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基金业务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1 17:17:26

银行基金业务论文

银行基金业务论文篇1

一、美国商业银行基金业务发展概况

1、美国商业银行经营基金业务的现状。美国银行的共同基金业务在20世纪90年展迅速,一些规模较大的银行还成立了专门的分支机构经营该业务(如花旗投资服务公司,Citicorp`sInvestmentServices)。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除了承销共同基金外,银行几乎可以开展各种相关的基金业务(在实际运作中,一些州立的非美联储会员银行仍然能够承销基金,这是因为美国州银行的业务等监管权力是在各州银行监管机构手中,而各州的规定不尽相同。)除了自营基金(proprietarymutualfunds)以外,银行和储蓄机构同时也是非自营基金(nonproprietarymutualfunds)的主要销售方,此类基金是由独立的基金公司管理并由银行代为销售的。总体来讲,大型银行在初期更愿意从事基金销售,此后一些小型银行也开始积极加入到基金销售的行列中来。到1997年,近1500家美国银行——约占银行业的1/5——在出售第三方或自营共同基金和年金,其中规模达数10亿美元的银行——本行业中规模最大的一些银行——占了销售的大多数(90%强)。

2、美国商业银行自营基金的发展。从基金的管理运作角度可将银行经营的基金分为自营共同基金和非自营共同基金。自营共同基金是指基金的管理与销售均由该银行或其附属的相关机构来负责(商业银行或其附属机构作为基金的投资顾问提出操作建议,并通过与本银行关系密切的证券公司买卖股票,其中有些基金也通过证券经纪商或基金机构销售),经营自营基金的机构大多是大型银行,目前美国大部分大型银行都已开展此项业务。美国的一些大型银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开始开展自营共同基金业务,1992年美联储放松了管制,允许商业银行通过经纪类附属公司来推销自营共同基金,随后设立自营共同基金的商业银行迅速增加了起来。在20世纪90年代,商业银行的自营共同基金数量增长速度逐渐超过了非自营共同基金,形成了以自营共同基金为主的局面,与此同时,银行自营基金资产额的增长速度也超过了基金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其中银行自营基金对机构投资者的销售所占比重要大一些,其增长幅度也较快。为使银行经营的基金种类齐全,商业银行往往也经营着一些其他金融机构管理的基金。另外,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还出现了商业银行的许多信托资产逐渐转变为自营共同基金的情况,且这一数额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银行和储蓄机构也是非自营基金的重要销售渠道。非自营基金是指基金的管理由独立的基金管理公司负责,而其销售则通过商业银行或其附属机构来完成的基金。对于那些资产管理能力较差的中小银行来说,代销其他金融机构管理的基金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美国的投资公司机构(InvestmentCompanyInstitution,ICI)对1991至1995年这一早期商业银行共同基金的运作与销售情况进行了一个调查,调查表明,商业银行共同基金的销售数量由1991年底的1100只增加到了1995年底的2329只,其中自营共同基金在1995年占银行销售基金的47.9%,而1991年这一数值仅为31.5%。从银行销售的共同基金的结构来看,货币市场基金所占份额有所下降,而股票与债券基金的份额呈现上升趋势。

二、美国商业银行进入基金业的动机

1、银行开展基金业务可以扩大银行同顾客的联系,有利于发展银行的中长期资产运用业务,增强银行同非银行金融机构竞争的能力。尽管销售基金的手续费收入不稳定,然而销售基金能够为银行带来新的客户,从而有希望向这些客户出售其他银行服务。银行业销售投资类金融商品可以发挥其庞大的既有客户信息优势,许多银行都建立了客户信息数据管理系统,这使得银行在销售投资类金融商品时可以便利地获得客户的各种信息。此外,许多银行能够从提供自营基金中赢得更高的声望。美国的实践表明,银行所出售的最受欢迎的非存款投资产品就是共同基金。再有,随着“一站式购物(one-stopshopping)”观念的流行,银行客户越来越希望只与一家金融机构打交道,便可满足其储蓄、保险、投资等多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一站式购物”能够帮助消费者节约时间、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因此在吸引客户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2、从银行经营自营基金的角度来讲,其最初目的在于通过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以吸引客户,此后随着基金销售数量的不断增加,业务收入开始成为开展基金业务的主要目的。银行业通过开展基金业务可以增加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从经纪和其他相关业务中赚取大量的手续费,而且其中一些收入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小于银行存款和贷款。商业银行经营自营共同基金能够为银行提供相对稳定的收入,因为基金的管理费用几乎是固定不变的(按经营规模的固定比例提取)。从销售的基金种类上来看,美国的商业银行销售着诸如货币市场基金、长期债券基金、股票基金等几乎所有的基金种类。基金销售活动实际上是具有证券业务性质的活动,其内部评价及报酬的支付与证券公司的习惯作法相一致。一般来讲,基金商品的风险越高则手续费率就越高,而且银行对于那些销售自营基金的职员会相对给出更高的费用(相对那些销售非自营基金的人员来讲)。

3、与银行经营证券与保险业务一样,经营基金业务可以使得银行业务多元化,为银行创造替代性的收入来源,分散银行的业务经营风险。金融行业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其有通过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的动力。如果各种金融产品和相关服务之间的风险不是完全相关的,那么银行在风险管理中通过合理设计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分散化组合就会带来收益方面的提高,更容易获得稳定的收入流,实现不同金融服务之间的风险对冲,降低系统与非系统性风险,金融机构应付不确定性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例如“脱媒(disintermediation)”等市场格局的变化对经营多种业务金融机构的影响就相对要小,因为其他业务量的增长会抵消其贷款业务量下降所造成的损失,而这对降低银行经营风险很有好处,因为它可以减少银行从事风险较大业务——如发放低质量贷款——的动机。总之,多样化的业务经营使商业银行内部形成了一种损益互补机制,一些实证分析表明,商业银行经营范围的扩大有利于银行效率的提高和金融体系的稳定。Gallo,Apilado和Kolari(1996)对美国银行控股公司在1987-1994年间经营基金业务的研究表明,银行控股公司的共同基金活动降低了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同时共同基金业务还增加了银行的收入,他们的结论认为,共同基金应当成为银行未来经营的一种重要金融产品。

三、我国银行经营基金业务的对策选择

1、商业银行进入基金业采取的组织模式。银行设立基金公司,从严格意义上讲,就是对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探索。而从各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实践来看,混业经营的具体组织模式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全能银行模式(universalbankingmodel)、银行母公司模式(bank-parentcompanymodel)和控股公司模式(holdingcompanymodel)。采取全能银行模式的金融机构可依法从事包括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业务在内的广泛的金融服务。这些业务并不要求一定要在法律上与商业银行相隔离的附属公司内开展,各业务部门之间也没有“防火墙(firewall)”的隔离。银行母公司模式是一种介于全能银行与控股公司之间的一种混业经营组织模式。在这一组织模式中,商业银行要开展其他非银行金融业务,必须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以银行为母公司成立附属公司,银行和非银行附属公司之间有着严格的法律界限。在控股公司模式中,商业银行或者与其存在直接投资关系的子公司不得直接经营相关证券业务,如果商业银行想从事法律所禁止的证券、保险等业务,只有以控股公司的形式,即在同一机构框架内通过相互独立的附属公司来从事其他金融业务。

混业经营机构的组织模式将会影响到商业银行从事证券、保险等业务的潜在收益和成本。在全能银行模式中,银行可以完全整合其所选择从事的各种金融业务,因为银行可以在单一的公司实体内开展几乎所有业务。在银行母公司以及控股公司模式中,银行和证券等业务分别在管理团队和资本均相互分离的几个不同的法律实体(legallydistinctentities)中开展,结果只能进行部分业务的整合。而且当银行和证券、保险等附属机构之间的财务和经营关系存在某种约束时,整合的效果将会进一步受到限制。从另一方面来讲,与全能银行模式相比,控股公司模式与银行母公司模式更能防范由非银行业务所带来的风险,虽然从混业经营获益方面有所不足,但相对来讲要更安全一些,其中控股公司模式是混业经营组织模式中风险最小的一种。考虑到基金业务的风险比证券及保险业务的风险要小,因此监管部门可以让商业银行在控股公司模式与银行母公司模式中自主选择。即使一些银行在经营基金业务中采取了银行母公司模式,这也不会影响到我国未来混业经营采取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许多国家在混业经营过程中对于风险小的业务是放在银行内部或以其子公司的形式来经营的,而对于证券、保险等风险较大的业务则是放在商业银行外部——即以控股公司的形式来经营。

2、商业银行进入基金业的方式。银行是否能够成功地进入基金业与其所采取的进入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其涉足基金领域的方式可谓多种多样,这些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概括来讲,可分为以下三种方式:新建(start-ups/denovoentries)方式。这种方式指银行通过单独设立一家基金(分)公司或基金部门来进入基金业。采取这种方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银行可以完全控制新建立的基金公司,制定与本企业文化相适应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激励机制。采取这种进入方式的缺点在于新建一家基金公司通常需要较大的投资,新公司可能缺乏经营基金业所必需的专业人才与经验,而且通过新建方式进入基金业取得客户的认同需要一定的时间。并购(mergersandacquisitions,M&A)方式。并购方式是指银行通过收购现有的基金公司或与基金公司进行合并来进入基金领域。该方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银行可以完全获得并依靠基金业的专业人才及其所拥有的经验来迅速进入基金业。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基金业的缺点表现在合并后的银行与基金公司可能在企业文化、经营风格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要使二者真正融为一体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与成本。组建合资企业(jointventures)方式。合资企业是指由两个或多个公司共同出资建立的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在这里,是指银行与基金公司共同出资建立一家经营基金产品的公司,由银行与基金公司共同控制、共享收益、共担风险。该种方式被采用的原因主要在于它可以避免通过新建或并购方式进入基金业所必须的巨额资金投入,因此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的中小银行来讲是一种可行的进入基金业的方式。银行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基金业存在的问题在于合资企业并不是一种稳定的组织机构形式,而且银行与基金公司对于银行基金的战略意图可能存在着分歧,这会引起不小的麻烦。

银行基金业务论文篇2

一般说来,商业银行在托管企业年金基金中面临的风险是很小的。但是由于企业年金基金对于基金受益人来说极为重要,关系到退休后的生活质量,一旦企业年金在托管中受到重大损失,后果就会极为严重,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这是因为,企业年金基金托管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政府一旦授予了某个机构企业年金基金托管资格,就在一定程度上用政府信用为这家机构的企业年金基金托管业务进行了担保。所以,商业银行在托管企业年金基金业务中容不得半点马虎,否则,不但基金受益人不答应,政府也不答应,最终会导致商业银行自身的重大损失,甚至倒闭。所以,仔细查找商业银行在企业年金基金托管中面临的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范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商业银行在企业年金基金托管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反思商业银行在企业年金基金托管业务中的整个流程,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应该高度关注以下几种风险:

1.控制风险

所谓控制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企业年金基金托管业务中,由于内部控制制度在设计或运行中出现差错而导致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企业年金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是一种新兴业务,而且发展很快,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无论在设计上还是在运行中,可能会出现差错。例如,由于内部控制设计上的疏忽,可能会出现不相容职务没有分离;由于商业银行内部某些高层领导人跨级直接对一线员工发布指示或越权发布指示,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失效等等。控制风险的存在可能会诱导商业银行内部员工的舞弊,后果将是很严重的。英国老牌银行巴林银行的倒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内部控制不严,银行员工金融投机失败。企业年金基金是基金受益人的保命钱,决不能因商业银行的控制不严而遭受损失。

2.信誉风险

所谓信誉风险是指由于所托管的基金出现问题而导致托管银行的信誉受损的可能性。导致信誉风险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有以下三项:(1)企业年金基金投资失误或失当,基金收益不良,甚至亏损。这种情况下,尽管基金托管的商业银行没有责任,但是由于连带效应,社会公众对商业银行的评价也会降低。(2)企业年金基金其他管理主体舞弊。在企业年金治理结构中,最为核心的责任主体是年金基金的受托人,受托人要为委托人制定年金基金投资策略,选择、监督、更换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并负责收取年金缴费及向受益人支付年金待遇。法人机构受托人可以兼任账户管理人和投资管理人,若这种受托人要舞弊的话,托管银行几乎是无能为力的。当舞弊被揭露后,受托人要受制裁,托管银行的信誉也将受到损害。(3)商业银行内部的业务差错。在执行企业年金基金托管业务时,有些员工出现一些小差错是难以避免的,若这些小差错被现代媒体片面地扩大和渲染,那对银行的信誉也是有损害的。

3.竞争风险

现代市场上,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基金托管作为一项低风险、高收益的服务项目,自然会成为各个商业银行竞相争夺的对象。竞争可以促进市场的发展,但对于参与竞争的商业银行来说,竞争则意味着潜在的损失。首先,竞争使得既使满足了政府基本要求的一些商业银行也不能取得企业年金基金托管资格;其次,竞争可能会导致个市场利润的降低。价格竞争会导致企业年金基金托管人收入的直接减少,质量竞争会导致企业年金基金托管的成本增加,结果,无论价格竞争还是质量竞争都会导致利润的减少;最后,竞争可能诱发商业银行间的相互诋毁,损害整个行业的形象和利益。总之,竞争意味着风险。

