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合集12篇

时间:2022-04-18 05:55:15

经济学

经济学篇1

1.网络经济是全天候运作的经济。由于信息网络每天24小时都在运转中,基于网络的经济活动很少受时间因素的制约,可以全天候地连续进行。

2.网络经济是全球化经济,由于信息网络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使地理距离变得无关紧要,基于网络的经济活动把空间因素的制约降低到最小限度,使整个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性空前加强了。

3.网络经济是中间层次作用减弱的“直接”经济。由于网络的发展,经济组织结构趋向薄平化,处于网络端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可直接联系,因“产销见面”而使中间层次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当然,这并不排除因网络市场交易的复杂性而需要有各种专业经纪人与信息服务中介企业。

4.网络经济是虚拟经济。这里所说的虚拟经济不是由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所形成的虚拟经济,而是指在信息网络构筑的虚拟空间中进行的经济活动。经济的虚拟性源于网络的虚拟性。转移到网上去经营的经济都是虚拟经济,它是与网外物理空间中的现实经济相并存、相促进的。培育和促进虚拟经济的成长,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新动向。

5.网络经济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经济。信息网络使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范围扩大了,也使竞争与合作之间的转化速度加快了。世界已进入大竞争时代,在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也是为了竞争。在竞争合作或合作竞争中,企业的活力增强了,企业的应变能力提高了,否则就会被迅速淘汰出局。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主要不再依靠天赋的自然资源或可供利用的资金,而更多地仰仗于信息与知识。

6.网络经济是速度型经济。现代信息网络可用光速传输信息。反映技术变化的“网络年”概念流行起来,而网络年只相当于正常的日历年的1/4。网络经济以接近于实时的速度收集、处理和应用大量的信息,需按快速流动的信息来进行。经济节奏大大加快,一步落后就会步步落后。产品老化在加快,创新周期在缩短,竞争越来越成为一种时间的竞争。21世纪头10年的经济将是在注重质量的基础上注重速度的经济。

7.网络经济是创新型经济。它源于高技术和互联网,但又超越高技术和互联网。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以此为基础的网络经济需强调研究开发和教育培训,若非不断创新,其新经济的“新”也就难以为继了。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还需有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观念创新的配合。创新来自创造性,创造性的存在,要有从无序中寻求有序的环境,而创造性的发挥,则要求从有序中冲刺出来,产生适度的无序。

二、网络经济的由来

网络经济在世纪之交的蓬勃发展,是与1993年以来国际互联网商务性应用的急剧高涨分不开的。

但就网络经济这一概念而言,则早已有之,而且由于不同学者对“网络”和“经济”的不同理解,它有着不尽一致的内涵。例如,早在80年代,有些日本学者鉴于第三产业中的商业、运输业、金融业等均因有相应的网络而发展起来,就把服务经济称为网络经济,提出要研究这类网络经济学问题;1992年我率中国信息经济学代表团,访问贝尔实验室时,有两位美国学者送给我几篇研究网络经济问题的论文,其内容是讨论电子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的成本核算、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人们也把这类研究称为网络经济学(EconomicsofNetworks)。

现在成为时尚而流行的网络经济或网络经济学,就其内容而言,实际上是互联网经济(InternetEconomy)或互联网经济学(InternetEconomics)。当然,这也是一种特定的信息网络经济或信息网络经济学,它与信息经济或信息经济学有密切关系,这种关系是特殊与一般、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人们利用网络,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从事各种社会和经济活动。网络经济就是通过网络进行的经济活动,这种网络经济是经济网络化的必然结果。网络化极大地加快了经济的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它有利于发展中国家通过逐步开放和适度监管来利用世界上成熟的技术成果、有用的信息和知识资源以促进经济增长。

对网络经济可从不同的层面去认识它。从经济形态这一最高层面看,网络经济就是有别于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由于所说的网络是数字网络,所以它又是数字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信息网络尤其是智能化信息网络将成为极其重要的生产工具,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

从产业发展的中观层面看,网络经济就是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的网络产业,既包括网络贸易、网络银行、网络企业以及其他商务性网络活动,又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设备和产品以及各种网络服务的建设、生产和提供等经济活动。这就是目前信息产业界人士所宣扬的互联网经济,它可细分为互联网的基础层、应用层、服务层、商务层。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据美国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资料,美国互联网经济1998年总收入为3014亿美元,(注:1995年还只有50亿美元,3年就增加到600倍,在1998年网络经济的3014亿美元收入中,电子商务就占了1020亿美元。)超过了能源(2230亿美元)和邮电(2700亿美元)的收入,仅次于汽车工业的收入(3500亿美元),但其按人平均的生产率(25万美元)已高于汽车工业(16万美元),此外还创造了就业岗位120多万个;从1995—1998年美国互联网经济增长了174.5%;1998年美国电子商务比过去所有的估计都高,达1000亿美元。(注:以上资料见该公司副总裁林正刚在’99国家信息化发展论坛的报告:《Internet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从企业营销、居民消费或投资的微观层面看,网络经济则是一个网络大市场或大型的虚拟市场,其交易额几乎每百天增加一倍。由于网络用户普遍看好这一市场,随着网络的扩大,网络企业的股票市值不断飚升。例如,美国的德尔公司自1990年上市以来其股票增值了3万倍。又如美国的雅虎以400万美元创业,经过4年半时间,其股票市值达到400亿美元,增长1万倍,拿其网络股收益与其财务收益相比,超过40多倍。这说明网络企业与传统企业不同,其收益更多地来源于信息资产即无形资产的价值和增殖。网络经济的上述三个层面是相互联系的。网络市场扩大了,网络产业发展了,表现为全新经济形态的网络经济也就必然水到渠成了。

三、网络经济起作用的因素

传统经济是物质、能量型经济,其交易通行“物以稀为贵”的原则,商品价格对供求变化的刚性较大,甚至具有缺乏效率的僵硬凝固性,因资源匮乏使供应受阻往往成为经济的通病。网络经济是信息、知识型经济,其交易则通行应用越广价值越大的原则,商品价格最大限度地接近于严格反映供求变化的市场价格,对买卖双方具有互动协商、互利双赢的优越性,因收入与财富的悬殊加剧使需求不旺很可能影响经济发展。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不仅劳动生产率高,(注:例如,美国90年代的生产率年增速度是60年代的2倍,是70年代和80年代的4倍。)而且创造财富快。(注:网络经济的财富创造主要不看短期利润,而着眼于信息资产或知识资产在长期的增值。据香港《大周刊》1999年3月6日的报道,美国比尔·盖茨的财富在1998年每小时增加210万美元。)近3年(1995—1998年)来,美国经济增长有35%依赖于网络经济的发展。(注:见人民日报1999年6月24日《美国经济三年增长三成有赖网络经济》。)网络经济会促进经济的高增长、高就业、低通胀和经济周期波动的平缓。美国90年代经济近五六年来的实绩提供了一个例证。网络经济的这种作用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从网络经济的基础设施或主要工具信息网络的作用看,信息网络有强大的支撑效应、渗透效应、带动效应。特别要指出的是信息网络发展过程中有些规律对网络经济起着支配作用,这就是以下的三大规律:

1.信息技术功能价格比的莫尔定律(Moore’sLaw)。按此定律,计算机硅芯片的功能每18个月翻一番,而价格以减半数下降。该定律的作用从60年代以来已持续30多年,预计还会持续20年。它揭示了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增长的发动机和持续变革的根源。

2.信息网络扩张效应的梅特卡夫法则(MetcalfeLaw)。按此法则,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这说明网络效益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而呈指数增长。互联网的用户大概每半年翻一番,互联网的通信量大概每百天翻一番,这种爆炸性增长必然会带来网络效益的飞快高涨。互联网企业概念股市值连续上扬的原因就与人们的这类预期有关。

3.信息活动中优劣势强烈反差的马太效应(MatthewsEffect)(注:源出《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25章中的话:“因为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律。在信息活动中由于人们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惯性,在一定条件下,优势或者劣势一旦出现,就会不断加剧而自行强化,出现滚动的累积效果。因此,某个时期内往往会出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局面,而且由于名牌效应,还可能发生强者统赢、胜者统吃的现象。(注:令人担忧的是,网络经济的发展会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南北”差距。据联合国技经贸信息网新闻的报道,至1998年,在国际互联网1.3亿用户中,发展中国家只有1000多万,占7.8%,而发达国家有1.2亿,占92.2%;在发展中国家每440人有一个国际互联网用户,而在发达国家每6.8人中就有一个国际互联网用户。信息社会中“信息富裕”与“信息贫困”的差异,在信息经济中将表现为“信息经济发达”与“信息经济落后”的差异。)

从网络经济的本身看,首先它使经济活动的扩展具有全球性,可达互联网连结的所有国家和地区,进入全球市场,扩大营销范围,并充分利用全世界的生产要素。其次,它使经济活动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具有十分广泛的普遍性,上网的企业、家庭和其他单位,都会因交易费用降低、商机选择增多而获益。再次,它还使经济活动的主体行为有多项选择性,促进生产与消费的个性化。

尽管有这么多的因素使网络经济崭露头角,给传统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应当看到,传统经济始终是哺育网络经济的母体。迄今为止,网络经济的发展仍存在一系列制约因素,其中有技术因素,更有制度因素,这在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即使在发达国家,由于把网络技术用于各种目的,推动了软硬件的生产,因把万维网推广到全世界掀起了一阵阵热潮,结果使投资激增,新企业不断涌现,整个经济迅猛扩张,但在发展进程中同样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和一定的风险。前景诱人的网络经济,其真正的优越性在于持续的变革:以变应变。

四、网络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影响

由于网络经济是信息经济的一个特称或别称,它对经济理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的。一个途径是以新的视野或用新的方法来解释原有的理论,使其有新发展。例如,引入信息的不完全性、有成本性、非对称性,使经济学中传统的市场理论、均衡理论、企业理论等等发生了质的变化。另一个途径是从新的经济现象出发,研究和确立新的经济理论。例如,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学在研究边际效益递增理论、无形资产及其评估理论的作用等等。

网络经济对经济理论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里选择几个重要的经济理论因受网络经济发展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化,进行必要的剖析。

1.对生产力要素理论的影响

生产力是生产关系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究竟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历来有不同的观点。例如,“两要素说”把生产力理解为人类作用于自然界的生产能力,它“由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以及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注:《斯大林文选》(1934—1952年),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95页。)共同组成。“三要素说”认为生产力指的是生产总量,决定该量的生产过程的要素即生产要素也就是生产力要素。因此,它除劳动工具和劳动力之外,还包括劳动对象。劳动对象的发掘与变革对生产力的增长起着越来越大的明显作用。“多要素说”视生产力为生产率或劳动生产率,而它的高低除受上述三要素的影响外,还取决于“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自然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3页。)以及其他要素。

“多要素说”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这种发展,一方面表现在决定生产力的主导因素的变化上,如从生产工具主导论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科技进步主导论的变化。另一方面表现为决定生产力的要素在不断增加中,除科技、管理外,又有教育、信息与知识(注:世界银行1998/1999年报告《知识与发展》认为,“信息是每一个经济的生命线”,“知识是发展的关键”,“知识就是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72、130页。)等。

