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布展方案合集12篇

时间:2022-09-06 21:35:40

展会布展方案

展会布展方案篇1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管理创新;昌波水电站;可研阶段

1引言

2015年10月,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鲜明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2016年1月29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前增写“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

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只有贯彻新发展理念才能增强发展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新发展理念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昌波水电站坝址位于苏洼龙至昌波(麦曲河口)河段上,坝址处控制流域面积184436km2,多年平均流量为952m3/s。电站采用混合式开发,正常蓄水位2387m,相应库容0.167亿m3,调节库容0.081亿m3,电站装机容量826MW,年发电量(联合运行)44.86亿kWh。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3年立项开展金沙江上游河段水电规划。成勘院于2004年11月完成了《金沙江上游干流河段水电规划项目策划书》,2005年3月完成了《金沙江上游干流河段水电规划勘察设计大纲》。2012年7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办能源[2012]2008号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金沙江上游水电规划报告的批复》下发,原则同意《金沙江上游水电规划报告》。

2007年3月开始金沙江昌波水电站前期勘测设计工作,2016年9月开始昌波水电站预可行性研究及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设计工作。2017年10月,《昌波水电站预可研报告》通过审查,2018年9月,昌波水电站预可研报告正式收口并出具预可审查正式意见。2019年9月底完成可研阶段《枢纽布置比选专题报告》、《正常蓄水位专题报告》、《施工总布置专题报告》,2019年10月8日~12日通过内部审查,2019年10~11月,《昌波水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枢纽布置比选专题报告》通过咨询,《昌波水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正常蓄水位选择专题报告》和《昌波水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施工总布置规划专题报告》通过审查。

自2006年昌波水电站可行性研究工作开始以来,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昌波分公司(以下简称“昌波分公司”)以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优化昌波电站平面总布置,以技术经济学原理和价值思维理念主导水电站前期设计优化和前期投资预控制,以超前思维全面布局有效防范投资控制风险,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昌波水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高质量发展,昌波水电站建设业主方用新发展理念创新管理昌波水电站前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命运多舛,,,

2以绿色生态发展理念贯穿可研阶段全面工作

合理优化总平面布置

本工程在对施工总布置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得出推荐方案,现对比选内容分述如下:

(1)定量分析的内容:

①交通道路、桥梁的工程费用;

②主要物料运输的工程费用;

③渣场沟水治理工程费用;

④征地移民搬迁费用。

(2)定性分析的内容:

①布置方案能否充分发挥施工工厂的生产能力;

②能否满足施工总进度和施工强度的要求;

③施工设施、站场、临时建筑物的协调和干扰情况;

④施工分区的合理性;

⑤征地移民搬迁的社会稳定风险等。

综合比较分析,两个方案均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但右岸渣场方案较优,因此选择右岸渣场方案作为本工程施工总布置推荐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1)首部枢纽区施工布置以坝址下游右岸台地为主,临建设施中的砂石混凝土系统、堆料场、综合加工厂、机械修配厂、综合仓库和机电拼装场等布置于此。业主现场建设管理营地和首部枢纽区施工营地等布置在左岸罗绒西沟口台地,距离主沟道较远。首部枢纽区上下游两岸通过1#临时桥和2#永久混凝土桥进行联系。

(2)由于本工程引水线路较长,在引水系统各相关施工支洞口附近分别布置有供风、供水、排风及混凝土系统等相关的施工设施。另外,本工程施工变电站、厂区砂石加工系统布置在格拉轰曲沟对岸的台地上。本工程唯一的渣场——格拉轰曲沟渣场位于格拉轰曲沟内,渣场和左岸施工区通过3#永久混凝土桥进行联系。

(3)厂区施工布置以厂址上游左岸的厂坝连接公路边的缓坡区域为主,厂区工程临建设施中的机电金结拼装场、施工辅助企业、施工营地、综合仓库等等均布置于此,尾水出口下游侧的出线平台空地上布置4#混凝土系统。

减少装机,增加生态机组,

调整移民征地范围

优化减少取料场:结合增加厂区开挖、优化洞挖料等、避免对王大龙村安全影响

为节约工程投资,减少弃渣,工程优先利用工程开挖渣料,根据有用渣料的分布情况,本工程有用料储量为352.01万m3,大于料场规划开采量291.13万m3。根据开采条件,运输条件,弃渣堆放条件及回采等综合因素分析,工程有用渣料的回采加工综合损耗率取15%,则有用渣料利用量为299.21万m3,大于设计需要量232.9万m3。因此,工程开挖有用渣料满足工程需求。

优化增设集中弃料场

本工程可供规划渣场的冲沟有4条,分别为左岸的罗绒西沟和右岸的萨里西1号冲沟、格拉轰曲沟、达曲沟。

“集中式”渣场布置:选择1个合适的渣场,坝、厂及引水隧洞的开挖渣料均集中运至此集中弃渣场地。左岸的罗绒西沟和右岸的格拉轰曲沟两沟沟谷深广,沟底纵坡较缓,沟内容积充足,均具有充足的堆渣空间,从地形地质条件方面来说,均适宜作为本工程弃渣场,根据实际地形和初步估算,选择其中任一冲沟规划渣场均可满足整个工程弃渣需要。

“分散式”渣场布置:按照开挖渣料就近堆存的原则在靠近首部是枢纽、引水隧洞及长区附近的合适位置分别设置多个渣场。根据前述场地条件进行规划布置,在萨里西1#冲沟可规划容量为200万m3的渣场,在厂房对岸的达曲沟可规划容量为100万m3的渣场,剩余约800万m3的容量由左岸的罗绒西沟或右岸的格拉轰曲沟承担,“分散式”布置方案渣场分散,出渣道路布置多、渣场治理费用高、风险分布广,与“集中式”布置方案相比并无明显优势。

通过上述初步分析,本工程区内现有场地不具备布置“分散式”渣场的地形条件。

因此,本工程渣场布置采取“集中式”布置方案:选择左岸的罗绒西沟和右岸的罗绒西沟作为渣场规划比较方案。

环境的可持续性生态的维度: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

耕地红线

生态红线

3以价值思维理念主导电站前期投资预控制

变四条隧道为两道

本工程引水隧洞投资占比大,长引水隧洞对整个工程的经济指标影响显著。根据引水隧洞规模,结合国内当前的施工水平,引水隧洞可在2条洞、3条洞中选择。

2条洞和3条洞方案引水系统布置格局相同,引水隧洞、调压室及压力管道数量和规模不同。3条洞方案和2条洞方案的引水隧洞开挖洞径相差不大,均可常规施工,3条洞方案开挖洞径略小,开挖施工难度稍小,但3条引水隧洞增加了施工组织管理的难度;引水隧洞含调压室是控制本工程工期的关键线路项目,虽然3条洞方案的单洞工程量较2条洞方案少,但增加了调压井,且调压井规模较大,2条洞方案在调压室施工工期上占优势。由于引水隧洞长度达到10.94km,3条洞方案较2条洞方案的引水隧洞工程量增加较多。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考虑二洞方案隧洞规模与目前国内已建或在建同类工程基本相当,故本阶段推荐采用2条洞方案。

调线优化

昌波电站引水隧洞较长,引水线路布置主要受苏洼龙-王大龙-曾大同断裂和罗绒西沟制约,开发方案研究阶段、预可研阶段结合地形地质条件、河道走势,施工条件,工程投资,对左右岸线路进行了布置和比较。预可研阶段着重对左岸折线方案和直线方案进行比较,推荐直线方案。本阶段阶段在直线方案的基础上,对过罗绒西沟段进行深入论证,增加地质钻孔,将直线方案尽量向河边外移,进一步优化引水线路长度。

优化导流洞结合非常泄洪洞布置

泄洪洞由导流洞改建而成。布置于右岸,过水断面为14.5×15.0m(宽×高),洞长701.78m,进出口高程分别为2362m、2360m,底坡i=2.876‰。

过坝交通洞的优化思路与协调:协调省交通设计院和省交通公路局结合G215设置坝址区、厂区过坝交通洞

国道215设计单位根据我项目部的建议方案,按国道215设计要求,重新拟定了国道215过昌波电站坝区段的详细设计方案。经项目部复核、对接,其最终隧洞走线方案可以满足昌波水电站设计要求。

厂区交通洞不忧民设置;洞口设置在上游侧

进厂交通洞原方案考虑从麦曲河侧进洞,考虑到麦曲河内居民较多,从尽量减少工程建设对社会环境影响较小的角度,将进厂交通洞洞口调整到金沙江侧,整个厂区施工期和运行期对社会不利影响都可以减少到最低。

4以超前思维全面布局有效防范投资风险

隧道地质:G215开挖研究

TBM隧道掘进研究

昌波水电站引水隧洞入口区需跨越苏洼龙-王大龙-曾大同断层,且隧洞中后段围岩整体稳定性较差,裂隙和小断层发育,易造成围岩变形与塌方危害;隧洞最大埋深达1100米,存在高地应力岩爆的可能;外水压力高,存在高涌水的风险;出渣料粒径较小,不满足大坝骨料级配需求;引水隧洞直径较大,缺乏相关工程案例参考经验,一旦发生施工突发事故,难以快速处理和解决。不推荐昌波水电站引水隧洞采用TBM法施工,推荐采用钻爆法施工。

工程进度仿真研究

本工程2条长引水隧洞施工对电站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何选择技术上成熟先进可靠、施工风险小、工期较短、投资合理、工期保证率较高的施工方案是引水隧洞施工需要解决的技术方案问题。

本工程引水隧洞具有深埋长大隧洞的特点,对于引水隧洞的钻爆法施工,结合施工通风、出渣方式、衬砌方式、施工排水、开挖方式、横通洞利用程度等因素,可以组合成许多施工方案。对于本工程来说,如果采用钻爆法施工,有布置施工支洞的条件,必定要布置合适数量的施工支洞以实现“长洞短打”节约工期的目的,根据枢纽布置和隧洞沿线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支洞布置方案调整余地不大,因此在进行引水隧洞施工方案比选时,前提是施工支洞布置方案已经选定,不参与引水隧洞施工方案比选。为满足施工需要,调压井轴线上游引水隧洞共布置4个施工支洞,与1#引水隧洞的交点桩号分别为引(1)0+481.15m,引(1)3+582.99m,引(4)7+372.83m,引(4)11+038.27m,其中2#、3#施工支洞控制主洞段长度最长,达3.8km。

