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10-11 22:23:48

中国大学生论文

中国大学生论文篇1

对于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范畴更是不太了解。笔者在课堂上课或课下与学生交流时,曾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令人堪忧。大多数大学生表示对于传统文化不了解,70%的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思想家如孔子、孟子等古人的主要思想不太了解,87%的学生未读过《道德经》,70%的学生未读过《三字经》,65%的学生对中国传统的戏剧、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不太了解。在谈谈对中国古代文学成就的认识时,一些同学竟然从欧美文学、建筑、影视等方面谈起,缺少对传统文化最基础的知识的了解。

(二)传统美德观念淡化儒家思想将德行列于首位,强调仁爱、克己复礼,在人与人相处时也要注意美德,以“恭、宽、信、敏、惠”指导着人们处理人际关系

。然而,当代大学生在道德、美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恰恰比较多,存在着道德认知、道德行为严重脱节的现象。一些大学生缺少最基本的公德意识,在教室、校园内随便扔垃圾。在人际关系道德方面,与同学相处时表现为人际关系紧张,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不知道如何处理与同学、与老师、与朋友之间的关系,彼此之间相互猜疑,甚至出现打架、斗殴等暴力行为。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一方面,受西方多元文化的影响,各种西方文化思潮在不同程度地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思维活跃、易受影响的当代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尚不太稳定,在人生价值观方面更容易受物质利益的影响,有的甚至片面地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金钱关系、利益关系,造成一些学生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另一方面,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或多或少地持有“具有一技之长更好就业”的心理,在这种功利驱使下,学校更加关注的是专业建设、学生就业、师资科研,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开设人文社科课程是为了人文知识而开设,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失去了人文社科教育的灵魂。这种实用型的教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导致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缺失。

二、中国梦引领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探索

(一)以中国梦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文化的感召,离不开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也正是渊博的传统文化资源,使得中华民族不断增强着文化自信。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若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能树立、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中国梦”的实现难免后继无人。然而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文化自信的根本就是中国几千年积淀的传统文化资源。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借力“中国梦”大力推进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充分讲述好历代中国文化资源,儒家思想的积极、道家思想的淡定、诗意的唐诗宋词、精湛的文学艺术……激起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力量和源泉,增进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坚定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念和信心。

(二)以中国梦培养大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精神品质的正能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的实现需要坚定的信念。正如所述,“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更应该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一是要注重学习先进的理论,增强自身的素质,加强自身的修养。二是要注重从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中汲取正能量。传统文化蕴含的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担当、“天下为公”、“克己奉公”的理想价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刚毅品质……这些精神品质对于培养大学生求实、务实、进取的态度,寻找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长远意义。

(三)以中国梦引领创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完美人格具有积极的作用。以中国梦引领创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就治教育新载体的重要功能,要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性、及时性和民主性等特点,积极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要积极广泛地利用校园网站、网络博客、微博、手机微信等各种新兴媒体手段,不断提高宣传的质量和水平,不断丰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舆论氛围,并且通过一定范围的师生交流互动,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感染力,让学生爱听爱看、产生思想共鸣。

中国大学生论文篇2

关键词: 中国文化概论 素质教育 价值意义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同时又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教育部于1999年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确定为高等院校的主干必修课[1],在高校开设该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养教育的途径之一,作为一门了解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熏陶人格气质、修养的基础性、综合性的人文类核心课程,中国文化概论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此门课程的开设“虽不能产生明显的实际利益,但它的价值是无形的、间接的,它对学生良好道德的培养、伦理行为的完善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学习传统文化是让我们了解过去,从而更好地把握现在,更好地展望未来。

一、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与大学本科毕业生相比,在缺少学历优势的情况下,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作为支撑。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掌握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而且应具有很高的素质素养。因为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可以在短期内很快培养,而一个人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所以,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会综合考量一个人的素质。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及人文素养的大学生是用人单位的首选,并且此类大学生在毕业后更能适应社会发展,能做出更大的贡献。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知R和技术,其他85%靠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方法。”只有努力开拓出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方法,学生走上社会才更具有竞争力,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只是为了应付工作而没有人文素养的底蕴,那么,培养的不是社会人才,而是职业的工具。高职教育者都应该意识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应充分体现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上。

近年来,高职教育的功利性日益明显。我们过于片面地追逐教育的功利价值,似乎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升学、就业、晋级、升迁等。某些大学生在所谓的现代意识的掩饰下,对传统文化表现出冷淡与漠视,对传统道德表现出叛逆与背弃,物质化、功利化倾向明显,个人行为失范、个人主义现象不容乐观。教育不能把受教育者仅仅作为有用的工具培养,而必须把他们作为一个完整而丰富的人培养。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在各阶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做到三个“全覆盖”,即学科课程全覆盖、教学环节全覆盖、教育人群全覆盖。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进高校课堂必是未来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现状

中国文化概论作为高校一门公共基础性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该课程存在若干问题,现状令人担忧。

(一)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不受重视,日益边缘化。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技能,而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重视不够。因此,某些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不够合理,专业课程学时长、学分多,比重大;人文课程学时短、学分少,比重小。中国文化概论也被相应地边缘化。有的高校将其课程性质改为公共选修课,有的高校只在个别文科类专业中开设,理科类专业不开设。有的高校压缩课时,有的以讲座形式授课,而有的甚至不开设此门课程。笔者假期到广东的5所兄弟院校考察,5所院校均未开设此课程。在宁夏开设此门课程的高职院校也是凤毛麟角。目前,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这门课程课时的压缩使得教师讲课时倍感压力(16课时),需要讲的内容往往只能点到为止,无法深入,学生不能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就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中国文化概论课便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高校不重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建设,学生也就没有学习动力和兴趣。部分学生致力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训练,忙于各类等级考试,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热情并不高。职业教育长期对人文素养教育不够重视,必然会导致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大学生缺乏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必然会影响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二)中国文化概论与西方文化课程的冲突。

一些大学生对自己老祖宗的东西渐渐变得陌生,而对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情有独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却不感兴趣。这种盲目的崇外,使得一些大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类课程和西方文化类课程的态度有所偏移。学生在选修课中多会选择“美国文学”、“外国名著导读”等,而选修“论语导读”、“古代诗词欣赏”、“国学导读”等的较少。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都有其精髓的地方,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类课程,可以拓宽知识面,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但是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不能忽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炎黄子孙,大学生有义务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三)学生素养低。

目前部分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偏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忽视科学技术的精神价值,忽视能力培育过程中心灵的教化、人格的培养和科学思维的养成。因此一些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人文素养偏低。有的大学生精神无聊,沉湎于网络游戏、上网冲浪、交友聊天。因此,在高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刻不容缓。正如科学院院士、教育家杨叔子先生所言:“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3]因此,中国文化概论等素质类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设置的作用意义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修身、养性、立志、齐家、治国、安邦的大智慧,这些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今天仍然影响、制约着当代中国人。在高校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对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努力弘扬传统文化、倡导中国文化之精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实问题。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那生动的文化掌故,鲜活的文化现象,浓郁的文化情绪,深邃的文化哲理,能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因此,通过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学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无疑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梳理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涉及伦理道德、文学、史学、哲学、宗教、教育、科技、书法、绘画、建筑、饮食等多方面,同时向大学生传授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等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可以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爱国情怀,从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进一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更好地为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服务。

(二)了解既往传统,认清当前国情。

理解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恰恰是认识过去。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丰厚的遗产,同时带来因袭的重负。深入剖析传统文化对今日中国的影响,可以说是准确认识当前国情的必经之路。通过系统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伦理道德、重和谐统一、重实际与稳定、重人文教化,以及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仁义礼智信、贵和尚中、求真务实等民族精神,对中西文化的异同、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会通等,往往会有更清晰的认识,获得更深刻的体会。只有熟悉传统、深刻理解、把握传统,才能辨别良莠,更好地变革传统,认清传统因袭的重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培养学生和谐、宽容的人文品格。

“和”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渗透在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之中,成为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天人合一”思想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人与自然要互相理解,结成友谊。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际关系的和谐更为中国人所看重,重和谐和协调,不走极端,强调个人的存在和发展应该同他人、群体的存在和发展统一起来,使双方处于和谐的关系中,而不应分裂与对抗。这种思想便衍生出“亲情仁爱”、“血浓于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优良传统。以“和”为内核的中国文化,构造了特殊的民族心理,孕育了中A民族博大的胸怀和豁达开朗的性格。当今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民族地区,家庭孩子在一到三个之间。但是整体来说,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都染有自私、偏执的毛病,待人接物时一般只考虑个人利益和个人感受,不善人际沟通,缺乏团结协作的精神品格。应该说,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贵和”的和谐精神,可以将其内化在自己的行为中,有助于大学生完善自己的身心人格,培养他们和谐、宽容的人文品格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综上,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传播,更是精神的培养、生命内涵的领悟、对终极价值的叩问。中国传统文化是历代中国人知识的积淀和经验的总结,她富含生命哲学,是对人生价值、意义的思考。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和发挥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国大学生论文篇3

