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表达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11-05 13:26:05

情感表达论文

情感表达论文篇1

2情感表达对于现代摄影艺术发展进程的重要意义

“摄影触及人类各种境界之追求与关照,它并不只贡献吾人以客观的知识。摄影源于生命感动,并创造生命意境,最后,摄影成为生命之呼喊,人生情感感悟之源泉,铭刻着生命丰富特质的世界。”《(穿越图像的艺术》第一章)社会纪实摄影,毫无疑问是当代摄影思想形成进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有意识地记录了某种社会型态和所处的时代特征,进而发挥了影响、推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作用。刘易斯•维克斯•海因(1874-1940)曾经自称他的成就实际上就是“社会摄影”的成就,他一生的摄影研究与创作历程一直在坚持着摄影镜头要以社会意识为导向,内心情感内涵为依托,他的这种理念和宗旨也为社会纪实摄影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作品《童工》创作于1908年,是海因摄影事业一生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采取对比反差的手法反应了儿童悲惨的劳动场景和颠沛流离的命运,以真诚的感情态度和追求真理的创作风格、极赋思想情感内涵的表现手法赢得了观众与支持者,从而引起了全社会的深刻反思和政府的重视,激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怜爱之心。海因的不懈探索与坚持,推动了纪实摄影成为一种社会舆论导向,并深刻影响着社会改革和历史发展进程的一方面因素,其中所蕴含的强烈人道主义情怀,跨越时代,超越国籍、种族,成为了人类反省自己,反思历史、以史为鉴的一面镜子。摄影绝不仅仅是一种艺术门类,更为重要的是它具有着深远的社会效益与历史、政治、文化等层面的综合影响力,情感表达和思想感情内涵的最终抒发与表现是任何艺术创作形式的根本目的和原始最真切的宗旨。纵观摄影艺术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任何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具有着里程碑意义的思想、理念、风格流派、组织群体抑或是技术理论,之所以能够在摄影艺术的发展历程中起到决定性的推进作用,根源在于蕴含在这些方面背后的深刻实质—情感内涵。

3影调在摄影艺术创作中的情感

表达摄影是一门光影的艺术,光线和影调是摄影的灵魂。摄影作品画面的影调构成是传达、表现作者思想情感内涵、观念想法的最重要创作手法和表现方式。摄影史上的任何一幅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名作,其共性的特征都是将摄影艺术语言与内心情感、思想感情内涵完美地结合。而影调作为摄影艺术最为根本、关键的表现方式,则更成为了创作者在摄影艺术创作中表达内心情感,表现思想感情内涵,传达观念想法的最主要途径和艺术表现方式。爱德华•韦斯顿(1886—1956)是摄影的第二个“经典时代”的代表人物,他通过一生的不懈努力与追求使摄影艺术第一次以自己的视觉接触世界,对于后世的摄影艺术发展具有着决定性的意义。韦斯顿一生的摄影艺术生涯中,有着许多为后世广为传诵、奉为经典的作品。韦斯顿的审美观察方式与众不同,在无论从构图的创意构思、光线的布置、曝光的控制、聚焦的精确度等技术层面做到近乎完美的基础上,将其独特的观察方式与他对于世界,对于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情感内涵完美地通过对于光影和影调的控制与把握而使作品达到了摄影艺术的最高境界—“一种对生命的绝对诠释”。作品《人体》(1936)图3,是韦斯顿的代表作品,在二十世纪乃至整个摄影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具有着里程碑式的重要地位和深远意义。《人体》这幅作品,韦斯顿非常出人意外地打破了人们对于人体艺术的传统、常规的理解。以交叉的四肢和低埋着的头部构成了画面的主体,在影调的精心布置和控制上也近乎达到了冷酷的完美,追求对于人体艺术造型可能所能够达到的某种极限。这种打破传统、非同寻常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摄影视觉”的理念,体现了韦斯顿对于摄影艺术的创新索与研究,更蕴涵了他对于世界、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挚的思想情感内涵。光线和影调是摄影艺术的创作基础与根本,在现代摄影艺术的发展历程中,任何一位摄影家,任何的一个摄影艺术发展阶段,任一的流派、风格、思想理念其作用于摄影艺术本体的摄影语言都无法脱离光线和影调,而真正赋予摄影艺术以不朽生命和灵魂的恰恰是一种用语言和文字无法完全清楚表达、诠释的深刻内质—情感。

情感表达论文篇2

二、研读内容,为情感表达奠定基础

表达歌曲的情感建立在对于歌曲内容的准确理解与把握之上。因此,为提升学生演唱过程中的情感表达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仔细研读歌谱与认真分析歌曲内容的良好习惯。歌谱的分析要做到精细,既要关注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也要向学生介绍作曲家的创作风格以及创作意图等内容,分析旋律特征以及语言特点,进而形成对于歌曲的感性认知与理性理解,准确把握歌曲的感情基调。例如在教授《西部放歌》时,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歌谱,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把握时代脉搏,体会歌曲中的宏伟气势与豪迈气概,品味朴实的乐曲基调。通过将西部民歌作为素材,作者歌颂了辛勤劳作的“黄土地”儿女,以及其建设祖国西部山河的坚定决心。歌曲由歌唱家王宏伟演唱,他那纯正而极富穿透力的嗓音有力诠释了歌曲内涵,让人心潮澎湃,激起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斗志。如果忽视作品的创作背景,就难以挖掘歌曲的深刻内涵,影响歌曲表演的情感表达。在了解歌曲背景等基础上,还应当对歌曲的具体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剖析,加深对于歌词理解与感受,在结合自身经验的基础上揣摩作品意象,理解其中的情感变化,从局部到整体把握歌曲情感。例如,在教授《教我如何不想她》时,学生在了解了作者刘半农远在他乡对祖国与亲友思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歌词含义。题目中的“她”既是祖国、亲友。也可以是心中朝思暮想的人。在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通过歌词与旋律,将心中的无暇遐想寄托在歌唱表演中,抒发自己对于“她”的无限思念。

三、舞台实践,为情感表达提供契机

情感表达论文篇3

二、情感表达的培养方法

(一)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情感的表达是歌曲的生命,是演唱艺术的灵魂所在。每一首歌曲的创作,其中都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情感,好的音乐作品常常是“乐随情起,情由心生”的外化。作为歌曲的演唱者,我们必须准确把握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领悟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在演唱中通过歌唱和旋律,表达出歌曲中的真情实感,从而感染听众,给听众一种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让听众在获得心情愉悦的同时,得到感情的满足和精神的升华。这就是评价歌唱艺术的基本标准———声情并茂。例如,我国著名歌唱家关牧村老师在演唱《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首歌曲时,充分发挥质朴豁达的演唱风格,在充分了解歌曲背景和情感的前提下,通过歌声将主人公内心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传递出浓浓的爱国之情和纯洁的爱情。引起观众的广泛共鸣和喜爱。声乐教学其实是一种情感教育,教学过程也是师生之间、演唱者与作曲者之间感情的交流与沟通。声乐教学的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演唱声乐作品,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与歌曲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怀、内涵准确地表达出来。从而逐步提高声乐的演唱技巧。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教育,更好地理解每一首作品中的情感,才能在演唱中真正做到声情并茂,因此我们在声乐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二)充分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内涵