倡导筹建期工程以施工图招标

5以技术经济学原理组织开展设计优化工作

宏观控制:技术可行、经济指标优良

激发勘探设计人员主观能动性

G215隧道地质

优化斜井为竖井:减少斜井开挖、支护难度,汲取苏洼龙教训

创新要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

技术经济完美结合 ,研究技术方案经济效益和经济效率问题,,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的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组合以求可持续发展

6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主导昌波水电站前期工作正常推进

社会的维度:社会发展,社会和谐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污染、噪音,,,

展会布展方案篇2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全国人大法工委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及专家今天到会,这体现了大家对档案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关怀。我代表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和全国档案工作者向今天到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真挚的感谢,同时,也利用这一机会,向当年对《档案法》颁布给予过关心、支持和作出过贡献的所有人士,向《档案法》颁布以来一直关心、支持档案法制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方面专家及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20年前《档案法》的颁布,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她使我国档案事业从此进入了依法管理的新阶段,为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观念,改善档案工作的社会条件,促进档案事业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20年来,在《档案法》的保障、规范和推动下,在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党委、人大、政府的领导下,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奋发努力,开拓进取,无论是在档案事业的自身发展方面,还是在档案工作为社会各方面的服务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今天,我们纪念《档案法》颁布20周年,首先要总结20年来《档案法》的颁布实施,如何促进了档案事业的发展。

第一,《档案法》的颁布实施,为档案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档案法》颁布的20年,是中国档案事业发展外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的20年。

在《档案法》的保障下,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事业发展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解决了一大批档案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在《档案法》的保障下,社会各界也非常关心、支持档案事业的发展,相关部门为档案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经费支持、舆论支持和其他支持,扩大了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提高了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

在《档案法》的保障下,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利用档案资料。踊跃参与档案工作,使档案工作在为群众的广泛服务中,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持,使档案事业发展具有空前深厚的群众基础。

第二,《档案法》的颁布实施,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档案法》颁布的20年,是中国档案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的20年。

在《档案法》的促进下,档案法规体系日趋完善。《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在1996年和1999年相继经过修改,国家档案局单独制发或与有关部门联合制发了100多个档案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此外,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和16个有立法权的较大的市通过了本地区地方性档案法规。有33个省级和市级人民政府通过了近60件档案行政规章。同时,各级地方档案部门还制发了大量规范性文件。目前,一个以《档案法》为主体。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档案法规、规章为补充的适应档案事业发展需要的档案法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为开展档案工作奠定了比较坚实的法律基础。

在《档案法》的促进下,档案法制机构日益规范。全国各级档案部门普遍建立了法制工作机构,并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开展行政执法活动,档案行政执法工作不断规范,档案执法监督机制逐步形成,力度不断增强,保证了各项档案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贯彻实施。

在《档案法》的促进下,档案执法队伍得到加强。全国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共建立了1万多人的行政执法队伍,并且经过了有关部门的培训,领取了政府法制部门颁发的行政执法证件,做到了持证上岗。通过举办档案法制专题讲座、档案法制培训班等形式,档案行政执法员的素质不断提高,保证了档案执法工作的正确开展。

在《档案法》的促进下,档案违法案件得到及时查处。1997年和1998年,国家档案局曾先后两次配合全国人大进行了贯彻实施《档案法》情况检查。从1999年开始,国家档案局单独组成行政执法检查组先后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一百多家中央国家机关及中央企业进行了档案执法检查。地方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也经常进行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对档案违法案件进行及时查处,使相关当事人依法受到了相应处罚。

第三,《档案法》的颁布实施,促进了档案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档案法》颁布的20年,是中国档案事业大踏步前进的20年。

依照《档案法》的规定。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职能得到充分履行+为社会各方面服务取得很大成绩。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档案法》的立法宗旨,也是档案事业发展永恒的主题。近年来,各级档案部门把服务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建设作为档案工作服务大局的重要任务,重点推进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服务:主动抓好企业改革档案工作和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为深化改革和经济建设提供服务;认真做好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档案工作,为社会稳定提供服务;切实重视环境保护档案工作和移民档案工作,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提供服务:进一步做好社区档案工作,为社区管理提供服务;创造性开展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为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供服务;全面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服务;抓好党建档案工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服务。档案部门通过出色的服务工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依照《档案法》的规定,档案事业宏观管理和档案保管利用职能得到充分履行,档案事业自身建设有了长足发展。

全国县以上地方政府都普遍建立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档案馆,各级党政机关和各类企业事业单位,都普遍建立了档案室,《档案法》所确立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档案工作原则得到了很好贯彻和实践。档案保管条件和技术设备得到明显改善。档案信息资源体系结构日益优化,档案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档案科研成绩显著,档案管理和保护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档案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很大发展,为档案事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专门人才。档案国际交流活动日益活跃。中国档案工作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不断增强。档案利用的范围不断扩大,手续不断简化,手段不断现代化,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各界对档案资料利用的需求,充分发挥了档案的作用。

今天,我们纪念《档案法》颁布20周年,还要研究今后如何依据《档案法》,进一步完善档案法制建设,促进档案事业发展。这里我着重强调两点:

第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现有的档案法规。

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继续提高社会的档案意识和档案法治意识。各级档案部门要主动联合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档案宣传,特别是要创新宣传手段,采用各种

适合各类人群特点,适应时展需要的宣传形式,加大宣传教育的深度、广度和力度,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法治观念和档案意识,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友好的社会环境。

二要进一步创新档案执法机制。以服务促进执法。《档案法》执行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不经处罚而法自行。这就需要档案执法者创造性地执行《档案法》,把档案工作全面融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中,把执法与服务结合起来,将服务寓于执法之中,以服务促进法的实施,用出色的服务为顺利执法打好基础、创造条件,把服务社会作为实施《档案法》的重要手段,大力拓展服务领域,全面提升服务能力,促进《档案法》的执行。同时还要加大执法检查的密度。加大案件查处的力度,使《档案法》进一步得到切实执行,从而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制保障。

三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档案执法水平。要不断完善执法机构,提高执法人员素质,特别是要提高档案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法律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是关键。档案执法人员必须落实执法责任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要严肃处理档案违法案件,维护法制的权威。要有效预防和坚决制止执法乱作为和执法不作为两种现象。

第二,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档案法规体系。

一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修改好已有的档案法规。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配合国家立法部门修改完善现行《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再次修改《档案法》以适应新的形势的需求显得越来越迫切。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已连续数年在两会上专门提出修改《档案法》的议案。国家档案局已于今年年初开始对《档案法》的修改工作进行调研。此外,对《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等一批二十多年前制定的法规性文件也要适时启动相关修改工作。

二要紧紧围绕工作发展方向和社会经济发展热点制定新的应有的档案法规。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调研论证,围绕档案工作新领域。新制订一批以前没有、现在急需的档案法规,如《档案馆条例》以及电子文件管理、信用体系、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档案工作法规规章,使档案工作随着形势的发展、范围的扩大、任务的增加而继续做到有法可依。

无论是修改已有的档案法规还是制定新的应有的档案法规,都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所有涉及人的档案的全面收集和利用,突出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三要在法定权限的范围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正确处理好遵守现有法规和创造性工作的关系。既要严格遵循职权法定的原则,又要善于充分运用法定权限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作为。要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随着档案工作面临形势的变化,不断深化和丰富对档案与档案工作的认识,不断扩大档案工作的范围和档案服务的领域。切实做到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服务到哪里;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需要什么样的档案服务,档案部门就提供什么样的档案服务;档案工作的形势需要我们作出怎样的调整,我们就及时作出怎样的调整。

展会布展方案篇3

村镇总体规划是村镇规划区内各项建设的整体布置,村镇总体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所在地区的镇域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以以及镇域村镇体系的分布规划,研究村镇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各项事业的发展,预测村镇的发展目标,确定村镇的性质和规模,进行村镇的结构布局,统筹安排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本文主要讨论村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和方法步骤。

1. 村镇总体规划的工作内容

村镇总体规划是指中心镇和一般镇的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包括:

(1)确定规划期限,村镇总体规划期限应与乡(镇)域规划期限相适应,一般为10~20年。

(2)确定村镇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预测人口发展规模,选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3)在对村镇用地的适宜性作出全面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村镇的现状条件和远景发展的可能性,进行村镇的总体布局:合理划分用地功能分区,综合安排住宅、工业、对外交通运输、仓库、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绿化用地的布局。

(4)确定村镇道路系统的车站、码头等交通运输设施的位置选择;充分分析村镇的发展方向和布局形态,合理确定村镇的公共中心,布置大型公共建筑物位置。

(5)确定供水、排水、防洪、供电、通讯、燃气、供热、消防、环保、环卫等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并进行综合协调。

(6)确定进行新区开发和旧域改造、用地调整的原则、方针和步骤。

(7)确定村镇近期建设规划范围,提出近期建设的主要工程项目,安排近期各项建设用地。

(8)确定对历史文化名镇有保留意义的历史文化古迹、革命纪念地或设施的保护措施。

(9)估算村镇近期建设的投资。

2. 村庄规划的工作内容

村庄规划是根据镇域规划,结合村庄的实际情况,对村庄各项建设进行的具体安排。村庄规划一般以行政村区域为规划范围进行编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确定建设用地的规划、布局和发展方向。

(2) 确定宅基地标准、容积率等各项住宅建设的控制指标。

(3) 具体布置供水、供电、道路、绿化、环境卫生设施。

(4) 具体布置商业等公共建筑和村办企业的位置、用地规模。

(5) 安排村庄防洪等防灾工程设施。

3. 村镇总体规划的方法步骤

村镇总体规划可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进行。

3.1确定规划范围。村镇总体规划是以镇域规划为依据的,因此规划范围应与其相一致。

3.2收集有关总体规划的基础资料。

3.2.1收集村镇区域规划的资料。要收集的村镇区域资料包括。

(1)镇域村镇体系布局规划资料。

(2)镇域工业发展布局规划资料。

(3)农业发展布局规划资料。

(4)社会服务设施布局规划资料。

(5)基础设施布局规划资料。

(6)土地利用规划资料。

(7)交通河网规划布局资料。

3.2.2收集村镇总体规划资料。主要收集村镇总体规划范围内的自然、社会经济、村镇现有建筑物及工程设施资料。村镇环境及其他资料。规划人员在收集了规划的基础资料后。还要进一步调查了解当地干群对村镇总体规划的想法及要求等文字资料。深入规划现场详细查看和熟悉地形、地物。对与基础资料不符的地方要及时进行修改。地形、地物发生变化的地方。应对地形图进行修改、填补、完善。

