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经验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4 14:52:00

小学班主任经验论文

小学班主任经验论文篇1

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长期以来,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了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习惯的培养。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校花网*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增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

二、对学生进行耐心教育,多表扬少批评

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课件下载*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三、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

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校花网*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每天早上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各位教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四、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有的学生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大白天六个管灯全开着却不以为然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组课件下载*织开展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会,会上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了辩论,还列举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实践证明: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小学班主任经验论文篇2

本人自工作以来,认真钻研教育教学方法,学习新课程理念,研究课堂、研究学生,付出终有回报,在XX市第四轮教育教学基本功竞赛中我荣获二等奖,在20XX年度学校教师技能竞赛荣获二等奖。

在教学之余,我也思考着教学与科研,尝试撰写教学论文。由本人撰写的论文《怎样说好一节物理课》荣获溧阳市职教论文二等奖。经过仔细修改后,论文《怎样说好一节物理课》又荣获200x年常州市职教论文一等奖,之后本人陆续撰写了师德交流论文《红专并进、为人师表》和《浅谈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创新模式》等校级交流论文。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向有经验的老班主任学习,研究班主任工作方法,陆续担任XX班见习班主任和0116班见习班主任,两个班级都被评为校文明班级。在20XX年度本人被学校评为优秀见习班主任。从20XX年9月至今,本人担任0419电子商务专业综职班班主任,在20XX学年上半学期,班级被评为保护财产先进集体值周工作先进班级在首届校运会上,班级荣获精神文明风尚奖

通过学习本人基本上已经掌握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制作技术,能够灵活的运用Flash、PPT和Authorware制作教学课件以及网页制作技术。由本人制作的课件《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荣获校课件评比三等奖。由本人设计的网站《走进电子商务》在20XX年XX市专题学习网页评比中荣获三等奖。在20XX年3月开通个人主页《教学与课件资源交流》(校主页七色彩虹教师空间曲长利个人主页)作为一个与教师和学生交流的平台。

本人积极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培训,在20XX年9月本人参加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被选为溧阳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培训教师。

在毕业班教学中,所带毕业班XX班和XX班一次性通过了高中物理实验会考和理科综合考试。所带XX班一次性通过省单招技能考核。

教师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二

我是工作在敬仲镇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普通教师,1998年7月毕业于山东省淄博第二师范学校幼师专业,并被分配到敬仲中心小学任教。

小学班主任经验论文篇3

传统班主任培训活动注重理论学习,重点在于提升一线班主任的各种理论素养,指导思想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基于这样的假设:理论素养低下,理论准备不足,是制约班主任专业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班主任的实际工作中,他们常常会面临这样一种困境。尽管他们已经学习并掌握了相当丰富的班级管理理论,熟知班级管理规律和重要原则,通晓常用的班级管理方法,但一旦到真正面临实际的班级冲突情境时,常常感到这些原理与现实反差很大,有无从下手之感。

在一线班主任身上之所以出现理论与实践的巨大脱节,与人们对理论的两个认识误区有关。第一,理论是一种非实践性思想体系,所以有关教育和管理理论的学习过程就仅仅是通过辨别、假设、整理论点、检验假设和论据等程序,找出作为基础的普遍原理,考察这些原理背后的内容。对班级管理和教育理论的这种理解,使理论与当下的班级管理实践完全区分出来,在班主任培训的课堂和许多教育理论书籍中,大量充斥着这种高度漠视班级管理实践活动的深奥、玄之又玄的原则和规律。其实,班级管理和教育理论更应是一种实践性理论,关注的重点不是学科内在逻辑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而是鲜活的班级教育实践问题。理论的目的或功能,不仅是提供理性的解释,更应为相关的班级教育实践提供行动准则。这就决定一线班主任的理论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思辨、推理和演绎等层面,更应高度关注与班级管理实践密切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切实有效地发挥理论对班级管理实践的指导和迁移作用,增加理论的效度。

第二,掌握相关理论就一定能够解决班级管理的实际问题。毫无疑问,班级管理理论对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实践具有较高的指导作用,提供认识的框架,进而能够指导和完善班级管理实践。但现实却存在这样的情况,有些班主任熟知相关理论,但却是一个蹩脚的班级管理者;相反,一些教师对教育理论知之甚少,但在班主任的管理实践中却能得心应手。这是因为,班级管理和教育活动并不是具有严密体系、完全遵循逻辑法则的理性活动。

可以说,传统班主任培训活动的误区,其根本原因是混淆了“应然”和“实然”的区别。“应然”,是指从理想主义的角度来看待班级组织和班级管理过程,班级应该按事先设定的计划和理性的原则去运行;“实然”,即实际存在的班级组织及其活动过程,不仅具有合理规范、有条不紊的理性,同时包含大量的非理性。班主任面临的实际班级情境,具有模糊、随机和非理性特征,包含大量的相互联系的可变因素,需要班主任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多变的决策或调整。因此,像传统班主任培训活动将希望寄托在单纯的理论学习上,指望借助或照搬某些手册或管理宝典所宣扬的原理来解决实际班级管理难题的做法,无疑是幼稚和不切实际的[1]。

从这一角度看,案例研究作为一种质的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架起了一座沟通班级教育管理理论与班级管理实践的坚实桥梁。将案例研究作为班主任研修的路径和抓手,能够有效地化解传统培训中“应然”和“实然”的冲突。教育与管理理论揭示了班级教育与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而班级管理实践却可用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来概括。当下不少学校在校本培训中倡导的班级管理案例研究,引导班主任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对基于班级真实事件和情境而创作的学生转化和班级管理案例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通过模拟决策和判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自身的教育体验,精进班级管理的水平。

不难看出,班级管理案例研究将班级管理中真实、典型的问题和冲突展现在班主任面前,要求他们设身处地地做出反应,为他们提供一种不用真正深入实践的条件下能在短期内接触并处理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班级教育与管理实际问题的机会。在班级管理案例研究中,班主任必须灵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分析、讨论复杂、不确定和典型的教育问题,把握问题关键,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班级管理案例研究架设了跨越理论与实践两者之间鸿沟的桥梁,体现了对不可预期的班级教育事件的一种把握方式,对典型的班级问题的解决方式[2]。

二、 案例研究作为班主任研修路径的价值分析

当下,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以教育研究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这已成为常识。但教师如何开展研究,开展怎样的研究,却存在不小的争论。英国教育学者斯坦豪斯认为,中小学教师作为研究者,并非要让他们承担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而是要关注教育实践,反思教育实践,进而不断提升教育实践。因此,让中小学一线班主任完全像专业科研人员一样从事研究,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这种做法既没有真正尊重一线班主任的实践优势和现实可能性,同时也没有尊重教育实践研究的特点,使大多数班主任对教育研究产生不应有的畏惧感,不敢或不愿开展研究。

一线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性特征,让他们具备开展案例研究的绝佳条件。对他们来说,记录、描写、分析和反思班级焦点事件,是他们熟悉的一种言说方式。班级管理案例与一线教师的日常工作、经验背景高度契合,在记叙和分析案例时,他们能够很容易地进入角色,找到感觉,自然地运用熟悉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自如地表达和交流。而且,由于教育案例源于班主任每天的工作,其生活是与一个个精彩的班级故事联系在一起的,因而案例研究更是一线班主任的一种特有的生存方式和成长方式。对他们来说,论文写作不时会有“失语”的窘迫,但进行班级管理案例研究绝对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感可发。诸多学校的实践表明,引导一线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案例研究,对促进其专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容忍模糊,乱中求序

在科学管理理论和科层制管理思想的影响下,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逐渐形成追求规范、清晰和有序的价值观,但现实的班级管理过程始终存在着模糊、无序甚至混乱的一面。由于案例是对真实班级教育情境和教育事件的描绘,真实地再现了教育与管理过程的现实性和复杂性。同时,案例研究是一种乱中求序的过程,一线班主任通过班级典型案例研究,能够较为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班级教育与管理实践的复杂性,提高对模糊和不确定性的容忍度。在案例研究的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学会利用案例提供的模糊、有限的信息,进行尽可能“满意”的判断和决策,从而增强对班级管理实际情境中信息不完整性和模糊性的容忍度。

