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科研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3 15:58:25

校本教科研

校本教科研篇1

“三创”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传统教育研究往往将三者割裂,只突出研究其中某一方面。近年来,国内部分高等院校在三创教育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与实践,不同高校对三创教育内涵及定位有一定差异[2]。武汉大学在全国率先提出“创造、创新、创业”为基本内容的三创教育,构建了具有武大特色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清华大学开展了“创意、创新、创业”三条主线的教育工作,并通过具有学习、活动、资源和培育四个功能板块的清华x-lab支撑三创教育,发起了由六十所院校、十余家企业或机构参加的“创客教育基地联盟”,以期促进三创教育快速发展。深圳目前有各类“创客”超过1万人,各类创客空间100多家。按照深圳创客空间拓展计划,到2017年底,全市创客空间数量将达到200个。从上述分析看出,当前创新教育都尝试建立“创意或创造、创新、创业”相互衔接的生态体系;加强院系之间的交流合作;构建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支撑体系;力争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衔接、互相促进、协同发展。

2以创新实践基地为重要平台,搭建三创教育生态体系

地方本科院校受限于师资、经费条件限制,难以像清华大学一样耗资9000万元构建三创教育大楼,将三创教育软硬件资源集中配置。然而,地方本科院校构建以“创新实践基地为核心,院系专业实验室、大学生产业园、社会平台为支撑”的三创教育生态体系具有可行性[2]。长春理工大学为创客教育基地联盟发起单位之一,因此从“创意、创新、创业”三创角度思考重点开展三方面工作:2.1不断升华教育理念、规章制度先行一般情况下,地方本科院校的创新实践基地和实验教学中心由学校教务处或资产处管理,大学生产业园由学校管理,科学竞赛和创业活动由团委或学生处管理,不同高校的管理模式都不尽相同。然而,这样分头管理模式导致三创教育协调性差、执行力差、成效不突出。学校需要不断提高三创教育的理念和重视程度,成立三创教育领导小组、建设管理委员会,统一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将三创教育规范到制度管理框架下,形成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2.2开展丰富多彩的三创教育活动,打通各教育环节,融合三创教育资源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建立各职能部门、各教育环节和资源的融通机制,通过丰富多彩的三创教育活动,科学调配学校教育资源。例如:学科竞赛、创意大赛、创业大赛等。可以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创客空间和虚拟公司,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良好的三创教育氛围,学生的创新思想得到充分释放,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升。2.3走出象牙塔,与社会建立密切联系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往往缺少与社会、企事业和公司联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封闭式教育环境下,三创教育难以成功。社会、企事业和公司的人力资源、硬件平台、风投资金等都是高校三创教育的重要支撑和助推器。

3新时期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思考

创新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三创教育等背景下,创新实践基地的定位和功能发生了深刻变化,基地不再是开展创新教育“主阵地”,而是整个学校教育生态体系中“一个节点”,其具体工作和活动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3]。以该校吉林省大学生电子技术创新实践示范基地为例,下面简单阐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3.1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能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将产生持续影响;可以创造环境,感染兴趣;设计问题,激发兴趣;形式多样,诱发兴趣;强调实践的训练和个性的发展;着重张扬学生的独立性,尊重其主体性。3.2加强学生创新训练,不断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教师提供创新训练项目或者学生自带项目,教师的作用表现为策划、引导和激励。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论证方案、电路焊接和调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3.3注重采用合作式、研究式教学法广泛吸纳有兴趣的学生组成团队,开展“义务维修”“、无线通信系统设计”“、电子制作”等活动,定期开展创新教育培训,鼓励学生参加竞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3.4带领学生参加工程实践,培养创业精神和能力通过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创新水平,促使他们走出校门能迅速被社会接纳和认可。

校本教科研篇2

一、校本科研:以校为本的教育研究

1.什么是校本科研

校本科研是以校本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校本发展为根本目的所开展的教育研究。校本科研可以针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展开,如校本教学研究、校本管理研究、校本德育研究、校本文化研究、校本学生活动研究、校本教师培训研究等。其中,校本教研是校本科研的主要内容,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曾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可见,校本科研(含校本教研)的根本特征在于校本性,即研究的问题产生于学校内部,研究的主体是学校教师,研究的过程与学校实际工作结合,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总结办学的经验,探索办学的规律,促进学校的发展。

2.校本科研的意义

当前,中小学凭借新课程改革的东风,大力开展和推进校本科研,具有积极的意义。

首先,校本科研可以从根本上克服我国教育研究中长期存在的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的现象。传统的教育研究掌握在专家手里,有些专家视基础教育科研为小儿科,不屑于深入中小学实际,宁愿呆在书斋里,弄几个深奥的名词和术语,凭空想几个论点,阐述和论证一番,还美其名曰理论研究;或者正像有人指出的,有些研究人员表面上是在学校里指导科研,而实际上只是将一线的教师看作是自己开展某项课题研究的工具,是按着研究人员设计的框架和图纸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当所需资料齐全之时,便人去楼空,回家去写自己的论文或著作。在这种状况下,专家的研究过程和理论成果是脱离实际的,对实际没有任何指导作用,造成了理论和实际的脱节。校本科研理念的确立,使科研的主体发生了变化,科研的主体不再是专家,而是广大教师;科研不再是专家的专利,而是为广大教师所拥有。由于科研掌握在广大教师手里,因此,校本科研便有利于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有利于理论和实践双方的互动与发展。

其次,校本科研有利于展现教师的全新角色,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研究型教师的理念在西方教育界逐渐形成,随着“教师即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反思性教学等概念的出现,教师这个长期以来消极被动的“教书匠”形象便彻底改变,代之以积极、主动的新形象而教师新形象、新角色的展现,全赖于教师参与校本科研,否则,将无从实现这种角色的转换。近年来,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问题成为我国教育界所关注的热点课题。实现教师的专业化,无疑有很多方式和途径,但笔者认为,教师的校本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因为教师校本科研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正如任洁指出的,一个课题就像是一个培训班,它在创造可持续发展成果的同时,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科研与培训活动,培养了一批教育科研骨干,涌现出一批学科带头人,进而带动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再次,校本科研有利于促进学校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由于在校本科研中教师是主体,以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学校的发展为根本目的,因此,它能更好地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更能发挥教师的主人翁精神,更能使教师正视学校的问题,关注学校的问题,解决学校的问题,从而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这就有利于学校的不断发展。

3.如何开展校本科研

(l)端正科研意识

当前,中小学教师在开展校本科研中,急需要端正科研意识。首先,要树立人人可做科研的思想。当前,在中小学中仍有相当多的教师把科研当作神秘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认为科研只是专家做和只有专家才能做的事,这是一种不良的思想认识。因此,要推进校本科研,就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这种观念,树立教师是研究主体,人人可搞科研的思想。其次,要形成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内容皆可成为课题的思想。一些中小学教师往往不善于发现问题,找到课题。一些教师虽然有很高的科研热情,但苦于找不到课题,有些教师索性就请专家定个课题,然后自己去做。其实,这些教师并没有意识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并不在专家手里,而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只要敏锐地关注一些问题,追踪一些问题,设计一些问题,问题就可以上升为课题。再次,要形成专家为我所用的思想。在当前的中小学科研活动中,教师依赖专家的情况相当普遍,专家定课题,专家出方案,专家主导和控制整个科研进程。有些学校请了很多专家,当专家意见不一致、各展套路时,学校教师不知道要听准的,搞得无所适从。其实,学校请一些专家帮助开展科研工作,不但无可厚非,而且是非常必要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学校要懂得专家是为学校服务的,学校要根据校本科研发展的需要,聘好专家,用好专家。

(2)建立校本科研的参与机制和激励机制

目前,多数中小学并没有建立起有利于促进校本科研的行之有效的参与机制和激励机制,一些教师叵映,在学校搞科研比较艰难,要么缺少理论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要么缺乏科研的气氛;要么得不到公正的评价;更有甚者一些学校会把热心科研的教师当作另类──不务正业,故弄玄虚;凡此种种,都严重阻碍了校本科研的发展。笔者认为,建立积极的参与机制和激励机制,对推进校本科研实属急需。第一,要建立起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校本科研制度,校长要把科研当作份内事,牢固树立科研兴校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校本科研风气的形成;第二,要建立科研平等对话、合作切磋、经验交流的平台,能够让教师经常进行研讨,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共同提高;第三,要形成民主、宽容、自由、合作的学校文化氛围,要尊重和保护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教师的科研自信心;第四,要开拓教师参与学习、培训、学术交流的校内外畅通的渠道,使教师能从多种渠道获得教育资源、信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提高;第五,要建立全新的评价机制,要把教师从事校本科研的工作和业绩与教育教学工作一并列入教师的评价内容。

(3)掌握适用的科研方法

在多年深入中小学开展科研工作中,我们看到,一提起科研,有些教师就觉得“头痛”,觉得“头都大了”(即头昏脑胀的),对科研工作不知从何下手,如何开展。关键原因是教师没有掌握一套实用的科研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反思,我们认为,行动研究法比较容易让教师掌握,并应运用于开展校本科研工作,尤其行动研究中的叙事研究方法,更是教师人人可用的科研方法,可以有效地推进校本科研的开展。

