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0 16:28:05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篇1

关键词:大众文化;改革;提升

大众文化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创始人霍克海默写给友人的书信中,但是是由美国的哲学家奥尔特加在其《民众的反抗》一书中明确提出大众文化的概念,他在书中写道:大众文化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借助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等传播媒介向受众传播的,它以民众为消费对象,以大批量生产为规律,以传播媒介为载体。1844年第一条电报线路的诞生,开启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大门,也为今天大众文化的传播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因此可以说大众文化是社会和技术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产物。而中国的大众文化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虽说比西方各国晚了一段时日,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力和对外开放的助力下,以及在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民间文化的基础之上,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一起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

自“大众文化”出现以来,学术界都想对其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大众文化还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事物,况且人们对文化这一单一词组还未有个统一的定义,因此要给大众文化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有些困难的。我国的许多学者也对大众文化进行界了自己的界定,如:李生文的《大众文化的生产、现状及其影响探微》、金元浦的《定义大众文化》、王一川的《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陈刚的《精英文化的衰落与大众文化的兴起》、李凤亮的《大众文化:概念、语境与问题》、季水河的《关于大众文化概念与性质辨析》、高洪福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等等。

中国大众文化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不管是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除却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娱乐性,一些产业为了吸引受众获取利益,生产了大量庸俗、低俗、媚俗文化,为当前中国大众文化的向前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2010年6月江苏卫视某相亲节目出现了拜金炫富等言行,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婚恋观、人生观、价值观。广电总局及时下发文件整顿低俗相亲节目,引导广播电视向健康方向发展。为了抵制“三俗”之风,中央也多次发声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2010年中共中央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中共中央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那么在此形势下,我们要如何正确认识认识大众文化。

从经济角度来说,一方面大众文化的繁荣兴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进入了经济萧条期,工厂倒闭、工人失业、股价狂跌,但是电影产业却出现了奇迹般的反增长。当时人们靠着政府的救济金过活,为什么人们愿意掏钱到电影院看电影,原因就在于现实环境的沉重打击使人们急需寻求精神上的安慰,电影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大众文化的崛起,从而也进一步的促进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基础雄厚也是大众文化得以发展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而也使得人们有足够的物质基础来满足精神需要。以电影产业为例,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电影票房每年的增长率超过20%,2013年11个月份的票房就已达180亿,远远超过2012年全年170亿的总票房数。总的来说,大众文化对经济的发展确实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文化方面来说,大众文化一开始在中国兴起时就受到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强烈排挤,许多人认为,首先大众文化的出现削弱了主流文化的教化功能和精英文化的价值原则。2004年湖南卫视举行的选秀节目《超级女生》风靡全国,吸引了全国将近4亿人口观看,百家媒体报道,收视率突破10%,一度超过央视。然而在火爆的背后却有大量的批判声音,一些专家学者认为“超女现象”对主流价值观构成了一种威胁,许多浮躁的青少年梦想着一夜成名,助长了投机取巧心理而湮没了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行动和精神,反映出一种“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这与我们弘扬的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是相背离的,长此以往下去必然会对我们的社会发展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凡事有弊必有利,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超女的出现也给花季少女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公开展示自我的平台,而且对文化产业以后的发展方向也提供了一个范例。其次就精英文化而言,大众文化更多的是追求商业价值和娱乐效果,他使许多文艺创造者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只顾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文化的真正内涵,另外这种大批量生产还会导致人的个性和创造性的缺失。伍新林的《略谈中国大众文化》、陈中文的《论大众文化的发展》都明确指出大众文化对先进文化的消极作用。概括来说,大众文化这一文化的小小分支对“文化”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但它确实繁荣丰富了我国当前的文化,并且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大众文化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它增强了人们的平等参与意识,大众文化的出现打破了精英文化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形势,它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可以自我表现的平台——传播媒介。另外,大众文化也改变了以往政治建设中单一枯燥的自上而下的传达方式,它以简单、形象、丰富的形式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对政治观念产生认同。可以说,大众文化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篇2

选题立意高远,把握时代脉搏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改革是深圳之魂,改革是深圳之根。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圳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出台了《深圳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和《深圳市2014年改革计划》,确立了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和前海开发开放为主体的“三化一平台”的改革主攻方向。为了进一步分析深圳的改革形势,明确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突破的问题,回应中央、省委和群众对深圳改革的期待,《深圳特区报》紧紧配合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及时推出“改革之年论改革”系列评论(以下简称系列评论)。系列评论立意高远、视野广阔,既胸怀全局,紧盯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的现实,又立足深圳,切合深圳“三化一平台”的战略部署。

系列评论首篇《改革风劲,深圳再出发》回答了深圳“为何再出发,何以再出发”的现实问题。评论认为,在改革的关键节点,全国看深圳,深圳再出发。今日之改革,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改革,需要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和前海开发开放,来牵引带动全局改革。首篇评论吹响了深圳新一轮改革攻坚的号角,激发了新一代特区人筚路蓝缕、锐意革新的斗志。

系列评论之二《让市场“说”了算》深入论证“为什么市场化,如何市场化”的问题。评论认为,市场化激发梦想,市场化促进公平,市场化推动善治。评论指出,让市场“说”了算,要求政府在微观经济领域做“减法”,在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方面做“加法”,在提供公共服务和放大市场效应上做“乘法”。评论把市场化视为深化改革主攻方向之首,发出了让市场“说”了算的黄钟大吕。

