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部经理总结发言合集12篇

时间:2022-05-11 00:44:36

技术部经理总结发言

技术部经理总结发言篇1

Abstract: how to better access to the international contracting market and become the domestic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mpany currently needs careful consideration. The success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s the key to a successful project general contracting, and reasonable project organization structure set is the premise of general contract project management, research how to set up the correct reasonable project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al contracting busines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Chin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mpany how in the overseas market initial establish temporary, adaptability, phased project organization structure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domestic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mpany that on the way to the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mpany transitional stage should be used more can adapt to "go to the world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mpany" the strategic goals of the project organization structure, project organization structure type.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总承包作为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程项目组织实施方式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及资源不断优化组合的过程。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力设计、施工企业都开始承担工程总承包项目,它们不但在国内开展总承包业务,而且在国外也承担了大量的总承包项目,尤其是电力紧缺的东南亚市场。然而,在进军国际市场、在电力工程总承包项目中,承包商所需承担的风险更为复杂,如企业规模不大,融资能力不足,不同国家政策风险、自然条件风险、设计施工技术风险、合同风险等。

如何更好地进军国际市场,成为众多国内电力工程公司急需考虑的问题。本论文将讨论如何在开拓海外市场初期建立临时的、适应性的、阶段性的项目组织结构――项目型组织结构。

1. 影响项目组织结构的因素

影响组织结构设置的权变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组织的战略、规模、技术及环境的不确定性,下面进行分别介绍:

(1)组织的战略:组织结构应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而目标是由组织战略决定的,因此,组织的结构应与战略紧密配合。企业战略的变化将导致组织结构的变化,组织结构的重新设计又能够促进公司战略的实施。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只有将两者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放在激烈地变化着的环境中去考察,才可能有效地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2)规模与结构:组织的规模明显地影响着结构。伴随着企业活动的内容会日趋复杂,人数会逐渐增多,活动的规模会越来越大,企业组织结构也须随之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大型组织(通常雇用了2000多名员工的组织)倾向于比小型组织具有更高程度的专门化、部门化和集权化,规则条例也更多。

(3)技术与结构:组织的协调和控制方法应该视技术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分。技术越是常规化,组织规范化、集权化程度就越高,采用机械式组织结构的效率就越高;反之,技术越是非常规化,组织规范化、集权化程度就越低,这时,采用柔性有机式组织结构的效率也就越高。

(4)环境不确定性与结构: 一些组织面临相对稳定和简单的环境,另一些组织面临动态和复杂的环境。因为不确定性威胁着组织的绩效,管理者试图减少这种不确定性,而组织结构的层级变化就是减少环境不确定性的一种措施,越不确定越需要有机式设计。

2.如何选择合适的项目组织结构

现在我们将从以上几个权变因素分析国内电力工程公司进军国际工程市场应如何灵活地选取组织结构:

(1)战备与结构有效结合的一项重要的分析是要对企业的价值链进行分析。如果企业的一项具有关键战略意义的核心业务不能够安排在一个组织单位内完成,那么需要加强分管这项业务不同方面的几个组织单位间的沟通和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常需要设立一个战略管理单位,对这几个组织单位的业务活动进行统一管理,以促使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

就走向国际工程市场而言,目前采用项目型组织结构更适合目前的战略,从各个职能部门选出一些有国际项目工程经验的员工,不再隶属于具体的职能部门,专心研究国际总承包市场,为国际总承包工程累积经验,同时能够更快地更准确地响应目前正在进行的国际总承包工程业主方的要求。

(2)从组织规模角度对组织结构进行分析,一般而言,组织规模扩大,使得组织中劳动分工就越多、越细,导致组织结构越复杂,组织结构规范化程度提高,使高层管理者难以直接控制其下属的一切活动,势必需要分权。

对于许多工程公司而言,随着近年来企业的发展,在组织上势必要劳动分工也越来越细,科室的设置也越来越体现专业化,正规化程度也越来越高,逐步将权力下放到各级中层及中下层领导,适度放权。

这些措施均为企业发展带来了蓬勃的生机,但是对于“走向世界的国际型工程公司”而言,国际总承包工程无论是经验、人员配置、资源情况等都会明显不足,如果套用国内整个企业的组织结构,套用在国内电力市场已经成熟的适用的组织结构,不利于国际总承包项目的发展:

① 由于国际总承包业务相对较弱,应成立专门的项目部,将各项目部成员的职能划分弱化(职能划分原本是为了提高单个工种的工作效率而划分的,对于提高单项工作效率是有效的),而对于较弱的事业部而言,复合型人才才是目前最需要的。;

② 正规化规范化的章程仍是国际总承包方面所必须遵守的,但是在迈向国际工程公司的过渡时期,可以允许项目部减少正规化的审批步骤等,提高效率,使项目部能更快更准确地响应业主的要求,为品牌的创造打下基础。

③ 对于分权方面,由于目前国际总承包项目部的员工对于国际总承包项目并不是特别熟悉,在对责任放权的同时,应加强指导,项目经理在充当领导角色的同时,应作为导师的作用引导整个项目团队,以弥补团队成员经验之不足。

从以上分析可知,对照项目型组织结构的概念,项目型组织结构对于过渡时期的国际工程公司而言,明显优于矩阵式的项目组织结构,可以将复合型的人才聚集起来,同时能够提供统一指导,减少从职能部门审批某些文件的正规化步骤,大大地提高项目的效率,为国际总承包业务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3) 从技术角度来讲, 查尔斯•佩罗使用任务的多变性和问题的可分析性这两个变量,构建了一个2X2矩阵,如图示:

佩罗提出,从两个方面对技术进行考察:一是任务多变性(分为:少量例外、很多例外),即技术在工作中遇到例外的数量;二是问题可分析性(分为:确定的、不确定的),即技术在工作过程中可被分析的难易程度。根据上述两项维度标准,佩罗将技术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常规技术、工程技术、工艺技术和非常规技术。

对于国内电力工程公司而言,这里同样将技术(包括管理技术、谈判技术、生产技术等)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国内市场的已经形成标准化步骤、可以通过更多更细的劳动分工来进行量产的工程技术或生产方法,而且由于对国内市场的熟悉,可以将之归为从工程技术在向常规技术转化的阶段;另一类是面向国际总承包市场,该类技术不仅仅存在工程技术,一些软技术尚属于非常规技术、手艺技术及工程技术方面,因而对项目组织结构也提出了分权、低正规化的要求,以保持其灵活性,保证其对业主要求、工程状况、市场需求等的响应速度。

(4)环境不确定性方面,我们仍采用一分为二的角度看待目前国内电力工程公司目前的发展状况。

由于对国内市场了解,国家对于电力系统建设的政策以及电网公司的支持等,国内市场相对处于稳定和简单的环境,采用与职能式组织结构相结合的矩阵式组织结构不仅满足了总承包项目发展的需要,而且由于与职能式组织结构相结合,可发展技术分工以达到技术精细化的作用,还大大提高了类似工程的建设效率和效益。

但是对于国际总承包市场而言,面对全新的课题,复杂的国际环境,尤其是电力行业,各国政策的不同,电力基建项目所需资金大的风险,自然条件风险,施工方法风险、合同风险,甚至政治因素等都处于一个不熟悉及变动的过程,因为面临这种动态和复杂的环境,只有采取组织结构层级的减少才能减少这种不确定性,才能达到设定的绩效目标。从对矩阵式项目组织结构和项目型项目组织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就环境不确定性而言,项目型组织结构更能适应目前国内电力工程公司国际工程总承包的过渡发展。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国内电力工程公司进军国际市场,发展国际总承包的过渡阶段,采用项目型项目组织结构更能适应公司战略、规模、技术及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会对国际总承包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为国际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提供良好的组织结构前提。

3.项目型组织结构的阶段适应性

前面我们分析了项目型组织结构如何比矩阵式项目组织结构更适应目前国内电力工程公司进军国际总承包市场,同时列举了一些项目型组织结构相应的优点,那么是否可以认为项目型组织比矩阵式项目组织更优,更先进?

答案是错误的,正如先前分析所说,没有任何一种项目组织结构是普适的,组织结构应根据组织战略、规模、技术及环境不确定性进行相应变化,同时不同时期甚至同一时期不同业务的组织结构也应有所差别,以便能够促进组织的发展和达到组织设定的目标。组织结构没有先进不先进之说,当然也没有任何一种组织结构对于企业所有发展阶段都适合。

项目型组织结构很明显的缺点就是:一、成本低效,项目从一开始的投标到最后项目结束,并不是所有的阶段都是高效的,很有可能出现一段时间项目组成员闲置的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二、项目间缺乏知识信息交流,除非一个项目结束,该项目组成员转入到另外一个项目,该项目的成果很难被其他项目所分享。

因此,组织结构的设计重在思维和实质,而不在结构和形式,重要的是适应的阶段性,而不是存在的普适性,组织结构的设计应根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企业的战略、规模、技术及环境的不确定性持续调整,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合适的组织结构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超.ACRE公司总承包项目管理体系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5-12.

技术部经理总结发言篇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8-7042-02

Discussion on the Course Teaching of the Principle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 of Microcomputer for Machine Specialty

WANG Lan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eilongjiang, Harbin 150001, China)

Abstract: In the teaching of the principle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 of microcomputer, aim at the feature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tructure of machine specialty students, analyze the course teaching content. The new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experiences are put into the course, and the C language programming is introduced into the course teaching. Teach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udy interest and computer skills of the students are improved, and good results is obtained.

Key words: principle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 of microcomputer; machine specialty; teaching; C language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是大学工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16位微型计算机基本原理、接口电路,建立微机工作的整体概念,同时具备初步的程序设计能力,为应用微型计算机解决工程技术领域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微机技术发展异常迅猛,出现了很多应用广泛的新技术,如多核处理器、PCI-Express总线、SATA 接口等[1],而这些新技术在原有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实践中却没有反映出来。因此,有必要在课程内容中加入这些新技术并应用于教学实践。

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电类基础课程较少,后续相关课程及毕业设计中涉及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内容的也较少,因而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微机应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 重点突出与融入新技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好理解。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学生所反映的问题,根据本专业的特点,我要求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首先要加强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在讲课过程中,先指出每一章节的重点和难点,重点部分精讲,配合图片、动画,便于学生记忆。比如在讲CPU组成时,在PPT上给学生展示出一幅CPU组成框图,对照图片讲解各部分的功能,同时指令和数据的流向用箭头动态的显示出来,使学生一提到CPU,脑海中就能反映出这样一张图,帮助学生记忆。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很快,而现有的教材在新知识方面体现不足。以CPU为例,现在的教材多以Intel公司生产的8086/8088系列16位的微处理器为例来进行讲解,而我们在实际中使用的微处理器是32位或64位机。在课堂讲解过程中,以Intel8086为主讲解CPU的基础特点和工作原理,80286/386微处理器注重讲解相对8086的改进。然后讲解CPU的64位技术和多核技术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CPU的发展趋势。

例如在讲解总线知识模块时融合PCI-Express总线知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体系中,总线知识模块的主线是ISA、EISA、PCI、AGP,但是即使是AGP总线,也已经被PCI-Express总线所取代,PCI-Express基于串行技术,采用4根信号:2根差分信号用于接收,另2根差分信号用于发送。总线的带宽能达到8GB/S,支持热拔插和即插即用。因此在课程体系中融合PCI-Express总线是必要的。

2 用C语言教学

目前,微机原理及应用的教材基本上都采用汇编语言作为编程语言。汇编语言是最接近机器码的一种语言,其主要优点是占用资源少、程序执行效率高。但是学习汇编语言需要记忆大量的助记符,编写的程序不易读,学习起来需要较长时间。

而C语言是一种编译型程序设计语言,它兼顾了多种高级语言的特点,并具备汇编语言的功能。C语言有功能丰富的库函数、运算速度快、编译效率高、有良好的可移植性,而且可以直接实现对系统硬件的控制。目前常用的单片机、DSP、ARM等厂家一般都能提供C编译器。因此,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已成为软件开发的一个主流。

学生们在大一时已经开设了C语言课程,具有一定的C语言编程基础。在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中,需要讲的内容就是I/O接口语句(包括inportb和outportb两条语句)和中断语句。

例如8位A/D转换芯片ADC0809应用电路如图1所示,通过分析可知ADC0809的数据端口地址为78H,状态端口地址为79H,通道选择端口地址为7AH,采用C语言编写的查询方式数据采集程序如下:

int ad_data_read( unsigned char ch_num)

{

unsigned char data, ch_st;

outpotrb(0x7a,ch_num);//选择通道

ch_st = ch_num | 0x80;

outpotrb(0x7a,(ch_st));//构造ALE上升沿

outpotrb(0x7a,ch_num);//启动AD转换

while(!(inportb(0x79)&0x01);//等待转换结束

data=inportb(0x78);//读转换结果

return(data);//返回

}

程序只有8条语句,很清晰的反映出查询方式下A/D转换过程,程序简单、易懂,而这段程序采用汇编语言来写的话,大概需要30条语句[5],相比之下可以看出C语言编程的优势,尤其是对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让学生们在大一学习C语言课程后,继续使用C语言编程,提高C语言的应用能力,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单片机课程、毕业设计,以及今后读研究生、工作打下良好的编程基础。

3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把知识点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在讲解I/O接口芯片时,在讲清芯片工作原理、引脚定义、初始化编程后,重点讲芯片的应用,同时加强实验课与课堂知识的结合,在课堂上讲解芯片的应用例子,并给学生留有探索的内容,让学生在实验课中解决,提高学生接口设计、编程的能力。例如并行接口8255A是一个应用较多的芯片。在讲解8255A时,首先要讲清芯片的编程结构、功能、寄存器和初始化编程,然后结合实际讲应用举例。

如图2所示8255键控灯电路图,图中有3个按键接在8255端口A的PA0~PA2引脚,3个发光二级管接在8255端口B的PB0~PB2引脚,要求编程实现3个按钮分别控制3个发光二极管的亮灭。在讲解电路图时要讲清按键和发光二极管的连接电路:不但要讲清楚按键的状态与PA0~PA2引脚的对应关系、PB0~PB2引脚电平与发光二极管亮灭的对应关系,还要讲清楚电路中电阻上拉、限流的作用,由此分析出8255的工作方式,进而给出8255的控制字。根据题目要求画出程序流程图、写出程序。

给学生布置实验课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用8个按钮分别控制8个灯,也可以让学生模拟双控开关功能、模拟霓虹灯等等,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4 结论

结合多年教学经验,针对机械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探讨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方面,在尊重原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增添了微机技术的新知识,将C语言引入本课程,课程中的程序例程均采用C语言讲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热情,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冯康,姚南生,闻国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与新技术的融合[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1,30(1):85-88.

