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史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05-22 14:46:40

化学史论文

化学史论文篇1

(二)中共党史学的研究角度在历史学研究的领域不乏有文学研究的影子,究其原因,恐怕要从二者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性质上展开,历史研究主要是对于过去发生的事件进行记录评论以及对未来的一个参考的过程,而文学的研究范围似乎更加广阔,涵盖面也更广,涉及到方方面面,囊括了几乎所有人文学科的范围。文学研究和历史学研究始终处于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互促互进的层面上,曾有著名的国学大师对此做了精深的辨析,表达了一个透彻的看法,认为“文化是作为历史的本体,历史是文学表现衍生出来的现象,而文学和历史在其背后有一条斩不断的联系在链接引导着,我们研究者看来,映入眼帘的是什么现象,就能够接触到这个本体”。国学大师在揭露文学和历史学研究背后的秘密同时,也给了我们指出了一条“万变不离其中”的史学研究法则,鉴于此,中国共产党的党史研究必须结合历史和文学两方面来开展。

二、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的方向

(一)中共党史研究分析既然把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作为一门具体的学科,那么我们就应该从学术的角度去看待中国共产党党史这个研究对象,有了明确的发展前提后,我们应当理清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摆在眼前亟待解决的难点,以及找出症结所在,再以历史学科的研究特性为参考,把中共党史的研究目标作出一个初步的筛选和界定——“在以中国近现代社会以及近现代文化的变化为历史背景中,中国各族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改革发展的历史过程。”有了充分的历史界定,我们在中共党史的研究工作中就能够较为轻易地熟络中共党史研究的历史脉搏,找到关键的问题。

(二)中共党史研究注意问题在一段历史的研究分析里,重要的是能够与前后的时间相互连接,就像一句完整的话语,需要上下句子的语义配合,才能洞察实情。中共党史研究也属于历史研究的一部分,因此,首先应注意的是,研究的过程中必须是在当时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背景里,才可以将其历史内容面面俱到地反映出来。其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虽然没有像我国五千年历史一样漫长悠久,但依然一段充满曲折坎坷的艰苦奋斗史,我们在研究时的心态应该是像对待其他所有历史一样,保持一颗积极探索,不惧复杂的心态,在细微处中寻找线索,寻根究底,时刻富有历史学研究的学术精神。然后,在研究过程里,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诸如历史形象的文学类探索,作为一门专业的研究课题,在历史分析中,重现人物画面,客观真实地展现中共的历史面貌是义不容辞的职责。最后,也是最容易被混淆的一点是,能有针对性地对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分别诠释,避免概念上的偏差和误导,奠定一个明确规范的学科体系。

化学史论文篇2

二、信阳历史文化遗产在美术教学中的开发利用

21世纪初,我国开始关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并在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中专门设置“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使美术教学不再局限于美术学科本身,而进一步拓展至自然、文化、社会等范畴。因此,教师要敢于开发利用当地的美术教学资源,以拓展美术教学内容。

1.改变教学观念

部分教师仍以课本和课堂为中心,只注重学生美术技能的培训,只看重学生的考试分数,不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低,教学效果差。还有的教师对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理解不够,误以为“乡土”就是过时的代表。殊不知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到世界各民族,小到各村寨部落,都因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而骄傲,越是本土的越受到追捧。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不能把教学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而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积极搞科研,要认识到美术教科书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要掌握和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和民间美术等资源,并善于研究,理解这些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和意义,并将其与美术教学相结合进行研究,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这些资源进行整理、筛选、分类和整合。

化学史论文篇3

不同地域有各自的历史文化,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有不同的特点和特色。齐鲁大地,因为是先哲孔子和孟子的故乡,因他们而发轫的齐鲁文化闻名中外;位居我国西北的三秦大地,因为有了半坡遗址、秦始皇陵、兵马俑、昭陵、乾陵等古代遗迹而使三秦文化大放异彩;地处中原的洛阳、开封因有多朝立都而被国家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即便位处岭南一隅的桂林,也因为古代文化遗址众多、古代文人墨客来往者众多而位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既然各地都有各具特色且丰富多彩的地方历史文化,如能将其编写成地方历史文化读本,作为古代文学教材的重要补充,不仅能极大地拓展古代文学的外延,而且能极大地丰富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同时,还会进一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习内容在学生的心目中更加可亲可近,从而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创新教学方法,变以课堂教学为主为课堂教学与实地参观并重

以前的成高教学很容易落入普高教育之俗套,即内容上以文学史及理论学习为主,方法上以课堂教学为主,全然不顾学校特点和学生实际,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为了扭转这样的局面,成高教学应大力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变以课堂教学为主为课堂教学与实地参观并重,着力加强教学的形象性、具体性,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以桂林为例,因为桂林拥有众多的文化遗存遗址(如甑皮岩遗址、兴安灵渠、独秀峰下东晋颜延之读书处、唐曹邺南溪山石刻、宋城墙、明王城等)。这些遗存遗迹反映了古代桂林灿烂的文化。它们大多位于市内或城郊,有的步行可达,有的骑自行车半小时可到,它们就在我们眼前或身边。在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时,我们不妨把更多的时间从课堂搬到具体现实环境中,使教学从死板变活泼,从抽象到具象,使学生从昏昏入睡到兴趣盎然。如当我们学习到先秦文化的时候,不妨带学生到兴安灵渠进行文化参观,考察灵渠修建年代、修建的原理、修建的巨大历史意义等;当我们学习到东晋陶渊明的时候,不妨带学生参观独秀峰下颜延之读书岩,让学生了解当陶渊明“除荳麦苗稀”“戴月荷锄归”的时候,颜延之正在独秀峰下挑灯夜读的故事;当我们以愉快、轻松的心情欣赏李白的《朝辞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时候,我们不妨在学期考试结束以后带学生到漓江乘舟而下,体验一下当时的心情;当我们学习元杂剧的时候,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古代的桂林(乃至广西)有哪些戏曲形式,哪些已经消亡,哪些还在流传中,消亡了的“广西文场”有什么特点,是否还可以挖掘、整理,使之复活?还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桂林彩调”与“京剧”“昆曲”有什么不同?是否可以找出桂林彩调,如“黄三打鸟”或“三看亲”进行排练?等等。其实,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只要我们能与地方历史文化恰当结合起来,就能使课堂生动起来,形象起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深入实地考察,绘制地方古代文化文学地图

一个地方具有如此丰富的古代文化文学资源,如何让它们更具象更有效地保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呢?通过实地考察,绘制一个地方古代文化文学地图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桂林既然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文学遗迹遗存众多,我们不妨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进行大胆的改革,把过去那种以分析作家作品为主,变为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下到实地,分门别类地对文化文学遗迹或遗存登记或拍照,然后根据登记或拍照的情况,绘制一幅当地文化文学的实景地图,这样更能提高学生印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举办各种沙龙,让地方历史文化在我们的手中不断得到传扬与传承

在传统的成高教学中,举办沙龙真是少之又少的。这往往囿于一种观念:沙龙多数是普高才采用的一种学习与交流的方式,成高没有必要搞。其实不然,不管哪一类学校,都是可以搞沙龙的。作为成高来说,围绕地方历史文化,搞几次沙龙,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再以桂林为例,地方历史文化如此丰富、厚重,不妨举办以“桂林石刻”“桂林古代状元”“临桂词派”等为内容的沙龙,让学生搜集、研究这些文化现象的形式、内容、特点以及来龙去脉,从而加强学生对地方历史文化的认知,加强对地方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加强传承地方历史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地方当代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化学史论文篇4

2.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元文化意识培养

2.1着重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实施中,开展多元历史文化教育的重点内容在于关注学生思维训练过程,要求学生将其思维能力当作工具,汲取广博的历史知识,针对各类型文化冲突得以有效处理。一般来说,多元历史文化教学中应处理的相关问题相对较为复杂,为此可运用批判的思维方式来判断分析问题;且历史性问题多具正义敏感性,学生在学习进程中需秉承客观城市、理性开放的思维态度。教师在历史课程教学中可运用辩论形式努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譬如说涉及世界观跟价值观之间所存在的基本冲突,该类型问题具备有较强的辩证性,教师引导学生经过一系列辩论,则能够促进各个学生个体不同价值观的相互交流了解,可见,辩论是学生理解认识冲突及价值冲突最为理性的根本方式。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批判态度及批判能力的协调发展,切忌使学生的批判能力演变成为否定自我批判态度的工具。

2.2挖掘历史资源优化实施多元化教学在教学中,基于文化多样性前提,学生应努力学会针对自身文化实施客观评价,并能够接纳理解其他文化,形成多元化价值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为实现对学生多元化意识的培养,应注重两方面主要内容,第一,强化培养学生文化自尊意识,文化自尊教育指的是通过开展跟历史可能内容对应的爱国主义教育及民族传统教育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充分感知历史文化丰富性,与此同时,实施学生民族、性别以及种族、个性文化等方面的尊严教育,强化提升学生自尊心及自信心;第二,优化培养学生针对其他文化的尊重意识,通过进行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学生面向世界的多元化教育,使得其能够充分了解人类文化多样性,能够给予各类文化更多尊重。每种文化所拥有的认知特征是不尽相同的,为此不可针对各类文化实施价值观及风俗的优劣对比。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帮助学生了解本族文化实际内容及根基,并给予多元化文化更多尊重,能够积极认同文化之间所存在差异,在其中找出并认知文化依存性及共同性。由此可见,高中历史多元化教育的实施目的在于要求学生可理解欣赏各类文化,其追求的关键教学目标为理解及和谐两项重要内容。

