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培训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2-03-23 14:14:05

零售培训总结

零售培训总结篇1

国外零售企业组织的管理

现在,国外许多大型零售企业的组织管理正积极向扁平化方向发展。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和更好地适应消费者的需求,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和家乐福纷纷减少企业的管理层次,向下分权。在沃尔玛的组织结构里,上层的CEO下面只设四个事业部:购物广场、山姆会员店、国际业务、配送业务,下层就是庞大的分店。众所周知,家乐福的各个分店具有较大的自,管理更趋扁平化。

组织扁平化

传统的零售企业组织结构为“金字塔型”层级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下级间层级分明,每个人都有明确的权利和责任,中间为一个庞大的管理层。该结构在稳定的环境下,是一种比较高效的组织结构,适合企业的发展。但当前,企业面临的环境变化迅速,就像英特尔前总裁葛洛夫所说的那样:现代社会唯一不变的是变化。特别是在零售业,市场环境变化迅速,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已明显不利于零售企业的发展。同时,信息技术在零售业的广泛应用使扁平化结构和管理成为可能。

管理分权化

当前,管理分权化已成为国外零售企业组织管理的共识。它和扁平化趋势产生的背景一样,都是由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及技术在零售业的应用所推动的。分权化是指上层管理者把一些管理权和决策权与下级共享。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鼓励下级并使其努力工作,从而更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

在沃尔玛,不仅给商店经理分派任务,而且允许其享有决策资格。他们有权根据销售情况并决定商品的促销策略。JC彭尼是美国著名的百货公司,历来都重视管理的分权。每个季节,采购员在达拉斯总部选择商品,并且把他们通过闭路电视展现给所有的彭尼店经理。在此过程中,每个经理都具有一定的建议权。

零售巨头家乐福在管理分权方面做的更远,它实行以门店为中心的管理体系。家乐福的门店和店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有独立的行事权,包括商品组合结构的建议权和决定权、商品的价格变动权、人事管理权、商品的促销权等。家乐福以门店为中心的管理体系是其海外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重视员工培训

国外的零售企业一般都很重视员工的培训。早在1975年,沃尔玛就成立了培训部门,培训对象面向全体员工,包括底层的营业员。沃尔玛为员工安排的培训有:入职培训、技术培训、工作岗位培训、海外培训等。现在沃尔玛在其总部本顿维尔已建立了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培训中心——沃尔顿零售学院。法国家乐福也非常重视员工的培训,在每个区域总部几乎都建立有培训中心。它可以在六个月内,从培训新员工开始,边工作边教学,培训出能独立带班的组长。美国著名建材零售商HomeDepot非常重视员工的培训,把其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玛莎(Mark&Spencer)百货公司是英国零售业中规模最大而且盈利能力最高的公司。非常重视员工的培训,玛莎百货不仅在公司内部培训员工,同时还把员工送到相应的供应商那边学习。

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并为各级员工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正确、合适的企业文化能大大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国外的大型零售企业普遍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他们不仅制定了切合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而且通过各种途径加以强化,使之深入人心。

广泛运用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西方零售企业组织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美国、欧洲、日本,许多零售企业采用POS、EOS、SCM、MIS、CMS等信息系统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沃尔玛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卫星通讯网络,早在1988年,管理者们就可在2小时内把全球4500家分店盘点一次。同时通过公司的闭路电视,总部能向各分店展示各种新产品的信息,以便合适地采购。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在零售企业的大量运用极大地提高国外零售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水平,成为国外零售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一。

广泛采用连锁经营

自1895年,世界上第一家连锁店诞生以来,连锁经营就以独特的魅力风靡世界,目前已成为国外零售企业发展的主要组织形式。连锁经营以产权或契约为纽带,将独立的店铺组织起来形成整体,从而使企业经营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国外零售企业在国内外的扩张,绝大部分采用连锁经营的组织形式,以发挥规模效应。如美国沃尔玛、德国麦德龙、英国特易购、法国家乐福、日本伊藤洋华堂等企业都是采用连锁经营模式。

据有关资料称,在欧洲,连锁业实现的销售额已占到社会商品销售额的50%至60%。在美国,事实上连锁店已经控制了美国的零售业,连锁经营的销售额已占社会零售额的60%以上。日本连锁商店的销售额已占零售总额的30%。

重视供应链的管理

近几年来,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价格竞争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整个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要求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上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重视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所谓供应链管理是指将生产、流通和顾客消费与服务等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计划、控制、协调,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系统优化,从而使企业利益最大化。零售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可以为顾客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也能使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关系变得融洽。

在国外零售业中,沃尔玛与宝洁公司的合作可以说是零售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典范。他们通过EDI和卫星通讯网络共享信息。宝洁公司告诉沃尔玛各种产品的成本,并保证其有稳定且价低的货源;沃尔玛也把各分店的销售和存货信息传向宝洁。这种关系使双方都获得了"双赢"。虽然家乐福对供应商施加许多苛刻的条件,但也很重视与供应商的伙伴关系。上世纪70年代,曾有28家法国企业与家乐福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关系,其中的23家现在已成长为大企业。现任家乐福CEO官迪朗说家乐福的秘诀是:与供货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使双方平等互惠、双赢共荣。玛莎百货也同样重视供商关系,其中有一部分供应商,从玛莎成立之初就一直与其合作到现在。

对我国零售企业管理的启示

努力提高组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借鉴国外组织管理经验,我国零售企业的组织管理应大量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适时引入MIS、CRM、ERP、EOS等信息系统。它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和交易费用,增强零售企业的竞争力。这既是零售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手段,也是流通产业现代化的必然之路。我国的零售企业应大力促进商业活动的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等,以求得自身的发展。另外,我国零售企业也要切实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现在市面上的许多数据库软件如Oracle、Sybase等,都具有良好的数据处理和挖掘创新能力,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购买。

在组织管理中适当分权

当前零售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变化迅速,即使在计算机的帮助下,企业管理人员也不能掌握一切信息,同时管理人员的能力也有限,因此企业应适当分权。零售企业可以把财务、采购、配送等集中起来,把促销计划、部分人事权下放给分店和相应人员,同时让分店有一定的采购建议权,就像沃尔玛和彭尼百货一样。另外,要采取各种方法切实改变管理人员的官僚作风,把员工当作合作伙伴,使每个员工心甘情愿地为企业的发展而奋斗。

切实加强零售企业文化建设

我国零售企业可以从企业精神、企业行为文化、企业物质文化三个方面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提炼和设计。然后进行企业行为文化的设计,包括制定行为规范、完善规章制度等。最后是企业物质文化的建设和实施,包括建立企业文化的传播部门、实施企业VI视觉形象工程。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在零售企业文化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是管理人员模范带头作用,不然企业文化的建设必定会失败。积极的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员工在企业中受到重视,参与愿望能够得到充分满足,因而他们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内在地增强了零售企业的竞争力。这些在国外大型零售企业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重视员工的培训

人是企业管理和经营的载体,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零售业要提高竞争力关键在于建立一个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并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和再提高。零售企业要舍得在员工培训上的投入,积极建立全面的员工培训制度。培训不仅面向管理人员,也要面向零售企业的基层人员。另外,也要从观念上着手,改变零售人员不需要太多培训的偏见。

大力发展连锁经营

我国零售企业应大力采用连锁经营的发展模式,提高规模,增强实力。可通过兼并、收购股权、特许加盟等方式来扩大分店规模。在分店管理中,应注重整合效应,真正做到连锁,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切实发挥连锁总部的采购、管理、配送、营销等功能。配送中心的建设一定要跟得上,因为它是连锁企业的扩大经营规模的关键。此外,政府部门也应在税收、金融、法律、行政等方面支持我国零售企业的连锁发展,提高我国连锁企业的集中度。

构筑良好的零供关系

零售企业应彻底抛弃以前那种与供应商互相制约、争夺利益的狭隘思想,应面向消费者,从整体利益考虑,注重供应链的管理。信息共享是SCM的关键,信息技术的投入也是不可缺少的。我国零售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管理、采购、配送、信息共享等方面出发,积极实行供应链管理。

在传统的零售商—供应商关系中,零售商对供应商的商品需求变动远大于零售商所面对的需求变动,产生所谓的牛鞭效应(牛鞭效应是指从零售商上溯到生产厂,库存量大幅上涨,正像挥动的牛鞭,从手柄到鞭梢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大)。最后造成供应商存货过多,面对消费者的反应变慢,同时也导致了零售商的销售下滑。通过实行供应链管理和构筑供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零售商和供应商可以共享信息,降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生产和销售适合消费者的商品。另外零售商可考虑与重要的供应商交叉持股,从而使双方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种新型的零供关系,可以为双方带来巨大的利益,达到供商双赢的状态。

参考文献:

1.赵凡禹.零售巨头沃尔玛[M].长沙: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

零售培训总结篇2

第二,作为我们品牌商能够给予你们哪些帮助?

