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7 18:11:43

中国酒文化论文

中国酒文化论文篇1

一、历史悠久的葡萄酒文化

葡萄酒在中国的的历史最远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20世纪90年代的考古工作已表明在当时先民已开始食用野葡萄这种水果了。早在汉武帝建元年间,张骞出使西域时,从中亚将欧亚种葡萄引入西域,后经西域传入中原。《大宛列传》有记载:“大宛(今中亚费尔干纳地区)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张骞)取其实引,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萄肥饶地。”这里的“蒲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葡萄”。

中国的酒有白酒,黄酒,啤酒,药酒等七大类之分,葡萄酒作为舶来品,从外来客逐渐融入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当中,并形成独具特色的葡萄酒文化。从酒器来看,唐朝王翰的《凉州词》写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夜光杯采用祁连山的老山玉,新山玉,河流玉制成,杯体玲珑光洁,造型精巧。远在2000多年前,酒泉就出产夜光杯,在当时可称得上是稀世之宝。皓月相对,清澈的葡萄玉液透过薄如蛋壳的杯壁熠熠发光,酒因杯而质愈显,杯因酒而名更著,相得益彰,名驰千古。人们对酒器的注重,为大众品鉴酒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此外,葡萄酒也用以体现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与身份标识,官场上礼尚往来,以此作为馈赠佳品或者以酒贿官在历史上也是存在的。苏轼就曾作诗感叹三国时期宦官张让得十斗葡萄酒后赐官张让,足见葡萄酒当时极为稀贵难求。汉代由于生产技术,社会战乱等客观因素,葡萄及葡萄酒虽引入但未广泛传播与普及,此后,中原也很少种植,而是一些边远地区把酿好的葡萄酒作为贡品由皇室支配,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联系少数民族,稳定边疆的作用。唐朝时期社会风气开明,男女均可饮酒,加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海外贸易政策宽松,为葡萄酒的商业交流创造了条件。

葡萄酒与诗词结合所衍生出的文化時代不同,表现也不同,这与当时的社会土壤有关。魏晋后期政权更迭频繁,长期割据,战乱不断。到了南北朝到了逐渐成为上层名流盛宴上的酒饮,葡萄酒文化逐渐兴起。葡萄也成为服饰的装饰图案出现在公众视野。“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李白在他的《对酒》中这样写道。一口吴语娇侬的江浙姑娘也拿着金杯盏酌一口葡萄酒。灿烂的盛唐也有如曲红般的葡萄酒嗜血的一面,从繁华的长安往寂寥极苦的边疆望去,“金笳吹朔雪,铁马嘶云水。帐下饮蒲萄,平生寸心是。”李颀的《塞下曲》这样和起。

二、延年益寿的葡萄酒

人们大多采用人工酵母将葡萄里的糖分转化为酒精从而酿造葡萄酒。葡萄酒经酿造后还要放置一段时间,这是因为葡萄酒中的单宁经过陈年才能醇化,成熟后口感会更好。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曾有记载:“暖腰肾,驻颜色,耐寒,”“面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可以说葡萄酒一剂良药。它所含的一种分子不仅可以消毒抗炎,还可加速内脏的造血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合理饮用,葡萄酒硫胺素能调节神经中枢,兴奋神经,让人神清气爽。

对女性来说,葡萄酒中的多酚和近年来发现的白藜芦醇成分都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使皮肤保持青春活力;葡萄酒中的果酸有抗皱洁肤的功效。葡萄酒味辛甘性温,富含的铁可以温阳补血,活血通经。此外,葡萄酒还具有一定的减肥功效。对儿童来说,葡萄酒所含的的单宁,类黄酮等物质有助于改善肠胃和蛋白质同化,促进胆汁分泌;其中富含的硫酸钾可以增强免疫力。儿童适当饮用葡萄酒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能力。对老人来说,红葡萄酒中的山梨酸钾促进胰腺分泌,防治便秘;适量的葡萄酒可以提高在体内起着运输血液中的胆固醇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而且酒中所含的多酚会降低低密度胆固醇浓度,与其结合后可以避免其与活性氧结合,从而防止动脉硬化,降低了心血管发病率和老年人肥胖率。除此之外,葡萄酒还具有抗癌的神奇功效。

三、葡萄酒业的现代之路

由古观之,对于葡萄酒,诗人大家爱不释手,达官贵人津津乐道,而寻常百姓多是默默无闻。葡萄酒发展至今,依然媲美不了啤酒和白酒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葡萄酒的发展想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就必须综合分析各种因素,综合利用多种资源,重新塑造葡萄酒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

1.加大宣传力度

从宣传葡萄酒的发展历史入手,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大众的目光,提升公众对葡萄酒的认同感;其次立足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的观念,宣扬葡萄酒的营养功能,药用和美容功效;此外,加大营销力度,选择不同的传媒手段,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制定正确的营销内容,提高葡萄酒的知名度。

2.提升葡萄酒质量

葡萄的种植对于葡萄酒的酿造来说非常重要,新疆则拥有得天独厚的种植环境。走集约化的葡萄种植发展道路,促进新疆农业生产的转型发展。在注重葡萄种植的同时,应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国外先进的酿造工艺,趋近国际标准,走国际化道路。从种植到生产酿造,每一环节都有严格的质量把控,确保葡萄酒的质量。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利用互联网销售葡萄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造假问题,运输问题,人们之间的信任问题,都是葡萄酒互联网化的主要阻碍。首先,要有健全的社会征信体系,加大不诚信的惩罚力度;其次,互联网要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让人们买的舒心喝的放心;最后,还有待于完善交通运输体系,解决葡萄酒运输问题。要想实现葡萄酒的互联网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王仕佐 黄平.论中国的葡萄酒文化.酿酒科技[J].2009.11 

[2]赵春颂.葡萄酒与健康.山东食品科技[J].2003.8 

中国酒文化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1-0128-0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的饮用越来越普及,人们不再满足于纯生理的需要,而趋向于从酒的饮用中获取更多的精神享受。因此,很多人希望了解认识酒文化及其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商家则希望挖掘酒文化的内涵,尽量拓展其外延,更好地为经济服务。一时间,有关酒文化的论述铺天盖地,形成了久违的酒文化热。但是,大多数人忽视了一个根本问题,即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产生和发展必然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则是深蕴其内的基本精神。因此,要揭示中国酒文化的精髓,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角度对其进行观照。本课题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其梳理和研究,对中国酒文化的研究有所启发。

一、研究现状

到目前为止,有关中国文化和酒文化的研究很多,有的是综合性著作中的专章或专节论述,有的是关于酒文化的专题论述。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徐海荣主编的《中国饮食史》,内容几乎涉及中国饮食文化的所有方面,近三百万字,体制宏大,材料丰富,是迄今为止最系统最完备的中国饮食专著。虽然,酒文化在其各编中都有涉及,但所占分量很常小,且多限于材料性的。朱宝镛、章克昌主编的《中国酒经》,分酒史篇、酒政篇、酒类篇、酒技篇、酒器与酒包装篇、酒饮用篇、酒文化篇,可谓酒类专著的经典。但是,该书多限于酒文化的历史资料介绍。其他的如朱年、朱迅芳的《酒与文化》和罗启荣、何文丹的《中国酒文化大观》等也大致相似。相比之下,万伟成的《中华酒经》对中国酒文化作了比较全面的梳理;但是,该书也偏重于资料的介绍和趣味性及通俗性,虽然涉及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可对于酒文化与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关系,也很少论及。

相比较著作而言,单篇论文,如李德民的《酒象与诗魂——酒文化探微》、萧家成的《论中华酒文化及其民族性》、万伟成的《中华酒文化的内涵、形态及其趋势特征初探》等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方面对酒文化进行了论述。对于酒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关系,虽然不是专门论述,但也偶有论及。但是,由于篇幅所限,它们不可能进行深入细致的论述。

总之,从宏观的角度,把酒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联系起来行研究的,非常少,且缺乏深度和系统化。

二、研究意义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既有理论意义,也具实际价值。首先,酒文化与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关系密切,但研究成果很少。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挖掘出一些深层次的知识,把酒文化的研究提高一个层次。其次,酒文化研究是饮食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成果可以丰富和充实饮食文化研究这一系统工程的内容。再次,通过研究,可以发现酒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更深入、更全面地认识酒文化、饮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其积极的作用,减少其消极的影响,从而在新时期更好地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作用。

三、研究思路

要深入研究酒文化与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关系,首先要明确文化、中国酒文化、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内涵和外延。

中国酒文化论文篇3

酒文化产业本身不是独立的,它涉及的内容较多,涉及到酒文化的方法面面,而且酒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不仅涉及到酒文化相关内容,更是涉及到旅游业、农业等各种相关产业,其发展所涉及的产业较多。因此,要全面理解酒文化及酒文化产业,就需要理解酒文化的相关产业,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酒文化产业,以便更好的发挥酒文化产业的价值。自有酿酒历史以来,酒文化就相伴随而产生。中国酿酒历史悠久,酒文化传说中就有杜康发明造酒(距今约4100年)、仪狄发明造酒(比杜康早1000年),可见历史之悠久。1983年10月在陕西眉县杨家村二组考古出土了在5800一6000年左右的新时期时代的陶质酒器(见《宝鸡日报》1988年9月1日周末文化版),这也说明了在几千年前酒出现了人工谷物酒,酒文化也随着而伴随产生。学者们普遍认为商代酒出现了谷物酿酒的技术,这一点已经可以考古中得到证明。西周更是我国酿酒技术快速发展时期,这是代表性的就是酒曲的发明,并出现了对酿酒技术的概括,这就是“五齐”(即泛齐、酸齐、盎齐、堤齐、沉齐)、“六必”(即林稻必齐、曲萦必时、湛炽必清、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这也就构成了我国用曲酿酒工艺技术的基础,这就是世界酿酒科技的一个重要进步。粮食蒸馏酒产生的时间虽然存在着争议,但是在我国出现也有千年的历史了,可见,中国酒文化的历史悠久且博大精深。

中国酒文化论文篇4

一、我国主题酒店发展现状

1.基础理论。主题酒店在国外推出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但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在我国,最早的主题酒店有1995年的玉泉森信大酒店、1997年的鹤翔山庄等。2004年11月6日,在成都京川宾馆召开了中国第一届国际主题酒店研讨会,标志着中国主题酒店进入有组织的发展阶段。2006年12月10日,国际主题酒店研究会创立大会通过了《主题酒店开发、运营与服务标准》,标志着主题酒店建设由此步入标准化进程。《主题酒店开发、运营与服务标准》对主题酒店的定义是:主题酒店是指以酒店自身所把握的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素材为核心,形成独具特色性设计、建造、装饰、生产和提供服务的酒店。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的定义是由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哈默尔在《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的。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我国学者对酒店核心竞争力进行过分析与探讨,其定义大致有资源论、能力论、创新论、文化论、创新论、系统论等几种观点。然而也有综合性的观点,比如刘琳(2003)认为酒店的核心竞争力是“知识与技巧、管理体制、实物系统、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并提出其构成要素。吉根宝等(2006)认为酒店核心竞争力表现在价值、可扩展性、独具特色性和持续学习几个方面。马博(2009)认为酒店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资源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应变能力和人力资源优势,其中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主导产品(服务)是核心竞争力的精髓。而作为酒店的新形式,什么是主题酒店的核心竞争力呢?根据蓝海战略和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内涵,选择主题酒店就是酒店业经营者践行蓝海战略和差异化战略的表现。酒店业经营者从酒店业之外的产业开辟出一片“蓝海”,选择各种文化主题与酒店功能相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产品和服务,这些独具特色资源就是竞争优势所在。而现代企业资源~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是拥有一组特定资源和特殊能力的组织结合体,因此,要使主题酒店的竞争优势转变为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有很强的核心能力来将主题酒店的独特资源进行整合并充分利用。本文就是立足主题酒店特有的资源,通过对其独到的能力进行探讨,并以此为突破口分析主题酒店的核心竞争力。

2.我国主题酒店的数量及分类

随着主题酒店逐渐被消费者了解和接受,全国各地主题酒店发展迅速,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图1是对各全国各省市主题酒店数量做出的初步统计。如果把这些主题酒店按照主题内容和选材类型进行划分,可以大致分为自然类、历史年代类、异域风情类、民族文化类、音乐戏曲类、体育类、名人文化类、影视文学类、宗教类、健康类、城市地方特色类、娱乐类、科技信息类、时尚艺术类等。图2是以此划分依据为基础对所搜集的484家主题酒店的主题文化类型的分析,可见主题酒店的文化主题种类繁多,酒店经营者都在做尝试。

二、主题酒店的独特资源分析

魏小安说主题酒店是“酒店”+“主题”。主题的引入使酒店的资源具有独特性,从而引起酒店理念、服务和管理方式等的改变。主题酒店的独具特色的资源主要包括独具特色的文化资原、人力资源和品牌资源,

1.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

主题酒店弥补了酒店业长期以来缺乏文化内涵的缺陷,对各种类型的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提炼出一个主题,将这个主题与酒店产品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这样既体现了文化的本质内涵,又与酒店的企业文化相融合,或是考虑到地域文化特色,充分地体现了主匦酒店的特色。比如,四川的饭店选择藏文化作为主题。藏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再加上酒店所在地一四川是一个藏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藏文化在这里有深厚的文比积淀。这种文化特色和地域空间的结合形成了酒店文化资源的独特性。饭店的“五星宣言”最能体现酒店打造全国首家藏文化主题酒店的理念:通过对藏文化的深入挖掘、提炼……把地域、城市等文化信息注入酒店的理念、意识、服务行为之中,对其建筑设计、环境设计、装饰用品设计、产品形态设计等方面能够表述一种统一的文化理念,并能够以具象的文化存在对服务对象产生一种精神感染力的酒店。再如,厦门的“音乐岛酒店”在融合中西文化、特别是巧妙融入本土文化内涵方面,作了积极尝试。“音乐岛酒店”原名“怡华酒店”,管理者借助1999年公司赞助厦门市爱乐乐团的东风,将酒店改名为“音乐岛酒店”;又借助厦门市举办“第四届青少年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的契机,更换主题招牌,改造部分设施设备,注重渲染“音乐主题”文化氛围。

2.独具特色的人力资源。

鉴于主题酒店的文化特性,从主题的构想与定位、装潢设计、产品研发到运营管理,各个环节都要恰到好处地体现主题文化,这就意味着需要通晓酒店主题文化的独具特色的人力资源。在一定意义上说,主题酒店人力资源是主题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比如文化主题酒店定位:要做的是让艺术家、建筑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室内空间设计师、酒店配套同期介入,使之成为一座集建筑设计、空间设计、视觉设计、行为设计乃至音乐设计于一体的文化艺术主题酒店。这样的高要求恐怕不是一般员工所达不到的。主题酒店的员工,从一线员工到管理人员,都要具备除一般服务技能或管理方法之外其它的知识和能力;除了非主题酒店所需的人力资源外,还要有专门配套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和文化部。如鹤翔山庄聘请了四川大学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专家为酒店经营管理出谋划策:聘请民间道学专家作为顾问;还培养与主题文化相关的技能高手,如根雕艺术师、茶博士、太极拳师等。比如厦门如是酒店作为全国首家“禅文化”主题酒店,酒店定期会邀请著名佛学者举办佛学讲座、国学讲座等。