[2] 杨斌.从知识点掌握到应用系统构建的微机接口课程设计规划及实现[J].计算机教育,2009(13).

技术部经理总结发言篇3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sector by the state's attenti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s part of the field, the int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a certain extent, measure the efficiency of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basic overview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appl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market op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from three aspects: application scope and depth, development and investment, professional department and talent cultivation And solve the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Construction management;Application

信息技g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社会各行业技术的更新和变革,同时也为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提供了动力。对于建筑施工管理工作而言,过去传统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等已经无法适应行业发展以及人们的需求,因此,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该项工作之中,实现管理方式的变革是当前发展的新趋势。

1. 建筑施工管理的概述

伴随着城市化建设和发展速度的加快,建筑施工领域受到国家和社会以及人民的高度关注,而该领域的管理工作也应提高重视度。相对于其他建筑领域的其他工作而言,该项管理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协助且投入大量的物资、人力等资源,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该项工作展开前应经过详细且全面性计划和预算等,伴随着工作量和难度的加大,引入现代化的方法使得复杂工作得以简化,且提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 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过去,手工操作、口头传达、实地观察、书面通知等均为常见的管理途径的基本形式,结合当前建筑施工量和工作项目性质等方面考虑而言,施工过程信息量的增加,项目完成技术含量要求逐渐提高,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可能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管理效果也无法达到最佳状态。因此,需要引进现代化的信息计划,实现管理过程的变革;与此同时,纵观建筑施工行业的市场运作情形,企业数量的增多导致该市场中资源争夺更加激烈,为了长远地立足于市场之中,需要加大管理过程的有效性,提高使用资源的利用率。而技术作为主要因素,只有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才能够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

3. 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应用中存在问题分析

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建筑施工管理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撑,但纵观我国该领域内应用现状而言,仍存在一些显著性的问题。

3.1应用范围窄,深度不够。 针对当前信息技术应用现状,集中应用的范围为施工准备阶段,而过程和总结等阶段应用并不多。如多数建筑类企业采用多样化信息技术广泛调研市场、搜集市场资料和信息以及后期数据处理等,进入实施以及总结阶段后,采用的保障施工材料控制、安全管理等应用相对较少;另外,目前已广泛应用的信息技术大多为自动化系统等,旨在搜集行业资料以及大数据处理等,很多先进的技术并未引入和广泛应用。因此,结合以上问题应进一步引入先进信息技术以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水平;

3.2信息技术开发滞后,投入力度偏小。 现如今,国外广泛应用于该领域的技术类型较多,如虚拟技术、三位建模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的必要条件在于引入和开发。而我国多数建筑领域的企业在此方面引入力度不足且投入力度也很小,主要在于信息技术引入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开发、大量人力资源对软件和设备的调试、试用以及后期不断地维修和更新等。纵观我国建筑施工领域的企业而言,主动投入人力、财力等情况的很少,多数应用了简单且投入较少的信息技术软件,以此维持着基础性的管理,其他方面仍采用传统的方法。

3.3缺乏专业信息技术研究部门和人才。信息技术应用过程较为复杂,从初步地引入到结合企业情况的调试,再到持续性地更新和变革等,该过程需要专门的部门以及专业化队伍。针对我国建筑施工领域内专业部门和人才的培养现状可见,不仅缺乏专门化的研发中心和部门,而且专业队伍建设处于空白状态,主要在于该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但为了节省资金和资源,因此,忽视了专门研究部门的设立和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

4. 推动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的对策

(1)引入先进信息技术,扩大应用范围和深度。 根据以上分析的问题需要从引入先进信息技术入手,改善施工过程以及总结阶段的管理方式,如可引入三位建模技术和仿真技术等用于施工过程中的平面设计和人员有序分配等工作方面,使得施工过程中材料设备和档案管理、进度控制等各项工作逐步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还可以引入虚拟技术和数字模型等技术,将施工动态化的过程呈现在电脑之上,利用数字模型剖析过程存在问题,为施工过程以及后期总结阶段提供可量化的数据支撑。

(2)加大信息技术开发和投入力度。 现阶段多数建筑施工领域被广泛应用的信息技术多为国外研发的技术,这些先进的技术引入我国建筑施工领域的市场中后需要与我国施工工程和项目情况相结合,从我国要从政策制度、资金等方面做出宏观性的支撑,逐步引导广大建筑类施工企业加大对信息技术开发的重视度,而且拥有大量的资金用于投资。对个各个企业而言,各个建筑类企业要积极投入资金和人力等资源,以保障应用的全面化。

(3)重视专业信息技术研究部门和人才的培养。 专业信息技术研究部门的设立可借助于社会资源,通过社会第三方平台搭建出专门的研发和研究小组,聘用该领域的专家学者作为主要成员,为建筑领域各个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带动起设立研究部门的主动性;同时,提高自身优势和待遇,吸引和聘用专业化的信息技术类人才,为施工管理过程提供信息技术新技能;同时在建筑施工企业内开展信息技术类课程,以提高工作人员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总之,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建筑施工领域的管理方式,要想紧跟时代和社会的要求,该领域还需引入和广泛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投入大量的资源大力开发技术,同时重视专业化研发部门和专业人才的培养,由此地保障管理过程中进度、材料、质量等方面均达到有效地控制和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宇佳,王佳.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探索[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6(4):114~115.

[2]王星,左露萍.小议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7):36~37.

[3]邓卉.自动化数据采集技术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c装饰,2016(12):59~60.

技术部经理总结发言篇4

摘要: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全国31个省市国有工业企业(含国有控股企业,下文均称国有工业企业)在2007年、2009年、2011年的经济效率进行评价,有5个地区的综合技术效率在三个不同的时间点上保持有效,就总体而言,各地区规模收益都是超过0.9,但纯技术效率大部分都是小于0.9,说明国有工业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大,超过该地区技术承载力,造成生产要素浪费问题。

关键词:国有工业企业数据包络分析效率评价

1、引言

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工业总产值占据经济总产值的70%左右,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工业经济运行效率,既是“十二五”规划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的关键所在。针对国有工业企业效率评价这一问题,国内很多学者做了相关研究,比如袁辉,戴大双等(2008)同样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模型,对37家国有企业的运行效率进行分析,有 18家企业的DEA效率都小于100%,企业的各项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情况,规模收益呈递增状态。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效率低的原因,利用Eviews进行检验,最终得出全年平均从业人员人数的系数为负,说明其对企业效率的影响为负,意味着更精简的企业职工模型可以导致更高的企业效率。吴中伦(2011)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市的国有、私营、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经济发展情况予以统计排序,并进行了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比较研究。

2、实证分析

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选取工业总产值(X1)、利润总额(X2)作为产出指标、资产总计(X3)、全年人员年平均人数(X4)作为投入指标,利用DEAP软件对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情况进行横向及纵向的比较。分析结果如下所示:

2.1、综合技术效率分析

从各地区国有企业综合技术效率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河北、山西、辽宁、江苏、江西、山东、河南、重庆、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宁夏等13个省市的综合技术效率在三个时间点上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递减,在这几年中河南、甘肃、青海波动较大,远超出其他几个省市。其余多保持不变或递增的技术效率,其中吉林、黑龙江、上海、浙江、新疆在这三年中均保持技术效率有效,占总体的16.13%。纵观这三年,全国各地区国有企业生产效率增长缓慢,特别是,三年的综合效率分别为0.149、0.149、0.189均是全年最低点。在多数地区缓慢提高的同时,有个别地区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导致极差扩大,最后造成整体增幅不大。

从2007的分析结果中,我国各地区国有企业的综合效率平均值为0.785,有6个地区达到技术效率有效,北京等15个地区的综合效率低于平均值,占总体的48.4%。2009年与2011年综合效率平均值与2007年基本持平,分别是0.758、0.759。2009年仍有6个地区到达技术效率有效,其中河北等16个地区的综合效率低于平均值,占总体的一半以上,而有6个地区的综合效率为达到0.6。2011年7个地区到达技术效率有效,除吉林等5个地区分别在2007年、2009年、2011年达到有效之外,天津、海南从2009年的效率无效到2011年的效率有效。

2.2、纯技术效率分析

从结果可知,2007年、2009年、2011年各地区国有工业企业的纯技术效率分别有8个、9个以及11个达到有效,总体呈现递增趋势,且波动较小。这一结果充分说明对于国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投入逐渐增多,使得生产要素的利用率趋于合理化,同时说明国家逐渐加大工业企业技术方面的投入,更加重视创新性技术的引进,市场有望从以前的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共同发展的态势。

2.3、规模效率分析

从结果中知,从总体看,2007年、2009年、2011年各地区国有工业企业的规模收益分别有8个、6个、7个是不变的,有17个、16个、12个规模收益递增的,有6个、9个、12个规模收益递减的,从以上结论说明随着投入要素不断增加,但技术存量不足,这就说明投入要素存在轻微浪费,且浪费量逐年增加。目前我国各地区国有工业企业规模收益递减的地区逐年增加,企业没意识到资源的大量浪费,盲目投入,但产量仍达不到有效值。2007年,规模收益的均值为0.95,有海南、、青海、宁夏等4个地区未达均值,2009年,规模收益的均值为0.94,仍是海南、、青海、宁夏等4个地区未达均值,而2011年,规模收益的均值为0.935,宁夏、陕西、、等地区规模收益未达0.9,这说明我国中东部地区发展环境好,政策优惠、吸引大量国有资本的投入,但国有工业企业规模大,加之数量多,造成整个地区规模大,由于技术、环境承载力有限,造成要素浪费。较之西部地区,地处山陵地,交通不便、技术匮乏,达不到有效规模,也造成国有资产规模收益严重不足。

2.4、为出台更为有效的政策,本文依据规模收益强度的分类,对各地区私营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状况进行划分,所得结果如表如下。

从表1可知,在三个不同时间点上,我国国有工业企业达最优规模的地区数分别是6个、6个、7个,呈现递增趋势,而技术无效率区从2007年的16地升至2009年的20地又降至2011年的19地,呈现抛物线态势,主要原因是2007年短期易改善地区均比2009年、2011年数量多,而2011年技术无效地区出现减少,也许是国企管理者意识到该企业为有效利用好资源和技术,正在进行改进,由于短期易改进地区少,大部分地区仍需大规模改进。我国国有工业企业技术无效区占总体一半以上,造成该结果的原因是这些地区未冲过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技术,造成资源和工业技术的浪费,导致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率低下。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有经济的改制成为下一个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利用DEA模型对全国31个省市2007年、2009年、2011年国有工业企业进行评价,得出如下结论及建议:

1、从分析结果来看,全国国有工业企业就整体而言是稳步发展,大部分地区呈现规模收益递增或不变,说明国有工业企业经济运行没有达到规模有效,国有企业经济增长还具备后续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但部分中部地区规模过大,超出该地区技术承载力,造成生产要素的大量浪费。

2、就国有工业企业的纯技术效率而言,很大部分地区普遍偏低。科技创新带来基础学科的发展,相应的学科成果应用到实践领域,带来技术方面的进步,为此,我们需要完善科技创新方面的法规体系,突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国有工业企业出现的诸多问题多是由企业制度带来的,企业存在年龄结构老龄化,学历结构偏低,因此,企业管理者需掷重金留住高科技人来,对企业的人员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从而增强市场开发力和新产品创新力。(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技术部经理总结发言篇5

二、 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

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股权结构及性质决定了股东对经理层的监督意愿和监督能力,进而对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决策产生重要影响(Lhuillery,2006)。首先,相比较于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会因为中小股东相互“搭便车”行为导致股东难以有效监督和约束经理层,相比之下大股东特别是控股股东可以通过控制董事会提高监督经理层能力(Miozzo & Dewick,2002),特别地研究表明在控股股东单位任职的董事除了发挥其监督控制职能外,还可以借助其工作经验以及信息优势为经理层开展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和帮助(周杰和薛有志,2008)。相关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正相关,从而证明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有助于驱动经理层增加技术创新投入(Hill & Snell,1998)。

