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重要性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10-10 18:45:11

管理重要性论文

管理重要性论文篇1

1.物业管理和服务质量关系着政治问题

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会集一起,而且还有国外的学生。由于他们生活地区不同,生活习惯自然也有不同的要求,还有学生们各自的生活条件也存在很大差别。那么物业公司在实施管理时,注意提高服务质量,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生活习惯采取不同的措施和办法,为学生创建一个舒适、安全、方便、温馨的学习和居住环境。这样学生在生活上就消除了后顾之忧,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学习之中。也有效地维护了校园的稳定。

2.具体的工作水平决定物业公司的生存空间

高等院校的院系、专业设置很多,各基层单位均成立自己的管理体制,进行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目前国内现有的物业公司又没有能力承担的了一个学校的物业管理,那么各院、系的物业只能承包给不同的物业公司进行管理,这些公司在校内自然就以比拼工作能力,工作效益,工作成果来争得生存、发展的空间。物业公司一定要非常清楚的认识到:学校内的老师和学生是两个不同的群体,他们的需求也有很大不同。学生在学校生活的目的是学习,他们正处在青年时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需求也广阔。教师对物业公司的要求相对简单一些,如:教室干净整齐,多媒体、音响和照明有保障,他们的办公区域卫生好,他们的工作时间不被别人干扰。物业管理工作是对学校内的基本设施:楼宇房屋,即: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和寝室进行必要的服务管理,这些都和学生和教职员的生活紧密相连。那一家公司管理的好与差,学生们通过实际生活内容和比较是最有发言权的群体。院系在聘请物业公司时要广泛的听取学生们的具体意见,作为对物业公司的论证和取舍现有物业公司的重要参考意见。

高等院校的物业管理工作目标是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科研和工作环境,在为师生服务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信誉,用优质的服务工作稳定、开拓和经营市场。这样才能赢得在学校广阔的生存空间。

物业公司要健全管理制度和专业化的队伍

高等院校实施物业管理工作的公司是由:服务、经营到管理三个工作方面组成了一个管理工程。他们的工作重点首先体现在为学生服务;其次体现在为教学科研服务;再其次体现在为教职员服务。这是物业公司在学校参与具体事务管理工作的要素和宗旨。

管理重要性论文篇2

所谓企业文化内涵,就是企业内部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和处事方式等的特有文化形象。企业文化是一种长期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和目标愿景等,需要企业的领导人员精心进行培育,然后通过员工的共同参与,使其遍布到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中,成为企业发展的灵魂个性和精神动力。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其信仰和价值观,通过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形成自身的凝聚力,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2.企业文化管理的构建

2.1 将优秀的企业文化理念应用到企业管理中,使企业永葆生机

现在我国的很多企业开始将各种管理手段融入到企业文化管理中,但由于我国的企业文化发展较晚,同国外企业相比,在企业文化的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其中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在进行企业文化管理时,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对于实际操作,完全没有涉及,这就导致企业文化管理往往脱离企业的实际发展,对于企业的发展作用非常有限。通过对大多数的优秀企业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大部分的优秀企业都是将自身的生产特点和企业的文化管理进行充分的结合,并借鉴其他企业的文化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文化管理水平。像我国的海尔集团,其领导人通过对国外优秀企业的文化管理进行研究,总结了其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管理的特色,结合自身的特点,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管理,从而为自身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逐渐成为国际知名的大企业。

2.2 以人为本,使企业时刻散发活力

对于二十一世纪来说,企业发展最主要的动力就是人才,想要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管理必须将以人为本作为重心。同传统的以物为本的企业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在当今时代,人才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在企业中,员工不在仅仅是企业的雇佣员工,而是企业发展的一员,通过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使企业和员工共同进步。而企业也应该给予员工应有的尊重,为员工的切实利益进行考虑。员工也需要将企业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通过建立主人翁意识,把企业当做自己的家,通过自身的努力,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

2.3 立足实际,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对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其发展水平和当地的文化程度不同,导致其在发展的过程中采取的政策也不相同,对于企业来说,这一规律同样适用,由于企业所涉及的行业不同,且员工的文化程度具有较大的差距,导致其在发展的过程中采用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因此,一些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生搬硬套国外大型企业的文化管理模式不仅不会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且由于两者之间的情况相差较大,还会对企业的文化管理造成巨大的影响。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企业失去自身的管理模式,还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企业的破产。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其在对文化管理模式进行制定时,往往会对其他优秀企业的文化管理模式进行借鉴,然后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其他企业文化管理中适合自身发展的经验融入到自身的企业文化管理中,并在文化管理的过程中体现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特色。

3.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性

3.1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动力

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高效的发展和做大做强是其最终的目标,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文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可持续发展是其最终的目标,也是保证企业生存的重要策略,对当前社会来说,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文化管理的作用更加明显,通过对企业文化进行管理,使其能够将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模式灌输给每一位员工,然后根据企业文化制定一系列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准则等,使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够拥有一个完善的工作标准。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通过建设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然后结合以人为本,将企业和员工牢牢结合在一起。假如企业没有一个完善的文化管理模式,其可持续发展道路也将无从谈起,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支撑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成功需要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是优秀的企业文化管理是其必不可少的,像吉林省的著名企业利源铝业,其之所以能够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正是企业文化的功劳。无论是员工的生产还是生活,其都运用企业文化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这种方式,使员工能够真正的融入到企业中,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保证企业具有持续的活力。