系列评论之三《建设一流法治城市》提出深圳法治化的吁求。评论从“以法祛弊”、“以法维权”、“以法聚力”、“特区立法权”等方面论述了法治化的重要意义,从“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论证了法治化的现实路径。

系列评论之四《加快提升国际竞争力》论证了深圳国际化的方向。深圳发展起来以后,如何扶摇直上,跃上新高度?评论指出,国际化是深圳发展的必然选择,世界向深圳走来,深圳闪亮于世界。评论认为,今天的国际化,需要构筑发展新平台,并使城市成为每个人的故乡;今天的国际化,归根结底是人的国际化。评论既提出了国际化的意义和目标,又明晰了国际化的路径和措施。

系列评论之五《全面打造质量升级版》吹响深圳质量升级的集结号。作为首个“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深圳当好质量建设的国家先锋责无旁贷。评论指出,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是发展理念的升级,更是政绩观的重塑。深圳是一个创新型城市,需要靠创新提升品质。

系列评论之六《一切靠实干》指出,曾经靠实干杀出一条血路的深圳人,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攻坚期,只要“首务实”、“力道劲”、“贵有恒”,就会“必有成”。评论高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特区精神,发出了深圳改革攻坚克难的豪迈宣言。

语言清风扑面,修辞巧妙精当

“改革之年论改革”系列评论突破传统党报评论高高在上、空洞生硬的写作手法,格调清新,如春风拂面,文中多用短句,语言轻快、优美,有气势,在论述深化改革时采用“披挂上阵”、“纵身跃马”、“叱云啸月”等词语,读来朗朗上口,令人振奋。评论偶尔运用文言文,如“宜守不移之志,以成可大之功”、“刑天舞干戚,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皆成于恒”、“经商兴业,美美与共”等阐释主题,雅而不涩,丰富了评论的内涵。

系列评论修辞精当。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尤其是排比的巧用,增强了语言的号召力和穿透力。例如:“干,才有出路;干,才有前途;干,人民才能得实惠。”“‘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圳再出发;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军号,催促深圳再出发;特区担当窗口、示范、排头兵的重任,激励深圳再出发;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呼唤深圳再出发。”这些排比句读起来大气磅礴、气势恢宏,如排山倒海,催人奋进。评论还采用设问形式,譬如:“为何有人遇事只找政府不找法律?因法‘摆’在高处,事仍揽在行政权力手中。”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系列评论编排考究。每篇千字左右,6篇评论连续6个工作日醒目刊发于报纸头版头条位置,标题全部竖排,篇幅、版位和风格基本保持一致,版面编排颇具视觉冲击力,让人耳目一新。

多元立体传播,探寻突围路径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B013;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882(2016)01-0012-04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同年又了《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无论是“决定”抑或是“说明”中都饱含了哲学思维和哲学意蕴。《实践论》和《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是最为重要、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篇哲学著作,它们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永恒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笔者试图通过对《两论》、《决定》、《说明》的文本分析,基于《两论》的哲学思维去思考全面深化改革学说的哲学内涵。

一、为什么改———坚持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论,把握改革的历史性、必然性、规律性

(一)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历史性

1.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在《实践论》中深刻阐述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即辩证唯物认识论。认识具有反复性,它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1]286认识有正误之分,对客观或主观世界的改造有促进或阻碍的作用。正是在对和错的认识矛盾中,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认识才得以不断进步、趋向理性。改革也是一个不断实践、认识的动态历史过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无论是党和国家的面貌,抑或是社会和人民的面貌都发生了巨大深刻变化,其皆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决定》在第一部分即对改革开放的实践成果做了充分肯定,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国家命运、促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关键抉择”和“重要法宝”。[2]在《说明》中也强调必须要坚持改革开放,因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经过实践和历史证明的。[3]因此,为什么要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是具有实践证明的历史性的,其饱含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2.认识运动是没有完成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人们的认识运动不断向前推移和发展。《决定》中用三个“永无止境”强调了实践发展、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个重要性和延续性。强调,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实践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人们通过不断反复的社会实践逐渐加深对事物的认识,由表及里形成质的飞跃从而达到理性认知。[1]289这种理性认知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实践和认识都是永无止境、循环往复的。认识的无限性也决定了改革的永无止境,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以促进实践发展从而推动更加理性的认识。在《说明》中说到:“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3]这既强调了改革的必然性,也突出了改革的历史性,改革是没有完成时的,也即意味着改革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永无止境的过程,正是在这矛盾和斗争的不断进行中、在这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中,人们的认识才不断地向前推移和发展,国家和社会也才不断地进步和繁荣。因此,我们必须注重改革的历史性和过程性。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必然性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贯穿事物的发展过程始终。在《矛盾论》第二部分阐述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并赋予矛盾普遍性问题的两方面意义,一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二是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1]322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论是什么时期,矛盾都普遍存在。在《说明》一文中谈到:“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3]当今的中国的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改革的道路上也是矛盾重重、阻碍多多。但正是因为矛盾斗争运动才推动着事物的不断变化发展,也正是因为矛盾的普遍性才决定了改革的必然性。当然,矛盾的解决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某个矛盾后可能又会出现新的矛盾,也正是在这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人类社会才得以不断进步发展,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不断解决或缓和矛盾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因此,承认矛盾的普遍存在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2.矛盾的特殊性具有多种情形。在《矛盾论》的第三部分中分析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并阐明了矛盾特殊性的五种情形,同时强调研究矛盾的特性不能带有主观随意性,对具体的事物必须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目前的中国社会面临着多重矛盾,在《说明》中列举了发展方式、城乡差距、教育医疗等多方面的社会矛盾并特别强调了一些领域的消极腐败现象所导致的官民矛盾。[3]每一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带有特殊性,每一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各方面也具有其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298因此,面对当前中国的诸多社会矛盾,也必须针对不同的问题和矛盾来具体分析,即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制定具体举措以应对各种各样的矛盾斗争,针对矛盾的多种情形运用不同的改革手段和方式以缓和、解决矛盾,同时制定改革措施积极应对不断出现的各种新矛盾。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而制定和实行改革的相关举措时也需根据矛盾的转化而灵活转变,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也正是全面深化改革必然性的印证。

