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7 18:13:31

关爱留守儿童论文

关爱留守儿童论文篇1

南昌市妇联还建立了一批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示范之家,组织“爱心妈妈”“家长”和“大学生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子,不断完善关爱帮扶机制。赣州市瑞金、于都、兴国、石城等老区县也把关注留守儿童纳入官员下基层的考核内容。六市针对留守儿童开展的关爱工作各有千秋,现将调查结果进行汇总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为留守儿童建立档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上饶市德兴县十分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建档工作。学校在建档工作过程中,针对五个内容对留守儿童进行了解:清楚留守学生姓名、年龄及家庭基本情况;清楚留守学生性格和爱好;清楚留守学生病史状况;清楚留守学生父母的务工地、联系方式;清楚留守学生第二监护人姓名、地址及联系方式。婺源县思口镇西冲小学则在建档工作的基础上,制作了留守儿童名册以便联络。

2.发挥家长的作用。吉安市吉安县人口计生委和计生办开展了“大手拉小手、爱心1+1”活动,组织计生干部、党员作为家长与农村贫困家庭的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在积极捐款捐物的同时对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宜春市宜丰县则由县委组织部和县妇联开展了“心手相牵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按照就近、就便、对口的原则,安排条件较好的党员担任家长,形成了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家长帮扶体系。目前,宜丰全县已有600多名党员干部与千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结对帮扶,全县210个村全部挂牌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

3.组建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和活动中心。江西省首家村级留守儿童托管中心位于吉安市青原区天玉镇流坊村。该托管中心由青原区妇联牵头成立,以农村留守儿童的托管、校外教育、娱乐为主要内容,承担周边9个自然村留守儿童的管理、监护、学习辅导等工作。中心内设有图书阅览室、学习室及户外活动场地,并配备了电视机、DVD等。吉安市吉安县在寒假期间以村为单位为留守儿童成立了免费的书法、绘画、舞蹈等培训班,并在各村党员电教活动室和农家书屋配置了电脑、电视,组织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的家长视频聊天,为留守儿童播放安全知识教育片。

4.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和志愿者活动。2007年,由全国妇联、江西省政府、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大型电视公益晚会《“春暖2007”爱心总动员———关爱留守儿童》以话剧的形式演绎留守儿童的真实故事,唤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众多爱心企业为“春暖留守儿童关爱基金”慷慨解囊。袁州区留守儿童的“一天一枚爱心鸡蛋”活动在西村镇中心小学启动后,先后收到社会各界人士捐助的专项基金13万余元。依托共青团江西省委和江西社会公益组织,新浪江西微生活发起了“寻找身边的留守儿童”公益行动,寻求社会力量资助,一个月内“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行动微博被转发82000多条,“关爱留守儿童”慈善晚会顺利举办。江西农业大学的学生们每年到吉安县大冲乡小学支教,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文化基础课程、文艺课程、课外知识拓展等系列辅导。江西理工大学材料学院为赣州市赣县沙地镇留守儿童管理中心的儿童建立档案,进行一对一帮扶,组织活动200余次,服务“留守儿童”600多名。

二、六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行动中存在的问题

1.受益群体碎片化严重。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既要有广泛的受益群体,又要有系统的工作内容,还要兼顾不同留守儿童群体的差异性,关爱行动的实施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受益群体的碎片化现象非常严重。例如:采用“家长”制度对留守儿童展开关爱工作的地区,受益对象多数为学前儿童和低年级儿童;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受益对象多为中小学在读儿童;儿童托管中心的受益对象多为居住地点相对集中地留守儿童;民间自助组织的受益对象多为能负担一定费用的留守儿童家庭。在未开展关爱工作的地区和居住,地相对分散的地区,留守儿童很难成为关爱工作的受益群体;在关爱工作积极开展的地区,部分留守儿童又重复地成为政府部门工作的重点对象、大学生下乡实践的主要人群、慈善活动的帮扶目标。

2.行动主体缺乏协同机制。各个行动主体分别开展着有特色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但各个主体之间缺乏协同机制。“家长”“一对一帮扶”等关爱工作的主体多为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特别是计生、妇联等部门的工作人员;留守儿童的建档工作主要由学校、妇联等主体开展进行;志愿者关爱行动的主要参与者多为高校大学生;慈善活动的贡献者多为企业或个人。以上关爱行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来自不同群体的情感和物质支持。然而,因各行动主体之间缺少协同机制,活动开展缺少联动意识,难以实现人力和财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不能实现规模效应。

3.资金困难是主要障碍。首先,绝大多数关爱工作需要依靠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然而专项资金的投入却并不充足,资金短缺是目前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主要障碍。江西省各项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起步较晚,出台的许多相关政策还停留在文件上,计生、妇联等部门经常面临职能范畴和资金能力有限的尴尬境地。其次,对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专项资金投入还仅限于市、县级拨付,未做到省级统筹,省内各市、县之间的差距也比较显著。另外,社会其他资金来源渠道并未进行良好的补充。走访赣州市赣县时我们发现,许多儿童之家没有政府资金和设备上的支持,也没有其他社会渠道的资金来源,因为资金的限制,致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难以进一步发展。

4.关爱工作的可持续性不强。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缺乏可持续性。比如:一次性完成留守儿童的建档后未能进行动态管理和及时更新;“家长”出现工作调动等原因不能继续进行帮扶时,未能进行有序交接;亲情活动室建立之后未能常年高效使用或运营;社会公益活动多为一次性捐助;志愿者活动仅仅集中在寒暑假;等等。

三、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对策建议

1.在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首先,要将关爱工作实施的地域范围进一步扩大,推广先进地区的成熟经验,使所有的留守儿童都能在关爱工作的“保护网”中获得一定帮助。其次,应对留守儿童的状况进行全面摸底,为留守儿童逐一建立成长档案和联系卡,实时动态管理。再次,要以不同的关爱方式对待集中居住儿童和分散居住儿童。在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地区,完善儿童活动中心的机能;在留守儿童相对分散的地区,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2.以政府为主导加强各个主体之间的协同行动。为避免关爱工作的缺位或重复,实现人力、财力和物资的合理配置,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主体之间要加强配合、协同行动。在明确政府职能和责任的前提下,由政府负责协调企业、社会个人、大学生群体、民间自助组织、媒体等进行各项关爱工作,促进社会力量对留守儿童工作形成合力。加强参与主体的联动性,避免各个主体工作的盲目性,使关爱行动从单一性走向综合化,让留守儿童得到全面的关心和爱护。

关爱留守儿童论文篇2

 

“离开家乡爹和娘,背上行李走远方。酷暑寒冬多保重啊,打工路上自己闯。”郑源的《打工行》这首歌唱出了无数农民工背井离乡、出外打工的坚韧和辛酸,他们本希望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让孩子能有条件上好学,读好书,日后有出息。但大部分人是事与愿违,结果是“挣了票子误了孩子”。他们把孩子留在家里,孩子由夫妻一方抚养或由祖辈、亲戚代管,他们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这样造成了一个家庭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些父母一年到头在外忙于打工,没有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对孩子内心的困惑、需求、兴趣无法关注、教育、引导,造成孩子思想道德滑坡、行为习惯欠佳、学习成绩低下、安全隐患多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关。他们渴望得到关爱,渴望沟通理解,渴望帮助指导,但现实让他们苦闷迷茫,忧郁焦虑,孤独无助,内向自闭,他们的心灵是一片孤寂的荒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班主任大有作为。班主任与留守儿童朝夕相处,最了解他们,又与留守儿童的家长能保持很好的联系,可以在关爱留守儿童起到桥梁纽带作用。

关爱留守儿童,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这是走进他们心灵的前提。班主任先让他们自己填表或写自我介绍,然后通过家访等形式,全面、深入了解留守儿童。

其次,班主任要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班主任通过谈心、调查,了解留守儿童的心愿。如果学生不便向父母倾诉,班主任代为转达;如果是不当的心愿,班主任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还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让他们有追求,有奋斗的动力。还引导他们学会倾诉,有了委曲和困惑可以向老师、朋友、父母倾诉,也可利用作文和日记倾诉论文的格式。

留守儿童长期远离父母,常常孤僻、胆小幼儿教育论文,自卑心理严重。班主任应引导班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组织“关爱留守儿童的帮扶小组”,开展“我和留守儿童交朋友”等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班级如家一样的温暖。另外还要让他们为班级做贡献,让他们能力得到发挥,心理有归属感。

培养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及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避免留守儿童心理孤独,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班主任要了解关注留守儿童的交友问题,发现交友不当,应引导他们及时处理。

留守儿童最缺少的是父母的关爱和呵护,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为了留守儿童能够像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班主任应要求他们的父母与留守儿童进行密切沟通,每周至少通话一次,每学期至少回来探亲一次,或者孩子到父母工作地去探亲一次。并教会家长通话时多听孩子倾听,多引导,少教训,少说教。

留守儿童常常由单亲、祖辈、亲戚做留守监护人,由于他们忙于家务与农活,与孩子沟通少,疏于对孩子的关爱,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所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很多。班主任要多和留守监护人联系,了解学生情况,并和他们讨论教育管理方法,并为他们出谋划策,提高他们的教育管理水平。

引导留守儿童提高自我调控能力。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的程度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对留守儿童进行适当的情绪调节,帮助留守儿童抑制或削弱其不良的情绪,使其正确面对现实,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重建自信心,克服自卑、疑虑等不良心理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其次加强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提高意志力。鼓励留守儿童正确面对眼前的挫折,敢于挑战。

关爱留守儿童论文篇3

【作者简介】黄诚,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教师,社会学博士研究生,湖南 长沙 410128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4)02-0086-05

