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意识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1 17:15:26

危机意识论文

危机意识论文篇1

当前,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够成熟,加上多种难以抗拒的因素,导致任何组织与企业,不管其规模性质与类型怎样,随时都有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如其来的危机,而危机所造成的后果不但会损害到企业短时期内的经济利益,而且还会产生多种连锁反应,特别是可能会波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可见,强化危机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课题。旅游企业因为其经营环境所具有的综合性、依托性、敏感性与关联性,使其更为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面对随时会出现的各种类型的危机,并对已经出现的危机及时加以处理,就已成为旅游企业日常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危机管理基本理论介绍

什么是危机与危机管理,危机依据字面的意思可以解释为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从组织管理的层面看,危机主要是指在任何组织系统与子系统只中,由于外部环境或内部条件的转变而造成的对组织系统总体目标及其利益所构建的一种极为紧张的状态。这种难以确定的重要事件,很有可能对组织和相关成员、产品服务、资产与声誉等造成重大损害。危机管理则是对那些在事前无法预料到会在何时发生,但是假如发生又会对企业的经营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害的各类事件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危机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产生于20世纪的80年代至90年代,其依据就是组织生命周期理论。这一理论的观点是,任何一个组织或企业的成长,都要经历以下各个阶段:一是创业阶段,二是聚合阶段,三是规范化阶段,四是成熟阶段,五是再发展或衰退阶段。所以,开展危机管理的目标,就是化危机为机遇,让企业从容不迫地越过陷阱,迈入发展的新阶段。

二、当前我国旅游企业面临的主要危机

1.产品及价格危机

目前,我国的旅游企业普遍规模小,对于产品的开发、营销和推广等所下的功夫少,而且投资不力,常常会出现一家企业开发、众多企业搭车的现象,导致旅游产品的质量标准化程度偏低、产品往往重复利用,甚至压价竞争,导致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进而造成产品质量低劣,使旅游产业危机四伏。价格危机主要源自于旅游企业的内部与外部两大方面。外部一般是因为政府调整,出现新的竞争对手和低价策略的使用等等;内部则主要是受到本身条件、实力与规模等限制,造成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同时,在定价策略上也会低估竞争对手的能力,或是高估客户的接受能力等等。以上种种因素都有可能造成价格策略的失误,从而导致产品滞销、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近年来,因为一部分旅游企业者用低标准和低价格恶意压价,造成旅游行业面临严重的价格危机。

2.信誉及人才危机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投诉事件也在一路攀升,一些黑社或超范围经营,或非法、变相转让许可证,或采用零团费与负团费欺诈客户,或使用虚假广告,或出现黑车、野导、回扣等现象,导致旅游企业信誉危机严重,其影响殃及到整个旅游行业。而人才危机主要是因为某种原因,掌握企业核心客源与商业秘密的人员及外联、营销等方面的企业骨干突然离职,为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造成困难。

3.财务危机

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及流动负债率。我国的旅游企业由于倾向于投资景点、景区、宾馆、酒店等硬件设施,这一部分的资金较多,导致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所占总资产的比例很高,因为一般都认为旅游企业的流动比率为1.5时,而速动比率为1时,也就具备了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一旦比率过高,那就表示企业的流动资金停滞,就会影响到资金利用的效果。流动负债率能够反映出一个企业依赖短期债权人的程度高低,这一比率越高,就说明企业对短期资金的依赖程度越强,企业偿债的流动性压力就越大,风险也就越大。所以,为保持资本结构的安全稳定,这一比率不能过高,而是要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

4.重大危机

“9•11事件”、“国际恐怖主义袭击”、“世界金融风暴”、“汶川大地震”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会对我国旅游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比如,2003年发生的“非典”,就给我国旅游企业造成了旅游收入的重大损失。因此,旅游企业要认真应对突发危机。

三、旅游企业应对危机的主要策略

1.切实树立危机意识

旅游企业要着力培养与强化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危机意识,营造一种危机教育的氛围。在旅游企业的危机教育中,不但应注重单纯技术层面上的强化,更要不断强化危机处理之前的心理建设,从而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承受各种危机、处理各种危机的能力,从而建立起面对危机的必胜信念。在服务的态度上,要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充分考虑、全面满足客户的安全、健康与舒适等各类需要。总之,要通过危机意识教育,使员工深切地了解到本人前途与企业的命运紧密配合、息息相关。

2.及时建设危机预警系统

如何做到在危机来临时保持不被动,仅仅有危机意识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建立起危机预警系统。有了良好的危机预警系统,就能及时捕捉企业即将面临危机的各种征兆,从而提前为各类危机提供切实有效的应对之策。建设危机预警系统,主要应扎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组建企业的危机管理组织。二是要建立起危机预警机制,并明确危机的级别。三是明确危机处理程序与实施细则。

3.注重实施危机公关措施

因为危机情况的出现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及紧迫性,所以,尽管事先已严格制定出危机应变的方案,但是由于不可预知危机的具体存在,任何的事先防范措施都难以做到万无一失。有效的危机应对措施,能帮助旅游企业尽快从危机之中摆脱出来。所以,凡是有损于企业社会形象的工作都不能开展;当企业具体利益和维护社会形象发生矛盾时,应当毫不犹豫地放弃具体利益。只要旅游企业能因势利导,积极地趋利避害,并把握好危机公关的各过程与步骤,加强舆论引导,就能顺利渡过难关。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一些危机事件处理得当,还是一个很好地为企业改善品牌形象与提高品牌美誉度的良会。

4.引导旅游者改变固有行为模式

旅行者的生活方式和旅游行为模式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危机的严重影响。在危机之后,危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仍然会长期潜伏在旅游者的心中,并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深入研究危机事件之后旅游者行为模式的发展变化,有助于及时而合理的设计与推出新型旅游产品,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从目前来看,安全顺畅的旅游行程、文明有序的旅游安排,将成为人们在选择旅游项目活动时的首要要求。旅游企业应当顺应危机之后旅游者所可能出现的行为模式,积极引导旅游者实现行为模式的变化,从而更加有利于达成旅游者的旅行愿望、旅行信心恢复及旅游目的的全面实现。

5.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我国旅游企业长期存在着“小、乱、差”等情况,表现在旅游产品十分单一,内部管理较为落后,企业规模偏小、竞争能力不够强。针对这一状况,旅游企业一定要着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一方面,要通过兼并、联合等各种方式,从而实现集团化发展,要积极运用跨行业经营与跨地区经营的方法来分散风险。同时,要积极实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从而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与股权的多元化,以实现风险共担。另一方面,旅游企业要加大新产品建设与结构升级的步伐,要依据人们心理需求的变化,逐步推出度假旅、生态旅、自助旅、自驾游等新型旅游产品,使旅客能真正游得满意。

6.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可谓是日新月异,但是,我国大量的旅游企业还对各类技术的应用不够充分。因此,旅游企业应当积极尝试运用网络开展网上查询与预订,并积极在企业内部实施网络化管理,从而提高对于各种突发事件的防范能力与反应速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旅游企业危机主要与天灾、人祸、财务、事故等多个方面有关。鉴于旅游业属于综合性产业,和外部环境紧密联系,其发展受到了各种外部因素的极大制约,而那些外部因素常常是旅游业自身所难以预料与控制的。一旦发生负面事件,对于旅游企业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不但表现在事件发生的全过程之中,而且还有可能因为负面事件所引起的各种恐慌及流言,导致其在市场中不断扩散,进而对旅游企业产生持久的不利影响,从而导致游客对于旅游业的负面认知,进而对旅游企业的安全、吸引力、舒适度等,甚至企业声誉等造成很大的损害,造成旅游者的数量不断减少、旅游支出大大减少,旅游经济出现持续衰退,并有可能让旅游产业活动的经营发生倒退。可见,我们应当深入分析造成旅游企业危机的各种原因,有针对性地建立预防危机体系。旅游企业在实施危机管理中,不但要强调忧患意识,而且要建立起危机预警系统,从而有效避免危机的发生,或让危机的损失尽量减少到最小程度。同时,还应实施积极的危机公关,重新树立旅游业的良好社会形象,并认真研究危机之后旅游者行为模式有可能出现的新变化,从而设计出更新的旅游产品,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黄瑾.论旅游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J].社会科学家,2003,(4).

[2]孙春华.浅谈旅游业的脆弱性及其规避途径[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5).

[3]杨兴柱,陆林.旅游危机管理初步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6).

[4]江东权.试论我国旅游企业的危机意识和风险管理[J].经济师,2004,(9).

[5]杜宗斌.我国旅游企业的危机管理问题探讨[J].企业经济,2005,(2).

[6]侯国林.旅游危机:类型、影响机制与管理模式[J].南开管理评论,2005,(1).

[7]陈玲.浅谈旅游企业危机管理系统建立的必要性及措施[J].商业经济文荟,2006,(2).

[8]张双才,王玉成.旅游企业危机管理初探[J].商场现代化.