当我最后做总结时发现,每一个店在不同的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人才与团队方面的问题。如上述有4家店的客户目前所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缺少高素质的一线零售人员。而困扰有近50家店的客户的问题不是缺乏店员,而是更高端的管理人才。

零售人才症结

众所周知,化妆品专营店目前面临许多困局,如外资、外来连锁系统抢夺市场(典型例子即屈臣氏正往三四级市场下沉),人才、租赁成本的上升,人才流失,经营毛利的下降等。

以前,许多专营店依靠规模、市场优势来赚取更高的利润,而在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后,随着人口红利、消费红利、网点红利、人力资源红利的逐渐消亡。我们应该通过精细化管理,向追求效益优势、盈利能力转变,化妆品零售业的竞争将从速度、网点、商品层面向管理、人才层面转化。

通过调查后的归纳总归,我们得出终端零售人才面临的现状主要有三点:零售业的一线人员流动率高、中高层经营管理人才匮乏、适应现代零售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不足。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近几年零售业变革加剧、终端快速升级。专营店渠道发展迅猛,我们用五六年的时间走完了按规律需要十几年的路程。今年,在我巡店的过程中,我最大的直观感受就是店铺的变化太快,不仅仅体现在一二线城市,就是在三四线城市的县城店、乡镇店,现今许多也不再是背柜、嵌柜等简单的组合,但零售人才的培养却跟不上其快速发展。

二是学校和社会的零售人才造血能力不足。中国高校很少设置与零售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其培养的大多数是素质型人才,缺乏经验,但零售业人才一定要经过严格的职业培训。同时,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则是良莠不齐,很难落地。

三是企业内部零售人才的培训机制滞后,这是许多零售连锁机构都存在的通病。

零售店人才升级之道

如何解决以上三点症结呢?我认为零售终端应从以下三点着手:

一是观念需改变,树立正确的人才理念和中长远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首先,企业要认识到人才是其最重要的资源,人才不是用来控制和管理,而是用来激励的,其核心是满足其在物质、精神方面的需求。

比如2011年,仙迪集团与韩国DASSO株式会社合作成立中韩合资企业,彼时那边推荐了两位韩国工程师,一位是单身的年轻工程师,另一位工程师是一位有家室的中年工程师,其提出一个要求必须要将其妻儿一同接到中国,这是一件高成本且较麻烦的事。

但我们认为,仙迪集团要实现技术提升,必须要与技术先进的企业、高素质的人才合作。而这位中年工程师曾在韩国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工作十多年。在DASSO株式会社也有五年多的工作经验。虽然他提的要求比较麻烦,但我们认为他最符合集团的要求,最后我们也尽心尽力地安顿好其妻儿让其投入到新环境的工作中去。因为我们看中的是他能够让仙迪的技术及产品品质得到提升。

其次,中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是非常必要的。比如随着零售店连锁规模的不断扩大,就必须要有系统的制度规划。包括企业内部的员工流动的规则是怎样的、外部引进人才的流程是怎样的、员工的薪酬福利、激励机制该如何制定等。如果没有这些规则,许多零售店老板就会把很大精力浪费在解决日常的人力资源事务上。

二是管理要升级。即不断提高店铺运营管理能力。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要加强店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做好事,坏的制度可以让好人做坏事,就是这样简单的道理。

其次,要建立然后完善自身的培训体系,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内部培养是一个非常好的内部晋升之道,家乐福就是其中典型。家乐福有专门的主管培训项目(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拔,培训期为35个月)、主任培训项目(80%外部招聘,20%内部提拔)、精英培训项目(店长培训,一年有15个培训课程),从基层开始进行层层培训。这是连锁店主需要学习借鉴的,不管你的店铺数有多少。

三是巧借外力,助推内部人才升级。比如借助商、品牌商的培训资源。不管是他们本身团队内部的培训力量,还是他们从外部获得的优质培训讲师,因为可能他们的团队素质高过我们零售商,所以可以借助他们团队的内外力量和管理工具来促进零售商的团队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品牌商如何助推零售商

作为与零售商荣辱与共的品牌商,其最大的职责应该是将自身的产品做好,保证零售商的基本利益,但我们品牌商应该做的更多来帮助零售商:

第一,品牌商要与零售商建立长远战略合作的新型零供关系。在传统渠道,品牌商和零售商之间的零供关系总体还是比较和谐,尽管也会有压货等不和谐的声音。正是有了较好的零供关系,才使专营店培养出了目前许多优秀的国产品牌,同样,也正是有了优秀的国产品牌的推动,才使专营店渠道发展迅速。

但不管是品牌商还是零售商,他们以前只是抓住了渠道发展的机会,相对的,其管理都是较为粗放的。而新型的零供关系是讲求精细化管理。舍弃眼前的利益,去追求更长远的利益。同时,我们应该推动现在赖以生存的传统渠道向终端渠道转变。如同深圳十几年前的杂货店现今已被便利店所代替一样,化妆品的渠道也必然会经历类似的过程。

第二,品牌商自身的管理要升级,规范自身的管理,为零售商做好榜样,而仙迪集团近年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比如我们三年前就已经制定了商对零售店的服务标准,明确提出商3个月做活一个零售店的具体策略,以及制定促销活动的标准化流程、定期与零售商进行生意回顾等。

零售培训总结篇3

要解决店员培训的实效性问题,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重新认识:

1、零售终端是店员培训的主体

从药品营销的发展上来看,终端价值的突显使生产企业(在国内主要是一些外资、合资企业)较早地把店员培训纳入到其营销管理的范畴内,但我们需要明确,店员培训的主体并不是生产企业,而是零售终端——生产企业对店员的培训往往只停留在本企业生产的产品上,有限的销售技巧培训也是围绕其产品展开,对店员能力在终端的促进作用是一个点,而终端店自己的培训则是一个面,是将生产企业的培训与零售终端自身的发展提升需要有效整合起来,从而能产生更大的作用和更好的实际效果。

2、店员培训不仅仅是为了增加销量

在以价值为基础的品牌化竞争导向下,店员是药品零售终端胜出的直接执行者和表现者,也是消费者实现良好消费体验的重要部分,因此,店员培训除承担着销售量提升的任务外,也必然要考虑零售终端自身的品牌建设和市场竞争问题,即需要围绕创造市场价值与消费价值进行长期的培训规划与设计,即摆脱零售终端的店员培训的混乱与随意状态,以累积性作用使效果提升,最终通过店员能力的提高增加消费控制力和零售终端自身的竞争力。

3、店员培训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店员培训效果不理想除零售终端缺乏主体意识和追求增加销量的短期效果形成的非持续性的随意因素作用外尚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没有把店员个人利益与消费者利益、零售终端利益有效结合起来——得不到店员认同的培训效果可想而知;二是脱离实际、认识不清,意图把店员培养成全能的专家;三是培训内容不从店员日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入手、方式单一,且不能及时进行跟踪指导。

二、实例与分析:

笔者曾经在为某医药连锁企业(该企业也经常做店员培训,并有很多生产企业参与其中)做咨询、走访市场时看到过该企业一个分店的店员对消费者推荐产品的过程:患者是指名购买某润喉产品,店员听到后第一反映就是直接对消费者的选择进行否定,说那种产品根本没有作用,还会产生依赖性,接着便拼命推荐一个高利润产品,却又不能说出这个产品比消费者自己选择的产品好在哪里,最后直接导致了消费者的流失。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三个问题,一是店员过分追求短期利益——这暴露了店员培训没有将各方利益分析清楚及有效结合,只从药店的利益出发(或者是个人利益),而忽视了消费者的感受,必然损失长期利益;二是店员对产品知识掌握的不好(没有说清楚二者的重要区别,只是一味的强调所推荐产品)——零售终端的店员培训没有将生产企业的培训有效的整合起来,不能以专业的解答有效的打消消费者的疑虑,消费者自然不会买帐;三是店员没有把握向消费者推荐产品的时机即销售技巧差——店员培训与实际工作脱节,店员不能融会贯通地应用,实际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三、怎样让店员培训产生实效?

1、统一利益,加强认同:利益不统一与不认同是店员培训无法产生实效的首要障碍,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的就都不能推进(推进后也很难产生效果)。零售终端可以将店员培训纳入到对店员的日常考核和激励中,了解店员的实际培训需求,与其共同制定培训方案,将店员个人的物质利益、发展利益等与企业利益结合,打造与店员的利益共同体,有效地提升店员能力,使其在增加对企业认同的基础上认同培训,使店员对培训的参与由被动变为主动,进而进行文化的宣导,使培训在运营的其他层面产生更积极的作用。另外,零售终端也要通过品牌营销的实施把消费者利益结合进店员培训中来,通过培训增加消费控制力,将竞争由价格引向价值,把效果延伸到长期性的轨道上。

零售培训总结篇4

2、零售客户的分批培训和上机操作。

二、培训的方法

PPT演练、现场讲解、疑惑解答、实践操作、客户经理手把手指导等。

通过多种培训的形式,依托单位现有的优势,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加强了内部员工和零售客户的动手能力,保障了培训工作的切实开展并取得了预期成效。

三、培训的主要内容

松江区(我们)作为试点单位,为了更好的展示集团总部为卷烟零售客户开发的订货网站(集团公司计算机信息科开发了一套全新全新模式的网站订货系统、界面)的操作及展示,为了更好的展示我们自身的形象,我们松江开展了内部员工培训、动员大会;并组织零售客户进行了分批培训和上机操作。现在我将近几个月的培训内容总结如下:

1、完善内部机制明确自身责任

我们认为,一个培训要顺利地进行下去,必须取得领导的大力支持,所以我们立即着手成立培训计划,确定了培训的重点和目标。

为了更好的配合集团总部更好的开展全国网建现场会,进一步展示我们松江的良好形象,我们首先从公司内部抓起,进行了内部员工培训,完善了内部机制。在培训的过程中,员工更好的明确了自身的职责。其次,我们还制定了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在明确规范各职员职责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管理。比如说贸易电子商务平台零售户操作手册的制定,更好的规范了各项流程的内容。其中从登录平台、订货流程、网络订货须知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和规定。例如订货流程中涉及的订单创建方式、购物篮维护都进行了系统、细致的讲解和培训,使员工在明确自身职责的同时,可以更好的为客户服务。其次我们还对网络订货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制定了解决方案,为更好更快的解决网络订货中出现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2、分批培训增强动手能力

实施网站订货工作作为全国网建现场会的重点工作,而松江公司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的试行单位也将于月中旬全面实施网站订货客户的上线运行,为此,我们在培训中以此为重点,制定了松江公司网站订货工作培训实施方案。我们主要分为准备、实施、运行、总结四个阶段来进行了培训。我们完成了客户(辖区内网站订货)手机资料的核实、更新。并且为营销部全体营销人员召开了松江公司电子商务平台上线工作动员大会。同时,我们还完成了三楼电脑的排线安装、上网调试和本次培训引导指示牌的制作,以及零售户培训批次名单、期间客户经理人员配备安排表的制定。

我们组织了营销人员(客户经理、职能经理、营销部各科室员工),通过PPT演练、现场讲解、疑惑解答、实践操作等形式进行《用户操作手册》、《业务流程介绍》等方面的培训。

我们组织网站订货客户通过PPT演练、现场讲解、疑惑解答、客户经理手把手指导完成当前客户要货等形式,进行《用户操作手册》和订单创建实践(上机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增强了零售客户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此同时,工作小组还对卷烟网站订货试点工作进行全面评估。

四、培训的主要成果

1、参与培训人员的专业知识得到了极大丰富,全国网建现场会的成果展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明确了《贸易电子商务平台零售户操作手册》的各项内容和操作流程。

2、增强了参与培训人员的动手能力,熟悉了《用户操作手册》和《业务流程介绍》。

五、培训主要心得

1、制定规划明确培训内容和时间

在培训开始之前,我们先制定了系统的培训方案,以及培训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些具体问题。比如我们还根据每日培训名单批次,要求客户经理事先沟通、提前确认。并且在培训日前的2个工作日,上报“不能前来培训(名单、原因)、一户多证”的客户。例如:周五培训客户,周三17:00前上报此类信息、周一培训客户,周四17:00前上报此类信息等。

对没有前来参加培训的客户,要求客户经理明确以下三点:一是在订单截止日内帮助客户成功创建订单;二是在规定时限内补发“零售户操作手册”、“网站订货协议”并签字;三是在截止日内客户未能及时上传订单的,将追究相应客户经理的责任。

对于参加培训的客户,则以“订单实际操作人,或具备订单操作能力的”为宜。若不是“实际操作人”来参加培训的,客户经理在走访中,还重点加强了对此类客户的沟通、指导。

2、注重细节做好沟通

零售培训总结篇5

“市场营销上水平”是增强烟草系统整体竞争力,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烟草行业当前工作的一项主要目标任务,而品牌培育作为促进“市场营销上水平”的重要途径和办法,必须予以不断加强,以更好地服务于“卷烟上水平”发展大局。笔者结合实际工作,以“钻石”系列品牌在四子王旗卷烟市场上的销售和品牌培育情况为例,对如何通过做好卷烟品牌培育工作以实现“市场营销上水平”的总体目标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卷烟品牌培育的阐述

狭义上的卷烟品牌是指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包装设计,或者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或者某群销售者的产品和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广义上的卷烟品牌是指品牌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等内容的集中反映,是客户与客户互动关系的总和。品牌培育是通过一系列的宣传、维护和巩固工作,牢固树立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良好形象,提升品牌价值的过程。品牌培育的影响因素有四个:品牌定位、品牌传播、品牌维护、品牌营销。对于卷烟商业企业而言,品牌培育是全面实现“卷烟上水平”和增效益的关键所在和必由之路,也是卷烟商业企业竞争力之所在。

二、钻石系列卷烟品牌在四子王旗的销售现状

“钻石”系列卷烟自2007年进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卷烟市场以来,一直以销售中高档卷烟为主。目前,在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卷烟市场上经营的品牌有:“钻石(硬特醇)”、“钻石(软红)”、“钻石(硬红120)”、“钻石(时尚)”、“钻石(本香)” “钻石(硬玫瑰紫)”、钻石(喜庆)七个品牌,均为中高档卷烟,其中“钻石(时尚)”和“钻石(本香)”为2011年下半年上市品牌,“钻石(硬玫瑰紫)”、钻石(喜庆)为2012年上半年上市品牌,而“钻石(硬特醇)”、“钻石(软红)”以及“钻石(硬红120)”三个品牌则上市较早。据四子王旗卷烟营销部2012年1-6月的销售报表显示,“钻石”系列卷烟的总销售量为25317条,其中以“钻石(硬特醇)”和“钻石(软红)”的销量为主,占总销量95.33%。

三、钻石系列卷烟品牌市场分析

根据营销部销售数据统计,2012年1-6月份钻石”系列品牌的销量占卷烟市场总销量比例较小,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总体偏低。在营的七个品牌中,仅“钻石(硬特醇)”和“钻石(软红)”两个品牌因在价位和口感方面可以弥补畅销四类烟断档所造成的市场空缺,而上柜率和市场份额都有了很大提升,其中“钻石(软红)”2012年上半年品牌上柜率最高时达到80.6%。现利用SWOT分析法将“钻石”系列卷烟与其竞争品牌在辖区市场的优势、劣势、机会和风险进行比较,并对其在四子王旗市场上的经营情况做出分析。

1.优势:一是2012年上半年“钻石(硬特醇)”、“钻石(软红)”两种品牌的卷烟销量比较可观,品牌上柜率较高;二是通过长期的品牌培育工作,“钻石(硬特醇)”、“钻石(软红)”在广大零售客户和消费者中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三是2011年下半年上市的“钻石(时尚)”品牌具有突出的产品特色,具有了一定的市场潜力,且同系列其他品牌的良好市场反应也积累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

2.劣势:一是“钻石(硬红120)”品牌价位较高,而且口味也不为当地的消费者所接受,销量小;二是“钻石(硬红120)”品牌企业原有的品牌资产、企业资源难以对其形成支撑。

3.机会:一是“钻石(硬特醇)”、“钻石(软红)”作为四类卷烟品牌,在广大零售客户和消费者中已经有了很高的知名度以及一定的美誉度和忠诚度,市场潜力较大;二是与其同等价位的其他畅销四类卷烟,如:“黄山(硬一品)”、“黄果树(长征)”、“哈德门(精品)”等品牌的货源供应不稳定;三是“钻石(硬玫瑰紫)”、钻石(喜庆)两个品牌的上柜率分别达到17.4%和13.3%,且市场反映较好,销售潜力有提升空间;四是“钻石(时尚)”的独特的包装设计以及口感,符合目前人们追求健康卫生的交际理念,卷烟上市之初便为零售客户所关注。

4.威胁:一是传统的畅销中高档品牌在四子王旗高档烟市场上竞争非常激烈,并且已经形成了占有率较高的强势产品,将对新上市的新品牌“钻石(时尚)”、“钻石(本香)”形成压制;二是四类烟中的“黄果树(长征)”、“黄山(硬一品)”的货源供应情况会对同价位品牌“钻石(软红)”和“钻石(硬特醇)”形成很大的影响;三是“钻石(硬红120)”独特的味道突破了该地消费者的吸烟习惯,而不被消费者接受。

四、钻石系列卷烟品牌培育策略分析

(一)加大培育力度,提高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

经过长时间的市场培育,如今“钻石(硬特醇)”和“钻石(软红)”两个品牌已在四子王旗卷烟零售客户中有了很高的知名度,进入了品牌生命周期的成长期,具有了一定的销售规模,但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尚未形成,大多数零售户只是将这两种品牌定位于“黄山(硬一品)”、“黄果树(长征)”等畅销四类卷烟的替代品牌,因而销售量并不稳定,波动较大。

因此,需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加大对“钻石(硬特醇)”和“钻石(软红)”品牌的培育力度:一是做好品牌传播工作,选择合适的培育时期,利用销售旺季以及同类畅销品牌供应不足的时机,加大宣传力度和货源投放力度,提高品牌上柜率;二是找准品牌定位,将零售客户群主要定位于城网食杂店和广大农牧区零售户;三是密切关注品牌营销情况,由客户经理在拜访客户时,关注销量情况、社会库存、上柜率以及市场容量等市场信息,并及时反馈,为下一步培育计划提供基础;四是大力开展品牌维护工作,通过对零售户的经营指导,树立品牌形象,引导零售户和消费者主动购进,持续不断地挖掘潜在市场需求,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

(二)积极宣传,做好新品牌培育工作

作为新引进品牌,“钻石(时尚)”、“钻石(本香)”、“钻石(喜庆)”和“钻石(硬玫瑰紫)”目前在四子王旗卷烟零售户和消费者中的影响力不大,但是由于品牌效应的作用,消费者大都愿意尝试购买,还有一定的市场发展潜力,应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进行品牌培育工作:

一是要掌握新品卷烟的吸味特点、价位特点等基本信息及其相对其他品牌的优势之处,积极向零售客户宣传介绍新品牌;二是要通过入户宣传,让卷烟零售客户对新品牌有充分的了解,快速提高新品牌卷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选好品牌培育的时机,在经营户的畅销卷烟品牌出现断档时,推荐同等价位新品牌上柜,引导零售客户积极购进,做好品牌置换工作;四是加强对零售终端管理。为新品牌建立品牌档案,密切关注新品牌卷烟的市场反应,了解客户和消费者对新品卷烟的接受程度以及其他同等价位的其他品牌发展的变化趋势,并制定出相应对策。

(三)加强培训学习,打造素质过硬的营销团队

通过开展优质的零售客户服务,有效地提升零售客户的满意度、配合度以及忠诚度,从而进一步促进重点品牌的培育和新品牌的推广,推进卷烟市场营销上水平,一支素质过硬的营销队伍是关键因素,因此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势在必行,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一是采取普遍性培训和针对性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摒弃原有的大面积而缺乏针对性培训方式,而以营销部为单位,对客户经理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并定期上报,待上级公司归纳汇总后,就各营销部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及重大问题进行普遍培训;二是加强对培训效果的评价考查,不单纯以办了多少次培训班、培训了多少人次、多少课时来衡量培训效果,而是应该更加注重参加培训人员的掌握程度,通过考试以真实了解培训实际效果,并将之与月度绩效考核挂钩,激发员工参加培训的学习热情。有鉴于服务营销以实际操作为主以及参加培训人员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考试应该放弃原有的所有人同一份答卷、同一种答案的闭卷考试方式,而采取角色互动的实地操作考试模式,让每一位参加培训人员将所学到的服务营销、品牌培育等方面的技巧进行实际演练,由卷烟营销专业团队进行点评,结果记入档次考试成绩;三是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将企业“同心力”文化理念深入贯彻到每一位营销人员,强化营销人员对核心价值理念的认同,从而增强企业发展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通过对零售客户商定量管理有效提升品牌培育能力

零售培训总结篇6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的意识,坚持依法培训、按需施教的工作理念,以全面提高烟花爆竹从业人员安全技能、责任意识、防范意识和法制意识为重点,以预防和减少烟花爆竹安全事故为目标,为我区安全生产形式持续稳定做出贡献。

培训内容

1、烟花爆竹零售经营安全基础知识;

2、烟花爆竹的安全储存及销售;

3、烟花爆竹的消防安全和现场操作演练;

4、烟花爆竹的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

5、烟花爆竹事故案例解析;

6、常见烟花爆竹产品的结构特点和正确燃放常识。

三、培训对象

全区范围内申领《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的经营户负责人;各镇(街)安监站全体人员。

培训安排

1、培训议程:

(1)现场分发、学习《翔安区烟花爆竹安全燃放告知书》、《翔安区零售点安全管理告知书》。

(2)邀请烟花爆竹专业工程师对常见烟花爆竹的原理构造及危害性进行讲解,现场演示烟花的规范燃放和应急方法,并邀请部分零售商试燃。

(3)邀请区消防大队现场讲解演示灭火器的正确使用和安全应急,零售商参与体验正确使用灭火器灭火。

(4)全区零售批发网点负责人签署《安全经营承诺书》。

(5)区安监局结合烟花爆竹事故案例解析当前烟花爆竹零售经营安全基础知识、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等,并对下步烟花爆竹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强调。

(6)区烟管办对当前我区烟花爆竹的监管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下步的工作进行强调。

2、培训准备:培训的组织准备工作由区安全生产执法大队具体负责,鑫海祥公司配合协助。

零售培训总结篇7

沃尔玛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商。目前,沃尔玛在全球开设了超过7,000家商场,员工总数190多万人,分布在全球14个国家。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达1.76亿人次。自沃尔玛1996年进入中国,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沃尔玛购物广场和山姆会员商店以来,经过十一年的发展,沃尔玛目前已经在全国共55个城市开设了104家商场。2007年沃尔玛购买了全权运营中国大陆107家超市的经营者——中国好又多商业发展有限公司35%的股权,此次收购被誉为“中国零售业的第一大并购案”,引起了业界的众多关注。沃尔玛的成功之道究竟在哪里?或许沃尔玛公司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先生那句格言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启示:沃尔玛所有的经营手法,竞争对手都可以看到、观察到,也可以模仿,但是他们无法复制我们独特的沃尔玛文化。

一、企业文化理论简介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出现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方企业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特雷斯.迪尔和麦肯锡咨询公司顾问阿伦.肯尼迪合著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精神支柱》一书,通过对美国近80家公司的调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一个强大的文化几乎一直是美国企业持续成功的幕后驱动力。”1992年,美国哈佛商学院两位著名教授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出版了他们的专著《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书中总结了他们在1987年~1991年间对200多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状况的深入研究,说明了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美国最负盛名的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的两位学者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在《成功之路》一书中,把企业文化定义为:汲取传统文化之精华,结合当代先进的管理和策略,为企业员工构造一套明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和气氛,以帮助企业整体地和静悄悄的进行经营管理活动。

我国刘光明教授将企业文化的结构分为四个层次,这也是得到大家普遍一致的认同。第一层是物质层。包括一个企业的生产的产品、企业的环境和容貌、企业生产环境、企业的技术设备与文明度等。第二层是行为层。它主要讲企业家、企业模范人物和企业员工群体的行为。第三层是制度层。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第四层是精神层,它是一个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它处于核心地位。主要是指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风貌等,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它是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的升华,是企业的上层建筑。

二、沃尔玛文化与目前我国零售业的文化剖析

1.经营观念上的差异

沃尔顿在他的自传《富甲美国》一书中,总结了事业成功的十大法则,这就是:(1)敬业;(2)和下属分享利益,视下属为伙伴;(3)激励员工;(4)交流沟通;(5)精神鼓励;(6)成功了要高兴,失败了则不要灰心;(7)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让大家畅所欲言;(8)超越顾客的期望;(9)控制成本;(10)放弃传统观念,走创新之路。这十条法则成就了今天沃尔玛的辉煌。1998年5月,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举行中国零售经营管理技术研讨会,邀请沃尔玛与全国近300家零售商见面。多数零售商都希望能在会上听到沃尔玛的经商秘诀,但令他们失望的是,沃尔玛的代表没有提供什么特别的方法,他们一再强调的是观念的转变。

2.领导管理体制上的差异

在沃尔玛, 经理们被看作“公仆领导”,通过培训、表扬及建设性的反馈意见帮助新的同事认识、发掘自己的潜能,使用“开放式”的管理哲学鼓励同事多提问题、多关心公司,并认为让所有员工共同掌握公司的业务指标是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干好其本职工作的重要途径;公司内部没有上下级之分,领导和员工及顾客之间呈倒金字塔的关系,顾客放在首位,员工居中,领导则置于底层;这些管理方式让员工们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在公司的重要性,觉得自己得到了公司的尊重和信任,从而产生责任感和参与感,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竭尽全力。与沃尔玛相比,中国零售业的管理者“官本位”思想较为严重,很少与下属打成一片;在工作中往往不允许员工犯错误,靠恐吓和训斥来领导员工是管理者惯用的手段。在这种不够宽松的文化环境中,员工很难对本企业的目标、准则和观念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3.薪酬管理体制上的差异

薪酬是公司的激励策略,更是一种激励文化,因为薪酬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管理得好坏直接对员工的满意度乃至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产生巨大影响。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私人雇主,但公司不是把员工当作“雇员”来看待,而是视为“合伙人”和“同事”,并通过利润分享计划、员工购股计划和损耗奖励计划,建立员工和企业的合伙关系,使员工感到公司是自己的,收入多少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因此会更加关心企业的发展,加倍努力地工作。我国零售商对普通员工的薪酬只是略高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且多年没有涨幅的希望;同时,企业在薪酬管理中通常采用的是“一刀切”的工资制,极少对个人业绩进行评估,很难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这些大大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了工作上的消极态度和短期内离职的现象。

4.人才资源策略上的差异

零售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沃尔玛是如何将90%的员工从一个非沃尔玛人变成了忠实的沃尔玛信徒,实现生产效率比全球同行领先48%的呢?这主要得益于沃尔玛的人才培训体系。沃尔玛的培训观念是:我们认可每一位员工的价值,并且对他们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最重要的是,我们为员工提供培训发展计划,让他们与公司一道迈向成功。《财富》杂志评价它“通过培训方面花大钱和提升内部员工而赢得雇员的忠诚和热情,管理人员中有60%的人是从小时工做起的”。我国的零售企业一般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用人不育人”是许多零售企业常犯的错误,也是制约许多零售企业发展的桎梏。此外,企业缺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有效制度,也使得零售企业人才流失严重。据统计,目前我国零售业店长的年流动率超过50%,管理人才缺口至少有10万。

5.对顾客服务方式上的差异

沃尔玛公司能够从小镇杂货店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商,其中一个奥秘就是沃尔玛公司尽其所能使顾客感到在沃尔玛连锁店和山姆会员商店购物是一种亲切、愉快的经历。沃尔顿曾多次说过:“卓越的顾客服务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公司的特色所在”。我国零售业与沃尔玛相比,企业的经营者普遍“重销售轻服务”,许多企业向顾客提供服务的目的仅仅是把产品推销出去,而不是为了同顾客建立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如一些店铺销售人员为了获得高额奖金提成,只关注那些有利于业绩提升的产品销售,在进货时忽视产品质量,甚至做出虚假的宣传,严重地损害了企业的长远利益。