2.3有效运用借鉴手段进行历史教学活动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时候,教师能够借鉴教育学者给出的观点采择或者是历史移情等模式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活动。在实际教学进程当中,努力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历史情境,并将相关事件放入至所营造的情境中,针对其行为行动进行观察,详细解释分析情境中的事件。当学生意识到事件及任务处于特定背景时,其自然会明白不可使用现有标准针对过去事件进行评价,同时不可运用自身经济、文化以及政治、文化、价值观、道德观来完成历史人物事件评价。要求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以此针对跨文化交往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使得学生能够站在别人立场设身处地思考问题,尊重跟自身文化存在差异的群体,真正尊重多样性文化,消除误解偏见。

2.4实施民俗教学强化乡土史教育纵观我国现今教育现状可知,农村教育本色逐渐丧失,农村文化教育被堵在多元文化教育大门之外。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多年来我国一直实施的学模式,地域性及多民族性被忽视,加之教育资源严重分布不均的情况,造成各地教育质量所存在差距愈发变大;教学活动多以城市取向作为标准,农村实际情况常常被忽略。农村学生常常会在自身所处的农村环境中努力学习来自于城市生活的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当其逐步认同接受城市价值取向之后,则会对农村文化及生活方式产生排斥心里,长久下来,农村文化渐减流失。为改变这种不合理状态,高中历史教师需在日常教学中努力强化乡土史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接受来自乡土文化熏陶,使农村学生能够认同接纳所属群体文化,找到归属感,为学生健康人格形成起到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开展乡土史教学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化学史论文篇5

  

在中国史学中,人文这个概念出现得较早,《周易•贲》说:“观乎天下,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汉语中的“人文”,实出于此,意指人类社会的各种精神文化。当炎黄子孙把黄帝尊为“人文始祖”时,表明了中华民族乃是一个崇尚人文传统的民族。  

人乃万物之灵,人之为人,在于有思维,“唯有思维,才能把握本性、实体、世界的普遍力量与究竟目的”(黑格尔语)。人又是社会的主体,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无法脱离社会而生存,同样,社会的发展也不能脱离人的生产实践活动以及文化创造活动。“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句话显示了两千多年前古代中国人已经认识到:要使天下(社会)得到教化,使天下(社会)趋于完善,人文因素是不可或缺的。现今,我们在提倡科学精神的同时,提倡人文精神;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提倡人文精神;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提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这不仅是涉及科学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涉及我们民族素质的提高,对于历史传统中人文精神的认识,不仅只有学术价值的层面,更具有实践意义的层面,这是因为;其一,人文科学发展无法脱离社会实践,社会进步也不能忽视人文因素;其二,作为中华民族整体的一员,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并把这种素质反映在我们的工作当中,与人的交往之中,以及做人父、做人母如何承载着教育下一代的任务当中;其三;在社会中,尤其是当今的世界已变成一个地球村,人与人的交往是一种跨文化的过程,我们的言谈举止、喜怒哀乐,无不打上文化的烙印。  

从前秦到清末,人文这个词多次出现,指向是制度文明和文化教育,而西方的人文思想出自于文艺复兴时期,强调人的作用,人是宇宙的主宰,并且这个思想通过教育来完成和传播。  

当我们从现实去反观历史,再从历史来审视现实时,我们史学传统里的人文精神、人文思想是鲜活的,具有超然性和超越性的意义,它超越时间,超越空间,具有永恒的文化价值。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史学中的忧患意识与人的社会责任  

  

忧患意识,在许多的史学家与士大夫身上反映出来,这个思想与情感表现在对子孙祸福,社会混乱,人民休戚,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上;表现为对于人及其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命运的关注,这是惯穿中国历史文化始终的终极关怀。这里首当提到的是诞生于湖南的毛泽东,少年时便有一种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爱国恤民精神,这与湖湘文化是分不开的,在湖湘历史文化传统中,民族忧患意识是千百年来决定爱国知识分子心中深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因素之一,北宋时期的范仲淹,在《岳阳楼》中的拳拳之忧常在后人耳边响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近代的陈天华,谭嗣同面临亡国灭种之危急形势,甘愿“横刀向天笑”,血溅刑场以醒国民,他们忧国家的主权和独立,忧国民思想之陈旧,忧国家政治之腐败,励精图治,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当我们谈到《史记》时,不能不想起司马迁,这位有良心有责任感的史学家——一个身体不完整的伟大男人,他自称是“刑余之人”,可他挥舞着书写历史的巨笔,将华夏文明上溯上千年,如果设有《史记》,那么,遍及全球的十几亿炎黄子孙,将发生以下六个认同感的危机:①同源的民族认同感,②同地同根的地域认同感,③同历史的时间认同感,④同文的文字认同感,⑤同情理的情理认同感,⑥同习惯的习俗认同感。那么,我们的五千年的文明就无从谈起。  

这种忧患意识,使我们不能不再提及一个人,清代的诗人,思想家、史论家龚自珍。他曾说:“智者爱三千年史代之书,则能以良史之忧忧天下。”他没有说以“明君之忧忧天下,”或“以贤臣之忧忧天下。”  

面对我们所处的时代学习历史,思考历史,讨论历史,研究历史,我们不只是眼前之忧,临时之忧,不是短暂之忧,而是长远的忧患。这种长远的忧患意识,回顾过去,是深刻的历史感,展望未来,当从长远利益着眼,这不仅是史学家之责任,也是我们每个有良知的社会人之责任。正如顾炎武所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史学中重视人的自我修养,人生境界的提升  

  

我们现代人都关注人生,关心我们自身的生命,关切我们本真状态,何为?这是因为我们感到现代人的精神状态,心灵状态出现了问题,我们焦虑、彷徨、不安,“非常郁闷”,甚至是“狂郁闷”,这是我们的心灵与精神“无处”之所在,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所”,没了精神家园,我们现在“上不在天,下不在地,外不在人,内不在己,”也就是说我们缺乏终极的追求和关怀;我们缺乏脚踏实地的现实努力和关注;我们把每个个体认为是绝缘的存在;我们缺乏良性的人际关系;我们自身的本我、大我、真我正在逐步丧失。 

作为一个中国人,是非常幸运和幸福的,这是因为我们面对不同的人生境况和阶段时,有不同的思想互相交流,给我们抚慰,给我们超越,台湾学者南怀瑾先生有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儒、道、佛三家,开不同的商店,儒家是粮店,道家是药店。这是因为人的存在是一个永远未完成的过程,也许此时是一马平川,春风得意,也许那会儿就会阴云密布,危机四伏,需要道家的“药”来医治;佛家好比一个中央商场,百货商店,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因此我们说,道治身,佛治心,儒治世。  

当今,许多有识之士在关注社会人类的自身修养问题,并发现我们越来越多现代人的自信心,不是建立在对个人自身价值的认识上,而是建立在对一个异己的身外目标的占有上——这就是财富和权力。难道我们这个社会的动力和运作机制都是在鼓励人们获取权力和财富吗?还是使人们所有本能中最强大的一个——占有欲得到无限的膨胀?使强者希望无限地运用自己的权力和力量,使弱者希望自己有一天也强大起来呢?  

人们深感这不仅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世纪,更是充满危机的世纪,当前的金融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心病加剧,价值标准的失范,道德的滑坡,信任危机等都严重影响并制约着社会的和谐发展,而科学技术又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把人类带入天堂,又可以把人类引入地狱,对善和恶都有可能带来无限的可能性,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颠倒。  

清末民初时期我国的思想家严复,他指出中国国民素质有三大弱点,一是民力,二是民智,三是民德,这三差,难以使当时的中国现代化,这难道不是我们今天仍要关注的问题吗?  

因此,加强自我修养使我们每个公民更具有理性,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面对残害婴幼儿的劣质奶粉的泛滥,面对腐败现象的蔓延,面对道德的伦丧,面对拜金主义的抬头,面对玩世不恭和游戏人生的态度,仅靠法制的“他律”是不够的,还要加强公民自身道德修养,而人生境界的提高是维护个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泉。  

  

三、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想传统  

  

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不是高科技,而是人。因为高科技还得靠人去创造;人类最重要的开发对象,不是大自然,也是人。因为先有人类的自我开发,才有人类对大自然的开发;人类最值得珍视的宝藏,不是金银珠宝,还是人。因为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自由,人的尊严,远比金银珠宝要贵重得多。所以,研究人文科学,尊重人才是当今全世界的第一要务。  

从我国历史发展来看,西周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世间的客观历史不是天命决定的,而是人事,也就是人世间的善恶、治乱、繁荣、衰败,都是由人自身决定的。这是人文精神在史学中得以确定和不断发扬的过程。  

司马迁的伟大之处,他不仅认识了这一点,而且在《史记》中把他这个思想非常有分量的反映出来。《史记》是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书;本纪是写帝王的;世家是写诸侯以及一些特殊人物,比如孔子、陈涉;更多的是列传,写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在七十二列传中,对于历史中的各种人物,司马迁是有选择的,其中有几句话:“扶义倜傥,不令已失时,立功名于天下。”意思是说要做一个既正直又潇洒的人、有见识,能够看清形势,不让自己错过历史的机遇,而这样的人是要有责任感的,二十四史,也是以人物为中心,包括历史的进程,朝代更迭,各种制度以及天文、地理等,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没有任何一种文化,“象二十四史”这样有这么多人的活动,是人本思想的一个标志。  