(三)实践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规律性

1.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实践论》生动完整地阐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揭示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现真理,改革开放正是一个伟大的、成功的实践,在改革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也揭示出了改革的规律性。在《说明》中指出:“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3]实行改革开放是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的真理,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对改革开放继承坚持的需要,也是继续通过改革实践去进一步认识和发现真理的需求。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帮助我们探索出重要的发展规律。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时便曾提出“不坚持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在《说明》一文中也引用了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以进一步强调坚持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规律性,这是不仅是历史经验的证明和现实需要的结合,更是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体现。

2.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实践论》的文末总结到:“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1]305结合中国改革实际,通过改革积累经验、探寻规律同时又进一步在改革实践中来检验它们的科学性和指导性,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这些经验和规律。《决定》一文的开头即指出:“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2]改革开放是实践证明了的决定中国命运以及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抉择,也是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的伟大创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正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即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创立、形成、发展的,其都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真理。而全面深化改革学说的提出也正是对改革开放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践行。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在改革实践中不断证实和发展真理,也正是改革规律性的生动体现。

二、改什么———坚持对立统一法则和知行统一观,明确改革的方向、内容、对象

(一)矛盾性质———改革方向

在《矛盾论》第六部分阐明了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分析了认识矛盾对抗形式的重要意义,并指明解决矛盾的办法是因矛盾的性质不同而不同的,或者说,矛盾性质的差异决定了解决矛盾方法的差异。[1]318所谓改革,其实质就是在解决矛盾,解决矛盾的前提需要明晰矛盾的性质,那么改革的前提则需要根据当前的社会矛盾及其性质明确改革方向。曾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对抗性的,而社会主义存在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1]320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虽存在诸多矛盾,但都属于非对抗性矛盾,其矛盾性质决定我们的改革方向必须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邓小平曾指出:“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4]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方面是一个重大的原则性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它决定着改革的成败。在《决定》中也提出要建立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2]同时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这也是对正确方向和道路的进一步明确。

(二)矛盾状态———改革内容

在明确了社会主义改革方向后,接下来则要讨论改革到底要“改什么”,即改革的内容是什么,这对改革也是至关重要的。实行改革是必然的、是毋庸置疑的,但具体要改什么则是根据不同的时代特征、国家国情和社会矛盾而变化制定的。那么如何回答“改什么”的问题呢?首先我们则需明晰目前社会的矛盾状态。《矛盾论》第五部分讨论了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问题,任何事物运动都包含静止和变动两种状态,也即任何矛盾都存在同一性和斗争性,两种状态相互结合构成了事物的一切矛盾运动。当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事实上处于一种既适应又不适应的状态,或者说是一种部分适应而部分又不适应的状态。根据这种矛盾状态来确定改革内容,即是要改革那不适应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部分,保留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部分,即明确“改什么”,也明晰“不改什么”。《决定》中包括除开头和结尾的16个大部分,分了三大板块确定了60条改革任务和300多项改革举措,这些改革内容事实上也都是根据矛盾状态来调节矛盾的体现。

(三)知行统一———改革对象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都在讨论深化改革的问题,改革的内容包含甚广,改革的手段形式多样,但有一个宗旨始终未变,即我们国家的改革的改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制度而是制度的具体形式,这不仅是对改革方向的清晰指明,也是对改革对象的深刻明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内容与对象虽可合二为一,但依然有区别。改革的内容可能随时展而不断变更,但改革的对象是亘古不变的,其对象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形式,改革也只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全面深化改革更是对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其实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知行统一观的运用。在《实践论》中深刻分析讨论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并总结人的认识发展过程是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即知行统一。结合知行统一观来分析当前改革对象的确定,我们不难回答。这既是我们在实践中所认识和发现的真理,也是通过实践证实和发展的真理,对于改革对象的认识我们已通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循环往复从最初的感性认识发展到了理性认识,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一次主动飞跃,同时又从理性认识中回到实践中去,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飞跃,这也正是实践和认识的结合的体现,是知和行的统一的体现。

