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化设计的思考合集12篇

时间:2023-06-22 09:11:48

情感化设计的思考

情感化设计的思考篇1

纵观我国书籍装帧的发展历程,即便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对于书籍装帧工作非常喜爱,并且为此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在不断地思考如何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书籍装帧过程中体现情感化设计元素,是书籍装帧领域的又一场新的革命,这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书籍设计水平,还能使得众多设计人员的才华得以展现,使得书籍装帧更加具有艺术性和审美性。所以对于书籍装帧中情感化设计元素的体现进行深入的思考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书籍整体装帧中情感化设计的内涵

最早提出情感化设计这一概念的是唐纳德•诺曼。他认为情感化设计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第一个层面是感官层面,第二个层面是行为层面,第三个层面是反思层面。这三个层面代表着人们对于事物认知的三种层次,就阅读书籍而言首先人们看到的就是书籍的外表,也就是视觉对于物质的第一感官。然后人们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具体的感受就代表着行为层面,是书籍使用功能和易用性的具体呈现。人们在阅读书籍后,思想上会对于书籍产生一定的情感,人会因为书籍的内容产生喜怒哀乐等情绪,又或者对自身进行深刻反思。对于书籍的整体装帧而言,要立足于我国书籍装帧发展现状。书籍装帧中情感化设计元素的体现,就是以书籍整体装帧的物质性作为重要基础,再将其具有的精神功能充分展现出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入情感,从中也可以体会到和感知到书籍装帧中情感化设计所具有的整体性和持续性的特点,这种书籍装帧中的情感化设计元素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散。书籍整体装帧设计与书籍中的内容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书籍装帧中的情感化设计需要具备引导性,能够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将情感世界与书籍产生共鸣,从而起到一定的积极效果。如果书籍装帧设计只是一味想要吸引读者的关注,而将众多色情、暴力的因素都放入到书籍装帧中,不仅会使得读者忽略或误读书籍中的内容,甚至还会对读者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误导。

二、书籍装帧中情感化设计的重要性

对于我国的图书市场进行深入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图书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书籍装帧的形式也呈多元化趋势。图书装帧想要紧跟时展的脚步,对于图书装帧设计必须要给予更多的情感关注,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书籍更加具有感染力,才能更加吸引读者。书籍装帧中融入情感化的设计理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人们从对于书籍的本体认识已经逐渐上升到行为水平或更高的层次,可以说情感化设计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想要在激烈的图书市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找寻有效的措施,加强情感化元素与书籍装帧的良好融合,这是一条必经之路。书籍整体装帧设计中情感化设计元素的体现,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的情感、认知心理等众多角度出发,如果不能坚守这一原则,那么书籍装帧中情感化设计也终究是徒劳的。书籍装帧中情感化设计元素的体现,是装帧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也随之应用在书籍装帧中去,对于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要求能够熟练地掌握,使得技术体系越来越成熟,同时还需要尊重新技术提出的要求。如果新技术的融入并没有使得书籍装帧领域发生任何的变化,那么新技术的应用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所以随着装帧工艺的不断发展,书籍装帧也必定会融入情感化设计理念。

三、书籍装帧中情感化设计元素的思考

(一)材料的情感化设计

1.传统纸张具有的情感魅力

纸张是书籍表现的重要媒介,传统纸张具有属于自身的独特魅力,纸张材料具有的质感使得书籍的美感得到了强化。厚度、纹理都是纸张所具有的特性,能够对人的多种感官发起冲击,使得人们对书籍产生了情感,是纸张架起了人与书籍之间沟通的桥梁。纸张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对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先人的伟大智慧,纸张也成了书籍装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纸张也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就是中国传统的纸张,这种纸张是利用传统的造纸术,通过手工加工制作的。另一部分就是欧洲纸,这种纸张是利用机械设备生产制作的。在我国纸张与学术领域和艺术领域发生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纸张不仅仅只能被应用,同时还能被触摸和感觉到,因为手工纸张在制作生产的过程中,应用的原料和制作工艺都会存在巨大的差异性,纸张也是以碱性存在的,是非常适合承载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一些纸张能够散发出清香的气息,能够激发人们对于书籍的喜爱,更能帮助人们良好地融入到书籍所构建的情感世界中去,这也正是书籍装帧中情感化设计元素的重要体现。

2.新型工业材料中的情感创意

纸张的机械加工技术在新时期发展过程中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材质上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工业发展迅速的今天,人们在纸张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选用工业材料代替传统的纸浆,生产的纸张更加适用于现代印刷技术。除了这些经常会应用到的纸张外,一些特殊性的纸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能够体现出情感化设计元素,例如:现在的一些儿童书籍,为了能够满足儿童的心理认知特点,将一些仿毛皮的材质融入到儿童书籍的画面中去,增强画面的立体感,提升儿童书籍具有的吸引力。

(二)印刷的情感化设计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纸张的材质也呈现着多元化的特点,能够支持不同的印刷工艺,使得在书籍印刷中也能体现出情感化的设计。首先,需要讲述的就是凹凸印刷工艺,凹凸印刷能够使得图形的立体感觉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还能够支持二次印刷,这对于纸张的材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只有印刷技术和纸张材质的良好契合,才能将凹凸印刷所具备的优势最好地呈现出来。这种凹凸印刷方式在书籍的封面设计中经常可以看到,可以使读者的触感更加强烈;其次,需要讲述的就是3D印刷技术,这种印刷技术在我国的印刷领域属于先进技术,该种印刷技术将立体成像与印刷技术进行良好结合,使得平面印刷能够呈现出来的效果更加强烈和奇特,打破了以往传统印刷技术所呈现的平面和静止的形式,使得平面形象更具生动效果,为平面赋予了生命力。

四、结语

书籍是承载文化、智慧的重要媒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书籍装帧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将书籍装帧与情感化设计理念进行完美融合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地提升书籍在图书行业的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还能有效地增强图书具有的吸引力,使得书籍与读者的情感世界产生更美好的共鸣。

作者:盛卓立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情感化设计的思考篇2

中图分类号:TS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8-0253-01

时至今日,我国在书籍设计领域已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存在着诸如设计观念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国书籍设计发展的整体水平,加之现今图书市场已经基本饱和,电子书籍应运而生,情况不容乐观。在这种市场状态下,设计师如果不能把情感因素引入书籍设计当中,就不能激发人们对书籍潜在的情感愉悦需求,我国的书籍设计就会止步不前。

“情感化设计”即指结合人脑的每一水平进行不同的针对性设计,使产品符合目标消费群需要的态度或体验,进而在使用者情感的驱动下,对产品施加反作用力,使之产生价值增值。这一概念建立在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对人脑属性三个层面的划分上,即本能水平(visceral level)、行为水平(behavioral level)和反思水平(reflective level)。其中每一水平都在人类的整体机能中发挥不同作用。目前,“情感化设计”主要应用于工业产品设计、游戏设计及软件开发等领域,并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和市场的认可。我个人认为,这一概念完全可以衍生到书籍设计范畴之中。书籍的本质是传递文化而绝非单纯的商品。书籍作为文化商品,要做到情感化设计就必须从本能水平、行为水平和反思水平三个层面上把握读者的情感――

一、书籍设计的本能水平处于意识和思维之前,追求的就是即刻的情感效果。在这一水平的设计中,读者的视觉和触觉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因此,书籍艺术设计作品必须看着好看,摸着舒服,并应针对不同的读者群在诸如色彩选择等细节方面作出有针对性的相应调整,使其令人愉快。本能水平的设计是书籍外观的必要元素,承载着信息沟通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书籍本身在陈列摆放时吸引读者的唯一机会。这一水平的设计要引起读者的最强烈的本能反应――“就是它了,我想要它”。这也是设计者在这一水平中必须争取到的情感反应。

