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孝道文化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03-06 11:08:33

中国孝道文化论文

中国孝道文化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38(2011)05-0090-04

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孝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孝”命名的中等城市,孝感自古出孝子。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中孝感就有三大孝子:董永、黄香和孟宗,历代《孝感县志》有记载的孝感孝子就有493名。一代又一代的孝子风范凝聚成丰厚的孝文化资源,滋育了历代的孝感儿女,使孝感人热爱孝子,崇尚孝德。

现如今,经过十年洗劫了的孝道精神又正在经历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危机。一些人的道德底线丧失殆尽,子女遗弃父母、不孝敬父母甚至殴打父母的现象屡屡发生,以至于有人感慨,如今社会的人际关系就是一种裸的金钱关系。在此背景下,孝子之都孝感市为继承和弘扬孝子精神,树立新时期尊老敬老良好风尚,自1996年开始进行“十大孝子”的评选,至今已评选了四届。“十大孝子”的评选掀起了孝文化研究的热潮,2005年孝感学院和湖北职院先后成立了“孝文化研究中心”和“湖北省孝文化研究会”。两个学院先后组织召开了中华孝文化研讨会、孝文化与和谐社会研讨会、孝感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国际学术研讨会、“孝感孝文化与科学发展观”国际研讨会等大型学术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国内以及美国、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参会,开展了一系列孝文化学术研讨活动。《孝感日报》、《孝感学院学报》和《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还分别开辟“孝文化研究”、“孝感孝子”等专栏,组织开展孝文化研究征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及其丰硕成果使孝感成为我国继济南后孝文化研究的第二个重要基地。近十年孝感孝文化研究成果丰硕。

一、有关孝文化研究学术专著与孝文学专著

孝感学术界有关孝感孝文化研究的专著主要有:《孝文化史料征集》《孝感孝文化》、《孝感孝子》、《孝文化研究》、《中华孝文化研究》、《孝感地方传奇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现代和谐社会――中外学者论“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孝文化文艺新作》、《新二十四孝》、《当代学者论孝》、《孝经新解(通俗读本)》、《孝文化文学作品选读》、《孝文化景观》、《中华孝文化名城――孝感》、《旅游与孝文化资源开发》、《中国孝文化概论》、《中国孝文化史》等孝文化研究与教育丛书。另外,有关孝文学著作有:《千古孝子黄香》、《三国孝子孟宗》、《孟宗的故事》、《补碗》和《无敌孝子剑》。其中,《孝文化史料征集》全书由孝文化遗迹、人文景观、文物精华和拾萃四部分组成,是孝感孝文化系统考证的奇葩。《孝文化研究》对“孝文化的本质”、“中华民族的人格思想”、“先秦以来历朝历代孝文化的演进与发展轨迹”以及“孝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均进行了深入和有益的研究,称得上是“孝感孝文化研究”中一个新的里程碑。《旅游与孝文化资源开发》收录了孝感“旅游与孝文化资源开发”征文活动的40余篇优秀论文,它把孝文化研究与孝感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使孝感孝文化研究实现了质的飞跃和划时代的新突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现代和谐社会――中外学者论“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全书内容分为两部分,即孝文化内涵与意义的理论创新研究和孝感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实践探索研究,该书充分反映和体现了孝文化研究的新成果、新观点、新见解,对孝文化的现代化研究和孝感市“打造城市名片,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实践活动具有重大启示和指导意义。

二、有关孝经学、孝、孝道、孝观念、孝意识的研究

孝感孝文化研究中心的学者对《孝经》、孝、孝道、孝观念、孝意识的研究高度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相关研究论文主要有:《与的关系及其扬弃》、《漫谈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上)和《漫谈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下)、《浅议孝的演进与文明轨迹》、《孝观念的源流与演变》、《孝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孝观念的源流与演变》、《中国古代文学与孝之初探》、《论的孝意识及其特色》、《唐代妇女孝行特征:女之孝重于妇之孝》、《与孝道思想》、《论、之孝亲意识与中国古代孝文化》、《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孝文化传统看贾宝玉的结局》、《中的异类孝子形象》、《“孝”字的创生及其原义释》、《不同文化土壤上的两支奇葩――中西“孝道”之比较》和《中西孝道差异及其原因探析》等。其中,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有:《与的关系及其扬弃》对《孝经》与《二十四孝》的产生及其内涵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上阐明了二者的关系,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了二者中必须弃除的糟粕和应该吸取的精华,并结合实际进行了论证;《漫谈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从忠孝的思想基础、《孝经》的理论基础、天子的孝道榜样、举孝廉的用人制度等方面论述了汉代的“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孝观念的源流与演变》通过对“孝”、“孝悌”、“孝忠”、“孝廉”的分析,进一步探索孝的概念及其演进的过程,透视中国特有孝道文明的历史轨迹,从而揭示孝文化的内涵,展示孝文化的无穷魅力,指出孝观念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良品德;《中国古代文学与孝之初探》从中国古代文学与孝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着手,指出古代与孝相关的诗歌、小说、戏曲和部分记叙性散文主要是通过塑造孝子形象对孝进行文学性诠释,其中一部分作品以史实为据塑造孝子形象,另一部分作品则通过虚构塑造孝子形象,二者结合起来,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对孝的完美诠释,这种诠释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罗移山等一批学者还分别以《周易》、《儒林外史》、《牡丹亭》、《红楼梦》和《聊斋志异》作为个案,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作品中的孝意识、孝道思想和孝行实践,并分别从文化同质与文化异质、中西文化差异和人性与神性等不同视角,分析了中西“孝道”、孝爱观的不同,并指出中西“孝道”、孝爱观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以此促进中国孝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

三、有关孝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孝感学界在挖掘中华孝文化内涵,发挥其当代价值的研究的成果有:《论孝的文化内涵》、《略论中国传统孝文化

内涵的特征》、《浅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十大特性》、《论先秦儒家孝文化的扬弃》、《析魏晋南北朝孝文化的特征》、《中华孝文化的存在方式三题》、《孝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孝文化与孝文明》、《关于中国传统孝文化内涵特征及其功能的思考》、《关于孝感孝文化形态及其当代价值的若干思考》、《论孝德与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关系》、《传统孝文化道德观与当代道德价值观之比较》、《析孝感雕花剪纸的孝文化内涵》、《体味孝感雕花剪纸的孝文化底蕴》和《推进孝德文化科学发展的基本途径》等。对于孝文化的内涵,《论孝的文化内涵》指出“孝”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包括生命意识、知性精神和道德观念三大要素,强调了目前对“孝”文化的研究,挖掘其生命意识和知性内涵尤其重要;《略论中国传统孝文化内涵的特征》和《浅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十大特性》则分别梳理出孝的自然性、推及性、无我性、义务性、实践性等五个方面的内涵特征和久远性、普遍性、延伸性、人民性、阶级性、民族性、世界性、现实性和发展性等十大特征;《析魏晋南北朝孝文化的特征》分析了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孝文化的特征,指出要继承先秦儒家孝文化的精华,必须弘扬善事父母、赡养双亲,敬爱父母、敬爱长者等孝道,创新赋予显亲扬名、光宗耀祖,爱护身体、珍爱生命等内容以时代精神,抽去忠孝合一、移孝于忠,葬之以礼、慎终追远等内容中过时成分,彻底批判包办婚姻、传宗接代,提倡建立起新型的婚育观和民主平等思想。另外,叶继宗教授等学者还分别从孝文化与现代文明、孝德与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关系、孝文化与孝文明、传统孝文化道德观与当代道德价值观之比较等方面对孝文化进行了探讨,指出孝德、孝文化在弘扬中华传统道德,全面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深远意义,并从时代性、政治性和社会性等不同的视角对孝感孝文化进行审视,提出了科学界定孝德文化内涵、全面整合孝德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孝德文化活动、大力发展孝德文化产业等四条科学发展孝德文化的基本途径。

四、孝文化与经济建设、孝文化名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研究

对于孝感如何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促进孝感经济建设、孝文化名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孝感政界、学界对此进行了较多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孝文化与经济建设关系的研究论文有:《对孝文化的经济分析》、《孝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研究》、《孝感孝文化产业集群开发战略研究》、《基于孝文化的银色营销策略》、《以中华孝文化开发农村银色市场》、《以中华孝文化塑造产品品牌模式研究――以湖北孝感市为例》、《从孝文化谈文化营销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品牌塑造》、《基于孝文化的孝感市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科学发展多利共赢――着力建设“四园”

打造孝文化旅游经典》、《旅游和孝文化资源开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朝阳产业》、《日本“一村一品”理念指导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湖北省孝感市孝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思考》、《孝感董永资源旅游开发原则及模式探究》、《董永资源旅游开发刍议》、《对依托孝文化发展应城文化旅游的思考》、《以特谋发展以特赢市场――实践“科学发展观”有感》和《浅议孝文化节日礼品开发》等。其中,《对孝文化的经济分析》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孝文化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所发挥的多方面的促进作用,以及孝文化在我国现阶段经济中的积极作用,阐述了引起孝文化作用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其发挥作用的趋势。黄宏磊等学者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对孝感孝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孝感孝文化产业集群开发、孝感孝文化为基础的银色营销、孝文化特色产品品牌塑造、孝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科学发展等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和对策。上述研究成果对指导围绕地方孝文化特色进行特色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孝文化名城建设相关论文有:《孝感创建“中华孝文化名城战略构想”》、《孝文化在推进现代文明建设中大有可为》、《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空间》、《孝文化与孝感市城市品牌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孝文化的孝感市文化软实力建设》、《孝感孝文化名城建设的CI战略》、《中华孝文化名城品牌经营战略》和《基于孝文化的孝感市城市品牌战略》等。在上述研究中,吴崇恕教授等一批学者分别就创建中华孝文化名城的战略、孝感孝文化对孝感文化名城的建设的促进作用以及孝感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建设空间进行了研究,并以孝感市为例,讨论了基于孝文化的城市品牌建设目标定位、文化软实力的培育、孝文化名城建设的CI战略和文化名城品牌经营战略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有益建议。

孝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研究论文有:《中华孝文化与代际和谐》、《创建现代文明家庭何以立孝》、《对于孝文化建设之难点“婆媳关系”的思考》、《关于孝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和《论中华孝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等。上述文章分别就如何利用孝文化资源促进代际和谐、家庭和谐、婆媳和谐、校园和谐以及和谐社会建设及其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设性建议和办法,为孝感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五、有关孝德教育的研究

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尤为重要。孝感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把推进中华孝文化与高等教育相融合,在推进中华孝文化领域的产、学、研、用,培育以中华孝文化为特色的育人文化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研究,湖北职院成立了全国首家中华孝文化学院。相关研究论文有:《“孝”的历史流变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赋予孝德教育新的时代意义》、《论孝文化的回报德行》、《传承中华孝文化精华

建设特色高校校园文化》、《从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解读大学生极端行为》、《浅论孝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构建》、《解读孟宗的故事》、《“孝文化”建设与学校教育――关于“孝文化”建设的思考》、《和谐校园呼唤孝道教育》、《以弘扬孝文化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突破口》、《运用开展家庭孝道教育的思考》和《孝道与道德底线教育》等。在上述研究中,《“孝”的历史流变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分析了现在我国孝道缺失的原因,强调传统孝文化对提升公民个人的道德素质、重建家庭美德、构建社会公德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赋予孝德教育新的时代意义》分析当前孝德教育被弱化的原因,指出要发掘传统孝文化的时代内涵,创新孝德教育的实践,提倡情行并重,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孝德。还有李友清教授等学者分别就目前在我国学校、家庭和社会忽视道德底线教育引发的弊端、开展孝德教育的意义、如何进行孝德教育、孝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孝德教育与国民素质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和探讨。这些成果无疑对孝感中小学及大专院校和社会开展孝道教育、弘扬孝文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六、孝人物、孝景观及孝资源的保护研究

对于孝感古代孝子和中华孝文化景观及孝资源的保护研究的论文有:《孝感“孝文化”中的“董永与七仙女”――“孝感是董永故里”的印证》、《“黄香故里”考辨》、《(黄香故里考辨>之考辨――与张昕先生商榷》、《中华孝文化景观》和《孝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等。上述文献分别就“孝感是董永故里”、“孝感是孝子之乡”、黄香的故里、事迹及文物文献进行了考证,并就中华事亲景观、孝亲景观和孝行景观等中华孝文化景观进行了综合考察,指出弘扬孝文化,积极开发利用孝文化资源,确保孝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对孝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

[参考文献]

[1] 孝感文史办.孝文化史料征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中国孝道文化论文篇2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它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精神的根源,若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了孝,那么也就不能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了。因而历史学家钱穆先生称中国文化为“孝的文化”,梁漱溟先生在分析后亦认为,“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 ’,自是没错 。”若不认识中国人的孝文化 ,那么便永远不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为了已经绵延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研究孝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孔子的孝道观对于中国的孝文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中国孝文化必须首先研究孔子的孝道思想。研究孔子孝道思想最为可靠的材料只能是《论语》,虽然在其它一些书籍中亦多有“孔子日”、“子日”之类 的记载,但那多是后人冠以孔子的名头以表达他们自己的思想,即使其中有些确实是孔子的言语,但为慎重起见,我们也只能先采取“阙疑”的态度。下面即以《论语》为主要研究材料,同时参考其它书籍中的孔子言论,对孔子孝道思想进行探讨 。

一、 孝与“报亲恩”

孝在很大程度上起源于子女对父母 的感恩心理。中国诗人在很早以前 ,就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进行了热情的讴歌,“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父兮生我 ,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罔极 。”(《诗经 ·蓼莪》)“欲报之德,吴天罔极”,强烈体现了子女思报亲恩的感恩心理 。

孔子在《论语》中亦表达 了子女对于父母的感恩心理。孝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子女对于父母感恩情感 自然流露的思想 ,孔子在与其弟子讨论“三年之丧”的对话中这样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 ·阳货》)子女就算只念到幼时父母对 自己的养育之恩 ,也应该为父母守三年之丧 。

父母无微不至地疼爱 自己的子女 ,为子女无怨无悔地付出,子女自然从心里产生报答:母之恩的心理 ,对父母 自然怀有“爱敬之心”,向父母行孝尽孝 ,而子女这一点对父母的“爱敬之心”,则是儒家文化最为重视、培养的文化根源。

二、孝与“爱敬之心”

孝是子女的感恩心理的 自然流露。这种对于父母的“爱敬之心”是孝道的根本,而所有外在的孝道礼仪则都是使这种“爱敬之心”合理畅快地表达,因此孔子更为重视作为孝道根本的子女对父母的“爱敬之心”。孔子云: “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 马,皆能有养。

