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一对一扶贫合集12篇

时间:2023-02-21 07:56:11

幼儿教师一对一扶贫

幼儿教师一对一扶贫篇1

甘肃教育精准扶贫是甘肃扶贫政策中的专项政策,也是最根本的最基础的扶贫政策,对于解决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人民群众急需解决的教育困难与问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使教育这项民生工程能全覆盖地惠及贫困家庭,有“雪中送炭”之功效,对于促进甘肃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抓科学规划,促优先发展

甘肃是一个欠发达省份,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影响和制约着学前教育的发展。截至2011年,全省仅有幼儿园2457所,教职员工2.23万人,在园幼儿43.21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42%,年财政投入50万元。特别是在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的6220个贫困村,仅有幼儿园550个,覆盖率只有8.8%;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不足10%,最低的县还不到4%。许多地方陷入了“越穷越无园可入、越不入园越穷”的恶性循环。

学前教育是甘肃省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更是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短板。拔穷根必须从娃娃抓起,彻底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这是我省深化学前教育改革的主要动因。

党的十以来,我省深入贯彻“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努力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动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战场,把学前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运用创新思维和改革办法推动学前教育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按照省委王三运书记“发展学前教育不能有杂音,不能打折扣,不能讲价钱,必须从骨子里深刻认识学前教育的重大意义,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和“穷省不但要办大教育、优教育、强教育,而且要办富教育”的指示要求,我省始终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着眼教育惠民和智力扶贫,把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重点工程,连续5年将学前教育列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的重大实事,在全社会树立了“教育优先、幼教从优”“治贫先治愚、治愚抓教育”的思想,筑牢和形成了抓学前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民生、抓未来、抓后劲”的思想根基和浓厚氛围。

从2012年开始,我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三战三捷的辉煌战绩:第一战役,围绕实现小康目标,组织开展了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开启了我省通过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助推扶贫开发的新时代;第二战役,2014年围绕省委“1236”扶贫攻坚行动,把深化学前教育改革作为事关千家万户的惠民工程来推进,制定完善了农村幼儿园办园标准、推进民办幼儿园发展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现了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有力地促进了扶贫攻坚行动;第三战役,2015年以来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大力实施了包括教育支持计划在内的“1+17”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方案和学前教育专项支持计划,对全省学前三年在园幼儿按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免除(补助)保教费,对58个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学前三年在园幼儿每人每年再补助1000元,打出了通过深化学前教育改革助推精准扶贫的组合拳,举全省之力推动学前教育持续向贫困地区行政村延伸,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截至目前,各级财政累计投入57.95亿元用于园所建设、设施配备、师资培训和幼儿资助。全省已建成独立幼儿园和小学附设幼儿园6436所,较2011年增加了3979所,增长了162%;在园幼儿85.27万人,增加了42.06万人,增长了97%;现有教职工4.25万人,增加了2.02万人,增长了9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比2011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提前6年实现了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贫困县的毛入园率达到73%,超出18个百分点,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年度任务,探索走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省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创新之路、特色之路。

抓项目实施,促资源扩大

针对学前教育资源不足、承载能力有限的实际,我省坚持问题导向,区分轻重缓急,实施重点突破,有效破解了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制约,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安全、适用的乡镇农村公办幼儿园,重点扶持一批收费较低、面向大众、质量有保证的企事业单位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初步缓解了适龄儿童特别是农村幼儿“入园难”等问题,促进了全省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大力加强园所建设。把建设农村幼儿园作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关键之举和基础工程,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县一策、一园一策,采取超常规举措大规模建设农村幼儿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4年,我省自筹资金5.6亿元,按照新建每园200万元、改扩建每园80万元的标准,在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所有的乡镇建成中心幼儿园316所,实现了所有乡镇全覆盖;2015年,筹集资金16亿元,按照每班20万元的标准,在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2000人以上有需求的行政村依托小学建成幼儿园939所,在甘南州、天祝县等藏区建成“双语”幼儿园113所,极大地缓解了贫困地区幼儿“无园可入”的难题。今年,在58个贫困县1500人以上有需求的行政村、17个插花型贫困县的行政村、革命老区“两市一县”的行政村建设幼儿园2465所,有力地推动了学前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聚集,基本建立起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同时,下达补助资金1.066亿元,支持一批集体、企事业单位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进一步增强企事业单位幼儿园的自身发展能力;实施扶持民办学前教育发展奖补项目。下达补助资金1.887亿元为一批民办幼儿园配备课桌椅、玩教具、图书等设施设备,切实提高民办幼儿园提供优质、低价的普惠服务能力。

补足配齐幼儿教师。在努力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改善硬件条件的同时,更加注重幼儿教师的补充配备和培养培训,着力提高学前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2012年以来,先后实施了“特岗计划”和“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项目”,市县也不断拓宽师资补充渠道,通过事业单位招考、中小学教师转岗、巡回支教、社会招聘等方式累计补充幼儿教师9550名。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实施了“国培”“省培”计划,全员培训园长、教师3万多名,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全面开展大学生赴藏区顶岗支教实习活动,去年以来累计向甘南州选派顶岗支教实习学生482人,有效缓解了藏区幼儿园教师紧缺的问题。同时,积极调整普通高校和高职高专专业结构,坚持办好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学前教育院系(专业)的省属高校达到11所。合理设置幼儿教师门槛,积极探索初中毕业起点和高中毕业起点中高职一体化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培养模式。严格落实《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完善和落实幼儿园教职工工资福利、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政策。大力推进幼儿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机制改革,努力实现幼儿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对待。将幼儿教师纳入部级基础教育成果奖、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成果将等评先评优范围,加大对优秀园长和教师表彰奖励力度,有效激发广大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全力做好经费保障。制定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照城市1400元/生/年、农村1200元/生/年的标准保障学前教育经费运转。仅2015年省级财政投入学前教育经费就达17.28亿元,对全省85.27万学前三年在园幼儿按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免除(补助)保教费。从今年开始又对58个贫困县的6.57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学前三年在园幼儿每人每年再补助1000元,在全国开启了免除3年学前教育保教费的先河。

创新管理方式,规范办园行为

我省坚持把提高工作服务管理水平作为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着力推进学前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注重破解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体制僵化、模式单一、渠道不畅、各自为政等难题,用管用、长效、灵活的机制保证“一张蓝图绘到底”。