三、对我国零售企业构建企业文化的建议

1.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由领导抓起

科特和赫斯克特在他们合写的《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说:“通常公司中只有那么一、两个人在推动企业文化变革中具有极为关键的基础作用。”沃尔玛公司创始人萨姆?沃尔顿,在创业初期就为公司制定了三条座右铭:“顾客 是上帝”、“尊重每一个员工”、“每天追求卓越”。因此,企业的领导者首先要有这种意识,即领导者往往确立企业文化建设统一的宗旨及方向,并创造和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企业文化目标的内部环境。

2.培养员工统一的价值观

统一的价值观就是所有员工思想意识层面的价值取向总是一致的,并且所表

现出来的言行与之吻合。今天,无论你到世界各地的任何一间沃尔玛连锁店中,都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与众不同,这就是沃尔玛的精神——勤恳、节俭、活跃、创新。因此,零售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应特别注意对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提炼、解释和引导工作,使员工能够直观的理解和接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将献身精神和团队精神熔入企业文化

沃尔玛为每一位员工提供良好和谐的工作氛围,利用“合伙人”关系将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使员工有广阔的事业发展空间,这一切造就了员工的献身精神和团队精神。所以,零售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时,在分配制度上要把员工的责任、业绩与贡献作为工资分配的依据,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参与感;在激励模式设计上要经济激励与非经济激励结合使用(如通过精神鼓励、职务晋升等),使员工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对自己的工作回报感到满意。

4.规范企业文化制度,保障原则切实可行

沃尔玛公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体现在墙上挂标语、对外搞宣传,而是体现在企业上下实实在在的行动之中。如其经典的“天天平价”、“日落原则”、“比满意更满意”原则、“十英尺”原则等为众多的商家耳熟能详。所以,零售企业应多从员工执行角度出发来指定合理的规则,建设一套健全的企业文化制度,保证 “口号与行动的一致性”。

5.提高服务质量,构造轻松愉快的购物环境

零售企业作为服务型企业,培养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是一个共性的话题。沃尔玛善待顾客,将满足顾客、尊重顾客、服务顾客放在第一位,为企业赢得了顾客的信任,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回报。这就使得我们零售商在构建企业文化的物质层次时,应在商品质量和安全,购物环境和服务质量上做文章。通过品质满意,价格满意,态度满意、环境满意和时间满意,给顾客留下完美的购物体验。

6.不断提升全员素质,塑造学习型企业

零售培训总结篇8

所有商品的销售量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卷烟销售也不例外。影响卷烟销售的因素主要因素包括:人口流动、卷烟产量、卷烟价格变动、经济收入水平及消费能力变化、品牌促销及品类替换、社会库存、无证户卷烟的销售、打假、节假日等。

二、烟草行业商业公司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按订单组织货源存在的问题

烟草行业在开展按订单组织货源的实际工作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卷烟订单是需要卷烟零售户填写,并要经过客户经理收集,卷烟商业公司营销中心统计和核算等工作、最终报送到中烟工业厂家,组织原材料生产。整个工作过程显现出:滞后性、偏差性和不确定性。

(二) 零售户市场信息反馈工作存在不足

卷烟零售户则来自社会各个层面,自身素质各有不同,市场营销能力不强,这就必然影响卷烟营销工作。烟草商业公司一线客户经理基本上都是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在与卷烟零售户沟通、交流、工作和服务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短板,这样必然会影响卷烟营销工作的开展。

(三) 零售终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零售终端建设工作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一是工业厂家无法把握市场真正需求;二是规范经营问题;三是品牌培育不到位;四是宣传促销覆盖面不大;五是信息采集缓慢和不准确;六是消费跟踪消耗零售终端大量时间和精力;七是网上订货不能全面覆盖;八是消费者对卷烟零售户的信任缺失。

三、烟草行业商业公司营销工作的对策

(一)地市级烟草公司卷烟销售预测研究

在对商业公司卷烟年销售量统计数据的分析得知,卷烟销售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时,年销售量时间序列的数值也会呈现波动。在正常情况下,即这些因素不发生变化时,本项研究分别运用趋势外推预测模型和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对抚顺市公司卷烟年销售量进行预测。

1.趋势外推预测模型

当预测对象依时间变化呈现某种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并且无明显的季节波动,又能找到一条合适的函数曲线反映这种变化趋势时,就可以用时间t为自变量,时序数值y为因变量,建立趋势模型:y=f(t)。当有理由相信这种趋势能够延伸到未来时,赋予变量t所需要的值,可以得到相应时刻的时序预测值。

2.多元回归预测模型

将影响卷烟销售量的因素转换为相应的主要经济指标,根据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变化情况,对卷烟销售量进行相关系数分析,实现预测对象的延伸,把消费者放到一个更重要的战略性地位、全局性地位和前瞻性地位,从对零售户的预测延伸到对消费者需求的预测。

(二)创办烟草行业商学院

建立烟草行业商学院可以通过培训来增强零售户的市场营销能力;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沟通和交流,增进烟草企业与零售户的情谊,建立长期、新型的客我关系;烟草行业商学院可以本着由浅到深、由低到高、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自愿参加的原则开展培训。培训方式要严格遵循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思想,尽量给零售户带来方便。在培训时,充分利用新商盟网站,对一些固定的培训内容进行网上培训,形成较广的覆盖面。在网下培训中,采用集中培训和流动课堂的形式对零售户进行培训,形成较宽的覆盖面。在培训地点上可以选择交通便利、相对集中的大型多媒体会议场所。在培训形式上,采用大范围集中培训、宣讲会等和流动课堂、座谈会等小范围培训相结合,从而开展培训。通过学院专项培训,前移卷烟营销阵地,提高零售户营销能力,在零售户中设立或评选出品牌培育的“推广员”、品牌展示的“维护员”、品牌市场的“信息员”、卷烟市场的“观察员”,充分发挥卷烟销售终端的营销职能。

(三)建立卷烟动态销售管理系统

零售培训总结篇9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到“新常态”,烟草行业“量价齐升”的“增量经济”模式将难以为继。深化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存量激活,提升营销终端的营销服务效能,就成为烟草公司面临的重要战略课题。本文运用网格化营销理论,从客户有效分类并识别服务需求入手,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套餐,对服务的供需进行匹配,节约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优化考核激励机制。

一、基于网格化理论的定制化服务

网格化理论是在管理方格等基础上的管理营销理论创新。网格化营销即将市场进行进一步细分,形成若干营销与服务的网格,集销售、服务、客户发展与客户维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使其成为一个能够支撑各种经营策略和营销活动落地执行的平台,使营销与服务更加贴近客户,提高销售团队工作效率,做到精准化营销。网格化营销模式是针对场进行网格的系统划分,实现市场无缝隙覆盖的新型营销模式和重要的场策略。实行网格化营销,形成横到边、竖到底的网格化销售管理体系,可以实现对市场的精耕细作。为网格内提高销售空间,销售团队的销售能力及销售业绩的提升提供重要的保障。

运用网格化营销理论的定制化服务模式由4个环节构成:(1)客户分类。识别客户属性,描述服务与管理对策,实现客户结构化;(2)服务定制。依据客户属性和服务偏好完成服务供需匹配,实现服务结构化;(3)试点验证。对不同类型零售客户定制化服务菜单的科学性进行试点验证,对服务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充实拓展;(4)考核激励。建立评价考核体系,验证服务工作成效,并构建模块化的激励管理体系,形成服务闭环。

客户经理作为连接卷烟零售户与烟草公司的中间环节,是定制化服务的执行者,直接影响定制化服务的成效。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客户经理的工作绩效评价方法及其考核激励机制。通过对安丘市烟草零售局客户经理2011年―2015年销售数据的整合,可以形成高效的客户经理业绩考核评价体系。数据整理思路如下:

首先,通过零售户客户代码,利用excel办公软件将销售数据,零售户基本信息与客户经理信息进行整合,得到相应综合信息excel数据表,将每位客户经理与其负责的每家零售户进行对应,并对应各零售户的总销量、各品类烟销量、业态、地域、规模。使得数据衔接更加详尽,并有利于对客户经理所负责的每家零售户进行业绩查询。

其次,通过对将每位客户经理2011年―2015年的销售数据进行条件筛选,得到每位客户经理2011年―2015年分年度的销售总体占比,一类烟销售占比;二类烟销售占比,并且由2012年起计算客户经理每项数据的增长率,以及每年度数据的均值,中位数,最大值以及最小值。

最后,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对每位客户经理五年增长率变化进行纵向分析,得到2011年―2015年每位客户经理卷烟总销量以及一二类烟销量增长的变化趋势。同时,在同一年度中,可以对在所有客户经理之间进行横向比较,对其业绩增长率进行排序,并计算出位于平均增长率以上及以下的客户经理。

二、客户经理考核激励机制

1.三维考核标准

客户经理三维度综合考核体系从基本销售情况、定制化服务绩效以及基本服务绩效3个维度出发,基于客户经理销售数据,定制化服务要求以及烟草公司基本服务要求,对客户经理的工作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以上3个维度分别赋予40分、40分、20分的权重,总分为100分,其中:

(1)基本规范化服务(20)