二、行为水平的设计讲究的是效用。在这一水平中重要的是性能,即优秀的行为水平设计的四个方面:功能、易懂性、可用性和物理感觉。易懂性、可用性和物理感觉在书籍设计中可概括为书籍的可读性,指的是书籍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也是任何书籍都应该具有的便于人们阅读的方便功能。因此,在行为水平的设计中,书籍设计者在根据书籍内容考虑相应工艺操作以便出版印刷的同时,也应针对具体读者群的视觉感受作出细致思考。这包括、封面、版式、插图及内文的编排,也包括开本、装订、纸张、甚至是字体和字号的选择。可见,在书籍的行为水平设计中,只有尽量考虑周全,才能排除读者阅读时可能存在的各种障碍,帮助书籍充分发挥其阅读效用,完成传递文化的本质功能。从而满足读者的行为目的,并在阅读体验中在情感上得到充分的激发,感受到阅读的轻松畅快和无限乐趣。

三、反思水平实际上指的是书籍设计通过前两个水平的作用,在消费者内心所产生的更深度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由读者的意识、理解、情感及文化背景等交织在一起造成的。反思水平的设计注重信息、文化及书籍或书籍效用的意义,能够决定一个书籍设计的成败。 书籍本身在内容上就已经具备了某种情感,帮助读者准确把握这种情感并在阅读时乃至阅读后不断的延续这种情感,是设计师在这一水平中的设计目标。现代书籍设计应该针对书籍所要传递的内容为读者建立一个更为完善的反思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书籍本身以及由此书衍生出来的相关产品。这意味着,书籍的情感延续不再仅仅依靠读者的反复阅读,而是可以通过一些衍生物将这种情感巧妙的渗透到读者触手可及的日常生活中。这个系统也要包括对特定读者群普遍的审美水平、行为习惯和社会习俗等因素的综合考虑。

情感化设计的思考篇3

2影响情感体验的教育游戏因素分析

笔者在写这篇文章之前,已经分析过教育游戏的游戏设计和教学设计两方面会对学习者情感体验产生影响的因素。在教育游戏中,影响学习者情感体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游戏中的人物、故事、目标、任务、反馈、交往等,也包括游戏者的认知、技能等。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情境创设和学习结果评价也会影响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在教育游戏中如果能够综合平衡游戏设计和教学设计的因素,找到一个契合点,则可以将这些因素做比较好的融合。比如将游戏目标和教学目标相结合,给游戏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目标;而游戏中任务的难度、游戏的价值性则可以与教学内容进行结合;游戏中学习者对游戏的注意、对游戏的控制和策略使用则可以结合教学组织、教学策略等教学设计元素;游戏中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展开可以很好地体现教学内容情境设计;游戏的反馈同样可以结合学习结果的反馈,从而设计好的教育游戏反馈。笔者将这些因素以情感化设计理论为基础,分为三个层次:1)本能层次的设计,是学习者接触游戏时产生的快速的反应,这些因素包括游戏的界面设计、声音设计和故事情节设计;2)行为层次设计主要是学习者在使用教育游戏过程中,对情感体验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游戏控制和游戏功能两方面所涉及的游戏目标、游戏内容、游戏控制、反馈等;3)反思层次的设计主要是指在游戏中给学习者提供反思的机会。笔者根据上述因素构建了一个教育游戏情感体验影响因素的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教育游戏设计中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的设计都会影响学习者在教育游戏中的情感体验。因此,本文在这一基础上,重点探究了在教育游戏中,这三个层次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3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的教育游戏设计

当前针对中小学生设计开发的教育游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大型多人在线的角色扮演类游戏,另一类则是主要以Flash为表现形式的教育小游戏。本文研究的对象主要为Flash游戏,原因有二:一是Flash游戏一般故事情节、任务设定较为简单,可以设定教学内容明确的知识点,适合中小学生学习一些固定的知识点;二是Flash游戏开发难度较低、周期短,用于开发小的教育游戏可行性大。以情感化设计理论为基础,将教育游戏中影响情感体验的因素分为三个部分,并分别针对这三个部分进行游戏设计的研究。本能层次:以界面、声音和故事吸引学习者本能层次的设计,主要是游戏界面、声音和故事情节的设计。学习者对教育游戏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并影响其是否继续游戏的心向。学习者接触游戏时,对教育游戏产生的第一反应主要取决于游戏的画面、声音效果和游戏的故事背景。因此,这三个要素的良好设计可以帮助学习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1)界面。美国著名游戏设计大师比尔·沃克有这样一个公式:游戏=界面+产品要素。界面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首先,在设计界面时既要考虑学习者的特征,同时也要考虑教育游戏的特征。例如,教育游戏如果面向儿童的话,应根据儿童喜欢“花哨”等特点将界面设计为亮色彩、大色块的特征;但同时要考虑教育游戏作为虚拟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呈现区域的设计是界面设计的重要部分,不能让界面设计影响到学习者获取知识和信息。其次,界面的设计和故事情节的展开是紧密联系的,在考虑学习者特征和学习内容呈现的基础上,应考虑通过界面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例如,可以通过设计带有悬念的背景,激起学习者的好奇心;或者设计对比强烈的背景,使学习者感到矛盾从而引发好奇等。2)音效。在游戏中加入声音可以使画面的真实感加强,特殊的音效会使学习者产生联想,延伸游戏画面。音效还有烘托环境气氛、增强画面的动态感等作用。在教育游戏中,声音除了增强游戏效果以外,更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内容或者是重要的教学内容表现形式,在英语、语文等语言类的教育游戏中尤为突出,如生词的发音学习、课文的朗读呈现等。根据声音在教育游戏中的作用,在设计音效时要考虑以下两点。一是作为教学内容,或教学内容承载媒体的声音,要能够确保声音的出现能够紧紧贴合当前的教学内容,而且声音的发音是准确的。除此之外,悦耳的音质、适度的音量、恰当的语速这些都可以使学习者产生更好的体验、丰富的语调。二是游戏中的效果音,这类声音的作用是让游戏锦上添花,其设计应做到以下几点。①逼真:逼真的音效配上适当的画面,可以让学习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②同步:主要是在技术上确保预想的声音效果和画面同步。尤其是一些简短的效果音,由于其时间短,通常是和游戏定动作结合,若是不能同步,则大大影响学习者的游戏体验。③富有想象力:在游戏中添加一些经过精心设计且生活中并不存在的声音,可以引发学习者的想象或者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从而获得较好的体验。3)故事情节。在教育游戏中情境创设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技术,很多设计者都希望通过设计精良的情境使学习者沉浸其中,并产生好的游戏体验。一个好的故事情节除了可以营造学习氛围,还可以起到明确游戏目标、提醒游戏进度与方向的作用。在教育游戏中通过设计不同的故事情节,可以激起学习者的情感体验。①角色设计:教育游戏中学习者通常扮演的是某一角色,应该让角色与游戏过程相结合,将角色的成长和变化体现在游戏机制中或者游戏故事中。②情节设计:通过故事营造某一特定氛围以吸引学习者,如营造神秘的气氛吸引其注意力,而营造紧张的情境有助于保持注意力,建立一个竞争的氛围,则可以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行为层次:游戏设计与教学设计结合,让游戏学习过程更有效有趣学习者在教育游戏过程中,对游戏的控制和游戏功能的评价会影响到其情感体验。而教育游戏中影响游戏控制和功能的因素主要有游戏的目标、游戏内容、游戏控制和反馈等。1)游戏目标。目标能够唤起学习者在游戏中的注意,并将注意力集中到游戏中所要掌握的目标上。学习者会因为给出的目标产生期待,从而引起一定的情感反应。教育游戏中的目标包括两方面,一个是游戏目标,另一个学习目标,通常游戏中这两个目标是结合在一起的。游戏中呈现目标的时候,主要目标应该尽早且明确地提供给学习者,而次要目标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提供给学习者,在游戏过程中还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提醒学习者游戏目标。2)游戏内容。本文所述游戏内容主要是指在教育游戏中呈现的教学内容。本文只简要介绍教学内容设计的一些方法。游戏教学内容的设计直接关系学习者能否实现游戏设计者预期的目标。教学内容的设计首先要确保其准确性,游戏中教学内容的失准不仅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结果,还会使学习者对游戏的可靠性和权威性产生质疑,影响其对游戏的情感体验。其次,教学内容选择应科学合理,在一个小的Flash游戏中,选取的教学内容应是适合学习者的某个或者某几个相关的知识点,但知识点的选取应紧密贴合目标学习者。例如在加减法练习相关的数学游戏中,就应该根据学习者特点,先呈现加法,后呈现减法,然后才是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最后,教学内容的呈现应尽量与游戏形式结合。能够做到“游戏过程就是学习过程”的教育游戏并不多,但是若能做到这一点,对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必将起到积极的触发作用。如在教育游戏《谈判游戏》中,游戏的设计就是以一个危险人物带着炸药冲进一栋建筑内为背景,要求学习者模拟警察或者前台人员和危险人物进行谈判,根据学习者不同的谈判选择,游戏将进入不同的分支呈现不同的结果。该游戏中游戏情境就是学习情境,达到了游戏形式与教学内容的很好融合。3)游戏控制。游戏控制设计是为了学习者在游戏过程中能够产生主控感。教育游戏中影响玩家控制感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游戏形式的难度设计,另一个是游戏中教学内容的难度设计。这两个因素难度是否合适又直接与学习者的游戏技能、认知技能直接相关。在游戏形式难度设计上,设计者要考虑学习者的生活经验、游戏经验等。设计的游戏形式应在当前学习者可以掌握的范围;游戏的交互和规则等,也要能够让学习者快速上手,不宜让其在正式开始时间上花较大的力气去掌握游戏的交互或者游戏的规则;游戏的教学内容难度也影响学习者对游戏的主控感,因此在游戏设计中,若是难度较大,可以考虑给学习者呈现一些提示等。4)反馈。在教育游戏中,从反馈的时机上划分,有两种反馈:一是即时反馈,对学习者的每一个操作给予反馈;二是延时反馈,对学习者的一类或者一系列操作给予反馈。在游戏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需要,恰当使用这两种反馈。例如,学习者初学一些操作性的知识,如在计算机的实验中给予即时的反馈,可能会给其更好的体验。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一些独特的、有创造性的见解一般都出现在思维的后半阶段,因此,教育游戏中如果设计一些需要学生思考解决问题方法的情节,则可以考虑设计延时反馈。教育游戏中反馈除了时机以外,还有形式的设计。在游戏中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反馈形式,如呈现反馈的文字、声音、画面等,还可以将反馈与游戏形式相结合。例如,以“龟兔赛跑”为背景,制作小学数学加法游戏,学习者在游戏中扮演乌龟的角色,答对时,乌龟就加速前进,以乌龟的速度作为反馈,可以让游戏显得更有趣。反思层次:帮助学习者反思,使其拥有更好的教育游戏体验学习者的反思主要表现为学习者对自己在教育游戏中的行为进行有意识的思考,如果学习者通过反思,发现自己的游戏行为是有意义的,则会对游戏产生正面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习。然而教育游戏中不能很容易地实现控制和观察学习者的反思活动,但可以给学习者提供反思的环境或者提示学习者进行反思。在游戏中,可以通过阶段性的小结或者测试,让学习者了解自己在游戏中的学习情况,从而思考自己的游戏行为;还可以在教育游戏中记录学习者的游戏行为过程和结果,并提醒学习者查看自己的游戏记录,促使其进行反思。