[9]李享.旅游调查研究的方法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

危机意识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252-02

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事件频繁发生,从2003年的非典肺炎流行,到2007年的金融危机,再到2008年的南方冰冻雨雪灾害和汶川地震,还有今年发生的雅安地震,无不对公众的危机意识和处理危机能力提出巨大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新闻媒体作为社会重要力量,在培养公众危机意识的工作中担负着特殊的责任。因此,在危机的管理中,媒体应该把完善提升公众危机意识的能力作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媒体提升公众危机意识的必要性分析

(一)我国公众的危机意识薄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虽然是中国人经常挂在嘴边的古训,但时至今日,国人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并没有大的提升。据2006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危机管理课题组的关于《城市居民危机意识网络点查报告》显示,广大公众普遍缺乏危机防范意识,尤其对利用外部资源防范危机的意识薄弱,如不了解自己的邻居、不了解自己所处附近的避难所等。

从宏观的角度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基于中国地理环境、中国传统文化造就国民品性以及当前中国经济腾飞但公民精神建设相对迟缓等现实因素的考量,中国并未形成一种适度的危机文化氛围。政府、社会组织和大众传媒在培养公众的危机意识方面的工作不到位,相应的思想理念和实践措施都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创新性,致使公众对危机的辨识力和处理能力无法借助外力得到提升。

(二)新兴系统威胁:21世纪的“风险社会”对公众的危机意识提出更高要求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 21世纪经合组织国家和其他一些国家将主要面临“新兴系统风险”。所谓新兴系统风险, 就是人类赖以生活的医疗卫生系统、交通运输系统、能源供应系统、食品和水供应系统、信息和通信系统遭受到的威胁。中国目前处于改革攻坚期,经济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充满挑战和风险,中国政府和公民只有强化应对各类危机的能力,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这就对国民的危机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媒体在提升公众危机意识方面的特殊作用

德国女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1974年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从传播效果研究角度而言,该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危机发生时,公众对危机的高关注度使接收信息的需求会激增,对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产生依赖性。

二、媒体提升公众危机意识的方法探析

斯蒂文・芬克在1986关于危机传播提出了四段论模式即危机潜在期、危机突发期、危机蔓延期和危机解决恢复阶段。本文根据芬克的四阶段理论划分时区,分析媒体在不同阶段提升公众危机意识的技巧和方法。

(一)危机潜伏期――危机教育常态化、栏目化、品牌化

正如《健康是一次旅行》的作者马修・曼宁所说:“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这些病魔的无知”。同理,公众对危机的知识掌握的越全面,对危机的敏感度和接受处理的能力越高。媒体虽然是危机教育重要的参与者之一,但在各种信息量速度急剧增加、信息渠道不断拓宽的传播环境下,公众对很多信息都无暇顾及。即使是传统意义上的敏感信息,除了切身利益与之相关的部分公众外,绝大多数公众并不密切关注。

那么,媒体要想使有关危机的科学知识信息被更多的受众所接收和掌握,就需要将危机教育常态化,栏目化和品牌化,以传播的高频率使受众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美国探索频道的一档展现主持人冒险经历的电视节目《荒野求生》在获得高收视率的同时教会了公众大量如何在荒野逃生的技能。据媒体报道,美国9岁男童格雷森・温与家人在森林远足时走失后,依据自己通过观看《荒野求生》所学的求生技巧自寻出路,同时还为救援人员留下寻找线索并最终获救。由此可见,一个品牌化的节目,可以在提升公众危机意识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常态化的媒体危机教育节目还可以保证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多元,不同地域、不同情境、不同类型和针对不同人群的危机知识都有机会呈现。因此,受众从众多的危机报道中找到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更容易产生影响的危机知识的几率增加。

(二)危机爆发期――利用公众的危机认知心理适度强化危机带来的危害宣传,并且大力强宣传反危机技能

传播过程中的认知心理指人们普遍存在的、寻求信息的心理现象,寻求信息的目的是减少或消除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在社会常态环境下,人们的这种心理是不明显的,但在公共危机传播这一特殊情境下,公众处在一种未知的恐惧中,这种认知心理会非常明显。他们希望了解新的情况,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验证,从而确定自身所处的环境。可以说,危机时期的公众会主动的接触媒体来获取信息。

另外,根据美国学者美国学者威廉・麦奎尔在世纪60年代提出的“防疫论”认为,增强人思想上的抵抗力,一要使用“滋补法”,即让人事先接触支持其基本信念的正面信息;二要使用“防疫法”,即让人事先接触一种弱性的、刺激其防卫的负面信息,这样可以让人形成一种通用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足以使人的基本信念在受到另一种攻击时也不至于改变。

危机爆发期,公众对危机的关注度会空前提高,且公众的危机认知处于感性阶段。此时,媒体可以适度强化危机带来的危害宣传,提供刺激防卫的负面信息,使公众对此类危机的危害性有更直观、更贴近的感受,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也会增强危机的防范意识。

同时,在危机爆发期,媒体应当趁着报道的热度大力宣传相关的反危机技能信息,在技术上帮助公众了解和记忆危机。该类信息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不仅解决了公众当下应对危机的现实问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迎合公众由同理心而产生的避免危机伤害的需求。

(三)危机蔓延期――培养公众面对危机时的理性

成熟的心理状态和理性思维是危机意识构成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媒体在危机蔓延期的报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舆论以及公众对危机的认知和心态。因此,在这一时期,媒体提高公众危机意识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挖掘深层信息

危机蔓延期,公众的危机认知由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对危机信息需求也从量上转移到质上。这时,媒体应该加大力度对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解读,引导受众理性思考、深刻体会危机发生的前因后果,这样有助于加深公众对危机的认识。

2、抑制谣言传播

由于这一阶段相对漫长,在像地震、海啸、传染病等威胁到多数人生命、财产安全的公共危机蔓延时,一些有关危机的个体谣言有可能从一元化传播进入到群体谣言的多元化传播,结果造成公众恐慌脆弱的心理,影响人们对于危机事件的认知效率。媒体通过及时粉碎谣言,能够缓解公众紧张焦躁的情绪,增进公众的理性思维能力。

3、谨防对危机的不当引导和干预

(1)提倡自救

中国国内的媒体在报道自然灾害时,经常浓墨重彩地描绘外界力量――政府、军队、医生等是如何在灾后帮助灾民脱险和维持生活的,幸存者通常是没有什么能力行动。这种灾民“无能为力”的信息过多,往往会导致公众对危机产生误解,对外界救援力量形成心理依赖,从而削弱危机意识。因此,媒体在报道危机时,应该提倡公众开展自我保护、自我救助和自组织的意识。

(2)淡化悲情,增加让人“冷静”的讯息

对比日本媒体和中国媒体有关本国地震的报道不难发现,相较于中国媒体习惯的煽情报道,日本媒体则更加强调冷静和人性。比如,在NHK有关地震的新闻画面中,没有主播和一线记者的泪流满面,只展示镇静的面容和专业的报道;没有略带人性悖论的英雄事迹,只展示有条不紊的救援。

冷静、平稳的心态是抵抗危机伤害的心理基础,媒体过度渲染灾难的悲彩容易激发受众脆弱伤感的情绪,削弱公众的心理承受力,不利于灾后秩序的维持和公众成熟理性的心理建设。中国媒体应该从日本媒体处理危机新闻的行动中吸取有益经验,控制大起大落式的煽情报道数量,增加让人冷静的讯息。

(四)危机解决恢复期――监督问责,总结经验

1、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

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经常被同时提起,是因为危机意识是一种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深刻认识“不负责任的后果”,才能对可能发生的危机有清醒的预见和防范。

现实生活中,部分危机是因为相关责任人的过失而触发或者恶化的,如交通事故中肇事者的违规驾驶、火灾事故发生前安检部门的失职等。这就需要媒体在危机后期着重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对危机中危害公共利益的的个体或组织展开公开报道和批评并追问责任。由于新闻舆论监督具有很强的公众震慑力,所以不管是相关部门或组织,还是公众,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为了避免“前车之鉴”而更加自省和自律。

2、总结经验

正如美国的危机管理学家诺曼・R・奥古斯丁所说:“一次危机即包括了导致失败的根源,又蕴藏了成功的种子,发现、培养进而收获潜在的成功机会,是危机处理的精髓所在;而错误地估计形势,并令事态进一步恶化,则是不良危机管理的典型特征”。媒体作为社会反思和总结经验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在危机恢复阶段,积极发挥强大的传播能力和影响能力,可以为政府和公民的沟通交流提供平台,促进危机管理机制的完善,引导公众形成思维定式,即记忆和经验。

三、结论

对一个国家而言,公民具备理性的危机意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公民的危机意识的强弱和危机应对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只要新闻媒体借助自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危机传播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可通过创新理念、吸收经验、积极参与和科学运作,结合新的媒介手段和大众心理需求,就能促进公众危机意识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危机管理课题组.中国城市居民危机意识网络调查报告 [J].中国公共安全(综合办,2006年第6期.

