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专业教学论文

时间:2022-05-18 10:32:36 关键词: 美术 美术专业 教学论文

摘要:素描是美术专业的最重要的基本课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描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常规,才能适应现代化的设计要求,在传统的素描教学上不断发现和创新,寻找一条传统与现代贯通发展的素描教学模式,以促进素描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美术专业教学论文

美术专业教学论文:美术专业素描教学论文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素描分为写实和抽象等类别,风格多样,分析素描写实的衡量标准,要求在素描教学中需注重形体结构的比例关系、整体画面的协调关系及解剖透视关系等关键内容。由于美术专业主要靠向结构素描和设计素描,所谓结构素描,是指通过理性和严谨的数据分析来认识形体结构及变化规律等,其比较注重素描的物象的客观性和应用型,而设计素描是指通过将设计意识与素描有机结合起来,对所描绘事物的物体形态及结构等进行逻辑性的分析,设计素描注重强调结果和过程,开展设计素描教学,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正确观察方法。设计素描的主旨是通过减少光影内部因素来达到形体自身的纯粹实体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结构素描和设计素描教学,注重于石膏像、静物、界面的临摹与写生等内容上,采用交叉教学方式,使学生熟练掌握绘画技能表现方法。例如在素描教学中可以安排建筑内部空间的素描练习,在结构素描教学中,可以根据素描的基本要求来选用适当的建筑立体图片资料来作为学生研究结构的对象,以三维空间概念作为结构素描教学的重点,并要求学生关注建筑设计图片所具有的时代特征和艺术感染力,让学生有选择性的进行适度空间的素描练习,为了让学生在今后的美术专业学习中不会机械地理解平面构成,可以安排“平面构成表现”课程,以具象写实为画面的主体形象,通过学生多视点和全方位地观察,将所描绘的主体作为抽象的形态因素,并通过抽象的对比、渐变等骨架结构做创造性的重新组合。在素描教学中,无论采用何种素描练习方式,其都是对自然的直接观察,而学生所描绘的主体主要从写生而来,只有学生全身心地去感受自然,寻找视觉的规律,学生的设计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2学生个性发展

对于初学画画的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认为素描较难学,尤其是在临摹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都容易犯概念化的错误,在作业中时常忽视对精神特质及整体因素的学习和统一处理。针对这些问题,应开展具有针对性地素描教学,加强学生对素描的认识和理解,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长处来启发学生对素描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强调每个学生的素作品需保持自己的风格,注重素描的简练与单纯,简练与单纯的素描是统领画面的核心。因此,在素描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灵感与个性,让学生明白艺术性的创造才能打造出优秀的作品,在传统的素描训练中,其比较注重于强调素描对绘画的显性作用,而学生只需要进行自然中形态与空间的客观性分析,这种客观对象的规范制约,导致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发挥受到限制。因此,在未来的素描教学中,更注重于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在未来的设计开发,其社会实践活动是创造性的,因此,注重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开发是非常重要的。

3素描教学中的素描“转型期”

对于西方传统的写实方法,由于我国的素描主要从外国输入,在近50年代以来,素描逐渐风气渐盛。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素描教学必须摒弃过去传统僵硬、死板的画法,应注重素描画法的生动性和多样性,将素描由自然被动的记录转化成一种艺术创造,只有苦练素描基本功能,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才能有所发展。分析现代素描,随着当代艺术教学工作者的勇于探索,当代的素描注重个性情感的表达及素描概念的深化延续,其表现的内容主要包括艺术家在自我感受和自我修养发展中所形成的个性,这无异于促进了写实素描的发展。因此,写实素描中所具有的抽象艺术的简练性和直接性图像效果是我国现代素描教学中体现的一个趋势。总的来说,无论是传统的写实素描还是现代的抽象素描,其都涉及艺术家对自然和生命的态度问题,其共同点都是引导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因此,在素描教学中,探索一条传统与现代贯通的发展道路,在传统的素描上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从而开拓新的创造之路。

4总结

素描是美术专业的最重要的基本课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描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常规,才能适应现代化的设计要求,在传统的素描教学上不断发现和创新,寻找一条传统与现代贯通发展的素描教学模式,以促进素描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次仁卓玛 单位: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美术专业教学论文:浅析中专生初入美术专业课的教学

论文关键词:素描几何形体教学 教学目的 兴趣 造型规律 形体结构

论文摘要:中专美术专业课要从素描几何形体教学抓起,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造型的基本规律,为以后的素描等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有的物体造型无外乎三大类:方类、圆类、组合类。不难看出,方类和圆类是最基本的类型。它们的代表就是正方体和球体。画好了这两个最基本的几何形体,再画其他任何形体都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美术又称造型艺术,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而素描几何形体是素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专生美术专业课必开的基础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造型的基本规律,为以后的素描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要素。没有学习兴趣,就没有内在的动力,就没有学习的自觉性。这样的美术教学、美感的培养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美术教材中的作品,对学生来说仅是一幅幅陌生的画面而已。要循序渐进地向他们展示教材内容的美,从造型、构图、内涵多方面来讲解,使学生体会其中寓含的深层的美,使美育深入到每个学生内心深处,触动其心弦,引导他们去思想、去领悟、去深思,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爱美情感、爱美情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初入中专的学生专业课水平参差不齐。怎样在短时间内让差点的学生绘画水平很快赶上来?素描教学是最有效的方法,几何形体教学又成了最有力的教学手段。怎样才能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几何形体教学中来?大自然是培养情感的最好导师。在美术教学中,我就带学生到大自然中,通过对自然的写生,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热爱生活,能够发现美、鉴赏美、表现美;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的物体造型无外乎三大类:方类、圆类、组合类。自然环境是引发学生丰富情感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引起他们的联想,从而激发其特定的情感,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学生不同的情感活动。

二、美术专业课要重视素描几何形体教学

我在中专生入学阶段的教学思路是:先画素描石膏几何形体,再画素描静物和石膏挂面;而速写,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开始训练得越早越好。

1 素描几何形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①目的不清。认为石膏几何形体比较简单,学生容易画,把素描几何形体与普通的素描静物同样看待,失去了素描几何形体教学的意义。

②无重点。让学生把所有几何形体都画一遍,不分重点,花同样的精力去学。

③开始写生时每组几何形体摆的数量过多。学生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构图、明暗、画面效果等方面。

④写生时没有合理安排顺序。有些环环相扣的内容没按合理的顺序安排,很难收到好的效果。

⑤造型规律讲得不透。每种几何形体都有它自身的造型规律,掌握它是我们学习素描几何形体的主要目的。造型规律讲得不透,教学目的也就很难达到。

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表现出一些师生对素描几何形体教学的认识不清。

2 正确认识素描几何形体教学

几何形体是从自然形体中概括出来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形体。我们掌握了它的造型规律就可以举一反三,去描绘自然界中的其他任何形体。法国画家保尔塞尚指出:“一切物体的形态,无论构造多么复杂,都可以概括为几种几何形体,即球体、圆柱、圆锥和立方体的结构形式。”把具体的形象概括为单纯的几何形体,再用抽象的几何形体去认识具体对象,以此掌握形体变化的基本规律。画几何形体的目的是在于培养、训练初级入门者的最简单、最概括的形与体的观念,并能掌握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可以说,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几何形体是素描教学的基础,因此说它是重中之重。

3 怎样使学生学好素描几何形体

①归纳分类,明确任务抓住重点。几何形体的种类有很多,我们泛泛地去画就会浪费很多时间。有些学生几何形体画了很多,仍然没有解决最基本的问题,如基本的透视问题、明暗规律问题等。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抓住重点。重点就是将几何形体归归类。所有的几何形体无外乎三大类:一类是具有方形特征的(由各种平面构成的体)方类,如立方体、长方体、棱柱、棱锥等;一类是具有圆形特征的圆类,如圆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等;还有一类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简单几何形体组合而成的组合类,如圆锥体和圆柱体的组合等。其中立方体是方类几何形体的代表,因为它具备了所有方类几何形体的主要特点,即都是由平面组合而成的立体,棱角分明,面与面之间的明暗是突变而没有过渡。其中圆球体是圆类几何形体的代表,因为它具备了所有圆类几何形体的主要特征,即都是由曲面或主要由曲面构成的立体,明暗是渐变的,过渡自然。所以立方体和圆球体就是素描几何形体教学的重点。对这两个几何形体的造型规律应讲清、讲透、讲彻底。学生也应对这两个几何形体进行研究,写生时不要草草了事,要强调画的越具体越深入越细致越好。至于组合类几何形体,都是由基本几何形体组合而成,它的造型基本规律在基本几何形体中都可以找到,只不过比基本几何形体更为复杂些罢了,所以不能作为几何形体素描教学的重点来研究。

②确定先后顺序,必须先讲立方体,其次才是圆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就写实绘画而言,不论我们画什么,都会遇到透视问题。以立方体为例,最容易讲清透视的基本规律。也许有人认为先从圆球体人手也可,我说不可以。表面上看,我们只要把轮廓画圆,再画上明暗,就可以把圆球体画好,并不涉及透视问题。其实不然,圆形物体的明暗可以分为亮调子、灰调子、明暗交界线、暗调子和反光五个基本层次,简称五调子。这五个调子多以环状分布在球体之上,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描绘它,能不涉及圆形的透视变形吗?有人又会问,我们直接以圆球体或圆柱体为例来学习透视不行吗?从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大量的研究资料来看,这样做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应从立方体人手,把立方体的学习放在素描几何形体教学的首位。

③各个击破,不能贪多。我曾见过一些老师,认为几何形体很简单,一开始就给学生摆许多几何形体画,学生的作业很容易出效果,画面也较丰富,有的还能参加习作展等,于是乎学生高兴,老师也高兴。但在以后的素描作业中,会经常出现一些最初级的错误,纠正起来很困难,影响到他们的进步,原因是一开始让学生画的件数太多,学生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构图、明暗、画面效果等方面,忽略了画几何形体的真正目的是掌握素描造型规律。我的做法是按照立方体、圆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的顺序,有步骤地加以学习,把每一个几何形体的透视规律、明暗规律等讲清、讲透。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细节决定成败,这些细节不能忽视

1 形体结构。最开始的素描课,从基本功做起,最重要也是最难掌握的是透视知识。要让学生熟知透视最基本的规律——“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画圆柱体时,要讲椭圆的画法,要讲到圆柱体的顶面和底面由于离视平线的远近不同,圆面的透视缩形变化就不同。要多给学生做示范,把范画挂在墙上,只有让学生知道好的作品是什么样,他们才可能画得好。万事开头难,一定要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明暗调子。等学生能较快地画出较准的形体结构时,就可以让他们尝试打明暗了,让结构和明暗结合起来表现。让他们了解两大部、三大面、五调子,还要讲立方体、球体的明暗造型规律等,但最主要的还是形体结构。

近年来,美术教学的改革在逐步深化,

“教师教什么、如何教”已经成为美术教学的一个热门话题。我认为,要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好素描,一定要把基本功夯实。教师除了自身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外,还应该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对学生动之以情方能晓之以理,科学、感性的教学才能使技法和理论生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美术专业教学论文:关于体育、音乐、美术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教学大纲;教学材料;教学方式;测试方式

论文摘 要:该文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西安体育学院武术系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学大纲脱离了学生的英语水平;教材的选用和教学方式落后;测试方式和方法存在弊端。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式:重新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设计教学大纲,在新大纲的基础上选取富于时代性的教材,改善教学方式,依据新的教学大纲采取切实可行的测试方式和方法。并且基于此调查结果分析,探讨体育、音乐、美术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1.目前武术系英语教学的现状

长期以来,武术系的外语教学处于极其传统落后,停滞不前的状态。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表现为课堂上说话,睡觉,阅读课外书;课后根本不完成作业,更谈不上积极主动的学习了。课堂教学仍然处于传统的“添鸭式”的教学状态。教师的讲解和举例几乎占到课堂时间的90%,甚至更多的时间,其原因是学生毫无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为了使教学继续进行,教师只好自己讲解。由于学生没有有效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又不能完成作业,课后也不积极的学习,因此形成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陌生,不理解,无法掌握,其结果是无法通过期末测试,而考试的失败又进一步挫伤了学生本来并不高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就逐渐放弃了英语学习。这样的课堂情形也导致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下降。

针对这种教学现状,本文试图通过调查问卷发现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

2.研究问题

教学行为是教与学的统一。著名的教学法专家(P. Corder)认为“典型的麻烦是我们总谈论教,而不谈论教学,教和学是一种结合的行为。不应过分把注意力集中在教上。”所以在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时,本文以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学生而言,与他们学习紧密相关的是教材和教学方式(体现在课堂教学)以及考试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重要因素之一。Hutchinson and Torres曾经指出没有教材,就没有教学背景,教材反映了教学思想?目的和方法。对学生而言,教材是主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来源;对老师而言,它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指导((Nie Aiming, 2001)。因此选择合适的教材至关重要。而在目前的学习环境下,即单纯的母语学习环境,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外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换句话说,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外语教学目标的集体执行过程。其次,对许多中国学生来说,课堂是其接受外语输入的主要场所,对部分学生甚至是唯一的场所。第三,外语课堂教学不但是学生接受外语输入的地方,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是学生接受学习策略培训、学习行为得到评估的最重要的场所。”(束定芳2006)因此本研究除了围绕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教材,教学方式,考试方式之外,还把学生对课堂的期望也作为研究内容之一。

2.1如何定位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

2.2学生如何看待现行使用教材?