3.2 构建企业文化管理是企业使命的要求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其发展的重要指导和约束,能够使企业员工形成统一的价值理念。在当今时代,商业变化非常迅速,而优秀的企业文化则是保证企业持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个企业生存的根本。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文化是一种不可见的无形资源,其作用往往不是显而易见的,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企业的品牌价值不断提高,逐渐能够和有形的资产相提并论,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够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良好的企业形象也是企业的一笔无形的资产,通过这种无形的资产,能够赢得更多用户的认可,并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在当今经济时代,产品和服务的差距越来越小,在这种形式下,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支持,保证了自身发展的外在环境。而无形的品牌效应一旦形成,就会促使消费者长久的对企业产品进行购买,这样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也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道路,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才能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因此,构建企业文化管理就是企业使命的要求。

3.3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生命力之源

管理重要性论文篇3

二、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一)在促进施工企业综合管理水平作用方面

现代公路施工技术管理作为施工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环节,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施工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影响着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项目技术参数控制水平的高低,因而,公路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公路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高低有着直接影响作用。通过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可以直接反映出施工企业实际技术水平,可以在预先技术控制与管理过程中将公路施工过程中存现的安全隐患与质量通病一一消除,有利于降低施工企业质量通病防治的成本预算,进而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公路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有利于促进工程施工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施工企业健康、快速发展。通过公路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整合公路工程施工流程,将施工成本控制在允许范围,以技术管理为中心,科学、合理开展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有利于促进施工企业综合管理工作的有效、顺利进行,不断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

(二)在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方面

公路施工企业进行施工技术管理时,应包括以下管理内容:进行施工现场技术管理;进行施工过程中常见施工技术管理;进行施工全过程中相关技术参数管理;进行测量放线技术等方面的管理。施工企业进行上述内容的管理实质上是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间接管理,管理过程中使得工程施工监督作用充分发挥,有利于保证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符合公路工程施工标准要求与规范。例如,进行公路沥青摊铺作业时,根据相关设计要求或试验路段结果科学、合理地控制沥青路面摊铺的时间、厚度、压实温度、初压时间、复压吨位及机械等技术参数,以使其达到相关标准要求与规范[2]。通过有效的施工技术管理可以提高公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同时对施工技术进行有效控制可以减少与避免施工技术相关参数措施导致施工安全问题,有利于保证公路工程施工质量。

(三)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公路施工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各个施工企业为获取工程项目必须在投标时进行利润压缩以提高中标几率,这样一来将使得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不利于企业今后发展与壮大。而有效、科学的施工技术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因此,施工企业须正确认识到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合理、有效的公路施工技术管理为施工企业在进行签订合同过程中根据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提供科学的技术咨询,以提高施工合同相关技术的可行性,有利于保证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另外,通过合理、科学运用技术管理手段不断提高施工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提高合作效率,有利于减少工作中因互相推卸而影响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问题发生。同时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责任制度有利于及时发现公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解决,以提高施工效率,同时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在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的技术文件管理方面,科学、有序开展技术文件管理工作可以保证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及时通知到相关施工部门及工序,有效预防因技术文件下达延迟而引起工程返工状况。通过有效、科学的技术文件管理可以将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核定、施工设计变更、违约索赔的原始凭证及施工现场签证等进行良好保存,为今后公路工程项目进行结算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保障,有利于提高施工企业资金同笼,减少企业银行贷款等资金利率,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3]。另一方面,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通过管理施工人员技术与设备操作等内容,有利于减少或避免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等问题,进而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故障及安全质量问题,减少因设备因素导致工期延迟的现象发生,有利于降低施工企业施工成本,尤其是施工事故成本。在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引进先进的技术与工艺,有利于提高施工企业施工水平与质量,提高施工效率,进而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管理重要性论文篇4

一、统计信息为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提供准确的信息源

医院医疗质量影响到一个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效果,关系到医院的基本医疗质量和社会信誉。利用统计综合分析中的医疗指标、质量指标来保证统计信息的准确来源。加强医院管理,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反馈疾病的发生及其规律。

利用诊断质量指标综合反映医院住院医疗质量和管理状况,评价医生业务水平。利用治疗质量指标观测直接影响医疗终末质量。利用工作效率指标反映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利用单病种质量指标来反馈主要包括住院总费用、医疗水平、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广大患者对医院的信誉度。利用医技科室质量指标来管理大型医疗设备运营情况,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提供可靠数据依据。

二、统计信息是医院实施量化管理的数据资源保证

现代化医院离不开科学的决策,科学的决策离不开及时、准确、全面的统计数据,医院卫生统计能够迅速反映医院管理活动中的动态变化指标情况和历史全貌,为制定医院质量管理指标和计划,监控方案的实施过程,总结项目工作经验教训,提供可靠的、权威的数据资源保证。