情感化设计的思考篇4

中图分类号:J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2-0140-02

一 多维化平面设计

多维化平面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设计艺术,它将空间、时间、人的感官、人的行为等因素融入到平面设计的创作中,逐渐形成了多维化的平面设计思考方式。设计师运用设计语言,通过对设计主体的精心编排,使平面设计突破二维空间的局限,全方位、立体化的传递作品信息。具体应用于户外广告设计、导视设计、展示设计、现代新艺术等多种门类。随着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种类和数量呈现爆炸式增长,不断向传统媒介发出挑战。这为平面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平面设计不再局限于“平面”,多维化平面设计逐渐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多维化平面设计要求设计师既要具备良好的理性思维既逻辑思维能力,又要具备丰富的感性思维即形象思维能力。如果说理性思维是设计的基础,那么感性思维就是设计的灵魂,只有两种思维相互融合才能使观者对设计内容有具体深入的理解。

二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区别与联系

感性思维是利用大脑的潜意识与意识活动能力,通过直觉、想象、灵感等,抓住事物的轮廓进行思考,具有直接性、生动性的特点;理性思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判断和分析,逐渐深入研究从而达到揭示事物本质的目的,它具有逻辑性强、可信度高的特点。

感性思维的重要性。设计是设计师运用技巧将功能性与自我感受相结合的产物,如果一味地追求技巧更像是在制造产品,是一种技术而不是设计。设计过程中如果只考虑数据、原理、比例、技巧等理性因素,会使设计显得冰冷空洞,缺乏人情味和趣味性。尤其是在多维化平面设计这种交互性较强的设计中,更需要考虑作品的亲和力和包容感,作品不仅要“合理”更要“合情”,这样才能使观众真正深入其中,主动去了解作品背后的深刻内涵。

理性思维的重要性。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根据自身经验进行创作,例如在进行色彩设计时,为了达到各种颜色在视觉上的统一,需要按照视觉经验进行搭配调整。但是,优秀的设计师不能凭感觉去设计,如果只是将自己的经验、情绪、思想等感性因素简单堆砌,那么这个设计是无法成立的。著名画家丢勒曾说:“再没有什么东西比一张毫无技巧、笨拙无趣的作品更让健康的判断力所讨厌了,尽管这需要花费许多心思和努力。而这类画家失误的关键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学过几何学。”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一个很好的设计理念最终呈现效果却不尽人意,这正是因为设计师没有将作品中的感性因素通过理性思维梳理的原因。在拥有感性因素的基础上,还需要通过构图原则、透视原理、人体比例、立体构成等理论知识来进行组织整理。理性思维帮助设计师把握事物的共性和本质,确保设计结果逻辑上的可靠性。

人们通常过于孤立的看待理性与感性,认为理性思维逻辑性过强,是科学家的思考方式,而感性思维过于形象化,是艺术家的思考方式。所谓的“科学思维方法”与“艺术思维方法”之间的矛盾,一直是设计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其实,每个人都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体,在思考过程中往往不会只采用一种思维方式。当理性因素占主导时,人们会趋于通过理解、分析等逻辑思维来思考问题,相反当感性因素占主导时,人们则会根据直觉、情感等较为形象的思维来思考问题。感性思维是理性思维产生的土壤,若是脱离感性思维,理性思维就会干枯;理性思维是梳理感性思维的良方,起到指引,点拨的作用。感性和理性是思维的两大支柱,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缺少哪―方面都不能构成完整的思维体系。因此设计师在创作中应该将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相结合,做到用感性去观察,用理性去思考。

三 感性思维在多维化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感性思维是自由的、开放的,它是艺术产生的原动力。设计过程中,感性思维往往是先于理性思维存在的,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离不开直觉、联想、情感等感性因素的参与,而感性因素的表现也是衡量一件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直接或间接经历的事件会留下一定印象,这种印象有时可能难以被察觉,但却深深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设计师正是运用设计手法将这些“印象”具现为可见形式,全面调动受众的“五感”,使受众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以原研哉设计的日本长野冬奥会开幕式、闭幕式节目单为例(图1),作者选择人造植绒纸作为封面,再用特殊的印刷方式使文字部分呈现凹陷的视觉效果,纸张的蓬松柔软和文字部分凹陷的质感形成对比,仿佛刚下过雪的大地上留下的一串脚印,通过视觉和触觉的共同作用,勾起观众关于冬季冰雪生活的印象和记忆。

四 理性思维在多维化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理性思维是严谨的、科学的,它是完成设计的必要条件。人的思维都会经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但每种思维方式在人的思维体系中都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并无高低之分。与艺术作品不同的是,设计作品不能单纯作为设计者表达自我感受的媒介,设计作品需要兼具功能性和实用性,这就必然要用到理性思维,可以说理性思维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设计行业的发展。由于多维化平面设计涉及到时间、空间、人的感知和行为等多方面的内容,整个设计包括空间大小、材料选择、观者参与度等问题都需要全盘把握,因此对设计师的理性思维能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以德国设计师阿克塞尔为墨尔本厄尔卡大厦地下停车场设计的导视系统为例(图2),设计师依据平面设计在空间中的特殊视觉体验,利用平面图形表现空间中的视觉效果,受众寻找出口的过程,也是寻找平面图形在空间中完整性的过程。受众在同一空间中即感受到二维的视觉体验,叉感受到三维的视觉体验,将功能性与趣味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角度、距离、大小等因素,这些都需要理性思维的参与,否则设计将不能成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多维化平面设计是设计者综合能力的运用和体现,理性思维是该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贯穿整个设计的全过程。