一、从“行动”到“体系”:关爱和服务留守儿童实践和理论的双重转换

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一部分农村儿童因其父辈的流动而留守。农民工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推动着社会进步,但他们留守乡村的子女不得不面对亲情的分离以及由于长时间生活在这种拆分型家庭而引致生活、学习、心理、健康和安全方面的不利处境和风险。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留守儿童受到社会关注开始,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则以“共享蓝天”、“拥抱亲情”等行动计划为载体开展关爱和服务留守儿童活动,有力地改善着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境遇。总体而言,2010年之前,留守儿童问题治理是以关爱和服务行动为重点。由于留守境遇所引发问题的全方位性,政府和社会均逐渐认识到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或者几个行动计划即能完全解决,也非哪一个或者哪几个部门即能妥善处理,问题的全方位性要求解决方案的系统性和参与行动主体多元性。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2011年11月,全国妇联等四部门联合《关于开展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的通知》。笔者认为,上述政策的出台和行动的推进,标志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治理工作已经从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阶段进入了系统性治理的新阶段,相应地,关爱和服务留守儿童工作要实现从开展关爱服务行动为重点向构建关爱服务体系为重点转换。因此,如何构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成为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亟待突破的现实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进入学界视野之后,从研究领域上看,经历了从对留守儿童不利境遇的整体担忧到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健康、监护、安全等方面的全方位问题化的过程。在现象描述和原因解读的基础上,学术界着重提出要对留守儿童开展关爱服务行动,通过关爱服务行动来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其倚重的理论视角和学科各不相同。社会支持理论、社会化理论、生命历程理论、风险社会理论、社会解组理论和社会工作优势理论等大致源自社会学和社会工作学科:依恋理论、父亲在位理论、心理弹性理论、抗逆力理论、归因理论、需要理论、自我认同理论等大致来自心理学学科;社会学习理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关怀教育理论等大致来自教育学学科;等等。不同学科根据自身的学科理念和理论视角,对留守儿童的问题性表现、成因和治理路径作出了各自的独特解读,将留守儿童的不利处境及其现实和潜在风险呈现在政府、社会和公众面前,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关注,力图推动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整体而言。这一阶段社会理论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观照,主要着力于问题的发现、问题的归因,并针对留守儿童在教育、监护、学习、心理、安全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其重点在于如何开展关爱和服务留守儿童的行动。伴随着关爱服务留守儿童工作重点的转换,要求社会理论观照视角也要相应地从“关爱服务行动”向“关爱服务体系”的转换。因此,探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构建的社会理论支撑也就成为了当前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一个亟待突破的领域。

二、如何构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几种社会理论的启示

社会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对社会或者社会问题的解读能力和干预能力。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和形成与我国正经历的宏大社会转型密切相关。国家及其代表的政策制度体系、资本及其代表的市场力量、农民工群体及其境遇共同型塑了这个亟待社会支持的特殊弱势群体,使其生命历程别重要的几个阶段面临着包括社会化在内的多重风险,进而可能导致他们中的部分难以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角色期望。留守儿童的出现并长期存在是转型阶段中国不得不接受的社会现实。国内外社会理论为如何建立一个关爱服务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启迪。

(一)社会互构论及其启示

社会互构论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教授对当代中国转型期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作出的一种新的理论概括,认为一切现代社会生活的现象,都是个人与社会互构共变的产物。现代社会生活过程是多元社会主体的行动关联、互为主体和客体的互构共变过程,也是以社会行动者的交互性建塑和型构为基础的转型变迁过程。其中,多元社会主体可以是不同的个人或个体,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集体。如群体、正式组织、国家、政府机构和社会。在多元互构过程中,不仅是社会和集体建塑和型构个人,同时也是个人建塑、型构社会和集体,任何一方的行动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发挥着不同的建塑、型构的作用,并对他方的原有行动意义和性质形成某种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是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国家、市场、农民工群体等多元主体交互建塑和型构的产物。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和工业化、城市化对劳动力的需求分别构成了农民外出务工的推力和拉力,与此同时,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及其相伴随的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又导致了外出务工农民和子女的亲子分离境遇。亲子分离境遇使成长过程中的儿童面临着亲情、生活、教育、监管、安全、心理等方面的困难或风险。从社会互构论的视角看,留守儿童问题本质上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互构的表现和结果之一,因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根本出路在于需要包括留守儿童自身在内的多元社会行动主体建塑和型构一种新的社会机制。形成包括国家及其各级政府、各种群团组织和社会群体、教育机构、留守儿童所在的村组社区、民间和社会组织、媒体、专家系统在内的多元社会行动主体建构的关爱服务体系或机制。具体而言,构建由多元社会行动主体构成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重点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厘清三个问题:一是要弄清楚多元社会行动主体交互建塑和型构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具体机制,这是建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前提和基础:二是要弄清楚多元社会行动主体交互建塑和型构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可能路径和具体机制,这是建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目标和归宿;三是如何确保参与互构多元主体的互构过程走向正向谐变,从而建立一个可行、可信、高效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最终保障和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社会支持理论及其启示

在西方社会学中,社会支持理论是主要用来说明社会互动、社会网络和社会环境对社会成员的心理挫折感和剥夺感所产生的影响,着重于对社会生活有困难者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国内社会学研究者根据中国社会特点,对社会支持概念进一步明晰化,认为“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说,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社会支持的主体是一定的社会网络,社会支持的客体是一定的社会弱者,社会支持的介体是一定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社会支持的本质特征有社会性、选择性和无偿性”;并且认为“社会网络实质上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在这个社会关系体系中,不仅存在着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个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而且存在着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群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因此,社会网络涵盖了个体、群体、国家二者之间的关系,内涵十分广泛”。

当前的社会现实不具备在短期内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子女“留守”境遇的条件,为留守儿童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客观上需要社会支持。可见,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本质上就是一种社会支持,构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就是要构建一个包括国家支持、群体支持和个体支持在内的社会支持体系。从社会支持理论看,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支持的客体无疑是社会弱者,他们中的大部分表现出“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征;关爱服务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的主体应该是一个社会网络,是一个包括国家及其各级政府、各种群团组织和社会群体、教育机构、留守儿童所在的村组社区、民间和社会组织、媒体、专家系统在内的社会关系体系。从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介体上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既需要一定的物质手段,如为贫困家庭的留守儿童提供经济上的支持。为缺乏监护人的留守儿童提供监管上的支持,为离学校较远的留守儿童提供住宿和生活便利上的支持等;也需要一定的精神和心理手段,如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亲子沟通的机会、更多的专业心理辅导等。同时,还要考虑不同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差异,因地制宜地侧重社会支持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在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风险,各种社会支持主体协同参与,有侧重地对留守儿童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从而为留守儿童创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最终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三)社会化理论及其启示

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当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概括地讲。社会化有着三种不同的理解角度:文化的角度、人格发展的角度和社会结构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社会化被看作是一个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的内化;从人格发展的角度,社会化被视为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有个性的人;从社会结构角度,社会化过程实际是一个角色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通过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悟并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并学会如何顺利地完成角色义务。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他们正进行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和基础。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者经商,一方面,留守儿童早期社会化的重要主体之一――家庭在人口结构上的改变,引起家庭教育、家庭环境的改变,父母亲情和权威的双重缺失;另一方面,父母亲情、权威、监管的缺失还可能进一步影响留守儿童对早期社会化的另外两个重要主体――同龄群体和大众媒体的选择。这两方面都可能使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出现偏差甚至失败。不利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可见,从社会化视角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本质是儿童自然型社会化条件缺失。关爱服务留守儿童就是要通过多元社会行动主体的协同努力,人为构建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工程型社会化环境,即为他们提供一个健康的、完整的社会化环境,健康快乐地成长,顺利地达到社会对他们的角色期望。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会涉及到一系列个人、群体和机构,这些个人、群体和机构中的最重要和最有影响者被称为社会化的主体,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大众传播媒介等等。因此,构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显然离不开国家及其各级政府、各种群团组织和社会群体、教育机构、留守儿童所在的村组社区、民间和社会组织、媒体、专家系统等留守儿童各种社会化主体的共同努力。如,国家和各级政府要为留守儿童社会化提供更加合理的政策和制度体系;教育部门要为留守儿童社会化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家庭及其留守儿童父母要为他们社会化提供更多的物质、精神、心理层面的关注:大众媒体要为留守儿童社会化提供更加积极健康的媒体环境和关爱服务的舆论导向,等等。

(四)生命历程理论及其启示

生命历程理论是兴起于20世纪初的一种研究方法,在60年代以后得到迅速发展。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看作是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分析范式,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比如,一个人一生中会经历入学、就业、结婚、生育、退休等生命事件,这些生命事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构成了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同样一组生命事件,如果排列的顺序不同,对人生的影响也会大不相同,并且生命事件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生命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深受社会结构的影响,而前者反过来又会影响个体的角色扮演。生命历程理论在考察宏观的社会结构和个体的生命历程之间关系时,有如下几个要点:一是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对人的生命历程有重大影响。生活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生命面临不同的社会景观。时间和空间规定了不同生命所拥有的生活机会、权力和回报。二是生命的相关性。任何一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换句话说,生命与生命之间是相关的,生命历程与生命历程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比如,父亲的生命历程显然会影响到儿子的生命历程。三是人的能动性。个体的生命历程尽管受宏观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影响,但并不完全取决于外部环境,个体的能动性在生命历程中作用很大。

从生命历程理论的视角看,留守儿童的“留守”生命历程是我国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引致的大规模人口迁移流动的宏大社会力量和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宏大社会结构的产物。在宏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作用下,留守儿童的生命历程遭遇不同寻常的成长环境,进而在儿童和青少年的不同时期都可能面临着社会化的风险。在成长环境方面。留守儿童的儿童阶段刚好处于我国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转型时期,时间的独特性影响着留守儿童的生命历程,而空间上又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对于城市较落后的农村,从而规定了留守儿童相比较于非留守儿童的生命拥有不同的生活机会和回报。留守儿童父母的农民户籍身份和工人职业身份又显然会影响到他们的生命历程。从面对的社会化风险来看,0~1岁婴儿期,最重要的是建立与外部世界的信任关系,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社会化载体是母亲和家庭,但父母外出务工尤其是母亲外出务工可能导致儿童发展出不信任关系;1~2岁的幼儿期和3~5岁的儿童期,最重要的是建立自主意识和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家庭和父母仍然是这一时期社会化的重要载体,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和父母的缺位易导致儿童自我中心主义明显、亲子关系淡薄、孤独内向的性格;6~12岁的学龄期,重要的是形成勤勉的人格,但父母一方或双方的外出,学校和社区又无力全部承担留守儿童的学业、监管等重任,易导致学习成绩差,进而形成自卑、悲观、孤僻的心理特征。作为正常的生命历程,儿童时期所经历的主要生命事件应该是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接受教育,安心学习。然而,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比其他儿童经历了更多的事件。包括父母长期缺席而导致的家庭结构的变化、监护人的改变、生活圈子的变化、学校影响的弱化、社区监护体系的缺失等,给留守儿童的正常社会化进程增添了诸多不利因素。关爱服务留守儿童,首先就是要认识到他们生命历程是因父母的外出务工而改变,尽管这种独特的生命历程也可能会给留守儿童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但消极影响无疑是存在的:其次,要进一步认识到儿童阶段的生命历程可能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其他生命历程阶段;最后,还要认识到父母、家庭、同辈群体、学校、社区等儿童生命历程中社会化的重要载体的缺位或不健全是留守儿童社会化最大的风险。因此,建构起一个包括国家及其各级政府、各种群团组织和社会群体、教育机构、留守儿童所在的村组社区、民间和社会组织、媒体、专家系统等在内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也是减缩宏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导致“留守”生命历程的代价,降低“留守”生命历程可能给儿童未来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必然要求。