准确、及时、全面的统计信息开阔了领导的思路,提升了领导的思维层次和领导能力。管理者通过统计信息获得资料,通过资料发现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途径;如:通过对工作效率指标的分析,加强对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和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通过对诊断质量指标的分析,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生的业务水平;通过对治疗质量指标的分析,强化对治疗患者出院情况的正确填写,真实反映医院的治疗质量;通过对医技科室质量指标的分析,了解医院大型设备的使用情况,掌握医院的经济效益;通过对费用结构指标的分析,认识医院效益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在总费用不变的情况下,如何降低药费构成比,相对提高医疗服务费用比例,从而提高收入“含金量”,此同时患者得到合理的用药和优质的服务;通过对单病种质量指标的分析,控制单病种费用,提高医疗质量。打出医院的医疗品牌,提高医院在社会的信誉度,树立医院的知名度,为医院获取社会效益。

管理重要性论文篇5

关键词:自主型     安全    文化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市场的发展,企业生产竞争环境日趋激烈。生产质量、成本的控制只是当前企业生存的基础。但凡是要生存长久,健康成长发展的企业,内部文化建设更是凸显到引领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而安全文化建设更是重中之重。通过企业自主型安全管理文化的创建,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安全管理的被动局面,让员工“要我安全”真正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保安全”观念转变。

2. 什么是自主型安全文化

从网络上搜索对文化的定义,文化是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简单来说文化就是地区人类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如果非要把文化简单比喻的话,中国百姓都知道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这也是一种默认的文化,大家都知道这么做,而不会相反。所以文化具有一定的 传承性,体现大家公认的一种习惯。自主型安全文化就是基于文化的基本特性而提出,它以依靠职工自行主动参与安全管理,识别并控制现场安全风险,最终形成大家共同遵守并自愿执行的安全工作准则。如有违背准则,就如是端午吃月饼,中秋吃粽子,除自己难以启齿外,也不会得到公众认可。自主型安全文化对传统企业安全管理中基层员工的定位进行了颠覆,形成了现场安全人人管、人人抓、遵者荣、违者耻的价值观。

3. 企业自主型安全文化发展的作用

自主型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发展的趋势

目前企业在安全管理各种活动中一直在强调基层员工参与率,如何能有效让员工参与到企业安全生产策划中来,提高活动效果,一直是困扰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的一个难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45001-2018版在本次标准修订的时候重点强调了基层员工参与,这也侧面印证了员工主动参与安全管理活动对支撑整个安全体系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前期宝武集团工会正在开展《员工岗位安全风险描述活动》,活动的核心内容就是让员工自己书写提交身边存在危险源。这一活动方式,除了让职工自己主动去辨识作业危险并采取措施防范外,更让员工掌握了一种科学的危险预知管理方法。随着活动的深入推进,活动成果得以显现,一个个原先没有认识到的危险源浮出水面,它们中很多都具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在作业过程中动态产生,这对我们日常静态的安全管理辨识模式而言是根本无法想到的。其实很多企业都有一个通病,对安全工作的认知还仅停留在依靠让小部分人去完成,缺乏全员参与的意识。企业创建自主型安全文化建设,能有效弥补现有存在的管理缺陷,只有让员工自主参与管理,企业才能将安全的大网织密织牢。

发展自主型安全文化有助于消化职工对管理者的依赖性

通过观察,发现现有基层队伍中职工依赖心里逐渐加强,工作中体现在自我了断能力不强,各种问题寄希望于他人来解决,辅操依赖主操,主操依赖班长现象并不偶发。如果说员工在生产、质量过程活动上的依赖最多对企业竞争力有影响外,那么员工在安全上的依赖将直接威胁员工的健康。应该说现在形成的这种问题与我们日常管理思路也是有一定关系。安全管理在日常一直以“被”的工作方式进行,员工安全意识靠强制被灌输、被检查、被考核形成,职工日常主动的安全活动空间逐渐减弱,逐渐形成了安全管理上职工对管理者的依赖局面,认为安全管理就是管理者的事,既然事不关己,也就高高挂起了。这种安全管理模式下,安全互动空间得到压缩,而现场部分问题靠管理者一时的检查往往是无法及时发现的,致使很多现场隐患无法在第一时间得以消除,事件的根源就是我们在管理上把最基层的职工主动力量给忽视了。创建企业自主型安全管理文化的必要性就是要建立以员工为核心的安全网格,充分激发员工潜能,将以往安全管理上员工的被动接受转化为员工的主动行为。

管理重要性论文篇6

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依靠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是以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获取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且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总结、修改和补充,使之日趋完善。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过程,要依靠思想政治工作。随着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人们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必然要求企业要加强科学管理,不断健全与完善各项条例和规章制度,制定这些制度是为了让企业员工遵守,所以制定规章制度时必须坚持思想领先,体现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让企业员工充分发表意见,自觉为企业的管理制定规章制度,执行起来才会成为自觉行为。

在日常管理中,制度制定得再好,再完善,也要靠人的身体力行,自觉遵守,要做到这一点,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企业职工提高思想觉悟,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克服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等非正确思想,才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如果脱离思想政治工作,单纯抓制度落实是一句空话,只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建立健全和落实规章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顺利完成企业的各项任务。

