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秋节绘画合集12篇

时间:2022-02-21 17:23:13

幼儿园中秋节绘画

幼儿园中秋节绘画篇1

【中图分类号】G610

幼儿的内心世界是开放的,但贫乏的表达方式阻碍了他们情绪情感的表达,以至于他们的所思所想往往难以被老师、家长或同伴所认知。绘画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幼儿表现自我的良好途径,也是他们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在幼儿牙牙学语的时候,就有通过涂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感受的愿望。绘画是幼儿的第二种语言,也是幼儿最初表达对周围世界认识的一种方法。新纲要指出“基础美术教育对幼儿来说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艺术教育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我们应该注重对幼儿绘画兴趣的激发,让绘画成为幼儿内心世界的表达。幼儿的绘画过程实际就是他们表现情绪、情感、意愿和想象的过程,反映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与独特的感受和想象。于是,借助“绘画日记”叩起孩子的心扉,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真实的想法,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一、榜样激励,激发幼儿喜欢用“绘画日记”的形式记录

在活动开始阶段,中班段的孩子们可喜欢画了。约过了3周,孩子们就感觉缺少“日记”题材了,在一次次的交流过程中,部分孩子开始了从众心理,出现“绘画内容”较为同类,没有新意,很难区分幼儿真正心里所想。针对这一现象,经观察,我发现讲述画面内容依旧需要,通过交流,老师与同伴们才能猜透孩子的心思,读懂画面。但在教师小结环节增加了一个新环节,让小朋友自主选出本次交流日记中受欢迎的日记。老师根据孩子们选出的作品有针对性的讲出作品的优点,让孩子明白新在哪?新就在“绘出自己,做每个人眼中不一样的我。”新意是广义的,可以是选材的新意,也可以是作画方式的新意。作品呈现不一样,材料使用不雷同,更重要的是所讲的故事不一样,鼓励幼儿大胆放手去画去编。因孩子的好胜心强,榜样佳作的激励,激发了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去记录生活中的趣事、有意义的事。

二、“画说童心”册子,成了家园互动的纽带

为了更有效开展“绘画日记”,我们设计了“画说童心”画册,周末让孩子写“绘画周记”,孩子的“绘画周记”记在“画说童心”本子上,孩子的描述由家长记录在这个画册中。周一返园时交流、评议。交流的孩子得到展示,表达能力不断提升,小观众也丰富了知识,学会了评价。评价讲究策略,评价者必须先说小伙伴的优点,再提建议。周末带着小伙伴的建议,再次创作“画说童心”。在一次次交流,一次次肯定中,孩子们逐渐喜欢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作品在一周周积累,内容在一次次丰富,看着汇集成册的本子,家长、老师、幼儿感觉非常有成就感。我们把“画说童心”的册子放在幼儿园教室门口温馨家园栏目的旁边,方便家长与孩子观赏,互相学习。虽然这些册子画面单一,但是故事情节丰富,它鲜活、真实,记录孩子的心路历程,也具有感染力。从画面记录让老师与家长深入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架起与孩子心灵沟通的桥梁,更好地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相约周四”欣赏小沙龙,推动“绘画日记”的开展

为了更好地开展“绘画日记”活动,家长作为执笔者的同时,我们还让他们成为欣赏者、点评者、分享者、推动者,在班级中开展了“相约周四”绘画日记欣赏小沙龙。

每周四下午四点钟,我们把点评过的“绘画日记”本按获得星星数从多到少放在教室走廊的桌子上,请家长翻阅、交流,时间为半小时。短短半小时交流活动,家长收获很大。有的家长对孩子们的作品展开热烈的讨论;有的家长对孩子们不断提高的绘画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赞不绝口;更多的是家长为孩子们独特的眼光,童心画世界的真善美而振奋。家长之间会为某个孩子作品中的某段还有好几位家长更是拿出手机把别的孩子的作品拍下来带回家作为指导孩子的教学素材。

“相约周四”活动,架起了家长与家长、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幼儿之间沟通的桥梁。家长成了“绘画日记”的积极参与者、引导者,引导孩子体验生活,和孩子一起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并相信孩子会有更突出的表现和更充分的发展。更让我们欣喜的是:孩子们在交流中成长特别快,他们会轻松、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所看、所思、所想,会把自己的所见、所感写进“绘画日记”中。“相约周四”欣赏小沙龙,推动“绘画日记”的开展。

四、品读“绘画日记”,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

幼儿“绘画日记”内容来源于幼儿生活、或是自己向往的生活,一定程度上是幼儿生活情感的再现,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为我们家园共育提供了素材。细细品读,我们能走近孩子心田,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陪伴孩子一起成长。虽然他们的画面内容细小,却能随时捕捉孩子内心情感趋向;例如:中秋假期请孩子完成的一次绘画日记,有部分孩子结合自己的所见、所想,画了以过中秋为主题的日记,画面内容以月圆一家人围在一起其乐融融过中秋,赏月吃月饼为主的作品。实验2班王一羽带来的也是这样一幅中秋主题的作品,但是在请她自主讲述的时候却让我们从中收获了一份纯真的童心。画中有一家人坐在沙发上吃月饼,沙发边有一只不起眼的小猫也正美味地享受着月饼呢,一羽告诉我们说:“它是,是我们家的小宠物,可是走丢了,因为我去上海上幼儿园的时候不能把带到上海去,上海人不喜欢房子里有喵喵的叫声,等我回家来的时候就不见了。爸爸妈妈说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所以我希望小在中秋节的时候也能回到我们家来,一起吃月饼,那样就很开心了。”这就是童心,没有华丽的词汇,但却触动了我们内心的情感。幼儿的情感就在自己的画笔下进行着传递,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向我们传达美好的祝愿。

在近两年的实践研究中,我们采用多种有效策略开展幼儿“绘画日记”活动,让幼儿、家长、老师都从不同层面获得了发展,更可喜的是孩子们爱观察,善表达,喜表现,勤探索,为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促使每个幼儿个性发展及健全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幼儿园中秋节绘画篇2

幼儿园秋季主题活动1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拓印画的技能。

2、能大胆地在树叶上刷上颜色,知道用不同种颜色拓印。

3、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树叶若干、卡纸、颜料、颜料盒、排笔、若干长条纸、毛根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师:昨天你们帮树叶宝宝找到了家,他们很高兴。所以今天要来做客,你们欢迎吗?

师:那么多的树叶宝宝,我们给他们拍张照,好吗?可是没有照相机,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讨论)

二、介绍绘画材料

(1)师:现在有颜料、排笔、卡纸,我们怎么给叶子拍照呢?

(2)讨论后,请幼儿说一说。

三、介绍拓印画的过程

教师示范并讲解:

(1)取一片自己喜欢的叶子,笔蘸上颜色,将颜料刷在叶子的反面(叶脉明显的一面)

(2)把有颜色的一面贴在卡纸上,双手压住,不能移动。(每个地方都要压到)

(3)每人印两片叶子(不同形状,不同颜色)

四、制作照片

(1)拿一长条纸做一个蝴蝶结(两头交叉)

(2)请老师用订书机钉在左上角。

五、幼儿分组制作,教师个别指导

(1)叶子涂色时,所有的地方都要涂到。

(2)压印时,千万不能移动。

六、相互欣赏作品,老师评价。

幼儿园秋季主题活动2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班共有幼儿n名,其中男孩n名,女孩n名,大部分幼儿从未上过幼儿园,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行为习惯各不相同,大多数孩子在家受家人宠爱,以自己为中心,来园时哭闹现象较多,对父母或祖辈的依赖性较强。一些幼儿抓住大人的脖子不肯放手,一些幼儿手脚乱跳,还有一些幼儿对大人又抓又咬,情绪很激动。在和幼儿的接触和交谈中我们发现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行为习惯普遍较差,如:不会自己吃饭、不会入厕;有的个性强,形成了许多坏习惯,时常与同伴之间争夺玩具发生攻击行为;有的不合群,任性;有的说话不清楚……为了使这些孩子们尽快稳定情绪,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我们老师将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使每位幼儿都能愉快的生活,取得可喜的进步。