建立完善协调推进机制。各级政府把学前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切实履行政府工作责任,抢抓学前教育发展机遇期,全面实施省、市、县三级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学前教育发展给予高度关注,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省政府连续三年将幼儿园改造建设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与市、县政府层层签订责任书,将学前教育纳入政府教育工作重点考核内容,进一步靠实各级政府工作责任,确保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省上建立了由省领导为总召集人,编制、发改、教育、财政等14个部门参加的甘肃省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全省学前教育发展重大问题。各地均建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挂帅、多部门密切配合的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学前教育相关工作,破解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障碍和瓶颈。

探索创新统筹办园机制。在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办园体制的同时,对幼儿园管理体制进行有效“松绑”,积极稳步地推进分类评估、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的幼儿园评估管理体制,市、县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办园活力得到有效释放,呈现出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的良好局面。同时,采取公建民营、民建公助、民办公补等灵活多样的办园模式,鼓励公办教师带薪带编、领办创办农村幼儿园,在人口分散地区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优先保障留守儿童入园。采取政府“端菜”和幼儿园“点菜”相结合的方式,着力解决幼儿园安保、保健医生和后勤服务人员短缺的问题,初步形成了以公办园为主体、民办和社会力量办园为补充的多元化办园格局。采取乡镇园办分园、小村联合建园、设立巡回支教点等方式,扩大学前教育的覆盖面,推动学前教育优质资源向贫困村延伸。制定幼儿园结对帮扶计划,采取“名园办分园、强园帮弱园、公办带民办”和“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子、姊妹园”等方式,充分发挥城镇园特别是省市示范园等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学前教育在区域间、城乡间、园际间的均衡协调发展。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不断加大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和制度办法的建设力度,制定农村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和幼儿园办园行为规范等一系列制度,强化办园、招生、收费、评级等日常管理,为科学办园、规范办园提供了依据。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评估,对学前教育项目开工完工率、项目管理水平、资金落实支出情况、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益等进行绩效评价,及时客观地反映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成效。以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为重点,建立全省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将机构、教师、幼儿、项目、资金等信息全部建档入库,实现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动态化、全程化、精细化管理;坚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学前教育管理科学化、现代化水平的战略举措来抓,投入专项资金建成了省、市、县、幼儿园四级学前教育信息管理系统,为各级政府及时全面掌握学前教育资源布局、经费投入、项目实施、师资培训、保教管理、办园规模、办园性质等信息提供了可靠依据。

学前教育全面发展,精准扶贫“拔穷根”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部署,甘肃省教育厅坚持立德树人,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力助推精准扶贫。充分发挥教育在精准脱贫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精准对接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现状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实际,实施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的多元举措,创新思路,积极探索,依靠教育“拔穷根”,突出“精准”保公平,积极为脱贫致富奔小康贡献力量。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甘肃省委、省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最大任务,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主攻方向,提出了“六个精准”的要求:对象精准、目标精准、内容精准、方式精准、考评精准、保障精准。省委、省政府对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和任务举措。甘肃省教育厅聚焦贫困群众对接受教育最迫切、最关键、最突出的困难与问题,提出了教育精准扶贫的突破口、着力点和路线图,出台实施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乡村教师队伍、民族教育、学生资助、高校招生等7个方面的专项支持计划和《支持革命老区教育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2015-2020年)》等“7+1”教育精准扶贫政策体系,以此来提高教育扶贫的精准度,打好教育扶贫“组合拳”。

幼儿教师一对一扶贫篇2

突出教育精准扶贫要求

教育精准扶贫,既是教育改革的机制创新,也是扶贫开发的机制创新。长期以来,庆阳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教育兴则庆阳兴,教育强则庆阳强”的理念,把发展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解决庆阳“贫在人”的瓶颈制约,拔穷根、摘穷帽、真致富的根本举措。

精准扶贫项目实施以来,庆阳市在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弘扬南梁精神、推进教育扶贫”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全市教育系统干部职工把扶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责任,大力弘扬“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的南梁精神,建立教育扶贫专项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县区政府教育扶贫主体责任,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强化责任担当,合力攻坚克难,形成市、县各负其责、各尽其责的责任体系。

同时,按照提出的“贵在精准”的要求,以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为抓手,锁定全市建档立卡的5 3 7个贫困村14. 58万贫困户,由市局领导牵头,抽调1 8 2名干部4次进村入户开展信息核查,特别对贫困村教育发展现状、贫困家庭学生享受资助等进行重点核查,做到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把教育扶贫措施充分体现在了“八个准”“五张图”“三本账”当中,使资金、项目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确保教育扶贫项目精准落户到贫困村、薄弱校,资助资金、生活补助精准落实到最困难的家庭、最边远的学校。

从最急需的事情做起,从最薄弱的环节抓起,把扶贫与老区基础教育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结合起来,与优化学校布局、强弱学校捆绑式联盟结合起来,积极推动革命老区教育发展。

“以前咱农村的娃娃想上学可不是件容易事,一到上学的年龄,大人娃娃都着急。现在不一样啦,政府惦记着咱农村娃娃,不但免了学费还提供免费早餐!”庆城县马岭镇庙台村农民李小兰的一席肺腑之言道出了无数农民的心里话,这也是庆城县构建到村到户到人教育精准扶贫体系的一个真实写照。

近年来,庆城县利用闲置校舍建办农村幼儿园,在人口相对集中的村组小学或教学点附近设幼儿班,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创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和省级一类园各1所,评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5所,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达到88.62%。同时,积极开展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组织全县中小学通过歌唱、朗诵、快板、徒手操和动画片等多种形式,学习践行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积极组织参加“守孝道、敬父母”等宣传教育活动,构建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不断丰富了德育工作的内涵。

据了解该县还深入开展新教育实验活动,积极稳妥推进课程改革,组织全县各学科教师赴外地参加“名师之路”“适学课堂”“人教版教材专题讲座”等教学观摩研讨会200多人次;开展学生健康成长暨学力发展跟进调查探析活动座谈会4场次;开展中考备考推进会4场次,辐射全县18所中学;深入实施“2+1+1+1”项目,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投资1.2亿多元,建成项目学校63所,完成教育信息化设备、图书、教学设备等全部采购任务。并结合全县教师学科教学需求,完成各级各类培训7000多人次。