无敬,何 以别乎?”(《论语 ·为政》) 子女如果心中没有对父母的爱敬之心,只是满足父母的物质生活需要,那样与养狗养马又有多大区别呢?《为政》篇又云:“子夏问孝。子 日:‘色难。有事 ,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因为孝的根本是子女心中对于父母的“爱敬”如果没有了根本 ,子女无论怎么做,即使是天天让父母吃山珍海味,住广厦别墅,也不能称为孝。

子女与父母基于血缘亲情的相亲相爱,是人群大众相亲相爱的本源与始点,如果父母子女间都不相亲相爱,又怎么奢望人群大众能够相亲相爱呢?故《论语.学而》云:“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孝是仁的根源,也是仁的始发处。人人皆有敬爱父母之心,循此本心,顺 此本性,扩 而充之 ,由最亲以及于最疏,自然流出,绝不勉强 。故中国传统的社会与文化 ,建筑在孝 的伦理上,从人类 内发而 自然的爱敬为起点,而扩展出去。《孝经 ·开章明义》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确实一语道出了儒家文化及中国文化的根源与其特殊之处 。

三、孝与“无违”、“几谏”

“父为子纲”是儒家孝道伦理 自近代以来最为人所诟病的地方,而孔子的“无违”之教也会使人很容易认为“父为子纲”由孔子开其端。对于儒家文化有一定了解的人用孔子的“几谏”来说明孔子并没有主张“父为子纲”,“父为子纲”是 日后法家思想掺人,又由后世君王及一些儒者提倡形成的。在这个地方,我们需要认真分析,看看孔子是否有这种思想,或者是否有会导出“父为子纲”的思想倾向。“无违”之 说 出现 于《论语 ·为政 》篇 ,其 文云 : 孟懿子问孝。子 日:“无违。”樊迟御 。子告之日:“孟子 问孝,对日‘无违。”’樊迟 日:“何谓也?”子日:“生,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 ,祭之 以礼。”

如果我们用“父为子纲”来解释这里孔子所说的“无违”,那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若是这样,孔子就没必要接着对“无违”作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的解释。孔子这里的“无违”指的应当是子女需要不违反礼的要求侍奉父母,却没有无论父母对错 ,子女都要无条件服从父母命令的意思。

如果父母有过时,子女应当如何做呢?孔子这么说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 ·里仁》)“几 ,微也。父母有过,当微纳善言以谏父母也。”即所谓“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也。-[23父母有过 时,子女应当向父母进谏 ,但是进谏的方式应该是和气悦色,以温柔的声音微微表露自己的意见,只要让父母觉察到 自己的观点即止。子女不能够认为自己有道理,就明白指出父母的不是 ,并要求父母应 当如何如何,这样做是不为孔子所允许的。

四、孝与“父子相隐”

孔子及 El后的孟子所代表的儒家正统将亲子之间的血缘亲情视为其文化的根源 ,无论怎样都不能破坏此根源 ,因为在他们看来,破坏了此根源,就没有了儒家文化的一切。在孔子的孝道思想中,当父子亲情与国法出现冲突时,孔子认为维护父子亲情是最重要的。《论语 ·子路》篇云: 叶公语孔子日:“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日:“吾党之 直躬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叶公是站在国家的立场上,认为“其父攘羊 ,而子证之”的做法是正 当的,而孔子则从维护血缘亲情的立场上,主张“父子相隐”。在上面提到的“几谏”上,孔子亦表现了同样倾向:如果子女屡次“几谏”,父母依 旧坚持己见,那么子女心中忧伤,也只能“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L3]了。因此站在国家立场上的韩非批评儒家说 :

“楚之有直躬,其 父窈羊,而谒之吏。令尹日‘杀之 。’以为直 于君 而 曲于 父,报 而 罪之 。以是观之 ,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 ,对日:‘吾有老 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以是观之 ,夫父之孝子 ,君之背臣也。”(《韩非子 ·五蠹》) “君之 直臣,父 之暴子”、“父 之孝子,君 之背臣”,当亲情与国法冲突时,孔子趋向于取亲情而舍国法 。“父子相隐”顺应于人的自然情感,但其有时又会与国法相违背,这在日后一些 中国人的思想行为 中产生 了极大 的冲突,造成 了一些人 生悲剧“父子相隐”有人类 自然的心理基础,但孔子及其儒家过于重视亲情的倾向,在现代社会,若不加以限制、转化 ,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

五、孝与“以孝治天下”

中国过去的皇帝大都称要“以孝治天下”。那么,“以孝治天下”及 日后无所不包的“泛孝主义”思想在孔子那里究竟如何?《论语 ·为政》云:或问孔子 日:“子 奚不为政?”子 日:“‘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 孔子上面话的意思是说:在家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家庭治理井然有条理,这也是从政,为什么能说只有出外做官才能称为从事政事呢?孔子这里将治家与治国联系在一起,《大学》中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与孔子这里的言论是一致的。在西周至春秋时期,家国同构,治理整个天下与治理一个小家庭是一样 的。家庭里的一切关系均能由“孝”引发米。以孝治家,以孝治天下 ,这在当时是很可能存在的历史现象。因此,可以说“以孝治天下”是孑L子孝道思想中内含 的倾向。《论语 ·为政》又云: 孟武伯问孝。子日:“父母唯其疾之忧。”

“人子能使父母不以其陷于不义为忧,而独以其疾为忧,乃可谓孝。”[4 生不生病并不能由子女 自身所能掌控,但子女可以不做不义之事。子女能够让父母 只担忧自己生病与否,并不会担忧 自己为不义之事,这样才能称为孝。子民做任何不义之事 ,都是不孝,都不道德,这确实可称得上是“以孝治天下”。《礼记 ·祭义篇》充分发挥了孔子这方面的思想,其文云 :“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这即是人们所称的“泛孝主义”,从这 可以看出,“以孝治天下”、“泛孝主义”是孔子孝道思想中内含的倾向。

这里有一处需要提及的是 ,在孔子的思想中,“孝”与“忠”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按照古人的说法 ,亲子之间是“天合”,无论父母如何不是,他毕竟是子女的父母,这是子女不能否认 的,子女无论如何都不能弃他们而去;而君臣之间是“义合”,如果君王不按照君王的要求去做,为人臣的是可以离他而去的。“天下有道则 现,无 道则 隐。”(《论语 ·先进》) “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 ,不可则止。”(《论语·泰伯》)在孔子的思想 中,不止没有“父为子纲”、“君为臣纲”所包含的子对亲、臣对君绝对服从的思想,就是“孝”、“忠”两德目之间也有区别。因为 日后儒家的“移孝作忠”深为近代以来时人所诟病,故在此略为申述 。

最后我们对于以上关于孑L子孝道思想的探讨做一个总结 :在孔子的孝道思想中,孝道的根本,是子女伴随着对父母的感恩心理,自然流露出的对于父母 的“爱敬之心”,这种“爱敬之心”是人群大众相亲相爱和平共处的根源,孔子因此视孝为“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 以说,孝是儒家文化的根。为了维护这一文化之根,当父母有过时,子女虽然应当劝谏,但劝谏的方式只能是“几谏”,当父子亲情与国法发生冲突时,维护父子亲情重于维护国法。孔子孝道思想中内含有“以孝治天下”与“泛孝主义”的倾向,但也应 当注意到,在孔子 思想中,“孝”与“忠”与 日后“移孝作忠”之间的区别。

从对孔子孝道思想的探讨中我们可以发现,孝反应了人类 自然的心理情感现象 ,对于培养人的爱心,促进人与人相亲相爱及和平共处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孔予孝思想 中含有的观念,如果不加 以适当限制,给予适 当转化 ,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参考文献]

中国孝道文化论文篇3

泱泱华夏,历史悠久,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孝”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精神支柱,精神根源。中国传统文化若是缺少了孝,那么就称不得中国文化,更称不得中国文明。所以历史学家钱穆先生称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梁漱溟先生也说,如果不认识中国人的孝文化,那么便永远也不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孝道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根源,更是整个世界,乃至全人类的精神支柱,是他们进步的原动力,为了让绵延了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让中国人的孝文化走进每个人的心中,让我们的世界更加和谐美好,我们在当代大学生中开展“百善孝为先”的教育活动,对中国孝道进行探究和思考。

一、何为孝,中国“孝”的真正涵义

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人类由此在地球上繁衍开来,于是孝道便产生了。WWw.133229.coM【中国的孝道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最初的意义是指尊敬祖宗,报本返初,生儿育女,延续生命。最早的汉字“孝”则出现在距今约3千余年前的殷商时代,不过当时“孝”字仅见于卜辞一处,用于地名。商代金文中有一例用于人名,在博物馆的青铜器上刻着“孝”的象形图形,古文字学家解释为“孝”的篆体,因为人老了,弯腰弓背,手柱拐杖,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根据现有资料,较早的见于《尚书·酒诰》篇,其中有言日:“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意思是说,人们于农事完毕之后,赶着车出外做些生意,用以孝敬奉养自己的父母。

《辞海》中是这样解释孝的。孝①古代的道德规范。儒家指养亲、尊;②指居丧;如:守孝;戴孝;孝服。在《现代汉语字典》中孝的涵义:①祭,祭祀;②孝顺,善事父母;③对尊亲敬老等善德的通称;④居丧;⑤指孝服、丧服。《孝经》中载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用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在《围炉夜话》中:“孝子忠臣,是天地正气所钟,鬼神也为之呵护。孝乃是天地之正气的凝结,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引用)

二、为什么要行孝道,为什么在大学生中开展孝文化教育

孝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神根源,中华民族绵延的几千年的文化精髓,两千多年前的万圣之师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有生也”。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对于所有人民的教化都应从孝道开始。“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意思是说,仁是众德之根源,而孝又是众德之根本。他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强调天地间万事万物人是最宝贵的,而人的行为中没有比行孝更重要的。“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行孝道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我们作为一个人,作为人之子女所必须要做的一件事。“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孝是一个人最起码的精神品质,不孝之人罪大恶极,人人得而唾之,无论是天子将相还是布衣百姓,都要行孝道,孝无国界,无种族,无等级之分,人人得而行之。

《诗经·蓼莪》中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罔极”父母生我养我育我,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育成人,在把我们送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他们那是用自己的青春来换取子女的成长成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无微不至的疼爱自己的子女,为了我们无怨无悔的付出,“欲报之德,吴天罔极”,为人之子女,我们必须懂得孝道,必须学会感恩,回报我们的父母。

三、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行孝

《大学》中说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习孝道是我们每一个人修身的第一步,我们只有学会了如何行孝,才能齐家,只有拥有孝心才能治国,接而才能平定天下。

1、行孝于父母

(1)珍爱自己。《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为人子女,我们没有权利去糟蹋自己的身体,没有权利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我们唯有珍惜生命,修养身心,建功立业,把有限的生命作出无限的贡献,取得无限的成功,赢得生前身后名,让我们的父母收获慰藉和荣耀,这才是孝的最终归宿。所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虽身在他乡,不能侍奉父母于左右,但是我们照顾好自己也是在行孝道,珍爱自己,在学校好好的学习知识,为以后进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善待关心父母。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他告诉我们,如果为人子女仅仅在于养活父母,那么与养活狗马无区别,所以孔子说:“意者身不敬!辞不逊与!色不顺与!古之人日:农与缪与,不女聊。”孝敬父母不仅要态度恭敬,还要和颜悦色,并不仅仅供其吃穿,父母需要的不单单是物质,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安慰,作为真的孝子,我们必须做到“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我们怀着梦想与父母的希望外出求学,我们应该常回家看看,不要因为学习忙就忘记孝,要经常发发短信慰问关心一下我们的父母,因为父母真正所需要的是他们那远方的子女最切实的精神上的关爱。

(3)为父母解忧。《诗经·蓼莪》中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罔极”,父母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我们又该那什么回报我们的父母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苦儿未见,儿苦母不安,我们已经是大学生,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应该学会帮父母解忧。儿行千里母担忧,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我们的父母的那颗心永远为我们牵挂,所以我们要谨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不要让我们的父母为我们牵挂操劳。爱子心无价,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无论我们在学校或在外面受了多大的委屈,我们带给父母的只能是快乐和幸福,因为那些苦和委屈只会让父母更加痛苦,更加难过。

(4)跨越代沟,了解帮助父母。近些年来,“代沟”一词常用来形容子女与父母之间的隔阂,为人子女应该越过这些所谓的“代沟”,走进父母的内心深处,去感知父母,去想父母之所想。“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为人子女,知道自己父母生辰是最起码的,而我们的大学生又有多少人真正的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的呢?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因为父母长寿而高兴,但是更要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我们不但要了解父母,我们更要帮助我们的父母,我们要“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2.行孝于天下

《大学》中说:“爱人者,人必爱之;敬人者,人必敬之”。孔子也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爱者,不敢慢于人。一个人倘若真的爱自己的父母,那么他也会爱天下人的父母。“故不亲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享,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反之,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话,他还能爱谁?何以平天下?我们唯有怀抱一颗博爱之心,去爱天下人,行孝道于天下,才能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我们要不独人之亲为亲,博爱天下,然后用我们的博爱和孝道去感召身边的所有人,让每个人心中充满爱和孝,让我们的大学充满爱和孝。一家仁,一国兴仁,我们相信,一人行孝,满国行孝,世界行孝。

四、“百善孝为先”思想给我们的反思和启示

1.端正心态,调整思想,重拾孝道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孝文化已经在我们中国绵延了几千年,它集天地之正气和精华于一身,让我们所有的生灵感到幸福快乐。当今社会物竟天择,适者生存,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在金钱和权欲的种种诱惑下,人们利欲熏心,人们之间的关系逐渐金钱化利益化,人们的那颗心已经麻木,已经不懂得感恩和行孝。我们中国和许多西方国家一样,都在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威胁,明天的老人可能拥有万千财富,但是他们内心深处却是寂寞的,因为他们缺少了子女的爱。未来的世界是我们的,我们的使命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要端正心态,调整思想,重拾孝道,推己及人,感召身边所有人。

2.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刚生下来就像一张白纸,父母就是染料。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古时候,家长在孩子幼年就让他们学习《孝经》,学会例行孝道,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也是最重要的学校,我们想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我们就染什么颜色。我们必须想到这些,因为当我们为人父母的时候,我们也想自己的孩子能够孝敬自己,所以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3.倡导教育革新,将孝道贯穿于每一个学习阶段

在封建社会中,《孝经》是每位读书人所必读的书,是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必需的第一步。然而再看看我们现在的读书人,我们的读书人有多少人知道《孝经》,有多少人看过《孝经》,又有多少人能够背诵《孝经》。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我们不能遗忘,我们必须例行教育革新,将中华孝文化贯穿于每个学习阶段,不但启蒙学要学,我们大学生也要学,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专业科技知识,还要学中国孝文化。

4.呼吁社会践行孝道,宣传孝文化

如果我们众人例行孝道,那么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世界都将会行孝道,那么我们的世界就真的和谐了。所以我们应该呼吁社会践行孝道,宣传孝文化知识,对那些不孝之人进行曝光、谴责和鞭挞,让孝文化走进千万寻常百姓家,让全世界都流淌着孝的气息,让所有有生命的生灵都学会例行孝到,让他们收获慰藉,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幸福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有父母,所以不必羡慕别人怎样,我们要的是倾毕生精力回报我们的父母,因为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作为大学生,我们更要率先垂范,例行孝道,学习中国孝文化,做一个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中国文化的传承者,我们要用我们的双手托起孝道的文化天空,践行孝道,将孝道发扬光大。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去孝敬我们的父母,我们要时时刻刻谨记自己的责任,我们要牢记我们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来自我们的父母,饮水思源,我们要用自己的一生去尽一个为人子女应做的事情,让我们的父母收获慰藉。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辞海编辑为运会编纂.辞海(1999年普及本中册)[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字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字典(第5版)[k].陕西:商务印书馆出版,2005.

