

4. 窄浅策略

窄浅策略是早期旅游网站所采取的一种网络营销策略,实施这一种策略的网站不仅难以承担起旅游门户网站的职能,而且又不能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网络中的旅游服务,纯粹之是一种早期旅游企业为了上网而采取的一种尝试性营销策略,这一种策略是多种网络营销策略中最没有实际效用的形式,目前已基本被其他及种营销策略所完全取代。

5. 精准策略

一是旅游比价搜索引擎为中小旅游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旅游者从网络中获取的旅游信息主要还是通过搜索引擎获得的,根据美国市场调查机构Jupiter Research最近所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美国在线旅游市场中最大的受益者是GOOGLE和YAHOO这两大搜索引擎,而并非是美国最大的在线旅游服务预订网站Expedia。搜索引擎将依据上网旅游者所输入的关键词,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世界里进行检索,并将最为符合要求的信息展现给客户,这样一来,不仅为客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而且还使信息的传递更为精准。

二是网络社群提供天然的分众市场与旅游者信息。Web 2.0网站的最大特色就是客户的积极参与与集体智慧。Web 2.0网站中的信息完全由网民所贡献,网民是旅游信息的发源地与传播者。网民在博客、论坛与社区发表个人言论,并讨论与评价旅游产品及服务,同时利用相关群体的影响力来引导其他旅游者作出选择。Web 2.0网站可充分利用分类、Tags等技术,依据旅游者的不同喜好划分出不同的社群,这些社群其实就是一个个天然形成的分众市场。旅游企业可以将和本企业产品定位相同的社群作为目标市场,实施精准营销。进行一对一的定制服务。从而快速调整本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定位。

三是运用窄告方式以实现旅游产品广告的精确匹配。传统意义上的旅游网络广告投放往往是广而告之,这样一来的后果是大部分的营销费用被浪费,而且绝大部分属于强行要求客户参与体验的干扰式广告,导致网络消费者不胜其烦,而所谓窄告就是窄而告之,也就是通过运用高端的互联网应用技术和业界所独有的窄告发布系统,让广告客户提供的广告内容和网络媒体中采用的文章内容、浏览者偏好、利用习性及访问历史等信息进行自动匹配,并最终发布到和其相匹配的文章周边。因而广告的精准投放就提高了被点击到的概率,而且窄告是按照点击进行收费的,就能使旅游企业更好地体验到广告的效果。

四是实施网络主动营销,提高旅游网站的客户转化率。旅游者应主动搜集旅游信息,访问多个同类旅游网站。传统旅游企业的电子商务网站由于技术的限制,无法确切知道旅游者是何人及其旅游偏好,更不可能与上网者进行实时互动沟通,导致大量的客户资源在不知不觉之中流失。为提高客户的转化率,旅游企业好可运用Web 2.0 技术对用户电脑中的cookie文件开展跟踪分析,从而了解到上网者的个性化行为。

5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搭建电子商务平台的目的就是要让尽可能多的潜在客户了解并访问这一平台,并通过平台获得相关产品与服务信息,从而为最终形成消费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在吸引客户的时候,旅游企业应当根据公司自身的资源状况,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电子商务营销策略,使企业不断得到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彭环宇:有效实施网络营销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 湖南大学,2001.

[2]赵西萍:旅游市场营销[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3]谢彦君 李福学:饭店营销学[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杜文才: 旅游电子商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网络旅游策划篇11

国内关于旅游竞合研究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研究区域旅游合作问题,研究成果体现在旅游竞合的研究视角、前提条件、竞合模式、竞合机制等多个方面。王兆峰[7]等认为旅游交通对诱导要素集聚从而影响城镇化的问题进行研究。梁艺桦[8]指出竞合博弈在旅游区合作中的战略性作用。陶伟[9]最先提出旅游镜和适用的四个前提条件:旅游资源条件、旅游区知名度、基础设施和旅游体验活动。王庆斌[10]等对大别山竞合效益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大别山区域旅游竞合模式。朱德亮[11]有关桂黔湘边区一体化共生竞合模式提出具体措施。朱元秀[12]认为完善旅游竞合的保障机制尤为重要,要从沟通机制、人文融合机制和法律机制三方面推动江苏沿海生态旅游竞合的持续进行。