其次,相比较于股权结构,国内外研究成果显示某种程度上股权性质是比股权结构更为根本的决定企业行为的因素。股权性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股东及其人的监督意愿和动力,相比较于非国有股东,国有股东由于其产权主体虚置、委托链条过长,从而容易导致国有企业更容易出现内部人控制问题,进而导致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冯根福和温军,2008)持有类似观点,吴延兵(2014)研究发现不同所有制企业因产权性质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创新激励,且其研究结果表明产权性质差异是导致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Aghion等(2013)研究认为机构投资者会因为其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能力和监督经理层能力,从而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有明显推动作用。综合目前已有股权性质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整体上也更倾向于支持非国有股权更有利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因此,本研究有如下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1a: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呈正相关关系;

研究假设1b:相比较于国有控股企业,非国有控股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更高。

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影响董事会治理的因素主要集中于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状态设置、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等,然而就董事会治理与技术创新活动关系而言,国内外学者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均未达成一致共识。就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状态设置而言,一般倾向于认为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程度越大,越有利于保证董事长和董事会的独立性,从而有助于提高董事会对经理层技术创新决策的监督能力。如Zahra等(2000)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中等规模的企业而言,两职分离程度与企业创新投入正相关,从而表明董事会独立性越强越有助于推动总经理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国内学者王振山等(2010)实证研究结果也支持前述研究成果。

董事会规模作为反映董事会治理能力的另一重要特征,董事会规模大小一方面会影响董事会监督经理层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董事会知识结构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但目前针对董事会规模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多种不确定性关系。如Zahra等(2000)实证发现董事会规模与企业创新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周杰和薛有志(2008)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与技术创新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并认为过度强调扩大董事会规模并不利于董事会监督职能的发挥。刘胜强和刘星(2010)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研发投资之间表现为存在双门槛值的非线性关系。但本研究认为董事会规模越大,越有利于为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提供参考和建议,也有助于监督经理层的技术创新战略决策科学性。

就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而言,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比例越高越有助于促进技术创新活动开展,如冯根福和温军(2008)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独立董事占比例越高越有助于推动经理层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持有类似研究结果,Chung等(2003)研究发现公司独立董事比例与研发投入占比正相关。因此,本研究有如下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2a: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程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正相关;

研究假设2b:董事会规模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正相关;

研究假设2c: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正相关。

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现代企业制度下造成经理层对技术创新活动支持不足的重要原因在于其激励机制设计缺陷难以确保经理层与股东之间的激励相容。这是因为经理层的报酬通常是工资、奖金等短期激励,这就促使他们更多地专注于能增加短期收益的工作,从而造成公司为规避短期风险而舍弃创新投资可能带来的长期高收益的现象(Tosi et al.,2000)。另外同样重要的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会造成经理层现有人力资本贬值,因为经理层必须不断学习才能管理技术创新活动带来的挑战,从而弱化了经理层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积极性(Wright et al.,1996)。因此,国内外学者倾向于科学设计经理层激励机制特别是长期激励机制,如期权设计、股权设计等,以尽可能地推动经理层与股东利益保持一致(Jensen & Meckling,1976)。持有类似观点,冯根福和温军(2008)研究认为,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必须对经营者进行剩余索取权激励,从而能在较大程度上消除技术创新的外部性,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进而提高经理层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唐清泉和甄丽明(2009)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薪酬激励与企业R&D投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Balkin等(2000)针对90个高科技公司CEO薪酬与企业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CEO报酬与以专利数量、研发支出衡量的创新指标具有正相关关系。因此,科学有效地设置经理层激励机制,促使经理层与股东利益兼容将有助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因此,本研究有如下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3a:经理层现金报酬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正相关;

研究假设3b:经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正相关。

三、 研究设计

1. 数据来源。长期以来,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缺乏详细的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数据披露,直至近些年来上市公司针对此类数据的披露才相对较多。进一步地,鉴于制造业行业是企业研发数据披露较为集中的行业,本研究选取2013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初始样本,并对样本企业按照如下标准进行筛选:(1)剔除相关研究变量缺失上市公司;(2)剔除财务异常数据,最后本研究共获得有效样本946家。其中,企业研发费用支出数据来自于Wind资讯数据库,公司治理结构变量、企业特征变量数据来自于CCER数据库。

2. 研究变量度量。

(1)企业绩效(ROA):本研究选择企业总资产回报率作为企业经营业绩的度量依据。

(2)企业技术创新投入(R&D):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本研究选择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研发支出数据衡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情况。

(3)公司治理结构变量。针对股权特征、董事会治理以及经理层激励等公司治理结构,本研究选择及度量标准如下:股权性质(State,虚拟变量,国有股东为0,否则为1)、股权集中度(CR5,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程度(Duality,两职完全合一为1,两职完全分离为3,其他为2)、董事会规模(Boardsize,董事会中成员数量)、独立董事比例(ROID,独立董事人数与董事会规模之比)、经理层现金激励(Pay,金额最高前三名高管现金报酬的自然对数)、经理层股权激励(Share,经理层持股数量占上市公司全部股份比例)。

(4)控制变量。进一步地,本研究为了控制企业特征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本研究分别选取了总资产(Asset,总资产自然对数)、债务情况(DA,债务资产比率)、盈利情况(Profit,营业利润自然对数)作为控制变量。

四、 实证研究

1. 研究变量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总资产回报率相关系数为0.031,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此外,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董事会规模、经理层现金报酬正相关,并且分别通过了5%和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但与股权性质显著负相关,从而表明相比较于国有控股企业,其他产权性质的企业更倾向于加大技术创新投入,而强化董事会监督能力、加大对经理层现金激励则有助于推动经理层推动技术创新战略活动开展。

2. 研究假设检验。为了进一步检验相关研究假设,本研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相关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具体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在实证检验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影响时,本研究首先探索性地考察了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模型1回归结果表明企业研发投入与总资产回报率回归系数为0.021,并且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从而表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投入确实有利于提升企业经营业绩。进一步地,本研究分别实证检验了股权特征、董事会治理以及经理层激励等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回归结果分别如表1中模型2~模型9所示。

技术部经理总结发言篇6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04-0016-03

1 引言

“微机原理与接口”课程(以下简称“微机原理”)一直作为高等院校电类各专业、计算机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化工仪器仪表等工科专业必修的课程之一(电类为专业基础课)。近年,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机及其相关的技术以超常的速度跟进,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使得微机原理课程的内容越来越多;另外,计算机及其相关产品越来越多地冲击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高等院校中越来越多的理工科专业要求开设微机原理(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然而,正是微机原理课程教学内容量大, 教学对象面广,各类专业的学生基础差别较大,使得非计算机、非电专业的学生感到抽象难学;另外,部分学校课程名称及授课内容较混乱,如同是微机原理课程,有的班级上80X86,有的班上8051(多为机械专业等非电专业,建议课程名称应统一为“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三,在教学时数上课时差别教大,多为:计算机专业: 60―80学时;电类专业:60―75学时;机械类专业:40―50学时;第四,基础知识差别大:计算机专业有先导课“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还有平行开设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电类专业有模电/数电等先导课程;其他理工类专业(如机械类专业)却只有仅仅是把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机学、变流技术等整合为一门课的电工学,以及“计算机应用基础”。可见有限学时下微机原理课程要在不同施教对象中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宗旨,因材施教并非一件易事。

此外,由于计算机硬软件技术发展很快,而且硬件新技术、汇编语言新版本大多和原有的基础技术一脉相承,所以有些老师觉得讲授最新的更好,而有些老师则认为还是讲授基础性知识好,两者难于统一。

本课题研究小组经过大量的研究实践,在本校教学中大胆进行改革,把“微机原理与接口”课程(“计算机硬件基础”)分成3~4个授课层次(如A、B、C、D类)分别制定出不同的教学大纲来执行,因材施教,各取所需。

2 在计算机专业中把握好整体与个体、取与舍的辩证关系

微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微机原理课程包罗了太多的内容:除了指导委员会确定的七个基本知识单元(微处理器、存储器、指令系统、输入和输出、I/O接口技术和微机应用系统)之外,32位、64位CPU内部结构及多级流水线工作原理、虚地址下的寻址过程、高档CPU新增指令及MASM32汇编语言语法规范(乃至WIN32编程等)、段页存贮管理及芯片组、总线标准(EISA、PCI、USB等)等新内容也不能不涉及。

如果仍然仅以8086CPU来讲授,对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来说,未免过于落后,因为8086CPU和现用的Pentium相比,至少已经淘汰了三代;另外,对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学习了先导课“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和“80X86微机”二者是整体与个体、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并且一般还有与“微机原理”同步开设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一般开设顺序多为:汇编语言微机原理接口技术[单片机应用]),因此,在有限学时下,象数制、原码、补码加减原理、ALU原理、16位汇编语言等部分完全应从简处理,而应重点讲授80386/80486/Pentium内部结构及工作机理、存贮管理技术(包括段页式存贮管理、Cache原理与访问管理、虚拟存贮管理)、I/O接口及外设接口(硬、软盘驱动器接口、网络与通信接口、打印机接口等)、芯片组技术,总线标准与接口技术(ISA、PCI、USB等)等,尤其是8086/8088时代的接口芯片多数已淘汰,新的芯片组在结构和功能上已与早期芯片具有本质区别,所以将原来侧重芯片的内部结构改为侧重芯片应用是必由之路。这样才符合“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培养目标。当然,计算机专业的“微机原理”教学大纲的制订绝对不是孤立的,比如32位汇编语言和Win32编程如果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大纲中要求掌握的话,“微机原理”大纲就可另辟重点。

3 在电类各专业中把握好一般到特殊、基础与应用的辩证关系

“微机原理与接口”是电类各专业处于核心地位的专业基础课,本专业的学生在此之前有些虽没有学过“组成原理”、“系统结构”等课,但诸如汇编语言、中断、定时与计数技术、存贮器扩展、串并口扩展、总线标准等都是后备课如“单片机原理与接口”、“计算机控制”、“可编程控制器PLC”、“DSP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电类专业一般为: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60―80学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40―60学时)以及日后从事科研所必需的,尤其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学习必须以“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奠基。

事实上,从“微机原理”到“单片机原理”是一般到特殊的关系,“单片机原理”是“微机原理”的后补课程,两门课都是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学好了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是稍学即会。象微机原理中的地址、寄存器、锁存器、控制字、堆栈、中断、定时与计数技术等概念可在单片机原理课程学习中直接应用;但是,工业过程控制中用的更多的是单片机控制和PLC控制(即使象网络控制、现场总线控制其终端实现也一般用单片机或PLC控制),所以和单片机共有的汇编语言、CPU结构原理,存储器扩展、并/串行口扩展、总线、LED及键盘的接口等内容的讲述要不厌其烦,举一反三,而前述的计算机专业所侧重的高档CPU的段页式存贮管理、Pentium结构及芯片组、硬、软驱接口、MASM32及Win32编程技术等虽不能不提,但应适当从简,不要让学生感到既多又杂,抽象难学,甚至出现畏难情绪,要知道,基本原理部分如果不理解透彻,单片机应用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学习就无所适从,而且直接影响着毕业设计的质量。

4 在非电、非计算机理工类专业中把握好基本原理与一般原理、开与合的辩证关系

由于微机(单片机、PLC)作为智能化机电产品的大脑与心脏,在超精密加工、数控机床、机电一体化、机器人技术中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使得微机原理(有的学校开设微机原理课,但实际讲授内容为“单片机原理”)也成为机电一体化、过程装备等机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但是在授课过程中我们明显感到两点:第一,学生与微机相关的基础知识薄弱,因为他们仅仅是把电路、模电、数电、电机学、变流技术等整合成一门电工学去学的,触发器、译码器、计数器、存储器等知识中的部分,甚至全部内容都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没有深入学习;第二,在机械类专业中“微机原理”课程学时很有限,一般在40-50学时之间;基于上述原因,学过两周该课的大多数同学反映,该课抽象难懂,神秘莫测。所以一开始应把数制及典型单元电路的原理讲清楚以揭开CPU的神秘面纱;要有重点有选择地讲清其原理,如门控电路及控制字,一位ALU的结构、传统CPU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过程、步骤。另外,对机械类专业学生来讲,他们掌握单片机原理可能比8086原理更重要,所以在8086原理讲完后,最好花几个课时介绍8051等单片机,8051和80X86同为Intel公司的拳头产品,汇编语言助记符十分相象,有了80X86作基础,作比较,学8051很轻松;这也是开与合的关系。开是发散,由8086发散到8051单片机;合是聚集,机类学生计算机原理仅此一门,8051不能不聚到中去讲,但8086是基础,是主要讲授对象,8051单片机是应用,要讲究适度,开是放的开,聚是收得拢,百变不应离其宗。