2.3学生如何评论现行使用的教学方式?

2.4学生如何看待现行的考试方式?

2.5学生期望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形式?

3.研究设计

本研究把教学的主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方式,试图发现以上问题的答案,因此该问卷调查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的。

3.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武术系2006和2005级的部分学生(2006级75人,2005级75人),共150人,占该系英语学习人数的75%。回答问卷件调查的150名学生均由教师随机抽取。

3.2研究工具与方法

调查问卷由作者在文献阅读和与同行反复讨论后精心设计,包括10个陈述。涉及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对教材的看法、对教学方法和测试的看法。每个陈述后提供了四个不同层次的评价,供调查对象选择。

3.3调查结果与分析

问卷调查于2006年11月进行,要求150名参与问卷回答的学生自由而坦率的回答所有问题。15分钟后,收回所有的答卷(其中有效问卷为120份)。

3.3.1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偏低

高达60%的学生“从没学过”或只学过“两年”英语;4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只“相当于小学三年级水平”;25%的人认为“相当于小学毕业水平”。换句话说,70%的学生的英语水平只达到小学毕业的程度,只有5%的人自己评定为“相当于高中毕业水平”。这一结果表明该系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偏低。

3.3.2目前选用的教材不适合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

陈述3和4是有关教材的。60%的学生认为教材“很难”;20%的人认为“难”;50%的学生希望教材“简单一些”,30%的学生还希望教材“有意思”。这一结果表明学生对目前选用的教材不满意,其原因是教材难度较大,不适合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而且教材内容缺乏趣味性,无法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3.3落后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40%的学生认为目前的教学方式“很落后”;25%觉得“落后”。也就是说超过60%的学生不满意目前的教学方式。高达55%的学生希望“使用语音室”或“采用多媒体教学”;更有40%的人希望“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这一结果说明落后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迫切要求采用现代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3.3.4学生对目前的测试方式不满

65%的学生对目前的考试方式感到“讨厌”或“很令人讨厌”;40%的人希望的考试方式是“口试和笔试结合”。这样的结果说明学生对目前的测试方式不满,希望采用新的考试方式。

3.3.5学生希望的课堂教学形式

高达70%的学生“讨厌”或“很令人讨厌”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其原因可能与教材难度较大,以及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与他们所希望的模式不一致有关,因为有40%的人在“我希望的课堂形式”这一陈述中选择“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另外还有30%的人选择“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想结合”。这一结果说明学生厌倦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希望借助新的教学设备以及和同伴之间的互动来完成学习任务。

4.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本文拟从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修订教学大纲、根据新的教学大纲选用适当的教材、采用适合学生并且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依据教学内容和学方式采用适当的测试方式方面来探讨解决以上问题的相应对策。

4.1修订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对语言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作出选择,其主要任务就是确定教学内容,并为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细化处理。大纲除了要对语言内容和语言要素进行描述外,还要设计语言的其他内容,并且反映语言的教学理念,形式和方法(范爱克,1975)。教学大纲的制订是针对学习者而言的,其出发点就是适合学习者的实际语言水平,符合学习者对语言使用功能的要求,而且也要指明适合学习者学习习惯和要求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目前的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目标要求较高,超出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而且没有明确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其规定的教学内容陈旧,语言呆板,不能反映出学生学习英语,以期实现交际目标的要求。因此,修订教学大纲,使新的大纲教学适合学生偏低的英语水平,满足学生实现交际目标的要求,教学理论和方式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是目前改变两个系英语教学状况的当务之急。

4.2选用适当的教材

吕必松(1993)指出:任何一种第二语言的教材都必须针对一定的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和教学对象。并且提出了教材普遍适用的原则:(1)实用性原则: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实用性;(2)交际性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语言材料的组织要有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3)知识性原则:教学内容中要包含学生感兴趣的新知识;(4)趣味性原则:要求教材内容和形式生动有趣;(5)科学性原则:语言要规范,解释要科学,内容的组织要符合语言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6)针对性原则:要明确所编教材适用于那一种教学类型、那一种可型、那一种教学对象等。刘?(2000)把教材的编写概括为五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趣味性,系统性。不难看出,对教材通用性原则的认识大同小异。这也就是我们选用教材不得不遵守的原则。

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选用的教学内容陈旧,句子冗长,语言缺乏时代性,导致教材缺乏趣味性和科学性,失去了针对性和实用性。由于教学内容丧失了教材通用性原则,直接导致了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呆板与保守,使目前两个系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于厌倦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要改变两个系目前的英语教学停滞不前的状况,根据教材通用性原则选用适合武术系学生英语学习的教材刻不容缓。

4.3采取传统课堂教学和多媒体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根据修订的教学大纲,结合选取教材的特点以及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教学方式也应该随之而改变,采用传统课堂教学和多媒体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两种课堂教学形式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提高,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处于良性上升状态。

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从根本上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基础语言理论知识和形成较为系统的英语语言体系。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符合学生的认知方式和长期以来养成的学习习惯,二是为多媒体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认知法的教学原则之一是“母语是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应该在教学中加以利用,必要是通过母语与目的语的对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言规则。”(Carroll)而且,“把新的语言材料跟学生母语和目的语已有的知识衔接起来,跟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选择和创造合适的情景教学。”(Carroll)因此,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有效的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英语语言的基础理论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多媒体课堂教学又有效的实践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何克抗1997:36)。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完成对知识的意义构建。而多媒体的课堂教学正是这一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两种教学方式的结合是两种教学理论体系的结合,相互补充,相互配合,既促进和完善了学生基础英语知识的学习,也加深了了他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而且也通过多媒体提供的教学材料,进一步的了解了英语国家及人民的生活,政治。经济,文化等等,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提高了起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4.4采取平时与期末、口语和笔试相结合的测试方式

根据本文前面谈到的修订教学大纲、选用适当的教材、采取传统课堂教学和多媒体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作者建议采用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相一致的测试方式:采取平时与期末、口语和笔试相结合的测试方式(具体细节不是本文讨论的话题)。教师把平时学生的课堂表现列入测试分值之一,能有效的督促学生平时的学习;而期末的成绩则是一个学期阶段整体效果的显现;口试与笔试的结合则可以更有效的考察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和交际能力的高低,这一反拔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因此该测试方法适合武术系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也符合学生的要求。

5.结语

体育、音乐、美术专业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从小就把注意力放到了专业学习上,大部分学生的文化知识面相对于其它学生而言比较狭窄,这从他们进入大学的文化课考试成绩就可以看出来。当然,英语也不例外。西安体育学院武术系英语教学状况的调查结果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目前体育、音乐、美术专业学生整体的英语教学现状。所以,本文通过对西安体育学院武术系英语教学状况的调查,发现该系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并且希望对体育、音乐、美术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有所启发。

美术专业教学论文:试论高职美术专业素描基础课教学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的素描教学作为美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绘画艺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搞好素描教学,教师要以基础教学为主,开展学习方法的指导,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论文关键词]素描教学 观察方法 整体美感 创新能力

美术的基础是素描造型,是一项需要长期训练才能形成的特殊技能。素描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种用黑、白、灰的层次变化或有节奏的线条来描绘客观物象的形体、结构、明暗、立体感、空间感、质感、量感的绘画形式。由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美术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学周期里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使其形象思维得到充分训练,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可见,有必要对高职的素描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能力目标设计。

一、以基础素描教学为主,培养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

在素描作品中,整体感是产生美感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联系各种有机关系的关键。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技法时,要引导学生学会整体地观察和表现物象,同时要把培养学生的整体感作为素描基础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高职美术专业教学中,如何来使学生的素描整体感提高呢?阿

(一)学会整体观察

法国画家德加曾经说过:“素描画的不是形体,而是对形体的观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观察方法的问题。要从物象全局着眼,首先看全貌,然后看其主要部分,其次才是看局部细节,始终不能忘记或脱离其整体。整体的观察,就要取其大体的形态动势,确定主要的形体形状。观察时,视线不能总看着一个地方,要暂时省略掉细节,观察前后大小的比例关系,统筹地去看。学生只有通过整体观察,才能让复杂的东西在画面上变成一个有机体。所以这种观察包括构图时上下左右的布局,明暗中的强弱对比。当可以很熟练地运用这种思维方式的时候,娴熟的绘画技法才能最终派上用场。

在教学中,教师应按照由简入繁的教学原则,从石膏几何体、静物写生过渡到石膏头像、石膏陶像,再由真人头像到半身带手肖像构成一个科学的教学体系,循序渐进地实施教学。教学前期着重引导学生弄清比例、结构、明暗、解剖、透视、运动、节奏、体积感等写实基本规律。在素描写生练习中,石膏、静物等是静止不动的,这是培养观察能力的好途径。教导学生在动笔作画之前,应该用足够的时间观察形象的特征。要使自己明确对象的整体及主要特征,做到心中有数。要坚持多看、多分析,不断深化认识和理解的程度。

(二)培养整体美感

素描整体美的培养使学生观察能力得到强化的同时,也使其获得丰富多彩的审美体验。素描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艺术思维的想法和如何观察事物的看法。离开了这两点,素描练习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1.比较照顾全局。素描的整体感是指作画过程中画面的整体效果而言。一般来说,作画时要求抓住大效果,可分四个步骤进行,即打形体结构与轮廓阶段,上大体明暗阶段,深入刻画阶段和调整完成阶段。在作画过程中切不可从上画到下或从左画到右,这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毛病。其实,素描就是比较、比较、再比较。比物体色调的深浅,比形体比例的大小,比透视关系的前与后、虚与实。根据这种比较画出来的物象,才是客观对象真实存在的一面。

对一个完整的对象来说虽然它是由若干必不可少的局部组成的,但它们相对于整体来说,却又都存在着主要与次要的宾主关系。因此,在深入刻画时就不能一视同仁来平均对待,不能导致喧宾夺主的局面出现,而必须首先要抓住整个对象中最能体现神形特征的主要部分,或明或暗,或强或弱,或虚或实,都有着它的规律和秩序。我们在写生时如果打乱了这种客观秩序,就会出现支离破碎的画面,因而影响整体感。

2.针对细部刻画。细部刻画,是绘画过程中继构图之后的又一个重要过程。细部刻画,即通过认真观察,相互对比,将各个静物的每一个小的细节刻画好。细部刻画使作品更形象、生动,更具活力。

好的作品,画都显得很亮,画面似乎是透明的。这应该得益于上调子时很好地保持了黑、白、灰的色阶,拉开了色差的关系。并且,画面上所有的黑、白、灰都要同步进行,避免很跳的亮色或者死黑的暗面。接下来的细部刻画也是建立在整体大的明暗关系中的,通常从明暗交界线开始铺调子,线条可以紧张一些,接着由紧到松,铺开整个画面。

所以,在素描课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整体美的塑造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在素描写生教学的开始阶段就应及时给学生输入整体思维方式的概念,并形象地加以解释。在写生训练的过程中教授具体的整体方法和整体程序的同时,不断强化整体意识,使学生通过整体方法的具体训练和运用,在潜移默化中取得较高素描水平,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达到理想的目标。