中国历史中有名的“贞观之治”,是以唐太宗为首的统治集团,在贞观年间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的政策和措施,适应了当时的形势,在较短的时间内,把乱世变成了治世,使唐朝成为世界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朝代,而这其中,与李世民本人对人才的珍爱和对大众痛苦的深切关注分不开,其中一例是出现了“贞观君臣论政”,李世民说:“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凡事皆需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因此他确定了“偃革兴文,有德施恩,中国既安,远人自服”的“以文治国”的总方针,围绕这一方针,建立了一个适应形势要求的领导集团,任人唯贤,不拘一格起用人才,拔擢一大批精干的官吏,如道士出身并参加过农民起义军的魏征,原为李建成的宫臣,在李氏兄弟争夺皇位的过程中介入很深,曾劝说李建成早日除掉李世民。可是,李世民不计前仇,委以重任,太宗本人的“朕之授官,必择才行,若才行不至,纵朕至亲,亦不虚授”。而正是他虚怀若谷,不仅消除了敌对势力的疑虑,而且网罗了一大批有政治才能的朝臣,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能臣,魏征“直言敢谏”,太宗“从谏如流”成为一种风尚。而从另一个角度,一个杰出的人,伟大的人,他要有一定的历史舞台,否则他也不会发挥作用。  

而今,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就是解放生产力,解放人,关注人的生存,也关注人的发展。而我们提倡人文科学,关心、关注、关联人的发展、人的幸福。关注人的意识,理想、观念、信仰等是让人能以离开狭义的动物,狭义的经济动物,狭义的政治动物,而使人成为各种关系的创造者,改造者和推动者,真正使人文科学变成我们个体生存、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和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化学史论文篇6

从先秦诸子散文,到汉魏六朝诗歌、文章,再到唐宋诗词、传奇,再到大元杂剧,再到明清散文、小说,这个过程是文学的发展史,也是用“文学”在写历史。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流行的文学类别为什么各不相同,正是不同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氛围、宗教、审美观等不同的社会因素在起作用。例如宋代是个时局动荡的朝代,宋朝的词人们,尤其是陆游、辛弃疾等人用生命谱写的历史与对国家的爱全部寄托在了长长的词卷中,读起来使人感慨万千,怆然涕下。讲解这类诗歌,就必须使学生了解为什么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期爱国主义诗歌是贯穿整个宋代诗词创作的重要主题。

(二)作家离不开历史

我们说对作家要“知人论世”,就是要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的时代背景等历史因素来分析其作品。作家的身世、作家的遭遇、作家的思想、作家的作品风格、作家的作品名句等,无不烙上他们所属时代浓厚的印记,作家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俗等,都会在他们的传说、传记、作品中渗露出来。辛弃疾年轻时在北方参加抗金斗争,到南方后,一直力图恢复中原。他在词里,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故他的词悲怆豪迈。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中年后流亡南方,作品大都渗透着忧伤的感情,其中也有一些饱含忧国之情。正是生活环境的改变,也改变了李清照词的风格特点。大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一些经典篇章中,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所表达的自己遇刑后的愤慨不满,让我们看到政治的黑暗;宗臣的《报刘一丈书》大胆揭露了相府中的丑事:干谒者极尽谄媚贿赂之能事,权贵者极其贪得而故作清廉,让我们看到官场的腐败;李华的“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伤心哉!秦欤汉欤?将近代欤?”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借洞庭之“澄澈”湖景,抒豪士之“冰雪”情怀,境界清疏空阔,情调凄凉萧飒,虽然没有直接写社会现实,但却隐约而含蓄地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呈现出了南宋时代的特殊色彩。

(三)作品离不开历史

文学的发展是不可能离开历史的,文学的素材更不可能离开历史,我们赏析文学作品就必须用历史的眼光。历史背景的清晰与否直接与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有关。比如如果不知道黑奴贸易和西方国家的种族歧视政策,学生就难以理解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这次演讲的轰动效应。以课文《乐毅报燕王书》为例,这篇课文距今年代久远,需要丰富的中国古代史知识为依托才能深刻理解。

二、学好文史的途径

(一)需要温故而知新

语文教材中的历史知识相对于历史教材来讲,肯定不够系统,零零碎碎地分散在不同的诗文中。比如《乐毅报燕王书》这篇课文节选于《战国策•燕策》,这段历史一般人知道不多。但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在我国流传极广,被许多秦始皇题材的影视剧反复演绎,而且中学语文也已经学过这篇课文,很多学生都能背诵“风萧萧而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名句。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告诉学生乐毅的故事也是燕国的一段历史,但比荆轲刺秦王要更早一点。燕昭王采纳郭隗的建议,招贤纳士,乐毅就是其中之一。经过二十八年君臣励精图治,造就燕国最辉煌的一段传奇。他曾统帅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范之一。后因齐国使用反间计,他受到燕惠王的猜忌,不得已回归赵国。由于燕国自毁长城,没了乐毅做统帅的燕军被齐军打得大败,燕惠王反过头来归罪于乐毅,因而写信斥责他,乐毅不得已才写下这千古名篇自我表白。了解了这一段历史,再来学习这篇文章,就会更深刻地了解历史人物,并能从中引发很多发散性思考。

(二)需要拓宽视野,好学深思

还以宋代历史为例,由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起家,因此,尤为忌惮武将效仿作乱,以温和的办法杯洒释兵权,不重视武将的培养,导致在对抗金、辽等时显得力量薄弱,常被后世称之为“弱宋”。但这“弱宋”只是针对军事和政治的,其他方面,并不弱小。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甚至感叹,宋朝是最适合人类生活的朝代,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还有很多西方学者和他一样,也极为推崇中国宋王朝以及宋代文明。究其原因,其实正是宋朝重文轻武的另一方面的结果:经济腾飞、文化发展、科技进步。宋代经济发展远超汉唐,达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顶峰。宋代文化高度繁荣,诗词、歌赋、杂技、戏曲、民间音乐、小说、书法、建筑等艺术都高速发展,明人宋濂谓:“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那是一个群星璀灿的时代,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学家就有苏洵、苏辙、苏轼、曾巩、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岳飞、陆游、文天祥、辛弃疾、李清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等举不胜举。科技方面,汤恩比曾指出:“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弱宋”其实在军事上也并不是完全不堪一击,当年蒙古人横扫欧亚大陆西北部,例如西征欧洲,历时约8年,征服俄罗斯列国,进掠波兰与匈牙利所向披靡。而宋王朝独自抵抗了整整50年,欧亚大陆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能有这么强的抵抗能力。直至1279年,南宋流亡朝庭宰相陆秀夫背着八岁的皇帝赵昺投海,10万余民众和士兵宁死不降,跟随投海殉难,才宣告宋朝的灭亡。在对比以上历史资料时,大学生们深刻了解到宋代存在争议的历史面貌,教师不必言明谁是谁非,只要把不同的观点都告诉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才是真正的“授人以渔”。

三、挖掘教材内在的历史文化因子

古今中外,与历史相关的文学作品,如诗词歌赋等可以说是浩如烟海。而能被收入大学语文教材的古代诗文,内在的历史文化因子都非常丰富,有的表现为对人生和历史的悲情抒写,有的则抒发伤时感世、心系天下的忧患情怀,有的表达回溯过去、时空穿越的开放意识,有的则寻求突破、探求和审己中的反思意识与超越精神,多角度地充分彰显了我国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和鲜明的文化艺术。面对丰厚的历史遗存,如何将存于历史文化中的无形力量,演化为推动大学语文教学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当然这需要我们教师将有意识地去关注和积累相关历史知识和当今时代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融入教学之中。以杜甫为例,比如华东师大第九版《大学语文》第一单元收有杜甫的《又呈吴郎》,第三单元收有杜甫的《北征》。结合2012年杜甫诞辰1300周年之际,一组名为“杜甫很忙”的恶搞图片走红网络,杜甫甚至还变身为很多影视动漫角色,这位历史上慷慨悲歌的现实主义诗人形象被彻底颠覆的事件。每次上这两课,我上课之初先提几个问题,诸如“怎么看待历史名人的被恶搞?”一些学生表示欣赏其中折射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认为作者并无恶意,只是一种游戏心态和幽默感的体现,是现代社会表达个性、吸引注意力的方式;也有一些学生则认为这是世风日下与道德无底线的表现,这种时代潮流冲走的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元气血脉,文化传统不断失去,长此以往,中国必将失去自己的文化。教师就可以抓住机会,再提几个问题,例如“杜甫很穷,最后穷死在湘江的一条船上。但为什么杜甫的诗歌不死,精神不死,可以传承千秋万代?”等。由于中学语文中已经学习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学们都知道诗人曾经置个人的寒冻生死于不顾,切盼天下寒士都能住上“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广厦”,表达了博大的胸怀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而现在所学的《又呈吴郎》则是他和亲友间的私人信笺,更能反映出杜甫为人的真实秉怀,这首诗没有一个字言及个人的不幸遭遇,完全是体恤别人的困苦,诗中的情感真切而真挚,逾千载而犹能炽人。这样的感情也同样很容易被学生认可接受。教师就可以抓住机会,继续追问,为什么杜甫时代的老百姓当时生活在如此的水深火热之中?这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思考,他们会进而想更深入地了解唐朝安史之乱导致社会日益动荡衰退的那一段历史,教师可以顺势引出长篇叙事诗《北征》一诗的相关介绍:杜甫作为在职的左拾遗,以诗歌的形式向肃宗皇帝汇报了他探亲路上及到家以后的见闻感想。这首叙事性抒情诗,虽然政治性极强,但由于使用了叙事诗的手法,并不生硬。宋代叶梦得《石林诗话》对它评价甚高:“长篇最难。晋魏以前,诗无过十韵者。盖常使人以意逆志,初不以叙事倾尽为工。至老杜《述怀》《北征》诸篇,穷极笔力,如太史公纪传,此固古今绝唱也。”诗人以赋为主、有比有兴,以一人一家之遭遇写尽沧桑历史,让我们看到安史之乱中百姓的凄惨处境,显示出诗人在诗歌艺术上的高度才能和浑熟技巧,学完这首诗就会体会到为什么杜甫诗歌被后人喻为“诗史”。