庆城县按照定点、定向的原则,对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构建到村、到户、到人的教育精准扶贫体系,落实了教育扶贫的各项资助政策和资助资金,帮助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对15个乡的51个贫困村因学致贫户情况进行调研走访,核定因学致贫家庭589户;为桐川初中购置课桌椅600套、计算机75台;为桐川寄宿制小学购置计算机50台、多媒体教学设备5套、课桌椅(单人套)540套;完成佛殿湾小学300平方米教学用房维修及危窑加固项目,硬化院坪360平方米,新建围墙57米,更换课桌椅50套。

凸显教育精准扶贫实效

坚持因地制宜、因校施策,行政村幼儿园建设主要依托村小学宜改则改,宜扩则扩,尽量不新建,把钱花在教育设备配置上;全面改薄坚持“一校一策” “缺什么补什么”。职业教育突出实用技术培训,力求“输出一人、脱贫一户”。学生资助体现有难必解、有困必助,保证每个孩子都能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学校条件越艰苦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越高,充分调动广大乡村教师工作积极性。2015年完成省上下达217所幼儿园的建设任务,县区自主实施59所,超额完成27.2%,2016年春季可实现招生。全市改造薄弱学校168所,新建校舍22.6万平方米、运动场27万平方米,购置学生用床2.9万张,课桌凳7.2万套,计算机1.5万台,新建“班班通”教室:359个,消除中小学D级危房18万平方米,实现中小学D级危房零存量。投入777.2万元为1451所学校配备了饮水设施。在按规定把各项免费和资助政策兑现到位的基础上,落实市县配套资金450.2万元,按照每生每学年1000元的标准免除了9004名贫困家庭幼儿保教费。1.5万名乡村教师享受生活补助政策。与北师大合作建设北师大庆阳附属学校,建成庆阳教师专业发展和科研培训中心及老区人才孵化中心,庆阳创新创业基地和庆阳教育产业园区,引领庆阳教育提质创新发展,助推教育精准扶贫。

“没想到,咱们山里娃也能在家门口上幼儿园了,不交学费,还免费吃饭,这太让人省心了!”在环县耿湾乡潘家掌村幼儿园门口,经常能听到家长这样的感叹。

“村里学校冒蒿草,城里学生挤破帽”。前些年,由于受农民进城打工潮的影响,环县耿湾乡潘家掌村的两所小学都因为缺少生源而被撤并了。村里的适龄儿童要上学,就得到乡镇或更远的县城里。陪读、租房、生活、交通等各种花销,让这些外来家庭的教育成本额外增加5000元以上,再加上由于农田荒芜而造成的损失就更难以计算。由此出现了很多农村孩子上学迟、上学难、上学穷等诸多社会问题。

为了打好教育精准扶贫攻坚战,环县把“教育扶贫从娃娃抓起”作为扶贫攻坚的重点来抓。2015年,为10个乡镇15个2000人以上的行政村新建、改扩建村级幼儿园20所,覆盖人口36636人,满足了1899名农村适龄儿童就近入园。同时,为146所农村小学建成了午休宿舍,并为农村附设班的幼儿提供免费营养餐。今年,计划对全县1000至2000人的152个行政村所辖152所学校进行附设幼儿班建设,最终实现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同时,依托“特岗计划”“民生实事”等项目和事业单位招考、转岗、聘用、培训等形式,补足配齐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通过“全面改薄”,加强贫困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使全县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到有安全校舍、采暖设施、午休宿舍、就餐食堂、合格课桌椅、足量阅读书籍、齐备的锻炼器材、留守儿童之家、英语教师、安全饮水设备“十有”标准。

在大力挖掘自身发展潜力办学的同时,环县还积极争取、吸纳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快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步伐。

2014年8月24日,“香港言爱基金会”援建的环县思源实验学校开始招生,有效解决了进城务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

2015年5月25日,“担当者行动”对环县24人以上的学校全部实施了“班班有个图书角”工程,共配捐图书58170本,覆盖95所学校,712个班级,使环县88%以上的小学生受益;2016年,“担当者行动”将对剩余24人以下的农村小学进行图书角捐建活动,最终实现环县小学“班班有个图书角”全覆盖,让山里娃娃有书读、读好书、好读书。

2015年7月5日,环县教体局向“农村教育圆梦工程项目部”提交了《关于环县申请农村教育圆梦工程项目的报告》,项目预算资金达800多万元;

2015年10月15日,“美丽园丁”教育基金会支持庆阳革命老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协同创新计划启动大会在华池南梁镇列宁学校举行,给环县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福音;

2015年12月9日,全国“红色旅游书屋”授牌暨“情系老区爱润环江”图书捐赠、爱心救助仪式在环县举行;

2015年12月12日,甘肃省“金色教苑”乡村教师影子研训基地正式落户环县。

这一系列项目的实施有效推进了该县扶贫攻坚战走向胜利。

强化教育精准扶贫保障机制

庆阳市各地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帮扶方式,实行驻村帮扶机制。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贫困村挂职第一书记,抽调人员到帮联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城区优质学校与贫困村学校结对帮扶。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制定教育扶贫专项考核办法,实行市局党委成员包县联校蹲点督查制度和重点工作周报告、月督查通摄制度,对工作推进不力、进度缓慢的县区负责人进行约谈,推动形成各级领导抓、一级抓一级的良好局面。

幼儿教师一对一扶贫篇3

(一)贫困儿童现状分析

当下社会,虽然政府出台了较多贫困儿童帮扶政策,但通过调查走访、调查、观察,教师发现现状不容乐观。在农村幼儿园,每个班都有贫困儿童。

(二)贫困儿童发展问题

贫困儿童由于家庭贫困,极度自卑,不敢与同伴交往或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呈消极、敏感状态,逐渐形成交流障碍。家庭的贫困又让贫困儿童缺少与同龄儿童交往的机会。此外,贫困家庭呈现较弱的社会关系特征,在相关研究中呈现一代传一代的现象与趋势。

二、贫困儿童帮扶工作的意义

(一)促进贫困儿童的全面发展

贫困帮扶工作能够解决贫困儿童在多个方面的需求。例如,通过他人的帮扶,贫困儿童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不断增多,能够发展自身的交往能力,逐渐减轻自卑心理由。因此,贫困帮扶工作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二)减轻家庭压力