二、商业银行在企业年金基金托管中的风险控制措施

1.对控制风险的控制

对于控制风险的控制,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健全内部稽核监控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二是加强员工的诚信教育。所谓内部稽核监控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是指一个机构内部有关稽核、审计、监督、控制的一系列程序和规则,是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的制度保障。只有有了科学的制度并严格执行,控制风险才能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然而,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而且制度是人制定的,在严密的制度也有漏洞,所以诚信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商业银行要在人员的招聘、培训、激励、晋升等各个环节贯彻“诚信至上”的原则,保证即使制度存在漏洞,员工不但不会为了私利而加以利用,而且会主动向银行管理层反映漏洞,甚至提出修改意见。

2.对信誉风险的控制

针对信誉风险的成因,对症下药是最好的措施:(1)加强信息沟通,提供信息服务,降低基金的投资风险。企业年金基金托管人要密切关注基金投资管理人的投资风险问题,及时向受托人和监管部门提供相关信息,降低投资风险,防止投资失误。(2)在接受基金托管委托时,要综合考虑企业年金基金的治理结构和基金受托人的诚信度及对待风险的态度。免费论文参考网。对于除了基金托管人外,主要基金管理角色全由一个利益集团担任的企业年金基金,要保持高度的关注,关注基金的内部控制风险;对于基金受托人诚信度有问题的基金,商业银行要坚决与之划清界线;对于基金受托人风险偏好很强的基金,商业银行要谨慎接受委托,防止日后信誉受损。(3)妥善处理内部员工的小差错。免费论文参考网。企业年金业务的社会影响巨大,商业银行要与媒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妥善处理内部员工的小差错和各种突发事件。

3.对竞争风险的控制

从根本上来说,单个商业银行是无法控制竞争风险的。但是,面对竞争风险,商业银行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还是可以有一些作为的。这包括:(1)加强同业间的沟通,防止出现两败俱伤的竞争。这是可行的,因为企业年金基金托管市场是一个寡头垄断市场,竞争者数量有限,相互沟通起来成本并不高。而且,基于共同的利益,达成妥协或默契是很可能的。(2)加强对竞争风险的分析和衡量。商业银行充分了解了竞争风险的成因和程度后,参与企业年金业务时,根据风险收益原则,就可以做出恰当的决策,降低损失。免费论文参考网。假如,某个商业银行通过分析认为,由于市场竞争,即使自己具有了进行企业年金基金托管的条件也永远不可能拥有客户,那么它就不必进行企业年金基金托管业务的初始投资,这就避免了投资损失。

参考文献

[1]菲利普?乔瑞,《金融风险管理师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孙建勇,《企业年金运营与监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

银行基金业务论文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上市银行 综合经营 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金融机构的综合化经营主要是指一家金融机构经营若干不同性质的金融业务,如商业银行除了经营传统的存贷汇等业务之外,还经营非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包括租赁、信托、保险、投资银行、证券、基金、期货等业务。

从金融生态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外部竞争、金融脱媒、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利率市场化等错综复杂的经营环境和严峻挑战,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是增强中资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需要,满足客户综合性金融需求的要求。商业银行开展综合经营是面对现实的必然选择。

从政策动向看,“十一五”(2006-2010)规划纲要首次提出,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十二五”(2011-2015)规划纲要再次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 2012年9月,由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及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的《金融十二五规划》称,引导具备条件的金融机构在明确综合经营战略、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开展综合经营试点,提高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与水平;此后银监会在2013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再次指出,为了顺应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将“审慎开展综合化经营试点”。

从实践视角看,综合经营仍是国际银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据统计,2012年全球1000家银行排名前25位的大银行中,除我国的四家国有控股银行仍实行分业经营模式外,其余均采取综合经营模式。根据央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美国共有494家金融控股公司,包括花旗、美国银行、纽约梅隆银行等几乎所有的大型集团。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理论基础及成本收益分析

(一)理论基础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理论基础包括制度变迁理论、金融深化理论、协同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及范围经济理论。

1.制度变迁理论。该理论认为制度变迁是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制度供给和需求基本均衡时,制度是稳定的;当制度需求与供给未达到均衡时,就存在制度变迁的动力。商业银行经营制度由分业经营向综合经营的转变,本质上就是金融制度的变迁,即金融创新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催生了带有综合经营特征的工具和机构,公众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促使商业银行提供全方位服务,这种改变驱使商业银行向综合经营转变。

2.金融深化理论。该理论指出商业银行分业经营体制导致金融市场上资金流动的条块分割,不符合金融深化原理要求,应当削弱少数专业化金融机构在吸收存款和分配贷款时所处的垄断地位,变专业银行为全能银行。因此,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向综合化经营发展。

3.协同理论。协同效应强调的是整体效应大于各组成部分的效应之和,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所带来的协同效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管理上的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服务交叉性和财务协同效应;第二,业务上的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业务互补性和信息共享。

(二)成本收益分析

1.成本效应。综合经营有两大成本优势:一是规模经济,二是范围经济。随着产出增加,平均成本下降,这就说明存在规模经济。把两种或更多的产品合并在一起生产比分开来生产的成本要低,就存在范围经济。多元化经营带来范围经济,而范围经济又促使银行不断降低风险,节约成本,提升资金实力及核心竞争力。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有效的管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

2.收益效应。综合经营的收益效应体现在范围经济及增强市场势力。资源共享和信誉溢出效应产生范围经济。综合经营的竞争优势集中表现在可以通过提供“一站式”服务,最大限度地留住优质客户,提升客户基础,带来明显的竞争优势。信誉溢出效应,就是信誉在不同经营范围的自然延伸。全能银行由于业务品种的多元化和经营范围的扩大,使价值链中的关联部分得到充分利用。

从长期看,在有效的管理及内部控制下,综合经营能产生积极的成本效应与收益效应,必然出现成本下降,收益上升。根据公式“利润=收益-成本”,利润是非常可观的。

上市银行综合经营情况统计分析

截至2013年4月30日,我国共有16家银行在境内上市。这16家上市银行可分为三类:4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9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3家城市商业银行。综合经营主要涉及基金、租赁、信托、保险、投行、证券、财务公司、金融公司等。根据上市银行年报及相关网页统计金融牌照数量(除银行牌照外):1.工商银行拥有4个金融牌照;2.建设银行5个;3.中国银行4个;4.农业银行5个;5.交通银行6个,最齐全;6.民生银行2个;7.浦发银行2个;8.兴业银行2个;9.华夏银行1个;10.招商银行2个;11.中信银行4个;12.光大银行1个;13.平安银行0个;14.北京银行2个;15.南京银行1个;16.宁波银行0个。从统计资料看,有12家银行设立租赁公司,8家银行设立基金公司,5家设立保险公司,4家从事投行业务,3家设立信托公司,2家设立财务公司等。根据统计数据使用Excel绘制散点图,横轴为银行序号,纵轴是金融牌照数量,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前五家大型银行金融牌照数量较多(≥4),说明大型银行综合经营已具雏形;民生、浦发、兴业、华夏银行金融牌照数量≤2个,说明在逐步涉足综合经营;招商、中信、光大、平安这四家银行分别隶属于相应的金融控股集团,其集团是综合经营,几乎实现“全牌照”;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这三家城商行金融牌照数量相对较少,其中宁波银行为0,宁波银行的经营战略是“小而美”。

国外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模式

(一)美国-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是指母公司不从事任何业务活动,而是由其全资拥有或控股的各个子公司从事银行、证券、保险等具体金融业务活动,母公司主要负责整个金融控股公司的战略制定和监督管理。

(二)英国-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是指母公司本身从事一定范围的金融业务,并负责制定控股公司的战略规划,同时还拥有或控制专门从事金融业务的子公司,公司呈多个法人、多个牌照、多种业务的形态。

(三)德国-全能银行模式

全能银行模式是指以单一商业银行为机构主体,以分设事业部的方式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公司呈一个法人、多个牌照、多种业务的形态。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模式及路径选择

(一)模式选择

结合我国实际,选择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比较可取。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可分为以英国为代表的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以及以美国为代表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在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中,银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模式主要是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商业银行在资金规模、网点数量、客户信赖度以及外部制度环境等方面,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此类模式开展综合经营可以突出主业和核心竞争力。借助于资本实力、网点规模的优势可以实现对非核心业务子公司的控制和影响,但这种模式下,银行内部的非核心业务仍然比较弱小,难以凸显内部的协同效应,同时由于母公司拥有自身业务经营,可能引起的风险传递途径较多,较易发生风险传染现象。

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母公司主要专注于公司整体战略管理,其所有的金融业务分别通过银行子公司和非银行子公司来经营。在此模式下,形成了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并在同一利益主体下的综合经营局面。由于母公司不参与业务经营,各公司之间防火墙体系可以有效隔离风险。在发展金融控股公司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治理架构,建立有效和权威的集团公共平台,扩大资源共享的程度,提高子公司之间的协同效应。招商、中信、光大、平安这四家银行分别隶属于相应的金融控股集团,这四家金融控股集团属于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二)路径选择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需要逐步推进。从发达国家的启示看,一是应在做强主业的基础上推进综合经营,二是构建以大型银行为主的金融控股公司。

大型银行应采取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设立全资子公司或通过兼并收购、控股其他金融机构。中型银行根据自身实力采取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或业务合作模式。实力较强的可采取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实力弱些的可采取业务合作模式或在银行内部设立投资银行部等。小型银行应采取业务合作模式:一是通过战略联盟形式与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开展浅层次的业务渗透与合作。二是创建投资银行部。商业银行利用已有的强大客户群和丰富的服务渠道,延伸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如财务顾问、基金管理、企业债券承销和投资、信托资金托管等。

结论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应遵循功能的发展观点,以市场需求为准则,与证券、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紧密合作,在更大范围内组合和创新金融产品,跨越多个金融领域,打通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开发跨行业、跨领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快捷地实现各项金融功能,从提供单一金融服务到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以满足市场多元化金融需求。从统计资料看,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在稳步推进,大型银行宜采取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中型银行根据自身实力采取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或业务合作模式,小型银行宜采取业务合作模式或在银行内部设立投资银行部门等。在推进综合经营中,应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真正实现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Harold D. Skipper Jr. Financial Services Integration Worldwide: Promises and Pitfalls. North American Actuarial Journal,2000(3)

2.Frederic S. Mishkin. Financial Consolidation: dangers and opportunitie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9(23)

3.Jean-Pierre Daniel, The Integration of Financial Services in Europe. North American Actuarial Journal,2000(7)

4.Michael Thom. The Prudential Supervision of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in the EU. North American Actuarial Journal,2000(4)

5.陈为.中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综合经营路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银行基金业务论文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 国际化 银行FDI 提供跨境金融服务

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银行已具备走出去的条件,如资产规模不断壮大、资本充足率不断提高、公司内部治理逐步完善等。经过对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造,我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所以近年来我国一些商业银行已经迈开了国际化的步伐。面对现实情况,基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国商业银行的异质性对于其国际化的路径选择有重要的影响。

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理论基础

(一)新新贸易理论—异质性企业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实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往的产业间贸易研究没有涉及到企业的微观层面,新贸易理论虽然涉及到了企业层面,但是它的假设是企业的同质性。众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企业间的差异,于是新新贸易理论应时而生。

Melitz(2003)在Hopenhayn(1992)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垄断竞争动态产业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异质企业动态产业模型。他认为企业生产率是企业是否出口的重要影响因素。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能够进入海外市场,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只能在国内生产经营。随后Helpman提出的模型解释了企业是根据其生产率来决定选择是FDI还是出口的方式进行国际化。结果表明,企业的异质性在其进行国际化路径选择上发挥着最主要的作用。

银行的异质性跟企业异质性相似,主要体现在银行生产效率、质量、规模等方面的差异。本文对银行异质性做个简单的定义:银行异质性即银行在规模、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国际化经营经验等方面的差异。

(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它是银行国际化动因的理论来源,同时也是选取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兴盛,目前国际直接投资的流派有很多,其中主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主要有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产周期理论、内部化理论以及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非主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主要适用于日本以及发展中国家,代表理论有小岛清模型等。

本文主要从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邓宁的所有权优势以及区位优势理论出发,结合银行异质性的相关特点,利用相关指标分析我国银行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的相关影响因素。根据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银行在选择国际化模式的时候要考虑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以及内部化优势。这些优势包括东道国与中国的贸易往来程度、东道国的经济规模、东道国的资本监管程度以及东道国与母国的文化距离和地理距离等因素。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

自变量。根据前面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理论框架所述,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可以从两个层面归类,这两个层面分别是银行微观层面和东道国宏观层面。银行层面的微观变量有资产规模、资产回报率、不良贷款率以及资本充足率。国家层面的宏观变量有我国与东道国的双边贸易规模、地理距离以及文化距离、东道国的人均GDP、通胀率和监管程度。