三、怎么改———坚持矛盾运动和实践认识规律,制定改革具体措施

(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理论思想指导改革

1.实践是人的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论》第一段即说到:“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是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1]290并强调:“马克思主义者是把人类的生产活动作为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1]290实践是人的实践,认识也是人的认识,离开了人自身、离开了人类社会一切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必须注重人在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在《说明》中谈到如何改革时强调一定要走群众路线,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人民群众为主体来改革。”[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改革无论改什么、怎么改,首要关键即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这不仅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区分旧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标志,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一直所坚持的哲学基础。《决定》中每一部分、每一段落、每一项具体改革措施都深深体现出对人民群众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尊重,改革的目的也即为人民群众谋福祉,要将改革的一切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哲学意义上来说,这正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尊重与发挥,是对人的实践性和主体性的推动与发展。

2.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决定》在开篇第一部分即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要以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2]无论是治国执政或是改革发展,都需要有一定的指导思想。自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一直坚持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指导思想的执政理念,改革开放以来历经多次改革,改革的指导思想也一直坚持并延续着。在《实践论》中一方面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也论述了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理性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帮助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理论若不能结合实践,那么就会变成空洞、抽象,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的理论;实践若不能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那么就会变成盲目、冲动,没有任何价值存在的实践。因此,改革必须要有重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才能真正地推动改革发展、实现改革成效,也才能真正使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成员,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二)遵循对立统一规律———围绕重大课题、抓关键问题推动改革

1.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在《实践论》的第七部分结论中总结到:“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1]299并强调这不仅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也是人类思维的根本法则。同样,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也必须坚持对立统一的法则,运用辩证思维促进各方面的协调、统一发展,同时也要注重抓住和把握改革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实践论》的第四部分中,全面论述了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强调研究任何问题、任何过程,都要分清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要全力捉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样才能更快速、更合理、更科学地解决矛盾问题。强调,“我们要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3]这些关键和突出问题正是改革的主要矛盾,全面深化改革把坚持发展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把经济体制的改革作为重点,把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为经济改革的核心,这些都是对矛盾原理的生动把握和诠释。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涵盖甚广,涉及到经济、市场、政府等方方面面,针对不同的领域运用不同的改革手段和方式。矛盾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那么对于不同的矛盾该如何去应对和解决呢?在《矛盾论》第三部分“矛盾特殊性”中提出了一个重要哲学方法论,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根据矛盾的具体特性作具体的分析,不能带有主观随意性和一而概论性。《决定》一文中罗列了数百条具体改革措施和方案,这也正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体现。在《说明》的第二部分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框架作了进一步说明,全会的决定是以重大关键问题为提纲,按条条谋篇布局,在《决定》的第二至第十五部分中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六个方面,具体部署了相关任务和措施,具体包括6条经济方面,3条政治方面,2条社会方面,文化、生态、国防、军队方面各一条,当然这只是分总体,其中还涵盖着若干条具体措施。这些都是对矛盾特殊性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的生动验证。

(三)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注重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1.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实践论》中结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实际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做了深刻完整的阐述,要求确立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在《矛盾论》中又进一步系统地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在第一部分中讨论了形而上学和辩证法两种对立宇宙观,要求要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结合改革实际,联系《决定》全文,也深深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方法论的灵活运用。在《说明》中在谈到“关于讨论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时提出了三点意见,并对第三点做出特别解释,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整个党和国家的发展全局的,不是单个领域或方面的改革,要统筹规划,关注整体发展。[3]也就是说,改革在注重实践性的同时还需要注重整体协同性和系统协调性,即要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能用孤立和静止观点的看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对纵向深入的贯穿,也是对横向延生的拓展;既要做到对局部发展的关注,也要做到对整体全局的把控,饱含丰富哲学思维,是对辩证唯物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的深刻体现与灵活运用。

2.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相统一。在《实践论》的最后部分对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作了生动总结和深刻阐述,对实践改造世界问题作了具体说明和论述。人类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即是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而改造客观世界同时实质上也是对自己主观世界的改造,既是对自己的认识能力的改造,也是对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改造。[1]309全面深化改革其实也就是对人类世界的一种改造,既包括客观世界也包括主观世界,是对二者的结合统一。《决定》中提出了六个“紧紧围绕”,其中一个即是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正是对主观世界改造的生动体现,其实也推动着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两者是互相联结、互相推动的。改革表面上看来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与发展,实际是上更是对人的主观世界的积极改造与推动,本质上是都为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2-332.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2013(22):3-19.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篇4

实施主流舆论壮大工程,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舆论氛围。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旗帜鲜明地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认真做好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努力做到在重大问题上不缺位,在关键时刻不失语,真实权威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展舆论斗争,对事关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的问题,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给错误思想言论提供传播渠道,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

实施新兴媒体强化工程,为全面深化改革汇聚网上正能量。把网上舆论引导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重点新闻网站建设,不断增强其吸引力和影响力。完善网上引导机制,主动发声,及时回应,引导网民理性讨论问题、表达意见,最大限度压缩谣言和小道消息的传播空间。认真研究网络舆论特点和规律,努力运用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网言网语等表达方式开展引导,确保在互联网这块阵地上顶得住、站得稳、打得赢,为全面深化改革聚集起强大的网络正能量。

实施核心价值培育工程,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精神家园。注重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宣传阵地和精神文化产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弘扬“信义、坚韧、创新、图强”的山西精神和右玉精神,培植全省人民的精神家园。不断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实施文化繁荣发展工程,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文化支撑。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化重点工程建设,加强农村、乡镇、社区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推动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和新型文化业态发展,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文化支撑。