(五)社会分层理论及其启示

社会学所说的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这种理论认为,所有社会都被分成许多层次。因此,收入、地位和权力的不平等是一种普遍现象。社会分层体现着社会不平等。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伴随着工业化出现的农民工阶层,无论从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或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看,他们都处于整个社会分层体系的底层。也就是说,从社会分层的视角看,农民工及其留守子女处于弱势群体地位,遭遇到了社会不平等。这种社会不平等体现为法律上的平等和事实上的不平等。更加重要的是,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遭遇的亲子分离境遇及其引致的一系列问题。如果得不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和有效关爱,他们中的一部分将一辈子处于社会弱势的地位,他们所遭遇的不平等将从暂时性不平等变成稳定性不平等。从而可能出现社会不平等的代际再生产、底层弱势群体的阶级再生产。无疑,一旦上述可能转化为必然趋势或现实,这将是社会和谐、社会稳定甚至政治合法性基础的最大威胁。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约翰・罗尔斯在《正义论》中阐述了他对公正的理解。他认为社会公正应体现为两条“正义原则”:一是平等原则,即每个人应该在社会中享有平等的自由权利:二是差别原则,即如果不得不产生某种不平等的话,这种不平等应该有利于境遇最差的人的最大利益。按照罗尔斯的“差别原则”,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关爱服务留守儿童。以保障其最大利益,从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防止社会不平等的代际再生产、底层弱势群体的阶级再生产变成可怕的现实。可见。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是当前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客观不利处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而构建一个包括国家及其各级政府、各种群团组织和社会群体、教育机构、留守儿童所在的村组社区、民间和社会组织、媒体、专家系统在内的关爱服务体系就是现实选择。

关爱留守儿童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 G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6-0126-03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断增多等情况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人口素质以及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稳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绥化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比例较高,留守儿童现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此,绥化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作为绥化地区唯一一所地方性高等院校,在拓展我院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本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针对当代大学生与留守儿童年龄差距不大、充满青春活力、容易沟通交流等优势,积极引导我院大学生深入绥化市周边的农村关爱和帮助这里的留守儿童,即拓展与延伸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也探索出了一条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路径。

一、绥化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

为了把握乡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2008年3月,我院大学生对绥化市周边辖区内的72所乡村中小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其中小学14所,初级中学56所,中小学结合校2所,这些学校共有在校生29 393人,其中留守儿童4 300人,所占比例达到14.63%。透过统计数据发现,这些孩子的主流价值观是积极正确的,精神生活在整体上呈现出健康向上的正态变化。其中58%左右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日常表现良好,生活自理能力强;70%以上孩子在思想状况、心理情感方面积极健康。这些数据表明,绥化市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是卓有成效的,但仍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价值取向有待引导

一些家长由于常年在外,往往用金钱来弥补对孩子缺失的亲情,致使一些孩子滋生了享乐主义思想倾向。有16%的留守儿童把人生价值定位在金钱、权力、地位和生活享受上,认为长大后也会象父母一样进城打工,没有理想、进取心不强,缺少人生目标和规划。

2.学习生活有待指导

由于农村图书资源不足,文化活动场所较少,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单一,除了看电视,其他文化娱乐活动有限,其中有39%的孩子放下书包就看电视,加之,还有不少孩子受家长及监护人影响产生读书无用思想,致使69.7%的孩子回到家里基本不复习功课,学习成绩普遍偏低。此外,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导致留守儿童遇事无人请教,有了烦恼无人倾诉,碰到困难得不到及时帮助,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3.心理情感有待疏导

在调查中发现,30.5%的孩子与父母很少见面。由于留守儿童感情缺少疏通的渠道,有22.6%的留守儿童孤僻内向,37.2%的留守儿童出现不同程度的自我封闭,不愿与人顺畅的沟通,甚至害怕与人交流。对于这些渴望亲情却失去了亲情的滋润,心理上长时间处于“情感饥饿状态”的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的心理健康、人格和智力发育受到消极影响则是很难避免的。

4.行为方式有待引导

众所周知,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是天生的,但由于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亲生父母的关爱,再加上临时监护人的溺爱、放纵和疏于管理,致使有些留守儿童经常逃课,出入网吧等场所,进而产生厌学现象。结果导致这些经常逃学的孩子与社会闲散人员在一起,沾染了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说话不文明,缺少礼仪规范,惹事生非,甚至养成小偷小摸等不良或过激行为。

二、解决绥化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自2008年4月,我院决定在全院开展大学生与农村留守儿童“心手相牵,共享蓝天”实践活动以来,尤其是笔者通过与绥化市周边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接触,以及在组织青年大学生关爱和帮助这些留守儿童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经过分析与整理,认为如下一些对策,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发挥了较大作用。

1.信函对接,热情相牵友爱之手

信函对接是我院大学生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的开端,其做法是由大学生志愿者向留守儿童发出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函,同时还要邮出留守儿童复信用的信封和邮票。不断的信函联系,使留守儿童们开始向大哥哥、大姐姐敞开心扉,请教学习方法、倾诉心理烦恼,甚至个人秘密,大学生们用真诚的爱心唤醒了留守儿童的心灵,友爱之手真情相牵。

2.见面相识,不断升华纯真友情

经过一段时期书信的沟通与交流,大学生志愿者与留守儿童之间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许多孩子一旦有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就迫不及待的给大哥哥、大姐姐们写信商量,他们之间逐渐产生了见面的渴望,于是我院就组织大学生志愿者编排文艺节目,带着各自的礼物,到乡村学校去与留守儿童联欢、对接畅谈,见面相识活动不仅加深了他们之间的友谊,还促进了这种纯真友情的升华。

3.请进校园,再度激发成才热情

为了让留守儿童感受大学校园里浓郁的文化氛围和优雅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他们奋发进取的热情,我院还将许多留守儿童及临时监护人代表请进校园,组织各种参观、联谊活动。孩子们与大哥哥、大姐姐同吃食堂、同住宿舍,体验大学生活的美好,大学生志愿者的关爱之情以及他们的言谈举止,点燃了留守儿童奋发向上的理想和希望。

4.探亲回访,心灵交汇真情相依

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过程中,除我院组织的集体回访以外,更多的是大学生与孩子之间的个别交流和家访活动,尽管每人回访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却更加牢固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当大手与小手再次紧握着的时候,他们之间已经有了心灵的交汇。当志愿者即将乘车离开时,留守儿童们跟着客车追跑着,彼此都流出了依依不舍的热泪。

5.协手通力,多种教育因素共赢明天

在信函沟通的基础上,我院还倡导大学生志愿者充分利用电话连线、手机短信、电脑网络等快捷方式来弥补通信周期长,信件易丢失的不足。同时鼓励志愿者积极主动与留守儿童的班主任老师和家长以及监护人建立联系,而且我院还抽调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资深教师到乡村学校为监护人现场辅导和讲解,共同研究成长期孩子的教育方法以及如何解决留守儿童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关爱绥化市农村留守儿童活动的启示

大学生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农民工解决了后顾之忧,激励并促进了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也激发了大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大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意识,真正实现了一项活动教育两代学生的目的。

首先,对农村留守儿童而言,不仅找到了倾诉的知音,也觅到了成才的榜样。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渴求文化知识的心理是相通的,农村留守儿童也不例外,但他们与外出打工的父母交流有限,而监护人的影响更是少得可怜,关爱活动让留守儿童找到了可以沟通与倾诉的对象。在通信中这些平时厌学、沉默寡言的孩子们逐渐敞开了心扉,向大学生请教学习方法;开始与身边的人交流沟通,心理积压的问题慢慢的得到了疏导和释放。此外,大学生志愿者还为留守儿童讲述外面精彩的世界,讲述知识改变命运的事例,并用各种方法鼓励他们用奋斗去创造自身美好的未来,一次次把阳光与希望带给乡村的孩子们,期盼这些可爱的孩子能够带着理想的翅膀,飞向属于自己的蓝天!通过一系列请进校园和回访活动,孩子们潜在的愿望与激情被激发出来,他们甚至把志愿者的教诲作为精神寄托,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关爱留守儿童弥补的不仅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同时也带给了农民工家庭的和谐与留守儿童成才的希望。

其次,对大学生而言,不仅学会了珍惜和关爱,而且也懂得了责任与感恩。社会生活实践是大学生运用知识、施展才华、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日常的思想教育,重理论讲授,轻实践锻炼,理论课教学由于不能针对学生的所思所想,去寻找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使得教育的痕迹过于明显,导致大学生难以产生心灵碰撞并获得学习动力。通过关爱留守儿童,大学生走进火热生动的社会课堂,亲眼目睹了农村孩子家境的贫寒、生活的拮据,亲身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纯真与刻苦,思想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发自内心地要为这些孩子做点事情。大学生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动态时空环境中践行感悟,理解和懂得了爱,也感受到自身的社会价值,并发自内心地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一点贡献、尽一份心力。

最后,对高校而言,不仅激发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也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我们以实践精神来把握世界,开展以生活世界为支点、以问题取向为中心、以应用服务为指向的“项目制滚动式”实践教学,突破了以往理论说教空洞乏味的瓶颈,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的现实感、凝聚力和教育功能,让学生感悟到人间的关爱之情与至善之心,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和向心力,这是校园里的思想教育活动无法替代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大学生作为自我教育的价值主体,他们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历练中自醒自悟、情景互动、理实交融、转识成智,在“生活世界”这一广阔天地中,由被动接受式教育转变为主动参与式教育,以独立的主体身份在实践中实现了自我教育的角色体验,形成了知情意行相对和谐的比较优势。通过对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化、学分化管理,全面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实践运行、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形成了理论课教师、团学工作者和辅导员共同参与、多维互动的育人合力,使思想教育得以贯穿于关爱活动的各个环节,充分诠释了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让学生发展的教育真谛,是一项高校与社会互惠共荣、一举双得的新举措。

参考文献

[1]田景正.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5):13-15.