5 在文、管、法等文科专业中把握好深入与浅出的辩证关系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而计算机是一个工具,对这个工具的原理应该多少懂一些,这是这类学生的目的所在,正是由于汇编语言课深奥枯燥,大家才喜欢使用可视化的高级语言及其编程工具,所以这类专业的“微机原理与接口”一般更名为“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对这类专业学生不要大讲特讲80X86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CRT显示控制编程等较深内容,只有有的放矢,深浅适度,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浅是表达,深是理解;浅是弄懂,深是探求;浅是深的必要前提,深是浅的必然深化。要按照“培养既精通本专业知识,又能应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计划来培养,让缺乏基础知识的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和学习计算机原理,掌握基本知识,更要掌握一些实用知识如芯片组技术、USB接口、PCI、AGP总线、EIDE、SCSI标准等,要配合实物与实验帮助学生从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6 在讲授艺术上要把握好雅与俗、庄与谐、形象与抽象的关系

(1)恰当的应用俗语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必要手段,“雅”是指用专业语言,用词规范,语句缜密,“俗”是口语,具有通俗易懂,亲切自然,比如,微机原理中的“总线”就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高速公路”,CPU总线浮空,就是该段“高速公路”关闭。

(2)工科“微机原理”也要讲求“庄”与“谐”,“庄”是庄重、严肃,“谐”是诙谐、幽默,庄谐并用,寓庄于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但“庄”与“谐”的应用要适度。比如,“二级控制模块DMA请求总线使用权”是“中层领导向最高层领导申请”,因为“DMA控制器有总线控制权,所以不是处于最底端;又如 “伪指令和指令相比不产生机器代码,不占据存储单元、起管理作用”可说成“伪指令是指令的后勤管理员”。

(3)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也是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的重要手段,形象的比喻及严密的逻辑性语言可以触类旁通,帮助理解。例如,“间接寻址”是寄存器中放的是存贮单元的有效地址,按该地址便能找到操作数,可以这样理解,“张三要找李四,但只有王五有李四住址”,所以张三找到王五也就找到了李四,这是间接找法。

7 结 语

总之,在有限学时下,对于包罗了太多的内容的“微机原理”课程,我们一定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对象,把握好几个辨证关系,合理地制定适合于该专业的教学大纲,而不应把一个相同内容的大纲强加到所有的专业;另外,讲课是一门艺术,在语言艺术上,熟能生巧,这是笔者讲授“微机原理”多年的深刻体会。

参考文献:

[1] Intel公司.IA-32 Intel Architecture software Developer’s Manual,volume1:Basic Architecture[Z].

[2] 陆慎,等.事实求是地制定教学计划[J].广西工学院学报,1999(8).

[3] 富春岩,王皓杰,等.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计算机教学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6(3):8.

[4] 王克义.非计算机专业“微机原理”课程的改革实践与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5(11).

[5] 仇玉章.32位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 郑学坚.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7] 周明德.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第四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投稿日期:2006-08-07

技术部经理总结发言篇7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Vehicle Network Technology Course

LIU Xin-lei

(Department of Automobile Engineering, 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23, China)

【Abstract】The vehicle network technology is a vehicle major course. With development of vehic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of our country to intellectualization and ?networking, the vehicle network technology cours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 reform programs for the textbook construction,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a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and practiced. It is proved that the good effect of teaching is received by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Network technology; Vehicle; Bus; 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随着现代汽车控制系统的增多,为实现汽车内部各个电子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快速传输、减少线束重量及提高汽车电子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以控制器局域网为代表的车载网络系统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广泛应用。车载网络技术是汽车电子技术与现场总线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1]。该课程也可称为“车上网络技术”或“汽车总线技术”,是汽车类专业学生限选专业技术课程。本文以山东交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的车载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该门课程的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2]。

1 教材建设

几年前,由于车载网络技术还被认为是汽车新技术,一般作为硕士研究生科研项目的研究和应用技术。近几年来,以CAN总线和LIN总线为代表性技术的车载网络技术普及非常迅速,各大高校为满足企业需求在近几年将该课程设置为专业课程,所以时间并不长,相应的教材也是在2012年以后的这几年才随之面世,主要有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凌永成主编的《车载网络技术》和付百学等编著的《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南金瑞等人编著的《汽车单片机及车载总线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牛跃听等人编著的《CAN总线嵌入式开发――从入门到实践》。其中,《车载网络技术》比较适合车载网络技术知识的普及,比较适合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汽车技术服务和汽车检测维修类专业教材[1]。《汽车车载网络技术》介绍了CAN总线与LIN总线基本原理、底层代码设计、电路设计及各类总线的应用案例,内容比较适合本科与研究生使用。教材中涉及的程序设计采用的是汇编语言,主控制器是51单片机,与大部分学校普及的单片机课程内容虽然相符,而当前社会上大部分使用的却是C语言,从这一点上讲稍有不足[3]。《汽车单片机及车载总线技术》第一版的网络技术内容部分与《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基本相似,只是增加了51单片机汇编语言的基础知识[4]。《汽车单片机及车载总线技术》第二版与第一版结构大体相同,硬件部分的内容由51单片机改为瑞萨微控制器,软件部分的内容由汇编语言改为C语言,内容较深,适合汽车电子专业的本科与研究生使用[5]。《CAN总线嵌入式开发――从入门到实践》一书实战性非常强,主要介绍了CAN总线的基本原理及开发过程,硬件以51单片机为主线,软件部分采用C语言进行了介绍[6]。笔者认为,不同层次的学校应该选择不同的教材,或者需要对以上教材选择需要的内容进行结合比较恰当。

2 教学内容

课程理论讲述应该依据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因此,在该门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注意“针对性与实用性”。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应该注意整体性与逻辑性,本科课程要以能力为本位,体现教、学、做合一,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以典型项目为依托,以便于学生循序渐进、整体把握[2]。当前,教学内容还受教材的限制,因此,就本门课的教学内容,笔者提出了以下方案:

2.1 教学内容所基于的软件语言工具的选择

就车载网络技术课程而言,其先导课程一般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汽车单片机课和C语言课。尽管为了让本科生更好地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该课程多选择以汇编语言为编程工具,但实际上,车载网络技术在以后具体工程应用中多以C语言为工具,因此笔者认为教学时应尽量采用C语言版本软件设计内容作为教学内容。

2.2 教学内容所基于的控制器的选择

当前面世的车载网络技术教材所基于的控制器主要有三类:MCS-51系列单片机、瑞萨78K0微控制器、飞思卡尔控制器。瑞萨78K0微控制器、飞思卡尔控制器一般为16位控制器,寄存器多并且复杂,学生掌握困难;而MCS-51系列单片机比较简单,容易入门,相关资料丰富易查,并且与单片机课程有衔接。因此,笔者认为大学本科阶段应该选择MCS-51系列单片机的车载网络技术为教学内容较为合适。

2.3 重点掌握的网络技术的选择

车载网络技术课程应该选择CAN总线技术与LIN总线技术等已经普遍应用的技术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介绍,而FleyRay、MOST等其他先进的网络技术由于其属于前沿技术,参考文献较少,本科生难以掌握,因此可以对其做简单地应用方面的介绍即可。

2.4 主要内容框架的设计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该门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应该设置以下几个部分:车载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车载网络标准与协议;CAN总线技术规范;CAN控制器SJA1000与8051系列单片机接口设计;LIN技术规范与LIN总线收发器TJA1020;其它车载网络技术;典型车载网络系统实例介绍。

3 教学方法

本课程可采取多种方法结合、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

3.1 讲授法

该方法将作为本门课程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7],通过PPT、动画、视频等方式对重要的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可直接、快速、精炼地让学生掌握,为学生在实践中能更游刃有余的应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3.2 案例法

该门课程理论性较强,非常抽象,晦涩难懂,所以非常有必要在讲述理论时辅以例题讲解,并可通过教师的科研项目整理出几套汽车实际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感觉到所学课程的应用方向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CAN总线的协议,可以通过汽车研发过程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协议的制定过程,甚至让学生作为设计者进行讨论制定CAN总线的通信协议,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3.3 讨论法

讨论法可以与案例法相结合,学生分组对具体的案例进行讨论,合作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兴趣、灵感和主动性,变课堂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研究,培养思维表达能力,让学生多多参与,亲自动手、亲自操作。

3.4 对比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大量的对比法,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技能点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比如,在学习LIN总线时,可以与 CAN总线的知识点进行对比,甚至在学习其他网络技术时,和LIN总线、CAN总线进行对比学习。

3.5 实验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让学生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例如,本门课中的CAN总线、LIN总线通信过程的物理信号可以让学生亲自用示波器测量,观测信号的波形,加深理解,或者让学生亲自焊接通信电路板进行验证所学知识。

以上方法在我校车载网络技术课程中均有采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 考核方式

对传统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进行改进,采用阶段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模式,注重过程考核[2]。加强对学生在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的考核。

5 结语

教育的发展需要教学工作者在课程上进行推陈出新,因地制宜,不能因循守旧,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应对所教课程多做研究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多年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证明,只有不断优化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将复杂难懂的理论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予以呈现和解析,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实际案例为载体组织教学,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并用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凌永成.车载网络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5:1-3.

[2]唐继英.高职现场总线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市场,2015,6,(24):228-229.

[3]付百学,胡胜.汽车车载网络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03.

[4]南金瑞,刘波澜.汽车单片机及车载总线技术[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0,1.

技术部经理总结发言篇8

【关键词】中间件 软件总线结构 软件开发

就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与网络已经开始在各行业迅速的普及,同时在行业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已经建设完成,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增长与硬件设备价格的不断下降,开发大型复杂的分布系统已经成为软件开发的重点与难点。从上个世纪开始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机模式已经开始成为开发软件的主流技术。软件体系结构是由程序与系统构建共同组成的组织结构,各个部分之间遵循着支配系统设计的原则。通常情况,系统软件体系结构其实就是对相关的计算机构件进行描述,在构建相互联系、连接后就会形成一定的束缚,各种结构相互之间进行约束。在中间件与软件总线结构的基础上,研究开发系统结构软件,就需要对相关的技术有必要的了解。

1 中间件的概述

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从硬件发展的状况来看,CPU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处理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而从软件技术方面来看,应用程序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尤其是Internet与WWW的出现,促使计算机应用范围更加广阔,越来越多的程序开始在网络环境的异构平台上运行。但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对新一代软件提出新的要求。在这样一种异构环境下,同时不同的硬件平台上存在不同的软件系统和风格不同的用户界面,将这些平台集合起来可以开发新的应用是一个相对比较困难的问题。人们在研究中间件的时候普遍认为中间件就属于一种相对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不同软件,借助在不同的技术之间达到资源共享,中间件在客户机服务操作系统之间,对计算机资源与网络通信进行管理。概括来说,中间件的特点主要有这么几点,即可以满足大量应用的需要、运行多种硬件与OS平台、支持分布计算,提供跨网络、硬件与OS平台的透明性应用或者是uwu的交互性、支持标准的协议以及支持标准的接口。就标准接口而言,对可移植性与标准协议的互操作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就当前的标准化工作而言,中间件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实对于软件开发来说,中间件可能比操作系统和网络服务更加重要。通过中间件提供的程序接口是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高层应用环境。无论底层计算机硬件与系统软件如何更新,只要将中间件升级更新,就能够保持中间件对外接口定义不变,所应用的软件也不会进行任何的修改,这样就可以保护企业在应用软件开发与维护过程中的投资。

2 不同的软件体系结构

现如今的应用软件相对比较开放,在应用软件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先后出现了比较多类型的系统模型,不同类型的应用软件技术其实也就代表了不同阶段的信息技术发展。不同阶段中代表性的系统模型主要有以数据为中心、以执行为中心、面向对象与基于总线的系统模型。首先,数据为中心的系统模型将数据放在系统的核心层次共享,不同功能部件采用统一数据进行描述,而其中的子系统开发过程又是相对比较独立的,子系统之间有统一的数据交换接口,整体上的扩充性比较好,可以任意的增加符合数据交换的应用程序。但是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就会发现,这种系统模型整体结构比较松散,集成性不是非常的好,只能数据复用,不能在功能上达到复用的效果。其次,执行为中心的系统模型。执行为中心的系统模型就是将不同的应用系统通过统一的执行中心达到数据与用户界面的一致性。这类系统模型就是在共有计算与执行功能从应用程序中分离出来,随后放到执行中心,避免出现代码冗余。用户与系统应用程序是相互分离的。分离有助于数据的管理,并且还可以保证管理数据的一致性。最后,面向对象系统模型。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性对象技术也变得越来成熟,随后也出现了简练的面向对象的系统模型。相对比其他两种系统模型差别比较大。该系统模型能够为用户界面对象与所有的应用对象共享的数据与应用进行操作,斌且这些对象都需要采用用户界面协调功能来实行。从系统模型的特点来看,这种模型结构是无中心的,系统是通过实体构成,并且都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与数据为中心和执行为中心的系统模型不同,可以有效降低由于数据和功能集中管理产生的复杂性。相对比其他的两种模型,对象模型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不能否认其中的不足之处。

3 基于中间件软件总线结构的系统模型

基于中间件的软件总线结构系统模型其实就是建立在中间件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一种软件体系结构。因此,该系统可以充分发挥中间件所提供的预先定义比较好的底层通讯框架和模型,将多种比较复杂的底层开发屏蔽掉,其中屏蔽的就有数据操作与网络通讯等。当然这种技术也集成了中间件技术的比较多种特点,如异构平台与负载均衡等。这些特点可以在工作业务逻辑比较复杂的系统中应用。该系统模型的关键是建立在相对比较高效的总线结构,促使组件之间能够通过公共的接口互相连接,促使组件可以达到即插即用,无缝集成的目的。同时在这样一种模型中,组件之间的通讯连接数也是线性的,各组件接口规范具有相对的统一性。在降低通讯复杂性的同时,还提高了组件的互相操作性。在利用软件总线可以控制逻辑,为外部组件提供功能相对集中的软件模型。但是在这样一个模型中,组件的概念与结构化软件开发和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区别。在中间件的软件总线结构模型中,组件是一种相对良好、独立并且比较方便插入到的语言、工具、操作系统,网络系统中的二进制代码与数据。根据软件开发而言,可以有效完成相对特定的业务操作,客户界面的复杂性,能够在多种环境下为众多的客户端截面提供基本构件。

4 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中间件和软件总线结构的软件开发,需要根据软件开发的实际情况来运行,这样才可以达到软件开发系统功能良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军,于守谦,刘亚斌等.基于软件总线技术的测控系统框架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4,13(8):849-865.