1994年,中共中央颁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把“要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2004年,中共中央颁布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发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要对当代大学生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2006年初,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其中也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可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1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1.1传统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既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有时代特征。中国文化既包括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又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内涵,笔者比较推崇杜超老师的观点。杜超老师在《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一书中说:所谓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文明成果,包含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

1.2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精华

1.2.1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自古就具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纵观中国历史,爱国主义就像一根红线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之中。从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范仲淹的“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不体现了中华儿女爱国忧国,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精神。因此,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教育。

1.2.2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现代社会所倡导的道德价值观念《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提出“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要求公民奉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这些在当代社会大力弘扬的“诚实守信、自强不息、与人为善”等价值观念其实一直都蕴含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孔子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墨子说“俭节则吕,淫佚则亡”;孟子提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周易》中也指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无不要求以和谐为主导思想。

1.2.3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大量激励个人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内容自强不息的思想,从中华民族产生之时就已产生,其最早的理论代表作当推《周易》。《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为曾经在黑暗中的中国人点亮一盏明灯。中国古人崇拜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话故事体现了坚忍不拔、奋斗不息的精神。孑l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李白有云:“天生我才必有用”。这些自强不息、坚忍不拔、顽强奋斗乐观向上的诗句素材都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

1.3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

1.3.1崇古守旧崇古守旧表现在人的思想上温顺保守,容易满足,不思进取和革新。这是中国人比较显著人格特征,同时也是传统文化思想的缺陷所在。这种对上古社会的推崇,造成了中华民族心理上的循古、好古、崇古的习惯,厚古薄今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阻碍着人们的创造活动,影响人们的创新进取精神。

1.3.2纲常礼教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进程中,三纲五常是最重要的道德原则,这条原则的基本精神是封建统治集团的利益绝对高于个人的利益,个人在国家社稷面前是微不足道的,个人的价值、尊严、个性等等都是某种偶然性的东西,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是封建社会的伦理思想。这种封建的纲常礼教在两千多年来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是阻碍社会进步的沉重枷锁。

1.3.3重情轻理重情轻理是“天人合一”影响下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中国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的是融于自然,与自然合二为一,而不是像西方那样征服自然,因此,中国人不需要发展精确的思维去了解、认知自然,并令自然为己所用。所以,中国的“天人合一”则造就了中国重情轻理、缺乏科学理性的局面。中国人由于缺乏抽象的理论探索和严格的逻辑推理,因此,相应的也就缺乏科学的知识和理性的精神,更多的中国人看重的是对人生大智慧的领悟,却缺乏对细微事物的彻底了解,对许多事情不是通过客观的分析,这反映在人格特征上就是笼统无知和情绪化。

2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2.1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使其在自身内容的建构上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品位和文化精神,以保持与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目标相一致”。中国传统文化有价值的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

第一,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树立远大理想。我国在经济和文化发展方面与西方国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外来文化进入到中国,致使部分国人出现信仰危机,民族意识有所淡薄,因此,在现阶段更要加强爱国主义精神教育。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当代大学生以民族英雄为榜样,继承爱国主义传统,明确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努力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富强繁荣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继承传统诚信观,诚信立人。诚实守信,历来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信条和优良传统。挖掘、践行、弘扬传统诚信道德,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启迪价值。要教育学生言行相符,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现代社会,言行一致和责任义务教育是诚信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三,建立艰苦奋斗、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大学生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着眼于人才的培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大量自强不息的人物形象和人物事迹,是教育当代大学生顽强奋斗、百折不挠、乐观向上最好的教育资源,这不仅可以教育当代大学生坚定信念、自强不息,还可以教育当代大学生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坚强不屈,在面对成功时能胜而不骄,能妥善解决在现实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如感情挫折、就业困难等问题。

2.2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2.2.1阻碍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崇古守旧”的传统文化思想压抑了人们创新精神的发展;“中庸之道”则要求人们看待问题不要走极端,执其中而求其平。大学生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容易变得没有个性特征,无创造精神。与现代创新教育所追求的培养创新精神、个性张扬、塑造独立人格的教育目标相左。

2.2.2不利于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培植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代表,而儒家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伦理政治型文化,道德价值具有至上性,而且传统伦理反映的都是一种义务观念,而忽视了人的权利,从而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权利观念严重缺失。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重视做人、人际关系,是将人放在传统伦理规范中来考虑的。不是肯定个人价值,而是肯定个人对社会对他人的意义。这固然有利于培养人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意识,但却忽视了人本身的权利,从而对培育大学生的权利意识产生了消极影响。

2.2.3不利于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育“中国传统文化,在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指导下,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和息争,固然有利于人际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但由于片面强调和谐而排斥竞争,“压抑了个性的发展,助长了不求进取、反对冒尖、无所作为的保守心理,导致了民族性格中竞争与开拓意识的匮乏”。无疑。“无欲无求”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培育。

3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3.1走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子把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走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子,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方面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和说服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广泛实现。此外,传统文化的覆盖面广大,能影响到每一位大学生,这就扩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度,使其作用能在最大范围内得到全面实现。

中国大学生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从根本属性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崇德型的文化,由于对道德更加重视,使得传统文化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气息,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①这些资源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着非常厚重的历史积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可以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促进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拥有大孝大爱、自强不息等美德,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1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 并且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 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②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一个整体的结构,其特殊内涵规定了它多样的表现形式。

其一,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个人的德性修养。孔子所说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慎”③就是对这一特征的真实写照。在后来的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一德性修养理论在历史上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成就了如范仲淹这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志士。其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凡的包容汇通精神。中国古代思想家虽各有所尊,但同时也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者得以长期并存,恰恰反映了这一包容汇通的精神。其三,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先哲们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是相通的,因而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随着历史的发展,“天人和谐”的人生处世的理想目标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四,中国传统文化还贯穿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就是肯定“以人为尊”的这一想法。正是在这一想法的熏陶下,从古至今的统治思想也都是以谋求人民的生活安定作为基本的统治思想。其五,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庸为基本处世之道。在中国古典的传统观念中,中庸之道一直作为儒家最推崇的为人处世之道,适度的态度和行为成为人们的共识,减少了过激行为的出现,使中国社会具有一种特殊的稳定性。

但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不可避免的两重性。它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彰显了不可替代的优势部分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弊端。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天命”的消极思想弱化了学生积极进取的思想、阻碍了创新思维的产生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取其精华,摒弃糟粕,推陈出新,取精用弘。

2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现状

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冲击,大学生群体逐渐呈现出思想观念多元化的局面。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不高。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性、延续性和生命力,了解祖国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对上海市三所大学 9 个班级进行的题为“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成长”的调研报告中,仅有 4.8%的大学生阅读过多遍四大名著,9.0%的大学生阅读过一半,而只阅读过一两本的大学生占到了 70.1%,从未读过的人也高达 16.2%。④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不容乐观。第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度不高。传统“是指过去的某一时间范围,是由过去的物质条件和制度、过去的社会心理意识、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决定的”。⑤随着国际文化的跨区域交流,新思想与传统思想、东方与西方文化冲突给大学生也带来了深刻影响。河南省一项关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读书人的理想的看法你怎么认为?”调查显示,58%的90后大学生认为这种说法已经不切实际,已经过时或者无所谓。⑥有部分大学生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人的看法,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过时了或者是无所谓了。这说明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弱化了。很多大学生考虑更多的是社会现实,在面对国家和自身选择的时候更多的是趋向于对自身发展有利的观念。⑦由此可以看出,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力的弱化也必然会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第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大学生的行为上表现程度不够。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思想和文化上的,更重要的是在行为上对传统美德的传承。但是,目前一些大学生存在着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重权利轻责任,重物质轻精神,重等价交换轻付出,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利益等与传统美德不相符合的现象。

3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原则和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环节,高校应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面入手,积极采取措施,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从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环境、建设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网络、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队伍建设和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制度建设等方面建构中国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模式。

首先,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环境。传统文化在道德教育上充分重视 教育的环境因素,强调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认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在个体道德品质培养上发挥着不同的功能,起着不同的作用,但又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社会道德的发展。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地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等资源,精心组织学生参加重大节庆、参观学习、倡导文明风尚等多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联系实际,亲身体验,认真思考,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

其次,建设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网站。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加强传统文化的网络阵地建设是拓宽传统文化宣传渠道的有效方法。建立中国传统文化网站,以图文并茂和青年人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展示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内涵,使学生感受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魅力。同时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网页设计比赛等,充分激发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自觉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

再次,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队伍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所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⑧可见,一支合格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队伍,对于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工作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意识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知识,使自己既懂专业知识又懂相关传统文化知识,以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四,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在大学生课程中设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明史以及其中的精神、内容和特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传授爱国主义、自强不息、民族自豪、大孝博爱等传统文化精神,树立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起到积极作用。

最后,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方面,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校园特色相结合的部分,通过历史人物、故事、经典语言等深化对校训、校史、学校特色等的阐释;另一方面,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雕像、石碑、路和建筑的命名等校园环境建设中,营造一个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此外,要鼓励建立传统文化的社团组织,例如汉学社、炎黄民俗协会等,以重大节日为契机,积极开展丰富的传统文化校园活动,营造文化氛围。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岁月洗涤而经久不衰,延绵不断的根本原因。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是增强大学生民族自信心、培养民族精神并帮助他们达到较高的人格境界,形成较高的思想、政治、文化素质的有力途径,高校应常抓不懈。

基金项目:本文是浙江省教育厅2012课题《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研究》(课题编号:Y2012258 98)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 顾友仁.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② 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6).

