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测绘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2 15:00:40

信息化测绘论文

信息化测绘论文篇1

2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若干课程的集合,课程也是若干知识单元的集合。为了适应信息化测绘时代下社会对测绘人才的要求。学院改革传统的“书本型”和“技工型”教育模式,课程设置体现“宽口径,厚基础”,分析每门课程开课的先后顺序、内部逻辑关系、教学大纲、知识内容结构以及本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学院参照测绘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专业规范,确定测绘工程专业主干学科为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地球物理学。核心知识领域为地球空间信息采集技术、数据处理理论和方法、测绘信息表达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地球科学理论与空间环境知识。加强课程之间的合并归类,加强课程之间逻辑结构的联系和内容衔接,使课程之间具备连贯性、交叉性和系统性,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系统把握专业知识。同时加强相关专业的课程,如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原理与应用、航空与航天成像技术、土建工程概论、城市空间信息学、城市规划原理、土地资源管理学和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课程,跟踪学科前沿知识、新技术和社会热点问题。总之,课程设置高度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性与时代性的结合。

3优化测绘实践教学环节

测绘工程专业属于技术应用型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很高的标准和要求。为了适应信息化测绘下的实践要求,学院本着“增加比重,注重实效,提高能力,形成特色”的原则,每个课程层次和模块都设置有相应的实践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时数和新技术应用的实践环节,构建适应信息化测绘下的3个实验层次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同时学院充分利用与测绘有关企事业单位的良好合作关系,共建共享实验平台,建成多个系列化、层次化的实践能力培养实践基地。3个实验层次是指基础技能型、综合设计型和创新研究型实验:基础技能型实验:主要开设二、四等水准测量、数字测图实习、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设计等实验,让学生了解和熟悉相关仪器,掌握基础操作技能和专业基本理论素养。综合设计型实验:主要开设专业实践课程,如大地测量课程设计与实习、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与实习、GNSS测量与数据处理实习、三维建模、遥感实习、数字摄影测量实习、物理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与实习、大地形变测量学课程设计与实习、GIS课程设计与实习、空间数据库实习等。并按照专业基础、专业组选方向设置综合性课堂实习,将数字测图、GPS测量、大地测量、GIS实习以及测绘数据处理这5门相互独立实习的课程组合为现代测绘技术综合实习。创新研究型实验:主要是通过大学生科研项目、毕业设计和学生参加老师的课题等方式,让学生在各个开放专业实验室中自主设计和实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独立设计并完成实验。

信息化测绘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009-03

一、新型测绘地理信息与传统测绘地理信息的差异

传统测绘在我国主要指对地球表层自然地理要素或人文地理要素(如人工设施)空间位置、形状、大小及相关属性等进行量测、采集、表达、处理与成果可视化输出的活动。在我国新的测绘地理信息战略背景下,现代新型测绘地理信息在内涵上相对于传统测绘有了明显的拓展,将现代新型测绘地理信息的主要研究对象定位为空间信息,将整个新型测绘定义为一种融合地学、环境、景观生态、土地管理等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系统工程,具有向信息化、全球化、服务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具体而言,传统测绘与新型测绘地理信息的显著区别主要体现在。

1.研究目标的差异。传统测绘是研究地球整体及其表面和外层空间中各种自然和人造物体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利用,主要工作是绘制标准地形图。新型测绘地理信息突破了空间数据的范畴,面向空间信息领域,更多关注地球表层的自然与人文地理要素的时空分异特征与规律。在此背景下,“十二五”期间,我国明确提出了“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的新型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战略,将地理国情监测增列为新时期测绘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2.产品形式的差异。传统测绘产品多仅用纸质地图这一单一表达形式,在新型测绘地理信息融合背景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已成为测绘成果的主要形式,其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表现形式使得当前地图和地理信息产品的内涵远远超越了纸质地图范畴,呈现出电子地图、三维地图、虚拟现实地图等多种全新的地图产品。

3.服务方式的差异。传统测绘产业多以模拟地图产品形式为社会提供服务,主要通过用户收集地图,在地图上标注感兴趣内容,直接利用或简单加工后应用这一方式实现。相对基于模拟地图的传统被动测绘服务,主动式的地图服务和地理信息综合服务正在成为现代测绘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新型测绘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素养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创新型测绘工程复合型人才,是加速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的基本保障。教育部测绘工程专业最初的培养目标之一即是使学生在空间数据获取、处理、分析、表达与应用等方面具备基本的理论分析与实践能力。这一培养目标现在显然已无法满足国家“十二五”测绘地理信息战略、《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十三五”国家测绘发展规划等新时期战略背景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需求,即对测绘工程创新型高级人才的需求。

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发展过程中对创新型高级人才需求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单一化人才”转变为“宽口径、厚基础人才”。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战略背景下的现代新型测绘地理信息内容和支撑技术呈现出明显的学科融合和交叉特点,已经拓展至信息、资源环境、生态景观、计算机和工程等多个领域。这一特点要求测绘工程研究生需要具备空天地一体化数据获取与处理、综合地理分析与高级行业应用,数据与信息共享服务开发等能力。

2.从“提供数据型人才”转变为“提供服务型人才”。传统测绘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只能进行静态的阶段性生产,提供静态测绘数据,提供的测绘服务是被动的、初等级的,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新型测绘地理信息在转型升级背景下实现了从静态测绘数据生产向提供动态测绘地理信息网络服务的转变。在“十二五”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战略中提出了地理国情监测任务,首次明确要求综合应用现代测绘技术和测绘成果,为政府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服务。

3.从“知识型人才”转变为“创新型人才”。传统测绘人才培养过度注重工程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导致测绘人才创新能力不足。新型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背景下的测绘工程研究生不仅要求基础知识水平扎实、成熟和实用,同时也要对学科前沿知识有高度敏感性,并能在测绘生产实践基础上完善和创新现有理论知识和方法,创新测绘生产实践工作方式,实现从提供模拟地图或数据产品向提供网络化地理信息创新服务转变。

三、优化转型升级过程中测绘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测绘工程研究生,就必须对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必须跟上国家、时代的发展节奏,增加前沿理论和技术,不断完善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在国家“十二五”测绘地理信息战略、“十三五”国家测绘发展规划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应从知识结构、能力要求和素质层面进行面对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背景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新型测绘课程体系应主要由公共必修课、公共补修课、研究方向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构成。公共必修课是构建学生公共外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结构;公共补修课是针对本科生阶段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缺失的状况,为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打基础的课程;研究方向必修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能力、技能和素质;学生可根据自身研究方向、兴趣爱好和就业趋向等选择专业选修课,以培养多目标、多层次的创新型人才。