1991年我曾提出,“信息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软要素”,并对此观点作过全面的论述。(注:乌家培:《信息与经济》,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30页。)网络经济的发展,对生产力要素理论产生了全面的影响,这表现在:(1)使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劳动力对其信息能力即获取、传递、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的依赖空前增强,并促进新型劳动者即信息劳动者的出现与快速增加。(2)使生产力中起积极作用的活跃因素劳动工具网络化、智能化以及隐含在其内的信息与知识的份量急剧增大,信息网络本身也成了公用的或专用的重要劳动工具。(3)使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劳动对象能得到更好的利用,并扩大其涵盖的范围,数据、信息、知识等都成了新的劳动对象。(4)使生产力发展中起革命性作用的科学技术如虎添翼,由于科技情报交流的加强和科技合作研究的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科技成了高科技的主要代表,它对社会和经济的渗透作用和带动作用不断强化。(5)使对生产力发展有长期的潜在的重要作用的教育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远程教育、终身教育日趋重要,本来就是与信息相互交融的教育更加信息化、社会化和全球化了。(6)使组合、协调生产力有关要素以提高它们综合效益的管理对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更加强化,导致管理科技甚至也成了高科技。管理信息化已发展到内联网、外联网、互联的网际网新阶段,并与各种业务流程信息化相融合。信息不仅是管理的基础,而且与知识一道也成了管理的对象。信息管理、知识管理日益成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型的增长点。(7)使作为生产力特殊软要素的信息与知识通过对生产力其他要素所起的重大影响和通过对这些要素的有序化组织、总体性协调,发挥其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两个过程相互结合的特殊作用。

2.对边际效益递减理论作用范围的影响

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中,由于物质、能量资源的有限性或稀缺性、技术进步的相对稳定性、市场容量的饱和性,当需求依靠供给来满足时,任一投入产出系统中,随着投入的增加边际产出(即边际效益)呈递减趋势。这一规律性现象广泛存在,有普遍性。

到了信息经济尤其是其网络经济阶段,信息资源成了主要资源,该资源可再生和重复利用,对其生产者无竞争性而对其使用者无排他性,它的成本不随使用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同时信息技术发展快、变化大、生命周期短;而且需求往往是由供给创造的,产品受市场容量饱和的影响较小。因此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中出现了边际效益递增的规律性现象,这种现象还会因网络效应的作用而强化。

边际效益递减是与负反馈相联系的,而边际效益递增是与正反馈相联系的。负反馈反映原有的差异逐渐缩小以至消失的倾向,正反馈则反映初始的微小差异不断扩大导致全然不同结果的趋势。当然,这种变化都是有条件的。

认为在传统的工农业经济中只有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性而在信息经济或网络经济中只有边际效益递增的规律性的那种观点,是与现实相背的。人们会发现,在物质产品生产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之前也有边际效益递增的现象,而在信息产品生产中当技术方向有问题时也会出现边际效益递减甚至为零或负的现象。网络经济所改变的仅仅是缩小了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范围,使它在经济活动中不再成为起主导作用的规律。

3.对规模经济理论相对重要性的影响

在工业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专业化协作的发展,由于机械化、自动化以及由此而来的生产流水线的发展,当钢铁、汽车、石化等固定成本占总成本很大比例的产业在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时,规模经济即产品单位成本随着产品数量增加而降低所带来的经济性,是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的主要途径。

在信息经济或网络经济中,尽管规模经济仍然是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集成化、柔性化发展,数字化神经网络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由于外部市场内部化同外包业务模式的并行发展,还由于相关业务甚至不同业务的融合,当软件、多媒体、信息咨询服务、研究与开发、教育与培训、网络设备与产品等变动成本占总成本较高比例的信息产业、网络产业、知识产业在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时,增加经济性效应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了。范围经济(通过产品品种或种类的增加来降低单位成本)变得更加重要了,差异经济(通过产品或服务差异性的增加来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成长经济(通过拓展企业内外部的成长空间来获取利润)、时效经济(通过抢先利用机遇扩大市场份额来赢得竞争优势)等各种提高经济效益的新途径出现了,这些途径不仅大企业在利用,而且更有利于大量中小企业加以利用。

无可否认,规模经济作为人类经济活动提高效益的基本途径,这个事实没有变,但它的相对重要性由于网络经济的发展确实变化了,它不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唯一的经济性效应。

4.对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此消彼长“理论”的影响

英国经济学家A·W·菲利普斯于1958年提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或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变动关系,低失业率与高通胀率相陪伴,而高失业率则与低通胀率同时并存,若用纵坐标表示通胀率、横坐标表示失业率,那么两者之间的这种关系就表现为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就是所谓菲利普斯曲线。

上述“理论”已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所否定。70—8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时期,出现了高失业率与高通胀率相并存的“滞胀”,了失业率与通胀率反方向变动和可相互替换的“理论”。到了90年代,信息产业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美国出现了在经济高增长中低失业率与低通胀率并存的新经济现象,又一次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不存在什么菲利普斯曲线。据美国商务部分析,1996年和1997年,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的价格下降使国民经济的价格指数下降了1个百分点,导致通胀率成为30年来最低点,同时信息技术产业还在以往5年内提供了1500万个工作岗位,使失业率降到24年来最低点。

有些文章为了强调知识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冲击,把新经济实践对菲利普斯曲线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的否定说成是“第一次”,是不准确的。

5.对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的影响

正像工业与工业化熨平传统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波动一样,信息业与信息化熨平了传统工业(汽车业、建筑业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由于创新的产生不是连续的、平稳的,而是时高时低的,因此会出现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每个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约平均间隔8—10年爆发一次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发达国家采取了反危机措施,使经济周期变形,危机持续时间缩短,萧条和复苏之间的界限因经济上升加快而不明显,高涨时经济发展劲头不强。于是,出现了经济衰退与经济高涨交替更迭的简化经济周期说。以美国经济为例,自1991年4月走出二战后第9次衰退期以来,经济高涨已持续8年半了。

经济学篇2

吴敬琏教授堪称经济学界举足轻重的学者,他的新著《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引人注目的地方,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是:市场经济有好坏之分,好的市场经济应是法治市场经济。在吴敬琏教授与我共同发起设立的上海法律经济研究所召开的一次大型研讨会的开幕词中他曾说:作为首先提出市场经济的他曾天真地以为,有了市场经济中国经济问题就解决了,但是二十多年来的事实告诉我们市场经济也有好有坏。他不断以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为例,说明其中有好的、成功的,也有坏的、失败的。好的市场经济是以法治为主导,坏的市场经济是以“权贵”为主导。究竟市场经济是以法治为主导还是以权贵为主导,我认为这正是今天中国经济面临的核心问题。本来市场是以“机会平等”为其要义的,而在中国的现实中往往机会并不是人人平等的,而是被权力掠夺去,被金钱收买去。只有真正的法治能够从法律上确保“机会的平等”。因此腐败丛生并不是市场自身之过,而是权贵主导市场之过。

二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关键是改变政府的职能并使政府权力置于法律约束和大众监督之下。吴敬琏教授始终认为政府这只手在市场经济中应当发挥其应有作用,但究竟是什么作用呢?“宏观调控”和“微观干预”如何区别,“铁本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究竟属不属宏观调控?“资源分配”究竟是市场自主还是政府操控,都是现实经济生活中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吴敬琏教授和我在中央财经大学对话时,他就特别强调如何理解宏观调控。我们应当承认,中国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决策权和干预度是比任何市场经济国家都大得多的,这其中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都需要认真研究。我认为“市场自由”和“市场秩序”是市场法治的两大层面,在市场自由和准入(包括资源配置)方面应当更多靠市场这只手,而在市场秩序(中国市场秩序的混乱在世界排名上居第一百多位)方面则应更多靠国家这只手。现在情况有些反过来,国家这只手更多去管资源配置、抢利益、追效益,而忽视了对市场秩序的调控和管理,因此改变政府职能,建立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就成为法治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是:政治体制改革应当和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他常引用邓小平的话:“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进行政治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尽管有人认为今天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是同步进行的,但人们的感受是二者并不同步,形成严重的跛脚。不同的认识关键在于什么是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不等于政府体制改革,更不等于政府内部体制改革。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核心是两点:一是解决好党的体制,一是解决好民主的体制。前一个问题吴敬琏教授也常引用邓小平的话:“政治改革的内容,首先党政要分开。”党权过大,党权干预了政权,党权和政权不分,这是中国的现象。从政治理论的角度而不是从政治口号的角度认真解决党的权力和政府权力的界限点,这是法治国家必然要求的;至于民主政治应当说是市场经济必然的呼唤,二者是相辅相成,内在的统一。真正的市场主义者必然是民主主义者!

四是:要使市场经济真正成为法治理念下的市场经济必须要有经济学家和法学家的联盟。二一年夏中央领导在北戴河召开二十位社会科学学者座谈会,吴敬琏教授和我都在参与者之列,在这几天里我和吴敬琏教授有了更多的切磋机会。我们谈到了经济学和法学结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正是在他的市场经济离不开法治的思想下,我们共同发起成立了上海法律经济研究所(后改为北京洪范法律经济研究所),集合一批志同道合的经济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等,形成了一股民间的跨学科的联合。由于中国的特殊社会历史情况,研究中国国内政治的政治学很难形成大气候,政治学似乎被大法学涵盖,而社会学也有不少敏感的地带,相当大一部分的社会问题被经济学涵盖。从这一意义上说法学和经济学的联盟,实际上是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联盟。社会科学者逐渐走上国家领导人的行列,治理国家的研究是这四个学科学者的历史使命。政治学研究的主要是政治力量的“纵横捭阖”;法学研究的主要是法律制度中的“公平正义”;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是经济活动中的“机会效率”,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是社会的“民情民意”。只有把这四种研究力量和研究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对中国的未来发展给以更准确的定位和方向。(摘自《读书》)

经济学篇3

之间并无直接联系。克鲁格曼确实在国际金融领域做出了一定贡献,尤其是提出了著名的汇率目标区理论,但他获奖的直接原因是其在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新经济学”研究浪潮中所起到的推波助澜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1977)所创建的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模型为基础,出现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理论贡献的新经济学研究浪潮。在克鲁格曼看来,这一系列新经济学研究浪潮可分为四大阶段:第一次浪潮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所出现的新产业组织理论,构建了分析产业组织与结构的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模型。第二次浪潮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所出现的新贸易理论,构建了收益递增情形下的国际贸易理论模型。第三次浪潮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的新增长理论,构建了收益递增情形下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第四次浪潮则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所出现的新经济地理学,试图根据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模型对经济的空间结构做出新的解释。克鲁格曼本人既是新贸易理论的主要缔造者,又是新经济地理学的重要领军人物。

克鲁格曼对经济学的突破性理论贡献之一是创建了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有别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之处,在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李嘉图比较优势原理基础之上,新贸易理论则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之上。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因此,贸易应在资源禀赋差异最大的国家间发生,例如发达国家出口工业品而欠发达国家出口农产品。然而自二战以来,贸易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却并不是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而是在要素禀赋极为相似的先进工业化国家之间。同时,大量的贸易不是在不同行业之间发生,而是发生在同类产品内部,导致一个国家可能既出口汽车也进口汽车。这些事实对传统贸易理论构成了严峻挑战。