关爱留守儿童论文篇5

根据县有关关爱留守儿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村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村两委等组织的功能,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关爱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

三、主要措施

第一步、建立关爱档案。通过三个月的走访串户,我对本村“留守儿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详细了解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爱好、家庭情况、家长务工地点、联系电话、监护人等情况,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在争取到了县、乡两级政府的大力帮助下,制定具体帮扶方案,对“问题留守儿童”、“困难留守儿童”作为重点帮扶对象进行关爱。

第二步、构建关爱网络。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积极发挥自身示范带动作用,组织村两委、党员、以村民组为单位,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初步形成以乡党委政府为带头,大学生村官为主体,村干部、党员群众主动参与的结对帮扶关爱网络。

第三步、搭建关爱平台。一是以村级网络为平台,做一名“联络员”,开通“亲情视频”,让留守儿童与父母每周进行一次视频交流,接受亲情关爱;二是以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为平台,做一名“播放员”,每月组织一次留守儿童观看励志教育专题片,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做一名“管理员”,全天候为留守儿童开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四是以留守儿童活动室为平台,做一名“组织员”,利用节假日,组织各种有益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文体娱乐活动。

第四步、开展关爱活动。通过县、乡党委政府的大力资助,积极开展“代理家长”、“爱心妈妈”、“临时爸爸”等关爱活动,由妇联、共青团牵头,为留守儿童购买书包、文具、衣服、食品等学习生活用品,尽力为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让留守儿童在帮扶和关爱下快乐健康成长。

四、工作安排

八月份:

1、成立村级领导组、对全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摸底。

2、建立留守儿童基本档案。

3、开展“爱心妈妈”等结对活动。

九月份:

1、留守儿童信息更新

2、与学校配合开展关爱留守儿童领导专班。

十月份:

1、开展留守儿童庆国庆活动

2、完善结对活动、档案信息更新。

3、开通留守儿童亲情电话、有条件开展亲情视频。

十一月份:

1、召开一次留守儿童家长会。

2、继续开展结对活动。

十二月份:

关爱留守儿童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11-028-03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加之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日增,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于是在农村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城市务工,而他们被留在家乡接受教育,或独自生活,或由父亲或母亲一人抚养,或由祖辈、亲戚朋友监管。据全国妇联统计,目前全国留守儿童的人数已达到5800万,其中14周岁以下的已经超过4000万,留守儿童数占所有农村儿童总数的28.3%。黑龙江省6―14周岁留守儿童约为20万,绥化市留守儿童也有2万余名。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推动作用。

一、留守儿童问题不容忽视

如此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得不到正常的关爱、管理和教育,出现了各种社会问题。2008年,绥化学院通过对黑龙江省绥化市辖区内72所农村中小学校的调研,发现留守儿童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习成绩不理想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而祖辈或亲友等监护人受到知识文化水平不高或不便深管的心态制约,留守儿童往往在学习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监督与引导,对学习没有热情,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学习成绩不甚理想,甚至出现了厌学、逃学、辍学现象。

(二)生活质量普遍较差

多数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居住环境不佳,膳食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孩子发育所需的营养。由于生活条件比较差,同时监护人也缺乏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和疾病预防意识,这对于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来讲是很不利的。由于农村文化设施不健全,甚至根本没有相关的设施,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一,学习之余除了看电视几乎没有别的文化活动,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

(三)安全问题堪忧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孩子本身的自制力也较弱,留守儿童容易误入歧途,经常出入网吧、游戏厅,易被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青年引诱,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加之监护人的精力有限,缺乏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留守儿童触电、溺水或打架等意外伤亡事件也时有发生,同时,留守儿童还面临着被拐卖和害等严重威胁。

(四)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由于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较少,孩子与监护人在心理上存在代沟,遇到心理障碍、不良情绪往往得不到及时疏导,常常导致留守儿童性格内向、自卑、敏感多疑、脾气暴躁、逆反心理强,对社会、他人缺乏信任感与安全感,害怕与人交往…。这些心理障碍如不及时、有效地解决,极易造成留守儿童人格发展不健全、价值观偏离、行为偏差等问题。

二、地方高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优势

与家庭、政府、留守儿童所在学校以及一线或二线城市的高校等社会各界相比,地方高校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具有一些有利因素和特殊优势。

(一)人才智力优势

“高水平师资是学校的核心要素”。由于政府的长期投资以及学校自身的不断积累,高校除有实力雄厚的专业教师队伍外,还有一支理论素质强、实践能力突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包括主管学生工作的院系党总支书记或副书记、辅导员、学生工作部(处)和团委的工作人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他们有着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可以指导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同时各高校均设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也配备了相应的心理咨询教师,心理咨询教师可以指导大学生志愿者解决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培训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指导监护人如何与孩子有效地沟通。

(二)大学生志愿者众多的优势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SARS疫苗接种试验、汶川大地震后数以千万计的青年学子义务献血、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以及上海世博会场内外的志愿服务等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以自己的道德良知和行动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他们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接受新生事物快;他们关心国家发展形势,崇尚良好的社会公德,渴望公平竞争;他们渴求知识,热爱生活;他们有着青春的朝气与活力,对社会和人民充满热爱。在近几年的公益活动中,涌现了一大批大学生志愿者,他们在关爱留守儿童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同时在关爱过程中也唤醒了他们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

(三)地缘优势

相对于部属高校,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行政体系中处于比较基层的位置,但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距离关爱对象很近,具有近距离的优势。从时间因素考虑,地方高校在地域上更接近农村,可以更方便快捷地服务关爱对象;从成本因素考虑,因为地方高校距离农村近,实施关爱主体(工作人员)的交通费、食宿费等开支可以相对减少;从人员的精力因素考虑,虽说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但是除了部分农业院校,一线、二线城市中的多数高校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了科研或者服务所在城市上,“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发挥高等教育职能、适应高等教育地方化、实现大学与社会相互作用的重要使命,是高等教育属性和规律决定的,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历来要求”。因此,地方高校会投入较多的精力与时间服务地方。

(四)人缘优势

地方高校的教职员工、从当地招收的大学生与当地社会有着天然的人际关系,在教学活动、支持经济建设等方面与当地社会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地方党政机关的干部、中小学校的教师和企事业单位的员工有很多来自地方高校。这些人缘优势对于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会大有裨益。以绥化市为例,绥化市下属各个市县区教育局的干部或职工、中小学校的管理人员或教师,有很大一部分毕业于绥化学院(或者其前身绥化师范专科学校)。从绥化学院开展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来看,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其中一个原因也得益于孩子所在学校的教师、校长和当地教育局干部的大力支持。

三、建立以地方高校为主导,社会各界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机制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多方力量的协调才能得以解决。因此,笔者通过绥化学院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成功实例,探讨发挥地方高校的优势,力图建立以地方高校为主导,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多方面协调合作的长效关爱机制。

(一)鼓励大学生志愿者把牵手留守儿童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1.深入实践,让优秀志愿者自觉参与到活动中。由地方

高校主管学生工作的职能部门,即学生工作部或团委牵头,组织动员大学生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时间深入到农村,或者依托当地教育局或农村中小学校,对当地的留守儿童情况进行摸底、汇总,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并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同时在全校范围内选拔积极主动、素质好、责任心强的大学生作为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者,对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知识以及如何关爱留守儿童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指导,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另外,校方还应及时组织志愿者深入到农村中小学校建立对接关系,并与农村学校的领导、班主任建立联系,做好启动、对接等工作。

2.信函传情,爱心开启孩子心灵。大学生志愿者根据每个孩子的家庭、学习情况,向渴望亲情、友情的孩子寄出饱含关爱的信函,通过对孩子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关心,开启他们的心扉。在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大学生志愿者可以通过手机短信(飞信)、网络(QQ、博客、微博)等多种方式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在学习、思想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通过信函、手机短信等方式的交流与沟通,他们互相产生了见面的渴望,这时,院系可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到所在学校与留守儿童联欢或到孩子家进行家访,通过一起表演节目、游戏,孩子和志愿者的感情得到了升华,会把自己的心扉向知心哥哥、知心姐姐敞开,这有利于大学生志愿者有针对性地做好留守儿童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的辅导工作。

3.请进校园,激励孩子成长成才。浓郁的书香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了大学校园的庄严和神圣,令每一位走进它的人肃然起敬,这种氛围能激发留守儿童的进取精神和拼搏精神。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可组织部分中小学校学习成绩优异或进步很大的留守儿童和父母或者其监护人到地方高校参观学习、联欢,让他们感受到大学校园里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拓宽他们的视野,同时也是对其他渴望参加而没能参加的孩子的激励。

4.探亲回访,让爱延续孩子的希望。经过信函沟通、见面相识、参观校园后,大学生志愿者和留守儿童已经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平时除了继续用信函、短信、网络等进行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每年或每学期还应定时或不定时地回访。志愿者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周六、日或者假期到孩子家进行家访、探望。如果出现大学生志愿者毕业或因其他原因不能继续这项工作,应及时选拔其他优秀志愿者继续关爱这个孩子,让爱延续孩子的希望。

(二)建立关爱留守儿童辅导站

地方高校首先应做好在农村中小学建立关爱留守儿童辅导站的方案,制定好辅导站工作职责,然后按照关爱留守儿童辅导站建设预算向社会或企业募集一定活动经费,地方高校可承担部分活动经费,并负责辅导站的具体建设、管理和各项关爱活动的开展,并对经费使用和辅导站工作情况进行定期考察、指导,组织、培训志愿者教师,按照留守儿童的需要开展各类行之有效的关爱活动。农村中小学校负责配合高校进行关爱留守儿童辅导站的建立、建设工作,提供必要的硬件保障,并对留守儿童的需求及时向高校反馈,保证关爱、帮扶工作的有效落实。

关爱留守儿童辅导站主要工作可包含以下内容:一是课程辅导,即志愿者每周六、日及节假日定期深入到辅导站,分年级、分课程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业辅导,帮助留守儿童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成绩;二是思想引导,高校可组织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对志愿者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讲座,使其掌握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思想教育工作;三是生活指导,志愿者要帮助留守儿童不断地培养自理自立能力,掌握日常的生活常识,树立感恩、励志的思想;四是家访活动,志愿者要不定期深入到留守儿童家中进行走访,了解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情况,并与其临时监护人和家长建立良好沟通,共同促进留守儿童进步;五是文体活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以期达到培养留守儿童乐观、向上、团结的心理状态,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三)开办监护人培训课堂

留守儿童除了上学在学校,大部分时间都与监护人在一起,同时,监护人还负责留守儿童的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照料,因此提高监护人的整体素质,优化留守儿童生存成长环境,对于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尤为重要。农村中小学校提供必要的培训场所,地方高校的专业教师与中小学校的老师共同研究制订好教学计划。在教学形式上,可采用报告、讲座式,针对青少年心理特征,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问题的孩子,通过案例分析与思考,围绕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如何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监管等内容,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宣讲,启发、引导监护人掌握科学的、正确的教育方法;也可采用讨论式,围绕监护人普遍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也可采用问答式,监护人提出自己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由培训教师或其他监护人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答疑。通过举办监护人培训课堂,协调两个教育主体――学校和家庭,共同筑起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坚实壁垒。