同时,从《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可以解读出,数字城市、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将成为引领测绘地理信息未来产业发展的“三驾马车”。所以新形势下,有必要在测绘工程本科生教育阶段开设相应的课程或专业。以“监测地理国情”的战略任务来说,在国家大力实施地理国情监测战略的背景下,全国仅有武汉大学和广西师范学院开设了地理国情监测本科专业,无法满足国家和地区对此类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所以,必须针对我国当前对测绘地理信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扩宽和完善测绘工程本科生教育,进行课程体系优化,扩大学生选课范围,围绕数字城市、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等重要测绘地理信息战略补充相应知识。实现从“培养知识型人才观”向“培养创新型人才观”转变,把对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全面培养创新型测绘工程复合型人才。

四、开创转型升级过程中测绘工程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新环境

我国现代新型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后备力量的重要来源主要是创新型测绘工程研究生。在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背景下开展测绘工程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的关键之处在于如何为研究生创造有利的科研条件和创新环境。

1.建设科研创新平台,构建测绘工程研究创新环境。科研平台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它让研究生参与科研工作,在科研中得到锻炼。测绘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要依托科研项目,依靠科研团队力量,联合攻关核心科学问题与突破关键技术,创建学生参与团队科研项目的优良环境。

2.重视建设开放实验室,构建测绘工程开放性创新环境。将“测绘―信息―资源―环境―生态文明”一体化的学科发展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建立融合测绘、数学、物理、计算机、资源环境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生实践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如摄影测量与遥感开放式实验室、变形测量与测量机器人研究实验室、地理国情监测开放实验室等开放实验室,使实验室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和共享,满足研究生实验教学和科研的现实需求,培育、提高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3.加大研究生创新基金、优博资助等扶持力度,提升科技创新积极性。为激励和支持研究生自主性科研习惯培养,以提升测绘工程专业研究生科研积极性和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结合测绘工程专业特色,针对国家、省、校三级研究生科研创新训练项目课题,全面加强研究生创新训练计划、优博资助计划等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研究生通过研究,发表高水平论文和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使研究生在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方面得到全面锻炼。

4.重视研究生创新性科研考核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作为测绘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中最重要的一环,研究生创新能力科学评价主要依赖于考核指标的科学度与评价体系的完善度。在评价体系中,应该建立包括学术成果、科研成果和技术成果的评价内容指标,具体可以表现为科技论文、科研项目、发明专利等。对于科技论文,可以从发表数量和论文质量两方面评价;科研与技术成果则可以从主持和参与项目的数量、级别、成果奖励等方面评价。

五、结语

在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测绘地理信息国际化的背景下,以及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对测绘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全面需求的新形势下,高校测绘工程研究生专业人才的培养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依托“地理国情监测”战略任务与战略需求;合理联动、适时修改测绘工程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优化测绘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创造有利的科研条件和创新环境,将有力推动我国创新型测绘工程研究生的培养,为我国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背景下全面保障国家测绘地理信息未来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史德杰,李云岭,吕言利.监测地理国情形势下传统测绘的发展[J].科技促进发展,2012,(s1):94-95.

[2]邹滨,曾永年.面向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测绘工程专业地理教学思考[J].测绘科学,2012,(05):224-226.

[3]邹滨,董晓娅.论测绘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3,(24):148-149.

[4]赵彬彬,戴全发,张龙其,熊旭平,熊亚军.关于测绘专业创新型大学生培养困境的若干思考――结合长沙理工大学情况分析[J].矿山测量,2015,(03):105-106+113.

[5]刘培莉.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理性思考――基于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的衔接[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2):97-100.

[6]汪志明,郭际明,花向红.优化课程体系培养测绘工程专业创新人才[J].测绘通报,2009,(06):74-77.

[7]葛小三,张彦.测绘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测绘科学,2015,(03):151-154.

信息化测绘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N04;P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8578(2011)05-0049-03

随着我国测绘事业的飞速发展及重大测绘科技成果的诞生,向国外同行介绍我国测绘工作者取得的这些科学技术成果的需求也日益频繁。为了准确地将这些用汉语表述的成果翻译成国外测绘工作者能够理解的资料,有些关键的术语必须仔细推敲。笔者在这里仅探讨“数字化测绘”及“信息化测绘”两个名词的英译问题。

一“数字化测绘”的内涵与英译

“数字化测绘”这一概念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就在我国测绘行业开始大量使用,但到目前为止还未形成一个正式的权威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完全相同的表述。在诸多表述中,较为完整的有:数字化测绘主要体现在测绘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测绘产品的数字化(包括大地网、坐标系、影像产品、地图产品)和测绘保障的数字化。其主要特点是: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产品形式的数字化,存储方式和获取的磁介质化,保障方式的超前化、储备化或嵌入化。

从“数字化测绘”的内涵可以看出,数字化测绘代表的是一个从测绘数据采集开始,到测绘产品提供这样一个流程,是一个综合的概念,而非指单一概念。对综合性概念的英译,必须把握其内涵,译成英文才能够被国外的学者理解。为此,笔者考察了国内部分测绘权威期刊对“数字化测绘”的英译,结果发现译法有多种,即使是同一期刊,在不同时期的英译也是不一致的。笔者查到了以下英译:digitalizatio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digitalmapping;digitalizational surveying and mapping;digital surveying and mapping;digitization survey-ing;digitized surveying。在这6种译法中,“digital surveying and mapping”是最为常见的。用谷歌搜索,能够找到一家美国公司也使用“digitalsurveying and mapping”,其余为中文作者所译。将“数字化测绘”译成“digital mapping”明显存在错误,“digital mapping”是指“数字制图”,它仅仅是“数字化测绘”的一个组成部分。至于其余4种译法,用谷歌搜索也皆为中文作者使用。

要把“数字化测绘”准确地翻译成英文并非易事,虽然“digital surveying and mapping”国外也有人使用,但还没有被广泛接受。李德仁院士曾给出一个英文术语“geomatics”的定义为:“利用各种手段,通过一切途径来获取和管理有关空间基础信息的空间数据部分的科学技术领域”,维基百科将“geomatics”定义为“获取、存储、处理和提供地理信息或空间参考信息的学科”。可以看到,以上两个定义包含的内容基本一致。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学院直接将“geomatics”当作“surveying and map-ping”的同义语。因此,笔者建议将“数字化测绘”英译为"digital geomatics”。