化学史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123-03

在地方本科院校,历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由专业主干课程、众多选修课程、历史通识类课程三部分构成。如何把这三类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它们在培养和提高历史学专业学生学识和能力方面的作用,发挥它们在拓展非专业学生的历史人文知识和视野方面应起到的作用,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任务。笔者根据多年来多门课程的教学实践和经验,结合学生的实际,阐述个人的几点认识和心得,这就是:不论在专业教学还是非专业的历史教学中,都应当注重构建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设计有特色的教学内容,挖掘有特色的教学资源,采用有特色的教学手段。简而言之,就是实施历史文化课程的特色教学,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特色教学的必要性

在地方本科院校,要想提高历史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一方面当然必须加强和改进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众所周知,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就是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历史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也不例外。专业主干课程提供了增进专业知识、掌握专业理论、形成专业技能的基础平台。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既要求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也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史学理论、史学史、历史文献学、考古学等分支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只有学生达到了这两方面的基本要求,才能说培养了合格的历史学专业的专门人才。

但另一方面,又必须打造自身的地方特色。因为地方本科院校缺乏大城市拥有的优质资源,只能因地制宜,挖掘和打造地方特色。我国高校众多,受各地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的制约,在地域分布上极不平衡。在北京、上海、武汉、南京等经济、文化发达地区,高校云集,而且高水平知名大学基本分布在这些发达地区。发达地区的高校在办学条件上一般都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而在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高校明显偏少,也缺乏足够的办学资源。但毕竟,中国历史文化资源的分布存在更复杂的多样性,经济落后地区往往在历史文化上拥有自己的独特资源。在开发这些特有资源的时候,当地高校肯定是最有条件的,完全可以就地取材,就近挖掘本地资源,在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上做出独到的贡献。其次,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地方院校的历史教学必须注重阐明地方性历史。中国历史的发展,自有人类出现开始,就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在远古的时候,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不同族群的文化发展既遵循着人类发展的基本规律,又因各地环境和条件的差异而创造着各自地方的文化特性。[1]在中原华夏与蛮夷戎狄等周边部族不断展开经济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地方性历史。而对地方性历史的记述很早就已开始出现,比如《吴越春秋》、《越绝书》等。而要真正认识中国历史的深刻内涵,必须在揭示各个地方性历史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这也就是数十年来我国地方史或者区域史研究持续繁荣的原因所在。因此,地方院校在开展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研究当地历史的特性及其在全国历史中的地位,告诉学生所谓中国历史其实是无数地方性历史的纵横交织。任何地方性历史知识都不应该被忽视。再次,中国历史学的发展需要各地的历史院系提供和发展地方性历史知识。我国高校的历史学专业虽然不多,但在全国的地区分布上具有相当的广泛性。既然全国的历史是在无数地方性历史纵横交织的基础上建构而成的,那么提供确实可靠的地方性历史就成了各地高校历史学教学和研究机构的重要责任。此外,地方本科院校的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输送专门人才,这样的人才就应该对区域历史文化形成比较清晰的认识,以适应各地中小学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教学,无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说来,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没有特色的课程教学难以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让课程的特色得到彰显,才能以其特有的魅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可以加深对中国历史的认同感。历史文化课程的特色首先是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而中国是一个疆域广大、地方民族多样性显著的国度,要对这样一个国度的历史文化产生真正的认同感,只能在学生亲身感知的地方和民族历史文化特色基础上才能体认到真实的中国、多彩的中国。再次,可以对地方历史文化形成认同感。在体认地方和民族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和巩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学生也就能自然地加深对于自己所属地方和民族历史文化的认知,确认其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当中的地位和意义。这样就能加深对地方民族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认同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水平。最后,可以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资源和智力支持,可以促进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有利于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普及和传播。在当今的中国,各地都已重视文化建设,积极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各地的高等院校纷纷主动参与当地的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学术资源,整合历史教学和研究队伍,凝聚力量,开展历史文化的调研和资源开发工作。做好了这一系列工作,既能为地方政府的相关工作提供研究资源和智力支持,又能推动和帮助各级学校开展好校园文化建设,开发出丰富有效的校本系列课程,发挥育人功能。

二、特色教学的可行性

既然在地方本科高校实施特色教学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地方本科高校有没有条件开展特色教学呢?答案是肯定的。

(一)数十年来的历史研究已经积累了众多成果。特别是揭示各地历史文化特点的地方史和区域史成果,多得惊人,为历史文化的特色教学提供了丰厚的可利用的学术资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外史学界的历史研究领域大为拓展,地方史和区域史研究蓬勃开展。法国的年鉴学派地域社会史研究,美国的“中国中心观”历史研究,台湾的中国现代化区域研究,日本的明清地域社会研究,等等,对中国的地方史和区域历史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中国的地方志学术传统也自然地发展为地方史或区域史研究,加上我国考古学、历史地理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的勃兴,极大地推进了全国各地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在众多的地方史和区域史研究中,东北学者群的东北史研究,西北学者群的西北历史文化研究,西南学者群的西南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华南学派的华南研究,华北学界的华北地域历史研究,两湖学界的楚文化和长江中游历史文化研究,特别是江浙学者群的江南历史文化研究和徽州学研究,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特色多样和复杂面貌。[2]难以计数的区域历史文化研究论著为各地高校开展有特色的历史教学构建起蔚为大观的教育资源。

(二)任何高校都可以依托地方,开发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为特色教学服务。笔者所在的湖南文理学院位于湖南常德,此地有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供挖掘和开发利用。如城头山古城,善卷和德文化,屈原事迹,里耶秦简、武陵蛮和五溪蛮,桃花源故事,刘禹锡谪居朗州,周行逢治楚,钟相杨幺起义,李自成禅隐常德夹山寺,清末开埠,辛亥革命,侵华日军细菌战和常德会战,等等。上述本地历史与文化特色,都可以在众多课程中设计教学内容,加以实施。而位于桂林的广西师范大学,多年来依托广西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了鲜明的历史学办学特色。该校历史系师生曾长期致力于太平天国史研究和教学,后又大力开发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比如桂系军阀历史、泛北部湾历史文化、西江流域历史文化、湘桂走廊历史文化、桂林抗战文化等等,所开展的教学改革和研究风生水起,取得了累累硕果。

(三)地方本科高校也能创造条件,努力开展野外历史文化特色教学。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历史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与专业考察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我们的培养方案,一年级时组织学生去长江三峡、荆州等地,参观和考察三峡两岸的历史文化古迹,例如白帝城、奉节历史博物馆、荆州古城、荆州博物馆以及三峡水利工程;二年级时组织学生去湖南宁乡、韶山、长沙、井冈山等地,参观和考察花明楼刘少奇故居和纪念馆、韶山故居和纪念馆、湖南省博物馆、井冈山革命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黄洋界、小井红军医院、大井革命遗址等;三年级时组织学生去西安及其周边地方,参观和考察半坡遗址博物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茂陵、乾陵、西安古城、钟鼓楼、西安碑林、大明宫遗址、大雁塔等。上述要考察的历史文化遗存内涵广泛、形式多样,上起史前人类及其文化遗存,下讫共和国的历史,是了解和认识中国历史与文化发展过程的极好的生动材料,对中国通史的教学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多年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一直都很高,他们把所学理论知识用于考察和分析所接触的无数实物、遗存,反响热烈,获益无穷。其他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在这一方面也都有各自的特色教学考察项目,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三、特色教学的有效实施

以上业已说明,地方本科高校完全能够开展好历史文化课程特色教学。不过,要实现历史文化课程特色教学的目的,提高各类课程特色教学的效果,还需要认真研究教学方法,科学构建教学体系。

第一,要以各类历史课程的教学为中心,把历史文化理论与历史文化事项的教学充分地结合起来,进行深度的历史文化理论探讨。数十年来,中外学术界关于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所提出的理论学说精彩纷呈,林林总总的理论学说都在不同程度上对我国当代的历史研究发生了影响。英国汤因比的文明史观启发我们,各种文明的发展史都有自己生长的脉络。法国年鉴学派的总体史观告诉我们,对一个地域的历史文化要有宏观总体的把握。美国的中国中心史观告诉我们,任何历史文化的发展演变,都有地方社会的深刻背景。中国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流派,已经走向“历史现场”,用众多成果揭示了区域历史文化的内在理路。[3]这些理论和学说都对我们认识和把握区域历史文化特色提供了有益的参照,完全可以借来研讨本地历史文化特色。只要我们运用这些理论和学说,实际考察各地的历史文化事实和现象,比如人口与生计、社会组织和结构、政治权力和秩序、民间习俗与风尚、等等,分析其间的出入,检验其真理,发现其谬误,就能明显提升我们思考历史的深度、高度和广度。当我们对中国各地的历史文化特点有了具体的把握之后,当我们对全世界各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形成了比较真实的认识之后,我们才能说自己对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达到了真实的生动的具体的认识,我们所学到的历史才不是抽象的知识,才不是干巴巴的一些结论。