(四)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或开通心理健康热线

“他们的父母离开家乡,远在外地,无法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也无法充分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致使他们长期生活在一个没有父母关爱、缺乏家庭亲情的环境里,很容易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问题”。因此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心理障碍和矫正行为偏差很有必要。农村中小学校应将心理健康课程纳入教学体系,地方高校协调教学时间,派出心理学教师按照既定的课程时间赶赴学校授课,或者由心理学教授或资深教师对中小学校负责生活管理的老师或少先队辅导员进行系统培训,再由这些老师讲授。地方高校教师只需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农村中小学校集中解决问题严重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并将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及咨询时间向留守儿童公布,以便孩子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咨询。同时,农村中小学校应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档案,及时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动态,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有计划地教育管理,将一些不良现象扼杀在萌芽状态。尤其应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特殊家庭留守儿童的辅导和教育,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障碍,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引导他们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健康的心理。

留守儿童问题,是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问题,仅仅依靠某一方面很难解决,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搭建全方位的教育、关爱网络平台,构筑留守儿童的精神家园,营造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推进和谐社会的的建设。

参考文献:

关爱留守儿童论文篇7

我国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实践的理论辅导模式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生态系统论的视角对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及服务需求进行分析;二是从优势理论和增能理论的角度探讨构建以儿童为本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三是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评估方法的运用。1.生态系统论视角下的留守儿童问题。实践性和服务性是儿童社会工作的根基,因此,我国留守儿童社会工作理论辅导模式是以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和帮助需求为切入点,诸如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行为问题、健康问题、学习问题和安全问题等。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为社会工作解决方案和介入方法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辅导模式。近年来,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本质的理论认识不断深化,开始从留守儿童与家庭和社会系统的连接与互动出现的障碍(魏晨、黄柳,2012),或者从留守儿童生态系统各子系统的失能及彼此断裂(高翔,2014)的角度探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面临成长困境的深层原因。我国政府也从这个认识角度揭示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如《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正是基于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本质的深入认识,社会工作已经逐步转向为多元化的服务策略,我国政府也开始着手建立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体系,并建立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2.优势和增能理论视角下的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经常被视为“弱势群体”,与其他儿童群体相比,由于家庭关爱与照顾的严重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的确面临着更多的成长困境与风险,也更需要社会的帮助。但是,农村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具有同样的成长特质和发展潜力。优势理论和增能理论视角下的社会工作,主张留守儿童的“去标签化”,强调关注留守儿童自身的优势和力量,注重激发留守儿童内在的发展动力,积极培养留守儿童的抗逆力。受到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的训练,许多社会工作者对留守儿童构建了积极的认知与态度,在服务的行动层面也更加强调通过积极关注、潜能开发和增能方式来开展服务。目前,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将重点聚焦于留守儿童的优势方面,积极构建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和多元协调机制,增能留守儿童,实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成效。3.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评估。评估是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工作的服务实践中越来越被重视。在服务的评估方面,很多学者综合使用过程评估、结果评估等方式,通过对服务对象和相关人员的评估,针对留守儿童服务过程中的问题和服务目标达成度及效果进行了评估,或者对整个项目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对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的反思,为其他服务的开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也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进程。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仅是对服务内容进行了反思,或者提出整体改善留守儿童现状和问题的相关建议,在留守儿童服务的需求评估、服务传输过程评估、服务成效评估和效果评估等方面还比较缺乏。相对而言,虽然评估的一些理论与方法已经被纳入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提供的过程中,但是全面系统地将评估的理念、理论与方法深入到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全过程中的做法并不多,亟待进一步的推广和利用。

二、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实践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已经获得了长足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复合型的干预方法。社会工作有多种干预方法,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或者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法。但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其成长困境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不仅各种各样,并且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这就决定了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干预方法在很多情况下不能是单一的,而是需要运用多种干预方法,或者说多元化的服务策略。留守儿童社会工作干预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包括个案工作方法、家庭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学校及农村社区工作方法、社会及社会政策倡导等。目前,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更多是采取复合型的干预手段,如个案、小组、家庭和学校干预的综合运用,并且有越来越多的服务项目把农村社区、社会及社会政策倡导手段纳入进来。实践证明,与单一的干预方法相比,复合型的干预模式更为有效,尤其是在改善留守儿童成长生态、扩展资源链接、增能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系统化的服务模式。我国留守儿童社会工作已经形成了一个以留守儿童为本、以留守儿童需求为导向、以复合型干预方法为手段、以增能和激发留守儿童内在发展动力为目标的系统化服务模式。该模式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开展面向留守儿童个人、家庭、团体和社区的综合,注重增强个案管理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动员不同的组织和群体共同参与;二是建立多维协调机制,即完善留守儿童的社会网络支撑,通过多维度的增能,修复留守儿童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三是服务项目与政策实践紧密结合,留守儿童社会工作者不仅提供直接的服务,同时也承担着政策专家、外部工作环境改变的人、内部工作环境改变的人、政策的执行者、宣传者等角色;四是制度化服务安排,例如许多农村社区建立了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站)或关爱服务网络,为留守儿童提供持续的、多样化的服务。2016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全面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这意味着留守儿童系统化模式将在制度层面上进一步扩展。3.多样化的服务。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已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服务项目多样化,一方面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留守儿童提供不同的服务,另一方面对面临不同问题的留守儿童提供不同的服务。二是服务对象的多样化,社会工作服务主要对象是留守儿童,但服务对象也包括留守儿童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社区等,主要有留守儿童的父母或监护人、学校老师、同辈群体等。三是服务形式多样化,例如“妈妈”“异地网络互动”“家长学习课堂”“留守儿童幸福之家”“心理导航室”“亲情热线电话”“真心话信箱”“互帮互助结对子”,等等。四是服务内容多样化,例如针对留守儿童进行的心理疏导和教授安全知识的课堂教育,增强留守儿童的适应能力,从赋权角度协助留守儿童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的学校服务;针对留守儿童学习和情感需求,开展多层次介入服务;针对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需求开展的小组活动和个案辅导;针对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疏离问题介入其家庭的个案或小组工作;通过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方法为特困家庭留守儿童提供相关辅导和资金援助等,链接有益资源;回应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策划实施了各种项目和具体的小组活动等;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通过间接介入其教育支持体系,帮助解决学习问题。

三、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主体的建设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一个包括政府和社会力量在内的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多元化主体。一方面,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同时也通过各种途径(如政策支持、政府购买等)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事业中;另一方面,包括社会组织(如侨联、妇联、基金会等),学校、企业、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教师、志愿者等在内的社会力量已经成为直接为留守儿童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主体。在多元化的服务主体中,专业社会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专业社会工作者为留守儿童提供直接、有效的专业化服务。社会工作者是受过专业化训练的工作人员,他们以机构为依托通过项目进驻社区或学校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其中既包括直接的面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的服务,也包括宏观层面的社会政策倡导。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在留守儿童多元服务主体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在面向留守儿童的多元服务主体中,社会工作者充当着协调组织者和资源链接者,不仅帮助留守儿童及其家庭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资源链接,申请政府相关的补助或寻找社会公益资源和爱心人士,链接公益资源,而且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须协调和组织不同留守儿童的服务主体,整合资源,以期达成服务目标的最终实现。

四、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如下:第一,社会工作服务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虽然一些服务具有理论依据,但是大部分服务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因此科学性和服务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第二,缺乏科学的服务评估。评估是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科学的评估不仅是服务项目开展的必要前提和服务效果的客观检验,也是政府决策及购买服务的重要依据。虽然目前不少学者和社会工作人员已经开始意识到服务过程中评估的重要性,但是我国还缺乏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同时也缺乏独立的评估机构和专业人才。第三,专业社会工作者供给不足。在服务提供者方面,专业社会工作者十分缺乏,大部分学校针对留守儿童的服务由老师来承担,而农村中小学及其教师无力提供专业的留守儿童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此外,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人员也不固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的效果。第四,社会工作的认知与认可度较低。社会工作服务的顺利开展需要各方人员的积极配合和必要的经费支持,然而在落后的农村,人们并不了解什么是社会工作。留守儿童本身就面临着学习和帮助家里干农活的双重任务,他们很难有精力和时间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第五,资金及资源缺乏。留守儿童社会工作需要资金支持,目前针对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政府投入,二是社会资助。虽然政府十分重视面向留守儿童的专业化服务,但相比留守儿童的规模和需求而言,资金投入的整体规模仍然比较小,难以满足服务需求。与此同时,社会资助的资金占比不大,且来源不稳定,也制约了服务提供的质量与持续性。第六,项目的持续性及稳定性较差。很多项目因时间、人力和资金等条件所限,难以完整的实施,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使得服务效果大打折扣。

关爱留守儿童论文篇8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研究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

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变革,在社会转型和制度转轨的过程中,城镇化的进程异常迅猛,受农村贫困及城市利益的驱动,出现了农民外出经商、学习等普遍的社会现象,人口迁移流动也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那么,什么叫留守儿童呢?就是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孩子被迫离开父母,厮守在当地读书的儿童。这些儿童由于过早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其生活、学习和心理都要经受前所未有的境遇。有的不适应,感到孤独无助,有的承受不了新的压力,诚惶诚恐,有的劳累过度,力不从心,等等。因此,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成了研究当今教育问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话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乃至会影响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发展进程。我们期望家庭、学校和社会能对此给子足够的重视,共同探讨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更为有效的途径。

漫川关镇镇域范围较大,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外出务工人员多。而由于外出务工人员所在城市的条件限制(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工资低:外地学校接受农民工子女就读有一定条件限制),导致大量农民工子女成为留守儿童。据统计,本学年我校父母至少有一方外出打工的学生有56人。这些学生中父亲单独外出打工的有37人,占66.1%,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的19人,占33.9%。因为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在外,这些学生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正常的家庭教育,缺少关爱,在心理上孤独苦闷,在学习上无人问津,在生活的缺少照顾,在安全上没有保障,他们性格略显孤僻、倔强、不善于和别人交流,冲动易怒,不关心学习,过分贪玩等。家庭的温暖和正常的家庭教育长期缺失,在生理、心理和学习上都面临着很多问题。

关爱教育的缺失是留守儿童性格成因的主要因素。年轻的父母将幼小的他们留给年老体衰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这种“隔代教育”在农村是一种普遍现象,而这种“隔代教育”直接导致关爱教育的缺失,其原因有三:

1、受缺乏父慈母爱的影响:“一个母亲能胜过100 个教师,一个父亲能胜过100个校长”,这是国际基础教育界的一句名言。家庭是青少年成长期间的避风港,家庭的温暖是孩子们成长的必要条件,缺乏家庭温暖的人,往往缺乏集体感;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往往感情脆弱、性格内向、行动粗暴,缺乏同情心。“留守儿童”大多数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他们缺乏家庭的温暖,缺少父母的呵护,如果这些学生不能洁身自爱,很容易变成心理不健康、思想不端正、缺乏集体感的“后进生”。从我校近年来调查统计的情况看,大部分“后进生”来自这些家庭。

2、受祖辈溺爱的影响:与缺乏父爱母爱正好相反,“留守儿童”又过多地受祖辈的溺爱,走上另一个极端。由于父母不在家,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教育的责任便落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身上,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局限,这些老一辈人无论教育思想还是教育方法,都无法跟上形势的要求。同时,由于受“隔代亲”这种传统习惯的影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往往都溺爱偏护或不管这些孩了,就像本地方流行一句话"祖父母只能疼孩子,不能打骂孩子”。这些留守儿童, 使他们养成了唯我独尊、缺乏约束的小皇帝心理。据调查显示,在我校些留守家庭中,“留守儿家”普遍存在这种现象。

3、受不成熟“自我认定”的影响:“自我认定”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生理、心理特征的判断与评价,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自我认定”包括生理自我、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三个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对这三个方面的自我都有一定的看法和评价。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正确引导,往往会产生不成熟的“自我认定”。例如,我们学校九年级有一个男学生就以暴制暴,从此就认定人要比别人凶,就能比别人出色;有的女学生学习成绩差,便认为自己脑子笨;有些男学生一开口说话就面红耳赤、结结巴巴,便认为自己表达能力差等等。又如,有些同学认为自己的独立能力不如别人,又由于没有主见,看不到自己独立能力差的产生原因,便自我认定自己生来笨手笨脚。因苦恼、困惑,造成了自信心的丧失,甚至自暴自弃。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教书育人是培养学生成才的重要条件,而要将农村留守儿童培养成才,教育工作者都要遵守一个基本的教育规律,那就是关爱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现代教育管理中,关爱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去关心爱护他人,尊重理解他人,更好好地教育、引导和帮助他们,使他们健康成长。

2、《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中指出:“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给予儿童必需的保护、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纲要中还要求“重视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逐步在大中城市和其他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儿童心理咨询和矫正服务机构。”

四、课题界定

农村留守儿童:现在的农村,一些学生的父母双方或单方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到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打工,为家庭的收入和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因各种原因留在老家,不能跟随他们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优质教育,只好跟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或者是其他亲戚在一起生活,成为儿童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亲情的关爱,缺乏家庭的温暖,尤其是缺少父母亲的关爱,缺少父母的呵护,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学习成绩差,生活作风散漫,行为习惯不好,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就是要加强对他们的关爱,给他们温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的合理爱好,让他们走上健康成长之路。

五、课研究目标

1、总目标。通过课题的研究,针对我校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展开分析,找出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弥补,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一条适应我校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新方法,为我校成功实施留守儿童关爱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主要目标。

(1)研究我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留守儿童心理现状进行科学的测查分析,掌握基本情况,进行心理现状比较,提出相应的关爱教育对策。

(2)对个别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咨询与辅导(与家长一起),一方面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摆脱心理障碍调节自我。另一方面,积累个案为研究提供系材。

(3)探寻在我校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积累符合我校实际的、有自己特色的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经验。

(4)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一批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骨干教师,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保障和推进我校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深入开展。

六、课题研究内容

1、对象:漫川中学留守儿童

2、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内容

(1)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状况。通过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让人们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关心他们的学习、成长和生活,帮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2)探究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必须分析他们冷漠性格的成因,以便于我们更好的对他们进行关爱教育。

(3)探究怎样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关爱教育。通过我们的研究,掌握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基本原则。

(4)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研究,将结果用于指导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使这些留守儿童得到更适合于他们身心发展的教育,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七、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我深入每一位家庭,对每-位留守儿童家庭背景、父母外出方向,文化程度、家长教育方式等做了解,同时向代理家长或者监护人了解孩子们在家表现,尽快掌握好第一手材料,便于工作的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老师和每一个留守儿童监护人建立定期联系制度,老师同时做到对帮扶对象每月进行一次家访,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大家做到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做到掌握好家庭情况、掌握思想表现、掌握学业成绩、掌握日常行为。当好留守儿童思想品德的辅导员,情感交流的沟通员,日常行为的监护员,生活起居的管理员和健康成长的指导员。

2、借鉴文献研究法:研究中不定时的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比较研究,利用文献资料来研究课题内涵,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增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论。

3、问卷调查研究法:为了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情况,通过问卷测试、走访、座谈等方式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学生的差异,为有针对性地贯彻关爱教育的原则提供依据,促使每位留守儿童都能愉快的学习生活。

4、经验总结法:对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形成,以及冷漠性格的形成,和通过我们努力做工作使之转化,对于些行之有效的经验,我们要及时总结,以便于我们日后的工作更好的开展。

八、主要措施及步骤

1、加强学习,理论先行。定期组织本课题组成员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分析现状,更新观念,明确研究目的,增强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班级管理。结合课题的内容,我们在学校开展班级摸查制,让班主任对本班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做一个全面的登记,并在第一时间对留守儿童的各种心理因素进行安抚,让留守儿童在第一时间得到关爱。

3、建立心理辅导咨询中心。在学校抽出专管德育的心理学教师,专门开设一个心理咨询中心,让农村留守儿童有心理问题时,能得到及时的开导,让他们能开心的生活、学习。

4、开设心理讲座课。每学期开展不少于5次的心理讲座课,通过专家们的循循善诱,开启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智,让他在蓝天下和其他儿童一起健康成长。

5、加强课题管理。按照具体实施方案,开展课题研究,并及时写出心得笔记。

6、及时做好每次参观学习的心得体会。定期带课题组教师外出考察和下村了解情况,在回来之后认真讨论总结。

九、预期成果

1、理论性成果

在我们将各种个案总结后,结合我校的实际,写出有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论文。

2、研究性成果

将各种调查问卷材料综合,写出调研报告。

3、实际效果

(1)农村留守儿童方面:①调动我们学校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都能够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②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能有意识、有计划地使用自己特有的学习方法,并把这种意识和计划内化为自觉化行为,为自己的学习服务。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自己计划、管理好时间:能够自我约束,合理安排时间,以达到较高的学习效果。④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有清醒的认识,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是否真正理解或掌握了所学的内容)能够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判断,并根据学习任务的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格。

关爱留守儿童论文篇9

社会学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阿伯特·班杜拉(A.Bandura)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主要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这一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相互作用论、观察学习理论和强化理论。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笔者以永州市东安县紫溪镇中心村的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设计了一套关于电视媒体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影响的调查问卷。

一、问卷发放和回收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分为两大板块,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分为:留守儿童卷与监护人卷。其中,抽取紫溪镇塘夫中心小学的100名小学生,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其中有效问卷98份,有效回收率为98%。抽取紫溪镇的100名监护人,发放问卷100份,收回97份,其中有效问卷92份,有效回收率为92%。本次参与问卷调查的留守儿童中,男性46人(46.9%),女性52人(53.0%),男女性别比例基本平衡。在所抽取的留守儿童中,父母都外出务工比例较多,占42.9%,由于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男主外女主内,因而调查中父亲一方外出打工(40.8%)的情况较多,母亲一方外出打工仅占总体的16.3%。所调查的留守儿童有很大一部分是与(外)祖父母(73.5%)或者母亲生活在一起。紫溪镇中心村的电视普及率较高,有线电视的质量较好,频道数量较多,留守儿童能与电视媒介进行较充分的接触。本次调查的留守儿童大多每天观看一个小时以内的电视节目占32.7%或者一至两个小时的有24.5%,两个小时以上的有31.4%;同时,把观看电视作为课余时间的休闲活动的留守儿童占30.6%,由此可见,留守儿童与电视媒体的接触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遍的。从监护人的调查问卷得出的数据显示,有52.2%的留守儿童有沉迷于电视节目的现象。

二、运用社会学习理论解读电视媒体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一)运用相互作用理论分析电视媒体对留守儿童造成的不良影响

在班杜拉的研究中,环境和行为会相互影响,环境又有潜在和实际之分,潜在环境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实际环境则是个体本身的行为创造出来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三大因素,而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本身处境则是更为恶劣:一方面家庭父母关爱的缺失,另一方面农村学校所提供的教育环境较为恶劣,同时农村社会环境也给留守儿童造成诸多的不良影响因素。根据调查数据反应,有52.3%的留守儿童将课余时间花在看电视上,减少了学习与外出活动的时间,一方面不能够保障学习的任务的顺利完成,另外一方面,长时间呆在家里看电视,而较少出门活动的时间,缺乏必要的运动,对留守儿童的身体发育不利,同时,因看电视而缺乏与同龄人之间的交流,会对留守儿童的交际能力有一定的影响。笔者将选择课余活动为看电视的留守儿童与选择看书和看报的留守儿童之间进行外出活动情况比较,宁愿在家中看电视经常不愿意外出活动的留守儿童(28.6%)所占比例远远低于课余活动为看书和报纸的留守儿童(71.4%)。由此可见,电视导致了一部分留守儿童放弃了外出的机会,或者是减少了外出活动的时间。留守儿童的课余时间一般都在家中度过,所调查的留守儿童有很大一部分是与祖父母(73.5%)或者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在孩子心目中一般是慈祥的、温柔的,是一个呵护者,父亲则更多的是一个严厉的管教者,家庭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隔代的教育也存在着较多问题,祖父母年事已老,不论从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跟不上孩子的步调,加上大部分被调查者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进行不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由此可知,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的缺失促使了他们将大部分的课余时间用在看电视上。为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父母亲或监护人要努力创造和保持一种和谐美满的家庭环境,养成生活有规律有秩序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运用观察学习理论分析电视媒体对留守儿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影响