二“信息化测绘”的内涵与英译

2006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至2020年我国将形成信息化测绘体系,信息化测绘必将是测绘行业今后研究的一个热点。与“数字化测绘”一样,目前“信息化测绘”还缺乏一个公认的权威定义。

已有的定义为:信息化测绘是在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通过完全网络化的运行环境,以地理空间信息综合服务的测绘方式和功能形态,实时有效地向社会各类用户提供服务。

从“信息化测绘”的内涵可以看出:信息化测绘也是一个综合性概念,表征了从数据获取现代化(即空、天、地获取数据的一体化),产品形式数字化、多样化,数据处理的自动化、集成化和信息服务网络化、社会化等。要把这样一个我国独创的综合性概念翻译成英文,也是较为困难的事情。国内部分测绘权威期刊对“信息化测绘”的英译也有多种译法,例如:informatizitio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geo-informatics;informationizatio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informationization survey;information surveying and mapping;informatization surveying and mapping;information surveying;geomatics informatization:surveying and mappinginformatization;informationized mapping;infor-mationized surveying and mapping:geo-informati-zation;information-based surveying and map-ping。如果继续检索,还能够找到更多的译法。这些译法中,能够检索到国外也有geo-informatics、geo-informatization这样的用法,但“geo-informatics”一般是指“地理信息学”,它也是报道测量、制图及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一本专业期刊的名称;在阿塞拜疆地质研究所的网页上能够检索到“geo-informa-tization"一词,从网页上的介绍可知,“geo-informati-zation”是指“地学信息化”。

“信息化测绘”是我国测绘工作者根据我国现代化测绘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提出来,为了将其准确介绍给国外的同行并被他们所理解,应该采用已有的词汇。有学者详细讨论了“信息化”一词的多种译法,其中“information-enabled”应用较为广泛,而且“information”和“enabled”为常见词。因“数字化测绘”中的“测绘”一词译为“geomatics”,建议将“信息化测绘”译为“information-enabled geo-matics”。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新名词。进行学术交流时,就要把这些名词准确地翻译出来,以国外专家能够看懂为宜,而不能凭想象自造一些新单词。另外还应该注意的是,一旦选定恰当的名词,就应采用统一的译法,不要再出现一个名词对应多种译法的现象。

致谢: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杨俊志先生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诸多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朱筱虹,浅析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关系[J],测绘通报,2009(4):38-40,

[2]李玉宝,数字化测绘实践中的几个问题[J],测绘通报,2001(9):27-28,

[3]安扬,苏光奎,熊庆文,基于Intranet的WebMIS_数字化测绘生产管理系统[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2,27(3):28-29,

[4]杨志刚,唐德富,王宪玉,把好大比例尺数字化测绘产品的质量关[J],测绘通报,2002,(8):64-65,

[5]杨长江,陈晴,地形数字化测绘中的几点思考[J],测绘通报,2004(9):50-51,

[6]郑楚,数字化测绘的图形数据整理[J],地理空间信息,2007,5(2):94-95,

[7]李德仁,论“GEOMATICS”的中译名[J],测绘学报,1998,27(2):95-97,

[8]Wikipedia:Geomatics[EB/OL],(2006-02-10)[2011-05-10],http://en,wikipedia,org/wiki/Geo-matics

[9]Geomatics(surveying&mapping)[EB/OL],(2011-02-28)[2011-05-10],http://www,dit,ie/study/under-graduate/programmes/geomaticssurveyingmappingt112/,

[10]李德仁,邵振峰,信息化测绘的本质是服务[J],测绘通报,2008(5):1-4,

[11]姜鹏远,赵夫来,王力,等,浅谈我国的信息化测绘[J],测绘科学,2008(s1):275-276,

[12]周星,乔朝飞,周德军,等,信息化测绘关键技术预测[J],测绘科学,2008(4):68-70,

[13]杨友生,李海军,王磊,等,城市信息化测绘的实验[J],地理空间信息,2009,7(6):21-23,

[14]苗前军,于洪伟,孙晓生,等,对信息化测绘及其体系的认识与理解[J],地理信息世界,2007(5):10-15,

[15]肖建华,罗名海,构建基于规划管理的信息化测绘工作体系[J],城市勘测,2006,(5):6-9,

[16]张继贤,唐新明,翟亮,关于我国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的思考[J],测绘通报,2008(5):11-16,

[17]张清浦,关于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目标和任务的探讨[J],地理信息世界,2008(4):33-35,

[18]冯学兵,顾学明,范,面向服务的信息化测绘关键问题探讨[J],北京测绘,2008(3):1-4,

[19]李俊锋,张玮,信息化测绘体系下构建新的测量学教材内容的探讨[J],测绘标准化,2009,25(4):47-48,

信息化测绘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3-114-1

0 引言

测绘工作国家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前提保障性工作,是一个国家地信信息产业的基础组成部分。它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与地理位置有关的各种专题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信息,其成果是进行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农田建设、能源、交通、水利等大型工程建设、城乡规划建设、土地开发利用、重大灾害监测预报和科学研究、国防建设以及国家宏观管理决策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从八十年代初期,测绘业开始着手对传统测绘手段和生产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开展了数字化测图、机助地图制图、地图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GIS)、人卫激光测距(SLR)、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RS)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尽管我国测绘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其整体技术水平同国际测绘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远远满足不了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尚未解决,完整的数字化测绘生产技术体系尚未形成;测绘生产中生产速度慢、更新周期长、产品形式单一、地图印刷质量较低等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测绘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尤其是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学等领域,从而严重影响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测绘信息综合开发应用水平较低,测绘高新技术集成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较弱,参与全球问题的国际合作研究尚待进一步拓展。 本文就如何促进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技事业的发展做以下建议。

1 积极推进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

第一,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强对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改造和优化升级,积极开展各级各类专题数据库建设。将基础地理信息更新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紧研究建立新形势、新技术条件下的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机制,加快信息更新步伐,切实提高基础地理信息的现势性。第二,加强各级各类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整合,积极推进各级测绘部门之间以及测绘部门与有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实现不同数据源、不同类型、不同尺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集成应用。第三,尽快形成中央和地方测绘部门分级管理、标准统一、种类齐全、互联互通的基础地理信息共享平台,为实现测绘部门基础地理信息快速传送和充分利用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2 创新思维,以新的理念引领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发展