贫困帮扶工作中,各方对儿童家庭的财物帮扶,能够有效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促进贫困儿童生活品质的逐渐提升。(三)促进社会发展帮扶贫困儿童,有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同时,会影响更多的社会成员关注贫困儿童现状,从而献出一份爱心。

三、贫困儿童帮扶对策

幼儿教育要突出儿童主体地位,教育要适度,培养要得宜,幼儿园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念,重视儿童的学习体验等。面对贫困儿童数量激增、贫困儿童早期教育极度缺乏的社会现实,英国政府自1997年起,实施儿童保育战略行动,多渠道财政投入,完善社区早教服务,有效提升了贫困儿童的早期教育质量。这里,就日常生活、情感、教育提出相关帮扶对策。

幼儿教师一对一扶贫篇4

一、前言

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很多贫困山区,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幼儿教育基础建设和师资队伍都相对较差,这对于农村的学前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导致幼儿教育方面与城市幼儿教育相差很远,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都有一定的影响。为此,提升村级幼儿教育基础建设和师资队伍是非常关键的。

二、村级幼儿教育建设现状

目前村级幼儿教育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村级幼儿园基础建设不到位;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队伍不健全。

(一)村级幼儿园基础建设不到位

与城市幼儿园相比,村级幼儿园的基础建设相差很远。很多村级幼儿园基础设施少,比如仅有几个简单的滑滑梯,简单的教室等等。这与城市幼儿园配备齐全的玩具房,室外大型游乐活动相比甚远。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园孩子接触的事物少,思维开发方面就会相对处于落后。所以,加快村级幼儿园基础建设是提升农村学前教育水平的关键。

(二)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农村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家庭条件比较差,而目前幼儿教育都需要交保育费,这对于条件很差的家庭来说是一个负担。再者村级幼儿家长文化程度较低,家长也认识不到孩子上幼儿园的好处,所以,目前还有一些较为贫困的山区,幼儿园教学非常不正规,四岁五岁不上幼儿园也是正常现象。这就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发展。

(三)教师队伍不健全

由于农村条件差,大学生毕业后都不愿意来农村工作。不仅仅是收入低,交通不方便,与外界交流不方便也是影响因素。这就需要政府部门从工资待遇等方面来提升农村教师的收入,让更多的大学生走进农村,来关注和帮助幼儿教育。

三、村级幼儿教育脱贫的策略方法

基于以上村级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村级幼儿教育脱贫的策略方法,主要包括: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呼吁企业及包村扶贫单位加强对农村幼儿园的扶持;鼓励大学生走进农村帮助幼儿教育;加大幼儿教育宣传力度适当集资。

(一)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村级幼儿园基础建设差,设施水平低主要是资金不够。这就要求政府多增加对幼儿园建设的扶持力度。把农村教育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政府应该为农村幼儿园建设提供配套健全的基础建设项目,同时,要做好这些基础建设项目的维护保养工作。目前很多的幼儿园出现基础项目上了,但后期保养不到位,出现较多安全隐患现象。所以政府应该配备相关维护人员定期对基础设施进行维护保养,保障农村幼儿基础建设的良好使用。

(二)呼吁企业加强对农村幼儿园的扶持

加强企业对幼儿园建设的扶持也是提升幼儿园基础水平的一个关键。目前,国内还是有很多干实事的企业,在企业挣钱后,愿意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所以尽量呼吁盈利企业多关注农村幼儿园基础建设,为幼儿园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比如可以为幼儿园免费购买电子琴,儿童玩具等等。这样企业通过对幼儿园提供帮助,也是为企业赢得好的口碑和名誉,可谓幼儿园和企业的双赢。

(三)鼓励大学生走进农村帮助幼儿教育

农村幼儿园脱贫,提升师资队伍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这就要求很多师范类学校多鼓励大学生为中国农村的教育提供自己的一份力量。鼓励大学生到农村进行工作,通过自己的一份力量来改变农村的教育现状。大学生在学校中学到了很多好的幼儿教育知识,走进农村可以为农村的孩子带来很多新鲜的血液,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爱学习的习惯,为农村孩子的未来发展提供较多的帮助。这就要求国家和政府,多一些宣传,多一些鼓励,呼吁大学生走进农村,帮助农村的孩子。大学生也要认识到教育的意义,走进农村进行教育工作,其价值能够更大的发挥,为社会提供的贡献更大。

(四)加大农村幼儿教育宣传力度适当集资

首先,应该加大家庭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幼儿家长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关心幼儿、支持幼儿教育事业的新风尚。

其次,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很多时候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加入。作为幼儿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积极支持幼儿的发展和成长,给予孩子更多更好地鼓舞和帮助。

最后,幼儿园教师应当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合作,要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 采用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质量,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建设、管理和监督当中来。在家庭教育起作用的时候,农村幼儿教育才可以得到全面和健康的发展。

四、Y语

总之,目前我国很多农村的幼儿教育水平还非常落后,基础建设差,教育工作者少。尤其是一些偏远山区表现的更为突出。所以寻求有效的办法帮助村级幼儿教育脱贫是急需要解决的教育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从政府到企业,再到家庭来重视幼儿教育,努力摆脱幼儿园基础建设差的问题,为农村学前教育提供一个较为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赵侠.借势而上 借力而行――农村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初探[J].山东教育,2015,(Z5).

[2]薛金琳.试论基于生态系统视角的农村幼儿教育现状[J].新课程(上),2015,(09.

[3]李文君,张玉梅.浅谈农村幼儿教育之如何发挥家长的作用[J].新课程学习(上),2014,(10).

[4]宋洁.我国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04).