五 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融合

情感化设计的思考篇5

关键词 :高职;微课;情感化设计;三层模型;实施

作者简介:党保生,男,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信息资源中心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9-0006-03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蓬勃发展,很多微型课程以其创新的教育教学方式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流行开来。2011年,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首先提出了微课的概念,并且开始组织微课教学大赛;2012年,为探索微课在课堂教与学创新应用中的有效模式和方法,挖掘和推广各地区的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举办了“中国微课大赛”;2014年,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又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参与到微课的建设事业中。然而,根据有关调研资料,我国教师目前的微课制作水平还不高,而微课的研究工作还主要集中在理论的阐述和应用前景上,对于能够具体指导微课制作的研究成果很少。因此,本文试从情感方面入手,将情感化设计思想融入微课设计之中,以期为广大教师同行进行微课设计和制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微课的情感化设计理念

(一)微课概述

对于微课,社会各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一定的阐述:(1)微型视频课程就是微课,其能够通过视频、音频、图像的方式向学习者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课堂,能够围绕着教学内容的中心、重点和难点进行相应的教学任务,并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丰富学习的资源;(2)所谓微课,就是借助视频这个主要的载体,对教师所讲述的重要知识点和内容进行记录的一种较为简单而完整的活动;(3)一般微型课程是一种时长大概为5-10分钟的课程,视频是其主要的方式,它以精简、时间短、内容精等优点,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同时,还可以与个人的智能手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完美结合,使人们随时随地得到很好的教育资源,获得移动化、片段化的学习体验;(4)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来提供一些学科的重要知识点或者重要教学环节的教学活动,其主要的传输介质是互联网,它能够构建一些情景化的新型课程,可以支持多种学习方式;(5)微课一般在时间上远远小于传统的课堂,只有10分钟甚至更少,具有很准确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是专门针对一个问题的简短课程;(6)微型课程的目的是阐释某个知识点,在其短小的视频中常常会蕴含着非常精华的内容,它是一种网络教学视频课程,具有很强的教学应用性。

根据上述分析,各个学科领域的学者虽然对微课有不同的阐述,但他们都有着对微课的一些共同认识:(1)微课的主要载体是视频,虽然,我们在微课中能够看到音频、图片、动画等资源,但是,这些还是必须附加在视频这个载体上;(2)微课的教学内容大多是围绕着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重点难点设计的;(3)一般来说,微课时间短、内容精,往往会在10分钟以内的时间里,包含很多学习的精华;(4)微型课堂的学习形式十分自由,能够支持多种自学模式,学习者可以通过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终端设备进行自主学习。

(二)情感化设计理念

情感化设计是设计师在设计产品中所使用的设计理念,情感化设计通俗地说就是“以人为本”。情感化设计能广泛运用于多个领域,以商业领域为例,我们在对一个商品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情感,要使商品能够激发消费者的消费积极性,进而导致购买行为的发生。目前,随着对情感设计研究的不断深入,情感设计理念已经广泛地融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环境设计、外包装设计、服装设计以及一些服务行业的模式设计。

情感化设计要求设计者在设计产品时要融入情感因素,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实际,从而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微型课程从一定程度上说,也是一种商品。它不仅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且能够丰富学习者的情感。因此,在微型课程的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习者的情感需求和情感特征,可加入一些贴近学习者情感经历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者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情感化设计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微型课程设计时,可将其作为指导理念。

二、情感化设计的内涵

基于情感化设计理念的微课设计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课程。其通过运用学习者的情感特征和情感需求,制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视频教学课堂,从而使学习者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对于“积极情感”的正确认识

人们的情感有正负之分,所为正向情感,就是能够增加人们正能量的情感,如愉悦、感激、信任等,能够对人们的行为产生积极的作用。在学习中也会产生相应的情感,依据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可以分为消极情感和积极情感,积极情感可以起到促进学习的效果。

目前,在对情感的理解中,还无法完全对消极情感和积极情感进行很明显的划分,因为同一情感随着不同的情景、时间和地域会有着不同的结果。当正向的情感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能够起到激发积极性、促进创新能力发展的时候,就可以说是积极情感;但是,当正向情感会触发学生的心事儿的时候,就会引起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这时,正向的情感就会对学习起到消极的作用。比如,课堂上老师讲一个无关课堂的笑话后,学生很容易沉浸在这个笑话中,这样过度的兴奋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属于消极情感。一般在多数情况下,负向情感会造成忧郁和伤感,使思想显得比较偏激,对解决问题非常不利。

(二)微课设计属于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中,微型课程的设计是新出现的,其情感化设计具有很明显的教学设计特征,但还包含着情感化的元素,这就使得微型课堂的情感化设计很独特。同教学设计相比,它在遵循传统课堂设计理论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其独特之处在于更加重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将情感因素融入到课堂设计中。如果从产品的角度看,相对传统教学设计而言,微课是更加重视用户体验的。

三、三层设计模型简述

为了使学习者能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要在其脑海中形成“反思”、“行为”、“本能”三个层加工过程。其重点关注的是学生加工信息的时候产生的情感体验。学习者的情感可以根据人脑的信息加工特点分为三层: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

(一)关于本能层的设计

人的大脑在外界刺激的影响下,会突然产生习惯性的判断,这种判断是与生俱来的,不是通过后天培养而形成的技能。因此,在做出危险判断后,会向人体的运动系统发出指令,控制相关的活动,这是基于人脑水平的反应。当对人体有危险性的东西接近,或者突然遇到危险情况的时候,人们的肌肉就会变得很紧张,精神也会高度集中,随时准备奔跑或者躲避。在遇到使人们身心愉悦的情景时,人们就会产生放松的情感。生物种类决定着本能层的情感反应,这种反应是生物与生俱来的,在受到外界刺激后就会立即产生。本能层获取外界刺激的途径是通过人体的感官,如味觉、视觉、触觉、嗅觉等,本能层的设计目的是使学生在受到刺激后就会立即产生情感反应,从而达到吸引学生兴趣的目的。

(二)关于行为层的设计

与本能层这种没有推理过程的情感反应过程不同,行为层的情感反应是基于大脑皮层水平的,人体在接收到外界刺激后,通过大脑的分析处理,从而指挥人体的相关运动系统进行相应的反应。比如有经验的司机开车的时候,当前方遇到对方来车,可以轻松地进行会车,而对于那些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则可能发生交通事故,这就属于行为反应。当人们很好地完成了一个任务的时候,行为层的情感反应就随之产生,就会感到非常愉悦,就像一位音乐家完美地演奏完一曲音乐的时候所产生的那种快乐感觉。同样,学习也是一种行为层的大脑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必然会产生情感反应。因此,对于行为层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使学生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关于反思层的设计

反思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进行的一种大脑活动,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会经常对自己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而企业员工则会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省。反思是人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最高水平,相比以上两个层次,反思是人有意识地对一些事物进行思考的行为。比如在下课后,学生可以无意识地走到食堂吃饭,而他在路上反思课上的内容的行为,则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一位资深的小提琴家,能够无意识地拉出美妙的音乐,往往会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而引起他产生这种感情的心理活动,则是一种有意识的反思行为。在进行反思层次的设计时,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通过思考活动来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对微课的教学效果起到积极作用。

四、微课情感化设计策略实施研究

(一)本能层情感化设计

本能层的设计,应通过给予学生积极的感官刺激,来促使学生产生对于学习活动积极的情感体验,为微课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很好的印象。微课的设计过程中,本能层的设计不仅要做到内容清晰科学、富有感染力,同时,还必须要注意教师个人的素质及教学场合和环境。首先,制作出的视频要有意义;其次,必须考虑到视频的美观。视频作为主要的微课载体,在制作中必须要符合相关的国家法规,不能有违法乱纪的情况出现。在拍摄过程中,必须符合视频拍摄和制作的规范。