2.增加情境体验,优化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是教育观念形成和决策判断的基础。拥有一个合理、多元的知识结构,对一线班主任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完整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应由三类知识构成,即原理知识、专业的案例知识及运用原理规则于特殊案例的策略知识。和理论学习相比,案例研究的最主要功能体现在它可以为分析者提供一个个逼真的班级教育典型事件和管理冲突情境。班主任可以分享同伴经验,积累反思素材,增加真实班级冲突管理的情境体验,自觉反思班级冲突思路和行为,形成新的教育对策和实际问题管理策略。

显然,案例分析能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第二、第三类知识,从而较好地弥补一线班主任在知识结构上的缺陷。同时,案例研究还是教育与管理理论的“故乡”,可以提炼、生发新的理论观点,丰富理论内涵,优化理论品质。

3.培养反思精神,发展批判技能

通过反思提高实际的教育与管理水平,是近年来教师培训理论研究的重要发现。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经验+反思=成长”这一教师成长公式已成为共识,其与以下两种理论的支持有关:经验性学习理论和情境性认知理论。经验性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杜威、勒温和皮亚杰等,主张学习应该从经验特别是个体问题开始,使学习者感到学习的必要性,从而更多地参与到学习中,这样的学习才会更有效,更可能导致行为的持久变化。情境性认知理论会同时考虑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认为学习最好通过积极、社会性和真实性的过程来实现,使学习者极大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应在与学习者相关的情境中发生,这才是有效的学习。

班级管理案例研究符合经验性学习理论和情境性认知理论的主张,案例研究行为本身就蕴含着反思实践的方法论因素,因而是一线班主任反思自身班级教育与管理经验的绝佳载体。在实践中常常出现的情况是,虽然某个班级管理的问题被解决了,但班主任对问题解决的真正原因可能并不是十分清晰,仍然停留在经验和自发状态。通过案例研究,可以将这一事件M行记录和梳理,为他们提供进一步发现、思考问题,澄清认识的绝好机会。一旦案例研究形成习惯,必然会极大地推动班主任专业化水平的持续提高。

三、班主任有效开展案例研究的三个关键环节

基于以上认识,近年来笔者与浙江省多所中小学合作开展了基于案例研究的班主任研修活动。在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案例开发、案例分析、案例研讨是一线班主任有效开展案例研究的三个关键环节。在这三个环节中,各校要根据本校校情和班主任的实际水平,抓住关键因素,给予班主任以必要的政策支持和专业引领。

1.树立案例开发意识,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开展案例研究的前提,是要有足够的文质兼优的好案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储备丰富、切实有效的班级管理案例,在校本研修中大力开展案例研究,只能是美好的愿望。优质班级管理案例资源的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班主任案例研究的主要瓶颈。要想在班主任研修中大力推行案例研究,学校应在两个层面树立案例开发意识,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一是重视学校层面的案例收集和知识管理,将班级管理典型事件收集起来,汇编成册,或上传至学校电子资源库,供班主任交流和研讨。这在一定意义上也可将案例开发视作校本培训的校本课程开发,对本校班主任具有特殊的亲和力,会使他们产生极大的认同感,也易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是出台相应激励政策,鼓励班主任开展个人层面的案例开发或案例编写。这是指班主任将日常教育与管理实践中的典型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加以记录和提炼,以达到积累感性经验、反思班级管理实践得失的目的。

2.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案例分析技术

案例分析有无深度和创造性,决定了案例研究的质量。对一线班主任来说,收集和撰写班级管理案例并无太大的困难,但在案例分析环节则普遍感到棘手。正如美国著名案例教学专家列恩所言:“由于短短几页的案例常常引发深刻而根本的问题,所以案例分析要比案例本身复杂得多。”[3]这是因为案例分析要求班主任能够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相关原理,利用特定的分析技术,对案例背后蕴藏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抽丝剥茧的系统探究,发掘真正的问题症结,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一线班主任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学校可以适当聘请校外专家,对班主任进行专项的指导和引领,帮助他们系统学习相关前沿理论,掌握案例分析的具体策略和技术。

比如,近年来笔者在杭州天杭实验学校、余杭区仁和中学、义乌市后宅小学等,邀请相关专家为一线班主任系统开设了“班级管理的心理效应”“人性假设与班级管理”“焦点解决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案例分析的局外人和当事人视角”等专题研修活动。这些专题学习给班主任提供了案例分析急需的思想养分和有力工具,受到各校班主任的热烈欢迎。

3.建立案例研讨制度,打造班主任

专业学习共同体

基于案例研究的班主任研修过程中,学校要建立相应的研讨制度,围绕困扰班主任的焦点和难点事件,定期组织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案例沙龙活动,为他们彼此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渠道。长期以来,在我国的传统学校文化中,教师习惯于单打独斗,彼此常常是孤立的。这种“孤独”的教师文化,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案例研究中,学校通过建立案例研讨制度,有规律地开展班级管理案例沙龙活动,可以为一线班主任提供相互合作的环境、情感的支持和团队学习的氛围。这一制度有利于打破传统的教师“孤独者”文化,搭建班主任彼此交流和了解的平台,形成班主任专业学习共同体,让个体知识经验有机会为大家所共享,实现传统单打独斗式班主任所无法达成的诸多教育和管理目标[4]。从这一角度看,班级案例研究不仅仅只是班主任个体专业成长的推进器,更应该且必须成为促进学校全体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宽阔平台。

参考文献:

[1]吴志宏.教育行政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96-98.

[2]周俊.学校管理案例分析的技术与策略[J].中小学管理,2006(11).

小学班主任经验论文篇4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教育部,省、市、县关于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及培训方案等精神,按照学校的工作部署,为确保我校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制定本方案。

二、培训目标

1、提高全体班主任的素质和班级管理水平。在2011年12月底之前,全体班主任完成20学时的校本培训任务。通过培训,全面提高班主任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

2、构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建立班主任上岗制度、班主任聘任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和规范管理等工作制度,并形成长效机制。从2011年下半年起,凡进入班主任队伍的教师,在上岗前或上岗后半年时间内均应接受不少于20学时的专题培训。

3、进一步推进校本培训的发展。根据我校校本培训计划,开展班主任全员培训。通过实施班主任校本培训计划,进一步完善我校校本培训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培训对象

全校在岗班主任和班主任后备人员。

四、培训原则

1、针对性原则。针对不同年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班级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研究设计培训内容。培训工作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远程培训与面授辅导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

2、实效性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班主任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现实问题设计与安排培训内容,重视经验交流,突出案例教学。

3、创新性原则。积极创新培训内容、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针对教师在职学习的特点,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的作用,不断提高班主任培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灵活性原则。采用集中校本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五、培训内容

根据我校班主任工作的实际需要,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班主任工作规范、班主任素养、班级管理、班队主题设计、班主任专业成长等五个专题模块。

1、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

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3、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

4、班级管理方法与创新。

5、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选学)

6、学科德育渗透与道德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专题。(选学)

六、培训模式

采取县级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并完成相应培训任务。

(一)县级培训

1、选派一名分管领导参加县班主任培训的培训者培训。

2、推荐优秀班主任参加县骨干班主任培训。根据县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的统一部署,我校推荐优秀班主任参加培训,并充分发挥骨干班主任的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

3、积极参加县教育局统一部署的专题培训。

(二)校本培训

1、建立班主任学习制度。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每月推荐有关的专题文章,方便广大班主任学习。同时,学校购买有关班主任成长的书籍并积极向班主任推荐有关的专业书籍,组织教师学习,进行学习心得交流。

2、建立班主任反思制度。班主任老师每学期写两篇班队工作文章,可以是总结,教育反思,也可以是叙事或案例,记录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失败之举,或者面临的困惑,为自己留下进步的轨迹。