危机意识论文篇3

I561.074

作为一名文学作家,戴维.洛奇的代表作无疑是于上世纪70至80年作的“学院三部曲”――即《换位》(1975)、《小世界》(1984)和《好工作》(1988)。这三部小说本别写作于不同的时间段,从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洛奇的文学理论实践轨迹。“学院三部曲”毫无疑问是其本人作为文学评论家的最佳范本,按照洛奇的说法,他自己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一定要遵从批评他人作品时所坚持的标准,同时也要坚定的实践他的文学理论。毫不夸张的说,戴维.洛奇的这三部曲小说完全做到了他的承诺,甚至某种程度上在作者无意识的情况下有所升华和拓展。下面重点讨论洛奇小说中主要涉及的主题内容,将从文学危机、文学批评危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

一、戴维.洛奇小说的文学危机主题

通常情况下,一位多产且写作生涯漫长的作家在其生涯中,一定是尽可能多的去尝试多种主题的创作,但纵观中外文学史,不论是何种流派何种主义的作家,其创作主题必然有其最擅长的“主旋律”。

根据主题意义的角度来研究洛奇的作品,危机意识显然是一以贯之的。根据欧荣《“双重意识”――英国作家戴维.洛奇研究》,洛奇的小说主题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危机意识”――宗教危机、文学危机、文学批评危机、高等教育危机和死亡意识。以文学危机为例,小说《换位》应当说具体的描述了这一主题思想。20世纪的宗教危机、文学危机、艺术危机与“小说之死”的哀叹始终相随相伴,随着现代派作家将写作者从“上帝视角”的神坛赶落下来,文学危机意识始终是英国现代作家致力于表现的一大母题。《换位》是“学院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成功之作。小说主要描写了英美两国两座大学开展了一次英文学术交流活动,各自学校的一名英文教授被分别派往对方学校任职,由此牵涉出了一连串的阴差阳错的“换位”问题――如小说中两位主人公就互换了妻子、房子等。《换位》这本小说之所以被冠以“问题小说”或者“危机小说”的称谓,我们从小说的结尾两位主人公关于“小说是否垂危,电影是否作为更有意义的媒介正取代小说”的学术交锋中可以很轻易的看到小说的主题:小说的危机、文学的危机。现将小说内容节选如下:

部分1

菲利普 好了,小说正在死亡,我们也将随之而去。难怪我从尤州大学的小说创作课里一无所获。这对他们的经验来说是个不自然的传播工具。那些孩子们(示意屏幕)生活在电影中,而不是小说中。

部分2

我的意思是,你在心里抖擞精神做好走向小说结局的准备。当你阅读时,你知道书里只剩一、两页这一事实,你准备合上书。可是看电影时你无法作出判断,特别是在当今,电影比起以往结构更樗缮,有更多的二重性。你无法断定哪一个镜头会延续下去。电影往下演,正如生活往前走一样,人们举手投足,做各种事情,饮酒,交谈,而我们观看着他们,在导演选定的任何一个时刻,没有提示,没有任何事情得到解决、解释或结果,就可以......结束。

二、戴维.洛奇小说的文学批评主题

(一)二元对立

结构主义分析通常基于一些二元对立项,戴维.洛奇可谓对于这些对立项“情有独钟”。洛奇说过:“我似乎偏爱双重结构,这种偏爱早于一个文学批评家对结构主义的兴趣。”《换位》采用二元结构描绘了两位教授、两个学术界和两种文化的讽刺漫画。通过小说中一连串的细节描写,读者会发现两位主人公事实上就是两所大学和他们所代表的、并接力要灌输给学生的两种价值体系的两极,这两极甚至可以大而化之为给各自所代表的整个社会。

(二)对话小说

上文可以看到二元对立在洛奇的小说中占有相当的地位。由于洛奇天生就是一个“妥协者”,他在小说中的这些二元对立项中保持着中立,这些二元对立项便天生具备了对话性。洛奇提出:“在叙事文本中,人物越是被允许为自己说话,我们就越能告绝到他们个人选择的自由――和我们自己阐释的自由。”文本中人物独立的自我意识反映了小说家创作过程中的自我意识。

总结

戴维.洛奇曾长期从事英美文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所以在他笔下文学乃至文学批评的命运自然而然的成为作者最为关切的主题之一,“学院三部曲”作为其最广为人知的小说系列更是从始至终的贯穿了这一主题,作为文学讲师出生的学院派大师,洛奇毫无疑问是这一时代引领英国文学发展的弄潮儿。

参考文献:

[1]欧荣.《“双重意识”――英国作家戴维.洛奇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戴维.洛奇文集》(卷二)[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危机意识论文篇4

一、引语

危机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它发生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组织中。自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危机管理理论之后,受到了各国的密切重视和关注。在我国的图书馆中,不稳定因素也有很多,当出现突发状况时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给图书馆的声誉,形象,利益等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比如非典期间,我国公共图书馆虽然不是站在抗非典的最前线,但还是给图书馆服务和工作带来了很多不好的影响和麻烦。这件事让许多图书管管理人员意识到在图书馆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危机的管理和预防工作。[1]由于图书馆担当着知识搜集、整理、加工以及对信息和文献的保存等工作,和社会的联系非常紧密,人们在日常生活的学习中也离不开图书馆,所以图书馆危机的发生可能是内部引起,也可能是外部造成,所以要格外注意,不能顾此失彼。

二、危机管理的概念

(一)危机管理概念

危机管理指的是相关组织人员对可能引发危机的所有原因和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和规避行为,从而化解或预防危机。为了及时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危机情景和事件,相关人员单位都应做好危机预测工作,规划和决策,危机事件模拟等多个准备预防工作,这些都可以称为危机管理。

(二)图书馆危机管理

图书馆危机管理指的是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的在图书馆中展开危机发生的预防准备工作,且在危机发生的时候可以及时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进行调整,防止事件扩大,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从危机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收集有效信息便于在将来的危机处理中能更好的把握危机动态,解决危机,在危机结束后要尽快的恢复工作状态,调整工作心态。[4]图书馆危机管理是对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个可能诱发危机的事件,因素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一旦事件脱离预定轨道,就要及时进行处理。[3]

三、图书馆危机管理现状

危机管理的相关工作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由于资本主义阵营的经济危机让经营管理者们不得不去考虑危机发生的动因,结果和解决的措施。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外的大部分图书馆中都已经有了严谨的防灾预案与措施,为的就是要预防各种突况对图书馆造成的伤害。总的来说,国外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发展方向是要把图书馆危机管理作为新的图书馆纪律,但它重视理论多于实践,有一定的局限性。[4]

居安思危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经验,图书馆作为一个公益性事业单位团体,是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为了面对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和威胁,应当要进行危机管理工作。但我国图书馆的危机管理意识还不够强,服务落后,人员配备不齐,资源匮乏等问题普遍存在。特别是县级公共图书馆,由于资金等因素,电力线路一般陈旧,这也是潜伏的危机之一。还有如下表,通过文献检索统计发现,近些年有关危机管理方面的研究论文也相对较少。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对图书馆的危机管理还不够重视。

从下表1我们可以看出关于图书馆危机管理的论文这么多年来只有那么112篇,其中代表文章只有《从非典肺炎事件看图书馆危机服务和管理工作》,《试论图书馆联盟的灾难管理》等。危机管理和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既包括危机发生前的预警,也包括危机发生后的管理工作,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目的在于消除或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害。[2]介于我国对图书馆危机管理越来越重视,我国学术界对图书馆危机管理也做了一定的研究,但我国的图书馆危机管理研究还处在起步的阶段,需要结合实际,多多吸收国外好的危机管理理念。

四、图书馆危机管理相关内容

国外学者们对于危机管理的认识比较完整和成熟,借助他们的认识可以有助于我们认识了解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内容。比如罗伯特.希思的4R模型,第一,缩减阶段。第二,预备阶段。第三,反应阶段。第四,恢复阶段。还有奥古斯丁的六阶段模型,第一,危机的避免。第二,危机管理准备。第三,确认危机。第四,控制危机。第五,解决危机。第六,危机中的收获。此外《当最坏情况发生时》一书中还提出了5P危机管理步骤,就是端正态度,防范危机,时刻准备,积极参与,危中找机。通过这些理论的说明,我们可以建立起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内容模型,即下图。

树立正确的危机观念之后,才能形成正确的危机管理模式。正确的危机管理包括:第一,危机的常态化,危机管理不是等到危机发生之后才进行的,它是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和潜在因素进行全面的监控的管理方法,管理思维和管理实践。真正有效的危机管理是在危机没有爆发前就一直进行的,是常态化的管理。常态化的危机管理要求树立起正确的危机管理意识,将危机管理纳入日常的工作中,建立科学的管理监控模式。第二,危机决策的多维性,危机不仅有事实属性,还有文化的属性,所以在危机管理的时候要考虑道德规范,价值观,公众认识,文化心理等因素。比如在非典期间,图书馆危机管理就必须考虑到公众价值与诉求,符合图书馆的正面形象。第三,危机管理的合作意识。在图书馆危机管理中还需要有和国内外相关组织,项目,企业,社区,政府,民众等合作的意识,建立大范围的预防系统。比如和中国图书馆学会,甚至国际图联,当地公安,地震,气象等多个部门组织保持密切的联系与合作。第四,在危机中正确处理和媒体的关系。在当前这个信息的时代,媒体作为舆论的导向,是主流价值的引导者,所以图书馆要积极和媒体进行沟通,通过他们发现问题。当危机发生时也可以借助媒体取得情感上的支持,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3]

五、总结

就现在我国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现状与相关研究来看,为了能够很好的解决危机,图书馆的相关人员应该要先了解认识图书馆危机管理的概念和内容,再结合所在图书馆的危机管理现状进行调整,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强化危机管理意识。此外还要采取培训,演习等多个有效途径,提升图书馆危机管理的能力,减少图书馆危机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淑静,李颖.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内容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3(3)

[2]伦斯・巴顿.组织危机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7)

危机意识论文篇5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多元化社会,任何企业都处于风云莫测的环境中,因为企业本身是一个与外界环境有密切关联的开放系统,其经营活动总是伴随企业与外部环境的交流,以及股东与内部员工间利益的调整。无论是享誉世界规模庞大的跨国公司,还是不为人知的中小企业,都无一例外地面临着危机的困扰和危机的侵袭。由此,树立危机意识、加强危机管理业已成为企业的共识。