克鲁格曼在《收益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1979)、《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格局(1980年)等论文中所提出的规模经济理论是对李嘉图传统的背离。该理论认为,即使在不存在比较优势的情况下,规模经济本身也可以是产生贸易的原因。尤其是产业内贸易使得专业化与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并进而导致更低的价格和更大程度的商品多样化。虽然历史上也曾有经济学家认识到规模经济是导致贸易发生的原因之一,但他们没有将这种思想模型化并做出合乎逻辑的推论。克鲁格曼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把迪克西特—斯蒂恪利茨所构建的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模型拓展应用于具有可分性产品的国际贸易领域,从而构建了一个不仅是全新的,而且是综合了传统观点的新贸易理论模型。

克鲁格曼认为,新贸易理论模型为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政策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因为,当交换基础是各种要素的禀赋差异时,开放贸易会有损于双方中某一方的利益;但如果交换是以规模收入递增为基础,贸易开放就会对双方均有利。

克鲁格曼的另一突破性理论贡献是多年来致力于经济地理学的复兴研究,创建了新经济地理学这一新兴学科。他最早对新经济地理学思想进行的系统阐述见于1991年发表的《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这一论文中,并在随后发表的一系列相关论著中进行了深入探讨。克鲁格曼认为,以前主流经济学由于缺乏分析“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的工具,导致空间问题长期被排斥在外,现在,由于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等分析工具的发展,可望将空间问题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范畴。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报酬递增规律如何影响产业的空间集聚,即市场和地理之间的相互联系上。他的基本观点是,规模经济与下降的运输成本相结合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以及为什么相似的经济活动集聚在相同区位。克鲁格曼曾运用“中心—”模型分析一国内部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在该模型中,处于中心的是制造业地区,是农业地区,区位因素取决于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的相互影响。假设工业生产具有报酬递增的特点,而农业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生产活动将趋向于空间集聚。

克鲁格曼还通过重新诠释马歇尔关于外部经济性的观点进一步论述了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在他看来,产业地方化现象产生于基本要素、中间投入品和技术的使用等供应方面的外部经济性,具体而言分别是:1、劳动力市场的“蓄水池”效应。即来自同一地方、同一行业的许多企业的聚集能集中越来越多的技术工人,帮助企业克服种种不确定性。2、中间投入品效应。一种产业长期集聚于一地可以吸引许多提供特定投入和专业化服务的供应商,使之逐渐成为地区的生产中心。3、技术“外溢”效应。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信息在地区内部更易流动和获得,因而聚集在一个地区内的企业更易获得正的外部性效应。

经济学篇4

经济学的精神品性是经济学发展的灵魂支撑,也是经济学走向学科成熟和繁荣的标志中国经济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融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和经济生活之中,鲜明地呈现着自己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

一、当代中国经济学的精神品格

1.实践性——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合理内核与内在追求实践性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知行哲学中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合理内核与主张,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灵魂中国经济学所凸显出的这种实践品性是指经济学对社会世界的理解阐释及构成关系这是经济学区别于一般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我们正确认识经济学的属性和合理评价经济学当代社会意义的重要前提经济学与现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社会的整体结构有着内在的契合和构成关系,在这个意义上,经济学领域具有明显和强烈的实践性

中国经济学从诞生到今天,历史虽短,却始终充溢着浓郁的求实致用性和求真致知性在经济学最初从西方导入之时,就有“经世之学”“富民之学”“强国之学”之称当时因内忧外患而引发的救亡图存的迫切形势与中国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精神的契合,使中国经济学从一开始就被蒙上了“经济强国”“实业救国”等求实致用性色彩不仅如此,19世纪末经济学在中国的导入和产生,也使中国学者在研究学问获取知识途径和方法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学中大量借鉴采用的自然科学领域的观察比较和分析的方法,开辟了从社会现实和经济事实中求取真知,获取学问的道路这一道路的开辟也更强化了经济学走向生活走向实践的取向,推动了一大批学者走出书斋步入生活,步入民间,步入工厂,步入田野,熔铸了中国经济学求实致用和求真致知的实践性品格

在当代,经济学更是不断地及时地渗入到经济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和改造着作为经济学之研究对象的社会本身,影响着人们行动价值判断和目标选择,以至于我们难以区分经济学理论与经济现实生活和边界,也难以确定经济现实生活经验与经济理论之间的因果关系之链如果说,中国经济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如何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获取最大的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那么,中国经济学始终如一所进行的,就是这一具有求实致用求真致知性工作在求真的基础上,它始终不渝地将自己的问题视阈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始终不渝地把现实的中国经济与中国现代化作为自己的立足点源点和归宿

2.科学性——中国经济学方法论的内在逻辑与理性诉求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证性综合性的科学,它并不将自己建立在一般经济常识和依靠无确凿根据的经验与信念的基础上,它是一门科学,必须依靠科学的证据和科学的研究方法这些科学的证据和认识是通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系统研究和理性分析所获得的经济学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研究过程上的实证取向逻辑和表述上的因果分析,以及研究结果及其理论目标的客观规律性,等等经济学这种既区别于自然科学,又区别于传统人文学术的知识体制,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要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因此,立足于社会实际,以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导向,经验而客观地研究经济的现状,探讨矛盾和冲突的根源,分析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制度的可能路径,是经济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学的根本使命

由于经济领域不具有自然界的实体性和可直接操作性,经济学研究往往要借助抽象力,借助“经验假设”“变量语言”和“理想模型”方法手段,来探求经济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就是尽可能多地把定性与定量的方法解释与实证的方法科学与人文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是要尽可能多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方法,如物理学方法,生物学方法马克思曾说过,任何科学只有发展到能够成功地利用数学的阶段,才算达到了科学的水平,获得了真实的发展

当然,经济学的“科学性”并不是对自然科学规律和模型的简单搬用,也不是机械地用某一自然要素和生物的机能来说明经济历史现实及人的能动行动自然科学中的观察实验比较是基于“物”的层次,具有很强的实体性可控性和可操作性但对经济现象将这些方法简章照搬,将无法深入到经济活动的本质中去,虽然在逻辑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更趋向于“科学”,然而,这种理论没有多少实质性的理论创新,离现实也会越来越远

3.人文性——中国经济学根本价值的源点和归宿如果追溯经济学的“根”,显然,道德哲学是经济学的母体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强调“看不见的手”之后,又在《道德情操论》中强调道德体系的建立尤其是在晚年,他不再将社会秩序的希望寄托于“看不见的手”,而是呼吁伦理道德这只“看得见的手”,通过民众特别是有权势的人物来创造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文条件由此可见,经济学从其产生之日起就与人文交织在一起,排斥人文因素不仅将使经济学流于肤浅和表面化,而且容易使经济学迷失“自我”从经济学的属性来看,“人文”意味着一种特殊的认识方法,它不同于经济学本身的实证方法,是一种以主体的体验理解为基础的认识方法科学主义最重要的特点是实证性,它的最高价值在于求“真”与科学主义相对,人文通常是关于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的学问,它的特点是包含价值的规定性,即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等,它的最高价值在于求“善”经济学作为一门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要求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来准确地客观地反映经济现实,而且要从人的社会因素这一本质出发来考察经济活动本身

事实上,作为经济学所涉及的供给与需求生产与消费资源与效率投资与就业等每一环节无不蕴涵着人的因素和价值诉求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将人文因素纳入经济分析当中,并认为,分析经济问题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而必须用抽象力应该看到,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归根到底是以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不仅取决于物质文明,而且取决于精神文明人文文化的进步因此,经济学既要研究财富,又要研究人,只重经济缺乏人文的经济学是残缺的经济学,经济学应该是科学与人文的统一正是在此意义上,萨缪尔森指出,经济学介于科学与人文之间,而布坎南则把经济学定位于“介于预测科学和道德哲学之间”

4.本土性——中国经济学从依赖性走向主体性的标志本土性是学术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学社会化的必经之路,也是一切世界性的运动所谓本土性,其实质就是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中国现代进程中的经济现实与问题这是一种“民族意识”“问题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研究,科学地描述和解释中国的经济现实,解决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经济问题,预测中国社会发展的前景,并在此过程中检验改进完善和发展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丰富人类和世界经济的知识体系

由于中国经济学最初是按照西方模式构建学科体系和理论框架的,采用脱离中国实际的西方教材培养学生,并以西方人的思维眼光和方法来观察中国人的社会现实和经济生活这样在经济学发展的早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照搬模仿国外模式的公式化教条化庸俗化的缺陷,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观察中的误差认识上的误导和文本间的误读因此,经济学的本土性取向,也可以说是摆脱西方学术垄断或优势的一种反映是经济学从依赖性向主体性转变的一个标志

应该看到,从世界范围来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学占据了世界经济学的中心位置,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处于边缘位置在此种背景下,中西经济学的对话与交流难免不对等,往往有着“中心”与“边缘”的区别,处于中心位置国家的经济学文献总是被广泛讨论和引用,而处于边缘位置国家的经济学往往被认为没有什么价值可以说,这种状况的产生往往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所造成作为这种状况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学处于“强势”,而相对落后国家的经济学则处于“弱势”,并容易造成自主性的丧失和被殖民化倾向这要求我们的经济专家学者必须建立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信心,在民族经济与文化的比较与剖析中探寻经济的精微与要义,对世界先进经济理念进行本土化的阐释与升发通过与其他文化背景下的经济理论开展平等深入的对话,正确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新思想和新成就力求通过维护更新或建立自己的学术传统,摆脱中国学术的边缘化状态

二、中国经济学价值取向与追求

1.理论与实践的内在统一经济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又终究要回到实践中去实践是经济学的起点和归宿经济学的这种实践属性表明,理论不再被概念所固化为抽象认识,理论总是在人类具体的经济实践中不断生成和创造正是在此意义上,生动鲜活的理论才真正获得了与丰富实践的本然结合从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往复知识获取的路径中,可以获得关于经济理论与实践本然联系的重要启示这种探索将依照社会经济生活本身的性质,在实践领域而不仅仅是作为认识去回答“经济究竟是什么”这种问题,也不是仅仅以知识概念形态作出表述,而是以实践自身为目的,在践行中得以显然,并因此而体现一种基于实践导向的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本然统一

经济的理论与经济实践分离,根源不是在于它们之间的距离,而是在于没有意识到他们在性质上的本然统一性经济理论应当始终保持它应有的实践品格,让经济实践活动完整地表达自身经济理论不应当是对经济实践的抽象反映,经济实践也不应当是对经济理论机械地应用,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它总是表现在具体的经济实践活动中,并在参与现实的经济生活当中成就并实现自身因此,经济理论不仅是理论的,而且还是实践的,其价值不仅仅在于认识到什么,更重要的在于实现着什么,其意义也不仅在于得到一个概念认识的结果,还在于一个不断实现的过程经济学理论和实践就在参与和实现中表现出本然统一,经济理论亦在这种参与和实现关系中获得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经济学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经济之作为实践的本性出发,在一个相当根本的层面上,经济理论应当有这样一种探索和建构,它属于实践哲学的范畴,作为实践的理论形态,完成并实现于经济实践活动之中,它并不与经济实践相对立相分离,而是具有一种总是不可分割的本然联系当我们获得这样一种理解时,经济理论的生动性丰富性和鲜活性也就跃然于我们眼前,经济理论与实践也才真正获得了本然的统一