第二,要积极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扎实开展野外历史文化的实践教学。历史教学需要良好的条件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包括图书资料、音像资料、文物设备,也包括野外历史文化遗存。因为历史发生在过去,要想再现历史场景,必须借助各种资料和手段。一般的历史讲述和呈现需要有好的条件和资源,而体现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历史文化教学更是如此。其一,地方本科院校的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应当积极研究能够服务于特色教学的资料购置、音像文图资源建设,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来建设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实践教学基地,尽量满足教学需要。但笔者所在学校图书馆在历史图书购置方面明显滞后,院系资料室也是多年未进新书。在图书经费总量有了较大增长后,追加用于购置历史新书的经费是必要的。其二,文物资料的建设和利用相当重要。我校原有文物陈列室,拥有文物数百件,但是搬迁到新校区后,一直堆放在仓库中,至今都没能重建文物陈列室,这无疑制约了有特色的历史文化教学,如能重建并充分利用就可促进特色教学。其三,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利用。这在我校已具有二十多年的优良传统。本校不仅有本地的常德博物馆、德山、澧县博物馆和文庙、城头山古城、石门博物馆、夹山寺、林伯渠故居、洪江古商城、凤凰古城、桃花源、花明楼刘少奇故居、韶山故居、湖南博物馆、南岳衡山等众多教学基地,而且在省外也比较固定地建成了荆州和三峡、井冈山、陕西西安这三大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的教学地点。这些实践教学资源条件优越,多年来在每一届学生的教育教学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们必须保持和利用的宝贵资源。

第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素养,在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本领。需要指出,开展特色教学并不是目的,而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因为高校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具备史学专业的基本能力,形成比较完善的史学素养。众所周知,当代史学的专业教学必须注重能力的培养,包括调查和收集史料的能力、考辨史料真实性的能力、分析和解释史料的能力、理论思维和史事概括的能力、史事评述和表达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并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需要相当艰苦而复杂的教学过程。带领学生深入历史发生的现场,在尽量接近真实的历史环境中体验历史、认知历史、把握历史,教会学生形成切实有效的学科能力,这样才有可能达到目的。而要进入历史现场,有两个途径是必经的,一个是阅读原始文献,在接触和理解原始文献的过程中了解比较真实的历史,笔者曾经带领全班学生去到图书馆古籍室亲手翻阅古文献,效果不错;另一个是考察历史文化遗存,在历史活动发生地观察实物,近距离接触历史遗迹,从而体认具体的历史。学生通过这两个途径所认识到的历史,就不会是抽象的历史、普遍的历史,而必定是具体的历史、特殊的历史,能让他们体验到人类历史文化的多样性、复杂性,也就是各地特色的历史文化。通过这样的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本领,让学生懂得那种认为学习历史就是看几本历史书,背下几本历史教科书的看法实在是荒谬的,这样认识到的“历史”是干瘪的、虚假的,不仅没有任何意义,反而是有害的。

[ 注 释 ]

化学史论文篇8

18世纪至19世纪,伴随着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西方工业文明的出现,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社会思想逐渐形成。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提出,在观念和理论上为文化进化论提供了思想基础。资产阶级学者对世界各国文化进行比较和排队,并按进化阶段的时间序列,将资本主义文化排列在发展的顶点,认为人类文化是不断进化的,在进化链条中,欧美国家已经发展到最先进、最文明的阶段,而其他国家和民族,特别是那些土著部落,仍处在进化过程的初始阶段,即最粗野、最野蛮的阶段。在这一时期,西方中心主义和优越感甚嚣尘上。

进化论学派主要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认为人类的社会文化与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逐渐地发展,这种循序渐进的进化过程是全世界所有文化的普遍发展规律,造成这种普遍性的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伯纳特•泰勒于1871年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中心概念提了出来,指出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的复合体。①这是学术界第一次给文化下的一个整体性定义,其影响重大而深远,它为后来众多的社会科学家表述文化现象、界定文化概念勾画出了一个基本的范围和轮廓。以爱德华•伯纳特•泰勒为代表的进化论学派认为,同样的心理和精神活动必然产生同样的文化发展规律,人类本质的一致性决定了文化发展的单一性。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都将遵循同一路线向前发展,各国、各民族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了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的进程起着相当大的决定作用。人类文化史是自然历史的一部分,整个自然界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而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社会当然也不例外。

19世纪末,资本主义发展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而帝国主义者是不愿意继续进步的,因为再进步,资本主义制度便不能永世长存了。帝国主义者也不允许殖民地国家独立地进步,而只让其借用资本主义文化,即把资本主义文化传播或移植到殖民地国家,使殖民地国家借用,而后得到发展和进步,以适应帝国主义者进一步统治殖民地。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需要寻找新的理论依据,并出于与马克思主义相对抗的需要,出现了反对进化论、另立新论的思潮,其中,传播论学派成为反进化论的先锋。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的文化传播学派反对进化论学派的理论,认为文化传播是历史发展过程的主要内容,人类文化史归根结底是文化传播、借用的历史。该学派主张从空间上研究文化,认为人类文化的相似性可以用文化传播的概念来解释,每一种文化现象都是在某一个地点一次产生,一旦产生后,便开始向各个地方传播,各民族的文化并不都是自己发明的,而主要是从其他文化发明中心向外传播着的文化现象中借用来的。以德国人类学家弗里茨•格雷布纳为代表的文化传播学派,反对用进化的眼光看待人类的社会文化现象,认为文化理论研究应主要关注文化现象的传播和借用,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地区的较优秀民族才能创造和发明文化,而其他民族都要从这些优秀民族中借用。

二、西方人类学文化理论研究的成熟阶段

19世纪末,整个西方社会充斥着“欧美中心论”、“白人种族优越论”等种族主义思想。在这种形势下,于20世纪初在美国产生的历史特殊论学派,以实证主义为其方法论的哲学基础,主张对具体的文化现象进行详细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不主张过早地作理论概括。该学派既反对进化论学派“单线进化”、“心理一致”的观点,又反对文化传播学派所坚持的文化传播和借用的主张。历史特殊论学派认为,每个社会和每种文化各有其独特经历,经历不同,社会文化的性质就不同,其代表人物美国人类学家弗郎兹•博厄斯主张文化相对论和历史特殊论。他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各民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观,一切评价标准都是相对的。文化现象是历史形成的,并通过学习过程逐代传承,文化主宰着人们如何感知外部世界,并进而提出以文化相对论为原则构建各民族和族群的文化史,反对欧美中心论和种族偏见,力主对有限范围内的具体文化做详细、精确的描述和记录;只有具体的事物,才是历史的;只有历史的事物,才是可靠的。弗郎兹•博厄斯深信科学的工作就是观察现象和收集资料,只要资料完备,一个个文化的整体机制就能得到显现。

同一历史时期,在法国出现了社会学年刊派,其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D.E.涂尔干基本赞同文化进化论思想,认为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的,但他反对用人类心理一致性作为解释人类社会文化发展阶段共同性的原因。主张社会决定论,认为社会事实自成其类,只能用先在的其他社会事实来解释而不能化简到心理层次和生物层次。社会是由若干个人组成的,社会现象产生于个体之间的互动,但社会现象不能还原到组成社会或生成社会互动的个体上去,不能通过个体状况来理解社会,社会不是个体的简单总和,而是他们结合的一种体系,它是具有自己特征的一种特殊现实,应当严格用科学的、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社会学年刊派将社会定义为个人外部的一切行动、思想和感觉的方式,人们对自然界的分类依据社会文化分类,社会文化分类则依据两元对立原理。③该学派认为,集体观念是同一社会中所具有的共同信仰和情感,有别于个体观念,集体观念不是从个人自身的生活经验中汲取的,而是通过社会环境,即教育、社会舆论、习俗灌输到人的意识中的。帝国主义者对殖民地的残酷统治,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在全球的殖民统治受到民族解放运动浪潮的剧烈冲击,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陷入危机,急需寻找一种新的统治方法挽救危局。人类学家从功能观点出发,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主张人类学研究应集中在对现存文化或社会的分析和说明上,认为任何一种社会文化对其社会都是有功能的,提出一种实地研究的方法论,而对殖民地社会的分析研究,便有助于殖民者对殖民地的了解,从而能进一步地进行统治并避免危机的发生。④

因此,文化功能主义学派的理论,从某种意义上适应了殖民地管理的需要。文化功能主义学派于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英国,该学派对进化论学派、文化传播学派和历史特殊论学派都持批评态度,认为他们都是从历史的观点来研究文化,并且在缺乏可靠的历史文献的情况下,试图臆测或构拟无法知道的以往历史。文化功能主义学者主张把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来考察,弄清楚这个有机统一体中各个组成部分对整体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每一种文化都作为在功能上相互联系的系统,并力图找出作为整体人类社会的功能的一般法则。其代表人物英国社会人类学家B.马凌诺夫斯基认为,文化实际上是满足人类需要的手段,是一种物体、态度和活动的体系;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其各个组成部分都是相互依存的;文化在满足人类需要的过程中创造了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促使新的文化手段的出现,这正是人类进步的关键所在。该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英国社会人类学家A.R.拉德克利夫-布朗除了研究文化的功能外,还特别注重对社会结构的研究,他将社会结构定义为,在由制度即社会上已确立的行为规范或模式规定或支配关系中,人的不断配置组合。⑤并且指出只有明确了社会的结构,才能真正找到构成这一结构各部分所起的功能作用。A.R.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群体或社会阶级在与他人的接触来往中习得的思想、感觉和活动方式,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获得知识、技能、体验、观念、信仰和情操的过程,文化只有在社会结构发挥功能时才能显现出来,如果离开社会结构体系就观察不到文化。