(二)行为层情感化设计

行为层情感化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学习者的情感特征和情感发展期,灵活地将一些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从而激发学习者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反应,达到调动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同时,教师还可以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而进行行为层次的情感反应的引导过程,通过引导学习者的情感变化,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划分,设计一个教学中心点,之后,在各个环节加入需要学生有情感变化的设计,最后,让这些情感变化为教学工作服务。

情感化设计的思考篇6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2-018

在阅读教学中,问题是最重要的对话载体,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散、深入理解文本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选择、优化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依据文本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设计能引发学生思索、讨论、理解、创造的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走进文本,主动参与与积极思维,加深理解和体验,自主生成或建构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

一、小学语文阅读问题设计存在的问题

1.问题设计目的不明

由于教师没有准确把握文本,进而捕捉到问题,所设计的问题缺乏一定的目的指向,缺乏思考的深度,也没有给予学生充分思考探究的时间,没有达到诱发学生阅读思维的目的,更无助于文本意义的主动建构。

2.问题设计过于零散

问题是文本探究的最重要乃至最核心的特点。有的教师问题设计过于零散且缺乏思考价值,不能贴近教学目标,不能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与感知,问题非但无效,反而会滋长学生不加思考、信口开河的阅读习气。

3.问题设计过于粗浅

有的教师不能整体把握教材,对文本“吃不透”、无个人理解,往往设计的问题过于直露浅显,没有给学生留下任何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师生间支离破碎的一问一答、蜻蜓点水式的简单对话,无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与积极思维,也达不到启发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阅读问题设计的有效策略

1.以文本为载体,优化问题设计

文本是教学内容呈现的形式,也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因此,教师要在准确把握文本主旨的基础上,提出能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关键性问题,引领学生思维走进文本深处,对文本深入地思考、探究,从而理解文章内容,领悟思想感情,欣赏语言,获得审美体验。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饱含哲理,讲述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面对厄运不屈不挠,以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撰写《国榷》的感人故事。因此,教学时,我抓住“厄运、信念、打不垮”三个关键词作为主线设计问题:谈迁遭遇了什么厄运?他是怎样战胜的?又是靠什么战胜的?引发学生讨论交流。这样,立足文本,抓住关键,引发学生深入、细致的感悟和探索,不仅深刻体会到《国榷》被偷后谈迁的悲伤与坚强,而且更准确理解了“信念”的内涵,感悟到人物情怀与生命价值观。

2.以质疑为核心,优化问题设计

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预设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疑点和难点问题,优化设计提问,引导学生有效研讨,促成生生、师生互动,引发学生深入文本去思考、分析、研究,字字句句揣摩,激活学生思维,启发和激励学生独立探索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涵意蕴。

《晚上的“太阳”》一文,篇幅比较长,学生所展示的情境与二年级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也有较大距离。因此,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读了课题后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晚上为什么会有太阳?晚上需要太阳干什么?这里的“太阳”为什么要加引号?是什么意思?课文究竟会写什么样的内容?这样针对学生阅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精心设计,促使学生走进文本向纵深思考,促使他们在探究、对话与交流中拓展思维,在设疑与解疑的互动过程中,深入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3.以兴趣为导向,优化问题设计

兴趣是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培养和形成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因此,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不仅要能利于发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拓展思维空间,而且还要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入手,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欲望,让学生在热切的期待中进入文本,充分地阅读探究。

情感化设计的思考篇7

关键词:

儿童食品;包装设计;情感化设计;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9008103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消费者自我意识也日益增强,社会不知不觉地步入了“情感化经济”时代。消费者不再只是关注商品的价格和质量,更加关注商品的情感文化内涵,于是,情感消费成为顺应时展的消费新理念,并直接影响着广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作为消费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有着与成年人不一样的独特情感,儿童是情感最为丰富的精灵,其情感对行为具有最直接的支配能力,同时儿童也是最需要情感关怀的特殊消费者。走进儿童的情感世界,将情感化设计理念融入到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是设计者必须关注的问题。

1情感化设计概述

所谓情感化设计,就是通过形状、色彩、材料等设计要素,将情感融入到设计的产品中,在用户欣赏和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激发用户的联想,从而产生共鸣,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满足。

国际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工业设计家唐纳德・A・诺曼教授在其著作《情感化设计》一书中,通过对人类的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将人类的情感体验分为三个层次,即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通过这三个层次阐述了情感化设计的重要性。本能层次的情感体验和人的第一反应有关。行为层次的情感体验和产品的使用有关。反思层次的情感体验是在本能层次与行为层次作用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消费者内心所产生的更深度的认识、理解、情感、个人经历、文化背景等交织在一起,所产生的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这三个层次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

儿童食品包装情感化设计应该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从满足儿童情感体验的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等三个层次着手,着眼于儿童内心的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设计出符合儿童身心特点,令儿童愉悦和难忘的包装,让生活充满乐趣和感动。

2儿童食品包装情感化设计的表现形式

本能层次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主要表现在包装的图形、色彩、材料、造型等设计要素方面的设计,这些设计可以直接调动儿童的情感。儿童通过视觉欣赏、触碰、嗅觉等感官方面的体验对食品包装产生第一印象,从而引起相应的情绪,并伴随感官体验的同时,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对于设计师而言,应该尽可能让所设计的包装在本能层次上符合儿童独特的感官需求,使所设计的包装能给儿童带来愉悦、兴奋、依恋等积极的心理感受,并通过趣味性、美学性使儿童对包装产生一见倾心的感觉。

行为层次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主要表现在儿童使用的过程中,因儿童的参与而获得的一种情感体验。设计师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分析儿童的消费心理,从理解儿童的需求开始,寻找儿童在使用体验中遇到的问题,并且不断发现儿童在使用中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努力找到解决的办法,让儿童在拥有产品和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感到关爱,获得心理上的愉悦和身体上舒适,从而更好的满足儿童的使用需求和精神需求。

反思层次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主要表现在包装对儿童的思维、情感所产生的影响。设计师在对儿童食品包装进行设计时,应该紧紧抓住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本能层次和行为层次的情感体验之下,以人为本,在设计中倾注对儿童的更深层次的关心,抓住儿童的情感记忆。

3国内儿童食品包装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在本能层次上,目前在各种便利店、超市的货架上,儿童食品包装琳琅满目,设计的也越来越精美,可惜的是,大部分儿童食品包装局限于依靠视觉上采用生动的卡通形象、卡通造型来吸引儿童,材料也多为纸质包装和塑料包装,缺乏一定的创新性、互动性和情感性。没有从包装的多感官和与儿童行为的互动上找到创新点,无法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更无法诱发儿童的购买欲望。

在行为层次上,虽然市场上的儿童食品包装几乎都满足了其保护商品、传递商品信息的基本功能,可是绝大多数的包装没有从理解和满足儿童消费群体的情感需求和商品的特性方面着手,没有根据儿童真正的需求以及商品的特点和属性进行情感化的设计,难以符合儿童对食品包装的功能需求与心理需求。

在反思层次上,目前国内儿童食品包装设计师对儿童独特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缺乏深入的了解,没有怀着一颗童心去做设计,没有真正站在儿童的视角,从儿童所了解和熟悉的世界看待事物,无法亲近儿童的内心,自然无法引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

4儿童食品包装情感化设计的发展趋势

4.1本能层次的发展趋势

在消费者看到儿童食品包装多姿多彩的同时,食品包装的安全问题还需要一如既往地关注。国内经常出现了儿童食品包装材料和造型的不合理导致的儿童安全问题。比如,包装印刷油墨残留有毒物质污染食品导致儿童食物中毒,包装物损伤儿童身体,果冻包装的不合理导致儿童食用的过程中窒息等。设计师应该遵循近年来提出的绿色包装的设计原则,选择能够促进持续发展的包装材料。针对儿童这个特殊消费群体,在材料的选择上首先应保证安全,例如要选择无毒性材料,包装时不会产生锐利尖角形态,其次要考虑材料的趣味性。无毒、无味、无害的与人类情感最密切的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材料自然是儿童食品包装的首选,如草、荷叶、芦苇叶、藤条、玉米皮等,并且这些材料容易降解,也可以回收再利用,流露着大自然朴实、清新的气息,对儿童的视觉和嗅觉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将材料与色彩、图案、造型、肌理相结合,应该选择与儿童心灵上更接近,情感上也更容易接受的使用起来舒适、有温暖感、凹凸感的不易滑落的肌理材料,尽量避免平滑、冰冷的肌理材料。这样在考虑到安全性的基础上,也增加了包装材料的趣味性,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随着科技的进步,包装的新技术应用和开发,如可食性的包装材料、环保的食品包装印刷油墨等将是以后食品包装发展的重点。如图1所示,是由瑞典的设计工作室Tomorrow Machine利用科学与智能材料设计出的覆盆子冰沙包装,不仅对生态毫无危害,还可以从包装毁坏程度判断内容物的新鲜程度。经过测试发现在一般室温下,包装经过一个月摆放会逐渐萎缩,半透明的特性让装载在其中的内容物,颜色容易透出来,对于辨识非常有帮助。