二、班级工作任务及目标

在幼儿园班主任工作计划中严格以幼儿园工作规程为指针,根据园务工作计划,扎扎实实,作好保教工作和家长工作,主要抓好幼儿的一日常规教育及品德教育,增强幼儿体质,发展幼儿语言能力,注意智力的开发,使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发展目标

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小班上学期工作任务及以上情况,制定如下

发展目标:

幼儿园卫生工作计划、生活计划:

1、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会饭前洗手,饭后漱口,学会使用手巾、认真洗手不玩水。

2、会使用小勺吃饭,吃完自己的一份食物。

培养幼儿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饭菜,不弄脏桌面等好习惯,知道饮食和健康的简单关系,懂得健康的重要性。

3、安静就寝,在成人的帮助下有次序地穿脱衣物、鞋子、并把它们放在固定地方。

4、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习独立地穿脱衣服、鞋子,使用自己的杯子,学习简单整理自己的床铺。

学习分类收放玩具和用品,放在指定的地方。

5、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

学习饭后漱口的正确方法,懂得保护牙齿健康的重要性,养成好习惯。

6、爱护五官,不要挖鼻孔、耳孔,不吃手、饰物。

帮助幼儿保持仪表整洁。

7、知道不乱拿他人的物品和玩具,也不能使用他人的物品。

8、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体验到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依赖感。

健康:

1、能较好地适应环境、气候和生活条件的变化。

懂得一些健康、卫生知识,有较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2、能积极参加多种体育活动,能使用运动器械进行活动并注意安全。

3、认识人体的主要器官,了解其功能。

帮助幼儿了解常见病的简单知识,乐于接受预防接种的好习惯。

4、了解高兴的情绪对身体的好处。

学习走、跑、跳、投掷、钻爬、攀登等基本动作,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姿势正确。

5、培养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团结合作、遵守纪律、宽容谦让、勇敢的好品质。

语言:

1、学习能听别人讲话,不随便插嘴。

喜欢与同伴和老师说话,愿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意愿。

2、会说普通话。

能有兴趣运用各种感官,按照要求感知讲述的内容。理解简单的故事、图片、情景的内容。

3、能主动参与听、说、回答,学习用较为清楚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请求。

科学:

1、对周围事物有兴趣,会用感观直接感知和观察周围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有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

2、观察动物、植物和无生命物质的特征。

了解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作用。

3、喜欢参加数学学习活动。

学习初步的按实物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4、学习4以内的排序能力。

学习按照数量和实物匹配。

5、区分1和许多,并理解它们的关系。

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进行分类活动。学习手口一致点数4以内的实物。

6、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艺术:

1、乐意参加美术活动,体会绘画的乐趣,培养对绘画的兴趣。

2、学习握笔的姿势,认识绘画的简单工具。

培养幼儿大胆绘画。

3、认识一些颜色,并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画画。

喜欢手工活动。

4、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初步理解歌曲的内容。

5、学习按照节奏做简单的动作。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喜欢做音乐游戏,体会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社会:

1、能感受周围成人的关心和爱护。

爱父母,爱老师,会使用一些礼貌用语。

2、能和同伴共同游戏,愿意和同伴交往。

知道自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培养幼儿的独立性、社会认知和自理能力。

幼儿园秋季主题活动3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农作物或果树,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体验秋天丰收的快乐。

2、能围绕话题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交谈。

3.教育幼儿尊重成人的劳动,爱惜农作物。

活动准备:

1、幼儿多次了解过秋天的景色,知道秋天收获许多的水果、蔬菜,并知道其中的一些名称。

2、农民田间劳作场景的录像。

3、每位幼儿带1-2个水果或蔬菜,在教室的一角布置“丰收的季节”展览。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索

1、通过提问激发幼儿谈话的兴趣。

2、你们喜欢秋天吗?最喜欢秋天的什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讨论对秋天的认识)。

二、引导发现

1、观看农民田间劳作场景的录像。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进行谈话,拓展话题。

“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如收割、脱粒、扬稻、摘棉花或玉米、砍高粱等)

小结:农民伯伯为了给我们种粮食,辛苦了一年,我们要爱惜农作物,爱惜粮食。

2、秋天还有许多好吃的水果和蔬菜,你最喜欢吃什么?为什么?

(引导幼儿在别人谈话过程中,积极参与谈话和补充谈话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感受,使幼儿知道秋天是各种植物收获的季节。)

三、交流讨论

幼儿自由结伴进行交谈,学会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蔬菜的名称、外形、味道及用途。

(教师巡回参与幼儿的交谈,提醒幼儿围绕话题轻声谈话,不影响别人。)

幼儿园秋季主题活动4活动目标:

1、欣赏秋天果树的造型、色彩。

2、根据自己对秋天的认识,以及在欣赏过程中的收获,表现秋果树的特征。

活动准备:

范画、图片、蜡笔、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

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秋天来了,果园里的果树上有什么?

二、欣赏秋天的果树图片。

请小朋友说说秋天有哪些果子成熟了,它们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三、观察范画。

小朋友看,老师画了一幅秋天的果树图。看看上面都有哪些果子。

四、示范果树的画法。

先画树干,再画出树冠的轮廓,在树冠中间画上许多漂亮的水果,用将树冠部分涂满。

五、教师交代绘画的内容。

秋天真美丽,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秋天美丽的果树。

六、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七、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同伴的作品。

幼儿园秋季主题活动5活动目标:

1.围绕“我知道的秋天”话题,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进行讲述。

2.有良好的倾听习惯,能够安静地倾听别人谈话,不随便插嘴。

3.初步感受秋天的美丽和丰收,萌发热爱秋天、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观察园内外的景色变化;

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填写《我知道的秋天》调查表。

2.《我知道的秋天》PPT。

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2.结合调查表,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1)请小朋友拿着调查表,两人一组进行交谈。

(2)教师轮流参与小组谈话,了解幼儿的谈话内容。

(3)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进行讲述。

3.集体谈论,拓展谈话范围。

(1)说说秋天美丽的景色。

“你发现秋天的景色有什么变化了吗?你知道秋天有哪些花吗?你知道菊花都有哪些颜色吗?菊花像什么呀?

(2)说说丰收的秋天。

你知道秋天有哪些水果成熟了吗?你知道秋天的田野里,哪些农作物丰收了吗?