歌曲的情感和内涵是一首作品主要表现的内容,也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在演唱中若要充分表达这种内涵和情感,我们首先要了解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从作者的角度去体会、去对话,深刻领会其中蕴藏的含义。在选择好所要演唱的歌曲后,要对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表现手法进行分析,从歌词到旋律,从感性到理性,全方位了解歌曲创作的社会背景和背后的故事。在了解作品的基础上,还应该通过演唱实践,体会作品中的情感基调和演唱方式。例如老师在演唱《父老乡亲》这一歌曲时,感情流露自然、亲切,情感真挚、细腻,拨动人的心弦。这不仅得益与老师深厚的演唱功底,更重要的是彭老师在革命老区、贫困山区、雪域高原和海防边疆的都有过生活体验。能充分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无限深情。尤其第三段中以呼唤的方式,发自肺腑的喊出“父老乡亲”,深刻地表现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感激之情。出色的演唱,真情的流露也让这首歌也成为人民群众和舞台上最受喜欢的歌曲之一。

(三)于生活中感悟,提高艺术修养

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声乐的创作和演唱也离不开对生活的体会与感悟。演唱者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修养,将直接影响对音乐作品内涵与感情的表达。假如演唱者缺乏对生活的感悟,缺乏对普通人民群众的关怀,在演唱中单纯的采用声乐技巧来表达作品中的情感,无疑是失败的一种方式。因此具备了演唱的技巧和方法,没有对生活的感悟也是无法声情并茂的演唱一首声乐作品。我们要在生活中去体会人生,增加自己的阅历和情感。将个人的生活感悟和情感融入到演唱作品的过程中去,才能更好地诠释歌曲中的思想和内容,才能表达出歌曲中更深层次的内涵。例如我国红色歌曲的演唱者往往是一些经历过战争的老一辈演唱家,因为他们经历过那个年代并且有着很深的感悟,因此每一句歌唱、每一个旋律都会勾起他们的情感记忆,将这种情感与歌曲结合起来,才能将歌曲的魅力展现出来。

情感表达论文篇4

二、儿童声乐教学中情感表达训练方法

针对声乐教学中影响情感表达的因素,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起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强化情感表达训练,提升声乐教学的效果和水平。

1.重视情感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只重视声音的位置和歌曲的旋律、节奏等,忽视了最能引起听者共鸣的情感培养,教出的学生用一个比喻来说就是没有感情的“唱歌机器”。在儿童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端正自身态度,把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和教育重视起来。而对于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单纯地依靠课堂教学就可以实现的,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在对声乐作品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重视情感的表达,养成表现声乐情感的习惯,使得学生可以在演唱声乐作品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自身的情感,并通过声调、音色等的变化表达出来,使得听众可以从中了解到作品形象的情感状态。不仅如此,情感的有效掌控需要沟通和交流,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孩子们乐于接受的形式,加强情感方面的交流,将情感表达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为学生提供自由交流和情感表达的空间,使得孩子在情感表达中能够自我欣赏从而获得自我的肯定。

2.丰富教学方式

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差异、性格差异等,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加强对于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例如,对于4~6岁的幼儿学生,由于其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动,可以从音准和节奏方面入手,开展教学工作。在歌曲选择方面,可以选择一些轻松愉快,节奏鲜明的作品,如《小羊》《春天的孩子》等。还可以进行歌曲接龙、旋律倒影等音乐游戏,使得学生可以在多彩的游戏和活动中感受到歌唱艺术的魅力。而对于7~12岁的学生,由于其对于音乐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强化基本乐理、发生技巧等的训练,同时向学生传授声乐发展的历史以及一些优秀作品的创作过程,通过对作品情感的深入分析,引导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提升。另外,在演唱时还可以配合肢体动作来增加情感表现力,例如:针对儿童好动的特点,在教授蒙古族歌曲《我的草原》、摩梭族歌曲《摩梭小月亮》、苗族歌曲《蝴蝶妈妈》等作品时在间奏部分可以结合相应的民族民间舞表演动作,使得学生可以在肢体语言表达中不知不觉地掌握各民族歌曲演唱特点,表达内心情感。

3.加强情感引导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将自身放在主导地位,在充分考虑学生思想特点和内心情感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同时,曲目的难度应该循序渐进,而且各种题材都应该有所涉猎,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于学生的情感引导。例如:11岁的学生一金,她的声音宽厚明亮,在学唱藏族歌曲《哦,香格里拉》时,唱的比较直白没有内容,为了让她进入音乐,我先给她讲藏族的生活习惯、服饰特点,又听了几首成人藏族歌曲和器乐曲,看了藏族舞蹈,打印了布达拉宫、雪山、牦牛等图片。一开始先让她看着图片来唱,熟悉之后让她边唱边想象歌词描述的情景,脑海里浮现出画面,在唱某些乐句时还加了一些装饰音。通过这样的训练,她演绎的歌曲体现出了藏族歌曲的特点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在演出时打动了观众,甚至有前排的观众感动的掉下了眼泪。又如,5岁的学生张萌萌在演唱《小小心愿》时,我先给她逐字逐句讲歌词的意思,又给她讲了歌曲创作的背景,还讲了歌曲中提到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讲完后孩子很兴奋,积极的要学唱,在学唱过程中还加进了自己的二度创作。后来在演出中,她富有灵气的演唱打动了观众,还有部分观众激动地站起来鼓掌。

情感表达论文篇5

一、引言

评价理论是一个涉及到心理学、伦理学和美学等多个范畴的理论。该理论最初被应用于新闻话语分析,但随着社会的变迁,该理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例如自传话语,商业包装语和历史话语等。本文将运用评价理论系统项下的态度系统对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中达西的“傲慢”进行评价性解读,藉以说明评价在小说话语中的重要作用。小说《傲慢与偏见》是以主人公伊丽莎白与富有的单身贵族达西之间的曲折恋爱婚姻为主线,贯穿讲述了周围另外几门幸与不幸的婚姻。主人公达西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傲慢是他的性格特点之一。本文在此无意讨论其他主题,只是对达西的傲慢态度作评价性分析,以期在评价中找寻作者小说话语的文体风格特色。

二、评价理论

李战子在《评价理论》中指出,“评价理论是新韩礼德学派Martin在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意义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新词汇-语法框架,它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Martin在《语篇研究》一书中对评价理论的定义是:“评价理论是关于评价的。也就是: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到的情感强度,以及获得价值和联盟读者的各种方式。”