测绘地理信息人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勇敢地举旗亮剑,提出24 字总体战略,成为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新坐标。新理念的形成,让我们突破传统思维的桎梏,实现了由“测绘”向“测绘地理信息”的嬗变;让我们更加与时俱进,推动数字中国向智慧中国迈进;让我们打破了传统的测绘工作模式,开辟了地理国情监测新领域;让我们加快转变发展模式,真正实现了公益性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和地理信息产业两条腿走路。只有敢于打破常规,突破惯性思维的束缚,才能形成测绘地理信息文化“快”的灵魂、“干”的精神、“好”的品质,才能发扬好“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地理信息精神。

3 加强测绘科技人才资源建设

人才是科技创新和竞争制胜之本,没有人才就没有创新。一流的学术思想、一流的技术成果,需要有一流的人才。测绘科技人才资源建设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千方百计稳定现有科技人员,增强科研与生产单位对人才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二是有计划地引进和培养优秀测绘科技人才,逐步开展成绩优异高级工程师的选拔评审,充实和壮大测绘科技创新队伍;三是培养和造就一批科技经营管理人才,提高测绘科技创新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管理水平。建立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机制,鼓励测绘生产单位设立特聘专家岗位,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测绘生产一线;鼓励职工开展技术发明、技术革新活动,并作为职工个人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通过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设、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以及在科技项目立项、评审和验收中设置人才培养指标等方式,培养造就一支由科技领军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科技创新骨干和基层单位技术骨干等组成的测绘科技人才队伍。

4 加强基础研究和软科学研究

跟踪国际测绘学科前沿,发展测绘科学技术理论和方法,积极开展现代大地测量理论和地球动力学、新型数字摄影测量和遥感机理、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空间信息网格理论与技术等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增强测绘科技持续发展的后劲。结合测绘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测绘软科学研究,用以指导测绘管理实践,重点加强测绘发展战略、测绘管理理论、测绘管理体制、测绘法律法规、测绘统计指标体系、测绘工程设计管理以及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政策等方面的研究。

5 总结

坚持以测绘信息化带动测绘事业发展全局,促进测绘工作在完善体制机制、科技自主创新、快速传送信息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全面提高测绘部门的利用、监管、保障和服务水平。以推进国家信息化发展全局为着眼点,以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为重点,以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健全测绘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地理信息的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服务网络化和应用社会化,显著提高测绘行政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大力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测绘保障。

参考文献

信息化测绘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a)-0036-01

我国传统的测绘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土地资源利用的需求,而现代测绘技术可以很好的提高测绘的精度与效率,可以极大的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有很大的作用。论文结合现代测绘技术的内容和土地资源的应用,为我国的土地利用开发做出贡献。

1 现代测绘技术对土地测绘的意义

现代测绘技术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尤其是与先进技术的结合,对土地测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代测绘技术有全球定位、遥感技术和3S集成技术等,并且在现代测绘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几乎涵盖了土地测绘的各个领域,当今的土地资源非常匮乏,在土地调查、规划和管理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现代测绘技术可以满足土地测绘的各种现代化要求,有效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 土地测绘的调查

2.1 土地现状的勘察

土地现状的勘察包含了多个环节,其技术流程有现场的调查、测量、修正测量参数、编辑图片、土地信息的管理与完善等,任何一个环节都对土地测绘造成很大的影响,之间的工作需要准确衔接。土地勘察选取1∶1000的比例,经过对土地变化的信息进行修正,在草图上标明出来,测绘方式为全站仪解析法,并将测点的详细参数输入到计算机,通过绘图软件编辑图像信息。

2.2 土地现状分析

通过对土地调查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通过绘图软件编辑图像信息,从土里利用的空间分布、数据信息、土地结构、利用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估,从这些指标对即将开发的土地资源进行评价。土地评价的结果用来和已有的相关区域进行比较,比较的方面主要是综合空间与时间的应用效果,能否在以后的建设使用中发挥更大的效益。尤其是当今土地资源的逐渐稀缺,土地的浪费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非常大,因而,土地现状的分析要从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其综合利用的效能最大化为出发点,推动土地资源的优化。

2.3 土地资源的潜力

土地资源在为进行实际的开发之前,要准确评估其蕴藏的潜力,以便能够充分挖掘其中存在的效能。土地资源的潜力评估在经过土地调查和土地现状分析两个步骤之后,其潜力的评估可以用两种方法进行,分别包含单指标和综合指标,尽量提高测绘技术的精度,对已有的土地资源进行细化分析,从土地利用的多种角度进行考量,以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潜力为目标。此外,土地潜力的挖掘还包括为以后的升级改造留出余地。

3 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

3.1 3S集成技术

3S集成技术是一项整体技术的综合,由全球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结合而来,实现土地的监测、应用分析和管理等内容。随着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的日渐完善,其在土地调查的应用逐步得到拓展,所包含的功能有数据采集、分析和产品的利用等,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高精度调查和动态监测,达到实时化、全方位、精确化的监测模拟。传统的监测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测量的精度低、工作效率低、工作流程繁杂等,严重影响了测量的效能。而利用遥感技术、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等,可以获得精确的影像数据,对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归纳、叠加等操作,通过专业的软件分析,得到优质的地理信息。

3.2 全球定位

全球定位技术发源于军事领域,由于其具有高精度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以满足土地资源的各种利用要求,全球定位技术的应用已经在土地测绘中得到推广,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全球定位技术的基础是通过全球定位的24颗卫星,通过卫星数据接收装置获取信号,接收的信号具有全天候、无障碍的特点,可以实现对土地信息的精确测量。我国幅员辽阔,土地信息非常复杂多样,尤其是针对偏远地区的土地测绘具有很大的难度,受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获得详细、精确的土地信息比较困难,并且会耗费较大的人力、财力、物力。而全球定位技术由卫星测绘为基础,无论是普通地段,还是复杂偏远的地区,都不会形成阻碍。

3.3 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基础是计算机设备,通过专业软件对土地信息进行采集、分类、归总和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的影响因素比较广泛,如土地的环境因素、地形因素、土地的风土人情、土地的区域地段等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处理,可以加快信息获取的速度,经过软件的处理以数字和图形的形式呈现出来。而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改进,根据实际应用中出现的冲突和障碍,针对性的增强部分功能,应用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而当今的地理信息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进程加快,地理信息的融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极大的提升了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计算机的存储功能与信息网络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地理信息的共享,极大的节省了工作成本,简化了工作流程。此外,不同的管理部门弥补了以往地理信息的融合性问题,实现无缝衔接,便于工作的团结协作。