[4]禾火.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孝经(注音版)[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9.

[5]王永彬.围炉夜话[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9.

[6]于丹.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11.

[7]孔子.论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9.

[8]李一冉.大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1.

中国孝道文化论文篇4

泱泱华夏,历史悠久,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孝”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精神支柱,精神根源。中国传统文化若是缺少了孝,那么就称不得中国文化,更称不得中国文明。所以历史学家钱穆先生称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梁漱溟先生也说,如果不认识中国人的孝文化,那么便永远也不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孝道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根源,更是整个世界,乃至全人类的精神支柱,是他们进步的原动力,为了让绵延了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让中国人的孝文化走进每个人的心中,让我们的世界更加和谐美好,我们在当代大学生中开展“百善孝为先”的教育活动,对中国孝道进行探究和思考。

一、何为孝,中国“孝”的真正涵义

开天,女娲造人,人类由此在地球上繁衍开来,于是孝道便产生了。【中国的孝道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最初的意义是指尊敬祖宗,报本返初,生儿育女,延续生命。最早的汉字“孝”则出现在距今约3千余年前的殷商时代,不过当时“孝”字仅见于卜辞一处,用于地名。商代金文中有一例用于人名,在博物馆的青铜器上刻着“孝”的象形图形,古文字学家解释为“孝”的篆体,因为人老了,弯腰弓背,手柱拐杖,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根据现有资料,较早的见于《尚书·酒诰》篇,其中有言日:“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意思是说,人们于农事完毕之后,赶着车出外做些生意,用以孝敬奉养自己的父母。

《辞海》中是这样解释孝的。孝①古代的道德规范。儒家指养亲、尊;②指居丧;如:守孝;戴孝;孝服。 在《现代汉语字典》中孝的涵义:①祭,祭祀;②孝顺,善事父母;③对尊亲敬老等善德的通称;④居丧;⑤指孝服、丧服。《孝经》中载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用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在《围炉夜话》中:“孝子忠臣,是天地正气所钟,鬼神也为之呵护。孝乃是天地之正气的凝结,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引用)

二、为什么要行孝道,为什么在大学生中开展孝文化教育

孝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神根源,中华民族绵延的几千年的文化精髓,两千多年前的万圣之师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有生也”。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对于所有人民的教化都应从孝道开始。“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意思是说,仁是众德之根源,而孝又是众德之根本。他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强调天地间万事万物人是最宝贵的,而人的行为中没有比行孝更重要的。“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行孝道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我们作为一个人,作为人之子女所必须要做的一件事。“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孝是一个人最起码的精神品质,不孝之人罪大恶极,人人得而唾之,无论是天子将相还是布衣百姓,都要行孝道,孝无国界,无种族,无等级之分,人人得而行之。

《诗经 ·蓼莪》中说“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父兮生我 ,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罔极”父母生我养我育我,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育成人,在把我们送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他们那是用自己的青春来换取子女的成长成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无微不至的疼爱自己的子女,为了我们无怨无悔的付出,“欲报之德,吴天罔极”,为人之子女,我们必须懂得孝道,必须学会感恩,回报我们的父母。

三、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行孝

《大学》中说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习孝道是我们每一个人修身的第一步,我们只有学会了如何行孝,才能齐家,只有拥有孝心才能治国,接而才能平定天下。

1、行孝于父母

(1)珍爱自己。 《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为人子女,我们没有权利去糟蹋自己的身体,没有权利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我们唯有珍惜生命,修养身心,建功立业,把有限的生命作出无限的贡献,取得无限的成功,赢得生前身后名,让我们的父母收获慰藉和荣耀,这才是孝的最终归宿。所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虽身在他乡,不能侍奉父母于左右,但是我们照顾好自己也是在行孝道,珍爱自己,在学校好好的学习知识,为以后进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善待关心父母。 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他告诉我们,如果为人子女仅仅在于养活父母,那么与养活狗马无区别,所以孔子说:“意者身不敬!辞不逊与!色不顺与!古之人日:农与缪与,不女聊。”孝敬父母不仅要态度恭敬,还要和颜悦色,并不仅仅供其吃穿,父母需要的不单单是物质,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安慰,作为真的孝子,我们必须做到“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我们怀着梦想与父母的希望外出求学,我们应该常回家看看,不要因为学习忙就忘记孝,要经常发发短信慰问关心一下我们的父母,因为父母真正所需要的是他们那远方的子女最切实的精神上的关爱。

(3)为父母解忧。 《诗经 ·蓼莪》中说“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父兮生我 ,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罔极”,父母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我们又该那什么回报我们的父母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苦儿未见,儿苦母不安,我们已经是大学生,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应该学会帮父母解忧。儿行千里母担忧,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我们的父母的那颗心永远为我们牵挂,所以我们要谨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不要让我们的父母为我们牵挂操劳。爱子心无价,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无论我们在学校或在外面受了多大的委屈,我们带给父母的只能是快乐和幸福,因为那些苦和委屈只会让父母更加痛苦,更加难过。

(4)跨越代沟,了解帮助父母。 近些年来,“代沟”一词常用来形容子女与父母之间的隔阂,为人子女应该越过这些所谓的“代沟”,走进父母的内心深处,去感知父母,去想父母之所想。“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为人子女,知道自己父母生辰是最起码的,而我们的大学生又有多少人真正的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的呢?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因为父母长寿而高兴,但是更要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我们不但要了解父母,我们更要帮助我们的父母,我们要“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2.行孝于天下

《大学》中说:“爱人者,人必爱之;敬人者,人必敬之”。孔子也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爱者,不敢慢于人。一个人倘若真的爱自己的父母,那么他也会爱天下人的父母。“故不亲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享,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反之,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话,他还能爱谁?何以平天下?我们唯有怀抱一颗博爱之心,去爱天下人,行孝道于天下,才能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我们要不独人之亲为亲,博爱天下,然后用我们的博爱和孝道去感召身边的所有人,让每个人心中充满爱和孝,让我们的大学充满爱和孝。一家仁,一国兴仁,我们相信,一人行孝,满国行孝,世界行孝。

四、“百善孝为先”思想给我们的反思和启示

1.端正心态,调整思想,重拾孝道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孝文化已经在我们中国绵延了几千年,它集天地之正气和精华于一身,让我们所有的生灵感到幸福快乐。当今社会物竟天择,适者生存,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在金钱和权欲的种种诱惑下,人们利欲熏心,人们之间的关系逐渐金钱化利益化,人们的那颗心已经麻木,已经不懂得感恩和行孝。我们中国和许多西方国家一样,都在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威胁,明天的老人可能拥有万千财富,但是他们内心深处却是寂寞的,因为他们缺少了子女的爱。未来的世界是我们的,我们的使命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要端正心态,调整思想,重拾孝道,推己及人,感召身边所有人。

2.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刚生下来就像一张白纸,父母就是染料。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古时候,家长在孩子幼年就让他们学习《孝经》,学会例行孝道,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也是最重要的学校,我们想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我们就染什么颜色。我们必须想到这些,因为当我们为人父母的时候,我们也想自己的孩子能够孝敬自己,所以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3.倡导教育革新,将孝道贯穿于每一个学习阶段

在封建社会中,《孝经》是每位读书人所必读的书,是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必需的第一步。然而再看看我们现在的读书人,我们的读书人有多少人知道《孝经》,有多少人看过《孝经》,又有多少人能够背诵《孝经》。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我们不能遗忘,我们必须例行教育革新,将中华孝文化贯穿于每个学习阶段,不但启蒙学要学,我们大学生也要学,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专业科技知识,还要学中国孝文化。

4.呼吁社会践行孝道,宣传孝文化

如果我们众人例行孝道,那么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世界都将会行孝道,那么我们的世界就真的和谐了。所以我们应该呼吁社会践行孝道,宣传孝文化知识,对那些不孝之人进行曝光、谴责和鞭挞,让孝文化走进千万寻常百姓家,让全世界都流淌着孝的气息,让所有有生命的生灵都学会例行孝到,让他们收获慰藉,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幸福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有父母,所以不必羡慕别人怎样,我们要的是倾毕生精力回报我们的父母,因为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作为大学生,我们更要率先垂范,例行孝道,学习中国孝文化,做一个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中国文化的传承者,我们要用我们的双手托起孝道的文化天空,践行孝道,将孝道发扬光大。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去孝敬我们的父母,我们要时时刻刻谨记自己的责任,我们要牢记我们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来自我们的父母,饮水思源,我们要用自己的一生去尽一个为人子女应做的事情,让我们的父母收获慰藉。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辞海编辑为运会编纂.辞海(1999年普及本中册)[ k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字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字典(第5版)[ k ].陕西:商务印书馆出版,2005.

[4]禾火.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孝经(注音版)[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9.

[5]王永彬.围炉夜话[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9.

[6]于丹.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11.

[7]孔子.论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9.

[8]李一冉.大学[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1.

中国孝道文化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 B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5)03―0132―06

Abstract: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illustrates the core conten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orality, namely filial piety and morality,which is one of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n the one hand, it shapes moral culture in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in terms of personality quality and behavior pattern. On the other hand, it deeply affects spirituality and moral orientation of Chinese neighbors, especially Korea. Therefore, in the course of modernization transformation, it becomes sources of important spirits to alleviate influences from individualism values of western people, to solve problems on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for China and South Korea.

Key words: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China and South Korea; moral development; significance

梁漱溟讲过:“中国文化在某一意义上,可谓为‘孝的文化’。孝在中国文化上作用至大,地位至高;谈中国文化而忽视孝,即非于中国文化深有所知。”[1](P23)《孝经》是中国儒学的重要典籍之一,是儒学论述“孝道”和“孝治观”的开山之作,是孔子及其门徒的重大文化贡献。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深深地烙制着《孝经》的精神影响和理念价值。《孝经》所倡导的孝文化以明确“父子”、“君臣”两伦为核心构建伦理秩序,达致立身行道、孝敬父母、扬名显亲、移孝为忠的行为规范取向,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教化作用,至今仍流淌于华夏子民的精神血缘之中,历久弥新,并强烈地影响着东亚尤其是朝鲜民族的文明进程,成为其重要的文化品质与精神价值。

一 《孝经》的思想要义与中国的道德文化

何谓“孝”?《辞海》解释如下:①古代的道德规范,儒家指养亲、尊亲;②指居丧,如守孝等;③指保育。中国专门研究《孝经》的现代学者姚淦铭认为:“吾人一切所作所为,都愿对往古来今的祖宗(以至于天子)与子孙负责,以护持此继世不绝的大生命的心情,便叫做孝。”[2](P204)这些注解和解读表明,孝的实质是对血缘职责关系的一种社会文明化的规则申诉,从家的秩序和谐达致整个国家社会的秩序和谐。

因此,孝文化的生发与人类血亲关系紧密相关。古代中国孝的观念衍生于“生殖崇拜”与“敬天祭祖”之生活活动中,“其初始之意就是对祖先的崇拜和希冀祖先的庇佑。至商周时代,孝逐渐成为礼规,及至周初的周公治世,主张礼治,“孝”被称为“天赐民彝”,“不孝”则是“元恶大憝”,(《尚书・唐诰》)孝成了社会生活道德的核心规范。

儒学创始人孔子是孝文化理论基础的奠基者。孔子秉持唯心主义先验论立场,将“养”、“敬”、“礼”、“无违”、“色难”等孝道解释成人之本性,是先天赋予而非历史发展使然,因而是必须遵守而不能违背的外在必然,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慎言谨行,谓之孝行。在《论语》中,孔子对这种孝行从不同层面进行了规范,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论语》中有十九处出现过“孝”字及其阐释的内容。这些阐释和提炼使过去主要源于血缘图腾宗教式的“孝心”嬗变为遵守国家法制化伦理并为家族、国家的和谐秩序服务的“孝礼”,“至孔子,使孝从宗教意义转化为纯粹的伦理意义,从宗教道德转化为家族道德”。[3](P9)

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指导思想对儒家“孝”文化的传播和推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董仲舒从宇宙神学目的论出发,以“天命人伦”阐述了孝子忠臣的合理性,以神学世界观说明了孝是先天的客观道德观念――“孝者地之义也”,“故五行者,乃孝子忠臣之行也”。[4]自此,“孝”开始成为封建家长制度的思想基础。汉以后,汉唐倡导孝道实践,宋明理学、心学更是极力推崇孝道,将“孝”与理学、心学结合,强调树立“三纲五常”的“明天伦之本”,使孝不断地理性化、教条化甚至神秘化。可以说,《孝经》及其宣扬的孝道不仅是两千余年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而且是历朝统治者的治国和治世圭臬,各个时期官学都将《孝经》作为教育子民,传播孝道,巩固守法家长制度,维护王权统治的经典范本。

《孝经》(今文经)共有十八章内容,基本精神有两个,即“至德要道”和“孝为德本”。所谓“至德要道”,是阐明孝乃是人之为人的最高尚的品德,是人之立身的根本道理,因而也是帝王治世的政治法宝。《孝经》认为,“孝”乃先王治世瑰宝,也是人之本性的内核之一,是人之道德的最根本体现,同时也是天地运行法则和规律的表证。所谓“孝为德本”,即认为孝是道德之根本,它包括两个意义:一是从个体角度看,“德本”体现为个人的道德根基;二是从群体来看,“德本”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和精髓。在《论语》中孔子这样说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者也,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孔子认为,无论是天子还是百姓,“孝”都是不可或缺的道德规范,甚至是人的道德之根本。《孝经》认为,人在社会生活中尽管有贵贱之分,有生活方式和境遇之别,因而行为的方式有异,包括行孝的具体行为不同,但“尽孝”的内容实质和目的追求却是共同的――“善事父母的五要”:“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5](P301)“五要”体现了子女对待父母的五种至真至善的情感――照料父母起居应表现敬意深情,供养饭菜应表现愉悦,看护生病父母应体现忧虑之情,当父母亡故时应表现哀痛感情,当祭祀父母一定要有肃穆庄重之神情。除此之外,孔子还对儿女对待父母的过错给予说明,在《孝经》的《谏诤章第十五》中,孔子作了如下说明:“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6](P14)他要求当父母言行有过时,作为儿女应该及时劝谏,这不但是孝行的体现,而且还应该推崇和提倡。