评价理论系统项下的态度系统分为情感,判定和鉴赏三个子系统。王振华在《评价系统及其运作》一文中指出,“情感、判断和鉴赏是语言使用者对描述对象的情感、判断和鉴赏,是读者的视角根据语篇文本的语言揭示出来的。”情感(Affect)是指语言使用者对行为及现象的心理反应。据Martin & White的《评估语言》,情感可分为三种,即品质情感(quality)、过程情感(process)和评注情感(comment)。判定(judgment)是语言使用者根据法律和伦理道德标准来评价人类的行为或性格。判定分为个人的社会尊严(social esteem)和法律道德的社会许可(social sanction)。据胡壮麟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社会许可的判定与合法性和道德性有关;但社会尊严的判定则和法律或道德的含义无关,社会尊严的判定牵涉到一些评价会使被评判的人在社会中的尊严得到提高或降低。”鉴赏(Appreciation)是指语言使用者对事物和现象的美学欣赏。鉴赏的对象一般来说是物品或抽象的结构。但要注意的是,当人被看作实体而不是做出行为的参与者时,可以是鉴赏而非判定。

三、对达西的“傲慢”评价性解读

1.情感评价与小说话语风格

情感的意义有正面和负面之分,且过程表达的情感意义又分为欲望型(desirable)情感和反应型(reactive)情感。小说中,作者对达西傲慢态度的情感描写时主要体现了以下三个话语特色:

第一,作者小说话语中常用品质情感来表达情感评价。下面例句(1)是用品质修饰语表达贝内特太太对达西傲慢的反感态度,而(2)则是通过用疑问词How引导的感叹句来表达达西对他人的傲慢态度。

(1)Amongst the most violent against him was Mrs. Bennet.

(2)Darcy said: “ You know how I detest it, unless I am particularly acquainted with my partner.”

第二,作者还常以名词化形式表达情感效果,这样使得话语简单又极富特色。例如:作者用了deeply-rooted dislike, resentment, anger, indignation等名词或名词短语表达了人们对达西傲慢的反感态度。

第三,小说中,作者不仅以心理过程的形式来表达情感意义,同时还常以其它语类中罕见的关系过程和言语过程表达情感意义。如下面三个例句:

(3)He was the proudest, most disagreeable man in the world, and everybody hoped that he would never come there again.

(4)Darcy, on the contrary, for none of whom he had felt the smallest interested.

(5)He expressed no regret for what he had done which satisfied her.

这四个例句中,例句(3)是应用了心理过程表达欲望型情感意义;例句(4)则是用关系过程表达了反应型情感意义;而例句(5)是用言语过程表达了反应型情感意义。

2.达西“傲慢”的判定评价

判定也有正面和负面的含义之分,在社会尊严中,正面的判定会得到表扬,负面的判定则会受到批评。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具体例句:

(6)Mrs. Bennet added:“He is a most disagreeable, horrid man, not at all worth pleasing. So high and so conceited that there was no enduring him!”

(7) Elizabeth said: “ I should take him, even on my slight acquaintance, to be an ill-tempered man.”

上述2个例句中都是对达西的傲慢的批评判定,这就容易降低达西的在社会中的地位。关于达西的傲慢判定,作者自己也在小说中写道了达西傲慢的存在,如小说中写道:“He was at the same time haughty, reserved, and fastidious, and his manners, though well-bred, were not inviting.”虽然作者在第四十二章中开始描写了达西傲慢态度的转变,但是,傲慢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小说的结尾发现,虽然达西傲慢是有所转变,但由于长期形成的傲慢性格使得他难于立即融入到低俗虚伪的氛围当中去。

此外,在写作风格上,作者也同样用了名词化的形式来表示判定性评价,如disgust, pride, arrogance, disdain, insolence等名词,这些词语充分表达了简洁的判定效果。

3.鉴赏中达西的傲慢体现

小说中对达西的傲慢鉴赏的评价主要是从达西自己的语言中体现的。所鉴赏的对象有事物,也有作为实体的人。下面三个例句都是从投射角度来分析达西傲慢在鉴赏中的体现。例句(8)是直接投射,而(9)则是间接投射。这些投射小句表现了达西眼光挑剔,目空一切和傲慢的性格。

(8)Darcy said: “At such an assembly as this it would be insupportable.”

(9)Darcy, on the contrary, had seen a collection of people in whom there was little beauty and no fashion. Miss Bennet he acknowledged to be pretty, but she smile too much.

鉴赏与情感和判定一样,也具有正面和负面的意义。从上述2个例句中可以发现,对达西的傲慢的鉴赏描写都是负面的态度意义,即是否定的。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运用评价理论系统中的态度系统对小说《傲慢与偏见》中达西的“傲慢”进行了评价性的解读,发现了评价理论在小说话语分析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作者常用过程情感和名词化形式来表达态度意义的文体风格特色。小说《傲慢与偏见》中能应用评价理论分析的领域还很多,有待于笔者他日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李战子.评价理论: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和问题[J].外语研究,2004,(5).

[2]Martin, J. R. and Rose, D. Working with Discourse: 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M].London & New York: Continuum, 2003.

[3]王振华.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外国语,2001,(6).

情感表达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034-01

符号论美学是以更加直观的形式来进行艺术表达,以象征和符号的方式来表达艺术情感,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艺术的本质,对艺术创作和鉴赏理论进行了创新,用人类哲学文化来阐释艺术创作,引领着艺术创作的发展方向。而符号论美学的艺术鉴赏理论,从全新的角度诠释了艺术与美,推动着美学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理论基础。

一、符号论美学的重要意义

在现代西方美学的发展过程当中,作为独树一帜的美学理论,符号论美学从独特的视角,“符号化”的表达,与神话、语言以及科学相互联系,更加形象的进行艺术表达,将思想和情感融入到作品当中去,实现艺术创作的自由和创新。符号论美学是按照直觉将进行艺术创作的事物“形式化”,形成符号。将艺术创作作为一种主观意识上的形式构建过程,能够充分地发挥想象力,极大的增加了艺术作品的创新性,有利于艺术的发展和进步。

符号论美学能够将艺术更加真实的进行表达。根据符号论美学理论,艺术真实性表达并不是局限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将其真实完整的展现出来。这不是创作,而是模仿。真正意义上的真实性表达是从符号形式上进行创作表达。通过形式真实的表达,来呈现真实的艺术作品,真正体现出符号论美学的内涵以及艺术创作的本质。

另外,符号论美学的审美鉴赏,让人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和体验艺术形式化创作的魅力。而艺术创作过程当中,艺术创作者将构成艺术作品的各种形式有机的组合,实现艺术形式化的创作,无论是从绘画的光影、线条,还是从音乐的节奏、旋律,或者还是诗歌的文字等艺术形式,将艺术更加完美的呈现,具有更高的审美鉴赏价值。符号论美学开拓了艺术创作的新领域,引领着艺术的发展方向。

二、符号论美学的艺术鉴赏

无论是卡西尔最初提出的符号论美学理论,还是经过苏珊・朗格创新推广的新理论,都对符号论美学的内涵进行了阐述,从艺术本质上进行分析,将艺术创作赋予了全新的概念和意义。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符号论美学已经成为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理论体系,而艺术鉴赏是最能阐释符号论美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对符号论美学的艺术鉴赏理论的解读,使符号论美学理论基础下的艺术创作能够更好的表达。