通过上述文献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学者对旅游区竞合研究较为成熟,但是对西北等欠发达地区旅游竞合的研究颇少,尚未找到有效的促进经济落后区域跨界旅游区竞合的发展之路,本文以武陵山片区为例,采用博弈论方法探讨随着交通网络的演化,对区域内跨界旅游区竞合的形成与机制研究,以期对区域一体化的推进产生现实指导作用。

1.基于交通网络演化的区域旅游竞合博弈分析

1.1景区之间的合作博弈分析

假定区域内修建一条通往重要客源市场的高速公路或者一座区域机场,所需投资是C;由于交通改善而增加的客源导致q1的收入增加A1,使q2的收入增加A2;q1的知名度大于q2,故A1>A2>C。

对不同情况的讨论

1.1.1两个景区缺乏合作意愿

(1)当A2

采取投资的策略。(2)当A2C,即q2的收入小于投资成本,q1的收益大于投资成本时,q1会采取投资的策略,q2不会采取投资的策略,此时的纳什均衡为:(q1投资,q2不投资)。此时q2会出现搭便车行为,即使不投资,也会获得了A2的收益。(3)当A2>C,A1>C,即两个景区的收益均大于投资成本时,存在两组纳什均衡策略,即(q1投资,q2不投资)和(q1不投资,q2投资),即对于两个景区来讲,对方投资,自己不投资是最好的策略。从理论上讲,这两组策略都有实现的可能,但实际上,如果两个景区之间没有进行协商和信息的沟通,那么很有可能,双方都不会采取投资的策略,或者各自进行投资而导致重复建设。

1.1.2两个景区有合作意愿

如果双方均是理性经济人,就会发现双方不合作而产生的信息交流障碍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从而削弱整个区域的竞争力。在考虑合作的在条件下,合理分摊投资成本和利益,成为合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当A2>C,A1>C,双方收益均大于投资成本时,两个景区会有合作意愿。此时假设q1分摊的投资份额为λC,q2分摊的份额为(1-λ)C,其中λ=A1A1+A2,λ12,1。

当两个景区投资的收益大于投资的风险时,两个景区之间会有合作产生,即为:

A2-C-0≥A2-A2-(1-λ)C;A1-C-0≥A1-(A1-λC);求解得到:A1C-1≥λ≥2-A2C

(1)因为λ∈(1/2,1],因此使:2-A2C>12,A1C-1≤1

求解得到:

当C

(2)若使A1C-1>1,即A1>2C时,q1的投资收益总大于投资的风险,对于q2而言最优策略是不投资,最终的纳什均衡是:(q1投资,q2不投资),这样知名度弱的景区就会出现搭便车行为。

(3)实际上,当A2A2-(1-λ)C>0,其中,q1投资λC,q2投资(1-λ)C。

从区域间关于交通网络建设的合作情况分析可以发现,当区域间实力差异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合作行为,区域间可以分摊投资费用,当景区间实力差距较大时,小景区会采用搭便车的方式,等大景区投资。

2.基于交通网络演化的跨界旅游区竞合机制分析

区域交通改善有助于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实现,增强区域竞争力。交通网络的完善程度是影响区域间要素交流重要媒介,一旦交通网络体系薄弱,旅游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要素无法向旅游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扩散、辐射,从而使区域间竞合效率低下。基于交通网络的演化,影响武陵山片区跨界旅游区竞合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一:交通对外开放度不高,路网连通不畅。无法使要素在城市间进行交换,从而使资源配置低下,无法保证竞合的实施。第二,区域交通的可达性会直接影响旅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强度。交通可达性越好,会促进游客在区域间流动,形成旅游区间的合作,以达到旅游流的规模化,增加经济利益。第三,交通网络系统的整体规划,会影响区域之间的竞争合作战略,从而影响区域旅游竞合空间格局。