3.3分析研究资料。首先。根据村镇总体视划的内容。将有关资料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并根据整理的资料,画出现状图表,供分析之用。其次,要分析资料的可靠性。资料是规划工作的基础,资料本身不可靠,必然会影响规划质量。应该注意各种资料之间相互矛盾的地方。认真分析造成矛盾的原因所在并加以消除。通过资料的分析。总结出村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3.4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构思规划方案。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构思初步规划方案的过程。由于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不同。所形成的规划方案也各异。如村镇分布与集中的程度不同。就可能会形成几个不同的方案;重要工业、副工业的不同配置。方案也不一样;交通网的不同布置方式。也产生不同的规划布置方案。所以。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允许产生不同意见,不应强求一致。对提交的各种不同规划方案可以通过综合评价分析加以取舍。

3.5进行多方案比较。选择最佳方案。村镇总体规划。不管有多少种方案。都不可能有完美无缺的方案。往往各有优缺点。好与不好总是相对而言,进行多方案比较时。必须对每个方案从技术上的科学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实施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才能确定哪个方案较佳,并对选定的方案。讨论补充修改。使该方案充分吸收其他方案的长处。

3.6汇报方案,广泛征集各方面的意见。 向有关部门和村镇各界汇报规划方案的特点及规划意图。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并进行归纳总结。对规划方案作出适当的修正。使其更加完善。

3.7确定最终方案。 召集有关领导、技术人员以及居民代表开会。对树镇总体规划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后确定最终方案。

3.8绘制村镇总体规划图纸。按照最终确定的村镇总体规划方案内容绘制规划图,不可以随意更改。需局部调整时,也应与有关人员讨论决定。

3.9编写村镇总体规划说明书。总体规划说明书,应主要表述调查、分析、研究规划成果,特别是图纸无法表述的内容。说明书编写要求对现状叙述清楚,资料分析透彻,目标预测、战略设想、总体布局以及各类用地的功能分区合理,规划实施措施落实。文字简练,层次分明。文图表并茂。对规划内容较多、需要进行深入论证说明的部分,可以撰写若干专题加以论述。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使我国的土地资源也越来越紧张,对村镇进行总体规划是解决人们的居住环境和土地资源紧张的有效途径。

展会布展方案篇4

云数据中心是机遇

在过去20年中,布线市场本身变得越来越成熟,同时用户对布线系统的认知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谈到布线市场的变化,陈岚的一个突出感受是,她与用户之间就布线这个话题进行的互动越来越频繁,而且成效显著。国内快速兴起的大型园区、云数据中心等对布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如何从远端对配线进行控制,多个弱电间之间的通信、跳线如何去管理等。

一直参加国内综合布线标准制定和推广,并且撰写过多个布线技术白皮书的美国康普企业网络大中华区技术总监吴健也深有同感:“由于布线的隐蔽性,中国用户不了解、不重视布线的情况是存在的。但是经过多年的教育,很多中国用户开始慢慢重视布线系统,知道了布线标准的重要性,以及布线系统的设计应满足未来15年甚至20年的应用需求。虽然目前在布线标准的制定、实施等方面,中国与欧美国家还有差距。不过,中国布线市场一直在进步,这是非常可喜的。”

近几年,随着云计算的兴起,国内兴建了许多大规模的云数据中心。从技术先进性、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这些云数据中心并不比国外同类的数据中心差。那么,在布线方面,这些云数据中心又表现如何呢?

“中国的云数据中心起点较高,不仅规模大,而且设计等级高,同时采用了一些新的技术和高端产品,比如大量使用万兆铜缆、6A铜缆、预端接光缆、OM4光缆,以及很多智能化的解决方案。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云数据中心建设并不比国外落后。”吴健话锋一转,“但是,中国的数据中心用户过多地看重初始投资和硬件设备,对于数据中心建成后5~10年的运营和运维成本考虑不周。而国外用户经验老道的一个表现是更多地考虑运维制度、运维工具,以及管理方式、管理流程等。而这正是中国数据中心用户普遍欠缺的地方。”

用于布线系统的投资占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总体投资的10%~25%,仅次于配电设施和空调设施。这说明布线系统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吴健听到许多中国的数据中心设计人员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没想到布线的成本会这么高”。这反映出,中国用户在数据中心建设中忽视了布线这一重要因素,而且对布线的预算投入较少。

对于企业数据中心布线系统的发展来说,2007年是一道分水岭。在那之前,数据中心的规模并不大,康普想推广预端接光缆解决方案非常困难,因为预端接光缆的成本比传统的熔接光缆高得多,这在当时是绝大多数的数据中心客户所不能接受的。

2007年以后,随着数据中心规模逐渐扩大,用户意识到,若一个数据中心有几万个光缆连接点,如果全部采用融接光缆的话,出错的概率更大,不仅不利于快速部署,而且维护非常困难。在康普的不断教育下,用户逐渐认识到预端接光缆的重要性。2012年以后,大部分数据中心客户会主动要求康普提供预端接光缆解决方案。

“云数据中心的布线也会经历同样的转变过程。在一些针对云数据中心客户的市场活动中,我们会有意识地借助先进的理念、顺应未来发展趋势的规划和设计方案来影响和教育云数据中心客户,让他们先从观念上认同布线的重要性。”陈岚告诉记者,“相信经过一两年的市场培育,加上我们顾问式的咨询服务、完善的解决方案,越来越多的用户会接受康普的高端布线解决方案。” 今年9月, 康普新推出了SYSTIMAX LazrSPEED 550宽带多模光纤连接解决方案,它在更长的距离上实现了高达标准多模光纤4倍的带宽。

康普已经明确提出了“高效互联”数据中心的理念。吴健进一步解释说,高效互联的数据中心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易于扩展,数据中心在进行顶层设计时就要考虑为未来的发展预留空间,比如康普大力倡导的预端接解决方案扩展起来就非常方便;第二,管理简单,用户应善用电子配线架、管理软件等智能化的工具和手段;第三,高效的运维,它有利于节能,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提高安全性。

“光进铜退”是误解

在数据中心布线领域,“光进铜退”这个说法提出已经有十几年了。实际情况是,“光进铜退”的演变还在持续进行中,而且进展并不如人们想像中那么快。如果将布线市场分成数据中心和智能楼宇两大类,那么在数据中心领域,光纤的使用的确越来越普遍。“‘光进铜退’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虽然光纤的使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但是传统的铜缆仍有用武之地,在一些关键应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陈岚表示,“不同的应用需要不同的设备,而这些设备的连接有的适合采用光纤,有的则必须使用铜缆。与其说‘光进铜退’,不如说因为数据中心架构的要求,造成了用户对光纤的需求日益增加。”

在光纤产品方面,康普不仅具有技术优势,而且积极参与了国际国内很多技术标准的制定。比如,在光纤的多纤数MPO的极性管理方法、宽带多模等方面,康普进行了许多革命性的技术创新。“我们可以基于多模实现SWDM波分复用,在提高传输速率的同时降低能耗,而且不会提升布线的整体成本。”吴健介绍说。

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大多数的数据中心里,光纤和铜缆的使用率为五五开,而在有些数据中心里,光纤的使用率可能会达到70%甚至更高。在智能楼宇中,垂直骨干网络使用光纤的比例会更高一些,而在语音传输方面大多数还是使用铜缆,水平网络也是以铜缆为主。“如果是光纤到桌面,那么整个系统的成本会比较高。另外,光纤对使用环境和维护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智能楼宇市场,光纤只占30%,70%是铜缆。”陈岚分析说,“在布线市场,光铜并存的现状对像康普这样提供包括光纤和铜缆在内的端到端布线解决方案的厂商来说是好事。如果用户使用某个品牌的光纤,同时使用另一个品牌的铜缆,那么在出现问题时可能会产生纠纷。”

吴健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光进铜退”这个说法:“光纤和铜缆都在进步,只是光纤的发展速度更快一些。其实,光纤和铜缆都是为以太网连接服务的。以太网接口的发展和变化决定了光纤和铜缆的使用场合。”如上所述,在数据中心市场,光纤确实占有很高的比例,但在智能楼宇市场,铜缆非但没有后退,反而有很大进展。究其原因,在智能楼宇中,POE(Power Over Ethernet)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光纤是无法供电的,一根通信线缆既能传输数据又能提供电力,只有铜缆可以胜任。光纤主要用于主干网络中,而水平网络传输或在设备端,几乎都是用铜缆。

随着以太网技术和标准的快速发展,以及应用领域的细分,铜缆的使用场景也变得更加丰富。POE技术、无线接入、数字摄像头、基于LED的供电系统、传感器网络等的蓬勃发展,拓宽了铜缆的使用范围。“在数据中心市场,虽然光纤的普及程度更高,但是25G铜缆和40G铜缆标准的出现表明,铜缆技术也在持续演进。尤其是在服务器末端接入方面,铜缆会抢占一部分市场。”吴健表示,“光纤未必能统一数据中心布线市场。未来,光铜仍会并存且共同发展。”

端到端方案的差异化

许多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提到竞争优势时都会强调,自己能够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陈岚表示:“虽然都能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但是每个厂商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业务侧重点。综合布线是我们最基本、最核心的业务。我们的综合布线端到端解决方案是包括铜缆和光缆在内的完整的解决方案。”

除了传统的铜缆和光缆产品以外,康普也在通过收购等方式不断丰富现有的解决方案。2015年2月,康普收购了TE Connectivity的电信、企业网络和无线网络业务。举例来说,康普正准备将TE Connectivity的一个产品――FiberGuide线槽管理系统纳入到自己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中,因为FiberGuide的设计和安装非常灵活方便,且外观美观,对数据中心的线缆保护和走向起到有效作用。