(一)艺术鉴赏的内涵

对符号论美学理论基础下的艺术创作进行鉴赏,需要从艺术内涵出发。苏珊・朗格认为,艺术鉴赏更深层的内涵,并不是固定的形式和可以进行逻辑解释的表达方式,而是无法通过语言和文字来进行理解和解释的。真正的“符号化”或是“形式化”的艺术创作,都是抽象进行的作品。无论是从光影、线条、节奏等表达方式的组合应用,还是情感的表达,都能更加强烈的激发美感,而不仅仅局限于形式当中。艺术是由各种形式的符号组合而成,而艺术本身也是人类的情感符号。人类为了抒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时,就以艺术创作作为情感符号,将情感完整的表达在艺术作品当中。符号论美学的艺术鉴赏的内涵,就在于“形式化”的情感表达。除此之外,符号论美学与现代科技以及各学科之间的结合实践,使其艺术内涵具有时代的气息,其艺术鉴赏具有更强的理论价值。

(二)艺术鉴赏的形式

艺术创作就是情感表达的“形式”,符号论美学将艺术表达更加“形式化”,把抽象的的艺术形式更加具象的表现出来。艺术形式作为生命形式当中的一部分,人的逻辑思维、情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艺术的表达。利用人类情感进行感知,对艺术形式当中的“形式”或是“符号”有着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掌握,并能进行准确的判断和预测。而艺术审美正是在此基础之上,参与到艺术创作当中的一种形式。通过情感的感知,将艺术鉴赏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上,以艺术表达来震撼人心。生命创造出情感,情感创造出艺术,艺术形式的表达是生命形式表达的重要一部分,是生命的投影。艺术创作就是利用抽象化的手段和方法,将艺术作品更加真实的展现出来。艺术的发展与进步与生命的成长是类似的过程。生命形式的艺术表达,是符号论美学的内涵。通过构造符号形式,创作艺术作品,表达生命情感。因此,符号论美学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三、结论

符号论美学由卡西尔提出,经过苏珊・朗格的创新与发扬,已经形成重要的艺术创作理论。符号论美学以其独特的魅力融入到艺术创作当中,使艺术表达更加真实化,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通过对符号论美学的艺术鉴赏理论的研究,掌握其中的艺术内涵和表现形式,更加透彻的理解符号论美学的艺术鉴赏价值。符号论美学是艺术创作重要的理论基础,为现代艺术创作开辟了新的领域,对艺术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情感表达论文篇7

二、网络时代情意张扬,作文教学路在何方?

网络信息技术给个人表达情意提供了多种平台,贯注了新气息、新风貌。网络表达的匿名性,让人自如地表达思想和情感;短信、微博,让人即时地记录思想与情感;博客、论坛和00聊天,让人从容地演绎思想与情感。网络时代给个人表达情思展示个性提供了舞台。当代中学生思想多元,情感丰富,个性鲜明:课堂讨论有机警之语,同学交流切中时政热点,甚至老师批评,学生觉得不妥,也会辩驳一番。学生作文现状与其思想、个性反差如此之大,给语文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作文教学如何适应时代与学生之变,让学生写出言之有物、个性鲜活的文章?我的观点是:作文教学应该回归情意表达的本真,实实在在地教学生如何去表情达意,而不是教学生袭用所谓优美文辞的高分作文。

三、重构情意写作理论,回归写作教学原点

1 近30年写作教学理论演变逼近原点

近30年的作文教学流派,可分为五类。一是模仿流派,代表为钱梦龙以“文体中心”为理论依据创造的“模仿一创造”作文系列。二是思维流派,代表为章熊的“语言与思维结合”训练模式。三是过程流派,代表为“文体、过程双轨训练”模式。四是兴趣流派,从趣味性教学原则和活动课程原理出发,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在此基础上产生写作的心理思维活动,从而完成写作任务。五是“新概念”作文,提倡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主张打破僵化思维束缚,反对套话,强调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体察生活。

梳理近30年作文教学流派的演变,可以发现三条清晰的变化轨迹:从注重作文形式的模仿向注重作文内涵的塑造迁移;从强调作文的语言、思维向强调学生写作的兴趣及情感、思想的真实表达演变;从重视训练、过程的模式向强调体验的个性化表达发展。这些变化轨迹已经显示出作文教学理论和实践正在逼近情意表达的原点。

2 情意写作是回归而不是创新

情意写作不是一个新概念,而是对自先秦以降强调文章表达情意的写作理论的继承和重构。《周易》的“言有物而行有恒”,《诗序》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刘勰的“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也”,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袁枚的“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夏丐尊的“所谓好文章,就是达意表情”,胡适的“文学而无情感,如人之无魂”“思想之在文学,犹脑筋之在人身”……这些论述均强调文章贵在表达真实情意。新课程理念也强调学生要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要“表达真情实感”。

基于此,笔者认为,写作教学追求速成的作文程式,精心挑选时新素材供学生背套等做法,实在是走了一条偏道。道路偏了,却奢求学生写作水平大幅提升的“正果”,无异于缘木求鱼。写作教学的正道是继承古代文论中关于扬意重情的精粹,回归情意写作的原点。

3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情意写作

如何引导学生表达自我真实的情感、思想?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写“我”,即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情思体悟。凡是文章写出了“我历、我见、我情、我思”,立意必无宿构,表达鲜有陈言。作文之先,如果首先想别人如何说,曾经读过的文章怎么写,然后宿构、照搬,甚至替人背书,怎能写出好文章?

情感表达论文篇8

所谓语言表达方式,即人们对某种心理反映对象进行具有固定特征的表达的方式。概括目前一般写作理论,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五大语言表达方式之说,其定义分别是:1.叙述是对人物经历和事件过程进行叙说、介绍的一种表达方式;2.描写是对人和事物的状态及特征进行生动、细致描绘的一种表达方式;3.议论是对人和事物的性质进行评价、论证的一种表达方式;4.说明是对客观事物、事理进行解说、阐明的一种表达方式;5.抒情是对人类主观情感进行直接或间接抒发的一种表达方式。

分析以上定义,均由心理反映对象和不同表达特征两大部分组成。如叙述的心理反映对象是“人物经历和事件过程”,描写的心理反映对象是“人和事物的状态及特征”,议论的心理反映对象是“人和事物的性质”,说明的心理反映对象是“客观事物、事理”,抒情的心理反映对象是“人类主观情感”等(表达方式的特征不赘)。然而,根据现代心理学研究的结果,人类的心理过程是由认识(指“人脑在实践基础上对外部现实的能动反映”)、情绪(指“从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中产生的主观体验”)、意志(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三大方面组成;对照上述检查,我们可以发现,五大语言表达方式的心理反映对象实际只涉及“知”与“情”,却并没有涉及“意”。如“人物经历和事件过程”、“人和事物的状态及特征”以及“客观事物”,均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人和事物的性质”、“客观事理”,均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而“人类主观情感”,则属于“情感”的范畴。不难看出,这里惟独没有“意志”的位置。

据此,笔者认为,与传统的“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五大语言表达方式相比,实际还存在一种在心理反映对象和表达特征两方面与上述五种方式明显不同的第六种语言表达方式——“表意”。首先,“表意方式”的内涵可对比上述定义作如下界定——表意是对人类主观意志进行明确、直接表白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次,这一定义可通过以下这篇《国务院关于在对外活动中不赠礼、不受礼的决定》的例文印证——