因变量。基于本文选用的是多元Logit模型,因变量选用虚拟变量。“0”表示银行选择在只在国内经营;“1”表示银行选择只提供跨境金融服务而无FDI;“2”表示银行既提供跨境金融服务又进行FDI。

(二)样本的选取

本文通过考察公开信息披露的各大银行的年度报告以及我国对外经济环境的状况,选取了我国大小52家银行以及19个国家作为样本。在样本选择的52个银行中,只选择在国内经营的银行有8家,占比15.5%;只提供跨境金融服务但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银行有32家,占比61.5%;又提供跨境金融又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银行有12家,占比23%。

实证结果分析

经过stata计量软件,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的估计结果来看,该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优度,其中R2为0.69。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银行的资产规模、资产回报率、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双边贸易规模、东道国的人均GDP、东道国的通胀率对我国银行国际化的路径选择均有显著的影响。其中银行的资产规模、资产回报率与银行国际化的两种路径都呈正方向的关系,不良贷款率与之呈反方向的关系。这也说明了银行的资产规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强、不良贷款率越小,银行的国际化程度就越高。同样,在国家层面的变量中,贸易规模、东道国人均GDP越大,也越有利于银行国际化。我国与东道国的地理距离与文化距离却不是影响我国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显著因素。

银行基金业务论文篇5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资本和物资交流日益频繁,这促使我国物流产业和金融产业迅猛发展。在网络和通信技术广泛应用的条件下,物流和金融之间强大的吸引力已经产生学科交融的奇葩,它给物资流通带来的巨大影响被敏锐的学者准确地捕捉到,进而从理论的高度构建出一个崭新的平台—物流金融。

物流金融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

国内物流金融的理论研究最初是沿着物资银行、仓单质押和保兑仓的业务总结开始的。早在1987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的陈淮就提出了关于构建物资银行的设想。90年代初期也有学者发表文章,探讨物资银行的运作。但是,那时的“物资银行”还带着非常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主要是探讨通过物资银行来完成物资品种的调剂和串换。由于物流的概念没有被充分发现和认识,所以当时的物资银行的概念与现在的概念存在较大差异。

1998年4月,时任陕西秦岭曾氏有限金属公司总经理的任文超探讨了利用“物资银行”解决企业的三角债问题,是这一概念的一个突破。随着物流学的不断发展,物资银行的概念也逐渐发展成熟。2003年9月,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的学者于洋、冯耕中,2004年任文超以及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的王治等,都对物资银行的含义重新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比较规范的概念。仓单质押业务的理论总结始于1997年6月,当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张平祥、韩旭杰对粮棉油货款的仓单质押业务展开了研究,但是并没有将物流的概念结合进来。

此后,随着物流学的兴起,相应的研究开始增多。2001年,烟台大学的房绍坤;2002年,学者孙宁;2003年,东南大学的郑金波;2004年,学者邵辉等对此都进行了研究。该业务与物流业发生紧密联系只是近几年的事。对于保兑仓业务的研究则是基于仓单质押业务而衍生出来的。

物流金融领域的一项标志性成果是“融通仓”的研究。2002年2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罗齐和朱道立等人提出“融通仓”的概念和运作模式,迄今仍有系列成果推出。2004年5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邹小、唐元琦首次提出“物流金融”的概念,定义了它的内涵和外延,“物流金融”被正式确立为一个新的研究平台。至此,物流金融的研究对象、研究方向基本确立,并且与实践相结合归纳出了一系列的运作模式。在学科概念的发展过程中,也有学者做出探索。2005年3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陈祥锋、朱道立提出了与物流金融相类似的“金融物流”的概念。但因其相对于“物流金融”在表达上不够准确,续用者不多。物流金融领域的另一项标志性成果是“物流银行”业务的出现与普及。2004年,广东发展银行在“民营100”的金融平台基础上及时推出了“物流银行”业务,期望有效解决企业的融资与发展难题。从2004年底至今物流银行业务迅速在各行业中得到应用,如中储与华夏银行的合作,福建中海物流公司、泉州正大集团与中信银行的合作等等。物流银行业务是以产品畅销、价格波动幅度小、处于正常贸易流转状态且符合质押品要求的抵押或质押为授信条件,运用实力较强的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将银行资金流与企业的物流有机结合,向客户提供集融资、结算等多项银行业务于一体的银行综合服务业务。可以看出“物流银行”是“物资银行”业务的升华,具有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远程化和广泛性的特点。物流金融近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基于网络技术的物流金融产品设计和风险管理等领域。

物流金融的相关概念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邹小芃、唐元琦首次定义了“物流金融”的概念。他们认为物流金融就是面向物流业的运营,通过开发、提供和应用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资金和信用的运动,达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机统一。这些资金和信用的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结算、有价证券的发行与交易,收购兼并与资产重组、咨询、担保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物流金融是为物流产业提供资金融通、结算、保险等服务的金融业务,它伴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物流和金融的紧密融合能有力支持社会商品的流通,提高全社会的福利。该定义指出了物流金融所研究的领域和基本的研究方向,它还强调金融创新思维和金融工程技术的运用。

“融通仓”作为物流金融领域的重要概念最早是由复旦大学的罗齐和朱道立在2002年提出。朱道立等人系统地介绍了融通仓理论。他们认为,因为融通仓所涉及的对象数量众多,要想把这些分散的个体有机地连接起来,实现资金、信息和物流的结合,除了借助先进的信息通讯系统和交通技术之外,还要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模式和结构,包括基于动产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基于资金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基于风险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等三种。他们设想的融资结构有纵向结构、横向结构、星状结构和网状结构四种。这些结构的设想主要是来自对不同环境与规模类型的企业给出的因对象而异的分析。基本思路是以“仓”为突破口,运用各种各样的信息传递程序,实现对仓中动态的物资的计价,使它们可以与资本实现转化。资本、物流、仓储是企业运作过程中流动资产的三个代表性的形态,它们覆盖了企业日常运作的全部流程。朱道立等人的理论研究强调物流对金融的融资功能的辅助,注重基于银行服务的讨论,给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扩大服务范围,开发新的高利润服务项目的思路。其中虽然涉及了物流金融的结算职能,但没有把它作为重要的内容加以讨论。

物流金融理论在实践中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物流银行打破了固定资产抵押贷款的传统思维,创新地运用动产质押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广发银行在国内物流银行业务的开拓上走出了第一步。广发行对生产企业的一个(或多个)品牌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经销给予支持,改变了以往单个经销商达不到银行授信条件而无法获得银行支持的局面,同时银行通过全国范围内的经销商和生产商内部的调剂,分散了风险。“物流银行”与前面的“融通仓”在寻求对流通中的资产进行评估的思路上保持了一致,区别是它更多地站在银行努力寻求在扩大贷款的同时控制风险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物流金融理论的研究发展

在“物流金融”概念问世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涉足这个领域,他们的研究丰富了物流金融学的内容。刘高勇(2004)从网络技术的角度讨论了企业物流与资金流的融合。他论证了网络环境下企业物流与资金流融合的可能,其中信息充当物流和金融整合的媒介,对生产和经营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陈祥锋、朱道立(2005)提出了面向供应链的金融物流的概念,尝试从物流金融提供者的角度转换到物流金融的客户角度来开展分析。徐莉、罗茜、熊侃霞(2005)介绍了物流银行业务的特点与作用,指出开展物流银行业务面临的风险,并就风险防范和利益分配等问题提出设想。王颖琦(2005)介绍了物流保险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唐少艺(2005)以UPS和和广东发展银行为案例,描述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的物流金融业务,向准备在我国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企业提出了针对市场现有状况合理运作的建议。邹小(2005)在《管理塑料价格风险的利器:网上中远期仓单市场》一书中指出,在传统现货批发市场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模式而建立的中远期仓单市场,是全新的流通方式,极具创新意义和推广价值,能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有效满足业界规避价格风险和违约风险的需求。该书以浙江塑料城网上交易市场为代表的仓单市场作为研究对象。从阐述仓单交易市场的基本内涵、形成、现状、功能作用和市场运作等角度入手,对网上中远期仓单市场的组织架构、市场管理、交易者、交易行为、交易目的等进行论述,对市场的操作流程和基本制度作了详细的解说,研究了衍生品交易和物流服务如何结合并产生效益和控制风险。唐少麟、乔婷婷(2006)用博弈分析的方法从风险控制的角度论证了对中小企业开展物流金融的可行性,指出相应的风险可以通过规范管理制度和采用新的管理工具(主要是管理信息系统)加以有效控制。

现实世界里,“资金”、“原材料”、“库存”这三种资产形态经常相互转换,而转换过程通常很难受到全程不间断地跟踪,特别是“物流”的过程在先进的通讯和信息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之前是很难被考察的。因而传统的会计学和金融学在研究企业运作时通常取其“现金”或“库存”的静止状态进行分析,很少涉及动态的转换。“物流金融”的长处就是能解决运动中或处在不稳定状态下的资产利用的问题。它好比社会科学中的“微积分”,使商业领域中的变量可以计量。

通过众多学者的努力,物流金融的理论体系初步建立,明确了融资、结算、风险控制等主要职能,总结出替代采购、信用证担保、仓单质押、买方信贷、授信融资和反向担保等服务模式,在实践中收到成效。UPS的综合性物流金融服务、中储股份的仓单质押融资业务、广发银行的“物流银行”、TCL应用融通仓思想开拓手机市场等案例对理论做出很好的印证。

结论

中国的物流金融研究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学术界已经充分论证了开展物流金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确立了开展物流金融的主体,提出了以不同主体为核心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多种模式,并且与实践相结合,指导相关行业运作。但是物流金融服务的开展仍然要面临许多问题,比如:如何有效地管理物流金融业务所带来的风险;金融工程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物流金融服务收费标准;信用评估系统建设;账单和支付管理系统的完善以及企业应用物流金融时会计记录怎样才能更加合理;运筹学的理论如何在物流金融的体系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功效等。这些细节问题还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陈淮.关于物资银行的设想[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87(3)

2.张平祥,韩旭杰.粮棉油贷款仓单质押的意义与建议[J].济南金融,1997(6)

3.任文超.物资银行及其实践[J].科学决策,1998(2)

4.房绍坤.论仓单质押[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4)

5.罗齐,朱道立,陈伯铭.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融通仓及其运作模式初探[J].中国流通经济,2002(2)

6.孙宁.仓单质押贷款的操作要点[J].农村金融研究,2002(3)

7.郑金波.仓单质押的管理[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15)

作者简介:

银行基金业务论文篇6

1、《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框架问题分析》(毛应梁,上海金融学会;张吉光,上海银行);

2、《新资本协议下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上海银行课题组);

3、《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及管控机制研究》(潘文波,张中朝,深圳银监局);

4、《西方银行业营销体制的演变和借鉴》(金麟,交通银行上海分行);

5、《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和规模效率变迁的实证研究:SFA方法的运用》(彭琦,交通银行上海分行);

6、《浅析中小企业融资策略与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王勇,交通银行蚌埠分行);

7、《授信业务的风险定价模型与实践--基于中国商业银行新部分战略视角的研究》(李亚敏,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王浩,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二、优秀论文二等奖(15篇,排名不分先后)

1、《金融业全面开放背景下商业银行并购研究》(门庆成,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院);

2、《放贷小企业:游走于“信任”与“不信任”之间》(陆颢,交通银行南通分行);

3、《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以远期结售汇业务为例》(毛金明,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

4、《欧美中小银行的发展及对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改革的启示》(丁宁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丁溧,大连银行中山支行);

5、《金融市场创新突破口:对发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的思考》(张梦锁,王大贤,国家外汇管理局山西省分局);

6、《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分析》(徐昶,西南财经大学;刘小差,交通银行成都分行);

7、《关于流程银行及其构建策略的思考》(冯静生,安徽省银行业协会);

8、《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一个董事会和高管角度的分析》(巴曙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栾雪剑,交通银行总行);

9、《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一点思考》(巩斌,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教学学院);

10、《论完善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承诺业务》(周珊,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11、《将“SS-C-P”框架引入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系统》(李欣,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12、《交叉销售与价值创新--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战略中的蓝海》(毛瑜,复旦大学;许慧,交通银行上海分行);

13、《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策略初探》(张磊,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沈水辰,交通银行大连分行);

14、《论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王鹏,马宁,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15、《优化中国银行业有效竞争的外部环境》(张卫,王聪,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银行基金业务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 F8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2-44-3

0 引言

小微企业对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经济“新常态”阶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鼓励小微企业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但长期以来,小微企业由于自身存在制度不健全,信息不对称,抗风险能力低等问题,传统银行由于体制、风险及效益等多方面的考虑,资金需求与资金供给出现了很大偏离。大银行对小微企业惜贷,造成小微企业资金严重不足,制约了其健康持续的发展。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在“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的战略指导下,社区银行快速发展起来。社区银行的概念来源于美国,是对小型商业银行的统称。我国对社区银行的界定不完全统一,综合目前学者的研究,主要从规模、服务对象、产权结构几个方面进行了定义,社区银行有以下几个特点:资产规模小,产权明晰,商业化运作,主要服务于小微企业和个人。社区银行弥补了传统金融体系的不足,定位小微企业及个人,服务范围广;另外,社区银行贴近社区及居民,在获取客户信息方面比其他传统商业银行有明显优势,有效降低了信贷成本。