③ 黄式三(清)撰,张涅,韩岚点校.论语后案[M].凤凰出版社,2008:249.

④ 黄洪基.团中央2006-2007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报告.

中国大学生论文篇5

古代文学教学与人文精神培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作为古代文学的教师,应当注意把控好古代文学的日常教学活动,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专业知识与时代内涵结合

顾炎武说“学以致用”,这意味着任何专业课知识都需要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才能够算得上是有意义的。而现阶段的人文精神,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以及人民富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进行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将专业知识与时代内涵结合起来,使得从古而来的人文精神能够更具时代性,能够在现有阶段的日常生活中发挥效用。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教师在进行古代文学日常课程教学时,可以将现代新闻以及热点作为课程导入来进行有关课程的教学,并且在日常的知识点串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通过相关文学作品,体悟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艰苦奋斗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并将其与现代生活的实际例子结合起来,让学生体悟到人文精神内涵的魅力。

(二)以学生为本进行人文素养提升

在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将自身当作课堂的主导进行课程教学,教学进度与教学方式往往不以学生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学生在日常的课程学习中,可能无法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这种教学方法是不利于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以及人文素养提升的。实际上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学习,其目标并不单单是希望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对相关知识进行记忆,而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相关课程学习对课程知识点的深刻含义进行挖掘,通过自身的阅读经验期待来感悟到更多的人生哲理。因此,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并不能单纯地被看作是课程知识的传递,它本身是生动灵活的,需要学生通过不断的思索来赋予相关文学作品新的内涵,通过对相关文学作品的理解来对自身的精神世界进行洗涤与重塑,使得自身的人文精神得到培养与提升。

二、不断提高古代文学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高校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学生虽然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但倘若教学活动缺少了教师的引领,学生也无法在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中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因此想要在古代文学课程中有意识地进行人文精神培养,就需要不断完善古代文学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水平

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教师的教学素养以及教学水平在课堂教学质量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如果一名教师的专业教学素养不达标,那么即使他能够以较为严谨的态度进行教学,也无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需要说明的是,一名教师的专业教学素养不单单指的是他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所展现出的知识积累,还包括他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将本专业课程与时展相结合的能力。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学生的学习目标也随之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一名合格的教师有洞悉时展趋向的能力,并且将专业知识课程与时展相结合,使得学生在进行日常课程学习的同时,其成长发育仍然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只有如此教师才能够培养出具有新时代精神品质的栋梁之材。也正因为如此,提高教师素养,提升教学水平才显得格外重要。为此,相关部门应当有意识地定时引导教师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培训,教师应当对现阶段的时展趋势有一个较为详细的认知,并且通过合适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切合时展的人才培养。

(二)不断深入进行专业研究

倘若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师想要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那么教师必须本身就具有良好的钻研精神与科研能力。不过,相关教师本身并不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并且无法掌握本学科较为创新的研究成果,也就无法在日常的课堂中启迪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通过对作品的认知深化来进行人文素养提升。相比较传统时代的教学对象而言,现阶段的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拥有得天独厚的信息储存以及接收条件。因此与以前的学生相比,现阶段的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会明显有更高的期待。他们不仅仅希望从相关课程中获得知识积累,还希望能够从相关课程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开拓视野、提升人文素养。因此倘若现阶段教师疏于进行专业课程研究,无法以广博的知识积累以及深邃地道的专业性见解来引导学生进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就无法使得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抱有一以贯之的期待,学生很可能会有明显的兴趣消退,这样一来,学生就无法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师而言,不断地进行专业课程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尊重学生,努力实现因材施教

在传统的高校课程设置中,打破了义务教学中一直存在的班级制,诸如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之类的教学活动,通常都需要面对较为宽泛的教学对象进行教学。这给教师实现因材施教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倘若教师想要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那么就务必要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当中,了解学生现阶段的人文素养水平,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人文精神培养。为此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堂的引导权交到学生手中,在课程教学推进过程中站在引导者与观察者的站位上,通过对典型作品与典型思潮的引导思考与讨论,挖掘现今环境中学生的集体记忆与集体价值观。对符合当今社会发展潮流与中国优秀传统道德观念的集体价值观予以肯定。并借由对典型作品与典型思潮的分析,来引导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提升。当然在日常的课程学习中,学生由于家庭氛围以及成长经历的殊异,在人文素养的呈现上,或许会产生极大的不同。

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进行人文精神培养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因此相比较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而言,源源不断的现代教育资源能够为人文精神培养所运用。

首先,使用互联网教育资源进行人文精神培养。在信息时代,很多专业课程教育都能够在互联网平台中搜集到大量的课程教学资源。这些课程教学资源多半以较为生动的视频音频以及图片形式呈现出来,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也能够较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人文精神的培养本身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倘若以完全抽象的语言文字来进行引导,学生或许无法对人文精神培育产生认同感。为此相关教师可以在日常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课程中,将课本知识点与互联网中的网络教育资源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较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中,不自觉地接受人文精神的培育。这种培育方式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也能够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同相关人文精神培育内容。

中国大学生论文篇6

前言

自从我国有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我国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包括科技、经济、国防等,人们的物质生活也越来越高,但随着而来的问题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却越来越贫乏。因此,这种严峻的社会状态要求高校通过加强精神文化的教学,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等综合素质。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文教学主要以现当代的文学为教学内容,那么现当代文学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有什么积极意义呢?怎样才能加强现当代文学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呢?本文针对此问题展开积极地讨论。

1. 现当代文学的内涵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文学属于语言艺术,借助语言这种工具去进行艺术的创作,通过文学作品区反映现实生活和内心情感。a

中国文学按时间分类主要分为三种,即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现代文学主要是指1919年以后,主要以鲁迅、郁达夫、巴金等文学作家为代表,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当代文学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文学作品和创作。因此,本文所指的现当代文学主要是1919年之间所产生的文学作品和创作。

2. 现当代文学教学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

2.1现当代文学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认知历史,提升文化涵养

我们从初中教育一直到高中教育都会学习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通过历史的学习了解中国社会形态的发展和变化。但是历史学科主要包含的内容是历史事件、制度、变革等,学生对于历史的认知和认识是比较表面化和形式化的。但是,文学作品具有时代性,作家对于文学作品的创作离不开历史大环境,包括作家的一些创作方式、抒发的情感都是具有时代性的。因此,学生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能够跟着作者的语言去体会当时历史环境下的人文状态、社会形态以及人们的思想意识,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感性的。20年代的问题小说与乡土小说对中国当时的社会矛盾、现实问题和不良现象进行了反映;30年代的左翼文学对中国当时的革命现实、民族危难进行了及时的描写;人文主义文学表达了对人文理想的诉求40年代的解放区文学、国统区文学、沦陷区文学呈现了特定时代政治政权的区域性质与民族文化的语境特色、解放后的十七年文学、文学对中国特定时期的政治现象与历史境遇进行了叙述。我们能看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具有很强烈的时代感,学生通过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学习能从作者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主题、反映的社会形态中将这一时期的历史进行填充和具体的了解。所以说大学的现当代文学教育不仅是对学生文化知识的教育,更是让学生去细致的了解我国百年的近现代史。这种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的积累和阅读,大大的提升了学生的文化涵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在文学上的发展和造诣。

2.2现当代文学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众所周知“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可以说先生生活才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一个脱离了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只能是天马行空,没有任何的现实意义和文学价值。文学创作的题材和灵感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因此大学生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能够深刻地了解先生生活的状态、社会状态等,这样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人的精力和阅历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在校园生活的大学生,对于社会生活、人性等没有一个具体的认识。但是文学作品中大量形形的人物和事情,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真实的社会生活。比如像鲁迅的小说,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其通过细致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塑造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像孔乙己、祥林嫂等,这些人物形象都是由于当时封建社会制度所造成的,人性的压抑、权势的讽刺也是当今社会中存在的现象,尤其是现当代文学处于当今的历史时期,其反映的社会问题和现象都与学生都有重要的价值。所以说,高校的现当代文学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现实生活。