3.4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对土地的勘测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城市土地规划,还是农村耕地的测量,通过航空、航天的正向影像资料的传输,经过分析和原有的地形图进行对比,进行图像更新和存储,以便其后的管理或开发工作。

4 结语

我国的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并随着土地资源的匮乏,其开发和利用的压力越来越大,并且成本不断提高,而通过现代测绘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管理成本,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利益,而这也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李翔,丘小春,叶科峰.浅谈全州泥石流灾害中的应急测绘技术[C]//.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2分会场-测绘服务灾害与应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

信息化测绘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P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124-01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必将充满各种竞争,无论是政治、军事的竞争,还是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别是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人才,是普通高等学校肩负的重要使命。目前各高校都在深入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探索具有现代观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对高等院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为应用型测绘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一、现代测绘的内涵

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测绘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空间信息的学科。传统的测绘受地面测量技术、时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产品主要是单一的地形图和在地形图基础上编绘的专用地图;它不能及时反映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大范围或全球变化;其产品制作周期长,已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多种需要。信息技术加快了人类社会的运行速度。测绘学是提供人类生存空间、自然环境及其变化信息的学科,它的学科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界定测绘学的含义,已是世界各国测绘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将测绘学(SurveyingandMapping)更改为一个新词,以准确反映学科实质,Geomatics一词由此应运而生。随后,有关Geomatics的提法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是地学界成为热门话题,由于对其含义理解不同,其中文译名将它译成。地球空间信息学。,已基本得到认同。不管人们对Geomatics的含义如何理解,根据ISO的标准定义和国际测绘联合会(IUSM)对。测绘学。的定义,两者的含义是基本类同的,只不过Geomatics所涉及的地球空间信息的范围更宽一些。Geomatics更准确地描述了测绘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了现代社会对地球空间信息的大量需求的特点,因而发展和提高了测绘学的研究和工作领域,符合现代测绘学发展的实际。现代测绘工程的核心技术是空间技术,包括GPS、卫星遥感和航测,测绘的范围从地面扩展到整个近地空间,加之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使地球空间信息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比传统的测绘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更新,由此,Geomatics适合于纳入数字地球的理论和技术框架。随着数字地球构想的实施,测绘学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新机遇,传统的或现代测绘学将以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之林,以更强的活力向前发展。

二、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

当前测绘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及目标定位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在课程内容整体设置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重视研究社会的需求,因人设庙、因人保庙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课程结构安排上表现出重技术课程、?轻管理课程,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适应能力较差,尤其是到建筑施工、路桥施工一线的毕业生。没有很好地紧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与测绘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反应相对迟缓的矛盾仍然存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大量面向市场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技术应用型、复合型测绘人才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和目前专业框架、格局相对单一的矛盾。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测绘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一项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技术性。面向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北京申办2008奥运成功、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省区、数码城市的建立、中国成功加入WTO、注册测量师制度的逐步建立和测绘主体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改革完善等都对测绘市场及测绘教育带来了空前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具体来说,现代社会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上,正从过去的技术型向市场技术应用管理型转变。主要表现为:三个高技术的综合运用(GPS、GIS、RS),三大能力的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关能力、职业迁移的能力)、三大意识的形成(市场经济主体意识、工程质量管理意识、国际竞争合作意识)。因此重视和加强对测绘工程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提高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更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三、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措施在线

1.测绘学科研究的方向

测绘学科是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研究空间对象的定位、描述和表达,动态变化与监测,并将所获得的各种空间信息进行加工、存储与处理,使之综合应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中所形成的一门学科。测绘科学既是地球学科的重要分支,又是一门工程应用学科,她服务于各种工程建设,包括地面、空中、地下、水下各种民用工程、矿山工程、海洋工程、军事工程、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等领域。

随着空间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学科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并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产业。面向二十一世纪,测绘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智能化;测量数据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广泛化。GPS技术、GIS技术、RS技术及其集成是测绘学科的前沿领域,也是未来数字地球的基础。

信息化测绘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050-01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预见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潮流, 无论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积极酝 酿、开展国家技术预见活动。当前, 技术预见活动不仅推广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并开始得到诸如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的 重视和运用, 全球性的技术预见趋势已经形成。 测绘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测绘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当前,我国测绘现代化已全面完成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正迈进信息化体系建设的新阶段。为此,需要在国家层面 开展技术预见活动, 以便调动全局力量,集中有限资源在 重点的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加快测绘科技进步与创新。本文针对信息化时代测绘发展的地理信息获取实时化、处 理自动化、服务网络化、应用社会化的总体发展趋势,预测提出了未来15年影响测绘发展的12项关键技术。

2 信息化测绘的基本特征

准确把握信息化测绘的基本特征,是做好信息化测绘 关键技术预测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1)数据获取实时化 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主要依赖于空间对地观测技术手段,包括快速卫星定位技术、航空航天遥感技术等, 可以动态和快速地获取测绘定位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和其他测 绘需要的数据。 2)数据处理自动化在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处理、管理、更新和应用过 程中广泛采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快 速或实时处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紧迫需求,满足地理信息快速更新、实时更新的需要。3)信息服务网络化地理信息传输交换和服务主要在网络上进行,可以对 分布在各地的地理信息进行检索、访问、浏览、下载和支付,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得到所需要的、权限范围内的地理信息服务。网络化地理信息分发服务是信息化测绘的突出标志。4)信息应用社会化 地理信息服务领域更加广泛,为社会提供的产品更加多样化,企业成为服务的主体,地理信息应用无处不在,地理信息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并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 信息化测绘重大关键技术遴选的基本思路

1) 要与国家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相衔接 测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测绘科技发 展必须与国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总体规划紧密衔接。为此,要加强与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 2006年- 2020年 )中的相关重大专项和前沿技术的衔接。2) 要符合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当前,国内外测绘正朝着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实时化、 处理自动化、产品知识化、服务网络化和应用社会化的方 向发展。未来影响测绘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必须是能够 有力地引领和推动测绘信息化发展的、能够使测绘保障服务手段和方式产生革命性变化的核心技术。3) 要综合考虑各类技术的代表性和前瞻性为使所遴选的技术更具代表性、前瞻性、影响力、全局 性和实用性, 需加以综合分析和统筹考虑。本文研究提出的 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极具前瞻性和国 际前沿性的技术。