4.交流小结,萌发热爱秋天的情感。

幼儿园中秋节绘画篇3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作为农村幼儿教师应就地取材,合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富有农村特色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全面提高农村幼儿绘画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村幼儿园的美术教学质量。笔者就利用农村资源提高幼儿绘画能力进行了探讨。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积累想象和创作的素材。

陶行知指出:“知识不是从玄想中跳出来的,必需在大自然里去追求”。因此,充分利用农村资源,让幼儿回归自然,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去发现美、欣赏美。

山野风光、自然美景是农村的优势,是幼儿美术欣赏的好题材。当春回大地,百花齐放时,将孩子们带出幼儿园,走向大自然,孩子们如同走进了画里,不自觉地发出赞美之声。幼儿园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在野外放风筝、采野花,使小朋友们在自然的怀抱中受到了美的熏陶。

2让幼儿学会观察,培养对绘画的兴趣。

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观察对于幼儿的智力发展、求知欲的启发等都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充分利用农村大自然资源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生活,让他们以愉快的心情去认识生活,不能为了教而去学,而应该贴近生活,从寻找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这样画出来的就更具体生动。如,秋天可以让幼儿观察水果的特征,还可收集不同的树叶让孩子观察,并把树叶进行装饰,变成有趣的艺术品。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人和物及大自然四季景色的变化,让幼儿对事物本身发生兴趣。观察对象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转到万物,有助于幼儿观察力的提高。这样便强化了观察的视野,同时也教会了幼儿观察的方法,丰富了知识。但是幼儿在观察中,为了提高观察效果,观察前可提出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观察,边看边提问题,可以引导幼儿先整体后局部的观察,也可以先局部再整体的观察,也可以用比较的方法,让幼儿分辨事物的相同与不同。如:画“西瓜”就可以教幼儿从整体形态上看:西瓜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再看看局部的结构:西瓜上的花纹是什么样子?颜色一样吗?再把西瓜切开观察:西瓜瓤是什么颜色?西瓜籽是什么颜色?幼儿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部分到细节部分,从各部分结构到色彩,一一观察分析。幼儿有了感性认识,就会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产生绘画的愿望。

3让幼儿自由创作,教师恰到好处的指导。

绘画活动中,恰当的命题是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因素之一,它能拓宽幼儿的思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因此,命题应考虑孩子的特点,赋予一定的情节含义和动感,力求多给孩子想象的空间,让孩子愉快的表现童真与美好。如,在教师按季节设计的命题中,“春天系列”有“春天的色彩”、“我们去春游”、“睡醒了的虫子们”和“放风筝”等;“夏天系列”有“夏天的瓜果”、“萤火虫”、“吃西瓜”等;“秋天系列”有“落叶”、“丰收的田野”、“种子藏在哪里”、“秋天的水果”等;“冬天系列”有“堆雪人”“打雪仗”、“过新年”等命题。《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教师应承认幼儿的个体差异,因势利导地加以引导。如:某小朋友想象力比较丰富,作画大胆,构思新颖,但有急于求成的小缺点,其作品粗看比较零乱,色彩单调,细品方知其中的新奇之处,对于这样的孩子,笔者一方面肯定其独创性,另一方面则用商讨的口吻,鼓励他认真选色、涂色,丰富画面的色彩。对一些缺乏自信心的幼儿,笔者更是不断地鼓励、赞赏他(她),使他们充满信心,大胆地绘画。

4正面评价幼儿的作品。

古尔维奇说:“幼儿的评价和见解往往是很原始的,并且大致在他们的概念范围内转来转去,好与坏,好听与不好听,喜欢与不喜欢,虽然如此,但无论如何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轻视这个美学见解的幼芽。”为了呵护这棵幼芽,每次都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幼儿的作品栏”,笔者让幼儿主动参与评价同伴的作品,引导幼儿既乐于欣赏技能强、创意新的作品,又在那些不起眼的作品中发现其中的优点,给予每个幼儿被承认的快乐,使幼儿在获得经验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使他们由此更加喜欢美术活动,更富有创造勇气和热情。

5结语。

幼儿园中秋节绘画篇4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作为农村幼儿教师应就地取材,合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富有农村特色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全面提高农村幼儿绘画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村幼儿园的美术教学质量。笔者就利用农村资源提高幼儿绘画能力进行了探讨。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积累想象和创作的素材。

陶行知指出:“知识不是从玄想中跳出来的,必需在大自然里去追求”。因此,充分利用农村资源,让幼儿回归自然,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去发现美、欣赏美。

山野风光、自然美景是农村的优势,是幼儿美术欣赏的好题材。当春回大地,百花齐放时,将孩子们带出幼儿园,走向大自然,孩子们如同走进了画里,不自觉地发出赞美之声。幼儿园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在野外放风筝、采野花,使小朋友们在自然的怀抱中受到了美的熏陶。

2让幼儿学会观察,培养对绘画的兴趣。

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观察对于幼儿的智力发展、求知欲的启发等都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充分利用农村大自然资源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生活,让他们以愉快的心情去认识生活,不能为了教而去学,而应该贴近生活,从寻找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这样画出来的就更具体生动。如,秋天可以让幼儿观察水果的特征,还可收集不同的树叶让孩子观察,并把树叶进行装饰,变成有趣的艺术品。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人和物及大自然四季景色的变化,让幼儿对事物本身发生兴趣。观察对象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转到万物,有助于幼儿观察力的提高。这样便强化了观察的视野,同时也教会了幼儿观察的方法,丰富了知识。但是幼儿在观察中,为了提高观察效果,观察前可提出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观察,边看边提问题,可以引导幼儿先整体后局部的观察,也可以先局部再整体的观察,也可以用比较的方法,让幼儿分辨事物的相同与不同。如:画“西瓜”就可以教幼儿从整体形态上看:西瓜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再看看局部的结构:西瓜上的花纹是什么样子?颜色一样吗?再把西瓜切开观察:西瓜瓤是什么颜色?西瓜籽是什么颜色?幼儿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部分到细节部分,从各部分结构到色彩,一一观察分析。幼儿有了感性认识,就会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产生绘画的愿望。

3让幼儿自由创作,教师恰到好处的指导。

绘画活动中,恰当的命题是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因素之一,它能拓宽幼儿的思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因此,命题应考虑孩子的特点,赋予一定的情节含义和动感,力求多给孩子想象的空间,让孩子愉快的表现童真与美好。如,在教师按季节设计的命题中,“春天系列”有“春天的色彩”、“我们去春游”、“睡醒了的虫子们”和“放风筝”等;“夏天系列”有“夏天的瓜果”、“萤火虫”、“吃西瓜”等;“秋天系列”有“落叶”、“丰收的田野”、“种子藏在哪里”、“秋天的水果”等;“冬天系列”有“堆雪人”“打雪仗”、“过新年”等命题。《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教师应承认幼儿的个体差异,因势利导地加以引导。如:某小朋友想象力比较丰富,作画大胆,构思新颖,但有急于求成的小缺点,其作品粗看比较零乱,色彩单调,细品方知其中的新奇之处,对于这样的孩子,笔者一方面肯定其独创性,另一方面则用商讨的口吻,鼓励他认真选色、涂色,丰富画面的色彩。对一些缺乏自信心的幼儿,笔者更是不断地鼓励、赞赏他(她),使他们充满信心,大胆地绘画。

4正面评价幼儿的作品。

古尔维奇说:“幼儿的评价和见解往往是很原始的,并且大致在他们的概念范围内转来转去,好与坏,好听与不好听,喜欢与不喜欢,虽然如此,但无论如何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轻视这个美学见解的幼芽。”为了呵护这棵幼芽,每次都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幼儿的作品栏”,笔者让幼儿主动参与评价同伴的作品,引导幼儿既乐于欣赏技能强、创意新的作品,又在那些不起眼的作品中发现其中的优点,给予每个幼儿被承认的快乐,使幼儿在获得经验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使他们由此更加喜欢美术活动,更富有创造勇气和热情。

5结语。

幼儿园中秋节绘画篇5

儿园故事教学不仅能发展幼儿的思维和增强其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其智力和培养其良好的品德和高尚情操。讲究故事教学的方法,能提高教育效果。

我在故事教学中能巧用“留白”,给孩子一定空间来自己创编故事。故事《龟兔赛跑》很“老”,几乎每个孩子小时候都听过,如何让“老”故事上出“新”创意呢?在语言活动《龟兔赛跑》中,我用了“留白”,故事讲了开头后,问孩子“谁会获胜”? 课堂上大家就争论起来,有的幼儿说:兔子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坚持到底,第二次夺得了冠军;有的说第二次乌龟又想了一个好办法,再一次获得了冠军。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有的支持兔子胜乌龟,有的支持乌龟胜兔子。见孩子们兴趣很浓,我就让他们分成两队,根据想象,创编合理的情节,进行PK。接下来的PK赛中,两队的孩子想象出了各种情节,每个幼儿都能自圆其说,在自圆其说的过程中锻炼了他们思维的缜密性。