幼儿教师一对一扶贫篇5

一、领导重视,活动有序开展

根据市教育局文件和会议精神,我园成立了由赵惠芳书记任组长的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平东幼儿园“结对帮扶”工作计划》。领导小组成员两次到对口园走访,了解对口学校现状;两园领导多次碰头,商讨、制订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确保帮扶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制定有效的帮扶活动计划

为了使帮扶取得切实成效,幼儿园领导小组成员对帮扶园进行了实地考察与交流,共同制定帮扶计划。如:9月14日,我园书记赵惠芳、副园长李风仙带领幼儿园保教主任及骨干教师一行5人,到叶县龙泉乡第一幼儿园,为帮扶园带去了图书、皮球、跳绳等物品。当赵书记在交谈中了解到龙泉乡第一幼儿园希望在本学期能够在教育教学方面给与老师们指导时,赵书记当即表示:平东幼儿园历来非常重视老师的师资培训工作,愿与帮扶园一起制定详细的教师培训计划。随后,赵书记一行人来到帮扶园教室,现场听课,并与授课和听课教师们进行了精辟的点评与深入的交流,指导老师们在活动过程中如何有效的组织,引导幼儿,达成活动目标。同时指正了帮扶园的教育行为和教学常规工作,充分发挥了平东幼儿园省级示范幼儿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我们的计划主要是根据“所需帮扶”。我们的做法是:她们需要什么,我们给予什么。借助各种途径实施帮扶: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共同开展教学活动展示等活动。进行面对面交流、力争做到有求必应、尽力而为,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惑或实际问题。

其次,我们对于叶县常村镇十个教学点的29名学生也开展了有针对性地帮扶活动。如:11月平东幼儿园部分教师在赵书记的带领下,给叶县14名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送去了幼儿园教师精心准备的新书包、文具和励志成长的图书等,给孩子们送来了暖煦的春风,使他们感受到来自平东幼儿园老师们的关怀和温暖。接着幼儿园一行人又紧锣密鼓奔赴常村镇实验学校、下马庄小学、响堂小学、李庄小学等几所学校。每到一处,赵书记一行人都和被帮扶学生一个个的亲切交谈,详细询问学生们的生活、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困难现状,并赠送学习用品,寄语她们要用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快乐的学习生活中去。

幼儿教师一对一扶贫篇6

刘玉光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既要发挥各级政府的高效能优势又要联合全社会各方面的活跃力量。同时,还要激发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意识。宣讲中,刘玉光要求,各单位一把手要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教育扶贫“挂钩早、挂钩紧”,对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有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他还提出,要兜住脱贫的底线往上做,要培养困难群众的一技之长,要出台可考核、可问责、可落实的扶贫政策,要确保教育扶贫经费投入水平不断提高。

陈宝生:用洪荒之力来解决“入园难”问题

人民网消息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日前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面对“公立幼儿园入园难,私立幼儿园入园贵”的问题,将支持动员一些公办单位,新建或改扩建一批幼儿园。同时,继续扶持民办幼儿园朝着普惠的道路发展。

陈宝生介绍,目前全国公办幼儿园只有86 000多所,民办幼儿园有15万多所。现在入园的儿童,近三分之二在民办幼儿园。一些民办幼儿园确实存在收费高,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所谓支持民办幼儿园走普惠的道路,就是面向大众,收费合适,质量合格。

宝生指出,当前发展学前教育最大的短板是师资的缺乏。“现在在园的孩子应该是4 500万左右,老师(专任教师)只有240万左右,这是严重短缺的,所以我们需要加大培训的力度。”他同时表示,还需要搞一些购买服务,把幼儿园的教师问题、保育员问题,保健员问题解决好。

据悉,2016年,学前三年的幼儿入园率达到77.4% 。预计到“十三五”末的时候,入园率将达到85%,达到中高收入国家的水平。“做到这样一个成绩,也是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很不容易。但是我们还是想,用洪荒之力来解决这个孩子父母亲、爷爷奶奶高度关注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问题。”陈宝生说。

陈宝生:目前还不具备义务教育向上向下延伸的条件

人民网消息 近日,对于义务教育的年限问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有一些省区实行十五年免费教育,概念非常明确,是免费教育,不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要通过立法来解决。

幼儿教师一对一扶贫篇7

一、走访时间:2017年暑假期间。

二、走访对象: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幼儿)家长。

三、走访形式与内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组织教师及学校(幼儿园)工作人员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进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幼儿)家中实地走访,了解学生(幼儿)家庭情况,通报学生(幼儿)在校(园)学习情况及其他方面表现,听取学生(幼儿)家长对学校(幼儿园)工作的意见与建议。走访中,要注重宣传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幼儿)资助政策,通报学生(幼儿)在校期间享受资助的项目及金额,查看受助项目及金额填入《扶贫手册》是否准确、完整;如填入信息不准确、不完整或未填入,要当即帮助学生(幼儿)家长将受助项目及金额准确、完整填入《扶贫手册》。

四、有关要求:

1、教育助学脱贫暑期大走访活动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必然要求,是精准识别、精准资助的有效途径,是宣传教育助学脱贫政策、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成效的基本形式。各县市区教体局及所属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xx职业技术学院、市直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周密的实施方案,认真做好走访前的各项准备,组织精干人员深入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幼儿)的家中(xx职业技术学院要对本市户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走访做到全覆盖),耐心细致地做好走访工作;走访人员要以尊重的态度与学生(幼儿)家庭成员平等交流,通俗易懂地宣传有关政策,认真解答学生(幼儿)家长的问题,虚心听取学生(幼儿)家庭成员对学校(幼儿园)工作的意见与建议,确保学生(幼儿)家长知晓资助政策和自己孩子在校(园)享受的资助项目及金额,确保学生(幼儿)受助情况准确完整填入《扶贫手册》。走访情况要逐户填写走访记录表(样表见附件1),并将录入学生(幼儿)受助信息后的《扶贫手册》拍照打印件或复印件连同走访记录表搜集整理由学校按年度、按年级及班级为单位存档。

2、教育助学脱贫暑期大走访活动可与学校(幼儿园)正常家访、学生(幼儿)资助“百千万大走访”活动、义保机制宣传活动有机结合,确保不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幼儿)。

幼儿教师一对一扶贫篇8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个阶段学校教育和终生教育的奠基阶段。“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足以体现幼儿教育在人一生当中的重要性。为做好学前教育工作,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为宗旨,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要求,我县在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据国家、省、市各级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县学前教育的实际发展水平,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幼儿园35所,其中公办园9所(乡镇园8所),附设班12个,民办园8所,共有教职工442名,专任教师171名,取得教师资格证233名,共有幼儿2747名。