二、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明确指出:“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可以说,没有想象力就没有艺术。美术教育是激发创造性和获取创造性表现能力的手段之一。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潜在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会让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对素描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素描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学会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后,笔者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意识,在课堂教学的方式上再进行了一些尝试。

第一,运用合理、科学、灵活、多样的综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智力潜能,启迪创造智慧。例如,在素描技能教学训练中,教师改变光源的方向、静物的摆放位置以及写生的视角等,使学生对物象作全方位的观察、剖析,从中获取直观感受,以开拓原有的思维空间,达到对物象由表及里的全方位的观察和理解。物体移位、组合教学法是打破传统素描教学方法新的教学尝试。传统的方法是摆好静物的写生,有着或多或少的被动因素。在教学中,我们采用随意布置的一组石膏几何模型静物,要求学生在想象中对它们进行重新移位组合,运用构图的形式规律,表达出一定的思想和情趣。学生根据思维中形成的有结构的意象,运用具体的方法进行表现,在线条的使用和明暗色调的设计上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情感,从而在这种具有艺术情趣的体验中,能更好地保持学习素描的兴趣。

第二,根据设计专业的特点,将设计意识与素描牢牢结合起来,不过多地追求对客观实体的再现,而偏重于理性归纳的表现,严谨分析形成一种科学的逻辑性。通过设计素描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意识,培养具有归纳组织形体的能力。运用简练概括的线条,快速捕捉物象的外部形体关系与空间关系,是学生将来进行室内设计和平面创意所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在写生中通过自我感受表现的追求,探索富有创造性的自我表现技能,使素描基础技能的学习与感悟视觉造型的精神意义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主观精神感受力、视觉语言的理解力与表现力。在教学内容上,通过对素描创新教学新思考、素描基础技能架构、视觉语言与形式基础、素描限色创意表现四个部分,构筑素描与创意基础培养的全新内容。

作为一名平面设计者,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迅速地用图形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我们打破以前传统单一的绘画思维习惯,建立起一种全新的多元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的职业习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了解设计素描与平面设计的关系,深刻认识到素描并不仅仅是描摹对象,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视觉形象表达出个人的观点与构思,发挥个人独特创意的自由空间。

总之,素描是一切艺术造型的基础,是艺术的起点。离开了素描就谈不上艺术。高职素描教学要以基础教学为主,培养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以设计为目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高技能的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

美术专业教学论文:试论高职美术专业素描基础课教学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的素描教学作为美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绘画艺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搞好素描教学,教师要以基础教学为主,开展学习方法的指导,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论文关键词]素描教学 观察方法 整体美感 创新能力

美术的基础是素描造型,是一项需要长期训练才能形成的特殊技能。素描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种用黑、白、灰的层次变化或有节奏的线条来描绘客观物象的形体、结构、明暗、立体感、空间感、质感、量感的绘画形式。由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美术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学周期里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使其形象思维得到充分训练,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可见,有必要对高职的素描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能力目标设计。

一、以基础素描教学为主,培养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

在素描作品中,整体感是产生美感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联系各种有机关系的关键。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技法时,要引导学生学会整体地观察和表现物象,同时要把培养学生的整体感作为素描基础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高职美术专业教学中,如何来使学生的素描整体感提高呢?阿

(一)学会整体观察

法国画家德加曾经说过:“素描画的不是形体,而是对形体的观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观察方法的问题。要从物象全局着眼,首先看全貌,然后看其主要部分,其次才是看局部细节,始终不能忘记或脱离其整体。整体的观察,就要取其大体的形态动势,确定主要的形体形状。观察时,视线不能总看着一个地方,要暂时省略掉细节,观察前后大小的比例关系,统筹地去看。学生只有通过整体观察,才能让复杂的东西在画面上变成一个有机体。所以这种观察包括构图时上下左右的布局,明暗中的强弱对比。当可以很熟练地运用这种思维方式的时候,娴熟的绘画技法才能最终派上用场。

在教学中,教师应按照由简入繁的教学原则,从石膏几何体、静物写生过渡到石膏头像、石膏陶像,再由真人头像到半身带手肖像构成一个科学的教学体系,循序渐进地实施教学。教学前期着重引导学生弄清比例、结构、明暗、解剖、透视、运动、节奏、体积感等写实基本规律。在素描写生练习中,石膏、静物等是静止不动的,这是培养观察能力的好途径。教导学生在动笔作画之前,应该用足够的时间观察形象的特征。要使自己明确对象的整体及主要特征,做到心中有数。要坚持多看、多分析,不断深化认识和理解的程度。

(二)培养整体美感

素描整体美的培养使学生观察能力得到强化的同时,也使其获得丰富多彩的审美体验。素描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艺术思维的想法和如何观察事物的看法。离开了这两点,素描练习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1.比较照顾全局。素描的整体感是指作画过程中画面的整体效果而言。一般来说,作画时要求抓住大效果,可分四个步骤进行,即打形体结构与轮廓阶段,上大体明暗阶段,深入刻画阶段和调整完成阶段。在作画过程中切不可从上画到下或从左画到右,这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毛病。其实,素描就是比较、比较、再比较。比物体色调的深浅,比形体比例的大小,比透视关系的前与后、虚与实。根据这种比较画出来的物象,才是客观对象真实存在的一面。

对一个完整的对象来说虽然它是由若干必不可少的局部组成的,但它们相对于整体来说,却又都存在着主要与次要的宾主关系。因此,在深入刻画时就不能一视同仁来平均对待,不能导致喧宾夺主的局面出现,而必须首先要抓住整个对象中最能体现神形特征的主要部分,或明或暗,或强或弱,或虚或实,都有着它的规律和秩序。我们在写生时如果打乱了这种客观秩序,就会出现支离破碎的画面,因而影响整体感。

2.针对细部刻画。细部刻画,是绘画过程中继构图之后的又一个重要过程。细部刻画,即通过认真观察,相互对比,将各个静物的每一个小的细节刻画好。细部刻画使作品更形象、生动,更具活力。

好的作品,画都显得很亮,画面似乎是透明的。这应该得益于上调子时很好地保持了黑、白、灰的色阶,拉开了色差的关系。并且,画面上所有的黑、白、灰都要同步进行,避免很跳的亮色或者死黑的暗面。接下来的细部刻画也是建立在整体大的明暗关系中的,通常从明暗交界线开始铺调子,线条可以紧张一些,接着由紧到松,铺开整个画面。

所以,在素描课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整体美的塑造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在素描写生教学的开始阶段就应及时给学生输入整体思维方式的概念,并形象地加以解释。在写生训练的过程中教授具体的整体方法和整体程序的同时,不断强化整体意识,使学生通过整体方法的具体训练和运用,在潜移默化中取得较高素描水平,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达到理想的目标。

二、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明确指出:“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可以说,没有想象力就没有艺术。美术教育是激发创造性和获取创造性表现能力的手段之一。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潜在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会让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对素描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素描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学会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后,笔者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意识,在课堂教学的方式上再进行了一些尝试。

第一,运用合理、科学、灵活、多样的综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智力潜能,启迪创造智慧。例如,在素描技能教学训练中,教师改变光源的方向、静物的摆放位置以及写生的视角等,使学生对物象作全方位的观察、剖析,从中获取直观感受,以开拓原有的思维空间,达到对物象由表及里的全方位的观察和理解。物体移位、组合教学法是打破传统素描教学方法新的教学尝试。传统的方法是摆好静物的写生,有着或多或少的被动因素。在教学中,我们采用随意布置的一组石膏几何模型静物,要求学生在想象中对它们进行重新移位组合,运用构图的形式规律,表达出一定的思想和情趣。学生根据思维中形成的有结构的意象,运用具体的方法进行表现,在线条的使用和明暗色调的设计上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情感,从而在这种具有艺术情趣的体验中,能更好地保持学习素描的兴趣。

第二,根据设计专业的特点,将设计意识与素描牢牢结合起来,不过多地追求对客观实体的再现,而偏重于理性归纳的表现,严谨分析形成一种科学的逻辑性。通过设计素描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意识,培养具有归纳组织形体的能力。运用简练概括的线条,快速捕捉物象的外部形体关系与空间关系,是学生将来进行室内设计和平面创意所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在写生中通过自我感受表现的追求,探索富有创造性的自我表现技能,使素描基础技能的学习与感悟视觉造型的精神意义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主观精神感受力、视觉语言的理解力与表现力。在教学内容上,通过对素描创新教学新思考、素描基础技能架构、视觉语言与形式基础、素描限色创意表现四个部分,构筑素描与创意基础培养的全新内容。

作为一名平面设计者,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迅速地用图形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我们打破以前传统单一的绘画思维习惯,建立起一种全新的多元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的职业习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了解设计素描与平面设计的关系,深刻认识到素描并不仅仅是描摹对象,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视觉形象表达出个人的观点与构思,发挥个人独特创意的自由空间。

总之,素描是一切艺术造型的基础,是艺术的起点。离开了素描就谈不上艺术。高职素描教学要以基础教学为主,培养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以设计为目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高技能的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

美术专业教学论文:高校提高美术专业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内容摘要】美术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文章探讨如何提升高校美术专业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美术教学 教学质量 文化艺术

美术教学是高校教学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可以提升人的艺术修养,在完善人的整体素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美术教学受到重视。在美术教学中要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情感等进行培养,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事物。美术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为此,本文对如何提升美术专业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进行研究。

一、在美术教学中从教师角度提升教学质量

(一)提高美术教师的综合素养

要想提高美术教学的教学质量,就要提高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在拥有良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丰富文化素养,通过不断地学习,提升艺术修养。另外,要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让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从培养全面性人才的角度出发,进行美术课堂教学。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感悟和反思。

(二)提高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提高美术教师综合素养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提升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美术教学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控制能力。

1.提升美术教师的认知能力。教师的认知能力包括美术教师应具备的各项认知能力: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设定;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进行选择;根据教学环境对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进行判断。同时还要对教学大纲、教学课标有一定的分析和领悟能力,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处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了解和判断。

2.提升美术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美术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主要是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将教学进程、教学方法等进行组织的能力,简言之就是教师在上课前对教学中的各种要素进行分析整理、优化组合的能力。只有良好的教学设计,才可以保证美术教学收获很好的教学成果。[1]

3.提高教师的教学控制能力。教师的控制能力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其一是教师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计划和安排,为上好每一堂课做好预先准备;其二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控、评价和反馈,做好课中观察,努力进行教学改进;其三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整,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控制。

(三)教师要做好教学反思

在上完一节课后,教师要对学生已掌握的课堂知识,以及没有掌握的课堂知识进行了解,然后对其进行课后辅导,并教会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对自己掌握知识的方法和学习技巧进行总结,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理解和记忆。[2]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评价是重要内容,因此,要不断地寻找教学评价方法。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是帮助其从经验型向专家型发展的手段,让教师在反思中向专业化的方向成长。教师在进行自我教学反思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我鉴定能力,帮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进行反思。

(四)教师要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

情感在教学中也占据重要地位,是求知的动力,也是发展学生思维和智力的重要因素,还可以影响人的思维。美术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在心灵上的沟通,教师和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可以在课堂上形成愉快的教学氛围,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运用情感,让情感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并通过情感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交流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完成。[3]

(五)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教学效果

美术教学有很强的直观性,教师的演示可以为学生展现出一种亲切感,在美术教学的演示教学中,教师要熟练地运用各种美学技巧,将语言难以表达的东西通过视觉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掌握美术知识的同时,提高美术创作技能,学会欣赏美。比如可以使用幻灯片将剪纸艺术创作一步步地展现出来、利用实物进行美术作品展评等,这些方法的重点是为学生指明美术课堂学习的方向。

二、从学生的角度提升美术专业课堂教学质量

在美术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的美术创作大多是进行临摹,因此可以从这一方面入

,让学生边看、边听、边画,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教师将理论知识讲解完后,学生的美术创作形成草稿,教师根据学生的草稿进行指导,帮助其进行修改,让其学会写生,同时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

