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方式

时间:2023-04-04 14:31:11 关键词: 林业 有害生物 防治方式

摘要: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继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顶层设计后,党的二十大又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报告。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经济升级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一项政治任务。当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其夯实坚实基础,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方式

1林业有害生物的类型和发生的原因

1.1林业有害生物的类型

林业有害生物类型包括昆虫及螨类、病原微生物以及有害植物三大类,常见的天牛、白蚁以及蠹蛾等属于昆虫及螨类的有害生物,落叶病、苗枯病等属于病原微生物类的有害生物,而一些阻碍了林木正常生长的植物则属于有害植物的类型。有害微生物主要通过吸食林木的根茎、树叶或是花果等部位的汁液,导致林木生长出现问题,轻微时树木会出现生长缓慢的问题,严重时则会导致树木出现死亡的情况。

1.2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困难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对林业的危害呈现上升的趋势,林业有害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给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更好地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必须了解林业频繁被有害生物侵袭的主要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影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林业有害生物具备强大的繁殖和传播能力,而大部分林区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有害生物的天敌数量呈现逐年减少的状况,降低了林区自身的调控能力,导致林区无法抵抗有害生物带来的损害。第二,我国林地面积增长迅速,特别是人工种植的林木面积,占据了林地面积增长的绝大部分,而人造林树种相对单一,发生病虫害的概率相对较高。第三,我国各地区以及和国外林业的生产活动交流增多,苗木和木材等林产品的贸易和运输,给有害生物的传播提供了途径,给不同的地方带来了新的有害生物品种,不仅加剧了有害生物对林业的损害,还增加了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复杂程度。第四,随着林业有害生物的繁殖和发展,其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导致一些惯用的防治方法起不到防治效果,增加了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不可预测性,降低了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效果。

2甘肃省太子山林区的基本情况

2.1太子山的林木情况

甘肃省太子山是我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总占地面积有8400hm2,林地的面积更是达到了80000hm2,其中,人造林的面积更是在5000hm2以上,人造林地的树木品种主要是落叶松为主。太子山地形复杂,处于温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在五度左右,降水量也比较充足,每年的平均降水量可以达到660mm左右,非常适合落叶松这种抗逆性强的树种的生长。但是近年来,太子山人造林出现了树木生长不乐观的情况,这跟人造林栽培的品种过于稀少,无法适应林业发展对资源多样化的要求有一定的关系。而落叶松对病虫害的抗逆性较差,容易被虫害侵袭则是另一个原因。因此,必须在太子山人造林中,配合种植其它的树木,如阔叶树等,调整林区的树种配置,丰富林区的树木资源,提升林地自我调控的能力。与此同时,还必须针对林区的病虫害进行分析和监测,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1]。

2.2太子山林区的主要有害生物

2022年7月,甘肃省林业科技推广站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对太子山林业有害生物开展了查勘工作,查勘队伍由农业科技站的工作人员、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和太子山林业管理中心的技术人员组成,查勘采取的是随机抽点的方式。综合查勘的结果为:太子山林业的有害生物,有害树种有青杨、油松、云杉等,微生物病害有叶锈病、松落针病等,病虫害方面有落叶松球蚜和鞘蛾等。查勘的结果显示,有害生物对太子山产生的中、重度的危害面积达到了12km2,损失比较巨大。

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困难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不断扩大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面临的第一个困难。近年来,我国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提高森林的覆盖面积,加快了人工造林的速度,但在造林过程中,部分林业单位相应的资金支持、技术支持以及人力支持,却没有做到位,导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部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第二是人工造林单一树种的种植方式,单一的树种更有利于病虫害的传播和繁殖,因此,当林区发生了微小的有害生物问题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关注和处理,问题很快就会扩大,给防治工作带来困难。第三是有害生物种类的增长速度很快,给技术人员的开发研究带来了困难。