3、举行班主任专题论坛。我校班主任专题论坛关注班主任工作中的典型问题。第一学期的主题是班级管理系列之一——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与良好班集体的建设;第二学期的主题是班级管理系列之二——班队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第三的主题是班级管理系列之三—学生管理工作的艺术。学期通过务实的交流,探讨班级管理中的普遍性问题,展示优秀班主任的先进理念和宝贵经验,让更多的班主任老师从中受益。

4、加强班主任理念转变的培训。培训的方式有专题讲座、班队活动案例交流、教育叙事交流、观看录象等等。担任培训工作的老师为学校行政领导、优秀班主任。

5、推广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每学年举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评出优秀班主任进行表彰,并将他们的经验推广。

6、聘请有关的专家、优秀班主任来我校作报告、作讲座。

班主任校本培训安排如下:

七、培训方式及方法

1、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指新学年的开学前,对班主任进行有关班主任日常行为规范方面的集中培训;分散培训,指利用班主任会议时间,分专题学习有关教育方面的知识。

  1  

2、在职培训和参观考察相结合。比如到相关学校或单位实地考察等。

3、实验研究与相互探讨相结合。即把班主任工作与教科研工作结合起来,在日常工作中相互探讨,在课题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名师传授与自我总结相结合。请本校或外校有丰富育人经验的老师做专题报告,每位班主任撰写育人心得或论文等。

5、读书读报与上网学习相结合。每位班主任除了将指定的书阅读外,还要充分利用网上的有关资料学习。

八、培训措施

1、成立芍药山小学班主任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组长:杨勋海

副组长:王传香

组员:朱俊忠 查传菊 徐翠 梁夫霞

培训工作小组

组长:王传香

组员:朱俊忠 查传菊 徐翠 梁夫霞

小学班主任经验论文篇5

一、 领导重视,认真组织。

1、从20xx年9月开始,我们学校就一直坚持让班主任老师除了学校组织的统一学习外,自己加强学习,加强反思,加强合作,加强交流,让一个人的经验变成更多人的财富。我们的每月班主任工作汇报会,会上的问题交流以及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给班主任老师很大的帮助,他们可以在做中学,也可以在学中做,使得长小的班级管理水平一直保持着新鲜的活力,获得了领导、家长和社会的一直好评。

2、班主任的工作是琐碎而又劳累的,特别对于低年级的班主任更是如此,学校领导在严格要求班主任老师的同时,对班主任待遇也给予了适当的提高,按每期200元起点标准拨出,结果按评估成绩按一定的等次进行发放,虽然钱数不是太多,但是足以说明领导对于班主任工作的重视,足以说明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这样也能够有效的调动班主任学习工作的积极性,为更好的做好班级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制定方案,及时培训

为了切实做好这项工作,我们特按照区进修校要求制定了培训方案,选择并确定了系列培训内容或主题,对于确定的主题,除了规定的这些以外,根据教学的实际及时机,我们还会随机向班主任老师推荐相关的班主任管理方面的文章或者经验,让老师们学有所依,做有所靠,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从而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方案另见。)

1、确定对象,严格要求

对于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班级管理的能力,每一个人都应该以能够做好班主任工作为自豪,我们希望我们的老师每一个都能做班主任,并且都能做好班主任,我校由于教师职数较少,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担负着对班级的管理任务,我们给每个班级配备了一个正班主任,一个副班主任,他们对班级管理工作是同等的重要,班级工作的好坏,跟他们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我们确定对班主任培训工作的对象就是长小所有的老师,重点要求的是所有的班主任老师必须按时准时参加。这些班主任老师都能很认真的参加每一次培训活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精选内容,讲求实效。

我们选取的培训和学习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班主任常规工作及基本要求,探究班主任工作的一般规律的有关内容。

(2)、优秀班主任的经验和方法。本期由阚校长组织学习了《做个好老师》,学习了优秀班主任的经验,指导班主任进行实践。

(3)、关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与任课教师密切配合,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方面的理论或案例

(4)、提高班主任工作中的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的能力方面的内容等等。

三、培训方式,灵活多变。

1、采用德育理论学习与德育实践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形式。

2、规定时间,保障实施。

我们按月来要求,争取每个月保证一课时,一个学年9课时左右。认真考核,纳入评估。

老师们学习的效果如何,我们在每个学期中老师的理论考核中一起进行,对于学过的文章和内容,以理论为副,实践案例分析为主的形式出现在试卷上,对每一个老师进行考核。老师们所取得的成绩一律纳入学期末的个人量化评估中去,

小学班主任经验论文篇6

班主任是班级的指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的素质直接影响着班级的发展,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学校的各种目标、制度的落实。下面就班主任的学习,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学什么

知识如海洋般深远、天空般辽阔,班主任想穷尽天文地理,已不可能,但班主任在自己的领域内学习一些专业知识却是必要的。

1.学习班级管理知识

班级管理主要有:学生思想教育、卫生管理、学生管理、一日常规、班级量化评比。

班主任要认真领会学校的班级管理制度,并能贯彻执行;学习先进的德育思想,能将德育精神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学习细化常规管理,制定班级量化表;学习教育学生的方法,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建立激励机制。

2.学习沟通协调知识

班主任要学习的沟通能力包括: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班主任与班主任、班主任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班主任与家长等五个方面。

班主任要学会爱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班主任要学习“粉饰”科任老师,巧设平台,帮助科任老师树立威信;学会幽默风趣、公正合理,能协调学生间的关系;学会淡定和包容,能正确认识本班和他班的差距;学会淡泊名利、不畏权贵、换位思考,协调好学生和家长的关系;学习如何培养班干部,能知人善任,发挥学生的领导能力等。

3.学习教育心理学知识

班主任要学习心理接触技术,利用观察、谈心、参加课间活动等形式,多倾听学生的心声,把握他们的心理活动特点;要学会心理相容,不排斥班上的小团体,树立责任和服务意识;要学习心理学中的反馈原则、优化原则、互补原则、效能原则,让四大原则相辅相成。

4.学习小组建设知识

小组建设是“学案课堂”实施的基础,是班级管理中的一个重头戏。班主任要学习分组原则、选拔培训小组长、分配小组成员任务、小组评价制度、小组文化建设等。

二、怎样学

1.要有多维学习思想

班主任要有多维学习的思想,要进行“全面学习”,学习教育理论、教学实践、同事的经验,向学生、家长、网络学习,学习使用电脑、多媒体等。班主任学习要有多维空间:读教育类专著,参加进修培训,观看教育类文艺,浏览教育网站等。

2.要安排好学习时间

要想学有所成,班主任必须要安排好学习时间,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上班期间,要利用好工作间隙;回家要读几页专著,或登录微薄,更新心得;周末进行系统学习。

三、怎样用

学以致用,要联系自己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做一些小实验;再进一步推开,把所学的知识放到更加复杂的环境中;总结经验教训,回头进一步学习理论知识,加深理解;将知识抽象、概括形成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班主任要善于控制变量,会分析结果,能发现变量对结果的影响,能去除错误、偶然的数据。

四、怎样反思

班主任的反思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一定要及时记录下来,形成教育随笔。有了教育随笔,班主任就容易针对某一问题进行不间断地总结,找出科学的理论,以便今后更好地指导工作,形成自己的特色。

总之,班主任的学习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班主任应本着“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理念,做一个“知行统一”的班主任。

小学班主任经验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0095-02

随着时展,教师培训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当前教师培训机制、目标、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诸多学者探讨出一系列培训机制激励化、培训目标分层化、培训内容深入化、培训方式多样化等对策,为教师培训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培训途径。在教师培训中,班主任工作同样是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效果是否有效,培训作用是否得以拓展和延伸跟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密不可分。本文试图从培训管理的角度探讨班主任增值型培训的设想及做法,以完善有效培训途径研究体系。

一、培训班主任管理层次

衡量一个培训班班主任是否优秀,主要看在管理培训班级时达到了怎样的境界。有些班主任整天忙忙碌碌,可是未必能使培训达到预期目标;有些班主任能发动学员共同参与管理班级,表面上班主任无所事事,但班级组织纪律性强,学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班级具有凝聚力,培训效果较好。班主任管理根据培训效果可分以下三种层次:

(一)事务型管理

事务型管理类型的班主任仅限为完成培训期间的日常事务管理。做好培训前期准备、培训后收尾工作;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做好学员的学籍管理、考勤管理、纪律管理、后勤管理工作等。看上去培训风平浪静,工作开展顺利,教师与学员间却存在戒备之心,不满之意。管理作用仅限于完成培训教学任务,这是合格的班主任。

(二)协调型管理

协调型管理类型的班主任服务意识较强,上传下达、左右联系、内外应对关系处理得心应手。培训组织纪律性强,学员对培训认识到位,学习主动性、参与性高;班级凝聚力强,培训效果较好;这是良好的班主任。

(三)增值型管理

增值型管理类型的班主任注重培训的拓展和效果的延续。无论多短时间的培训,全体学员之间都能建立良好的友谊。这种友谊在培训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将发挥巨大作用。这种培训效果不仅体现在培训期间,同时培训多年后学员还感受到培训班的作用,这是优秀的班级管理,也是短训培训班主任管理艺术的最高境界。

二、增值型管理的实施

培训目标根据学习理论主要可分三类学习领域:认知领域、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短期培训针对一种或两种或三种学习领域设计了较系统的课程。但是这种短训只关注本期培训完成效果,往往忽略培训创造了学员互相学习的平台;忽略了培训效果在培训后的拓展和延续。而搭建学员互助平台,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育能力才是培训的最终目标。

(一)快速互认、消除隔阂

短期培训的最大特点是时间短,培训时间一般在两周内,甚至两三天时间。班主任的职责除日常管理外,迅速构建学员学习共同体,搭建学员后续交流平台是优秀班主任促使培训效果增值的重要工作。

1.破冰活动的开展――建立学员间的浅层人际关系。破冰活动的目的是迅速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在培训第一天安排30~45分钟的破冰活动,虽然占用了培训的有限时间,但学员间的陌生感迅速消失,再见时彼此脸上多了一份真诚和笑容。活动的设计一般视具体情况开展。一周以上的培训班,培训的破冰时间较长,内容较丰富。在实际操作中,破冰包括:第一,设计5~10分钟全班参与的小游戏,打破僵硬氛围,调动学员兴奋程度。此活动简单、趣味性强,如图形游戏、按摩高手等等。第二,组建团队,加强团队成员融合度。班主任根据学员业务范围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分小组依次完成互认(例如可进行串名字游戏)―选组长―设计团队名、口号、设计团队标志性动作―展示团队文化。第三,深入交流,寻求认同的教育观点。小组成员根据各自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困惑及对策商定讨论题目,并通过设计问题树的方式进行分析。深入交流让组员解惑了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并达成一致意见,找出工作发展的突破口。同时,班主任也可根据学员开放性讨论内容,找准学员最关注、最迫切解决的问题,适时调整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及有效性。两三天的培训破冰阶段可精选1~2个小游戏,半小时内迅速消除学员间的陌生感。

2.自主座位的形成――建立学员间的同道关系。短期培训学员人脉关系的形成,需要班主任尽可能创造条件帮助学员快速寻找到能给予帮助的同学,并能深入交流。对此,短训班座位牌的制作相当重要,每个学员的名字摆在桌面上,为学员间能迅速叫出学员名字提供便利。学员第一次座位牌的摆放由班主任负责,学员到位后,可根据报到时领取的学员名册上信息,分析各自需要,随时自行摆放座位牌,自行调换位子。自主座位为学员交往提供便利,同学间的观点、思想在上课、课后都得到零距离的交流,彼此在对方身上找寻到认可和尊重,同学间的友谊悄然建立。

3.课外活动的组织――建立学员间的情感关系。班主任在没有占用有限培训时间的基础上,可见缝插针在紧张的培训之余组织一系列球赛、拔河比赛、郊游等活动丰富学员培训生活。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放松防范心理,加深学员间的认识,加强情感交流,激发培训班级活力,形成班级凝聚力,产生班级责任感,从而学员间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退的友谊心理。

4.学员合影留念――建立幸福大家庭。再短的培训班终归是一个班集体,班主任组织得当,管理到位,同样能让学员在学习之外,扩大人际交往圈。每期培训中,班主任均会组织学员合影留念,并编印通讯录发给每位学员,给每位学员传递一份人文关怀,传递一种温馨,让短暂的培训留给学员无尽的回味和记忆。

(二)坚持跟班学习,提高管理针对性

班主任坚持跟班学习,一方面能约束学员课堂纪律,有效杜绝学员工学矛盾出现,两难选择情况下倾向于学校工作的完成;另一方面,班主任跟班学习能及时班主任、任课教师、学员间的关系。再者,班主任深入培训教学,能全面收集教师、学员对培训开展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培训存在的问题和调整培训方案,而不至于由于培训时间较短,使问题胎死腹中。此外,班主任跟班学习,可以针对教师所授培训内容,组织高效的、目的明确的学员研讨、交流活动。

(三)挖掘学员自身资源,加强同伴学习

参加培训的学员是高级知识分子,具有较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他们来自教学一线,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他们作为成年学习者,有自己学习的能力,会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培训班主任如能挖掘学员自身资源,建立同伴学习氛围,及时收集、整理、交流学员在实际教学中总结的经验,是参训学员获得的宝贵财富。这些财富甚至比培训授课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更贴近学员需要,更能让学员提高自身整体素质。

1.主题活动。在培训中预留一定时间让学员就某一话题进行讨论,是凸显培训实效的重要内容。主题讨论活动让学员一方面畅谈心得,尽述同仁情怀;另一方面畅所欲言,谈出真谛,谈出真理,并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主题活动讨论主题的选取,可由学员讨论根据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自定讨论主题,也可针对培训所授内容由班主任自定题目,组织学员研讨。主题活动一般由题目确定、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专家评析四个环节构成,每个环节均有时间限制。

2.经验交流。充分挖掘学员自身资源将使若干个主讲教师瞬间转变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教师在传授知识。来自同伴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对已有认知理念的学员转变思想,改变行为习惯更有说服力。开展学员间的经验交流可分两步进行,一是观点展示,即学员事先总结、提炼各自的工作经验和体会,将自己在工作中最闪光的、独特的经验进行展示。二是专家、全体学员互动。在听取完学员观点陈述后,专家及其他学员就其感兴趣的方面同展示者进行探讨。活跃的、互动的经验交流让教师、学员受益匪浅。观点展示的学员将自身工作方法供专家、全体学员解剖分析。一方面,任务压力促使他们总结自己工作方法;另一方面,集专家、众多来自一线学校学员的会诊,将使自身工作方法有较大改观。全班学员在听取、剖析同伴经验的同时,一方面可借鉴同伴经验,另一方面在探讨中提高自身科研能力水平。此外,由于学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对教育、教学感同身受,观察视角各有不同,讨论让他们集思广益,产生思想火花的碰撞。

(四)搭建后续交流平台,强调培训效果持续性

学员间良好友谊持久的保持需要班主任搭建学员后续互动交流平台,建立班级交流网络,组织培训后班级活动。培训班级交流网络平台可以作为求助区,学员在这里发表疑问,需求答案,获得帮助;培训班级网络平台可以作为经验交流区,学员在这里交流个人教学经验,探讨教育工作中的小技巧、小窍门;培训班级网络平台还可以作为教学资源共享区,学员们把自己积累的教学资源贡献出来,实现更大程度的共享。不定期的班级活动可以成为学员调节情绪的场所,学员在这里自由交流一些思想问题,宣泄一些情绪,激起同行共鸣,获得精神的抚慰,有利于学员调整心态,重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1.建立Q群。班主任可要求培训班委成员建立网络Q群,由班委成员担任管理员,负责Q群的维护和管理。培训教师和学员均要求加入班级Q群中,建立有效网络平台,实现师生、生生之间及时的对话与协作。网络Q群平台的建立,给学员在培训后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寻求来自不同单位的学员从教育理念、教育实践不同角度做出及时、恰当的建议提供了途径。强大的智囊团让学员博采众家之长,将有效、持续地促进学员自身发展,从而实现培训效果的延续性。