良好的示范教学可以从审美和欣赏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培养。教师通过鼓励、启发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行美学欣赏。欣赏高水平的美术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绘画欲望,在有了学习动力的基础上,美术课堂教学就会变得非常活跃,容易获得成功。在美学欣赏中,教师要在课前将绘画作品准备好,这其中包括各种艺术类型,比如浮雕、建筑构架、工艺品、油画、装饰画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乏味的讲解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教师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4]同时在学生绘画练习时要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进行美术实践,让学生通过练习对周围客观事物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将自己的感知和想象加到绘画创作中。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提高绘画技能、技巧的基础上,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由浅入深地掌握学习内容。

结语

提高高校美术专业课堂教学质量,可以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文化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其次是教师要提高学生的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从不同角度入手,以此来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黑龙江工业学院师范学院

美术专业教学论文:论中职美术专业基础图案创作教学改革与研究

内容摘要:中职美术专业中的基础图案课是学生学习设计的基础课程,也是学习设计的转折点。文章根据基础图案课教授的内容和教学目的以及基础图案创作与设计的现存教学问题,针对中职院校学生学习的一些特点,提出教学改革的措施,以期用基础图案创作教学“三步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关键词:基础图案 教学方法 创作引导

基础图案课程在中职美术专业已有多年历史,它使学生能了解图案的内容与特点,并运用于设计中。基础图案课程是美术设计专业中很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学生学习设计的一个转折点。图案创作设计使学生从写实转向设计,从具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以往学生学习素描、色彩,都是根据实物进行绘画,将基础图案创作与设计从实物转换为具有设计理念的图案形式,这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非常重要。本文对图案设计与创作这一课题进行教学分析与研究,并探索了更科学、更灵活的教学方法,以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基础图案创作的内容与教学目的

基础图案课程教授内容主要有图案写生变化、单独纹样与适合纹样、连续纹样等。基础图案创作是基础图案课程的内容之一,基础图案创作与设计主要内容是图案写生变化、图案造型设计、图案色彩设计等。这个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提高学生想象能力,为学生今后学习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础图案创作现存的教学问题

1.重技能,轻理论。无论学什么,技能要进一步提高,都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

2.教学形式呆板、不灵活。一些教师对基础课学习不够重视,不能根据学生现状灵活采用教学方法。目前中职学生就业需求与学生基础情况较以前有所改变,所以要调整教学方案。

3.注重图案技能技法,不注重学生设计创新素质的培养与素材的积累。一些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与创新能力,在教授图案时只讲授图案变形常用的方法,不注重引导学生的创作过程。部分学生根本不能创作或很难进行创作,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

4.教师不注重专业知识更新。部分教师的图案知识一成不变,常年用同样的模式进行教学,用的参考书也比较陈旧。一些教师的教案甚至没有改变,教授的知识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就业需求。

三、教学改革的措施

1.理论讲解要明白透彻

一些学生在学习基础图案这门课程前,对基础图案了解甚少,此时老师就要对图案的概念、特点、发展历史等知识点进行讲解。比如,写生变化包括写生的方法、写生变化的基本技法、写生变化设计的思维等,使学生从以往的素描、色彩对实物描绘的思维转入设计思维方式,达到能借鉴优秀作品进行自我创作。各种纹样也要讲解它们的概念、特点以及色彩搭配的技巧。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区别适合纹样与单独纹样,此时教师就应多讲解它们的不同点。

2.图案创作引导“三步走”

第一步,要让学生胸中有“竹”,从临摹中积累创作的素材。教师第一阶段可以通过临摹,让学生对图案的技法和形式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课程时间有限,不能临摹很多作品,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收集资料的作业,比如,到图书馆阅读或用速写的形式收集几十张图案作品,或在网上存储一定量的作品。通过收集作品这个作业,学生可以用较少的时间阅读大量作品,提高知识面与阅读量,积累一定量的素材,无形中提高了审美能力。胸中有“竹”,创作起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第二步,用以旧换新法(半创作形式)引导学生创作。何为半创作形式?即让学生做同一主题作业,学生找一个跟自己想法相似的优秀作品作为参考,然后对其中某一部分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修改,以完成自己的半创作作品。这样一来,学生创作难度降低,能循序渐进地接受创作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用此法进行教学,效果比直接让学生创作明显要好。这种方法就是让学生学会借鉴别人的作品,以达到自己创作的目的,这不是抄袭,是以旧换新法。例如,作业是菊花花头变形,学生可以用几何法、摹似法或是意象法等常用设计方法进行设计。

第三步,进入全创作。前面两步使学生对创作有了进一步认识,继而进入全创作阶段,就会更顺其自然了。头脑中有了一些素材的积累,技能上更熟练,也具备了设计的理念。教师此时再设计一个主题,布置一些创作作业,要求学生在设计时多画几个方案进行对比、选择,教师给予指导,说出一些方案的优缺点,使学生对设计的方案有深刻的认识。选择好设计方案,就可以做正稿了。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时注意不能说得太全,以引导的方式较好,避免让学生全按教师的意思去改,这样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不利于今后的学习。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媒体、画展、网络、美术专业刊物、新书等不定时搜索或阅读一些专业资料与作品,或去进修学习,多听公开课,参加专业教师之间的一些有主题的专业交流会,以提高自身知识结构。

4.更新教材

学校不定时引入一些新的参考资料。参考书也可以让学生购买一些,分组进行购买,每组买不一样的书,然后交换看。这样既减少了学生负担,又可以互相分享新书与知识。

结语

如今的中职美术专业生源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培养目标与社会就业需求也有所变化,我们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寻找最适合现有教学状况的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教。改是为了教得更好,研究是为了教得更精。笔者在图案课教学过程中,针对中职院校学生学习的一些情况,以创作“三步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收效良好。

美术专业教学论文:谈美术专业的速写教学

[摘要]速写是美术专业基础训练的重要科目之一。本文就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结合速写教学的课堂感受,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画好人物速写。

[关键词]速写 造型能力 艺术表现力 观察 整体 简练 线条

速写是美术专业基础训练的重要科目之一,它不仅是锻炼造型能力、收集创作素材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一门具有独立审美意味的艺术形式。作为美术专业的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是教学的中心,锻炼学生的造型能力是基础教学至关重要的内容,基础造型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艺术表现力和概括力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审美素养等方面的培养上。而作为造型训练的基础——速写兼有这两方面的功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速写教学的重要性。正是这种重要性,国内各艺术院校才不断将其列为高考试题内容。但是由于教育体制的不完善,在教学课程的安排上,对速写一般都不够重视,往往课时很少,无法保证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面对升学,越来越多的考生急功近利,靠背记几个特定的动势来应对考试,这也暴露出了我们教学上的不足。

美术专业重在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很多学生能画长期素描作业,却不会用最简单的线条去完成一张短时速写。很多学生不明白正确的观察方法而找不到感觉,不知道正确的绘画方法而顾此失彼,不懂得正确的训练方法而事倍功半,这样的现状是美术教育者应该反思的。

下面就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结合速写教学的课堂感受,怎样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画好人物速写,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明确速写的作用,提高对速写的认识

从广义上讲,速写属于素描范畴,而速写最大的特点是“速”,可操作性远远要比素描方便灵活,画的时候心理上也会很放松。由于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就更能锻炼敏锐的观察力、大脑快速反应的能力、手迅速描绘的能力。常画速写的人在素描习作中也会运用速写的方法果断、迅速、概括地打轮廓定形,能很快地抓住物象的大体动势和形体关系,因此,速写对于提高素描的表现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也应该把速写和素描结合起来训练,使二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另外由于入学时部分学生的绘画基础相对薄弱,再加上课时少及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得不到提升,即使考入了高等院校,也常常会因为速写能力的不足,在面对设计和专业创作时,感到力不从心,严重影响了个人综合专业素质的拓展。实践证明,速写画得好的学生,绘画能力、创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明显强于其他学生。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也为日后的专业进一步发展奠定必要的造型基础,我们一定要学生提高对速写的认识,要从思想上真正明确它的重要性,在行动上坚持不懈地练习。

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1.整体的观察方法

写生时,首要的是学会观察。速写是眼手合一的过程,只有眼睛看的准,手才能画得像。正确的观察方法应该是对物象的整体观看,掌握对象的形体、比例、运动特征,不能脱离整体只看局部,要将各部分之间的视觉印象,不断地加以比较联系,并进行整体构思,要始终贯彻从整体出发的原则,不断深入的观察,在头脑中形成深刻的整体印象和整体感受,这是画好速写的前提条件。

2.整体的绘画方法

正确的表现来自于正确的观察,要抓住第一眼的感觉,从整体出发,简练概括地用长直线或长弧线迅速确定人物大的动势关系,抓住大的形体比例关系及透视关系。基本形体抓住之后,检查画面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可将画面推远,从整体检查形体比例、动态、透视是否准确无误,在此基础上具体刻画。作画时本着整体—局部—整体的原则,抓住整体,完善局部,不断调整、修改直至最后完成。

3.相关辅助知识的运用

(1)透视

透视在造型艺术领域可以理解为是从一种视觉角度观察对象而产生的变形现象。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应用的透视原理表现为近大远小,前宽后窄的形体变化。掌握了解透视规律,有助于对描绘对象的观察、分析,进而准确地描绘对象。

(2)人体解剖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有关人体解剖方面的知识,熟悉并了解头、颈、胸、骨盆和四肢的形体特征,以及相互的结构关系,掌握人体的运动规律,这些知识对画好人物速写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三、科学有效的训练手段

1.临写训练

对优秀作品的临摹,是速写学习中非常有效的训练方式。通过一定量的临写训练,以学习其表现手段和处理方法等,进而提高自己的造型能力并应用在以后的绘画练习中。

2.慢写训练

慢写是时间相对较长的一种训练形式,以30—45分钟之内为宜,要求对象相对静止,可以让学生有充分的观察和研究条件,然后根据动势安排构图,运用整体的绘画方法,对人物进行描绘刻画。

3.快写训练

随着课题的深入,水平的提高,学生的训练内容也逐步加深。描绘对象逐渐从静态转向动态,时间由慢转快,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对象由单人向双人、群体过渡。这就要求学生加快写生的速度,力争用简练的线条准确地表现对象,做到构图恰当、动态生动、比例正确,速写过程中要注意重点部位的刻画与整体关系的把握。

4.默写训练

速写学习了一个阶段,在对人物大的比例关系及人体运动规律初步掌握后,就应穿插进行默写训练,也可以将默写和写生相结合。这种练习能提高对形象的记忆能力和概括能力,对提高学生的速写水平大有益处。

四、灵活丰富的表现手法

速写的表现手法概括分为三种,即线条、明暗、线面结合的三种形式。

1.以线为主的速写

线条是速写最主要的表现手段,线条的表现力非常丰富,具有表现形体的快捷、本质、简练的特性。在表现物象的过程中,从结构出发,用概括简炼的线条将人物的比例结构、动态特征及神态表现出来。通过线的粗细、虚实变化表达主次关系、空间关系。

2.明暗为主的速写

运用明暗调子作为表现手段的速写,适宜于立体地表现光线照射下物象的形体结构。这种表现形式具有强烈的明暗对比效果,可以表现非常微妙的空间关系,有比较丰富的色调层次变化。

3.线面结合的速写

这是目前速写训练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以线为主、线面结合的速写表现形式,既能施展线条的优势,又能借助明暗色调的皴擦增强速写的厚重感,明暗色调起到辅助渲染的作用,其特点是层次丰富,表现力强。

五、具体的实施途径

1.教师的示范与引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先给学生示范,同时边演示边讲解画面构图,形体结构、比例透视、作画步骤等知识点,让学生明确速写的全过程,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在写生的时候就会有的放矢、有章可循。

同时也要因势利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相长”,分层次地提出教学目标,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创设出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

2.学生的勤思与常练

在速写练习中学生应勤于思考,速写不是照抄对象,要结合优秀示范作品认真对照思索,并从中不断体会感悟,找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学、去练、去钻研,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何技能都是由生到熟、从量到质的转变过程,速写也不例外。只有长期坚持大量的练习,才能在实践中提高速写表现能力。

3.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与提高

经过一阶段的训练之后,学生的速写能力也会出现参差不齐,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互学互助的活动。同一层面的认识、体会比较容易得到认可和接受,相互学习、优势互补是课堂上应倡导的学风,这在课堂学习中有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以上行之有效的训练手段,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速写能力,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素养,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术专业教学论文:高师美术专业基础课教学中的创作能力培养