3.独具特色的品牌资源。

主题酒店独具特色的品牌资源表现为主题酒店的文化品牌资源和文化品牌的延伸。就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资源而言,如南充团结商务大酒店是以丝绸文化为主题;成都芙蓉丽庭酒店以荚蓉文化为主题等:曲阜阙里宾舍则运用了儒家文化作为品牌。虽然阙里宾舍的儒家文化晶牌本身没有专利性,但是如果别的酒店要拿来用的话却缺乏空间地

域这个优势。曲阜阙里宾舍的整个建筑紧挨“三孔”,采取中国四合院式的布局,组成几座院落,以回廊贯通,与孔庙、孔府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曲阜阙里宾舍成为典型的儒家史化主题酒店。而文化品牌的延伸就是要把主题文化转化到酒店的实体产品中,让主题文化“名副其实”。这是主题酒店品牌资源的主要方面。主题酒店是酒店业激烈竞争的产物,酒店的主题文化品牌确立之后,要想保持文化品牌的价值持续性,就必须进行史化品牌的延伸。比如四川雅安西康大酒店,是中国首家“茶”文化主题酒店。酒店将国饮藏茶之极品与中国国粹文化有机结合开发出“茶之韵”牌藏茶工艺品,并且对藏茶内含有的特殊香气化合物进行研究开发出一系列的藏茶产品,不断提升“茶之韵”牌藏茶的观赏性、医疗性、适用性和再循环适用性。这个酒店就是利用基础的文化品牌资源延伸出新的品牌产品,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资源。

三、酒店的核心能力分析

1.主题酒店的资源转化能力。主题酒店有独具特色的文化、人力和品牌资源,只有对这些具有独具特色价值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和整合,才能使这些资源聚合成力量,形成酒店的核心竞争力。从主题文化到文化竞争力的转化工作比较复杂,成功的转化会产生吸引力、注意力、记忆力和竞争力。饭店将藏文化元素放入装潢设计中,藏文化就转变为硬件设施的一部分;把藏族的风俗习惯引入到酒店的迎宾服务,就形成了酒店别有特色的迎宾服务。鹤翔山庄对道家养生文化解读深刻,开发出一系列的养生产品,消费者可以品五行宴、饮五行茶、练五行功,此时的道家文化和品牌资源就转化成酒店的盈利能力。此外,主题酒店通过整体的主题文化塑造,使主题酒店从传统的住宿设施转变为“旅游景点”,成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和旅游线路中体验文化特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如鹤翔山庄就是在游客游完青城山之后深入体验道家文化的景点之一。

2.主题酒店创新能力。

主题酒店本身就是酒店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创新的表现。具体到酒店的运营,则主要表现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组织创新和营销创新。产品创新表现在一是将传统酒店的住宿餐饮产品赋予主题文化的内涵。如鹤翔山庄依托道家传统养生秘籍,顺应绿色食品消费潮流,经过精心设计出“长生宴”。如京川宾馆,将三国典故融入菜肴制作当中,创制出地方风味浓厚且富含历史文化寓意的精品川菜系列,如蜀宫宴、三国宴、关公赐福团年宴及三国风味菜等。二是以酒店主题文化为基础,整合相关市场资源,研发新产品并形成产业链。如以“国宾文化”为主题的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酒店的“国宾服务”形成了提供国宾车队、开餐仪式、茶艺表演、会展服务等特色服务项目:酒店还开发了钓鱼台烟类、茶类、咖啡类、餐具、茶具、咖啡具类、文具类、皮具类、工艺品类、服装类等。产品创新丰富了酒店的产品体系,增加了收益,更强化了酒店的核心品牌。服务创新就是以酒店员工为文化传播的载体,通过服务和服务项目让消费者从简单地住宿转变为对某种文化的感受和体验。酒店设计的一系列与主题相关的活动,相对于普通酒店的服务来说是个飞跃。如成都饭店晚间“欢乐时光”的活动,互不认识的海内外客人们在活动中会不由自主第站起来与服务员拉起手,轻欹曼舞。而许多西方客人会驻足观赏和体味热烈奔放地文化。藏式迎宾服务和原生态歌唱迎宾项目,也是对酒店前厅服务的颠覆。

组织创新是指主题酒店为了系统、清晰完整地展现酒店的文化,除了利用各种独具特色的人力资源之外,会在传统的组织体系基础上设立新的部门或办公室,为主题文化的研究和产品的创新提供组织保证。如京川宾馆特别成立“三国文化研究中心”,常设办事机构文化部;鹤翔山庄设置了道家文化研究中心、文化部等日常运营部门,又设置了文化总监和文化专员等岗位。此外,产品创新得到的系列实体产品,只有销售出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将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资本,因此有必要设立专门的商品部,负责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营销创新是指主题酒店与传统酒店在营销时宣传的方法和内容的创新。传统酒店侧重介绍酒店的设施设备、地理位置等。而主题酒店打出的是文化牌,通过文化营销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增强酒店在消费者脑中的记忆力。如很多消费者不知道“京川宾馆”,却知道“三国宾馆”,这就是主题文化已经形成酒店标志的表现。此外,与传统酒店相比较,主题酒店以相似的价格却可以提供创新的个性的服务,为消费者带来传统酒店没有的体验,这是一种明显的优势。营销创新还体现在酒店可以通过合作营销,改变酒店单纯的住宿设施状态而成为一个旅游景点,保证了酒店的客源。如京川宾馆与武侯祠的合作挖掘三国题材开发产品,充分利用宾馆内的“蜀汉文物陈列馆”,向顾客展示文物精品,扩大知名度;和康辉旅行社共谋打造“三国文化”游。

四、结论

主题酒店的发展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消费者对主题酒店的接触也越来越多并开始有所了解。主题酒店拥有独具特色的文化、人力和品牌资源,还有将这些资源转化为资本的能力以及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组织创新和营销创新的能力,主题酒店就是用自身的这些核心能力将酒店的独具特色资源进行转化和创新,整合凝聚成酒店不可战胜、不可模仿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吉根宝,郭海红.酒店核心竞争力国内相关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08(35):54~55

[2]刘琳.酒店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J].饭店现代化.2003(1):3l~33

[3]吉根宝,臧冬冬.我国酒店核心竞争力探析[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6(2):43~46

[4]马博.大连棒槌岛酒店核心竞争力建立与比较研究[D].辽宁:大连海事大学.2009

[5]张莞.试论主题饭店的文化定位和建设问题一以成都市京川宾馆为例[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2(11):11~13

中国酒文化论文篇5

导师每日两包高卢牌香烟,那是很不招人喜欢的一种味道,个人感觉很像臭烘烘的阿尔巴尼亚香烟。总说品酒的人不抽烟,烟味会损伤人对香气的感受和味觉,有没有道理?理论上是对的,抽烟的人会对酒香气中出现的烟草香、烟气香等几种香气不太敏感,但是事实上,品酒感觉是个人经验式的积累,也许初期因为抽烟不能明显感受到原有的烟类香气,可是随着经验的积累,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出来的。补充一句,导师是法国1980年侍酒师冠军,前法国侍酒师协会第一任主席,品酒世界的大师之一。

总是羡慕抽烟喝酒两样嗜好只占一样的人,抽烟的不喝酒者――众人皆醉我独醒,开车回家不犯愁。喝酒的不抽烟者――抽烟抽死的多,喝酒喝死的少,喝酒比抽烟安全。又抽又喝者,例如我,实在是不健康生活的表率,需要深刻反省改正。综合看来,抽烟是很不好的嗜好。早戒最好,少抽也行。酒呢,“穿肠毒药”,没办法,学酒之人不喝酒,怪哉怪哉,还是喝吧。

小酌与求醉

都说喝葡萄酒好,对身体健康好,个人认为应该加个条件限定,在酒精饮料里,饮用葡萄酒是很好的选择。但是葡萄酒也是酒,沾酒精的东西就会伤肝伤肾,最健康的方式就是不喝酒,白开水最好。曾经见过一位中医告诉一名患者,晚上睡觉前喝两杯葡萄酒,有安神助眠的作用。个人不知道这位医生的建议是源自科学式的理论,还是经验式的理论,但是我只知道酒精是刺激人体中枢神经的,给人以兴奋作用,大家喝些酒都会开心快乐兴奋,这睡觉前喝两杯葡萄酒能睡好么?当然,喝多了喝醉了就会好睡觉了,因为过量酒精又会抑制神经兴奋,但是这么喝完,睡醒之后难受不难受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其次,葡萄酒是酸性的,长期睡前饮用会引起中医所说的“腐气”,说白了就是酸长期在深夜刺激肠胃,引起慢性浅表性溃疡,甚至慢性糜烂性溃疡,所以这睡前饮用葡萄酒是安神的“药”之说不足为信。

真正意义上的合理饮用葡萄酒是要有界限的,大量的法国的医学研究表明,在饮用葡萄酒对身体健康有益的主要方向上,每天男不超过250毫升,女不超过150毫升干红葡萄酒是很好的选择。尤其是在每天午餐、晚餐时各饮用一杯干红葡萄酒,对人体是很有益的,特别是对心血管病患者,血脂高、血管硬化者,在长期研究观察后发现,平均每人每日200毫升的干红葡萄酒饮用后,长则6个月,短则2个月,参加试验者的日平均血脂度都有明显下降。这就是“法国悖论”的由来,在一个人均脂肪摄入量超过我国5倍以上的国家,心血管发病率却只有我国的1/5-1/9,不得不说这人均每年53升葡萄酒饮用量功不可没。

至于有人说葡萄酒这么好,每天多喝点也没事,这个说法也要改改。葡萄酒本身是存在酒精的,喝多了也会醉酒,醉酒自然伤身。不喝醉,但是如果超量,则会受到另外一种折磨:来自葡萄酒的硫化物所带来的痛苦。众所周知,葡萄酒在酿造过程中要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硫(SO2),从而对酒起到杀菌、抗氧化、稳定酒色等多种效用。适量饮用,摄取的硫化物会随着人体的代谢排出,但是超量,硫化物就会在人体缓慢积存,总量逐渐增大,这时就导致人体一些病症的出现。就我目前按个人感受所知,超量的硫化物会导致人体慢性过敏性神经皮炎,诱发性皮囊炎,慢性面部特征性溃烂皮炎等等皮肤类疾病,还有不正常的白发增长、脱发等等硫化物中毒表现,这也是法国卫生部正在研究的一个课题,关于葡萄酒生产人群职业病的研究。开个玩笑,如果见到一个人,说他是酿酒的或者喝葡萄酒偏多的人,那就看看他面部有没有红肿,头上有没有很多和年龄不相符的白发或脱发,这个鉴别真伪的方法格外有效。本人最近接受药物排硫的治疗,归其原因,本人年平均饮用葡萄酒超过500升,硫化物超标甚多,以上很多毛病本人都有切身体会。

如何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水平,这就要借助一些喝酒的技巧。一群朋友一起喝酒,如果只喝葡萄酒,本人颇有独孤求醉之感,但是如果这里边夹杂着香槟和起泡酒,我个人感觉很多人的酒量就要打个折扣。二氧化碳刺激肠胃,增加渗透压,并且使肠胃酸度升高,这些都会使人体对酒精的吸收量增高。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掺酒喝容易醉人的道理。所以,喝葡萄酒或烈酒后尽量不要再喝啤酒或碳酸饮料,不然酒量再好,也抗不住。

葡萄酒文化

与白酒文化

不知几时起,葡萄酒文化被很多人开始挂在嘴边,这个国家的葡萄酒文化,那个国家的葡萄酒文化,这国内所指的葡萄酒文化是个啥?

很多国人喜欢向葡萄酒里加冰加可乐后再饮用,葡萄酒文化传播者们立刻批判这是亵渎人家的葡萄酒文化。如果外国人向五粮液、二锅头里加冰加可乐加果汁,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批判人家亵渎我们的白酒文化呢?

有人说,葡萄酒要一杯杯细细品饮,一瓶一瓶地连着喝也是不懂葡萄酒文化。曾经和很多世界著名酿酒师、品酒师一起私下豪饮过,每瓶第一杯是品,剩下的也就很快喝了。三两人十几瓶是常事,大家的口头禅就是:葡萄酒对我是饮料。每每最后,威士忌、白兰地一杯杯接连下肚,晃晃悠悠的回家,看来大家都很不懂葡萄酒文化。国内一款卖几十元的法国葡萄酒,有人能写得天花乱坠,一杯杯品饮下来,让人感觉到此酒只应天上有。那家酒厂我去过,每天装瓶60万瓶,同样的那款酒出口到美国只要85美分,在法国很多家庭是买来烧菜用的。

中国酒文化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075-02

一、国内酒店文化研究现状

本文以酒店文化为篇名,以核心期刊为检索范围,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共搜索到1994年~2009年间有关文章38篇。从这些篇文章可以看出,目前有关酒店研究的文章主要集中在基础性研究、跨文化研究、酒店竞争力、文化营销、实例研究5个方面。

(一)基础性研究

纵观这38篇文章,总体来说,对酒店文化的定义依然没有摆脱企业文化定义的一般框架,大部分学者都认为酒店文化是酒店员工共同拥有的价值观、酒店精神、经营哲学等,这本无可厚非,因为酒店仍属于企业的范畴。但从创新与指导实践角度来讲,对酒店文化的定义不够鲜明,没有能突出酒店行业的特点,因而在实践中的作用也就大打折扣。另外对酒店文化建设的内容大多局限于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但也有部分作者提出了诸如信誉文化、培训文化、视听文化与酒店业关联度较高的文化建设内容,但论述不充分,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所有学者都同意酒店文化是提高酒店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的观点,认为酒店应该培育有自己特色的酒店文化。

(二)跨文化研究

该部分论述较多的是文化差异给酒店跨文化经营带来的问题。通过分析中外文化的差异,给出了相关的建议,如陈红玲、陈文捷(2006)认为跨文化管理是指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事、物的管理,是在跨文化条件下如何克服异质文化的冲突,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的问题。通过分析中美企业文化差异与中美员工文化行为差异,认为东莞喜来登酒店目前在企业价值观、语言沟通、培训、高层管理、激励机制等跨文化管理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认为酒店可以本着“思维全球化和行动当地化”的原则来进行跨文化管理。

(三)酒店竞争力研究

该部分学者都认为传统意义上的竞争要素要与酒店文化管理系统进行有机整合,并与酒店文化融为一体才能形成酒店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如谭卫平(2003)认为酒店竞争力是品牌、管理、服务、人力资源、技术和酒店文化六个要素的函数,其中酒店文化最为重要。在分析酒店文化和其他五个因素关系的基础上得出酒店竞争力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很难单独形成一种竞争优势。其他因素必须在酒店内与酒店文化管理系统进行有机整合,并与酒店文化融为一体才能形成酒店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提出酒店文化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供求关系的变化不断开拓创新才能使酒店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具体到微观层面,酒店如何通过文化来构建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却只是泛泛而谈,提出的一些建议也没有跳出传统意义上的竞争力要素范围。