一、危机意识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之一

危机意识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之一。而对于危机意识,古人早就作过“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论述。在自然界和社会中,一切生物的生存过程都是时刻在防范危机并与危机作斗争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胜出关键在于企业管理者能否警觉身边已经存在的种种危机并化解危机。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危机意识,就不可能重视危机管理,也就不可能得到发展。危机管理的目的在于在危机未发生或正在发生时预防或采取措施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害, 使企业尽快的摆脱危机。这对于企业维护已有的公共关系工作成果和防止自身组织形象受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相当多企业危机意识不强,危机管理尚未完全实施。因此,把树立和培育企业危机意识作为一种管理方法来加以运用和推广,对于推动企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企业危机管理现状

(一)危机管理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

不少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认为企业危机是无法预测和控制的,对危机管理没有必要设一常设机构,导致企业常常因没有健全的危机预警系统,而使其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 “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企业发生危机前必然会隐约显现出许多征兆,决策者与管理者如果把危机意识纳入企业战略决策中,就不难从平时的蛛丝马迹中透视到企业的生存危机。企业危机管理应着重防患于未然,要求企业平时就建立危机管理系统,强化职工的危机意识,尽可能将危机遏止在潜伏期,做到防微杜渐。总之,企业必须预先制定科学、周密的危机应变策略,针对危机可能发生的性质、概率、时间、方式等等来决定处置危机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从而使企业处变不惊,掌握控制危机的主动权。

(二)、社会责任感不强,公关意识淡薄

责任是处理危机的第一要义。在我国,处理危机措施不力的事件数不胜数,如20世纪90年生的三株口服液事件等。很多危机在开始时并不严重,但由于公司对待公关危机的态度和处理事情的方法不当使得危机越陷越深。目前,许多企业在常态时与媒体建立和谐关系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与媒体的合作主要是常规的、表层的合作,缺乏积极有效的深层次合作;当企业处于危机状态时,或者是比较消极被动地应对媒体的报道,或者是对于媒体不利于自己企业的报道采取过激的反应,导致与媒体间关系紧张,最终使得公司付出惨重的代价。

(三)、缺乏完善的危机预警机制

企业危机管理的关键是决策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而我国相当多企业决策者缺乏社会责任感,一般管理人员危机意识淡薄,有很多甚至企业认为危机管理就是在危机发生后如何进行处理,这种观念常常使企业置于没有健全的危机预警的系统中。一旦发生危机, 只能采取以大规模的人力和物力紧急动员的方式 解决危机, 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使企业蒙受很大的经济损失。

(四)、缺乏专业的危机信息管理人才

当前我国的危机管理尚处于起始阶段,普遍存在信息人员不懂管理,管理人员不懂技术的状况,加上缺乏严格的教育和培训。 危机管理处在依靠在实践中摸索出经验的非专业人士来执行的状态中,信息方法匮乏,管理手段不够成熟,管理很随意又缺乏专业性。

三、 有效进行危机管理的对策

(一)领导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

这是培养企业危机意识的首要前提和核心所在。多少企业的事实表明,领导的才能、智慧和品格对于一个企业的兴旺发达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领导可以救活一个企业,一个无能的领导也可以“吃”掉一个企业。可见领导在企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作用发挥得好坏,与领导者是否具有危机意识息息相关。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首先使危机意识根植于领导的头脑观念中,其次才能成为全体职工的共识,进而把危机管理落实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去,转化为企业致胜的优势。

(二)培养全员危机意识,加强危机管理

《左传.襄公十一年》 中曰: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因此,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全员危机意识是谋求企业发展的基础。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 要想科学有效地解决可能遇到的各种危机首先要对企业危机有个透彻而深层的认识。在危机发生前就培养员工危机意识并训练危机反应能力,提高全员危机管理的自觉性,一旦企业发现危急信号,就能快速反应。

(三) 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

企业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与外部环境时刻息息相通,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企业的危机预警系统应包括三个方面:

1.组建高效的危机管理小组。成立具有较高领导职位和较高专业素质的人士组成的危机管理小组,并制定或审核危机处理方案。 转贴于

2.建立高度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研究和处理,全面清晰地预测各种危机情况。捕捉危机征兆,为处理各项潜在危机制定对策方案,尽可能确保危机不发生。

3.建立自我诊断制度。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检查、剖析和评价,找出薄弱环节,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予以纠正,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消除发生危机的诱因。

(四) 危机管理中有效的媒体策略

在当今信息时代,媒介的双刃剑属性越来越明显,媒介既是化解危机的利器,同时是引发、恶化危机的源头。应对媒介的黑白脸,企业需制定出并实施良好的媒体策略,当发生危机时, 就能正确引导媒体舆论导向,处理好危机。

危机中的媒介管理实质上是话语权的争夺和使用。这就要求企业应做到:

第一,建立和谐的媒体关系, 构建企业防火墙。美国著名企业家艾柯卡说:“一个得不到新闻界信任和好感的企业, 是不可能大有发展的。能得到新闻界的信赖, 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财富。”

其次,设置媒体议程, 掌握话语权。在危机处理中, 企业应主动出击, 设置媒介议程, 进而影响公众议程, 以形成有利于企业的舆论。

第三,及时准确地向媒介发布信息,让企业成为媒介的主要信息源。信息发布要全面、真实,不要掩盖事实真相。要以真诚的态度赢得媒介的同情与支持。可以防止其它信源的消息传播, 使不确的消息减少传播的机会, 从而主导舆论。

总而言之, 在危机管理中企业要根据媒体环境、 危机传播的特点、 各媒体对于危机可能的反应及公众的特定心理等制定合理的、 具有可操作性的媒体策略。

四、结论

培养和强化危机意识应注意把握“度”。任何一件事如做得超过了其内在的“度”,就会适得其反。这就要求企业:

一方面,企业必须拥有危机意识并正确面对发展中出现的危机,才能不断壮大。没有危机感,企业就会被淘汰。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个体生命,都应该具有危机感(即忧患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奋发图强并立于不败之地。

另一方面,企业不能过分强调危机意识,必须结合每个企业的自身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策略,试想一个企业如果永远都处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状态而忽略别的发展战略,那么它也会空有危机意识而裹足不前。一句话,企业要保护自身的市场地位,最好的办法就是树立超前的危机意识,主动进攻,还必须坚持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章钢,谢阳群. 危机信息管理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06,(8).

[2]紫剑.树立和培养企业危机意识及加强危机管理的策略. blog.sina.com.cn/dunhuangzijian2008-11-10

[3] 焦树民,国珍.略论 企 业危机管 理 中的 媒体策 略[J]. 东南传播,2008, (3)

[4] 徐凡,杨利红.我国企业危机管理中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 2008,(5)(上)

危机意识论文篇6

1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危机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危机意识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时代进步对人们特别是对青年学生提出的新要求。社会发展的客观环境决定了危机意识培养势在必行。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是有道理的,所以危机教育应该是全民的。以高校大学生为切入点,更加具有代表性。因为,就目前整个中国的教育状况来说,大学教育已不再是精英教育,越来越多的公民将接受高等教育。在高校中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将成为培养社会公民危机意识传播链中最重要的环节,借助大学生的影响力来普及社会危机教育是可行的。全民危机意识的培养,将提高一个民族的应急能力、创造力、创新能力。在充满挑战的国际竞争中,没有预知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国家是很难立足的。同样,一个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能力,是发展不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应对突发事件的生命线,它承担着预防、减弱突发事件影响的使命。因此培养公民危机意识,是促进社会各方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必要要求。

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危机意识培养迫在眉睫。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大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造就了这一代人特殊的成长环境。由于物质条件优越,使得这一代学生对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认识不足;独生子女的特别身份使得他们成为家庭的核心,倍受宠爱,生活独立能力相对较弱;网络讯息的高度发达使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多,而性格成型期的大学生对信息的好坏甄别能力并不高,受不良信息影响的风险随之提高。这一代人的权利意识强于义务感和责任感。加之市场经济的客观环境,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钱权交易现象严重、公平正义受到挑战、人情大于法理、就业压力等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凸显。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程度不深,自身认知能力也有限,造成对社会现实的认同片面化,进而使其行为走向极端化。所以,危机教育对成长在物质富足年代的年轻人来说十分重要,既可以培养他们的对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前途命运的忧患意识,又可以培养自身抗挫折能力,为自己的人生未雨绸缪,从而激发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大学教育是大部分人跨入社会所接受的的最后学校教育,因此大学教育不仅仅应该停留在教授学生知识,也应该教授学生、生活的本领,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危机教育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积极有效的危机教育将有助于提高人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

2大学生危机意识培养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的看来,大学生危机意识培养与之存在一定的有机联系。

危机意识教育是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的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内容,其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危机意识的培养是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教育,将其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中从理论体系上讲是合乎情理的。因为危机意识的内容也包括国情危机,公共危机等,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它还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危机教育就是提高学生预测、应对、解决国家和个人危机的能力。通过教育使大学生理性认识危机的客观存在,懂得危机的来源、掌握一定应对危机的方法。也就是说培养大学生正视危机和抗击挫折的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危机意识教育有利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效性,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新思路、新方法。目前全国高校课程的设置中普遍可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但是这一课程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很多学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出于政治需要,是一种“洗脑”教育,是一门空谈理论、与现实脱节的学科,与将来自身发展和就业没有太大关联,因而学生主动性不够,学习热情不高。但是,事实上,关于危机意识的培养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因为危机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这是属于方法论的范畴。因此,这是一项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与学生的个人学习、生活乃至以后的事业都息息相关。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设置特点看来,危机意识培养也与此密切相关。目前中国大学教育的课程设置是以专业为划分标准。还未设置危机意识教育的相关专业和专门的课程。从性质上看,危机意识教育实际上是普遍能力的要求,相当于常识的普及,强调的是对危机意识培养的普遍性,所以从学科设置上看,开设相关的专业也是不合理的。而在大学中有这样一类课程是面对全体学生的,那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它十分符合危机意识培养具有普遍性这一特点,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进行危机意识教育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它符合我国高校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