4 信息化测绘的重大关键技术

1) 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与维护技术 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与维护技术是指构建和维护与现代空间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现代测绘基准体 系的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国际地球参考框架精化技术、 坐标系转换技术、厘米级大地水准面精化技术、天体参考 框架构建技术、高精度卫星自主定轨技术等。当前,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建设和完善各自的测绘基准体系, 地心坐标 系统取代参心坐标系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实现全球高程 系统的统一已不是遥远的将来,利用地面跟踪卫星的观测资料发展全球低阶重力场模型和高精度全球大地水准面正方兴未艾。该项技术的实现,将把传统的参心、局域、静态的测绘基准体系改建成具有高精度、全地域、动态、多 功能、三维、地心等特点的新体系,实现对地球形态完整 和精确的认知,带来大地测量领域的历史性进步。 2)卫星精密测高技术卫星精密测高技术是指基于卫星重力探测技术和广义相对论理论获取高精度海拔高程的技术的总称。3)综合导航定位技术 综合导航定位技术主要包括单点快速高精度定位技术、 地下智能探测和定位技术、水下高精度定位技术和室内定 位技术等。4)移动测量技术移动测量技术主要包括多传感器集成技术、传感器时 间和空间同步技术、系统检校技术、地理参考技术、道路 几何特征的快速重建和交通标志的自动提取技术等。 5) 主动遥感测图技术 主动遥感测图技术是常规可见光红外遥感的重要补充, 指利用不同载体搭载的传感器向地面发射电磁波,根据地 面反射或散射回来的电磁波对地面进行成像或建模的技术 的总称,可分为激光遥感成像技术和微波遥感成像技术两大类。6)智能化地球观测卫星技术 智能化地球观测卫星技术是构建智能对地观测系统 (IEOS)的重要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小卫星技术、卫星编队与组网技术、多源卫星遥感影像自动处理技术、数据高速传输技术和新型传感器技术等。当前, 智能对地观测系统已经逐步从理论走向实际,卫星编队与组网技术已从设想发展到试验探索阶段,小卫星技术也有了长足发展。

6 结束语

本文在对土地利用基础图件更新技术体系综合评价分 析的基础上,分析了 RS/GIS/GPS技术应用于土地利用基 础图件更新的优越性,提出了一套基于3S集成技术的 土地利用基础图件更新技术方法与流程,并将其应用于县级110 000比例尺的土地利用图件与数据更新。针对我国具体国情和图件更新作业特点,构建了土地利用基础图件 与数据更新软件系统,将整个图件更新作业流程一体化功能集成,通过实践应用不断对软件优化和完善,满足了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应用需求,实现了土地利用基础图件的快速更新。

参考文献

[1] 曾钰,等县级土地利用基础图件更新方法优化研究 [J] 遥感信息, 2006,(3):22-25.

信息化测绘论文篇8

主管单位:信息工程大学

主办单位: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河南省郑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原《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测绘学院学报》)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主管、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主办的测绘科学学术刊物,双月刊。始创于1984年,创刊初期为16开半年刊,1991年改为季刊,80页出版,1993年5月正式出版,公开发行,1998年第1期起改为大16开出版,1999年6月更名为《测绘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启用)。2006年更名为《测绘科学技术学报》,同时改双月刊80页出版。1996年、2000年、2004年和2008年连续入编测绘学类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几年来,《测绘科学技术学报》先后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上网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群“万方数据”上网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入选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

办刊宗旨

信息化测绘论文篇9

0 前言

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测绘技术在近年来的发展突飞猛进,产生出了多种新技术形式,尤其是数字化测绘技术更是在工程测量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字化测绘使用了计算机和现代互联网的技术,使用了智能化的测量仪器,帮助工程测量扩宽了服务的范围。当然测绘技术还有很多其它的技术在工程测量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 GPS 定位技术、RS 技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等。本文着重介绍了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从应用范围、自身特点存在的不足进行多方面说明,也简单介绍了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中的其它测绘新技术。

1 测绘技术与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的形成由来已久,是一门重要的应用科学。从桥梁隧道到商业建筑,从高耸入云的高层建筑到精准到离子等的通讯卫星设备,处处留下了工程测量的身影。用简单的话语描述,工程测量是起到测试准确信息作用的工程方法,是技术和理论的结合体。在以前工程测量往往是为建筑、交通、水利等工程部门服务的。主要需要进行勘测绘图和放样两大部分工作。现在的工程测量外延已经得到扩展,不局限于传统的服务,而是与信息化技术、新的测绘技术想配合,对地理信息、地学信息进行勘测与设计。可以应用于更多的服务领域。比如城市规划、航天等领域。测绘技术的工作主要是对地形进行定位测试,对地形得出精密的信息。帮助放样测量,对建筑物的具置和工程竣工验收进行测量。最早的测绘往往是技术人员在实地勘测后用手工记录测试结果。并把结果转交给内业人员。内页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加工,计算、绘制图形等。这样就造成图纸和记录本大量堆积,计算任务繁重、计算的准确度收到限制。对数据的保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测量中测绘技术的使用。而测绘技术的新兴技术和网络结合,数字化技术结合。提高了计算的精度,节省了各项资源。下文将具体介绍。通过工程测量和测绘技术的工作领域、具体工作内容就可以看出,工程测量离不开测绘技术,两者关系密不可分。

2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介绍

(一)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特点

首先数字化测绘技术,使用了计算机的相关技术,可以使用仿真模拟。可以通过地形仿真使得地形地貌在计算机上得到重现。使用者能更加直观的了解了地形信息。即使不是专业的测绘人员也可以看的懂。其次数字化的测绘技术,可以把初次测绘的图纸,进行拓展操作,同时还可以根据勘测信息的改变实时更新修改,而不需要重新绘制,节约了资源提升了效率。再次根据不同使用者对绘图需要的侧重不同,可以对产品的各种要素进行数据再加工,突出重点得到新产片,而且还可以随意对图形进行拼接、缩放用途更广泛。

(二)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

最为广泛的应用是在工程测量中利用电子经纬仪和全站仪等设备,用数字化的工具进行采集起来,比如用勘测工具采集需要的数据,然后使用计算机存储,再用数控式的绘图仪器得出电子图形文件。来替代以往用手工绘制的比例尺地形图以及传统的工程测绘图。数字化的测绘技术可以把数据信息高效利用,绘制成图形文件,自带编辑工具。在整体完成图形文件时,可以以图纸形式打印出来,也可以以光盘等

模式进行保存。

3 其它测绘技术的应用

GPS 定位技术,GPS 是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它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因此,GPS 技术率先在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海洋测量、城市测量等测绘领域得到了应用,并在军事、交通、通信、资源、管理等领域展开了研究并得到广泛应用。GIS 技术,GIS 是集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测绘遥感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从 20 世纪 60 年代至今只有短短的四十多年的时间,但已经成为多学科集成并应用于各领域的基础平台成为地学空间信息显示的基本手段与工具。其技术优势不光在于它的集地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启.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1).