(四)文化营销研究

于水华认为酒店应该树立以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以及行为导向为文化取向的营销文化,通过把握服务程序分寸、准确定位需求主题,灵活处理出现问题等方法实现酒店营销文化取向和消费者诸如求舒适、求方便、求尊重等心理需求之间的平衡,建立酒店的整体营销文化体系。王素珍、张利民从消费者文化性需要、竞争、全球化经营及核心竞争力构建的角度阐述了酒店实施文化营销的必要性,进而提出酒店应从定位、产品、促销、分销四个方面实施文化营销,同时指出,酒店文化建设是酒店实施文化营销的基础和前提。

该部分强调通过文化营销来宣传酒店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以及以顾客行为导向为取向的营销文化,吸引消费者。并提出应将文化营销思想贯穿到传统营销组合4P当中去来实施文化营销。

(五)实例研究

该部分主要介绍了一些典型酒店的文化建设,虽没有从更深层次上进行分析,但其成功经验以及其中借文化为着力点显示出的创新思想却是我国酒店业在新世纪开拓市场,开创新局面可以借鉴学习的。因为这些案例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带有中国色彩,从而更具有现实意义。如浙江大学借力浙江大学文化和品牌,创建了以抗战时期浙大西迁文化为背景的主题餐厅,并将校史档案的精髓巧妙融入饭店的内部环境,走出了一条校史与酒店文化相结合的特色之路。香港政府把前“水警总部”发展为文物与旅游兼备的旅游酒店,找到了一个既能保护文物,又能利用其剩余价值的方法,为香港观光业开创了一个新里程。

二、国内酒店文化研究特点

(一)酒店文化研究涉及面广

从收集的资料可以看出,有关酒店文化研究的内容基本上已涉及到了酒店文化的所有方面,从基本的酒店文化的含义、框架到酒店文化在酒店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方面的作用,从酒店集团的跨文化研究到微观层面的文化营销、文化经营以及更微观层面的一些典型酒店的实例分析都有所涉及。

但是,有关酒店文化所做的研究并不深入,很多还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其刊载酒店文化相关文章的期刊质量不是很高,没有权威期刊。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国酒店业发展还很不成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酒店文化的研究还没有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

(二)研究重点从理论方面转向实践环节

酒店文化的研究由最初的理论研究发展到现在,主要呈现出实践与理论研究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状态。这与我国酒店业发展中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有直接的关系。随着酒店“文化资本”给酒店带来的收益的上升,人们逐渐意识到文化的价值所在,于是在理论界也展开了对文化的讨论和研究。据此,研究的重点开始转移,由理论深入到实践。

(三)研究随着酒店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逐渐推进

从1994年到2009年10月份为止,有关酒店文化研究的文章呈渐增之势。特别是从2005年开始的相关文章占了64%,体现出酒店经营中的文化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

王大悟认为,从酒店房间增长来看,我国酒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979年~1989年的高速增长阶段,1990年~1994年的调整和稳步发展阶段,1995年~2000年的持续发展阶段,2001至今的新世纪发展阶段。通过对近十多年来的文章进行梳理可以发现,2000年以前相关研究主要是酒店文化成功案例的介绍,2001年至今的酒店业新世纪发展阶段,不仅论文数量成倍增长,而且质量也有所提升。

三、国内酒店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展望

由这38篇文章可以总结出,目前国内酒店文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并就此提出今后研究的展望。

第一,相关研究文章绝对数量较少,且质量不高。这与酒店文化研究的必要性与我国酒店业发展现状是不吻合的,还没有引起学者们足够的重视。例如,对如何结合酒店行业的特点给酒店文化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以及在何种框架内构建酒店文化,并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统一、体系性的认识,不利于酒店文化的后续性研究。鉴于此,期望今后研究中重视基础性研究。酒店业与一般的企业相比更有他文化上的特殊性,因而有必要挣脱传统企业文化已有研究成果框架的束缚,找到一条适合酒店行业的文化建设之路。这就有必要对酒店文化的含义、内容及构建框架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探讨,为更细微层面的研究打好基础。

第二,研究切入点有所偏离。研究着眼点在于外国酒店集团的跨文化管理,对本土酒店如何以文化为支点培育核心竞争力几乎没有涉及,这与我国酒店集团发展滞后有关系。所以今后的研究中,有待于结合本土酒店的特点,适当地借用成功典范,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效应。

第三,宏观性的研究多,微观层面的研究少。研究多在一般企业文化的框架内论述问题,具体的实证研究少,指导借鉴性不强。因此,建议今后的研究中应重视实证研究。在研究中运用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等实证研究方法以使研究结果更有针对性,更具指导意义。同时可以引入一些失败的案例作为个案研究。

第四,理论研究多,方法单一,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性弱。量化研究、对比研究等方法还没有引入,研究成果不具有说服力。所以,今后应重视研究的方法性。

相对而言,国外研究更注重量化研究,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数学模式、心理学模式等进行量化研究,以增强其科学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中国酒文化论文篇7

收稿日期: 2011-01-23; 修订日期: 2011-07-30

作者简介:

王健(1952-),男,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教授,高级律师,研究方向为旅游学基础理论、旅游政策与法律、旅游人类学、跨文化管理。

一年之前,出于研究兴趣,笔者选取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经营规模酒店的12名正副总经理做了访谈,核心问题是请他们谈谈对其经营管理构成最明显困扰的因素。这些总经理中,有的来自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大都市,也有的来自中西部相对落后的省份;有的在国际酒店集团管理的五星级酒店任职,也有的经营着一家普通的国内商务型酒店;有的已拥有10年以上担任酒店总经理的经历,也有的是被提拔不到两年的后起之秀。在确信笔者不会泄露其商业秘密的情况下,他们道出了经营管理中的苦衷和困惑。归结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酒店经营的大环境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诚信的普遍缺失,使他们感到处处都是陷阱;二是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员工的流失,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流失,他们认为酒店给这些员工的待遇已经非常优厚了,不知为什么还是留不住他们的人或者拴不住他们的心;三是不明白为什么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引进最先进的国际酒店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还是没能使管理水平出现明显的提高,为什么采取了他们所能想到的最到位的各种对客服务措施,还是不能达到客人的满意,他们甚至在抱怨客人太难伺候。

尽管这些总经理各自背景不同,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千差万别,但是笔者发现,这些总经理在其酒店的经营管理中无论从思考问题还是采取措施,无论对客人还是对员工,都将精力集中在经济层面;然而他们困惑、苦恼的根源却都是来自于酒店经营管理中的非经济层面――这就是酒店经营管理中的文化关系和文化问题。相对而言,有国际经营管理业务背景的总经理已经开始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而大多数国内酒店经营者则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事实上,国外已经有非常有力的证据表明,很多企业,包括酒店,经营管理的不成功并不在于其经济方面,而在于其文化方面的因素,如巴黎迪斯尼乐园长达十年的亏损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1 转换一个视角,拓宽一片视野

由此看来,我们需要从一个新的角度,即文化的角度分析和研究问题,转换一个视角,拓宽一片视野。酒店业的一系列特点决定其经营管理的复杂性,之所以复杂是因为酒店在一定意义和一定程度上就是社会的缩影,社会上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由这些关系编织成的网络都可以在酒店的经营管理中反映出来,这些关系的内容很多都不是经济关系,而是文化关系,因此,文化问题的研究对酒店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由于构成酒店各种错综复杂关系的主体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从事不同职业,因此,各自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会有很大区别,从而会表现出迥然相异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所以,对酒店经营管理中文化关系的研究,必须用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方法论和方法进行。

1.1 酒店业特点决定了经营管理的复杂性

笔者以为,酒店业以下三个方面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其经营管理的复杂性:

第一,酒店业顾客群体来源广泛。可以说社会各界都会不可避免地同酒店打交道,成为酒店业现实的或潜在的顾客。另外,酒店业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之一,而且随着中国不断加深地融入国际社会,特别是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后,旅游和酒店业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会有更多国家的合作伙伴和顾客光临中国酒店。如此之广的地域范围和行业范围,其复杂性可想而知。

第二,酒店业凸显与时俱进。应当认为,酒店业从硬件到软件都是最能体现时代潮流的行业之一。酒店业的建筑物,尤其是那些具有地标性的酒店建筑物,经常是体现了现代建筑科学和艺术的最高水平;酒店设备设施的更新程度和速度也是许多行业所望洋兴叹的;酒店的管理哲学、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管理人才也经常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更新换代。与时俱进的特点在酒店业表现得尤为突出。

第三,酒店业的产品从基本属性上看是以服务为内容的无形产品。事实上,酒店向顾客提供的客房、餐饮和其他表面上看似有形的事物只是作为服务的物质载体。同样是室内家具,同样是午餐和晚餐,客人在酒店享用和在自己家中享用具有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不同的作用和意义。产品的无形性之所以能够成为酒店经营管理复杂性的因素,主要是由于其难有统一的、客观的衡量标准。酒店服务员和管理者经常有这样的经历:以同样的服务程序、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向客人提供客房或餐饮服务,却会得到非常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评价。为什么?无疑是文化因素在起作用。

第四,酒店业自古以来就被看作是特殊行业。政府对酒店业的准入条件、开业资格、经营管理行为和结果历来有十分严格的要求,经常通过专门立法对酒店业加以规范。之所以特殊,是由于酒店业经营中会涉及顾客的人身和财物安全问题,人身权和财产权都属于基本人权范围内的事物,而对这类问题,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程度的顾客会有非常不同的理解,并表现出非常不同的行为。请注意,这又是文化因素在起作用。

1.2 文化问题研究对酒店经营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酒店经营管理业务的内容,包括管理者认识上的误区和由此带来的问题,经常是文化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或者说文化因素经常作为这些认识误区和管理问题的根源,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在酒店经营管理中的文化问题。

对酒店经营管理中文化问题进行研究的重要性首先在于文化因素是构成酒店经营管理内容的天然组成部分。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以来,无论是酒店的经营管理者还是酒店的顾客,越发看重文化因素而不是经济因素。在旅游者行列中,对某家酒店的服务或文化氛围情有独钟,或者该酒店在客人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将该酒店作为首选甚至将该酒店作为唯一的旅游目的地者大有人在。这是因为这类顾客追求在该酒店中获得的精神享受,对于这类客人,房价的高低已经不很值得在意了。酒店经营管理者的关注点,应当侧重于如何尽量满足客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对酒店经营管理中文化问题进行研究的重要性,也在于文化问题本身就是十分复杂的,这种复杂性,正是前述酒店总经理面临的困惑的主要根源。文化问题之所以复杂,主要是因为它属于价值观、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领域,缺乏一个客观的可衡量标准,需要通过研究,对这些精神世界中的问题,确定其性质,发现其规律,判断其对酒店经营管理业务可能产生的影响。

在酒店文化问题的研究中,方法和方法论是十分重要的。如何从看似漫无边际、扑簌迷离的文化问题中确定思路、找出头绪、发现规律是必须首先解决的技术问题。笔者认为,对酒店文化问题的研究,应当从酒店经营管理中形成的文化关系入手,对错综复杂的文化关系进行分类和分层,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由于酒店的顾客、员工、经营管理者、业务伙伴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之间的关系属于跨文化关系;而跨文化关系解析,是酒店文化关系研究的关键环节。

2 酒店经营管理中错综复杂的文化关系

尽管在酒店的经营管理中,文化因素事实上总是和经济因素纠缠在一起,难以截然分开,而且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经济因素必然会对文化因素发生影响和作用;但是我们认为,核心关注点应该在文化方面。

用“错综复杂”来形容酒店经营管理中形成的文化关系丝毫没有言过其实。如果酒店的经营管理者对这一复杂程度缺乏足够的估计,往往会陷入疲于应付的被动局面,要摆脱这种局面,就需要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就是按照相关标准对这些关系进行分类和分层。

2.1 酒店经营管理中的文化关系分类

我们首先可以按照酒店经营管理者的工作对象,分为与顾客的关系、与员工的关系、与业务合作伙伴的关系、与政府相关主管当局的关系以及与酒店所在地社区居民的关系等。例如酒店对顾客人格、尊严、正当权益的尊重和保障,就是他们对客文化关系的重要内容;又如酒店在经营所在地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社区居民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保护当地环境,贡献于当地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也是酒店在其经营管理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文化关系。

我们也可以按照文化关系主体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进行分类,文化人类学理论将世界各国分成几个不同的文明类型,例如基督教文明主要指欧美社会,伊斯兰世界主要指中东地区,中华文化圈指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以及以亚洲为主的受中华文明影响的国家和地区,非洲国家的文化特点主要是原始部落文化和西方殖民主义宗主国文化相结合(孙秋云,2004;弗思,2002)。无论是酒店的顾客、员工抑或业务合作伙伴都会来自这些不同文化类型的国家和地区,他们和酒店经营管理者之间以及可能发生的相互之间的文化关系都是一种跨文化关系。

我们还可以从文化关系的性质,分为物质文化关系和精神文化关系。其中,精神文化关系侧重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方面;文化关系的主体是人,在酒店经营管理业务中人也是决定性的因素,而不同的人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可以南辕北辙。这一点在酒店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2.2 酒店经营管理中的文化关系分层

根据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文化可以分为器物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级,也有学者提出文化分层的所谓“洋葱说”和“冰山说”(陈晓萍,2005),尽管其所用术语有所不同,但是都指明了文化的层次性,也都提出了文化的显性和隐性的问题――器物层的文化关系是显性的;而制度层,特别是精神层的文化关系则是隐性的。例如,酒店不同级别的员工工装是不同的,业内人士更容易从工装识别某员工属于哪个层级;层级较低的员工对层级较高的管理人员,特别对总经理,从行为上、礼仪上都会有相当严格的要求。这是显而易见的器物层的文化关系,但是在其背后是一种管理制度加以规定,而管理制度是不容易从表面发现的,需要通过阅读相关的酒店文件来了解。进一步而言,不同的管理制度反映着不同的管理思想,不同的管理思想又是受着不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系统支配。在权力距离较大的文化中,等级森严,不同等级之间的人差别明显;而在权力距离较小的文化中,上述差别则不很明显,甚至忽略这类差别。

另外,也可以按照文化差异的程度进行分层。上述不同文明类型之间的差异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是受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历史传统决定的带根本性的差异,例如,中国社会和欧美社会之间的差异即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但在同一个文化类型内,例如在中华文化之内,尽管都是源于大体相同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条件,都有共同的民族意识和价值观体系,包括为人们所共同遵守的所谓规范性价值观,如尊老爱幼等等;但是,由于每个人生活的具体条件不同,人际关系环境不同,年龄和职业不同,相互之间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方面是有区别的,甚至区别很大。例如中国大陆地区的人和港澳台地区的人之间、沿海发达省市和内陆或边远地区的人之间、青年人和老年人之间、农民和知识分子之间,都可能表现出明显的区别,这种差异在文化人类学上称为“亚文化差异”,上述各群体之间的关系就属于不同亚文化之间的关系。不仅如此,还有尚未达到文化或亚文化程度的所谓“亚群体”,如白领阶层、国际酒店员工、“哥们儿”等,这些亚群体尽管还没有形成独树一帜的价值观体系,但在行为上已表现出明显的特点;亚群体带来的问题,有时并不逊于文化和亚文化的问题。