二、教育教事研究:教师人人可参与的校本行动研究

1.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它是研究者(主要是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由于近年来教育界都在宣扬教师要成为教育研究者、教学反思者、行动探究者等,教育叙事研究便日益受到关注。至今为止,虽然人们对叙事研究的概念和内涵尚缺乏明晰和透彻的认识,但是这种借助叙事文学的描写手法来描述教育问题,进行教育研究的方式,的确是一种新颖的方法,它的最大意义恐怕就在于真正能使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使教师人人都可参与教育研究,使教师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使教育研究从专家手里回到教师手里,从天堂回到人间,从神秘走向世俗,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分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的状况。

2.教育叙事研究的特征

(l)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质的研究方法,是教育行动研究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关于质的研究方法,陈向明所给出的定义是: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由于教育叙事研究属于质的研究方法的范畴,因而具有质的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如具有自然情境性、研究者的自身工具性、自下而上的归纳性、对事实的解释性和建构性等。

(2)教育叙事研究是行动者直接融入并成为主体的研究在叙事研究中,研究者本人是研究的工具,他(她)通过自身长期在教育教学的实际生活体验中,在与对象的直接互动与实际交往中,发生了各种生活故事和教育教学事件,对这些事件,教师们通过观察、分析、反思,而获得一些见解或解释性的意见,这就是行动者自身作为主体并直接介入其中的行动研究。

(3)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事实性、情境性、过程性的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从教育实践出发,从校园生活出发,从真实教育事实出发,从自然教育情境出发所进行的研究,这种研究的显著特征在于“实”,它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实事、实情、实境和实际过程所作的记录、观察和探究,从而获得对事实或事件的解释性意见。

(4)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反思性研究叙事研究的根本特征在于反思。教师在叙事中反思,在反思中深化对问题或事件的认识。在反思中提升原有的经验,在反思中修正行动计划,在反思中探寻事件或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意义、理念和思想。离开了反思,叙事研究就会变成为叙事而叙事,就会失去它的目的和意义。

3.如何开展教育叙事研究

(l)要勤于学

教师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提高理论素养,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准备和基础。虽然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叙事研究,进行校本科研,不必像大学教授或教育理论专家那样要求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并直接运用理论开展教育研究,但是不等于说叙事研究不需要理论,理论的价值在任何方式的研究中都是不可忽视的,因为理论可以启迪人们的思维和智慧,可以熏陶人们的气质和精神,可以提高人们的洞察力和分析力,可以升华人们的思想和理念。因此,中小学教师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对更好地开展教育叙事研究仍然是很有必要的。

(2)要敏于事

在中小学里,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师感慨找不到可说的话题,可做的课题,可写的东西。这种现象是由于教师长期忙于超负荷的教学工作,为各种事务所困,对各种问题缺乏敏感性,甚至变得熟视无睹,麻木不仁的缘故。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教师事事处处留意身边的问题,关注身边的事情,就可以找到很多可以用于开展探讨的话题,比如,教育生活故事、学生成长个案、教师成长记录、教育教学对话、教学设计案例、教学反思案例,等等。教育教学活动方方面面的内容都可成为叙事研究的话题。

(3)要善于思

校本教科研篇3

一、研究概述

高校有四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其中人才培养是最基本的职能,科学研究贯穿于其他三大职能之中。根据完成使命不同,一般把高校划分为三大类型: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W、教学型大学。所谓一般本科院校,其主体是地方所属的教学研究型高校或教学型高校。在一般本科院校中,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确实有三种:“正相关、负相关、零相关”。目前国内外研究关于高校中科研与教学关系的文章不算少,其主流观点是:科研是高校教师的基本任务之一;科研会促进教学进步。

在众多研究者中,有三个问题没有很好解决:①一般本科院校真的需要科研去促进教学吗?有不少没有搞科研的教师不是也很受学生欢迎吗?②现实中科研促进教学为什么不理想?不少人认为科研做得好教学效果也不会差,在这些人的潜意识中,只要去努力做科研那教学水平就会提高。③到底如何让科研去促进教学?过去研究的对策建议大多过大过泛,缺乏可操作性。

本文通过研究,主要想回答以上三个问题。毫无疑问,一般本科院校中科研真的促进了教学进步,那完成学校的使命也成功了多半。

二、一般本科院校需要科研促进教学

(一)学校的发展需要科研

一般本科院校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人才,教学的目的也是培养人才。教学整体水平要提高,要上档次,需要学科建设,需要优势特色专业的创建、保持与等级晋升,需要师资队伍水平提高,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必要的研究生教育,要满足这些“需要”,最终还需要科研的支撑与促进。

(二)教师个人的发展需要科研

科研(包括教研)是教师发展的动力,是造就高素质研究型教师队伍的必由之路。教师参加教研(特殊的科研)和科研活动,有利于转变教育思想(从教书匠到教育家);有利于教师重新发现自我(从普通教师到科学家);有利于满足教师成就欲望发展的需求(从一般教师到著名教授);有利于专业知识的持续更新(从知识仓库到创新人才);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巩固教师的指导地位(从长者到尊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教师传授“渔鱼”技术,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三)高质量的课程教学需要科研

一般本科院校不同于研究型大学,当然也不同于一般的职业学校,课程教学目的的实现、教学过程的完成、教学艺术性的要求都需要科研。

从教学目的看,一般本科院校的教学绝不只是重复已知的知识,否则培养的“人才”只能一代不如一代。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要让学生去掌握正确的知识或获取掌握知识的能力从而解决具体问题。如何鉴别过去的书本知识是真理还是谬误,在哪些方面有用,如何获取或创造新知识,如何用知识解决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科研实践,才能胜任这种教学。

从教学的过程来看,一般本科院校教师备课、授课、批改作业(也包括论文、实验报告、实验设计等)等需要科研的实践与科研的灵感。备课的过程是一个研究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过程,要阅读相关的科研资料(包括教师自身的科研成果),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从而促使教师对问题的思考;授课的过程和批改作业的过程是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可以获得新的科研灵感,当然更需要教师用科研的方法去纠正、去引导、去解决学生提出或出现新的问题。

从教学的艺术性来看,教学需要科研。科研水平较高的教师一般对教学内容理解深刻透彻,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讲解问题深入浅出,容易把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中去,用科研的体会与思维去影响学生、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

三、一般本科院校科研促进教学不够理想

(一)部分教师没有科研

没有科研,当然谈不上对教学的促进,这也正是以往的研究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案例,包含很多有用的信息。XX学院(省属工科高校),学校拟对职工的绩效工资进行改革,对近两年(2014与2015两个日历年度)全校教师(每一位教师都是教学科研岗工作人员)科研情况有一个权威统计(具体数据见表1),可以看出部分教师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并没有进行科研。

科研工作量含科研成果与科研服务。科研成果包括科研获奖、科研项目与经费(包括横向、纵向)、技术创新成果、论文著作;科研服务包括项目评审与申请、学科建设、学术交流、服务地方。

2015下学年2016上学年共20个教学单位,882人参与了授课(不包括招生就业工作人员及辅导员授课),平均每人授课约306当量学时,平均每周自然授课学时大致910个学时。其实,除了计算中心、外语学院、政治学院、体育部、数学学院等5个有大量公共课的教学单位(260人,占总人数29.48%,平均每周授课大致15个自然学时)外,其余15个专业教学单位(622人,占总人数70.52%)的教师平均每周授课大致7个自然学时。

作为大学教师,为什么没有科研呢?通过调查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1.没有科研观念

部分教师认为,科研和教学没有多大关系,教学是传授知识,科研是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做一名好教师未必要科研。有人认为,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上课(教学),在科研上花太多的时间真是“不务正业”,科研是科研院所工作者的事。还有一些教师认为,科研是985、211高校的事,科研是知名学者的事,一般本科院校的一般教师搞好教学已经够了。

2.没有科研动力

通过调查,发现一个重要现象,颠覆人们的想象,那就是只有很少教学工作量的教师,也不想去搞科研。主要原因是去搞第二职业、第三职业,这些能赚更多的钱;享乐、玩耍,才是生活的王道,这些都需要大量时间。还有一些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认为,从多次申报科研课题的结果来看,大多数被“有门路”的人(主要是担任一定领导职务掌握或接近科研资源分配者)中标了,自己没有本钱,想搞科研也没有办法。有部分年龄稍长的教师(特别是人文社科教师)认为,科研的成果差不多就是垃圾,科研不但没有任何意义,而且还浪费资源。

3.没有科研时间

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开会、辅导学生,教学任务已经很繁重了,剩下的时间是必要的休息和做家务、社交,哪有时间去科研?

