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师社会地位探讨

时间:2022-07-05 09:17:25 关键词: 农村 小学教师

摘要:由于农村文化的壁垒和农村现行结构的变化致使农村教育依然处于尴尬的境地,农村的教师社会地位也面临困境。农村教师在家长心中的形象与以往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也出现明显跌滑。笔者就农村小学的教师现状为研究视角,对农村小学教师的地位困境进行剖析。

农村小学教师社会地位探讨

1农村小学教师的“今生”困境

21世纪,越来越多的人拥挤于各大城市,他们逐渐适应城市文化而远离了农村文化。因此,小学农村教师的“今生”困境已经到了十分尖锐的境况,他们逐渐不被家长所认同,他们自我认同也出现偏差,社会对于他们的要求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1.1农村小学教师的自我认同

总体上讲,教师自我认同度不太高。其一,他们认同教师这个职业,可对农村文化并不真的认同。其二,农村教师也认同城市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认为农村文化不是主流文化,农村文化比较落后。其三,农村小学教师对文化壁垒这一现象表现出的态度是无可奈何,而不是积极地用自己的智慧逐渐缩小壁垒。其四,农村小学教师对自己的农村教师身份不太满意,他们认为成为城市教师才是真正有出息的老师,对农村教师的身份有偏见。其五,农村小学教师对自己教书育人的能力不再那么自信,而且现在教育成效评价的无序状态更让教师无所适从,进而选择随波逐流。所以,大部分人没有上进心,理想就是调一个好的学校,工资能高一些。农村学校非但留不住学生,而且也留不住教师。

1.2农村小学生和家长眼中的教师形象

越来越多的原住农村居民进驻城市,他们了解到城市教师和城市学生的学习情况后,总觉城市教师比农村教师要优秀,认为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有问题,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比不上城市里的孩子。所以,农村小学教师在打工一族的父母眼中是不优秀的,他们对农村教师缺乏信心。还存在另外一种情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长们不惜任何代价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多学习。农村小学教师在家长心中的形象日益下滑。

1.3农村文化的被边缘化

中国的农村文化源自农耕文化。农耕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以农为本、以和为贵、以德为荣、以礼为重”等许多优秀的文化品质。工业革命以后,农耕文化受到不可逆转的创伤。农耕文化一再被冲击,而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其思维受农耕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人们一方面向往着城市的快节奏、高科技的生活,一方面其思想观念难以转变并适应城市文化。所以,农村小学教师的处境十分尴尬。

2农村小学教师地位出现困境的缘由

农村小学教师是最基层的教师,其社会地位的困境不是单方面因素促成的,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而成的。最基本的因素便是社会赋予农村教师的地位不高。当然也包括文化的导向因素和农村小学教师自我认同的因素。

2.1社会赋予农村小学教师的地位不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广大农民经济地位的提升,农村教师的经济和文化地位均受到一定冲击。由于多年来城乡教育发展差距的存在,农村教师已很难满足农村社会日益多元化和优质化的教育消费需求。“城乡分殊已致流动固化”“激励缺位已致职业倦化”“待遇低下已致负担沉化”的农村教师,很难在农村社会获得地位认同,更遑论受到全社会发自内心的尊崇了。另外,农村得不到社会的足够重视,农村教师同样无法在这种不对等的环境中得到社会给予农村教师较高的社会地位。社会的阶层划分也给农村的教师画上了不可磨灭的阶层符号。在以分数为主导的教育结构中,农村小学绞教师的地位自然不会高。

2.2文化壁垒的阻绊

主流文化是工业革命后一系列的文化(城市文化),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有着天然的不同。农村文化信守平和、宁静和慢节奏,城市文化的特点是快、新和冷漠。更多的信息在城市中流通,新的思想和潮流在城市很快传开并融入到城市文化中。农村教师自身在主流文化和边缘文化中周旋,他们既要展开主流文化的知识传授,又要兼顾具有农村文化烙印的学生思维特征,所以这个度不好把握,农村小学教师的地位在农村不易确立。

2.3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较低

许多农村小学教师社会地位认同状况是不断变化的。学生时代,认为教师的社会地位还是很高的。带着学生时代的想法,刚工作时相当投入,没有任何杂念。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教师便对教师职业多了一些体会,便会对这份职业有了一些失望。笔者认为社会对老师的评价并不公平,老师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不能把老师当圣人。不少人认为教师应更多地奉献,教师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似乎什么都是,但恰恰不是社会人。在社会中,教师感到了人们对教师的过高期望和不合理要求,部分农村小学教师觉得自己当初选择当农村教师是不太值得的。

3农村小学教师社会地位想要“突出重围”,路在何方?

农村小学教师同样是在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做贡献,同时在帮助阶层流动做贡献,其社会地位应该得到提高。

3.1社会应该赋予农村小学教师较高的社会地位

社会和政府应该更加注重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如若不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的地位,教师的权威和其自身的尊严是得不到保证的。社会要发展,农村的发展岂能落后?社会应该把农村教师的地位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引导农村地区的人们去尊敬处在基层的农村小学教师。教师的声望越高,学生就会越拥护老师。社会应该把农村的发展规划和农村小学教师的地位提高统一起来,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需要提高。当农村发展问题得以解决后,农村小学教师的地位得到提高就有希望了。

3.2在文化壁垒中找到逾越壁垒鸿沟的桥梁

农村文化应该在其自身的特点上下功夫,找到与主流文化并行的契机,这些需要各方的积极主动参与。其一,政府层面。需要把农村文化规划到中国文化协调发展的框架中,政府应当对农村文化的发展进行统筹和有效规划。政府不仅要投资,还需要政府项目的倾斜,需要鼓励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对话,增进文化之间的交流。其二,教育层面。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农村的教育必须受到教育部的重视,在发展上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应该站在国家、民族和全民和谐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农村教育。农村的教育需要教育部门赋予他们更崇高的使命,需要教育部门为其提供更多资源和信息的支持,需要教育部门常去基层真实地了解其所需、所想、所求。其三,学校层面。作为农村文化的话语代表者,学校应该积极探索农村文化的深层内涵,应该让农村文化和学校传授的主流文化能和谐相融。农村学校教育不能仅仅是以分数为导向的应试教育,农村教育需要知道自己的根。学校需要有觉悟的领导者,需要有强有力的执行领导者。学校的努力方向是需要找到农村文化的突破口和切实可行的改革。

3.3农村小学教师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认同

农村小学教师应该看到自己的光荣使命,是在为那么多人点亮前行的路。所以农村小学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1)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技能需要结合农村当地的特色去完美展现。农村小学教师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在专业技能上有所突破。(2)教师的价值观。农村是社会发展的始基,若没有农村的发展,是不可能实现全社会持续发展的,教师应该意识到农村的发展潜力。农村小学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其学生掌握好基本的理论文化知识,为挖掘和开发农村的潜能做贡献。(3)教师的道德情操。目前小学农村教师的待遇不如人意。可教师要摆正心态,积极面对现实,同时学会为自己的话语权和利益呐喊。农村小学教师应该相信目前的一切只是暂时的,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育工作上,让有关部门看到其努力,看到提升小学农村教师的地位是刻不容缓的。(4)教师的理想。最好的教师,其理想应该是为中国的教育而教学,立志从基层做起成为一名教育家。教师要有自己崇高的追求,有坚强的毅力和追求胜利的信心。

作者:邢洋洋 单位: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