另外,康普还有一个独特的产品TAP,它与康普的预端接解决方案融为一体。就像它的名字一样,TAP是给布线解决方案增加的一个“水龙头”,需要监测网络是否有非法入侵信号时就打开TAP,在不影响网络传输的同时监测可疑信号,这对保证数据中心的安全和提高监测效率至关重要。

从管理方面看,康普可以通过软件更智能地管理其电子配线架。此外,康普还有DCIM软件,可以管理整个数据中心基础架构。DCIM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康普的布线管理系统就是DCIM的一个模块。康普把更多的软件放在DCIM这个平台上,从而实现了数据中心的高效运维。

陈岚还举了一个Redwood灯控系统的例子:“数据中心通常都使用LED灯,如果加上康普的Redwood灯控系统,可以更好地实现节能。另外,Redwood又是一个传感器系统,可以融入数据中心的安防系统。为了节能,平安保险在其数据中心里使用了Redwood解决方案。结果显示,照明能耗节省90%。”

为满足用户在特殊应用环境中快速部署数据中心的需求,比如在野外快速建立一个数据中心,康普还能提供DCoD按需部署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不仅可以加快数据中心的部署速度,而且可以实现模块化的扩展。“我们以布线为基础,采用发散性的思维,深入考量布线所需的测试、管理,然后再拓展到整个数据中心的监测、管理、节能等。”陈岚说,这就是康普端到端解决方案的差异化所在。

康普解决方案部门面向的两大市场是数据中心和智能楼宇。康普要求所有的销售和技术人员必须成为用户“可信赖的顾问”,不仅在布线方面具有专业水准,而且要了解整个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和用户的应用需求。“我们的策略很清晰,就是与数据中心和智能楼宇这两类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为它们提供满足其需求的解决方案。”陈岚表示。

布线的未来

从一个端到端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角度,康普对未来数据中心布线的发展趋势有何预测?吴健归纳了以下几点。

展会布展方案篇5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终端迅速普及以及海量增长的移动应用两者互相促进,正改变着用户的消费习惯,推动移动数据使用量呈爆炸式增长。国内各电信运营商积极建设3G、4G网络以应对以高速移动数据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的挑战。据统计70%的移动数据业务发生在室内,因此如何建设室内无线覆盖系统是各大运营商占领移动数据业务制高点的关键。

一、传统室内覆盖系统

1.1 传统室内覆盖系统组成

传统室内覆盖系统主要由信源和天馈分布系统两部分组成,信号源所放大或产生的信号由该系统为传输媒介,通过天线发送到建筑物内的各个角落,达到预期的覆盖效果。

1.2 传统室内覆盖系统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每年各运营商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设室内覆盖系统,室内覆盖投资占比约达到无线网整体投资的30%,预计随着网络建设的深入,室内覆盖投资在整个无线网中占比将达到70%。

由于传统室分采用无源分布方式进行建设,目前也面临如下问题:(1)设计复杂:传统室分采用同轴电缆和无源器件组网,工程设计需考虑线损和耦合度,计算工作量大。(2)施工复杂:传统室分需采用大量无源器件和接头进行天馈线连接,对施工人员技术和体力均有较高要求。(3)业主抗拒:目前业主环保和维权意识较强,在以住宅小区为代表的个别场景,传统分布进场难度极大。(4)维护困难:由于传统无源分布系统不具备管理手段,设备老化、腐蚀、脱落等问题发生后网管人员无法及时感知,造成覆盖质量变差。并且由于天馈线一般安装在顶棚,设备维修也存在一定难度。(5)演进乏力:目前国内各运营商均有3~4种无线制式需纳入室内覆盖系统,传统合路方式在功率和容量上无法保证多制式网络的均衡性,并且单路分布模式也无法满足4G提出的多收多发的天线应用方式。

二、4G室内覆盖系统应用需求

据国内某电信运营商2014年2月统计,3G网络CS域话务量增长是去年同时期的1-2倍,而PS域流量增长是去年同时期的2-8倍,流量增长幅度远远大于话务的增长幅度,因此预计以高速数据为代表的多业务综合覆盖网络将是室内覆盖系统的发展趋势,其特点如下:(1)高速率: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无线互联网应用已在用户终端中普及,“打电话”使用手机的时间在手机整体使用时间中占比逐渐变小。随着无线数据资费的降低,无线视频等高速无线数据业务在运营商无线数据业务中的占比将逐年加大。以LTE Rel9为例,其对室内覆盖系统的下行数据起步要求就是100Mbps。(2)高可用:即时消息、实时语音,用户对移动数据网络接入的依赖性与日俱增,因此对无线接入网络的可用性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3)多系统:运营商多年的建设,各个站点累计了2G、3G、WLAN网络资源,结合即将开始的4G网络,下一代室内分布系统将面临多达4系统的共站建设需求。针对高铁车站、会展中心等公共区域,还会面临多个运营商的多套系统共站建设问题。因此多系统综合组网将是下一代室内覆盖系统的基本功能。(4)多天线:受限于高速数据的应用要求,WLAN 802.11N以及LTE Rel8网络中都开始采用了多收多发(MIMO)的多天线技术,多天线也将是下一代室内覆盖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覆盖系统向下一代演进方案研究

下一代室内覆盖系统的MIMO多天线技术应用需求对覆盖系统演进起着关键性的影响。目前来看,下一代室内覆盖系统有两种演进方向:其一,是沿着以光纤分布系统为代表的“更新替代方案”进行演进,其二,是沿着以无源分布系统为代表的“合路改造方案”进行演进。下面将就这两种演进方式进行详细分析。

3.1 光纤分布系统演进方案

3.1.1 光纤分布系统简介

光纤分布系统FDS(Fiber Distributed System)是一种以光纤承载无线信号进行传输和分布的解决方案,该系统充分发挥光纤承载带宽大和传输损耗小的优势,适应了电信运营商多业务运营的网络建设需求:

目前业界有两种光纤分布实现方案,分别是:基于RRU的xDAS方案和基于BBU的xRRU方案。xDAS光纤分布系统由近端单元、扩展单元、远端单元组成,近端单元和扩展单元用光纤连接,扩展单元与远端单元之间用五类线或复合光缆连接,远端由扩展单元直接远程供电。xRRU光纤分布系统由BBU、扩展单元、远端单元组成,BBU和扩展单元间用光纤连接,扩展单元与远端单元间用五类线连接,远端单元由扩展单元直接远程POE供电。

光纤分布系统采用树形扩展的拓扑结构,能灵活适应不同的场景规模系统应用时,只要将不同制式的信号源统一放置于机房内,基站输出的电信号分别输入主单元,完成多业务信号合路和电光变换,再经光纤和扩展传输单元将其分布到区域内的各远端单元,然后恢复成原来的射频信号即可覆盖一个特定的区域。

3.1.2 光纤分布系统的特点

光纤分布系统主要有以下特点:(1)多系统融合,可融合2G、3G、4G、WLAN、有线宽带等多种业务。(2)降低底噪,微功率分布,改善上行覆盖。(3)施工方便,光纤和网线作为路由,布放方便,施工便捷。(4)设计简单,端到端设计,即插即用,远端可调功率,系统调整、优化方便。(5)全系统监控,实现网络拓扑各节点实时全面监控,监控粒度更精细。

3.1.3 光纤分布系统向下一代演进

目前各厂商远端单元均内置了射频模块,可同时满足2G、3G、WLAN覆盖需求,部分产品还支持外接天线以满足个性化场景覆盖要求,网络向下一代演进时,远端、近端插入对应模块即可。建议各运营商采购光纤分布产品时,提前预购远端4G射频模块,政策条件具备后,远端仅软件升级即可完成4G网络部署。

3.2 无源分布系统演进方案

无源分布系统向下一代网络演进方式分为两类:不支持MIMO的单通道方式和支持MIMO的双通道方式。双通道方式中,在电缆侧又可分为:双缆方案和单缆变频方案;在天线侧可分为:单极化天线方案和双极化天线方案。根据LTE试验网的测试结果显示,单通道实现方式的网络性能大约比双通道实现方式降低30%。

3.2.1 分布系统改造方案

分布系统改造建设方案有以下几种:(1)单通道独立新建方案:指下一代网络独立建设单路射频分布系统,不实现MIMO。(2)单通道合路方案:指下一代网络采用合路方式与现网2G/3G共用原单路射频分布系统,不实现MIMO。(3)双通道单极化天线独立新建方案:指下一代网络独立建设两套分布系统,天线采用单极化方式,不与原有分布系统合路。(4)双通道单极化合路建设方案:指下一代网络新建一路分布,合路原有分布一路,实现MIMO,天线采用单极化方式。(5)双通道双极化天线独立建设方案:指下一代网络独立建设两路馈线,一路天线,天线采用双极化方式实现MIMO,不与原有分布系统合路。(6)双通道双极化合路建设方案:指下一代网络新建一套馈线,合路一套馈线,替换原有天线为双极化天线,实现MIMO。

双通道改造方案和双通道新建方案在设计上工作量相当,网络建设成本改造略低,最终实现后网络性能也相差不大,但工程实施时由于器件厂家和出厂时间的不同,两条链路功率很难做到平衡,给分布系统的长期使用埋下了隐患。

单极化天线与双极化天线对于下一代网络MIMO性能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单极化天线的空间隔离度和双极化天线的极化隔离度以及天线工艺。从LTE试验网测试结果来看,二者性能相差不大,但双极化天线的使用可在天线数量上较单极化天线减少一半。

3.2.2 通道变频方案

通道变频方案指的是通过变频技术将双通道信号变换到不同频率上进行合路传输,在天线侧再将信号通过反向变频恢复出两路信号,从而用单条馈线实现了MIMO功能。该方案可以在现有的单通道室内分布中实现MIMO功能,降低了网络演进的难度,但合路端和天线端有源变频设备的引入,与无源分布系统设计初衷相悖,从而使分布系统的整体稳定性降低。

四、覆盖系统演进策略

4.1 演进方案选取策略

对于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只需要LTE和3G系统的场景,建议采用光纤分布方式进行建设。