2.3 酒店经营管理中文化关系的一般规律和个性特征

在对酒店经营管理中的文化关系进行分析时,需要用辨证思维考察这些关系中的共性和个性,考察这些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所遵循的共同规律和各个类型、各个层级的关系所具有的个性特征。

一方面,酒店经营管理中的文化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共同遵循着某些一般规律。

首先是随着酒店业务的发展变化而变化,酒店业务的时代性以及作为其标志的划时代事件必然会带来酒店文化的时代性,但是由于文化的相对滞后性原理,两者的变化并不是同步的;只有当酒店的文化关系以及调整这些关系所用的管理哲学、管理理念、管理制度都发生根本性变化时,时代性才真正体现出来。

其次是独具特色的酒店文化环境具有很强的引导消费、创造需求的功能。例如,全球连锁酒店所形成的国际文化环境、地域或民族特色突出的酒店所形成的异国或异乡情调都会对游客形成很强的吸引力,形成各种特定的客户群体。作为酒店的高层经营管理者,特别是总经理,必须深刻理解并充分发挥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要素主动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酒店经营管理中各类型、各层级的文化关系又各有其自身的特征。掌握这些特征对酒店经营管理者有效地处理好这些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是辩证唯物主义活的灵魂。

3 跨文化关系解析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

如前所述,酒店经营管理中的文化关系,是不同主体之间形成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层级的跨文化关系,所以,跨文化关系解析,是酒店文化问题研究的关键环节。跨文化关系解析,是以一定的科学理论及方法论为指导的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系统思路,而非就事论事的具体措施。

3.1 跨文化关系解析的理论基础

用以指导酒店跨文化关系解析的理论基础,基本上来自旅游学和文化人类学两个学科,具体来说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理论:

首先是旅游学基础理论中关于旅游的本质属性是文化、旅游是综合性的社会现象以及旅游是多元系统网络结构的理论。利用这一理论,可以使分析的着眼点始终落在文化上,集中精力分析旅游这一综合性社会现象中的文化现象,分析并理顺以旅游者为核心,围绕着旅游者的需求而形成的多元系统网络结构中的各种关系,认定其共性和个性,发现这些关系的运作规律,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第二是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涵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两种文化在接触和碰撞中必然发生相互影响,一种文化,要么适应、要么排斥另一种文化(孙秋云,2004)。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强势文化往往是更多地影响弱势文化。在涵化过程中,作为各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吸收的结果而产生的新的文化要素或文化形态,并非原来各文化要素的简单组合,而是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质变。利用这一理论,可以指导酒店高层管理者,一方面发挥自己主导文化的强势影响作用,为管理业务创造有利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吸收异文化的精华提升自己,更重要的是创造一个酒店内各种文化主体都可以并乐于接受的、风格突出的自身酒店文化。

第三是文化人类学中的价值取向理论。该理论最早由美国人类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克拉克洪提出(陈晓萍,2005)。克拉克洪教授受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进行不同文化和种族的研究,价值取向理论为重要成果之一,发表在《价值取向的变奏》一书中。这项研究成果认为,在以下六大问题上,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有着相当不同的观念,这些差异显著地影响他们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及行为,这些问题包括:对人性的看法、对自身与外部自然环境关系的看法、对自身与他人关系的看法、人的活动导向、人的空间观念以及人的时间观念。利用这一理论,可以指导酒店高层管理者有效地识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客户或员工的行为模式,从而使对策有的放矢。

第四是文化维度理论。该理论在跨文化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由荷兰管理学者霍夫斯蒂德提出(陈晓萍,2005)。事实上,该理论最初是实际调查的产物,并无明显的理论构架,它是通过对各国IBM员工大量问题的回答进行因素分析得出研究结果,1980年发表于《文化的后果》一书。该理论总结出五个方面的文化维度,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可以表现出非常不同的倾向。这五个维度分别是: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事业成功与生活质量、长期―短期导向。这一理论的指导作用机制类似于价值取向理论,但角度和侧重点不同。

第五是文化架构理论。该理论由荷兰学者强皮纳斯提出(陈晓萍,2005)。他模仿霍夫斯蒂德,也用文化维度表达自己的理论。在他的理论中,国家与民族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维度上,它们分别是:普遍主义-特殊主义、中性文化-情绪文化、关系特定-关系散漫、注重个人成就-注重社会等级。

在将相关理论运用于酒店跨文化解析和酒店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切记,理论可以帮助酒店的高层管理者对相关问题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理性上、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决不能忽视理论的强大指导作用。但是这种作用能够有效发挥的基础,是管理者对理论有一个融会贯通的理解和因此获得的灵活运用的能力。此外,理论的核心作用,主要是提供一种方法论、一种思路而非一种具体措施,不能采用生搬硬套、对号入座的简单方法。最后,随着酒店经营管理业务的发展,相关理论也需要不断修正、更新和发展。

跨文化关系解析在酒店经营管理中可以应用于从战略到策略、从内部业务到对外关系、从整体到局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跨文化关系解析,首先可以应用于酒店经营管理宏观战略的制定。例如,通过跨文化关系解析,准确认定酒店及其高层管理者和酒店所在地社区分别所属的文化类型、各自文化的本质特征、双方之间的本质差异和主要的非本质差异,差异的程度以及和谐共处的可能性。与营业所在地之间的文化关系是制定酒店发展宏观战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该酒店在当地能否顺利生存,特别是国际化酒店在异文化环境经营的情况下,这一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又如,通过跨文化解析可以在酒店内部进行有效的文化整合,这就是酒店的高层管理者在厘清各文化因素的前提下,有效发挥管理者本身文化的强势影响作用,同时吸收其他异文化因素中的精华,有效地协调自身文化和异文化之间关系,创造一种店内各文化主体都乐于接受的、包括管理哲学、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谐环境在内的一整套酒店文化系统。

跨文化关系解析也可以运用于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酒店经营管理业务中的重头戏,也是跨文化解析技术运用最多的领域之一。酒店的高层管理者需要对店内主要的文化类型、亚文化类型、亚群体类型以及各自的本质特征、相互之间的差异以及与此相关的各文化关系主体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有一个通盘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创造一种和而不同、和谐共处、求大同存小异、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文化氛围,这对酒店经营管理业务的顺利进行,既是前提条件,又是利好因素。又如,酒店的高层管理者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特别是设计员工激励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员工本人所属的文化类型或亚文化类型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特征,力求使各种激励措施与员工的文化类型相吻合,从而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合理兼顾制度的普适性、公正性与特殊问题具体处理两方面的因素。所以,思想和行为的引导在任何时候都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如果酒店采用团队方式运作业务往往会形成跨文化团队。在员工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时,这种情况是经常存在的。这就需要运用跨文化解析技术,清醒认识和妥善处理团队中不同文化背景成员之间的协调和搭配问题,以有利于团队目标的实现。

跨文化关系解析,还可以应用于酒店对客服务。实事求是地讲,中国酒店业从总经理到普通服务员在对客服务方面没少下工夫,为了使顾客满意,千方百计地出主意、想办法,可谓绞尽脑汁。然而遗憾的是,在很多情况下都没能达到预期效果,有的甚至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究其原因,是这些措施和方法缺乏正确的理论作为其根基和指导,有的是仅从主观上揣摩客人的需要,有的是不顾实际情况简单地照搬其他酒店的做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将跨文化解析用于对客服务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根据客人的国籍和所在地区判断其所属文化类型,再根据该文化类型判断其所属价值观体系,并由此判断或推测该客人可能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最后根据这种初步判断设计服务方案并在实际服务中做出适时调整。

其二,充分尊重客人的人格、尊严、风俗习惯、,避免触犯其文化禁忌。各酒店以往都对员工在这方面都进行过一些教育和宣传,但是由于员工,甚至宣讲者本人就没能从道理上明白,其结果只能是对相关内容机械记忆,生搬硬套,不能举一反三,出问题在所难免。跨文化解析技术的优势,就在于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根本上预防错误的发生。

其三,对客人提供实质意义上的满意服务。从市场学的角度看,一种产品或服务只能满足于一类顾客的需要,企图以一种产品或服务应付所有顾客是注定不会有好结果的。所以,满意服务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服务要有针对性。由于客人的文化背景不同,其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兴趣爱好都会有很大差别。借助于跨文化解析技术,可以通过客人的文化类型判断其基本消费模式,再通过服务中认真观察,力争全面准确地掌握客人的需求,提供满意服务。

其四,引导和创造需求。酒店并不是完全被动地适应、追随客人的需求,利用跨文化解析技术可以根据文化类型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创造新的酒店产品,引导和刺激客人消费。旅游的动机就是追求新奇,追求差异,酒店可以利用这一原理做足自己的文化特色吸引顾客前来,这就是为什么曾经有些酒店本身就成为旅游者唯一旅游目的地的道理。但需要注意的是,构筑差异、构筑特色的过程中不可忽视各文化之间的共性,这就是都必须充分尊重客人的人格、尊严和正当权益。

参考文献:

[1] 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 雷蒙德•弗思.人文类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 陈晓萍.跨文化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An Analysis of Cross-cultural Relations in Hotel Management

WANG Jian

(School of Tourism and Service,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Abstract:

中国酒文化论文篇8

全球化的东西方不再弱趋强而使多样文化同质化,而是尊重彼此差异,各自走向“输出主义”而减少误读。(王岳川)体现西方文化的红酒、烈酒登陆中国,且有消费日多。中国白酒应伴中国文化走出,故先辨东西饮酒文化异同,再施其国际商务之策。

一、东西方饮酒文化简述

(一)中西酒文化源头迥异。古希腊、罗马神话有酒神狄奥尼索斯和巴克斯,酒被酒神赐予人,即酒为神造。中国饮酒文化发源无酒神之说,却有“酒神”“酒仙”之词。其历史记载如宋人窦苹《酒谱》记述“其言广博,不可殚举”[1]。酒为人造,传说为仪狄和杜康。

(二)中西酒文化对比。中西酒文化源于各自的历史传统思想文化,有丰富人类的文化内涵,而其文化趣味有别。中国酒文化表现微醺境界的雅兴,“醉翁之意不在酒”、“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之趣助诗情增文采,“百岁光阴半为酒,一声事业略为酒”、(陆游)“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韦庄)酒后诗展中国风味,亦活跃饮者的潜意识,增强创作灵感。[2]

(三)中国白酒独特性。中国白酒的酿造工艺与国际其他烈酒迥异。西方烈酒多是液态蒸馏,通过橡木熟成,增加味道的复杂度。我国白酒使用酒曲,是他国烈酒所不备。中国白酒采用独有的固态发酵,固态蒸馏、原料及工具同西方亦异。这些特殊工艺赋予了中国白酒丰富的独特香气和滋味。

二、白酒国际化现状和白酒出口贸易的文化策略

(一)中国白酒出口贸易份额排末。世界四大蒸馏酒种在国际蒸馏酒市场上占绝对主导地位。通过对各产品国际贸易相关数据及RCA指数的测算,选取在国际蒸馏酒市场上竞争优势明显的英国威士忌、法国白兰地及瑞典伏特加作为三类蒸馏酒种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参照对我国白酒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的测定与比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3]

(二)中国白酒出口文化策略。文化输出与贸易并行。中国GDP总量在世界排名第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大。随着中国元素国际化认可度和接受度逐渐增强,体现中国文化元素的中国白酒应该借助中国国际影响力,积极寻找中国白酒的国际蓝海市场,缓解和突破国内白酒市场竞争集中度日益激烈的困境。

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酒的故乡,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如上所述,几千年来,酒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为酒已不单作饮品物质,更是一种精神生活的慰藉。故而,酒在华夏文明的传播中已不单纯的是一种客观物质的存在, 而是一种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形式。

(三)企业整合。要实现白酒产业扩大国际市场份额,首先,我国白酒产业要建立统一规范的白酒消费市场,即打造优势白酒产业集群、扩大中端市场需求、完善产业组织政策、破除区域市场分割、构建统一白酒销售市场、挖掘白酒消费文化;其次,建立健全我国白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指标体系。再者,我国白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完善社会化诚信体系。[6]

中国白酒升级以现代化措施,即通过技术革新和改革,传统白酒有粗放生产经营向集约型精细型发展。科学生产,摆脱作坊,降低粮食能源消耗,加强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建设。如新法白酒的风味物质得之于技术创新、传统少量调味酒勾兑和生物工程技术。[7]

(四)中国酒文化先行之措于职业培训。酒文化在多元化的21世纪成为国际市场营销的一种方式。与英国的WSET(Wine and Spirit Education Trust)认证机构合作,进行白酒职业化培训,专设中国酒文化教育基金会项目,编写中国白酒从业人员汉英对照教材。

国外烈酒开拓国际市场的文化推广领先,由各国政府相关部门或协会组织酒庄或酒商或是在当地寻求相关培训机构通过巡游讲座、做活动、课堂培训等一系列活动让人们认识、了解、品尝、接受、喜欢继而购买他们的烈酒。

中国有几千年酒文化,更应大力为之。所以,一方面力争籍此将中国烈酒板块纳入WSET培训课程,通过世界各地的WSET培训传播中国酒文化;另一方面开设独立的中国烈酒培训认证体系,为广大的中国烈酒爱好者和从业者提供与世界接轨的高水准的知识培训和文化普及,并从而推动中国烈酒文化在国内外的广泛传播,加速中国白酒的国际化进程。

三、结语

让世界喜爱中国白酒不仅是商务贸易收益,也是输出中国天人和谐文化的一部分。西方人品味异于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之外的东方使用酒曲发酵而产的意蕴悠长的中国酒,感受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品鉴东方饮酒情调和诗情画意。中国人那种亲邻友邦、以诚待友、政经互惠、文化包容等价值观、精神观念随白酒走进异邦。

参考文献:

[1]周冉,郭旭.论中国文化对酒的辩证认识[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第7期.P46.

[2]杨乃济.中西酒文化比较,北京联合大学学报[J].2009年第4期.P86.

[3]章家清.中国白酒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年2月(中旬刊),P257.

[4]刘杜若.关于中国白酒产业国际化竞争力的研究[D].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3月.P13.