3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危机意识培养的方法

(1)重视专门性的理论教育,建议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增设专门的危机意识教育的课程。意识形态的教育非常重要,只有从思想上重视了,学生才能在行动上体现出来。目前,我过高校对危机意识培养没有作出量化的规定,所以很多高校往往只注重校园的安全稳定,却缺乏安全文化教育,大多数高校的危机意识教育流于表层,往往是发生事故造成损失后才进行亡羊补牢式的教育。现有的高校危机教育也比较片面,一般以水灾、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逃生自救为主要内容[2],缺乏政治、社会和心理危机的内容。因此,开辟专门的危机意识教育课程非常有必要,只有这样才能从体制上保障危机教育的开展。专门课程的设置,需要配备专门的教材、专业的师资和专门的场地。教材内容不仅要介绍各种危机类型及其表现形式,危害结果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辨别危机的类型,同时要建立健全的预警系统,更重要的是把危机应对措施放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位置。教材不仅要不断完善,而且要根据不同的地区进行有针对性的编撰。师资至关重要,学校应培养专门的进行危机教育的理论教育教师和危机应对技能教育的教师。只有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两手抓,才能达到危机教育的效果。

(2)加强渐进性的教育方法,建议危机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阶段,并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从家庭呵护到独立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也是个人价值观的成型阶段。应根据不同时期,大学生对客观世界本质认识的程度进行不同层次的教育。大一的学生,刚刚离开家庭,社会阅历不深,交际圈相对狭窄,他们的危机意识尚浅处于萌芽阶段,对他们可以进行危机意识的普及及简单的防范知识教育。大二、大三的学生应加强危机应对技能的训练。毕业班的学生面临的问题比较复杂,一方面马上步入社会,社会责任加大,对公共安全、政治安全的要求提高,另一方面面临恋爱、就业等的压力相对较大。因此这个阶段的危机意识教育应是全面广泛的,也是最高级别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认知危机,还要有危机预警能力、并熟练掌握危机处置技巧。

(3)建立实效性的教育基地。危机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应对危机,因此纸上谈兵的教育方式是行不通的,必须建立具有实践功能的危机教育基地。 基地建设必须能够还原危机发生的模拟场景。通过情景演习、角色扮演、游戏辅导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面临危机、真正感受危机,并且在基地中组织必要的训练和演习,锻炼青年学生应对危机事件的策略和意志力的磨练。基地教育是,教授可行性危机应对方式的良好手段,它能使应对危机的方式不能拘泥于理论,结合实际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危机意识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D03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0-0245-02

一、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

自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学者明确提出意识形态安全概念以来,意识形态安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1999年,夏保成在其专著《国家安全论》中提出:“国家的安全,就是构成国家的三个组成部分的安全。这种安全可以从三个方面考察:国家肌体的安全、环境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作为这三个方面的综合,就是发展的安全。”他认为,意识形态安全包括道德的安全、政治信仰的安全和的安全。2003年,陆忠伟出版他的专著《非传统安全论》,把意识形态安全作为非传统安全的一种形式加以研究。近些年来,学术界对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对意识形态安全的科学内涵,学术界看法不一。主要观点有:

田改伟在《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1期发表的《试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中指出:意识形态安全包括道德安全、政治信仰安全和安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意识形态安全的核心任务。

冯宏良在论文《意识形态安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指出:意识形态安全的实质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合法性信仰,也就是说,意识形态安全在根本上体现为人们对于主流意识形态内在价值主张的高度认同和自愿践行。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意识形态安全是指社会意识形态的选择免受外部的干涉和侵犯。

徐稳在其论文《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中指出:“意识形态安全,是指一个集团、政党或者国家的意识形态的生存和发展免受危险或者威胁的状态。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意识形态安全主要是指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不会在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网络化趋势下而逐渐弱化或者丧失其存在的合法性。”

杨化在其硕士学位论文《论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中提出:“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我们所讲的意识形态安全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地位不受任何威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保持意识形态在政治制度和国家政权、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指导地位。”

张倩从意识形态安全的功能角度把握,在《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确保新疆意识形态安全》中指出:“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我们所讲的意识形态安全主要是指主体意识形态安全,即指一个国家主体意识形态地位不受任何威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黄建明、杜阿奇在论文《积极构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体》中,从安全的字源意义来界定意识形态安全,认为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主体意识形态地位不受威胁的相对稳定状态。

王水雄在《论制度变迁中的意识形态安全》中指出:“所谓安全的意识形态,从理想的角度来看,指的是一个群体或集团所接受的思想体系,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能够给行为者带来稳妥的物质生活水平、稳定的人身安全,以及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和睦相处及互通有无;所谓不安全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危机),从理想的角度来看,则反之。”这是从功能角度界定意识形态安全,强调意识形态安全能够发挥正常的功能。

综上所述,学术界分析意识形态安全内涵的思路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从结构角度进行剖析,一种是从功能上进行概括,一种是从成因上进行探讨。笔者认为,这三种思路都有一定道理,但都有一定的片面性。从意识形态自身的结构把握,认为意识形态安全主要是指意识形态能够保持自身结构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从意识形态功能的角度把握,认为意识形态安全主要是指意识形态能够正常发挥其功能;从意识形态安全的成因把握,认为意识形态安全主要是指意识形态没有受到外在因素的威胁,没有危险。这三种观点虽然都反映了意识形态安全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但都不严谨。结构分析突出了意识形态安全的稳定性,把握住了意识形态安全的静止状态,但意识形态安全的结构要素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机械的关系。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往往是从价值观的变化开始的,然后涉及到思想道德层面,最后反映到哲学层面。功能说突出了意识形态安全的动态特征,但未能反映意识形态安全内在结构的变化。成因说把意识形态安全置于社会环境中考察,但忽视了影响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在结构因素。

综合上述三种思路,笔者对意识形态安全的概念作如下界定:所谓意识形态安全,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意识形态能够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保持自身结构的相对稳定,抵御面临的内外威胁,发挥正常功能。所谓结构相对稳定,是指形成与经济基础相一致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这些要素组成完整的体系,能够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与愿望。所谓功能正常,是指意识形态能够对社会大众具有价值导向、人心凝聚、行为引领等功能。所谓有效抵御外来因素的威胁,是指意识形态克服异质思想文化的侵蚀,体现自身的性质,与经济基础一致,免受威胁。

二、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特点

(一)前导性

意识形态安全的前导性是指,在国家安全体系中,意识形态危机往往是国家安全危机的先兆,国家安全问题往往先从意识形态领域开始。

在国家安全体系中,意识形态安全处于基础性地位,它关系到一个政权的稳固。任何社会的意识形态总是与统治阶级的政权息息相关。为了颠覆一个政权,敌对势力一般先从意识形态领域开始。正如指出的,“凡是要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从历史上看,一个政权的丧失,往往是从意识形态领域的危机开始的。当整个社会对意识形态认同发生严重问题,意识形态丧失对社会的价值导向、人心凝聚、思想统一等功能时,就不仅是意识形态危机,同时也是政权危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前苏联领导人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动摇了苏共政权的合法性基础。在苏联解体前,苏共党员思想一片混乱,许多党员理想信念动摇,纷纷退党,预示着苏联陷入了深重的社会危机之中。早在苏联解体之前,西方一些有识之士就准确地预计到,苏联可能分裂。

(二)内隐性

意识形态安全的内隐性是指,无论就意识形态危机的成因,还是就意识形态危机的表现状态而言,都内隐在人们的思想、精神、精神中,不像军事安全那样,显明地呈现出一种剑拔弩张的状态。

意识形态安全起因于人们的思想、心理、情感等精神方面的变化,敌对的双方,无论使用什么手段,最终都要影响到对方人民的精神,而引起精神发生变化的成因,是内隐的,不易被人们察觉的。当然,这种内隐并不是绝对隐蔽的,是可以通过细心观察可以感觉到的。

意识形态危机的表现状态也具有内隐性。1957年8月,美国前总结肯尼迪曾预言,在美国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之下,苏联“共产主义将从内部解体”,“由于自顾不暇而将停止其侵略行动”,最后“由于发现他们已吞下自己消化不完的东西”而放弃与美国的竞争。一语成谶,肯尼迪的预测被剧变的结局所证实。他所说的“吞下自己消化不完的东西”,是指苏联人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西方的意识形态,放弃了自己原有的信仰,但他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苦果已经生成。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意识形态危机状态是隐性的,不像军事危机那样明显,往往隐蔽在人们的心里。当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发生问题时,往往表现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的混乱,而不是首先表现为直接的意识形态危机。统治阶级一般总是把精力用来解决经济与政治问题,而忽视了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意识形态安全的间接性,使得统治阶级经常对意识形态危机浑然不知,当他们意识到意识形态危机时,意识形态问题已经积重难返。

(三)渐变性

意识形态安全的渐变性是指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发生、发展以及意识形态安全的巩固都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一般来说,军事危机的产生具有突发性,会迅速引起人们的关注。统治阶级在军事危机时,能够迅速动员社会力量消除这种危机。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它与社会生活的变化并不完全同步,有自己内在的发展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但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独立性与反复性。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受到社会思潮、文化传统、民族习俗、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复杂影响,意识形态的变化经常会出现时进时退的现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期的量变过程之后,才会发生质变。无论是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产生、发展,还是巩固意识形态安全,都将经历一个渐变的曲折过程。

(四)全局性

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这一论断揭示了意识形态安全的全局性意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全局性是指,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固、国家的长治久安、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因而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

意识形态不同于一般的学术思想,而是以思想观念的形式表达统治阶级对利益的诉求,解说、论证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合法性,为统治阶级构建社会法律制度提供理论基础。一旦发生意识形态认同危机,就表明该社会已经陷入严重的社会危机之中,严重的社会动乱或社会革命很可能就要到来。前苏联在解体前,许多人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全盘否定苏共领导人以及苏共历史,整个社会失去了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陷入全面的混乱之中。这些乱象表明,苏联解体已经不可避免。令人感叹的是,苏联共产党有70多年历史的,上千万名党员,当巨大灾难发生时,竟然没有一人出来捍卫苏联共产党!由此可见,意识形态危机一旦发生,其对社会造成的灾难,很可能远远超过军事危机。

参考文献:

[1] 夏保成.国家安全论[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9.