此外,在培训中,为有效避免学员课堂上忙于记教师教案、无暇思考的问题、培训班主任可强调学员只记录培训过程中的收获和启迪,培训教师授课资料及培训基地整理的资料均可放上Q群共享区,短训过后,学员可回到本单位再下载。同时,建议学员们将在工作中积累的教学资源贡献出来,长年累月,积累成庞大的资源库,实现更大程度的共享。

2.组织培训后的班级活动。培训过后定期、不定期的班级活动是不断激活学员班级责任感,唤起同学意识,加强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涣散的凝聚力的有效方式。班主任可将活动组织的任务交付给培训班委委员。培训时就明确班委的职责不仅在培训中,他的作用显现主要在培训后。因此,再短的培训,班委的组建同样重要。培训班班委成员的选择:最主要是要有持续的激情,同时在重点学校任职的班委,丰富的资源和较强组织班级活动的实力将是让培训同学友谊保鲜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高广方.“国培”如何才能做得更好[N].中国教育报,2011-03-04

小学班主任经验论文篇8

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从学校工作和学生思想实际出发,加强班主任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抓好班级管理工作,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努力使班主任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要点

(一)班主任队伍建设

1,新老帮扶结对

在青年班主任和本年级段的优秀班主任之间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师徒之间经常性地进行工作经验交流,“师傅”要无私帮助,“徒弟”要虚心学习,围绕制定班队工作计划、确立班级目标、营造良好班风、开展班级活动、培养小干部、帮助后进生等方面,通过研讨、指导、学习,取长补短,提高青年班主任的思想素质和管理能力。期末,要求“徒弟”认真写好学习心得。

“师徒结对”活动名单:

2,组织交流讨论

每月举行一次“班主任例会”,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班主任进行思想、业务等常规培训。组织班主任学习教育理论和班级管理知识交流班主任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树立先进典型,表彰先进班主任;引导班主任总结自己的点滴经验,并把总结经验和教育科研结合起来。

本学期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安排如下:

九月份:姜 僖 (建设一个团结奋进的班集体。)

十月份:邵 鸣 (爱心、耐心、细心开展班级工作)

十一月份:李玉华 (良好班风建设)

十二月份:查慧玉 (培养一支卓有成效的小干部)

(二)、加强班风建设

1.安排班级活动

要以全国少工委颁布的“加强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和深化体验教育的意见”为基础内容,根据学校德育工作安排,引导少年儿童开展各项实践活动。活动要加强对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活动之前要制定好计划,明确活动要求,设计好活动并扎扎实实地组织实施,力求取得主题教育的最大效应。班主任与学生一起确定好本学期各项活动的主题,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内外活动,如主题班队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友谊中队举办一些联谊活动。

2.营造向上氛围 3.指导培养小干部

班级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认真选拔小干部,同时要精心培养小干部。第一,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第二,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第三,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小学班主任经验论文篇9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许多班主任工作的失误,归根到底还是教育观念上出了问题,因此,要想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就应该与时俱进,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

一要树立面向未来的教育时间观。班主任不仅要对学生的现在负责,更要对学生的将来负责;要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负责,更要对培养学生的能力负责。要变“学会”为“会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要树立面向社会的教育空间观。学校教育必须拓宽教育的空间,要把教书育人与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要强化大教育的意识,把学校教育置于整个教育的环境中考察,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有机结合的教育空间。

三要树立潜能无限的学生观。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一个班上几十名学生,可能就“潜伏”着未来的瓦特、牛顿、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因此,班主任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前途,对学生充满信心。

四要树立多元智能的人才观。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人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一个人的智能包括言语、逻辑数理、音乐节奏、视觉空间、身体动觉、自知自省、交往交流等多种智能。可是,在我们的中小学校中,评价学生的优劣主要集中在考察学生的言语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方面,而对学生的其他智能认识不够。为此,班主任一定要积极更新观念,用多元智能观评价学生。

二、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班主任作为教育管理学生的骨干力量,只有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准确把握现代社会的人才观,当代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学生间的个性差异、学习差异和发展差异,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

一要有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班主任应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实践。此外,还要加强近几年颁布的教育文献和法规的学习,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法》、《教师法》等,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知识水平。

二要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中小学班主任一般都要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因此在专业知识方面要有很好的基础,具有真才实学,真正做到全面、系统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厚积才能薄发,知识背景越雄厚,越能精要而深入浅出地教授学生知识。我们处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各门学科的专业知识的发展和更新速度都很快。因此,教师不仅要自觉学习掌握所教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信息,还要了解最边缘学科的相关知识,不断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

三要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新时代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接受新事物特别快。班主任如果能在专业以外的其他方面给他们以指导、影响或支持,就更能沟通彼此之间的心灵,从而赢得学生的信赖和敬重,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全面发展的班主任,就很难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四要有切实的管理科学知识。班级是现代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的基层组织,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班主任是学校班级的直接管理者,要做好这项工作,除了需要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管理科学知识,并把它们运用在班级管理上,加强班级管理的主动性、科学性,克服班级管理的盲目性。只有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三、勤于实践,不断优化自己的能力结构

实践出真知。任何高超的教育艺术和技巧,都需要通过实践才能掌握。班主任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优化自己的能力结构。与科任教师相比,班主任除了注重提升通用能力外,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提升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交往能力。班主任由于工作的特点和职责需要,比其他科任教师具有更加广阔的交往环境和更为频繁的交往活动。班主任与同行交往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和“互补”;与学生交往有利于感情的交流和深化;与学生家长交往有利于互通情报和相互支持;与社会交往有利于了解信息。

二是协调能力。班主任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根据其空间特征,协调性工作又可分为内部协调与外部协调、纵向协调与横向协调。这些协调性工作,保证班主任工作与学校整体工作的协调一致,沟通整合各个方面对学生的了解和要求,使班主任能够在更加广阔的背景中充分利用各种外部资源,促进班集体的建设,实施对学生的教育引导。

三是组织管理能力。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一方面要注重学习和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反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中得到纠正偏差的信息,不断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水平。

四、加强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

一位优秀班主任的践行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情感型”,即带着感情投入工作,融入学生之中,在教育实践中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和对学生的依恋之情;第二是“科研型”,即把每一个学生当作研究对象,把每一个难题当作研究课题,以研究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实践中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每一个阶段都有创新和超越。

传统意义上的班主任,其工作往往是以经验为主,凡事做中学,摸索前进,这期间不少人需要走许多弯路才能获得理论层面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操作规程。班主任的实践经验固然重要,但经验不等于科学,某一教育措施在某一时刻对另一教育对象可能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教育对象是不断变化的,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不同个性的发展着的主体。班主任要掌握教育科学、管理科学,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去教育学生,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创造性地指导班级工作,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教育专家。

实践证明,大凡有所成就的班主任,都十分重视对工作经验的总结和研究,不断地把自己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全国著名班主任魏书生已写了210多万字的日记,发表了100多篇文章,主编出版了十多部教育论文集和专著,其中《魏书生教育方法100例》、《班主任工作漫谈》等著作深受全国广大班主任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欢迎;成都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集几十年教育经验与智慧写成了《爱心与教育》;全国优秀班主任金熙寅把自己从25岁开始当班主任的亲身经验写成了专著《班主任书简》,等等。

小学班主任经验论文篇10

教师对于中小学生的成长和身心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班主任在这一过程中更是处于“重要他人”的位置。随着青年教师在班主任队伍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青年班主任普遍经验不足、专业素养发展不够、班级管理能力缺乏等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如何有效构建青年班主任成长机制,发挥青年教师的生力军作用已成为中小学需要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内化教育信念,发挥“重要他人”的作用

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者,建立并内化教育信念是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指导班主任教育实践的思想和理念,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目标、群体与个体发展关系、师生关系及问题处理方式等班级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因此班主任应在“如何看待事业”“如何看待学生”“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集体”等方面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正确认识。