在故事教学中还可以用续编故事结尾的方法给孩子提供想象空间。例如:大班故事《猫医生过河》《小兔为什么来晚了》、中班故事《亮石头》、小班续编故事《差一点儿》。也可以先讲故事结尾,让幼儿给故事发生过程排序,猜测开头等。故事教学中巧用“留白”, 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大胆讲述,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绘本阅读中善用“留白”激发思考

绘本就像是一列带领孩子四处旅行的列车,在这列车上,教师如何凭借生动温馨的画面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如何让孩子抓住那些常常被我们成人所忽视的线索去点燃他们的联想力是十分关键的。

1.猜想情境,让幼儿想说

优秀的绘本作品都配有漂亮的图画,有些画面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可以用留白的方法请幼儿猜想故事情节,幼儿会通过观察图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通过分析、综合寻求最佳答案。例如在中班绘本《我的连衣裙》中,小兔子经过了不同的场景,它的连衣裙也会变出不同的花样,每变出一种花样,小兔都会说一句话:“啦啦啦,啦啦啦啦,我穿上XX花样的连衣裙漂亮吗?”在引导孩子观察了“花田”“下雨了”两个场景后,我让幼儿猜想接下来小兔会到哪去?它的连衣裙会变成什么花样?幼儿根据画面右下角处的一小块“草籽地”“小鸟”“彩虹”等很快就猜出后面的场景了。这样的猜想活动能使幼儿积极动脑,能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孩子大胆主动地发言,增强参与的意识和自信心。

2.开放提问,让幼儿敢说

绘本教学中的留白,还可以用在老师的提问中。开放式的提问,使单一的答案多元化,能给孩子更多的话语权。教师的提问就要将“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改成“会说些什么、可能怎么做?”等。也是在中班绘本“我的连衣裙”中,开始环节,教师提问:从这块布的形状来看,你觉得小兔做的会是什么呢?另外,小兔做了个梦,教师提问:小兔梦见自己来到了哪里?它的连衣裙又会变出哪些花样?“小兔来到了大海边,它的连衣裙变成了海龟花样”“小兔来到了糖果屋,它的连衣裙变成了糖果花样”“小兔来到了游乐场,它的连衣裙变成了大风车花样”……孩子们说出一个个精彩的答案。在这种留白的提问中,幼儿敢说,不怕说错,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诗歌教学中运用“留白”丰富想象

幼儿诗歌语言优美、凝练,结构短小、精悍,内容生动,意境优美,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在诗歌教学中幼儿能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同时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加深了幼儿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幼儿园中秋节绘画篇6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通过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体验节日的快乐。

4、体验分享与同伴老师一起合作过节的快乐。

活动形式:班级集体活动

活动内容:介绍中秋节、故事、儿歌、各类游戏等。

活动时间:20__年_月_日

环境创设:

1、和幼儿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画,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宫灯。

2、悬挂灯笼,水果图案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3、展示幼儿在节前观察月亮、绘制出的“月亮变化册”。

(事先发放记录单)。

区域活动:

1、绘画:提供水果图片,供幼儿绘画——好吃的水果。

2、泥工:橡皮泥,供幼儿制作月饼。

3、美工:提供各色彩纸、胶水、绘画笔供装饰节日的灯笼。

4、制作灯笼:运用空瓶子、彩色胶带、色纸、粘贴素材,做一个灯笼。

家园共育:

1、家长晚上带着孩子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讲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2、与幼儿一起准备灯笼,是共同制作的。

3、督促幼儿节前节后连续观察月亮,并记录月亮的变化。

介绍中秋节: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送走了炎炎夏日,我们迎来了硕果累累的秋天,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小朋友知道中秋节是哪一天吗?(农历八月十五)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

中秋节又叫团圆节、丰收节。八月十五这一天,月亮最圆最美,月色最皎洁,人们看到圆月就会联想到一家人的团聚,所以又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过节吃的月饼也做成圆形的,象月亮一样,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水果丰收,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在中秋之夜,家家户户把瓜果、月饼等食物,摆在院中的桌上,一家人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正是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

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

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

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游戏1:《水果拼盘》比赛

游戏玩法:

每个家庭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名称,基本特性。举行制作水果拼盘大赛的活动。

游戏规则:

1、以三个家庭为一小组,发放号牌。

2、在规定时间内,不但要比造型还要比桌面整理。

3、幼儿参与性将作为优先评奖标准。

4、奖项有:配合默契大奖和造型奖。

游戏2:猜谜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请你猜猜是什么?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方案2设计意图: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着许多洋溢着浓厚东方文化色彩的传统节日。

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民俗节日,无不大力弘扬着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传承民族精神。

时值中秋节的来临,让我们的孩子了解这一传统节日,学到科学小知识,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把礼仪渗透到各个细节处。

总体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丰富幼儿的科普知识,了解“月食”现象,与影像知识。

3.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食物再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活动时间:

中秋节当天下午14:30——17:30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园所室外与教室能凸显中秋节日氛围的环境布置。

有些简单,再具体些,都可以准备哪些具体的材料,列举出来,有图片也可以附上

道具准备:绘画工具;灯泡、皮球(大、小各一个);手电筒、白墙/屏幕;月饼、水果、盘子、水果刀。

其它准备:凳子、大桌子、家长签到本、话筒、条幅等。

活动过程:

全园孩子参加,通过自愿报名的形式选择自己活动的项目。

活动一.美丽图,我来画

时间:14:30——15:30

活动一、二、三、四是同时进行的,所以有一个统一的时间就行,活动五的时间可以另加的,但要结合实际定时间

活动准备:教师事先准备一些中秋相关的图片贴、挂在教室。

让孩子在作画期间寻找灵感,以及准备绘画工具。

活动目标:让孩子用绘画的手法表达自己认识的中秋节,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与想象能力。

活动过程:形式不限,画风不限,工具不限,作画出与中秋相关的美丽图画。

作画期间,其它幼儿以及家长可以保持秩序的观看。

作画后(15:50)教师帮助幼儿一起把画粘贴在教师四周墙壁上。

过程太简单,形式、画风、工具虽不限,但是也要给老师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否则老师会觉得很空,例如:水粉画、水墨画、黏贴画、添画、手工折纸、剪贴、拓印、砂纸、陶艺、装饰瓶子(将瓶子外层图上水粉。

等晾干后,在水粉上作画,也可在瓶口处系上丝带作为装饰)等等,都可以,每种后边说明玩法,具体需要准备的材料,是否需要老师参与指导,都需要配合哪些环境布置,供老师参考,不一定都用,但是老师可以选用,这样老师就觉得简单多了。

活动二.小故事,大家讲

时间:15:00——15:50

准备:提前两天教师给讲故事的孩子布置任务,和家长一起寻找、准备中秋节的小故事。

目标:准备期亲子互动,提高家长的认识。

通过孩子讲故事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

1、先由一名教师生动的给大家讲中秋故事。

再每位幼儿轮流上台讲故事,幼儿独立讲,其他人做观众,要有观看的礼仪。

要求:家长、教师、幼儿都保持安静状态听故事,并对讲者用以掌声鼓励。

第一组作画的幼儿边听故事,边作画。

可以再丰富些,比如,小讲台可以怎样布置,观众席怎么摆椅子,上台讲故事的幼儿可以穿上有魔力的魔法衣、魔法帽(也可以换成其他的名字,要对幼儿有吸引力)并附上咱们能搜集到的所有故事,供老师选择