3.2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常见的问题

在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中,人工种植的林区是关键点,人工林区是病虫害的高发地,在人工种植林区,树木品种不具备丰富性,生态系统存在不稳定性,防治工作经常要面对的是有害生物种类多、涉及范围广等复杂的问题。而部分林区基础设施不足则是有害生物防治经常要面对的第二个问题,林区技术力量不足,技术人员和技术设备的配置无法满足林业管理的要求,导致林区出现有害生物时,林区技术人员无法及时对产生危害的生物进行检测和分析,制定相应的方案,尽早采取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蔓延。而部分林区对有害生物的监测和汇报流程不完善则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常会遇到的第三个问题。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预防是第一步,因此林区必须制定完整的有害生物监测流程和方案,定期开展林区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同时做好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当发生林区出现了有害生物时,需要立刻向有关人员汇报,及时对林区的有害生物进行检测分析,制定出适合的防治方案。

3.3太子山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太子山有害生物带来的损害主要集中在以落叶松为主的人工林区中。落叶松在太子山的种植历史已有几十年,是太子山的特色树种之一。目前,太子山落叶松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五千多公顷。在太子山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开展中,常遇到下列几点问题:第一,太子山落叶松种植面积大、密度大,而落叶松还具备树体高大的特点,普通的采用人工施用药剂防治有害生物的效果不佳,需要结合多种防治方式,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第二,太子山有害生物损害的面积相对较大,有害生物类型较多,防治过程相对复杂。在太子山的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对叶锈病、松落针病、落叶松球蚜和鞘蛾等,都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2]。第三、太子山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给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林业有害生物的主要防治措施

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方法较多,在防治过程中,具体采用哪种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综合治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是比较常用的防治方式,除此之外,高温防治和放射性元素处理在部分病虫害的防治中,也常被采用。

4.1防治方法介绍

综合治理法,该方法的主要指导思想是预防为主,强调治理需安全、经济、有效,符合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要求。综合治理法不以完全消灭有害生物为最终原则,也不以最终有害生物的数量或是种类作为防治结果的评价标准,而是以生态的动态平衡为最终的治理目标。所以,在实施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往往要将各种治理方法结合在一起,遵循指导思想的原则,把有害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控制在不影响林区作物生长的范围内。生物防治的原理是用一种生物控制另一种生物,从而达到防治林业病虫害或是微生物病虫害的目的。林业防治中常采用的生物防治方式有三种:一是利用病虫害的天敌控制病虫害的发展,例如可以用七星瓢虫防治蚜虫等。二是利用微生物对病虫害进行侵染,使病虫害死亡。三是利用微生物药物防治病虫害。物理防治指的是采取物理的方式防治病虫害,比如采取捕杀、诱杀或是隔离等方式,防治有害生物损害作物,常用的有扎塑料布、摘掉虫卵、灯光诱杀等。化学方式采取的是药物治理的原理,化学防治虽然具备效率好、适应性广等优点,但是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在使用时需要控制好剂量和施用的方式。高温处理主要采取高温的方式防治病虫害或是微生物病原菌,常用的有用火烧落叶、热水浸泡等方式。放射性元素的处理方式主要利用的是放射性元素的射线,该射线不仅能够杀死有害生物中病虫害和微生物,还能降低病虫害的繁殖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常用的有微波杀虫等。

4.2多管齐下,提升林业有害作物的防治工作效率

林区要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必须从林区的实际出发,改善林区防治工作中的不足。对于部分存在资金不足、技术人员不足以及基础实施较差的林区,林区的管理人员应依据真实的数据,跟上一级单位反映情况,申请更多的支持。而对于部分监测和上报程序不完善的林区,则应该从制度的构建出发,制定科学规范的监测制度和上报制度,使巡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林区的有害生物并立刻上报,获得专业的支持并尽快采取合理的防治方案,将有害生物带来的损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从而保障林区作物的生长。

4.3太子山林区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

由于太子山林区不存在部分林区常见资金不足、技术落后和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所以太子山能够很好地开展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而因为太子山存在有害生物主要发生在人工种植落叶松林区的特点,相关人员实施太子山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时,需重点关注以下内容:一是做好落叶松林区有害生物的监测和汇报工作;二是对落叶松林区常发生的不同种类的林业有害生物,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三是密切观察树木的生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适当的防治方案。