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智力支持。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选人用人准则,努力把那些在理论上、笔头上、口才上或在其他领域有专长的行家里手,选用到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上来。选用那些人品正、干实事、有担当的干部,形成肯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良好风气。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鼓励国内外高层次文化人才来山西干事创业,鼓励优秀年轻干部和大学毕业生到基层任职,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118-02

2015年1月至8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对“概论”课教材进行了修订,新修订教材(2015版)深入阐述了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强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教材从前言就提出“四个全面”;第一章第三节第三目介绍“四个全面”的形成过程及深刻内涵;第六章充实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第七章把“全面深化改革”提升为节标题;第八章将“全面依法治国”提升为目标题;第十二章新设立节标题“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中的每一个“全面”都是一个大系统,都内含传统文化的因子,各自都需要得到全面的理解和阐述。因此,在“概论”课教学中,应以“四个全面”为主线进一步深化传统文化教育。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深植于传统文化

历史上任何一个战略理论的提出必然以我国基本国情作为母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基于近代中国国情、革命特征及实践基础;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基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以及马、恩、列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阐述;改革开放理论则是基于我国严峻的国内情况、世界的时代主题以及人民愿望的现实情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框架,同样受制于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因素。在谈推进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时指出,“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内在的蕴含了我国历史上许多良治善治的智慧,深刻体现了传统文化同当代社会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法治社会、社会治理、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适应与协调,呈现出对历史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特性的尊重与传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为我们在“概论”课中深化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理论前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在内的全面性目标,深化传统文化教育就要突出其文化特征;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生态体制在内的综合性改革,深化传统文化教育就要突出其文化体制改革;要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要坚持法治与德治两种手段,深化传统文化教育就要突出以德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涉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各方面内容,深化传统文化教育就要突出思想建党。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突出文化特征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篇6

中国崛起的历程告诉我们,改革就是生产力,改革决定了中国的命运。2万多字的《决定》,有137次提到改革,从“改革”一词的频率上可以看出,改革是《决定》最鲜明的主题词。事实上,35年来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正是改革开放的结果。从精神价值的积累和传承来看,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基于新的历史起点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的全面深化改革,可以说是针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对症下药,充分显示了党的政治智慧和极大的勇气,凸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改革决心。全会紧紧围绕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社会管理,涵盖了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难题和挑战,《决定》对谁来改、怎么改、改什么、目标如何做出了规划,不仅向中国人民,也向世界明确展示了改革的未来路线图和时间表,改革的力度、广度和深度空前。

就改革的力度而言,全会对改革做了总动员和总部署。既规划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又明确了改革的时间表,指出到2020年,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就改革的广度而言,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是单方面某个领域的改革,而是“五位一体”加上军队国防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等领域的总体改革,旨在把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和现代化伟大工程统一起来;就改革的深度来讲,是在利益矛盾交织的深水区里搞改革,触及的都是发展中积累的“硬骨头”,是在改革攻坚期必须破除的瓶颈和利益藩篱,是利益关系的深度调整,其复杂性空前,其产生的影响必将深远。《决定》指出: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尽管改革由问题倒逼推动,但对我党而言却是自觉的,是党的使命和科学执政理念的自觉,这种自觉使我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拐点时刻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

改革的自觉体现为明确的改革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清晰的改革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具有感召力的改革价值诉求: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经过35年的不断深入,当前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继续深化改革需要立体推进、多力并举。如“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就不单纯是生态领域,而是一种全面性的改革。在横向上,生态文明体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生态文明建设自身,有利于经济改革全面出击、齐头并进,有效避免可能出现的“短板”。在纵向上,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而且可避免因返工“补课”迟滞改革进程。其关联性还表现在国际上有利于增强话语权和提升设置议题的能力,重视生态保护有利于与世界发展接轨,这不仅有利于突破“工业文明高墙”的制约瓶颈,而且在溢出效应上还惠及左邻右舍,有利于营造和平共赢的周边环境。35年来,我党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决定》的基本精神与核心要义

《决定》是纲领性文件,不是具体操作规范,我们必须把握和领会其基本精神与核心要义。《决定》坚持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有力地回应了社会上普遍关切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深刻剖析了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走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反映了社会呼声、社会诉求、社会期盼,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智慧。