2、可以将故事改编成剧本,幼儿排演成情景剧,情景剧的表演和讲故事可以穿插着进行,提前准备好道具和服装,小演员要画好妆,舞台可以跟讲故事的是同一个舞台

活动三.学科学,懂知识

时间:16:00——16:40

道具准备:投影仪/手电筒,白墙/幕布,月亮图片,抠画出嫦娥形态的纸板;灯泡,气球(大、小各一个);整间教室都要遮光

知识准备:熟悉一些物体、动物的轮廓形状。

注意:

1、在幼儿进入此活动教室前,老师要跟前来的家长和幼儿沟通好,活动时的注意事项:要尽量保持安静;由于活动室内很黑,请幼儿不要乱跑以免磕伤;

2、如果空间不够,可以选择大一点的教师或分批进入。

目标: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艺术想象力,培养手指精细动作,和动手能力,模仿能力;丰富幼儿科学小知识。

活动:

(一).奇妙的手影

教师引导幼儿用小手做各种各样的动作,激发幼儿对手影游戏的兴趣。

教师通过一个小故事(如果有要附上)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根据故事做出相应手影。

(二).“嫦娥奔月”

用“小孔成像”法,展示嫦娥奔月

前期教师与幼儿共同抠画出嫦娥奔月形态的纸板,用纸板遮挡在屏幕与投影仪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

在幕布左上角粘贴上月亮图片。

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像的大小方位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通过此方法,既让幼儿更生动的看到了嫦娥奔月的情形,并且让幼儿增加了小孔成像的科普知识。

(三).神奇的月亮

1.导入:展出各种形状的月亮图片。

2.模拟月食全过程:使用灯泡代替太阳,一个孩子举起大皮球代替地球,另一名还在举起小皮球代替月球。

打开灯泡,大皮球围绕太阳转,小皮球围绕大皮球转,观察大皮球、小皮球各自被对方的黑影遮挡的情况。

第二个和第三个活动,是否尝试过,是否在操作时能完成?

活动四.齐动手,共劳动

时间:16:40---17:15

准备:各种水果与食品、水果刀、盘子

目标:培养幼儿帮助父母做家务的良好行为习惯。

活动:幼儿、教师、家长齐动手制作美味的食物,教师与家长帮助切食物,例如水果、月饼等。

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空间制作水果拼盘以及食物作画等。

此活动都要准备什么(除了水果、还有哪些图片)?准备多少?

水果有一部分可以做成拼盘,另一部分直接清洗好并分类

什么人负责切水果?什么人洗?什么人拼摆?

制作月饼都需要准备什么?制作过程是怎样的?

画鸡蛋要准备哪些图片供幼儿参考?

活动五.吃月饼,同分享。

时间:17:15——17:30

准备:若干名教师做为引导员,个人小餐具,音响,乐曲。

活动:用自助餐的形式,把每组小朋友做的食物都摆放在大桌子上,然后全园共同品尝。同时欣赏歌曲《春江花月夜》、《爷爷为我打月饼》等。

备注:

1、前四个活动的方式想有个小调整,原计划是幼儿报名,然后一下午都在一个教室活动,这样可能幼儿会觉得没意思,所以,在这里做一下改动,先报名做活动,然后自己报名的活动完成后,可以再到其他的教室参加或参观其他的活动。

家长陪同,然后整个活动中老师、幼儿、家长都要有礼仪行为,比如:不影响他人、学会排队、等候、老师在指引家长时的手势语,迎宾时要注意的礼仪等等,这些环节都要体现出来。

2、一共四个活动,四个教室,如果幼儿园班级较多,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班级搞同意个活动,幼儿园可以自己按实际情况安排。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方案3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知道为什么要过中秋节,什么时候开始过中秋节。

2、幼儿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来收集资料,并学会分享交流资料。

活动准备

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以及一些中秋节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

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那些节日吗?

2、向幼儿介绍中秋节,包括时间,来历。

(1)教师请幼儿介绍,并请其他幼儿倾听从中知道了哪些,与别人有哪些不同。

(2)教师介绍自己的材料,使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3、扩展幼儿经验,并介绍中秋节的习俗,让幼儿了解更多。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中秋要吃什么吗?师:除了吃月饼,我们还干什么呢?

4、教师向幼儿介绍获取资料的方法。

师:“呀,小朋友了解那么多知识,那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

(1)幼儿交流自己获取知识的渠道。

(2)教师帮助幼儿总结从哪获取知识:方法及渠道。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方案4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通过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体验节日的快乐。

4、体验分享与同伴老师一起合作过节的快乐。

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

主要涉及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有关风俗习惯。

2.能在调查、访问、欣赏等活动中获得中秋节的相关经验,并大胆地进行表达与交流。

3.能安静的倾听同伴的表述。

〔活动准备〕

1.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各种资料和丰富相关经验。

2.幼儿每人一本《嫦娥奔月》的图书。

〔活动过程〕

1.交流相关经验,知道中秋节的时间和有关风俗习惯。

(1)幼儿自由结伴交流自己调查的结果。

(2)集体交流,丰富相关经验。(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调查表的内容进行交流,提醒幼儿能安静地倾听同伴的表述)。

(3)拓展有关经验。

指导语: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中秋节的事情或问题?

2.通过欣赏图书《嫦娥奔月》,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传说。

(1)欣赏图书,了解《嫦娥奔月》的主要故事内容。

(2)交流自己对图书内容的理解。

指导语:你从这本书上看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3)边看图书边完整地倾听老师讲述故事。

(4)交流自己听过的其他传说。

活动二:为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伴奏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尝试选用铃鼓、小铃、舞板等乐器为歌曲伴奏。

2.在看指挥演奏的过程中,能与集体的演奏保持和谐。

3.体验集体合作演奏的快乐。

〔活动准备〕

乐曲磁带、乐器(小铃、舞板、铃鼓等)。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欢快的风格。

指导语:你们还记得这首歌吗?名字叫什么?听了有什么感觉?

2.通过身体的动作,感受歌曲的节奏。

(1)边听歌曲边拍手,初步表现歌曲的节奏。

(2)共同设计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

(3)看指挥分声部进行身体动作。

3.尝试用铃鼓、小铃、舞板等乐器为歌曲伴奏。

(1)模仿乐器演奏的动作表现歌曲节奏。

(2)尝试看指挥,用铃鼓、小铃、舞板等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提醒幼儿在演奏过程中,注意有节奏地敲击乐器。)

(3)交换乐器进行演奏。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方案5活动目标与准备:

本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知道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风俗,体验节日的快乐;初步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开展前,进行墙饰布置,墙饰的主要内容包括花灯、嫦娥奔月图等;给幼儿讲述关于月亮的故事、中秋节与月饼的传说;美工课上,幼儿学会了用橡皮泥捏月饼,会沿着扎有小孔的月亮图形纸撕月亮(提供用缝纫机扎出小孔的月亮图形纸;制作投影片或挂图:一幅中秋节夜景图,四张月亮逐渐变圆的投影片或图片;录像带:中秋赏月;音乐磁带《飞月夜》、《月光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墙饰的变化,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2、出示投影片或挂图:中秋节夜景图,引导幼儿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月亮,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分别出示四张不同形状的月亮投影片或图片,启发幼儿想象,月亮像什么?(如:像弯弯的小船、像一块西瓜、像咬了一口的月饼、像圆镜子等。

)

3、放录像:“中秋赏月”,向幼儿介绍中秋节。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晚上月亮特别圆、特别亮。我们中国人有个习惯,中秋节这一天,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一家人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也可以玩花灯、放焰火,一家人团团圆圆,真快乐,所以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又香又甜的月饼也被人们做成圆圆的,像月亮一样,“月饼”古代也被人们叫做“团圆饼”,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了,水果丰收了,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

4、教师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播放录音:《月光曲》或《月夜》二胡曲)。

5、师生一边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放录音),一边品尝月饼和秋天的水果,共享节日的快乐。