对于已建2G/3G室内分布系统,且进行LTE单通道建设的场景,建议采用无源分布系统改造进行建设,做到一次改造满足多系统使用的需要。

对于已建2G/3G室内分布系统,需要进行LTE双通道建设的场景,可适时选取新建光纤分布和新建传统分布方式进行建设,采用双通道分布系统建设时,需保证双通道的一致性。

4.2 单/双通道选取策略

对于新建室分的场景,可采用双通道建设方案。对于已建2G/3G室分系统的场景,需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以下原则选择建设方案:现网已有分布系统的场景,一般采用单通道建设方案;对于重要性高、品牌影响力大的重点场景,如大型交通枢纽(机场、火车站和码头等)、大型会展中心、业务演示营业厅、城市标志性建筑等,应采用双通道建设方案。

4.3 双通道方案天线选取策略

优选单极化天线,两个单极化天线间距应保证不低于4λ(约为0.6米),在有条件的场景尽量采用10λ以上间距(约为1.5米)。在单极化隔离距离难以实施或者物业抵触增加天线的场景下,可使用双极化天线进行覆盖。

五、总结

综合比较两种演进路线,光分布方案:组网灵活、施工便捷、适用性较广,但设备的稳定性有待验证,此方案在室内覆盖系统演进过程中发展前景看好;传统分布改造方案:技术成熟、应用广泛,但系统设计、施工及后期改造均有一定难度,此方案在室内覆盖系统演进过程中整体前景看淡。

参 考 文 献

[1] 祁澎泳,许长峰. 无线网光纤分布系统工程应用分析[J]. 中国新通信,2013年

展会布展方案篇6

随着档案事业的发展,中间性档案机构逐渐的兴起,并且正在向社会化方向发展,只是在中间性档案机构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几种关系,即监管与脱钩之间的关系、服务于有偿之间的关系、咨询与劳务之间的关系,只有处理好这几种关系,中间性档案机构才能更好的履行中介的职能,进而成为新型文化中心。

1 馆网结构布局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规模不同的档案馆之间应该遵循互补的原则,比如综合档案馆与专业档案馆就应该遵循这一原则,综合档案馆应该成为各类档案检索中心,并且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向数字化档案馆发展,而专业档案馆能够在这一方面成为综合档案馆的帮手,在突出专业优势的同时,帮助综合档案馆更好的发挥优势。虽然综合档案馆与专业性的档案馆两者之间一定会存在着管理范围的交叉,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资源共享制度,将其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从而促进综合档案馆与专业档案馆融合互补,共同促进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其次,馆网布局应该突出重点,为了能够得到最佳的布局效果,相关部门可以直接将某一部分区域看作是中心馆,将重点的档案文件等交由该馆管理,与此同时调整馆藏结构,为该馆成为重点馆、中心馆做准备;而在一般区域内,只要设置普通档案馆即可,只要具有基本的档案管理功能即可;最后,设置终极性档案馆,因为有些企业具有管理档案的职责,除此之外,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具有档案管理的职责,尤其是学生在校期间,因为在设置终极性档案馆时,可以考虑将企业以及高校作为试点。终极性档案馆所具有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管理档案的同时,也可以向社会开放,也就是说也具有公共档案馆的职能,这样既可以分担公共档案馆的责任,也加快了整体档案管理事业发展的脚步。

2 中间性档案机构的社会化发展

中间性档案机构可以将其看作是新型文件中心,它具有中介服务的性质,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为“多位一体”。笔者将从新型文件中心以及中介服务机构两个角度来对其进行介绍。

2.1 新型文化中心

中间性档案机构之所以能够将其看作是新型文化中心,主要因为其履行的职能比较多,总结起来有两大方面:一方面,针对现行公开文件开展与之相关的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具有某些机关档案室的功能。新型文化中心要想成为现实,不仅需要进行现代化建设,还需要做到与其他政务档案部门以及相关网站的接轨,这样中间性档案机构才有可能成为新型文化中心,不断地向社会化发展。

2.2 中介服务结构

市场发展的需要催生了各种形式的中中介服务机构,而中间性档案机构实际上可以被当作档案中介服务结构,因为该机构具有文件与档案托管、咨询等职能,但是在档案中介服务结构运行时,应该明确几种关系,笔者总结如下:

首先,脱钩与监管之间的关系,档案中介服务结构毕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档案馆,因此相关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做好监管工作,严格审批,并且对其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督,与此同时还需要保证此类型的机构财务上独立,与其他档案机构没有任何的经济往来,该机构的负责人员需要自负盈亏,否则档案中介服务机构之后成为当地政府的负担;其次,服务于有偿的关系。此类中介机构既应实行有偿服务,又不宜以盈利为目的。收费标准要合理,要努力办成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收支相抵后略有盈余因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益事业。在必要和可能时,当地档案部门可在财力允许的前提下给予资助。“公益事业”是其基本性质,“企业化管理”则是在现实条件下较为可行的管理办法。总之,赚钱不应成为此类机构的终极目标,而只是维持其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手段;最后,咨询与劳务的关系。此类机构的业务范围可以划分为咨询与劳务两个方面。图书馆咨询方面包括工作方案策划、规章制度待拟、疑难问题解答、工作经验总结等,也可以是培训,甚至推荐、待聘工作人员。劳务则主要是指对档案本身的管理,如整理、编目、编研等,甚至可以全过程代管委托单位的档案。总体上看,此类机构应是两类业务并重。具体地讲,则应根据服务对象的要求有所侧重。

3 新来源观与档案管理的再现历史联系原则

3.1 传统来源原则和全宗理论面临的挑战

来源原则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后经各国档案工作者的灵活运用于发展,逐步得到了完善与丰富。传统来源原则的核心思想是按照文件的形成机关来源整理馆藏档案,强调同一来源档案的不可分散性和不同来源档案的不可混淆性。一个多世纪以来,来源原则一致指导者档案实体的整理。作为档案学的特色理论,它对世界各国的档案学理论与时间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构件近现代档案学和指导近现代档案工作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3.2 来源原则面临的质疑

具有浓厚技术特性的电子文件的出现。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人们可以并开始打破机构、地域间界限共享和形成数据信息,“根本不存在档案工作传统意义上理解的文件实体,而只是一系列反应不同职能活动的动态信息几何,文件与其形成者不再是一对一关系,而是一对多或多对一关系,很难判断全宗。”

出现了以科技档案为代表的新的档案种类。它们具有不同于政务档案的形成过程与规律。例如,由不同单位共同完成的同一向科研课题、工程项目的科技档案具有成套性、完整性和独立性,若继续采用按同一形成机构来源管理档案,必然会割裂这些活动及其档案之间固有的历史联系。由此,按机构来源整理档案的做法不再一统天下,同一机关不再是档案历史联系的代名词。传统的来源原则、全宗理论在解释和指导现代社会的档案实践活动时显得力不从心,面临着尖锐质疑。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对论述馆网结构的合理布局与中间性档案机构的社会化发展进行探讨非常必要,因为我国目前的馆网结构布局的确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而中间性档案机构发展还不够成熟,对其进行探讨,对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提供借鉴,同时也能够让人们了解中间性档案机构的基本职能,以便更加合理的去利用。

参考文献

展会布展方案篇7

关键词: 可扩展组播;布鲁姆过滤器;数据中心网络

Abstract: Scalability of the multicast protocol is important when deploying multicast technology. This paper describes some scalable multicast solutions, including group-member-based sparse distribution, Bloom Filter, and tree-based aggregated multicasting. There are two particular issues in scalable multicasting in data center networks: the limited capacity of multicast group, and the limited applications for group-member-based sparse distribution and Bloom Filter.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unicast-multicast-mixed scalable multicasting and Bloom Filter-based scalable multicasting in the data center in more depth.

Key words: scalable multicast; Bloom Filter; data center network

网络层组播(IP Multicast)[1]最初是由Steve Deering于1988年提出,其主要思想是通过减少发送重复报文,提高网络带宽利用率,减少终端和路由器的处理负担,为多点通信提供一种高效的通信机制。虽然组播技术提出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但组播技术始终未得到广泛的商用,其中可扩展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2]。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云计算服务模式应运而生。作为云计算服务的核心组成部分,数据中心网络为执行运算的大量服务器之间提供路由和传输服务。虽然组播技术在互联网中的部署面临重重困难,但数据中心网络的特殊环境却为组播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契机:

(1)数据中心网络中的大量应用具有组通信模式:如在线搜索引擎将搜索请求同时发向多台索引服务器,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将同一份文件数据同时备份到多台服务器上等等。应用组播技术能够大大节约网络带宽,降低运营成本。

(2)数据中心网络通常由单一的实体运营,通信多为内部节点之间的通信,而且收费机制也有别于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的收费机制。因此组播技术在数据中心网络中的应用不存在收费机制、安全性等部署障碍。然而数据中心网对组播的可扩展性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1 互联网可扩展组播研究

成果

本文从实现原理角度对互联网环境下可扩展组播的研究成果进行分类介绍。

1.1 基于组成员稀疏分布的可扩展

组播方案

组成员稀疏分布是指组播组的成员较分散地分布在网络中,导致组播树中仅有少数的节点从多个端口转发组播报文,这类节点被称作分枝节点。这类方案的核心思想是只在分枝节点中存储组播状态,其他节点不存储组播状态、按单播操作实现数据的转发,通过只在部分节点中保存组播状态保证可扩展性。动态隧道组播(DTM)、递归单播树(REUNITE)和逐跳组播路由协议(HBH)是这类方案的代表[3-6]。

DTM是第一个针对组成员稀疏分布提出的可扩展组播方案。DTM在使用IP层组播协议生成的组播树上创建隧道,隧道经过的路由器不保存组播状态。

REUNITE方案抛弃了组播地址,使用IP地址(第一个加入该组播组的成员地址)作为目标地址。REUNITE方案将组播路由信息分为两部分,一是存放于控制平面的组播控制表(MCT)和存储于数据平面的组播转发表(MFT)。

HBH方案的大致思想与REUNITE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HBH方案的MCT和MFT存储的目标地址可以是下一个分枝节点的地址,也可以是组成员的地址。而REUNITE方案的MCT和MFT存储的目标地址是组成员的地址。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提高组播树的稳定性。