二、主要工作成绩

(一)改善办园条件

办好学前教育,首先要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环境与条件成为家长择园的优先考虑,我县一直把学前教育纳入全县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园,2018年9月,一所投资2000万的高标准私立幼儿园城北幼儿园顺利开园,可容纳360名幼儿,解决了县城内幼儿“入园难”的问题。县财政每年按期足额拨付学前教育事业专项经费,2010—2018年对学前教育投入累计652.8万元,全县改建古阳幼儿园、旧县幼儿园、下冶幼儿园、石壁幼儿园共4所、新建北平幼儿园、郭店幼儿园2所,扩建永乐幼儿园1所,全县7所乡镇都建立了标准化的幼儿园,极大的改善了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满足了幼儿入园需求。

2019年新建湾里幼儿园纳入县级百项工程,该项工程已完成选址、准备拆迁赔偿事宜,设计规制为4规,建成后可容纳360名幼儿,解决城区幼儿入园贵的问题

(二)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

根据国家教育部要求,三年内完成对全县幼儿园的督导评估工作,我县根据要求于2018年完成了13所幼儿园的市级督导评估工作,2019年6月24日—6月28日对古县旧县镇中心幼儿园等12所幼儿园开展了办园行为的专项督导评估,对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的幼儿园,下发了督导意见书,责令限期整改,确保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尊重个体差异,鼓励支持幼儿通过亲近自然、直接感知、世家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学习探索,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根据省、市精神,我县制定了《古县“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全县各幼儿园开展自查、县教科局结合幼儿园年检及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工作针对“小学化”倾向进行专项检查,教材过难的要求他们更换,上课方式满堂灌的要求调整。要求各幼儿园做好家园工作,积极进行科学的育儿理念宣传,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进一步提升办园质量。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每年对全县幼儿园常规工作进行一次专项检查,提高幼儿园办园管理水平。2019年取缔了一所无证幼儿园,继续做好无证园清理工作,对无证园采取逐步取缔,妥善分流安置在园幼儿的办法,坚决取缔无证办园行为。

(三)抓教师培训

幼儿教师是一所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关键,教师的师德、专业知识及技能直接影响幼儿园的办园水平,为此,我县始终把幼儿教师培训抓在首位,积极组织园长、幼儿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今年参加市级培训三次,暑期骨干教师培训三天,国培计划覆盖了民办园。今年7月12日,我县组织园长骨干教师50余人赴兄弟县乡宁参观学习,实地考察4所幼儿园,它们先进的办园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强大硬件建设,无不深深地震撼着老师们,使他们豁然开朗,收获满满,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增长了见识,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人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汲取和发扬,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进而提高保教质量。通过培训,增加了教师专业学习和实践机会,幼儿园教师想获得新知识新技能的愿望将变得更为迫切,自觉程度增强,其自主学习与专业成长对幼儿园的积极作用也日趋明显,幼儿园教师校内校外都能感受到专业发展和学习的气氛,必将带给幼儿园显著而积极的变化,成为改善幼儿园教学质量、提升幼儿园文化内涵的重要保障。

(四)举办“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庆六一活动

全县所有公办、民办幼儿园从节目编排到节目录制积极参与,精心策划,认真准备。县幼教股评选出20个优秀的幼教节目,包括3个一等奖,17个二等奖,在古县电视台进行了为期10天的循环展播,并嘉奖了20位优秀辅导教师。此次庆六一活动展现了老师和孩子们阳光向上的面貌,传播了正能量,受到广泛好评。

(五)助力教育扶贫

通过与各乡镇计生所联系,了解全县3-6岁适龄幼儿户籍状况、入园状况、并重点关注扶贫村的情况进行登记,目前,我县已实现入园率95.6%,达到教育扶贫退出指标。

为贯彻落实全省脱贫攻坚大会精神,推进“教育脱贫一批”精神,落实《临汾市优质幼儿园对口帮扶贫困幼儿园工作实施方案》(临教基[2017]1号)文件安排,根据《古县教育局关于建立优质幼儿园帮扶机制实施方案》(2015[37]号,继续实施优质帮扶活动,缩小城乡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差距。推动全县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城镇幼儿园是“龙头”,直接承担各乡镇及民办园的示范和指导责任,全年在郭店、旧县镇、古阳镇、北平镇共开展了4次结对帮扶活动,各乡镇园、民办园保育保教质量明显提高。帮扶活动充分发挥规范园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有效共享,逐步缩小园际之间的差距,促进我县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确保适龄儿童接受科学规范的学前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协同提高各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六)小区配套园治理工作

幼儿教师一对一扶贫篇9

xxxxxx为全县教育文化大乡,全乡现有人口约   万人,下属行政村  个。xxxxx学校下设九年一贯制学校  所,完全小学  所,幼儿园  所,教学点  所。2018年9月统计,现有教师   名,学生,    名(幼儿园   名,小学生   名,中学生   名)。其中,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为   人。无辍学学生,适龄幼儿均进入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

二、深入落实教育扶贫资助政策

1.学校紧紧围绕“决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做到政策宣传全覆盖,资助对象无遗漏。”的工作目标,全力做好辖区内学校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确保应助尽助、应补尽补,一个不少,一项不漏,实现不漏一人不错一人。

2、扎实做好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工作。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及时发放资助政策明白卡、大学生信用助学贷款宣传单、中职学校学生资助、“雨露计划”资助资金告知单、资助资金告知书等,确保了学生及家长对政策、资助资金发放知晓率达100%。

3、扎实做好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工作。认真摸底,准确提供校内住宿生信息;规范审批流程,确保在册贫困户子女寄宿学生100%享受;复核、公示、上报后严格按规定发放,确保了知晓率达100%。

4、扎实做好学前儿童资助工作。认真摸底,规范流程,确保在册贫困户子女100%享受资助政策;经复核、公示、上报后严格发放。,确保知晓率达100%。

5、扎实做好生源地助学信用贷款政策宣传工作,动员在册贫困户家庭积极办理相关贷款(力争贷款比例达80%以上,最少不得低于80%),协助做好贷款申请工作。

6、切实做好本乡户籍在县外就读的贫困户子女资助摸底工作,发放资助资金告知书,确保知晓率100%。

7、根据县教育局安排,配合各普高、中职及县外学校及时送达学生资助告知书到贫困户,确保享受资助政策知晓率100%。

8、广泛开展辖区内教育帮扶工作。中心学校组织九年一贯制学校辅导各小学、幼儿园、教学点广泛开展结对帮扶,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实现辖区内均衡发展。