4.没有科研能力

一般本科院校中,科研能力欠缺的教师,“老中青”中都有,有的人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而努力不够,有的长期不去搞科研造成能力退化了、对科研方向也模糊了,有部分老讲师等着退休从来也不想去科研。

(二)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普遍

笔者对某一般本科学校的116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46.75%的教师认为,自己的科研对自己的教学没有帮助或帮助不大;有63.38%的人承认自己搞科研主要是为了晋升职称或绩效考核需要;只有39.58%的人认为自己的科研对教学有促进作用。出现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1.为职称而科研

我国高校教师晋升职称的评价体系中,大多数地方在事实上重科研轻教学,教学评价强调学时,大多数人都能达到,所以主要看科研成果。很多人为了多出文章、多上项目而早日拿下高一级职称,不管科研与教学有无关系,特别是一些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

2.为名利而科研

想上职称,想跳槽到更好的学校,想成学界名师,有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才是硬道理;科研实惠,名利的回报率都高;教学需要长期任劳任怨,总体上的回报率较低。主要精力都用在科研上了,客观上没有时间与精力去想科研与教学结合的问题。

3.盲目跟从科研

部分教师,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缺少科研经验,缺少申报成功的课题,跟着团队负责人做科研,跟着流行的选题搞科研,从自身结合、从教学结合远远不够,最后教学与科研在内容上“渐行渐远”,更不能相得益彰。

4.科研选题时没有考虑对教学的促进

科研选题主要考虑为赚钱、为时髦(跟风)、为个人或单位名气(排名晋升需要),对于是否促进教学考虑很少。

5.科研结题(包括教研结题)就算完事

科研完成了,结题了,该得到的名利有了,就算完事,没有想到去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问题。一些教研,选题搞假大空,本来就没有实际意义,结题就结束了,谈不上去促进教学。

6.没有能力或不想去用科研促教学进步

没有能力结合。由于选题的目的性不在教学上,科研教学结合的难度较大,一些人缺乏相应的能力。

不想去结合。在一些人的潜意识里,认为科研让有本事的人搞,教学让没本事的人搞,没有去想把这些科研成果用于教学中。

四、科研促进教学的对策

(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一般本科院校的办学目的、办学实力(包括师资力量)、学生来源决定了学校必须走人才培养为主、适度科研的路子。所谓适度科研,就是要在科研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学校对科研的选题要量力而行,要有利于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要有科学合理的奖惩政策

首先要鼓励教师科研,前面讲了,没有科研,当然谈不上科研促进教学进步。要给教师科研创造适当的条件,包括时间空间与物质条件。要鼓励教师把科研与教学很好结合起来,因为科研不会自动促进教学进步。科研与教学关系处理不当、科研与教学内容无关、激励与考评方法不科学,科研不会促进教学进步,还可能会阻碍教学进步,使一般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不能很好完成。

(三)树立“做一名研究型教师”的观念

钱伟长先生讲: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大学中的“教书匠”永远成不了大师,老师要自觉成为“研究型教师”。学校要引导、教师要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科研为主型、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岗位。选择科研为主型的教师,要根据学校特长、学科建设发展需要,选择经济社会发展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做科研;选择教学为主型的教师,要围绕教学选择科研;选择教学科研并重型的教师,要兼顾教学与科研。不管是哪一种选择,都要M行一种特殊的科研――“教研”,只有这样教学与科研才可能很好地结合,科研才能促进教学进步。

(四)科研进课堂

鼓励教师把科研成果写进教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类型与层次把科研前沿的东西讲授给学生,把必要的科研方法介绍给学生。

(五)学生参与科研

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并不是就远离了科研(研究生不必说了,老师会给较多机会),而是有不少机会参与科研。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加第二课堂,要有科研意识,要学习老师的科研精神和科研方法,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是进行科研锻炼的最好机会,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最好和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结合,或认定了特定的选题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完成,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同样,实验设计、课程论文、学年论文都有科研机会。教师进行科研时,可邀请学生做部分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吴立保,张建伟.论科研与教学的关系:非线性思维的角度[J].南京师大学报,2012(2):8388

校本教科研篇4

何明祥:我认为应该无本质区别,但以前大都习惯称为教研组活动,活动内容更多的是学科教学管理层面的,诸如计划的讨论与制订、各项教学准备的任务分工与协调等等。而校本教研是针对当前教学改革大环境需要所提出来的一种说法,当然内涵理应发生改变,否则只是名称的更换,那是毫无意义的。这个内涵的改变就是由原来的学科教学管理这样一种浅层次的教研组活动向真正意义上的学科教学研究这种深层次的学科活动改变。由于时空上的便捷,加上同一所学校的教学因素的一致性,参与者彼此的熟悉了解等,这都使校本教研具有了比区域性教研更大的优势。因此,校本教研理应成为教师个体发展、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最为重要的平台。

《中国教师》:近十年来全国各级教研系统都在推动学校的校本教研,您认为目前我国学校校本教研质量如何?

何明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校校本教研的质量还是参差不齐,而且总体上还不尽如人意。有的学校已经开展得卓有成效,但数量不多,尚属点点星火,绝大部分学校似乎还只是停留在原先的“教研组活动”那种低层次的教学管理层面,或者是“轮庄”式的开课、听课、评课,活动前没有明确的主题,活动后也没有相应的反思、小结和提升,更没有持续的跟进。这样的活动,说白了还是为了应付学校。

《中国教师》:您认为有效的校本教研需要怎样的基本条件?目前影响校本教研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何明祥:这显然是与一所学校的大环境有关。首先学校在管理上应该出台一些必要规范和细则,譬如定主题、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尤其是定主题,一定要有明确的主题,然后框定相应的具体内容。其次,学校应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要让教师认识到校本教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成为教师内在的需求,而不是应付学校的任务。但要让教师对校本教研产生内在需求使校本教研发挥其真正的价值,教师通过教研活动能够真正获得帮助、提高,而不是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当然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做好了就会成为一种良性循环。所以,校本教研有效实施的难度在于改变原有的习惯和看法,此时骨干与典型的示范可能就显得特别重要。

《中国教师》:校本教研如何与学校科研、学科教研整合?

何明祥:其实校本教研的永恒主题应该是学科教研与学科科研,离开这两者,我不知道校本教研还有什么可开展的必要,那一定会变成无米之炊,活动必然就会流于形式。基于此,我觉得不存在整合的问题。或者换个说法,学校层面的科研和学科教研通常会有一个相对较大的主题,因为它肯定是指向整个学校或整个学科层面的“大问题”,但是,思维的“大问题”必然需要分解成具体的一个个“小问题”,这样才能加以解决。这些“小问题”就是日常性校本教研的主题。

《中国教师》:在提升教师校本教研能力方面,您有何建议?

何明祥:我认为关键是要提升教师的学习、实践、反思与沟通的能力。教师要学习必要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应用于自身的教学实践,然后反思理论的可操作性以及实践的成败与得失,最后是相互启发、彼此借鉴。所以,提升个体的校本教研能力,这四个方面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这样,校本教研才能走向有效。

《中国教师》:对国家层面的校本教研推进工作,您有何建议?

校本教科研篇5

教育科研是推动学校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教育科研应把握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聚焦热点,立足校本需求,引领学校发展与创新。在学校近年的发展中,我们立足学校发展的现实与未来需要,结合教育发展趋势,选择不同时期的主导性课题,以此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在2003年我校剥离出初中部(现龙泉七中),将高中部搬迁至现在的新校区伊始,针对如何更好地践行“三育并重,文武合一”的办学思想,提出了实施以德育为首的“全面质量观”的人才培养战略,为此学校申报并承担了全国教育发展“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德育创新教育实效研究”着手构建生态育人机制,多育并举,把道德认知、道德行为、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交往有效地整合起来,落实到每一位学生,每一个过程,力求“润物细无声”,实施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看得见的德育”工程,形成了龙一中的“素质教育”观:知识的丰富和技能的培养是“素质”的表现之一,但要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下最核心的要素不在于此,而在于“他在没有任何外来管理、约束和监控的状态下表现出来的自然行为”。这才是“真正的素质”,也才是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本质之所在。为此龙泉一中提出了自己的四字校风——“博学、善行”,尤其强调“善行”就是要能把口号变为行动,做人是根本,善行是归宿。也就是说,除了要善于动手、善于实践以外,更重要的就是要让德育的效果在学生们的身上得到自然显现,我们认为:人的素质绝不是“说”的怎么样,而是“做”的怎么样。配合这一校风的,是一系列的德育创新实践课程,以及诸多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看得见的德育工程”。

针对如何充分利用新校区先进、完善的各种教育设施和资源,实现龙泉一中的办学理念:构建生态办学机制,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的“零浪费”。学校申报并承担了国家重点课题“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子课题“信息技术条件下,实现教育资源零浪费的实践与研究”。其意义为:一是通过教育,把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实现人力资源的“零浪费”;二是学生最主要的成长时期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要对每一个家庭负责,对每一个孩子负责。孩子的前途和未来是不容浪费的,要实现学生成才的“零浪费”;三是通过设施设备的合理运用,师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实现人与物的“零浪费”;四是要善于捕捉校园内外的诸多信息,并将其恰当及时地转化为有针对性的“教育素材”,实现无形教育资源的“零浪费”。为此开始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教师队伍,有效开发课程资源,实现课程资源的全面整合,促进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育手段、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的开放,以实现信息技术下教育资源的零浪费的目标构想。从而形成了“开放的钢琴角”等众多靓丽的校园风景。