2.1交通开放度低影响区域竞合的形成

武陵山区地处中国版图心脏部位,被武汉城市圈、成渝都市圈、长株潭城市圈、和珠三角城市圈环绕。这些城市圈的经济高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它们为武陵山区提供广泛的客源、先进技术、优厚资金和开放的思想观念等,可是由于交通残缺的障碍,使山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开发潜力得不到开发。区域交通开放度低会影响区域与外界要素交流效率,资源就无法有效流动,区域间无法合作只能孤立的竞争。对于知名度小的景区无法受到大景区的辐射带动,也无法与其他景区形成优势互补,没有经济增长动力。

2.2交通可达性低影响区域竞合的实施

可达性决定游客从出行地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是游客决策出行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游客体验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它包括景区内可达性和与周围景区可达性两个方面。景区的可达性增加,可以降低由于距离、知名度弱等因素对游客的潜在风险,增强景区吸引力,增强游客满意度,是区域间旅游竞合的重要推动力从而保证区域竞合有效实施。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区域内旅游区之间要素流动更为畅通,旅游区间通过合作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形成各自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强竞争力。

交通一直是影响区域间旅游区竞合实施的重要瓶颈。近年来,区域内各地一直加强交通建设,扩大路网覆盖面,消除县际断头公路;提高公路等级;加快航道及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区域内交通一体化新局面。使可进入性大大加强,使区域间的联系紧密起来,加强区域间的合作。

2.3交通网络系统整体规划影响区域旅游竞合空间格局

将辐射理论应用于区域旅游合作中,区域内旅游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以交通为媒介将客源、资金、信息、产品等要素向旅游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扩散。使区域间客服自身短板,实现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交通网络是实现区域内旅游经济辐射的关键因素。在初始阶段,区域内各旅游区交通水平低下,彼此间联系较弱,协作较少,区域的空间结构较为松散。

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交通水平提高,经济联系开始加强,经济要素都向交通网络聚集,并实现自由流动,各个城市在竞争中分工协作更加明确,各地形成自己比较优势,区域内经济辐射能力加大,开始出现多中心城市的竞合格局。区域内交通路网为满足政府对于各个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由政府进行统一筹划,从而形成有效的竞合格局。

3.基于交通网络演化的武陵山跨界旅游区竞合途径

3.1构建一体化交通网络,提高可进入性

完善的交通网络为武陵山区区域间竞合提供了先决条件。区域内构建交通一体化网络,依托铁路、高速公路,以张家界、吉首、怀化、铜仁、黔江、恩施等六个中心城市作为交通枢纽,承接与成渝经济圈、武汉经济圈、长株潭经济圈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辐射和对接功能。快速建设两环四横五纵交通主通道,规划建设渝黔铁路扩能工程、黔江―张家界―常德铁路,渝怀铁路增建二线,打造巴东―鹤峰―桑植―张家界、德江―印江―思南的高速公路建设,将区域内著名景区连接起来,有利于旅客选择区域内景区,并加快与区域外界的互通有无,增加区域外游客的可进入性。在对外打造无障碍交通通道的同时,对区域内景区也要全面开展交通治理,所有乡镇和有条件的行政村通沥青路,提高公路等级。

3.2消除行政屏蔽,统一规划立体交通网络

武陵山地区处于老少片穷地带,区域内地域色彩强烈,行政分割严重,而交通网络的建设是大工程,各景区独自建设会产生两个主要问题:一,资金不足;二,缺乏统筹规划,易导致各地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因此各地需要转变保守与排外的旧观念,加强各地政府间、民间的协作,妥善处理好利益团体之间的冲突。像交通建设这种大型投资项目,一般是政府带头,综合考量各地区利益之后才会规划建设的。