9、及时与乡扶贫办及各村对接,做好贫困户子女在校生的动态调整和已享受教育扶贫政策的信息登记、记入扶贫手册工作。

三、控辍保学讲实效

学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做好了适龄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少年按时入学工作,及时了解掌握了本校流动学生和留守儿童的去向,督促家长及时办理学生异动相关手续,全面加强学生学籍管理,确保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少年全部按时返校。同

四、扎扎实实开展贫困户结对帮扶工作。

1、改善生活条件。深入贫困户,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规划,结合扶贫开发和民政救助政策,切实解决贫困户出行、吃饭、穿衣、住房、子女上学、就医等“两不愁三保障”方面问题,帮助改善贫困群众基本生存条件。

2、发展增收产业。帮助贫困群众出点子、想法子,共同谋划发展新思路和新举措,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户发展特色增收致富产业,努力探索构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3、提高幸福指数。坚持物的扶贫与人的扶贫有机结合,把改善贫困户人居环境与提振精气神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业兴、家富、气神”,不断提高贫困群众幸福指数。

五、组织保障

幼儿教师一对一扶贫篇10

xxxxxx为全县教育文化大乡,全乡现有人口约   万人,下属行政村  个。xxxxx学校下设九年一贯制学校  所,完全小学  所,幼儿园  所,教学点  所。2018年9月统计,现有教师   名,学生,    名(幼儿园   名,小学生   名,中学生   名)。其中,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为   人。无辍学学生,适龄幼儿均进入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

二、深入落实教育扶贫资助政策

1.学校紧紧围绕“决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做到政策宣传全覆盖,资助对象无遗漏。”的工作目标,全力做好辖区内学校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确保应助尽助、应补尽补,一个不少,一项不漏,实现不漏一人不错一人。

2、扎实做好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工作。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及时发放资助政策明白卡、大学生信用助学贷款宣传单、中职学校学生资助、“雨露计划”资助资金告知单、资助资金告知书等,确保了学生及家长对政策、资助资金发放知晓率达100%。

3、扎实做好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工作。认真摸底,准确提供校内住宿生信息;规范审批流程,确保在册贫困户子女寄宿学生100%享受;复核、公示、上报后严格按规定发放,确保了知晓率达100%。

4、扎实做好学前儿童资助工作。认真摸底,规范流程,确保在册贫困户子女100%享受资助政策;经复核、公示、上报后严格发放。,确保知晓率达100%。

5、扎实做好生源地助学信用贷款政策宣传工作,动员在册贫困户家庭积极办理相关贷款(力争贷款比例达80%以上,最少不得低于80%),协助做好贷款申请工作。

6、切实做好本乡户籍在县外就读的贫困户子女资助摸底工作,发放资助资金告知书,确保知晓率100%。

7、根据县教育局安排,配合各普高、中职及县外学校及时送达学生资助告知书到贫困户,确保享受资助政策知晓率100%。

8、广泛开展辖区内教育帮扶工作。中心学校组织九年一贯制学校辅导各小学、幼儿园、教学点广泛开展结对帮扶,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实现辖区内均衡发展。

9、及时与乡扶贫办及各村对接,做好贫困户子女在校生的动态调整和已享受教育扶贫政策的信息登记、记入扶贫手册工作。

三、控辍保学讲实效

学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做好了适龄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少年按时入学工作,及时了解掌握了本校流动学生和留守儿童的去向,督促家长及时办理学生异动相关手续,全面加强学生学籍管理,确保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少年全部按时返校。同

四、扎扎实实开展贫困户结对帮扶工作。

1、改善生活条件。深入贫困户,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规划,结合扶贫开发和民政救助政策,切实解决贫困户出行、吃饭、穿衣、住房、子女上学、就医等“两不愁三保障”方面问题,帮助改善贫困群众基本生存条件。

2、发展增收产业。帮助贫困群众出点子、想法子,共同谋划发展新思路和新举措,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户发展特色增收致富产业,努力探索构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3、提高幸福指数。坚持物的扶贫与人的扶贫有机结合,把改善贫困户人居环境与提振精气神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业兴、家富、气神”,不断提高贫困群众幸福指数。

五、组织保障

幼儿教师一对一扶贫篇11

组织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扶贫“回头看”“回头帮”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教育扶贫专门办公室,落实专人负责教育扶贫工作。同时,多次召开全县教育系统扶贫工作会,全面传达州、县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县教育扶贫工作。拟定了《教育体育局2016--2020年教育扶贫专项实施规划方案》和《2017年教育扶贫工作计划》。

二、科学摸排情况,掌握精准扶贫数据

扎实开展“贫困学生”群体摸底排查工作。教育体育局联合各乡镇对全县15个乡镇181个行政村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在校学生状况进行摸底调查统计。完成了《2017年脱贫村4-6周岁适龄幼儿统计表》、《2017年脱贫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儿童就读情况统计表》、《2017年脱贫村高中(中职)以上在校学生统计表》的统计工作。完成2017年16个贫困村216名贫困学生建档立卡统计工作,其中学前6人,义务教育90人,大专66人,中职17人,高中40人,本科7人。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全部在校就读,达标率100%。没有一个因贫困而辍学。

三、全面落实控辍保学任务

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家庭无因贫辍学学生是贫困人口退出的主要衡量指标。因此我局高度重视脱贫村的适龄儿童少年的控辍保学工作。一是根据前期调查统计的适龄儿童少年是否就读情况,认真分析未就读学生情况,提出解决方案,保证应读就读;二是建立完善贫困学生就读数据库,保证教育局、学校与县扶贫部门数据的一致;三是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用好教育扶贫救助基金,保证不出现因贫困而失学情况;四是对今年脱贫村的4-6周岁适龄幼儿提出入园方案。

四、完善教育救助基金管理

1.完成了2017年底各乡镇上报的教育救助基金的申报审核和资金的发放工作。(发放资金共计46万元,覆盖230名学生)

2.全面完成了各乡镇上报的教育救助基金的申请材料的审核工作(各乡镇上报的学生729人)预计11月中旬将兑现救助基金。

幼儿教师一对一扶贫篇12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四届六次全会和中央、省、市扶贫攻坚会议精神以及县委相关安排部署,立足当前做好全镇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建设工作,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精准帮扶、扶持到户、资助到生、促进公平的原则,遵循教育规律,把提高贫困学校和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上好学作为我校教育扶贫工作未来几年的核心任务,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模式,促进全镇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