社区银行是为满足小微企业和广大金融弱势人群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产生的,它与小微企业有其内在的共生需求基础。

1 金融共生理论及文献综述

共生理论起源于生物学,是指在一定环境中,各要素按一定的模式形成的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在这个环境中至少要包含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三个要素。1998年,我国学者袁纯清将共生理论运用到了金融学领域,分析了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共生关系。2002年由袁纯清编著的《金融共生理论与城市商业银行改革》首次提出了金融共生理论,该理论是指银行与企业之间、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以一定的共生模式形成的相互依存关系。

国内有不少学者对金融共生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主要集中于正规金融与其他金融主体的共生关系研究。王宇露(2007)利用生物共生理论,分析了银行与各金融中介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关系,研究结果认为银行与各其他金融主体之间总体处于和谐共生的状态。也有学者从企业与金融主体的共生关系角度进行了研究,何自力(2006)分析了银行与企业的共生关系,构建了银企共生模式的测度模型,经过实证得出大银行与大企业的共生关系更加稳定。金峰等(2014)研究了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金融共生关系,贾楠(2015)研究了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的金融共生关系。对于社区银行的研究,学者主要从社区银行自身发展以及社区银行对小微企业融资影响方面进行了研究,王爱俭(2005)研究了社区银行的发展模式,龙超(2011)研究了中小企业融资与社区银行发展,借鉴美国社区银行的发展,分析我国社区银行如何更好的服务于小微企业。任银盈等(2014)讨论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社区银行发展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谋求社区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学者对金融共生理论以及社区银行如何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做了较多的研究工作,但关于社区银行与小微企业金融共生性的研究较少。社区银行与小微企业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思考如何与对方更好的合作,尤其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社区银行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商业盈利价值的同时,实现普惠金融,从而达到双赢。因此,本文分析两者在普惠金融背景下的金融共生关系,了解社区银行与小微企业共生关系的内在驱动力,为两者的和谐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2 社区银行与小微企业金融共生关系形成机理

金融共生理论包括金融共生单元、金融共生环境和金融共生模式三个要素。本文从这三个要素出发对社区银行与小微企业金融共生关系形成的机理进行分析。

2.1 共生单元

共生单元是共生关系发生的主体,是能量生产和交换的单位。在金融共生关系中,共生单元是资金的需求者和供给者,小微企业和社区银行也就构成了金融共生单元。

小微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贡献了60%的国民生产总值,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根据银监会的数据,截至2013年底,全国小微企业的外部资金需求总额为39.52万亿元,而各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信贷资金只有17万亿元,资金缺口达22万亿元。

社区银行资产规模小,个人和企业是银行设立的主要资金提供者,商业化运作,以小微企业和个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社区银行服务的空间范围主要是在社区内,与企业近距离接触,便于银行获取客户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和风险;社区银行还可以依据小微企业特点,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2.2 共生模式

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或结合的方式,金融共生模式就是指资金需求者和资金提供者之间交易、合作,产生共同效益,实现双赢的形式。

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体,社区银行是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产品单一,抗风险能力弱,信息不透明等诸多不利因素,很难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信贷,小微企业的发展基本依赖自有资金积累,从而限制了其快速发展的路径。而社区银行的设立,其主要客户群体就是小微企业。社区银行深入社区,具有地理优势,容易接近客户,与客户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开展关系信贷。此外,社区银行员工走入企业,实地考察,降低了与客户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社区银行规模小,经营灵活,易于金融创新,为客户提供多种多样的金融产品及服务。

社区银行向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能够较快速获得资金,抓住投资机会、进行技术创新、扩大生产等,从而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小微企业有了收益,又可把资金存入社区银行,成为社区银行的资金供给方。在放贷过程中,社区银行提高了对小微企业的风险防控水平。传统金融机构以财务报表、资产抵押等硬信息为放贷依据,而社区银行更注重关系型信贷,深入企业,了解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依据其日常经营中采购、货款支付、销售合同、现金净流量等软信息来决定服务对象,将小微企业的产出信息作为自己的投入,不仅将资金进行了合理配置,同时还获得了商业利润。如此循环,社区银行将资金贷给小微企业,从而带动当地实体经济发展,企业增加了利润,居民增加了收入,企业和居民又将资金存入当地的社区银行。社区银行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就容易获得当地政府和居民的支持,从而为社区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2.3 共生环境

共生单元以外所有因素的总和称为共生环境,金融共生环境包括经济政策、法律制度、人文及国际环境等等。

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大银行对其投放信贷不足,存在大量的资金缺口。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在发展普惠金融的大环境下,由传统银行垄断的时期即将终结,只有构建多层次、差异化、多样性的金融体系,各金融机构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社区银行资产规模小,组织结构简单,信息反馈及时,经营决策灵活,弥补了大银行对小微企业一视同仁的缺陷,能较好地适应小微企业及居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有效缓解和改善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

按照我国对商业银行准入规范的有关法律,即《商业银行法》、《公司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规定,没有不允许设立社区银行规定。

3 制约社区银行与小微企业共生的不利因素

3.1 共生单元自身限制

从社区银行角度来看,目前我国社区银行的市场定位不够明确。比如,很多社区银行,名义深入基层,把网店设在社区,但仍把大中型企业作为主要服务对象,使社区银行背离了服务社区的设立宗旨。不仅不利于社区的发展,社区银行本身也会在同大型银行的竞争中居于弱势地位,还会形成同业竞争,降低行业利润。

从小微企业角度来看,资产规模小,产品单一,产业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加之,小微企业业主多数缺乏现代经营和管理理念,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不透明,忽视信用体系的构建,从而增加了与银行的沟通难度和外部融资难度。

3.2 共生关系不稳定

社区银行虽然定位服务于小微企业,但毕竟起步较晚,相对于庞大数量的小微企业来说,还无法单独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壮大,其依靠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充分挖掘信息,不仅拓展了金融服务的时间和空间,还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将在小微企业和个人借贷领域抢占市场份额,成为社区银行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对社区银行深入基层,近距离接触客户、了解客户,进行关系信贷的优势将是极大的挑战。

3.3 共生环境缺少激励

虽然我国没有限制设立社区银行的法律规定,但是对于社区银行设置的限制比较多,阻碍了其健康持续发展。比如个人和企业是社区银行设立的主要资金提供者,而对于有民间资本和外资投入的中小银行在市场准入、经营内容和服务范围等方面的障碍却较多。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相关的政策限制也在逐渐放松,但放松程度还是很有限,所以要大力发展社区银行,首要任务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法律体系,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

4 社区银行与小微企业金融共生关系和谐发展的建议

4.1 完善共生单元

首先,作为共生单元中的资金需求方,小微企业要改变发展思路,更新经营理念,以长远发展和提高自身竞争力为目标,规范自身建设。企业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内部的经营和运作,构建自己的信用体系,增强外部融资能力。

其次,作为共生单元的金融服务供给方的社区银行,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把社区居民作为自己的客户基础。社区银行内部要进行渠道的优化,升级硬件设施,不断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提升客户体验,比如开设网上银行体验、手机银行体验等业务。此外,社区银行也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切实发挥社区银行利用软信息来服务社区的功能。

4.2 强化共生关系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社区银行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构建各种形式的便民服务网络,开发个性化的金融产品,满足小微企业不同形式的资金需求。其次,社区银行还应充分发挥其地缘优势,比如可以与社区、物业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大自己的宣传力度,提高作为金融服务者在当地的良好形象。社区银行可就近招聘员工,这样员工对于当地社区的情形比较了解,且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充分发挥其关系信贷的优势。此外,社区银行平时注意跟居民和当地政府的沟通,获得居民和政府的支持,从而与当地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小微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找适合的中小金融机构如社区银行进行合作,注重提高自己经营能力的同时,增加与社区银行的沟通和业务上的往来,有贷有还,夯实与社区银行长期合作的基础。

4.3 优化共生环境

完善法律保障体系,社区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当地小微企业和个人,社区银行的设立更多的要强调其社区服务功能。当地政府应根据社区银行对社区的服务能力给予支持,以提高社区银行服务社区的积极性,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政府的各项支持,比如政策优惠措施和有关的强制性要求需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下来。法律要明确界定社区银行设立的目标,社区银行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风险管理政策、信息披露等都应按照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进行明确的法律规定。

5 总结

本文引入生物共生理论,分析了社区银行与小微企业的金融共生关系,社区银行是实现普惠金融的重要战略,其设立目标是服务于小微企业及个人客户。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要想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也只能转向非传统金融。社区银行与小微企业的金融共生关系,正是起源于我国还不发达的金融发展实际,两者具有共生的内在需求,促进社区银行与小微企业的和谐、共生发展是金融创新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和路径。

参 考 文 献

[1] 袁纯清.金融共生理论与城市商业银行改革[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5-37.

[2] 龙超,邓琨.中小企业融资与社区银行发展――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的启示[J].经济学动态,2011(8):150-152.

[3] 郭峰.农村二元金融的共生形式研究:竞争还是合

作――基于福利最大化的新视角[J].金融研究,2012

(2).

[4] 周梅.社区银行与小微企业融资互利共生性问题研究

银行基金业务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 F640 [文献标识码] B

一、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研究

由于金融业的发展,银行在大力开展传统业务的同时,研发了多种金融工具及理财产品,中间业务产品应运而生,并成为银行目前主要的金融产品。邓晓卓(2001)指出:当前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即将加入WTO,商业银行除重视传统业务的发展外,还应与时俱进,加强开放式基金业务的发展,使其成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新亮点。薛群英(2004)也认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发展的同时,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差会逐渐变小,因此,发展中间业务必然会成为商业银行扩大经营规模、实现盈利目标的首选方法。

银行卡、信用卡、产品等中间业务,是顺应时展的产物,也是符合现代人生活理念的产品,因此中间业务产品不能只停留在传统业务和传统定价方法上,席红辉认为,在发展中间业务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定价方法,建立科学的定价机制。丁道清、范修来(2002)也认为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在寻求创新的背景下会有广阔的前景,商业银行应及时更新观念,抓住机遇抢占中间业务市场份额以谋求自身更大的发展。钱燕霞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应循序渐进,不盲目效仿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价方法。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发展的同时,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现,在此基础上,中间业务收费难的问题逐渐显露,因此,构建相关法律规制有着重要意义,国内专家学者开始探求商业银行合理收费方式,对阻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深层原因进行分析。周利军(2004)认为银行功能将从经营单一产品到经营众多金融产品转变,从货币管理到信息管理,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上的竞争体现的越来越明显。也正是由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迅速发展,加大了我国税收方面的难度。范艳霞(2004)分析了阻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因素,提出加快中间业务创新发展的建议,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传统定价方法的应用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传统定价方法有三种:成本导向、需求导向及价值导向定价法,分别从微观经济学、会计学、营销学的角度进行定价分析。彼得·S·罗斯(PeterSRose)(1999)认为贷款利率应包含补偿违约风险的资金、筹集资金的成本、银行目标利润以及非资金经营成本四个方面的因素,这种方法被成为成本加成贷款定价法,也是最基本的定价方法。价格领导模型将客户关系和客户为银行带来的综合收益都纳入考虑范围,它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客户盈利分析模型。

涂永红、李向科(2004)从微观经济学角度,提出综合定价模型的设想,在加强成本管理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客户的需求偏好,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建立科学的定价机制奠定了基础。目前国内对中间业务定价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以张有义提出的成本加成策略和市场导向定价策略为基础展开的。运用传统定价方法,遵循银行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分析中间业务的成本收益和影响产品价格的各种因素,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固定成本、可变成本、风险因素和预期利润。后来,风险厘定定价法的引入对问题进行了补充,目前,对中间业务定价的研究还处于较初级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或专著。

从营销学的角度看,美国经济学家Louis Wells和Raymond Vernon(1966)认为金融产品同一般商品有共同的特性,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银行在进行定价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营销阶段、营销目标等因素。上世纪70年代,银行家信托集团(Banker’s Trust Group)为了衡量银行信贷资产组合的风险,第一次以风险为基础考核盈利指标资产收益(RAROC, Risk-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这种方法经过不断的完善已得到国际大银行的广泛应用。

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价方法创新研究

基于传统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价的三种方法,李丙泉(2002)通过采集银行历史财务数据计算出信贷资金加权资金成本(WACC, Weighted Average Costof Capital),其与银行目标利润、平均贷款费用及平均风险补偿共同构成贷款基准利率,并通过对贷款风险水平的评估调整贷款价格水平,提出了综合贷款定价模型。这种综合定价法能够弥补传统定价方法的不足,将成本、价值及需求三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得到的定价结果将更合理。郑贵廷、徐传堪和齐树天(2002)利用对数成本函数建立规模,计算出Ea(成本的弹性系数),Ea1时,则表示不存在。通过分析计算结果,探究了中间业务产品定价的规模经济问题,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均表现出规模不经济。