二、执行纪律要依靠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对企业职工进行耐心说服,热情正确地引导,使其提高思想觉悟,做遵守纪律的模范。执行纪律则是要对违反纪律的职工实施恰当的批评教育和行政处罚。执行纪律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维护单位正常的工作秩序,也是为了教育违纪者。一般讲,单位内多数发生的违纪现象,诸如迟到、早退、出工不出力、脱岗、私自外出兼职等等是可以通过说服、批评教育解决的,不需要强制办法。但是,由于各类人员的思想水平不一,认识能力有差异,有的犯了错误,严重违反规章制度造成不良后果而又不接受规劝、教育,则必须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通过处罚从外部施加压力促使其思想转变,这本身也是一种思想教育。这样不仅能增强教育的效果,也能促使违纪者改正错误。因此,执行纪律首先要依靠思想政治工作。

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一定要掌握好政策界线,做到公平、公正,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要坚持以思想教育为主,避免滥施惩罚。行政处罚是人事行政管理中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运用得当就会使当事人在接受处罚中受到思想教育,达到认清是非,改正缺点之目的。我们在日常人事管理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有的职工违反了规章制度,造成了不良影响,对此就要给予纪律处分,但在实施处罚时必须经过周密的调查,严格掌握处分条件,公平、公正地执行纪律,绝不能以感情代替政策,随便给人纪律处分,不能以主观意志和感情作标准,要以纪律条例的规定为标准,所以,在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和执行纪律相结合的原则时,特别要注意以教育为主,不可滥施惩罚。

要坚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执行纪律的全过程。实施惩处是教育企业职工的手段,但在实施惩处时,思想政治工作更难做。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就是要在执行纪律过程中,耐心做好疏导教育,使犯了错误受到处罚的企业职工,把处分变为改正错误,继续前进的动力,这其中就包含了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做到执行纪律坚持实事求是。执行纪律是我们人事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执行纪律必须认真、严格,对该给予纪律处罚的绝对不能迁就,但是,要做到严中有理,符合事实,要使被处罚的人心服口服,才能起到处罚的积极作用。

三、搞好工资管理要依靠思想政治工作

工资管理是人事行政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通过加强工资管理,运用效益工资这一经济杠杆,就能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多年来工资管理的弊端较多,造成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保守,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平均分配,因此干多干少一个样,激发不了职工的积极性,为了改变这种恶性循环状况,就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企业职工转变观念,单位领导将效益工资的发放作为一种激励奖惩机制,以发挥其调控作用。但是,为了充分发挥效益工资的积极作用,只有依靠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正面教育,积极引导企业职工转变思想观念,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效益工资的发放,必须坚持严格的考核,按照实际工作完成质量、数量,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使效益工资起到奖勤罚懒的作用。二是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职工发扬共产主义风格,反对“向钱看,为钱干”,把企业职工的政治荣誉和物质利益同其对国家的贡献密切联系起来,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三是教育企业职工顾全大局,使效益工资的分配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原则,对有特殊贡献的人,要给予重奖,以推动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发挥经济杠杆和经济手段的作用,必须依靠坚强的思想政治工作做保证,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力,经济手段就要失去其应有的作用,甚至走上邪路,两者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做好企业的各项工作。

大量的工作实践证明,只有依靠思想政治工作,人事行政管理才能有效地进行,只有开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才能推动人事行政管理工作迈向新的台阶。

管理重要性论文篇7

一个好的企业不仅是帮助员工养成一种良好的工作方式,还是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模式。员工可以在企业中学习到企业的发展之道,掌握核心价值观,明白企业的快速、稳健的发展不仅仅是靠外在的努力维持,正如优秀是一种习惯一样,企业的发展正是依靠内在的精神力量去诱导企业朝着完好的方向发展,这种精神力量就是优秀的企业文化。这足以说明企业文化的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其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全体企业员工都必须遵循的一种理念、价值观和不可改变的准则,是企业管理中的一种独特的管理方式。企业文化是精神上的共识,没有成文的具体规定。在企业中全体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相同的目标,员工并不是站在管理层之外的,首先都真正期待企业的快速发展,其次,尊重企业的管理理念,对管理模式具有异议时,可以给予适当的建议,最后具有共同的价值观体系,并不细致的要求每位员工的具体价值观都相同,只是在企业的发展问题上的理解相同[1]。企业文化是培养企业和员工具有共同目标的精神意识体系。

二、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企业发展壮大的直接动力,其可以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众多的企业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是对企业生存的直接影响因素,所以说提高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主要的目标之一。而企业文化的建设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式之一。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做向导,能够不断的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为目标奋斗的信念,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二)企业文化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员工行为的形成。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与员工的积极参与的力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地步,企业员工对工作的热情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好坏。在优秀的企业中,员工和企业共同进步发展,每个员工把企业的发展作为自身的发展来看待,企业面临的困难时,全体员工共同齐心协力想办法[2]。企业文化代表一种精神追求,包括了企业的奋斗目标、企业所提倡的企业行为方式、所推崇的理念,员工可以根据企业的企业文化来断定自己是否适合这家企业,在这家企业是否有良好的发展,决定了员工的组成。

(三)企业文化能够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文化使得员工具有相同的目标,并为之目标而努力奋斗,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就在不断提高,这时企业文化就起到一种能量整合的作用。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整个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零件,都发挥着自身的作用,才能使得企业的大船能正常行驶。另外,相同的企业文化的建设,每位员工的价值观都大致相同,因此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就会更加顺畅,在工作上会更加默契,促使企业的凝聚力进一步的提高。