以孔子为宗师的儒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极力推崇《孝经》及其孝文化,是因为孝的精神理念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能够通过启迪人之天性后教化推演至社会整个生活,达致事亲、事君和立身三个目标,正如《孝经・开宗明义章》所言:“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6](P2)

所谓事亲,即对父母长辈的敬重和热爱,它是最基本的孝行,也是孝行的立足点,它要求做到如下几点:“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7](P1)“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7](P211)其根本要义就是父母生时孝敬,让父母长辈尽享天年,安度晚年。

所谓事君,即对君国的忠诚与勤政。儒生们将血缘伦理的孝转化成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忠,认为两者是相通的。曾子说:“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忠者,其孝之本与!”[8](P92)它要求人们“进思尽忠,进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9](P153)由此,孝道在很大程度上政治化,以孝劝忠,父权与君权统合一体,贯穿着“三纲”理念。

“孝”的最后一个目标,也是终极目标,则是“立身”,亦即扬名后世,光宗耀祖。儒学认为,“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10](P171)这实际上是儒学倡导的“内圣外王”的君子型“大德”人格的承续,正如《中庸》所言:“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中庸・第十七章》)

经过两千多年的宣传教化,“孝”的这些目标凝聚成社会生活中的孝道孝德,成为中国人非常重要的个体道德品质特征和作为民族的一个重要整体性特征和行为规范。徐儒宗在《人和论――儒家人伦思想研究》中指出:“儒家提倡的‘孝’,是中国人的重要的传统道德之一,是中国社会的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所共同具有的最基本的一项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而这种孝道观又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大的文化特质。”[11](P192)对此特质,黑格尔也为之惊叹:“当我们说中国哲学,说孔子的哲学,并加以夸羡时,则我们必须了解所说的和所夸羡的只是这种道德。这道德包含有臣对君的义务,子对父的义务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义务。这里面有很多优良的东西。”[12](P125)

二 《孝经》及其蕴涵的孝理念与韩国的

道德教育发展

孝道是中国道德的首要和优秀文化传统的代表,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化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中国的一些邻国尤其是东亚的韩国的文明进程产生过悠久而深远的影响,成为韩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来源和组成部分,构成朝鲜民族重要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范式。

《孝经》及其蕴涵的孝道理念在公元七世纪左右传入韩国,至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一千多年来,经过官方与民间的不断传播和宣教,孝文化观念逐渐地融入于韩国社会生活,成为人们普遍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恪守的内心信仰甚至幸福目标追求,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韩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孝经》在新罗文五十二年(公元682年)正式成为当时的新罗国的国学教授课程。它不但作为“用训童萌”的教科书,而且成为公私之学的必备书目,熟读《孝经》成为科考选才的标准尺度。朝鲜英宗年间,作为《孝经》朝鲜版简读本和展现中国儒家孝德精粹的《孝经小学抄解》刊行,在朝鲜半岛伦理教育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朝鲜18世纪著名哲学家、思想家茶山丁若_在其所著的《与犹堂全书》对“孝”的内涵和价值理念给予了系统的解读并大力倡导践行,对孝文化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和教育具有特别的意义。丁若_以“实学”为立场,反对儒学者“空理空谈”,主张结合实际研究学问,以达到“利用厚生”尤其是用于和谐日常家庭睦邻生活之目的。在《广孝论》一书中,他突破了儒学以孝劝忠的旨趣,把归属于政治范畴的“忠”从家庭伦理中剔除出去,强调“善事父母为孝”,主张家庭内部应当“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顺”,邻里之间则应“有无相资,缓急相倚,患难相救,疾病相扶”,从而扩大了“孝”的生活应用范围,赋予其新的内涵。而位列朝鲜半岛古典文学三大传之一的《沈清传》通过孝女至善至孝的故事,把孝文化推广到社会各个层面。“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由此,《孝经》已经成了一切善行美德的根源,它已经不单单是孝“孝”之经,还是导“善”之典,致“美”之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诸多变化,在迈向开放与个性自由主义的现代化过程中,韩国遇到了现代人的道德教育困境:西方个人独立平等式的家庭文化和邻里共处理念强烈冲击着“长幼有序”的传统家庭观念和“亲如一家”的邻里关系。在对待父母,养育子女,邻里互助相望等方面渐渐出现了“自由”、“平等”、“人权”等文化内涵的影响,优良孝文化传统不断受到严峻的挑战。面对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文化冲突带来的家庭邻里人际关系矛盾问题,韩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特别重视优良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光大,高扬孝道孝德精神,把孝文化当作消解中和西方现代文明中疏离家庭、淡化社群、推崇个我的原子主义生活模式和人际关系等文明的重要价值武器。

今天,孝道教育在韩国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贯彻。

第一,孝道教育与整个国民教育相结合,使之在国民教育中制度化、规范化,让孝道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各个阶段。韩国的孝道教育从儿童时期就开始了。例如在幼儿园,孩子要参加《孝经》朗读班,胸挂“孝行牌”,几乎每天都要进行《孝经》内容的集体诵读和个体的言说力行。所谓“孝行牌”就是一块牌子的正面是父母像,另一面是孝的格言和规定。这些格言和规定随时随地警语孩子们在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上如何对父母师长们表现出尊敬和热爱之情,让孩子从日常行为中感受孝的文化浸淫和不忘对父母的恭顺。自1960年以来,韩国正式把儒家的道德伦理列入大、中、小学的教育科目。中学道德伦理教育科目中,分初中“道德”和高中“国民伦理”科目。初中道德科目主要是关于“人际关系与各种礼节”,它以家庭内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为起点,提倡学生之间相敬互爱和精诚协作,同时培养学生敬老孝亲思想。在韩国,每到中小学生的寒暑假,各地学校都会举办“忠孝教育”讲座,向学生宣传“忠、孝、礼”等传统伦理道德。高中的德育课程包括公民伦理教育、伦理思想教育和传统道德教育三个方面,但都贯穿着忠、诚、敬与协作的主旨。“尽管在西方影响下的现代化进程开始以来,韩国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发生了变化,但韩国人仍然保持着代代相传的孝顺父母和尊敬老人的风尚,而且非常重视礼节和道德观念”,“孝是韩国人最重视的民族道德精神之一,也是个人道德的根源,还是个人修养的根本”。[13]

第二,孝道教育法制化。在伦理至上的古代社会,《孝经》作用明显而管用,但到了现代的法制社会时代,《孝经》中所提倡的孝理念仅仅依靠内在道德的自省和自律来践履,其作用将大打折扣。为此,韩国把“孝”道的施行上升为国家意志,通过专门的国家法律予以保障实施。2007年7月2日,韩国议会集体表决最终高票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孝”的专门立法――《孝行奖励资助法》,并于2008年开始实行,成就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孝的专门立法。该法共有四章十五条,其中第一章为前三条,第二章为第四至第九条,第三章为第十至第十三条,第四章为第十四条至第十五条。其立法的目的是针对社会老龄化的问题,弘扬孝的优良传统,贡献于世界文化的发展,促进国家的繁荣与进步,以法律途径为“孝行”提供奖励资助,对老年人的权利予以保障。正如其开宗明义的阐释:“本法律旨在以国家政府名义对那些把美好的传统文化遗产――孝付诸实践的人进行奖赏资助,鼓励推广宣传行孝来达到解决当今老龄化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为国家发展提供原动力,甚至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第三,孝道教育文化产业化。在《孝行奖励资助法》制订的十年前,韩国就启动了以“孝”为核心内容的文化产业发展,名为“孝子产业”,以此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这是一种把《孝经》义理通过经济手段应用于现实社会,将儒家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现实生活之中的特色之路。1997年,韩国设立了“文化产业基金”,并在1999年制定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随后陆续对《演出法》、《唱片录像及游戏制品法》进行修改。在2007年《孝行奖励资助法》获得通过后,“孝子产业”近乎完备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这些法律法规为文化产业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为了适应“孝子产业”的发展,韩国对学生的教育课程以儒学文化为中心开设,“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礼节、忠孝精神、独立自主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等,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气节,使他们具备忠孝、仁爱、善良、诚信、勤俭、英勇等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忠孝两全的栋梁之材”。[14]在“孝子产业”中,影视业的权利日益扩大,表现突出的是韩剧对于儒家传统伦理道德的细致刻画,尤其是对于孝文化的继承和宣扬,使得韩剧能够迅速为全国民众接受并喜爱,同时影响着中国相当多群众的影视情感偏好。韩剧以生动细腻地反映现代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见长,其情节之所以让人感动,是因为它是对儒家思想所表达的“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的一种跨文化和跨族群的共鸣。此外,韩国的电子游戏,如经典游戏《传奇》、《千年》等等也融入了儒家“孝”的思想成分,使韩国的游戏风靡一时。

正是以上前后相继的孝道政策、法律措施的实施,所以步入现代化以来,即使朝鲜半岛虽经多次面临外来文化的入侵,但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本土文化的根基始终没有动摇过。当今的韩国社会,人民普遍信奉以儒家《孝经》为核心的孝道文化,整个社会呈现出尊老爱幼、幼有序、睦邻友好、社会和谐的局面。有调查显示,在今天,韩国有90%的国民仍然坚持认为,孝是家和万事兴的基础,相信只有在家庭中尽孝,在工作上才能敬业,对国家才能尽忠。

总之,孝道作为儒家文化的基石,在今天的韩国社会精神文明生活中仍占有主导地位,浸透在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韩国,儒学的研究至今未被废弃,韩国参照“以孝治天下”的理念,积极运用儒家思想去治理国家。由于孝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实践中的笃行,朝鲜半岛的民族生活中崇尚孝道、躬身履职蔚然成风气,从而使韩国有着“充满孝的美誉”。

三 《孝经》与孝文化的当代价值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的传入,器物改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和韩国这些有着悠久封建历史和深厚传统文明的国家都逐渐地开始了现代化的转型。由于西方现代文明所蕴涵的价值文化核心是个体本位,与以中国儒学为代表的传统东方文明所秉承的群体本位价值理念存在着严重的冲突,因此,在西学东渐、倡导物质技术价值的现代化过程中,《孝经》逐渐失去了“圣典”地位,且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被当作“压抑人性、束缚个性”的标的物而饱受批判。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之一的鲁迅先生就主张批判传统孝道,认为“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也就更有价值,更可宝贵;前者的生命,应该牺牲于他。”[15](P132)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韩国社会开始了急剧的现代化转型,而中国则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也开始了快速的现代化发展。无论是韩国还是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都普遍地发生了或正在发生着“文明冲突”带来的“现代化病”――神圣的失落和世俗化的庸俗以及社会原子化。人们的道德水平偏颇失度,信仰缺失迷离,社会诟病陡然增多,因此,中国和韩国都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发出一种强烈的声音,即迫切需要从传统道德的土壤汲取营养并成为新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孝经》及其所蕴涵着的孝文化。如果说,《孝经》与孝文化在韩国现代化过程中尽管受到过现代化文明的严重挑战和冲击,但由于韩国社会朝野上下都比较注意和有意识地保育了以《孝经》为核心的孝文化在韩国社会生活中的传承和宣教,而中国由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长达二十多年的政治意识形态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激烈清剿,《孝经》遭到严厉的批判,孝道传统已在中国社会逐渐式微,因此,在改革开放后,面对西方现代化内核中的科技物质文明和个体自由主义的冲击酿生的道德伦理问题,中国更需要挖掘和传承《孝经》及其申说的孝道文明,用以规范和矫正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荒芜困境。也正因为如此,《孝经》与孝文化在今天的中国已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关注,也日益显示出穿越时空的文明价值,对当代中国乃至所有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国家和民族都具有重要的参照借鉴意义。

首先,《孝经》及其阐发的孝文化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精神品质。《孝经》之所以不仅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备受重视,而且在当代仍然值得珍视,穿越时空而不朽,其关键是因为它力图解决人类千古难题,即如何“成人”的问题。《孝经》通过诉求儒家理想人格在自己特有的范式中回答了如何把一个生物学上的人培养成为社会化和道德化的人,即真正人的意义的人的问题,这是中华文化贡献给人类文明的重要精华,“传统的道德人格实际上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之一,它造就了中国人民修身平天下、和善成德、崇德敬业、成己成物的品德,在现代社会中,他们同样是难能可贵的品德,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品质”。[16](P18)这种人格或品质实际上已经积淀内化于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也是朝鲜民族精神品质的重要构成。

根据中南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研究”课题组的调查研究表明,“孝、诚、和、廉是当前公众认为最重要的传统理念。在十三项中国道德文化传统理念中,公众认为重要的道德理念按照重要程度高低依次是孝、诚、和、廉、义、仁、忠、礼、恕、智、耻、谦、节”,“孝文化是公众一致认可的道德文化传统理念。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调查的数据也再次验证了这一事实”[17]。

其次,《孝经》与孝文化对于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转型的中国社会构建良好的社会风范具有特殊意义。杜威说过:“社会是一些循着共同的路线、具有共同的精神、并参照共同的目的而活动个人凝聚在一起而成的,这种共同的需要和目的,要求日益加强思想的交流和感情的和谐一致。”[18](P16)孝的根本目标是通过强调克己宽人、知恩报德等构建血缘家庭关系的伦理和谐达致整个社会的和谐。“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目标特点,是中国人整体观、系统观的凝聚。通向“和”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则是孝道的践行,孝道的践行可以达到“人尽其才,各安其位,既有和谐的秩序,又有人性的舒畅,这是儒家的理想”。[19](P62)《孝经》构筑的“和谐”社会理想包括如下方面:家庭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个人自我和谐。