“为改革我国在对外活动中有关赠礼、受礼的规定,特作如下规定:一、我国各级政府、军事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成员,在同外国单位和个人的交往中,除确有必要,应经授权机关批准者外,一律不向对方赠送礼品,也不接受对方的礼品。二、在对外交往中严禁公开示意或暗示对方赠与礼品,或以托对方代购物品为名变相敲诈勒索。违者从严处分。三、在对外交往中,由于难以谢绝而接受的礼品,一律交公,不得自行处理。四、国际上交换科研资料、技术资料、图书期刊,相互提供贸易样品,在特定的国际友好活动(体育比赛、艺术演出、经济文化展览、人民团体友好往来、友好城市交往等)中,交换非消费品性质的纪念品,有关国家赠予我援外人员和劳务人员的奖品,个人亲友之间的馈赠,不属于本决定范围。”

详参以上例文,与“叙述、描写、抒情”的区别明显不赘;下面仅就容易混淆的“议论、说明”两种方式进行仔细分辨:首先,以上例文很难说是对某种人和事物的性质进行的评价、论证,因而并非“议论”;其次,以上例文亦很难说是对某种客观事物、事理比如对电视机的用途或对应用文的本质进行的解说、阐明,因而亦非“说明”;相反,以上例文恰恰是对人的某种主观目的、意图乃至具体办法措施直述不曲的明确表白,因而可以证明“表意”这种语言表达方式的确实存在。总之,一方面从心理反映对象说,“表意”的对象既非“认识”,亦非“情感”;另一方面从表达特征说,“表意”的手段也不同于“议论”、“说明”具有引证、例举、对比、类比、归谬等繁多方法,而就是直截了当的“直述不曲”。

由于上述心理学的发现,所谓以语言表达方式为标准给文体分类的科学理论基础立即浮出海面——即1.传达感性知识为主的文体叫记叙文;2.传达理性知识为主

的文体叫议论文;3.既能传达感性知识,又能传达理性知识的文体叫说明文;4.以反映人类情感心理为主的文体叫抒情文,包括公务贺悼之词、私人情书、问候信等等;5.以反映人类意志心理为主的文体则叫表意文,包括各种以人类主观意志为表达对象的公、私文书。综观以上五类文体,前三类记叙、议论与说明即“表达各体”,又可合并称为认知文体;后二类抒情与表意即“应用文”;至此,应用文的语言表达方式特性昭然若揭。

其实,应用文名称的创始人刘熙载当初提出这一名称的本意亦在此——他是在阐释“辞命体”这一行政公文的具体文种时推论出“应用文”一说的——“文有辞命一体”,“辞命体,推之即可为一切应用之文。应用文有上行,有平行,有下行”,“命与辞非出于一人也”,“以主意为命,以达其意者为辞。”不难看出,这里所云“主意”,即为“意志”,而所谓“达其意”即为“表达意志”。以公、私文书为组成部分的“应用文”其实是“应命而用之文”或曰“顺应意志,付诸实用之文”(“应”,顺应、呼应、响应、回应、反应也者;“用”,实施使用、付诸实用也者),只是说者无心,听者亦无意,长期以来被人忽视了而已。

另外,表意文体的成立还具有有力的语言学佐证——将句子按用途和相应语气划分,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基本句型。其中,陈述句即与前述“认知文体”相对应(其中的描述句扩展而为记叙文、说明文,判断句扩展而为议论文、说明文),感叹句即与“抒情文体”相对应,祈使句即与表意文体相对应(所谓祈使,即为表达一种意志,“要求或希望别人做什么事或不做什么事时用的句子”。可见,语言学界早就提及“表意(祈使)”的概念,但也是说者无心,听者无意,并未把它当作一种表达方式。

以上观点可用笔者设计的普通文章分类表高度概括如下,从表解中可以看出,这种分类法,既有利于尊重人们的习惯与前说衔接(“接着说”),又有利于读者在前说的基础上从新角度认清各类文体的本质与座标(“无余意”):

记叙文体(新闻、史传、游记……)

议论文体(政论、文评、学术论著……)(认知文体)

普通文章说明文体(产品说明书、科普说明文……)

抒情文体(贺悼之词、情书、问候信……)

情感表达论文篇9

阅读知识与阅读能力一样,都是学生阅读文本时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阅读知识是学生叩开文本大门的首张通行证。学生走进文本,认知文本,首先要靠阅读知识来支撑,来铺垫。有了阅读知识,阅读能力会更加给力。缺了阅读知识,阅读能力会大打折扣,仿佛蜗牛头上少了一只触角,其感知与判断能力会大幅度下降。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诠释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时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知识与能力的整体发展。”这就意味着语文阅读课堂承担着培养学生阅读知识和阅读能力的双重任务,二者不可偏废。知识催生能力,能力体现知识。

“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这两句论述告诉我们:语文教学阅读知识的最佳操作办法是随课文学习,随实际理解。

训练细则:

第一节:记叙文知识系列

(1)记叙;(2)描写;(3)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4)结构;(5)线索;(6)正面描写;(7)侧面描写;(8)伏笔;(9)照应;(10)烘托;(11)对比;(12)象征;(13)第一人称;(14)第二人称;(15)第三人称;(16)详细与略写。

第二节:议论文知识系列

(1)议论;(2)论题;(3)论点;(4)论据(理论论据、事实论据;(5)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归纳论证);(6)引论;(7)本论;(8)结论;(9)议论文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

第三节:说明文知识系列

(1)说明;(2)说明对象;(3)说明对象的特征;(4)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作引用、摹状貌、画图表、打比方、下定义);(5)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6)说明文的语言(准确、平实、简明);(7)说明文的分类。

第四节:文言文知识系列

(1)一词多义;(2)古今异义;(3)通假现象;(4)词类活用;(5)互文见义;(6)成语源头;(7)兼词现象;(8)句子翻译;(9)手法运用;(10)情感体认;(11)判断句式;(12)被动句式;(13)省略句式;(14)倒装句式。

第五节:散文知识系列

(1)抒情;(2)抒情方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3)叙事散文;(4)写景散文;(5)抒情散文;(6)说理散文;(7)形散与神不散;(8)行文线索;(9)表现手法(烘托手法、对比手法、象征手法、抑扬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第六节:小说知识系列

(1)主要人物;(2)次要人物;(3)线索人物;(4)人物形象;(5)故事情节(故事的开端、故事的发展、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结局);(6)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7)线索;(8)悬念设置;(9)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10)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11)细节描写;(12)留白艺术;(13)原型与加工。

第二章 阅读能力训练纲要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需要阅读者具备相应的阅读能力。

走进文本,领会文本的深刻含义、韵味时,需要理解能力;综述文本的内容、思想时,需要概括能力;评价文本的美质、价值时,需要鉴赏能力;联系实际向生活延伸、拓展时,需要迁移能力。此外,从厚重的文字中体味出情愫或者哲理,那是美妙的感受(体验)能力在起作用;用简洁而准确的语言去解答复杂的问题,那是美妙的表达或再表达能力在起作用;借文本的思维去推理生活实际问题那是美妙的探究能力在起作用;将相近或相似的文本内容区分开来,那是美妙的辨识能力在起作用……

那么,如何培养上述诸种美妙的阅读能力呢?