信息化测绘论文篇1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get a long-term development,, especial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of our country level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have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This article as a starting point,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to the current widely used technolog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and discusses its application the status quo, and to study its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y.

Keywords: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status;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TB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这个技术飞速发展进步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等为测绘技术的发展也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发展空间,加快了测绘技术进步的步伐。目前情况下,我国的测绘技术已经实现了3S技术的完美应用与综合利用,也能够将测绘技术的客观理论和主观的实践完美的结合,但是不能够忽视的是,在测绘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其更有效的应用,下面本文就对其当前的发展现状进行简单的论述,并指出其今后应用的对策。

一 测绘技术应用的现状分析

当前情况下,测绘技术广泛应用在各种领域,其3S技术的完美结合不仅带来了技术的新突破,对于施工进程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可以说,测绘技术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在其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本文就进行简单的论述。

(一)缺乏测绘数据共享机制

在工程中应用测绘技术,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获得更准确的数据资料支持,同时还需要建立起数据的共享机制,这样能够更便捷的利用数据。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想建立健全测绘数据的共享机制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而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进步,各单位为了进一步发展自己,提升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对于测绘工作的要求要求越来越严格,所以多数情况下都是自行组织相关的测绘技术人员进行测绘工作,这样就会导致工作的重复性提高,影响了效率,也浪费了时间,同样达不到数据资源的共享,给测绘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麻烦,还有可能会造成测绘基准和技术标准的不同现象,影响到测绘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测绘技术的应用范围较为狭窄

我国目前应用测绘技术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国土和城建的相关单位,测绘产品比较单一,不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造成了社会化程度较低的现状。同时由于测绘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更新速度较慢,往往会给用户带来不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推广使用,加之盗版情况的出现,也对测绘技术产品的应用推广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测绘技术人员相对缺乏且分布不均

测绘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需要有技术人员的帮助,但是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地方,测绘技术人员相对较多,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需要测绘技术人员的地方,相应的人员却很少,造成一种技术人员分布不均的现象。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将更多的财力物力都投入到设计建设上面,没有多余的资金进行测绘技术人员队伍的培养与建设,这就更加剧了人员的流失和分布不均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我国的测绘技术人员的结构分配也有不合理之处,我国的大部分测绘队伍都属于劳动密集型的队伍,高素质、高技术的测绘人才明显匮乏,这也加剧了这一现象的发生,阻碍了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

(四)测绘技术的发展缺乏创新力

我国的测绘技术起步晚,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具有一定的差距,目前正处在相关软件的应用阶段,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有时盲目借鉴,缺乏必要的创新力,也不能够和我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相关的测绘单位也仅仅局限于应用原先的技术手段创造相应的经济价值,不懂得提高创新能力之后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例如测绘单位在对测绘目标进行实地调查,或者是对数据进行采集等工作,都不能够与现代测绘技术的快速发展水平相衔接,也缺乏对测绘数据的整理和归纳。缺乏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测绘技术的向前发展。

二 加快测绘技术应用发展的对策研究

在我国测绘技术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上文中简单的进行了论述,下面本文就针对上述几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加快测绘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一)加大测绘空间数据设施的建设

上文中指出,在测绘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缺乏数据共享机制的建立,这样就会造成重复测绘,不仅会加大测绘工程量,浪费时间和资源,还会造成测绘工作的混乱,因此说加大空间测绘数据的设施建设,实现测绘数据的资源共享,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测绘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建立,能够进一步加快测绘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近几年来,我国的各个测绘部门正在着手建立对应的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并且在不断的进行完善和发展。与此同时,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中心也在积极的抽检,这样就为测绘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保证了测绘数据的共享,这样在获取数据资源、组织和技术上面就会更具有优势。

(二)加快相应测绘数据服务业的建设步伐

通过努力我国的测绘技术赢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如果仅看到这些优势就满足而停滞不前的话,就会丧失之前创造的优势,不能够满足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因此说为了保证之前创造的优势,更有利的推动测绘技术的应用发展,还需哟啊加快建设相应的测绘数据服务平台,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能够更好的为管理、科研以及数据信息市场提供更精确的测绘数据。除此之外,服务平台和能够对相关的基础数据库服务系统进行限制,进一步提高了测绘行业内部的保密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也极大的推动了空间数据信息的测绘与利用,使其应用和推广的空间更为广阔。

(三)加快测绘技术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我国的科技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高分辨率遥感技术以及高性能的电子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这些技术的发展都是测绘技术实现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我国的测绘技术赢得了高速的发展时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测绘技术能够快速的获取地理空间的信息数据,并且能够实现数据的更新和智能化处理,在网络信息化的平台上,能够更加广泛的参与生产、管理以及服务。现代的信息化技术融入到测绘技术的发展中,能够将信息、空间数据和计算机技术完美的结合,带动测绘技术的发展。由此可见,为了实现测绘技术更为长远的发展需求,要加快测绘技术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在利用之前先进技术的同时再探索研究新的技术,实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发展。

(四)扩充测绘技术人员,实现人员分布的均衡化发展

测绘技术的发展除了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持之外,还需要有人才的支持,但是上文中已经指出,目前情况下我国缺乏高素质高技术的测绘人员,且测绘技术人员呈现出分布不均的现象,这样严重阻碍了其今后的应用和推广,因此说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首先就要扩充测绘技术人员的数量,加大测绘技术人员的组织队伍的建设,培养出高素质和高技术含量的测绘人员,既保证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充足,又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需要加大力度增加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测绘技术人员数量,实现各地区的均衡发展。为了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需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学习,且技术人员也需要在平时多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并运用到实践中去,为我国的测绘技术的发展提供技术人员的支持。

(五)实现测绘技术的创新发展

上文中指出,在我国测绘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发达国家之间有一定的差距,目前还处于一种软件应用的状态,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因此所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创新,变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且具有自身的特色和创新的色彩,这样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能够为产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实现,因此相关的设计人员需要对我国的实际测绘情况进行细致的研究,并在借鉴他国先进经验技术的基础上完成创新发展。