危机意识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C9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4-0098-01

一、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发达国家在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方面起步较早,而且十分重视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建设,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发达国家在公共危机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危机应对措施,并建立了相应的危机管理机制,取得的研究成果颇丰。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和机制在抢救生命、减少损失、消除恐慌、恢复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许多先进的理念和措施对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以美国、俄罗斯、日本为代表,建立首长负责制的中枢指挥系统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核心,完备的常设机构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健全的法律法规是公共危机管理的保障,媒体介入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国民危机意识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础。

国内研究现状:由于我国在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方面起步较晚,取得的研究成果较少,虽然说有不少的文章来论述公共危机管理,但缺乏健全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理论,尚未完全建立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缺乏应对危机的综合处理机构,缺乏社会危机信息预警网络,公民缺乏危机训练,缺乏危机意识,应对危机能力较弱,因而学习和研究发达国家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就显得十分必要。

公共危机的概念:公共性危机即公共性公关危机,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社会应性机制失灵而引发的,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和正常秩序的危机事件。我国的公共危机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二是发生的迅速性和紧急性。

二、产生公共危机的原因

1.危机意识不到位

我国公共部门对应急预案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预案质量不高。目前各地政府和各部门大都制订公共危机相关的应急预案。但是这些预案很多都是在原则层面加以规定的,缺少特别专项的、具体的应急方案。同时,预案缺乏可操作性和协调性,没有把应急预案从纸上带入市民的现实生活中去。

2.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

虽然我国也建立了相应的完备的法律法规和计划安排,对公共危机的处理也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保障,但对各部门处理公共危机的责任没有明确的规范和各种应急措施,我国目前主要还是在已有法律秩序的框架下应急,人为性、随意性强,没有出台专门法律来规范。今后我国要加快研究和立法进程,将危机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进一步研究和界定什么条件下可以启动紧急状态立法、可以宣布一定范围内的紧急状态等。

三、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对策

1.提高危机意识

危机管理作为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足够重视。各地、各部门的高层要重视危机事件,组建熟悉危机管理的高效管理团队,提高危机意识。中央和地方要在应急中实现良性互动,部门、跨地区的联动协调机制需要细化,从而推动处理危机经验的积累。

2.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加快研究公共危机和紧急状态立法完备的法律法规和计划安排是公共危机管理的保障,有了法律和相关预案,就能使各部门在应对危机上的责任关系更加明确和规范。今后我国要加快研究和立法进程,将危机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进一步研究和界定什么条件下可以启动紧急状态立法,可以宣布一定范围内的紧急状态等。

本文运用系统分析和文献研究相结合,以国内学者通过实例研究得出的结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的调查研究方法来研究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发展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同时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从公共管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外最新的相关领域发展前景,探讨适合我国处理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策略。由于我国在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方面起步较晚,取得的研究成果较少,因而在解决公共危机事件上缺乏理论性、综合性的指导体系,以至于在解决危机事件时,不论是灾前预警、灾中应急,还是灾后修复都是“一窝蜂”,没有可持续性的一套管理机制。本文首先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对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梳理与归纳,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不足乃至所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提出如何完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对策,为政府在解决公共危机事件提供科学合理的规范化理论指导,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能力。

危机意识论文篇9

一、危机管理概述

企业危机管理是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个概念,上世纪90年代初期传入我国,深受企业界和理论界的认可。1987年,国际著名危机管理专家、英国查尔斯·巴克公关公司危机管理部经理迈克尔·里杰斯特(Michael.Register)首次出版《危机公关》(CrisisManagement)一书。它透过世界上几大著名的危机公关案例的分析,引出企业危机管理的步骤与方法、传播技术、技巧与策略,总结出一份危机管理纲要。危机系指企业因内、外环境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对组织生存具有立即且严重威胁性的情境或事件。[1]一般而言,危机通常具有三项要素:(1)危机乃是未曾意料而仓促爆发所造成的一种意外。(2)威胁到企业组织或决策单位之价值或目标。(3)在情况急速转变之前可供反应的时间有限。所谓危机管理,即是企业为避免或减轻危机情境所带来的严重威胁,而所从事的长期规划及不断学习、适应的动态过程,亦可说是一种针对危机情境所作的管理措施及应付策略。[2]有效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1)预防第一原则。企业危机管理应从事前做起,避免危机的发生,预防胜于治疗。(2)快速反应原则。危机的突发性特点要求危机处理必须迅速、有效。危机一旦发生,企业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调集人员、设备、资金,以便迅速查明情况并进行处理,实施危机管理计划。(3)公众利益至上原则。危机虽然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但更会给某些社会公众带来一定程度的伤害。因此,危机发生后,企业危机管理部门以负责的态度来维护公众的利益,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危机。(4)真诚坦率的原则。危机发生后,企业要对受害者表示同情和安慰,尽量避免强词夺理地为自己辩护,使社会各界知道企业是要真心真意地处理危机的。(5)主动面对原则。当危机发生时,企业应该主动出面担负起责任,立即承担第一消息来源的职责,主动配合媒体的采访和公众的提问,掌握对外信息的主动权。

二、当前我国企业所面临危机的新特点

1、企业声誉危机事件迅速上升在企业危机类型中,涉及企业声誉方面的危机事件大幅上升--许多企业在诚信度、对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力度、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都出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企业危机的爆发。

2、网络成为企业危机策源地

中国网民已突破3.38亿,\"自媒体\"时代全面来临,每一名网民都可以成为企业、品牌的\"杀手\"。近年的企业危机事件中,几乎每一个危机事件的爆发、扩散、深化都与网络舆论息息相关。网络成为企业危机重要策源地,例如BBS、论坛社区、博客、大型网络社区、MSN、QQ群等方式。

3、行业领导品牌遭遇危机冲击机率大增无论王老吉、万科、康师傅、农夫山泉还是富士康,每一家都是响当当的行业领导品牌,正是因为这些品牌都是企业标杆,所以媒体关注度以及社会关注度都很高,企业点滴的失误更容易被放大,危机一触即发。

三、目前我国企业在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危机意识淡薄,重视不够任何企业在任何阶段都可能发生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讲,危机企业的\"常态\",因此必须警钟长鸣。那些最优秀的企业总是常常有一种忧患意识,例如比尔·盖茨挂在嘴上的口头禅是\"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海尔集团的生存理论是\"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现阶段,众多中国企业的危机意识还不强,还在\"自我感觉良好\"之中,对危机管理不够重视。

2、管理人员的危机识别能力薄弱管理人员能否在危机尚未全面爆发时敏锐快速地意识到潜在危机,对于化解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我国企业管理人员具有的危机识别能力的国有企业仅为24.1%,合资企业为34.8%,外资企业为25.2%,私营企业为29.4%。[3]不仅如此,我国企业管理者在危机识别中还存在着轻视性,表现在对于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效益具有非常直接关系的危机,而对于法律诉讼、诚信缺失、媒体危机等与企业的经营和效益关系不那么直接的危机的敏感度相对较低。

3、缺乏完善危机管理体系,企业危机管理专业水平不高大多数企业没有将危机管理计划纳人到企业年度经营计划中,没有投入适当的人力财力物力建立与完善危机管理体系,没有对危机管理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没有对危机的紧急处理进行培训与演练,使企业危机管理的能力处在较低的水平。

四、我国企业转\"危\"为\"机\"的应对策略

1、企业领导者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企业领导者要有远见,未雨绸缪。要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正确态度来面对危机,事先制订好危机应急计划,确定和培训处理危机的专职或兼职人员。再以长期规划的观点来对组织可能发生的危机做准备,并建构一套周详的危机管理策略。有了充分的准备,企业才能在危机出现时,有信心地实施危机处理计划,做好危机处理工作,从而达到危机管理的成效。

2、应该建立网络危机的实时监测体系企业危机的一个特点就是突发性,对于危机的发生企业无法预测,要想将危机扼杀在萌芽之中,就需要企业建立一套实时的、立体的监控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和人工监测的方式,对网络信息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测,将监测的范围从平面媒体、门户网站、专业网站,向下级网页中BBS、论坛、以及热点博客中延伸,从中发现可能发生危机的关键信息,及时警示企业相关部门或人员给予重视。这是应对网络危机的核心。

3、对危机进行有效切割

危机意识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6-0076-02

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诱发的金融危机海啸充斥着地球每个角落,在各国的努力下,金融危机正在逐渐缓和,世界经济步入后危机时代。对于后危机时代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到目前为止,对于后危机时代的研究主要在国际贸易、金融、经济关系领域,但是在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相关学科也引起了高度重视。从总体情况来看,目前关于后危机时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一是后危机时代的内涵研究;二是后危机时代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三是对于后危机时代的哲学反思。