这类方案通过仅在分枝节点上保存组播状态实现可扩展组播。但在实际应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1)只适用于组成员分布稀疏的组播组。当组成员数目较大时,本类方案的可扩展性将大打折扣。

(2)组播状态都是软状态,通常需要组成员定期向组播源发送消息进行状态更新,组成员信息的维护开销较大。

展会布展方案篇8

Abstract: The cabling system is the most basic infrastructure for intelligent buildings, the world known as the nervous system of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wiring solution is the development of cable technology and line management technology. Cable technology has been gradually from 10M-100M-1000M to the gigabit, cable management technology from card access management system to the currently popular modular management system, it is gradually developed to the more advanced, more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Key words: integrated wiring; cable technology; cable management technology; category 6 cable; fiber; modular management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综合布线系统是指按标准的、统一的和简单的结构化方式编制和布置各种建筑物(或建筑群)内各种系统的通信线路,包括网络系统、电话系统、监控系统、电源系统和照明系统等。因此,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标准通用的信息传输系统

1.应用需求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化大楼的最基本的基础设施,被世人称为智能化大楼的神经系统。以往,在为一栋建筑物或一组建筑群内部的语音、数据、视频图象等系统设计布线时,人们通常要根据所使用的通信电子设备的不同,采用不同生产厂家的各个不同型号的线缆、配线插座以及各种系列的出线盒。由于它们之间互不相容,当用户需要重新搬迁或布置设备时,就必须重新敷设线缆,装配不同型号的插座、接头。同时,中断各种终端设备的运行,耗费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人们提出了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它既能使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是信息社会各类通讯和交换的网络基础设施系统,成为现代化建筑必有的的基础设施之一。

一般情况下,网络设备的寿命为5-10年。而布线系统的寿命可以达到20年以上,因此在建设综合布线系统的时候我们特别考虑到了技术的更新发展,有效的保护业主的投资。网络系统主干交换技术经历了从以太网(10M)-快速以太网(100M)-千兆以太网(1G)的发展,今天已经向万兆(10G)发展,就目前来讲,万兆以太网还不能达到大规模的商用,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万兆以太网是必然的趋势。

同时,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综合布线信息点的数量也不断的增加,如何有效的管理也是综合布线系统面临的问题。电子配线管理系统能够比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2.发展历程

综合布线系统解决方案的灵魂就我们理解,主要有线缆技术和线缆管理技术两大部分组成。线缆技术主要提供高性能、高带宽的物理链路通道;管理技术主要为系统运行和维护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平台。根据当前布线技术的发展趋势,综合布线的一些主流技术以及可能出现的解决方案列举如下:

线缆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几个阶段:

铜缆技术:3类-5类-超5类-6类-7类

光纤技术:百兆-千兆-万兆-十万兆

线缆技术上考虑的解决方案:

2.1水平六类+千兆主干解决方案

此解决方案是当前综合布线解决方案中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解决方案之一,主要优点是由于与网络交换技术的发展相匹配,主干光纤的带宽得到了充分的应用,系统资源利用率比较高;其致命的缺点也是由于主干光纤的带宽余量小,系统在今后的发展中可扩展性比较小,业务的可扩展性能比较弱,此解决方案将会逐渐推出综合布线系统解决方案的历史舞台。

2.2水平六类+万兆主干

此解决方案是对原6类布线解决方案的系统升级和更新。采用万兆光纤作为传输主干,可以解决由于系统主干带宽不足而导致的水平应用无法继续扩展的缺点,万兆主干现在已经在很多工程中已经投入了应用,相信随着布线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交换技术的发展,采用万兆主干的解决方案会成为综合布线系统解决方案的主流。

2.3全光纤系统

由于当前的应用对于系统的带宽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全光纤系统作为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在未来几年内也有可能出现。

全光纤系统的优势在于具有良好的系统屏蔽能力,系统带宽也比铜缆系统具有更大的优势,对于系统安全性能比较高,而且有大量水平信息点到管理区的距离超过90米以上的区域,采用全光纤解决方案比较理想。

全光纤系统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整个系统造价太高,同时也会导致网络系统平台的架设费用增加,对于服务器、工作站以及普通的PC机的要求都提升,在当前环境下,全光纤系统性价比不高,建议不采用。

布线管理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几个阶段:

(1)卡接式管理系统:

卡接式跳线管理系统在几年前是综合布线管理技术的主流,由于当时的信息化程度不是很高,一般一个工程的信息点的数量也不会很多,加上当时的线缆对于跳接设备也没有特殊要求,卡接式管理系统被大量采用,其优点是系统造价比较低,在信息点密度比较低的情况,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缺点是跳线比较麻烦,需要特殊的跳线,对于高密度的信息区域,管理能力不够,同时由于技术发展,卡接式管理系统不适用于6类以上的综合布线系统

(2)模块化管理系统:

模块化管理系统是随着线缆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化程度的提升而出现的。模块化管理系统采用标准的RJ45跳线,系统管理相对比较方便,比较适合于中等密度规模的信息系统的管理。模块化的管理系统对于系统的标签管理具有比较大的改进,但是系统的跳线、接线还是需要手动操作,记录主要靠手工记录,综合布线系统运行时间一旦比较长,中间跳线更改比较多的时候,这种管理方式就存在比较大的缺陷。

(3)电子配线管理系统

由于当今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个工程的信息点的数量动辄上千,甚至上万个,采用手工跳线,手工记录标签的管理系统具有极大的局限性,特别对于信息点数量多,人员变动、更换比较频繁的区域,采用常规的管理技术会给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很大的损失。

针对这些情况,智能化的电子配线管理系统应运而生。电子配线管理系统采用电脑管理信息点,跳、接线也可以通过电脑数据库的更改而实现,应该说是综合布线管理技术的一个革新。

对于管理维护人员来说,电子配线管理系统的主要优势在于:

在更改跳线之前可以快速的确定这根跳线是否在应用中

可以快速的发现配线架端口与对应的设备端口

可以方便的在大型的、繁忙的区域找到一根跳线的路由

可以比较方便的定位网络中断位置

对于整个智能化工程来说,采用电子配戏管理系统的主要有点是:

系统的标签记录和更改可以更加及时的更新(实时更新)

记录保存更加完成、快速(数据库记录、保存)

由于人员变更而造成的跳线更改的响应速度更快,更加精确(Windows界面操作,良好的人机界面和错误提示)

保持系统的整洁美观(不需要更改物理的跳线,只需要对数据库操作,不影响原有的系统结构)

系统管理人员更加精简(按照传统的配线管理系统,很容易出现错误;而1套电子配线管理系统只需要1名专业管理人员,工作效率提高)

3.系统运行的功能分析

综合布线系统是整个智能化系统的不可或缺的基础系统之一,通过综合布线系统的建设,构建可靠的、安全稳定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办公自动化,资源共享化,提高办公效率,节省办公投资。语音通信系统的建设也有赖于综合布线系统的建设。

所以综合布线系统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是必须的,能够为办公大楼带来更多的优势以及更好的经济效率。

4.解决方案

以太湖文化论坛国际会议中心工程应用的为例,本工程特点为:不召开会议或召开小型会议时,仅需保证物业单位的日常维护和办公,数据应用的需求量较小;当召开大型会议室,论坛内人员集中,需保证大量嘉宾的Internet访问需求,对于数据应用的需求量极大,数据信息点密集。纵观上述分析,我们提出如下的解决思想:总体设计思想按照六类铜缆+万兆主干+光纤到桌面的解决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分内网和外网,内网主要用于物业等日常内部数据交互以及办公自动化等系统的应用;外网主要用于连接Internet,在网络化信息时代满足外来人员对外交流的需要。内网和外网物理隔断;外网数据主干采用室内4根室内8芯多模万兆光纤;内网数据主干采用4根室内8芯多模万兆光纤;语音主干采用三类25对大对数,满足语音、传真等低速数据传输业务的需求,同时满足将来图像传真等高速业务的需求;水平子系统全部采用6类产品,保证用户接入端的数据传输速率在100Mbps以上,最高可以达到1Gbps;考虑到实际需要,各会议室均预留光纤点。

论坛内部所有公共区域、休息室和会议室,均配置无线AP,保证无线网络的全覆盖。整个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分层星型网络拓扑结构,语音系统以一层电信交换间为中心发散到各个弱电管理间,数据部分以三层计算机中心机房为中心发散到各个弱电管理间,弱电间设备全部采用机架式、模块化设备,管理方便出发,内外网机柜分开放置。

参考文献:

展会布展方案篇9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要将“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作为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

土布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辛勤汗水,蕴涵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还富含着感彩的精神寄托。土布的色彩:土布用色大都以红绿搭配,黑白相间,蓝黄穿插,图案色彩明快;染色大都为蓝、槐、黄、榴黑、豆灰、泥柴,色调古朴典雅,通过几何抽象图案的重复、平行、连续、间隔、对比等变化,形成了农耕文化中所包含的特有的韵律之美。

幼儿美术是3~7岁学龄前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反映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包括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三大内容。那么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关于土布图案的一系列美术活动呢?