6、操作活动:幼儿用橡皮泥捏月饼、撕月亮(用缝纫机扎出小孔,变成月亮的形状,让幼儿撕下来。

)

活动区域设置与日常活动组织:

1、组织幼儿参观大班的游戏“乐乐月饼超市”;

观看大班小朋友的幻想画《到月亮上去做客》。

2、在美工区,提供月饼盒子、橡皮泥、吹塑纸、蜡光纸等材料,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材料创造性地表现月亮和月饼。

3、在图书区提供嫦娥奔月,吴刚砍伐桂花树等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

在语言区幼儿看月亮图片说月亮的诗歌。

4、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将自己熟悉的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或儿歌讲给同伴听。

5、学习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与家长沟通计划:

1、活动前,请家长给孩子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月饼的歌曲或诗歌。

2、请家长在八月初十至八月十五晚上带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并将观察到的月亮画在纸上,装订成观察月亮变化的记录簿。

3、请家长带幼儿到食品超市,观看各式各样的月饼。

4、活动在中秋节前一天进行,中秋节晚上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赏月活动,创编幻想故事――《到月亮上去做客》。

附故事一:嫦娥奔月

羿是神话传说中远古时最著名的射手,曾经为人间除了许多凶禽猛兽,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射神。

在一个明月当空的晚上,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羿从王母娘娘那里要来的长生不老药。嫦娥吃下药以后,身子突然轻飘飘地飞了起来。她身不由己地飞出了窗口,越飞越高,升上了夜空。飞啊飞啊,一直向月亮飞去。到了月宫,嫦娥又日夜思念人间。她叫玉兔为她捣药,想吃些能降落人间的灵药,回到羿的身边。可是玉兔没有捣成灵药,于是嫦娥便成了月宫中的主人――月中仙子。

这个故事经过世世代代的流传、补充,嫦娥成了月神和古时候人们中秋拜月的对象。

故事二: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

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像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做一件,重新量子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像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幼儿园中秋节绘画篇7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275-01

绘画日记是用绘画的形式来记录日记,它所表现的内容非常广泛,是以“幼儿的方式表达幼儿的心灵”,可以是幼儿的所见所闻,也可以是所思所想,鼓励幼儿“原生态”的绘画,表达方式和表达形式自由、无拘无束。因此,“幼儿绘画日记”是幼儿“创造性表达”、“自由表达”的最好途径,幼儿从小养成“绘画日记”的习惯,既可积累创作素材、锻炼绘画能力、又可使孩子逐渐养成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潜能,从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培养幼儿“绘画日记”好习惯,必须通过家园共同的努力,才能更好的实践。

1 家园共同创造幼儿实践机会

生活经验的积累是幼儿进行创作的源泉,只有真真切切体验过才能进行更好的表达,家园均应多给孩子创造实践和体验的机会。如:“亲子活动”,利用节假日组织亲子游、亲子制作活动等,让幼儿在与家长的互动中体验亲情,体验快乐,感知生活,从而激发幼儿表达的兴趣;“远足”,结合季节特征,组织幼儿远足活动。春天,组织幼儿去寻找眼中的春天。夏天,游园,组织幼儿观察湖光山色,引导幼儿把爱祖国爱家乡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贯注在绘画日记之中。秋天,观察郊外丰收的景象。冬天,观察第一场雪,感受打雪仗,堆雪人的快乐。让幼儿在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景色中产生情绪体验,产生表达的愿望;“比赛和表演”,给幼儿提供互相竞争和自我展示的舞台,幼儿会用他们稚嫩的笔触将这个舞台生动的展示出来。

2 家园共同营造轻松绘画环境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提出:“我们要努力创造使学生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孩子和教师都能自由呼吸”。每天清晨在教室里放上一段优美的音乐迎接幼儿,为幼儿提供有艺术品位的绘画环境,使幼儿产生一种富有情趣的审美感受。例如在幼儿园公共区域,班级的墙面张贴各种美术大师的名画,让幼儿在环境的耳濡目染中带来创作的灵感。另外,充分利用适当的时机,让幼儿感受特定环境的气氛,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新年”时,在园内及班级装饰各种关于新年气息的灯笼、鞭炮、对联等,营造喜庆的新年气氛,让孩子在大量中国元素的装饰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所创造的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通过各种艺术环境的熏陶,幼儿在随后的“绘画日记”创作中,就有了更高的艺术品位,所创造的作品也将会更富有艺术气息。

幼儿在绘画日记时,家长的陪伴也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在幼儿身边倾听幼儿的想法,欣赏幼儿用稚嫩的笔触记录对生活的观察,会让幼儿感受到幸福,会对自己的绘画日记更加感兴趣。

3 家园同步的支持与指导

幼儿绘画日记的创作离不开家园共同配合,家长对绘画日记坚持不懈的关注与配合直接影响着幼儿绘画日记的创作水平。绘画日记对幼儿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像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家长和幼儿一起共画、共写,共同品味幼儿成长道路上的点点滴滴,让幼儿感受到绘画日记的乐趣,记录自己的快乐童年。所以当幼儿想要画一件事物,却不知如何表现时,父母要把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放在首要位置,这时候可以用“言语”来引导他做画,通过幼儿视、听、讲、触摸等多感官参与的经验的综合,加强幼儿对绘画日记内容的表现欲望和构成概念。

幼儿的绘画日记是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是幼儿的一种语言,教师要读懂这种语言,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和一颗童真的心。幼儿在进行绘画日记创作时,教师及时地鼓励与适时的指导对于帮助幼儿开拓思维、联系实际、艺术加工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4 家园共同让幼儿体验成功

家长对于幼儿的作品,要找出闪光点和独到之处,表扬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幼儿的许多奇思妙想也会让你叹为观止,如:之所以有“月亮像个香蕉”……可见,幼儿已把自己的所见所想融入到创作中去了。所以,只要作品有独到的创造个性,能表达幼儿的天性和对生活的感受,哪怕只是其中一点,家长都要及时捕捉并给予赞赏和鼓励。

老师在评价幼儿的绘画时,我们提倡使用纵向比较而反对横向比较,相比之下,纵向比较更适合在我们的美术教育中使用,应尽可能的做到不打击每一个幼儿的自信心,鼓励每一个幼儿获得进步。教师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及幼儿美术发展的规律,理解幼儿的日记画作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准确地评价幼儿日记画。实践证明,有效的评价可以拓展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灵感,让幼儿在教师的评价中获取有价值的意见与建议。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有的孩子善于用画笔来表达,而有的孩子更擅长用其他的方式。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的作用就是要做那根牵引他们的线,让他们对绘画感兴趣,喜欢画画,喜欢欣赏,希望他们能带着兴奋、喜悦,在自己那一方小小的画纸上留下属于自己的那一个世界,那我们便也同他们一样心满意足了。

实践证明,绘画日记是幼儿多彩童年的生动记录,是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内心世界传达给别人的一种表达方式。教师和家长在指导绘画日记时,要激发幼儿兴趣,了解幼儿的生活,触摸幼儿的内心,采取多元化的手段,有效培养幼儿真诚表达、乐于交往和敢想敢画,多看多记,爱听爱说的良好习惯,通过有趣的绘画日记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幼儿园中秋节绘画篇8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研究,我发现情景美术活动对幼儿的成长有着独特的作用。首先,情景美术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许多情景素材来源于幼儿周围的生活,在活动前期和活动的延伸部分需要幼儿去探索、去发现,这有助于幼儿积累相关的经验,拓展想象空间。其次,情景美术活动强调通过情景驱动,培养思维的创造性,促进幼儿知情意行等心理品质的整体发展。第三,情景美术活动的价值不在于单纯审美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借助这一载体,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产生丰富的审美体验,获得高尚的道德情感以及对人和自然积极的生活态度。