观察学习理论说明:榜样在形成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上的起着重要作用。观察学习理论着重强调榜样示范和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认为人们既可以通过直接经验达到学习的目的,也可以通过观察所获得的间接经验引发学习,学习程度由浅入深,从动作的模拟到语言的掌握,从态度的习得到人格的形成,都可以通过观察来完成。留守儿童处在模仿能力强的年龄阶段,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会在自觉或者不自觉的情况下模仿一些行为,电视中的部分行为成为留守儿童们模仿的对象,通过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会特意模仿电视中的形象,也有些留守儿童把自己化身为自己喜爱的动画人物,模仿其动作与话语。那么,电视节目内容的选择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影响。电视里是一个流光溢彩的世界,有积极向上的也有消极萎靡的,接触不同的电视节目内容,会对孩子们产生不同的影响。据调查,有34.8%的留守儿童经常和监护人一起观看电视节目,有39.1%的留守儿童偶尔与监护人一起观看,也就是说,将近四分之三的留守儿童是在监护人的陪同下观看电视的。孩子们除了观看动画片之外,还会看和家长一起观看一些如:《西游记》等神话剧(87.0%)、爱情剧(8.7%)和部分综艺节目(4.3%)。在良好的环境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给留守儿童以正确方向和巨大力量,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因此,父母或监护人要为留守儿童在电视节目选择上给予指导和关心,选择的节目要有利于留守儿童的成长,有利于他们去模仿和学习好的语言和行为习惯;同时,家长也要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对某些电视节目的学习来改变自己生活中的不良的习惯,营造出一个“相互尊重、相互谦让、与邻里友好相处、关心别人”的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这样更有利于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运用强化理论巩固电视媒体对留守儿童的所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

留守儿童问题是在社会的发展中所产生的,其主要成因是父母的社会流动,这种社会流动不仅对个人具有意义,而且对整个社会结构也会产生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如果他们在成长中偏离正轨,势必增加社会的负担,影响社会前进的步伐。因此,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体系,帮助留守儿童全面健康成长刻不容缓。根据班杜拉的强化理论,强化分为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三种,而外部强化的作用最为明显,在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正确地采用适合的强化手段能巩固已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笔者认为,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做工作:

第一,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出台和采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来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各级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完善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如为留守儿童提供与父母亲团聚的方便。各级政府及基层单位应该合理的运用农村书屋这一资源,建立完善的借阅机制,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良好文化休闲场所;同时与部分高校进行长期合作机制将各类图书进行回收再利用。

关爱留守儿童论文篇10

一、前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同时,教育资源的整合也成了农村学校的热点,寄宿制学校应运而生。作为寄宿制学校教师要重视留守儿童的情感需要的教育。要给寄宿制学生父母般的关爱。教师日常工作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他们的榜样。与他们互动,建立朋友关系,深入到活动中去了解,促进他们健康全面成长。[1]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展现教师的精神风貌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之间交流的基础与前提,爱则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只有教师爱孩子,孩子才能喜欢教师。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离家较远而年龄又相对较少,作为教师就更应该接近他们,经常进入学生宿舍与他们交谈,让他们感觉教师是随和的,易亲近的,是真心地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的,从而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教师,同意教师帮助自己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困难,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之中。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想要取得教育的成功,就应该了解和尊重留守儿童,实现教师与留守儿童之间情感的双向交流。而取得教育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研究留守儿童,最好的途径就是观察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如与留守儿童一起做游戏、打乒乓球、打篮球等等,积极与留守儿童家长联系与沟通,了解留守儿童的成长背景、家庭善养、父母职业、留守儿童性格特征和特长等等。在亲近留守儿童、研究留守儿童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展现自身的文化特长和高尚道德,以期赢得留守儿童的支持、信赖和崇拜,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做出努力,做到知识渊博,广泛涉猎社会、历史、自然、哲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活动组织能力要强,学习、生活、卫生、纪律、文娱等活动交替组织,丰富多彩。如,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音乐功底,定期在班上组织歌咏比赛;利用自己的美术功底,组建班级绘画兴趣小组;利用自己的体育特长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在学校开展兴趣小组课,让留守儿童参与丰富多彩的课余兴趣活动,不仅能增强留守儿童多方面的素质,还能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了如指掌。[2]

三、关注寄宿制留守儿童的情感需要

1.让留守儿童感受父母般的关爱。

寄宿制留守儿童远离父母亲人,对亲情的渴望如禾苗需要雨水的滋润。在管理实践中,教师和管理人员一般都要把寄宿制留守儿童看作是自己的儿女,无微不至的呵护爱护他们。留守儿童生病,有的教师亲自带他们去医院诊治,为他们垫付医药费,帮他们煎药、烧开水热水、煮稀饭、下面条。教师让留守儿童在自己家用洗衣机洗衣服、晾衣被。端午、中秋、元旦放假甚至双休日,总有部分离家特别远和无家可归的学生留校,教师和宿舍管理人员买好棕子、月饼、糖果、花生甚至做好饭菜,让留守儿童到自己家里过节。有的老师在全班每一个留守儿童生日时,都会送上一份写有热情洋溢祝词的精美小礼品。发动留守儿童参与“给家长一封信”活动,引导他们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保持亲情联系。在此活动中,不少留守儿童把老师当作父母,向老师倾诉内心世界,“亲其师而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校教育达到了理想境界,也赢得家长、社会一致赞扬。

寄宿制留守儿童大部分时间与学校教师接触,很少时间与家长接触,留守儿童原可以与家长沟通交流的问题,无法进行,缺乏家长的关爱与认同,留守儿童渴望关爱,希望和亲人交流,和家人团聚,教师应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充分扮演好家长角色,营造家一样温暖的气氛。帮学生整理一下衣服,端一次饭,打一次水,过一次生日,跟踪一个留守儿童。白天和留守儿童谈心,增加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睡觉时,帮他们盖被子,教师在特定的环境中,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是爱的传递与无声的期盼!

2.身正为范,学高为师的榜样角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留守儿童远离父母,教师榜样角色的扮演,有利于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人生性格,树立探求科学,积极进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榜样,可以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教会留守儿童,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在生活中,教师要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留守儿童,用渊博的知识启迪留守儿童,用丰富的社会阅历指导留守儿童,做他们的榜样。

3.参与留守儿童活动,平等交流的朋友角色

教学相长,教师朋友角色的扮演,让学生领会做人的道理。诚实守信,团结合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有利于良好班级体的形成,拉近师生距离,调动积极性。要更好的了解留守儿童,就要多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占领”留守儿童时间,赢得留守儿童“芳心”,将自己容人留守儿童的活动之中,与留守儿童一起打球、唱歌、跳舞,平等的说笑交流。这样教师可以充分了解留守儿童,“知此知彼,百战不殆”。留守儿童因喜欢老师而喜欢你教的学科,爱屋及乌。同时,知识运用,学校规范,教师意图在过程中巧妙实现,又赢得了留守儿童的敬重。教师就要像爱自己的儿女一样爱留守儿童,让他们视校如家,温暖自豪。 [3]

4.生活教师要学会理解留守儿童。

学校的生活管理教师的工作接触面广、复杂,需要与政教、教务、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及各层管理人员接触。因此,要主动做好沟通工作,让别人理解自己,更要理解别人,尤其要理解留守儿童。寄宿制留守儿童的思想活跃,具有不同的兴趣、需要、爱好,具有不同的内心世界。管理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在日常生活管理中尊重和信任留守儿童,大胆放手让留守儿童完成各项工作,充分发挥每一位留守儿童的特长和才能,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鼓励留守儿童创新,使我们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寄宿制留守儿童新型师生关系进行探究,作为教师,应该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原则,全身心的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在学校沐浴在爱的教育环境中,实现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目标,为他们成功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寄宿制留守儿童本来就缺乏父母的疼爱,教师更应该关爱他们,与他们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关爱留守儿童论文篇11

关键词

留守儿童;社会融入;社会工作介入

1社会融入的概念界定

社会融入作为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学术术语,受到众多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但学界对于其概念界定并未形成统一的共识,还处于一种模糊状态。由于概念自身的复杂性、不明确性和多重性等原因,加之不同时期研究者所采用的视角不同,导致学术界对于社会融入并未形成准确且全面的定义,对其概念的界定形成各种不同见解,甚而有的学者将社会融入简单等同于社会融合、市民化、文化适应、同化等概念。概念界定不准确,势必造成研究偏差。因此,对社会融入的概念做出科学而准确的界定显得十分必要。有学者认为,本质性、周延性、确定性和抽象性是科学界定一个概念的四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本质性是界定概念的关键,是周延性与确定性的基础,并决定着周延性与确定性,而抽象性则是对本质性的表述要求。现今,学界对于社会融入研究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社会公平视角的“社会融合论”、社会参与视角的“社会排斥论”、市民化视角的“移民融入论”和社会学视角的“社会行动论”。“社会融合论”简单地将社会融入看作社会融合,而两者恰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社会融合强调的是一种状态和目标,而社会融入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将二者等同,犯了对社会融入概念本质性认识不清的错误;“社会排斥论”的社会融入研究的研究对象多为失业者、单亲家庭、残疾人及精神病患等弱势群体,其研究对象的范围狭窄,导致概念界定的周延性不足的缺陷;“移民融入论”研究社会融入问题分为国外和国内两种情况。国外社会融入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指的是移民和外来人口,主要研究移民的社会适应及市民化问题。国内社会融入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指农民工群体,多数研究者对于社会融入的界定也仅针对这一人群,故而具备一定的特定性和局限性;“社会行动论”对于社会融入概念的研究主体则更为全面,其主体不但包括残疾人、精神病患、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同时也包括普通且正常的公民,这些公民由于社会资源的不一致导致其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也会或多或少地出现社会融入问题。这一界定使社会融入的概念主体具备相当的包容性和普适性,符合科学概念的特征。这也是笔者认同“社会行动论”对于社会融入概念界定的原因。“社会行动论”认为社会融入是一个社会行动的过程,社会融入的主体不仅包括弱势群体,同样也包括普通正常的公民,其本质特征为:社会性、交互性、能动性、反思性和持续性。换言之,社会融入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主体能动地与特定社区中的个体与群体进行反思性、持续性互动的社会行动过程。

2留守儿童社会融入现状

我国学者借鉴欧美社会融合理论和实证资料,并结合我国实际,针对社会融入提出了不同的主张,虽然大家对融入的理解存在分歧,但普遍认为,社会融入应当涵盖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杨菊华从经济整合、社会适应、文化习得和心理认同四个维度对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水平进行了测量,并得出良好的社区服务与接纳环境可有效推进融入进程,本地市民的包容和接纳有助于提升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水平等结论。本研究借鉴杨菊华的经济整合、社会适应、文化习得和心理认同四个维度来分析留守儿童的社会融入水平,虽然本文研究对象与杨的研究对象并不相同,但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分为仅子女留守、仅配偶留守、子女和配偶留守、子女和老人留守及单人流动等五种方式,除单人流动和配偶留守外,流动人口的流动都涉及到了子女留守即本文所研究的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在父母离开家外出工作之后,在教育、心理健康、个体安全、情感生活和社会化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问题。虽然对象不同,但杨菊华研究社会融入的四个维度仍然可以借鉴。因为留守儿童为未成年人,没有收入,所以不存在经济整合的问题。此外,与流动人口不同,留守儿童是留在原来生活区域,并未发生流动,也不存在文化习得的问题。因此,本文仅从社会适应和心理认同两个维度来分析留守儿童社会融入水平。加之其他群体对于留守儿童的接纳程度也是影响留守儿童社会融入的因素,故而本文将从社会适应、心理认同和其他群体的接纳程度三个方面来分析留守儿童的社会融入水平。