20世纪30年代初,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影响下,美国一部分人类学家转向文化与个人关系的研究,形成美国心理学派,该学派强调文化因素与个人因素或由个人产生的心理事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认为文化塑造了各民族的“基本人格”,同一民族的人,童年的经历都差不多,所以由文化造成的童年人格也都差不多,这种大体相同的人格便是这个民族的“基本人格”,而“基本人格”又决定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命运,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正是由“基本人格”的差异造成的。他们重点研究个人是如何必然受到特定社会或文化要素的影响,如何在该文化的范围内构筑自己的人格的,强调人格是由文化决定的。

三、当代西方人类学文化理论研究的新方向

二战后,西方人类学文化理论研究从注重实地调查转向理论分析,结构主义研究成为风行一时的哲学思潮,对社会科学各学科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结构主义方法被许多学科采用,欧美学术界卷入了这一浪潮之中。结构主义学派产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该学派认为,在人类社会文化的表面结构之后,隐藏着一种真正的社会结构,人类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用建立模式的方法去分析、说明和揭示这种真正的结构,并揭示人类的思维结构。通过考察社会结构的无意识基础,经过人们经常意识到的层次,越来越深入地达到无意识层,即发现社会的深层结构,在纷乱的规矩和习俗背后发现存在于不同空间和时间中的真正起作用的结构系统。其代表人物是法国人类学家克劳特•列维-施特劳斯,他认为,人类社会的不同经验背后存在着一种基本的一致性,并且人类的思维在各方面也是基本相同的,人类学家的分析主要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潜意识成分。克劳特•列维-施特劳斯的理论学说要揭示人类心理结构,建立关于人类心理的普遍真理,找到对人类心理普遍有效的思维构成原则,认为文化主要指的是人类的心智结构。

同一时期,在美国出现了新进化论学派,提出了与19世纪古典进化论学派不同的学说。美国人类学家L.A.怀特首提文化学与能量进化学说,他认为,文化是一种独特的事物,是超有机体的、时间上持续的事物,有自身的组织原则和运动规律。只能用文化来解释文化,而不能用生物学的或者个人心理的事实来解释文化。在衡量文化进化的尺度上,L.A.怀特主张,技术和工艺的进步是文化进化的根本原因,而技术和工艺本身实际上就是利用能量来为人类服务的,因此,能量因素是测量所有文化进化的尺码,人类文化能利用的能量总量越高,文化发展的阶段也就越高。为科学衡量文化的发展水平,L.A.怀特提出了文化发展公式C=ET(即C等于E乘以T),C代表文化(Culture),E代表人均年利用能量(Energy),T代表开发能源的工具与技术的效率(Technology)。⑥美国人类学家J.H.斯图尔德主张多线进化论,他认为,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产生了不同的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不同的社会由于受到周围不同的环境和地形的影响,就会使人们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组成不同的社会组织;尽管人类的社会文化可能会达到大致相同的发展水平,但各社会文化仍会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各民族社会文化是多线平行发展着的。

J.H.斯图尔德同时也是生态人类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文化是适应环境的体系。文化差异基本上被看作是适应的差异,文化的差异可以根据它们所处环境的差异来解释,文化的变化基本上是一个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J.H.斯图尔德强调文化与环境的关系,而不是文化与历史的关系,文化上的相似性可以产生于具有不同传统的、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化相同既不是因为所处的文化发展阶段相同,也不是由文化传播造成的,而是适应相同环境的结果。特定的环境因素形成特殊的文化特征,文化中有一部分文化特征受环境因素的直接影响大于另外一些特征所受的影响,有些环境因素对于某些文化特征具有决定性影响,而对另外一些文化特征则影响较小。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尽管结构主义风行一时,但存在主义仍然是西方资本主义最流行的哲学。二战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和危机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加重了,对资本主义所造成的人的异化现象无法解释,存在主义的存在概念,即认为个人存在是一切其他存在物的依据的理论仍然迎合人们的苦闷心理的需要,⑦存在主义对社会科学研究影响颇深。这一时期,一些人类学研究者开始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形成了认知人类学学派。该学派提出要以文化负荷者的观点去了解文化和记录文化,研究者们寻求新的方法论,力图从调查对象那里得到更正确的反映,通过被调查对象自己的观点来认识他们心中的世界。美国人类学家W.H.古德纳夫从认知人类学的观点出发,提出文化是察知、联系或解释事物的模式,或所遵循的文法。

化学史论文篇9

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综合性人才。据调查,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涵养,丰富他们的历史文化知识,大部分高校普遍把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列为选修课。现阶段,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在管理政策方面通常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在具体开设中,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状况如下。

(一)可选的教材种类过多

在我国高校中,由于可选的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材种类过多,因此,在选择上并不统一。比如,有的高校所选用的选修教材以讲义为主或者由自己编制的教材作为主要授课资源;有的高校选择以文化教材为主的讲义教案;有的高校选择专业的历史类教材。这些教材大多都是由授课教师任意挑选的,其随意性比较强。

(二)设置的课时量无法达标

由于所选择的教材不一样,很多高校在把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作为选修课时,所设置的课时量达不到标准。通常情况下,按照选修课的标准,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课时应该保持在16~30课时之间,但是,很多高校没有达到这个要求,课时量不足16课时。

(三)考试方式多样化

因为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所覆盖的信息量比较大,通常情况下,考试主要以考查为主。比如,论文考查方法、书面考查方法、采用统一以试卷为主的考查方法及观后感考查方法等。

(四)学分是学生选课的主导思想

以学分为主要的选修点,具有如下特征:课程内容在以同等学分为基础的前提下,考核相对较容易且所设置的课时较少;大部分学生认为按照学分的标准选课,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修满学分的目的,所以,在选修课中都比较主动。

(五)所选课程边缘化严重

学习任务有冲突时,学生会选择请假或者退课;部分学生选修了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但并不能保证遵循课堂的规定。那么,从另一方面来说,学生存在不重视通识类课程的思想,而这种情况也是大部分高校开设通识类课程最突出的特点。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作为大部分高校的选修课,但是,在实际的学习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每个学校在选材上比较自由,学生给予的重视度以学分为主,对于这类课程的认识过于边缘化。如果要想更好地培养综合性人才,就要充分借助于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这个有利的平台,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从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大力改革。

二、创新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教学方法的条件

目前,社会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科技社会,国与国之间的信息交流更为顺畅。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在我国教育领域不断渗透,这为我国高校着手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非常可靠的技术资源和教学条件,同时,也为创新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方法给予了极大的便利。

(一)历史文化研究兴盛

现阶段,历史文化研究逐渐兴盛,不论是传统的历史学研究还是现代边缘化学科的历史研究,都已经取得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历史文化包括了众多丰富的知识,现代考古学、文物研究学及传统服饰学都与其关系密切,在实践工作中灵活运用历史学科,非常有意义。而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媒体的兴起,这些有效的历史成果可以伴随出版业的快速发展和新闻媒体的迅速普及,为广大高校师生提供拓展历史文化知识最有力的基础条件。

(二)现代科技非常发达

现代教育在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下,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科技时代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便捷,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现展比较完善的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我国,大部分高校所使用的多媒体教室中通常都会配备电脑、电动屏幕及投影仪,学生可充分享受现代科技所带来的优越性。此外,为了让不同2017年7月(下转第9页)的学校之间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交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广大高校教师已完全掌握了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技巧。而且,很多高校教师依据实际需要制作了非常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资源,这不仅为教学方式提供了更多方便,同时也更好地促进了各高校教师在教学中的广泛交流。

(三)丰富的图书网络信息

很多年前,我国很多高校就普遍配备了图书馆。而现在,为了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科研,图书馆内不仅配备了传统的纸质性书刊,还有非常丰富的检索资源及网络书刊,这些丰富的知识资源为广大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便利。

(四)教育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力普及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传统的优秀教育思想与国外先进的办学方案有力结合,让广大师生在新时代的思想教育方针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力量。大部分高校都提倡要为社会培养大量综合性人才,提倡尊重学生个性和自主学习的观念,让学生在新时代教育思想中更好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巩固自己,高校以期实现通过通才教育观培养德、智、体全面良好发展的现代化人才。上述内容结合了现代科技与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和相互联系来阐述创新历史文化通识课课堂教学方法的条件,这些条件不仅是在教育领域中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更为历史文化通识课的改革研究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尤其是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为通识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孕育出了非常成熟的条件。

三、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策略

由上述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现状和有利教学条件可知,只有对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实现创新与改革,才能使这类课程达到有效开设的目的。相对于专业历史课而言,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主要是从教学要求设置的角度来实施的。所以,作为教师,应找到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科学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素养,同时提高他们的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一)坚持现实性与历史性的完善统一

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通识教育,坚持现实性与历史性的完善统一。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文化通识课,可以更广泛地了解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科学的历史价值观。高校学生相对与其他类学生来说,思想更成熟、更稳定,他们拥有较多的知识和较强的理解能力,具备对相关的历史问题和现实社会问题进行正确评价与判断的能力。所以,在历史文化通识课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以启发性的询问方式让学生从相关问题中联合古今中外的历史进行深入理解与思考。比如,以科举制度为主要学习内容时,教师可以有效结合现代人才选拔制度和现代的教育制度模式进行全方位分析,这样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便于他们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二)坚持其他专业知识与历史知识的相对统一

在实际教学中,选修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学生来自于各专业。通识类课程从设置目的上来说,与学生所学习的专业课程是互补的,那么,教师就要依据学生的学科专业分布情况对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进行选编。比如,如果选择此类课程的文科专业学生比较多,那么在授课中可以多增加一些历史方面的知识;如果选择此类课程的理科专业学生比较多,那么在所选择的学习内容上要偏重一些科技知识,这样不仅便于打开学生专业知识和历史知识相结合的成才之路,也可以大力提升学生对这类课程的兴趣。