2.科学性与人文性并重经济学既具有科学特征,又具有人文特征经济学应是科学与人文的统一经济学首先是一门科学,它的研究过程上的实证性逻辑上的因果分析研究结果及其理论目标客观规律性等表明它具有明显的科学性特征但经济学又不仅仅是科学,由于经济学脱胎于伦理学(或道德哲学)经济学既要研究“物”,又要研究“人”,并且从根本上说,经济学是研究人的科学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需要综合知识的运用和创造性的发挥,需要由创新来实现而创新不单纯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它需要科学与人文两者相结合才能获得成效经济中的科学与人文是无法分离,也不应该分离,经济分析必须将人文性品格因素纳入其中

经济学本应是科学与人文相权衡的,二者不可偏废但在科学主义占主流的经济思潮中,道德伦理作为经济学的本身的属性,往往被当做影响其“科学性”的绊脚石,科学主义认为自然科学工作者是人类知识的典范,通过科学家所描述的科学方法能够获得应用于任何的知识,相信科学方法可以推广到一切领域,包括文化领域,主张科学是价值无涉的两极科学主义在经济学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实证主义和经济学的数学化然而,将自然科学工作者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数学方法等)完全照搬到经济学的研究中来,无视人的社会因素这一本质,难免造成研究的表面化简单化,从而脱离经济社会现实对于现代社会的整个经济体系来说,既有“看得见的手”,又有“看不见的手”有时,“看不见的手”远比“看得见的手”更为重要,真正的幕后英雄往往是“伦理道德”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学介于科学工作者与人文之间,或者说介于科学与道德哲学之间经济学中的科学与人文,正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是无法也不应该分离的

3.开放性与本土性相融合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必须保持一种开放的姿态,努力学习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文化和理念中国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和实践经验也一再表明,中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使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并逐步扩大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融入国际分工体系,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动参与者但由于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背景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实际状况不同,经济活动的具体表现也就各具特色因此,这就存在经济学本土化的问题一方面,经济学的发展要立足于借鉴和移植西方经济学的合理因素以及经济治理的成熟经验,并以此作为创建中国现代经济学的前提中国经济的发展及相关理论的完善与西方现代化的经济活动和理论经验在许多层面上都具有共性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与之相配套的历经曲折发展至今的经济理论和经验总结几经锤炼,因此,这些经验是可以为我所用的另一方面,在移植西方理论和经验时必须充分考虑本国国情目前,与国际接轨已经在我国各界达成共识,但在接纳和学习西方的经济理论和经验时,切不可忘记本国的传统和特征,要将西方经验与本国传统结合起来,使西方的理论和经验本土化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展市场经济,借鉴和移植西方的经济学说时,也必须立足于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国情,能动地将国际经验转换为本国的具体经济实践,而不能完全套用或照搬别国的经验这是与我国的市场欠发达,还处于完善和提高阶段的实际状况相适应的

开放性与本土性相融合的过程也是两者不断寻求契合点的过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学的本土化过程,不仅要注意“本土”的要求,更要注意“现代化”的发展需求经济学理论和经验的形成及其被世界各国各民族的认可说明其有存在的合理性因素中国经济要想与国际接轨,在走向和完善市场化的进程中就必须考虑开放性国际化的要求“本土性”不等于抱残守缺,经济学理论的本土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在移植和借鉴西方经验的同时,使之与本国国情相适应,使国家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都走向“现代化”只要是科学的理念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及管理方法我们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付出的成本,而且可以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于祖尧.理论经济学在中国改革中的命运[J].经济学动态,2004(2).

经济学篇5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8月12日

对于现代经济学的定义大多数经济学家认同西方负有盛名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的观点: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但萨缪尔森又在其风靡世界的教科书《经济学》中,强调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更合乎传统的名称,并常常把二者并用。在我国又将以萨缪尔森为首的西方经济学者的理论体系称为西方经济学。那么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究竟是同一学科三种不同的名称,还是三个不同的学科呢?本文拟对它们名称的由来作一探析,以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名称的由来

经济学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原意是家庭管理。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最先使用这个词作为自己著作的名称,一般翻译为《经济论》。在《经济论》中色诺芬主要阐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奴隶制经济应当如何组织和管理的问题。由于色诺芬所处的时代是奴隶社会,奴隶是不被当作人看待的,因此“家庭管理”即是以奴隶主家庭为单位的管理。

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产生是以政治经济学的面目出现的。最先使用政治经济学名称的是法国重商主义者安德·孟克列钦,他在1615年写成了一部经济著作,书名定为《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一词由希腊文“政治”(原意是社会的或国家的)和“经济”两个字组成。孟克列钦把希腊文这两个字合并组成“政治经济学”作为书名,意思是说他的著作所论述的经济问题,已经越出了古代和中世纪的家庭经济的范围,是探讨整个社会和整个国家的经济问题。他在著作中论述了商业、航海业、工场手工业和国王的经济政策等问题。继孟克列钦之后,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斯图亚特于1767年也用“政治经济学”一词作为书名,叫做《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在这部书的绪论中,他明确地说明了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的含义:研究一个家庭的经济问题称为家庭管理;研究一个国家的经济问题称为政治经济学。此后,“政治经济学”名称就被广泛地使用了。但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体系的建立则是以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研究》(简称《国富论》)的出版为标志的,《国富论》第4篇即是阐述政治经济学体系,他在第4篇导言中提出,“作为为政治家或立法者服务的科学分支,政治经济学有两个明确的目标:首先,它要为人们提供,或更恰当地说,使人们能够为自己提供丰厚的收入或生活资料;其次,向国家或全体国民提供足以维持公用事业的财源。政治经济学的目的是要使国富民强。”亚当·斯密本人也被公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这一阶段史称古典经济学阶段。

二、政治经济学向经济学回归

19世纪七十年代初期,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独立而又几乎同时发表了三部具有相同理论倾向的著作,这三部著作以经济人最终如何获得最大满足为研究对象,把研究范围限定在资源的合理使用或最优配置的领域内,他们强调消费、效用和需求,把经济学改造成为以消费、交换、生产及分配为主要内容的理论体系,他们以边际均衡原理阐明经济人所遵循的法则,并以数学方法或数学模型加以解说(门格尔未用数学方法)。因此,三部著作的诞生,揭开了“边际革命”的序幕。在这三位边际主义经济学的奠基者之后,著名的边际主义经济学家还有奥地利的维塞尔和庞巴维克、美国的克拉克、瑞典的维克塞尔、英国的维克斯帝德、埃奇沃思和马歇尔,其中马歇尔是边际主义经济学的集大成者。马歇尔于1890年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他从微观变量出发,把制度当作不变的常量,只考察既定制度下,稀缺资源的配置和效率问题,建立了一套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经济学体系,从此18世纪原本名为“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到了19世纪末变成了“经济学”。马歇尔的经济学体系被看作是对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更新和发展,因此又称他为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

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空前大危机,传统的自由竞争市场机制遭到极大的破坏,社会中失业大量出现。这时,在理论上,以传统的个量分析以及以均衡价格分析为主体的经济学已不能自圆其说。在政策上,亟须有人出面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干预和协调,并需要有一套理论进行解释和提供对策。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他的理论体系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他强调有效需求机制决定就业水平,认为资本主义大量失业的出现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而有效需求不足是由三个基本心理因素造成的,即消费倾向偏低,造成消费不足;资本边际效率偏低,造成投资不足;灵活偏好偏高,造成利息率上升,阻碍投资。所以,提高就业、减少失业的对策就是提高消费倾向和扩大投资,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扩大投资,因为它通过“乘数”作用可以引起多倍于投资量的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的增长。因此,凯恩斯主张扩大国家干预经济的权力,通过财政和货币金融政策来增加公共支出,以刺激消费需求;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需求。凯恩斯理论的提出,在经济学说史上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三、西方经济学名称的由来

西方经济学即现代经济学,之所以冠以“西方”二字是有它的历史原因的。在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领域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而马克思有关经济学的论述是有其完整的理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完整体系的建立,是以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为重要标志。《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中最杰出的政治经济学巨著。它包括四大卷,前三卷是它的理论部分,第四卷则是它的理论历史部分。马克思的许多观点以古典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他同意古典经济学理论将劳动作为价值的主要源泉这一看法,但他又将劳动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分离纳入考虑范围,系统性地修改了古典学说,在对古典经济学理论的批判中,发展出了一套剥削理论。他指出,劳动的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差异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通过工作日的延长(绝对剩余价值)和工作日内劳动强度的增加(相对剩余价值)而被资本获得。马克思还认为古典经济学理论既有科学诚实的态度又存在一定的庸俗成分,而1830年以后则完全走上了庸俗的道路。在马克思逝世后,列宁分析总结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材料,创立了帝国主义理论。

20世纪五十年代前苏联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集中了马列经典作家经济论著的基本成果,合成了一部“社会主义阵营”所公认和效仿的权威教材,其资本主义部分完全是《资本论》和《帝国主义论》的缩写。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亦按该模式编写,并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才是真正的政治经济学,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被称之为“西方经济学”,其贬义不难看出。

从西方国家来看,二战后以美国的保罗·萨缪尔森、詹姆斯·托宾、罗伯特·索罗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将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理论综合起来,建立了一套新的理论体系。新古典综合学派把以马歇尔为代表的从研究个量问题出发的新古典经济学称为微观经济学,把以凯恩斯为代表从考察总量出发的经济理论称为宏观经济学,认为前者以充分就业为分析的前提,后者则着重研究各种不同水平的就业量。因此,两种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被纳入同一体系中,而传统的自由放任和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的主张不过代表同一体系所设计的两种不同的情况。所以,新古典综合是一个折衷主义的大综合体系。“新古典综合”一词是由萨缪尔森于1961年在他的《经济学》教科书第五版中正式提出,与新古典综合学派并存的有以罗宾逊夫人、斯拉法、卡尔多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该学派的特点是与新古典综合学派相对立,竭力使凯恩斯理论和新古典学派的传统理论分开。20世纪六十年代后经济学出现了众多学派林立的局面,如弗赖堡学派、新制度学派、瑞典学派、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进入八十年代后发展起来的经济学前沿理论对传统经济理论有重大的突破和完善。如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产权理论、契约理论、寻租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期权理论等。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们发现西方经济学中许多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解决市场经济中的问题起着有益的作用,学习研究西方经济学已成为一股潮流。现在仍沿用西方经济学这个名称只是出于一种习惯,毫无贬义,甚至是一种时尚。在我国理论经济学中也就出现了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并列作为二级学科的局面。

主要参考文献:

[1]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第十二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经济学篇6

一、引言

我国经济与发达国家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我国农业人口占据比例极大,自古以来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由很大的农业劳动人口基数,极为不平衡的东西部经济发展以及不合理的人口密度分布,造成农业劳动力力转移规模大,对中国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劳动力转移自然而然地与中国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的短期波动以及区域文化的传播形成了紧密的联系。然而中国经济的这些特点尚未体现在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背景依托的当代宏观经济学中。因此,以中国乃至世界上大多数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经济为背景的马克思宏观经济学的中心概念转变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率。

二、宏观经济学简述

我们所谓的宏观经济学即从古典西方宏观经济学一直演变与发展至今的诸多流派的各种经济学理论混合与杂糅的宏观经济学。但其终极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更好地造福全人类。是人类不断探索自然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的结晶。基于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及其政治体制所特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因此其经济框架及其的发展战略必然有别于当代欧美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由此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论与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体系。