“重要他人”是指在个体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在中小学生学龄发展阶段,班主任的积极态度是学生在学校建立积极生活体验的前提,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和智力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都有着潜在、长远和深刻的影响,是学生成长中互动性的重要他人。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过程中的一切。班主任要发挥“重要他人”作用,首先应明确其角色定位,班主任不仅仅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协调者,其核心是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学龄段的中小学生具有明显的“向师性”,教师的榜样示范将会产生显性或隐形的作用。再次,正确看待教师威信。现实中,很多班主任认为威信是靠严厉来树立的。事实上,教师的人格形象、综合素养、对学生的爱心、对教学的热情都是班主任威信形成的主要因素。

二、强化校本培训,构建学习共同体

专业化发展过程是外部推动力和内部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提高青年班主任专业化水平,必须构建起一个外源发展与内源发展相结合的培训培养机制。

(一)理论教育模式

青年班主任需要具备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基础理论知识,但在职前教育阶段以“学科本位”为导向的本体性知识仍被置于核心位置,对师范生所需具备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重视程度不够。此外,职前段的教师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深度不够,缺乏对中小学教育知识需求的审视。因此,班主任“重新学习”已成为应然和实然需求。班主任专业化知识主要包括岗位实践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这两类知识相互促进并相互转换。[1]岗位实践知识是班主任在专业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性总结,是其对独特的教育问题进行“行动研究”的结晶。它包括对教育对象的独特认识、对教育问题的独特理解和处理方法、对班集体管理采取的独特策略等。[2]这种知识开始更多地表现为隐性的、个性化的知识,但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丰富,可逐渐上升转化为“个体实践理论”。专业理论知识则体现为以理论体系支撑的显性知识,如班集体管理理论、教育心理学、德育论及心理咨询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这些专业理论知识有助于班主任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指导班主任的教育实践。

(二)师徒引领模式

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是一个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和智慧的过程。这种具有个性化的经验与实践智慧大多属于一种缄默知识,且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及其经验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现实中,青年教师职前所学班级管理理论知识不足以应对和解决复杂多变的班级管理问题,寻找有效途径帮助青年班主任积累必要的实践经验应成为当下班主任校本培训的重点问题。师徒引领模式正是为形成班主任管理机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其主要运作方法是由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作为“师”,青年班主任在观摩、参与和模仿的过程中,不断体悟和反思,并在具体的班级管理实践中运用,在真实情景中践行,从而系统地内化,形成个性化的班主任实践经验和管理机智。[3]

(三)案例培训模式

传统的班主任案例培训方式往往采取“舍近求远式”或“随心所欲式”,要么要求教师盲目地在全国追随优秀班主任的优秀做法,要么缺乏对班主任专业化的系统思考,以“拿来主义”的形式试图复制一切成功案例。对于青年班主任的培养和培训必然不是通过复制案例来实现的,如何正确对待班级管理案例,在案例评议中反思、成长,理应是案例培训模式在班主任培训中应用的本真目的。这一模式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一是案例的选取。可以是源于其他学校的代表性事例,也可以是本校真实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的事情。二是案例的评议。在班主任会议上展示、交流、讨论、评议。三是案例的复现。要求青年教师将案例情境虚拟复现,并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综上所述,案例培训目的不是要获得标准答案或一致结论,而是注重培养青年班主任辩证思维能力和灵活多变的决策艺术。

(四)自助培训模式

如前所述,青年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还需要发挥自我驱动力的作用。自助培训就是要求青年班主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首先制订“班主任专业化自我发展计划”,分析班级管理现状、自身优势及不足,依此确定专业化发展目标并制订不同阶段的发展计划。其次要求青年班主任逐步养成实践中反思、反思中学习的习惯,并以叙事研究的方法积累反思和成长记录。再次实施“班主任读书计划”,专业化发展不是一个固态、静止的过程,因而青年班主任要确立终身学习观,汲取知识、创生智慧。

三、开展行动研究,在反思中成长

班主任的教育实践正在由管理时代走向研究时代,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掌握必要的行动研究方法以理性思考自身教育实践,有助于青年班主任逐渐实现从实践者到研究者的转变。具体来说,行动研究就是提倡青年班主任作为实践者对自己行为进行反思,并不断矫正师生关系处理方式和班级管理的行为。研究课题可以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新课改下教师威信的树立方式、教师角色的转化等等。行动研究既可以采取调查、谈话、讨论、实验等实证研究的方法,也可以采用理论分析、文献检索、比较研究等思辨方法,实践中通常是多种方式交互使用,不断调整。[4]行动研究的宗旨是“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即班主任同时作为行动和研究的主体,基于班级管理过程和实践对班级活动的反思和研究。

四、建立成长档案,促进自我完善

现实中,长期开展班主任工作很容易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成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瓶颈。对于青年班主任不是仅仅靠“热情”和“奉献”就能避免这种职业倦怠感,建立科学合理的班主任评价体系是突破职业倦怠的有效路径之一。正如我们在新课程所提倡的学生评价理念一样,对班主任的评价也不应仅是甄别和选拔,评价的本真意义更在于诊断和改革。

班主任专业化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断学习、反思、研究、总结而不断升华的过程,关注的是班主任的成长和发展。采取以个人成长档案为主要形式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将改变传统视评价为奖励和惩罚教师的手段,将立足点放在班主任的未来发展方面,全面检验和查找工作上的成效与不足,在诊断和改进中不断激发班主任提高个人素养,实现专业化自主发展。班主任专业化个人成长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班主任专业化计划及实施方案、班主任自学笔记及心得体会、培训记录及反思、行动研究或教育叙事案例、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阶段小结、小组评议及学校领导评议意见,等等。正是由于专业化成长档案着眼于个人发展的未来,对于青年班主任来说由于经验的不足以及巨大的成长潜力,实施发展性评价更为迫切。

班主任专业化是一种认识,更是一种自觉追求的目标。[5]班主任专业化是个体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一阶段都有具体目标,需要班主任围绕目标不断学习和实践,发展个性和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连山.专业知识——班主任专业化的基础[J].天津教育,2007(3).

[2]包赟甲.对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透视[J].中国民族教育,2009(3).

小学班主任经验论文篇11

认真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中。坚持认真研读与其相关的图书、有关学习资料和各级党报党刊,始终做到从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院里的统一学习和自主学习,使自己对党的各项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当今国内国际形势和发展趋势有了更为理性的分析。从而丰富了自己依法办事等方面的知识,增强了自己实践“三个代表”、“两个务必”、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的自觉性,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在新世纪、新形势下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我个人在廉洁自律方面,能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规定办事,对党中央和省、市委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要求和各项规定,能严格执行。

二、业务工作方面

2009年工作思路: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重点,全力推进我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班主任岗位大练兵活动为主线,深入开展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课大赛、班主任育人风格展示、班主任专业技能大赛等活动,努力提升全市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育人能力;以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构建生活化德育体系。在大德育观的指导下,主要完成的具体工作有:

(一)加强规范化心理辅导室建设,注重专业培训,全面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009年,德育教研部通过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页建设,各区、县(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网建设和各学校规范化心理辅导室建设,聘请专家对全市中小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送教下乡等活动,全力推进了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是在3月初建设完成了“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页”。该网页由最新动态、理论文献、辅导中心、心育名校、名师风采、学生园地、互动交流七大板块组成。制定了《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页运行分工方案》,将网页运行工作做了具体的分工。省市新闻媒体、哈尔滨市电视台新闻联播对此事进行了报道。该网页的建立为学生、家长、教师提供了学习、掌握心理健康知识的途径,创设了总结推广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的经验和典型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的渠道,对引领全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建设完成了哈尔滨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网。研究网内共90所成员学校,形成覆盖八区十县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网络,引领区域内各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同时还举行了哈尔滨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坛,一中、三中、四中、六十中、九十九中、萧红中学、通乡小学七所学校校长做了论坛发言。

三是12月的全市心理辅导室建设检查。按照省、市规范化心理辅导室建设标准的要求,截止到2009年哈市共建设完成了70所规范化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12月份我们对各区、县(市)规范化心理辅导室申报学校进行了检查验收,确定了全市首批70所规范化心理辅导室。

四是聘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郑日昌、北京市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秘书长、心理学博士刘视湘到我市对八区、十县(市)近500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培训。