二、总体目标

从2016年起,实现全镇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资助的全覆盖,建立全镇已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幼儿、适龄儿童的资助制度和助学制度,确保每一名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确保每个贫困家庭有一个主要劳动力都能学会一至两门实用技术。

到2016年底,实现全镇小学教育发展总体均衡和学校办学条件有提高,努力实现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和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5%以上,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寄宿生达30%以上。教育结构更加合理,办学条件持续发展,教师队伍素质有效增强,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教育管理更加高效,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全镇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到2020年,办学质量有较大提升,老师队伍更加稳定,实现教育均衡,使教育对精准脱贫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达到教育扶贫的战略目标。

三、基本原则

1、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针对制约贫困村和薄弱学校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和关键领域,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争取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镇域内小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以生为本,精准帮扶。围绕人人受教育、个个有技能、家家能脱贫的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充分考虑贫困家庭子女就学的需求实际,按照贫有所需,学有保障的理念,全面覆盖已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读书的实际需求,让贫困家庭子女真正成为教育扶扶扶贫的受益者。

3、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提高学学校教学质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扶贫的重中之重,既要考虑当前,更加注重未来,确保教育质量持续提高。

4、加强协调,分步实施。加强贫困学校和薄弱学校教育扶贫工作、贫困家庭的帮扶,与乡镇发展、扶贫攻坚、布局调整等工作相结合,制定明确目标,抓住关键环节,细化落实举措,突出重点,明确责任,分步实施。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项目扶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和普及学前教育,实现全镇有1所公办幼儿园;改建幼儿教学班,鼓励和引导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扩大在园幼儿规模,确保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的目标。

二是推动寨坝小学迁建工程,解决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问题,确保搬得出、入学好。

三是积极争取助学金,扩大资助人数和资助金额,切实减轻贫困学生家庭经济负担,为我镇教育扶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

四是关注特殊群,规划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为留守儿童提供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五是认真开展好教师结对帮扶工作,把帮促工作与创先争优、作风建设结合起来,走进田间地头,深入群众家中,破解发展难题,推进扶贫攻坚。

(二)加强资助管理,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确保学生能读上书

从2016年起,实现全镇小学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资助的全覆盖,建立全镇已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幼儿、适龄儿童的资助制度和助学制度,确保每一名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一是做好学前教育阶段保育教育费和生活费资助项目。保育教育费资助标准为每月每月资助40元。生活费资以减半收取方式进行资助。即在幼儿园、学前班就读的资助对象每生每月交费92元(收费标准为185元)。

(三)提高教育质量,夯实脱贫基础,阻断贫困代际传承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一是狠抓保学控辍。认真落实保学控辍双线考核和七长责任制的要求,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十三五时期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2%以内。二是大力促进促进教育均衡。以2016年省对我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验收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千方百计完成硬件建设,合理调整布局,科学调配教师,努力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三是着力完善管理机制。健全教育考核机制、目标管理机制、质量研究机制、质量评价机制、教育督导机制等,推行教学质量监测,每学期对小学四至六年级进行教学质量监测测评,并充分利用好测评结果,促进质量提升。四是落实帮扶措施。开展条件较好的学校挂帮薄弱学校工作,实行教师进交流,资源共享,以强带弱,以优促劣,实现全镇小学教育质量和人口素质整体提高。

(四)发挥资源优势,实施精准滴灌,助推贫困家庭脱贫

各学校营养改善计划食堂其它需要使用的食材,在确保安全优质等价的前提下,优先向贫困家庭订购,有效拓展贫困农民农产品销售渠道。

学校保安、宿管、食堂从业人员等各类临聘人员在新增岗位时,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各方面条件均满足的前提下,优先面向精准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劳动力聘用,以促进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

学校工程建设等所需劳动力,在满足工程建设需求的基础上,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精准建档立卡家庭劳动力。 (五)开展党建帮扶,提升帮扶实效

一是按照镇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认真开展好入户帮扶工作。中心校班子成员、学校负责人帮扶二至三户贫困户、教师帮扶一至二户贫困户,并确保脱贫。

二是中心校党支部要结对帮扶1-2所镇属薄弱小学,制定奖励措施鼓励教师到镇边远学校工作,帮助薄弱学校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三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解决思想扶贫脱穷志的问题。积极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各项惠民政策等的宣传教育以及感恩教育,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唱响好声音,传递正能量。 五、组织保障

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按照镇党委的统一部署,中心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精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专门办公室,统筹镇属小学精准脱贫工作,为精准脱贫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是强化督导检查。成立专门督查组,对镇属小学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严格的督促检查,落实一次通报、二次约谈、三次问责的督查工作机制,确保人人身上有压力,个个头上有指标,使精准脱贫工作成为全县教职员工共同的奋斗目标。

三是严格问责。制定中心校精准脱贫工作问责办法,对工作认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成效不明显的学校和个人,严格实行问责,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倒逼工作到位、倒逼成效落实。

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二

为贯彻落实省委XX届六次全会精神,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市级领导同志及市级部门(单位)联系指导贫困村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由市级领导同志及市级部门(单位)联系指导贫困村精准扶贫工作,全市70个省级贫困村,全部纳入市级领导同志及市级部门(单位)联系指导贫困村精准扶贫工作范围,市教体局、区教育局正在开展贫困村儿童、青少年接受教育情况调查,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调查范围及对象

(一)调查范围:全市70个省级贫困村仁和区共有10个:务本乡大火山村、布德镇老村子村、平地镇波西村、平地镇辣子哨村、同德镇双河村、啊喇乡啊喇村、大龙潭乡大龙潭村、大龙潭乡干坝子村、大田镇乌喇么村、中坝乡大纸房村。

(二)调查对象:贫困村儿童、青少年接受教育情况。

二、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摸清扶贫对象基本情况,准确掌握贫困村儿童、青少年接受教育现状,对市级领导同志及市级部门(单位)联系指导贫困村精准扶贫工作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各学校要高度重视,由校长负责,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及村社的支持,安排专人做好摸底工作,确保相关信息真实、数据准确,并按市教体局下发的表格及时统计上报。

(二)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