2.3现当代文学有利于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文精神、道德品质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在任何的文学作品都会体现和推崇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学生通过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的学习都够对于人文精神有所认知、体会和领悟。像作家路遥创作的《平凡的世界》其塑造的主人公孙少安平凡的生活,通过孙少安对于爱情的追求、亲情的维护,都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读者可以认识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执着等。比如近两年央视记者柴静,通过其都与的视角创作的《看见》写出了当代社会各类人群对于各自生活和命运的把握。可以说,现当代文学就像一个精神的海洋,在这里我们可以学习到各种有关于人类精神的东西,这种人文意识的学习和改变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更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2.4现当代文学有利于学生提高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

美国理论家韦勒克指出:“文学研究不同于历史研究,它必须研究的不是文献,而是具有永远价值的文学作品”。韦勒克认为:“文学有它自身独有的特色,那就是文学中的审美性和想象性”。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文学作品,才会有亲历的美的感悟与艺术的想象;才会感受蕴含其中的人文情怀和思想内涵。大学生只有通过平时大量的、广博的阅读,才有可能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程里遴选的作家作品可谓是每一时代颇具代表性的作家的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作品,这些作品既体现了时代内涵与风格特色,又代表了作家们所处时代的创作水准与价值追求,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典型性及广阔的阐释空间。因此,现当代文学教学有助于实现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的教学目标。

“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改变”,大量的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让大学生学习到文学的体裁形式、表达手法以及创作体裁,具备这种大量的文学知识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语言的鉴赏能力。对于一个没有任何文化基础的人来说,很难理解文学作品的艺术造诣,但是对于一个具有大量的文学知识储备的人来说,他能够更为深刻的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这就是一种鉴赏能力。同时,学生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学习,能够储备丰富的词汇、语句等,这都可以用于自己日后的语言表达当中,而且这种语言表达更为细腻、贴切,也可以把这些文化储备用于自己的文学创作。

结束语

总之,由于现当代文学其所具有的时代性与我们当代的生活更为贴近,所以较之于古典文学来说,对于大学生的教育意义更为重要。同时其所使用的白话文相对于古典文学的文言文,也更容易阅读和理解。所以,高校应该重视现当代文学的教育,以便能够加强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全之.人文教育:商海大潮中的自救之舟―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6).

[2]王国维:文学与教育[A].王国维文学美学论文集[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

中国大学生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3)02006507

收稿日期:2012-11-14

作者简介:徐鹏(1982-),男,安徽芜湖人,安徽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语料库语言学,二语习得。

在英语学习中,动词加上介词或副词等小品词构成的短语动词被广泛应用于英语的口语和书面语中。这类动词语法结构固定,意义灵活,在英语中已经发展成了一个独立的词汇领域,但这却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难点之一。难度主要在于作为由动词加小品词或介词构成的短语,其意义分为字面型和引申型,字面型的意义可以根据字面意思推测,而引申意义短语动词由于小品词或介词的介入,导致意义上的变化,从而使学习者认知记忆方面的负担增加,使用时错误突出。

一、 相关研究与概念

(一)国外对短语动词的研究

Quirk等从结构主义视角,在多词动词(multi-word verb)的框架下分析了短语动词,对多词动词做了详尽的分类和阐述[1]150。Bolinger从语义方面考查短语动词,研究了有连接性的短语动词。且认为,是不是短语动词是由它的“度”来决定的[2]6。同时他也研究了小品词的语义特征,认为“小品词的核心意义蕴含了两层意义,一个是动作意义,另一个是结果意义” [2]85。 Lindner是第一个从认知角度分析短语动词的,但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含有up或out的短语动词上[3]。受到Lindner的影响,Morgan [4]也试图从更深层次的隐喻角度分析Linder的文章。但他们的研究均停留在认知层面。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一些学者运用语料库对短语动词进行了研究。Akkerman[5]用布朗语料库做出的研究揭示出最常用的动词加小品词搭配,以及动词后小品词的顺序如何决定短语动词的意义。就短语动词定义而言,《柯林斯短语动词词典》指出:动词和副词小品词或者介词小品词的组合称为短语动词[6]。《朗文英语口语和笔语语法》认为:由一个动词后接副词小品词构成的多词动词称为短语动词,且该小品词含有核心方位意义,且常用于引申义[7]。学界一直以来对短语动词的界定持有分歧,主要在两个方面:1) 动词和介词的组合是否应归为短语动词;2) 短语动词的词义是否必须为引申义,而非简单的词义叠加。本研究基于语料库数据检索,试图最大限度了解含out短语动词使用情况,因而采用采用了Jack Richards et al 的最具有包容性的定义:既包含动词和介词的组合,词义也不局限于引申义[8]。

(二)国内外对含out短语动词的研究

作为短语动词构词常用的小品词out,其意义更加难以掌握,其研究更具有代表性。而国内外关于含小品词out构成的短语动词的研究并不多见,且已有研究主要从认知隐喻的角度加以剖析,重心置于out的意象图示上。何学德,蒋橹[9]沿用Lindner对out的意向图示的分类,分析了带out的一系列动词短语。林芸,雷卿[10]也是通过认知语言学的容器观,分析了out构成的短语动词的认知理据。徐丹[11]基于一定的语料基础,在认知理论的框架下,定性定量研究相结合,将词频与语义联系起来得出相关性的结论,并阐明了各种out短语的语义分布上的特点。然而,对含out构成的短语动词基于语料库的中介语对比分析的研究几乎没有。

(三)中介语对比分析

中介语对比分析(Contrastive Interlanguage Analysis:CIA)是“在可比情况下对本族语和非本族语使用者的语言使用的对比与比较” [12]143。Granger把基于学习者语料库所进行的中介语分析称为中介语对比分析[13]。“中介语对比分析法利用目标语和学习者两个语料库,除了从目标语语料库中获取典型的语言信息,通过对学习者语料库与目标语语料库的比较,能较系统地发现学习者中介语的非母语特性,即偏离,包括误用、多用、少用和回避等。”[14]228Biber[7]依据《朗文英语口语和书面语语料库》研究发现:最常见的短语动词搭配小品词依次为up,out,on,in,off,down。而笔者曾通过LOCNESS语料库检索,发现在所有的v.+particle 结构的短语动词当中,out构成的短语动词最为常见,位居第一。因此在中国大学生笔语中,v.+out结构的短语动词研究也不容忽视。

二、 研究设计

(一)本研究力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 和本族语大学生议论文相比,中国大学生议论文中含out的短语动词频率分布总体特征如何?

(2)过用和少用的短语动词在搭配和语义方面分别有什么特点,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3)这些发现对教学有什么启示?

(二)语料库介绍

Sinclair认为,学习者语料库是根据不同的研究需要、不同的设计标准而收集的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外语或二语原始的语言文本。本研究中选取了两个语料库WECCL,LOCNESS,分别作为学习者语料库和参照语料库。鉴于研究需要,我们从WECCL中建立一个议论文子库。该子库覆盖26个作文话题,共计4 680篇文章,1 207 968词次。作者大都为一至四年级英语专业学生,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作文的质量与本族语者有可比性。LOCNESS语料库作为国际学习者语料库建设项目下的一个参照库子项目,由比利时卢汶大学语言学中心的Sylviane Granger主持开发,汇集了436篇美国和英国大学生议论文,共计324 304个词次,涵盖了涉及交通,政治,狩猎,电脑等100多个话题。我们摘取其中部分建成一个含有209 783词次的英美大学生纯议论文语料库作为参照用。

(三)研究步骤

本研究采用Granger (1998) 所倡导的中介语对比分析(Contrastive Interlanguage Analysis)方法,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具体而言分为以下几大步骤:

1.以WECCL生语料库和LOCNESS生语料库为源语料库,分别转换获得三个衍生语料库:WECCL 原型语料库,WECCL附码语料库,WECCL原型附码语料库,LOCNESS 原型语料库,LOCNESS附码语料库,LOCNESS原型附码语料库。这六个语料库将会用于不同的目的。

2.使用语料库检索工具Antconc,从WECCL原型附码语料库和LOCNESS原型附码语料库分别检索所有的含out的短语动词,选取两库前十位的短语动词进行比较。以参照语料库为对照,揭示中国大学生议论文中含out短语动词的频率分布及语义分布特征。

3.选取某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短语从搭配,语义分布两大方面进行跨库深度分析,比较其与英,美国大学生的使用差异。

三、结果与讨论

(一)中国大学生议论文中含out 短语动词使用总体频率特征

通过Antconc软件,获取两库中所有含有out的短语动词列表。考虑到两库规模上差异悬殊,单纯比较短语动词的词形词次频数意义不大,且WECCL库中含有大量凭空臆造、低频率、无效的干扰短语搭配,如:say out,widen out等。为确保较高可比度,本文选择两库分列前十位的含out的短语动词进行对比,共涉及13个短语动词。鉴于两库的规模差异,单纯的频数比较必须配合卡方检验方能揭示两库短语频数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为了解各短语动词的使用深度和广度,本文利用WordNet词典,分列出每个短语动词所涵盖的义项数(见表1,表2)。