一、关于后危机时代内涵的研究

在关于后危机时代内涵的研究中,包含着“后危机时代是什么阶段”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它还是一个在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无法准确给出其内涵与外延的一个概念。学者主要从两个方面说明:一方面是区别于暂时已经过去的全球金融危机;另一方面,由于现阶段世界经济并没有明显脱离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经济危机的反复随时可能出现。

孙立坚指出:中美经济最近都出现了程度不同而又明显的回暖迹象,意味着世界经济开始步入“后危机时代。”[1]李伟认为后危机时代也就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明确指出它是“一个危机得以缓和与不稳定、不确定相互混杂的时代,是危与机、希望与问题共生的特殊历史时期。”“是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2]左顺根也指出后危机时代是指世界经济随着金融危机的缓和而进入的一个相对平稳期。该时期的最大特征是经济等方面仍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政府积极的经济政策引导使危机的危害得到缓解,经济下滑得到抑制;另一方面,由于固有的危机并没有完全解决,内在矛盾还长期存在,经济危机还会回来,甚至加剧并有可能引起新一轮的衰退[3]。

刘峰认为,后危机时代(Post-crisis)是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在这个时期,经济波动较小,但是未来的经济发展仍然充满着较大的变数和未知,不确定与不稳定性是后危机时代特征的主要内容,并指出社会发展环境将在长时间内处于后危机时代[4]。吴春梅、石绍成也说后危机时代是随着金融危机的缓和而进入的相对平稳期[5]。白晓也提到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回升,结束了经济危机时经济环境的极度萧条和社会心理的恐慌而进入了相对平稳的“后危机时代。”[6]此外,她还指出这“是一个缓和与未知的动荡并存的时期”,“是一个既包含了危机内容本身又囊括了危机之后新的时代内容与价值的过渡性阶段,是由危机时代向新时代转变的中间环节”。

二、关于后危机时代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进入后危机时代,关于后危机时代的问题与对策成为后危机时代研究的主要问题。国内理论界对危机的产生根源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经济、社会、社会价值观等方面提出各种对策与建议。

经济学界认为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金融衍生品监管力度不大,过度负债投机造成虚拟资本的极度膨胀,纵容金融风险而致。强调自由市场的观点,认为是政府货币政策的失败,金融领域的机制性问题导致危机[7],提出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力度、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等具体措施。

社会学主要强调社会建设问题在应对危机中的重要作用,中国要扩大内需,必须建立和完善城市化、社会福利体制、中产阶级以及消费信贷等四大支柱条件。因此,在应对危机中,主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面对经济危机时所采取的措施,即在经济刺激政策之外积极推行社会建设政策,扩大内需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8]。

以马克思主义研究为代表的哲学伦理学界则从意识形态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两个维度强调危机爆发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源,并以制度、文化及其互动的角度揭示危机产生的成因机制,并在制度、体制、市场调控和管制以及文化等层次提出较为宏观的对策建议。

多数学者认为,“后危机时代”如何改变造成这场全球金融危机的制度因素是各国政府面临的最大挑战,如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全球统一的有效的监管制度和合作体系的建立,世界经济发展失衡的增长模式的调整,能够带来双赢效应的经济一体化的推进等。也有学者提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不仅仅是一次经济意义上的全球危机,而是一次全球化发展方向的危机[9]。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意味着“美国化”时代和美国式意识形态的终结,宣告美国式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在全球推行的失败。通过这次危机,更多的人能认识到“美国化”的全球化发展方向并不一定可行,美国式自由主义的价值观、意识形态也并不是全球普适的。全球化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进程是不可逆转的,而对于自我意识形态的确立,不能盲目追随他人。

三、关于后危机时代的哲学反思

在后危机时代我们不仅要从经济理论方面分析这场危机,也要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和审视。

冯晓宁和白晓都认为这场危机不仅使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去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学说,同时也再次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学说的正确性[10]。

关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马克思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11]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剩余价值,资本主义企业一方面不断增加资本积累、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尽可能压低工人的工资。这样就形成了生产的无限扩大和普通劳动者购买力相对不足的矛盾,需求增长经常赶不上生产增长,从而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资本与劳动之间对抗性的分配关系,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目的与实现这种目的的手段之间存在尖锐的对立。马克思对此明确指出:“但是社会消费力既不是取决于绝对的生产力,也不是取决于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这种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

有学者指出,20世纪70年代“滞胀”以来,新自由主义的盛行直接导致收入分配差距大,不平等加剧,进而极大地降低了吸收资本盈余的能力,这是20世纪初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21世纪初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动摇了新自由主义的信念,人们对其产生怀疑,已经威胁到资本主义的稳定,即使是极端新自由主义者也要求政府更多的干预。

第三世界的著名学者萨米尔・阿明谈到:“在我看来,全球化是现代历史事实,是积极的事实,是历史的进步,不能被自发的文化回应抹杀。”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主要面临两项任务:一是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及其方向的重塑或重构;二是尽快完成“民族国家”的建设。

从我国的立场出发,我们要确立以中国为根据的全球主义作为自己坚守的意识形态,这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其主要内容是:第一,要积极参与到全球市场的建构中去,进一步完善市场制度,改善市场环境,减少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体制;第二,转变政府职能,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改变政府对经济干预的途径和方式,将微观、刚性、全能干预转变为宏观、柔性、有限干预和协调。第三,加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市场道德体系,克服各种思想障碍。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构建文化安全战略。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分析方法,站在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对中外文化就以辨别、创新和发展,建立有效防备预警机制,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体系。

四、简要评述

从以上的梳理可以看出,学者关于“后危机时代”理论的讨论涉及面比较广泛。在系统性和深度上还可以加强研究。

首先,对于其内涵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大家对后危机时代的概念和内涵的理解基本一致。但是,对于后危机时代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比较宽泛。“后危机时代”作为一种社会发展阶段,在这个大的背景环境下各国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不一样,各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不同,应该加强对解决问题对策的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其次,关于后危机时代的哲学反思,主要表现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在我国,因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这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金融危机后,利益格局的多元化日益显现、劳动收入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等,这使得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如政治信仰淡薄、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而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人们的影响也不可低估,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我国社会的政治凝聚力。正因如此,学者们应关注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认识到保持国家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认识到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

参考文献:

[1]孙立坚.“后危机时代”的课题[J].理论参考,2009,(4).

[2]李伟.后危机时代背景下对“中国模式”的理性分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3]左顺根.中国宏观经济状况与货币政策抉择[J].经济与管理,2011,(1).

[4]刘峰.“后危机时代”转换的困境极其展望[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6).

[5]吴春梅,石绍成.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政府改革:背景、特性与路径选择[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

[6]白晓.后危机时代马克思主义价值的新认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7]成思危,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的对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5).

[8]成靖.“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终结:后危机时代的意识形态[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危机意识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C91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3-0031-02

钱云会在2010年末成为中国最著名悲剧事件的主角。这位温州乐清市蒲岐镇寨桥村的前任村委会主任,死于一场离奇的车祸。钱云会之死经由网络迅即传播。此后一周内,围绕死亡真相的争议在网络发酵。人们普遍怀疑,这个因村庄被征地而上访多年的老村长,是死于一场“阴谋”。舆情汹涌之下,激愤的情绪遮蔽了对真相的理性追寻,而官方事件处置和危机应对失当,愈加凸显官民对立和政府公信力瓦解的尴尬。

一、“钱云会”事件中乐清政府的行动走向

截止2010年1月3日,“钱云会”事件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事件发生引起网络讨论到28日温州市委召开专项会议,网络舆论稍微平息。第二阶段:29日第二“目击证人”出现使事件急转直下,政府召开第二次新闻会。

1.第一阶段乐清政府的反应

(1)温州网官方消息。2010年12月25日下午6时42分,当地温州网官方消息称,“乐清蒲岐镇今日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乐清市相关领导非常重视,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导处置。目前,肇事司机已被警方控制,该事件正在调查处置中。[1]”

(2)召开新闻会。27日15时,乐清市政府、乐清市公安局协同中国移动乐清分公司匆匆召开新闻会。但是,针对会现场记者提问,官员们显然处于手足无措的状态。对于很多质疑,官方回应未能提供有力证据。

(3)开通新浪微博。27日新闻会后,乐清市公安局注册新浪微博ID“平安乐清”,但是两天之内只发出三条微博。对此乐清公安局政治处副主任林建旺解释说,发一条微博也是要“请示”的。

(4)确定“信息公开”的处理原则。28日凌晨,浙江省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赵一德连夜召开市委专题会议,提出实事求是,公正处理等四条处理意见。

2.第二阶段乐清政府的反应。12月29日第二“目击证人”黄迪燕出现使事件再次急转直下。大部分网友再次公开质疑官方,认为“钱云会案一定有猫腻”。

(1)召开媒体见面会。温州市委外宣办主任张春校在29日下午的媒体见面会上,一度陷于尴尬。“为何抓捕村民?”“第一时间的通稿怎么如此漏洞百出?”“能不能提供更有力的证据?”这位在当地以“相对开明”而闻名的政府官员,在30多名媒体记者面前一度口讷。

(2)召开第二次新闻会。29日晚10时45分,第二次新闻会在乐清县城举行。为了“取信于民”,温州市公安局局长叶寒冰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肇事司机费良玉同样在电视中露面将近15分钟,讲述案发经过。