4.3.1对有害树种的防治方式。

太子山落叶松林区包含的有害树种较多,对于一些面积较大、数量较多的有害树种,通常采取化学防治的方式[3]。对有害树种防治过程中,要注意目的不是清除所有的有害树种,而是通过调节有害树种的数量和种类,达到生态环境的平衡,丰富落叶松林区树木的品种,从而提升落叶松林区自身的调控能力。

4.3.2防治微生物病害的方式。

太子山落叶松林区的微生物损害主要有叶锈病和松落针病两种。叶锈病主要发生在2年~3年生的落叶松针叶上,初期可在针叶染病处看到黄色的段斑,后期在病斑上可以看到橙黄色扁平舌状的锈孢子器,在针叶的两面都有,叶锈病会导致染病叶出现变黄枯死的现象。针对叶锈病的防治,除了重视苗木来源和做好苗木的检查外,对于发生了叶锈病的落叶松,可以采取化学防治的办法进行处理,常用的有广谱杀菌剂斑腐清,使用时需用1000倍~1500倍的水稀释,采取喷雾的方式喷洒染病的林木叶子。松落针病的早期表现是不明显的黄斑点或段斑,到了晚期,松针会出现变黄脱落的现象。该病菌可以在针叶上越冬,来年继续危害林木。对松落针病的防治除了加强林间管理、及时砍伐病情严重的林木以及及时清扫林间落叶外,还可以采取化学防治的方式,释放烟剂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常用的有621烟剂或是百菌清烟剂等。

4.3.3防治病虫害的方式。

对太子山落叶松球蚜的防治,首先需要了解落叶松球蚜的特点,然后再根据该虫害的特点制定和实施防治的方案。落叶松球蚜生长周期为两年,该虫害在夏季会出现大量的繁殖,每年的六七月份,是落叶松球蚜的大规模繁殖时间。因此,在防治落叶松球蚜时,需要根据落叶松球蚜繁殖跟温度有关的特点,在害虫高峰期到来之前,做好预防工作,尽量降低落叶松球蚜发生的概率。落叶松球蚜的防治除了采取物理防治的方式,还可以采取化学防治的方式,在繁殖期之前,采取40%的氧化乐果等药物,对树木进行喷洒,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此外,管理人员需做好落叶松的肥料管理,提高树体的抗性,落叶松良好的生长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落叶松被叶松球蚜伤害的程度。对太子山落叶松鞘蛾的防治主要采取的是综合防治的方式,以化学烟剂防治为主,配合生物、物理等方式。鞘蛾是太子山落叶松的主要病虫害之一,鞘蛾主要以刺吸松针叶和落叶松嫩枝的汁液为食,导致落叶松出现嫩枝枯萎、生长不正常等现象,不仅如此,鞘蛾还会引发煤烟病,导致树木最后不能生长成材。对落叶松鞘蛾的防治,可以采取增加林区益鸟、迁移蚁巢等方式,增加鞘蛾的天敌,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烟剂的方式,对鞘蛾成虫进行熏杀,熏杀的时间通常选择在六月初,这个时期鞘蛾的成虫羽化率已经达到了50%左右,五天后,待鞘蛾羽化率达到70%以上时,可以再熏杀一次。此外,还可以采取昆虫信息素诱杀等方式,对鞘蛾进行防治。

5结束语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关乎林木的生长情况和国家人工种植林的最终成效。对于林业存在的复杂的有害生物,相关的管理人员在开展防治工作时,必须先了解和掌握有害生物的类型、对林木产生的损害以及有效的防治方案,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防治策略,才能提高防治的效果,促进林木的生长。

参考文献

[1]张浪,刘海霞,侯鑫成.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J].农家参谋,2022(11):174-176.

[2]崔雪.浅谈如何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J].新农业,2021(11):28-29.

[3]马成君.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措施[J].广东蚕业,2020,54(9):93-94.

作者:陈昕 单位:甘肃太子山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