主要包括终端经营规范管理(5)、终端基本信息掌握(5)、终端档案信息管理(5)、终端满意情况反馈(5)。其中,终端经营规范管理主要包括现代零售终端建设数量,现代零售终端建设质量,终端形象维护,终端基础工作提升等方面的考察。终端基本信息掌握主要考察客户经理是否熟练掌握其负责的日常卷烟销售情况以及相应的零售户基本信息。终端档案信息管理主要要求客户经理按照相关规定对各线路现代终端、消费者体验店、品牌示范店等重点终端,制作明细表;同时,每个终端拍摄门头、整体店面、卷烟陈列区三张照片,采集店面形象,形成规范化动态电子档案。终端满意情况反馈主要考核客户经理是否及时拜访零售户以及零售户对客户经理服务情况的满意程度是否达标。

(2)定制化服务(40)

定制化服务是针对不同类型客户提供个的性化服务,但在对客户经理考核中要具有普遍性,因此考核基于如下原则:

①利于零售户卷烟销售的原则(15),具体分为数据分析(5)、个性化销售指导(5)、品牌培育(5)3个方面。

数据分析类(5),为零售户提供包括:进货量、进货金额、盈利金额和主要盈利卷烟销售结构和分布情况等数据,并针对零售户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结构化和类型化的分析内容,力求提高零售户销售数量,增加其收益,达到双赢目的。

个性化销售指导(5),提供行业发展报告;根据区域销售动态,提供市场分析报告。

品牌培育(5),制定品牌培育计划,选择重点客户提供品牌培育方案;定期上门发放品牌宣传资料和物料,通过提供品牌宣传、营销指导等方式进行品牌维护。

②利于零售户发展原则(15),具体分为培训(5)、网络平台搭建(5)、特殊安全经营指导(5)3个方面。

培训(5),以集中培训为主,辅以参观体验式培训。 邀请专业讲师授课,为客户代表提供品牌培育、销售技巧、规范经营培训等指导;组织客户代表参观局(分公司)打假成果展、参观工业企业及优秀示范店实地体验和交流。

网络平台搭建(5),构建网络培训课堂及网络宣传方式,提供行业动态、卷烟营销技巧、新品牌信息和推介方式等知识。

特殊安全经营指导(5),提高客户的安全意识和卷烟“三防”技巧,帮助客户掌握一些基本的自防自救方法。

③通用性原则(10),具体分为客户经理日常拜访安排(5)和通用性指导工作的考核(5)两个方面。

日常拜访(5),针对不同类型零售户提供不同频次的日常拜访,达到更好地与零售户情感的交流与沟通。

通用性指导(5),包括现场指导卷烟陈列、摆放,卷烟防霉、防潮存放技巧等;指导客户制定合理卷烟库存和资金周转计划等。

(3)综合销售绩效(40)

主要包括卷烟销量及销售额(10)、卷烟销售结构(10)、卷烟销售业绩横向对比(10)、卷烟销售业绩纵向对比(10)。其中卷烟销量及销售额(10)以各客户经理销量及销售额目标为考核依据。卷烟销售结构(10)强调销售结构,主要涉及一二类烟销售比例,重点品牌动销、上柜。主要考核品牌目标达成率。卷烟销售业绩横向对比(10)、卷烟销售业绩纵向对比(10)主要考察客户经理销售业绩的当年度与其他客户经理的横向对比以及跨年度与其过往销售数据的纵向对比,其具体对比方式为:基于客户经理销售数据,计算客户经理销售数据增长率,对每位客户经理近几年增长率变化进行纵向分析,得到每位客户经理卷烟增长的变化趋势。同时,在同一年度中,可以对在所有客户经理之间进行横向比较,对其业绩增长率进行排序,并计算出位于平均增长率以上及以下的客户经理。具体三维考核体系见下图。

2.激励机制

传统的营销激励模式以单纯的物质奖励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精神层面以及晋升渠道方面的激励。本文旨在构建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以及目标激励协同融合的“三维激励模式”,对常规物质奖励方案进行完善,在精神奖励维度进行创新,在目标维度实现突破。

根据《客户经理考核管理办法》,对客户经理销售情况按月度、季度、年度进行综合打分,根据评分结果,给予符合考核标准的客户经理相应的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及目标激励。考核评分分为四个档次,分别为优(100-90分)、良(89-75分)、中(74-60分)、未达标(60分以下)。

(1)物质激励

现金奖励为主要手段。

(2)精神激励

评选出月度、季度、年度销售冠军、亚军、季军和标兵等,在公司宣传公告栏对各项荣誉获得者进行表彰通报,在给予荣誉获得者物质激励的同时,给予月度冠军公司内部培训奖励,给予季度冠军前往潍坊市局下属其他烟草公司交流学习的机会,给予年度冠军前往潍坊市烟草公司交流学习的机会。以上荣誉头衔及培训经历将作为年终评选及岗位晋升的重要参考。

(3)目标激励

公司遵循“以考评成绩定岗级晋升,以岗级晋升定薪酬激励”,根据客户经理年度综合考评结果,按一定比例晋级并对应提高绩效薪酬待遇,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进一步激发队伍活力。根据每年度考评结果,动态调整星级岗位,能者上,庸者下,薪随级变,易岗易薪。

考评成绩及培训经历作为参评“年度最佳客户经理”的重要考核依据,“年度最佳客户经理”将获得年终调薪的机会,该调薪为期一年。

本文所涉及的客户经理激励实施方案旨在激励客户经理,增强其工作活力,不断提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其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同向同步,推动公司健康发展。具体措施见下表。

三、结论与建议

针对潍坊烟草安丘分公司零售客户特征和属性特征聚类,从区位、业态和客户经理负责人3个维度对零售户划分,深入分析后发现,发挥卷烟营销网格化服务模式的效力,主要表现在信息收集的精确性、资源配置的高效性和需求响应的及时性上。因此,提出相应建议如下:

零售培训总结篇10

政策故然能刺激销售,但打乱了卖场的经营节奏。

节能惠民政策,在实施中零售企业先垫付补贴款给消费者,再将资料汇总提交至工厂,由工厂返还给商家,工厂再与国家对接,由国家将补贴款拔至工厂。国家要求厂家要在30天内兑现给经销商,但有些工厂并不能及时将款项兑现,总是推拖,节能惠民政策结束已经近3个月了,很多区域零售企业都还有相当一部分补贴款没有从工厂追回来。同时,由于政策结束之前,厂商大规模做促销,打乱了卖场本身的销售节奏。商家经营的费用每天都在产生,忽冷忽热的市场,以及垫付的大量补贴款,都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的资金周转,对商家来讲收益并不大。因此,很多区域家电零售企业都不希望再次推出节能惠民这样的政策。

消费者的购买力受多种因素影响,促进经济,扩大内需有多种方式,例如,可以通过为企业减负的方式,使企业可以给员工多一些工资福利,让企业利润和员工收入增加来扩大消费。吴总认为,在过去几年所有的家电刺激消费的政策中,以旧换新是最环保、最科学的,它真正推动了家电产品的更新换代,同时,通过统一回收拆解,在拆解中不会再次产生污染,旧家电也不再流入二手市场销售,没有安全隐患,远比节能惠民政策的社会效应更好。

所以,吴总认为,如果国家要推动节能,还不如推以旧换新政策。因为,冰箱、热水器、空调、彩电都有节能标识,最近生产的产品大部分都已经是节能产品,卖场本身正常销售的产品中,节能产品就已经是处于上升的状态。例如,益群电器的顾客对空气能热水器的接受程度已经比较高,近两年空气能热水器的销售增长就一直处于上升的状态。但还有大量十几年前生产的老旧家电在消费者家中超龄服役。以旧换新可以推动这些更旧的产品被淘汰。益群在做以旧换新时,CRT彩电、老旧冰箱、冷柜回收了非常多。同时,监控措施也更完善,一定要有旧产品回收,才能够得到补贴。虽然不是节能惠民,但同样是在推动节能产品的销售,也可以促进产业升级。而且这一政策,对品牌商、经销商及消费者都有益。另外,如果国家再推出节能补贴政策,可能厂家本来就准备降价的产品,反而不降了。对商家并无益处。

刚性需求依然存在,理清并坚定扩张规模的战略方向。

前几年,国家出台多项刺激政策,很多区域家电零售企业都是借政策的东风,规模快速扩大,开始扩张开店。但2011年房产限购、经济低迷让很多急于扩充规模的企业陷入困境,2012年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各家电零售企业的费用上升明显,企业明显感觉日子不如前几年好过,又开始马上收缩。对于家电零售企业来讲,开店是企业扩大规模的最主要手段,但不是说市场形势好,就马上要快速开店,市场形势不好就停滞不前。目前对于家电产品,刚性消费或市场还是存在的,关键是企业要理清并坚定既定的战略方向,找到突围之路,实现逆势而上。例如,2013年,益群电器正在全力推动与当地百货、购物中心的合作,通过加大在百货渠道建专营店的方式扩大规模。

在国内,很多省市的百货系统中家电业务都做得非常强势,例如,河北北人集团的北国电器、银川新华百货的东桥家电、合肥百大的百大电器、唐山百货唐百电器等等。但在深圳百货店内没有强势的家电零售品牌,各家做得都不是很好,但又都不想放弃。益群电器看到了这期间的机会,将在百货渠道中发展专业零售卖场作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模式。