表1,表2显示,WECCL中最常用的含out的短语动词频率由高到低依次分别为go out,move out,find out,carry out等词,而LOCNESS库中最常用的短语动词却分别为carry out,point out,find out,go out等。在两表前十位共计13个短语中,有六个使用频数表现出极强的差异性(p

(二)过用的含out短语动词

中国学生对move out和live out的过用难以理解,因为此两列短语在本族语语料库中的出现频率较低。在LOCNESS中,live out的出现频率仅为零,且这两则短语在语义范围狭窄,均只有两个义项。通过使用Antconc检索功能,从WECCL 原型语料库中检索出所有的含有move out的句子,随机抽选15条仔细观察,发现句子几乎均与校园生活主题紧密相关,最强搭配名词系student,college,reason,dormitory。例句如下:

(1)…then it be the time to move out of dormitory and strive for the ideal …

(2)…after graduation,I think it be not necessary to move out because they already …

(3)…second home,more and more have the tendency to move out.There must be something really attractive …

(4)… to settle down in dormitory.I think I won’t move out of my dorm even the dorm be uneasy for me to lie…

(5)…,that be one of the reason that college student move out there…

表3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者议论文中

过用及少用含out短语动词

过用少用

move out2 义项carry out2义项

live out2 义项point out3义项

bring out9义项

run out8义项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大学生的move out被置于校园生活的语境下使用。且在整个WECCL语料库1 207 908词次中,有419篇文章147 245词次(占文本规模12.19%)的内容是关于同一个话题:大学生在校外租房。而move out作为该主题不可避免的短语而被学生高频率使用。相似的live out也符合这一解释。此处live out指“在外居住”,实则等同于live outside,与move out一样,其最强搭配词分别为campus,student,school,rent等校园主题的词汇。而Antconc的词簇功能显示,在38例live out的结构中,有23例是以live out of的形式存在。严格来说,live out of 中live out只是作为“自由组合”(free combination),所取均为字面意义。live out作为短语动词有两层引申涵义:a.“实现(梦想)”,如live out one’s fantasy;b.“住完一段时间”,如live out one’s life。而中国学生的使用均未涉及到这两涵义。

语料库显示在过用短语使用上主要呈现的特征为:语义狭窄,深度不够。尽管这些短语动词在绝对频数上呈现出过用,但实质原因为命题内容偏颇导致,属于样本取样失误。短语在使用深度上有所欠缺,短语使用义项集中化,往往只局限于某一种义项被高频率大范围使用,而该短语其它义项则无所触及。通常被中国学生熟练掌握的为短语的字面含义,可以由动词和小品词的意思直接判得。出现这一现象与学生的短语习得规律有关。张晶[16]研究表明短语动词透明度是造成学生短语习的困难的主要因素。这一结论可以解释中国学生过用短语动词的字面义项。

(三)少用的含out短语动词

根据表2显示,中国学生在四个短语上存在少用倾向,且具有较高的显著性差异。其中carry out在使用上呈现的显著性最强,p

1.搭配特征。

搭配研究可以反映学生使用短语的偏好。Firth最早提出搭配的概念,指出“通过一个词的共现词来认识一个词”[17]179。随后引发大批语言学家对搭配现象的研究,包括Halliday[18],Kjellmer[19]等人。各语言学家对搭配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两派:1).“频数观”认为搭配即为一定跨距内词汇较高频率的共现,代表人物为J.R.Firth,M.A.K.Halliday,John Sinclair等。2).“短语观”主要受俄国短语学影响,以A.P.Cowie为代表,认为搭配是一种词的组合,虽不完全,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固定的组合。由此可以看出两者观点差异,频数观不强调词与词之间内核关系,只以频数量化其共现,而短语观强调词与词之间的有机结合,突出其内在结合的稳定关系。本文为了考查词汇的共现,语境,遂采用John Sinclair的定义,将搭配定义为“在文本中一个较短的跨度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汇共现”,此定义中“较短的跨度内”一般指定为左右四或五词距之内[20]170。

为了研究carry out 所处的语义环境,借助于Collocator1.0软件,本文选取两库中与carry out搭配最强实义词进行比较。由于兼顾绝对频数,本文选择 T值衡量搭配强度。则获得的搭配最强的20个实义词如表4所示。

1)从词性上来看,两库前20位的搭配主要由名词构成,且形容词和副词搭配在频数上差别不大。而情态动词,中国学生却存在着过用倾向。在WECCL库中should 与must两搭配词与carry out的T值搭配强度分别高达2.127 1和1.516 2,而本族语语料库LOCNESS中,carry out前20位搭配词中并未出现情态动词。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外语学习者更倾向于将carry out与should,must连用,带有“职责”,“义务”的语义倾向。

2)carry out作为一个短语动词,其搭配的名词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依然根据表4,两库中carry out搭配的名词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语义倾向。WECCL库中出现搭配强度很高的名词有government(T=3.172 2),plan(T=2.983 1),policy(T=2.623 2),education(T=2.197 3),reform(T=1.720 5)等,这些词同属一个语义场,集中表现浓厚的“政府执行”,“社会管理”,“政策性”等政治性语义倾向。这一点与之前使用should,must情态动词表示“职责”,“义务”的语义倾向相吻合。而英语本族语中搭配名词中却未呈现出该语义偏好,搭配词未集中表现出某一特定语义场。词汇分布范围广泛均匀,涉及人文,商业,医学等,且大部分搭配名词为一些通用词汇,如check,plan,treatment等。

3)尽管搭配形容词在频数上差别不大,但两库在搭配形容词的语义韵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依据表4,前二十位搭配词中,WECCL库中出现四个形容词分别为:opening,strict,successful,educational;LOCNESS中为heinous,brutal,lazy三个均带有较强贬义色彩的形容词。carry out有伴随消极的语义环境出现的倾向。鉴于三个形容词难以概括全貌,本文遂检索两库中carry out左右跨度为5内全部搭配形容词进行考查以证明这一猜测。考查结果表明:在LOCNESS本族语语料库中,carry out搭配的形容词大多表现出明显的消极或者贬义色彩,例如heinous,brutal,lazy,criminal等带有很强的贬义。除此之外是一些中性色彩的形容词如extensive,biological,high,long等。鲜有明显积极色彩的或褒义形容词。而中国学生使用的语义韵特征却极其不同,WECCL库中carry out主要搭配褒义,积极色彩的形容词和中性词,如new,efficient,powerful等等。大体基调是积极向上的,消极贬义的词汇只有illegitimate,dull ,old等寥寥无几(见表5)。可以表明中国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并未意识到carry out的适用语义色彩和语境。

2.语义分布特征。

为了考查carry out在两库中的语义使用上的区别,本文检索出其在两库中所有宾语,进而考查carry out的词义使用(见表6)。根据WorldNet词典的描述,carry out主要有两层词义:

1)put in effect 实施

2)pursue to a conclusion or bring to a successful PLETE,ACCOMPLISH 完成

共计63共计27

从表6可以看出,中国学生语料库中carry out搭配的宾语式样丰富,大量系自我杜撰,在英语中不可接受(表中以*标示)。和之前结果一致,中国学生carry out的搭配宾语呈现出较强的政治执行性的语义倾向,且在carry out的词义使用分布上,carry out的两条词义使用相对均衡;而在本族语语料库中,carry out大部分情况下是被用作“完成”的含义使用。而“实施”的含义使用的少之又少。

3.原因分析。

中国学生在使用carry out,在词义使用、搭配、语义倾向,语义韵上都和本族语使用者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特征在于:1)过用其 “实施,执行”义项,少用 “完成”义项;2)carry out带有很强的政治语义色彩。其直接原因是学生在短语使用上不具备相关意识,认为carry out的含义是“实施”,“完成”,受到母语负迁移影响,学生自然而然将carry out简单等同于汉语的“实施”。而汉语中的“实施”具备很强的政治性语义倾向,常被使用在政府文件,法律法规,政策制定中。中国学生在使用carry out时继承了这一语义倾向和相关搭配。由此还可以解释中国学生产出的无效搭配,如carry out privilege (实施优惠)。而至于词义2)“完成”,中国学生则会选择使用单词替代词,如complete,accomplish,finish等。如Liao& Fukuya[16]的结论表明中国学生中级英语学习者倾向于避免使用短语动词而改用单动词。也可以部分说明和本族语语料库相比,中国学生为何carry out在频数上显著性少用,而在词义分布上“实施”的义项相对过用。