三、宏观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一)马克思宏观经济学与中国国情的结合。

劳动力转移率相当于我国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的瞬时速度,其冲击作用极强,对国家经济造成的短时期的影响也最为显著; 中国背景的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缓冲瞬时速度,致使让其对市场经济的冲击作用减小,实现经济软着陆;对各时态瞬时速度实现最大化的均衡。我国社会主义再生产采取的是以商品形式为依托的社会化大生产,因此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时所揭示的如何去实现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和规律,同样也为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社会主义特色经济体制过程中合理构建经济增长动力提供了理论基础。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投资、出口和消费的拉动作用。但究其根本而言,仍要归功于对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熟练掌握与和利运用上在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正是有宏观调控这条看不见的纽带来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我国经济能够在低水平的前提下每年保持以不低于7%增长速度快速崛起。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证。其中,投资在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系统中一直稳居比重之首,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可替代的推动力。然而与之相比较,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的要素中,始终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主导作用,从一方面来说是由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所左右的,但究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以贫穷且在中国占绝大多数比重的以农民为代表的中低收入人群的生活现状以及中西部落后的发展所决定的。

(二)马克思宏观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影响。

自1993年我国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出现经济运行过热和通货膨胀到1997年实现经济发展"软着陆”。从1997年到2003年的经济发展周期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次次经济周期经历了由亚洲金融危机导致的在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到国家通过宏观调控逐渐克服了通货紧缩,实现新一轮经济较快增长的发展历程。自2003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的经济发展周期,在这个周期内,我国在面对各种突发自然灾害的同时能够快速高效的消除2003年以来粮食生产滑坡、投资出现过快增长、滥用耕地现象突出、煤电油运全面紧张、国外市场萎靡、进出口贸易赤字不断增大等不健康、不稳定因素,仍然能够保持经济平稳、有序地运行。最近的一轮周期开始于2008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发展经受住了着全球金融危机严峻的考验。

四、未来中国经济的展望

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规律、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过程,而且在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有关现代宏观经济运行基本原理及其规律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研究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在对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进行历史定位,结合时代的发展以及现实中国基本国情统一互动的进程中对其当代价值及其未来趋向进行深入的研究与预测;因此,无论从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还是我国日后平稳长效的发展来看,坚持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与中国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特色经济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五、小结

着眼于当今国家经济市场的有序运行,宏观调控能够很好地抵御全球金融风险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灾难性的影响,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我国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鉴于此,我们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要求,凭借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为依据,以实现消费、投资与出口 “三驾马车”的有机结合,协调互补,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最终形成拉动经济增长动力系统的良性循环。

经济学篇7

中图分类号:F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7-0013-02

法经济学,从其自身的角度及其所追求的目标看,是要以法律为基础建立社会经济结构、经济秩序、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即我们经常说的法制经济。一般情况下都认为,法制经济是一种有秩序的经济、公平的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我认为,这里存在两个很大认识误区:一是法制经济并不是市场经济或现代经济所特有的现象;二是法制经济并不等于公平经济或平等经济。众所周知,奴隶社会的经济、封建社会的经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都是建立在特定的法律基础之上并按一定法律规则进行运作和管理的。除原始社会之外,没有那个社会的经济行为是不受法律约束的。奴隶生产的全部产品归奴隶主所有;农民租种土地要向地主或封建主缴纳地税;工人生产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全部拿走。这一切都是按照法律和法律所确定的经济制度进行的,所以,他们是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法制经济,这些法制经济是平等经济或公平经济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法律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是平等,公平和正义,但法律的制定和法律的本身就是不公平,不平等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是封建社会的法律基础,这个基础本身就是不平等的,不公平的,而是一种“王权原则”、“霸权原则”。资本主义法律似乎是平等的,公平的,但实质上仍是以霸权为基础的,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前提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无产者没有财产,平等对于他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呢?从殖民地掠夺来的财产,用战争从他国掠夺来的财产,从工人劳动中榨取来的剩余价值,从无数购买金融衍生品的受害者中攫取的巨额利润等,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不是强盗的逻辑和霸权的法律吗?人们都知道,在市场经济中商品是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进行交换的,这似乎是资本家发明并严格遵守的原则,然而,用坚船利炮打开弱国的大门是平等自愿原则吗?用机器生产出来的商品向贫弱国家进行大量倾销是平等吗?这是在平等的掩饰下、在法律的支持下的一种霸权经济。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这种霸权经济都是建立在充分的法律基础之上并受到法律的强有力保护。在当代国际社会,早期的裸的霸权经济已被虚伪、神秘甚至合法的面纱掩盖起来,市场原则似乎成了平等与公平的代名词,然而霸权经济的触角却伸向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买房的各种“霸王条款”、“最终解释权”,国有垄断企业对资源型产品和服务供给的限制和独家定价权,政府的各类强制性收费规定及其标准的制定等,都具有霸权经济的性质。在国际商务领域,以各种借口发动战争,然后控制该国经济,瓜分该国市场是当代霸权经济的典型表现。以外援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为条件,为本国投资和商品开辟国际市场;把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从而为本国谋取经济利益。如美国经常使用其《综合贸易法案》中的“超级301”条款和“特别301条款”,对其他国家发起“双反”调查和知识产权保护调查,并依据自己的调查结果对他国进行制裁。利用自身的综合国力优势和政治、军事优势,肆意对其他国家的经贸政策指手画脚,横加干涉,甚至迫使他国的汇率升值,以有利于自己产品出口和提升竞争力,如1985年的“广场协议”,就是美英等西方国家恃强凌弱,迫使日元升值的霸权经济行为,而美国又企图把这种做法在中国进行复制,虽未得逞,但其霸权经济的本质却昭然若揭。大型跨国公司联合控制某种产品,半成品和原材料的国际市场价格(如三星等在中国),或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捆绑销售(如微软),也是霸权经济的表现。

在一国之内,霸权经济是由法律赋予其权利和合法性,如国有经济的垄断经营及政府的一些强制性政策;因此,打破和消除霸权经济必须要调整经济政策和修订其相关法律,这是法经济学面临的历史使命和严峻挑战。国际上的霸权经济是与强权政治一脉相承的,是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存经济、技术优势及其极端自私的本性密切相关的,而国际公法、国际商法只是他们的工具而已;因此要消除国际上的霸权经济需要一个历史过程,需要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与团结,为争取建立真正平等、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和法律机制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经济学篇8

二、应对危机的经济学的措施

(一)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我国相关政府渐渐的开始轻视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也是经济学出现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知道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主要来源,实体经济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综合国力。为了尽快的消除经济危机,减少国家经济的损失,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然后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实体经济发展策略。但是,在制定策略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并且还应该预测我国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情况,最后还应该借鉴国外部分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发展策略。另外,相关政府还应该颁布一些与实体经济发展有关的政策,并且要将这些政策应用到实际中。

(二)国民经济收入分配应该适当的向城乡居民倾斜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贫富差距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比较明显,在我国一部分地区,人们甚至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也无法解决,这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我国,大部分的国民经济收入都用在了工业的发展方面,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发展方面,尽管近几年来,我国大部分城乡的经济收入也在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与工业方面的经济收入相比,城乡的经济收入就显得特别微薄了。为了尽快的消除经济危机,我们必须要合理分配国民经济收入,将国民经济收入适当的向城乡居民倾斜,从而大大的减少我国的贫富差距,提高我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进而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综合国力,最终极大的降低经济危机发生的概率。

(三)相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而我们知道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最大的成就就是制定了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正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经济才可以发展的如此迅猛,因此,我们必须要始终相信市场,相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为了尽快的消除经济危机,恢复我国的综合国力,我国相关政府必须要认识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不断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加大市场的监督力度,不断规范市场的秩序,从而更好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另外我们还应该充分利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优势。

经济学篇9

1、 旧经济转向新经济是出产方式的革命

二0世纪末,美国等发达国家依托其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发展,进入了新经济时期,这个时期的特色以及影响就如格林斯潘一九九九年所说:“咱们称之为信息技术的新技术革命,已经经开始扭转咱们处理事务以及创造价值的方式,即便5年前咱们也不容易预感到这些。”

新经济是对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化经济的概括。美国商务部一九九九年讲演将数字经济概括为两个方面:电子商务以及使电子商务成为可能的信息技术产业。这类经济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变化。其效应已经经以及正在显示出来。就如美国商务部讲演所说,在这场“数字革命”中,因特网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是先导技术,信息产业是带头以及支柱产业,电子商务是经济增长的发念头。

在每一个经济时期都有当时的新经济。由旧经济进入新经济老是以出产方式发生重大革命为基础的。出产工具是区分经济时期的标志。经济史显示,工业革命是由一七一二年发明的蒸汽机以及一八三一年第1次开发的电力驱动的。其中蒸汽机使用令人力被自然力所接替,由此发生工厂制出产方式。发生电力后,发念头因为由电力推进令人力被电力所接替,传动装置因为由电网组成而将泛博规模的出产纳入当时先进的出产体系以及流程,创造更高的效力。

现代的新经济是由电脑以及互联网驱动的。一九四六年世界上呈现第一台可编程计算机,八0年代计算速度更快,体积更小的个人电脑进入家庭以及办公室,接下来呈现的互联网通太高速通信设施,在工厂、办公室将桌面计算能力联络在1起。人们通过互联网取得信息、发邮件、展开电子商务。这类现象就如美国经济事务商业部副部长ROBERT SHAPIRO所描写的:以数字为基础的新型的经济正在以咱们意想不到的方式扭转着咱们周围的1切,扭转着咱们合作、单独工作、交换以及联络、文娱以及消费的方方面面。

跟着因特网在全世界的快速发展,以数字为基础的新型经济正在对于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糊口方式发生全新的革命,它不但丰厚了人们获守信息的途径,而且为企业内或者企业间的信息交换提供了快捷而价廉的通讯工具,还给工商企业以及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提供新的渠道。网上教育、网上通讯、网上新闻、网上交易、网上文娱、等等正在成为人们经济流动的主要场所。

新经济反应出产方式的重大革命主要在下列方面:第1,如果说,以机器大工业为主要标志的出产方式是以自然力接替人力的话,新经济则是以电脑接替人脑。第2,互联网较电网有更高的传输速度更广的传输规模,虽然不能离开电网。第3,机器大工业以技术为基础,新经济则是以知识为基础,由此发生知识经济即以知识立异为基础的经济。较技术立异为基础的经济,新经济时期的知识、技术和以此为基础的装备、产品更新速度大大加快。第4,旧经济的主导产业以及支柱产业是机器制造业,其他行业均是适应这类制造业的出产方式,新经济时期的主导以及支柱产业则是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即以电子信息技术为领头的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光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电机节制技术的高科技群。新经济并无完整摒弃传统产业,新经济的生命力在于对于传统经济的整合以及改造,通过信息技术对于传统产业的渗入,良多传统产业部门1跃进入新经济阶段。

现在大家都在谈经济全世界化。全世界化有多种表现。但咱们依据新经济发展的趋势可以断言,只有进入树立在信息技术以及网络基础上的数字经济时期,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全世界化。就是说,网络经济是经济全世界化的技术基础。企业不用漂洋过海就能够进行国际交易。信息的发展可能使患上商务模式产生变革,使患上1些中小企业能够介入全世界竞争,使患上1些跨国公司能够扩大它们的全世界业务。过去只有大企业才可能跨国经营,现在中小企业借助网络一样可以进行跨国经营。