(3)欢迎“公民独立调查团”的介入。之后,舆论疑虑仍未消散。民间追求真相的努力从舆论走向了行动。30日前后,至少有三个“公民独立调查团”前往乐清。温州市官方也表示“欢迎”,称会做好准备工作,全力协助公民独立调查团。

二、“钱云会”事件中政府部门对网络舆论的危机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危机意识。“危机意识要求一个组织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从长远的、战略的角度出发,在和平、发展时期,就抱着遭遇和应付危机状况的心态,预先考虑和预测组织可能面临的各种紧急的或极度困难的形式,预期或提出对抗危机的应急对策,以防止在危机突然发生时束手无策,无法积极回应,而遭受无法挽救的失败。[2]”

“钱云会”事件发生的时间是25日上午9时,而就在当天下午6时,温州网发出官方消息,将这一事件简单定性为“交通事故”。乐清政府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钱云会”事件会对他们产生如此大的冲击。他们还是因循守旧,按照老一套的模式来进行处理。当事件不断演变不断升级时,乐清政府这才重视起来。但是仓促之中得出的结论并没有达到预想中的让公众知情的效果,反而激起了网络舆论对政府公信力的强烈质疑。之后当地政府也没有及时作出对这些质疑的回应,导致网络舆论不断膨胀。

危机意识缺失是政府部门职责履行不到位的结果,政府也存在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日常工作中,政府并没有把“危机预防纳入到政府政策目标和核心议程之中;在危机发生后往往只重做好‘善后’工作,而不重从根本上‘亡羊补牢’。[3]”这种“轻预防、重处理”的倾向存在于大多数的管理部门,这也是政府及主要负责人对于危机的思想认识不足所导致的。

2.危机管理体系不完善。这是目前我们国家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危机管理普遍缺乏制度化、系统化的应对机制,这包括危机等级划分体系、危机报告机制、资源调配机制、跨部门协调机制、媒体管制以及善后机制等[4]。

地方政府并没有建立专门处理危机事件的部门,一旦发生危机事件,最多也只是成立临时的调查处理小组。这种临时处理小组,由于其极大的临时性和不稳定性并不能长期发挥功能。通常处理完一件危机后,临时小组就会解散。如果再次发生危机事件,那么就又要重新组建处理队伍。这不仅仅导致地方政府工作量的增加和工作效率的降低,也不利于政府成功及时处理危机。

除此之外,政府中也并没有专门处理危机事件的人员。临时处理危机的工作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背景和系统正规的危机处理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对危机事件的处理起了反作用。“钱云会”事件发生之后,截止2011年1月3日政府共召开了两场新闻会和多场媒体见面会。在这些会上,对媒体的提问官员们所表现出的手足无措就充分反映了这个问题。政府官员在新闻会和媒体见面会上的不佳表现致使政府部门陷入了一个相对弱势的话语状况中,铺天盖地的质疑依然持续。

三、给“钱云会”事件中政府部门对网络舆情的危机处理的建议

1.转变执政理念和管理方式。传统的执政理念是将政府放在中心位置的管制型理念,而现如今的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公民对自己的各种权利要求在不断增加,同时对于政治信息的渴望也与日俱增,可以说公民意识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若是仍然坚持传统的执政理念,继续施行强硬的那势必会造成政府和民众之间的紧张关系。政府部门应该摒弃传统的行政强制管理手法,要将民众的诉求放在执政理念之中,重视民众的呼声。正如在“钱云会”事件中,对于事故的结论,必须要经过完整的调查才能做出。不能因为行政时效问题,急于给出一个不负责任的结论,否则,不仅达不到预想的目的,反而易使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受到质疑。

2.强化网络舆论危机管理意识。强化危机管理意识,其实就是政府应对网络舆论危机的前提和基础。我国各级政府对于危机的爆发并没有预警意识,对它们的突发性和破坏力也都没有足够的重视,总是存在一点点的侥幸心理。所以,如果要提高政府部门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就一定要强化政府的危机管理意识。政府部门和政府工作人员应该系统学习有关危机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真正认识到网络舆论危机的产生机制、严重后果以及处理办法。一旦网络舆论危机管理意识在管理人员的思想理念中扎根,政府人员才能及时制定有效的策略应对网络舆论的冲击。

3.建立危机事件发言人机制。国外已经有相关的新闻发言人机制,而在我国的地方政府,仍然没有建立危机事件发言人机制。网络舆论危机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极强的动态性,政府部门以及媒体都不可能随时掌握事情发展的动向。在这个情况下,危机事件发言人的作用就能突出体现了。发言人机制保证了信息在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双向流动,是政府和民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发言人不仅仅是政府的代言人,同时也是媒体和公众知晓权的维护者。危机事件发言人机制就是一个平台,它能够有效传达政府所做的各种决议和有关危机事件的真实情况,避免各种谣言的传播,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公众情绪的稳定都能起到效果。

4.积极面对舆论危机。在网络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公众表达其观点意见的主要平台。政府部门应该对网络舆论多加关注,及时了解网民对于危机事件的所思所想,充分满足网民们的知情权。危机事件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有关政府的负面舆论,针对这个情况,政府部门不能一味进行回避,或者选择控制网络信息传播渠道等强硬措施。这种做法很可能导致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对立,破坏政府形象。

纵观近几年国内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我们发现事件最后指向的都是政府的责任问题。如果政府能够在危机刚刚发生的时候,积极面对,用于承担责任,那么政府的公信力以及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都会逐渐增加。因为积极面对与承担责任让人看到的是一个有作为有担当的政府形象。这样有利于政府和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十分利于危机事件的化解,也利于提高政府形象。

除了承担责任,政府还应该重视信息公开透明在舆论危机处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一切谣言都会随着真相的公开而停止,政府只有开诚布公将事件信息以及政府所做的工作及时准确得通过各种媒介传递给公众,才能在舆论危机中掌握主导话语权,也能够极大避免了因为权威信息缺失而带来的恶意炒作。

在网络时代,信息实现了双向的传递。互联网成为了网民们表达自己观点意见的主要渠道。网络舆论通过网络传播可转化为社会公共舆论,对公共事件的解决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由此看到,互联网不仅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工具,也是一种价值观、一种追求真理的方式。据CNNIC 第3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5.38亿,互联网在易转化人群和发达地区居民中的普及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因此,政府部门在对网络事件进行危机处理时,应该对网络舆论进行足够的了解,同时掌握新媒体技术,才能在官民对立的冲突事件中使政府的公信力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 温州网http:///.

危机意识论文篇12

当前生态问题日益突显,已经成为急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方向。在党的十,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明确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是重大的社会发展趋势,教育要顺应并推动这一趋势。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其生态文明观直接影响了国家未来的生态文明,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强化生态危机的生活感官

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引进学生身边的案例,对案例逐一深度分析并予以情景再现,让学生成为危机中的“主人公”,让学生对生态危机有更深刻的体验与带入感,对生态危机意识有更强的生活感官。让学生通过生态学的课程学习,切实感受到生态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实实在在的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态学老师可以巧妙地设置课程内容来强化大学生的生态危机意识,并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强化学生的认识。

二、分析生态危机的背后机理

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在通过案例强化学生对生态危机的生活感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学科角度和理性思维去分析和掌握生态危机发生与防治的背后机理。学生只有对生态危机有了科学认知,才能形成科学的生态意识,才能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去看待生态危机的发生,从科学的角度去构建合理的生态运行机制,从而思考生态危机防治的具体措施。生态学课程老师通过分析生态危机背后的机理,来让学生从理性上对生态危机有深层次的认知,进而通过生态学课程的理论来帮助其形成生态意识。

三、注重生态行为的日常

“落地”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生态学课程老师应更加注重将学生所形成的生态学意识转为日常行为。强化大学生生态意识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大学生能够做到知行合一,尤其是在生活中能够将生态意识有效地转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将其内化为一种生态素质。如不乱丢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注意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都是生活中随处可以践行生态文明的载体与路径,我们可以做的、可以结合的还有很多。在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育路径中,要注重将所学知识予以“落地”,要更多地注重学生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进一步提升生态理念,把生态意识运用到生活、社会的各个领域。

四、加强生态意识的立体宣传

生态危机已经到了无法躲避的阶段,但是学生对生态危机的理解普遍不深刻。学校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对生态危机的立体宣传,将生态文明意识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举办系列讲座、知识竞答、辩论、社会实践等主题活动,作为课程教学之外的重要补充,使学生生态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叠加效应,深化对生态意识的认知与落实。

五、整合各方资源合力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过程复杂而曲折,涉及到不同的领域。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育仅仅凭借某一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不仅仅是课堂、学校的事,还是整个社会的事,需要形成合力。一是课程教学要注重与社会资源之间的结合,要不断拓展社会资源,开辟更多的社会实践基地,促进理论与实际相融合,同时社会实践基地等社会资源与平台,要更多地利用教育载体承担社会责任,相互促进。二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学校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规章制度及实施路径尚未健全,高校应加强制定与有效引导,给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与引导。三是强化多媒体运用于社会监督,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便捷优势与监督作用。四是及时抓取和把握社会主流思想与生态意识之间的结合,如在慈善、植树等活动中开创具有鲜明特征的生态主题活动,协同发展形成强大合力,借此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意识。

六、结语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意识的培育是必经之路,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育尤为关键。本文对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育路径进行思考和分析,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与认知升级、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雪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3.

[2]孙丹丹.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3.

[3]崔晓芳.我国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及其哲学思考[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