4.2行为层次的发展趋势

方便化是儿童食品包装发展不容忽视的方面,减少包装的开封障碍是一个明确的需求。每个人都遇到过很难打开的包装,尤其是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儿童来说,力气比成年人小很多,而很多包装的开封设计的不尽人意,导致儿童在开启时很吃力或需要剪刀之类的工具来辅助开启,否则根本无从下手。设计师要考虑到将不难开封的包装与能缩短时间和减少麻烦的包装解决方案结合起来,最简单的解决方案是设计出无需任何工具,儿童就可以轻松开启和密封的包装。既然是儿童食品包装,那么就需要考虑儿童真正的需求,考虑到儿童的手型大小,儿童的力气大小等。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包装尺寸的合理性,摒弃成人的尺寸,以儿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如果以成人的尺寸做出来的包装,必然不能符合儿童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那么儿童在持握包装的时候会觉得不舒适,在这种情况下,儿童肯定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如图2所示,是Benjoy Nutrition食品公司独家使用的防泄漏儿童食品包装。此包装的盖子由两部分组成:外层是可揭除封口,里层是不能被撕去的带划线的薄膜,它巧妙的十字缝设计不仅能让儿童的小指头伸进去取东西吃,并在取用后自动归位,还能防止开口朝下时产品洒出来。

4.3反思层次的发展趋势

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不仅要做到吸引儿童的注意,还要尽量去激发儿童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增加他们的知识,从而能够起到教育的目的,也能够增加商品本身的感染力与亲和力。据儿童心理学家研究,95%的儿童在玩耍、娱乐的氛围中能学会更多的知识。因此,设计师可以考虑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在包装或者配套物的设计中增加各领域的知识,将其与包装进行巧妙的融合。比如把一些游戏性的趣味小故事、有寓意的连环画、需要开动脑筋的算术题等内容印在食品包装上,再比如,对包装盒进行衍生利用,做成小玩具、小拼图等,增加包装自身的趣味性和文化含量,更大程度的发挥包装的教育引导作用。如图3所示,由Matadog Desig设计的儿童食品包装就是如此,当儿童撕开包装,取出零食后,把包装反过来,就能看到包装纸变成了玩具纸。儿童只要按照包装上面提示的折纸方式,将包装纸折叠固定好,就能亲手打造出可爱的纸玩偶来。此包装在锻炼了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启发智力的同时,也使这个低成本的包装对儿童产生了持久的吸引力。作为中华民族的儿童食品包装,在增加知识性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背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包装只有有了地方色彩才会在众多包装中脱颖而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优秀设计元素,设计师应从中汲取先人智慧的结晶,在充分注意儿童食品包装设计各要素的同时,将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以不同表现形式通过不同载体呈现在儿童面前,使他们从小就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将我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5结语

本文从情感体验的三个层次分析了国内儿童食品包装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将情感化设计理念融入到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必要性。也从这三个层次探讨了儿童食品包装的发展趋势,本能层次以材料的安全性为例,行为层次以开封的合理性为例,反思层次以知识性等为例进行探讨,只是提供一个思考方式,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此来表示设计师可以从情感体验的三个层次来思考儿童食品包装的设计,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着眼于儿童内心的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从而突破现阶段儿童食品包装单一、乏味、毫无感情的设计,设计出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真正激发儿童情感的食品包装,这也是情感化设计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唐纳德・A・诺曼(美).情感化设计[M].付秋芳,程进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情感化设计的思考篇8

构思是设计的灵魂。人在构思过程中,思想是以模糊的形象出现的,而这一形象在成为具体的形态的过程中,有一个叫“第六感”的东西在影响它,这可称为“灵感”,因此,构思实际上是在想象和灵感的基础上,同设计师以往的经验、知识、技巧结合,并加以提炼、推理,最终塑造出新艺术形象的过程。

设计构思,不仅要考虑本质功能,而且还要考虑视觉美的传达,是设计师全身心投入创造活动的结晶。一个设计师仅有熟练的制作技能,而缺乏设计构思能力,其艺术作品是不会有视觉感召力的,是不会成功的。那么设计的深理何在呢?其实它是在社会、在人生、在人性、在大千世界的千变万化之中的。设计需要灵感,这是谁也否认不了的,对于设计师而言,灵感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活动,没有灵感也就没有创作。笔者认为,灵感实际上是设计师潜意识的直觉性顿悟,是一种突然发现的心理奇迹,它预示着创造性高潮的来临。灵感不是从天而降的,它来源于任何地方,也产生在任何时刻。

灵感来源于自然界的各种形态

从原始社会至今,从人类开始有设计起,自然界的人物、动物、植物、矿物、风景、天文、器物、文字等等便成为设计的对象且被当做主要的造型。在中国古代,除了龙、凤图案外,山、云、水、花、草及孔雀、仙鹤、燕子、鱼、鸳鸯、蝴蝶等等都被用在设计上;在古埃及的设计作品中尤喜使用纸草、莲花等植物和圣甲虫、眼镜蛇等动物图案;在古希腊、罗马的造型与艺术中,也常借用月桂树、常青藤、葡萄等植物。直至今天,不论是哪个艺术流派,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仍是设计的重要元素并对之加以充分利用。

灵感来源于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

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生产的集约化、组织形式的军事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标准化,设计的商业性特质越来越浓厚,设计已不再局限于某一国度、某一民族、某一社会阶层之间的模仿现象,而是向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多速度、更短周期的方向加速发展。设计的灵感来源无限拓展。首先,古今中外的文化艺术,绘画、雕塑、建筑等人类文明的丰富宝藏常常带给设计师无穷的创作灵感。其次,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传统色彩装饰的启示、传统造型艺术的精髓、传统纹样的千变万化都对设计者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传统工艺的悠久与精湛是设计者灵感的来源。再次,各种物质材料的性能和肌理的奇异效应,比如说陶瓷、塑料、贝壳、金属、有机玻璃、铝、乙烯、合成树脂等材料,都给现代设计创作带来了新的灵感。

灵感往往产生于想象,而想象是一种不断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行,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构思作为创作性活动的最初阶段,对设计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在创作构思的过程中,一般要经过表象材料收集期、表象材料加工期、灵感念头闪动期和创造想象展开期四个阶段。

设计的构思多种多样,大体归纳有如下几种方式:

联想构思

联想是指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不同联系的事物反映在头脑中,形成不同的联想。尽管事物千变万化,但都是由点、线、面、体、空间、色彩、明暗、位置、方向等要素所构成。接近联想是在空间或时间上相接近的一些事物形成的,比如看到蜜蜂会想到花蕊,看到飞机会想到天空;类似联想是由有相似特点的事物形成的,比如看到鸽子会想到和平,看到枪炮会想到战争;对比联想是由有对立关系的事物形成的,比如看到火联想到冰,看到冬天的枯树联想到春天的绿树芽;因果联想是由因果关系的事物形成的,比如看到一个人大汗淋漓会联想到天气炎热;看到森林中燃烧的烟头会联想到森林大火等。

理性构思

理性构思指按照一定的设计理念、逻辑思维按部就班地进行设计构想。它不是灵感的闪动,也不是情感的激荡,完全是一种冷静的理性思维过程。理性构思的步骤首先是提出问题,即根据设计对象、接受对象和竞争对象的不同情况提出问题;其次是根据以上问题和相关背景资料进行综合考虑,寻求问题点和解决点,确定设计表现的定位方向,才能展开有的放矢的构思设计。理性构思是一个纵向思考与横向思考相交叉相结合的过程,其构思的核心在于表现什么、如何表现这样两个问题。