[2]张秋余,袁占亭,翟志万等.分布式计算机软件总线体系结构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工程,2014,(30):109-110.

[3]袁占亭,张秋余,张冬冬等.基于软件总线技术的软件开发[J].计算机工程,2012,(31):105-107.

作者简介

技术部经理总结发言篇9

一般说来,由于区域经济的增长和波动与区域内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区域间货物、服务及要素交换所产生的外部作用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而为推动与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现阶段展开对要素跨区域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分析,无疑是有着相当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的。

一、区域间劳动力和技术要素的顺向流动推动了区域经济波动位势提高

(一)劳动力由中西部向东部地区的流动有助于增强双方的经济增长动力

作为一个典型的人口过剩和城乡差异显著的发展中的大国,我国的基本国情非常接近于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两部门模型的基本假设;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区域差异非常显著的国家,在这里,传统的乡村部门在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中仍占据着很大的比重,而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则聚居了全国绝大多数的现代城市部门,因此,这种地区间部门结构的差异又使得二元假设不仅适用于部门分析,且也同样适应于地区分析。既然如此,分析中我们也就采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两部门模型和AD-As模型相结合的理论框架来具体探讨我国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及波动的影响。此外,为了易于表述并进而使理论分析更具逻辑性,我们这里同样又把分析对象简化为相对发达的东部区域和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区域。

为此,我们首先舍掉资本、技术等方面的生产要素,并假设各区域经济发展只取决于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各区域的劳动力供给曲线便是该区域经济的总供给曲线。其次是假设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区域具有无限的劳动力供给能力,而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则不具备劳动力的无限供给能力。这样,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供给弹性将无穷大,劳动力供给曲线即总供给曲线将会是一条水平线;同时,东部地区的劳动力价格将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且从中西部地区流入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所获得的净收益也会大于其在原籍就业的净收益。最后,我们又假定劳动力跨区域就业,但其家庭所在地和劳动力最终的归宿地不发生变化;这样,流入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收益就会回流到中西部地区。显然,以上假设又是基本符合我国现阶段区域收入水平差异特征和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具体特点的。在以上假设的基础上,劳动力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的流动对双方产出水平的影响也就可以按如下的过程来展开:(1)劳动力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的转移将导致东部地区总供给曲线向下移动;而在需求曲线稳定的情况下,又将会使东部地区在更低的均衡价格水平上实现更大的均衡产出规模。(2)由于中西部地区具有无限的劳动力供给能力,因此其劳动力流出也就并不影响其供给曲线。然而,由于流入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所获得的净收益要远大于其在原籍就业可能获得的净收益,因此,在东部就业的中西部劳动力所获得的收益的回流便将会提高中西部地区的收入水平和扩大中西部地区的总需求;这样,中西部地区的总需求曲线便向外移动并最终使中西部地区在相同的均衡价格水平上实现更大的总产出规模。

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均衡产出水平的影响机制示意图见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对东部地区而言,由于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流入,东部地区劳动力供给(总供给)曲线便将从初始位置S0移动到S1,相应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点也将由E0移到E1点;同时,均衡产出水平将由Y0提高到Y1。尽管由于理论上的劳动力价格下降会导致本地劳动力的收益减少,但是考虑到其厂商的收益增加量大于本地劳动者收益的减少量,因此,整个东部地区从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中所获得的净收益便会是图中的四边形E00E1AB的面积。对中西部地区而言,由于本区域具有无限的劳动力供给能力,因此,本区域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便为一条水平线,并且向东部地区输出劳动力又并不影响本区域的供给曲线;而输出劳动力所获得的收益回流又将提高本区域的实际收入水平并进而使本区域的总需求曲线从D'0移到了D'1,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点从E'0移到了E'1点,均衡产出水平则由Y'0扩大到了Y'1。这样,通过劳动力输出,中西部地区便将会获得四边形E'0E'1B'A面积的净收益增量。显然,从总体上看,劳动力由相对落后但劳动力资源丰裕的中西部地区向经济相对发达但劳动力资源相对短缺的东部地区流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双方的均衡产出水平,且也有利于增强双方的经济增长动力。

(二)技术要素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的扩散也有利于促进双方的经济增长

依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技术要素流动一般而言是对所有参与技术要素流动区域的经济增长均有着自己的正面的促进作用的。实践中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高以及技术要素跨区域流动规模的扩大,对每个区域现存的每一项技术而言,其所对应的经济规模和资本存量均显然是扩大了;从而每个区域又有可能获得知识技术传播和经济一体化程度提高所带来的规模收益递增效益,并最终促进了各区域、乃至是全国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

对于作为技术要素净输出区域的东部地区而言,短期内,技术要素的净输出将确定无疑地有利于其经济增长;而长期内的长期效益则具有着某种不确定性。之所以如此,原因主要在于技术知识的输出并不会改变输出区域的技术要素存量,同时,在短期内技术要素的流出又不仅不会产生供给能力的衰退效应,且反而会因技术转让收入增加而导致输出区域的需求扩张趋势和进而拉动输出区域的经济扩张。事实上,从纯理论思辩的层面考虑,技术输出对输出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先进区域的技术输出有可能导致技术输出方的竞争力增强并进而形成对技术输出区域经济增长的阻碍效应;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转移通常与产业转移相伴随,因此,先进区域的技术输出也有可能

会加速本区域已丧失了比较优势的相对落后产业的外迁速度和使本区域的资源更迅速地向新兴的产业集中,并最终加速本区域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和进一步增强本区域的竞争力及经济增长动力。不过,与纯理论分析有所区别的是,到目前为止,实践中不仅没有哪一种理论能严格地证明技术输出必然会导致大国或大区域的衰退,而且也无可靠的实证记录能支持这样的结论。不仅如此,如果再考虑到本文的研究对象在经济理论本身中又属于典型的短期问题,因此,我们的基本判断便是:至少从需求扩张的角度上看,技术要素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净转移是有利于东部地区的经济扩张和有利于提高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波动位势的。

对作为技术要素净输入区的中西部地区而言,技术要素的净流入将会增强其生产潜力,并进而又表现为提高其经济的波动区位。尽管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具体影响及整体影响均比较复杂;然而仅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看,一切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又均将表现为:“对于任意给定的一组投入,所得到的产出将比原来增长”。

至此,我们即可将技术要素从创新能力相对较强的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净转移对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影响简要地概括如下:区域间技术要素的顺向流动有利于增强双方的经济增长动力,但对技术输入输出区域的具体影响进程和机制却不同。对东部地区而言,技术净输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将更多地表现为要素拉动,其作用机制为:技术输出―收入增加―需求扩张―经济扩张。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技术净输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更多地表现为供给能力的增强,其作用机制为:技术输入―技术水平提高―供给能力增强―经济扩张动力增强(见图2)。

二、区域间资本要素的逆向流动加剧了区域经济波动位势差距的扩大趋势

区域间资本的逆向流动主要是指资本由相对丰裕的区域流向资本相对稀缺的地区。实践中对于原本就相对落后和资本稀缺的中西部地区而言,资本净输出将会使区域内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双双下降并进而削弱了区域经济的增长动力。之所以会如此,关键性的原因即在于:在暂不考虑区域自身资本积累增加影响的情况下,资本的净流出将进一步降低中西部地区原本就偏低的资本――劳动比率和导致单位劳动产出能力的下降,并进而在加剧就业不充分状况的基础上最终削弱本区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不仅如此,资本的净流出还使得区域内原本稀缺的资本更加稀缺、资本替代劳动力的机会成本进一步提高,从而又抑制住了中西部地区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提高产业结构层次的能力。不过,对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而言,资本净流入则增加了区域内的资本供给量和降低了资本的相对价格;结果,区域间相比较,不仅使得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条件更为优越,而且产业竞争力也必将会更强。此外,资本的净流入,也提高了东部地区的资本――劳动比率,并进而又在增强单位劳动产出能力的基础上,相对地提高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阶段性特征上看,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资本流动及其地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更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理论、尤其是符合缪尔达尔提出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论”。具体说来即是:在区域的某一发展阶段,由于规模效益、外部就业、垄断以及寡头市场结构的存在,资本倾向于向发展基础条件优越的区域集中;而聚集优势的形成和发达区域经济的扩张,又会在提高发达地区未来利润预期的基础上导致投资的进一步增加;在发达区域内部资本供给不能满足资本需求的情况下,相对落后区域的资本又将流向发达区域,这样一来又势必会强化发达地区的扩张倾向以及加剧落后区域的衰退趋势。事实也的确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本要素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的流动,就既源于“循环积累因果关系”,且又无形中强化了“循环积累因果关系”,以至于资本要素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的后果便是使率先发展的地区发展得更快以及相对落后地区发展得更慢。这一点表现在经济增长方面,也即为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增长速度更快,而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增长速度变得更慢;同时,区域间经济发展波动的位势差距也呈现出扩大趋势,区域发展差距也会在既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扩大。

三、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规模扩大以及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升,既增强了区域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间的关联性。也降低了经济波动强度和同步性

(一)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规模扩大促进了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提高

一般而言,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规模的扩大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间是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互为因果关系的:一方面,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扩大资源配置的范围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另一方面,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规模的扩大又构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物质基础及推动力量。事实上,只有区域间生产要素的流动规模扩大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各产业部门、企业等中观和微观经济体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愿望才能落到实处。不仅如此,跨区域要素流动规模扩大现象的客观存在又进一步增强了破除不合理区域经济分割的现状并进而为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

具体说来,要素跨区域流动规模的扩大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的两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区域产业分工深化和使区域经济在产业结构层次上建立起更为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之所以如此,关键性的原因就在于:区域经济分工不仅可以使各地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并进而有助于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增进区域经济福利,而且这样的一种分工深化还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效益并进而有助于范围经济的形成。尽管如此,区域分工深化又是要求相应的条件作支撑的,那就是:区域经济必须要是开放的,否则,各区域就只能保持“大而全,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状态并进而丧失分工所包含的经济利益。二是要素跨区域流动规模的扩大还可以经由贸易创造过程而进一步强化区域间的贸易联系。之所以如此,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国内区域间要素流动规模的扩大首先将直接促进国内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而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又将会通过贸易创造效应而形成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正反馈效应并进而最终形成要素跨区域流动规模扩大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之间的循环促进过程。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既分散了区域经济扩张或收缩的冲击强度,且也强化了区域经济波动周期的延长及强度下降的趋势

迄今为止,研究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主要有“有效需求不足论”与“技术创新决定论”。两种理论学说相比较,无论是从哪一种出发,区域间贸易和要素流动规模的扩大均有利于“熨平”经济周期,也即是有利于使区域经济波动表现出

周期长度延长和强度下降之趋势。表现在:首先,无论是哪一种理论体系,区域间贸易和要素流动规模的扩大均在事实上起到了稀释区域性供给与需求冲击强度并进而“熨平”经济周期的作用。原因在于: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前提下,一个区域的供给或需求扩张(收缩)将会由本区域和其他区域共同的需求或供给扩张(收缩)来加以支撑与平衡。实践中,如果我们把供给或需求波动对经济平稳运行的冲击强度定义为供给或需求波动量对经济总产出量的比值的话,那么也便有:供给(需求)波动对经济总量波动的冲击强度=供给(需求)波动量/经济总量。这一公式的经济学含义便是:在区域经济相对封闭的条件下可能形成的一次强烈经济周期,在区域一体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其通常会退化为一次轻微的经济波动,并进而使相关区域的经济波动周期延长以及经济波动长度的缩短。其次,从技术创新决定论的角度上看,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同样能起到稀释与分散技术创新对经济运行冲击的作用并进而又起到了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尤其是区域间技术要素流动规模的扩大还在事实上导致了技术创新生命周期的延长,从而也在稳定区域经济方面起到了减震器的作用。

(三)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高还增强了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间的内在关联性及减弱了波动的同步性

实践中要素流动规模扩大对区域间经济波动关联性增强的影响,首先在于其直接为经济波动的跨区域传导提供了一条新的通道,其次是在于其通过贸易创造效应刺激了区域间贸易规模的扩大并进而又间接地疏通了经济波动跨区域传导的区际贸易通道。