(四)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对每个人来说,在工作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场所度过的,因此每个企业对员工的影响都特别大。在一位员工在选择自己的工作的时候,会考虑企业的多个方面的因素,其中就包括企业文化。从企业文化中就可以看出这个企业的整体情况,接着在进入这个企业的时候,自身的价值观、待人处事的方式等等都会受到影响,企业将所有的员工的价值观等都向同一个方向发展,有利于员工之间的和谐交流,同时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五)企业文化可以有助于企业树立形象。企业文化不仅仅是在内部产生效应,它还会以企业产品、优质的服务等来体现它的价值,传播至社会。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具有较高的目标还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而且还会展现自己良好的管理模式和精神面貌,从而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在社会中树立的形象和在社会中得到的评价,企业及时收集信息,适当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不断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不足。怕的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不够理想,而是企业的管理者中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远远不足。在诸多的企业的共同竞争中,比的不是哪个企业能够一夜暴富,比的是企业的长远发展。当企业的管理者只知道企业的经营和效益的时候,将员工就看做是生产的机器,没有任何的感情而言,那么对员工来说,他们对企业不会有共同的发展目标,更不会有相同的价值观。管理者和员工的交流、员工和员工的交流都不顺畅,企业的效益就不会得到长远的上升。

(二)企业文化的建设流于形式。在知道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的时候,开始建设企业文化。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懂得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企业文化并不是一纸规定或者其他具体的东西,企业文化是抽象的,管理者并不能照搬其他更加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只有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各有各的不同。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就会出现不能形成系统性的科学建设,最终导致企业文化的建设仅仅流于表面。

(三)家族式企业文化的盛行。在中国,大部分民营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当企业还在刚刚起步的时候,家族企业凭借自身的亲密和信任的优势得以快速的发展,但当企业慢慢发展壮大的时候,会有更多的管理者、员工的加入,这时家族企业的文化就会出现弊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在家族企业中,大部分靠的是关系,而不是能力,家族企业最缺乏的就是人才的正确使用,海纳百川的心胸。在这种家族企业中,企业文化的建设就会具有家族企业的影子,最后企业文化就会充满关系网,导致企业最后举步维艰。

四、提高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建设应厚积薄发。企业文化的建设应该慢慢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具有韬光养晦的耐心,最后厚积薄发,走向成功。只有足够多的量变才能引起质变,企业文化的建设就得从点滴做起。在建设企业文化的开始时,可以通过不同的娱乐活动来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搞个生日会,让员工具有归属感;搞一些工作中的竞赛类活动,增强员工的成就感[3]。

(二)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对员工进行适当的培训。员工是企业的精兵强将,只有他们的强大才能驱使企业的慢慢壮大。当员工的综合素质达到某个程度的时候,员工之间就会达到一种高度的默契,在工作上的配合、交流沟通上就会更加顺畅,做事起来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对企业文化进行总体规划。对企业文化做一个整体的规划,就像将于事业一样,不是投入之后就会马上有回报。教育事业是奋斗终身的,而企业文化的建设也是永远伴随企业的发展,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和目标,使得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坚定不移的坚持规划,有效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管是企业管理者还是员工都应该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积极配合和实施。

(作者单位:成都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

参考文献:

管理重要性论文篇8

论文摘要:通过对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及现状的分析,阐明了人力资源管理在实现企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重塑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实行差异化人力资源管理,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以及建立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一系列应对及改进措施。 论文关键词: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和谐发展;双赢 1 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1.1 保险主体的增加使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保险市场的逐步开放,为行业人才带来了莫大的机遇。保险市场新主体不断增加,保险业的“人力资源争夺战”越来越激烈,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外资保险公司也开始与国内保险公司一起“逐鹿中原”,已经成为国内保险业这场争夺战的又一支“主力军”。外资保险公司诱人的发展前景、培训机会、先进的管理体制和较高的薪酬,对保险业内人才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调查显示,保险业已成为金融人才流动最频繁的行业之一,这对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在稳定人才队伍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保险业经营环境变化对队伍素质提出挑战 政府人力资源观趋于全局化和结构平衡。未来政府将以更加全局的方式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人力资源发展和投入。保障弱势群体并限制垄断部门,在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中寻求公平与正义。以《 公务员法》 和新《劳动合同法》 为代表,政府为推动宏观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正在加紧建章立制。未来政府将为各方利益主体提供一个公平且规则明确的博弈空间。在此背景下,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将面临从内部制度建设到外部法律规范的转变。在“法制管理时代”,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加强自身的法律理解等能力。同时在现行的保险教育观念、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师资状况等有待实现根本性转变。 1.3 人才竞争向专业化和复合型的竞争趋势发展 其特点有二:一是人才的需求趋向专业化,市场竞争必然使经济、管理的技术朝专业化方向发展,人才发展本身也朝专业化方向提升。二是专业人才的竞争朝高新科技信息、保险营销、精算、理赔、保险法律等专业转移,使人才专业的门类更加齐全,专业之间相互融合、渗透,人才向一专多能发展。据调查,我国目前保险从业人员大概有120 万人。但就全国而言,整个保险从业人员在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跟不上保险市场发展的需求。保险行业的精算、核保、投资、理赔、展业等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累积的过程,而我国保险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也仅仅是近几年才起步的。目前,我国各方面的保险人才都严重不足,尤其是保险精算师等专业技术人才和了解国际保险市场情况、熟悉国际保险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短缺,市场严重缺乏高学历、懂管理、重服务的高级管理人员。 2 保险公司自身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较多问题 (1)目前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各级领导干部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学习和研究不够,人力资源观念及人力资源制度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公司仍有部分领导干部还停留在把人仅仅视为成本的传统人事管理理念上,仍然停留在“以事为中心”、因事择人、重事不重人的传统人事管理理念上,在管理上多采用“管、卡、压”的方式。 公司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在人力资源层次方面,若以塔型来形容保险公司人才队伍的结构,那么目前公司不仅缺乏构建“塔尖”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而且需要大力加强铸造“塔基”的多类型、素质优良的整体人才队伍。一方面,优秀的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十分短缺;另一方面,无法适应新形势发展和做强做大战略需要的低层次员工却形成了较大的冗余。在员工岗位结构方面,管理岗位员工远远多于业务岗位员工。人才短缺与人员“富余”的现象并存,管理、