情趣构思

情趣构思是以人们的审美感觉来进行的,这种设计构思使设计作品艺术化,画面更优美,色彩更抒情,气氛更宜人,视觉更刺激。情趣构思用象征性的、对比的或特异的造型语言来进行,也可以用新奇的、出人意料的、耐人寻味的图形视觉效果来引起人们的探求心理,从设计元素的关联性入手,运用人们熟悉的、关注的名人、名画以及人们熟悉的图形来引人注目。

传统构思

传统构思在遵循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立意于传统艺术、民间艺术所进行的创作性思维活动。传统构思同样要求把握时代的精神,并结合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力求在设计创新中保持和谐。现代设计虽然取材广泛,但大多数创意思想都起源于世界各民族艺术形式及民间艺术形式,取其精华,强调现代审美意识和功用性,使设计作品表现出一种新的传统与时代相融合的民族风貌,让传统的民族文化得以继承与创新,从而富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灵感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浩瀚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充满着艺术可以吸取的素材和灵感。设计师要培养训练一双独特的慧眼,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美,经过筛选、观察和体验,让艺术的灵感瞬间而来,并迅速抓住,以草图和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形成最初的构思,再进一步补充、完善,创作出完美的作品来。由生活中得到感受而触发灵感,由灵感转化为构思,然后把构思予以表现,这便是艺术设计中的灵感与构思。

参考文献 :

情感化设计的思考篇9

人是通过语言沟通来交流,物与人则是通过物品功能、形态的传达来交流的。人在创造物品功能的同时,也赋予了它一定的形态,表现其“性格”,使之有生命。我们在使用物品的过程中,会得到种种信息,引起不同的情感,当设计使物品在外观、色彩、肌理等对人的感觉是一种“美”的体验或使物品具有“人情味”时,它就不仅仅是使用的工具同时也是交流的媒体。

包装设计是为了达到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储运、吸引消费者、促进销售以及增强商品视觉美感等目的,而在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的操作活动。从这一概念可以得出包装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扮演多重角色,要想让它“活”起来,设计者应赋予情感、给予其生命。那么,我们如何去认识商品包装的情感化设计?一般应有三个层次:商品包装的外观表现、商品包装的内在行为、商品包装对人的思维情感的影响,这三个层次就是我们所称为的本能水平设计、行为水平设计、反思水平设计。三种水平依据时间先后顺序应是本能设计、行为设计、反思设计,最终反思设计又反作用于前面两者。

一、商品包装的本能水平设计

商品包装本能水平的设计是处于意识和思维之前,设计与商品的最初效果有关,基本原理来自人类本能,在文化与文化之间、人与人之间都是一致的。在本能水平上,视觉、触觉处于支配地位。商品一般都具有特定的形体,设计者应根据不同形体来设计不同包装,通过外包装来展现商品体积和造型,使人产生第一印象,感觉包装就是商品的一部分,牢不可分,这属于视觉感应。包装是商品外观的必要元素,承载着信息沟通的作用,自然要求寻找共通的视觉语言。

有了视觉感应,当然不能缺少触觉感知,外形和形态是重要的,物理手感和材料质地也是重要的。包装使用的材料有不同质感,使人在触摸时有各异的感觉,形成心理感受,所以要根据商品的特质选材,适当材料的运用可以加强商品和其包装的融合度,达到更好的感观效果。商品包装的本能水平设计讲的是即时的情感效果,必须看起来好看、摸起来舒服,感性特征在起作用。

二、商品包装的行为水平的设计

商品包装的功能有物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生理功能。物理功能是作用于物而不是作用于人的功能,也称为保护功能。包装的保护作用总在第一位,没有保护,包装失去意义。心理功能是物品能在多大程度上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受,从而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影响,也称为销售功能。生理功能是物品应具有的便于被人操作的功能,也称为方便功能。包装在生产、流通、销售等各环节上,首先应该适应工艺操作,便于商品生产制造,然后要便于商品流通,使之堆放牢靠、装卸省力。了解包装的功能,这是对设计者首先的要求。

只有合理的设计才能充分展现包装的可用性,使人感觉没有包装就没有商品,当然,所有的一切都必须了解人所需要包装存在的价值。商品包装的保护作用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都可以做得很好,而市场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在有限的市场份额中,商品要想吸引消费者,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望,设计者就必须赋予其包装独特的“促销能力”,以独特感人的形式让商品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同样种类的商品,精巧特别、深入人心的包装具有充足的竞争优势,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才能取得成功。

依据人们如何看待商品包装,设计者应考虑包装开发的形式:改进(使之更好)和创新(全新的)。包装成功与否,设计者独特的创作思维方法是至关重要的。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要求设计者收集整理别人成功的经验,分析利用各类材料,洞察部分人难以察觉的事物,为设计出成功的包装做好准备。商品包装固然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但设计者同时要克服主观上的习惯和偏见,以全新的角度对待其设计,这样才能取得成功,打开促销的大门。

三、商品包装的反思水平设计

这个层次实际上指的是商品包装由于前两个层次的作用,在消费者内心产生的更深度的意识、理解、情感、文化背景等种种交织在一起所造成的影响。反思水平的设计涉及到许多领域,它注重信息、文化以及商品或者商品效用的意义,能够决定一个包装设计的成败。现代商品包装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优秀设计层出不穷,被大众接受的也数不胜数,但还存在许多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设计者除了应在包装外形、功能与实用性上下工夫,还应针对消费者的审美心理要求着重考虑。往往商品本身并不能引起太多的审美反映,而其包装运用反思设计技巧,可使用户情感、思维产生强烈波动,这是反思设计发挥了深层的作用,可见反思层次的重要。设计者可以利用商品包装心理策略,以消费对象年龄、习惯、文化水平、经济能力、接受能力等来进行设计,只有把握消费者心理才能稳操胜券。

商品包装的视觉冲击力是本能水平上的一种现象,这完全是对物品外表的反应,而其是否影响广泛、反响强烈来自反思水平,美超越外表,来自有意识的反思和经历,受知识、学习和文化的影响。诸多事实证明,在审美上令人感觉愉悦的包装设计,其商品较容易被购买使用;与人的情绪和情感沟通良好的包装设计,其商品容易使人长久情感依赖并引起更和谐的结果。

反思水平设计的精髓是“完全都在人们的头脑中”。反思水平活动常常是决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包装的总体印象,在总体评价时,小失误可能被完全忽略,消费者对商品包装的心理接受度可以完全改变其它消极经历。认真关注消费者提出意见的设计者通常是把这些人当作最忠实的支持者,以人为中心来设计是赢得忠实支持者的方式,同时也表明了反思水平的力量。反思水平的设计不仅与人长期感受有关、与提供的个人感触和热情的交互有关,还与设计者的理解度有关。设计者要考虑所有层面,做到思维反思、意识反思、设计反思,根据人们消费心理的多维性和差异性去设计商品包装,最终提升了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建立了一种精神寄托和依赖。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阐述表明了商品包装情感化设计系统的复杂,但我们可以相信,设计的感性成份越多,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产品的附加值就越大。情感化设计对设计者素质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是技术上的,也是思维上的。社会不仅仅需要理性化的设计者,更需要同时具有多种知识以及拥有责任心、道德感的设计者,它无疑是对设计者素质的挑战,当然,也是机遇。

参考文献

情感化设计的思考篇10

1.对生活环境、方式现状等因素的联系与思考,进行设计表现元素的个性阐述;

2.从不可能到可能,再到可行等内容提炼与思维训练;

3.问题导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与实施;

4.设计元素联想与思考应用于产品设计课程;

5.产品语意在形态上的传达及准确性思考;

6.快题训练的设计思维与表现能力的培养;