内容摘要:美术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往往只重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忽视了创作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未来民族生存的基础,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更应该具备这种能力。这就要求学校在各门课程中都能有机地融入创作思维训练。事实上,即使是专业基础课也完全可以贯穿创作能力的培养,当然,这其中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方式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 键 词:美术教育 专业基础课 创作能力

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一般在学生高年级时才进行创作教学,甚至有的学校一直到毕业前夕,需要学生完成毕业画展时才开设一些创作课程,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美术创作怀有极大的恐惧心理,甚至有的学生不理解什么是美术创作。同时,长期以来,基础课教学中教材、教法较单一,教师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手段相对陈旧等,也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一直注重描摹对象,忽视自身创作欲的表现,以惟妙惟肖为最终评价结果。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有一些改变,但是,仍然有一些高校的美术基础教学还在延续老一套的方法。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都要求对人才的培养需要更注重其创造能力。因此,美术教育教学在强调广泛学习美术各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积极强调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

创作离不开创造性思维,一个人必须能够有不同于他人的想法,其作品才可能有自己的个性。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在文艺创作、科学发现或技术革新等创造性活动中所持有的思维过程。它是在现成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加以构思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是思维和想象的有机统一。有研究证明,高年级小学生就已经能对自己已获得的表象作出真正创造性的改造,使之产生自己直接经验中从未有过的新的结合。中学生抽象思维进一步提高,在渴求创造的愿望推动和鼓励下,创造想象日益占优势。作为比中学生知识面更宽广的高师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创造想象,努力培养自己的创作能力是完全可以和必要的。当然,这绝不是说,美术教学连基本功的训练都不要了,而是要提倡把创作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所有的各项美术教学内容当中去。高校的美术教育应使学生摆脱教材教法的相对单一、僵化及过多的描摹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学习的同时,始终带着创造的心态,用独特的视角、方位,探索的思路、想法,去观察、体验和思考,并能够以独特的艺术方法表现出内心所感、所想、所悟。

一、在素描、色彩临摹写生中尝试创作

设置素描、色彩基础训练是为了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因为任何创造性的构想都要通过精湛的技法手段得以实现。因此,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基础训练这块肥沃的土壤,基础训练是艺术创造表现的语言,它们相互依托。在训练中尽量融入创作能力的培养是可以的。例如:在基础素描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加进一些能让学生开启创作能力过程的具体可行的方式、方法。临摹可以说是艺术的再度创作过程。我们熟知的吴昌硕先生的“石鼓文”,便是吴老前辈对前人的“石鼓文”再度创作而成的不朽之作。所以我们在临摹名家作品时,要求不仅能在临摹中学习、研究,体会画家当时的心境、创作动机以及画中各种表现技法,还应对这张画大胆地加以改变。无论是对其造型,还是画面的色彩,都可以尽量融入自己的构想,融入自己的体会与经验。不管成功与否,艺术表现“可贵者胆”,也就是要学生大胆地、不断地去思考、想象,从而使学生将潜在的创作能力自我发现、自我挖掘、自我表现出来。

在素描写生和色彩写生训练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写生练习,严格一些讲,不是去画对象本身,而是画对象传达给我们的深刻感受,不仅仅是单纯的外形描绘,也绝不是学会一些无限细节的罗列、拷贝式的描绘、说明图一样的记录,这些都不应该是课程教学的真正目的。应该让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通过艺术的诸多形式和表现手法,去表现、抒发,根据艺术的规律和审美要求重新安排组织画面。写生的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试验和独创,在原有写生的基础上,把自己对生活中许多事物的理解和喜欢的美的东西添加到画面中去。学生还可以为自己的作品设立一个有主题、有思想内容、有情节的构思等,使其对社会、自然和人类生活的理解认识。通过自己的创造意识反映出来,也使他们在这一行动中,拓展创作能力空间。正如黑格尔所说,“艺术家通过这一形式以丰富的创造力、想象力,直接地表现了他们自己的心灵。”虽然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的美术教师,但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一种心灵的体验以及创造力的表现却是一致的。

二、在设计基础课程中结合未来工作体验创作

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未来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主要来源,中小学的美术教学中可能有许多内容是需要他们在高校学习时高度重视创作能力的培养才可能胜任的,因为许多教学内容极富创造性。有的中小学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通过粘贴,合理地编排次序,就能做出非常精致的作品。有的则只能依葫芦画瓢,进行仿制,这其实就是没有良好的创作能力的结果,更深一步分析,他们在高校做学生的时候就没有得到相应的训练。因此,高校的相应课程就应该在教学中融入创作能力训练的内容,要求学生勤动手、巧用手制作,更应要求他们学会勤动脑巧动脑,学会构思,把创作能力的培养融合到教学和学习中去,以更能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就业形势的逐步严峻,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也有许多可能从事其他的职业。针对这种趋势,我们可以在教学中紧密结合实践训练,在实践训练中激发他们的创作能力。比如学校所在地区有一些企业生产家电玻璃面板,面板上需要设计一些合适的纹样,不仅要符合工业产品制作工艺的要求,更要有创意,使产品既要符合大众的审美品位又能充分展示个性。我们即时了解到这个信息,和公司进行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到企业产品的设计当中去。把一些好的学生作品在公司的车间里现场制作,使得他们在短时间里看到自己的作品转化为产品的样品,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和成果展示方式,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和心理刺激,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

心理学认为,成就动机是一种推动人去从事、完成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某种理想地步的内部力量。对学生来讲,适时地举办一些中小型作业、作品展,利用橱窗,把学生在基础课上带有创作性练习的作品加以肯定和宣传,从而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创作欲望,激发学生的创作力。鉴于此,在与实践基地合作的过程中,公司还为教学提供一定的资金,用来奖励优秀作品。公司会将学生完成的产品样品进行市场调研,如果符合市场需求,形成规模生产,将对学生的就业和经济收入都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就不仅仅是针对某个个人,而是对周围甚至所有美术专业的学生都产生刺激,因为这将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成就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量地渗透创作课题内容,使这一过程始终充盈创作的气氛,意识到了只有自己用心创作出的作品,才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在中国画基础教学中灌输创作的意识和观念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中国画基础课程一般都以白描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而白描课程教学大体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传统经典线描作品的摹写;一部分是白描写生的练习,而白描写生是中国画认识生活、收集创作素材的主要方法,又是中国画练习造型能力和写实技巧的主要手段,它是有别于西方素描的一种独特的绘画表现形式,白描写生更是成为中国画学习的必经过程。中国文化是写意的,中国画更是写意的,在白描的过程中,感情就一直和笔的运动融合在一起,创作能力的培养也应该一直贯穿在其中。生活中的动物、植物千变万化,想全部描画下来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写生的过程中要体会物情、物理、物态,有机取舍,集中概括,发现物象美的所在,运用学过的表现方法来组织画面,启发学生的创作能力,不用他人的框框去硬套生活,尊重自己的感受。如可以在同类的花丛中选择理想的形象,移花接木,有的花枝叶子形状结构松散,可以有意整理它们的聚散等;又如有些叶子有许多叶筋,可以只画主筋,不画副筋。这些过程的训练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创作能力,在反复的白描写生中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灌输创作的意识和观念。

单纯的白描写生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因为限于水平,他们还无法在进行白描写生时“看”到制作出的最终效果,无法享受到最终的美所带来的愉悦。因此,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白描写生稿制作成色稿或根据写生稿创作的作品展示给学生,一方面让学生理解白描写生与创作的关系,懂得在写生时取舍实际就是一种创作训练;另一方面,使学生感觉到从写生到创作的距离并不遥远,一张好的写生稿就有可能是一张很优秀的创作稿,消除学生对创作的恐惧心理,树立他们创作的信心。

四、强调教师教学在创作能力训练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主导意识的加强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依赖相应的教材内容;另一方面还要依赖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念要跟上时代的要求,不论是年轻的教师还是已经工作多年的教授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更新观念,选择得当的教学方法。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导向,切不可呆板教条,界定了框框,必然束缚学生思维的驰骋和个性才能的发挥。其次,教师讲课应用实例时,要注意新颖性和科学性,不能盲目和片面,这样,学生才能从中吸取有意义的启示和鲜明的借鉴。同时,尤其应强调将创作能力及早地融入到基础教学当中去,起步越早,创作能力的培养就会越成功。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身上本来无意识的东西,变其成为有意识的东西。在作业布置及作业的评定上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逐步走向充满创造力的广阔空间。尤为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哪怕是在习作中有那么一点点创作的成分都应给予肯定并加以引导,这些都将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结语

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具备创新意识和有创造能力教师的精心引导,而学生如果在基础教学中就具备了创作能力,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有意识地进行创作尝试,通过这种训练,逐步形成自己的个人语言。创新是艺术教育的本质要求,学生们能以自身的艺术修养及创造性品格来展现时代的要求,这样的美术教育才会生机勃勃。

美术专业教学论文:高师美术专业基础课教学中的创作能力培养

内容摘要:美术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往往只重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忽视了创作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未来民族生存的基础,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更应该具备这种能力。这就要求学校在各门课程中都能有机地融入创作思维训练。事实上,即使是专业基础课也完全可以贯穿创作能力的培养,当然,这其中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方式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 键 词:美术教育 专业基础课 创作能力

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一般在学生高年级时才进行创作教学,甚至有的学校一直到毕业前夕,需要学生完成毕业画展时才开设一些创作课程,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美术创作怀有极大的恐惧心理,甚至有的学生不理解什么是美术创作。同时,长期以来,基础课教学中教材、教法较单一,教师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手段相对陈旧等,也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一直注重描摹对象,忽视自身创作欲的表现,以惟妙惟肖为最终评价结果。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有一些改变,但是,仍然有一些高校的美术基础教学还在延续老一套的方法。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都要求对人才的培养需要更注重其创造能力。因此,美术教育教学在强调广泛学习美术各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积极强调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

创作离不开创造性思维,一个人必须能够有不同于他人的想法,其作品才可能有自己的个性。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在文艺创作、科学发现或技术革新等创造性活动中所持有的思维过程。它是在现成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加以构思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是思维和想象的有机统一。有研究证明,高年级小学生就已经能对自己已获得的表象作出真正创造性的改造,使之产生自己直接经验中从未有过的新的结合。中学生抽象思维进一步提高,在渴求创造的愿望推动和鼓励下,创造想象日益占优势。作为比中学生知识面更宽广的高师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创造想象,努力培养自己的创作能力是完全可以和必要的。当然,这绝不是说,美术教学连基本功的训练都不要了,而是要提倡把创作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所有的各项美术教学内容当中去。高校的美术教育应使学生摆脱教材教法的相对单一、僵化及过多的描摹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学习的同时,始终带着创造的心态,用独特的视角、方位,探索的思路、想法,去观察、体验和思考,并能够以独特的艺术方法表现出内心所感、所想、所悟。

一、在素描、色彩临摹写生中尝试创作

设置素描、色彩基础训练是为了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因为任何创造性的构想都要通过精湛的技法手段得以实现。因此,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基础训练这块肥沃的土壤,基础训练是艺术创造表现的语言,它们相互依托。在训练中尽量融入创作能力的培养是可以的。例如:在基础素描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加进一些能让学生开启创作能力过程的具体可行的方式、方法。临摹可以说是艺术的再度创作过程。我们熟知的吴昌硕先生的“石鼓文”,便是吴老前辈对前人的“石鼓文”再度创作而成的不朽之作。所以我们在临摹名家作品时,要求不仅能在临摹中学习、研究,体会画家当时的心境、创作动机以及画中各种表现技法,还应对这张画大胆地加以改变。无论是对其造型,还是画面的色彩,都可以尽量融入自己的构想,融入自己的体会与经验。不管成功与否,艺术表现“可贵者胆”,也就是要学生大胆地、不断地去思考、想象,从而使学生将潜在的创作能力自我发现、自我挖掘、自我表现出来。