中国酒文化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276-03

人类酿造、饮用葡萄酒至今已经有了数千乃至近万年的历史。葡萄酒文化所涉及的对象侧重于葡萄酒的社会属性,即葡萄酒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对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艺术、生活等各个领域所产生的具体影响。狭义而言,葡萄酒文化主要指葡萄酒的品尝、饮用的礼仪与风俗;而广义上讲葡萄酒文化则涉及到葡萄酒的历史起源和文化传播,几千年来不断进步的葡萄栽培管理与葡萄酒酿造技术,生产和贸易的法律、法规,品饮礼仪与佐餐搭配,以及艺术家所创作的与葡萄酒相关的书画、诗歌、音乐和影视作品等方方面面的内容[1]。

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传播与演变,葡萄酒文化如今已经在西方社会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但葡萄酒文化并非是西方文化的专利,我国也有着数千年的葡萄栽培、葡萄酒酿造和饮用的历史,我国古代的葡萄酒文化也曾经辉煌灿烂一时[2,3]。为了满足我国葡萄酒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也为了满足大学生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需要,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已经开设了与葡萄酒文化相关的专门课程,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不仅加强了学生对葡萄酒文化知识的理解,更推进了葡萄酒文化在我国的良性传播和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3,4]。

中国农业大学“葡萄酒工程专业”本科专业成立于2003年,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学校招考的热门专业。多年来,为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同时也为了丰富广大在校生的文化学习与生活,我校已经开设了一系列与葡萄酒文化相关的专业或公共选修课程。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发展,我国已经与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等葡萄酒重要产出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自贸圈”规模也在不断发展扩大,国外优质、廉价葡萄酒的大量进口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葡萄酒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为产业的发展带来的不仅是极大的机遇,更有诸多的挑战,专业人才相关知识结构的调整与补充就是其中之一[4]。为了充实学生的葡萄酒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葡萄酒专业英语,自2012年起我们积极与国外相关院校、相关专业开展教学合作,对《葡萄酒文化》全英文教学进行了探索,至今已经有了三年的授课实践与积累,总结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方法,以期为我国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开阔思路,积累经验。

一、课程定位

《葡萄酒文化》全英文教学课程,定位于“非专业性葡萄酒文化欣赏和传播的公共选修课”,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面向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基于北京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的构设框架,将来将面向学院路共同体所有本科生)进行授课,主要以国际化的视角向学生介绍葡萄酒文化的相关基本知识,向学生展示葡萄酒与葡萄酒文化的起源、发展、传播及其在现今社会不可替代的影响。对于葡萄酒工程专业本科生而言,该课也是对专业课知识的补充。课程涉及葡萄酒数千年来的发展历史、葡萄酒文化的传播和演化、酿酒葡萄的栽培与世界上重要的葡萄种植区、葡萄酒的品尝、葡萄酒的基本酿造原理、葡萄酒的储藏和酒窖文化,、葡萄酒与食品的搭配、葡萄酒与健康等葡萄酒相关知识的方方面面。

课程重点在于以全英文授课,结合中外葡萄酒文化的比较,传播葡萄酒文化,扩展学生对葡萄酒相关知识的了解,提升学生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同时培养学生对葡萄酒领域英语的了解和学习。

二、教学纲要的制定

针对文化而言,葡萄酒文化可以包括葡萄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品种文化、酿造文化、品尝文化、保健文化、收藏文化、餐饮文化、文学艺术等,蔚为大观[5]。如何归纳和总结,将极其广泛、复杂的授课内容高度整合,便于“非专业”学生甚至是“零基础”学生的体会和学习,成为课程教学大纲制定的一大重点和难点。为此,结合国内、外本课程的教学经验和专家针对本项目的建议,吸取精华,避免冗赘,制定了该课程全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以期让学生用全英文的视角了解世界葡萄酒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变化,及其在我国的悠久历史和渊源。课程内容的编排基本上按照总体概括到一般技术详述的顺序,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全部授课共分八个章节,共计16学时。章节名称和基本授课内容如下:

章节1 葡萄酒的历史(History of Wine,2学时):介绍葡萄与葡萄酒的起源,葡萄酒在古希腊、埃及、罗马和中国的传播,在中世纪的中东和欧洲的历史,以及葡萄酒向新世界的传播与发展。章节2葡萄酒与西方文化和社会(Wine in Western Culture and Society,2学时):介绍西方社会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葡萄酒角色,葡萄酒在宗教和古老传说中的地位,以及葡萄酒与当今西方社会文化生活的紧密联系,如诗歌、小说、绘画和影视等。章节3 当今世界的主要葡萄酒产区(Major Wine Regions in the World Today,2学时):介绍当今世界葡萄酒主要产区及其特点,包括旧世界(欧洲: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德国等)和新世界(美国、加拿大、智利、阿根廷、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章节4 葡萄酒的品尝(Wine Tasting,2学时):介绍葡萄酒品尝的操作方法和专业术语,包括对颜色、香气和味道的感官品尝和描述;此外介绍葡萄酒品尝的一些相关知识,如品尝温度、品尝时机和品尝环境等。章节5 葡萄酒的酿造(General Winemaking,2学时):介绍从酿酒葡萄栽培和采摘到葡萄酒酿造和灌装基本生产工艺,同时对红葡萄酒、白葡萄酒、起泡葡萄酒和一些特种葡萄酒(如冰酒、贵腐酒、波特酒等)生产工艺的异同进行简要的介绍;章节6 酒窖文化和葡萄酒旅游(Cellar Culture and Wine Tourism,2学时):介绍葡萄酒的收藏,酒窖在葡萄酒陈酿中的重要作用,展示葡萄酒旅游在西方葡萄酒产业中的重要地位。章节7葡萄酒与食物的搭配(Wine and Food Matching,2学时):介绍葡萄酒的一般物理特性,以及不同葡萄酒与食物搭配的一般性原则,通过示例介绍不同国家特色菜肴与葡萄酒的典型性搭配。章节8 葡萄酒与健康(Wine and Health,2学时):介绍适量饮用葡萄酒对人体健康的有益作用,包括抗氧化、抗自由基、抗心脑血管疾病、抗癌症等;同时强调过量饮酒对人体健康的有害作用。

三、适宜教学方法的选择

《葡萄酒文化》全英文教学课程定位于“非专业性葡萄酒文化欣赏和传播的公共选修课”,决定了这门课程具有两个重要属性:一方面采用全英文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英语听说表达能力和葡萄酒领域扎实的专业背景;一方面教学内容更倾向于文化、科学普及而非专业深度教学,要求教学内容难易适中,容易被非专业学生理解,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6]。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我们在课程开设前广泛调研了国内外相关课程的授课经验,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邀请外国专家来校进行授课示范。因为整个教学过程以英语授课,需要教师能够灵活调整授课语言,当学生遇到专业性较强的术语或不容易理解的内容时,教师需要“换个说法”方便学生的理解和学习,而不是简单的换以中文解释,走中英文教学的路子。这种方法虽然极大地提高了对授课教师的要求,但避免了学生产生“知难而退”的心理,克服困难之后理解得也更深入,收获也更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避免“照本宣科”,强调师生间积极有效的互动,灵活采用多种授课方式,活跃课堂氛围。例如,在葡萄酒与西方文化和社会部分,播放与葡萄酒有关的影视作品片段,让学生寻找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葡萄酒的品尝部分,现场让学生实际参与葡萄酒的品尝练习,强化实践操作能力;在葡萄酒的酿造部分,通过多媒体软件和视频演示葡萄酒酿造的整个流程和关键工艺,方便学生的理解。

四、考核方式的选择

相比而言,《葡萄酒文化》全英文授课比一般文化类选修课的学习难度大许多,简单以卷面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会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选择了弹性考核方式,意图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加强教学互动,课堂之外培养学生对《葡萄酒文化》的自我学习。具体考核办法如下:平时课堂表现占该课程成绩的50%,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即课堂的问题回答、与授课教师的互动情况,强调学生课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期末课程论文占该课程成绩的50%,要求学生积极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和经验,用英文撰写以“葡萄酒文化”为主题的课程论文,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或者关心的话题,例如过去有学生撰写的论文题目有《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arrival of the Vitis vinifera grapevine and subsequent winemaking in China(欧亚种葡萄到达中国及随后葡萄酒酿造的早期历史)》、《Comparison of the role and position of wine in western and Chinese society today(当今西方和中国社会中葡萄酒角色和地位的比较)》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发掘、理解和整理能力。同时以英语为课程论文撰写语言,进一步锻炼了学生学习、使用专业英语的基本能力。

五、多媒体与网络教学

为配合课堂教学,我们归纳整理了《葡萄酒文化》全英文多媒体教学课件一套。课件内容较为丰富,涵盖了葡萄酒文化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方便学生课余时间查阅课件,补充学习课堂知识,丰富课余生活;此外,加强了学生对葡萄酒专业英语的学习和掌握,提高了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听、说能力,为部分出国留学深造的学生提供了学习通道。

此外,基于《葡萄酒文化》全英文教学纲要的制定,完成了该课程的网站教学建设(http:///article/Index/index?id=8),从课程介绍、授课内容、教师介绍、课件演示、公告通知和参考信息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同时制作了大量与葡萄酒文化有关的读物、绘画、影视作品的目录,选择性摘引了一些撰写质量较高的网络媒体文章,在保证传播正确知识的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课后的自我学习开阔思路。今后,我们将在课程习题、网上教学、疑难解答、意见反馈、网络文摘等方面对网站进行改进和完善,方便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使用,开拓学生的视野。

六、学生意见的反馈与总结

针对《葡萄酒文化》全英文教学的授课效果,对学生进行了三年次的回访调查,完成了学生对课程反馈意见的调查报告。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对本课程总体评价较好,76.5%的学生对全英文授课方式接受并认可,认为外教授课内容新颖、综合了大量外国材料,但部分专业性内容难度较大,学习起来需要预先补充相关知识。86.5%的学生可以理解外教授课内容,能够与其交流,感觉课堂互动丰富、有趣味,学习兴趣较高。学生认为最有效的互动环节是师生互动,占学生总数的62%;其次是课堂注释(21.5%)与多媒体教学(16.5%)。95%的学生对品酒环节评价很好,认为该环节非常有必要且自己的收获颇多,希望增加品酒环节的课程比重。学生对课件总体质量(82%)感觉满意,认为较为充分地介绍了外国葡萄酒文化,开拓了国际视野。学生认为收获最多的分别为:了解了西方葡萄酒文化、扩展了国际视野、提高了自身的专业英语、掌握了葡萄酒品评等实用技术。过半学生(56.5%)期望其他文化类选修课可以借鉴此授课模式,主要问题还是在于部分专业词汇学习理解难度较大。

此外,部分学生认为目前很难找到葡萄酒文化的书籍或教材,期待结合我国的葡萄酒文化现状进行编写。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内容较多,部分问题得不到更深入的学习,建议延长总课时,增加授课次数,方便学生消化吸收。一些学生,特别是非葡萄酒专业学生期望能够准备专业英语词汇表,以备课前预习使用,增进学习效果。

七、研究总结和启示

葡萄酒文化涉及到葡萄酒历史、科学、艺术文化的方方面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我国葡萄酒消费的快速增长,已经受到了大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正确、有效地推广葡萄酒文化知识,不仅有利于高等院校学生文化知识的扩展和提高,也为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培育健康、理性的消费市场。面对葡萄酒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在高校开展《葡萄酒文化》教学,特别是全英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葡萄酒文化》全英文教学的探索只是课程建设的初级起步阶段,随着葡萄酒文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广泛渗入,无论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将需要不断的改进与完善,才能适应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这也成为今后该领域不断探索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柴菊华,侍朋宝,高海生,等.《葡萄酒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方法与效果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94-96.

[2]王仕佐,黄平.论中国的葡萄酒文化[J].酿酒科技,2009,(11):136-143.

[3]孔维宝,高校《酿酒科学与酒文化》公共选修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酿酒科技,2013,(1):58-61.

中国酒文化论文篇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从生产实践中总结规律形成管理原理和方法,管理理论系统开始建立。随着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心理学和行为学不断成熟,管理界从“经济人”的科学假设演进到以人为核心的人本管理理念。我国酒店早期管理是以部分先进酒店为标志将成功经验直接用于饭店管理,21世纪酒店步入转型期,在管理上开始关注人的作用。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在酒店管理中如何发展,两者是否相悖的概念,现代酒店在应用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时需要注意哪些内容,这些都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管理的科学性及人文性

科学与人文是国内外学者讨论研究的热门话题,科学是社会历史概念,从现代意义上说科学产生于19世纪,科学文化是基于现代科学产生的一种文化。人文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自从有了人类和人类文明,就有人类文化。因此人文文化比科学文化产生较早,科学从产生之初就与人文关系密切,两者在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中缺一不可。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反映管理活动客观规律的原理和方法,形成理论体系,以此指导管理实践,并且在实践活动中验证管理原理,通过总结、应用、再总结的过程,管理理论得以丰富严谨。《辞海》中解释“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从概念上讲人文是人类文化中有价值的部分、核心部分,集中体现在尊重人、重视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就是重视人的文化。科学性和人文性作为管理研究的两个角度突出表现在研究出发点上的不同,管理科学性是从客观现实出发,通过现象把握本质规律,而管理人文性则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注重人的作用和价值,属于精神文化范畴。科学与人文有一定联系性,约翰·洛克在人文思想研究中架起科学与人文的一道桥梁,使两者成为相辅相成的有机体。科学是人文研究的理论武器,人文研究又为科学研究指引方向。

酒店发展中的科学性与人文性

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酒店行业崛起至今,酒店管理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初创酒店管理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后,旅游业主营入境游,酒店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国内酒店增加,国门的打开不仅给我国带来了现代饭店管理的理念和知识而且还带来了建设资金,这一时期主要是合资酒店和内资酒店。

合资酒店是中外双方共同出资兴建的饭店,绝大部分合资酒店由外方负责筹建和经营管理。合资酒店的建设和经营掀起我国酒店现代化管理高潮,这些酒店一扫我国酒店过去官商衙门的作风将现代服务理念融入酒店管理,酒店管理者多是外聘专家,他们把酒店现代化管理的全套模式运用于所管理的饭店。

国外先进的酒店管理体系及理念引入我国,冲击我国手工作坊式的原始管理,也促进内资酒店从管理意识到体制机制的自我改革。一方面更新酒店设施设备,增加服务项目,使酒店不断具备现代化功能。另一方面是变革酒店管理和服务。首先,变革酒店体制和机制,在体制上,一些酒店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在机制上,一些酒店实行岗位责任制和按劳取酬制。其次,管理意识改革,部分酒店开始实行经济核算,注重经济效益;提出“热情、诚恳、周到”的服务理念,懂得顾客与酒店的关系。最后,制度化、规范化变革。制度和规范是科学管理的根本,一些酒店意识到制度在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性,开始制定各种制度,如管理人员工作制度、会议制度、岗位责任制、考勤制度等,以规范管理人员;同时制定服务细则、操作程序、卫生标准、服务规程,使原来随意性的作业过程成为规范化过程。

国外酒店的管理理论是在酒店长期经营过程中总结验证成形,在我国酒店研究滞后于酒店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外管理经验的引入可以提高酒店利润,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这一时期我国酒店管理在学习中实践摸索,主要侧重于酒店体制、制度方面,科学管理在酒店经营中居于主要地位。人文性在酒店中也有所体现,如“宾客至上”、“顾客就是上帝”的服务理念,酒店管理层意识到人这一要素在服务行业的关键作用,认识到员工优秀与否对服务质量至关重要,酒店管理注重调动人的要素提高服务质量,然而当只局限于对酒店管理层的调动,人文管理也是停留在模仿西方人文管理的层次,没有形成酒店管理主流。

2.酒店管理的发展阶段。在初创阶段的基础上,我国酒店管理现代化进程加速,在应用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的同时开始注重自身的探索和变革。