《决定》落实了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任务,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思路,向全党部署改革的各项任务并提出重大举措。其核心要义是明确了改革的价值坐标和评价标准,旨在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在改革发展中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建设是改革成败的关键,只有把改革成果落实到制度上,发展才有可持续的基础,《决定》中183次提到制度。改革主要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坚持和完善,来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说明中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只有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才能建设廉洁政治,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全会在制度建设上的最大亮点是,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党第一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施政目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执行能力的体现,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了党的治国理政的新方略,旨在实现党、国家和社会各方面制度的完善,进而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所谓治理现代化就是在国家治理中更加科学、更加民主,同时也要更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可以说,这是全会最重要的理论创新之处,它标志着我国现代化管理水平和发展程度的提高。《决定》的核心要义还体现在改革的出发点是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使改革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增进人民的福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本质要求,也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价值诉求。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改革才能获得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在改革中找准利益固化的突破点。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长期的追求目标,现实中存在的诸多不良现象是发展中的问题,也要在发展中解决。因此,全面深化改革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不动摇,既要通过发展经济把蛋糕做大,也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把蛋糕分好。改革社会发展中不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的体制机制,更好地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益,使人民更公平地享受发展的成果,但绝不是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某一个或几个部门往往力不从心,现实条件下,怎样冲破既得利益阶层的阻力是改革的关键,这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建立一个统筹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层次权威性协调机制和工作机构,进行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中央提出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所谓“稳”就是要统筹考虑、全面论证、科学决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改革和党的建设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牵扯,全面深化改革就很难深入下去,即使勉强推进,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基于各领域在发展中的关联度越来越高,任何改革都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就不能再单纯地摸着石头过河,而要与顶层设计相结合。因此,全会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以保证改革的设计、协调、推进和监督每一个环节的落实,确保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改革顺利推进和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这表明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组合拳”的方式来改变此前改革“单兵突进”的局面,以统筹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改革,协调各方力量形成推进改革的合力。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决定》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决定》以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轴,来牵引其他领域的改革,对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6个紧紧围绕”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等领域的改革主线,反映各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领会全会的基本精神,既要牢牢把握总任务,又要明确重点。在《决定》中经济出现了74次,提到市场81次。《决定》提出的15项改革任务,6个是经济,生态文明体制也与经济密切相关。可以说,经济改革占了所有改革任务的近一半。全会从六方面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出部署,对社会普遍关注的难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举措。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篇7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表明:“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我国推行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引,坚定不移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在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和进步,在经济建设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也诞生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和完善。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将迎来又一次重大发展机遇。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理论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成功抵御了一系列国际国内社会的发展危机,国际地位也获得了显著提升。具体来说,我国在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政治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领域不断改革和进取,成就举世瞩目。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就,从理论上分析,一是中国共产党人锐意进取,实事求是,坚持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善于和勇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发展和建设的实际需要密切结合,从而探索出了符合当下中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二是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并善于在运用最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国家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进行指导。这些最新理论成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结晶,它们包括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也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党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协调,知和行相统一的过程。

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离不开科学伟大理论的指引,社会的全面变革更需要科学理论的有力支持。随着世界大势进一步朝着价值多元、纷繁复杂的趋势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必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面对更多艰难的挑战。因此,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使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迈向一个新台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理论成果形成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具体实践中,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科学的思想动力。

二、全面深化改革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实践平台和动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和完善的唯一源泉是实践。要想夺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必须坚定不移奉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在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和学说又不断打破藩篱,发展和完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马克思主义自其问世以来,经过历代马克思主义者的伟大实践,其理论内容获得了极大发展和丰富,但是其基本原理,世界观和方法论缺失传承不变的。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不同历史阶段的理论成果是在无产阶级大无畏的社会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问世至今,之所以依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与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坚定不移地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努力奋斗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正是来源于其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成果,植根于中国社会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土壤。从中国国情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迈向新发展阶段的动力正是来源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是新的历史时期,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和深刻发展进步的关键,不仅会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也会遭遇到料想不到的问题和矛盾。因此,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必定会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丰富的养分,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扎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中。在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不断对中国社会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而且也由此衍生出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中国社会革命、改革和建设实践的推动,今天,全面深化改革是新的历史时期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好平台和强大动力。

三、如何在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落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在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加深对改革规律的认识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我们不断加深对改革规律的认识,正确把握改革方向。某种意义上,改革开放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认识改革规律,正确理解并遵循改革规律的实践过程。遵循改革规律是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找到生长的沃土,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持续努力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共产党执政规律这“三大规律”的探索和正确认识,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新的高度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关键因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和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规律,是对三大规律探索和认识的又一次具体化,我们必须秉持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科学精神,探索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规律,以更好地指导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从实践和理论高度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与三大规律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加深对改革规律的认识,并将这些规律运用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助推全面深化改革事业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发展。

(二)积极发挥人民群众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作用,切实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历史的真正缔造者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才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也强调,改革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在改革的具体实践中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也是人民群众。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他们认识到改革开放事业实际上是自己的事业,就会获得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从而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并且由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只有这样,才能有力保证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实践的成功。

(三)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基础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和理论创新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篇8

最近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向全党全国全军发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动员令,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进行理论和政策创新的重大成果,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事业进入了全面深化的历史新阶段。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动员令

(一)改革是解决发展难题的最佳答案

35年前我们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35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经济总量增长142倍,跃居世界第二,城镇居民收入增加71倍,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国民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不管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还是国家治理的难度都是世界级的难题。在现阶段,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教育、就业、住房、医疗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依然较多,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改革的难度不断加大等等。因此,要解决这些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别无他途,只有靠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破解这些难题的最佳答案。

(二)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良好的顶层设计

这次全会是在改革开放的关键节点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为我们国家我们民族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我们进一步改革开发作出了良好的顶层设计。

1.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制度是带根本性和全局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根本保障,符合中国国情,务实管用。但还不是尽善尽美,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2.改革的性质和重要意义。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3.改革的总体布局。全面深化改革要在“六大建设”上下功夫,即“六个紧紧围绕”:一是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二是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三是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四是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五是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六是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4.改革的重要目的。在35年改革开放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再经过7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5.改革的领导机构。政治路线决定之后,领导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顶层层面,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在地方层面,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