2情景美术活动的几种样式

情景美术活动的样式有很多,目前幼儿园教师运用较多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样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1以故事情景为线索的美术活动。 故事情景的线索大多来自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如国内外优秀的绘本、经典诗歌等。我按艺术的表现特点与幼儿的需求对原有的故事情节进行加工再设计,将美术表现与故事情景融为一体。设计故事情景通常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2.1.1截取故事中的某个片段。 美术活动“雪人朋友”的故事情景来源于故事《雪孩子》。故事讲述了一只小兔子和一个雪人的友谊,雪人为了朋友甘愿牺牲自己的感人故事。故事中的语言和蕴含的人文精神是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根据中班上学期幼儿美术表现的已有水平,我把活动“雪人朋友”的美术表现目标锁定为:幼儿尝试运用剪贴画的方式进行作画,并进行相关内容的添画。

我引导幼儿回顾故事中小兔跟雪人的友谊:他们一起跳舞——游戏——雪人看到好朋友处于危险的心情——失去雪人后小兔的心情。在表现方法上,我改变以往用白色图画纸让幼儿涂画的做法,提供了蓝色背景纸。带着帮助小兔子找回雪人朋友的愿望小朋友们一起动手操作,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友谊的力量,和助人为乐的愉悦,仿佛他们也是故事中的人物了。

2.1.2创编故事情境,在故事情境中完成绘画。 美术活动“老玉米”我创编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座很高很高的山,在山脚下住着一位老爷爷,有一天他捡到一粒种子,这是一个什么种子呢,老爷爷不知道,于是就种在了山脚下,春天来了,种子发芽了,长出了两片小叶子,小芽芽越长越高,长过了山顶,又结出了一个个的小果子。”故事的每一句画都是绘画的一个步骤,当故事讲完的时候老玉米也画出来了,孩子们沉浸在老师创设的故事情境中,思路紧跟老师的故事情节,因为他们都很想知道老爷爷到底会种出什么样的果实。这种讲故事绘画的方式适合中班上学期的孩子,因为他们绘画技能还比较弱,而且绘画的思路不是很清晰,有了这样一个入情入境的故事作为引领,孩子很容易的就记住了复杂的绘画步骤,完成了本节课的绘画任务。

2.2以生活情景为线索的美术活动。 “以生活情景为线索的美术活动”是指教师选取幼儿生活中的一些趣事加工为特定的情景,使情景内容更加生活化和形象化。如活动“秋天的毛毛虫”是让幼儿学习看图示制作秋天的毛毛虫,这一富有生活气息的情景线索贯穿于美术活动的始终。教师将毛毛虫的制作过程用步骤图的方式呈现,引发幼儿自主学习,步骤图全部采用符合幼儿感知特点的真实照片,直观、形象、简明,让幼儿明确做什么、怎么做。

作为一个美术活动,“毛毛虫”既让幼儿获得按图示制作带来的成功体验,同时还能让幼儿在对图示的观察与讨论中发现图示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

幼儿园中秋节绘画篇9

大班幼儿已经有多次庆祝中秋节的体验,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此次开展庆祝活动,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收获。

三、环境创设背景

中秋节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中秋月圆象征着家人的团聚,吃月饼和赏月也是一种习俗,更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盼望过上的快乐佳节。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新《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因此,我们应紧扣主题,创设与主题相适宜的环境,注重引导大班幼儿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使孩子个性在形式多样地活动和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之中得到发展,传统得到延续,民族文化得到阐扬。

四、环境创设目标

1.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以及一些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3.通过学习,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思维能力。

五、环境创设内容

1.中秋节的来历(日期)。

2.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

3.中秋节的习俗(赏月、吃月饼)。

六、具体方案设计

(一)外观环境设计

1.主题展板设计。

教师、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有关中秋节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借此培养幼儿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收集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幼儿在收集的过程中能力得到了很大发展。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绘画“快乐的中秋节”,并在画的旁边配上相应的文字说明(不会写字的寻求请家长帮助)。然后把幼儿的绘画作品精心张贴在主题展板的中心位置,周围是师幼的剪纸作品。教师的作品是:有关中秋节传说中的人物、动物;幼儿的作品是:自己剪的月饼、月亮、月饼盒等等。

2.墙面设计。

有人说:“墙饰是可以说话的。”的确,经过精心设计的墙饰可以起到暗示、刺激、引导、激励的作用,并且幼儿能以其独特的方式对墙饰的刺激做出反应。为此,在中秋节主题活动中,我积极营造节日氛围,创设节日的环境。将师幼家长共同收集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后羿射日”的大幅绘画(可以请会画画的家长或美术教师帮助)和图片精心张贴在墙上,以此让幼儿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以及一些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3.吊饰设计。

室内:请幼儿运用画、折、剪等方式动手操作,制作小小装饰品,教师将他们的作品贴在五颜六色的皱纹纸上,围绕着活动室房顶灯池周围悬挂,营造精美的室内环境。室外走廊:悬挂上一串串红色的大风车。风车是用正方形的红色卡纸,上面以三角形加以镂空,然后折成风车状,下面坠上幼儿的剪纸作品,给人以精雕细琢的感觉。家长和孩子们都很喜欢这样的吊饰,在这里,他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传统节日氛围。

(二)幼儿活动设计

1.中秋茶话会:师幼一起制作邀请函,并邀请家长参加茶话会,通过此活动幼儿了解到了中秋节的来历,从而对中秋节更加感兴趣。

2.中秋节故事会:请幼儿将收集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以“月亮姐姐做衣裳”“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等故事吸引了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想了解月亮的需求油然而生。

做月饼:请幼儿尝试用和好的面上馅儿制作月饼。

3.送月饼:师幼一起将烤好的月饼送给社区的老人品尝。

与社区老人联欢:通过精心策划及安排,与小区老人们开展了一次精彩的联欢会,让年逾古稀的老人们看看孩子们稚拙的表演、听听孩子们稚嫩的童音,心里乐开怀,让孩子们也赏一赏老人们的秧歌舞,大人、小孩们一起坠入了欢乐的海洋。

4.欣赏歌曲:幼儿学习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边听音乐边分享月饼,体验与父母、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5.水果拼盘比赛:请幼儿充分运用各种时令水果制作拼盘,并自由评选与品尝,还可以互相交换品尝水果拼盘。

(三)区角设计

美工区:

1.幼儿敢于大胆想象,用各种废旧材料(瓶盖、果壳、豆类、纸盒、果冻壳、等)及自然材料(瓶盖、果壳、豆类、纸盒、果冻壳、等)制作月饼。

2.幼儿能够巧妙运用废旧材料制作表演道具(如:用月饼盒制作的头饰、挂件、小裙子等)。

发现区:展示幼儿在节前观察月亮、绘制出的“月亮变化册”。(事先发放记录单)。

图书区:幼儿能够用完整的语言连贯讲述中秋节的故事。

表演区:

1.幼儿敢于大胆表演、排练中秋节目。

2.幼儿能够根据表演需要制作道具。

(四)家园共育

在《欢度中秋节》的活动中,我们可以根据教育内容的需要,成立“家长助教团”,并从中筛选出可以为我们所利用的家长资源,如果有家长是月饼店的师傅,就邀请家长来园指导,给幼儿演示做月饼的方法,并教幼儿制作月饼。这样不仅能为我们积累许多教育的资源,而且为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添加了新鲜的教育元素。

1.向家长展示主题活动。

2.请家长帮助搜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以及月饼盒

3.请家长将知道的关于中秋节的知识讲给幼儿听,幼儿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并将自己获取信息的方式与幼儿共同分享。

4.有条件的家庭,晚上带着孩子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5.有条件的家长可以让幼儿用望远镜观察月亮。