2、新经济时期的资本

在旧经济时期,对于经济增长起抉择性作用的要素是有形要素,起初是劳动,后来是资本,因此有劳动经济以及资本经济之说。进入新经济时期后,经济增长的抉择性要素转向知识以及技术及人力资本,于是呈现知识经济之说。

在新经济前提下,对于经济增长起抉择性作用的资本由有形的物资资本转向无形的知识资本以及人力资本,这个结论将直接影响分配的方式。具体地说,在劳动经济前提下,劳动者对于增长起安排作用,因而分配向劳动者歪斜,因为劳动者之间差别较小,因此在全社会收入差距较小。在资本经济前提下,资本(物资资本)对于经济增长起安排作用,因而分配向资本家歪斜,因为资本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全社会的收入差距拉大。而在知识经济前提下,知识资本以及人力资本对

于经济增长起安排作用,这样,作为知识资本以及人力资本人格化的“知本家”将替换资本家成为财富创造的中心。在旧经济中是资本雇佣劳动,知识以及技术成为资本的出产力。而在新经济中这类雇佣瓜葛产生了根本性变化。物资资本被知识资本所雇佣。现实中便是以知识以及技术招资本,而不象旧经济中是以资本招技术。与此相应,收入分配显明向“知本家”歪斜,因为知识价值显明增大,因而收入差距扩展更加迅速。在信息产业就业的科技人员的收入可能显明高于其他行业。 新经济时期的首要特征是知识资本的价值已经经以及正在患上到愈来愈高的评价。其主要轨制支配在两个方面:1是技术商品化。在技术转让时科技成果应当患上到科学的评估,以充沛实现其价值。2是技术资本化。在企业的股权结构中在充沛估价技术投入价值的基础上支配技术股,收入分配中充沛实现投入的技术的价值。

人力资本即人的知识以及技术的存量。人力资本投资也是知识立异的首要方面,也是技术进步的源头。美国商务部一九九九年讲演也显示:跟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以及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人员的需求增添,而人材的培育又是1项长时间的工程,短时间内信息技术人材供给不能知足需求,尤其是受过很好的信息技术教育的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人材更加短缺。于是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信息技术人材开始进入全世界市场,各国、各公司之间人材的争取将更为剧烈。信息技术人员的工资1再爬升,其工资额与其它行业的工作人员的差距在逐步拉患上更大。人力资本投资有3个方面:1是加大教育投入。在OECD国家,教育经费要占政府支出的一二%,培训投入占GDP的二.五%.这应当成为加大教育投入的参照系。2是踊跃引进以及留住人材。美国的硅谷就是依托吸引全球优秀的高素质人材。其中不但包含高科技人材,也包含创业人材。如果说教育是长时间投资的话,引进则是1种能在短时间奏效的短时间投资。3是推动企业家知识化。这是发展高科技的主观前提。

与知识资本替换物资资本成为抉择性的资本相适应,产权轨制支配的内容也产生了变化。旧经济中的产权轨制以物资财产的产权为主导。而在新经济中知识产权成为产权轨制结构中的主导。其基本请求是保障知识以及技术立异者的私人收益,使其发现新技术的本钱患上到补偿并能患上到更高的收益。其目标是激励科技人员钻研以及开发高新技术的踊跃性。

3、经济延续增长的可能性

过去美国经济的周期性较为显明,过几年就会有1次大的波动。而且在1段时间中人们还作出经济周期时间愈来愈短的断言。而在现实中,美国自克林顿当政以来已经连续九年摆布的时间维持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的态势。经济学家在探究其中的奥秘时发现了新经济的某些特征。

最先提出新经济概念的美国《商业周刊》罗列的新经济6大特征就对于美国经济长时间延续增长作了说明:实际国内出产总值大幅度增长,公司经营利润大幅度增添,失业率以及通货膨胀率双双降低,进出口额占GDP的比例上升,GDP增长中高科技的贡献率上升。

美国商务部的讲演尤其指出了互联网对于经济延续增长的作用:“由互联网增长驱动的信息技术进步,也对于创造这个比预期更健康的经济作出了贡献。”[一]其机制是因为互联网被广泛用于通讯、教育、文娱以及媒体,并作为电子商务的工具,由此拉动互联网的迅速增长。互联网的增长又拉动信息产业部门的迅速增长,从而使信息产业部门成为拉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其表现是:

因为互联网驱动的通讯流动的发展,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服务产业在经济中的份额迅猛增长。信息技术产业1直以超过整个经济增长率一倍的速度增长,对于信息技术的投资现在已经占所有商务装备投资的四五%。

在美国经济中信息技术产业份额一九九八年到达八%。其对于全体经济的实际产值贡献达一/三之多。

从一九九八年到一九九九年全世界网络用户增长五五%,因特网主机增长四六%,WEB服务器增长一二八%,新登记的WEB地址增长一三七%。

美国经济连续多年呈现高增长,低失业率,同时通货膨胀率全面降落,根本缘由在于信息技术产品价格降落及信息服务价格的降落。据美国商务部讲演,在一九九三年以及一九九七年信息技术产业价格逐年降落(分别是⑵.四%,⑵.六%,⑷.九%,⑺.0%,⑺.五%,在其他产业价格逐年上升的同时,使总通货膨胀率由一九九三年的二.六%降到一.九。[二]

就延续维持高就业来讲,主要说明因素是高科技可能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结合。过去的理论将技术进步与节俭劳动相等同。就是说技术含量越高,使用的劳动越少。而在新经济中咱们发现,偏偏是在网络部门、在信息部门劳动就业量是最高的。固然这里就业的劳动者拥有较高知识含量。就像美国商务部讲演所统计以及预测的:一九九六⑵00六年信息技术利用业就业量占全国企业劳动人数的四一%⑷四%,再加之信息技术产业就业数会到达五0%。

过去对于竞争力的主要说明因素是范围。1方面有范围边际收益递减的理论。新经济中网络使用范围的扩展却没有呈现边际收益递减的效应,相反可能呈现边际收益递增的效应。另外一方面企业范围再也不是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抉择因素,依赖信息以及网络的优势中小企业也可能有更强的竞争力。

以上分析表明,新经济提供了经济长时间延续增长的可能:因为有信息产业的支撑,经济周期可能会延长。进1步说,因为新经济树立在知识以及信息的基础上,对于有形资源的需求相对于减少,因而经济可以在至关长的时代维持高速增长而不至于呈现过热,呈现高通胀的状态。

4、知识立异以及技术立异的交汇

新经济的另外一个表述是知识经济。对于知识经济1般的提法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类表述没有准确界定新经济的特征,作为知识经济的特征性的表述应当是以知识立异为基础的经济。依托知识立异,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新知识转化为现实出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

在新经济时期,树立在知识立异基础上的企业的成长时间可能缩短,就象微软公司那样无非几年就1跃超过拥有百年发展历史的福特以及通用等制造业公司而成为世界首富,然而,因为科技进步的速度加快,这些高科技公司企业的衰退期也可能加快。[三]因而高科技部门以及企业的立异请求尤其紧急。

就立异来讲,有知识立异以及技术立异两个概念。在这里区分知识立异与技术立异颇有必要。科技进步的全进程包含3个环节:上游环节即知识立异环节;中游环节,即立异的知识孵化为新技术的环节;下游环节,即采取新技术的环节。技术立异主要是在中下游环节的立异;知识立异主要是在上游环节即知识创造领域的立异是技术立异的源。

在新经济前提下技术立异以及知识立异有互相交汇的趋势。过去,技术立异的终究环节是将新技术利用于出产进程。在现代,技术立异的先导环节进1步延伸到科学向技术的转化进程。知识立异的环节过去主要限于科研机构以及大学这样的知识创造以及传布领域,现在之所以呈现知识经济的概念,就是由于知识立异延伸到了科学知识转化为出产力的领域。这样高科技的孵化领域成为知识立异以及技术立异的交汇点。

在新经济时期,科技转化为出产力的速度成为竞争力的首要指标,与此相应,人们对于发展高科技的立异机制的关注点,由关注技术的采取转向关注技术进步的源泉(知识的创造领域)及其转化。这就提出了加强大学、科研机构与产业部门的联合与合作、树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机制的请求。就象美国的硅谷紧靠斯坦福大学1样。这里的症结是树立知识的创造以及知识向出产力转化的上下游联络。1方面解决好大学以及科学院钻研课题的商业化价值问题,另外一方面解决好企业勇于对于高科技的钻研进行风险投资问题。

在新经济前

提下,知识以及技术的立异与知识以及技术的创业是相联络的。在许多场合,知识以及技术转化为出产力是通过知识以及技术的创业实现的。创业行将知识立异的成果通过兴办科技企业途径孵化高新技术。兴办科技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是进入该领域创业的常常是有技术缺资金,缺少经营企业以及市场运作的经验。这就提出了创业机制的立异问题, 在旧经济时期,创业主要靠资本(资金),而在新经济时期,创业主要靠知识以及技术。前者是以资金招技术,后者则是以知识以及技术招资本(资金)。该领域的投资属于风险投资,固然高风险也可能有高收益。这就提出了对于风险(创业)投资的需求。孵化高新技术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在这方面政府投入必不可少,然而更加首要的是为之提供顺畅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渠道,也就是为有技术而缺资金的项目提供风险投资。在新经济中风险投资的供给也较为充沛。在社会劳动出产率提高的前提下,1般利润率拥有降落的趋势,由此使资本的最低限量提高,就使达不到限量的资本无力转向实体资本的领域,而进入信誉以及股票等风险领域。各种类型的基金如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将这些小额的投资集中起来并进而成为风险基金的来源。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风险投资作为创业投资与其他投资,它所寻求的不是在企业中获取股权收益,而是在股权交易中获利,因而为风险投资提供顺畅的退出机制,使投入高科技项目的资金在孵化出高新技术以及企业后能退出来进入新的项目,保证风险投资的可延续。美国的纳斯达克股票市场(Nasdag)最为活跃就是新经济的首要反应。[四]

过去的理论尤其青睐大企业。而在孵化高新技术方面最为有效而且胜利的是小企业。其缘由就是钱颖1所总结的两条:1是对于创业者的鼓励能力,小企业更强;2是立异失败的风险束缚,小企业更强。因而新经济前提下的创业机制以民营科技型小企业为基础,对于科技人员办民营科技企业提供更加有效的激励政策以及更加宽松的创业环境。例如:企业登记不以资金范围为门坎,科技园、创业中心都要为其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撑以及经营企业的辅导。

5、电子商务以及与产业立异

对于信息产业以及数字经济发展起主要推进作用的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对于经济的影响远远超越了其自身的价值。在产业链中,恰是因为电子商务的广泛应有,构成对于信息技术产业的强大需乞降拉动力。就是说电子商务成为信息产业以及整个新经济的发念头。

电子商务对于经济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它自身流动的价值。企业应用电子商务,通过提供更有用的信息,增添商业机会,发展新型服务,简化销售进程,降低本钱等流动,能够获得竞争优势。同时,因特网也强化了价格束缚机制,由于消费者能通过量种途径患上到商品价格以及有关信息。