在素描写生和色彩写生训练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写生练习,严格一些讲,不是去画对象本身,而是画对象传达给我们的深刻感受,不仅仅是单纯的外形描绘,也绝不是学会一些无限细节的罗列、拷贝式的描绘、说明图一样的记录,这些都不应该是课程教学的真正目的。应该让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通过艺术的诸多形式和表现手法,去表现、抒发,根据艺术的规律和审美要求重新安排组织画面。写生的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试验和独创,在原有写生的基础上,把自己对生活中许多事物的理解和喜欢的美的东西添加到画面中去。学生还可以为自己的作品设立一个有主题、有思想内容、有情节的构思等,使其对社会、自然和人类生活的理解认识。通过自己的创造意识反映出来,也使他们在这一行动中,拓展创作能力空间。正如黑格尔所说,“艺术家通过这一形式以丰富的创造力、想象力,直接地表现了他们自己的心灵。”虽然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的美术教师,但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一种心灵的体验以及创造力的表现却是一致的。

二、在设计基础课程中结合未来工作体验创作

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未来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主要来源,中小学的美术教学中可能有许多内容是需要他们在高校学习时高度重视创作能力的培养才可能胜任的,因为许多教学内容极富创造性。有的中小学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通过粘贴,合理地编排次序,就能做出非常精致的作品。有的则只能依葫芦画瓢,进行仿制,这其实就是没有良好的创作能力的结果,更深一步分析,他们在高校做学生的时候就没有得到相应的训练。因此,高校的相应课程就应该在教学中融入创作能力训练的内容,要求学生勤动手、巧用手制作,更应要求他们学会勤动脑巧动脑,学会构思,把创作能力的培养融合到教学和学习中去,以更能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就业形势的逐步严峻,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也有许多可能从事其他的职业。针对这种趋势,我们可以在教学中紧密结合实践训练,在实践训练中激发他们的创作能力。比如学校所在地区有一些企业生产家电玻璃面板,面板上需要设计一些合适的纹样,不仅要符合工业产品制作工艺的要求,更要有创意,使产品既要符合大众的审美品位又能充分展示个性。我们即时了解到这个信息,和公司进行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到企业产品的设计当中去。把一些好的学生作品在公司的车间里现场制作,使得他们在短时间里看到自己的作品转化为产品的样品,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和成果展示方式,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和心理刺激,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

心理学认为,成就动机是一种推动人去从事、完成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某种理想地步的内部力量。对学生来讲,适时地举办一些中小型作业、作品展,利用橱窗,把学生在基础课上带有创作性练习的作品加以肯定和宣传,从而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创作欲望,激发学生的创作力。鉴于此,在与实践基地合作的过程中,公司还为教学提供一定的资金,用来奖励优秀作品。公司会将学生完成的产品样品进行市场调研,如果符合市场需求,形成规模生产,将对学生的就业和经济收入都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就不仅仅是针对某个个人,而是对周围甚至所有美术专业的学生都产生刺激,因为这将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成就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量地渗透创作课题内容,使这一过程始终充盈创作的气氛,意识到了只有自己用心创作出的作品,才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在中国画基础教学中灌输创作的意识和观念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中国画基础课程一般都以白描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而白描课程教学大体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传统经典线描作品的摹写;一部分是白描写生的练习,而白描写生是中国画认识生活、收集创作素材的主要方法,又是中国画练习造型能力和写实技巧的主要手段,它是有别于西方素描的一种独特的绘画表现形式,白描写生更是成为中国画学习的必经过程。中国文化是写意的,中国画更是写意的,在白描的过程中,感情就一直和笔的运动融合在一起,创作能力的培养也应该一直贯穿在其中。生活中的动物、植物千变万化,想全部描画下来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写生的过程中要体会物情、物理、物态,有机取舍,集中概括,发现物象美的所在,运用学过的表现方法来组织画面,启发学生的创作能力,不用他人的框框去硬套生活,尊重自己的感受。如可以在同类的花丛中选择理想的形象,移花接木,有的花枝叶子形状结构松散,可以有意整理它们的聚散等;又如有些叶子有许多叶筋,可以只画主筋,不画副筋。这些过程的训练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创作能力,在反复的白描写生中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灌输创作的意识和观念。

单纯的白描写生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因为限于水平,他们还无法在进行白描写生时“看”到制作出的最终效果,无法享受到最终的美所带来的愉悦。因此,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白描写生稿制作成色稿或根据写生稿创作的作品展示给学生,一方面让学生理解白描写生与创作的关系,懂得在写生时取舍实际就是一种创作训练;另一方面,使学生感觉到从写生到创作的距离并不遥远,一张好的写生稿就有可能是一张很优秀的创作稿,消除学生对创作的恐惧心理,树立他们创作的信心。

四、强调教师教学在创作能力训练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主导意识的加强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依赖相应的教材内容;另一方面还要依赖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念要跟上时代的要求,不论是年轻的教师还是已经工作多年的教授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更新观念,选择得当的教学方法。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导向,切不可呆板教条,界定了框框,必然束缚学生思维的驰骋和个性才能的发挥。其次,教师讲课应用实例时,要注意新颖性和科学性,不能盲目和片面,这样,学生才能从中吸取有意义的启示和鲜明的借鉴。同时,尤其应强调将创作能力及早地融入到基础教学当中去,起步越早,创作能力的培养就会越成功。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身上本来无意识的东西,变其成为有意识的东西。在作业布置及作业的评定上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逐步走向充满创造力的广阔空间。尤为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哪怕是在习作中有那么一点点创作的成分都应给予肯定并加以引导,这些都将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结语

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具备创新意识和有创造能力教师的精心引导,而学生如果在基础教学中就具备了创作能力,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有意识地进行创作尝试,通过这种训练,逐步形成自己的个人语言。创新是艺术教育的本质要求,学生们能以自身的艺术修养及创造性品格来展现时代的要求,这样的美术教育才会生机勃勃。

美术专业教学论文:高校美术专业色彩写生教学的几点思考

内容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美术专业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当前学生色彩写生基础的现状,提出强调科学训练的重要性,注重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以科学的知识作引导,加强对色彩知识的理解和色彩观察能力的训练,重视教学的示范性和直观性,重视教学的程序与方法的教学原则。

关 键 词:美术专业 色彩写生 教学方法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美术院校招生比例逐年扩大,学生色彩基础差且程度参差不齐的现象正不断困扰着美术院校的基础教学。色彩写生是美术专业的重要课程,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的一个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大学美术专业在色彩写生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诸如:忽视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对色彩的观察与理解不够重视;教学方法简单,模式陈旧;教师教学随意,缺乏针对性;缺乏对教师进行行之有效的评价与监督的体系等。其产生的直接结果是学生对色彩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普遍偏低,依赖心理强,缺乏创新的意识与能力。这些都在制约着色彩写生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近年来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色彩写生能力,进而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美术人才的呼声日益高涨。由于学生在入学前很少受过色彩写生的专业训练,加上艺术鉴赏能力不高,色彩知识欠缺,观察方法不正确,因此,在色彩写生教学过程中会面临许多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不断地改进与提高。

美术鉴赏具有艺术再创造的性质,作为艺术鉴赏对象的艺术作品,既是艺术家认识生活的成果,也是鉴赏者再认识的对象。要使学生明确美术鉴赏对色彩写生课的重要性,通过美术鉴赏课教学,参观美展等形式,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色彩的魅力,理解绘画色彩的表现规律。在鉴赏作品时,要尽量选择原作,原作的笔触清晰,肌理层次分明,色彩效果生动,印刷品无法取代。如果为条件所限,也可以选择画幅大、拍摄清晰、印制精美、色彩还原准确的作品。在鉴赏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引导学生聚精会神地反复观赏、品味,有的作品细节生动,有的作品整体和谐,有的作品技艺精湛,因此,要通过鉴赏别人的表现手法,汲取画面中的精华部分。通过对作品线条、色彩、形体、构成的琢磨,体验和谐、平衡、对称带给我们的美感因素,以此激发学生的表现欲。鉴赏过程要有针对性,例如:针对学生写生时出现的色彩单一、色彩冷暖意识模糊、片面强调固有色的通病,可以着重欣赏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印象派在观察方法和表现技巧上的大胆创新,在画面光与色上的大胆突破,对学生有很好的启迪作用,色彩写生时他们不再只盯着对象的固有色,而是在光线、环境和固有色中去寻找色彩变化。

自然界的色彩虽然变幻莫测,但又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地与实践相结合,就能正确地掌握色彩规律。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光与色的关系。没有光就看不到色彩,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同是阳光,在不同的时辰也会有不同的变化。法国著名印象派画家莫奈,面对同一景物,每隔一段时间画一张画,生动地表现了不同时辰、不同光线下同一景物所产生的微妙变化。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印证了一般情况下,早晨和傍晚的阳光、火光为暖光;中午的阳光、天光、月光为冷光;光源的冷暖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同为暖光,傍晚的阳光就比早晨的阳光要暖;同为冷光,月光就比天光要冷。理解了光与色的关系,学生们也就能更好地理解环境色与固有色的相互关系,画色彩时不再一味从固有色出发,而是充分考虑了光源色和环境色对物体的影响。例如:画绿树不再只用纯绿色去表现,而是用不同的颜料调和成不同冷暖、深浅的绿色,使它跟特定的光线、环境相协调。

其次,色彩的三要素也是理论学习的重点,它包括色相、明度、纯度。写生中学生们对原色、间色、复色的相貌较容易识别,而对混合次数增多产生的色相就难以识别。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去加以识别。色彩往往由于其明度和纯度的变化产生了无穷的魅力。教师在上理论课时,要特意布置相应的练习,让学生用画色表的方法掌握色彩的明度、纯度变化规律。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行之有效。在写生中,学生们大都能用单纯的颜色,经过调配、组合,产生丰富的色彩效果,色彩写生中的一些难题在理论学习中得到了化解。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在《遗嘱》一文中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古今中外的艺术大师都是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提炼出宝贵的艺术精华。没有观察就没有齐白石笔下游动的虾、跳动的蛙、横行的蟹……就没有莫奈笔下变幻的教堂、多彩的睡莲……

人的眼睛都能观察物体,但并不是人人都有正确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察方法是画好色彩的重要前提。在训练色彩的观察能力时,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先天条件、接受能力各异,所以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学生对色彩感受较敏锐,一旦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而有的学生对色彩的感觉能力较弱,又没有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尽管付出很大的努力,仍然进步不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统一的要求,也要考虑个体的差异,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要让学生明白,在对色彩的辨别上,既有先天性,也有后天性,先天不足的完全可以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获得较好的色彩辨别力。有的人虽然对色彩的感觉更具有天赋,但不进行科学的训练,只会局部地辨别色彩,一旦从整体的角度来辨别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色彩的微妙差别时就感到束手无策了。

在自然界中,物体的色彩千变万化,错综复杂,如何从复杂的色彩中找出其规律性,就必须首先学会整体观察,观察中要善于发现造型的优美、色彩的和谐,把握物体的主要特征和大的色彩关系。有些学生在观察中往往容易犯孤立地看某一部分、不与其他部分进行整体比较的错误,结果画出来的色彩基本上是物体的固有色,缺乏光源色和环境色所带来的变化,这是色彩写生时最忌讳的。要想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必须在课堂中反复强调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物体的局部应该服从整体的需要,局部的色彩再丰富,也不能影响整体的色彩关系。观察时还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比较、鉴别,注意冷暖对比、明暗对比、纯度对比。不进行物象间明度的比较,就无法获得黑、白、灰的变化关系;不进行色彩的冷暖比较,就无法获得正确的色彩关系;不进行色彩的纯度比较,就无法感知物体的色相特点。

色彩写生技巧的训练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必须全面熟悉这门课的教学,掌握该课程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不能只把课前画好的范画、作画步骤图展示给学生,而应该在课堂上加以演示,从构图、落幅,到铺大色块,深入刻画,调整完成,都要边示范,边讲解,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一些常见的技法,如干画法、湿画法、干湿画法、刀画法,以及如何用笔、如何用色,也应该进行示范。教师的直接演示,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学生通过观看教师作画,对写生的方法步骤和表现技法一目了然,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激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具体示范时,范围要大,要让全体学生都能看到,对重点、难点问题要反复强调。当写生过程遇到障碍时,要及时演示。例如,有的学生画面上常出现脏、灰、粉的毛病,教师就要对其进行调色和用笔的示范,并指出产生这些毛病的原因。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具备其他画种的知识,加强画种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学生作业的相互观摩,也是直观性教学的有效形式。教学中要及早发现优秀的作业,指出画面的精彩处,使其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对于有典型问题的作业,应提示大家注意,使类似的问题得到及时纠正。一张作业完成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自由地发表意见,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小结,肯定成绩,提出不足,或进行作业展示,对下一阶段的教学提出新的要求。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制定科学的教学程序和方法,加深对重点、难点的体会和理解,是确保色彩写生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