20世纪80年代后到90年代初,我国酒店规范性的科学管理不断成熟,经过实践积累,酒店从服务、企业体制及人员培训各方面总结符合酒店发展实际情况的管理方法。

首先,进行作业时间和服务规程研究。越来越多的酒店认识到规范操作流程带来的高效率,通过实践操作总结科学高效的作业流程,实行量化管理和经济责任制。20世纪90年代初,酒店规范管理、规范作业的书籍纷纷出版,不仅反映我国酒店规范化管理取得巨大成就,而且对我国酒店规范化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国家旅游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评定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规定和标准》,标志着我国酒店走上了国家标准的规范化标准化道路。

其次,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规范化。一些酒店进行体制改革,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有限度的两权分离,实行总经理责任制;作为企业,酒店还将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实行岗位责任制、定额管理制、浮动工资制等现代化管理机制,酒店的组织体系和体制开始走向规范化。

最后,酒店从业人员规范化管理,规范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行为,提高他们的素质。实现管理人员标准化、规范化,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系统管理。初创阶段,酒店的理念是“以服务质量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以此为中心酒店管理科学化、系统化。在发展阶段,我国的酒店业提出经营多样化、管理科学化、服务规范化、饮食多样化和精美化、卫生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酒店管理人文性也有所显现,酒店属劳动密集型产业,酒店产品具有产销同步性、无形性的特征,其中多是酒店从业人员提供给顾客的服务,带给顾客的多是无形的感受。酒店从业人员的素质固然重要,但热情饱满的服务意识、追求顾客满意的服务质量意识才是提供优质服务的不竭动力。因此在培训酒店员工时除了要使员工熟练地掌握实际操作、酒店经营常识外,还要强化行业意识,培养员工的服务热情。

酒店现代化发展阶段是在对国外酒店管理模式进行本土化检验加以改进并推广应用范围的发展过程。这一时期仍是通过科学管理规范酒店经营使酒店管理系统化、科学化,科学管理已得到大部分酒店的认可,规范化经营成为当时酒店经营的重点,科学管理为新世纪酒店人本管理的推广提供了有序环境。人文因素并不是此阶段酒店管理的中心,然而却可以从酒店经营中发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萌芽,这就为新世纪酒店人本管理发展做了充足准备。

3.新时期酒店管理阶段。21世纪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酒店业也急剧升温,消费者需求有多样化、个性化的特征。此时,科学化管理发展到零失误的酒店服务已不足以构成酒店的竞争优势,如何在行业中提供优质个性化服务、创造客源、形成品牌特色,问题的关键便在于人,再者酒店严重的人才流失使得酒店管理层注重实行人性化管理,积极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首先,尊重员工,平等对待。每位员工都是独立的经济个体,尊重不同岗位的员工是酒店人本管理的首要前提。信任员工是建立在对酒店工作人员尊重的基础之上,信任是最好的管理,尊重员工不仅表现在尊重人格及对其价值和贡献的肯定,还表现在给予员工足够的信任,培养其主人翁意识,激发员工创造自身价值的主动性。

其次,依靠员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酒店服务产品的质量不仅与酒店硬件设施有关,更与提供服务产品的员工紧密相关,酒店的发展要依靠员工。依靠员工的前提是要留住人才,提供合理的薪酬、关注员工发展、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管理者对于员工的劳动和付出给予充分的认同和肯定,公正客观地认识评价员工的表现、作用和能力,以绩效考核和民主测评的方式使员工心悦诚服,增强员工对酒店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最后,发展员工,发掘员工的工作潜力。高薪酬和福利对员工的吸引和激励是暂时的,酒店把员工全面发展和企业发展联系在一起,引导员工思想觉悟使之与酒店发展水平相符,不定期地给员工开展相关培训,帮助员工熟悉业务、了解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从而制定个人的工作目标,充分激发员工动力和潜力。

新时期酒店科学管理仍在原有基础上从深度和广度方向上发展,是对酒店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延伸,人文管理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酒店注重以人性化管理调节规范化管理,通过肯定个人价值唤起酒店员工工作热情,人文化管理成为这一时期酒店管理的研究重点之一。

酒店管理中的科学性与人文性

(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酒店科学管理比人文管理起步早、发展快、成熟早,这是酒店行业特征及发展趋势决定的。我国酒店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多是借鉴国外酒店管理理论和经验,在初期服务操作尚不规范、经营管理较为混乱的形势下,发展科学管理,实行系统化管理,使酒店行业标准化、规范化。随着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发展,“人”作为管理要素在酒店管理中居于重要位置。科学性和人文性是管理学在不同时代、不同经济发展背景下表现出不同的研究领域,两种理论创立发展的起步时间不同,侧重点不同,但在酒店现代化管理的不同阶段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酒店的人文管理建立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之上,科学管理为人文管理提供了系统有序的实行环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融入科学管理中,使管理机制和管理体制更为科学、更为有效地管理员工。

(二)酒店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的应用建议

1.人文管理实现科学化。科学管理基于实践总结,有客观性,人文管理是探讨在注重人的要素时,如何进行以人为本的管理,这需要在酒店日常经营管理中不断发现酒店服务中人的行为规律、作用及价值,以此为依据总结人文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酒店管理,用实践检验并改进人文管理。也就是说,将科学管理的研究方法应用于人文管理,使酒店人文管理原理指导下的制度有效可行。

2.科学管理融入人文性。科学管理理论基于客观现实,有时会出现酒店发展与个人发展、个人利益冲突的管理制度。将人的要素融入科学管理过程中,考虑到个人价值和利益,寻求酒店和个人的利益结合点,实现酒店与个人的双赢,当酒店与个人利益相悖时积极研究解决途径以使双方利益最大化或将个人利益降至最小。具有人文性的科学管理,既符合酒店管理规范又能为酒店员工接受,不同于其他行业,酒店员工是直接面对顾客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他们对酒店管理的认可甚至推崇才能遵守管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3.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差异对待。科学管理通过规章制度或其他规范性措施管理酒店人员的服务操作和酒店经营,产生的管理成效显著。人文管理着眼于人的要素,产生的绩效远不及科学管理显现得快,但是人文管理具备的是长期优势,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是企业管理的剂有效调节科学管理中严谨规范。企业要眼光长远,将人文性纳入管理制度,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肖黎.对酒店内的人文管理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10(11)

2.杨蜜蜜.基于现代酒店业发展的人性化管理策略及意义[J].遵义师范学报,2009(4)

中国酒文化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D9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3)05-0058-09

收稿日期:2013-01-12

作者简介:张德淼(1965―),男,湖北仙桃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李朝(1985―),男,河南驻马店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十牛。

一、研究的缘起

据公安部交管局的统计,从2011年5月1日至11月30日,全国查处酒后驾车201153起,较去年同期下降44.5%,其中醉驾33183起,较去年同期下降43.7%。但是,随着醉驾入刑的实施,许多省市醉驾案件却又出现反弹。2011年5月1日至9月29日,广东省查获的醉驾案件比去年同期减少26.53%,而从2011年9月30日至12月31日,该省查获的醉驾人数仅比去年同期减少11.49%,与之相对应的是判处缓刑的比例从前一时间段内的1:10发展到后一时间段内的超过1:1。重庆、安徽等省市的缓刑适用均超过40%,部分地市甚至已超过70%。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醉驾案件数据就出现反复和反弹,各地“量刑不一”问题也相当突出,使我们不得不慎思醉驾入刑的惩罚效应,而这还仅是醉驾立案审查的数量,那些因“运动性”、“集中性”和“选择性”执法而侥幸漏网的鱼儿又不知有多少?

与我国刚出台的醉驾人刑效果的反复多变相比,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酒驾立法的美国,在司法效果上却有更好的表现。据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公布的数据,1982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43945人,其中因酒驾死亡人数为26173人,占总死亡人数的60%。这一比率在1982年至1989年之间总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60%降至51%)。与之相对应的是,在此期间各州制定了数百部限制酒驾的法律。在之后的20年间,该比率仍然呈现下降的趋势。2009年,有12744人死于酒驾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死亡人数的31%(参见图1)。酒驾死亡数量及交通事故中酒驾致死比率持续下降,在某种程度上说明美国现行酒驾惩戒制度是成熟的和完善的,对我国酒驾惩戒制度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国外学者对酒驾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第一,对治理酒驾问题的相关法律、公共政策和执法操作问题的整体性研究。第二,对酒精管理法律和政策的关注,把酒驾问题同酒精饮料的管理和其他涉酒犯罪问题相结合,作为涉酒问题进行研究。国内对酒驾问题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在醉驾入刑前,争议的焦点为酒驾是否入罪。有学者认为应增设酒驾罪名,另有学者则质疑酒驾入罪的合理性。第二,在醉驾入刑后,部分学者对醉驾一律人罪提出异议,认为醉驾刑事责任的划分应区别对待。醉驾案件的司法适用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例如适用程序、证据采信及量刑标准等。与此同时,部分学者积极引介或翻译国外较为成熟的酒驾惩戒制度和模式。综合来说,我国酒驾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规范刑法学意义上的酒驾法律探讨,缺乏将酒驾法律与相关的其他法律、政策及措施进行联系和衔接的研究,对我国与其他国家酒驾治理经验的比较研究也几乎为空白。笔者认为,酒驾问题已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通过与酒驾问题建制成熟的美国进行相关制度的比较,可以透析出我国当前酒驾惩戒制度的不足和缺陷。与此同时,酒驾问题亦具有地域性特征,应将中美酒驾惩戒制度的对比嵌入至各自文化语境中进行考察和分析,进而找到中国酒驾问题的解决路径。

二、中美酒驾惩戒制度之比较

酒驾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围绕着酒驾问题,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设定了相应的酒驾惩戒制度,比如《德国刑法典》、《日本刑法典》均对酒驾作了处罚性规定,其共同之处在于判定酒驾的标准为血液中酒精含量,处罚方式均为监禁刑和罚金刑。在中美酒驾惩戒制度的基本结构中,其酒驾判定标准及惩罚模式亦具有相似性。

(一)中美酒驾惩戒制度的现状与特征

中国酒驾惩戒制度的设计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上的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第131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酒后驾驶机动车致一人重伤,且负事故的全部或主要责任,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危险驾驶罪则将醉酒驾车行为定性为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的处罚,饮酒驾车的处罚是“拘留”、“罚款”和“吊销机动车驾驶证”,而醉酒驾车则是“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及追究刑事责任”,与《刑法》第131条之规定形成惩罚制度上的衔接。

美国各州立法并无统一的酒驾规定,其差异性多体现于惩戒幅度上,但在惩戒模型的种类和内容上有相似性。综合美国各州酒驾的相关规定,美国酒驾惩戒机制普遍呈现以下特点:第一,惩罚模式层次多样。初犯和累犯的处罚采取差别性对待,初犯可能处以罚金和短期吊销驾驶执照,而累犯则可能被没收汽车、处高额罚金,以及长期强制性监禁。在部分州如果发生车祸导致他人死亡,甚至可被定为二级谋杀罪。第二,配套法律法规完善。美国法律规定有开启酒精容器法(如开车时存放开启的酒精容器就会受到处罚)、点火连锁装置法(如果有饮酒驾车经历的必须在车上安装点火连锁装置),以及酗酒者的强制性培训规定,确保驾驶者安全驾车,形成整套法规上的衔接和控制。第三,执法队伍的专业化。美国设置DWI法庭(又称为DUI法庭),在对酒驾累犯惩罚的同时进行酒精干预治疗,降低酒驾发生的反复率。第四,开展广泛的公众参与酒驾治理活动。在美国有MADD(母亲反酒驾组织)和SADD(学生反酒驾组织)等慈善组织,他们组织进行大规模的公众酒驾监督、酒驾被害人救助活动,甚至推动酒驾法律、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与美国综合性的酒驾惩戒制度相比,我国酒驾法律惩戒制度仅包括对酒驾(含醉驾)的处罚治理,内容相对单一,缺乏辅法规、政策,以及专业执法队伍和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组织。

(二)中关酒驾惩戒制度的对比:“酒驾治理”与“酒的治理”

美国酒驾惩戒制度的优势方面,在中国却恰恰是空白,这是否预示我们可移植或复制美国酒驾制度的设计呢?从法律进化论的角度来看这是可行的,尽管不同社会历史及意识形态对法律的影响造成了千差万别的法律形态,但从本质上讲,法律只存在时间上的不同而不存在空间上的差别。处于落后状态的中国酒驾法律的设计和政策制定,需要学习和复制法律制度进化程度较高的美国立法,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完善。但是,法律移植要取得成功,其根本在于移植方与受植方之间的制度、文化等几个变量的契合程度,如果违背移植国自身的本土特点,法律移植的效果就不会很好。狄骥将法分为“准则法”与“技术法”,“准则法”指“强要其他人遵守的作为或不作为的准则”,“技术法”则是“确保准则法被遵守和实施的法则”,准则法是目的,而技术法则是手段和方法。从技术法的角度看,“法是强制秩序的社会技术”。中美酒驾惩戒机制中定罪标准、刑期设定等差异可通过立法技术调整来实现,这类技术性差异不会影响我们对美国法律的借鉴和模仿。但是,在准则法层面,中美惩戒制度却存在根本性的差异,这些差异或许将导致中美惩戒机制实现的不同路径,即中国是“酒驾治理”,而美国则为“酒的治理”。

中国是“酒驾治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立法上,中国对酒的使用的规制仅仅是以“酒驾”为着眼点,如前文所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刑法》的规定。在立法上饮酒未单独列罪处罚,对“非病理性醉酒”后实施的犯罪,饮酒甚至未作为量刑情节考虑。《酒类流通管理办法》旨在“规范酒类流通秩序,促进酒类市场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利益,保护酒类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中仅第19条提及“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售酒”,但未作惩罚性规定。其他涉及酒类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也仅监督管理进出口酒的质量、交税等问题,未对饮酒问题做出规定和限制。其次,在执法上,执法的重点集中在酒驾问题而非酒的问题上。我国对酒驾的执法比较严格,但在酒类产品的监管上,执法主体不明确,处罚手段单一;对酒类广告违法、酒类销售违法的处罚轻微,选择性和模糊性强,这都与我国酒类相关法律规定不周延有关。再次,在社会公众层面,公众极少对饮酒做负面的价值评价,反而赋予饮酒正功能评价。公众普遍认为“喝酒无妨,酒驾为罪”,酒甚至是家庭聚会和社交场合必备用品,饮酒有量也备受赞誉。