为使论述更具逻辑性,我们这里只考虑东部与中西部两个区域之间要素流动对经济波动跨区域传导的具体影响。假设东部地区经济首先出现扩张倾向,那么东部地区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扩张并进而又会导致要素价格产生上涨倾向。在要素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中西部地区的生产要素将更多地流向东部地区(或者也可表现为东部地区的生产要素较少地流向中西部地区),其结果是中西部地区的生产要素价格也会随之产生上涨趋势。在中西部地区存在闲置资源的情况下,中西部的要素价格上涨又将会吸引更多的要素投入使用,从而又使中西部地区经济也产生扩张趋势并最终形成东部和中西部经济次第扩张、但却又是不同步扩张的现象。而在中西部地区没有闲置资源的情况下,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当期供给扩张能力又将会受到限制,同时,区域经济波动的同步性也将会更弱。从我国的具体情况上看,区域间经济波动的关联性增强仍将持续发展,但区域经济发展同步性减弱的趋势却不可能无限延续。原因在于:中西部区域存在闲置资源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不存在闲置资源的可能性,因此,中西部地区经济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动员闲置资源来增强供给能力并进而跟进动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势头。退一步讲,纵然是中西部地区没有闲置资源的假设成立,我国特有的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特点也足以使中西部地区能快速跟上东部地区的扩张势头。

技术部经理总结发言篇10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量的新的电站建设近年来大量涌现。现阶段,为保证电源点机组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无论是火力发电机组还是其他诸如水力或核电发电机组,在机组投产前必须进行机组的调试。机组的调试是保证发电设备能够得到最佳运行状态的基本方法,分分系统调试和总调试。为保证调试工作的顺利开展,一般调试单位都成立调试项目部,项目部需要选择高素质的调试总负责人(即:调总,以下同)。要做好调试工作,调总的能力和素质是保证调试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

    一、调总的地位和作用

    调总是调试项目的总负责人,是调试单位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调总是调试过程中的主管人员,也是调试项目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同时也是调试工作过程中各种要素合理投入和优化组合的组织者。调试单位对电站设备进行调试,主要是通过各个专业来完成的,各个专业应对调试质量直接负责。调总是为完成调试任务的总协调人,是协调各方关系、使之相互紧密协作、配合的桥梁和纽带。

    二、调总的素质

    调试是一种高素质的技术服务工作。因此,对调总素质的要求也应为全方位的,这种素质主要体现在综合能力上,既要有专业知识,又要有强的协调能力。

    调总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调总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其行为及决定影响到各相关方面的利益。因此,应具有任劳任怨、廉洁奉公、为人正直和办事公道的高尚情操和职业道德,勤于钻研和守法敬业。

    调总应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调总不是专门的技术人员,是管理人员。只有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才能把团队组织好。遇到问题时,能够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利用良好的人脉,保证调试工作的顺利开展。

    调总必须有专业技术的功底和广阔的知识面。如果没有浓厚的专业技术功底,在技术上没有充分的发言权,就难以服人,说话就没底气。再说,调试涉及到的专业知识面很广泛,没有广阔的知识面,很难发表意见,就会失去在项目实施中运筹帷幄的能力和机会。

    调总还必须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调试是一种技术服务行业,其协调能力主要通过语言来表达,汇报和下达主要通过书面文字来表述,需要定期提交的调试总结需要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要简练,内容要全面。因此,必须能“说”,能“写”。

    调总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健康的体魄。调总仅有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完成整个调试工作是不可想象的。而且,调试工作时间长,条件差,任务繁重,常需要加班,作为调总一定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才行。

    三、调总领导下的组织体系

    一个调试项目部要保证整个项目的正常运行,就应保证很好的调试质量,保证调试工作的可控性。往往一个调试项目部在工作最繁忙的时候,可能需要几十个人同时工作,因此,一个精干、高效的组织体系来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转,这正能体现调总工作的重要性。

    调总应组建合理的调试组织层次。一般的调试组织层次见下图。调总和副调总是决策层和协调层;各专业负责人是执行层;各专业技术人员是操作层。

    在调试过程中,调总应明确组织内部各自职责与权限。做到专业分工与协作的统一,即按照人员相应的专业来安排工作。同时明确各专业负责人的责、权、利,最大限度发挥各个技术人员的作用,形成调总领导下的高智能、高素质的组织体系。

    四、调总技能的培养

    调试是个动态的过程,不可预知的问题很多。调总应及时通过各种有关调试信息的收集,并及时对有关方面作出反应来保证调试工作的顺利完成。

    调总的技能,很多人都会首先想到工程技术上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的高低,这种想法并不全面。其一,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面往往比较专一,通常不会特别注意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的学习和修炼,因此,一个技术专家不一定能胜任调总职责;其二,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侧重点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因此,一个擅长从事技术工作的人不一定适合担当调总。

    调总必须懂技术,但不一定是某方面的技术专家。调总的技术是指它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其目的是为了和项目团队及相关方人员有共同语言,以便加强沟通、协调。调总懂技术,不是靠调总的专业知识、技能去解决调试项目中的具体技术问题,而是为管理服务的,即有效地指出方向,提出建议,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信息等,能透过别人把知识发挥出来。因此技术只是技能的一个方面的要求,技术不等于技能。

    调总的知识面要广。“广”不等于“专”和“精”。过于专注于某一方面的技术问题,有时反而不利于当好调总。应强调“一专多能”为宜,即使“一专”不足,而“多能”有余,也适合当调总。其实一个好的调总,必定是有较强技能的人,过分强调技术上的专长不仅没有必要,有时也不利于调试项目的实现。

技术部经理总结发言篇11

一、 引言

就国内而言,1978年以来的经济改革使得中国经济迈入快速发展轨道的同时也使得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可知,1978年~2013年间,我国三次产业就业占比共经历了“一二三”“一三二”“三一二”三个阶段;自2014年起,三次产业就业占比首次呈现“三二一”模式。三次产业就业占比的变化说明我国经济正处在产业结构转型期。从宏观层面来讲,这一变化使得我国产业结构朝着更加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为我国经济稳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经济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将会日益凸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就是其中的一个,该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将会严重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国内学者张平(2007)在研究区域产业结构时指出,产业结构的区域性差异是造成区域差距的主要原因。近期,王智勇(2013)通过研究进一步证实区域差距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有着必然的逻辑联系。由此可见,对于正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经济而言,增长与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区域性差异值得人们高度关注。

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该时期的重要任务。鉴于此,为了进一步明确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区域性差异,从而更好地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将利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数据,应用统计核算法和已有的结构转型动力分解模型,从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产业结构转型速度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内生力三个角度来对这一差异性进行量化。之后,依据测算结果就当前经济下行环境下如何有效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这一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 增长和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区域性差异比较

1. 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区域性差异。图1描述的是1993年~2013年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三次产业产值变化情况。

图1较为明显地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区域性差异。从动态视角来看,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区域性差异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为了能够对这一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我们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角度来对其进行量化。在统计核算中,三次产业贡献率是指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贡献率,某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可按如下公式计算(石韵珞,2011):

有关1993年~2013年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测算结果见表1。

从上述测算数据来看,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区域性差异可以从区域和产业两个层面来分析。首先,从区域层面来看,各区域经济增长所依赖的主导产业存在明显差异。对于东部地区而言,第一产业年均经济增长贡献率仅为6.04%;而二、三产业年均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47.87%和46.09%,并且二、三产业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率总和高达93.96%。由此可见,拉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是二、三产业。而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第一产业年均经济增长贡献率均不足15%;而二、三产业的经济增长贡献率差距都在10%以上,其中中部地区二、三产业年均经济增长贡献率差距高达20.98%。从这一点来讲,第二产业可视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其次,从产业层面来看,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年均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3.08%,略高于东、中部地区;第二产业年均经济增长贡献率,中部地区为54.38%,位居三大区域之首;第三产业的年均经济增长贡献率,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46.09%、33.40%和37.27%,东部地区要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2. 产业结构转型速度的区域性差异。在结构转型理论中,劳动力占比变动情况能够较好地刻画产业结构转型的动态过程。图2描述的是1993年~2013年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劳动力占比变化图。

图2清晰地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区域差异性。为了能够更进一步明确这一差异性,我们以各产业劳动力年均变动幅度作为该产业转型速度的衡量指标,从产业结构转型速度的视角对其进行量化分析,其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1993年~2013年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劳动力占比分别以年均3.16%、2.20%和1.63%的速度下降;第二产业劳动力占比分别以年均1.40%、1.34%和1.24%的速度上升。从横向比较来看,我国东部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转型速度要明显快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转型速度略快于西部地区。对于第三产业而言,西部地区劳动力占比以年均3.65%的速度上升,而东、中部地区第三产业劳动力占比年均变动幅度分别为2.75%和3.34%。这表明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结构转型速度要快于东、中部地区。

3. 产业结构转型内生动力的区域性差异。现有的结构转型理论(Herrendorf,2013)认为,促使产业结构转型的市场内生力来源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就需求端而言,由于不同产业品之间需求的收入弹性不同,收入水平的变动会引起消费结构的变动从而促使产业结构转型。就供给端而言,部门间技术进步的差异和全社会资本深化引起不同产业品之间相对价格的变动从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通常将由收入水平变动、技术进步以及资本深化引起的产业结构转型分别称作收入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和资本深化效应。于泽(2014)等人通过构建三部门结构转型动力分解模型,从全国层面测算了上述三大效应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中的相对重要性。依据现有分析框架,对于一个包含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用a,m,s)的三部门的结构转型模型,其结构转型动力分解表达式如下(推导过程见参考文献(于泽,2014)):

鉴于上述模型能够从深层次揭示结构转型,本文利用该模型对1993年~2003年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内生动力的差异性进行独立测算。各区域三次产业产值和劳动数据通过各省统计年鉴加总得到,三次产业资本存量依据文献[7]中的省级数据加总得到,产值和资本以1978年为基期(单位:亿元)。由于上述分解并不能完全排除各效应间的相互影响,因此该分解结果反映的是三者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依据表3从相对重要性来看,东、中、西部地区的共同特点是收入效应和资本深化效应在结构转型中的重要性要大于技术进步效应。此外,对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而言,收入效应在各区域结构转型中具有绝对优势,其平均贡献度分别达到86.51%和83.64%。对西部地区而言,收入效应和资本深化效应的重要性不相上下,从平均值来看其贡献程度分别为54.44%和50.66%。单纯就技术进步效应而言,其在东、中、西部地区结构转型中的平均贡献度分为6.46%、1.87%和3.74%。该数据表明,技术进步效应在促使东部地区结构转型中的贡献度要强于中、西部地区,相比之下,技术进步效应在中部地区结构转型中的作用微弱,其平均贡献度仅有1.87%。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各区域在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除了要注重发挥收入效应和资本深化效应作用的同时,也需要通过努力提高技术进步水平来发挥技术进步效应的作用。

三、 有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上述研究从多角度证实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域性差异。当前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有效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对此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 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提升中、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上述研究表明二、三产业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处于失衡状态。综合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和产业结构转型速度两方面数据可知,尽管中、西部地区第三产业转型速度要快于东部地区,但第三产业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要远低于东部地区。这表明中、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质量有待提高。因此,在未来经济发展中,中、西部地区在加大第三产业投入力度的同时要合理调整产业布局,注重培育优质产业,进而激发第三产业对中、西部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2. 提高收入水平,提升消费层次,激发潜在市场需求,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上述研究表明由收入水平提高引致的收入效应是促使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的主要力量。当前,我国区域间以及区域内部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较大使得我国各区域消费层次良莠不齐,部分潜在消费需求受到抑制。对此,可以通过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和覆盖深度,同时建立稳定长效的工资增长机制来提升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激发潜在市场需求,以实现消费层次的提升,进而促进各区域产业结构转型。

3. 实行差异化外商投资战略,通过充分发挥技术溢出效应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来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当前东部地区在技术水平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因此东部地区应重点加强先进制造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外资引进力度,同时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来提升东部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而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在引资政策的制定方面则需要依据其资源禀赋特色,发展与该地区资源禀赋相适应的产业,在有选择的承接东部地区产业的同时,通过利用外资技术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曹新.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经济学家,1996,(6): 94-96.

[2] 张平.论中国三大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J].经济评论,2007,(5):53-57.

[3] 王智勇.产业结构,城市化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地市级单元的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3,(5): 23-34.

[4] 石韵珞,李品高.中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转型[J]. 物流技术,2011,30(8):48-51.

[5] 于泽,章潇萌,刘凤良.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内生动力: 需求还是供给[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3): 25-35.

[6] Herrendorf B, Rogerson R, Valentinyi ?. Growth and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13.

[7] 黄榕.经济增长阶段转换下的结构转变及其演化[D].南京:南京大学学位论文,2015.