除上述综合定价模型,经济学家还针对单一传统定价方法进行修正、创新。哈佛大学的罗伯特·卡普兰教授(RobertS.Kaplan)在80年代中期提出了能够弥补成本法计算缺陷的方法,这种作业成本制度更大程度地提高了间接费用的可归属性,使技术和科技附加值高的中间业务成本更易获得。由于银行各类产品和客户在成本结构上的高度共享性,作业成本法在理想状态下将成为商业银行进行产品定价的最优选择。迈伦·斯科尔斯(Myron Scholes)、罗伯特·默顿(Robort Meton)和费希尔·布莱克(Fishcher Black)(1994)以布莱克舒尔茨的期权定价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通过无套利定价方法,以组合产品为研究对象进行定价分析,由于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很广,因此具有选择权、索偿权等特征的中间业务产品均可用此种方法来定价。Matten和Saunders(1998)对风险资产收益模型重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把未来可预计的风险损失进行转化,计入当期成本并调整当期收益,衡量调整后的收益大小,并为非预期损失作出资本储备,进而衡量资本使用效率。

结语

目前,国内外专家对中间业务产品的定价已经提出很多有价值的理论,但大部分仍停留在传统定价模式上,在模型建立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影响因素被理想假定,因此得到的结论往往缺乏实践性,在研究过程中,缺乏大量的实证及定量分析,这就严重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及获利性。

[参 考 文 献]

[1]张有义.试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的定价[J].新金融,2001(11):28-29

[2]涂永红,李向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价策略综合模型探讨[J].国际金融研究,2004(2):17-21

[3]陈春年,熊普文.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价策略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3)

[4]王坷英,刘颖.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的定价研究[J].统计信息论坛,2003(6):61-63

银行基金业务论文篇9

消费习惯与消费观念上的错觉

在我国加入WTO前,银行业相对封闭、未与国际接轨,针对居民的存、贷、汇、兑等基本金融服务基本上都是廉价的,甚至是免费的,引导广大居民形成了免费、廉价的金融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成熟的金融消费与服务收费的观念和意识在我国并没有形成。加入WTO后,随着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国际上通行的银行服务收费模式引入我国,对我国广大储户和企业的传统观念形成巨大冲击。最为典型的是2002年3月花旗银行的储户因为花旗银行开户收费而花旗银行。这一诉讼事件引发广泛而深入的舆论讨论,直接促成国内居民形成了金融消费要付费这一金融消费观念,付费消费成为国内金融消费的常态。始于2002年的第一次社会舆论讨论,仅仅解决了消费观念、消费习惯与国际不接轨的问题,老百姓基本接受了付费消费的金融消费观念。

银行和储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拥有决定优势的市场地位

然而,2010年以来银行“乱收费”的社会舆论,显著不同于2002年开始的舆论讨论。新一轮的舆论矛头直指金融服务不透明、质量不高,存在过多的“霸王”服务条款。事实上,银行收费项目繁多且不透明的“乱收费”现象,并不是我国独有,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直至现在的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存在这一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银行和储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来自美国官方和民间的两份调查报告均显示,即使在法规相对健全、监管体系相对完善的美国,由于银行和储户之间天然存在信息不对称,银行以优势的市场地位向消费者提供不透明、质量不高的金融服务,导致大量的消费投诉。而在法律法规、监管体系相对不完善的我国,这种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自2010年初以来,大量的新闻报道反映银行收费项目繁多、收费不透明、任意提高收费价格。对此,中国银监会俗称为“七不准、四公开”的通知,要求银行必须公开收费项目及其价格。

银行的企业化与外部监管驱动银行收入收益结构的多元化

如果以2005年10月27日建设银行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为分水岭,在此之后,我国银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银行成为竞争性企业,银行的商业化、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到2010年7月15日农业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五大国有银行、十二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全部实现股票上市。居于市场主导地位的大中型股份制银行,一方面,它们作为上市公司,市场化的盈利动机得到彰显。另一方面,它们必然面临着资本市场的估值压力,驱动银行获取持续增长的更高收益。内部的盈利动机和外部的估值压力,都驱使银行管理层朝向边际收益最高的方向配置资源。因此,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银行,通过扩大金融服务的范围和服务质量、增加非利息收入,是银行管理层的必然选择。

与此同时,自2002年初开始,我国部分银行开始试点实施“巴塞尔协议Ⅱ”。到2010年,大中型股份制银行全面实施了以满足“巴塞尔协议Ⅱ”要求为目标的发展转型,建立了以节约资本耗费为导向的经营模式,驱动银行积极发展低资本耗费的业务。在当前国内银行的各类业务中,由于传统的信贷业务资本耗费高,但向金融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费用却是低资本耗费的业务。因此,随着银行业转型发展的深入,金融产品创新与金融服务创新的步伐加快,金融服务的范围和能力显著提升,金融服务的技术含量和服务质量显著增强。与此同时,银行的服务收费范围也不断扩大、收费标准也有所提高,金融产品信息不对称也进一步加剧;而且,银行的规模越大、收费相对较高的发展趋势也日益明显。根据银行的信息披露,大中型股份制银行收费目录的范围和收费标准,普遍的超过小型银行。实际上,我国银行业出现的这种“大银行、高收费(big banks, bigger fees)”的现象在美国也广泛存在,根据U.S. PIRG的2011年度报告,花旗、大通、汇丰等大银行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均高于小型、区域性银行。

构建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为导向的服务收费制度

确立居民的金融消费者主体地位

自2002年以来,我国住户存款持续增长,从2002年的8.69万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35.20万亿元;同期的非金融企业存款从6万亿元增长到31.40万亿元。住户存款持续增长并超过企业存款,预示着我国老百姓拥有的财富总量超过企业,成为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住户存款总量持续超过企业存款总量,充分预示这拥有庞大存款财富的我国老百姓,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可开发利用的金融消费资源。面对这个现实,我国应该在政策法律层面上,把老百姓的金融消费和汽车、家电等耐用品消费,餐饮、食品药品等服务消费同等对待,在当前新一轮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中,把老百姓作为独立的、合格的金融消费主体,把金融消费作为一类独立的消费行为,纳入国家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范围。

将金融服务分类为基本服务和增值服务,实行差异收费

金融服务,如同电信服务一样,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服务,具有较强的大众性和普遍性,其服务质量和服务价格不仅是反映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志,而且反映作为企业服务提供商的社会责任。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差距较大的发展中大国,存在大量的中低收入家庭。因此,我国可以借鉴电信领域实施普遍服务的方式,将金融服务分为“基本服务”和“增值服务”两类,其中基本服务专指面向居民和企业提供的基础性金融服务,如存取款服务、电器与住房等消费贷款服务、汇兑服务等;增值服务专指面向部分居民和企业群体以增加财富为目标的金融服务,如投资理财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等。对于基本服务和增值服务,应该实施差异定价。对于基本服务,银行业应以社会责任为重,向金融消费者提供没有地域差异、质量差别、收费歧视的金融服务,特别是要提供低收入居民和小微企业群体能够负担得起的金融服务收费。对于增值服务的收费价格,由银行和金融消费者自由议定。

当前我国施行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暂行管理办法》中,将服务分为政府指导定价和市场定价两类;其中政府指导定价的服务,基本上属于基本服务的范畴,市场定价的服务属于增值服务范畴。而且,银监会、人民银行和发展改革委在2011年3月9日联合发文,要求国内银行业自2011年7月1日起免除部分服务收费。这些被免除收费的11项服务,均属于反映强烈的基本服务内容。中国银监会在2012年1月20日下发《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分离收费业务和信贷业务,禁止收费业务与信贷业务挂钩,并引入媒体监督,目的在于保障居民和企业的权益,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我国的金融消费资源,防止涸泽而渔。事实上,我国监管部门从2003年首次对银行收费立规、到2012年再立新规,都显示国家的监管导向是非常重视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强化银行业社会责任,并且通过分类处理、差别对待的方法,引导促进银行业向金融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基本服务,提高增值服务能力。

推广普及作业成本法,建立公允的定价机制

最近20多年来,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d costing, ABC)是国际银行业广泛采用的金融服务定价方法。作业成本法的核心观念是“作业消耗资源、资源必有成本”,其基本方法就是按照作业所耗费资源的成本,分摊到各个服务活动上形成服务活动的成本,以该成本对金融产品与服务定价。比如ATM机存取款服务的作业成本,就需要计量ATM设备的硬件与软件购置费用和寿命期内的维护费用、ATM使用期内(年计)的人工费用与现钞管理费用等,将这些成本项目汇集并分摊到每笔存取款服务上,形成每笔存取款的作业成本,以该成本就可以确定存取款服务的价格。

在美英等发达国家,作业成本法是银行业服务成本管理的标准方法。各大银行都建有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会计系统,并能在价格听证会上向政府、监管部门及金融消费者提供基于该法的成本会计数据。在我国,作业成本法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应用还不普及,使得国内银行对外披露收费价格时缺乏科学合理的数据依据,难以以理服人。因此,国内银行业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广普及作业成本法,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收费的公允性数据,制订金融服务收费价格,引导金融消费者形成服务收费价格的社会共识,减轻金融消费者和媒体对银行业的舆论压力,为银行业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

金融产品与服务具有风险属性的突出特征,特定情况下会影响金融消费者的财富水平,这是餐饮娱乐、电信等服务业所不具有的。因此,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内容、方式方法等重要事项,都有别于有形产品、并与其他消费服务存在较大差异。然而,我国1994年1月1日施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其相关的配套法规,其立法背景主要是家用电器、餐饮食宿等传统产品消费的大量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点是有形产品消费、餐饮娱乐等服务消费,并没有完全考虑到具有风险属性的金融服务。自2002年以来,金融消费已成为社会上主要消费类型之一,金融消费者成为重要的消费主体,而现有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明显滞后于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金融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

中国银监会和国家发改委于2003年制定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其援引的法律是《商业银行法》、《价格法》,并没有援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且主要是从价格监管的角度来规范商业银行的服务收费范围和收费价格。中国银监会先后颁发的银监发[2011]22号文、银监发[2012]3号文显示,政府的监管导向出现了明显的转型,从价格监管转向了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然而,监管部门虽然利用现有的行政自由裁量权实施了有效的市场监管,有效地促进了消费权益的保护;但从长远来看,不断完善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才能更好的解决金融消费与服务收费的矛盾。

国际先进经验已经表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和国家金融稳定息息相关,严格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有利于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自2011年以来,我国监管部门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银行业监管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对国际金融危机、金融稳定的深刻认识与把握。因此,我国应该在新一轮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改中,把金融消费者作为一类单独的消费主体,在立法层面上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建立相应的法律保障机制,引导监管部门依法建立完善的行政规章,建立健全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中心、行政规章为配套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构建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三道防线”

最近十多年来,我国居民日常生活、企业生产的日益“金融化”,金融服务消费的迅猛发展,金融消费者已经成为独立、庞大的消费主体。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不仅是消费者自身的需要,也是稳定金融体系的关键。因此,我国应该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服务管理体系,引导包括银行业在内的金融机构把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放在首位,科学开发利用国内庞大的金融服务消费资源,既促进我国金融服务业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又保障国家金融体系的持续稳定。

银行基金业务论文篇10

网络银行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对金融业的影响可想而知,传统银行给人们的印象往往是耸立的大厦、明亮的办公环境以及着装统一的银行工作人员,而网络银行是虚拟世界里的银行,看不见,摸不着,没有直观的印象,但是在面对当今竞争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网络银行无疑代表着金融市场尖端科技的前沿阵地,可以肯定的是,假若一家业绩良好的银行现在对网络银行还无动于衷的话,那么未来发展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很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因此,四大国有银行、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先后都研发了自己的网络银行,就连区域经济相对发达的一些中小银行也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借助于网络银行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突破地域给自己带来的限制,不断扩展自己的利润空间。当网络银行的发展成为金融业的普遍共识后,给传统银行实务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了加快我国网络银行的规模化发展,加快我国银行业向现代化银行改革的进程,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网络银行发展对策这个具有前瞻性的课题,分析网络银行对我国银行实务的创新及改革的借鉴意义。

网络银行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对现在的银行产品进行了创新和组合,“搬到”了网络上,其产生本身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网络银行给银行改革提供了新的平台,传统的商业银行正在利用网络银行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本来己经细分化的市场格局正在面临重新洗牌。

目前,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需要借助于传统的商业银行现有的平台作为基础。面对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和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每家银行都在千方百计的利用信息网络时代带来的便利和优势,其中网络银行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之一,只有将网络银行的发展融合到金融业创新改革的大潮中,我国的银行业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先机,切实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和应变能力。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理论综述

(1)技术推进创新

新技术是网络银行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在金融业的渗透和应用,是促成网络银行创新的重大因素。