6.与幼儿一起准备一个灯笼,最好是共同制作的。

7.督促幼儿节前节后连续观察月亮,并记录月亮的变化。

幼儿园中秋节绘画篇10

二、正确对待和掌握幼儿的差异性

幼儿在艺术表现方面,受遗传因素、生活环境的影响,其个体差异相当惊人。同一年龄段的幼儿绘画水平发展很不均衡,不同年龄的幼儿更是如此。因此,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必须正确对待孩子的差异特点,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琐,让每个幼儿得到应有的发展和进步。一个班级的幼儿,有的还处在涂鸦阶段,而有的已经能画出象样的作品,如果经常采用集体教学的形式,那么基础差的幼儿就达不到有效的教育效果。为此,我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采用集体活动与分组活动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指导。在一节线条练习的活动中,针对孩子绘画水平的差异,让能力差的幼儿单纯做线条练习-----横线、竖线。能力较强的幼儿可进行线条勾画造型。还有一次意愿画活动,我将幼儿按能力大小分成小组进行作业,要求能力强的幼儿先按自己的想象进行作业,然后讲述自己所画的内容。对中等能力的幼儿要求画出大致内容即可。给能力差的幼儿提供绘画材料并进行指导。这样使每个孩子在各自的水平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幼儿园中秋节绘画篇11

陈鹤琴先生指出:“绘画是言语的先导,表达美感之良器”。并指出绘画之价值可以表现儿童的美感,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绘画,是幼儿十分喜爱的活动,孩子们总是能从自己的画笔下发现无穷无尽的乐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便于我们了解幼儿奇特的思维特点与个性的萌芽。那么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指导幼儿绘画呢?根据这些年的教学工作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来指导。

一、绘画的准备阶段:贴近幼儿生活,引导幼儿主动绘画

首先要让所画的形象对儿童有强烈的吸引力,也就是激发孩子们的绘画兴趣。所以,我很重视每节美术课教学画前的准备阶段。我用“童心”去想孩子们所想,我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激发儿童创作的欲望,让儿童头脑中有鲜明清晰的形象,“呼之欲出”,使孩子们产生内心的创作冲动。如对季节特点的观察,春天到来时,让孩子们自己种花、种草,看小草是怎样长出小芽的,马路边的桃花、玉兰是怎样由含苞到开放的……当秋天来到时,我们就带孩子们到公园中去捡树叶,观察秋天;让孩子们在树林里玩耍、游戏、沐浴秋季温暖的阳光,观察大自然色彩的变化……把自己画进美丽的画中。

总之,我的美术教学多在活动中,游戏中去进行,让孩子们用眼睛去看,用脑筋去想、去记,通过行动去体验、去玩、去摸、去听……促使孩子们的想象运动起来,激发孩子们的绘画兴趣,再经过他们的头脑加工,创造性展示于画面上。

二、幼儿创作阶段:创造良好环境,开拓想象空间

我在活动室里挪出一块角落专供孩子们绘画创作用,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绘画工具,如:各种质地蜡笔、纸张、水彩、水粉、颜料等应有尽有,让孩子们有充足的选择余地,尽可能地去创作自己心中的画。

此阶段是幼儿绘画技能练习和绘画表现相结合的阶段,是相辅相成的。按发现美到理解、感受美到表现美的过程,也就是在观察、欣赏阶段的基础上,组织幼儿积极主动参与绘画创作活动,也就是引导幼儿根据其兴趣进行创意绘画。就是要让幼儿把自己所构思的画面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是一个绘画技能练习和表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所想的不一定能完全表现出来,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以便幼儿更进一步地表现。

首先,不同能力的幼儿应有不同的要求。如:我们在绘画动物园里的动物时,对能力强的孩子,启发他们画更漂亮的笼子;对能力弱的孩子只要用线条来表示该动物的笼子,使他们在练习中获取成功,求得经验。

其次,为幼儿提供大量绘画工具,让幼儿根据自己创作的需要选择工具和材料。工具的变化,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新的刺激,可以激发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积极性。除蜡笔、水彩笔外,还可以用棉签、竹签、树叶、粉笔、毛线等材料作为幼儿的绘画工具,让幼儿学习选择利用这些工具来绘画,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学习主动性,而且使幼儿对绘画技能的掌握更快,更能表现出幼儿自己作品的特色来。

再次,采用多种新颖的教学手法。在教学中,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新颖性,对幼儿主体性的积极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三、评价作品阶段:尊重幼儿个性,保护创造能力

幼儿的绘画作品往往显现出一种稚拙的情趣和成人作品无可比拟的独特魅力。评价作品是幼儿重新发现美的阶段,并且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一个提高阶段。当幼儿经过一番努力,独立做出一幅画以后,渴望得到他人对他的肯定和赞评,因此评价幼儿的作品将对幼儿以后的学习积极性、审美意识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作用。

幼儿自评,教师就是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介绍个大家,讲述自己的绘画内容和所表达的意思。让孩子们到前面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画的。

幼儿互评,每次画完画,我就把全班孩子的作品一一张贴出来,一个不落地展现在全班孩子面前,让孩子们互相审视、交流。然后让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评论。鼓励表扬孩子们的作品,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辨别,从中悟出道理。孩子们自己心里明白,谁的画颜色搭配得最好,谁的画构图有主有次,谁的画画得更有趣,自己的画有哪些不足,一旦他们发现了,自己就会改正。通过大家品评,孩子们的自信、自强、自爱性会逐步增长。当听到同伴们表扬、老师赞同他们的画时,他们觉得自己的努力没白费,他们今后的创造性会更强,更有动力。

幼儿是美术绘画创作的主体,是主动建构者,所以教师在绘画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幼儿的个性和创新精神,使幼儿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让我们的幼儿都成为绽放的多姿多彩的花朵。

参考文献:

幼儿园中秋节绘画篇12

涂色是小班幼儿主要的绘画活动之一,但涂色是是一项比较枯燥的活动,从头到尾一个动作,或上下,或左右,或螺旋形,或圆圈形,还要保持一定的密度,很容易因疲劳而产生厌倦感。这时,让孩子边画边有节奏的说“上下、上下、涂呀涂,上下、上下、真好看”,左右涂色时教孩子说“左右、左右、荡秋千,铅笔来跳秋千舞”等,这样效果就大不一样了。由此可见,富有节奏感的语言能使本来单调的涂色活动变得丰富而有趣。此外富有情趣的情景语言,也能增强幼儿对涂色活动兴趣。如在直线练习中有一个绘画活动“做篱笆”,纸的中间画了一只兔妈妈和几只兔宝宝,纸的一角画了一只狼,绘画活动“做篱笆”就是用篱笆(短直线)把小兔围起来,不让大灰狼抓住。这是一个单一的“直线”练习活动,幼儿很容易因不能坚持而半途而废或马虎了事,这是教师可以让孩子边画边说:“长长的,直直的,长长的,密密的,大灰狼进不来。”这样将活动的要求蕴含在简单的、儿歌化的语言中,既增强了活动的兴趣,又提高了活动的质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绘画语言可以增强幼儿控制动作的意志力。

小班孩子的手和大脑的活动还不能很好地协调起来,他们常常会出现“线不达意”的情况,比如画一个圆,明明知道首尾要连起来,要圆圆的,可画出来的圆要么不封口,要么过了头。这时如让孩子边画边说:“圆圆圆圆。。。。。。手拉手”情况就会有明显的改观。再如,在画长短不同的直线时让孩子说:“滴嗒,滴嗒,下小雨了和哗—啦,哗—啦,下大雨了”。可以帮助幼儿有效的控制线条的长短。可见,绘画语言还能增强幼儿大脑的意志力,从而较好地控制手的动作,提高手闹的协调能力,协调能力强了,线、形能达意了,哟而自信心也就增强了,对绘画活动的兴趣也就随之增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