技术部经理总结发言篇12

【正文】

一、导言

自19世纪以来,技术进步方式发生了两方面彼此关联的重要变化:一是r&d活动的体制化,使组织而不是个人成为科技成果的母体; 二是r&d活动的企业内部化, 使企业而不是大学或独立研究机构掌握了社会大部分r&d资源,逐渐成为了技术知识的生产主体, 而不只是人工制品或商品的生产主体。近二十年来,尽管产学研之间技术合作的重要性有了明显的增长,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作为技术知识生产主体的地位并未改变,企业内部r&d 进而企业之间技术合作依然是企业捕捉创新机会并获取创新所需要的技术知识的主导组织形式。这种状况恰与斯蒂格勒(g.stigler)早年的一个假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他看来,随着r&d活动的增长,将会出现一个基于市场的创新劳动分工过程,产生大量的出售技术知识的专业化的工业研究实验室,而这种专门实验室的绩效将丝毫不比企业内部实验室逊色。[1] 虽然此一预言未能在市场经济国家应验,但与其类似的分工模式却以“科学”的名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得到了终遭失败的真诚尝试。这双重的证伪,突出地表明了新古典经济学和我们的传统经济理论在处理技术发展问题上的不足。因此,重新思考技术的本性以及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就成了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迄今,对上述问题的探讨有两种视角。其一,可称为交易费用视角,导源于科斯(r.coarse)的企业理论和交易费用经济学;[2][3]其二,是技术知识和组织学习(organizational learning)视角, 导源于博兰尼(m.polanyi)的知识论[4]和纳尔逊(r.r.nelson)等人的经济进化论。[5]在交易费用视角下, 焦点是技术的市场交易成本与企业内部组织成本之高下:正是技术市场的不完全性所招致的高昂的交易成本被视为r&d活动内化于企业的主要原因。在技术知识视角下,难言知识(tacit knowledge)、专用知识(specific knowledge )以及组织学习等概念占据着重要的解释地位:有关“如何去干”、“如何进行改进”的启发通常体现在组织常规中,那些拥有内部r&d的企业能够通过频繁的内部知识学习与交流形成整体的组织能力,从而善长于利用特定的技术机会并将其转换成可销售的特定产品。在这里,要害问题并非交易成本之大小,因为创新过程中运用的那部分现场知识和专用知识只能在此一过程当中经由实践而生成,乃至可以认为不存在此类知识的先验市场及交易费用。尽管这两种解释方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冲突,但人们并未对此加以深究,而是并不悖地同时采纳了它们。问题还在于,交易费用解释仅限于一种静态观,它预先假定了一个技术市场,并把关注的对象仅仅放在技术上,却忽视了与商品市场和人力资本市场的比较;技术知识解释采取动态观,自然是其优点,但它无法解释为什么技术交易市场确实存在和发展着。这些问题便引导我们进一步探究技术、人工制品和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以期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创新组织问题。

二、技术作为知识

虽然人们广泛地使用着“技术”一词,但各人心目中的技术概念却颇不一致。迄今的研究已充分地揭示了技术定义的多样性和定义技术的复杂性。[6][7]技术究竟是一种能力或知识或手段或活动过程,似乎仍将作为一个“纠缠不清的问题”[8]摆在我们面前。

我们既不可能在本项研究中回避对技术概念——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之一——的理解,又不可能在这篇文章里就技术概念作展开的讨论,甚至为它提出一个新的定义。我们所能做的只是进行一种选择。事实上,技术定义的多样性决定于定义技术的复杂性,而定义技术的复杂性又是由于技术本身的多维性所造成的。技术,既是一个多维的东西,我们便可以对自己所采取的认识视角加以选择。本文倾向于选择:技术是一种技能和知识。更确切地说,技术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周围环境过程中所习得的处理、使用和制造有用物品的技能和知识,可简称为技术知识,而不是任何形式的人工物——无论是消费品还是投资品。

有必要陈述几项我们之所以如此选择的理由:

首先, 把技术看成是知识, 选择的是17 世纪首次出现的技术( technology)一词的基本义(meaning )而非关于它的引申义(signif-icance)。该词按其希腊词源,来自techne(意思是art和craft和logos(意思是word和speech),意为对技艺和手艺进行讨论。这种言说为使技能这类主观知识转化为可清晰表达的客观知识提供了机会,而且也显然是技术知识系统化和理性化的基础。

第二,把技能乃至专业能力(expertise)、能力(capability)纳入技术知识的范畴内,使我们的论点有别于邦格(m.bunge )等人的技术作为应用科学的观点。问题是,把能力范畴纳入知识范畴的合理性何在?这里,科学家兼哲学家博兰尼对“难言知识”的发现及其哲学意义的探究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4] 他的哲学体系由以成形的支柱之一即是一项简单的观察事实:“我们知识的东西要多于我们所能诉说的东西”。具体到技术领域,他发现,关于技能和专业能力的论述并不能把这能力表达完全。任何一项技术都可以看作可以清楚表达出来的技能和无法加以表达的技能这两部分之和。通常把前者命名为可清楚表达的知识(articulatable knowledge或codifiable knowledge),把后者命名为难言知识。这样,技术知识就是两者的并集。如果把技能和知识并列使用,技能就是难言知识。既然如此,两者的相对份额和重要性又如何呢?博兰尼指出,人类大部分技能和专门能力都是难言类型的知识,“甚至在现代工业中,难以描述的知识仍然是技术的一个重要部分”。([4],p.52 )博兰尼的论断业已得到技术创新研究文献的广泛引证和确认,成为进化经济学和创新理论的思想基石之一。[5]

第三,把技术知识和人工制品加以区分,突显了技术的信息特征,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技术交易的本质以及技术交易和一般商品交易的重要差别。比如,对一项技术信息的使用不会使它磨损;对一项技术信息的出售也不会使卖主失去此项技术。技术的这种潜在的“使用的非排他性和产权的不可排他性”的公共物品(public goods)特征,使得技术市场的不完全性远胜于一般商品市场的缺陷。这正是“自由市场将导致r&d投资不足”这类著名论断的立论依据,[9]亦是争论不休的“知识产权”问题的现实基础。当然,把技术知识等同于技术信息是不恰当的,因为技术知识还有难言的和专用的部分,技术信息只是技术知识的一个子集。所以,一般认为,技术是通用知识和专用知识的并集,或者说是潜在的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的混合体。[10]

第四,把技术看成是知识,也是基于技术史研究的成果而进行的选择。自雷顿(edwin layton)“作为知识的技术”一文[11]发表以来,技术史家日益确认了技术和工程并非科学的衍生物,而是与其有互动关系的自主的知识领域;恰恰是知识,而非人工制品,才是技术的根本。有人提出,技术史研究的重点应放在技术知识内容的变迁而非人工制品的变迁上,应该在技术知识进化的认识论框架内,思考技术变迁的模式。[12]文森迪(walter vincenti )有关航空技术史的出色研究正是细密地探讨“工程认识论”(epistemology of engineering )的一次成功,他再次确证了技术知识相对于科学的特异性和自主性。[13]这些都表明,定义技术为知识,不仅不会造成与科学的混淆,而且只是当我们把技术看作一种知识域时,才更有必要去辨白科学与技术之间的互动关系。

最后,把技术看作知识,是在企业技术创新研究这一背景下从认识论的角度作出的一种实用的方便选择。我们认为,对技术概念的孤立界定并不具有自足的合理性。相反,只是当我们从初始界定出发获得一种令人满意的解释系统后,才能进一步确认其合理性。换言之,技术定义的合理性是背景依赖的(context-dependent)。就此而言,我们并不排斥对技术定义的其它选择,而且我们愿意相信,每种选择在其解释背景中都可能是富有成效的。

接下来,我们尝试探讨一下技术、工人制品和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

三、技术知识和工人制品

人工制品本身并不就是技术,但它内含着一定的技术知识,是技术知识的一种物化形式。通过剖析人工制品,探究其结构和功能,人们就有可能把握其内在“本质”,诸如设计技巧、工作原理、组成成分等,甚至搜索出其制造工艺。这个从人工制品中求解它所体现的技术知识的过程,就是日常所说的逆向工程。逆向工程并非总能奏效,它能成立的前提之一,就是人工制品确乎体现了相当的生产技术知识:逆向工程成功的另一个前提,则是其实施主体必得拥有相当的背景技术知识。

但是,人工制品的生产目的显然不是供竞争对手“解剖”用的。恰恰相反,人工制品的功能在于满足用户特定的需要,用户关心的是其整体性能而非其生产技术。作为界面(interface)的人工制品,[14] 其设计的主要目标就在于力求减少对用户的技术知识需求,使用户在仅仅拥有十分简单的使用技术的条件下就能够方便地操纵该人工制品。也恰恰是这种简单的人—机界面,使人工制品有可能获取广阔的生存空间。相反,如果用户需要掌握象制造商拥有的那么多的背景技术知识,才能去使用人工制品,那么,这件人工制品也就丧失了其使用价值。因此,对于人工制品的生产者来说,他完全有动力去把人工制品制造得连傻瓜都会使用,而同时使最能干的索技者也变成傻瓜。而要达到此一目的,就需要相当水准的技术知识,去建构精巧的人工物—人的界面,尽可能地把涉及此一制品的技术包络在内部,隐匿起来,使之处在封闭状态。这时,人工制品对于用户的意义,就是其体现的界面,就是其所能发挥的功能。这一界面实质上就划定了生产者的技术知识和用户的使用技术乃至生产技术之间的边界。正因为界面简单,消费者才有可能在知识不多的情况下操纵众多的不同类型的人工制品;用户企业才有可能立足于各种人工制品去建构自己所需要的特定的生产技术。

人的知识是有限的,没有全知全能者。人工制品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顺应了人类的知识限度,它使上游的技术知识对用户处于封闭状态(黑箱),从而大大降低了对用户的知识要求,使后者有可能立足于人工制品去进行其它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新的技术实践,从而加速了技术知识的累积性增长过程,加速了自然界的人工化进程。

怀特海(a.whitehead )曾经说过:“所有的习字帖和大人物演说时反复引用的说法——我们应该养成思考我们在做什么的习惯,是一个大错特错的陈词滥调。事实恰恰相反,文明是通过增加那些使我们不加考虑就能实施的行为的数目而进步的”。哈耶克(f.a.von hayek )在其著名论文《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里引证了这句话之后,接着说,“这在社会领域极为重要,我们不断地利用我们不理解的公式、符号和规则,并通过这种利用,使我们能够得到那些我们个人所未掌握的知识的帮助。”([15],p.83)

我们相信,上述说法也适用于技术知识的人工制品。似乎可以说,文明是通过增加那些我们无须太多知识就能使用的人工制品的数目而进步的;也正是这种对我们并不理解的人工制品的广泛利用,使我们能够得到那些我们个人所未掌握的技术知识的帮助。

在上述分析中,可以发现,生产技术/使用技术的二分是相对的,两者也没有绝对的高下之分。比如,一个企业的生产技术恰恰就是巧妙地配置并使用人工制品(如机床)的知识与能力;一个空军飞行中队的作战技术恰恰就是适当地配置和使用作战飞机的技术。这种“使用”技术绝不低于也不可还原为生产这些人工制品的技术。从这些例子中也可获得一种启示,那就是生产过程和生产设备并不具有与消费过程和消费品相对而言的优越性,在技术分析中,两方面都是完全对称的。

最后,需要指出,人工制品并仅仅是技术知识的产物和体现,它同时也是社会知识、文化价值和美学观念等的产物和体现。人工制品的形成过程正是对技术的和非技术的因素的权衡取舍过程。这恰恰是技术社会学领域中的社会建构主义者能从人工制品这种“文本”里读出社会的、文化的和政治的因素[16]的内在根据,也是考古学之为人文科学、考古学家能根据人类远古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人工制品去建构当时之社会状况的重要原因。

四、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

如果说人工制品并不就是技术,那么掌握技术知识的人就更不能被看成技术;如果说人工制品所体现的技术知识是死技术的话,那么体现在人身上的技术知识就是一种活技术;如果说人工制品是技术知识的“存储品”的话,那么人就不仅仅也可以是技术知识的“存储器”,更重要的则是技术知识的“选择器”、“解读器”和“生成器”。人工制品所内含的技术知识以及用语言表达的技术知识,只有靠掌握技术的人才能解读出来。同样地,也只有靠掌握技术的人的技术活动,才能在已有的技术知识和人工制品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技术知识和人工制品。

活技术存在于个人的记忆中,是个人知识的重要方面,也是人力资本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个人知识中,总有一部分是在组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而且专用于该组织,即只有在组织网络中才有意义和价值,可以称为专用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专用性(specificity)说明了,技术知识通常并作孤立地存在于某个人身上,而是存在于个人之间、小组内部、组织之间等人际关系网络之中。个人知识只是在这种网络背景中才能得到恰当的评价,才能彼此关联形成有机的技术知识整体。该知识整体可以称之为组织知识,它并不是组织中个人知识的简单加总。[ 5]组织知识作为无形的组织资本,也表现出很强的专用性。这种专用性意味着,组织往往在特定的技术领域具有竞争优势,当组织转向其它技术领域时,其中原有的组织学习程序即遭不同程度的废弃。也就是说,组织知识只是在外部社会关系(比如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间)网络中才具有价值。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的专用性说明了技术知识的社会分布是非对称的,个人并不是彼此等价的,组织也是各不相同的。这既是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结果,也是技术知识增长的推动力。当然,人力资本以及组织资本的专用性是有程度上的差别的,也是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转变的。