前期益群电器已经与佳华百货、坪乡百货进行了合作,也探索出了一套可行的运作模式。目前,又和深圳岁宝百货签约合作,岁宝百货也是香港上市公司,在深圳地区有十几家门店,益群通过有选择地进入百货渠道,用专业运作填补百货在家电销售上的专业不足,形成品牌联动。目前,益群电器在深圳有12家门店,通过进一步扩大与百货业的合作,吴总计划在3~5年内,益群电器分店要拓展到25家以上,会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规模优势。

发展重在内因,用培训育人企业文化留人。

零售培训总结篇11

一、引言

随着我国零售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大批国外零售企业涌入,本来已经十分激烈的流通领域竞争将更趋白热化。如何在恶劣的竞争环境下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成为绝大多数零售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提高企业竞争力,我国零售企业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最关键的是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因为对零售企业来讲,人力资源不仅是零售企业的必备条件,而且决定着零售企业经营质量和服务水平。然而零售企业的现状是缺乏连锁经营管理、商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管理型人才使得在管理水平上上不了台阶,基层人员在企业内部得不到良好的培训,阻碍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据中国商业联合会零售人才论坛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零售业店长的年流动率超过50%,管理人才缺口至少有10万。人才从哪里来?高薪留人、高薪挖人作为常规方式,在连锁卖场中似乎行不通了。卖场快速扩张使得企业难以承担成倍增长的人员成本,而“逢节必火”的非理性消费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又导致卖场工作强度越来越高,因而,企业内部培养人才成为惟一可行的出路。面对零售行业居高不下的流动率,本文试着探讨如何有效运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以改善这一情况。

二、零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单一

一是过分注重物质激励而轻视精神激励。零售企业在员工激励主要表现为奖金、销售提成等物质手段。薪酬成为企业惟一的激励手段。根据世界经理人网站的网上调查,71%以上企业员工希望雇主除了薪酬外,还能提供培训和个人提升的机会。拓展人的发展空间越来越成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措施。二是注重短期而缺乏长期激励。在这种激励导向下,一些员工为追求短期利益而损害企业长远利益。如一些店铺销售人员为提高产品销量,获得高额奖金提成,只关注那些有利于业绩提升的产品销售,在进货时忽视产品质量、甚至作出虚假的宣传,虽然在短期内提高了销量,从长远上来看来却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利益。薪资方面我国零售企业对普通的员工通常采用的是“一刀切”的工资制,极少进行个人业绩评估,因此不能根据绩效评估合理计薪,也不能具备有效的激励模式。而且,零售企业通常对员工的管理也比较严格,大多数零售企业进行全天监控,这些都或多或少地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还有可能将这种不满发泄到顾客身上。

(二)人才培养、使用机制不科学

“用人不育人”是许多零售企业常犯的错误,也是制约许多零售企业发展的桎梏。由于企业没有系统培训、人才培养规划,对聘用员工只是进行一次短期的岗前培训,有的连简单的岗前培训都没有,员工直接上岗,由此造成许多员工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达不到要求,引来顾客抱怨和不满,也影响了企业的销售利润。在用人方面许多中小零售企业的选拔标准欠科学,缺乏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此外,缺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有效制度,使零售企业人才流失严重。

(三)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运营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企业价值观及企业精神,它对员工的行为方式和习惯会产生强烈的影响。目前大多数零售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这往往会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理念的错位。个人在没有正确理念的指引下极易失去方向。

三、对零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建议

(一)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只有稳定的工作的环境才能促进个人与企业的共同进步,取得双赢。按照马斯洛关于人的五层次需求理论,金钱只能使其最低层次的需求得以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如成就感、归属感、权利或自我实现的需要很难得到满足。

对于在工作中敬业、努力工作的员工,应该给予特别的培养,给予更多的培训机会,使其能力得到提高,让其感到公司对他们的关心和培养,给予其较多的晋升空间,以增强他们对公司的归属感。零售企业对于那些工作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员工适时进行必要的精神奖励,是一种重要的荣誉激励手段,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奋发热情,发挥模范带动作用。同时,在荣誉激励中,不忘对员工群体的鼓励,有利于培养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在沃尔玛的商场内,有一块专门展示优秀员工照片的墙壁,有“服务明星”、“销售冠军”等称号,使进入商场的顾客都能看见。沃尔玛每月都会评选。通过这种低成本的精神激励,使员工保持着良好的工作状态。当然在员工的激励方面,我们不要只局限于最单纯的金钱方面,要对不同需求的员工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

(二)善用非物质激励

非物质激励也就是精神激励,即突出以人性化管理为核心,从关心员工的基本需要出发,尊重理解员工,为员工的个性化发展与潜能挖掘提供良好的空间,使员工的需要获得全面满足。非物质激励与物质激励手段有机结合,能起到作用互补,相得益彰的效果。有效的激励手段有:

1.目标激励

在零售业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面前,即使最热情的人也会有疲惫、消极的时刻,企业需要一个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使员工有充足的干劲。提供高薪资虽然很重要,但是公平的奖惩、发展机会也是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对于不同层级的员工,制定不同的激励方式是业内比较普遍的做法。首先要了解员工的需求,对于一名基层员工来说,他看重的是收入水平,那么就要让他知道只要工作出色,他的收入就会提高,让他看到,他为企业付出努力,就可以得到回报。定期展开技能竞赛,形成一种良性竞争。中层管理人员则希望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企业就要给他们机会。高层人员的理念得到认同后,会产生一种事业心,会把公司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业。企业通过设置适当的经营发展目标,再细化分解到每一位员工身上,使员工有努力的方向,达到调动其主动性与积极性的目的。同时,企业发展目标的设置要体现一定的超前性和层次性,让员工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和动力,如果不付出不懈的努力与奋斗,就实现不了个人的目标任务,更谈不上企业超越式发展了。

2.职业发展激励

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对自己的成长空间都非常关注,而且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能力水平的提高,希望企业提供的成长空间也在不断的变化,这时,零售企业就需要根据员工在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适时调整工作岗位与工作任务,以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激发他们的长久动力。以目前国内零售企业人才的缺口情况看,后备人员的培养是每个零售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完善用人制度。“人尽其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之一。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方式是要有一套合理公正的考核制度,能够使优秀的员工获得更大的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零售业是一个流动性很大的行业,处理好内部选拔和外部聘用之间产生的矛盾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认同年轻人所取得的成绩,是绝大多数最受推崇的公司留住人才的法宝。零售企业巨子沃尔玛集团的用人原则由原来“获得、留住、成长”,转变为“留住、成长、获得”。这不是简单的调换位置,它体现了沃尔玛用人指导方针的变化,更加重视从原有员工中培养、选拔优秀人才,而不是在人才缺乏时一味地从外部聘用。建立适当的留人机制。选人、育人、用人工作做好之后,企业还应重视做好留人工作。企业的留人机制除了福利、薪酬外,更要懂得用情感留人、用事业留人。企业还可以通过和谐的企业环境、融洽的人际关系、舒心的工作环境,让员工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和体现等,化解内部培养和人才流失严重矛盾。

3.尊重信任激励

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信任体现在尊重员工的人格、自尊与意见建议上,体现在充分授权与放手使用上。员工只有在获得充分的信任与尊重之后,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甚至可能超水平发挥,取得意想不到的工作业绩。只有管理者充分相信员工并最大程度放权,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激情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

4.竞争激励

很多管理者害怕企业内的竞争现象,认为这样会破坏企业的秩序。其实,只要管理者对竞争进行合理引导,竞争就可以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对于企业中的后进员工,管理者要鼓励他们迎头赶上;对于企业里的先进员工,管理者要勉励他们继续领先。在企业内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提倡个人竞争,提倡团队竞争,就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另外,针对竞争的有序性,除了靠道德约束外,企业也可以制定一些奖惩措施,规范竞争。

5.制定激励性的薪酬和福利制度

员工进入企业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获得一定的物质报酬。在企业里,报酬的高低甚至可以代表员工的价值大小。所以,合理的薪酬系统是具有很大激励效果的。因此,加强对福利项目的管理才能起到福利应有的作用。在物质激励方面上,薪酬和福利都是比较传统的激励方法。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难度最大的一项工作,绩效管理直接影响企业效益和员工切身利益。零售企业应结合实际建立一套有效的业绩指导、业绩评价和业绩辅导改进体系,以及建立与此相适应的报酬激励制度、人员培训与开发计划、人员进退升迁制度和形成相应工作流程程序等,企业必须要建立起这些规范化的制度体系和运作程序。绩效考核应根据工作岗位确定考核内容,考核方法也应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采取多种方法配合使用。如将定性考核方法与定量考核方法相结合,将上级考核方法与自我鉴定方法相结合,将业绩考核方法与考试评议方法相结合,实现对企业各类员工的全方位考核。

6.完善企业培训制度、以培训激励员工

“用人不育人”是目前许多零售企业常犯的错误,也是制约许多零售企业发展的桎梏。在目前零售企业普遍存在内部人才储备和外部供应不足的情况下,零售企业必须加强内部培训工作。企业培训是一项连续性的活动。培训工作不仅要有制度保证,而且培训内容也应因时而变、因需而变、形式灵活多样。零售企业要完善对员工的培训制度,把培训和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结合起来。培训内容不仅有岗前有关企业制度、文化方面培训、岗位职责及必要知识技能培训,还要包括员工职业发展培训。培训的形式除了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更要加强脱产学习和员工自我教育。培训方式可以采用个别指导、开办讲座、岗位轮换、角色扮演、现场指导、小组培训等方法。随着零售业的发展,对员工的技能、知识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员工知识、技能更新不能仅靠员工自觉来实现,必须由企业系统的培训工作来完成。需注意并应在培训前制定培训后期望达到的标准,在培训过程中建立适当的监督和强化机制,使培训效果可以衡量,真正将培训落到实处。