为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造就一支思想素质好、人文素养高、业务素能强的教职工队伍,我们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区域推进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一级子课题“普通高中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提出了龙泉一中教师发展的“太阳理论”——教师经常会被比喻成蜡烛,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可龙泉一中却认为这种比喻太悲凉了,不适合教师这种以身示范的高尚职业,在我们龙泉一中,老师不要做蜡炬,要做太阳,不仅照亮学生,还应辉煌自己。即老师的职责,是在引导学生成才的同时,使教师自身也得到成长、成熟、成名、成家,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形成了以三项素质、四个意识、五种能力为核心内容的“三、四、五”教师培养体系。该体系从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意识、能力三方面对老师的师德、师风、技能提出具体规范,以适应优质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学校还同时建立了“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名优教师”、“专家型教师”系列阶梯成长计划。为帮助教师快速成长,学校专门请教育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并定期将青年教师送出去培训学习。学校从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帮助教师寻求事业的成功感做起,在竭尽可能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又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为创新学校管理机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学校承担了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教师考核与评价制度研究” 。提出了“以人为本,严和兼融”的管理理念。龙泉一中的“以人为本”,不仅仅局限于对教师日常生活的关心、解决教师后顾之忧、帮助教师谋求更合理的福利待遇方面,而最重要、最根本的则是帮助教师成长,帮助教师寻找人生意义、实现人生价值,这就是“太阳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正是“逼”教师成长的目的地与出发点。在和谐的氛围中,达到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融合,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相渗透,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使学校管理工作有序、生动,充满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在和谐的氛围中,达到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融合,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相渗透,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使学校管理工作有序、生动,充满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并形成了《龙泉一中“四精”管理细则》,比如教师课堂常规17条。

2010年9月四川省普通高中学校起始年级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拉开了我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大幕,我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新课程改革实验样本学校。为全面科学地规划和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并为其余学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我校又申请承担了成都市教育局2010年度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专项课题“学校实施高中课改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我们立足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选择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最实际、最迫切和最突出的问题,确定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以“DJP教学”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2.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3.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校本教研与培训研究。此课题在成都市教育科研2011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课题,受到表彰。

校本教科研篇6

目前,无论是在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除了毕业论文阶段,本科生较少有机会或渠道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因此,国内外很多高校采取多种形式来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其中科研助手就是一种较好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如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设立了很多的“本科生早期研究计划”,将教师的科研与学生的研究型学习结合起来;哈佛大学近几年设立了高年级本科生“助研计划”,让本科生成为教授的科研助手。国内扬州大学的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选拔26名本科生担任该院8名教授的科研助手,让本科生加入科研队伍。浙江工业大学已经实行了科研助手制,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科研助手正成为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一个新途径。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首次在校内设置100个科研助手岗位,直接提供给就业困难的应届毕业生。浙江大学提供1300个科研助手的岗位供毕业生选择。

我院是一所教学型本科院校,2009年3月通过省教育厅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评审。由于资源条件有限,本科生平时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较少,而大学时期正是学生思维力和创造力的黄金阶段,因此,学校有必要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了解和参加科研活动,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发掘创新潜质,培养他们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以完善人才的全面培养。那么,教学型的本科院校该如何实现科研助手的培养,以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呢?

一、科研助手的选择

科研助手选择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对科研工作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科研工作感兴趣,才会有持续的动力和激情投入到科研活动中,才会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完成科研工作。其次,还要有独立工作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科研助手既要能独立承担、完成部分工作任务,又要和团队里的其他人友好合作,共同完成整个课题项目。

科研助手的选择范围可以是大一、大二的低年级学生,也可以是大三、大四的高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的优势是学业压力较小,课余时间比较宽裕,可以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而高年级学生的优点在于他们已经修完了大部分的基础课程,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较强,进行科研工作上手较快。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科研工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学生做科研助手。

科研助手的招收方式可以是公开招聘,也可以是非正式报名。公开招聘就是需要科研助手的教师在校园网上挂出招聘启示或在布告栏上张贴海报,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内容,以及对科研助手的要求条件,等等。非正式报名就是由任课老师或辅导员向学生口头介绍相关信息来招收科研助手。对前来报名做科研助手的学生,可以通过面谈择优录取。

二、科研助手的实验室培训

对于进入实验室的科研助手,在正式开展科研活动之前,最好先进行简单的实验室培训。这样一方面可以使科研助手对今后的工作环境有一个大致的熟悉和了解,保障实验室工作的安全,利于今后科研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实验室日常管理知识和仪器设备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可以保证今后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实验室培训可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实验室的日常管理要求。例如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需要填写工作申请表,大型贵重精密仪器须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低值易耗品丢失损坏需要赔偿,小型仪器设备的借用制度,以及实验室的钥匙管理办法,等等。

2.常用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包括台式离心机、高压灭菌锅、制冰机、超纯水机、鼓风干燥机等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一些注意事项等。

3.实验室安全问题。包括易燃、易爆、易腐蚀等化学危险品的使用与回收,实验动物、菌株、有毒藻类等实验生物的安全管理,以及水电、门窗、照明等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4.实验室应急情况预案和防范。例如化学药品不小心进入眼睛如何急救,水电泄露如何应对,实验室发生火灾如何逃生等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和手段。

三、科研助手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

科研助手不是简单的劳动力,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口述面授,学生机械操作的模式上。科研助手是一个平台,它为学生提供自主的、探索的、综合的学习锻炼机会。科研助手通过参与实验、课题项目等科研活动,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科技创新的热情,培养科研兴趣;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教师在指导科研助手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注重学生的长处和个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和潜能。通常,科研助手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通过文献资料检索,不断开阔视野,激发科技创新意识。教师在向科研助手详细介绍实验项目的内容以后,科研助手就需要针对某一具体内容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深入该领域,不断地开阔视野,进一步了解该领域国内外发展的现状,更好地理解课题项目实施的目的和意义。在此阶段,教师要着重培养科研助手掌握检索文献的方法,尤其是要使他们学会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查阅的文献资料。这是科研助手进行科研工作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关键的一步。他们只有对这些文献资料不断地消化、吸收和理解,才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创新,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为使科研助手更好地掌握文献内容,教师可以定期安排他们相互交流讨论,在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的基础上,调动科研助手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科技创新意识。

2.不断修改和完善实验方案,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科研助手在教师给出实验技术路线的基础上,根据已掌握的文献资料,勇于探索、发现,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提高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在此阶段,教师要与科研助手耐心地沟通交流,鼓励他们思考探索,积极协助他们解决发现的问题。同时,以自身不断探索、执着进取的科研精神熏陶、感染他们,让他们不自觉地以教师为榜样,积极进行科学研究。此外,教师要根据不同科研助手的个性和特点,扬长避短,因材施教,更好地促进他们科技创新能力的发挥。此阶段为培养科研助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只要教师耐心、有计划地启发、诱导和培养他们,科研助手的创新能力就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3.实施实验方案,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终都要通过实践动手活动来实现。科研助手通过参与实际的科研活动,将自己前期积累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巩固、强化理论基础,形成良性循环。不同科研助手的实践动手能力会有一定的差异,在此阶段,教师要细心观察,积极鼓励、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稍弱的科研助手,让他们树立自信心,“熟能生巧”。同时,充分发挥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科研助手的优势。此外,在科研活动实施的过程中,科研助手还会不断地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这样又可以持续地激发科研助手的创新意识,并促进他们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科研助手是一种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激发本科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热情,而且可以减轻科研任务较重的教师的科研压力,使教师在减少许多辅工作的同时,将自身能力发挥到最大化。科研助手在参与老师科研活动的过程中,掌握了文献检索、数据整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加强了计算机、专业外语及数理统计软件等工具的应用,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今后毕业论文的顺利开展和考研、就业提供了过渡性平台。此外,科研助手营造的浓厚的科研创新氛围,将为我校硕士点的顺利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元良,王君明.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科研助手制[J].科技创新导报,2009,6:249.

[2]王芳.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索[J].文教资料,2009,5:215-216.

[3]马洪连,王健,谭国真.扩展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4:85-86.