网络旅游策划篇12

一、旅游者网络消费行为特征

网络环境下,旅游者消费行为特征既体现着网络消费者行为的普遍特征,又有其独特性。 网络时代旅游消费者参与感增强,他们主动要求参与到旅游产品的设计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通过网络收集大量信息,从中自主选择与决策。在网络环境下,旅游者消费个性化需求增高,越来越多的旅游消费者要求私人订制,依照自己的需求制定个性化出游计划。旅游消费者购买方式多样化和购买范围扩大化,网络使得全球化购物成为现实,旅游消费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购买自己所需要的旅游产品。 旅游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增高,网络信息的易获取和透明性,使旅游消费者能够对比各方旅游产品的价格,掌握主动性以得到高性价比的旅游产品。

二、旅游者网络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一)社会因素

旅游消费者个体属于社会群体的一员,其旅游消费行为必然受到和他相关的社会群体如:家庭、朋友、工作群体等的影响。在社会活动中,通过行为和心理相互影响,产生了社会的共同规范、理念和态度,而这些决定着消费者的行为方式。网络提供了良好的社交平台,形成独特的旅游社区群体,成员通过旅游经验的分享、旅游信息的交流,很容易对其他成员旅游线路制定或旅游产品的选择产生影响。

(二)环境因素

现代化交通和通讯设备,不断缩减着地域空间距离,在这个信息共享的“地球村”里,不同的消费观念、消费潮流和消费文化得以交流,进而深刻影响旅游者网络消费行为。 随着社会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创新,各种新奇高科技的旅游产品层出不穷。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消费者提供全新的旅游产品交易平台,变革性的改变了旅游消费者购买行为和方式。

(三)心理因素

影响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心理因素可以从:动机、学习和知觉三个方面分析考量。 在动机因素方面,由于旅游消费者需求的不同导致产生多种旅游购买动机。旅游动机包括有求廉动机、寻求方便的动机、充分交流的动机、理智购买的动机、充分选择的动机、求新奇的动机、获得尊重的动机、个性心理动机等。在学习方面,网络时代形成巨大的网络虚拟社区,使得有着共同爱好和兴趣的消费者聚集在一起,进行交流与学习。通过网上其他消费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评价而决定自己的消费行为。在知觉方面,旅游产品供应商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整合动画、图像、文字、声音等信息给旅游消费者以简单直白的刺激,旅游消费者通过网上浏览就可以轻易获取大量旅游相关信息,形成对旅游产品的知觉。

三、网络环境下旅游市场营销对策研究

(一)开发个性化旅游产品

网络时代,消费者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取大量信息,这使得旅游者网络消费有了更多选择,并且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个性需求来购买旅游产品。这就要求旅游企业在旅游产品的特色化和个性化上大做文章,以特色化和个性化取胜。旅游企业应使旅游消费者参与到产品设计中来,充分展现消费者个性需求,从而增强旅游者参与感和认同感。旅游企业为旅游者提供自助型旅游产品,旅游者可按照个人偏好量身定制,更好的迎合了旅游消费者的需求。

(二)加强客户管理

与传统旅游营销相比,网络营销缺乏与旅游消费者面对面的交流,消费者对旅游企业缺乏认同感,想从纷繁的旅游产品和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并积极开展品牌营销。加强与客户间的联系,进行跟踪服务,及时了解客户反馈的信息,对客户的消费行为、需求进行分析,推出符合客户需求的旅游产品,刺激他们消费以此留住和吸引更多的旅游消费者。

(三)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快捷便利,极大的简化了旅游产品消费环节,节省旅游消费者的时间和精力,消费者在电脑上就能完成原来复杂的信息收集和旅游预定行为。网络营销过程中信息传递是双向的,旅游消费者在营销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起着主导作用。网络营销中,旅游消费者能够更加自由的制定旅游计划,以更优惠的价格享受优质旅游产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