而美国则是“酒的治理”,更多聚焦于饮酒及饮酒引发的诸多犯罪:第一,在酒法方面:其一是酒法设置时间早于酒驾法律。美国酒的使用法在联邦范围内其立法始于1917年的《宪法》第18条修正案(禁酒令),在1935年禁酒令废止后又制定了《联邦酒精管理法案》。而关于酒驾的联邦法律则开始于1966年联邦政府授权交通部制定的《道路交通法》,此后,在1981年至1989年又先后制定了700多部关于酒驾的法律。这至少说明在美国酒法的设计之初还尚未关注酒驾问题,其立法起点是基于酒问题而非酒驾问题。其二是美国酒法规定详细、严格,对酒的饮用数量、饮酒场所、未成年人饮酒,以及酒后犯罪都有详细的法律规定。各州的《酒精饮料控制法案》也都限制酒精的使用人群、时间以及酒类贩卖,如果违反该法携带或赠与他人酒类饮料,则可能被处罚5000美元或1年以下的监禁。《联邦法典》第5卷亦规定了酗酒及相应的处罚;未成年人禁止饮酒,规定了严格的监护人处罚责任;另外,还专门规定了涉酒犯罪的被害人赔偿事项。第二,在执法方面:设置享有执法权和处罚权的酒类管制委员会;在执法队伍上除了负责酒驾的DUI法庭,美国各州均设有酒类管制委员会,例如俄勒冈州或华盛顿州酒类管制委员会等,这些管制委员会的前身源自禁酒运动的禁酒管理局。它们对酒类企业、营业场所享有调查权、执法权,一旦发现违反酒的销售和饮用之规定的,即可进行查处。第三,在公众参与方面,早在20世纪初期美国就已形成了基督教妇女禁酒联合会等禁酒组织,社会公众参与酒的监管。而现在的MADD(母亲反酒驾组织)等中间组织的建立,其初衷是监督酒驾,但现在的职能已经发生转变和扩大,从原来的酒驾问题扩展到其他涉酒犯罪和酒的使用问题,并组织开展公众讨论和各种社区形式的参与活动。

由上分析可见,与中国“酒驾治理”相比,美国围绕着酒问题建立了一整套衔接有序的法律规范、专业的执法队伍和监督机构,此外又有MADD、SADD等组织发挥辅助作用,助推立法,协助司法,增强舆论监督,从而建构了对酒及涉酒问题的综合治理机制。诚然,在美国酒的惩戒制度发展的中后期发展出了关于酒驾的法律规定,但作为系统化的制度群,其根本目的是关注酒的危害性,预防和惩戒饮酒造成的社会问题,而对酒驾的打击和治理仅是其中一个方面的问题,并且,通过1982年至2009年美国酒驾交通事故死亡统计数据的下降趋势,也可看出其“酒的治理”模式的有效性。

三、中美酒驾惩戒制度差异的文化分析

众所周知,惩戒制度设计的起点是基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并且会对该制度自身建设和行为者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向作用,甚至决定相关法案或政策的最终效果。人类学家吉尔兹认为:“如果法律因时因地因民族而有所不同,那么它所关注的对象也会不尽相同。”他强调要将法律制度的差异,与不同法律文化的本土性和民族性需求结合起来。吉尔兹曾作出论断:“法学与民族志,一如航行术、园艺、政治和诗歌,都是具有地方性意义的技艺,因为它们的运作凭靠的乃是地方性知识。”该论断被总结为“法律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强调的是法律的生成和发展依赖于特殊的环境,即便在全球语境中颇具普适性的契约法、侵权法等都要放到地方性语境下进行理解和变通。那么,对“酒”这一颇具地方特色的事物进行治理,则更应关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和文化条件下形成的本土环境。萨维尼在《论立法和法学的当代使命》中说:“法律并无什么可得自我圆融自洽的存在,其本质乃为人类生活本身。”不同的生活形成不同的法律秩序,文化机理的不同往往导致惩戒制度的不同,唯有将中美酒驾惩戒制度的差异放置于各自本土文化环境中,方可对此作出理性的判断和解释。

(一)酒驾问题背后的中国倡酒文化

缘何中国是治理“酒驾”而非治理“酒”?有两个相关的文化现象引起笔者的思考。《2007年度中国25省民众健康饮酒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调查者中属于中度和重度饮酒频次的占被调查总数的68.39%,说明频繁饮酒和过量饮酒的现象在我国十分常见。最近引发公众热议的“郎酒广告”事件、“央视白酒广告招标”事件等,均表明在舆论领域普遍存在对“酒”的包容和宽纵,这实际上蕴含着中国人对酒的偏爱。“古来圣贤多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倡酒文化与中华文明水融,相得益彰。而在以酒具、酒令、酒习为内容的倡酒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是酒礼文化,它与传统儒家的礼治思想一脉相承。

1.传统社会中的酒礼文化

在传统农耕社会中,在以儒家的礼治思想为基础的社会治理中,酒扮演着重要角色,并被统治者赋予了多种多样仪式化的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功能有两种:一是树立权威地位。仪式化的酒礼可联系天地和沟通鬼神,确认君权、父权和夫权;二是确定社会关系中的等级位序,尊卑、长幼在酒席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比如,在宋元时期得到推广的“乡饮酒礼”,以宾贤、敬老、谦让为主,推广教化礼仪,就是这种仪式化和教化功能的具体表现。那么,酒是否因其具有的礼治功能而不受束缚呢?答案是否定的。在中国古代,酒因承载了社会控制的功能而形成了一系列饮酒的规则,而这些规则是与儒家思想一脉相承的。儒家讲究酒礼,不仅指酒是礼治的工具,同时也包含饮酒行为的准则,具体来说包括两点:其一是适量饮酒,有助于养生健康。《诗经・豳风》载有“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反之“过饮不节,杀人即可”。其二是孔子曾提出“惟酒无量,不及乱”,说的是饮酒者量力而行,酒后保持神志清醒、行为正常。古代中国缺乏系统的法律化的饮酒规则,但赋予酒“礼”和“德”的品性。古人也曾在饮酒上提倡“和”,微醉至“和”是最佳境界,说的就是酒的道德性规范。

这种道德性的酒礼对于农耕社会的中国来说是有效的。当然,除了酒礼规则自身与当时社会文化、宗族观念相适应以外,酒的饮用不具有普遍性,产量低及传统农耕社会交往的阶层固化、社会流动性差等诸多外部因素,也保证了这一酒礼规则的有效实施。

2.当代社会酒规则的“结构混乱”

绵延千年的饮酒规范在当生了变化:首先,传统酒礼规则的消解。农耕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后,尤其是建国后政府权力对社会进行全面控制,传统酒礼规则消失殆尽。由于国家权威的介入,酒的生产按照计划方式进行,消费也是按照计划分配的。传统酒礼文化虽被打破,但由于产量低,饮酒缺乏普遍性,所以未带来显性的社会问题。其次,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国家权力逐渐退出经济领域,酒作为商品活跃于市场中。此时酒所承载的传统酒礼已消解,新的酒的规则尚未形成,处于酒规则的“结构混乱”状态,即“社会发展”超越“团结类型的发展”,导致酒文化失范状况出现。正如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所描述的那样,由于集体意识的缺失和个人意识的自由和活跃,导致在微观领域个人自由的肆意扩大,对社会秩序产生冲击。酒礼文化消解和国家计划体制退出后,在饮酒规范上中国长期处于“真空状态”,文化上的价值多元化发展,使个体拥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同时酒的饮用范围和社会功能被拓展,饮酒具有了更大的普遍性,因而也更加难以控制。

而且,随着市场系统与生活世界的分离,酒的商品化和市场化主导的消费观念影响或填补了公众酒消费心理的“空白”,诸如“喝好就是喝倒”、“喝酒也是工作”、“送酒送祝福送健康”等观念,也间接地加剧了饮酒规则的“结构混乱”。当传统的代步工具被以机械为动力的交通工具取代后,在速度和效率提升的同时交通自身的风险也不断增加,而酒后驾车则在麻醉自身的基础上再次扩大了驾车的风险,引发了诸多恶性事件,并衍生为中国当代的重大社会问题。尽管涉酒问题日益凸显,我们对酒的管制却格外乏力,诸如前文所述的酒广告等事件频出,酒的商品话语符号不断跨越自身定位而形成对其他领域的侵蚀。也许在我们的想象中,饮酒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象征,殊不知它早已陷入失范的泥潭,而酒驾仅为其中的显性问题之一。如果我们不能实现对酒的治理,仅仅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仅酒驾问题难以解决,而且诸多现在还尚未发展到像酒驾这样吸引舆论和公众视野的问题,如酗酒滋事、酒后抢劫、等也会愈来愈严重。仅以广西河池市为例,2001年至2007年,河池市中级人民法院涉酒犯罪收案1146件,占暴力性犯罪收案总数的68.62%,占刑事收案总数的46.47%,这些已初显严重的涉酒问题极有可能转化为更大的社会问题。

(二)惩戒机制映射下的美国禁酒文化

与中国人对酒的偏爱情感相反,美国人在酒文化上长期持反对甚至仇视的态度,这与美国历史上的禁酒运动密切相关。美国禁酒文化的建构始于19世纪初期的禁酒运动,禁酒运动的形成、发展和衰亡与美国禁酒文化的变化发展相伴相依。

1.禁酒运动与禁酒法律化

禁酒运动起源于19世纪初期的宗教复兴,当时兴起的新教伦理和清教精神,要求人们通过简朴的劳动实现自我价值,而酒被视为邪恶的象征,禁酒能实现对酗酒者的救赎,从此通过布道和教义的传播,使社会各阶层参与到禁酒运动中。19世纪80年代,酒业贸易中的官员腐败、酒后犯罪事件频发、酒馆中和向未成年人售酒造成恶劣后果,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议论,促使公众对酒的负功能达成集体性的共识。

此时社会上形成两种普遍性价值观念:其一是基督教妇女禁酒联合会(WCTU)将妇女自由和自我保护等民主进步观念与禁酒结合起来,禁酒成为象征妇女人权保护的标志,从而对禁酒达成一致性认识。其二是在社会公众视野中,如不对酒的销售进行管制将危及美国传统的文化信仰、道德观念和国家民主制度。尽管移民文化认为禁酒将危及个人的自由权利,并与禁酒派发生争议,但主流观念仍然主张禁酒,并期望通过法律禁止来实现有效的社会治理和稳定的社会发展。普遍化的禁酒意识通过公众参与,进而影响媒体和选举,并最终被纳入到立法活动中。1917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宪法》第18条修正案(禁酒令),美国进入全民禁酒时期。美国禁酒运动本质上反映了美国经济体制中两种相互冲突的文化价值观念,正如丹尼尔・贝尔在其《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中所述,早期美国人的艰苦工作、勤俭节约和中庸温和,与资本联合时期的个人享受、自我表现和自发冲动的冲突愈演愈烈,酒则扮演了这场冲突的文化符号。在美国的社会、经济变革中,市场经济倡导的消费文化与原有的清教徒式的文化价值观之间发生了碰撞,并在碰撞中试图消解美国原有的集体意识,形成新的地方性语境和新的社会需求,为了适应和满足新的需求,禁酒运动不断扩大,并最终导致禁酒行为法律化的产生。

2.禁酒运动引发的治酒活动

事实上,美国禁酒的法律化并未完全解决禁酒问题,反而因禁酒执法问题、酒类市场的地下贸易而导致涉酒社会问题的不断扩大。新移民的加入和禁酒人士的反叛,促使公众认识发生转变,并开始抵触甚至反对严格意义上的禁酒运动,并最终导致国会于1933年12月取消禁酒令。这场全民参与的禁酒运动以失败而告终,但却在社会公众领域达成了共识:酒的商品属性决定其运行的内在逻辑,对酒和涉酒社会问题的治理不是仅靠立法就能解决的。公众禁酒意志可以抑制酒的市场化,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酒和市场的关系。这也意味着美国人在禁酒观念上发生了转变,将酒作为所有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不合理性的,对酒的使用和控制应当保持谨慎的态度。1935年8月,罗斯福总统签署联邦酒精管理(FAA)法案,成立联邦酒精管理局,对酒精的生产、经营许可和使用进行监管,由此,美国酒的立法从禁酒运动时期对酒的禁止转向对酒的依法管理和合理限制。

20世纪70至80年代兴起的酒驾立法及相关辅助政策,也被纳入美国酒法管控体统,与美国酒法的其他内容相互衔接。近年来,MADD、SADD等反酒驾组织的不断涌现,在其影响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其关注的社会问题也已经超出了原初设定的酒驾问题,延伸至更多的涉酒问题,如未成年人饮酒、酗酒家庭问题、犯罪问题等。华尔街日报认为,“基督教妇女戒酒联合会只是被MADD取代”,作家吉姆・雷诺更认为,“MADD反醉驾实际上就是禁酒运动”。事实上,这些组织关注问题的拓展,在某种程度上也标志着禁酒运动对美国酒文化的影响仍在持续,同时,酒的治理模式也在随着本土社会环境的变迁而发生细微的调整和连续的动态变化。

四、新酒礼文化与酒的综合治理

如前所述,中国“酒驾治理”面临着向“酒的治理”的转向,“酒驾治理”仅是整治诸多酒问题中一个显性的子问题,而只有做到对“酒的治理”才能真正实现对酒驾问题及其他涉酒问题的控制和整治。面对当前中国酒法制度匮乏和酒文化的“结构混乱”,笔者认为在辨明中美制度和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应基于中国的酒文化规则和法律建制的双重结构,构建酒的综合治理模式。

(一)塑造新酒礼文化

中国“酒驾治理”与美国“酒的治理”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方性文化差异造成的,正如美国禁酒文化对美国人影响深远一样,以“倡酒”为核心的酒文化价值观在我国也根深蒂固,如果简单地模仿美国进行限酒,制定严格繁多的法律进行处罚,就有可能会引起中国公众的反感甚至抵触,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事实上,我们可以从自身的酒文化中挖掘比较成熟,比较适合自己的酒礼规则,以更柔性的方式处理涉酒问题。

相对于美国“酒的法治”来说,我国传统制度中的酒礼规则可与之相对应。若用狄骥的准则法和技术法来衡量,作为治理方式的礼治和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在准则法层面具有相同的功能和作用,甚至可以说,所谓的礼治在古代中国就是法治。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恢复传统酒礼规则,才能真正解决酒驾和其他涉酒问题。但是,正如梁治平所言:“从来没有全然静止的社会,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平衡也不可能长久地保持不变。”当前社会较之古代中国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首先,我国社会形态从传统的阶级分化社会逐渐步入到了功能分化社会,市场系统扩大了传统酒礼的对象,将生产商、销售商甚至广告商都纳入到了酒的治理范围之内。其次,传统酒礼文化赖以生存的礼法宗族制度也已趋于消亡,法治取代礼治成为当代社会的基本治理模式,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当前的社会环境对传统酒礼规则进行改造,进而塑造出适宜的“新酒礼文化”。

新酒礼文化是适合现代社会,以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和自由平等为目的,同时符合当前文明价值观的酒礼文化。新酒礼文化与传统酒礼文化的区别在于:传统酒礼文化更强调酒的社会控制功能,对饮酒规则的设置相对简单、宽泛,而新酒礼文化在不忽视酒的社会控制功能的同时,更强调饮酒规则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这也与现代社会的特征相吻合。新酒礼文化摆脱了传统酒礼文化的宗族性和阶层性,同时又加入了市场性和平等性,所以尽管其承载的社会功能和作用较之传统酒礼文化有所下降,但对其自身的限制作用反而会有所增强。

构建新的酒礼文化,首先要树立正确的饮酒观念,反对酒的社交、媒介功能的肆意扩大,以适度饮酒、健康饮酒、理性饮酒的新理念重构个人饮酒价值伦理观。例如,公开饮酒健康指标,推广科学、文明的饮酒方式,加强过量饮酒的危害性教育等。其次,以正外部性饮酒概念为核心,建立社会交往中酒的价值伦理体系。例如,根据社会现实,通过社会宣传和教育,矫正时下流行的“添酒”、“劝酒”和“逼酒”的不正当风气。再次,在现代意义和一定程度上重塑酒礼的社会控制功能,以发挥其在理顺家庭关系、协调亲友关系、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的正向功能和作用。