校本教科研篇7

引言

大学文科数学课程建设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狭义是指经管类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等系列数学课程的建设,广义还应包含文、史、哲、艺等更多文科类院系学生的数学教学。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有效实施、知识经济时代渐趋来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进行广义高校文科数学课程建设具有战略意义[1]。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教育转变的产物――新升本科院校,在大学文科数学课程建设方面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生源较差的实际情况下,保障教学质量适应本科教学要求,实现“内涵”升本,是亟待解决的问题[2]。

1.新升本科院校文科数学教学障碍分析

新升本科院校文科数学教学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有:(1)新升本科院校的学生录取分数较低,数学基础较差。(2)高中文理分科出现的文理偏科,使文科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3)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懂得怎样去学习,如何分配学习时间,对数学的思维方式知之甚少。(4)多数文科生认为开设数学课同自己的专业没有太大的联系,学不学没有什么影响,部分教师也对开设文科数学的重要性没有太多认识,所以比较消极地对待教学工作,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满堂灌输,学生消极被动地听课,教与学难以实现互动。(5)懒惰和畏难情绪随时作祟。遇到难题,他们常常选择放弃。(6)对高等学校教学模式的不适应。进入高校以后一下子面对那么多门课,每门课庞大的知识量令他们接应不暇。文科生对数学教学的不适应感触尤其强烈。另外高中阶段习惯了“靠老师”的灌输式学习,现在一下子要转变为靠自己的自主式学习,就更加感到不适应。(7)数学的抽象性使得数学问题的解决经常伴随着困难,使本来基础较差的文科生常有挫败感而逐渐失去信心。

2.应对策略

针对新升本科院校文科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要搞好新升本科院校文科数学教学,首要的是加强认识与宣传,从社会需要层面理解其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使师生及校方、社会各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这是搞好文科数学教学的前提。其次,充分考虑文科学生的特点,明确教学内容。文科生的专业特点决定了文科数学不宜对学生要求太高。教学内容不能只在理科的教材的基础上加以删减,建议任课教师与院系专业教师共同商议、确定讲授的内容,切合学生当前及今后发展的实际,有利于整体目标的实现。教学目标应突出数学思维的训练。以数学思维过程为线索,通过讲解数学概念及概念形成背景,引导学生品味数学思维的特征,可以穿插数学史,以分析大师们的思维历程和个性魅力感染学生。第三,结合数学建模开展数学应用教学,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味生活中的数学,自觉地把数学与现实结合起来,尝试用数学眼光观察大千世界。第四,尊重学生学习知识的客观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表扬为主,帮助学生逐步树立信心,消除畏难情绪,养成爱钻研的好习惯。第五,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其养成提前预习、及时复习、注重效率等好的学习习惯,即所谓“授人以渔”,使其自主学习,自己去把握知识、去发现问题,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只起“导”的作用。第六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借助多媒体技术使文科数学教学变得生动而又直观,使数学内容具有更强真实感和表现力。最后,改变考核方式。应提倡根据人文专业的特点,采用以考核学生理解程度为主的开卷考试,形式也应不拘一格,例如,让学生就数学中某一认识较深或较感兴趣的问题,与自己专业相结合做一点研究。倘若他们认真而不是敷衍地完成,可能一生都会记住这一经历与结果,而其中的启示与教益更会让他们受

益终身。

结语

数学作为一个工具学科,不仅对理科专业学生来讲至关重要,对文科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新升本科院校文科数学教学面临众多困难,要实现专科向本科的转变,办出特色,文科数学教学改革首当其冲。

校本教科研篇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46-02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剧和中国人口的较少,中国高校生源逐年较少,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竞争更加激烈,生存面临危机。如何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摆在应用型本科高校面前刻不容缓急需解决的问题。应用型本科大学有别于传统研究型本科教育,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培养出动手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和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才能更好地被社会认可和接收。长期以来,中国实施应试教育,其弊端日益显现。中国高校学生无疑深深地烙上了应试教育的烙印,他们学习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缺乏创新性和对知识探索的精神。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课程体系的研究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对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的研究普遍认为应该设置以“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课程,课程应该重实践,重通识教育,注重学生素质教育[1-2]。应用型本科应该关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课程比例及功能发挥,关注选修课程的自由度和适应性,应该在课程的有效整合上下功夫[3-4]。应用型本科应该加强开设实践课程,建设好科技创新的平台,采用各种激励机制,使大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科技创新,在创新研究过程中遇到困难再求助教材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8]。针对现有课程设置中重必修轻选修,重专业轻基础,重理论轻实践,提出必修与选修并重,专业与基础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9]。

本文将从实践需求出发,探讨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应用型本科大学的课程体系的研究型教学改革。它从应用型本科大学的自身特点,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导向,在合理整合学科课程体系基础上,使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应用无缝接轨。

1.课程合理配置

应用型大学课程设置应合理整合,与当前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培养为企业所需的人才。企业需要的是动手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应用型大学课程设置必须考虑这些需求,多开些实践性强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或者增加专业课的实验实践课,并加大这些实践课的考核比重。

课程设置应该适应当前国内科技发展,并具有前瞻性。不能一味跟风,不能流行什么,就开什么课程,这样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应该结合自己本学校的特点,整合本学校的优势,开设特色学科,这些课程既与本专业密切相关,又与当前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反映当前国家倾向于发展的方向。

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当前严峻的招生和就业形势下,必须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有特色的发展道路。可将原有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整合成若干新的大课程,另外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要求形成新的专业。这些课程分别在3年级和4年级学习。如湖北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在国家大力提倡新能源的号召下,依托多年的太阳能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建立了新能源研究平台,并在电气专业的实验班中开设了太阳能并网技术等有特色的专业选修课。这些课程既与专业基础课密切相关,同时还拓展了专业视野,更利于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此外,课程设置同时要具有弹性,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样可以不断吸纳新的知识,新科技,提高课程体系的适应性。

2.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的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目标。对于应用型本科大学来说,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学生高素质的体现,因此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大学的首要培养目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只有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形成应用型本科自己的教学理念才能实现。

具体来讲,应该采用研究型教学方式,注重研讨式、启发式教学,将更多内容留给学生课下自学补充,让学生自己实践,自己摸索,并通过设计综合性实践项目进行巩固强化,完成从教师力求把所有的知识讲全,讲深,到启发学生产生探究知识的主动性实践的过程。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包括课堂上的实践活动,还包括课外实践活动。同时要形成多元化的考核体系,提高实践课程的考核比例,从而有效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湖北工业大学推行了像卓越工程师培养、电子设计竞赛、创新创业训练进课堂、进头脑等实践活动,实现第一、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同时为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有效实施,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创新创业方面的基础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大力开设针对创新创业训练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内容包括有关区域经济、专利申请、学科前沿、创新创业方法、工程实践等方面。这些都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实践热情,学生实践能力大大提高。

3.创新意识培养

为了实现应用型本科创新意识强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转变为探索式研究教学方式。应用型本科应重视探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方面要增设创新理论课程,突出创新素质培养,同时鼓励学生直接参加科研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实行研究型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实现“科研”。

研究型教学方式的特点是讲解理论知识及结论性知识时间大大减少,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实践,让学生去探索未知,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种方式下,教师实施的是启发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发问,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总是处在一种互动的状态下,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得到了很好地发挥。

研究型教学中,在老师研究型教学的带动下,使学生由被动的接收知识变为能驾驭知识的自主能动性强的自主吸收和自主转化知识。由过去的验证性课堂实践,变成探索性课堂实践。学生在对知识的探索过程中,不知不觉中沿着科学探索的道路走了一遭,实际上进行了“科研”。

研究型教学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在学习中,学生的潜能就可以发挥出来,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4.团队合作精神培养

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工程师,作为工程师,要拿下一个项目(project),靠单独一人是不能完成的,必须是团队合作才能很好地完成一个project,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也得益于实践活动的团队实践体验,这些实践活动可以是课堂的,课堂上老师布置实践性小课题,学生各有分工,整个课题单个学生是不可能完成的,只有学生团结合作,发挥各自的特长,优势互补,才能最快最好地完成课题。也可以是课外的实践活动,如参加实习活动,观摩别的团队合作完成一个项目,使学生意识到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企业单位的大项目,从而潜移默化地得到团队合作的熏陶,切身体会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5.总结

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最终的培养目标。研究型教学势在必行。研究型教学须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优化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这是基础;同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只有形成重实践、重探索的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学理念,才能使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韦家朝.宾夕法尼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1, (4):126-128.

[2]张泰城,付八军.高校课程改革与大学生素质的提高[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136(4): 10-13.

[3]关浩,张乐农,吴宏.工科院校创新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模式构建[J].前沿,2006, (2):79-83.

[4]聂磊.德国职业教育中的技术教学论研究及其启示[D].东南大学,2008

[5]潘成云.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J].扬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1,5(4):72-73.

[6]林静.高校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及实现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1,(9):74-77.

[7]贾红伟.高校课堂教学模式选择浅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24(12):103-106.

[8]吴秀花,吴天德.论普通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73-77.