首先,我们对土布图案进行了收集、整理、筛选、拓展,选择合适的图案探索在幼儿美术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途径、方法。经过我们层层筛选,最终我们选定的是土布中最具有特点的条纹图案、格子图案、蓝印花布、东北大花布,它们的图案以条纹、格子、几何图形和由动植物、花鸟等组合而成的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为主,再配合土布浓墨重彩的色彩特点,借此我们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创作。

我们在各年级组开展了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美术活动。

一、在小班尝试了利用线条、格子和简单的几何图形组成的二方连续纹样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例如,在小班的绘画活动“美丽的线条”活动中,教师把活动重点放在“认识土布中的横条纹、竖条纹,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棉签棒变化出美丽的线条”,在绘画过程中,帮助幼儿充分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同时,活动以层层递进的方式使幼儿逐渐认识土布图案里面的线条,帮助幼儿积累必要的绘画知识以及对土布图案的了解与认识。教师由巧虎宝宝引出斑马,斑马身上的条纹很快引起了幼儿的兴趣,然后由斑马引出了各种各样的土布(各种各样的条纹),包括孩子们身上穿的衣服,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造。幼儿作品如下:

从作品中可以看出,教师引导孩子从斑马身上的花纹延伸至土布中的条纹,这个设计意图是成功的,孩子能够利用棉签棒涂鸦出横线、竖线,平行地组成了各种条纹图案,相交地组成了各种格子图案,孩子们在操作中获得了快乐和成功。

还有小班的绘本绘画――“花格子大象艾玛”

教师利用绘本故事引出给艾玛画花纹这一情节,然后让幼儿欣赏格子土布,引导幼儿理解格子是如何形成的,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积极性都很高,都能够给艾玛画出非常漂亮的格子花纹,格子的色彩也从单一走向丰富多彩。幼儿作品如下:

二、在中班尝试了利用土布拼贴、变形的动植物组成的二方连续纹样及最基础的四方连续纹样、手工扎染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说起土布,中国红、青花瓷、红双喜、牡丹花、中国龙……就会映入脑海,它流露出淳厚、率直、诚实、乐观的感情,表现出鲜明、艳丽、圆满、夸张的特点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教师设计了“美丽的孔雀”活动,带领孩子进入一个充满土布图案的美丽世界,并引导他们借助土布上面的各种花纹,通过画、剪、贴、拼的方法创作出一幅幅有趣的土布拼贴画。作品如下:

扎染是我国传统的土布民间印染工艺之一,主要盛产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其制作方法是把布料用绳线捆扎后,再用染料煮染。它分为捆扎布料、浸染布料、展开呈现。教师引导幼儿将扎法图示和染出的图案两两对比欣赏,从中明了制作扎染手帕的关键所在:扎的方法、位置、松紧等直接影响扎染纹样的样式。在幼儿了解扎染方法后,有目的地选择了几块手帕引导幼儿欣赏、匹配扎染方法,然后过渡到让幼儿根据设计图稿讨论在手帕的什么位置运用什么方法来扎染,进一步明确图稿与作品的关系。教师提供了皮筋、各种珠子及小玩具等,还提供了封口带、细铜丝等一些用于扎的替代物,以便幼儿根据需要使用。

三、在大班尝试了以剪纸来体现土布图案中二房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的活动以及手工操作蜡染、扎染蓝印花布等系列活动

1.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具有我国特有的民族风格和表现手法,是以纸为加工对象,以剪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剪纸在民间流传极广,历史也很悠久,在很多地区逢年过节、娶媳嫁女,人们都要执剪铰花。剪纸主要采取镂空的方式形成多种多样的洞,而这些洞基本上都是对称的,大班教师设计的手工活动“剪窗花”,将这种民间艺术和土布图案中二房连续纹样和四房连续纹样相结合,教师准备了大量的剪纸和土布图案给幼儿欣赏,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想象和创作。作品如下:

2.蓝印花布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了,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历史上流传时间之久,普及面之广,影响之深,是其他染织艺术无法相比的。蓝印花布可分为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两种形式。

传统的蓝印花布图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汉字。从象形文字开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等演变形成了方正的汉字,汉字又为人所用,进行变体运用到蓝印花布上,用于表现龙的传人的“龙”有各种写法,有的形似龙,有的是简笔龙,还有书画同体的龙等;用于祝福和祈福的“福”也有很多种写法,这些寓意吉祥的汉字不仅提供了发散思维的途径,又将它们本身的吉祥带入生活。

(2)吉祥图案。吉祥图案有很多,典型的吉祥图案是“八吉祥”,即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等。

(3)自然图案。花纹、鱼纹、蝴蝶纹、蝙蝠纹等这些来自大自然的真实纹样,是人们根据生活中的真实存在而绘制出的,是对生活的真切感受。

(4)表现风俗故事的图案。比如“和合二仙”,和仙、合仙,是指高僧寒山和拾得。“盒”与“合”、“和”同音,喻“和合”。年画中常绘两仙一持荷花,一捧圆盒,盒内盛满珠宝,并飞出一串蝙蝠,寓意财富无穷尽。民间嫁娶,喜挂和合像,取“和谐好合”的意思,寓意夫妻和谐,以求婚姻美满。

这些传统的图案在当时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寄托寓意。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些图案虽然漂亮,但是过于复杂,所以我们进行了筛选和简化,以汉字、几何图形中抽象纹样为主,再将动植物加以变形,加上孩子们喜欢的形式引导孩子想象和创作。

我们本着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为根本,用我们可以使用的一切方法,尽我们最大所能,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完美结合。要把土布图案这样一个美丽的传承融入幼儿园教学中,我们要做的还很多。

展会布展方案篇10

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应用极其广泛,它的足迹遍布社会的方方面面,为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综合网络布线是计算机网络系统正常运行的载体,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综合布线,那么计算机网络系统将无法正常运作,发挥不出它应有的作用在实际的社会运用中。随着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方面一定要跟的上时代的步伐,要不断的通过技术上的改进与创新,才能满足发展需要。然而作为相对比较落后的传统布线模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组网技术,因此必须要在网络布线方面下功夫,即建设一套通一标准、结构相对简洁的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本文就网络综合布线的一些知识及作用来发表下浅显的看法。

一、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的目的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正常运作离不开网络布线的传输作用,计算机网络两端的信息是通过网络布线把两端给联系起来的,它起到一个搬运工的作用,亦如人体的血管一样,把人体各个部位所需要的血液通过血管传输到人体的各个部位,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需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运用到它的范围越来越广,同时网络布线所面临的任务也越来越重,按照以往的陈旧的布线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计算机网络的有效运行,发挥不出计算机网络应有的社会作用。因此必需要通过网络布线来改进,借鉴外国比较成熟的网络布线模式,来改造我国现有的传统布线现状,使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布线最终达到国际标准,即规范化、标准化、模块化。此种先进布线方式的推出,对于计算计网络的控制和管理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通信行业,中国移动公司算得上是通信行业的佼佼者,据有关报道曾这样说:“只要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有中国移动的存在”,为何中国移动会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在我国,究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移动公司有效合理的的运用了综合布线的方案,使得它的网络信号遍及我国的绝大部分地方,通过中国移动在我国通信行业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功,充分的说明了综合布线的重要性在当代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因此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努力与探索研究,不断的改进技术,把综合布线的方案推广到更多的领域,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满足日益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二、综合布线设计原则

针对目前计算机网络布线的设计,一定要根据具体的使用范围及特点来做出相对应的设计方案。星型结构的网络布线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布线方式,在新建的计算网络系统中,一般情况下计算机网络布线模式采用的都是星型结构。对于建设网络布线工程时,要根据其具体使用范围来做出相应的布线方案,尽量做到拓扑结构简洁化。同时,单点连接作为分层星型结构的一部分,要考虑到单点连接在整个结构中的弊端,如果单点连接出现故障,那么整个网络布线将无法正常工作,给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传输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因此对于建立大型网络布线工程时,一定要对主干网的物理链路做好备份工作,避免因单点连接出现故障,导致整个网络无法正常运行,使网络处于瘫痪状态,失去了网络传输的功能,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就目前局域网络传输的模式来讲一般采用的是单模传输和多模传输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单模与多模在传输系统中发挥不同的实际功效,取长补短共同来完成计算机网络传输工作,满足计算机用户对网络信息的及时获取。

三、综合布线的设计方案

网络布线要根据具体的使用范围来做出与之相匹配的设计方案。

1.传输端的设计方案

目前,在整个网络系统中,最长用的布线系统是水平布线系统,而对于网络传输质量方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布线系统中的硬件设备,即电缆。电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水平布线系统的使用寿命和传输质量,因此对于电缆选择上一定要把好关,使布线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把信息传输到用户端。我国目前的局域网所使用的电缆是双绞线,双绞线从性价比和实用性方面来看,它具有价格便宜和适用性广的特点。同时对于目前局域网系统布线的范围,对双绞线的型号和标准也是不尽相同的,不同的区域要选择不同的型号类型,使发挥出与之相匹配的功能。当今,就双绞线的使用区域来讲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网络应用要求不是很高的地方,如办公室、学生公寓、家庭等;一种是对网络要求很高的地方,如图书馆、科研中心、金融机构等。因此,对于不同区域对网络要求标准的不同,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对水平线网络布局中所使用的双绞线做出相对应的选择,才能满足不同网络使用者对网络传输质量的要求。

2.工作区的设计方案

网络工作区设计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用户的使用质量。针对工作区的设计,一定要根据用户房间的实际布局来确定设备的安装位置,如房间的格局,电插座的位置等,力争做到设备安装的位置与房间格局相协调,使用户在一个比较的合理区域内使用计算机。其次是对接口面板的选择设计,针对不同的用户,首先要了解他的个人喜好,喜欢什么样的风格就给用户提供什么样的接口模块面板,最终目的达到客户的需求。

四、结束语

在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于网络综合布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不断的学习先进的网络布线系统方案,改进我国现有的网络布线方案,还要针对布线中所遇到的具体情况来做出不同的布线方案,同时还要在人性化安装方面多做功夫,使我国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做到国际化标准,使我国在信息化技术高度激烈竞争的浪潮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展会布展方案篇11

20世纪70年代中期,传播学的受众研究与欧洲新博物馆运动结合,启发了博物馆对认知沟通的渴望,“释展人”这一角色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释展,顾名思义,就是用简明的展览语言传达展览背后的文化理念,同时也对展示空间和平面设计进行有意义的阐释。释展人搭建了策展人、布展人以及社会公众三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桥梁,它不同于展览的策展人、布展人以及讲解人。从某种程度上说,释展人是以上三者身份的集合。释展人不仅要熟悉展览大纲、展品收集、脚本的制作过程;又要在此基础上,对展览概念设计提出方案,从而向观众准确地传达展览主题和内涵。档案展览作为档案文化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向社会公众传播档案历史文化的重任。基于传播信息的准确性和正确引导作用,档案展览中对释展人的培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档案展览中建构“释展人”培育机制的必要性