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中作了创见性的探讨,他强调新技术的发明、应用和推广是促成经济发展和商业循环的主要原因。

(2)交易成本创新

希克斯和尼汉斯提出的金融创新理论的基本命题是“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这个命题包括两层含义: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是否具有实际意义;金融创新实质上是对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反应。网络银行创新突出体现了这一点。

交易成本的概念较复杂。一种观点认为,交易成本是买卖金融资产的直接费用(其中包括各方面转移资产所有权的、经纪人的佣金、借入和支出的非利率成本,即机会成本)。另一种观点认为,交易成本应考虑以下因素,即投资风险、资产的预期净收益、投资者的收入和财产、货币替代品的供给。总之,他们认为持有货币是低收入经济个体以既定转换成本避免风险的方式。

1.2.2国内研究理论综述

戴国强教授可谓是国内研究网络银行的领头人,他认为,网络银行是银行业在网络银行时代和信息化浪潮中寻求银行管理新模式的具有革命性的实践。它要求银行摒弃过去那种按职能分工,然后组合经营的管理方法;要求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心涉及银行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集中银行的核心力量,使银行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

彭湘君在《网络银行的实证经济学分析》一文中通过对网络银行遵循的新经济下特有的经济学原理的实证分析,从成本优势、特殊的经营模式、不同于传统银行的风险监控方式三方面揭示出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差异。

万琢在《网络银行的经济解释》一文论述中指出银行网络化的发展和网络银行的出现是金融领域技术创新的必然阶段。随着网络化的发展,传统的经济理论已经不能准确解释经济的运行规律,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修改。该文从制度分析、服务定价的确定和网上交易的价值分析等三个方面网络银行的合理性进行了解释。

高小红,吴恒在《中外网络银行发展基础的差异性分析》一文中通过对中外网络银行产生和发展的分析,揭示了我国网络银行在发展基础方面与国外网络银行的差距和不足,从商业银行的角度论述了促进我国网络银行理性发展的对策。

王羞在《网络银行服务的定价策略》一文中根据网络银行的特性,提出了适合网络银行发展后期的定价策略,即互动定价策略和客户价值定价策略,使网络银行服务的定价策略形成一个动态的定价机制。

最具实践意义的典型代表是招商银行,马尉华在《网络银行再造招行》一文中,以实际数据强有力的证明了网络银行的创新对于再造招行的战略意义,这也是我国网络银行创新实现银行再造的最成功的案例,对传统的银行业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1.3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的主要内容

全文共4大部分。

第1部分:绪论,介绍了本文写作的依据: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2部分:网络银行的发展与趋势。用数据与图表论证了网络银行的出现,是银行业自身不断推陈出新的结果,也是科技进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必然趋势。

第3部分: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用招商银行的案例证明了我国网络银行多次在国际评比中获得各种殊荣。但也必须看到中国银行业网上银行的服务水平向国际水平靠拢和看齐的同时还存在着社会环境、技术支持、人才欠缺等许多方面的问题。

第4部分:发展我国网络银行的对策。针对以上分析的问题,从政府与银行以及社会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1.3.2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分析法。本研究通过查阅一定的文献资料和对理论文献的梳理,为所描述的现象找到相关理论基础。文献法还运用于搭建论文的理论架构上。此外,在研究过程中还将运用到比较分析法,借鉴国外经验,探索更有效的教育途径。

2.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着眼于现实,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分析比较国际主要国家和地区网络银行的发展实践理论,构建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体系,并贯穿于案例分析中。

第二章  网络银行的发展与趋势

2.1  网络银行的产生

网络银行的出现,是银行业自身不断推陈出新的结果,也是科技进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必然趋势。美国是网络银行的开山鼻祖,于1995年10月建立了第一家网络银行SFNB(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安全第一网络银行)。

据《在线银行报告》(Online Banking Report)统计,在1997年5月27日,美国网络银行家数仅为26家,到1999年12月5日,则有512家网络银行提供在线交易,到如今在因特网上设立网站的银行数量已经增加至3800家。继美国之后,欧洲,法国、德国、芬兰、英国等发达国家的银行纷纷推出网络银行服务抢占商机。至2000年上半年,欧洲有超过1200家金融机构提供网络银行服务,尤其是比利时和荷兰,九成以上银行都己为客户提供网络银行服务。同时,网络银行的服务模式也已为大部分民众所接受。据Net Value公司2010年7月发布的统计数据,英国有36.6%的上网者访问金融网站,这一比例与法国的34%大致相当,而德国为43%.到2010年初,美国网络银行的用户已达2000万户,普及率超过68%.

2.2  网络银行的发展

银行向网络银行的过渡,大致可以分为银行上网、上网银行、网上银行和网银集团四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里,银行通过在互联网设立站点,宣传自己的经营理念,介绍银行背景和业务品种,旨在通过互联网这个信息传播媒体,树立自己的形象,拓展社会影响力,更广泛地吸引市场资源。

2.第二个阶段,银行往往将已开办的传统业务移植到互联网上,将互联网作为银行业务的网上分销渠道。同时,通过互联网提高传统业务的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以便为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周到的服务,进一步培育客户的忠诚度。

3.随着网络银行发展到第三个阶段,银行开始针对互联网的特点建立新型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业务品种,摆脱传统业务模式的束缚。同时,在提供标准化服务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模式,更深入地分析市场与客户的需求,以提供智能化的财务管理手段为依托,建立起面向客户的个性化服务模式,使银行的经营管理向着高技术含量、高知识含量的集约化经营模式转变。

4.第四个阶段,银行建立起以网上银行为核心,业务经营范围涉及保险、证券、期货等金融行业以及商贸、工业等其它相关产业的企业集团,在互联网经济市场充分发展的背景下,树立起以网上银行为中枢神经、为核心纽带的虚拟的互联网托拉斯企业,逐步以数字技术为手段,控制并管理现实的各种社会经济成分。

2.3  网络银行的未来趋势

网络银行今后的发展趋势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1.虚拟化程度加深,业务全球化、开放化

迄今为止,全球己有上千家银行机构进入互联网络开办银行站点、从事多种金融服务、销售各种金融产品,其中有一成以上的银行已经开展了网上交易服务,实现了作为网络银行所应具有的完整功能。随着电子化网络的不断发展,这种银行业务虚拟化程度会不断加深。网络银行的发展使整个金融市场融为一体,它缩短了国与国之间遥远的距离,并模糊了各种地域界限和文化传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发展步子的加快,世界各国银行业运用并购重组方式积极向海外扩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扩展业务,占领世界市场。网络银行全球化、国际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2.服务标准化与个性化并行

在当前的银行服务方面,已经出现了两极化趋势:标准化和个性化,前者是以更低廉的价格大批量提供稳定而标准化的传统金融服务,如批发业务中的公司银行业务和零售业务中的信用卡业务;后者是在深入分析客户信息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特色化、智能化的高附加值金融服务,如批发业务中的金融工程与金融规划,零售业务中的个人银行业务,重点是在理财和咨询业务、由客户参与业务设计等方面。进一步说,金融市场将越来越多地提供标准化、大批量的产品,而金融中介机构将提供个性化的、量身定做的小批量金融服务。网络银行业务的发展给新的高附加值型服务创造出了更多的机会。高附加值型服务难度较大,利润也较丰厚,是以后银行业争取竞争优势的主要领域。

3.业务多元化,服务功能综合化、全能化

传统银行受金融管制的约束,只能从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三大块传统银行业务,实行分业经营原则。随着各国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扩大,金融管制有所放松,现代商业银行都大力开拓新的业务领域。作为传统银行的延伸,网络银行业务不断深入,迫切需要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以及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网络化长足发展。反过来,这些市场网络化的发展也能提升和促进网络银行的进一步发展。网络金融市场的地区整合和行业互动将会带动金融结构的优化和银行混业经营的出现,带动整个金融市场深化。网络金融市场和非金融市场之间界限模糊、距离缩短,各类市场将合为一体,并且可能会出现综合性市场。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网络银行改变着单一化、专业化的银行经营模式。

4.安全性能增强,知识含量更高

制约网络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网上交易的安全性和网上支付的可靠性。出于网络银行设置于开放化极强的互联网上,其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也使客户的风险增大。迄今为止,许多国家的科研开发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都通力合作,投入巨额经费开发能够满足高安全等级金融交易活动的网络银行的安全防卫机制,已有一批拥有可靠加密功能的、面向网络银行业务的软件产品和网络产品投入使用,并取得良好效果。有效保护网络银行运营环境的安全产品的不断开发,是网络银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从传统粗放型到技术密集型,网络银行将促进传统银行的经营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

第三章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1  发展现状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始于1997年,招商银行率先推出网上银行业务,接着中国银行抛出自己的电子钱包。随后,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也都陆续完成各自的“E”化之路。一些中小商业银行,如中信实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也纷纷开通网上支付业务。到2008年底,在互联网上设立网站的中资银行达50多家,占中国现有各类银行的27%.到2009年,网络银行个人客户超过4000万户,企业客户超过6万户。到2010年底,国内网络银行的总交易额接近20万亿元,企业客户总数超过10万户,2011年网上银行交易量超过40万亿元,是2010年的两倍。越来越多的人利用互联网选择个人财务产品、账户管理以及支付账单,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国上网最频繁的人群中,23%的人可望成为网上银行的用户。

目前,我国网络银行的业务主要包括:个人及对公账务查询、企业内部资金转账、银行转账、信用卡申请、代收费业务、网上购物支付及各种信息咨询等。

例如:招商银行北京分行、深圳分行等正在或即将推出网上证券交易委托平台,以便其客户可以直接在其网站上从事股票买卖、查询和投资管理等。从总体上看,我国网络银行业务这几年己经有了较快的发展。论文格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招商银行和工商银行。

1.我国网上银行案例分析

(1)招商银行的发展

1997年4月,招商银行开通网站CmbChina.Com.1998年4月,率先推出“网上企业银行”.1998年11月开办个人网上银行业务,推出“一网通”品牌。目前,招商银行的“一网通”已形成了网上企业银行、网上个人银行、网上商城、网上证券和网上支付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网上金融服务体系。1999年9月,招商银行全面启动了网络银行业务,推出网上支付的全国联网。2000年11月,招商银行在个人银行大众版的基础上推出了业务项目更丰富、安全性能更高的专业版,全面使用数字证书确认用户身份,具有查询、转账、大额支付和汇款功能。专业版需客户到银行柜面注册,注册后可自行设定或取消支付限额。到2006年,招行个人银行专业4.5版已经具有查询、转账、贷款、外汇买卖、股票基金、国债买卖、理财、财务分析等11项大功能、67项子功能,.到2005年11月,推出网上企业银行5.0版,同时推出现金管理八大新品:集团通、票据通、E证通、银债通、银基通、网上国际信用证、网上外汇汇款、网上离岸业务。

截至2011年10月末,招商银行网上企业银行用户42000多家, 2009年6月2日,“一网通”作为中国电子商务和网上银行的代表,被国际计算机CHP组织授予21世纪贡献大奖决赛提名大奖3,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获得此项荣誉。由此,招商银行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2)中国工商银行的发展

工商银行不断强化金融创新能力,把发展网络银行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工商银行已经在国内率先构建了一个包括网点、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服务终端等在内的多渠道金融服务体系,成为国内金融企业实施“水泥十鼠标”发展模式的成功典范。业务规模上,工行电子银行业务交易金额由2001年的3.6万亿元快速发展到2010年的46.8万亿元,业务占比达到25.9%.客户规模上,截至2011年3月底,工行个人网上银行客户己经超过1700万户,企业网上银行客户超过32万户。网站访问量方面,工行门户网站日均浏览量超过300万次,在国际权威的网站浏览量监测统计机构Alexa全球各网站访问流量排名中,工行排第349名,位居全球银行类网站第二名。

中国工商银行开展网络银行业务起步较晚,但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是近年来,工行不断加强网上银行业务的创新和市场推广,取得了跨越发展,居同业领先地位。多次获得英国《银行家》、美国《环球金融》杂志授予的“全球最佳银行网站”、“中国最佳企业网上银行”、“中国最佳个人网上银行”等荣誉称号。在2011年2月份由和讯网举办的“网上银行评测”中,工商银行又以绝对优势获得了第一名。

2.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特点分析

(1)发展模式是传统与网络混合型。目前,我国网络银行走的是传统银行与网络银行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借助于传统银行的实力,由传统银行来开展网络银行业务,尚无纯网络银行的出现。

(2)许多银行在发展网络银行业务的初期,利用的是非银行专有的域名或网站。至今仍有一些银行将其产品和服务的广告宣传放在其他网站之中。

(3)业务方式演变迅速、服务品种迅速增多。我国商业银行网站几乎一开始就进入了动态、交互式信息检索阶段,而且主要的商业银行在这一阶段停留的时间也很短,很快就进入了在线业务信息查询阶段,并与电子商务的发展紧密结合,迅速完成了从一般网站向网络银行的转变。2000年以前,我国银行网上服务单一,一些银行仅提供信息类服务,作为银行的一个宣传窗口。但目前,交易类业务己经成为网上银行服务的主要内容,提供的服务包括存贷款利率查询、外汇牌价查询、投资理财咨询、账户查询、账户资料更新、挂失、转账、汇款、银证转账、网上支付(Bt0B、BotC)、代客外汇买卖等,部分银行已经开始筹备或提供网上小额质押贷款、住房按揭贷款等业务。