校本教科研篇9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民办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关系研究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26日

科学院院士钱伟长提出:“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永远是科研创新的源泉,而科研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教学的本质是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应用科学文化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而科研的本质是去发现(创造)科学文化知识,并进而去推广应用知识,以达到使更多人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所以,教学与科研在本质上是有机统一的,存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教学和科研是大学最为核心的两大职能,“教学立校”、“科研兴校”,只有把教学和科研有机地融合起来,高校才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才能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最终服务于社会。目前,大多数民办本科院校已经走完了原始积累的初创期,开始进入内涵提升的成长期,未来竞争的焦点是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因此,教学和科研都不能偏废,尤其要做到两者和谐统一。

一、民办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现状分析

(一)民办本科院校职能定位不清晰。目前,学术界将我国的大学类型划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服务型、教学型和高职高专院校等,不同类型的院校具有不同人才培养目标和科研类型,从而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也不同。(表1)

我国民办本科院校大多属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不具备较高的科研条件和能力,应定位于教学型或教学服务型大学,科研定位于服务与促进教学。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民办本科院校职能定位不清晰,出现了两种误区:

误区一:以教学为纲,忽视科研。有些民办本科院校以建校历史较短,师资力量较弱,教师课时负担重,教育经费紧张为由,将科研与教学对立起来,认为“科研冲击教学”,于是将学校的工作重心全部放在教学上,科研留给一些“散兵游勇”搞“游击战”。

误区二:以科研为中心,忽视教学。有些民办本科院校不顾自身发展史,不顾自身办学特色,盲目地复制公立高校模式。简单将科研能力与教学水平划等号,认为“科研能够提高学校的美誉度”,从而将学校的各项资源和政策都向科研倾斜,盲目引进高层次人才,片面追求科研的高速增长,导致教学的敷衍化、甚至边缘化。

(二)民办本科院校师资结构不合理。从专兼职结构来看,大多数民办本科院校专兼职比例失衡,专职教师比例较低。这将造成专职教师课业任务较重,部分教师充当“救火员”的角色,每学期都要变换授课课程,甚至一学期要讲2~3门新课,从而使其只能疲于应对,分身无术;另一方面由于排课照顾兼职教师,导致专职教师上课时间分散,难以集中精力搞科研。

从职称结构来看,民办本科院校中讲师占主导,副高以上职称较少。这将造成学科领军人物和学术骨干缺乏,难以组建强有力的科研攻关团队,难以申报和承担较高级别的课题项目。

从年龄结构来看,民办本科院校以青年教师为主,中老年教师居少。青年教师虽有满腔热情,但由于缺乏教学和科研经验,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科研方向;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科研实力和经验的中老年教师领衔,导致科研活动无人指导,只能进行“游击战”。

(三)民办本科院校管理制度不健全。在我国,民办本科院校大多兴起于20世纪九十年代,建校历史短,文化积淀少,大多处于成长期,外延式扩张为主,内涵式发展不够。学校为了追求规模经济效益,连年扩大招生规模,不断兴建基础设施,从而使其工作重心大多放在招生和基建上,很难兼顾教学和科研;学校管理制度大多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与科研的互动机制。主要有以下两种倾向:

倾向一:管理制度较为松弛。该类民办本科院校过于注重规模扩张,不注重内涵发展,缺乏对新进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一般只要求教师站稳讲台,教好课,对科研未作任何要求。

倾向二:管理制度过于严格。该类民办本科院校实行“坐班制”,不仅基本课时工作量较高,还不允许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外出访学、进修和调研,使教师视野狭窄和信息闭塞,抓不住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

(四)民办本科院校科研水平不乐观。民办本科院校的科研活动大多是教师为了评职称、晋升而自发形成的,不仅缺乏学校统一的规划和引导,缺少科研经费的大力支持,也缺失有力的科研奖励政策,还缺少完整的数据库支撑,从而导致申报项目层次和级别较低;另一方面民办本科院校大多申报省、厅等纵向课题,较少承担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横向课题,从而不能有效地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科研转化能力极低。

(五)民办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定位不清晰。民办本科院校大多没有制定学科专业建设规划,专业设置完全根据市场热度来定,往往有些专业“时开时不开”,很难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这不仅会导致部分教师经常变换课程来教,使其难以凝练学术研究方向,难以形成科研攻关的合力;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不同,培养方式和途径也不相同。应用型大学应重视培养应用型、创新型、职业性人才。但部分民办本科院校仍采用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而忽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互动的关系

(一)找准学校定位,制定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规划。目前,我国大多数民办本科院校具有建校历史短、师资力量弱、教育经费少等特点,决定其应定位于教学型或教学服务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树立教学为中心,科研促进并服务于教学的理念,科研活动应以应用性、开发性研究为主体。因此,民办本科院校应根据自身条件、办学特色等情况,制定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的规划。

1、树立教书育人为中心的理念。孔子在《大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教育特别重视人文教育。而在当代教育中,许多高校缺乏基本的人文精神,使高等教育沦为一种技术教育和工具教育,从根本上忽视了综合教育。因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造就具有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批判精神和理想人格的人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大学的价值所在。

2、制定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规划。科研处在制定学校科研与教学规划时,应当明确科研的主攻方向,突出科研为教学服务的主线,将科研作为教学改革的手段。引导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把科研方向与教学重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找准教学与科研的契合点,从而找准自己科研的主攻方向。

(二)改善师资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

1、大力调整师资队伍结构比例。从专兼职结构来看,民办本科院校应适当提高专职教师比例。要切实减轻专职教师课业负担,力求每学期只教一门课,适当集中排课,使其教有余力,专心做科研;另一方面要深化教学与管理分工,减少专职教师参与学生管理的力度,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使其有充沛的精力从事科研。

从职称结构来看,民办本科院校应逐步提高副高以上职称的比例。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尽快改变职称结构失衡局面,建立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考核机制,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培养,根据科研的方向和任务特点,组建科研攻关小组,实现科研由“游击战”向“阵地战”转化。

2、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首先,拓宽引才视野和渠道。一要树立大人才观,拓宽引才视野。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主要来自其他高校的教师、国内硕博士毕业生和海归人员,而忽视了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高层次人才。因此,民办本科院校应“不拘一格”引进人才;二要建立“刚性引进”与“柔性引进”相结合的机制,实现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长期聘用与短期聘用相结合,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在实际操作中,实行“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的柔性引进方式。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人才引进要与学校定位与发展相适应,必须从本校学科建设和综合水平出发,重点引进急需的专业人才,重点引进教学技能娴熟、科研能力突出的“双师型”人才。

(三)完善管理制度,健全教学科研激励约束机制。民办本科院校要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教学和科研互动融合的激励约束机制,其关键在于设计融入教学与科研“双重”任务和目标的机制,比如建立“双重”考核机制、双份工作量安排机制和双挂钩激励机制,建立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职称晋升聘任制度,以此促进教学与科研融合。

首先,在“双重”考核机制方面,要有比较完善的量化考核评价指标。对教研人员既有教学和科研的量化要求,又有质量要求;既有教学评奖,又有科研评奖。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要向教学和科研结合得好、成绩突出的教研人员倾斜。

其次,在双份工作量安排机制方面,要核定教师每年教学与科研的最低工作量。对于取得优秀教学和科研成果的人员,应在外出调研、评优评先、干部任用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再次,在实行双挂钩激励机制方面,要使工作业绩与利益分配直接挂钩,考核制度要以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为导向。

最后,在建立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职称晋升聘任制度方面,要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公开竞岗制度,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全面推行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在竞聘上岗的基础上,实行择优授课,择优中标课题。

(四)加强师资培训,打造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的团队

1、加强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学会“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两条腿走路,要健全教师培养机制,加大人才的后续培养力度。民办本科院校应积极鼓励本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进一步优化学历结构,正确处理好吸引人、使用人、留住人的关系,实现“外才”与“内才”的优化整合。

2、加强团队建设,打造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的团队。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需要将科技前沿成果和方法及时融入课堂,需要开展以应用性研究为支撑的教学。因此,必须打破师资队伍的院系壁垒,加强跨院系、跨学科和跨专业的科研团队建设,加强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实现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有机融合,从而保证其既能进行“大兵团作战”,又能凝练科研主攻方向,打造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的团队,实现科研反哺教学的目标。

(五)加快学科建设,构建教学与科研融合互动的机制。学科建设是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基础工作。学科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和谐发展,促进知识的系统传播和应用。学科建设的本质就是对科学知识发掘、综合、应用和传播,教学和科研作为实现学科目标的手段,其过程就是对学科知识的发掘、综合、应用和传播,进而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因此,教学和科研应统一在学科建设的框架内,统一在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目前,民办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十分滞后,许多高校尚未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因此民办本科院校应充分发挥科研的职能,通过科学研究来带动学科发展、完善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组织结构,以增强学科综合实力,从而构建教学与科研融合互动的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钱伟长.大学必须拆除教学和科研之间的高墙[J].群言,2003.10.

[2]曾冬梅.探索本科生的研究性学习[J].中国高等教育,2008.23.