电子商务在整体上还处于方兴未艾阶段。电子商务的范围与上网的人数相干。据美国商务部一九九九年讲演,尽管不管从上网人数上,仍是从上网人口所占的比例上,美国都拥有绝对于的优势,然而到目前为止,与全体经济相比,电子商务所占的份额还很小,全世界到一九九九年五月还只有一。七亿人走访过因特网。即便在因特网最为普及的美国,作为零售业1部份的电子商务占其总额的比例还不到一%。这象征着新经济发展还有很大的潜力。

从美国新经济中,咱们不但可以看到信息技术对于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而且可以看到美国各行业的信息技术投资给其出产率所带来的变化。从美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中,咱们可以大致肯定在新世纪所要进行的结构调剂以及产业立异的方向。哪一个国家能够在因特网上给予更多的注重,在信息技术的开发以及钻研上投入更多物力、人力以及财力,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拓平道路,那个国家就可能在国际竞争中拥有垄断优势。

信息产业包含两大类:1是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业,1是信息服务业。这些年来不但美国的信息产业自身的高速发展直接地对于美国经济增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信息装备在信息产业以及其它产业广泛利用,大大提高了这些产业的出产效力,从而间接地对于美国的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恰是由于美国人从发展信息产业、增添信息技术投资中受了益,所以这两年美国人为了确保其在信息产业这个带头行业中的优势地位以及在信息技术钻研、开发以及利用上的绝对于领先,更为注重在信息产业以及信息技术的钻研上的投入。

发展信息产业也有个优先顺序问题。作为1个发展中国家,咱们国家的资金自身就很缺少,所以咱们1时不能像美国等1些发达国家那样投入那末多的资金到这个产业中,然而可以在信息产业当选择1些拥有比较优势的行业来加大投资,我国目前的短处在硬件,1方面我国的制造技术同国外相比,还相差甚远,短时间内难以遇上,另外一方面投资硬件需要良多的资金,而这又偏偏是咱们缺少的。软件产业却可能有比较优势。它是1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同的地方在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的体力型劳动者,而它需要的是受过优良教育的知识型劳动者,而在我国有着不少的受过优良教育的知识型劳动者,重点投资软件产业,可能取长补短加速咱们发展新经济的步伐。

新经济的产业特征是信息技术产业,决不象征着发展新经济就只是发展信息技术产业,严格地说是发展以信息技术产业领头的高科技产业。在经济全世界化的违景下,产业立异有国际标准。这就是国际合作组织(OECD)的标准:1方面,计算机、电子、通信、新材料、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是知识经济时期拥有特征性意义的高科技产业。另外一方面是知识密集的服务部门发展无比迅速。新产业也有生命周期,据预测信息经济时期将会延续到二一世纪二0年代,接着将迎来生物经济时期。

主要参考文献: 美国商务部一九九八年讲演《显现中的数字经济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九九八。

>!< 美国商务部一九九九年讲演《显现中的数字经济二》南大出版社一九九九。

青木昌彦:《硅谷模式的信息与治理结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二000年第一期。

二000年六月

-----------------------------------------------------------------------

[一] 美国商务部:《显现中的数字经济Ⅱ》第一页,南大出版社一九九九。

[二] 同上 第三页。

经济学篇10

没有任何一种资源,对人类至今的发展,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也没有任何一种资源,将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这种资源,就是水资源。水资源对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发展已经显现出其绝对重要的地位,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水经济”,已经开始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1水经济系统

从有生产活动开始,人类就在不停地探索利用水资源创造财富的途径,这些途径日益得到拓展,时至今日,人类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根据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已经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经济系统,我们称围绕水资源属性建立的经济系统为“水经济系统”。

2水资源

大家都知道“石油经济”的概念。但是,对于人类而言,水比石油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水具有比石油复杂得多的资源属性。认识水的复杂资源属性,对于形成现代水资源价值观念,建立现代水经济系统,意义重大。

2.1按水资源用途划分的属性

(1)水的自然资源属性。水资源的自然资源属性是指其作为生产过程的投入要素所体现的特征。与铁矿作为投入物经过冶炼和加工以后,能成为钢材、铁等生产资料和其它如汽车、水管等消费品等一样,水经过提炼和加工以后能成为工业用蒸馏水和生活消费用的饮用水、洗漱水等。当然,水还可以作为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其它必不可少的直接或间接投入物。水资源的这些属性,表现的是其自然资源属性,它能为人类提供效益,能够产生经济价值。

(2)水的资产属性。水的资产属性,是指仅仅通过水的所有权的运用便能为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所体现的特性。当某一社会单元取得一定的水域的所有权后,便能将其作为生产的工具,为产权(使用权)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水的资产属性有如铁路、公路、土地,但比它们具有更加复杂的特点,如一定的水域不仅可以作为交通运输的资源,还可以作为养殖业、水力发电等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水的这种特性与其自然资源特性的重要区别在于,它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直接消耗掉,而是像工业生产的设备和厂房一样,其物质形态并不会被直接转移到产品中,而是通过占用方式将其价值逐步转移到产品中。与工业生产设备一样,水资源在作为资产使用时,由于水质在降低,水的使用价值也在降低。就像企业的资产在经营过程中要通过修理、更新来实现保值增值一样,水资源的保值增值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水的环境资源属性。自然环境可以接受、分解、还原、转化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废弃物和其它有害影响,从而满足人类的生产和发展的生态需求。这是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所表现出来的资源特性,它已经超出了自然资源的范畴。自然资源所具备的这部分特性,环境和生态学家们称其为环境资源特性。它包括依托自然资源的物质实体产生的景观的可观赏性与舒适性(景观优美性)、环境容量与其自身的调节(分解、转化废弃物)能力。水具备以上环境资源定义的所有属性,这一属性的意义在于它能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功能。

(4)水的生态资源属性。水资源还具备与人类生产生活间接相关或无关的生态功能。这部分生态功能表现为:水不仅是生命的构成要素,而且是包括生命系统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维持的必备要素。所有的自然生命体都包含水,所有的自然生命系统需要水来维持,部分非生命系统缺乏水将会退化。在沙尘暴肆虐、土地大面积沙漠化、人类付出惨痛代价的今天,人们开始意识到水的生态资源特性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

2.2水资源的经济学特性

(1)系统性。以上使用特性不仅构成一个复杂的经济学系统,涉及经济学的供给、需求与市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均衡、边际效用等问题,还涉及目前的前沿学科和理论,包括资源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系统性决定水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复杂性。

(2)稀缺性。理论上说,任何资源都具有稀缺性,对于水资源而言,存在现实的稀缺(中国北方的水资源状况)、潜在的稀缺、结构性稀缺和季节性稀缺四种情况。稀缺性为发展水经济提供了基础。

(3)竞争性。表现在同类厂商之间对水资源的竞争性使用和水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竞争性(作为自然资源投入和作为资产、环境资源、生态资源之间的竞争性)。竞争性决定了水资源产权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必要性。

(4)兼具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特性。水作为生态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特性决定了政府在水经济系统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而水作为自然资源和资产的准公共物品特性决定市场机制在水经济中的地位。

3水产业

水产业是水经济的主体。根据水资源的用途,水产业涉及的产业领域,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从水的自然资源属性发展的水产业,包括水利工程、自来水供应、其它水产品、节水技术和产品等,作为现代水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节水技术和产品是现代水经济未来的重点发展领域。

(2)从水的资产属性发展的水产业,包括水电工程、水产养殖、水运、港口、码头、运动、休闲、水权价值评估与交易等。其中,运动、休闲、水权价值评估与交易是现代水经济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

(3)从水的环境资源属性发展的水产业,包括房地产、旅游、水环境监测与评估、污水收集、处理、水体修复、水生态保护与恢复等技术、产品和服务,其中非接触性旅游、水环境监测、污水收集、处理、水体修复、水生态保护与恢复等技术、产品和服务是现代水经济未来的重点发展领域。

(4)从水的生态资源属性发展的水产业,包括绿化、植被建设与恢复、湿地保持与再造、地下水保护等。这类水产业都是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

4水产业的产出

4.1水产品和服务

水产品和服务与一般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具有相同的特性,水产业的这部分产出具有完全的私人物品特性。因此,具有完全的市场化特征。由于它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业,一般国家都采用的是政府垄断经营的方式,但是,这种经营是按照市场化的机制在运作。

4.2水环境质量

传统观念上,人们一般认为水环境是产业的投入要素,人们并没有认识到,水环境资源在可以作为生产过程的投入或消耗的同时,就像制造业使用的钢材本身就是冶金行业的产品一样,现代经济系统中水环境质量本身就是产品和服务,并且存在现实的市场需求。

4.3生态平衡

以水作为重要一环的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一种标准的公共物品。人类从事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活动,是关系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活动,水环境的生态效益是一种社会效益。作为水产业的重要产出内容,生态系统的恢复必须完全依靠政府的力量和社会公众的参与。

5政府与市场的作用

5.1政府的作用

包括:水资源产权的所有权属国家和集体所有,各级地方政府的水务管理部门行使该权利;水资源的使用权实施部分市场化的原则;政府保留水资源用于生态保护的使用权,并行使生态保护的一切职能;确定不同水域的功能,制订水资源产权相关法律和规划;制订一般水产品和服务产业的市场运作规则;建立水资源产权交易市场和污水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水资源“使用者付费”机制,控制水资源的定价权,利用价格调节水资源的使用,并获得水资源使用收益;建立水环境“受益者付费”机制,获得水环境收益;建立水环境“保护者受益”机制;建立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和生态资源在使用上的优化配置机制;建立水资源(包括水环境)使用监督机制,行使监督职能;建立水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和水资源价值核算体系。

5.2市场的作用

包括:按相关法律和规划配置水资源的使用权;由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决定水产品和服务的供应数量和价格;优化配置水环境保护资源,包括资金、技术、资本、人力资源等;刺激技术进步机制。

6现代水经济

6.1传统水经济

传统水经济,是主要是围绕水资源的自然资源属性和资产属性而建立的经济系统。传统水经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七个“强调”和七个“忽视”:强调由自然资源属性所体现的经济价值,忽视其环境和生态资源价值;强调直接效益和直接费用,忽视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强调利用,忽视开发和节约;强调占用,忽视保值增值;强调自然资源产权,忽视环境资源产权;强调产品价值,忽视资源价值(产权价值);强调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忽视市场的作用。

6.2现代水经济

现代水经济,是围绕水资源的属性体系建立起来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经济系统。现代水经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九个方面:经济价值与环境生态价值并重,强调可持续发展;直接效益、间接效益、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并重;开发、节约与利用并重;自然资源产权和环境资源产权并重;在水资源配置中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并重;形成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和生态资源在使用上的优化配置机制;形成水资源价值评估体系;注重水资产的保值增值,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建立水资源价值核算体系。

7结束语

水资源具有复杂的资源属性和经济学属性体系,现代水经济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经济系统,本文只是对其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由于现代水经济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对环境和生态具有复杂的影响。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对水经济系统的深入系统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经济学篇11