2.1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

留守儿童的留守形式共分为独自留守、单亲留守、与(外)祖父母留守三种形式,无论哪种形式,均造成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的不完整,父亲或母亲的缺位甚至双亲角色的集体缺失导致了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在教育、情感、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弱化,进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导致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多数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成绩优异者寥寥无几;家庭情感功能削弱造成多数留守儿童的心理不能健康发展,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及缺少与父母的沟通,导致许多留守儿童自卑、孤僻、封闭、冷漠等不健康心理;家庭保护功能减弱致使留守儿童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留守儿童作为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父母不在身边,其他亲属监护不到位导致留守儿童受伤害事件屡屡发生;家庭管理功能的减弱致使留守儿童思想品德素质降低。留守儿童因为父母管教的缺失,犯错时无人教导和指引,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极易受坏人引诱、教唆而走上歧途。综上,可知由于家庭功能的弱化或缺位,导致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普遍偏低,亟需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改进或解决这个问题。

2.2留守儿童心理认同水平

留守儿童的心理认同水平一方面指的是留守儿童自身的自我认同,另一方面指的是其他群体对于留守儿童的认同水平。而其他群体对留守儿童的认同水平将在后文加以论述,此处不再详述。前文已经提及,由于家庭功能的弱化或缺失,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普遍偏低、心理不能健康发展、道德滑坡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留守儿童较低的自我认同水平,表现为不自信、孤僻、不擅于与人交往等等。笔者通过观察发现,留守儿童很少与非留守儿童交往,更不用说成为朋友。非留守儿童在完整的家庭中成长,能够时刻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和照顾,成为他们羡慕的对象,但在与非留守儿童的交往过程中,他们常常感到自卑和不幸,因而很少与非留守儿童交往。

2.3其他群体对留守儿童的接纳程度

我们将与留守儿童经常接触的其他群体分为三种:一是同辈群体即非留守儿童;二是教师群体;三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这里指的是与父母同辈的其他长辈和祖辈。还有一类群体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就是社会大众。由于留守儿童学业成绩不好及具有一些不良行为习惯,非留守儿童对于留守儿童常常持有排斥态度,使得留守儿童难以融入他们的小圈子。教师也由于上述分析的原因常常给留守儿童贴上“问题学生”的标签,缺乏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爱,造成留守儿童已有的问题更加严重。与父母同辈的其他长辈或祖辈由于经济、精力及能力等原因,常常对于留守儿童监护不到位,甚至有些留守儿童独自留守,没有监护人,监护的不到位或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发生问题及行为偏差时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引导,导致留守儿童问题愈发严重。社会大众对于留守儿童往往带有有色眼镜来看待,一提到留守儿童,就想到自卑、成绩不好、犯罪、自杀等字眼,不能公正客观地看待留守儿童问题。由上述分析可知,其他群体对于留守儿童的接纳程度普遍偏低。

3留守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方式

留守儿童社会融入水平偏低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家庭、学校、社区三方面着手来解决:

3.1完善家庭应有的相关功能

完善家庭的相关功能可采取留守儿童父母工作地与留守儿童居住地两地社工联合的方式进行。留守儿童父母工作地的社工可采用个案工作方法与留守儿童父母建立一对一的联系,使其明白父母的情感支持对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督促其时常与子女保持联系,让留守儿童感到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父母的关爱并未缺席,此外,社工还要跟进父母与留守儿童沟通的情况,并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给予指导。留守儿童居住地的社工的工作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建立联系,使其明白监护不到位的危害性,并督促其履行相应的保护和管理职责,使家庭的保护和管理功能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与留守儿童建立一对一的联系,促进留守儿童与人交往的倾向与能力,及时发现留守儿童学习、心理、情感及行为方面的问题并给予帮助。唯有完善家庭所应有的教育、情感、管理和保护等功能,才能很好地促进留守儿童的社会融入水平。

3.2强化学校社会工作的功能

迄今为止,家庭之外最主要的儿童社会化的主体是学校。而目前的学校教育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心理健康则重视不够,因而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显得十分必要。学校除了配备专门的社工给留守儿童做相应的心理咨询,同时也可以开展各种类型的小组,如社交、教育、服务倡导和治疗小组等。小组过程在帮助个人提高社会功能性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威力。社交小组可以邀请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同时参加,提供机会使两者相互熟悉、互相了解,进而互相接纳并成为朋友。教育小组可以开展安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提升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解决其心理困惑。服务倡导小组可以开展一些环保、助人等活动,增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通过帮助别人提升其自信心并促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治疗小组是针对心理或行为有问题的孩子所开设,通过小组活动,使其得到来自其他组员的支持,“同病相怜”使其更易敞开心扉,组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对于解决其问题更有帮助。此外,需要强调的是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除了留守儿童外,还应包括学校的教师。学校的教师应当公正平等地看待留守儿童,而不应将其贴上“差生”、“问题学生”的标签,应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和关爱。

3.3加强社区教育的补位功能

促进留守儿童的社会融入,除了利用好孩子们在学校的时间,同时也应当把握好孩子的校外时间,这就需要我们重视社区教育的补位功能。留守儿童大多是与父母同辈的长辈留守、与祖辈留守或是独自留守。与父母同辈的长辈由于有自己的孩子需要管教,照顾留守儿童的时间和精力显得不足,而祖辈由于年岁较大,独自留守的儿童压根儿无人监管。上述事实表明开展社区教育尤为必要。社区教育可以以社区学堂、周末学校及假期课堂等形式开展。社区学堂的时间可安排在周一、周二、周四、周五的四点半到六点半,周三的两点到四点(周三下午小学提前放学),课堂内容除了辅导孩子们做功课,也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活动,如社会交往促进活动、自信心的培养、情景剧、互动游戏等。周末学校和假期课堂主要以托管的形式进行,除了辅导孩子做功课,由于时间充裕,可以教授书法、绘画、棋艺等。此外,也可以开展各类其它活动,如人际交往促进小组、环保小卫士、爱心你我他、我爱“母亲”、亲子小天地等活动,人际交往促进小组提高孩子们与他人沟通的能力,环保活动提升孩子们的环保意识,爱心活动促进孩子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我爱“母亲”激发孩子们的感恩意识,亲子小天地促进孩子们更好地与家长沟通。以上这些活动对于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促进社会融入都大有裨益。

4结语

留守儿童问题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有大量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但留守儿童社会融入问题尚未引起学术界的注意,目前有关其研究寥寥无几。留守儿童问题虽然已经引起各界的关注,但并没有很好的相应的解决措施,已有措施都比较零散,并未形成体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文提出的家—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模式无疑对于解决留守儿童社会融入问题是种新的尝试,并且在笔者服务的社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希望能够在其他社区加以推广,为更多的留守儿童服务,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作者:李贺 单位:沈阳化工大学

基金课题:

2015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社会工作专业介入城乡结合部社区留守儿童问题的理论及实务研究——以沈阳市某社区为例”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5lslktzishx-05

参考文献

[1]陈成文,孙嘉悦.社会融入:一个概念的社会学意义.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6).

关爱留守儿童论文篇12

20__年三月份,县妇联确定在镇即将建成的综合文化站建立留守儿童活动室。经镇领导批准,分别成立了镇妇联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和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又经镇政府下文招募了六十位留守儿童“爱心妈妈”。(后又调整,增加到六十三位)

20__年八月份,省妇联为留守儿童活动室配备的两万多元图书、书橱、体育器材运到我镇。镇留守儿童活动室工作人员对1439册图书逐一归类、登记、入橱,对体育器材也进行了登记、分类。

九月一日,我镇党委书记杨锋平陪同县妇联领导对我镇留守儿童活动室图书、器材登记,整理工作进行督查。他们对我们工作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整改意见。在镇领导的重视支持下,留守儿童活动室配备了体育器材货架,增加了桌椅,并制作了制度牌、标识牌等。

为了丰富我镇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九月二十七日,我们在镇留守儿童活动室开展了“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的“亲子”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活动过后,我们及时报送了相关信息,九月三十日,县政府网、先锋网都了这次活动消息(图文)

十月一日,县妇联与县民生办对我镇留守儿童活动室软件工作进行了督查。针对他们提出的整改意见,镇留守儿童活动室工作人员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整改工作。

国庆期间,为了丰富留守儿童的节日活动,十月六日,我镇留守儿童活动室举办了留守儿童读书、娱乐活动。孩子们既感受到了来自小伙伴的友情,也感受到了来自“爱心妈妈”的亲情。活动后,我们及时报送了相关信息,十月十一日,滁州日报新闻网图文刊登了本次活动的消息。

为了准确反映新学年留守儿童在校的真实情况,十月中旬开始,我们又与镇各中小学联系,变更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信息。十一月份我们对收上来的信息进行了整理归档,并装订成册。

十月下旬,为了丰富镇留守儿童活动室的图书,增加活动室的设施,我们与丰谷酒业总高强、张晓燕(也是“爱心妈妈”)联系、协商,他们同意捐赠价值两千多元的图书、棋牌桌、小方凳、地球仪。十一月六日,在县妇联和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在我镇留守儿童活动室举行了简洁而热烈的捐赠仪式。仪式结束后,我们及时报送了相关信息,先锋网、政府网先后了该信息;县电视台新闻播出了捐赠仪式;滁州日报、皖东晨刊都刊出了本次捐赠仪式。

总体来说,在我镇留守儿童活动室的建设工作中,我们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等诸多困难,本着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得到了上级组织和镇领导的肯定。我们开展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不仅丰富了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丰谷酒业总的爱心捐赠,不仅充实了我镇留守儿童活动室的图书、设施,也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立足镇留守儿童活动室,拓宽工作思路,多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让留守儿童活动室真正成为全镇留守儿童的乐园,成为他们真正的“家”;同时,我们还将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爱心力量,去帮助那些贫困的留守儿童,让这些留守儿童的“花朵”在爱的阳光下绽放!

总之,我们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才刚刚开始,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我们的路还很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