校本教科研篇10

2000年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高校大量扩招,每年入学新生达到了600万人。为满足更多学生接收高等教育的需要,许多专科学校陆续升为本科院校,从某种意义上讲缓解了高等教育供需之间不平衡的矛盾。但从根本上来看,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办学基础较差,特别是教师数量不足,教学能力偏低,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影响了高等教育正常的发展。如何提高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好地服务于高等教育事业,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我们针对西部地区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问题,在部分院校进行了调查,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

一、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

据调查显示新建本科院校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普遍偏高,而且学校总体教学水平偏低,主要是由于这些院校原有师资力量不足,迫使学校在近几年大量引进刚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以满足教学的需要。而这些人才在高校学习期间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他们进入教师队伍后,又很快被安排到了教学一线以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使得这些青年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补修教育、教学方面的课程和技能,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驾驭学科知识的能力较差,教学层次单一

青年教师大多数是各专业的专门硕士、博士研究生,他们的学科专业知识功底扎实,尤其是在自己所学专业的某些方向上有着深入的研究,但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普遍性知识地运用能力还比较欠缺,在教学中能够灵活运用的能力很有限。如对课程的内容体系安排,教学进度的规划,课堂教学内容的布设等方面明显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通常只是按照教材的编写顺序和内容不折不扣、不加调整和判断就去讲解,对讲解的知识自己理解不透,尤其是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很好地把握,重点不清楚,难点不突出,从头到尾一个调一种方法。有些青年教师甚至遇到难点时告诉学生,这些不是现在要学的内容,如果有兴趣,自己在课后去看,把难题都留给了学生,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不能区别对待。

(二)教学经验缺乏,教学方法单一

在调查中发现,新建本科院校的青年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毕业于非师范类院校或专业,没有系统学习过教法课程,有些青年教师甚至连作为教师必修课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也没有学习过,缺乏作为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向互动的双边活动,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发现式、问题式、情境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然而,这些青年教师由于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不知道怎样将课程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大多采用传统的单向性灌输式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与互动,教师的主导成了实际的“主宰”,学生的主体常常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成了实际的“客体”。由于教学方法不得当,一些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缺少生机活力,照搬课前预设的流程,一旦出现预想之外的事件、问题、情境就无所适从;教学语言缺乏感彩,平铺直叙、缺乏激情,更少有语调的抑扬顿挫与语言的幽默感,必要的肢体语言运用更是一片空白,课堂也就显得没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三)教学研究意识薄弱,教学创新能力缺失

教学研究是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升华与提高的过程,是青年教师进行自我完善、提升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新建本科院校缺乏开展教学研究的整体氛围。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是个新手,对教学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加强与提高,而且他们从事教学研究、促进教学创新的能力都很有限。部分青年教师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应付教学工作,缺少深入研究教学问题的兴趣和热情;由于新建本院校师资紧缺,一些青年教师承担的课程较多,教学任务繁重,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已经有些力不从心,更不要说进行教学反思研究了;还有一些青年教师虽然主观上有开展教学研究的愿望,但客观上“有心无力”,缺乏“高人”指导,只能自己揣摩着进行,但是收效甚微;由于教学研究不到位或基本不搞教学研究,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得不到提升,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教学改革和创新更无从谈起。

二、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不高的原因

(一)缺乏对青年教师培养的有效机制

青年教师培养机制不合理,一是教师培训机制不健全。部分院校缺少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多数高校的教师培训由学校人事部门负责,青年教师培训的内容多数是教师职业道德和理论性很强的科目,与课堂教学、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等实践结合不够紧密。二是教师培训制度不健全。部分院校对教师培训工作不重视,至今还未制定相关的政策或规划;一些院校的教师培训制度不完善,缺少可行的实施细则或配套政策。三是培训内容不全面。多数高校的教师培训内容;实用性不强,多以相关教育法规、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外语能力为主,有关教学论、课程论、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的方法等直接与教学活动有关的知识和问题却很少涉及,这种脱离实际、流于形式的培训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帮助不大,往往使培训收效甚微。部分院校只是在青年教师上岗前开展岗前培训,缺乏上岗后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一些青年教师在教学中遇到了困难和问题无法解决,制约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缺乏对青年教师有效的激励机制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受财力和物力等的限制,缺乏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激励机制。青年教师有着年轻人的豪迈气概和旺盛的精力,思想上要求积极进步,但到了工作院校后,由于客观现实环境和他们想象的差距很大,有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有些志不达意,意志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变得消沉。新建本科院校很不注重这个问题,还是按照常规的做法管理青年教师,部分研究能力强的青年教师承接了外部商业机构的研究项目,获得额外的收入以补充经济的短缺,对学校开设的课程教学只是抱着完任务的态度,缺乏对教学的研究动力,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学校未能有效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竞赛、教学研究和课堂竞赛等活动,不能很好的激励青年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制约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三)缺乏帮助青年教师能力提高的教学经验交流和互动平台

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没有建立帮助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平台,对青年教师管理比较松散,影响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据调查,部分院校没有针对青年教师设置教学竞赛活动,没有组织教学经验汇报会、交流会,没有给青年教师配备有经验的老教师做导师,这使得青年教师只有自己去摸索教学方法和实践,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既是有些院校设立了青年教师导师制计划,但并没有给予导师相关的激励措施,导师缺乏指导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导师也只是个名头。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导师思想上不重视,加之导师忙于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对青年教师指导的时间也无法保证,只做应付性的指导或者根本就没有指导,导师制只是流于形式。青年教师和导师之间也没有很好地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传”、“帮”、“带”作用并没有得到发挥,没有起到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作用。

(四)缺乏对青年教师教学研究的支持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教师紧缺,最近几年招生量不断的扩大,对教师的需求量也在急剧的增加。青年教师一到学校就要承接部分课程的教学任务,并没有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实践一年以后再上讲台的要求操作。很多学校给青年教师安排的教学任务很重,基本上每天都有教学任务,除此之外他们还要担任班主任等学生管理工作。同时,青年教师还面临着择偶成家等重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此导致了青年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任务的完成上,忙于应付差事,很难抽出时间从事教学研究,他们的教学能力得不到提高或提高的很缓慢,很难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三、提高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制度和机制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必须要有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运行机制。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建立一整套旨在培养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制度体系,并不断完善其运行机制。主要包括青年教师上岗前的培训制度,主讲课程前的听课与助教制度,新开课与开新课的试讲制度,结对帮扶的导师制度,督导跟踪听课的指导制度,定期进修或攻读学位的深造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的建立要体现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制度建立的同时,还必须要有规范制度运行的相关要求,建立必要的组织机构专门负责制度的运行,并由相关管理部门对制度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必要的修改意见和方案,达到持续推进和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目的。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是一个长久的持续性的过程,新建本科院校要从学校长远发展和青年教师的持续发展出发,既要建立能够在短期内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相关制度和机制,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久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通过安排青年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提升教学方面的能力,更要短期和长期结合安排青年教师外出到国内外有相关一流专业的高校和研究所从事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或者安排他们到与课程相关的实践领域从事实践活动,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增强实践教学能力,掌握自己所受课程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以及新的教学教法,拓展青年教师的视野,提升其教学能力。

(二)搭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平台

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通过教学实践才能够得到提升。新建本科院校应该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搭建必要的平台,开展相关的教学竞赛活动,全方位、多角度为青年教师能力提升服务。教学实践平台应由各类教学竞赛和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组成。其中教学竞赛主要包括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课堂教学设计竞赛、多媒体课件比赛、优秀教案(讲稿)竞赛等;主题实践活动则包括示范公开课集中观摩、教授讲课风采展示与观摩、教研室或教学团队例会、系列辅导报告与专题研讨、青年教师教学体会交流、教学名师研讨会等。通过一系列竞赛和活动的开展,让青年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借鉴其他教师科学、合理、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技巧,提高对教学的认识水平,达到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的目的。

(三)加大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经费投入

教师的培养分为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大多是刚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其职前教育状况良好,但是职后教育却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经费。新建本科院校应该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如:教学研究经费、教师培养经费、进修经费、竞赛经费、教学研讨费用,学术研讨费用等。学校应该专门为青年教师的培养设立专项资金,以保证青年教师的职后教育,从而使青年教师的教育能力得到快速提高。从经费来源、分配的渠道,数量,投资方向等,预期效果等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定,有相应的配套经费来保证其高效有序地实施。

(四)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必须建立在教学能力研究的基础之上。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建立专门从事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组织,从青年教师的师源、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和学科特点出发,针对担任不同学科教学任务的青年教师分类进行研究,采取相应的培养措施和提高对策,帮助青年教师尽快完成从以学为主到以教为主的角色转变。同时,学校应设立专门的教学研究项目,让青年教师针对自己所授课程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通过他们自身的思考和实践,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薛素铎,李庆丰等.构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长效机制 保证和促进本科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10(5):10~12.

[2]佘远福.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考察与对策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150~155.

[3]白云霄.浅谈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与方法[J].2007(3):53~54.

[4]林金辉,潘赛.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实证研究[J].江苏高教,2010(6):82~84.