(三)坚持选用优质的课堂教学辅助资料

高校学生的思想相对来说比较成熟,所以,教师在选择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相关教材方面,要注意所选教材的多样化和优质性。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遍应用为当代历史文化教学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选用传统的纸质书刊资料,也可以选用多样化的电子媒体课堂。但由于现代网络技术的普及,很多学生受影视剧和网络视频的影响,对于一些传统的历史知识的了解非常模糊。同时,由于很多已逝去的历史场景通过普通的文字叙述方式不能给学生更好的启发,也根本不能让他们在脑海中呈现出比较具体的画面,更不用说与现代的现实生活进行比较联系。而在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中,高校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选用优质的课堂教学辅助资料。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室中,将电子资料有效引入课堂,为学生放映一些比较有深度的纪录片或者是专题文献片,充分体现出历史文化知识的形象生动性,最大化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由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先生拍摄的《金陵十三钗》就从侧面反映了南京大屠杀的残暴肆虐,学生对这些远去的历史没有什么具体印象,但是,通过这些影片可以让他们了解到当时中国的真正状况;而老舍先生的著名作品《骆驼祥子》,也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旧中国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在为学生讲解中国近代史中优秀的商人时,可以列举“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具体发家过程,如果学生对这位人物不太了解,教师可以为他们讲解“红顶商人”的真正意义就是亦官亦商,他的发迹与当时清政府的主要人物曾国藩、左宗棠都有很大联系。一个人物牵涉出更多的人物,不仅让学生们对胡雪岩智慧的头脑给予更充分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们对当时清政府的实际状况和当时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实况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近些年,有关清朝的片子比较多,这些相关的影视资料可以为学生们带来丰富的音画效果。这些影片的观感性和可视性都非常强,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增强教学效果,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坚持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的统一

高校在对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中,要坚持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的统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据相关调查,我们发现很多选择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学生,对历史都非常感兴趣或者对历史的某方面有很多疑问,并且很多学生具备扎实的历史学基础。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这些学生的实际心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辩论、自由抒发自己对某件历史事件的真实想法,最大化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教学中,只有讲授的实际内容能够引发学生在某种思想上的共鸣,才能让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并深入探讨。每个人的思想观点和思维能力不同,所以,在不同的历史事件中他们表达的想法也不同。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久而久之,这种观念可以潜移默化到其他学科中,让学生在学习其他科目时也能够进行深入思考。这种方式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仅方便了授课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知识掌握状况,也对开拓新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五)灵活运用课外教育资源

课外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覆盖的内容非常广泛,而当前社会交通便利,旅游业也非常发达,很多社会公共资源在逐一对外开放。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其进行灵活运用。教师可有效结合教学的实际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组织他们参观一些以历史文化为主体的展览。比如,可以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具有历史意义的玉器、瓷器、不同时期人们的服饰及装饰等,然后在课堂中结合每个朝代的发展状况对这些参观后的展品进行论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体会感受历史文化的丰富;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人的写作用具,如笔、墨、纸、砚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人们的文房四宝,而在纸张发明之前,人们通过在布帛或者竹片上进行书写,可以让学生在室外利用一些简便的碎竹片亲自练习写字,再与我们现在所用的书写工具进行比较,学生就会发现写字既有趣又有意义。相对来说,课外的教育资源更直接、更充分、更有利用价值、更能加深学生对学习的印象。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并在课内进行灵活交流,不仅便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可在实际观察体验中增加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了解了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对于高校学生的重要性。它不仅增加了学生的文化知识,也为他们以后进入社会工作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方法。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需要更多综合能力强、自学能力强、理解能力强的多样化人才。时代在发展,学生也要与时俱进,通过学习更广泛的知识巩固自己、提高自己。在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鲜明特点,保持教学活动组织的多样性与动态性,从而真正做到切合历史文化知识传播的特点,达到真正服务于增强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目标。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内容广而丰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成为受到大学生广泛喜爱的课程,从而让学生学习到更加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并发挥出通识教育的德育和智育作用,为社会塑造出更多优秀的合格人才。

作者:杨峻岭 单位:铜仁学院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化学史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045-02

一、问题提出

学生文化作为学生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价值观、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及个人素质的形成和塑造起着重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生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可以使学生从中汲取各种精神营养。

现有文献中从维果茨基文化历史观点看学生文化建设的研究不多,本文尝试运用文化历史观点分析学生文化建设,以合理的学生活动设计促进学生文化建设。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分析学生活动设计。美国学者艾尔.巴比说,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多数社会研究都会探讨某个议题”[1]。本文经过分析后认为学生活动设计是学生活动成败的重要环节。

三、主要概念

(一)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是指学生群体享有共同的价值观、思维习惯、行为方式等,其核心是共同的价值观[2]。

(二)维果茨基文化历史观点

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的制约,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三)学生活动设计

为引导学生群体形成普遍共识的积极的价值观、思维习惯和行为而进行的详尽、系统规划

四、学生活动的设计

有研究表明,学生文化建设的特点是多层次性,多系列性,多侧面性和多形态性[2]。据此,本文主要论述以下四个类型的学生活动设计:即仪式活动、美化校园活动、社团活动、校外活动。

(一)仪式活动

本文中的仪式活动是指学校常规的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活动。仪式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庄严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对美好人生的向往。

根据学生文化建设的多层次性,以理想信念、价值观的精神层次为核心设计学生活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3]。随着社会的巨大变革和社会物质的丰富,人们的思想也经历了剧烈的冲击和变化,人们看待社会问题从教条单一向灵活多元发展。人们从活生生的现实中看到了科技和教育的巨大力量,越来越重视教育,对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开始关注,使得我国的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学者刘旭东认为“教育是以如何促进人类成长、个体发展和生命意义的建构为依归的”[4]。这要求教育者要善用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引导学生学会从众多的社会现象中区别善恶,从纷繁复杂的思想中分出好坏。

对于仪式活动的开展,各学校在形式上要通过共同点来体现仪式活动的严肃性,同时还要突出自己的特点。要突出学校的文化特色,学生活动设计就要详细,从仪式中各项活动起讫时间的流程安排到场地物品的式样摆放规划,再到参加人员的着装与行为规范都应考虑到,力求达到仪式应有的最好的效果。

(二)美化校园活动

这里说的美化校园活动,是指在学校的支持下,以自愿为前提,让学生们自己制作装饰品美化校园。

依据学生文化建设的多系列性,设计学生活动时应包含学生行为和思考等多个维度。研究表明“学校文化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群体成员并代代相传”。[5]因此,设计好美化校园活动便尤为重要。

美化校园活动能够很好的展示学生的才华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在学生作品被用于校园美化后,会不断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对作品的评价,从而丰富学生的想法,增加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并且因为自己的参与而喜爱校园。

美化校园活动有助于展示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思想动态。维果茨基十分明确地提出:“一切教育的艺术则应该归结为引导和调节这一活动”[6]。因此学校应发挥引导和调节作用,设计一个积极的思想核心做导向,将其体现在整体的美化布局方案中,做到自由发挥却不散漫无序,张扬个性而不凌乱嘈杂,让每个学生漫步在校园中都能感受到处处都在散发自己喜爱的气息,在快乐愉悦中受到学校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三)社团活动

本文所说的社团活动是指拥有鲜明观点和风格的学术派别活动。学生的学派活动可以是现有各学派的传承和发扬,也可以是学生自发组织的针对某一问题的某一方面的观点和态度进行讨论的学术活动。

根据学生文化建设的多侧面性,进行学生社团活动设计时要重视传统文化和学术素养的建设。鼓励学生用文章的形式开展论辩,使学生增强文化主体性,同时也能够使文化更有效地发挥其育人的功能[7]。

设计社团活动,要注意用各学派的不同观点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具有远大理想、爱国热情和世界眼光的新人[8]。

(四)校外活动

本文所说的校外活动是体现爱国精神的扫墓踏青活动和体现中华民族互帮互助精神的社区公益活动。

依据学生文化建设的多形态性,设计学生校外活动应采取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设计适合学生的校外活动可以驱动学生与社会环境对话。校外活动可以丰富并补充学生的生活,对培养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了解国家历史,了解社会现状,了解自己的由来,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符合社会现实的动态的发展观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积极的生命体验。

设计学生课外活动还要关注师生交往。校外活动给教师提供了解学生的机会,了解整个社会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以便从更宽广的角度和深度去研究和教育自己的学生,更好地提高教育的效果[9]。

根据以上分析表明文中提到的四类学生活动基本涵盖了学生文化建设的要素,帮助我们在设计学生活动时考虑的更周全更详细,促进学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艾尔.巴比.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2] 课题组.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J].教育研究.2004(12)

[3] 陆有铨.躁动的百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 刘旭东.教育学的困惑与生机[J].教育研究.2005(11)

[5]张冬梅. 人文社会科学专家谈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1996(5)

[6] 高文.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影响―维果茨基思想研究之三[J]外国教育资料.1999.5

化学史论文篇11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必定有利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及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利于师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有利于学院的科学发展,尽管这种影响是间接的且时间较为长久,但其内在的力量却是巨大的。林语堂有言:“文章有味,大学亦有味。味各不同,皆由历史沿袭风气之所造成,浸润熏陶其中者,逐染其中气味。”可见,一所高校发展历史中积淀的文化传统、文化精神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全校师生,进而形成学校自身特有的校园文化特色与品格。