儒家认为,“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具有同一性,“从家庭的基础上发展出伦理思想,伦理思想被制度化以后,复成为家庭的重要支柱,数千年来彼此一直是互相依存的关系”。[20](P153)家庭的稳定和谐是社会稳定和谐基础,重视家庭是中国文化的特性,梁漱溟认为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的国度,“中国人的家之特见重要,正在中国文化特强的个性之一种表现,而非为生产家庭之结果,自亦非家庭化的社会之通例,如冯(友兰)先生所谓‘共相’者”。[21](P35)林语堂也认为,“中国式的屋顶指示出快乐的要素第一存在于家庭。的确,家庭在我的印象中,是中国人文主义的标记。”[22](P111)《孝经》中体现的家庭和谐的孝道教育思想是“居家理,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亦即君子必须首先将复杂的家庭关系搞好,使家庭和睦,在治家中养成美德,然后才能在社会上取得事业的成功,进而在道德理想层面有所建树,实现“立功”、“立言”、“立德”的大圆满。[23]现代社会,随着科技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文明的高歌猛进,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个人自立性和自主性越来越强,家庭规模越来越小,流动性却越来越大,使传统的婚姻家庭面临巨大的冲击,张怀承认为有六大危机即违背期望、丧失荣誉、经济萧条、家庭成员分离、离婚和死亡等原因造成了西方传统家庭的动荡和解体,这些因素也在极大地冲击着正在现代化转型中的中国社会。解决这些危机需要一种深厚的文化凝聚力和生活需要力,这种力量莫过于孝文化所传承的孝道孝德,学者方磊认为,“尽管工业社会时代的人们更容易陷入人本的‘我向主义’,疏远与社会的联系及他人的分享;尽管孝道本身具有种种的矛盾与缺陷,但是它其中蕴涵的积极、正面的思想,它注重人伦关系的仁爱之心正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抛弃了它,我们就丧失了精神世界的宽广;丧失了容纳百川、关爱大众的胸怀;丧失了自我充盈、自我完善的价值。时代呼唤正面指向的孝道。再度审视《孝经》,发扬长达两千多年没有泯灭的精神是有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社会风范的。”[24]

再次,《孝经》倡导的孝亲幸福观对当代人的幸福观有很好的参照价值。中国人对“孝”具有深厚的认同基础,它充分体现了当代人对孝道的充分理解和感悟。“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生也;是以致其敬,发其情,竭力从事,以报其亲,不敢弗尽也”。(《礼记・祭义》)今天,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大多数人仍然认同“孝”是最重要的伦理道德之一,并自觉用“孝”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唐君毅讲过:“孝父母为任何社会中之人应有之普遍道德。人当孝父母之理性根据,不在父母对我这是否爱。父母爱我,我固当报之以孝;父母不爱我,我应当孝父母。”[25](P29)它体现了当代中国人依旧注重人伦,在“孝”的激励和感悟中寻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这是因为中国文化是一种人伦文化。伦乃人之伦也,中国的人伦文化就是一种以人为本位,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文化的终极关怀对象的文化,而不以宗教、神为终极关怀,不是从神那里来领悟人的价值和意义。

《孝经》认为,孝是道德的根本,是个人德性的彰显,当孝心与孝行自然而然地结合,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那就是德性需要得以满足的至高境界。“身心合一”的人伦理幸福的最重要表现就是孝亲幸福。孝亲幸福的基础是个人本身的德性,一种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对道德意志的坚守;另外还有对父母的真实情感和出自真实意识所指导的道德行为――孝亲,从而满足个人伦理需要的内心体验,这构成了孝亲幸福的理论内涵。《孝经》的孝道教育思想体现在对伦理幸福的追求。其主旨在于说明父母用爱心灌溉着儿女们的幸福成长,儿女“扬名显亲”便是父母的幸福;当儿女长大成人,应该尽到赡养儿女们的义务,而父母的健康快乐就变成了儿女的幸福。马克思曾经说过:“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26](P100)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子女善待父母,追求伦理幸福的内涵不应也不会改变,即使在强调个性和个人自主的个体主义时代,它仍然是孝道乃至整个道德的核心要素。

最后,《孝经》及其孝文化对于正在日益向老龄化社会迈进的世界各国构建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从1999年开始,中国步入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阶段,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总人口数中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到13.26%,达1.78亿,到2020年将达到2.4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2%,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27]面对日益突出的养老问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缓解老龄社会压力的政策,目前大致形成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和社会养老几种模式,但主要还是居家养老。之所以多数人选择居家养老,一个重要原因是孝道传统的文化自觉,在家庭中事亲为孝已经延续几千年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孝文化传统与伦理道德精神的影响,中国社会形成了尊敬父母、奉养和善待长者的孝的行为;而且,整个社会和历史都在自觉地利用这种思维方式来调节家庭与家族关系。如果不善待和照顾自己的父母必然要受到社会的谴责和内心的不安。孝的具体行为方式在不同时代可以不同,但孝的内在本质是千畴一指的,魏英敏认为,任何时代的孝都必须坚持如下五条:第一,赡养为孝,养身与养心结合;第二,尊敬为孝,以仁爱之心行孝;第三,感恩为孝,报答养育之恩;第四,追思为孝,怀念先人,继承遗志;第五,亲和为孝,和颜悦色,令父母欢心。这五条“孝”的内涵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既是历史的传承,又是新时代的创新。[28]

[参 考 文 献]

[1] 梁溯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 姚淦铭.孝经智慧[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3] 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对第三十八[M].周柱钿译.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

[5] 张云风.漫说中国孝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

[6] 罗莹,黄黎星.孝经开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7] 易菁.孝之经纬[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8] [清]孔广森.戴礼记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3.

[9] 许刚.中国孝文化十讲[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10]陆文荣.百孝经释评[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

[11]徐儒宗.人和论――儒家人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3][韩]李顺连.孔子的人生哲学及其在韩国的影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2)

[14]史少博.韩国利用儒家思想进行“孝”教育[J].社会科学战线,2003,(2)

[15]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6]朱义禄.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7]中南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研究”课题组).当代中国民众对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践行状况评价的实证分析报告[J].道德与文明,2011,(3):135.

[18]杜威.杜威教育名篇[M].赵祥麟,王承绪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9]朱翔非.新孝道[M].北京:京华出版社,2011.

[20]韦政通.中国的智慧[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9.

[2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2]林语堂.吾国与吾民[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23]舒大刚.谈谈《孝经》的现代价值[J].寻根,2006,(4)

[24]方磊.《孝经》意义新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

[25]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中国孝道文化论文篇6

摘 要:孝道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伦理规范。孝道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含丰富的和谐思想。高校弘扬孝道文化,把孝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孝道;思想政治教育;和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233-02

一、孝道文化内涵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其核心精神便是“孝”,孝敬长辈、尊老爱幼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古辞书《尔雅》注“善事父母为孝”,孝是个人道德修养的起点。所谓的孝道,一般是指子女对父母要尽义务,包括尊敬、赡养、关爱、顺从、悦亲和送终等。孝道的本质是感恩,表现为子女对父母长辈的“敬爱之心”和“孝敬之举”,以及由此而逐步升华到修身养性、爱国敬业等更高境界的文化道德层面。孝道是中国传统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是传统文化的精神根源。“孝道”对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增强中华民族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

二、大学强化孝道教育的紧迫性

孝道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也是国人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推进文化传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背景的影响下,西方的自由、利己主义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造成很大冲击;独生子女身份使大学生从小受到溺爱,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市场经济的不完善,利益主体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人与人的关系日益金钱化;学校教育的重知识而轻思想品德,家庭教育的趋利性,凡此种种,使大学生德育水平下滑,孝道意识淡薄。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其素质直接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高校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把孝道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大力弘扬孝道文化,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其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和平,维护社会稳定。

三、孝道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淀和谐基因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古代社会建立各类人际关系的价值基础,其核心就是仁爱思想。并且这种仁爱由家庭范围逐步延展到社会、国家层面,使对父母长辈的孝亲敬爱提升到对他人的尊重关爱、对国家的报效忠爱。孝道内蕴“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各种和谐思想,是保持家庭和睦、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一剂良药。高校弘扬孝道文化,并把它全方位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从多方面积淀和谐基因,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加正能量。

(一)文化和谐。所谓的和谐文化,就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的文化体系,它关注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从中国传统文化汲取营养,提炼和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容。孝道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孝道文化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举措。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孝道文化,其最终的价值目标就是追求和谐。孝道文化以感恩为基点,表达对父母长辈的尊重敬爱,维护家庭和谐,而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由感恩之情发展到爱国之情,由对父母长辈的小爱发展到对他人、对社会的大爱,从而使家庭和谐上升到社会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支撑,我们所熟知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等经典名句就是孝道文化中和谐思想的精髓,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宝贵资源。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部分,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二)自身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条件是要有优秀的人才资源,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其自身的和谐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人才因素。加强大学生孝道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养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道德水平,完善其人格,促进自身和谐。中国的传统孝道以孝敬父母为核心,这种发自内心的对父母的敬爱会进而延伸到对兄长、姐妹及他人的关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孝道是大学生爱心的根基,大学生具备了广泛的爱心,就会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这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三观”是大学生自身内在和谐重要的思想保证。“百善孝为先”,可见孝历来是国人为人处世的最基本准则。《孝经·开宗名义章》强调:“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可以从孝道教育开始,孝是道德教育的起点,如古语所云:“德为成事之本,而孝为入德之门。”孝道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的道德水平,有益于大学生自身和谐。

(三)家庭和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社会就稳定,家庭和谐社会就和谐。孝道是维护家庭和谐的重要伦理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经》),行孝道是每个人必须做的事情。当代大学生孝道观念弱化,在高校强化孝道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孝道意识,促进家庭和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上》),可见,行孝道首先就要尊敬父母,赡养父母。大学生要爱护自己的身体,珍惜生命,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这既是孝行的具体表现,也是今后进一步行孝的基础和前提。大学生践行孝道,包括物质孝顺和精神孝顺。物质方面赡养父母,让父母衣食无忧,当然,这只是孝顺的第一步。《论语》记载:“今之孝者,是谓能养。犬马,皆为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大学生不仅要做到物质孝顺,更要做到精神孝顺,多与父母交流沟通,关注他们思想情感变化,从精神上多加慰藉,消除他们内心的孤独、寂寞和空虚,切实让他们精神上得到满足,这才是真正的孝顺。高校重视开展孝道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知孝道、行孝道的知行合一体,营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论语·学而第一》)温馨和睦的家庭关系,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四)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部分。加强孝道教育,不仅可以形成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坚持做到“老吾老而及人之老,幼吾幼而及人之幼”,而且可以形成全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知恩图报是中国人特有的精神品质,是做人最起码的修养,大学生敬爱父母,源自于对父母的感恩。弘扬孝道文化,强化感恩意识,大学生会把对父母的感恩扩展到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知恩图报,从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种爱,不仅是对人的爱,而且也是对万事万物的爱,最终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责任意识也是大学生践行孝道的精神动力。“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孝的最高标准是用自己对国家、对社会的最大贡献来扬名于后世,为父母赢得荣誉。大学要生扬名于后世,就应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生力军。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报效祖国,这才是孝的最终完成。感恩意识是大学生关爱他人、泛爱万物的情感基础,责任意识促使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是他们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精神动力,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

(五)国家和谐。此处说的国家和谐,主要讨论的是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基础群关系之间及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今天的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有的可能走上领导岗位,有的可能在基层默默奉献。高校加强大学生孝道教育,无论将来他们处在哪个位置,对国家和谐都是至关重要的。孝道是中国古代的伦理规范,也是治国之道。汉代以来强调“以孝治天下”,孝道的目的之一是治理天下。《孝经·开宗明义章》说:“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用至德要道治理天下,则天下太平,民怨绝迹,而这个至德要道就是孝道。“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孝是道德的更本,孝道教育可以提升今后走上领导岗位大学生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孝可以激发大学的爱国热情,“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传统孝道强调从爱父母为起点,由爱父母发展到最高的孝,即忠于君主、忠于国家。孝的本质就是仁,“孝悌也者,其为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仁者爱人,这是爱国主义的感情基础。今后,不论在领导岗位还是在基层工作的大学生,都要深爱着伟大的祖国和淳朴的人民,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崇尚无私奉献,以伟大业绩报效国家。

孝文化是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并保留的文明积淀,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孝道文化内涵丰富,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孝道产生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往往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出现了许多“愚孝”、“愚忠”等现象。高校在弘扬孝道文化、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应以批判精神对待孝道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发挥孝道在提高大学生爱国热情、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莉.论孝道文化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中国孝道文化论文篇7

一、“孝”文化起源说

从古至今,“孝”的观念和文化,经过历代圣哲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已经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积淀,它不仅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同时也成为支配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评判人的德行标准。黑格尔在研究中国文化时也曾说:“中国纯粹是建筑在这样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教’。中国人自己看作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也是国家的儿女。”西方思想家马克斯?韦伯说,中国人“所有人际关系都以‘孝’为原则。”可见,“孝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是特征鲜明的。国内有学者指出 “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

那么什么是孝文化,它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孝文化,是指涵盖古今一切有关孝的思想理论、法律、制度、行为规范、民风民俗以及各类文艺成果在内的社会现象和客观存在。《辞海》注释:“善事父母曰孝”,“对祖先也称孝”。这是孝文化最直接的含义。关于其产生,学术界目前尚有争论,并从文化人类学、历史文化学、文化哲学等角度进行分析,但较为流行的看法,认为形成于周初。当时,孝主要是用来维护奴隶社会的贵族宗法制度,以宗族的祖先为对象,以祭祀为主要形式,因此当时的孝道主要内容是与贵族宗族相适应的宗德。当它要求为人子女者,对在世的父母要尊敬、顺从,恪尽奉养之责,否则就是“ 不孝”,是“ 元恶大憝”,须严加惩处,“ 刑兹无赦”(《尚书・ 康诰》)。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贵族宗族的瓦解,孝由宗族伦理向家庭伦理转化,成为家庭调节父子关系的重要手段。孔子是孝的理论集大成者,把“敬”引入“孝”,拓宽了孝文化的理论内涵,并把孝和礼结合起来,孝的含义由宗族伦理向家庭伦理转化,并使孝从以宗教意义为主转化为以伦理意义为主。在《论语》20篇中共有10篇提到了孝,并赋予了孝新的内涵。曾子将孝道无限扩大,使其成为绝对的、终极的道德之源。孟子将其推而广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墨子将其尚利的原则运用于父子关系之中。全面论述孝道的《孝经》也在此前后产生。书中以“善事父母”为核心,认为孝是“德之本也,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教民亲爱,莫善于孝”。

二、“孝”文化工具论

文化由于其教化的隐喻性,一旦与统治阶级利益趋同,则即转身为统治工具。从历史脉络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孝”文化初具体系,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同之后,统治者也开始注意到“孝文化”的功能,开始把其作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汉代统治者着力推崇“孝治天下”从理论上倡导,从制度上保证。无论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是明确“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乃至采取设置“ 孝悌力田”科与“ 举孝廉”的政治制度,都在大力表彰和推广孝道教化。