7.从感性到理性的再设计过程。

这些主要是针对工业设计专业基础专业课程中,让学生以感性思维为主体出发,去寻求理性的设计创作。关键问题是感性思维的培养与思维扩张对产品基础设计课程的影响。

感性思维培养是对学生创造的理性能力再次塑造的过程,而产品设计教学与设计实践不仅仅是以执行一种工业标准为要求;培养学生的创作设计能力,在于让学生怎样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寻求更多更有见解的思考点与设计的联系点;同时也倡导教师与学生在轻松和谐、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有益于工业设计教学与质量的提高。

感性思维的创造具有极大的魅力和说服力,但它毕竟基于人类的感情,人的感情是复杂而又易变的,要想真正使产品感性思维达到预期的目的,它还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产品感性因素设计现实基础的原则

情感化设计的思考篇11

灵感来源于自然界的各种形态

从原始社会至今,从人类开始有设计起,自然界的人物、动物、植物、矿物、风景、天文、器物、文字等等便成为设计的对象且被当做主要的造型。在中国古代,除了龙、凤图案外,山、云、水、花、草及孔雀、仙鹤、燕子、鱼、鸳鸯、蝴蝶等等都被用在设计上;在古埃及的设计作品中尤喜使用纸草、莲花等植物和圣甲虫、眼镜蛇等动物图案;在古希腊、罗马的造型与艺术中,也常借用月桂树、常青藤、葡萄等植物。直至今天,不论是哪个艺术流派,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仍是设计的重要元素并对之加以充分利用。

灵感来源于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

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生产的集约化、组织形式的军事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标准化,设计的商业性特质越来越浓厚,设计已不再局限于某一国度、某一民族、某一社会阶层之间的模仿现象,而是向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多速度、更短周期的方向加速发展。设计的灵感来源无限拓展。首先,古今中外的文化艺术,绘画、雕塑、建筑等人类文明的丰富宝藏常常带给设计师无穷的创作灵感。其次,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传统色彩装饰的启示、传统造型艺术的精髓、传统纹样的千变万化都对设计者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传统工艺的悠久与精湛是设计者灵感的来源。再次,各种物质材料的性能和肌理的奇异效应,比如说陶瓷、塑料、贝壳、金属、有机玻璃、铝、乙烯、合成树脂等材料,都给现代设计创作带来了新的灵感。

灵感往往产生于想象,而想象是一种不断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行,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构思作为创作性活动的最初阶段,对设计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在创作构思的过程中,一般要经过表象材料收集期、表象材料加工期、灵感念头闪动期和创造想象展开期四个阶段。

设计的构思多种多样,大体归纳有如下几种方式:

联想构思

联想是指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不同联系的事物反映在头脑中,形成不同的联想。尽管事物千变万化,但都是由点、线、面、体、空间、色彩、明暗、位置、方向等要素所构成。接近联想是在空间或时间上相接近的一些事物形成的,比如看到蜜蜂会想到花蕊,看到飞机会想到天空;类似联想是由有相似特点的事物形成的,比如看到鸽子会想到和平,看到枪炮会想到战争;对比联想是由有对立关系的事物形成的,比如看到火联想到冰,看到冬天的枯树联想到春天的绿树芽;因果联想是由因果关系的事物形成的,比如看到一个人大汗淋漓会联想到天气炎热;看到森林中燃烧的烟头会联想到森林大火等。

理性构思

理性构思指按照一定的设计理念、逻辑思维按部就班地进行设计构想。它不是灵感的闪动,也不是情感的激荡,完全是一种冷静的理性思维过程。理性构思的步骤首先是提出问题,即根据设计对象、接受对象和竞争对象的不同情况提出问题;其次是根据以上问题和相关背景资料进行综合考虑,寻求问题点和解决点,确定设计表现的定位方向,才能展开有的放矢的构思设计。理性构思是一个纵向思考与横向思考相交叉相结合的过程,其构思的核心在于表现什么、如何表现这样两个问题。

情趣构思

情趣构思是以人们的审美感觉来进行的,这种设计构思使设计作品艺术化,画面更优美,色彩更抒情,气氛更宜人,视觉更刺激。情趣构思用象征性的、对比的或特异的造型语言来进行,也可以用新奇的、出人意料的、耐人寻味的图形视觉效果来引起人们的探求心理,从设计元素的关联性入手,运用人们熟悉的、关注的名人、名画以及人们熟悉的图形来引人注目。

传统构思

传统构思在遵循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立意于传统艺术、民间艺术所进行的创作性思维活动。传统构思同样要求把握时代的精神,并结合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力求在设计创新中保持和谐。现代设计虽然取材广泛,但大多数创意思想都起源于世界各民族艺术形式及民间艺术形式,取其精华,强调现代审美意识和功用性,使设计作品表现出一种新的传统与时代相融合的民族风貌,让传统的民族文化得以继承与创新,从而富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灵感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浩瀚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充满着艺术可以吸取的素材和灵感。设计师要培养训练一双独特的慧眼,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美,经过筛选、观察和体验,让艺术的灵感瞬间而来,并迅速抓住,以草图和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形成最初的构思,再进一步补充、完善,创作出完美的作品来。由生活中得到感受而触发灵感,由灵感转化为构思,然后把构思予以表现,这便是艺术设计中的灵感与构思。

内容摘要:灵感是指人们在创造活动中某种新形象、新观点和新思想突然进入思想领域时的心理状态。在艺术设计中,由灵感转化为构思,然后把构思予以表现,是设计的全过程。

关键词:设计灵感构思联想

参考文献:

情感化设计的思考篇12

图形是平面设计的语言,也是设计师们创意思维最擅长运用的元素之一。当代设计师非常重视图形创意的新颖和独特,希望凭借图形的原创性生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图形的视觉张力产生于形态的夸张变形及奇特的表现形式,它可以通过对视觉语言的提炼概括单纯的表现形式,或者运动的形式来实现。相对而言,夸张的变形及奇异的图形比平淡无奇的图形更具表现力,简单的图形比烦琐的图形更具表现力;富有动感的图形比静止的图形更具表现力。美国设计师迈克尔•斯坦斯博格设计的西雅图电影节海报,利用人物的弯曲动态,凸显视觉张力,整体协调,形象生动幽默。通常情况下,视觉元素在画面中的排列、摆放是根据形式美的多样统一、节奏均衡的法则来表现画面的均衡点,平衡代表缓和,倾斜带来紧张,打破平稳与平衡,走向一定程序的极端是取得自然和视觉紧张的基本原理。将视觉元素偏离正常的结构轨迹,产生出其不意的视觉效果,这样才会使人产生新奇和震撼的视觉感受。

设计创意思维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每当人们运用一定的思维定式以后,下一次还会运用同样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这种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就会像连锁反应一样,观念与观念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一种定式,是很难加以突破和改变的,这种沿着固定的思维模式去考虑问题的现象,人们称之为“思维定式”。如何突破这种“思维定式”的消极面,激发创造性思维,发掘并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是摆脱思维定式的最好方法。设计作品是否有创意,创意是否正确,是否充分而深刻地表达了设计主题,是决定设计作品成败的关键。一个成功的家喻户晓的广告主要取决于设计师的绝佳的创意,绝佳的创意能抓住观者的眼球,能够让消费者接受并引起共鸣,从而能促成消费者消费的欲望和冲动。创意是无界限的,可以任由设计师掌握的文化知识、社会阅历来天马行空地展开想象。

1.反向思维习惯性的思维常常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影响人们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思路,长时间习惯一种思维方式会造成思想僵化、思路闭塞,常常不思而行,使人们的创造性受到影响。当在设计过程中找不到设计点或思路受到阻塞时,设计师可以换一种思考方式,开拓思路,也许会在反向思维中寻找到答案和设计思路的创新点。所以,反向思维是对固有思路与观念的冲撞、融化与稀释,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设计思路。

2.联想思维联想思维,就是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的思维过程。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相近、相反或相似的特点,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的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联想与想象是创意思维的提炼与升华、扩展与创造,而不是简单的再现;是创造与创新的思维过程。大胆的想象,不被任何权威与观念吓倒,敢于异想天开地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只有这样,设计师的灵感才能不断迸发,创作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设计表现方式

优秀的设计也许不具备独特的创意和华丽的色彩,也许没有眼前一亮的构图版式,但只要赋予适合它的表现方法,就会吸引更多的关注,进而有助于视觉张力的表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