教学方面,教师在教授短语动词时,未能及时全面提供整个短语动词的使用特征。就carry out而言,在教学过程中,义项1)“put into effect”被强化,而义项2)“complete”被弱化。有甚之,教师自身也不了解这般义项使用分布。更不用说搭配、语义倾向、语义韵等只有在大规模语料中才能显现的“隐藏”特征。此外,由于时间条件的限制,课堂上教师也未能提供足够、地道有效的例句来佐证。究其深层次原因,中国教师通常将英语教学简单分拆为语法和词汇,在教学中分而教之。正是这种二分法导致当下短语教学脱离语境,缺少搭配、语义倾向等意识的培养。同时,中国作为缺少英语全语境环境的国家,学生很难接触到大量的自然语言输入,也是导致学生无法习得搭配意识又一重要因素。

四、对教学的启示

针对以上问题和成因,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培养相关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需要树立“词汇语法”意识,防止割裂语法和词汇之间的有机联系。Sinclair指出:“考虑词汇和句法之间的相关性比将二者孤立地对待更有效”[20]104。要扭转教师在教学上词汇语法二分法的错误观念。同时加强培养学生对短语动词的搭配意识,指出短语动词的语义倾向,语义韵特征,防止学生过度概括,产生离奇的搭配。

2.减少母语迁移影响。母语迁移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二语学习中,应尽量排除母语干扰,选择目标语或双语解释,避免直接将carry out直接等同于“实施”的现象发生。

3.加强语料库在英语教学方面的运用。语言教学的实质就是教会学习者如何在真实的情景下使用地道的语言。通过使用语料库,向学生呈现大量纯正,有效地自然语言输入,进而帮助学生挖掘出隐藏在大规模语料中的深层次语言特征。鼓励学生通过网络使用BNC,BROWN等通用语料库以及各种专业语料库,以满足自己不同的学习需求。由语料库的问世带来的数据驱动学习法(Data Driven Learning)——学生通过计算机生成的语言共现结果,自己分析语言范式的特征和规则——也被认为是在中国这样的缺少纯正英语输入环境的情况下一种有效的补偿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辨识能力较弱,面对海量的语言数据有可能不知所措,无法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因此这也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从而保证学生的使用效率和效果。总之,语料库技术在外语教学上最大的优势就是从大规模共现语料数据中归纳出核心的范式结构,特征等。具体的运用如:辨析近义词;调查短语结构搭配模式;探讨意念的表达形式;发掘篇章语言特征模式;文学作品特征赏析;文体风格对比;利用语料库编写,检验教学大纲;编排设计教学内容等等[21]。

五、 结论与不足

以上短语动词的对比考查有力地揭露中国学生在短语动词使用上的特征和问题。中国大学生议论文中含out短语动词的使用依然受语义透明度约束,使用率较高的短语动词集中在go out, move out, find out等词义单一,语义透明的短语上,且偏好使用字面含义,使用深度上有所欠缺。与英语本族语使用者在部分短语动词上存在着显著性的过用或少用。短语动词使用上缺乏搭配意识,语义倾向,语义韵运用不当,使语言缺乏地道性。而这些主要是由于母语迁移的负面影响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缺失造成的。这也恰恰是中国学生学语中所要克服的最大的困难之一。

受条件限制,本研究只选择了少数几个含out短语动词进行研究,未能够覆盖全部;没有对短语动词的回避现象进行跟踪探讨;选取的只是议论文体之间的比较,没有与非议论文体作对比探究。这些问题将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Quirk,et al.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London:Longman,1985:1150-1160.

[2]Bollinger D.The Phrasal Verb in English [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1971.

[3]Lindner,Sue.A Lexico-Semantic Analysis of English Verb-Particle Constructions with UP and OUT[D].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81.

[4]Morgan P.Figuring out Figure out:Metaphor and the Semantics of the English Verb-particle Constriction [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7,8(4):327-357.

[5]Akkerman E.Verb and Particle Combinations: Particle Frequency Ratings and Idiomaticity [J].ICAME News,1984 (8):60-70.

[6]Collins COBLUID Dictionary of Phrasal Verbs[M].London and Glasgow:Harper Collis,1989.

[7]Biber D,et al.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9.

[8]Richards J C,et al.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9]何学德,蒋橹.小品词-OUT-语义的认知语言学分析 [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4):46-49.

[10]林芸,雷卿.探寻英语中黏附out的短语动词的认知理据 [J].宜昌学院学报,2007 (11):92-93.

[11]徐丹.带out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09.

[12]Pery Woodley M.Contrasting Discourses:Contrastive Analysis and a Discourse Approach to Writing [J].Language Teaching,1990 (23):143-151.

[13]俞燕明.中介语对比分析法及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山东外语教学,2007(5):46-51.

[14]Granger,Sylviane & Tribble,Chris.Learner Corpus Data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Form-focused instruction and data-driven Learning[M].In Granger Sylvaine,eds.Learner English on Computer.London:Longman,1998:228.

[15]Liao Y D & Fukuya Y J.Avoidance of phrasal verbs:The case of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J].Second Language Studies,2002,20,(2):71-106.

[16]张晶.中国学生英语短语动词习得困难探究[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

[17]Firth,John R.Papers in Linguistics 1934-1951 [M].London:University of London Press,1957.

[18]Halliday M A K.Lexical relations [A].In Kress C,et,al.System and Function in Language:Selected Papers[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中国大学生论文篇8

一、教育目标

现代思政教育主要是以共产主义为基础的,教育重点也是人们的思想品德,着力培养人们的思政素质。从根本上看,思政教育的整体目标仍然是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以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而我国传统文化从根本上讲属于伦理型文化,其中的很多观念都是以伦理为基础衍生出来的,因此,在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修身”。

我国传统文化在教育目标方面主要有三个,分别为“明明德”、“亲民”以及“止于至善”,前者主要是教育人们保持一颗向善之心;中者指的是将向善之心发展到民众当中去,运用这种情怀来关爱民众;后者指的便是儒家所崇尚的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传统文化着重对人道德上的教育。

二、教育方法

我国传统文化在教育方法方面呈现出多样化表现,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示范教育,这种教育方法是传统儒家最主要的教育方法之一,《论语》中便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便是孔子提出的“以身作则”教育方式,教育者也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对自身的言行有所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为被教育者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第二,因材施教,这种教育方法同样是孔子提出的,《三字经》中有“性相近,习相远”的描述,主要指的便是人类虽然存在很多普遍性与共同性特点,但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环境因素、教育因素等不同,人的个性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人的不同特点,运用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教育。

第三,注重修身,这种方式重点强调自我约束与自我修行,《礼记・大学》中便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传统文化中倡导做任何事之前,都需要先“修身”,“修身”的具体内容包括自省、克己、慎独以及学思结合。

第四,陶冶教育,这种教育方法主要强调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太子少傅箴》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在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中,环境对人道德与素质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

在现代大学思政教育中,主要运用的方法也与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方法异曲同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理论灌输,这种教育方法相对传统,主要是通过教育工作者的传授,将马克思理论有计划的向被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中灌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

第二,实践锻炼,这种教育方法是教育工作者运用社会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在科学合理的组织与引导下,改善自己原本的主观世界,使自身的思想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形成健康积极的思想与意识。

第三,自我教育,这种教育方法指的是学生依照思政教育中所制定的要求与目的,运用自主学习、自我反思等自我教育方式,实现实际生活与学习过程中得到知识的自我内化,从而达到提升自身思想与道德的目的。

第四,榜样示范,这种教学方法与传统文化中的示范教育类似,主要是运用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示范与指导,也能够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其中,也包含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思想与行为方面的正确引导。

三、教育内容

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目的是教会人们如何做人,在教育过程中,并不局限于单纯的知识,而是更加重视对人德行与智慧的教育,培养人们对民族与国家的历史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传统教育是将社会责任与个人素质融合起来的,在教育内容方面,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进取精神,树立人们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与自不息的生活态度。

第二,爱国情怀,民族的昌盛是一个国家得以生存的根本,也是每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传统文化的教育观念始终在引导人们以富强国家为己任,将国家与民族的利益放在前面。

第三,天人合一,人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也需要服从自然界中存在的普遍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进而引发出人与人之间也需要和谐相处。

第四,坚守气节,传统文化中认为,道德品质远比物质利益更加重要,这也是对人们高尚人格进行培养的主要基础。

由此可以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等三个方面来看,两者之间都有很多共通之处,具有很大积极意义。

四、传统文化融入的消极方面

虽然,根据上述分析,在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可行性较大,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吸纳也应该具有选择性,在融入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传统观念形态常常表现在一些特定社会心理上,无论是行为方式,还是思维观念,在传统文化长期的影响下,都容易形成一种定式,一些腐朽的思想观念也会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比如说,传统文化中“重德治,轻法治”的观念,就会对树立大学生法制观念产生消极影响。另外,上文提到过,我国传统文化属于“伦理型”文化,道德伦理高于人权,在传统文化中,没有所谓的权利观念,只重“人伦”而不重“人权”;只强调“义务”而不强调“权利”,这种观念也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权利意识。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代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是具有很大积极意义的,虽然其中不乏一些消极影响,但从总体上看还是利大于弊的,因此,我国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针对性的挑选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文化自豪感。