6.改革的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全会强调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引领作用。

7.改革的重要内容。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强调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等16个领域60项任务的系统部署,为我们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各个项域各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内容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和指向性强。

二、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理论上的一些重要创新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积极进取、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开局良好。全会通过的《决定》和同志的重要讲话,汇集了改革开放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思想、新成果、新举措。这次全会的理论创新成果主要有:

(一)对改革开放理论有新论述

1.对改革开放的性质和重要意义有新提法。十八届三中全会除了继续强调改革开放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外,还特别提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也正如所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对改革的目标任务有新提法。全会首次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报告提出“国家治理”,这次全会新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进一步要求国家治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更加科学、民主,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多样化。

(二)对经济建设的理论有新发展

1.对非公有制经济功能地位有新提法。全会新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是我们党和国家首次将这两种经济相提并重。

2.对市场的重要作用有新提法。全会首次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展政府作用。从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这说明我们进一步理顺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突出了市场的主导作用。政府不是不管,也不是多管,而是更好地管。正如总理所说,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市场能办到的,多放给市场;社会能办到的,交给社会;政府管住、管好应该管的事。这是削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十以来,新一届政府成立后,部署了减少审批事项等7个方面22项重点任务,取消和下放了334项行政审批事项。

3.对财政体制的新提法。全会首次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政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三)对民主政治建设有新要求

1.对法治建设有新提法。全会首次明确提出“法治中国”的概念,要求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2.对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新提法。全会要求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

(四)对社会建设有新部署

1.对发展社会事业有新提法。全会《决定》强调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加快社会事业改革,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对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有新提法。全会新提出,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

(五)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有新思路

1.这次全会在贯彻十精神方面又有新思路、新亮点。党的十明确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等多种制度。这次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新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

2.全会《决定》首次在党的重要文献中提出,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上述这些都说明我们党越来越注重用制度创新来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三、十八届三中全会政策上的一些新突破

1.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等保护,同样不受侵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2.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3.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一定前提条件下,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安徽省2013年11月12日决定在全省20个县(区)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其中将建立多元统一的农村土地市场。

4.健全“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制度。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5.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废除劳动教养制度,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6.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改进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

7.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实行官邸制。

8.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服务文化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9.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

10.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

11.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12.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13.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

14.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军队领导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军队规模结构,减少非战斗机构和人员。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15.改进竞争性选拔办法,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用好各年龄段干部,真正选出好干部,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加快建立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和聘任人员管理制度。

综上所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的广度、力度、深度罕见,创新的范围、领域、强度少有,体现了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巨大的历史担当以及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改革开放必将得到全面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新胜利。

参考文献: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篇9

加强与国外文化交流,扩大文化影响,提高“软实力”,就要改革文化体制,提高文化竞争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也要改革文化体制,提高文化竞争力,改善政府管理文化的方式。文化体制改革需要理论上的支撑。首先,文化体制改革政策的制定需要理论指导。改革开放三十年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成果可以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很多鉴戒,尽管经济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有相交的部分,但文化体制改革不可避免具有诸多与经济体制改革不同的特征,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不能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理论的替代,而且由于这种改革的风险性更强,这就要求理论准备要更加充分与成熟。其次,文化体制改革迫切需要整体系统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通过近些年来学术界与理论界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呈现两个特点:一是行业研究成果比较多,整体研究比较少;二是整体研究限于观点的陈述,论证比较单薄。第三,文化体制改革理论研究迫切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国理论文化战线的一贯政策,也是繁荣文化艺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制定的一大法宝。

2.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全面改革的需要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该目标涵盖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大方面,体现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三位一体。邓小平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这表明,我国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至少也应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方面,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统一,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我国的改革都是不完整的。并且,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其中,经济是基础,经济体制改革决定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政治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又制约或促进经济体制改革。

3.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要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不仅适用于经济建设,也适用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要积极借鉴国外文化发展的有益做法,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博采世界各国文化之长,繁荣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才会使我们在文化建设上有一个高的起点,尽快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文化水平,抢占科学文化的制高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要促进面向未来,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建设。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顺应历史的要求,反映时代的呼声,总结实践的新经验,以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建设面向未来的先进文化。只有这样,文化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是立足中国、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的文化的需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灵魂。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体系中最具创造性和生命力的文化体系之一。江泽民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曾经把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精辟地概括为“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传统。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要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要,批判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做到古为今用。

总之,学术界普遍认为,只有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才能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对策

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继续向深度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实践层面遭遇的困难和障碍的增多,在理论层面寻求文化体制改革的对策和思路成为客观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首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与时俱进,形成对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发生的深刻变化给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影响。但是在思想认识、文化观念、管理体制、工作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适应。不改革现有的文化体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就不能发展,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来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从体制、机制上保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是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先进文化,构建丰富多彩的文化市场,提高文化竞争力。以下就是笔者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几点对策