管理重要性论文篇9

二、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作用

统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就是对企业各项信息的统计、咨询、运营监督。企业的统计工作按照这三大职能具体要求对企业运营的各项数据进行真实全面的反馈,将企业经营过程的各种变化系统地加以放映,为企业管理中各岗位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如实的放映并同时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统计工作以上述三个职能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变化进行如实的数据反映,通过这些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从而来发现问题并及时找出解决的对策,保证企业营运的正常进行。因此,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汽车运输公司加强了对统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聘任力度,逐步完善了企业统计管理的程序,在企业中建立了一套科学、系统、全满的管理程序,这一方面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同时也让企业逐步的走向了信息化、网络化的阶段,逐步建立了一套企业上下合一、纵横交错,专职负责,统一管理的系统化统计部门,从而来确保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汽车运输公司的统计能够准确及时地取得各项数据,提高了统计数据的质量。

三、制度化,规范化的统计管理保障了统计工作的有效性

管理重要性论文篇10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框架体系日趋完善,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根据财政部公布的2005年全国政府采购统计信息,2005年全国实际采购规模达到292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1%,节约资金380.2亿元。2005年政府采购规模占全国GDP的比重为1.6%。实施政府采购改革7年来,全国政府采购规模年平均增长77.9%。

随着我国政府采购规模的逐渐扩大,政府采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是政府采购范围有限、规模较小。从发达国家看,一般国家政府采购的市场规模通常相当于其年度GDP的10%~15%。而我国政府采购规模占年度GDP的份额仍显过少,采购项目单一,结构比例不合理。我国目前政府采购的项目主要集中在财政专项拨款的办公设备购置、车辆购置及少数工程及房屋修缮,而对货物工程及劳务等项目,仍未完全实行规范的政府采购,这使得政府采购节约财政资金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二是政府采购程序不完善,效率不高。我国的政府采购程序十分繁琐复杂,导致整个政府采购的效率低下。一方面是采购资金的申请、拨付环节不够顺畅。虽然有的地方采购资金实行财政直接支付,但在资金申请环节的时间周期长,同样影响了采购项目的执行周期。另一方面是对政府采购程序的认识不全面。大多数人认为,政府采购就是开标和评标的过程,而一个完整的政府采购过程包括项目的预算和计划的制定,采购项目的实施方案,信息公告,供应商资格审查,专家的选择,评审委员会的确定,评标标准的制定,开标、评标、定标,中标通知书,签订合同,履行合同,验收以及资金支付等一整套过程,每一个环节在操作时都要力求严谨、规范。三是规章制度体系不完善。各地在政府采购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较大的不规范和随意性,特别是管理体制还不顺,操作上也是各行其是。这样既影响政府采购的质量和效率,又不利于企业的公平竞争,也容易滋生腐败行为。有违实施政府采购的初衷,最终影响政府采购的质量和信誉。四是政府采购人员素质亟待提高。五是政府采购信息沟通渠道不畅。

1我国政府采购部门绩效评价目标与指标设立

1.1客户角度

在绩效指标体系中,将客户角度的绩效目标放在指标体系的首位。体现了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客户为导向的。只有及时回应客户需求、提高采购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加强与客户合作和沟通才是政府采购的绩效内容的集中体现。同时,衡量客户角度各个目标的绩效指标也是指标体系的核心。

(1)客户满意度指标主要衡量采购当事人(包括采购人和供应商等)对政府采购的满意程度。客户满意度可以分三个指标进行考察:一是客户对及时反应的满意度;二是客户对质量的满意度;三是政府采购的投诉率(包括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2)有效服务指标主要衡量客户对采购服务的有效性的满意程度,主要考察客户对政府采购中心的响应速度、合作和沟通的满意度。

1.2财务角度

把财务角度指标放在第二位,这主要从我国政府采购的初衷是节约财政支出考虑的。政府采购资金节约率、政府采购规模效率和政府采购成本费用率等指标,是衡量采购部门绩效水平最基本的指标,它要求采购部门提高服务质量,改进业务流程,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扩大政府采购规模,来驱动采购成本的最小化,改变以往政府机构提供服务不计成本的弊端。