“孝”文化的异化。魏晋以后,各朝代的统治者都基本继承了汉代崇孝的传统,不过主要是为了达到以孝求忠的目的。因为,魏晋战乱频繁、朝代更替不断,让百姓无法效忠,只能求孝。 “ 求忠臣必于孝子”、“ 资于事父以事君”。有学者指出,在这种社会风尚之下,个别人为了追名逐利,上演了一幕幕布孝行异化的丑剧:如割骨疗亲、埋儿奉母、尝粪救父等愚蠢行为,这都是对“孝”文化的扭曲。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一般都会经历异化的过程,这是文化工具化的必然结果。

唐代虽然也标榜孝道,但是统治者自身就很难做到如唐太宗杀兄夺位等,所以唐代不很重视“孝”文化,还有佛教的兴盛、民族的融合等原因,都消弱了孝文化的影响。在宋代,朱熹等人进一步把孝上升到社会意识的高度:孝为立身之本,立国之根。唐宋之后,封建社会势渐日微,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自身的地位,对孝的倚重愈甚,制定了相当严厉的法律。如,宋元明三代皇曾专下诏书,以荐举孝悌之人,并治不孝者之罪。统治者对人民进行愚忠愚孝教化,孝文化中充斥更多的不是人伦常理而是恪守封建君臣之道。“ 君虽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父虽不父,子不可以不子”、“ 君命臣死,臣不得不死”、“ 父让子亡,子不能不亡”。这样愚忠愚孝的言论,成为人们在生活中处理矛盾冲突必须遵循的行动准则。

三、“孝”文化的批判与反思

矫枉过正是文化纠偏的一种常态。当一种文化被异化为统治者的工具之后,一旦统治阶级弱化,被统治阶级就会适时地将这种被异化的文化打入底层。在近代,中国启蒙主义者开始对“孝”文化提出质疑。陈独秀从传统旧道德《三纲》的总体上批判孝道。吴虞指出:“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孝字的大作用,便是如此!”鲁迅先生看了“郭巨埋儿”的故事后,非常激动地说“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 是我国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孝道进行批判,他认为,君臣关系的忠,完全是父子关系的放大体,并指出,孝观念的历史性以及孝道在封建社会的本质及消极性。

也有部分学者对“孝”文化进行了理性的反思。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是没有错的,他在《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指出“孝悌的提倡,礼乐的实施,二者合起来就是孔子的宗教。高度肯定了“孝”在中国文化和儒学中的地位。冯友兰则从历史的必然和反驳民初人的观点的视角出发,维护了儒家孝道在传统伦理中的中心地位。并以他们为代表的新儒家以及后继者都对“孝”文化持肯定的态度。从统治时期到解放初期,“孝”文化的批判与反思一直在持续,后来由于阶级斗争,出现了激进的做法,“孝”文化一度被迫中断。但是,这也说明文化的命运始终与历史条件的变化保(下转第42页)(上接第41页)持客观的同步性。

四、“孝”文化的回归与重构

新时期,“孝”文化的研究逐渐回归,国内学术界对“孝”文化进行了继承和创新,提出了在新时代,重构“孝”文化的内涵。有学者提出,孝在历史上虽有其阶级性,但孝的存在也有其社会性即“全民性”,这是一种普适性和共通性,是基于人性而产生的,因此孝具有超越时代的特牲,在任何时候都适用。虽然孝的出发点是个人、个体家庭,但却能达到博爱天下的结果,这既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也是社会价值的实现。孝的终极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在博爱,爱国家、爱社会、爱整个人类。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孝”文化是社会、家庭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对传统孝的批判继承的发展,它丰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2001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家庭美德,规定了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宪法》第49条指出:“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从法律上规定了父母与子女间相互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关系。《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4条指出:“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有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第9条指出:“老年人应当遵纪守法,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现代孝的文化观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任何文化的兴盛与衰败都是由历史条件所决定,著名学者曾指出,一国的衰亡是先从文化开始的。反之,一国的兴盛也是先从文化开始的。孝文化的的形成、兴盛、衰亡、重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的典型写照。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提倡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维持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7.

[3]黑格尔.历史哲学・东方世界・中国[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4]余顺华.孝行的时代意义[J].理论月刊,2007(6).

中国孝道文化论文篇8

作者简介:骆为荣,宜宾学院唐君毅研究所、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唐君毅先生在1958年同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先生共同署名发表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宣言强调:“中国文化问题,有其世界的重要性。我们姑不论中国为数千年文化历史,迄今未断绝之世界上之极少的国家之一,及十八世纪以前的欧洲人对中国文化的称美,与中国文化对于人类文化已有的贡献。但无论如何,中国现有的近于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摆在眼前。……中国问题早已化为世界的问题。……而此问题之解决,实系于我们对中国文化之过去现在与将来有真实的认识”。

中国,是数千年来文化历史未中断的,世界上极少的国家之一。悠悠中华文化,是世界上独特而灿烂的文化,在中国五千年文明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文化,“亘古亘今”,一以贯之,连绵不断,始终在传承和发展,既不同于早已中断的古埃及、古波斯及小亚细亚文明,又因凸显“重德求善”之特征,而与“重智求真”的希腊文化和近代西方“科学文化”,形成鲜明对照,实为“世界奇观”。

中华文化能延续五千多年,仍生机勃勃的大因缘即最直接的原因和原动力,当属“孝道”。“孝道”是中华文化数千年,没有中断而永续发展之源头活水。

一、“孝道”,事之本

“敬祖”与“尊天”,在中华文化体系中,是显具本根性的理念。故流传之中华典籍有言:“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1],“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2],“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生祖,恶出?”[3]。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观念,就是尊天敬祖,所敬的祖,既是人,又是神(父配天,母配地);所尊的天,既是神,又是祖。

由“敬祖”观念推出的一个重要伦理范畴,是“孝”。“孝”字,由老字头与孩子的子组成。老头在上,孩子在下,上下相连,表血缘的延续承继关系,礼之以序,不可颠倒,也不能断失,不然则不为“孝”。“孝亲敬祖”、“善事父母”,即是“孝道”。“孝道”,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传说中的尧舜时代起,就崇尚孝行;春秋以下,成为家庭伦理与社会道德生活之核心,人伦道德的基础,一切道德的根本,被奉为修身、处世、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宝。故孙中山先生说:“孝是无所不适的道德”,历代有“百行孝为先”、“百善孝为尊”之说。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与基础在儒学。儒学始祖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儒学的核心是仁,而仁的根本也在孝。因儒家仁的思想,是从爱亲即孝悌引申出来的。儒家经典《论语》中就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新儒学第二代宗师唐君毅先生在其《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书中说:“对父母之自然之孝,亦为我与一切生命相感通之开始点。或对一切人尽责任之开始点,一切仁心之流行之泉源与根本”。

中华文化属“重德求善”的文化类型,道德论压倒知识论。在中华文化系统中,人伦几乎渗透各子系统,各学科门类多以其为出发点和归结点。如国体和政体的理念,就是从伦理中引申出来的,即由“亲亲”导向“尊尊”,由“孝亲敬祖”导向“忠君爱国”,忠孝一体,进而形成中国古代政治学说的“以孝治天下”。历史上诸王朝“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现在中国内地一些地方党政将“孝敬长辈”列为考核提拔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同。

“孝道”,在中华历史文化中,处处凸显其本根性,“孝亲,事之本也”[4]。“本立而道生”[5],中华文化因之而永续不断。

二、“孝道”与“报恩”精神

孝的意义在报恩,因感激孕育生命,“生吾之生”, 敬重、珍惜、关爱生命,而孝敬父母,回报父母养育之恩,“报本返始”,并推己及人,转恩兼爱,充量扩大。敬孝爱家兼及爱国尽忠,协和天下万邦,达天地万物,至“天人合一”之境即和谐的最高境界。如《孝经》所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孟子所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王阳明所谓:“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这就是人从感激“生吾之生”的恩情,报恩所推演出来的宇宙万物和谐共存的“大家庭”中启示出来的“生态伦理”。 中华民族深谙此道,古圣先帝尧,就能由“亲亲”、家庭始,由近而远地团结天下人,达万邦和谐。古典《尚书》就此赞尧曰:“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眭,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即是和谐)万邦”。今日我们应更好地传承和传播此和谐之道,为“地球村”提供更多的精神营养。

人生在世,无论是谁,一生直接间接受恩于他者,实无量无限。中国人对此特别看重,饮水思源,知恩图报,于父母、家庭、社会、国家,多存报恩之心,践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和“立身达人”。人生降世,赤条条而来,空无所有,一切所有,初皆父母、他人、社会与自然界的“施与”,而知恩感恩报恩,此为人的本性,可能泯没,而毕竟不能断绝。“知恩图报”,仍然是当今的一种普世伦理。

报恩之事,初在报其所直接感受他人对其之恩德,故报父母之恩必为报恩之始点,尽孝以感激和回报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依中国文化传统之说,人养子是为承宗祀,以尽孝,此为报父母恩之一方式。另外继志述事,子承父志,“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6],亦是报父母恩之事。二者,都是大孝。做到二者,同时亦能实现民族文化历史之悠久。

报恩之义,联系过去与现在,个人、家庭、社会与国家,产生极大的民族凝聚力,有助于中华文明之稳定、承继与发展,也有利于“重德求善”民族精神的提升和民族文化的保存与延续。唐君毅先生曾专门撰文《说中国人文中之报恩精神》,文中说:“报恩之道,则又不必只是我之还报于对我有恩者,而恒是我之转施恩德于此外此后人之‘转恩’,如以教养子女报父母对我之恩,以教学生报师恩。此即足以成就人之先后代之生活之相续,以及文化历史之相续,亦即人生一切继往开来、承先启后之事业之本。若无此报恩精神贯注,则人之先后代之生活,只有互相隔载,而无相续,一切继往开来、承先启后之事业,皆不能真实成就”。又说:“凡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之事,皆是报恩”。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和世界友人,以人为本,倍加珍惜、关爱生命,对灾区伸出无私博爱的救援之手,施恩于灾区人民,大爱无疆。灾区人民视为再生父母,感恩报恩,团结抗震,真情回报,如浴火凤凰再生,创下人间奇迹。这是爱的力量,而“爱是感恩的集合”。这也充分说明,始于“孝道”的感恩报恩精神,是中华民族及其文化虽遭天灾人祸而仍能延续不灭、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孝道”与求“久”思想

国外有学者说,中国人以孝行天下,长期奉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7],重多子多孙,因此历代虽迭遭天灾人祸,但是生殖繁多,人口旋即恢复,民族文化遂不断灭。此说,讲了历史事实和中华文化不断灭之直接原因在于“孝道”,有一定道理,但尚未深入讲到中国学术思想中原有的种种自觉的人生观念,以使中华文化生命长久的求“久”之思想。

求“久”的思想,在中国极早的年代中已经提出,在周代的延续其宗祀求“江山”稳固长久中得以彰显,而“久”之哲学观念的正式提出,则在经典之《易经》、《中庸》中,所谓“可大可久”及“悠久成物”之观念。《老子》中,尤重“天长地久”之观念。由唐君毅先生执笔、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先生署名发表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中指出:“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唯一历史久而又自觉其久,并原于中国人之自觉的求其久,而后久的文化”,“中国整个民族文化之所以能久,则由于中国人之各种求久的思想。这些思想,由古代的史官之记载与训诫,后来历史家所叙述的历代成败兴亡之故及哲学家指出久与不久之原理,而散布至中国之全民族,其内容是非常复杂丰富的”。

敬祖行孝,为存宗祀而生子孙,求生命之传承不绝;为承续祖宗遗志而立身行道,求文化之保存与延续,皆是重视生命的价值,求民族文化长久的求“久”思想。这既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生命能绵延长久而不坠的真谛所在,也是敬祖行孝显示的中华民族“上通千古,下通万世”的心量和追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精神理想。

四、“孝道”与“重史”意识

“孝道”,倡行“修宗庙,敬祀事,教民追孝也”[8]。由此“追孝于前”的意识,必然滋生出尊重祖宗之训、尊重传统学术文化之历史意识,即重传统、重历史之“重史”意识。

孔子“三年不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9]之说,今人多不以为然,若连着孔子“信而好古”和“追迹三代”之说来看,孔子此说在强调承继父母祖宗的生命精神和孝道维系传统的特殊含义。不轻易改变前辈的立身做人行事之规就是“孝”,揭示孝之精神在于强化历史的线性延续。孔子“好古”而走向“重史”,而求知于历史。孔子“追迹三代”,乃为保卫华夏文化之传统,续亡继绝,上承夏商周之文化,承前启后,功德无量。

尊重祖宗之训,当然即是尊重历史的“古训”,是“重史”意识之表征,也是把历史视作现实的借镜,以史为鉴,使上下、前后、古今相通,文脉相连,历史传统文化固不断裂。同时此种意识,亦为民族凝聚之力量,使后辈更易了解和接受前辈之文化精神,消除“代沟”,进而促进民族融合。

“重史”,“古之帝王皆设史官”,故昔日中国史官特别发达。历代史官多历史意识强,重史实,重历史文化之传承,重保存有价值之文化,以史为鉴,资政育人,勇于秉笔直书,太史公司马迁即为典范,千古流芳。此亦为保存和延续中华文化,促进民族凝聚出了大力,功不可没。

由“孝道”推演出来的尊重历史文化传统“重史”之意识,是中国传统意识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华文化因此而有别于西方文化。敬祖、尊天,尚人文、重史乘,构成中华文化精神之主动脉。2009年是大儒先哲唐君毅、牟宗三先生百年冥寿之期,海内外对唐、牟二先生的各种凭吊、纪念活动,特别是香港中文大学为唐先生塑立铜像、召开纪念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举办纪念展等,即是此精神之表现,值得倡行。“振兴中华”是今日中国人共同的心声,我们尤应发扬由孝而衍生之尊师尚贤兴教的传统文化精神,团结一心,继往开来。

孝是“对一切人尽责任之开始点,一切仁心流行之泉源与根本”。孔子曰:“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历代讲“百行孝为先”,中国汉代就讲“以孝治天下”。当今社会,孝道仍具普世价值。尊重历史文化传统,把倡行已久的“孝道”,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再认识、再实践,正本清源,与时进退,“有益于人道人心”,关系家庭的和睦与幸福、民族的统一与兴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社会的进步与和谐,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从我做起”,努力“立身行道”,让中华民族“孝道”这一优良文化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注释:

[1]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礼记·郊特牲》。

[3] 《荀子·礼论》。

[4][7] 《孟子·离娄上》。

[5][9] 《论语·学而》。

[6] 《孝经》。

[8] 《礼记·坊记》。

参考文献:

中国孝道文化论文篇9

一、“孝”文化起源说

从古至今,“孝”的观念和文化,经过历代圣哲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已经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积淀,它不仅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同时也成为支配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评判人的德行标准。黑格尔在研究中国文化时也曾说:“中国纯粹是建筑在这样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教’。中国人自己看作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也是国家的儿女。”西方思想家马克斯?韦伯说,中国人“所有人际关系都以‘孝’为原则。”可见,“孝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是特征鲜明的。国内有学者指出“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