中图分类号:F09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3)06-0015-02

《论十大关系》是1956年4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76年12月26日发表于《人民日报》。在中国迅速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大力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并即将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56年初,的这篇讲话全面阐述了新中国政治、社会、经济建设领域中十对基础而重要的关系: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这篇讲话语言朴实,实事求是,既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也是这种探索取得的初步成果,是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方向和思想指导的重要历史文献。回顾历史,我们之所以在后来犯错误、走弯路,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没有真正执行这篇讲话提出的真知灼见。直到今天,这些关系中的很多方面依然是需要继续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仅以该讲话涉及到的两大关系——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以及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为例,重温经济思想的科学内核,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保持这些正确关系至关重要,以及在今天新的形势下怎样保持这些正确关系(下文所有引文若非单独注明出处,皆引自《论十大关系》)。

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更快地增加资金的积累,……更多更好地发展重工业。”

提出并对比了两种发展重工业的方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从长远观点来看,前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少些和慢些,至少基础不那么稳固,几十年后算总账是划不来的。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

二、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也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军民兼顾’‘公私兼顾’。”“拿工人讲,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我们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最近决定增加一些,主要加在下面,加在工人方面,以便缩小上下两方面的距离。……需要更多地注意解决他们在劳动和生活中的迫切问题。”“更多地注意处理好国家同农民的关系。”“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采取缩小剪刀差,等价交换或者近乎等价交换的政策。……在向农民供应工业品方面,采取薄利多销、稳定物价或适当降价的政策,在向缺粮区农民供应粮食方面,一般略有补贴。”“合作社同农民的关系也要处理好。在合作社的收入中,国家拿多少,合作社拿多少,农民拿多少,以及怎样拿法,都要规定得适当。合作社所拿的部分,都是直接为农民服务的。生产费不必说,管理费也是必要的,公积金是为了扩大再生产,公益金是为了农民的福利。但是,这几项各占多少,应当同农民研究出一个合理的比例。生产费管理费都要力求节约。公积金公益金也要有个控制,不能希望一年把好事都做完。”“除了遇到特大自然灾害以外,我们必须在增加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争取百分之九十的社员每年的收入比前一年有所增加,百分之十的社员的收入能够不增不减,如有减少,也要及早想办法加以解决。”

“总之,国家和工厂,国家和工人,工厂和工人,国家和合作社,国家和农民,合作社和农民,都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无论只顾哪一头,都是不利于社会主义的。”

三、的论述符合基本经济学规律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在主席讲话近60年后的今天,重读以上字句,仍觉字字珠玑、意味深长。那么,这些话语为何正确,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又该怎样贯彻这些重要思想?

答案其实很简单,这些论述之所以正确是因为它们符合基本的经济学规律。这个基本的经济学规律是: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人类用自己的劳动生产满足自身需求的有用物品,创造出来的有用物品必须最终为人所消费。高效率的生产劳动过程包含了劳动分工、科技运用、迂回生产以及积累和生产性投资。随着科技的进步,劳动分工会日益精细,从生产到消费的链条会逐渐拉长,但究根追底,一切生产活动最终必须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的,除此之外,生产没有自己任何独立的存在依据。而当生产活动能够满足人的合理需求时,就会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打开财富创造的源泉。任何生产和科技活动,如果不能增进人的福祉、改进人的生活质量(包括人类获取知识的多寡),就只能是社会资源的错配和浪费。凯恩斯在《货币论》中,将这一经济学规律表述如下:“人类的劳作和人类的消费是使经济交往能取得任何意义的最后事项。所有其他形式的支出唯有迟早和生产者的劳作或消费者的支出发生某种关系才能具有意义。”这与的以上论述不谋而合。

经济学篇12

一、经济适用房的产生和发展

1998年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经济适用房的概念。这份文件同时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房为主体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即高收入者购买或租赁市场价格商品住房,中低收入者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最低收入者租用政府单位提供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由地方政府统一组织建设,面向中低收入家庭,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为目的,是一种由政府提供了相关优惠政策的、只获取微利的普通商品住房。

经济适用房作为我国住房供应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某种政策倾斜来扩大住房供给,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经济适用住房的作用主要应体现在:解决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优化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平抑商品房价格的不合理上涨;促进居民住房消费i缓解城市旧城改造和房屋拆迁矛盾;促进城郊结合部等特殊区域的发展。

但是,在经济适用房建设以及销售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它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更重要的是,它并没有真正满足老百姓的愿望和要求。目前的现状是,经济适用房并没有很好地体现经济和适用的特点,和普通商品房没有太大的区别:且真正需要经济适用房的低收入人群并没有享受到经济适用房应给予他们的福利。

二、基于委托理论分析经济适用房开发过程中的问题

(一)委托理论的基本概念。委托关系是经济社会中广泛存在的社会关系。如果当一个需要通过另一个人的行动来获得自己需要的利益,那么委托关系就产生了。如果某个个体想获得某种利益,但自己又没有能力去实现这个目标,而只能委托别人替自己完成,那么这个人就是委托人,而后者就是人。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说,委托人通常处于信息劣势,而人处于信息优势。

由于信息的非对称性,具有信息优势的人可能会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行动,而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是指契约发生前,契约一方隐藏自己的私有信息,或者提供不真实的信息,以谋取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另一方的利益。道德风险是指在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契约发生以后,契约一方选择有损于另一方的机会主义行动,以获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委托理论的基本内容就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激励合同,规范人的行为,使人选择有利于委托人利益的行动。

(二)分析开发商在项目建设和销售过程中的问题。我国在进行住房保障制度设计中,经济适用房的运作不是由非营利性机构来封闭实施,而是由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开发商来运作,这本身存在着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因为政府和开发商的目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政府实行经济适用房制度的目的是通过二次再分配的形式,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困难问题,住房保障体制所追求的是公平合理的居住状况:而从经济学基本假设的角度来看,开发商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其本质特性,不管是开发经济适用房还是商品房,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商品房开发直接表现为较高的利润率;而经济适用房是在不突破利润率上限的前提下,借助于规模经营、优惠的土地取得成本和税收减免等政策来实现高额利润。政府和开发商基于这样的制度条件而形成的委托关系,必然导致经济适用房政策实施的实际效果与初期目标产生较大偏差。

目前所采取的经济适用房开发模式是政府通过给予经济适用房开发商一定的财政补贴,如划拨土地、税费减半征收等措施,来降低开发项目的成本;开发商则负责经济适用房的开发、销售等全方位的工作,在要求的利润空间内制定销售价格;政府指定或者通过招投标形式选择开发商来开发经济适用房,开发商根据政府的相关要求进行开发建设。

签订开发合同后,政府无法直接观察到开发商的努力程度和工作状态,开发商通过提高开发标准、扩大商品房的比例、提高价格、隐瞒经济适用房性质等违规行为来欺骗政府主管部门,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利益,导致道德风险。地方政府与开发商进行博弈的过程中,开发商由于对项目的运作、资金投入、成本控制、生产技术等拥有较全面的信息,承担人的角色;地方政府因对开发商的信息掌握不充分,处于委托人的地位。地方政府在指定或者通过招投标选择开发商时,因信息不充分会导致逆向选择。正是由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共同作用,不良开发商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愈演愈烈,进而导致了经济适用房价格偏高和开发标准的高档化。

三、基于寻租理论分析政府在监管和规划方面的问题

(一)寻租理论的基本概念。经济学里所说的“租”的原意是指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得的收入中,超过这种要素的机会成本的剩余。广义而言,寻租活动是指人类社会中非生产性的追求经济利益活动,或者说是指那种维护既得经济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在现代社会中,更为常见的,也是更为高级的寻租方式则是利用行政法律的手段来维护既得经济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这类寻租行为往往涉及采用阻碍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自由流动、自由竞争的办法来维护或攫取既得利益。

整个寻租活动包括权力主体的设租和个体的寻租。权力主体的设租,即权力主体在对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和管理过程中阻止供给增加,人为造成某种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不足,从而形成权力主体获取非生产性利润的环境和条件,这往往是从权力到金钱的过程。个体寻租,即个体利用合法或非法手段获得特权以维护既得利益的活动。寻租过程通常会表现为,由利益驱使获得权力,再由权力获得利益。(二)分析政府在经济适用房监管和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和建设,国家给予了用地优先划拨、免收土地出让金、开发贷款优先发放、减免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等诸多优惠政策,自然诱使开发商们竞相向主管部门寻租,以“经济适用房”之名行“商品房”之实。而对于拥有审核开发商资质、分配经济适用房等权力的主管部门及负责人来说,一旦认识到手中权力的市场价值,“造租活动”也会伴随着开发商的寻租迅速蔓延。

缺乏制衡的权力运用很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商品化,从而为寻租提供了温床和土壤。从法律法规建设方面来看,我国房地产法律法规体系尚待完善,现有法律法规的漏洞和空白较多,无法可依、有法难依、有法不依的现象同时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对寻租活动进行监督的效力。由于信息不对称,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更是流于形式,缺乏应有的力度。

由于受到经济租的诱惑和影响,在部分经济适用房项目的规划过程中,也就难免因为要照顾开发商的利益而出现不合理的地方。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在资源的有效配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开发商为维护自己通过寻租获得的利益,就希望政府保持对土地等资源的控制权,或者通过某种“隐形市场”支配和影响资源配置。政府对市场的垄断及政府扶持下造就的企业垄断排除了公平竞争的可能性,使得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不能良好地运行,导致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失灵,给消费者和经济适用房市场带来潜在损失。

四、经济适用房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从委托的角度分析对策。从政府和开发商之间的委托关系来看,要解决经济适用房开发中的问题,也就是要预防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根据委托理论,规避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可以通过制定权利和义务、责任和利益相制衡的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将委托人的风险不同程度地转为人的风险,从而促使人选择有利于委托人实现目标利润最大化的行动。

当前,在进行经济适用房项目运作时,政府通常指定开发商进行开发,没有引入竞争机制,虽然经济适用房在销售时,各城市物价部门也希望控制开发商的利润,但是开发商通过虚报开发成本、减少公共配套设施的数量、恣意扩大商品房的比例等手段获取较高的实际利润。因此,有效规避开发商的违规行为,有必要在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建设中导入竞争机制,改变原有的政府指定开发商、划拨土地、控制开发利润的运作方法;采用锁定售价、拍卖地价的市场化运作方案。国土资源部门和其他相应的管理机构应对经济适用住房开发项目的售价、户型标准、购买群体制定严格的标准程序和条例,在此基础上公开对经济适用房项目用地进行拍卖,以上运作过程保证了建设主体和供地方式的市场化运作,提高了运作效率,也能够体现市场化原则。另外,对开发商来说,经济适用房不超过3%的利润率显然不能对其产生明显的激励效果,政府也应该积极探索和思考如何通过适当的政策倾斜或其他形式的优惠措施使开发商在保证经济适用房的经济性和适用性的同时,获得理想的回报。通过导入竞争机制和政府部门更有效的制度约束,重新定义政府部门和开发商之间的委托关系,从而预防和减少开发商的违规行为。

(二)从寻租的角度分析对策。针对寻租理论对政府在经济适用房开发建设中所存在问题的分析,要解决经济适用房领域的寻租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1、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步伐,促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保证社会经济稳定的前提下,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尽量缩短房地产市场中双轨制中非市场制度的运行时间,建立完善、顺畅的市场机制,做到信息公开化、竞争公平化,力求减少租源,遏制寻租活动的根本出路。为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加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政府在房地产经济活动中,特别是经济适用房开发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取消一些不必要的政府干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