五是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总结交流经验。

7月在香坊区第15职业中学召开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研讨、总结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的研究成果,为全市中小学校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

11月召开了“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哈一中现场会”。总结和推广了哈一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哈一中心育工作经验对其他学校心育工作以很好的示范和启示,对心育工作进一步提高了认识,即领导要重视,定位要准确,形成完善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途径体系;构建团队,齐抓共管,形成校长负责、政教处直接领导,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机制,建立以心理教师为指导,以班主任为主力军,以科任教师为辅的心育网络;大力投入,完善设施,规范辅导室建设,完善其功能;以人为本,面向全体,教育内容和活动方式适合学生主体。新晚报等媒体对会议及哈一中的心育工作予以报道。

六是对来自四川的小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5月27日至6月24日,由德育教研部组织牵头,委托黑龙江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对6名灾区小学生进行了五周的心理救援。这是我们以自己的方式给予灾区中小学生的支持。此次活动由省心理学会、哈尔滨教育局、哈尔滨教育研究院、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联合主办。得到了来自省心理学会、哈尔滨教育局、哈尔滨教育研究院、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道里进修学校德育部、基层学校各方面的大力支持。通过对6名孩子的心理救助,使孩子们初步摆脱创伤带来的痛苦,能够正确认知和面对创伤。一些心理教师、班主任也在学生心理救助理论和实践经验上受益非浅。

七是送教下乡。6月18日组织哈市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到宾县“送教下乡”。宾县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德育部全体成员和各中小学主管德育工作领导及骨干教师代表参加了当天的活动。哈尔滨市六十中孙林莉、新阳路小学刘芳、通乡小学周志东三位老师上了三节示范引领课。我部教研员与参加活动的教师就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对话交流,有效地指导了教师的教学,对提高宾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技能起到引领辐射作用。

八是采取走访、召开座谈会及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全市各区、县(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最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10月27—29日,教育部组织召开“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交流研讨会”,我们推荐了通乡小学刘会校长作为哈尔滨市中小学唯一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刘会校长介绍了我市及通乡小学心育工作概况,反映了哈尔滨市心育工作开展的历程,反响强烈,赢得与会者一致好评。生活报等省内媒体予以报道,获得社会赞誉。

(二)深入开展班主任岗位大练兵活动,努力提升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

为落实《哈尔滨市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全面提高我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我们制定并下发了《哈尔滨市中小学班主任岗位大练兵比武展示活动方案》。依据方案要求我们在全市和各区县(市)两个层面三个阶段分别进行了班主任岗位大练兵比武展示活动。

一是督促各区县(市)组织开展班主任专业技能大赛、优秀班主任论坛、班级文化展示、学生社团建设评比、班主任育人风格展示等活动。班主任岗位练兵活动分三个层面:以案例、教育叙事为切入点,提升年轻班主任工作素养;以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提高全体班主任综合育人能力;以开展班主任育人风格为示范引领,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二是深化德育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开展第六届德育实践活动课大赛。在各区县(市)开展第六届德育实践活动课大赛期间,设区域赛课专场,我们德育教研部联合区县(市)教师进修学校进行考核、验收、评比,并作为班主任岗位练兵比武展示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各区县能积极贯彻落实,工作卓有成效,几乎全部设立了赛课专场,且精心筹划,准备充分。我们检查、指导、服务到位,工作不流于形式。在进一步推动德育实践活动课大赛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是对广大班主任的一次又一次的有效培训,提升了广大班主任与人理念,发展了广大班主任的育人技能。其别值得称道的有道里、南岗、香坊、平房、尚志、五常、宾县、依兰、等区县,领导重视,教师参与积极,切实推进了班主任岗位练兵工作的开展。

11月28日,我们在哈尔滨市第二职业中学举行了由南岗区筹备的市级德育实践活动课展示活动,这是全市班主任岗位大练兵展评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总结、交流经验,进一步提高认识,扎实推进班主任岗位大练兵活动,提高班主任队伍的岗位育人能力。会上南岗区就德育实践活动课开展情况做了很好的总结和经验介绍,南岗区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探索出了“生态体验式”德育实践活动课的途径和模式。同时将班主任德育实践活动课设计与操作技能的培养与班主任基本功训练相结合,与班主任岗位大练兵活动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和班主任个人特色的德育工作思路,提升了班主任育人能力,形成了符合新课程教育理念的育人风格。南岗经验对于各区县开展好德育实践活动课,深化班主任岗位大练兵活动具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会上冯院长和省教育学院张晓明院长做了重要讲话,就德育实践活动课的德育理念和功能给予高度评价,并就今后德育实践活动和班主任岗位大练兵工作的开展做了重要指导和部署。南岗现场会使与会者对德育实践活动课加深了认识,达成了共识,在班主任岗位大练兵活动的实质、原则、方式方法等方面有了进一步认识和思考。会后,黑龙江晨报对会议及哈尔滨市德育实践活动课开展情况予以报道。

道里区德育部正在积极筹备市级的班主任育人风格特色展示活动会议,会议预计09年4月上旬召开,相信此次会议对全市班主任岗位大练兵活动特别是班主任育人风格会起到一个很好的展示和促进作用。

(三)其它特色工作

一是联合视导。上半年我们会同培训、干训、科研、规划等部门联合视导了道里安阳小学、康富小学、工程小学;道外34中学、团结小学;南岗文林小学、团结小学;香坊通乡小学、民生路小学;平房99中学;松北130中学。本部门单独对共同体学校红阳小学、安静小学、阳明小学、60中学、33中学,以及阿城、五常、宾县进修学校进行了视导,详细了解了学校德育常规工作、课程德育、德育评价、新课程改革工作、班主任培训情况。调研中了解到各学校德育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基本能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大部分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按规定纳入课表,设立心理辅导室,有专、兼职心理教师,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各校基本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开展主题德育实践活动,学校注重各学科的德育渗透。同时也发现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二是与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联合举办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班”。邀请了原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现东方道德研究所所长王殿卿教授做了《中华传统美德》讲座,市委讲师团副团长艾立华做了十七大报告辅导,南岗区介绍了部级重点课题“生态体验德育课题”的经验,风华中学介绍了养成教育经验。

三是由市妇联、市教育研究院主办,我们与儿少中心联合承办了“迎奥运、迎大冬、放飞梦想”道德实践图片成果展活动。全市中小学校的3000多名少年儿童参加了活动。市委副书记王颖同志为成果展揭幕,我院党委副书记王晓波同志出席会议,并同少年儿童一起度过快乐祥和的节日。此次展出的17所中小学校的主题教育活动成果,从不同侧面全面展示了我市广大少年儿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和喜迎奥运、大冬的良好精神风貌。

四是7月6日至7月21日对哈尔滨市贫困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40课时的免费培训。

五是组织协调哈尔滨市第一中学、49中学和兆麟小学参电视访谈活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中国电视师范学院决定联合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二套节目(cetv-2)]共同组织实施“学校特色经验访谈”大型系列活动。10月我们组织哈尔滨市第一中学、49中学和兆麟小学参与了访谈活动。哈市第一中学做了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经验介绍,49中、兆麟小学做了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经验介绍,该节目寒假期间将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二套节目播出。通过此次活动,三所学校可以同时享有卫星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媒体形式全方位的展示,更多的教育同仁将分享哈市德育工作成功经验,增进大众对我市德育工作改革、发展的了解与认同。此次活动适时总结教育改革中的创新理念、管理经验、发展模式对于更好地把握教育规律,发掘与提升教育创新的价值具有深远意义。

六是召开了全市教研员工作会议。为落实市教育局和院里关于开展课程改革五年回顾及班主任岗位大练兵活动,我们召开了全市德育教研工作例会。会上听取了各区县(市)德育教研工作汇报,布置落实市教研院关于开展课程改革五年回顾及班主任岗位大练兵展示活动有关事宜,并就全市德育工作广泛开展沟通和交流,讨论和反思,规划和展望,对全市德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调动热情、端正态度的作用。

七是在省级大赛中取得的成绩

11月20日—28日,在黑龙江省首届心理学科uc说课大赛活动中,由于我们前期培训得力、组织到位,赛课教师准备充分,我市31位赛课教师取得骄人的成绩,全省一共33人获特等奖,我市有12人获得特等奖。这是我们一直以来有效开展工作,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结果。

在11月3日结束的全省首届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展示与研讨活动中,3人荣获综合能力展示特等奖,1人获“班会课说课”单项能力展示特等奖。还有16人荣获综合能力展示一等奖。这次活动展示了哈尔滨市班主任教师的精神风貌,也充分反映了我市中小学班主任岗位练兵的初步成果。

小学班主任经验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1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行各业纷纷走上了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教师行业也不例外。近些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给教师职后培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大规模的中小学一线教师职后培训活动应接不暇。然而,这些培训主要以理论学习、经验介绍、课堂观摩为主,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方式形式化,缺乏实践操作环节,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培训效果差强人意。班主任培训也不例外,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的效果更差。当前,农村大量留守儿童存在、家庭教育缺失、家校沟通不畅、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农村班主任需要对学生投入更多的创造性劳动与情感关怀,其专业发展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那么,当前农村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究竟面临哪些困境?