那么什么是孝文化,它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孝文化,是指涵盖古今一切有关孝的思想理论、法律、制度、行为规范、民风民俗以及各类文艺成果在内的社会现象和客观存在。《辞海》注释:“善事父母曰孝”,“对祖先也称孝”。这是孝文化最直接的含义。关于其产生,学术界目前尚有争论,并从文化人类学、历史文化学、文化哲学等角度进行分析,但较为流行的看法,认为形成于周初。当时,孝主要是用来维护奴隶社会的贵族宗法制度,以宗族的祖先为对象,以祭祀为主要形式,因此当时的孝道主要内容是与贵族宗族相适应的宗德。当它要求为人子女者,对在世的父母要尊敬、顺从,恪尽奉养之责,否则就是“不孝”,是“元恶大憝”,须严加惩处,“刑兹无赦”(《尚书·康诰》)。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贵族宗族的瓦解,孝由宗族伦理向家庭伦理转化,成为家庭调节父子关系的重要手段。孔子是孝的理论集大成者,把“敬”引入“孝”,拓宽了孝文化的理论内涵,并把孝和礼结合起来,孝的含义由宗族伦理向家庭伦理转化,并使孝从以宗教意义为主转化为以伦理意义为主。在《论语》20篇中共有10篇提到了孝,并赋予了孝新的内涵。曾子将孝道无限扩大,使其成为绝对的、终极的道德之源。孟子将其推而广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墨子将其尚利的原则运用于父子关系之中。全面论述孝道的《孝经》也在此前后产生。书中以“善事父母”为核心,认为孝是“德之本也,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教民亲爱,莫善于孝”。

二、“孝”文化工具论

文化由于其教化的隐喻性,一旦与统治阶级利益趋同,则即转身为统治工具。从历史脉络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孝”文化初具体系,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同之后,统治者也开始注意到“孝文化”的功能,开始把其作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汉代统治者着力推崇“孝治天下”从理论上倡导,从制度上保证。无论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是明确“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乃至采取设置“孝悌力田”科与“举孝廉”的政治制度,都在大力表彰和推广孝道教化。

“孝”文化的异化。魏晋以后,各朝代的统治者都基本继承了汉代崇孝的传统,不过主要是为了达到以孝求忠的目的。因为,魏晋战乱频繁、朝代更替不断,让百姓无法效忠,只能求孝。“求忠臣必于孝子”、“资于事父以事君”。有学者指出,在这种社会风尚之下,个别人为了追名逐利,上演了一幕幕布孝行异化的丑剧:如割骨疗亲、埋儿奉母、尝粪救父等愚蠢行为,这都是对“孝”文化的扭曲。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一般都会经历异化的过程,这是文化工具化的必然结果。

唐代虽然也标榜孝道,但是统治者自身就很难做到如唐太宗杀兄夺位等,所以唐代不很重视“孝”文化,还有佛教的兴盛、民族的融合等原因,都消弱了孝文化的影响。在宋代,朱熹等人进一步把孝上升到社会意识的高度:孝为立身之本,立国之根。唐宋之后,封建社会势渐日微,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自身的地位,对孝的倚重愈甚,制定了相当严厉的法律。如,宋元明三代皇曾专下诏书,以荐举孝悌之人,并治不孝者之罪。统治者对人民进行愚忠愚孝教化,孝文化中充斥更多的不是人伦常理而是恪守封建君臣之道。“君虽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父虽不父,子不可以不子”、“君命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让子亡,子不能不亡”。这样愚忠愚孝的言论,成为人们在生活中处理矛盾冲突必须遵循的行动准则。

三、“孝”文化的批判与反思

矫枉过正是文化纠偏的一种常态。当一种文化被异化为统治者的工具之后,一旦统治阶级弱化,被统治阶级就会适时地将这种被异化的文化打入底层。在近代,中国启蒙主义者开始对“孝”文化提出质疑。陈独秀从传统旧道德《三纲》的总体上批判孝道。吴虞指出:“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孝字的大作用,便是如此!”鲁迅先生看了“郭巨埋儿”的故事后,非常激动地说“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是我国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孝道进行批判,他认为,君臣关系的忠,完全是父子关系的放大体,并指出,孝观念的历史性以及孝道在封建社会的本质及消极性。

也有部分学者对“孝”文化进行了理性的反思。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是没有错的,他在《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指出“孝悌的提倡,礼乐的实施,二者合起来就是孔子的宗教。高度肯定了“孝”在中国文化和儒学中的地位。冯友兰则从历史的必然和反驳民初人的观点的视角出发,维护了儒家孝道在传统伦理中的中心地位。并以他们为代表的新儒家以及后继者都对“孝”文化持肯定的态度。从统治时期到解放初期,“孝”文化的批判与反思一直在持续,后来由于阶级斗争,出现了激进的做法,“孝”文化一度被迫中断。但是,这也说明文化的命运始终与历史条件的变化保(下转第42页)(上接第41页)持客观的同步性。

四、“孝”文化的回归与重构

新时期,“孝”文化的研究逐渐回归,国内学术界对“孝”文化进行了继承和创新,提出了在新时代,重构“孝”文化的内涵。有学者提出,孝在历史上虽有其阶级性,但孝的存在也有其社会性即“全民性”,这是一种普适性和共通性,是基于人性而产生的,因此孝具有超越时代的特牲,在任何时候都适用。虽然孝的出发点是个人、个体家庭,但却能达到博爱天下的结果,这既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也是社会价值的实现。孝的终极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在博爱,爱国家、爱社会、爱整个人类。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孝”文化是社会、家庭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对传统孝的批判继承的发展,它丰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2001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家庭美德,规定了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宪法》第49条指出:“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从法律上规定了父母与子女间相互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关系。《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4条指出:“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有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第9条指出:“老年人应当遵纪守法,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现代孝的文化观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任何文化的兴盛与衰败都是由历史条件所决定,著名学者曾指出,一国的衰亡是先从文化开始的。反之,一国的兴盛也是先从文化开始的。孝文化的的形成、兴盛、衰亡、重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的典型写照。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提倡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维持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7.

中国孝道文化论文篇10

 

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已然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意识,提升其道德修养的水平和层次,并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的道德行为,成为困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课题。以孝道教育为切入点,对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的推动作用积极而且现实。 

 

一、传统孝道有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涵 

 

所谓孝道就是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赡养、关爱、送终等等。传统的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个对父母孝顺的人,即是有道德的人。孝道教育即是爱的教育。我国古代的教育是建立在孝道教育的基础之上,传统的孝道渗透着极强的教育色彩。《说文解字》中讲到,“教,上所施,下之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二者联系起来就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做善事,这说明我国古代的教育是建立在儒家孝道的基础上的。 

“古人把孝道即敬老、爱老、养老列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孝道宽泛、多层次、全面的内涵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伦理道德观念和基本的规范,引领着孝道教育的方向。在我国,孝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孝”字在甲骨文中便有记载,《诗经》中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表明孝道是为人之根本。在西周王朝,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君臣、父子、长幼之道:在家孝顺父母;在社会上尊老敬老;在国家则忠于君王,报效朝廷。可以看出,西周时期的孝道便突破了父子、长幼之道的狭义内涵,而扩充到尊敬他人,效忠国家,将孝道教育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身体力行的法则。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已经注意到了孝道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要把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人,最重要的方式是进行孝道教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将与其弟子曾参关于孝道教育的对白编辑成《孝经》,成为孝道教育的“教材”,使孝道教育有章可循。不仅如此,孔子还对如何加强孝道教育有很高的建树。《论语》记载子游问孝的事情,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在这里突出了一个“敬”字,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孝心,应该和颜悦色、真诚坦荡,尽孝道不仅是物质上的赡养,更是一种精神沟通和心灵抚慰,做到这一点最重要也最困难。孟子也说:“孝之至,莫大于尊亲”。而子女对父母尽孝道的最高境界在于子女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 

崇尚孝道是中华民族育己育人、劝世规人的主旋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不仅留下了珍贵的、科学的孝道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故事和传说。著名的《二十四孝》便是其中的代表,这些故事和传说至今仍被人们作为价值文化传承,并且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素材。 

二、孝道教育是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切入点 

 

传统孝道历经风雨,生命力依然旺盛,历经坎坷,目标依然执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依然为高校德育更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1 高校道德教育成效较低的原因 

以孝道教育作为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切入点,是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现状客观分析得出的结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到了国家、社会、学校的普遍关注,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然而成效甚微,主要有三个原因:

(1)西方文化冲击的外部原因 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传统孝道与西方思潮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使传统孝道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偏离了正确的轨道,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的重新调整和国人在此过程中的理性思考,传统文化正焕发出新的活力,此乃高校道德教育重构孝道教育的最佳时机,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2)高校道德教育运行的内部原因 有的高校在开展道德教育工作时盲目追求“高标准”,有的高校期望走捷径,“一口吃个胖子”,忽视道德教育的循序渐进,造成高校道德教育严重脱离实际,使学生产生了厌烦心理和抵触情绪。爱祖国、爱人民是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但是,大学生如果连自己的父母、亲人都不爱,何谈爱他人呢!如果我们能从孝道开始,从培养大学生爱父母做起,逐步推进到爱他人、爱祖国、爱社会主义,使大学生爱的视野逐渐扩大,爱的眼光不断高远,爱的层次不断升华,不仅学生乐于接受,也符合循序渐进的教育思想。笔者曾在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课教学中开展“讲感动故事”活动,约有超过60%的学生选择讲述的是亲情故事,尤其是母爱的故事不仅被学生反复讲述,而且能引起所有学生的共鸣。 

(3)大学生的自身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过分溺爱,出现了父母与子女的角色错位,造成孝道观念的弱化。一些大学生在校不切实际的“高消费”,一些大学生很少与父母联系,偶尔联系也是以催要各项费用为目的,此情况进一步恶化,带来大学生整体道德修养水平的滑坡,成为影响公众对大学生社会评价降低的最重要原因,重构孝道教育新模式,已成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2 以孝道教育为切入点。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1)培养目标的一致性高校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在于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各个领域内的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品格修养,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孔子孝道文化的宗旨是培养学生,中心思想是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人格完美、思想进步的人,而且提倡忠于国家,推崇敬业报国,追求“小孝及家,大孝惠国”。我国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以孝治天下”。 

(2)价值取向的相通性孝道文化讲究“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生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是其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贡献的大小。孔子教育学生的目的在于培养其高尚道德和完美人格,强调道德修养发轫于孝道,体现在孝道,孝为德之门,德为孝之显。 

(3)教育内容的相融性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大学生强化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利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内容教育人们,能够更加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孝道文化无疑是传统美德的核心和精华。孝道提倡敬父母,大学生道德修养要求学生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孝道推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学生道德修养提倡助人为乐,推己及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孝道要求“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大学生道德修养秉承爱国为道德的最高境界,强调爱国为文明人的第一美德;孝道主张“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学生道德修养强调循序渐进,知行统一,行胜于言。 

 

三、以孝道教育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途径 

 

如使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贯彻孝道内容,应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外部环境和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做好如下几介方面的工作: 

1 强化孝道意识 

大学生应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孝道养成对于培养其高尚道德品质的基础性作用,认识孝道行为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质的支柱作用,使他们产生对孝道教育的积极的心理体验,唤回其朴素的天性之爱,并进一步探讨孝道的精深内涵和精神实质,逐渐愿意接受孝道教育,并以孝道作为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手段和,目标。没有好的态度,一切皆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 更新孝道观念 

传统孝道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产生有一定 的时代背景,必然被打上一定时代和特定阶级的烙印,存在着不合乎我们当今时代要求的消极内容,如,其愚民性,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其不平等性,“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及专对妇女的“三从四德”等;也有浓重的封建性和保守性的内容,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在,不远行”等。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孝道为切入点,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其积极的思想和理念,摒弃其消极、落后、愚昧的做法,并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赋予传统孝道丰富的内容和特定的外延,进一步内化为大学生永恒的精神追求,为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培养孝道情感 

孝道作为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的起点和基础,大学生不仅要“知之”,而且还要“好之”、“乐之”,要培养大学生对孝道的强烈的情感,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顺境,无论逆境均应对孝道“不离不弃”,达到“自律”、“无律”的孝道最高境界。笔者曾在孝道教育的宣讲课上做“你最舍不得的人”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脑子里想像自己最舍不得的人,然后将这些人在自己的意识里抹去,通过这样相对“严酷”的体验,培养他们的孝道情感。

4 践行孝道行为 

高等院校推行孝道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大学生在了解孝道理论、孝道作用的基础上,能够实践自己的孝道行为,如果光有孝心而没有孝行,便不能说遵守了孝道,孝道贵在实践。大学生没有参加工作,没有自己稳定的经济来源,遵守孝道应主要从敬父母做起,要知恩图报,知父母的生育之恩、养育之恩、惦记之恩、期望之恩,以爱惜身体、珍爱生命报答父母恩情,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孝道层次,把尽孝同大学生的学业及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在完成自己的学业中尽孝,在为他人、为社会的服务中尽孝,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中尽孝,同时认真看书学习,苦练基本功,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为将来能尽更大的孝道积累力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5 坚定孝道意志 

所谓孝道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孝道义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地克服困难、排除障碍而进行行为选择的力量和坚持精神。许多人不愿意尽孝道,因为尽孝既无功更无利,只有无穷的义务、付出和奉献,在此过程中会遭遇很多的挫折和困难,会面临诸多挑战和诱惑。偶尔尽孝,不是真正的尽孝;认为此时尽孝会占便宜,便尽孝,否则便不尽孝,也不是真正的尽孝;看别人不尽孝,自己便也不尽孝,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尽孝。高校应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帮助大学生做到在整个社会的孝道水平上升的时候起模范带头作用,在整个社会的孝道水平下降的时候起中流砥柱作用,做真正有孝道的人,做道德品格高尚的人。 

 

参考文献 

 

[1]说文解字[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110, 

[2]王坤诗经[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391, 

中国孝道文化论文篇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问题逐步显现出来,由于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社会各界对于养老问题的关注程度逐渐升高。由于养老问题与孝道紧密相连,于是,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研究传统孝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等问题。其中,早期专门研究传统孝文化的学者占据大多数,近年来,对于传统孝道观念当代价值的研究兴起。本文中,笔者对这些成果进行了逻辑的梳理,现概括如下。