(一)单色画练习

素描是绘画的基础,单色画是素描的另外一种形式,学好单色画,对熟悉工具、材料的性能,丰富色彩写生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有较大益处。为了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可以先进行色彩的明度变化练习,以培养学生辨别色彩明度的能力,接着便可进行室内单色静物和室外单色风景的练习,为色彩写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有了单色画的基础,在光感的表现、空间层次的处理、色度的变化、水分的掌握、笔触的运用上也就有了一定的适应能力,色彩写生中的一些难题,在单色画中得到了化解,为画好色彩铺平了道路。

(二)大色块练习

刚开始作画时,学生的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对色彩的感觉也较敏锐,这时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用大笔触准确地表现出物体大的色彩关系。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了因长时间作画,感觉迟钝,或过多地表现细节,忽略整体的现象。这种大色彩稿可以保留下来,画长期作业时,用它来比较大的色彩关系会很有帮助。

(三)色彩冷暖练习

冷暖是构成色彩的重要因素,因为有了冷暖,色彩才更生动。在写生过程中,学生往往注意物体的明度和色相,忽略了冷暖,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色彩冷暖的训练。在室内作画,物体的亮部偏冷,暗部偏暖;在阳光下作画,亮部偏暖,暗部偏冷。一般情况下,物体的暗部如果偏冷,亮部就必须偏暖;暗部偏暖,亮部就必须偏冷。同样的色彩,离我们近的暖、远的冷。

教学中可以依靠画色表的方式进行冷色和暖色、色彩的前进与后退的练习,也可以通过画不同光线下不同距离的物体,来达到练习的目的。

(四)循序渐进的练习

如何使课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顺应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这是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我国古代,墨子曾提出:“量其力所能及”的教育方法。在循序渐进向前发展的同时,就要考虑量力性。在色彩写生刚进行时,应该先画结构清晰、色相明确的物体,由于它简明易画,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了成功的体验,再画结构复杂、色彩微妙的物体时就不觉得太费力。例如掌握了室内静物后,再去表现室外景物,这也是循序渐进。室内静物稳定不变,较少受时间、气候的影响,作画条件相对舒适,学生可以反复推敲画面,潜心研究物体的色彩关系。而室外景物变幻莫测,受时间、气候的影响较大,作画条件又相对艰苦,难度也就更大。所以,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室内作画经验后,才能更好地表现室外景物。

对于初学色彩的学生来说,写生中可能还会碰到许多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意学生反馈的信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美术专业教学论文:浅谈高职院校美术专业的素描教学

摘要:高职院校的素描教学作为美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绘画艺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搞好素描教学,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素描学习兴趣,开展学习方法的指导,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达到提高素描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 美术教学 素描学习

素描教学是美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人们往往认为素描只是一种造型训练的方法,而忽略了素描也是一种艺术形式、一个独立的画种。其实,素描本身就是造型艺术,具备一切造型艺术的共同点,也能艺术地、能动的表现自然,揭示自然的本质。因此,素描历来是被作为“造型的精髓”、“绘画的根基”。在五年制高职师专的素描教学实践中,笔者以为,搞好素描教学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 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找到每个学生学习素描的切入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素描训练过程中,构图、形体、结构、明暗、质感、空间感等是这门课的主要训练内容。素描这门课课时较长,易枯燥,需要长期的反复训练。但素描需要人真情实感的投入,只有真诚的热爱,才能触摸到艺术的灵魂进而迸发智慧的光芒。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首先,开展作品欣赏教学。我们组织了优秀作品欣赏,特别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各种优秀素描作品的赏析。在欣赏的过程中,有同学问:“为什么这些素描作品有些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却作为艺术品流传呢?”我抓住这个契机,对同学讲述自己对素描的认识:

(1)、艺术家的素描往往是为创作服务的,在生活中有了认识,随之即兴一勾,看起来虽简单,实质是灵感火花的捕捉。比如拉裴尔见到一个认为很能代表圣母形象的青年妇女,恰巧手边又没有纸,就将其画在了一块薄煎饼上。他的圣母作品之所以传神,正是对生活的真正热爱与细心观察、勤奋实践的结果。(2)、素描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画科,体现了画家不同的修养、气质。欣赏不同时期、不同画家的作品,没有千人一面的现象,好的素描作品都有独特的个性风格。

比如,达。芬奇的缜密细致,拉裴尔的优雅抒情,米开朗基罗的强悍以及强烈的生命张力,鲁本斯的性感,安格尔的含蓄、简洁及质感的表现,凡。高澎湃的激情,毕加索旺盛的创造性??等等。这些个性鲜明画家的素描作品,一方面体现了他们的精神风貌,另一方面也展现了素描艺术所特有的魅力。通过欣赏教学,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跃跃欲试。其次,进行教师即兴作品展示和示范。要使得学生产生兴趣,作为教师也要进入“状态”。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是要对艺术具有忘我的热情和不断探索的精神,这一点特别重要。二是心中要有一个至高的标准,这标准不是限制素描纸的大小、笔的种类,而是修养出的纯正品味。教师较好的水平和能力,能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出来,也会激起学生学习素描的浓厚兴趣。

2 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素描认识水平。

一张画是反映作者作画时思维活动的过程、心理活动的过程、道德认识的提高过程。紧扣这些过程的每个环节,是指导绘画的关键。在学生作画的训练中,常常不自觉地用自己固有的思维方法学习,错误、混乱地表现对象,并麻木地进行下去,这一恶性循环的症状在哪里呢?其根本原因,就是对对象没有整体深入的认识、理解及全面的分析与把握。没有对感受到的第一印象进行追踪和提炼。而只凭臆造,概念、机械地表现对象。对此问题,教师不能采用单纯地纠正、修改画面的方法。而应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去正确把握自己的思维方法,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当发现学生的形不准时,不是直接指出,而是由学生谈谈作画时怎么想、怎么看和怎么画,启发学生回顾作画过程中的每一个思维环节,针对问题出现的原因,建立起学生正确的认识方法,给予学生相应的画面方法上的微观指导,使学生学会运用的思维方式去学习并指导自己的艺术实践。这样,学生就会少犯或不犯类似的错误。

3 采用多种训练手段,使他们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

(1)素描因素分析法。首先,对学生在素描训练中遇到的各种因素如:形体、结构、透视、空间、色调、明暗等基本概念逐一进行理论的讲解,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各种因素间相互联系和所处的主次地位。如形体、结构等是物体内部最重要的方面,内在的结构形成了外在的形,形体与结构是不可分割的,是我们学习造型的关键,而色调、明暗等因素在我们观察物体时是生动的、丰富的,都是人凭直观感觉它们在光的作用下,起到增强形体感、质感和空间感的作用。让学生在思维上明确建立诸因素的基本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具备思维上的概括能力。

(2)移位、组合教学法。如改变光源的方向、物体的转向与移位、平面切割、触摸物体等,使学生对物象作全方位的观察、剖析,从中获取直观感受,以开拓原有的思维空间,达到对物象由表及里的全方位的观察和理解。物体移位、组合教学法是打破传统素描教学方法新的教学尝试。传统的方法是摆好实物的写生,有着或多或少的被动因素。教学中,我们采用随意布置的一组石膏几何模型静物,要求学生在想象中对它们进行重新移位组合,运用构图的形式规律,表达出一定的艺术情趣。在具体作画中,学生只能凭借眼前的实物获取一定的艺术信息,在沉思默想中形成有结构的意向,即创作构成有意识的主体空间。学生根据思维中形成的有结构的意象,运用具体的方法进行表现,在线条的使用和明暗色调的设计上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情感。学生在这种具有艺术情趣的体验中,能更好地保持学习素描的兴趣。

4 开展多种评价方法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1)教师激励性评价。“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正是教师的真正价值,也体现出教师在素描教学中评价所起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作为学生也迫切需要教师艺术观点明晰、修养深厚,既有独到见解、技法高超,又含兼容气度的好教师的及时的激励性评价。

(2)学生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过程是认识思维提高的过程。这一个过程的客观与否,直接涉及到学生是否能够有长足的进步。同时,这也是一个学生自我“领悟”

到“艺术真谛”的过程。这种领悟多次地、不规律的到来,就会使学生对艺术本质的了解不断深化,学习效果事半功倍。“领悟”不是教师所能给予或替代的,而是学生自我努力、不断进行自我评价,艺术修养不断提高、人生境界不断升华的结果。

(3)互相评价与他人评价。通过校园系列汇展汇看制度的正常建立,定期组织班级之间、不同专业之间的汇看汇展,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教师及时点评,既可增进浓厚的学习氛围,又可虚心听取他人的评价,进行深刻的艺术反思,从而更好地进行素描训练。

美术专业教学论文:高校美术专业色彩写生教学的几点思考

内容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美术专业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当前学生色彩写生基础的现状,提出强调科学训练的重要性,注重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以科学的知识作引导,加强对色彩知识的理解和色彩观察能力的训练,重视教学的示范性和直观性,重视教学的程序与方法的教学原则。

关 键 词:美术专业 色彩写生 教学方法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美术院校招生比例逐年扩大,学生色彩基础差且程度参差不齐的现象正不断困扰着美术院校的基础教学。色彩写生是美术专业的重要课程,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的一个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大学美术专业在色彩写生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诸如:忽视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对色彩的观察与理解不够重视;教学方法简单,模式陈旧;教师教学随意,缺乏针对性;缺乏对教师进行行之有效的评价与监督的体系等。其产生的直接结果是学生对色彩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普遍偏低,依赖心理强,缺乏创新的意识与能力。这些都在制约着色彩写生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近年来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色彩写生能力,进而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美术人才的呼声日益高涨。由于学生在入学前很少受过色彩写生的专业训练,加上艺术鉴赏能力不高,色彩知识欠缺,观察方法不正确,因此,在色彩写生教学过程中会面临许多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不断地改进与提高。

美术鉴赏具有艺术再创造的性质,作为艺术鉴赏对象的艺术作品,既是艺术家认识生活的成果,也是鉴赏者再认识的对象。要使学生明确美术鉴赏对色彩写生课的重要性,通过美术鉴赏课教学,参观美展等形式,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色彩的魅力,理解绘画色彩的表现规律。在鉴赏作品时,要尽量选择原作,原作的笔触清晰,肌理层次分明,色彩效果生动,印刷品无法取代。如果为条件所限,也可以选择画幅大、拍摄清晰、印制精美、色彩还原准确的作品。在鉴赏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引导学生聚精会神地反复观赏、品味,有的作品细节生动,有的作品整体和谐,有的作品技艺精湛,因此,要通过鉴赏别人的表现手法,汲取画面中的精华部分。通过对作品线条、色彩、形体、构成的琢磨,体验和谐、平衡、对称带给我们的美感因素,以此激发学生的表现欲。鉴赏过程要有针对性,例如:针对学生写生时出现的色彩单一、色彩冷暖意识模糊、片面强调固有色的通病,可以着重欣赏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印象派在观察方法和表现技巧上的大胆创新,在画面光与色上的大胆突破,对学生有很好的启迪作用,色彩写生时他们不再只盯着对象的固有色,而是在光线、环境和固有色中去寻找色彩变化。

自然界的色彩虽然变幻莫测,但又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地与实践相结合,就能正确地掌握色彩规律。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光与色的关系。没有光就看不到色彩,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同是阳光,在不同的时辰也会有不同的变化。法国著名印象派画家莫奈,面对同一景物,每隔一段时间画一张画,生动地表现了不同时辰、不同光线下同一景物所产生的微妙变化。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印证了一般情况下,早晨和傍晚的阳光、火光为暖光;中午的阳光、天光、月光为冷光;光源的冷暖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同为暖光,傍晚的阳光就比早晨的阳光要暖;同为冷光,月光就比天光要冷。理解了光与色的关系,学生们也就能更好地理解环境色与固有色的相互关系,画色彩时不再一味从固有色出发,而是充分考虑了光源色和环境色对物体的影响。例如:画绿树不再只用纯绿色去表现,而是用不同的颜料调和成不同冷暖、深浅的绿色,使它跟特定的光线、环境相协调。