校本教科研篇11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相对于学术型本科院校而言的,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办学定位,是目前国内数量较大的本科院校群体。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共有本科高校1145所(不含独立学院),其中1999年以来由专升本而新建的本科高校有646所,约占全国本科高校总数的56%,此外全国还有三百余所的独立学院。以上新建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多为地方本科高校,其原先的专业设置多以自身行业背景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基础,因此,其办学定位理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即所谓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但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不顾自身基础与实力,一味追求传统老牌大学的办学定位,向教学研究型或研究型大学目标靠拢,着力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学术型人才。相关数据显示,中国高校毕业生中40%是应用型人才,60%为学术型人才,而美国、欧盟等国的高校毕业生中,80%是应用型人才,20%是学术型人才。学校办学定位的不明和培养模式的不合理,导致一些地方本科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困难较大、就业质量不高,高校自身的发展也困难重重。教育部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排名也给予了统计数据的支撑。据统计,排在第一位的是985高校,第二位是高职院校,第三位是211大学,第四位是独立学院,第五位是新建本科院校。

因此,如何提高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应用技术和应用能力是目前摆在应用型本科院校面前的一大命题。本文拟结合《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中有关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任务和要求,研究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科教融合”教学模式的适用性,并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具体实现方法,以此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培养的质量。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现状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在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后,基本初步形成了自身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特色,但也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办学定位不明确。部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上摇摆不定,既想保持自身原有的行业背景和地方服务优势,又想盲目追求高层次发展,甚至不顾自身基础与实力,向教学研究型或研究型大学目标靠拢培养学术型人才。办学定位的不明确和不合理,导致学校发展困难重重,前景不明。

其次是专业设置不合理。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过分注重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指标排名与攀比,开设一些高水平、高规格、与地方产业结构匹配度不高的学科专业,造成产销不对路,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严重脱节,导致大量毕业生就业困难。

第三是培养模式不科学。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强调“宽口径,厚基础”,过于强调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弱化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致使毕业生从事理论研究则功底不深,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又不足,“上不顶天,下不立地”。

第四是考核机制不完善。现状高校对教师的考核机制和晋升标准都是采用同一种模式,过于强调教师在理论研究项目和论文上的比重,而忽视了对教学和技术创新上的要求,导致不少教师无心于教学,相关科研项目也很难反哺于应用型人才上的培养。

从以上的问题分析可知,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亟需明确办学定位,优化办学模式,提高学生培养质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趋势分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我国本科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定位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发展,同时,应用型本科院校又具有较强的地方服务性,其所开展的应用型和技术型科学研究工作及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将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水平还将较大程度地影响到地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正是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因素考虑,近年来,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高校自身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和目标选择进行了较多的探索,并已初步明确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目前从国家层面已经正在研究考虑加强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应用技术大学的培育,教育部在结合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要求,并在教育部的指导下,由以应用技术大学类型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院校等单位发起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联盟,这应该说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在应用技术大学办学定位明确的情况之下,如何加强学生培养质量,其关键是要提出适合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培养模式,而“科教融合”培养模式则被认为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尝试。

四、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教融合”理念解析

科教融合是现代大学发展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一种基本大学理念。从美国研究型大学模式向全球扩散开始,教学与科研相融合就成为了当代大学教育的核心根基。中国老牌的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创新型、研究型人才,科学研究与教学融合是最重要的协同创新,只有科教融合才能真正提高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大学的创新能力。而对于大批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其培养的学生主要是技术型和工程型人才,以工程技术和应用能力培养为主,“应用型”才是这些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工程师才是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教育核心,探索有别于老牌研究型本科大学的“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当前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无法回避且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难问题。

笔者认为,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一是要开展应用型、技术型科学研究,为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二是要培养应用开发型人才,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教融合”中的“科”应更注重于面向社会的、与学校所在地方经济社会和产业关联度较高的应用型课题,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攻关型课题为主,即所谓的“横向课题”。通过该类课题和项目的研究,一方面培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了解社会和地方上用人单位对学生知识机构和能力的要求,并将实践中的技术和经验总结反哺至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研究课题之中,让学生更早地接触到用人单位的需求,感悟到自身学理论学习和能力提高的方向,从工程技术和应用能力上得到充分提高,真正做到“学研结合、学创结合、学以致用”。

五、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教融合”教学模式构建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和需求,结合“科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本文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培养”三方面研究提出“科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一)理论教学方面

理论教学是“科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基础。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课堂理论教学中不能简单地进行知识的灌输。首先在教学大纲的制定上,要充分体现应用型的要求,不一定要求“厚基础”,但一定要求“实基础”,即不一定要求学生知识面宽和广,但对学生今后会用到的知识点应讲解清楚,学生理解深刻,因此,应对目前的教材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其次,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利用实际案例讲解知识点的做法,通过实际问题的剖析,使学生对知识点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践教学方面

实践教学是“科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核心。实践教学的质量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在“科教融合”的教学模式下,首先,在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中,需增加课程设计和实践作业的数量,在具体的课程成绩考核中加大实践部分的比重;其次,在既有的毕业设计的基础上,专门设置相应的学年设计,加大独立实践教学学时的数量,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进行相关的实践教学训练。

(三)素质培养方面

素质培养是“科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提升。这里所指的素质主要是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攻关能力,素质培养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成果的融合和提升。一方面,采用“导师制”等准研究生式的培养模式,由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结对”,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能参与到老师的研究课题中,对学生的专业素质进行系统性地培养;另一方面,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SRTP)、专业学科竞赛等方式,设立基于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微课题”,且“真题真做”,让学生以独立的方式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六、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应该说,“科教融合”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研究提出的“科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是在作者的实际教学改革过程中总结和归纳出来的,可为相关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科教融合”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虞丽娟. 美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及启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 2:86-90;

[2] Clark B R. The Modern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Activities with Learning and Teaching [J].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1997, 68(03): 242;

[3] 周光礼, 马海泉. 科教融合: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与创新[J]. 中国高教研究. 2012, 8:15-23;

[4] 涂自力. 论科教融合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专业课教学的视角[J]. 中国高校科技. 2012, 10:43-44;

[5] 张洪田, 孟上九, 秦进平, 郭秀颖.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 2008, 2:86-88;

校本教科研篇12

工作中,我们发现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许多问题都值得我们从科研的角度进行研究,教师课题研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和教育教学实践有密切的联系。从教师课题的来源看,直接来自于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所谓“教室就是实验室,教师就是研究者”也正是指和教育教学实践密切联系的课题研究。从教师研究的过程来看,它是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进行的,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研究的过程也就是尝试改进教育教学的过程。从研究方法上看,教师的课题基本上都是采用行动研究。教师在面对实际的教育问题时,不可能有现成的、直接可以拿来享用的东西,而必须以研究的态度,审慎地对待教育教学情境、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及这种行为背后所依据的东西,进行考察和反思,才能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目的。从教师研究的目的来看,主要在于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教师研究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改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变化、教育活动方式与机制的变化,以及教师自身的变化等方面。

在这样的研究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于是学校决定进行小主题研究活动。

那么,在培养教师科研习惯上,我们首先选择进行由个体主宰的写教育叙事研究的教师个体培训模式对教师进行培训。教育教学叙事研究是培养教师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然后针对该问题进行的一系列反思研讨的教学行为。大致分为3个板块:

在教育教学中发现教育教学现象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的教学也如此,只教不研,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书匠;只研不教,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谈者。只有成为一名科研型的教师,边教边总结,边教边反思,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作为校本教研第一特征的教学反思也因此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是一种教学行为研究,它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教学反思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而是教师针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理性思考,探索实践之路。教学反思强调,教师不仅应清醒地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而且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从其理性的层面上多问几个“为什么”,这种“追问”(为什么)的习惯,往往促使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解题”能力。它以追求教学实践的实效性为目标。通过反思,进一步改进教学,使之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通过反思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自己的责任心,在改进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实践水平。教学反思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第二阶段:在教学中反思,即及时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使教学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第三阶段:在教学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性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该板块指导教师用审视的眼睛发现问题,用研究的眼睛提炼问题,用敏锐的眼睛记录问题。叙述的时候用第一人称、形式是小记叙文、用流畅的文笔娓娓道来、不加修饰。

对教育教学现象进行诊断

该环节指导教师善于学习,善于求教。教师可以向同行求诊,可以向自己的业务领导求诊,可以向书籍中的学者求诊,可以向网络平台求诊……教师在自我进修、自我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教师既是培训对象,又是培训者。教师应通过不断的自学反思,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要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为研究对象,学会反思技术,进行反思性教学,并让反思成为习惯,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一学,学习教育理论文章,以及别人的先进经验;二读,坚持读业务文章,读与校本课题有关书籍,掌握最新的,特别是课改方面的信息;三写,写读书笔记、写评课记录、写读书体会等,教师是新课程的促进者,在培训资源相对缺乏的情况下,我们要以主动的态度,反思的精神去努力学习,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教学的实质是师生间的对话,沟通与交流。对教学进行反思,也需要教师树立起沟通、交流的意识,大家可以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解剖”,通过相互的研讨交流,通过多种观点的交锋来多视角,多层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清楚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并提出改进意见、理论依据和策略。在交流中展开教学反思,有利于拓展思路,把握实质,共享成功的快乐。

该板块是一个多方求证以达真知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定指导教师认真求异反复求同去伪存真。

整理反思再回归课堂求证

教师成才的重要途径是参与教改实践活动,在教育科研项目中去体验研究性学习,在经验反思的基础上,体会新课程改革的深刻内涵,形成新的教育观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