参考文献:

中国大学生论文篇9

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大学生也在转型中塑造着自己的思维、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化浪潮同步进行,社会转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几乎同时呈现出来,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大学生面临空前的困惑与迷惘,大学生就像就迷失在黑夜的海面上,望不到成功的彼岸,而复杂的社会形势又如同汹涌的波涛一般加剧了这些学生的恐惧与迷茫。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10月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离不开人的需要,因为需要时人们能动性的源泉。因此,分析思想教育活动中人们的需要问题对于加强和有效地进行思想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党的十四打确立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也是党在新时期一切工作的指针。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的高等学校必须遵循这一指针,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我们可以从国外引进某种教育模式,但作为一个有着厚重文化背景的文明古国,我们完全可以从自身挖掘出适用于自己的解决办法。笔者认为,活用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办法。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一笔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这些都是取之不尽的、鲜活的思想教育资源。此外。通过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道德自觉性,使他们能够修身自省。从而为他们处理好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奠定心理基础。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合理解析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寻求传统文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这样可以更加有的放矢的对某一特定群体的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教育预期的效果。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一)传统文化重视个人道德修养。

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修身”与治国平天下联系在一起。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中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治其国,欲治其国,必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是为人、为事的根本,修身不成则一事无成。当代大学生常不注意自身修养,如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在宿舍不打扫卫生等给别人造成了很大困扰,大学生若能够正己正人、成己成物,会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前途之路更加平坦。

(二)传统文化推崇推己及人,正己正人,成己成物。

传统哲学重视调解人际关系,推崇以诚待人,孜孜追求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于营造安定的局面有积极作用。所谓“推己及人,正己正人,成己成物”都是推崇“忠恕之道”,正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由自己想到别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要强加于别人,这个社会将会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当代大学生时有缺乏为他人着想的现象,大家同在一个寝室,却不和睦相处,经常为一些琐事斤斤计较,若懂得了正己正人的道理,同学之间的一些矛盾或将大大缓解。

(三)传统文化重视刚毅自强,抱负远大,持之以恒。

《周易乾卦》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当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展变化快,在国内需要进一步探索改革的思路,在国外需要争取更加有利的条件与发展环境,大学生作为将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就需要具有刚毅自强的品格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孔子的学生曾参说过:“士不可无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这种思想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形成肯担当责任,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四)传统文化鼓励好学笃行,豁达乐观,鄙视侈奢享乐的生活态度。

孔子曾称赞自己的学生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当代大学生若能降低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具备鄙视享乐奢靡的生活态度以及豁达乐观、好学上进的学习态度,就能更加正确的设计自己的未来蓝图,不会盲目中向利益集中的行业。

(五)传统文化不排斥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但强调以合乎道德为前提,提倡诚信敬业。

传统文化中,最高的社会理想是人人过上安居乐业的富足生活,但正如孔子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见如果不合道义得到财富,是有反传统文化宗旨的。当代大学生若能在取利的时候,讲求诚信,懂得“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的道理,不但能够通过正当的途径实现理想,还会同时推动社会健康发展。高校作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摇篮,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还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里素质,因为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前提。心里咨询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形式,不应以纯粹解决心理问题为目的,而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手段,其更高的目标是培养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在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如何坚持以《意见》为指导,紧密结合社会环境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变化的实际,站在全局的高度审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点的系统工程。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和教育资源,特别是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追名逐利、贪图享乐,缺乏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等现象,有选择、有侧重地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保持东方文化的传统道德的有效途径。

二、将传统文化教育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一)将传统文化教育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1.加强高校对传统文化传播的正面引导,帮助学生分辨传统文化中需要继承和摒弃的成分。

2.加强高校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形式上的针对I生和多样性。

3.加强高校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在内容上与现实的紧密结合。

(二)将传统文化教育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1.拓宽人文学科的教学范围,在学校开设中国历史、儒家文化、古代哲学等有关的公共课以供学生必修或选修。

2.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教育班会,由学生以小组

3.鼓励学生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在假期参加或组织各种与宣扬学习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以此来践行并传播中国传统美德。

4.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渠道.利用因特网方便、快捷、信息量大的特性来加速中国传统美德在学生中的传播,达到网络教育的目的。

中国大学生论文篇10

现象一:在学习成绩方面备受推崇者不是数一数二、名列前茅的尖子,而是碰巧及格的同学。与一学期专心听讲、认真作业相比,还是平时不用功,考前花一周甚至更短时间却通过考试的同学让大家啧啧称道,纷纷推行。

现象二:考试讲诚信是一项铁的规定,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置学位证、毕业证于不顾,铤而走险,放手一赌。不被发现,则私下窃喜,逢考必“试”;一旦被“察”,不是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是找出根本不成立的理由“我不知道这项规定”、“大家都在作弊,所以我也作弊”。

现象三:尊师重教的道德修养在现在的大学生身上难有体现。课堂上或者有求时,都会道声“老师好”;可是课余闲暇,即便在校园里林荫道上与老师相逢或者偶遇,相当一部分同学也会免开“金口”,视若无睹。再说课堂,迟到、早退、旷课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即便上课的同学,其中也有一部分心不在焉,发发短信、聊聊天、看着与课堂内容毫无关系的书籍,根本不懂得尊重老师的劳动。

现象四:不少学生把入党、当学生干部,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以实现个人的发展和要求。没有达到目的之前,积极表现,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一旦入了党,当了干部就放松下来,甚至比普通同学表现还差。

现象五: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能与朝夕相处的同学怨恨仇视、言语粗俗,甚至大打出手。

诸如此类的“怪现象”在当代大学校园里还有很多。流水有源头,茂林有根壤,“怪现象”的流行也必然有其深层的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是导致诸多“怪现象”产生的最重要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刚健有为、奋发图强的入世态度。《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生路漫漫,求学过程也是“任重而道远”,大学生应该有锐意的进取观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唯如此,才能不虚度自己的求学光阴,才能对自己的前途负责,才能对国家的明天、民族的未来负责。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行,行必果”,诸如此类的名言警句千百年来为人们广泛传诵。可见,诚信自古就已被我们民族先人纳入最基本的道德范畴,认为诚信是做人之本,一个人如果不讲诚信,人格也就无从谈起。《论语》中,孔子把“足食、足兵、足信”作为施政的三个纲领。三者中,把“信”又看成是最根本的,这说明诚信不仅仅是个人的品格修养问题,更关系到国家的治理、社稷的安危。当代大学生应该坚守传统,求真务实,用诚信的美德作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而不是将考试作弊等丧失人格的丑恶现象继续上演下去。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也因之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教师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代“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也足以证明人们、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当代大学生应该懂得感谢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之恩,在“礼”的熏染下,重视礼仪、礼节、礼让,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这样才不会给“礼仪之邦”、“文明之人”抹黑。

“富,人之所欲”,期利求富可以说是古今社会人人所希望的。尤其在当代商品社会的背景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根本特性,这必然导致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人们共同追逐经济或物质的利益。但是完全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以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最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甚至大谈“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谬论,那就大错特错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义”与“利”的关系上,是以“义”为重的,所谓“重义轻利”、“舍生取义”,当代大学生应该对人生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以“义”统“利”,要讲求道德准绳,不能唯利是图,要处处关心集体,时刻将自身的目标前途与民族的未来、国家的期望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历史使命,有社会责任,在为国家贡献、为人民服务中实现正确意义上的个人利益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仁者爱人”,“仁”被看作是最完美的道德品质。大学同学之间应该提倡真挚、纯洁的友谊,这样才能为以后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交际基础。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爱人”呢?首先应该“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宽容大度的态度去包容别人,尊重他人的个性,万不能以自己的好恶去苛求别人,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次,对他人的批评建议要本着虚心接受的态度,“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再次,与同学的交往,不能因为琐碎小事就彼此怨恨,互相仇视,而是应该多一些礼貌和理解,多一些以诚待人,主动关心他人,用自己高尚的品质来感染带动周围的人一起建立和谐融洽的同学友谊。

中医讲究“对症下药”,既然“怪现象”的病已经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这味药,接下来如何掌握火候,煎好这味药就显得尤为重要。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制约人,人改造社会。今天大学生中所出现的“怪现象”说到底都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所以各级党和政府及群众组织应该引导社会及公众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新闻媒体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必要时可以制定或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在整个社会上形成一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良好风气。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大学生的前期教育,家庭教育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的家长,应该用中国传统文化来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用中国传统文化来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用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养料,在家庭的土壤上培育出饱满的庄稼。

从高校角度而言,应开设基础人文类的必修课程,对学生进行以道德修养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熏陶,这样才能使学生跳出过于狭窄的专业领域,增长人文知识,自觉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道德情操。作为高校教师,要有“教书”,更要有“育人”;要有“言传”,更要有“身教”;要有学术水平,更要有人格魅力。高校教师应以自己的行为修养来影响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努力去践行道德规范,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多宏.关于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思想教育的思考.赤峰学院学报,2009,(4).