(1)政府采购资金节约率指标主要是用于衡量政府采购的节支情况,是指政府采购的资金节约额(政府采购预算金额与实际采购金额之差)与政府采购预算金额的比率,它是评价政府采购绩效的最基本的指标。资金节约率可以从三个层次上进行考察,①某个具体采购项目的资金节约率,用于考察某次采购的节支情况;②某类采购对象的节约率,用于考察不同采购对象的节支情况;③当年全部政府采购的节约率,用于考察政府采购的年度节支效果以及政府采购对财政管理和经济总量的影响。一般来说,政府采购资金节约率越高,表明政府采购的节支效果越明显。但较高的节约率并不是政府采购的惟一目的,而且更重要的是,高节约率并不完全意味着政府采购的高效。

(2)政府采购规模效率指标主要是用于衡量政府采购的规模效益。政府采购规模是实现经济效率的基础,有规模才能发挥效益,才能节约更多的采购资金。政府采购规模效率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政府采购整体规模效率,二是政府采购批量规模效率。三是政府采购规模年均增长率。政府采购整体规模效率是指全部政府采购金额占财政支出或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这一比重越高,说明政府采购对财政与经济的影响越大,从而带动财政管理以及经济效率的提高。

(3)政府采购成本费用率主要用于衡量政府采购中心的成本费用情况,即要求政府采购中心以最小的采购成本费用完成尽可能多的采购量。

1.3管理过程角度

政府采购政策的制定是否科学、是否适用、是否能促进经济增长、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和机制设计得是否科学、是否能够有效运作、政府采购周期是否合理等指标,是为了加强对采购过程的控制,确保政府采购的程序合法性与合理性,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提高政府采购的办事效率。

(1)政策效率主要用于评价政府采购政策的制定是否科学、是否适用、是否能促进经济增长。政府采购的战略使命不仅是为了节约财政支出,而且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是政府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2)管理效率是用于衡量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和机制设计得是否科学、是否能够有效运作。政府采购管理包括预算管理、法律监督、政府采购方式、招投标管理以及投诉质疑管理等多个方面,政府采购管理效率是综合管理的结果。管理制度健全与否以及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政府采购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

(3)政府采购周期指标主要衡量政府采购的及时性。政府采购周期是指从上报需求计划,政府采购中心接受委托。财政部门进行需求核对及下达任务单,媒体政府采购需求信息到签订政府采购合同为止的时间。以公开招标采购方式为例,一个完整的政府采购周期通常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媒体收到信息并刊登所需的时期;采购信息公告期;投标人编制投标书的期间;中标公示期;采购中心运作、审批、流转等所耗费的时间;合同履行期间;合同履行完毕后付款期间。

1.4学习、成长角度

设置了人均采购额指标、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和员工对专业、文化、价值和授权的满意度等指标,体现了政府管理的人本主义精神。只有促使组织文化、人事管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才能使政府采购部门工作人员更清楚自己的使命。并专注于完成主要绩效目标。

(1)人均采购额指标是政府采购人员每个采购人员所分担的采购额的大小。人均采购额越大,说明效率越高,相反,人均采购额越小,说明效率越低。人员效率主要受政府采购人员素质的影响,一般地,如果采购人员素质较高、办事效率较高,那么,就能用较少的经费完成较高的人均采购额。

(2)员工满意度指标主要衡量员工对工作环境和对专业、文化、价值和授权的满意程度。

(3)组织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指标主要考察组织的信息化水平、对新信息的反映速度、利用新信息的有效性以及工作方式的创新周期等。

2我国政府采购部门绩效评价标准制定

我国政府采购部门绩效指标可以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两大类。评价标准一般分“优、良、中、低、差”五个档次。

定性指标有:客户对及时反应的满意度、客户对质量的满意度、客户对政府采购中心的响应速度、合作和沟通的满意度、管理效率、员工满意度组织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等。

定量指标有;政府采购的投诉率、政府采购资金节约率、政府采购规模效率(政府采购整体规模效率、政府采购批量规模效率、政府采购规模年均增长率)、政府采购成本费用率、政府采购政策效率、政府采购周期、人均采购额等。

2.1定性指标的评价标准

定性指标中涉及“满意度”的指标,一般运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公众评判的方式确定评价标准。如为:90~100分为“优”,80~90分为“良”,70~80分为“中”,60~70分为“低”,0~60分为“差”。对其中的管理效率、组织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等指标一般根据制度要求、专家经验或横向比较的方法确定其评价标准。

管理重要性论文篇11

同志指出,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要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落实到税务部门,就是要不断推进和谐税收的建设。

一、建设和谐税收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和谐税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税收是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财力基础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税收法律法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税收征管筹集财政收入,参与社会收人分配,可以缓解分配不公,促进社会公平;通过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社会弱势群体,可以推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等等。因此,和谐税收建设得如何,税收征纳关系怎样,直接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效。

(二)建设和谐税收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正确处理税收与经济协调发展、税收与社会和谐发展、依法治税与优质服务共同发展、税收事业与税务人员全面发展等问题。税收事业的全面发展,必然涉及和谐税收问题。

(三)建设和谐税收是税收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发展意识、法制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逐步树立起科学的税收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基层建设;推行以能定级、以岗定责、岗能匹配、绩酬挂钩、动态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单位税务人员能级管理,构建起科学的税收质量管理体系。