培养阅读能力必需做到一“无”两“有”。一“无”就是“无盲目训练”,即每次训练都应该有明确的能力培养目标。两“有”就是“有质量”“有数量”。所谓“有质量”,是指根据每种阅读能力的形成规律及思维运行特点实施训练,突破各自的思维方式,找到各自的运行路径。所谓“有数量”有两层意思:一是指58个阅读能力训练点都训练到位,一“点”一练,不漏一个;二是指相同的能力训练点练习一次即实现“质”的突破,无需再练,举一反三即可。

训练细则:

第七节: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指在阅读时对文本的词语、句子、段落、文意、手法、情感、形象等在内容及意义方面进行体味、推敲和认知的能力。

训练子目:(1)词语理解力;(2)句子理解力;(3)段落理解力;(4)文意理解力;(5)手法理解力;(6)情感理解力;(7)形象理解力;(8)问题理解力。

训练策略:1.“质”的突破,让学生练习并形成由“表”及“里”的思维方式,“表”指文本中相关的语言材料,“里”指蕴含在语言材料中的内容:或思想,或情愫,或文法等;2.“量”的突破,让学生演练一套涵盖上述8种理解能力的训练专题。

第八节:概括能力

阅读文本时,要求学生能够把握文本的基本观点,获取其中的主要信息,得出有意义的审美美质。概括能力指在阅读时对文本的段落、文意、手法、情感、形象等方面的内容从整体上进行提取和归纳的能力。

训练子目:(1)段意概括力;(2)材料概括力;(3)形象概括力;(4)思路概括力;(5)主旨概括力;(6)特色概括力。

训练策略:1.“质”的突破,让学生掌握并运用概括文本信息的基本方法:或截取法,或组合法,或概述法;2.“量”的突破,让学生演练一套涵盖上述6种概括能力的训练专题。

第九节:鉴赏能力

鉴赏是学生阅读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鉴赏能力指在阅读时对文本的雅词、美句、美段、美法、美情、美思等方面进行欣赏与品鉴的能力。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鉴赏能力有专门的表述:“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训练子目:(1)雅词鉴赏力;(2)美句鉴赏力;(3)美段鉴赏力;(4)美景鉴赏力;(5)美情鉴赏力;(6)美法鉴赏力;(7)美思鉴赏力;(8)典故鉴赏力;(9)炼字鉴赏力;(10)阅读批判力。

训练策略:1.“质”的突破,让学生练习并形成由“现象”到“美质”的思维方式,让学生通过感知“现象”语言材料,去揭示内在的文本“美质”:表达效果及审美体验等;2.“量”的突破,让学生演练一套涵盖上述10种鉴赏能力的训练专题。

第十节:迁移能力

阅读作品后,要能够领悟作品的深刻内涵,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重要启示。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种阅读迁移能力。迁移能力指在阅读时将文本内的某一内容向文本外的自然、社会、人生等进行引申与拓展的能力。

训练子目:(1)由文本到文本的迁移力;(2)由文本到自我的迁移力;(3)由文本到生活的迁移力;(4)由此法到彼法的迁移力;(5)由此理到彼理的迁移力;(6)由此情到彼情的迁移力。

训练策略:1.“质”的突破,让学生练习并形成迁移必需的几种思维方式:或假想思维,思维路径由理性到感性;或联想思维,思维路径由“此”及“彼”;或演绎思维,思维路径由“一般”到“个别”。2.“量”的突破,让学生演练一套涵盖上述6种迁移能力的训练专题。

第十一节:感受(体验)能力

感受(体验)能力指在阅读时对文本的美景、美境、美法、美情、美感等方面进行心理体认的能力。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感受(体验)能力有这样的表述:“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训练子目:(1)美辞感受力;(2)美景感受力;(3)美境感受力;(4)美法感受力;(5)美情感受力;(6)美感感受力;(7)美思感受力。

训练策略:1.“质”的突破,让学生掌握并运用感受(体验)的方法:一是入境法,通过品读进入文本境界,或意境,或法境,或情景等;二是关照法,让学生凭借联想调动并对照自己的体验或经验,形成个性化判断。2.“量”的突破,让学生演练一套涵盖上述7种感受能力的训练专题。

第十二节:表达或再表达能力

阅读作品后,对作品的文料、文法、文采、文辞、文思、文旨等不仅要能够形成自己的思考,还要能够作出自己的判断。表达与再表达能力指在阅读时对作品的文料、文法、文采、文辞、文思、文旨等作出判断时进行表述或再表述的能力。

训练子目:(1)理解性语言表达力;(2)概括性语言表达力;(3)鉴赏性语言表达力;(4)迁移性语言表达力;(5)探究性语言表达力;(6)辨识性语言表达力;(7)诠释性语言表达力;(8)阐述性语言表达力;(9)文本再表达能力。

训练策略:1.“质”的突破,让学生进行答题规范表达训练:或术语表达,或阐述表达,或诠释表达,或提升表达;2.“量”的突破,让学生演练一套涵盖上述9种表达或再表达能力的训练专题。

第十三节:探究能力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这是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探究能力所作的表述。

训练子目:(1)“原因――结果”型问题探究力;(2)“现象――本质”型问题探究力;(3)“感性――理性”型问题探究力;(4)“量变――质变”型问题探究力;(5)“肯定――否定”型问题探究力;(6)“具体(个别)――抽象(一般)”型问题探究力。

训练策略:1.“质”的突破,让学生练习并形成探究能力必需的逻辑推理方式:或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感性到理性,或从量变到质变,或从肯定到否定,或从具体(个别)到抽象(一般);2.“量”的突破,让学生演练一套涵盖上述6种探究能力的训练专题。

第十四节:辨识能力

情感表达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186-01

一、情感在绘画中的体现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他反应了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或者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欢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凡是不符合人的需要或者违背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会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

情感也是态度的一种体现,是态度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它更是人的一种情绪体现,情绪和情感其实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只不过一个体现在个体、一个体现在社会。他们的密不可分的。

我对于情感的理解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人与人的情感,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等等;一个是人自己内心的一些变化引起的兴奋或者悲伤或压抑或恐慌种种的情绪表现;一个是人因为对外界环境的不满或者对外界环境的欣赏或者对于亲人的感恩而发自内心的一种感受。而最后的一种情感也正是本片文章所要重点阐述的,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情感才有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大气宽广的胸怀,才有了《父亲》作品的出现。这些诗作、绘画乃至小说在内都是我们人类来抒发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更是创作的动力。

情感是绘画创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其本质特征。许许多多的艺术家乃至理论家都在讨论这个问题。俄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是这么说的:“感情是诗情天性的最重要的动力之一,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法国著名的大雕塑家罗丹的经典语录是这么说的:“艺术即情感。”著名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有对艺术与情感的独到见解:“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他能显示人的真实情感、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这些伟大的艺术家、理论家都想表达他们内心对于艺术和情感关系的论段,艺术创作包含情感的表现。绘画也是一种艺术,所以绘画是情感的表现与情感紧密相连。