一、农村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困境

(一)国家层面对班主任专业发展缺乏目标导向

从实践层面来看,当前我国中小学班主任都没有经历过专业的职前培训,因为目前我国还没有哪一所高校或者高等教育机构开设有专门的班主任专业,因而也就不存在专属于班主任专业的职前教育,班主任的教育目标无从谈起。从整个国家来看,虽然有2006年6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和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这两个针对班主任工作的文件,确实从工作职责的角度对担任班主任教师的素质进行了规定,但并未涉及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具体目标要求。再加上全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发展水平差异明显,班主任素质参差不R,这样的现实差异对不同地区的城乡班主任提出了不一样的发展目标要求,这就需要各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为本区域的班主任提出专业发展的明确目标要求。

(二)班主任个体对工作缺乏内在动力

班主任对所从事工作的职业认同是其专业发展的个体心理基础。[1]班主任的职业认同度越高,其工作的激情就越高,对工作的满意度也就越高,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创造性也就越强。但是,农村中小学很多班主任是出于“养家糊口”的生存目的去做班主任的,一些学校领导不重视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就把工作当成“副业”;加上农村学生思想观念相对复杂些,在巨大的物质和精神压力面前,相当部分班主任对工作缺乏热情,大多是在学校领导的一再要求下才勉强担任班主任的。处于这样的职业状态下的班主任,无心教育学生,有的还会用消极不满、悲观失望、漠不关心的态度和行为对待工作,效能低下,这样的职业态度不可能使他们在工作中努力进步,更何谈想方设法使自己走上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三)学校层面缺乏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学习与实践平台

通常情况下,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培训往往是学校把班主任派到市里、省里甚至外省参加大规模的理论学习、经验交流、课堂观摩,缺乏实践操作环节和教育现场的实训,培训效果不佳。再加上农村学校所处地域分散、交通不便、信息交流不畅、环境差异大,学生的情况更加复杂一些。大多数农村学校的教师人数有限,一个教师往往要承担多个年级、多个班级的教学工作,寄宿学校的教师还必须轮流管理和照料内宿生,班主任更是离不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工学矛盾突出,外出培训的困难可想而知。因此,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培训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加强教育现场实践操作的实训,二要建立既不脱岗又能进行专业培训的学习和实践平台。这就需要建立校级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学习与实践平台。

二、建立县域中小学班主任研修共同体是超越困境的有效途径

反思我国当前农村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笔者认为,建立县域农村中小学班主任研修共同体是超越困境的有效途径。所谓县域农村中小学班主任研修共同体,就是县域内十几个中小学一线班主任与高校研究者共同组成的以提升班主任专业技能的协作型团队。下面从三个方面分析为什么要建立县域班主任研修共同体。

(一)县域班主任研修共同体能够提供合理的目标导向

当前,我国实行“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制度,在此背景下,全国、全省或全市范围内县与县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相对闭塞,而县级教育行政机构掌握着辖区内详细而全面的信息,具有协调辖区内信息沟通和组织各种力量的能力,承担着引领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责任,这对于组建县域中小学班主任研修共同体来说是绝对的优势。根据社会心理学家库特尔・勒温(Kurt Lewin)的群体动力学理论,一个人在群体中的思想和行为与其独处时有所不同,群体的影响力或作用大于互不相干的个体,群体成员的互动能产生群体动力,群体动力使个体原本的思想和行为发生改变。据此可以确定,班主任个体会受到共同体中各因素的影响和整体环境的改造,共同体决定了班主任个人的行为和心理趋向,共同体的研修目标能影响班主任个体原有的行为标准。班主任大多希望与同行交流和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其次是结合实践工作开展行动研究和探索,然后是系统的主题学习,这样更能促进他们教育观念的提升和工作方法的转变。[2]县域班主任研修共同体能够深入中小学一线教师所处的生存环境,了解他们真实的生命状态,理解他们的行为,注重参与成员融洽的人际关系和活动现场的氛围,从而制定适合本地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活动目标、内容和方式,形成合理的共同发展目标,为班主任专业发展提供合理的目标导向。

(二)县域班主任研修共同体能够提供持久的内在动力

以往的班主任培训只注重知识技能的提高,集中且短期的培训总是将班主任视为预设的存在者,只看到班主任的普遍性,没有认识到班主任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现实、丰满的人,忽视对班主任个体情感方面的关怀,很难激发班主任投入深厚的情感,使其专业成长缺乏持久的内在动力。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五种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依次排列。美国当代教育哲学家内尔・诺丁斯的关怀理论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得到他人的理解、接纳、尊重和认同,关怀他人和被他人关怀是人的基本需要。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作为一个社会人,每一个人都存在归属感,希望得到组织或群体的认可,想要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追求群体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情感,希望得到关注和关心以及他人的尊重,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县域班主任研修共同体就是一个成员在生活中相互交往、思想上彼此碰撞、情感上互动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共同体的成员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小范围人群的互动能够深入成员的内心,关注成员切实的生存状态及内在需求,让成员能够真正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增加积极的情感体验,使每一个成员感受到自己是被他人用心关怀的,体会到自己在共同体生活中的价值,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通过互动增加积极的情感能量。因此,县域班主任研修共同体成员间的互动是激发班主任专业发展持久的内在动力。

(三)县域班主任研修共同体能够提供真切的学习现场与实践平台

如前所述,农村学校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比城市学生更为复杂的问题,这就要求农村班主任不能纸上谈兵,必须走进教育现场。美国人类学者让・莱夫(Jean Lave)和爱丁纳・温格(Etienne Wenger)在《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一书中提出了情境学习(Situated learning)方式。该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抽象的过程,知识和技能必须在真实情境中经过反复地实践和运用才能获得。比如,你要学习游泳就应该下到水里学;你要学习开车就必须把车开到马路上学。以往那种纸上谈兵式的大规模理论讲座培训没有效果,而在小规模班主任研修共同体中,每一位班主任可以走进自己的学校、走进自己的课堂、走进自己的班级,走进实实在在的教育现场,在自己熟悉的情境中,自然地跟一个个具体的学生进行对话,通过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发生的某个具体事件来获得情感体验和经验改变,更好地找回自我、认识自我,也更好地认识他人,从而实现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小规模的研修共同体能够扎根于一线学校,提供在教育现实情境中的班本实践活动,让班主任向经验学习、向同伴学习,通过对比发现自我,在借鉴中激发认知,在交流中产生碰撞,在争论中升华思想,这样的学习与实践平台既可以避免枯燥的理论学习,又可以通过团队成员之间面对面的分享和交流、分工与合作,通过全身心、全方位、立体式的体验和借鉴,在行动研究中实现自我更新式发展,养成终身学习和自觉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类似于这种将理论贯穿于实际、具体的班主任工作中的培训才是一线班主任教师迫切需要的。[3]因此,县域班主任研修共同体能够提供真真切切的学习现场与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熊孝梅.农村学校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建议[J].基础教育研究,2016,(1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