二、建设和谐税收的内涵

(一)公正执法。牢固树立依法治税的理念,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全面落实税收政策,落实好国家制定的促进科技创新、文化发展、救灾防疫等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社会弱势群体,切实落实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民销售农产品和扶贫开发等方面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缓解就业压力,推动收人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既不“寅吃卯粮”收“过头税”,也不能有税不收。切实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办事,避免因税收执法不当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诚信服务。把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作为税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改进纳税服务工作,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的税收环境,健康良好的征纳关系。坚持税法公开、透明,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税,促使市场主体在现代市场体系中平等竞争,使经济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实现最优。方便纳税人办税,通过多种方式,帮助纳税人掌握税法、正确及时履行纳税义务,满足纳税人的合理要求,增强征纳双方的良性互动。维护好纳税人的合法权利,为纳税人提供法制、公平、高效的税收环境。

(三)科学管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征管工作,建立健全税收征管制度体系,实现税收管理制度的标准化。按照精确、细致、规范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抓住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做好税收管理基础工作,实现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按照一体化的要求,加快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

(四)廉洁奉公。坚持廉政教育先行,增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深化税收改革,完善预防腐败体制机制。完善制度体系,为反腐倡廉提供制度保证。加强监督制约,规范税收权力正确行使,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五)团结奋进。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倡导与人为善、和衷共济、平等友爱、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使和谐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成为税务干部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从严治队.推行能级管理.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税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倡公正执法、热情服务、规范管理、团结协作的税收文化,形成团结奋进的税收工作氛围。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的税务干部队伍,树立税务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建设和谐税收的举措

(一)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一是助推经济发展。发挥税收调节作用,落实好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二是支持社会进步。落实好环境治理、生态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政策,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三是维护社会稳定。切实落实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涉农优惠政策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就业、收人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扶持社会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四是依法组织税收收人。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人原则,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财力支持。

(二)推进依法治税,营造法治公平竞争环境。一是严格税收执法。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与程序执行好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切实维护税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二是认真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完善税收执法岗责体系,健全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加大评议考核和奖惩力度。积极开展税收执法监督检查,坚决纠正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三是严厉查处偷税、骗税行为。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打击各种涉税违法犯罪活动,促进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维护社会正义。

管理重要性论文篇1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76-01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人为本”的精神也越来越多的被管理者运用于现代化的医院管理之中。

1 对人文素质教育在管理工作中的认识

人文素质教育简单来说,是对人的品质进行培养,引导人们做有意义、有价值和有贡献的事情。它侧重于人类的道德情操和心灵的觉悟境界。人文素质教育由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组成。知识是基础,思想是核心,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途径,精神是根本。广集相关学科知识,使护理人员热爱学习专业知识,对本职工作学术上的研究更加用心,在具备了牢实的基本功的同时,也要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和道德高尚的情怀,再配合运用跟病患的沟通的合理技巧和处理事情的适当方法,把人文主义这个精神充分发挥到工作中,使病人及其家人朋友感受到真正的关心、真切的关怀和真挚的照顾。因此,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在人的身心健康、幸福感程度和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等方面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2 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

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归根结底是要求他们跟患者要构建起一个和谐的护患关系,病患的生命健康、权利和需求,以及他们的心理健康、情绪、人格的尊重和关注上面得到完善。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不仅仅是对个人的一个素质和品质上面的要求,如对患者的细心呵护照顾,温暖备至的关怀上面等,更是反应了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体现出的是医院的核心文化――人性化。针对人文素质的培养,我们护理人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病患的心情;②多与患者及其家属朋友进行沟通和交流,把平日里应当注重的事项都传达到位;③积极应对所有困难,给患者带来舒心和轻松的住院环境;④面对病患的无理要求和因病痛而释放出不满的情绪时,护理人员不急不躁,宽容对待。做到这基本的几点,护理人员才能成为具有人文关怀思想的“白衣天使”,成为仁术、善意、爱心兼备的“爱心大使”。

3 医院管理者人文素养的提高

作为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管理,也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变,健康理念的转变,病人个性化需求的增多,作为一名优秀的护理管理者,在要求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还要在提高护理队伍的人文素质上下功夫。这对加强护理管理,切实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运用人文素养,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如何有效沟通医患关系,使其和谐共赢便成了当前护理管理者的首要任务。

4 护理人员的人文素养的提高及其运用

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得以提高的前提是人文素质教育根深蒂固于他们心中,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实践运用。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的提高少不了以下具体几点的协助:

4.1 良好的医院文化环境 一个医院运营的宗旨是人性化,以救死扶伤为目的的模式。为在此医院单位工作的人员提供了一个高尚情操和优秀品质的环境。

4.2 定时的护理教育培训 医院有计划、有规律地组织院内护理人员进行学习进修。给与更好的环境进行对其的专业技术以及新进的管理技术的培训。让他们也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己的理念和追求。

4.3 开展人文活动 医院开展具有积极意义和有教育性目的性的活动,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进行人文化观点的宣传。并对护理人员平日里的工作表现进行评比,进行表彰。

总之,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的提高在构建医院文化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及有着深远的意义,通过提高护理理念,塑造护理新形象,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加强文化核心建设,提高护士的人文素质,促使其主动、积极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有效的护理。加快促进了医院文化建设的发展,为患者营造良好高质量的服务理念,以标准化的人文生态建设应对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和医疗环境,也将是新医改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