1.创新理论,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要寻求文化体制改革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就必须建立新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理论,为国家文化制度创新提供合法性依据,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关于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理论,是我国文化管理的基本理论。国家文化管理的功能和职能设计,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这一管理理论基础上的。无论是文化建设形态还是文化发展道路,无论是共公文化管理还是文化产业管理,我国文化管理理论都面临着一个全面创新的任务。如果不能在关于国家文化管理目的、政府文化职能、公共文化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之间建立起科学边界,在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道路等根本理论问题上取得文化管理理论的突破,不能为我国全面的文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全新的合法性依据,文化体制改革会因此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2.深化人们对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首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与时俱进,形成对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发生的深刻变化给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影响。但是在思想认 识、文化观念、管理体制、工作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适应。主要表现在:文化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文化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现行文化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文化发展与我国入世后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文化发展现状与世界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普及的形势不相适应,诸多不适应己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3.强化政府在文化宏观管理领域作用

加强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文化具有的意识形态特殊性,应该体现在政府应始终注意把握社会舆论导向,建立保证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管理,调控适度、运行有序的文化宏观领导体制。文化的产业属性也要求对于文化的发展应该加强整体规划,合理调整产业布局与结构。因此,政府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适应水平和文化市场信息,制订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长期、近期发展规划和阶段性发展目标,通过科学规划,运用综合手段,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培育文化产业区块,支持高新技术的开发运用,发挥文化产业的联动效应,以减少市场失灵的不利影响。

总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显得相对滞后。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对文化体制改革高度重视,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明确要求,这必然要求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体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文化是一种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重任。要完成这一重任,改革文化体制是题中应有之义。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课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既是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迫切要求,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只有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我们才能切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大力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发展无止境,探索无终点。一个重视文化改革发展的国家,必定富有活力;一个文化生机勃发的民族,必将充满希望。毋庸置疑,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前途光明,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李怀亮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

[2]文化产业竞争力花建、巫志南、郭洁敏、王国荣、吴文娟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

[3]文化产业的时代审视,谢名家等著,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篇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摘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4人,候补中央委员169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了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第一年的良好开局。

全会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全会强调,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全会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强调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全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全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

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方向,大胆实践探索,注重统筹协调,凝聚改革共识,落实领导责任,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要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切实做好各项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关心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继续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全会号召,全党同志要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谱写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上下一心 三中全会谱新章

2013年11月14日,云南省委召开常委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了我省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工作。

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主持会议。中央第五巡视组正局级巡视专员殷卫华到会指导。

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改革的方向,抓住了改革的重点,提出了改革的具体举措,开启了新的改革窗口,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勾画了新的蓝图,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会,又是未来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部署会。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回顾总结了一年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方针原则,体现了我们党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肩负历史使命的责任担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深刻把握。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把全省上下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推动云南改革发展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是我们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

会议强调,要在全省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使之成为我省改革的指南、发展的动力、工作的业绩。省委要通过召开省委常委会议、省领导干部大会、省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省委九届六次全委会等形式,传达学习全会精神。同时,以适当的方式向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时通报全会精神,最大限度地形成改革共识、凝聚改革力量。全省各级各部门党组织要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抓好传达学习,把会议精神落实到下一步改革工作中。各级宣传部门要抓好宣传及培训,组织专家、学者、党政领导集中开展宣讲活动。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和其他新兴媒体要发挥优势,大力宣传全会精神。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把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教学内容,认真组织好专题培训工作。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篇11

全会高度评价了党的十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了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第一年的良好开局。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我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方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合理布局了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定》确立这个总目标,深刻表明了改革的鲜明性质和根本任务。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

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这“六个紧紧围绕”,既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突破利益固化的樊篱,体现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必将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篇12

7月23日上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颜晓峰教授认为,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将是新世纪我们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大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为十胜利召开统一全党思想的政治纲领,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员。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是讲话的主题。讲话强调:“我们必须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列车驶向远方的坚实轨道,是中国航船驶向成功彼岸的可靠航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一条不可逆转的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成功的路,逆转就要失败;这条道路在世界历史的坐标中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路,逆转就是倒退;这条道路是充满光明前景的路,逆转就丧失动力。学习讲话,就要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共中央编译局秘书长杨金海研究员认为,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拉开了人们期盼已久的迎接党的十的亮丽序幕。

科学发展观这个概念及其思想是在2003年提出的,到今天已经有10个年头。作为进入21世纪我们党最重要的创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也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升华。经过近10年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经受住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用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历史视野、未来意识来把握和认识科学发展观的丰硕成果和丰富经验。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学习、研究、运用党的指导思想,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做到科学发展,最根本的是转变发展方式,使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精神、和谐社会建设目标。未来的改革发展将更加注重目的性。正如总书记所说,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坚持改革不动摇

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许耀桐认为,这个讲话体系宏富、博大精深,观点鲜明、思想深邃,讲话全面回顾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十年的光辉历程,高度肯定了我们的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

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们党实行改革开放后,最近十年则进入了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党的十七大明确阐述了“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的任务,它涵盖到了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深化机构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等等数十个方面。归结起来,我们党已经确立了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目标,这分别代表着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实现“富强”,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建设实现“民主”,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实现“文明”,通过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建设实现“和谐”。我们党还提出了“深化改革”要实行“改革顶层设计”,决心加大改革力度,推进我国全面改革。改革虽已历经30多年,但绝不能放松放弃,而要进一步抓紧抓实。这次同志在讲话中再次突出改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一定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新形势 新任务 新机遇 新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夏春涛认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十分鼓舞人心,吹响迈向新征程的前进号角。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