一、校史与大学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校史是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 通常指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办学理念、办学方针、学校沿革、规章制度、教育教学、师生状况、历史人物、文体活动、重要事件、重要成果等等。校史本质上是高校在特定历史环境和条件下, 经年累月积淀下不断发展的一种文化样式。校史与大学文化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建构关系。从广义上来说, 大学文化是指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累积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一所大学的建立即是其大学文化的起源, 随着学校历史的延续与发展, 大学文化的容量也得以不断拓宽, 内涵不断深化, 并逐步形成特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以及环境风尚, 萦绕渗透在师生的校园生活之中, 成为一种强大而隐形的惯性与力量。一言以概之, 校史是大学文化建构整合和传承创新的载体。要想认知和了解一所大学, 就要先了解这所大学的校史。只有了解了这所大学的校史才能从中体会感悟其发展脉络与文化特色, 也只有了解了一所大学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才能真正认知这所大学的全部内涵

(二)神形关系。文化是神、校史是形。校史是大学文化系统的实物表象。英国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对校史的整理、研究与挖掘, 实质是一所大学对其自身文化传统的认识、反思与批判。所以, 我们在强调大学校史研究的重要性时, 其实质是在强调研究这种文化的重要性; 而我们在发挥大学校史的育人作用时, 其实质是在发挥这种文化育人的作用。

二、校史研究现状

(一)校史研究呈阶段性活跃状态。校史研究经过近30年的积累和发展,各类校史专著纷纷出版,或汇编史料,或叙史纪事,或描写人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绩斐然。20世纪末以来,因重大校庆活动和教学评估,兴建校史馆、重修校史校志、拍摄校史纪录片、制作校史画册等与校史相关的活动与文化产品不断涌现,高校校史研究工作呈现阶段性活跃状态。

(二)校史研究处于边缘化状态。尽管校史研究呈阶段性活跃状态,研究工作也已取得诸多成果,但在高校中,其学科定位不明确,机构设置不稳定,有的将其作为教育史研究的范畴,有的认为是档案业务拓展的部分。各高校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进行了不同的机构设置,或者根据任务临时搭台建班,缺乏固定的机构和人员配置,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使校史研究工作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

(三)校史馆的建设为校史研究搭建展现平台。随着校史研究工作的不断活跃,以校史为蓝本兴建校史馆逐渐在各高校中盛行。经过精心构思、巧妙陈列,校史馆展现了对校史的高度概括和浓缩,融合了思想性、教育性与艺术性,成为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一)重技能轻人文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淡化

自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职教育开始复苏,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完善,时至今日高等职业教育终于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而存在,这不能不说是时展和社会进步对高职教育的需要,因而它的生命力与日俱增。但不容乐观的是,高职校园内重技能轻人文的不平衡教育正使得校园文化逐渐被淡化。客观上,社会的就业形式与现实是:就业最终还是要凭专业技能以及计算机、外语等的运用能力,其他方面则显得相对次要。在这样的客观背景之下,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迫切性被淡化。

(二)校园文化建设尚未形成特色鲜明的个性

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各高校之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和特征。人们对一所高校的感知不是因为其与其他高校相同的共性,而是因为其自身所具有的个性,这种个性是学校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当前,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对自身办学传统的提炼和挖掘关注不多,只是阶段性地组织一些学生活动,而无法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上加以提升,也就无法构建特色化的校园文化。

(三)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有效的评估指标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三大服务功能。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对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成果等方面都有很详细的评估指标,但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却缺乏有效的考核指标。在这样的评估体制之下,高职院校的一些硬性指标,如招生分数、科研项目及成果、高水平论文等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被定义为软性的、且需长时间积淀的校园文化建设就逐渐被边缘化了。

四、以校史研究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以校史研究推进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1、把学院历史渗入到物化的校园环境之中。学院建筑物的布局、绿化景观的布置以及雕塑、画廊、标语、宣传栏等的设计,可以使师生感受到文化美和思想美,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全院师生形成对文化价值和思想价值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这也就是环境育人的功效。因此,为能更好地激发师生热爱校园的激情,可把学院历史渗入到这些物化的校园环境之中。“从无字句中读书”,效果尽在这一木一草之中。

2、将校史馆的筹建与管理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学院校史馆是校园文化的一个切入点,从中可以追寻学院的历史,感悟学院传承的精神。对学院对外展示形象,对内凝聚人心,扩大学校影响等有重要作用。作为一所学校的历史记忆,校史馆以其真实性、可靠性和直观性等特点,真实客观地再现学院历史沿革、历代拓荒者的辛勤劳动、一代代教师的高尚情操和学术研究成果、历届学子在各条战线上取得的优秀成绩及学院在各项工作中取得的各项荣誉等,既保留了大量的学校发展的历史资料,为校史研究提供借鉴,又可与校园文化建设互相渗透。因此,校史馆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在当前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情况下,校史馆以它独特的魅力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启迪,让学生接受心灵的洗礼,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3、校史的编研工作应常抓不懈。通过校史的编研与解读,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精神氛围,使全院师生员工了解学校历史,理解学校的发展规划,认真贯彻执行学校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每个在校人都

是学校一分子的意识,热爱自己的学校,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形成自觉、良好的学习风气与工作习惯,激发他们为共同的发展目标而进取的情感,进而内化为一种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巨大合力。学校相

关职能部门要走一条校史研究的学习型路子,拓宽工作途径,使校史研究、教育和宣传相结合。

(二)以校史研究推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1、以校史为平台创新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是大学文化的外在表现,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可培育和营造学院的创新文化。实践证明,以校史学习、宣传为平台,可以营造民主平等、科学有效的大学制度

文化。制度文化是连接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中介,以制度保证精神文化的传承和物质文化的持久。一是要有机结合制度机制的政策导向和价值导向,在注重效率的同时更注重平等,创建平等竞争、协调

发展的制度文化平台;二是要加强制度机制的约束,以制度规范人的行为,为机构监督提供制度保障。

2、重视校史馆管理制度的建设与落实。没有机构就没有制度,所以学校应加强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的机构建设。校史馆作为承载学校历史的文化载体,有着独特的育人功能。校史馆的建设工作不是一时的,学校在校史馆建成后就要建章立制,规范校史馆的管理,做好校史馆的日常管理工作。学院要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支持,在机构、人员、经费上加以落实,为校史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的发挥奠定基础。

(三)以校史研究推进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1、解读校史,促进个体行为文化的和谐。行为文化是大学文化最直接的外在体现,是师生个体或社会群体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等文化现象的动态表现。和谐的个人行为文化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或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文化和谐,这种行为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为达成这一目的,在加强个人道德规范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同时,学校加强对校史的教育及宣传也不失为很好的途径,学生们会感到:同在一校园中学习生活,感受着同样的文化熏陶,树立“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日学校以我为荣”的信念,为着相同的人生奋斗目标而努力。

2、解读校史,促进团体行为文化的和谐。 和谐的团体行为文化主要指团体在交往行为和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文化和谐。对一所高校而言,各部门、各单位在充分了解学校历史背景的前提下,要从学校发展的共同利益和实际需要出发,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增强团体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各部门之间、各学术团体之间要加强沟通理解,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促进整个校园文化的和谐。

(四)以校史研究推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1、挖掘学校历史,展现学院之魂。大学之大,在于精神之立。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最核心的部分,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它是一所大学经过自身历史长期的培育和积淀而形成的稳定的共有的精神品质、理想追求、价值取向、行为理念和文化氛围。这种精神深深融合在学校的内质之中,为全院师生共同拥有,且难以被其他学校模仿和取代,是一所大学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气韵。由此,一所高校的大学精神绝不是一朝一夕铸就的,而是学校悠久历史不断积淀延伸的产物。因而,全院师生都有责任了解校史、解读校史、拓展校史,使得带有自身特色的大学精神在每个个体身上绽放出特殊的魅力。

2、紧扣学院历史,制定校训校风。大学精神是指导大学行为的基本信念与准则,是在学校办学历史中逐渐形成的。在学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校园文化逐渐积淀出特色鲜明的校训及校风,锤炼出具

有独特品格的大学精神。北京大学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引领着北大傲然前行,卓尔不群;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既激励着清华人积极向上,又规范和约束着师生员工的行为。

校训既能用来激励与劝勉全院师生,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是彰显一所高校个性魅力的“名片”,它与学校自身的历史背景、发展目标是血脉相连的。以校史研究来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途径,借此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凝聚功能和整合创新功能,使学校在强劲而深厚的文化动力中获得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许萍.高校校史档案的管理与利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7)

化学史论文篇12

2现代模式的陶艺教学

现代陶艺虽然仍以传统陶艺为基础,但是经过现代的一些思想艺术流派的影响,在一些观念和部分技艺上已经大不一样了,有了自己的艺术审美,有了自己的工艺进步,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情感在现代的陶瓷艺术作品中融会贯通,对于同一陶瓷艺术作品,每个人的审美不同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所以在陶瓷艺术课的教学中可以以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会使课堂生动活泼起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互动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各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以各自的文化交流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多样化的历史文化产物具有极大的魅力。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这片沃土的成功典型去发扬陶瓷艺术。陶瓷艺术技法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从作品中吸取经验,同时还要能够举一反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掌握,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创新是陶瓷艺术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所以对于现代的陶瓷艺术教学和学习亦是如此。老师们应该着重的去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以及提高其创新能力,而且在创新的过程中要有毅力。因为所有的创新都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的,他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繁复实践才能得以证明。所以老师们可以有针对性的挑选一些视频去给学生们看,让他们知道好作品的产生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期间需要历经多少的风风雨雨,让同学们明白任何事都不是简简单单就能成功的,让学生们能有所领悟、有所感想,这样不仅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斗志,还能从侧面达到育人的目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