存在于个人或组织中的技术知识的另一项特征是,它们并不都是易于用语言明确表达出来的,因而就不易写进“蓝本”(blueprint)里,以独立于个人或组织的方式,象公式信息或专利信息一样进行传播。这部分知识正是博兰尼所着重强调的难言知识。从技术知识传播的角度看,难言技术不可消除性的重要含义在于:技术知识的人际交流从来没有摆脱似乎也不可能最终摆脱’师徒传承”或面对面的密切的人际交往的形式;技术知识的组织际或区域际交流需要以个人或小组为媒介,通过人际关系或人的迁移去完成。比如,拥有难言技术的个人可以离开一家企业而受雇于另一家企业或者开办新企业,从而实现技术知识的转移。技术知识的难言维度提醒我们,技术转移决不仅是技术信息的传播,也不是生产设备的空间移动。博兰尼曾对匈牙利的一台全新的进口灯泡吹制机作过考察,发现同一台机器在德国运转良好,而在匈牙利整整一年都没有生产出一个合格灯泡来。([4],p.52)。对此, 我们自然并不会感到陌生。星野芳郎也曾指出,技术常识和基础技术是最难转移的,因此“向中国的技术转移,在把机械、材料以及成套设备带进中国的同时,更有必要带入有关现代技术的最基本的作业方法和运用制度。如果可能的话,还应该让日本技术人员长期住在中国,通过现场指导,使作业标准和主系统的运用制度真正固定下来”。([7],p.11 )这里所涉及的还仅是基本操作技术的转移,要使受方真正掌握实质技术其难度就更大了。

从技术知识增长的角度看,难言知识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个人或组织产生正确技术问题的源泉。也就是说,难言知识作为个人或组织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积累起来的“支援意识”(subsidiary awareness),自发地引导着个人或组织的注意力和关注方向,以辨识特定的技术问题,并通过集中意识(focal awareness), 解决将要获得解决的技术问题。所以,难言知识既包含着发现技术问题的启发性期待,也孕育着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方法预期。简而言之,难言知识孕育着“正确的”技术问题。正因为如此,博兰尼更喜欢用“难言的知”(tacitknowing)去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就是说,技术知识的增长和人工制品的创造过程是难以明确表达的,更是不能形式化的,谁也找不到技术进步的算法。

以上我们着重论述了个人或组织知识的专用性和难言性方面,两者从不同的角度显示了个人或组织在技术知识问题上的特异之处。更一般地,个人或组织的知识基础难言地制导着个人或组织技术知识增长的速度和方向,从而产生渐进的累积效应和路径依赖效应。这是因为,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增强存储与其相关联知识的能力;知识基础越深厚,其吸收能力越强,对外部技术机会也就越敏感,因而也就越易作出超前反应去开发新技术能力;[18]知识基础中孕育的正确的技术问题及其解决,预先地定向了技术进步,它反过来融入个人或组织的知识体系,形成累积性增长,而不是一种颠覆。

上述技术观,既与那种认为技术不过是独立于人或组织的物的观点不同,也与那种把技术看作可以普遍适用的易于复制的信息的观点迥异。我们相信,把技术理解为知识,认真对待难言的和专用的技术知识,认真对待这类知识与个人或组织的不可分性,能够使我们对技术创新的组织安排有一种新的认识。

五、技术知识和r&d的组织安排

在考察过技术知识和工人制品的关系、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的关系之后,让我们回过头来,重新思考技术创新的组织问题,尤其是r&d 机构内部化于企业的微观机制。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经验研究的发现,有关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运用的经验调查与分析都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论:[19](1 )在企业运用于创新的知识中,大约有三分之二来自企业内部的r&d 努力和现有的专门技术能力,余下的三分之一来自企业外部。在企业外部知识来源中,贡献最大的是其它企业,尤其是用户企业和供方企业以及竞争企业。其次才是学术机构和政府实验室,其在各产业部门的贡献各不相同,变动范围大致是5—20%。(2)从企业内部获取的知识主要与r&d 和设计相关。从这类活动以及生产岗位上获取的难言技能,与那些来自文献资料和学校教育的正规知识相比,总体上对企业技术创新做出了更大的贡献。当然,企业亦通过关系网络,从其它企业和研究部门获得某些难言知识。(3)来自企业内部的那部分知识,约有半数是企业员工在r&d、设计、生产和销售活动中通过组织学习集体地获得的,另外一半则是纯粹的个人知识,是个人先前所受教育和工作实践的产物。(4 )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学术机构和政府实验室的更有价值的贡献,不是具体的样品设计与开发,而是其发现的新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技巧。这些结论突出地表明了,就企业技术创新而言,内部技术知识较之外源技术知识、组织知识较之个人知识的相对重要性。

有关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成败因素的经验研究则表明:[20](1 )成功创新的特征是善于捕捉和理解用户的特定需求;失败的创新则常忽视或无视这类需求;(2)企业内部开发、 生产和营销活动的匹配十分重要。成功者具有这种协调技巧,而失败者则常常因为缺乏内部知识交流而无法协同。(3)成功的创新者,尽管都有内部r&d能力,但是,他们对来自企业之外的科技信息和知识也有相当的利用;失败者则缺少与外部技术知识网络的交流。以上三点发现分别证实了供方—用户关系链条、企业内部知识交流网络、外部公共技术知识网络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重要性。

上述两方面的经验发现表明,企业技术创新发生的背景是三个彼此相关联的网络的叠加:企业内部网络、企业间网络、相关于该企业的公共技术知识网络。这三种网络,既是技术知识交流的网络,也是社会交往网络。这正是企业技术创新所由以发生的技术—社会支撑结构,它是企业所建构的,反过来又建构着企业(这里暂不考虑政策、法律等上层结构)。可以说,一家企业从诞生到成长壮大的过程,也正是不断地重建这三种网络的过程。

在这里,问题并不是“企业为什么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因为我们完全可以把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定义”为企业,尽管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进行技术创新。问题的实质在于:为什么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利用的技术知识主要来自内部网络?为什么企业又需要一个外部技术知识网络的支持?

从技术知识的视角看,企业的特征就是其技术基础,这种技术体现在企业所拥有的机器设备、厂房等人工制品上,更体现在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本中,企业的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充分利用当下的物质手段和各种投入品去生产用户企业或消费者所需要的人工制品,从而尽可能地获取最大收益。正是企业的技术基础和基本目标决定了企业的议事日程和认知范围,使企业员工在互动过程中建构出企业历史与未来发展的“因果图”(cause maps),[21]界定其特定的有待解决的近期、中期和远期问题(包括技术问题),并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当一个技术问题被个人、小组或企业确认后,个人或组织的“支援意识”总是被首先调动起来,搜索这些严格地依赖于背景的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问题也许对整个企业是难言的,但在特定的小组如产品开发小组,也许就易于传达;这些问题也许对企业外部网络是难言的,但在企业内部却可以是彼此明了的;这些问题对企业是重要的技术问题,但对于外部网络来说也许根本就不成其为问题。正是企业技术问题的难言性和专用性使得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本成为最佳的问题解决者。如果企业没有相当水准的技术的人力资本,那么,企业就连真正的技术问题是什么,都难以辨明,又怎么谈得上去进行技术创新呢?反之,正是因为企业有一定的技术水准,企业才能够捕捉到恰当的技术问题,也才能够去认知和建构外部技术知识网络,以备不时之需。但这种对外部知识的利用总是决定于内部的解题过程和运行系统。上述分析表明,企业内部的社会交往、价值认同、知识共享与交流、专用语言的生成等都有助于内部技术问题的捕捉和解决,都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

企业的认知特征,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并不是随机的。[22]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并不是海阔天空地搜索技术知识的社会总“库存”,随意引用各种技术知识。相反,由于企业处在特定的技术范式和技术轨道上,由于企业处在特定的供方—用户链条上,由于企业特定的人工制品和人力资本,便得企业只能发现并尝试解决特定的“正确”的技术问题,并在这一背景下评估和利用可得的外部技术知识。换言之,企业的技术搜索总是局域搜索,其搜索的方向、范围和有效性均受制于企业内部的技术基础。正是这种状况,使企业的每一次技术创新都既是对企业内部技术传统的更新,更是对这种传统的扩展,由此形成企业技术知识的积淀和累积性增长,使企业通过人工制品的生产在市场上保持其特定的与其它企业相区别的专业化的竞争优势。

企业的目标就是以人工制品在市场上一争高下,而主要不是以出售技术知识获取利润。企业为什么就不可以直接出售技术知识?这是因为,如果企业技术知识是难言的,它就无法与组织分割开来,也就难以出售;如果企业技术知识是专用的,它就少有需求市场;如果企业技术知识是可清晰表达的通用知识,由于其易于复制而难以确立产权,当然比较难复制的人工制品更难获利;如果企业获得一项全新的技术,其市场前景的高度的不确定性,往往使需求方的定价远不及供方的期望。因此,企业的技术转移往往是成熟技术,把人工制品(如生产线)、操作指南和技术服务组合出售。这样看来,人工制品作为一种界面,比起技术知识来,更适合成为企业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的边界。企业只得在自己的技术世界中利用各种各样的异质的技术和社会知识,去建构更易获利的人工制品。在此一过程中,外部研究成果是有用的,但是有很大局限性,因为外部研究机构的成果往往与企业特定的技术问题并非直接相干甚至是很少相干的。从这种意义上讲,企业只能靠自己解决问题,当然也不排除靠引入人力资本,使之成为自己的一员。

至此,我们基本上从认知的角度论述了企业内部技术知识的重要性。那么,为什么就需要r&d组织呢? 这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繁复性和高度的不确定性有关。企业内部技术问题的偶发性、技术问题产生的频繁性、技术问题的系统关联性都要求有专门的组织去承担排除故障的任务,而一个这样的与生产过程适当分离的专门组织的出现,正可以拓展整个企业的技术视野,既能从事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创新工作,又能同时保持既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也正是由于创新的不确定性,企业倾向于利用相对一般化的和与结果无关的决策规则,如,“把销售额的x %投入r&d”,“按照常规份额在基础研究、风险项目、渐进创新间配置资源”。这种元规则(meta-rule)已经得到一些计量研究的确证。 人们发现,r&d投资形式在一个企业内基本上是具有较低误差的随机游走。[22]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恰恰由于创新的不确定性,企业采纳了内部r&d组织这种确定的常规组织,并采取稳定的政策, “以不变应万变”。目前,由于企业外部技术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外部技术知识网络的重要性有了增加,但这决不意味着企业内部r&d行将被取代。相反,它倒说明,内部r&d组织甚至更为重要了——它不仅要从事内部的创新,而且要能更加敏锐地监测外部技术机会的变化,更有效地吸纳对自己有用的技术知识。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避免步入人们已广泛注意到的“技术锁定”的陷井。这样看来,企业内部r&d 组织的出现也使企业技术基础拥有了某种再生的动力。

以上我们主要论证了企业内源知识的重要性和内部r&d 组织的必要性。至于企业所在的供方—用户链所传递的技术知识以及其它来源的技术知识的重要性,似乎是不言而哈的,这种技术知识通过人际交往的传播会更为有效。因为人们的解题过程不是去回忆自己拥有的整个技术知识库存,而是在此时此地搜索出那恰好可用的特定的技术知识。这意味着,企业的外部知识网络的核心部分,并不是匿名的,而是人格化的,因而也是一个社会关系网络。

六、简短的结论

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提出了但并未最终解决这一课题所包含的所有问题。本文的贡献是,暂时撇开交易费用问题,循着技术知识论的视角,对技术知识和人工制品、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从一个特定角度深化了对创新组织的理解,尝试性地解释了企业内部r&d组织形成的微观机理。 这种思路,有助于摆脱那种习见的置技术于黑箱之中,只在其外围打转的思维定式,有助于透过技术理解企业、理解我们的人工世界。

【参考文献】

[1]stigler ,g.j .,"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econcmicprogress", in l.d.white(ed), the state of the social science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

[2]williamson, o.e.,"transaction - cost economics : the governanc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22,(oct.1979):3—61

[3]teece, d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nature of the frim",in g.dosi et al.(eds.),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economic change, london: pinter press,1988.

[4]polanyi, m., 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a powt-critical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8.

[5]nelson,r.r.,and s.g.winter,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the belkan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6]远德玉、陈昌曙:《论技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

[7]邹珊刚主编:《技术与技术哲学》,知识出版社,1987年。

[8]刘文海:“论技术的本质特征”,《自然辩证法研究》, vol.10,no.6(1994):31-37,64.

[9]arrow, k .j.,"economic welfare an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for invention",in r.r.nelson ed. ,  the rate and direction of inventive activit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2.

[10]nelson, r. r.," capitalism as an engine of progress",research policy, 19(1990):193-214.

附图

[12] parayil, g . , "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and tcehnological change", tcehnology in society, vol. 13( 1991):289-304.

[13] vincenti, w. ,what engineers know and how they know it,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1990.

[14]h.a.西蒙:《人工科学》,商务印书馆,1987年。

[15]f.a.哈耶克:“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16]pinch,t.j.,and w.e.bijker,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facts and artefacts; or how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and the sociology of technology might benefit each othe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vol.14(1984):399 - 441."

[17]cohen,w.m.,and d.a.levinthal,: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l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35(1990):128 - 152.

[18]星野芳郎:《技术发展的政治经济背景—中日技术现代化比较》,沈阳出版社,1995年。

[19]faulkner,w. "conceptualizing knowledge used in innova-tion: a second look at the science -

technology distinction and industrial innov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 human values, vol.19,no.4(1994):425 - 45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