(一)“让档案活起来”办展思路的提出,对释展人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4年,在参观首都博物馆历史文化展览时,提出“让文物活起来”的办展理念。将这一办展理念引申到档案展览领域中来便是“让档案活起来”的办展思路。这一办展思路,要求档案展览以讲好档案故事的形式,吸引更多观众的参观。而如何才能把档案故事讲好,一方面需要策展人对档案展览主题和内容的有准确把握,特别是对档案展览素材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它要求布展人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增强档案展览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提高趣味性和娱乐性,让观众真正融入和参与到档案展览构建的情景中去。其中,如何更好地满足策展人、布展人与社会公众三方需求,就需要释展人深刻领会“让档案活起来”的办展思路,进而以观众的观赏趣味为出发点,进行档案展览的选题策划、内容组织、形式设计等。具体而言,它要求释展人在参与档案展览策展过程中的文本和素材收集与组织的基础上,对档案展览内容和文化内涵作出精准的阐释和表达,以便充分理解档案展览设计团队和社会公众之间的需求。同时,释展人还需要对布展的展厅空间设计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一定了解,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增强档案展览的互动性和感染力,使社会公众充分参与其中。

(二)新媒体、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释展人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今社会,每个人面对的是新媒体、新技术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文化越来越多元化,使得人们的选择也呈现出多样性和无序性的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档案展览主要以纸质档案文件为载体,难免会让人产生乏味枯燥之感。为了能够使档案生动起来,档案展览应该逐渐地融入新媒体、新技术的展示手段。由于策展人是展览策划、大纲撰写、素材收集、脚本制作的参与者,他们熟知每份档案展品背后的故事,对档案展览的整体性有较好的把握。因此在新媒体、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上,策展人成为最好的阐释者。同时,档案展览要引起观众的注意力就必须要以“个性”取胜,只有这样,以观众为中心的档案展览才更具特色。而上述要求,一定程度上也对释展人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三)释展人能够搭建策展与布展之间的桥梁

按照常规的档案展览流程,展览公司的专业设计人员往往在后期介入。即使中标的公司,对展览形式的设计也是较为抽象的理念表达和空间展线布局。所以,在正式介入档案展览的具体实施阶段,策展方与布展方都需要必要的沟通者,能够将档案展览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阐释出来,甚至有必要把档案的特性及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通过通俗的语言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释展人兼具的人文修养、艺术情趣、表达和沟通的能力,使得他们能够在档案展览由平面的大纲脚本到立体空间的实现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释展人不仅要准确表达档案展览的理念,而且能够敏锐捕捉观众的兴趣点,向不同层次的观众诠释档案展览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从而在策展、布展和观众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二、如何在档案展览中构建释展人的培育机制

在档案展览理念和技术手段越来越开放的今天,释展人在实现展览由大纲脚本到多维立体空间的转变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释展人的培育亦应当引起档案界的高度重视。

(一)建立初步的制度引导和人才培育体系

第一,需要各级主管部门的正确引导,结合档案展览部门的工作特点,进行长远规划,继而建立更为专业合理的培育体系。尽可能在提升档案展览品质的同时,使档案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第二,每个展览设立项目小组,实行展览项目责任制,确定项目负责人。在这个以展览项目小组命名的团队内,项目负责人可以承担展览“释展人”职责。第三,展览是一门融合了空间设计学、历史学、传播学、观众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展示艺术,需要展览筹备人员具备多学科知识交互应用的能力。因此,展人机制的培育,需要建立相应的定期培训和交流学习制度,多方促进筹展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知识储备,为释展人的培养提供多元化的业务交流学习平台。

(二)明确档案展览释展人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1.由于档案展览的特殊性,释展人应当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精准把握档案展览的选题和内容导向,对涉及意识形态的相关信息要有正确的取舍和判断。相比文博系统举办的展览,档案展览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的性质更强,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在档案展览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释展人首先要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正确把握当下政府工作的重点和社会主流文化意识形态所倡导的价值观。并以此为准则,保证档案展览主题和内容不偏离政治导向,进而更好地发挥档案展览为中心工作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了解和熟知馆藏是档案展览释展人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由于人文地理的差异,每个档案馆的馆藏都有着独特的结构和特点,馆藏的内容和载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种差异性为释展人选题取材提供了指向性更为明确的地域文化特征。在此文化特征指引下进行选题策划,能够确保展览的档案特色。也就是说,释展人既要熟知馆藏结构和内容,又要对某一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入研究,这样档案展览才能办得有声有色。

3.释展人应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从档案展览脚本到形式设计的转换,需要较强的思维跳跃能力,即从有逻辑关系的文字向多维空间组合的转变。实际上,这种能力的产生与初期的工作思路是紧密联系的,而这就需要释展人在档案展览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培养这种能力,例如为什么选取这件档案展品,档案展品陈列在什么位置,如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收到的效果如何等都是对释展人执行能力的考验。

4.释展人需要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一个合格释展人最基本的先决条件。释展人既要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又要掌握沟通的艺术与技巧。在此基础上,展览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才能够得到准确地诠释和表达。

三、在档案展览中培育释展人机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比博物馆展览,档案展览对释展人的依赖程度更高。博物馆展览陈列的是识别度较高的实物展品,立体感强,内容相对独立,没有较强的文本逻辑关系。在空间展示上可以借助气氛的烘托、意境的营造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档案展览则不同,档案背后的故事、展品之间的关联与线索,重点档案如何排列组合,展览主题和内容的高度提炼等,这些都依赖于释展人的理解、诠释和表达。

(一)不宜过于干涉展览设计理念的实施

虽然释展人是某个展览的行家,通晓整个展览的流程和内容,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保持设计团队的立性。一方面,释展人要把握好展览内容表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展览由文本到立体空间转化的过程中,起到沟通和阐释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保证设计团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反而会对设计师的理念形成干扰,束缚好的创意,无法正常发挥设计团队最好的设计水平。

(二)释展人的培育需要相关制度的引导

释展人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有意识的自我学习到能力的提升和拓展,是一个长期积累和磨炼的过程。释展人的培养主要以个体的自觉培育意识为主,但仍需要制度的保障和引导。一是释展人在大纲策划、素材收集、脚本制作、讲解词撰写等工作环节中,既要熟练掌握每个环节的工作重点和操作流程,思考各个环节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有开放的眼界,把先进的技术理念和理论成果兼收并蓄,有的放矢地应用到展览的操作实践中。二是在工作实践中,各级主管部门应将释展人与展览的绩效评估结合在一起,建立释展人激励机制。对于在展览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释展人,可以优先承担重要展览项目的负责人或责任人,必要时还可以适当引入荣誉和薪酬激励机制。

(三)对国外经验和做法要有选择地吸收

释展人这一角色的诞生,是国外博物馆社会化程度提高和注重人文精神的体现。从文化背景和实际操作来说,并非完全适用于国内的档案展览。档案展览有其自身规律和特点,释展人应该充分认识到档案展览的特殊性,并以此为出发点把握展览的主题阐释,为文化理念的传播作出正确的引导。

参考文献:

展会布展方案篇12

本节教材内容分为“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可以看出两部分内容呈并列结构,通过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分布特征与时代变迁,来阐述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地理区域发展的综合影响,符合“由局部到整体”的思维线索。从课标来看,要求学生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而教材设计了简单、典型、有效的教学案例进行呈现,将知识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感的培养巧妙渗透其中。结合书本与课标的要求与建议,笔者认为在进行该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时,可灵活运用“思维导图”形式进行有效的知识建构与能力培养。

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图1)

解读:该知识体系表达三方面内容:①时代变化,交通运输方式变化;②交通运输方式变化,聚落分布地理位置发生变迁;③聚落地理位置变迁,聚落形态随之改变。通过学习,学生能自主地整理出学习理解的思路:交通运输如何影响聚落分布?交通运输变化会带来哪些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整体推理式的学习思路。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图2、图3、图4)

解读:该知识体系表达三方面内容:①商业网点选址主要考虑的基本原则与要求;②从交通运输角度分析市场的形成与发展;③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发展的影响,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剖析。通过这样的知识梳理,学生能构建循序渐进的理解思维,如“商业网点的条件有哪些交通运输在商业网点形成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会对商业网点产生何种后果”。并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生成新的问题:未来的交通发展趋势会怎样?未来的商业网点会呈现怎样的特点?家乡未来几年的商业网点会如何布局……由此可见,“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灵活运用,不仅带来知识的系统建构,更能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二、妙设教学案例,激发探究热情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对具体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有传授学生“知识”的方法,还包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即教“知识”的同时渗透“学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教法和学法的有机整合,符合新课程理念。

人教版“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一节内容编写依据的是新课程标准,标准内容阐述为“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的影响。”因此教材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编写了一系列生动有效的课堂案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书本案例、活动来进行,并适当结合学生身边的案例情境,可保证教学的高效、生动。课本的案例材料编写依次为“株洲市城市略图和筑波市城市略图”、“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山区商业网点和平原商业网点比较”、“沈大高速公路边的服装市场”、“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五组案例材料,让学生从材料的学习中寻找聚落空间形态与交通干线延伸的关系、理解聚落形态变化与交通方式布局变化的关系、建立起交通与商业分布特征和发展变化的联系,并学会用简练科学的语言进行表述。这些案例的编写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重难点的理解。教师可选择编写学生更熟悉的案例来进行教学,如在本节中设计“比较富阳市和嘉兴市聚落形态、商业网点与交通变化”,既采用了书本案例,又渗透了学生的家乡案例,能激发学习热情和爱乡情感。同时,通过对比清晰地表现出平原地区和丘陵河谷地区交通发展变化的差异对聚落形态、商业布局的影响,使学生能更深刻地解读教材、学以致用。

三、渗透乡土教学,引导关注生活

乡土地理是指本乡本土的地理。课程标准把“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正如课程标准中所指:“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笔者提倡的地理教学是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课堂教学,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乡土教学,如表1所示。

人教版教材本节内容设置了2个活动:一是走访当地有关部门或者访问长辈,了解历史上当地的交通运输变化以及对聚落形态的影响,撰写调查结果;二是做一个关于商业网点的翔实调查,或选择城市的专业市场、或选择农村集市,实现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之宗旨。这充分说明新课程教材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技巧,更关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因此,建议教师在设计本节教学时尽可能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乡土案例情境,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乡土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如笔者在进行该节内容教学时,就带学生走访了当地的城市规划部门,并选取“富阳城市规划演化图”来进行合作学习,反响良好。

四、强化读图指导,实现“授之以渔”

图像在中学地理教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学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图像技能。因此,加强地理读图学习的指导、提高地理读图学习的有效性,是对中学地理教师的客观要求。掌握读图程序是学生学会读图的关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