(4)品牌战略日益突出,开始赢得国际注目。在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中,银行日益重视业务经营中的品牌战略,出现了“一卡通”、“金融@家”等名牌网站和名牌产品。且由于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良好势头,银行网站开始赢得国际社会认可,多家网络银行多次在国际评比中获得各种殊荣。这表明中国银行业网上银行的服务水平已向国际水平靠拢和看齐。

3.2  存在的问题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近年来,由于一些特殊问题的制约,网络银行的发展步伐放慢了速度。要顺应潮流发展,夺取竞争优势,推动我国网络银行的进一步完善,需要从根本上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1.社会环境问题

网络银行的社会环境是指经济社会中是否有适合网络银行生存发展的适宜的气候,这是网络银行发展壮大的必备条件。我国现行社会经济制度对网络银行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监管体制的束缚。网络银行的发展导致金融业务综合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强,金融产品的延伸、金融服务的信息化和多元化以及各种新金融产品销售渠道的建立,使得金融业从“专业化”向“综合化”转变。而中国的金融体制还是一个“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严格金融监管体制,这一体制将阻碍网络银行的发展。

(2)信用制度尚不完善。互联网交易的虚拟性,对社会信用有较高要求,否则,数字化虚拟化交易难免会对自身利益保障心存顾虑。目前我国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许多企业不愿采取客户提出的信用结算交易方式,而是向现金交易、易货交易等更原始的方式退化发展。此外,商业银行网上支付系统各自为政,企业及个人客户资信零散不全,有关部门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其整体优势没有显现出来。

(3)法律框架还不完全。目前对于网上金融服务的交易管辖权、法律适用性、服务和交易合约的合法性问题、境外信息的有效性和法律的认定等问题尚无明确的法律、法规给予规范。由于网络银行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交易各方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尚无明确规定。虽然《电子签名法》通过并正式实施,但如何保护电子签名人的个人信息,如何规范认证服务机构的行为等都还没做最后定夺。而且,目前网络银行电子支付采用的规则都是协议,出现问题则通过仲裁解决。由于相关法律的缺位,出现问题后涉及的责任确定、承担、仲裁结果的执行等复杂的法律关系难以解决,这无形中加大了银行和客户在网上进行电子支付活动的风险。

2.技术支持问题

网络银行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银行服务方式,与传统银行相比,对信息技术的支持要求较高。目前,我国网络建设的现状对网络银行的发展也多有延误之处。

(1)基础设施不完善,网络普及率低。我国的网络建设除了省、地级以上的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城市,其他地方普遍存在着网络覆盖面窄、网络速度较慢、容量较小、频带不宽、网络吞吐能力非常有限的现象。虽然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在网站的构架和服务内容上,仍然与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的要求有很大的距离。资金、人员等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造成网络金融市场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覆盖面小,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业务的电脑化上。同时,商业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业的网络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使用的软、硬件缺乏统一的标准,更谈不上拥有完整、综合的网上信息系统。

(2)TI技术落后,网络安全没保障。安全问题是网络银行首要的也是最大的问题。一方面是技术应用相关的网络交易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软件系统设计上的缺陷,致使系统运行不稳定带来的安全问题,再有就是计算机病毒的威胁。目前我国的电脑硬件关键部分和系统软件大部分均由国外引进,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应用平台开发也非常依赖国外力量,这就给出售产品时保留获取信息的秘密路径留下了可乘之机。另外,国内信息加密技术远远落后于欧美,也不能给网络交易安全足够的保障。一方面大多数国内开发的软件没有经过国家安全管理部门审查验证,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风险,另一方面部分银行至今尚未采用恰当的加密手段或加密位数较低,使网上交易留下隐患。

3.人才问题

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网络银行亦然。然而目前国内银行人才管理机制存在众多缺陷,给网络银行的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1)冗员过多,优秀人才大量流失。网络银行发展中的人才问题首先表现为冗员过多,不仅大大降低了银行的利润,同时也导致冗员挤出优秀人才的负面效应。由于“挤出效应”,又导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近年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有数万人辞职,其中绝大部分流向外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2)人力资源劣势,复合型人才缺乏。网络银行是信息技术与现代金融创新相结合的产物,这就要求从事网络银行的人才需要既懂得金融方面的知识又要懂网络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可是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银行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学历平均不是很高,加上银行业普遍对员工的再教育和培训的重视不够,严重缺乏适应网络银行业务的高素质人才。我国金融领域函需一大批懂技术、有经验、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能够熟练运用我们并不熟悉的新技术、新工具进行利润创造和风险控制。

第四章  发展我国网络银行的对策

4.1  加强社会网络环境建设

1.改革专业化金融体制。网络经济对金融服务业提出了整合和协同的要求,各类金融机构将以建立金融门户的形式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中国在80年代进行金融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采取了分业经营的政策,这对规范金融业的经营和运作起了积极作用。目前,国际上金融巨型企业不断涌现,并在向客户提供全能型或“一站式”的金融服务,相比之下,我国金融机构的客户全能服务能力较差。为培育我国的超级金融服务,增强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要尽快采取措施,解除政策的限制。

2.完善金融法规,构建宏观防护体系。为了使网络银行的发展有一个规范、明确的法律环境,银监会及立法机关应密切关注网络银行的发展动态及其对金融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法规,维护网络银行的安全运行。就目前而言,应着力抓好两个方面的建设。一方面,明确界定电子交易各方的权力和义务,使安全措施的操作与安全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网络银行是电子化、信息化的产物,它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拓宽了商业银行的业务空间。对此,银监会在对网络银行进行监管时,不能要求网络银行在开展新业务的时候削足适履,套用现有的监管和调控标准,而要主动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调整监控的规则,用制度促进网络银行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加大打击网络犯罪行为的力度,维护金融市场的安全。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制定专门的法律,通过增强其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为依法严惩犯罪分子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4.2  加强技术监督现代化、网络化

目前,我国网络银行的监管在市场准入、业务范围、日常业务监管、市场退出等方面,过分依赖行政审批和现场监管。监管手段不多,检查罚款几乎是基层监管机构的唯一手段,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方式混合使用,职责不明,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作为行业监管者和市场规范的维护者、市场秩序的保障者,只有监管者的监管技术及监管手段与作为监管对象的商业银行的经营操作技术处于同一技术平台,才能彻底改变监管当局的相对劣势,充分保证监管的有效性。面对网络银行交易的瞬时性及由此引发的突发性和破坏性,监管当局必须完善信息传递手段,利用网络化的快捷优势,加强其与所属分支机构和辖内各金融机构的信息交流,扩大信息源,增强信息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另外,从国际金融监管的大趋势看,非现场监管占主导地位。但从国内实际情况看,监管方式正好与国际潮流相反,非现场监管除了比重小外,监管指标体系也不够完善,报表设计不够科学,随意性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非现场监管力度,利用金融工程学,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和自动报警系统,加强对网络银行业务的高效监管。

4.3  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新经济时代为银行业揭示了美好的前景,知识“爆炸”使银行业面临着跳跃性质变的巨大机遇,电子化、网络化、虚拟化、综合化、全能化、国际化将成为贯穿未来银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发展网络银行已成为全球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虽然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相继开展了网络银行业务,20多家银行的2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网址和主页,开展实质性网络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达50余家,客户数超过40万户。但与经营规模庞大、资金实力雄厚、资产质量优良、拥有高科技优势、高素质人才和丰富成熟金融产品的外资网络银行相比,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网络银行之间的竞争,表面上是管理水平、技术实力、服务质量、金融工具之间的竞争。而管理水平的高低、技术实力的强弱、服务质量的好坏及金融工具的优劣均取决于人的素质,因此网络银行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与人才的竞争。

我国网络银行要想在金融业务创新和发展上领先,要想在未来的国际金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必须对现有在职人员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专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迫切需要一大批有创新能力的、国际化的、复合型的高素质金融专业人才(包括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研究人才),这些人才的获得主要依靠高等金融院校的培养,这给我国高等金融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能否培养和造就一批既懂经济、又懂金融,既熟悉国内国际银行业务,又擅长管理和网络技术的金融专业人才,既是我国网络银行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更是我国金融业获得广阔发展空间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摆在培养金融人才高校面前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课题。

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金融教育来说,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和金融网络化对金融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多年一贯制的教育体制和方法所形成的深层矛盾,在两重压力与挑战之下,高等金融教育必须从课程体系的整合更新与教学模式的创新入手,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教学体系,培养出适应我国网络银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金融人才。

银行基金业务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114-02

一、商业银行的发展现实对大学实验教学提出了要求

1.商业银行课程的教学内容抽象。(1)商业银行表内、表外业务抽象,且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转换,不易理解。对缺乏实践经验的大学学生而言,商业银行的教学内容抽象,不易于理解。譬如,巴塞尔协议是商业银行的重要内容,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如何理解风险权重、正确计算表内特别是表外风险资产方面很难理解,不能正确资本充足率;对与商业银行表内业务都没有完全理解的学生,就更难理解商业银行的各项表外业务。表内表外业务还涉及到转换问题,在特定的情况下,表内业务可以转换到表外业务,反之亦然。(2)商业银行推出的金融产品品种繁多。随着金融深化发展,金融产品不断丰富。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和中间业务领域,都不断有新产品推出。存贷款业务是最基本的银行业务,但是即使是与金融业务接触较多的人,可能对存款的产品、贷款抵押品、质押品都不甚了解,导致在金融实践中不能充分利用金融产品为经济生活服务,更何况是缺乏工作经验的大学学生。对传统的业务理解都不深入,那么,就更难于理解远期交易、互换业务等金融衍生业务。学生普遍缺乏实践基础,如果仅仅依靠课堂传授理论,学生难于理解,而且容易混淆,对学生而言,掌握难度大,这样学习的理论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商业银行操作性强、分析工具复杂化。教有所用、学以致用是商业银行教学应有的境界。商业银行的理论应寓于各项具体的业务中,深入实际,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是深入金融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途径。金融理论是经过数百年无数人的实践总结出来的,只有与实践密切结合,才能深入理解,进而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开拓国际视野,开阔思路。

3.建立实习基地不能弥补学生实践性不足的缺失。由于大部分大学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在日常生活中与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接触也非常有限,这使得学生在学习金融课程方面显得“根基”有限,学习效果往往不甚理想。虽然可以与金融机构建立关系,设立实习基地,但是,作用极为有限,其主要原因有:一是金融机构毕竟是企业,“一个萝卜一个坑”,各有各的职责;二是银行业的关键岗位涉及机密,是不能轻易让实习学生接触的。部分单位在安排实习生的时候,只是让实习的大学生记手工账,对实习时间有限的学生而言,并没有起到预计的实习效果;三是金融部门以营业为主,接待能力很有限,难以接待大批的学生来实习。基于以上考虑,商业银行实验教学是弥补学生实践的重要教学方法。

二、商业银行实验教学课程具有积极的作用

1.商业银行实验教学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模拟实践机会。商业银行课程的特点是理论系统、涉及面广、知识要点多、概念抽象、实践性强。传统的课堂教学缺乏必要的模拟场景训练,内容抽象,学生学习知识难度较大,大部分学生对概念理解不深刻,应用金融基本分析工具的能力不足,锻炼机会不够,掌握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更是难上加难。

金融专业学生很难有机会操作银行系统,除了学校提供的机会外,学生的实际操作机会极为有限。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是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为,即使在毕业实习阶段,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也极为有限,基于商业银行的操作系统的严密性,各个操作都含了相应级别的授权,作为实习的学生,一般没有权限进行实际操作,商业银行也为了严格内部控制,防范操作风险、内部人员道德风险等原因,不允许实习学生进行操作。即使对于正式招收的刚毕业的学生,也是最多安排一个授权级别较低的岗位,对学生来说,难以学习到全面的知识。为此,在学校学习期间,为学生提供模拟实践的机会尤为重要,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对促进学生深刻领悟商业银行知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学校管理层和教师共同重视。学校管理层增加软件硬件的配备,加强实验教学设施建设,尽量能做到上课学生一人一台电脑,方便学生操作;教师多从知识、经验、阅历出发,应用先进的设备,为学生提供模拟演练的机会,促使学生对理论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2.商业银行实验教学课程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金融业全面开放后对金融学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之后,我国金融业进入世界经济大舞台,世界金融经济对我国金融市场影响更为宽泛深远。外资银行金融产品种类丰富、技术含量较高,发展成熟,我国国内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服务、收入结构呈现同质化特征,缺乏核心品牌,对客户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缺乏深入研究,同质竞争现象严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的发展变化给我国金融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的总体要求,金融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应掌握现代金融知识、有一定操作技能、能够熟练运用金融分析工具、具有较强分析金融经济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取得仅仅依靠课堂上教师的讲授,学生的自学是难以取得的,金融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提供了学生成长的摇篮。