7.文化激励

良好的企业文化已成为人才积聚的重要影响因素,企业文化的塑造已经成为现代化企业精神激励的重要手段。实践表明,有着良好文化的企业,人才的流失是明显低于那些不重视企业文化塑造的企业的。零售企业的服务过程是员工与顾客相互交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员工娴熟的技能必不可少,员工的工作状态也直接影响到服务效果与顾客感受。因此,零售企业对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带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处于良好状态非常重要。当企业的文化和员工的价值观一致时,当企业文化充分体现出对员工的尊重时,员工就会与企业融为一体,会为自己的企业感到骄傲,会对自己的企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愿意为企业奉献自己的智慧。

总之,零售企业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注重人力资源的管理。通过本文上述分析,只有建立和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才能充分发挥提升零售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在管理中不断总结经验,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意识,零售企业才能留住人才,任用人才,培训人才,达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真正意义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宗红,朱洙主编人才选聘[M]第1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6

[2]傅永刚,如何激励员工,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孙健敏,周文霞,管理中的激励,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

[4]韩喜艳、刘伟,零售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策略探析,科学管理文摘,2004(1)

[5]付子顺,如何培训企业管理人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6)

零售培训总结篇12

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快速发展的消费市场也为我国零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外资零售企业的进入使得国内零售企业的竞争呈现白热化。因此,如何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下去,是绝大多数国内零售企业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对国内零售企业来讲,人力资源管理是零售企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也对零售企业的经营质量和服务水平起决定性的作用。零售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解决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建立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而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零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总和[1]。零售企业是指设有商品营业柜台、场所,并且不自产商品,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的企业,包括直接从事综合商品销售的零售商店、百货商场、超级市场等[2]。而零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则是对整个零售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宏观调控,以从事零售业的工作人员为主要分析对象,依据法律规定对其所属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招聘、录用,以及培训、开发等管理活动的过程。

二、零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多样性。零售企业与其他行业有一定的差异性,零售企业具有多种多样的业态形式。因此零售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人才管理方式,有针对性地制定其人力资源管理规划,通过规划促进零售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结构复杂。零售企业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同时其所涉及的行业也是方方面面的,不仅要面对形形的顾客,还要面对不同行业和政府部门等。由于其结构的复杂就需要各种不同的专业性人才,专业性不同,员工的受教育程度也是不同的,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员其管理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这就增大了管理上的难度。

(三)人员招聘与培训的琐碎性。虽然零售企业的进入门槛不高,但是其工作的性质及环境却要求企业员工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在零售企业中接触顾客最多的就是员工,尤其是一线的销售人员,因此员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顾客对企业的印象。只有具备良好素质的员工才能更好的服务顾客,才能提升企业形象,也才能为企业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拥有一支良好素质的员工队伍需要企业在招聘和培训中注重员工各方面的考察和培养,培养出对企业发展有用的员工。

(四)绩效评价系统的持续更新性。由于零售企业包含了不同层次的员工,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就更为复杂,而这种复杂性表现在绩效评价体系中需要对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不断更新。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员工的特点,考核标准也需要多样性,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发展阶段额员工的需求,保证绩效考核的有效性。

三、我国零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战略地位认识不足,缺乏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我国大部分零售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商品的经营、企业规模的大小及效益的增收上面,而人力资源并不被认为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但零售企业只有把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如果零售企业没有人力资源作为保障,将很难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所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战略地位上认识的不足,仅仅靠经验和感觉办事,对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吸收较慢,将使企业发展缺乏全局视野和战略目光,这些都是对人力资源管理不够重视、认识不清,战略地位认识不足的表现。

零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战略规划。企业如果没有一个系统的、长远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就无法形成人才的积蓄与储备,尤其是在企业扩大规模或发展连锁店时将会出现人才的大量短缺现象。因此,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是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企业没有战略上的规划,则会出现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极度不匹配的现象,一方面会有企业业务和规模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又出现人才严重匮乏的局面。缺乏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使得我国零售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无法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从而导致企业缺乏完整的人才结构体系,企业的发展没有足够的人才来支撑,人力资源管理也无法适应企业扩张的需要,这终将会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人才短缺和人员流失现象严重。零售企业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吸纳大量的低学历劳动力作为营业人员,依靠这些人员来达到企业的营销目标。在快速发展的零售企业中,大量营销人员可能仅经过几天或者简单的几个小时的培训便上岗,由于业绩不错,可能很快就会被提拔为管理层,成为销售主管。但这样的管理层对零售企业的认识是相当浅薄的。由于缺乏对零售企业的整体认知,这就导致零售卖场的整体管理水平低下。

快速发展的零售业,使得企业管理层对人才极度渴望。而管理人才的培养又是极其缓慢的一个过程,这就导致在零售企业中挖业务骨干的现象十分盛行。一个企业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管理人才可能很快就会被其竞争对手以更高的薪水或职位挖过去。人才的流失将大大削弱企业的竞争力。

零售企业人员流动较大、工作时间较长,尤其是节假日的时候也正是零售企业员工最忙的时候,很多员工都没有休假的时间,时间较长就会出现怠工、抱怨的情绪,这些情况将直接体现在对待顾客上,导致企业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随着时间的增长,一些员工也会陆陆续续辞职去寻找更为轻松的工作,尤其是女性员工在结婚之后也会因为家庭的原因选择更好的工作以方便照顾家庭。

(三)企业招聘、培训与激励制度不够完善。我国零售企业在人力资源的投入意识上观念比价淡薄,这就导致了我国大部分零售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投入较少。很多零售企业往往都不注重人员的招聘选拔,而且认为零售业的门槛本身就很低,工作内容也很简单,所以很容易就能够招聘到人员。但是企业却忽视了招聘一个优秀员工的难度,光凭简单的面试选定的员工,企业和员工之间没有太多的了解,后续工作中,企业可能无法满足员工的内在需求,从而产生高的离职率。

零售业的迅猛发展加大了对人才需求量,但现实情况是很多零售企业的员工从招聘到上岗几乎没有经过正规化的培训,这使得多数国内零售企业的员工普遍工作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这些情况的产生都是由岗前培训不到位所引起的,顾客对企业服务质量不满意,不仅仅影响的是企业利润的下降,更可能对企业的形象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激励制度方面,大部分零售企业对员工的激励主要体现在物质上,如奖金、销售提成等。这使大部分员工只注重自己的销售业绩,认为只要将物品销售出去,个人业绩提高了就达到目标了,而没有关注到顾客的需求或者说是企业产品质量、产品发展的问题。员工对企业没有认同感,只是一味追求自身短期利益,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四、零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实施

(一)制定科学的零售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企业能否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否创造一个积极、团结与合作的团队,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我国零售企业必须制定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为零售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制定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规划,首先要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人力资源部门要明确企业的目标是什么,围绕这个目标依据企业的发展战略,明确企业未来的人才需求,准确把握人力资源的方向问题;再次,依据企业发展的环境因素,分析企业的强势与弱势,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最后,对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评估分析,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使规划更切合企业目前的发展要求。

(二)完善招聘、培训体系。我国零售企业在员工招聘与培训方面的投入是不足的,这就导致员工的素质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在企业员工的招聘上,尤其是对基层销售人员的招聘选拔上,学历和素质普遍偏低。在招聘完成之后没有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培训就上岗,导致企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因此完善招聘和培训对零售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加强招聘的环节,企业让面试者提前报名,这样可以提前收集符合需要的人才信息,通过筛选留下的这部分面试者在质量上都较之前有很大的提高。再就是通过笔试环节,了解员工的心里和能力情况,了解到面试者真实水平。最后就是面试环节,通过对应试者一系列的观察和对应试者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的考察,最终确定符合公司发展要求的人员。通过这一系列的选拔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在培训方面,为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企业通过设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员工自己制定自己的培养和发展计划,进一步了解到员工深层次的需求,把企业和员工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既保障了员工的需求,又使企业可以在更稳定的环境中发展下去。让培训不在是走走过场,而是真正结合到企业和员工的发展规划上,为企业培养一批扎实、稳重、有认同感的员工。

(三)提高薪酬水平,强化激励机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员工薪酬水平的高低成为企业争取人才和稳定人才的重要手段。我国零售企业大部分员工的工资采用的是以基本工资加奖金(提成)的形式。大部分零售企业的员工尤其是基层员工基本工资都普遍较低,为了提高工资,员工就只注重产品销售拿提成,而忽视了产品质量和顾客需求,因此要适当提高员工的基本工资水平。同时在激励机制方面,如工龄满一年给员工买五险一金、健康体检补贴、交通补贴、餐费补贴等,对工作有重大贡献的员工给予物质奖励如一次性奖金的发放、旅游或者授予荣誉称号、职位晋升等。通过这些形式的举措来激发不同层次的员工向着更高的目标不懈追求,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

结论:零售企业的管理者只有充分认识到零售企业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才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关注,建设强有力的人才发展队伍,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零售企业的现状,通过这些问题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零售企业的发展较之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完善零售企业的招聘和培训体系,让员工经过系统和规范化的培训后进入工作岗位,从整体上提高员工的素质。强化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通过这一系列的对策,国内零售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才能与国外企业相抗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