中国大学生论文篇11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了无数中华儿女,更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竭的重要资源。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思想政治素质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情感是一种对祖国充满热爱、忠诚的感情及愿意为祖国奉献一切的情感。中国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要任务,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团结青年一代,更会成为鼓励当代大学生参与祖国建设的强大动力,同时,也更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郑成功、戚继光、林则徐等历代爱国英雄身上体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中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新一代的青年中许多人是在父母的宠爱下成长起来的,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动不动便对社会不满,怨老天不公,缺少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启迪人们将为国为民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不但要有强烈的爱国义情感,更要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体现出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二)意志品质的有效提升

    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当前许多大学生没有道德感,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仁爱之心和感恩之心,骄傲自大、心胸狭隘,屡屡做出违背道德标准,甚至是触犯法律的事情。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文化素质低下,道德水平不够。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积累的文化底蕴对于道德情操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的“百善孝为先”的孝道思想,“言忠信,行笃敬”的诚信品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的宽容品质,“自下者人必高之,自高者人必下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谨慎的思想,“容止所思言词安定”、“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彬彬有礼”的礼仪风范都是当代大学生所需要大力提升的优秀品质,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上述思想的阐述和理解精辟而独到,是大学生们值得关注的内容。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力和自强精神

    由于特殊的成长背景,当代大学生中的许多人缺少吃苦耐劳的毅力,独立自主性差,甚至出现了家长跟到学校照顾起居的可笑场面,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自立能力是中国大学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的自律精神;“头悬梁、锥刺骨”、“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功夫深,铁柞磨成针”的刻苦钻研精神;“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不强者不达”的自强精神,恰恰是中国大学生身上缺少的品质。

    (三)职业素质的重要影响

    1.爱岗敬业精神的启示

    许多大学生好高鹜远,不肯脚踏实地地面对生活,跳槽现象频现,失信于企业的现象严重。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专注统一、感恩思想,强调“术业有专攻”、“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这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专心于专业岗位建设,培养其爱岗敬业的精神。

    2.团结协作意识的提升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协作意识差,人际关系淡漠,而拥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又是企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和谐统一”,这正好与时代要求相符合,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识大体、顾大局的意识

    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利益,整体观念和大局意识不强。而传统文化中的整体精神,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讲求付出,歌颂奉献,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培养全局意识,淡化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让其思想更加成熟。

    4.刻苦钻研、不断创新精神

    时代需要文明,时代呼唤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与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分不开,万里长城、都江堰、圆明园、四大发明等都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当代大学生如果能够将这些文明和精神继承,那么在世界未来的发展必将是不可阻挡的。

    二、封建腐朽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作用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由于几千年腐朽的封建文化的左右,其中也夹杂了许多不利于大学生学习的内容,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时,我们要注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学会批判继承。

(1)中国传统文化重德轻法,过于宣传“德治”,缺少民主法制思想,专制思想浓厚,不利于大学生们法制意识的培养;(2)过于严格的等级观念,强调天生的地位差别,不利于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同时也让部分大学生过于迷恋“官本位”,权力欲明显,认为当官是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这在目前高烧不退的公务员考试中体现得最为明显;(3)过于强化从众心理,个体永远淹没于群体,让部分人正常的自我意识受到压制,不利于个人心理健康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4)过于强化“无为”思想,如“君子无所争”、“木芳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的思想,让一部分人的竞争意识受到压制,也为一批大学生颓废生活、无所事事提供了借口,而健康的竞争恰恰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这种“无为”的思想不利于大学生在竞争中创新和发展。(5)过于强调“关系和人情”,亲情和友情是一个人丰富情感的表现,但是过于强调各种关系和情谊,往往会造成对事实和公平的歪曲和损害,现实生活中,任人惟亲、家族腐败的现象其实是一种“重情重义”情感的畸形表达。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关系”,却对自己个人能力不作高要求,歪曲了社会的公正性,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三、新时代下积极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一)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我们应该在高校营造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沐浴在文化的气息中,成长在文化的熏陶下。一方面是通过各种学生活动的开展进行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的营造,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可以邀请国学名家到校园内开设传统文化系列讲座,鼓励学生建立相应的学习型社团,进行自主研究,并通过文艺表演、电影节、知识竞赛、写作比赛、演讲比赛、研讨会、读书节等各种活动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

另一方面则是利用目前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信息社会,网络教育不可忽略,如今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用户的一个主力军,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正受到网络的深刻影响。我们要及时转变教育方式,与时俱进,提高教育的效果。目前全国各高校都有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渠道,通过博客空间、qq群、msn等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但是网络宣传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太多的负面思想也在同时传播,这就要求我们要谨经营这块阵地,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机遇,达到正面教育效果。

还有就是作为学生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积极学习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才能在每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及时有效地应用,而且要注重个人言行举止,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一支文化底蕴丰富、礼仪修养高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必然会对整个校园文化育人氛围的营造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重视课程载入的重要性

目前许多高校都重视专业教育水平的提升,将精力放在教学质量和技能水平、就业率的提高上,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多以应付态度对待。除了思想政治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学生也只是应付了事,而更少有学校专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这些年,随着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的热传,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开始注意到培养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了。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了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选修课,但是我认为,要想加强这方面的教育,还应该进一步加大课程载人力度,开设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必修课,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扩大化,同时丰富校内的图书资源,大量引进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为学生进一步拓宽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空间。

中国大学生论文篇12

1.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1.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情感的形式具有持久性、稳定性、连续性、承传性、爆发性、深刻性、肯定性。爱国主义情感已渗透在祖国的物质文化、政治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并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青年人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担,强大的爱国主义思想有利于使他们团结在一起,为祖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更有利于他们形成新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郑成功,戚继光等爱国英雄的爱国主义思想也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新一代的青年中许多人是在父母的宠爱下成长起来的,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动不动便对社会不满,怨老天不公,缺少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启迪人们将为国为民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不但要有强烈的爱国义情感,更要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体现出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1.3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崇高的道德情操是照亮生命的长明灯,更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恒久力量。然而,当代大学生缺少了些许的道德存在感,大多数都以自己为中心,缺少仁爱和感恩的心,使得青年人这个团体的道德水准每况愈下,归根结底还是文化水平低,道德素养差。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在传统文化方面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所以说,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改善这一现状的不要手段和必经之路。

1.4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力

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克服困难,完成各种实践活动的重要条件:是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坚强的意志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特别是对于处在青年时代的大学生而言,是极其重要的。而许多传统文化中的人物事迹都是大学生提升意志力的榜样,所以,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水平,继而,提升意志力。

许多大学生毕业之后都比较轻浮,不能安心的在岗位上工作,始终觉得自己强与别人,比较自傲,所以无法在工作上取得更大的成绩,而传统文化在爱岗敬业方面也有很多影响,正好能够对大学生进行此方面的教育,从而在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2.新时代下积极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2.1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开展对大学生的各种有益的教育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但与此相比,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接受得更快、更直接、更主动,因为传统文化直接从人的本性教起,先学做人、后学做事、余力学文,这能改变人的观念继而改变不良的校园风气。因此,高校迫切需要引入中国传统典籍《弟子规》和传统戏曲艺术教育,充实大学生丰富的思想内涵。

另一方面可以依靠网络来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信息时代,学生了解信息的途径很多,并且,大学生是现在互联网用户的主力军,他们的思维方式等也都受网络的影响而进行着转变,所以改变对大学生的教育方式,更能提高教育的效果。目前全国各高校都有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渠道,通过博客空间、微信、QQ群等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但是网络宣传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太多的负面思想也在同时传播,这就要求我们要谨经营这块阵地,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机遇,达到正面教育效果。

还有就是作为学生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积极学习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才能在每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及时有效地应用,而且要注重个人言行举止,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一支文化底蕴丰富、礼仪修养高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必然会对整个校园文化育人氛围的营造起到积极的作用。

2.2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积极的社会实践

中国社会的主导思想是“和谐”,而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我们要利用时代精神传播的有利机会,引导学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积极投身到祖国建设的社会实践中来。如通过严格的日常管理和礼仪要求,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意识;通过奥运会、世博会志愿服务,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荣誉感;通过抗灾抗害的义务劳动和捐款捐物,通过支援辽西北、服务山区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通过社区服务,关爱他人,培养大学生仁爱之心和服务意识等。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大学生也在转型中塑造着自己的思维、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于今天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作者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