(二)构建酒的综合治理模式

梁治平在《法律的文化解释》中指出:“任何一个文明的社会都只能以它自己的方式去经验世界。”我们应当着眼于中国酒文化的地方性特征,根据独特的传统经验塑造新的酒礼文化,以满足我国酒文化的本土性和民族性需求。但是,酒驾及其他涉酒问题,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共同性,因此,我们也不能忽视对其他国家文明成果和社会经验的学习和借鉴,不能因坚持自身文化传承而忽视全球视野中那些具有普适性的酒法和规制。而且,现代社会在其功能分化越来越细的同时,其统一性和全球化的趋势也在不断加强,学习他国成熟的法律制度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可能的。

中国酒文化论文篇12

时至2003年,要说白酒界最为热点的话题,应该非“高端酒”模数了。一场经过几年孕育的白酒市场策略战役已经在中华大地全面展开,一股强筋的高端白酒争夺潮流正在向市场走来。

在这股潮流中,作为业内人士或者是最终消费者,不但可以感触高端白酒市场的战火硝烟,更能够体会到中国白酒市场的发展脉搏……. 一、 高端白酒潮流

酒鬼酒以个性化文化营销为利剑,首开中国高端白酒品牌开发之先河;

随后水井坊以“中国白酒第一坊” 的形象,闪亮登场白酒市场,并南上北下、攻城略地成功在高端白酒市场立足;

而后 “中国白酒第一窖” 国窖1573、 “岁月流金” 金剑南、 “智慧人生” 舍得酒等高端文化酒品牌也相续登陆高端白酒市场;

受其影响,五粮液旗下的百年老店、至尊熊猫酒、六百岁古、古灶、五粮神、紫光液等品牌,茅台旗下的茅台王子酒、茅台征服酒等品牌,泸州老窖的永盛烧坊、川老大御液等品牌,剑南春的壶中岁月、诸葛亮等品牌,古井的天一井,等等以17大名酒新生子品牌为代表的高端品牌响遍大江南北;

其他的像以人为文化为品牌诉求的成吉思汗酒,以概念品牌文化为诉求的金士力、秦唐金箔酒;以及一些中型酒厂推出的形象高端品牌也如遇春笋的从市场冒出来,深圳万基在收购孔府家之后,第一次公开动作就是,推出“天赐淡雅香型”白酒,直面高端市场;四川故宫贡酒以闪亮包装,向全国市场开拓;健力宝在收购了宝丰酒业后,以做中国“清香型白酒”第一品牌的口靠,直接切入了中高档白酒市场;长安、力帆、嘉陵等一批企业/摩托车企业也杀进了高端白酒市场;诗仙太白在稳定重庆中档酒市场的基础上,开发了盛世唐朝高端品牌;……似乎一夜之间中国白酒市场被高端品牌所覆盖,一个比一个价位高,一个比一个有文化内涵,无论是原有老牌白酒企业、还是新生白酒贵人、或者是刚刚介入白酒界的外来资本,各路商家无论规模大小、竞争实力强弱都群情激昂地加入了高端白酒市场的竞争之中。摩拳擦掌、趋之若鹜,一场不亚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广告标王战的高端白酒市场争夺战就这样打响了。 二、 高端白酒成为潮流的原因

如同上世纪90年代的标王酒、世纪交割之际的文化酒一样,从2002年开始刮起的这股高端白酒潮流也有其特定的市场原因和产生背景,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的阵势、如此的规模和强大的反响呢?笔者以自己对市场的分析总结以下几个论点:

1、 市场消费观念的转变

无论什么产品,无论你选择高端市场攻略,还是选择薄利多销的低端市场,都有一个基础,就是强大的市场消费能力和整体消费潜力,以及整体消费观念的适应。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市场,存在着很多消费盲目性和跟风性,不成熟的消费理念造就了很多异军突起的新商家。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的葡萄酒热,以及90年代初期的洋酒热,都带有市场十分虚热的色彩,整个市场发展乎冷乎热、稳定性差。特别是受物质层面影响因素相对较为薄弱的白酒产品,消费群体的整体消费关注点正从“喝名(知名度)酒”、“喝文化酒”向“喝品位酒”、“喝价值酒”的消费观念转变。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盲目、跟风式的中国特色市场消费个性是驱使高端白酒成为潮流的基础原因。

2、 文化酒的过渡炒作

酒是文化的,更是物质的,受这一经营观念的影响,大部分白酒企业将酒文化进行了过渡的渲染,视酒文化为救命稻草,以为靠文化就能进军高端白酒市场,获取高额的产品利润。殊不知物极必反,当所有的人都将文化作为法宝时,那文化本身的价值将会大打折扣。应该说:文化热是导致中国白酒市场出现高端热的内部主要原因之一。纵观新生代高端白酒品牌阵容,无论是“中国白酒第一坊”、中国白酒第一窖”、“中国白酒第一井”等历史文化色彩品牌系,还是“中国社交第一酒”、“中国人文第一酒”、“中国财运第一酒”等情感文化品牌系,或者是健康酒、营养酒等概念文化品牌系,都拥有强筋的表层文化作为品牌的衬托,不要说消费者,就是业内市场人士也被搞的晕头转向。酒文化价值的过渡认可,是导致高端白酒成为潮流的理念之一。

3、 行业发展环境的必然

2001年5月国家对白酒税收政策进行调整,将白酒从价计税方法调整为从价与从量相结合的计税方法。对粮食、薯类白酒在维持现行按出厂价25%和15%的税率从价征收消费税办法不变的前提下,再对每斤白酒按0.5元从量征收消费税。这项政策的出台直接导致使许多大型白酒企业和许多以低档酒为生存之本的中、小型白酒企业被迫放弃中、低档白酒的主打产品。进行产品结构的策略调整。而进行产品结构调整,采用副品牌或者子品牌的策略,无疑是既减少风险性,又能够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最佳方式之一。行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导致众多兄弟和子孙品牌的产生,这是出现高端白酒潮流的必然。

4、 外来资本的推动

在这一场高端白酒潮流中,与其说是白酒行业内部的发展潮流,倒不如说成外来资本之间的投机厮杀,外来资本是这场浩劫最根本动力。受金六福、水井坊、小糊涂仙等品牌成功的刺激,各路资本纷纷杀入白酒领域。影坛巨鳄----广东巨星影业公司宣布“金盆洗手”,并转行酒业推出赤水河;健力宝携巨资入住宝丰酒业;天津天士力在茅台镇圈地造酒;中国最大民营摩托车集团----重庆力帆集团宣布加入白酒军团;长安汽车宣布斥资1亿元请五粮液集团贴牌生产“长安之星酒”;仕奇集团的力推成吉思汗酒,台湾最大的酒水网络商家乡集团协台湾IT龙头企业亚太新高集团共同打造剑南春“壶中岁月”;大地集团、红豆集团、宝光药业、奇声音响等等外来资本都加入到高端白酒的竞争中来。

这些外来资本或者是因为看中白酒产品的高额毛利率、或者是对自己原有销售渠道进行的整合利用、也或者是进行的产业转型。无论他们来者目的何在?意欲为何?这些外来资本的加入确实为中国白酒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他们以“新人”的思维所带来的创新性经营思路,为整个白酒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加速器。但是,与之相反的另一方面,在所有外来资本中,有很大一部分资本的目的属于投机行为,这些资本的特征明显特征是求胜心切,做产品、不做品牌,重渠道、不重终端,大政策、高价格却低价值,不能摆脱三高一低(高价格、高包装、高促销、低质量)的产品圈,周而复之,必将有损白酒行业内部的信誉关系,打破原有的行业竞争格局。  三、 高端白酒何以制胜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外来资本也好,原有老品牌也把,或者是这几年所新浮起的白酒新秀的加入,都有他们的客观理由和目的,作为行业人士,我们不能一味的否定和批判,更应该在警告的基础上,进行发展方向、发展思路的探讨,以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1、 强大的资源后盾

随着品牌之间竞争层面的不断升级,白酒市场新品牌介入台阶正在逐步的抬高,特别是在以理念消费为主的高端白酒市场中,品牌的培育、渠道的建设、终端的维护以及整合营销传播的实施都需要大量的企业资源作为后盾。品牌主再想靠“背靠大树好乘凉”、“有文化、就有市场”、“控制终端、就能够控制市场”的单一战术策略已经不能够有什么作为,高端白酒品牌的成功是一个整合的价值建设体系,这一体系是一个集品牌、文化、渠道、促销、宣传等营销因素为一体整合化工程,如果没有强大的资本后盾、优质的人力基础、流畅的物流平台和先进又实用的营销思路作为动力,品牌夭折存在着很高的可能性。在这几年的白酒市场发展中,“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已经现在在市场中,未来的白酒市场将是更多的强强对话。

2、 品牌的培育

白酒消费已经基本完成了从“产品消费”向“品牌消费”的过渡时期,品牌的力量是感性化产品必须具备的核心力量。强力终端促销、大力度渠道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刺激市场的销售,但是这些刺激所产生的效果时间性比较明显,而且刺激效果会随着刺激力度的增加而逐步的减弱。唯一的长远之计,就是建设永恒于市场的强势品牌。只有建设像可乐中的可口、百事;汽车中的通用和福特;胶卷中的富士和柯达一样的行业强势品牌,才是高端白酒品牌的最终诉求,才能够最终获得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的获得。这就需要现在的高端白酒品牌和预进入高端白酒市场的品牌,必需树立百年磨一刃的品牌建设恒心,去面对短期和长期利益的冲突。

高档商品的消费群体有限,能够说服这部分人接受一种新产品并非易事。现实市场中存在着很多靠招商、靠强力终端促销而捞一把就走的品牌经营者。招商反利超过70%,不信你不做;终端开平费50元/瓶以上,不信你不给我卖,正因为这些品牌的存在,才是现在高端白酒市场产生虚热、混乱的原因。但是市场永远是理性的,可能短时间存在波动,但是最终会回归自然,回到理性的发展轨道,没有强势品牌作为基础的高端市场就如同一颗没有树根的参天大树,时刻有被风吹到的可能。

3、 市场的落地

品牌的培育大部分是一个升空化的运作过程,俗称品牌升空,但是假如单纯的品牌升空,没有市场落地的配合和接应,不但升空效果得不到支持,市场也不会有很大的起色,像标王品牌、像明星炒作、像第五季,更像流星在天空一划而过。历史教训是残酷的、也是现实的,在小糊涂仙、水井坊、国窖1573的锋芒背后,有多少无名尸在为后来者作铺垫,没有人进行过统计,也没有人感兴趣统计,因为所有的高端白酒品牌都是冲着利益而来的。眼中只有“钱”,往往会放过许多重要的环节。

实现高端品牌的市场落地,需要企业在渠道建设、终端建设、价格维护以及公关宣传上少一些肤浅的形式化技术运作,多一些现实的基础市场耕耘。而且必须符合针对性的目标诉求,并且做好买酒者与喝酒者两者之间的区别对待,因为高端白酒的针对消费群体相对比较狭小,企业只有实现内部资源同外部资源的针对性沟通,才能保证资源投入产出最大化的目标实现。

4、 定位是关键

高端白酒的定位不但是品牌自身的理念定位,更包括目标市场的准确定位。并且在定位的基础上寻找市场支撑点,如宣传方面、终端方面、渠道方面、促销方面等技战术的支撑,舍得酒的移动VIP客户针对营销、水井坊的政府会议营销宣传、宝丰酒的邮政通路扩宽及各种品牌的公关营销活动思路,都是很好定位的市场支撑。

5、 质量是根本

高端白酒品牌的根本动力是文化?还是市场的运作?一直也没有很好的答案。依笔者的观点,质量才是高端白酒的生存根本,或者较为广义一点说“品质”文化才是高端白酒的生存根本。假如水井坊没有“中国第一坊”的品质文化诉求,假如国窖1573没有“中国第一窖”的渲染,他们能够立足高端白酒市场吗?品质文化是给消费者一个高品质的理由,因为无沦你的概念有多突出、文化有多浓厚,消费者最终所感受到的还是产品本身,假如没有品质作为基础,高端白酒也不会成为真正的高端品牌。质量是高端白酒的核心,也是成为高端品牌的根本所在,这也是茅台酒为什么在市场的锤炼中,不搞宣传而能够长期保持稳定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因为消费者信赖茅台的质量,信赖茅台的品质文化。  四、 高端白酒的悖论

1、 文化酒≠高端酒

高端酒一定是文化酒,但是文化酒不一定能成就高端酒,所以文化酒不等于高端酒。因为高端白酒的文化色彩有其特定的“定义”,这不是任何文化色彩都能够满足、或者达到的。单靠酒文化,不能够成就高端白酒品牌,必须在丰富文化内涵、增值文化现实消费价值的同时,给文化找到更多的市场支撑点,使文化不在空洞无力,才能形成形神一体、两者统一的市场局面

2、 高价位≠高端酒

高价位是一个相对应的概念,今天的高价位到了明天、或者明年,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可能变为中价位、低价位,在没有市场支撑点的情况下,盲目性的制定高价位策略,就好像在无缆绳的情况下进行高空作业一样危险。高端酒只有成为高价值的酒,实现高价位同高价值的统一,或者基本统一才能成为真正的高端白酒品牌,才能在市场的发展中保持长期的价值价位优势,

3、 高档包装≠高端酒

一只绵羊即使给它披上狮子皮,它也是一样的软弱无力!高档包装可以为高端酒本身增加一定的价值含量,使高端品牌如虎添翼.但是高档包装不能够决定产品的消费价值,包装的作用在高端白酒的价值影响因素中有其特定的局限性.单靠包装或者“包装文化”的高端品牌一样不会避免被市场淘汰的厄运。

4、 品牌力≠市场力

前面提到品牌升空和市场陆地现实市场关系,高端白酒的品牌力在向市场转化为市场力时如果没有市场落地的接应,损失将会很大,也起不到最终销售的良好目的,因此我们说品牌力不等于市场力。 五、 为高端白酒降温的三大理由

1、高端白酒品牌更像一场马拉松赛事

高端白酒之所以称之为高端,就是因为它的销售价格高、消费价值高,特别是在消费价值方面,需要经营者进行不断的对品牌进行增值,而且增值的过程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预想在短期内就想受益的投机商一定不会取得满意的效果,包括现在的白酒新星水井坊和国窖1573的回报率也是不能够在短期内达到令市场和企业双向满意的标准,更何况其它一些二级、三级新生高端白酒品牌呢?依笔者的观点,现在的高端白酒市场更像一场无限期的马拉松赛事,短期内很难见分晓,如果企业实力和韧性不能够满足这一市场环境需求,他唯一的结果就是中途退场。

2、整体市场容量的狭小

法国路易十三在法国卖6000多法郎,而法国工人的最低工资为7000多法郎,就是说,他的工资除了买一瓶路易十三外,还能有部分剩余。而国内一般的酒价格定到400多块钱,有的甚至上千元,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体的市场总需求量一定不会很大,试想这么小的市场空间能够容得下群虎相争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