一、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国内学者对于传统孝文化的研究有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第一,对孝的起源的研究。肖群忠教授在《孝与中国文化》中首先提到了孝的起源与演变,他从历史文化角度及现象入手,对孝的起源进行分析。他认为,孝当产生或大兴于周代,其初始意指尊祖敬宗、报本返初和生儿育女、延续生命。到了汉代,封建统治者从实践上使其政治化了,出现了“汉以孝治天下”的情形,孝被纳入封建道德体系中,开始成为封建家长制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魏晋隋唐时期,玄学、佛教盛行,这体现了道、佛对儒家的冲击,在儒、佛、道对立交融的过程中,该时期的孝文化体现出崇尚与变异的特点,魏晋仍以“汉以孝治天下”相标榜,但已出现了一些援道入儒的新特点,强调孝道的自然亲情,而削弱孝道的政治教化功能。唐代时期,从总体来看,甚至不太重视孝道。宋元明清时期,孝道演变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除元朝外,宋、明、清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孝道,孝道在理论上出现了论证哲学化、教化通俗化、义务规范极端化、专制化,在实践上则体现为愚昧化,也就是后来所说的“愚孝”。近代中国,一些仁人志士开始怀疑批判封建家族制度与孝道,但由于传统势力的强大,以及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软弱性,往往又出现徘徊和对旧的礼教传统的复古。i到了现代,前后出现两种不同的观点对待孝道;建国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尤其是“”时期,孝道是被否定的;近些年又重新对其进行辩证分析,进而扬弃。

肖波先生在《中国孝文化概论》中探讨孝文化的起源时认为,孝文化起源具有原因和条件两方面特点。就其起源的原因来讲,可以分为:生命个体性起源;社会性起源;信仰性起源。其中,生命个体性起源是因为,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具有本能性。社会性起源则是由于孝是一种伦理层面的规范,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ii所以,这种联系必然会反映到生活中,于是,孝文化的社会性起源也就不难理解了。信仰性起源存在两方面崇拜,一是生殖崇拜,二是祖先崇拜。再者,从孝文化起源的条件来看,有特定生产方式、血缘宗法制度以及中国个体家庭三个条件。肖波认为,孝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具有基础性的精神内涵,它源于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它和人类社会发展相统一。正如黑格尔指出的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孝文化总括性地涵盖了人伦本源的孝伦理和政治化了的孝道德,它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iii

第二,在孝的内涵方面的研究。朱岚在《中国传统孝道思想发展史》中对孝的内涵作出概括,她认为,中国传统孝观念内涵丰富,从行孝对象及行孝内容来看,有四层含义,分别为:对在世或已故父母的孝敬;对先祖先公的追念祭祀;对君王天子的孝;继承先祖德业、立身扬名,以耀族荣宗、光前裕后。张云风在《漫说中国孝文化》中谈到孝的内涵时指出,孔子在《孝经》中全面阐述了孝的内涵,包括孝的地位与意义、孝的阶段与层面、孝的标准、孝的作用,孝子施孝方式等等。iv并且,他认为,“善事父母”是孝最重要内涵,但是,由于“孝”涉及道德品行的各个方面,包罗万象、蔚为大观,所以,将其固定于“善事父母”还是不够的,还应推广为“泛孝论”。

第三,传统孝道的反思与现代价值方面。曾仕强教授在他所著的《孝就是道》中对于传统孝道的反思与现代价值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二十四孝”的故事所追求的是永恒的价值,其内容要与时俱进,不应该局限于某一个时代去理解。这些故事中,一些故事迄今为止仍具有深远的意义,要用心体会其中的道理。另外,对于孝的现代价值的理解,曾仕强教授认为,现代人有时过分自我,彼此疏离,需要孝道和谐来调适。更重要的是,道是要实践的,人能弘道,但是不能等着道来弘人。

另外,对于孝的反思与当代价值的问题,大部分学者都是在继承传统孝道观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批判的集成,并对其负面作用进行反思,从而弘扬其正向值。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学者、教授利用传统孝道解决现实问题,以挖掘传统孝道的当代价值时,很统一的对养老问题进行了探讨,例如《关于孝文化的若干思考》、《社会变迁中的养老和孝观念研究》、《孝与折衷主义:中国城市养老的实证研究》、《中国传统孝文化探析》、等。杨振华《“孝”的历史流变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指出孝的德育价值意义;陈旭《传统孝道在和谐家庭建设中的价值研究》揭示了孝道与和谐家庭的关系;方程《传统孝道的历史嬗变与当代审视》在孝道的历史与现在中把握其意义。中国传统孝道文化随着历史的变化发展,已经成为新时期的孝道文化,如何正确把握孝道文化的内涵及意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孝道的关键所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二、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对于“孝”的研究并非国内学者的专利,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孝道,国外不乏一批学者钻研儒家文化,研析传统孝文化,可以说,孝、孝道、孝文化等问题的研究,已经是世界性课题。外国人同样讲究“孝”,西方人则更多的将目光放在感恩教育上面。他们眼中的孝文化与中国传统孝文化一同构成了世界孝文化的重要内容。在西方一些国家中,早在古希腊时期,孝道就被视为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但是,由于价值观的不同,这些国家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我国一样,把传统孝道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价值体系来弘扬和教育人民。所以,在西方,除了《圣经》这本经典以外,对孝的相关阐述不在多数,而西方哲人们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了社会养老问题中,所以西方社会养老理论发展速度较快,而孝文化研究发展缓慢。虽然这些成果没有全面地阐述孝的前身及后延,但是却对我国自身研究孝及孝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则同样将更多的重点放在了儒学研究上。

一方面,日本对待儒家学说的态度,是将儒学渗透于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要求以儒学规范行为,并将其融入到人际关系中。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直以来,日本的民族行为极为明显,传统孝道文化贯穿于日本发展,逐渐变成统治者的思想工具,但是,同它的积极意义相比,这种极端化的思想给其它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能被掩盖的事实。

另一方面,韩国对于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吸收和借鉴至深。我国传统孝道在韩国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韩国同我国一样,将孝道观念作为维系家庭关系的纽带,血缘关系情节深厚。然而,虽然两国对于孝道的认同相似,但是在孝道的实践上却存在较大的差异。韩国对于孝道的发展与我国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韩国目前所推行的孝道仍具有一定的封建统治色彩。

以上就是对国内外关于传统孝文化的研究状况的浅略综述,通过对这些问题的了解,可以为日后对传统孝文化的研究打下基础,厘清孝文化的发展脉络,更好的发挥孝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注释:

i 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9.

ii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24.

中国孝道文化论文篇12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一个“孝”字可以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的总体特征,可以认识和把握中国古代社会的独特风貌。“忠孝”即忠君孝亲,源于儒家所倡导的“亲亲”思想,是儒家伦理道德规范。《论语·八佾》说“臣事君以忠”[1],要求臣民对国君无条件效忠。孝最初的含义是孝敬父母,是对儿女提出必须履行的义务,随后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对社会也应承担“尽孝”的责任。儒家就以个人和家庭为基础,以忠孝为纽带,把个人、家庭和社会联系起来,给每个社会成员规定了立身处事、居家做人的基本准则。黑格尔曾在《历史哲学》中提出:“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中国人把自己看做是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2]

一、孝文化的历史演进

中国孝文化从“殷人无孝”到“周公推孝”、“孔孟扬孝”、“移孝作忠”,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丰富完善、扭曲异化的历史演化过程,其中既有人文思想的精华,又不乏封建性的糟粕。

(一)萌芽:殷人无孝,重鬼轻人。

中国社会自古就有孝的思想。《尧典》中岳荐舜时,即赞美舜之“克谐以孝”。在中国社会广为流传的《二十四孝》中,“孝感动天”讲的就是舜的孝悌故事,舜作为一个孝的典范,标志着中华孝道的萌芽。但在舜生活的年代及以后的漫长时期,孝并没有普遍的社会道德意义。“殷人无孝”说法认为,即便是殷人也不存在“善事父母”意义上的孝道,殷人之孝,重在祭祀先祖和追奠亡灵上,重鬼事而轻人事,行孝的对象重在已逝的亡灵,对身边生活的父母亲长则不以为然,有孝之名而无其实。

(二)发展:周公推孝,以孝入刑。

根据史料,周人在孝道上与殷人正相反,它看重的是对身边父母现实的行孝,而在祖宗祭祀上重在哀思之心的挚诚,这是由周人的农耕人群传统决定的。[3]农耕社会中,长者在长期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不仅成为文化的传播者,而且负责族群的组织和管理,对族群的生产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人们尊重和信赖的对象。对孝道思想和实践做出伟大推动的人是周公。因为周公把孝的对象放在实在的人上,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践,他还把孝的思想和行为法律化和政治化,使它成为强制性的法律规范。

(三)完善:孔孟扬孝,孝行天下。

周公是孔孟仰慕的对象,也是孔孟思想的主要源泉。孔孟对周公的孝道思想进一步挖掘整理、丰富完善,形成了孝道完备的理论体系并进行大力宣扬,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孔孟的孝道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孝经》《礼记》和《孟子》等经典著作中。其中《孝经》的产生,标志着孝道思想的成熟完备。

(四)异化:忠孝合一,愚忠愚孝。

秦王朝统一六国后,地主阶级为了维护专制主义的统治,大力宣扬“忠孝合一,移孝忠君”,把孔孟孝道思想加以篡改利用,不断扭曲异化,使孝最终沦为地主阶级统治、压迫人民的工具。主要表现在孝的专制化与绝对化、孝的神圣化与迷信化、移孝作忠、忠孝合一、忠高于孝等方面。

二、多重视野下的孝文化

(一)道教孝道观。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道教在自身神仙信仰的基础上对历史上既存的思想、鬼神学说和孝道观念要素加以融汇、整合与升华,创立起自己独特的孝道观念和教化系统,并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发展,对世俗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道教素有重视孝道的传统,并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孝道伦理思想。同时道教孝道的产生也是道教走向贵族化、官方化的需要。[4]在道教孝道观的来源方面,李远国先生曾提及:“考察道教孝道思想的来源,无疑来自儒家。”[5]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中明确提出孝的重要性,即“天下之事,孝为上第一”,认为孝与寿并为天下最急迫的事情。众所周知,追求长生就是道教最鲜明的特色和最重要的事情,将孝寿并言,可见道教对孝的重视程度。

在道教看来,行孝不仅是儿女应行的义务,而且有助于个人心性的修炼。《太平经》中有“天地君亲师”的说法。君亲师,即是道教“孝”的对象。在君王统治天下的时候,道教对君主的孝即忠诚,表现为“常旦夕忧念其君主也。念欲安之心,正为其疾痛,常乐帝王垂拱而自治也。但乐使王者安坐而长游,其治乃上得天心,下得地意,中央则使万民莫不惧喜,无有冤结失职者也”。[6]

道教的孝道思想有许多现实意义。在家庭方面,它倡导尽心赡养父母的理念,有利于促进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在个人方面,它可以帮助提高个人修养,特别是有助于个人心性修炼;在社会方面,它可以帮助维系社会秩序,并且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在自然方面,它倡导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这些都是由道教自然无为的核心观念引发出来的,在当今社会仍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二)儒家孝道论。

孔子和孟子大力宣扬孝道。首先,他们认为孝是天经地义的人生法则,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做人的基本条件。《孝经·三才章》讲:“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7]《论语·学而》中也提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其次,孝也是德育的切入点,是治国理政的法宝。《孝经·开宗明义章》中说道:“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9]认为孝是“至德要道”,用以治理国家,就会“民用和睦,上下无怨”。第三,孝还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孟子·尽心上》中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10]

关于行孝,《孝经·纪孝行章》中这样写道:“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11]可以看出,孔孟的行孝思想内容丰富多彩,完备而深刻,代表了中国孝道的最高境界。孔孟孝道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仁”与“和”,因此,孔孟的忠君思想与后世的“忠孝合一”“愚忠愚孝”存在本质上的不同。

(三)佛教之孝经。

佛门孝经的出现,使中国人的血缘伦理规范在儒家经典之外又获得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在中国的佛教信众看来,劝亲信佛、出家修道、普度众生等都是在尽孝道。

1.劝亲信佛是尽孝。佛教主张自己信奉佛教,也应该劝说父母共同信仰佛教。在最早译经的《四十二章经》中就以较量功德的方式提出了这样的主张:人生在世最应孝敬尊重的人,除佛之外,就是自己的父母了,以佛教度化父母所得的功德仅次于对佛的供养。与儒家的重视谏诤相比,佛教更为强调从积极的方面对父母进行教化和引导。

2.出家修道是尽孝。自从东汉末年起,许多人就以剃发、独身、僧服等不与中国孝道相合之处对佛教进行攻击。到了东晋时期,高卧庐阜的慧远认为,佛教信众有在家和出家的区别。在家居士仍然处于君主的治理和父母的庇护之下,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故而在忠君孝亲的实践中并无异于常人之处。但如果是因慕道而欲出家修行,则必须得到父母与官府的准许;君父不许,不得私自出家。出家之后,专心行道,师表人天,堪为众生超脱生死苦海的向导,是政令教化的最好的辅助,因此并不与孝道相违。[12]在反佛风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情况下,被认为是“道德所居”的庐山慧远德为物尊,朝野崇重,南北各方,无不致敬,其造论著文具有非常大的社会影响力,是处于东晋朝廷制定佛教政策时必须要考虑的重大因素。自此以后,出家修道即是尽孝的观念得到社会的认可,“一人得道,九族升天”的说法逐渐流行起来。

3.慈悲为怀是尽孝。中国大乘佛教认为,人们不仅应该绝对孝敬今生今世的父母,而且还应该无条件地孝敬无数的前生来世的父母。因此慈悲为怀,善待一切众生,就成了孝敬父母的应有之义。僧人在出家之初即发下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以此来上报四重恩(即父母恩、国土恩、众生恩、三宝恩),下济三途苦(即地狱、饿鬼、畜生等苦难最深重的三恶道)。[13]

佛教在完全容纳和接受儒家孝亲观的同时,又根据儒家经典和佛教的慈悲之心,对其进行扩大和提升,将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一些既与儒家相关、又有所区别的新的孝亲观念,这无疑是对中土孝道观的丰富和发展,对中国民间尽孝之风的盛行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百善孝为先,传统的孝道文化数千年来一直影响着整个华夏民族。中国人把孝视为人立身之本、家庭和睦之本、国家安康之本,同时也是人类延续之本。传统孝观念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经过历代统治者、思想家的改造,已经变成了内涵极其丰富的伦理规范。其中蕴涵的许多伦理精神,在中国几千年发展过程中对维护国家、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施明译注.墨子[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

[2][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3]邓田田.论周公之孝道伦理思想[J].伦理学研究,2010(1).

[4]孙亦平.论道教伦理的两重性及其现代意义[J].当代宗教研究,2005(1).

[5]李远国.论道教的孝道思想[J].文史杂志,2002(5).

[6]乐爱国,庹永.道教对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展的作用[J].伦理学研究,2009(3).

[7][9][11]汪受宽.孝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8]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