其次,色彩的三要素也是理论学习的重点,它包括色相、明度、纯度。写生中学生们对原色、间色、复色的相貌较容易识别,而对混合次数增多产生的色相就难以识别。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去加以识别。色彩往往由于其明度和纯度的变化产生了无穷的魅力。教师在上理论课时,要特意布置相应的练习,让学生用画色表的方法掌握色彩的明度、纯度变化规律。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行之有效。在写生中,学生们大都能用单纯的颜色,经过调配、组合,产生丰富的色彩效果,色彩写生中的一些难题在理论学习中得到了化解。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在《遗嘱》一文中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古今中外的艺术大师都是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提炼出宝贵的艺术精华。没有观察就没有齐白石笔下游动的虾、跳动的蛙、横行的蟹……就没有莫奈笔下变幻的教堂、多彩的睡莲……

人的眼睛都能观察物体,但并不是人人都有正确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察方法是画好色彩的重要前提。在训练色彩的观察能力时,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先天条件、接受能力各异,所以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学生对色彩感受较敏锐,一旦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而有的学生对色彩的感觉能力较弱,又没有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尽管付出很大的努力,仍然进步不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统一的要求,也要考虑个体的差异,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要让学生明白,在对色彩的辨别上,既有先天性,也有后天性,先天不足的完全可以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获得较好的色彩辨别力。有的人虽然对色彩的感觉更具有天赋,但不进行科学的训练,只会局部地辨别色彩,一旦从整体的角度来辨别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色彩的微妙差别时就感到束手无策了。

在自然界中,物体的色彩千变万化,错综复杂,如何从复杂的色彩中找出其规律性,就必须首先学会整体观察,观察中要善于发现造型的优美、色彩的和谐,把握物体的主要特征和大的色彩关系。有些学生在观察中往往容易犯孤立地看某一部分、不与其他部分进行整体比较的错误,结果画出来的色彩基本上是物体的固有色,缺乏光源色和环境色所带来的变化,这是色彩写生时最忌讳的。要想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必须在课堂中反复强调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物体的局部应该服从整体的需要,局部的色彩再丰富,也不能影响整体的色彩关系。观察时还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比较、鉴别,注意冷暖对比、明暗对比、纯度对比。不进行物象间明度的比较,就无法获得黑、白、灰的变化关系;不进行色彩的冷暖比较,就无法获得正确的色彩关系;不进行色彩的纯度比较,就无法感知物体的色相特点。

色彩写生技巧的训练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必须全面熟悉这门课的教学,掌握该课程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不能只把课前画好的范画、作画步骤图展示给学生,而应该在课堂上加以演示,从构图、落幅,到铺大色块,深入刻画,调整完成,都要边示范,边讲解,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一些常见的技法,如干画法、湿画法、干湿画法、刀画法,以及如何用笔、如何用色,也应该进行示范。教师的直接演示,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学生通过观看教师作画,对写生的方法步骤和表现技法一目了然,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激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具体示范时,范围要大,要让全体学生都能看到,对重点、难点问题要反复强调。当写生过程遇到障碍时,要及时演示。例如,有的学生画面上常出现脏、灰、粉的毛病,教师就要对其进行调色和用笔的示范,并指出产生这些毛病的原因。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具备其他画种的知识,加强画种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学生作业的相互观摩,也是直观性教学的有效形式。教学中要及早发现优秀的作业,指出画面的精彩处,使其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对于有典型问题的作业,应提示大家注意,使类似的问题得到及时纠正。一张作业完成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自由地发表意见,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小结,肯定成绩,提出不足,或进行作业展示,对下一阶段的教学提出新的要求。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制定科学的教学程序和方法,加深对重点、难点的体会和理解,是确保色彩写生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

(一)单色画练习

素描是绘画的基础,单色画是素描的另外一种形式,学好单色画,对熟悉工具、材料的性能,丰富色彩写生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有较大益处。为了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可以先进行色彩的明度变化练习,以培养学生辨别色彩明度的能力,接着便可进行室内单色静物和室外单色风景的练习,为色彩写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有了单色画的基础,在光感的表现、空间层次的处理、色度的变化、水分的掌握、笔触的运用上也就有了一定的适应能力,色彩写生中的一些难题,在单色画中得到了化解,为画好色彩铺平了道路。

(二)大色块练习

刚开始作画时,学生的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对色彩的感觉也较敏锐,这时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用大笔触准确地表现出物体大的色彩关系。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了因长时间作画,感觉迟钝,或过多地表现细节,忽略整体的现象。这种大色彩稿可以保留下来,画长期作业时,用它来比较大的色彩关系会很有帮助。

(三)色彩冷暖练习

冷暖是构成色彩的重要因素,因为有了冷暖,色彩才更生动。在写生过程中,学生往往注意物体的明度和色相,忽略了冷暖,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色彩冷暖的训练。在室内作画,物体的亮部偏冷,暗部偏暖;在阳光下作画,亮部偏暖,暗部偏冷。一般情况下,物体的暗部如果偏冷,亮部就必须偏暖;暗部偏暖,亮部就必须偏冷。同样的色彩,离我们近的暖、远的冷。

教学中可以依靠画色表的方式进行冷色和暖色、色彩的前进与后退的练习,也可以通过画不同光线下不同距离的物体,来达到练习的目的。

(四)循序渐进的练习

如何使课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顺应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这是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我国古代,墨子曾提出:“量其力所能及”的教育方法。在循序渐进向前发展的同时,就要考虑量力性。在色彩写生刚进行时,应该先画结构清晰、色相明确的物体,由于它简明易画,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了成功的体验,再画结构复杂、色彩微妙的物体时就不觉得太费力。例如掌握了室内静物后,再去表现室外景物,这也是循序渐进。室内静物稳定不变,较少受时间、气候的影响,作画条件相对舒适,学生可以反复推敲画面,潜心研究物体的色彩关系。而室外景物变幻莫测,受时间、气候的影响较大,作画条件又相对艰苦,难度也就更大。所以,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室内作画经验后,才能更好地表现室外景物。

对于初学色彩的学生来说,写生中可能还会碰到许多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意学生反馈的信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美术专业教学论文:浅谈高职院校美术专业的素描教学

摘要:高职院校的素描教学作为美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绘画艺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搞好素描教学,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素描学习兴趣,开展学习方法的指导,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达到提高素描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 美术教学 素描学习

素描教学是美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人们往往认为素描只是一种造型训练的方法,而忽略了素描也是一种艺术形式、一个独立的画种。其实,素描本身就是造型艺术,具备一切造型艺术的共同点,也能艺术地、能动的表现自然,揭示自然的本质。因此,素描历来是被作为“造型的精髓”、“绘画的根基”。在五年制高职师专的素描教学实践中,笔者以为,搞好素描教学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 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找到每个学生学习素描的切入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素描训练过程中,构图、形体、结构、明暗、质感、空间感等是这门课的主要训练内容。素描这门课课时较长,易枯燥,需要长期的反复训练。但素描需要人真情实感的投入,只有真诚的热爱,才能触摸到艺术的灵魂进而迸发智慧的光芒。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首先,开展作品欣赏教学。我们组织了优秀作品欣赏,特别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各种优秀素描作品的赏析。在欣赏的过程中,有同学问:“为什么这些素描作品有些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却作为艺术品流传呢?”我抓住这个契机,对同学讲述自己对素描的认识:

(1)、艺术家的素描往往是为创作服务的,在生活中有了认识,随之即兴一勾,看起来虽简单,实质是灵感火花的捕捉。比如拉裴尔见到一个认为很能代表圣母形象的青年妇女,恰巧手边又没有纸,就将其画在了一块薄煎饼上。他的圣母作品之所以传神,正是对生活的真正热爱与细心观察、勤奋实践的结果。(2)、素描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画科,体现了画家不同的修养、气质。欣赏不同时期、不同画家的作品,没有千人一面的现象,好的素描作品都有独特的个性风格。

比如,达。芬奇的缜密细致,拉裴尔的优雅抒情,米开朗基罗的强悍以及强烈的生命张力,鲁本斯的性感,安格尔的含蓄、简洁及质感的表现,凡。高澎湃的激情,毕加索旺盛的创造性??等等。这些个性鲜明画家的素描作品,一方面体现了他们的精神风貌,另一方面也展现了素描艺术所特有的魅力。通过欣赏教学,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跃跃欲试。其次,进行教师即兴作品展示和示范。要使得学生产生兴趣,作为教师也要进入“状态”。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是要对艺术具有忘我的热情和不断探索的精神,这一点特别重要。二是心中要有一个至高的标准,这标准不是限制素描纸的大小、笔的种类,而是修养出的纯正品味。教师较好的水平和能力,能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出来,也会激起学生学习素描的浓厚兴趣。

2 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素描认识水平。

一张画是反映作者作画时思维活动的过程、心理活动的过程、道德认识的提高过程。紧扣这些过程的每个环节,是指导绘画的关键。在学生作画的训练中,常常不自觉地用自己固有的思维方法学习,错误、混乱地表现对象,并麻木地进行下去,这一恶性循环的症状在哪里呢?其根本原因,就是对对象没有整体深入的认识、理解及全面的分析与把握。没有对感受到的第一印象进行追踪和提炼。而只凭臆造,概念、机械地表现对象。对此问题,教师不能采用单纯地纠正、修改画面的方法。而应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去正确把握自己的思维方法,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当发现学生的形不准时,不是直接指出,而是由学生谈谈作画时怎么想、怎么看和怎么画,启发学生回顾作画过程中的每一个思维环节,针对问题出现的原因,建立起学生正确的认识方法,给予学生相应的画面方法上的微观指导,使学生学会运用的思维方式去学习并指导自己的艺术实践。这样,学生就会少犯或不犯类似的错误。

3 采用多种训练手段,使他们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

(1)素描因素分析法。首先,对学生在素描训练中遇到的各种因素如:形体、结构、透视、空间、色调、明暗等基本概念逐一进行理论的讲解,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各种因素间相互联系和所处的主次地位。如形体、结构等是物体内部最重要的方面,内在的结构形成了外在的形,形体与结构是不可分割的,是我们学习造型的关键,而色调、明暗等因素在我们观察物体时是生动的、丰富的,都是人凭直观感觉它们在光的作用下,起到增强形体感、质感和空间感的作用。让学生在思维上明确建立诸因素的基本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具备思维上的概括能力。

(2)移位、组合教学法。如改变光源的方向、物体的转向与移位、平面切割、触摸物体等,使学生对物象作全方位的观察、剖析,从中获取直观感受,以开拓原有的思维空间,达到对物象由表及里的全方位的观察和理解。物体移位、组合教学法是打破传统素描教学方法新的教学尝试。传统的方法是摆好实物的写生,有着或多或少的被动因素。教学中,我们采用随意布置的一组石膏几何模型静物,要求学生在想象中对它们进行重新移位组合,运用构图的形式规律,表达出一定的艺术情趣。在具体作画中,学生只能凭借眼前的实物获取一定的艺术信息,在沉思默想中形成有结构的意向,即创作构成有意识的主体空间。学生根据思维中形成的有结构的意象,运用具体的方法进行表现,在线条的使用和明暗色调的设计上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情感。学生在这种具有艺术情趣的体验中,能更好地保持学习素描的兴趣。

4 开展多种评价方法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1)教师激励性评价。“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正是教师的真正价值,也体现出教师在素描教学中评价所起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作为学生也迫切需要教师艺术观点明晰、修养深厚,既有独到见解、技法高超,又含兼容气度的好教师的及时的激励性评价。

(2)学生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过程是认识思维提高的过程。这一个过程的客观与否,直接涉及到学生是否能够有长足的进步。同时,这也是一个学生自我“领悟”

到“艺术真谛”的过程。这种领悟多次地、不规律的到来,就会使学生对艺术本质的了解不断深化,学习效果事半功倍。“领悟”不是教师所能给予或替代的,而是学生自我努力、不断进行自我评价,艺术修养不断提高、人生境界不断升华的结果。

(3)互相评价与他人评价。通过校园系列汇展汇看制度的正常建立,定期组织班级之间、不同专业之间的汇看汇展,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教师及时点评,既可增进浓厚的学习氛围,又可虚心听取他人的评价,进行深刻的艺术反思,从而更好地进行素描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