当人类社会进入到现代文明,绘画便成为人类思考的工具,人类面对现实的困惑,无法用言语或者行动来解除困惑,这时绘画便成为了解困惑的一种方式。创作者能够在绘画创作中直面现实,使批评者能够在评论中分析现实,使欣赏着能够在欣赏中超越现实,使厌恶者能够在厌恶中认清现实。无论是批评还是欣赏乃至厌恶,都是通过创作来表达一份份的情感,在求实、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中唤起自己的良知,在客观事实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获得对理性的认识,更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绘画创作中对于我们来说更多的是情感的一种寄托,在每一处色彩的运用及笔画的勾勒都应该表达的是画家真实的情感。这份情感的真实不仅仅代表着画家自己有真实的情感表达,更包括一些自然的情感。罗中立的《父亲》让我们感受到父爱的那份沉重与伟大,中国山水画让我们的心与自然交融,张大千和齐白石的每一笔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贴切。包括哪些山水画在内的很多与自然相联系的画作能让我们感受到情感的那份真实性,那份自然与人的情感相联系的真实性。

二、情感是绘画创作的动力

绘画属于精神的范畴,其主要的功用在于释放和洗涤人类的精神,传达人类的情感。情感是绘画创作的主要内容,是绘画存在的根本。

每一种关系的产生或者是每一件事的发生都需要一个动力作为引导。机器的运转需要电机给予以动力,汽车的奔驰需要发动机来给予以动力,甚至运动员每天辛勤的汗水以奖牌和荣誉作为动力,工人的付出是以家庭的幸福作为动力,所以绘画的创作也离不开动力,而这份动力正是画家所要抒发的情感。

绘画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艺术,而这种生命力主要表现在于释放人的精神,传达的是人的情感。情感恰恰正是绘画创作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是中心思想,是绘画存在的根本意义。在当今社会随着对事物的简单化,人们往往更喜欢通过一些画面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或是去读懂别人的情感,绘画不能像一面镜子一样毫无修饰的展现出客观存在的一些事物。这样的绘画才是富有生命力才是对人们具有吸引力,所以情感的存在与表达才是绘画创作最为重要的内容。

绘画是无声的艺术,他是一种平面的艺术,因为绘画的平面性,所以绘画所描绘的永远是一个横断面、一个物理空间的横断面,但这个物理的横断面却告诉我们观看者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或者是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现状。绘画虽无声却有它的语言,而情感的表达正是绘画语言的决定因素。

画家为了表达不同的情感,往往会选取不同风格的绘画形式和语言,内容决定了形式;形式也决定了内容。绘画形式的选择往往受画家情感的影响,和人的惯性思维一样,画家也会选取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有人喜欢用直接的画面来表达出最简单和直接的情感,如罗中立用一幅《父亲》来表达对父亲的那份沉重的爱。有人则喜欢从侧面来暗示,使绘画语言也具有暗示性,如赵无极通过抽象绘画来表达自己的那份独到的对艺术的理解。

三、绘画创作也情感表达紧密相连

绘画是一种能够丰富的表达人类的思想情感的工具,笔者认为情感是绘画的生命,是创作的灵魂。同样的情感在艺术创作中也有促进的作用,当一个画家或是艺术家去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他的情感不停地在脑海中徘徊,那么他就会理所当然的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可见情感表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美国符号论美学苏珊朗格她把艺术视为具有表象形式的独立符号,即表达情感的意义的符号并在《情感与形式》一书中给艺术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托尔斯泰说过;“一个艺术家如果漠视对同类命运的关怀,那么必将导致自我心灵的枯竭。”真正的艺术家具有纯真的思想情感,他们的情感不会轻易地就因为外界的干扰而随波逐流,他们的创作往往是独立自由、不收干扰。情感应该贯穿于艺术的始终,是艺术创作最初的源泉。人们通过语言来传达信息,用艺术来传达情感。真诚的情感应该是艺术的生命,要想艺术的生命得以延续必须把真实的情感融入其中,没有情感就没有最初的纯真。

绘画只是一种表现形式,我们最重要的应该是情感的表达,让绘画成为一种真正的富有生命的艺术,这样才会吸引到人们的目光才会赢得人们的共鸣。以笔塑神,以神示情,这就是绘画的宗旨。

参考文献:

[1]康定斯基.康定斯基论点线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2]葛赛尔.罗丹论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

情感表达论文篇11

意境的理论是我国古代文学有的一种理论,是我国古代文人墨客用来抒怀的一种方式。所以,意境的抒情方法在我国以及古代的文学作品当中都有很多体现,尤其是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更加注重意境美在自己作品中的展现,以及通过文字给其他人带来的情感上的满足感和愉悦。这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大标志,更是作者在作品当中把主观思想和客观思想进行的一种更好的融合。

一、意境的概念和形成

1.意境的概念

意境,是指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创造所达到的一种更深层的艺术理解,是对作品产生的一种令人感悟、虚无缥缈的艺术境界,也是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中将主观情感和客观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使二者能够更好的有机结合,更好的将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显露出来,也能够使读者在情感的高度上与作者产生共鸣,给读者创造无限的想象空间。意境的概念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只是在作品中蕴含了很多种作者表达内心情感的表现手法,来更好的创造出一个更加具有生命力和生动的思维情感世界。

2.意境的形成

意境的形成可以看成是一个通过结合文学的形象和文学中表达的作者情感描绘出的一个思维空间。意境在我国古代就已经产生,意境理论在我国古代的应用也是源远流长,在很多著作当中就已经有所体现,《周易》和《庄子》对意与象、言与意的观点就有所阐述。文学作品中有很多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语言再高妙也还是需要有意的随和才能真正体现作品中真正的情感。到了清朝时期,意境的理论才逐渐进入了成熟阶段,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意境也有了理论化的认识。