(六)加强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

经济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地方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不少地方政府都比较注重对于经济建设的发展,并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而对于测绘技术的发展却缺乏长远的认识,忽略了基础测绘以及相应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测绘技术的长远发展,因此说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尤其要加强政府对于基础测绘和测绘技术信息化的发展建设力度。除此之外,政府还需要对基础测绘的规划进行编制,及时更新测绘技术,测绘技术的发展对于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进步,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也对测绘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测绘技术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是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本文就从其发展现状出发,对我国目前测绘技术的应用发展的现状做了详细的论述,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诸如测绘技术缺乏数据共享机制,人才缺乏且分布不均,缺乏创新力等,并在后面的论述中指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使大家明确测绘技术发展与应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在今后的实际操作中加以改进,促进测绘技术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志勇 测绘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科技资讯,2012年第29期

[2] 吴洪平 麦俊义 测绘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对策探究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第20期

[3] 迟世友 毕政文 国内测绘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商情,2012年第5期

[4] 柏琳琳 测绘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对策探究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6期

信息化测绘论文篇11

Keywords: topographic surveys; mapp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ds

信息化测绘论文篇12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8.237

0 前言

在矿山资源的开采工作中,矿物及岩石的性质、矿床的地质构造、矿区地形、矿床开采的水文地质条件等信息能够发挥尤为重要的作用,想要顺利获取这些信息,GIS技术必须在矿山测量工作中发挥自身效用,而为了保证这一效用的较好发挥,正是本文基于GIS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展开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 GIS测绘技术概述

为了较好完成本文基于GIS技术在矿山测量中应用展开的研究,我们首先需要深入了解何为GIS测绘技术。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我们不难发现,GIS测绘技术本身属于一种以数据为中心的地理信息系统,这一技术本身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由于GIS测绘技术本身具备着较高的测量精准度,这就使得GIS测绘技术能够较好支持具体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对于GIS测绘技术来说,将数据信息转换为空间地理图形是这一技术的关键点所在,而结合这一关键点我们不难发现,GIS测绘技术能够较好服务于我国矿山测量工作。

相较于发达国家的GIS测绘技术发展,我国GIS测绘技术发展的起步时间较晚,这就使得相关测量人员不了解GIS测绘技术功能的情况较为常见,这里笔者将GIS测绘技术的功能概括为三位数据管理、三维对象管理、三维空间分析三个方面,而这些功能的顺利使用就能够保证GIS测绘技术较好服务于我国矿山测量工作[1]。

2 GIS测绘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在简单了解了GIS测绘技术后,为了能够更好完成本文就GIS测绘技术展开的相关研究,我们还需要深入了解GIS测绘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具体应用,而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与自身认知,笔者在下文中这一应用进行了详细论述。

2.1 矿山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对于矿山测量工作中的GIS测绘技术应用来说,矿山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属于这一应用的具体表现,而这一系统就能够较好满足矿山开采等一系列工作。对于这里提到的矿山地理信息系统来说,这一系统也可以称之为MGIS系统,这一系统的建立需要得到GIS测绘技术系统软件的基础支持,应用GIS测绘技术的矿山地理信息系统本身包括矿山土地利用信息、矿山基本测量资料、矿山地质地形图等内容,这些内容通过矿山地理信息系统的收集与整理,能够更好为矿山资源的开采提供支持。此外,对于矿山地理信息系统来说,其本身还能够实现矿山勘察、建设、生产、经营以及管理等环节的相关地理信息变化的收集与记录,这就使得相关矿山管理者能够通过这些信息汇聚成的相关地理信息变化曲线图,更好完成矿山开采、管理等工作[2]。

2.2 矿山地理综合信息模型的建立

在矿山测量工作中,矿山地理综合信息模型的建立同样属于GIS测绘技术在矿山测量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之所以GIS测绘技术在矿山测量中能够实现矿山地理综合信息模型的建立,主要是由于矿山的地理信息能够在GIS测绘技术的支持下实现系统性的整合与记录,这样以往因数据量较为庞大而无法实现记录的矿山测量相关仪器的地理信息,也将由此实现较好的整合,通过这一整合实现的矿山地理综合信息模型建立就能够更好展现某些特殊的地理现象与地质现象。例如,在结合GIS测绘技术的三维矿山模型图中,相关工人就能够结合该图更加全面的了解矿山的范围,日后具体矿山开采工作也将因此支持实现更好展开[3]。

2.3 矿山地质测量信息的较好管理

对于应用GIS测绘技术的矿山测量来说,在这一技术的支持下矿山地质测量信息也将得到更好的管理。对于具体应用GIS测绘技术的矿山测量工作来说,资源地理分布信息、地体地址信息、矿山建筑信息等都属于这一测量能够获得大量信息之一,虽然这些信息本身能够较好服务于矿山开采工作,但由于信息量的过于庞大,结合GIS测绘技术进行的矿山地质测量信息管理就显得很有必要,这一信息的管理实现需要得到GIS系统的数据管理平台支持,这样V山开采人员才能够更加全面了解相关测量信息,这自然大大提升了我国矿产测量的相关发展[4]。

2.4 矿山地质测量信息资源数字化系统的建立

对于应用GIS测绘技术的矿山测量来说,矿山地质测量信息资源数字化系统的建立同样属于这一应用的具体成果,这一成果的实现同样得到了GIS测绘技术的有力支持。在具体的GIS测绘技术应用的矿山测量中,这一测量工作往往会留下大量的影像资料,相片基本图、正射影像图、卫星影像图等都属于这一影响资料范畴,但在传统的影响资料应用中,相关资料的取用与存放往往较为困难,这自然直接影响着矿山开采能否实现较好展开,而如果我们能够较好结合GIS测绘技术,我们就能够在这一技术的支持下建立矿山地质测量信息资源数字化系统,通过这一系统具备的考量资源汇入,矿山开场工作将获得较为有力的支持。

3 结论

在本文就基于GIS技术在矿山测量中应用展开的研究中,笔者详细论述了GIS测绘技术相关概念与GIS测绘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而结合这一系列论述内容我们能够发现,GIS测绘技术能够较好服务于矿山开采与测量中的地理信息数据整合与分析,这自然使得矿山资源开采得以更好展开。

参考文献:

[1]齐艳妮,王光宁.现代测绘技术及其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J].甘肃冶金,2014(02):87-8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