实验教学课程为实现高校的培养目标奠定了物质基础。实验教学课程通过在教学环节中进行模拟操作,使学生日后走上金融岗位具备更强的专业技能。商业银行实验教学通过将银行业务主要区分为个人业务、公司业务、外汇业务、资金管理、代客理财等,为学生提供操作银行业务的平台,并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结合大学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业务实践中领悟、学习、体会、操作、总结、提高,为金融专业学生、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在学校期间甚至是在工作之后都难得接触到的操作商业银行业务、接触金融分析工具的机会,促进学生掌握重要的操作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教学法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思想集中,思维活跃。实验教学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学生动手进行操作实验,学生参与感强,思维高度活跃,促进学生课前课后收集相关信息,复习理论内容,整理学习的思路和探索解决方案,带着思想、思考、思路来上实验课,做到课前预习,上课积极认真学习、思考、操作、演练,课后进行反思、总结并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而借助软件系统,提高了反馈的速度,教师能够很快获知学生的学习操作情况,师生互动效果增强。

4.实验教学法有效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深层次理解。金融业是一个知识、技术、资本密集的行业,学生所能做的是在知识和技术上的不断积累,为今后的人生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商业银行的知识点多面广,仅仅从书面上获取的知识,专业水平提升高度有限,掌握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技能更是无源之水。通过开设的实验课程,使学生在模拟实践中磨炼,利用理论引领实践。

三、商业银行实验教学改革途径探索

1.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促进商业银行教学内容扎根于金融现实。实验教学促使教师不断改革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的可操作性、实用性,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教师通过改革课程模式,不断强化知识的应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时数,突出金融分析工具等金融专业应用技能的训练与培养,使学生通过“行其然”进一步“知其然”,“知”与“行”相互促进,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深刻理解。实验教学促使教师应在以下几方面不断改革:(1)教材章节设计上需要更加科学合理,内容丰富翔实,弥补书面教材的缺失,进一步丰富金融学专业知识,提高金融学学生的专业修养;(2)注重实践、突出应用,注重和强调能力培养,能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重视金融理论的阐述,同时密切结合国际国内金融有关实践经验,使学生能够在丰富的金融实践中学习金融知识,对公司业务、国际业务、个人业务、信用卡、住房贷款、消费贷款、装修贷款、教育贷款等有具体的了解;(3)增加英语原版内容的使用,使学生通过学习增加对国际金融的认知和国际金融工具的运用,能够更加快捷地获取国际金融动态信息;(4)补充定量分析内容,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增加实战性,模拟现实金融环境,促进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增强参与热情,改善学习效果,使学生在掌握金融理论的同时,增强对现实中出现的各类金融问题的定量分析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5)增加思考题,促进学生对所学的理论进行思考,促使学生在课余时间结合各国经济金融实践进行学习、查阅资料、思考和写作,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金融学知识的专业修养。

2.通过模拟操作商业银行各项业务,注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操作性强,仅仅依靠书本知识,学生很容易陷入云里雾里,难以把握关键点,难以深入了解。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通过模拟操作,增强商业银行业务及知识的感悟。实验教学围绕业务操作的重点展开,学生需要提前作好实验课程的准备工作,在实验课才能顺利进行上机操作。

通过模拟操作,不仅可以对金融领域的问题进行表面分析,还可以进行深层次分析,不仅能够分析显性问题,还能够分析潜在的隐性问题,能够透过业务表面现象深入分析金融领域的本质问题,显示了实验教学极强的灵活性、实用性和生命力。

信用证是商业银行课程的重点内容,通过模拟操作,学生能够生动形象地认识信用证开证行、议付行、通知行之间的关系,结合贸易合同开立信用证、正确审核信用证,熟悉信用证的操作过程,进一步了解信用证与贸易合同的关系,了解信用证相关的单据,认识信用证单证一致、单单一致的特点,了解信用证的审证、修改函、改证等内容。在国际汇兑业务方面,通过模拟现实环境和模拟账户,进行国际汇款,掌握电汇(T/T)、信汇(M/T)、票汇(D/D)业务的具体操作,加深对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了解深度。

外汇买卖、结汇售汇业务是商业银行业务的难点和重点,学生通过模拟企业环境,为商业银行客户办理外汇买卖业务、贸易项下及资本项下的结汇售汇业务,深入了解企业与银行的业务往来,了解相应的规避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及其运用,锁定资金成本、实现资产保值和增值,对国际汇率、利率有深刻了解,同时,通过办理结汇售汇,还可以与资金业务运作有机结合,增强了本外币资金的综合有效利用,能够提高资金利用率,防范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

保函业务属于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学生对表外业务的理解缺乏实践基础,而表外业务在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是商业银行的发展重点,通过模拟操作演练,办理融资担保、融资租赁担保、透支担保、延期付款担保等融资性保函和投标担保、履约担保、预付款担保、进口付款担保等非融资性保函,有效增强学生对表外业务的认识,增强对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认识理解。

本外币资金业务运作是商业银行的核心,是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通过实验教学的操作演练,学生获得了其他渠道难以获得的锻炼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学做合一,培养国际眼光,增进国际视野,也使金融学本科教育迈向国际化教育。商业银行资金计划与调度需要对银行经营的各个方面进行准确的把握和深入细致的了解,并对未来本外币资金的流动作出准确的预测,在满足流动性需要的前提下,有效运用产品组合,使商业银行资金的收益最大化。资金的管理及运作的基础是编制资金头寸表,预测银行自营和客户资金进出情况编制资金计划表,根据客户结汇售汇情况和银行外汇头寸安排,进行外汇买卖和同业拆借业务,结合国际市场的汇率利率,分析汇率走势,控制汇率风险,确定合理的外汇敞口,有效控制汇率风险给银行带来的损失。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训练场地,通过银行的各项报表、数据、客户的资金运作规律,有效模拟银行业务经营环境,学生作为资金调度人员,进行资金的买卖、调度,资金余缺可以在同业之间拆借和国际金融市场进行调剂,进一步掌握国际金融市场的资金运做规律,确保银行资金的流动性需要,同时又使银行的资金头寸控制在合理范围,充分实现银行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的有机统一,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商业银行的资金管理业务,通过参与课堂的实验过程感悟知识的价值,极大地开拓了学生思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为进一步展示学生的创意、实践学生的想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条件,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学生提交之后,可以通过实验教学系统查看学生资金运用的情况,教师可以及时多途径多渠道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减少教师单向灌输,增强师生双向交流。

3.通过训练学生增强金融分析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生模拟操作银行业务的基础上,金融实验教学可以结合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的具体发展,布置思考题、练习题,运用课堂的训练带动学生在课余时间的训练。大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课余时间还具有一定的惰性,还是需要教师合理地布置一定的思考题、练习题,鞭策学生不断思考有关的专业课程内容。这基于以下考虑:一是上课时间非常有限,一学期下来,一般专业课只有60节左右的课时,仅仅依靠如此有限的课堂时间,是不能学号一门课程的;二是缺乏思考题、练习题,仅仅布置软性作业,那么,学生各项活动很多,笔者多年教学经验表明,学生不够重视软性作业,往往没有按照教师的要求去查阅资料,更不用说进行有关的问题思考。为此,需要给学生一定的压力,督促学生加强学习和思考,而在实验教学的基础上,能够促进学生活学活用。这有助于学生毕业后用金融知识为金融机构、一般企业、个人生活服务,提高应用金融服务的能力,能够通过金融服务有效改善企业、个人的筹集资金能力,提高规避风险能力,提升综合管理的能力。

[基金项目:2009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9B2044。]

参考文献:

1.魏革军.访东北财经大学教授林继肯――教有所用是金融教学生涯的最大快乐[EB/OL].省略/magzi/

2009-11/16-3566.html.

2.邢天才,刘丽巍.金融学科建设中的实验教学改革问题探讨[J].航海教育研究,2009(1)

3.刘晓星.关于金融学本科专业实验教学的探讨[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4.刘毅,严家建.金融学教育的国际化尝试―――记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高级金融教学实验项目[J].中国大学教学,2003(1)

银行基金业务论文篇12

在异地银行挂职工作中,珍惜机会,认真学习,对银行业务的了解、把握能力都非常强,经常性地组织开展理论学习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声有色。本人作为银行干部,每个月都参加领导班子集中学习,和领导班子成员一起学习讨论上级决策部署及有关文件精神,不断用新理论新知识武装头脑。银行挂职锻炼期间,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坚持系统学习了党的十七大报告、《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理论热点面对面》、同志重要讲话等书籍和文章,深刻领会和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同时,本人还注重自学,通过上网、看新闻、看报纸等渠道了解国际国内金融形势;通过阅读书籍来增强自己的理论修养,先后阅读了《》、《他改变了中国—传》、《邓小平传》、《市场金融学》、《货币学》等人物传记,并认真撰写了读书笔记。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自己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得到了新的提高,抓工作的思路、视野更加清晰和开阔。

二、深入群众,对基层农村情况的了解和认识不断加深

这次干部银行挂职锻炼工作,是山东分行与新疆银行的差距。网点建设,信贷管理,风险管理,市场营销,服务,战略目标实现、促进基层发展、加强金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推动我市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组织上安排我们到基层银行挂职锻炼,对我们既是一次考验,也是极大的信任、鼓励和期盼,希望我们在基层风雨中,增长才干,提高能力。作为我们,就要把银行挂职当任职,想基层之所想,急基层之所急,与金融业务人员一道,积极投身到金融建设当中。领受银行挂职锻炼任务后,我坚定了扎根基层的信念,深入各科室柜台,广泛调研,与员工打成一片,对异地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对领导的良苦用心有了更深刻的领会,迅速进入角色,融入了金融工作。

我了解到,主要山东分行和新疆新疆区别和山东分行与新疆银行的差距。地理位置不同和差异。团结带领和协作员工紧紧围绕金融建设为中心,突出银行特色和金融工作重点,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推动了当地银行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随之制约金融发展发展的疲软的凸现和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显现,需要各方支持合力解决。为此,我全力配合银行的导班子,主动领任务、出点子、挑担子、入角色、坐柜台,走进员工、贴近客户、关注用户、解决实际的工作为主线,协调所在银行发挥职能优势、信息优势、人才优势,帮助挂职银行破解发展难题,为挂职银行协调发展尽到了力量。

三、真抓实干,银行挂职锻炼工作收到实效

一是银行工作有了新突破。银行的发展是关系挂职银行的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我们银行挂职干部的首要任务。首先组织开展和注重客户和银行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做到了解思想动态;对婚姻、家庭、邻里等常见性的民事纠纷做到了及时疏导和化解。其次组织开展顾客满意活动。利用所在银行的发展优势,组建了柜台服务队伍,开展了换位思考我是顾客教育,加强了服务普法渗透服务,如一个微笑、一个欢乐的眼神和示意,解决客户问题普惠客户。再就是是积极开展员工培训教育。重点培养网点建设、信贷管理、风险管理工作骨干,特别是服务顾客带头带头人。

二是挂职银行工作有了新加强。坚持按照一切为了客户的原则,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帮助银行适合的发展自己项目,提供资金、人才、技术、信息、政策等方面的扶持。一是,积极协调客户、企业、机关等部门,争取增加客户方面的品牌,目前此项工作仍在进行发展中。同时开展了环境方面的宣传推介工作,为顺利挂职银行引资打好基础。

三是帮扶挂职银行工作有了新进展。一是在以往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与员工一道对顾客再次搜集详细信息,完善基础服务台账,达到“一户一档,一户一册”的要求,掌握客户的第一手资料。二是,充分发挥综合部门优势,积极协调农业、林业、水利等相关部门与贫困村对接,想法设法对困难群众进行帮扶,为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的燃眉之急,目前各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四是按照银行挂职分工安排,还积极协助挂职银行做好了目组织实施工作和相关服务事务的办理工作。

四、加强对挂职银行的大力宣传

在新形势时下,提高群众对挂职银行的知晓率,积极开展银行的宣传活动,采取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展银行的宣传,推动和促进全社会农行金融业务的开展。一是定期开展全社会银行的宣传培训,请有宣传农业金融部门的专家讲课;二是利用电视、网络、报刊宣传银行的发展和服务工作;三是建一批生活实用的宣传农行标志,编写一些短信宣传中国农行业务的语句;四是把农业银行的业务宣传到窗口平台,做到来有应声,去有送声;五是举办银行系统的文艺晚会,全社会宣传银行的服务社会各界的政策,广泛宣传农行金融的业务工作;六是在服务窗口印发一些宣传单,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七是每年向社会举办一次我与银行业务征文,对银行进行宣传;八是每年在全社会开展一次银行业务有奖问答活动。让社会各界有钱存到银行,转账到银行去转,用钱到银行去贷,在挂职银行业务发展体系,迅猛发展挂职银行业务,抢占金融行业的制高点,这样更会受到全社会的欢迎和瞩目。

友情链接