二、意境特征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1.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一种作者将情感画面和眼前的景物相结合的表现手法,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来引起作者的思绪进而感染读者。在一些文学作品当中,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也有很多,比如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中,通过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抬头就可以见到南山,显得那样的怡然自得,将作者内心的闲适心情也直接表露了出来。还有一些情感是间接性的,将作者的情感蕴藏在描写的景物当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别自己的好友孟浩然,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看着友人的船只慢慢的消失在长江的尽头,浩瀚的长江和友人的船只作为背景来渲染孤独、荒凉的气氛,构造出了一幅凄惨的送别画面,这里作者并没有将情感直接抒发出来,而是通过对孤帆、远影和长江的描写将内心的情感蕴含其中,诗中藏情。有些作者也会将情感和景物融合在一起,情景相融,使作者在景物和情感的融合中得到互通,就是所谓的情景并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作者在这首诗的前两句中将“月落、乌啼、晚霜、江边的枫树、渔火以及船上的客人”六种景物进行了描写,将这几种景物构成一幅凄凉的画面来表达出自己内心浓浓的的乡愁。后半句中的“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在船上卧听钟声时的夜不能寐,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2.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也是很多作者为了更好的表达主题,通过这样一种表达方式来展现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内心情感的表现手法,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意境的一个主要特征。叶绍翁在诗句“春色满园关不尽,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中,很好的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前两句描写了作者访友不遇,无法观赏园子里的景物,正在很扫兴之际却发现有一支红杏从墙内伸出来,这就使作者对园内的景物产生了很多联想,“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景中含情,虚实结合,只通过一枝红杏的描写就使作者联想到园子里更加茂盛的景象。更好的表达了作者内心情感的一个变化过程,也是从一种意境变成另一种意境的过渡。又如贾岛在《剑客》一诗中,“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表面的意思是作者磨了十年的宝剑一直都没有试过,今日便把宝剑拿出来看看可否派上用场,然而这只是作者表述的实际景象,而其实内心真正表达的确实作者十年寒窗苦读终不得重用,表达内心期望得到重用的远大抱负。这层意思作者并没有在诗句中表达出来,而是通过“磨一剑”的实际情景联想到自身表现出来的。

情感表达论文篇12

1.前言

著名文学家茅盾指出:“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时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1]但在文学翻译过程中我们常遇到的问题是,译不出原作者要表达的味,也就是原作中的意境很难传达出来。那到底什么是意境呢?对此概念大家理解不一,笔者倾向于下列中国百科网的解释: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术语,是由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而成的意蕴或形象,特点是描述如画,意蕴丰富,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有着超越具体形象的更广的艺术空间。意境这一概念的思想实质可远溯到先秦哲学,但这一词语却来自佛教术语。而用于文学批评,形成文论术语,则始于唐代诗论,扩展于宋代以后的绘画创作。在今天的文学评论中,意境理论已更广泛用于各类文学艺术创作之中。这一解释阐明了意境的形成与发展,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意境的抽象性、艺术性和在文学翻译中的难以表达性。

2.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美及其翻译

文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作品表现形式多样,可以是小说、散文、戏剧或诗歌,也可以是影视作品。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创作者都力求表达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以求读者产生共鸣。因此“意境的创造,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完成的。这就是说意境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和它所引发的想象的形象的总和”。[2]意境使文学作品具有更高的艺术美,而文学作品的艺术性也决定了文学翻译的艺术性。文学翻译也是一种创作,它以意境的表达和再现为最高目标,因此,创造意境是作家和文学翻译者共同追求的目标。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欣赏作家是如何创造意境而译者又是如何传达的。

原文:Then those eyes flashed brightly through their filmy heaviness,before the remainder of her face was well awake.With an oddly compounded look of gladness,shyness,and surprise,she exclaimed,“O,Mr.Clare――how you frightened me――I――”

(Thomas Haydy: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译文:这时候,她脸上别的部分,还没完全醒过来,可是她的眼睛接着就从朦胧惺忪中,闪闪发出光明。她带出不同寻常的复合情态,又有点儿含羞,又有点儿含喜,又有点儿含惊,喊着说:“哦,克莱先生!你真吓了我一跳――我――”(张谷若译)

原文描写了苔丝午后休息刚刚打了呵欠后突然发现克莱时的表情和心情。根据故事情节我们知道,当时克莱已经对她表明了心迹,而她自己却没理会到这一层。意料之外,克莱的再次出现让她毫无准备,一时所感都在脸上表现出来了。虽然原文只用了“gladness”、“shyness”和“surprise”这几个简单的词,但凡是经历过爱情的人都能体会到当时苔丝的又惊又喜又羞。作者创造出了苔丝娇羞惊喜的意境,也唤起了读者对自身经历的回忆使其产生共鸣。再看译文,我们一般也就把它翻译成“又惊又喜又羞”,而张谷若先生译文中的三个“又有点儿”,还有三个“含”字无不生动地传达了原文中的意境,让译文的读者如睹其貌,如感其情。

3.意境在文学翻译中的传达

作为翻译大师,张谷若先生能把握原文的意境并在译文中成功地传达出来。不过凡是经历过文学翻译的人对于意境的难以表达性都颇有体会,正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文学翻译工作者的任务是不仅要意会,能言传,而且要传得准、传得真、传得美。笔者认为在文学翻译中为了使意境不失原作中的韵味而得到很好的传达,译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进行翻译之前,译者的大脑里应该储备一定的翻译理论,因为翻译实践离不开翻译理论,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张谷若先生正是因为一直主张“原文是地道的语言文字,翻译时也要译成地道的语言文字”,才会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极力去揣摩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一些翻译初学者经常在没有任何理论指导下凭感觉把一种语言机械地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结果按照自己的理解把表面的意思表达出来了,但通常情况下原作中的韵味也流失殆尽。因此在进行翻译实践之前,翻译学习者有必要对中外的翻译理论进行学习和借鉴,吸收其中的精华再加上自己的理解以实现叙事而不舍意,写景而不忘境。

其次,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仔细阅读原文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去体会原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情实义。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体验,文学翻译却需要译者去“体验别人体验的生活”[3],去“经历一个角色的移情过程”[4]。郭沫若在1922年创作的《雪莱的诗》中就曾写到:译雪莱的诗,是要使我成为雪莱,是要使雪莱成为我自己。译诗不是鹦鹉学舌,不是沐猴而冠。体验是一种跟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经历。此外,文学语言本身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常常会给读者留下一个无限遐想的空间,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原作的感悟也相差甚远。因此,译者必须充分发挥想象力,把体验和想象相结合来表达原作的情、景、意、境,以求译文的形神兼备。

再次,翻译完成后,译者应该将自己的译文和原作进行反复对照,以求整体基调和风格上的一致。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的过程中曾增删数次,几易其稿,译者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也需要有这种不怕麻烦、反复修改、精益求精的精神。一次翻译课上,笔者的老师让大家翻译《小石潭记》,笔者搜肠刮肚也感觉难以表达柳宗元笔下那种情景交融的意境。老师给了参考译文后,笔者禁不住感叹译者的译功,就把原文和参考译文都放在那里,没去过多地理会。但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每每欣赏到妙词佳句,老师就会情不自禁地联想起《小石潭记》并把刚刚用到的词和起初的选择进行对比以寻求最能传达意境的那个。老师对文学翻译的投入让笔者深受启发,也希望这种态度能对所有从事文学翻译的人尤其是那些为了某方面的利益只求速度,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翻译一部文学作品的人有所启发。

4.结语

意境使文学作品具有更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但这也给文学翻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使得文学翻译成为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为了成功地再现意境,译者不仅要有一定的翻译理论知识,丰富的想象力,不厌其烦、执著追寻的态度,还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广博的人文背景知识。但文学翻译实践中的困难远比我们想象的多。原作者、原文、原文读者、译者、译文、译文读者之间密切关联,因此为了成功传达文学作品的意境,译者必须妥善协调各方关系,“使读者在读译文时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参考文献:

[1]茅盾.为发展文学翻译事业和提高翻译质量而奋斗[A].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C].北京:外研社,1984:1-1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